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发展需求范文

时间:2023-07-13 17:30: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发展需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村发展需求

篇1

内容摘要:从农村金融体系应发挥的有效功能角度看,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既应有为个体私营经济、民营企业服务的中小型商业银行,又要有为农民服务的农村信用合作社,以及为提升农业基础设施和扶持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性银行。因此,我国应建立以商业金融为主,合作金融、政策金融为辅,民间金融为补充的多层次、机构多样化的复合信用型农村金融体系。

关键词:农村金融机构 农村经济发展

目前,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金融发展的滞后则是约束农民收入提高的重要因素。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与庞大的城市金融体系相比,我国的农村金融还相当薄弱,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几经变迁,虽然形成了农业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和农信社分工协作的制度安排格局,但实际上缺少层次性、矛盾冲突多、内耗大、功能和作用出现萎缩、农村金融服务远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当前提升金融对农业发展的功能,构建符合农村实际、符合农民利益、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已成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课题。

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建设的原则

衡量一种组织体系是否完善,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它是否与社会的现状相适应,是否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同样,构建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应该体现在它与我国农村现状的适应性问题上,要求与我国农村特定的经济形态、交易方式和经济结构相吻合,并以此达到效率性、稳定性的目的。这种适应性表现在:

金融组织体系应与经济发展水平或阶段相适应。从经济社会的发展史来看,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或阶段,社会分工及其细化程度、市场规模和交易方式大不相同,对应的金融组织体系必须具有不同的结构特征和复杂程度,与货币信用程度较高的国民经济运行体系相适应。

金融组织体系应与经济运行机制相适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运行机制是市场机制,必然要求市场化的现代金融制度结构与之相适应。就金融机构体系而言,它必须是建立在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基础上的,具有货币资金商品化、金融实体法人化、金融调控间接化和金融行为规范化的特征。

金融机构体系应与经济运行结构相适应。为了促进经济有效运行和增长,金融组织体系应根据不同区域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实行分层次的组织运行结构,并通过不同的管理方式来调节资金的运行,以实现不同区域的资金优化配置和有效运用。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路径

从产业结构看,我国农村经济已不是单一的第一产业;就农业内部结构看,畜牧业和渔业在农业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从所有制结构看,随着乡镇企业的“改制”,私营经济和股份经济成份大幅度增加。因此,我国农村经济结构明显趋于多元化和多层次化。多元化是指各种所有制形式、各种经济组织类型、各种经济发展水平的经济主体在市场中都已稳定地占有相当的比例,且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这一特点在东南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体现的尤为明显。多层次化是指在全国经济共同发展的过程中,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这一特点在农村经济领域体现的尤为突出,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和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均GDP水平相差十几倍甚至几十倍。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不仅对融资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在其他金融业务上也有新的要求。援引适应性标准,参照国外农村金融机构模式,笔者认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既应有为个体私营经济、民营企业服务的中小型商业银行,又要有为农民、农户服务的农村信用社,以及为提升农业基础设施和扶持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性银行。应建立一个多层次的、机构多样化的复合信用型的农业金融机构体系,即由商业金融、合作金融、政策金融、民间金融等多元性质的金融机构组成。(一)大力发展农村商业金融体系

经济决定金融,金融组织的架构要与经济架构相吻合,随着经济主体和经济运行机制的市场化,农村金融组织必须是建立在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基础上的,才能跟上我国经济市场化进程,所以从总体上说,商业性金融机构应成为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主体。首先,有关部门对中国村庄农户实地的调查显示,农民不仅能够承受商业化金融的利息,而且,其还款率甚至可以达到90%以上,大大超过农村的非农企业。其次,地方性商业金融,工作人员都是本乡本土,只要有合理完善的约束管理机制,完全能解决管理和监督成本较高的问题。再者,农村经济不仅仅由农业和农户组成,用发展的眼光看,随着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工业和商业企业和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对资金的需求量也会成倍增长。因此,大规模的金融需求,为商业化的金融组织进入 农村市场创造了条件。

(二)合作金融是现阶段农村的市场需求

合作金融的主要组织形式有合作银行、信用社等,通过为其成员提供社区化的、互(非盈利性)的、数额有限的金融服务,目的是通过资金联合使资金实力弱小者之间实现互助。因而从这个意义上看,合作金融组织的社员普遍是经济上的弱小者,他们投入的资金有限,相应的合作金融的资本规模较小,其服务对象也主要集中在成员范围之内。就现阶段我国大多数农村地区而言,把完全商业化的金融服务形式引入农村,那么,由于银行资本逐利的本性,困难群体将很难得到充分的金融服务。如果农民、农户没有自己的合作金融组织为其服务,则大量县域金融市场的真空,就可能为民间借贷、地下钱庄等灰、黑色金融去填补。对农村分散而经济实力弱小的农民来说,通过自愿的联合实现资金互助是一种必然选择。就现阶段来说,对于中国大多数农村地区,我国现行农村金融合作组织――农村信用社,由于其办社宗旨是服务于“三农”和入股社员,客观地决定了农村信用社主要以入股的农民为服务对象,在资金使用上不完全以盈利为目的,这就较好地解决了农业投入产出比较效益低的矛盾;而农村信用社作为一级法人,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在经营上比其他商业银行有更大灵活性;且其网点众多,市场主体分散,最能便利地为分散的千家万户的农户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这是其他金融机构无法比拟的。正因为如此,合作金融成为农村金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政策性金融不可或缺

作为弱势产业,农业信贷的低收益、高风险的矛盾突出,靠商业银行和合作信用机构的力量,难以满足农业对信贷资金的需要。为了解决农业金融吸引资金水平低和能力差的问题,为保证农业资金的充足供给,绝大多数国家的政府都很重视并参与农业金融活动,设有官方农业金融机构,对农村公共设施、农村环境保护、农田水利设施、农业科技开发与推广、农业综合开发给予支持,我国的农业发展银行已承担起这份职责。下一步要解决的只是如何更好地完善农村政策性金融的问题。

(四)民间资本的有益补充

由于现有的农村正规金融组织,不论公益还是赢利,农村金融服务都存在很大的市场缺口,民间的资金融通客观上为农村个体经济和私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资金条件,农村普遍存在着三种不规范的非正规金融组织,一是自发的民间借贷,其形成基础是个人间的亲缘、友情或邻里关系;二是为解决经营资金而进行的自发民间融资;三是以基金会、互助会或其他行会等形式存在的有组织的融资活动。由于这些非正规金融机构发育层次低,运作不规范。其实,仅从防范金融风险考虑,而将民间金融组织全面封杀,未免有些偏颇。我国的现状是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发展很不平衡,一律禁止“民间借贷”既行不通,也于国于民不利。对它们要做具体分析,在合理划分正规金融机构职能分工的基础上,应规范和培育现有非正规机构,可以考虑放松对民营金融组织市场准入限制,从法律、制度、政策的完善入手,将其纳入到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中加以监管,使其公开化、规范化营运,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中多层次的融资需求。

参考文献:

1.蔡则祥.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完善与创新[J].农业经济问题,2002(4)

篇2

关键词:农村初中英语教师;教师专业发展;需求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36-0031-03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的心智、经验和情感不断进步的过程,农村初中英语教师是基础教育的主力军,承担着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重任,其教师队伍状况直接关系着人才培养的质量以及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但是,目前广大农村初中英语教师队伍中仍存在师资结构不尽合理、教师发展水平不尽如人意等问题。虽然各级政府对农村中学师资队伍建设都非常重视,但也存在着重培训、轻发展,教师发展自主性不强等问题。目前亟需符合教师发展需求的理论指导与实践探索。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教师专业发展的提出源于20世纪60年代,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应当把教师工作看成一门专业,因为它是一种服务公众的形态,需要教师具备专门的知识和特殊才能。Freeman提出,教师在教学生涯中要经历求生、巩固、更新和成熟四个阶段。Phillion强调了学习意义、教学实践、学习群体和身份认同对教师发展的影响。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教育界明确提出了教师发展问题并加以介绍和研究。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申继亮等在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项目中,通过实验研究对教师知识、教师观念以及教师监控能力等对内在结构和形成过程提出独到见解,形成了教师素质结构理论。此后,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从教育学、伦理学角度对教师专业发展进行了研究,探索了教师专业化理论框架。钟启泉先生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外延也进行了广泛研究,发表了一系列的论述。

二、研究设计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集体与个人访谈、参与性观察和探索性实践等多种方法进行数据收集与整理,并通过SAS(Statistics Analysis System)软件对调查问卷结果进行了数据分析,本调查于2012年7月~8月在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新乡市延津县、原阳县、长垣县,濮阳市清丰县的10所初级中学实施,发放问卷350份,回收有效问卷330份,占总数的94%。依据分层抽样的取样方法,调查在教学一线的农村初中英语教师的教学、生活、科研和进修环境,同时了解他们的教育信念、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调查问卷经项目组成员在文献阅读和研究讨论的基础上设计而成,分为基本情况、教学现状调查和专业发展需求调查3个部分,共36个问题,其中封闭型问题34个,开放型问题2个。在定量研究的基础上,项目组还对来自不同学校的30名教师进行了深度访谈,了解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及影响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深层原因。

三、结论与分析

1.教师的基本情况。在回收的330份有效问卷中,女性教师238人,占总数的72%,男性教师92人,占总数的28%。具有初级职称的占32%,中级职称的占46%,高级职称的占23%。具有大专及大专以下学历的占21%,本科学历的占72%,研究生学历的占7%。由此可见,农村初中英语教师性别比例偏差较大,女性教师明显多于男性教师。和以往的调研数据相比,近年广大农村初中英语教师的学历层次显著提升,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数达到了79%的比率。

2.教师教学方面存在的突出困难。问卷在调研教师教学方面存在的突出困难时设计了A~F六个选项,分别为:A.缺乏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设计在实施过程中总有缺憾;B.信息技术手段不足,不能有效进行课程资源的整合与开发;C.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有限,对丰富课堂教学感到力不从心;D.课堂组织与管理方法单一,调控课堂教学氛围能力还需加强;E.教学工作总量大,无暇顾及有关教学能力提升的学习;F.科研工作压力大,挤占了大量的教学准备时间。选择比率占前三位的分别为选项A、C、B。通过对初级、中级、高级职称的教师在教学方面存在的突出困难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三者在困难选项的排序上表现略有不同,如图1所示:

具有初级职称的教师最突出的问题是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有限,对丰富课堂教学感到力不从心。中级和高级教师则选择了信息技术手段不足,不能有效进行课程资源的整合与开发。对新任职的初级教师来说,现代信息技术接受能力和掌控能力明显强于其他教师,但是能否胜任教学是其面临的最大挑战。

3.教师急需的培训内容。问卷中设计出八项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分别为:A.课堂教学设计能力;B.课堂教学实施能力;C.学术研究能力;D.现代化教育技术运用能力;E.教学反思能力;F.学科理论知识;G.课程开发能力;H.教育科研和教改论文的撰写能力。(如图2)

教师选择的急需继续培训内容前三位分别为:课堂教学实施能力、课堂教学设计能力和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由此可见,以往继续教育项目中重理论轻实践、重讲座轻观摩的课程设置不能满足广大教师的学习需求,应多开设新课标解读与案例分析,初中英语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多媒体资源共享与课件制作等实践性、操作性、实效性强的课程。

4.教师希望的培训方式。(如图3)在培训方式的选项中,92%的教师选择了名师答疑,90%的教师选择了案例研究,说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遇到了很多实际问题有待指导与解决。67%的教师选择了听说培训,说明对英语交际能力的提高有较强烈的渴望。选择网络课程的教师仅占37%,说明由于条件的制约,农村初中英语教师在某种程度上对网络学习和网络资源的运用持有陌生感。

四、对策与建议

1.明晰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以教师为中心,依据教师个人发展需求设计培养方案,设置培训课程,变换培训形式,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但是目前我国农村初中英语教师继续教育现状并不乐观:数据显示,65%的接受继续教育的农村初中英语教师认为培训课程过于强调理论性,忽视了实践性和操作技巧的示范性;57%的教师认为培训方式多采用专家讲座,单调乏味。为了增强继续教育培训的实效性,在每一轮培训实施之前,都应开展详尽的学员学习需求调查与分析,策划培训方案,既要考虑到培训对象的全员性,又要兼顾教学内容的多元化和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2.构建教师专业发展标准。美国较早将教师专业化标准定义为:具有相应的实际教学能力,具有教学设计的独创性,能有效组织课堂教学,能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反思、总结和开展教学研究。教师专业标准的构建是决定教师专业发展方向的根本问题,当前,我国现有的教师专业发展标准,统一的专业发展标准研究相对多,教师发展不同阶段的分层标准研究少;零散、局部性研究多,系统性的全方位的研究少。为此,应从标准的理念、结构及功能价值三个方面构建农村初中英语教师发展标准,并从初任教师、胜任教师、成熟教师、专家教师等不同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将标准细化。

3.教学内容多元化。以往的继续教育培训课程多偏重理论的输入,忽视了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培训教师也多为高校教师,不熟悉初中英语教学,因而难以了解初中英语教师的教学困惑和学习需求。笔者认为,继续教育课程应涵盖以下内容:现代语言教学理论与应用;国内外英语课堂教学案例研究;网络资源运用与多媒体教学;新课标与初中英语教材研究;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设计;英语语法专题研究;英语言文化背景知识;英语听说能力训练;教育科研方法及论文写作等。

4.教学形式多样化。继续教育教学可以采用短期培训班、专家答疑、观摩课、示范课、网络平台互动等形式,培训者提供真实的课堂电视录像,真实的课堂教学,模拟教学或微型教学示范,书刊杂志或者网络资源有代表性的培训教材,有关班级、教师、学生的个例研究等资源,学员通过提出问题,分析与讨论,实现能力的提升。

以农村初中英语教师为中心,根据他们的需求为其提供支持与帮助,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在继续教育项目实施之前,应当走近广大农村初中英语教师,了解其教学现状和专业发展需求,把集中培训和长期指导有机地结合,促进广大农村初中英语教师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Knezevic,A&M.School. Learing to Teach Together. Teaching to Learn Together[M]. Cambridge:CUP,1996.

