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明建设方案范文
时间:2023-07-13 17:30: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市文明建设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为认真做好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复评迎检工作,根据海曙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的统一部署,街道就推进这项工作、全面完成创建任务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区委七届四次全会精神,坚持“为群众服务、让群众得益、使群众满意”的宗旨,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巩固创建成果,丰富创建内涵,拓展创建领域,把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推向新阶段,为宁波蝉联全国文明城市作出应有贡献。
二、组织机构
根据区文明委的要求,街道成立由党工委俞国平书记任组长,办事处*主任、*副书记任副组长,领导班子成员为组员的创建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同时,为加强组织协调,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环境卫生、问卷调查、监督检查四个组,负责街道的各项创建迎检工作。
1、综合协调组。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任组长,街道党政办为成员,主要职责:负责情况综合、组织协调、检查指导等工作。做好创建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加强与区有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及时上报街道创建工作信息,反映创建工作动态,为创建工作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2、环境卫生组。由张学和副主任任组长,街道城管科(城管中队)为成员,主要职责:加强对辖区重要路段、街巷、*景区的监管,根据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操作手册中实地考察的要求,提高城市管理常态管理水平,确保以最高水平迎接检查。
3、问卷调查组。由蔡赛珍副主任任组长,社会事务科为成员,主要职责:根据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操作手册中调查问卷的要求,组织做好辖区居民、企事业单位、街头路口行人的文明城市问卷调查工作;做好网络调查的组织实施和网上调查的回复等工作。
4、监督检查组(分设三个小组)。第一小组由王甬明副主任任组长,负责平桥、天一社区;第二小组由人武部屠德良部长任组长,负责桂井、梅园、太阳社区;第三小组由人大工委马淑萍副主任任组长,负责迎凤、县学社区;主要职责:对街道的各项创建工作进行不间断地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监督检查组的工作人员届时另行组成。
各社区均要建立相应组织,在街道创建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统一开展工作,确保创建工作不断档,按计划要求保质保量完成。
三、实施步骤
根据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复查时间安排,迎检工作具体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一)动员准备阶段(5月中上旬)。主要是做好创建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再动员大会的相关准备工作。
(二)宣传发动阶段(5月中下旬)。制定下发街道迎检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创建目标,落实相关责任;召开街道创建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动员大会,对推进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进行再部署、再发动,在街道上下形成掀起争创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的热潮。
(三)组织实施以及迎接检查阶段(6、7月份)。按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以及市、区有关要求进行对照检查,全力配合上级做好检查测评工作。
(四)总结提高阶段(7月底)。巩固创建成果,根据检查情况,全面做好整改提高工作。
四、工作要求
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要求高,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力争蝉联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和区委、区政府提出的把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推向新阶段的总体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创建为民”的宗旨,按照“巩固、拓展、深化、提高”的方针,抓重点,克难点,突破弱点,提升亮点,努力实现创建工作的新跨越。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要建立和完善各类工作体系,要坚持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作为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福祉的民心工程,以“为群众服务、让群众得益、使群众满意”为创建宗旨,切实强化组织领导,统一思想认识,实行块块负责,条条保证,条块结合的办法,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确保组织到位、领导到位、精力到位、工作到位,切实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二)周密部署,严格实施。要细化创建工作方案,严格实施标准,分解相关责任,确保创建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各组之间要加强协调,加强统筹安排,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实效。机关各科室、各社区要上下一体、条块一家、力量一致,搞好难点突破,让辖区群众切实感受到创建工作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和新成效,看到可喜的成果,得到真正的实惠,生活品质得到全面提升,从而提高辖区居民对创建工作的满意度。
篇2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改进熵值法;TOPSIS法;空间格局;海南省
中图分类号:F12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1-0031-05
生态文明建设思想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其概念的正式提出并逐渐成熟还是在中国摸索新型发展道路的过程中完成的。生态文明建设是继生态省、市建设的更深层次的创建工作,是生态城市的优化与补充[1]。在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体系定量研究上,关琰珠等在厦门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中,以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为主线,从复合生态系统的角度,建立一个5层4个子系统共32项的指标体系。新指标补充了原有指标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方面的不足,对生态方面的表示也更周全[2];蒋小平以河南省为例,从总体结构上将生态文明评价分为3层,其中目标层由复合系统生态文明度一个指标构成,在自然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社会进步3个方面建立了评价子系统指标体系[3]。
杜宇从生态文明的基本构成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生态文明建设应当包括以下五个基本构成要素:生态文化,绿色政治制度,又好又快的经济发展模式,社会和谐有序,以及Y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环境,共34个指标层[4]。一些学者在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的方法上有所改进,引入了多种定量模型和方法,对时间和空间进行综合分析。朱玉林、李明杰和刘腾认为,构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综合评价体系的程度基于灰色关联。该指标体系包括生态经济五个一级指标:改善民生、生态环境、生态治理、生态与文化[5]。李勇等将模糊评价与灰色模型赋权结合在一起,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工作,有效解决了数据的不确定性问题[6]。杨开忠课题组在研究中提出生态文明指数(ECI),计算首先需要利用生态足迹的方法,然后以人均GDP和生态足迹作为基础数据,收集全国各地的相关数据指数化,主要反映单位生态足迹经济发展的规模[7]。目前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最常用的是基于PSR概念模型的层次分析法[8-10],而评价模型构建方法最为常用的是线性加权[11]。
