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层住宅建筑设计范文
时间:2023-07-13 17:30: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低层住宅建筑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山地高层;建筑设计;设计方案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山地建筑正在成为建筑住宅发展中的一种趋势,但由于山地自然条件的限制,使得山地高层建筑建设较一般高层建筑建设更加困难,作为建筑设计人员,应该结合山地施工现场情况,为山地高层建筑提供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以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
1 山地高层建筑设计思想
设计师在对山地高层住宅进行设计时,在设计思想上应该遵循以下几项原则或趋势:①由于山地所处的自然环境影响,在对山地高层建筑设计时,设计人员一定要考虑山地地区的自然景观和建筑住宅设计之间的关系。在设计上应该注意将设计主题与当地山地景观相结合,并且要注意突出山地景观的特色,充分利用山地景观来建设住宅区景观设计,将高层建筑与周围山地景观有机统一起来,建设与自然相和谐的人居环境;②由于山地高层建筑住宅距离市区较远,市区内各种服务基础设施,山地住宅区的居民无法享受,因而在对山地高层住宅进行设计时应该考虑为当地居民提供必要的服务设施,从居住用户角度考虑问题,在设计中要体现人性化设计,强调山地居住区的配套化、便捷性以及舒适程度,并重视山地居住区道路设计,为山地高层住宅区居民出入提供方便;③由于地处山区,在山地高层住宅设计中,设计师应该注意体现居住区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坚持用生态平衡观指导建筑设计,贯彻循环再生原则,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作为山地高层住宅设计的生态目标;④山地高层建筑设计中,应该将道路系统设计纳入到山地高层住宅设计规划当中,以立体化、多样性的道路系统来凸显山地高层住宅特色。
2 山地高层建筑设计手段
2.1 山地高层住宅设计要与山地地形相结合
设计师在对山地高层住宅进行设计前,应该先对山地地形进行详细调查,山地用地环境是山地高层住宅设计的出发点。为了能够快速获得山地地形相应信息数据,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应该对山地总图布局进行编制,将住宅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采用二维图的形式展现出来,为实现住宅与山地环境的一体化打好基础。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首先应该对建筑选址地区的山地平面构成进行分析,为了维持山体生态环境,在设计过程中可以根据平面构成情况,对施工现场地形进行一定改造。按照地形的高低形成相应台地,体现山地高低变化,使高层住宅符合山地地形。在设计时,高层建筑平面应该随着台地变化而发生变化,使高层建筑之间形成自然过渡状态,丰富山地住宅区空间效果。其次,设计师应该对建筑住宅区中住宅与山体进行剖面设计。在山地住宅中,山体与建筑之间的结合形式常见有两种,一是与等高线平行的结合形式,二是与等高线垂直的结合形式,两种结合形式适用于不同的山地高层住宅设计当中。对于不高的山体,采用平行等高线形式会使建筑遮挡山体,因而可采用垂直等高线形式。而对于山体较高的建筑设计,在结合方式的选择上为了能够更好地将建筑与山体结合在一起,有必要采取平行等高线形式。
2.2 突出山地高层住宅设计特色
设计师在对山地高层住宅进行设计过程中,为了提升住宅区域品质,设计人员应该结合山地具体情况,充分利用山地地形地貌或地面景物,突出山地高层住宅小区特色。例如,若山地中水源较为丰富,设计师在设计高层住宅时可将主体设为山水生态,并强调住宅区域内的绿化设计,可将绿化设计分为四个系统,分别是公共绿化部分、庭院绿化部分、屋顶绿化部分以及空中花园部分,充分利用山地内水资源,为住户设计一个绿色生态居住环境。同时,由于每个山地高低起伏情况不同,使得台地连接方式也有所不同,设计师可以利用这一点来丰富山地高层住宅区域内的空间关系,消除建筑与山地环境,山顶与山腰,室外与室内之间的界限,提升山地高层住宅区域品质。另外,在设计中,设计师还可以利用住宅区内的台地楼梯、台阶、广场等资源形成独特的人流动线,不同山地住宅区的台地不同,其独特人流动线就成为山地高层住宅的设计特色之一。
2.3 强调室内设计与室外设计的统一
在对高层住宅户型和单元进行设计时,设计师应该从小区整体设计风格出发,将总体布局与单元户型设计结合起来,重视空间围合和园林设计,促进小区内居民间的感情交流。同时,在山地高层住宅区域内可设计具有代表性的广场,增强山地高层住宅区的识别性,同时高品质的建筑设计还能够增强小区居民自豪感,提升居民对居住环境的满意度,提高建筑企业信誉。在室内设计上,设计师还应该注意突出节能环保特色,以使山地高层住宅小区室内设计符合山地自然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2.4 合理组织山地住宅空间秩序
由于山地占地面积较大,山地高层住宅区域也比一般高层住宅区域要大,对于这种规模较大的小区,设计人员应该重视空间秩序组织建设,将道路交通设计纳入到建筑设计当中。在设计阶段,设计师可以充分利用山地住宅区中的台地和楼梯设计,将人流从住宅区入口广场向住宅区内景观主轴引导,并可在住宅区内的中间台地进行集合广场设计,使人流能够自动分散到住宅区内的各个台地中,避免了人流拥挤和人车冲突问题的出现。同时在对景观路进行设计时,设计师可以将其与住宅底层架空空间和台地空间结合起来,方便居民行走,使人流和车流交错分开,既能够满足居民对道路交通快捷方便地需求,又能够丰富小区内的步行景观,可谓一举两得。
2.5 结合山体对基面进行设计
建筑基面设计是建筑设计中的重点,基面主要是指主体建筑入口位置和外部空间之间的建筑层面。在对山地高层住宅基面进行设计时,设计师应该注意将其与山体进行结合,由于在山地高层住宅中多是采用架空建筑形式,因而使得建筑基面与建筑底面出现不在同一层面的现象,这时设计师可以对基面进行景观设计,以丰富山地住宅区内的景观。另一方面,由于山地住宅区的建筑并不全在一个平面上,因而每栋建筑都有其自身的建筑基面,设计师可以对每栋建筑基面进行独特设计,同时又要注意基面设计之间的关系,将其统一于整个山地住宅设计当中。另外,由于山地住宅区内台地的存在,使得很多台地也成为建筑基面,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可以充分利用台地之间的联系来增强基面设计之间的联系,从而形成特色的山地高层住宅景观。
3 结 语
由于山地的特殊地理环境,使得设计人员在对山地建筑住宅进行设计时,不仅要考虑高层建筑住宅一般设计要求,而且还要考虑住宅周围山地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山体维护等方面要求,充分利用山地地貌特性,结合山地特有的地貌和资源,为客户设计一个建筑住宅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的居住方案。
参考文献
[1]曾力涵.关于山地高层建筑设计中要点的研讨[J].企业技术开发(中旬刊),2012(09).
[2]李媛,李宏利,邢同和.山地高层住宅造型设计的思索――以威海文峰二街改造项目为例[J].城市建筑,2009(01).
[3]卓刚.我国高层住宅套型设计不容忽视的几个问题[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3(04).
[4]李帅,左玉兰.高层住宅小区的规划与建筑设计[J].建筑知识(学术刊),2013(09).
