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的根本出路范文

时间:2023-07-13 17:30: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的根本出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业的根本出路

篇1

多年来,政府和社会各界一直在关心农民收入增长。经过多方努力,农民平均收入的确也有了明显提高;这两年的收入增长速度还超过城市居民。今后如何保持目前收入增长的势头,很多人提出了一些办法,其中包括提高粮食收购价格的办法。提出这个意见的有大学农业经济学教授,也有像袁隆平先生这样的农业科学家。笔者以为这种意见值得商榷。农产品价格当然对农民收入有影响,但农民收入增长需要在价格相对稳定(大体和通货膨胀率接近的价格增长率)的条件下主要依靠劳动生产率提来实现,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要靠农业现代化。

现在统计农民收入主要考虑四个部分,分别是家庭经营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大略用经济学知识分析就可知道,不会发生后两项收入成为大部分农民的主要收入的情形。目前工资性收入占农民收入的比重在一半左右,这种情形与我国经济结构有关,也与统计方法的某种不足有关。如果一户农村人家的主要劳动力用大部分时间从事非农产业,只用零星时间种了几亩粮食,他们还能算农民?从长期的专业化发展趋势看,农民收入将只计算以农业为主业的真正农户的收入,脱离农业的劳动者所得到的收入将不会再算成农民收入。按以上分析,考虑农民收入增长这样一个长期问题,就主要应分析农户的家庭经营收入,而且是与农业有关的家庭经营收入。

如果做一个一般性调查,就会发现农民的单个工作日报酬其实并不低,但因为大部分农户每年的实际工作日很少,他们每年的总收入也就很少。在我国粮食主产区,如果一户农民种 8 亩大田作物,实际工作日大约是 60 个,按这几年的各种条件,大约会得到纯收入 6000 元,折算成日工资是 100 元。如果家里有 4 口人,每年人均收入 1500 元,自然是很穷的。如果两个劳动力在城里总共工作 700 个标准工作日(考虑加班等因素),每个工作日 80 元,总收入就可观了。不难理解,如果农户不是种 8 亩大田,而是 100 亩(现有技术条件下毫无问题),情况就完全不同了。要实现这个目标并非天方夜谭。通过城市化,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农村土地通过流转,集中到专业农户手里,而专业农户通过采用现代化手段,形成规模经营,这个目标就实现了。农民收入增长就要靠这个办法。

如果不靠上面讲的办法,靠农产品涨价来提高农民收入行不行?我看很有局限性。第一,农产品价格受国际竞争影响很大,我们的价格涨起来了,国际上别人的成本低、价格低,农产品加工企业就不采购我们的产品,我们的价格也涨不了。第二,财政受不了。现在的支农资金如果算大口径,已经占到农业增加值约 25% 以上了。第三,从国民福利水平提高来说,一个国家国民的吃饭综合成本应该不断地有所降低才好;价格下不来,吃饭成本就高,建立一个创新型国家就是空话。创新通常发生在吃饭成本低的国家。第四,如果换个思路,由政府高价购粮,低价补贴消费者者行不行?当然更不行。这样做意味着国家要大规模介入农产品流通,甚至要恢复计划经济体制,后果将不仅导致效率降低,还会带来不公平,因为穷人和富人一起补,穷人相对吃亏。第五,如果一味涨价,农民在其有效工作日低于城里人有效工作日的情况下就富裕起来,其实也是另一种不公平。

解决所谓“三农”问题,还是要坚持市场化改革,并借助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让农民变为专业农户,在庄稼地上、在牲畜圈里忙起来。这个话丑,但道理正确。

