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住宅建筑设计范文

时间:2023-07-13 17:30: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多层住宅建筑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多层住宅建筑设计

篇1

【关键字】多层住宅;消防给水;必要性;可行性

本着“以人为本”的方针,为了维护生命财产的安全,增加部分消防投资,是会得到建设单位和业主的认同的,均可不设计室内消防给水系统。另外,《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90)(1997年版)第一章,第1.02条规定:“本规范不适用于九层及九层以下的普通住宅”。从而使绝大部分的多层住宅楼(7层及7层以下)处于完全不设防的状态,而实际情况是我国的绝大多数城市居民都生活在这种不设防的住宅中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低层住宅也应设计消防系统。

一.设计消防系统的必要性

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中的电器用品越来越多;装修档次越来越高;气体能源的使用越来越普及;从而使发生火灾的可能性、危险性也越来越大。

a.家用电器越多,用电负荷越大,再加上大多数装修施工的并非是具有资质的家装公司,而是没有经过系统学习的个体水电工人。电气施工相当不规范,导致由于电路故障发生火灾的事件屡屡发生。

b.装修档次越高,采用的可燃.易燃物品越来越多。家装物品火灾危险性大致如下:油漆(乙类)、地板、天花衣柜书桌等木质家具(丙类)、窗帘等纺织品(丙类),这给火灾的发生、蔓延埋下了很大的隐患。

c.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煤气、天然气、液化气已经在居住小区中广泛应用。然而一旦发生火灾而不能及时被迅速扑灭,气体能源供应系统随时有发生爆炸的可能,使火灾变得更加难以控制,给生命财产造成极大的损失。

2.商业服务网点是指居住建筑的首层或首层及二层设置的建筑面积不超过300m2的百货店、副食店、粮店、邮政所、储蓄所理发店等小型营业性用房。此类建筑功能复杂,每套的面积从十几平方米到三百平方米不等,因储存大量的可燃物品,并且有较多的电器照明及加工设备,因此火灾隐患较大。

3.一旦发生火灾,消防车难以及时到达和进行灭火扑救。消防规范规定,消防车必须在接到火灾报警10分钟之内赶到现场。但正常情况下,人们发现火情并进行报警,是在火灾蔓延了相当长时间之后;再加上天气恶劣,交通拥挤,消防通道堵塞等不可预见因素,消防车很难及时到达火灾现场。另外,由于现在家庭的防盗措施严密,在房主不在现场的情况下,消防队员难以及时进入室内进行扑救。

3.最重要的是一旦发生火灾,很有可能不可避免地造成人员伤亡,这部分损失是无法用金钱进行评估的。所以,学习高层建筑灭火经验,立足于自救,设计室内消防系统,是必要的。

二.设计消防系统的可行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住宅小区化的实施,人们对于住房本身之外的投资越来越认同,如小区绿化,保安措施,电子监控等。本着“以人为本”的方针,为了维护生命财产的安全,增加部分消防投资,笔者相信,是会得到建设单位和业主的认同的。另外,随着消防器材的进步发展,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消防投入成本也在逐渐地降低。消防投资只占整个投资中很小的一部分,但它能够起到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三.具体设计方法的讨论

在我国,根据我国的发展中国家的国情,应考虑灭火效果与经济条件相结合的最佳方法将消防安全问题大面积普及。对于7层以下(含7层)的住宅楼消防系统设计,笔者提出以下方法,仅为个人观点,供同行们讨论。

1.方法一:对于带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楼,室内消火栓的布置

a.住宅消火栓的平面布置,通常这些多层住宅楼多为框架或砖混结构建筑,层高2.80-3.00m,楼梯开间2.60-2.70m,消火栓箱的可选位置只有两处,一是入户门附近,二是梯间休息平台处。

b.对于商业网点室内消火栓的布置,实践中有些难度,大多数商业网点开间较小,每间布置室内消火栓在经济性和合理性上有所欠缺,从讲究实际效果的角度出发,可采用以下方式:对于人员聚集且可燃物较多场所,以及需设置两部以上疏散楼梯的“连家店”,应在每层设置室内消火栓。对于二层的商业网点,因开间较小,如在二层布置消火栓,施救操作空间有限,宜在底层外墙或其他公共部分设置室内消火栓箱,其布置应保证有两支水枪的充实水柱到达室内任何部位。设在底层外墙的消火栓,要注意防盗防冻问题。在冬季比较寒冷的地区,消火栓管道可以做成干管,不用保温,附近做阀门井,井内设泄水阀,使用时打开阀门即可。对于开间特别小,每个分割单元总面积也特别小的“连家店”式建筑,无公共外墙可利用,无法布置室内消火栓,可以考虑合理布置几个共用室外消火栓,或在公共部位仅设置室内消火栓栓口,明装暗装均可,但每个商户配备足够的水带和水枪。

2.方法二:按目前八层带商业网点单元式住宅楼的做法,在屋顶设置消防水箱储存十分钟的消火栓用水量,另外每层设置室内消火栓,层层设置灭火器。这种做法对于消防安全固然是很好的,但增加水箱容易影响建筑物的美观,水箱也难以管理。而且此方法对于投资的增加是相当大的,除非有相当的经济实力,一般情况下不是很适用。

3.方法三:层层设置灭火器,不设计室内消火栓系统。此方法投资很小,但灭火器的灭火能力有限,难以保持持久的灭火能力,故此方法不适用。

4.方法四:仅在一、二层设室内消火栓,水源由市政管网提供,楼顶不设消防水箱,另外,层层设置灭火器。设计参数:消火栓用水量5l/s,单枪流量2.5 l/s,同时使用2支水枪,水带长度25米。根据建筑设计规范,七层楼的地面的高度一般距室外地平18米左右(层高2.8米左右), 利用25米水带的长度加上充实水柱的长度,能保证设于一、二层的室内消火栓对所有楼层进行灭火。现今,各大中城市的市政管网压力保持在0.25-0.30Mpa之间,基本能够保证所到达楼层消火栓的充实水柱。在市政压力不够的地方,可以在管道上设计管道泵进行加压,以达到压力要求。需要注意的是,设计时必须保证来自不同立管的两股水柱同时到达同一单元内的任何部位。而市政管网完全能够保证灭火时间内的用水流量。其实,仅在一层设置室内消火栓已能达到消防要求,之所以一、二层都设,是考虑到万一失火,两层消火栓可以在短时期内达到灭火效果,进而降低损失。再加上灭火器的使用,完全能达到扑灭火灾的要求。此方法相对于方法一,可以节约很大的投资,但从灭火效果上来说,并不比方法二逊色。

4. 方法五:仅在一、二层设室内消火栓,水源由市政管网提供,楼顶不设消防水箱,不设置灭火器。此方法就是方法三不设置灭火器。可以节省下灭火器的投资。但室内消火栓的使用要经过一定的培训,而且使用的人员需要一定的体力保证。所以,笔者认为,在住宅消防系统中,灭火器的使用还是很有必要的。

四.结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对自身生存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在所有低层住宅中设计消防系统,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所提供的各种方法,各位同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与本地消防管理部门进行商讨是否可行。

参考文献

[1]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

[2]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

篇2

【关键词】多层住宅 给水管材 管道敷设 水表 太阳能热水器

多层住宅以其配套设施简单,造价低,物业管理方便等特点,很受中小城市房地产开发商和广大居民的欢迎。如何按2000年小康住宅科技产业工程居住区规划设计导则的要求,提高住宅的设计水平,为每个住户营造出一个舒适的生活空间,是每个设计人员的职责所在。作为住宅的心脏DD厨房、卫生间,是功能复杂,卫生、安全和舒适度要求高,营造繁杂,技术要求高的空间。因此,设计人员必须以整体设计的观念和方法,综合考虑厨房、卫生间给排水管道和设备的安装等。下面就多层住宅给排水设计中给水管材的选用、管道的敷设、水表出户设置、家用热水器的设置和空调冷凝水排放等问题与同行们一起探讨。

一、给水管材选用问题

传统的给水管材一般采用镀锌钢管,由于镀锌钢管易锈蚀,使用寿命短,用于输送生活用水不能满足水质卫生标准等缺点,建设部正大力推广塑料给水管的应用。许多地市已明文规定:禁止设计使用镀锌钢管,推广使用塑料给水管。塑料给水管与金属管道相比,具有重量轻,耐压强度好,输送液体阻力小,耐化学腐蚀性能强,安装方便,省钢节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给水用塑料管道主要有:硬聚氯乙烯(PVC-U)、高密度聚乙烯(HDPE)、交联聚乙烯(PEX)、改性聚丙烯(PP-R ,PP-C)、聚丁烯(PB)、铝塑复合管(PE-AL-PE,PEX-AL-PEX)和钢塑复合管等。下表是几种建筑给水管材性能的比较。

