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建议范文

时间:2023-07-12 17:43: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建议

篇1

[关键词]民族文化进校园;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羌族文化

中图分类号:G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91(2016)06-0055-06

近年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问题在中国逐渐升温,各地文化教育相关部门分别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展开了多种形式的宣传与促进活动。在此背景下,“传统民族文化进校园”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条有效路径不仅已成为学界共识,而且在许多省区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由于该活动形式充分利用了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区所特有的“在地化”优势,近年来已由贵州省逐步推广到云南、广西、湖南等少数民族较集中的省份。而四川省作为藏、羌、彝等少数民族聚居的省份,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引进到学校教育体系中的尝试起步较晚,几乎未见相关研究。“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在四川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开展现状如何?在开展过程中当地不同层次的学校各采取了哪些具体的实施举措?民族文化传承与现代应试教育体系之间是如何并接和共融的?本文将以四川汶川县的“羌族文化进校园”的活动实践为例,总结不同层次学校的经验和问题,为今后新的相关项目展开提供可咨借鉴的参考。

一、“民族文化进校园”在西南地区的开展现状

现代化和全球化已成为当代中国发展的主旋律,在此背景下,作为传统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村寨和家庭亦不可避免被卷入到现代化浪潮中。少数民族家庭的适龄儿童入学以后,一方面脱离了本民族文化滋长的土壤,另一方面学校课程中所教授的完全是按照现代西方教育模式建立起来的知识体系。由此导致传统文化的传承在当今青少年一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危机。近年来在部分民族聚居区开展的“民族文化进课堂”活动,就是借助学校教育实现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有益尝试。

从地区分布来看,目前贵州省的民族文化M校园活动在西南地区开展得最早,所涉及面积最广,活动内容也最为丰富。此外,云南、广西、湖北、湖南等地也相继展开了类似活动。虽然在官方的文件下发之前,四川省内的部分少数民族聚居区已有了自发性的类似活动的展开。譬如宜宾兴文县的兴文二中是四川省较早开设特色课程的学校,其内容包括定期邀请当地学者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讲授苗族族源、民族风俗、苗族歌曲、苗族语言与文字,传授传统技艺等。汶川县龙溪乡中心小学自2010年以来,一直坚持开设各种兴趣班,并与西南民族大学西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合作编写了《汶川县龙溪乡中心小学乡土教材》。但从整体层面上来看,四川省的“民族文化进校园”的开展情况不仅落后于贵州省,且与云南、广西等省相比都具有相当差距,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

二、“民族文化进校园”在汶川县各中小学及职业学校中的开展现状

汶川县位于四川省西北部,居川西北高原和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南部,是全国四大羌族聚居县之一。目前,有关羌族传统文化的传习活动主要是由政府部门推动的,在学校中推动羌文化教育处于肇始阶段。

汶川县现有中小学包括幼儿园共计22所,3所幼儿园(开展文娱活动体现民族文化)、5所中学、13所小学、1所特殊教育学校。根据阿坝州教育局2015年所印发的《阿坝州羌族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全州的中小学学校可分为三类。一类为标准音点及其周边的北部方言区学校;二类为南部方言区的学校;三类为无母语基础的学校。结合汶川县的羌民族分布情况,本项目组调研的绵威片区学校为“羌族文化进校园”的二类学校。考虑到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可能呈现出的差异性特征,本项目组成员先后对汶川县龙溪小学、绵中学及威州民族师范学校三所不同类型的学校进行了调研。

(一)龙溪小学:以羌歌、羌绣和校本教材编写为特色

汶川县龙溪小学地处汶川县西北杂谷脑河东岸的龙溪沟内,是龙溪乡唯一的一所中心小学。龙溪小学最初建校于1937年,汶川地震后学校坍塌,由广东省湛江市对口援建了现在的新校园。

龙溪小学的“羌族文化进校园”活动被公认为是本县做的较有特色的。在课程设置方面,学校主要开设了传统音乐、羌语会话和羌绣三方面的课程,且开设形式各有不同,其中效果最为明显的是羌歌童声合唱。该校的儿童羌歌合唱团成立于2007年,至今已经坚持了9年。2015年年底,龙溪小学的羌歌合唱团参加了“美丽家园・幸福汶川”文艺节的海选,得到了县、乡政府的重视并赢得了资金支持。在四川省第八届中小学艺术节的表演中,合唱团又荣获了二等奖。此外,该小学一直与深圳市松禾成长关爱基金会保持着密切的沟通联系。儿童合唱团每年都会去深圳表演,参加民族文化分享活动。松禾基金会经常回访龙溪小学,提供技术指导,每年假期还会派音乐教授来培训合唱团的教师和学生。由于有一定的社会资金支持,学校得以长期聘请一位在当地有较高口碑的民间艺人专门负责培训,每周一至周四的下午六点至七点,除非有特殊情况,合唱团成员都会准时参加培训。

羌绣技艺是龙溪小学另一个较为重要的传统文化项目。但学校迄今尚未聘请到专门的羌绣老师,学生的羌绣作品大多是回家后在家里完成的。因而虽然这些羌绣被摆放在学校的陈列室中供来访者参观,但事实上却并非学校教育的结果,而是仍然延续着家庭中的代代相传式的传统文化传承途径。

羌语的学习在龙溪小学尚未纳入到常规性课程中,只是一个学期偶尔会开设一两次课。但龙溪小学在相应的羌语课本和校本教材的编写上却极为突出。该校一位羌族老师主动主持编写了《龙溪羌族会话入门》、《龙溪乡地名录》、《龙溪乡各寨羌语名及地盘业主》、《羌族的人生礼仪》等校本教材。除此之外,该校还与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学、民俗学、音乐学的师生合作,共同编写完成了《汶川县龙溪乡中心小学乡土教材》。

(二)绵中学:极为有限的兴趣课开设

汶川县绵中学创办于1973年,是一所以寄宿制管理为特色的农村寄宿制管理示范校。学校共有7个教学班,涵盖初中一、二、三年级,262名学生,40名老师。

与龙溪小学相比,中学生的课业压力、升学压力更大,因此总体来看,绵中学“羌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开展的深度、丰富程度比起龙溪小学更要欠缺一些,主要是以兴趣课和课间操的形式展开。与龙溪小学相似的是,这一类传统文化兴趣课在学校的展开也主要得益于一位羌族体育老师的推动。

绵中学于双周开设了兴趣课程,时间分布在星期二和星期四。兴趣课的内容安排结合了当地的民族特色,尤其是羌族原生态锅庄。此外,学校艺体组还将现代韵律操和藏族羌族锅庄相结合,编制了一套课间操――民族韵律操。尽管“羌族文化进校园”在绵中学的开展极为有限,但紧邻“西羌第一村”――羌锋村的地理优势,使得该校学生在羌文化传承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项目组在羌锋村的走访中发现,虽然羌锋村在村貌外观上已经是一个地震以后重建的新村,但在精神文化层面上仍然保留了某些羌族传统文化,例如村里的年轻妇女一边照看小孩,一边绣着羌族绣花鞋,村民们相互之间仍然说羌语。而绵中学的主要招生对象是绵镇、草坡乡户籍的小学应届毕业生,因此,他们在耳濡目染和长辈教授的过程中,也能掌握和使用部分羌语以及刺绣等技艺。在羌锋村村民看来,对传统技艺“根本不需要学,自然就会”。

(三)威州民族师范学校:学生社团自发主导的传承

威州民族师范学校的性质是中专学校,与普通中学相比,没有了升学压力使得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发展兴趣爱好,同时掌握更多的技能有利于今后的就业。因此,学生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学习具有较高热情,活动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师范学校的学生被普遍认为“能歌善舞”,藏族、羌族歌曲、舞蹈等表演类技艺成为学生们平时学习的热门。威州民族师范学校开展这些民族文化活动主要依托学生社团,由于师范生大多具有一定的文艺特长和功底,因而基本上不像龙溪小学和绵中学需要专业指导老师。当地的藏、羌等少数民族同学会将自己掌握的语言、艺术、手工艺等技艺教授给其他同学,以同学之间互相学习的方式来开展校园中的民族文化传习活动。据社团组织者反应,活动大多集中在每天中午和下午下课以后,学生们参与这类活动的积极性也较高,参与率达到了70%以上。但从学校层面来看,威州民族师范学校并未开设羌族语言课程,一方面是因为学校以培养职业人才为目标,另一方面,该校学生的生源地比当地小学、中学更广,在校学生的民族成分比较复杂,因此统一开设一门民族语言教学课程不太现实。

三、“羌族文化进校园”在实践中面临的困境及其原因分析

从项目组在同一县域内走访的三个不同级别的学校来看,“羌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在各级学校开展的内容丰富程度、受重视程度和实施效果都存在差异,其存在的问题既有该活动在整个西南地区所呈现出的普遍性,同时也表现出了各学校由于地理位置、学校级别、主要任务的不同所呈现出的特殊性。表1概括出了三所学校在该活动中所存在的一些“显性”问题:

此外,若是对学校性质以及学校所处的地理、人文环境进行进一步分析,则可归纳出以下较为“隐性”的特征:

第一,普通中小学与职业学校之间存在的结构性差异,职业学校更重视民族文化的习得。龙溪小学和绵中学为普通全日制小学和中学,学校及学生面临升学压力,而“羌族文化”与升学考试没有直接联系,并且还有可能挤占学生用于学习书本知识的时间。因此羌文化在学校教育体系内并不能很好地推行,学校开设相关兴趣课程的时间极为有限。而职业学校为提高就业率,鼓励学生发挥专长,因此学生们学习传统羌文化的态度更为积极。

第二,在现代文明的“边缘”地区,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更为自然。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地理、现代教育体系与传统文化往往呈现出与“中心”相悖的走向。以国家行政版图及现代教育体系为参照轴,由中心至边缘依次为“汶川县(威州镇)-绵镇-龙溪乡”;然而从羌文化的发展和传承突然来看,龙溪十八寨无疑才是传统羌文化的保留与传衍地,而现代文化背景下的中心――县城恰恰是“汉化”程度更高的地区。从汶川县的三所学校的羌文化传承现状来看,龙溪小学、绵中学的学生由于大多来自周边的羌寨,对羌文化的学习和传承更为自然。

第三,传统文化项目之间发展不平衡,表演类民族文化传承得最好,技艺类其次,语言类传承困难。表演类的项目,如羌歌合唱、羊皮鼓表演、羌族锅庄、莎朗舞等,由于极具视觉冲击力,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几分钟)加以全面展示,更有可能吸引社会关注和为学校赢得荣誉,因此也更能得到学校的支持:而不能在较短时间内集中展现,但却需要花费较长时间训练的技艺类项目(羌绣)往往得不到重视。至于羌语,由于并没有被纳入现代教育制度的考试体系,且即使在羌族地区使用羌语的人也越来越少,功利性和实用性的双重欠缺使其在学校教育中也完全得不到重,正在逐渐被人遗忘。

