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品市场需求范文
时间:2023-07-13 17:30: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药品市场需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中国医药制造业 产业安全 内涵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F407.7 【文献标识码】A
医药制造业产业安全的内涵
自1980年日本大冢在天津创建中国第一家合资药厂起,跨国制药企业在中国市场已有30多年的历程。随着自贸区的推开,外商直接投资(FDI)的增加及外资企业准入的相对自由化,中国医药制造业产业安全将面临严峻考验。
医药制造业作为产业集合的元素之一,具有产业安全特征及影响因素的一般性。根据产业安全的一般性及医药产业安全的特殊性,中国医药制造业产业安全是指在市场开放条件下,中国医药制造业现有实力能够确保自身抵御外来干扰或威胁,同时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并在国际市场中逐步提高国际竞争力,最终确保中国医药制造业能够长期可持续的发展。具体而言,主要内涵包括以下两点:一是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医药制造业现有实力可以抵御外来干扰和威胁,避免在全球市场一体化进程中被淘汰;二是医药制造业应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在保障持续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提升创新能力、市场占有率,进而逐步增强国际竞争力,达到长期可持续发展。
中国医药制造产业安全现状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使中国的医药产业受到了国际市场的强烈冲击,目前,我国的医药制造业对外依存度依然较高,受外资的影响依然很大。同时,由于自身创新能力不足、国外技术垄断和技术壁垒的存在,我国医药制造业产业安全现状不容乐观。
医药制造业对外依存度分析。第一,产业进出口依存度。近年来,中国医药制造业进出口发展迅猛,进出口依存度不断提高。2011年,医药品进出口总额达231.4亿美元,同比增长23.5%,增速较上年同期加快1.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额118.33亿美元,进口额113.08亿美元。
这种局面的出现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全球制药业布局加速转移,部分特色原料药采购转向中国,高端医药品出口大幅提升,2011年由此带来的出口增量约为25亿美元,占总增量的26%;二是我国传统医药品市场份额继续提升,2011年欧、美、日等发达市场增量达28亿美元,新兴市场增量达35亿美元规模,合计占增量的63%;三是部分国产诊疗设备出口向中高端发展,有效打入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①
中国医药制造业对外贸易的高速增长意味着对外依存度的不断增加,也隐含着贸易保护主义带来的产业安全风险。事实上,这种风险已经逐步变为现实。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针对中国医药品出口的国际贸易摩擦已经常态化,表现为如下特点:数量不断增多,2011年,中国医药产品遭遇的贸易救济案件总量超过2009年和2010年发案量的总和②;贸易案件总体涉案产品出口金额较高,调查对象集中于长期竞争激烈的产品,波及多家国内领头企业;主要贸易救济手段从保障措施、反倾销,升级到反补贴和337调查(禁止一切不公平竞争行为或向美国出口产品中的任何不公平贸易行为);贸易保护主义由欧美传统市场扩散至印度、墨西哥等新兴市场国家。由此可见,由于对外依存度的不断增加,贸易摩擦阻碍我国医药品出口的情况已愈演愈烈。这给中国药品制造业产业安全带来一定威胁。
第二,外资品牌和技术对外依存度。目前外资医药制造企业在中国国内占据相当的技术垄断地位。据统计,我国医药制造业技术引进经费支出从2000年的45441万元增加到2011年的54310.5万元,一直处于不断增长的状态。③我国医药制造企业相比国外跨国企业,技术水平仍较为落后,对外资企业存在一定的技术依存。
医药制造业受FDI影响力分析。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外资对医药制造业的投资也在迅速增加和膨胀,2000年至2011年,外资对中国建成或投产项目由46个增加至93个,投资额由18.75亿元增加至121.51亿元。④
目前,外商独资和中外合资是医药制造业利用外资的两种主要形式。从利用外资合同项目的角度来看,两者所占份额均为45%左右;从实际利用外资金额的角度来看,利用外资情况呈现非常明显的独资化趋势:外商独资企业所占份额由2001年的37.8%上升到2011年的81.2%。⑤与总体规模相对应,医药制造业利用外资的各项指标在全国所占比重较小。2006年~2011年,医药制造业外资合同项目占全国的比重从1%左右下降至0.5%以下,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占全国的比重始终处于0.7%~1%之间。2011年,医药制造业外资合同项目数继续减少,但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增加,医药制造业外商投资合同项目119个,较上年同期减少10个,占全国的比重为0.43%,比重较上年同期缩小0.04个百分点;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7,738万美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4,891万美元,占比较上年同期扩大0.04个百分点⑥。
尽管医药制造业利用外资的各项指标在全国所占比重较小,但其外资实力不可小觑。《财富》杂志2011年公布的世界500强企业中有十家医药企业目前已在华投资建厂,平均资产利润率达到16.8%。2001年医药行业外资企业按不变价计算的工业总产值占整个医药行业总产值的16.07%,但出货值仅占全部医药行业出货值的26.72%,这一指标在2000年仅为7.65%⑦。可见外资企业在我国投资的主要目的已经从开发市场逐步转向作为制造业基地。
医药制造产业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产业安全涉及的影响因素可简要归为要素禀赋、市场需求、政府行为、产业国际竞争力和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等。
要素禀赋。产业要素包括人力资源、自然条件、技术能力以及资本等,任何一个产业所在区域的要素条件,决定着产业体量的增减,进而也对区域内产业发展前景、产业安全及竞争情况产生重要影响。当然,因产业不同,产业要素间的重要性也不尽相同。例如,中国传统民族医药产业更依赖于中国的自然条件要素,中国幅员辽阔、生态环境复杂、生物物种丰富等有利的自然条件使得中国在传统民族医药领域具有绝对优势,而偏重于化学药品的西药制造业,更倚重于技术能力和强大的资本来提高竞争能力,扩大竞争优势。
市场需求。对于医药制造业来说,市场需求可以分为本土需求和国际需求。技术差距贸易理论认为,国内市场需求影响着创新产品初期比较利益,新产品的出现一般是在国内销售之后,在一定的销量和生产规模基础上,以出口方式打入国际市场。因此,本土需求对于医药制造业产业安全来说,是医药制造业的发展基础和动力,而国际需求则是未来医药制造业腾飞的重要渠道。尤其是在本土市场空白时期,本土企业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能够更早地占领市场,进而保障相关产业安全。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情况下,通过进入国际市场来扩大销量和生产规模,进而可取得更大的发展。
政府行为。在钻石模型等众多市场分析模型中,政府常常被视为外生变量参与分析。但由于中国特定的市场经济情况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政府行为对于产业安全的影响十分重大。在中国,政府部门作为产业政策的制定者,其任何微小政策变化都严重影响着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而对产业安全产生影响。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各国政府更加重视产业政策的制定,从而保障本国产业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并谋求新的发展。就医药制造业而言,其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又是技术密集型产业。由于本身的公共产品属性,该行业必然会存在市场失灵情况,因此政府宏观调控必不可少。而跨国公司因其技术优势和市场控制能力,对中国医药制造业产业安全的影响不言自明。因此,当国际跨国医药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或市场话语权的过程中无所不用其极时,中国政府行为对于医药制造业产业安全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力。
产业国际竞争力。经济全球化使得产业竞争无疆界,一个国家的产业不再是一个封闭、稳定的市场,产业下的各个企业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其他国家的相关企业展开竞争。而医药制造业的产业竞争,不仅决定于一个国家的要素禀赋、市场需求和政府行为,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于其相关产业的创新和升级能力。政府对于国内市场的政策性保护固然能够保障国内医药制造业暂时安全,但从长远来看,过多的政策性保护很有可能导致国内医药制造业创新能力下降、发展速度缓慢,最终与国际医药制造业发展进程脱节,进而导致产业竞争力丧失,从而威胁产业安全。因此,要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就必须提高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强,则相关产业的竞争力就会显著提高,也就保障了产业安全。因此,在强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过程中,应该着重强调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中国医药制造业的自身研发能力、独立创新能力和本土创新能力。
我国医药制造产业安全对策建议
优化医药制造业发展环境。医药制造业的产业安全与国家安全息息相关,医药制造业是与中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卫生水平的提高息息相关的产业。目前而言,国家对于医药制造业的扶持力度仍需加大,医药制造业的市场环境和投融资环境也亟待提高。
规范药品层级,完善招标政策,建立公平、良性发展环境。中国医药制造业由于起步晚、发展慢,造成了中国医药市场对药品层级认识固化,市场对于国外药品和合资药品的认可程度远远高于国内产品,这就造成了在药品招标过程中,药品分层情况明显,国外药品和合资药品所在层级高于国内药品。由于国内市场对于原研药品的推崇,原研药品的价格远远高于国内同品种同剂型的产品。这种不公平会极大限制国内医药制造业的发展,应该对市场药品层级进行明确规定,对于药品招标等政策制定方面加以完善,使得国产药品企业能够得到公平对待,得到良性发展。
完善税收政策,健全税收体系,促进医药制造业发展。从税收方面来看,应当扩大国家高技术性质医药制造企业15%优惠所得税率的范围,对于制药技术转让所得税施行免征或减征,增强中国医药制造业技术水平。完善医药产品出口税收政策,适当提高国内医药企业医药领域产品出口退税税率,增强中国医药制造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同时,对主要投资于医药制造企业的创业风险投资企业,实行投资收益税收减免或投资额按比例抵扣应纳税所得额等方式,促进中国医药制造业融资环境的完善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提高医药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医药制造业自身核心技术的多寡决定着制药企业在市场竞争过程中的成败。医药制造业核心技术的积累,需要提高医药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而医药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需要依托人才的积累、创新体系的建立和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建立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中国医药技术的创新,大多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主,由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成果更多的是以研究为目的,缺乏与产业和市场的结合,其成果常常出现规模化推广难度大等诸多问题,与国际、国内市场严重脱节。中国医药制造企业应以优良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吸引国内外医药人才的加盟,加强与科研院所及高校的合作,以联合培养等方式为自身企业发展培育优秀人才,实现完整科研队伍的打造和科研人才的积累,改善激励机制,建立完善的自主创新体系;在增强自身科研队伍建设的同时,加强与科研院所和高校的沟通合作,形成以企业为中心、市场为导向的创新体系建设。
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知识产权的保护是发展医药制造业的必备基础,也是医药产业安全的重要保障。加入WTO之后,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有所成就,但以国际标准来看,仍存在与国际惯例相违背、知识产权意识淡薄以及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等诸多问题。因此,提高医药产业的经济效益,增强医药企业国际话语权,需要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法规体系,进而推动中国医药产业技术创新,维护医药企业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障中国医药制造业产业安全。
提升医药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中国医药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除了自主创新能力以外,还包括医药制造业的产业结构和产业聚集度以及重点医药品种的开发及推广。从目前情况来看,中国医药制造企业的规模普遍不大,产业聚集度较低,很少形成规模化经营。医药制造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其形成产业集聚有利于资金和技术的高效利用,实现了资源的最优利用,进而实现利润最大化。而产业集群则是产业集聚的进一步丰富发展,以医药制造业为中心的产业集群,可以包含科研院所、大学、金融机构、投融资型企业及政府等诸多相关要素,这种产业集群可以实现中心产业的迅速发展,同时带动相关要素的进步。
因此,在当前形势下,政府应在市场化的基础上,通过政策引导,根据各地区医药制造业发展现状,实现医药制造业产业的整体布局,调整医药制造企业的产品结构,实现产业整合,促进产业集聚。因地制宜的在相关地区建立相应的医药工业园区及产业基地,加大产业资源整合,实现医药产业的优化与重组。同时,政府应当高度重视产业集群的培育,通过政策引导促进科研机构、高校及金融企业等配套要素加入产业园区,实现产业集群综合管理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医药制造业产业链招商引资、投融资环境和创新能力将有更进一步的飞跃。
发挥医药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发挥比较优势,加大对生物制药领域的支持力度。中国生物工程技术目前发展迅速,生物制药有较好的发展基础,部分技术已跻身世界前列。中国应以生物医药为中国医药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加大资金等要素投入,促进技术创新,建立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实现生物医药创新成果向生物医药产品转化。与此同时,以生物制药技术带动化学制药和中药技术改造,实现跨越式发展。
突出特色,加大对传统中药领域的开发力度。随着传统中药文化向欧美国家传播,中国传统医药越来越受到欧美国家的重视和认可。中国的针灸、中药等中国传统医药开始取得一定国际市场,中医诊所逐渐出现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因此,中国医药制造业要重视中国传统医药的推动和发展,发挥中国在传统中药和民族医药方面的优势,结合西方医学,实现具有特色的中国传统医药制造业的发展,提升中国医药制造业的竞争力,从而维护中国医药制造业的产业安全。
(作者分别为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产业安全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北京产业安全与发现研究基地博士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后)
【注释】
①数据来源:海关信息网。
②代晓霞:“中国药企迎来空前战略机遇期需关注三大挑战”,《望》,2012年10月22日。
篇2
关键词: 企业 市场营销 风险
海洋中的狂风巨浪制造了无数悲剧,使今天的人们仍然记忆犹新。商海中的诡谲多变,酿成一件件商海悲剧,令当今的人们闻之胆颤。市场的难以预测,竞争对手的精明强干,“上帝”的不断变化,形形的陷阱与圈套,淘汰着一批有一批失意者,他们就像猛然间遇到没有预测到的暴风雨一样,被无情地吞噬进黑沉沉的海底,而大海却如同往常一样,仿佛什么也没发生。但海毕竟有海的魅力,蓝色的诱惑和彼岸的神秘吸引着无数不甘平凡的人,他们毫不犹豫地纵身海洋,想到里面探个究竟。营销风险从人们投进商海的一刹那,就紧紧盯上了人们,尤其是近年来市场营销风险与日俱增,严重制约着企业的经营活动,也困扰着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因此,对营销风险进行有效分析处理变得尤为重要。营销风险的大小本质上决定于这种不确定性导致蒙受损失发生的概率及其后果的严重性。既然营销风险有可能带来损失,那为什么我们还要崇尚拥抱这种风险呢?这充分说明在营销风险表现为损失不确定性这个特性后面,还隐藏着获得巨大利益的可能性。并且,所承担的营销风险越大,可能获得的风险价值就越大。
