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特点范文

时间:2023-07-13 17:31: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茶文化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茶文化特点

篇1

关键词:茶叶包装;茶文化;设计

中国不仅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而且文化内涵丰富,各民族文化不断融合渗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华文化。在多元化文化发展的社会背景下,茶叶包装设计受到茶叶生产和消费的较大影响。随着现代媒体的多元化发展,各种宣传方式层出不穷,茶叶销售方式也呈现多样化,各种类型的销售卖场逐渐普及,茶叶的销售范围逐渐扩大,茶叶已经成为国际交流的重要媒介,这对茶叶包装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随着时展变迁,茶叶也成为生活中的重要商品,茶叶包装也成为茶叶品质的重要体现。

1茶叶包装设计的内涵

包装设计是一门跨学科的艺术类别,是集人文科学、环境科学和社会科学于一体的综合艺术。茶叶包装首先体现其外在功能,即对茶叶的保护,通过对茶叶包装的材质、结构等元素的分析,以解决茶叶的挤压和冲撞等问题。其次是对茶叶包装的材料进行研究,解决在各种环境条件下对茶叶的损害问题。此外,还要考虑到茶叶包装的重量、大小、回收处理等问题,以保证茶叶能够方便运输和使用;研究茶叶包装的形状、审美形象、工艺特点等,使其符合人体结构;还要研究茶叶包装的经济成本,使茶叶包装能够实现节约成本和环境的良性发展。从以上多方面内容来看,茶叶包装设计所关注的内容十分广泛,每一项都对茶叶包装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作用。茶叶自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即易碎性、氧化性和吸附性,每一个因素都会对茶叶品质造成损害。如果茶叶包装的密封性不合格,茶叶不仅会吸附周围的气味,会发霉变质,有的茶叶在泡水后色泽会变暗,影响口感。因此,茶叶包装的密封效果一定要好。一些高档茶叶包装一般十分讲究,为了能够使茶叶的保存时间更长,通常会采用真空密封或者填充氮气的方法。如果要保证茶叶包装具有防氧化、防潮湿等功能,就应该选择竹木类的包装材料,这类材料不仅有良好的防潮性能,而且不会造成污染。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的茶叶包装都是用金属材质所制,使茶叶包装更显高贵之气,视觉效果更佳。茶叶包装通过外在的视觉设计以传达出茶叶包装的内涵体现,使茶叶产品得到宣传、美化的作用,进而促进其销售,以树立茶叶品牌。例如西湖龙井茶、安徽黄山峰等,这些茶叶不仅包装极具特色,而且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著名的茶叶品牌。茶叶包装的视觉设计主要是通过视觉元素和规律创造出茶叶包装的鲜明形象特色,表达浓浓的文化品味和时代气息。茶叶的销售对象是消费者,也是茶叶的使用者,不论茶叶还是茶叶包装,都是为消费者服务的,满足消费者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是茶叶和包装的重要作用。因此,只有以产品表达情感,以情感打动人是茶叶包装的内涵体现。茶叶包装不仅是科学与技术的革新,更是人们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体现,它存在于人们的内心世界,并不断地发生着变化。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减少废气污染,向着资源的合理化利用成为人类发展的方向。在未来世界,生产厂家和设计师都应将目光投向环保产品的设计开发,而环保购物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从产品的包装到使用,每一个环节都要求绿色环保,符合环保购物的理念。如今,许多消费者的消费理念也发生了变化,将购买绿色商品作为主要购买原则,这也要求生产厂家在产品包装的选择上要尽量选择环保材料,不仅能够减少资源浪费,而且也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茶叶作为最受消费者欢迎的饮品,也是馈赠佳品之一,茶叶包装也成为展现茶叶品质的重要元素,因此,茶叶包装设计也要充分关注包装美观和消费者的利益。

2茶叶包装设计的审美性

随着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茶叶包装种类繁多,竞争也日趋激烈,这对茶叶包装提出一定的挑战。包装设计的目标是解决商品的审美功能与信息功能的优化结合,使其达到最佳效果。因此,包装设计作为一个整体的系统设计,具有多元化特点。茶叶包装越来越受到茶叶生产厂商的重视,为了能够使自己的茶叶产品得到更多消费者的认可,并且能够彰显特点,树立茶叶品牌,品牌主题、颜色和文字等元素都要更加突出,而且便于记忆。如今,许多包装设计师都运用了创新思维,使其茶叶包装的内部结构更合理,茶叶更易于摆放,外包装则更加简约,使内外结构达到最佳的契合。茶叶保存时间较长,因此消费者购买此类茶叶,看重的正是它的可保存性,这对于茶叶的包装结构有较严格的要求。茶叶要便于储存,那么包装就不能过大,而且在开封后,包装也失去了效用,会被丢弃,这样也容易造成材料的浪费,不符合绿色环保要求,因此,在人们的环境意识逐渐增强的现代,一些小巧的包装更符合设计要求,往往比较受消费者欢迎。这种简约的内部小包装采用简单的用料,体积也较小,不仅节省空间,而且减少了设计难度,更突出了其造型特点,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和认可。我国地域辽阔,茶叶产区也分布较广,在很多地区都有极具地域特色的茶叶品种,这些茶叶在包装设计上也极具特色,不仅外表美观大方,而且彰显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茶叶包装中,图案是最直观的视觉元素,能够充分展现茶叶的地域特点,当前许多茶叶包装中的图案都以当地的建筑和景观作为主要元素,消费者从这些图案中能够充分感受到当地的文化特色和文化氛围,好的图案能够使茶叶包装更具审美价值。尽管茶叶包装中的图案起着重要的装饰作用,但是简单的传统图案元素并不能彰显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只有在包装设计中不断地加以创新和改变,使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融合,丰富设计思想和手法,彰显时代特色,才能开创新的视觉效果,给人以别样的审美体验。茶叶包装文字是对茶叶产品知识的介绍,让消费者对产品的性能、功效及文化特色有更多的认识。我国文字也有着上千年的历史,在不断的发展进步中,书法运用到茶叶包装中的例子也越来越多,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传统书法与茶叶包装的融合并不是书法的简单应用,而要充分掌握书法的韵律,同时不断创新,以符合消费者的阅读习惯,同时书法字体要与包装中的图案相协调,使茶叶包装更具整体性,给人以和谐舒适的体验。茶叶包装的图案、颜色和字体都是茶叶包装设计元素,彼此要相互协调,通过集中展示,传达出茶叶的重要信息。例如有的茶叶包装采用了传统的书法和祥云图案,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如果茶叶包装是以出口为主的,就要充分考虑西方环保要求,设计要简洁,在包装中要体现英文标识和中文标识。

3茶叶包装设计的民族性

我国是茶叶的发源地和主要产区,由于茶叶对生长环境和地质有着严格的要求,大部分茶叶只在南方的山区种植生长。因此,优质的茶叶成为当今社会中的高档商品,不仅味道醇香,而且价格昂贵。为了增强茶叶包装的艺术性和视觉效果,茶叶包装设计结构也进行了较大突破,有的甚至出现了包装过度的现象。随着茶叶出口量的增加,茶叶运输销售也是茶叶包装设计的重要因素,茶叶生产企业也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对茶叶包装进行总结和改进,以适应市场发展需要。包装设计有其特殊性和实用性,还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如果仅对茶叶包装的保护和销售角度考虑是无法全面体现其魅力所在的,因此,将文化内涵融入到茶叶包装中才是成功的设计。因此,茶叶包装设计的关键在于充分运用民族特色元素,既体现自己的文化特色,又与时展要求相符。将传统审美与现代思想相融合是当前茶叶包装设计的重要内容。随着企业竞争的日趋激烈,个性化成为产品发展的潮流。对于极具传统文化特色的茶叶产品来说,突出其民族特色的定位是极具表现力的,越是民族性的包装设计越具有艺术魅力,越能赢得市场,因此,茶叶包装设计要从具有民族特色的内容做起。近年来,我国的茶叶包装得到了迅速发展,但同时也显现出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受传统包装影响,缺乏文化内涵和创新性。其次,茶叶包装材料和空间设计存在较多浪费,不利于资源环保,对包装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阻碍。最后,茶叶包装的图案和颜色缺少新意,在当前销售的一些茶叶包装中,色彩较单一,图案缺少美感。当然,也有许多优秀的茶叶包装设计产品,其中充分运用了中国传统元素,使图案造型十分精巧别致,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效果。成功的产品设计不仅能够更形象地展示商品,也能够彰显文化的多样化特点。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艺术特色,只有对自己的民族文化有清晰的了解,对人们的心理、营销等内容有充分的认知,才能够找到商品的卖点,在市场竞争中立足。优秀的茶叶包装设计,不仅能够使人们从中获得商品信息,更能体会到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新产品不断出现,人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包装设计也面临着更多的机会和挑战,越来越多的多功能、多类别、新形式、新结构的设计呈现在我们面前。设计师们不断追求更加简洁、理性,为社会普遍认可的设计。在未来的茶叶包装设计中,通过更多优秀文化的融合,更先进的工艺技术,更丰富的营销方式,茶叶包装设计会更符合消费者需要和社会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张树庭.有效地广告创意[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2007.

[2]贺星临.产品与包装[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3]曹方.包装设计[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9.

