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统计学的研究对象范文
时间:2023-07-13 17:30: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简述统计学的研究对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摘要] 目的 讨论不同消化道重建手术方式对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12月,57例患有2型糖尿病合并胃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手术中实施残胃十二指肠吻合(Billroth Ⅰ式),观察组行胃空肠吻合( BillrothⅡ式)。结果 观察组的患者在治疗后的血糖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空腹胰高血糖素样肽-1(FGLP-1)及餐后 2 h 胰高血糖素样肽-1(2 hGLP-1)在术后 1 个月开始较术前明显升高,但是观察组患者的数据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及餐后 2 h 葡萄糖依赖性肠促胰岛素明显下降,但是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
[关键词] 2型糖尿病;西格列汀;二甲双胍;联合治疗
[中图分类号] R58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03(a)-0032-02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水平的不断提高,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现已成为第3位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疾病。胃癌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较高,一旦患者出现明显的食欲减退或者发冷、贫血以及剧烈疼痛时就以属于中晚期,而胃癌合并糖尿病的病情较为严重,因此有效的治疗措施是保障患者健康的关键[1],该文主要研究不同消化道重建手术方式对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胃肠激素的影响,特选取2014年5月―2015年12月,57例患有2型糖尿病合并胃癌的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12月,57例患有2型糖尿病合并胃癌的患者檠芯慷韵螅男性患者为30例,女性患者为27例,年龄28~70岁,平均年龄(41.5±2.5)岁,病程在6~9年。根据治疗手法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为29例患者,对照组为28例患者。经比较,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及性别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气管插管全麻,开腹行远端胃切除、Billroth 式消化道重建及 D2 淋巴结清扫术等治疗,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相应的手术方式,保留残胃 30% ~40%。
1.2.1 对照组 该组患者在手术中实施残胃十二指肠吻合( Billroth Ⅰ式)。
1.2.2 观察组 行胃空肠吻合( BillrothⅡ式),关闭十二指肠残端,残胃大弯和上段空肠端侧吻合,胃空肠吻合距 Treitz 韧带 10~30 cm。术中常规行腹盆腔冲洗,根据术中情况放置 1~2 根腹腔引流管[2]。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半年血糖(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以及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体质量指数)以及术后胃肠激素等的指标变化。
1.4 统计方法
采用 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 表示,比较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血糖指标的对比
对照组患者术前的空腹血糖为(14.2±1.7)mmol/L、餐后2 h血糖为(19.7±8.9)mmol/L、空腹胰岛素(13.5±7.8)mu/L、糖化血红蛋白(7.9±1.1)%;观察组患者指标:空腹血糖(13.9±2.1)mmol/L、餐后2 h血糖为(18.1±9.2)mmol/L、空腹胰岛素(14.1±8.3)mu/L、糖化血红蛋白(8.2±0.9)%, 两组对比血糖指标无变化,对照组术后半年各项指标分别为(8.7±1.4)mmol/L,(7.9±1.6)mmol/L、(11.88±4.7)mu/L、(7.1±0.9)%,观察组术后半年各项指标分别为:(6.1±1.2)mmol/L、(6.4±1.1)mmol/L、(8.7±3.4)mu/L、(6.3±0.4)%;两组患者术后指标均下降,但是观察组的患者在治疗后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69 4,P