一、市场营销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
1.市场需求变化的客观性,是导致市场营销风险客观存在的首要因素。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发展和完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愈来愈受制于市场需求。而市场需求则是一个不断发生变化的不可控因素。 我国企业所面对的市场需求, 已经由数量型需求转变为质量型需求,并且正朝着个性化需求演进。市场需求的这种变化,一方面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又进一步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当企业市场营销活动不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时,就会产生营销风险。 市场需求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变化、由数量型向质量型变化、 由群体共同性向个体独特性变化,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趋势,不充分认识其客观性,并努力调整市场营销活动,就不可避免地产生营销风险。
2.经济形势与经济政策变化产生市场营销风险。我国经济二十多年来的方方面面,无一不在快速变化中,并继续快速变化着。中国业已成功加入WTO。 所有这些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并决定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如果再考虑国际重大事件的影响,那这种影响变化将更大。 当某种变化呈现不利因素时,就会产生营销风险。 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导致了经济形势及市场需求发生变化,进而也会给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带来风险。
3.科技进步是导致市场营销风险的又一因素。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 在以电子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上产生的网络营销对传统营销带来的冲击是十分猛烈的, 目前我国网络营销还处在起步阶段,但2006年电子商务交易额已达2600多亿美元。可以这么说,不懂网络营销,可能就会使企业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地,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企业的营销组织结构、营销人员结构、营销战略与策略、营销的方式和方法等,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进而导致变革“变革不仅意味着新的机遇,更意味着风险。
4.外部的其他因素。 政治因素、军事因素等都会间接产生市场营销风险,如”9.11“事件引发的美国对阿富汗的战争,以及由此导致的美国经济由上升转下滑,间接地影响了一些企业的市场营销结果; 国家内部的政局稳定与否,国家与国家间的外交与合作关系等,也都会影响并产生国内市场营销风险和国际市场营销风险。
5.法律风险。在我国涉及企业营销的法律法规,主要有广告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计量法、包装法、专利法、合同法、商标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对企业的行为进行约束,如果自觉或不自觉的违反,风险就会降临。除了以上法律法规的约束可能给企业带来风险外,还有执法风险,主要体现在企业的知名产品或品牌被不法商家假冒。但由于多种原因,假货却屡打不绝。 假货的存在,不仅影响了企业产品的销售收入,更主要的是假货的质量无法保障,一旦发生质量问题,消费者就会归罪于企业,影响企业品牌声誉。 这种风险企业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6.企业规避风险管理机构不健全。操作程序不规范。制度执行不严格,管理出现漏洞。
7.市场营销人员缺乏分析识别能力和风险防范意识,销售工作依靠关系、熟人、机会等,具有随意性和非连贯性。
8.企业市场营销风险防范措施不力,造成不良账款的隐患。
9.营销行为不适应迅速变化的市场需求,重销售轻回款,放松了对客户资信的管理,致使企业不能及时收回货款,应收账款日积月累逐年增长,给企业带来经营风险。
二、营销风险控制
营销风险控制是指在营销风险识别和风险衡量的基础上针对企业所存在的营销风险因素,积极采取控制措施,以消除营销风险因素或减少营销风险因素的危险性。营销风险控制的方法主要可归纳为:营销风险避免、营销损失控制、营销风险转移和营销风险自留。
1.营销风险避免
篇3
这是一个中国医药工业转型的时代,这是一个中国医药企业必须进行抉择的时代,回归我们的主业,看清我们生存的根本,才能在未来的征途中形成我们自己的市场竞争优势,形成我们自己的营销特色,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渐行渐远。
一、 医药市场发展回顾
波澜壮阔三十年-医药营销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的医药产业也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经历了从僵化的、缺乏竞争的国家计划统购统销,到市场开放初期的无序竞争,再到从竞争中逐渐走向规范有序的发展过程,我国医药产业的整体水平有了大幅提高,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
自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医药行业从计划经逐步过渡到市场经济以来,其发展历程大概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初始阶段
从1980年到1990年,称之为中国医药行业发展的初始阶段,在这个阶段医药行业从计划经济逐渐转为市场经济,由于社会经济形态的变革和发展,我国对外资企业采取请进来的政策,许多合资企业开始进入中国的医药市场,以天津为开端,史克、史瑰宝、杨森、辉瑞等纷纷进入中国市场。
发展阶段
从1991年到1996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更多的外国医药企业涌入中国市场,专业化的营销队伍在不断扩大,这时国内的一些大中型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也在改变经营思路,学习合资企业新的营销理念和管理体系,引进人才,发展和扩大经营规模。
无序阶段
1996年OTC概念正式出现,从1996年底开始,零售与医药代表的分工逐渐产生并日趋明确,随着医药代表在药品销售中作用日益凸现,为行业高额利润所驱动国内外投资不断涌入医药市场,各种形式的合资药厂层出不穷,国内药厂也重新包装上市,行业精英大规模流动,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促销的手段五花八门,比如带金销售,礼品捐赠等,医药行业的风气发生变化,医药市场比较混乱。
调整过渡阶段
从2000年开始,国家花大力气整顿医药市场,前后出台了国家药品管理法、医疗社会保险、大病统筹、医疗保险、政府采购等政策和措施,从源头(药厂)、通路(商业)、终端(医院、门诊和零售药店)三个方面分别整顿,并且对医疗保险、社保、医院药品的收入百分比等进行控制。中国加入WTO后,随着部分原有投资的退出和新投资的进入,医药行业进入理性发展阶段,行业内部掀起整顿浪潮,资本的力量开始发挥作用。
和君咨询医药事业部认为:在整个行业发展历程中,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所形成的市场需求,构成了医药产业发展的驱动要素;国家在不同时期出台的产业政策、监管法规和技术标准,构成了医药产业发展的规范要素;一次次的技术创新构成了医药产业发展的支撑要素;而各种资本力量构成了改变产业格局的变革要素。
医院强势引发渠道变革
由于我国医疗资源配置明显失衡,优质医疗资源集中在大中城市的综合性医院和教学医院,因此这些医院的自然垄断地位得到了极大的强化;再加上医疗服务及医药需求严重缺乏价格弹性,医疗机构便具有了更大的能力将医疗服务价格抬高到边际成本之上,并扩大患者需求,以谋取尽可能大的经济收益。在中国,尽管市场化改革已经二十多年,迄今为止国内93% 以上的医院和卫生院却仍然是公立的,这种公立医院一统天下的局面完全是行政管制导致的“高进入壁垒”所致。这些行政管制使得公立医院在自然垄断之外又获得了很强的行政垄断地位。
另外,医保定点医院几乎全部是公立医院,定点医院的确定既有“一次定终身”的特征,又有市场分割的特征(即一定地域内的患者只能到所在区域内确定的几家医院就诊),这一制度显然再次为公立医院创造了行政垄断地位。
双重垄断使得公立医院在医疗服务市场上的垄断地位相当强大,除此之外,由于行政管制开设的绿色通道,公立医院在医疗服务供给上的这种垄断地位又延伸到了药品零售业务上。在这种情况下,国家为打破医院的强势垄断,进行了多次的药品流通体制改革,意图通过渠道结构扁平化和严控医院价格来降低强势医院带来的医药高价。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药品流通体制改革的初衷是为了切断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与药品购销之间关系、挤掉药品价格虚高部分水平、砍杀一批管理不规范质量低劣的医药和经营企业,最终目的是让人民群众看得起病,吃得上安全药。
每一次变革,都是医药产业价值链的打破与重组。我国多次药品流通体制改革的关键词无疑就是“招标采购” 、“快批、快配”、“平价药房”与“连锁”。
招标采购作为一种理想的竞争手段而引入到医药行业,是药品流通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其目的是通过公开、公平、公正、透明的操作来解决虚高定价,制止药品购销活动中的不正之风,以向患者提供质优价廉的药品.目前,国家对药品的招标采购正加速集中到省一级,未来的药品招标采购会逐步规范。
医药“快批”和传统的商业流通模式相比具有很强的区域适应性,节省了采购各个环节,并且实现了现金交易,是一大进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商业业态获得了长足发展,全国各地的“快批”遍地开花,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代表性企业九州通公司甚至在2005年完成了110亿元的销售额。但由于“快批”是坐商,无法走出去对各类终端进行全方位服务,这种商业业态逐渐也凸显了其弊端,这种情况下出现了“快配”。“快配”则是“行商”,它能够按照下游客户的需求,在规定时间内把药品快速配送到指定地点,这让下游客户减少了风险,提高了奖金周转速度,从而实现利润增加。目前很多快批公司在向快配转型,以适应市场的需求。
“平价药房”被视为最有实力对抗医院高药价的一大利器。平价药房的“平价”秘密在于砍掉了二级批发商,直接找一级批发商谈,变“两票”为“一票”。在批发商这个环节上,一个公开的规则就是“量越大越便宜”,“现金支付相对便宜”,携销量优势和现金优势的平价药房可以直接要求减少加价率,同一个品种,一般的批发要加10个点,但平价药房可能能够拿到只加2个点的价钱,给自己腾出让利的空间。在这个环节上,平价药房可以比别人多10~20个点的让利空间。但情况不仅仅限于此,让平价药房有底气比别人便宜20%甚至45%的筹码就是——有时可以将批发商这个环节完全砍掉,直接从总商甚至是厂家进货。直接从总或者厂家拿货,一是损耗和退货方便,二是利润空间高,而且比在批发商那里多5%~8%的进货差价,另外,年底厂家还会根据销售业绩进行利润返点,一般是销售金额的5个点,甚至更高,这就是为什么以出厂价销售,平价药房还有利润的原因。平价药房正式成为一种主流的医药零售业态,对药品流通链条发起一波又一波冲击。
药店依靠政府的连锁扶持政策和原来国企的资金实力和背后医药公司的背景,药店大规模跑马圈地,并迅速开始连锁化经营。形成较大的门店数量和销售规模从而赢利。其主要特点是依靠连锁药店的大规模购进压低采购价格,以及门店数量众多而收取包括广告位陈列位及住店促销管理费等各种营业外收入赢利。这一时期,进销差价在赢利中比例减小。以药品超市形式低价吸引大量客流,以平价为竞争利器、以大卖场多品种大幅度提升单位顾客的购买量,以及多元化销售其他非药类产品,收取住店促销费用等各种非营业利润等手段。这一阶段开始了连锁药店民营化进程和真正的洗牌以及集中度的进一步提升。目前大多数药店在经历了平价洗牌后,价格基本见底,盈利能力剧减,尤其是价格竞争导致吸客的品牌产品和普药基本没有利润,或者毛利低到不够经营费用。于是不约而同,连锁药店开始了各种各样的高毛利主推赢利模式。这一赢利模式的特点自营高毛利品种、自有品牌产品、贴牌品种出现为主要标志。
市场竞争带来模式创新
随着中国医药事业发展渐趋成熟,相关法律日益健全,医药市场不断规范,体制改革逐步深入,再加上入世后,外国医药企业对国内市场的冲击,医药啊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我国医药企业开始在运营模式上进行创新,以期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并与同行一较高低。
医药企业的模式创新主要体现在技术创新,市场开拓创新和管理创新。
技术创新
医药企业的技术创新主要体现在新产品、新剂型、新工艺及新的给药方法等。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我国医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薄弱,处于国内市场的无序竞争及国际市场无法立足的尴尬境地,如何尽快完成由模仿到创新的转变已成为决定我国医药企业未来命运的关键问题。选择符合企业自身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也就是从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出发,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比如产品创新上,企业一定要选择与自己的能力相匹配的创新模式。恒瑞、天士力等一批本土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走在了前列。
市场开拓创新
药企的营销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模式营销,很难说哪种营销模式是最好的,只是哪种营销模式适合你,别人成功的模式你照搬过来却未必有效。因此,变革创新是市场营销的永恒主体,没有固定的模式和永远适用的营销策略,有的只是差异化的一地一策、甚至是一店一策地去深耕细作营销市场。
管理创新
医药工业的技术创新相当重要,相比较而言,医药企业的管理创新往往被忽视。管理创新的目标很宽泛,包括生产要素创新、管理制度创新。前者是指进行社会生产经营活动时所需要的各种社会资源,主要包括原材料、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等,后者涉及体制、机制、经营管理等层面的问题。
创新企业给我们的启示
中国医药产业正面临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历史时刻,按照适者生存的基本法则,企业必须创新。创新从本质上讲就是一种变化,而企业变化的目的是为了适应变化的环境。但是这种变化是一种渐变,而非突变。它是倚重于企业原有的基础资源和能力进行的,而不是完全凭空嫁接的。恒瑞医药走的是仿创结合的道路,天士力把传统中药复方制剂变成了现代人易于接受的服用方便的滴丸剂型,葵花药业则持续的营销创新获得十年的稳步发展,九州通选择了市场的空隙却把它做成了一片蓝海,先声药业以资本利器为自己获取优质的产品资源,蜀中通过全面的管理创新获得了进军第三终端的胜利。总而言之,企业如果要创新成功,就不要盲目复制别人的成功模式,而必须根植于自身的特点来进行变革。
医药企业面临的营销困惑
近年来,随着各种行业政策的出台、医药行业同质化竞争的加剧、合资及外资药企的进入和新医改的推行,整个医药行业进入了一个非常时期,业界人士都在感叹市场难做。事实上,我国的医药市场正处于一个繁荣过后的政策调整期。在中国医药企业众多、产品同质化严重的市场环境下,营销创新变得异常艰难,领先市场的时间正在缩短,成功经验往往成为明日黄花。在此形势下,如何面对药品营销中的市场困局,寻求有效的破困之策,成了众多医药企业的当务之急。
综合来看,医药企业面临的主要营销困惑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药企营销思路困扰
根据GMP认证对生产、仓储和管理进行了改造后,一大部分企业仍处于临产品结构不合理、产品附加值低、运营资金紧张和市场拓展无力等境地,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苦苦支撑着内忧外患的双重考验。怎样度过资金难关?如何提升销售业绩?是在一级市场坚守到底,还是到二三级市场另辟天地?是继续大量申报仿医药品低价竞争,还是研发新药通过差异化发展扩大市场范围,抑或是通过委托加工方式解决产能闲置?很多药企业苦寻无策。
进军终端的困惑
终端为王的提法和国家相关政策对社区和新农合的支撑促使很多医药企业进军终端,以图通过自建网络掌控终端的方式来反控市场和渠道。自建营销网络这种模式也曾经造就了很多医药企业的成功和辉煌,但是大多数医药企业所面临的问题是管理成本居高不下,管理队伍难以维系,成本的泥沼导致很多医药企业都茫然和彷徨。
渠道环节无力掌控
由于国家对流通体制进行多次改革,我国医药经销渠道的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个省招标配送的指定,医药商业集中度正在进一步提高,全国性物流企业、跨区域物流企业和区域强势物流企业业正在蓬勃发展,医药流通业的区域寡头垄断格局将逐步形成。既往的传统物流体系被打散:经销商低价销售、折价出货、价格倒挂和冲窜货成为一种常态,渠道客户和终端客户忠诚度不断下降,市场人员怨声载道。医药企业是继续用“堵”的方法去治标,还是用“疏” 的策略去治本?如何与跨区域的分销商密切合作实现销售的有序增长?