[2]曾琦.教师培训模式的现状分析及改革建议[J].中国教育学刊,2000,(10):5.

[3]Freeman,D.The Hidden Side of the Work:Teacher Knowledge and Learning to Teach[J].Language Teaching,2002,(35).

[4]Phillion,J&F.M,Connelly. Narrative, Diversity and Teacher Education[J].Teacher and Teacher Education,2004,(20).

[5]刘秀江.对教师专业发展内涵的诠释[J].教育科学研究,2010,(4):23-25.

篇3

农村金融需求从广义角度看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农业的金融需求、农户的金融需求、县域金融需求。农村金融需求从狭义角度看,主要是指对信贷服务的基本需求。“三农”问题具有不可分性,因此导致了三个概念之间存在很大的紧密性,从交融性、交叉性角度看,农村金融必须进行市场细分,才能更好的满足“三农”对金融的需求。

(一)从农户金融需求角度分析

农户金融制度制定需要满足农村形式的要求,才能更好的满足一家一户的农业生产经营单位的金融需求,我国农户金融需求阶段已经表现了很多的特征,其一是狭义小农和理性小农并存的局面,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生活性资金和生产性资金需求并存的局面。农村地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其对金融需求产生一定的差异性,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户通常倾向于单一型金融需求,而对于低收入水平的农户主要是想通过贷款等方式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差异化需求对农村金融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农村金融需要不断细分市场,才能更好的满足不同对象对金融的具体需求[1]。随着农村经济多样化的发展,非生产性支出呈现逐步提升的态势,因此非农业生产性需求逐渐凸显出来,农村的生活性借款比例在加大。在农村经济相对比较发达的地区,对于收入越高的农户,其远离农业生产的程度会越高,因此此类农户对经营型资金需求比较大,当前农村金融需要提升综合服务水平,满足不同群体金融资金的需求,同时需要根据市场情况进行细分,避免与城市产生金融趋同效应。

(二)农户金融需求呈现多样化的态势

随着农村经济多渠道发展,农户对金融需求呈现多样化的态势,地区之间的差异性逐渐显现出来,农户金融需求的层次性特点要求农村金融服务需要多样化,根据农户的不同需求进行对象划分,越是收入高的农户越要通过金融手段鼓励其进行规模化生产,最终能够形成规模化农业发展的基本态势,对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提升农村就业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统计分析可以看出,农户金融需求的层次性与农户收入之间呈现出一种正相关性,越是收入高的农户其生产经营越偏向于规模化农业和非农产业[2]。从农村经济的发展情况看,低收入农户所占比例还是比较高的,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此类农户的还款能力比较低,信用贷款实施过程中需要建立有效的风险防控机制。

(三)从农业金融资金需求角度分析

农业金融需求越来越强烈,在农业现代化经营、生产、流通和加工过程中,生产和经营主体对农村金融提出了新的要求,主体主要包括农户和各类农业组织。从广义角度看,农业生产过程中涉及到养殖业、种植业、农产品加工业、农村中各类农业生产活动。农村经济管理需要坚持走区域化布局、标准化发展之路,通过产业化经营和专业化生产可以提升农村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农业产业链需要不断向产前、产后、流通领域延伸,把农村各类产业的资源优势充分展示出来,积极稳妥的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3]。对农村市场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分析,最终能够建立产业化经济发展制度。金融市场细分可以更好地形成种养加工一条龙的金融服务体系,同时能够把产供销各个环节有机结合在一起,不断整合和优化农村资源,提升农村经济的整体效益。

(四)农村金融市场关联划分分析

农村金融需求需要按照农业生产的过程中进行划分,把金融需求和经营性农业需求关联起来,按照金融需求主体进行有效性划分,因此可以把农户生产性组织和农业组织的生产经营性金融需求有效统一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关联划分机制。从而能够建立农产业初期产品检验生产,农产品加工企业、养殖业的金融需求,农产品流通企业联合体,提升金融服务的整体水平。农业金融发展需要农村经济发展规律和农业生产的特征为依据,首先需要按照农村市场的特点建立季节性金融服务机制。其次需要根据农业生产的特点,建立自然灾害金融预警机制,从根本上防范农村金融风险[4]。第三需要根据农村贷款需求建立市场关联划分长期机制,第四需要根据农村生产经营分散性特点,建立金融需求的协调机制,把市场有效的整合,提升农村金融市场的关联性水平,最后需要根据农业生产的收益率建立金融服务体系,提升金融服务的效益。

(五)农村金融市场细分需要按照“三农”特点进行农村金融市场细分

过程中需要和“三农”建立紧密的联系,当前需要从农业需求、农户需求出发,积极稳妥的推进农村金融机制改革,提升农村金融的整体发展水平,避免农村金融市场与“三农”脱离的现象产生,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建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把农村各项资源有机整合在一起,形成长效机制,提升农村经济的发展战略水平[5]。随着农村县域经济的发展,农村商业金融客户群体不断扩大,因此对金融服务的层次要求越来高,县域经济创造的GDP已经占有很高的比例,农村金融市场细分需要综合考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建设规划、特色资源开发、农村商品流通体系等方面的内容。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建设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把板块经济、特色经济、民营经济、劳务经济等多种发展方式结合在一起,形成多元化发展的局面。

(六)农村金融市场细分与体系完善分析

农村金融在服务农业方面需要建立完善的市场细分策略,逐步完善金融体系结构,提升金融服务的整体水平。当前需要建立六大体系,分别为农村基础设施体系、农村科技创新与应用体系、农产品流通体系、生产资料流通体系、农村金融体系、公共服务体系等。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需要把体系建设与“三农”体系紧密结合在一起,把商业性金融资源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提升金融服务的整体水平,从根本上实现农村金融产品创新。

二、农村金融市场差异化分析

(一)地区金融差异性分析

从我国西北地区农村金融的情况看,由于西北地区相对比较贫困,人均收入和消费都比较低,因此金融需求不是很旺盛。但是当前农村金融需要对西北地区进行科学定位,改变当前金融扶持力度不够的局面,实现西北农村金融转型发展,把西北农村地区二三产业发展起来,同时需要提供良好的金融产品,促使农产品形成产销一体化发展模式。带动一批农村支柱产业的全面发展,从西北地区的情况看,不同地区农户的金融需求存在很大的差异性,金融产品制定过程中需要当地的农业结构、农村经济发展、农户收入紧密结合在一起,促使农村生产经营可持续发展。从西北欠发达地区金融需求看,其主要表现为农业生产经营性需求和消费需求,从生产性金融需求特点看,具有周期短、时间性强的特点,借款额度与农户的生产规模具有很大的关系。

(二)经济发达地区农村金融市场细分方法

篇4

关键词:农村经济发展;金融支持;金融需求;金融供给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our country’s new rural construction,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produced strong desir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finance. However,the reality is opposite to what we desire. So,this text is based on the reality to analyze the real conditions of rural financial demand and supply ,find out the actual problems and, at the same time,come up with the principles and the measures to deal with the problems. through these analysis’s,we can realize how to develop the rural economics and rural finance in harmony.

Key words: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Finance support ,Finance demand,Finance supply

一、问题提出

目前,农村金融体系机构主要有农村信用社、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和邮政储蓄。但是在发挥作用方面,这四家机构在农村发挥的作用并不明显,农发行基本上变成了一个粮食银行,或者说粮棉油的银行,它不能深入到农民生活中的各个环节,特别是不能支撑其他多种经济的发展。农业银行是一个国有商业银行,由于赢利动机存在,因此它的许多业务从农村基层撤出。邮政储蓄只是一个储蓄银行没有贷款业务,功能过分单一,实际上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任只能落在农村信用社的肩上,所有这些状况决定了必须对现有农村金融体系进行变革。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经济问题是经济发展是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的一个不可逾越的根本性问题。我国是一个处于“经济转型”阶段并具有“二元经济”的国家,在当前全国范围内进行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研究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支持政策对发展农村经济具有重大意义。

二、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状况分析

农村金融发展也像其他商品市场一样,其目的就是实现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的均衡,发挥农村金融对经济的促作用,因此我们首先要来了解一下目前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的一些状况。

(一)农村金融的需求状况分析

目前农村金融需求主体由五个部分组成,即农户、农业龙头企业、个体工商户、中小企业和农村政府,个体工商户和农户的金融需求在大部分地区是紧密联系在一起,而农业龙头企业在农村金融需求总量中的比重很小,所以农村金融需求可以简单分为农户金融需求、中小企业金融需求和农村政府的金融需求。对于农户需求来说,发展程度不同的区域,农户金融需求是不同的,根据经济发达程度,我们把农户金融需求分为三类,即发达地区农户的主要金融需求——发展需求,中等发达地区农户的主要金融需求——农业生产需求和生活需求并重,欠发达地区农户的主要金融需求——生活需求。对于中小企业金融需求来说,由于我国的农村企业绝大多数为中小企业,我国农村企业总数于2004年达2931万户,为农村就业和经济增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2004年全国农村企业吸纳的劳动力人数为14733万人,占当年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7.9%,2004年,农村中小企业创造增加值约为45621亿元,比2003年增长13%左右。 [①]对于农村政府的金融需求来说,由于农村基层政府包括乡镇政府和村集体,它们的金融需求不同于农户和中小企业,它们的金融需求主要是为农村提供生产和生活用的公共产品。在一些财政困难的地区,政府还通过向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贷款弥补税费差额和发放职工工资。通过这些需求主体来看,农村对金融的需求潜力是巨大的。

(二)农村金融的供给分析

从正式金融安排的金融供给角度来看,每年国家以金融剩余的形式对农村经济剩余进行转移,但是在量上十分不足。2004年,我国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是15%左右,但农业贷款仅占整个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不足6%。四大国有银行每年以吸储上存方式从农村流出的资金约有3000亿元 [②]。邮政储蓄只吸储不贷款,每年约有2000多亿元的资金被抽离农村。农村和农业资金大量流出导致了农村正式金融供求缺口巨大。

然而,自1996年中国农业银行开始与农村信用社行社分离,国有银行逐渐退出农村金融市场以来,农村正式金融安排的农业贷款和乡镇企业贷款呈现萎缩态势。与此同时,农村信用社成为农村信贷资金的垄断供应者,但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农村信用社过分看重业绩的增长,以追求盈利为主要目标,偏离了为社员服务的合作原则。

从农村非正式金融市场供给角度看,主要包括私人自由借贷、私人钱庄、合会等。具有贷款数额小,希望手续简便、灵活、及时的特点,并采用较少抵押甚至无抵押的贷款方式。从供给角度看,农村贫富差别加大为农村非正式金融提供了金融供给的空间。同时农村又缺乏国债等证券投资渠道,使得数量巨大的民间资本持有者受利益驱动而成为非正式金融的潜在供给者。

