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方案范文

时间:2023-07-13 17:30: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筑设计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建筑设计方案

篇1

关键词:建筑设计;方案优化;策略;方法

在建筑设计的工作中,通常需要进行建筑设计方案的优化,建筑设计方案优化的工作开展是在建筑设计的招标工作完成之后,中标的设计单位需要与建筑的建设单位进行接洽,对于建筑物种的一些细节进行必要的探讨,对于建筑设计中的不合理的地方进行优化,这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本文就针对建筑设计方案的优化工作中的相关问题予以分析探讨。

一、开展建筑设计方案优化工作的意义

在建筑设计方案的招标的过程中,中标的设计方案会在一定程度上优于其他方案,但并不是说中标的方案是完美的,因为在建筑方案的设计过程中不允许设计单位与建设单位之间有过多的交流,这就使得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方案的设计过程中,不能完全的与建设单位进行设计思想的交流,在这样的情况下设计出来的方案是很难完全符合建设单位的设计要求的,另一方面,为了加快招标的进度,通常在招标的过程中都要求设计单位进行概念设计方案,对于建筑中的具体的细节在设计方案中并没有反映,确定中标方案之后再进行设计方案优化是非常有必要的。

现代的建筑项目在建设的过程中,要考虑的影响因素非常的多,法规、景观、环保、交通等各种内外部的制约条件都需要全面的考虑,在招标的初期,没有设计方案的初期模型或效果图,建设单位很难就此提出详细的要求,对于建筑风格、功能需求等的描述往往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在确定中标方案之后,还需要对建筑设计中的各项技术要求进行进一步的细化,确定出详细的建筑设计方案。

在建筑设计方案的招标过程中,参与竞标的设计方案是各种各样的,招标的过程同样是一个集思广益的过程,在招标的过程中,能够发现各种设计方案中的亮点,以及有使用价值的设计思路,在招标工作结束之后,中标的单位,能够通过与其他设计单位进行比较,找出自身的设计方案中的不足,对自己的中标方案进行改进与优化,由此可见,进行建筑设计方案的优化是有重大的意义的。在一些大型的复杂的建设项目中,设计方案的优化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建筑设计方案的招标工作结束之后,建设单位不能忙于开始建设工作,要对设计方案进行深入充分的优化,对于设计中的各项工作予以明确,这样才能为后续的工作打好基础,有利于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建筑设计方案优化的原则及方法

建筑设计方案的优化是建筑设计工作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开展建筑设计方案的优化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有的建设单位在开展建筑设计方案的优化的过程中,采取了错误的方法,导致对招标方案的改动不仅没有起到设计方案优化的作用,反而使原有的设计方案遭到了丑化,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方案的优化的过程中,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采用正确的优化方式来开展优化工作。

1、自顶向下的开展优化工作

中标的设计方案大多采用的是概念设计,在设计方案的优化阶段要开展具体的、深入的方案设计,这时要首先进行宏观上的优化设计,对于本阶段需要完成的重要事项予以重点的关注,对于具体的局部的细节可以在工程的设计阶段进行详细的设计,在后续的设计工作中有可能会对一些早早确定的设计细节进行废弃,以达到优化的目的。

2、坚持中标设计方案中的核心内容,杜绝颠覆性的方案修改

大型的项目建设中的中标方案是受到建设单位的高层的领导的认可的,并且在法律中是具有明确的规定的,在建筑设计方案的优化工作中,不能对设计方案进行颠覆性的修改,只能充分的挖掘原有方案中的亮点。

3、方案优化的过程中应该选用专业的设计人员

在建筑设计方案的优化工作中,很容易出现对中标方案的丑化现象,造成这样现象的因素有很多,但是其中的主要的影响因素是非专业因素的影响,很多建设单位的领导强行的将自己的主观意识应用于建筑设计的方案优化中,对建筑设计师的设计空间有了一定的抑制作用,建筑设计方案的优化工作要能够保证优化之后的方案具有合理性与科学性,这是一项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的工作,建筑师在方案的优化工作中要能够运用专业的技术手段与方法,在优化工作中起到主导的作用,建设单位要给予建筑设计师充分的优化权力,促进优化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建筑设计方案优化工作中应该注意的要素

1、建筑设计方案优化工作中的成本要素

在建筑的设计中对成本指标必须严加控制,在建筑方案的设计阶段,设计单位关注的是建筑成本的估算,但在建筑设计方案的优化阶段,需要结合中标方案中的各项设计内容,对成本要素进行分析,并开展基于成本的各项技术指标的协调工作。

2、建筑设计方案优化工作中的功能要素

在方案的优化阶段,建筑设计方案的初步形态已经显现,这时需要对中标方案中的功能要素进行分析,并对相应的功能要素进行验证,在对功能的梳理、分析的过程中,往往会激发出新的创意及想法,使得建筑设计方案中的功能要素更加的完善。

3、建筑设计方案优化工作中的文化要素

建筑设计中的文化要素通常难以用具体的语言来进行描述,但是其涉及的范围十分的广泛,涉及到建筑单位的组织文化、风格定位、地域风情、民族、文脉、历史等各方面的内容,建筑设计中的难点之一就是对建筑物的文化要素进行正确的把握、合理的表达,要想在招标工作中,设计方案得到认可,对文化要素进行独特的诠释是非常重要的,在设计方案的优化阶段,同样需要对建筑设计中的文化要素进行反复的推敲、论证,对建筑物进行准确的文化定位。

结束语

为了保证建筑工程设计的质量,很多大型的建筑项目在进行设计方案的选择的过程中,都会以招标的形式来进行,而建筑设计方案的优化逐渐成为建筑项目的设计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程序,对建筑设计方案进行科学合理的优化,能够有效的提升建筑项目中的设计方案的质量,这就需要建设单位重视建筑设计方案的优化工作,在优化工作中遵循优化原则,选择正确的方法进行设计方案的优化。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高层建筑;设计;要点分析

城市空间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所需要的重要因素,它为居民提供各种活动的可能。高层建筑是否与所处的城市空间融洽,其评价标准相当一部分取决于公众的感受,简单地说,就是人处在所创造空间中的感受;所以一位建筑设计者在进行高层建筑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所创造出来的空间给予使用者的感受。这些是从理论上要求一位建筑设计师要考虑的因素,也是作为一名建筑师应该承担的责任,而且还可以据此评价一位建筑师的设计能力和水平及其职业道德。事实上,在进行一项高层建筑设计时,开发商受利益的驱使往往不会考虑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此时,规划部门所出台的各种条文政策及规范将扮演着重要角色,它强制性的要求必须顾及城市环境,营造舒适的城市空间。可以看出,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的协调以及城市空间的营造是通过两方面的共同作用来完成的,即建筑设计和规划。

