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体育范文

时间:2023-07-13 17:31: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活中的体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活中的体育

篇1

摘 要 体育即生活,就是在现实生活中,把非体育行为转化为运动的一部分,从而达到增进健康,增强体质的目的;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精神文明的不断追求,在生活方式方面,不断追求绿色健康的生活理念,保健、养生等词汇不断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本文通过对城市和乡村居民生活中体育的体现,来了解群众体育的开展状况,从而提出政府等有关部门需加强宣传力度,尤其是针对健身意识比较薄弱的偏远地区,进行普及教育,以推动全民健身全面开展的建议。

关键词 体育 生活 群众体育

一、前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在满足物质文明的需求后,人们对于自身体质的关注也在不断提升,精神文明逐渐步入人们的生活方式中,绿色、保健、养生等生活理念在人们的日常行为中得到体现,人们对自身健康体质的追求的意识也在不断提升。体育作为一项经久不衰的活动形式,也在不断的走进大众人群,走进人们的生活,成为人们业余生活的主要活动方式。

群众体育作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其作用不可估量;在我国,相对于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发展比较落后,群众体育的发展状况更多是由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风气等因素所决定,所以对于体育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之间联系的探究对群众体育的发展以及全民健身的开展都是不容忽视的。

二、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分析法,查看大量关于“体育即生活”方面的文献,分析体育在城市、农村生活中的渗透,进一步了解群众体育的发展状况。

三、体育在各类人群生活方式中的体现

(一)体育在城市人群中生活方式的体现

城市作为我国经济、文化、政治的中心,各类前沿的文化都在城市先得到传播,城市居民的思想意识也高于生活在其他区域(山区、乡村等)的人群;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改善,城市居民对体育的追求也在不断深入,从事业单位、居民小区等举办的篮球、拔河、羽毛球等小型体育比赛,到市民小区里自发组织的交谊舞、广场舞等活动,再到市民参与健身参房活动,体育锻炼人数的不断增多,都充分体现出城市市民对体育的渴望,对健康体质的渴望,也体现出体育在人们生活中的位置也越来越重要。在深圳、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市民不仅自身参与比赛、锻炼中去,还自愿观看CBA中国篮球职业联赛、亚运会等大型体育赛事,这都是城市居民不断追求体育和健康体质的体现。

(二)体育在农村人群中生活方式的体现

据第六次全国人口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中显示,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半数以上,所以农村群众体育的发展对于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尤其是全民健身的全面开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改革开放之前,农村相对城市来说信息及前沿文化的传播较为落后,农村居民主要以满足物质文明文化的需求为主,对于体育的锻炼意识相对比较薄弱;现在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网络科技等信息传播工具的快速发展,在满足物质文明的需求以后,农村居民也在不断的追求精神文明,尤其是对自身体质的关注也在不断提高;从“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大部分乡村正在推广室外健身器材,为乡村的居民的体育锻炼提供条件,乡村的群体体育活动主要以广场舞、健身秧歌、小型体育比赛等群众自发组织的活动为主。

四、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做到“体育即生活”

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的主要任务早已超出了仅仅是发展身体(发展体力,增强体质)的范畴。目前体育的主要任务是:促进身心(身体和精神)健全发展,培养终身体育能力。现在有许多上班族忙于工作,而忽略了锻炼身体的重要性。体育即生活,笔者认为,就是将体育锻炼融入到生活中去,在生活中,利用一切可能去锻炼、活动身体的机会,以达到身心的健全发展的目的。如在出行或者上楼时,尽量以步代车,少乘坐电梯,用行走和上楼的方式来进行体育活动,从而预防心脏病、大脑萎缩、老年痴呆、糖尿病等疾病,并达到增进体质的目的。上海交通大学教授赵文杰提出,“生活体育化”是群众体育的关键,具体而言,就是将非体育行为变成运动的一部分,如走路、骑车、遛狗、园艺等,都是生活体育化的表现。这些简单的日常生活行为,只要我们加强体育锻炼意识,日积月累,就可以达到健身的效果。再比如以家庭为单位组织爬山,不仅锻炼了身体,增进了健康,也促进了家庭情感的交流。因此,体育即生活,在现实生活中,就是要时刻保持体育锻炼的意识,把一切非体育行为转化为运动的一部分,从而获得健康的体魄。

五、结论与建议

体育即生活,是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对于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有很大促的进作用,把体育融入到生活,把生活中的非体育行为转化为运动的一部分,我们对自身健康体质的追求才能不断得到满足;另外,对于农村等较为落后的地区,政府等有关部门需加强宣传和支持力度,增强居民强身健体的健身意识,加强前沿文化的传播,对偏远地区的群众进行该方面知识的普及教育,从而为全民健身计划的有力实施做好保障。

参考文献:

[1] 佩华,王家林.试论体育生活化[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4):87-90.

[2] 王广虎.“生活世界”与社会体育的生活化[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0(4).

[3] 张发强.中国社会体育现状调查结果报告[J].体育科学.2010(4).

篇2

关键词: 生活化原则 初中体育教学 应用

体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重要课程。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体育锻炼促进身体健康,并且在掌握一定技能的基础上使认知、情感、行为等水平都得到大幅度的提升。而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贯彻生活化的教学原则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为课堂教学本身就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这些生命活力需要老师跟同学一起去激发,而如果在体育教学中以生活为基点,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贯彻生活化的教学原则,则课堂教学中蕴含的巨大的生命活力就会被激发出来,从而给整个体育教学带来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1]。

一、生活化原则的内涵

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以生活为基点,在课堂教学中将教学内容紧紧地跟学生的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到生活,在生活中感受到知识[2]。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中,主要有下面几个原则需要在教学中贯彻。

(一)实践性原则。

生活源于实践,要想学生更好地适应生活,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践行实践性的原则,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理解掌握自己所学的知识,掌握学习的技巧。在课堂教学中践行实践性的生活教学原则,需要老师在课堂中不仅仅纸上谈兵空讲理论,还要给学生创造能够进行实践的活动,以此提高教学质量。

(二)开放性原则。

课堂教学不应该只停留在教室那个小小的空间,而应该秉着开放性的原则让学生走向绚丽多彩的社会,让他们在大千世界中积极地进行思考与探索。开放性的教学原则要求老师给予学生更广更大的活动与思考的空间,让他们在广阔的世界中追求问题解决的方法,使学生的思维呈开放与多维的活动状态。

(三)趣味性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教学中一个普遍的真理。而在教学过程中对于生活化教学原则的践行离不开对趣味性的探索。所以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用生活中具体的实例对他们进行学习兴趣的激发,从而让趣味与生活完美结合,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四)自觉积极性原则。

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主要是以生活为基点的,在教学中更多注重实践,而实践需要激发学生的自觉积极性,让他们自觉地接触生活,以生活为指引,不断地进行知识的汲取和自身能力的提高。

二、生活化原则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生活化的原则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也有着重大的意义。所以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践行生活化的教学原则是非常必要的,那么究竟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具体运用生活化的教学原则呢?

