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城市文明建设的建议范文

时间:2023-07-13 17:30: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城市文明建设的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对城市文明建设的建议

篇1

关键词:城镇化;生态文明;重要性

The Importance and the proposal of

urbanization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Zhang Xiao-ran

Abstract: Recently,the urbanization has developed rapidly. However, the sustainability of urbanization are facing serious challenges.This paper focus on the significance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propose some proposal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co-level.

Key words: urbanizati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mportance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产物。在工业文明的推动下,我国城镇化的规模和速度迅速发展。1978-2012年,我国城镇化率由17.92%增长到52.57%,年均增长1.02个百分点。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镇化进程中积累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随着人们危机意识的上升和对高质量人居环境的追求,生态文明开始纳入城镇化考量。

一、城镇化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1、生态文明是实现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今天的城镇化很多是单纯依靠房地产开发和投资驱动的,且延续了工业化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城镇化质量远远落后于城镇化速度。过度城市化和城市空心化的问题不仅对资源、环境带来巨大压力,也给社会文化与人类生存带来严重威胁。生态文明要求城镇化的发展必须统筹考虑城镇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产业、文化、社会和谐之间的关系,以最小的生态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产出。生态文明是解决经济发展与能源、资源、环境矛盾的根本途径,是实现城镇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

2、生态文明是实现城镇化目标的必由之路。我国目前的城镇化以经济发展和城镇规模为目标,带有强烈的功利化色彩,这并不是我们所追求的人本化的城镇化。城镇化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目的。城镇化的最终目的以 “人”为中心,谋求民生改善,真正做到为人民群众提供安身之所、生活之便、创业之需,使群众生活质量在城镇化发展中不断得到提高。这与生态文明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不谋而合。因此,以生态文明理念贯彻到城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符合城镇化的本质发展要求,是实现方便、和谐、宜居、低碳目标,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必由之路。

3、生态文明是构建科学城镇空间格局的必要手段。科学合理的城镇空间格局是实现城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党的十提出构建新型城镇的空间格局,概括而言就是要构建“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 显然,新型城镇空间格局的理念与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人类生活的发展质量为着眼点的生态文明建设一脉相承,并且为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空间格局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是实现城镇空间结构优化的必要手段。

二、加强城镇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

1、倡导生态文明理念,提高生态意识。我国城镇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发展水平较差,关键是生态文明在意识上没有得到社会各界的真正重视。唯有在认识层面达成建设生态文明的共识,才能形成社会互动,才能有力的推进生态文明型城镇化。因此各级单位必须深入贯彻学习十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与要求,加强对生态文明型城镇化的内涵、发展需要、发展手段的研究,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其次,加大城镇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力度,在全社会倡导生态价值观、绿色消费观和绿色政绩观,大力培育绿色生态文化,提高社会生态素养,使公众特别是领导决策层转变以经济发展为目的的思想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生态城镇化观念。

2、突出文化建设,制定科学的生态城镇规划。目前我国城镇化规划带有功利性和盲目性,缺乏完善且科学的城镇生态化建设规划。从总体来看,走集约高效的城镇化道路,就必须加强城市群建设。加快培育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山东半岛、辽中南、中原、长江中游、海峡西岸、川渝和关中城市群,提高辐射带动能力。同时加快城市群周边卫星城市的建设,完善内陆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功能,提高接受产业转移的能力,打造经济发展次中心和经济强镇,实现大中小城市的配套、协调发展。对小城镇来说,发展规划要做到因地制宜、多层次发展。应本着资源集约、生态环保和方便宜居为原则,对产业园区、居民区、基础设施、城镇景观等有一个包括时间、空间、数量、质量、结构、顺序等统筹的科学安排。

生态文明型城镇还要把文化建设纳入城镇规划,为城镇发展预留足够的公共文化设施和文化服务空间,建设千姿百态的城镇。尤其是像山东省这样的文化大省,城镇生态文明建设中应该充分彰显齐鲁文化特征,结合地方文化底蕴,建设一批如剪纸之乡荣成、曲艺之乡莱州等文化特色鲜明的个性化城镇,提升城镇文化内涵,提高城镇的文化影响力、产业吸引力、经济带动力。

3、引导人口合理流动,确定适度的城镇规模。我国大城市普遍承载力较差,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口分布不均、人口流动导致的。各地应结合实际承载能力,合理确定城镇规模。对于城市超载问题,首先,合理引导人口流动。通过产业的升级换代、产业转移和合理化产业分布,来引导人口合理流动,同时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其次,提高城镇承载力。完善城镇基础设施,提高城镇公共服务能力,以适应逐渐扩张的城镇人口。对于承载力较大的新兴城市,应加强第三产业的发展,吸引人口转移,扩大城市人口的聚集效应,同时还要不断完善城镇基础设施,逐步扩大城镇规模。一方面为中心城市分散土地、人口、环境压力,另一方面为城镇经济发展提供后续动力。

4、发展城镇生态产业,调整产业结构。生态产业是突破地区经济瓶颈,实现经济腾飞的有效手段,能够为其生态城镇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支持。各地应结合地区优势,建设一批生态化特色工业园区,采用循环经济为发展模式,以低投入、低消耗、高质量和高效益为原则,提升生态产业聚集效能。对于典型的工业城市来说,在加强生态产业建设的同时,还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打破“一业独大”的格局,延伸产业链,逐渐向技术先进、生产清洁、经济附加值高的产业转型。

5、治理污染,建设宜居城镇环境。建设优良宜居的城镇生态环境要以低碳、节能、无污染为指导。首先要加大环境治理。重点治理空气、水、土壤污染,建立严格的环境监测机制,重还城市碧水蓝天;二要采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处理建筑垃圾、生活垃圾,达到垃圾无污染、无害化、再利用、再循环要求;三要加快以低碳交通、低碳建筑和低碳生活用能为导向的低碳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城乡居民广泛使用节能产品,开展各项节能降耗活动;四要加大城镇绿化力度。以河流、道路和农田防护林为载体,提高城镇绿化覆盖率,继续做好园林城市创建工作,努力建成空气更加清新、生活更加舒适、环境更加宜居、景色更加优美的生态化人居环境。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珠江三角洲;水生态文明;东莞市

东莞市坐落在珠江三角洲网河滨海区,河网密布,是珠江三角洲中河网密度最大的区域,是一座典型的岭南水乡城市,是绿色珠江建设[1]中着力打造的"绿网"。经过30多年的工业化发展,东莞从一个农业县转变成国际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在经济发展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付出了水污染严重,水生态环境退化的沉重代价。因此,在实现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防治水污染,修复水生态,改善水环境是东莞城市建设与发展面临的首要任务。开展东莞市水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能够为建设美丽东莞发挥积极作用,为珠三角地区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1 东莞市概况与水生态文明存在的问题

1.1东莞市概况

东莞市地处东江下游珠江三角洲地区,全市陆地面积2465km2,海域面积97km2。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地貌以丘陵台地、冲积平原为主。境内属南亚热带典型的季风海洋气候,多年平均降水量1693mm。由于地处沿海,常受台风侵袭,枯水期易受咸潮上溯影响。

东莞市水系发达,河网密度达0.33km/km2。市内河流属珠江水系,主要有东江流域(东莞市部分)、东江三角洲网河区、石马河、寒溪水、东引运河、茅洲河流域、珠江河口。境内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0.76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20.52亿m3。东莞市多年平均入境水资源量319.0亿m3。结合水系特点及现状与规划的供水布局,东莞市可划分为石马河片、中部及沿海片、水乡片三个基本水资源分区单元。

东莞市野生植物和水生生物资源丰富,包括维管束植物210 科、805 属、1630种,淡水及过河口鱼类共98 种。已知分布在东莞水域及附近的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的水生野生动物有黄唇鱼、鲥鱼和中华白海豚。东莞市湿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全市湿地总面积38120.6 hm2,占土地总面积的15.1%。

东莞市地理位置见图1。

1.2水生态文明存在的问题

1.2.1水体污染严重

东莞市境内东江南支流以下河段、三角洲河网区河段水质较差,部分河段水质劣于Ⅳ类;城镇中小河涌污染严重,河道生态基流小,绝大部分水质劣于V类;具有饮用水功能的水库,普遍呈轻度富营养状态,大部分水质劣于Ⅳ类。东部石马河为东江一级支流,水体污染严重,直接威胁东江水质,影响东江沿线的供水安全。

1.2.2水生态环境恶化

由于东莞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口的增加,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态用水被不断挤占,湿地由于缺乏水源或被填埋而不断丧失。东莞市建设了大量的堤防,早期由于未能考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使得昔日绿色的河岸大多成了单纯的防洪工程,破坏了原有的生态景观系统。加上境内河流水体污染,生态环境恶化,造成水域生物多样性缺失,生态系统遭受破坏。