1、高层建筑设计

1.1 充分发挥广场的作用

高层建筑由于其体量的巨大,往往给街道空间一种突然的压迫感,使人感觉好像从一个大空间突然进入一个小空间,这是由于高层建筑的体量所造成的对比。因此凡是处在街道两旁体量巨大的高层建筑在设计时应该对其进行后退处理,并在其退出的用地上设计一个广场空间,这个广场空间将起到空间的缓冲作用;而且由于高层建筑的建筑面积远远超出其用地面积,容纳的人员较多,出入口人流密度相对较大,后退出的广场空间也起到缓解交通压力的作用;从另外一方面讲,广场空间往往在街道空间以及城市空间中起到非常重要作用,能够给公众留下较深的印象,也往往能成为城市的节点,这就是共享空间的好处。有的建筑大师甚至直接设计成下沉式的广场,如日本建筑大师叽崎新设计的日本筑波中心的下沉式广场,独特的广场空间造型,以人和环境为设计重点,不仅为公众提供了一个舒适的安静的休闲场所,而且使建筑塔楼的形象特征更加突出。这种下沉式的广场往往更容易给人留下印象,就空间形式而言它是一种非常富有情趣的空间。因此在进行高层建筑设计时广场和建筑应该作为一体来考虑。

而万科大厦的设计正门直接面向西关正街,并没有设置广场空间,对于万科大厦来说,必定会有大量人流出入,但却没有相应的广场空间来疏散人流,对于人流集散不是很方便。并且,来到万科大厦的人流量以及车流量增多,则回应起交通压力大。

1.2 高层建筑主体设计

万科大厦是一个高层建筑综合体,容商场、办公、酒店、住宅为一体,地下设有两层的地下车库,-3F 为设备层。建筑功能分区明确,交通核设置分区合理,能够有效的疏散人流,并且不会造成人流交叉,分区明确流线合理,是个不错的高层建筑设计。

对于一个城市而言,高层建筑往往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象征性,可以反映一个城市经济水平和发展程度,选择合理的造型就显的尤为重要。高层建筑由于其结构形式的限制以及使用功能的要求,在造型上往往追随于建筑的结构形式,而不能有太多的变化,有的高层建筑甚至直接将结构形式外露不加修饰。高层建筑的主体部分是它的塔楼,塔楼的表现形式对高层建筑的造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现令国外和国内的许多高层建筑都有着独特的外形和明显的识别性,对一个城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可以说是高层建筑存在的一个原因。随着近年来资源短缺问题的出现,全球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而高层建筑就环保节能方面来说是很浪费的,随之就出现了“生态型”建筑的概念,如生态建筑师诺曼·福斯特设计的法兰克福商业银行总部大厦在强调象征意义和功能的同时,就引入生态的概念,是世界上第一座“生态型”超高层建筑。其建筑平面呈三角形,宛如三叶花瓣夹着一支花茎:花瓣部分是办公空间,花茎部分为中空大厅。中空大厅起自然通风作用,同时还为建筑内部创造了丰富的景观。而气候设计大师杨经文设计的马来西亚吉隆坡梅纳拉大厦则体现了利用空中开放空间连通建筑内外,贯彻“生物气候大楼”思想,引入了大量的植物,立面上螺旋上升的垂直绿化和底部斜坡的绿化都有助于调节气候,尽可能地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较好地完成了室内外空间的过渡与衔接。同时对形成良好的城市空间环境也是一种深化。可以看出目前高层建筑设计的一个新要求就是要实现“生态节能型”。高层建筑主体的下部分裙房虽然对整个城市影响较小,但它对于街道的尺度和人情化空间的创造等方面却有着重要的影响。建筑的裙楼立面设计一般不同于上部立面,需要进行细致的设计,从而使下部空间丰富多彩而不至于感到苍白;并要体现人的尺度,因为裙房部分跟公众视觉接触较密切,对街道空间感影响也较大。而高层建筑的最上部分屋顶对整个建筑形象起到强化个性的作用,虽然它较少影响到生态环境,但对塑造建筑的标志性、丰富城市天际线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应根据建筑的基座、楼身等因素加以塑造。

1.3 巧妙运用一些处理手法

高层建筑的塔楼部分虽然变化的余地不大,但是底层部分却可以进行一些巧妙的处理来丰富空间形式。一般可以采用底层架空和入口缩进的手法。底层架空的处理手法是现代建筑的特征之一,它可以在高密度的环境中争取到宝贵的用地,把城市的道路、广场和建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通透的、公共的开放空间,给市民以小憩之地;同时还可以改善人流、视觉拥挤的状况,连通几个主要的公共场所,以增加城市空间的层次。高层建筑临近城市道路布置时,入口空间凹入建筑下部可以避免主体的被迫后退(用地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取基地面积的有效使用,缓解入口处各种矛盾冲突;并有可能在建筑的形体设计、空间组织等方面形成新颖的构思,这种入口后退架开的处理不仅空间层次丰富而且给人的印象也深刻。

2、规划设计

2.1 避免高层建筑密集

高层建筑的密集虽然对于城市办公等条件方便有利,却给城市空间带来很多压力,造成城市空间和城市交通的拥挤,甚至是一些史料不及的污染和危害,比如一些高层建筑玻璃幕墙的大面积使用造成以前未出现过的光污染;还有就是形成高压风带和风口,这些会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因此在规划设计中要对区域内的高层建筑密度进行限制,避免高层建筑的集中分布。

2.2高层建筑与街道的关系

高层建筑一般分布在城市中商业发达的地段,这些地段的街道本身交通荷载就较大,高层建筑将大大增加这些街道的交通压力,分布在这些街道两侧的高层建筑要尽量控制其层数和高度,同时在规划设计时要对这些街道进行扩展,加大其通行能力。

2.3 控制高层建筑的数量

超高层建筑往往以其象征性和代表性而存在,实际上这类建筑既不经济又不合理,一些已建成的超高层建筑投入使用后,收益并不乐观,可以说仅仅是体现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知名度。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层建筑已经走过百年历史,从其出现之日起就已成为城市的焦点,其形式和风格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我国的高层建筑虽然相对发达国家起步较晚,但是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像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的高层建筑可以说代表了中国高层建筑的发展史,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的融合也正不断地完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大昆.住宅的优化设计[J].住宅科技,2001(2)

[2]曹伟.生态建筑,生态建材,发展战略[J].新建筑,2005(5)

[3]徐宜和,丁勇春.高层建筑结构抗震分析和设计的探讨[J].江苏建筑,2004(3)

[4]刘建荣.高层建筑设计与技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篇3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方案;综合评价

引言

就目前而言,绿色建筑正处于发展的初期,所以在绿色建筑的设计方案的评价上还存在一些不足。绿色建筑的出发点在于采用相关的科学技术使得建筑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所以人们自从提出绿色建筑这个概念后,就在思考怎样让建筑建造能够最大可能的实现地域文化的发展和社区文化的构建。从而将一种健康向上的生活状态引入整体的策略框架体系之中。虽然绿色建筑有其独特的优点,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上却不尽人意,尤其是在绿色建筑设计方案评价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本文结合笔者自身的工作情况,分析了绿色建筑设计方的案综合问题,给出了一些理论方法,以期提高建筑功能、效率与舒适性的水平,创造高效、低耗、低污染、绿色平衡的建筑环境,推动绿色建筑和循环经济的发展。