管材性能优点缺点长期使用温度短期使用温度硬聚氯乙烯管(PVC-U)抗腐蚀能力强,质地坚硬,施工简便有UPVC单体和添加剂渗出,管接头粘合技术要求高,固化时间长≤400CDD改性聚丙烯(EN-US)PP-R,PP-C)耐温性能好,抗蠕变性能好,施工简便只有用金属管件连接;水流局部水头损失大,不能回收重复利用900C950C铝塑复合管(PEX-AL-PEX)耐温性能好,保温性能好(EN-US)在同等压力和介质温度的条件下,管壁最厚,采用热熔连接,需用专门连接工具≤600C≤900C铝塑复合管(PE-AL-PE)易弯曲成形,完全消防氧渗透,线膨胀系数小,施工简便管壁厚薄不均匀,管路连接采用铜管件,水流局部水头损失大≤400C――注:①长期使用温度系指管道在此温度范围内使用寿命达30~50年;②短期使用温度系指管道在此温度范围使用寿命达10~20年。

管材的选择是经济技术的比较过程,技术上应从压力、温度、使用环境、安装方法等方面进行考虑,同时结合业主的要求和住宅的档次,进行经济技术综合考虑后确定。以上所塑料给水管材都可作为住宅生活给水管材。

二、管道敷设问题

(一)给排水立管的敷设一般有以下几种方式

(1)明装在厨房、卫生间的墙角处。在以往的住宅设计中较多采用这种敷设方式,它施工方便,但明露管道有碍居室美观,住户在二次装修时大多会用轻质材料给予隐藏起来。

(2)明装在建筑物外墙阴角处。这种方式仅适用于南方天气较暖和的地区,冬季的最低温度不得低于零摄氏度,以防水管内水冻结成冰,胀裂管道,影响住户使用。管道在外墙敷设,影响建筑美观,也不便于日后管理和维修。

(3)敷设在管道井内。这种方式使居室洁净美观,但管道井占用了卫生间的面积,且管道施工、维修都比较困难。卫生间设立集中管道井,把给水管、排水管都集中在管道井里布置,这是小康住宅厨房、卫生间居住文明的重要 体现。本人认为:在中高档的商品房建筑方案设计时应考虑卫生间管道井的设置,这样即提高卫生间的使用质量,又可解决硬聚氯乙烯排水管水流噪声大的问题,提高居室的环境质量水平;对于卫生间面积较小的经济适用房和解困房,在南方较暖和地区给排水立管可考虑敷设在外墙,以增大卫生间的使用空间;管道明装在室内时,应不影响厨房、卫生间各卫生设备功能的使用。

(二)给水支管敷设

住宅给水支管管径一役de≤32mm,小管径的塑料给水管,呈弯曲状态,故住宅给水支管提介采用暗设。给水支管暗 设的方式有:

(1)暗设在砖墙里。施工时在砖墙面开管槽,管槽宽度为管子外径de+20mm,深度为管子外径de,管道直接嵌入管 槽,并用管卡将子固定在管槽内。

(2)对于小管径给水支管de≤20mm,可暗设在楼(地)面找平层里。施工时在楼(地)板面上开管槽,槽宽为de+10mm,深为1/2de,管道半嵌入管槽里,并用管卡将管子固定在管槽内。铝塑复合管和交联聚丙烯管等管道采用金属管件连接,采用暗设时须加大管槽尺寸,且水流局部水头损失较大。对于厨房、卫生间内卫生器具布置相对集中的住宅,可采用分水器进行连接,分水器是一种多分支管接头,各卫生器具给水支管分别从分水器接出。这样既可避免暗埋管道的管接头 渗透问题。又可减小局部水头损失,降低管网造价。

(3)排水支管敷设。住宅室内排水横管宜设在本层套内,这样排水横管渗透时可避免污水等污染物进入邻户,管道维修时也不会影响到邻户的正常生活。

厨房内洗涤盆的排水横支管一般在本层楼板面上接入排水立管;地漏排水支管须敷设下层空间。现在许多同行都认为:厨房地面都铺设瓷砖,清洁地在时不须用水冲洗,设置地漏意义不大,故厨房内可不设地地漏,这样既避免排水横支 管进入邻户,又可增大厨房的使用空间。

三、空调冷凝水排放问题

近几年,空调逐渐进入千家万户,空调冷凝水无组织排放污染建筑物外墙,已是影响生活区美观的一个重要问题。建筑给排水设计时应考虑空调冷凝水的有组织排放。具体做法可在预留空调外机位置旁设置冷凝水排水管,排水立管选用PVC-U排水管de40,在每层空调机高度预留排水三通,便于空调机排水软管直接接入。

参考文献:

[1]谢俊龙;浅谈建筑给排水监理工作的认识[J];山西建筑;2007年23期

篇3

关键词:给排水设计;多层住宅;管道敷设;水表;地漏

1、给排水管道敷设问题

传统的住宅给排水设计一般是上一层的卫生间管道在下一层顶安装,这种做法排水一旦发生堵塞,清通即成问题。同时由于排水横管设置于下层,管道穿越楼板即需要预留排水孔洞,卫生器具位置随即固定,不适合不同用户的使用要求,而且穿越楼板管道过多,增加了渗漏水的几率。

同层排水是卫生间排水系统中的一个新颖技术,排水管道在本层内敷设,采用了一个共用的水封管配件代替诸多的P弯、S弯,一旦发生堵塞,本层内就能清理、疏通。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意愿,个性化的摆布卫生间洁具的位置。使用同层排水技术,可以有效的解决以上问题。

同层排水技术目前主要有三种形式(三种做法):一种是采用卫生间楼板(或局部楼板)下沉方式;第二种是采用墙排水(以管道隐蔽安装系统为主要特征)方式;第三种是采用垫高卫生间地面的垫层式。住宅厨房给排水设计时,由于地面积水很少,平时可用拖布擦干,设计时可取消地漏或用侧墙式地漏,把洗菜池的排水管放在地面以上接入立管。这样做可以使下水管道每层水平分隔开,如有漏水则不影响下层住户,检修时也可以独户进行。另外,设计时尽量把排水管立管设于建筑物内墙阴角,有条件的最好在卫生间内设置管道井。这样做可以使室内卫生间、厨房水平与竖向均没有明管,空间宽敞、洁净,把污染源污水隔绝在外,避免由于管道频繁穿越楼板引起上下层漏水的现象。

1. 1 给排水立管的敷设

1)立管安装在厨房、卫生间的墙角处。在以往的住宅设计中较多采用这种敷设方式,施工方便,但明露管道有碍居室美观,住户在二次装修时大多会用轻质材料将其隐藏起来。管道明装在室内时,应不影响厨房、卫生间各卫生设备功能的使用。

2)立管敷设在管道井内。这种方式居室洁净美观,但管道井占用了卫生间的面积,且管道施工、维修较困难。卫生间设立集中管道井,把给水管、排水管等管道都集中在管道井里布置,这是现代住宅厨房卫生间居住文明的重要体现。

1. 2 给水支管敷设

1)一般住宅给水支管管径de ≤40 mm 或dn ≤32 mm,小管径的塑料给水管呈弯曲状态,且热稳定性差,故住宅给水支管提倡采用埋墙暗设,亦可与采暖管道共同敷设于垫层内。

2)支管设在砖墙里。施工时在砖墙面开管槽,管槽宽度为管子外径de + 20 mm,深度为管子外径de;采用金属管件连接时,需加大管槽尺寸,管道直接嵌入管槽,并用管卡固定在管槽内。

3)小管径给水支管de ≤20 mm,可暗设在楼(地)面找平层里。施工时在楼(地)板面上开管槽,槽宽为de + 10 mm,深为0. 5 de,管道半嵌入管槽里,并用管卡将管子固定在管槽内。

4)墙体内埋水管,要做到合理布局,槽内抹灰圆滑,然后在凹槽内刷防水涂料,提倡水管凹槽做防水;管道施工完毕,应由土建统一抹灰,并在墙体上统一用红油漆或水泥浆把管道走向在墙体上标记清晰。

1. 3 排水支管敷设

住宅室内排水横支管应敷设在本层套内,这样排水横管渗透时可避免污水进入邻户,管道维修时也不会影响到邻户的正常生活。即使管道有安装和使用问题,也可以很轻易地在该层该户内解决,用不着敲楼打洞。

2 水表户外设置问题

水表设在户内,不但抄表的工作量很大,而且使住宅的安全性和私密性大大降低。故住宅的分户水表或分户水表的数字显示宜设在户外。多层住宅水表户外设置有以下几种形式:

