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建设政策范文

时间:2023-07-13 17:30: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镇建设政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城镇建设政策

篇1

关键词:城镇化 金融支持 城市建设

一、引言

城镇化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越来越受到关注。金融内生于经济,其自身的特点决定只能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支持城镇化建设,金融机构追求盈利目标和城镇化建设的社会效益存在矛盾,在我国金融资源相对稀缺的背景下,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必须找准着力点和切入点。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而金融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起着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2008年以来,XX行按照上级行总体部署,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和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履行农业政策性金融职能,扎实做好信贷支农工作,推进了华蓥经济又快又好发展。本文拟以该银行为例,通过分析2008年以来贷款支持该市城市建设情况,分析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成绩与问题。

二、XX行支持地方城市建设贷款投放概况

2008年10月对华蓥市银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发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4800万元,用于华蓥市农业科技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为下步引进华蓥市蓄产品综合加工项目、9.5万吨竹浆项目落户作前期建设,具体包括征地拆迁、园区路网、雨污水管网、道路绿化、渠系配套等子项目,总体规划面积为20平方公里。建设农业科技园区,通过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产业化,把优势产品、优势产业和优势产业带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农业产业新格局有效途径。通过循环农业生产区建设,较好地实现与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以及青少年教育培训、流通服务等新型产业嫁接。

2010年对华蓥市城市投资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发放县域城镇建设贷款18000万元,用于对纳入蓥城西区2361亩存量土地进行7条城区交通道路建设,同时对该区490亩储备土地进行整理(其中:334.57亩为储备土地进行一级整理,其余155.43亩为蓥城西区2361亩存量土地的新建交通道路占用)。

2011年对华蓥市城市投资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发放县域城镇建设贷款33000万元用于建设新华大桥,建设章广大道、爱民路延伸段、红星四路延伸段、红星六路延伸段、杜桂路、杜桂路延伸段、汪杜北一路、汪杜北二路、汪杜北三路、广北三街等共10条道路(道路及桥梁总长度6929米),南江岩公园建设,新华大道中央绿化带绿化建设和项目范围内的征地、拆迁、安置补偿。项目规划总用地876.29亩,其中:道路红线占地294.22亩,安置房建设用地50亩,南江岩公园建设用地52亩,项目实施完毕后可出让经营性建设用地480.07亩。

三、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

1.取得的成绩

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提升了城市综合竞争力,实现华蓥市经济跨越式发展。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战略,促进区域内的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目标。世界发达国家农业发展实践证明,发展工厂化、集约化设施农业是绿色食品生产的前提和必由之路,也是缓解资源匮乏和人口不断增长的突出矛盾,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农产品的高质量、高档次,主要农副产品的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的有效途径。

改变华蓥城市建设相对滞后现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通过蓥城西区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服务体系,创造一个人气旺、天蓝、树绿、水清、环境美,融自然山水景观特色于一体的高品质现代人居环境和工作环境,大力推进森林华蓥建设,全力建设宜居华蓥。到2015年,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0%以上,为人们安居乐业提供保。按照“一主二副”商业布局,重点规划和建设华蓥主城区商业核心区、杜家坪商业副中心、高兴商业副中心。做大以华蓥山广场为中心的商贸服务区,加快建设城区核心商圈,提档升级现有商贸业,引进重庆百货、新世纪等龙头企业入驻,增强商业聚集功能和规模效应,引领和带动消费升级。

构建和完善大交通、大旅游,促进华蓥市各项产业发展。根据总体规划华蓥市将形成“结构合理的工业城市、山水园林的生态城市、独具特色的旅游城市、现代功能的宜居城市”城市格局,大交通建设以现有路网为基础,建设环城东路、环城西路,基本形成“一环四纵四横”道路骨架网络,干道与环线相结合,多路串接的城市公共交通大网架,实现连接东西、沟通南北的城市交通发展战略。项目所在地目前道路网络不够完善,尚未形成完整的交通路网系统。随着本项目的建成交通条件将得到彻底改观。

彻底改善蓥城西区市民生活质量。目前,项目区常住人口绝大多数是农民,尚未安装自来水、天然气,生活配套设施较差。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完善水、电、汽、路等配套设施,可彻底改善项目区市民生活质量,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2.存在的问题

由于产业规划、金融区域政策等原因,使信贷资源配置在地域上不合理,在资金供给上老少边穷等地区以及中小城市建设上明显不足。

中小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融资渠道单一。基础设施项目的特点是投资规模大、建设成本高、期限长,利润相对较低,显然,个人和中小企业都无法满足这种要求,这就要求地方政府作为发起主体,且有长期、集中、大额的资金来源作支撑。地方财政收入非常有限,而且受到诸如通货膨胀、经济周期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而我国金融融机构中,商业银行由于追求利润最大化以及风险偏好等原因,涉及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较少,政策性银行中国家开发银行宗旨是支持国家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农业发展银行开展了县域城镇建设贷款,但相对于新农村建设的巨额资金需求,也是杯水车薪。笔者所在县城,仅农发行发放了55800万元直接支持县域城镇建设,在该县城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还有巨大的资金缺口。

现有金融体系以及信贷机制不健全。现有的银行体系以及信贷管理机制不健全,无法适应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需要。商业银行基层支行信贷审批权限的上收和贷款审批手续太繁琐,造成县级商业银行即使有多余的资金也不能支持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信用社由于县级分割,审批额度较小,不来满足巨额资金需求,而农业发展银行由于管理机制的不完善、审批行信贷审查部门与基层行之间信息不对称,审批行信贷审查更多的是对材料的形式审查而不是注重企业的信用水平以及还贷能力。这就造成了主要的贷款风险由基层行承担,而基层行业务营销人员及行领导担心出现不良贷款,业务营销的积极性低,甚至不发展业务。

金融生态环境有待改善。政府在强调经济发展的同时,狠抓政府自身诚信建设,着力打造高效政府、法治政府、诚信政府。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笔者所在市人民政府与工行、信用联社、以及农发行等金融机构发生过借贷关系,银政关系良好,无不良信用记录。对于融资建设促发展的工作思路,无论是领导班子换届还是领导个别调整,市政府始终坚持思路不变、力度不减,保持了基本思路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政府信用良好,于2009年被四川省评为金融生态示范市。健康的社会生态环境赢得了我行审批行的大力支持,而与我市相邻的几个县金融环境还不够成熟,政府重视程度不够,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获得金融机构支持严重不足。

四、解决措施

1.成立专门的城镇化建设银行

城镇化建设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现行的融资模式主要是各地的城司等投融资平台通过包装项目获得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金融体系完全不能满足城镇化建设的需要。笔者建议在政府层面进行顶层设计,成立一家新型的政策性银行统筹城镇化建设资金的筹措与使用;或者引导社会资本参成立新型的区域性股份制银行,主要业务范围就是统筹城乡发展所需资金。

2.完善金融市场结构,着力推行融资证券化

融资证券化是指融资由银行贷款转向具有流动性的债务工具,筹资者除向银行贷款外,更多的是通过发行各种有价证券、股票及其它商业票据等方式在证券市场上直接向社会筹集资金。随着市场经济经济发展,融资证券化业务发展即将步入快车道,主要有以下方面原因:(1)随着金融管制的逐步放开,金融产品多样化导致人们对投资工具的选择也将呈现多样化,投资者不仅需要安全性高和流动性强的传统银行存款,同时对于风险大、收益高的证券资产也逐渐成为投资主体;(2)融资证券化与银行贷款为代表的间接融资具相比,具备更严格的利益约束能力;(3)积极推进融资证券化对于拓宽融资渠道,推动投融资体制改革,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改善传统商业银行的运营状态,提高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的竞争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3.加大政策倾斜,夯实业务发展基础

调整信贷政策。为加大对城镇化建设的支持力度,银行在制定信贷政策时要从行业政策、产品政策、客户政策等多个角度给予优惠,强化对城镇化建设重点领域特别是县级以下(含)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安居工程、医院、现代农业等的支持力度。

扩大信贷授权。适度调整对重点区域的业务授权,对于百强县行,可考虑比照二级分行给予其业务授权,通过扩大其业务自,提升其服务地方经济能力。

建立审批绿色通道。对于城镇化建设贷款项目,在授信审批流程方面要建立绿色通道,优先给予受理并安排上会审批,提升业务办理效率。

优先配置信贷资源。在信贷资源配置中要优先满足城镇化建设贷款需求,积极尝试设立城镇化建设贷款专项规模,鼓励辖内分支机构加快贷款投放进度,确保符合条件的项目尽快落地。

参考文献:

[1]华蓥市银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4800万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项目评估报告,2008

[2]华蓥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18000万元县域城镇建设中长期贷款项目评估报告,2010

[3]华蓥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33000万元县域城镇建设中长期贷款项目评估报告,2011

[4]陶艳艳、段虹.新型城镇化的金融支持体系:成绩与问题

篇2

关键词:中国农村城镇化建设金融支持政策

一、中国农村城镇建设金融供给现状

现阶段中国农村城镇建设进程中金融供给主体由以下两部分构成:

(一)正规性金融组织

主要是指得到政府部门的许可,接受专业金融监管机构监管的组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

第一个金融部门是商业性的金融部门:主要包括国有四大股份制的商业投资银行、国有四大股份制商业投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在大城市和农村贫困地区中农村的商业投资银行刚刚开始的营业网点。

第二个是政策性金融在;现阶段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是我国唯一一个关于农业发展的政策性金融组织,主要的工作职责是按照国家农业发展政策的需要,坚持以国家信用为基础,展开关于国家规定的农业政策性业务。

第三个是合作金融:在我国现阶段只有农村先用合作社是在农村地区开展合作金融的组织,通过社员入股的形式组成,主要是为社员提供向金融服务的组织部门。

(二)非正规性金融组织

主要是指不在法律约束之下,专门监管机构不对其进行监督的金融组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

第一个是民间借贷组织:主要是指公民与社会组织、公民与公民之间发生的系那个过借贷行为,现阶段我国虽然没有对民间借贷采用相关的监管方法,然而却规定了民间借贷的利率。

第二个是民间集资:主要是指通过资金供求双方直接进行洽谈的融资方法,民间集资受到国家的监管比较宽松,对一些在社会中还未公开的,仅仅在亲友和单位之间进行集资,一般情况下并不作为非法集资进行处理。