药企面对市场倍感乏力
因为受到降价、招标和新医改等因素的影响,整个医药市场显得动荡不安,市场运作难度越来越大,随着国家对社区和新农合的投入,第三终端市场似乎成为了药企的新的蓝海,但是很多药企在第三终端试水后纷然铩羽而归。一些生产OTC产品的企业企图通过扩大对药店的投入来拉动OTC的销售,但是促销费用的上涨也让otc企业叫苦不堪。从医疗市场的份额分解来看,医院市场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但是由于国内医药企业对产品的研发和质量控制乏力,导致大部分医院高端市场配置医药企业少的可怜的营销资源?这些都成为医药企业心中的痛。
既往的销售模式失去昔日的作用
以前很多医药企业为了减少市场投入,采取了总总经销的商业合作模式,简单的模式虽然管理起来很是经济,但是现在随着市场的变化和政策的变化简单的总经销或总模式已经失去了昔日的辉煌,企业单一的依靠总经销或总模式无法完成对市场的有效覆盖:总经销商或总商只对自有网络内的销量大、利润高、货款安全的网内客户进行覆盖,对网络以外的客户无法企及,导致产品在当地市场上的成长遭受了无情的扼制;渠道过长,市场信息反应缓慢,层层加价,导致最终零售商的利润空间不大,没有分销兴趣甚至拒销该产品。医药企业将所有的希望和寄托全都放在总经销商或总的网络里,总经销商或总会借此提出很多不合理的要求,医药企业被辖制的没有办法,只好殚精竭虑的满足其要求,哪怕销售利润已经捉襟见肘。这样做法是医药企业在对市场进行豪赌,赌的是企业的未来和希望。
既往的销售模式还有就是招商。现在,招商再也不是企业资金回笼的有效销售模式。从现在的招商情况来看,招商类广告的急剧减少、招商会和药交会成交额急剧下降。2005年《药品差比价格规则(试行)》办法实施,“规则”中所称的药品差比价,是指同种药品因剂型、规格或包装材料不同而形成的价格之间的差额或比值。如果这一制度真正实行起来,这些药厂就很难再钻空子了。改换了不同包装、规格或剂型的同种药也能测算出最高价。在新的价格管理政策下,以改剂型、规格和包装材料的招商方式要想成功几乎不可能。传统的招商模式已经跟不上新的医药时代的要求,其缺乏竞争力的形式已越来越不能承载现代医药企业的招商需要,中国的医药招商已经进入市场细分招商为主要特征的招商时代,因此,药企期盼有新的更为有效的招商模式出现。
医药企业的营销困惑总结:
现在医药企业是有较好的产品,但是缺乏被市场和消费群体认可的商业卖点和医学卖点;虽然有销售队伍在市场上奋力拼杀,但是由于缺乏管理和缺乏品牌支撑,市场份额获得极少;虽然已经洽谈了和签订了很多协议客户,但是疏于对客户的分级管理;市场上海量的信息传递到公司,都被搁浅或埋没,没有有效的利用和分析。
二、医改催生市场变局
我国新医改进程
2009年:开始在全国统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从2009年开始,逐步在全国统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实施规范管理。定期为65岁以上老年人做健康检查、为3岁以下婴幼儿做生长发育检查、为孕产妇做产前检查和产后访视,为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疾病、艾滋病、结核病等人群提供防治指导服务。
2009年:公立基层医疗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
2009年初公布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不同层级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使用率由卫生行政部门规定。从2009年起,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其他各类医疗机构也都必须按规定使用基本药物。
2009年:在校大学生全部纳入城镇居民医保范围
2009年全面推开城镇居民医保制度,将在校大学生全部纳入城镇居民医保范围。三年内,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城乡全体居民,参保率均提高到90%以上。用两年左右时间,将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纳入城镇职工医保,确有困难的,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参加城镇居民医保。
2010年:城镇医保和新农合补助标准每人每年120元
2010年,各级财政对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并适当提高个人缴费标准,具体缴费标准由省级人民政府制定。将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最高支付限额分别提高到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6倍左右,新农合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倍以上。
2011年:城镇医保基本实现市(地)级统筹
国家将规范基本医疗保障基金管理。新农合统筹基金当年结余率原则上控制在15%以内,累计结余不超过当年统筹基金的25%。提高基金统筹层次,2011年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基本实现市(地)级统筹。
2011年:基本医疗保障全面覆盖城乡居民
到2011年,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城乡居民,基本药物制度初步建立,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得到普及,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取得突破,明显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国家新医改政策
新医改方案可以基本概括为一个目标,四大体系、五项改革和八项支柱。
一个目标: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四大体系: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四位一体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四大体系相辅相成,配套建设,协调发展。八项支柱:完善医药卫生的管理、运行、投入、价格、监管体制机制,加强科技与人才、信息、法制建设,保障医药卫生体系有效规范运转。在新医改的实施过程中,从2009年到2011年,首要工作是重点抓好五项改革。一是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二是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三是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四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五是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为保障上述五项改革,3年内各级政府预计投入8500亿元,政府的医改财政投入兼顾供方和需方,各占一半左右。具体流向见下表:
新医改对医药市场的影响
新医改是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复杂而系统的工程,涉及到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采购、流通管制、和医疗保障等多个协同领域的架构建设和系统协调,需要政府各部门和国家保险体系协同作战、稳步推进。新医改正快速向我们走来,医药工业企业和医药商业企业都要必须高度重视,仔细研读政策,积极参与到其中来,根据新医改的实质性推进对行企业战略进行调整和营销模式转型,只有这样才能抓机遇,获得生存和发展的可能,否则将有可能在新医改进程中被边缘化,最终逐渐失去生存的基础。新医改到底会对医药行业的发展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带来哪些影响?我们站在医药工业和医药商业的角度进行分析和预测。
第一是药品需求总量上升。随着覆盖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体系,以及农村医疗服务体系和城市社区医疗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将会得到基本解决,被压抑的医疗服务和药品需求逐步释放出来。据初步测算,到2010年,医改带来的药品增量至少在1000亿以上,加上行业自然增长部分,预计未来3-5年医药行业的年增长率不会低于20%。需要说明的是,医改增量并非全行业平均受益,大部分会消化在医疗服务市场,受益最多的还是面向医院以处方药销售见长的外资企业和部分国内企业。
第二是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建立健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基础,以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医药产业、提高药品生产流通企业集中度、规范药品生产流通秩序、完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加强政府监管为主要内容,建设规范化、集约化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执业药师制度,保障人民群众安全用药。显然医改会对医药工业和医药商业构筑更多更高的政策门槛,企业如同鲤鱼跳龙门,生死两重天,加之政府监管、市场竞争和资本并购等因素将会加速优胜劣汰,推动产业集中和竞争升级。
第三是规范药品市场秩序。深化公立医院改革,解决“以药补医”是关键,其中补医的概念应当更深刻地理解为补医院和补医生。虽然目前还没有提出详细的解决办法,但就其结果来看,它会有效遏医药品价格上升,打击贿赂营销行为,促进医药行业在阳光下健康发展,各个企业在公平竞争的环境中提高质量、降低价格,规范营销行为,净化市场环境,药品生产流通秩序得以好转。
第五是市场结构发生变化。通过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大力发展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医疗市场的结构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得到明显提升,最终形成结构合理、分工明确、防治结合、政策适宜、运转有序,包括覆盖城乡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各类医院在内的医疗服务体系。通过改善医疗服务能力、降低收费标准、提高报销比例等综合措施,引导一般诊疗下沉到基层,逐步实现社区首诊、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可以预测医改将会推动医疗市场(包括城市医院、社区和农村医疗)和零售市场(药店)逐步走向规范,社区和农村基层医疗市场快速发展,而城市医院的市场垄断地位将会逐步下降,零售药店可能会以社区为中心进行结构调整与资源优化,市场总量短期内变化不大,连锁、平价和服务代表其未来发展方向。
第六是产品结构发生变化。通过对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改革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推进医药科技进步三部分内容的研读,可以预测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药品、原研新药和专利药品将会获得更大的市场空间,而仿医药品将会受到价格因素的极大限制,难有作为。未来医药市场将会形成普药、新药(专利药品)和OTC品牌药共掌天下的基本格局,其中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产品进入绿色通道,得以快速成长。
综上所述,医改带给医药行业的影响是重大而深远的,即有机遇,也有挑战,医药企业只有高度关注、积极应对,及时作出战略调整和营销模式转型,才有可能在医改进程中抓住机遇,规避风险,推动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新医改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面对新医改的逐步实施,医药行业面临着一次空前的大变革,并购重组、行业洗牌,企业改革、技术更新和政府管控成为未来医药行业的主旋律,新医改后未知的预期和新资本加盟医药行业等因素,很多医药企业纷纷启动了组织变革,资本并购、规模化生产与成本领先、发展战略调整、产品结构调整、营销模式创新等成为行业内屡见不鲜的竞争手段。这是充满机遇的时代也是充满挑战的时代,外部环境不仅带来巨大政策风险,同时也蕴含着巨大的市场机遇。
从新医改方案来看,要先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推行基层医疗单位首诊制,大病患者在医生指导下转诊,这样高端医院和基层医院都会在国家医疗保障体系内发挥各自的作用。药品供应领域,在政府加强投入的前提下将建立基本药物目录,以达到广覆盖的目标,重点加强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在这种情况下,未来的医药终端市场将呈现两极分化现象:以三甲医院为代表的高端市场和由城市社区、农村医疗机构组成的基层市场。高端市场中创新药所占比例将逐步提高,而基层市场将是基础用药和常见病用药的主要市场。
医药行业将重新洗牌
在新医改方案中,涉及药品供应的有三方面:一是制定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二是建立基本药物的生产供应体系,实行定点生产、定点配送;三是城市社区医疗和乡镇以下医疗机构全部使用基本用药目录品种,其他医疗机构也要将基本药物作为首选药品明确使用比例。基本药物实行定点生产和定点配送将利于国有的医药企业和以前国有的流通企业,虽然很多流通企业已经民营化,但是,这些蜕变的民营企业依然把控着中国医药流通行业的主流渠道,未来也将成为中国指定配送的主流。
医药市场扩容
新医改的主旨在于加大财政投入,完善我国医疗保险体制,建全我国医疗服务体制,以及规范和促进我国医药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新医改带来市场扩容 预计药品市场将增近2000亿。这对于我国的医药行业将带来长期深远的利好。我国参加城镇医疗保险人数一直在逐渐增加,2007年急速增长了40%,目前城镇医保的覆盖人数已经达到2.2亿。可见,在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后,医保扩容趋势已明显加快。
直接的医疗保险增量,将以杠杆效应拉动医药消费需求的增加。医疗保险只占医药消费的一定比例,其间接带来的医药市场增量将更加可观。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医保投入的增加将刺激压抑许久的消费需求,改变人们的医疗消费习惯。从以往“小病不看,大病去医院”的观念,转变为生病就去就诊,先去社区医院或新农合定点医院,大病转向大医院,从而带动医药消费的全面升级。
新医改也将带来医疗硬件设施的增加,尤其是改善乡镇和农村的医疗设施。预计国家和地方政府直接给二级市场增加的设备投资就达到67.71亿元,惠及的医疗机构数达到2.47万。这将更加有利于乡镇和农村医药市场的发展,从而间接带动乡镇二级市场的扩容。
普药市场迎来春天
普药生产企业一直在成本和覆盖上煞费脑筋,现在,根据新医改对基本用药目录的强化,普药企业将迎来希望的春天。对于普药生产企业来说,最为关心也就是基本药物目录。基本药物目录中的产品一般是仿医药,而仿医药往往就是一个品种多家企业甚至几百家企业在生产。所以基本药物目录的众多品种也成了各普药企业竞争的目标。近2000亿的药品市场扩将会直接利于以第三终端为主要市场的医药企业。但新医改给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在机遇和挑战面前,如何发展也成为普药企业最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由于定点生产药品不实行集中招标采购,直接入围候选品种供医疗机构采购,这将带来市场格局改变,对于医药企业来说,其产品能否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并成为定点生产企业事关重大。进入目录的产品,如果是独家或者垄断产品,就会有一定的溢价能力和发展空间,而未中标企业将面临较大的生存压力,甚至被淘汰出局。有分析人士表示,基本药物制度将提升普药的市场集中度,拥有较多基本用药品种的大中型医药企业将面临较好的发展机会,而大多数小型普药企业的生存空间将被进一步压缩,由于基本用药用量较大而产品价格相对合理,产品销量有可能出现一次爆发式增长的机会。