对于生态文明建设这一概念,国外并没有对其做出明确的解释,也没有展开针对性的研究,对生态文明的建设主要致力于可持续发展、节能环保、生态保护等领域,而对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主要体现在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构建上。建立指标体系在指标选择的原则基础上选择不同的分析方法,平均加权法赋权,就引入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等方法,使权重分配更科学的专家咨询更加规范地评价指标。此外,这一时期的评价对象是区域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等的某些领域,如可持续发展与环境性能指标。2001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设计了一个由58个指标构成的、包括15个主题和38个子题的最终框架,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计划目的和目标提供了一个健全的启动平台[12]。海南省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基地,对整个省份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时空演化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及时,为科学编制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引作用。
一、评价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评价方法
采用Z-Score标准化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以改进的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TOPSIS法计算生态文明指数。因为前两种方法目前都是较为成熟的方法,这里就不再赘述。
Topsis法是基于归一化后的原始数据矩阵,找出方案中的最优方案和最劣方案,由此获得最优方案和最劣方案间的距离(常用欧氏距离(Euclidean distance)),从而得出该方案与最优方案的相对接近程度,借此对进行方案优劣的评价。
第一步是确定正负理想理想解V+与V-;第二步是分别计算评价向量正负理想解的距离D+和D-;第三步是计算评价对象与最优方案的接近程度Ci,Ci越大,表明评价对象越接近最优水平。当Ci=1时,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最高;当Ci=0时,生态文明建设无效,处于混乱状态(表1)。
(二)数据来源
数据主要源于2015年《海南省统计年鉴》、2014年海南省环境统计年报以及相关政府部门相关年报及工作汇报中获得。
二、海南省生态文明建设空间格局评价
(一)评价过程
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原则、理念以及国内外生态文明建设和评估现状,结合海南省实际情况和特色产业,提取并建立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包含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人居、生态旅游、文化教育以及生态文明制度等6个方面,构建由1个目标层、6个一级指标、28个二级指标组成的海南省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表2),采用改进的熵值法计算标准化后的指标数据的权重,具体指标和数据如表2所示。
运用TOPSIS法计算生态文明建设6个一级指标以及综合指标指数,在Arcgis10.2软件支持下绘制海南省生态文明建设指标的分级和排序图,结果如图1所示。
(二)结果分析
海南省生态经济发展水平较以往有很大提升,可分为Ⅰ、Ⅱ、Ⅲ、Ⅳ、Ⅴ五个等级,等级最高的省会城市海口为0.874 8,处于理想状态,无论是总体经济水平还是产业结构以及循环经济,海口市都具有较大优势,生态经济发展体系较其他市县更为稳定和完善。位于东线沿海的三亚、陵水、琼海、万宁、保亭等5市,以及位于西线沿海的儋州市以及中部的五指山市的生态经济指数介于0.6―0.7之间,处于良好状态的稳定发展阶段,主要依托其区位优势和海洋经济的产业优势。特别是三亚作为海南南部地区的增长极和重点旅游城市,与陵水、琼海、万宁等3市均位于快速发达的东部快铁交通线上,旅游业和房地产业占据三亚市大半个经济市场,因为旅游城市发展的需求,三亚市在市容、市貌、循环经济等发展上,更有相应的制约因素促进整个生态经济循环发展;而儋州作为海南西部的中心城市,洋浦经济开发区、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和海大儋州校区均在其境内,这些因素都会促进生态经济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除西线的昌江的生态经济水平处于较差状态,其他9个市县均处于一般状态。随着十后海南省国际旅游岛建设,中西部地区市县发展拉开帷幕。环岛高速、2015年环岛快铁的开通方便了各旅游线路的规划布局以及各市县间的交通联系,使得岛内各市县以及岛内岛外间的联系更加密切。
3.发挥生态人居优势,带动全面建设生态文明省。生态人居水平较高的地级市、东线城市和部分中部城市应继续保持,重点提高昌江、澄迈、保亭、琼中、定安、临高、乐东、屯昌、白沙等中西部地区的生态人居水平,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环境质量,增加公共绿地与公园面积,推行使用低碳、绿色、节能建筑,提倡绿色居住和绿色出行的生活方式,全面改善人们居住、生活、工作环境,打造更适宜休闲空间。
4.优化生态旅游特色产业,着力打造美丽宜居省份。各市县生态旅游发展水平差异显著、两极分化现象严重,难以实现生态旅游岛内全覆盖。应借助建设国际旅游岛与“一带一路”战略支点的契机,盘活旅游岛和生态省建设的特殊政策体制,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构建“旅游+”的基础上实现“生态旅游+”最大化。三亚、海口2个较为成熟的核心旅游城市,应坚定不移地发展高端、特色、多样的主题生态旅游,带动并优化周边地区旅游环境;深度挖掘其他市县的度假休闲旅游产品和精品路线,推进生态旅游+医疗养生、免税购物、娱乐演艺、问题会展等的高度融合,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多元文化融合发展;打造以东西南北核心城市为主,贯穿连通周边市县的生态旅游路线;加大广告宣传投入力度,将生态旅游路线推向全国和世界。
5.着力打造文化特色产业,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文化教育作为海南省生态文明建设的薄弱环节,应引起足够重视。特别是三亚、琼海、文昌、儋州几个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态文明程度较高的城市,文化教育成为制约其总体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因素,没能成为海南省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头羊和示范区。三亚市坐拥历史悠久的崖州古城,应开辟崖城历史博物馆,并做好修缮保护工作,深度挖掘其文化内涵,使其成为既具文化气息又散发现代生态旅游和商业旅游气息的热带滨海旅游城市。努力提升高等教育入学率,针对省内多起问题少年违法事件频发等状况,应注重培养培养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保护生态、尊重自然的生态文化气息。
6.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完善生态补偿体制。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及时研究和统筹解决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大问题。要有效整合管理资源,完善行政手段,全面梳理现有管理资源分布情况,合理设置管理机构和划分管理责权,优化行政资源及相应的财政资源配置。要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完善行政管理手段,切实解决影响人民群众健康和威胁资源、环境、生态安全的突出问题。在十上海南省提出“国际旅游岛”和经济特区开发后,出现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秩序混乱、环境质量下降等状况。因此,应注重岛内所有市县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有效管理生B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 白杨,黄宇驰,王敏,等.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及其评估体系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11,31(20):6295-6304.
[2] 关琐珠,郑建华,庄世坚.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发展,2007,(2):21-27.
[3] 蒋小平.河南省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1):61-64.
[4] 杜宇,刘俊昌.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9,27(3):60-63.
[5] 朱玉林,李明杰,刘腾.基于灰色关联度的城市生态文明程度综合评价――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 会科学版,2010,4(5):77-80.
[6] 李勇,周学费.基于模糊灰色统计的生态文明建设综合评价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35-38.
[7] 杨开忠.谁的生态最文明――中国各省区市生态文明大排名[J].中国经济周刊,2009,(2):8-12.
[8] 何天祥,摩杰,魏晓.城市生态文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经济地理,2011,(11):1897-1900.
[9] 陈晓丹,车秀珍,杨顺顺,等.经济发达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方法研究[J].生态经济,2012,(7):52-56.
[10] 蓝庆新,彭一然,冯科.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方法研究――基于北上广深四城市的实证分析[J].财经问 题研究,2013,(9):98-106.