2. 1 远传水表

把普通水表换成远传水表,由一根信号线连接水表与数据采集机,再传至智能管理(微机)。它的优点在于节省大量人力来抄表,数据准确,缺点是系统造价高。

2. 2 磁卡式水表

用户预先购买自来水公司的电子卡,然后把它插入水表的存贮器内,用水时卡上金额被自动扣除,这种方式用户需预付水费,水表价格较高(自来水公司有此业务才行)。

2. 3 普通水表设在户外

水表集中设置(水表组)在底层,各层住户给水支管在管道井内敷设,也可在建筑物管道井内每层敷设。水表出户布置的方式选择,须结合住宅厨房、卫生间平面布置特点和开发商的具体要求,对以上几种可行性方案进行经济技术比较后确定。物业管理完善的住宅小区的中高档商品房,可采用远传水表数据,它是今后水表应用发展方向,物业管理不很完善的住宅小区的中高档商品房,可采用磁卡式水表(在自来水公司有这种业务的地区可设计)或集中设置水表组(箱)。

3 空调冷凝水排放问题

近几年,空调逐渐进入千家万户,空调冷凝水无组织排放污染建筑物外墙,已是影响生活区美观的一个重要问题。建筑给排水设计时应考虑空调冷凝水的有组织排放。具体做法:可在预留空调外机固定位置(或凸窗下部),设集中下水排水管,排水立管选用PVC2U 管de40,空调外机搁板一侧统一预留下水弯头,便于空调机排水软管直接接入。

4 其他问题

4. 1 地漏与存水弯的配合问题

规范上没有规定排水地漏一定要设存水弯,但这确实影响用户的使用效果。因此,凡是室内接有污水的排水系统的地漏,均应再配套安装P 型存水弯,水封深度要保证在不小于50 mm,否则应增加一节短管来加大水深,这样可有效地防止串味现象。

4. 2 洗脸盆和洗涤盆下的存水弯

将S 型存水弯安装在楼板的上方

(但不能同时串接两个存水弯),这样住户在自己家内随时可以方便清通。但要提醒用户,存水弯不能随意取消,而且在安装好器具后一定要做好接头的密封工作。

4. 3 大便器下的弯头

在大便器下用90°弯头与横支管连接是不妥的,水力条件没有45°弯头的好,若用90°弯头安装,则最好带检查口。正确的安装方法是采用一个45°弯头与横支管连接。

4. 4 横管与立管的连接问题

在一些建筑排水中,出户横管与立管的连接均采用一个90°弯头,这种做法堵塞率较高,合理的安装方法是采用两个45°的弯头连接或者用90°斜三通。排水管道的横管与横管、横管与立管的连接,宜采用45°三通、45°四通、90°斜三通,也可采用直角顺水三通或直角顺水四通等配件。

4. 5 管道穿过楼板、墙面

管道穿过楼板后,有些施工人员为方便省事,不进行土建支模,仅进行简单遮挡后用水泥砂浆填塞孔洞,加之硬聚氯乙烯管外表比较光滑,与混凝土粘结不是很牢固,因此非常容易造成严重的楼板渗水现象,影响住户正常使用。正确的做法是:预先加套管,管道安装结束应配合土建进行支模,,并应采用C20 细石混凝土分二次浇筑捣密实。浇筑结束后,结合找平层或面层施工,在管道周围应砌筑成厚度不小于20 mm,宽度不小于30 mm 的阻水圈。

管道穿过墙壁和楼板设置金属套管(外墙)或塑料套管时,,安装在楼板内的套管其顶部应高出装饰地面20 mm,安装在卫生间及厨房内的套管其顶部应高出装饰地面50 mm,且套管底部应与楼板底面相平。安装在墙壁内的套管其两端与饰面相平,穿过楼板的套管与管道之间缝隙应用阻燃密实材料和防水油膏填实且端面光滑,穿墙套管与管道之间缝隙宜用阻燃密实材料填实且端面应光滑,管道的接口不得设在套管内。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字:高烈度区,多层住宅,小墙肢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对住宅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对房屋的使用功能、房间组合、采光以及立面造型等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一些传统的砖混结构根本满足不了人们对住宅的要求。目前,都是在高烈度区,进行小墙肢剪力墙多层住宅结构的设计。以下对小墙肢和连粱结构的设计作进一步地分析和探讨。

一、小墙肢剪力墙住宅的发展

本文以大理市为例,对小墙肢剪力墙住宅的发展进行分析。《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明确规定砌体结构房屋总高度和层数。而对于9度区,总层数不能超过4层,多层粘土砖房总高度不超过12m。而大理市原来以9度来作为抗震设防烈度,现在根据新的抗震规范,以8度来作为抗震设防烈度,其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随着20世纪90年代的进入,大理市的人口以及规模不断地扩大,使住宅建设迅猛地发展起来了;这样就导致城市住宅用地趋于紧张性,而传统的砖混结构住宅根本无法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根据统计调查,砖混结构住宅在大理市的住宅建筑中占据了一定的比例(这是按照面积计算的)。而超过抗震规范对砖混结构房屋的相应规定是小墙肢剪力墙多层住宅的层数与建筑高宽比。用部分墙段改为现浇钢筋泥凝土承重墙来作为它的结构形式,剩下的部分用砖改以及用其它的轻质来填充墙。小墙肢剪力墙不会受多层砖房总层数以及高度的抗震规范的限制,从而使框架结构住宅中方形框架柱突出墙面对室内布置的影响得到了避免。因此,在大理市住宅建设中,小墙肢剪力墙结构受到了高度地重视,并能够广泛地应用到住宅建设中。

二、小墙肢剪力墙用钢筋混凝土对住宅结构的设计

一些平面小开 、小进深、层高较低等是小墙肢剪力墙结构多层住宅的最大特点,钢筋混凝土小墙肢用窗间墙和部分纵横墙进行布置,并使楼屋面刚性板能够相连,这是由连粱和现浇钢筋混凝土来进行的,使小墙肢梁承重体系得以形成。通过一些工程设计来说明,小墙肢和连粱的设计能够合理地解决,并使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要求得以满足。

1、对墙肢结构进行设计。布置小墙肢剪力墙,要根据抗震设计的要求,把窗间

墙、楼梯间以及房间四角等布置成一字形以及十字形墙段,使各个结构平面主轴方向均匀、对称的布置好;这样使各墙肢肢长不用相差太大,从而使结构扭转得以减少。要接近各墙肢刚度,必须在水平地震保证作用的情况下进行,这样使墙肢受力均匀,也使个别长墙肢由于内力太大而导致设计超筋在竖向,从而使竖向刚度从下到上逐渐地减小,这都是由于混凝土强度以及墙厚的变化而造成的。因此,各墙肢之间的连系粱以及承担填充墙与楼面板荷载的主次梁的跨度不要超过

5m,这是墙肛布置所要做到的。如果对墙肢设置中间进行调整要超过5m才可以这样做。对于墙肢厚度来说,要与当地气候条件以及填充墙材料规格相结合。填充墙在连粱和主次梁上。而各墙肢刚度以及墙肢总量对小墙肢剪力墙结构抗侧移刚度起决定作用。造成结构刚度小、位移偏大,这都是由于墙肢太短以及墙壁率太小而引起的,这就给承载力、稳定性以及正常使用造成一定地影响。如果刚度偏大,地震反应大,会造成浪费。而对于9度区5到7层的住宅,要确定好墙肢长度并按以下原则进行。第一,要有足够的抗侧力刚度井,使各个独立墙肢得以保证,并与异形柱区别开来。第二,在水平地震作用的情况下,要让墙肢得以保证,并使它具有足够的延性,从而使墙肢高宽比得以避免。框剪结构与小墙肢剪力墙结构水平位移特征相类似,虽然它底部最小,中间较大,但是其顶部次之。在一些实际工程设计中,都与抗震规范的框架相符合。

2、对连梁进行结构设计。由连系梁连接在同一轴线上的各墙肢,使联肢墙得以形成,并导致墙肢的约束条件得以增加,从而使墙肢和结构的抗震性能以及连粱刚度的变化能够进一步地提高。这样使结构的总体抗侧移刚度受到直接地影响。对连粱截面和配置钢筋选择要合理,使结构的抗震能力能够进一步地提高。对于