第四,“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在同一地域内的不同少数民族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羌族的精英们普遍认为本民族享受的民族优惠政策和受重视程度都远不及藏族。藏语的教材编写、课程设置,乃至双语考试体系都已经逐渐制度化、完善化,学校中的藏语学习逐渐与国家的升学考试体制并轨,大大促进了藏文化的传承。譬如水磨中学面向整个阿坝州开设了初中和高中的藏汉双语班。与藏族相比,羌族在现代文明体系中显得更加边缘化。此外,羌语的地区差异很大。目前的羌语教材是由茂县的一位老师参考国际音标编写的,因而茂县所在地的北部方言就成为标准羌语,但汶川县位于阿坝州南部,与北部方言相差较大,因此这样的标准教材难以在汶川县各中小学使用。

四、教育主管部门的举措与意见反馈

根据州教育局下发文件的通知要求,汶川县教育局于2015年3月12号制定下发了《关于印发汶川县羌族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的通知》。在这之前,教育局在建设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县的“四个发展”要求中,其中有一个就是“特色发展”,这与后来的“羌族文化进校园”所指基本一致,其目标是形成“一校一品”的特色。县教育局也认识到了羌语在各个地区的差异性,因此明确提出了三个分区。一类是标准音点及其周边的北部方言区学校,主要包括茂县、黑水、松潘;二类是南部方言区的学校。汶川县、理县就属于南部方言区,汶川县的雁门乡、龙溪乡、克枯乡、绵镇是羌族的主要聚居区,个别村寨还保留着自己的语言。而下半区从草坡开始,虽然当地人是羌族,但几乎已经没人使用羌语了。三类为没有母语基础的学校。对于有语言保留的片区,教学中对语言的教学要求更高一些:对于没有母语基础的片区,对语言要求就低一些,教学形式着重于表演形式的活动和文化部分的讲座。

县教育局的相关负责人对“羌族文化进校园”的情况掌握大多来源于各个学校上报的材料,即使偶尔下乡到学校视察,也是旁听一两节观摩课,缺乏深入细致的长期观察和了解,由此导致其制定的“方案”与实际情况有所脱节。“羌族文化进校园”总体来看是由“州县乡镇学校校长教师学生”自上而下层层推进,但真正落实到与学生互动教学方面的则是最基层的教师。因此教师是否熟悉羌族文化,是否对此抱有热情,以及是否具有很好的课堂教学能力成为影响到这类活动实施效果的关键。以龙溪小学和绵中学为例,“羌族文化进校园”之所以在两校坚持开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主要是得益于两所学校各有一位来自于羌寨,对传承羌族文化抱有极大热情的教师,他们不计报酬和时间担当起了学校中此类活动的引领者。但在实践层面上,具体负责教学的老师却处于科层制体系的最末端,而教育局制定出的“方案”则较为脱离实际,可操作性并不强。

五、关于推动“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几点建议与对策

(一)主管部门应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和校本教材编写等工作

首先,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快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和文件,每年拨出一定的专门款项用以促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校园中的推广。其次,要保证“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的稳步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是先决条件。教育部门一是可以通过相关政策吸引优秀的具有某项专长的外聘教师,二是可以定期组织,对在岗的音、体、美等特长教师进行培训,以提高教师队伍本身的民族文化素养。对外聘的民族文化传承人,要给予适当的报酬并授予相应的荣誉称号,以鼓励其进校授课的积极性。教材编写不能搞全州通行一套教材的“一刀切”方法,各学校应结合各自特色,自身条件,做到校本教材“统一编写和有针对性的改动”相结合:小学中学有序衔接;教学目标划分出高和低,较高层面的目标趋于统一,较低层面的目标和各校的具体目标可以有所差异。此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民族文化教育阶段性脱节,目标差异过大,执行标准不一致。

(二)制定明确的考核和激励机制,推动形成民族文化“学有所用”的社会氛围

从目前汶川县的“羌族文化进校园”活动来看,由于缺乏明确的考核机制,导致学校里开展的相关活动缺乏一致性和连贯性,民族文化的传习甚至成为接待相关领导和来宾考察时的“面子工程”。因此,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制度,建立和健全相关鼓励引导机制,有利于保证该项活动持续地、长期地开展。

传统民族文化由于本身并未纳入中小学升学考试的范围,因此在家长和学生中形成了学习传统文化“无用”的观念。政府、教育部门和学校应该合力营造出一个民族文化“学有所用”的社会氛围,尽力转变学生和家长们认为民族文化无用武之地的悲观态度。譬如在羌族聚居地区鼓励当地人说羌语、用羌语;在行政和事业单位聘用人员时对熟悉羌文化的应聘者予以优先考虑:对于在开展“羌族文化进校园”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校和个人,应授予荣誉并公开表彰等。多渠道地建立各种激励机制,有利于激发不同行业的人群学习和传播羌文化的热情,从而使当地学生意识到传统文化的价值所在。

(三)加强校际合作交流,尝试与教育科研单位对口合作

四川省的“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才开始启动,汶川县内各中小学校尚处在探索阶段,加强校际合作有利于各校互相学习经验,吸取教训和交流成果。校际合作不应局限于同一行政范围内、同一性质的学校,而应鼓励当地学校走出去,与这类活动开展较为成功的学校进行交流。此外,当地学校还可以与一些民族院校、教育机构和科研机构等结成对口合作单位,当地中小学可以为这些单位提供鲜活的教学案例,而对方则可以提供咨询和建议。

六、结语

在现代文明背景下,以为“文明-发展”榈枷虻难校教育势必是以西方教育体系作为教学主要内容和考核标准,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在现代体系中几乎缺位。所幸的是,目前国家及民族地区的教育主管部门已经意识到了这样的问题,并正在尝试通过“民族文化进校园”等活动改善这一现状。

篇2

传统文化案例解读

在《中国诗词大会》上,武亦姝同学在“飞花令”以“月”为题的比拼环节中,脱口而出《诗经・七月》中的名句“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引起网友一片赞叹。有网友评论:年仅16岁,眉目清秀的武亦姝,满足了人们对古代才女的幻想,比起网红,这些散发着诗香的“学霸”,才是学生应该有的样子。也因此,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的一套传统文化读本也受到人们关注。

据悉,这套传统文化读本已在复旦附中使用了10多年,主编之一、语文特级教师黄荣华坦言:推广这套读本虽然并不容易,由此建立的独特古诗文教育体系已开始融入学校日常教学,学生喜欢上了传统文化。在很多学生眼里,黄荣华老师似乎并不讨人喜欢,因为,他所在的教研组要求学生背诵古诗文的量远远超过了教学大纲的要求。在他给高一学生布置的寒假作业中,就有“学习校本教材《中华古诗文阅读》(高一第二学期)‘第三编’、学习《文心雕龙》”等。开学后第一件事就是考试,内容全来自这部校本教材。

因为不是高考内容,每年都有学生找黄荣华要说法,比如:“高考语文一共才6分默写,背古诗词的时间却占了很多,有这么多时间可以多做好几道理科题,早把那几分赚回来了!”“背完大纲要求篇目,就已经很多了,哪有精力学习课外古诗文!”“我又不考中文系,没有必要学这么多吧!”令人欣慰的是,今年春节《中国诗词大》热播期间,一名2014届毕业生给黄荣华发来微信说“恨多年前未听黄老师的劝告,多背点古诗文”。一位毕业多年的复旦附中学生被问及“高中时期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她脱口而出:“读了3年《论语》《古文观止》《诗经》《楚辞》和《声律启蒙》!”黄荣华说:“‘应景’地教一教、背一背,不是真正的古诗文教育,没有课程设置、不融入日常教学,是不可能落实的。”目前,在复旦附中围绕古诗文教育的系列课程分为3类,即以6册校本教材《中华古诗文阅读》为主的必修课、以《中国人》为校本教材的选修课、以课题研究为目的的荣誉课程。他们的目标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30%的优秀学生学习此教材70%的内容,30%的合格学生学习50%的内容,30%的普通学生学习30%的内容,10%的学生可以选择不学习。此外,在学生每次的假期作业中,还有拓展性古诗文自学内容,若完成得好,将获得学校的评比奖励。

在上海,不只是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如此重视古诗词的学习。浦东新区建平实验小学课程与教学部主任朱煜说:“上海当前语文教材中,小学生要背诵116首古诗。我曾与其他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比较过,这个数量是比较多的。”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副主任谭轶斌则提供了这样一组数字:按照教材要求,上海学生在初中4年、高中3年各需背诵1万字古诗文。上海市教委基教处副处长周飞说:“在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上海构建了进教材、进课堂、进课外、进网络、进队伍建设、进评价体系的‘六进’长效机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

武亦姝的语文老师王希明认为:开展传统诗词教育有利于学生确立自己的文化身份,这并不意味着要排斥西方文化。他说:“必须在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碰撞的背景下,才能形成并巩固本民族文化认同。吸纳包括西方文化在内的优秀文化成果,建立认识自我的坐标系,本民族的文化才能真正复兴。”

传统文化应结合本地特色

传统文化浩瀚精深,涵盖万象。近些年来戏曲进校园、武术进校园、书法进校园、皮影戏进校园……各地根据风土人情、自然条件,设立了自己的校本课程。河北省乐亭县第三实验小学开设了皮影课,课堂上学生们正在兴奋地制作皮影戏《三打白骨精》。手中舞动着5根竹棍,嘴里念着地道的对白,脚下制动着锣鼓,韵味十足。

皮影戏是河北乐亭的一大特色文化,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要让这些‘遗产’后继有人,一代代传承下去,就得从娃娃抓起。”乐亭县第三实验小学校长赵丽侠说:“学校最开始设立这项校本课程的时候,只是有二十几个学生参加的兴趣小组,老师也是摸着石头过河。而现在,几乎每个学生都会玩皮影戏,皮影文化已是学校的一大亮点。学校不仅编写了校本教程、设置了皮影文化开放课,还邀请刘佳文、吴文志等皮影名家来学校培训,为培养文化传承人打下基础。”传统文化不是抽象的存在,而是融入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舞龙舞狮的传统,既是一种年俗,也是日常强身健体的方式;潮汕的功夫茶既是文化遗产,也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正是这些独特的地域文化,才构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因此,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也要加强乡土观念和地方文化教育,这样才能更有针对性,才能让地方特色传统文化保持生命力。

在山东潍坊,学生们的校本课堂就是扎制风筝。很多学校请当地的老手工艺人教学生扎制风筝;在有着号称“南路秦腔”的汉调桄桄的陕西汉中,非遗传承人到学校进行专业指导;还有广西瑶族的排瑶刺绣、甘肃武威的微型沙雕、辽宁黑山的满族剪纸……这些与地方风土民俗结合的传统文化,正在全国各地的中小学校生根发芽。

脱离“功利化”陷阱

尽管各地中小学都在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活动,可是,为何很多人却感受不到呢?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传统文化教育陷入了功利化陷阱。在他看来,一些家长即便为孩子前途着想选择了传统文化项目,大多也是以能掌握多少“加分点”作为依据。在这种短视行为的指导下,学生们很难会把修习传统文化内化为自身修养。在当下,如果不与考试、升学挂钩,任何学习、培养都很难落到实处。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学生李赛一学习京剧已经有两年了。除了在学校里跟着京剧老师练习唱念做打,周末还由爸妈陪着在校外培训机构学习铜锤花脸。“同在W校京剧社团的小伙伴却在家长的干预下放弃了,而她的妈妈一直愿意她学习这样的冷门。她就是感觉太苦了。刚开始时练肢体基本功,贴墙倒立、抻筋压腿,一样都没落下,但看到孩子因劈叉不到位,疼得哇哇叫,真不忍心待在一旁观看。”这位母亲说:“我们希望孩子练合唱或是钢琴,愿意接收这方面特长生的中学比较多,而京剧的接收面就窄得多了。”不过,李赛一最终还是执拗地选择了钟爱的京剧。

