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医疗养老保险范文
时间:2023-07-13 17:30: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乡医疗养老保险,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农村养老;低碳;新型农村疗养院
江苏是一个经济大省,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相当迅速,农村经济也以巨大的潜力蓬勃发展起来,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在政府的三农政策扶持下,农民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特别是在江苏一些较为发达地区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展的如火如荼;与此同时,农村养老渐渐成为人们所关注重视的话题,也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从目前的农村养老情况来看,仅仅存在的单一的社会养老已经不能满足农民的养老需要,农村中存在的一些社会养老院也因为设施落后,医疗卫生条件跟不上等而不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因而建立一种以保险公司为主导,政府宣传支持为辅的新型农村疗养院成为农村养老一种可行的模式。
一、“未富先老”农村养老问题重重
第一,土地保障养老功能已削弱。现在我国的农村已出现人多地少的现象,农民单单依靠土地已经很难保障日后的养老问题,更何况现在老龄化严重,青壮年进城打工,使土地保障养老功能减弱。
第二,社区养老院。社区养老仅在少数农村存在,南京审计学院金融学院保险系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在2010年7月14日-7月16日在江苏省发放了500份调查问卷,回收459份,据所回收的有效数据显示:45.97%的人认为养老院设施落后,医疗、卫生条件跟不上;18.95%则觉得入住率较低,造成资源闲置浪费;还有18.52%的人则认为地点分散,规模较小;此外,缺乏足够的资金来源也在问卷中显示出来。
第三,商业养老保险几乎是零。目前,商业性养老保险在苏南一些较为发达的农村存在,大部分农村还仅仅只有单一的社会保险,仅能勉强维持基本生活。
第四,传统的养老观念受到冲击。中国古语“养儿防老”,人们的价值观也在发生变化。我们通过在江苏省发放调查问卷来调研这一现象,我们在苏南地区发放了200份回收193份,有33.16%的人表示观念及生活方式不同,不愿和子女生活在一起。
苏北地区共发放了100份调查问卷,回收了89份,数据显示29.21%的人是因为观念及生活方式的不同。
再从苏中来看,共计发放200份问卷,回收177份,有数据可以看出,22.03%是因为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不同,老人不愿和子女生活在一起。
通过上述三地的数据分析可以发现:苏中、苏北、苏南三地虽然经济发展状况还尚且有所差距,但是在农村养老问题上,却也不谋而合地存在一些共同之处,观念及生活方式的不同,不愿和在子女生活在一起这个原因在农村养老现状中占了很大的比重。因此,建立完善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刻不容缓。
第五,低碳大背景。目前的江苏农村,大部分老人的生活来源是来自于土地收入,子女赡养,靠山吃山,靠地吃地。由于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大多数农村都存在过度开垦的问题,导致土地资源流失严重,环境受到破坏,却并未改善农民的生活,这着实是一种高能耗、低收入的作法,偏离了“低碳”主题,但这却是农民主要收入来源,是农民日后的养老资金来源。因此,我们必须要探寻一种新型模式,以低碳的方式进行养老,低碳保险,低碳养老,使农民真正的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也能安度晚年。
二、江苏农村养老保险现状
在江苏,社会养老保险在农村已有一定程度的普及。但是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社会成员普遍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缺乏对个人的激励机制,只强调公平而忽视效率。这就带来了个问题,老年后所获取的保费能否满足生活的需要。
以苏南的情况来看,现在苏南的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为95%,男到60岁,女到55岁时可以领取基本保额为每月68元,由此看出,此项养老保险很难满足农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以苏中为例,在调查的200人中,参加过社会养老保险的人占到75%,没参加过的占到25%。有1/3的曾经参加过社会养老保险的人认为该保险能满足自己生活需要,剩下的2/3的人感觉到不能满足。由此可见,绝大部分的人认为仅仅凭社会保险不能满足需求。那么农民是否能接受商业养老保险呢?带着这个问题笔者又一次深入农村,就几个问题进行了调研。
第一,关于养老方式。在被调查的500人中,45%的人是靠子女赡养,15%的人是靠政府补助,40%的人是靠自己。由数据可见,相当一部分人是靠自己,很大程度上需要一定的养老保险来满足他们的需要。
第二,是否愿意接受商业性养老保险。55%的人表示愿意,这组数据可见,相当一部分的人还是有这样的需求的。在农村,商业养老保险还是有一定的市场的。
第三,多数人希望在60岁-65岁之间开始返还一定的金额。若是保险公司现在推出一种新型保险,则会从一定程度上满足农民的需求。为了调研此项问题,我们在江苏发放了调查问卷进行调研。从苏南的问卷结果来看,22.8%的人非常愿意购买以保险公司和政府共同出资建立的“商业性农村疗养院”,60.62%的人表示要视情况而定。苏中则显示,对于这种由保险公司和政府双方共同建立的新型农村疗养院,15.25%对此持非常积极乐观的态度63.28%的人还对此不是很了解,所以持着一种保留的方式,要看情况而定。从苏北方面来看,此种商业性疗养院有33.71%非常愿意购买相关保险,等达到一定年龄后入住,48.31%还在观望中,要视情况而定。新型农村养老院购买意愿表,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目前,大多数农民对于这种新型的养老保险模式还是持观望态度。因此,保险公司就需要努力落实好,建立完善的新型农村养老院,使之逐渐被农民所接受,切实感受到新型商业养老保险的益处;同时,也需要政府的大力宣传和支持,使新型养老保险真正的服务人民。
三、提出创新性意见――建立新型农村养老院
通过以上分析,建立新型农村疗养院,就显得十分有必要了,所谓新型农村疗养院,是一种商业性的养老院,它不同于现在的农村养老院,它是由保险公司、当地企业和政府以及农民四个方面组成的,由当地企业和保险公司签订合同,在农村建立新型养老院,农民购买保险公司推出的相应的保单,在达到一定年龄后,即可入住新型养老院。对于建设农村新型养老院,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养老院建在农村,不仅可以缓解城市用地紧张,而且可以使农村的废弃土地得到有效利用,可以在现有的社会养老院的基础上进行改造,既减少了重新申地建造所带来的资金、人力、物力的消耗,又使得原来的社会养老院得到升级,以另一种形式更好地为农民提供养老保障,切实维护好农民的利益,使农民在参加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之后,能真正享受到优质的服务,安度晚年;新型养老院建在农村,需要雇佣一些人来照顾老人,可以解决一部分农村劳动力剩余的问题,进而缓解农民工进城就业压力大的问题。在农村建设新型的养老院,不同于现在的社会上的敬老院,因为它毕竟是与商业保险联系在一起的,投保人一旦投了这份商业养老保险,以后年老后可以享受养老院里的生活服务,所以就这个来说无论是内部设施还是人员配备方面都会比较好,应该能满足年老后的生活需要。
据此,就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虽然这是一种商业性的农村养老院,但政府在其中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政府要联合保险公司,加大宣传,因为农民普遍对政府较为信任,政府要发挥好其本身的宣传作用,渐渐转变农民的观点,提高他们的保险意识;与此同时,政府还要加紧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把这种新型的养老院以法律法规加以规范约束,切实保护好农民,企业,保险公司的利益,实现互惠双赢。
因此,建设新型农村养老院,是由相当大的需求以及发展前景,当然,这需要社会各界、政府、保险公司、企业的大力配合。江苏是个农业大省,此项商业惠农保险一定会是解决农村养老保障的一个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张敬一,赵新亚.农村养老保障政策研究[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2、林义.农村社会保障的国际比较及启示研究[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
3、杨复兴.中国农村养老保障模式创新研究――基于制度文化的分析[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
4、胡文卿.关于中国养老保险问题的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0(15).
篇2
关键词:养老保险;经济发展;机制创新;普惠制
中图分类号:F840.6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8-0089-02
引言
如果说2008年金融危机是新自由主义的失败,那么2010年希腊财政危机就是凯恩斯主义的破产。但是希腊养老保险制度的设计缺陷导致养老保险金压力过大是导致希腊财政危机的最后一根稻草。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设计也是漏洞百出,引发的矛盾重重。因此,笔者研究撰写这篇文章,试图提出了中国养老保险制度设计的新方案,弥补原来养老保险制度的缺陷,避免出现希腊式财政危机。
一、养老保险制度设计缺陷和引发问题分析
(一)养老保险制度设计缺陷分析
1.养老金把人分成三六九等。第一等行政机关养老保险,第二等是事业机关养老保险,第三等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第四等城乡居民。1995年,国家对企业养老制度进行社会保障改革,实行了以企业和个人共同承担为内容的“统账结合”模式。今年,国家又提出了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将实行了以事业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为内容的“统账结合”模式。至此,中国养老保险形成了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居民四个等级的养老保险制度。
2.覆盖面还过窄。除了养老保险把人分成三六九等问题外,中国的养老保险覆盖面还过窄。养老保险在私企、自由职业者、个体户、城镇无业人员、农民等人群基本上没有覆盖。基本养老保险中,70%就业人口在社保制度之外,农民工竟高达80%以上 [1] 。2009年以来,国家开始了把农民纳入养老保险的试点,但是步子还很小。
3.运行管理机制不顺。中国养老保险制度采取模式是:养老保险基金缴费按工资一定缴费率缴费,养老保险金支付采用按职工退休前月工资的一定比例计发。这种制度有一个明显缺陷就是领取养老金的多少与缴费的多少没有绝对关联度,就造成了参保人员的权利与义务不对称。
4.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困难。一是地方政府擅自挤占挪用现象时有发生。二是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途径渠道窄,只能购买国库券及国家银行发行的债券,或委托国家银行、国家信托投资公司放款,采取购买国家债券的形式进行增值。
(二)养老保险引发社会问题分析
1.行政机关人满为患。有的地方出现了企业领导和职工退休前,竞相调入机关事业单位的“大迁移”现象。为什么公务员报考中的热门职位突破1∶4 100大关?无非是奔着“工作稳定、待遇稳定、医疗养老有保障”去的。现在大学毕业生中更是流传着一句顺口溜:宁到机关做职员,不到企业做骨干 [2] !造成了社会人力资源大浪费,中国的优秀人才都往公务员队伍中挤,但是公务员是一个不为社会直接创造财富的地方,不利于中国科学和经济发展。并且行政机关人满为患后,就会导致财政资金供给不足,需要机关自己创收,为了创收就容易形成了与违法犯罪分子的分赃机制,引发大量的腐败。
2.不利于经济和谐发展。从社保制度的角度看,由于覆盖率太低,绝大部分农民工没有任何社保待遇,在国内销售需求更加难以启动,迫使增长不得不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在金融危机时期,外贸依存度过高的经济结构必然更加容易受到冲击,大量外向型企业歇业和倒闭造成大量人口失业,反过来进一步制约了内需的拉动,不利于经济的复苏,在财政刺激方案中也不得不较多依靠项目投资拉动增长,过多的投资又造成大量产能过剩问题。
3.养老保险基金缺口巨大。这种领取养老金的多少与缴费的多少没有绝对关联度,参保人员的权利与义务不对称制度导致了养老保险基金是收的少,发得多。并且地方政府还经常挤占挪用养老保险金,养老保险金投资渠道又窄,增值能力差,结果就导致养老保险基金收不抵支、资金短缺的现象日益突出,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基金赤字运转的局面。
二、和谐共赢的养老保险机制
(一)建立普惠制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1.中央政府建立普惠制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只要是中国公民,从满60岁开始就开始领取基本养老金,60岁老人每年领取500元,以后每增加一岁就增加500元的养老金,这样80岁老人每年就可以领取10 000元养老金。中国城乡有60岁以上的老人有1.5亿人,中国建立普惠制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多少资金呢?在这里我这样假设中国老年人口比例,61岁人口为40,62岁为39,依此类推,99岁为2,100岁及以上为1。那么建立普惠制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总共需要7 807.5亿元。将来标准提高根据财政收入增长率调整基本养老保险金标准。
2.地方政府可以设置地方补充养老保险。因为各地经济水平发展差异,地方政府也可以根据地方财力为本地居民设置地方性补充养老保险,可以模仿中央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进行制度设计。发放标准一定要以地方财政能力为限。
3.政府的养老保险资金管理办法。对于中央基本养老保险金和地方补充养老保险金采取直接划入老人账户,对于死亡的老人就停止划拨。对于冒领养老金的给予两倍的处罚,一倍罚款作为养老金退回,另一倍作为举报人员奖金和办案经费,两者各占一半。
(二)将社会养老保险实现与商业养老保险的并轨
1.将社会养老保险改造为商业养老保险。第一,计算出现在每一个社会养老保险人员的个人账户资金值,包括个人缴费和单位代缴部分,以及这些年来的增值。第二,每年发放养老金标准以个人账户资金增值数为准,本金在被保险人死亡,以丧葬费形式全部返还或者作为继承人养老保险本金。第三,商业养老保险由公民与所在单位自愿参加,缴费的多少也由单位与个人协商确定(或者个人自己决定)。第四,原来社保资金的政策性欠账由中央财政一次性不足,由于地方政府挪用造成的欠账由地方政府补足。以后政府就再也没有必要为养老保险补贴亏空了。
