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的传承范文

时间:2023-07-13 17:30: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民俗文化的传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民俗文化的传承

篇1

一、现代教育环境下民族民俗文化传承的有利条件

(一)民族民俗文化功能与现代教育理念一致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活动,并通过育人活动,实现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规定,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现代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是其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国家教育规划规定的方向也是学校努力办学的方向,国家教育规划中所提出的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思想意味着学校教育的各项教育工作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为基本任务。学校教育的目标在于促进学生的社会化,使学生在未来的社会化过程中既能够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才智,获得相应的社会待遇,同时也使学生在社会化过程完成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衔接,丰富学生的社会生活和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现代教育所设定的教育基调为民族民俗文化的教育传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民俗是民众在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经过长时间的文化积淀所形成的生活习惯或仪式,民俗的历史性决定了民俗对传统文化的承载,对于民俗的展开实际上也是对传统文化意识的温习和巩固,而民俗的文化性决定了民俗不仅仅是简单的生活习惯,也是文化精神的沉淀,对于民俗的展开也是对历史文化精神的沟通。对于少数民族民众而言,虽然每个民族的民俗文化都有所不同,但是经过口传身教的传统民族民俗都是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凝聚,通过民族民俗文化学习可以促进民族学生精神思想的统一,促进民族文化传承,加强民族认同意识,使民族民众与民族先民保持精神上的沟通。《纲要》面向全体学生,其在素质教育方面的解释同样适用于民族学生,因此对于民族学生而言,通过学习更好地适应社会,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也是民族学生教育的主要目标。民族民俗的价值意义和现代教育所倡导的个体的全面发展及个体的人文素养培养在内在上是一致的。对民族民俗文化的学习可以使其在精神上与民族历史血脉相连,保持其对民族的内在认同,另外由于民族民俗是民族生活的一部分,对相关民俗的学习可以使其更好地适应民族现实生活,与现实生活融为一体。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现代教育的本质和定位意味着民族民俗文化在教育体系中的融入重要且十分必要,民族民俗文化的教育传承路径具有坚实的理论支撑。

(二)现代教育特色为民族民俗文化教育提供了便利在民俗文化的传统传承方式下,口口相传、身体力行是民族民俗文化传承的主要方式,在此种教育方式下,由于民众本身对于民俗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多是凭借主观经验和实践来进行传授,学习者完全在一种直观、感性和自悟的状态下学习,在每个传承者的主体因素作用下,民俗文化的传承往往加上了主观色彩,影响了民俗的原汁原味,且不利于民俗内容的全面保留。另外由于民族民俗是在民族、民族文化等基础上所产生的生活习俗,因此糟粕和精华共存也不可避免,在民俗用传统模式相传的同时,民俗中的糟粕也随之流传下来。而在现代教育环境下,由于教育体系的科学性及现代技术的支撑,民俗的教育传承具有一定的优势,课堂教学步骤清晰,民族民俗文化得以深入系统地梳理,加上教师从深层次对民俗文化的知识进行联系,加上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的辅助,都是现代教育的优势所在,这些优势可以使学生对民俗文化的了解更加全面透彻。因此从以上方面来看,系统化的现代教学特色为民族民俗文化的传承教育在原有传承模式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二、现代教育环境下民族民俗文化教育传承的弊端

(一)现行教育体制的应试教育特色客观上制约了民族民俗文化的传承虽然素质教育近年来成为教育改革的方向,但是由于教育体系牵涉到各个环节,每个环节的调整都需要相应的条件来配套,因此在素质教育的倡导下,现行教育模式的实践并未完全完成与素质教育相配套的调整。应试教育仍然是现行教育模式的主要特色,追求高分、追求升学率仍然是现行教育体制的主要特色。在这样的教育体系中,学校教育的一切活动都以考试为轴心来进行安排,由此导致了与学校教育关系不大的科目在教学过程中的资源往往不能得到合理设置,从师资、课时、设施各方面都有所体现。现行教育体制实践中的应试教育特色与素质教育的人文教育、全面发展理念的分歧也使得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民俗文化教育在现行教育体制中被冷落。从学生方面来看,由于民俗文化并未在教育评估体系中有所体现,因此从思想上使得民族学生不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在此类课程方面,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多地依靠学生对民俗文化的自觉意识,而这显然是不能满足民俗文化传承需求的。从教师方面来看,现行教育体制对于科学文化知识的单独考核在客观上形成了民族民俗文化在教师教学成果评估体系中的排斥,且由于民俗文化教育对于学生的教育成效相对而言难以显性体现,因此教师更愿意在能够体现教学成果方面的教学课程方面努力而不是民俗文化教育。最后,从最终的教育成效来看,对于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可以较为直观地体现教育成果,推动学生在社会中的实践工作,而由于民俗文化教育更多地是文化精神方面的熏陶,是生活方式理念的诠释,隐含于学生的社会活动中,并不直接表现出成效,因此相对而言,民俗文化教育的意义和价值不能得以清晰展示。现行教育模式对于考分的片面追求和对学生素质教育的忽视使得整个教育体系形成了对民俗文化的消极教育态势,直接制约着民俗文化的传承。

(二)现代教育场景与生活场景的疏离影响民族民俗文化的实践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社会化,但是从教育本身而言,其对学生集中学习的教育方式及学习内容方面的偏向,使得教育无形中形成了与社会的疏离。而从民俗本身来看,民俗是生活场景的产物,生活场景是民俗产生的母体,在生活场景中,民俗文化才能得到滋养,民族民俗文化的传承也是在生活场景的自然状态下所进行的传承,因此传统传承的模式使得民俗文化传承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一方面,教育场景的生活化与民俗生活化特征背道而行;另一方面,在现代教育中,更多地是以理论灌输为主,重理论轻实践是教育的主要特征,而这一点又和民族民俗的实践性相悖。少数民族民俗是在民族生活场景下产生的民俗文化,应用于民族生活实践是民族民俗的基本属性,也是民族民俗文化赖以存在的意义,但是在现代教育场景下,民俗文化从生活场景的剥离教育,使得其在传承方面形成了民俗文化的实践不足。

三、基于素质教育改革推进民族民俗文化的教育传承

综上分析,现代教育理念和民族民俗文化的功能在内在上是一致的,民族民俗文化是现代教育丰富教育内容的重要资源,两者的一致性意味着在民族民俗传统传承模式解构下,学校教育路径可以成为民族民俗文化传承的新路径选择,当前多数民族地区民俗教育在民族学校的顺利开展已经说明了这一点,但是由于现代教育理念在现行教育体制中的推进是逐步发展的过程,因此现代教育环境下现代教育理念与现代教育实践还存在多个分歧,这些分歧也使得民族民俗文化基于教育路径的传承举步维艰。在现实条件基础上,现代教育环境下民族民俗文化传承可以采取以下举措来推动教育发展和民俗文化的传承。

(一)把民族民俗文化纳入教育评估体系从以上分析可知,民族民俗文化对于民族学生在民族社会的适应以及在精神上与传统民族精神的一致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民族学生更好地走向社会,这与民族学生的素质教育目标是一致的。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战略主题,近年来国家通过各种举措来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民族民俗文化与素质教育的一致性意味着少数民族学生的素质教育推进可以和民族民俗文化的传承同步来进行,把民族民俗文化纳入民族教育评估体系便是两者同步的具体表现。和普通学生教育一样,大部分民族地区的教育应用的是统一的教育评估体系,追求升学率、追求高分也是民族教育的基本评估体系。在这种评估导向下,虽然部分民族地区在小学阶段已经展开了民族民俗文化的教育,但是最终因对于升学率的追求而使得其在初中或高中阶段由于学习压力较大而不得不放弃对民俗文化的教育,由此可见,评估导向教学活动,现行教育体制中民族民俗文化的缺失使得民族民俗文化在民族教育中难以持续进行,同时在具体教育活动中也不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影响民族民俗文化的传承。因此对于民族民俗文化在教育路径下的教育传承强化就必须从根本上调整现有教育的评估机制,把民族民俗文化的评估考核融合于现代教育评估体系中。民族民俗文化与现代教育理念的一致已经为此项融合奠定了基础,而民俗文化与素质教育的一致性也意味着民族民俗文化在评估体系中的融入正是素质教育进步的具体表现。

(二)增强民俗文化教育与生活场景的结合民俗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生活是民俗生存发展的土壤,因此民族民俗的教育同样不能与民族民俗的生活性相悖,推进民族民俗教育与实践生活的结合是民族民俗文化教育的重要任务。对于民族文化教育与生活场景的结合,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推进,首先是模拟生活场景,可以通过民俗文化与其他课程的结合,通过其他的教学内容设置与民俗文化相关的模拟情境,再现民俗情境,使学生对民俗有逼真的感知,在情境模拟中,不仅推进了民俗文化的生活化认知,同时也使其与其他课程教育目标联系在一起,有助于民族民俗与其他教学目标的有机统一。以部分民族的对歌风俗为例,可以和音乐课程结合起来,通过对歌模式进行音乐教学,同时也促进了音乐课程的教学目标达成。其次是参与到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去,民族民俗文化在学校的展开多是理论方面的灌输,对于民俗的学习最终要应用到民族生活中去,因此可以把教学内容和当地民俗生活结合在一起,通过各种机会和条件的创设,使民族学生有更多机会参与到日常民俗活动中,在其对民俗的亲身感知中,再进行民俗知识的学习,将有效促进民族学生对民族民俗的理解和认可。