第三个涉及的就是民间金融合会:主要涉及的是指一些民间借贷金融组织的规模较小,由民间金融合会内部的成员共同管理储蓄的一种公益性活动,是合会成员之间的一种资金互助行为,主要涉及到的是与储蓄相关的借贷服务。

二、中国农村城镇化建设金融支持政策的问题

(一)支持中小型企业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够

中国建设农村城镇化的过程中需要借助中小型企业的力量才能够尽快完成,然而中小企业是否能获得长期发展的关键在于得到金融方面的支持。经过相关部门的统计调查,中小企业在初期创业阶段中的初始资本金中,有70%属于自有资本,15%为风险投资机构的资金,10%为非金融机构的资金,5%的资金来源于银行信贷;在中小企业成长过程中,通过自筹获得的资金比例为35%,从利润中逐渐形成限额内部留存资金比例为30%,银行信贷资金的比例为18%,企业之间的商业信用资金比例为12%,因此可以看出在中小企业初创期和成长期期间,主要是通过“内源性资金”来获取资金,商业信用、银行贷款方式取得的金融支持较少。与一般企业相比,农业企业获取银行贷款的难度较大,因此在中小企业中获取“外源性资金”较小,这就说明中小企业获得金融机构的支持不够,中国农村城建化建设受到了间接的影响。

中国农村城镇建设的基础是农村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从实际情况来看,建设城镇基础设施的资金主要来自农村信用合作社、商业银行信贷资金、政策性金融机构资金等,由于建设城镇基础性设施具备“公共品”的特征,在短期内并不能获得较大的投资收益,这就与商业银行在短期内获取收益的目的不符,因此在农村中建设城镇基础设施很难从商业银行获得金融资金支持。同时在我国农村建设城镇基础性设施中政策性金融机构起的作用却很少,其中主要原因是由于现阶段三大政策性金融机构业务涉及到建设城镇基础性设施的银行只有国家开发银行,然而国家开发银行的工作范围并不包括支持建设城镇基础设施,其主要工作职责是支持支柱型产业和国家基础产业,因此可以看出城镇基础性设施建设得到的金融支持的力度不够。

(二)金融政策支持方法单一化

随着金融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我国期货业、保险业、银行业和证券业等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然而在金融政策支持我国农村城建化主要还是采用银行信贷的方法,从建设农村城镇化的资金来源看,其中占比例较大的是间接融资,直接融资的比例却很低,很难满足我国农村城建化建设过程中提出的多样化金融支持的要求。经过一些实践经验表明,城建化水平与国家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有着直接的关系,国外发达国家可以利用完善的金融市场结构,将货币市场和资本支持配置金融资源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我国农村城建化建设才能够有充足的資金支持。然而现阶段我国金融业的市场化水平还不高,资本市场还需要进一步的规范,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之间缺乏有效的联动机制。

(三)认识金融支持城镇化存在偏差

金融支持中国农村城镇建设化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很多金融服务部门将营业网点主要定位在大中城市,对农村、城镇、小城市的支持力度明显不足;其次一些金融机构缺乏对新金融服务需求变化的正确性认识,不利于金融支持政策的及时更新;再次金融服务部门存在各自为战的问题,协调机制不健全,金融资源的凝聚力较低。

三、建议与对策

从上述情况来看,中国农村城建化建设中金融支持政策存在着一些问题,不利于我国农村城建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因此我们要采用以下方法来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

(一)完善金融体制,金融机构提升服务水平

一方面在中国农村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认识到“政策性金融”的重要性作用,国家要及时出台相关政策来加快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对等政策性金融机构为建设农村城建化办理贷款业务的速度,例如可以在金融发展环境良好的地区进行试点,设置开发性金融服务性机构,为建设农村城建化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另一方面现阶段的金融机构,例如股份制商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等应该把握建设农村城建化这个发展机遇,寻找出其中的商业机遇。农村合作社要积极与农民保持一个良好的利益关系将各项工作的目标和重点都放在了增加我国的农民收入、促进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稳定增长、提高农村社区服务现代化水平等优惠政策方面的基础上,尤其特别是重点放在支持我国优势农产品的育种、种植产业结构调整等優惠政策方面。中国农业银行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出台加快城镇化建设的优惠政策,在资金方面给予能够出尽第三产业发展、提高就业率的服务机构大力支持。

同时要发展和创建地方性中小型金融机构,设置专门的中小企业信贷机构,将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熟悉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化,与中小企业建立起“银企”的合作伙伴关系。

(二)创新金融支持服务

金融机构要对金融进行不断的创新,广泛调查农村金融的实际需求,在市场上及时推出个性化较强的金融服务产品。与保险行业、银行、证券行业、投资基金等行业要加强合作,这样才能满足客户不断提出的新要求,同时也要将传统的金融服务业务做好、做精,根据实际需要拓宽资产管理、股票质押贷款、证券资金结算、财务顾问等金融领域,这样才能适应建设农村城镇化对多样化金融服务的要求。

(三)制定科学合理的金融支持战略政策

在制定金融支持政策的过程中,要结合当地农村经济环境的实际情况,具体内规划内容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融资方式、融资规则、融资的策略、与推进城镇化向适应的地方融资发展目标、融资方式和渠道等,地方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业要切实加强对地方金融机构的监督管理,防范和降低化解地方融资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和发生概率。同时金融机构要适当的下放权利,打破传统信贷管理权限较为集中的局面,简化审批的程序,提升工作效率。

篇3

关键词:城镇化建设;措施;建议

当前,河南经济建设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之中,仍处于中原崛起蓄势积累的过程之中,人口多、底子薄、基础弱的基本省情还没有根本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产业结构不合理、城乡差距大等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根本解决。尤其是目前受刺激政策退出、成本上升等综合因素影响,需求动力减弱、企业效益下滑、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问题表现愈加突出,要促进河南城镇化建设,其政策措施还需要进一步调整。

一、明确政府在城镇化建设中的职能定位

政府不是万能的,很多事政府也会受到制约,“有所为有所不为”应成为政府的一个基本理念,为了保证一些公共设施的顺利进行,政府就需要集中更多的资金以及注意力,团结一致,一心为城市居民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而努力。同时,政府与企业的分开,各自运作也是政府迫在眉睫的工作任务之一。首先,提高对农业产业的关注度。农业产业化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政府须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投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政府在发展城镇的同时,是不能忽略农村的发展的,否则必将造成严重的贫富差距,甚至城镇也不能得到迅速发展。充分利用各地的农业资源,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全面提高农业的素质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吸引外部企业,将农民专业合作社做大做强,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其次,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加强。通讯交通这些基础性的设施建设不仅仅给居民带来了诸多方便,改善了城镇的生活环境,同时也促进了城镇的经济建设。政府应顺应时代要求,实现由新时期地方政府的角色转变,即:从单纯行政管理型向管理服务型转变,从管理城镇向经营城镇转变,从人为治理向依法治理转变;把政府该管的事情管好,该办的事情办好,该交给市场的,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交给企业、公司、中介组织和社会团体,切实把政府职能转变到经济调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

二、发挥政府在城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1.打破城乡分治传统体制,完善城镇发展规划

首先,打破过去重城市、轻农村的城乡分治的传统观念和体制,着力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机制,积极推动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各类社会力量到农村创办教育、科技、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建立城乡一致的户籍制度、就业制度、教育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住房制度以及财政制度等。大力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医疗服务体系。增加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和农村公共卫生领域的政府投入,加强农民健康教育、保健普及、改水改厕和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实现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全省覆盖。大力推进公共文化事业建设,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探索建立农户、集体、政府三方共担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将土地出让金、集体资产租赁承包收入、政府粮食补贴和转移支付,视情况全部或部分用于建立农村养老保障基金。将农村“三老”和正常退职村干部首批纳入养老保险范畴。

2.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完善就业保障机制

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河南省推进农村城镇发展战略的重要环节。要解决传统二元社会结构问题,重点是促使广大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合理的向城镇转移,让大多数农民变市民,由“乡下人”转变为“城里人”。目前,制约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某些政策还存在,农民工从事的非农产业不尽合理,进城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还得不到有效保护。因此,逐步建立统一的城乡劳动力就业市场,对促进农村劳动力平稳有序转移,实现农业现代化和推进城镇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建议将农民工就业纳入未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之中,进一步改革制约农村劳动力不平等就业的体制和机制。取消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建立农民工最低工资制度。将农民工劳动工资纳入法制化轨道,建立农民工与城镇职工相同的激励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教育制度,即凡在河南省进行户籍登记的农民,依法享有同等的教育权利。落实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政策,建立以农业部门、劳动就业部门、职业学校和社会力量办学等多种形式、多种层次、多条渠道的劳动技能培训体系,提升进城务工人员的技能水平。河南省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农民职业技能培训补贴和资助,培训实行农民自主选择培训机构、内容和时间。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定期为务工农民各种准确及时的务工信息。加强劳务基地建设,创建知名劳务品牌,建立稳定的劳务基地与流入地用工单位的密切联系,为进城务工农民搭建良好的平台。