2.增强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能力。1993年劳动部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管理规定》中规定,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途径是购买国库券及国家银行发行的债券,或委托国家银行、国家信托投资公司放款,采取购买国家债券的形式进行增值。社会养老保险商业化后,也可以像商业养老保险基金可以进行房地产、股票、企业债券等多种投资。笔者这里还提出一种新业务,向公民提供一种养老金担保贷款业务,可以说是一种零风险、高回报的业务,比如在我们县银行小额贷款年利率在12%以上,如果社保部门能够开展这种担保贷款业务,扣除运营成本后,回报率至少也在10%以上。
三、后果分析
1.增进社会和谐。一是可以减少家庭养老压力,以后每个老人都会有保障生活的养老金,不管他以前从事什么职业,都可以享受中央的基本养老保险金和地方政府的补充养老保险金。二是梯等式养老金标准,有利于老人发挥余热,缓解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矛盾。三是促进了社会公平。原来那种交得多享受国家补贴越多的模式进一步扩大了收入分配不公,完全违背了“国民收入二次分配实行平均主义的原则”。
2.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发展。一是促进投资,中央财政平均给每一个老人每年给5 000元,使得城乡老人都可以享受社会养老服务,使得经营养老院可以成为一个赚钱的行业,会促进社会资金投资养老院建设。如果全国20%老人需要到养老院养老的话,一个养老院平均200个老人养老,中国需要建15万个养老院,一个养老院建设投资需要400万元左右,可以拉动投资6 000千亿元。二是解决就业,每个养老院至少需要20个服务人员,可以提供300万个就业岗位,并且是不需要太多专业知识的就业岗位,并带来总共不下400亿元的工资收入。还能直接拉动消费内需7 000亿元,间接拉动内需就是数万亿元,间接创造就业岗位1 000万个以上。
3.避免希腊式财政危机。原来那种社会养老保险由政府统包统管的模式为社保资金缺口留下了一个无底洞。一是新的保险机制可以杜绝地方政府挪用社保资金,可以说从来没有听说过政府挪用商业保险公司的资金。二是新机制不会出现保险资金亏损了需要政府补贴的情况,就是说政府不必承担社保基金的经营风险了。三是原来实行是交得多补贴多的政策,补贴数量是无法衡量,并且还要承担企业欠费的风险,以往企业欠费最后都由政府承担了。
结论
笔者根据政府在二次分配时资金分配要实行近乎于平均主义,在提供服务方面又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高效率特性的原则,提出了中央政府建立普惠制基本的养老保险制度,地方政府建立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将社保与商业保险并轨,由中央财政弥补政策性亏空,地方政府归还挪用资金的补足社保资金个人账户的和谐共赢的养老保险制度。这个制度能够增进社会和谐,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发展,避免希腊式财政危机。这中养老保险制度设计既兼顾公平,又注重了效率,站在了凯恩斯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肩膀上。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 医疗健康 投资
一、引言
人口老龄化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减少,老年人口数增加而使老龄人口占比不断增长的动态过程。显然,中国早在21世纪初就已进入老龄化时代,面对严峻的挑战,中国政府新修订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通过职工、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农合保险建立了覆盖广泛的基本医疗保障网。在下一步医改推进过程当中,政府表明其将占主导,积极动员全社会力量,鼓励多方投资,解决医疗及养老问题,这将是社会资本投资医疗卫生事业的机遇。
二、人口老龄化现状及未来趋势和医疗健康产业情况
(一)我国老龄化的原因及现状
中国在2010年到2015年前后出现了人口的拐点,具体表现为劳动力和结婚人口数量的下降及65岁以上人口所占比例的不断上升。其主要原因在于人口生育率降低导致的90年代以来出生人口不断下降。致使2010年前后新增劳动力不断减少,2014年前后结婚人数和新生人的减少,同时50年代出生的人在这期间进入65岁导致老年人口的比例大幅度上升,使总的劳动力人数下降。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及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5年年末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44亿人,14岁以下人口基本呈下降趋势从2000年的2.90亿人减少到2015年的2.27亿人,结合人类寿命增长等情况,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类型已呈老年型,且老龄人口整体的基数大、比值高、增长速度快。
(二)我国医疗健康产业的情况
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都因老龄人口地飞速增加受到巨大冲击,但同时这也是对医疗健康有关产业良好的投资时机。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和中国统计年鉴数据表明,从2000年到2014年,我国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上涨0.79个百分点,政府卫生支出上升1391%,卫生机构数增加65.7万个,医疗卫生床位数增加334万张。老龄化使我国居民对医药健康及医疗服务等问题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也增加了对其服务和产品的需求量。自2000年以来的12年间医药行业平均每年销售收入增速达20.98%,利润年平均增加额达131亿元。近几年政府也为适应老龄化的各阶段情况不断出台改革政策,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初步建立,药品安全保障得到明显加强;覆盖城乡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建成,2200多所县级医院和3.3万多个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得到改造完善等等,为发展健康产业做出了积极回应。
(三)未来20年人口老龄化的趋势
2015年到2035年期间我国将进入急速老龄化阶段,据中文核心期刊预测,我国老年人口占比将从10.5%增长到35%左右,数据说明见表1。面对庞大的老龄人口数,未来的医疗健康产业可能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如何扩大产业规模以及规模发展到何种程度可能成为该产业主要研究问题之一。
表1 未来20年老龄人口占比
数据来源:席玮.于学霆.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预测与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5年03期。
三、人口老龄化对于医疗健康产业的影响
(一)数据来源及选取
根据国际划分标准,选取65岁以上老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作为其中一个变量并用x表示;老年人口的不断上升导致对医药需求的大幅度上升,同时对于其他老年产品的需求也会显著增长,因此用y表示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医疗保健消费支出来代表我国居民对医药及相关产品的需求程度;鉴于医药行业在医疗健康产业中占较大比重且医药行业规模扩大与工业产值有关,是以用z表示医药行业年工业总产值,旨在研究我国的老龄化对医疗健康产业的影响。最后因医疗养老都是医疗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故选取老年服务健康行业进行养老市场预测。所取数据见表2、表3:
表2 2000~2012年65岁以上老龄人口占比、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年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及医药行业年工业总产值
数据来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0~2012);国家统计局;中商情报网:中国医药行业发展概况分析。
表3 2004~2014年中国老年健康服务行业市场规模
数据来源:前瞻网。
(二)需求上升的趋势
由表2中65岁以上老龄人口所占比重数据作解释变量,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年医疗保健消费支出数据作被解释变量构建线性回归模型:y=a+bx+u1
将以上两个变量数值带入模型进行测算,得到Pearson相关系数为0.995,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对其进行进一步线性回归分析,其结果为:调整后的=0.988,的Sig.为低于0.001,说明拟合程度好,回归效果极为显著;回归系数显著性检验结果:Sig.=0.000,表明回归变量在该模型中的作用显著。由此最终得到老龄人口占比与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的模型:y=-2954.539+477.855x
说明65岁以上老龄人口占比增加1%,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年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平均增加478元。由数据预测数据知,2035年老年人口占比将增加到35%,每年人均支出则将增长到13770元。
(三)具体测算需求增长和医疗产业未来的规模
由表2中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年医疗保健消费支出数据作解释变量,医药行业年工业总产值数据作被解释变量构建线性回归模型:z=c+dy+u2
进行相关性和回归测验,得到以下结果:Pearson系数=0.982,两变量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调整=0.962,回归效果显著,得到最终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与医药工业总产值的模型:z=-5560.779+14.527y
说明人均消费支出每增加100元,医药工业总产值平均增加1452.7亿元。到2024年医药工业总产值将增加到97159亿元,2035年将到达20万亿元左右。
(四)具体测算养老产业未来的规模
运用时间序列外推法和表3数据进行预测,建立产业规模预测模型:Q=α+βt,其中t为修正数值后的时间变量,Q为产业规模。求得预测模型为Q=4959.46+1016.32t,根据推测2035年中国老年健康服务行业市场规模将达3.1万亿,距2014年将增长1.69个百分点。
(五)对于养老支出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伴随着“未富先老”,人口红利消失以至养老金缴纳不足等问题,领取养老金的支出又是绝对需求,导致我国养老金供不应求,空账每年以1000亿的速度在增长。随着老年人口的持续上涨,这将成为财政支出的负担之一,对于我国老龄化的特殊情况,旧的养老保险制度面临挑战。
四、对策和有关政策建议
我国老年人口比例将长期维持增长趋势。高血压、关节病等老年多发病给医疗行业带来巨大消费市场,人们正将更多的关注投向养老产业,但医疗、养老保险方面可能会出现更大的缺口等待政府及社会及时补充。
(一)大力发展医疗健康产业,鼓励社会资本进入
据国家食药监局南方所测算,在我国,老年人人均用药水平是我国人均用药水平的3至4倍,且老年群体对于医疗保健产品的刚性需求相对更高。就预测的医疗保险支出和现阶段养老保险供给情况来看,如果不扩大产业规模,增加商品供给量,营造医疗健康产业良性竞争环境,未来将面临医疗困局和保险供不应求局面。而且根据上述测算,如果未来20年老龄人口趋势基本符合预测,那么未来医疗医药规模还有十几倍的发展空间。这些情况看来,增加资本投入以扩大产业规模已成为发展医疗健康产业的首要目标。
政府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健康中国”战略已经使更多人关注此领域。为进一步缓解医疗困难,政府应从源头入手,鼓励医疗医药科技项目的开发研发,加大科研投入力度,促进生命科学、临床医学和精准医疗等领域的突破发展。其次,虽政府投入是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部分,但这也给政府财政支出带来不小压力。因此政府应鼓励社会资本投入,一在采购过程中可以尽量使用公开招标方式,使医疗医药市场尽量向完全竞争市场靠拢;二是可以精简新药品、新器械上市过程中的必要程序和花费,增加企业创新研发信心;三是让医疗医药与“互联网+”相结合,让产业宣传成本降低;四是鼓励私立医疗机构的发展,推动市场竞争。通过改善研发-生产-销售产业链上各阶段的政策,最终在良性竞争中,使医疗医药价格不断降低,从而促进企业研发生产出低成本高质量的新产品,促使我国医疗健康产业快速发展。同时相应医疗服务中器械、药品等费用的降低也将缓解医保压力,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
(二)鼓励商业养老保险的大力发展
当前面临的养老困局:一方面老年人口大幅度增长,对于医疗方面的需求大幅度增加,另一方面是缴费人数已经到顶即将下滑同时企业社保负担非常严重。除了社保控费以外,大力鼓励商业保险是解决路径。努力做到社保保障基本需求,商保保障高端养老需求。达到降低企业负担和提高保障水平和壮大养老产业的目的。
上文根据老龄人口变化对人均医疗保健支出作了预测,再据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给出的数据显示,我国城镇医保基金收入的同比增长率从2011年的28.6%下降到2014年的17.4%,而支出仅从25.2%下降到19.6%,数据见表4。对比发现,资金缺口日益扩大,而且随着老龄人口快速增长将更难以挽回。因此对于日益扩大的资金缺口给出建议,一是大力发展商业保险,填补社保无法保障的空缺,同时也建议划转国有股份充实社保。
表4 城镇医保基金收支情况
\数据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五、结论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加重,居民的健康意识正在增强,对于医疗健康产业需求不断加大。但就分析结果来看,目前的产业发展水平还与人口老龄化的需要有较大差距。所以,建议政府搭建有利于产业发展的平台,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增强产业发展力,大力发展商业保险,补充社保资金的不足。
参考文献
[1]曹冬梅,辜胜阻,方浪.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养老金缺口的对策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5(10):63-65.