[4]李砚祖,张夫也.中外设计简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

篇2

关键词:民居民俗文化等级思想地域庭院

0引言

民居,血缘家族的居住环境,百姓的生死之所,由于中西血缘家族文化及其生活观念的差异,导致了中西民居文化的不同特性。

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自然环境多种多样,社会经济环境亦不尽相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各地不同的民居建筑形式,这种传统的民居建筑深深地打上了地理环境的烙印,生动地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国外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同样也造就了具有西方特色的民居文化。

在我国,“民居”一词最早来自《周礼》,原文是“辩十有二土之名物,以相民宅,而知其利害,以阜人民,以蕃鸟兽,以毓草木,以任土事”,疏曰“既知十二土之所宜,以相视民居,使之得所。”民居是相对于皇居而言的,统指皇室以外庶民百姓的住宅,其中包括达官贵人的府第园宅。

民居是世界传统建筑的宝贵遗产,与人类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设计者、建造者、使用者集于一身,决定了它自然纯朴,设计灵活、经济实用,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及强烈的民间审美特色等特点。它的诞生与发展,是与自然地理、气候、地形地貌、资源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心理、习俗等复杂多变的综合因素密切相关的。

1民俗对民居文化的影响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也是国家、民族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民间传承的世界,并与民居有着紧密的联系。广义的讲,民居本身也可以算作民俗的一部分。

中国我国民俗的产生有着深厚的物质基础。远古时期的民俗主要是神话、宗教、巫术及图腾崇拜的等民间信仰。卜居相宅,就是在吸取了巫术以及阴阳、五行、八卦等理论后,逐渐形成的民间风水理论和营造方法。在民间的建造学全过程中,也体现了这种文化的影响。如破土动工要“择吉日”、“祭天神”;上梁日要请四邻同来祈愿,还要祭公鸡“以除鬼之气”。民居内还常设有“跳板”、“石敢当”、“照妖镜”等专门的避邪物。

古埃及在尼罗河两岸的繁衍生息的埃及人,受特殊地理环境的影响,在阻断了与外界联系的同时也获得了天然的屏障和丰富的资源,这样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明,如:古埃及的文字、创世说、历法和占星术等。相比较古埃及的神话和宗教,其民居文化更反映出对自身安全保卫和私密的考虑。

古希腊爱琴海孕育了古希腊灿烂的文明,古希腊人在文学、戏剧、雕塑、建筑、哲学等诸多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人们将全部的建筑热情倾注在神庙等大型公共建筑的身上,公共活动的需要是公共建筑大量兴建的重要原因。现存的建筑物遗址,如神庙、剧场、竞技场都深深地反映了古希腊人的艺术趣味。虽然对一般的居民住宅没有加以重视,但追求实用功能的努力是一贯的,表现出了古希腊人的天性。

古罗马古罗马人广泛吸收四邻各族优秀文化成果,特别是古代希腊人的卓越文化成就的基础上,根据本国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需要,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化。西方的居住建筑在古罗马时期也得到了较大的飞跃。对家神的崇拜和对家族先祖的崇拜常常在民居中表现出来。

相比较古希腊时期,古罗马人在自己的住宅中除了更注重私密性的保护外,人们还按照自己的偏好和经济状况,对住宅内部不同作用的房间进行个性化的装饰。

2等级思想对民居文化的影响

中国中华民族号称礼乐之邦,是与礼乐秩序的长期教化分不开的。“礼的本质是上下尊卑的伦理秩序,而乐的精神则是调和各种等级类别之间的关系”儒家的理论核心是人治,不是神治,因此强调规范人的观念行为,包括与日常行为密切相关的民宅环境格局。礼乐文化正是适应这种社会政治的儒家理论的精华所在。北京的四合院以外在形式体现这种关系的典范。

古埃及古埃及同样也较为注重主次、长幼和轴线的等级思想。而对外封闭,对内开敞的院落式布局比较符合古代埃及人们的心理和生活习惯,基本上成为住宅设计的一种通用形式。

古希腊古希腊的民居中对等级制度的体现相对较少(奴隶和奴隶主的住宅除外)。如在五世纪中叶,希波丹姆的米列都城规划,目的是为给每个公民以平行的居住条件。在以后扩建的其他街坊中,每个住宅都有相同的基地面积和房屋。

古罗马古罗马的富人常居住在城郊,躲避城市的喧嚣和拥挤。多数拥有别墅和府第,并且在平面设计中设有中轴线和庭院,结构紧凑。多层式的公寓是为解决人口剧增,住房紧缺而创造的,为大多数的一般公民所居住。受古希腊的影响,民居中的等级制度体现也很微弱,而更直接的是和居民的财富挂钩。

3地域对民居文化的影响

中国民居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人们常以最廉价的一次性投入、最直观的思维方法和最简单的施工过程满足基本的居住需求。“室高足以壁湿润,边足以风寒,上足以待雪霜雨露”(《墨子》)是当时人们对所居的理解。民居内的空间、结构、部件,大多源于实用。

古埃及在古埃及,由于尼罗河三角洲较为干旱炎热,人们在屋顶上设立纳凉露台,利用屋顶高差开窗通风,这些手法都是因地制宜、顺其自然的优秀创造,并对西方炎热干旱地区的住宅有深远的影响。

古希腊希腊属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高温少雨;冬季温和湿润。民居普遍采用柱廊,院内常设有喷泉、水池、雕像,载有花木等。房间内常有壁画和彩色镶嵌,环境舒适宜人。

古罗马同属地中海气候的罗马,四季鲜明,天气温暖。当地建筑材料多为砖和混凝土。受气候和地理位置及原材料的等诸多方面的地域因素,古罗马拱结构技术的优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民居类型较多,如别墅、府第、多层公寓等。

4中西方传统建筑民居文化的表现——以庭院为例

中国的庭院是大家族聚居在一起,在主轴线旁再分处次轴线,成为多组院落的并列组合。

以北京四合院为代表,它由四周房屋围成的院子为基本单位,数个大小形状不同的院子组合起来,成为一座住宅。一般为三进院,进门为一小天井,正对门楼设一影壁,上书吉祥文字,穿过隔墙上的门洞,才到轴线上的第一院落。四合院住宅对外不开窗,较为封闭。因此满足了封建社会内外有别,长幼有序的礼治要求,也给使用者创造了一个舒适安静的居住环境。

西方住宅为了充分利用庭院空间,常常围绕庭院增建层楼,以增加使用面积。在古埃及,入门穿过过道便是一个庭院,院的四周有柱廊,庭院实际上是家庭活动的中心,而对外封闭,对内开敞的院落式布局比较符合古代埃及人们的心理和生活习惯。古希腊的庭院多被营造成“园”的形态,多采用内向式院落布置,中央常设置水池。开敞明亮以及更多的“园”的特征使得古希腊庭院更具有农业文明的特色。古罗马将中庭式和庭院式住宅逐渐融合,形成了类似两进四合院的形式。前面是比较封闭的中庭,后面是古希腊的庭院。

我国天井多源于庭院的缩小,是群体建筑和农业文明的产物,是受城市布局的影响。这点和希腊的庭院有着相似的地方,但希腊的庭院更强调“园”的特征,以及“与自然频繁接触”的哲学观念。古希腊的民居中更体现了理智、规整、。而古罗马的中庭则是单体建筑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带有明显的游牧民族的特色。古罗马的民居自由,因地制宜,更能让人感到一种年轻的活力。古埃及的庭院住宅较少,而更多的是则更体现出一种宁静和质朴。超级秘书网

5小结

中西民居文化都源自人类对定居生活的需要。作为居住空间,无论古今中外,都有一定得私密性,所以,空间的内向和含蓄是一般居民的共性。但这种私密和内向程度是有差别的。中国和西方相比,必更是封闭的。这种封闭性,尤以北方民居为典型。这一方面是因为北方天寒、多风沙,如北京四合院那样四周院墙不设一窗,仅东南隅辟一门以供出入,是出于抵抗自然力侵害之故;另一方面,是由于中国正统的儒家观念、内敛性格由其根深蒂固。西方人的血缘家庭观念一般比中国人淡薄的多,家庭中的父亲及祖先不是一家精神上的偶像,子辈也不是父辈的附庸,家庭成员之间推崇的是人格的平等与个性的自由。所以,这表现在建筑门类文化上,住宅的文化自然就不偏于内敛、封闭而强调外向开放。所以,西方的居民往往不设围墙,要求明亮,通敞。当然,中国民居的庭院主要是一个家庭活动的场所,并非那种密不透气的封闭。中国民居所追求的,是一种“无庭不成居”的境界。

参考文献:

[1]陆元鼎.民居史论与文化.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年8月.

[2]王瑛.建筑趋同与多元的文化分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1月.

[3]张彤.整体地区建筑.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

[4]高丙中.居住在文化空间里.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

[5]乔治·麦克林.传统与超越.华夏出版社.2001年1月.

[6]陈志华.外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1年12月.

[7]刘红星.先秦和古希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7月.

[8]钱承旦.欧洲文明:民族的融合与冲突.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4月.

[9]金磊,李沉.中外建筑与文化.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6月.

篇3

茶文化最初来源于中国,但是在传入日本之后,日本将茶文化赋予了自己本国的特色,茶道也由此产生。总的说来,中日茶文化在定义上有着很大的不同,以下,将对中茶文化进行总体的概述,以此对茶道、茶文化有一个更深层次的了解。

(一)中国的茶文化总说

中国的茶文化研究,当属陈香白老先生最为精通,他在对中国茶道进行定义时,将中国茶文化分为七种义理,即茶世、茶德、茶礼、茶理、茶品、茶情和茶学说。这七种义理的总结,是从饮茶过程出发的七种品格修养,使得人们在饮茶的过程中,引导每一个品茶者完成自身品格的修养,从而实现民族的安乐和谐这道。在陈香白先生之后,还有很多学者对中国的茶文化进行研究,有人认为,饮茶是一个道德修养的过程,人们在悠闲的饮茶过程中,进行人格、道德与内心情感的训练,从而得到一种内心平和的结果。中国的茶文化可以归结为四个字,即和、静、怡、真,这四个字是中国五千年文化沉淀的结果。“和”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核心,最早源于道家的“天地人”合一的思想,它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所要求的“和谐之美”。“静”是中国茶文化中佛家思想的体现,静是每一个品茶者“欲达茶道通玄境,除却静字无妙法”的追求。“怡”是指品茶者精神上的愉快之意,是指品茶者在品茶时的独特精神享受。“真”则是真理、真性情的意思,它是中国茶文化中最高的精神追求,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表现之处。

(二)日本的茶文化总说

茶文化从中国传入日本之后,被日本人吸收、丰富与发展,使茶文化具有了日本本圭化的特点。日本人对茶文化的定义与中国不同,也们认为:茶道就是有关沏茶、饮茶的文化祗,是用以修身养性,与别人进行沟通与学习的工具。二十世纪末期,日本的谷川激三先生曾在《茶道的美学》中,对茶文化进行了定义,也认为茶文化是一种艺术,是以茶品为媒介而演出的一种艺术。因而谷川激三先生认为茶文化具有四个方面的因素,即艺术、社交、礼仪与修行。可以说,日本的茶文化更具有实用价值,从中国古代高深玄妙的宇宙观中解放出来,将之用于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化工具。日本茶文化的核心是禅,这与中国古代诗词中所说的“本来无一物”“无一物中无尽藏”的禅修行十分吻合,中国传统的禅宗思想认为,思想的修行不需要去全心向佛,而是在日常生活中注重修养,品茶正是修身养性的方式之一。日本茶文化的形成,受中国影响很大,与中国的“和、静、怡、真”相比,日本提出了“和、敬、清、寂”四个品茶原素。与中国的道家形上的思想观相比,日本茶文化则具有相互尊敬、渴望社会安定、国家和平的愿望,这是日本茶文化在吸收了中国茶文化之后,进行了本土化思想的加工与改变。

二、中日茶文化之异同

饮茶,是中国与日本代表的东方世界所特有的生活现象。虽然茶文化最先起源于中国,但当它传到日本之后,茶文化开始发生变化,开始与中国的茶文化有很大的不同。以下,本节将对中日茶文化的异同进行分析,希望能对更好的理解茶文化有所帮助。