3.建立和完善农村经济产业支撑体系

城镇化的推进必须以产业为依托,立足本地资源,形成城镇发展的特色产业支撑。(1)合理布局农产品基地。按照河南省农业产业规划,着力实施“3321”工程,抓好3个万头良种猪场和10万亩河南省蜜橘、10万亩优质苎麻、10万亩高产油茶三大农业产业化基地,形成规模化生产和区域化布局。(2)扶持有产业影响力的中小企业,协助它们快速发展。这些扶持企业都具有关联度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等重要特点,我们可以帮助其做好以下三点:①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采取兼并重组,强强联合的方式来增强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②增强企业的生产层次。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时刻关注最新技术的动态,引入或研发新技术,使得各方面的加工水平飞速提高,发挥引导作用;③促使企业进入国际市场。让企业努力提高产品质量,提升服务水准,跟上国际潮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使得企业具有国际竞争的实力。(3)实行品牌化经营。①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树立品牌形象;②加大品牌扶持力度。很多企业对生产原料是有很严格的要求的,这也进一步确保了产品的良好质量,为了满足企业的这一需求,我们就要协助企业建立起具有一定规模的生产基地,提高全省农产品质量的竞争力;③树立良好的品牌制度。引导企业提高对产品质量的要求,将产品质量作为衡量企业水平的标准。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就要将严格的执行质量标准作为一种基础性工作,这也是企业建立良好的品牌制度的基础,没有良好的质量,就没有良好的口碑,更不会有良好的品牌。因此要尽快帮助企业与国际规则接轨,按照国际的质量管理体系和标准来要求企业的产品质量,提高产品质量档次。(4)对于新的科学技术的发展研究,企业应给予高度重视。科技对于推进企业的发展,对于提高产品的质量,对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均是最大的推动力。企业可以加强产业培训,这对职工的技术水平有很大程度的提升,教授农民更多的使用技巧,对整个企业的发展水平也有很大的助力作用。对企业职工进行技术培训,可以造就一支高水平的生产队伍,从而迅速的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对企业的管理者进行培训,培养他们良好的经营理念,建立最适于社会发展趋势的经营头脑,只有这样的管理人才才能带领他们的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

4.着力加快服务业发展

(1)完善旅游业发展规划,统筹推进红色、生态、观光等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策划一批旅游景点和主题公园,搞好景点串连和精品线路打造,做活山水文章。加快建成第三产业集聚平台、城市生态新区;高品质建设好一批旅游休闲项目。加强历史文化挖掘,注重景区文化内涵宣传。(2)积极发展商贸物流业。加快完善城镇商贸网点布局,完善商业布局,重点规划建设城镇中心商贸市场和社区商贸网点,兴建一批专业特色街和专业批发大市场。以建设物流设施、物流信息、物流配送三大平台为重点,加快发展以物流配送、仓储批发、电子商务为主要业务类型的汽车货运业。(3)积极发展金融保险业。目前来看,要保证政策方针、银行业、企业整合发展,尽可能完善它们之间的协作体制,使得社会经济与金融保险业共同发展。现在很多种金融企业都是以民营资本为主的,我们要支持这一类企业的发展,并积极吸引国外的各类金融机构进驻我国,国有性银行、地方性银行、股份制银行与外资银行共同存在并良好运营,我们就是为了形成这样一种共同健康有序发展的新格局而不断努力的。为了达成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共同发展的目标,对金融服务我们要努力找出创新点,对金融服务水平我们要努力有所提高,对直接融资方面我们要努力拓展更广泛的渠道。积极拓展保险业务,开辟渠道促进保险资金保值增值。(4)放手发展社区和其他服务业。在第三产业中,社区和其他服务业也占很大的比重。社区作为服务业的一种,它的最为基本的目标就是要满足社区居民的要求以及为社区居民提供帮助,这才是建设社区服务业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现在社区的发展目标就是渴望得到政府方面的扶持,并能够呼吁社会大众的参与,以此来促进社区服务的发展体制。只有得到来自社会的广泛的认可,这样才是对继续创办各种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业的鼓励,更多的乡镇社区服务中心被建立起来,这对于养老托幼、家庭教育等服务业具有相当大的好处,通过一步步地努力,逐渐规划进而形成良好的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王志强.小城镇发展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2]崔功豪,王兴平.当代区域规划导论———中国城市化建设丛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3]邓鸿勋,陆百甫.走出二元结构:农民工、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6.

篇4

1.凡产权来源清楚,无产权纠纷,符合有关法律和政策,但证件不全,又无法查找的房产,经调查属实,由申请单位书面具结保证,县级以上(含县级)主管机关证明情况属实,房地产登记机关认可后,可予登记。

2.由于单位合并、分立、撤销等原因,房屋产权归属已经按政策规定作过处理的,按当时的处理结果确认产权,予以登记。产权归属不明的,由县级以上主管机关出具证明,经审查核实,确认无产权纠纷后,由现房屋管理单位登记;产权有纠纷的,由其主管部门裁定;经房地产管理机关认可后,予以登记。

3.对单位之间合建的房屋,按双方建房时的协议或按投资比例双方协商划分产权后予以登记,也可由双方议定产权占有比例,作为共有房产登记。

4.对统建开发小区的商业、服务业、锅炉房、人防,或其它公用房屋,登记确认产权的原则是:(1)各省市已有文件规定的,按文件规定办理;(2)没有文件规定的,由投资建房单位登记;(3)投资建房单位不登记的,由房地产管理机关统一登记。(4)由各级财政部门投资兴建作为地方政府资产的,也由房地产管理机关统一登记。

5.现由房地产管理机关管理的单位统建或购买的房屋,按当时政府的文件规定或单位与房地产管理机关协议议定的有关权属意见办理。

6.过去由地方政府、房地产管理机关调拨给单位免租使用的拨用房产,由当地房地产管理机关登记。其中,如有单位新建、扩建、加建的,凡不属于整幢、整门不能划分产权的,一般应无偿由房地产管理机关登记。如当地政府另有规定者,可按规定办理。

二、宗教房产登记有关产权确认

1.宗教团体的教学、寺院、庵堂、宫观及其他房屋,不论自用、出租(包括由房地产管理部门包(经)租),出借、被占用和按中央、国务院政策规定应退还的均由宗教团体登记。尚未发还产权的暂缓登记。

原外国教会房产,按中央、国务院政策规定解放后已转移为中国教会所有,其产权由宗教团体登记。

2.解放以来,按照中央、国务院有关政策规定,由政府接管、接办的原教会办的学校、医院、慈善事业的房产产权归接管后的单位登记。

3.宗教团体房屋经规划部门批准拆除后重建的房屋,原房已给宗教团体作了补偿的,重建房屋归建房单位。凡未作补偿的暂缓登记。

4.宗教团体的房屋产权证件不全的,由宗教团体书面说明产权情况,由主管机关证明,经调查属实,产权无纠纷的,可由有关宗教团体登记。

5.信徒个人购建的带有家庙性质的小寺庵,主要用于自住和修行,不作为社会宗教活动的,其房屋产权仍属个人所有。

篇5

农业生产方式变革的基础。以为代表的中国农村改革已经进行了30多年,改革到今天,中国农业与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态化、科学化的现代化大生产的要求还相距甚远。通过新型小城镇建设,在吸引农业人口转移的同时,必然带来农村土地管理方式的变革,进而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又一次变革。

二、新型小城镇建设乡镇财政所面临任务

1.基础设施投资

主要用于城镇道路和交通、通讯、内河治理、供水、供气、供电、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绿化、公共场所等设施的投资。基础设施投资关系到新型小城建设的规模和承载能力。

2.公共服务保障

主要用于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支出。这部分支出是乡镇财政支出的核心部分,直接体现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的主要内涵和小城镇建设的质量。

3.扶持产业发展

主要是用于支持产业发展的税式支出、财政贴息、研发补贴、人才引进补贴、服务保障等方面的支出。这项支出既关系到新型小城镇能否做大做强和可持续发展,也是关系到乡镇财政能否处理好财政与经济关系的重要问题。

4.带动“三农”发展

新型小城镇建设必然产生对“三农”的多方面需求,自然带动“三农”的发展,但新型小城镇发展速度超过了“三农”发展的速度,小城镇建设目标也难以实现。为此,乡镇财政在支持乡村道路建设、农村科技推广、农民培训、农业合作组织建设、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生态建设等方面应该发挥重要的作用。

5.财政管理创新

传统的乡镇财政为生产型财政,后又转向吃饭财政,公共财政的作用发挥不足,财政管理不规范,管理手段落后。新型小城镇建设使得乡镇财政收支规模、支出范围、支出项目将发生变化,公共财政的特征更加明显,预算更加规范,管理更加严格,法制化、科学化、信息化管理将成为乡镇财政管理新特点。

三、新型小城镇建设中乡镇财政面临的问题

1.财力紧张

当前乡镇财政困难具有很大的普遍性。具体表现:一是财政的经济基础薄弱,大部分乡镇工业不发达,商业规模较小,税源少且不充裕。二是现行非税收入极其有限,国家规范收费之后,乡镇原有的收费项目所剩无几。三是营业税提高起征点和大部分企业营改增后,现行分税制体制下,乡镇财政收入下降。四是乡镇政府无权发行城镇建设债券。

2.刚性支出

一是保吃饭的压力。乡镇财政供养人员尽管收入不高,但对财政来说仍然是一项刚性的首要支出和沉重压力,养人支出目前仍占乡镇财政支出的70%左右。二是乡镇基础设施落后,维修改造、扩建、配套任务繁重,财政无力承担,拖欠工程款在乡镇是一种普遍现象。三是公共服务支出不断增长,财政处于低水平保障,甚至难以保障。

3.政策缺陷

一是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些年来,国家土地政策的红利基本上被大中城市所独享,土地财政成为城市财政的主要特征。城市建设用地指标基本上是挤占乡镇非农业用地,在国家更加严格控制建设用地的今天,新兴城镇用地也随之纳入严控之中,大量的土地收益将成为历史,土地非税收入在新型小城镇建设中将看不到优势。二是国家对“三农”的支持,仅限于农村的基础设施、农业生产、农民的生活上,而对农业人口转移中所发生的费用并没有纳入显性支出之中,农民享受不到市民化待遇,如低保、失业等支出,增加了农民改变身份的风险,抑制了农业人口的转移。三是农村土地难以实现流转,农民没有改变身份的本钱,城市人口回流农村又受到农村房屋产权转移的限制,城里居民与农村居民消费资金相互融通的渠道没有打开,导致新型城镇建设难以聚集农业人口。三是分级分税财政体制下,乡镇财政很少获得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依据的国家财政转移支付和公共基础设施投资。乡镇财政自身无力解决新型小城镇化建设的财政压力问题。