[2]王丽华.人口老龄化对医疗保险制度的挑战及对策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8(12):223-223.
[3]席玮,于学霆.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预测与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5年03期.
[4]胡晓华,易守宽,杨雪梅.浅析人口老龄化对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挑战[J].法制与社会,2013(4):243-245.
[5]丁丹,贺平鸽,胡博新.医药行业:宏观数据库[R].国信证券,2013.
篇4
关键词:失地农民;保障水平;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D5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3-000-03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迅速推进,工业用地以及城镇建设用地需求的增加,农村土地被大量征用。土地的大量征用,使农民成为了失地农民。由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加之农村征地制度及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失地农民失去了土地这赖以生存的养老保障,成为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新的弱势群体,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也成为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对农村老年人养老水平影响因素的测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生活质量的决定因素,从而使得政府改善失地农民养老水平的政策更有针对性。
本文结构安排是:第一部分为文献综述;第二部分为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第三部分为计量分析模型、变量设计;第四部分为数据解释与分析描述;第五部分为结论。
一、文献综述
中国的城镇化研究起步较早。对其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是的研究,他的观点是工业革命的核心是城市,通过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以牺牲农村利益为代价,工业革命得以完成①。赵友新(2004)等学者研究了中国沿海地区的城镇化,在提高农民补偿费用的基础上观察到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和养老问题②;朱俊(2006)等研究家庭养老的学者认为家庭养老功能衰弱的原因有青壮年劳动力流入城市与家庭小型化之间的矛盾③。关于政策方面的研究,左菁(2007)等学者指出社会性和福利性的不足是体制面临的困难,同时在养老基金运行方面也需要加以改进④。对于农村养老模式的选择,多元化的养老模式是当前的必然选择,其中,社会养老模式得到大多数学者的认可。
失地农民养老问题是当前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重中之重。陈绍军(2012)提出,由于政策局限,将失地农民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还有诸多困难,为使失地农民享受到发展福利,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可以作为过渡方式予以施行⑤。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2016年8月,调查采取四阶段抽样法,先是从吉林、辽宁、黑龙江各省中分别抽取3个被调查市(白山市、丹东市、大庆市),然后,在每市再抽取3个乡镇(松江河镇、孤山镇、林甸县),在每个乡镇中抽取 3个行政村(长青、谷家屯、东发村),再采取典型抽样和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式对农民进行问卷调查。当场填写并回收问卷,发出问卷4500份,收回有效问卷3883份,回收率为86.29%,问卷资料齐全。经过问卷的审查、复核与整理,最终获得失地农民的有效问卷。
(二)调查方法与数据来源
除选取样本点实地调研外,本研究还采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CHARLS)2013年全国基线调查微观数据⑥。该调查以我国45岁及以上中老年人及其家庭为调查对象,覆盖全国30个省级行政单位约1万户家庭中1.7万个样本。
三、衡量失地农民养老保障水平的变量选取
(一)因变量
本文设定的因变量是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水平,其度量方法是根据受访者对自己的生活状况做出总体性评价,再加上客观现象的映射。本研究按照五分法对各个打分进行赋值,其中,养老水平评价总分50分,1-10分表示非常不满意,11-20分表示不满意,21-30分表示一般,31-40分表示比较满意,41-50分表示非常满意。满意度评价采取五分制,1分代表最低,5分代表最高。
(二)自变量
本研究依据农村老年人生产能力欠缺、对子女依赖性强等特点,参照相关文献中较常用的评价维度,着重从以下三个维度探究自变量对失地农民养老保障水平的影响:
1.个人状况维度。选取了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健康状况、土地保有程度等因素。
2.家庭状况维度。本文选取家庭年人均纯收入来反映农村老年人经济状况。
3.社会保障维度。本文选择的社会支持维度包括物质支持和精神支持。
四、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养老保障水平决定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一)失地农民养老保障满意程度的调研统计结果
满意度评估是指个人依照自己选择的标准对自己生活状况的总体性认知评估。
从调研的统计结果看,多数受访农民对自己当前的养老保障满意度较高,养老满意度评分的均值达到40.14分,比3883名受访者整体养老保障满意度的均值高3.58分。其中,对目前养老保障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失地农民占总样本的81.67%,仅有3.71%的失地农民对目前的生活比较不满意。表一显示了辽宁、黑龙江、吉林省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满意度依次降低。
(二)个人状况与失地农民养老保障满意度
健康是失地农民养老保障水平提高的重要前提。从失地农民自我报告的身体健康状况看,44.72%的失地农民认为自己身体很健康,对养老保障满意度评分为34.85分。
此外,失地农民的心理健康状况也应受关注。尽管半数以上的失地农民在生活中能获得的满足感和安全感,但仍有8%左右的失地农民存在孤独、消极的悲观状态,这部分失地农民养老保障满意度只有35.73分,显著低于失地农民群体的平均水平。
土地保有程度对失地农民养老保障满意度亦有显著的影响。根据本调查统计,在其他变量值一致的情况下,土地保有程度高的农民养老保障满意度平均分为45.81,而土地保有程度低的35.53。可以看出,失地农民养老保障水平与土地保有程度有一定的相关关系。
年龄,性别,婚姻状况等因素对失地农民养老保障水平没有显著的影响。
(三)家庭状况与失地农民养老保障满意度
通过问卷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家庭状况变量中家庭收入水平对失地农民养老保障满意度影响显著。随着满意度评价等级的降低,受访群体的家庭人均纯收入及人均消费水平均值依次降低。然而,现实收入与期望收入的差距却随满意度评价级别的降低而拉大,表明失地农民养老保障满意度与期望/现实收入比成负相关。
自我保障、子女保障和社会保障为失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由统计结果可看出,大多数的失地农民能够得到子女的赡养;主要依靠子女赡养,部分依靠社会保障养老金生活的失地农民幸福感较强。
子女作为失地农民晚年生活的重要依靠,同样是失地农民社会关系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调查中,受访失地农民平均有子女2-3个。62.8%的失地农民可从子女方得到钱或实物,平均金额为每年2165.3元;13.0%的失地农民所得的钱或实物折价后不超过1000元,难以冠以“赡养”之名。
在失地农民的生活照料及情感支持方面,子女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目前,单独居住仍是失地农民主要的居住方式。独居失地农民与其子女的联系频率对其养老保障满意度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研究显示,失地农民的满意度评分随着与子女联系频率的降低而递减。
(四)社会保障与失地农民养老保障满意度
表三显示出样本三地失地前后的对比情况。由于吉林省和辽宁省的部分处于第三年龄阶段(60岁以上)的失地农民(他们自愿选择不置换城镇企业职工社会养老保险),能够一次性得到较大数额的资金补偿,这些补偿将对失地农民的生活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在数据处理时,我们根据当地的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将这一次性资金补偿折算成失地农民每年可得的补偿金额。具体做法:根据2015年三地的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估算出受访失地农民的预期剩余存活时间,再按照央行0.35%的利率水平,将一次性资金补偿平均分摊到各年。由此得到的征地补偿费用,加上失地农民当前的家庭收入,以及养老金等其他福利和补助,便得出了本研究所调查的当年各家庭收入水平。因此,表四中“失地后”的家庭纯收入是考虑了一次性征地补偿款后的纯收入,从而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征地的补偿水平。
对于社会保障项目,农民未失地时参加的是新型农村合作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府征地以后,为失地农民置换了15年的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将失地农民纳入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U体系,基本做到了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全覆盖。因此,在养老、医疗保险统计结果上,失地农民较失地前的状况有所改善。
五、结语
从上一个部分的数据分析中,我们从三个层次中提取了五个显著的影响因素,分别是:婚姻状况、土地保有程度、家庭收入水平、医疗服务水平、社会养老保险收益。
根据调查研究,我们对提高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养老水平做出以下四点建议:
1.了解农民的被征地意愿,建立规范补偿分配制度
要以协商的态度,通过落实听证制度,实地了解并尊重农民的被征地意愿;要设定灵活的征地补偿标准,除参照物价水平等因素,也要结合农民的意愿,确保农民失地后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征用补偿分配条例,确保农民个体之间公平分配。
2.采取多样的帮扶措施,大力扶持农民再次就业
多数失地农民缺乏再次就业所需的劳动技能,有关政府机构可通过开设技术培训点、分配技术人员下乡指导等形式对其进行培训,在此基础上,对部分企业予以引进农民工的优惠政策,让失地农民成功的再次就业。
3.改善失地农户医疗及养老保险
对失去赖以生存的生活保障的失地农民,引导其合理购买养老保险是必要的。将农民的需要和当地实际相结合,据此适当调整医疗及养老保险,同时加快失地农民医疗养老保障制度并入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在办理手续及缴费上给予优惠,提高失地农民的参保积极性。
4.强化对失地农民养老保障政策实施的监管
加大对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实施过程的监管力度,充分向农民宣传国家对于失地农民的各种优惠政策。养老保障金需由专职部门统一监管,同时应设内部及外部监管、审核部门,以保证养老金及时、足额地发放;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对违反政策规定、谋取私利者进行惩治。
注释:
①《乡土中国》
②赵友新《失地后的失衡――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生活问题调查》
③朱俊《对当前我国农村养老模式的政治学分析》;刘布光《当前农村养老保障面临的困难与对策》
④左菁《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反思与重构》
⑤陈绍军《长三角地区失地农民养老保障模式比较研究》
⑥http:///zh-CN
参考文献:
[1]丛旭文.中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学院,2013:56-62.
[2]刘晓霞.我国城镇进程中的失地农民问题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学院,2009:13-14.
[3]罗蓉.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08:5-6.
[4]赵苏.城市化背景下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以成都市为例[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5]李亚利.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模式比较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经济金融管理学院,2012:14,37,37.
