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基础护理的内容范文
时间:2023-07-13 17:30: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icu基础护理的内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icu;护理;分层培训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802-01
ICU护理工作对护士的个人素质要求很高,因为这项工作所包含的技术含量非常高。这就要求ICU护士不仅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具有丰富的紧急救护经验,过硬的心理素质和判断能力,还必须具有出众的观察能力和良好的法律意识[1]。一般护士承担ICU护理工作之前,一定要经过完全、系统的训练,否则很难胜任ICU高难度高风险的护理工作。怎样才能更有效率的培训ICU护士,促进她们自身素质的提高,使其更好的完成ICU的护理任务,已经成为很多医院管理人员所关心的问题。本院对ICU护士的培训采用的是正规化、系统化的分层培训方式,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现将此过程阐述如下。
1 背景资料
截止2012年11月,在两年内进入本院ICU工作的护士共有36人,年龄均在18-35岁,其中主管护师4人,护师14人,护士10人,助理护士8人;工作时间不满1年的6人,3-5年的10人,5-10年的12人,超过10年的8人。
2 培训的具体方法和内容
2.1 培训方法 先进行详细培训计划的制定,其依据是本院ICU护士的职称、年龄和工作年限,由护士长负责。进行脱岗和不脱岗两步培训,不脱岗培训是把培训插入到日常工作的间隔中;理论学习和实践培训交错进行;具体培训工作由具有丰富ICU护理经验的高年资护士进行,涉及到ICU新进仪器的操作和维护的,由仪器厂家负责派人培训。每一个阶段培训结束以后,给护士们一段时间进行实践练习,然后组织内部考核,合格者才能进入下一个阶段的培训。如果训练内容过于复杂,要转变训练方法,促进护士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培训贴近实际,严格把关,要求所有的ICU护士都能熟悉和掌握相关内容。脱岗培训是参加国家和省级为期6个月的重症监护培训班,目前已有7人取得专科护士资格证书。
2.2 培训内容
2.2.1 ICU基础知识 此部分培训内容适用于新进护士或者助理护士。主要内容有ICU的基本概念、ICU的各种制度规范、ICU的工作程序、ICU工作特殊性、护理理念、对护士自身素质的要求和ICU的轮班办法。本部分主要是理论讲授,要在工作中学习,不断强化概念,争取尽快理解。培训考核时间为3周。
2.2.2 ICU院感控制 能否控制住ICU的医院感染,是衡量一所医院ICU医疗工作成败的重要标准,它对ICU病人的救护成功有着特别大的影响。对每一位进入ICU工作的医护人员来说,这部分培训都是不可或缺的。培训内容主要有:ICU的分区管理,ICU进出程序,消毒液的配置方法,如何进行消毒隔离和洗手。这部分培训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特别是结合本院感染情况的监测结果进行训练,一般来说5周以后进行考核。需要强调的是,即使每位护士都通过了考核,也必须在工作中反复强调,时时警示,绝对不能有丝毫的放松。
2.2.3 ICU特殊仪器使用 在ICU工作的护士都必须掌握特殊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日常维护,因为个人情况不同,理解能力有所不同,所以不同层次的护士所要掌握的仪器知识也不尽相同。对于助理护士来说,培训的主要内容是特殊仪器的连接方法和日常清洗。对于工作年限在3-5年的护士来说,需要掌握特殊仪器的操作方法,比如启动和关闭仪器、基本参数设定、一般报警的处置方法等。对于工作年限超过5年的护士来说,除了能对仪器进行基本操作和参数设置以外,还应具有根据病人病情变化来改变参数的能力,并且能够排除一些常见故障,对其他护士进行仪器使用的指导。每当有新仪器进入ICU以后,就应马上开始对人员的分层培训,一般10天后可以考核。如果结合病人使用进行培训工作,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4 ICU护理管理 ICU的日常工作十分繁杂,在这里工作的护士多数比较年轻,对ICU管理概念几乎是空白。可实际上ICU贵重仪器很多,这里的管理工作必须重视,护士长虽然可以进行管理,但是一个人很难面面俱到,这就要求全体人员都具有管理意识。所以我们对工作年限在5年以上的护士进行管理培训,让她们参与ICU的管理,为年轻护士作出表率。此部分培训时间需要1年以上。
2.2.5 ICU护理安全 每2个月对所有工作年限在5年以下的年轻护士进行安全护理的培训工作,主要内容是操作、用药、告知制度、基本法律常识等。此项培训对提高年轻护士的业务能力非常重要,要坚持不懈的进行下去,医院管理者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3 分层培训的效果
3.1 提高了护理队伍的素质 分层培训深入开展以后,院里根据每个护士对内容的掌握和考核情况,对她们进行分层使用,使ICU护士更加积极的投入工作当中,有了很浓的学习和竞争的氛围。特别是对ICU专门护士的培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提高了全体护理队伍的业务水平和自身素质。
3.2 强化功能,改善服务 分层培训根据个人基础知识、经验等方面的不同,制定出符合每个人的相关内容,有利于护士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业务知识,护理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对病人的照顾更加周到。法律知识的相关培训能够有效防范护理缺陷事件的发生,护士和病人的安全更能得到保障。
4 讨论
4.1 ICU护士培训的功能性 ICU护士的真实业务水平由护理质量来考量[2]。按照高标准来培养具有现代护理技能的专业人才是ICU发展的必由之路[3]。我们倡导的分层培训很好的满足了这种需要,特别是在ICU护士存在较大差别时更能体现出其优越性,对人才的培养也更符合规律。
4.2 分层培训的时间性 ICU护士要求掌握的技能多,除了医护知识以外,各种特殊仪器的使用及临床分析也要熟练掌握,才能为病人提供更好服务[4]。进入ICU的护士都要进行基本培训,然后根据个人不同情况分层次训练,争取在1年内完成一个轮次的培训工作。一般来说,培养一名优秀的ICU护士至少需要4年时间。
5 小结
重症监护医学是一门发展非常快的新兴学科,而ICU的护理也是大家关注的焦点。ICU收治的病人涵盖了所有专科,这就对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对不同层次的护士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让她们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业务能力,为护理队伍的正规化、标准化打下了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戴琴,冯正直,谢刚敏.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工作压力源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护理,2002,37(7):488-490.