三、 农村金融存在问题

(一) 农村金融机构组织的功能没有充分发挥

目前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三者的职能分工在很大程度上存在混淆和冲突,并由此产生了许多难以协调的矛盾。首先,农村政策金融功能不全,农业发展银行难以承担我国政策性金融的重任,农业发展银行不但存在资金来源不稳定,资金运用效益低下等问题,而且业务范围非常狭窄,功能退化,仅是在农产品收购方面发挥着政策性金融组织的作用。其次,农业银行市场定位的变化使得原来农村金融的主导地位不复存在,实行商业化改革以后,农业银行从农村大量撤出,留在农村的也仅从农村吸收存款,不再向农户发放贷款,这使得其在农村金融的主导地位不复存在。再次,农村信用社不能完全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村信用社经营中商业化倾向,运作不规范,存在隐性的金融风险。

(二) 民间金融不完善和不规范

我国农村民间金融一直受到打击和排挤。但是,许多民间金融在扩大农村生产经营资金,活跃农村金融市场,提高金融效率,尤其是促进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另外,农村民间金融一般具有规模小,隐匿分散的特点,容易失控,一旦失控,不仅可能导致其自身的系统崩溃,而且还可能波及到农村政治社会的整体稳定。因此,如何有效地规范和保护民间金融的健康有序发展是今后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

(三)金融服务难以满足农村多元化经济需求

各金融机构之间在农村市场缺乏有效竞争导致了农村的金融服务功能逐步弱化。农村的金融产品较少,金融服务种类单调,基本上只有传统的存贷业务,中间业务和外汇业务种类很少,而现在农村经济由传统的农业生产迈向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时期,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金融服务现状难以满足当前农村多元化经济的需求。

四、构建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服务体系的措施

(一)完善农村金融机构组织产权和治理机制

目前农村基层金融组织产权不清导致了竞争没有效率,因此,政府应着手建立既适应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同时又具有多元化产权结构的农村金融组织形式。合作金融作为我国农村金融基本的组织形式,已在理论界和实业界达成共识,但目前以基层农村信用社作为唯一的一级法人合作金融组织形式,既不符合我国区域经济、金融发展不平衡的国情,也不利于合作金融组织的竞争和发展,故今后应考虑建立多层次与多级法人治理结构的农村合作金融体系。而对于作为商业银行的中国农业银行,则可考虑渐进式地推进从国有独资公司制到实行纵向产权结构的有限责任公司制,再到实行横向产权结构的股份有限公司制的产权改革方式。

(二)发展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一方面要对农村信用社进行合作金融改革, 另外还应积极探索农村金融的其他发展模式,力求在农村建立起以合作金融为主体,多种金融形式并存的农村金融体系。

篇5

关键词:农村信贷 无效金融需求 贷款可贷性

一、引言

我国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农业人口比重大,“三农”问题突出。农村金融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为农业发展提供必要条件。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农村金融的供给及其功能发挥决定着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农村金融体系变革滞后,金融抑制问题突出,农村信贷供给不足,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严重羁绊。因此,如何根据农村金融需求的新特点解决农村信贷供给不足,从而彻底打破农村金融困境,就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农村金融需求分析

(一)现阶段农村金融需求特征

在现阶段的中国,农村金融抑制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绊脚石。因此,站在农户角度来审视农村的金融需求具有重要意义。如果在一个连续的视角下来看巾国农户的金融需求,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农户,可能面临不同性质的资本约束。具体而言农村金融需求特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生产性贷款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和周期性,涉农的资金需求大部分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借贷资金用途与经济基础密切相关,交易成本较高,缺少传统意义上的抵押品;(2)农户的融资偏好更加倾向于正规金融贷款,但由于正规信贷的可获得性程度不同,不同地区农户的实际融资顺序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借款的便利程度是影响农户融资偏好的主要因素;(3)农户对贷款利率的变动并不敏感,但对高利率的承受能力明显较低;(4)农户借贷的契约化程度较低,关系借贷主要依靠社会性约束(尽管正式的市场契约机制尚不完善,但到目前为止,建立在乡土网络基础上的社会约束依然能较好地执行监督和保障功能),但随着经挤的发展,采用市场化契约来缔结金融合约的方式被越来越多的农户所采用。(5)信贷资金的次数增多,资金额普遍增大。(6)还款来源受到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双重约束。

总之,分散性、小规模、高风险、多元化的金融需求,意味着金融经营成本的增加;贫穷、传统、保守,决定了农民在金融资源获取上的弱势;信贷资金供给不足无法满足需求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现阶段农村金融需求的新变化

(1)消费信贷需求愿望强烈。目前,许多农民为改善生活条件,对于小型农机具的消费欲望强烈。原因在于农民需要这些工具提高劳动生产率,扩大生产。但是部分农民表示由于现在下乡农机具价格走势偏高,依靠自身储蓄仍无法购买。因此,国家应当出台与其相关的消费信贷措施,设计新的信贷产品给予农民优惠,满足农户的金融需求,为拉动农村经济的增长创造条件。

(2)农户生产扩大贷款需求增加。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农村规模化、集中化经营土地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农村种植大户的不断增加带来生产经营信贷需求的压力上升。农村金融机构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既要做好小额信贷款又要发挥农业资金杠杆作用,支持农村新模式的发展。满足农村的信贷资金需求,台理引导农村经济又稳又快的发展。

(3)专业合作社信贷需求突出。目前,专业合作社数量快速增加,质量不断提高,已经成为农村一种新的经济形势。实践证明,专业合作社是解决农村金融需求不足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发展现代农业、振兴农业经济的基础。加强和改进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金融支持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产品特色优势明显、组织运行顺畅、经济实力较强、服务功能完备、信用状况良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联保贷款等方式。对信用评价低的专业合作社实施限制信贷投放的方式,督促其改正不良行为,消除失信带来的不良后果,重新积累信用以便能早日获得农信社的支持,使专业合作社快速蓬勃发展。

(4)加大农民工创业贷款。金融危机导致大量的农民工非自愿失业,如何引导农民工重新上岗和创业,维持社会稳定是现在当地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任务。落实小额担保贷款任务,实行目标考核管理,充分发挥小额担保贷款促进和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积极作用。建立和完善农民工返乡创业资信评级,对回乡农民工创办的符合农业产业化贴息条件的企业,优先给予贴息,并适当降低贴息审批条件。采取信用贷款和抵押贷款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为回乡创业企业“量身定做”的特色金融服务,满足农民工创业资金多样化的要求。

(5)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信贷需求较强。当前,

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的现状,总体表现为建设的力度严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基础设施规模小、水平低、配套陈旧问题明显。为改善农村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政府和农民纷纷参与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但由于农村基础设施投资风险大、收益率低、回报期长的特性,除农户集资外,还需要农村金融部门大力的信贷支持。

三、无效金融需求分析

当前正规金融机构所使用的通用信贷技术,以传统农区为代表的大量的普通农户(尤其是贫困农户)的金融需求,因为无法满足金融机构的贷款条件而被拒之门外——这些农户显性资本的缺乏和原始积累的缓慢发展,由于与“现代信贷技术”的格格不入而无法转化为“有效的”金融需求以及相应的金融供给。

但应该指出的是,这些农户的金融需求之所以被视为“无效需求”,原因不在于需求的真实性,而在于需求的“难以缔约性”——问题的关键还在于作为供给方的金融机构的判断标准。换言之,如果单纯从“现代信贷技术”所通常使用的判断标准来看,无抵押和无担保的农户的信贷需求确实应被视为“无效的”金融需求;但是,无抵押和无担保的农户据调是存在大量具备现实还款能力的农户,只不过按照所谓的“现代信贷技术”来判断是“无效的”金融需求。根据对四川南充“美信服务公司”的调研表明,通过开发适用于低端市场(包括农户、作坊主、小商贩、等)的小额信贷技术和金融服务方法,大量被正规金融机构所视为“无效金融需求”的所谓无抵押、无担保的贷款者不仅具备还款能力和可持续性,而且违约率极低。根据四川南充美信服务公司的客户资料分析,这些客户大都属于无抵押、无担保、无信用记录的“三无”群体,有的与当地的正规金融机构网点(如邮储银行、农业银行)仅一墙之隔,但却得不到这些金融机构的贷款,而当他们获得了“美信”的贷款后,其潜在的金融需求和良好的还款信用立即获得了释放。

从上述案例我们可以了解到:

(1)简单地将无抵押、无担保等显性资本水平作为判断无法形成还款能力和有效金融需求的观点是正规金融机构的金融供给无法有效延伸至农户低端市场的重要原因;

(2)建立在抵押、担保和现金流等分析基础上的所谓“现代信贷技术”并不适用于低端农户市场,低端农贷市场的信贷供给和金融服务需要开发专门的信贷技术和服务方法;

(3)在金融供给端的竞争依然不够充分的情况下,习惯于采用传统信贷技术发放贷款的正规金融机构已经形成某种“创新惰性”,缺乏开发专门服务于低端市场的金融技术的动力和积极性。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应该看到:农村的金融需求,已经表现为传统意义需求基础上的升级成分;新的特征以及新的需求变化要我们适时的加以解决这些新生问题,才有可能增加农户贷款的可获得性,充分发挥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而判断农户的信贷需求是否是有效需求,金融机构需要走出传统信贷标准的桎梏,针对低端信贷市场的特征进行更深入的探索,使得那些潜在的有效需求得到更好的识别和满足。根据多次调研表明,潜在的大部分农户信贷需求是真实有效的。这说明当前对于“潜在的占多数的农户信贷需求是无效的”这一论断是片面的,它忽略了很大一部分潜在的有效需求。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现在的金融机构能否具备识别这些潜在有效需求的能力和技术。

四、应对的策略

(一)扩展农户的金融需求角度

农村金融改革应该以农户的利益为出发点,充分考虑农户的金融需求,农户的政策意愿。在此基础上政府实地考究,从当地农户的最迫切需求出发进行改革。从根本来讲,应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户文化水平,培养农户自发利用正规金融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具体措施包括:(1)根据其特征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引导农民向理性小农转变,提高其获信能力,保障其可贷资金的获得。(2)转变农民的理念,培训农民技能,提高农民素质,使农户潜在的有效金融需求得到进一步释放。

(二)增加农村金融供给角度

首先,激励农村正规机构加大对农村金融需求资金的投放力度。具体包括:(1)继续完善农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体制,调整其信贷结构。采取税收减免和财政补贴等激励手段加大农业银行的支农力度,提高对农村市场有效金融需求的服务水平。(2)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明晰产权关系,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强化约束机制,增强其为农村经济服务的实力。对于在支农方面成绩突出的信用社,政府予以相应的奖励。其次,加大支农信贷政策的宣传力度,发展小额农村信贷,政府提供资金和服务建立支农小额信贷为中心的农村资金融通市场。从而为解决所谓的农户“无效金融需求”获得贷款来源创造条件。最后,引导民间金融,调整农村金融的市场准人政策,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农村金融市场,推动农

村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涉农第三产业,实现支农资金的效用最大化,满足农村金融需求的多元化。

参考文献

[1]徐璋勇,王红莉基于农户金融需求视角的金融抑制问题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9)p47-48

[2]陈雨露,马勇中国农村金融:现实困局与发展路径[j]货币金融评论,2009,(12):p 2-4

[3]王学信农户的金融需求及其解决途径[j],商业研究,2006,(24):p 38 39

[4]肖海霞农户金融需求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j]农村经济,2004(5):p 73-74

[5]张营周从金融需求视角看中部地区农村金融改革[j]农村经济,2009(6):p 71-72

[6]李万超,唐晓良农户金融需求困境破解之道[j]黑龙江金融,2010,(4):p 37-38

篇6

农村金融的有效性,是指农村金融机构通过向农村金融需求主体有效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后者的金融需求,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在此过程中提高自身的金融效率。

农村金融有效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农村金融产品供给的有效性。农村金融机构必须提供有效金融产品,才能使其运行得以继续和深化,如果供给无效,则金融有效性便无从谈起。其二,农村金融机构提品后价值实现的有效性。如果金融需求主体通过使用金融产品和服务,能有效地发展经济,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则农村金融机构便拥有相应的优质资产,能获取预期的效益,其金融有效性便得到提高;反之,金融需求主体在使用金融产品和服务后,却因种种原因产生经营失效,甚至出现了亏损,本息逾期难以归还,则金融机构由此多了一份不良资产,其金融有效性便降低。至于金融需求主体逃废债务,则会使金融机构血本无归。