[6]曾国华.欠发达地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上海:华东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06:42.
[7]Rodrigo A. Cerda. The Chilean pension reform: A model to follow[J]. Journal ofPolicy Modeling,2006(12):8.
[8]Ed Nosal.The taking of land: market value compensation should be paid[J].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2001(9):431-443.
作者简介:王 琛(1996-),女,汉族,河南周口人,吉林大学经济学院2014级金融学专业在读本科生,主要从事风险投资研究。
张紫睿(1995-),女,汉族,山东日照人,吉林大学经济学院2014级金融学专业在读本科生,主要从事金融工程理论与实务研究。
邵 聪(1996-),男,汉族,江苏宿迁人,吉林大学经济学院2014级金融专业在读本科生,主要从事失地农民养老保障问题研究。
篇5
关键词:丹麦;社会福利制度;启示
在2005至2009年间,“盖洛普世界民意调查”访问了来自155个国家及地区数千名受访者。在研究人员根据每国“生活如意者”所占百分比得出的排名中,丹麦名列第一,而中国香港位列81名,而大陆仅列125位。
丹麦虽然是个气候有些恶劣的国家,但是风光秀丽,适合居住。经济的发达和人口的稀少也使得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十分高。另外,丹麦有着极高水平的教育,大范围的公共和社会福利更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飙升。事实上,丹麦48.2%的宏观税负率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各成员国中最高,但这并不影响人们感到生活幸福。
作为福利制国家的典范,丹麦社会福利制度的成功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有着许多可借鉴之处。
1 资金和管理
1.1 丹麦
丹麦社会保障的特征是很少依靠雇主缴纳的税款和被保险者的直接税款,获得自主的权利仅由以前的职业来决定。丹麦社会总支出的三分之二是由国家通过税收和关税提供的,而政府将收缴的税收的40%用于社会福利,13%用于教育和科研,9%用于医疗保健,6%用于住房和环境保护,其余的大约30%用于政府其他各项行政开支:行政管理、商业发展、交通、防务、援助发展中国家等。
1.2 中国
2010年中国公共财政总收入中,税收收入比重高达88.1%。全国公共财政支出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占102%,教育支出和科学技术支出占17.6%,医疗卫生支出占5.3%,住房保障支出和环境保护支出占5.3%,其余的约65%用于文化体育、交通运输、城乡社区事务、公共安全和国防外交等。
2 家庭福利政策
2.1 丹麦
丹麦政府高度重视儿童与家庭社会福利,丹麦社会援助法明文规定:“地方政府应该对本地区18岁以下少年儿童的成长环境实行监督管理。当少年儿童遇有困难或对所处环境不满时,地方政府必须对其父母或监护人提供建议和帮助。”
在丹麦,妇女不论是雇主还是雇员都有权利休产假(从分娩前4周开始至分娩后14周)。在此期间,孩子的父亲也可以休两周的产假。产妇产假中的后10周可以由产妇休,也可以由产妇的丈夫休,夫妻自行选择决定。在休假期间,孩子父母根据失业救济制度可以获得每日津贴,产假期间工资及其他福利费用照发。子女在未满18岁时也可以得到不同数额和种类的津贴。普通家庭津贴和各种儿童津贴领取后均不必再行纳税,全部开支由政府承担。
父母假日是丹麦又一项重要的家庭政策。政策规定,凡家中有0-8岁儿童的父母每年均可享受13-52周的假期。单亲家庭的家长假期还可延长一倍。收养子女的家庭父母必须有一方休假24周,以同孩子建立起感情。父母休假期间由地方政府给予工资补偿,最高数额达每年3.5万丹麦克朗。
2.2 中国
在中国,规定女职工的产假不得少于九十天,2011年又将产假拟增加至14周。虽然法律做出了这样的规定,但实际实施情况却并不乐观,很多单位并没有严格执行这些政策。不仅如此,女职工产假时的工资水平也得不到保障,据扬州市总工会的专题调研的数据,女职工中只有约45.9%的职工可以拿到与正常工资基本一致的产假工资,35.6%只能拿到80%,14.9%只能拿到50%,还有1%的人拿不到工资。
我国关于男性产假还没有相关的立法,只是各省市自治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行制定《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据调查,目前中国的实情是超六成已婚男士没休过产假,其中三成不知道有这一政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有关家庭方面的福利制度设计上一直以减轻企业和国家的社会负担、增加家庭和个人责任为主导思想。全国妇联2010年5月15日在京的 《我国和谐家庭建设状况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六成家庭认为国家支持家庭的政策力度还有待加大。调查显示,国家现行的对家庭的支持政策,56.4% 的家庭认为力度还不够;8.6%的家庭认为“基本没有政策支持”,另外约有20.3%的被访者 “不清楚有哪些政策跟家庭有关”。
3 失业和社会保障
3.1 丹麦
同欧洲其他国家相比,丹麦失业率一直较低,但该国却是全球失业津贴最高的国家。丹麦法律规定,作为失业保险基金成员一年并在过去三年里工作了52周的雇员和个体经营者,都有权领取失业救济金。领取失业救济金的时间最长为五年,前两年为每日现金补助,后三年为有权利和义务接受工作培训和教育。在2010年5月提出的财政改革方案,在过去3年里工作了52周的失业者,就能够在接下来的2年里领取相当于其过去平均收入90%的失业津贴。
3.2 中国
我国失业保险金的享受期限是根据失业职工失业前在企业的连续工作时间确定的。累计工作一年以下不能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累计工作一年至五年能享受十二个月,五年至十年享受十八个月,十年以上享受二十四个月。失业保险金的按照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高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水平发放。
4 医疗和残疾人保险
4.1 丹麦
丹麦的医疗保健体系主要由初级医疗保健和医院两部分组成。丹麦居民(包括常居丹麦的外国人)凭借个人的医疗保险卡,不论其是否就业,均享受免费医疗和医院护理服务。根据欧盟2010年新颁布的欧盟国家社会保障计划,丹麦居住在欧盟其他国家的退休人员、提前退休人员及其家人将得到一张欧盟医疗保险卡。凭借该卡在其所居住国也能享受免费医疗,费用由丹麦政府承担。
丹麦对残疾人的保障也很完善。18-67岁的人如果因为生理或心理伤害丧失了至少50%的工作能力,可以申请早期养老金。需要长期护理的50-67岁的人有权利领取额外的(普通的)早期养老金。
4.2 中国
我国实施社会统筹和个人医疗账户相结合的医疗保险体制,严格遵守“低水平、广覆盖”的原则,基本医疗保险水平主要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统筹基金主要用于支付住院和部分慢性病门诊治疗的费用,统筹基金设有起付标准、最高支付限额;个人账户主要用于支付一般门诊费用。医疗保险的对象为城镇所有用人单位、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员工。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六章第四十二条对残疾人参加社会保险作了如下规定:“残疾人所在单位,城乡基层组织,残疾人家庭鼓励、帮助残疾人参加社会保险。”然而,我国目前残疾人社会保险的总体覆盖水平较低,社会保险体系的在16岁及以上残疾人群体中,全国平均有65.8%的残疾人未参加任何的形式的社会保险,在农村地区这一比例更是高达70%。
5 老年人保险
5.1 丹麦
弹性退休政策是丹麦老年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1987年丹麦实施了部分养老金方案,1995年又开始实施部分提早退休方案,其主要内容是允许就业者在60-67岁之间逐渐减少部分工作时间,由半退休状态渐渐过滤到完全退休。减少工作时间之后,由政府发放部分养老金作为对工资收入的补偿。
养老金制度是丹麦福利政策的核心,包括基本津贴、追加津贴、单身老人特殊追加津贴以及其他情况下申请的个人津贴。除了政府养老金外,丹麦还有各种不同的半政府或私人养老金方案可供老人选择申请。每个地区还视情况对老人实行各种优惠,如公共交通优惠及免费收听收看广播电视等。
丹麦订立有专门的老人住房法案。老人住房由各市政府修造和管理。住房形式多种多样的,包括养老院、小型疗养院、供给伙食并有佣工服务的公寓及地方政府老人收容院等。
丹麦的老年政策是面向全社会的,所有老人不论经济状况、身体状况也不论住在何处均享有一视同仁的服务。服务的基本内容是医疗护理和家庭服务。医疗护理包括普通全科门诊、专科门诊和家庭护理。为了确保老年关怀政策的落实,丹麦还建立了24小时医疗护理和家庭服务制度。各项服务费用均来源于政府税收,老人接受服务全部免费。
5.2 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规定,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和个人缴费以及政府补贴等组成。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
中国目前的老年福利制度体系主要包括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和社会救助等基本生活方面的保障制度,关于老年福利、老年津贴和养老服务等相关福利制度的建设基本上还处于政府引导、社会自愿的状况下。我国老年福利制度体系的几乎所有方面都存在尚待完善之处,内容极为有限,水平也还比较低。
6 丹麦社会福利制度的成功对中国的启示
6.1 社会保障项目支出力度大
丹麦社会保障支出比重高达税收收入的40%,这个比重也与其高度发展的社会福利制度相匹配。我国目前财政收入规模已经达到世界第二,其中用于社会保障的支出却寥寥无几。这固然是受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程度还有待提高约束,但绝不能因此就放弃这方面的努力。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家,为全体国民建立起良好社会保障体系和制度,是各级政府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政府的公共支出应该多重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与生活水平,而不因将全部力量放在引导产业经济发展上而忽视精神文明建设。否则,国家整体经济实力上去了,GDP在国际上遥遥领先,人民的幸福感却依然不能得到相应的大幅度提高。人民不能享受到国家强大、经济增长的福泽,就不能说社会在健康有序地进步和发展。
6.2 重视教育的普及和程度提高
教育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也已经被全世界所认同。我国的教育目前处于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地步,高校数目的逐年增长和高校扩招使得能够上大学的人数一路高涨。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全国高校招生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透露,2010年全国高考人数为946万,而全国大学招生计划总数高达657万,此现象被越来越多的人评论为“大学生白菜价”。事实上,社会需要的并不该是大学文凭,而是人们与大学文凭相匹配水平的素质和能力。我国官方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用于教育上的支出在全国公共支出中所占比例已经超过10%,这充分说明了国家对教育产业的重视。然而如此庞大的经费投入,却得不到成正比的收效,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各大教育机构应该意识到发展的重要性,提高经费使用效率,真正提高教育水平而不是盲目扩招,增加生源。
6.3 关注家庭
丹麦完善的家庭制度是其最大的特色。儿童与家庭社会福利、家庭津贴、儿童津贴在世界上都处于前端,父母假日更是其独有的家庭福利。近代工业革命的影响在世界范围内逐步扩大,人们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家庭制度面临严峻挑战,人口迁徙、工作变动等因素,造成了西方传统家庭模式的动荡和解体,家庭结构逐渐趋于小型化,大量以夫妻双方和一个未婚孩子组成的核心家庭也日益增多。中国的情况也是如此。重视家庭,培养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感情,可以使家庭的维系更为紧密,让人人都有稳定感和归属感,使得人们的幸福感维持在一个高水平之上。有着家庭这个强大的后盾支持,人们能够更坚强勇敢地面对一切困难和压力,最大限度激发自己的潜能,为国家的进步和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6.4 为残疾人、老人提供全面的保障
丹麦的社会福利制度遵循了“公民权利”和“普遍性”原则,其社会福利制度的受益对象几乎包括了所有公民。然而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基本上是对工薪收入者实行全面保险,对其他人实行社会救济,这是一种不完全的社会保障制度。
残疾人和老人无论在哪个社会都处于弱势群体的地位。如果没有国家的保护,光靠社会道德层面的自发关怀和弱势群体之间组成的维权群体的力量,仍然不能够保证他们得到应有的保护和保障。我国目前的养老保险制度正在得到稳步的完善和发展,但比起丹麦全面多样的老年人保险还是差距甚远;残疾人保障更是发展十分差,只有极少一部分的残疾人能够享受到并不充足的保障和服务。政府应该加大对残疾人和老人的关注度和重视度,加快建立健全残疾人保障制度和完善老年人保险,建立具有“普遍性”特征的社会保障体系。否则,这个问题不解决,老年人和残疾人的生存得不到基本保障,就无法最大限度地保证社会公平,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云龙,陈界,胡鹏.福利国家:欧洲在现代化的经历与经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49-161.
