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和体育教学范文

时间:2023-07-13 17:30: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育教育和体育教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体育教育和体育教学

篇1

1.1学校体育的主要内容学校体育是指在以学校教育为主的环境中,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运用身体练习、健康知识学习等手段,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学校体育主要包括体育与健康课和课外体育活动两部分,重在培养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习惯、锻炼身体的意识与能力,使学生受益终生。体育与健康课是学校教学计划中所规定的必修课及各单项选修课,是学校体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课外体育活动是指学生在课余时间里,由学校或学生自行组织,以学生发展身体,增强体质,愉悦身心,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为目的而进行的课余体育锻炼、训练、竞赛等多种组织形式。

1.2“三生教育”的主要内容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教育。生存教育是帮助学生学习生存知识,掌握生存技能,保护生存环境,强化生存意志,把握生存规律,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树立正确生存观念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帮助学生了解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实践生活过程,获得生活体验,树立正确生活观念,确立正确的生活目标,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追求个人、家庭、团体、民族和人类幸福生活的教育。“三生教育”的内涵极其丰富、深刻,“三生教育”关注个体生命、生存、生活的基本问题,从人生的起点上逐步建构个体成长的基础,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和现实性。“三生教育”体系有机地整合了现有教育资源,全方位地推动了传统教育理念变革,使学校的素质教育和德育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2学校体育在“三生教育”中的特殊作用

2.1学校体育能很好的融入生命教育

2.1.1生命在于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是18世纪法国哲学家伏尔泰提出的著名论断。生命运动是高级的物质运动形式。生命在于运动的内涵是:生命的产生在于运动,运动是生命诞生的前提条件,没有物质运动就不会有生命的产生;运动是生命存在的基础,要维持生命体存在,离不开物质运动;生命的发展在于运动,运动又是生命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其外延是:生命运动不仅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运动,更包括人类生命体运动;对人体生命来说,不仅包括宏观的躯体运动,还包括微观的细胞运动、分子运动等诸多运动形式;所以说生命在于运动,正如古语云:“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2.1.2体育锻炼是增强体质的最佳途径

体质是人体的综合质量,由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所形成的,人类个体在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方面所固有的、相对稳定的特性,与心理性格具有相关性。1952年主席提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高度概括了体育与体质的关系。影响体质的因素很多,如遗传、环境、营养、教育、体育锻炼、卫生保健、生活方式等,在这些因素中学校体育锻炼,对增强学生体质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经常进行体育锻炼促进了血液循环,加强了新陈代谢,增强了骨骼的坚固性,同时还能促进骨骼的生长;肌肉血液供应充足,各种营养物质的吸收与储备能力增强,可使肌肉强健;在运动过程中,完成各种复杂多变的动作可提高关节周围韧带、肌肉的伸展性能,扩大关节的活动幅度,提高关节的灵活性;体育锻炼使心脏重量增加、容积增大、心脏变得更有力,血管弹性、心输出量增加,可有效预防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和冠心病。

2.1.3体育锻炼能促进心理健康

众所周知,人的身体和心理有着密切的关系,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心理不健康则会导致身体异常甚至患病。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同时对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心理健康发展必须以正常健康发展的神经系统和大脑为物质基础。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结果证明:有氧代谢运动可奇迹般地扭转神经紧张,让抑郁症等恶性症状得以治疗好转;运动锻炼,能改善人的心理状态,消除心理障碍和治疗心理疾病;持续一年以上的锻炼能明显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长期锻炼,心理健康状况尤其明显。全面的身体锻炼和适宜的运动竞赛,能显著地松弛人们紧张的精神,改善人的自我感觉,提高人的自信心和责任感,满足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友谊的需要,消除沮丧和失望情绪;这是保持和增进心理健康,消除心理疾病的重要方法。

2.2学校体育能很好的融入生存教育

生存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的生存意识、生存知识、生存能力、生存价值等方面进行的有关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从而促进个体自由、全面、健康地发展。体育来自于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人类的祖先在生存斗争中,为了获得生存条件,学会了跑、跳、追逐、角力、投掷,或模仿鸟飞、兽走、鱼游等技能,学校体育能很好地引导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命,预防并降低体育活动中伤害事故、意外事故的发生,让学生体验生命之美和人生之美,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促进学生和谐发展,提高生存质量。

2.2.1学校体育能提高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

学校体育使学生展现生机勃勃的生命力,体育教学的环境是开放的,但又是有规则的,学生在活动中必须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教师在规范教学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基本活动能力,教育学生掌握由于自然灾害、意外伤害事故引起的极端情况下应有的行为准则,从而学到一些必要的生存知识和技能,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以后的社会生活,提高生存质量。体育锻炼能改善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提高神经系统对人体活动时错综复杂变化的判断能力,并及时做出协调、准确、迅速的反应,使人体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保持肌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2.2.2学校体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生存技能

教育是为了人类能够更好的适应和改造环境、顺应自然规律,使人类更好的生存。生存需要丰富的知识和健康体质,需要应对挫折和困难的坚定信念,需要与他人合作的能力,需要在灾难来临时保全生命的技能和智慧在生存意志力和心理承受力俱佳的前提下,“体能”是“生存”的基础,“技能”是“生存”的保障。学校体育可以让学生综合运用在校期间所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付诸于实践,练就良好的身体、稳定的心理、过硬的技术,不断提高生存技能。

2.2.3体育竞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学校体育重在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意识与能力,养成终身参与体育活动的习惯,为了检验学习锻炼的效果,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举办体育竞赛是非常普遍和必要的。在体育竞赛中要充分发挥个人、集体的体力、智力、心理等方面的潜力,才能取得最佳成绩。参加体育竞赛,可以使压抑已久的表现欲充分释放,实现自我价值,增强自信心,协调人际关系,发泄和转移不良情绪,摆脱平日过重的心理负担;可以规范自己的行为,培养团结协作、奋勇拼搏、勇敢坚毅、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养成良好的道德意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习惯;可以体验在竞争中的胜败得失,乃是人生的平常事,不必大喜大悲而伤心劳神;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律能力、心理调节能力和心理素质,使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经得起各种逆境的考验,顺利完成学业,远离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提高将来在职场上的竞争力,以适应激烈竞争的社会。