强者愈强 重塑市场格局
在新医改的推动下,我国医药企业的市场集中度将会进一步提升。 新医改将给医药行业各个环节带来新格局。在研发领域,国家的新医改财政投入会加大对于新药创制的扶持力度,尤其是对于一些研发实力强的行业龙头企业加大财政补贴。此外,SFDA对新药上市的注册审批开始从严。鼓励专利药、创新药,对制剂的审查进一步严格把关。这对于研发实力强大、产品质量优秀的企业却是利好。因为从严审批新药减少了市场上的很多同类产品的竞争,使优质产品的市场地位不会受到低价劣质产品的威胁,优秀公司拥有了更大的市场份额。
在生产领域,国家对于GMP认证给出了新的更加严格的标准。这使得很多医药企业不得不重新整治自己的生产质量管理体系以适应新的标准,一些原本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达不到标准的企业被迫停产甚至关闭。这些都给行业领先的优质公司带来利好,强者益强。
篇4
关键词:包装;色彩;设计元素
色彩在商品包装上最具有视觉冲击力。它不仅能赋予商品以灵性和美感,唤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而且能增强商品形象的感染力和人们对商品的识别记忆力。包装色彩是以人的联想和对色彩的习惯为依据,并进行高度的夸张和变化,以求新求异。色彩的心理作用是复杂的,而且往往随着国家、地区、民族、等地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色彩是不同波长光线对视觉作用的结果,本无什么“感情”而言。然而,我们生活的环境无时无刻不在通过色彩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大量事实证明,不同的色彩,能对人们产生不同的心理和生理作用,并且以人们的年龄、性别、经历、民族和所处环境等不同而有差别。色彩对消费者会产生强烈的心理反映,使他们产生相应的联想,在色彩运用时应当充分考虑到这一点,下面对常见包装设计的用色作一说明。
1.副食品包装设计的用色:常用鲜明、轻快的色彩。如用蓝、白色表示清洁、卫生、凉爽等;红、橙、黄色表示甜美、芳香、新鲜等;古朴、庄重的复色表示美酒的醇香和历史悠久等。它们对促进食欲均大有裨益。
2.化妆品包装设计的用色:常用柔和的中间色彩,如用桃红、粉红、淡玫瑰红表示芳香、柔美、高贵等;对某些男用化妆品有时用黑色表示其庄重等。
3.儿童用品包装设计的用色:常用鲜艳夺目的纯色或对比强烈的色彩来表示生动、活泼等。
4.医药品包装设计的用色:常用单纯的冷暖色彩。如用绿、冷灰色表示宁静、消炎、止痛等;红、橙、黄等暖色表示滋补、营养、兴奋等;黑色表示有毒;红黑色块表示剧毒等。
5.纺织品包装设计的用色:常用黑、白、灰色的层次关系,在调和中求对比;女用纺织品多用艳丽、优雅的色彩。
在包装设计色彩的应用中,一般要考虑以下几点:
一、在竞争商品中,包装色彩是否很好地反映商品信息,是否有识别性和吸引力;包装色彩在不同市场,不同陈列环境能否充满活力,包装叠放的色彩效果是否好。在科技发达、物质产生丰富的商品经济时代,各种商品琳琅满目,种类繁多,消费者选择的机会特别多。如何从商品包装上使商品在商场上突出并吸引消费者,是包装设计者应该研究的问题。包装的色彩设计是个有效的解决办法,这就要求设计者必须用色独特,能够突出商品的特性并准确传达商品信息。系列化的设计是常用的方法。统一中求变化,变化中求统一,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来吸引消费者。
二、包装色彩能否有效地表示商品的品质与分量。根据不同的消费能力、消费需求,商品产生不仅分种类、大小、还分品质、品牌、档次、使用对象等。可以说前者是商品的粗分类,后者是细分类。包装设计主要研究后者的设计。后者的设计除了用文字说明商品本身的科技含量、实用价值外,更直观的需要通过商品的外包装设计来反映。尤其是色彩的设计。商品专用色在商品包装设计中的使用,能够塑造商品的品牌,增强消费者对商品的印象并便于识别。
三、包装设计色彩能否与其他设计因素和谐统一,并对文字起到很好的衬托作用。包装设计包括包装结构、图形、色彩、版式等设计内容,它们之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光注重色彩,而忽视其他,其包装设计是不完美的。反而忽视色彩的设计,则会影响商品包装的整体设计效果,包装设计的最终目的就很难达到。
包装色彩是否为商品购买者所接受。众所周知,色彩容易引起人们的联想和特定的情感。如在我国,人们特别喜欢红色,红色使人感觉温暖、热闹、兴奋、活波、热情,是一种象征喜庆、美好的习惯用色,常常用作礼品的包装色彩。在味觉,嗅觉、触觉等生理寓意方面,不同的色彩会引起人们不同的生理反应。如,红色给人甜味的感觉,黑色给人苦味的感觉;橙色给人柠檬香的感觉,黄色给人薄荷香的感觉;深色给人厚重的感觉,浅色给人轻巧的感觉。纯度和明度较高的鲜明色,如红、橙、黄等具有较强的华丽感,而纯度和明度较低的沉着色,如蓝、绿等显得质朴素雅。前者可用于礼品、工艺品包装;后者可用于医药品。同时色相的多少也起一定作用,色相多显得华丽,色相少显得朴素。色彩的上述感情作用,能使包装设计色彩更具魅力,能使产品的典型特征更为突出,能扩大和促进商品销售。
篇5
目前的趋势表明,制药企业正在物色数目更少、但规模更大、更加全球化的咨询公司进行临床前期工作。他还宣称,与客户进行内部研发相比,查尔斯•里弗可将药物开发时间缩短3至6个月,实现20%至30%的成本节省。
业界认为,国际药物开发已进入新时期。尽管全球药物市场仍然在金融风暴的阴影笼罩之下,但随着新技术的广泛应用,药物化学研究不断取得进展,以及人类基因组密码破译等因素的影响,世界各国药物开发仍异常活跃,企业新品陆续上市,商家竞争不断加剧。
美国佛罗斯特-沙利文市场咨询公司最近的调查报告说,近10年来制药业在全球获得空前发展,2009年全世界制药业的市场规模约达9500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50%,其中新兴国家市场的贡献占70%以上。
药物开发外包发展迅速
高科技的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使制药业难以应付市场需求的千变万化,即使实力雄厚的企业也不例外。为此,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工业化国家就出现了药物研制开发承包企业。1990年后,药物开发承包快速发展,90年代中期进入。1999-2009年,全世界药品开发承包按药物市场规模累计1500亿美元。尤其是在目前经济危机时期,导致成本压力加剧促使药物研发外包升温。
目前,全世界至少有1600个药物开发承包机构,每家机构的营业额估计达5000万美元。据调查,开发承包贯穿了药物研究与开发的整个领域,这些机构拥有分工细致的专业人才,一般均拥有多项专利,一些较大的承包研究组织往往是跨国机构,甚至还建立了自己的临床部门。
新兴市场国不仅拥有广阔的药物市场,有丰富的药物原料资源,而且拥有数量众多的可供临床药物试验的对象,这些优势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外药业巨头将研发活动转移到这些国家。据对美国的调查,美国制药公司平均每个新药的研发成本从1987年的2.31亿美元增长到到2008年的19亿美元。为了降低成本,企业采取的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把部分研发项目转移到中国、印度、俄罗斯等低成本国家,通过研发外包维持企业的竞争力。通常,接受外包的国家其研发成本仅及美国的1/5到1/10,而且科技人才充足。过去10年,美国制药公司的研发经费以每年9.6%的速度增长,2009年超过1100亿美元,而外包出的研发经费以每年17.3%的速度增长,2009年达到250亿美元。
由于研制速度快,成本低,近年来尤其受到大财团的青睐。随着基因技术等高科技手段的普及,以及药品的个性化市场要求,药物开发外包将成为药商开拓市场的难以取代的途径。事实上,即使在充满了市场风险的金融危机期间,许多拥有特长的企业正在积极寻找下一步的投资目标,这种趋势无疑给国内外包研发企业带来了机遇。
事实上,国际医药业外包研究机构已经追随大型制药企业进入了拥有科研专长的低成本地区,例如中国和印度。国际制药业的经验之谈是:从“分子到市场”要花费10年的时间。事实上,这段过程往往要花费16年,而且其间要投入大量金钱,包括在每种药物获得成功之前失败的那1万多种化合物上的投入。显然,查尔斯・里弗收购无锡药明康德无疑是明智之举,不仅节省下一大笔科研开发支出,更重要的是大大提前了新药进入市场的时间。业界认为,此次收购从一个侧面显示了中国的竞争优势,这种优势不仅体现在医药行业的那些脏活累活中,在许多附加值更高的领域也日益明显。吸引查尔斯・里弗的,是中国为数众多的患者群体资源和杰出的科学家。
生物制药迅速崛起
金融风暴冲击了许多传统产业,但生物制药产业以其独特的产业结构优势仍然是当前全球的投资热点。生物药物是指运用微生物学、生物学、医学、生物化学等的研究成果,从生物体、生物组织、细胞、体液等,综合利用微生物学、化学、生物化学、生物技术、药学等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制造的一类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的制品。
生物制药行业的特征是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和长周期。一个生物药品开发成功的概率只有5%~10%,投入一般需要1亿~3亿美元,开发周期需要8~10年,回报率通常在10倍以上,有的高达20~30倍。
目前全世界的医药品已有一半是生物合成的,特别是合成分子结构复杂的药物时,它不仅比化学合成法简便,而且有更高的经济效益。在生物制药发展最快的美国,目前已上市的有新型生物药物已近300种。其中包括治疗失眠、多种硬化症、剧痛、慢性肾病、失禁、口腔疼痛和治癌等药物。
开发生物药物的一个优势是原料来源丰富,以天然的生物材料为主,包括微生物、人体、动物、植物、海洋生物等。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有目的人工制得的生物原料成为当前生物制药原料的主要来源。生物药物的特点是药理活性高、毒副作用小,营养价值高。生物药物主要成分有蛋白质、核酸、糖类、脂类等。这些物质的组成单元为氨基酸、核苷酸、单糖、脂肪酸等,对人体不仅无害而且还是重要的营养物质。
近年来国际生物制药业界市场争夺不断升级,其中一个重要特点是战略联盟日趋频繁,主要是指中小型生物技术公司在开发出新产品后,与资金、技术、生产设备和销售能力强大的大公司间以联盟的形式进行合作,以达到大规模生产并成功销售的目的。
美国是世界上使用生物药品最多的国家。目前美国市场上销售的1万多种药品中,生物制药产品虽然只占约250种,但是在美国的医疗保健开支中,生物制药产品却占据了比例不相称的份额。2008年,美国联邦医疗保险为生物药品支出了150多亿美元的费用,几乎占同年生物药品同类支出的七分之一。
高度关注再生药物
国际制药业巨头辉瑞公司去年11月声称,将会在未来三至五年的时间内投入1亿美元用于再生医学研究,其中尤其重视对包括成体和胚胎干细胞的研究。其实不仅辉瑞,世界上许多国家也对再生药物表现出高度重视,在该领域的投资不断增长。
谈及干细胞,无论公众还是媒体必然都会关注到胚胎干细胞上去,但业界认为,商家感兴趣的是利用干细胞研究成果开发本世纪最有价值的药物。
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认为胚胎干细胞用途广泛,而且在疾病的治疗方面将来很有可能比成体干细胞更有作用,但同时他们也相信成体干细胞能够帮助治愈一些疾病,如糖尿病、心脏病等等。研究证实,成体干细胞是目前唯一用于移植手术中的干细胞,用于治疗如白血病这样的癌症。
成体干细胞占干细胞的比重最大,主要是因为其比胚胎干细胞更容易获得,并且用于临床试验的成本更低。另外成体干细胞主要来自于成熟组织,如骨髓和脐带血,因此也避免了类似于胚胎干细胞的伦理争论。除此之外,研究人员将通过商业渠道进一步大力推广成体干细胞研制出的药物,推广力度将超越基于胚胎干细胞而研制出的药物。业界分析认为,国际上许多著名的制药公司正在密切关注成体细胞研究的发展动态和其研制成果进入市场的时间,这本身很能说明问题。
美国在发展再生药物领域走在世界前沿。美国商业部预计,今年美国成体细胞疗法的销售总额将会超过1亿美元;到2018年,整个干细胞疗法带来的总收入将会增至100亿美元。尽管成体干细胞和胚胎干细胞有所不同,但是经营干细胞的公司的股价却同涨同落。显然,这就是为什么奥巴马政府在解除联邦经费禁用于胚胎干细胞研究的禁令后,成体干细胞公司的股价陡然上涨的原因。
如今,美国、欧洲和日本的大型的制药公司都在努力进入成体干细胞制药领域,这些制药公司都愿意在这方面投资,他们认为进入该领域足够安全而且能带来满意的收益。再生药物研究领域资深专家、美国凯斯西储大学干细胞及再生医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黛布拉・格莱格教授指出:“成体干细胞的研究已经有10到15年的历史,科技成果正在源源不断从实验室进入工厂,现在应该是发展的黄金时期。”
计算机辅助设计为药物开发插上翅膀
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利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日益为企业所青睐。业界分析,无需很久,包括癌症、关节炎、艾滋病在内的众多疾病相关药物成果将完全产生于计算机,而以往所依靠的经验式重复筛选法将被抛弃。另一方面,尽管筛选并不是新药开发的唯一途径,但却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如何进行低耗而高效的筛选、缩短药物产生的时间,一直是制药界不断追求的目标。
药物设计是多种科学交叉综合的产物,人类基因研究和蛋白组学的日新月异,已给药物呈现了新的作用靶点和作用机制。现有的计算机资源也有足够能力开展药物设计,分析潜力药物的化学结构并给出最佳候选药品。
迄今,许多大型制药企业已建立一个既能体现渐进性又能体现高效率的程序系统,可在初步筛选出药物化学特征后立即给出细节。实验证明,新方法可以在5000个分子中整理出92%的以往漏失的非药物材料,在提高处理速度的同时也避免了有潜力化合物的遗漏。
业内专家指出,可以预期,将设计工具和设计方法进行集成是提高效率最有效途径,尤其表现在药物研发领域,即创意理论与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之间的结合。专家称这使新药开发全速奔向一个新时代,而这一时代正是科学界期待已久的。
各国朝野积极推动新药进入市场
据美国克里夫兰市场咨询公司的调查,全球制药企业近十年来研发开支持续上升,即使在金融风暴期间也无放慢迹象,表明了对推动新药进入市场充满了信心。仅2009年,全球制药业仅在研究和开发方面的开支就达到720亿美元,创历史最高纪录。由于各大制药商制定了每年推出3至5种新药的目标,它们将在先进设备或更高效生产方案上投入更多的资金。预计,2010年前世界前50家医药公司研发中的新药将超过1500个。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和发展中国家,新药市场均呈快速发展态势。据美国商务部预计,2015年以前,美国处方药消费的年均增长率将达到13.5%。事实上,一些市场因素对于处方药消费的增长具有重要影响,这包括人口老龄化、越来越多的病人倾向用药物疗法来替代手术治疗。
在资本市场已经成熟的美国,投资人对风险的承受力较强。早在30年前,生物技术领域,美国的民间和工业界投资就远远超过政府投资,由市场和产业资本为主导进行的生物技术产业投资和商业化运营,在美国极为成熟和有序。
篇6
关键词:金融危机;医药产业;发展契机;产业集聚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4-0201-02
一、金融危机对吉林省医药产业的影响
1.要素成本价格持续高位。要素成本上涨是医药行业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受金融危机、雪灾、地震以及国际油价大幅攀升的影响,中国煤电油运、农产品、化工原料等基本生产要素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明显上涨,加大了制药企业的生产成本。在吉林省重点调查的9户医药企业中,有11种原材料平均涨幅为30%~50%,有的超过70%以上。如化学原料醋酐涨1 352.34元/吨,硫酸二甲酯1 536.13/吨。甲胺1 202.25/吨。同时,《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实施,制药企业的环保成本大幅提高,再加上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下调的背景,制药企业的运营面临巨大成本压力。从中药企业看,中药材柴每公斤比去年同期涨52%,白术每公斤比去年同期涨70%以上,马钱子、川乌、草乌分别涨幅为24.25%、29.98%、21.76%。