[2]徐崇温.比较福利制度――变革时期的斯堪的纳维亚模式[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
篇6
京沪:构建为老服务网络
养老服务,是近两年北京市民“获得感”最强烈的领域之一,因此,今年两会上关注养老已不像关注交通、雾霾、大城市病一样迫切。北京市民政局、规划委2015年12月明确提出养老发展目标,将有96%的老年人通过社区和居家方式,获取养老服务保障。
北京市政协杨立萍委员建议,相关部门需以群众呼声和社会需求为出发点,为老人,为企业提供应有服务;本着“由单纯的养老事业转向发展养老事业和产业,由机构养老全面转向社区居家养老,由割裂状态转向机构和社区、居家融合发展,由政府主办为主转向养老服务业社会化、产业化发展”的思路,系统整合为老服务资源,对现有的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福利服务星光之家、残疾人温馨家园、社区文化服务站、老年活动站等为老服务场地进行系统整合或者统一管理;梳理不同部门给予的优惠扶持政策,有针对性的补贴,把有限财力用在最需要的地方。而王静委员表示,“喘息服务”是指对长期照顾卧病在床的失能老人和失智老人的家属,提供临时性替代照护服务,让长期处于照护压力下,产生身心疲惫或精神压抑的家属得到“喘息”的机会。
上海也提出要扩大养老服务供给,推进社区为老服务综合平台建设,新增50家长者照护之家、80家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7000张公办养老床位,促进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的融合发展。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提案委员会主任李逸平指出,上海养老压力逐步加大,亟待各方高度重视。养老的事情不能靠政府全包,政府力量是对于贫困的弱势群体的养老托底。“养老事业一定要有社会各方力量来参与,包括自己的子女,这样才能做得更好。”
此外,上调养老金也被多地政府列入了今年的工作计划。
浙江今年提出要积极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研究制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联动调整机制,稳步提高基本养老金和基础养老金标准。
云南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写入了“适当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标准,确保按时足额发放”。
新疆:推广养老新模式
在2017年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分组讨论中,政协委员对养老问题又提出了一些新想法。
政协委员张亦冰说:“我觉得这个提法很好,能不能在以后新建的小区或者改造旧小区的时候,在小区内建一座满足一定数量人员规模的小型养老院,配备医护人员和服务人员及必要的配套设施。”
民盟新疆区委会就将康养旅游与养老问题相结合,提出了《P于新疆加快康养旅游业发展的建议》。建议对新疆已出台的促进健康服务、养老、体育产业发展和旅游业改革的实施意见进行整合,发展集休闲度假、医疗保健、体育健身、养老服务、生态农业为一体的康养旅游产业。政协委员肖虎认为,康养旅游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把旅游和康养结合,养老服务容纳其中,这不仅转变了大众的消费观念,也让养老有了更多选择。
甘肃:探索生态养老产业
甘肃作为全国较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省份,2015年全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达到365万人,占全省人口的13.69%,养老服务供需矛盾非常突出。
对此,甘肃省政协委员徐小山提出,甘肃省养老事业欠账较多,缺口较大,养老机构的规模偏小、数量偏少。同时,社区和村级老年福利服务设施明显不足,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保障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既是政府应尽职责,也可挖掘养老产业蕴藏的巨大需求增长空间,打造绿色生态养老之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老人出游方式越来越多,‘社区养老’、‘旅游养老’等方式诞生。这些新颖的养老方式带给老人更有趣的生活,成为社会比较追捧的养老形式。”徐小山认为,由于具备疗养的功能,“旅游养老”将成为未来养老的新趋势,也是甘肃旅游开发的重点之一。
河北:让养老院成为幸福院
如何加大养老服务供给,切实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参加省两会的代表委员们认为,应按照适应需要、质量优先、价格合理、多元供给的思路,加快建立统一的养老服务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让养老院真正成为幸福院。
河北省政协委员张福伟说,国家提出要为民营养老机构降门槛、宽准入、简环节,企业最期盼的是地方政府能尽快制定具体实施办法,让好政策快些生效。
“推进医养结合,是提高养老院服务质量的重要内容。”河北省人大代表、临西县民政局局长曹连振说,“只有满足医疗保健、心理咨询等全方位服务的养老机构,才称得上高质量。”他介绍,临西县采用公建民营形式正在建设一所养老院,因采用医养结合的模式,受到当地老人热捧。
“老年人的健康需求越来越多,这对护理员从业素质有了更高要求。养老护理又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所以护理员缺乏会直接造成护理质量下降。”河北省人大代表、承德市双滦区御祥园社区党委书记杜向荣认为。
广州:以房养老、以老养老
广州目前有140多万老年人口,预计2020年将达185万,即每10个人中就有2个老人。如何迎接老龄化挑战,成为广州市人大代表们的建议焦点,政策引导和市场激励则是广泛共识。
纵观代表们的建议,分别聚焦“以房养老”的旧话题,以及“以老养老”的新思路。前者着眼于政府牵线,为老人和保险公司免除后顾之忧;后者则意在释放部分退休人士的工作热情,构建以老助老的可持续志愿体系。
截至去年底,广州已有13户老人签约参加,占全国的3成,平均每户每月领取养老金6746元,今年保监会还将延长试点期限,扩大试点范围。据初步统计,已签约以房养老的13户广州老人中,有一半是孤寡老人、空巢老人、失独老人等无房产继承顾虑的老人。
张世春等广州市人大代表在建议案中称,发展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养老(俗称以房养老)模式有两大好处,一可缓解养老资金不足矛盾,二可解决专业养老机构不足问题。建议市政府为参与以房养老的低收入老人支付业务前期发生的房屋评估、公证和律师费的个人承担部分(按规定保险公司和个人各承担50%)。“因为这笔费用对低收入老人而言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篇7
[关键词]农民工;就业状况;社会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镇)和乡镇企业就业。到2005年,根据国家统计局、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调查推算,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规模已达1.2亿人,其中,进城农村劳动力约为1亿人。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也逐渐成为社会保险部门重点关注的对象,因为这既关系到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的维护,也关系到社会经济的稳定运行。而具体到对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设计来说,现行的社会保险体系中,对农民工而言,哪些该先行,是值得慎重考虑的。一些地区急于给农民工办理养老保险,而没有考虑到农民工的流动性和农民工的实际需要,导致农民工退保现象的频频出现。我们认为当务之急是尽快确立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因为从层出不穷的农民工工伤事故到规模惊人的农民工职业病群体,以及由此而导致的各种各样的劳资纠纷,均决定了针对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制度以及医疗保险制度应当作为最基本的社会保障项目优先得到确立。本文通过对农民工群体就业状况的全面剖析,依据轻重缓急的原则和农民工的实际需要,为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的优先安排作一些积极探索。
一、农民工就业状况分析
(一)农民工就业行业状况分析
农民工是新兴的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劳动者。这一群体文化程度相对低,一般从事重、脏、累、险的工作,劳动条件差,工伤事故的发生率比较高,且一旦发生就会比较严重。据劳动社会保障部2005年快速调查显示,农民工主要分布在制造业、建筑业、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居民服务业等重点行业。其中制造业占27%,建筑业占26%,住宿和餐饮业占11%,批发和零售业占12%,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占9%,其他行业占15%.国家统计局的调查也表明,2004年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从事制造业的占30%,从事建筑业的占23%,从事社会服务业的占10%,从事住宿餐饮业的占7%,从事批发零售业的占5%.中国海员建设工会全国委员会提供的最新调查显示,我国建筑业农民工队伍约4000万人,占全国农民工总数的三成以上,占建筑业一线人员的九成以上。④据河北省劳动保障厅调查,从事制造、建筑的农民工占47.3%,建筑业占到了全部外出农民工的32.7%.⑤广西南宁农民工的行业中,建筑业约占86%.而全国大事故大多来自建筑行业,北京七成大事故来自建筑业,2003年1至9月,全国建筑业每大要死亡6.5人。这首先是由于农民工在就业中的弱势地位,维权意识不强,经常是被动地接受雇主的许多不合法的要求,使得许多雇主依然千方百计逃避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工作时间、劳动强度、报酬和工伤处理办法全凭雇主单方来决定。而一旦出现工伤事故,雇主就可以推卸责任。此外不少雇主为了压缩成本,不给农民工提供必要的保护及安全措施,这使得农民工面临极大的安全风险。其次是安全意识淡薄,劳动技能不高。由于农民工进城务工之前从事的是一些危险性较小的简单农活,使得他们对于工业生产的安全重视不够甚至是漠视,从而频繁导致工伤事故发生。最后是农民工的就业行业风险性巨大。由于农民工的知识水平有限,劳动技能不高,所以一般在像建筑业这样风险性较高的行业就业,从而使得农民工成为工伤事故的主要受害群体。
(二)农民工健康状况分析
1.职业病是影响农民工健康的第一大病
首先,农民工是职业病高危人群,尤其是尘肺病人中农民工数量占很大比重。可以说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地方,就是农民工集中的地方。根据山西晋中市工会调查显示,全市106354名职工中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数达65004人,占总数的61.1%,其中接尘人数为45088人,占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工人的69.4%,粉尘危害成为职业病最突出因素。而晋中市2800余名患有尘肺病的职工中,绝大部分是农民工。另外,在水泥制造业、化工业、油漆涂料业等农民工集中的行业,慢性甲苯中毒、慢性铅中毒等职业病逐渐开始发病。
其次,农民工的用工单位工作环境差,一半以上有诱发职业病危险。卫生部会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农业部等部门通报了主要针对农民工的全国乡镇企业、农村个体工商户职业病危害专项整治工作情况:据对29个省份的不完全统计,检查单位21万多户,检测单位5.3万户,不合格的占检测总数的57.5%.