(一)中日茶文化相同之处

中日茶文化虽然在发展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茶文化中重视“精神内涵”的特点却是相同的。中国的茶文化中注重“天人合一”“、禅茶一味”等思想,是中国人对真、善、美境界的追求。因而中国人品茶十分注重“品”字,他们把茶看到一种形而上的存在物,甚至把茶水当作人与自然、人与天地的媒介,而饮茶的过程则是人与天地、人与自然进行交流与感悟的过程,其精神内涵的追求是品茶最终目的。在这一点上,日本茶文化与中国相似“,和、敬、清、寂”是日本茶文化的精神理念,日本人在品茶时,茶水制作的每一道工序都十分讲究,及时茶具的使用也是极具禅宗意味的。从茶室的布置与安装,到茶具的选用,茶叶制作的程序等等,日本的茶文化无一不体现着禅宗文化中“本来无一物,勿使染尘埃”的精神追求。此外,中日两国的茶文化的相似之处还在于,都追求品茶活动舒缓身心的作用,简而言之,饮茶成为人们放松心灵的一种方式。中国人在几千年的儒家思想影响之下,人们背负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的重担,每一个中国人都把家庭、民族的伟大与振兴当作自己的责任,从而背负着重重重担的中国人,把饮茶当作缓解压力的一种方式,希望在这种放松心灵的品茶活动中,能够收获更多的动力与领悟。由于日本民俗所特有的民族特征,品茶理所应当的成为他们放松身心的方式,正是基于品茶这样的特点,饮茶才成为社会中最为普遍的放松方式,无论是王化贵族,还是平民百姓,都对茶文化有着不同程度的喜爱。

(二)中日茶文化相异之处

篇4

关键词:茶文化;英美文学;关联影响;分析探究

欧洲茶文化源自我国的茶文化,与我国茶叶传入欧洲有着密切关系。其大概形成于17世纪,与英国王室对饮茶的喜爱和推崇密不可分。欧洲茶文化尽管形成于欧洲大陆,但是随着欧洲尤其是英国人对北美的经营,欧洲茶文化随即传入美国,并有所创新和变革,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欧美茶文化。与茶文化类似,同属英语体系的英美文学具有很强的同构性,在文学创作上的表达方式、表达内容也高度一致。因此,我们在英国文学和美国文学中都可以看到大量茶文化的影子。从英美文学中茶文化的内容我们不仅可以看到英美茶文化的魅力和其对英美社会的影响,更是能够深入了解到英美文学的发展历程及其内涵特点。

1英国茶文化特色及内涵

在西方世界,英国茶文化是西方茶文化的鼻祖。英国茶文化源自中国茶文化,但是又根据英国社会文化的特点,形成了与中国茶文化截然不同的形态和价值理念。我们知道,中国茶文化深受儒家、道家、佛家等思想的影响,其一方面强调要积极进取,另一方面更是追求一种淡然洒脱的境界,强调要尊重自然、顺从自然,并且要更好地从大自然中感悟到“道”的力量,能对人生和宇宙有着独特的见解。因此,在中国茶文化当中,茶味其次,茶道是最重要的。而英国茶文化则不同,其更加注重茶叶的味道和口感。因此,在茶叶传入英国后,英国饮茶者为了去除茶叶本身苦涩的味道,会在煮茶时加入一些牛奶以及其它调料一共烹制。在饮茶的方式上,英国茶文化更是独具特色。由于一些历史原因,英国社会形成了“下午茶”的饮茶传统。一开始,下午茶为了满足英国人的口腹之欲,因为下午茶并非仅仅饮茶,更是会配以一些精致而美味的糕点。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下午茶成为了英国人社交的一种重要载体。在饮茶人群上,英国茶文化同中国茶文化相似,都经历了一个自上而下普及的过程。中国茶叶一开始传入欧洲时,价格十分昂贵,普通老百姓难以购买,只是流行于英国王室及贵族家庭当中,这也就使得英国茶文化在一开始带有浓郁的贵族色彩。后来,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以及英国殖民扩张,大量的茶叶被运往英国,茶叶才渐渐进入普通大众的生活当中,日益成为英国人生活中的必需品。尤其是在英国工业革命后,英国茶文化开始与英国工人阶级文化融合,在保留其贵族礼仪文化的基础上,更是增添了以务实严谨为主要内容的工业文明色彩。

2美国茶文化特色及内涵

从一定程度上说,美国茶文化是英国茶文化在北美大陆的延伸。但是其在发展历程中,又结合美国独特的人文内涵,呈现出与英国茶文化不尽相同的特征和风格。在北美大陆被“发现”之后,大量的欧洲人尤其是英国人纷纷来到这片神秘的土地上开始新的生活。欧洲移民带来的不仅仅是先进的生产技术、政治制度,更是将英国茶文化带到了这片朝气蓬勃的新大陆上。早在17世纪,位于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的城市波士顿,率先开始了茶叶的贸易,很快就让饮茶之风盛行于美国各个城市当中。在饮茶的口味上,美国茶文化也有其特殊之处。由于美国地大物博,畜牧业较为发达,因此美国人在饮用茶叶时,会加入一些牛奶、羊奶或是奶酪等添加剂,这就让美国的茶饮品较之英国茶水更加厚重而醇香,这一点跟我国北方游牧民族饮茶的习惯颇为相似。另外,美国茶文化的这一特点还跟当时美国人的生活有很大关系。彼时,北美大陆上的新移民正处于创业奋斗的阶段,每日操劳劳作,一方面需要用茶来提神减压,另一方面更是需要大量的能量和热量。而茶叶与奶制品的结合,恰恰能够满足他们的这些需求。应该说,尽管美国茶文化源自于英国,然而根据不同的社会背景和历史发展特点,美国茶文化在诸多方面呈现出了新的风格,与其母体———英国茶文化相比,少了几分高贵和典雅,而是多了一些粗狂豪放。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是美国发展的黄金时期,工作和生活的快节奏,就让美国茶文化得到进一步创新发展。一些茶商敏锐发展商机,开发设计出一些便携式的袋泡茶以及茶饮料。尽管在中国饮茶者看来,这种一次性的袋泡茶和添加了其它调味剂的茶饮品已经失去了茶道精神以及品茶的乐趣,然而对于美国人而言,其更加务实高效,也与当时美国人快节奏的生活相适应。

3中国茶文化对英美文学的影响

大航海时代让中西的联系更加紧密,在英国茶文化形成之前,中国茶文化对西方文学尤其是英国文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尽管美国文学产生时,英美茶文化已经出现,但是随着中国移民进入美国,中国茶文化也不可避免对美国文学产生影响。英国茶文化的产生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时间的沉淀。我们知道,英国茶文化的产生是自上而下的过程,在英国茶文化出现之前,一些英国作家在文学创作中描写茶叶时,更多的是受到中国茶文化的影响。中国茶文化对英国文学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内容的描写上,还体现在对英国文学家思维和情感表达的方式方法上。饮茶对于当时的英国文学家是一件新鲜事物,同时昂贵的价格更是为中国茶文化显得更加珍贵。所以很多英国作家都会在作品中抒发对茶叶的热爱之情,这一创作特征跟我国茶歌、茶诗有着很大的相似性。譬如说,西方第一首茶诗《饮茶皇后诗》,里面有花神、秋色、嫦娥、桂花、茶等充满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茶文化特色的内容。类似这样的文学作品在英国还有很有。这让我们知道,在英国茶文化形成之前,中国茶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英国文学家对茶的认知以及其创作的思路和情感表达方式。中国茶文化对美国文学的影响也颇深。由于美国文化是多元化的文明,尽管其以欧洲文化为基础,但是源自全世界的移民让美国文化丰富多样,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在美国文学中,有一类重要的文学类型叫做华裔美国文学,这里面有几部著名作品如《吃碗茶》、《茶壶烈酒》等,将中国茶文化对美国文学的影响进行了集中的反映。譬如说,小说《吃碗茶》中,作者便以茶为媒,让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故事因茶而获得最后的圆满。又比如说,小说《三杯茶》在剧情发展上,采用的是我国古典小说常用的“草蛇灰线,伏行千里”的写法。另外,三杯茶的寓意其实跟中国茶文化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4英国茶文化对英美文学的影响分析

英国茶文化对于英美文学的影响颇深。其不仅在诗歌上深刻影响了英美文学,更是在小说、散文、剧本等文学载体上对欧美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们研究茶文化对英美文学的影响,英国茶文化应当是重点研究的对象。

4.1英国茶文化对英国诗歌的影响

在17世纪中期,英国著名诗人艾德蒙将祝寿诗歌跟茶文化相结合,写下了著名的《论茶》。这首具有浓郁英国风格的诗歌,以茶为媒介,在叙事中达到了抒情的目的。18世纪初期,《灵丹妙药茶诗两篇》问世,这两首诗把茶叶视为能够治愈疾病的灵丹妙药,另外更是认为饮茶可以赋予创作者更多的灵感,让其创作出更美妙的文学作品。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茶叶在英国文学家心中的地位之高。另外一位英国诗人塞缪尔,将茶视为生命不可缺少的事物,其曾在诗中这样表达对茶的热爱:夜幕降临时饮茶作乐,夜深人静时饮茶慰藉,朝阳升起时用茶迎接新的太阳……英国诗人在创作茶诗时,其感情往往十分强烈,而中国诗人在这方面则要委婉细腻许多,这反映出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

4.2英国茶文化对英国散文的影响

与茶文化有关的英国散文,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其具有很强的纪实性,往往会通过详细且细腻的笔触,对社会各阶层的饮茶场景进行具体地描写。因此,今天的读者在阅读当时的散文时,能够很深入地了解到当时人们饮茶的具体细节。在小说方面,茶文化的影子更是随处可见。与其它文学体裁类型相比,英国小说中的茶文化不仅仅起着抒情的作用,更是在人物塑造、剧情推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譬如说,世界名著《傲慢与偏见》就多次对茶会进行描写。小说中茶会的介入,让男女主人公的感情更加具有感染力,更加生动而具有情调。这对于小说的整体格调、品位以及剧情的发展能起到很关键的提升和推动作用。