四、结束语

篇2

那么,本期地区文化看看关中民俗文化有哪些。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在陕西这块黄土地上,由于气候、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陕西人(关中人)在衣、食、住、行、东等方面,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方式。

外地人对此十分好奇,经过汇集称之为“陕西十大怪”(即“关中十大怪”):面条像腰带、锅盔像锅益、辣子是道菜、泡馍大碗卖、碗盆难分开、帕帕头上戴、房子半边盖、姑娘不对外、不坐蹲起来、唱戏吼起来等。

秦绣起源于陕西省民间古老的绣种“纳纱绣”和“穿罗绣”,是陕西省当代刺绣艺术,秦绣以其产地独有的历史和革命传统为题材,在充分吸收光伽民间刺绣基础上创立,是继四大名绣和众多地方绣品后的又一朵绣苑奇葩。

皮影,又叫傀儡戏、灯影。在华县,又叫碗碗腔皮影戏,形成于清代初叶。皮影是在灯光的照射下用兽皮刻制的人物隔着一层亮布来演戏。“一张牛皮居然喜怒哀乐,半边人脸收尽忠奸贤恶”,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享有“中华一绝”的美誉。华县皮影戏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民间艺术,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的巧妙结合。

剪纸,又叫刻纸,窗花或剪画。区别在创作时,有的用剪子,有的用刻刀,虽然工具有别,但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基本相同,人们统称为剪纸。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其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

篇3

关键词:阿细跳月 文化传承 媒体 传播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3)03-044-02

“阿细跳月”是云南彝族阿细支系传统的民间舞蹈,2008年6月,阿细跳月被列入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同年11月,弥勒县西山地区作为彝族阿细人的聚居地和阿细跳月的发祥地,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彝族阿细跳月)文化艺术之乡”; 2009 年8 月, 弥勒县人民政府将每年阳历的8月7――9日确定为“中国・弥勒阿细跳月节”。

2012年8月11日至8月13日,弥勒县举办了中国・第四届彝族阿细跳月节。今年的阿细跳月节盛况空前,社会各界反应热烈,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创五个历届新高:一是接待人数创新高;二是旅游收入创新高;三是节目数量创新高;四是社会参与度创新高;五是游客美誉度创新高。通过这次较为成功的阿细跳月节,进一步宣传了阿西跳月和弥勒旅游,塑造了弥勒旅游形象。此次阿细跳月节之所以能获得如此巨大的影响力和社会效益,主要归功于媒体的传播力量。

当今社会是一个人人皆媒体的时代,媒体在人们的生产生活已经是无处不在了。在阿细跳月文化传承中媒体也必将起到其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但是事物都有两面性,如果没有正确运用,有时候媒体将会是一个可怕的“杀手”。

近年来,虽然成立了阿细跳月艺术团、弥勒阿细跳月文化传播公司,投入到阿细跳月宣传的媒体不断增多,阿细跳月的发展也越来越快,但是目前阿细跳月的文化传承与媒体的传播之间仍存在着一些不够默契的问题:首先是对媒体传播没有明确的规定和规划,媒体的引导不够;其次是没有明确的定位,需建立一个特色的民族文化品牌;然后是没有充分发挥媒体的强大权威宣传作用;最后还有一点就是,没有利用好媒体的多样性,资源选择单一化。在当今这个新媒体时代,阿细跳月要长久地发扬光大,解决这些问题刻不容缓,如果在阿细跳月文化传承中我们能充分科学合理地利用媒体,相信阿细跳月的明天将会更加绚丽多彩。

一、规划传播路径,加强媒体引导

(一)合理规划传播路径

我国应该根据阿细跳月的特点,结合现有不同媒体的特点、优劣势,从整体上、专业上对阿细跳月的传承做一个科学合理的规划,不仅仅是传统的地方电视台,还有省级电视台、中央电视台,报纸、广播、网络、手机等等渠道,用最合适的传播手段来传递阿细跳月丰富的内涵,才能达到传承的最终目标。

(二)宣传保护和培养传承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重点是保护传承人,因为如果没有了传承人,那么这个遗产也将消失。阿细跳月目前主要是村民们自主传承方式,这种传承力度不大,范围太小。阿细人没有自己的文字,阿细跳月文化都是口传身授而流传下来的,尤其在阿细祖先那个远古年代。所以,阿细跳月文化的保护重点也是传承人的保护。

媒体应该通过正确的宣传,使阿细跳月有自己立足的市场,使有条件成为传承人的人可以此为业,而愿意成为传承人。另外,媒体应当把阿细跳月文化原汁原味的保留下来,给传承人留下可贵的学习材料。其中包括阿细跳月文化的文字记录和视频记录,这样利于更多愿意成为传承人的人来学习、掌握,做到在保留原生态的基础上以时俱进。我认为视频记录是最好最重要的方式,因为它可以很直接客观的把阿细跳月展现出来,也更方便学习。

(三)引导建立原生态保护区

有了传承人, 遗产的保护就有了基本保障,但是,传承人并非某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部要素。就好比保护某种野生动物,必须把它放在它所依存的自然环境中,使之在自然状态下生存,不然就算保护下来了,它也已经失去原本,那就不是保护了。与之相似,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要提倡原生态保护。

阿细跳月有自己的“家”,不是把它放在任何地方、任何环境都能很好的生存发展,都能绽放出原有的光芒。因此,还是必须把它放回到它的出生地。但是,如果只是把它放回到它所依存的环境,放任自流,那也等于让它自生自灭。所以建立保护区是必要的,而且是非常紧迫的。媒体在其中就起到监督的作用,监督政府、当地人民还有开发商,在开发利用的同时能够做好保护。

二、明确定位,打造特色的民族文化品牌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显著的“以人体为载体”的特征,所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首要任务是保护传承人, 包括保护现存传承人和培训新的传承人。然而,某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会因为没有人愿意成为该遗产的传承人而失传,主要原因是这个遗产不能够让拥有者安身立命,也就是该遗产没有市场。所以,必须明确保护传承人是阿细跳月打造一个强大民族文化品牌之根本这一定位。

阿细跳月虽然获得过多种荣誉,但是就它的发展来说,还处于起步阶段。具有文化品牌之称,但是这个品牌基础还不够牢固。拥有一定的市场,但是还不够广阔。如果把阿细跳月看作是一个商品,不过从某种角度来说阿细跳月确实是商品,那么只有把它打造成为“名牌”品牌,品牌基础才算牢固;只有能够遍地开花,受到大部分人喜爱,才能说市场够大。

篇4

摘 要 当前,江苏省民俗体育文化发展存在苏南、苏北民俗体育发展不均衡、民俗体育文化发展差异性显著、过分依赖政府的主导、发展途径过于单一化等问题,表现在地区民俗体育开发不平衡,过分的追求经济利益,忽略了地区自然发展的规律和特征以及民俗体育的人文价值。针对这些问题,应从民俗学的视角探讨造成当前江苏省民俗体育文化发展困境的主要因素,Y合民俗体育发展的特征和本质,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出路。

关键词 民俗体育文化 传承困境 对策

民俗体育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一定的民众所造,为民众的日常娱乐和身体运动的手段,并和当地的民俗文化息息相关的一种特定的身体运动形式。具有集体性,传承性,竞技性和表演性等特点[1]。

一、江苏省民俗体育文化的主要特征

江苏在城市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民俗体育活动,丰富了江苏民俗体育文化,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整体来看,江苏省民俗体育表现形式多样,主要有舞龙舞狮、高翘、拔河、跳绳、踢毽子、弄船等等。

以江苏省民俗体育的重大代表赛事姜堰溱潼会船的发展历程为例,制约江苏省民俗体育文化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江苏省民俗体育地区发展的地域性和差异性

江苏平原辽阔,历史悠久。从地理的角度,人们习惯上把江苏分为苏南、苏中和苏北3个区域。地域的特点造就了当地民俗文化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这民俗体育的走向。拿江苏北方城市徐州来说:现在流传在民间的民俗体育大致有四类。一是竞技类民俗体育:举石锁、喊山大赛、挑重物等;二是休闲娱乐类民俗体育:放风筝、重阳登山、拾仔子等;三是游艺类民俗体育:赶老球、打梭、镅蛭选⒖炒蟮丁⑻甙朔健⑻皮筋、打扭耳碑等;四是庆典类民俗体育:舞龙舞狮、踩高跷、扭秧歌、划旱船、炮竹马、落子舞等,这些活动都具有浓郁的汉文化特色。苏南民俗体育文化方面,南京民俗体育作为金陵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秦淮享乐”的娱乐性、“多方元素”的健身性、“武舞相融”的竞技性和“节令岁时”的原生态性等文化特征。苏北地区总体特点粗犷、浑朴;苏中地区则是兼顾南北,柔中带刚,其民俗体育淳朴、闲适,溱潼地处苏中地区泰州市的姜堰西北部,溱潼会船是有着近千年历史的特大型水上民俗节日。溱潼会船历千年而不衰,正是因为这一鲜明的主题,使溱潼会船成为对辉煌历史的追忆,对民族精神的弘扬,民族文化的传承作用使溱潼会船在水乡沿袭至今,从未中断。