最后,农民工对于职业病的漠视。农民工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市场竟争力较低,在当今大量农民流动到城镇就业,找到工作已属不易。他们担心的是自己的饭碗及其工资怎么样,工资能否及时、足额拿到手。而对工作能产生职业病到没有在乎,或者说没有考虑过工作还可能导致什么病。
2.劳动强度也是影响农民工健康的重要因素
央行关于对农民工就业分布和收入的调查的报告显示,农民工的劳动环境和工作条件比较恶劣,从事的工作普遍具有重、脏、苦、累、险的特征。工作时间偏长,51.3%的人每周工作在41~60个小时之间,32.9%的人每周工作时间超过61个小时。农民工群体工作超过法定时间的接近85%.农民工收入水平近期虽然有所提升,但以劳动的艰苦程度衡量,其工资水平仍然偏低。根据清华大学李强教授在涉及外来人口32万的北京丰台区,通过配额及问卷而访谈方式,完成的493份有效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73.5%的农民工存在超时工作(即每天9小时以上),每天工作时间在10个小时以上的占65%.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的占23.6%(见表1)。
表1城市农民工每天劳动时间调查结果
劳动时间人数百分比(%)
7小时以下285.8
8小时10020.7
9小时418.5
10小时17035.2
11小时306.2
12小时7916.4
13小时51.0
14小时及以上306.2
合计493100.0
由上表同样得出,农民工群体劳动时间普遍比较长,劳动强度也比较高,这种工作状况给他们的健康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3.食品安全问题
农民工的食品卫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以建筑行业为例,造成农民工食品卫生安全隐患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建筑工地有效工期较短,工程规模小,一般没有规范性食堂,很难达到卫生许可条件。二是建筑工程项目负责人卫生安全意识薄弱,没有采取有效的卫生安全措施;农民工也没有充分认识到危害性,不能提出相关的卫生要求,或者认识到了,也提出了要求,但在谈判中明显处于弱势地位。三是建筑商的卫生安全责任感和农民工的维权意识都很差。建筑商只注重商业利润而轻视工人的健康,而农民工不知道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健康权益。此外,由于建筑工地人员流动性大,饮用水、住宿条件差等,也容易造成一些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如果没有工伤保险、医疗保险,昂贵的医疗费用,对广大农民工显然不堪重负。大多数农民工只能小病仗着年轻力壮拖,大病就只好回家,如果患了职业病也只有自认倒霉。而农村也不是他们天然疗养所,据卫生部副部长朱庆生介绍,农村中有一半左右甚至更高一点的人看不起病,有40%~60%的人,甚至更高,因为看不起病而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在全国不同的地区比例不一样。在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因为看不起病、住不起医院,因病在家里死亡的人数估计在60%~80%.
(三)农民工就业的流动性分析
农民工为了寻求更好的就业机会,挣更多的钱,不得不频繁的向不同的地方流动。根据农业部调查显示,40%的农民工没有固定工作,平均就业8~9个月,3个月以工的占11.3%,4~6个月的占16.3%,6~10个月的占73.3%,10个月以上的占7.8%.据调查,湖北省农民工在外出打工3年以上的占29%,3年以下的占71%;在一个单位工作3年以上的占19%,3年以下的占81%.天津市农民工在外打工3年以上的占26%,3年以工的占74%;在一个单位工作3年以上的占31%,3年以下的占69%.农民工表示坚决不回家的占2.4%,争取留在城市的占17.5%,但最终能留在城市的估计不足10%.同时,由于土地制度、户籍制度等因素的阻碍,不少农民工即使在一个城市工作生活了多年,也很难融入城市,到一定年龄以后农民工还是要被迫回到农村。再加上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城乡分割和地域分割,个人帐户不可转移,社会保障网络在全国无法对接和联通,无法使农民工享受到社会保障的保障利益,从而使得农民工这种流动性比较高的群体参与社会保障的积极性不高。
二、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大量事实和数据说明,农民工已是我国产业大军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农民工的贡献和作用相比,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应该尽快提上议事日程。其必要性和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农民工社会保障有利于农民工自身利益的保护
首先,数量众多的农民工享受不到应有的基本社会保障,与他们为城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完全不对称,这是绝对不合理的;其次,农民工从事的大多是苦、累、脏、险的工种,受工伤、疾病困扰可能性大,社会保障是农民工实现基本生存与发展的客观需求;再次,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是关爱和保护农民工中妇女、儿童这种生理与社会双重弱势人群的需要,他们对社会保障的需求更为迫切;最后,有利于对农民工消费行为的引导,使他们在满足目前基本生活需求的同时能兼顾其长远利益。
(二)农民工社会保障有利于提升我国城市化水平
城市化是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转为城市型的历史过程,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在二元社会结构的影响下,在改革开放前的20多年时间里一直停滞不前,严重滞后于工业化进程,呈现出“工业国家,农村社会”的特征。这种局面直至今天仍未得到根本扭转。据有关资料分析表明:我国目前的城市化水平仅为32%,离中等发达国家49%的比例还相差甚远。城市化滞后引起或加剧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突出问题。如农民收入过低和增长乏力、就业压力大等,在很大程度上均与城市化滞后有关。而提升城市化水平最重要的实际措施之一就是建立面向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有1亿农民进城务工、经商或从事其他职业。农民工已成为推动我国城市化水平提升的基本力量。但由于前述种种原因他们至今尚未被纳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之中,加上其他因素,致使农民工仍然处于流动状态,从而严重阻碍了我国城市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三)农民工社会保障有利于切实解决“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归根到底是农村人口过多导致的。在土地供给相对稳定的条件下,过多的农村劳动力会排斥资本和技术对农业的投入,农业劳动生产率很得到提高,农民输入也就无法增加。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要减少农村人口,但是如果没有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这些富余劳动力是很难转移出去的。农民工作为三农问题的突破口,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为农民提供制度保障,改变排斥农民工的传统政策,建立适合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使农民工自觉依法、有偿转让其在农村的土地经营权。同时,农民工要转变传统观念,适应城镇化的趋势,积极参与到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建设中来。
(四)农民工社会保障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
农民工大部分由年轻人组成,他们在城市受到制度和政策的排斥,干着又脏又苦的活,还经常受到城市人的歧视,使得他们可能会产生不平衡心理。而且,农民工的工作一般具有短期性,工资又低,在失业没有经济来源而又得不到必要的社会保障的情况下,显然对社会稳定是一种严重的威胁。据一项对上海、广州、沈阳3市的刑事犯罪研究表明:1990~1999年间,农民工作案率大幅度上升,上升幅度分别达到70.15%、182.27%、99.87%.农民工在无任何保障时对社会稳定造成的影响可见一斑。即使他们没有刑事犯罪,其中有许多人为生活所迫从事违法乱纪的经营活动,如造假贩假等。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可以给失去生活保障的农民工正当的社会认可和人文关怀,有利于兼顾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还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减少社会动荡的因素,维护社会的稳定。
(五)农民工社会保障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是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相冲突的。和谐社会的建立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公平原则。公平原则意味着只要是我国公民,就应该享受最基本的国民权益和保障,国家不应该根据出身、来源地和职业等而区别地对待每个公民,而应提供均等化的服务,因为每个公民都履行了同等的国民义务和责任。如果没有公平待遇,那么各种歧视就会出现,纠纷就会接踵而至。城乡分治的户籍制度以及相伴随的各种制度安排实际上就是一种不公平的制度安排。这种不公平的制度安排如果持续下去,则不但不能建立和谐社会,还会使城乡之间的冲突愈演愈烈。因此,从建立和谐社会的目标出发,必须真正着手解决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
三、农民工社会保障的优先序安排
通过前述对农民工就业现状分析,我国目前的经济水平及现有制度决定了不可能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进行全面的保障。而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亟需解决,因此,必须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各项目进行优先序安排。我们认为,对于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安排必须根据当前农民工实际需要和政府人力财力,分清轻重缓急,有步骤、有计划地逐步建立和完善。针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的不同险种要采取分清主次,分步推进的方式来实施,不能不顾农民工群体的现实状况而对各个项目不分主次,一哄而上的来实行。当前,要加快推进农民工较为集中、工伤风险程度较高的建筑、采掘等行业参加工伤保险。各统筹地区要采取建立大病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的办法,重点解决农民工进城务工期间的住院医疗保障问题,农民工也可自愿参加原籍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要抓紧研究探索低费率、广覆盖、可转移,并能够与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相衔接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有条件的地方,可直接将稳定就业的农民工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具体而言,应当从以下方面出发:
(一)加快建立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制度
工伤保险是农民工当前最迫切的社会保障项目,也是解决好农民社会保障的着眼点。从屡屡发生的农民工工伤事故以及由此导致的众多的劳资纠纷,决定了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制度应当作为最基本的社会保障项目尽快优先得到确立。建立工伤保险制度,这是几乎所有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普遍优先考虑的社会保障项目。这种保障项目不存在账户积累与保险关系接转问题,项目成本亦不是太高。对农民工来说,这是一种迫切需要的职业伤害风险分散机制,能保证其一旦遭受职业伤害就可以得到相应的赔偿;对用人单位来说,则是建立在《劳动法》和《工伤保险条例》基础之上的工伤赔偿机制,费用也不高;对政府部门及负责组织赔偿的部门来说,亦较易操作。而且,由于建立起农民工的工伤赔偿机制,用人单位将会更加注意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安全卫生保护措施。
(二)积极建立农民工疾病医疗社会保险制度
建立农民工的疾病医疗保障尤其是大病保障制度。由于农民工所从事的大多是脏、累、重、险的工作,劳动条件相对比较恶劣,生活、居住条件亦较差,患病是难以避免的。在缺乏保障机制的情况下,患病尤其是大病不仅给农民工带来身体的伤害,同时也可能会导致失业,从而因为失去经济来源陷入贫困。所以应当建立针对农民工的大病医疗部分的社会统筹保障机制,在最大范围内分散由于疾病给农民工带来的风险。在此基础上,有必要对农民工医疗保险进行一定的分类。那些在城市的工作相对稳定、有固定住所并将长期在城市工作的部分农民工,可以参加当地的各种基木医疗保险。那些流动性大、从事短期工作的农民工可以参加专为农民工设立的医疗保障制度。该制度缴费较低,可根据民工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的保障层次。具体而言,首先该医疗基金有个缴费的底线,所有民工都要按此标准缴纳,按此层次享受的待遇。在此基础上,如果农民工愿意还可以缴纳更多的保险金,相应享受较多的保险待遇。
(三)有区别地建立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
对拥有比较稳定的职业、相对固定的住所和单位,在城镇居住达到规定年限的农民工,应该考虑将他们纳入当地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其养老保险费的缴纳办法可以参照城镇职工的标准执行。对无固定职业且流动性较大的农民工,则可以设计一种过渡性的方案,如制定一定范围内不同档次的缴费率由农民工自愿选择,同时规定儿雇用农民工的用人单位必须根据农民工所选择的缴费率缴纳相应档次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对进入城市从事经营性职业的自雇农民工则可以参照城镇个体工商户的保障制度安排。同时,为所有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农民工建立个人账户。
(四)建立农民工失业保险制度
针对农民工的就业状况极不稳定的现状,应建立农民工失业保险制度,实行“现收现付”制。但是由于城镇失业保险制度建设面临着巨大压力,企业在转制过程中面临的资金困难,使这项制度实施起来具有相当难度,鉴于此,应采取积极的就业促进措施或失业援助计划作为建设失业保险制度的有益补充。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把农民工纳入城镇失业保险制度。如《四川省失业保险条例》把失业保险扩大到农民工,为签定劳动合同的农民上提供一次性生活补助金或生活补助费。条件还不具备的城市可为失业农民工提供一些帮助以渡过难关。如政府管理部门提供“公共劳动”为失业农民工提供“最低生存保障制度”。
注释:
①高文书。进城农民工就业状况及收入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6,(1)。
②有人将农民工称为除了“三农”问题外的“第四农”问题。
③劳动保障部课题组关于农民工情况的研究报告。当前农民工流动就业数量、结构与特点[EB/OL].http:shshldbz050729nmg.htm.
④雷敏。调查显示:建筑业一线人员九成以上是农民工[EB/OL].http:20041110n222928763.shtml.
⑤陈树新。河北省农民工社会保障情祝调查分析[EB/OL].河北劳动保障网:he.lss.gov.vn2003tjzl.
⑥梁成虎。农民工面临严重职业病威胁[N].山西晚报,2004-09-16.