4.3英国茶文化对于美国文学作品的影响同样十分深刻

由于美国文化与英国文化渊源颇深,而美国茶文化的鼻祖亦是英国茶文化,因此美国文学在发展的历史当中同样受到英国茶文化的较大影响。譬如说,美国作家亨利在其小说《贵妇人画像》当中,就大篇幅的对英国贵族的饮茶场景进行了详细地描写。尤其是生动地展现出英国传统的“下午茶”习俗。在小说当中,作者一方面对英国贵族饮茶的心情和神态进行了详尽而细腻地表述,更是对饮茶时的茶器、环境、饮茶者衣着以及茶点等事物进行具体地描写。这是美国文学中茶文化呈现方式和呈现内容的一个缩影。当然,美国文学家之所以在其作品中大量融入英国茶文化的内容,并非是对英国文化的盲目崇拜,而是因为二者是同根同源的。事实上,尽管美国通过独立战争摆脱了英国的统治,但是美国人尤其是来自英国后裔的美国人,对英国还是有很大的认同感的,因此在对茶文化进行描写时,会很自然地将英国茶文化的形象融入到自己的作品当中。当然,随着美国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在后世的美国文学当中我们可以看到美国茶文化的内容。但是由于美国茶文化与英国茶文化的核心内涵是近似的,另外其更加高效务实,更具现代色彩,因此其不像英国茶文化那样能够长篇累牍地进行描述。因此,很多美国作家在将茶文化融入作品时,更多地还是喜欢选择英国茶文化。

篇5

关键词:传统茶文化;审美;平面设计;融合策略

我国传统茶文化审美是建立在对儒、道、佛三家传统哲学思想的基础上进而提出的审美文化,是以茶文化为主体而归纳出来的美学思想总结。随着平面设计与世界对接越来越频繁,具有民族特色的平面设计作品的呼声就越来越高。现代平面设计已经不再只满足于信息的传递功能,而是更加追求能与大众建立情感的共鸣,能唤起人们对美的认知和感受。因此,现代平面设计不仅仅只是在表达设计思想,还是在表达一种文化和理念。值得一提的是,全球化使得现代平面设计作品在设计思路和内容上趋于雷同,“特色”成为现代平面设计最欠缺的地方。长期以来,我国的现代平面设计都是在模仿和借鉴国外。我国有着国外很多发达国家都无可比拟的优秀文化,一味地复制外国平面设计作品是对我国目前拥有的民族文化的一种浪费,因此,对于现代平面设计而言,设计师需要打开思路,让我国的传统民族文化真正融入到设计作品中,从而真正实现属于现代平面设计的“中国创造”。

1传统茶文化的审美特点

1.1以“和”为美

以“和”为美既是茶文化的审美特点,也是我国儒家文化的审美特点,其中的“和”是指和谐。在茶文化思想中,万事万物都有其美学内涵,世界上本不存在绝对丑陋的东西,一件物品之所以没能带给人美的感受只是因为这件物品放错了地方。在审美上,排列组合非常重要,而排列组合的目的就是使得设计作品具有和谐的美感。在一场戏里,有主角和配角,有主要情节和次要情节,才会显得戏的好看。在服装穿搭上,一般出现的颜色不要超过三种,这是服装搭配在色彩上的美学定理。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任何的美都是以和谐作为基准的。我国茶文化在各个领域上都有穿插式的作品,而这些作品无一例外都是遵循着茶文化以“和”为美的理念。另外,茶文化中的“和”又与儒家审美中的“和”有一点区别:茶文化的“和”在和谐的基础上更加强调了“集中”,也就是说只有同时具有紧凑、和谐两个特点的作品才算符合茶文化的审美。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茶画作品或者茶类民间美术都会被设计得比较夸张,色彩也会比较鲜艳,这些都是符合茶文化审美的体现。

1.2偏爱“含蓄”的美

茶文化偏爱“含蓄”的美这一点并不让人意外,因为“含蓄美”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特点,我国从古时候就开始表现出对“含蓄美”的喜爱与追求,像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古典舞蹈就是“含蓄美”的象征。具体说来,茶文化以“含蓄”作为审美的标准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同西方相比,含蓄是整个东方人的特点,因此,有含蓄特点的作品往往更加符合中国人的审美习惯;二,茶文化精神是内敛质朴的,追求的是低调和品质,因而对于具有含蓄特点的事物更能引起共鸣。在茶文化思想里,“含蓄”的含义是指在尊重其他客观事物、不影响其他事物表达的前提下所表现出来的耐人寻味的感染力。因此,“含蓄”之美,美在其具有表达优势的同时,也保持有谦和的态度。“含蓄”的美与“纯净”的美是不同的,后者是一种“处子”的美感,而前者是一种迂回、婉转的魅力,能给人更多的感动。从古至今,很多文人墨客就是首先被茶文化的含蓄之美所吸引而爱上茶文化的。日常生活中,人们热爱饮茶不仅是因为茶对促进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好处,而且也因为茶叶恬淡的气质是中国人所喜爱、符合大部分中国人特点的。

2现代平面设计的现状

2.1设计作品缺乏文化涵养

信息时代的到来为现代平面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于是多元化成为现代平面设计的主要特点。受国外立体主义的影响。我国的现代平面设计也开始用一种“概念”思维来设计作品,市场上出现了很多被普通大众很难看懂作品,但是就是觉得作品有一种高端、大气、有深度的感觉,大众虽有佩服却没有感受到设计作品的思想内容。而这显然是有违平面设计的初衷的。我国现代平面设计终究是要发挥“视觉传达”作用的,其构成要素应该做到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设计主旨。然而现代平面设计师显然忽略了平面设计最重要的目的,对现代和传统文化进行不加思考地运用,将众多流行元素全部集中于同一件平面设计作品中,最终制造出比较玄乎的假象来刺激大众的眼球。这样设计出来的作品是极其缺乏文化涵养的,是一种信息利用泛滥的行为,是不可取的。

2.2设计理念不够“人性化”

“人性化”是现代平面设计迈入到二十一世纪后提出的发展构想。所谓“人性化”是指设计师的平面设计理念应该从“人”的角度出发,关注人们生活,从而设计出更加贴近人们日常生活的作品。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平面设计本身就是为商业服务的,其商业特性无法避免,这就使得平面设计师在设计作品的思路上不得不以商家的想法为主要参考思路,以商家的利益为设计核心。企业家的利益与消费者的利益经常是矛盾的双方,二者很难做到平衡。现代平面设计的理念如果过于围绕商业打转就会使得其缺失“人性化”。而缺乏“人性化”的平面设计作品以艺术审美的角度来看,往往是缺失艺术元素和内涵的。在多元化成为现代平面设计主题的今天,我国的现代平面设计一方面要紧跟国际设计的脚步,对优秀的外国设计元素进行借鉴和学习,另一方面也应该将设计理念的中心回归到“人”上,以人为本,让设计作品能够更加富有人文气息。

3传统茶文化审美与现代平面设计的融合策略

3.1将茶文化的审美元素融入到平面设计作品中

如果我们对近几年来的现代平面设计作品加以分析和研究就会发现,我国国内的现代平面设计大多都是对国外设计作品的模仿和复制,缺乏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而未来平面设计的趋势就是将设计回归到民族文化上,利用民族文化为平面设计注入新的思想内涵。传统茶文化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不仅为我国人民喜爱,而且在国外也久负盛名。茶文化元素遍布世界各地,很多国外著名的平面设计师就对茶文化元素做了一番引用最终使得设计作品大获好评。这使得很多平面设计师将眼光投放到茶文化元素上。我国是茶文化的故乡,对于茶文化审美元素在平面设计作品中的应用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需要注意的是,在茶文化审美元素融入到平安设计作品的过程中,设计师应该认真研读不同茶文化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有些现代平面设计师不懂得对此茶文化元素进行研究,只是一味地照搬,认为只要用了茶文化元素就能够使得平面设计作品具有民族风采,而最终造成作品脱离主旨的结果。如果这个时候,现代平面设计师反而责怪我国的茶文化元素不适合被应用到作品中,对于茶文化元素来说是有失公平的。

篇6

关键词:茶文化;日语;内涵;外延

日本的茶文化源自于中国茶,在日本本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具备了浓厚的民族色彩和民族特点。日本茶文化讲究“和、敬、清、寂”四个特点,这是茶在传入日本后,在本土文化的不断融合下所形成的。日本茶文化已经把宗教、哲学、美学以及伦理同品饮茶的日常生活进行了有机的融合,使得日本茶文化逐渐具备了综合性的文化特点,在日本的茶文化中,实现对于社会现实的束缚挣脱,实现人人之间的内心相处融洽成为了日本茶文化的最高境界。

1茶名在日语中的诸相

在中国的历史中,“茶”这一汉字是在唐代中期才出现,在其以前的朝代历史中,始终使用“荼”字进行表达。早于西汉古书《僮约》中就出现了对于“荼”的描述,如“朱荼尽具”、“武阳买荼”等的记载。而在日语中,茶的读音又分为以下几种,汉音、唐音以及吴音,除此之外,日本茶文化中的茶的出现以及茶的发音最早见于日本院政时代,据此可知日本茶大约是在中国的汉唐时期流入日本的。正因为这样,在日语内始终保留着对于茶道的不同发音及读法,这正是由于汉唐时期中国对于“茶”读音的不同所造成的。而在日本语言中,像茶道这种存在两种不同读法的关于茶的词语还有很多,例如“茶経”、“茶匙”、“茶会”、“茶房”、“茶寮”、“茶話”、“茶茗”等等。日本茶文化是茶在传入日本以后,经过日本文化的不断熏陶,在日本这一与中国文化完全不同的文化土壤中发展培育起来的。在日本基于环境和历史因素等的影响下,日本茶文化形成了与中国茶文化所不同的文化特征,仅在茶类品种上就与中国存在极大的不同。中国的茶叶种类按照其色泽、香味、制造方法和产地可以分为六大类上百个品种,即便是按照国际上惯用的以发酵、不发酵作为茶叶种类的区分关键仍然可以分为白茶、黄茶、黑茶、绿茶、红茶及青茶等六个茶类。而日本虽然在历史上进行过红茶以及青茶的制作,大都因为一些原因而惨遭失败,当前我们所说的日本茶文化完全是以绿茶为参考的。在日本茶文化中,尽管只有单一的绿茶品种,但是日本人在对于其种植方法、采摘时间、工艺制作等方面进行了不断的发展和改革,制作出了许多不同的绿茶名称,仅仅从对于这些绿茶产品的命名中就不难体现出,日本茶文化对于其日本人生活生产的重要影响,不难看出日本国民对于茶的喜爱程度及细致观察。如遮荫茶,是在对茶叶进行为期7日前后的遮荫后再进行采摘的芽茶,因为这一特点,也常常称其为玉露茶。又如煎茶:其制作原理是专门使用经过机采后的茶叶经使用蒸气处理这一工艺而制作出的。煎茶是日本国内的主要茶品,其生产、消费基本限于日本国内,在其他国家很少能够品尝到。还有抹茶,是在用覆盖茶树的方式使得茶树得以缓慢的生长,再经过茶叶采摘工序后,再用专门的器具将茶叶铺平、干燥、碾碎所制作而成的。除了这三种具有独特工艺的茶叶之外,日本还有例如玉绿茶等许多绿茶品种。从日本茶在日语中的茶名不难看出日本人对于茶叶的喜爱,对于每一种茶都倾注着国民的情感。在日本茶文化中,大部分的茶命名都使用了汉字,对于中国人来讲,也能够对其茶叶的品类进行简单的区分,明确其大致的茶品特点,但是有一些独特的茶名。例如麦茶、荞子茶等就是以大麦和荞麦的种子经过特殊的制作工艺,如脱皮煎炒等制作而成的。通过对于日语中茶文化的诸多分析,不难看出日本人对于来自中国的茶文化进行传承,并有所发展,在保持其传统的基础上,不断的加入本土因素,最终形成了具有独特的日本茶文化。

