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范文
时间:2023-07-13 17:30: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Abstract: As the important town in southern Zhaoyuan City, according to own natural conditions and economic conditions, taking market as guidance, Xiadian town mainly develops products which have comparative advantages, improves agricultural products' breed structure to increase quali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t obtains certain achievement in the aspects of adjusting the agricultural structur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Under the macroscopic background of China implement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Xiadian town makes an active response. However,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of Xiadian town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ing agriculture, and then take the path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e should learn advanced western theories, combine with specific circumstances of agriculture of Xiadian town to evaluate and analyze current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combine with the relevant strategic analysis method to provide guidance for agricult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Xiadian town.
Key words: agriculture;sustainable development;Xiadian town
中图分类号:F3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4-0305-03
0引言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其特殊的国情决定了农业在中国具有远比世界上其他国家更为重要的地位。
虽然中国仅用占世界不到7%的耕地,让占世界总人口22%的人口丰衣足食,被世人誉为“世界经济史上持续发展的一桩奇迹”[1]。但是,中国人口规模的迅速扩张、生态环境的加剧恶化等却使未来农业发展面临多重危机。夏甸镇粮田面积4.56万亩,粮油总产量4.8万吨,收入1.8亿元。完成新植果园4200亩,目前,夏甸镇镇共有果园4万余亩,占全镇耕地总面积的45%。重点培育了上东庄市级果品生产示范园;同时,在10个镇级果品生产示范园中,重点推广了套用优质纸袋和测土平衡施肥技术,套纸袋2.5亿个。夏甸镇2万亩苹果结果园获取了绿色食品证书。新建设臧家草莓―甜瓜基地213亩。完成“三年大造林”工程各类造林5400余亩,全镇生态林总亩数达到45000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8%。
但是,尽管去的了一系列的问题,夏甸镇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挖掘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找出适合夏甸镇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和方法。
1招远市夏甸镇概况
1.1 概况夏甸镇总面积190.6平方公里,辖78个行政村。2009年底总人口4.5万人。2009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45.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101万元。全镇生产总值15亿元,一、二、三产业比为24:51:25。进出口贸易总额144万美元。引进外资400万美元,引进市内外资金1.1亿元。人均纯收入6903元,人均居住面积25平方米。
1.2 地方特色及经济建设状况夏甸镇属温带海洋性气候,辖区内地势西高东低,土壤肥沃,属棕壤土质,适宜多种作物生长。境内黄金、氟石等矿产资源丰富,有一处市属、两处镇属黄金生产企业,年产黄金10万两。境内有大沽河、东庄河等六大水系,水库塘坝173座,总蓄水量3000万立方米;其中,金都天鹅湖蓄水量达1920万立方米。09年,共引进内外资项目9个,总投资额达到9亿元。四维生化二期安全套生产、永吉食品果蔬冷藏、六合金都饲料、顺和种禽育雏、姜家窑金矿三期工程及曹家洼金矿深部开拓等6个项目被列为市级重点项目,均已投产或开工建设。过亿元的储备项目2个,分别是风力发电项目和塞呋盾医用手套项目。驻地、进区企业全年共完成财政收入205.6万元,占总税收的14%。新增个体工商户160余户,规划新增加民营服务企业3户。现有内资企业18家,门类涉及机械制造、医疗器械、商砼、制药、食品、家纺等行业。
1.3 农业生产情况及建设情况09年,共投入资金380多万元完成了大龙夼至东丁家、山罩李家至大罗家、曹家洼至团顶三条连村公路共14公里;完成农村危房改造300多户;投资80余万元,硬化村街10000多平方米;投入专项资金100多万元完成沼气建设户280户。完成镇、村两级水利项目50多项,累计投入资金500多万元;投资100万元对重点塘坝、水库、大口井、道路等工程进行了除险加固和修护;投资120万元对部分村自来水进行了改造,全镇基础设施及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2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农业基础设施和物质技术条件总体水平低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比较滞后,特别是信息和技术服务还不能满足广大农民调整结构的需要[2]。农田基础条件得到了一定改善,土地综合生产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目前仍有近50%的农田属中低产田,这部分农田仍处于“靠天吃饭”的现状,特别是坡耕旱地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更弱,基本上处于“雨养农业”的状况。另外,虽有农技、果业、畜牧等专业站办和人员,但在服务过程中仍于产中指导为主,对产前的市场预测和产后的流通指导较少,无法提供给农民超前市场信息,农户难于围绕市场需求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2.2 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重点不突出品种结构和生产布局还没有大的变化,农业的质量和效益提高不大。在调整过程中只重视面积和数量的扩张,对一些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的优质、珍稀、特色农产品扶持开发不够,忽视了品牌、质量和效益,形不成规模经济。全镇3.5万亩苹果园中,将近三分之一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发展的果树,品种老化,产出率低,生产不出优质果品,跟不上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相比蓬莱市大辛店镇,果树几乎全部都是从全省范围内优选的富士系列,并且都是2000年左右栽植,果品色泽亮,品质好,产量高,平均效益是我镇的2-3倍,差距显而易见。而对适合我镇发展的优质果品,比如葡萄、梨、桃等,则几乎没有进展。
2.3 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滞后,流通渠道不畅虽然存在一批农村集贸市场,但这些市场布局分散,规模较小,设施简陋,功能落后。大部分农产品仍旧是露天交易。80%左右的农产品无固定的交易场所,均为占道经营或市场外零星交易,已无法适应当前大市场、大流通的需要,致使农产品转化成商品率较低。每到苹果销售季节,大部分客商和果农聚集在交通干道附近交易,严重阻碍了交通,影响了交易效果。张家庄村新发展的甜瓜-草莓设施栽培,销路不是很好。而臧家村由于“成名已久”,每到成熟季节,都有北京、天津、青岛的客商前来订货。前几年发展的凰巢坡、臧述庄蔬菜基地,也是由于没有市场,销路不好,打击了菜农的积极性,最终没能形成规模。
2.4 农产品的品质和质量不高近几年来,夏甸镇着力提高农产品品质,但由于农民认识不到位,仍以增加农产品产量为重点,忽视农产品的品质和质量。在我镇范围内以苹果为例,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市场对果品质量的要求逐步提高。部分果农由于选择套优质纸袋,收益明显。08年,新马家村的果农马文善有果林3.2亩,全部套用3分8钱的内黑双层纸袋,共计8.7万个,出产果品3.3万斤。75%以上优质果共2.1万斤,每斤按1.33元价格全部售空,累计收入3.3万多元;巨岩村果农杨同国5亩果园,全部套4分8钱的内红双层纸袋,共计10万个,共出产果品5.5万斤。生产75#以上优质果5万斤。由于卖的较晚,每斤按1.20元销售一空,累计收入6.5万多元。而套塑料袋苹果,75#以上的价格在0.5元/斤左右。如果上述两位果农套塑料袋,则分别少收入1.7万元和3.5万元。
2.5 农业企业市场开拓能力不强涉农企业数量不多,规模不大,市场开拓能力和带动能力弱。近一两年虽然建设了一些新兴的涉农民营企业,比如金色田园果品公司、马家、姜家窑等村的冷风库,但由于规模较小(总库容仅1万吨)、资金短缺等原因,市场开拓能力较弱,无法有效拉动农业产业结构进程。而栖霞市苏家店镇果园面积和我们不相上下,但该镇建设了1500吨以上的冷风库47座,总库容达到16万吨,每年不仅将本镇所产的几乎全部苹果进行了储藏、保险,还从外地大量收购。据调查,该镇2008年苹果售价一、二级以上的是每斤1.8元,到09年5月份,冷风库储藏的苹果达到了每斤2.8-3.0元左右。除去储藏费用,每斤提高纯收入0.8-1.0元左右。而我市蚕庄镇,08年果品入库价格是每斤1.6元,到现在的出库价格是每斤3.8-4.2元左右,扣除储藏和包装费用,每斤提高纯收入1.7-2.1元左右,效益差距非常大。
2.6 农民文化程度低,思想认识不高农民文化程度低,思想认识不高,对农业科技接受转化率低。全镇农民初中文化程度以下占90%,大部分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都因外出学习或打工留在外地,阻碍了农业科技推广的进程。从村干部到群众对农业科技的重视程度不够,镇政府每次组织的学习培训,参加人员多数是果园管理水平比较高的农民,出现了“水平越高越学习,越进步;水平越低越不学,越落后”的怪现象。
2.7 规模效益不突出难以集中大规模的土地开发利用。农民思想认识不到位,大部分土地分散在农户手中,仍然局限在农业种植小范围内,调不出土地,形不成规模,也见不到效益。
3夏甸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3.1 发展特色农业夏甸农业资源丰富,发展特色农业潜力很大,涉及群众利益最广。近几年,在黄金企业的支持下,我镇建设了4万多亩的优质苹果生产基地和近千亩的“草莓―甜瓜”生产基地,先后成立了富冠果品、金色田园食品、姜家窑林工商有限公司等果品加工流通企业,有力促进了瓜果业发展和群众增收。下步,我们将继续引导两矿加大投入力度,扶持发展特色农业,着力加强高新农业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帮助农产品争创名牌,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向纵深推进。年内,重点抓好曹家洼金矿投资500万元的300亩矮化苹果示范园项目,带动提升果业发展档次;抓好姜家窑金矿投资700万元的5000吨冷风库和果品批发市场项目,解决果品储藏销售等问题,提高果品附加值。
3.2 保护农业环境夏甸镇农业生产环境在招远市具有一定优势,但自身工业化与区域经济发展对环境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是冶炼的发展对农业的发展产生了严重威胁。应当建立起保护环境和维护环境的有效措施。
3.2.1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夏甸镇农业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应对干旱等自然灾害的能力还不强,同时也要加强巩固夏甸镇在防灾,治灾上的设施。第一:加强农田林网建设。招远市夏甸镇素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著称。全镇果品蔬菜粮油产量位居全市之首,是闻名中外的“烟台苹果“生产地,全镇果园面积5万亩,年产水果10500万公斤,其 “金夏”、“帅星”、“富冠”牌红富士苹果闻名全国,在第二届全国农业博览会上荣获金奖。夏甸镇还盛产名、优、特、稀干鲜果,到2005年,有“海丰”牌优质板栗2.2万亩,年产板栗300万公斤,中华寿桃3600亩,优质红提、巨峰等葡萄1500亩,甜柿2000亩,桃、梨、冬雪枣等2400亩,蔬菜种植面积10000余亩,年产新鲜蔬菜2000万公斤,其中保护地蔬菜面积4000亩,蔬菜大棚1000个,大小拱棚2800个,花生总产量达1100万公斤。面对如此大的农田林网络,必须合理的构建一个相互结合相互联系的网络,合理分配土地,这样有助于最大效率的发挥土地效用。同时,加强对土地的保护,种植培育防护林,防风固沙。第二:加强配套农田蓄水防渗设施的建设。夏甸镇种植面积较大,总面积198.8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3万亩,林地面积6.3万亩,如此大规模的种植对农业用水的需求量大。因此,为了不致在干旱时期导致农业耕作系统受损,蓄水防渗设施的建设尤为重要。一方面能够做到抗灾防灾,一方面又能够节约用水,实现农业用水的可持续发展。
3.2.2 杜绝外来污染第一:加强省市排洪河道的挡污设施。招远市境内河流11个流域160余条,多为源短流急的时令河,分为渤海水系和黄海水系[3]。境内长48公里的大沽河为第一大河,界河流域为第一大流域。干流长度大于5公里的河流51条。河流支系为夏甸镇农业输送着农业用水与生活用水,为农业生产带来极大的便利。但是,河道带来的污染也随之而来,为了避免由上游或者是省际之间的交叉污染,需要严密设防,对镇内河流入口要进行防污治污,保障镇内用水的安全性。第二:要加强对外来污染物的监控。正如第一条所述,不仅仅是要对镇内河流入口的控制,作为整个农业系统,和省内农业密切相关,要严查污染物的来源,争取在源头对污染物进行控制。可以通过省内各项法律法规或者是政策来督促污染单位来对污染物的治理,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
3.2.3 加强县内环境保护夏甸镇的经济发展不仅仅要靠农业,也要利用现有资源进行工业的发展,但是在工业化的过程也伴随着环境污染。要先对镇内环境污染进行治理。第一,要加强电子产业、农产品加工销售、机械制造等行业发展,调整工业发展方向,优化工业结构,限定冶炼等高污染企业的工作时间,减少此类企业的引进。第二,合理规划和调整工业区布局,在生态农业区、水源上游等地区不进行重工业高污染企业的建设,将生态农业区和工业区分离。
3.3 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农民素质的高低是农业技术普及程度的关键因素,因为农民是实施农业生产的主体,农民综合素质的高低也决定了农产品在市场上竞争能力的高低[4]。鉴于此,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加大农民素质提高。