2.2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胃肠道激素情况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空腹胰高血糖素样肽-1(FGLP-1)及餐后 2 h 胰高血糖素样肽-1(2 hGLP-1) 指标,对照组为(6.2±2.3)、(13.7±3.9);观察组为(6.1 ±2.1)、(13.1±4.2);经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这两项指标分别为:对照组为(7.2±2.7)、(17.9±3.6);观察组为(8.3±2.6)、(23.4±3.1), 经对比发现,两组患者的空腹胰高血糖素样肽-1(FGLP-1)及餐后 2 h 胰高血糖素样肽-1 指标在术后 1 个月开始较术前明显升高(t=0.364 8, 2.364 8, P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空腹及餐后 2 h 葡萄糖依赖性肠促胰岛素指标分别为:对照组为(11.5±2.1)、(15.2±2.2);观察组为(11.7±1.9)(14.3±2.6)。两组患者经治疗1个月后的空腹及餐后 2 h 葡萄糖依赖性肠促胰岛素指标分别为:对照组为(11.1±1.4)、(13.1±1.9);观察组为(7.2±1.3)、(10.3±1.4)。对比两组数据发现经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两项指标都明显下降,但是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现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类在饮食方面也不断在变化,过多的摄入脂肪高和蛋白高的食物,加上运动的缺乏,导致糖尿病的发生。其典型症状为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目前主要治疗方式是对血糖进行控制,但是单纯的药物治疗并不能有效的控制血糖,而且还会引起患者出现低血糖的情况。在临床治疗中,手术治疗糖尿病并不普及,多数均是采用药物治疗,但是长期的药物治疗会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出现低血糖的风险[3]。
自上世纪末Pories等[4]发现胃旁路手术可以使 2 型糖尿病的患者手术后血糖恢复正常,进而手术治疗开始逐渐应用与2型糖尿病中,但是单纯的减容手术术后减重会出现反弹的情况,而胃肠转流术则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病情。
现如今,对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还是不明确,相关学者认为是肠、胰岛素轴机制,其中认为 GLP-1是核心因素。GLP-1 主要由末端回肠的 L 细胞分泌,可以有效的促进胰岛素分泌,进而导致β细胞分化增高,当未消化的食物过早的回到回肠,在食物的刺激下,会导致GLP-1 合成,同时导致其分泌并入血,刺激胰岛素的分泌,进而降低血糖的浓度。而GIP 则是另一种“肠、胰岛素轴机制”调节激素,是由K细胞分泌,进而抑制胃酸分泌,降低胃的蠕动,该物质也能刺激胰岛素分泌,但如今饮食的不健康,高脂、高糖的大量摄入,会导致GIP 过度释放,进而出现会肥胖、血糖升高及胰岛素抵抗等情况[5]。
在该研究中,主要研究在手术过程中,实施不同消化道重建手术方式对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胃肠激素的影响,采用的是残胃十二指肠吻合( Billroth Ⅰ式)和胃空肠吻合(BillrothⅡ式),其结果为采用胃空肠吻合的观察组患者术后半年的血糖和胃肠道激素均优于对照组,这说明,将十二指肠和胃放空,可以降低食物对近端空肠的刺激,降低了GIP的释放,缓解胰岛素抵抗。而在没有行转流手术的 BillrothⅠ组患者中,由于食物依然会正常通过十二指肠及近端空肠,导致空腹及餐后 2 hGIP无变化,高浓度的GIP 对胰岛素抵抗的作用依然存在,同时食物没有提前达到回肠,不会增加GLP-1 的含量,导致降糖效果不理想[6]。
在研究中证实了胃空肠吻合( BillrothⅡ式)在治疗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的效果较高,可以降低患者的血糖,提高了胰高血糖素样肽-1,但是该研究还是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还需进一步研究调查。总之针对于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在实施手术后,选则BillrothⅡ式消化道重建术对其血糖改善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Lund MT,Hansen M,Skaaby S,et al. Preoperative β-cell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is important for the outcome ofRoux-en-Y gastricbypass surgery[J].J Physiol,2015,593(14):3123-3133.
[2] 李慧华,郭研,诌大进 .2 型糖尿病合并胃癌行胃切除后不同消化道重建对血糖代谢的影响[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3,5(3):155-157.
[3] Manning S,Pucci A,Batterham RL. GLP-1: a mediator of thebeneficial metabolic effects of bariatric surgery[J].Physiology(Bethesda),2015,30(1):50-62.
[4] 吴鸿浩,梁辉 .胆胰分流术与胃旁路术治疗 2 型糖尿病的机制比较[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2,15(1):134-137.
[5] 刘丹阳,王利,刘金华.外科手术干预后患者血糖、C 肽和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2,12(36):155-156.
篇2
关键词:统计思想;统计工作;影响
在当前我国统计工作中,认清统计的真谛、领会统计思想,对统计本身来讲,有利于提高统计水平和统计工作者的整体素质;对外界而言,有利于树立别的工作及别的理论不能取代和比拟的统计权威。
一、统计思想简述
统计思想是指统计工作中应树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上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基础,是人们行动的指南,也是统计工作中应遵守的指南。这里统计思想是指统计不同于别的学科所特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树立统计权威的基础。
