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业的发展范文

时间:2023-07-12 17:42: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牧业的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牧业的发展

篇1

一、整合优势资源,培育壮大畜牧业主导产业

传统农牧区通常产业结构比较单一,种植业比重大,种植业内部粮食作物比重居高。不合理的产业结构是制约农牧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最大因素,同时也是加大地区生态环境压力的根本性决定因素。传统农牧区发展现代农牧业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遵循自然规律、市场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大力推动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发达的畜牧业是现代农业的标志。畜牧业产业关联度强,抗御自然灾害的素质强,传统农牧区要以发展草原畜牧业为依托,做大做强现代畜牧业,培育符合地区实际、体现特色的优势主导产业。

(一)调整产业结构,确立“为牧而农、农牧结合、农牧互补”的产业发展格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地区的产业发展应着眼于整合放大产业优势。传统农牧区种植业多属于旱作农业,靠天吃饭,弱质低效。农业种植业发展的根本出路是在稳步发展设施农业、节水灌溉农业、订单农业的同时,确立“为牧而农、农牧结合、农牧互补”的格局。在资源配置方面,要压缩旱作农业的规模,把不适宜耕种的土地退下来还林还草,将劣质的耕地资源转变为发展畜牧业的优质资源,优先发展饲草饲料生产与加工,立草为业,满足畜牧业加快发展对优质饲草饲料的需求。充分利用农区的荒山、荒坡等资源,加以改造植树种草,扶持广大农户发展畜禽饲养业。要建立畜牧业与农业种植业的良性循环,鼓励生产者把畜禽代谢废物转化为发展农业种植业生产的有机肥料,做到农牧互补。各级政府要加大对畜牧业的扶持力度,千方百计落实一定的补贴资金,引导、支持广大农牧民和企业等其它经营主体扩大养畜规模,提高畜牧业总量。要根据地区资源特点和市场导向,合理调整畜群结构,重点发展牛、羊等草食牲畜饲养,因地制宜发展奶牛养殖、肉牛快速育肥、肉羊短期育肥,建设奶业大市、肉类生产基地。

(二)调整产业布局,加快转变生产方式

由于历史和现实等原因,传统农牧业经济发展总体上沿袭粗放落后的生产方式,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缺乏基本保障,初级农畜产品供应季节性明显。这种依赖资源消耗进行数量扩张的农牧业经济发展已经难以为继,必须按照符合工业化生产的要求,加快转变生产方式,实施农牧业集中布局、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

要以农牧业科技园区建设为载体和切入点,推动产业布局调整,切实转变生产方式。在传统农牧区,遵循相对集中的原则,积极推进农牧业生产园区化布局,整合各类生产要素,发展优势产业集群。在广大农村牧区,科学规划,正确引导,建设集约型的奶牛小区、专业化育肥小区,提高畜禽饲养规模,形成一定区域范围内农畜产品的规模化供应,吸引加工企业入驻,并做大做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要扎实推进农村牧区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建立以政府投资主导,农牧民和其它经营主体筹集资金的多元化投融资体制,加强以水为中心的农田草牧场基础建设,增加节水灌溉面积,提高防旱抗旱能力。要改变传统畜禽因陋就简的散养方式,发展建设养畜,扶持饲养户建设标准化畜禽圈舍,大力推行舍饲半舍饲。以牲畜“种子工程”建设为切入点,调整优化畜群结构,加快牲畜良种化,提高畜群质量。草场是畜牧业生产的宝贵自然资源,要推行禁牧、休牧、轮牧等制度,合理利用天然草场,充分发挥和挖掘天然草场生产力,恢复草原生态。要依托农牧业科研单位和院所,建立产、学、研相结合强大的科技服务网络体系,农牧业科技研发、良种繁育及示范推广于一体的支撑体系,推进农牧业科技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使农牧业经济真正转入依靠科技发展的轨道。

(三)调整转换工作思路和方法,大力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

传统农牧区农畜产品加工业不发达,农畜产品多以初级原料或粗加工形态流入市场,农牧业的比较效益低,农牧民常面临产品卖难的困扰,收入增长缓慢。要跳出就农牧业抓农牧业的思维定式,以农畜产品加工业的大发展,带动、促进农牧业长足发展,从根本上推动农牧业结构调整,提升农牧业的素质和竞争力。