篇2
关键词:高层建筑;低压配电系统;系统设计
1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新上用户配电所的快速增加,用户对用电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供配电系统中,低压断路器是直接面向广大用户的一种重要电气设备,因此如何进行合理的低压配电器成为了设计人员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2在高层建筑中供配电系统的具体设计情况
2.1供电系统中负荷等级以及容量的确定
通常我们会将负荷等级划分为三级:一级供电负荷主要指的是中断供电导致的重大政治经济损失;二级供电负荷指的是中断供电导致的较大政治经济损失,而除了一、二级负荷外的均为三级供电负荷。在住宅小区建筑的建设过程中,需要根据相关的电气设计规范来合理确定负荷等级,如果建筑物的性质不同,那么其所采用的供电设施的负荷等级也存在一定的差别。通常情况下,建筑物中应急照明、消防设备、自动灭火装置、普通电梯以及生活水泵等采用的设施都应该确定为一级负荷。
2.2 供电电压以及电源的确定
为了确保供电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需要在供配电系统的设计过程中,严格按照供电负荷的等级采取合理的供电方法。通常我们将供电电源的低压配电电压规定为380/220V。
2.3 住宅小区建筑物中使用的变压器研究
在确定住宅小区建筑物变配电所的具体数量以及所在位置时,需要充分考虑建筑物的主要功能、负荷的分布情况以及负荷的容量大小等。其中要严格进行变压器容量的计算,并将变压器的负荷率尽可能的控制在75%~85%之间,同时把供电半径控制在200m以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把配电所设置在负荷中心的周围,以便于简化配电系统,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同时还可以通过减少线缆,来降低线路问题造成的损耗率。
3 住宅小区建筑中低压断路器的选择性研究
通常我们会根据低压断路器具有的保护性能将其划分为选择性和非选择性两个类型。低压断路器的选择性是整个建筑物中终端低压配电系统的重点设计内容,一旦配电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发生电气故障,就要求距离故障位置最近的断路器Qn发生动作将故障快速切除,尽可能的把故障范围控制在最小范围内,确保其他无故障回路保持正常供电,并且在这过程中其他各级断路器不动作。而非选择性低压断路器指的是距离故障位置最近的低压断路器QF3发生动作,快速切除故障,其他各级断路器不动作,但是无法有效保证其他无故障供电回路的正常供电。
如果在整个低压配电系统中,上一级和下一级分别采用了选择性和非选择性的断路器,那么就能够根据短延时脱扣器的延时动作,或者按照延时动作所对应的不同时间最终获得选择性。在这当中经过上一级断路器的延时动作时,应该格外注意下述几点:
(1)不论下一级采用的断路器是选择性的还是非选择性的,通常都会要求上级断路器的瞬时过电流脱扣器的整定电流保持在下一级断路器出线端的最大三相短路电流的1.1倍以上;
(2)如果下一级采用的是非选择性断路器,那么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为了避免下一级回路出现短路电流的问题,会要求上一级断路器的短延时过电流脱扣器的整定电流保持在下一级瞬时过电流脱扣器的1.2倍以上;
(3)如果上下级都是选择性断路器,那么为了保证选择性,需要将上一级断路器的短延时动作的完成时间控制在下一级断路器的短延时动作完成后的0.1s以上。
4高层建筑供配电的安全性研究
为了确保供电电源满足电力负荷的实际需求,就要增强变电所中供配电系统所具有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由于在住宅小区建筑中存在很多一级或二级负荷用电,因此通常会设置最少两台变压器,同时还要配套安装一套柴油发电机组,以此来确保供配电系统的正常运行。一旦柴油发电机组检测到市电回路出现失压问题,那么就一定要在10s以内迅速恢复发电机组的运行,保证建筑中一级、二级负荷设备的供电正常。此外还要做好消防用电工作,如果住宅小区发生突起火灾问题,那么消防控制中心就要在最短时间内切断非消防用电负荷。通过对比两台不并列运行的变压器以及柴油发电机所运行过程中的优缺点可以发现,在住宅小区建筑项目的施工设计中一定要选择最佳的供配电设计方案,以此来确保供电的安全性。
5高层建筑中低压断路器保护的灵敏度要求
低压断路器保护的灵敏度一定要根据住宅区建筑物低压配电设计的相关规范进行严格控制,不得低于1.3,并满足公式Sp=lkmin/IOP≥1.3。在该公式中,Ikmin表示当系统处于最小运行方式状态下时,低压断路器保护的线路末端的单相短路电流或两相短路电流,IOP表示瞬时或短延时过流脱扣器的动作电流,Sp表示低压断路器保护的灵敏度。一旦低压断路器的瞬时或短延时过流脱扣器在其保护范围内发生轻微的短路故障,那么就可以通过有效的控制灵敏度大小,来保证低压断路器进行可靠动作。因此在选择低压断路器的过程中,要注重灵敏度的校验工作。如果断路器同时具有短延时和瞬时过流脱扣器,那么只需要对短延时过电流脱扣器的灵敏度进行校验即可。
6低压断路器的环境温度
低压断路器的过载保护依靠热脱扣器来完成,通常低压断路器的热脱扣器额定电流是制造商依据IEC898标准,在基准温度为30℃条件下整定的。热脱扣器由一组双金属片制成,当线路发生过载,过载电流流过加热电阻缝而使双金属片发热变形弯曲,将搭钩顶开,使低压断路器触点断开。低压断路器的热脱扣器与环境温度有直接的关系,环境温度发生变化就会导致低压断路器的额定电流值发生变化。
低压断路器安装在配电箱内,配电箱为明装和暗装两种,明装配电箱的散热效果优于暗装配电箱,暗装配电箱内的空气不宜对流,其散热效果较差。造成配电箱内因低压断路器的温升使周围环境温度上升。所以,低压断路器的实际工作温度比环境温度高出10~15℃左右。因此当环境温度不同于校准温度值时,我们必须根据制造商提供的温度与载流能力修正系数表,来修正低压断路器的额定电流值。以C65N/H为例,如果低压断路器单个安装,其周围环境为30℃,断路器的额定电流20A,则其实际工作电流为20A:如果低压断路器单个安装,其周围环境为40℃,断路器的额定电流20A,则其实际工作电流为18.97A:如果多个低压断路器安装在配电箱内,其周围环境为30℃,断路器的额定电流20A,则其实际工作电流为16A;如果多个低压断路器安装在配电箱内,其周围环境为40℃,断路器的额定电流20A,则其实际工作电流为15.18A。由此可见,不同的环境温度和不同的安装方式对于低压断路器的实际工作电流值有一定的影响。
7结语
在设计低压配电系统时,应注意低压断路器的选择性和级联保护性;对低压断路器过流脱扣器额定电流进行选择和整定。确保过电流脱扣器动作的灵敏度;当环境温度大于或小于校准温度值时,应根据制造商提供的温度与载流能力修正系数来调整低压断路器的额定电流值。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字:建筑设计总图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杭州市桐庐县城西南郊富春江镇渡济江边的富春江软件园内,面临富春江,邻近320国道,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风景优美。
本设计地块北向为富春江软件园区,东边直接临富春江,南侧和西侧是交通局地块。用地性质为居住用地,可开发低层住宅和高层住宅,总用地面积为59410平方米(89.11亩)。地块南北长约300m,东西宽约190m。
二、规划方案的主要特点
1、均好性
本规划从住宅设计、环境设计、公建配套到设备服务等方面,尽可能最好的遵循均好性要求。每套住宅的相关设计都受到同等的重视。有好的朝向与日照,有怡人的组团环境空间,有方便快捷的交通系统,公建配套设施完善,物业管理方便。
2、多样性
在均好性的基础上同样注重多样性。首先是外部空间的多样性,然后是住宅功能的多样性,再则是造型的多样、户型平面的多样、景观细部处理的多样。
3、归属性
本方案从提高住宅居住水准的角度出发,设计一个具有时尚品味的住宅小区,每户住户均有不同的个性创造。使住户有强烈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4、安全性
本方案从总体布局考虑安全性的要求,整个小区设一个出入口,用地西边的中部预留对外的出入口,既方便住户的出入,又提高管理的效率,增强社区的安全性,达到全方位的安全性要求。
5、新概念、新设计、新技术的居住区
利用新的住宅成套技术、建筑智能化、生态化的综合性居住社区。
6、生态主题的居家园林花园
本规划通过合理地划分组团,形成多个组团绿地中心,利用“江水”、“缓坡”、“绿地”等元素设计一个自然的居住园林,景观设计整体上以软景和硬景有机结合,运用丰富繁荣植物配置相互映衬。居住在这样的小区内,就像住在自然花园中一样,真正体现“生态雅居、园林居家”的理念。
7、营造高档的住宅小区
本楼盘致力于营造高档的住宅小区,所以非常注重建筑的外观效果。以低层建筑为主,如果安装太阳能热水器,肯定会产生很大的视觉干扰,所以本小区对于太阳能热水器不预考虑,以保证西班牙建筑风格的原汁原味。
三、总图设计
1、规划布局
主入口位于基地北侧,地块的北西部规划高层酒店式公寓;地块邻江沿线布置高品质的花园洋房;二线江景范围布置联排洋房;地块的西部布置叠排洋房。低层住宅全部自带独立车库。主要交通道路为环形主干道,通过道路的设计,合理规划不同性质的住宅。联排与叠排洋房均按组团规划,花园洋房均布置在尽端式道路的终点,提升住宅的品质。叠排洋房北区下部设置集中的半地下车库,以满足自身与高层公寓的停车需要,叠排洋房的南部设置半地下停车库,主要满足自身需要,同时多余的半地下空间设置层高低于2.2米的架空层。半地下车库出入口均设置在地块的西面,不对整个小区的中心景观大道产生影响,同时有效地解决人车分流。中央景观带的设置,使得内侧住宅价值大大提升。中央景观带通过东侧次入口与富春江相连,提供住户休闲、观景的好去处。如图一:
(图一)
2、交通组织
地块设置一个出入口和一个次要出入口,主出入口为机动车和人行混合出入口。住宅地块内部用环形机动车道路相连通。
四、绿地景观规划
小区景观绿地系统布局清晰,以点线面结合方式形成完整绿化系统。面为每个住宅院落空间相互渗透形成的小区整体层次的基础绿化;中心景观空间等景观节点;线为联接会所广场,中心景观等的步行景观道路,为小区整体提供美好的内景。五、建筑设计
1、户型特点
所有户型均为南偏东15度朝向。低层住宅以大户型为主,强调居住舒适性;高层酒店公寓除部分跃层和端部户型外,均为小户型,强调经济性和紧凑实用。各种户型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同时也保证了良好的采光通风条件。花园洋房的架空层为车库,拓展了住户的使用功能。
2、立面风格.