[2] 肖正伦.危重症监护医学与ICU培训教材[M].广州:广东人民版社.2004:27-38.
篇2
关键词:基础护理ICU危重病人护理工作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321-01
ICU收治危重症患者,实行24h特别护理制度,患者病情及护理等级都要求高标准,高质量的基础护理,不仅在治疗、康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还直接影响着患者的医疗安全、治疗效果和医护患间的和谐与融洽。因此ICU高质量基础护理在ICU护理工作中占有重要意义。
要做好ICU危重病人的基础护理,主要从几个方面着手:
1高质量基础护理是对护士道德水平的检修
基础护理质量体现护士职业责任心,护士的职业责任是“保留生命,减轻痛苦,促进康复”。在护理工作中需护士仔细观察、发现问题、解决患者的需要,护理人员提供的每一项技能操作都必须谨慎,以“救死扶伤,治病救人”为己任,本着患者生命高于一切为目标进行的,充分体现了护士吃苦、耐劳的精神。具有高尚职业道德的护士才会无论有人或无人监督的情况下都能自觉自愿的为病人提供全心全意的护理,充分体现护士的“慎独”精神。在业余时间虚心好学、刻苦专研,积极参加继续教育,重视“三基”(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础技能)和四新(新业务、新理论、新技能、新知识)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提高业务技能,提供高质量护理,更好为患者服务。因此高质量的基础护理是对护士道德水平的检修,是对护士履行职业责任的客观评价。
2对基础护理实施过程的管理
制定了基础护理质量目标,只是为做好基础护理找到了开端,最重要的是要使全体护士掌握基础护理方法,做好预见性的护理。针对RICU年轻护士多、缺乏护理实践经验的弱点,逐一现场操作带教,使年轻护士确实掌握操作方法。
2.1基础护理操作培训。结合医院护理部定期开展的基础护理操作技能培训,不断强化全体护士的基础护理操作能力,同时根据ICU危重患者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基础护理培训如:气管插管患者的口腔护理,为带有多种治疗引流管路的病人进行床上擦浴和更换床单法,对不同程度、不同致伤因素的皮肤护理方法,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患者的胃管置入法,各种治疗管路、引流袋标示与固定法,为不同专科患者设置肢体功能位,终末床单位处理法,正确洗手方法的训练等。
2.2基础护理程序安排。根据患者病情和护理量、护士工作能力安排监护人员,这样既保证了监护质量,锻炼护理队伍,又为基础护理质量控制找到依据。上午是ICU医生、护士进行诊疗的时间,我们将擦浴、更换床单等基础护理措施集中改在治疗活动相对较少的午后进行,可使临床治疗与基础护理减少相互干扰,有利于整体监护工作的有序开展,也减少了夜间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2.3健全基础护理制度。为全面、客观掌握危重症患者的基础护理情况,建立“ICU基础护理措施单”,护士每完成一项基础护理操作后即打钩标示,既防止遗漏、又便于工作检查。急症患者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应尽快给予患者卫生清理,对病情观察、减少感染、预防皮肤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危重症患者的病情是处于动态变化的过程中的,护士要不断完善基础护理工作,对于一个大便失禁的患者,要保持皮肤清洁无糜烂、床单无污染,需要各个班次护士的通力合作。
3对基础护理质量评价的管理
质量目标要求是可测量的,并且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2]。“基础护理质量检查评价表”将基础护理内容细分为40项,护士长采用护理查房和跟班考察相结合的形式对基础护理效果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作为三级护理质量监控和评定护理质量的依据,纳入学分考评和奖金管理。
4高质量基础护理能营造良好工作环境
4.1高质量基础护理有利于创作良好医疗氛围,在ICU患者病情危重,随时有生命危险,患者及家属易出现恐惧、焦虑、易怒,通过高质量基础护理使患者身体清洁舒适,心情放松,对护理工作人员充满信赖,有利于增进情感交流,治疗工作开展。
4.2高质量基础护理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在ICU不确定因素和突发事件时有发生,病人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千差万别,需要护理组织及时快速的做出反应,不断调整服务策略,改进护理质量,为患者提高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而这仅靠一、两个护士是远远不够的,需护理人员紧密合作,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发挥团队精神。有对ICU护理人员调查发现,85%护士希望与其他护士配合完成危重病人的护理。
5持续质量改进与创新,不断满足质量要求
事物具有个性和共性两个方面,只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做到个性化、针对性护理。许多基础护理方法为患者解除了痛苦,也成为临床护理工作者互相学习的经验和护理科研的成果,通过临床护理实践认识到:只有持续质量改进,才能保证优质的基础护理质量,才能不断提高护理技能。
6治疗离不开高质量基础护理
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体现了基础护理是治疗的根本,患者治疗过程中许多动态信息需要通过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细心观察、发现问题,结合扎实理论知识、丰富临床经验来提供的,如颅脑外伤患者的意识、瞳孔观察,注意“两慢一高”,术后患者24小时生命体征检测,引流液形状、量、颜色观察等等,为医生治疗、诊断、护理提供了依据。昏迷患者营养支持,需注意鼻饲液温度、速度、浓度,进食及营养支持效果观察,并发症防治;各种疾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都离不开基础护理,如果没有掌握熟练的基础护理,则无法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会产生不利于患者的严重后果。因此高质量的基础护理与治疗是相辅相成的,密不可分的。