连粱设计来说,要遵循以下原则:(1)对连梁剪切破坏要避免,即使破坏也要从弯曲进行破坏,使强剪弱弯要求的设计得以满足。(2)根据“强柱弱粱”延性的设计原则,从而使小墙肢剪力墙结构设计为“强墙肢弱连梁”的延性结构。这样能够使连粱有较好的延性以及适宜的刚度得以保证。对小墙肢剪力墙进行综合的考虑,从墙肢布置原则以及连梁跨度角度出发,而连粱截面的高度为300~500,这是结合实际进行取数的。按照住宅的工程为例,其底层层高3600,在这相同的条件下,使各墙肢间连粱截面高度得以改变。随着连梁刚度的增大而增大,从而使连梁和墙肢内力也随之增大起来。如果构件的配筋量增加了,会造成一定地浪费。因此,窗下墙的连粱不适合在多层住宅中使用,这样使刚度很大的剪切块产生,就不利于抗震的设计。在工程实际设计中,住宅建筑在9度区5~7层中,要选择即合理又经济的连梁截面的高度。如果刚度较小的连梁截面,就称作为弱连粱。

3、对连梁在地震中设计的建议。一般来说,连梁在小震作用下,使结构弹性强度和位移角能够符合规范要求,并得以满足。因此,在小震作用下,假如连梁的强度没有得到更好地保证,那么,对于大震下的连梁来说,其性能能够满足它的目标。目前,根据软件的弹塑性变形验算方法来计算,只体现构件抗弯的塑性铰部分,并没有使大震下构件的抗剪强度以及弹塑性工作要求得到反映,就单单地以大震下的层间位移角来满足要求,并使大震下的工作性能误认为具有保证性。这样通过截面验算的方法来使连梁在中震和大震下的抗剪工作性能得以保证。

4、墙肢与连梁截面设计以及构造的建议。对于其建议从原则上来说,要遵循抗震规范的要求,要与墙肢短的特点相结合,并调整墙肢端暗柱配筋以及改进水平抗剪配筋,从而使安全经济能够达成又是施工的最终目的所在。经过对结构抗震等级的确定,使地震作用效廊得以调整,也使墙肢腹板水平分布钢筋能够计算出来。但在设计中,用设端暗柱,并根据设计配筋率使腹板竖向分布能够均匀的设置好,并降低施工难度以及节约钢筋;这样使混凝土墙肢的延性能够进一步地提高。当施工遇到困难时,就要调整交汇点的配筋。对交汇点的配筋调整后,要使墙肢1和墙肢2的受力钢筋配置要求得以满足。

三、结论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住宅建筑结构设计要求也随之高起来了。小墙肢剪力墙结构结合墙肢短以及交汇点多等特点更适合建造多层住宅,并在高烈度区更值得应用和推广,也便于住宅结构的设计及施工。

参考文献:

[1]、赵建华.高烈度区小墙肢剪力墙多层住宅结构设计[J].建筑结构,2002,04,(04).

篇5

关键词:多层住宅;住宅施工;建筑施工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在我国,住宅建筑按其层数分为:低层、多层、和高层三类。我国在《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中明确规定:1~3层为低层住宅;4~6层为多层住宅;7~9层为中高层住宅;10层以上为高层住宅。在这里我们着重笔墨论述一下多层住宅的建筑施工管理问题。

1. 多层住宅建筑的特点归纳

正如引言部分所说,多层住宅一般指4~6层高的住宅,借助公共楼梯解决垂直交通,是一种极具代表性的城市集合住宅。多层住宅在我国目前新建或正在建造的城镇住宅中占90%以上。多层的优点在于:第一、它比低层住宅在占地上要节省,同时又比高层住宅建设工期短,一般开工一年内即可竣工;第二、公摊面积少,无需像高层住宅需要增加公共走道、电梯、高压水泵等方面的投资,物业费也较低,整体的性能价格比高;第三、结构设计成熟、通常采用砖混结构,建材可就地生产,可大量工业化、标准化生产。因此,多层住宅造价较低,价格适中,易于被普通消费者接受。

2. 多层住宅建筑结构体系分析

多层住宅建筑的结构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三大类:第一、混凝土空心砌块多层建筑体系,但其主要问题在于雨水容易从砂浆缝隙渗入,如果双面抹灰,又大大增加抹灰量;并且在光洁的砌块上抹灰难度很大,易空鼓、开裂;第二、框架轻板结构体系,结构多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内外墙均为非承重墙。可用陶粒空心砌块、加气混凝土砌块或其它非粘土砌块以及陶粒混凝土轻质两面光条板、3E板等做内外墙;第三、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内外墙全部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墙,目前已开发出多种配套的外墙保温体系。这类结构体系,亦可以把外墙做成预制墙板在现场预制生产后就地安装。

3. 多层住宅建筑施工管理的特殊性总结

3.1局部质量问题等同于全部质量问题

因为多层住宅工程涉及到众多住户的个人利益,业主及住户都很重视,对工程质量要求比较严格。在施工中,即使工程质量控制得很好,若在一处出现小小失误,对住户来说,就是全部的问题。这就要求后期管理要过细、过硬。

3.2各工种相互制约问题

一个环节考虑不周就会产生连锁反应影响另一个环节,或更多的环节,产生难以控制的负面效应。如工序先后问题处理不当,就会影响成品保护,甚至给整个工程质量带来隐患。

3.3 施工面过于分散

因为多层住宅楼墙体比较多,房间多,施工洞堵住以后,同一楼层不相通,往往造成对某处施工管理不到位,出现问题。

4. 如何做好多层住宅建筑施工的管理

4.1 做好施工预案的重要性

要针对整个工程的特点编制有针对性的施工方案。其中应包括:关键部位的施工方法,工序的安排,不同工种的插入时间,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提出预控措施,制定出成品保护措施等。工程管理中,要抓住关键问题,使管理处于“受控”状况,才可能达到工期缩短,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增长的效果。

4.2 严格控制多层住宅工程的变更

工程变更和设计变更的造价占整个工程造价的比例有近10%,有时甚至更多.在施工过程中,各方面可能会提出各种各样超出原设计图纸的要求,或者由于设计考虑不周造成与实际情况不符合等,就会出现工程变更和设计变更,而这些变更必须会带来工程造价的增加.也就可能出现工程造价难于控制好的局面.目前,导致绝大多数多层住宅工程造价突破控制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此。

4.3 做好多层住宅施工工程监理工作

工程监理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投资控制.即工程造价控制.其次,执行工程监理的监理工程师都是工程技术专家.他们的经验、阅历比较丰富.在设计及施工监理过程中能提出许多积极的降低工程造价的建议、尤其在施工阶段关系到是否要设计变更和工程变更的决定时,他们往往能根据自身的技术优势做出合理正确的选择,这一点许多建设方代表因其经验、阅历及技术受各方面的条件制约而无法做到。再者,在施工过程中。甲、乙两方因各自的立场、观点不同,有时会出现一些影响施工正常进行的情况,监理单位作为公正的第三方,在施工过程中协调双方关系,确保工程施工正常进行,这样能为完成工程造价控制提供有利条件。

5. 多层住宅建筑施工的管理控制方法研究

5.1多层住宅建筑施工的质量管理方法

要根据多层住宅建筑工程的质量目标,制定相应的质量验收标准,而且要使企业质量验收标准高于国家验收标准。严把材料质量关。采购的材料要符合国家规范标准(含环保标准)和设计要求,严格执行材料验收制度。确保主体结构质量。主体结构质量关系到整体工程质量和安全,关系到每个职工生命安全,因此,必须确保主体结构质量。重视装饰质量。在施工装饰阶段,一定要克服质量通病,搞好细部处理,在装饰水准上要高人一筹,要有创新和特色。抓好地下室、一层、顶层、屋面、卫生间以及楼梯走道等关键部位施工。同时,要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随着科技进步,新材料、新技术不断涌现,施工企业要及时掌握这些信息、积极应用到工程中来。

5.2 多层住宅建筑施工的成本管理方法

多层住宅建筑的成本控制就是在项目成本的形成过程中,对生产经营所消耗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费用开支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把各项生产费用控制在计划成本范围之内,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项目经理是项目成本控制第一责任人,应及时掌握和分析盈亏状况,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

5.3 多层住宅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方法

要订立安全责任书,发生安全事故,各级责任人和班组都要承担一定经济责任。确保安全设施投资到位。安全设施投入不能省,特别是企业改制以后,安全设施投入更不能省,一旦发生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失要比你安全投入的费用大得多,而且,造成的影响很大。

最后,在现有多层住宅建筑施工管理水平的基础上,应针对影响工程质量品质的一些关键问题,从技术、人事制度上建立更有效的、更加科学的管理体制,明确每一个施工人员的目标责任,从而达到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布赖恩;爱德华兹.可持续性建筑[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篇6