2.3学校体育能使学生弘扬体育精神热爱生活

体育精神是体育的整体面貌、水平、公正、公开、特色及凝聚力、感染力和号召力的反映,是体育的理想、信念、情操及体育知识、体育道德、体育审美水平的标志,是体育的支柱和灵魂;丰富多彩的体育运动尽管其技术手段、比赛方法、胜负的形式各不相同,但其基本的体育精神却是相同的;学生投入到体育运动中就已经开始接受体育精神的影响和教育,受到体育精神的熏陶,改变和塑造着自己的人格精神。在去年召开的两会上,代表委员就呼吁加强学校体育推进素质教育,国家需要体魄强健的青年一代。全国政协委员、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钟南山说:“我今年71岁了,精力还很好,我在小学、中学的时候就很注意锻炼。体育锻炼教给我不服输、力争上游的精神,就像跑一百米,你是12秒,我就要跑到11秒8,在我的工作中,这种不服输的精神一直支撑着我。”除了是著名的“抗非英雄”,还是一位体育健将。

据说北京大学医学部(原北京医学院)至今还有他创下的几项运动纪录无人能破。广州亚残运会和北京残奥会所有的运动员都用不屈服命运的奋斗诠释了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运动员讲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体育改变了我的人生。”残疾人在运动场上的一举一动,都是对旁观者心灵的一次次强烈震撼,激励着健全人珍惜生命、热爱生活,不断奋进。在朝气蓬勃的运动场上,良好的群体氛围能激发学生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精神情绪。在体育教学及体育活动过程中,同学、老师的互动可促使学生认识人生、认识社会,学会竞争、学会合作和相互尊重,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荣誉感,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这种健康的人格品质,将带给学生生活的幸福感。现代人除了要学会生存以外,还要不断地提高生活质量,终身体育已成为现代人文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篇2

【关键词】基本情况 检查隐患 安排合理

人人都知道上体育课能学到体育知识,锻炼身体,培养技能,可仍然有许多家长担心孩子上体育课不安全,不想让孩子上体育课。中学还好一些,在许多小学甚至连体育课都不开设。这种担心虽然有些因噎废食,但作为体育老师的我们只有切实做好体育教学中的安全工作和安全教育,才能让家长放心,学生舒心,自己安心。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我们该如何做才能保证学生的安全呢?

一、对学生基本情况了如指掌

体育课和其他科目有所不同,它多数时间都需要学生在室外活动,有些活动学生相互之间有身体接触,具有一定的对抗性,也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想要控制这种风险,体育教师就必须对学生的基本情况了如指掌。

1.身体情况。如哪位学生有什么病史不适合剧烈运动,那么在具有很强对抗性的活动中就不能要他参加;或者有的女生因为生理期而不愿做某种运动,教师不能强求。这类情况教师最好心中有数,以免安排失当。另外教师还要注意掌握一些运动医学常识和简单处理方法,如运动中暑、抽筋、脱臼、急性损伤等情况的应急处理。这样遇到问题能在第一时间里采取正确的方法及时处理或治疗,减少和防止事故发生。

2.心理状况。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心理承受能力、心理变化等。如有的孩子因在家生气或心情不好就发脾气、情绪表现极不稳定,甚至产生攻击;有的学生对某项运动有排斥、恐惧心理,我们在教学时就要多注意、多关心、多引导。

二、课前检查运动场地、体育器材有无安全隐患

运动场地就是体育课的“阵地”,体育器材是“武器”,做好场地和器材的准备是最基本的安全预防,这两处也是引发安全事故的最主要外部因素,是可见的,也是可预防的。在上课前我们教师必须仔细做好场地和器材的安全检查,确保没有安全隐患后,方可进行组织教学。要求学生穿运动服、运动鞋上课,禁止穿皮鞋、拖鞋、凉鞋,不准带小刀、钥匙、校徽等影响运动的东西,努力消除各种不安全因素。我相信只要我们教师用心一点、细心一些,是可以做到的。

三、课前让学生做好热身运动

如果课前的准备活动做得不充分会出现关节不灵活、肌肉粘滞等现象,容易造成扭伤、抽筋和腹痛。所以在上课之前体育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以及季节、天气安排适宜的准备活动内容。例如,在冬天,教师可以适当地增加热身的时间,确保学生身体活动开。要让学生进行接力赛之前,让他们多做些扭动脚踝、膝关节的活动,以免比赛时扭伤脚踝或关节;做前空翻时,充分活动颈椎、肩关节、腰部;投掷课之前,在准备活动过程中强调上肢、肩关节的活动。

四、合理地教学,运动负荷适量

体育教师安排的教学内容和教法应适合学生的实际。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顺序,避免超出学生运动能力的活动内容,需要帮助完成的动作要强调同学间的合作意识,避免因体力不支或独立完成时而造成的伤害事故。能预见不同教学内容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找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和保护措施。我们还教给学生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如跌倒时尽量低头含胸,团身滚动,以减少身体与地面的摩擦力量。跌倒时若用手撑地缓冲,一定要五指朝前,切忌手指朝后撑地,避免后脑碰地损伤。从单、双杠等器械上掉下来要努力抓紧一只手,以缓冲下跌的速度,避免受伤或减轻受伤的程度。教法应灵活运用,尽量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对运动技术的讲解与示范要清晰准确,通俗易懂,引导学生正确的理解技术动作要领。