最后要强调基础护理操作中物品配置与使用同样重要,如松软的床垫、干净平整的衣裤、被褥、含有香皂香味的毛巾、清爽的护肤粉、散发着少许消毒味的护理工具等。避免使用可能对病人造成伤害的器械和含有刺激性气味的物品,如一定需要使用,则做好保护工作,如器械上可用纱条包住,病人可带口罩、眼罩等。
参考文献
[1]高钰琳,陈佩文.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标准存在争议的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3)239-240
篇3
ICU即重症监护病房(ingtensivecareunit),是集治疗、护理、康复为一体的多功能病房,可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治疗护理提供有效保障[1]。ICU患者多病情危急且复杂多变,同时患者免疫力低下,常需要侵入性操作,造成了感染易发条件。有数据显示,ICU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病房,包括感染和获得性肌无力等[2-3]。因此,ICU病房的护理工作是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防线,高效的管理模式是ICU病房护理的永恒追求。本研究对本院ICU收治的50例患者采用ICU分层次小组制管理,建立了ICU护理高效模式,有效降低了投诉率,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7月-2018年12月本院ICU病房收治的50例患者,男26例、女24例,平均年龄(50.29±7.61)岁。所有患者家属了解本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1.2方法以“护理部-护士长-小组长-小组成员”的模式设立分层管理结构。成立ICU护理小组,实行小组轮班制,一日三班,每组5名护士,一共四组;每组至少有2名年资3年以上本科毕业护士,由年资3年以上护士担任小组长。制定各层级责任人职责和针对性的护理流程,由小组长带领组员实施并监督。
1.2.1护理部职责:管理协调成员的工作排班,在保证ICU护理需求的基础上,尽量满足每名护士期望的休息时间。不断更新护理知识,了解最新护理技能,以提供人性化、专业化的护理服务为目标,调整护理标准。设立完善的奖惩制度并严格执行,内容涵盖培训考核成绩、日常工作错漏、患者反馈等,责任追究到个人。
1.2.2护士长职责:与护理部交接,根据最新的护理标准对小组长及成员进行培训,每周末举办学习研讨会,小组长及成员共同参加,系统学习护理知识,了解新技术。配合护理部考核各小组和小组成员的工作业绩与护理知识,针对个人及小组设立明确的奖惩制度。例如,如果小组成员连续两个月考核成绩高于小组长,则小组内重新推选小组长。
1.2.3小组长职责:与组内成员一起完成相关护理工作,并指导成员完成前期发现的尚不熟练的工作内容,并监督检查工作质量。协调组内成员关系,引导新成员融入工作环境,维持友好互助的共事关系。关注成员的心理状态并帮助成员及时进行调整,如成员不良心理状况较严重应上报护理部申请休假调整。每日进行小结会进行内部自查,督促帮助组内成员不断学习进步。
1.2.4小组成员职责:配合小组长完成日常工作,了解患者病史配合小组长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定期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记录结果,发现病情变化及时通知责任医师。认真学习培训内容,提升个人护理技能。
2护理体会
篇4
关键词: ICU;护士长;管理
本着“以病人为中心”,以“服务、质量、安全”为工作重点的服务理念,创新管理方式,不断提升急危重病人的护理水平,提高社会满意度,并为ICU护士创造轻松和谐的工作、学习环境。
1 常规护理管理工作
1.1 做出合理的周排班表
根据病房情况和护士的能力及要求,合理安排班次,争取各班新老搭配,在满足护理工作需要的同时尽量满足护理人员的合理要求。
1.2 督促检查各项护理工作的落实情况
每日主持晨会交班和床旁交接班,组织并参与危重患者的抢救工作随同科主任查房,了解所有患者病情,参加疑难、危重、死亡病例讨论,及时帮助解决护理工作中的疑难问题。
1.3 各类仪器检查维护
每周定时对各种仪器、急救物品药品进行检查,保证抢救物品药品的性能良好。经常检查各项护理表格的记录情况,保证其完整性与准确性。经常检查各种消毒物品的消毒情况及医疗废物处理情况。
1.4 定期收集意见和建议
定期听取医生对护理工作的看法,促进医护密切合作;每月召开工休座谈会,听取患者及家属的意见,及时改进工作。
2 强化护理人员理论和技术的学习
2.1 常见病、危重病及疑难病的相关理论知识学习
ICU护士长要定期组织本科室护理人员对常见病、危重病及疑难病的相关理论知识学习,因为ICU的病人来自不同科室的病人,所以护理人员要对这些病要一定的理论知识;学习理论知识后,并对这些常见病的基础护理实际操作要进行训练,并进行考核。
2.2 定期组织本科室人员学习
每周召开科周会议,传达医院周会内容及上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加以整改,每月组织本科室护理人员进行一次ICU专科常见病、疑难杂症的治疗护理工作的研讨会,让大家说说在实际护理工作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并讨论、记录、总结提高。
2.3 护理知识的考核
对于ICU的护理人员来说,因为面对不同的病人,所以掌握各类病的护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护理技能是必需的,故护士长应该每月组织大家进行一次理论和实践操作考核,并记录及分析,对新来护士要派到其他科室轮转学习后再合理安排工作。
篇5