1.2.3供排水安全保障低

东莞市供水水源单一,供水主要依靠东江,由于东江来水年际年内分布不均,致使枯季供水安全常常受到威胁,存在供水保证率偏低和供水安全保障不足的问题。东莞市中部沿海片、水乡片受咸潮影响大。另一方面水污染严重,造成本地可利用的水资源减少,加上境内供水工程调蓄能力差,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供需矛盾。

东莞市排水系统的规划、建设、管理较为滞后,同时因城市发展导致地面硬底化面积增加,蓄水设施减少,内涝常有发生。境内沿海地区部分堤防防洪(潮)标准偏低。

1.2.4水资源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待加强

2010年4月,东莞市组建水务局,全面实行了水务一体化管理,镇级水务一体化改革正处于全面展开阶段。部分镇街的涉水事务仍存在多头管理,部门交叉问题,影响行政效率。

1.2.5水文化未得到充分呈现

东莞市具有丰富的地域水文化,素有龙舟之乡、游泳之乡、戏曲之乡等美称。但长期以来水文化未得到充分的呈现,主要表现在水文化建设体制尚未建立;水文化研究与岭南特色结合不够紧密,特色水文化品牌还不够鲜明;水生态文明理念的传播还不够广泛深入,群众爱护、保护、珍惜水的行为还需引导。

2 水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和总体布局

2.1总体目标

通过水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东莞市"水通、水清、水动、水美、水兴、水合"的"六水"目标,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岭南水乡风貌。

2.2总体布局

根据东莞市河流水系和地区特点,立足东莞市水生态功能与特色,通过实施"东治、中联、西合"战略,打造东部石马河片水污染防治功能区、中部沿海片水源保护功能区、西部水乡片景观生态功能区[2]。

"东治",东部石马河片面积723km2,占全市的29.3%。本区域有深圳、惠州两市的跨界污水汇入,石马河水污染严重,因此要加强东部石马河片区的水污染防治,以确保东江干流水源地水质达标。采取"截污、清淤、活源、治堤"等治理措施,对河流进行综合整治,逐步改善区域水环境状况,构建东部石马河片水污染防治功能区。

"中联",中部沿海片面积1232km2,占全市的50.0%。重点通过江库联网工程和水源保护工程的建设,构建多水源联合调度系统,实现以丰补枯,增强对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性的调控能力,全面提高中部及沿海片区供水安全保障能力,构建中部沿海片水源保护功能区。

"西合",西部水乡片面积约510km2,占全市的20.7%。通过统筹水乡经济区"10镇1港"(石龙镇、万江街道、中堂镇、望牛墩镇、麻涌镇、石碣镇、高墩颉⒑槊氛颉⒌蛘颉⑸程镎颉⒒⒚鸥郏,加强境内河涌综合整治、水系连通、人工湿地和景观提升工程的建设,彰显、传承岭南特色的水景观、水文化,构建西部水乡片景观生态功能区。

东莞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总体布局见图2。

3 珠江三角洲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思考

通过对东莞市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分析,对于处于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水污染严重,水生态系统恶化的区域如何进行水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供类似区域借鉴。主要如下:

3.1规划引领,突出特色

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要以规划为引领,结合区域地理位置、经济产业结构、历史文化与涉水文化,根据区域主体功能区划和发展定位,系统梳理水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结合新时期治水兴水战略,突出区域特色,科学、合理地编制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规划,做好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

3.2系统分析,统筹兼顾

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是个系统工程,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的共同体[3]。要以系统论的思想为指导,统筹兼顾城市与自然生态的各个要素,以人工、自然二元水循环理论为基础,统筹各部门各行业的合理用水需求,系统地防治水污染、治理水环境、修复水生态,达到人水和谐相处。

3.3实事求是,突出重点

水生态文明建设是个长期的过程,伴随着经济社会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水生态文明也面临着不同的阶段性问题。因此,对于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要结合区域发展的阶段和特点,以实事求是的思想为指导,理清水生态文明建设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明确水生态文明建设阶段性的主要任务,突出重点。

3.4措施得当,突出引领

水生态文明建设采取的措施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示范性项目要有一定的引领作用。建设方案要经济、合理,满足区域发展要求,符合区域特点,阶段的建设目标要具有可达性。

参考文献:

[1] 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主编.绿色珠江建设战略规划.广州,2011

篇3

关键词:生态文明;环境保护;体制创新;天津市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2-0171-03

“十”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天津市确立了“独具特色的国际性、现代化宜居城市”的目标,推进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生态城市建设。同时,随着工业化和人口的增长,环境承载压力增大,雾霾、水资源短缺等问题还比较突出。因此,针对天津市发展现状,需要从多方面进行研究和提出对策。

一、“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

面对日益显著的资源、环境约束,“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摆在显著的位置。“生态文明”建设涉及面广,需要从生态、经济、人居等多方面分析存在的问题。

(一)永续发展问题

当前,经济发展仍然是天津市的首要任务,增加收入、拉动就业都是当前面临的关键问题。2014年,天津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1万元。虽然位居全国第5位,当时与上海、北京,特别是发达国家还有显著差距。因此,在“发展中保护、保护中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选择。同时,实现这一战略思想也体现了两难的选择。天津市作为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需要有效解决“废水、废气、废固物体”排放带来的环境问题,才能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二)民生环境问题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与改善民生息息相关,饮用水源、大气污染等都是日益突出的民生环境问题。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三个区域,虽然国土面积仅占中国国土面积的8%左右,单位平方公里的污染物排放量远远超过全国其他地区。这些地区每年出现雾霾的天数在100天以上,雾霾中的多种有害物质对呼吸道、皮肤会有不同程度损毁。按照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理念,民生环境问题是生态文明建设迫切需要改善的问题。

(三)约束不足问题

虽然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国家的基本国策,生态文明建设是硬要求,但是生态环境恶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由于违法成本过低等原因,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没有形成硬约束。环保部近期公布了华北平原排污企业检查情况,包括天津5家企业水处理设施闲置。对88家企业处以罚款,总额达613万余元,但是对于造成环境破坏的后果,显然平均7万元的数额相对偏少。因此,需要更加科学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规范企业的行为符合生态文明的要求。

(四)区域合作问题

生态环境系统远远超越了行政区划的边界,污染物排放、水土流失、水资源短缺等问题往往涉及到区域合作。无论是当前普遍被关注的PM2.5问题,还是天津市饮用水源的滦河水质问题,以及渤海生态恶化问题,都是涉及到京津冀、环渤海多个省份。各省份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投入与收益存在外部性,如何能够协调各方利益、实现共赢发展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五)制度建设问题

生态文明建设已经远远超越了环境保护的范围,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因此,相关的制度需要拓展和协调,政策的目标需要调整,政策工具需要创新。目前,国内一些地区已经开展相关工作,从基础层面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稳步发展。例如,江苏省《关于加强环境保护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若干意见》,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条例》。天津市有必要从立法、规划、政策等多方面开展制度创新,提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保障措施,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

“生态文明”建设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宗旨,需要建立全面的“生态文明”体系,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提升“生态文明”的水平。

(一)倡导低碳生活

为了探索生态文明建设路径,国家批复贵阳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还将开展生态文明示范镇建设。天津市也应该积极争取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示范作用,建设生态城镇、生态社区。

提倡“绿色消费、低碳生活”,充分体现人与自然、社会紧密融合的理念,引导居民追求生态化的生活方式。在小区规划设计突出生态理念,更多采取用绿色环保的建筑、装修材料,优化供暖系统和增加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

进一步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论、新举措开展宣传工作,形成增强环境意识、爱护环境的良好风气。进一步增加公益广告的投放数量,举办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的公益活动。鼓励居民形成良好生活习惯,使用环保家电、低碳出行,不猎杀、食用野生保护动物等。

(二)改善人居环境

市容环境应提升层次、提高水平,从注重卫生、绿化等自然环境逐步走向注重人文环境,形成生态风景与城市建筑融为一体城市景观。在园林绿化方面,稳步提升绿化养护水平,对全市现有绿地系统景观进行全面梳理、整合、提升。

篇4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生态建设;实施成效;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U2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6-0325-02

1 引言

党的十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尤其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笔者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以晋城市城乡结合部为例,研究其生态建设的实施成效并提出政策建议。

为解决资源型城市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晋城市提了“建设绿色晋城,打造生态城市”的口号,开始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尝试。晋城市立足于城市长远目标,选择两区四片的组团式空间结构,城市各组团之间以快速交通相联系,以生态绿地相隔离,逐步形成以白马寺山系为生态绿心,以东部及西部连续山脉为生态绿肺,以水系山谷为生态廊道,以城市公园、城市出入口及山体为生态斑块的“绿心镶嵌、绿肺傍依、多廊道和多斑块延伸渗透”的生态格局。晋城的城乡结合部由于山地特征的影响,不仅是城市各组团之间的纽带,也是重要的城市景观背景,制约着城市的整体生态格局。其中白马寺山生态绿心、吴王山生态绿肺和丹河生态廊道是位于城乡结合部中生态建设的典型代表,他们展现出了显著的实施成效。