(1)西班牙建筑风格的低层住宅建筑
西班牙风格是近年高端低层住宅项目的流行主基调之一,它是一种融阿拉伯风格与欧洲古典主义风格为一体的建筑形态。其建筑上部采用低坡屋顶,多为红色瓷瓦,并与以浅黄色涂料为主、采用拉毛处理的建筑墙体,组成西班牙风格建筑的典型外观,其屋檐则运用小拱圈形态进行修饰。此外,拱形廊柱也是西班牙风格建筑造型的主要特征,给建筑物外部增添了立体感和个性感。
西班牙建筑风格归纳起来有四点:
一是西班牙建筑必须是在阳光、鲜花、绿叶陪衬下的建筑室内和室外的呼应:在四季分明,昼夜温差比较大的情况下,把前后园的景观考虑很周全;
二是有许多独特的建筑元素符号表达,浅墙、红瓦,还有屋面瓦的起伏,造成非常优美的变化曲线。用红筒瓦、弧型墙及铁艺窗等营造了柔和、内敛、尊贵的生活氛围;如图二
三是建筑取材比较质朴,色彩比较明快,包括对原木的使用,圆角厚墙给人安全柔和的感觉,提高了居住的舒适度;
四是院落式,居住类的产品比如前厅、后院,给使用者提供私家的院落,通过庭院与道路及植物、小品的结合营造出四季有景的生活氛围。如图三
(图二)(图三)
(2)高层公寓为现代风格,突出休闲度假的概念,与现状富春江软件园的酒店风格既呼应也有所提升。对于建筑立面的构想“现代,精致、新颖”,立面采用现代风格,结合平面,通过体量的进退形成错落有致的形体,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3、层数和层高设计
规划的住宅以2-3层低多层住宅和17层高层公寓为主。高层公寓层高3.0米;低层住宅层高为3.6米和3米;
4、住宅朝向、住宅间距
规划住宅主体以南向偏东为主。低层住宅间距满足日照要求,高层公寓的间距满足大寒日3小时的日照时间。
5、公共服务设施
小区配套齐全,功能合理。
本方案配套公建主要布置在高层公寓的一层部分,卫生服务设施用房、社区服务用房、物业设施、文体设施都做了合理规划;另按照规范要求在小区内规划了市政设施。
篇4
关键词:合生颐廷项目;建筑设计;节能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项目概况
1.1 工程概况
合生颐廷项目位于周市镇新塘河南侧、由迎周路分割为东西两地块(西块为S1,东块为S2地块),地块的南侧为纬二路,西侧为经四路,东侧为规划路。基地地形基本平坦,场地标高在1.1~2.3m。项目S1地块拟建高层住宅、沿河商业和商务中心一处,S2地块拟建低层住宅和12班幼儿园一处。项目总用地面积约292140.4m2,总建筑面积为625487.48m2(计入容积率的总建筑面积为:496638.68m2),总平面图见图1。
图1总平面图
1.2 设计原则
本项目贯彻“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的理念,充分利用当地优越的自然资源,建设生态型、适于现代生活又具有鲜明个性的人性化居住空间;尊重人性和自然规律,力求做到产品生态化、环境生态化、社区规划生态化,将本项目设计成为一个集休闲、商业和生态居住为一体的大型综合社区,创造一个低密度、低污染、低噪音、高鲜氧的高品质住宅群体。高度重视景观设计,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相互配合,以充分达到两者的相互协调。
项目中重视整体性原则,追求功能布局的关联性,空间的完整性,建筑造型的整体性;设计具有一定的超前性,体现高起点、高标准,力求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三者完美结合;并结合周边建筑,创造典雅优美的建筑造型、跌宕开阖、序列有致的广场、街、院落等丰富的空间形式;建筑植根当地深厚的文化积淀,满足人们的社会交往和商业活动的需要,唤起人们对历史积存的追忆;力求在完整性和艺术性的统一下,凸现建筑的个性。
图2项目效果图
2 总体布局
S1地块:主要由18,24,30层的高层住宅和2层的沿河配套建筑组成。考虑到日照、通风、景观视线等多方面的要求,住宅以南北朝向,板式布置,但不乏律动感。楼栋间超大的距离为营造小区景观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也为小区住户提供了舒适的内部环境。
S2地块:由3层的联排低层住宅和一处12班幼儿园组成。区内布局均以组团形式为主,通过不同的环境和特色的空间形态,组织区别出不同的人文环境特色的组团。
住宅使用功能应当满足人民群众对生活的需要,立面风格、造型及材质的选用与比邻建筑物相协调,与环境相融合,作为建筑群体整体统一考虑。
3 建筑设计
3.1建筑设计分析
3.1.1 S1地块
本项目建筑主要是高层住宅,单元由一梯三户组成。周新公路出入口处两单元和沿纬二路、迎周路一线住宅为18层(规一路出入口处建筑为15层),其他住宅24层和30层(沿经四路一线集中布置物业管理用房和社区服务用房)。
整个区域的住宅类型分为户型面积105-110m2、140-144m2、150-160m2三种,套型从两室两厅一卫到三室两厅两卫,充分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入口大堂借鉴酒店大堂设计,高雅雄壮。住宅掩映在绿色之中,充满了生机。各户型集实用性、安全性、灵活性和经济性于一身。功能分区合理,布局方正,使用面积恰当,采光通风良好。
沿迎周路设置了2层Art Deco风格配套商业,和高层住宅交相辉映。平面布局采用规整的柱网,提高了使用的效率。相邻新塘河南侧,充分利用了河道景观,使居民休闲漫步时赏心悦目,河风习习,提供一个天然高鲜氧吧,是人与自然和建筑的完美结合和统一。
小区商务中心位于迎周路主入口附近,地上3层、地下1层,立面为欧式古典风格,与整个小区相协调。内部集娱乐、休闲等功能于一体。
本项目设置了地下1层汽车库,其中人防面积24146㎡,总建筑面积80000m2。在住宅主楼的底下结合汽车库的层高设置了一层的地下室,可作为非机动车库和设备辅助用房。并在主楼地下室的适当位置设置连通口与汽车库连接。在地下车库的适当位置考虑设置采光天井,使地下室也能尽享小区的美好生态环境,也起到了节能环保的作用。
3.1.2 S2地块
联排低层住宅为南北入口各一种,地上3层、地下1层,地上建筑面积200-225m2左右,地下建筑面积85-100m2左右,各种户型集实用性、安全性、灵活性和经济性于一身。功能分区合理,布局方正,使用面积恰当,采光通风良好。结合半开放地下室的设计,使户外绿化,水面的环境,形成围合的邻里空间,创造亲近、自然具有人情味的居住环境。地块东南部靠近纬二路拟建一所3层的12班幼儿园。居民在迎周路的小区河道、亲水平台、青石小道上散步,一家人享受自然、享受天伦之乐。
联排低层住宅为南北入口各一种,地上3层、地下1层,地上建筑面积200-225M2左右,地下建筑面积85-100 M2左右,各种户型集实用性、安全性、灵活性和经济性于一身。功能分区合理,布局方正,使用面积恰当,采光通风良好。结合半开放地下室的设计,使户外绿化,水面的环境,形成围合的邻里空间,创造亲近、自然具有人情味的居住环境。地块东南部靠近纬二路拟建一所3层的12班幼儿园。
3.2 竖向设计
项目根据业主提供的周边场地及道路控制标高,确定地块:主体建筑的±0.000标高为2.700-3.500m,室内外高差结合四周道路标高设置为0.4-1.2m。竖向布置采用平坡式,地表水排除方式为暗管系统,由建筑外墙向四周道路排放到市政管网。
室外给水管道、污水管道、电气线路、通讯电缆、热力管道等均采用地下敷设。地下室地表敷设于覆土层。
4 道路交通组织设计
地块的道路等级清晰,分两级:小区主干道7.0m和组团级道路5.0m。主干道环通两个地块,组团路尽端设有15m×15m的回车场地。
S1地块:共设有东、南、西、北四个出入口,都在地块的中部,通达性良好,紧密连接了社区与城市。东侧入口处(迎周路)道路为景观大道,附近设置了商务中心,主要为人行出入口,西侧的经四路为商业主入口,与东侧的人行出入口正对。纬二路和周新公路沿线为进入地块的主要车行通道。