(一)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老师要注意贯彻生活化的原则,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进行自觉积极的学习。当然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老师对课程教学进行科学的设计,尽量为学生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在课堂中,老师可以专门设置讨论的环节,针对每一节课程的内容组织学生进行积极的讨论。例如,在学习《不良嗜好》这一节课程内容的时候,老师可以先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他们一起讨论哪些行为是不良嗜好,再让他们派一个代表将自己讨论的结果公布出来,与别的组的结果进行比对。当然老师也可以专门就这个主题制订一个教学计划,让学生自主地搜集资料,了解哪些行为是不良嗜好,这些不良嗜好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危害,以此让学生了解这门课程,明确在生活中应该如何做。

(二)尊重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也要明白这一点。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对于趣味性的生活化原则的运用应该做到熟练巧妙。比如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让整个教学过程不那么枯燥无趣,老师可以专门针对课程设置一些游戏,让学生在课堂中完成,以此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和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例如,在学习中可以以生活中的警察为原型,设计警察抓小偷的游戏,通过这个游戏锻炼学生的灵敏性和反应能力。在游戏中,安排两个到三个学生为警察,其余的作为小偷,在警察快要追到小偷的时候,小偷可以两手交叉在体前说“结冰”,这样警察就只能束手无策,然后等到警察走远以后,小偷的同伴过来拉那个小偷一把,则小偷就“解冻”了,而如果在警察抓住小偷之前,小偷没来得及说“结冰”则要变成警察抓小偷。这样的一种课堂的游戏方式能够大大提高学生对于体育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并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让他们通过动手又动脑的锻炼提高综合素质。

(三)与社会生活结合,开阔学生的视野。

教育大师陶行知指出:生活的变化是教育的根本意义。这就要求在体育教学中,将学生从课堂与课本中解放出来,让他们的学习与社会生活结合,关注社会,关注生活,从而开阔视野。老师在进行体育教学的时候,可以让书本中的知识联系社会,让社会中的事情与书本相联系。例如,在学习《热身运动》这一节课程内容时,老师可以先让学生了解一些国家级的运动员所做的热身运动,并且通过他们的讲解让学生明白热身运动对做运动的重要性,再通过观看一些热身运动的实际演练的视频让学生学习。这样通过让学生整个课程的学习都与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从中获取知识,达到教学的目的。

三、结语

体育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所以在进行初中体育教学的时候要将生活化的原则渗透到体育教学中。让学生以生活为起点,在学习过程中与生活社会紧紧地结合,在提高自己创新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的基础上成长为真正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并为以后的人生积蓄能量。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兴趣激活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05-0090-02

\[作者简介\]薛伟(1977―),男,江苏如皋人,本科,江苏省如皋市九华初中教师,中学一级。

初中体育教学中常常会有学生对体育课感兴趣而对体育本身不感兴趣的情形,怎样才能真正激活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呢?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

一、体育教学设计中重视学生的兴趣激活设计

体育教学设计是实施体育教学的蓝图,是教学实践的先行组织者,其地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实际教学中,这个环节恰恰最容易被忽视,因为体育教学设计在很多体育教师看来是多余的,这显然不利于激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也不利于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

教师需要改变教学观念,将兴趣这一类非智力因素真正作为教学设计的一个重点。当前对初中体育教学的评价主要集中于体能素质与技能考查上,不同级别的教育行政部门都出台了体能测试与中考体育项目考核的相关办法。这种测试更多的是一种体育教学结果的检测,而教学过程要落到实处,离不开非智力因素的支持,其中兴趣是第一要素。笔者以为,教学设计中对兴趣的激活应当渗透到每一个细节当中。以起跑教学为例,教师需要认真考虑以下这几个方面:

第一,教师要关注学生对跑尤其是起跑的认识。根据笔者的经验,很多学生对跑的训练认识是不到位的,且不说生活中常常有跑的情形,就说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中就经常有跑的训练,于是学生常常认为这是一个没有技术含量的学习内容,因而在思想上不够重视。那么,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结合兴趣激活来做好教学设计。有效的做法是通过数据来说明起跑技术的重要性,即通过数据对比,让学生感悟良好的起跑技术对跑的成绩是有影响的。之所以选择这一思路,是考虑到初中学生的学习已经进入逻辑推理与判断的阶段,具有说服力的数据更加容易让他们形成对体育学习内容的理性认识,而这种认识正是兴趣的重要来源。

第二,教师要设计好教学内容的每一个细节。起跑是一个需要重复的教学内容,起跑不是学生一下子就能理解并学会的,而一旦陷入机械的重复,学生又会失掉兴趣。那么,怎样避免这种重复性呢?关键是结合学生在实际学习中的表现,让那些对动作要领掌握得好的学生作示范,让动作要领掌握不到位的学生观察、模仿。这样既发挥了学优生的主观能动性,又保护了学困生的自尊心,帮其树立自信,而这些措施正是兴趣激活的重要保证。

第三,教师要预先设计好本课教学反思的着力点。这里首先强调的是教学设计之时就要确定好教学反思的重点内容。

二、体育教学实践,将兴趣激活作为判断依据

有了良好的教学设计,兴趣激活就成功了一半。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当然就是教学实践了。这里仍然以起跑的教学为例,谈谈兴趣激活的实现途径。