2茶与日本人的互涉关系

在日本社会中,茶文化早已深入到了日本国民生活中,已经实现了和日本人民生活的紧密结合。在日语的日常表达当中就有很多借用茶的寓意进行语意的表达的,例如“滅茶苦茶”和“茶化”,其意思分别是形容房间或者空间内的东西十分脏乱和与人闹着玩,而“茶入”则是指别人说话,有人在旁边突然说话等等,茶文化已经深入到日本群众的生活当中。本文就与茶文化相关的特殊日语寓意进行一些简单的介绍。(1)茶坊主:这一词语在日本文化中是专指那些仗势欺人、奴颜婢膝的人。在日本文化中,茶坊主本是从事司茶这一职位的人,专门负责茶具的整理,泡茶招待客人等工作,但是因为爱巴结权贵,仗势欺人落得骂名。(2)色男茶漬飯:在日本文化中,“色男”是对美男子的一种称呼,这种语言本来自于风尘女子对于年纪轻、长相好的男士进行揶揄、,意思说在风尘女子的眼中长得帅的男人就如同饭菜一样,都是并不稀罕的东西。(3)茶碗与茶碗:众所周知,饮茶所用的器具茶碗不能够收到哪怕轻微的碰撞,这都会导致里面茶水的溅落,因此这个词语在日本独特的茶文化背景下,常用来形容两个性格相似的人之间容易对对方造成伤害。(4)茶百姓绞出:其本意为在盛放茶叶的袋子中,用力的挤压总能够得到一些茶叶渣,后专门用来指权贵阶级压榨百姓总能够压榨出一些民脂民膏。尽管本文只是列出了以上三种与茶文化相关的日语寓意用法,但是不难看出日本人对于茶的情怀,对于茶的细致观察,因为只有这样的基础上才能够将茶文化与人情世故联系起来,并且归纳出其事例意义,这也是日本茶文化的独特民族特点。

3茶谚语与日本的社会生活

谚语是一个民族的语言浓缩,具有深刻的思想价值及文化含义。茶文化已经成为日本社会生活中的不容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日语中的茶谚语也是具有适应的社会意义的。日本人在对于茶文化的不断本土化以及长时间的经验积累中,已经形成了以茶文化为依托的简洁凝练的谚语表达方式,根据日本茶文化与日本语言的深入结合表达,茶谚语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3.1寄托心愿,因缘生起

“因缘生起”是佛教的一种说法,即“缘起”,日本茶叶由中国传入,是在唐朝时期由留学僧侣传入日本后进行茶的种植、制作学习的,因此,茶就理所当然的被赋予了缘起的意义,有着对于好坏等的特殊寓意,在日本的茶谚便有着寄托心愿的含义。这一类型的茶谚语有:茶柱立縁起,意思是茶叶立起好兆头;茶柱立子得,意思是茶叶立起得贵子,朝茶纳福,即早茶招福以及余茶有福,意思是剩茶有福根;茶柱立客来,当茶叶竖立起来的时候,就代表有贵客临门等等。

3.2传承茶文化,弘扬茶文化魅力

在日本国内有一些学者认为当年中国的秦始皇,下令徐福等出海所带的不老仙药就是指抹茶这一茶品种,但在1191荣西禅师访宋回国带回日本的正是抹茶的制作工艺,因此荣西被称为日本的茶宗,其对于茶得养生保健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说茶叶乃养生固本的仙物,具有延年益寿的特殊效果,这一点在日本的茶谚语上也不难看出,如茶水詮,意为好茶配好水;茶飲置,意为品一口茶,口齿都有香气留存;濃茶目毒気薬,其意思是说浓茶能够让人保持清醒,这些茶谚语不仅传承了茶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弘扬了茶文化的无穷魅力。

3.3寓意生活经验,为人处世之道

在日本社会的方方面面,茶文化都渗透其中,茶谚语对于生活经验、人生哲理、为人处世之道的总结归纳也是其在日语中的内涵与延伸,而且其内容丰富,容易为他人所接受,并且在历史的沉淀中具有更多的延伸意义,能够对他人的思想行为起到良好的劝诫效果。例如:親甘茶毒,意思是过度的溺爱自己的孩子,就会阻断他们的前程;茶殻肥,有着一个人的才能不会被埋没,终究会有用武之地的含义;茶花香花香,就如同我国有着酒逢知己,在日语中有着茶逢知己之意等等。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茶文化同日本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茶在日语中的存在和使用,就像是茶文化的一面镜子,将茶文化行动形象的映射在了日语中。日本茶文化是在日本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的基础上进行不断的发展创新的,其在日语中始终具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广阔的延伸度。

参考文献

[1]彭新勇.日语中茶文化的外延[J].外国问题研究,2009(2):79-82.

[2]张建立.日本人与中国人的感情模式特征简论———以“侘茶乐境”与“孔颜乐处”为中心[J].日本学刊,2009(6):107-120+160.

[3]石隆瑞.日语中的文化元素及其生活艺术体现[J].鸭绿江(下半月版),2015(4):1263-1264.

[4]詹桂香.《日本概况》教学中多媒体课件运用的必要与实践———以日本茶道为例[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2(1):88-94.

[5]刘朴兵.略论日本茶文化的演变[J].农业考古,2012(2):282-289.

[6]徐静波.镰仓、室町时期的茶文化与日本茶道[J].日本学论坛,2008(3):19-27.

篇7

关键词:明清时期;茶文化;海外传播;特点

茶文化发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而盛于宋,在明清时期趋于完善,奠定了现代茶文化的内容与形式基础。明清时期是茶文化呈现跳跃式发展的时期,茶叶的生产、制造及饮用方法较之以前都发生了巨大转变,茶叶品类迅速扩大,饮茶事宜更为简约,清饮之风最终确立,茶文化的深刻内涵得到充分挖掘,哲学意义也得到进一步扩充,真正成为中华民族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化身。明清时期同时也是我国茶文化海外传播的关键时期,此时,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资本主义萌芽诞生,科学技术得到长足发展,航海技术尤为发达,中西方贸易往来愈加密切,中国的物质产品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理念进入西方社会,掀起了一阵“东学西渐”的热潮,茶文化以茶叶为载体传至西方各国,与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与生活紧密相连,形成了极具地方色彩的西方茶文化,为世界文化的丰富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1明清时期的茶文化

我国人民种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饮茶之风的形成则是在两晋、南北朝时期,饮茶活动开始与民族文化相关联。发展到唐代,我国茶文化基本形成,茶事活动由单纯的实践上升至系统的理论,饮茶意义也从其保健功效升华为精神熏陶,享有“茶圣”美誉的茶学大师陆羽著成《茶经》一书,宣告世界上第一部茶文化专著的问世,内容涉及茶叶的起源、性状、种类、采制、烹煮、饮用、功效、茶俗、茶器、产地等,言简意赅,包罗万象,是后世茶学研究的重要文献。宋代对茶文化的研究更为兴盛,内容广泛而详尽,相关著作多达三十种,既有专谈斗茶技艺的如《茶录》,有鉴别茶品高下的如《品茶要录》,有综合论述茶具选择及茶叶珍藏方法的如《大观茶论》等。明代,茶文化进入发展的鼎盛时期,与儒释道哲学思想的结合更加密切,茶学专著达到七十余部,比如《茶说》一书提到了茶室、人品与茶品之间相似性的问题,《茶疏》则着力于对茶道礼仪、茶叶药理与茶人品德进行评述,还首次记录了紫砂壶的制作工艺。清代的茶学研究以编录和总结前朝的史籍资料为主,比如《续茶经》就是对《茶经》的解释与扩展,其体例按照《茶经》划分为上、中、下三卷,共计十目,字数则由七千扩展至七万。《续茶经》在附录中增添了历代茶法,把唐朝至清朝一千年间的典型文献收录其中,使许多濒临失传的茶学著作得以保存,为后人研究茶文化提供了极大便利,可以说是继《茶经》之后我国茶学研究史上最为杰出的一部作品。茶文化是劳动人民在制茶与饮茶的过程中自发创造而成的文化艺术形式,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茶文化的定义,各位学者众说纷纭,至今尚未达成统一的概念,一般来说,茶文化是人们在生产、利用和发展茶的过程中,以茶为载体来表达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各种思想情感和意识形态的总和。茶学专家姚国坤先生在《茶文化概论》中指出,“茶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有关茶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以物质为载体,反映出明确的精神内容,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高度和谐统一的产物。”茶文化的内容与形式都非常丰富,在物质形态方面包括茶书、茶画、茶具、茶歌、茶戏、茶叶制品等,在精神形态上包括茶道、茶德、茶性等,在制度形态上包括茶政、茶法、茶礼等,在行为形态上包括茶风、茶俗、茶规等,具有鲜明的社会性、民族性、地域性和审美性,是物质与精神、功能与审美、高雅与通俗的高度融合。明清时期的茶文化相比前朝茶文化而言具有独特意义。在茶叶及茶具方面,散条茶逐步取代了团饼茶,茗饮法逐步代替了点茶法,饮茶的整体审美意境得到提升,许多造型精美、花色考究、质地优良的上乘陶瓷茶具应运而生,比如青花瓷、斗彩瓷等,增添了好茶之人饮茶的乐趣。在茶艺方面,工夫茶艺达到鼎盛,“凤凰三点头”等兼具艺术性与技巧性的动作走向成熟,对饮茶的环境、意境和心境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茶叶生产技术方面,绿茶的蒸青技术得到改进,炒青技术问世;花草茶的制作工艺大幅提升,很多花草都可用来做茶;绿茶、红茶、黄茶、黑茶、白茶、乌龙茶、花草茶等七大茶类正式形成。在茶馆文化方面,明清也是茶馆发展的鼎盛时期,茶馆成为重要的社会文化场所,各类茶馆遍布大街小巷、数不胜数,形成了特殊的茶馆共饮文化。在精神哲学方面,茶文化自诞生以来就与儒释道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明清时代我国统治阶层对佛教、道教和儒教极为重视,茶文化与三者的融合更加深入。儒家文化看重人格与品德,茶文化则有“茶最宜精行俭德之人”,以茶品比人品,表明饮茶之人清明质朴、静虑修身的人格特征;道家文化主张天人合一、清心寡欲、淡泊名利、返璞归真,将人的生命融于自然万物,认为人与自然界的其他存在是和谐共生、相互转化的,茶文化汲取了其中的自然思想,认为饮茶的一切环节都要尽可能地简单、纯净,不可破坏茶叶原有的自然品性;佛家文化提倡包容、给予、感恩与自省,它与茶文化的有机结合主要体现在禅茶之上,僧侣每天要在固定的时间饮茶,提神静心,达到禅茶对于“和、静、清、俭”的要求,极大地丰富了茶文化的内涵与价值。