运动负荷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实际,为大部分学生所能承受。适当的运动负荷可以使学生的身体得到有效的锻炼,有利于骨骼的生长。但过量负荷容易引起运动损伤,因此,我们在体育教学中,要注意控制练习强度,尤其是持续时间长的练习强度不宜大,同时注意合理的休息。教学中,要注意观察学生完成动作的质量,动作的准确性,控制身体的能力,观察学生的呼吸、汗量、脸色面部表情、声音以及学生做练习时的积极性等来判断运动负荷是否合适。一旦发现学生有疲劳的显著特征,决不迁就学生对竞赛性游戏的强烈兴趣,不服输的心理,渴望继续练习的要求,适时地予以调整,严防学生因身体疲劳而发生运动损伤。

五、加强课堂组织纪律的管理

篇3

思想品德教育贯穿在整个体育教学之中;

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品质,树立正确的体育道德观,具有勇敢顽强、团结进取、活泼开朗的精神面貌,以及诱导学生养成维护道德规范、遵纪守法。体育教学的思想品德教育是教学中结合课的内容的传授进行的,不能空洞说教和脱离教材生拉硬扯,要细心构思巧妙安排,以画龙点睛的揭示,引导学生去感悟,使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注重“两全”大面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在教学中,制定教学计划及教学步骤要适宜,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始终处于通过努力能摘到果子的发展区。教师不仅要关心优秀学生,更要关心后进生,要对每一个学生负责。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标准要求,对优秀学生应扩充内容、增加练习难度、提高要求,并对他们进行超前教学;对后进生进行个别辅导,在练习方法、难度上进行简化,但在练习次数上和时间上进行强化,给他们以信任和勉励,加倍关心他们的学习进步,哪怕微小的进步也要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使他们获得不断进步的信心,激发他们的自尊和上进心。教师要确立转化一个后进生与培养一个尖子运动员同等光的思想,使后进生也能达到体育大纲的要求,让所有的学生都爱上体育课,爱参加体育锻炼。体育教学的全面性。教材有相对枯燥和相对趣味之分,相对枯燥教材教学时,教师运用教法要力求新颖,使学生的情绪不断变化。在学习中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使学生对枯燥的教材教学不是苦学,而是“乐”学。如耐久跑是体育课中比较难教的内容。学生感到枯燥、艰苦、不愿学。我们教学时,前几次课采用与球类活动相结合的教法,让学生在跑动中左右手运篮球,或跑动中运带足球8分钟和12分钟跑。最后采用目标教学法让学生自己制订努力目标,教师根据学生的目标,分成几个组进行相互竞争,相互鼓励。这样的学习兴趣高,学习效果好。

挖掘体育教学中的美育因素,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体育教学中包含着极其丰富的美育内容,教学过程自始至终都贯穿着美的教育。体育运动中的美主要由“身体美”和“运动美”两部分组成。身体美是人类健康的身体所显现出的美,它是由机体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态综合显示的健康美。运动美是人体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美,它包括动作美、环境美、行为美、竞技美、器材美等。作为中学的体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应把主要任务放在增强体质、塑造美的体型,促进机能完善,帮助学生形成对身体的正确审美观念,培养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体育教师是教学中美的引导者和传授者,教师本身的活动就成了学生的审美对象。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教师要言教身教,而且身教重于言教,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要具备美好的心灵、高尚的情操、文明的语言、诚恳的态度、优雅的态势、整洁的仪表及精湛的教学艺术,为学生树立美好的形象,做到自身形象和教学内容的统一。

改革传统教学方式,注重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

传统的体育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主,学生没有自由表达的机会,总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练什么,从而使学生对体育活动产生冷淡,甚至厌倦的心理,这就扼杀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不利于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以学生的活动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做体育学习的主人,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体育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教,是为了不要教”。因为体育教学要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与体育能力。如以高中足球为例,我们用少量课时进行足球的基本技术的教学,更多的是让学生自由组合进行教学比赛。让学生在自由组合的比赛中,自我锻炼提高,从比赛中感觉到技术的不足,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从教学比赛中产生对足球的浓厚兴趣,把积极的热情投入到学习锻炼中。完成“要我健身”“我会健身”“我要健身”过程的转变。又如,我们在耐久跑教学时,除了教学生跑的技术还要教给学生如何控制跑的速度,掌握间歇时间,如何缓解“极点”,以及跑后如何消除疲劳补充营养等。使学生既锻炼身体又学知识,并且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实践,去探索,形成他们自己的锻炼能力。

篇4

关键词: 体育教学 素质教育 教学实践

一、注重“两全”,大幅度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面向全体学生。教师要认真了解和研究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平等的教育,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接受能力、个性差异适度分层教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生理需求,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教学中,制订教学计划及教学步骤要适宜,让不同层次学生始终处于通过努力能摘到果子的发展区。教师不仅要关心优秀学生,更要关心后进生,对每一个学生负责。针对不同类型学生提出不同标准,对优秀学生应扩充内容、提高练习难度和要求,并对他们进行超前教学;对后进生进行个别辅导,在练习方法、难度上进行简化,但在练习次数和时间上要强化,给他们以信任和勉励,加倍关心他们的学习进度,哪怕微小的进步也要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使他们获得不断进步的信心,激发他们的自尊心和上进心。教师要确立转化一个后进生与培养一个尖子运动员同等光荣的思想,使后进生也能达到体育大纲的要求,让所有学生都爱上体育课,爱参加体育锻炼。