2 晋城市城乡结合部的实施成效

2.1 生态休闲为主的建设――白马寺山生态区(生态绿心)

2.1.1规划背景

白马寺山生态区位于晋城市主干道泽州路的最北端,是晋城市主城区北部重要的景观背景。在2005年晋城市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后,提出了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战略方针,将晋城市的城市绿心――白马寺山作为生态区来建设。

2.1.2主要问题及解决方向

经过对白马寺的实地调研与分析后,得出其面临的问题与解决的方向:

区域重新定位――从区域尺度上重新定位白马寺山生态区,协调区域共同发展和环境保护。

功能区划调整――解决原有森林公园功能区划单一和生态休闲需求的矛盾,完善功能区划。

城市规划衔接――解决和城市功能相衔接的问题,提高可达性[1]。

2.1.3规划实施成效

白马寺生态绿心的规划很好的解决了白马寺山面临的问题,指导了白马寺的生态建设,自规划编制完成以后,晋城市积极的按照规划理念合理的利用土地,进行休闲设施与景观建设,并完善配套设施,已经初步形成一定的规模。

通过生态结构体系规划,完善了功能区划。>850M为生态保育区,远离市区,受到人为干扰最轻,主要以生态恢复为主,种植了大量的植被,没有建设任何供休闲使用的设施。800M与850M之间为缓冲区,由于人工设施减少,以农田、果园和村庄为点缀,主要供游人观赏。800M以下为绿色休闲产业区,用于绿色产业开发、休闲活动的布置,如白马寺山脚下的休闲广场,面积达6000平方米,打拳、跳舞、放风筝的市民越来越多,登山步道上每天爬山健身的人络绎不绝。

在与城市衔接方面,白马寺生态区与城市对接的地方和周边道路均有便捷的联系通道,从城市各区域均可方便进入,并将停车场和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布置在,满足城市居民进入生态区的需求,提高了可达性。

2012年,白马寺山生态区在“国际花园城市”竞赛活动中,获自然类单项金奖,有力的证明了白马寺生态区的实施成效。荣誉的获得使晋城这座年轻的、煤田上的花园城市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对提高晋城的对外开放形象和促进招商引资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2 生态修复为主的建设――吴王山生态区(生态绿肺)

2.2.1规划背景

吴王山位于晋城市主干道凤台西街最西端,是主城区西部重要的景观背景。多年来因煤矿长期大规模的机械化开采,造成了山体塌陷、生态植被破坏等多类地质灾害。煤矿停产后,坑口被填埋,附近居民的建筑垃圾、生活垃圾随处堆放,这里成了名副其实的“垃圾山”,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不仅如此,随着豪德商贸物流、庞大汽贸等重点项目的落地,吴王山的环境与现有的发展格局已经不相适应,环境治理工程迫在眉睫。

2.2.2现状存在主要问题

经过对吴王山的实地调研与分析,得出吴王山现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生态系统稳定性差

2.如何维护城市乡土景观

3.开放空间如何形成系统格局[2]

2.2.3规划实施成效

吴王山经过这几年的生态建设,基本上完成了既关注绿色生态建设,也十分注重吴王山历史文化的开发,同时开放空间也形成了一定的体系。比如在植被修复上,以丰富山体植被为目的,栽植油松、国槐、玉兰、银杏等大规格风景苗木60余种、6万余株,对“垃圾山”实现了生态修复,生态系统稳定性得到了提升;在开放空间建设方面,规划中的提到的环形“玉带”基本已经建成,宽6米、全长3100多米,贯穿整个森林公园,沿途还建有多条登山步道,可以通往所有“景点”。

2.3 生态旅游为主的建设――丹河生态旅游带(生态绿廊)

2.3.1规划背景

近年来,随着晋城市煤化工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无组织排放,晋城人民的母亲河――丹河水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化学需氧量、氨氮超标几倍到十几倍,直接威胁到城市饮用水源地的水质安全。2003年,晋城境内丹河、沁河11个监测断面中,有9个断面不达标,随着城市的扩张和经济的发展,丹河水环境不容乐观,严重影响着全市饮用水源地的水质安全。

2.3.2重点问题――三重关系和一个矛盾

“文景”关系:历史中的丹河,即历史人文背景、以及地域文化等与丹河生态景观资源存在及发展的关系;

“城景”关系:城市中的丹河,即未来城市与丹河生态旅游带的互动关系;

“水景”关系:流域中的丹河,即丹河水系与其周边景观资源之间的关系。

一个基本矛盾,就是丹河旅游开发活动与景观生态资源保护之间相互制衡的关系[3]。

2.3.3规划实施成效

丹河的生态建设尊重了规划,丹河湿地公园建成后,很好的解决了上述提到的重点问题。比如“文景”关系,基本形成了东焦河水库、珏山景区、青莲寺至陵沁线一级公路桥十多公里的旅游带,既形成了城市与丹河生态旅游带的互动关系,也形成丹河水系与其周边景观资源之间和谐发展的关系。

在生态成就方面,表现最为明显的是水质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经过几年的建设,丹河生态旅游带重点工程――丹河人工湿地工程已发挥效益,一期工程于2009年通水运行,初步形成日净化污水3万吨的能力。整个工程建成后年可削减化学需氧量2044吨、氨氮540吨,丹河水质将得到明显改善,可由劣V类水质达到Ⅳ类水质标准,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恢复,郭壁饮用水源地得到重点保护,东焦河水库蓄水发电,珏山景区和龙门景区将更好的发挥效益。2010年8月5日,山西省环保厅组织邀请同济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的环保资深专家组成专家组,对丹河人工湿地工程(一期)运行以来的综合效益进行了科学评价,一致认为丹河人工湿地工程工艺合理,具有良好的环境、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对保障城市水源地安全、改善区域环境和促进旅游业发展、实现晋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北方地区人工湿地建设、运行与管理具有较好的示范作。

3 晋城市城乡结合部生态建设的政策建议

白马寺生态绿心、吴王山生态绿肺、丹河生态绿廊以及从今年开始的中心城市环城生态圈建设都取得了良好的实施成效。但是,晋城市城乡结合部生态建设依然存在一些问题,现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3.1加强城乡结合部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尤其应当利用新媒体技术。

城乡结合部地区的原著居民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素质较差、环境保护意识不强等原因,在他们眼里往往没有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他们很少会将生态环境保护与自身联系起来[4]。生态环境教育可以培养和提高公众的生态环保意识,这方面现阶段在晋城市相对欠缺。正因为这方面的欠缺,城乡结合部居民既不会制止相关的生态环境破坏行为,也不会对自己破坏生态环境感到心里愧疚。

晋城市在接下来城乡结合部的生态建设中如何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第一,在城乡结合部地区开展“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性村庄”活动,成为示范性村庄可以享有一定的资金与政策补助,通过这样的奖励性措施,促进生态氛围的形成,从而推动城乡结合部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

第二,定期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宣传月活动,让教育走进社区、走进村庄、走进学校,争取做到每月一学习,根据不同的受教育人群采取不同的宣传形式,并定期在社区、村庄与学校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竞答活动,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生态环境保护知识深入人心。

第三,通过最近流行的新媒体(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触摸媒体等)技术,利用其网络群体不断扩大以及网络媒体覆盖面广、便于接受的优势,充分发挥其特点,调动起居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

3.2 成立并扶持环保NGO非政府组织,鼓励并奖励环保产业的发展

应大力培育城乡结合部民间环境NGO,充分发挥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使其发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并监督政府和其他环境行为主体的职能,促进环境控制与监督,这也是优化城乡结合部环境控制的重要措施[5]。在晋城城乡结合部的生态建设中缺少第三方组织的中介作用,首先,晋城市政府应当放宽生态环境保护组织的注册于登记条件,明确NGO的合法性。其次,NGO作为中介作用应该提供相应的服务:向政府反映城乡结合部生态建设的情况,提出相应的建议;向公众普及生态建设的知识;对一些城乡结合部的企业是否采取环保行为起到监督作用。

建议晋城市出台相应政策,对积极推广环保产业的带头人进行表彰及奖励,对效果好的环保产业进行推广,对有巨大发展空间的环保产业给予政策扶持以及资金扶持。

3.3 建立多元利益主体之间的协同模式。

政府、当地居民、NGO以及企业构成了城乡结合部生态建设的利益主体,应建立多元主体之间相互监督及考核机制。如果政府做出损坏其他利益主体的决策,其他利益主体有权提出建议;如果企业和当地居民有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政府应对其进行惩戒,事态严重的要追究其法律责任。同时建议根据不同的利益主体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