关键词:多层复合结构;抗震研究;分析模拟;建筑结构

0引言

住宅建筑是与人们生活最密切的建筑类型之一,在人类社会发展和生活环境变迁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中国是一个多地震国家,也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又是发展中国家,为了节约土地面积,大中城市已逐步禁止建造传统的多层实心粘土砖住宅结构。为此,研究和开发新型抗震节能多层住宅体系是十分必要和有意义的。

1、多层住宅新型复合结构的特点:

多层住宅新型复合机构是指:用钢筋混凝土柔性柱、梁加人字支撑形成的新型结构体系,代替原多层住宅中的承重砖墙。这种复合体系的多层建筑特点是:(1)人字支撑和梁柱共同形成新的复合结构,所加支撑首先参与承受竖向荷载,在竖向荷载下复合结构的内力约为框架结构的1/8~1/2。同时支撑在风荷载及地震作用下仍起主要的抗侧、抗震作用,风荷载下复合结内力仅为框架结构的1/25―1/50[1|。(2)由于柱、梁截面小,新型复合结构还可用于建筑空间体型变化的住宅结构;若采用框架或异型柱结构,则易在变层高(错层)处出现短柱,不满足抗震要求。(3)将复合结构体系用于住宅建筑,围护墙体可采用新型的轻质墙体材料,彻底取代黏土砖,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

2、目前多层住宅抗震的研究

2.1研究结构抗震性能有3种基本途径:震害经验总结、地震模拟试验和计算机模拟分析。通过大量震害经验总结,人们对一般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已有了较明确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研究并形成了较可靠的抗震设计要求和设计方法。但对于一些新型多层复合结构,震害经验极少,不足以总结归纳成熟的经验。

目前抗震研究广泛应用的方法还是计算机模拟分析方法。关于结构弹性反应分析方法,至今已经发展的较为成熟,只要结构模型简化的合理,均可给出相当可靠的分析结果。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性态极其复杂,尽管经科研人员数十年的努力,发展了一些分析方法,但仅较规则的结构二维弹塑性分析可以取得基本令人满意的结果,而量大面广的复杂结构的分析方法至今未能很好解决。

2.2结构地震反应分析

计算机科学的高速发展强有力地推动了结构分析学科的发展。以前大家熟悉的一些简化分析模型,如剪切模型,考虑梁变形作用的D值法以及框架剪力墙协同工作体系模型,在当前的研究与设计中已很少使用,取而代之的是三维空间有限元分析。

结构弹性反应分析理论研究工作已发展的较为完善。无论多么复杂的结构体系,只要计算模型简化的合理都能得到满足一定工程精度要求的结果。目前,这一领域的科研人员主要致力于增加程序的功能,减少分析前准备和分析后处理工作量,使分析程序更加智能化,提高研究和设计人员的工作效率。

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可以分为静力反应分析(一般指Pushover分析)和动力反应分析,其分析方法可概括地分为两大类:①非线性有限元方法,也可称之为微观方法(MicroMethod);②工程非线性有限元方法,也可称之为宏观方法(Macro Method)。微观模型或微观和宏观相结合的分析模型越来越多地在大型分析程序中实现。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以及汁算机速度和存储能力的发展,不远的将来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会像目前弹性地震反应分析那样可靠和广泛应用。

2.3结构地震反应分析常用软件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常用软件可以分为通用软件和专用软件,前者不仅可用于土木工程受力分析,还可广泛用于其它行业,后者则一般专门用于土木工程之中。国内常用的有下面几种分析程序:

2.3.1 SAP2000

SAP2000程序具有十分强大的功能,它可以分析模拟各种结构形式,包括房屋建筑、桥梁、水坝、油灌、地下结构等。并对这些结构进行各种荷载包括地震作用下的弹性或弹塑性时程分析以及pushover分析等。

2.3.2 ETABS

ETABS序亦是由美国CSI公司开发的著名的高层建筑设计和分析专用软件,它是在TABS程序基础上,增加了求解空间框架和剪力墙的功能,可以进行静载和地震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弹性或弹塑性反应分析。ETABS在国外许多国家得到应用,是应用最广泛的建筑结构分析软件。

2.3.3 PKPM

PKPM是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开发的高层建筑设计和分析专用软件。在我国得到非常广泛应用。

2.3.4 ANSYS

ANSYS是由美国ANSYS公司开发的通用分析软件,它能与多数CAD软件或有限元分析软件接口,如Nastran、Alogor、AutoCAD等,实现数据共享利交换,并支持并行运算。

2.3.5 MARC

MARC软件原为美国MARC公司的产品,。MARC公司致力于非线性有限元的研究,非线性有限元软件的开发。MSC.Marc是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具有极强的结构分析能力。可以处理各种线性与非

线性分析,包括:线性月E线性静力分析、模态分析、简谐响应分析、频谱分析、随机振动分

析、动力响应分析、静励力接触、屈瞌,失稳、失效和破坏分析等。

2.3.6 DRAIN系列程序

DRAIN-2D(Kannan和Powell,1973)是美国70年代编制的大型平面结构动力反应分析程序,用于结构非线性地震时程反应分析,在国内外研究中广泛应用。

3、结语

多层住宅结构体系的确定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问题,它需要综台地考虑建筑物的重要性、高度、抗震设防烈度、场地条件、地基基础、材料供应情况以及施工条件等。多年结构抗震研究总结的基础上,某些问题虽然提出,但认识是否正确?解决途径是否可行?希望得到进一步讨论,以此促进结构抗震研究的进展。

参考文献:

[1] 曹万林;杨兴民;张建伟;董宏英:《新型多层住宅结构抗震研究现状与展望》,《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 2009

[2] 王新玲, 赵更歧, 张海东:《多层住宅新型复合结构的抗震试验研究》.土木工程学报,2006.39(8)

[3] 王新玲,李海明,杨广宁.《多层住宅新型复合结构体系的结构选型分析》.工业建筑,2005.35(1)

篇7

关键词:多层住宅楼;现浇楼板;裂缝;产生和防止

中图分类号:TV543文献标识码: A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各种住宅小区相继建成。人们在享受城市化带来的便利时,也面临着城市建筑中的一些疑难问题,尤其是小区中的高层住宅经常出现现浇楼板的裂缝问题,甚至已经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安全事故,不仅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同时对整个城市的现代化发展也非常不利。因此提高现代建筑尤其是多层建筑的质量,减少居民到建筑质量部门的投诉,成为建筑商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本文通过分析多层住宅现浇楼板出现裂缝的原因,提出一些比较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希望对现浇楼板的裂缝问题起到预防的效果。

一、多层住宅现浇楼板出现裂缝的原因

(一)设计的结构安全储备不合理

一些开发商为了追求户型的美观,没能按照实际的需求进行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设计时没有做好结构安全储备,尤其是挠度和裂缝的预算不到位,导致楼板的跨度非常大,完全忽略了刚度因素,仅凭构造来配置钢筋,自然不能满足房屋构件的实际需求;第二,房屋的纵向长度在超出规范的建筑设计要求后,还没有及时设置伸缩的缝隙,这样造成住宅的设计结构体系发生扭曲变形,在作用力集中的部位会产生强大的拉伸力破坏形式的板面裂缝。

(二)选用的建筑材料质量不过关

我国现在实行的经济体制现在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难免会出现盲目性的问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些建筑工程开发商为了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往往会在成本上打些折扣,购置的建筑材料很多都是便宜不合格的产品,包括水泥混凝土和机械泵的使用,都没有达到规范的要求。这样以牺牲质量换取效益的方式,很难保证现浇楼板的稳固性。

(三)施工后水泥混凝土收缩严重

水泥混凝土是建筑施工最主要的材料之一,当混凝土被浇筑以及振捣均匀后,在自然硬化的过程中会不断地将水泥中的水分蒸发出去,导致体积收缩变小,但是整个建筑结构是固定的,所以不能给混凝土自由收缩的的空间,在混凝土的收缩超出浇板承受的范围时,就会在作用力比较集中的部位发生断裂。尤其是在夏天施工时,如果不能及时对硬化的混凝土进行浇水处理,混凝土收缩的速度会更快,那楼板出现裂缝的时间也就更加提前了。

(四)对现浇楼板施工的时间把握不对

一般水泥混凝土浇筑后,要有一个硬化的过程,只有达到一定的硬化程度如1.2N/mm2之前,一定不能在它上面进行其他的施工操作。但是现实施工中,开发商往往不会注意到这些细节问题,只想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建筑工程,所以这些问题就被忽略不计了。虽然工程能够如期甚至提前完成,但是隐患既已埋下,再精美的施工设计也不能维持多久。