篇3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为贯彻落实全国、省、市文明办主任会议精神,推动辖区文明创建工作进入新常态,根据会议安排,我代表坂田街道作如下发言:
一、工作打算
(一)坚持在创建宣传引导上求突破。一是利用各种载体,创新宣传形式,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让文明创建思想观念深入人心。二是发掘、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色品牌项目,努力打造“一街道一特色,一社区一品牌”核心价值观宣传格局。三是组织开展各项主题活动。推荐“感动龙岗年度人物”候选人,树立市民身边的文明创建先进典型,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等公益宣传品牌,开展学生守则、行业规范、团体章程、乡规民约等规范守则教育实践活动,运用升国旗仪式、新入户市民宣誓承诺仪式、成人礼等礼仪制度传播社会文明。
(二)坚持在狠抓创建亮点上求突破。以文明创建工作为导向,一是围绕“以智慧党建凝聚人心、以智慧服务吸引人才、以智慧管理推动发展”的主线,在天安云谷打造企业园区思政教育新模式;二是以抓党建带动社区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全面发展,共建“居民和善,环境和美,邻里和睦,生活和乐,社区和谐”的新五和社区;三是打造“一广场、一公园”:即继续完善和提升万科城哥伦布主题广场和打造黄金山主题公园。打造“一机关、一学校”:利用街道机关搬迁新办公楼的良机,打造机关文化;以“万科城学校”为试点推进核心价值观工作。打造“两横两纵”:即围绕布龙路、吉华路和坂雪岗大道、五和大道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景观路道。精准培育“两园区三社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亮点:即中浩工业园(完善提升)和天安智慧园区(全新打造);三社区即:四季花城社区(老品牌)、南坑社区(完善提升)、五和社区(全新打造)。
(三)坚持在环境综合提升上求突破。一是按照《坂田街道2017年环境综合提升十大行动工作方案》,着力抓好我街道打造“全市最干净街道”各项工作;二是继续开展好辖区环境整治,努力实现“净化城区面貌、美化城区空间、亮化城区形象、提升绿化档次、提升城区品位”的目标。
(四)坚持在创建督查落实上求突破。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围绕文明创建工作部署、目标要求,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做到任务、责任、人员、进度、时限“五落实”。二是狠抓薄弱环节。瞄准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的短板和软肋,狠抓薄弱环节,全面落实《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集中力量解决“治脏、治乱、治违”等重点问题。三是加强督查力度。对照《深圳市文明城市创建督查各类型巡查标准》、《公共文明指数测评样本框》标准、要求及文明巡查反馈的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抓好整改落实。对工作不力,致使工作任务不达标、不落实的人员和单位将严肃追究责任。
二、工作表态
篇4
一、加强组织领导,抓好创建落实
为使生态文明机关创建顺利进行,我院成立了以党组书记、检察长为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协调、宣传及督导检查。将生态文明创建工作纳入我院《2015年度工作计划》及《贯彻落实高检院<2014―2018年基层人民检察院建设规划>的实施方案》中,建立了生态文明机关创建的长效机制。拟定《南明区人民检察院创建生态文明机关工作目标任务分解落实方案》,将生态文明机关创建的五大项44小项工作细化分解到各部门,由部门负责人具体抓好落实,做到目标任务明确,责任分工具体。为使全院干部职工能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院党组采取全院大会的形式对生态文明机关创建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同时,建立了《车辆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两房”空调使用暂行规定》、《办公用品管理制度》等节约能源资源管理制度,建立《创建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工作调查与分析机制》、《生态文明机关创建经费保障与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等监督管理机制,促进生态文明创建活动的有序开展。
二、强化宣传教育,践行低碳行为
一是组织全院干部职工就贵阳市创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知晓情况、参与我院创建贵阳市生态文明机关情况及对城市环境保护满意情况进行调查问卷,增强干部职工的生态文明建设意识,使他们能够自觉投入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去。二是由全院干部职工组建我院生态文明建设志愿者队伍并举办“美丽南明、从我做起”绿丝带志愿服务活动。定期组织志愿者宣传小分队深入社区发放宣传资料,开展整治“脏乱差”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志愿者利用业余时间开展“文明交通”和不文明行为劝道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党员志愿者开展“美丽南明 从我做起”环境清洁志愿服务。三是坚持开展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干部职工对生态文明相关知识、气候变化科学理论的学习,共开展了培训活动5次,道德讲堂4次,促使干部职工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同时,我院生态保护检察局结合工作实际撰写生态文明相关理论文章及创建经验,并在多家市级以上媒体刊发。四是制定《办公用品使用管理制度》,要求各部门节约使用办公用品,努力降低消耗,纸张原则上应双面利用,充分发挥各种办公用品的最大使用效率。制定《节能减排制度》、《两房空调使用暂行管理规定》、《水电工岗位职责》等,分别对减少用能设备的浪费进行了规定。落实网络办公应用,实现信息、网上公文流转、电子邮件、法律法规查询,现在各类通知、文件、信息简报等,都在网上进行传输、,推进无纸化办公。开展植树等碳中和活动,并组织志愿者开展节能宣传活动,积极调动广大干部职工参与创建工作的热情,始终保持浓厚的创建氛围。
三、完善基础建设,维护信息平台
一是充分利用每个楼层的LED显示屏、生态文明知识手册、内网平台向干部职工宣传生态文明相关知识,使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深入人心;各支部定期组织支部党员在读书屋开展生态文明知识宣传;二是在我院官方网站上开设生态文明建设专栏,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生态文明宣传;对目前正在使用的设备设施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完好率达100%;同时,干部职工能熟练运用计算机、网络等信息平台,取得市级以上计算机培训资格认证的人员达80%。
四、开展综合治理,打造优美环境
一是我院从2013年至今,严格执行中央、省、市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有关规定,工作纪律严明,无影响社会稳定的事件,内部治安状况良好;无“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无活动;无重大违法违纪案件及刑事案件。二是健全完善了卫生管理、清扫、检查、评比制度,实行机关环境卫生集中清扫和科室卫生自扫相结合的机制,通过“劝烟禁烟”、加强巡查、加强食堂食品安全监管等方式,着力打造环境优美、干净整洁、卫生安全的办公环境。三是加大外部环境整治改造力度,我院自有绿化面积达3100平方米,包括大楼外环境花园、三楼平台花园、七楼平台花园三大区域,同时聘请专人对公共区域的植物、草坪、树木进行修整,形成良好的绿化景观;在走廊、大厅摆放绿色植物,悬挂名家书画,时刻保持内外环境优美整洁、秩序井然。
篇5
一、充分认识推进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建设的重大意义
1.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务。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是为人民谋福利、为子孙后代谋福祉的重大民生工程。虽然我市水生态保护工作已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与人民群众需求和新战略发展要求相比,我市水务保障能力仍然较弱。主要表现为:全市70%的耕地缺少基本灌排条件,农业仍然靠天吃饭;41%的土地水土流失严重,城市总体防洪能力尚未达到规划标准;1/4农村人口吃不上安全水,大约70%河段存在不同程度污染。我们要进一步提高水资源在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生活质量、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功能,努力构建服务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水利发展新格局。
2.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付出的水资源、水环境代价过大,一些地方出现河道断流、湖泊干涸、湿地萎缩、绿洲消失、地下水位下降等严重生态问题。我市情况虽然稍好,但是人均水资源较少,供需矛盾较大。全市总体防洪能力尚未达到规划标准,水旱、洪涝灾害隐患较为突出,一些河流污染较为严重,局部生态环境时有恶化。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站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高度,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推动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3.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是推进现代水利发展的重要抓手。我市是一座滨水城市,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有132条,兴水利、除水害历来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要事。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提高全社会水资源节约和保护意识,牢固树立现代水利理念和水生态文明观念;有利于引导各区、县(市)和各部门主动适应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力,科学确定水资源开发利用规模;有利于提升水利发展质量和效益,充分发挥水利的经济支撑、社会服务、民生保障、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功能。