关键词:细节管理;ICU;护理;方法 ICU是现代医疗技术发展的产物,具备先进的医疗设备、先进的管理体制、高超的医疗水平与医疗护理技术,为病情危重患者提供及时、准确的救治措施。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是ICU医护人员的重要工作内容。将细节管理引入到ICU护理管理中,能够为患者提供细节化服务,及时护理中存在的问题根源,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途径。现结合我院ICU护理中强化细节管理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3年2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200例入住重症监护室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06例,女94例;年龄35~78岁,平均(56.8±18.2)岁。原发病情况:脑出血45例(22.5%),脑梗死66例(33.0%),重症颅脑损伤55例(27.5%),大型手术34例(17.0%)。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大体一致。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给予ICU常规护理,即基础护理和急危重症疾病护理,包括病情监测、用药护理、饮食护理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强化细节管理,具体如下:
①制定细致的相关护理管理制度。细节管理主要着眼于以流程作为导向进行护理管理,护理管理人员要与医疗人员在ICU原有的各种工作流程和制度基础上,重新修订ICU内的工作制度和护理流程,包括各项常规护理工作制度、护理操作流程、专科护理流程、应急预案流程等。
②搜寻隐患的细节根源。搜集相关资料,总结护理缺陷,并分析我院护理工作检查中发生的隐患,整理并总结护理隐患的细节根源,如ICU内患者因卧床而发生压疮,由此需要护理人员注意皮肤细节护理,进入ICU时就要评估压疮发生率,做好预防护理措施。最后,为常见的隐患制定针对性细节管理措施,装订成册,定期进行培训学习,要求每位护理人员熟练掌握。
③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ICU常见疾病的救治知识,定期检查和考核其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定期培训新来的护理人员并考核常用设备器械的使用,鼓励其继续接受教育,提升自身专业水平。
④抢救物品与仪器设备的细节管理。护理人员要时刻保证抢救物品和仪器设备处在完好状态,缺失的抢救物品要及时补充,抢救仪器与设备要定期检查和维修,做好交接工作。
⑤改善病房环境。护理人员要保持病房内清洁、安静、整齐,充分保护患者隐私。工作人员之间减少谈话和走动,护理操作时尽量轻柔,维持病房环境。医院护理管理部门每季度进行检查、评价ICU护理管理质量、文件书写质量、基础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等相关指标。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u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护理文件书写质量评分、基础护理质量合格率、患者满意度四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质量比较
3讨论
在现代医疗实践中,ICU的监护水平代表了一个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在ICU病房中配备了最先进的医疗设施(包括监护仪器、多功能呼吸治疗机、麻醉机、心电图机、除颤仪等各种先进的医疗器械)和技术精湛的医护技术人员,为危重患者提供最及时、最有效的救治方法,以期得到最好的救治效果。尤其适用于严重创伤、大手术后患者、需要心肺复苏患者、脏器功能衰竭患者、器官移植患者等。
研究发现ICU护理管理中有效的医患沟通能提高救治效果,主要包括:
①语言流。护理人员可向神智清楚的患者介绍ICU住院环境,讲解病情及治疗情况,解释因为避免交叉感染等原因不能有家属陪伴,争取患者的理解和配合。间断性询问患者需求并在规定制度允许范围内尽可能满足患者;
②非语言流。对于气管插管或气道切开患者,可使用手势、标有常用需求词语的方格、常用需求的图片等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需求。
另有研究表明,保证患者充足的睡眠对ICU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要求护理人员做到以下几点:
①在条件允许时合理安排医疗操作,避免在患者休息期间进行;
②医护人员巡视时要步态轻盈、减少谈话,避免影响患者的休息;
③尽可能调低监护设备运转噪音,拉上窗帘,帮助患者入眠;
④对紧张或躁动的患者必要时给予镇静剂,保证充足的睡眠。
4结语
ICU护理管理中强化细节管理实施的保证在于严格落实规章制度和安全管理,强化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专业水平。本文结果显示,强化细节管理的观察组各项护理管理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显示强化细节管理不仅能提高ICU的医疗救治效果,还能促进护理人员自身专业水平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占荣贵.细节管理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9):94-95.
[2]卢秀英,王路,李星.细节管理在手术室内镜器械清洗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1,8(28):149-150.
[3]刘楚霞,瓮琼英,黄柳华,等.细节管理在颈椎骨折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护理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0,29(11):1701-1702.