1绿色建筑设计原则及方案综合评价及发展现状

1.1设计原则

绿色建筑是在全寿命周期内兼顾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建筑,单项技术的过度采用很可能造成新的浪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从建筑全寿命周期的各个阶段综合评估建筑规模、建筑技术与建筑投资之间的互相影响,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主要目标,综合考虑安全、耐久、经济、美观等因素来比较、确定最终所采用的最优技术、材料和设备。(1)对建筑全寿命周期进行考量,包括项目前期准备阶段、建造阶段、使用阶段和废弃处置阶段。(2)充分考虑项目建设地的气象、水纹、地质、交通以及周边的人文、自然环境。(3)不搞技术堆砌,以实用、安全、可靠为基本要求,更多的从布局、设计角度实现绿色节能要求。(4)协同考虑声、光、温、湿、气、水、电、绿化等多个方面,形成统一的有机整体。

1.2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及设计方案综合评价

虽然我国绿色建筑理念起步比较晚,但在近十年发展较为迅速,也呈现出一种良好的发展趋势。从绿色建筑设计方案综合评价上来讲,我国也出台了一系列的国家标准作为设计参考。最为突出的是2006年出台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它是我国第一部关于绿色建筑的国家标准,相比我国目前的一些评价标准而言,这套国家标准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是较为全面的。它不仅总结了我国在绿色建筑方面的不足和相关研究成果,还根据不同的地理特征、地域环境,鼓励理念创新和技术创新。虽然它在这些方面表达较为全面,但在评价手段上缺乏综合效益衡量性的不足。

2目前绿色建筑设计方案综合评价存在的问题

关于绿色建筑设计的理念,从提出到逐渐的发展并完善已经历了较长的一段时间,在这近一百年的时间里,国内外的技术人员一直在致力于绿色建筑的研究,可以说绿色建筑的设计评价上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对完善的系统,但是在绿色建筑设计方案评价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1)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不够完善现在世界上比较流行的评价方法基本上都是基于平淡方法而进行的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就是采用先进的技术就会获得相应的分数,不论设计的效果如何。所以采用这种的评价方式就会导致谁采用的设备多、投入的资金多谁的分数就高的现象。所以,对于设计人员来说,应该更加注重用技术来支持建筑的适用性和实用性。对相应的评价人员来说,对绿色建筑设计方案的评价应该采用更科学合理的方法,从多方面、多角度来进行评价,主要针对建筑的经济性、实用性、耐久性、舒适性进行评价。(2)设计评价系统缺乏一定的客观性现在世界上针对绿色建筑设计评价体系中,较多采用的是模糊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Delphi法等。这些方法虽然占据着一定的优势,但是却带有较强的主观性。在针对客观事物的评价上面缺乏相应的客观性,根据个人自身的喜好进行评价,加深了评价结果的客观性,也降低了评价结果的可靠性。(3)评价结果在具体的设计中难以实行虽然建筑设计方案评价体系是对整个设计方案进行评价,但是评价的结果却很难真正的运用到具体的建筑设计方案当中。目前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都是认证导向型而不是设计导向型。现有的一些技术方面的要求和指标要求都与设计师的具体设计没有直接关系,他们的内容、结构、运行方式、表达结果等并非根植于建筑师的设计决策模式,因此不能适应其决策需求。

3绿色建筑设计方案综合评价的理论方法

绿色建筑设计方案综合评价的目的就是通过使用相关的科学技术,按照相关的建筑设计评价准则,用相对系统化的评价和数理化的评价模型来对相应的设计方案和项目主体进行综合评价。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实现对建筑设计效果的优化、设计理念的别出心裁以及建筑设计的资源集约化和环境保护理念。在针对绿色建筑设计的综合评价方面,这些内容都是评价的重要指标,因此在绿色建筑的设计中应充分的考虑设计当地的生态情况、地理结构和人文生态等多个方面的问题。将建筑设计和这些外在的环境因素紧紧的结合起来,以实现与自然融合和资源节约。因此要想在多个方面实现资源的节约、环境的保护以及建筑本身的使用寿命达到相对优化的情况,就必须要实施一种全新的针对绿色建筑设计的评价系统,通过这种综合系统对相应的建筑进行客观的评价,从而实现效益最大化。(效益最大化包括了资源、环境、建筑本身的优化)。那么一个全面科学的评价方式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建筑的经济成本是否达到最优绿色建筑理念提倡的就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那么一个建筑的经济成本与传统的建筑不相上下,是无法实现绿色建筑的要求,更无从谈起资源的节约。使用者之所以选择绿色建筑,就是追求绿色健康、集约的生活方式,如果建筑成本太高是无法得到消费者的支持和青睐。(2)资源效益是否符合绿色建筑的理念在针对绿色建筑的资源效益进行评价时,设计方案无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在满足多方面的需求,在评价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3)绿色建筑的设计是否与环境发展相符绿色建筑从设计到具体的使用,都离不开环境因素的制约。可以说在整个绿色建筑的使用阶段,绿色建筑是否会对环境造成影响是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如果绿色建筑在整个实施和使用过程中,能够完全符合人们对环境的要求,则更能够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和欢迎。(4)社会对绿色建筑的影响在绿色建筑的具体施工阶段,当地的社会情况对绿色建筑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建筑是否能够很好的融入到当地的社会环境当,是建筑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对绿色建筑的评价来衡量建筑设计方案的人文效益,这属于社会层次方面的需求。

4绿色建筑设计方案综合评价研究建议

绿色建筑综合评价系统存在一些问题,要想尽可能实现评价系统的科学化、系统化、标准化,在具体的评价过程中就必须要注意以下个原则的应用。(1)系统科学性原则在绿色建筑的设计方案评价问题上,绿色建筑的设计是否符合资源利用的节约化、经济资源的最优化、环境保护及社会影响的多元化是评价系统科学的客观反映。(2)可操作性、可比性、可量化原则指标各项量度统一,达到范围内衡量的可比性、指标应该体现简易全面与协调一致性。(3)适用地域性原则我国的地理环境情况比较复杂,首先我国地域辽阔并且地势环境也存在很大的不同,其次我国的各地社会风俗和民族习俗存在不同的差异。那么在绿色建筑的设计的过程中,就必须充分的考虑这些问题,必须结合我国理环境情况进行设计。因此在对绿色建筑进行评价时因地制宜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5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环境的看法也在发生变化。从以前的发展经济为主忽视环境的重要性到现在人们非常关注环境这一问题,就可以看出现在建筑设计的主流也是资源的集约化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如何让绿色建筑的设计不仅考虑整个建筑本身的问题,还要考虑建筑相关的一些其他问题,例如成本、功能、建筑表现等多个方面,这就要求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更多元化、科学化、合理化。

参考文献

[1]王会恩.绿色建筑项目的技术经济分析[J].绿色科技,2015(09):209~210.