(二)民俗体育赛事辐射范围狭窄

以溱潼会船为例,溱潼会船宣传时效短、宣传辐射狭窄,没有形成与“非遗”资源文化内涵相匹配的产品推广,在全国未形成一定的影响力,除了在该节庆开展的前一周到半个月的时间内,组织方会在主流的媒体如电视,报纸上做宣传之外,其他的时间对于溱潼会船节和溱湖风景区的宣传很少,无论是时间覆盖还是空间覆盖的范围上都不够。民俗体育在全社会宣传的相对缺失是导致当前民俗体育发展困境的主要因素。

二、制约当前江苏省民俗体育文化传承发展困境的主要因素

(一)商品化开发程度低

现代商业环境中,产品已不再是特定物品本身,而是“种类、质量、设计、性能、品牌、包装、服务”的组合。目前,“溱潼会船”整体的旅游商品化开发进度缓慢,溱潼地区的旅游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所以其整体的旅游商品化开发程度不高.

1.相关人才的缺乏

发展和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离不开人才,专项人才的缺乏已成为制约溱瞳会船发展的问题。

2.太过于依赖政府的主导

政府制定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把文化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列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以政策扶优为宗旨,构筑溱潼会船产业发展支持体系,建立溱潼会船开发专项资金,并完善激励机制和政策。应当在竞技民俗体育项目的基础上,在学校民俗体育以及大众民俗体育上也应当获得更大的突破和发展。

江苏省民俗体育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内涵丰富的特点,民俗体育项目分布广泛,民众对江苏民俗体育的态度比较好,对民俗体育活动有一定的认知,但经常参与民俗体育活动的人比较少。政府部门组织活动力度不足、缺乏对继承人的培养等是制约江苏民俗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政府部门高度重视、提供政策保障和城镇化发展进程的加快是江苏民俗体育发展遇到的机遇,而奥林匹克发展的冲击和民俗体育需要变异是江苏民俗体育发展面临的挑战。通过对江苏民俗体育适度产业化途径发展,将民俗体育的竞技性和娱乐性相结合,促进民俗体育文化在各地区、领域的融合发展,积极推进民俗体育文化走进校园的发展,充分运用新媒体传播手段等措施,准确把握江苏民俗体育发展的趋势。

建议江苏省民俗体育文化的特征分析为入手点,从促进对应保护向制度化发展、纳入社会与学校体育中等对其传承及保护进行了积极探讨,唤醒民众对中华体育文化的文化自觉,达到对其保护和发展的目的。

基金项目: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12TYD008)

参考文献:

[1] 徐琳.论我国民俗体育的地域文化特征与发展[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05:34-36.

篇5

【关键词】多元化 寄宿制民族班

文化传承 困境 对策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0C-

0013-03

在各种文化交流日趋深化的当今世界,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国家文化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我国,各族人民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都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传统文化。民族传统文化不仅成为彰显民族特色的有力载体,而且构成国家精神文化内核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系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精神纽带。对于实现民族地区的内在发展而言,民族传统文化具有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是繁荣各民族文化的需要,也是实现中华民族精神文明可持续发展的使命所在。民族教育具有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功能和职责,寄宿制民族班是针对少数民族学生而设立的,是推动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力举措,不仅肩负着提升民族地区入学率和巩固率的任务,而且承担着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因此,认识寄宿制民族班文化传承使命,厘清当前寄宿制民族班文化传承存在的困境,提出相应对策,成为民族教育研究亟待探究和回答的问题。

一、多元文化视角下寄宿制民族班文化传承面临的困境

在经济全球化等时代背景下催生的多元文化交流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文化发展的主要趋势。在我国,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理念正在被新的生活方式所替代,民族传统文化在人们的精神文化选择中已经不处于主要地位,时代的变更冲淡了人们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依赖,许多新的文化生活理念正日益吞噬着民族传统文化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目前,寄宿制民族班文化传承面临的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全球化文化意识变迁对民族传统文化内涵认识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日渐深入的今天,受多元文化交流与发展的影响,民族传统文化续存的文化氛围受到很大冲击,在民族地区,文化传承的相关教育没有受到足够重视,很多人认为少数民族主动学习主流文化并接受其同化是大势所趋,没有必要在学校开设民族文化传承的课程,这导致目前大多数学校没有开设民族文化传承的课程。即使有些寄宿制民族学校已经认识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要作用,开设有关文化传承的内容,但囿于教师缺乏对民族传统文化内涵的深刻认识和把握,仅限于对民族传统文化的零星叙述和片段讲解,学生不能深入把握民族传统文化的真谛。

(二)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教材的内容编选缺乏相应课程理论的指导。一方面,有些寄宿制民族学校还没有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教材。在我国,由于各民族之间大杂居、小聚居,民族班的学生都是来自多个民族,在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很少有某个民族单独编班的情况出现。加之,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容极其丰富和复杂,如何梳理这些文化内容,如何界定文化传承的范围,寄宿制民族班的文化传承课程应当如何设置,教材如何编写,如何保证学生既能学到科学知识又能传承民族文化,以及如何制定课程教学计划,这些问题都是寄宿制民族班文化传承所必须回答的问题。另一方面,有些学校虽然组织了相应的文化传承教材,但教学内容的组织和教学效果的实现并不尽如人意,而且在课程的教学、管理和评价上也存在很大的困惑。

(三)寄宿制民族班学生远离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文化生态环境。寄宿制民族班是国家为解决民族地区,因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和经济不发达等因素带来的教育问题而采取的办学形式,它有利于办学条件的集中改善,可以提升民族地区学生的入学率和巩固率。但就寄宿制民族班的文化传承而言,因寄宿制民族班民族学校大都设立在乡镇或县城,而寄宿制民族班的学生全部来自偏远的农村。学校又不能为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创设相应的校园环境,现代学校的城市化建设进程使寄宿制民族班的学生失去了传承民族文化的环境。虽然现在的寄宿制学校大都建在当地的经济文化中心,办学规模得到提升,教育层次也得到了很好地衔接,教育资源也得到整合,完善了当地的办学体制。但是,这却在客观上使民族班学生远离了他们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适切环境,导致学生脱离民族传统文化得以延续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学生从低年级就开始寄宿,有的学校甚至实行封闭式管理,这在客观上直接减少了民族班的学生与家庭及其家庭传统文化所在地的接触和联系,长时间的寄宿淡化了学生的本土文化意识。民族地区的学生的年龄越小,他们生活的环境相对封闭,对本民族文化的了解和接触就越少,上了中学以后,他们一方面要离开原来的居住地,另一方面受外界主流社区的干扰较多。

(四)寄宿制民族班文化传承的师资力量十分缺乏。确保寄宿制民族班实现良好的文化传承功能,精湛的师资力量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正实施文化强国战略,推进民族地区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促进民族地区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不仅要在文化设施方面做文章,更需要一支德才兼备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专业教师队伍。作为民族教育一线的工作者,文化传承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水平直接决定了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水平,决定了文化传承教育资源开发和传承的最终成效,进而影响到民族教育发展的大局。而当前在民族地区,大多数寄宿制民族学校民族文化教师存在很大的缺口,熟悉民族传统文化的教师并不多,很多学校的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教师都是兼职教师,真正能够理解民族传统文化内涵的教师就更少了。加之,教师很少有机会去参加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培训,致使民族传统文化课程内容的杂乱,上课的方式比较呆板无趣。总之,因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的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平衡,特别是经济不发达的地区没有专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教师,造成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很难开展。民族地区的师资力量本来就比较缺乏,再增加有关文化传承课程的教师,这对于民族地区的教育行政部门来说是一种极大的压力。

(五)寄宿制民族班传统文化课程的开设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要求相矛盾。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很多学校往往以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教学的唯一标准,致使民族传统文化的课程内容受到排挤。目前在教育界,包括在民族教育界,存在一种危险的倾向,即人们在应试教育模式下片面追求分数、升学率,并以此作为教育评价的尺度。这种标准化测试的模式,在提高教育效率和促进教育民主化发挥过积极作用,但这种脱离具体民族传统文化环境和文化需求的应试教育,也阻碍到民族传统文化进课堂。这一方面妨碍了民族教育课程内容的改革,影响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也妨碍了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纳入到学校教育进程中,更影响了教育系统对民族地区应起到的指导、服务作用的发挥。