[4]郑益娇,吴件姿.细节管理在ICU护理工作中的作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9,17(10):
篇6
[关键词]持续质量改进;ICU;护士;用药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0616(2016)23-167-04
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是随着医疗护理体系的完善、新型医疗设备的发展及医院管理体制的改进而出现的集现代医护技术为一体的重要科室。研究发现,ICU用药效果与患者的健康、生命质量具有密切的相关性,所以采取有效措施强化ICU用药管理工作十分必要。持续质量改进(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CQI)是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的一种持续性、全程性的质量管理体系,是现代护理管理工作中的核心与精髓。为了提高ICU护士用药管理质量,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在ICU科室实施了CQI模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ICU收治的48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其中男250例,女230例;年龄18~83岁,平均(56.8±7.5)岁。选择2014年7月~2015年7月我院ICU收治的47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48例,女230例;年龄18~83岁,平均(57.5±7.3)岁。两组患者家属均对本次研究内容知情,同意配合研究。两组在性别、年龄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ICU用药管理方案,即合理安排药物存储位置,全面实施药物分区管理方法;设置醒目的药物标志,避免拿取时出现混淆;针对特殊药品应给予专框保管,并标注好有效期,取药时避免以惯性思维直接取拿;强化高风险药品的管理工作,实施分类框放置、标识警告语等措施;落实药物配置、制剂、剂量、输液卡双重核对签名机制;填写口服药品执行单,按顺序向患者发放后应由护士双人核对签名;向清醒患者及其家属实施药物宣教与安全用药指导,说明药物的药理作用、用药方法、剂量、不良反及其他注意事项。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CQI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2.1组建COI管理小组组建col管理小组,组长为ICU科室主任、副组长为护士长,成员包括主管护师与护士若干名。每月召开1次小组质量控制讨论会议,探讨ICU患者用药期间可以出现的不良问题,并对护士方面(剂量发错、药物发错、身份识别错误、药物漏发等)及患者方面(多服、错服、漏服等)问题给予分析,之后以鱼骨图列出不合理用药的主要原因,制定持续改进方案,强化ICU的用药质量与安全。
1.2.2COI措施根据ICU患者的用药特点并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出ICU用药相关流程,要求每名护理人员均能够熟记并理解流程内容,认真落实操作规范,杜绝ICU用药风险与隐患。同时,在新型用药流程的指导下,若在护理过程中发现新的问题应及时在小组会议中提出并讨论,并评估上一期ICU用药流程的实施效果,全程监督CQI的改进效果,及时掌握用药安全问题,并给予改进与纠正。
1.2.3实施内容(1)定期开展ICU用药培训,不断强化护理人员对用药的安全意识;认真落实三查八对,构建起安全的用药体系;用醒目的标识与字体做好警示标识;责任护士参与医嘱制定与查房,强化医护沟通与患者用药指导。(2)护理人员取到药物后,应认真核对患者的基本信息,即姓名、住院号、药物名称、用药量、注意事项等,避免漏摆、转床、更改剂量、不及时等状况而遗漏药物。持续完善与改进药物发放流程,且将流程制作成海报贴在治疗车上。发药过程中,应将盘内所有药物取出,与摆药单核对后发放药物,此时应注意不同时间的给药情况,避免漏取而漏发。(3)对于未在病房内的患者不予发放药物,并在其摆药卡中注明未发药的原因。此外,交班过程中应做好发药交接工作。(4)发药时,与管床护士一起以床为单位认真核对患者及其药物信息,并在执行单中签名。(5)全程实施监管用药制度,降低用药风险。(6)由于ICU科室患者具有转运情况较频繁的特点,所以各科室转运患者时应明确填写转科交接记录,并与接收者进行当面交接,保证转运后的用药安全。(7)加强多部门合作用药管理,规范药物缩写标识与名称;定期组织药学人员与医护人员讨论新特药物的应用方法、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设备新药说明手册,以便护理人员翻阅参考,及时掌握新型药物的用药特点。
篇7
无缝隙护理管理是美国湖地医疗中医于1989年提出的管理概念,主要以先进的管理理论为依据,通过科学的方式优化管理机制、创新管理制度、完善管理流程,从而形成具有决策、执行、监督及反馈功能于一体的管理系统[1]。目前我院的急诊-ICU的转接工作中存在责任不明、相互推诿等问题,为医疗纠纷埋下了隐患。我院为了有效提升急诊-ICU患者的转接效果,故实施了此次试验,现总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月~2013年8月我院接收的急诊重症患者需要向ICU转接的患者112例,男患者67例,女患者45例,年龄29岁~76岁;2012年8月~2013年1月我院接受的急诊重症患者127例,其中男患者73例,女患者54例。
1.2方法
1.2.1建立专门的急诊-ICU管理负责部门
本院除设立急诊科室和ICU的管理部门,在另行设立专门的急诊-ICU管理部门,委任专科护士长对其管理,保证急诊-ICU无缝隙护理模式的顺利实施。
1.2.2规范急诊-ICU的转接程序
在进行转接前有急诊护理人员和患者的主治医师共同评估患者转接的可行性与风险,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用药等情况做好详细的了解及记录;确定患者可以转接后开始准备相应的转接设备,如多功能监护仪、建议呼吸气囊等;在转接过程中必须安排一位有5年工作经验且态度认真负责的护理人员与一名患者的急诊医师在场;注意患者在转接过程中保持安全的、保暖及隐私部位的保护,时刻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好应急工作准备。
1.2.3详细急诊-ICU的转接内容
医院可自行设计急诊-ICU的转接单,内容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诊断结果、用药情况、急救医生、急救护士、护送护士、各项生命体征及相关项目的情况、到达急诊科时间、送至急诊科病房时间及到达急诊科病房时间等。当患者被转接到ICU后,由急诊护士填写到达ICU的具体时间,由护送护士与ICU护士共同做好患者到达ICU的一系列工作。ICU护士再次测量患者的生命体征,并与急诊科护士填写好记录单后确认签名。记录单一式两份,急诊科与ICU和保管一份。
1.2.4重视提升护理人员的应对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
在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前,急诊科及ICU的护理人员要接受为期3个月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熟悉急诊-ICU的转接程序与内容和提升自己应对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通过现场模拟突况,保证护理人员能应对任何一个工作环节中出现的紧急情况;通过模拟案例,加强急诊科室与ICU护理人员之间的配合度与反应力。在培训期间,对于护理人员出现的任何错误都不要进行责罚,要耐心的进行纠正;若发现是制定的流程有问题,应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对比急诊ICU患者的转接中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后六个月与实施前六个月患者对满意度及转接情况。