4.理念僵化

国家实施城镇化战略以来,小城镇建设出现“重口号、轻行动,重外延、轻内涵,重眼前招商、轻整体规划”的现象。小城镇建设中遗留下来环境欠账、生态欠账、公共服务欠账很多。近年来很多人片面认识“公共财政”,财政配置资源的职能没有有效发挥,财政与生产的关系几乎被割裂开来,开辟财源的意识淡薄,财政扶持支柱产业的杠杆作用几乎殆尽。

5.管理粗放

由于乡镇发展落后,长期缺乏优秀的管理人才。人才是事业发展的基础,新型小城镇建设也不例外。尽管近些年,包括乡镇财政部门在内的管理部门吸纳了部分大学生充实到管理队伍,但特别优秀人才少见,长期扎根乡镇的干部不多。在产业中专业技术人员和优秀管理人才更是缺乏。乡镇人才的匮乏,导致各方面管理的粗放,严重影响了新型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质量。

四、新型小城镇建设的财政政策支撑

1.财政部门积极参与新型小城建设规划制定

新型小城镇建设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满足人的需求,适应人的生存,是新型小城镇建设的出发点,也是归宿。目前国务院已出台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但是在国家层面上具体的新型小城镇建设规划还没有出炉,地方层面上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新型小城镇建设具体规划和实施方案也未见头绪。加快新型小城镇建设规划和制定规划内的新型小城镇建设实施方案,是科学建设新型小城镇的前提。首先是确定重点建设的乡镇。对聚集人口潜力大、产业基础好、乡镇财政状况优的乡镇优先建设。特别是交通便利的县城与县城之间,辐射区域广、跨度长、流动人口多的乡镇,更要作为重点发展对象。在制定新型小城镇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中,财政部门必须作为主要部门参与制定。财政部门既要积极保障新型小城镇建设的公共支出,也要使新型小城镇建设控制在财政可承受的范围内。

2.加快创新乡镇财政管理体制

地方各级财政分得的蛋糕有多大,不仅取决于本级全口径的财政收入规模,更取决上级政府如何切割蛋糕。小城镇发展缓慢不仅仅是市场经济下资本选票决定的,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于国家的产业政策、生产要素政策、财政政策等,财政状况制约着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为了从财力上保障新型小城镇公共建设需要,应完善现行财政体制,实施更加有利于新型小城镇建设的中央、省、市、县和乡镇的分税制以及土地收入分成制度,扩大乡镇财政留成比例。必要时,对国家规划建设的非城市周边乡镇的新型小城镇实施分成比例倒置,土地收入全部留用(弥补近些年乡镇土地红利的流失),省级和市级规划的新型小城镇上缴的财政收入全部留用。只有通过让乡镇财政获得更多的可支配财力,才能保障新型小城镇建设的速度和质量。

3.加大对乡镇的转移支付力度

推进新型小城镇建设,必须增加小城镇对农民转移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科学的城镇规划、完善的基础设施、高质量的社会文化生活,增强基本生活设施和精神生活保障,提高农民进城吸引力;另一方面,通过提高养老、就业、医疗、教育等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增强生存和发展的保障,提高农民进城吸引力。为此,对困难乡镇应增加上级财政转移支付。一是在保障社会保险和教育统筹的基础上,提高乡镇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失业补助的标准,实现乡镇居民与城市居民的同等生存和生活待遇,确保社会保障资金按时足额补助到位,坚决消除拖欠、挪用现象。二是增加乡镇的财政专项补贴,特别是公共基础设施、医疗卫生、教育科学、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补助,改善乡镇公共服务落后状况,提高乡镇居民公共服务水平和生活质量,缩小乡镇与城市的差距,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三是绝大多数乡镇缺少具有本地特色、可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国家垄断产业(电信、电力、石油、盐业等)又从乡镇掠走税收和高额垄断利润。在新型小城镇建设过程中,中央、省、市财政应在预算单列新型小城镇建设专项资金,实行专户管理,确保资金专款专用,真正实现城市对乡镇的反哺,使为城市发展建设做出贡献的农业劳动力和农村人口实现本地化的安居乐业,真正解决农民工候鸟式的生活,实现社会的稳定。

4.积极探索新型农业人口转移成本分摊机制

在农业人口向新型小城镇转移过程中,城镇增容必然带来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财政压力,为此探索建立科学的农业人口转移成本分摊机制将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难题,破解这个难题的唯一办法就是解放思想,进行体制机制创新。一是尝试用农民土地流转收入换入城安置费用。二是尝试农民住宅面向城市殷实富户开放流通,实现农民住房财产与城市居民收入的转换。三是农村土地在确保集约化农业生产的前提下面向城市资本开放,吸引更多的非农资金投入农业,既实现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发展维持国家粮油安全,又增加农民收入,实现更多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就地转换身份,或有能力进入新型城镇享受市民待遇。四是增加上级财政投入,对小城镇新安置农业人口实施补贴政策,缓解乡镇财政压力。五是设立农民在小城镇创业扶持政策,包括税收减免政策、财政补助政策、小额贷款贴息政策等等,增加转换农民收入,自力更生承担进入新型小城镇的成本。

5.加大财政对乡镇特色支柱产业的支持力度

在推行多元化投融资方式、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的同时,财政应重点支持文化旅游、商贸物流、资源加工、交通运输等体现乡镇特色资源、区位优势的产业发展,通过规划引导,市场运作,利用财政的税收政策、贴息政策、国家参股政策、补贴政策等,充分发挥财政杠杆作用。要重点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小城镇公用设施投资运营,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发挥引致投资的作用,引导更多的私人资本投资于新型小城镇,加快新型小城镇建设步伐,为新型小城镇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经济基础。

6.实施乡镇人才引进的财政支持政策

篇6

【关键词】小城镇建设;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城镇化

1. 加快小城镇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1)当前,随着城市化问题的出现,以及大中城市承载力日趋饱和,加快小城镇建设,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为农民工转化为市民提供更多的机会,从而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己成为我们的必然选择。同时,结合当地情况,走一条特色小城镇建设的道路,也是符合我国国情的重大战略选择。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指出:提高城镇化水平,转移农村人口,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和持久的动力,是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措施。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推进城镇化条件已渐成熟,要不失时机地实施城镇化战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完整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被放在了“五个统筹”的首要位置,成为科学发展观的集中体现。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既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也是解决城市化问题,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发展小城镇走中国式的城市化道路的必然要求。

(2)因此,我们要抓住当前城镇化建设的大好时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推进小城镇建设,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充分利用小镇发展的优势和潜力,解决小城镇建设的不足,结合各地情况,打造出一批具有较强服务能力和辐射能力的特色小城镇,从而将我国的城镇化纳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2. 加快小城镇建设的优势和潜力

小城镇作为覆盖农村区域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在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启动农村市场方面发挥着示范和辐射作用。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就要利用小城镇发展的优势和潜力,形成城乡互补的新机制。与大中城市相比,小城镇具有特殊的功能和作用:

(1)加快小城镇建设能够吸聚大量农村人口,有助于把实现农民工向市民的转化,对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发挥的重要作用。小城镇与农村相比,小城镇虽然处于城市体系的末端,但仍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保障制度等方面具有大的比较优势,是提供农村公共服务的有力保障。与大中城市相比,小城镇又具有面向农村、量大面广、转移成本低等特点,能较好地解决农村人口和劳动力转移的适应性问题。因此小城镇是开辟农村城市化的新路,它是沟通城乡的桥梁和纽带,是实现大量农村人口城市化的主要途径。

(2)加快小城镇建设,推动城乡经济交流发展,有助于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小城镇是沟通城乡的桥梁和纽带,是城郊型经济的平台。首先,小城镇是城乡商品市场交流的平台。当前,随着城乡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城市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增大,而农村对工业品需求量亦增大,小城镇成为城乡互通有无、优势互补的平台。其次,小城镇是城乡人才流动的平台,当前我国人力资源的结构性问题突出,小城镇可以发挥在城乡人力资源的双向流动中的纽带作用,引导城乡人才有序合理流动。再次,小城镇是城乡信息交流和共享的平台,信息匮乏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这必然影响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节奏和农产品的销售,小城镇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是促进城乡信息交流的最好平台。

(3)加快小城镇建设有助于是促进农民观念转变,推进农村现代化。小城镇作为连接城乡、工农的纽带,将大中城市的先进文化理念、生活方式等通过各种渠道传播到小城镇,再由小城镇发散传递到周边农村,为农民现代化提供了现实条件和可能。加快小城镇建设不仅可为进入小城镇的农民知识化提供各种方便条件,也对农民向市民转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将促使农民思想观念、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的改变,实现人的现代化。

3. 当前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国小城镇建设迅猛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小城镇的建设和管理也存在着十分突出的问题,集中体现在:

(1)小城镇规模偏小,辐射能力较差,集聚功能难以发挥。小城镇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定人口的聚集体,其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相辅相成。因此,小城镇规模不够大,人口的数量少,就会造成小城镇发展空间和辐射区域狭小,对资源的利用能力小,导致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成本过高,小城镇基础设施不健全,不能满足小城镇居民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制约了小城镇的建设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小城镇功能的发挥就会受到极大影响。

(2)小城镇建设整体规划不强,布局不合理,特色不够鲜明。小城镇作为一定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必须用成熟的思想指导其建设,以保证小城镇的健康、有序的发展,但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小城镇建设缺乏总体规划,缺乏正确的指导和科学的管理,并且受资金、人才及观念等方面的限制,目前小城镇建设发展规划普遍存在起点不高、定位不准观念不新等问题。同时,在城镇规划中,往往忽视对自身历史渊源、文化背景、风土人情等个性特质的把握,使小城镇建设缺乏特色。

(3)小城镇发展建设资金短缺,投入严重不足,使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功能较为单一。对投资缺乏吸引力资金不足是全国小城镇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制约小城镇建设和阻碍小城镇发展的主要因素。尽管小城镇的投融资体制目前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但政府仍然是最重要的投资者,特别是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大、收益小、问题多,市场化运作难度大,社会资本参与小城镇建设管理的机制尚未形成。加之,地方财政配套财力不足,小城镇普遍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功能不健全的现象。