(六)政府和教育行政机构对寄宿制民族班文化传承的重视和扶持力度不够。我国政府基础教育投入的力度不够,尤其是在民族地区文化传承教育投入方面,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我国的教育教学和管理体制造成的。主要表现在,政府教育经费总投入比例结构失调,文化传承教育明显处于弱势地位。文化传承教育普及经费以及课时严重不足,民族传统文化传承课程生存空间有待拓展。近年来,虽然随着国家对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力度的加大,政府也加大了对这一世纪文化工程的投入力度,但当前政府对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投入依然不足,国家的相关政策倾斜力度依然不够,致使民族地区文化传承教育的自我发展能力较低,教师待遇较低且很难吸引专业人才。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缺乏对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教育的规范和监管,致使民族学校传承民族文化体系存在着极大的随意性,很多民族中小学的民族传统文化课程还处在自发阶段。

二、对策

(一)提高寄宿制民族班教师和学生文化传承的意识。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时期,我们应当考虑民族地区文化传承教育问题,通过充分发挥寄宿制民族班的文化教育功能,大力传承民族地区民族传统文化,继承并发扬我国各少数民族文化中的积极因素。这不仅符合民族地区的生活生产等实际需要,而且迎合了我国新时期文化发展与繁荣的时代主题。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也是实现民族地区经济与文化协调发展的迫切要求,是优化民族地区教育结构、丰富民族地区教育内容的有效途径。总之,促进寄宿制民族班文化传承教育的发展是实现民族文化传承现代化的需要,因为在各类文化生活中,民族传统文化与民族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最为直接,民族传统文化源于各族人民的生活和生产,蕴涵着浓厚的文化内涵和生存哲学,对各族人民来说无疑是一种宝贵的财富。它不仅对我们的现行生活具有指引规范作用和适切的文化感召力,而且是现代人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沃土。要在继续坚持发展民族教育的总体指导原则下,充分认识并调适现代课程教育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教育的协同发展关系,既要重视不同文化间的统一性,又要把握少数民族文化独立的价值实体内涵,逐步深化对寄宿制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教育的认识,努力营造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教育在民族地区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积极创设寄宿制民族班文化传承的校园文化生态环境。不同的地域环境形成了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文化类型,民族班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应该从民族地区的各种文化类型的地域特征等实际状况出发,既要适应寄宿制民族学校当地的经济条件和文化教育的状况,又要采取因地制宜、多种形式、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着力促进在家庭生活环境、学校教育环境、社会文化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合力,共同凝聚民族传统文化在寄宿制民族班传承和发展的“文化生态磁力”。特别是寄宿制民族学校,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把民族传统文化内化为学生主动适应环境的文化适应机制,摆脱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简单的了解和认识,让学生不仅能认识民族传统文化的表征和现象,而且能够真正融入民族传统文化,寄宿制民族学校必须在校园文化建设时充分考虑建设与民族传统文化相适应兼容的校园环境,使寄宿制民族学校的学生把自己民族文化中所蕴涵的特有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内化为自身既能适应主流社会文化,又能传承本民族文化深蕴的内在生存机制。创设与民族传统文化相适应的寄宿制民族学校校园文化生态环境,就是要根据传统文化生态的基本特质改造、创建学校中的文化生态环境,从而使民族学校具有能与传统文化相依存的生态文化土壤,最终使生活于其中的学生能真正把民族传统文化作为一种适应机制或思维和行为方式来接纳。因此,要实现民族传统文化在现代学校的高效传承,应对民族学校的自然环境进行改造,改造的原则是实现人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三)为寄宿制民族班文化传承提供科学的课程理论指导。实现民族传统文化在寄宿制民族班、民族学校的传承,首先要加强民族传统文化课程的研究,使民族传统文化以适切的比例和方式融入寄宿制民族班的课程。要以国家三级课程改革为契机,适当增加和设置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在制定寄宿制民族班文化传承课程规划时,把所编写教材与各民族的实际生活状况结合起来,在确定文化传承的教育内容层次时,把传授的民族文化与民族班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结合起来,在选择民族文化传承方式时,要把民族班各民族学生的思维和学习特点结合起来。在多元文化教育的背景下,民族传统文化课程应着实把民族地区人们的生活经验引入学生的实际生活意识,增加学生的传统文化涵养,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对传统文化知识不断进行重组与建构。寄宿制民族班文化传承的教育应顺应课程改革的趋势,借鉴其他校本课程开发的成功经验,实现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的恒常化发展。为此,寄宿制民族学校应立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际,秉承价值性、开放性、现代性、需求性、公正性的教育教学原则,按照“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教育”的教育价值理念,深化民族班文化传承责任意识,确立民族文化传承的课程目标,实施主体统整的传统文化课程结构,依托形式多样的课程组织形式,有效发掘丰富的民族文化课程资源,使人类共同文化和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得到良好地传承,促进民族传统文化在学校中的传承和发展。在努力优化基础课程的基础上,深化民族传统文化课程改革,使寄宿制民族班的文化朝着初步综合化方向发展。当然,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发展,不仅仅是文化传承问题,还需要把文化传承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等有机结合起来,走民族文化传承的内涵化发展道路。

(四)为寄宿制民族班配备优秀的文化传承师资队伍。民族文化课程对教师的教育角色、职责的转换、知识结构,以及综合文化素质和授课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就要求,首先要组织不仅能掌握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树立适应我国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教育理念,而且还应具备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论基础,以及民族文化教育课程设计和教学资源建设能力和潜质的教师,担任寄宿制民族班文化传承的授课任务。其次,要充分发挥民族地区各级民族文化教育专家在民族文化传承教材的编写、教师教育培训、民族文化活动特色课程设计和组织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以开发高质量的教育资源,丰富民族文化传承的内容。再次,要在提高寄宿制民族学校全体任课教师和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的同时,逐步增加教师参加文化传承教育培训的机会,将多元文化教育理念、民族教育常识等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相关的理论纳入教师培训内容,通过形式多样的培训方式,增强民族学校教师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涵养意识,即使是在民族地区工作过多年的教师,也要不断地学习民族传统文化知识,以适应民族传统文化新的发展对民族教育传统文化提出的新要求,以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民族学校的教师队伍。最后,在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大背景下,要在不断完善民族学校文化传承的有关制度和机制的基础上,使学校相应的教学设施与文化传承课程相匹配,为寄宿制民族学校文化传承的教师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

(五)政府应为寄宿制民族班文化传承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和财政支持。各级政府要进一步明确寄宿制民族学校文化传承的使命,切实把民族地区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任务纳入到政府和教育机构改革进程中来,初步形成教育行政机构统筹文化发展规划,充分发挥政府机构在教育部门和其他文化传承机构间的组织协调功能,凸显寄宿制民族学校传承传统文化的办学特色。寄宿制民族学校应依托政府设立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开展民族文化活动。政府的领导与参与可使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活动更具号召力和组织性,能够更有效地开展民族传统文化活动,促进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此同时,为保障民族传统文化在寄宿制民族学校的有效传播,政府和教育行政机构应为民族传统文化课程的设置提供有力的政策和法律支撑,设立相关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研究机构,为探究民族传统文化的教学规划和管理提供有力的指导和参考,为民族传统文化传承课程的教育和研究提供监督与指导。民族地区的寄宿制民族学校文化传承教育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文化建设工程,要在现有政策和支持的基础上,政府加大对民族地区文化传承体系建设的经济投入力度,形成合理的寄宿制民族班文化传承的经费筹措机制,要以民族地区政府投入为文化传承经费的主体来源,形成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文化传承教育投入保障措施,逐步发展民族地区的文化传承教育。要根据当前民族地区民族文化的特点,以及现有学校的办学设施,走出一条符合民族地区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张雪娟,赵鹤龄.达斡尔民族学校文化传承的选择[J].教育评论,2009(1)

[2]韦祖庆.民族班调查:族群记忆正在走失――以贺州市土瑶民族班为例[J].教育评论,2007(2)

[3]褚洪启.关于教育价值和教育价值观念问题的讨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6(3)

[4]南慧英.民族教育价值初探[J].黑龙江史志,2008(8)

篇6

【关键词】海洋型 民俗文化 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民俗文化是由特定区域劳动人民所创造、传承、分享、发展的,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深厚文化内涵及生活化和仪式化特征的一种特殊的传统文化形态。我国拥有绵长的海岸线,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构成了具有鲜明个性和丰富内容的海洋型民俗文化。它反映了沿海居民对海洋的认识经历,折射出沿海居民的生活方式、娱乐习惯和原始信仰崇拜等,体现了沿海居民创造海洋文化的历史。随着社会历史变迁及西方现代文化对我国传统民俗文化的影响,如何更好地保护、传承与发展我国海洋型民俗文化,已成为一个重大课题。 我国海洋型民俗文化具有四个主要特性