1.3统计学意义
应用 SPSS 18.0软件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数据对比采取X2校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2.结果
2.1实施前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53.54%。实施后的护理满意度为88.39%,两组数据,结果(P
2.2 实施后急诊-ICU患者转接情况明显好于实施前,两组数据对比,结果(P
3.讨论
随着急危重症护理的发展,急危重症患者要被要求展开早期高水平的救护[2]。因此核价医院纷纷开始致力于提升急诊-ICU患者的转接效果,保证急危重症患者能够及时的得到救治。无缝隙护理管理通过对整个转接中每一个工作环节的细致管理,规范急诊-ICU护理人员的操作规范,保证了患者的病情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得到准确的判断并进行救治,提升了患者的治愈率。而单独设立急诊-ICU护士长可以让急诊科室与ICU更容易沟通,及时有效的处理急诊-ICU转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前进行的护理人员的培训,不仅提升了护理人员应对处理紧急状况的能力,也增加急诊科室与ICU护理人员之间的默契与合作,为无缝隙护理管理的顺利实施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篇8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4年1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患者中,选取60例ICU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男11例,女19例;年龄23~68岁,平均(55.67±3.23)岁;其中小学及初中文化13例,中专以上文化17例;农村9例,城市21例。观察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在21~67岁,平均(50.37±2.87)岁;中小学及初中文化16例,中专以上文化14例;农村13例,城市17例。两组性别、年龄、文化水平、家庭背景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护理模式,注意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同时护理人员要密切关注患者的肢体活动、意识及生命体征。由于大多数ICU重症患者需要长期卧床休养,护理人员要注意帮其按摩,每日2次,以促进肢体功能位血液循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措施。(1)关心体贴患者:ICU病房内要保持安静、整洁和舒适,对温度和湿度进行适当调节,医护人员可以按照患者的个人喜好播放音乐,为患者舒缓情绪,使其保持身心愉悦。患者在长期卧床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可以与其进行沟通交流,促使患者对疾病的相关知识进行简单了解,包括疾病的定义、康复方法、治疗过程等,这些有利于帮助患者缓解因错误偏见、认知等产生的紧张情绪。虽然患者的家庭背景存在不同,护理人员应该统一对待,尽心护理,不能存有偏见,帮助患者最大程度缓解疼痛。(2)护理过程中:首先要让患者简单了解治疗过程,教会患者用正确缓解疼痛的方法。对患者进行语言性鼓励,取得患者信任,帮助其减轻恐惧情绪。(3)e极有效的沟通:护理人员在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要全程陪伴,使患者对护理人员产生依赖感,促使其主动与患者分享自己的心理变化,便于护理人员为患者疏导情绪,帮助患者树立治疗的信心。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情绪激动,这都是正常现象,护理人员可以通过温和的言语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通过有效的护理获取患者的理解和信任,从而保证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能保持积极的心态。(4)不同患者不同对待:进入ICU病房的患者,大都所患病症不同,年龄也都存在差异。护理人员针对不同情况的患者,应该根据患者的现实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特别是针对年龄较大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耐心向其解释护理的必要性,耐心解答患者问题,消除患者内心的疑虑。(5)健康宣教:社会支持、周围环境、担忧情绪程度是影响ICU患者情绪的主要因素,为了避免患者出现消极情绪,护理人员要积极引导患者转移注意力,同时要与患者家属积极沟通,取得患者家属信任,促使家属主动协助护理人员改善患者的饮食、心理状态、住院环境及其他基础护理质量。护理人员在制定宣教内容的时候可以参考以往的制定方案,从中取长补短,总结优点。在具体宣教的时候。护理人员要善于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与患者的需求进行个性化知识宣教。
1.3 临床评估
根据焦虑量表和抑郁量表,对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进行评分,得分越高,说明焦虑和抑郁程度越高。向患者发放护理满意度调查表,总分100分,>90分为非常满意,80~90分为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检验,以P
2.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0%(非常满意10例,满意17例,不满意3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非常满意5例,满意18例,不满意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ICU是医院的重要科室之一,大多数患者具有病情复杂、变化速度快的特点,这对患者的心理而言是一种极大的负担。此时患者容易出现以下情绪:(1)ICU病房患者中,中老年年龄段的患者居多,这类患者大都对疾病了解有限,由于缺少对自我所患疾病的认识,常常会生恐惧心理。(2)部分患者对医院,尤其是ICU重症病房比较敏感,认为进来就是得了不治之症,容易产生抵触情绪,从而消极地对待医务人员的治疗和护理。(3)少数患者住进ICU病房后,情绪波动较大,常表现出愤怒和冷漠,难以接受病重的事实。(4)患者害怕手术不会成功,较易产生焦虑情绪。以上消极的心理情绪容易引发患者出现肌肉紧张、血糖过高、血压过高、心率加快、呼吸加快等生理反应,会直接影响治疗结果。这种焦虑情绪可能会使患者的出现悲观、拒绝治疗等心理,使得治疗过程拉长,进一步增加治疗难度。常规护理模式内容单一,护理措施毫无针对性,对患者的需求只能是被动的进行处理,效果有限。心理护理遵循现代医学“以人为本”的理念,对ICU重症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还对其进行心理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焦虑、紧张、抑郁、恐惧等情绪,使其放松心情,保持充足的体力,顺利进行治疗。这种方式构建了护患双方之间融洽、良好、和谐的关系,使其缓解疼痛,增强信心,提高满意度。所以,ICU病房的护理人员除了时刻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外,还应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针对不同患者的心理情绪给予不同的心理护理,以便最大程度减轻患者不良心理情绪,使患者能积极配合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本研究从我院选取了60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分析,观察组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结果说明,心理护理具有改善患者焦虑情绪的作用,有利于提高ICU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中医情志护理;ICU患者;心理状态