S2地块:共设有西、南两个出入口,都在地块的中部,高效地连接了社区与城市。西侧入口处(迎周路)道路为景观大道,主要为人行出入口,与S1地块出入口遥相辉映。纬二路沿线为进入地块的主要车行通道,交通组织设计图见图3。
图3 交通组织图
5景观设计
项目最大程度地利用江南地区优越的自然资源,打造独一无二的生态环保型居住环境。地块的景观设计采用自由曲线和规整的几何图形的有机结合。确定了整体规划秩序,明快的现代设计手法与自然环境的营造结合,师法自然而高于自然,彰显了该项目的开阔大气。种植形式的大象无形。通过自然原生植物,乡土植物种群的整体设计,以植物群落的季相,色相诠释一年的四季。
6 节能设计
6.1 建筑节能设计
高层外墙采用内20mm外30mm无机保温砂浆做法;外门窗采用low-e中空铝合金玻璃窗;分户门采用保温型门,满足节能要求。
6.2照明设计
1)室外路灯采用光电开关,并可在物业管理中心集中控制。住宅内楼梯采用震动和光电开关。除住宅内照明,其它区域照明采用节能灯管T5型,采用电子镇流器以达到节能效果。
2)小区公共区域结合景观设计采用造型美观的具有合生标志性的室外照明灯具,采用时间控制或光控系统。公建部分照明设有一般照明、应急照明,除对光源有特殊要求的场所之外其余均按荧光灯为主,光效高、节能性强(COS¢>0.9)为原则选用灯具。
3)办公室内靠窗的灯具应安装光敏传感器并采用独立控制开关。走廊灯公共区域的照明应采用时间控制。
6.3 暖通空调设计
高层住宅为冷暖分体空调,低层住宅采用多联机空调的形式,每户设独立的室外机,一户一个系统,室外机放置于绿化内。商务中心采用中央空调,冷热源为风冷热泵。多联机采用变频技术,保证在部分负荷时室外机处于高效状态。
6.4 给排水节能设计
6.4.1 给水系统
室内给水系统拟采用市政直供和变频泵供水两种方式。地块内地下室部分,室外绿化及地上1~3层采用市政直供方式;其余部分采用生活水池+变频泵组直供方式,确保在用水高峰时,供水管内的水作为补充水源仍能正常供水,无需修建蓄水池或屋顶水箱,采用叠压供水,可充分利用市政管网供水压力,差多少、补多少、不产生负压、与传统生活变频泵组相比可节能30%—90%。
6.4.2 排水系统
室内污废分流,厨卫分流,这种排水系统有利于环境保护、便于管理,起到了回收城市污水和净化再生的作用,是城市排水系统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城市水资源利用的核心。
排水立管高层建筑部分均设专用通气立管。其余建筑排水立管伸顶通气。屋面雨水采用内外排相结合的方式排出,阳台雨水及空调冷凝水有组织间接排放。
6.4.3 节能设备选择
水泵选型中,技术参数相近的设备选用高效率功率较小的水泵。消火栓箱选配衬胶质水龙带以减少水头损失。建议用户选用节水卫生设备防漏阀门等。
7 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加速,人们对住宅项目的需求日益加大,对建筑住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周市镇合生颐廷项目以最佳的资源整合,坚持“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的理念,发挥其最大的功能服务优势,形成具有时代特征、地方特点的住宅建筑风貌。
参考文献:
[1] 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篇5
放眼望去,整个浦东陆家嘴,从南向北,依次排列了汤臣一品、中粮海景壹号、财富海景,而滨江凯旋门占据了这里最后一席必争之地,因此,产品尚未问世,便吸引了万众瞩目。
滨江凯旋门地处陆家嘴核心CBD区域,距陆家嘴核心办公区约车行3分钟,既远离了核心商务区嘈杂的空调机及汽车尾气的影响,又坐拥便利的交通环境,可谓闹中取静,地段不可多得。而且,凯旋门正处在黄浦江弯道旁,江景极好,一方面可以使业主随时随地享有±┑亟景;另一方面,又能让公寓、别墅保持朝南采光。
该项目用地性质为商业住宅综合用地及商业金融用地,规划建设包括高层住宅和裙房会所、低层住宅、公寓式办公楼、商业及地库停车场。住宅区沿地块东北面浦明路往西南黄浦江畔长廊排列,建筑群组主要分为三大区片,由高层公寓式办公楼、商业、高层住宅、以及低层住宅建筑群组成。项目小区内配有6000平的私人会所――凯旋汇,由曾主理纽约四季酒店的国际大师Chandu Chhada打造。会所有泳池、奢华SPA、餐厅、江景宴会厅等六星级配套 ,足不出户即享媲美顶尖酒店的惬意生活,以供住客使用。
该项目还是陆家嘴CBD乃至市中心极其罕见的低密度高端楼盘,项目最高楼层只有23层,并规划有23套沿江联排别墅,容积率只有2.4,占地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只有不到15万平方米。
如今的陆家嘴群雄争霸。汤臣一品2006年交房,中粮海景壹号也于2007年开始交房,财富海景于2005年交房,二线江景房的世茂滨江花园的最新5号楼也已经陆续交房,而仅仅滨江凯旋门是最新的。我们相信,最新的楼盘,代表了最新的规划理念和最新的设计理念,同样也有理由受到最热的追捧。
开发商:上海新中杨房地产有限公司
物业公司:启胜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总户数:1120
绿化率:35%
容积率:2.4
篇6
1.住宅外部环境设计
住宅外部环境设计与住宅建筑的类型有很大关系,不同的住宅类型直接影响和决定住宅外部的环境,一般说来,可以把住宅建筑分为高层住宅、中高层住宅、多层住宅和低层住宅四类,以下将分别讲述这四类住宅的室外环境:
1.1高层住宅建筑
我国高层住宅分为两种:中高层和高层住宅。《住宅设计规范》规定,10层以上(包括l0层)住宅就是这里所指的高层住宅。这类住宅容积率高,人均绿化面积小,所以在土地资源紧张的大中城市的市区内很常见。由于容积率高,其配套设施往往会安排在地下,结合基础进行设计,如停车场、设备用房等。同时高层住宅结构多为框架结构,墙体灵活,底层可以设计为商业用房等,在大中城市和城市中心地区非常合适。
1.2中高层住宅建筑
目前我国《住宅设计规范》中规定,中高层住宅指7~9层的住宅,多为板式住宅,一梯两户或三户,这种房型采光通风较好,一般为条式建筑,由于建筑较高且建筑体型为条式,所以日照间距偏大,这样有比较多的户外空间,环境可以处理得较为丰富。高层住宅容积率介于高层住宅和多层住宅之间,是适用面较广的住宅形式,在大中城市中值得推广。
1.3多层住宅建筑
日前存我国住宅中分布最广、建设量最大的是多层住宅。多层住宅多指4~6层的住宅,这类住宅不需要设电梯,建设成本较低,是目前中小城市或城市偏远地区常见的住宅形式,但也有些高档住宅也建了电梯。多层住宅一般是一梯两户。条式建筑,可以形成一种同合的空间秩序。由于建筑高度有限,日照间距一般不大,所以宅间绿地面积偏小,在设计时要注意景观的变化和可识别性,避免形成呆板的兵营式布局。
1.4低层住宅建筑
低层住宅可分为普通低层住宅和别墅两类,层数为l~3层,一般每户有独立的出入口,住宅相对比较安静私密。由于层数较低,入户层多在地面层,方便居民使用。同时住宅遮挡较少,一般通风采光效果好,但外墙面积大,不利于保温,从节能角度来看不经济。这类住宅占地面积大,土地成本高,因此多为高档商品房,我国已开始限制低层住宅的建设,以节约土地资源。
2.住宅组群布局的基本形式及特点
影响住宅组群布局的主要物质因素是地形地貌、建筑物、植物三大类。其中对室外空间影响最大的是建筑对空间的限定与布局,它决定着空间的形态、尺度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不同空间的感受,对空间的形成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行列式、周边式、点群式和院落式是住宅群体组合中最常运用的基本组织方式,此外,还有将基本方式综合运用的混合式或因地形地貌、用地条件的限制,因地制宜而形成的自由式组合。