2明清时期茶文化的海外传播

文化传播是指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来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或信仰的全部社会交往活动,包括商业贸易、文化交流、技术传播、人口迁徙、文化教育等一系列物质和精神途径。明清时期茶文化的海外传播主要通过对外贸易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中外经济、政治、科技情况及涉外政策的影响。明清时期,民间手工业发达,资本主义萌芽出现,资本原始积累开始,私人海上贸易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民间经济往来频繁,中国的丝绸、茶叶、陶瓷等被运往海外并获得了各国人民的喜爱,相应的文化形态也进入东西方各国,开启了“东学西渐”之路。明清时期茶文化在东方国家的传播范围主要包括日本与朝鲜。日本和朝鲜与我国都是一衣带水的邻国,自古经济往来与文化交流甚密,唐朝时期就已接触到我国的制茶与饮茶文化,形成了各自茶道的雏形,不过当时仅限于贵族阶层,明清时期茶叶贸易与茶文化交流进一步深化,茶叶成为日常消费品进入寻常百姓人家,儒释道思想也深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茶文化在日本和朝鲜呈现出系统化、模式化的发展态势。其中,日本茶道在明清时期定型,以“和、敬、清、寂”为主要理念,既展现出中国茶文化的深刻影响,又具有浓郁的日本民族特色,展示出日本民族谦和宁静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朝鲜茶文化则更加注重我国茶文化的礼仪与规则,意欲通过茶道对人的行为进行教育和约束,最具代表性的是每年5月25日全国茶日中举行的“五行茶礼”仪式,人们衣着规整、举止庄重,向神农氏神位献茶,展现出朝鲜茶道文化中“礼、敬、和、静、清、玄、禅”的思想。明清茶文化在西方国家的传播则集中体现为英国茶文化与美国茶文化的形成及发展。我国茶文化自十七世纪进入英国以来,至今已有四百年的历史,尽管起源于中国,但受自然地理条件与民族饮食习惯的影响,创造出以红茶为主的混饮式茶文化。众所周知,明清时期茶文化清饮绿茶,为何到了英国会发生如此巨大的转变呢?这是由于英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湿润多雨、气候阴冷,绿茶性寒,在这种条件下长期饮用会导致脾胃不适,而红茶性温,具有暖身、养胃、健脾的功效,自然得到了英国人民的青睐。至于混饮的方式,则源自英国价值理念中的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在“下午茶”文化中有非常鲜明的体现。英国人的午餐与晚餐时间相隔较长,且午餐颇为简单,每到下午四点左右就会感到饥饿难耐,于是人们开始以点心、水果辅茶,并在茶中加入牛奶、蜂蜜、水果、黄油、鲜花、香料、咖啡、鸡蛋等,以保证均衡而全面的营养,促进体能恢复。除下午茶以外,英国人每天会有多个固定的饮茶时间,清早醒来要在床边享用一杯“早安茶”,早餐时辅以“早餐茶”,上午十点左右为“上午茶”时间,午饭时刻享用“午餐茶”,下午四点左右为“下午茶”,晚餐时饮用“晚餐茶”,就寝前还要来一杯“晚安茶”。除了每天固定的饮茶时间以外,英国人还会举办名目繁多的茶宴、茶会、茶餐等,形式优雅,气氛尊贵,用具考究,参与者要身着正装,行为端庄,举止得体,充分展现自我的文化气质与内在修养,成为英国人社会交往的重要平台。与讲究形式与细节的英国茶文化相比,美国茶文化就显得随意而时尚。起初,美国人在西方殖民者的影响下,采用的是相似的混饮方式,后来,随着茶叶贸易的开展与茶文化的普及,加之美国自由意识、开拓主义、创新理念和实用主义的影响,美国茶文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品饮方式,发明了袋泡茶与冰茶,以适应年轻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为现代茶文化的发展做了突出贡献。

3明清时期茶文化海外传播的特点

茶文化是一种兼容并包的文化形式,能够随着所处环境的不同而做出相应改变,生命力强,影响深远,在传播过程中体现出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明清时期茶文化的海外传播历时长久,内容丰富,影响深远。我国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但受交流方式与外部环境的种种限制,并未形成规模,明清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开通,中外贸易往来日益频繁,茶文化找到了持续有效的传递方式,包括茶叶贸易、著作翻译、人际交流等,深刻而广泛地影响了各国的社会生活,并深入到文化艺术领域,催生出一系列以茶文化为主题的文学、艺术、绘画、歌曲、建筑等作品,对各国的风俗习惯产生了显著影响。茶文化在很多国家的语言文字中形成了关于茶的谚语和词组,丰富了各国的语言体系,使茶文化与这个国家和民族的连结更加紧密。其次,茶文化对各民族的物质及精神文明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明清时期茶文化彰显了中华民族的生活态度、人格追求、审美理念、思想意志、内在情感、礼仪观念等,集中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自然观念、和谐理念、自省思想与淡泊态度,对民族性格的塑造和社会氛围的搭建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茶文化传入海外以后,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一种娱乐、休闲和餐饮的方式,还承载着各民族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提炼民族个性、谱写民族历史的文化手段,对各国的物质及精神文明建设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最后,茶文化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统一,也是物质享受与精神享受的融合。在我国,茶文化注重精神享受,人们通过饮茶来获得身心的平和与宁静,通过研究茶的品格来完善自己的人格与品质,熏陶自己的思想情感,获得心灵的净化与提升。在东方国家传播时,由于文化背景的相似性,比如日本与朝鲜的茶道文化也是以精神享受为主,但在西方国家传播时则不然。西方文化体系以个人主义、实用主义与功利主义为核心,强调饮茶的保健功效与交际功能,混饮方式的确立、袋泡茶与冰茶的创造就是有力的说明。当然,明清茶文化在肯定其精神价值时并不否认其物质价值,海外各国茶文化同样认可茶文化的双重价值属性,并都把茶文化视为展现民族文化与民族性格的窗口,彰显出茶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毫无疑问都是世界文化百花园中娇艳明媚的花朵。

参考文献

[1]刘勤晋.茶文化学[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2]陈香白.中国茶文化[M].山西人民出版社.1998.

[3]姚国坤.中国茶文化概论[M].浙江摄影出版社.2004.

[4]王漪.明清之际中学之西渐[M].台湾商务印书馆.1979.

篇8

关键词:茶文化;现代影视广告;设计;影响

茶文化作为我国的传统文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现代影视广告表现方式丰富新颖,感染力强,丰富的茶文化对现代影视广告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

1茶文化和现代影视广告概述

1.1茶文化

茶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包括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四个层次。茶文化就其内容来说主要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等高层次的精神文化,也包括茶联、茶书、茶具、茶画等物质形态文化,同样也包括茶艺、茶技、茶俗等行为文化。茶文化具有民族性、区域性、文化性、国际性,茶文化思想内涵丰富,其核心是“和谐”,是茶文化内容和形式上的高度和谐。茶文化符号虽然形式多种多样,但都具有深刻的内涵,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茶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与哲学等紧密结合,相互熏陶,是一种思想和文化的标签;茶文化与民间艺术、传统美学相融合,具有较高的艺术底蕴。

1.2现代影视广告

影视广告即电影电视广告,现代影视广告就是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融合现念和生活元素而创作的广告,主要通过电影、电视、网络等形式进行传播。随着媒介特别是网络媒介的不断发展,现代影视广告已经成为一种最主要的广告传播模式。现代影视广告可以实现远距离但却实时的信息传达,具有较高的精度化。同时在传播上可以通过强化、暗示等手段,更容易被受众所接受。现代影视广告的表现形式多样,主要采用叙事、图解、定语、证物、警告、比较、衬托、比喻、象征等手段进行内容的传播和强化。同时大量吸收了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的特点,通过影视艺术思维方式进行创作,使广告的感染力更强。现代影视广告的构成主要包括视觉要素和听觉要素两要素,视觉要素主要是图象和字幕,听觉要素主要是广告语、音乐及音响。现代影视广告具有很强的时效性,虽然播出时间短,但可以让观众了解更多的信息,抓住观众的心理;现代影视广告也是一种艺术形式,通过画面、声音、情节等向观众介绍一种商品,宣传一种理念;现代影视广告在利用影视这种途径的同时,实现了与网络的有机结合,覆盖面和受众广泛;同时在传播中还有娱乐的成分,并与影视节目同时播放,对观众不经意间实现了信息的强化。

2茶文化对现代影视广告设计的影响

茶文化发源于我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时期被称誉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其中包含的文化艺术因其内涵丰富,特别是某些浓郁的地方色彩和神秘色彩更是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茶文化的这些传统文化因子与现代艺术手法相结合,对于提高现代影视广告的文化内涵和吸引力具有重要作用。

2.1茶文化元素对现代影视广告创意的影响

我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茶文化。同时在发展过程中,经历漫长的历史洗礼而形成的茶文化元素是民族智慧与创造力的结晶。这些元素既包括茶联、茶话、茶画、茶赋、茶戏等艺术元素,也包括茶叶、茶壶、茶楼、茶园等物质元素。这些茶文化元素不仅是茶文化历史的记录,也可以给人带来精神上的享受,茶文化元素也在抒发着一种感情,表达着一种审美追求。特别是吉祥意识产生后,以茶为主题的吉祥图案更是丰富多样。在现代影视广告设计中,可以充分吸收茶文化元素这些特点,实现影视广告与其他艺术的高度融合,不断创新。同时要善于借鉴茶文化元素以物寓意、以物咏志的理念和方法,利用影视广告中的元素进行特殊感情的表达,从而使影视广告的文化内涵愈益深厚,进而增强广告的厚重感,让人回味无穷。

2.2茶文化思想对现代影视广告创意的影响力

茶文化思想内涵丰富,寓意深远,但其核心是“和谐”,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环境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是中国传统思想的精粹,是对人们感情和行为的有效调解,其对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茶文化“和谐”思想所表现出的重人轻物的思想理念与当代社会所提倡的“以人为本”理念完全吻合,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价值。借鉴茶文化这种思想,影视广告在创意上,要坚持务实与以人为本相结合的宗旨,要从表达商品内涵上进行突破,从而引起消费者的关注。在广告创意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突出人的作用,对商品的推广上始终立足于服务人,让观众在实现自身满足的同时而达到对商品的关注。