4.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当前,我市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一些区、县(市)河湖水系不畅、水域面积萎缩、水生态系统退化、洪涝灾害频发、城市排涝标准过低等问题日益凸显,已成为制约我市持续健康发展的突出瓶颈。因此,必须大力开展城市水生态环境治理,逐步实现城市水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打造和谐优美的城市人居环境,为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提供有力支撑。
二、哈尔滨市推进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建设的基础条件
1.水资源基础条件。全市境内共有大小河流1 321条,均属松花江流域水系,其中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32条,河流总长度6 179.5公里。全市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29.29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99.2亿立方米,地下水30亿立方米。全市人均占有水量1 290立方米,约占全国人均水平的60%。地表水开发利用率40%,地下水开发利用率80%。
2.水利工程基础条件。全市共有大中小型水库201座,设计总库容23亿多立方米,其中库容1亿立方米以上大型水库3座。各类堤防1 845公里,主城区松干堤防达到了百年一遇防洪标准。万亩以上中型灌区70处,30万亩以上大型灌区5处。共有公共供水厂29座。其中市区10座,供水管网长度1 577公里,日供水能力162.8万立方米,供水普及率87%;主城区饮用上了安全优质磨盘山水,水质合格率达到99%。县镇19座,供水管网686.55公里,日供水能力21万立方米,供水普及率82.9%。共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 673处,农村自来水普及率61%,饮水安全率67%。共有污水处理厂22座,日污水处理能力151万立方米,其中城区11座,排水管网2 063公里,日污水处理能力131万吨,污水处理率83%。水田面积发展到1 000万亩,水土保持治理率49%。
3.生态水利建设成果。“北国水城”、“百里生态长廊”等重点项目取得了较好成效,阿什河综合治理重点工程正在抓紧实施。“北国水城”一期工程全面完工,规划建设的“一横”――发生渠及其以南渠道、湖泊将全部通水、见绿、通航,松花江北岸100公里堤防防洪抢险通道及横贯东西的北京东路工程将于年底全线通车。“万顷松江湿地”完成滩岛清障、退耕还湿20平方公里,初步打造了金河湾湿地植物园、民主湿地等松江湿地游景点。“三沟一河”综合整治稳步推进,阿什河清淤治污和三沟清水水源工程全面完成,“三沟”实现了全线污水收集和清水入河,城区日污水处理能力由74万吨提高到131万吨。
4.水资源管理工作进展。一是立法工作得到加强。陆续出台了《哈尔滨市水生态监测条例》、《哈尔滨市磨盘山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和《哈尔滨市滩涂管理条例》,为全市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了法制保障。二是水行政执法得到加强。制定了《水资源专项执法方案》,通过加大对水资源、供排水、灌溉工程及相关设施的稽查力度,破坏、占用灌溉工程,侵害、占压、私建排水设施,违章用水、排水等行为得到了有效遏制。三是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稳步推进。通过加强用水总量控制,严格取水许可制度,全市年度取水量控制在70亿立方米以内。通过推进高耗水企业节水技措改造和开展地下水保护行动,年节约用水2330万立方米,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到78.1%。
5.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利条件。一是过境水资源较为丰富,利用空间较大。不但境内河流众多,而且松花江穿城而过,每年过境水量约为400亿立方米。按照国际惯例规定的过境水利用率一般不超过30%计算,松花江可利用过境水量大约为100亿立方米,而我市目前利用率不足4%,可利用空间广阔。二是水务一体化管理优势较为突出。我市是全国副省级城市中较早实行水务一体化管理的城市之一,早于2010年3实现了对全市涉水部门一体化归口管理。继2008年获批成为全国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城市后,2010年3月又被国家批准为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试点城市,为进一步提高水资源管理效率、提升建管水平奠定了体制基础。三是生态水利建设基础较好,前景广阔。不但前期开展的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为进一步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特别是松花江沿岸“万顷松江湿地、百里生态长廊”,是全国沿江城市中面积最大的城市湿地,面积达1.5万公顷,开发利用潜力巨大。
6.水生态环境存在主要问题。一是地表水污染严重。现状水功能区总体达标率仅为40%左右,特别是松花江干流和呼兰河及阿什河下游水质污染严重。二是地下水超采。伴随开采量逐年增加,目前城区已形成大面积地下水漏斗区。虽然现状开采量已低于允许开采量,地下水水位也已大面积回升,但地下水下降漏斗仍然存在。三是湿地破坏。表现为湿地面积严重减少,湿地污染、旱化、沙化严重。四是水土流失严重。目前我市森林中除保存一些原始森林外,大多数是次生林和人工林。森林抚育缓慢,森林维护生态环境功能减弱,水土流失较为严重。
三、多措并举扎实推进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各项工作
1.加强领导,部门联动,形成工作合力。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建设涉及城市防洪排涝供水工程建设、水资源配置与节水用水、水生态修复与水环境整治、河湖岸线美化绿化及水景观营造、水管理体制等诸多方面。建议切实加强领导,将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考核体系,建立部门联动工作机制,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区、县(市)政府在水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导作用。水务、发改、财政、建设、卫生、环保、林业、国土、交通、旅游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落实责任,齐抓共管,保障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2.科学规划,规范标准,保证工作有序开展。首先,要将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建设内容纳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不但要与《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国发〔2012〕3号)、《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2011―2030)》、《城市水系规划导则》(SL431―2008)等现有国家政策规章制度标准协调一致,还要与其他相关规划有效衔接,建立起涵盖水生态文明城市规划、建设、监督、管理全过程的制度标准体系。其次,尽快建立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建设工作标准,在有关工作中切实体现以水定发展、以水调结构、以水规划产业布局的核心理念,制定管理办法,完善实施方案,明确建设标准和重点工作任务。
3.加强理论研究和技术引进,强化科技支撑。第一,积极学习吸纳济南等城市在开展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建设方面成功经验,充分借鉴其在现代生态环保技术应用和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等方面先进经验。第二,结合我市“北国水城”、“百里生态长廊”、阿什河综合治理等重点工程建设,鼓励有关部门、基层单位和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加强合作,加强水生态文明城市基础理论和实用技术研究工作,进一步明晰河湖水系连通、防洪、排涝、供水、截污治污、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等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建设的主要任务、规划布局、建设重点和对策措施。第三,进一步加强生态水利工程建设,从项目规划、立项、设计、投资、建设、管理全过程,统筹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建设,夯实水生态文明城市发展基础。
4.试点推动,示范引领,稳步推进创建进程。选取部分区、县(市),给予必要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创造良好环境,开展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建设试点工作,为推进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建设开辟思路,积累经验。各区、县(市)和有关部门要积极行动起来,加强沟通交流,相互学习借鉴,因地制宜,统筹兼顾,着力开展前期研究和筹备工作,确保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稳步推进,取得实效。