3.4 建立公交优先的交通体系

上文中提到,因生态区周边公共交通系统不发达,公众乘坐公交不方便,在生态区经常出现拥堵以及停车难的问题。生态区周边的交通应该向减少拥堵与污染的方向发展,基于晋城市生态区周边的交通现状,应建立公交优先的交通体系。利用公共交通方便公众出行、降低路段交通压力、快速地分散局部人流等优势,构建城乡结合部便捷、安全、准点、快速的公交体系,优化现阶段的公交线路,尽量较少换乘次数,为公众打造一个舒适高效的出行方式。

4 结束语

本文以白马寺生态绿心、吴王山生态绿肺以及丹河生态绿廊为例,从实施成效以及政策建议两个方面分析了晋城市城乡结合部的生态建设,以期为相关部门在城乡结合部生态建设上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晋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晋城市白马寺山生态区总体规划[R],2008

[2] 晋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晋城市城市西部吴王山生态区总体规划[R],2012

[3]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晋城市规划局,丹河生态旅游带总体规划[R],2011

篇5

网络出

>> 辽源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初探 建设水生态文明城市浅谈 诸城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实践与初步成效 浅谈生态文明城市建设 浅议生态文明城市建设 我国试点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 创新城市水管理模式,推进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 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景观建设所需要把握的方法及原则 珠江三角洲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思考 鞍山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烟台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实施路径研究 如何打造水生态文明城市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路径探析 建设生态文明城市 浅谈临沂市创建省级水生态文明城市的经验 水网建设在曲阜水生态文明城市中的作用 乌当:“四轮驱动”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 贵阳:在加快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突“危” 发挥比较优势 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 关于黄石在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的思考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79078;51379079;51409103);广东省水利科技创新项目(2011-22);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14IRTSTHN028)

作者简介:

王富强 (1979-),男,河南济源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水循环模拟与调控、生态水文学等方面研究。E-mail:

摘要:以郑州市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包括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水资源优化配置等6个方面、20项指标的水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对2013年郑州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现状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其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18分(得分率72%,下同)、水资源优化配置9分(60%)、防洪排涝体系6.5分(65%)、节水型社会建设14分(70%)、水生态保护与修复9分(45%)、水文化建设6分(60%),总分62.5分,整体刚刚达到水生态文明城市标准。可见,郑州市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节水型社会建设方面相对较好,水资源优化配置、水生态保护与修复体系建设等方面稍显欠缺。

关键词:水生态文明;现状评价;评价指标;评价标准;郑州市

中图分类号:TV21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672-1683(2015)04-0639-04

Assessment of current construction situation of urban water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Zhengzhou

WANG Fu-qiang1,2,WANG Lei1,WEI Huai-bin1,2,ZHAO Nai-li1

(1.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Zhengzhou 450045;2.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of Water Resources Efficient Utilization and Protection Engineering,Henan Province,Zhengzhou 450046)

Abstract:An evaluation system of urban water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was developed with 20 indexes from six aspects,including the strictest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and optimal allocation of water resources,and was applied to assess the current construction situation of urban water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Zhengzhou.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trictest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has the score of 18 (scoring percentage is 72%,same hereinafter),the optimal alloc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has the score of 9 (60%),the flood control and drainage system has the score of 6.5 (65%),the water-saving society construction has the score of 14 (70%),the water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restore system has the score of 9 (45%),and the water culture construction has the score of 6 (60%),thus the total score is 62.5,which indicated that it reaches the standard of urban water ecological civilization.The strictest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and water-saving society construction perform well in Zhengzhou,while the optimal allocation of water resources,water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restore system need more work.

Key words:water ecological civilization;current situation assessment;assessment index;assessment standard;Zhengzhou City

水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水和谐理念,以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地支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保障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为主体的人水和谐文化伦理形态,是生态文明的重要部分和基础内容[1]。为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2013年1月水利部印发了《水利部关于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水资源〔2013〕1 号),提出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水资源开发、利用、配置、节约、保护以及水害防治的各方面和水利规划、建设、管理的各环节,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2]。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生态体系完整、水生态环境优美、水文化底蕴深厚为主要内容的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资源基础、重要载体和显著标志[3]。目前,国内针对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已取得了初步进展,如左其亭[4]、李原园[5]、王树鹏[6]等分别从水资源管理、河湖水系连通、用水效率考核体系的建设等方面,郭唯[7]、张旺[8]、陶洁[9]等分别从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三条红线”指标体系构建等方面对我国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进行了研究。

准确评估试点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现状是科学合理制定水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和建设任务的基础与前提。刘海娇等[10]对滨州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现状进行了评价;黄茁[11]、唐克旺等[12]对水生态文明评价体系进行了探讨;高华等[13]对山东省水生态文明城市评价体系进行了研究。但是,整体来看这些评价指标体系尚不能系统全面的评价郑州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情况。因此,本文试图构建包括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水资源优化配置、防洪排涝体系、节水型社会建设、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水文化建设等方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对2013年郑州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现状进行评价。

1 基本情况

郑州市地跨黄河、淮河两大流域,北临黄河,西依嵩山,东南为广阔的黄淮平原,总面积7 446.2 km2。全市有大小河流124条,流域面积较大的河流有29条,水资源总量为13.23 亿m3,地表水7.04 亿m3,地下水7.72 亿m3。郑州市按流域分为6个流域水资源四级分区,其中淮河流域3个区,黄河流域3个区,分别为沙颖河平原区、沙颖河山区、涡河区、伊洛河区、小浪底-花园口干流区和花园口以下干流区(见图1)。

2 评价指标体系

2.1 指标选取原则

按照水利部《关于对水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编制大纲》的要求,应立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着眼流域整体布局,充分考虑当地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条件,依据可定义、可操作、可量化、可考核、可追究的原则选取评价指标,构建科学、合理、全面的水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指标体系[3]。

2.2 评价指标体系

水生态文明城市评价工作采取对评价区域各项指标进行分级评分的方式,共包括20项评价指标,各项指标评价结果划分为优、良、中、差、劣5个等级,分别对应的评分值为5、4、3、2、1,总分为100分。

参考《防洪标准》(GB 50201-94)[14]、《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15]等相关行业标准及国内外研究进展[16],根据实际调查郑州市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情况,对可量化指标的赋分标准进行了量化,不可量化指标根据建设目标对赋分标准进行了界定,具体见表1。

说明:用水总量控制程度指评价区域年用水总量是否达到当地用水“红线”要求,只考虑达标和不达标两种情况;各项指标等级的临界值采取向上兼容的评分方式。

2.3 评价标准

水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标准根据总得分情况进行确定,总分在60分及以上认定评价区域达到水生态文明城市标准,总分在60分以下的评价区域不予认定为水生态文明城市,具体评价标准见表2。

3 结果与分析

3.1 郑州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现状评价

根据上述建立的水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指标体系,选取2013年作为基准年(试点建设期为2014年-2016年)进行了实地调研及数据收集,对郑州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情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见表3。

3.2 结论与讨论

(1)最严格水资源管理。郑州市十分重视水资源管理工作,2000年相继颁布了《郑州市城市饮用水源保护和污染防治条例》和《郑州市城市节约用水管理条例》(2007年重新修订颁布为《郑州市节约用水条例》);2002年颁布了《郑州市水资源管理条例》(2008年又进行了修订);2006年编制完成的《郑州市节水型建设规划》获得水利部和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复予以实施。但是仍存在制度体系不健全、管理基础不完善、制度执行力有待提高等问题,如《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方案》、《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尚未出台;计划用水、节水设施“三同时”和用水定额管理的有效性有待提高;入河排污口设置同意、水利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等重点管理手段执行不到位。评定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得分为18分。

(2)水资源优化配置。郑州市围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后的水资源优化配置、黄河水源的循序高效利用,2002年启动了生态水系建设和综合治理工作;2007年编制完成的《郑州市生态水系规划》通过郑州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32次会议审议,成为具有约束力的地方法规;2012年又编制完成了《郑州市生态水系提升规划》,规划拟通过补源工程、河湖连通工程等,构建具有多水源保障和水动力特征的水系网络;按照“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原则,编制完成了《郑州市水资源配置规划》,制订了城乡重大用水调整的战略格局和水资源配置方案。按照“循序利用、健康安全、生态环保、优化配置”的理念,围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后的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黄河水源的循序高效利用,实现了“城市用水―生态用水―农业用水”的循序利用,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补给了地下水资源。但受现有引黄工程能力的限制,河道生态用水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城镇集中供水普及率和再生水利用率均处在全国中等水平。评定水资源优化配置得分为9分。