(4)小城镇建设权责不明,管理混乱,改革滞后。由于小城镇存在多头管理的现象,不能形成集中统一领导,政策资源和资金项目比较分散,不能集中投向重点小城镇,未能形成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合力,城镇建设管理中存在盲目性、随意性。同时,由于主管部门间职权交叉,责任不明,加之改革滞后,对小城镇的建设管理有时放任自流,在管理上执法力度不够,违规建设、未批先建、乱搭乱建等现象突出。

4. 加强小城镇建设与管理的对策

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兼顾,把小城镇建设纳入经济发展的总体布局中,运用市场机制多元化融资,紧抓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政策配套,增强小城镇辐射带动作用。以制度创新推进小城镇建设,努力提高小城镇管理水平。切实做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全面推进特色小城镇建设协调发展。

(1)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作为基本前提,全面推进特色小城镇建设。小城镇规划要按照合理布局、科学规划、规模适度、注重实效的要求,体现高起点、可持续,从而使城镇健康有序地发展。在完善城镇发展规划中,必须突出科学性,要按照小城镇建设的发展规律办事,根据其区位优势、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依据历史文化特色布局,在布局上确定好小城镇的性质、功能和基础设施规模,注重实效,真正走一条以市兴镇、产业立镇之路,形成自己的独特优势的发展道路。小城镇建设规划必须面向“三农”问题,坚持把“农村工业化、农村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作为发展目标。形成了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工农联动、城乡互动的新机制,增强城镇对农村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2)运用市场机制多元化融资,加大小城镇建设力度。小城镇建设要通过市场经济的运作方法,创新小城镇建设资金筹集的渠道和机制,摆脱对财政的依赖思想,使小城镇建设从过去主要依靠政府投入,转变为向社会向市场要投入的机制,运用城市经营理念,盘活城市公共资产,走资本运营的路子,逐步朝着国家投入为辅,社会投入为主,企业和个人积极参与的形式过渡。完善小城镇地财政管理体制,从制度上保证小城镇建设的稳定的资金来源。在城镇土地转化和升值、房地产增值中筹集建设资金,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城镇公用事业、企业的公司制改革,大力吸纳社会各方面资金用于小城镇建设,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培育资本市场。同时,积极争取上级支持,给予资金和政策的倾斜与扶持,努力为小城镇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3)抓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政策配套,集聚农村人口,增强小城镇辐射带动作用。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现代化是城镇化的关键之一,要充分考虑小城镇对周边农村的辐射带动功能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载体功能,增强人口凝聚性,使农村人口有效地向小城镇集中,积极探索农民安居、就业、失地补偿、社会保障的有效办法和途径。推进小城镇基础设施向周边乡村延伸,实现城镇化。同时,紧抓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设施,促进公共服务向农村拓展,重点解决水、电、路和生活垃圾处理等问题,切实改善城镇人居环境。

(4)以制度创新推进小城镇建设,努力提高小城镇管理水平。要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的原则。因此,抓好小城镇建设的同时,必须提高小城镇的管理水平。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建制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村庄、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同时,进行体制创新,深化小城镇综合配套改革。首先,要全面落实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完善配套政策措施,确保城乡居民享有同等待遇,积极为城乡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创造有力条件,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其次,要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城镇建设和发展的决策管理水平。将政府工作的重心转移到搞好城乡社区服务上来,要不断加强村镇建设管理方面的执法力度,实现建设管理规范化,创造有序、文明的农村环境,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1]贾玉洁关于小城镇建设的思考[期刊论文]-改革与开放2011(4).

[2]许经勇我国城镇化体系中的小城镇建设问题[期刊论文]-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2(1).

篇7

一、关于**等镇建设与发展的基本经验

**等五个试点镇大多都为老建制镇。而且均为九十年代初期开始先后被确立为省乃至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镇的。近十年来,它们抢抓机遇,乘势快上、强化改革、加速发展。客观上已成为所在县、市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扭带和桥梁,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第二、三产业发展,缩小了城乡、工农差别。镇域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健康快速发展,城镇整体功能明显增强,城镇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前不久召开的全省小城镇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上,这五个镇均被省政府命名为“小城镇改革与发展先进单位”。

1、科学论证,合理规划,制定城镇建设发展目标。

为使小城镇建设健康有序进行,上述五镇根据《**省小城镇“十五”总体规划》,结合各自实际,都调整、制定了自己发展规划,为本镇长远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镇投资50万元,聘请清华大学建筑设计专家来镇实地考察,研究制定规划,确定了高起点、高标准,按照县城规模10万人口,设计了50年不落后的明城镇建设总体规划。科学地提出了城镇建设发展方略,即:“改造旧区、开发新区、全面推进、共同发展”。明确了近、远期城镇建设发展目标。**镇投资10万元,对本镇的原来规划进行了科学、合理地调整,与此同时,按照环境园林化、街道柏油化、住宅楼房化、管理城市化的“四化”标准,建设小城镇。在执行规划上,始终坚持“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个法”的原则,坚持城乡一体化,统筹安排、协调发展,坚持做到宁可不建,也不乱建。各镇在实施小城镇规划中,都能够严格执法,对无视总体规划,挤占红线、标准较低、不分功能和私建、乱建,都强行制止、严格处罚,有力地维护了规划的法律性和严肃性。

2、不折不扣地落实上级赋予小城镇建设的各项优惠政策,不断增强镇政府管理城镇功能。

从1995年开始,省委、省政府先后制定下发了《鼓励和扶持“十强镇”综合改革试点若干政策》、《关于加快省“十强镇”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政策》、《关于进一步推进小城镇改革与发展意见》。应该说,这些政策为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创造了一定条件。上述五个镇所在县(市)党委、政府不失契机,不折不扣地落实了这些政策。具体说向镇里下放了五项权力:一是下放了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权。县(市)党委、政府明确规定,小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由镇委、镇政府负责实施,除建筑工程参加县(市)建设部门组织的公开招、投标外,其它各项工作均由镇政府直接管理;二是下放了财税管理权。各镇财政都自设金库,与县(市)财政之间严格实行分税制,超收分成,赤字不补,充分调动了镇政府当家理财的积极性;三是下放了建设项目立项审批权。凡在镇域内建设的项目,镇政府与县(市)政府享有同等的立项审批权,凡是县(市)政府能够立项审批的项目,一律下放给镇政府立项审批;四是下放了机构设置和人事管理权。镇委、镇政府内部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完全由镇委、镇政府根据需要研究决定,只需报县(市)有关部门备案;五是下放企业、事业单位管理权。凡是县(市)企业、事业单位在镇境内的,能下放给镇里,下放后对小城镇发展有利的,一律下放给镇里。除公安、工商、税务、金融等部门外,其它行业驻镇企、事业单位全部放给镇里。既扩大了镇委、镇政府的权力,又明确了镇与县(市)之间的利益关系,镇委、镇政府可以放开手脚大胆工作。借助这些政策的落实,各镇采取得力措施,全面实施了财税、户籍、城建、土地、教育、卫生等项综合改革,推动了小城镇建设健康有序向前发展。

3、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城镇整体功能增强。

在小城镇建设实践中,各镇始终都坚持把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镇整体功能作为首要任务,常抓不懈,重点围绕与老百姓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舍得投入,建成或改造了一大批道路、桥梁、供水和排水、市场等设施项目,增加了镇区绿化面积,城镇面貌发生明显变化。昔日萧条、破烂景象正在被繁荣、整洁、规划有致的形象所代替。***镇按着城镇总体规划,投资2,500万元,新建一条长3000米,宽40米,双向三排车道的吉港大街。建设了环城外环路及主要街巷路,完善了路上、路下基础设施。投资5000万元建立、完善了农贸、轻工、牲畜、建材、煤炭、车辆等七个专业市场。其中,肉牛市场已成为东北最大肉牛交易市场。城镇基础建设的完善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兴起,建筑、运输、建材、饮食、服务等行业解决了大批劳动力就业问题。同时,在提高农民素质、改善生活质量、扩大内需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4、发展支柱产业,壮大镇域经济。

各镇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断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它们从本镇实际出发,充分挖掘自身资源,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培育和发展支柱产业,并初步形成规模。***镇坚持“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的发展方向,立足资源,突出特色,积极培育了养牛、造酒等六大支柱产业,走出了一条“工业推动农业,城镇推动农村”的发展之路。**镇充分利用本镇资源,发展重工业,先后引资10亿元,新建了**水泥公司,两个企业已成为**镇支柱产业,推动了全镇经济健康发展。**镇投资5000万元,新建一处畜牧养殖厂,该厂投产后,效益相当可观。**镇2002年实现社会生产总值33.4亿元,国内生产总值9.55亿元,全口径财税收入4,180万元,农村人均收入3914元,成为全省小城镇发展的排头兵。

5、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

在考察中,我们深深地感到这五个试点镇还有一共同点就在实施农村城市化过程中,他们既注重城镇建设、发展经济,又十分注重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做到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从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入手开展工作,用城市标准规范人们的行为。与此同时,各镇加大了对教育、科技、文化和卫生等方面的投入。“普九”义务教育工作全部达标,小学入学率达100%,中、小学巩固率达98%以上。镇卫生院达一类标准,普遍开通有线电视,计划生育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均取得较好成绩。各镇内基本上形成了事业兴、人气旺、商气浓、二个文明协调发展的良好氛围,为促进小城镇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关于我市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存在的的主要问题

就我市的小城镇建设而言,应该说,经十多年的实践,有了长足发展,取得一定成绩。各镇分别成为国家、省、通化市的综合改革试点镇,各方面指标和工作均居全市乡镇(街)之首。客观上已成为***市西、东、南部区域经济中心。但严格地讲,按综合改革试点镇要求,和上述试点镇比,我们的小城镇建设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试点镇领导有的思想解放程度不够,改革发展意识不强,实施小城镇建设积极性不高,工作存有短期行为;二是上级赋予试点镇各项优惠政策落实的不到位。如试点镇应享有部分县级经济审批权始终没有完全到位,致使工作出现严重两层皮现象。城建项目管理、审批等权限还没有放下来。驻镇企、事业单位管理权限不明确,今天放权,明天上划,随意性大,镇级管理权限不稳定;三是投资体制不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匮乏,严重制约发展;四是管理人才短缺,政府及所属部门管理人员思维方式滞后于形势的发展,缺乏现代思维意识和现代管理城镇能力;五是缺乏科学规划。据了解,只有***搞了简单的建设发展规划,其深度和水平远远不够,***镇还没有一个成型的建设发展规划,小城镇建设无所遵循;六是土地管理、户籍管理等项制度尚需改革等等。这些问题涉及到方方面面,既包括了经济基础的微观改造,又关系到上层建筑的全面改革。因此,我们一定要按上级的有关要求,借鉴兄弟试点镇经验,搞好小城镇建设,防止出现“新城镇、旧体制现象”。强化改革,积极探索,重点突破,全面推进。