因为与父母意见不一致,很多学生左右为难。石景山古城小学二年级的张鹏,他喜欢的传统文化项目是中华武术,“我妈妈其实很反对我练武术,她希望我学器乐。”小男孩话不多,挺瘦弱的模样,可当武术老师喊出“侧卧”口令时,他毫不犹豫地倒下,任由身边的脏水溅满手臂。五年级的郭家诚是张鹏的队友,她学习武术有些“传奇”,只因为有一年在少林寺游玩时,多看了几眼那些练武的僧侣,就再也没能忘掉那些起起落落的漂亮招式。她的妈妈原本希望自己的女儿学舞蹈,“女孩子学舞蹈多好啊,练武术总觉得怪怪的。”当然,也有不少孩子被父母成功劝阻。一个学期里,总有人从武术队里退出。

很多学校担心学习竞技项目不安全,京城小学里开设武术课的并不多。东城区灯市口小学有一支10人规模的武术队,这是武术教练商凤西凭一己之力打造出来的。他说:“运动本身是让人更安全的,只要练习时顾及别人就好。中国传统武术不是只有攻防,更讲究‘精气神’,以养生为主。”武术队里的小队员,每天下午4点放学后都要留下来,接受一个半小时的“小灶”训练。

商凤西说: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有关部门想从学校找一些可以参与仪仗队的学生,结果一圈下来,愣是没有合适的。大多数孩子站没站相,坐没坐相,一些孩子的脊椎早早就扭曲了。最后,只得到部队里挑人。从那时起,武术课上他就特别在意孩子们的站姿和神态。就像他屡屡提及的,传授武术技艺的最高境界不是教会几套拳,也不是练就以一敌百的本领,而是亮出一股子不服输的精气神儿,一种看一眼就留下堂堂正正印象的气场。可惜呀!现在武术丢掉的好东西太多了。很多家长愿意把孩子送去学习跆拳道等外来的运动,就是因为它看起来规范、时髦。其实,类似的规矩、服装、礼仪,我们传统武术都是有的。

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广泛开展,让我们在下一代的身上看到了文化传承的热情与希望。但另一方面,一些急功近利的“幼儿读经热”“唐宋诗词热”也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有的学校举办成人礼、毕业礼,上千学生在操场上三跪九叩;有的地方办诵读活动,小孩子们穿着汉服、摇头晃脑;还有所谓“女德班”“国学班”,吹得天花乱坠……

篇3

古今中外的理论和实践都无可辩驳地证明,教育特别是中小学教育,是一个国家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阵地。然而,由于中华传统文化本身的博大精深、复杂多样和当下中国中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仍面临着以下几种“瓶颈”。

首先,教师的传统文化知识比较薄弱,教育观念有些保守落后。目前我国中学教师队伍中普遍存在着重视专业知识而轻视传统文化学习的倾向。这种倾向难以避免地造成广大中学教师在人文素养尤其是在传统文化素养方面严重缺失。比如,就笔者调查的情况看,大部分中学教师基本上没有完整、认真地读过中国四大古典名著。即使是传统文化素质理应较高的专业语文教师,也有近半数人对它们缺乏细致的阅读。很多教师知道有《论语》、《周易》、《道德经》等典籍,但没有人认真阅读过,所以也根本谈不上了解或认可。现在的中学教师还普遍存在着汉语书写能力与表达能力的缺陷。随意走进一所学校,要想找出一个能够吟诗填词、写出漂亮文章或拥有一手好书法的教师实属不易。至于对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认识,有些教师片面地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糟粕的东西不少,还是“让未成年学生少学习、晚接触为妙”,更有些教师担心在中学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会影响学校的“升学率”。

对策与建议:教师作为社会中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民众对这一问题的关注。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历史使命,也要求当代中学教师应具有先进的思想理念和较高的道德素质。这些都决定了学习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广大中学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但由于轻视传统文化的不良风气仍盛,目前教师教育实行分科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中学教师自身接触与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渠道比较狭窄等因素的影响和限制,导致上述现象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鉴于此,中学应结合学校校本培训和校本教材的开发等活动与形式,广泛组织教师开展传统经典书目诵读、粉笔字或毛笔字比赛等,不断提高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广大中学教师更应该以提高德、能素养为核心,迅速更新教育观念和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偏见,增强学习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自觉性,学会用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优秀的传统教育思想更加全面地塑造自己。

其次,学习典籍只是为了掌握知识甚至为了应付考试。在具体的传统文化教育教学实践中,教育主管部门和大多数中小学校完全是以应试教育为目标导向。在内容上,他们只选取那些适应于考试的典籍材料;在教法上,他们则偏重甚至着力于对学生进行考点灌输。教师单纯让学生为了考试而记住一定的传统文化知识,相对缺少对传统文化蕴含的民族精神、道德情操、人文涵养的深入挖掘和宣讲。这可以说是过去和当前广大中学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最为核心的问题之一。学校为了考试而硬教,家长为了成绩而强逼,学生为了分数而死背。由此造成的结果就是,学生花费大量时间进行不求甚解的诵读和记忆,一旦考试结束,这些内容立刻“烟消云散”,根本谈不上入脑、人心和践行。

对策与建议:考试是个有力的指挥棒,它能够使中学充分重视校园的传统文化教育。但校园的传统文化教育决不能以考试为目标,决不能为考试而学习典籍,且一“考”了之。我们必须明确,学习传统文化不是单纯为了考试而掌握知识,其终极的教育目标是通过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深刻而丰富的内涵,使之由感性认识达到理性升华,从而内化为学生自身的道德准则和人格情感,最终实现他们道德践行的自觉性。鉴于这样的教育目标,我们把传统文化教育定位为“载体”比较恰当,即以传统文化教育为载体进行日常生活道德教育,在播下道德种子的同时改良道德土壤,培植学生优秀的民族精神和道德情感。为此,所有教育者都必须清醒地区别学习与传承的关系,选准不同学龄段学生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切人点,注重抓好学生传统文化内涵的深化和优秀道德思想的内化,切实提升教育实效。

最后,教学内容与时代精神的整合不够,欠缺系统性规划。由于以现代文明为基础且商业宣传力度大,西方文化以强势的姿态,吸引着思维一向活跃的广大中学生,同化着他们的道德观念。这种吸引和同化反过来容易使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产生偏差。比如多数学生(甚至不少教师)觉得外国节日有趣,过外国节日“时尚”,而认为中国节日多为“吃的文化”,“俗气且落后”。中国传统文化除了让学生们感觉“不时尚”、“不潮流”外,教师将其作为教育内容时也缺乏系统的、有针对性的规划,导致课程门类孤立化、教育内容碎片化,课内课外无法衔接。

篇4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21-0036-01

孝德雅行是中华民族的基本道德规范,推行孝雅教育,对加强新时期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意义重大。近年来,我校(此处指湖北省钟祥市莫愁小学,下文同)积极探讨学校德育的新途径,科学实践,大力开展以国学经典诵读、红色经典传唱和孝德雅行为主要内容的孝雅教育,探索出了一条适合我校发展的特色德育之路。

一、弘扬传统经典,培养孝雅意识

国学经典诵读方面,我校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100首古诗和《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论语》等传统经典作品为主,并兼顾近现代以来革命先烈、仁人志士在湖北这块热土上留下的佳作名篇,做到每天晨读20分钟。同时结合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教育活动,介绍节日的来历、习俗,诵读相关诗词、经典诵读,使学生积淀了丰富的人文底蕴,有机渗透了孝德雅行观念。在红色经典传唱方面,学校利用“校园飞歌30分”,传唱省教育厅推荐的经典歌曲,组建了校舞蹈队,合唱团,创编了大型校园集体舞《春晓》、《弟子规》、《孝雅之花香满园》等,做到“经典歌曲大家唱、经典舞蹈大家跳”。借助经典诵读和经典传唱,以读启智,以艺养德,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于愉悦中不断感悟经典文化所蕴含的“孝”、“雅” 思想,同时在潜移默化中也改善了学生的学习习惯,提升了语言文字能力、思辨能力。

二、围绕主题,开展孝雅“三进”实践活动

德育的本质是实践的,一个有效的德育体验活动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意义。基于这种认识,我校大力开展“孝雅”进校园、“孝雅”进家庭、“孝雅”进社区实践活动。如“孝雅”进校园,我校编写了《孝雅教育》校本教材和《孝雅少年成长手册》,第一学段以“礼”、“诚”为主,对学生进行礼仪意识、诚实守信的启蒙教育;第二学段则以“忠”、“孝”、“雅”为主,对学生进行爱国、感恩和行为典雅的教育。“孝雅”进校园活动中学校重点开展“践行孝雅 争创十好”,即理好容、走好路、行好礼、说好话、上好课、写好字、唱好歌、做好操、扫好地、用好餐。我们坚持每月有训练内容,做到训练有序,分层推进,并突出发展性评价,让学生自己确定目标,孝雅“十好”中哪些条目能做到,哪些条目做不到,两周之内孝雅“十好”中能坚持做到其中一项的,颁发一枚“孝雅宝贝”红色印章。对于做不到的条目,班主任在教育时不应打击其积极性,要鼓励学生把缺点看成希望点和发展点。《孝雅少年成长手册》还对学生学业成果的评价颁发“孝雅宝贝”蓝色印章,规定每位同学所累积的红、蓝“孝雅宝贝”印章,达到一定数量又可以置换成“孝雅少年”标志和“孝雅之星”徽章,促进学生不断自我完善,让学生切切实实地感受到自己的成长与进步。

三、打造校园文化,营造孝雅氛围

一是物质文化润物无声。我校秉承“环境育人”的理念,精心打磨孝雅特色校园,投资4万余元对文化长廊、宣传橱窗、教学楼道、学生餐厅等进行重新规划,并安装了大型电子显示屏。三幢教学楼分别被命名为“崇雅楼”、“怡雅楼”、“聚雅楼”,主教学楼上镶嵌着校训:孝雅至美,睿智勃发。文化墙上张贴有《孝德雅行歌》、中国古代二十四孝图,教学楼道走廊上悬挂着孝德雅行温馨提示语和身边的学习榜样“十佳少年”、“百名孝雅之星”事迹介绍。为美化环境,各班在教室窗台种植绿色植物,室内精心布置各种评比栏、作品展示栏和图书角,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尽力做到润物无声,春风化雨,让每一面墙都说话,发挥它的教育功能。

二是精神文化引领。学校大力开展“传承经典 崇尚孝雅”系列活动,如孝雅文化节期间,让学生设计节徽、寻找身边的“孝雅”镜头、“我身边的孝雅故事”演讲、经典诗文诵读、“百生讲坛”、“百生艺坛”以及“孝雅之星”评选等多项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平台。