(五)钢筋的承受能力不足

工程施工是一个工作量大,操作复杂、人员众多的工程项目,在钢筋上进行混凝土施工前,工人们会在钢筋上执行很多建筑作业,而很多工人不注意对钢筋的维护,使钢筋的负筋下陷、横截面有效高度减少,最终承载力下降。

二、防止多层住宅现浇楼板裂缝产生的对策

(一)建筑设计施工要按照工程特点进行

住宅楼的建筑平面最好是规则的,不要有太多凸出的结构设计,否则既加大了工程的难度,质量也得不到保证;房屋应该做好通风处理,是房屋的导热系数小于1.0W/(m2・K);做好挠度和裂缝的预算在设计中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即给混凝土收缩提供了一定的空间,能够抵抗一定的压力;此外现浇楼板的设计厚度和跨度应该加大一些,这样即便有一些部位已经出现的裂缝问题,但是仍有一些部位可以坚持建筑的稳定性,同时也有时间对出现裂缝的部位进行处理,而不至于整个建筑工程都得重新翻修,减少工作量也就减少的了成本投入。

(二)材料的选用一定要严把质量关

材料是建筑工程开始作业的物质基础,一旦从材质环节就出现了问题,那么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就已经提不上去了,因此把好材料的质量关,就显得极为重要。施工材料包括钢筋、水泥、砖块、沙子和搅拌机等一些建筑器械。其中对钢筋的检查应该做到钢筋直径、肋的走向、锈蚀程度、焊接性能和加工性能是否符合建筑设计的要求。而水泥的选择要注意水泥的品牌和生产时间,才能较好的保证水泥的质量。此外建筑器械的选用也应该注意,其规格是否按照原先设计的品牌和规格购置的,这样才能真正满足建筑工程的施工。

(三)施工过程中应该严格遵守操作规范

建筑施工是保证工程项目是否如期达标完成的关键环节,它包含的环节众多、程序复杂,只有按照规范进行才能尽可能减少问题产生的几率,在多层住宅现浇楼板的施工过程中,为防止裂缝的出现就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严格控制砂石、水泥和水的配置比例

在配置混凝土的时候要严格按照配合比,这样配置的混凝土才能经久耐用。现浇楼板承受的作用力比较大,在配制混凝土的时候应该选用直径在0.25到0.5毫米之间的中粗砂,而砂石的含泥量一定不要超过百分之一,否则这样的混凝土强度就没有保障,在施工时很容易因为顶受不了压力而断裂,秀不起来也比较困难。

2、现浇板完全硬化前不要做大型施工

只有经过完整的硬化过程后,混凝土才能有适应工程建筑的强度。因此在混凝土没有达到硬化标准前,不应该为了赶工期强行施工,待其强度在1.2N/mm2以上时才有一定的承受能力。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其他方面的操作,比如施工人员在上面搭建施工支架、搬运材料、堆放砖块、砂浆等。否则不仅会给现浇楼板日后使用带来很大的裂缝隐患,还有可能在当时的施工现场就出现大型的安全事故。

3、板面负弯矩钢筋的保护层厚度控制

在浇钢筋混凝土板施工中,负弯矩钢筋即负筋往往会被施工人员踩动,出现负筋绑扎脱落、弯钩倾斜的现象,导致板内负筋的作用大大降低,现浇板的承载力大大削弱,所以必须防止施工人员的踩踏,此外还可以用Φ6到Φ14的钢筋马凳来控制负筋的位置移动,而分布要求则是每一米负筋交错放置不少于一个,1.2米范围内不少于两个,并将其在负筋的下部用扎丝绳牢牢绑定。

(四)建筑完成后即时进行养护工作

当多层住宅小区建成后,不要立刻入住而应该首先进行养护工作。刚建成的房屋,其混凝土在硬化的过程中已经流失了大量的水分,可能会发生收缩的的情况,而整个房子的建筑结构还没有完全稳定,所以必须进行房屋检验工作,这样能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且不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于混凝土应该进行浇水护理,并用粗制麻袋包裹至少一星期,通过保湿养护这样才能将它的韧性和强度得以保持,尤其是在夏天更应该做好这类方面的工作。

结束语

多层住宅现浇楼板出现的裂缝问题,既有施工方面的、也有自然方面的原因,因此在平时的建筑施工中,必须充分了解自然因素对建筑工程的影响,针对这些影响采取合理的补救措施;而人工方面的失误是可以尽量减少甚至是避免的,所以加强施工技术的探索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姜静宇.多层住宅现浇楼板裂缝的产生与防治[J].哈尔滨铁道科技,2009(1).

[2]高彩霞,刘博.多层住宅现浇楼板裂缝的产生与防治[J].企业导报,2010(3).

[3]郝鹏.多层住宅现浇楼板裂缝的产生与防治[J]. 辽宁建材,2010(6).

篇8

关键词:多层住宅;建筑施工;建筑施工管理;质量

一、多层住宅建筑概况

(1)多层住宅定义:目前我国把住宅建筑分为三大类别,即低层、多层、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中指出:1-3层的住宅建筑属于低层住宅、7-9层的住宅建筑属于中高层住宅、4-6层的住宅建筑属于多层住宅、10层以上的住宅建筑属于高层住宅。而多层住宅是目前我国使用频率较高的住宅模式,在正在建设和已建成的城市乡镇住宅约占百分之九十的比例,也是城市集合住宅极具代表性的一种类别。

(2)多层住宅特点:第一,多层住宅相比于低层住宅节省占地面积,经计算,可较大地节约用地费,从而降低房价,使开发商和购房者互惠。第二,多层住宅相比于高层住宅,在建设周期上大大缩短,工期均为一年,且材料结构简单,投入少回报高,受到更多开发商和投资者的青睐。第三,多层住宅公摊到单个住户的面积少,更容易被购房者接受。多层住宅无需在电梯间、走廊、管道等大量消耗公共面积,这不仅增加了住房只用的有效面积,而且大大减少物业费,提高性价比。第四,多层住宅建筑相比于其他几种类别的住宅建筑在设计与施工技术上有更悠久的历史与经验,在施工建造上的技术愈加成熟稳定,因此在投入生产中可进行标准化、工业化地大量建造。基于以上多个优点,多层住宅在今天的住宅市场上才备受开发商的关注和购房者的喜爱,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和接受。

(3)多层住宅结构体系:多层住宅在结构体系上可分为三大类,即砌体结构、框架填充墙结构和钢筋混凝土抗震墙结构。砌体结构包括具有悠久发展史的砖混砌体结构和具有保护环境作用的配筋砌块砌体结构。前者大量在传统的建筑建造中使用,其具有成本低,施工方法简单等特点,因此普遍用于发展国家。后者是新起的一种建筑住宅结构体系,通过减少占用耕地来达到环境保护的效果。由于该建筑结构体系在施工过程中成本高且建造速度慢,因此没有在住宅建筑中大量使用。框架填充墙结构体系在建筑使用中表现出较好的性能,无论在抗震能力上还是综合性能的发挥上都略高于其他结构体系,因此多用于住宅建筑中,包括在地震易发区或是一些先进的发达城市,都选择该种住宅结构体系。钢筋混凝土抗震墙结构体系,这是在所有建筑结构体系中最抗震的一种,但由于混凝土做成的墙体其本身重量大,建筑材料使用成本高,因此多出现与高层住宅的建造中,而多层住宅较少使用。

二、多层住宅在建筑施工上存在的问题

(1)多层住宅在建筑施工中责任没有落实好。责任落实到人是所有施工项目在开展工作后管理方面的关键问题。如果没有把责任落实到位,则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事故和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从而耽误工程进展。但是目前很多施工企业不仅没有把责任落实到人,甚至就忽略这一环节,这造成施工过程缺乏监督,甚至引发管理混乱,酿成重大安全事故。

(2)多层住宅在建筑施工中质量得不到保障。从我国目前多层住宅的整体情况上看,其质量是不断在提高的。但从很多新闻对住宅在建设施工中存在很多偷工减料的报道中看出,目前仍有许多企业在质量监督、施工专业技术、施工人员素质等方面做的不到位。这就造成多层住宅在施工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上得不到保障,自然产生许多质量不达标的住宅建筑,这严重影响住户的生命安全。

(3)多层住宅在施工中管理不当。住宅建筑施工中的管理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不仅控制难度大且变化不断。在整个管理过程中需要涉及到费用、物资、人力等多方面的统筹协调工作。既要确保建筑施工成本在可控范围,又要保证所有施工人员的安全,还要确保多层住宅建筑按质按量完成。一些企业经常存在监管机制不健全、质量监督不到位、专业技术水平不达标以及管理者管理水平不合格等多种问题。这些就直接影响建筑施工能否顺利和整个建筑的质量安全是否可靠。由此可知,多层住宅建筑能否顺利按计划完成施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内部管理是否到位,整个施工队伍是否有条不紊地开展各项工。所以,做好建筑施工的管理工作是多层住宅建筑得以顺利完工的重要保障。