2.两项资金占用率在拉大。2008年1―12月份,吉林省医药行业两项资金占用合计74.7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0.98亿元,增长17.22%。其中,应收账款净额52.8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33亿元,增长21.44%;产成品资金占用21.9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5亿元,增长8.15%。在重点调查的9户企业中,有5户企业应收账款在明显增加,产成品库存在减少,资金占用率在不断加大,资金流在不断减少,企业再生产受到一定影响。
3.医药产值环比下降。2008年下半年以来,医药行业发展速度逐渐回落。2008年全省医药行业产值环比下降0.14个百分点、8月份产值环比下降3.74个百分点、12月份产值环比下降4.18个百分点。在重点调度的54户医药停产半停产企业中,停产检修的44户,占81.5%;订单减少的5户,占9.2%;受奥运禁运影响的5户,占9.2%。这些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医药企业全年发展速度。
二、金融危机后吉林省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1.逆境中实现快速增长。2008年,吉林省医药产业在克服各种困难中实现增长。据吉林省工业和信息化产业厅医药石化处分析,2008年上半年,吉林医药产业因上游要素成本价格持续高位运行,加大了医药企业的生产成本。在吉林重点调查的9家医药企业中,有11种原材料平均涨幅为30%~50%,有的超过70%以上。而在去年下半年,受金融危机影响,部分企业开工不足,原料市场需求减少,导致部分医药产品出厂价格下行,压缩了企业利润空间。但是,由于医药产品具有较强的刚性需求和抗跌性,医药业已成为目前金融危机中受到影响较为有限的行业。从多数药企的统计报表来看,吉林医药企业的业绩目前并未因金融危机而受到明显影响。相关统计数据现实,2008年,吉林医药产业实现快速增长,累计实现产值400.79亿元,同比增长24%;完成工业增加值196.39亿元,同比增长23.36%;完成新产品产值41.36亿元,同比增长18.13%。其多项经济发展指标均超额完成年度发展计划。
2.重点区域医药产品出口快速增长。吉林省长春市和通化市分别于2006年12月、2007年被商务部、科技部授予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是吉林省医药产品出口重点地区,2008年,两个重点地区医药产品出口实现大幅增长。其中,长春地区医药产品出口实现8 770万美元,同比增长113.7%;通化地区医药产品出口实现1 932万美元,同比增长31.7%;其他地区除白山地区医药产品出口负增长外,均保持高速增长态势。辽源、松原、四平、延边、白城、吉林等地区医药产品出口分别增长170.3%、83.2%、27.5%、38.5%、528.9%、0.3%。
3.骨干品种出口增幅较大。2008年,吉林省医药产品出口骨干品种实现较大幅度增长。生物制药及医疗器械是我省医药产品出口骨干品种,实现出口额14 224万美元,同比增长88.2%,占全省医药产品出口额的比重为84%。其中,制成的饲料添加剂出口实现7 044万美元,占全省医药产品出口额的比重为41%。同时,中药材、医药品出口低位徘徊,分别增长3.35%、-18.53%。
4.新型医药出口企业异军突起。长春大合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长春宝成生化发展有限公司、白山创萌参业有限公司、通化乐陶陶人参特产有限公司、吉林新亚强生物化工有限公司、吉林省宏久生物科技公司等新兴医药出口企业出口快速增长,占据全省医药产品出口市场较大份额,2008年,上述企业实现出口额6 390万美元,占全省医药产品出口比重为38%,同比增长127%,成为推动吉林省医药产品出口的主力军。
5.大部分地区医药经济发展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08年1―12月份,吉林省医药工业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5.61%。通化、长春、白山、四平、白城、松原分别为26.47%、25.61%、57.51%、33.86%、34.63%、122.46%,高于全省医药经济发展速度平均水平。延边16.18%,低于全省医药经济发展速度平均水平。吉林、辽源分别同比下降了6.33%和3.60%。
6.重点调度企业和重点调度品种生产好于去年。2008年,重点调度的23户企业产值平均增幅为22.20%,多数企业都比上年有所提高。其中,产值增长的企业有18户:天风制药同比增长62.25%、长春祈建生物增长46.89%、通化万通增长44.11%、通化东宝增长40.78%、吉林金宝增长33.37%、诺氏制药增长33.21%、博大制药增长32.72%、延吉喜来建医疗器械增长29.01%、通化振国增长27.43%、吉林修正增长26.85%、敦化华康增长24.27%、辉南长龙增长20.92%、通化茂祥增长16.35%、长春迪瑞增长7.49%、吴太感康增长6.85%、吉林敖东药业增长4.86%、长春金赛增长2.39%、生物制品增长0.51%。产值下降的企业有5户:舒兰合成同比下降17.31%、紫鑫药业下降11.69%、长春长生科技下降9.78%、吉林制药下降5.42%,集安益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下降0.55%。
2008年,重点调度的23个品种中,已有15个品种产值超过亿元:修正药业斯达舒19.25亿元、万通药业万通筋骨片7.1亿元、天风药业施慧达6.6亿元、吴太感康5.9亿元、修正消糜栓4.9亿元、修正药业益气养血4亿元、吉林市长白山制药康艾注射液3.7亿元、金宝药业止痛化症胶囊3.6亿元、吉林敖东安神补脑液3.4亿元、通化东宝人胰岛素冻干粉3.2亿元、集安益盛生脉注射液2.7亿元、长春祈建生物冻干水痘疫苗2.5亿元、一正药业一正痛消贴膏1.2亿元、辽源百康扑热息痛1.1亿元、集安益盛振源胶囊1亿元。在没有被列入重点调度的品种中,还有10多个品种达到亿元以上。
7.吉林省医药产业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排位次序稳定。2008年吉林省医药工业主要综合经济指标在全国的排序是:工业总产值第十位、主营业务收入第十五位、利润第十二位、利税第十三位。其中:中成药排序是: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利税均列全国第一名。
三、今后吉林省医药产业发展的对策
1.充分抓住新医改给医药市场带来的发展契机。随着全局性医疗体制改革逐步推开,新医改的实施,特别是国家加大对城市社区卫生体系建设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市场的投入力度,将使医药市场需求存在扩容空间。抓住这次发展契机谋求吉林省医药产业得到一次跨越式发展。
2.加大对医药产业支持力度。吉林省为支持医药行业加大保增长的力度,在全省的医药生产企业、商业企业和较大医院开展产、供、销对接活动,对增长高、销售省内医药产品力度大的生产、销售企业和医院给予相关的扶持政策,确保和拉动吉林省医药经济快速增长。
3.政府搭建多元化服务平台,为医药企业发展提供有效服务。政府应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为医药企业提供各种基础平台。如搭建机构支撑平台,成立相应的行业协会或服务中心,发挥产业规划和服务指导作用。如搭建信息服务平台以及政策支撑平台,设立医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医药重大研究开发与产业化优势项目、企业重点技术改造升级等。
4.强化医药产业创新体系建设,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水平。整合利用、深度开发吉林省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在原有企业技术中心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集中突破中药材规范化生产技术、中成药生产技术等关键技术以及生物制药创新产品,推进医药产业尤其是中药产业科技成果转化。
5.建立多元化投资体系,破解药企融资难题。强化政府对医药产业的引导性投入,广泛吸收社会资金,建立多元化投资体系,加快医药企业上市融资。紫鑫药业就是通过上市融资实现快速发展的。吉林省目前已有13家上市医药企业,但这一规模还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应进一步加强政府的政策引导和政策支持,推动具备条件的企业积极上市融资。
6.加快医药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推进医药产业集聚。为应对金融危机以及将来的发展,吉林医药产业应变分散式发展为集群式发展。加强产业链条分工协作,加快发展医药产业集群。鼓励企业向上下游延伸,加强与区内外企业的协作配套。大力推进医药企业之间的联合、重组、兼并,鼓励打破地区、部门和所有制界限,整合生产要素,优化资源配置,扩大生产规模,增强企业发展能力。培育若干个产业特色突出、专业分工合理、协作配套完善、创新能力较强的现代化医药产业集群。目前,吉林省已经在通化市初步形成了医药产业集群的雏形,可促进其进一步发展壮大,形成分工更紧密、覆盖范围更广的大型医药产业集群。
参考文献:
[1]2007年、2008年、2009年吉林省统计年鉴[K].
篇7
适合药企下手的非药行业和品类非常多。福来课题专家组根据目前快消品市场和医药企业发展状况,筛选出如下七大快消品品类,供药企跨界时参考。
一、茶饮类
源于加多宝红罐王老吉一炮走红,整个品类迅速兴起。中国凉茶市场每年的增长速度都在30%以上,行业人士预计未2-3年内凉茶的产量将突破1500万吨。
在来源于药食同源的凉茶上,医药企业有着天然的优势。在整个品类高速增长的前提下,还存在立足和占位的机会。一方面,凉茶作为一个大品类还没有进一步分化,大品类的分化是成就后来者的好机会。另一方面,整个行业只有红罐王老吉遥遥领先,何其正虽有突破,与王老吉仍然距离较远。这样一个大品类,做个第二也是了不起的品牌。
目前医药企业做凉茶,明显受王老吉影响。首先,产品外形大多延续王老吉的罐装形态,口感也多与王老吉相近,在感观上大家混作一团;其次,大部分延续“下火”诉求,甚至出现仁和的“怕上火”、“三九下火王”等雷人的产品名称。这类山寨感十足的产品,难逃败局;第三,即使有新诉求,也模糊不清,不能起到分化品类的作用。无论是顺牌凉茶的“顺气”,还是潘高寿提出“清润”,新诉求都让消费者有点摸不着头脑。定位,是寻找不同,甚至要站在成功者的对立面。谁率先做到了与王老吉不同,谁才有可能切分王老吉所把持的一家独大的凉茶市场。
除了凉茶,与健康有着天然联系的茶业,也是医药企业进军的方向。
近年来,我国茶产业发展快速,消费情况呈现以下几大趋势。第一,消费量快速增加,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上升空间。2009年,中国人均消费茶叶约为610克,但与英国、爱尔兰等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第二,在茶叶产品结构上,特种茶需求快速上涨。其中普洱茶产量增长了780%,乌龙茶增长了105.7%。第三,中低档茶叶仍占较高份额,但名优茶增长速度加快,市场看好。第四,消费方式上,以袋泡为主的便捷方式在上升。
目前我国高端便携茶饮市场中,立顿一家独大,占国内袋泡茶市场60%的份额。有报道称,中国7万家茶企业的年总产值,抵不上立顿一家。
广大的特种茶市场,正是袋泡茶品牌的空白之地。康师傅、娃哈哈等企业开始从冰红茶、绿茶转向乌龙、龙井等特种茶的争夺。天士力正是看到这一机遇,利用食品企业难以企及的技术实力和生产设备,以高价位、高品质进入便携茶饮市场,推出纳米级普洱茶珍,三秒钟速溶引起市场高度关注。康恩贝也在向普洱茶发起攻势。
未来,中国巨大的高端便携茶饮市场,必将产生立顿一样的大品牌,就看谁能抢先一步,占据高地。
二、母婴产品
自2006年开始,中国进入了第四次的人口生育高峰,每年新增宝宝2000万左右,高峰期将会持续到2015年。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婴童产品消费大国。而且,这还意味着在未来10到20年内,国内婴儿用品都会有一个稳定且数量不断增长的目标消费群。“婴儿潮”将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一方面,独生子女增多,家长们在选择婴儿用品时费尽心思。据婴童行业协会权威测算,中国婴童消费占到家庭总支出的30%。另一方面,三聚氰胺奶粉等食品安全事件之后,消费者对婴幼儿产品高质量、大品牌需求急剧上涨。
这种迫切需求下,医药企业更容易以科学、高端、严谨的形象获得消费者信赖,更容易制胜高端市场,国外这方面的成功案例很多。目前占据高端奶粉大部分市场份额的品牌,如雅培、惠氏、美赞臣、强生等都是医药企业的多元化产品。
现在,中国孕婴行业产业链尚未形成,中国孕婴行业正处于成长阶段,尤其是快速增长的细分品类。正是本土医药企业进入市场,树立品牌的机遇。
我国已经迎来80后女性生育,这类女性对生活品质要求高。一方面,她们对怀孕、哺乳期各种产品也更希望人性化,细节化,已经不满足原有的孕产期产品。比如,哺乳期内衣、催乳产品、吸乳器具、孕期和月子洗护用品、妊娠纹防护产品等等方面,都功能细化过程中出现的产品。另一方面,这类女性对产品质量有较高要求,对品牌需求更加急切。但是,目前这类产品多数没有领军品牌,更没有形成全面覆的知名产品线。比如防辐射服,品牌众多,价格天差地别,大部分消费者仍然心存疑虑。
这种状况下,行业必然走向整合,不但会诞生各品类专业品牌,还会成就像强生一样的系列品牌。
现在,和黄中国医药科技与美国有机及保健食品企业HainCelestial联手在中国及亚洲市场开展婴儿食品销售业务,又启动了“孕妇关爱计划”大型活动,大举进入妇婴市场;修正药业开发的配方奶粉、冻干牛初乳也已经上市。
母婴用品市场还需要进一步发挥能量,产品仍有巨大的深度开发潜力。医药企业可以结合自身优势,在相对空白的细分品类上抢先进入。婴幼儿奶粉市场竞争激烈,大品牌云集,断奶饮食谁来关照?营养磨牙食物,谁占第一?婴幼儿肌肤有强生呵护,爱美的年轻妈妈们的肌肤问题谁来专业解决?家庭都有了急用医药箱,谁给娇嫩的宝宝提供专业家庭护理?这些正在快速成长,且还没有形成老大的品类,正是制药企业未来的争夺之地。
三、功能糖果
欧美各国、日本及韩国都十分重视开发功能类糖果产品,因为它既提高了糖果的附加值和利润率,又能满足消费者对健康糖果的追求。自2003年以来,功能类糖果已经成为糖果市场发展最快的品类。随着消费者对糖果功能的升级需求,功能糖果必将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据多位业界专家预测,功能类糖果在未来五年将会超过传统型糖果的市场份额。
目前我国糖果业刚刚开始向功能糖果迈进,行业发展和品牌建设都不成熟。首先,产品品类少,而且多集中于高端渠道,没有形成较大的影响力;其次,领导品牌缺位,消费者能叫上名字的也就只有雅客V9;第三,功能诉求难以唤起消费者共鸣,比如“3粒等于一杯牛奶”、“给眼睛解渴”等功能诉求,被很多消费者质疑。
推出功能性产品正是医药企业的优势,在医药品牌的支撑下,向功能糖果转化,要比普通糖果企业向功能发展,更有可信度。
首先,医药企业很多产品都是潜在的功能糖果。老产品中的广西金嗓子,江中草珊瑚含片等,新一代的果维康,都可以算作功能糖果的一种。事实上,很多OTC含片类产品,比如甘草片、板蓝根含片、维生素补充剂等,都可以发展成为功能糖果。目前,已有医药企业开始进入功能糖果品类,已经推出片仔癀润喉糖、慢严舒柠好爽糖、江中亮嗓等产品,但大部分都还在清咽利喉上做文章,产品功能需要进一步扩充分化。
其次,制药企业具有开发功能糖果的能力。糖果企业难以跨越的门槛,医药企业却轻而易举。功能糖果第一品牌的“雅客V9”就是通过与世界顶级研发机构进行合作,模仿德国维生素糖二宝而推出的产品。医药企业不但可以通过专利转化、调整配方等方式快速转化产品,在生产设备方面也具有糖果企业难以企及的优势。
但是,医药企业做糖果,功效性与生俱来显而易见,关键是要在时尚、休闲上下足功夫。比如果维康将维生素与果味糖果结合,很快受到青睐。
四、保健食品
医药企业与保健品行业有着天然的联系,医药企业的品牌和技术优势都可以顺利转化对接,现在,四大维生素原料巨头石药、东药、江山、华药,已经全部挺进保健品领域。保健品市场经过多年发展,呈现公司多,产品多,品牌多,竞争激烈的局面。保健食品如此之多,还有空白品类吗?有!而且正是医药企业的优势所在。
首先是有针对性的医疗营养品。目前,绝大多数保健食品都集中在日常保健、营养健康的概念上,加之国家对保健品功能有限的分类限制,我国针对症状的医疗营养品较为缺乏,比如术后、烧烫伤、过敏、骨折,及各种疾病等。消费者对此有着强烈的需求。江中制药针对术后康复的“初元”,一经上市,即得到广泛的欢迎。
其次是经典传统药膳。“药食同源”对中国老百姓来说已经无需教育,传统药膳有着根深蒂固的市场。连餐饮店都可以靠一两个所谓“祖传秘法”、“古法精制”,让很多人慕名而至。传统药膳的便携品、礼盒装、半成品等都有广阔的市场。老本行的医药企业怎容错过,中医老字号岂能袖手!