3.3.1 加强农民培训推广先进技术、农业措施的落实是由农民充当主体,农民的思想观念及自身的综合素质对科技到位率及相关农业技术的推广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对农民思想教育,文化教育直观重要。多种形式来普及教育范围,如利用电视,广播,农民小报,黑板报,农民夜校,科技下乡等形式来普及教育,让农民能够及时关注农业新动态,掌握更新的技术,更新旧观念。有效利用当地的教育条件,挖掘各种教育途径,按照农民的不同层次,不同阶段,接受知识程度对农民进行科技培训。主要从三方面对农民进行科技培训:
一是对农村留守劳动力或者是后备劳动力的培训。对接受能力较快,具有一定文化知识的青年,对他们进行实际技能上的培训,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使他们尽快为农业发展贡献力量。二是农业实用技能的培训。将龙头企业、种养大户的负责人及农村技术人员作为重点培训对象,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5],通过专家讲座、实践操作指导、观摩教学等方式进行,全面教授或培训农业操作的相关技能和注意事项;同时,对那些处于被动接受教育的农民,采用上门咨询式服务,农民提出遇到的问题,到场专家予以指导,这样能够有针对性的解决农民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另外,因为农业系统是一个符合系统,不仅仅是要在夏甸镇内开展教育,对招远市甚至是对整个省的农民展开撒网式教育,提高综合素质。三是对劳动力转移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主要是提高农民的文化技能和就业竞争力,主要面对的人群和对象是:退伍军人、发的农民、重点对失地农民、农村富余劳力等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最终也使他们成为适应二、三产业发展技能型人才。
3.3.2 控制人口数量夏甸镇的人口在不断增长,人均耕地面积在快速减少,但是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在不断提高。2007年夏甸镇辖78个行政村,有5万人,总面积198.8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3万亩,林地面积6.3万亩,人均耕地2.06亩。按照增长率计算,到2025年人均耕地面积0.7亩,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的人均耕地0.8亩的标准。因此人口的增长将会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限制,所以必须控制人口的增长。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时刻不能松懈。计划生育、优生优育工作要常抓不懈,要清楚的认识到,人口的快速增长对经济的增长也是牵制。人口素质的提高要通过教育来实现,提高全面的综合素质,培养出有几率、有文化、有道德的农村新一代,接受知识的普及,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人口数量的控制,也能提高人均自然禀赋资源量,这也是保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3.4 深化体制改革现有的产业化服务体系、农村经济体制和农业制度、农业政策以及农业社会化建设中仍然存在不合理因素。传统农业经济的发展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存在消极影响,要及时调整发展方向,深化农业经济体制改革,进行制度、政策、技术上的创新,不断推动农业可持续的发展。
3.4.1 农业保险制度建设近几年,自然灾害的频发,对农业生产产生了重大影响,对夏甸镇农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国外对农业采用保险公司承保,生态环境监督部门监督的形式,一旦发生自然灾害,能够减少农民的损失,提高种植积极性,两部门共同努力,保护生态环境,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所以,借鉴外国的先进经验,结合夏甸镇的具体情况,建立起农业保险的制度,将灾害带来的损失降低到最低。作为一个复杂的农业系统,不仅仅要完善制度,还要对配套的服务体系进行完善。
3.4.2 完善农村市场化服务体系完善农村的市场体系,发挥市场的作用,对农业资源进行基础性配置。可以通过建立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将统一经营与散户经营结合起来,以扩大规模化和产业化为主要目标,以此能够最大程度促进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市场化手段,配套相关服务体系培育出农业生产要素市场,发展出农业中介组织,完善市场体系。
3.5 应用新技术的推广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也是发展的源动力[6]发展可持续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农业科技进步。因此,农业科技的革命是必须的。用科技手段来推动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重点推广八项新型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农业新工艺、新品种、新技术:①农牧结合生态农业系统建设;②推广农作物生产循环利用技术;③推广应用新型化学农资;④推广应用精准农业技术;⑤推广垃圾无害化处理利用技术;⑥推广应用设施农业技术;⑦推广应用轻型简化栽培技术;⑧推广应用有机农业和无公害农业技术。通过应用新技术,有机肥的无害化处理施用与农作物秸秆还田技术,增加土壤有机投入,培肥地力,使土壤常种不衰;充分利用废弃物栽培微生物,变废为宝,循环利用;使用对人畜安全无害、对环境污染程度低的新农药以及可光解固化的农用薄膜,减轻或避免对环境的污染;有效地提高精确性,避免盲目性,节省材料,减少过剩所造成的浪费与污染;实现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减少化学农药、化肥的施用所造成的产品与环境污染;实现工厂化、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体系,摆脱自然条件的不利影响,形成稳定的、持续的农业生产环境。
3.6 推进农业生产集约化依据夏甸镇的具体情况,在实施可持续发展农业的模式选择上应选择集约型农业模式。集约型农业模式是指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来装备农业,利用现代管理手段来管理农业,优化农业产业和产品结构,改进资源利用方式,增加农业投入,持续提高资源产出率和农业综合生产力,实现集约化经营的资源节约型农业。集约化的目标是:开展多种经营,持续提高农业总产值和农民收入;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结合传统的有效经验,持续提高农村综合发展能力;合理利用、开发和改善农业资源,改善农业基础条件,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利于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
4结论
农业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也是经济的一个强大支柱,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一个国家整体的生活水平和经济的发展。夏甸镇农业可持续发展也是为了适应人类生存而进行的更深层次的研究。通过分析得出了夏甸镇在以下方面存在的问题: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这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三大制约,明晰了夏甸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给出了具体的措施建议。
参考文献:
[1]王锋.关于加快中国生态农业发展的思考[J].中国农学通报,2005,21(3):287-290.
[2]宝华.在全国农业生态环境与可再生能源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2,(6):1-5.
[3]张宁.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发展绿色农产品生产的基本手段[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5,7(2):36-40.
[4]张壬午,胡梅.生态农业的理念与主要建设领域[J].生态农业,2005:1-4.
篇2
关键词: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S-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04-15-1
现今,我国农村经济正按照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不断地向前进着,以集约化的生产方式为主,农村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近些年来,由于人们的生活方式不断的发生着变化,中国的人口也在不断的增加,这些变化使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间的矛盾越来越明显,出现一些问题,严重影响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 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1 存在农业资源浪费现象,土地流失严重
由于有些地区人类活动的无计划性、不科学性,过度的开垦农田。人为的破坏植被,自然环境严重遭到破坏,土地水土流失严重。还有些地区征用大量农村土地用于发展工业和其他产业,毁坏大量农田。近年来,大量农民进城务工,使一部分耕地被搁置抛荒,造成土地资源被浪费。
1.2 农业经济结构还存在不合理的地方
我国农业发展由于自身存在的局限性,还存在农业经济结构不太合理的现象。具体表现在,农民不能准确的掌握市场的经济需求变化,经济作物的种植存在跟风现象,造成农业的产业结构不均衡。
1.3 农村劳动生产率低下,人均占有的耕地较少
我国农村人口比较多,占总人口比重的80%左右,生产方式主要是手工劳动,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使用率比较低,它在农业增产的应用中所占的比重只有40%,这与发达国家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从总体上来说,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够发达,对农业的科技投入有限,农民的文化程度有待于提高。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然而耕地的面积却不是最多的,能供人类生产的土地面积就更少了,人均耕地面积还不及全球人均的7%。用少量的土地来供养大量的人口,给我国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2 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2.1 改变旧的理念,树立全面的可持续发展观
要想完成传统农业向可持续农业的转变,需要从改变旧的观念开始。我国的农业发展历史悠久,传统保守观念深入人心,这些观念严重的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只有使农民改变这些落后的观念,我国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够顺利的开展。要改变传统的农业资源无限的观念,认识到农业资源的有限性和珍贵性,还要充分的利用农业技术,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改变传统的多子多福、传宗接代、养儿防老等生育观念,积极的支持和落实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让农民逐步地接受新的生育观;改变传统粗放经营模式,树立可持续的农业经营模式。根据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要求,转变我国农业产业和经济增长方式。依据实际情况确定当地的主导产业,实现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和经营一体化,形成一个产业链条。树立全面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内化科学的自然观,构建一个良性循环的农业发展模式。
2.2 处理好农业资源与人口之间的关系
农业资源与人口之间的不协调关系,对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要充分发挥科技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改变以往农业生产活动以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的现状,使农业资源与人口协调可持续发展。农业活动的开展首先要保护和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合理的将科学技术运用到农业生产之中,构建一个生态、循环的农业经济模式。
2.3 加大对农业科技的财政投入,扩大科技在农业中的使用范围
政府要把农业经济的发展放在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大政府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加大政府对农业科技的投入,不断的创新农业工具,研究开发新的粮食品种,提高农业的生产率,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将科技成果合理的运用到农业的发展中,在广大农村地区推广新的科技成果,不仅能够有效的利用已有资源,还可以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2.4 不断开创新的管理机制
合理科学的发展机制,不仅能够起到规范参与农业经营主体活动的作用,而且还能使农村经济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我认为我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建立新的管理机制:一是建立农业资源保护、更新和合理利用机制,确保农业资源能够满足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需求;二是建立全面控制环境的机制,优化农业的生态环境;加强对土地的管理,对土地的总体规划、总体利用,强化农民的耕地保护意识。
3 结语
我国农村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生态发展的必然要求,能够有效的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针对在实施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从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相应的策略,全面的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夏玉婕.探讨中国农业经济环境现状以及可持续发展策略[J].经营管理者,2011,(02).
[2] 李佳穗.农村法制问题与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J].农村经济,2011,(06).