5.完善机制,强化考核,保证工作落实。逐步建立政府引导、市场推动、多元投入、社会参与的投入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水生态文明建设。完善水价形成机制和节奖超罚的节水财税政策,运用经济手段促进水资源节约与保护。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安排专项资金,保证水资源费按照国家规定主要用于水资源的管理、节约和保护。出台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将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目标纳入政府、管理部门、干部考核体系,保障相关工作有效落实。
篇6
(一)上下联动,积极推进生态文明村建设
1.实施“双百万十”创建工程,带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我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薄弱点。它不仅影响了全市精神文明建设整体水平,相对落后的生活方式和小农经济的思想观念也不利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我们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作为群众性精神文明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以提高全市精神文明建设的整体水平。结合我市农村实际和特点,经过分析研究,决定在全市开展“双百万十”创建工程,即创建100个文明单位、100个生态文明村、10000个文明户、10条文明示范街活动。在农村则以建设生态文明村作为载体,带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以全面提高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2.领导挂点,深入推进农村生态文明村建设。在市委的领导下,市精神文明委员会制订创建百个生态文明村活动方案,确定在三县一市以及郊区力争在3年内创建100个生态平衡、环境良好、秩序良好的生态文明村,使我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形成以点带线,以线带面,连片发展的新格局,使我市精神文明建设上一个新台阶。为了确保创建活动落到实处,成立××市创造生态文明村领导小组,由市副书记×××担任组长,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副市长×××担任副组长。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挂点,深入农村,调查研究,制订和落实生态文明村建设的具体措施,解决了具体问题,确保生态文明村建设的顺利进行。市长×××多次到×县×××镇×××调研,与镇领导和村民一道研究建设方案,解决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副书记×××深入到×××市×××镇大和村,与村民一道研究建设生态文明村的规划问题,并现场拍板解决一些困难。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与×××县文镇新村挂点,帮助村解决建设生态文明村急需的部分资金和水泥等问题。副市长×××则与×××村五组挂点,协调各部门大力扶持该村搞好生态文明村建设。在市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有力地推进了我市生态文明村建设。同时,市文明委多次组织召开县、镇文明办主任会议,了解情况,做好协调工作,并在×××市和×××县召开创建生态文明村现场交流会,交流情况,推广经验,使我市的创建生态文明村活动得到全面推开。
3.三级联动,调动各方积极性。在开展创建生态文明村活动过程中,形成了市、县和镇三级联动机制。爱卫、卫生、水电、土地、建设、规划、教育、环保、能源、林业、农业等部门做到明确分工,挂点定村,明确目标和任务,各负其责,通力合作。同时,各部门领导带队进村入户,抓规划、抓项目落实等,有力调动各方参与共建生态文明村的积极性。各部门按照各自的特点,从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及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和扶持。如×××县免收城市建设配套费、耕地占用税等税费,金融部门实施贷款建房优惠政策等。在资金方面,市、县镇三级政府和各职能部门也给予支持,×××县政府拨款5万元,县建设局拨款2万元,县各单位支持资金15万元,镇政府支持3万元,市建设局支持水泥130吨,扶持挂村建设生态文明村。规划、环保、农业、卫生、水电等部门单位也通力合作,帮助创建村做好规划、生活环境卫生治理和发展生态农业经济等工作。据统计,目前,市、县、镇三级各部门支持资金万元,水泥吨等物资支持我市创建生态文明村活动。
(二)建设生态文明村,农村精神文明带来新变化
从去年4月开始,我市创建生态文明村工作全面启动至今,全市已初步建成个生态文明村,新铺水泥路米,新建沼气池座,新建卫生厕所座。基本上达到了创建标准。在生态文明村中基本实现道路水泥化,饮水洁净化,能源沼气化,村内环境绿化美化,村风民风文明化,农村经济结构得到优化,农村面貌发生了新的变化。
1.以道路硬化,能源沼气化作为突破口,加大创建力度。在创建活动中,开始时,村民对建成生态文明村信心不足,往往看不到好处,因此创建热 情不高。我们抓住了这一情况,以实施村道硬化和能源沼气化作为突破口,先抓示范村,以带动其他村的创建活动。在各级领导的挂点定村和各级部门支持下,×××县挂村、×××县×镇良村,×××市台村、×××县连村、郊区新村5组等10多个村作为创建示范村。由各县(市)、区、镇领导组织人员到示范村,深入了解,观农家厕,闻猪栏“味”,踏泥泞路,体农家难。面对面倾听农民意见。帮助农民做好规划,筹建创建项目,落实具体任务,解决资金、用地、技术以及政策优惠等问题。×××县挂村修建了一条主干村道宽8米,巷道4米宽,长880米的水泥路。×××县江镇良村修建了一条长2.3公里的主干水泥道路,水泥路通到各家各户,建成沼气池45座。郊区新村修建了一条长近3公里,宽10多米的水泥路,家家户户出门就能踏上水泥路,其中5组村民家家用上沼气。在示范村的带动下,各村也纷纷加快了创建力度,×××县江镇在良村的带动下,也掀起了修建水泥村道和沼气池的热潮,权村、大山村、大水村修建了水泥路,大洲村修建了一条环洲水泥路,建成了11个水泥码头,同时,修建沼气池,煮饭、冲凉用上了沼气。据镇政府统计,全镇各村共修建水泥路32公里,建沼气池2780多座。目前,在我市各县(市)区的家村正掀起了创建生态文明村新一轮热潮,从原来确定创建100个生态文明村增加到105个目标。已建成的生态文明村村道和巷道基本上修建或铺设了水泥路面,家家户户建起了沼气池和打水井,饮上洁净的井水或山泉水,实现了水、电、路三通。配合改厕,新建住房在村内修建了排水系统,改变了过去卫生赃、乱、臭的现象。许多村建成了文化活动室、球场、村头花园。电视电话进村入户。在改善生活环境的同时,各村根据各自的特点,调整农业经济结构,有的村以发展水果种植为主,有的以发展养殖为主,充分利用沼渣沼液发展生态农业致富。生态文明村的建设使农村的社会经济文化发生可喜的变化,村民的文明程度有较大的提高。
2.农村面貌新变化。以创建生态文明村为载体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给农村带来了可喜的新变化。一是村容村貌发生新变化。在创建前,在村内看到的是赃、乱,牛粪猪粪鸡屎遍地,污水随处流,闻到的是猪栏和厕所的臭味。创建后,道路宽阔洁净,村内绿树成荫,果树飘香,一幢幢新房拔地而起,三层五层错落有致。村中公园有凉亭小息,并建有单杠、秋千等健身场所,有些村建成了水泥篮球。在村民家中,家家户户用上沼气炉和沼气热水器,既节约能源又干净卫生。如×××市容镇和村,呈现在人们面前是一座漂亮的山庄,内有游泳池、篮球场、冲浪池、花园和鱼池等。×××县良村,村头建起了一座标准的篮球场,村中周围荔枝树花蕊飘香,一条平坦的水泥路通向各家各户,一座座沼气池整齐建在村边,同时建成了完整的排水系统。村中建起2-5层不等的新房,外墙装饰漂亮的墙砖,家中打制水井和抽水管道,屋内建有卫生系统,沼气炉和沼气热水器。村容村貌发生根本的变化。二是村风民风出现可喜变化。在创建生态文明村前,由于缺乏高尚的文化娱乐活动,赌博现象时有出现,封建迷信思想较为严重,建庙搞迷信活动大有市场。创建生态文明村后,制订村规民约,经常进行法制教育,法制观念和意识有较大的提高,村民的整体文明素质得到较大的提高,形成了良好的村风民风。良村以前民风骠旱,赌博、偷窃、迷信活动常有出现。创建后,赌博、偷窃现象没有了,甚至喝酒时行拳的现象也少了。村民办白事时,也没有大操大办,更不会大搞封建迷信活动。关心集体,相互帮助在村中已蔚然成风。良村郑组长,以人工1000多元把几个困难村民请来种植蘑菇,使他们既学到种植技术又增加了收入。许多村成立篮球队,与邻村举行比赛,在节日期间参加县、镇举办的各种体育比赛。三是思想观念发生可喜变化。在创建活动中,村民得到实惠,使自己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提高。人们的思想观念已悄悄地发生变化,尤其是改变了过去的小农经济的意识,逐步树立起开放的意识和市场经济的意识,村民文明意识也得到提高,增强了村民的集体观念和凝聚力。如在修建村道时,需占用到的屋地或房屋,村民能以集体利益为重,自动拆除,也不需要补偿。修建集体项目全部由村民义务投工,在资金方面,大家踊跃集资,有些困难村民,较富裕的村民主动借款。在修建沼气池中,能互相帮助,共同修建。村民对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有了新的认识,着重发展绿色食品,利用沼液沼渣作为肥料种植蔬菜、瓜果,建立生态农业。×××县良村发展蘑菇种植和荔枝种植,同时发挥靠近圩镇优势,大力栽种绿色蔬菜,目前已发挥效益,一些单位、酒店已专程到村内定购蔬菜,而且价格比其他蔬菜高出2-3角钱,去年17户种植的蘑菇每户收入达4000-5000元,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江镇大山头村和郊区新村等则发展种桑养蚕业。生态文明村建设,给农民带来了实惠,增加了收入,农民对建设生态文明村的自觉性不断提高,热情更加高涨,村与村之间出现了你追我赶的争创热潮。如×××镇二叉、三叉两村,提出了各自的创建招数,大摆创建“擂台”。四是改善了党群、干群关系。生态文明村的建设,改善了党群、干群关系,党群、干群关系融洽了,干部自觉深入农村基层,察民情、体民意,解民忧,真真正正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农民也自觉地执行党的方针政策,“三提五统”自觉上交,过去“天下第一难事”的计生工作好做了,村民自觉执行计生政策,结扎率达100,超生现象也没有了,个别村民自愿只生一个小孩。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二)城乡互动,促进全市人民群众文明素质的提高