(3)防洪排涝体系。“十一五”期间,郑州市水利投入资金35亿元,水利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列入国家规划的37座水库工程建设任务全部完工,防洪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对贾鲁河、七里河、索须河、溱河、双洎河、五渡河、伊洛河等进行了综合治理,已治理河道标准大部分为5~10年一遇,个别堤段达到20年和50年一遇。对城区河道清淤、积水点改造,城市排水系统逐步完善,城区防洪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但是,郑州市水少、人多、地多的本底条件导致供水安全保障的压力较大;另外,由于部分排洪除涝河道淤积、行洪断面小,雨水泵站建成年份较早、设备老化,排水管网干支管系统不完善,整体防洪能力有待提高。评定防洪排涝体系得分为6.5分。

(4)节水型社会建设。2005年以来郑州市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郑州市逐步完善以用水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为核心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强化水资源配置与调控,2010年被授予“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市”。 2013年郑州市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62(目标值0.65,下同)、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85%(100%)、城镇生活节水器具普及率85%(100%)、城镇生活供水管网漏损率为18.8%(13%)。由此可以看出,郑州市整体用水水平仍处于全国中等水平,水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布局与水资源条件不相匹配等问题依然存在。评定节水型社会建设得分为14分。

(5)水生态保护与修复。从2009年开始,郑州市相继开展了入河排污口普查登记、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城区自备井安全用水监督检查等工作。近两年水质监测显示,郑州市水资源质量形势非常严峻,尤其是淮河流域全部河流和黄河流域的坞罗河、后寺河、汜水河等。主要原因是本地区污水收集系统不完善,污水处理厂超负荷运行,部分生产、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道,致使河流污染严重。评定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得分为9分。

(6)水文化建设。郑州市十分重视水文化建设,近年来开展了一系列的水文化活动,主要有河洛文化日、中国象棋文化节(荥阳楚河汉界)、黄河湿地文化节等。同时,结合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生态水系建设、节水型社会建设、水文化建设和水生态文明建设,通过会议、网络、报纸、画册、志愿者活动等多种形式开展了一系列宣传工作,使得水生态文明建设深入人心,形成了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和舆论环境。但是与水生态文明多元化、多样化、多层次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提升空间,主要表现为“政府主导、社会支持、群众参与”的水文化建设体制尚未建立,促进水文化发展的长效机制有待完善,居民亲水区域和亲水设施较为缺乏等。评定水文化建设得分为6分。

结果显示,2013年郑州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现状综合评分为62.5分,说明整体刚刚达到水生态文明城市标准。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节水型社会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水资源优化配置、水生态保护与修复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投入力度仍需加强。

4 结语

2013年郑州市刚刚达到水生态文明城市标准。在此基础上,郑州市将在试点期(2014年-2016年)全面开展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在建设中应充分利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节水型社会建设等方面的良好条件,加强水资源优化配置、水生态保护与修复体系建设。

在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任务中,第一批试点城市建设已进入中间阶段,其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建议有关部门尽早出台相关评价标准及建设任务考核办法,为更准确、更全面考核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工作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左其亭.水生态文明建设几个关键问题探讨[J],中国水利,2013(4):1-6.(ZUO Qi-ting.Discussions on key issues of water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J].China Water Resource,2013(4):1-6.(in Chinese))

[2] 水利部.关于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R].2013.(Ministry of Water Resources.The Views on Accelerating the Water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R].2013.(in Chinese))

[3] 水利部.关于对水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编制大纲[R].2014.(Ministry of Water Resources.About the Water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mplementation Plan Compiling Outline[R].2014.(in Chinese))

[4] 左其亭,马军霞,陶治.现代水资源管理新思想及和谐论理念[J].资源科学,2011,33(12):2214-2220.(ZUO Qi-ting,MA Jun-xia,TAO Zhi.Modern water management ideas and the concept of harmony theory[J].Resources Science,2011,33(12):2214-2220.(in Chinese))

[5] 李原园,黄火键,李宗礼,等.河湖水系连通实践经验与发展趋势[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4,12(4):81-85.(LI Yuan-yuan,HUANG Huo-jian,LI Zong-li,et al.Practical experience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interconnected river system network[J].South-to-North Water Transfers and Water Science,2014,12(4):81-85.(in Chinese))

[6] 王树鹏,张云峰,朱武.云南省区域和行业用水效率考核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水利,2011 (15):17-20.(WANG Shu-peng,ZHANG Yun-feng,ZHU Wu.Research on constructing region and industry water efficiency evaluation system in Yunnan[J].China Water Resource,2011 (15):17-20.(in Chinese))

[7] 郭唯,左其亭,靳润芳,等.郑州市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绩效评估体系及应用[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4,12(4):86-91.(GUO Wei,ZUO Qi-ting,JIN Run-fang,et al.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and application of the strictest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in Zhengzhou[J].South-to-North Water Transfers and Water Science,2014,12(4):86-91.(in Chinese))

[8] 张旺,庞靖鹏.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亟需解决的问题和下一步对策建议[J].中国水利,2012 (7):23-25.(ZHANG Wang,PENG Jing-peng.The problems of implementing the strictest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system needed to solve and suggestions next[J].China Water Resource.2012 (7):23-25.(in Chinese))

[9] 陶洁,左其亭,薛会霞,等.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三条红线”控制指标及确定方法[J].节水灌溉,2012 (4):28-33.(TAO-Jie,ZUO Qi-ting,XUE Hui-xia,el al.Control indexes of the strictest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system “three red lines” and determining methods[J].Water-Saving Irrigation,2012 (4):28-33.(in Chinese))

[10] 刘海娇,黄继文,仕玉治.滨州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现状评价[J].山东水利,2013(6):23-24.(LIU Hai-jiao,HUANG Ji-wen,SHI Yu-zhi.The assessment of water ecological civilized city construction current situation in Binzhou City[J].Shandong Water Resource,2013 (6):23-24.(in Chinese))

[11] 黄崇.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指标体系探讨[J].中国水利,2013.(HUANG Chong.Discussions on index system of water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J].China Water Resource,2013.(in Chinese))

[12] 唐克旺.水生态文明的内涵及评价体系探讨[J].水资源保护,2013,29(4):1-4.(TANG Ke-wang.Current situation problem and measures of water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J].Water Resources Protection,2013,29(4):1-4.(in Chinese))

[13] 高华,曹先玉,蔡保国.山东省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评价体系研究[J].中国水利,2013.(GAO Hua,CAO Xian-yu,CAI Bao-guo.Study on Evaluation System for Water Eco-civilization City in Shandong Province[J].China Water Resources,2013.(in Chinese))

[14] GB50201-94,防洪标准[S].(GB 50201-94,Flood Control Standard[S].(in Chinese))

篇6

关键词:社区经济;社区精神文明

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是近几年在我国许多城市中开展起来的、旨在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素质的一项活动,是把精神文明建设和社区管理的各项工作落实到基层的一项重要措施。而“社区经济”作为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概念,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无论是在经济学中,还是在社会学中,人们对社区经济的探讨都很少对社区经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的研究更少。因此,加强社区经济和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研究,对于大力发展社区经济,促进两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社区经济是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保证

大力发展社区经济,对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社区经济的发展可以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强大的经济支持和物质保障,这是实现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目标的根本保证。在我国,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目标就是要与社区建设相适应,逐步把我国的社区建设成为环境优美、服务完善、文化教育发达、社会秩序稳定、提共安全可靠、生活质量优良、居民安居乐业的新型社区。当前,随着我国城乡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越来越紧迫和繁重,社区管理、社区文化、社区教育、社区服务、社区治安等各项事业都需要大量资金。只有依靠社区自身的资源,积极发展社区经济来提供建设资金,才能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切实的物质保障。

2.社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吸纳城乡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拓宽劳动就业渠道,这是社区稳定的重要保证。社区经济是以第三产业为主的服务型经济,它的发展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尤其是为社区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表现:一是可以大量吸收、消化和安置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员和“两劳”释放人员就业,为他们的日常生活提供最基本的保障。二是可以为城乡剩余劳动力提供更广阔的就业空间,提高他们的就业热情,增强其劳动自立意识。这样,既减轻了社会负担,又减少了社会潜在的不安定因素。三是可以在经济上解决一些与社区居民休戚相关而又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3.社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这是提高社区居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一般来说,社区经济的发达程度从一个侧面反映社区这是提高社区居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重要途迳。一般来说,社区经济的发达程度从一个侧面反映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状况以及整个社区的文明程度。因为,发展社区经济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社区建设,而社区建设(包括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无论从硬件上还是软件上都要依赖于社区经济的发展。随着社区经济的发展,社区建设资金的增多,社区居民赖以生存的社区环境、社区文化、社区教育、社区治安等状况必然会得到进一步改善,社区居民的文明程度、生活质量,乃至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都会得到提高。