篇2

对铜梁农民致富与城镇化发展的思考

在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大报告,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中,使我想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铜梁农民如何增收、如何致富、如何实现全面小康。为此,提出以下粗浅思考,企望斧正之。铜梁属城乡二元结构的农业大县,影响农民增收的一个根本原因是农民人均占有土地资源较少。“一亩地经济”带来的就业不充分、经营规模小、成本较高等问题。单位土地产出率和种植业增长的空间都有限,农业的生产周期长,受自然灾害和市场波动双重风险制约,与二、三产业比较效益十分低下,农民致富难。从长远看,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出路在于大量减少农民,走农村城镇化之路。推进农村城镇化的核心在思路。城镇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类社会发展的文明史,就是一部顽强地从山地丛林走向平原,从乡村走向城镇的演变史。100多年前,恩格斯就说过,250万人集中伦敦,使每个人的力量增加了100倍,这就是城市效应。发展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指出,劳动力从农村流向城市本身就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从传统的农业中释放出来,重新配置到城市工业部门,这即促进了工业化,又促进了城镇化,还解决了农村失业的问题。我们往往在思路缺失中的无助、迷茫中的徘徊都告诉我们,开放、超前、切合实际的思路是城镇化得以成功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如果我们没有明确的发展思路,亦步亦趋,缺乏开拓的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城镇化=空话。思路决定出路,城镇化是铜梁农民致富的根本出路。推进农村城镇化重点在走工业化之路。兴工才能强镇,城镇的扩张繁荣,必然依靠独具特色的产业来支撑,没有产业支撑的城镇,势必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气不旺,空城一座,所以城镇化需要工业化来支撑。工业化需要集聚状态,只有人类活动集中,才会降低工业生产的成本,才会形成聚集效应,因此,城镇化是工业化的必然产物。离开城镇化工业化的效率就会降低,离开工业化城镇化就失去支撑、就失去了发展的动力。目前,我县的行政区划布局不利于农村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应该以县城为中心,建成区面积在30平方公里以上,人口在30万以上的具有引导和辐射功能的中等城市。围绕中心城市应该把三十二个乡镇归并为旧县、安居、平滩、虎峰、少云、大庙、蒲侣、西河八个镇,每个镇的人口在7万人左右,城镇面积在3平方公里以上,城镇常住人口应在3万人左右,这样全县城镇人口达到50多万人,城镇化率70左右。推进农村城镇化的基础在增加城市人口。现在城乡划分和地域限制的二元户籍制是一种限制城市发展,歧视农民的不合理政策,读书、就业、参军,享受城市待遇等方面剥夺了农民的权利,迟滞农转非,阻碍二、三产业的发展,使农民失去了奋斗的希望,使城市失去了扩张的基础,使二、三产业失去了活力。废除户籍二元制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但也有的人担心,农民进城多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配套投资多、失业问题、城市治安问题不好解决。一般规律是,城市总是先有人后有工作,工作是人创造出来的,有了人才能有工作,没有人就一定没有工作。城市是靠人气繁荣起来的,开上出租车就会觉得城里缺人,开了饭馆、旅馆、商店才体会到城里人太少。世上从来不是先有城后有人,永远是先有人后有城。先有车,再堵车,后有路,不堵车谁会去拆房子扩路修路呢?不修路,不搞城市水、电、气,不修学校医院,不建银行、百货大楼,不盖居民楼又那来的城市呢?所以人是城市发展的基础,谁吸引的人口越多,谁的城市化步伐就越快。建议有关方面尽快组织力量研究户籍制度改革,出台政策引进大批人口,给他们政治、经济、就业、读书、当兵、医疗保障、养老保险等与城市居民同等待遇。允许农民以地或劳动所创造的价值来交换城市住房,鼓励农民在政府主导下参与城市建设。在19世纪上半期的美国农民白手起家,并没有资本,确把空地迅速建成了城市。我县条件比那时候的美国好很多,如果有相应的城市规划和统一的环境标准,加上县里有计划的建设工业园区,农业产业园区,并对基础设施给予一定的投入,农民就会进入小城镇从事二、三产业。70的农民进城从事二、三产业,把70的农业资源留给30以下的农民,城里人赚了钱反哺于农业,农业要为城里人提供大量的工业加工原料和生活必需品。这样一个城乡双赢的良性发展格局,就是农民增收的发展方向。推进农村城镇化的关键是产业带动。工业小区、农业特色园区的发展,将使大量的工业企业、制造业、农产品加工业、农业的龙头企业进入园区,这些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大批的农民就会进入工厂、企业做工,为了做工方便就会在附近买房,子女就要求在这里读书。大量的农村专业市场就会涌现,成为工业品、农产品、生活资料、生产物资的集散地,交通运输、包装、仓储、保鲜业就应运而生。商业、饮食服务业、金融业与房地产业就会迅速发展,从而形成具有较大规模的“农民城”。农民进城通过学技术、学文化、学文明,逐渐成为新市民,这一进 程就是加快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与城市化同步发展的进程。所以我县农村工作的重点应放在抓好八个乡镇的工业园区建设、农业园区建设、商贸园区建设、文化体育园区建设,把当地的幼儿班、小学、初中学校建在园区,让园区成为小城镇发展的支撑,让小城镇成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平台,逐步实现农业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全面小康社会。

[1]

在百度搜索:对铜梁农民致富与城镇化发展的思考

篇3

进一步理解和应用价值规律基本内容;价值规律的作用;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经济效益;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

学会应用经济学基础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热点问题。

培养学生正确的解题方法,进行解题规范性练习,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典型例题解析

三、研究目的:

在高三复习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课型:复习课

五、教具:投影仪、投影胶片

六、教学过程:

1.旧知回顾:

由学生回顾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经济效益,发展农业的根本出路等知识。

(让学生储备必要的知识,为解决问题作预备。也让学生在回顾中,体会出知识的内在联系,以便重构知识网络,形成知识整体。)

2.典型例题分析:

例:某地农民柑橘生产获得大丰收,但当场农民收并未因此而提高,农民为此很苦恼,因而影响了生产积极性。请为农民想办法。(投影)

让学生围绕此问题展开讨论,讨论的重点是该从何处思考,即答题的思路。

学生答(略)

在此基础上,教师给出提示作为铺垫,目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解题方法.

[提示](投影,逐步展示)

(1)为什么增产不增收?

①在柑橘有销路的前提下,造成不增收的原因。

(分析)A.投入多,成本高,效益差。B.产品价格低,产品供过于求或质量较差。

②在柑橘销路有困难的前提下,造成不增收的原因。

(分析)A.质量差、品种单一

B.价格高,难以刺激消费

C供过于求,产品难以销售,

D市场信息闭塞,销售不畅。

在这样分析的基础上,再让学生思考第二步,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2)建议。——可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①更新观念,增强市场经济意识,变粗放型为集约型经营,走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化农业之路。

②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改善品种质量,降低产品成本。

③对产品进行深加工,增加产品附加值,以便于销售和提高经济效益。

④多渠道了解市场信息和销售服务信息,理顺流通渠道,进行多种经营以及高调整产业结构。

到此为止,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均可以回答。但在实际上课过程中,学生提出了下列答案,有的超出了我的意料,也超出了听课老师的意料,的确是思维的发散。——课后评估。