四、构建社区教育模式,传承孝雅不留空白

一是实行家校结合,建立双向评价。我校坚持通过“课外访万家”、家长会、家校联系卡、移动公司的“校讯通”平台等形式,提高家长对学校开展孝雅教育活动的认识,取得广大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学校要求父母每周对学生家里的孝德雅行表现作出真实、公正的评价,反馈到学校,使班主任有针对地开展班级孝雅教育活动,评出班级每月“孝雅之星”。每年寒暑假,学校都要开展争创“五星”活动,即“弘扬经典星”、“孝雅文明星”、“社会考察星”、“阅读智多星”、“体育安全星”,要求学生们与家长一起自觉探寻中华经典文化的历史起源、发展现状,阅读经典书籍,自觉完成道德实践作业,接受父母监督。

二是依托社区力量,传承孝雅文化。中高年级以假日中队为单位,在校外辅导员的指导下开展文明礼仪、交通法规、环境保护等活动,对本地居民文明礼仪现状和自然环境保护状况进行调查,提出改进建议,撰写调查报告。

篇5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为校园文化的开展增加了内涵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实践教学活动,与普通的校园活动相比,具有系统性和稳定性,为校园文化的内涵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开阔视野,活跃思维,激发创新灵感,为他们在校学好专业以及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和深厚的人文底蕴;有利于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有利于通过文化知识的学习、文化环境的熏陶、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锻炼,加强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这些都有助于校园文化的内涵建设。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为校园文化的开展改善了环境利用文化素质养成课程的实践,组织带动学生建设自己的校园文化环境。校园环境的整洁和绿化,校训和行为的规范,人文景点、教室与实验室布置,图书资料建设等等,都要有带有一种学术性和文化氛围,使大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得到熏陶,进而提高其文化层次。

构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

目前,高职院校在文化素质教育方面存在两个突出问题:一是文化素质课程相对于专业课来说呈边缘化趋势,课程设置缺乏稳定性、系统性,课程组织缺乏逻辑性,且普及性较差,覆盖面不够宽,不利于教学质量提高和教学改革,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人文素养的提升;二是校园文化建设在层次上亟待提升、在内涵上尚有待拓展,从校风、教风、学风三个层面看人文精神比较欠缺。为解决高等职业院校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如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现代性与传统性、专业性与基础性、职业性与人文性的矛盾,我们探索实施了“一门课程、两个课堂、三个阶段”的解决路径。其中“一门课程”指由基础教研室设计开发的“理论-实践一体”特色课程,通过优化文化素质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建设,全面提高文化素质课程质量,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水平,培养出具有一定人文素养、人文精神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两个课堂”是指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尤其注重实践性课程的开发,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第二课堂开展系列活动,依托校园文化建设推进文化素质教育,探索文化素质教育的多种实现形式;“三个阶段”是指文化素质养成课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在大一、大二、大三选修不同的课程模块,第二课堂活动也会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不同的活动以不同年级的学生为核心群体,带动和辐射全体在校生。详述如下:(一)一门课程:文化素质养成课1.理论教学部分:课程名称是文化素质养成课。其中包括传统文化、文学鉴赏、艺术鉴赏三个模块,由各系针对自己的专业培养目标任选其中两个模块组成适合本专业的文化素质养成课,实施模块教学,各模块培养目标如下:传统文化模块:《传统文化》课程的任务旨在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讲授,帮助学生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通过剖析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中国人的传统习惯和心理特征,引导学生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营养、感受华夏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要让学生通过对中华文化的了解、思考和批判,从中汲取奋起自新、自强不息、兼容并蓄、改革创新的民族精神,促进中华优秀文化对学生心理品质和思想道德潜移默化的影响。文学鉴赏模块: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引导学生阅读和品味文学作品,培养良好的审美心态和纯正的艺术审美趣味,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文学的魅力,并且能够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和审美能力。艺术鉴赏模块:通过对艺术与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欣赏与感受,对音乐、美术、影视等多种艺术的综合学习,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和学习综合艺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进行艺术的感知与欣赏、创作与表现、反思与评价、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艺术能力;在多样性和选择性的基础上,拓展审美视野,发展个性,塑造健全人格,使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整合程度得到提升,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2.实践教学部分:为了加强课堂教学效果,繁荣校园文化,探索文化素质教育的多种实现形式,以大学生文化素质养成课为基础,配合教学内容实施了第二课堂实践教学。实践教学以校园活动为载体,每一个模块都对应设计比赛和活动。结合学生实际,主要设计了以下活动:传统节日活动创意大赛、开设“文化讲坛”、举办“大学生文史知识竞赛”、古典诗词朗诵比赛、读书沙龙、电影赏析等活动。对每项活动都从目的和意义、参加人员、具体实施办法、举办理由、可行性分析五个方面做了详尽的分析,目的明确,针对性强,操作过程可检测、可控制,结果可检验、可评价。实践教学的总体原则:活动契合每个模块的理论教学内容,由选修相关模块的学生和授课教师为核心,带动辐射全体在校生。每两个月举办一个主题活动,平时还设有常规活动,如文化讲坛和读书沙龙等。活动形式灵活多样,由老师、学生共同组织,要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三)三个阶段:分阶段教学为完善文化素质养成课程体系、避免课程设置上重专业轻基础造成的结构性缺失,我们将文化素质养成课的三个模块放在三年中进行,每年开设一个模块。传统文化模块在大一开设,作为文学鉴赏和艺术鉴赏模块的基础和先导课。此模块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己任,重在“人文精神”的养成,将人文精神落实到高职学生的工作和人文道德实践中。在传统文化模块的基础上,文学鉴赏模块在大二开设。此模块能进一步展现语言之美、意蕴之美、创造之美,是前一模块的延伸和具体化。其中也会涉及到简单的文艺理论,增强学生对美的感受力和鉴赏力,为第三模块的学习打下基础。艺术鉴赏是前两个模块的后续课程,大三开设。大三学生有前两个模块的积淀,可以在这个模块的教学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另外,他们即将结束学习走向社会,艺术鉴赏模块可以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为大学生活画上圆满的句点。鉴于各专业在选择模块时通常只选择两个模块,缺失的模块可以通过举办第二课堂活动来弥补。通过参与实践课程来完素质培养目标。实践证明,“理实一体”的文化素质课程不但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质,也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涵,提升了校园文化的品位。当然,校园文化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一门课程的推动作用是有限的,因此,我们依据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经验,进一步提出了构建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体系的建议。

篇6

中国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生活中,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中国丰富多采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的东西是祖国的瑰宝,是需要我们代代相传,一直传承下去。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弘扬传统文化主题的经典演讲稿,供大家参考学习。

弘扬传统文化主题的经典演讲稿

中国传统文化,最具魅力的莫过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经过几千年的延续和发展,形成了我泱泱大国的民族精神,并倍受世界各民族的推崇。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具有不朽的地位,有着光辉的作用。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人们正确对待人与人,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善于区别真、善、美与假、丑、恶,并能作出正确评价与判断;培养爱科学、爱劳动、守纪律、有礼貌、诚实、勇敢、尊师敬长、孝敬父母、团结友爱、助人为乐、勤劳节俭、见义勇为等优良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的埃及,虽然历史比中国早一些,但先后被波斯、罗马、阿拉伯帝国所征服,其文化也被阿拉伯文化所代替;古代印度,其本民族历史的文字记载早已丧失殆尽;古巴比伦,作为一个国家的名称早已在历史上消失,其文化也被中断。人类文明的四大发源地,有三个都先后衰落了,或者分裂成许多国家,唯独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发展绵延不断,经久不衰,世代相袭,至今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延续力,这是什么道理?原因方方面面,但其中有一个重要的根由,就是中国不仅有着共同祖先遗传下来的血统,而且有着共同的优秀文化和美德传统。就是这血统与传统,繁衍、培育、造就了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就是这两统影响着、凝聚着人口众多的中国社会的稳定运行,维系了社会和谐;就是这两统的凝聚性与延续性,使中华民族祖德与祖魂代代相传。

传统美德教育是前人经过五千多年不断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结果。

我国是有几千年文明历史的古国,刻苦耐劳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劳动创造了世界,劳动创造了人类。古往今来,涌现出多少勤劳向上的名人,成为世人学习的楷模。

但据调查,现在的中小学生,爱劳动、有较好劳动习惯的约占1/3,另外的2/3是不爱劳动或不太爱劳动的。有些孩子,懒得铺床叠被,懒得洗袜子、洗手绢,懒得收拾书包、收拾桌子,甚至于懒得洗脸、洗脚,连喝水也懒得自己倒。过去的公子哥儿、娇小姐什么样,他们也差不多了。

事实上,家长重视对孩子从小培养热爱劳动品质的并不多。现在,我国几千万个独生子女家庭中,有不少家庭把独生子女视为“小太阳”,凡事都围着独生子女转。现在的青少年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处于幸福家庭,优越的生活环境,祖辈父辈们过多的照顾、宠爱、放任和袒护,致使独生子女从小就以家庭“小皇帝”自居,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不良习惯,产生了父母宠爱自己是天经地义、本该如此的错误思想。而一些学校为了迎接科技挑战,只顾传授科技知识和能力,却严重地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与民族道德素质的培养。结果,智能上去了,德能下来了。一些青少年思想品质出现问题,见利忘义、骗财害人,不讲人格、不顾国格;自私自利、损害公德;虐待父母、不讲孝敬的非道德现象时有发生,民族形与民族魂,遭到严重的扭曲。要遏止和消除这些社会的非文明、非道德现象,除采取综合治理的办法外,还必须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而传统美德的教育除了家庭、学校的教导以外,更需要整个社会的配合。

二十一世纪,人类第三次站在了世纪的起跑线上,未来的中国面临严重的挑战,迎接跨世纪的挑战,关键在于人的素质。试想一下如果未来的接班人连修身也做不好,更不用说什么“齐家、治国、平天下”了。

所以,应当站在培养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和理解开展传统美德教育的重要意义。提高学生道德认识,使他们知道懂得什么是美德,什么是非美德,从中能正确分辨真与伪、善与恶和美与丑,知荣辱、明爱憎,让学生实践良好的道德行为,引导学生勇于实践,着力实践,真正按着道德准则,规范自己的行为。

弘扬传统文化主题的经典演讲稿

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宏人。”曾子说:“士不可以弘毅,任重而道远。”然而,在这所谓的道义背后,在一桩桩英雄事迹之中,始终有一个千年不变的精神内容存在,这便是—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在民族适应环境,改造世界,形成自己特有语言,习俗和人文传统的长期发展历程中,表现出来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志向。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先有孟子的“养浩然之气”,“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后有井冈山精神、精神、延安精神、抗洪精神,等等一切为祖国,为人民勇往直前,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去学习。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精神,无疑更具有现实意义。

__大报告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加以强调是对民族精神内涵的发展,也是对文化建设理论的深化。培育民族精神应该从大小环境做起,大小年龄进行普及教育。大的环境,国家应该倡导,鼓励这种精神,使国民具备这种精神,并使其变为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动力。而从小的方面来说,应该在各类教育中渗透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大力发展教育从而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教养。

当前,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首先要培育与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知难而进、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清正廉洁、永不自满,乐于奉献等的民族精神,不落于时代而不断发展;不囿于陈规而勇于创新;不敢于骄傲而奋发向上,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振兴中华的民族精神。今天的伟大变革和新的伟大实践,正是孕育新民族精神的最佳时期,我们要抓住机遇,反复提炼,不断总结,为民族精神的宝库增光添彩,这既是民族精神发展的攻坚战,又是民族精神前进的光辉点。

仰望中华世纪的圣火我们感到中华民族正闪耀着我们民族特有的坚忍不拔,不畏艰难的伟大精神。而且,正是这种不屈的民族精神,使古老的中国从落魄中重新崛起,并再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为祖国后代的我们,所要做的是同先辈们一样把个人的命运同祖国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真正地做到:弘扬民族精神,立志报效祖国。这不但是每个中华儿女实现自己人生价值根本途径,更是祖国对我们的要求。

让我们一起为中华传统文化这颗长寿树浇水、施肥吧!