篇3
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途径
0前言
一直以来,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始终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农业经济也被视为我国的民生基础。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生态坏境与自然资源都遭到了一定的破坏与损耗,人们也逐渐意识到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则必须确保未来农业经济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只有选取科学可行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才可解决我国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遇到的诸多难题,进而能够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1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1农业科技能力非常低
由于长期的贫困生存环境的影响使得农民综合素质一直无法提高,从目前的调查来看,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只有一少部分完成了高中学业,也就是半文盲、文盲比例达到半数以上。在农村教育中,九年义务教育执行并不是非常理想,大多数学生无法完成基础学业。与普通高中相比,职业教育在农村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大部分职业学校都是原高中改制而来,缺乏专业性,教学缺乏吸引力。此外,由于相关农业科研机构存在着动力不足,科研水平不高,农业科技研究人员缺乏农业服务方面的意识,农业投资效率并不是非常理想,农村资金也呈现出外流的形式,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
1.2缺乏现代化信息获取能力
时代的不断发展促使信息技术不断进步,这就使得人们对社会各行各业具有越来越高的要求,在进行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稳定发展,这就需要转变传统的发展思路,不断的丰富信息资源,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将农作物进行有效的推广,在农业资源信息获取方面,则存在着滞后性,仍然采用原始销售方式,农产品种类较为单一,农作物发展空间非常的狭窄,农业经济发展缺乏整体发展的潜力以及发展的实力。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经济发展资金投入不断加大,由于资金投入不足使得农村经济发展并不是非常理想。
2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途径分析
2.1加强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意识
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注重农业与生态环境之间的有效协调,提升人们在生态保护方面的意识,实现农业经济的长远发展。乡镇领导工作部门需要明确自身肩负的重要责任,强化生态环境方面的意识观念,根据实际发展情况制定规章制度,不断的加大对生态环境发展的实际保护力度。乡镇管理工作部门需要号召农民加强在生态环境方面的认识,特别是在农业生产以及其他的农业类生产过程中,注重环境资源方面的保护工作,不断的加大实际保护力度,保证耕地不被随意的侵占和破坏,防治水土流失,为土地使用提供便利,为森林资源以及水资源等提供保护,为绿色农业发展提供保障,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尽可能降低损耗,提高更高的经济收益。
2.2注重农业经济发展转型
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丰富农作物种类,引进多样化的经济作物,同等土地面积下,不断增加农业的产出性效益。在进行农业种植过程中,需要选择科技含量高、高效益的农作物,提升农业的种植效率。需要不断的发掘农作物附加价值,借助深加工的方式来进行销售,提升经济效益。在进行农业发展过程中,需要注重农业分配比例的合理性,还可以适当的加大在林牧业方面的比重,加快农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实现农业发展布局的合理化。农业经济发展中,需要注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开辟,根据农村条件来实现农村资源的最大化发掘,为农村经济发展寻求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新型农业的发展过程中,需要注重市场调查的科学性,从更加长远的角度入手,对农村经济发展进行有效的分析以及预测,扩大发展空间,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保障。农村经济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坚持集约化的发展形势,转变过去粗放式的管理方式,实现集约化发展,实现农业经济的有效转变,树立市场化的农村经济发展意识,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3利用现代化的信息资源
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加大在农业资金、人力以及物理方面的投入,提升农民整体性收入,为农村发展尽可能保留劳动力,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保障。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加大在资金方面的投入,为农民提供农业技术方面的专业化培训,不断拓宽农民事业,转变传统农作物种植理论以及农作物发展理念,实现农作物在种植结构方面的合理化。乡镇企业管理工作部门需要加大扶持的力度,为农业种植配备专业技术人员,不断加大在资金方面的投入,提升乡镇企业的发展经济效益,实现农业经济长效发展。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注重网络布置,让农民能够利用网络来实现现代化学习,利用网络媒体来关注农业发展动态,对农业总体发展提供基础的判断。在进行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利用网络信息拓宽农产品实际的推广力度,避免出现大收低收益的现象,尽可能减少在对外销售方面的运费,拓宽销售途径,提高整体收益。此外,还可以借助信息网络技术来丰富农业信息,注重潜力农产品的发掘以及引进,降低市场竞争力,扩大农业收益。
2.4发展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即指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成果以及农业本身的良好生态系统,结合当地的资源优势,遵从整体大局观的循环再生理念,再通过一些类的现代化管理方式,合理地去调整农林牧副渔的生产结构,从而形成生态与经济的完美互补,促进人类与生存坏境的和谐发展,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2.5发展集约型农业
中国属于人多地少,资源匮乏的发展中国家,基于这一国情,我国学者提出继续集约型可持续农业的概念。集约型农业是把一定量的劳动力和成本,集中投入到有限的土地中,运用集约经营手段开展农业生产。集约型可持续农业主要表现为加大力度推行农田基础建设,发展灌溉,科学施肥,改造低产田,运用农业新技术,选取优良品种,实施机械化生产等。
2.6结合科学技术,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经济的发展不仅与当地的生态环境、农业经济发展模式有着巨大的联系,科学技术的运用同样起到了很大的帮助。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运用,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在追求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需要结合科学技术水平,利用科学知识与技能维持农业的产量。例如,科技的利用能够大大降低人力资源,提升生产的效率;同样,利用科学的计算能够帮助当地农民获得最大化的利益,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科学技术的运用,大大降低了人力资源,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结束语
“三农”问题一直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同时也是中央及政府关注的重要问题,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需要解决好农业发展中的问题,为国家稳定、社会和谐提供保障。从目前发展来看,我国正是处于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转型时期,可持续发展理念对农业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同地区经济以及科技等方卖弄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农业经济发展也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这就需要调动社会各方理想,为农业发展提供保障。为了能够促进新农村建设,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城镇管理工作部门需要了解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农民生态保护方面的意识,不断的调整农业经济发展结构,加大在农业经济方面的投入,借助现代化信息,实现农业经济的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郑联寿,李泉泽,贾志森,张素珍,智建奇.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J].山西农业科学,2004.32(01):93-96.
[2]李芒h.论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3):7357-7358.
[3]张桂荣.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经贸,2015(18):69.
篇4
一、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一)有助于优化生态环境
人们评价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能否做到可持续发展,关键是看国家的生态环境是否处于一个良性的状态。现实是,人们的各种生产活动已然对现有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因此,人们在进行农业生产时要做到合理开发,根据实际需要合理利用有限的农业资源,以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有助于处理好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的关系
农业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在发展国家经济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好农业经济的基础性作用,尤其要处理好农业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之间的平衡关系。为了实现农业经济长期发展,现阶段农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合理科学地使用农业资源,增加对农业科学技术的研发投入,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扶持力度有限
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政府的政策扶持至关重要。比如,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技术的研究和推广,都需要在政府的支持下进行。政府为农民提供信贷服务,培养技术人员,但是由于农业管理的分散性和政府扶持力度的局限性,扶持效果并不明显,所以,政府要加大对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支持力度。
(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理论薄弱
从我国当前农业经济模式看,自“”后,农业耕种和管理主要是以家庭为单位,这种耕种方式不便于统筹管理。目前,我国生态农业结构分析需要精通经济学、农业科学、生物学等多学科的高端人才,而以我國的农业经济现状,并没有可以借鉴的基础,理论体系的构建并不顺利,需要强化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体系建设。
(三)生态农业推广难度大
由于农村地区人口的专业技能水平较低,自我学习能力较弱,通过专业人员培训无法做到覆盖面的高效拓展。并且,农村地区的信息设施不完善,农民很难通过对市场信息的收集与分析,将其转换为生态农业的一手资料。这些都不利于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重视对农民的培训教育
农民的受教育程度和个人能力水平影响着农业的生产水平。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要积极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教育,使其加强对农业机械化以及农业技术的学习。
(二)开展多元化农业经济发展模式
在农业发展中,多元化的生产模式是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目前,我国的农业生产模式比较滞后,一些地方的优质资源没能得到合理充分的利用。因此,为了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各级政府应根据当地农业种植的实际情况,积极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鼓励种植户进行多元化发展。要调整内部产业结构,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提高农产品加工质量,大力发展养殖业,促进协调农林牧渔业的多元发展。
(三)加大农业机械的推广力度
在农机推广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强农业部门对农机推广工作的重视程度,从而建立农机推广的相应政策和保障措施,不断完善农机推广过程中的服务体系,加强政府对农机推广的各种投入。各级农业部门也要积极加强农机推广项目的建设,争取更多的扶持资金,为农机推广提供更多保障。另一方面,在农机推广过程中,还要加强全程管理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各级农业部门应加强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管理,对农民使用农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分析、及时解决,从而引导更多的农民学会科学使用机械,进行机械化生产。
同时,要结合我国的土地流转制度,鼓励土地流转,提高经济效益。要组织农民合作创新,相关的政府部门加大对农业发展的扶持,建立农民经济合作组织。要建立农业保护体系,改善农业基础条件,建立包括农业风险基金、对农产品进行储备、农产品最低价格保护制度在内的风险保障体系,提高农民抵御自然灾害风险、防范市场风险的能力。
篇5
关键词: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农业资源
三农问题始终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其中有关农业资源以及相关管理问题至关重要,在当代,我们的一个思想误区就是要加大对农业经济的发展力度就要大规模的开发农业资源,以至于导致许多农业发展的矛盾出现,在进行农业经济开发时,解决当下的矛盾尖锐的农业资源问题是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一、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内涵
1.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由来。
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最早起源于1991年,在荷兰召开的国际农业与环境发展会议中指出,农业的发展要采取一种维护自然环境和维持自然资源的方式进行合理发展,不仅要确保农业发展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同时又要满足后代的发展需求,并且要保持土地的农业永续性利用,对于水和其他动植物资源能够不构成影响,在资源上、技术上、经济上、、社会上都要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这次会议是农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也是第一次提出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史称FAO会议。
2.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理念在中国的发展。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早在国际会议开始之前就有了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念,只是在管理上缺乏管理力度,为响应FAO会议的发展要求,中国颁布《中国21世纪议程》中明确指出,中国的经济发展要保证农业生产率的稳定增长,在提高食物生产以及安全的基础上,发展农村经济,解决三农问题,改善农村发展现状,保证和改善农业环境,要做到合理、有序的利用农业资源,尤其是针对相关生物资源以及可再生环境,要做到保护为主,利用为辅的发展理念。
3.近年来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情况。
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终发展理念就是充分的利用自然资源,同时又要做到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农业利用,在农业经济可承载的情况下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提高农业经济的转换率,这种发展理念随着十对于生态环境发展的理念提出而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因而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发展理念在当下得到普遍的认可和发展。
二、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1.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立足点在于发展。
经济发展是我国发展的第一要义,因而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就要注重发展,只有经济发展才能满足人们的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间的矛盾,尤其是农业经济发展是我国经济的主要支柱,是国民发展的刚性需求,同时,要指出的是,农业的发展要在满足可持续的基础上,主要做到农产品的质量以及数量的同步发展。
2.可持续发展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