2.1行列式
行列式是建筑按照一定的朝向和合理的间距成排布置的方式。这种布置方式可使住宅的大多数居室获得均等、良好的日照和通风条件,利于管线敷设和工业化施工,是普遍采用的一种方式。但住宅群体和形成的空间形式单调,识别性差,易产生穿越交通。因此,在规划布局时应经常利用建筑山墙错列、建筑单元错落拼接或结合点式建筑布局等方式来活跃空间气氛。
2.2周边式
周边式是建筑沿街坊或院落周边围合布置的形式,形成的院落空间较为封闭,便于在其中组织绿化和休闲活动设施。周边式形成的内向集中空间,空间领域性和归属感较强,便于绿化,可围合出适合多种辅助用途的大空间,利于邻里交往和防风防寒,对于寒冷和多风沙地区,可阻挡风沙和减少院内风雪,同时还可以节约用地,提高居住建筑密度。但是其缺点是东西向的住宅比例较大,居室朝向差,不利于湿热地区使用,转角单元空间较差,有旋涡风、噪声,干扰较大,对地形的适应性差,而且施工复杂,不利于抗震,造价高等。
2.3点群式
点群式是由建筑基底面积较小的建筑相互临近形成的散点状群体空间。点群式布置的住宅建筑一般为点式或塔式住宅,住宅日照和通风条件较好,对地形的适应能力强,可利用地形中的边角余地。但缺点是建筑外墙面积大,不利于节能,而且形成的外部空问较为分散,空间主次关系不够明确,视线干扰较大,识别性较差。
2.4混合式
混合式是以上三种布局方式的混合形式,较常用的是以行列式为主,辅以少量住宅、公共建筑沿道路或院落周边布局,或在用地边角处散点状布局,形成兼具封闭和开敞感的院落空间。这种布局方式可以保证大量住宅具有较好的朝向和日照,还可以形成一定的主次空间,空间的封闭感和开敞性均可以达到,并且易于与用地结合,因此在实际运用中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2.5院落式
将住宅单元围合成封闭或半封闭的院落空间,可以是不同朝向单元相围合,可以是单元错接相围合,也可以用平直单元与转角单元相围合。院落式也可以视为列式布局的一种变形。其特点是在院落内便于邻里交往和布置老年人与儿童的活动场地,有利于安全防卫和物业管理,并能提高容积率,布局具有设施共享、可识别性和领域感较强等特点。院落式的缺点是一半面向庭院“里”,一半面向庭院“外”,东西两侧转角部分易产生阴影遮蔽。
以上是住宅群体组合空问的大体分类。在实际规划设计中,群体组合是根据不同的地区、地块、地形条件,适时、适地选择合理的组合形式。
3.住宅组群布局的技术要求
在进行住宅组群布局时,除了考虑建筑布局的艺术性以外,还应当从住宅的建筑间距、朝向、住宅形式、住宅外观色彩等多方面有机协调,创造合理、舒适、美观的住宅群体空间。
3.1住宅建筑间距
住宅建筑间距有正面间距和侧面间距,住宅的正面间距一般指日照间距。
3.1.1日照间距 住宅的日照要求为“日照标准”。决定住宅日照标准的主要因素,一是所处地理纬度。我国地域广大,南北方纬度差50余度,高纬度的北方地区比低纬度的南方地区在同一条件下达到日照标准要难得多;二是与城市规模、用地情况有关。
底层窗台面足指距室内地坪0.9 m高的外墙位置。在日照间距中根据住宅的朝向方位,可分为标准日照问距和不同方位日照间距。标准日照间距是指当地正南向住宅,满足日照标准的正面间距。当住宅正面偏离正南方向时,其日照间距为不同方位日照间距,计算时以标准日照间距进行折减换算,标准日照间距的计算方法如下:a=1/ tan h;D=a (Hl―H2) (式中D――标准日照间距,m;Hl――前排建筑屋檐标高,m;H2――后排建筑底层窗台标高,m;h――日照标准日太阳高度角;a――日照标准间距系数)
3.1.2住宅侧面间距 除日照因素外,通风、采光、消防以及视线干扰、管线埋设等也是影响建筑间距的重要因素。这些因素应综合考虑,山墙无窗户的房屋间距一般可按防火间距要求确定侧面建筑间距,山墙有窗户时应适当加大间距以防视线干扰。一般来说,防火间距是最低限要求,多层建筑之间大于6 m,高层与各种层数住宅建筑之间不宜小于3 m。如高层塔式住宅,其侧面有窗且往往具有正面功能,故视觉卫生要素所要求的间距比消防要求的最小间距13 m大得多。而南方特别是广州、南宁等城市,因用地紧张难以考虑视觉卫生问题,未将此作为主要因素考虑,只满足消防要求即可。
3.2住宅朝向的选择
住宅朝向主要要求能获得良好的自然通风和日照。我国地域辽阔,南北气候差异较大,寒冷地区住宅居室避免朝北,不忌西晒,以争取冬季能获得一定的日照,并要求避风防寒。炎热地区居室要避免西晒,尽量减少太阳对居室及其外墙的直射与辐射,在西面要设置遮阳设施,并要有利于自然通风,避暑防湿。
为使住宅获得良好的自然通风,当建筑迎风布置时,为了不遮挡后面的住宅,要求房屋间距在(4~5)H以上,但这是不现实的,只有在保证日照间距的前提下来考虑通风问题。从不同的风向对建筑组群的气流影响来看,当风正面吹向建筑物,风向入射角为0°(风向与受风面法线夹角)时,背风面产生很大涡旋,气流不畅。若将建筑受风面与主导风向成角度布置时,则有明显改善,当风向入射角度加大至30°~60°时,气流能较顺利地导入建筑间距内,从各排迎风面进风。因此,加大风向入射角度对建筑通风有利。
4.结语
综上所述,住宅外部环境的设计与规划布置,应当因地制宜,合理分配,应遵循居住区规划的一般规定和原则。在合理利用土地和自然资源的前提下,应配置相应的教育、文化、医疗、购物、休闲、交往等居住生活设施,满足居住者的需要,以创造舒适、方便、健康、宁静的居住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 彭致禧. 住宅小区建设指南. 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
篇7
现状概况
村庄现状的最大特点是地处山区,有山坡有谷地,村内地势凹凸起伏,地势最高点到村庄道路落差达40m,村内建筑分布零散,占地多,基础设施差。由于缺乏科学的规划,村内用地极为不合理,废弃的房屋和闲置地多处,院落用地偏大,长桥店有一户农宅占地高达1100m2,多数农宅占地面积达300m2之多,远超出河北省每处宅基地不得超过233m2的规定[3]。土地浪费现象严重,村庄人均用地面积高达425m2/人。因此在本次设计中,在满足村民的正常生活劳作需要的前提下,住宅的占地面积都设计在200m2以下,建筑面积均在250m2以下[4]。山地绿化体系良好,紧靠山海关林场,村域内有大片的樱桃树园,且在村东西各有一处常年不枯的水塘,水面面积约3400m2。所选的村址虽然地形复杂,但得天独厚的景观优势将使其成为一处山水新农村住宅社区。无论对于山海关区的贡献还是本村自身的价值,都具有极其优越的发展前景和提升空间(图1,2)。
设计理念
在经济适用、安全美观、贴近农民生活需要、符合农村实际的原则下[5],在充分考虑北五村村民生产、生活方式的新变化和新标准的基础上,吸取山海关传统民居的合理成分和特征,提出望峪村新民居设计方案。设计结合望峪村地域特点,充分利用地形的变化,以保护原生态的风貌为主,力图以新时代的规划理念进行人性化设计,注重提供不同标高、不同层次的组团居住空间,创造具有一流水准与良好生态环境的居住氛围。并始终以创造现代化、生态化和园林化的可持续发展的居住环境为目标,从长远利益出发,为将来的发展创造条件。建筑造型提取山海关传统居民典型的建筑符号,如硬山顶、板瓦、镂空窗、影壁等构成元素,经过抽象简化,恰当地运用于造型中,色彩采用灰色为主格调,适当以砖石点缀,符合传统的文脉意象。
总体布局
本规划用地主要分为住宅部分与公建景观部分,要求一次设计分开管理。两块用地要求有各自独立的交通体系和统一的造型风格。为便于以后各自独立管理,要求住宅区与公建景观区有清晰明确的分界线。公建景观区为本村的配套设施,既为本村服务,也对外开放,吸引游客。规划充分利用地形和已有景观,将公建景观区都布置在村东、西的水塘通廊的谷底内,住宅区按照户型的不同分布在通廊南北两侧的山坡上,这样设计一是保证了公建设施的合理服务范围,二是景观视觉通廊不会被地形和建筑阻挡,三是充分利用了地势为景观跌水创造了足够的落差,四是避免了村中主要交通道路穿过住宅区影响村民正常生活(图3)。