体育教学的全面性。以往体育教学中,学生更多地获得体力和技能,明显缺少对理论的理解和成功感和愉悦体验,也就是说在“懂、会、乐”这三个体育效应中,“懂”和“乐”是薄弱环节。因此体育教学必须在“懂”和“乐”上下工夫。教师要根据教材情况,结合学生身心特点,选择“发现式”、“问题式”等新颖多变的教学方法和形式,让学生动起脑筋,边想边练,练好了,也明白了。“懂”了原理,学生就可以在以后体育实践中举一反三。教材有相对枯燥和相对趣味之分,教学相对枯燥教材时,教师运用教法要力求新颖,使学生情绪不断变化。在学习中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使学生对枯燥的教材不是苦学,而是“乐”学。如耐久跑是体育课中比较难教的内容。学生感到枯燥、艰苦、不愿学。教学时前几次课采用与球类活动相结合的教法,让学生在跑动中左右手运篮球,或跑动中运带足球8分钟和12分钟跑。最后采用目标教学法让学生制定努力目标,教师根据学生目标分成几个组相互竞争、相互鼓励。这样学习兴趣高,学习效果好。

二、挖掘体育教学中的美育因素,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体育教学中包含丰富的美育内容,教学过程自始至终都贯穿美的教育。体育运动中的美由“身体美”和“运动美”两部分组成。身体美是人类健康的身体显现出的美。是由机体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态综合显示的健康美。运动美是人体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美,包括动作美、环境美、行为美、竞技美、器材美等。作为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应把主要任务放在增强体质,塑造美的体型,促进机能完善,帮助学生形成对身体的正确审美观念,培养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等方面。

体育教师是教学中美的引导者和传授者,教师本身的活动成了学生的审美对象。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教师要言教身教,而且身教重于言教,提高自身审美能力。具备美好的心灵、高尚的情操、文明的语言、诚恳的态度、优雅的姿态、整洁的仪表及精湛的教学艺术,为学生树立美好的形象,做到自身形象和教学内容相统一。

三、改革传统教学方式,注重学生体育意识培养

传统体育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主,学生没有自由表达的机会,总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练什么,从而使学生对体育活动产生冷淡,甚至厌倦心理,扼杀学生个性发展,不利于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意识和能力培养。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以学生活动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做体育学习的主人,使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有机结合。

体育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教,是为了不要教”。因为体育教学要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与体育能力。如以高中足球为例,我们用少量课时进行足球基本技术教学,更多地是让学生自由组合进行教学比赛。让学生在自由组合的比赛中自我锻炼提高,在比赛中感觉到技术的不足,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对足球产生浓厚兴趣,把积极的热情投入学习锻炼中。完成“要我健身”“我会健身”“我要健身”的过程转变。又如耐久跑教学时,除了教学生跑的技术外,还要教给学生如何控制跑的速度,掌握间歇时间,如何缓解“极点”,以及跑后如何消除疲劳、补充营养等。使学生既锻炼身体又学知识,并且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实践、探索,形成锻炼能力。

四、改革课外体育活动,发展学生特长

素质教育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是有效引导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的过程。体育教学的完整过程应包括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教学不是传授体育知识和技术,而是引导学生根据计划、要求、自身兴趣、爱好进行各种体育活动项目练习。教学必要时进行示范、指示、辅导、总结。

课外活动组织形式应采用自由组合的形式。根据学校现有条件、学生需要和兴趣打破原来的班级分组,实施年级分组开放和一些普及型和兴趣性较强的体育活动项目,采用单项娱乐部制。各娱乐部由有体育特长的学生负责,让学生自己选择练习手段、练习难度、练习伙伴,营造自主练习氛围。聘请有体育特长的文化课教师进行辅导,帮助学生解决体育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培养学生自发自主进行体育活动的能力和习惯,使学生充分理解参加体育活动的必要性,结合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树立良好的体育生活态度,并获得人机关系需要的满足,促使学生身体素质全面提高。

篇5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 人格教育 和谐

教育的本质是塑造健全的人格,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帮助生命的正常发展,教育就是助长生命的一切作为。只有独立人格的形成,人的发展才具有取之不竭的源泉。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重视学生的人生价值及其实现,帮助学生成为充分成型和完善发展的人。

人格是指人的性情、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体育教学中存在着异常丰富的非智力因素即情商,在塑造学生健全人格方面是一座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富矿。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只有努力挖掘教材的思想内涵,立足于体育文化和体育精神,把技术、体能、人格三位一体统一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中,才能真正地使体育教学的技术和育人功能得以充分发挥。

一、激感,培养意志型人格

未来的教育是充满激情的教育。激情是太阳,生命需要激情飞越,没有激情飞越的生活,就不可能使学生愉快地发展。教育的责任就在于激发和激励。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激励学生以奥运健儿为榜样,发扬奥运精神,激发爱国情感,树立为建设祖国而努力锻炼身体的远大目标。

1.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自信心是成功的起点,前进的动力。它是一个人要求受社会和他人尊重的感情,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学生积极向上,克服困难的重要动力之一。

2.激发和促进意志品质的形成

意志品质必须通过实践来培养,也必须通过实践来检验。体育教学以其强烈的实践性和内容的多样性为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具有特殊的作用,是其他任何教育形式所不能替代的。

3.培养学生认真的科学态度

任何一项身体练习和技术动作的设计与完成,都要符合一定的人体运动生物力学的原理。

4.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和持之以恒的毅力

学贵有恒。教师要从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入手,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与方法,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学生充分享受运动之乐,体验运动之美,感悟运动之魅力,从而养成坚持参加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和持之以恒的毅力。

二、展示自我,培养主动型人格

主动型人格主要表现为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喜欢主动、独立地去学习体育知识,自觉参加锻炼,不易被困难吓倒,勇于质疑,勤于思考,善于张扬个性等。这是一种可贵的人格品质。