海陆交融性。由于地理环境的特殊性,海洋型民俗文化既包括了海洋民俗文化属性,又包括了内陆民俗文化属性,比如沿海地区特有的“闹海”“赛泥马”“人龙舞”“开渔节”“攻淡菜”等活动都体现出内陆生产和海洋渔业活动的交织性,并在此过程中将生产劳动、舞蹈和音乐进行结合。海洋赋予当地居民以灵性,人们将造船、捕鱼等劳动场景巧妙地融入舞蹈和娱乐中,而陆地赋予当地居民以韧性,人们将劳作、祭祀、捕猎等场景提炼升华,两者的有机结合形成了海陆交融性的海洋民俗文化特性。

历史传承性。沿海地区在悠久的历史中形成了世代传承、共同信奉的文化传统习俗,如山东沿海在两千年前就产生了日主、月主、阴主、阳主、四时主的神仙文化,继而催生了中国道教文化;东南沿海在宋朝产生了妈祖文化,形成了中国海洋文化史中最重要的民间信仰崇拜;广东沿海在北宋时期出现的波罗诞庙会,是现今全国唯一对海神进行祭祀的活动,蕴含了广州最有代表性的传统民俗文化元素,有着千年的历史文化传统。这些海洋民俗文化活动与当地的历史、文化、社会、政治、经济、宗教变迁紧密相连,具有明显的历史传承性。

休闲娱乐性。海洋型民俗文化活动的形成,与当地原生态的海洋型生产生活密不可分。大量的渔业生产劳动技能被渔民应用到休闲娱乐活动之中,如放海灯、妈祖出巡、船舞、吃普度等,体现了劳动人民吃苦耐劳、拼搏向上的精神。但与其它地区反映当时艰苦生产劳动过程的民俗文化活动不同,沿海的各港口直到现在都是区域性的经济文化中心,形成了沿海地区民俗文化活动发展的直接动力,这些民俗文化活动都是为了祭祀丰收、欢度新年、祝贺新婚产生的,是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深受广大劳动人民喜爱。

功能多样性。比如,胶东半岛民俗文化活动是集古代与现代、大陆与海洋文化于一身的,包含着丘陵、大河、内陆、海洋等不同类型地理特征的民俗文化活动,其载体多样、内涵丰富、极为罕见。沿海地区诸多的民俗文化活动,流传至今的有几十种活动项目,若能加以保护和开发,将更好地体现出海洋型民俗文化的多元化功能。而且随着沿海经济的发展,海洋民俗文化活动将逐渐集经济、社会、教育、娱乐和文化等多种功能于一体。 积极开展海洋型民俗文化活动的保护,推动民俗文化市场化工作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迁,大部分海洋民俗文化活动出现传承断代的问题。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海洋型民俗文化项目理应得到相应的保护。首先要进行有组织的挖掘整理。着眼于海洋型民俗文化的传承,投入必要的人力资金,对海洋型民俗文化进行发掘、复原、整理、记录、保存和提炼。海洋型民俗文化的传承更多的是依靠言传身教,在其发掘和整理过程中,应利用传统和现代的多种技术手段,通过文字、视频、音频等记录海洋型民俗文化活动的每一个细节,从而使海洋型民俗文化的挖掘整理工作效益最大化。其次要注意海洋型民俗文化环境的保护。海洋型民俗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在于当地群众的自觉意识。只有群众自觉主动地^承海洋型民俗文化,才能使海洋型民俗文化在社会变迁中进行自觉的改造。再次要建立海洋型民俗文化“生态文化保护镇”“生态文化保护区”等,为不同海洋型民俗文化项目营造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对不同海洋型民俗文化项目进行整体性与原真性的保护与传承。

海洋型民俗文化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限制因素就是后继乏人、传承断代。已有学者提出通过结合学校的模式,来促进海洋型民俗文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府教育部门和学校管理者要认可海洋型民俗文化,这是海洋型民俗文化人才培养的首要条件。二是聘请专家学者选择适合学校的海洋型民俗文化项目,编写相关教材,选择个别学校进行海洋型民俗文化与学校相结合的试点研究,培养学生对海洋型民俗文化的了解和喜爱。三是培养海洋型民俗文化指导员。政府和高校可以合作培养一批具有海洋型民俗文化理论的毕业生,鼓励他们去基层开展海洋型民俗文化指导工作,这样既解决了就业,又解决了海洋型民俗文化传承断代的问题。

市场化是海洋型民俗文化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可以通过市场化运作来挖掘海洋型民俗文化的经济效益。首先,政府职能部门应出台相关产业政策,从税收、场地、创业、融资等方面支持海洋型民俗文化项目。其次,培育海洋型民俗文化产业,确定核心产业项目,逐步吸收社会资金,做大做强海洋型民俗文化核心产业。再次,以海洋民俗文化为核心,结合地理和生态特色,针对性地开发海洋型民俗文化产品,并将海洋型民俗文化与地方旅游、传统艺术、节假日紧密结合,加大海洋型民俗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力度,实现与其他相关产业的结合。 实施海洋型民俗文化品牌战略,强化节庆品牌意识

打造民俗文化品牌战略,有助于提高民俗文化的整体素质,也是当地经济、政治、文化等综合实力的体现。我们应牢固树立品牌意识,打造海洋型民俗文化品牌的社会氛围,围绕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具有当地独特魅力的项目进行品牌开发,制定一系列长期性的、带有根本性的总体发展规划和行动方案,逐步扩大其影响力,提高品牌知名度。尤其是现在国内文化旅游产业方兴未艾,各地可以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打造海洋型民俗文化旅游精品,如山东沿海以崂山神仙文化为主题的高端水上度假区;闽南沿海以妈祖文化为核心的民俗文化体验区等。将这些民俗文化旅游区域联合起来,协同制定发展战略,进行统一的品牌定位,形成多类型、多层次、多系列的海洋旅游经济联动发展的格局。

海洋型民俗文化活动是依附民俗文化节假日传承和发展起来的,因此丰富节假日的民俗文化活动,强化节庆品牌意识,对民俗文化的发展意义重大。沿海地区的民俗文化节庆活动举办最早且发展较好,如福建的普渡节、广东海南的开渔节等,尤其是妈祖节的活动已经成为海内外知名的节庆活动。节庆文化已成为贯穿海洋型民俗文化的活态名片,各种民俗文化活动已成为节庆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并对一些海洋型民俗文化活动项目进行包装,制定规则,使其向正规化、规则化和娱乐化方向发展。

(作者为成都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 【参考文献】

①黄永林:《民俗文化发展理论与生态规律阐释及其实践运用》,《民俗研究》,2015年第2期。

篇7

关键词:影像化传播;民众知识;影视民俗;大众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5-0150-02

有关民俗学的发展前景,是今年我国民俗学界颇为关注的热门话题,为此对中国民俗学的发展历程做出评价、把握是重要的。仲富兰在《中国民俗文化导论》一书中指出中国民俗学存在着“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的缺陷:第一,理论准备不足。我国民俗学的孕育是在本世纪初,面对亡国灭种的危机,因此就使得先驱者缺乏长期完善的理论准备。第二,肇始于文学却又未能跨出文学的视野,民间文艺的研究代替了民俗学的研究。第三,解放以后,民俗学长期备受冷落,同时又受到前苏联民俗学体系的深刻影响,长期徘徊不前。第四,从世界范围民俗学理论产生的背景来考察,中国传统的民俗学,无论是研究主体和客体诸层次,都显得捉襟见肘,力不从心[1]任骋文在《民俗研究》中提出了民俗学研究要有“从‘民俗’到‘民识’”思想转变。他提到中国民俗学界一直停留在“民间古俗”的学术取向上而没有真正意义的“民众知识”的学术取向上来,所以倡导民俗文化研究者应当正确认识民俗文化内涵的理解,加深对“民间的知识”即“民俗”的理解[2]。

一、影视传媒与民俗文化的现状与问题

(一)“民俗学影视”与影视民俗

最早对“民俗电影”(folklore film)作为民俗研究题目的应用可追溯到1934年在英国电影研究所在《民俗》学刊上所发的征稿启示,其定义是“有关民俗的非商业电影”。在美国,最早的民俗纪录片可溯源到1935年,但直到1970年代,“民俗电影”作品才得到民俗学界的认可。谢尔曼(S.Sherman)在1977年提出了“民俗电影”这一概念,在其《记录我们自己:电影、录像与文化》(1988)一书中进一步论述了“民俗学电影”的概念,并兼用了folkloristic film(琼斯1988)一词。

在中国民间文艺协会研究部副主任黄凤兰女士的第一本专著《中国民俗影视》一书中,提出了影视民俗学的概念[3]。她认为,影视民俗学是指以影视为手段,对民俗事项进行客

观记录的一门科学。在张举文博士的《迈向民俗学的影视与民俗研究》一文中,提出了要为民俗学影视与影视民俗正名的观点。他认为“民俗电影”应理解为“民俗学电影”的简化,提出影视民俗指只存在于影视作品中的想象的民俗,是被制作人创造或改造的模仿民俗的表演[4]。汤拥华在《民俗影视何以为学?――评黄凤兰著》一文中对“影视民俗学”这一理论概念的提出了质疑,他认为从一大堆以民俗为主题的影视片中,我们只能归纳出民俗学的问题和影视学的问题,怎样用影视的手段表现民俗文化的问题[5]。透过这些论著,我们可以思考一个问题:民俗事象与影视结合已成为必然。艺术地表现民俗事象已经成为民族与民俗的不可或缺的文化现象,同时,公众的接受与实践又体现了民俗的最基本的娱乐功能。