[2]杜文更.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建筑企业绿色化创新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03):45~56.

篇4

据介绍,当地政府为了进一步打造温县陈家沟太极拳国际知名品牌、增加太极拳文化的影响力而开展此次征集活动,希望这座地标性建筑气势磅礴、外形壮美,蕴涵温县独特的地域文化,突出太极拳文化的特色,具备国际化的审美创意。

这次征集于2011年9月26日结束,要求设计方案附图片及文字说明。经专家审阅后,评出创意奖5个,每个获奖方案奖励现金2000元。最终确定为建设方案的,奖励现金1万元。

首部《中国太极拳大百科》出版

世界上第一部大型太极拳工具书《中国太极拳大百科》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该书由著名学者、太极拳文化研究家余功保主编,是迄今资料最为详尽、覆盖面最广的全景式太极拳图典。

《中国太极拳大百科》分为综合知识、太极发展、重要活动、太极人物、流派套路、基础理论、名词术语、太极功技、著作文献和组织机构十大类别。全书约100万字,汇集了古今珍贵的太极拳图片3000多幅,对各太极拳流派的典型拳势均进行解析并配有该流派代表性人物的示范拳照,全部彩色印刷。亚洲武术联合会名誉主席徐才为该书题词:“身心和谐,文化瑰宝。”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王家新书写了《太极拳论》书法长卷。

《陈鑫太极拳法图解》首发赠书活动

河南省焦作市体育局、焦作市武术协会和太极拳研究会在焦作市举行了《陈鑫太极拳法图解》首发仪式和赠书活动,焦作市武术协会和当地的太极拳传习组织接受了首发赠书。

《陈鑫太极拳法图解》由陈东山、陈向武编著,以陈鑫原著拳法为基础,增加过渡图像,以图说理,以诀示要,并且采用教学光碟分段详细示范和解说,充分展现了陈鑫拳法的练习方法和技术特点。

形意拳祖师李老能纪念碑在河北深州落咸

“伟哉祖师,创拳艰辛;搏击江湖,拳法称神;行侠仗义,抗侮御敌;扬我国威,造就群贤;祖师遗泽,瑰宝生辉;万代景仰,昆仑巍巍……”这是日前在河北深州落成的形意拳祖师李老能纪念碑的部分碑文。

河北深州武术文化独树一帜,清朝末年李老能始创的形意拳在当时名声大噪,是我国四大名拳之一。2008年,深州形意拳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形意拳尊岳武穆为始祖,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清初山西姬际可。据说姬际可曾习艺于河南少林寺,学习心意把,又精通六合枪法,后又得到岳武穆拳谱,并以岳飞拳谱为理论把大枪术化为拳法,融合原来学的心意把创出此拳。姬际可门下,分成河南、山西、河北等不同派系,分化成不同的名字传承,包括心意六合拳、心意拳、形意拳等。现代盛行的形意拳,是由河北深州李老能从山西戴氏心意拳发展出来的,并加以定名。

篇5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方案;综合评价;指标设置;模型构建;方案优化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进程的推进,以及环保生活理念的普及,绿色理念成为了当前建筑设计中的重要因素。但是在实际的建筑设计研究中研究者发现,当前一部分绿色建筑设计方案存在缺陷,影响了建筑设计质量。为此建筑设计研究者以绿色建筑设计要求为切入点,制定评价标准,开展了设计方案综合评价工作。这一工作开展的目的在于利用设计方案的评价过程,优化已有的设计方案,确保绿色建筑工程设计与建设质量提升。

1设计方案主要要求分析

在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其设计方案除了应具备普通建筑设计基本要求外,对于建筑绿色环保特点指导下,绿色建筑环保化要求包括了以下三点。

1.1建筑设计中绿化作用的提升

将建筑绿化体系融入建筑整体设计中,是绿色建筑设计的重要特点。为了达到这一要求,其应具备以下特点。(1)保证绿化比例。绿色建筑设计方案中,对于绿化面积的比例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如屋顶绿化面积应达到30%,就是设计方案中必须达到硬性标准。(2)绿化的契合性。绿色建筑绿化设计除了需要达到设计要求外,还应实现与建筑设计的整体契合,是其融入建筑整体架构中,避免为达到绿化要求生硬绿化,影响建筑整体质量。

1.2对于建筑节能性要求的加强

节能性要求的加强也是方案较为显著的特点。这一特点在设计中主要体现在节能技术的应用中。在方案中,设计者应大量采用节能技术提高建筑的环保性能。如在采光设计中,设计者应结合建筑地区的气候特点合理采用节能采光技术,进而提高建筑整体的节能性。需要注意的是,节能要求应建立在建筑整体质量保障基础上,方案中应避免过分使用节能技术,影响工程整体质量。

1.3对建筑施工区环境的保护

建筑设计方案中,除了对建筑自身的环保要求外,设计者还应重视建筑施工区域周边整体环境的保护工作。特别是对于疗养、旅游等建筑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必须在地基、围墙、整体绿化、排水等结构的设计中,充分考虑建筑对施工区域整体环境的影响,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2方案评价工作主要内容与过程

在绿色建筑设计整体要求下,对于绿色建筑设计方案评价工作过程包括了以下三个主要环节。

2.1评价指标的设置与确定

在设计方案评价过程中,评价指标的设置与确定,是整体工作开展的基础。为此评价技术人员需要结合我国管理部门制定绿色建筑相关指导数据,结合建筑自身设计方案内容,合理的设置评价指标,同时确定其相关的技术数据。在这一过程中,其主要的评价指标可以分为环保指标与建筑技术指标两个主要组成部分。环保技术指标主要指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中涵盖的环保设计技术指标,其中较为重要的包括了环保技术型指标、能源节约型指标以及环境保护型指标三个主要指标。在设计方案中,这三项指标是否合格决定了绿色建筑设计方案中的绿色环保属性,同时也是绿色环保设计方案的基础。建筑技术指标,则是指建筑设计中需要达到的普通技术指标,其中较为重要的是建筑设计经济型指标与安全型指标两项内容。在指标设置与确定过程中,评价需要注意三方面问题。首先设计方案中首先要确保的是方案的安全性,这是建筑生产与使用安全化要求决定的。其次评价标准应兼具绿色环保与经济性兼顾的原则,避免因过度追求建筑的环保性造成建筑投入过大,造成经济浪费问题的出现。最后评价标准应建立在实用标准基础上,保证建筑绿色性与建筑功能有机融合,确保建筑实用。

2.2构建具有实效性的评价模型

在评价指标设置完成后,技术人员下一步还需要将评价指标进行归纳,再利用数据化与结构化处理,将其搭建成立体化的评价模型。搭建评价模型的目的在于将零散的评价数据指标具体化,是其更便于评价工作。在评价模型构建中,模型的优劣直接影响着评价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在模型构建中,其工作要点在于以下两方面。一方面评价模型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保证评价过程中评价工作人员可以利用模型提高设计方案的评价效率与质量。如模型中应具有较强的直接性特点,避免因计算公式或数据处理过多,影响评价工作的整体效率。另一方面,评价模型应具有一定的权重性。这里所指的权重性主要指模型中重点的评价内容与指标。在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模型中,其权重内容除了一般建筑设计中重点的安全指标外,还应包括方案中的绿色环保指标。