统计的总体思想使统计始终要站在研究对象的整体角度来看问题,形成了大量观察法和大数定律等一系列认识规律。所谓“站得高,看得远”、“把握大局”也是这种思想的体现。这要求统计工作者在工作中,做到万变不离其宗。因为,总体资料是由作为承担者的个体身上搜集后综合而来的,而个体资料千差万别,有些界限还不好判断。这时就需要站在总体的角度,看哪些符合总体要求,哪些不符合总体要求,避免“旁观者清,当局者迷”,避免偏离统计本身的功能。
二、统计思想的几个方面
1.均值思想。
均值是对所要研究对象的简明而重要的代表。均值概念几乎涉及所有统计学理论,是统计学的基本思想。它告诉我们统计认识问题是从其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侧重点不在总规模或个体,体现了数量观和推断观。均值思想也要求从总体上看问题,但要求观察其一般发展趋势,避免个别偶然现象的干扰,故也体现了总体观。
2.变异思想。
统计研究同类现象的总体特征,它的前提则是总体各单位的特征存在着差异。如果各单位之间不存在差异,也就不需要做统计,如果各单位之间的差异是按已知条件事先可以推定,也就不需要用统计方法。统计方法就是要认识事物数量方面的差异。统计学反映变异情况较基本的概念是方差,是表示“变异”的“一般水平”的概念。可以说,均值与方差这两个概念分别起到“隐异显同”和“知同察异”的作用。平均与变异都是对同类事物特征的抽象和宏观度量。
3.估计思想。
估计以样本推测总体,是对同类事物的由此及彼式的认识方法。使用估计方法有一个预设:样本与总体具有相同的性质,样本才能代表总体,但样本的代表性受偶然因素影响,在估计理论对置信程度的测量就是保持逻辑严谨的必要步骤。
4.相关思想。
哲学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在变化中,经常出现一些事物相随共变或相随共现的情况,总体又是由许多个别事务所组成,这些个别事物是相互关联的,我们所研究的事物总体是在同质性的基础上形成。总体中的个体之间、这一总体与另一总体之间是相互关联的。相关概念表现的就是事物之间的关系。
5.拟合思想。
拟合是对不同类型事物之间关系之表象的抽象。任何一个单一的关系必须依赖其他关系而存在,所有实际事物的关系都表现得非常复杂,这种方法就是对规律或趋势的拟合。拟合的成果是模型,反映一般趋势,趋势表达的是“事物和关系的变化过程在数量上所体现的模式和基于此而预示的可能性”。
6.思想。
统计方法总是归纳性的,其结论永远带有一定的或然性,基于局部特征和规律所推广出来的判断不可能完全可信,检验过程就是利用样本的实际资料来检验事先对总体某些数量特征的假设是否可信。 转贴于
三、统计工作
统计工作应包括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统计信息应用和等D 个环节;而作为统计工作成果的统计资料显然应包括调查的原始资料,整理的系统资料和分析的深度加工资料;统计学研究统计工作的全过程,同时也研究统计资料的可行性、可信性和可用性。3个涵义之间存在着严密的辨证关系。
统计工作的5个环节中,设计是基础,说统计学是方法论的科学,最主要的就体现在统计设计上;统计工作能否达到目的,关键也在于设计。若把统计工作看作是产品生产过程,统计设计就相当于产品设计,统计调查就是施工,统计整理就是组装,统计分析就是质量检验与分析,统计信息应用与就是广告宣传与销售。每一环节都具有很强的技术性,但设计和分析是技术性、理论性最强的工作,统计的特殊功能也主要体现在这两个环节上。统计设计实际上是告诉操作者怎样去调查,怎样去整理;分析与信息就是告诉用户统计可以达到什么目的,而这些目的是别的专业达不到的。发达国家为什么对统计如此重视,联合国为什么专门设立统计委员会,关键也体现在这两个方面。
今天的社会,统计已相当发达,无论是资料搜集方法研究,还是统计规律研究,其目的都是为了认识我们所研究的对象,或者说认识统计总体。统计工作者从调查开始到整理出对外服务的系统资料,这一过程使人们对统计总体的外貌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如果我们能再从数字后面找出内部特征,就能总结出现象发展的规律性,结合社会经济运行的法则,就可以提出管理社会经济的有效建议。统计指标体系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系统,由统计指标所核定的数量是有科学涵义的,指标之间是有严密分工的。因此,统计分析是别的分析所不能比拟的。
四、统计工作如何改进
统计学虽然在20 世纪已经取得了无可比拟的伟大成就, 但还没有成熟为一个具有完整稳固基础的知识领域, 因为就统计学的研究对象而言, 其所能涉及到的范围是如此之大、我们所面临的未知是如此之多而不得不需要不断夯实和拓展其学科基础, 以保证统计学定量认知的职能与功能。所以, 从人类不断增加和提高的对统计的要求出发,我们要更强调多学科的交叉与相融, 要不断汲取其他相关学科例如数学、复杂系统科学、混沌学、仿真学、计算机学等的最新发展成果来补充、拓展统计学的基础, 否则,统计学的发展就会缺乏生命力, 就会裹足不前。
在市场经济时期,全面系统的统计工作却需要具有一定统计业务基础、专业技术和相对固定的统计人员来完成。相对稳定的统计队伍,可以积累经验,为企业管理做出更大、更快捷的贡献。如果责任心不强、上进心不足、业务素质低下,势必贻误正常工作。统计人员要善于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才能胜任本职工作。同时,企业单位,行业系统,尤其是企业集团需要具有责任心、富有时代感,并有开拓创新精神与较高业务素质,能带领同事一道学习与工作的统计负责人。
在这种情况下,统计人员应自尊,要自信、自强,方能自立。统计人员务必刻苦学习,努力工作争取创新,多出成果。与此同时,企业领导和有关部门,也应为统计人员创造机会,组织他们学习统计知识及相关的业务知识、法律制度和微机知识,支持他们参加统计工作会议,鼓励统计人员参加业务水平和技术职称的考试,引导他们积极提供统计资料,主动参与企业管理,对工作积极并有较大贡献或较快进步者,应该及时给予表彰。
随着社会的发展,统计学在我国的地位越来越高,也越来越受重视,统计思想体系也越来越完善,相信不久的将来我国的统计工作将会不入更高的一层台阶。
参考文献:
〔1〕思想探讨[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6,(04)