(二)表现方式

用镜头来记录民俗文化,这决不是简单的机械复制,而是影视工作者通过动态的富有表现力的影像,再现民俗的原态以及民俗文化、民俗心理支持下的民俗事象的文化意义。

在黄凤兰女士的《从民俗影视片的特点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文中,着重强调了民俗影视片对于民俗文化的表现力――真实地记录与再现[6]客观自然的影像纪实,能真实地体现民众作为文化主体,对自身民俗文化的阐释和解读。

此外,在罗未玮的《影视作品中的民俗“在场”》文章中,依据民俗的两种存在形态――文化的和生活的,探讨了民俗在影视作品中“在场”的两种形态,即民俗作为文化符号在场与民俗作为记忆因子在场[7]。

(三)存在问题

第一,本体论危机。这一问题。有相当部分民俗文化以非物质的形式存在,属于无形的思想、观念等内容,比如说“龙牌会”这种属于民间信仰之类的民俗活动,由于技术手段的限制,和对民俗文化理解的偏差,很难通过影像完整地保存全部信息,而成为一种“机械复制”。第二,缺乏语境关注和“两张皮”现象。黄凤兰女士在《新时期中国影视民俗学的现状与问题》中着重对当今的民俗影视制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析。第三,阐释的理论导向。张文举在《迈向民俗学的影视与民俗研究》中提出在探索理论和方法时,要思考认识论和反思人文本质。

二、民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在国际合作日益加强、范围日益扩大、节奏日益频繁的形式下,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及不同领域的多种力量交流、互动、协商或妥协的结果。

1.民俗学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学科基础。安德明博士根据UNESC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9年和2003年通过的《保护民间创作建议案》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两份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最终确立取代了“民俗”的定义[8]。

2.经过近几年国际、国内多方面的努力,从政府到民间在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目前的保护工作依然存在着明显的缺欠。

3.近年已有不少民俗学者的文章讨论非遗保护理论,但非物质文化遗产整理保护理论,还应该是能给政府和民间提供操作细则的实践方案,它的实践性决定它的生命力,这则是它区别于以往民俗学研究之处[9]。在取得诸多成绩、呈现出一派热闹景象的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也表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使得这项工作成了一个充满争议和张力关系的复杂的动态过程。

三、民俗文化与大众传播

民俗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民间传承,而民间传承恰恰是前大众传播的文化传递形式,周福岩博士在他的《民间传承与大众传播》一文中表明了民间传承主要体现为一种人际传播方式的立场,并试图通过对两种传播方式或系统从能量、力量及方向等角度所作的功能比较分析达成对民间传承和大众传播在文化中所扮演角色的认识。

(一)区别的意义

在民间传承中,需要传递的信号在编码一经结束,就通过人的发音器官或非语言形式的肌肉动作面对面地诉诸于译码者的听觉和视觉。而大众传播则在编码完成之后,经过了一系列对信息进行的技术转化,最后通过媒介完成这一过程的。因而媒介传达的信息(大众传媒)与我们在日常生活实践中通过人际联系得到的信息(民间传承)的区别就存在于接收效果上的迥异[10]。

(二)大众传媒在民俗传播中的功能

任何文化都离不开传播,民俗文化也不例外。[11]大众传媒在民俗传播中的积极功能包括:第一,大众传媒表述民俗生活,其媒介特性促进了优秀民俗的传承。第二,大众传媒通过报道民俗活动,引起了社会公众和政府职能部门对优秀民俗传统的关注和重视。大众传媒在民俗文化传播中的缺失包括:第一,有相当部分民俗文化以非物质的形式存在,由于技术手段的限制,很难通过大众传媒完整地保存全部信息。第二,大众传媒会由于政策、资金、技术、传播渠道等方面的原因,片面或者歪曲报道民俗文化事象。第三,为了追求画面的效果或叙事的完整,大众传媒有时会导演民俗。

(三)大众传播对民俗文化传承的影响

现代传媒对于民俗传承的积极影响:一、现代传媒为民俗传承提供了革命性的技术手段。二、现代传媒推动了民俗文化的发展、融合和演化。三、现代传媒早就新的民俗。现代传媒民俗传承的冲击与负面影响:一、现代传媒对于民俗的保留大于传承。二、现代传媒以虚幻的民俗替代了现实民俗行为,以文化快餐代替了民俗艺术。三、媒介霸权加速弱势民俗消亡。四、现代传媒的商业化加速民俗的商业化。

(四)展望与对策

在即将迈入数字化的社会的今天,想摆脱现代传媒的影响,保持牧歌式的原生态民俗已经是一种奢望,我们目前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发挥现代传媒在民俗文化传承中的积极作用,尽可能地减少其消极负面影响[12]。首先,从传播者的角度来看,传播人要了解民俗知识,加强自身的民俗理论修养,合理运用传播技术,尽可能地减小商业化对民俗传承的负面影响。其次,作为“民俗人”要主动学习传播知识,掌握了解现代传播的规律,熟练运用各种现代传播技术手段,为民俗传承做贡献。第三,在理论上要加强民俗学与传播学、新闻学等学科的融合,在高校开设民俗传播学、影视民俗学等,加强民俗传播规律的研究与人才的培养。最后,呼吁国家有关部门在覆盖面广泛的媒体上建立公共频道或民俗频道,以生动活泼、雅俗共赏的节目内容和形式在全社会普及民俗知识。

四、结 语

在现代社会里,离开了大众传媒,民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很难开展。今天,要做好民俗文化的传承和扩布、保护和开发,离不开大众传媒的介入和作用,而大众传媒要达到“传通”,实现自己的价值,需要对内容、角度方式进行选择,需要充分考虑并努力适合受众的心里思维习惯,大众传播和民俗文化关系密切。因此,我们要强调文化遗产的全面保护,留住民族文化的灵魂,充分调动并利用大众传媒的力量,从民俗文化环境中去开展大众传播活动,从大众传播角度去思考民俗文化的保护、传承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仲富兰.中国民俗文化导论[M].江苏: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2] 任骋.从“民俗”到“民识”──略论民俗研究学术取向的转换[J].民俗研究,1999(1).

[3] 黄凤兰.新时期中国影视民俗学的现状与问题[J].西北民族研究,2002(2).

[4] 张举文.迈向民俗学的影视与民俗研究[J].民俗研究,2007(1).

[5] 汤拥华.民俗影视何以为学?――评黄凤兰著《中国民俗影视》[J].中文自学指导,2005(2).

[6] 黄凤兰.从民俗影视片的特点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江西社会科学,2005(12).

[7] 安德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俗学的两难选择[J].河南社会科学,2008(1).

[8] 乌丙安.民俗文化空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中之重[J].民间文化论坛,2007(2).

[9] 周福岩.民间传承与大众传播[J].民俗研究,1998(3).

篇8

关键词:豫南;民俗文化;困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35-0170-01

一、豫南民俗文化与资源的概况

从广泛意义上来讲,豫南指的是我国河南省的南部地区,因为一共包含了八个城市,有很多人也称为豫南八市,还有很多人将南阳、驻马店、信阳统称为豫南三市,如果从狭义上来划分,那么豫南指的就是信阳。信阳市地处河南省的最南端,位于我国的交通要道,信阳的环境山清水秀,气候适宜,具有春暖夏凉、夏热冬寒等特点。信阳人杰地灵自古人才辈出,有着江南北国这一美誉在不断的传承着,还曾连续几年入选了中国最适合居住的城市及最美城市等评比。除了以上具备的特点,豫南的民俗文化更是非常出众,豫南的民俗文化种类包含很多内容,其中以盛产茶叶最出名,信阳毛尖是我国茶类中居于前十的茶类,在茶叶中还被誉为绿茶之王称号,可见豫南的茶文化有多么出众。信阳还被人们广泛的誉为歌舞之乡,豫南的民俗文化及资源是非常丰富的,民俗歌曲中主要以山歌、灯歌、号子等为主,民俗舞蹈且囊括了几十个种类,包含了上千种传统的民俗节目,最具代表性的民俗舞蹈主要以皮影戏、花鼓戏、狮子舞等广泛流传。在信阳还传承了古老的民间工艺,比如民俗刺绣、柳编、剪纸等都被人们所熟知。豫南的民俗文化代表着我国传统的人文精神,更加记载着我国的美好与悠久的历史。

二、豫南民俗文化的现状

我们以豫南知名的文化皮影戏为例,传统的豫南皮影戏具有着一定的仪式性,主要就是以传统人民的信仰为主,结合了传统人民生活中的各类事物,能够满足于人民精神上的需求。然而随着豫南寺庙的增多,各种庙会盛行于豫南当中,很多庙会中的活动都出现了新的形式,例如在每年祭祀中的封神演义庙会,都让皮影戏失去以往光彩,给传统皮影戏带来全面打击。