三、多层住宅建筑施工管理方法

(1)安全管理。建筑施工中首要确保的是不出现安全问题,主要从三方面加强安全管理与调控。第一,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开展安全教育讲座和加大宣传力度,从而提高每位施工者安全意识,学会防护措施,积极调动所有成员主动学习和了解安全管理的热情。第二、做好各项安全检查工作,避免物品不安全摆放和防止施工者在不安全的环境中开展工作。一旦遇到安全问题,应及时向上汇报并进行分析和事故紧急处理。第三、依据施工情况及建筑建造过程中的生产特点等来制定安全管理条例,保证条例切实可行。此外,确立责任承担机制,书写责任书,确保事故发生后有相关责任人担负责任,第一时间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2)成本管理。成本是一项工程从开展到结束都必须时时监督与调控的问题。成本管理主要体现在从项目开始后对物质资料、人力成本耗费上的节约性引导、各方督促、积极调整和成本限制等一些列调控上,从而保证各项开支是在最初成本计划的额范围内,从而实现成本目标和达到最大化盈利。在成本控制过程中,项目经理是最主要的责任人,具有不可忽略的地位,应在全程成本督查的过程中,时刻掌握每一阶段工程开支情况,并且做好计划与实际支出的对比,对成本大于预计成本等情况及时采取策略,从而确保工程结束时成本在计划范围。

(3)质量管理。质量是消费者衡量住宅建筑综合性能的首要标准,也是住宅建筑在施工管理中必须确保过关的重要方面。对于多层住宅的建筑施工,应从主体结构质量的把关到每个关键部位的审查都应严格按照要求一步步进行质量的确保工作。主体结构的质量是衡量住宅建筑安全性能的一项标准,也是关乎每个入住者的生命安全。而关键部位审查包括顶层、地下、楼道及各卫生间,这些在施工过程中应杜绝偷工减料,处理好细微处,保证每个部位都能完全发挥其性能作用。此外,在房屋装饰上应大胆创新,满足现代住户的需求和符合时代审美理念。

(4)人员管理。一项工程能否进展顺利以及按时按量完成工作任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只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技术水平。能否有效地管理施工队伍将决定整个工程的质量。首先,施工队伍应通过严格地招标形式,来选择在资金实力、设备情况、队伍综合素质及技术水平都满足工程要求的队伍。然后,要求管理干部参加多种业内技术研讨会,积极参与到技术革新与新设备引进的时代潮流中,从而提高管理者的业务水平,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实现人员的有效管理和保证队伍的先进性。最后,大规模引进高技术高素质人才。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多层住宅建筑的顺利完工需要依靠有效合理的管理措施,通过有效管理整个施工队伍有条不紊地开展各项工作,最终确保住宅质量达标。

参考文献:

[1]布赖恩爱德华兹.可持续性建筑[J].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2]李惠强.基于成本分析的多层建筑施工方案评价[J].华中科技大学报.2011.

篇9

关键词:高层住宅设计;探讨

1 平面设计

平面设计是住宅设计的基本,我国北方和南方地区住宅平面设计的出发点有所不同。北方地区强调向阳、保温,因此多采用蝶式、蛙式平面,以求每户都有较好的朝向;而南方地区则强调通风、散热,宜采用十字型、双十字型、井字型等平面形式,以便利用凹口解决通风问题。高层住宅与多层住宅又有明显的不同,其主要特点是“高”,要用电梯作为主要垂直交通工具,在建筑、结构、供水、供电、供气、疏散、防火及安全上均比多层住宅有着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建筑平面设计中,其布局较多层建筑更复杂,更不易处理。在多层住宅中,每部楼梯或每个单元服务2 户~4 户的布局使得每户都能有较好的采光、通风、散热,而高层塔式住宅每个核心筒周边要布置6 户~8 户甚至于10户以上,其采光、通风、散热的效果相对于多层住宅而言就要差许多,通常还存在着暗卫生间的问题。其次,高层住宅的干扰问题较多层住宅更为突出、严重,户与户之间的视线干扰、声音干扰一直未能得到有效的解决。现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1 私用部分平面设计

1.1.1 功能分区要合理,即睡眠、活动、就餐等功能区域要明确,做到动静分明;同时卫生间还要注意干湿分区,减少分区之间的相互干扰以提升楼盘品质。

1.1.2 户型平面交通流线要顺畅,无交叉无干扰。

玄关:在入户门处设置玄关,玄关内应考虑衣帽镜、鞋柜等的设置空间。

厨房:厨房应设置在入户门附近,利于日常用品与食物的运输,同时应设置排烟道,考虑各种家用电器、厨具的摆放位置并设置相应的插座。

卫生间:卫生间宜考虑干湿分离,当两户卫生间位于凹槽相对位置时,窗户应错位布置以避免通视,卫生间的窗户宜采用磨砂玻璃,当无外窗为暗卫时,应采用变压式排气道以解决通风和串味的问题,且高层排气道口应设有防火止回阀。

卧室;卧室应设置在平面深处,以给主人一个安静的休息环境,同时在可能的条件下考虑更衣间或者留出衣柜的空间,主卧内的卫生间除干湿分离外,最好还留出女主人化妆的空间位置。

阳台:阳台在现代建筑中每户都少不了,阳台除了通风透气、纳凉、晒物外,还可以创造居室的小环境,又分为封闭阳台和不封闭阳台,它是室内的延伸,是与外界大自然交流的平台。

1.1.3 其他专业与建筑专业的配合应尽量做到完美。例:结构与建筑尺寸的差异造成的室内凹凸应注意,用异型柱代替矩形柱可使墙面较平整,厨卫上下水管应尽量集中布置,位于室内的PVC管应设置消音措施以减少上下水管所带来的噪音。

1.1.4 房间内家具的布置应做到细致入微,结合家具的布置来调整房间尺寸,会给人更多的实用感和亲和力。

1.1.5 建筑设计时应尽可能考虑装修时的思路,把建筑设计和装修设计更有机地串联起来,使整个户型的设计理念达到完美的统一。

1.2 公共部分平面设计

1.2.1 底层大堂宽敞舒适,在入口处应设置坡道,以方便残疾人,婴儿车的通行及住户搬运的需求,大堂内设置信报箱,如北方地区在大堂内还应考虑采暖,电梯厅的通风采光等都是平面设计中应该考虑的问题。

1.2.2 高层建筑每层应在公共部位设置垃圾收集空间(垃圾间),面积不用太大,只要可以放下一个中型的垃圾桶即可,位置应尽量靠近货梯便于清理。这样更多的为住户考虑,效果较好。

2 立面设计

高层住宅的立面设计应注重建筑的人体尺度,充分利用高层建筑挺拔向上的韵律感,精心处理好建筑顶部和底部,通过处理主体建筑和 裙房轮廓线,使住宅建筑的风格得以确认,并有所创新。不过外立面的设计创新不能以牺牲功能为代价,比如某些建筑外墙面采用玻璃幕墙,为了防止光线射入过多,就在各建筑的南边加遮阳板,全通透式的设计看起来很有个性,但却影响到建筑的功能及适用性,这就没必要了。在外立面的设计中,比例、尺度、色彩的对比都是从美学角度考虑的,这些都是不变的标准,其中比例的把握是最为重要的。有些高层住宅建筑的屋顶作一些特大的花架,类似一个大的飘带,既不适用也不美观,还造成浪费。建筑上成功的装饰是结合功能的装饰,同时立面也要注重细部设计,就其建筑外部而言,优秀的设计不仅要着眼于环境、体型、尺度、色彩设计,还应有合理的细部设计来完善。通过细腻丰富的细部来增强建筑物的整体表现力,使建筑更具有亲切感和人情味。