弘扬传统文化主题的经典演讲稿

今天站在这里,我感到既惭愧又兴奋。惭愧的是,我从十岁开始背诵《三字经》到现在接触传统文化也不过区区十年功夫,和真正的大师相比,是蜉蝣和大鹏鸟的差别。然而令我兴奋的是,年轻的我尚有充足的精力和热情去恣意遨游,在传统文化的精神海洋里乘风破浪。

我非常感谢首都师范大学给我们这样的大学生提供了十分舒适的环境和便捷的渠道,北一区的图书馆可能没有想象中那么宏伟,但是你一进去,首先引入眼帘的就是一排排厚厚的《传世藏书》,满满排了三个柜子。

我认为“典籍”便是传统文化走进校园,走进我们大学生活的第一通道。我专门了解过身边的同学对于传统文化的一些看法。有的同学会直接将“传统文化”等同于“文言文”。其实这也是我小时候的想法。这种理解看似简单粗暴,但其实有一定的道理。没错,进入大学之前的我们,基本上都是从课本教材里面学习一些零星的传统文化文本,为了应付考试也根本无暇思索背后的精神内涵。而一旦进入大学,也有不少同学对“之乎者也”的古文嗤之以鼻,总想赶紧摆脱。

面对这样的现象,有人痛心,也有人痛斥,但我觉得,时代的浪潮会把所有的泥沙都淘洗干净,只要是金子总会发光。只要有像在座各位一样热爱传统文化的人存在,我相信我们的民族精华就有希望薪火相传。我身边就有一个非常典型的榜样,他是我们文学院师范班的同学,熟读四书五经,信手拈来完全不是问题。

一开始大家会觉得他就是个书呆子,平常也不怎么说话,走路飞快,人称“小马达”。但是在我和他交流,或者说“辩论”之后,我就完全被他的修养所折服了,这个看起来瘦瘦弱弱的书生完全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抱负和气魄。也是因为他,让我对传统文化有了新的认识。它不是我们学习中的垫脚石,而是不可或缺的,值得我们反复咀嚼的精神食粮。

除了文化典籍之外,“活动”是传统文化走入大学校园的另一个重要的渠道。相比于高小的学生而言,大学生无疑有更多可以自由利用的时间。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一些亲身经历。除了参加一些校内组织的活动之外,通过老师的介绍,我还参加了一些社会上的有关传统文化的活动。比如说书院中国的一些有关茶文化、古琴文化的雅集和四维通慧书院的讲座和游学。现在社会上传播传统文化的法人组织有很多,“四维国学”是我个人认为当中做的最得比较成功和有特色的。

它不仅有联合北京高校的支教活动,而且还会资助大学生组织传统文化游学。去年暑假,我个人担当了第五届“瞻礼圣王”游学的领队,和刘宏毅老师一起去河南游学,收获颇丰。这些社会活动可以帮助大学生走出校园,去更广阔的天地,获取到更多优秀的文化资源和更高维度的能量。归根结底,其实这些社会活动是为了帮助我们建设更美好的精神花园,也有利于传统文化更好地走进校园,走进我们的生活。就首都师范大学而言,本身就有非常优厚的文化资源。

文学院就有鹿鸣演颂社和鹤鸣吟诵社,两个社团都已发扬传统文化精神作为自己的宗旨,并在此方向指引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作为鹿鸣演颂社的社长,我十分荣幸接触到著名演颂家胡乐民老师,在他的指导下,我们演颂社蓬勃发展,先后出演了二十几场大大小小的活动。比如说4月23号的世界读书日,东城区第一图书馆邀请我社参加读书活动,我社社员集体表演了《光的赞歌》。对处于这个阶段的我们来说,学习传统文化,老师的带领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

胡乐民老师正是这样一个具有强烈责任心的能给我们很多帮助和指引的老师。胡老师为人十分随和,每次他出差回来都会和我们同学交流心得。最近他去成都参加中国影视高考培训联盟会议,他将所思所得分享在我们的微信群里,足足有一个小册子那么长,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在鹿鸣演颂社里,同学们不仅能原创古诗,还能将之生动地演绎出来。

此外,我本人还在鹤鸣吟诵社担任骨干,参演过一些吟诵节目,比如说《木兰辞》、《木瓜》等等。主要是我个人比较感兴趣,吟诵是古代读书人学习与交往的基本方式,优美而高雅。古人三五知己,怡然唱和,旗亭画壁,流觞曲水。

以这样一种真诚而高雅姿态生活怎么能不让人向往和倾羡?恰好学校也提供了非常优厚的吟诵资源,比如说像杨懿兰老师的讲座、徐建顺老师的吟诵课等这个暑假我们还将迎来第三届“中华吟诵周”,到时候名师济济一堂,场面会更加盛大。在这些活动中,我不仅能学会各种各样的朗诵、吟诵的技能,还亲身体验到一种更加自然而惬意的生活态度。所以,我认为,传统文化离我们大学生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遥远,反而可以说是触手可及的,我们要做的,可能就是用自己更多的身体力行去表现,去感染。但并非刻意地表现,唯有我们自己本人真正了解和受益于传统文化,我们才能将之发扬光大。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__在北大师生座谈会的讲话中提到“传统文化”四个字多达五次,所引用的传统文化文本更是超过二十余条。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这堪称世界上最难的三个哲学问题几乎都可以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找到答案。

我们本自具足如此优厚之文化资源,怎能坐而废弃?因此最后,我想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斗胆以鄙人之见阐述我对“传统文化走进校园”的四点建议:

第一,沉下来。我认为大学生首先要具有敏锐的眼光和前远的意识,这就要靠积累和沉淀,一边从阅读中积累,一边从活动经验中沉淀。从下往上打基础。也就是__所说的“勤学”和“明辨”。

第二,走进去。身处校园之中的我们,不能两耳只闻窗外,一心只读圣贤,必须先有勇气走进社会去实践。扩大自己的经验范围。在这个环节,是否能做到“修德”和“笃实”往往决定了一个人价值的高低。

篇7

关键词:龙舟运动 品牌化 发展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6-0085-03

龙舟运动历史悠久,有着浓郁的是中国传统气息。在比赛时所散发的奋勇争先、团结向上以及民族自豪感等精神使其迅速红遍大江南北。高校作为思想的先行者也被这种精神所感染,都如雨后春笋般竞相开展起龙舟运动,20世纪末龙舟运动进入大学校园并深受大学生喜爱,目前已经成为高校开展的一项重要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龙舟运动在高校的开展,不仅丰富了校园体育文化,同时也有利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高校的弘扬与发展。龙舟运动所倡导的“同舟共济,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精神适合现代大学教育的时代要求。

嘉兴是一个历史文化古城,其端午民俗也是源远流长。近年来,政府每年都举办的“中国・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以“嘉兴端午、中国味道”为主题,赛龙舟也成为嘉兴端午的一大品牌,每年端午节时都有省市、国家级的龙舟比赛在嘉兴举办。品牌是大学的无形资产,高校品牌是高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积累的一种优质教育资源,是事关自身长足发展的一种软实力。嘉职院开展龙舟运动已有好几年,龙舟品牌的创建,将使龙舟精神迅速在大学生和社会间产生影响,从而提升学校知名度,为学校的发展创建一个新的平台。龙舟运动的发展将成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内涵,同时创建龙舟品牌也是学院向社会展示的一个窗口,是向社会施以影响的有效方式。因此,龙舟运动品牌化发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1研究对象

嘉职院龙舟运动。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登陆中国期刊网查阅了近十年与龙舟运动和体育品牌化相关的文章,进行归纳分析,对高校开展龙舟运动有了一个较为全面地认识。

2.2访谈法

进行了实地考察,对嘉兴市龙舟运动的专家进行访谈,了解项目现状。对其他学校的优势体育项目品牌化发展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其如何打造。

2.3逻辑分析法

对相关资料进行了逻辑归纳,全面分析创建嘉职院龙舟运动品牌化的可行性。

3研究结果与分析

通过对嘉职院目前开展龙舟运动的现状调查,并根据嘉兴市端午龙舟文化的独特性,对我院打造龙舟运动品牌化作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其中包括区域环境、人文因素、经费和人才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并通过具体调查研究对如何全面打造嘉职院龙舟运动品牌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

3.1嘉职院和嘉兴其他学校目前龙舟运动开展的现状

嘉职院于2010年和五芳斋集团开始合作组建龙舟队参加比赛,目前已有3年的时间,参加过2010年全国邀请赛、2011年省社团运动会、嘉兴市七运会、“上置一香岛庄园”杯龙舟邀请赛、2012嘉兴湘家荡龙舟邀请赛等比赛,且成绩稳步上升,在2012年取得了“上置一香岛庄园”杯龙舟邀请赛的冠军。学院体育选项课中也将开设龙舟课程,为龙舟运动在我院的影响起到了促进作用。嘉兴其他有龙舟队的学校有嘉兴市技工学校,嘉兴市秀水中专,同济大学浙江分院,其中嘉兴市技工学校,嘉兴市秀水中专这两所学校开展龙舟运动比较早,在嘉兴也属于一流强队。

3.2嘉兴市端午龙舟文化的独特性:

“中国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2009年被成功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嘉兴端午习俗具有“吴越文化”、“稻作文化”和“水乡泽国”的深厚背景,凸现了江南水乡独特的传统文化,历经千百年的传承演绎,蔚为民俗文化的洋洋大观。近年来,嘉兴市不断加大对端午民俗的传承与保护力度,举办端午节庆活动,把挖掘传统资源、传承端午民俗作为己任,并适应形势发展需要,不断赋予时代新意。从2001年起举办的南湖船文化节、江南文化节活动,都把龙舟赛和群众性的裹粽大赛作为必不可少的经典节目。2009、2010连续两年举办的中国?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更是内容丰富、亮点纷呈。2008年6月,“嘉兴端午习俗”被列为首批“浙江省民族传统节日保护基地”,入选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于去年已成为全国首个“中国端午文化研究基地”。因此,嘉兴这一文化特点对嘉职院发展具有强烈民族特色的龙舟运动是极为有利的。