三、关于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建议

加快小城镇建设与发展,是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解决“三农问题,改变城乡两元经济结构和加速城镇化的重要途径。***作为一个县级城市,加快小城镇建设与发展更具有特别重要意义。根据我们工作存在的差距,参照兄弟试点镇经验,建议在今后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实践中,坚持做到”六抓”。

一是抓思想。就是说,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充分认识加快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重大意义,从而增强各级领导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实施小城镇综合改革是认真贯彻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提出的,十多年的实践证明,是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成功之路,是深化农村改革,解决农村深层次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其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难度大。因此,各级领导,特别是市镇两级主要领导一定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切实把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工作纳入重要日程,以此统领农村工作全局。

二是抓领导。根据兄弟试点镇的成功经验,试点成功的一个重要保证,就是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因此,我们要切实加强对小城镇建设工作的领导。主要领导应给予足够重视,亲自抓负总责。要把此项工作摆上位置、抓在手上。试点镇的事不仅仅是镇里的事,也是市里的事。因此,市、镇两级主要领导要自觉把小城镇建设当作重中之重,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三是抓重点。目前看,各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积极性空前高涨。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的工作一定要有针对性,要突出重点。总的原则应是抓好国家级试点镇带动省“十强镇”和**市试点镇,指导一般镇的综合改革工作。实行重点突破,梯式推进的工作模式,力争把全市的小城镇建设和发展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四是抓落实。就是要进一步落实国家、省关于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优惠政策。特别是(吉发[1995]22号)、(吉政办发[1997]1号、(吉办发[1999]36号)、(吉发[2000]7号)等文件精神,要不折不扣地给予落实,使试点镇真正做到有权有责、权责挂钩。市直相关部门应着眼大局,彻底解决政策不到位问题,理顺市镇之间关系,增强镇政府管理城镇功能。具体说,市委、市政府应给试点镇下放如下权力:(1)建设项目立项审批权;(2)凡镇内市属企、事业单位管理权(垂直管理部门除外);(3)城镇规划建设工作管理权。包括建设项目审批、工程监理,独立执法等权限。

五是抓考核。为确保小城镇建设与发展顺利进行,建议市委、市政府对“试点镇”实行主要领导负责制度,部门联系制度,工作汇报制度,建立动态监测管理系统,引入竞争机制,将试点镇综合改革,城镇建设,经济发展总目标,年度任务,阶段性成果纳入到小城镇建设考核内容,强化考核标准,实行目标管理。

篇8

一、关于等镇建设与发展的基本经验

等五个试点镇大多都为老建制镇。而且均为九十年代初期开始先后被确立为省乃至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镇的。近十年来,它们抢抓机遇,乘势快上、强化改革、加速发展。客观上已成为所在县、市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扭带和桥梁,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第二、三产业发展,缩小了城乡、工农差别。镇域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健康快速发展,城镇整体功能明显增强,城镇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前不久召开的全省小城镇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上,这五个镇均被省政府命名为“小城镇改革与发展先进单位”。

1、科学论证,合理规划,制定城镇建设发展目标。

为使小城镇建设健康有序进行,上述五镇根据《省小城镇“十五”总体规划》,结合各自实际,都调整、制定了自己发展规划,为本镇长远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镇投资50万元,聘请清华大学建筑设计专家来镇实地考察,研究制定规划,确定了高起点、高标准,按照县城规模10万人口,设计了50年不落后的明城镇建设总体规划。科学地提出了城镇建设发展方略,即:“改造旧区、开发新区、全面推进、共同发展”。明确了近、远期城镇建设发展目标。镇投资10万元,对本镇的原来规划进行了科学、合理地调整,与此同时,按照环境园林化、街道柏油化、住宅楼房化、管理城市化的“四化”标准,建设小城镇。在执行规划上,始终坚持“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个法”的原则,坚持城乡一体化,统筹安排、协调发展,坚持做到宁可不建,也不乱建。各镇在实施小城镇规划中,都能够严格执法,对无视总体规划,挤占红线、标准较低、不分功能和私建、乱建,都强行制止、严格处罚,有力地维护了规划的法律性和严肃性。

2、不折不扣地落实上级赋予小城镇建设的各项优惠政策,不断增强镇政府管理城镇功能。

从1995年开始,省委、省政府先后制定下发了《鼓励和扶持“十强镇”综合改革试点若干政策》、《关于加快省“十强镇”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政策》、《关于进一步推进小城镇改革与发展意见》。应该说,这些政策为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创造了一定条件。上述五个镇所在县(市)党委、政府不失契机,不折不扣地落实了这些政策。具体说向镇里下放了五项权力:

一是下放了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权。县(市)党委、政府明确规定,小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由镇委、镇政府负责实施,除建筑工程参加县(市)建设部门组织的公开招、投标外,其它各项工作均由镇政府直接管理;

二是下放了财税管理权。各镇财政都自设金库,与县(市)财政之间严格实行分税制,超收分成,赤字不补,充分调动了镇政府当家理财的积极性;

三是下放了建设项目立项审批权。凡在镇域内建设的项目,镇政府与县(市)政府享有同等的立项审批权,凡是县(市)政府能够立项审批的项目,一律下放给镇政府立项审批;

四是下放了机构设置和人事管理权。镇委、镇政府内部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完全由镇委、镇政府根据需要研究决定,只需报县(市)有关部门备案;

五是下放企业、事业单位管理权。凡是县(市)企业、事业单位在镇境内的,能下放给镇里,下放后对小城镇发展有利的,一律下放给镇里。除公安、工商、税务、金融等部门外,其它行业驻镇企、事业单位全部放给镇里。既扩大了镇委、镇政府的权力,又明确了镇与县(市)之间的利益关系,镇委、镇政府可以放开手脚大胆工作。借助这些政策的落实,各镇采取得力措施,全面实施了财税、户籍、城建、土地、教育、卫生等项综合改革,推动了小城镇建设健康有序向前发展。

3、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城镇整体功能增强。

在小城镇建设实践中,各镇始终都坚持把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镇整体功能作为首要任务,常抓不懈,重点围绕与老百姓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舍得投入,建成或改造了一大批道路、桥梁、供水和排水、市场等设施项目,增加了镇区绿化面积,城镇面貌发生明显变化。昔日萧条、破烂景象正在被繁荣、整洁、规划有致的形象所代替。镇按着城镇总体规划,投资2,500万元,新建一条长3000米,宽40米,双向三排车道的吉港大街。建设了环城外环路及主要街巷路,完善了路上、路下基础设施。投资5000万元建立、完善了农贸、轻工、牲畜、建材、煤炭、车辆等七个专业市场。其中,肉牛市场已成为东北最大肉牛交易市场。城镇基础建设的完善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兴起,建筑、运输、建材、饮食、服务等行业解决了大批劳动力就业问题。同时,在提高农民素质、改善生活质量、扩大内需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4、发展支柱产业,壮大镇域经济。

各镇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断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它们从本镇实际出发,充分挖掘自身资源,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培育和发展支柱产业,并初步形成规模。镇坚持“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的发展方向,立足资源,突出特色,积极培育了养牛、造酒等六大支柱产业,走出了一条“工业推动农业,城镇推动农村”的发展之路。镇充分利用本镇资源,发展重工业,先后引资10亿元,新建了水泥公司,两个企业已成为镇支柱产业,推动了全镇经济健康发展。镇投资5000万元,新建一处畜牧养殖厂,该厂投产后,效益相当可观。镇2002年实现社会生产总值33.4亿元,国内生产总值9.55亿元,全口径财税收入4,180万元,农村人均收入3914元,成为全省小城镇发展的排头兵。

5、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

在考察中,我们深深地感到这五个试点镇还有一共同点就在实施农村城市化过程中,他们既注重城镇建设、发展经济,又十分注重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做到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从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入手开展工作,用城市标准规范人们的行为。与此同时,各镇加大了对教育、科技、文化和卫生等方面的投入。“普九”义务教育工作全部达标,小学入学率达100%,中、小学巩固率达98%以上。镇卫生院达一类标准,普遍开通有线电视,计划生育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均取得较好成绩。各镇内基本上形成了事业兴、人气旺、商气浓、二个文明协调发展的良好氛围,为促进小城镇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关于我市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存在的的主要问题,就我市的小城镇建设而言,应该说,经十多年的实践,有了长足发展,取得一定成绩。各镇分别成为国家、省、通化市的综合改革试点镇,各方面指标和工作均居全市乡镇(街)之首。客观上已成为市西、东、南部区域经济中心。但严格地讲,按综合改革试点镇要求,和上述试点镇比,我们的小城镇建设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试点镇领导有的思想解放程度不够,改革发展意识不强,实施小城镇建设积极性不高,工作存有短期行为;

二是上级赋予试点镇各项优惠政策落实的不到位。如试点镇应享有部分县级经济审批权始终没有完全到位,致使工作出现严重两层皮现象。城建项目管理、审批等权限还没有放下来。驻镇企、事业单位管理权限不明确,今天放权,明天上划,随意性大,镇级管理权限不稳定;

三是投资体制不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匮乏,严重制约发展;

四是管理人才短缺,政府及所属部门管理人员思维方式滞后于形势的发展,缺乏现代思维意识和现代管理城镇能力;

五是缺乏科学规划。据了解,只有搞了简单的建设发展规划,其深度和水平远远不够,镇还没有一个成型的建设发展规划,小城镇建设无所遵循;