研究证实,情志护理对ICU患者可有效的缓解心理障碍等因素,使临床治疗及护理效果得到显著提高[1]。我院通过中医情志护理证实中医情志护理对ICU患者护理效果进行研究,现将其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随机选取我院于2012年4月――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90例ICU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男性26例,女性19例,年龄24-65岁,平均年龄(44.9±4.5);治疗组:男性22例,女性23例,年龄22-66岁,平均年龄(38.23±4.2),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对照组45例均按照ICU常规操作进行护理,护理内容包括:血压、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进行监测,以及呼吸护理、气管插管护理、中心静脉置管等护理操作。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中医情志护理[2]。护理内容包括:①心理状态,多与患者谈心,通过与患者交谈了解患者的生活习惯、个人兴趣爱好、性格、对疾病的认识等信息。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心理评估,制定相关护理措施;②心理疏导:用真诚、热情的态度与患者沟通,向患者介绍疾病的疗效、治愈情况等耐心开导患者对疾病的抗拒心理;③移情相制:通过分散注意力缓解患者的痛苦,采用语言诱导的方法转移患者注意力,接触思想顾虑,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减轻疾病对患者带来的痛苦和焦虑;④顺情从欲:顺从患者的意志和情绪,满足患者的需求,缓解患者心理的不安及悲观情绪状态,促使患者以良好的精神状态进行治疗。
1.3护理评价标准焦虑评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总共10个项目,分值≥50分是焦虑,患者得分越高,焦虑程度就越严重;抑郁评分采用抑郁自评量表,总共10个项目,分值≥50分是抑郁,患者得分越高,抑郁程度就越严重。护理满意度调查表采用我院自制护理调查表,结果分为很满意、满意、不满意,很满意+满意=满意度。
1.4数据处理本研究采用SPSS13.0软件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检验结果以P
2结果
2.1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治疗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护理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ICU病房是危重患者集中的地方,患者病种复杂,病情危重,患者自觉所产生心理状态十分负面,情志不畅,大部分患者都存在抑郁、焦虑、紧张、担心等心理状态。
中医情志护理是以患者心理障碍为主要对象进行护理,缓解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痛苦,优化心理状态,达到良好治疗效果。中医情志护理是一种主心理治疗法,并且具有深厚的理论根据,在中医经典《内径》中就有“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悲恐”等有关情志记录[3]。情志护理可通过开导方法解除患者的不良情绪等因素,从而使患者在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心境坦然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以达到患者早日恢复健康为目的的护理治疗。于情志护理中能够针对患者不同心理状态采取不同护理措施,最大限度优化患者心理负担,让其在心理情况良好状态下接受治疗,配合治疗,提升治疗效果。本研究结果所示:两组患者疗程结束后临床症状均获得明显改善。治疗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焦虑评分(46.5±7.2),抑郁评分(52.0±6.4)明显高于对照组组焦虑评分(43.21±3.8),抑郁评分(52.0±6.4);两组间满意优良率分别为:治疗组93.33%、对照组73.33%,组件数据对比P
参考文献
[1]崔玲.中医情志护理在ICU老年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探讨[J].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2012,03(10):179.
篇10
【关键词】 重返; 原因; 护理
重症加强医疗病房(ICU)在医院危重患者救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是医院现代化的标志。通过多种现代化监测与治疗设备的应用和专科医护人员及时有效的处理,挽救了大量危重患者的生命。但是ICU资源是有限的,只能留给病情危重的患者,因此,部分病情相对稳定者就需转回普通病房进行后续治疗。由于普通病房缺乏后续的加强监护和专业技术,部分患者因种种原因导致病情恶化,而需再次返回IUC治疗,其结果延长住院时间又增加医疗费用,还易引发医疗纠纷。为此,调查患者重返ICU的原因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探讨能否通过护理干预措施减少患者重返ICU,对临床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3760例入住ICU患者的病例资料,收集住院期间入住ICU≥2次的病例数,以及这些患者的社会人口学与临床特征和重返ICU的原因,包括年龄、性别、入科诊断、入ICU时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机械通气时间、医院获得性肺炎以及转出ICU时的急性生理评分(APS)。
1.2 方法 所有资料输入计算机,应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率(比)表示,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ICU重返的危险因素,检验均为双侧,P
2 结果
2.1 患者重返ICU的原因 在3760例入住ICU的患者中,共有79例患者重返ICU,重返率为2.1%,患者年龄3~83岁。基础疾病分布:重型颅脑损伤17例(21.5%),脑出血11例(13.9%),肝胆胰腺术后患者10例(12.7%),COPD 8例(10.1%),心脏瓣膜置换术后9例(11.4%),食管癌术后7例(8.9%),先天性心脏病术后5例(6.3%),冠脉搭桥术后3例(3.8%),其他9例(11.4%)。患者重返的主要原因:呼吸道问题最多为51.9%,尤以呼吸衰竭、低氧血症原因最为突出,其次为心血管问题及术后并发症,分别为17.7%和15.2%。见表1。