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内在联系、相互依存,因而不能封闭地考察农村金融,也不能孤立地谈论其有效性。农村金融有效性,是同农村经济有效性内在联系的。农村金融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持,促进农村进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反过来又为农村金融提供良好的基础和平台。相反,如果农村经济的金融支持力日趋弱小,农村经济便会因资金制约而难以发展,其结果便会造成农村金融的基础日渐薄弱,农村金融的有效性不断弱化。

当前,农村金融的一个基本特点是低效性,其主要表现为:农村金融机构推出的某些产品难以为客户和中小企业所接受;而农户和中小企业期盼和欢迎的产品,农村金融机构又不推出来。许多农村经济主体对信贷资金的使用缺乏效益,还本付息存在问题,使农村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增加。农村金融机构的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较高,农村金融效益远低于城市金融效益。农村金融低效性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一是农村金融机构自身的原因,主要包括农村金融结构不合理,金融机构管理水平不高,创新能力不强,经营机制不活等。二是农村经济较为落后,农业经济存在较高风险,农民收入总体较少,农村经济实体的规模化经营水平较低,农村制度尤其是土地制度对农村金融产生抑制作用,农村社会信用体系很不完善等。

农村金融低效性,给农村经济金融发展带来了诸多问题。低效性使得金融机构的生存和发展能力衰弱,导致许多农村信用社陷于资不抵债的困境,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商业银行纷纷撤离农村金融市场,转而进入城市金融市场,即使是定位于服务农村的商业银行和信用社,也减少了不少支农业务。农村资金供给原本就存在巨大缺口,但低效性使得农村资金大量外流,这对于农村经济无疑是雪上加霜。农村亟待形成多种所有制和多种经营形式的金融体系,然而低效性却增加了非公资本进入农村金融业的忧虑。低效性给农村经济实体造成许多困难,农户和中小企业向正规金融机构融资困难重重,这迫使他们转向高利率的民间借贷,从而增加了他们的生产成本。农村金融低效性加重了农村经济低效性,而农村经济低效性又使农村金融难以摆脱低效性的困境。

提高农村金融有效性,不仅是农村金融发展的重大课题,而且是解决“三农”问题的迫切需要。农村金融改革和创新的目标,在很大程度上便是提高农村金融效率,增强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

农村金融适应性,是指农村金融供给与农村金融需求相互适应。农村金融适应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总量的适应性,即农村金融供给总量,与农村金融需求总量相互适应;二是结构的适应性,即农村金融供给结构,与农村金融需求结构相互适应。

农村金融有效性与农村金融适应性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农村金融有效性,既是对适应性的检验,又是提高适应性的动力,它反映农村金融适应与否及适应程度,推动适应性的提高。适应性是有效性的基础和前提。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相互适应,农村金融供给与金融需求相互适应,才能提高农村金融有效性。农村金融曾出现过一些奇怪而有趣的现象:国家为提高农村金融有效性,设立了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构成的农村金融体系,但是,这三类金融机构并未解决农村金融需求的缺口问题,而农村民间借贷在满足农村金融需求方面却表现出了较强的有效性,农户融入资金的70%是通过民间借贷而实现的;大型商业银行出于支农考虑推出了小额农贷产品,但是这一产品却难以做大做强,小额农贷甚至贷不出去,而另一方面农户和中小企业融资心切,农村资金需求缺口呈扩大之势;大型商业银行出于有效性考虑,纷纷撤出农村县以下机构,而民间借贷同样由于有效性原因,反而规模越做越大,形式越来越多。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大型商业银行的金融供给不适应农户和中小企业金融需求的特点;小额信贷虽有创新之名,但其限制太多,要求过严,手续甚繁,因而与农户金融需求特点相背离;民间借贷虽不具备合法地位,但由于其适应农户和中小企业金融需求,因而效率较高,发展较快。由此可见,农村金融适应性是有效性的决定性因素。

长期以来,农村金融存在许多弊端,然而根本性问题,在于农村金融供给与金融需求不相适应,由此派生出许多具体的矛盾和问题。农村金融体制几经改革,但由于未将适应农村金融需求作为基本依据,而是在自上而下的行政推动下对原有的适应性颇弱的金融供给框架予以小修小补,因而问题未能根治,甚至不相适应的程度有增无减。例如,农村信用社的改革,陷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相互博弈中,囿于双方对农村信用社修补成本的分摊,而农村金融需求主体即农户和中小企业未被纳入其中,适应性原则未被置于应有的位置,致使农村金融的适应性难以提高,有效性自然也就难以增强。

当前,农村金融需求出现了新变化。农村金融需求总量大为增加,据测算,到2020年新农村建设新增资金需求总量约为15万亿元,其中大部分由金融机构提供。农户资金需求规模不断扩大,借贷发生率和户均借贷次数也在增加。随着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诸如无公害、绿色、有机作物和优质果品生产,规模化和标准化种养业正加快发展,对资金需求将大大增加。温饱性农户在创业中存在金融需求,而小康型和富裕型农户在扩大经营规模中对资金需求量更大。在经济较为发达农村地区,农户需要更多资金用于发展特色农业和外向型农业。而在经济较为贫困农村地区,农户依靠开发脱贫、项目致富的愿望日益增强,因而生产性借贷的比重在逐步扩大。县域工业园区和农村企业的快速发展,促进各类经济实体征用土地、构建厂房、添置设备、扩大营销,使农村企业的资金需求随之加大,以往那种较为普遍和分散的小额借贷,正向集中的大额借贷发生转变。农村社会化服务的各类经济组织对资金的需求快速增加,而现代农村物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规模在快速扩大。在农村产业发展的同时,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尤其是供水、供电、公路和小城镇建设将加快发展,这方面资金需求在农村资金需求总量中的占比将提高。

农村金融需求结构进一步复杂化。当前,广大农户要求农村银行业创新金融产品,渴望无抵押的贷款方式,希望信贷品种和期限能与农业生产特点和周期相适应,贷款手续简便灵活,能快速、就近地获得借款。许多富裕起来的农户手握闲置资金,他们购买国债、企业债券和投资股市的要求日益迫切。在许多种养殖地区,农户对农业保险的需求日益强烈,但这方面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在中小企业的金融需求结构中,短期借款占绝大部分,但近几年来长期借款的需求越来越大。由于受到信用资源短缺等因素的制约,其长期借款难以得到满足。许多中小企业不得不将短期借款转化为长期借款来使用,他们在短期借款到期后只付息而不还本,使本金转为下一期短期借款而循环使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仅希望农村银行业创新更多产品来满足其间接融资的需求,并且希望通过兼并重组而进一步扩大其经营规模,通过发行股票和企业债券来更多地实现直接融资。

总之,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推进,不仅农村金融需求总量快速扩大,而且农村金融需求结构日益丰富;不仅现实的金融需求更为强烈,而且潜在的金融需求被不断激活,并加快向现实的金融需求转化。多元化、多层次的农村金融需求,客观上要求多元化、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供给与之相适应。

然而,当前农村金融恰恰存在两种不适应性,即总量的不适应性和结构的不适应性。我们只有提高这两个方面的适应性,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村金融的有效性,增强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力。

提高农村金融的有效性和适应性,关键在于构建合理的农村金融结构。

在农村金融研究中,人们较为关注的是农村金融总量增长,尤其是农村信贷总量增长。但是,农村金融结构问题决不能被忽视。农村金融结构,是指农村金融体系中各个组成部分和各种构成要素的数量比例、空间分布、相互作用、相互配合的状态。农村金融发展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农村金融总量的增长;二是农村金融结构的优化。一般而言,总量指标反映农村金融的总体规模,只具有直观的表征意义。结构指标则能反映总量指标所不能反映的问题,能透视出农村金融深层次的矛盾和弊端,从而帮助人们推进农村金融的改革和创新。农村金融总量受制于农村金融结构。在农村金融结构不合理的情况下,单一的金融总量扩张,必然因其不能解决适应性问题而陷于低效性,这种粗放型的增长势必不具持续性。因此,提高农村金融有效性和适应性,不仅要重视扩大农村信贷总量,而且要大力推进农村金融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唯有如此,才能实现农村金融同农村经济的良性互动,促进农村金融真正实现总量扩张和层面提升。

当前,农村金融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存在许多矛盾。农村金融的结构性缺陷主要表现为: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农村金融产品需求越来越呈现多样化趋势,潜在的金融需求被加快激活,而当前农村金融产品供给却十分单一,几十年一贯制的“存贷汇”产品结构,同日趋复杂的金融产品需求不相适应。农村金融行业单一,主要是银行业、非银行金融业缺乏,其供给远不能适应农村金融需求。农村银行业存放类资产占比过高,贷款类资产占比较低,长期贷款类资产比例尤低,证券和保险类资产的比重甚微,投资类资产不断萎缩。农村融资属于银行业占绝对主导的模式,基本上是一种间接融资,不能满足农村企业尤其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直接融资的需要。农村公有金融垄断着农村金融市场,大型商业银行的金融供给难以适应农户和中小企业金融需求的特点,而能适应这种需求特点的非公金融,却“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农村金融结构,包括许多具体的子结构。根据农村金融需求当前情况和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我们应通过构建以下合理的子结构,达到农村金融整体结构的合理状态。一是完善农村金融产品结构,不仅要在资产抵押贷款、关系融资等方面创新产品,而且要在资本市场投资、农业保险等方面推出非银行业金融产品。二是构建合理的农村金融资产结构,农村存款类金融机构应降低存放类资产比重,增加贷款类资产比重,扩大中间业务和投资业务,适当提高投资类资产的占比。三是逐步改善农村融资结构,在继续扩大间接融资量的同时,大力提高农村经济规模化、市场化、股份化和证券化程度,大力培育农村资本市场,通过股票上市、发行企业债券等形式,扩大直接融资的比重。四是构建合理的农村金融行业结构,在农村银行业方面,广泛发展新型的农村社区银行;在非银行金融业方面,积极发展农业保险业、农村信用担保业,创造条件逐步建立农村投资银行业,相应发展农副产品期货业、农业资产评估业、产权交易业、信托投资业、租赁业、典当业等。五是构建合理的农村金融所有制结构,在公有金融为主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发展非公金融业,支持非公资本进入农村金融领域,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

构建合理的农村金融结构,必须坚持明确的目标,这就是提高农村金融效率,为农村经济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实现农村金融同农村经济相互促进和持续发展。实施这一工程,必须坚持适应性这一基本原则,始终将适应农村金融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总量增长的前提下,以增量调整为重点,同时协调存量调整。增量进入能较快确立自己的市场定位,有力改善原有的金融结构。存量的调整一方面要做到强化优势、转化劣势、开拓市场、提高效率。农村金融结构的构建,要以市场力量为主,依靠市场内生力量;另一方面,市场力量和作用也不能代替政府力量和作用。农村经济金融比较落后,市场力量相对弱小,完全依靠市场力量来优化农村金融结构并不现实,会产生一定的盲目行为,同时要历经很长时间。因此,市场力量和政府推动要相互结合,政策推出则应遵循农村金融与经济自身的发展规律。

提高农村金融的有效性和适应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要依靠农村金融自身的改革和创新,而且有赖于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了有效推进这一工程,需要系统思考、统筹兼顾,处理好一系列问题。下面仅择其荦荦大端,谈点意见。

1.在金融业拓展对外开放的同时搞好对内开放。在对国外开放的条件下,农村金融结构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会受到国外农村金融结构的影响。外资金融机构进入农村金融市场是迟早之事,目前初见端睨。随着外资金融产品、金融业务、金融技术进入农村,农村金融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必然加快步伐。但是,农村金融业在对国外开放的同时,决不能忽视对内开放。对内开放既包括对农村地区的开放,也包括对城市的开放。金融业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农村金融业必须通过对内开放进一步夯实对外开放的基础,以做到有能力充分利用对外开放带来的机遇,有实力应对对外开放中出现的挑战。进入新世纪以来,农村金融业在对内开放方面进展甚微,金融垄断的思维方式依然存在,农村金融的行政化色彩依然浓重,这无疑给提高农村金融的适应性和有效性造成了障碍。农村金融业对内开放,主要包括金融体制和金融业务的对内开放,这两个方面对内开放,所要达到的目标在于提高农村金融的适应性和有效性。我们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进一步推进农村金融业对内开放,在增强适应性和有效性方面,放宽某些条件,简化审批手续,放松某些行政管制,出台配套支持政策。