⑦王淑军。农民工职业病危害专项整治情况[N].人民日报,2004-05-18.
⑧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04年11月5日新闻会。
⑨卢海元。构建适合农民工特点的弹性社会养老保险制度[J].中国劳动保障,2005,(7)。
⑩郑杭生,洪大用。重视和发展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事业[J].学术交流,1994,(5)。
赵蓉,岳世忠。论农民工———都市边缘群体与社会保障地位的边缘化[J].开发研究,2005,(6)。
参考文献:
[1]梁成虎。农民工面临严重职业病威胁[N].山西晚报,2004-09-16.
[2]卢海元。构建适合农民工特点的弹性社会养老保险制度[J].中国劳动保障,2005,(7)。
[3]郑杭生,洪大用。重视和发展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事业[N].学术交流,1994,(5)。
[4]赵蓉,岳世忠。论农民工———都市边缘群体与社会保障地位的边缘化[J].开发研究,2005,(6)。
篇8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垃圾污染;人口;二元体制
北京市城乡结合部垃圾污染问题的根本原因
一是外来流动人口急剧增加,垃圾总量远远超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二是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对城市化发展的制约。
1.1 城乡结合部外来流动人口急剧增加,垃圾总量远远超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1)外来流动人口在城乡结合部聚集
近年来,城乡结合部已经成为外来流动人口的寄身之地,大量的外来“打工族”聚集在城乡结合部地区,制造了大量生活垃圾。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方面:
1)区域优势
从客观上讲,与城市中心区相比,城乡结合部有如下吸引人的区位优势:
①居住或经营费用低于北京市区,即生活成本相对较低;
②常住人口相对稀少,有大量的农民出租房作为寄居地,适宜流动人口成群聚集;
③交通较为方便,适合流动人口的出入,适宜作为商贩们货物的中转、集散和仓储等
2)管理相对松散
城乡结合部地区从地缘上讲,已经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大逐渐被城市化,但是其管理体制和模式基本上仍然是原来的村委会管理模式,这种农村的基层政权组织管理模式基本上发挥不了作用,对本地区的流动人口约束较小,容易出现管理盲区,从而成为城市管理最薄弱的环节。
(2)城乡结合部外来流动人口的分类及其特点
1)分类
聚集在城乡结合部地区的外来流动人口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经济型流动人口;另一类是社会型流动人口。
按期流动原因划分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
①经营型流动人口:指在流入地从事商业、服务等经济活动,有一技之长或一定的资本。
②劳务型流动人口:指在流入地以纯粹提供各种各样的劳务为主,如城市各行各业的临时工和合同工。主要来源于农村闲散劳动力。
③公务型流动人口:指在城市中从事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流、调研等活动的流动人口。这类人口通常滞留于城乡结合部的宾馆、招待所,具有较高文化素质,但占比很小。
④社会型流动人口:指从事经济活动和公务活动以外的其他社会活动的流动人口,包括探亲访友、寄养寄读、治病疗养、盲流等。
2)特点
①流动人口增长快,比重高。据第五次人口普查,北京市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占流动人口总量的83.5%;1%人口抽样调查表明,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占流动人口总量比例高达85%。北京市实施整治的50个重点村,户籍人口仅21.4万,流动人口超过100万。
②滞留时间长,并有继续逐年延长的趋势。
③地域性,帮派性强。统一聚集地的流动人口往往来源于同一个流出地
④就业比例大。聚集地既是流动人口的生活起居地,又是他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场所。
⑤素质较低,环保意识淡薄。
(3)城乡结合部外来流动人口大量涌入对垃圾污染问题的影响
外来流动人口大量涌入是城乡结合部垃圾污染如此严重的重要愿因。外来流动人口大量涌入,使城乡结合部地区的垃圾总量大大增加,并远远超过了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 随着北京市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选择北京作为他们流入的主要目的地,而北京的城乡结合部成为流动人口主要集中地。目前,北京市城乡结合部的范围主要包括四环以外直到六环,大致包括朝阳、海淀、石景山、丰台的部分区域以及昌平、大兴、门头沟、顺义、通州的部分地区。据第五次人口普查,北京市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占流动人口总量的83.5%;1%人口抽样调查表明,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占流动人口总量比例高达85%。北京市实施整治的50个重点村,户籍人口仅21.4万,流动人口超过100万。
1.2 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对城市化发展的制约
(1)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现状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城乡之间长期实行“二元管理体制”,城乡结合部地区从地缘上讲,已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大逐渐被城市化,但是其管理基本的上是原来的村委会管理模式,这种农村的基层政权组织管理模式基本上发挥不了作用。在旧的传统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管理体制逐渐被瓦解,而新的价值观念和管理体制尚未形成之前,城乡结合部的管理体制和模式对流动人口约束力小,容易出现某些方面的“盲区”,成为管理最薄弱的环节。
(2) 二元社会管理体制的构成要素
二元社会管理体制就其整体而言,实际上是一种社会状态,这种社会状态主要有以下几种具体制度构成:
1)户籍制度:户籍制度发挥了一道强有力的闸门作用,把中国公民以农业和非农业户口分成标志鲜明的两个类别;
2)住房制度:政府为市民住宅投资,如福利房、解困房、微利房等房源的供应,解决大多数市民的住房问题,而农民的住房问题只能自己解决;
3)教育制度:城市中小学教育基本是由国家投资,而农村中小学教育基本是以摊牌的方式由农民自己投资;
4)就业制度:政府负责市民的就业和培训,而不负责农民的就业和培训;
5)医疗制度:市民享有公费医疗或医疗保险制度,而农村村民只得资费医疗;
6)养老保险制度:市民的养老保险大部分由政府或企业负担,而农民只能自己负担;
7)劳动保障制度:市民享有劳动保障制度,而农民没有劳动保障制度;
(3)二元体制对北京市城乡结合部垃圾污染问题的影响
1)城乡结合部地区教育的落后导致村民们的环保意识薄弱;
2)制度的差异导致城乡结合部地区的生活成本与外来流动人口的经济水平相适应,吸引了大量外来流动人口的涌入;
3)二元管理体制的并存导致垃圾污染问题的管理主体不明确,清理工作进行不畅;
4)政府有关部门对城乡结合部的环境卫生问题不够重视;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城市与乡村――中国城乡矛盾与协调发展研究,科学出版社出版,1994;
【2】冯云廷:城市聚集经济,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3】戴志国:大都市建设的实践与思考,广东科技出版社,2002;
【4】刘传江:中国城市化的制度与创新,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5】刘应杰:中国城乡关系与中国农民工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6】秦润新:农村城市化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7】汝倍:城市化:苏南现代化的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8】许学强,薛风旋,阎小培:中国乡村――城市转型与协调发展,科学出版社,1998;
【9】潘小娟:市政管理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10】金平:论城乡结合部,开发研究No.1,2001;
【11】赵力:城镇化与“二元结构”的破解,城市问题No.3,2002;
篇9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
中图分类号:F323.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5-0104-02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基本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村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出来,进入城镇和经济发达地区务工就业。根据对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系统30个省近2万农民的调查监测,2004年全国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达到10 260万人,比上年的9 820万人增加了440万人,增长4.5%[1]。近几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呈现出以下特点:
1.外出就业总量出现平稳增长态势。从总体来看,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1992年之后,农产品供求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加上经济政策环境逐步改善,农业负担过重,种田既辛苦又没有多大收益,使得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迅速增加。据统计,1992―1995年,平均每年转移农村人口540万左右。1995―1997年,国家宏观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受此影响,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又开始大幅增长,但波动不大,呈平稳增长态势。1998年至今,伴随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国民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人数又开始有所增长,增长速度在4%%~5%[1]。
2.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人员中,女性比例不断上升。据调查,2002年外出就业的男劳动力占外出人数的70.11%,女劳动力占29.89%。2003年在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中,男性比重为65.7%,女性比重为34.3%,比2002年上升了4.2%。2004年在外出就业的劳动力中,女性占外出劳动力总数的34.6%,比上年提高了0.3%[1]。还据调查了解,外出就业的女性年龄普遍低于男性的年龄。2004年,外出男劳动力的平均年龄为31岁,女劳动力的平均年龄为28岁。这是由于近几年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加快,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对女劳动力的需求量有所增加。
3.跨省流动的首选地区主要是大中城市和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中国大中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由于工资高,吸纳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竞相“下海淘金”。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的地点,主要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和广东、江浙、福建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2002 年到粤闽、浙苏沪、京津地区打工的人数分别占出省劳动力的38.3%、16.9%、10.2%,到西北地区和国外打工的人数仅占出省劳动力的7.9%和1.2%。2003年,在广东就业的外出劳动力占外出劳动力总数的10.1%,到北京的占4.2%,到江苏的占4.0%,到上海的占3.2%,到江浙和福建的各占3.0%[2]。上述6个地区合计吸纳农村外出劳动力的27.5%。2004年,广东、福建,浙江、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仍是当前外出农村劳动力流人就业的首选地区。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存在的问题
1.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没有纳入国家就业体系。一直以来,国家把就业工作的中心放在城市,重视城市居民的就业工作,而忽视了农民就业。对城市居民实行就业登记制度,为城市居民建立了完善的就业体系,在劳动合同、福利待遇、权益保障、医疗养老、就业保险的方面建立了比较健全的制度。但农村劳动力就业一直处在国家就业体制之外,他们也不能享受国家的就业资源和就业政策。这显然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2.对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的社会管理严重缺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一个系统工程,从掌握劳动力资源、就业培训、提供就业信息到维护合法权益,都需要政府部门提供完善的管理和服务。但是,政府的这种职能非常缺乏,还不能完全地掌握农村劳动力资源及转移就业的基本情况,包括文化程度、年龄结构、技能特长、地域分布及转移就业的方向等。政府没有建立完善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市场服务体系,导致农民工就业信息不畅,有组织外出的比例比较低。
3.转移就业的农村劳动力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当前农民工劳动权益得不到保障的问题依然严峻,表现最为突出的问题包括:克扣和拖欠工资,强制加班加点和超时工作,劳动和卫生条件恶劣,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得不到保障,不按规定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等。国家统计局2004年所作的调查显示,农民工平均每周工作6.4天,每天工作9.4小时。据有关方面调查,2004年上级拖欠农民工工资总额为336亿元(至2004年年底偿付比例为98.4%)。2005年,鉴定劳动合同的农民工人数占农民工总数的28.7%,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占13.8%,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占10.0%,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占农民工总数的12.9%[3],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是一个严肃的问题,如果不引起重视,不认真解决,将不仅不利于民工的合理流动,而且还将影响社会稳定和安全。
4.城乡就业矛盾日显突出,农民工的就业环境不宽松。 随着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城市经济特别是国有企业困难增加,效益下降,突出的问题是失业率上升,下岗人员增加。这就形成了一些影响,一方面,使城市能够吸纳的农村劳动力的数量减少;另一方面,由于某些地方的政府制定了一些限制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政策措施,来保护城市人口的优先就业,使得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困难加剧。不少地区纷纷出台限制外来民工就业的地方保护主义政策。例如在上海,用工单位招用外来劳动力,必须先公开招聘本市的劳动力,招聘不足的,经有关部门批准方可招用外来劳动力。据了解,上海对农民工进城务工的领域、行业和工种也有一定程度的限制。对农村劳动力的限制,不仅大城市加强了,中小城市也开始限制。如江苏、浙江甚至广东的一些中小城市也颁布了使用外来劳动力的行业、工种限制规定。城镇公共就业管理服务体系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来说还需解决观念、体制和物质技术条件等问题,让农民工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就业服务还需做大量工作。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对策分析
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保护进城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提出如下建议:
(一)缓解城乡就业矛盾的对策分析
要建立规范、科学、公平的就业政策。首先,要将当前以保障社会稳定为主的政策调整为社会稳定与扩大就业并重的政策;其次,要放弃歧视性就业政策,促进城市二元劳动力就业体制的转换,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使农民和市民能够公平竞争就业岗位,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并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再次,建立必要的劳动力需求管理和劳动力供给管理的政策。
(二)搞好进城务工农民的管理和服务,规范管理体制
为从体制上根本解决农村劳动力无序流动的状况,建议设置管理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专门机构,以适应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新形势的迫切要求,彻底改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多头管理、分散负责的局面,尽快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纳入统一、规范、高效的管理轨道。对进城务工农民要实行属地化管理原则,将农民工的住宿、劳动保护、医疗卫生、子女上学等问题纳入输入地政府管理范围,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总而言之,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是国家和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应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视。因此,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中存在的问题是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完成。
(三)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纳入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既然是全国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应将农村就业与城市就业一并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及长期规划,系统分析,统筹兼顾,作出全面安排。特别是指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和年度计划时,一定要将农村劳动力就业纳入到规划之中去。输出地要对农村地区社会劳动力就业状况进行摸底调查,把每年有多少农村劳动力流入本地、多少流向外地、农民工子女就学状况等基本情况搞清楚。输入地要将本区域内就业的农民的管理纳入到城市综合管理中,所需经费纳入当地财政预算,不能向企业或个人乱收费。
(四)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提高其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
要继续增加财政投入,扩大“阳光工程”的覆盖范围,提高补贴标准。在中央财政投入的基础上,地方政府也要增加扶持力度,力争做到对当年新增农村劳动力培训一遍。对用工量大、技能要求高的工种,要适当延长培训时间,提高培训质量,要探索培训补贴机制,可采取培训券、直接补贴现金等多种方式对培训农民进行补贴,确保农民得到实惠。各部门也要密切配合,调动优良培训资源参与,实现培训资源的优化配置。
(五)切实加大维权力度,推动农民工权益维护
1.应该进一步关注农民工就业问题。各级职能部门应关注农民工就业问题,协同劳动保障部门继续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实施计划,指导和帮助农民工与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提高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比率。
2.积极稳妥地逐步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提出的“坚持分类指导、稳步推进,优先解决工伤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障问题,逐步解决养老保险问题”的若干原则,针对农民工流动性大的特点,为他们“量身订做”的社会保障制度。
3.建立健全农民工工资保障制度。各级政府和劳动部门应切实履行职责,建立工资保障制度,抓紧解决农民工工资偏低和拖欠问题。要建立工资支付监控制度和工资保证金制度,确定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规范农民工工资管理,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合理确定并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还应监督用人单位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加班的法律规定。
参考文献:
[1]农业部课题组.新时期农村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223-228.