六是土地管理、户籍管理等项制度尚需改革等等。这些问题涉及到方方面面,既包括了经济基础的微观改造,又关系到上层建筑的全面改革。因此,我们一定要按上级的有关要求,借鉴兄弟试点镇经验,搞好小城镇建设,防止出现“新城镇、旧体制现象”。强化改革,积极探索,重点突破,全面推进。

三、关于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建议

加快小城镇建设与发展,是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解决“三农问题,改变城乡两元经济结构和加速城镇化的重要途径。作为一个县级城市,加快小城镇建设与发展更具有特别重要意义。根据我们工作存在的差距,参照兄弟试点镇经验,建议在今后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实践中,坚持做到”六抓”。

一是抓思想。就是说,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充分认识加快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重大意义,从而增强各级领导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实施小城镇综合改革是认真贯彻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提出的,十多年的实践证明,是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成功之路,是深化农村改革,解决农村深层次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其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难度大。因此,各级领导,特别是市镇两级主要领导一定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切实把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工作纳入重要日程,以此统领农村工作全局。

二是抓领导。根据兄弟试点镇的成功经验,试点成功的一个重要保证,就是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因此,我们要切实加强对小城镇建设工作的领导。主要领导应给予足够重视,亲自抓负总责。要把此项工作摆上位置、抓在手上。试点镇的事不仅仅是镇里的事,也是市里的事。因此,市、镇两级主要领导要自觉把小城镇建设当作重中之重,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三是抓重点。目前看,各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积极性空前高涨。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的工作一定要有针对性,要突出重点。总的原则应是抓好国家级试点镇带动省“十强镇”和市试点镇,指导一般镇的综合改革工作。实行重点突破,梯式推进的工作模式,力争把全市的小城镇建设和发展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四是抓落实。就是要进一步落实国家、省关于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优惠政策。特别是(吉发[1995]22号)、(吉政办发[1997]1号、(吉办发[1999]36号)、(吉发[2000]7号)等文件精神,要不折不扣地给予落实,使试点镇真正做到有权有责、权责挂钩。市直相关部门应着眼大局,彻底解决政策不到位问题,理顺市镇之间关系,增强镇政府管理城镇功能。具体说,市委、市政府应给试点镇下放如下权力:

(1)建设项目立项审批权;

(2)凡镇内市属企、事业单位管理权(垂直管理部门除外);

(3)城镇规划建设工作管理权。包括建设项目审批、工程监理,独立执法等权限。

五是抓考核。为确保小城镇建设与发展顺利进行,建议市委、市政府对“试点镇”实行主要领导负责制度,部门联系制度,工作汇报制度,建立动态监测管理系统,引入竞争机制,将试点镇综合改革,城镇建设,经济发展总目标,年度任务,阶段性成果纳入到小城镇建设考核内容,强化考核标准,实行目标管理。

篇9

关键词:绿色城镇建设;对策;杭州

早在2013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十二五”绿色建筑和绿色生态城区发展规划》就提出,“十二五”时期要将绿色化的理念贯穿于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建设进程中,充分体现新兴城镇的后发展优势,建设绿色生态城区,实施适应当地发展要求的环境友好型、生态文明型城镇的建设路径。近年来,杭州市十分重视绿色城镇建设,对绿色城镇建设进行了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

一、杭州市绿色城镇建设的主要特点

1. 依靠中心镇来推进杭州的绿色城镇发展。2010年8月,杭州市了《以新型城市化为主导进一步加强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的实施意见》,要求以新型城市化为导向,来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杭州市区、县(市)城和中心镇,发扬“强城带乡、强工补农”的引领与示范作用,大力发展和培育中心镇及小城市。把建设中心镇作为推动新型城市化的坚实基础,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的各项战略节点,形成产业集聚以及集约发展的良好平台,成为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载体。2014年1月,杭州市委书记龚正在杭州市委地十一届六次全会中指出,要着力实现城乡一体化均衡发展的格局。在发展的过程重要坚持以人为本、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的原则,借鉴杭州市新一轮的城市总规修订版,来建设城乡一体、乡村疏朗、城市紧凑、功能配套齐全的网络式、组团式、智能型城镇体系。到2015年,逐步增强中心镇的集聚功能,扎实推进各中心镇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中心镇的特色日渐凸显。同时,城镇的各项功也得到进一步拓展和提升,绝大部分中心镇应建设成为有着强大辐射和集聚功能的区域经济中心,成为了杭州进行绿色城镇建设的重要基础。

2. 提升垃圾处理水平来助推绿色城镇发展。在城镇垃圾无公害化方面,杭州市政府在2009年提出了“焚烧为主、填埋为辅;直运为主、中转为辅;分散为主、集中为辅”的城市垃圾处理原则,在杭州主城区范围内提倡垃圾清洁直运,创建垃圾“集疏运一体化”的格局。同年,在进行一系列试点运营之后,在全市推行实施了清洁直运,打造具有引领与示范效应的城市垃圾处置方式。2010年9月起,杭州市主城区全面实施垃圾清洁直运,并完成20座中转站提升改造,将此打造成民办实事项目。在污泥无公害化处理方面,全市主要在主城区、萧山区和富阳区建成焚烧发电、脱水发干、建材利用等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设施。城镇生活垃圾和污泥处理水平的显著提升,成为了杭州进行绿色城镇建设有利保障。

3. 通过美丽乡村和魅力城镇促进绿色城镇建设。通过引导推动中心镇依托特色产业、自然山水和历史人文资源营造发展特色,涌现出余杭塘栖为代表的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大都市组团中心镇、以桐庐分水为代表的特色产业集聚型中心镇和以淳安姜家为代表的休闲旅游(现代农业)型中心镇等一批地方特色突出、田园城镇风貌独特、生态环境功能健全、江南风情鲜明的富有魅力的美丽城镇。2013年10月,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在桐庐江南镇召开,以桐庐为代表的人居环境改善经验获首肯,成为全国瞩目样板。

4. 改善自然生态环境来打造人文历史村镇。浙江省“五水共治”项目启动以来,使得杭州市辖区各村镇的水污染防护及治理有了飞跃性的改善。杭州市新增并打造了康桥新开河、西环河等5条生态示范河道,并计划在2015年年底前,杭州将全部消除市内所有黑臭河道。同时,还加快推进城镇集中供水覆盖农村实践工作,督促推进流域水环境政治工作。杭州因水得名,继2011年6月,西湖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之后,2014年6月,中国大运河又被列为杭州第二个世界文化遗产。杭州市目前有2处世界文化遗产,3处国家级5A景区,2处省级风景名胜区,风景名胜旅游资源充足,形成了世界遗产和国家级、省级、市县级风景名胜资源保护体系。再这样的背景下,使得运河周边的中心城镇,比如塘栖镇以“繁荣运河水乡文化,复兴塘栖千年古镇”为重点发展目标,计划在“十二五”期间,与时俱进、把握住运河申遗成功的历史机遇,以”绿色城镇建设”为契机,以“杭州威尼斯”为文化背景,以塘栖的水城项目为突破口,把塘栖镇建设成以休闲、旅游、人居为特点的千年水乡古镇。

二、杭州市绿色城镇发展面临的问题

当前,杭州市绿色城镇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总体来看有以下几方面:

1. 城镇规划不全面。缺乏规划和有力引导,城镇化建设存在着布局不尽合理、部分地区发展无序化、定位不清晰等问题。许多小城镇尚未进行科学规划,已经具有建设规划的,也存在规划不全面,与生态发展、绿色发展存在一定的差距。

2. 配套政策不到位。当前看来,政府对小城镇建设、特别是中心城镇建设的相关扶持政策力度还稍显欠缺,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小城镇发展,在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许多小城镇依然处于“不农不城”的尴尬境地。在社会管理和行政执法方面,行政执法和行政管理人员缺编严重,行政审批自主度和权限依然不够。同时,资源的配置要素亟需调整,比如不完善的土地资源供求机制,严重制约着小城镇的发展;像是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用于发展民生的社会优质资源,过于集中在城区,小城镇居民难以公平的享受这些优质的社会资源。

3. 用能方式需升级。大部分小城镇均具有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的资源禀赋,经济社会发展也呼唤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推广和应用,但是,区域内用能转型升级的引导、规范的政策不到位,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相关政策和技术标准需完善,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应用和发展需加强等原因,导致了一些城镇在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高耗能的现象。

4. 建筑节能需推进。建筑节能和发展绿色建筑是小城镇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虽然,国家也在大力推进节能建筑和绿色建筑。但是,城镇建成区既有建筑面积中,节能建筑、绿色建筑的建筑面积(包括居住建筑、公共建筑)的比例偏少,建筑能耗、用能尚需改善,新建建筑执行国家节能标准、既有建筑实施节能改造的进度还需加强,区域内建筑节能相关政策和技术标准也有待完善。

5. 商贸流通需加强。据初步统计,杭州市一些小城镇建设中还存在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第三产业增加值偏低,城镇商贸流通设施、集贸市场、批发市场、商品配送建设还不够完善,商贸流通企业发展情况也满足不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杭州市推进绿色城镇建设的对策

1. 撤乡并镇为绿色城镇建设夯实基础。撤乡并镇是城镇化建设的基础,客观上扩大了城镇的规模,实现人口集聚和建设成本的节约。例如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在所属地区的撤乡并镇中,不但没有消失,而且与周围的乡镇进行了合并,由五个乡镇合并而成。合并之后使得乡镇的治理有了新的变化:一是有利于绿色城镇建设的统一规划和设计运行;二是使人口更加集聚,为更大范围地开展绿色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对于交通、水利、电缆、电信等各类管网的建设更有效率,更好地做到合理规划,统一建设,长期使用;第三行政机构大幅减少,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进而节约管理开支。

2. 扩权高配为绿色城镇建设提供动力。在高配的背景下,能够通过委托及授权的方式,市、区(县)两级政府按照“权责一致”、“事财一致”、“需能一致”这三大原则,得以充分放权,像是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的行政级别很高,是县处级。目前,瓶窑镇拥有基本的事权和财权,镇政府的权能得到了增强,尽管政府职能权限稍有不同,但扩权高配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镇级政府独立审批的权限不足、镇级政府财政收入的分配不同、镇级政府土地交易与审批的程序等一系列问题,这些改革极大的促进了小城镇的经济与社会发展。