4.社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社区凝聚力,充分发挥社区居民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是提高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参与率的有效手段。社区居民在思想意识、心理情感上具有共同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这是社区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前提,是社区凝聚力和吸引力增强的基础。由于社区经济大多数是规模小、分布广,主要面向广大社区居民的集体经济,因此,它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社区内部可以通过合作、合股等形式举办社区经济项目,不断增强社区的凝聚力。这不仅有助于增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而且可以大大激发他们参与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热情。

5.发展社区经济有利于社区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拉动城市经济和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从而更好地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社区经济是城市经济和地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城市和地区经济的发展有着明显的导向和拉动作用。随着社区经济的发展,社区居民不仅在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方面有更多、更高的要求,而且在文化娱乐、体育、卫生、教育等精神生活方面也将表现出更多、更高的要求。然而,居民的这些需求满足主要是在社区内部解决的。所以,社区经济最能反映出居民消费需求的点滴变化,可以为整个城市经济和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参考。同时,发展社区经济,有利于社区闲置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促进社区市场和全国统一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形成一种公平竞争、平等互利、公开透明的社区生活环境。

二、发展社区经济,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社区经济与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实质上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两者“合则双赢,分则两败”。一方面,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归根到底是由社区经济来决定的。正如小平同志指出:“精神文明说到底是从物质文明来的嘛”。另一方面,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又以巨大的力量反作用于社区经济,对社区经济的发展方向、成功与失败,都将会产生重大的、甚至决定性的影响。所以,当前我们必须认真处理好社区经济与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积极发展社区经济,并以社区经济的建设成果来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真正落到实处。然而,由于社区经济和社区精神文明建设都是近年来在我国城市中兴起,进而在全国城乡社区广泛开展起来,因此,许多基层社区在社区经济和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中普遍都缺乏经验。根据近年来专家们对上海、南京、北京、杭州、长沙等地社区经济发展状况的调查和研究,并结合我国社区经济与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实际情况,对发展我国社区经济提出以下建议:

1.依托社区资源,提高社区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社区内部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环境资源、技术资源、社会资源等,并在某些方面形成了独特的优势,成为社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必须立足于社区的优势资源,充分发挥社区的独特优势,力图形成与大市场、大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规模经济”格局,不断创造出规模经济效益,增强社区经济的发展能力和参与市场竞争的综合实力。如杭州市下城区天水街道,就依托杭州丝绸经济的优势,与浙江省丝绸公司联合投资改造社区小厂,使之一跃成为具有相当实力的区重点骨干企业,并带动一大批社区企业的发展。

2.提高思想认识,明确社区经济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社区经济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要开展高效的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就必须要有扎实的经济作基础,但又决不能抱着“等、要、靠”的思想,指望上级部门拿钱或向群众摊派费用来发展。这不符合社区经济发展的精神实质,也很难从根本上解决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资金筹措问题。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对社区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缺乏应有的认识,认为社区经济只是“角落经济”、“夹缝经济”、“路边经济”。这种偏见不仅阻碍了社区经济自身的发展与壮大,也严重影响和动摇了社区经济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随着全面发展观的深入,社区经济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可以说,如果乡镇企业的发展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一个浪潮,那么,社区经济将很可能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二个浪潮,成为中国经济的新的增长点。所以,社区经济将对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3.适应市场经济,实现社区经济经营机制的大转换。长期以来,我国社区经济的基础差、底子薄,一直处于“小打小闹”状态。面对这种状况,必须转换社区经济的经营机制。一是在发展方向上,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潮流,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二是在管理体制上,要从直接抓生产经营转变为政策指导、监督服务等间接管理上来,充分发挥社区经济内部管理机制的作用,扩大社区经营企业的自。三是在经营机制上,要灵活多变,积极推进企业经营机制的改革,明确企业内部产权关系,全方位放开,让各经济实体走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的道路。四是在劳动人事管理上,政府及基层社区只管一个法人、一个合同、一个监督机制、一个服务体系,各经济主体可以自主招聘、调动、使用和解聘人员。

篇7

__市 __

__市精神文明工作在市委的直接领导下,通过文明委各成员部门的协调配合,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当前全市基本形成统筹安排,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和工作态势。目前,我市以“拓宽思路、广辟途径、纵横调动、全面进步”为方向发展精神文明工作。为全市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通过继续努力,全市精神文明工作能够踏上一个新台阶,能够更好的与当前我市的经济发展相适应,更好的与新农村建设相适应。

工作措施:

一、分类指导、各有侧重

当前全市精神文明建设现状、城镇精神文明建设整体水平明显优于农村,而且城镇工作与农村工作也具有较大差异性。鉴于这种情况,具体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指导应大体分为两个方面:城镇和农村、要求和标准也有所不同。

(一)城镇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纵横联动、全面推进。从横的角度讲,在市委宣传部的领导下,文明办将与工青妇、科教文卫、综合治理、旅游等社会口单位合作交流,充分调动各单位服务基层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从纵的角度讲,文明办将带领街道、(镇)社区、文明单位开展创建工作。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考核标准不变,评分更加严格,检查更加常规性,通过文明办经常性的检查、指导、落实,使街道、(镇)社区、文明单位的创建工作重视性更加提高,工作更有成效。

文明单位为社会的示范作用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全市300多个文明单位自觉地开展益民社会活动的较少,今年要求各级文明单位至少开展2-3次社会文明示范活动。

(二)城镇精神文明建设队伍人员素质进一步提高。通过举办街道、社区文明专干、文明单位文明专干的精神文明综合知识培训,认真提高人员队伍的基本素质。

(三) 动员街道社区联动辖区单位开展一系列活动,以活动丰富精神文明创建的形式和成果,提高社会力量的参与热情和积极主动性,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四)当前新农村建设开展的热火朝天,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也迎来了一次大好机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注重实效、夯实基础、培养人才、形成氛围。

——抓队伍。落实乡镇、村精神文明建设人员名单,通过各乡上报精神文明工作计划及下乡调研对各乡精神文明工作现状进行评估。在充分吸收基层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调动各乡首先从思想上重视精神文明工作。

——抓活动。以“一乡一个载体”为目标,各乡主动挖掘本乡资源,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提炼活动载体,以载体促活动,以活动聚人心,以人心促和谐发展,为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发展夯实基础,作出贡献。

——抓人才。深挖农村中的特色才艺人员,将他们组织起来,以浓郁的乡土文化活动传帮带,特别要突出体现当地民俗风情,传统的哈萨克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文化特色,形成体制,逐年提高。

——抓亮点。在全市100多个行政村中每年挑选2-3个示范村,根据该村实际突出特色,如“科技致富型新村”“崇文重教村”“艰苦创业型新农村”等,抓住亮点,深挖潜力,加快发展。

——抓投入。各乡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每年要有一定的比例投入,逐年积累,使乡镇在活动中有器材,有服装。

二、加强管理,突出文明单位的社会示范作用。

当前,全市三级文明单位300多个,是我市丰厚的文明建设资源。在坚持过去验收的基础上,推行文明单位社会化服务活动。要求各级文明单位在较好完成本质工作的基础上,每年要承担两到三件社会性事务,为年终或届满验收的硬指标。具体事务由街道、社区列单,由单位选择承担。

篇8

(一)缺乏省一级的建设专项规划科学规划是实现城乡生态文明一体化建设的前提。规划可以统揽全局,统筹规划,从“全省一盘棋”“城乡一盘棋”的全局思维、战略思维出发,将农村和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加速城乡生态文明同步发展。2009年,为大力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建立城乡一体化制度,河北省委、省政府了《关于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冀发200919号文件)。但河北省缺乏《河北省生态文明一体化规划实施方案》,所以就对推动城乡生态文明功能布局、阵地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和公民素质提升等一体化发展缺乏纲领性文件。

(二)缺乏县以下的领导、协调机构城乡生态文明一体化建设,不仅需要政府充分发挥规划的统筹、规范作用,还需要指导和综合调控。目前,河北省政府包括下属各区、县政府都缺乏一个独立的“生态城市建设协调委员会”或类似机构,最终导致各个职能部门只会“各自为政”,致使政府出台的一系列规划、目标、任务和措施无法有效落实。而且绝大多数市(县)环境管理机构基本上只设到县级,很少有设立在乡镇、村组的,即使设置了乡镇环保站,其人员、环保监测设备和经费也相当不足。