我国农村人口数量占国民总量的一半以上,同时农用土地面积占我国总面积的70%,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强调保证绿色发展理念,走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路线主要就从三农问题开始解决。农业发展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表现在多个方面,如在进行种植业时对于农药化肥的使用、大棚扣膜的使用等都对于土壤以及地下水环境带来一定的污染,并且污染物的存在形式较为特殊,难以降解。在进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必须将生态发展放在首位,要以保护环境为主。
3.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施要通过合理解决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是我们当下所最为关注农业、农民、农村问题,也是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解决途径之一,农业作为主要的发展途径,也是减缓环境压力的主要途径,在进行三农问题的解决时,要进行合理控制农村的人口数量,努力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大力发展农村人口的素质以及科技文化教育事业,因此是农村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自觉形成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
4.要进行合理保护农业自然资源以及生物资源。
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发展最终目的在于合理的开发农业资源,将环境保护以及资源开发合理结合起来,尽量减少对于环境的污染作用,将农业发展与资源利用至于良性循环之中,因而在资源开发中,要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完成生态的协调发展,以保证减少农业资源的污染。
5.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要体现在农业的发展方式上。
农业的发展方式是农业经济进步重要的发展限制因素,合理的农业发展模式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在当下的农业现代化较为普及的今天,农业科技是农业发展质量与发展速度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农业经济方式上要选择以农业科技发展为主要发展方式。此外,在农业的发展方式上要选择以农业增长的集约性进行合理分配,因为采用集约形式发展农业能够减少污染的面积,并且便于进行污染的集中治理。
三、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发展主要特点
1.发展目标的多元化。
农业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发展特点,其多元性主要体现在农产品的质量、农产品的经济效益以及农业产出率等,同时也要满足农业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多方面结合,并将环境效益放在首位,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能增加环境的污染。
2.生态发展的可持续性。
可持续性发展所包含的内容有各个方面,其中在农业生态发展上所要表现出来的是要保证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即农业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只有在发展农业时保证遵循自然生态规则,保持生态环境的平衡,保证自然环境的自我调节的基础上应用自然资源,不破坏环境的生态调节率,才能真正做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
四、结语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经济是国民经济全面发展与进步的支撑和源泉,因而努力发展我国的农业经济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体现在方方面面,本文针对其发展特性、发展现状做了简要的概述。
参考文献:
[1]朱再清,张国忠.我国可持续农业发展的特点及技术体系的探讨[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
篇6
一、当前我国农副业生产存在的问题
1.普遍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当前,虽然早就进入了科技时代,但是,我国大多数进行农副业生产的人仍然是农民,并且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人,在这部分人中,大部分都或多或少地接受过科学文化教育,但是他们的知识水平并不高,在农副业生产过程中,都没有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意识。不单是农民,就是专门管理农副业生产的干部,对于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也不太清晰,为了完成任务,或者使生产达到一定的规模,他们根本不管是不是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规律。他们所制定的农副业生产计划常常是盲目的、错误的,不但没有经过调查研究,而且也没有对计划进行过可行性分析。
2.普遍缺乏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模式
在农副业生产过程中,由于缺少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导致农副业生产也没有计划性和可持续性,大部分农副业生产仍然采取传统的粗放、被动的生产模式。农副业生产本身就是一种具有地域性和浓郁地方特色的生产活动。不同的地区,其农业生产的模式也不尽相同,但是,,大部分地区在组织农副业生产时,常常是盲目地模仿外地的生产模式,而不去考虑本地的生产特征,寻找适合本地的生产模式,从而给农副业生产造成严重的损失。
3.普遍缺乏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
落后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必然导致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问题。在农副业生产的过程中,虽然大多数地区的基建规模都搞得不错,但是在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方面却相对比较保守,很多农民或者农民企业家宁可使用传统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少收获一点,也不愿意使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在他们看来,使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本身就是一件冒险的行为,是不划算的。他们宁可使用传统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少收入一点,也不愿冒险使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多收入很多。因此,在广大农村,很难引进或者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还有的地区虽然引进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但是在操作过程中却缺少相应的人才,从而导致这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大量闲置。
4.产业化水平普遍较低,
尽管我国的农副业生产规模巨大,相关的企业也不少,但是真正成为龙头企业的却非常少。大多数农副业生产相关的企业规模都比较小,也没有特色产品或者不存在较强的竞争力,而且科技含量比较少、产品质量不太高,更不要说是什么品牌效应了。这样的企业,对于地方经济的带动或者支撑的能力可想而知。
5.生态日益恶化
目前,我国的农业资源数量锐减,质量连续下降,土地沙漠化严重。“废水、废气、废渣”正在严重污染着农副业生产环境,使用工业污水进行灌溉的现象比比皆是;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据统计数字表明,我国每年要使用农药120多万吨,污染农田约1.4亩;植物秸秆、动物粪便、农副业加工造成的污染日益严重。面对这些状况,大多数地区的农副业生产不是停顿整改,而是变本加厉,更加疯狂。
二、我国农副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应对策略
1.大力提高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首先要对管理农副业生产的领导干部进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更新他们的理念,改变他们的思路。通过他们去带动和教育广大的农民和农业企业,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用科学的方法、科学的理念进行农副业生产。其次,在农副业生产的过程中,要加大科学调研的力度,通过认真调查分析,努力制定可行性生产计划,争取所有的生产计划都能做到可管、可控。
2.努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模式
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模式,首先必须加大生产设施建设,生产设施是农副业生产取得丰收的保证,在建设过程中,一定要认真研究和分析本地的气候特征、土壤特征等,引入现代化的农业设施和技术,从而提高农副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其次要大力利用本地资源,合理制定适合本地农副业发展的生产模式。
3.大力推广使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
推广使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首先面临的就是思想上的冲突,面对这个难题,广大农副业管理人员一定要认真对待,认真分析生产中的各种矛盾,通过示范和引导化解存在于人们心中的畏难和抵触情绪。其次是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操作使用上的问题,这就需要在引入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的同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争取让他们能够熟练使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
4.发展生态农副业,提高产业化水平
发展生态农副业是实现农副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发展生态农业,不但能够使过度消耗的农业资源得到缓解,而且还可以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减少农业污染,而且还可以培育和生产特色产品,提高农副业生产的产业化水平。
大力推行农副业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农副业建设的需要,是保持人与社会之间、与自然之间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只有大力推行农副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推动其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使我国的农副业按照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新时期;农业资源;利用现状;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303.4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我国农业资源丰富,且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我国耕地资源少,水资源相对紧缺。在农业资源的利用中,暴露出资源利用率低、污染严重等问题,对短缺资源缺乏科学而有效的利用。新时期,我国农业发展处于转型的关键期,如何实现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笔者立足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目标,以实现我国农业资源的科学有效利用,进而推动社会的稳定发展。
1 新时期农业资源的利用现状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正处于转型时期,在农业资源的利用方面,出现诸多的利用问题。尤其是资源利用率低,并伴随有大量的资源污染,已构成了农业资源可持续发展与利用的瓶颈。
1.1 水资源污染严重,存在较大的浪费
我国地域辽阔,但水资源十分不足,农业水资源暴露出的污染问题,已造成水资源有效利用的一大难题。我国雨水分布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呈现出南北降雨量不均衡的情形。其中,在55%的重要农业区,可利用的水资源不到总量的14.4%,也就是说,农业水资源分布不均衡,存在水资源短缺的利用问题。同时,在农业生产及工业生产的背景下,农业水资源污染严重,尤其是大面积江河湖泊出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不仅影响农业水资源的利用,而且造成水资源进一步出现短缺及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
1.2 耕地较少,土壤出现日益严重的污染
我国人口基数大,但人均耕地少,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38%。耕地在不断减少,而人口在不断增加,造成人与耕地的紧张关系。同时,耕地在利用的过程中,伴随有大量的污染问题,农药污染、重金属污染等,都对土壤造成了持久性污染,特别是土壤肥力下降及酸化的形势十分严峻。所以,在确保农业生产安全的过程中,科学保护好土壤资源,是利用好农业资源的基础。
1.3 农村人力资源相对过剩,整体素质较低
我国农村人口占到总人口的一半之多,但整体素质相对较低,存在较大的人力资源浪费。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耕地日益减少,人力资源出现不同程度的过剩问题。由于农业人口素质偏低,造成农业发展长期处于滞后的状态,并且人力资源的相对过剩,也致使农业人力资源发生流失,大量务农人员选择外出务工,耕地出现荒废等问题,进而造成耕地利用率进一步降低。
2 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农业资源实施可持续利用战略,是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体现,也是构建和谐文明社会的需求。在农业资源的利用方面,应该确保土地资源、水资源及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实现农业资源价值的最大化。
2.1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近年来,大量乱砍乱伐的行为造成森林面积锐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生态系统平衡,出现虫鼠害和水土流失等问题。所以,在土地资源的利用上,要强化森林资源的保护,杜绝出现乱砍乱伐的问题。同时,要强化耕地的维护,这样才能确保耕地的肥力,较好的发展农业。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下,我国农业的发展应该立足长远,加大科技及资金的投放,改善土壤耕种环境,并对荒山、荒地进行有效地管理,严格禁止出现抢夺开垦的问题。
2.2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我国农业水资源相对比较短缺,同时在利用中伴随有严重的污染问题。所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关键在于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提高群众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尤其是提高节约用水、科学用水的意识;切实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这是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有力保障。特别是对污染水资源的恶劣行为,依法进行严厉的处理,营造出和谐的水环境;有关部门要加大资金投放,强化相关工程的建设,尤其是建立地下水与地表水的综合利用工程。以上举措得当可以有力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2.3 发展农村人力资源
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人是发展的主要承担者。所以,在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下,农村人力资源的发展,应从以下几点着手:减少人力资源的大量流失,增加农村人口就近就业的机会;强化农村的教育工作,尤其是在提高人口素质方面,要从思想教育、农业技术教育等方面入手,以提高务农人员的农业效率;政府出台相关的保农政策,或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广泛推广农业新技术。
3 结语
我国是农业大国,实现农业资源的科学利用,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需求。新的历史背景下,我国农业资源利用暴露出利用率低、污染严重等问题,很大程度上制约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所以,立足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效解决了当前出现的资源利用问题,为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张英鹏.我国农业资源的利用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7(11).
[2] 王向辉.西北地区环境变迁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
篇8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5.14.058
Evaluation of Agricult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Linzhi of Tibet
LI Ping, SUN Zi-bao, FANG Jiang-ping
(Agricultural and Animal Husbandry Department of Tibet University, Lin zhi 860000, Tibet,China)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gricul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Linzhi area of Tibet,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agricult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rom three aspects of the agriculture and rural economy,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the rural population and society,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was established,and then th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apacity of Linzhi area was evaluated.