2.3茶文化对影视创新和风格的影响

茶文化的特点就在于厚重的历史文化,鲜明的地域和文化特征。同时,世界各国在中国茶文化的影响下,均结合本国的实际不断创新,并形成自己的特色。这种以文化为底蕴,结合实际进行创新的茶文化发展思路为影视广告的风格和发展提供了借鉴。所以在现代影视广告的创新发展中,就是要充分把握文化的作用,以文化为基础,把文化与创意相结合。要注重影视广告品牌建设,以文化为牵引,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进行创新,使品牌在文化的引领下实现创新发展。

2.4茶文化对影视广告表现形式的影响

现代影视广告的构成主要包括视觉要素和听觉要素两大要素。其中,视觉要素是刺激观众的重要手段。茶文化元素图案优美,将其运用于现代影视广告设计中,更能激起人的共鸣。其实,茶文化场景在许多影视中被广泛应用。以茶的故事为主题的影视作品更不用说,这些本身就是一个专门的影视广告。许多影视中就以茶元素为配景,如电影《卧虎藏龙》就是把主要场景设置在茶林、竹林中,用茶林的美景实现了对茶和地域的宣传。许多清宫电视剧中,设置了上茶、品茶的场景,这些就是对茶文化的宣传,效果很好。所以借鉴这些,在影视广告的设计中,可以把广告的场景、故事的情节与茶景、茶事相结合,同时综合运用茶文化其他元素,使影视广告的表现手法更加丰富,引起观众的共鸣。

2.5茶文化可以提升影视广告的文化艺术内涵

茶文化是我国优秀历史文化的代表,是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茶文化元素经过融合发展,其寓意已经实现了升华。如我国茶文化元素的典型代表紫砂壶,从最初的泡茶的器具发展到今天集诗词书画于一体的艺术形式,从开始的泡茶发展到今天融哲学、道德等方面的综合体,就是很好的例证。在现代影视广告设计中,茶诗、茶画、茶赋以及与茶有关的故事、人物等都可以作为现代影视广告创作的原型,同时这些茶文化元素在现代影视广告中的应用,可以极大提高影视广告的文化魅力与艺术感染力。同时,在现代影视广告中,可以把丰富的茶文化元素作为辅助元素引入到现代影视广告中,使广告更具有感染力,提高广告的文化内涵。

2.6促进茶文化的传播与弘扬

茶文化作为我国的传统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国粹,需要大力弘扬。现代影视广告作为当代社会的主要传播手段,在实现其商业价值的同时,也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把茶文化元素在现代影视广告中进行运用,实现了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融合,是对茶文化弘扬的创新。我们在看到茶文化对现代影视广告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必须认识到茶文化对现代影视广告设计的消极影响。如在茶文化中推崇和谐理论,强调的是一种群体意识,从而在个体上比较模糊,也就使得个性难以彰显。如果在现代影视广告中过分强调这种和谐的群体观念,就有可能使广告设计中矩中规,难以突出特色,难以适应个性化的需求。同样,茶文化的和谐理念,主张圆满与和谐。如果现代影视广告过份的强调圆满和谐就有可能在内容的设计上出现大而全,从而使广告的设计缺少悬念,并减少观众对广告的共鸣。再者茶文化强调中庸,从而使其文化的内容缺少幽默。如果在现代影视广告中过多的受这种框架的影响,就有可能出面平板化、拼凑式的广告,从而影响观众对广告的接受。

3茶文化在现代影视广告设计中应用的思考

茶文化在现代影视广告中的应用需要在继承中实现创新,这种继承和发展要坚持以下两大出发点。一是实现对茶文化美学因子的深入发掘。茶文化内容丰富,不同的文化元素寓含着不同的美学因子。所以把茶文化在现代影视广告中应用必须先对茶文化特别是每个茶文化元素中蕴含的美学因子进行深入挖掘,使茶文化元素与广告主题更加贴切,科学选择茶文化元素,最大限度的引起受众的共鸣。二是实现茶文化元素思想内涵与广告设计理念的契合。茶文化元素更注重于传统性,而现代影视广告更注重时尚性。所以,在现代影视广告的设计中,必须以现代影视广告的设计理念为出发点,对茶文化元素进行科学筛选,使之与影视广告的设计理论契合,服务于广告设计的目的。茶文化蕴藏着丰富的文化艺术和思想内涵,这对于现代影视广告的设计具有很高的借鉴意义和实践价值。在现代影视广告设计中,设计者应当对茶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并结合实际进行创新,并与现代影视广告有机结合,使影视广告的作用得到切实的发挥。

参考文献

[1]冯易,覃胜南,董帅.中国元素在广告创意与设计中的应用[J].新闻爱好者,2009(12):44-45.

[2]于璐.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广告设计中的应用[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2(17):100.

[3]郝小芳.浅析中国传统文化在电视广告中运用的优势[J].戏剧之家,2013(12):89-91.

[4]成娟.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电视广告创意中的运用[J].当代电视,2015(7):43-44.

篇9

饮茶是现代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饮茶这一活动通常会伴随着信息的交流和人际关系的促进,这也体现了茶馆的重要作用。当代茶馆不仅仅给人们提供一个饮茶的场所,更是提供一种静谧、祥和的气氛让人们来进行综合社交,因此,茶馆的室内设计尤为重要。本文将简单介绍茶馆的发展以及地域文化在茶馆室内空间设计中的渗透,针对茶馆室内设计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对茶馆室内设计的发展提出展望。

关键词:

茶馆;空间设计;地域文化

茶文化在中国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文化之一。茶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传统文化的影响,茶馆是茶文化传播的载体,因此,茶馆的室内设计也离不开传统文化元素的渗透。当代中式茶馆的空间、家具及陈设等大多运用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中国是多民族文化并存的国家,茶文化与地域文化交融组合,在茶馆得到了完美体现,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1茶馆的起源发展

茶在早期多为药用,后来才被饮用。在三国、两晋时期出现的茶摊,是最早的茶馆雏形。茶摊没有固定的场所,流动性强,任何一个落脚点都可以售茶给行人,非常方便。到了唐代,才开始有了真正意义的茶馆———一个固定的可以在这里饮茶的店铺。唐代的茶馆是人们饮茶、休息的场所,甚至与旅舍、饭铺结合,具有明显的公共性。唐代中后期,茶受到越来越多的文人雅士的推崇,茶馆里多了文人雅士的身影。这些文人士大夫在茶馆里品茗吟诗,抒发内心的情感,慢慢将文化的气氛带入茶馆中。明代的茶馆中的茶点更加丰富,茶具和人们的饮茶方式都发生了变化,人们更多在茶馆中待客。茶馆的兴盛在宋代,饮茶也已经成为大众化的活动。这时的茶馆为了留住客人,给客人愉快的饮茶体验,不仅追求茶叶本身的质量,也开始关注茶馆的内部装饰。清代的茶馆无论在形式还是种类上都有了空前的发展。在时期,茶馆也遭受打击,直到改革开发后才恢复发展。上世纪90年代后,茶馆的运营更加重视茶文化的延伸,不仅仅融合了茶文化中的茶道精神,具有更加专业的茶艺和茶礼,还会不定期举行各种茶事活动,让更多饮茶的人对茶文化有更深的了解。目前在中国不同地域也形成具有不同风格的茶馆,这些茶馆在代表当地特色的同时,也传承了当地优秀的民族文化。不过,茶馆在传承茶文化的时候仍需要不断创新,与时代相结合,而不是一味模仿。餐饮业的主题方向发展十分明确,茶馆也可以根据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市场导向来定自己的主题,用自己独特的风格来吸引消费者。

2地域文化的内涵

中国是多民族文化并存的国家,56个民族有56种文化特点。本土的地域环境、气候条件等自然因素和历史遗风、生活方式等人文因素导致了独特的地域文化的形成。自然因素赋予了人们不同的生存环境,养育了不同气质的不同人民。自然环境等条件的不同,是最先决定文化区别的原因。面对不同自然条件,人们为了生存会逐渐形成区别于其他地域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人们对于自然因素的回应是形成地域文化的关键和根本原因。“入乡随俗”不仅体现了对当地民族文化的尊重,更说明了融入当地生活中的关键。地域文化是人与自然的相处过程中形成的。地域文化反映了人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不同地域有着明显不同的特点,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设计来表现这些地域文化的特点。具有地域文化特点的设计作品是对当地文化的一种宣传,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随着人员的流动,地域文化间也会有碰撞交流,也会融入新的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地域文化在丰富了自身内容的同时,也得到了很好的传播。地域文化的室内设计,指的是尽量使用当地材料和做法,结合当地环境特点,保留当地民族文化的室内创作。有特点的地域文化的室内设计,能够让人亲身感受到当地的民风民俗,有利于地域文化的传播。重视地域性的室内设计,对于当地城市的旅游业、服务业等行业的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在当代社会,地域文化的专属性并不强烈,但并不能说明地域文化是可以替代的。可是在诸多室内设计中,无论是设计手法还是设计风格,都有模仿传统的痕迹,没有创新和特点的突出,没有地域文化的存在,就没有传承文化一说。

3茶馆室内设计存在的问题

茶馆室内设计的发展也是茶文化中的一部分,也是目前越来越多人关注的问题。茶馆室内设计是影响客人继续在茶馆喝茶的重要因素。很多茶馆的经营者没有意识到茶文化在茶馆室内空间设计中存在的必要性,往往只在乎茶馆的收益,反而限制了茶馆的发展。茶馆的经营者在对茶文化和地域文化了解不多的情况下进行茶馆的室内设计时,只关注摆放一些画作、植物,营造了安静的气氛,却没有茶文化和地域文化的氛围,同样阻碍了茶文化的发展。在全国各地的茶馆中,真正了解当地地域文化的茶馆工作者很少。茶馆的工作人员要深入了解当地文化特色以后,才能把握住茶馆的发展方向。现在人们消费也不仅仅关注商品本身,也会更加看重使用商品的感受。饮茶也是一样,人们饮茶不仅仅是追求茶叶口感的卓越,更是希望通过饮茶这一活动可以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人们在饮茶的过程中,没有当地地域文化的亲切氛围,也无法体会到茶文化的精神,肯定会留下不好的饮茶体验,长期以往,茶馆减少了客流量,也无法生存下去。