第三是高端原料品。以医药背景保证高品质,以货真价高的高端原料品发力高端保健品、礼品市场。国嘉集团中嘉国际“一物兼牌”冬虫夏草、四川新荷花“新荷花牌”厚朴、安徽协和成“协和成牌”牡丹皮等都属此类,其市场不可小觑。
第四是普通食品。保健食品是产品包装上标明“小蓝帽”标志的,而这里说的普通食品指没有标明保健食品标志的食品。这种食品借助制药企业的金字招牌,尤其是在深受假冒伪劣侵害的品类市场里,深受消费者欢迎。比如同仁堂健康药业把传统的燕窝加工成随时服用的即食产品,一年就实现了过亿元的销售;东阿阿胶根据历史资料和自主研究创新,开发出滋补食品——桃花姬阿胶糕,迅速得到消费者认可。
五、功能性日化用品
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日化消费品市场之一。2009年我国日化市场规模接近2000亿元。2004~2009五年间,日化市场销售额年复合增速为10.6%。而行业发展空间仍然广阔。我国人均日化产品年消费金额为149元(约22美元),这一水平相当于巴西的1/8,香港的1/10,美国的1/12和日本的1/18。如果我国人均年消费额达到世界平均水平70美元,则存在220%的成长空间。我国拥有庞大的人口基数,日化行业具有广阔的成长空间。
日化产品已经进入细分市场,向功能化大步迈进。而医药技术的应用正是功能日化不断推陈出新的基础动力。
霸王靠中药发达,出了问题又赶快认定了个“中药世家”的“招牌”护身;索芙特、力士等都在“汉方”上下功夫;舒肤佳与中华医学会健康教育协会联合活动,“药”味悄然提升……这个处于医药和日化之间的广阔市场,不只日化企业有份,正宗的中医世家、医药企业也要赶快抢占自己的份额。
以“药”的专业性,从日化手中抢夺市场,医药企业可能大展身手。在宝洁和联合利华盘踞的洗护发行业,滇虹康王靠着“去头屑,有药才有效”字,硬是砍下了一块市场;九鑫集团的“满婷”日化系列产品,稳站国内“除螨”功能日化用品市场的龙头地位,成为享誉全国的知名品牌;佳洁士、高露洁估计怎么也没想到,加了“白药”的天价牙膏,以让人惊叹的速度,成为功效牙膏第一,直升行业排名第五。
由于日化用品功能宣传深入,加之消费者对于药有一定的抵触心理。将医药产品附于日化载体,消费者更易接受,市场范围也更大。
医药企业做日化,关键是找好承载功能的“载体产品”。比如,云南白药集团曾开发出针对牙龈出血的云南白药易可贴,但患者用起来不方便,销路不好。同样的功效,针对同样的病症,改为以牙膏为载体的白药牙膏,迅速得到消费者认可。
中国药妆市场年均20%的增长率以及明显高于普通药品的利润空间,吸引了众多医药企业。但是有一个通病是,中国包括同仁堂在内的药妆品牌,在产品内涵和形象上,做得都不足,说药妆不是药妆,说普通化妆品不是普通化妆品,差异化不大,价值感不足,没有成为有美容“问题”的消费者真正所需。据统计,薇姿等知名外资药妆品牌在药房一个专柜的销售额就可高达每月30万元,而本土品牌的这一数据仅为两三千元。
因此,日化企业做功能,要加强“药”味,要卖功能;制药企业则反之,让产品更像日化产品,卖感觉、卖美丽、卖时尚,彰显亲和,追求快乐和时尚。在产品内涵上,药味要足,在产品形象和传播上,时尚要足。要突破心智屏障,跳出医药经营定势局限,走出药房,迈向更广阔的市场。
现在,进入日化的医药企业多数集结在洗护、药妆等品类。事实上,各种专用的洗衣粉、洗衣液、肥皂、洗衣机清洁剂、果蔬洗剂、厨卫用品等,都有待在功效上提升,可以深挖的价值、可以做大的品类品种实在是太多了。
六、个人护理用品
挖掘一个小细节,就能够成就一个大品类。让医药更深层次的渗入生活,很多普通寻常的产品,有“药”就会变不一样。
强生发明了邦迪,让生活中的小创伤能够得到简单方便的护理,迅速成为强生的明星产品;云南白药一句“有药好得更快些”,让邦迪措手不及,不得不将近一半的市场份额拱手相让;庞大的近视人群给隐形眼镜、日常护理、适度调节等产品带来了广泛的市场。比如强生的“美瞳”品牌已经成为彩色隐形眼镜的代名词。
消费需求的提高,促生个人护理产品品类不断细分,不断升级,每一个新品类都有待品牌产品去占领。
在女性护理产品上,医药企业更具说服力。比如,益母草卫生巾以添加益母草颗粒,缓解疼痛、活血调经等特性,赋予女性用品更多功能,立即俘获了很多女性消费者。但目前,益母草卫生巾有产品无品牌,缺乏龙头企业带动,是医药企业整合资源,进军快消品的良机。
口腔护理日益受到重视,产生了白牙素、牙贴、消炎牙膏、护龈牙膏、口清新、漱口水、牙线、牙间刷、舌刮器、牙线棒等一系列的细分产品。云南白药、片仔癀等都已进军牙膏,事实上,只要能延续企业优势,每个细分品类都有大市场。如能再整合产品线,有可能成就中国的口腔护理专业品牌。
另外,长期伏案工作者颈肩问题越来越显著,对舒缓喷雾、调节器具等都有迫切需求,也是医药企业大展身手之处。
市场无限,因为消费者需求无限,营销者的创造力也因此无限。市场中的问题就是企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消费者的抱怨就是有识企业创新的商机。世界上不缺少机遇,而是缺少发现机遇的眼睛!
七、优势资源领域
对医药企业来说,优势资源品类有两种。一种是依靠所在地的地理地政资源,开发新产品。比如很多地域特产,本身具有较高知名度,品牌却处于空白状态,企业抢先整合,容易成就品类领先地位;另一种是,借助企业技术、生产、渠道、地政等资源,进入新领域,但这种选择还要以市场需求决定,不能陷入有什么卖什么,沦入自说自话的境地。
宛西制药所在地西峡,是全国最大的香菇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出口量占全国出口量的1/3。宛西制药紧紧抓住这个资源,采用专利菇类酿制技术,开发出仲景香菇酱,创新了香菇酱品类。“300粒香菇,21种营养”等鲜明诉求,延续“药材好,药才好”的品质制胜理念。引起了市场高度关注,产品一炮打响。
一方水土一方人,特产是一种稀缺资源。五常大米、天津鸭梨、新疆哈密瓜等本身就是金字招牌。但是,这些特产大部分没有形成品牌,鱼龙混杂,现在又正值厨房餐桌品牌崛起之时,将会涌现一大批特产品牌。具有地域优势的企业,完全可以整合当地特产资源,开发新品牌、新品类。
依靠优势资源跨界,企业要处理好的最大问题就是品牌延伸。因为依托资源发展新品类,有时很难与原有品牌价值对接。
利用生产条件的便利或者利用中医药异病同药的原理开发新产品没错,但一定要从消费者的角度考虑如何推广产品。直接用著名的痔疮膏品牌命名眼霜的马应龙,哈药六厂的纯中纯水,都难以产生良性的品牌联想,前景堪忧。
篇8
[关键词]后危机时代;河南省;外贸发展
[中图分类号] F061.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2-2880(2011)11-
自2009年以来世界经济受金融危机影响陷入衰退,国际市场需求严重萎缩。河南省外贸发展也面临严峻的形势,政府出台一系列稳外需和鼓励出口的政策措施,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以实现外贸增长。总体来看,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各项政策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促进了河南省外贸的稳健发展,为推动河南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一、后危机时代河南省外贸发展的基本状况
1.河南省对外贸易水平的横向比较
(1)河南省在全国对外贸易中占比较小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对外贸易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河南省的进出口与全国相比下降程度较重,恢复较慢。2009年全国进出口总额22075.3亿美元,同比下降13.9%,其中出口额为12016.1亿美元,下降16.0%;河南省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进出口总额为138.4亿美元,比上年下降23.1%,其中出口额73.5亿美元,下降31.4%,占全国出口额的0.61%;进口额为60.9亿美元,下降9.9%,占全国进口额的0.61%。河南作为内陆省区,外向度较低,2005—2009年河南省出口额占全国出口额比重分别为0.67%、0.69%、0.69%、0.75%和0.61%,最高为2008年的0.75%,其他年份都在0.7%以下。
资料来源:河南省统计年鉴及中国统计年鉴
(2)河南省外贸在中部六省居于中位
可以看出,2009年中部六省中,河南省外贸进出口额分别低于湖北省的38.1亿美元和安徽省的22.4亿美元,与2008年对比,河南省进出口下降幅度仅好于山西省。从近五年来的外贸发展状况看,河南省与湖北省差距逐步拉大,2005—2009年河南省进出口总额与湖北省相差分别为13.1亿美元、19.3亿美元、20.6亿美元、32.3亿美元和38.1亿美元。湖北省2008年取代安徽省跃居中部第一,而河南省在中部六省中居第三位,江西省2008年进出口总额与河南省的差距为38.6亿美元,到2009年差距缩小为6.6亿美元,这对河南省外贸在中部六省的地位造成巨大压力。
资料来源:各省统计年鉴
(3)河南省外贸依存度较低
河南省的外贸依存度在中部六省中处于最低水平,2005—2009年外贸依存度不超过7%。与中部其他省份比较,安徽省的外贸依存度在中部六省中处于领先地位, 2007 年安徽省的外贸依存度达到最高值16.5%,而湖南省和河南省五年来处于六省中最低的水平,其中湖南省的外贸依存度稍高于河南省。在2005—2009年间全国外贸依存度最高位为65.2%,是同期河南省外贸依存度的10.3倍。由于受次贷危机的影响,2009年全国外贸依存度下降到五年来的最低点44.2%,但依然是河南省同期外贸依存度的近10倍。中部六省的外贸依存度相对于全国而言较低,表明了中部六省对外贸易对经济的拉动贡献率非常低,其外贸发展尚具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和提升空间。在当前复杂的国际背景下,要实现对外贸易的稳定增长,必须提高河南省对外贸易的竞争力,不仅要继续扩大外贸规模,同时要转变外贸发展方式。
资料来源:根据各省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计算
2.河南省外贸结构的具体分析
(1)进出口商品结构
2009年河南省初级产品出口额为6.02亿美元,占全部出口额的8.2%;工业制成品出口额为67.44亿美元,占出口额的91.7%。2009年河南省机电产品出口20.07亿美元,下降17.7%;高新技术产品出口4.22亿美元,增长71.4%,主要是由于高端消费品需求受金融危机影响更大,机电产品出口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涨跌互现。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所占比重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和部分中部省份,2009年河南省机电产品出口所占比重为27.3%,低于全国的59.3%和湖北省的50.5%;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所占比重为5.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31.4%,也低于湖北省的21.4%和江西省的18.8%。2009年出口值1亿美元以上的共有13种商品,分别是蔬菜、医药品、未锻造的铝及铝材、陶瓷制品、汽车和汽车底盘、二极管及类似半导体器件、毛皮制品、钢材、银及银制品、轮胎、未锻造的钢及钢材、服装及衣着附件和人发制品。13类商品占出口额的42.83%,可见,河南省的出口产品主要为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和低附加值产品。
(2)贸易方式结构
2009年河南省各类贸易方式进出口中,一般贸易进出口103.74亿美元,下降27.8%,其中出口54.66亿美元,下降39.2%,降幅较大的主要原因是2008年一般贸易保持较快增长导致基数相对较高;加工贸易进出口22.70亿美元,下降11.9%,其中出口14.65亿美元,下降2.8%。由于加工贸易产业链相对较短,在危机爆发初期受冲击较大,随着外部需求状况改善和稳定,加工贸易出口回升,同比降幅小于一般贸易。河南省的加工贸易相对一般贸易而言占比较低,反映出对传统产业改造所需的先进技术及引进设备的利用效率低,这影响了河南省产业结构及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
(3)贸易主体结构
2009年,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逆势增长,国有企业大幅下滑。河南省国有企业进出口47.46亿美元,下降39.4%,其中出口23.36亿美元,下降48.5%;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37.57亿美元,增长17.3%,其中出口18.27亿美元,同比增长6.8%;民营企业进出口49.35亿美元,下降21.7%,其中出口31.83亿美元,下降28%,由于民营企业经营机制灵活,其出口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受危机的影响程度相对于国营企业较轻。2009年河南省国有企业出口占出口总额的31.8%,外商投资企业占比24.8%,民营企业占比43.4%,可见河南省的民营企业是主要的出口主体,然后是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
(4)贸易地区结构
?2009年河南省的出口市场有188个国家和地区,进口市场来自100个国家和地区。2009年河南省传统市场进出口全面下降,新兴市场进出口有升有降。欧盟仍为河南省最大贸易伙伴,进出口20.34亿美元,下降38.2%,其中出口11.56亿美元,下降48.9%;对香港、日本、韩国、东盟和美国出口分别下降6.7%、28.4%、64.8%、33.7%和22.1%。新兴市场中,从墨西哥、加拿大和智利进口大幅增长,分别增长95.9%、94.3%和255.5%。河南省的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2009年对欧盟出口占总出口的15.7%,对美国出口占总出口的15.6%,对韩国出口占总出口的8.9%,对香港出口占总出口的8%,将近50%的商品出口到欧盟、美国、韩国和香港,对这些市场的依赖程度高,国际金融危机会直接影响到河南省的外贸发展。
二、后危机时代河南省外贸发展对策
世界经济正处于复苏状态,由于动力不足,许多深层次矛盾尚未根本解决,国际市场需求短期内难以明显恢复,外贸发展仍面临着不稳定因素。各经济体自我保护会进一步增强,贸易保护主义将日益加剧;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出口面临压力增大;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可能高位剧烈波动,出口产品将面临更大的降价压力,企业的利润空间将被进一步压缩等。河南省外贸发展也具备了比较有利的条件:一是应对复杂环境变化的能力不断增强,竞争力得到明显提升;二是河南省的要素、成本、区位优势逐步显现,扩大开放和承接产业转移的有利条件增多;三是“走出去”战略推动了河南省企业的跨国化经营,有利于国际合作领域的加深。在后危机背景下,河南省外贸发展要不断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加快技术创新,推动外贸稳定健康发展。
1.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实现集约化生产
河南省要不断改变现阶段资源密集型和低附加值产品居于主导地位的出口形式,扩大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规模,提高其在出口商品中的比重;加强企业创新能力,培养具有知识产权的自主品牌;利用东部地区向中西部产业转移的机遇,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和能源原材料进口,重点扶持汽车零部件、电子材料、微电子等企业对国外先进生产技术的引进、消化和自主创新,推动企业从OEM不断向ODM 和OBM 发展;改善要素生产效率,实现集约化发展,发挥产业集群中企业的集聚和合作功能,发挥规模经济效应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加强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2.扩大招商引资,协调产业发展
增加河南省的基础设施投资和教育经费及科技活动经费的支出,改善产业配套以及加大政府的财税优惠政策,完善投资的硬环境和软环境;在引资主体上选择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鼓励外商向高新技术产业和教育等第三产业投资,结合河南省科技发展人才战略,积极培养和引进科技人才,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科技兴农,对于河南省作为粮食主产区,要增加外资的流入;对于工业领域要不断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单位耗能;协调外资在河南省的产业分布,以提高经济发展的平衡性和协调性;将开放领域扩大到服务型领域,逐步开放金融、保险、旅游等领域,提高外资和外贸对河南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3.构建开放平台,加强对外合作
加强国家级开发区、出口加工区、航空港区等开放平台建设,抓好产业配套、市场支撑和城市综合服务能力建设。完善大通关机制,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实现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行。完善联审联批制度和外来投资投诉处理机制,营造良好开放环境。探索建立与央企对接合作长效机制,开展新一轮对接洽谈活动,通过签订重大合作项目,推动央企扩大投资规模,在河南省建设区域总部、研发中心、营销中心和生产基地。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加强河南省与中部其他五省的经贸合作,深化河南省与沿海开放地区,包括港、澳、台地区的经济交流。积极推进河南省与欧盟、美国和韩国友好经贸合作,开拓新兴市场,使开放带动战略促进河南省外贸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翟玲玲,查贵勇.河南省外贸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6(9).