交通组织设计
由于山地住宅用地形态复杂,一般占地面积较大,自成体系,所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小区内道路的使用效率是构成小区优雅环境的前提条件。道路流线尽量结合地形、地势和等高线的变化,因势利导,做到流线简洁,减少道路坡度变化和施工土方量,还要结合各类管道的敷设进行设计。做到既适应用地地形因素,又保证空间在视觉上不断变化,简单明了。交通道路的布置要以方便小区内居民出入、迁居为目的,满足消防、救护等需要,并以减少对住户的干扰为原则。望峪村的规划要达到人车分流的目的,因此有车行路和步行路两套交通系统。车行路系统分为主路、次路、支路和宅前小路四个等级,其中作为村庄主要交通干道的主路路面宽度6m,连接村庄各住宅间的次路、支路路面宽度4m,宅前小路路面宽度控制在2.5m。步行路系统路面宽度设计为1.5m,各个住宅团内的步行路又各成体系,村庄内部各个住宅团也由步行路联系在一起,并且步行路与村中的广场、绿地以及上山的游路连成一体,共同组成了完整的步行路系统。
山地住宅的建筑单体设计
山地住宅的建筑设计要通过对场地内山形地貌的理解,寻找出最有效的构思方案。如建筑沿等高线随山体布局,形成收放自如、起伏跌宕的局面;再如根据不同坡向和地形高差及台基面积建造不同类型的建筑,使每幢建筑顺应山势,与坡地交错,这样一方面丰富了住宅的场所,同时也避免了对自然山体的破坏。“看与被看”是山地住宅设计的重要出发点。“看”,即住宅本身的视野,而坡地提供了良好的天然看台,因此需要巧妙地安排各栋建筑的位置。“被看”则是建筑本身的形象,山地将建筑群的轮廓完全暴露出来,创造美仑美奂、鳞次栉比的体形与空间[6](图4)。增强住宅设计的创新观念,满足居住功能多元化。住宅不但是一个生存空间,同时也是发展空间、享受空间,需要有超前性和弹性,必要时可对室内布局、分隔灵活调整。
多层住宅:本规划设计有4栋多层住宅,层数为3层,一梯两户,户型进深为12.9m,面积为84.32m2。住宅底层设1层店铺。在户型设计中合理组织空间,争取最大日照,客厅及主卧朝南,厨房及卫生间均自然采光通风,每户设有南向阳台(图5)。
低层住宅:本工程设计287户低层住宅,面积250~300m2。依据不同的户型设计,采用联排、双拼、独栋三种方式布置,每户均设有私家院落及车库,客厅及主要卧室朝南设置,厨房及卫生间布局合理,且均有自然采光及通风(图6)。建筑造型以现代建筑设计手法,通过材质及色彩的构成,运用山海关当地传统建筑符号,形成轻松明快而又独具文化魅力的建筑风格;底部墙裙采用毛石饰面,增强建筑物的田园情调,又能与当地环境融为一体。在屋顶、阳台、凸窗及雨蓬等细节处理上采用现代设计手法,使建筑显现出较浓的现代气息,达到现代与传统的完美结合。在设计时充分利用现有地形,精心设计有针对性的户型,依山而建,最大幅度减少对山地的开挖改造,在保证立体层次丰富多彩、空间变化多样、意趣盎然的同时,保护了现有环境。
节能环保技术的运用
1)保温隔热墙体及楼地面、坡屋顶采用保温技术,增加屋顶的密封性,同时加设保温层、铝合金中空或双层玻璃门窗、太阳能热水系统,并应用沼气等科技措施,使望峪村在节能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
篇8
【关键词】多层住宅;住宅施工;建筑施工管理
在我国,住宅建筑按其层数分为:低层、多层、和高层三类。我国在《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中明确规定:1~3层为低层住宅;4~6层为多层住宅;7~9层为中高层住宅;10层以上为高层住宅。在这里我们着重笔墨论述一下多层住宅的建筑施工管理问题。
1.多层住宅建筑的特点归纳
正如引言部分所说,多层住宅一般指4~6层高的住宅,借助公共楼梯解决垂直交通,是一种极具代表性的城市集合住宅。多层住宅在我国目前新建或正在建造的城镇住宅中占90%以上。多层的优点在于:第一、它比低层住宅在占地上要节省,同时又比高层住宅建设工期短,一般开工一年内即可竣工;第二、公摊面积少,无需像高层住宅需要增加公共走道、电梯、高压水泵等方面的投资,物业费也较低,整体的性能价格比高;第三、结构设计成熟、通常采用砖混结构,建材可就地生产,可大量工业化、标准化生产。因此,多层住宅造价较低,价格适中,易于被普通消费者接受。
2.多层住宅建筑结构体系分析
多层住宅建筑的结构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三大类:第一、混凝土空心砌块多层建筑体系,但其主要问题在于雨水容易从砂浆缝隙渗入,如果双面抹灰,又大大增加抹灰量;并且在光洁的砌块上抹灰难度很大,易空鼓、开裂;第二、框架轻板结构体系,结构多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内外墙均为非承重墙。可用陶粒空心砌块、加气混凝土砌块或其它非粘土砌块以及陶粒混凝土轻质两面光条板、3E板等做内外墙;第三、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内外墙全部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墙,目前已开发出多种配套的外墙保温体系。这类结构体系,亦可以把外墙做成预制墙板在现场预制生产后就地安装。
3.多层住宅建筑施工管理的特殊性总结
3.1局部质量问题等同于全部质量问题
因为多层住宅工程涉及到众多住户的个人利益,业主及住户都很重视,对工程质量要求比较严格。在施工中,即使工程质量控制得很好,若在一处出现小小失误,对住户来说,就是全部的问题。这就要求后期管理要过细、过硬。
3.2各工种相互制约问题
一个环节考虑不周就会产生连锁反应影响另一个环节,或更多的环节,产生难以控制的负面效应。如工序先后问题处理不当,就会影响成品保护,甚至给整个工程质量带来隐患。
3.3 施工面过于分散
因为多层住宅楼墙体比较多,房间多,施工洞堵住以后,同一楼层不相通,往往造成对某处施工管理不到位,出现问题。
4.如何做好多层住宅建筑的管理
4.1 做好施工预案的重要性
要针对整个工程的特点编制有针对性的施工方案。其中应包括:关键部位的施工方法,工序的安排,不同工种的插入时间,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提出预控措施,制定出成品保护措施等。工程管理中,要抓住关键问题,使管理处于“受控”状况,才可能达到工期缩短,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增长的效果。
4.2 严格控制多层住宅工程的变更
工程变更和设计变更的造价占整个工程造价的比例有近10%,有时甚至更多.在施工过程中,各方面可能会提出各种各样超出原设计图纸的要求,或者由于设计考虑不周造成与实际情况不符合等,就会出现工程变更和设计变更,而这些变更必须会带来工程造价的增加.也就可能出现工程造价难于控制好的局面.目前,导致绝大多数多层住宅工程造价突破控制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此。
4.3 做好多层住宅施工工程监理工作
工程监理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投资控制.即工程造价控制.其次,执行工程监理的监理工程师都是工程技术专家.他们的经验、阅历比较丰富.在设计及施工监理过程中能提出许多积极的降低工程造价的建议、尤其在施工阶段关系到是否要设计变更和工程变更的决定时,他们往往能根据自身的技术优势做出合理正确的选择,这一点许多建设方代表因其经验、阅历及技术受各方面的条件制约而无法做到。再者,在施工过程中。甲、乙两方因各自的立场、观点不同,有时会出现一些影响施工正常进行的情况,监理单位作为公正的第三方,在施工过程中协调双方关系,确保工程施工正常进行,这样能为完成工程造价控制提供有利条件。
5.多层住宅建筑施工的管理控制方法研究