2.建立农村金融的竞争与合作机制。引入竞争机制,是提高农村金融适应性和有效性的必由之路。金融竞争与合作具有共生性。不同的金融行业、同一金融行业中不同的金融企业,各有其不同的特点和作用。竞争能促进各类金融机构之间功能交叉和扬长避短,从而推动他们彼此合作、互为补充。金融合作则促进竞争在更高层面上展开,达到互补多赢的效果。

以金融竞争推动金融合作,以金融合作促进金融竞争,实现两者作用的相互转化,必须建立相应的竞合机制:第一,完善农村金融准入机制,充分发挥这一机制促进竞争与合作的功能。准入时应考虑农村金融机构的合理分工,小型金融机构以零售业务为主,以避免同大中型银行的无序竞争。准入时还应考虑在空间布局上的问题,农村新增金融机构应在发达地区、一般地区和贫困地区形成合理的空间结构,以避免一齐挤进发达农村地区而引起恶性竞争。第二,形成产品结构优化机制。如果产品结构雷同,农村金融企业之间的排斥力就会加大,吸引力便会减弱。反之,金融企业的产品各有特色,分别与不同层次、不同主体的金融需求相互适应,他们之间的吸引力就会增强,排斥力就会减弱。因此,应建立农村金融产品优化机制,促进金融机构根据所在区域的不同情况,积极创新和推出适应不同需求的金融产品,以促进金融竞争和合作的健康发展。第三,完善农村资金的价格机制,在农村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在利率未完全放开前,可继续扩大利率浮动范围。这样既可以促进金融竞争,又不致于造成竞争过度。第四,建立竞争合作协调机制。在农村金融企业之间建立对话机制,以及时沟通他们之间的观点,化解利益矛盾和冲突,协调彼此立场,避免恶性竞争发生。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以帮助金融企业提高经营决策能力、风险管理水平和合作自觉性。建立农村金融行业协会,作为行业自律组织,一方面他能较好地协调金融企业经济利益关系,维护他们之间的公平竞争,引导他们妥善处理竞争中出现的矛盾;另一方面,又能为他们创造合作机会,提高合作效果。

3.建立退出机制。提高农村金融的适应性和有效性,必须妥善处理金融机构进入与退出的关系,做到有进有退,能进能退。在农村金融竞争中,优存劣汰、优进劣退现象必然产生。竞争促进金融业务不断向优质金融机构集中,他们将不断扩大资本实力和经营规模,获取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相反,劣质金融机构的业务将不断流失,其生存和发展空间将日益萎缩,如果他们不能扭转落后局面,且达到了退出标准,就只能选择退出。有进有退,才能在合理的流动中增强农村金融的适应性和有效性;无进无退,则会造成农村金融的固化和劣化,增加改革成本,浪费金融资源,甚至引发农村系统金融风险。建立退出机制,应配套建立风险预警机制、风险救助机制和存款保险机制。

4.创新“农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村金融机构”的融资模式,通过龙头企业的作用,将农户、专业户的融资需求与农村金融供给较紧密地联系起来。农业产业化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也是提高金融适应性和有效性的重要基础。龙头企业作为农业产业化利益共同体中的核心和骨干,既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组织者,又是夯实农村金融发展基础的推动者。既有将万千农户与市场沟通起来的功能,又有将广大农户与金融机构联系起来的作用。龙头企业熟悉农户的金融需求和经济信息,又与金融机构有着较为紧密的业务关系,他们有可能在对自身经济利益关心的基础上,通过信用担保和信用评价等多种方式,提高广大农户金融需求的满足程度。因此,提高农村金融的适应性和有效性,需要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健全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系机制,创新以龙头企业为中间环节的农户与金融机构的融资联系机制,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融资促进功能。

5.繁荣农村经济,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建立和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农村金融的低效性,从根本上来说是由于农村的弱位性、农业的弱质性、农民的弱势性。诸如农业经济的高风险、农村微观经济主体的规模不经济、农户和中小企业资金使用效益低下、农民收入较低等,都是导致农村金融低效性的因素。同时,农村社会信用体系的不完善、农村对经济主体在金融活动中的理性程度不高、农村信用的法律供给不足、失信惩戒机制运用的权威性不够等,也对农村金融的有效性产生了不良影响。在农村金融的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的情况下,金融的低效性往往又加剧了金融的不适应性。因此,促进农村经济科学发展,加快完善农村信用体系,从政策、市场、信息、人才等方面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村金融的适应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韩俊,等.中国农村金融调查[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7.

篇7

关键词 金融

一、引言

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的核心,当农村金融的发展适应农村经济的需要时,作为资源配置部门,将会给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1]。党的“十”会议强调要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着力促进农民增收, 作为服务农村金融市场的主要媒介,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银行是主要服务“三农”的金融机构,为“三农”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持。但农村金融机构在促进农民融资、农民增收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农业发展银行不直接和个体农户产生信贷关系,并且作为政策性金融机构,发展不到位,中国农业银行近年来非农化迅速,把重心转移向城市,邮政储蓄银行只存不贷,从而形成了以农村信用社为主农村贷款格局;农户作为农村经济的主体,由于其贷款成本高,偿还能力有限和缺乏有效抵押品等金融约束条件,造成了农村信用社“惜贷”问题等等。

近年来由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经济产业结构的总体优化,使得农村信贷资金需求量日益增大,特别是国家提出要建设新型城镇化,农户就近城镇化需要农村金融的大力支持。为农村金融市场上的金融组织正规主体是农村信用社,但单一的农村金融渠道,减少了农民的借贷渠道,减弱了农村金融市场的活跃性,构建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助于服务农村的金融机构更好的实现科学发展,减少农民借贷成本并促进农民增收。

二、当前农村金融市场信贷状况及特征

我国农村金融领域内,由于高效的金融机构匮乏也缺乏合理的金融产品,农村金融发展一直面临着供需面临着失衡失真的状况。2012年3月份,总理在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2011年中央财政投资了 1万亿元用于三农支出,比上一年增加了 1839亿元。与此同时,广大农户信贷问题缺十分突出,农户信贷需求与我国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信贷供给不足的严重影响农民增收。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信贷状况及特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非正规金融信贷活跃

农村信用社作为直接覆盖农村地区的正规金融机构,本应成为农户生产、生活所需资金的主要供给者,然而在对农户的调查中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当农户有借款需求时,大部分的农户会把亲友作为首选的借款渠道,而只有小部分的农户有融资需求时,会把农村信用合作社作为首选的借款渠道。这说明非正规金融机构是农户借款的首选,而目前农村最主要的正规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由于缺乏金融借贷人际关系,一部分农户贷款预期较低,从而缺乏向农村信用社贷款的动机,同时农村信用社的借款手续繁琐,相对于民间借款的无息或低息,及时灵活和简便来看,农户从农村信用社获得贷款是有成本的,他们要获得贷款必须支付较高的利息,并且为了配合农村信用社复杂的贷款手续,少则一个星期,多则一个月的等待时间是普遍现象,这对于急需用款的农户来说无异于变相的增加了成本,故而农村金融借贷走向灰色市场。

(二)金融产品服务单一

正规农村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产品单一,不能满足农户多元化的金融需求。随着非农就业和农村教育流向城市,农户对汇兑、转账结算与代收代付业务的需求上升,目前农村信用社没有更新提供新型的服务,而仅仅是传统的存贷业务的延伸,农村信用社提供的金融产品无法满足农户的新型需求。对于富余的农户,对闲散资金有高于传统存款利润的倾向需求,

农村理财产品和其它中间业务的匮乏,不能满足文化程度较高,有金融意识的农户的理财需求,从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发展严重滞后,并不能提供相应的理财产品来满足农户的理财需求。

(三)农户金融需求特点

1、金融服务需求多元化

农户收入来源的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农户金融需求的多样性。一方面,传统的农业收入在农户家庭收入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小,而棉花、蔬菜大棚和果林等逐渐呈现规模化种植,其收入效益远远高于传统的农业,这就要求农村信用社提供与之相对应的贷款品种,以满足农户扩大再生产的资金需求。另一方面,随着外出务工收入和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大部分农户有了闲置资金,从而对金融服务存在强烈需求,他们表示希望农村信用社能够提供转汇、结算等金融服务和各种类型的金融理财产品。

随着我国“三农”发展政策的深入,农民收入得以增长,特别新农村建设激发了农村消费性信贷资金需求的上升,一般农户在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剩余的资金能用于改善生活质量,但是比较规模化生产的农户存款水平较低,由于贫困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机制缺失,农户消费贷款中用于婚姻、教育开支占了较大份额。

2、生产性金融需求趋于长期化

在农户金融服务需求多元化情况下,农户信贷供给模式未能及时进行有效调整,面对农村市场反应比较迟缓,农户信贷需求与信贷供给呈现非均衡的状态。对于富裕农户而言,小额信贷周期短,贷款金额小不能适应规模化经营的信贷需求。农业经营活动周期转向长周期信贷需求。

目前农村富裕农户的融资需求已经从周转资金需求向长期性资金需求转变,通过查问卷统计结果显示,产品创新、固定设备投资的农村富裕农户申请贷款的比重呈快速上升趋势。调查结果显示,过去三年只有不到50%的农村富裕农户会把从正式金融渠道获得的贷款用于长期生产之中而现在呈现上升趋势。这表明,农村中小企业的规模化发展缺乏资金是最主要障碍。

三、政策建议

从农村金融机构来看,随着农业银行逐步从农村市场撤出其贷款业务,并关闭了农业合作基金会和其他非正规金融机构,从而使农村信用社在我国农村信贷市场处于垄断地位,而处于垄断地位的农村金融市场一般来说是低效的。

1、农村金融机构的多元化

首先是实现农村金融机构的多元化。农业投资的主要来源是农村信用社和小额贷款公司。一方面优化农村金融体系,可以在各个乡镇设立村镇银行,距离上既有竞争有一定的天然地理区域保护。村镇银行做能够弥补农村金融不足的问题,解决金融供给对金融需求的制约。村镇银行实行的是纯商业化运作,符合市场机制的需求,能消解非正式金融机构的竞争,并改善商业银行涉农信贷的不足。其次,在农业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集中设立农村资金互助社。

2、建立农业投资融资平台

篇8

【关键词】农村;金融需求;服务体系创新

通过三十年的农村金融体系的改革,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在政策的推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正逐步形成了一个政策、商业和合作合理分工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但是仍然无法满足农村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对资金不断增大的需求。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背景下,现行农村金融体系需要积极地进行变革与创新,尽快形成完善的新型农村金融体系,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农村金融需求。本文从农户金融需求的角度描述了农户金融需求的特征以及农村金融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农村金融体系创新的举措。

1.农村金融需求特征

1.1 农村金融需求主体多元化,需求层次多样化

随着农村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农户的金融服务需求由更多地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向更多的满足生产需要转变。其次,农村经济正进行战略性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涌现出各种所有制形式、各种经济组织类型和各种经济发展水平的多元化的经济主体。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和多层次化决定了农村金融需求主体的多元化,不同经济主体对金融需求的多样化。另外,农村产生了新的金融需求领域,诸如为农民提供农产品市场信息、就业信息、职业技能培训以及管理组织协调劳动力输出等,这些均需要信贷资金支持。

1.2 农村信贷资金需求总量逐步扩大

农村产业在不断升级,产业结构不断得到调整,农业生产正从原有的简单再生产向扩大再生产转变,由劳动密集型向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生产经营方式也正由粗放型转向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越来越高,这些都对农村信贷资金产生越来越大的需求。

1.3 金融服务种类需求增加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的逐步提高,人们对金融知识和产品的认识也逐步增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也促使农村金融服务种类的增加,由过去简单的存款、贷款需求逐渐转变为对于结算、汇兑、金融咨询、租赁、信托、保险、信用卡、有价证券的买卖等金融服务的多样化需求。

1.4 金融优惠政策的迫切化

首先,广大农户迫切需要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各类农业扶贫性贷款和农业政策性保险的支持和帮助。其次,广大中低收入阶层和缺乏担保的农户希望充分发挥小额农户贷款等作用以满足他们的资金需求。再次,广大农民和农村中小企业希望农村金融机构在贷款抵押担保条件及利率的执行和逾期罚息方面给予适当优惠和照顾[1]。另外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大量农民工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的资金需求也急需金融优惠政策。