篇3
[关键词] PDG教学法;眼科学;眼科专业
[中图分类号] R-0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12(a)-0166-02
眼科学是一门专业性强,医学生学习掌握有一定困难的临床专业课[1]。眼科学中疾病种类繁多,理论内容专业性强,对眼科专业的学生来说,透彻地学习难度比较大。如何能合理运用教学方法,极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明显提高教学效果[2-3],本项目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并考虑学院自身教学条件的基础上作了一些尝试。“问题-讨论-指导”(problem-discuss-guidance,PDG)教学法是教师提出问题或提供案例,让学生在查阅资料和自学的基础上进行讨论,教师给予指导和总结[4]。PDG教学法的运用是联系理论与实践的一座桥梁,更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本院眼耳鼻喉专业2009级学生38人,其中,男生20人,女生18人,平均年龄(23.12±1.46)岁。所有学生均掌握了一定的眼科学知识,具备眼科学基础能力。
1.2 方法
1.2.1 教师在比较重要的眼科疾病中选择青光眼和白内障两章内容,学生对这两个疾病均非常重视、临床应用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可比性。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的是青光眼一章,采用PDG教学法的是白内障一章。
1.2.2 在PDG教学课之前,教师提前准备1例典型的临床病例以及一些问题,在上课前3天将病例布置给学生并分组,每个班分成4组,每组9~10人。每组同学要在课前预习教材的相关内容,根据教师提供的病例通过查阅白内障的相关文献和资料自主学习,并要求每位同学制作一章PPT。
1.2.3 在问题讨论之前,教师先将病例简述,然后将问题以PPT的形式投放给学生,并说明讨论时间和要求,学生开始根据所查阅的资料进行讨论,40 min后,每组推选1~2名同学阐述该小组对相应问题的讨论意见,另外三组同学可以对该小组成员进行提问,该小组同学要进行回答。讨论时,教师在各组间进行巡回指导,在学生讨论出现偏差的时候,教师应把握好讨论重点,必要时对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提醒。
1.2.4 在讨论结束后教师针对各组学生的表现进行整理并分析,对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不足,结合病例,进行重点的讲解以及难点的剖析,并对本次课内容进行全面总结,使学生的思路更加清晰。
1.3 统计学方法
课程结束后学生通过无记名方式填写问卷调查。在期末,统计在相同难度和分值的试卷中两章内容取得的成绩,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PDG教学法的满意程度
PDG教学课程结束后,学生填写调查问卷并进行统计,在各项调查中,学生的满意度均较高(表1)。
表1 PDG教学法的满意程度[n(%)](n=38)
2.2 两章内容期末考试成绩的比较
两章内容分值均为20分。传统教学方法中,学生平均成绩为(13.12±7.68)分;应用PDG教学法的平均成绩为(17.10±8.33)分;两种教学方法的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医学教育教学模式改革面临不断的更新,临床理论实践教学改革也在有步骤地实施着。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任务主要是通过教师对课程的组织和实施得以实现的,所以教师决定着培养人才的质量[5]。作为医学教师,不但肩负着传授知识的任务,而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培养学生作为一名医生的天职以及人文教育,对医学生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新时代的医学人才,面临飞速发展的医学进程,要求不仅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精湛的医学技术和创新能力,而且还要有高尚的医德。在改革教学方法的同时,更多地渗透医学的人文知识,使学生收益匪浅。
眼科学是一门发展迅速、实践性强的临床医学课程,新教学模式实施后理论授课课时更为紧张且内容繁多,在见习课中,重要体征也难以让每位学生观察清楚[6-7]。目前眼科学在众多的临床教学中并不是重点,很多学生认为自己在毕业后担任眼科医生的可能性不大,因此不愿用太多时间学习眼科学,但是眼科学中有很多疾病都与其他学科息息相关,所以我们将继续改革教学方法,将其应用在非眼科专业的学生中,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掌握眼科学内容。
PDG教学法是将理论教学的单向讲授改为互动教学,学习的内容着重于实践性具有现实意义[8]。本研究发现此教学方法的一些优点:①优化了教学过程,突出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学习积极性较高,兴趣浓厚;②PDG教学法将传统的讲授法转变成互动式教学,使教学变成“授人以渔”的过程;③课前学生对病例的分析可以使学生掌握一种分析病例的方法,课堂上学生通过代表发言及回答其他组学生的提问,主动思考,增强了理解问题的能力和反应能力。同时教师与学生交流的机会增加,对每位学生的个性和能力有了更深的了解,使教学更加有针对性。经过对实验结果和数据的分析发现,PDG教学法在许多方面都得到了学生的认可,从而增强了教学效果,同时使学生对重点内容的掌握有了显著性提高,通过学生的平时表现以及考试成绩可见,PDG教学法对眼科学的教学改革发挥了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教师探讨。
[参考文献]
[1] 李凤琪.眼科临床教学的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10,26(6):1120.