3 空间设计

一般而言,建筑空间包括建筑内部空间和城市公共空间两部分。然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建筑空间正在突破建筑自身的封闭状态,并演变为一种多层次、多要素的复合开放系统。建筑空间积极融入城市街道,成为城市公共空间系统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建筑与城市相互咬合、连接、渗透,使得两个环境层次之间的门槛日渐模糊,这是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同样在高层住宅建筑空间的设计中,也要符合社会日益发展的需要,创造出以人为本的居住环境。然而许多高层住宅区在规划和设计上,虽满足了功能需求,却忽略了人的心理需求,即社会心理学所涉及的居住心理问题。心理学家认为,人是群居动物,邻里之间形成的凝聚力与和谐气氛有利于人的心理健康。居住条件对人们性格的形成,特别是对同一地区的共同性格特征影响较大。在一些大城市中“ 高楼综合症”给居住者带来了许多不良影响,如在传统的高层住宅中,人们只有在等电梯的时候才有可能碰面,住进高层住宅便意味着脱离“地气”、“老死不相往来”,而这与中国人的文化基因和传统居住文化是完全相悖的。这是因为高层住宅一般都采用围绕起居室布置其他房间的方案,这种封闭式空间使人际关系逐日冷漠,与我国人民传统居住的平房大杂院相比,无疑增加了人们的寂寞与孤独。据统计资料表明:居住在高层住宅的老人,尤其是家庭主妇患有与精神因素相关的疾病要比非高层住宅的高近50 %。因此,应大力提倡近年国内有关学者提出的在现代高层住宅建筑中保持四合院建筑风格的建议,使高层住宅从简单满足人基本居住需求的水泥森林,逐步发展到关怀人更多的精神需求。

作为中国当代房地产市场的发祥地,华南地区的城市在高层建筑的空间设计上又走在了前面,广州、深圳的开发商率先在高层住宅中采用了带入户花园的设计方案,住户在出电梯之后要先经过十余平方米、半露天的入户花园,然后才进入自家户门,入户花园可以按照住户的意愿设计,并且与庭院景观相通。还有一些高层住宅为方便住户与外界之间的交流,在楼宇入口处开辟一个挑空“大堂”,安放沙发、座椅以方便来客。此外,还每隔3 层设计一个类似的交流空间,让人们在高层住宅中同样可以延续街坊、邻里文化。

当然,这样的设计必须以“牺牲”一些销售面积为代价,然而事实上,这样的高层住宅推出后,很快就为市场所接纳。而北方由于受气候条件的限制,在类似入户花园这样的设计上,则面临更大的挑战。

4 结束语

“住”是人类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设计住宅就是设计生活,在设计过程中,应该就如何在有限条件下提高设计质量,创造舒适优美的生存环境,满足人们对居住生活日益复杂的需求等问题,作一些探索和尝试,但还有许多问题尚需进一步论证、解决。作为一名建筑设计师,应很好地体察生活,时时留意,把生活中最美妙动人的旋律融进创作中 去,为社会建造更多的优秀住宅。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现代城市 适居性 人性化

住宅建筑是人类生活和社会生活必须的物质空间,是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建筑类型,它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而不断演进和变化。为了满足家庭长期定居生活的需要,同时又随着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和发展,住宅建筑形式的形成与发展总是与一定的生产活动、自然条件、民族文化生活习惯及方式等因素相关联,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理环境和不同民族文化环境中建造的住宅建筑都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我国丰富多彩的民居建筑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无论在建筑群体组合、院落布局平面与空间处理上,还是在地形地貌,自然环境的利用上和外造型的艺术形式等方面,都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创造了独特而璀璨的中国民居建筑文化。

对于现代住宅建筑而言,其本身的适居性是住宅建筑的根本。适居性反映着居住建筑空间环境综合的技术经济性能,是人们择居的的基本要求。居住建筑适居性的主要构成要素通常应包括方便性、舒适性、安全性、适应性、环境协调性和经济合理性诸多方面。其中方便、舒适、安全三项要素可以认为是经典性的功能需求。对居住者而言往往总是被动接受的。因此设计者不仅应熟悉,了解居住者的择居需要,而且应切实掌握与适居性主要构成要素及相关设计要素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利在适居性的设计决策中发挥积极的主导作用。赋予建筑以生命力。

然而,在当今大中城市土地供应稀缺,寸土寸金的时代,如何做到充分利于有限的土地资源,提高居住区居民居住的舒适度,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国家相关部门一直也在为提高居民的居住舒适度和安全度上不断的完善着住宅建筑各方面要求。例如在住宅建筑的日照、采光、自然通风、防火、节能等各方面都有更人性化,更科学化,更适合我国国情的改进。

而由于现实的需要,住宅建筑由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前普遍的底层或多层住宅建筑,开始逐渐变化为现今高层住宅建筑和多层住宅建筑共存的居住方式。而为了保障城市居民基本的住房条件,提高城市住宅功能质量,使住宅设计符合适用、安全、卫生、经济等要求,《住宅设计规范 GB 50096-1999(2003年版)》对住宅建筑按照层数划分为:一、低层住宅为一层至三层;二、多层住宅为四层至六层;三、中高层住宅为七层至九层;四、高层住宅为十层及十层以上。

不同层数的住宅建筑,其特点不同,下面就以六层及六层以下住宅建筑和七层及七层以上住宅建筑各自的特点做以下简单概括。

低层和多层住宅(六层及六层以下)的特点:

优点为:

①居住空间接近自然环境。各户接近地面,亲切感强,有利于增进邻里交往,并方便老人、儿童和残疾者出入活动。

②空间形态最具有理想家园的亲近感。因其建筑体量小巧,尺度亲切宜人、变化丰富,易为住户创造更具归属感和社区认同感的居住环境。

③建筑造型与自然环境景观协调。因为低(多)层住宅不仅体量小巧,而且空间布局灵活,造型丰富多彩,使其更容易结合不同的自然环境(地形,地貌、植被和水系等特征)进行设计建造,保证建筑形态与基地自然环境的整体融合,有利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④土建造价相对低廉。因结构简单、施工简便。建筑自重轻,地基及基础费用比例相对较低,可充分利用廉价的地方材料,房屋土建投资比重显著缩小,有利于提高建筑质量所需的各类设备和部件投资的比重。

缺点为:

①基地建筑密度偏低,户均耗用土地资源较多,不利于节约建设用地。

②住宅底层和屋面面积相对于总建筑面积的比例显著增加,使其相应用于底层地面的防潮通风和顶层屋面的防水、保温与隔热的建筑处理费用的比例相对增高。

③建筑覆盖率增高,而居住建筑密度相对较低,降低了城市公用设施的利用率。

高层和中高层住宅的特点:

与多层和低层住宅相比高层住宅土地利用率高,在占地率较低的情况下能达到较高的容积率,从而有条件在高密度的城市中建设较大的室外公共空间和设施。高层住宅上层住户视野开阔,空气质量较好,因设置电梯而提高了居住的舒适性,建筑管线集中可节约市政工程的投资,还有双路供水供电系统等,为住户提供更有保障的供应;此外高层住宅还有利于组织规模化的管理服务,提供集中安全的住宅环境,以及具有良好的采光和通风条件等优势。但高层住宅也存在着一些不利因素,比如公摊面积大,得房率低,造价高,运行成本高,形体尺度巨大等。相比之下,多层住宅建筑性价比高,公摊面积少,居住成本低,居住舒适度较高等优点。高层和中高层住宅因结构、设备和交通组织给平面布局和空间组合带来的影响,使得高层住宅的设计具有其自身的独特性。

以上就是我国城市住宅建筑的主要特点。而随着建筑科技和建筑产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无论从开发到设计,从设计到施工,从施工到经营,都在不断完善,使居住者舒适度不断提高。而21世纪的未来住宅建筑,更应强调“以人为本”的原则。面对社会各阶层提出的不同住房需求,无论是传统的、变革的还是时尚的需求,都应予以积极回应、充分满足。包括某些尚不被普遍认知和接受的,却可能预示着未来发展方向的需求。切实地使住宅建设回归舒适、健康、安全、方便和环保的基本目标,使居住空间环境更加贴近自然、融入自然。具体应采取的措施是:

①确保住区环境和建筑设施同步建设。

②全面兴建健康建筑、营造绿色家园。

③精心规划与设计,实现最佳居住功能要求。

④提高设备性能和造型设计,改进建筑配置方式,增进居住空间舒适度。

⑤提高居住空间的声、光、热和空气环境质量,采用环保建材,消除室内污染、维护身心健康。

⑥关怀老年人、残疾人和少年儿童,为特殊群体的生活行为提供最大便利。

21世纪的未来住宅建设,更应强调资源与能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全球性重大课题。采取相应对策促进住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力求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总而言之,21世纪未来住宅建设的发展是关乎国计民生,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系统性工程。重视研究我国住宅建设未来的发展趋向,全面提高住区规划和住宅建筑设计质量,更是关系我国住宅建设健康发展,实现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决策性环节。规划设计理念的价值取向应产生于社会需求,回归于市场选择,其核心是“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即为人们创造高品质的居住空间环境。

可以相信,随着我国住房建设政策和保障体系的健全,住房供应市场的成熟,投资经营方式的日益多样化,居民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更为理性,居民对住区建设参与意识更加自觉,中国城市住房与居住建筑的发展必然会逐步稳健地走上具有创造性特色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