2.农村金融体系现状

农村金融体系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如图2.1所示):一是宏观层次的金融服务支撑体系,包括相关法律、规章和监管等。二是中观层次的组织体系与基础设施,即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金融和其他金融组织等一系列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及其配套系统。三是微观层次的金融服务提供者,即金融服务从业人员和工作者。

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改革,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已大幅改善,但仍然存在某些薄弱环节。其存在的突出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法律体系不完备

就目前农村金融法律体系来看,农村金融机构进入、退出法律主要是《商业银行法》与《破产法》;而对于在农村金融中起基础作用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却没有专门的立法;同时农业保险立法也较落后,《保险法》中仅规定“农业保险由法律、法规另行规定”,从事农业保险的组织制度、业务经营方式等仍适用《保险法》中商业保险的规定,而由于农村的特殊情况有时候并不完全适用。

2.2 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不完善

一个功能完善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应当是一个既包括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也包括互助合作性金融等多种性质的金融机构,既包括银行业,也包括保险、信托、租赁等多种金融形式,既适应“三农”特点和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又符合金融运行规律的一个金融体系[2]。从目前现状来看,我国大部分地区农村金融组织体系还不完善。

2.2.1 银行业金融机构缺失

一是国有商业银行逐步收缩在农村的营业网点,贷款权限进一步上收,支农信贷资金投放力度减弱。同时,各国有商业银行在以盈利为目的的利益驱动下,对贷款的选择性增强,准入门槛不断提高,支农贷款逐年减少。作为商业银行中的农业银行虽然仍有涉农贷款,但主要是向农村基础设施及农业龙头企业发放贷款,一般不直接面向个体农户。

二是政策性金融机构缺位。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政策性银行其职能主要限于国有粮棉油流通环节信贷服务,支持农业综合业务开发、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功能并没有有效运作起来,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乏力。未真正发挥农村政策性金融的职能作用。

三是农村信用社力量薄弱。农村信用社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但由于历史性包袱沉重,国家优惠政策落实难;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农贷投放及风险控制难,影响了其作用的发挥。

四是邮政储蓄功能单一,吸收的存款极少用于支持农村;邮政储蓄银行发展刚起步,其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2.2.2 农村融资担保体系建设滞后

由于农业经营主体缺乏有效的抵押物,而商业银行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为了规避不良债务的发生,几乎没有开展此项业务,更没有专门的农业担保机构,融资担保体系落后。

2.2.3 农村保险体系缺位

农村特别是农业生产不仅面临着市场风险,而且还存在着自然风险。农业保险不仅可以有效地稳定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经营者的收益保障程度,还可以为潜在的农业投资提供风险保障,降低固有的风险预期,便于其获得信贷资金支持。

由于农业保险的“高风险、高成本、高赔付”特征,加上不可预测因素多,预期收益低,保险公司缺乏开展农业保险的积极性,农业保险覆盖面低,贷款风险集中于金融机构。

2.2.4 非正规金融存在着体制

农村金融市场上正规金融的缺位,为非正规金融孳生和发展提供了空间。非正规金融包括民间自由借贷、合会、私人钱庄和新型的小额贷款公司等。非正规金融对推进农村金融建设,缓解农村金融供需矛盾发挥了较好的作用。由于非正规金融采用较少抵押甚至无抵押的贷款方式,且放贷手续相对简单、灵活、及时,信息发现机制和风险约束机制内生于小农经济的圈层结构,适应特殊的农村金融需求特别是农户需求的特点,因此在目前的农村信用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常戈,2007)[3]。

然而,这种金融借贷关系单纯依赖社会关系作为其信用的保证,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较大的风险,其运作机制不规范型,非正规金融供给的合法性长期受到质疑,也一直被排除在国家正规法律体系之外,其持续发展自然受到各种限制和阻碍。这大大限制了民间金融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2.2.5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缓慢

2006年,银监会放松了农村金融机构的准入政策,允许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农村合作互助组织等金融机构进入农村金融市场。但从几年来各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置来看,发展还是比较缓慢的。

2.3 基层从业人员业务素质低

从基层农村金融机构人员素质来看,由于大多数人员是通过内部招工进来的,没有经过正规系统培训,文化和业务素质较低,专业知识贫乏,且知识更新速度慢。基层从业人员业务素质比较低,难以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3.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对农村金融需求的影响

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给农村金融需求造成不良的影响,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资金外流严重,导致农村资金供应不足

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的广大农村地区几乎都存在资金外流的现象。农村资金流失主要有两条渠道。一是基层农村机构吸收的资金通过上存、购买特种存款、国库券等渠道外流。二是农村邮政储蓄只存不贷的单一金融服务功能,分流了农村闲置资金,使其在农村市场中起着“抽血机”的作用,成为农村资金流向城市的重要渠道。农村资金的严重外流导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不能得到有效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相对缓慢。

3.2 农户、农业企业和农村经济组织贷款困难

农民贷款难的问题比较普遍,原因主要有两点:

一是农业具有天然弱质性,农村金融业务成本高、风险大和收益低,不良贷款率高,农村金融机构难以实现商业可持续发展,导致金融机构在农村网点的设置呈收缩态势,金融服务品种单一,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不足。这也是农村金融需求得不到满足的重要原因。二是由于缺乏农村贷款风险分担机制和信用担保体制,金融机构支农缺乏利益驱动,银行在办理涉农贷款时要承担较大的信用风险,因此缺乏支农贷款的积极性。

3.3 农村金融业务单一、金融品种缺乏

近年来,随着农村工商业的发展和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农村经济对金融服务的要求趋向多样化。从统计资料看,农村金融业务仍然比较单一,多数地区金融业务仍然以传统的存、贷、汇为主,缺少信贷服务品种创新,新兴的中间业务在农村没有普及,缺少信贷服务品种的创新。此外,由于农村金融机构覆盖面太低,大部分村镇的农民无法享受便捷的金融服务。同时,贷款的期限、品种、付息方式等难以满足现实农业生产对资金的需求。

4.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举措

针对目前农村金融需求的特点、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现状以及所带来的影响,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新型农村金融体系,以实现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见图3.1[4])。

4.1 制定法律、法规,严格监管,完善农村金融支撑体系

由于农村金融体系的多元化和农业生产的不确定性等问题,完备的法律体系支撑是非常重要的。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来规范约束农村金融市场。其次,银监会要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准入政策,鼓励在县域内设立多种所有制的金融机构,大力推广村镇银行、合作互助社、贷款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的试点范围和覆盖面。要进一步整合农村金融资源,逐步建立和完善集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民间金融为一体的多层次、多类型的农村金融机构,构建功能齐全、分工协调且竞争合理的多层次农村金融市场体系[5]。最后,加强对农村金融机构的监管,建立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机制。农村金融机构数量多、规模小、分布广泛,监管的难度大、成本高,为此必须明确银行类机构和保险类机构的监管主体和职责,提高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彻底消除目前存在的监管真空。

4.2 完善农村金融服务组织体系

4.2.1 充分发挥各类银行金融机构的作用

首先,应大力加强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金融支农力度,拓宽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范围,农业发展银行应从单纯的“粮食银行”转变为支持农业开发、农村基础建设、农业结构调整、农产品进出口的政策性银行。

农业银行应利用工行、中行、建行撤消大批农村机构因而竞争较少之机,跨乡镇整合布局机构,定位于工业化及区域经济服务领域。要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农村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6]。

其次,加大商业性金融的支农力度。由于商业金融受利益的驱使极少进入天生弱势的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可以采取立法形式硬性规定或补偿机制激励商业银行增加农业领域的贷款额度。或是出台鼓励与引导商业银行机构网点延伸到农村乡镇并将一定比例的资金投向农业的相关政策,扭转现行金融政策安排中的“抑农”倾向。

再次,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发挥信用社支农主力军作用。首先,要明确信用社的功能性定位。长期以来,农村信用社被视为准政策性金融机构,承担了支持三农的重任。农村信用社应定位于商业性金融机构,应立足农村,以农村经济成分为业务对象,按择优扶持原则开展业务经营[7]。其次,进一步深化产权制度改革。最后,积极完善支持农村信用社的政策。增加对农户的信贷支持力度,提高小额信用贷款的额度。

最后,邮政储蓄银行要尽快完成机构设置,加快人才队伍的培养,借助网点广、掌握农业人口资金多的优势,按照经营范围积极开展业务,在信贷投入、支付结算等方面为“三农”发展提供符合地方特色的金融服务,促进农村资金的综合利用。

4.2.2 创新农村信贷担保方式

一是鼓励农户资源互助担保,建立专门的担保基金,催生一批专业性的农村信用担保机构,从事农业担保服务;二是完善信用评级制度,建立农户信用记录;发展农户联户担保,降低信用风险。三是引导商业担保机构开展农村担保业务,探索实行动产抵押、仓单质押、权益质押等担保形式;四是发展政策性担保机构。贯彻政府分担风险和金融可持续的原则,大力推进以政府引导为主和农户参与的农村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设。

4.2.3 建立农村保险市场体系

对于经济落后地区,商业性保险不愿涉足,所以应加强农业保险的政策支持,把农业保险业务从商业保险中分离出来,成立专门的农业保险公司。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范围和试点品种。其次,应鼓励商业性保险公司开办涉农保险,通过政策补贴或委托的方式,鼓励商业性保险公司进入农业保险市场。第三,应引导建立互助保险组织,尝试建立政府补贴、农户自缴、保险公司承担保费的“三三制“农业保险模式”[8]。

建立农村保险市场体系的最大障碍是经营能否收益的问题。可首先从风险较小的险种做起,逐步积累经验,随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其抵抗灾害的能力不断加强,赔付的概率会减少。

4.2.4 充分利用非正规金融发展农村经济

农村经济主体对信用资金的需求大多具有规模小、时间急、频率高的特点,而正规金融机构出于信贷交易成本和收益的考虑,很难满足这类资金需求。非正规金融具有正规金融所不具备的制度优势、信息优势、成本优势、速度优势(魏琳,2007)[9],可以有效满足农户的金融需求。因此,要正确对待和处理非正规金融在农村金融运行中的积极作用和负面影响,引导非正规金融合规、有序发展;应通过法律法规在制度层面上给予民间金融合理的生存发展空间,使其作为农村金融体系必要的、有益的补充,让合理的地下金融“阳光化”,发挥金融服务功能,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4.2.5 加快农村新型金融机构的发展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对促进农村金融竞争,改善农村金融环境,促进农村金融体系的完善有着重要的意思。要开放农村市场,降低准入门槛,鼓励各类新型金融机构的发展。

4.3 建立资金回流机制

一是加快邮政储蓄银行在农村分支机构的设立步伐,使其成为能够办理综合业务的银行业机构,向农村中小企业和广大农户开展存贷款零售业务,以市场化的手段引导邮政储蓄资金回流机制,改农村资金的“抽水机”为新农村建设的“助推器”,拓宽农村资金来源渠道。二是农村信用社要加快电子化建设步伐,构筑资金由城市向农村回流的渠道,解决农村信用社支农资金不足的问题。三是对国有商业银行,应规定或运用鼓励措施使其当年新增存款的一定比例用于支持当地经济发展,防止农村资金严重外流。

4.4 创新农村金融业务和产品

随着农村经济日新月异的发展,要满足“三农”多层次、多元化的融资需求,就必须不断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在观念、产品、服务方式和管理体制上求突破。

金融产品是金融服务的重要载体,农村金融机构要切实转变观念,积极开发创新适合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产品,进一步完善信贷业务,推进农户、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农民和外来人员创业、科技发展等贷款种类和助学、住房、汽车等个人消费贷款,为农村社会发展提供安全、优质、高效的信贷服务。同时要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积极开发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积极开展电子银行业务、国际业务、卡业务、基金、保险、资金融通等业务,推动交易工具和业务品种的创新,不断增强服务功能[10]。

创新贷款方式。金融机构要切实掌握农户的资金需求状况,简化贷款手续,按照农业生产周期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努力满足农民生产;改革贷款方式,提高小额信用贷款的额度,完善贷款抵押担保机制,扩大担保权适用范围。

4.5 实施农村金融政策优惠机制

实施农村金融政策优惠机制,一是建立农村贷款利率风险补偿机制,在地方财力许可的前提下,对金融机构“涉农”贷款给予一定比例的风险补偿,以减少企业经营成本,减轻农民的利息负担。二是建立完善的贷款利率定价机制,金融机构要分行业、分类别测算确定贷款利率浮动,提高金融支农的政策效果。三是金融机构要加强与信用担保机构的合作,扩大对农村动产和不动产物权抵押担保贷款范围,并结合自身实际开发适合农村居民需要的消费信贷品种,拓展农村消费信贷领域[11]。

4.6 提高从业人员业务水平和素质

针对农村金融机构从业人员业务素质低的情况,对新从业人员进行上岗前培训,对在职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并定期考核。对从业人员要从严从紧以提高其业务水平和素质。

5.结论

农村金融创新的目的是满足农村金融需求主体的金融诉求。从本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着体系不健全,资金外流严重,金融产品单一等问题,农村金融体系不能满足农村主体对金融的需求。只有切实地从农村金融需求出发,建立有利于农业发展、农民收入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农村金融体系,农村金融体系的创新才是有意思的。

参考文献

[1][5]何文虎.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的现实需求与制度设计[J].西安金融,2007(1):

64-65.