2.3设计方案评价过程

在评价模型构建完成后,评价工作者即可根据模型对设计方案进行评价。在设计方案评价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方面,技术人员在评价模型基础上,对设计方案的各项指标进行评价与分析,综合考量设计方案各项技术指标,完成对设计方案评价工作。另一方面,技术人员在评价完成后需要对设计方案提出完善意见,并形成书面内容,为设计方案的优化提供支持。

3结束语

绿色建筑设计方案综合评价的开展,是设计方案优化的重要过程。为此建筑设计与管理工作者,根据绿色建筑设计的主要要求,利用评价指标的设置与确定、评价模型的构建以及综合评价工作,完成对设计方案的优化过程。这一工作的开展,对于绿色建筑设计与工程质量的提升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唐中义,何浩.绿色建筑设计方案评价[J].价值工程,2014(11).

篇6

【关键词】价值工程 设计方案 评选

价值工程(简称VE)作为一门技术与经济相融合的学科,既是一种管理技术,又是一种思想方法。国内外相关实践已证明,在建设工程中推广价值工程能有效整合各种社会要素,使工程项目更好的满足建设主体的要求。

一、 价值工程的基本原理

(一) 价值工程的目标是提高产品或服务价值

价值工程是以产品或作业的功能分析为核心,目的是为了提高产品或作业价值的创造性活动。价值工程中的价值是指研究对象所具有的必要功能和取得该功能的寿命周期成本的比值。价值V、功能F及全寿命周期成本C之间关系为:

V= (1)

上式表明,在寿命周期成本不变的情况下,价值与功能成正比关系,即功能越大,价值越大,相反价值则变小。在功能一定的情况下,价值与成本成反比关系,即成本越高价值减小,成本越低价值增大。三者具体关系见图1所示。

C(总成本)

C1(生产成本)

成 M0

C2(使用成本)

O F0 功能

图1 寿命周期成本与功能关系图

(二)价值工程的核心是功能分析

功能是满足用户需求的一种属性,通过功能分析找出哪些是必要功能、哪些是不必要功能,什么是不足功能、什么是多余功能,从而优化产品或作业的功能结构,以实现更好的为使用者服务。

(三)价值工程是一项有组织的管理活动

价值工程突出强调有组织进行,特别是在设计方案确定过程中,汇集业主、公众、咨询等各个方面的人才,集成各方面的知识和经验,有计划有组织的优化设计方案,提高经济效益。

(四)价值工程的关键是创造

产品功能的提高依赖与技术的不断创新。价值工程强调持续创新,获得尽可能多的提高功能的技术,从而优化产品结构,节约原材料,增加产品的竞争力。

二、 价值工程在方案设计评选中的应用

台州黄岩区某单位拟建1幢员工宿舍楼,现有三个设计方案,各方案之间分五个方面的功能(结构体系、楼板类型、选用建材、建筑面积、窗户类型)和综合性造价进行对比分析。方案一的综合性造价为1517.16元/m2;方案二的综合性造价为1116.32元/m2;方案三的综合性造价为1033.48元/m2。

1、计算功能评价系数:

价值工程人员组织设计、施工、建设及咨询单位的相关人员采用10分制评定各功能因素得分,按照各功能重要性系数加权,求得方案加权总分,最后计算各方案功能指数F,具体见表2。

表2 各方案功能重要性系数、功能得分及功能评价系数

功能 重要性系数 方案功能得分

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三

结构方案 0.30 8 10 8

楼板类型 0.05 10 10 9

选用建材 0.25 10 9 7

建筑面积 0.30 9 7 8

门窗形式 0.10 9 8 7

方案加权平均总分 9 8.65 7.7

功能指数 0.355 0.341 0.304

方案总分=∑各功能重要性系数×方案得分

如:方案一加权平均总分=0.30×8+0.05×10+0.25×10+0.30×9+0.1×9=9

同理计算B、C方案的总分。

功能指数=

如方案一的功能指数为: =0.355

同理可以分别计算方案二和三的功能指数

2、 求成本指数C,根据C值来考察各设计方案的工程造价。成本指数=各方案造价/各方案造价之和(3666.96元)。

3、 计算价值指数V,根据公式V= 求得相应方案的V,并依据V值大小确定设计方案,具体见表3。

根据表3计算结果可知,方案二的价值指数最高,所以方案二为最佳方案。

三、 结语

将价值工程方法用在工程设计环节,可以有效整合功能与造价两要素,积极发挥一线设计人员的主动性,从而使设计方案达到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杨柏坤,许慧敏.价值工程在房地产设计阶段成本控制中的应用分析[J].森林工程,2008(2):76-79.

[2]刘亚臣.工程经济学[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篇7

>> 浅谈住宅小区的建筑规划设计方案 亚泉湾住宅小区建筑设计方案 探讨住宅小区建筑设计的方法 商品住宅建筑设计方案评价研究 住宅小区建筑设计问题及解决方案的探讨 生态住宅小区建筑设计实践与研究 现代住宅小区建筑设计 住宅小区建筑设计探讨 浅析住宅小区建筑设计 浅谈住宅小区建筑设计 探析住宅小区建筑设计 层次分析法在建筑设计方案经济性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对住宅小区的建筑设计的小议 刍议某住宅小区的建筑设计 探讨现代生态住宅小区的建筑设计 论住宅小区的规划与建筑设计 阐述住宅小区建筑设计的理念 浅析现代住宅小区的建筑设计 关于生态住宅小区建筑设计的探讨 住宅小区建筑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住宅小区建筑设计方案指标权重

三、专家、用户两级层次群决策方法的步骤

对于建筑设计方案的评价的精度,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评价,就是专家的评价和用户的评价,虽然这两个方面的评价都存在一定主观性,对自己所熟悉的事物,具有很大的随意性,评价结果的精度也就不高。在具体对住宅小区建筑设计方案评价过程中应该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多个层次进行评价,提出新的评价方法,使得多层次群决策方法更加科学、合理、实用。

1、群决策问题所涉及到的集合

群决策方案集X={x1,x2,…,xn},决策者集合Y= {Y1,Y2},其中专家决策者Y1={y11,y12,…,y1s},潜在用户决策者Y2={y21,y22,…,y2t},住宅小区建筑设计方案属性集也分为专家评价属性集U1={u11,u12,…u1m},用户评价属性集U2={u21,u22,…u2p}。

2、对专家专业水平差异的评价

篇8

住宅建筑设计方案评价体系的设置包括建筑功能效果和社会劳动消耗两部分。评价体系指标分为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一级指标属控制指标,对功能效果各方面的重要程度起控制作用;二级指标为表述指标,直接反映功能效果各方面的具体特征。