学生补充:政府加强宏观调控、扶持农业、提供信息、集团经营、绿色农业、网上销售等。

3.时政热点分析

2002年国企改革要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把国企改革继续引向深入的重点有以下四个方面:首先,积极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其次,加快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三是继续推动劣势企业退出市场;第四,加强和改善企业治理。

(如“PT”水仙退市、ST郑百文事件、银广厦事件。)

“PT水仙”的退市表明我国证券市场退出机制已经开始建立,这将用于中国证券市场整体质量的提高,用于证券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

“PT水仙”这一“去”,实当有功于股市的健康发展,有了死亡的危机才懂得去珍惜生存的机会,股市才有实现自身的筹资、转换机制、优化资源配置等功能。

由学生结合这一段材料,分析此材料所体现的经济学理论,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再结合银广厦事件和郑百文事件综合分析,进一步熟悉我国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四、归纳总结——方法指导上升为理论。

热点问题切入点回归

篇4

为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日前,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在蓉召开。会上,省委书记杜青林指出,在四川发展新跨越的宏伟事业中,农业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采取什么样的增长模式,关系到最广大群体的民生福祉。坚持科学发展,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是富民兴川的根本大计。他指出,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是突破传统农业增长方式的根本出路;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是抢抓农业发展机遇的必然选择;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要把现代农业作为我省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点,作为农民持续增收的立足点,作为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切入点,作为全面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支撑点,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

杜青林强调,要按照“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四川”的要求,以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为主线,立足现实基础。依托资源优势,瞄准市场需求,坚持走科技驱动型、内涵提升型的新型农业发展道路,着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大宗农产品主产区、特色优势产业集中区和西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中心、现代农业物流中心,努力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

杜青林强调,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一要坚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夯实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的设施基础。要大力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大力推广农业机械设备。二要坚持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强化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的科技支撑。要积极构建高水平的农业科技研发创新体系,积极构建高效率的农业科技转化推广体系,积极构建高覆盖的农村公共信息服务体系。三要坚持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拓展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的产业功能。注重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促进农业结构不断升级、产业形态不断丰富、比较效益不断提升。要立足自求粮食平衡,积极构建粮食安全生产体系;立足发挥资源禀赋,积极构建特色优势产业体系;立足拓展农业功能,积极构建新型农业业态体系。四要坚持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创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的组织机制,提高农业生产要素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益,发展农业生产力。要推进一体化运作,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进专业化分工,积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推进标准化生产,加快建设农业标准体系;推进社会化服务,着力健全农业服务本系。五要坚持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造就传统行业向现代农业跨越的人才队伍,为现代农业发展乃至整个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杜青林最后强调,要加强对“三农”工作的组织领导。要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始终将其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要加大城乡统筹力度,切实增加对“三农”的投入;要切实转变干部作风,进一步提高“三农”工作水平。做到“坚持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丝毫不能动摇,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各项任务丝毫不能放除,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工作力度丝毫不能减弱”。

篇5

关键词:宏观下 林业企业现状 发展出路

随着经济的发展,对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结合度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的林业尤其是地方林业生产方式较为落后,这就造成地方经济的片面化发展,不利于全面经济效益的实现,面对市场经济的挑战,必须走出一条既经济又环保的高效能发展之路。

一、林业现状分析

1、宏观上,林业资源较少且分布不均衡

宏观来看,我国作为国土大国,其国土优势与森林覆盖率不成正比。我国的森林面积落后于俄罗斯、美国、加拿大等国家,森林蓄积量也较为落后,较少的林业资源不仅不能发挥其环保优势,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林业经济效益的发挥。就我国林业资源的分布来看,截止到2011年,黑龙江大兴安岭林区森林面积净增67.45万公顷,达到81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8.3个百分点,达到77.99%,而西部地区尤其是其西北部地区森林量少,很多地区荒漠化严重,这就形成了严重的地域性差异,而引起林业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等方面的差距。再就是,我国现存林业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尤其是天然林由于人们的滥砍滥伐,造成林业资源的浪费,影响了可持续发展进程。

2、微观上,林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经济带动力小

我国的林业资源,就地区性的林业结构分布来看,存在严重的不合理性。现阶段,我国林业生产结构,往往在于对林业本身的开发与利用,而忽视与林业相关的带动化产业的发展,如林业旅游区,林业创新绿色产品等,而片面性的开发,往往将林业生产等同于农业生产或是林业加工生产,这就缩小了林业的贡献范围,林业作为多元化价值主体,其不但承担着环境效益,而且担负着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多重任务,而其生产结构上的不合理,造成了一些大农业的发展,以及仅能维持一些大农业中的重要生产部门,这就不利于为地区经济提供多元化供应,影响了地区的轻工业、军用工业、化工业、建筑业等多行业的发展,不利于地区经济全面化发展。

二、林业出路在于走生态经济林业之路

生态经济林业是在遵循自然规律与经济规律的前提下,依据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的原理,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以实现经济、生物与社会良性发展的一种生产方式,其独立于农业生产、工业生产。我国林业资源的本身状况,以及其产业结构缺乏合理性,造成我国林业效益的确实,要将林业的综合效益发挥,就需要强能量、高效能的创新林业生产方式,走走生态经济林业道路,也就是说,林业走生态经济林业道路归根结底是由生态经济林业的综合效益决定的