(三)建设资金投入上城乡不均衡因为城乡二元体制的存在,河北省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城市一直是生态环境保护投资的重点,有限的环保投资及资源主要被配置在城市及工业地带,在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一定成效,省会石家庄、首都门户保定和廊坊、经济龙头唐山、旅游胜地秦皇岛,生态城建设成绩明显。但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投入不足,环保设施建设明显落后,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如生活污水、垃圾造成严重的“脏、乱、差”;小化工、小水泥、小冶炼的污水、废气、粉尘随意排放;大量及不合理地使用农药、化肥、农膜;七大水系的水体污染严重等。

(四)农民生态意识和生态文明建设热情不够高。河北省农业人口达5400多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75%以上,他们中大多环境保护意识淡薄,没有生态文明概念。此外,河北省还有40个国定贫困县(区),12个省定贫困县,452万贫困人口,他们收入较低,对于为保护生态环境而采取的一些限制性开发措施,如禁牧、大规模关停高污染企业会持抵制态度,对于建设生态文明政策的执行态度消极,热情不够。

二、促进河北省城乡生态文明一体化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河北省城乡生态文明一体化建设出现的问题,既有规划不到位的问题,也有领导机构不健全的缺陷,以及制度保障的欠缺,资金投入不均衡等原因。当前,对于如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本文认为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做好一体化建设的顶层设计方案政府作为建设的总指挥和总设计师,是最能高瞻远瞩、统揽全局的规划提供者。目前河北省政府要从城乡共生发展的大局思维出发,制定全省统一宏观的规划,构建起适合河北省的城乡生态文明一体化建设体系。在此基础上,各个城市和乡镇再编制完成各市县和乡镇总体规划。

(二)建立乡镇、村、组三级农村环境管理机构河北省环境保护机构只限于县一级,广大农村环境保护机构是空白。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城市的工业由城市向农村扩散、延伸,环境保护行政机构和职能也应当向下延伸、匹配。探索建立乡镇、村、组三级农村环境管理机构并明确乡镇环境管理机构与县以上环境管理机构的职能分工,前者的工作重点应当是对原有的小工业园区、未进入集中发展区的中小企业,农村生产性加工企业、畜禽养殖业,以及自备饮用水源的环境管理。

(三)构建多元化投资机制,加大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河北省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目前属于薄弱环节,需要大量资金和技术投入,政府部门除了发挥公共财政职能,增加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专项资金外,还应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广泛吸纳民间资本、社会资本和外商投资投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工程项目。目前,河北省急需投入专项资金,用于已经进行的城乡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同时针对河北省是“雾霾重灾区”和七大水系的严重污染现状,对唐山、石家庄、保定、邯郸、廊坊、邢台、衡水等城市所辖的农村乡镇,设立大气质量监测站,水环境监测断面,生态环境网格监测点,集中式饮用水监测点,地下水网格监测点。

篇9

**市自**年荣获“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称号以来,始终视荣誉为责任,化责任为动力,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保持了创建文明城市活动的好势头,20**年又实现了争创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的目标,并在以下六个方面取得了新的发展和成效。

(一)创建文明社区,不断创新发展。我市按照省、市的要求,在扎实开展社区整合的同时,顺应时代要求,满足百姓需求,开展了以“共创文明社区,同享幸福生活”为主题的文明社区、文明小区创建活动,先后推出了“九联一体化、服务千万家”和创建学习型文明社区(家庭和单位)等载体活动,涌现了一批特色明显、成绩突出的文明社区。

(二)创建文明行业,提升服务水平。我市坚持深入开展“共创满意窗口,同享社会温馨”为主题的文明行业创建活动,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近几年来,以“树示范窗口,赛星级门店,创优质服务厅,评群众满意率”和“诚实守信我先行”等活动为载体,促使行业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和服务环境不断提高,让人民群众更加满意。

(三)创建文明村镇,推出新的品牌。以“共创小康村镇、同享安居乐业”为主题,在全市农村组织开展以抓好经济建设、思想道德教育、环境建设、科技文化建设、综合治理、基层组织建设、以城带乡等七个方面为主要内容的创建文明乡镇竞赛活动。涌现出中央文明委授予的第二批“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沙县凤岗镇西山村、泰宁县大田乡大田村等一批先进文明村。

(四)弘扬民族精神,加强道德建设。始终把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作为创建文明城市,推进以德治市的头等大事来抓,并与“爱我中华、兴我**、艰苦奋斗、建设小康”的主题有机地融为一体,从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农村以及外来人口抓起,构建了“强市富民、发展**”的良好德治氛围。在全市广泛开展学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系列活动的同时,以建设信用**为载体,广泛开展以诚实守信为主要内容的文明创建活动,在各行各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服务理念。

(五)深化军民共建,再谱双拥新篇。我市军民共建在连续三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的荣誉称号后,与时俱进,扎实工作,不断创新载体和方式,向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四连冠不懈努力。

(六)加强区域共建,促进老区发展。根据省文明委拟定的《**省推进山海协作、结对共建闽西北原中央苏区精神文明的方案》,我市在明溪、清流、宁化、建宁、泰宁等五个原中央苏区县全面启动了创建“绿色生态文明带”活动,并分别与泉州市的丰泽区、鲤城区、晋江市、南安市、石狮市进行结对共建,结对双方均已达成共建意向,签订共建协议,在项目开发、文明共建、人才交流等领域开展全面的共建合作。我市五个原中央苏区县紧紧抓住与泉州市五区(市)结对共建的契机,用三年时间分三个阶段着力实施,突出抓好“全面提高文明素质,着力打造创建品牌,健全完善文化阵地,美化优化城乡环境”为主题的创建活动,到2005年力争全部建成省级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县,逐步使5个原中央苏区县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市精神文明建设在近几年来虽然取得了以上新的发展和成效,但与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省委领导提出的“创新机制、增进实效”的要求,与中央文明办制定的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要求,特别是与人民群众的愿望,与先进发达地区相比,除了经济发展后劲不足之外,在社会事业和人文环境建设上也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思想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一;文明素质不高,存在不良陋习;职能亟待转变,环境不够优化;硬件投入不足,基础设施滞后等等。

二、关于创新机制、增进实效,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思考与建议

(一)统一思想认识,提高争创意识。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是全国综合性的最高荣誉称号,是振奋全市人民斗志、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有效载体,是检验我市发展实力和城市魅力,扩大影响力,增强吸引力,提高聚合力的极好机遇。全市上下要充分认识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形成共识,增强抓好各项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继续弘扬和落实好已有的好机制与好做法,巩固和创新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国家卫生城、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园林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成功经验和成果,虚心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创建经验和文明成果,迅速行动起来,全市动员,全民参与,全面创建。要根据中央文明办有关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的具体要求和市文明委拟定的《**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实施方案》,明确任务,制定方案,分工协作,分步实施,扎实推进,确保目标任务的实现。

(二)围绕第一要务,深化创建内涵。一要紧贴“第一要务”,优化思想环境。紧紧围绕“强市富民、发展**”这个奋斗目标和第一要务,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牢固树立“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人人代表**形象”的观念,营造全社会谋事干事、加快发展的浓厚氛围。二要狠抓诚信建设,优化服务环境。要以政府诚信建设为龙头,努力构建“信用**”体系。要深化机关效能建设,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落实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各项措施,充分发挥市、县两级行政服务中心的作用,全面提高办事效率,以宽松的环境和优质的服务吸引市内外客商前来投资兴业。三要依法规范管理,优化法制环境。要把依法治市和以德治市结合起来,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提高人的素质。要结合“四五”普法,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广大市民的社会主义法制观念,重点要抓好与人民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社会治安、环境卫生、交通秩序、集贸市场、建筑工地和文化市场等“六项管理”,着力营造公平竞争、规范有序、健康发展的市场环境。同时,深入开展文明社区、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学校的创建活动,营造投资者、经营者进得来,留得住的良好社会环境。四要主动把握机遇,推进区域共建。五个原中央苏区县要加强与泉州结对共建5个区(市)的沟通联系,协商共建项目和内容,抓好具体工作的落实积极争取对方的支持和帮助,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长期协作、共同发展。五要全面开展创建学习型文明单位(家庭和社区)活动。在去年全市确立的17个文明社区、62个文明单位、300个文明家庭为示范点的基础上,逐步推开,全面拓展,使该项活动扩展到各社区、行业、单位和家庭,努力营造“以学习为时尚、以创新为动力、以发展为目标”的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氛围,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城市文明程度不断提高。

篇10

关键词:生态文明;资源利用;标准化

中图分类号:F12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5-0298-03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

1.中国单位产值的耗能大,资源浪费严重,同时造成了较严重的环境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由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资源消耗高,浪费大,污染重,导致我们在资源和环境方面付出了巨大代价。目前,中国正在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阶段,但是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能源、原材料和水资源消耗量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同时在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等领域资源的浪费现象也相当严重,这不仅造成资源供求矛盾的日趋尖锐,同时资源利用过程中的环境问题也相当严重。