[2][11]吴军让.浅谈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构建[J].甘肃金融,2008(1):55.

[3]常戈.农村金融改革应充分关注农村金融市场的需求特征[N].金融时报,2007(8).

[4]林声.我国农村金融的现实需求及体系设计[J].发展研究,2008(8):54-56.

[6]张静.中国金融前沿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394.

[7]邹志坚.对改革和完善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8(534):

368-369.

[8]师翠英.重构农村金融体系,大力发展农村经济[J].网络财富,2008(9):127-129.

[9]魏琳.适合我国农村金融需求特征的农村金融体系创新[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6):53-56.

篇9

1.正向功能理论

教育具有正向功能,主要表现在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在理论界,正向功能理论奠基于涂尔干,形成于帕森斯。法国著名社会学家涂尔干在其著作《教育与社会学》中认为,教育是年长的几代人对尚未成熟的几代人施加的影响。其目的在于使儿童的身体、智力和道德得以发展,以适应整个社会在总体上对儿童的要求,并适应儿童将来所处的特定环境要求。由此他提出了“教育社会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功能•目的•体现”理论,对教育这种特殊的社会活动的本质属性及其基本功能给予了回答,为推动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然而,涂尔干的教育功能理论明显具有理想化色彩。在其理论中,所谓的“教育功能“不是教育可以产生的作用或功能,而是教育应该发生的作用或功能。后来,美国著名结构功能主义奠基人塔尔科特•帕森斯提出了“功能•期待•体现”理论。他认为,教育应该履行有利于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功能,即社会化功能和选拔功能。社会化功能主要培养人的义务感(广泛的社会价值务感与社会结构中承担特定角色的义务感)和能力(个人角色所需技能和同他人交往的能力)。选拔功能是指教育对成人角色系统所需的人力资源进行分配,从而确保社会结构的平衡与稳定。

2.有条件正向功能理论

教育正向功能理论没有深入考虑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没有回答教育界出现教育资源浪费、效益不高等问题。为此,理论界提出了“有条件的正向理论”。我国学者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探索教育的有条件下的正向功能理论。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形成•释放说”。这一学说将教育过程分为“形成”和“释放”两个阶段。制约教育功能形成的因素主要有四个:一是教育者的素质;二是受教育者的基础条件;三是先前所具有的可资利用的物质基础条件;四是教育内容的科学性以及教育过程的有效性。教育功能形成凝固形态和流动形态。所谓凝固形态,是指教育功能形成之后,用以承载和储存教育功能的相对稳定形式,也是教育功能形成到释放的媒介,即人才和精神文化产品。所谓流动形态,是指功能的形成与释放同时或连续发生,中间不存在明显的滞缓环节,即对社会舆论的鼓动、辐射和渗透。

3.教育社会学视角下农村留守劳动力教育需求解释

从教育社会学角度来看,教育明显具有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即教育是促进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推动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和农民增收,客观上需要从教育领域寻找力量。其基本突破口就是促进农民的现代化。要实现农民的现代化,需要加强农民教育和培养,造就数以亿计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无论是教育正向功能理论还是有条件的教育正向功能理论,都主张农村留守劳动力参与教育活动,提升自己的角色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当前,农村社会结构、经济结构、从业结构和技术机构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民留守劳动力教育需求也呈现多样化特征。这就要求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应该多元供给,以适应不同农村发展的多重角色要求。总之,教育社会学理论给我们开展农村留守劳动力教育需求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为我们回答了农村留守劳动力教育的必要性问题。

二、农村留守劳动力教育需求经济动因

1.农村人力资本理论

19世纪60年代,著名人力资本理论奠基人、经济学诺贝尔奖获得者西奥多•W•舒尔茨把人力资本理论引入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村发展问题研究,以全新的视角提出了著名的以科技、人力资本为核心的理论框架。这对发展中国家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村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人力资本是经济学中的新概念,是指个人具备的知识、才能、技能或资历,即体现在人身上能带来收人的资本。人力资本一部分是先天带来的,而大量的则是后天通过受教育获得的。人力资本理论把教育视为一种投资而不是消费行为,而投资是讲究回报的。因此,舒尔茨认为,教育是一种能够带来巨大收益的投资行为。一些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之所以发展很快,关键是这些地区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很高,归根结底是这些地区教育投入充足。反之,一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其原因是人们没有具备现代经济发展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劳动者知识和技能缺失的原因是教育不够发达,也就是对人力资本投资不足。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对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使其掌握现代农业科学知识和技术,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和能力水平,使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达到一种新的均衡。教育能增进人的能力以适应经济增长带来的就业机会之变化。由于教育具有长期性特征,经济发展具有动态性特征,因此舒尔茨提出,对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应该持续进行,这样才能使教育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发展的要求,教育才能持续地对农村社会经济的增长作出贡献。这是他高度重视继续教育的原因所在。他指出,继续教育是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投资,应把发展继续教育作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补充。在动态的农业经济发展中,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加大人力资本投入,提高农民劳动力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发展的综合能力,使农民能够不断掌握现代生产技术,把握劳动就业机会,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经济的增长,其意义重大。

2.农村发展与教育理论

舒马赫是英籍德国经济学家。其著作《小的是美好的》分析了农村问题,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农村问题,并从教育的角度对发展中国家农村的发展问题进行了阐述。舒马赫认为,农村贫困的原因在于农村的教育、组织和纪律方面存在缺陷。在他看来,发展并非从商品开始,而是从人民以及他们的教育、组织与纪律开始。没有这三者,一切资源将始终是隐藏的、未开发的、潜在的。二战后许多国家的发展都有力地证明了无形因素的重要性,如日本。舒马赫坚信:“任何国家只要具有高度教育、组织、纪律,不管遭到怎样破坏,都能创造出‘经济奇迹’来。”既然症结在此,解决问题就应从此突破,首先应把发展的重点从商品转移到人,在对全体人民的教育、组织、训练过程中实现农村的发展。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当务之急是加强对农村的智力援助,赠予有用的知识,也即发展农村的教育。智力援助比物质援助更重要。“授人以渔”优于“授人以鱼”,在对38农民的援助方面,不仅要让受赠者知道“是什么”,更要让他们知道“为什么”和“怎么做”。给穷人注入的知识既在穷人看来是新的知识,同时也必须同他们已经在做的工作有某种程度的有机联系。也就是说,授予穷人的知识必须既要符合穷人的接受特点,又要使他们看到新的希望。这种赠予知识的过程也就是对农村居民进行教育的过程。舒马赫认为,经济发展的基础应该建立在经济发展领域以外,应该建立在教育、组织、训练之上,建立在政治独立和自力更生的民族意识之上,不能一直依靠国外技术人员或者简单的技术移植。必须把教育作为一种技术革新的普遍的“改造运动”来抓,把主要力量放在充分激发每个人的干劲、热情、智慧与劳动上,如此才能从根本上取得经济持续发展。发展政策只能对发展过程起到加速或延缓作用,而不能跨越教育发展这个阶段。发展计划也只有在劳动力现有的教育水平能够为其提供支撑的情况下,对经济发展才是有益的、有生命力的和真正有价值的。

3.教育经济学视角下农村留守劳动力教育需求分析

政治经济学认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键因素。舒尔茨的农村人力资本力量和舒马赫的农村发展与教育理论都明确告诉我们,发展农村留守劳动力教育事业不是一种消费行为,而是一种投资行为。通过教育,可以不断提高农村留守劳动力的认知水平、能力结构和综合素质,从而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为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村发展水平奠定扎实的基础。然而,结合我国农村发展实际,农村留守劳动力自身投入教育的动机和能力明显不足。这就需要第三方加大投入。从政府来讲,需要把农村留守劳动力培育问题作为重点工程来抓,加大投入;从社会角度来讲,企业或者NGO组织等社会力量也应该看到农村留守劳动力教育的重大机遇,积极投入农村留守劳动力教育。我国历来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劳动力教育工作。国家先后启动了“绿色证书”、“农村实用人才计划”等工程,推进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但是,这些培训是以培训城市化、工业化所需产业工人,将农村留守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去为目的的。针对农村留守劳动力培训的项目还不多,而且涉及面很小,效果也不是很好。

三、农村留守劳动力教育需求价值取向

1.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亦称“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美国心理学家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一文中,把人的需求划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等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他认为,五种需要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但这一次序不是完全固定的,可以变化,也有种种例外情况。其中,他认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属于需要初级阶段,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属于中级阶段,自我实现属于高级阶段。人们总是在力图满足某种需求,一旦一种需求得到满足,就会有另一种需要取而代之。某一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了,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要就成为驱使其行动的动力。相应的,获得基本满足的需要就不再是一股激励力量。所以,需要是动力,需要是激励人实现发展的根本性因素。

2.教育需求理论

教育需求是指社会和个人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求。通常分为教育社会需求和教育个人需求。所谓教育社会需求,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发展阶段,基于国家未来经济与社会发展对劳动力和专门人才的要求而产生的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影响教育社会需求的因素包括社会人口状况、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政策导向等。所谓教育个人需求是指个人出于对未来知识、技能、收入、社会地位的预期在各种需求中进行选择,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分为精神生活需要、物质生活需要和社会地位需要。影响教育个人需求的因素包括个人天赋能力、家庭的经济背景、学杂费高低、个人教育未来收益等。

3.教育心理学理论视角下农村留守劳动力教育需求分析

当前,农村留守劳动力的结构和类型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

(1)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民的收人结构由原来单纯依靠种植业收益,变为农、林、牧、副业等多渠道收入并存。农民的消费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吃、穿、用等消费比倒大幅下降,农民在教育、医疗、住房等领域的投入大大增加。农村留守劳动力在经济上的投入需求不断增长。

(2)农村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村留守劳动力出现了严重的分化,一部分农村劳动力已经完全转移到城市,从事第二产业或者第三产业,已经和农村完全脱离的关系;--部分有技术、会经营的农村留守劳动力虽然在农村,但是大多从事第二职业或者其他产业,农村留守劳动力基本上属于兼业型。还有一部分没有其他劳动技能、社会资本匮乏、缺乏市场意识的农村留守劳动力还在专门从事农业生产。而且“非农化”的程度和趋势越来越高。

(3)农村文化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村留守劳动力的诉求已经:仅仅是单纯的经济诉求,他们已经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已经从生存性诉求转向发展性诉求:一方面,追求更好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也开始追求更高的社会地位。农村留守劳动力教育需求结构也发生了变化。非农生产知识、技术需求比重不断提升,农村留守劳动力参与教育培训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强。农村留守劳动力参与教育目的,已从“生存性”教育已经转变为“发展性”教育。在农村大部分地区,农民已经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后农业税时代农民人口经过休养生息,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让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进一步改善生活水平、谋求更好的发展和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已成为新时期农民的强烈愿望和诉求。所以,农村留守劳动力的教育需求层次也不断提高。