Key words: agricult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Linzhi of Tibet
20世纪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农业可持续发展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各界关注,而对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林芝地区位于西藏东南部,是西藏农业生产的重要区域之一,其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不仅关系到本地区及西藏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对全国的可持续性发展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对该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定量评价和分析,探讨其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趋势,为林芝地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依据。
1 研究方法
1.1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根据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遵循科学性、可行性、实用性、系统性以及定性与定量指标相结合的原则,在参考众多文献的基础上[1-5],结合林芝地区的农业资源和环境特点、经济发展水平等实际情况,建立了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将林芝地区农业生态系统分成3个子系统即3个目标层,分别为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农业资源与环境系统、农村人口与社会系统,每个子系统选取若干典型指标,共计17个指标构成评价指标体系。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A):农业总产值(A1)、人均粮食产量(A2)、人均肉产量(A3)、人均生产总值(A4)、财政支农(A5)。农业资源与环境系统:粮食作物单产(B1)、人均耕地面积(B2)、粮食播种面积(B3)、农机动力(B4)、化肥使用强度(B5)、农药使用强度(B6)、农村用电强度(B7)。农村人口与社会系统:农牧民人均纯收入(C1)、农业人口比重(C2)、人口密度(C3)、第一产从业人员比重(C4)、人口自然增长率(C5)。根据17个指标的特性,将它们分为正向作用指标和逆向作用指标两类。其中,正向作用指标对农业可持续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指标值越大越好,如农业总产值、人均粮食产量等;逆向作用指标值若超过一定限度会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值越小越好,如化肥使用强度、农药使用强度等。数据来源于林芝统计年鉴1996―2000、2001―2003、2004―2007[6-8]。
1.2 确定各指标权重
各评价指标权重的大小直接反映该指标在农业可持续性评价中所起的作用,并且会直接影响评价结果。因此,合理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是科学评价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本文在参考大量文献的基础上[9-11],采用专家打分及层次分析法(AHP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3个目标层的权重及17个二级指标的权重,结果见表1。
1.3 评价步骤
1)指标数据的标准化。为便于比较,以1996年为基期,对各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得到各指标的标准化值,见表2。指标数据的标准化采用极值法,即当指标为正向指标时,Xit=Cit/Ci0(1);当指标为逆向指标时,Xit=Ci0/Cit(2),式中:Xit为第i项指标在第t年的标准化值;Cit和Ci0为第i项指标在第t年和基年(1996年)的统计值,对于任意项指标,只要标准化值增大,便意味着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
2)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数的计算。用y表示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数,y=∑Wi.Xit(3),式中,Wi为第i个评价指标的权重;Xit为标准化值。综合评估值Y=y1+y2+y3。
2 结果与分析
根据指标标准化后的结果和综合评价模型对林芝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各子系统和综合水平进行评价,1996-2007年林芝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及其各子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变化趋势如图1所示。林芝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数值由1996年的1逐步增加到2007年的1.888 5,增加了0.888 5,增幅88.9%,年均增幅达7.4%,表明该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呈现出逐年改善的良好趋势,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加强。
2.1 农业与农村经济系统
如图1所示,1996-2007年间,农业与农村经济子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先呈逐年递增趋势, 2004年突降后又呈上升趋势,总体呈现波动上升的态势,其持续发展能力由最初的0.528 0波动增加到2007年的1.278 0,增幅58.7%,年均增长率为4.8%。从该子系统各指标的表现来看,农业总产值和人均生产总值基本为逐年增加的趋势,其数值分别从1996年的18 388.20和0.37万元,上升到2007年的 29 939.00和2.05万元,分别上升 11 550.80与1.68万元,增幅达 62.8%、448.9%,这两项指标的大幅增加,使该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得以大幅提升。另外,财政支农指标的变化也明显影响了农业与农村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特别是2004年财政支农力度的大幅下降导致了该子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大幅下降,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林芝地区农业生产资金投入不足和政策性强的特点。
2.2 农业资源与环境系统
图1、表3,表明林芝农业资源与环境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在研究时段内呈慢速增长态势,其可持续发展指数值由1996年的0.322 8缓慢增加到2001年的0.403 8,增幅25.1%,在2002年突降到 0.352 8后又持续增加至2007年的0.406 9。纵观不同年份之间的指标数据发现,1996-2007年间,虽然粮食作物单产、农机动力、农村用电量三项指标的较大幅度增长,使得林芝地区的农业资源与环境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指数有所提升,但农药、化肥施用强度的逐年增强,造成了土壤退化、土壤污染等一系列环境问题,使该区域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面临巨大的压力,极大地影响了该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导致该子系统在研究时段内可持续发展能力增长缓慢。因此,农业现代化措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但林芝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警示我们对通过农业现代化手段来提高本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做法要慎重,特别是在本区化肥和农药施用技术相对落后的情况下,要严格控制化肥、农药的施用量,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此外,非农建设占用大面积耕地及人口自然增长率居高不下导致的人均耕地面积的持续下降也是致使本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增长缓慢的主要因素之一。采取有效措施遏制现今的耕地面积逐渐减少的态势,是促使林芝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的必要措施之一。
2.3 农村人口与社会子系统
表3所示,1996年至2007年,该子系统农业持续发展能力指数值基本为持续缓慢上升态势,1996年其指数值为0.149 2,2007年为0.203 6,增加了0.054 4,增幅36.5%。对照指标数据(表1)可以发现,1996-2007年,除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大幅提升外,其余指标包括农业人口比重、人口密度、一产从业人员比重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可持续发展指数值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农业人口比重指数值由1996年的0.751 2降低到2007年的0.749 7;而一产从业人员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可持续发展指数值分别从1996年的0.449 0降低到了2007年的0.395 3,降幅为13.6%。上述分析说明,人口密度的增加、农业人口比重加大、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持续上升,不仅不利于该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也将对整个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造成比较明显的副影响。因此,控制人口增长,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将有利于本区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总体说来,1996-2007年间,林芝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呈现出逐年改善的良好态势,可持续发展能力正在不断加强。但不容忽略的是,林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人均耕地面积持续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强度加大、人口密度增加等问题,这些问题若不能妥善解决,将会对其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从而影响其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3 结论及建议
研究时段内,农业与农村经济子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较快,而农业资源与环境及农村人口与社会子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发展相对滞后,但三者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可持续发展态势,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林芝地区农业初步表现出了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
人均耕地面积减少、化肥农药施用强度的加大、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的持续增加对林芝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有着明显的副作用,说明该区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资源日益减少和环境逐步恶化的双重威胁。
篇9
《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的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明确指出了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保持农业生产率稳定增长,提高食物生产和保障粮食安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贫穷落后状况,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合理永续地利用自然资源,特别是生物资源,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即确保食物安全、发展农村经济和合理利用保护资源。
针对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应选择什么样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于这一问题目前在农业生态学、农业经济学和农业地理学三大学科领域形成了大量的研究观点。
(一)农业生态学家的观点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以中国科学院生态研究中心马世骏院士为首的生态学家,就开始倡导中国应该走生态农业的发展道路。80年代中期,马世骏曾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参与了著名的Brundtland宣言——《我们共同的未来》筹备工作。认为应以生态控制方法诱导非机械控制手段去堵截污染,以天人合一的观点去发展而不是以回归自然的方式去保护环境,从而促成了宣言所倡导的可持续发展概念的产生,并提出中国应实现以生态经济原则为指导的农业经济持续发展。自此,关于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问题的研究,便层出不穷,形成了流派纷呈、见解各异的多种观点,概括起来主要有:
1.“生态农业论”。生态农业是中国最早触及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发展战略,且至今仍将其作为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流方向。
该战略是在总结吸取传统农业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根据生态经济学原理,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结合现代农业的先进技术,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集约经营管理,以期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其基本特征“循环、持续、高效”反映了持续发展的宗旨。
2.“效益型农业论”。该战略认为中国持续农业的核心是发展效益型农业,保持粮食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既是解决“民以食为天”的需要,也是确保社会稳定、国家发展的需要。
这一战略就其基本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遵循经济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靠科技进步、优化生产力要素组合;调整产业产品结构、充分合理开发利用自然人文资源。其最终目的是要提高资源利用率及经济效益,拓宽农村劳动力就业门路,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现代化。
3.“农牧结合论”。这一战略认为:为确保中国21世纪16亿人口的食物安全,建立一个以畜牧业为突破口,实行农牧结合,以农促牧、以牧促农、以农牧产品促加工的“种、养、加”和“产、供、销”一体化的新型农业生产体系,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是发展有中国特色可持续农业的战略需要。
4.“现代可持续集约农业论”。(注:程序认为中国应该走“可持续集约农业”之路,那种“集约化持续农业”的提法,强调把“可持续的”约束条件作为根本特征,显然是不足取的。)该战略认为中国人多耕地少、自然资源相对紧缺,农村欠发达、多数地区尚处于传统农业阶段,不断增长的人口和消费趋势,要求农业在有相应投入和依靠科技进步的基础上,选择高产量、高质量、高效益的现代集约持续农业道路。
上述生态农业战略、效益型农业战略、农牧结合战略、现代集约持续战略等,其核心实质都是要试图解决、回答如何协调发展生产与保护环境的关系问题,这显然是与中国的现实国情密切相关。
(二)农业经济学家的观点农业经济学家虽然不像农业生态学家那样,能够直接敏锐地指出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道路选择,但是却尤为关注农业发展的内部运行机制,更能从深层次揭示把握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目前,其关注的主要战略问题有:
1.粮食问题。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Brown在《WhowillfeedChina——wake-upcallforasmallplanet》一书中,认为随着中国人口的增长与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粮食的需求将大幅度增加,而耕地面积却不断减少,农业灌溉用水也将大量移向非农产业部门,且化肥使用量已达报酬递减点,到2030年中国粮食将较目前水平减少20%,中国届时将进口3.69亿吨粮食,这将远超过国际粮食市场拥有的粮食资源,从而提出了“谁来养活中国”的命题。
Brown的这一观点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由此,关于21世纪中国应采取怎样的粮食发展战略问题,目前主要形成了两种观点——悲观论与乐观论。
悲观论认为中国真正解决吃饭问题,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要维持一定的粮食安全水平是要付出一定的成本和代价。这意味着提高粮食生产水平则会增加财政对粮食生产的补贴,从而会降低资源配置效率;尤其是对像中国这样一个农业资源紧缺且粮食生产比较优势已经丧失的国家来说,追求100%的粮食自给,会付出高昂的代价;应适度地部分进口粮食,利用人类共有资源最经济地实现粮食安全,粮食生产应采取“立足国内、基本自给、适度进口、促进交换”的战略方针。
乐观论认为中国粮食需求的增长不但不会给中国粮食安全带来威胁,更不会给缺粮的第三世界国家粮食造成威胁,技术进步是中国过去粮食增长的原动力,也是中国现在粮食生产增长的原动力,还将是中国未来粮食生产增长的第一推动力,粮食问题的关键在于科技,而科技发展又取决于国家的科技投资政策。
2.制度问题。中国建国以来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国家总体的产业政策和经济政策对农业的发展状态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伴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由传统战略转变为比较优势战略,作为产业政策重要组成部分的农业发展政策是否符合比较优势原则,决定着农业经济体制的性质或演变方向。只有依据农业比较优势,推动农业结构变革,提高中国农业整体效率,才有可能使农业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为此,应实施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和观念创新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创新战略。
