乡镇对乡村振兴发展的思考范文

时间:2023-07-13 17:31: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乡镇对乡村振兴发展的思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乡镇对乡村振兴发展的思考

篇1

对策建议思考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力促进了乡村交通快效发展,提高了群众生活品质,提升了群众幸福指数,但由于乡村交通社会关注不够、资金投入不足、管理职权不清、行政监管不力等问题,致使乡村交通成为管理空挡和盲区,无形制约着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创新乡村交通管理势在必行。

一、乡村交通面临的现状

乡村公路覆盖面广,连接广袤的县、乡、村、组,里程数占全国公路通车里程的四分之三,是我国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交通直接服务于“三农”,是促进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基本条件,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先行要素,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力抓手。

长期以来乡村交通面临着“公益性”现状,在建管养运安方面,很大程度按照“公益事业”对待。一是没有控制性的乡村交通详细规划。乡村交通设计随意性大,甚至以领导的意见为转移,路面结构设计不规范、设计线路与实际路段情况不符、有的地方根本就不设计,造成乡村道路坡度大、弯道多、拐弯急、视线差。致使乡村公路技术等级低,安全风险高。二是没有保障性的乡村交通资金来源。乡村交通资金主要来源于中省补助资金,需要县乡村一定数量资金配套和社会捐助。由于县级财力不足、乡镇资金紧缺、村集体经济薄弱、社会捐助难度大等因素,造成部分交通项目采取村民“一事一议”等模式,委托当地既无资质、无技术、无经验的村委会组织队伍自建。致使乡村交通质量差,使用年限短。三是没有系统性的乡村交通管理体系。乡村交通的发展,目前更多注重交通的数量,而忽略了交通的管理。“产业发展”的成片推进,一些企业在乡村安营扎寨,货运车辆不断增多,“双超”问题无人管;“产业兴旺”的初步实现,流转土地后的群众空闲时间增多,驾驶二轮摩托、电摩托、农用车等出行频繁,且驾乘人员老龄化严重,违规问题无人管;“建管养运”的严重脱节,养护主体不明确、管理责任不到位、养护措施不落实,造成路面水沟边坡养护不及时、路面损坏、交通设施破坏等问题无人管。致使乡村交通安全隐患突出,群死群伤重大安全事故频发。

二、乡村交通存在的问题

乡村交通点多、线长、面宽,通过近几年来乡村振兴的强力推进和精准扶贫的高效实施,乡村交通虽取得了决定性的发展,但存在的问题依然不可忽视。

(一)交通群体无安全意识。

部分驾驶人员酒后驾车、超员超载、逆向行驶、抢道追逐;部分驾驶人员驾驶的车辆未年检、无交强险,甚至是城市淘汰的报废车辆;农用车、二轮摩托、三轮车、电动车在乡村泛滥,部分驾驶人员未经过正规培训、不懂交通规则、甚至不能识别交通标识;部分留守老人为省事省时省钱,亲自驾驶电动摩托组合接送留守儿童上学和放学,无安全意识又严重超员;部分群众把乡村公路当做公共资源,随意在公路上铺晒粮食、摆摊设点、堆放柴草。

(二)交通运输无设施保障。

乡村交通规划设计建设因资金原因,未按照“同时规划、同时设计、同时施工”要求,增设交通标识标牌、减速带、波形护栏。部分公路坡度大、弯道急、搭接多、临水临崖,未安装波形护栏和警示标识;部分公路两旁的学校、院落、企业等出入的人车较多,未安装减速带和提示标志;部分公路路面狭窄,安全风险点和风险源多,车辆只能单向通行,未按技术规范修建错车道。

(三)交通执法无强硬措施。

乡村交通管理有交警、运管、路政、农机、道安办、派出所、交管办等多个部门,各部门职能明确但交叉、执法配合但推诿,结果是多个部门管不了、管不住、管不好一辆车;乡村交通里程长、范围广、车辆多,交管部门人手少、装备少、车辆少,上路执法就显得力不从心,对乡村一些交通违法行为缺乏震慑力,多数驾乘人员都抱有侥幸心里,与交管部门玩起了“猫捉老鼠”游戏;乡村道路车辆种类繁多,无牌无照驾驶、非法营运、违规载客、对抗执法已成气候,虽常常开展执法,但缺少强硬的措施,乡村交通运输违法违纪行为屡禁不止。