[2]刘斌,张兆刚,霍功.中国三农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437-442.
篇10
一、养老产业的民生定位
养老产业,又称老年人服务产业,是指为老年人提供商品、设施以及服务,满足其特殊需要的,具有同类属性的行业、企业经济活动的产业集合。
和其他产业相比,养老产业具有民生方面的天然优势,具有强大的社会功能。一是给社会带来更高福利。养老本来就是一种因个人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而产生的高层次需求,能够满足这种需求,就是人们在享受社会发展带来的福利。二是创造更多就业。就业为民生之本,养老对就业人口的吸纳能力及其就业层次多的特点,为社会提供了一个持久、宽泛的就业渠道,直接对社会民生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现在具有较大规模吸纳就业、能够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型产业,当首选养老服务业。三是促进人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的可持续发展命题中,“人的可持续发展”一直是重要内容,更是重要的终极目标。养老抚幼是人类再生产的需要。养老水平高低是一个国家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更是一国公民体面而富有尊严地生活的最好写照,直接影响着该国的现代化进程。
二、养老产业的前景分析
目前我国养老供求矛盾突出,养老产业的前景十分广阔。养老产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进步的大背景下,养老产业更大发展需要考虑三个宏观前提:第一,养老产业在国民经济的地位,在认识上应该是宏观、立体、综合的,而非割裂、平面、单一的;第二,养老产业在宏观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前景,主要是由这个产业的独特比较优势(民生保障)所决定,而非其单一非优势功能所决定的;第三,养老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确立和巩固,需要随着国家发展趋势变动,作出全面客观的判断和与时俱进的调整。
养老产业具有产业链长、涉及领域广等特点,并对医疗、保险、交通、地产、餐饮、娱乐、休闲等上下游产业具有带动效应。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将为养老产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我国居民对养老产业需求和政府对养老产业扶植政策这两个主要驱动因素长期不会发生改变,未来我国养老产业发展空间巨大。
老年消费市场庞大。根据国家老龄办的数据,养老服务市场需求在3万亿元以上,在解决上千万劳动力就业机会的同时,正催生出一个潜力极大的国内老年消费市场。据测算,从2010年至2030年,我国养老产业从业人员将从2000万人激增到7800万人,提高就业率约2%以上。如果按老年人口与护理人员3:1的比例配备,仅此一项就能增加就业1000多万人。作为一个跨越多行业的特殊产业,专家预测,5年内我国老年人市场消费将突破万亿元规模,到2030年有望形成老龄、少儿、成人产业三分天下的格局。未来20年,我国养老产业规模有望达到20万亿元以上,对GDP的拉动作用将会十分明显。
老年消费能力强劲。我国老年人购买能力总和也相当可观。据统计,2011年我国老年人口年离退休金总额超过9200亿元,加上再就业收入、亲朋好友的资助,总可支配收入可达1.2万亿元至1.3万亿元。按照国际通行的5%老年人需要进入机构养老的标准,我国仅养老机构的床位每年就有3000亿元的市场空间,再加上医疗、康复设施等,还可拉动至少1000亿元的消费。以江苏为例,2010年江苏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超过900万人,即使以20%的老人需要养老服务估算就将达180万人。而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社会福利的逐步完善,养老服务的潜在需求将日益成为有支付能力的有效需求。
老年人的消费观念趋向积极主动。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较快的地区,许多老年人在美容、穿着打扮、营养食品、健身娱乐、旅游观光、高端养老社区等方面有着强烈的消费兴趣,保险意识、精神文化消费意识日益增强,将是推动今后老年市场发展的主要力量。调查显示,我国约有5%比例的老年人愿意选择社会养老模式,而在城市中,这一比例通常达到8%~12%,并且随着社会发展和养老机构设施不断完善,这一比例还将上升。
养老市场细分并向产业化方向发展。近年来随着社会养老需求的逐年增长,养老产业市场趋于细分化,出现了老年用品、老年社区、老年护理、老年疗养、老年文化、老年娱乐、老年家政护理等多种养老服务及配套服务业。而且在操作上,养老产业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投资主体,国有、民营资本争相进入,养老产业正在向市场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三、养老产业发展路径选择
1.养老产业化的内在逻辑
一方面,“空巢家庭”、“失能家庭”、“四二一家庭”大量出现,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健康护理、精神慰藉的养老服务已成为涉及众多老年人的普遍需求;另一方面,现代社会快速增长的经济和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极大地提高了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预期水平,随着老龄化加速发展,为老年人构建良好生活环境,保持老年人积极、健康状况的社会需要日渐突出,这既符合广大老年人的期待,也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养老产业化,就是使“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等养老服务成为营利性的生产经营活动,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使养老服务发展成为具有规模性的现代服务型产业。养老只有走产业化的发展道路,才能形成政府、投资者、服务机构、从业人员和老年人多方共赢、健康发展的局面。养老服务实现大规模产业化发展,不仅能够有效满足我国未来几十年不断增长的老年服务的需要,有效应对老龄化的挑战,而且将能够有效地扩大内需,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将可以成为巨大的容纳就业的产业空间。
2.养老产业发展的路径
目前,我国养老产业发展落后于老龄化速度,养老服务产品供给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严峻的老龄化形势、庞大的市场与滞后的政策及落后的设施建设之间的巨大反差,亟待全社会合力解决。
发展理念要适老化。坚持养老产业的“社会福利”属性和市场化发展方针,借助社会和市场力量,通过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合理配置养老资源,解决日益突出的产业发展滞后问题。全社会都要树立科学的大养老观和积极的老年人生观,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通过专业化、规范化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的需求,走一条成本较低的福利化、公益化、市场化结合的养老之路。
政策引导要高效化。从现代服务业的角度去定位养老产业,切实把养老产业作为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方面来推动,尽早制定养老产业总体发展规划以及相应的配套措施,形成养老产业规划体系。抓紧研究养老服务项目的规划布局,把建设养老服务设施纳入城乡建设总体规划,新建小区和新农村建设要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成熟社区通过改扩建和利用现有闲置资源等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加大土地、税收等政策优惠力度,鼓励通过对闲置厂房,民用设施改扩建等方式兴办民间养老机构。加大财政补助和购买服务的力度,认真贯彻落实规费减免、税收优惠、信贷支持等推动养老产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扶持政策。
投资主体要多元化。按照“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和支持不同所有制的单位和个人投资兴办养老机构,开发老年产品。开辟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积极支持以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补贴、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兴建适宜老年人集中居住、生活、学习、娱乐、健身的老年公寓、养老院、敬老院,鼓励社会资金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等方式兴办养老产业。
运行机制要市场化。改变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养老管理方式和运行机制,按照产业化思路和市场经济规律发展养老产业。引导企业开发、生产老年人特殊用品,如老人床垫、浴盆、轮椅、手杖、助听器和假牙、假发等,促进老年用品市场发展,满足老年人的多方面需求。建立市场化的运行机制,在注重社会效益的同时兼顾经济效益,使社会养老机构能够生存发展。
运营方式要多样化。养老产业链比较长,涉及法律政策、金融投资、规划设计、地产开发、养老服务、老龄用品、人才培养等,后期的运营管理和服务以及养老人才培养至关重要。应充分利用家庭、社区福利服务网络和社会福利机构等载体,因地制宜地开展集中、分散、上门包户等多种形式的养老服务,开办以老年人为对象的老年生活照顾、家政服务、心理咨询、康复服务、紧急救援等业务,形成养老服务的完整体系,满足不同人群、不同层次的需求。支持成立以老年为主题的社会志愿组织,加强社会对老年化问题的认识、关心与应变,也鼓励老年人参加志愿者行列,服务社会。鼓励老年人退而不休,保持活力,继续在家庭、社区、社会中扮演应有角色。
服务对象要公众化。采取多种形式增加养老设施数量,向老年人及有需求的居民提供服务。改变过去养老福利机构仅仅对“三无”老人实行“五保”供养制度的传统做法,对那些生活困难、退休养老金偏低的老年人也要提供无偿或低收费服务,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对“三无”老人可以实行货币化养老,对“低保”对象老人给予适当补助,对居家养老中的特困老人则采取亲属帮扶、社会慈善捐赠和政府补助的方式为他们购买服务。
养老队伍要专业化。对各类社会养老机构的从业人员,实行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持证上岗。鼓励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和职业教育机构设立养老管理与服务、老年护理、老年社会学和老年产品开发等专业,相关部门在招生、收费、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政策上的倾斜。鼓励和支持更多人投身养老产业,不断扩大养老产业从业人员队伍,逐步实现养老服务人员的职业化、专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