3.技术问题。中国农业科技的发展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经历了绿色革命前时期、绿色革命时期、后绿色革命时期(Ⅰ)、后绿色革命时期(Ⅱ),应实施21世纪农业技术创新战略,即改革现有农业科技投资体制,建立健全政策法规制度,建设强有力的创造发展体系和研究方法,确定重大技术创新项目和研究领域,并建立新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构造可持续农业生产政策支持系统,加强农业科研、推广与教育体系建设,是今后持续农业发展的三大支柱。
4.农村问题。关于农村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目前主要有两种不同的看法,即“一元化论”与“三元化论”。
一元化论认为中国农业的根本问题是农民过剩,过剩的农民是一切问题的根源。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在于农村工业化,应以农村工业化为重心,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进一步促进工农业协调发展,促进农村商品经济发展,加快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迅速推进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三元论认为中国农村产业结构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失衡加剧,失衡主要表现在时间顺序上的差异、变动速度上的差异、产业部门之间的差异,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取向应是“三化齐动”,即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其指导思想与战略目标就是要以农民为本,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为目的,寻找生产力持续发展的途径与对策,并以是否对农民有利作为评价有关农业与农村政策的准则。
由此可见,农业经济学家主要是围绕“粮食——制度——技术——农村”等农业可持续发展经济影响因素,探讨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内部运行机理问题。
(三)农业地理学家的观点如果说农业生态学家关注农业生态问题,农业经济学家关注的是农业内部运行机制问题。那么,农业地理学家则更为注重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问题。目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
1.“粮食主导论”。这一战略认为粮食问题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将主导中国农业发展的走势和农业政策取向。粮食问题不仅表现为总量不足,也表现为区域供需不平衡;粮食供需的区域差异将继续导致区域农业政策的差异,粮食供需的区域差异与农业政策的区域差异将构成中国农业发展区域差异的主流,也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所必须考虑的关键方面。
该战略认为实现粮食安全是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成功实施的第一性条件。
2.“国土开发论”。这一战略认为中国农业发展战略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如何使丰富的劳动力同极为有限的人均自然资源和人均工业资源得到优化组合,从而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效率,满足全社会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
该战略认为虽然中国的资源形势严峻,但是资源还有相当大的潜力。中国不仅必须,而且经过努力也能依靠自己的资源解决或基本解决食物与农产品的供给。应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国土大开发战略,这是中国人民永远能够养活和养好自己的根本性战略,必须有计划、分阶段、有步骤地开发尚未开发或未充分开发的国土,着重在山区、草原和海洋,实行全面规划,分区治理开发,纳入国家计划。
3.“发展危机论”。该战略认为中国空前庞大的人口基数是土地资源供应的危机所在,中国持续农业正面临着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挑战。人口众多、资源紧缺,物质基础薄弱,地区差异悬殊,这是中国最基本的国情。为此,考虑农业发展战略必须强调的基本思路应该是:协调人口与资源的关系,优化人力资源与自然资源的组合;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生产体系,实行集约化经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建立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地区资源优势和促进地区间优势互补,力求区域经济平衡发展;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以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4.“生存发展论”。该战略认为中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重危机:人口膨胀与迅速老化,农业资源日益紧张,环境污染蔓延,生态日益恶化,粮食需求量迅速增加而增长又很困难,加之工业化起步时间晚、发展起点低、历史负重等原因,今后中国现代化经济发展的最大阻碍在于农业生产的发展,最大问题在于是否使粮食增产赶上或接近人口的增长,最大难点在于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农村体制改革只是农业现代化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改革只是为创造、提高和优化新的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与配置机制提供制度的保证,既不能代替生产力诸要素本身,又不能使农业生产可能性曲线上升。因此,应实施“保证生存与持续发展”的发展战略,增加农业投入是发展农业生产的关键条件,也是改造传统农业的根本途径。
总之,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无论是农业生态学家的观点,还是农业经济学家、农业地理学家的观点,其从不同视角所提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概括起来看主要试图集中研究解决困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三个最基本问题,即食物安全、农业现代化及农村发展问题,它们构成了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的核心。
然而,目前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仍主要侧重于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还未真正将其转向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从而也反映出当前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仍然是“重经济,轻生态”、“重视农村经济发展,忽视农民生活质量提高等社会发展”,这应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二、理论源流
回顾历史,中国像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农业发展战略的选择大致经历了一个由“工业化偏斜绿色革命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演进历程,其理论支撑同样也基本上沿袭的是“工业化推进战略理论发展经济学理论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沿着这一主线追踪溯源,中国农业发展战略形成确立的主要理论源流有:
(一)前苏联的发展理论中国改革开放以前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根源于50年代初采取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这一经济建设方针是完全照搬或承袭前苏联模式。适应于这种工业化战略,就要求“农民除了向国家缴纳普通税即直接税和间接税以外,还要缴纳一种超额税,即在购买工业品时多付一些钱,而在出卖农产品时,少得一些钱,以便使资金从农业流入工业”。
中国所选择的这种以“工业为主导,以农业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战略,或称之为是以牺牲农业发展支援国家工业化进程的“以工挤农”战略,确立的根本目标是“强国”,选择的基本战略是超高速优先发展重工业,采取的主要策略就是“社会主义原始积累”,建立的主要制度之一就是和统购统销制度,其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国家主导的计划经济。这一发展模式的选择深受前苏联发展理论的影响,其主要理论背景有:
1.协调发展论。该理论十分强调农民问题和工农联盟的重要性,指出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商品率是工业积累和发展的基础。牺牲农民利益不仅不能加快工业化步伐,而且还可能危及国家统治,主张工业化资金应依靠自我积累,以及吸收存款、征收公税等正常积累方式取得;强调国民经济计划不能脱离市场机制,对于农村经济应通过与之建立市场联系,将其引导到社会主义轨道上来;通过发展农业,扩大对轻工业产品的需求,从而促进轻工业的发展,增加消费品的供应,而轻工业的发展又扩大了对重工业产品的需求。这样,农业发展就为工业化创造了巨大的市场和动力,从而使工农业经济得以协调发展。这一理论虽未能坚持执行,但却是后来绝大部分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理论依据。
2.超工业化论。该理论认为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存在着社会主义原始积累规律和市场价值规律两个对立的调节者,两者各有自己的调节范围。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计划与市场是对立的,主张由国家利用垄断地位,运用工农业产品不等价交换,对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征收高额赋税和实行通货膨胀政策等方法进行强制性工业化积累,为此就不能允许市场机制发生作用,农业只是被动地为工业增长提供资金和劳动力。
这一理论对后来社会主义传统经济体制的形成产生了极大影响。尤其是为保证农业剩余产品能够由国家掌握,实行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并适时地实现了农业集体化等理论观点,对中国传统农业经济体制的形成建立具有极为深刻的作用影响。
3.地理分工论。该理论把社会劳动地域分工问题提到首位,研究与社会历史联系到一起的社会劳动地域分工的形成、特点、变化和结果,认为应把苏联经济区当作更为复杂的国内和国际体系中的复杂体系进行研究,在社会劳动分工过程中产生各部门经济的专门化并促进这些部门的形成和发展,而在国家之间、国家的各个区域之间、部门之间以及部门内部之间的社会劳动地域分工过程中,应促进各类经济区的形成与发展。特别是在对部门进行空间分析时,应阐明各部门内部劳动地域分工形成的部门区和枢纽,而在对区域系统和个别的区域进行分析时,也必须对区域的部门结构、主要的辅助经济部门布局和相互关系进行研究。总之,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前传统农业经济体制的三个基本因素:从一个落后农业国向现代化工业国迅速过渡所采取的经济发展战略、战争年代惯用的供给制组织形式和动员方式以及农业布局、地域类型划分及区域规划等均是上述发展理论运用的具体表现。
(二)西方世界的发展理论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后,伴随着前苏联式传统农业经济体制从历史舞台的退出,以及新型社会主义市场农村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建立,中国农业发展战略的选择确立,不仅深受国际环境背景的作用影响,而且还受国内经济发展环境的影响制约,更深受来自西方世界发展经济学理论的作用影响,其作用影响最为深刻的主要理论有:
1.比较优势理论。该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并不限于生产技术上的绝对差别,只要各国之间存在着生产技术上的相对差别,就会出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国在不同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使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成为可能,每个国家都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从而可获得“比较利益”,故这一学说亦被称为“比较利益”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每个国家应该出口能够利用其充裕要素的那些商品,以换取那些需要比较密集地使用其稀缺生产要素的进口商品;在开放条件下如果一国根据它当前的比较优势确立产业结构,而根据它的比较优势变化调整产业结构,就可宏观长期、快速、稳定地获得经济增长。这就是著名的比较优势战略理论。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宏观经济发展战略已由传统的工业化赶超战略,转变为通过培育一个相对价格能够反映产品的供求和要素相对稀缺性的市场竞争机制,由特定资源结构选择确定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比较优势战略,以及在国家宏观调控和比较利益原理牵动下所形成的农业区域专业化和地区间分工协作的不断加强等,均是比较优势理论客观作用的结果。
2.诱导创新理论。认为历史上有多种农业增长道路,具有不同要素禀赋的国家应该有不同的农业增长道路。那些劳动力丰富而土地资源贫乏的国家应该走生物和化学技术进步的道路;那些劳动力稀缺而土地面积相对丰富的国家应该走机械技术进步的道路。这一理论的重要意义就在于认识到了把发达国家的农业技术直接移植到发展中国家可能会导致高度无效率的增长。
相反,强调市场需求的诱导创新理论,则认为市场需求决定创新努力的有效配置,不同产业产品的发明数量与产出销售额密切相关,由此引申出三个命题:技术发明是一种经济活动,与其他经济行为一样,追求预期收益;预期收益取决于该项发明产品的预期销售额;而采用发明后的预期销售额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该产品目前的市场销售额,认为农业技术推广和使用的一个主要影响因素是市场盈利性,技术创新的收益是与农业研究的外部效应——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的增加有关,而新技术和新品种的推广率又受到经济利益的支配。
近年来一些学者运用上述两种理论对中国农业科学技术进步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认为中国农业技术进步目前仍然是诱导性的。从要素稀缺性来看,虽然中国农村和劳动力市场很不完备,要素价格无法正确体现要素相对缺乏程度,但是作为生产者的农民仍然为追求产出最大化而寻求相应的技术发明。从市场需求来看,尽管中国的主要农产品特别是主要粮食作物还受到遗留下来的统购统销价格体制和行政命令对生产过程的干预,农产品价格和需求数量在政府政策的限制之下不能正确体现市场需求的强度,但由于农民是利益最大化的主体,农产品生产规模仍然能较好地反映市场需求规模,因而农业科研单位依然可根据实际需求规模选择具有较大市场潜力的技术创新。
通过综合应用该理论对中国粮食作物育种优先序列实证研究表明,中国现阶段的粮食增产政策应该从资源和产品控制,转向以提高单产及开发新的粮食增产来源为中心,认为实现这一新型粮食增产政策的关键是技术创新、技术进步,只有通过增加农业科研资源投入、改善科研资源分配,才能够促进推动该政策目标的实现。
3.二元经济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在发展中国家弱小资本部门与相对强大的传统部门并存形成为二元经济结构,即高工资经济部门如矿业、大农场、工业、大型运输业等部门和低收入部门如家庭农场、手工业、家庭佣工、小商业、临时工等部门并存。高工资经济部门资本相对充足,实行竞争,可产生利润,工人可得到自己的边际产品;低收入部门资本相对稀缺,没有竞争,不产生利润,人们要维持生计,必须要消费多于边际产出的产品,且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低收入部门劳动者将转向高收入部门,其宗旨就是要寻求发展中国家经济一元化道路,即实现工业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中国因其特殊的国情,不仅客观决定了全国范围及不同地区存在着二元化现象,而且同一地区的不同区域或产业也存在着二元现象,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现实的基本格局。但是,对于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认识却形成了4种不同的观点,即三元结构论、双重二元结构论、二极经济论和环二元经济结构论。
三元结构论认为中国二元经济结构主要应从社区的角度来认识,因而可称之为城乡二元结构,其原因在于现代工业一般集中于城市,传统农业部门分散于农村,但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近年来这一结构却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城乡二元结构已演化成了城市现代工业——城镇乡镇企业——农村传统农业的三元结构。
双重二元结构论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农村经济向非农化方面的发展,农村工业在农村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国民经济结构已由典型二元经济结构演变成了双重二元结构,即农村工业与城市工业、农村内部农业与农村工业并存的双重二元结构关系。
二极经济论认为建国以来的中国经济发展过程表明,中国存在的并非是完全的二元经济,而是严重的二极经济,即传统部门与现代部门之间基本不发生劳动及其人口流动,两个部门因而也不发生整体关联,传统部门的一级劳动力淀积越来越多因而趋于停滞,而现代部门一级则由于发展迅速而越来越重型化因而劳动力也必然趋于停滞。
环二元经济结构论认为虽然中国的工业化及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由于没有注意农业及农村发展问题,导致出现了二元经济结构并进一步演化成了环二元经济结构。所谓环二元经济结构就是中国经济不但从总体上看存在着具有一定优势的城市及工业和比较落后的农村及农业这样两个互相区别的“经济元”,而且各个“经济元”内也存在着优势与落后并存的现象,这些大小不等的“经济元”便构成了环二元经济。
总之,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后农业发展战略的形成演变,并非仅仅局限于上述发展经济学理论的作用影响,而且还吸收了诸如新经济增长理论、制度结构理论、贫困恶性循环理论、低水平均衡陷井理论、小农有限理性理论、落后经济理论以及从宏观角度研究粮食政策、粮食保障和农业持续增长等问题的多种农业宏观经济理论。