4茶馆室内空间设计中地域文化的渗透

4.1地域文化在茶馆室内空间设计的呈现

以地域文化作为主题来进行茶馆室内空间的设计已经不是新鲜的话题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们在进行茶馆室内空间设计的时候,可以从地域文化的历史层面进行切入。设计者可以在了解当地自然环境、风土人情之后,选取一个角度进行创作。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可以避免地域文化的重复,设计的主题也会与当地文化高度统一,消费者能了解历史的发展,体会到文化的传承,在饮茶的过程中有了身心的放松。历史不仅在现代重放,更以现代化的方式被传承。地域文化的传承,不仅可以追溯历史,也可以在空间、家具、色彩、植被等加入地域文化的元素,让地域文化与茶文化充分融合。不同的自然条件导致不同地域建筑的空间布局有不同的特点。北方的空间布局大多是四方的,有利于驱寒保暖,主要受北方的气候影响决定的;南方的空间布局多效仿园林,不仅与南方湿热的气候有关,也体现了南方人细腻、柔和的性格特点。北方的茶馆在南方也可以存在,就是因为不同地域可以有不用的茶馆风格。为了留住更多的客人,茶馆里面也可以充分运用不同色彩给消费者心理暗示。例如北京老舍茶馆的色彩利用了北京传统皇家建筑的色彩,以红色为主、黄色为辅,给人明快敞亮的感觉。杭州的和茶馆的色彩多以灰白和木色为主,没有明艳的色彩,给人怡然自得的感觉。

4.2地域文化在茶馆室内空间设计中的意义

茶馆的室内空间设计要想体现地域文化,必须要突出当地地域文化的特色。我们需要灵活运用不同的设计风格和设计手法,将地域文化融入现代化茶馆设计中,推动茶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发展。茶文化在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后具有丰富的内容和精神内涵,而国内的室内设计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将文化赋予到室内空间设计中,不仅给室内空间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室内空间设计的发展打开了一道大门。在茶馆室内空间设计中,如果仅仅加入地域文化和茶文化的代表物品,是没有真正的文化内涵的。设计者需要充分理解当地地域文化的特色,寻找设计灵感,才能设计出有地域文化内涵的作品。

5结语

在中国这个大环境下,不同地域的茶馆有着不同的风格,“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们会接受在不同文化熏陶下产生的不同茶馆。中国茶馆的发展是茶文化决定的,所以各不同地域的茶馆无论从外在特点还是内涵上都是有相似性的。随着茶文化在世界的传播盛行,茶馆也会作为中国特色走向世界。当与世界的多元文化进行交流碰撞的同时,相信茶馆能够一如既往地传承优秀的中国文化,在保留不同地域特点的同时,吸收先进的西方文化,创新出更符合茶文化的发展的内容。

参考文献

[1]吴恺,叶青,浅析茶馆室内空间设计中地域文化的体现[J],科技咨询,2008,14:52-54.

[2]张雅芳,茶馆室内设计中地域文化的运用[J],福建茶叶,2015,6:200-201.

篇10

关键词:中国茶文化;英语翻译;技巧策略;翻译过程

中国作为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且文化底蕴深厚,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特色,其中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形式,具有多种多样的名茶品名,随着时代的发展,也不断提升了茶叶的制作工艺水平和质量,这也就很好的促进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与进步。随着国际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的茶文化逐渐受到世界各个国家的喜爱和欢迎,这也就直接促进了中国茶文化英语翻译的形成。但是就目前来说,在实际翻译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不规范的问题,限制着茶文化英语翻译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主要是介绍了中国茶文化的英语翻译过程,以及在英语翻译的过程中能够应用的相关技巧策略,这样就能够很好的提高中国茶文化英语翻译的规范性,加强我国与其他国家茶文化之间的相关交流与合作。

1中国茶文化的英语翻译过程

1.1翻译前的准备

在对我国茶文化进行翻译之前,首先最关键的就是需要适当的了解我国的茶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够翻译的更加准确、全面、完整。首先可以大量的阅读关于茶文化的相关书籍、文献,这样就能够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到中国的茶文化,为后期的翻译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是需要注重对先进科学技术的有效应用,比如互联网、计算机等,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到茶文化的内容,为后期茶文化翻译工作更好的开展提供重要的保障,同时能够保证茶文化翻译的规范性[1]。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在阅读茶文化相关文献、资料的时候,应该加强收集相关的翻译资料文本信息,这些资料在后期的翻译工作中会发挥出重要的参考作用。另外,针对所收集到的传统文化资料信息来说,还应该详细的整理和归纳出资料信息中的重点内容,比如在阅读资料的时候可以着重研究《符号学与文学翻译研究》、《舌尖上的中国茶》等方面的文献书籍,这样就能够更好的了解和掌握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而能够更加准确的翻译出中国的茶文化[2]。同时对于在翻译过程中出现频率比较高的相关文言语句、中国古诗词等进行有效的分析和查阅,通过详细的分析之后找出在英文翻译中最佳的表达方式,因此就需要借助《汉英词典》、《英语翻译常用词语手册》等相关的翻译辅助工具,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充分的利用网络资源,这样就能够保证翻译的准确性[3]。

1.2翻译过程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其他国家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喜爱和欢迎及程度不断加深,由于中国和其他国家在生活习惯、自然条件、传统文化等方面都具有显著的差异,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中国的茶文化,这就直接促进了中国茶文化翻译事业的快速发展。为了使中国的茶文化得到更好的推广,在进行英文翻译的时候就必须保证其科学性和规范性。对于中国的茶文化来说,历史悠久,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学史上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因此在翻译中国茶文化的时候,一定要凸显出中国文化的特色,比如茶的名称翻译、茶的种类等方面的信息。

在翻译中国茶文化的过程中,当对应英语翻译和源语言之后就能够发现,对一些茶品名或者是茶名来说,是能够直接进行翻译的,如果两者之间难以很好对应的话,一般则是采用意译的方式。在中国茶文化中,常常会包含着大量的民族特色文化、地域特点、人名等方面的特色内容,这样在英语翻译的过程中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形成空缺,因此对于这一部分的内容来说,一般则多是采用音译的方法[4]。另外,由于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的文化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也就直接影响着翻译策略。中国的茶文化紧密联系着其传统文化,这样在进行翻译的时候为了有效的弥补文化中存在的差异,就可以应用补偿策略方法来进行规范翻译。比如在翻译中国“雪芽茶”的时候,如果直接进行源语言翻译,对两者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直接忽略的话,在源语言中体现出的特有美感和魅力就会淡然无存。在进行音译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魅力和语法特点充分的凸显出来,在翻译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和禁止出现中式英语的情况。在翻译中,如果存在一些语义重复或者是缺少实际含义情况的话,可以根据全文的含义来进行适当的增加或删减内容,然后在此基础上再进行音译。如果在翻译的过程中出现一些限定修饰词语或者是进行重要修饰的词语的话,一定要根据原文的含义,慎重的选择翻译表达方式,完整的翻译出原有的含义[5]。

1.2.2翻译过程中的重难点

在进行中国茶文化翻译的时候,很可能会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在中国的茶文化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四字式语言,即成语,虽然中国的成语字数很少,但是却能够表达出多种信息内容,如果在翻译的过程中没有仔细推敲和分析的话,是很难将源语言中的独特韵味翻译出来的;另一方面是在中国茶文化中,有的时候会出现字数较多的茶名,这样在进行英语翻译的时候,就必须使用大量的修饰词,但是这样就会造成译文的臃肿、繁杂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在进行翻译的时候,需要认真的分析和考虑,怎样才能够既避免了这一问题的出现,同时也传达出来源语言中的含义。

2中国茶文化的英语翻译技巧策略

2.1中国茶文化翻译中充分的贯彻翻译规范理论

在翻译中国茶文化的各个环节中,都必须遵循翻译规则,这主要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和约束着翻译者的翻译理念和观念,严重影响着翻译者的思维。在这一过程中,最关键的翻译规则就是交际规范理论和关系规范理论,翻译者需要加强对这两个方面的充分重视。

2.1.1交际规范理论

在约束交际规范理论的过程中,是为了实现读者能够更好的解读出源语言中的信息和文化含义,这样读者在阅读之后就能够很好的理解和认识到中国的茶文化。在翻译中国茶文化的时候,译文是难以完美的再现出源语言中所表现出的各种信息和内涵,因此在实际翻译的过程中只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翻译误差。比如在中国茶文化中常常会引用一些古诗词或者是典故,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这样在实际翻译的过程中,就可以适当的弱化这一方面的内容,其中的文化特色应该一定程度上进行淡化,这主要是即使完整的翻译出来,国外的读者也并不能很好的理解,反而会妨碍读者更好的了解中国茶文化[6]。

2.1.2关系规范理论

所谓的关系规范理论就是在翻译的过程中源语言中的语义会对译文产生一定的约束作用,但是也并不是说需要一丝不差的翻译出来,这也是在翻译过程中几乎不存在的现象,因此在实际翻译的时候译文需要最大限度的忠于原文。

2.2强调中国茶文化中的内容特点

在中国茶文化中自然就会包含着中国的特色文化,特别在翻译茶名、茶的品质等方面内容的时候,一定要充分的凸显出中国特色文化。

2.2.1直译+注释

如果在翻译原文中包含着茶叶形色、茶叶产地、民族特色等方面内容的话,为了更好的翻译出原文中所具有的含义,就可以应用直译+注释的方式来进行有效翻译,对于这种翻译形式来说,能够最大限度的保留原文中的文学风格和作品风格,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了解到“原汁原味”的中国特色,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到中国茶文化特色[7]。有些茶名是根据采摘时节、香气、产地、形状等条件来制定的,或者是含有一些古老的文化内容,这样用直译的方式就能够充分的表达出精髓语义,然后再通过注释的方式,读者就会更好的感受到中国茶文化的特色和魅力。

2.2.2音译+注释

在翻译带有地名、人名等内容的时候,直译是最好的翻译方法,但是由于国外的读者并不是足够的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和地理信息,因此加上注释的话,就能够很好的理解。比如中国的茶名中有“大红袍”、“乌龙茶”等特定名称,通过音译+注释这种翻译形式的话,除了能够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读者的好奇心和向往[8]。

3结语

在世界范围内我国的茶文化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注重英语翻译是促进其快速传播的一种重要方式和手段,也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开拓国际市场的重要途径。因此,为了更加准确的翻译出中国茶文化,对其进行规范翻译是十分关键和重要的。

参考文献

[1]王泽容.基于英语语言特色的茶艺表演翻译研究[J].福建茶叶,2016(3):132-133.

[2]褚亮.“一带一路”背景下茶艺语言外宣翻译技巧及策略[J].福建茶叶,2016(7):312-313.

[3]罗天霞,姜燕.跨语言文化视阈下英语影视剧片名翻译技巧和策略探究[J].中国培训,2016(16):48.

[4]刘泽权,张丹丹.假如林语堂翻译《红楼梦》———基于互文的文化翻译实证探索[J].中国翻译,2015(2):90-95.

[5]张艾莉,张阿会.大学英语四、六级有关中国文化的段落翻译策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41):175-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