三、乡村交通管理的建议

乡村交通客观存在的问题,我们只有客观面对、探索改变、创新管理,才能为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提供交通保障。

(一)建设、管理、养护“三到位”。

一是公路规划建设落实到位。新建的乡村公路对路基、路面、路肩、路沿、错车道、涵洞、水沟、边坡、弯道、坡度、标识标牌、减速带、波形护栏等严格按照乡村公路技术规范规划设计、送审和评审;项目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确定,项目业主必须严格按照招投标程序依法依规开展,绝不允许采取“一事一议”等委托的方式让无资质、无技术、无业绩的单位或者个人建设;在项目建设中落实好“七公开”公示牌制度,主动接受村“两委”、党员干部和社会的参与监督,确保项目建设按图施工、对标施工、规范施工。二是安全设施管理落实到位。坚持“应安尽安”的原则,在乡村公路急弯、陡坡、临水、临崖等危险路段和事故“黑点”路段,增设波形护栏、交通警示标牌、限速标志等安全设备;在重要道路的平面交叉路口,医院、学校、企业、院落等人居密集出入口,增设信号灯、人行横道、减速带、提示牌和照明等安全设施;为确保公路安全设备不被人为破坏和损毁,将监督管理举报职能添加至“村规民约”和村“两委”工作职责中,充分发挥当地群众和村“两委”第一时间的作用。三是公路管理养护落实到位。乡村公路路网密、里程长、管理分散,无法依靠公路管理部门的专职养护人员养护,乡村公路管理养护严重滞后,致使公路两侧杂草丛生,占据了有限的使用路面;水沟涵洞淤泥阻塞,排水十分不畅,路面冲毁严重;边坡安全隐患突出,威胁行人和车辆安全。为了加强乡村公路养护,采取“谁受益,谁养护”的原则,把公路管理养护责任落实到当地乡镇人民政府、交管办和村委会,以乡镇和行政村为主体,设立养护作业班组,加强乡村公路的日常养护和巡查,同时倡导全民爱路、护路和养路意识,切实把乡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从行业行为转变成政府行为、社会行为、群众行为。

(二)机制、资金、服务“三强化”。

一是强化工作机制。县级人民政府出台乡村公路建管养运安工作实施意见,使之形成“政府主责、乡镇主抓,部门参与,群众配合”的乡村交通管理新机制,将乡村交通管理纳入交管部门、各乡镇、各村委年终考核指标,与“安全生产”和“综治指数”挂钩,实行“一票否决”;建立乡村交通管理委员会制度,每月定期开展全县乡村交通管理工作督查通报会,及时通报各乡镇各村组交通管理情况,对交通管理问题突出的乡镇村组,县级分管领导约谈乡镇主要领导,乡镇主要领导约谈村“两委”;乡镇“交管办”每月编制好“两库一图”,及时更新辖区乡村交通管理排查台账、整改台账、销号台账,确保制度上墙、台账上墙、业绩上墙。二是强化资金保障。紧紧抓住交通运输发展“黄金时期”和乡村振兴政策支持方向,结合乡村振兴谋篇布局,精心包装产业路、资源路、旅游路等项目,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注重包装优势项目,加强交通重点项目招商引资,有序开放交通建设投资市场,加大与交通建设领域企业对接力度,用好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争取社会资金;统筹地方公共财政收入、上级转移支付、地方债券等资金来源,加大涉农资金的拼盘整合利用力度,集中力量推进乡村公路建管养运发展。三是强化服务深度。结合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整合乡村客运资源发展片区客运,实行一片区一公司,将管理重心下移,通过对公司财政补贴、减免税收、政策扶持等手段,降低经营成本和收费标准,让群众有车坐、坐得起、坐得方便、坐得安全,彻底解决乡村客运散、乱、险、贵等抗风险能力弱的问题;市级公安车管部门要简政放权,主动深入乡村基层,服务基层,在乡村基层开展微型面包车、农用车、三轮车 、摩托车等车辆及驾驶人业务办理,为群众提供便利服务,有效解决乡村农用车、三轮车、摩托车等车辆不注册、不年检、不保险,驾驶人不考驾驶证、驾驶证逾期不年审等问题,逐步使乡村车辆和驾驶人走向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轨道;县级交管部门通过定期召开乡村驾驶人、村组干部及部分村民交通管理宣传教育培训例会,通过警示片血泪史教育和交通管理知识培训,有效提高群众交通管养知识、交通安全意识和遵纪守法观念。