体育是一种人类活动现象,也是人类的一种文化现象,它本身包涵着深奥的人文内涵。体育中不仅含有竞争和对抗因素,而且具有表演与娱乐的功能。比赛、竞争、对抗、参与,是一个人证明自己,从而获得自我发现、自我认同、自我肯定、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的最好途径。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尽量创设条件,努力营造一个能使学生自由发展的宽松氛围,使每个学生在这个开放、民主、富于激情的平台上都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动作技术的学习中来,通过身体练习掌握技术、技能,促进思维发展。在操作过程中充分感受,形成表象,进行观察、比较,探索出规律。对那些掌握动作较好的学生要大力表扬并提供更好的表现机会如让其代替教师做示范,当小组长等;对那些掌握动作较困难的学生要多加鼓励,帮助其树立信心。让学生享受充分的成功感,被尊重感。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手、口、眼、脑并用,知、情、意、行并行,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变得更加自尊、自重、自信,有力促进学生形成主动型的人格。

三、合作学练,培养容纳型人格

容纳型人格主要指学生的合作品质,是其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体现。表现为学生具有一种兼容并蓄、宽容大度的态度,相互信任,互相配合,对事不存偏见,能接受不同的意见,懂得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懂得团队精神的重要性,这是适应纷繁复杂、竞争激烈的未来社会必不可少的一种人格品质。

1.紧扣教材特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

动作技术、技能的学习与掌握,往往不是单靠个体的努力就能实现的,更多的时候则需要在同伴的合作、帮助与保护下来实现。教师要依据教材特点,根据学生自身的认知水平、交往技能、语言水平、性格特征和体育基础等特点,在教学中通过小组学习、友伴学习、协作学习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充分认识、比较合作的意义和作用,从而使学生自觉地采取相互配合的互补性学习行为,逐渐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

2.拓展体育课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团队精神

创新教育思想和理念,拓展体育课程,丰富体育课的内容,树立大课程观的思想,增强体育课程的实用性、趣味性和挑战性,体现体育课的多种育人功能和价值,应是现代体育教学改革的主题。

四、延伸思维,培养灵活型人格

思维的灵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灵活程度,一是思维起点灵活;二是思维过程灵活;三是概括迁移能力强;四是善于组合分析,伸缩性大;五是思维的结果不仅有量的区别,而且有质的区别。

呼唤人性的回归,关注人文精神的培养,注重人格的完善与发展,教育学生热爱生命,指导学生光大生命,发挥学生潜在优势,提高学生生命质量,成为当今教育的主题。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科优势,促进体育教学与人格教育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初中体育 教学效率 积极性

在素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均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初中阶段,需要重视体育教学,引导初中生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并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提升自身的身体素质,以更好的精神状态完成每天的学习。为了保证初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需要将“教”与“玩”相结合,提升初中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

一、提升初中生体育学习兴趣

初中生面临一定的升学压力,往往对体育学习和锻炼缺少足够的兴趣,不能配合教师高效完成体育学习。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要想将“教”与“玩”相结合,首先就需要提升初中生学习体育的兴趣,让初中生热爱体育,能够在体育学习中获得乐趣,不断提升身体素质。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注意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供给学生更多在课上自我发挥的空间,鼓励学生展现自己在体育方面的特长。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体育项目趣味性的展示出来,让学生更加全面的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体育赛事。在讲授参与各项体育项目的技巧、动作要领、战略战术等内容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比赛视频,让学生更真实的感知课堂上所学知识技能在赛场上的应用。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定期开展体育比赛、趣味运动会等体育活动,让学生更加真实地感知个体育项目,并做到亲身参与其中,在活动中感受到个人价值所在,提升体育学习的兴趣。

例如教师可以选择每个月组织学生开展主题体育活动,可以根据天气情况,分为室内和室外不同场合,组织学生开展诸如篮球比赛、趣味接力、课外拓展训练等活动。在丰富的活动中,将体育学科的魅力凸显出来,让“教”和“玩”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受到参与体育锻炼或体育活动,给自己身心所带来的有利影响,从而不断提升参与体育学习与锻炼的兴趣。

二、提高初中生体育素养

提升初中体育教学质量,将“教”和“玩”有效结合,还需要教师从提升初中生体育素养的角度入手。教师需要引导初中生认识到体育学习与锻炼不仅仅能够提升身体素质,还可以在参与体育活动中锻炼自身的综合能力,提升自信心,坚定意志力,对初中生心理健康发育有着重要作用。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以幽默的语言、丰富的教学形式,突出各项体育赛事蕴藏的精神内涵,让学生认识到拼搏、顽强、团结的体育精神,并能够在参与体育活动中以崇高的体育精神来要求自己。特别是引导学生学会将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相联系,让初中生明白,能够以坚定的意志、团结的协作获得体育比赛的胜利,将自己参与体育活动中的精神加以发扬,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也必然能够有所收获。为了保证体育教学的质量,教师也需要注重对学生体能的提升,可以在教学中加入一些与提升体能相关的小游戏,降低体能训练的枯燥性。

例如体育课前的热身,大部分教师会选择以跑操、做健身操的形式来完成,长期不变的形式,会降低体育教学的趣味性。教师可以注意将传统的跑圈形式与游戏结合起恚比如可以在跑步过程中为学生设定小障碍,能够迅速通过障碍并不破坏道具的学生可以给其日常表现增加分数。也可以对本班学生分组,最先跑完全程小组可以对其他小组成员进行“惩罚”。这样游戏化的课前热身,为体育教学增添了趣味性,学生能够更主动的参与热身,并保持高涨的热情配合教师完成接下来的学习任务。在“教”和“玩”的相互配合之下,提升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

三、培养初中生个性化成长

在素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不仅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全面发展,还需要注重对学生开展个性化教学,帮助初中生认识到自身的长处与不足,获得个性化成长。体育教师需要了解本班学生的身体状况和体育素养,把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其他学科的学习任务,从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计划。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需要及时关注学生对体育知识技能的掌握与应用情况,根据学生在课上的状态选择精讲和略讲的内容,将整堂课程安排的充实而高效。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在完成日常教学的情况下,可以适当介绍一些学生喜爱的体育运动、体育明星。同时也需要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发挥其强项,有针对性的激发学生的潜能,帮助更多的学生发现自己擅长的体育项目。

例如耐力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重点培养其参加长跑,提升学生在跑步方面的技能,并鼓励学生在参加长跑过程中科学的提升各项身体机能。还有部分学生不适合参与激烈的体育运动,教师可以引导其学习健美操等更具观赏价值的体育项目,从相对简单的体育知识技能方面入手,提升身体素质。

综上所述,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为了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可以将“教”和“玩”有机的结合起来,从提升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体育素养,培养学生个性化成长的角度入手,不断提升教学效果,科学的提高初中生的身体素质,推动其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朱云妹. 创新体育教学活动,提升初中体育教学效率[J]. 学周刊,2015(1).