(三)中国自己的发展理论中国目前最大的生态问题莫过于人口与耕地的矛盾问题,由此而带来的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农田污染、水资源紧缺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威胁着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中国农业既不能走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常规道路,也不可能走低投入可持续农业发展之路,只能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
伴随着中国农业发展问题研究的逐步深入,中国科学家在继承和发扬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中国具体实际,提出了一些具有较高理论价值的见解观点。如马世骏的复合生态系统控制论李澄与郭玮的工农业关系理论、王宏广的要素组合论、冯海发的农业效益评估理论、郭书田的农村经济发展理论、康晓光的贫困与反贫困理论、吴天然的农村工业化理论、赵昌文的农业宏观调控论及牛文元的农业持续发展理论等。其中,影响较大的农业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主要有:
1.复合生态系统控制论。该理论认为当代若干重大社会问题,都直接或间接关系到社会体制、经济发展状况以及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和自然是三个不同性质的系统,但各自的生存和发展都受其他系统结构、功能的制约,必须当成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来考虑,衡量该复合系统的三个指标是:自然系统的合理性、经济系统的利润、社会系统的效益,且其研究是一个多目标决策过程,应在生态经济原则的指导下拟定具体的社会目标、经济目标和生态目标,使系统的综合效益最高、风险最小、存活机会最大,即就是要依据生态经济学原理找出生态问题的症结,在外部投入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各种技术、行政和行为诱导手段去调节系统内部各种不合理的生态关系,提高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实现因地制宜的可持续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普遍开展的生态农业建设,就是运用这一理论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进行的一种有益尝试。
2.要素组合理论。该理论认为农业生物在其生长过程中,总是在一定的生长环境中有顺序、按比例地吸收和同化各种生活要素并最终形成一定的生物量,农业生物运动和发展的这一客观规律就叫要素组合规律。
根据这一理论,认为农业现代化是实现农业高产高效、避免资源及人工投入要素浪费的基础。运用要素组合理论实证分析研究中国农业发展问题,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农业发展的过程,是农作物生活要素数量不断提高、不断组合优化的过程。
3.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该理论认为一个农业生物群体,在土地资源、水资源、光热资源、矿物元素资源等的共同支撑下完成其生物学的转换,又在人的参与下完成其经济学的转换,其最终所形成的生物物质体增长,既有每年扩大耕作面积所获得的产品,又有发挥单位面积生产能力的贡献。这里依据支持人类生存基础的粮食产量变化趋势与人口粮食增长趋势的匹配程度,分析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并将粮食产品增长作为它自身以及所在区域自然资源的生产函数。
根据推理,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人口增长规律与粮食增长规律之间有惊人的相似性,这种“狭义”的可持续发展规定了粮食增长与人口增长之间的同步性,它意味着年人均粮食数量保持常量的状态下,粮食与人口的规模总量增长必须保持严格的对应可比,且服从于“不超出区域承载力阈值”,才能被认为是在“狭义”可持续发展的范围。
依照“狭义”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中国人口众多,只有基本上实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才能具备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只有保证当人口达到零增长时的总规模约有16~17亿,确保按每年人均400kg计算应达到6.4~6.8亿吨的粮食基本需求,并能够稳定地保持下去,才具备进一步实现广义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门槛”,这也是中国农业在目前条件下必须要实现的首要目标。
虽然无论是复合生态系统控制论,还是要素组合论、农业可持续发展论,其理论方法及其实际可操作性等均有待进一步提高完善,但它们毕竟是中国人自己探索开拓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
三、几点启示
通过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观点及其理论渊源的简单回顾,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一)综合研究世纪之交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无论是农业生态学家、农业经济学家还是农业地理学家,越来越多的学者已不再把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简单地看成是粮食问题或生态问题,而是从更为宏观综合的角度去分析考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
为此,中国亟待形成一个全面综合而又能够切实解决农业发展问题的宏观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体系或分析框架。这一理论不仅能客观地反映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特点和实际需求,而且还必需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以改变目前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大多是个案性、经验性或实证性的空泛论述,很少能够将其研究提高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
(二)理论借鉴西方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难免带有“西方中心主义”的色彩,因而运用其理论并不能“全面系统地解释或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实际问题,尤其是西方学者很少有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直接研究,更缺乏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律的认识,这就客观决定了吸收、借鉴和运用西方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成果或发展经验时,必须十分慎重,绝不能完全照搬或全盘移植。
几十年来中国绿色革命推广种植的几种高产作物,虽然解决了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但却付出了极其高昂的代价:生态环境的破坏、生物多样性的丧失,这应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和重视。因此,历史不应再继续重演,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只能是在对中国国情有一个明确认识和正确判断的基础之上,有选择地借鉴和运用来自外部世界的理论和方法,在理论构筑上有所创新、研究手段上有所突破,从而才有可能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
(三)新型战略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无论是生态农业、现代化集约可持续农业战略,还是农村“三化齐动”、生存发展战略等,均或多或少地依旧带有浓厚的行政干涉和政府行为色彩,这在实践中必然会导致政府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过度干预。因而,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只能是在正确体现“适度原则”的宏观调控这一前提之下,制定一个能够真正反映农业可持续发展实践要求和客观规律,以促进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实现的新型战略。这一战略既要着眼于未来21世纪中国农村经济长期稳定协调发展,又能促进中国农业与世界经济的接轨调整,更能充分体现《中国21世纪议程》所提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政策取向。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对于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这样一个极为复杂的重要命题,绝不可能单纯从一两个学科视角或运用某一原理及理论透视剖析便能够解决,只有综合考察其影响作用的各方面因素,全方位、多视角、多学科地加以分析研究,才有可能形成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型战略。这是时代的要求,更是未来的呼唤。转【参考文献】
[1]Brown,L.R.1995.WhowillfeedChina——wake—upcallforasmallplanet.W.W.Norton&company,NewYork:96~97
[2]Gersovitz,M.1983.SelectedEconomicWritingsofW.ArthurLewis.NewYorkUniversity,NewYork:149~170
[3]Griliches,Z.1957.Hybridcorn:anexplorationintheeconomicsoftechnologicalchange.Economitrica(10):94~96
[4]Hichs,JohnR.1932."TheTheoryofWage".Macmillan,London
[5]Lin,JustinYifu.1991a.PublicresearchresourceallocationinChineseagriculture:atestofinducedtechnologicalinnovationhypotheses.EconomicDevelopmentandCulturalChange(1):31~46
[6]Lin,JustinYifu.1991b.ProhibitionoffactormarketexchangesandtechnologicalchoiceinChineseagriculture.TheJournalofDevelopmentStudies(4):321~348
[7]Ohlin,B.1968.InterregionalandInternationalTrade.HarvardUniversityPress,Cambridge:89~92
[8]Ricardo,D.1955.Ontheprinciplesofpoliticaleconomyandtaxation.In:straffa,D.TheworksandcorrespondenceofDavidRicads.CambridgeUniversity,Cambridge:27~38
[9]Schmookler,J.1966.InventionandEconomicGrowth.HarvardUniversityPress,Cambridge:62~74
[10]贲克平.对可持续发展农业的探讨[J].农村发展论丛,1997,(1):14~16。
[11]蔡昉.区域比较优势与农业持续增长的源泉[J].中国农村经济,1992,(11):40~45。
[12]蔡昉,十字路口的抉择——深化农业经济体制改革的思考[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27-137。
[13]蔡运龙.持续农业及其中国态势[J].地理学报,1995,(2):97~105。
[14]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国农学会编,常平生.农牧结合是发展有中国特色可持续农业的战略需要[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7,246~248。
[15]陈百明.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量研究(概要)[Z].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13~19。
[16]陈成斌,中国农学会编.试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A].北京: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1997,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53~55。
[17]陈飞翔.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和现实演变[J].经济学动态,1994,(4):61~66。
[18]陈会英.中国农村产业结构演化问题研究[J].农村经济与社会,1991,(2):20~26。
[19]陈武.比较优势与中国农业经济国际化[Z].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162~163。
[20]陈锡康.中国粮食生产发展预测及其保证程度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1996,(3):197~202。
[21]陈锡康.农业发展—21世纪中国粮食与农业发展战略研究[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7.56~61。
[22]成升魁.生态系统与持续农业[J].自然资源,1995,(6):1~7。
[23]程序.中国应走“可持续集约农业”之路[J].科技导报,1995,(11):88~90。
[24]程序.可持续农业导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89。
[25]冯海发.中国农业的效率评估——理论·方法·实践[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2。
[26]甘师俊.可持续发展创新:中国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8,48~52。
[27]高波.我国农业向持续农业转化的政策选择[J].学术研究,1992,(6):80~84,79。
[28]郭焕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2~9。
[29]郭书田.变革中的农村与农业[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3。
[30]郭玮.中国工农关系研究[J].经济学家,1993,(1):53~65。
[31]郭熙保.发展经济学中农业发展思想的演变[J].经济学动态,1992,(9):57~60。
[32]郭熙保.农业发展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6~7。
[33]何焕炎.我国农村经济迈入历史发展的新阶段[A].张新民.中国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研究(农村篇)[C].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45~55。
[34]胡鞍钢.生存与发展——中国长期发展问题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1~12,88~91。
[35]胡伟.中国发展的比较优势何在——超越纯经济观点的分析[J].战略与管理,1995,(5):69~78。
[36]胡希宁.西方发展经济学近十年来的发展及理论思考[J].理论前沿,1996,(14):10~12。
[37]黄季焜等.迈向21世纪的中国粮食经济[Z].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267~268。
[38]黄季焜等.农业科技革命:过去和未来[J].农业技术经济,1998,(3):1~10,49。
[39]黄青禾.资源约束下的食物系统[J].科技导报,1991,(5):28~31,62。
[40]将建平等.中国的“绿色革命”与持续农业[J].科技导报,1993,(10):54~55,24。
[41]靳光华.新经济增长理论及其对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启示[J].农业技术经济,1998,(4):1~5。
[42]康晓光.中国农业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报告[J].战略与管理,1998,(3):62~68。
[43]康晓光.我国农业波动的政治与经济分析[J].战略与管理,1998,(5):71~75。
[44]康晓光.中国贫困与反贫困理论[Z].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
[45]康晓光.2000~2050:中国的粮食国际贸易及其全球影响[J].战略管理,1996,(4):37~48。
[46]康晓光.地球村时代的粮食供给策略——中国的粮食国际贸易与粮食安全[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1~9。
[47]康晓光等.农业与发展——中国农业若干问题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188。
[48]李伯溪.经济发展改革与政策第一卷(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126~127。
[49]李澄等.工业化的成长阶段与我国农业发展政策的调整[J].学习与探索,1991,(6):56~62。
[50]李翔.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转变的时间顺序及其内在联系的实证研究[J].农村经济与社会,1997,(3):28~37。
篇10
Abstract: Under the market economy system, the high lift pumping feed-in tariff mechanism has seriously affecte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electric power enterprise and the irrigation area.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objective and correct understanding and evaluation. It suggests that the state establishes special transfer payment of high lift pumping feed-in tariff, and forms a new mechanism supported by central government and local government, at the same time, strengthen the reform on high lift pumping for realizing efficient management, low cost services, the development of water-saving agriculture,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rrigation district.