1、生态经济林业之生态效益

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生态经济林业,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平衡,改善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生态经济林的构成林种多样,因地制宜的林种一方面适应了地区环境的要求,一方面维护着地区生态平衡。森林生态经济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防风固沙、保护动植物以及改善生态等多重作用,而环境效益下的多重功能远远超过了林种单独效能以及它提供林副产品与木材的价值。例如,随着林业发展,大兴安岭地区,加大生态防护育林工程建设,第一期“天保工程”实施10年来,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就2011年,全年完成人工造林66.7公顷,育苗41公顷,零星植树68600株,封山育林面积111029公顷,义务植树50万株,而森林面积的优势,使黑龙江大兴安林区成为中国最大的生态氧吧,有调查显示,林区仅新增森林蓄积可吸收二氧化碳2.2亿吨,释放氧气1.93亿吨,同时,林种的优化,经济林的种植,不仅发挥了经济林的环境效益,由于木材产量的增加也带动了木材加工业和乡镇企业、多种经济的发展。

2、生态经济林业之经济效益

生态经济林业是生态与经济的结合体,其发展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同时也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农业经济的发展。生态经济林业是将资源优化配置,以林分结构的优化,林种的调整等方式,实现林业资源的经济效益,同时,为建筑、造纸、轻工、化工等各行各业提供丰富优质的基本材料供应,实现地区林业带动的经济发展的目的。一些地区因地制宜,将特色化的经济林引入林业建设中,调整生产结构,发展一些林业养殖、林业加工以及林业培育种植等产业,实现了生态经济林带动农业发展,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大兴安岭至今抚育改造出材量593213立方米,带动生产大量林副产品,直接上缴利税费170多亿元,就林业个人收入来看,人均收入年均增收近千元,这有效的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林业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旅游收入进入人们腰包,这就有效地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3、生态经济林业之社会效益

生态经济林业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实现,直接刺激了社会效益的实现。良好的生态环境和高速发展的经济促使人们生活质量提升,在提升农业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上起到了重要作用,而农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民脱贫致富,有力的缩短了城乡差距,利于社会共同致富目标的实现,就地区而言,缓和了地区间的不平衡,实现着社会的共同进进步,为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实现创造了有利条件,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总结:生态经济林业道路是针对林业发展中的自身资源问题以及发展结构问题提出的一种产业化结构调整的策略与发展方式,其实现了林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有力的促进了社会的全方位、可持续发展,是林业取得发展,实现效益的根本出路。

参考文献

[1]金李萍,朱振贤. 生态经济林研究进展[J]. 林业科技情报, 2009,(03).

篇6

一、我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缓解农业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目前,我省淡水资源严重不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4,长江以南地区总水量多而耕地少,长江以北水资源少但耕地多,在我省的华北和西北地区,干旱少雨,严重缺水。我省人均耕地不足1.5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因此,在目前这种状况下,靠大规模增加资源投入来满足农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是不现实的,根本的出路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发展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循环经济。

2、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从根本上减轻农业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目前,我省农业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并未得到根本扭转,环境污染状况日益严重。据统计,全国受“三废”污染的耕地约2186.7万公顷,约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16%。特别是乡镇企业,由于设备简陋,工艺落后,技术含量低,导致在生产过程中未经处理就直接把“三废”排放到农田,成为农业生态环境的最大危害。因此,只有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从源头上解决污染问题,将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才能以最少的资源消耗,最小的环境代价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从根本上化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二、制约我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

1、到目前为止,我省还没有制定一部完整的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使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无法可依。

2、政府各个部门对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中央政府还没有指导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和推进计划,地方各级政府有关规划也不明确。

3、各级政府在综合运用财税、投资、信贷、价格等政策手段,调节市场主体的行为,建立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有效政策机制等方面还存在严重不足。

4、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不够,缺乏符合中国国情的农业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

5、政府各部门协调合作不顺。

6、农业循环经济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还需大力加强。

三、机制创新: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实现我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优化政府主导的宏观调控机制

(1)完善政策。要通过深化改革,形成有利于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体制条件和政策环境,综合运用财税、投资、信贷、价格等政策手段,调节和影响市场主体的行为,建立自觉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机制。

(2)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现资源和农业废物的综合利用。在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使农业系统内部的能量、物质合理流动与转化,通过生态系统内部食物链、生态网络和农业废弃物的再生、综合利用,以弥补资源的不足,既节约能源、变废为宝,又改善了生态环境。

(3)加快科技进步,提高技术水平。科学技术是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要支撑。政府应重点组织开发有重大推广意义的资源节约技术、替代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系统化技术等。支持建设农业循环经济信息系统和技术咨询服务体系,及时向社会有关技术、管理和政策等信息,开展信息咨询、技术推广、宣传培训等。

2、构建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

(1)政府要结合投资体制改革,调整和落实投资政策,加大对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资金支持。要把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作为政府投资的重点领域之一,对一些重大项目进行直接投资或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的支持,以解决农业生产者资金不足的难题。

(2)通过政策调整,使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有利可图,使农业生产者对环境保护的外部效益内部化,按照“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偿、开发者保护、破坏者维修”的原则,大力推进生态环境的有偿使用制度。

3、建立职责分明的社会参与机制

(1)明确农业生产者的参与职责。农业生产者是农业循环经济的主体,农业循环经济能否发展,关键在于他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追求利益最大化,很多农业生产者不愿意清洁生产,结果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因此,政府各部门必须通过多种手段,调节农业生产者的行为,使他们意识到发展循环经济是他们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同时,政府各部门要加大对农业生产者宣传教育力度,使他们的行为能落到实处。