[2] Michaelsen LK,Michael S,Dean XP.Team based learning:small croup learnings next big step[M].New York:John Wiley & Sons Inc,2008:1-99.
[3] Zgheib NK,Simaan JA,Sabra R.Using team-based learning to teach pharmacology to second year medical students improves student performance[J].Med Teach,2010,32(2):130-135.
[4] 许虹.PDG教学法在中西医症状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05,38(4):292-294.
[5] Abraham RR,Vinod P,Kamath MG,et al.Learning approaches of undergraduate medical students to physiology in a non-PBL-and partially PBL-oriented curriculum[J].Adv Physiol Educ,2008,32(1):35-37.
[6] 马文豪.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眼科学教学质量[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1999,21(4):708.
[7] 陈嘉莹,郑小薇,徐威,等.利用多媒体辅助手段改进影响眼科学见习质量的因素[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4,18(3):16.
篇4
关键词:组织生态学;外部机会;职业迁移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1-0010-03
近年来,对职业迁移(包括工作、薪酬、职业等)问题的研究受到了社会学和经济学的重视,并且随着组织生态学尤其是组织经济生态学的迅速发展,逐渐引起了生态学的关注。对职业迁移问题研究的视角颇多,所得出的结论也存在诸多差异。一般而言,按职业迁移的形成因素及劳动力市场结果的决定因素可以归为三类:1.个人特征论;2.工作和组织特征论。3.个人与工作的匹配过程特征论。
一、个人特征论
Blau and Duncan 1967,Beeker(1975),SeweU&Hauser(1975),Granovener(1981),Antel(1986),Levine(1993)等人主要是从人的技能与人力资本的角度出发,认为职业迁移是由个人特征因素决定的。有关的个人特征如社会经济背景、教育、在职培训等决定了职业分布(The distribution of ioh)及工作报酬。个人的知识、技能水平、个性等状况决定了个人对不同工作的偏好程度,正是这种偏好决定着人的职业迁移行为。
个人特征理论认为,个人特征对职业迁移具有重要影响,看到了职业迁移中属于个人因素的一面,对微观职业迁移行为的研究具有重要作用。但它把个人特征看成产生职业迁移的决定因素,忽视了组织因素的作用,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因此,受到了工作与组织观点论者的批判。
二、工作与组织观点论
工作与组织观点论者(spencel974,Thurowl975,S&rensenl977)弥补了个人特征论者在职业迁移研究问题上的缺陷,他们认为,有关工作和组织的特征决定了工作报酬与职业迁移,在他们看来个人特征仅仅只是一个影响因素,而非决定性因素。与个人特征相比,职位特征对报酬的决定作用更大,个人总是试图搜寻更高报酬的工作并努力使自己与工作要求相匹配(Mo~ensenl986)。当在职工作者不满意现有工作或者期望到别的地方找到更好工作时,他们就会产生职业迁移行为(Halabyl998;klein,Spady&Weissl991)。企业组织规模大小,发展机遇以及企业内部岗位设置与职责要求等都是影响企业员工产生职业迁移的重要影响因素。不同企业的比较,包括工资待遇、福利、企业文化、对人才的重视程度、提供给员工的发展空间大小等方面,都会对职业迁移的产生影响。比较差异越大,职业迁移的可能性越大。
三、个人与工作的匹配过程特征论
工作与组织观点论者在研究职业迁移行为时虽然已经引入了“外部机会”这一因素,并且也对外部机会对工作时间长短的影响效果进行一些预测,但他们并没有对其进行检验,因此他们的结论有待进一步验证。此外,他们的研究也仅仅只是一个静态研究,缺乏动态分析,HeatherA.Haveman(1994)弥补了这一缺陷。
HeatherA.Haveman从组织角度动态地研究了组织变迁对职业迁移的影响。他认为,职业迁移的核心机制是劳动力市场结构变化过程中出现的职位空缺和职位消亡,而产生职位空缺和职位消亡的根本驱动力是组织的建立和消亡。因此,他在研究中论证了组织的建立、消亡和兼并对工作及职业变迁的影响,即组织建立创造就业岗位。而组织兼并和消亡毁掉或减少就业岗位。他的研究将有关职业迁移的研究带人了更微观的领域,以前的研究只注重组织变迁对组织本身及社会的影响,而他将组织变迁与职业变迁两者结合起来研究,并论证了两者的联系。
个人特征论与组织特征论在研究职业迁移行为时,两者都简化了人与工作的匹配过程,忽视了个人对工作的评价以及组织对个人的评价中存在的一些不确定因素,如信息搜寻、迁移风险、待鉴定的合约价值等。工作搜寻理论对不确定因素下的职业迁移及人与工作的匹配进行了研究,弥补了这一缺陷,并进一步研究了产生职业迁移的原因。
四、基于组织生态学视角的职业迁移理论
(一)组织生态学研究简述
生态学在组织理论研究中的应用被称为组织生态学,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从社会学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组织理论,运用生态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概念、模型、理论和方法对组织结构及其所受环境影响进行研究。
组织生态学认为,组织生态系统是由组织共同体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系统,跨越传统的产业边界。这里的“组织”包括营利性的企业组织和非营利性的其他各类组织。由于组织生态研究领域学者的专业学术背景不同,所研究的问题各异,因此,提出的概念、采用的模型、分析的方法也有差别。