上面提到通过数据比较来激发学生对起跑技术的理性认识,笔者的做法是教师自己示范或者事先选择1~3名体育素养较好的学生示范,具体的比较过程就是不采用起跑技术,只采用生活中跑的方法进行五十米跑的数据测试,然后再记录辅以起跑技术支持的五十米跑的成绩。通过多人多组数据的对比,学生会发现采用了起跑技术的人或组成

绩更好,在数据对比的基础上进行解释,实际上就是用事实打破学生原有的认知平衡,同时又借助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的过程。起跑技术的理论不要过于复杂,只要从采用技术与否的对比上进行解释即能让学生形成一个比较科学的认识。

然后在面向全体学生的训练中,必然会出现学习结果有好有差的情况,这个时候让部分学生示范,则能深化示范学生的认识,促进其他学生进一步理解起跑技术的作用。以蹲踞式起跑技术的学习为例,示范者往往会认真分析如何结合自身的身体特点去调整起跑角度等。而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必然会看到他们调整的过程,于是就会猜想这样做的必要性。在此过程中,教师观察学生动作要领掌握不到位的表现,然后亲身示范(实际上也是一种比较过程),这样就从引领与促进两个方面做好教学工作。教学经验表明,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往往高度集中,实际上这就是学生深层次兴趣被激活的表现。

三、体育教学反思,将兴趣激活作为研究重点

在激活体育学习兴趣的研究中,笔者发现教学实践之后进行反思是一件极其重要且系统性非常强的事情。在笔者看来,教学反思有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就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进行反思,这样可以发现学生在体育训练的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也可以有效地寻找克服这些不足的方法,这显然是有益的。但仅仅这些还不够,教师还要向第二个层次努力。第二个层次是指一种系统性的、基于兴趣激活的反思。因为让学生对体育产生兴趣是体育教学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是初中体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培养的内容,这种系统性的反思重在结合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判断、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在反思的过程中运用兴趣激活方面的教学理论。这样的反思能够从设计的角度入手,因而具有前后的一致性,效果往往更为明显,其反思的重点也就不只是学生的学习,也有自身的教学。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建构主义 语文活动 语文素养

Improve students’ Chinese accomplishment in Chinese activity

――Talking about the new incising point of the secondary vocational Chinese teaching

Chen Luyang

【Abstract】The new course standard has been carried out step by step in the high school’s Chinese education, but affected by the vocational school’s education and students’ source, Chinese class in the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is not given attention. But the 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s need to improve their Chinese accomplishment because of their pressure in obtaining employment. According to the idea on the basis of students, secondary vocational Chinese teaching must seek the new incising point. Combining the character of the 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s and the idea of the new course standard, the author has made a talk on the way for improving students’ Chinese accomplishment in Chinese activity.

【Keywords】New course standard Establishment ism Chinese activity Chinese accomplishment

引言:社会在不断发展,中学语文教育已经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进行着一系列的改革。而当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受到了空前的重视,招生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但中等职业学校中的基础课教育仍然沿用传统的单向灌输式的方法教学,语文课自然也不例外,这是不利于中职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在就业的压力面前,中职生的语文素养更显得重要,本文试探讨在语文活动中提高中职生的语文素养的方法。

1.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

1.1 中等职业教育语文不被重视。中职生无高考压力,中等职业学校教学以职业技能教育为重点,语文教学无技能证,所以处在可有可无的境地,课时也越来越少,语文学习存在误区,学生普遍有学习语文无用论。在这种情况下继续使用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将会使语学教育走入死胡同:教师厌教,学生厌学。

1.2 学生两极分化情况严重。近年中职的招生是在高中招生后学生自主选择的,“相当比例的职业学校学生入学时即在学习发展上是处于弱势。”[1]学生素质普遍较差,不少学生是来混个文凭的。也有部分学生到职业学校是为了一技之长,本身文化基础较好。学生两极分化的严重情况就使中职的语文教学陷入这样一种困境:教师难教,学生无法学。

1.3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就业的需要和语文素养缺失的矛盾。中等职业学校为了提高就业率,增加招生量,采取了各种各样的办学形式,如半工半读式、校企合作式、两年理论教学一年下厂实习式等,有些学生在学校的时间加起来不到一个学期,就得下到工厂或企业中实习,而工厂或企业对这些学生的评价都大同小异:学生们的字写得太差了,错别字太多了,对人没有礼貌,不会说话……这些都是学生们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能力不足的表现,总的来说就是语文素养的缺失,如此下去,学生的终身发展必然受到限制。中职语文教学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课时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对策。

2.1 借用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当前我们国家提倡以人为本,对学校而言,就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为本。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面临着就业,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对他们的终身发展将产生巨大的积极的影响。新课程目标提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巢宗祺先生解释道:“《语文标准》所提的‘语文素养’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内容。”[2]可见语文素养的内容非常丰富,关系着学生的全面发展。

理念中提出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提到“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试行)》提到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时指出“语文教学要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充分利用各种语文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拓展视野、重视积累,提高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在生活实践中学习语文。”[3]语文的工具性决定了语文教学的实践性。语文的实践应该指学生主动参加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实践活动,从而生成知识体系,这样自然就“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而语文课作为“母语教学”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动手操作机会多,老师应抓住这个切入点,在各种形式的语文实践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2 建构中职生的语文素养的新的生长点。按照建构主义理论,教学是“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者,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4]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不被重视,但学生身心发展又是最为活跃同时又最为表露的,处在成熟与半成熟时期,活动能力强,所以可尝试在活动中寻找语文学习新的生长点,寻找中职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在精心设计的语文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

3.具体做法:精心设计语文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中职语文教育无高中语文高考活动指挥棒的束缚,教学更能放开手脚进行大胆尝试。而语文活动则是一种较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教师完全可以抛开传统课堂的约束,在精心组织的活动中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1 重新整合教材,灵活设计单元语文活动。语文教材是展示性的、分单元进行的,中职国家教委八五规划(提高版)教材一二册都有诗歌散文教学的篇目,按部就班教学学生会感乏味。为了帮助中职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建构、学习,使用教材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建构的材料,可以设计语文单元活动,把课文的阅读、学生的写作、朗读、口语交际活动全部设计在内,使学生从这种设计中自动积累知识体系。如可以设计“诗文朗诵会”语文学习单元。

在语文活动单元设计中,学生的鉴赏、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能力都有了训练的机会,他们在亲身体会中无形积累了知识,提高了语文素养。