3.3嘉职院打造龙舟运动品牌化的必要性分析

(1)高校龙舟运动品牌是指,在大学校园内以龙舟运动独特的文化内涵为载体,通过龙舟运动的运动价值理念及其外在物质形象的展示,运用多种形式的比赛、吸引众多学生的广泛参与,利用高校的人文环境、体育环境与教育环境及其相关的管理制度、组织形式等,促进龙舟运动对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干预,丰富高校校园文化,获取高校龙舟运动的价值最大化。大学龙舟运动的品牌化可以更好地发挥它的体育教育功能,可以更好的促进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及课程建设。龙舟运动的品牌化可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集体主义和努力拼搏的精神,使大学生在身心两方面得到发展。

(2)龙舟竞渡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具有较强的竞技性和独特的民族文化魅力,进入大学校园后深受大学生的喜爱。目前,全国已有多所高校开展龙舟运动,在国家层面愈来愈重视文化软实力的今天,高校龙舟运动品牌的创建、课程的建设,必将产生较大的文化宣扬作用与社会影响力,从而达到全员育人的效果,提升学院知名度,为学院的发展创建一d"N的平台。

(3)文化传承是高校的三大职能之一,龙舟文化作为中国民间传统文化,其传承与发展,也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题中的应有之义。它内蕴着中华民族文化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和巨大价值,龙舟文化中所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团结进取精神,为世代中华儿女所敬仰。高校作为对青年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阵地,在开展龙舟运动中,传承龙舟民俗文化义不容辞、责任重大。

3.4嘉职院打造龙舟运动品牌化的可行性分析

3.4.1场地器材方面

嘉兴地处浙江东北部,是一座著名的江南水乡文化名城,大运河从杭州逶迤北上,到嘉兴范蠡湖公园处分又成绕嘉兴而过的环城河,到望吴门外又合为一河继续向北。嘉兴地处太湖流域,其中水域面积可达300多平方公里,素有“江南水城”之称,城中有湖、湖中有城、湖河相通。嘉兴城中的水域特点为我院龙舟运动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硬件条件。嘉兴市本级现有长约20米,20划桨的标准比赛龙舟25条,以及训练龙舟若干条,均归市体育局统一管理。嘉职院已和体育局进行沟通,专门领用一条龙舟供训练使用。训练和比赛时的木质划桨、鼓和舵均由市少体校提供,救生衣我院已准备,今年学院还将白行添置一套碳纤维浆,大大提高了装备设施。另外,在七一广场,嘉兴龙舟比赛场地有一个较好的登舟码头,可同时停靠10多只龙舟。因此,对学院开展龙舟运动来说,场地器材方面已完全准备齐全。

3.4.2人才技术方面

高校龙舟运动品牌化的重要条件是龙舟队要有优秀的运动成绩,这是竞技体育的发展特征。而运动成绩的提高,就必须有优秀的人才和雄厚的技术资源,即有运动能力出众的运动员、高水平的教练员。目前嘉职院龙舟队教练员由韩老师担任,韩老师擅长运动训练,尤其对运动员体能训练方面,而龙舟则是一项需要极强体能和力量的项目,龙舟又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项目,因此又聘请了市少体校水上运动主教练倪老师担当我院的外聘教练。学院体军艺部在每年备战比赛阶段又配备两位体育老师担任助理教练,形成一个训练管理团队,为龙舟运动训练、管理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这为龙舟运动品牌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

3.4.3人文因素方面

龙舟运动的人文环境包括人们对龙舟的态度、观念、信仰等。高校是培养高级知识分子的摇篮,有浓郁的人文环境。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对龙舟运动的整体认识比较低,但对龙舟运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认知程度较高。由此可见,通过必要的宣传,龙舟运动文化氛围必将提高,影响整个校园文化的发展。

3.4.4经费方面

龙舟运动的装备需要船、鼓、舵、浆、救生衣等,按一支队伍25名运动员来计算,光浆、救生衣、运动服、运动鞋这些就得每人几千元,因此,龙舟运动的开展需要一定的经费基础作保障。嘉职院与嘉兴五芳斋集团已签订合作协议,每年将给予我院一定的经费用于龙舟训练和比赛,而学院也会从体育竞赛经费中补充一部分。因此,在开展龙舟运动的经费方面较为充足。

4建议

4.1加强校园龙舟运动的宣传力度,增强学生对龙舟品牌化的认知

大学生是高校教育的对象,龙舟运动的品牌化建设应当以学生对龙舟运动的认知状况为依据,学生对龙舟运动的整体认识水平较低,需要我们加大对龙舟运动的宣传力度;对学校运动队的认知也普遍较低(龙舟队除外),说明学校运动队运动成绩并不是很好,加之宣传教育的力度不够,学生对校队的认知程度不高;学生对龙舟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认知较高,说明学生还是非常渴望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环境。因此,在宣传方面可以组织一些龙舟运动的讲座、组织学生观摩龙舟比赛和龙舟队的训练,也可以组织一些知识竞赛等等。

4.2加强运动队建设,提高比赛成绩

运动队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往往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学校的运动队是学校对外的一个窗口,更是大学精神面貌的一面旗帜,同时对全校师生员工有很强的凝聚力,在建设学校体育文化过程中,我们应充分发挥它的作用。优异的运动成绩能更有效地对学校起到宣传、凝聚的功能,所以大学龙舟运动队的创建与运营要以取得优异的成绩为首要目标。同时赛场作风是大学精神面貌的具体体现,优异的成绩和良好的赛场作风是一个成功运动品牌的基础,也是对运动品牌进行拓展的一个基本条件。龙舟运动品牌的建立是一个多因素共同组合体,是龙舟运动的传统文化、龙舟运动的组织文化、竞技体育的竞争拼搏等诸多因素的统一体,缺少了任何一个因素,大学龙舟品牌都不能形成。而且,龙舟运动的竞技属性决定了其比赛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取得比赛的胜利,所以,龙舟队应定期参加一些具有影响力、规模较大的龙舟赛事,用于磨练队伍,增强交流,在比赛中获取优异成绩,扩大学校的影响力,宣传自身的品牌,充分发挥竞赛杠杆作用,积极推动高校龙舟运动的持续发展与知名度的提高。

4.3科学化训练与参赛

嘉职院龙舟队组建时间短,技术也较薄弱。在这种形势下如何提高比赛成绩,在训练及管理上引入新的理念是必须的,也是紧迫的。对龙舟运动员采取多周期多年的系统训练,组织一个完善的选才、管理、训练体制,组建一个包括体能、技战术,营养、恢复、心理等专家在内的综合教练员班子。对龙舟运动员实行系统、长期的科学训练,以稳步提高训练获取优异比赛成绩。明确龙舟运动队比赛成绩战略目标,每年参加各种比赛,取得有一定影响的成绩,以扩大学校影响力。

4.4校际间的交流

加强龙舟队校际之间的交流不但是检验训练的效果,而且可以增进学校之间的了解,在学校之间宣传自己,产生影响,提高学校知名度。增进各学校之间的友谊和提高学生的社会交流能力,促进校园龙舟运动的发展。比赛规模的扩大与优异成绩的取得,往往会在学校不同程度地掀起该运动项目的热潮,从而推动大学龙舟运动等群众性活动的广泛开展,促进龙舟运动的普及和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为我院龙舟运动品牌化奠定群众基础,也对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篇8

关键词:本土音乐 小学音乐教育

在新课标的指引下,音乐课堂教学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表现特征,本土音乐成为了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目前本土音乐资源进入中小学“教育实践”的工作处于大力发展阶段,全国各省逐渐涌现出一些优秀的课堂案例。与此同时,赣州市地区也开展了许多有关客家本土音乐的教学实践活动:自2009年起在赣州市中小学校开展“赣南采茶戏进校园”活动,开办采茶戏兴趣班、表演班;学校所使用的音乐教材中增加了赣南客家本土音乐的内容,约占课本总内容的13%左右,一部分学校还开发了结合学校和地方特色的优秀的校本教材。但就整体来看存在着许多问题,学生的主动性没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导致学习效果并不理想。本次调查利用自行设计的“小学本土音乐教育现状调查问卷”,从学生对本土音乐的了解情况,本土音乐的教学与课程设置,本土音乐实践活动的现状,学生对本土音乐教育的态度和建议等方面,对赣州市章贡区本土音乐引入小学教育的实施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查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将赣州市章贡区的73所小学分为城区A、B两类学校和非城区学校三类,在这三类学校中随机抽取一个学校,并在每一个学校高年级(四至六年级)中随机抽取2个班作为调查对象(以下将所调查的学校按上述顺序简称为A、B、C三所学校)。参加调查的对象共有3所小学的6个班共333名学生(其中A小110人、B小107人、C小116人)和8位在校音乐教师(其中A小2人、B小4人、C小2人)。

问卷分学生问卷和教师问卷,主要采用单项选择题和开放性选择题,为了广泛而深人地了解其中的一些经验及问题,还设有部分开放性问答题。

调查实施时,调查者亲自进入学校,利用学校的部分音乐课以及活动课等时间,将问卷发给在校的学生和音乐教师,讲清此次调查的目的、意义、方法和注意事项,问卷回答完毕当场收回,共收回学生有效问卷322份(A小105份、B小102份、C小115份)和教师有效问卷8份,回收率99%。数据采用Excel、SPSSIO.0社会统计学软件进行收集处理。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从赣南客家本土音乐引入小学教育的教学实施环境,教学实施现状,课外实践活动,学生的接受学习态度,教师资质及本土音乐教学态度等五个方面,对近年来赣州市章贡区本土音乐引入小学教育的实施现状及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

(一)本土音乐教学实施环境

学生对本土音乐的了解程度和展开音乐教学的环境,是本土音乐进校园实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隐形条件。

1.学生对于地方方言的掌握情况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有60.07%(其中A小:60.95% ;B小:62.74%;C小:56.52%)的学生表示能够会说家乡方言,39.93%的学生表示不会说家乡方言。赣南客家本土音乐的众多歌曲中,绝大部分的歌词及衬词都采用地方方言来歌唱,方言对于歌曲的地方色彩表达具有独特的作用。学生能否会说地方方言,对于学习或者掌握地方音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对于城市中的小学生,方言的学习并不在他们语言学习的范畴之内,学生的语言以普通话为主,许多能够使用方言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所处环境的不断城市化,所掌握的方言能力也在逐渐蜕化。这对于主要以客家方言来演唱的本土音乐教学造成了一定障碍,小学生应如何进行方言母语教育仍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该类问题的合理解决仍值得做进一步探讨。

2.对于赣南客家本土音乐的熟悉情况分析(根据学生对客家本土音乐的了解情况,主要选取了较有代表性和普遍性的四类客家本土音乐文化作为调查对象)(图一)

通过调查发现,三所小学学生对赣南客家本土音乐中民间戏曲的熟悉程度普遍相对最高,民间舞蹈次之。因此,赣州章贡区内各小学开展民间戏曲和民间舞蹈的本土音乐教学,具有更适合的开展条件和文化环境。以赣南采茶戏作为主要开展内容,将更加有利于各小学本土音乐教学工作的开展和实施。