(三)交管、乡镇、村组“三联动”。

篇2

【关键词】受灾地区; 灾后重建; 阿坝州

“5・12”汶川大地震对四川省阿坝州产生了巨大的破坏,转入灾后重建阶段后,阿坝州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民族文化,必然使得阿坝州的灾后重建工作也同样具有独特性。此次地震的重灾区有许多是羌族、藏族少数民族地区,有关部门应充分考虑民族地区所在的区位地理、生态环境、经济状况和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特殊性,制订区别于一般区域的重建方案。

一、灾区建设规划与生态安全问题

城镇规划对阿坝州实现县域经济发展为主的新型经济发展思路的影响是深远的,对阿坝州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具有重大意义。灾后重建是一个全局性的工作,与以往有所不同,阿坝州灾区的重建规划需要充分考虑到地震带来的各方面的新问题,尤其是地震引发的生态安全问题。由于重灾区处于川西龙门山断裂带,地震活跃,还不时发生泥石流、滑坡、崩岩等次生地质灾害,环境状况恶劣,决定了重建规划不能只是还原旧项目、恢复原有的产业。那么,如何制订科学的灾区重建规划方案,就是一个十分紧迫和值得深思的问题。笔者认为,在制订灾后重建规划方案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引入生态足迹的办法,科学测评灾区重建对生态的影响

阿坝州幅员辽阔、地广人稀,多数城镇修建于干旱河谷为区域特征的地方。在阿坝州的灾后重建规划中,首先应该引入“生态足迹”的科学测定方法来为灾区的重建规划提供科学依据。“生态足迹”也称“生态占用”,在20世纪90年代初由加拿大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规划与资源生态学教授里斯(WillianE.Rees)提出。它显示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指定的人口单位内(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全人类)需要多少具备生物生产力的土地(biological productive land)和水域,来生产所需资源和吸纳所衍生的废物。生态足迹通过测定现今人类为了维持自身生存而利用自然的量来评估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该指标的提出为核算某地区、国家和全球自然资本利用状况提供了简明框架,通过测量人类对自然生态服务的需求与自然所能提供的生态服务之间的差距,就可以知道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利用状况,可以在地区、国家和全球尺度上比较人类对自然的消费量与自然资本的承载量。在灾后重建规划中引入生态足迹的意义在于探讨人类持续依赖自然以及要怎么做才能保障灾区生态的承受力,进而支持灾区群众未来的生存,为灾后制订重建规划提供科学数据。

(二)统筹保护地域民族特色与坚持生态保护的和谐

阿坝州幅员辽阔,地理位置、自然气候、人文景观、风土民情存在很大差异。城镇规划要注意保护所在地生态环境、历史、文化景观等有形及无形宝贵的特色资源,使之永续发展。建筑本身就是在铸造历史。城镇的风格不仅仅是一种景观,而且是一种民族传统和历史文化的象征。因此,重构城镇的规划一定要充分考虑环境的可承载能力,因地制宜,突出自己的特点,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借鉴中小城市建设中的优秀经验,结合具体情况,加以创新,规划出具有时代特色、民族特色、地方特色和文化历史传统特色的城镇。要坚决杜绝不注重自然资源、历史文化资源保护、 建设性破坏比较严重的现象,切实保护生态安全。