3 讨论
3.1 ICU重返率国内外报道不一[1],本研究重返率为2.1%。重返ICU最常见的原因是呼吸道问题(51.9%),特别是颅脑损伤患者意识障碍,咳嗽反射减弱,痰液不能自行咳出,气道管理不到位导致痰痂形成气道阻塞;高龄、有吸烟史、术前有肺部疾病、体外循环时间长、急症手术、术后心功能差、合并肺部感染等患者容易发生术后低氧血症[2];老年患者自身肺功能差,术后卧床,活动减少,呼吸道清理不畅,刀口疼痛,影响患者咳嗽排痰而致肺部感染、肺不张等,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呼吸衰竭而重返ICU,因此,重点做好重症患者特别是颅脑损伤患者及老年患者术后呼吸道的管理,进行有效的肺部物理治疗,积极防治肺部并发症,控制院内感染是防止患者重返ICU的重要措施。其次,患者重返ICU原因是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多与患者液体管理不当,家属知识缺乏自行调节输液速度导致输液过多、过快及病房监测不及时,处理不到位有关。
3.2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由于病情的影响因素多,病情易反复,病情加重后不得不重返ICU;患者出ICU后,家属参与患者的照料工作,宣教不到位,出现照料失误,如喂食时不当导致误吸等;由于患者抵抗力下降常发生腹泻、高热等合并症;长期应用抗生素导致菌群失调发生严重腹泻;意识障碍咳嗽反射减弱,痰液不能自行咳出,及带气管切开导管需加强气道管理,按需吸痰等而使照顾此类患者护理难度增加,家庭照护无力而要求重返ICU。
3.3 早期重返ICU是指患者出ICU 24 h内即需要重返ICU[3]。本研究中,早期重返ICU患者占重返患者的12%,早期重返与病房护士和家属对患者病情未有充分了解,家属对患者的照护缺少经验,病房值班护理人员少、经验缺乏,出ICU后后续医疗护理跟不上等密切相关,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有效沟通和护理宣教,强化培训护士对危重症护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可有效防止患者重返ICU。
4 护理干预
4.1 转出前全面评估患者病情 对要转出ICU 的患者进行综合评估,结果显示:患者重返ICU的主要原因是呼吸和循环功能出现变化。因此,对重型颅脑损伤及部分心肺功能较差的高龄患者,至少要等患者的呼吸和循环功能相对稳定24 h以上,肺部的感染也基本得到控制时方可考虑转出ICU。由于普通病房护理人员少,对建立人工气道如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经验也相对欠缺。因此,在患者转出前应评估拔除管道的可能性,最好在能允许拔除人工气道、病情平稳后才转出,避免因管道护理不周的原因而导致患者重返。
4.2 转科时详细交接班 转出前与病房护士联系,准备好床单元,需后续监护的准备好监护仪,备好吸氧、吸痰等设备,对留置管路较多者,各路管道标识应明确并妥善固定,转科时要与病房的护士进行详细的交班,确保各路管道的有效性。必要时可以开出书面护嘱,内容涉及特殊护理问题及连续性问题,让病房护士能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抓住护理重点,确保患者在转出ICU后仍然得到加强护理。
4.3 切实做好患者的各项基础护理 病房应加强基础护理如口腔护理、皮肤护理、会阴护理等防止发生压疮、肺部感染及尿路感染;有深静脉导管的注意无菌操作,穿刺点无菌贴膜覆盖,导管外延部分用无菌巾包裹,输液治疗结束用肝素液(10 U/ml)封管;带人工气道的患者严格落实人工气道护理做到按需吸痰,这类患者在补足机体所需水份外,应加强气道湿化及雾化,实验证明:气道梗阻和呼吸道感染率随气道湿化程度的降低而升高[4]。按时协助患者翻身、拍背、雾化排痰,做好肺部物理治疗,防止肺部并发症[5]。
4.4 积极控制院内感染 医院内感染是患者重返ICU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普通病房对ICU转来的患者应安排靠近护士站及相对独立的房间,并进行持续床旁心电监护,监测心率、心律、血压和脉氧饱和度的变化,定期监测动脉血气分析及血电解质维持内环境稳定;定期进行生物学培养,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择合理的抗生素治疗;合理控制人员进出,保持空气流通,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
4.5 加强沟通与护理宣教 转科前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有效沟通和护理宣教,使家属对患者病情有充分的了解,转科后实施个性化宣教方式,利用宣教卡提供与照料相关的基本技能,在转至病房后,使家属对患者的照护能力有所提高。
4.6 建立转出患者定时回访制度和护理会诊 由ICU护理质量控制小组成员定时对转出患者进行回访,跟进护嘱执行及后续护理措施落实情况,根据患者病情及时更改护嘱。对转出后疑难护理问题可提供护理会诊,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患者现存的和潜在的护理问题,提出解决护理问题的方法,为患者提供全面的、高质量的专科护理[6],及时纠正护理工作中的不足和偏差,使转出ICU的患者仍能得到持续、高质量的护理。
4.7 进行院内护理培训 进行院内护理业务讲座,提高全院护士对危重症患者护理的业务水平,另外各临床科室应计划性地培训本科护士对危重症护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安排年轻护士到ICU轮转学习,强化护理技能操作,确保患者的医疗安全。
据报道,重返ICU患者的住院时间及住ICU时间是非重返患者的2倍以上,重返者的病死率比非重返患者明显增加[7]。因此,病房的医护人员应重视ICU转出患者的管理,做好患者与家属的沟通和护理宣教,强化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技能,合理利用医疗资源,既保障患者的安全挽救患者生命,又能减轻患者的负担。
参考文献
[1] Rosenberg A L,Watts C.Patients readmitted to ICUs:a systematic review of risk factors and outcomes[J].Chest,2000,118(2):492-502.
[2] 孙勇,池一凡,侯文明,等.冠心病围手术期低氧血症相关因素分析[J].中外医疗,2009,28(29):11-12.
[3] Angus D C.Grappling with intensive care unit quality:does the readmission rate tell us anything[J].Crit Care Med,1998,26(11):1779-1780.
[4] 张金环,吴美艳,刘君,等.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与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12):9261.
[5] 马林见,付强恒,吴显川,等.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56例治疗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1,8(4):10-12.
[6] 王芳,韩美玲.护理会诊在解决疑难护理问题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2):107.
- 上一篇:现代农业产业报告
- 下一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