[2] 李翠云. 探讨如何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效率[J]. 华夏教师,2013(70).

篇7

(一)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现状把握

面对社会的发展,对于专业性岗位人才的需求量逐渐增大,高职院校被渐渐地推到了大学教育的前沿。而针对这一现象,高职院校也相应地做出了自己的应对方案。伴随着课改的日益深化,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逐渐结合,突破了学科导向,然而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的改革却显得过于传统,并未体现出有效的变革。

(二)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问题分析

由于目前高职院校主要针对就业率,主抓专业课,从而忽视了体育教学。而从学生个人角度出发,在高职院校的大环境下,自身亦缺乏体育主观能动性,几乎所有的体育课都成为休假的最好课节,极大的影响了体育教学的发展和学生自身的身体健康。

1.影响体育教学的学校方面问题分析。

因为自身效益关系,高职院校的入学率和就业率直接挂钩。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就业口碑,高职院校就无法收入更多的学生,从而会令学校走入一个恶性循环。收入的学生越少,变相的就会影响学校本身的就业率,而就业率又直接决定了学校的入学率。因此,没有一所高职院校不将就业率摆在学校教育的首要位置。然而正是这一思想,促进了高职院校对于专业学科的改革、发展和突破。可是这种改革却只是针对岗位相应的专业课。而某些就业好的专业课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后,确实给学校带来了不低的就业率,也因此导致了就算这个专业的学费几乎相当于重本的学费,还是会令大量的高考学生挤破脑袋。也正因为如此,学校的这一改革收取到了巨大的效益,不论是针对学校的下一步建设发展,还是将来的招生口碑,都有着深远的影响。然而此时作为辅助科目的体育教学,便很自然的被学院搁浅在了一边。由于高职院校对体育教学的忽视,体育教学费用投入不足,不注意体育教师培养,致使专业师资力量薄弱,影响了体育教学改革发展。

2.影响体育教学的学生方面问题分析。

一般在经过了严酷的高中学习和高考后,绝大部分学生都抱着一种解放了的心理走进大学校园。而高职院校一般都采取着严格的半军事化管理模式,全日制的教学方式,和专业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因此,很多刚刚走进高职院校,正打算轻松轻松的大学生心生逆反,一些非专业课和选修课便成为学生们逃课的主要课程。尤其因为学校对体育的重视程度有限,也导致了学生对于体育课的一种心理抵触的形成,从而体育课成为高职院校学生必逃的课程之一。在目前的大学教育中,不管是高职还是本科,最终的考试成绩与师生关系都有着密不可分的直接关系。基本上现在的期末考试成绩,都是以出勤、平时成绩、最终考试成绩各自乘以百分比相加得出来的。只要与老师关系好,尽管是逃课,平时成绩和出勤也会得满分点。这样一来,即使是先天身体条件不佳,最终的体育期末成绩也不会太差。而如果其他科目的成绩极端优秀,就差体育这一课便能拿奖学金,只要你善于沟通,就算是没上过一节体育课,也一样会拿到满分点。这种种原因交织在一起,导致了学生从内心深处就没有将体育课当成一个必须学习的科目。在学校忽视体育教学的同时,学生更是将体育教学视如无物。

二、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发展措施

(一)影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问题汇总

1.高职院校学生及校方本身不够重视体育教学,体育课没有起到应有作用,影响到了学生的身体健康。

2.对于体育教学能否顺利开展,体育教学场地和体育教学器材是必不可少的。没有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的教学,根本无法调动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再加上学生本身对于体育的主观抵触和忽视,势必会影响到体育教学的深入发展。

3.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将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而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着体育专业教师缺乏的问题,特别是西部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专业师资缺乏的问题尤为严重。

4.体育教学缺乏创新,基本上停留在示范、讲解、练习这三个基本环节上。更多的教师教学是根据教学任务,把教学模式固化为指标式的教学任务,变相的扼杀了教学的探究性和实践性。

(二)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调整对策及措施

1.树立正确的体育教学导向、开展创新式教学。

熟话说:变则通!针对目前高职院校体育的状况来看,其已经走到了一个低谷,如果再不进行改革,很有可能在高职院校中被完全忽视,甚至被涤除。因此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高职院校的体育已经到了不得不变的程度。如何才能树立正确的教学导向,首要的任务就是正视旧模式教育的缺点,从根本上解决改善现在的教学状态。固化式的教学模式之所以引发了如此多的问题,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没有新鲜元素的介入,因此最好的改革就是树立一个正确的多元化教学模式。通过多元化的开放式教育,令学生快速地掌握一定的基础,以引导的方式引领学生自主思考,以此来提高学生对体育的热情。例如,在教学前期,可以把基础的内容全部交给学生,然后以挑战、比赛等形式引发学生自主地去思考如何令自己快速掌握技巧,并活用技巧。而教师则完全扮演指导的角色,“游离”于学生之间,同学生一起参与各项活动的同时,对一些学生的错误给予引导性的修正,在增强学生体育热情的同时,培养学生们的个性发展和自主创新能力,做到师生和谐、共同进步。