3. 优惠政策改善绿色城镇发展的环境。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是发展绿色城镇的基石,要进一步推进城镇的产业化。但是如何推进城镇的产业化发展,需要从自身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依靠自身优势来吸引优良资本,实现实体经济发展和壮大。这就需要地方政府在税收、用地、用工等方面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比如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在提供优惠政策方面进行了很好的尝试:市镇财政关系按照超基数分成,基数三年不变,超基数的增量部分60%~70%归镇;在用地审批上得益于提前的规划,杭州市每年专门安排中心镇用地计划指标。同时,瓶窑镇的社会事业项目、基础设施项目和产业项目均以优先纳入杭州市和余杭区的重点建设计划。

4. 专业市场促进产业支撑向纵深发展。在镇域专业市场的形成过程中,应紧紧抓住区战略规划的有利契机,结合自身特色和优势,加快集镇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依托现有的工业经济体系及对周边乡镇的强大辐射功能,带动人口的大量集聚和商贸的繁荣,从而促进金融、商贸、文化、娱乐、体育等第三产业和社会事业的蓬勃发展,把主要产业发展推向纵深。通过引导生产与经营同类及相关行业产品的生产型或商贸型企业向专业产业园区聚集,形成资金流、人才流、商品流、技术流和信息流等要素的扩散和汇聚,在经济上支撑和促进了绿色城镇的发展。

5. 加大城镇功能完善绿色城镇配套。绿色城镇建设的最终目标是服务民生,惠及民生。小城镇在发展城镇产业支撑的同时,要促进自身的内涵建设,并建立科学合理的绿色城镇评价体系,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镇承载能力和社会娱乐活动的多样性。把群众的需求作为绿色城镇化更高质量发展的内驱动力,镇一级的人民政府应继续探索、完善以经济水平、人口质量、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建设等为主要评价标准的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提高绿色城镇建设的内在质量,使得小城镇在镇容镇貌、文化内涵等方面都有较大的改观;大力发展服务业,使得消费拉动效应更加明显,进一步增强对周边乡镇的辐射作用。建立和落实有助于城镇化持续发展的生态评价及补偿机制,合理改造老城、建设新城,加大如供水供电网、污水处理网、生活垃圾处理网、道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镇的服务功能,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产品。

参考文献:

[1]刘锦春.浙江小城镇发展经验对太原市的启示[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2(02).

[2]浙江省发改委,浙江省农办,浙江省建设厅.浙江省中心镇发展规划(2006-2020年)[S].2007.

[3]何新根.杭州中心镇发展要突出特色功能[N].杭州日报,2012-11-12.

[4]于立.中国生态城在困惑中成长[N].中国建设报,2011-3-21.

篇10

关键词:中小城镇;规划;建设;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92]文献标识码:A

1.当前中小城镇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

中小城镇规划建设迅猛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中小城镇的建设和管理也存在着十分突出的问题。

1.1对中小城镇规划重视程度不够,存在短期行为

中小城镇建设整体规划不强,布局不合理,特色不够鲜明。中小城镇作为一定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必须用成熟的思想指导其建设,以保证中小城镇的健康、有序的发展。但长期以来,由于中小城镇建设缺乏总体规划,缺乏正确的指导和科学的管理,并且受人才及观念等方面的限制,目前中小城镇建设发展规划普遍存在起点不高、定位不准、观念不新等问题。

1.2中小城镇发展建设资金短缺,投入严重不足

对投资缺乏吸引力、资金不足是中小城镇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制约中小城镇建设和阻碍中小城镇发展的主要因素。尽管中小城镇的投融资体制目前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但政府仍然是最重要的投资者,特别是中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大、收益小、问题多,市场化运作难度大,社会资本参与中小城镇建设管理的机制尚未形成。加之,地方财政配套财力不足, 中小城镇普遍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功能不健全的现象。

1.3中小城镇人口聚集规模较小, 公共配套设施严重滞后,辐射能力较差,集聚功能难以发挥

中小城镇规模不够大,人口的数量少,就会造成中小城镇发展空间和辐射区域狭小,对资源的利用能力低,导致中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成本过高。中小城镇基础设施不健全,不能满足中小城镇居民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制约了中小城镇的建设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中小城镇功能的发挥就会受到极大影响。城镇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公共配套的建设,因为公共配套设施是投资环境的物质基础,没有完善的基础建设,如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供给,城镇经济就不可能有序发展。

1.4中小城镇建设权责不明,管理混乱,改革滞后

由于中小城镇存在多头管理的现象,不能形成集中统一指导,政策资源和资金项目比较分散,不能集中投向重点中小城镇,未能形成加快中小城镇建设的合力,城镇建设管理中存在盲目性、随意性。

1.5中小城镇建设偏重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忽视增长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某些中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偏重经济建设,却忽视社会各方面的和谐发展,出现了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现象,最终影响了中小城镇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1.6政策落实不力

目前国家、省、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中小城镇发展的优惠政策, 中小城镇发展已具备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但根本问题是落实不够,如资金政策、用地政策、户籍政策普遍落实不到位,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中小城镇的发展。

1.7环境问题也是制约城镇的规划发展的关键要素

当前,我国城镇化面临土地、能源、水资源和环境等诸多挑战,生态环境的破坏制约着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坚持走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势在必行。

2.国外中小城镇建设和管理的经验借鉴

2.1美国的中小城镇建设和管理经验

(1)重视规划的作用

根据建设需要编制详规,美国中小城镇规划有四条基本原则:一是尽可能满足人的生活需要;二是充分尊重和发扬当地的生活传统;三是最大限度地绿化和美化环境;四是塑造城镇不同的特点和培育有个性的新型城镇。

(2)重视基础设施建设

美国中小城镇建设资金由联邦政府、地方政府和开发商共同承担,联邦政府负责投资建设连接城镇间的高速公路,中小城镇的供水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等是由州和地方政府负责筹资建设,开发商负责中小城镇内社区内的水电、通讯等生活配套设施的建设资金的筹集。

(3)重视环境建设

在美国,环境建设是城镇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给中小城镇提供了一个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

(4)重视城镇特色

追求个性,重视城镇特色是美国城镇建设的特点之一,无论走到哪里,都能看到不同面貌和特色的中小城镇,那种千城一面、万镇雷同的现象是见不到的。

(5)重视建设管理

所谓“三分建设,七分管理”,一个好的城镇更需要好的管理。美国的城市建设管理经验主要有两点:首先是拥有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其次是依法办事,违法必究的管理作风。

2.2德国的村镇建设经验

(1)政府高度重视村镇改造和建设

政府颁布了一系列保护农业用地、保护农产品价格的法规,加强管理机构、管理队伍的建设,完善村镇建设的投资机制,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形成了比较均衡的城镇结构体系。

(2)优先考虑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的建设

为改造村镇的居住环境,提高村镇居民生活的舒适度,政府十分注重基础设施、社会服务社会设施的建设和各种公益事业的健全完善,且这些建设资金大部分来源于国家补贴和乡镇的税收。

(3)注重单体设计与整体景观协调

靠村镇改造规划和单体设计的调控与引导作用,德国的村镇建设是与建筑设计一同寻求特色,在突出特色中满足规划的统一要求。

3.加强小城镇建设与管理的对策

3.1公共配套的完善和环境的治理

中小城镇的改革应以增强人口聚集能力和经济发展活力为重点。首先,应通过科学规划、制度供给和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不断优化地方政府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引导作用,特别是户籍制度、土地制度、财税金融制度和行政管理体制机制等改革措施要及时、有序推进,为人口自由流动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优化中小城镇在就业、住房、教育、医疗、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公共产品供给,鼓励中小城镇将农业转移人口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和就业培训体系。其次,新型城镇化的本质特征是资源要素的集聚和优化配置。中小城镇的建设应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在土地供给、融资和环保等方面深化市场改革,形成良性的激励约束机制。此外,还应加强治理创新,优化地区之间、部门之间和基层社区的治理机制,鼓励公私协作,并创造条件让城乡居民参与城镇化过程的讨论和决策,最终形成“包容性增长”的良治格局。

3.2实施基于城市群的中小城镇规划

区域范围内的中小城镇应尽可能构建功能互补、分工合理的内在联系,空间上形成城市网络体系,产业上形成城市价值体系。国家和省域都应积极研讨突破行政区划的城市群发展规划。在城市群规划的体系中,无论是中心城市、枢纽城市还是节点城市,形成城市体系可以更好地实现自身使命和价值。中小城镇自身更要突破行政区划的狭隘视野和单体城镇化的封闭观念,重新审视区位、环境、资源、交通、产业、文化和社会发展条件,在区域城市体系或城市群中找准特色定位,明晰发展道路。

3.3完善现代产业在大中小城镇之间的布局

各种规模等级的城市,要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建立适合其发展条件的产业。中小城镇要利用自身在基础设施、人居环境等方面的优势,吸引各类产业落地,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尤其是重视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利用,以信息技术弥补自身条件的不足,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承接大城市服务业的溢出与转移,激发中小城镇持久活力。

3.4坚持绿色低碳发展

中小城镇在规模上更加人性化,环境也更亲近自然,相对大城市而言,宜居优势开始凸显。应积极规划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发挥中小城镇风能、水能、农村沼气等清洁资源相对丰富的优势,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发展低碳产业,进一步拓展宜居优势,吸引人才和投资。

3.5增强文化特色

中小城镇是我国厚重、多样化文化的生命脉络,而文化则是中小城镇最重要的资产和识别。中小城镇应传承和发展地区文化,走出文化迷失的传统城镇化误区,通过文化继承和创新来增强城市特色和吸引力,提升城市的创意和创新能力。

4.结束语

中小城镇发展是城市化的基础,鼓励发展中小城镇对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新型中小城镇化的推进,解决当前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中小城镇的发展开辟崭新的机遇和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刘羽平,何跃飞.论发展小城镇在中国城市化道路中的重要意义[J].科技经济市场,2007,(1)

[2]许经勇.我国城镇化体系中的小城镇建设问题[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