国内在应用组织生态的概念时存在不一致性。如在一些文献中,分别用“组织生态”、“人口生态”、“种群生态”、“企业生态”、“商业生态”等不同的术语来分析大致相同的研究对象,产生了一定的概念混淆,更多则称为企业生态学。
公认的组织生态学开山之作是Hannah和Freeman在1977年发表的论文《组织种群生态学》。他们认为,在一个特定边界内的,具有共同形式的所有组织构成种群。那些同处于一个种群中的组织对环境的依赖程度的不同影响着这些组织的活动方式及其结构。1988年,Carroll主编的《组织的生态模型》(“Ecological Model 0fOrganizations”)出版,对组织生态学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起十年间的成果作了归纳,收录了十个经验研究和两个理论研究的成果。1989年,Hannan和Freeman合著的《组织生态学》(Organizational Ecology)对早期组织生态学的理论、方法和经验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总结。1990年,Singh编辑的《组织演化:新方向》(OrganizationalEvolution:New Directions)提出了由生态向演化转变的思想。1992年,Hannan和Carroll出版的《组织种群动力学:密度、合法化与竞争》则对组织种群动力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进行了实证与模拟分析。认为环境所能够提供的资源量有限,种群内的组织必然会以不同的方式展开资源竞争,并且因所占有的资源量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创建率、变化率和消亡率、综合表现出不同的密度依赖性。1994年,Baum和Singh编辑的《组织的演化动力学》侧重讨论了组织演化的层级本质,比较详尽地说明了演化的思想,并且开始尝试着去整合对不同层次演化问题的分析,并据此把收录的文献分成了四个层次递进的部
分,即组织内演化、组织演化、种群演化和群落演化。1995年,Carroll和Hannah出版了《产业中的组织:战略、结构与选择》一书,对多种产业的演化问题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实证研究。1999年,Aldrich的《组织演化》,从组织演化的角度对组织生态问题作了进一步的分析。2000年,Carroll和Hannah再度合作,出版了《公司与产业的种群统计学》一书,借鉴统计学的方法深化了组织生态学的研究。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化,借鉴现代生态学的理论成果,西方组织生态学将研究的对象拓展到包括组织内单元、组织、组织种群、组织群落和组织生态系统,这样一个递进的层次系列。并运用生态位的概念具体描述了一个种群和其他所有种群不存在竞争的特定资源空间。用“生态位重叠”和“生态位宽度”描述了种群间的竞争。2002年,Baum在出版的《组织指南》一书中,则按照组织内、组织和组织间三个层次对组织生态学研究的成果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和分析,并提出了各个专题未来研究的方向。
(二)生态学在职业迁移研究中的运用
Takako Fujiwara-Grcve(2000)对外部机会进一步作了深入研究,他认为,组织生态是影响工作者外部机会期望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并运用了匹配理论和评价理论对员工外部机会期望是如何受组织特征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他认为,不同企业生存发展的环境构成一个相互影响制约的生态系统。组织内的各个因素。如组织规模大小、就业结构、就业人数、员工知识技能水平构成等都受到了组织生态的影响。组织生态构成丰富,包括行业分布、行业互补性与替代性强弱、企业组织数量与规模等,Takako Fujiwara-Greve(2000)在其研究中,根据这些因素的重要性与显著性做了取舍。在《Organization E-colojy and Job Mobility》一文中,他将组织规模分布的特征归结为两个方面:组织的多样化,即只考虑组织数目的多少。而不考虑组织的规模大小;组织的不均衡性,即只考虑规模大小,而不考虑组织数目的多与少。同时他从职业迁移的产业部门迁移和地域迁移两个视角来研究,在此基础上作出四个假设:
假设1:一个产业内组织差异化越大,产业内的职业迁移越多,产业间的职业迁移越少;假设2:一个产业内组织不均衡性越大,产业内的职业迁移越多,产业间的职业迁移越少;假设3:一个地区内组织差异化越大,产业内的职业迁移越多,产业间的职业迁移越少;假设4:一个地区内组织不均衡性越大,产业内的职业迁移越多,产业间的职业迁移越少。
Takako Fujiwara-Greve从NLHS(Norwegian Life HistoryStudy 1991)获得了研究职业迁移所需要的相关数据,对提出的几个假设一一进行了实证研究并予以检验,结果证明了假设盼合理性和正确性。通过研究作者还发现,不均衡性比多样化在影响职业迁移方面作用更大;组织生态对产业内的职业迁移具有重要影响,但与个人教育水平相比,对产业间的职业迁移较小。通过研究还预测到同一部门内组织多样化越大、组织不均衡性越大,部门内的职业迁移越多,而部门间的职业迁移越少,并从产业角度和部门角度搜集了相关数据验证了这种预测的正确性。
Takako Fujiwara-Greve对职业迁移的研究注重了外部性机会结构对职业迁移的影响,将组织生态看成这种外部性机会结构组成的一个决定性部分,对现代职业迁移的组织生态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和借鉴意义。
篇5
(一)课程设置和学分比例有欠合理