要立足丰富的农牧业资源优势,实施工业反哺农牧业,大力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的加工转化增值率,切实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要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扶持成长性较好的重点加工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步伐,扩大生产能力。围绕乳、肉等产业,加大产业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引进科技含量高、产业链条长、综合实力强的大型加工企业,提高农畜产品的精深加工水平。千方百计启动社会资金和民间资金,引导社会力量大力发展民营农畜产品加工企业,以民营农畜产品加工企业的大发展促进农畜产品加工业蓬勃兴起。要积极鼓励、支持市内有实力的工商企业投资农畜产品加工领域,实现农畜产品加工企业产权主体多元化,壮大加工群体。加大对农畜产品加工业科技投入的支持力度,建立有利于农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扶持加工龙头企业推进技术创新。要适应农业国际化的新趋势,发展以牛羊肉、果蔬等出口创汇农畜产品加工企业,运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农牧业经济的外向度。

二、发展现代农牧业组织形式,推进农牧业产业化

传统农牧业生产以农牧户家庭经营为主,农牧民的组织化程度低,经营分散导致生产上的盲目性,生产与加工相互脱节。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发展农牧业现代组织形式,积极推进产业化经营。

(一)建设优质农畜产品产业带和生产基地

根据农牧区的资源特点,以市场为导向,合理安排农牧业生产,大力发展种养专业村、专业乡镇和特色旗市,变千家万户松散无序的小生产为有组织的集约化大生产。通过发展种养业的专业化,在一定区域内形成特定一种或几种农畜产品的生产规模,变农牧区农畜产品“少而全”为“精而优”,实现批量规模化,全面提高种养业的整体水平,为发展农畜产品加工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提高农牧民组织化程度

农牧民生产与经营从分散走向联合是现代农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传统农牧区要大力扶持农牧民组建经济合作组织,发挥专业化中介组织在提供社会化服务,开展行业自律,防止无序竞争,衔接企业和农牧户利益等方面的作用。地方政府要采取具体的扶持政策措施,鼓励农村牧区广大科技人员、种养能手领办、创办经济合作组织,把广大农牧民和农牧业从业人员组织起来,广泛发展生产与经营上的合作,提高生产经营的专业化水平,增强农牧民适应大市场的能力。

(三)发展“公司+农牧户”等组织形式

农牧业是从事自然生产与经营的产业,处于弱势地位的农牧民承担着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各级政府要采取切实措施扶持重点龙头企业,鼓励加工龙头企业通过定向投入、定向服务、定向收购等方式,与农牧民建立稳定的合同关系,构建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形成利益分配新机制,降低农牧业生产与经营的风险。各类中介组织要在企业与农牧户之间架起桥梁和纽带,做到风险共担、利益均沾,促使农牧业生产经营高效顺畅。

三、调整产品结构,着力打造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畜产品品牌

传统农牧区工业“三废”污染较少,农业受农药、化肥等化学合成物污染相对较轻,生态环境整体优良,在当今绿色消费形成时尚的背景下,发展无公害农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传统农牧区要切实加强环境保护与建设,大力实施品牌化发展战略,充分挖掘和发挥生态优势,打“生态”和“绿色”品牌,生产和开发品质优良的无污染安全、营养的无公害农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

(一)积极推进标准化生产

要加快农畜产品标准化建设步伐,建立和健全农牧业标准化体系、农畜产品安全生产体系、质量认证体系和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加快制定可操作性强的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标准、品质标准、投入品标准和基础技术标准,不断改进和优化认定和认证水平。在生产环节,加大无公害农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标准(操作规程)的制定及修订力度。以生产示范园和示范户为载体以实现优质优价为前提以加强对农牧民的技术培训为手段,加大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的推广应用工作力度,实施农畜产品生产全过程控制,保证农畜产品的品质和质量。抓好优势农畜产品区域带、龙头企业、出口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不断提高标准化生产的扩散度和辐射面,开发大规模、整建制的标准化原料生产基地。