原体系一级指标中建筑功能控制,是指住宅满足居住者对于适用、安全、卫生等方面基本要求,考虑到现代社会对建筑环保和建筑节能等方面的重要性,应增设“节能环保”指标;为反映现代社会建筑科技和技术(包括厨卫设施、安全监控、数字通信等)对住宅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增设“建筑设施”指标;更改原单纯反映结构外形的“建筑艺术”指标为体现现代社会住宅建筑内外整体环境“建筑环境艺术效果”指标;取消“厨卫设置”单独指标,用“平面空间布局”指标和“建筑设施”指标代替。

综上所述一级评价指标调整为“平面空间布局、平面指标、建筑设施、物理性能、节能环保、建筑环境艺术效果”。

各级指标权重设置方法还采用原体系办法,即一级指标总和为“1”,二级指标总数为“100”。各级指标权重可按照价值工程中定性比较方法 “一对一强制评分方法”。即按其相对重要程度定性比较,重要的得1分不重要的得0分,各加1分修正后按其所占总分比例计算出功能评价系数(即权重)。下面用“强制评分方法”计算一级指标的权重:(总分21)

同理二级指标也应比照一级指标的内容及现代梯间式住宅特性并充分反映住宅功能需求做出相应调整,调整如下:

一级指标“平面空间布局”中,应增设“门厅及起居室布置”二级指标,用来反映居室重要活动场所的特征;保留原来“家具布置”指标“用以反映各个房间(包括厨房、卫生间、卧室)平面使用的适宜程度;增设直接影响工程造价且显著描述住宅空间的“层高”二级指标;增设“阳台或露台面积”用以反映住宅内外环境交流活动场所;更改“贮藏面积”指标为“贮藏布置”反映结构性贮藏设置。

一级指标“平面指标”中,保留“使用面积系数”和“平均每套建筑面积”指标;取消“良好朝向面宽”并入“采光”物理性能指标中;增设表述整栋住宅及室外配套(包括绿化)的土地平均利用率指标“平均每套占地”。

一级指标“物理性能”中,保留“采光”、“通风”、“保温(隔热)”、“隔音”指标;故取消结构“安全性”指标,保留“安全设施“指标,并入“建筑设施”指标中。

新增一级指标“建筑设施”中,设置“基本设施”指标用以表述水、暖、电、信等现代生活居住基本设施;设置“运输通行”指标用以表述电梯(或楼梯)间设置的功能特征;设置“安全设施”指标用以表述住宅建筑的安全监控和消防报警设施;设置“室外设施”指标用以表述建筑室外配套给排、交通、休闲活动等功能性设施的设置。

新增一级指标“节能环保”中,设置“建筑节能”指标用以表述住宅建筑能源节约消耗和能源利用量(如太阳能);“建筑节地” 指标用以表述该单位住宅建筑土地节约利用量(包括室外配套);“建筑环保”指标用以表述住宅建筑环境保护措施及效果。

一级指标“建筑环境艺术效果”中,保留“立面效果”、“室内装饰效果(公共间)”指标,增设“室外配套环境”、“高层视觉环境”指标用以表述住宅区室外园林绿化及高层景观等的环境效果引入设置。

消耗费用应包括建造期费用和使用阶段能耗及维修保养的费用,鉴于目前施工技术及组织水平,方案变化对工期影响不大,取消原“工期”设置考核指标。价格的可比性。应采用同一时期的价格水平进行计算。

篇9

医疗建筑设计是一类较为复杂的建筑设计类型,文章通过对千佛山医院内科保健综合楼方案设计全过程的论述,阐述了医疗建筑方案创作首先应该是一个城市公共建筑设计的过程,而思维的创新应来源于解决设计问题侧重点和解决方式的改变。

关键词

医疗建筑设计 思维 创新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成立于1960年,隶属于山东省卫生厅,为山东大学附属医院。经过50多年的开拓创新,现已发展成为技术力量雄厚、医疗设备先进、服务质量优良,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保健、预防、急救于一体的省级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医院设有临床、医技科室67个,开放床位1500张。医院位于济南市经十路上,千佛山脚下,地理位置突出。随着患者数量逐年增多,院方提出利用医院东北角用地建设内科保健综合楼的设想,即包括内科病房、保健病房、体检及保健门急诊功能在内的综合楼,面积约为80000m2,需解决内科床位数约800床,保健床位数约400床。

一、项目分析

(一)概况

医院目前主入口设置在经十路上,项目用地位于医院院区内东北角处,比邻经十路和山师东路,千佛山位于院区南侧,地理位置极其重要。

本次可建设用地为面积约7760O的矩形,用地范围有配电室一处,服务于整个医院,项目建成使用后方可进行置换拆除。

项目用地西侧分别为现状医技楼(圆形2层建筑和近半圆形12层建筑)和门诊综合楼(矩形10层建筑物),两栋建筑均靠近经十路且地上两层由玻璃廊道相连。

(二)问题分析

基于以上现状,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1.项目用地位置在城市中如此重要,建筑应以何形式融入城市规划,如何呼应千佛山?

2.在用地紧张的情况下,如何解决医院提出的众多功能,尤其是在首层设置不同功能的单独入口?

3.如何解决建筑的停车问题?

4.针对现状,如何设置配电室?

5.如何与用地西侧的两栋沿街建筑进行协调,与之“和谐相处”,怎样实现它们之间的功能对接?

6.如何考虑新建建筑与医院远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二、方案构思

方案构思的过程即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将哪个问题看作主要问题去解决,在众多解决方式里面如何选择最优的解决方式?这些都将极大地影响着方案的生成。

(一)第一轮构思

首先医院主入口位置还应该继续设置在经十路上,但应略向西侧偏移,便于形成较为均衡的前广场。综合楼北侧沿经十路裙房应突出主楼,与西侧现状门诊综合楼对齐,围合出矩形的医院前广场(图1)。鉴于用地东西两侧略狭窄,所有入口均设置在南北两侧,因此决定将人流量较大、使用频率较高的保健门诊、急诊及健康体检入口并排设置在建筑北侧,面向经十路,保健病房及内科病房入口设置在建筑南侧(图2)。建筑北侧设置地下停车库入口,便于前来就医车辆进入地下车库,采用双层机械式停车模式,可解决地下停车位205个。

新建建筑与原有建筑在裙房西侧二层处设两处连廊,有效进行与现有功能和远期可持续发展功能的连接。

建筑一至四层为保健门急诊及体检,东侧凹进避让现状配电室。五层为设备层,同时也作为结构转换层,五层以上各层的东侧不再凹进。每层两个护理单元的模式,通过对比“工”字型、“U”字型及“口”字型等多方案后,认为口字型最优。“工”字型的北楼受日照影响大,难以满足病房对于日照的需求(图3);“U”字型能良好地利用日照和千佛山良好的景观资源,但北侧两个山墙面对着经十路,建筑形象难于保证(图4);“口”字型解决了“U”字型的问题,两个护理单元分别沿东、南向和西、南向展开,将东、西向病房向南侧扭转15度,千佛山的美景便可朝向病房展开,而且有效减少了东西向日晒,北向集中布置医护用房,形成独立的医护工作区,同时屏蔽了经十路上的交通噪声对于病房的影响。故口字型被列为最优方案(图5~7)。