又如学习求职书信活动单元,则把角色扮演、情境教学、合作学习引入课堂,学生的阅读、口语交际、写作等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学生的语文素养无形中提高了。

学生在各个单元中逐步掌握了语文运用的规律,体现了新课标中“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的要求。遇到需要讲解知识时,再在活动开展前简要介绍,在活动中加以深化。

3.2 充分利用网络、报纸、阅览室、公园、新华书店、商店、超市等课外学习资源,把语文学习拓展到社会这个大课堂。新课程目标中指出:“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就要求我们要把握语文学习的机会意识和资源意识,把语文学习和学生的生活实践、生命体验和精神成长联系起来,如学习老舍的《怎样学习语言》时,可设计“漫游语文世界”活动,要求学生上街头抄录店堂匾额,进巷尾听百姓言谈,搜口头流传的新鲜用语,上网抄网络语言,上图书馆找相关资料,抄对联、俗语,纠正错别字,写成“我在生活中学语文”的作文,然后分组把准备好的资料装订成集,课堂上发言交流。活动中,学生结合实践,阅读、搜集信息、写作、口语交际等方面的能力都有机会得以体验,语文素养得到了提高。

3.3 通过承办学校大型活动,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笔者接触的多间职业学校都发现,每间学校都定期开展体育节、技能节、文化节等活动。丰富的课余文化生活,为开设活动课提供了极其有利的课程资源。笔者所在的学校一个学期全校性的学生活动就多达二十个,其中和语文关系密切的活动就有演讲比赛、朗诵比赛、辩论赛、作文大赛、普通话比赛、手抄报大赛、黑板报大赛、网络通讯稿大赛等。语文老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承办学校大型活动,如普通话大赛、主持人大赛、形象大赛,让学生在活动中锻炼语文综合技能,其中有主持人语言的运用,各种应用文如广播稿、通知、邀请函、启示、海报的写作,处理好各种关系的口语运用等,充分利用这些语文学习机会来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素养。学生在这些需要合作完成又能表现自己的活动中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运用语言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和强化,语文素养得到了提高。

结束语:总之,结合中职教育的特点,语文教学可以抛开课堂本位、课本本位和知识本位,让学生在语文活动中自省、自悟、自得语文运用的规律,真正在“语文实践中学会语文”,从而提高中职生的语文素养。

注释

1 陈丹辉主编.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成果《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特点研究》.气象出版社,2006.6:9

2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5:35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试行)》.2000

4 欧阳芬编著.《多元智能与建构主义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6:93

参考文献

1 陈建伟主编.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3.6

2 吴惠青.新型活动课程的特点[J].课程・教材・教法.1998(4)

篇5

一、解放思想,多与学生互动交流

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如《说说心里话》一课的教学中,开始借助图片创设了这样一个情景:有一天,滔滔闷闷不高兴地坐在教室里,小丽走过来问道:“为什么不开心啦?”滔滔愁眉苦脸地说:“今天,爸爸因为我踢足球的事生气了,我就是喜欢踢足球,这有什么错?”滔滔是该耍赖争吵,还是该和爸爸谈谈心呢?教师没有急于让学生回答,而是让学生用自主选择座位的形式来回答。同意“耍赖争吵”的同学坐左边,同意“和爸爸谈谈心的”的同学坐右边,然后两组学生互相讨论回答来帮滔滔出主意。在学生自由组合的两组互相讨论中,学生知道了当自己的意见与家人发生冲突时不应该蛮不讲理,耍赖争吵,而要明白家人对自己的期望,相互沟通,相互理解。

二、敞开心扉,激起学生乐学的情绪

低年级的课程应当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为儿童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实际的生存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他们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打下基础。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要想让学生爱上品德与生活课,首先要让学生爱上品德与生活教师。这就要求我们营造平等鲜活的师生关系。(1)平时多与学生接近,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如下课后,到学生当中去和他们一起谈天说地,和他们一块玩一些有益义的游戏活动等。(2)以身作则,以理服人。(3)遇事有耐心,对学生要多一点关爱。(4)课堂上多些微笑。教师脸上的表情是课堂教学中的“晴雨表”,如果教师脸上表情呈现出严肃,那么学生会有一种畏惧心理,他怕上课教师提问自己答不出而受到教师的批评,从而使课堂气氛很难活跃起来,教师上课感到吃力,学生学习也感到吃力,这样一来,教师既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又不能调节师生关系的和谐。反之,如果课堂上多带些微笑,上课时对学生多几句鼓励的话语,多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坚持课堂上让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见解或主张。那么,课堂上必然会出现积极举手发言,争抢回答的局面;那么,课堂气氛就会非常活跃,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调动起来,课堂上就会形成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氛围。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不仅思维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个人的长处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学生的胆量也会逐渐变大。而且进一步促进了师生关系健康和谐的发展,最终达到建立平等鲜活的师生关系的目的。

三、俯下身子,还给学生自主的权利

在品德与生活课程中,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其主要的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地培养儿童的品德和习惯,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引发儿童探索的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

教师要自觉调整自身与学生的“配角”与“主角”的关系。教师不应该是驾驭学生、驾驭教材的权威,而应该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服务者,为学生学习教材铺路搭桥,解疑排难。

第一,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活动形式。不同的教学内容决定不同的教学形式。一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学生有切身体会的内容,适宜表演活动;一些社会事例,则更多适合搜集采访和交流活动。例如二年级《品德与生活》的教学中,我采取了“采访搜集+交流”的活动形式,开阔了的学生的视野。

第二,可以根据知识形成阶段设计活动。学生的品德形成是螺旋上升的,学生的知识形成有其阶段性的不同。应根据学生知识形成阶段设计活动。例如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上期与下期中都有对家庭生活关注的内容,上期的要求是体会父母工作的艰辛和不易,下期则侧重于学生对家庭生活的参与和对父母家人爱的表达。因此,上期适宜开展观察和交流活动,而下期开展实践汇报活动更为合适。

篇6

一、品德教学融于学生生活。

根据新课程关于“生活的理念”大致可理解为:为了生活,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引导生活和发展生活。因此,在教学中我树立一种“教学即生活”和“生活即教学”的观念。既要让教学走进儿童的生活,又要让生活走进成长中的儿童。