除了皮影戏的民俗文化受到了生存危机之外,还有很多传统的豫南民俗都受到了制约,如豫南花鼓灯,在这个城市化进程步伐加快的今天,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很多村民走入到了各大城市当中,将城市中的文化及思想带入到了乡村当中,导致人们思想发生转变,人们的娱乐方式更加发生了变化,现代的人们不再将花鼓灯作为节日中主要的娱乐,就连花鼓灯活动中需要穿的服饰都受到了现代化信息的影响,人们将众多的时间放在了网络及新媒体资源中,追求了现代化的娱乐方式,将传统民俗文化摒弃在了一旁,也就导致更多传统民俗出现了生存危机。

豫南的民歌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发生了转变,无论是从民歌的内容还是演唱方式以及演唱的的场合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人们的生活环境在改变的同时,使人们的意识也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随着媒体资源的盛行以及人们观念趋于一致的状态,使人们更加注重现代的声乐学习,忽略了豫南传统的民歌传承,而豫南的民歌却是信阳人们实现最根本价值的表达方式。

三、豫南民俗文化的发展

豫南的民俗文化代表着这一城市的灵魂,如果一个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失去了自己的灵魂,那么这个城市也就会变成一具没有价值的躯壳,豫南的民俗文化需要我们认真的对待,并提高对豫南民俗文化保护的意识,充分的发挥出民俗文化的优势,并开发出豫南传统文化的利用价值,逐步的推动豫南经济的持续发展,同时也能使传统的豫南民俗文化得到传承和保护。

首先就是需要相关的城府加大民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的政策,制定相关的法规,提高豫南人民对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意识,主要的措施要以保护为主要目标,在吸取现代化思想的同时,可以利用民俗文化的特色开发出豫南民俗文化的优势与价值,以区域特色为主增强旅游业的发展,以民俗文化带动豫南经济的发展。

人们都知道信阳毛尖是中国名茶,豫南政府就要鼓励豫南的人民加大茶文化的挖掘和创新,可以鼓励人们设置以茶为主题的展馆,让更多的人来了解信阳茶文化的专业与优质的品牌。加大对信阳民歌的开发力度,鼓励人民以民歌传承的形式来将豫南民歌发扬光大,可以设立专门的教育机构,让民歌的教学走入到声乐课堂和课本当中,并培养一个健全的民歌师资团队。利用民歌民舞相结合的形式将豫南的民俗舞蹈表现出来,可以建立一个具有民俗特色的生态村,吸引外来游客的观赏,将皮影戏、狮子舞、民歌、刺绣等艺术有机的相结合,带动更多人来了解豫南,促进豫南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争取打造出一个具有民俗特色的城市。

四、结语

由此可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主观意识发生了转变,对于豫南的民俗文化来说,制约了民俗文化的发展与传承,而民俗文化是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精神文明,这个精神文明的遗产需要得到保护,更加需要我们来继续的传承下去,我们应该利用民俗文化的特色开发出民俗文化中的资源,一方面使民俗文化得到保护和传承,一方面还能带动豫南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燕.豫南皮影戏的愿戏探源[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12(10).

篇9

一、旅游业发展对民俗文化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一是旅游业是民俗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交流的一座桥梁,是展示与宣传民俗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当地政府和人民对民俗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开发意识,丰富了旅游资源,使旅游内容更加多样化。二是旅游业的发展也会带动民俗文化的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同时,民俗文化与旅游业相结合的旅游方式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三是旅游业与民俗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可以弘扬当地民俗文化,增强当地人民的文化自信。

(二)消极影响

一是旅游业的商品化和庸俗化使民俗传统文化面临挑战。二是外来文化会对当地传统文化带来负面影响。三是民俗传统文化发展的外部环境会受到干扰。

二,民俗文化的变迁对旅游业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一是旅游业和民俗传统文化的结合不仅使当地珍贵的民俗文化资源得到人们的重视和保护,还使得当地旅游资源更加丰富。安阳的民俗文化真实地表现出了当地鲜明的旅游特色,增强了旅游竞争力。二是民俗文化丰富了旅游业的内容和文化内涵,提升了旅游的层次,提高了旅游吸引力。三是民俗文化带动旅游经济的发展,不仅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更对当地经济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二)消极影响

一是由于部分当地居民文化保护意识薄弱,年轻一辈对民俗传统文化缺乏兴趣,使当地民俗文化的传承面临危机,对当地旅游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二是民俗文化商业化和庸俗化会严重干扰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甚至过度的旅游开发会导致民俗文化的遗失和灭绝。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主要指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的方法,是一种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科学研究方法。在本次研究过程中,笔者充分研读了崔凤军的砜景旅游区的保护与管理》、乌丙安的《民俗学原理》、钟敬文的《民俗学概论》等书,这些书籍对研究都有很大帮助。

(二)调查法

调查法的主要特点是,以问题的方式要求被调查者针对问题进行陈述的方法。根据研究的需要,可以向被调查者本人做调查,也可以向熟悉被调查者的人做调查。此次我们研究的对象不是具体的人或物,而是一种具体的现象,所以设计了一个问卷调查,了解人们对这一事物的看法。

(三)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是指对某一个体、某一群体或某一组织在较长时间里连续进行调查,从而研究其行为发展变化的全过程,这种研究方法也称为案例研究法。本次研究以安阳为个案,通过研究安阳旅游业发展与民俗文化的传承保护状况,找出现代旅游业与民俗文化结合过程中面临的共性问题,为旅游业发展与民俗文化的结合找出一条可行之路。

四、调研过程

一是通过资料查找、网上文献查阅等方式找出有关“旅游业的发展与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的材料,对课题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二是制订调研计划,确定行程,明确到安阳要进行调研的地点,比如殷墟博物馆、红旗渠风景区等地。三是进行问卷调查。根据已经掌握的初步情况进行分析,然后设计问卷调查表,进一步了解民众对旅游业发展与民俗文化传承保护的看法。

五、民俗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建议和措施

(一)加强政府主导,合理开发利用

一是防止过度开发导致民俗文化破坏严重,降低民俗文化吸引力;二是不片面追求经济利益,使民俗文化发展出现商品化、庸俗化,扭曲其原始性;三是注重保护本地民俗文化,减少外来文化和现念的冲击。采取“政府主导十企业运作十社区居民监控”等管理模式,使民俗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与生机。

(二)培育地方特色,树立品牌文化

就地取材,依靠当地固有资源,统筹考虑当地的自然经济条件,以“人o我有,人有我优”的原则,开发出独具特色的民俗旅游产品,培育地方特色,树立品牌文化。坚持民族特色,突出民族个性,在保持民俗文化原生态的基础上,树立特色品牌。突破传统民俗单纯的看表演、看古建筑等形式,整合地方资源,深入挖掘民俗特色,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

(三)采用合理的模式,开发民俗资源

一是集锦荟萃式。它是将散布于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典型民俗集中于一个主题公园内表现出来,如深圳中国民俗文化村和美国佛罗里达州锦绣中华集中表现了中国的民族民俗文化,其优点是可以让游客用很短的时间,走很少的路程就领略到各地的民俗文化,其缺点是在复制加工过程中会损失很多原有的民俗文化内涵。

二是复古再现式。它是对现已消失的民俗文化通过信息搜集、整理、建设、再现,让游客了解过去的民俗文化。如杭州和香港的宋城,无锡的唐城也属此类。

三是原生自然式。它是在一个民俗文化相对丰富的地域中选择一个最为典型、交通也比较便利的村落对旅游者展开宣传,以村民的自然生活生产和村落的自然形态为旅游内容,如广东连南三排瑶寨,其优点是投资很少,让游客有真实感,能自然与当地居民交流,缺点是难以将旅游开发的利益公平分配给村民。

四是主题附会式。它指将民俗文化主题与某一特定功能的旅游业设施结合起来,形成相得益彰的效果,如苏州名园“网师”近期推出的“古典夜园”活动,游客可以领略苏州园林在夜景下的意境。

五是短期表现式。其一,出于民族民俗传统的节庆活动,如蒙古的“那达慕”大会等;其二,流动性的民俗文化表演活动,如贵州组织民间表演队到国外演出松桃苗族花鼓等。

(四)加强文化保护,健全法规制度

建立旅游、公安、交通、工商、质监、安监、环保等部门联动执法机制,加强当地民俗文化旅游市场的治理整顿,切实维护旅游者合法权益。突出抓好旅游安全工作,建立旅游突发事件快速反应机制,保障游客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加强旅游法制建设和法律政策研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五)加强队伍建设,培养专业人才

目前,各地民俗旅游市场存在开发模式单一、雷同现象严重、规划不科学、经营模式滞后、服务质量低、服务不到位等诸多问题。其关键在于缺乏民俗旅游专业人才,因此,要切实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引进培养民俗旅游专业人才。