关键词: 高扬程电力提灌;电价补贴机制;国家专项转移支付;灌区可持续发展
Key words: high lift pumping;feed-in tariff mechanism;state special transfer payments;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rrigation district
中图分类号:S27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8-0328-02
1 研究和探讨我省高扬程电灌电价补贴及灌区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及对策的迫切性和重要意义
1.1 我省水利及灌区发展的基本概况 甘肃省地处青藏、蒙新和黄土高原交汇处,地域狭长,地貌复杂多样,总面积45.4万km2。气候差异较大,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300mm以下,平均蒸发量1926mm。有效灌溉面积1832万亩,实灌面积1559万亩;甘肃省自产地表水资源量是286亿m3,人均1150m3,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干旱的气候、稀少的降水、严酷的自然条件,决定了甘肃省必须走大力兴水促进发展的路子。
1.2 我省电力提灌灌区的可持续发展对生态环境建设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 我省地处西北地区,大多数处于年降雨量250毫米以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年蒸发量高达2200~3700毫米,生态环境严酷,生态条件脆弱,是土地沙化的活跃地区,也是沙尘暴的源头地区之一。
1.3 研究和探讨我省高扬程电灌电价补贴及灌区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及对策的现实意义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灌区是水利的重要组成部份,高扬程电灌区是特殊自然条件下的生态环境建设和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目前高扬程电灌区存在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受国内外农产品价格的影响,灌区农业经济效益偏低,在电费补贴的情况下,灌区由省物价部门核定的水费仍不能到位,电力提灌灌区普遍存在着不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问题。同时现行的高扬程电力提灌电价,是我省采用政府补贴和笼统的工农业用电交叉、暗补贴的两种办法补贴以后形成的电价,电价补贴机制不顺,使得高扬程电灌区供用电矛盾十分突出,也影响着电力部门的良性发展。
探索、研究、解决高扬程电灌区电价补贴和灌区可持续发展这一问题,真正发挥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努力实现灌区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促进灌区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现灌区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迫切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2 高扬程电力提灌电价补贴及灌区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表现
2.1 高扬程电灌电价补贴机制不顺,供用电矛盾突出,电力部门补贴负担沉重 我省在计划经济时代兴建景电等一批高扬程电力提灌工程时,因有刘家峡等丰富的水电资源,提灌电价低廉,供需矛盾不十分突出。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电力走向了市场,实行市场化经营,这种情况下,政府为了调节不同经济体之间的利益矛盾,在政府直接给电力补贴一部份农业电力提灌电费的同时,又给了电力企业这样一个政策,在继续执行政府核定的农业电力提灌电价的情况下,其他工业用电企业的电价完全市场化,多收的这部份电价以弥补电力企业在农业电力提灌电价上的亏损,这就出现了工业电价长期“补贴”农业灌溉电价的局面。可以说这是一个笼统的、工农业用电交叉补贴的暗补政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电力企业合理的运营成本不能补偿到位,不仅不利于电力工业的良性发展,而且有可能引发电力过渡举债造成电价上涨,对全省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据统计,2010年全省农灌用电量达43亿千瓦时,农灌用电量平均电价为7.9分/千瓦时,按平均电价0.28元/千瓦时计,暗补8.64亿元。
又据景电工程2010年统计,年用电量7.1亿千瓦时,高扬程电力提灌电价为4分/千瓦时,补贴电费1.7亿元。
2.2 高扬程电力提灌灌区水管部门,在电费补贴的情况下,仍不能按供水成本收取水费,一直在亏损运行 以景电工程为例,在电费补贴的情况下,核定的电价为4分/千瓦时。
目前景电一期、二期灌区,经省物价局核准的现行供水成本分别为0.365元/m3和0.389元/m3,而批准的实售水价为0.23元/m3和0.22元/m3,分别占成本价的63%和56%。这样,景电管理局每年要为景泰、古浪和民勤农民承担水费价差达4750万元,一直亏损经营,因此而不能提取工程大修费和折旧费,一直在拼工程,工程不具备可持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条件。
2.3 现行水费标准下,灌区农民农业收入仍偏低 在地方政府、电力和电力的工业用户、灌区水管单位为高扬程电力提灌灌区补贴的情况下,灌区农民的农业收入仍然偏低,如景电灌区,普通农户人均3亩土地,每亩年毛收入(按种植小麦计算)900斤*0.85元/斤=765元,每亩成本(年机耕费160元,化肥100元,种子40元,水费120元)420元。则人均年农业收入1035元左右(未计人工、农药等费)。尽管绝大多数温饱无虞,可是多数家庭的经济依然很不宽裕。由于受农产品价格的影响,水费提价的空间已不大,否则,将会出现土地弃耕和农民返贫的情况,前些年农产品价格较低时,景电灌区就出现过这种现象。
3 高扬程电力提灌电价补贴机制不顺和灌区不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原因分析
回顾我省高扬程电力提灌工程的建设历史,大都兴建在计划经济年代,是粮食紧缺的年代,因当时我省有丰富的水电资源,兴建工程的主要目的是解决粮食问题,这是压倒一切的政治问题,而提水所需巨大的电力能源是通过国家的指令计划由电力部门廉价提供的。在当时,由国家投资兴建的电力为解决粮食问题提供能源,当然是天经地义的事,形成了最初的廉价补贴机制。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粮食问题已不再是突出的问题,所以有人似乎对高扬程电灌区存在的必要性产生了质疑,认为高投入低产出,得不偿失,没必要继续补下去,或者尽可能的少补。我们必须注意到电灌区除了经济效益外,潜在的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没有被科学的评价和量化其真正的价值,一般谈到后两个效益时往往只是一个概念,但这却是最重要的。
4 高扬程电力提灌电价补贴机制和灌区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及对策
4.1 积极建议国家设立西部地区高扬程电力提灌电价补贴专项转移支付资金 考虑到西部地区高扬程电力提灌在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承担着国家西部生态环境建设这一具有共公服务性质任务的特点,国家应采用专项转移支付的形式给予补贴,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级补贴的机制,解决甘肃工农业用电交叉补贴问题,以减轻地方政府、电力企业和电力提灌水管部门的压力,使电力企业和电力提灌水管部门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4.2 加大高扬程电力提灌区水管部门改革力度,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率,最大限度地减轻农民负担 要按照国家关于《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的精神,认真开展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水管体制改革是水利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重大举措,也是促进水利工程实现良性运行的良好机遇。通过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改革,解决管理机构臃肿,冗员过多,管理粗放,管理体制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等问题,积极引入竞争和激励机制,精简人员,改革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加强规章制度建设,使单位规模与所从事的事业相适应,彻底解决中间养一部分人的问题,实现高效率管理,低成本服务,最大限度地减轻农民负担。
4.3 加大高扬程电力提灌灌区更新改造的力度,积极采用新产品,新技术,提高泵站效率和水的利用率,降低电能单耗 我省47处大中型电力提灌工程多兴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受当时的经济、技术条件的制约,工程存在许多先天不足之处;加之多年勉强维持运行,泵站工程、设备维修改造资金投入不足,泵站建筑物、水机、电气、通信等设施已严重老化,泵站工程效率下降,水量、能源浪费严重,事故频发。
如2008年全省泵站工程单方水平均耗电为1.21kwh,2011年单方水耗电量为1.4kwh。据统计,目前全省泵站装置效率最低的仅24.4%,大部分在30~40%之间,能源单耗在5.1~8.6kwh/(kt.m),大大增加了工程运行成本,这和国家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节能降耗目标有着很大的差距。因此,建议国家继续加大对大中型电力提灌工程的更新改造力度,加强老旧设备更新改造,淘汰高耗能设备,积极采用新产品,新技术,推广应用节能设备、节能技术,提高泵站效率和水的利用率,降低电能单耗。
4.4 积极引导灌区农民调整种植结构,改变灌溉方式,节约用水,发展节水农业 地处西北地区干旱少雨和高强度蒸发的我省高扬程电力提灌区,没有灌溉则没有农业的发展,是相对高耗水低产出的纯灌溉农业区。
据统计资料分析,甘肃、宁夏及内蒙古西部等地区的一些井灌区和扬水灌溉工程实际灌溉用水量每亩高达900m3,超出作物实际生理需水量近1倍,由此导致粮食水分生产效率每立方米不到1公斤,甚至个别地区粮食水分生产效率每立方米仅有0.5~0.7公斤,而国外发达国家粮食水分生产效率每立方米大约是2公斤。
5 结语
我国农业水资源投入产出比,与国外先进国家存在着极大的差距,其中以大田漫灌为农业灌溉主导模式的落后灌溉技术是造成水资源投入产出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所以,要坚持常规节水技术与高效节水技术两手抓,在狠抓土地复平、大块改小块、完善田间配套、渠道衬砌、工程更新维修等常规节水的同时,积极推行喷灌、滴灌、沟灌及膜上灌溉等先进灌溉技术和节水措施。除此之外,我省电力提灌区农民作物种植结构单一,高耗水作物比例大,因此,应研究探讨种植耗水量少,经济效益高的农作物,节约用水,发展节水农业。
参考文献:
[1]赵东辉.高扬程电力提灌工程经济分析[J].水利经济,199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