在三所小学中,A校学生对客家山歌、民间戏曲、民间舞蹈的了解程度相对都更好,通过了解发现该校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采茶健身操的学习活动,带领学生利用课间跳采茶健身操,并开发了以赣南本土音乐为主要内容的校本教材和采茶戏精品节目,学校走廊和宣传栏内悬挂有赣南采茶舞蹈的经典剧照和知识专题。通过本次调查表明,该校开展的赣南本土音乐进校园活动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位于城镇郊区的C小的调查结果显示,有少部分学生对赣南民间风俗歌有较多的了解,这也为该校和此类学校开展本土音乐进校园的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二)本土音乐教学实施现状

三所小学现有的本土音乐的教学情况,对发现本土音乐教育的问题所在并提出有效建议具有重要的意义。

1.会唱多少首家乡的歌

调查结果表明,有近62.70%的学生表示会唱1~2首家乡的歌,但仍然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不会唱家乡的歌,这说明赣州市章贡区小学的音乐教学过程中,虽然大部分学生能够通过演唱歌曲的形式对本土音乐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化进行学习和感受,但学生所掌握的歌曲数量较少,不足以对家乡的音乐文化进行全面的了解。同时本土音乐引入小学教育的工作仍未做到真正的普及,城市中心地区学校与位于城镇郊区的学校之间差异很大,存在一定的问题。

2.学校本土音乐课程的具体安排情况

学校本土音乐的教学内容占学校音乐课堂总量(数据为学生选择百分比)

学校本土音乐课程具体安排状况(数据为学生选择百分比)

调查结果显示,本土音乐内容占学校音乐教学内容的比例很低,学生们在音乐课堂中学习本土音乐的机会较少。本土音乐教学在章贡区的小学中并未得到重视,其实施情况进行的并不乐观,这与新课标提出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应占总课程比例15%左右”的要求形成了很大的反差。并且大多数音乐教师对于本土音乐的教学选材采用“音乐课本”的来源,教学形式多以课堂多媒体的传统教学形式为主,这对于本土音乐教学来说较为不利,本土音乐作为地方文化与当地的文化、历史、自然及社会环境等息息相关,学生只有在实践当中才能与实实在在的文化氛围相碰撞,才能学有所获,才能体会到文化的魅力。

老师在教家乡的音乐内容时常采用何种方式(可多选)

通过调查发现,音乐教师在进行本土音乐教学过程中,多采用播放音频或视频资料的方式,较少学生表示教师在教学中有进行亲自示范。本土音乐作为传统文化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接触较少,且很少有机会亲身体验本土音乐的表演魅力,这使得许多学生对本土音乐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如果教师一味采用播放音频、视频的方式,较少进行示范教学,将会给学生造成对传统音乐文化的距离感,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兴趣也不会高涨起来。

在调查中还涉及到:“在家乡音乐的学习后,教师是否根据你的表现给出分数或等级的评价?”这样的问题,其中有70%以上的学生表示并没有在本土音乐的学习过程中得到评价。可见赣州市章贡区的多数学校并没有建立本土音乐的教学评价机制,学校音乐教师也鲜少有对此类教学进行结果评估的意识。

(三)本土音乐课外实践活动

通过调查发现,在三所学校中,由于学校财力和师资等的限制,只有A小一直开展了本土音乐的课外实践活动,近几年以“采茶健身操”(全校进行)和“《斑鸠声声》校园经典节目”(三―四年级部分学生)为主要内容。在对该校学生对课外实践活动的态度调查中,有16.25%的学生认为喜欢,81.25%的学生认为一般,2.5%的学生认为不喜欢,可见该校的课外实践活动形式及内容基本为学生所接受和喜欢。“采茶健身操”为学校根据少年儿童的特点自创自编的一套儿童健身操,学校每逢课间操和课外活动的时间,会带领孩子们口念客家方言,喝着采茶调跳采茶操,使学生既锻炼了身体又愉悦了身心。在学习客家方言的同时,学会了采茶戏中的矮子步、登山步、十字步、扇子花等基本动作。由此可见,此项对本土音乐的课外实践活动进行较为成功,这也为其他学校的工作开展提供了借鉴和良好范例。在“斑鸠声声”活动中,约有25名左右的学生参加了此项活动,这些学生为三―四年级由老师从各班挑选出来,全部为女生,按自愿的原则每周进行一次课下的排练,排练内容为学校的“经典节目”《斑鸠声声》,学生口唱斑鸠调,跳带有采茶舞蹈元素的舞蹈动作,教师为学校的低年级(1~3年级)部的音乐教师。经教师采访了解到,该节目为学校多年编排发展的保留节目,曾在市“英东杯”文艺汇演中获一等奖。学校还开发了《茶林青青》、《山花花开》等几个采茶戏精品节目。同时,学校还开发创编了校本教材中《茶林青青――赣南采茶知多少》的专题。教材内容主要介绍了赣南采茶戏的起源、历史、发展、以及基本动作和主要剧目的欣赏。通过以上论述可见,该校的本土音乐“教育实践”经过了多年的努力和尝试,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整个章贡区来看是本土音乐“教育实践”开展较好的学校。但通过调查问卷和教师访谈结果也发现,虽然采茶健身操已做到了全校的普及,但对采茶戏实践能力要求较高的节目编排活动参与人数较少,传播影响范围较小,可见对采茶戏的深入了解和较高层次的“教育实践”还未得到普及。

(四)学生本土音乐接受学习态度

对学校开展的家乡音乐内容的音乐课的态度(数据为学生选择百分比)

对学校开展家乡音乐的教材内容的态度

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表示喜欢或中立的态度对待学校开展的家乡音乐内容的课程,这为学校进一步开展本土音乐内容的教学提供了可行性保障。同时有近57.37%的学生表示了对当前教学内容并不积极的倾向,因此学校和应努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本土音乐教学内容,挖掘和开发更具趣味性的本土音乐校本教材和多元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更多的学生喜欢上家乡的音乐,让本土音乐文化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如果你有机会学习家乡的音乐内容,你最期望的学习内容是

如果你有机会学习家乡的音乐,你最期望的学习方式是

在学生本土音乐学习偏好的调查结果中,有一半学生表示更希望学习具有赣南民间音乐风格的通俗音乐,有30%以上的学生表示对赣南地方民间戏曲更有兴趣。在本土音乐学习方式偏好的调查结果中,多数学生表示在课堂教学中希望跟音乐教师学习,而在课外活动中则希望以更自由的自选内容自学方式学习。以上结果将对本土音乐在小学教育中的开展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通过学习家乡的音乐,你认为你学到了什么?(可多选)

根据调查结果,多数学生认为在本土音乐的学习中能够感受到家乡音乐艺术的魅力,家乡音乐的基本特点、常识以及传承的重要性,但对本土音乐的表演和演唱方面很少学习。这体现出学生对本土音乐教学有较高学习接受度,但对基本的传统音乐文化知识及音乐演唱方面并未进行深入切实的学习,教学内容多为以欣赏为主的“泛泛而学”,无法给学生带来直接的,深层次的音乐体验。教学形式流于平庸,学生难以对传统音乐文化产生深刻印象或内心情感共鸣。

(五)教师资质及本土音乐教学态度

参加本次调查的赣州市章贡区小学音乐教师中绝大多数为一级教师,教龄多为1―10年,且都是本科音乐师范类专业学历,总体来说师资状况较好。但在对“本土音乐的教学状况”的调查结果中,却呈现出了一些问题。例如:在“对赣南地区本土音乐的了解情况”(如图一)问题中,绝大多数教师选择了“未学过,了解一点”,只有一位教师表示在民间舞蹈方面“专门学过,非常熟悉”。且在“大学或工作期间是否学习过与本土音乐相关的课程”的问题中,多数教师表示未学习过。可见赣州市章贡区的音乐教师在对本土音乐的了解学习方面存在不足,这对于本土音乐引入中小学的教学工作极为不利,且几乎所有的教师都表示,从未参加过任何针对本土音乐教学的教师培训活动。在“您认为您现在是否胜任本土音乐的教学”的问题中,有三分之一的教师表示“无法胜任”。教师的本土音乐教学能力较弱和教育部门对小学本土音乐教育的关注不够都成为了本土音乐教学工作难以进行的原因。

在“学校对本土音乐教学和活动的投入如何”的问题中,多数教师表示“没有”或“很少,不够用”。这说明学校对本土音乐的教学资源的投入还不够,包括对教师本土音乐教学师资方面的投入也明显不够。教学资源的丰富性将直接影响到教学的多样性和学生的学习趣味性,这对于本土音乐教学能否顺利开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据本次教师问卷的调查结果显示,赣州市章贡区的小学本土音乐教育工作仍然存在着较大的障碍,面临诸多问题。

三、问题与建议

(一)环境对本土音乐学习的影响

环境对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我国古代早在《荀子・劝学》中就提出“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在学校进行的本土音乐教育中,环境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假如在一所小学里开设赣南采茶戏兴趣班,每周举办采茶小舞台,将校园里的铃声换成学生们熟悉的采茶歌,黑板报的设计是关于采茶戏的内容,教室里也贴上了采茶戏经典曲目的剧照,上音乐课的时候,多媒体等硬件设备中时常播放着采茶戏,如此浓厚的本土音乐氛围影响下,学生们对采茶戏自然而然就有了深入的认识。在小学生成长的阶段,接受能力强、可塑性强、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本土音乐教育应从学校环境的氛围做起,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受到本土音乐文化的熏陶和培养。而对于那些不喜欢本土音乐,对本土音乐有抵触心理的孩子,在这样的氛围中,也能循循渐进的受到引导,慢慢体会到家乡音乐的魅力,从而逐渐地热爱家乡的音乐文化。从城市中心地区学校与城镇郊区学校的本土音乐学习效果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到,环境的不同,对于孩子们的影响程度也不同,在城市中心的A类学校,有着良好的硬件设备资源,学校提供了较浓的本土音乐学习氛围,即使在课堂上没有较多的进行专门的本土音乐学习,学生们对本土音乐学习了解情况依然有着良好的体现。而在城镇郊区的薄弱学校,条件有限,学生们自身的音乐基础也不是很牢固,校园的硬件设备和学习环境还有待提高,学生们在本土音乐方面的学习状况就显得相对弱势。由于此类学校的本土音乐学习活动开展还需要一个发展的过程,因此学校之间应增进交流,互相借鉴共同进步,营造一个有着浓郁本土音乐氛围的教学环境。我们应该重视环境对于本土音乐教学的影响,发挥环境的积极作用,为音乐课程设置创造有利的条件。

(二)本土音乐教学素材推陈出新

本土音乐文化作为当地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岁月的冲刷中带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因此本土音乐的教学素材不可避免的带有历史的印记,歌曲内容大多反映农业生活中的春种秋收、婚丧嫁娶。而这些与身处信息时代城市生活的小学生的生活环境和习惯有着较大差距,小学生的接受理解能力也相对较差,这使得很多赣南本土音乐的作品内容都不适合孩子传唱,也难以被欣赏和接受。而新的音乐素材的编创需要投入较多人力物力,这让许多试图开展本土音乐教学实践的学校和基层教师面临两难的境地。因此,建议赣州市、区各文艺相关单位及社会爱好者建立联动机制,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参与,与学校的教学需求联系起来,对本土音乐的优秀曲牌、旋律进行合理填词,推陈出新,创编精品节目,努力为学校本土音乐教学工作提供更多合适的教学素材。