要做到这些,我必须在教学活动之前,做儿童生活的有心人,一方面要了解一年级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特点,了解儿童不同的个性,生活经历等;另一方面,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对儿童进行长期地观察,了解儿童的基本情况,通过建立儿童成长袋,逐步积累每个儿童的有关信息,努力使开展的活动从儿童的兴趣、爱好、经验、关注点出发,使儿童都能积极投入活动,在活动中真正得到发展。例如,在“我们小学生要这样做”这个主题的教学中,我了解到学生经历了幼儿小、中、大班几年的教学,已经知道小朋友之间要团结友爱,要爱学习,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为班级扫地、擦桌子等。经过幼儿园里培养和锻炼,已初步具备这些能力,教学时就组织儿童分组表演、竞赛、交流、互评,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提升生活经历和能力,达到小学生该做到的要求。

在教学活动之中,我还与儿童积极互动,通过参与儿童的活动,给予儿童支持合作来实现对儿童的引导和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开展“我爱我的家”的教学活动中,在课堂上,不一味去讲述教材里的儿童的家庭生活,而是创建活动情境,引导儿童讲述,交流自己的家庭和家庭生活,家庭文化等,使儿童了解,关心自己的家,感受家的温暖,激发爱家的情感,从而提升儿童的生活,使儿童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课后,我还经常给学生留一些特殊的作业:如帮助父母做家务,既能为父母分担繁重的家务,又能让学生在劳动中充分体会父母的辛苦,激发对父母的爱和感激。又如饲养小动物和培养植物,这是培育爱心、积累生活经验的有效手段,同时,观察能力和持久的耐心也会逐步被培养起来。还有向家长表示孝敬,给父母捶捶背、洗洗脚、倒一杯水等。这些特殊的作业,使品德教学悄悄地融入了生活。

二、指导学生发现生活、体验生活。

体验是品德与生活教学的基本环节。强化体验是增强小学品德与生活教育的重要途径。教学时,须让学生用心去经历、用心去体验,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体验人生的美好生活,体验他人的奋斗与幸福……从而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让他们的心灵变得敏感起来,细腻起来。比如教《认识新朋友》这一课,可以先安排学生介绍自己,再带学生到校园中玩找朋友的游戏。让孩子们一边唱儿歌一边拍手玩游戏,创造一个热烈的气氛,然后再讨论如何和朋友相处,怎样才能让伙伴们喜欢你?孩子们各抒己见,把游戏中的体会说出来,学生很自然地悟出和同学相处时,要谦让有礼,要团结友爱,要互相帮助的道理。在教学过程中,我作为支持者为儿童的学习提供支架,为他们的活动创设良好的条件,引导儿童投入活动。学生在轻松愉快的体验中学习,满足了他们的生活所需,提升了他们的生活能力。把学生带出课堂,以他们的亲眼观察为基础,用他们的亲身体验为材料,这样的学习是主动的,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是自觉的行为。可见,在品德与生活的教学过程中体验是多么重要。

三、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在发展中学会生活。

篇7

关键词:休闲 当代中国农民生活 和谐社会

目前,我国广大农村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主题,正采取各种政策和措施全面提高升自身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那么,对于那些综合水平相对比较落后的地区来说,怎样才尽可能快地从落后的乡村文明甚至荒野文明中走出来呢?真正做到全面持续快速发展的深层动力和终极价值又是什么?所有这些问题究竟应该怎样解决呢?本文将试从休闲的视角对此问题作一探析。

一、休闲:当代中国农民生活的价值取向

一般来讲,“休闲”(Leisure)包括生理休闲和心理休闲两个方面。生理休闲指人们在紧张的劳动后解除体力疲劳的一种生活方式,它实际上是一种“外延式”休闲,重在“闲”字;心理休闲指人们追求生活意义的一种精神体验,“它的价值不在于物质财富或实用工具与技术,而是为人类构建一个意义的世界,守护一个精神的家园,使人类的心灵有所安顿、有所依归”, 这是严格意义上内涵型的“休闲”,它重在“休”字。不管是生理休闲还是心理休闲,都“是一种以时间形态存在的社会资源” ,它们既可能以消遣娱乐等普通的精神文化活动或什么都不干为内容,又可以去积极从事发挥人的本质力量追求真、善、美的精神文化活动。

由此可以看出,不管是农民中断田间作业蹲在地头抽烟斗甚至漫无目的的闲聊,还是城里人游山玩水上度假村,只要他们娱悦了身心,进而体验到生存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都应该算是“休闲”,只不过层次不同罢了。我们不能仅凭感官狭隘地把休闲只是停留在度假村、休闲服饰等器物层面上,而忽视了其所负载的人文价值。人们(特别是劳动者)在休闲中,不仅可以放松身心,而且可以在更广泛的领域学习新知识、新观念和新技巧,进行文化素养、智商和情商等方面的新投入,发展自己的全面才能,提高工作效率,进而促进国家的富强、人类文明和社会的进步 。所以说,休闲是目的性与工具性的有机统一。

那么,对于那些刚从温饱线起跑、似乎整日为物质层面的生存问题而奔波的贫困地区的农民来说,讲“农民休闲”是不是知识分子们非常浪漫地纸上谈兵、闭门造车呢?不是的。

对于那些综合水平相对比较落后的地区的农民来说,在辛勤的劳动之中积极抽出一些休闲时间从事一些精神文化活动,不仅可以从内在方面去提高自己发展农业生产的科技文化知识,而且能够开阔自己的视野,更新自己的观念,“磨刀不误砍柴工”,这样才能使自己尽可能快地从这种落后的乡村文明甚至是荒野文明中走出来。

二、当前中国农民休闲生活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那么,当代中国农民的休闲生活还存在哪些问题呢?本人曾在2007年寒假对豫皖部分农村(含进城务工农民)的休闲现状及其问题进行了调查,下面就结合他们在休闲活动参与的特点对这些问题作一分析。