独立学院建校时间短,人员大部分来源于母体学校,有些到目前都没有达到教育部“独”的规定,而且设置的专业大多是根据某一行业、某一岗位群的人才需求,以及对通识教育概念理解的偏差,广立学院通识教育在课程设置等方面与母体学校存在同质化倾向,由于近年招生人数猛增,疲于增加课程数量(新增课程或者多开重复班)满足学生的选课需求,为达到一定数量来满足学生的选课需要,课程开设较为随意,盲于追求数量化,部分学院已经尝试开通网上课程满足学生。目前有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等4所独立学院开设网上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如尔雅通识教育)。广立学院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总学分一般为50学分左右(按总学分160计算,通识课程所占比例为31.3%)。其中,通识必修课程基本按照教育部的相关指示文件设置,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职业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体育、安全教育、军事训练等,课程学分大都达到40学分左右(占总学分的25%)。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即公共选修课程,一般仅占通识10分左右(占总学分的8.3%),与其他公办院校(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占总学分15%左右)相比,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学分比例明显过小,不能体现“培养全人”的教育理念。
(二)课程内容和效果未如人意
广立学院鉴于师资等方面的原因,对于通识教育课程显然并没有花太多精力去研究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课程体系,加上学生人数的激增,同时相当部分的通识教育课程在教学内容侧重三点:一是按照专业课程的标准选取教材或教学内容,严格按照专业知识体系上课,将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化;二是将通识教育课程庸俗化,表现为把专业课程中最简单的、学生最有兴趣的内容挑选出来糅合在一起,使课程内容变得支离破碎。三是不能根据广立学院学生的特点授课,存在教学耗时过大、教学方法和上课形式不灵活、学生不感兴趣等。因此通识教育出现:必修课程课时量太大,学生上课选修课程中但仍旧出现“想上的课程选不上,选上了的课程不想上”,导致学生把通识教育课程当做“鸡肋———食之无味,弃则不能”,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甚至出现学生课堂出勤率低的现象。同时,师生对待通识教育课程也出现偏差。据调查,学生对通识课程的学习从学习目的、学习方式到学习内容的选择都充满了强烈的功利色彩。学生选择通识课程的重要标准是“课程是否有用”,仅次于自己的兴趣。教师在通识教育课程中习惯以蜻蜓点水般的方式简述某学科内容。比如艺术类通识课程多以听、看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艺术作品赏析或者评论,可试想学生根本不了解有哪些艺术风格或者流派,更无从了解流派对应的特征,所谓艺术评价和赏析,只能是流于形式,学生对通识教育课程留下要么枯燥无味,要么云山雾罩,引起学生的共鸣、陶冶学生性情、提高人文素养更无从谈起,教学效果无法尽如人意。
(三)课程组织和管理不够规范
除思想政治理论课成立思政部(或社科部)专门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以及相关课程活动的开展以外,目前广立学院的通识教育均没有设立专门的通识教育课程管理机构,基本是由学校的教务处(或者教务部)之类的行政部门对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设计、排选课、课程设置审查、成绩管理等进行管理,而教务处(或者教务部)由于本身承担着学校繁重的日常教学管理工作,甚至负责常规的科研管理任务,很难分出多余的精力对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进行严格的审核和论证,使得独立学院通识教育管理表现出以下特点:一是课程审核不严,缺乏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论证,教学信息反馈机制不健全(教学信息员是按专业进行设置,而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是全院性选修课程,没有信息员),未能及时收集学生对通识教育课堂的评价意见;二是课程时间安排“被边缘化”,常常是在专业课程安排完之后才开始进行“穿针插缝”安排,时间常常是在学生上课效率较低的下午或者晚上,甚至是周末。三是课程组织由多个部门一起完成,比如广立学院通识必修课程中思想政治课由社科部负责;大学语文由中文系负责;大学英语由外语系负责;计算机课程由理学系负责;体育课由体育系负责、大学生心理健康等由学工处负责,通识选修课程由教务处负责。这种组织形式有利于发挥各系、部的专业优势,保证通识教育必修课程的开设质量,但是通识选修课程只有教务处负责,缺乏与其他系、部的有机联系,不便于交流沟通和资源共享。
二、转型发展中广立学院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策略
广立学院通识教育如果仍然盲目跟母体学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显然无法凸显自己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特色,从而导致学生在就业市场中因为缺乏核心竞争力,往往被迫置于母体学校学生的背后等候用人单位的挑选。因此广立学院应从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出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具有广立学院特色的通识教育教育课程体系,显然更有助于转型发展背景下学生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一)深层认识本质,明析通识教育目标