篇7

[关键词]税费改革;制度缺陷;地方公共财政

农村税费改革是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继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之后的又一次重大变革和制度创新。它是在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民负担日益加重和农村社会矛盾日渐突出的宏观背景下提出来的,其根本目的是解决农民负担过重问题,规范农村分配关系从安徽省及全国其他试点地区情况看,本次农村税费改革虽然在减轻农民负担、规范税费管理体制、稳定税负水平、简化征税方式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由于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加重农民负担的旧体制因素政策设计存在严重的制度性缺陷,因此改革过程中引发了诸如农村基层政权机构运转困难,农村中小学经费得不到保障,农村公益事业难以为继等方面的问题如果没有配套措施和对当前改革方案进行适当调整农村税费改革将很难持续,且农民负担客观上存在反弹的可能性。对此应高度重视,因为类似现象曾在中国历史上多次重演,即每一次税费改革在短暂减少税费之后不久,各种税费问题又回潮,并涨到一个比改革前更高的水平,从而导致所谓的“黄宗羲定律”。

要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跳出“黄宗羲定律”,必须从源头着手,改革原有的制度安排,实施制度创新。

一、农村税费改革的制度性缺陷

农村税费改革的基本内容可以大致归纳为三个方面:(1)通过取消三提五统、各种杂费、逐步取消劳动积累工、义务工,建立以税率提高的农业税以及农业税附加为主体的农村税制,可以简称为费改税;(2)通过中央和各级政府配套财政转移支付填补地方财政缺口;(3)村内兴办各种其他集体生产和公益事业所需要资金,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由村民大会讨论决定。这一改革无疑具有积极与深远的意义,税改之后,农民负担平均水平确实有所降低。但是,这并不能够掩盖其所存在的以下问题及制度设计上的缺陷:

1税费改革目的具有单一性和短期性。减轻农民负担是此次税改的根本目标,其他各种配套改革都是围绕减轻农民负担展开的。然而,农民收入低、负担重只是问题的一种表现,并不是农村社会的根本问题。农村社会的根本问题是发展问题。目前,中国整体经济生产能力过剩,农村劳动力回流,乡镇企业经营状况恶化,农民收入增长放缓,农业收入基本停滞,收入的地区差距十分巨大。税费改革必须以当前的形势为背景,不仅要减轻农民负担,改变税收累退性的格局,更要以转换政府职能,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要素流动,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作为基本目标。仅仅将“费”改为“税”不可能真正解决农村的根本问题。

2税费改革政策设计缺乏系统性。农民负担沉重的根本原因在于不合理的制度安排,即:城乡二元结构下城市偏向的财政体制导致农村公共事业经费严重短缺;政治体制改革滞后导致乡镇机构行政管理费用膨胀;不完善的分税制导致地方政府特别是县以下政府财力入不敷出;城乡分割的户籍政策阻碍了城市化进程,使农业生产规模不经济等等。因此,单纯依靠财税体制的行政性调整不可能最终解决农民负担问题,农村税费改革决不能仅仅是规范农民与农村基层政府之间的分配关系(费改税)或基层组织的行为(制止乱收费),而必须从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的联系上,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上,改革原有的制度安排,进行土地制度、分配制度、粮食流通体制、劳动就业体制、财税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及基层行政管理制度等方面的配套改革与制度创新。但现实则不然,本次农村税费改革政策设计明显滞后,缺乏系统性,经常是出现问题后再去寻找解决方法,致使农村税费改革进展缓慢,各种新问题层出不穷,效果不尽如人意。

3新的税制设计没有充分考虑、甚至是忽视了农民负担的累退性越来越强是构成农民负担问题的主要原因,却把农民负担问题看成是一个降低平均税负水平的问题,造成新的税负不平等。由于农村新税制在取消各种收费的同时,提高了农业税税率,但收入较低者在收入结构方面以农业收入为主,因此这部分农户更容易受新税制提高农业税率的负面影响。税费改革前,“三提五统”基本上类似人头税,农民的负担大体上是“人田各半”。改革后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摊丁入亩”的倾向,即税费直接与土地相联系,“税随地走”。这就使“离土离乡”、“离土不离乡”的那些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村人口负担明显减轻,而“老实巴交”种地的农民,特别是种田大户的负担加重,即所谓“多种地、多负担、多吃亏”。一些地方甚至还出现了改革后农民税负比改革前增加的情况。农业税费的负担金额与农民个人收入高低完全无关,收入越低的人,农业承担的税费占收入的比重反而越高;越是贫穷地区,贫困的农民越能感受税费负担的沉重。新农税设计方面的缺陷,加剧了农业税费在实践中具有的累退性质,成为农民间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的重要制度原因。这在客观上又鼓励了农民从事非农产业的倾向,内在地推动了农民的“抛荒”现象。

4税改强调了减少税负的绝对水平,却没有充分考虑建立健全地方公共财政体系,并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建立充足、高效的融资渠道。农村税费改革在规范县乡财政收支结构、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也给县乡财政套上了“紧箍咒”,使得县乡财政供给地方公共产品的能力大大减弱。从试点地区税费改革的实践结果看,本次税改并没有充分考虑基层政府的利益以及财政的可持续性,普遍存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缺口反而加大,乡村债务化解更加困难,县乡财政的收支矛盾趋于尖锐化,农村基层政权难以维持正常运转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是因为所制定的改革政策和策略缺乏系统性,尤其是对如何确保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缺乏制度方面的可操作的保障措施。这也成为2001年税费改革扩大试点不得不暂缓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解决农村税费问题的出路:建立长期稳定且科学合理的农村税费制度和地方公共财政体制