5.1多层住宅建筑施工的质量管理方法
要根据多层住宅建筑工程的质量目标,制定相应的质量验收标准,而且要使企业质量验收标准高于国家验收标准。严把材料质量关。采购的材料要符合国家规范标准(含环保标准)和设计要求,严格执行材料验收制度。确保主体结构质量。主体结构质量关系到整体工程质量和安全,关系到每个职工生命安全,因此,必须确保主体结构质量。重视装饰质量。在施工装饰阶段,一定要克服质量通病,搞好细部处理,在装饰水准上要高人一筹,要有创新和特色。抓好地下室、一层、顶层、屋面、卫生间以及楼梯走道等关键部位施工。同时,要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随着科技进步,新材料、新技术不断涌现,施工企业要及时掌握这些信息、积极应用到工程中来。
5.2 多层住宅建筑施工的成本管理方法
多层住宅建筑的成本控制就是在项目成本的形成过程中,对生产经营所消耗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费用开支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把各项生产费用控制在计划成本范围之内,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项目经理是项目成本控制第一责任人,应及时掌握和分析盈亏状况,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
5.3 多层住宅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方法
要订立安全责任书,发生安全事故,各级责任人和班组都要承担一定经济责任。确保安全设施投资到位。安全设施投入不能省,特别是企业改制以后,安全设施投入更不能省,一旦发生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失要比你安全投入的费用大得多,而且,造成的影响很大。
最后,在现有多层住宅建筑施工管理水平的基础上,应针对影响工程质量品质的一些关键问题,从技术、人事制度上建立更有效的、更加科学的管理体制,明确每一个施工人员的目标责任,从而达到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布赖恩・爱德华兹.可持续性建筑[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李惠强.基于成本分析的多层建筑施工方案评价[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6.
篇9
在我国,住宅建筑按其层数分为:低层、多层、和高层三类。我国在《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中明确规定:1~3层为低层住宅;4~6层为多层住宅;7~9层为中高层住宅;10层以上为高层住宅。在这里我们着重谈一下多层住宅楼的建筑施工管理问题。
一、多层住宅建筑的特点归纳多层住宅一般指4~6层高的住宅,借助公共楼梯解决垂直交通,是一种极具代表性的城市集合住宅。多层住宅在我国目前新建或正在建造的城镇住宅中占90%以上。多层的优点在于:第一、它比低层住宅在占地上要节省,同时又比高层住宅建设工期短,一般开工一年内即可竣工;第二、公摊面积少,无需像高层住宅需要增加公共走道、电梯、高压水泵等方面的投资,物业费也较低,整体的性能价格比高;第三、结构设计成熟、通常采用砖混结构,建材可就地生产,可大量工业化、标准化生产。因此,多层住宅造价较低,价格适中,易于被普通消费者接受。
二、多层住宅建筑结构体系分析
多层住宅建筑的结构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三大类:第一、混凝土空心砌块多层建筑体系,但其主要问题在于雨水容易从砂浆缝隙渗入,如果双面抹灰,又大大增加抹灰量;并且在光洁的砌块上抹灰难度很大,易空鼓、开裂;第二、框架轻板结构体系,结构多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内外墙均为非承重墙。可用陶粒空心砌块、加气混凝土砌块或其它非粘土砌块以及陶粒混凝土轻质两面光条板、3E板等做内外墙;第三、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内外墙全部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墙,目前已开发出多种配套的外墙保温体系。这类结构体系,亦可以把外墙做成预制墙板在现场预制生产后就地安装。
三、多层住宅建筑施工管理的特殊性总结
1、局部质量问题等同于全部质量问题
因为多层住宅工程涉及到众多住户的个人利益,业主及住户都很重视,对工程质量要求比较严格。在施工中,即使工程质量控制得很好,若在一处出现小小失误,对住户来说,就是全部的问题。这就要求后期管理要过细、过硬。2、各工种相互制约问题
一个环节考虑不周就会产生连锁反应影响另一个环节,或更多的环节,产生难以控制的负面效应。如工序先后问题处理不当,就会影响成品保护,甚至给整个工程质量带来隐患。
3、施工面过于分散
因为多层住宅楼墙体比较多,房间多,施工洞堵住以后,同一楼层不相通,往往造成对某处施工管理不到位,出现问题。四、如何做好多层住宅建筑的管理
1、
做好施工预案的重要性
要针对整个工程的特点编制有针对性的施工方案。其中应包括:关键部位的施工方法,工序的安排,不同工种的插入时间,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提出预控措施,制定出成品保护措施等。工程管理中,要抓住关键问题,使管理处于“受控”状况,才可能达到工期缩短,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增长的效果。
2、 严格控制多层住宅工程的变更
工程变更和设计变更的造价占整个工程造价的比例有近10%,有时甚至更多.在施工过程中,各方面可能会提出各种各样超出原设计图纸的要求,或者由于设计考虑不周造成与实际情况不符合等,就会出现工程变更和设计变更,而这些变更必须会带来工程造价的增加.也就可能出现工程造价难于控制好的局面.目前,导致绝大多数多层住宅工程造价突破控制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此。
3 、做好多层住宅施工工程监理工作
工程监理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投资控制.即工程造价控制.其次,执行工程监理的监理工程师都是工程技术专家.他们的经验、阅历比较丰富.在设计及施工监理过程中能提出许多积极的降低工程造价的建议、尤其在施工阶段关系到是否要设计变更和工程变更的决定时,他们往往能根据自身的技术优势做出合理正确的选择,这一点许多建设方代表因其经验、阅历及技术受各方面的条件制约而无法做到。再者,在施工过程中。甲、乙两方因各自的立场、观点不同,有时会出现一些影响施工正常进行的情况,监理单位作为公正的第三方,在施工过程中协调双方关系,确保工程施工正常进行,这样能为完成工程造价控制提供有利条件。五、多层住宅建筑施工的管理控制方法研究
1、多层住宅建筑施工的质量管理方法
要根据多层住宅建筑工程的质量目标,制定相应的质量验收标准,而且要使企业质量验收标准高于国家验收标准。严把材料质量关。采购的材料要符合国家规范标准(含环保标准)和设计要求,严格执行材料验收制度。确保主体结构质量。主体结构质量关系到整体工程质量和安全,关系到每个职工生命安全,因此,必须确保主体结构质量。重视装饰质量。在施工装饰阶段,一定要克服质量通病,搞好细部处理,在装饰水准上要高人一筹,要有创新和特色。抓好地下室、一层、顶层、屋面、卫生间以及楼梯走道等关键部位施工。同时,要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随着科技进步,新材料、新技术不断涌现,施工企业要及时掌握这些信息、积极应用到工程中来。