一是大力宣传,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互动发展的局面。在开展“双百万十”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活动中,通过×××日报、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单位对城乡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情况进行大力的广泛的宣传报道,各县(市)、镇通过各种宣传教育形式,宣传创建活动的典型。同时召开创建活动经验座谈会,组织人员到农村参观学习,促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相互促进,互动发展。城镇单位和居民在感受到农村创建生态文明村活动的热情,深受鼓舞,也加大了创建文明城市、文明单位、文明小区的活动,投入资金建设文化娱乐设施,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体育活动。如×××花园小区,经常组织住户开展文化娱乐活动和文艺比赛等,活跃了居民的文化生活,提高居民的文明素质。二是城市支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在农村创建精神文明活动中,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也出钱出物或从技术上为农村生态文明村建设出力。有些单位送书送技术,为农民送上精神食粮,有些单位送去水泥,厕所瓷盘等物资。在全市文明单位中开展“工农手拉手,文明单位助农友”活动,文明单位积极从物力、财力上给予大力支持,有些单位与农村结成对子开展共建活动,出现了军民共建、村镇共建、城村共建等创建形式。
(三)一点体会
1.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作为突破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就能事半功倍。在创建生态文明村活动中,首先确立了真真正正为农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谋利益的创建新思路。因此,从修路、改水、改厕、建沼气池等作为创建突破口,使农民能得到实惠,改善生活条件,提高生活水平。深得农民欢迎,农民对创建活动热情高涨。因此,以为农民办实事好事的形式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适应了当前梧州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需要;适应了农民渴望文明,追求新生活水平需要;适应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自身发展的需要;适应了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因而极具生命力。农民积极投身到创建活动中,甚至能牺牲个人的一 些利益,自筹资金,积极义务投工,毫无怨言。
篇7
未成年人公益广告要紧紧围绕学习宣传十精神,紧扣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范道德行为、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内容,突出公益广告作品的思想性、群众性、艺术性、观赏性、吸引力和感染力,结合建设美丽__,打造幸福家园的生动实践,分阶段、有重点、多形式地制作刊播一批主题鲜明、内涵深刻、通俗易懂、震撼人心的公益广告,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教育。
1、为引导和帮助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我局经过专题研究,决定在__广场、汽车西站、__广场、__河广场、__广场、__路口、天马大桥等8处设置立柱广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责任单位:综合业务科,责任人:刘世如)
2、在__河广场、通程超市、步步高超市、比一比超市、醴浏大厦、__河酒业等6处电子屏滚动播出“弘扬雷锋精神,建设美丽__”宣传语。(责任单位:直属中队,责任人:谭龙秋)
3、在景程大道、礼花路、将军广场/:请记住我站域名/、碧桂园路、花炮广场悬挂印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灯笼500余套。(责任单位:综合业务科,责任人:刘世如)
4、在步行街设置印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语的灯箱广告32个。(责任单位:直属中队,责任人:__)
1、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学雷锋、讲文明、树新风;
2、文明创建:共创文明城市、共享幸福家园;圆梦启航;提升市民素质,共建文明城市;中国梦;
3、门前三包:打造门前三包,共享幸福家园。
篇8
文明建设,实现“林中之城”、“水中之城”的目标。
【关键词】西安,生态,生态文明,美丽西安
中图分类号:S8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12年5月,陕西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响亮提出: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够格地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全面建设西部强省,在经济强、科教强、文化强的基础上,实现百姓富、生态美。从而构成“三强一富一美”的打造西部强省的有机整体。11月8日,党的十胜利召开,十报告以前所未有的高姿态赋予全党神圣使命,“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要“把生态文明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一部署掷地有声,为“生态美”的陕西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随之,陕西省委省政府及相关部门又发出了建设美丽陕西的庄严誓词,陕西所属各市、县、区以及相关部门也都制定了相应的规划和实施方案。作为陕西省的省会城市西安,更是以负责任的态度拉开了
以“文创之都,水韵林城,美丽西安”为理念的森林城市建设的序幕。
根据规划,西安将于2015年形成以“一屏三轴五环十块百廊千点”
为骨架的森林城市建设格局,2017年全面建成国家森林城市,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0%,实现“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美丽景象。不仅如此,2013年开年之初,西安市召开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出台了酝酿已久的《“八水润西安”规划》,全面启动建设“城在水中,水在城中”的宜居都市。可见,未来的西安城将是一座美丽的林城、水城、生态城。
一、西安的生态文明建设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来,西安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呈现出诸多亮点。
1.国家级生态区、县建设取得新成就。浐灞生态区从2004年提出规划到2007年初具规模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世界瞩目的欧亚经济论坛、国际顶级体育赛事F1摩托艇,以及“中国杯”插花花艺大赛和2011世界园艺博览会,并且成为欧亚经济论坛的永久会址所在地。2010年,浐灞生态区被国家环保部评定为国家级生态区,实现了华丽转身。曲江新区继2007年8月成为首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后,2010年2月被授予“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2010年10月被国家环保部评定为国家级生态区。周至县2001年被原国家环保总局批准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后,大力投资生态产业,经过近7年努力,2008年成为我市首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县。
2.四城联创工作取得新进展。西安市2003年着手启动四城联创,经过努力,于2008年和2009年相继获得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称号,2012年6月底又顺利通过了国家卫生城市复审。
3.各级环境优美乡镇建设取得新突破。截至2010年底,西安市已创建国家级生态镇9个、生态村3个;省级生态区2个、生态镇4个、生态村3个;市级生态镇40个、生态村87个。4.生态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联动展现新布局。秦岭北麓自然生态区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既繁荣了旅游业、推动了现代农业,又维护了自然生态的繁衍和生物多样性的发展。
5.日常生活生态文明建设推出新举措。近些年,西安市相继推出了拆除燃煤锅炉、限制使用一次性筷子、有偿使用购物袋等措施,在节约资源、减少污染方面成效显著,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连年增加。
当然,西安目前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还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和繁重的任务:垃圾的循环使用和无害化处理率还不高,生产企业投入使用的环保设施还不多,区域部分河流污染程度比较严重,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持续增加难度不断加大,奢侈消费、过度消费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善,等等。
二、建设美丽西安的路径选择
西安要实现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建设美丽西安,就必须贯彻落实十精神,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和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以高品质发展为追求,不断加大生态文明建设的力度。