在关于财税体制与农民税负关系的各种讨论中,往往将财税体制的缺陷当作一种既成事实,而没有分析其形成的深层根源。目前中国的五级政府在财政职能分配上有一个明显异于发达国家的特性,即越低级的政府所承担的社会公共服务职能越沉重。分税制改革以来,随着财权的不断上移和事权的不断下移,县乡财政面临越来越大的收支平衡压力,并成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短缺、地方公共产品供给能力弱化和农民负担累年加重的重要制度原因。仅仅将“费”改为“税”非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反而使问题进一步凸显和尖锐化。因此,农村税费需要系统性的革新,其根本出路在于建立长期稳定、科学合理的农村税费制度和地方公共财政体制。

1实现地方基层政府的职能转换

目前税费改革的最大矛盾是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也减少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使得地方政府机构的正常运转面临严重困难。从表面上看,地方基层政府正常运转的困难似乎是农村税费改革直接造成的,但从深层次上看,恰恰反映了基层政府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不合理状况。县乡政府机构设置和人员安排上的弊端是导致其运转困难的根本原因,也是农民负担不断加重的重要因素。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措施是将农村税费改革与政府机构改革与行政体制改革结合起来,在积极推进税费改革的同时,大力推进政府机构改革,转换政府职能。因此,应结合农村税费改革试行精简政府级次,进一步转换政府职能,譬如可以将乡级政府转为县级政府的派出机构,将地级政府定位为省的派出机构,以求大量精简非必要的机构和人员。这样,我国政府级次能够得到有效精简,职责也较易廓清,有利于减少行政运转经费,减轻公众负担。

2重新建构农村税费体系

(1)调整税费改革的目标,建立税费改革的前期、中期和远期三级目标体系。减轻农民负担作为税费改革的前期目标或当前目标,从各地税费改革的实践看已初步实现;税费改革的中期目标是对前期改革的成果进行巩固,对改革措施进行完善,对改革经验进行总结,建立税改向远期目标过渡的机制,这一目标大约需要2-3年;税费改革的远期目标即最高目标是在我国最终建立起城乡统一的税费制度,这一制度应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具有一致性,到2010年这种城乡统一的税费制度应初步建立起来。建立税费改革的中长期动态目标体系,一方面可以避免政策实施的短期效应,从根本上规范基层政府行为,另一方面不至于使税费改革游离于整个国家市场经济制度建设的系统之外,使之成为规范农村利益分配关系的长期稳定的制度。

(2)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税制。农村税费改革,其根本问题应是农村适宜征收什么样的税,以怎样的方式征收。这需考虑效率、公平以及征税成本等多方面因素。西方财政理论认为,地方最适合的税种首先是受益税或使用税,其次是对不流动的要素征税。我国现行的农业税没有体现税收与受益的对等,不具有收益税的性质。它对农业产出征税,导致农业部门和农业从业人员的边际税率远远高于非农业部门,成为农民在社会中不平等负担的根源,激励农业生产要素流向税负更轻的非农产业。现行费改税改变的仅仅是原有费的征收数量和方式,并没有改变农业税收的性质,甚至在数量上还有加大农业税的趋势,因而也就不可能消除农业税原有的不公平和扭曲效应。农村最适合的征税对象应是土地本身和一些不具有流动性的财产。西方典型的地方税种是财产税。如何设计对效率影响最小的并具有公平性的农村税费体系,均等化农业和非农业的税收负担,既是税费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税费改革的方向。

(3)完善征管措施,规范征管行为。现行农村税费体系需要的是一次根本的革新。但就目前现实而言,统一城乡税制、均等化税负的设想在短期内难以实现。当前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征管,巩固税费改革的成果,建立税改向远期目标过渡的机制。一是对税改中所造成的计税土地不实、计税常产过高、计税价格过高等问题积极加以纠正。二是建立规范的征管制度,实行纳税通知制度、纳税登记制度、纳税公示制度、纳税期限制度、完税凭证制度等,对违反制度的事和人应建立惩罚机制。三是应规范征管行为,建立社会监督机制,对所征税费应实行归口管理,杜绝一切变相损害农民利益的行为。

3建立和完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

当前地方基层政府的收入问题已成为农村税费改革的最大阻碍。税费改革通过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在使农民较大幅度减轻负担的同时,必然会导致其他利益主体受损。一方面,县乡财政增长无望,平衡困难。另一方面,县乡财政支出却呈刚性增长的态势。近几年,国家关于财政支付人员的工资增长和福利改善的政策不断出台,客观上加大了财政平衡的难度。这一矛盾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农民负担反弹的可能性就会存在,减轻农民负担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我国农村税费改革面临的财政缺口,客观上需要通过建立和完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来解决。要求转移支付的最重要理由是外部性的存在。地方政府提供的某些公共产品具有很大的正外部性,如果没有相应的补偿,这些产品的供给就会陷入不足的境地。例如义务教育的外溢性极强,很多在农村接受教育的孩子,目的就是为了摆脱农村贫困落后的环境背景,进入发达省市就业生活,使得地方政府承担了义务教育的成本却无法获取相应的教育收益。而农村税费改革后,由于取消了教育费附加和教育集资,切断了县乡政府教育经费的筹资渠道,财政压力剧增,使得本已脆弱的义务教育更是难以为继。因此,中央和省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负有极大的责任,加强中央和省级政府对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是解决农村教育经费短缺问题的根本途径。同时,转移支付还可以调节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实现地区间的均等化。农村税费问题涉及公平和效率。农民税费负担沉重源于不合理的制度安排及由此引起的农村税费制度的不公平。农村税费改革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应以建立农村地方公共财政为目标,以效率和公平为标准,完善相应的配套制度,革新整个农村税费体系,以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农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8