2 、多层住宅建筑施工的成本管理方法
多层住宅建筑的成本控制就是在项目成本的形成过程中,对生产经营所消耗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费用开支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把各项生产费用控制在计划成本范围之内,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项目经理是项目成本控制第一责任人,应及时掌握和分析盈亏状况,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
3 、多层住宅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方法
篇10
【关键词】节能建筑;规划设计;节能率
1、建筑节能概况
随着社会城市化进程地加快,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能耗的总量将持续增长。有报告显示,在能源消费结构中,建筑行业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30%,并消耗了40%的全球能源。所以,节能建筑设计成为建筑设计中的当务之急。我们不仅要做好建筑的冬季保温设计,同时要做好夏季的隔热设计;建筑施工上不仅要做好建筑细部节点的保温构造处理,防止冬季室内出现结露现象,也要做好隔热设计,防止局部室内出现过热现象。
2、节能建筑设计的相关因素
2.1、建筑护结构。它们包括屋面、外墙、外门窗和地面等构件,将分担20%的节能率。
2.2、建筑为保持舒适度所需要的采暖、通风和制冷设备所消耗的能源。如果采用高效设备,该部分节能率达到18%左右。2.3、建筑照明。照明合理布置光源,采用高效节能灯具,节能率约为12%。
3、建筑节能设计要点
3.1 建筑选址。主要是根据当地的气候、土质、水质、地形及周围环境条件等因素的综合状况来确定。建筑设计中,既要使建筑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保持适宜的微气候环境,为建筑节能创造条件,同时又要不破坏整体生态环境的平衡。
3.2 外部环境设计。在建筑位址确定之后,应研究其微气候特征。根据建筑功能的需求,应通过合理的外部环境设计来改善既有的微气候环境,创造建筑节能的有利环境。
3.3 规划与体型设计。合理的建筑规划和体型设计能有效地适应恶劣的微气候环境。它包括对建筑整体体量、建筑体型及建筑形体组合、建筑日照及朝向等方面的确定。
3.4 单体的节能设计。单体的节能设计,主要是通过对建筑各部分的节能构造设计、建筑内部空间的合理分隔设计,以及一些新型建筑节能材料和设备的设计与选择等,来更好地利用既有的建筑外部气候环境条件,以达到节能和改善室内微气候环境的效果。
3.5 建筑各部位的节能构造设计。建筑各部位的节能构造设计,主要是在满足其作为建筑的基本组成部分的要求之外,通过各部位(屋顶、楼板、墙体、门窗等)的造型、结构、材料等方面加以进一步设计,充分利用建筑外部气候环境条件,达到节能和改善室内微气候环境的效果。
4、建筑节能设计中的发展趋势
4.1利用自然通风技术
冬夏主导风向、强度等因素外,还包括由特定地形引起的地形风以及由周围构筑物引起的风场变化。总体设计多依照基地上太阳辐射和自然通风情况来规划建筑布局,设计室外场地。住宅选址在自然风存在处,应避免布置在夏季主导风向风阴影区内;应巧妙利用高大建筑物或地形遮挡冬季恶性风流;呈“U”型布置的组团式住宅开口应面向夏季主导风向;呈行列式布置时,将住宅平面错开布置或与夏季主导风向成40~50度布置;夏季主导风迎风面则布置低层住宅,以利于接受夏季主导风。
4.2利用传统遮阳技术
利用传统建筑的遮阳技术,要实现建筑的节能,必须在思想上回到不依赖主动式技术的层面上来重视被动式技术,这样才能体会到建筑遮阳等被动式技术的必要性。
具体到方案设计的工作,应该在设计的初期就明确地把建筑的地域性作为设计的基础,考虑建筑的遮阳问题,从整体布局和空间设计角度学习我国传统建筑遮阳的做法。在对建筑遮阳因素要求较高的地区,如热带海洋性气候地区或沙漠干旱气候地区等地区进行建筑节能设计时,为了达到遮阳的效果,可以参照以下设计措施:
(1)减小建筑的东西向间距,通过相互的影子来减低外墙所吸收的热能,或者可适当利用传统的院落布局模式进行建筑物间、建筑与院落的遮挡。
(2)利用伸出的屋檐来避免阳光直射到垂直的墙壁及窗口上。要在现代建筑中推敲新的大屋檐形式遮阳板形式。
(3)尽量选择低层建筑,可以减少阳光的直射。
(4)采用整体遮阳,利用巨大的遮阳构件对建筑进行整体遮阳。
4.3节能设计及高科技技术体系应用
(1)建筑护结构的节能设计包括:外墙保温构造、热桥阻断技术、屋面保温隔热技术、地下室外墙及地面保温技术、高效节能外窗及幕墙系统、窗墙面积比的控制、遮阳设 施、自然通风与采光的利用。
(2)建筑内余热/冷的回收利用。
(3)可再生绿色能源的利用:太阳能、浅层土壤热能、地表水体热能、风能等。
(4)提高舒适度的其他技术:浮筑楼板技术、双层架空地面系统、洁具同层后排水技术、中水处理及回用系统、智能楼宇自控系统等。
5、房屋建筑节能设计措施分析
5.1墙体保温系统
墙体保温分为建筑内保温和建筑外保温两种。相对外墙内保温而言,外墙外保温的保温效果更理想,取暖成本大幅下降,并可完全避免热桥,因而采用外墙外保温是在经济条件允
许的情况下较好的选择。在实际的建筑设计应用中,外墙的保温系统应用的较多。外墙体在建筑设计中主要有以下构造要求。
(1)主墙体构造。砌砖或混凝土承重墙厚度由结构受力确定,表面应平整、牢固,达到粘贴聚苯板的条件。在混凝土墙外侧表面留有预埋铁件时,要涂刷防锈材料。
(2)窗口构造。砖砌复合墙的窗口过梁要做出槽口,以便聚苯板贴到窗边,混凝土复合墙在门窗口四周也要留出槽口,沿槽口贴聚苯板;窗口下的内外窗台之间做一道保温层,可避免窗口四周出现热桥。
(3)檐口构造。檐口是外墙和屋面相交的部位。外墙到此收头;屋面排水与一般挑檐屋面做法相同;要求屋顶保温层搭过墙身,与外墙保温层交接,防止顶棚四角结露。
(4)勒脚和首层处构造。在勒脚和首层处的装饰保温层要增加一道纤维增强层,并要将玻璃纤维增强层包括底边。由于墙体外保温技术在国内应用和推广的时间不是很长,一些建筑设计人员对于各种外保温技术还没有很好的认识和掌握,对于外保温的一些做法还存在着模糊的观念。
5.2建筑遮阳系统
(1)因地制宜的原则。由于各地的地理纬度、气候的差异,各地建筑的遮阳时间不尽相同。夏热冬冷地区不仅夏季炎热,而且冬季寒冷,采光保温与夏季遮阳同等重要,应遵循夏季遮阳不能遮挡冬季阳光的原则。
(2)平面布局原则。在平面布局中,为防止夏季受强烈的太阳辐射的影响,房间应避免东西向,至少西向不大面积开窗。在总体布局时,可利用建筑物之间相互遮挡的方法,尽量减少遮阳构配件的使用。
综上所述,筑节能研究是建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在我国现阶段,主要提倡运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简单节能技术为主,切不可为片面追求低能耗目标而不顾经济成本,大量使用节能新技术。同时注重太阳能、风能、地能等可再生自然能技术的研究和开发,降低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成本,逐步从大城市与经济比较发达地区向全国推广运用,实现我国建筑节能既定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JGJ26-95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