沿经十路立面采用极简的处理手法,用简洁的立面处理包容内部复杂的功能构成,从经十路看过去简洁大方,视觉冲击力强,标志性明显(图8)。

(二)第二轮构思

经过第一轮的反复推敲后,发现方形立方体体量对于周围建筑来说过于庞大,同周围建筑协调不够,随即进行了第二轮深化构思。

首先对总平面进行总体协调改进,在裙房东北侧较多突出主楼,这样更好地与西侧的门诊综合楼围合出院前广场(图9),就单栋建筑来说,也有一个内凹空间作为进入建筑的缓冲空间,在这个缓冲空间内设保健门诊入口和保健急诊入口,考虑到体检人流量较小,在建筑西侧开设体检入口,保健病房和内科病房入口仍然设置在建筑南侧(图10)。

由于医院主入口和建筑出入口之间存在约3m的高差,故提出通过进院的一条低标高道路进行人车的分流,行人进入医院后经过坡道进入院前广场,由广场对进入各个建筑的人员进行分流,而机动车则从院前道路直接进入地下车库,地下可提供436个停车位,患者可由车库内各个电梯进入建筑不同区域进行就诊。这一设计不仅解决了人车分流,还增加了广场下部的停车空间(图11)。

裙房平面也相应进行了调整,实现与现有建筑及远期建筑更有效的连接(图12)。建筑东侧现有配电室处一至四层仍做避让,五层不再设置结构转换层,而采用跨度20m左右的型钢桁架承托上部框架柱。病房部分基本沿用上一轮方案的构思。

为了避免建筑体量巨大,将北侧体块打破成为两块,中间由玻璃廊道和空中庭院等虚空间连接;仔细研究医院现有建筑肌理,决定用相似的手法和材质处理裙房,使离人视线最近的裙房整体统一起来,高层部分贯穿了院区已有的横线条处理手法,将表皮横线条做成凹进凸出的折板造型,这样既做到了院区整体感觉的统一,也做到了个体的标新与立异。从建筑内部来看,虚空间的处理增加了内部使用的多样性与趣味性,充分为医生和患者考虑,更突显人性化。

(三)第三轮构思

经过上一轮的深化与调整,方案受到了专家及院方的一致好评,仅对其沿经十路上的建筑形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若更多考虑延续原有肌理,将导致其标志性形象的减弱。

基于以上考虑,对北侧沿经十路体量进行了“瘦身”、“拔高”的“整形手术”。南侧建筑作为背景建筑将其压低,高层建筑直接落地处理,裙房不再突出上层建筑,这样着重突出沿经十路建筑的高耸与挺拔。同时,北高南低,更好地满足北侧的日照要求。两栋高层的设置更削弱了建筑的东西向体量,化整为零。两栋高层的设置更方便地避让了现有配电室的位置,采用体块的变化,不再使用结构的技术措施处理,减少了设计费用。

上述设计需要北侧高层和南侧高层保持最大间距,以保证病房所需的日照要求,北侧高层需尽量往北侧布置,导致北侧室外空间紧张难以设置空间较大的入口广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保证院区北广场的同时,将建筑西北退让设置入口广场,集中解决门急诊和体检的出入口。北广场人车分流及其地下停车的构思仍然保留,侧向广场的设置将人流引向基地内侧,形成该建筑独有的集散广场,空间环境品质相对提高。同时将内科楼和保健楼出入口完全分开设置,内科楼出入口设置在建筑北侧,保健楼出入口设置在建筑南侧。地下车库的主出入口设置于建筑北侧广场上,地下车库可解决停车位385个。

平面设计时将入口门厅相应地设置在建筑西侧,在中庭周围设置通往各层的交通核,并设置医疗街。现有门急诊及未来功能均通过医疗街来进行衔接。病房部分变化较大,由原来的口字型变成了两个“一”字型,将病房均布置在南侧,北侧设置医护工作区。

篇10

关键词:建筑;方案;设计;方法

Abstract: the architecture design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conditions of environment is the targeted space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process, i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hinking process of contradiction solution design, its essence is design in life.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design in architectural design of the func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method of architecture design.

Keywords: architecture; Project; Design; methods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方案设计在建筑中的确起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在研讨方案时沟通分析讨论和研究,已达到理想的建造效果,一个建筑物结构方案的优劣,直接影响其安全、破坏程度、经济性作为一名结构工程师在设计前期依据概念设计原理,正确选用设计软件的参数,我国正处于经济建设时期,建筑界早应强调科学设计合理设计,提高设计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及经济效益由于建筑策划环节的引入,促进了建筑设计向合理科学实用及注重经济效益的方向发展这也正是建筑策划理论及方法的意义所在。

一、方案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

方案设计是所有设计工作的第一步,能不能打动业主,让他把设计任务给你,方案的水平占很大的因素,另外,人们喜欢用方案的水平评价一个建筑师的水平,因为方案不是人人能做好,而施工图则相对简单一些。 想在这个行当里混,尤其是年轻人,应该具备相当的方案水平,工程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和施工技术交底是在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工程技术资料,正确应用工程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和工程技术交底是工程施工的前提保证研究和试验表明,尽管在项目实施和运营的全寿命过程中都可以进行价值工程,但就其效益和效果来说,方案设计研究还是越早越好。越在项目的早期采取措施,项目节约成本的可能性越大;随着时间的推移,实施设计变更所花费的成本将越来越大根据这个结论,如果在方案设计阶段就进行价值工程研究活动,其节约成本的可能性会大大提高扩初设计 施工图设计以及施工设计,建筑方案设计为建筑设计提供社会性、实用性、科学性、依据建筑策划建立在项目相关范围的实态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它提供的设计依据涵盖了社会环境 、经济环境、人文地理气候环境等包罗万象的相关因素。

根据有关设计方案深度和设计质量标准所规定的各项基本要求完成设计文件所需要的时间称为设计方案周期设计方案周期。是工程项目建设总周期的一部分。根据有关建筑工程设计法规、基本建设程序及有关规定和建筑工程设计文件深度的规定制定设计周期定额。 设计方案周期定额考虑了各项设计任务一般需要投入的力量。对于技术上复杂而又缺乏设计经验的重要工程,经主管部门批准,在初步设计审批后可以增加技术设计阶段。技术设计阶段的设计方案周期根据工程特点具体议定。 设计方案周期定额一般划分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周期可在总设计周期的控制范围内进行调整。