一是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生态意识。要使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大众化,普及化,通过学校课程教育、企事业单位培训教育、社区居民宣讲教育及舆论媒体的宣传教育等方式,使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和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深入人心,让包括普通市民、企事业单位职工、公务员等在内的全体公民都真正树立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等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理念,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同时,可以通过向公众派发绿色手册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其内容既要明白易懂,更应贴近、服务于百姓生活。比如分类上,就可包括绿色消费(饮食安全、膳食保健、科学用药、绿色住宅、绿色产品等)、绿色行动(绿色出行、保护水体、保护大气、保护资源、变废为宝、绿色殡葬、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湿地等)、绿色法制(管理体制、监督管理、法律责任、公民须知等)、绿色指南(绿色网址、投诉热线、服务指南)、绿色知识(世界重大公害事件、环境保护运动的产生和发展)等等内容。还可以通过建立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和绿色学校,扩大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力。现在国家已经先后建立了四批41个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西安还无一例。国家级绿色学校西安目前有三所,包括西安市第八中学、西安高级中学、西安市第一保育院,所以,这方面需要加大建设的力度。总之,通过扎实有效的宣传教育,真正使每一个市民都树立起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二是完善法规体系,强化污染防治。十报告提出,“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西安在遵循这些制度的同时,也应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生态文明的需要,制定针对地方实际、富有地方特色的保护生态的法规和制度,规范和引导全社会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继续推动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的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推进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三是发展生态产业,完善市场体系。遵循“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的要求,发挥西安本身具有的地方优势,科学规划、发展生态旅游业、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能源业等,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同时,建立并不断完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进一步规范、完善包括实体的和网络的二手货交易市场,建立遍布城乡的二手货交易中心,做到物尽其用、物超所值。
四是继续推进示范、试点,探索生态发展之路。按照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总体规划和西安市“十二五”规划的要求,继续推进生态市、生态县、环境优美(乡)镇以及生态村建设,继续推进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和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继续推进康居示范工程以及两型社会实验区建设,积极开展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
五是发挥人才优势,研发清洁、高效、低成本新型材料和能源。发挥西安高校和科研院所林立、人才济济的优势,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研发清洁、高效、低成本新型材料和能源,为从根本上实现西安低碳发展、绿色发展提供制度和技术支撑。而且,要借鉴国外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方面的经验,保证生态环境的质量,每年的相关投入要占到国家GDP总值的百分之三。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目前中央财政在环保方面的投入只有GDP的千分之三,加上地方政府和企业的投入,数值总计不会超过百分之一点五。这就需要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尝试引进民众资本和非相关企业的闲置资本。
篇9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探究
中图分类号:TU98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党的十报告中首次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章,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如此突出、如此重要的地位加以阐述、强调和谋划,这在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进一步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园林部门要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出台《关于促进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强城市园林绿化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促进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现代城市园林绿化的定位及原则
现代城市园林绿化作为为城市居民提供公共服务的社会公益事业和民生工程,承担着生态环保、休闲游憩、景观营造、文化传承、科普教育、防灾避险等多种功能,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促进两型社会(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建设的重要载体。一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城市园林绿化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和改善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作为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职责,切实加强全过程的控制和管理;二是推动园林绿化从重数量向量质并举转变,从单一功能向复合功能转变,从重建设向建管并重、管养并重转变,实现城乡绿化面积的拓展、绿地质量的提高和管养水平的提升,促进城市生态、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协调发展。三是现代城市园林绿化应遵循生态优先、科学发展,量质并举、功能完善,因地制宜、资源节约,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基本原则。
现代城市园林绿化的时代特色
随着现代城市建设步伐日新月异,怎样才能按照十的要求,与时俱进,在闹中求静,体现出时代特色、园林美和自然美,是我们从事园林工作者必需去探讨的课题。它需要我们开发思维,对植物的美进行重新认识,分析美的本质,将美呈现在现代之中,让美的线条和美的色彩带给人们心灵、感观上的愉悦。 1、植物色叶树与色彩美的应用。植物色叶树如果搭配适当,固然是一种美。我们知道美是构成现代园林城市美的主要角色,它的品类繁多,有木本、草本,木本中又有观花、观叶、观果、观枝干的各种乔木和灌木。草本中又有大量的花卉和草坪植物。一年四季呈现出各种奇丽的色彩和香味,表现出各种体形和线条,植物美的贡献是享不尽的。像春季银杏和乌桕的叶子为绿色,到了秋季则银杏叶为黄色,乌桕叶为红色;柳树初发叶时由黄绿逐渐变为淡绿,夏秋季为浓绿;鸡爪槭叶子在春天先红后绿,到秋季又变成红色,这些色叶树木随季节的不同,变化复杂的色彩。这就要求我们园艺工作者不但要掌握园林种植物要有科学性,而且要注重发挥它的生物学特性,运用它最佳色彩稳定规律,实现科学配植是完全可行的。2、常用的植物色彩体现出的园林艺术美。园林植物色彩表现的形式一般以对比色、邻补色、协调色体现较多。对比色相配的景物能产生对比的艺术效果,给人强烈醒目的美感,而邻补色就较为缓和给人以淡雅和谐的感觉。如具有点睛之笔的芜湖市迎宾阁水面一角的荷叶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夏季雨后天晴,迎宾阁水面一角的绿色荷叶上雨水欲滴欲止时,正值粉红色荷花相继怒放时,犹如一幅天然水墨画,给人一种自然可爱的含蓄色彩美。而同样在九华山路分车带曾有市民说:“芜湖最成功的景观大道非九华山路莫属。”此话并不夸张。九华山路两侧不仅有赭山公园、九莲塘公园可观可玩,更吸引人的是道路两边密布的银杏树。从1987年种植银杏树至今,九华山路上的银杏树已有1724株。其中,九华中路(五一广场至中江桥段)有467株,九华南路(中江桥南至马饮大桥段)有1257株。金秋十月是九华山路最美的时期,渐渐变成金黄色的银杏叶,简直像是一幅油画。整条路在秋季银杏树叶变黄时,被芜湖市民称作“黄金大道”。“阳光照射下的银杏树绚烂而夺目,层层摇曳。不必羡慕北京的香山红叶、南京的栖霞红枫,芜湖有这一片璀璨的银杏足矣”。这句话道出了芜湖人自豪的心声。九华山路两旁的行道树是高杆冬青,分车带内的小龙柏、金叶瓜子等模纹小苗。金秋时节,把银杏的金黄衬托得更加眩目。
总之,夏季树木、草坪深深浅浅的绿色,虽无花朵,也感到清新宜人和谐可爱。秋季银杏叶色变黄,秋风阵阵,黄叶凋落在绿色的草坪上,黄绿色彩的交相辉映,既壮观又协调,给人一种深刻的赏心悦目的喜爱。三、现代城市园林绿化发展的策略
现代城市园林发展的要体现公益性。城市园林绿化是重要的公益事业,必须坚持政府主导的原则,不能将城市公园绿地片面视为旅游资源和旅游产业内容,违背其公益性质进行经营性开发。