[2]何正霞. 经济开放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J]. 国际贸易问题,2006(10).
[3]李朝民.中部六省贸易依存度比较研究—河南贸易依存度现状分析[J].经济经纬,2009(5).
[4]马小利.河南省外贸对经济发展影响效应的实证研究[J].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1).
[5]刘立平,幸新荣.安徽省外贸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J].国际贸易问题,2010(6).
篇9
关键词:政府职能部门;事业组织;预算资助
中图分类号:F0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07)07-0025-05
引言
政府公共部门是指政府职能部门,政府是凌驾于社会组织之上的机构,是国内居民的代表。社会组织中包括非盈利性组织(也称事业组织)和盈利性组织两类,都受相应的政府职能机构管理。政府预算是按照政府职能部门的管理职责安排的,即通常称之为部门预算。而公共预算中的“公共”范围大于政府公共部门中的“公共”范围。后者有明确的政府组织边界,而前者却包括与政府预算有关的部分,边界是难以确定的。例如,事业组织通常得到政府预算的资助,这样,事业组织中就有“公共”部门的成份,但要在数量上准确表达是困难的。这个难点也就是政府职能部门和事业组织之间效率边界决定的难点;同时也是公共预算效率资助的难点。本文从政府职能部门和事业组织之间的效率边界问题、事业组织的效率问题和政府职能部门对事业组织效率资助问题三个方面展开讨论。
一、政府职能部门的效率边界
政府职能部门的有效性原则:
原则一:当绩效测度费用无法通过私人部门的合约和社会组织的分工和交换行为来解决时,由政府职能部门承担服务成本是有效的。(Grossman,S and Hart,0,1986)
政府是国内居民的代表,不仅是可用货币表达的物质利益的代表,而且是不可用货币表达的民族精神的代表,包括文化及社会意识形态。政府对于这两者处于公正、正义的地位,靠相应的法律体系支持。(亚当・斯密,1997)因此,政府的第一职能就是公正和正义,在这个前提下讨论政府的经济职能才是有意义的。社会组织是通过分工和交换来实现均衡(和谐)的,但是,没有政府对两类社会组织行为约束的设定,没有政府对事业组织的资助,社会是难以和谐的。根据上述原则,政府的效率边界应该正确处理以下几个关系:
首先,要正确处理政府的资源配置职能和部门预算的关系。政府的资源配置职能是从社会和谐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职能部门的管理是从社会的分工和交换来着眼的。前者有一般预算的特点,即有公正、正义的法律依据,预算资金在政府职能部门之间分配的原则是统一的,这是维护政府公正、正义形象的重要条件。当然,一般预算并不能解决所有复杂的社会问题,因此需要有专项预算为补充,但专项预算的数量和范围必须受到严格的限制,否则将损害政府的公正、正义形象。在现实中却存在政府资源配置职能部门化的倾向,即专项预算有膨胀的趋势。虽然政府职能部门的边界是清楚的,但公共部门预算的公共边界是模糊的,这导致政府职能边界扩大化。原因是政府的“越位”,即深入到本该由事业组织完成的职责。因为预算专项资金大都和社会组织的生产有关,专项资金越多,对事业组织的干预就越多。而且,专项资金不可能每个社会组织都得到,因此品种多、数量大的专项资金必然损害政府公正、正义的形象。
其次,要正确处理部门绩效和社会绩效的关系。政府是为社会提供公正和正义环境的,因此,政府职能部门的政绩和管理范围是不对称的。例如,政府教育部门的绩效并不在学校充分表达;同样,学校的绩效并不都是政府教育部门的功劳。但在现实中却存在预算绩效部门化的倾向。例如财政收支的增长速度并不是财政部门的“政绩”指标,或者说从社会的角度看,增长未必提高绩效;下降未必减少绩效。在公共部门预算绩效评价的实践中,部门化的倾向应该引起高度警惕。这种倾向强化了政府的“越位”,严重影响社会绩效的提升。
第三,要正确处理政府资源配置和政府生产的关系。应该说生产问题,包括盈利性生产和非盈利性生产,是社会组织的职责,原则上,除了国家安全事务由政府直接生产外(国防生产),不从事其他具体的生产事务。因此,我们建议应该大力发展第三部门,即处于政府和社会组织之间的中介组织,例如律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事务所、行业协会、慈善机构等等。这类组织称之为“中介”,是因为既具有政府职能部门的功能;又具有社会组织的功能。这样,政府和居民之间的矛盾就有中介组织来缓冲,不致于和政府直接发生冲突,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也有利于政府公正、正义形象的建立。
二、事业组织的效率边界
事业组织的有效性原则:(吴俊培,2006)
原则二:事业组织的效率边界由公正、正义的政府和市场机制共同决定。政府的公正、正义,一方面是可用货币表达的价值财富生产的维护者;同时也是不可用货币表达的价值财富生产的维护者。
在实践中,事业组织的规模是根据“公共商品”或“准公共商品”的“物性”决定的,显然是机械唯物论。从社会的观点看,事业组织的规模是根据和谐社会的要求来安排的,片面强调“公共商品”或“准公共商品”的货币表达是有问题的。“和谐”是一种均衡状态,对这种状态“好的”判断的唯一准则就是政府的公正和正义。仅仅从物质方面考虑均衡是不可能和谐的。
因此,重要的是政府应该对事业组织的“准入准则”、职业道德、资助规则等方面树立公正、正义的形象,尽可能不介入事业组织的“生产”。事业组织对思想创新、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意识形态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里的核心是创新,思想创新才能有创新的结果。但在实践中往往容易用“结果”控制“行为”的方式来规范事业组织,这对创新是极其不利的。
在现实中片面强调公共商品成本、收益内部化的研究,必然导致社会更不公平。例如,发展小车可以增加物质财富(表达),但未必能提高生活质量、未必能有利于社会和谐。当市区小车影响城市公交的时候就是如此,因为乘小车者可能增加了物质满足,但浪费了其他市民大量的时间。这再次表明,“公共”是社会属性而不是“物性”。在实践中,由于政府职能部门对事业组织的“生产”干预过度,会导致过分功利的激励,对创新是不利的。
三、事业组织的预算资助问题
本文给定事业组织的约束前提如下:
目标函数:非货币表达的价值财富(价值的时间矢量指向未来)创造;
绩效测量:若以货币表达的价值财富为参照系(价值的时间矢量指向过去)测量非货币衡量的产出,则以风险来表达非排他安排所形成的内生外部性;
预算资助:消费的非排他程度由政府制度安排决
定,政府预算资助额是非排他程度的增函数,排他性程度的减函数;
在上述约束条件下,确定政府职能部门对事业组织的预算资助原则。(杨小凯,2003;Y・巴泽尔,1997)
原则三:当事业组织面临的风险(费用补偿的风险)很高,而其努力水平很难测度时,政府补助应该根据事业组织提供公共服务的风险折价的比例确定;当风险很小而努力水平很难测度时,政府补助应该以定量的方式提供;当风险居中时,按比例补助和定量补助同时出现,政府部门与事业组织分担风险而实行按比例的补助水平会高于事业组织不承担风险的定量补助;努力水平测度费用低时,雇佣关系最有效率,政府合约采购是主要实现方式。
科学研究、教育、医疗等服务不全是功利主义的,这类准公共商品的供给受社会目标的制约,然后才谈得上公共选择问题,因此,政府决定的是资助总量问题,按照公正、正义的要求资助,以便形成合理的结构,最后根据不同类型选择相应的资助方式。
如果我们将政府职能部门对事业组织的补助看成是对人提供服务的风险补偿,对事业组织绩效测量和监督的成本与由于模糊测度而产生的内生外部性的合理折衷问题就变为如何处理好风险分担和提高激励的两难冲突问题。预算的编制要求政府职能部门与事业组织之间财政关系的规范化和清晰化,而预算拨款的比例则可以理解为政府对事业组织提供混合公共商品所负责任的边界。我们尝试用原则三对我国基础义务教育、高等教育和医疗卫生体系的制度安排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给出合理的预算拨款模型。
(一)固定风险模式:核定预算拨款基数,补助支出按固定比率增长
用si代表政府公共部门对事业组织在i时的补助,则有:
可以看出,如果政府部门对事业组织的预算补助基数采用固定基数(增长率也固定),在规定的预算经费增长率低于实际经费缺口增长率(ξ<φ)时,补助额占总支出比重会下降。
如果对事业组织服务规模的需求出现不规则的上升,而政府部门不能容忍事业组织通过“创收”来解决经费缺口问题时,上述政府固定风险预算拨款模式就不能保证事业组织的正常运行。例如,当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人数大幅度增长,补助额却按固定比率增长时,就可能无法保证人均经费水平。反之,对某些事业组织提供服务的需求量出现下降时,上述拨款模式会造成预算经费的不合理节余。例如我国许多农村地区的育龄人口大量长期外出务工,而计划生育专项经费却按照有关法律规定,每年以固定增长比率拨到计生人口原籍所在地区的计生部门,造成大量计划生育专项资金无法按预算规定的用途使用,形成制度性的政府失灵。实际上,上述拨款模式适用于风险居中和有较高风险的混合商品和服务的事业组织。
高等教育服务属于风险居中的商品。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分布,营利性的金融机构无法提供足额的商业助学贷款给每一位具有发展潜力的学生接受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如果完全通过自费资助,则高等院校的边际收入无法完全弥补边际成本。如果政府规定接受高等教育学生人数的增长比例,则它必须向学校提供自费以外的不足经费部分。补助经费的多少除了与学生人数相关,还与相关教育标准有关:较高的标准通常与较高的投入相联系。高等院校所收学费应该体现市场需求,实行多层次的收费水平。政府应减少无风险负担要求的一般定量补助,并通过税收优惠措施鼓励民间捐赠人对管理良好的大学慷慨解囊。
医疗服务属于典型的高风险服务。我们以事业性质的公立医院为例,来考察医疗服务的经费机制设计问题。
医疗服务是一种效用可分割、消费具有竞争性和受益排他性的商品,在自费体系下,价格信号反映了实际的供求关系,如果按照市场的交换原则,医院完全可以用企业的模式来组织和经营。当医院被政府指定必须承担由公费或医疗社会保险支付的医疗卫生服务,并对收费进行价格管制(同时对医院进行补贴)时,医院就成为事业组织了。在准公费性质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下,个人根据自己工资总额的规定比例每月缴纳医疗保险金并在每次使用时自己负担实际费用的一部分。这种安排的特点是个人使用医疗费用的大小与他本人生病的概率和缴纳社会医疗保险费用的贡献率脱钩,因而会出现普遍的相对收入水平高而生病少的人为相反情况的人长期买单的情况。不符合受益能力原则的制度安排必然会产生巨大的内生交易成本――当事人的偏好(效用函数)偏离市场选择下效用函数的准线性约束条件,形成类似“公共水池”式的租金消散(dissipation of rent)。(张五常,2002)由于监测费用太高,政府管理部门采取的折衷办法是:对患者获得的诊疗手段和用药标准进行控制,同时对医院的收费进行价格管制。价格管制措施使医院无法按照边际成本的原则对其提供的服务定价。作为补偿,政府往往要对医院进行补贴才能维系医院的正常营运。中国的价格管制措施使医务人员的人力资本价值被严重低估,医院只有通过将药品、手术耗材和检测仪器使用的大幅度加价来平衡收支。由于追踪处方使用情况的成本很低,医药供应商与处方医生和采购监控人员之间的私下分成合约很容易得到执行,使医院无法将药品和检测加价产生的利益完全收回以弥补医疗劳务收费的不足,接受补贴后依然出现亏损就不可避免。在所谓医药品和医疗设备的公开化招标采购活动中,问题变得更为复杂了:医院的高层决策者和医疗卫生管理机构的相关负责人也参与到这类私下分成的讨价还价中,以至于与药品和医疗器材供应商达成的协议是尽量鼓励高价药品和昂贵设备的采购,因为这类采购的利润率高,分成空间大,廉价而有效的常用药品反而在医院中见不到了。
医疗体系制度改进的路经是:政府控制对医院的直接补贴,并放开价格管制,让医生诊疗劳务的收费标准按市场原则执行;采用核定预算拨款基数,补助支出按固定比率增长的模式增加对公共医疗保障基金的补助并逐步提高负担标准;同时提高个人接受常规医疗服务的自费比例。使医院成为模拟市场机制运行、接受适当补贴,主要在服务水平方面竞争的非营利事业组织,而不是接受大量政府补贴又与医药供应商共谋高价推销药品的组织。
(二)完全风险分担模式:核定预算拨款基数,补助支出按经费缺口确定
它是指事业组织后一年的预算基数以当年的实际经费缺口为基准。如果作出这样的调整,政府补助占总支出的比率不会只取决于和的相对关系,可以通过改变固定基数为可变基数形式,来避免政府补助占总支出额比率的下降。
它在长期内是固定的。这就是说采取“变动预算基数”的方法,将后一年的政府补助基数定为前一年的实际经费缺口,就能使政府补助占事业组织支出的比率在长期内保持固定不变。从方程(10)中可看出:φ的过度增长会导致政府补助支出的过度增长,这显然是一种政府完全风险分担模式。
教育服务的排他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政府决定的。一般而言,提供基础教育服务的风险是最小的:在既定的投入水平下,学校将一个具有平均智力水平的学龄儿童培养成为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的学生是比较确定的。因为没有风险分担的要求,政府可以根据学生人数和物价水平的变动,核定预算拨款基数。根据经费缺口大小,以一年一定的方式来安排每年的补助支出。
在我国1986年实施的《义务教育法》中,明确规定了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出资责任在各级政府部门。在随后的执行中,中央政府在1988年开始采取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政策,政府不再是基础教育经费的唯一承担者。1995年通过的《教育法》确认了这一政策:(第五十三条):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逐步增加对教育的投入,保证国家举办的学校教育经费的稳定来源。除了财政拨款,其他教育经费来源包括城乡教育附加费、收取的学杂费、校办产业收入、勤工俭学收入、社会捐款捐资等,根据世界银行的报告分析,这些收入占到1998年全国教育支出的40%。(黄佩华,2003)