曾业松是中央党校研究员、“三农”问题专家。20多年来,他深入1300多个市县调查研究,发表了大量的有影响的调查报告和评论文章,多次参加国家重大农村课题研究,为中央决策提供了许多重要信息和参考建议。

他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县域经济是基础,是前提,是条件。没有县域经济的发展,就没有工业化、城镇化,根本谈不上“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只有发展县域经济,农民才有就业、创业的机会和舞台,才有致富的出路和增收的渠道。

辩证关系

《经济》: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强调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十七大又提出“壮大县域经济”,县域经济为何受到如此高度的重视?

曾业松: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角度来看,建设新农村和发展县域经济两者之间互为因果,存在相互联系的辩证关系。一方面,发展县域经济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物质基础,另一方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又为发展县域经济创造必要条件,带来新的机遇。

县域经济是农村工业化的重要平台。只有县域经济发展起来了,乡镇企业和民营经济壮大了,实现了农村工业的大发展,才能实行“以工促农”、“以工哺农”,实现工农业协调发展,农村经济社会全面繁荣。

县域经济是农村城镇化的重要基础。县域经济发展了,城镇工业和第三产业加快了,才能促进产业集聚、人口集聚和城镇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的广大农村正是借助于县域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城镇化,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县域经济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县域经济发展带动了工业化、城镇化,同时也给农民提供了就业创业的机遇。一方面为农民进城打工提供了许多岗位,一方面吸引农民创业,发展了民营经济。这些既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渠道,也是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

从以上几个方面可以看出,发展县域经济是城乡统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前提和必要条件,应该受到高度重视。

发展瓶颈

《经济》:目前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问题主要有哪些呢?

曾业松:县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的支撑,发展县域经济关键是培育壮大主导产业。但是目前县域资源开发还不充分、支柱产业不够强大。这个问题在欠发达的西部县域比较突出。在这些地方,县域经济发展面临传统优势弱化、竞争压力增大的挑战。从产业结构看,县域工业优势产业不明显,而且明显存在结构雷同、规模偏小现象。农业方面传统种养业仍占相当大的比重,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产业链短,专业化分工水平低,农业组织化程度低,比较效益低。

县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撑。当前多数县域经济发展中投入严重不足,资金严重短缺。中西部一些地方县以下财政基本处于困境之中。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在政府资金投入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基层国有商业银行机构撤并,金融服务出现体制上的断层,农村金融日益边缘化,对农民的金融支持越来越少,农民创业缺乏资金支持,中小企业再创业贷款困难。

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问题很多。许多地方由于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市场结构等方面存在结构性矛盾,加之受县域地理位置、人文、科技等条件的影响,经济运行不畅、质量不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城乡之间存在的二元结构、二元体制还没有根本动摇,县乡管理体制、条条块块关系及整个宏观管理体制改革滞后,也是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两个关键

《经济》:您曾提出要推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是要抓住两个字来思考和实践:一个是“路”,一个是“业”。请您具体谈谈其中的内涵?

曾业松:“路”,就是明确战略思路,选准发展道路,找出本地出路。

中央提出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体会 “重中之重”就是重发展,重农民利益,重体制创新。发展是前提,农民利益是核心,改革创新是途径。 就是通过体制改革、政策创新实现和维护农民利益,通过实现和维护农民利益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发展了进一步增加农民利益。这既体现科学发展观,又体现执政为民的宗旨。这个“重中之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全新的战略思路。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必须树立这个新的重农思想,切实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一系列新的方针政策。

发展县域经济要从实际出发,发挥比较优势,走特色经济道路。要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找到有自己特色和市场前景的产业,打造特色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把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对特色传统产业,要用高新技术进行改造,建立创新的优势。对新兴特色产业,要集中力量做强企业、做大规模、做响品牌,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县域经济上水平、上档次。全国许多县域经济强县,如浙江绍兴、义乌等都是靠打造国际化专业化商业市场带动起来的。

对于绝大多数县域特别是那些基础相对薄弱的县域而言,最需要也最宜于发展民营经济,走民本经济道路。民本经济应该成为县域经济最主要的发展定位。比如温州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千家万户办工厂,千军万马闯市场;得益于个体户、私营企业、家庭工业为主的私营经济的发展。所以,我认为富县先要富民,富民要靠民营。

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越来越重视人居环境、生态环境。也就是说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只有人居、生态环境好了,人家才来投资,经济才能长久繁荣。这是中西部正在壮大的县域经济发展经验,也是珠三角、长三角县域经济的发展经验。如浙江治理了钱塘江,灾害之江变成锦绣之江,忧患之江变成财富之江,块状经济变成带状经济,浙江变成天下粮仓、天下钱仓。

《经济》:具体到一个县,它的发展出路在哪里?