篇10

关于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早在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帕特里克(Patrick)就根据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提出两种模式:需求追随(demand-fol-lowing)模式和供给引导(supply-leading)模式[1]。需求追随型金融发展模式强调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的带动作用。该模式认为,随着经济增长,经济主体会产生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作为对这种需求的反应,金融体系将不断发展与完善,金融发展是实际经济部门发展的自然结果,是对经济增长产生的金融服务需求的被动的、随意的应对。即伴随着经济增长而产生的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导致了金融机构、金融资产与负债以及相关金融服务的产生和发展。世界金融发展史表明,早期的金融即是为了迎合实际经济部门对金融融资和服务的需要而产生的。供给引导型金融发展模式强调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能动作用。该模式认为,金融机构的产生、金融资产、金融负债以及相关金融服务的供给领先于金融需求,特别是现代的、增长部门企业家的需求。供给领先的作用在于将资源从传统的、非增长部门转移到现代部门,并促进和刺激现代部门中企业家的反应和需求。但是帕特里克同时指出了供给引导型金融发展不是经济增长的一个必要条件或前提条件,它代表的是一种引致实际经济增长的机会。因此,它有可能在增长过程的初期阶段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同时,金融发展的供给引导模式也有其危险,不应被低估。例如,供给领先发展中资源的利用,尤其是企业家才能和管理才能,或明或暗的补贴成本必须要能够产生充足的利益,刺激实际经济的发展。实践中,尽管供给引导和需求追随两种现象之间会产生相互作用,但是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两者之间有一个优先顺序。在持续的现代经济增长开始以前,供给引导的作用更强。此时,金融部门通过建立金融机构,提供金融服务,对经济发展起支配作用。特别是在金融部门能更有效地为包含技术创新的投资者提供资金时,更体现了金融发展对经济的供给引导作用。并且,一国经济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越大,它就越有可能遵循供给引导型的金融发展模式。一些后工业化国家,如日本的实践确实证明了这一点。但是随着经济进入增长阶段,供给引导的推动作用的重要性开始逐渐下降,需求追随的金融反应开始处于支配地位。这一顺序同样适用于特定行业或部门。至于两种模式转换的时机,则与一国行业顺序发展的时机有关,特别是在那些时机是由政府政策决定而非私人需求决定的国家更是如此。从金融发展模式理论的内容及其选择,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启示:首先,经济发展阶段决定了金融发展模式。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应选择不同的金融发展模式。这就要求我们在确定金融体系的发展模式及改革措施时,对经济发展状况和发展阶段有准确的把握,并根据经济发展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金融发展模式。但是,两种金融发展模式之间不是完全替代关系,而是有一定的互补关系。因此,在经济发展的某一阶段,需求追随和供给引导两种现象是交织在一起的,只不过一种居于主导地位,另一种居于补充地位。其次,需求追随型金融发展模式强调金融服务的需求方面,强调金融发展对金融需求的满足。由于金融需求是在经济增长中自然而然产生的,因此,这一模式强调市场力量在金融发展中的自发作用,属于市场型金融模式。供给引导性金融发展模式强调的是金融服务的供给方,在这一模式中,对金融的需求不是实体经济部门的自发需求,其中隐含着政府的作用。实践证明,供给引导型的金融安排要么主要发生在政府主导型经济发展中,要么主要发生在国有金融机构。墨西哥、韩国、日本等国家的实践都证明了政府在供给引导型金融发展中的作用。再次,尽管金融发展模式理论是从国家视角展开论述的,但它同样适用于某些特定行业或部门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讨论,例如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但是在论及特定部门或行业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时,不仅要考虑该部门或行业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更要将其置身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框架下,从整体上全面考虑由于金融发展模式的选择而导致的资源流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二、供给引导型金融发展模式:我国长期以来的实践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采用的都是以供给引导为主的农村金融发展模式。这可以从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演变过程反映出来。建国初期中国面临着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国际环境,选择了以重工业优先发展为特征的赶超型发展战略,试图通过重工业的优先发展,超高速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为了满足这种发展战略对资本的需求,国家确立了国有金融制度安排,并加强了对农村合作金融——农村信用社的控制。在这种高度集中的金融管理体制下,农村金融资源源源不断地流向城市和工业,强有力地支持了我国工业化的初步实现。这一时期的金融发展是典型的供给引导模式:在经济社会金融供给不足,金融体系不完善,不能有效动员社会的金融资源时,依靠政府力量强化金融管制,促进政府在短期内实现农村金融剩余向工业和城市的有效转移,促进经济增长。同时,这一时期的金融发展具有明显的城市和工业偏向,因此,工业化的初步实现和国民经济增长都是以牺牲农村经济发展为代价换来的。改革开放以后,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家在农村金融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目前已形成一种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并存的二元农村金融结构。在发展模式上,正规金融的发展属于供给引导型的模式。无论是中国农业银行的商业化改革,还是农业发展银行的设立,农村信用合作社从脱离人民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到2003年明晰产权、完善管理体制的改革,以及邮政储蓄银行的设立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建立等一系列改革,无一不包含着政府行为。每一次改革和创新均是以政府或金融监管当局法规或命令的形式开始,国家始终在金融改革过程中保持着对金融经济广泛而深刻的管制。即使是非正规金融组织中的农村合作基金会,尽管其创立初期是需求追随的结果,但之后的一系列改革也体现了政府的强制行为。作为金融发展的主体,政府能以最短的时间和最快的速度在大范围内推进制度变迁,并且能以自己的强制力和“暴力潜能”等方面的优势降低制度变迁的成本,使得金融改革顺利进行。但是这种金融发展最大的缺陷就是作为一种自上而下供给主导的变迁路径,由于政策制定过程中从信息反馈到政策出台到政策被有效实施的时滞,以及政策制定者的有限理性,所以在制度设计和新制度的安排上存在与市场经济主体的需求不相吻合的状况,从而导致制度的无效率。于是出现了农村金融不缺机构缺服务、不缺政策缺产品的现象,最终导致农村有效金融需求难以通过正规金融机构得到满足。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是农村正规金融供给不能满足快速增长的农村金融需求的产物。这种源于农村金融需求的金融安排具有明显的需求追随特征,它是随着农村非公有经济对金融资源的渴求而自发形成的。在农村非公有制经济主体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自身信用不足以及金融体制等原因,它们无法通过正规的金融制度安排获得资金支持。因此,在这种由原有制度安排无法获得的利润的驱动下,各种民间金融活动,如私人借贷、合会、私人钱庄等便自发形成并开展起来,并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尽管国家对农村非正规金融一直采取限制、挤压、取消的态度,但事实上,民间金融活动从来没有停止过,近年来甚至又趋于活跃。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提示我们:源于农村经济发展产生的需求追随型金融有强大的生命力,农村金融的发展要紧紧围绕农村金融需求展开,为满足农村金融需求服务。但是,非正规金融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明显的缺乏监管、规模小、风险高等问题,需要采取合理的措施加以引导。由于非正规金融在中国金融发展中的规模相对较小,所以,现阶段中国的农村金融发展模式仍以供给引导型为主。供给引导型金融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将资源从传统部门转移到现代部门,因此,多年的农村金融改革始终没有满足农村的金融需求,解决农村融资难的问题。因此,进一步的农村金融改革首先要转变农村金融发展模式。

三、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金融发展模式转变的依据

尽管在金融发展模式的选择上,帕特里克提出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供给引导型金融居于主导地位;当经济发展进入成熟阶段时,需求追随型金融将会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对于这两个阶段的划分并没有给出明确的标准。对此,我们可以借助国际上关于工业化进程的划分来作为参考。因为在工业化的不同阶段,工农关系是不同的,相应的金融资源的流动及决定金融资源流动的金融发展模式也应有所不同。一般而言,国际上通行的是将一个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工业化前期、中期和后期;同时,将一国工业化进程中的工农关系的演变划分为以农补工阶段和以工补农两大阶段。其中,以农补工阶段出现在工业化初期,以工补农开始于工业化中期,并一直延续至工业化后期。其中,工业化中期又划分为转折期和大规模反哺期两个阶段。根据国际经验,工业反哺农业的转折期始于刚跨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的时间。这时的国民经济结构特征为:人均GNP超过200美元;人口城市化率超过30.5%;国内生产总值结构:农业低于39%,工业超过21%,服务业超过32.9%;就业结构:农业低于52%,工业超过17.5%,服务业超过30%;初级产品出口占GDP比重低于10.5%,制成品出口占GDP比重超过5.1%。大规模反哺期主要以各国的社会经济活动和反哺农业以工补农政策的突出变化为标志(如美国在1933年出台了《1933年农业调整法案》;英国在1947年颁布了第一个农业法;德国1953年制定《15-20年农业结构改革规划》;法国1954年进入农业机械化时期;日本在1961年出台《农业基本法》;韩国1980年后较大幅度调整了农业政策;台湾地区1974年实行稻米保证价格制度等)。在这些标志性事件发生前后,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国民经济结构如下:人均GDP在欧美先行工业化国家,在5000-7000美元(购买力平价,下同)之间,而在亚洲先行工业化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则在3500-4500美元之间;农业GDP的比重在欧美国家一般低于10%(法国例外),在亚洲国家则低于15%;工农业的GDP比重一般在3∶1左右;农业就业比重在欧美先行工业化国家一般低于27%,而在亚洲先行工业化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则在30%以上;人口城市化率一般在50%以上。随着经济快速持续增长,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通过对不同年份我国人均GDP、农业GDP比重、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城市化率、恩格尔系数、农业税占财政收入的比重等主要指标的测算,并与国际上可比的参照指标进行比较,可以发现我国人均GDP(221美元)、农业GDP比重(28.1%)、工农业GDP之比(1.6∶1)、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出口占GDP的比重(7.4%和7.3%)等基本指标在1978年就已超过工业反哺农业阶段转折期的国际参考值。2003年,我国农业GDP比重(14.6%)、工农业GDP之比(3.1∶1)及按照世界银行的购买力平价方法计算的人均GDP(4390美元)等指标还都已达到大规模反哺期的国际参考值,只有农业就业比重(49.1%)、人口城市化率(40.5%)等少数指标与国际参考值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这说明,我国经济发展虽然距全面、大规模工业反哺农业阶段还有一定差距,但是已经跨过工业反哺农业阶段的转折期,正在逐步进入大规模反哺期,从总量指标和结构指标特征看,我国总体上已经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的条件和能力。这也说明我国经济已经发展到一定水平,因此,农村金融发展模式应在这一时期作出调整,从供给引导向需求追随转变,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对金融服务的需求。

四、结论和政策建议:促进农村金融发展模式向需求追随转变

(一)以需求为导向,完善正规金融机构体系,改进正规金融机构服务由于农村经济的地域性和层次性,农村金融需求不仅规模大,而且多样化、复杂化,仅靠内生的非正规金融难以满足农村金融需求,必须通过外部的强制的制度安排加以弥补。但是这种强制性的制度安排不能脱离需求的约束,否则会导致制度安排的无效。因此,在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建设中,必须以需求为导向,建立多元化的、竞争性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一方面,现有的农村金融机构,如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农业发展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要根据自己的性质、市场定位、业务特点,根据农村经济特点、发展变化趋势和农村金融需求,积极探索、创新“三农”需要的、可操作性强的金融产品与服务;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地方中小型金融机构,特别是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由于农村经济主体小型化、分散化的特点,农村金融需求期限短、规模小,这是日益向大型化方向发展的农村商业金融机构难以满足的。而中小型金融机构具有产权结构、交易成本、市场效率、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并且经营灵活、适应性强[3],发展地方中小型金融机构,有利于农村经济主体的融资。特别是小规模农村合作金融一般以乡村为边界,农户相互熟悉,信任度较高,借贷风险较小,在向农户提供金融服务方面具有显著的比较优势。因此,应鼓励自下而上设立真正的具有互质的、能够代表和反映农民自身利益的真正的合作金融组织,改变农民在农村金融资源获取上的不利地位,让农民分享农村金融发展所带来的收益。

(二)善待非正规金融,减少对非正规金融的限制并通过一定的法律框架引导其有序成长非正规金融在世界各地的广泛存在,说明它是不受体制因素制约的,也与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没有直接联系,它不是一种可有可无的融资安排,亦非简单地是对正规金融的拾遗补缺,而是与正规金融并存的必要的融资方式[4]。可以说,改革以来中国农村经济在正规金融供给不足的前提下获得的前所未有的增长中,非正规金融功不可没。所以,非正规金融在中国的存在绝不是一项过渡性制度安排,而是具有长期存在特性的制度安排。为此,政府要根据非正规金融的性质对其进行分类和区别对待。对于农村正常的、分散的非正规金融活动,如私人之间的借贷不必干预,只是在法律上对此过程中形成的契约进行有效保护,并不断鼓励其向规范化、契约化方向发展;对于有组织的农村非正规金融活动,如合会、私人钱庄、民间小额信贷等,可以通过建立一定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使其正规化,允许其领取执照并开展业务,并在利率制定上给予其充分的自;对于不正常的农村非正规金融活动,如洗钱、资金黑市交易、金融诈骗等要采取严厉措施加以取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