(三)坚持生态安全和群众能源需求的统一

国际能源价格的不断上涨给阿坝州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在灾区重建规划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实际需要对群众的能源需求和能源价格承受力进行摸底调查,找出群众能承受得起的能源方式,不能盲目决策,造成群众新的负担,从而最终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安全的问题。阿坝州灾区多在中、高海拔地区,沼气因自然条件限制而无法推广,加之供电不足,农村照明用电为0.50元/度~0.65元/度(镇上为0.47元/度),电炉用电更贵(每度1元左右)。因电价太高,村民只敢照明(每户每年照明用电量约为200度),不敢用电炉、饭锅等大功率电器,做饭取暖只有烧柴。“天保”工程实施后,农村燃料紧缺问题开始逐步显现。保护天然林是国家的政策,村民砍柴取火又是生活的实际需要,这一对矛盾在阿坝州许多山区都存在,并不好解决。尤其阿坝州提出要在藏区推行“一户一灶”的情况下,作为政府,一方面要限定薪材林砍伐和拾捡的范围、标准,保护与利用并重;另一方面必须大力发展经济,使老百姓有钱选择电、煤、气等替代能源。因此,灾区能源政策的制订必须建立在充分论证和科学调查的基础之上,不能脱离实际。建立健全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不仅是时代的潮流,也是我国政治改革的重要内容。经济改革必须打破电力等部门和行业的垄断,以市场竞争方式促使扭曲价格的正常回位。就阿坝州目前的情况来看,宜实施严格的电力限价政策,以切实保护广大农牧民和低收入群体的利益。

(四)建设一定的大众避难场所,为日后因生突发事件紧急避险提供场所

阿坝州是一个地质灾害频发的地区,地质条件多样,自然灾害严重。在建设小城镇过程中必须建设一定数量的大众避难场所,以此来应对突发事件。震前全州都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地震给了人们新的思考,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必须要意识和注意到这个问题。

二、灾区灾民移民问题

地震使许多群众家园被毁,尤其是很多农村已不适合人居,必须迁出,但迁入地没有土地,村民的长久生计需要研究解决。鉴于此次地震受灾群众人数远远超出三峡移民,在尚不具备大规模成功移民的条件下,不宜采取政府组织大规模移民的方式,否则可能引发群众心理不稳,不利于灾后重建和群众消除心理创伤。那么作为阿坝州政府如何来应对这一新问题就是一件值得探讨的事情。首先,要采取多种渠道对移民进行劳动技能、技术培训,帮助他们创造非农就业机会,做到“稳得住、能致富”。其次,安置政策应与安置试点同步,及早明确后期政策。另外,目前对外迁移民的扶持政策多集中在两年过渡期,过渡期后的政策也需国家加快制订、明确。政府应该从下面三个方面来统筹考虑解决灾民移民问题:

(一)以整合城乡为突破,统筹解决人居环境,实现生态移民

生态移民首先是为保护与复建灾区生态系统工程,将不宜人居地域震灾之后的原住民迁出山外,迁向大、中、小城市市区或城郊,将原住山地放归原始。灾区生态移民所迁主要目的地可为四川省内的川西平原,亦可抽出一部分,像三峡移民那样,迁置于东南沿海地区,让灾民远离痛苦记忆环境,开始全新生活。通过灾后城市、乡村重建,结合城乡统筹配套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把地质断裂带的山区灾民集中移居到区域中心城市或县城新址安置,通过都市村庄产业配置和再就业培训,走向城市化;把一些损毁严重的镇村退复为山野林地,恢复原始状态。一些全县域人口本来极少,对此次震灾人口更加锐减的县、镇、村,可通过行政区划调整和县、镇、乡、村拆并,把两三个县合并为一,集中建设新县城、新乡镇、新乡村,整合、调配优势资源,节约利用建设土地,扩大山区县域城市规模,集中发展县域城市经济,增强县域城市对所辖乡村的带动与辐射能力。

(二)以就业培训为重点,统筹解决移民就业问题,实现资源移民

与生态移民相得益彰的另外一种移民模式就是资源移民,经过职业技能培训的灾民就是一种全新的资源。阿坝州的灾民有组织、经培训、成建制地统一向地大物博、地广人稀的新疆戈壁绿洲、千里煤田油海移民开发、垦植,组建新的一支新疆农民建设兵团和工矿建设兵团。除在新疆开发垦植外,还可以以新疆为后方基地,成建制形式开展国际劳务输出。这种结合新产业、走向城市化的新型资源移民,比一般的生态移民更具积极意义,同时也完成了中国西部的西南、西北人口与资源配比平衡,高层次地解决了新疆开发与垦植的劳动资源配给问题,解放了大西北开发的生产力,一举多得。