曾业松:就一个县而言,关键是两条。一是从实际出发,二是转变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出路决定财路。比如广东增城市先前走开放型道路,重点发展科技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但现在强调发展效益密集型产业。实行了这个转变,只用五年时间财政收入就从6亿增加到50亿。再比如内蒙古是我国近年来发展速度最快的省区,重要原因是他们把资源优势变成了经济优势。过去光是挖煤,卖煤,现在煤电、煤油、煤化工产业联动。他们的思路转变了,出路找到了,经济发展水平大大提高了。正因此,伊金霍洛旗经济竞争力从1058位排到现在的85位。

我们从西部发展态势看,2005年发展速度最快的100个县,79个在西部;2006年,59个在西部,22个在中部。这就告诉我们,西部的县也不要悲观失望。只要发展的思路转变了,就有快速发展的可能。

《经济》:“业”是不是可以理解成培育主导产业?

曾业松:不完全是。“业”既指培育主导产业,还包括鼓励农民创业。

发展县域经济有了思路,还要有抓手。抓手就是培育支柱产业,用支柱产业来支撑县域经济。这个支柱产业可以是制造业、加工业,也可以是农业、林业、流通业。关键问题是要有特色,要有规模,要有效益。如内蒙古畜牧业有三大产业,不仅有鄂尔多斯的羊绒,有伊利的奶,还有草原兴发的肉。吉林农业加工业产值达千亿元,超过汽车和石化。

如何做强做大支柱产业?根本上要靠农民,靠农民创业。实践证明哪个地方出现创业热潮,哪个地方经济发展就会出现奇迹。江苏昆山市成为中国县域经济第一强县,重要原因就是鼓励农民创业,明确提出“人人有工作,个个有技能,家家有物业”,造就了8万多本地老板,创造了惊人的发展奇迹。

篇9

据《赣南日报》2012年11月2日二版刊载的《山村竞开产业花》消息称:多年来产业单一、致富路子不宽、生活较为贫困的南康市大坪乡上期村,今年在市委组织部“三送”工作组带领下,根据上期村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产业发展措施,即组建水稻、养猪、养鸭3个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公司+农户”的模式,发展订单农业,取得好成效。村民黄昭福家的养鸭场出栏3840羽麻鸭,一年下来纯收入能有五六万元。

大坪乡上期村在“三送”干部帮助下,走“一村一品”的农业产业化经营路子,取得了村强民富的可喜成效,这也再次证明,振兴赣南苏区,彻底改变农村贫穷落后面貌的根本出路就在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但是,就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是参差不齐的,有的地方仍然种植品种单一,养殖模式老套,难于跟上农业农村现代化快速发展的节拍。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这就期盼各地要把发展农业产业化当作“三送”工作和苏区振兴的重头戏来唱,实现“产业花开”春满园的理想目标。

实现“产业花开”春满园理想目标,这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广大农民兄的的迫切愿望。在具体操作中,我们必须首先坚持产业发展生态化原则,把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大力发展生态产业,积极培植绿色财源。一方面要坚持加快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做大、做强、做优特色优势产业,做强做优做大对农民增收贡献大的优势产业、特色产业、潜力产业,另一方面要重点培育、壮大和引进对农民增收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用现代农业科技武装农民及农业产业化各环节,建立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和检测监督体系,加强绿色产品及基地认证,实施品牌化战略,推动标准化生产,提高科技含量,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再就是要把农业产业发展与农田基本建设、耕地保护、资源合理利用、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有机结合起来,紧紧依托“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订单农业”等模式,拉长加工链条、扩大市场辐射,使农业产业化经营呈现出丰富多彩、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

篇10

王平委员谈到几点问题:一是大学生就业难,许多人找不到合适出路;二是大学上学成本高,会导致居民全家返贫;三是不宜急剧推动城镇化,城镇化过程对文化传承延续有影响;四是大城市房价太贵,年轻人负担不起;五是包括农村学生在内,许多人盲目追求上大学,而不愿通过职业教育找寻更适合的发展道路。这些问题各自孤立看当然都成立,但恐怕并不能推导出“不要鼓励农村孩子上大学”的结论。

我认为农村孩子必须要上大学,理由是:

1、要改变自己和农村的命运。其实上大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要成为公务员或国企老总,也不仅仅是要成为所谓的城里人,农村孩子要放弃这两样选择,还要上大学的根本目的是要改变自己和农村的命运。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已经步入快车道,要真正做好一个现代化的农民,没有一定的知识,要去建设和发展现代农村和农业,是不符合实际的,未来农村的发展还将是科技与知识相互推进下的发展,没有知识的农民对农村和农业发展的贡献可想而知。

2、建设一流的新农村。中国城市的拥挤和人均占有资源的相对较少,是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感觉生活的成本相对较高,空气污染、水污染等较多的污染,更是让城里人头痛不已。通过大学学习,一大批农村孩子将再返回到农村,建设一大批山青水秀、设施齐全、生活富足的现代城市,把大量的城里人吸引到农村进行生活和消费,挣足城里人的钱,这才是农村年青人本事。

3、让先进的技术和知识在农村更有用武之地。很多城市里流行的高技术产品在农村目前还是比较稀罕,通过扩大内需等一些形式,这些高科技的东西在不久的将来会大量涌入农村市场,让一批有知识的农村青年更好地经验这些产品,让农民从这些产品中得到更多的实惠,让这些产品发挥更好的作用,让高科技产品为新农村建设出力,这才是知识的用途。

4、把农村建设成城市的后花园。农民工大量涌向城市这只是目前的情况,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农村将成为城市人的后花园,现在是城市赚农村的钱,十年后,农村会赚足城市的钱,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需要一批懂经济、会经营的农村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