2.加大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资源投入。

体育教学顺利开展的首要设施就是体育场。一个美观而又宽阔的体育场,首先就能带给人一种舒适的心情。如果没有一个好的体育场,到处充满了泥泞,任谁都无法顺利地开展体育教学,也没有学生会甘心前来上课。因此各级教育部门第一步就是要加大对于学校建设经费的投入,从根本上解决各学校体育场地的不足和相应体育设施欠缺的问题。而就学校本身而言,自己也应该积极努力地筹备体育经费,不能单纯依靠国家教育部的经费支援。其次,从体育教师本身而言,也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学校的现有情况因地制宜,利用有效的体育资源积极开展形式丰富的体育教学。根据学生的个人爱好和兴趣,因材施教,激发其个人的学习积极性,根据其自身条件给予其适当的选择运动项目的权利,这样才能保证学校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

3.建设一个强大、稳定而高质的教师队伍。

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的组织者,更是整个体育教学的灵魂所在。因此,师资队伍的建设状况,直接决定影响着体育教学工作的进行和开展。想要强化师资建设,对于教师的培养和师资的延拓,以及人才的招聘引进是必不可少的。只有不断培养和延拓,不断招聘人才注入新鲜血液,才能保证整个体育教学团队的良性循环和发展。而想要做到不断吸收招聘人才,薪资水平的提高当摆在首要位置。只有确保了体育老师的生活需要,解决了其生活问题才能保证他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体育教学之中。再者学校应该组织体育教师进行体育理论、技术、技能等相关知识的培训,加强体育教师教学水平的锻炼,以提高体育老师的整体知识水平和体育素养。最后为了确保学校能够获得最好的体育人才,应当与体育高校建立长期有效的合作机制,从而能够确保每年都可以挑选到最优秀的毕业生加入学校的体育教学队伍中来。

4.创新教学。

篇8

一、严格开展队列练习

队列和体操队形不仅是对学生身体姿势和空间知觉的基本训练,同时也是一项严格的集体活动。它要求学生在共同的口令下完成协调的动作,从而培养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朝气蓬勃的集体主义精神,发展反应迅速、动作准确和协调一致的应变能力。

二、耐心进行思想教育

体育课的特点是以身体活动为基本特征。由于学生各自的身体素质、体能和意志不同,往往在练习过程中,有的学生存在着畏难的情绪,如怕苦、怕摔、胆怯等一些现象,特别是在跳高、跳山羊、技巧、单杠动作等难度较大的练习中更加突出。出现这种情况之后,我针对学生各种不利于练习的心理,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在练习中,要以热情的态度关心帮助学生完成动作,使学生减小畏怕的情绪。通过不断反复的练习,学生终于有了克服困难的信心,然后进一步培养学生坚韧不拔、吃苦耐劳和勇于克服困难的思想意志品质,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了:“世上无难事,只怕用心人”的含义。

三、精心设计体育游戏

体育游戏是学生们最喜爱的一项综合性的体育活动,如做“猎人打猎”(用投排球来代替猎枪)游戏,不仅能发展学生投准和躲避能力,更使他们能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做到互相协作、团结一致,为集体争取多打猎物而努力。例如,做“胯下头上传球”游戏,则能培养学生机智活泼、团结负责、乐观进取的优良品质。但由于各种游戏的手段不同,其所受到的思想教育要求也不同。

四、关心器材收拾

课前整理场地,领取器材和课后收拾器材,是引导学生热爱劳动、爱护公物的重要契机。例如,在上课之前,老师叫学生们搬运器械(如垫子)时,要求学生不许拖、拉。领取的器材(如篮球、排球、羽毛球拍、乒乓球拍),不许用脚踢、不能扔等等,发现有不爱护公物的现象应及时教育制止,对于那些热心协助老师整理场地的同学应给予当众表扬。这样,不仅对保护学校体育器材有好处,而且使学生们养成了热爱劳动和爱护公物的良好习惯。总之,体育教学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支持和推动它,使它在学校教育中有更大的作用。

篇9

一、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可能性与必然性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从学生的反馈意见不难看出,中学的德育课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非常排斥传统的德育课课堂教学,他们不愿意听那些生硬的理论,更不喜欢满堂灌的刻板说教。老师越是苦口婆心地讲,学生越是听得头晕脑胀。如何探讨一种活泼生动的、学生喜闻乐见的德育教学形式成为提高德育教学实效的重要问题。体育教学是一个包括体力、脑力、思想、情感等在内的全面教育。体育教学具有不同于课堂教学的特殊形式,它主要通过开展具体的运动项目进行教学,要求学生亲身实践参与其中,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意志品质。它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组织性、纪律性,要求学生有团结协作的精神和较强的集体主义责任感。它的某些项目能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累的拼搏精神,这恰恰是中学生思想品德在体育课中的具体反映。[2]例如:通过队列、队形练习,进行组织纪律、集体观念教育;通过球类、接力跑练习,进行团结友爱、互相合作、胜不骄败不馁的思想教育;通过中长跑练习,进行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的教育;通过跨栏及体操项目的练习,进行勇敢、机敏、果断等优良品质的培养;通过民族传统项目如武术、太极拳等,进行爱国主义精神及培养民族自豪感的教育;通过布置场地、收拾器材,进行热爱劳动和为集体服务的教育。[3]可想而之,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为德育提供了最好的载体,体育教学中处处可见德育的内涵,两者相辅相成,融会贯通。通过寓教于乐的体育教学形式,让学生自觉自愿而又积极地接受了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

二、体育教学中德育的主要内容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主要是培养中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情感,养成良好的道德风尚。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爱国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树立崇高理想,坚定科学信念。2.集体主义、纪律教育。热爱学校,热爱班级,能够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自觉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遵守班级公约、课堂纪律。3.意志品格和健康心理素质教育。坚强勇敢、机智果断、努力拼搏、开朗自信。4.人际关系能力培养,团队观念培养。5.文明道德情操教育:尊敬师长、团结同学、诚实守信、谦虚谨慎。