(二)推动产品创新

由于加工企业技术、设备和工艺落后,传统农牧区无公害农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缺少有较强影响力的名优品牌,产品的附加值不高,产品档次低。要以提高科技含量、发展精深加工、创优质品牌为目标,重点抓好农畜产品加工企业的技术改造,引进先进装备,加快技术创新,提升产品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率。特别是要加快农畜产品采收、加工、包装、保鲜、储运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开发特色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工艺、技术和装备。要整合加工企业的技术力量和市场优势,打造形成地区统一的知名品牌。要引进先进的经营管理方法,努力开发新产品,提升农畜产品质量和档次。引导农产畜品加工企业加强与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合作,深入开展精深加工工艺、技术、品种和功能等方面的创新研究,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提高产品科技产量。

(三)完善绿色食品营销网络

要以实现品牌价值为核心,加快市场培育和流通体系建设。吸引和鼓励多种经济成分采取多种渠道投入建设批发市场、配送中心和专卖店。支持龙头企业在消费地区建立绿色食品专卖店、专区、专柜,不断提高主打品牌的社会认知度、信誉度。工商、交通、农业等部门要加强配合,建立并开通无公害农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跨地区营售运输的“绿色通道”,抓好系列产品的包装、宣传、推介,扩大品牌的影响面和影响力,提高产品知名度。政府有关部门、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要积极组织加工、流通等企业参加农产品、绿色食品博览会等重大商贸活动,举办多种形式的订货会,全力开拓国内、国际市场。要充分利用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在政府门户网站上增设专栏或辟建专门网站,经营好无公害农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网上销售。

篇2

“循环经济”是近来出现在我国社会经济领域的高频词语,是指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采取技术和管理措施,促进资源利用向“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的循环模式转变(陈瑞清,2007)。在发展农牧业上引入循环经济,可以解决目前出现的污染和资源紧缺的问题。

1、发展农牧业循环经济的意义

1.1 发展农牧业循环经济是保护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的迫切需要

畜禽养殖产生的污染物主要有污水、固体粪便和恶臭气体。这些污染物一方面会造成水质的不断恶化,严重威胁水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会污染皱胃空气,严重影响空气质量,危害人类健康,对环境保护形成了巨大压力。发展农牧业循环经济已经是发展农业农村经济需要面对的基础问题之一。

1.2 发展农牧业循环经济是维护社会公共卫生安全的迫切需要

畜禽养殖产生的排泄物中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卵等,会增加环境中病原菌的种类和数量,从而造成传染病的蔓延,尤其是人畜共患病。不仅给畜牧生产造成严重损失,而且给人类的健康甚至生命造成威胁。发展农牧业循环经济,打造生态化的农牧业,是有效防止各种畜禽流行疾病和人畜共患病传宝的有效方式之一。

1.3 发展农牧业循环经济是实现资源再利用的迫切需要

在各种资源日益缺乏的情况下,采取资源开发、节约使用并举的措施,大力发展农牧业循环经济,强化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的综合利用,避免资源过早废弃,减少畜牧业污染的产生、迁移、转化与排放,是缓解畜牧业资源匮乏的有效途径。

2、农牧业经济的循环模式

2.1 “畜禽饲养-粪便-沼气(或粪便生化处理加工)-绿色农产品”

通过在规模养殖场大力实施“沼气工程”,把畜禽的粪污进行厌氧发酵生产沼气,生产燃气和用于发电,从而节约能源。或者将畜禽的粪便进行生化处理,制成有机肥料,减少化肥和农药的用量,使大量畜禽粪便得到无害化处理。这样既能生成新的资源,为绿色农产品的生产提供肥料,又可以减轻对于环境、地下水和农产品的污染,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

2.2 “粮食种植—饲料加工—畜禽养殖—畜产品精深加工—废弃物处理再利用”

以畜禽养殖加工业为龙头,向上延伸带动种植业发展,从粮食生产到饲料加工,向下延伸带动畜禽产品精深加工程度不断提高,实现畜禽产品向精深加工产品转化。如畜产品加工业的废弃物(血、羽毛、骨骼等)通过加工,又转化为饲料原料,从而实现物质能量循环使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以此形成比较完整的循环链。

2.3 “饲草种植—反刍动物饲养—蔬菜种植—特种动物养殖—单胃动物养殖”