李曼丽在《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中从通识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三个角度来界定“通识教育”内涵的表述获得国内众多学者的认可“就其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应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就其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就其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可见,通识教育本质在于完善知识结构、陶冶个人情操、培养合格公民,进而培养学生成为具有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全人”。基于对通识教育本质的正确认识,广立学院应摒弃“通识教育只是专业教育的附庸”和“按人设课”的陈旧观念,转而应该以“全人”教育理念为指导思想,进而确立通识教育课程目标:通识教育课程目标不在于如何培养学生成为某一学科领域的专家,而是学生学习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艺术类课程、人文类课程以后,在他成为某一学科领域专家或者某一行业优秀人才的同时,也成为一名具有一定明辨是非、人文关怀、审美能力的完整的、合格公民。因此,广立学院应加大对通识教育概念理解的普及力度,让师生充分认识通识教育的本质,从而有利于:学校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全局上构建多层次、合理化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授课教师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以及教学方式能够积极进行调整,学生在修读通识教育课程中能够认真对待,并积极参与课程活动。
(二)确立设置原则,构建合理课程体系
为改变广立学院通识教育的现状,设置具有特色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首当其冲。首先从“可开设”与“应开设”进行双方面的考虑,从课程框架上完善“应”开设课程体系,各系在“应开设”课程总体框架指导下,从“可开设”课程入手,逐步创造条件,并配套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向“应开设”课程靠拢。其次,以知识的普及性、趣味性和实用性为原则,改革通识教育教学内容,将原系统课程改为核心专题,合理缩减学时。对于通识教育必修课程,以教育部相关文件为指导精神,把握“不变”与“可变”的尺度,对教学方式进行调整和改革。其次从学情需要设置通识教育课程,广立学院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够扎实,学习自主性不够强,容易造成对前途的困惑和自我否定等心理负担,在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其接受的考验会更加严格,因此在通识教育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设置能够培养他们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自我调整能力的课程,在课程中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就业能力、道德素质、个体素质得到多方面提高显得尤为必要。相比通识教育必修课程中设置大学外语、计算机、思想政治、大学体育等课程的统一,在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中,除了设置传统的以拓展人文视野、培养审美情趣的“人文艺术模块”以外,应开设“心理健康模块”、“协调沟通模块”、“生涯规划模块”“自然科学模块”等有助于学生打破“就业困境”获得提升。同时积极开展通识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通识教育氛围,扩大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学分比例,允许学生跨系跨专业修读专业课程转换为通识教育学分等,给予学生更大的选择空间,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需要和兴趣选择课程修读。
(三)完善课程内容,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广立学院理应从培养“全人”的教育理念出发,鼓励教师打破知识体系的限制,将大学分课程以“专题教育”或“问题中心”方式设置小学分系列课程,使更多的课程可以实现一个学期内循环开设,既缓解通识教育课程过少而引起的“无课可选”的现象,也满足了学生最大限度实现多学科知识综合的需要。一是鼓励年轻教师积极改革教学方法,将传统的课堂讲授与启发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相结合,同时重视加强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将课堂教学与课外生活实践结合。二是利用企业办学的优势,采取“请进来”方式,由学院邀请著学者、行业专家到学院开设就业、创业讲座,创造条件开设网上课程(尔雅通识教育、网易公开课)等,增加学生与名师、名人接触的机会,开拓学生的视野,然后由管理部门统计学生听讲座的情况而认定学生的通识课程修读情况。三是以“契约化管理”形式寻求具有高职称的外聘教师(包括退休教师)或者具有丰富从业经验的行业人员开设特色系列课程,并适当安排本院年轻教师以助教方式参与教学、听课、管理等,以此培育具有学院特色的经典课程,帮助年轻教师逐步成长。
(四)重视制度建设,规范教学管理职能
- 上一篇: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的意义
- 下一篇:经济责任审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