三、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路径选择

1.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师德是学生的指路灯,上行下效是道德模仿的普遍规律。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是学生模仿的榜样。教师要利用学生这一心理,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成为学生崇拜的对象。[4]显而易见,一名优秀的体育教师除了应具备过硬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及职业道德外,还应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素养。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言传身教,通过自身的人格修养及言谈举止,向学生“润物细无声”地传达道德情操及为人修养,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与感染,逐渐树立自己的道德信念和道德品质,达到德育培养的目的。

2.贯彻学生主体理念,以人为本开展思想品德教育。以人为本,以教学对象为本是现代教学的中心思想。时代背景在变,我们的教育对象也在变。这就要求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学随着教育对象的变化及时作出调整与变革。现代的中学生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学生不同,他们出生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活泼好动、个性鲜明、追求自我、喜爱挑战新鲜事物。传统的机械填鸭式教学方法根本不适合现代的中学生,也无法满足他们的要求。必须探索新的、有效的教育教学形式,尤其是思想品德教育,更要将人文关怀与具体的教学相结合,贴近中学生的内心,引领学生自觉感受道德领域的知识,让思想品德教育更加有趣生动。

篇10

一、实施学校体育对素质教育的影响

1.学校体育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包括身体素质的教育、心理素质的教育、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科学文化素质的教育、生活技能素质的教育五大方面。其中身体素质的教育和心理素质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前提和基础,体育教育是实现这两方面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2.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所起的作用。学校体育能够激发每个学生的体育兴趣,可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习惯和能力,使学生走向社会后,不仅有一个强健的体魄,而且有一定的体育素养,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3.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进取精神和高尚情操,是素质教育必备的条件。

锻炼学生顽强的意志。由于任何一种体育运动的成效都是人们在长期磨炼的过程中获得的;良好的意志是人们所必须具备的素质,意志总是和克服困难的行为相联系的。它一方面在克服困难中得到体现,另一方面也在克服困难中得到锻炼,在体育教学训练和竞赛中学生必须付出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克服一个又一个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困难或障碍,并且每前进一步往往都要有极大的意志,胜利也常常在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

二、优化教材,确立适应素质教育的课程内容

教材内容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栋梁和載体。优化教材,确立适应素质教育的课程内容是全面提高体育教育质量的重要一环。体育教育由于受长期传统教育的影响,在选择上,要克服偏重运动技术教学的内容安排的问题,而应重视学生的身体教育锻炼和发展学生身心的内容,根据学校体育教学目标和体育教学双重任务等特点,把自身的锻炼需要与掌握的体育技能项目有机地结合起来, 解决好教材内容多、时间紧的矛盾。尽可能安排足够时间加强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教育和教材教法的教学要求及各种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材内容选择上,要转变观念、克服传统思想的影响,统筹兼顾,围绕着注重实用性、力求知识性与科学性相结合,既考虑提高,又兼顾普及,与教学练习实践紧密结合。

三、转变观念,确立素质教育方法体系

何为素质教育,在很多人认为只要各科成绩好,就是素质好了,这样的认识是错误的,如我们在教育的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教会学生1+1=?而且更应让学生认知其l+1的内涵。我们的体育教学也是如此。我们不能只求学生的体育成绩好坏,更应让其了解各项目中真正意义所在。所以在体育教学中,启发学生的思维,在增强体质的同时,发展智力和培养感受、鉴赏、开拓等能力是体育学科与素质教育接轨和发展趋势。也是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教师教的方法,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重视教师教法的研究,忽视学生学法的研究。因此,确定适应素质教育的方法体系十分必要,特别是要研究发展学生智力、能力,培养兴趣和习惯的教法。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意识,选择快乐型思考的模式教学,以学生的认识,感知规律为主线,组织体育教学。在加强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重视学生的合理要求和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建立有利于学生自觉地、主动地参加体育活动和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这既是我们专任教师自身教育的需要,也是为将来体育教学的发展而进行的潜移默化的教育。

四、通过运动项目学习,有目的培养学生体育美和体育审美能力

体育教学的特点是再教学过程中,学生主要从事各种身体活动,但各种身体活动又是与思维活动紧密结合的。学生最初获得知识,在大脑中构建动作技术、图形,是通过眼睛的直观观察。这除了要求教师具有优美、准确的示范外,还要通过语言引导学生观察技术动作重要环节的示范,使之在学生的大脑中留下深刻而清晰影像,以利学生掌握技术动作的重点、难点。教师亦可通过学生的眼神,判断学生对教材的心理反应,是关注、凝聚式的积极思维,还是漠然、呆板式的索然无味。教师要通过直观的图式,准确优美的示范,调动学生眼神,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树立较强的自信心,热切地盼望在自身的能力独立地、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变学生的被动为主动求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学习的动力来自于他们的兴趣。素质教育前提下的体育教学要求我们不但要让学生动起来,而且要让学生在运动中体验乐趣,这就需要我们设计教案、考虑组织教法时应首先设计课堂气氛,掌握学生心理及能力,从学生的学法去考虑,变单纯完成任务为努力实现目标。使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下,充分发挥肢体的潜能,获得身体活动的最大效果。

体育美,诸如健康美、形态美、动作美等等,决定了我们教师对学生美的能力的培养上。

1.体育美的培养。学生运动技术水平高低,关系到他动作风度美的程度。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本身蕴藏着许多美育启迪,它不仅能给学生提供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而且还可以借助美的心理力量丰富学生以美的情绪体验,提高教育质量,让学生得到美的享受,身心得到美的启迪。所以每一次的体育不但是增强身体素质,身心健康发展的问题,更是让学生得到美的教育、美的享受和美的陶冶,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兴趣和体育教学质量提高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