(六)积极探索创新,发展民俗旅游

地方政府要深入领会和创新执行国家各项旅游开发政策,主动探索与本地区相适应的民俗文化旅游发展模式,如建立民俗保护区等,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严格保护好地方民俗特色,切实增强地方文化的软实力。

篇10

论文摘要: 本文以我国花卉文化为例,指出在经济全球化、旅游活动日益频繁的今天,为了使绚丽多姿的民俗文化传承下去,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就要发掘民俗文化所包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并宣扬这些文化内涵。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民俗文化是多姿多彩的。但在经济全球化的同化下,在旅游活动的负面影响下,民俗文化的纯净性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为了使多样的民俗文化传承下去,必须对民俗文化的文化内涵进行发掘及宣扬。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常重视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2001年11月2日第二十次全体会议根据IV委员会的报告通过决议)指出:“人类的共同遗产文化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方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这种多样性的具体表现是构成人类各群体和各社会的特性所具有的独特性的多样化。文化多样性是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应当从当代人和子孙后代利益予以承认和确定。”[1]而各国民俗文化的多样性正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一种反映。

民俗及民间风俗,是广大民众所创造和传承的文化现象,具有民族性与地方性的特征。[2]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这些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反映了不同民族、地区的历史发展轨迹,也是一个地区或民族文化不断发展创新的根源。但在经济全球化、旅游活动日益频繁的今天,民俗文化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如许多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众,尤其是年轻人,已不再愿意穿着本民族的服饰;按古规,苗族的芦笙在每年春种秋收这一段农忙日子里是不能吹奏的,可在贵州雷山县的一个苗族村寨,倘若来了旅游团队,不论什么季节,只要付上300元左右的人民币,就可以观赏到全套表演。[3]从中也引出了一个问题:如何做好民俗文化的传承工作,从而保持民俗文化的多样化?要使民俗文化在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传承下去,要做的工作是多方面的,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发掘并宣扬各种民俗文化中的文化内涵。下面就以我国花卉文化为例加以说明。

在我国的民俗文化中,花卉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1.桂花与民俗文化

关于桂花,汉晋以来,有月宫桂树之说。《太平御览》引《淮南子》云:“月中有桂树。”进而有吴刚在月中伐桂的传说。比喻科举考中为月中折桂、蟾宫折桂,且作为成语,至今使用。月亮和桂花的传说还演化出中秋赏桂、饮桂花酒的习俗。[4]

桂花除了与中秋节相关,在其他民俗文化中也有反映。如彝族剪纸中就有桂花的图样。[2]

2.与民俗文化

重阳节的包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重阳节也叫“菊节”、“节”,重阳节与有关的民俗有赏菊、簪菊、饮菊酒、食菊糕等。

《燕京岁时记·九花山子》记载:九花者,也。每届重阳,富贵之家以九花数百盆,架庋广厦中,前轩后轾,望之若山,曰九花山子。四面堆积者曰九花塔。[4]可见清代赏菊的盛况。至今,每逢金秋时分,我国一些地区仍有有展览。

唐李欣《九月九日刘十八东堂集》诗:“风俗尚九日,此情安可忘。辟恶酒,汤饼茱萸香。”宋代《乾淳岁时记》记载:“都人是日饮新酒,泛黄簪菊,且各以菊糕为馈,以糖肉秫面杂物为之。”[4]在这些记载中可略见古时重阳节饮菊酒、簪菊、食菊糕的风俗。

重阳节与的关系如此之密切,是与我国民众所创造出来的的文化密切相关的。被认为是辟邪之物,《续齐谐记》云:“汝南恒景随费长房游学,长房谓之:‘九月九日,汝当有大灾厄,急令家人缝囊盛茱萸系臂上,登山饮酒,此祸可消。’景如言,举家登山,夕还,鸡犬羊牛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5]因传说有此辟邪之功效,所以重阳节簪菊、饮菊酒、食菊糕等习俗一开始不免有辟邪的意思。发展至后来,簪菊有了装饰的作用,而饮菊酒、食菊糕则与其保健作用更多地联系起来。有药用价值。《神农本草经》将列为百草上品,认为“久服利血,轻身耐老延年”;的药用价值更被追求长寿成仙的道教借用,认为是食之可以不老的仙品,东晋道士葛洪《神仙传》云:“康风子服甘,柏实散,乃得仙。”[5]

除了与重阳节联系密切,在其他民俗文化中也有反映。如壮族的壮锦花纹图样就有等纹样。[2]现在,茶也是大众普遍饮用的饮品。

3.牡丹花和民俗文化

牡丹的栽培历史早在魏晋南北朝时就已有记载。传说唐朝武则天冬日醉酒,令百花开放,唯牡丹抗旨未发,被贬洛阳。牡丹不惧,不畏权贵,不为困苦逆境所折服的品性,正与中华民族的气节相吻合。[6]牡丹的国色天香,更寓意富贵吉祥。锡伯族的门框、窗、屏风、相框上所雕绘的图案就多有牡丹。壮族的壮锦也有“凤穿牡丹”等图样。土家族织的土花被面的花纹也包括了“蝴蝶扑牡丹”、“四凤抬牡丹”等。[2]

4.其他

除此之外,在我国文化中象征多子多福的石榴是彝族剪纸的图样,也是苗族蜡染的主要图样;象征傲雪高洁品质的梅花是彝族剪纸的图样;象征爱情和幸福的羊角花(即杜鹃花)是羌族人民的最爱,也被羌族妇女广泛应用为挑花和刺绣的花卉图案。[2]

在我国民俗文化中,花卉包含着浓厚的文化底蕴。要做好民俗文化的传承,避免经济全球化及旅游活动等对民俗文化的冲击,就要在发掘这些民俗文化的同时,做好民俗文化内涵的宣扬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两点。

1.避免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而失去了民俗文化的多样性

经济全球化冲击着多彩的民俗文化。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发掘并宣扬民俗文化对民俗文化的传承很有意义。比如,现在情人节的玫瑰花、圣诞节的圣诞树等西方民俗文化的象征物在我国年轻人中间有一定的影响力。但中秋节的桂花、重阳节的等中国民俗文化的象征物却在人们心目中慢慢地淡化。长此以往,很容易造成民俗文化被同化的现象,同时失去本国民俗文化的底蕴,也失去民俗文化创新的根本。在中秋节、重阳节这些传统节日来临之际,如果报纸、电视等媒体适时宣扬桂花、等内在的民俗文化内涵,有条件的公园适时组织桂花展、展,对民俗文化的传承将会起到有益的促进作用。

2.避免旅游活动对民俗文化的冲击

在我国的一些旅游地,“旅游经营者们往往对旅游者持一种迎合的态度,旅游者喜欢什么,他们就提供什么,艺术品、手工艺品,甚至某些建筑样式和风格都以游客的趣味为标准,缺乏恰当的引导和可贵的守护精神”。[3]这样做的后果,就是造成民俗文化的扭曲、失去真我,旅游者看到的也不再是真正的民俗。在旅游活动中,应让旅游者看到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并使旅游者了解这些文化的内涵。在广州的茶楼喝茶应可以喝到茶,而不是八宝茶;去彝族看到的剪纸中应有石榴、桂花、梅花图样,而不是玫瑰花的图样;欣赏羌族的挑花和刺绣应可以看到羊角花(即杜鹃花)的图案,而不是郁金香的图案。而且,导游应讲解相应的花卉的民俗文化内涵。这样,游客不仅会对当地的民俗文化有所了解、尊重,认识多样化的民俗文化,而且当地的民俗文化会得以传承、繁荣。当然,在避免旅游活动对我国的民俗文化的不良影响的同时,也要尊重外来游客的民俗文化,就拿来说,在德国、法国等国家,是葬礼上用的花。[7]如果在接待来自这些国家的游客时,遇到旅游地适逢展,或预计参观壮锦时会看到花纹图样等情况,都需要导游事先向游客说明我国的民俗文化,说明绝非有心冒犯,并征求游客的意见是否去参观,以表示对外来游客的民俗文化的尊重。

我国的民俗文化绚丽多姿,要在全球经济化的大潮中,在旅游业蓬勃发展的现代,避免民俗文化逐渐式微,甚至消亡;保持民俗文化的多样性,并不断繁荣,就需要我们发掘出民俗文化的内涵,让人们了解民俗文化丰富的内涵。这样,处于这种民俗文化氛围的当地人会珍惜本地的民俗文化,发展本地的民俗文化;而慕名而来的旅人则会欣赏到地道而多彩的民俗文化,尊重这种民俗文化。如此,民俗文化才能保持其多样性。

参考文献

[1]萧放.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民族遗产(第一辑)[C].传统节日:一宗重大的民族文化遗产,2008.81.

[2]吴忠军主编.中外民俗[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2,4,141,140,136,143,142.

[3]姜建春.民俗旅游对民间文化的负面影响[J].泰山学院学报,2010,(32):123-124.

[4]乔继堂.细说中国节[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180,186,200,203-204.

[5]尹晓红.的雅称及其文化含义[J].汉字文化,2009,(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