二、建筑方案设计方法

1、总平面设计方面

主要是确定出入口、交通组织、图底关系及竖向设计等。通过分析人从哪里来以确定主、次出人口的定位范围。分析人、车、建筑物三者的关系,确定图的位置,图的形状,主要人流从哪一个方向、哪一个部位进入用地,这是做任何一项建筑设计首先要分析的内容,是一个事关建筑布局成败的第一关键问题。总图出入口的设置除了做到图面布局的美观和满足城市规划退让距离的要求,还应满足消防规范对出入口数量、位置及大小方面的要求。出入口应尽可能设置于项目内部与外部环境能紧密连结的位置,并尽可能做到人车分流、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开设置,这样,既能满足功能需要,又可以做到安全原则,满足建筑设计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计要求;在用地规模较大的项目中,可以考虑设置独立的垃圾出口,减少垃圾运输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营造一个优美、洁净的环境空间。基地内的道路应通过出入口与城市道路相连接;道路设置应满足人车通行的要求,并尽可能避免回环曲折,缩小交通流线长度,这样,在建筑密度不变的情况下,减少的道路占地面积可以用于种植绿化,以提高项目环境品质。图底关系分析:首先,把设计建筑的所有房间看成是一个设计要素,把室外人流集散活动区域和停车区域作为另外两个设计要素,这样,我们面对三个设计要素来考虑设计问题,就把矛盾简化多了,也抓住了这一设计阶段的主要设计矛盾。但是,这种图底关系的分析一定要在建筑具体的用地范围内进行,并根据外部环境条件和前述已确定的两个出入口大致方位的前提条件进行有目的、有目标的分析。通过分析进一步确定“底”上“图”的位置、形状。场地的竖向设计:控制场地的坡度与建筑各出入口连接道路的坡度,原始地形为坡地的要优化场地设计,尽量合理地运用场地高差关系减少土方量以降低建设成本;沿海或者沿江地区的项目应该注意当地防洪标准;平地项目应注意设置排除地面及路面雨水的措施。总平面图除了确定出入口、交通组织、图底关系及竖向设计等设计内容外,还必须按防火和规划的相关规范要求控制建筑间距、建筑与周边道路间距,同时把握建筑形态、建筑类型的合理分布、小区气候的利用、改造等。

2、确定使用、管理、后勤三大功能分区, 并与场地主、次出入口相对应

也可以进一步归纳为对外区、内区或活动区、安静区两大功能区, 简化设计矛盾。对于功能复杂的建筑类型, 如果我们一开始就对所有功能房间逐一无疏漏地通过功能关系图进行分析, 那么, 我们就会陷入自设的功能迷魂阵。因为, 几十、成百个房间我们一时无法搞清它们有机的内在联系, 而一旦陷入对个别房间的孤立分析, 就会失去对方案全局的把握, 因此功能分析的方法需要从功能分区开始。把握这种功能分区分析方法的好处:

(1) 无论怎样分析此区的房间不会分析到彼区去;

(2)各区域房间的变化关系, 不会影响功能大分区的协调关系。

3、对各功能区分别进行房间布局

先竖向功能分区, 再水平功能分区, 确定相互位置关系。各功能区内的房间, 哪些应该上楼, 哪些房间可配置在下层,这是在进行平面功能分区分析前设计人员先要决策的。也就是说竖向功能分区具有优先权, 只有配置好竖向的功能分区才能进行各层的水平功能分区, 当然两者是互动的, 是在相互调整关系的过程中逐渐把功能分层布局敲定下来。竖向功能分区的原则是: 功能合理; 结构合理; 功能能结合空间形式变化。

4、确定交通布局

包括楼、电梯位置, 走廊的布置。垂直交通的手段有楼梯、电梯和自动扶梯, 而水平交通主要是通过走廊的布置来实现的。根据无障碍设计的要求, 公建方案中无障碍电梯是必须设置的。

5、确定卫生间布局

对于卫生间的布局, 其基本原则是将它设置在公共区为宜,一般布置在公共区的门厅边或楼梯旁。布局在两功能区域间的结合部, 且与楼梯结合在一起, 这是在公共建筑中处理楼梯与卫生间关系的一般手法。

6、细部调整方面

首先适当调整个别房间的比例、尺寸, 使平面设计更趋完善。同时检查结构系统是否合理, 防火分区是否满足, 无障碍设计是否到位,并完善总平面设计。例如某个房间面积符合任务书要求,但平面形状长宽比超过1:2近似走廊空间; 或者某个房间原本空间形态完整, 却被另一后置房间占去一角, 形成L形房间; 或者出现多个有锐角形态的房间; 或者开间种类太多, 造成一个面上的窗户大小不一, 或窗户宽度虽然相等, 但窗间墙宽窄不一; 或者平面构成零乱, 房间组合随意性大, 明显缺乏章法等等,这样的平面其造型很难令人愉快, 必须调整这类房间的比例、尺寸, 完善平面设计。

其次要推敲结构柱网是否合理、完善, 是否需增减柱子。还要检查防火分区面积是否超过了规范要求, 以确定防火分区的数量,并复核楼梯数量是否满足每个防火分区疏散要求。接着检查无障碍设计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主要考虑三方面的问题:

a. 主入口平台、雨篷和坡道的设计;

b.公共空间部分需设一部无障碍电梯;

c. 在男女公共卫生间旁要增设独立的残疾人厕所。

7、其他方面

现在的建筑方案中,人们常常关注的是建筑风格的独特和极具感官的立面效果。但是一些方案过分地看重立面效果,却把实际的作用忽略了,在设计的施工图中,就发现给施工造成了很大的难度,有时连施工图的设计也产生了很大的困难。打一个比方,有一个商业、住宅合用楼,它的上面是住宅区,底层则作为商店,在进行朝向的设计时,商业街的朝向设为南向,住宅区则设为北向。为了确保商业人员和住宅人员能够独立且方便地进出,可以在住宅的北面设置出入口,而在建筑方案立体效果中把二层以上的楼梯设为南向,这样,居民进了出入口之后,就需要先到达二层,然后才可以进入南面楼梯间,这样不仅不利于安全疏散,还使使用的面积造成了浪费。再举个例子,两层的一个商店,在进行建筑设计时,为了将建筑物的立体效果体现出来而采用了两处大型的构架。其中一处建筑物是两头之间采用架空楼板,单体的跨宽为9米,跨长为47米;另一处的建筑物成斜跨的拱形。如果使用钢筋混凝土的结构,为了确保构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柱和梁就需要做得大一些,这样构件就变得特别笨重,就失去了原方案中的立面效果。所以在进行方案设计时一定要考虑其实用性与可操作性,同时,在进行施工图设计时一定要做到细致。

综上所述,方案设计阶段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无论是从文化层次还是经济性和市场以及设计阶段的角度进行分析,其重要程度均不可忽视作为设计单位应该重视这个阶段,提高方案设计水平作为政府部门应该进行严格的控制,使城市形象、 空间环境达到改善作为甲方更应该谨慎行事,在方案阶段进行充分的沟通 、分析讨论和研究,已达到理想的建造效果。

参考文献:

[1] 魏国, 李楠. 浅谈方案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05)

[2] 胡宗伟. 探析提高建筑设计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J]. 民营科技, 2011,(03)

[3] 袁征兵. 论述平面设计在建筑中的应用[J]. 科技信息, 20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