(三)本土音乐教学师资培养

本土音乐教学的多元性、专业性及表演性等特点对音乐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使很多对本土音乐了解不多的教师感到难以胜任,且大多数小学音乐教师没有接受过这方面专门的课程训练。因此,更多的教师倾向于在教学中采用播放音频视频的方式进行本土音乐的欣赏教学,并不进行深入的讲解或直接的示范表演,学生对本土音乐的学习兴趣不高,导致教学效率难以提高。近几年由于教师岗位人员更换速度较快,年轻音乐教师自己对本土音乐方面都知之甚少,更谈不上培养学生了。为确保师资力量,建议市、区教育部门建立人员培训机制,对学校音乐教师提供本土音乐教学方面的专业培训辅导,各学校定期排出骨干教师、文艺特长生到市、区文化系统参加培训,以点带面,使各学校都有本土音乐教学方面的专业人才。

四、结语

本研究希望通过对赣州市章贡区小学本土音乐教育的现状调查给当地学校的本土音乐传承工作提供一定的现实依据和启示,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建议、对策。本土音乐教育是基础音乐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多彩的文化魅力,承载着人们对家乡音乐对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的传递和认同。虽然目前小学本土音乐教育的发展还面临诸多困难,但我们坚信,本土音乐教育正在我们的努力中不断成长完善,我们的传统音乐文化会以更加自信从容的姿态在孩子们心中薪火相传,在世界音乐文化舞台上发出自己新的声音。

篇9

传统村落,旧称古村落,是指民国以前建村,保留了较长的历史沿革,具有独特民俗民风,至今仍为人们服务的村落,是体现地域文化、建筑特色、民俗风情的活态载体,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和自然生态景观资源。

我县历史悠久,有__氏、__氏、__氏、__氏、__氏、__氏、__氏、__氏等诸多世家大族,形成了以姓氏为主的村落,如__、__、__、__济、__、__村;因__江纵贯全境,货物运输中水陆码头众多,形成了以商铺、码头为特点的众多村落,如__、__、__、安__;因宣纸、茶叶、竹木等丰富物产,形成依景、依物的特色村落,如__、__、__等。

__县传统村落分布较广,历史文化资源极为丰富,目前,我县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个、中国传统村落4个、__省传统村落10个。全县有不可移动文物841处(全省第三),其中分布在村落中古建筑802处。全县现有国保单位5处,省保单位10处,县保单位37处。

近几年来,我县在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是组织调__摸底,建立村落档案。2012年以来,我县按照住建部等部委《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进行传统村落摸底调__,建立传统村落档案,及时录入全国传统村落信息系统平台。开展了国家、省级传统村落申报,编制了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__村和__村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已通过评审;__济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已编制完成并上报省厅待批,__村在《__省历史文化名村__村保护规划》基础上,着手编制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

二是建立保护机制,落实保护责任。成立了县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__县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暂行办法》、《__县古建筑流转保护利用暂行办法》和《__县文物保护以奖代补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办法》。设立__济景区管理处和__景区管理处,负责__济村、__村历史文化名村相关规划的编制、保护项目的实施和违法建设行为的监管工作。注重发挥村干部和民间文保协会的作用,让他们承担起传统村落保护排头兵的作用,广泛发动村民主动参与到传统村落保护中来。

三是整合各方资金,推进村落保护。自2012年以来,累计争取国家、省文物专项补助资金1.2亿元。以__村样板工程的实施为龙头,对__济古建筑群、__花戏楼、__、__氏宗祠、____故居等一批国保、省保和县保单位进行了保护维修。同时,整合了徽派建筑保护专项资金、国家古建筑消防专项资金、__济历史文化名村保护项目资金等,实施传统村落内的道路、供水、垃圾和污水治理等基础设施项目。通过推进矿山砂石整治、__违拆违、文明创建、三线四边整治、美好乡村建设等工作,使传统村落内外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四是合理利用资源,发展文旅产业。积极申报各级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其中:宣纸制作技艺成功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宣笔制作技艺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涌溪火青绿茶制作技艺、花砖制作技艺、后山剪刀制作技艺、宣纸制品加工制作技艺、榔桥木梳制作技艺入选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__济、__、__、__等充分利用传统村落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形成青山秀水与名胜古迹交相辉映、优美田园与民俗风情相映成趣的亮丽风景。全县依据传统村落、古建筑建成的景区已达6个,其中国家4a级景区3个、3a级景区3个。

但是,伴随着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加快推进,我县在保护利用传统村落方面还存在诸多困境:一是许多传统村落的原生个性正在逐渐失去,连片上规模的传统村落群和自然生态风貌依旧的传统村落越来越少;二是许多古建筑和设施都出现了物质性老化和功能性衰退,传统村落在保留传统与现实需求之间存在矛盾;三是传统村落保护工作体制有待进一步理顺,工作措施有待进一步落实;四是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的研究滞后、专业人才匮乏,古建筑工匠奇缺。传统村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任重道远。

传统村落,既是我县深厚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见证,也是我县全域旅游发展的特殊资源,更是“青清净静”魅力__县的魅力所在。传统村落不可再生、不可复制,要加紧保护、科学利用。现结合外地做法和我县实际提出一些建议:

一是针对传统古村落内古民居产权人和村落居民,进行宣传引导,使他们认识古民居的特殊价值、增值空间、利好趋势,增强保护意识,变“要我保护”为“我要保护”。

二是收集全县传统村落的图片、文字、民间故事、传说等信息资料,挖掘与传统村落相关的史实和文献,编印宣传画册,出版书籍,公开发行。将传统村落在内的优秀文化遗产内容和保护知识纳入中小学生乡土教材,推进“非遗进校园”活动,激发青少年热爱传统文化的热情。

三是邀请专业制作公司将__、__、__、__等古村落拍成电视专题片,通过互联网广为宣传。吸引外界关注投资__县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一是积极探索以“委托管理”、“产权流转”、

“异地迁建”方式推进古建筑的保护利用。引进有实力的专业化公司与印象皖南公司合作,通过收购、租赁等方式参与保护,发挥其在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保值增值、市场融资、业态打造的主导作用。

二是做好堵疏结合的文章。建议在__济、__等传统村落选址建新区,切实解决农民建房纲性需求,严格控制传统村落内新建住房;新区建房的体量、高度、风貌要与传统村落相协调。

三是实施以奖代补的政策。对村民私有产权的古建筑,进行保护维修后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调动房屋主人翻漏修缮古建筑的积极性。

四是做好村落系统的保护。加强传统村落生态系统修复,控制周边林木砍伐,美化农田生态景观,提倡种植乡土花木;对古道古桥、古树名木、村庄水系进行保护和提升;不轻易填塘、改河道、硬化里弄及粉刷墙体。在推进文明创建、三线四边”整治、美好乡村建设、农村危房改造等工作中,要注意维护古建筑和传统村落原貌。

五是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擅自拆毁、倒买倒卖古建筑、古树、古桥等传统村落资源的违法行为。

篇10

假如我来当校长,我会合理分配校级干部工作。我会根据学校规模,建议上级主管部门配备校级班子成员。如果是一般规模,就建议上级主管部门配备一名副校长,兼任工会主席,负责后勤、工会工作,分管总务处;自己负责德育、教学、教研工作,分管教导处。如果是中等规模,就建议上级主管部门配备两到三名副校长,或两名副校长、一名副书记。他们分别分管三个部门,副书记兼任工会主席。如果是较大规模,就建议上级主管部门配备三名副校长和一名副书记。一名副校长分管教务处、教研处;两名副校长分别分管办公室、总务处;副书记兼任工会主席,分管政教处、工会。科学设置、合理分工,会使班子成员有名有份、有职有权、有权有责,会使班子成员齐心协力。“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说得好,“一个好汉三个帮”唱得更好。

假如我来当校长,我会合理分配中层干部工作。我会根据学校规模内设部门,明确中层干部职责。如果是一般规模学校,就内设教导处、总务处;如果是中等规模学校,就内设办公室、教导处、总务处;如果是较大规模,就内设办公室、教务处、教研处、总务处、政教处。办公室的业务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办公室、人事科指导,教务处的业务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基础教育科、督导室指导,教研处的业务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教研室指导,总务处的业务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规划财务科、装勤办指导,政教处的业务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团委、少先队指导。办公室主任负责学校内务、人事,教务主任负责招生、教务,教研主任负责教学、教研,总务主任负责后勤、财务,政教主任负责学生管理工作。另外,各部门根据工作需要配备副职,协助正职工作;共青团、少先队负责人由政教处同志兼任。

假如我来当校长,我会努力成为教师的“三者”。“教师的成长决定学校的成长,教师的发展影响学校的发展。”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专业成长一靠专家引领,二靠同伴互助,三靠自我反思。”我会努力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引领者,引领教师走向专家、走近专家,向专家学习,得到专家的指引;引领专家走进校园,走近教师,让教师与大师直接对话,以得到专家的指引;引领教师走进网络,走近网络中的专家,观看大师的精彩;引领教师走进书籍,与精彩的文本对话,与高尚的心灵对话,与先进的思想对话。另外,我还会引领教师通过“同伴互助”、“自我反思”来提高专业成长水平。

假如我来当校长,我会提符合实际的工作要求。无论副校长、中层干部,还是教师,都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参与而不干预,服从而不屈从,实干而不虚干,让功而不抢功,到位而不缺位,补位而不越位,牵手而不插手”是全校所有人都要努力做到的基本要求。无论副校长还是中层干部,实际上都是教师。在“提倡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校园”的今天,要做一名智慧的教师.不要一味地宽容学生,而最终导致纵容学生;在“提倡赏识教育、成功教育、愉快教育,严禁体罚教育”的今天,要做一名智慧的教师,不要因为怕戴上“体罚学生”的高帽,而不用惩罚的手段来教育学生;在“轰轰烈烈抓素质教育,扎扎实实搞应试教学”的今天,要做一名智慧的教师,不要因为怕学生考试排名靠后,只抓应试教学培养“考生”而不搞素质教育培养智慧的“学生”。

假如我来当校长,我会按照企业模式管理教师。我会采用表决形式决定学校事物。根据“二八定律”.在教代会、校务会或全体教师会上自身行使20%的权利,其他人员行使80%的权利。在校长办公会或支委会上,按照党的组织原则一人一票参加表决,不搞特权。我会按照ISO9001质量体系管理教师的“教学五认真”,待教师管理规范以后淡化。我会以制度化管理模式为基础,强化亲情化、友情化、温情化、随机化管理模式。“现代企业的东方管理模式本质是群体本位下的‘文化管理’。”我会在对传统文化做到“扬弃、整合、创新”的基础上,坚持人本性、激励性、发展性等原则,整合利用学校的人力和物力资源,构建师生的文化圣园、教师的精神家园、学生的童年乐园、师生的生态公园,使学生主体的价值创生和全面自由的发展,同时促进教师主体行为的提升,从而实现学校的“文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