2.中国石油、矿产等重要资源对外依赖程度加大。随着中国经济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和工业化程度提高,居民的消费结构将逐步升级,城市化步伐将逐步加快,资源的需求将持续增加,资源供需矛盾和环境压力逐步增大,导致石油、矿产等重要资源进口量递增,对国外市场的依赖程度提高。进口资源,不仅耗费大量资金,而且会加剧国际市场供求矛盾,带来一系列经济、政治、外交方面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央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这一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决策,就是要在社会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控制和降低对国外资源的依赖程度,确保中国的经济安全和资源安全。

(二)中国的资源和环境状况决定了必须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1.中国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不及世界人均量的一半,中国人均淡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人均耕地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均森林占有面积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5,人均森林蓄积量仅为世界人均蓄积量的1/8;45种主要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石油、天然气、铁矿石、铜和铝土矿等重要矿产资源人均储量,分别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1%、4.5%、42%、18%和7.3%。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这种基本国情将长期持续,决定了中国必须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子。

2.矿山在开采和选矿过程中矿山采矿回收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普遍较低,同时存在众多的不计后果滥采滥挖,影响了中国资源开采工作的正常进行,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2010年,中国GDP单位产出的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2倍,主要工业产品能量单耗比国外平均水平高47%;生活中资源的随意浪费现象比较普遍,全民的节约意识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同时中国的“三废”利用率较低,其中粉煤灰、煤矸石等综合利用率分别只有67%和55%,中国每年有数百亿元的可用资源作为“三废”抛弃了。因此,为了实现资源从开采到循环利用,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就必须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子。

3.当前,中国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环境污染状况日益严重。一是水环境每况愈下,生态用水匮乏;二是大气环境不容乐观;三是固体废物污染日益突出;四是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71.3%,农村的生活垃圾污染、农村畜禽粪便、水产养殖污染,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使农村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直接威胁到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恶化,草地退化、水土流失、森林生态系统质量下降、生物多样性锐减,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二、标准化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以节约使用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科技和教育等多种手段,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全面节约资源,加快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务求生态文明建设尽快取得实质性进展和明显成效。

标准化工作通过制定标准、贯彻和实施标准,为经济发展节约资金、提高速度,带来显著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可以使新技术和新科研成果得到迅速推广和应用,从而促进技术进步,这对于促进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持生态平衡,维护人类社会当前和长远的利益,保障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标准化工作有利于缓解中国的资源约束矛盾

中国资源禀赋较差,总量虽然较大,但人均占有量少。国内资源供给不足,重要资源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与此同时,一些主要矿产资源的开采难度越来越大,开采成本增加,供给形势相当严峻。

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资源消费的增加是难以避免的。但如果继续沿袭传统的发展模式,以资源的大量消耗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是难以为继的。为了减轻经济增长对资源供给的压力,必须加强标准化工作,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缓解资源约束矛盾、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标准化工作是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

大量事实表明,水、大气、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大量产生,与资源利用水平密切相关,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存在内在联系。目前中国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方式是末端治理。这种治理方式难以从根本上缓解环境压力。一方面投资大、费用高,建设周期长,经济效益低;另一方面末端治理往往使污染物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污染。

加强标准化工作,推行清洁生产,尽可能将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以最少的资源消耗、最小的环境代价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三)标准化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

1.标准化能够充分实现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原则。标准化应用于矿产资源的开发,通过实施矿山开采、选矿和冶炼相关的技术标准,有利于提高矿产资源的回采率,选矿回收率,促进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并减少矿山开采、选冶带来的废石、废水等对环境污染,降低由此引发的地表塌陷、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尽可能地减少土地退化、损毁严重等问题,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标准化应用于矿产资源利用,通过制定矿产资源利用相关的技术标准,能够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物质和能源流量,降低单位产值的资源消耗量,同时控制使用有害于环境的资源投入来达到既定目的或消费目的,从而在经济活动的源头就注意减少污染。

2.标准化能够充分实现循环经济的再利用原则。矿产资源经过相应的工业生产变为资源性产品,如果在这一过程中,应用于工业生产的技术标准的水平落后,那么生产出的产品质量、性能等也处于落后,进而导致产品的使用范围就小,产品的时间强度也就相应的变短。这就需要不断地对标准进行升级,将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作为其补充内容,进一步提高标准的水平,以提高产品的质量、性能和时间强度,从而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利用效率。

3.标准化能够充分实现循环经济的再循环原则。再循环原则就是废弃物资源化,即在产品完成使用功能后成为废弃物,通过技术进步将废弃物重新变为可利用的资源。在这一过程中,标准化工作需要将新技术、新方法不断地纳入到标准中作为标准的重要技术内容,不断提高废弃物资源化的品种和效率,同时降低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从而为废弃物资源化提供技术保障,实现循环经济的再循环原则,推进循环经济的不断发展。

三、加强标准化工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为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需要标准化工作的持续有力推进。

(一)持续推进标准化工作

1.推进能源节约标准化工作。要加强节约和替代石油、热电联产、余热利用、建筑节能、绿色照明等重点节能领域和钢铁、有色、电力、建材等重点耗能行业和企业的节能标准化工作。大力开展交通运输工具和农业机械的节能标准化工作,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并不断推动新建住宅、公共建筑节能和现有建筑节能改造。制定空调、冰箱等家电产品节能和环保的新标准,强化标准的实施和宣贯,并严格执行公共建筑夏季空调室内温度最低标准。加快推进农村能源节约标准化工作,大力发展户用沼气工程,国家积极开发利用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以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2.加强节约用水标准化工作。积极推进节约用水标准化工作,在提高现有生产设备和器具的整体技术水平的同时,尽可能地节约用水,并对高耗水行业进行节水技术改造,并积极推进沿海缺水城市海水淡化和海水直接利用,加快供水管网改造,推进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

3.加强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标准化工作。坚持实行最严格的土地保护制度,积极制修订与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特别是耕地资源保护有关的土地管理标准。研究制定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标准体系,并加快包括土地规划用途分类、土地用途管制分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土地开发整理技术规程在内的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具体标准的制定工作;对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定额指标进行修订,以此来不断完善土地市场准入制度,推进土地整理复垦工作。

4.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标准化工作。加快建立资源综合利用的技术标准体系、资源综合利用的实验方法体系、资源综合利用环境指标评价体系,并加快资源综合利用具体技术标准的制定工作,不断促进以煤矿瓦斯利用为重点的共伴生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粉煤灰、煤矸石、有机废水为重点的工业废物综合利用以及以再生金属、废旧轮胎、废旧农膜、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为重点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促进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和秸秆的综合利用。

(二)加强标准化工作的具体措施

1.对现行有效的标准进行清理评价和修订工作。对中国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以及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从技术水平、协调配套性、内容结构、应用程度和实施效果等多个角度开展评价,以确定该标准或标准计划项目是继续有效,还是修订或者整合修订,直至废止的结论。根据对标准和标准计划项目清理评价的结论的基础上,对需要修订或整合修订的标准进行修订,从而不断提高中国标准的整体技术水平、协调配套性和可操作性,充分发挥标准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技术基础性作用。

2.广泛征求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提高标准的编写质量,强化标准的一贯。标准在制订和修订过程中,要注意广泛征求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做到充分协调和沟通,并在标准的编写中注意标准质量的提高;在标准宣传贯彻中注重充分发挥信息化、网络化的优势,利用信息化平台和各大媒体进行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标准的一贯,使标准能够被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工业部门所熟知和使用,促进标准发挥其应有的效果。

3.加快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步伐。标准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是反映一个国家科学技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其水平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而逐步提高的。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代表着当今比较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平,是物化了国际上著名的科学和学者的抽象劳动,因此,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就成为一种廉价的技术引进。积极采用能源节约、节约用水、土地资源集约利用、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对于提高能源和资源的使用效率,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维护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命和健康,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加强与生态文明建设有关的合格评定体系的建设。加快与技术法规体系、技术标准体系相配套的合格评定体系的建设,具体包括:抽样、测试和检查;评估、验证和合格保证;注册、认可和批准等程序,通过合格评定体系的建设有利于推进技术法规体系的不断完善,促进技术标准真正地成为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同时加快合格评定程序相应的中介机构的建立,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

5.加强标准化情报工作和信息化网络化建设。标准化情报工作是标准化工作的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搞好标准化情报工作,跟踪和掌握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动态变化,并积极开展国内外相关标准水平的对比分析,从中发现差距,使我们制定的标准能够与相关领域的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同步,使标准化工作能更好地为节约型社会的建设服务。

加快标准化信息化网络化建设,做好国内外标准化信息的收集、整理和传递工作,有利于推动标准制、修订和标准信息服务网络化,提高标准的时效性,为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