(1)很多农民的休闲活动主要表现在消遣娱乐和社交方面,其中以消遣娱乐活动最为

典型,而进城务工农民的休闲活动中低级庸俗甚至违法犯罪的成份较大。

调查表明,有14%的农民没有任何休闲技能。有休闲技能的农民经常参与的休闲活动排在前五位的依次分别是:打牌、打麻将、唱戏唱歌和下棋(象棋和地棋等)。

根据调查,会打麻将者虽然仅占受调查人数的34%,但是从时间上看,平均每人每天的时间却达到约600分钟。尤为值得注意的是,打麻将总是和赌博联系在一起,可以说“无打不赌”。

(2)学习科技文化知识在农民休闲活动中所占的比率不大,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不高。

调查显示,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读书看报的农民在整个受调查对象中只占23%(进城务工农民仅为7%),而且,在这23%比例中,74%的人是乡村教师、医生、干部、专业户和科技示范户。

(3)不少农民喜欢在家看电视,但电视节目量少质差。

农民喜欢看的电视节目依次分别为电视剧、天气预报、新闻、戏曲(特别是河南台的“梨园春”)、综合文艺。在农忙时农民最想看的就是天气预报,而平时农民最烦的电视节目就是地方台播放的一些制作粗糙而又内容虚假的广告。

总之,在当前我国的农村,农民休闲活动单调、整体格调和品味不高,缺乏科技文化内涵,作为重要休闲工具的电视节目量少质差。此外,一些比较落后的农村基础文化设施几近空白,农民对公共休闲娱乐设施非常不满意。

三、构建一个具有中国乡村特色的休闲生活模式

针对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调查所反映出来的农民业余精神文化生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当代中国农民在休闲生活模式选择的实践层面,至少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重新定位和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提高农民休闲生活的科学化、知识化水平。

各级政府在保证足够的财力支持的基础上,把“普九”与职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开设初级农业职业教育课。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可在农闲时利用职业学校对留守妇女和老人进行必要的通识或农林牧副渔方面的职业教育,也可对农民进行一些休闲教育。

2、建立农村公共文化娱乐设施投入的多元融资渠道和管理机制。

各地农村在合理使用上级政府投资的基础上,从本地的实际出发,积极拓宽社会投资渠道,吸纳民间特别是一些在外办企业的本地农民或祖籍本地的社会名人的投资(可让他们拥有冠名权),建立符合农民特点的图书室、报刊阅览室、影音放映室、网吧甚至简易歌厅舞厅,建立符合中国乡村特色的“农家乐”文化休闲大院和休闲广场。

加强已建公共娱乐设施的管理和监督,实行村“两委”班子负总责,农户轮流管理的责任制,制度管理与道德监督相结合,必要时甚至可以采用市场化的运作模式。

3、政府扶持,民间组织,积极开展健康文明的富有地方特色的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

各级政府应该积极牵头和组织群众性的文化娱乐活动。建立以村干部或农村名人、能人为主体的民间组织,利用乡村庙会、社火等传统民俗资源,组织省市文艺团体(特别是戏剧团)举办以义务演出为主的文艺演出。

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可积极组织各种形式与农业生产相关具有农民特色的体育运动。也可牵头组织一些乡村戏曲协会、唢呐协会、手工艺品编织协会等,并以这些协会为依托,举办一些具有广泛参与性的相关比赛。

4、政府加强对农民自发性娱乐休闲活动的教育和引导,加大对农村文化消费品市场的监管。

把各级政府的法律法规和各具地方特色的村规民约有机的结合起来,提高农民法律意识,使农民们逐步养成按规则办事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严厉打击制售黄赌毒文化消费品的商贩,实行“举报重奖”的城乡文化消费品市场监控机制。

5、劳务输出地政府(特别是工会组织)与劳务输入集中地政府建立农民工信息沟通共享机制,结合民工实际,建立满足民工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民工之家”等公办民助组织,积极引导他们的精神文化活动。

篇8

关键词:非智力因素;体育教育;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4―165―02

一、引言

体育生活化教学是以生活为根基的体育教学,创设学生可能接触的体育生活情境,提炼体育与生活有关的素材,关注学生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让他们在生活中享受体育,从而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进而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不断改善自身的生活。非智力因素是学生学习成功的极其重要的方面,教师应在教学中以关心爱护学生、激发和满足需要、确立和强化目标、启发引导和树立榜样等四个方面为出发点和切入点,实现非智力因素与智力水平协调发展,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与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有关。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随机抽取江苏苏南城市(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通)各类学校学生共1200人为调查对象,就影响体育继续教育生活化实施过程中非智力因素(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

2.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根据研究需要,在学校图书馆和资料室进行了文献收集、检索工作。

(2)调查法。一是问卷调查法。分别对江苏苏南城市(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通)的各类学校抽样学生发放调查问卷进行调查。二是问卷的发放与回收情况。通过邮寄和当面发放、当面回收相结合的形式发放问卷,并回收问卷。发放1200份,回收1180份,其中有效问卷1080份,回收率为98.3%,有效率为90.0%。

(3)专家访谈法。根据研究的需要,预先准备访谈提纲,在调研期间对有关专家进行访谈,了解有关情况。

(4)数理统计法。在计算机上运用SPSS11.5统计软件对问卷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1. 学生参与体育生活化教育动机调查。根据调查得出动机排序分别是:促进健康,改善体质(614人,56.9%);丰富个人文化生活内容(596人,55.2%);锻炼社会适应能力(457人,41.3%);培养意志品质(321人,29.7%);创建自信、增强活力(312人,28.9%);培养个性、发展审美情趣(300人,27.7%)。我们可以得出,体育生活化教学正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情景化学习。体育生活化教学是以学生生活作为教学的知识建构的根基,重视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经验对新知识技能的建构作用。课程的选择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教学过程是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情景化再现过程。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它是一种学习的需要,是社会和教育对学生学习的客观要求在学生头脑中的反映。

2. 影响学生参与体育生活化教育兴趣的原因。根据调查原因分别是:(1)日常体育教学缺乏趣味性和启发激励性(因素负荷量为0.736);(2)缺乏体育运动的基本常识和技能(因素负荷量为0.717);(3)学校开展的运动项目自己不感兴趣(因素负荷量为0.622);(4)校园体育生活文化风气不浓(因素负荷量为0.537);(5)体育教师教学水平不高(因素负荷量为0.518);(6)课外体育活动休闲时缺少运动指导员(因素负荷量为0.437)。由此我们得出,体育生活化教学使教学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联系。它的核心是将体育教学与学生的社会生活密切联系,使体育能够成为学生终身受用的技能,以体育课堂教学为主体同时兼顾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需要和好奇心人皆有之,体育教师在生活化教育过程中应当因势利导,讲明白体育知识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明确学生参与体育学习与锻炼的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养成自我需要锻炼,形成“终身体育”的理念。