现代城市园林发展要科学规划设计。现代城市要《关于促进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的要求进行精心规划设计,并把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同时严格把好城市绿地设计方案审查、论证关。要将节约型、生态型、功能完善型园林绿化的具体要求落实到设计方案审查要求中。
现代城市园林发展要提升绿地建设品质。现代城市要《关于促进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的要求积极拓展绿化空间;均衡城市绿地分布,加强城市中心区、老城区等绿化薄弱地区的园林绿化建设和改造提升;加快公园绿地建设,提高公园文化品位和内涵,打造精品公园;加强城乡大环境绿化,县、镇园林绿化建设不能简单模仿城市,要充分体现对县、镇自然山水资源和人文历史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4、现代城市园林发展要规范市场监管。一是加强从业单位资质和从业人员资格的管理,完善工程建设程序,严格招投标管理,强化工程质量监督,加强行业诚信体系建设。二是对城市绿线内的用地进行严格管理,对侵占绿地、擅自改变绿地性质等违法行为加大检查和执法力度;加强公园绿地监管,禁止借改造、搬迁等名义侵占公园绿地,禁止将公园用地或园内设施以租赁、承包、买断等形式转交给营利性组织或个人经营;加快培养养护专业技术人员,加大养护资金投入。
篇10
【关键词】五家渠;水生态文明;建设;对策;思考
一、前言
作为五家渠市近期的一项重要工作,其水生态文明建设在近期得到了高度重视。延吉其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对策,能够更好地促进该项工作的开展,进而保证五家渠市的水生态环境。本文从介绍五家渠概况着手本课题的研究。
二、五家渠概况
五家渠市是兵团首批四个设市城市之一,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师部所在地,位于乌鲁木齐市北郊,地处天山博格达峰西北麓,准格尔盆地南缘。地理坐标东经87°33′22″-87°34′10″,北纬44°08′18″-44°11′06″之间,东与米泉市相邻,南与乌鲁木齐市相接,西、北与昌吉市相连。南北长75km,东西宽29km,面积740.14km2。
五家渠市属温带干旱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为6.0-7.0℃,昼夜温差大。年均日照为2800-3000小时。年平均降水量为190mm,年蒸发量为2000mm左右。年平均风速为2m/s,多为东风和东北风。
五家渠市位于天山北麓中段,准噶尔盆地南缘,乌鲁木齐河流域山前平原。在大地构造上,属于乌鲁木齐山前拗陷带和准噶尔台地之间的一部分。地势平坦,地质情况较单一,地下水埋深浅。地形分山地丘陵、冲积平原和北部沙漠三种类型,以冲积平原为主。地貌形态南高北低,由南向北倾斜,坡降0.5‰~2.5‰,海拔420~530米。
三、五家渠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1.水生态文明的核心是“和谐”
水生态文明理念提倡的文明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解决由于人口增加和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出现的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土流失和水污染等水问题,使人和水的关系达到一个和谐的状态,使宝贵有限的水资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久远的支撑。
2.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是水资源管理
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有效落实,“三条红线”和“四项制度”全面建立。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就是围绕水资源配置、节约和保护“三个环节”,通过健全制度、落实责任、提高能力、强化监管“四项措施”,严格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入河排污总量“三项控制”,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能够相协调。
3.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是水资源节约
当前我国水资源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水资源节约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重要之举,是构建人水和谐的生态文明局面的重要措施,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工作是厉行水资源节约,优化水资源配置,基本形成科学合理的水资源配置格局,构建一个节水型社会。
四、五家渠水生态文明现状分析
1.水资源
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3.49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2.27亿m3,地下水资源量为1.87亿m3,地表水与地下水重复计算量为0.66亿m3。全市亩均水资源占有量935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894m3。
现状条件下全市水资源可利用总量为3.22亿m3。其中地表水可利用量为2.27亿m3(包括:平原水系入境水量0.16亿m?、老龙河入境水量0.31亿m3,外调水量1.22亿m3,农六师内部调节水量0.58亿m3),地下水可开采量为0.95亿m?。
2.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五家渠市就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工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兴修水利设施和防洪工程,开荒造田。通过五十多年几代军垦人的艰苦创业,现已基本形成了以“三引”(和平渠引水渠、头屯河引水渠、沙山子引水渠)、“四库”(猛进水库、八一水库、沙山子水库、黄家梁子水库)、“四渠”(猛进干渠、八一干渠、八一西干渠、八一东干渠)和“两水源”(青格达水源地、沙山子水源地)为骨干工程及干、支、斗、排配套的灌排工程体系。
3.防洪排涝现状
五家渠市域处于头屯河、乌鲁木齐河及东山水系汇交互沉积的山前冲洪积平原上,猛进水库是五家渠灌区的龙头水库,汇集了乌鲁木齐河、老龙河、头屯河以及黑水桥、高家湖等地表径流。由于下游开垦建设,使猛进水库本来属注入式水库变成了具有拦洪防洪任务的水库。以猛进水库为首的灌溉系统兼作了分洪、蓄洪、排洪的防洪系统。
4.水生态现状
五家渠市地处河流下游、沙漠边缘,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近年来,为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城市水环境,五家渠全面启动了“清污分流、生态修复”工程,开展水生态环境治理。疏通了老龙河三个庄子至八一水库8.9km的老河道,将老龙河冬季进入青格达湖的污水泄往东道海子,初步实现了青格达湖“清污分流”;对穿越五家渠市的3.2km长的老猛进干渠进行改建。
五、五家渠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研究
1.组织保障
成立五家渠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市长担任组长,分管市长担任副组长,各县、区(市)人民政府和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规划局、市水利局、市建设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环保局、市旅游局等相关部门主管领导为成员,负责试点工作的组织协调,并根据各自职能形成合力推进五家渠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
2.制度保障
水生态文明建设是跨行业、跨部门的复杂管理工程,长期以来,河道管理城市与农村分割、地表水和地下水分割、水质与水量分割的水资源管理体制,破坏了水资源系统的完整性,难以实现区域内的统筹规划与优化配置。应优化现有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涉水政府管理部门的协商与协作机制;推进水务一体化改革,强化对区域防洪、供水、排水、节水、污水处理及再生水利用等涉水事务的统一管理。
3.资金保障
建立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资金保障体系,利用经济杠杆实现政策激励,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投融资激励制度,多渠道筹措资金,采取政府引导、社会投入、市场运作的方式,鼓励国内外企业、社会和民间资金投入建设,保障资金及时到位。
4.科技保障
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课题,因此必须加大科技投入,深入研究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所涉及的科学技术问题,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成果提高建设与管理水平。在提高管理技术水平的同时,积极组织开展有关的基础研究,如重要保护目标的生态需水研究、生物生态治污技术、富营养化防治技术等,为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的顺利实施提供科技支持。
六、结束语
通过对五家渠水生态文明建设对策的相关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该市的多项水生态现状决定了要对该项工作保持高度重视,因此,我们要从五家渠市水生态文明的现状出发,充分利用技术优势,研究制定最为科学合理的相关对策。
参考文献:
[1] 彭金平.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促进水生态文明建设[J].江西省人民政府公报.2013(01):46-48.
[2] 陈明忠.关于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若干思考[J].中国水利.2013(15):1-5.
[3] 贾绍风,王国.社会经济系统水循环研究进展[J].地理学报.2011(58)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