(三)以加强对口支援的教育资源为关键,统筹升学压力,实现教育移民

可充分利用对口支援的教育援建项目,加快学校重建,并实现对口升学衔接。充分利用东部地区的教育资源加快自身教育的重构。同时,利用异地升学的优势,加快教育移民的步伐,为阿坝州未来的建设工作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持。

三、经济重构

阿坝州在此次地震中经济损失巨大,工业几乎被全部摧毁,旅游业也陷入全面瘫痪状态,阿坝州的经济面临着崩溃的局面。如何在灾后重建中重构阿坝州的经济,是一个事关全局的大问题。由于阿坝州特殊的区域环境,其经济重构必然需要重新探讨和解决下面的三个重要问题:

(一)以建设现代有机生态农业作为产业重点,提升第一产业的发展

地震对坡度60度以下的树木、粮食、果林没有造成大的破坏,这说明种植业、林业具有较好的抗震性。阿坝州气候独特,植物垂直分布明显,有利于多种植物的生长,作为长江上游的生态屏障,具有良好的种植经济作物和发展生态农业的优势。在农业经济重构方面应大力发展有机农业和养殖业,促使农业的全面、协调新发展。在种植业方面,应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信息化,大力推广易生长、附加值高、易加工的农林产品;在养殖业方面,应加快技术推广力度,找到人工繁育和野生放养的结合产品,诸如野猪养殖、牛羊养殖和冷水鱼、三文鱼等养殖;在农副品加工方面,应加大培育优质企业的力度,重构有机生态农业经济新模式。

(二)以建立异地工业园区基地充分利用水能资源,实施利益分享机制

由于震前阿坝州的工业基地大多集中在距离成都较近的映秀镇附近,多数企业也是高耗能和落后淘汰产业,因此无论从地理位置和区域环境还是生态保障来说,再在原址重构阿坝州的工业基地已不可能。加之阿坝州作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生态十分脆弱,大力发展工业会造成巨大的生态破坏。因此阿坝州第二产业的重建易实行异地工业化建设,探索实施利益分享机制。应深入研究生态补偿标准,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资源开发新机制。在开发自然资源的同时,要充分重视和保障资源地人民的利益。从经济上讲,生态补偿必须在自然资源的价值中,充分考虑自然资源的固有利用价值、生态环境价值和治理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的劳动投入。应研究根据生态服务价值评估,或者是基于生态损失评估而建立起生态补偿的理论标准,结合考虑市场、社会和群众承受能力确定补偿标准。

(三)以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和景点推动旅游产业升级,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以科学规划为前提,以市场恢复振兴为抓手,重塑阿坝州旅游安全、优美旅游目的地形象。按照《四川汶川地震灾后旅游业恢复重建规划(2008-2010)》,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宣传促销活动,加快旅游市场恢复;实施线路统筹,推动旅游产业升级。在力争全面恢复旅游景区的基础上,打造一批旅游新景点,成为旅游恢复重建和振兴发展的新亮点;创新旅游招商方式,实施旅游项目商品化。探索政府搭台、市场导向的招商新途径,举办各种特色旅游线路的专题招商活动,积极推动精品旅游区总体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落实扶持政策,做大做强旅游企业。贯彻落实四川省政府出台的《做大做强旅游企业,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在财税、土地、交通等五个方面对旅游骨干企业给予扶持、引导政策,加快培育一批优势明显、市场竞争力强的旅游骨干企业;充分发挥旅游富民惠民作用,强力推进民族地区旅游发展。按照省政府下发的《四川省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规划(2008-2012年)》的要求,结合“富民安康”与藏区稳定工作,推动民族地区旅游健康、有序发展,促进民族地区的稳定与和谐。应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旅游行业员工的培训力度。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着力加大对机关干部和旅游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切实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为旅游产业振兴做好人才准备。

【主要参考文献】

[1] 刘斌夫.汶川大地震灾后城乡再造、生态复建与资源移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经济要参》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