3. 影响学生参与体育生活化教育的情感因素调查。根据调查统计排序前六的是:(1)怕累、怕脏、怕受伤(因素负荷量为0.823);(2)会受到社会时尚潮流的影响有意向选择参与锻炼的体育运动项目(因素负荷量为0.768);(3)锻炼时找不到兴趣相同的伙伴(因素负荷量为0.678);(4)锻炼的外界环境影响了我的运动动机和运动情绪(因素负荷量为0.649);(5)没有养成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因素负荷量为0.587);(6)自身动作技术不好,怕同学见笑(因素负荷量为0.436)。分析得出体育生活化教学是建立在学生的生活基础之上的,没有学生主体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没有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经验就谈不到体育生活化教学。优秀的体育教师要培养学生积极求学的情感,要用准确诚挚的语言、准确到位的形体示范,声情并茂地创设学生乐于学习、乐于接受教育、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情境。

4. 影响学生参与体育生活化教育的意志因素调查。根据调查统计因素主要有:功课紧张,没有时间(408人,37.7%);体育教师水平差影响运动情绪与兴趣(279人,25.9%);运动强度太大,易脏易累,且怕受伤(262人,24.3%);缺乏指导,怯于动作技术难看(245人,22.7%);周围同学都不去,只好随大流(207人,19.2%);对体育运动不感兴趣(149人,13.8%)。分析可以知道,体育教学的目的不单单在学生掌握一定的动作技术技能,更重要的是将体育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并形成良好的生活态度。教师也要确立生活化的态度,站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要特别注意个体差异,对盲从轻率的学生,要多启发他们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对胆小犹豫的学生,要鼓励他们学会大胆、勇敢、果断;体育教学和锻炼过程尤其重要。对缺乏自制力的学生要培养他们虚心接受意见,独立完成锻炼的能力;对学习锻炼虎头蛇尾的学生要重视培养其坚韧不拔的意志。

四、结论与建议

1. 学校体育教育的生活化的重要性再次被凸现出来了,它既是青少年体育兴趣、习惯、能力形成和培养的摇篮,电是连接社会体育、形成个体终身体育的关键点。

2. 以确立和强化目标为出发点,培养学生的社会化体育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的培养依赖于明确的学习目的、新颖的教学内容、灵活而富含启发性的教学方法、丰富的实践活动、正确而及时的表扬与批评、奖励与惩罚、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以及学习动机的可迁移性等若干因素。体育继续教育生活化教学过程中应当围绕以上内容进行学生的学习动机培

养。

3. 以激发和满足需要为出发点,培养学生体育社会化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当在承认不同学生有不同兴趣的基础上,利用各种方式围绕各种流行的社会化体育项目,引导学生喜欢体育锻炼,利用典型事例来证明必须学习好本门学科的重要性,适当减低要求,让学生通过成功体验,激发学习的兴趣,逐渐树立“终身体育”的概念和项目。

4. 以关心和爱护学生为出发点,培养学生参与体育生活化学习的积极而丰富的情感。教师时刻都应注意把积极情绪和美好印象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失时机地满足学生对成功的渴望和自尊的要求。多创设学生易于产生情感的教学环境,多引发学生学习情感的共鸣。同时,通过体育学习生活化学习情感的培养又会有力地推动学生智力活动的开展。

5. 以启发和树立榜样为出发点,优化学生体育生活化学习过程中的意志品质。良好的意志品质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是把诸多非智力因素转化为学习效果的关键。我们在体育生活化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个体差异,多启发学生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多鼓励学生学会大胆、勇敢、果断;培养学生虚心听取和接受建议,独立完成的品质;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精神。

参考文献:

[1]Tracey,T.J.&Sedlacck,W.E.(1984).Noncognitivevariables in predicting academic Success by race.Measurementand Evaluation in Guidance,16:171―178.

[2]唐振宗,生活教育[M],上海:上海联合发行所,1949.

[3]王世友,课堂教学生活化[EB/OL].http://blog.省略/18892/791077.aspx.

[4]赵祥麟,杜威教育论著选[M],王承绪,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180.

[5]邹桂芳,我国体育生活化构建策略探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4):26―28.

篇9

心理健康通常指的是个体在战胜自我和适应外部世界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持续正常和谐的精神状态与心理品质。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的目的,一是为了顺利完成学业,学好基础知识,为将来的升学和再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是为了更好地提高自身的各方面素质,为今后能从容地适应社会,服务社会而锻炼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其中,良好的心理健康有助于中学生在学习中萌发强烈的学习动机,从而选定目标,树立坚强的信心和意志,为将来的升学和再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分析

1.目前中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1)性心理不成熟。(2)情绪不稳定,情感单调,心胸狭窄,性格孤僻,难以融入群体。(3)性格乖戾,自制力差,自信心不强。(4)意志薄弱,不能战胜困难,对挫折承受力差。(5)智力不正常。

2.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

(1)愿望与现实心理准备不相适应。(2)享受意识与劳动观念淡薄。(3)心理闭锁与渴求理解。他们普遍认为老师、家长对其不理解,热切盼望得到别人的理解。(4)独立意识与依赖心理。(5)情感与理智。(6)信息视野的扩大与鉴别能力不足。

三、课外体育活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1.对学生交往的促进作用

课外体育活动不仅是个性的展示,也是集体的表演。在课外体育活动中,许多活动是个人和集体项目,在活动中需要通过相互的协作配合和努力才能完成。这使得学生在活动中能够更好地、更直接地建立起比赛和交往中的角色意识,使得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并在活动中情感得到升华,对于交流沟通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2.对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作用

通过体育训练、游戏、竞赛等活动的开展,可以激发其比赛斗志,养成顾全大局的思想,培养其竞争意识,促使学生形成组织观念、纪律观念,还能够促使学生勇敢、顽强、果断、自制、团结互助等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