篇10
一、第三方物流的基本概念及其产生
1)第三方物流的概念
第三方物流(the third—party logistics)的概念源自于管理学中的Out-souring。Out-souring意指企业动态地配置自身和其它企业的功能和服务,利用外部的资源为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服务。将Out一souring引人物流管理领域,就产生了第三方物流的概念。所谓第三方物流是指生产经营企业为集中精力搞好主业,把原来属于自己处理的物流活动,以合同方式委托给专业物流服务企业,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服务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以达到对物流全程的管理和控制的一种物流运作与管理方式。因此第三方物流又叫合同制物流(Contract logistics)。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的企业,其前身一般是运输业、仓储业等从事物流活动及相关的行业。从事第三方物流的企业在委托方物流需求的推动下,从简单的存储、运输等单项活动转为提供全面的物流服务,其中包括物流活动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设计建议最优物流方案、物流全程的信息搜集、管理等。第三方物流的概念已广泛地被西方流通行业所接受,亚太物流协会副主席澳大利亚墨尔本理工大学教授哈蒙德到我国参观考察时曾在多种演讲场合宣传第三方物流的概念及其应用。
北方交通大学的丁晓琳等在《物流技术》1999年第三期《不可忽视的“第三方物流”一文中对美国第三方物流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作了如下介绍:“1997年,在美国主要市场(汽车、化学、计算机。日用品、医药品、医疗器械)第三方物流的占有率达到73%,还有16%的企业研究未来使用第三方物流……”对于第三方物流的评价,该文也给出了一个抽样调查结果:“29%认为成功,54%回答基本上成功……”
(二)第三方物流产生的原因
1、第三方物流产生是社会分工的结果
在Out-souring等新型管理理念的影响下,各企业为增强市场竞争力,而将企业的资金、人力、物力投人到其核心业务上去,寻求社会化分工协作带来的效率和效益的最大化。专业化分工的结果导致许多非核心业务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分离出来,其中包括物流业。将物流业务委托给第三方专业物流公司负责,可降低物流成本,完善物流活动的服务功能。
2、第三方物流的产生是新型管理理念的要求
进人九十年代后,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与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推动着管理技术和思想的迅速更新,由此产生了供应链、虚拟企业等一系列强调外部协调和合作的新型管理理念,既增加了物流活动的复杂性,又对物流活动提出了零库存、准时制、快速反应。有效的顾客反应等更高的要求,使一般企业很难承担此类业务,由此产生了专业化物流服务的需求。第三方物流的思想正是为满足这种需求而产生的。它的出现一方面迎合了个性需求时代企业间专业合作(资源配置)不断变化的要求,另一方面实现了进出物流的整合,提高了物流服务质量,加强了对供应链的全面控制和协调,促进供应链达到整体最佳性。
3、改善物流与强化竞争力相结合意识的萌芽
物流研究与物流实践经历了成本导向、利润导向、竞争力导向等几个阶段。将物流改善与竞争力提高的目标相结合是物流理论与技术成熟的标志。这是第三方物流概念出现的逻辑基础。
4、物流领域的竞争激化导致综合物流业务的发展
随着经济自由化和贸易全球化的发展,物流领域的政策不断放宽,同时也导致物流企业自身竞争的激化,物流企业不断地拓展服务内涵和外延,从而导致第三方物流的出现。这是第三方物流概念出现的历史基础。
二、信息技术发展对第三方物流概念的影响
第三方物流之所以在短短几年内逐步完善,得到西方的认可,是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分不开的。信息技术所起的关键作用,可综合为以下几点:
(一)支持其独立
信息技术的参与,使物流行业的专业性增强,最终促使其从企业其它业务中成功地分离出来。一方面,在各类信息技术尤其是目前新兴的网络技术的支持下,各企业间的商务合作可以通过网络磋商。协调、交易和结算,原材料、零部件的供应地、生产地和消费地三者分离已很普遍,多方参与同一项生产的同时又要求尽量减少库存,使物流活动难度增加,专业性增强。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大量应用于物流领域中,专业信息处理系统。条码技术。自动分拣/存取巧跟踪系统、电子订货系统。电子数据交换等技术的产生推动了物流活动向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和柔性化方向发展,加速了物流行业成为高新科技产业的一份子,从而降低了企业自己管理物流业务的必要性。
(二)促进沟通和合作
信息技术的介人支持第三方物流与供应链中其它环节的沟通与信息共享,并根据物流需求方的工作进展.及意向调整物流计划,提供最优的物流方案。许多原来不可能实现的管理思想如零库存。准时制、快速反应等,在信息技术条件成熟后,其实现成为可能,保证了作为服务方的第三方物流的高质量工作,促进了整个供应链的高度集成,使物流网络真正实现增值网的功能。
(三)加强管理和控制
第三方物流通过与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用户等建立EDI联系、应用条形码、实行货物实时跟踪,来获得需求可见性和资产可见性,据此提出简洁、高效、符合各方需求的物流方案,进而控制第三方物流的活动进程,对整个供应链条的补给和供应加以调整,从而达到从原材料的供应到商品消费前整个物流过程的高效率和低成本的目的。
第三方物流是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成长起来的,如果没有小批量生产。精益生产、柔性加工、敏捷制造等现代生产方式,第三方物流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没有现代信息技术,第三方物流也无法满足这类现代生产方式的要求。
三、第三方物流为物流中心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目前我国的物流业还处于起步阶段,随着物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高,我国发展物流业已成当务之急。第三方物流概念的出现,为生产经营者提供了开放的。良好的物流服务体系,也为物流中心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即通过物流活动的管理和组织,将物流服务作为一种资源提供给需要的企业。
(一)第三方物流概念为物流中心带来新的机遇
其一,物流需求的产生为物流中心的发展提供了机会,企业的物流服务需求是物流中心提供物流服务的基础。Out—souring等管理理念的应用,会使更多企业接收和应用第三方物流。过去,流通企业常直接进行贸易活动,与生产经营企业共同分享商品利润,容易同生产经营企业产生利益矛盾。一旦条件允许,生产经营企业就跳过流通企业直接进行交易。表面上看生产经营企业可从中收回一部分利润,实际上这些企业付出的物流成本之高难以计数。第三方物流概念的出现,使企业从大而全的误区中解脱出来,寻求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管理其物流活动,由此产生了物流服务需求,物流中心以其专业化的管理、优良的设施设备、高效的服务成为提供需求的首选企业。
其二,高品质的物流服务为物流中心带来更多机遇。当生产经营企业产生物流服务需求时,物流中心应迅速准确地提供物流的设计。管理、组织、协调。实施、沟通等第三方物流服务。此时物流中心与生产经营企业共同分享的乃是第三方物流服务所带来的物流成本节约的一部分,易与生产企业达成共识和合作,而良好的共识和合作则是形成供应链并保证供应链高效工作的首要条件。满意的物流服务供给,会促进更多物流需求的产生,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
其三,信息技术及供应链理论的应用,将为第三方物流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作为第三方,需与委托方和相关方面保持密切联系,共享需求和物流信息,高科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其打下了良好的工作基础。供应链理论的推广,使接受物流服务的各方都认识到第三方物流带来的好处,同时认识到协调和合作的重要性,支持第三方物流的发展。
(二)物流中心面临的挑战
作为物流服务的提供者,物流中心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其一,在思想认识上,与第三方物流概念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以往的物流,主要强调通过内部信息的利用和共享,达成高效的物流,赚取利润。而第三方物流,则更强调提供最有利于用户的服务,强调与供应链中其它成员的联系和合作,认为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利润来自于委托物流成本节约的一部分,两者间的利益是一致的。目前大多数物流企业还没有形成这样的管理策略,在认识上还没有意识到第三方物流或合同制物流应该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同时生产经营企业的管理人员也没有充分认识到Out—sourcing管理策略对于改善其物流系统提高其竞争力的重要意义。
其二,人员素质上,物流业将朝着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第三方物流也是高新技术支持下的管理策略。它要求物流工作人员掌握计算机知识、网络知识、自动化技术,掌握物流优化管理理论与方法,但是目前我国的物流企业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较低,难以达到第三方物流概念要求的提供综合物流业务的要求。同时生产经营企业的管理人员也还缺乏有关实施Out—sourcing策略的业务素质。
其三,硬件设施设备方面,我国物流中心的设施设备普遍比较落后,未达到第三方物流的条件,智能化、自动化仓库还比较少,仓储运输系统的整合效能比较低,尤其是自动化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还不能保证随时随地的资产可见,也不能形成对物流服务需求全面及时的了解,更难以达到对物流过程的合理、有效的控制,难以满足货主企业的要求。
其四,管理水平上,第三方物流不但对物流企业管理自身的能力有很高的要求,还要求企业有在复杂情况下(兼顾多方需求)的管理和协调能力。而我国的很多企业还停留在经验管理、粗放管理阶段,未能解决好先进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管理技术的实际应用问题;另一方面,由于技术、设备等条件的落后,致使管理水平难以上台阶。
其五,信息技术上,第三方物流要求能及时获取各成员的信息,适时和适量地安排供应和存货。我国的网络普及情况较差,EDI技术还很落后,难以实现不同计算机系统之间数据的传递和交换,将影响物流中心与用户各方的沟通和协作,阻碍物流服务质量的提高。
四、应用第三方物流概念发展我国物流中心的应对策略
综上所述,为了加快我国物流中心向第三方物流基地转化,拓展物流服务市场需求,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准备应对策略:
1、加强物流中心是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的物流基地的认识,要求物流中心以建立供应链为目的,并以供应链其它成员的利益为出发点,站在供应链的角度理解和管理物流。只有这样,才能更好了解用户的需求,从用户的角度出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也只有这样,才能以正确的态度加强同用户的合作,协同供应链各方最大限度地减少物流费用,提高物流服务的效益。同时积极加大物流意识特别是第三方物流概念的宣传普及工作,让更多的生产经营者理解“第三方物流”、“合同制物流”,理解Out—sourcing的管理策略,刺激第三方物流的市场需求。
2、加强对专业物流人员的专业知识的培训,培养他们对信息技术等高科技知识的学习、掌握和运用的能力,为将来的物流现代化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利用各种机会加强有关第三方物流概念以及物流管理理论方法的学习。同时可以资助有关院校对于MIM学员。在职进修干部进行物流知识、物流资源优化配置方面的知识培训,这些人对于未来的第三方物流市场的需求将起到重要作用。这是一种远期投资,从物流中心的长远发展考虑值得投资。
3、作为连接供应和消费各方的枢纽,要求物流中心必须具备先进自动化设施设备。这些设备应该从物流中心延伸到供应链的末端。除了传统的物流自动化技术以外,要加强对于物流过程资产可见性系统的研究开发与应用。
4、在物流管理活动中,要破除旧的管理思想的束缚,加强高科技技术在管理实践中的运用,增强物流活动的可控性,切实提高物流管理水平。
- 上一篇:农村产业发展问题
- 下一篇:经济责任审计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