课外体育活动不仅能够使学生缓解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调节不良心理情绪、释放内心情感,还可使其在活动的参与中,起到相互交流沟通的作用。

篇10

主题教育生活教育幼儿在陶行知丰富的教育思想宝库中,“生活教育”理论像一条主线贯穿始终。他的“生活教育”理论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革新精神和民族特点。而主题教育即将幼儿园教育的各个部分、要素有机的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它更能让幼儿全面和谐的在自主的活动中发展,有计划、有步骤的培养幼儿成为主动积极有效的学习者,是学习研究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的重要实践,将生活教育的理论自然地融入幼儿一日生活之中,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方针。

陶行知曾有过一个恰当的比喻,说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生活即教育,教育极其广阔自由,如一只鸟放在林子里面的;“教育即生活”将教育和生活关在学校大门里,如同一只鸟关在笼子里的,那么如何创造一片“林子”让“鸟儿”自由飞翔,就是我们教师的责任。所以在实践过程中,我将这一理论引入到主题教育中。

一、选择贴近生活的主题

主题的选择应考虑该主题是否贴近幼儿生活,能否引起幼儿兴趣,而不是“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死教育”。为了防止内容过大、过空、过于抽象,我充分利用幼儿园和家庭、社区现有的资源,采用综合主题活动的形式,把幼儿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的水、空气、土壤、树木花草、鸟兽虫鱼等以及幼儿周围真实存在的问题作为幼儿感知的材料、关注的对象、保护的目标。早在1923年陶行知就提出“天然环境和人格陶冶,很有密切关系”。所以我以幼儿的生活为课堂,特别强调“在生活中的教育”。采用了《水的用处大》《小鸟,我们的朋友》《每一天的垃圾》等主题。从幼儿的兴趣、需求和原有水平出发,做到“到处是生活,到处是教育”。

二、编制探索生活的网络

陶行知先生说:“实际生活向我们供给无穷的问题,要求不断的解决。我们朝着实际生活走,大致不至于迷路。在实际生活里问津的人,必定要破除成见,避免抄袭。我们要运用虚心的态度,精密的观察,证实的试验,才能做出创造的工作。”主题确定之后,下一步工作就是以该主题为中心扩散,编制探索生活的主题网络,将概念予以分化、放大。主题网络中的每一个节点、都可以成为幼儿以后学习和探索的主题;主题网络中的每一个分点都可以成为满足幼儿需要的研究方向。“我们深信生活是教育中心”,所以编制的网络主体由教师确定,但在主题网络实施过程中,网络仍围绕着生活向外扩展和延伸。向何处扩展和延伸,或者网络不向何处扩展,都由教师和幼儿共同商议而定。

小鸟是幼儿周围生活常见的小动物,学校、社区、家庭都能看得见。让幼儿关注周围的小鸟,知道鸟类是我们的朋友,应该爱护它们是这一主题的核心内容。在此基础上认识一些常见的鸟儿,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外形特征是本主题网络的第一触节。继而幼儿会在电视上、图片里去找关于鸟类的资料,借助鸟类标本等认识本地主要鸟类的品种、生活习性、鸣叫声音等。再学一学,模仿鸟叫,欣赏乐曲《苗岭早晨》中的鸟叫声等。这些延伸活动都是在幼儿自觉、自愿、自发的情况下完成的。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生活决定教育,教育要通过自觉的生活才能踏进更高的境界。”

此外,“小鸟最爱吃什么”“给小鸟安个家”“我还能为小鸟做什么”这三个网络触节也向下、向左、向右纵深,形成了认鸟、爱鸟、护鸟这个整体的环境教育方案。在编制主题网络时,涉及幼儿认知、情感、社会性、体能等各个发展领域,将故事、绘画、手工、音乐、游戏等方面的内容融为一体。真正做到陶行知先生在《谈生活教育》一文中说的:“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现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三、设计源于生活的内容

主题网络编制确定以后,方案进入实施阶段。整个活动的过程、内容和形式都应沿着满足幼儿需要的研究方向走。内容的细则和形式的种类应以“生活为中心”,因为“生活教育之定义……一是生活之教育;二是以生活影响生活之教育;三是为着应济生活需要而办之教育。”所以,我针对幼儿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事物制定了一系列源于生活的主题内容。

我以《每一天的垃圾》为例进行阐述。先确定教学目标,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要通过自觉的生活才能踏入更高的境界。”这种对“自觉的生活”的要求便是“生活教育”理论的基础。在这儿,“生活”不是随意的,杂乱无章的,它需要教师的组织和指导,是一种“智慧型的生活”。所以在确定教学目标时,也从“生活”的各个层面切入:关注生活每一天产生的垃圾,了解乱扔垃圾的危害,自觉减少垃圾量,反对乱扔垃圾,积极参与妥善处理垃圾的各类活动。

在材料准备上,也根据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这一观点,我指导幼儿观察社会生活,家庭生活。事先布置幼儿在家长帮助下统计垃圾的来源、数量、种类,填写垃圾调查表。然后,在幼儿园或家附近选择一处适合进行实验和清理活动的场所。每人发一把小铲,装垃圾的废旧纸箱和手推车等。为把幼儿培养成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手脑双挥”式的孩子,让他们动起手来,“教、学、做合一”。

实施活动过程中通过考察、讨论及环保活动,使幼儿了解乱扔垃圾和垃圾露天堆放的危害,积极参与正确处理垃圾的活动,反对乱扔垃圾。再通过动手,学会将垃圾分为可腐烂与不可腐烂两类,培养幼儿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实施以上源于生活,贴近生活的活动内容,不仅是“叫教育从书本的到人生的,从狭隘的到广阔的,从字面的到手脑相长的,从耳目的到身心全顾的,”而且,“教育真正通过生活才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丰富多彩的生活为教育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也为教师和儿童提供了背景,只有在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伟大理论指导下,主题教育才能切实可行的开展。教师只有坚持不懈地引导幼儿接近生活、挖掘生活、感悟生活,才能促使幼儿热爱生活、创造生活,担负起历史与社会赋予他们的伟大使命!

参考文献

[1]吴奕宽,方善森.陶行知研究集粹[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2]胡国枢.陶行知《生活即教育》[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