通过种植牧草或秸秆等作物,饲喂反刍动物(牛等),然后将牛粪用于种植蔬菜,比如蘑菇等,采集蘑菇后的基料再养殖蚯蚓,蚯蚓喂鸡。通过一系列的循环利用,将农牧业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2.4 “农作物秸秆—青贮—草食家畜养殖—过腹还田”

篇3

一、农牧业发展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的农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由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过渡的步伐加快,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也拉开了大幕。种植业的发展可以说又快又好。农区畜牧业的增长速度惊人,草原(牧区)畜牧业保持优质稳定,林草业、渔业也有所拓展:农业部门结构、种养业等的内部结构趋向合理。农牧业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总体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农牧业增加值增长较快。内蒙古2005年、2006年农牧业增加值分别为589.6亿元、641.72亿元,2006年比2005年增长6%;全区农牧业增加值“十五”年平均增长6.6%,比“九五”快了0.2个百分点。

农牧业产业结构趋于优化。内蒙古农业部门结构向合理化的方向演进,从2000年到2005年。种植业的比重由56.8%下降到48.3%,畜牧业的比重由37.8%上升到45.4%,林业和渔业的比重也有所增加。种植业内部粮、经、草结构协调。集约化、优质化水平有所提高;草原畜牧业特色化、绿色化的优势明显,农区畜牧业的规模化、专业化有所拓展,农区畜牧业在畜牧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上升到了70%左右。

农牧业生产快速发展,农畜产品的数量大幅度增长,品质也有所改善。2006年,全区粮食产量达到1704.94万吨,人均粮食产量达到713公斤,比全国平均的379公斤高出334公斤;牧业年度良种及改良种牲畜总头数10282.22万头(只),比重为93.04%,比上年同期提高2.36个百分点;全年肉类总产量257万吨、比上年增长11.8%,牛奶产量880.45万吨、增长27.4%,山羊绒产量6792吨、增长2.2%;牛奶、羊肉、羊绒的产量均居全国首位。

农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得到新的提升。目前,全区无公害农畜水产品达到900个。产品生产总量达到460万吨,产值达到65亿元;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达到424个,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面积达到2912万亩;有机食品产品达到145个。全区动物防疫监测预警和应急快速反应能力进一步提高,重大动物疫病始终处于稳定控制状态。

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不断推进,农畜产品加工、增值水平有所提高。2006年。销售收入百万元以上的农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820家,销售收入达到1159.5亿元,比上一年增长32.6%,位居全国前列。一批龙头企业相继涌现并迅速壮大,如以伊利和蒙牛为代表的乳品加工业,以小肥羊为代表的肉类产品加工企业和餐饮连锁企业。以鄂尔多斯、鹿王为代表的绒纺制品加工业等。这些企业通过多种形式,建立了“公司+农户”的产业化运作模式。全自治区约有42%以上的农牧户参与到产业化经营当中,农牧民人均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的纯收入比上一年增长16.5%。

农村牧区综合改革成就显著,新农村新牧区建设逐步推开。税费改革成果得到巩固,乡镇机构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乡财县管”和“村财民理乡代管”的财政财务管理体制已经确立并逐步推进,对乡村债务成因分析解剖、有条件的地区已开始着手债务化解工作;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开始形成并逐渐完善,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试点逐步扩大,全区试点旗县扩大到39个,覆盖了47%的农村牧区人口;农村牧区绝对贫困人口减少到79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6.5%。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不同产业特征和农牧民收入水平,内蒙古共选定了100个新牧区新农村建设试点,其中示范点12个、联系点88个,特别是锡林郭勒盟东乌旗巴音图嘎嘎查被列为全国唯一的一个新牧区建设试点。

由于农牧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牧区的全面进步。农牧民的收入水平提高,生活质量改善。我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990年为647元、2000年为2038元、2006年是3342元。2006比2005年实际增长10%;在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中,家庭经营性收入的比重下降,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等的比重有所上升。农牧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006年为2772元,比上年增长13.3%。农民恩格尔系数,1995年为59.7%、2005年为45.1%、2006年为41.0%,2006比2005年下降4.1个百分点;牧民恩格尔系数,1995年为48.1%、2005年为34.3%、2006年为30.8%,2006比2005年下降3.5个百分点。

二、农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牧业(第一产业)投资增长相对缓慢,农牧业及农村牧区的资金投入仍非常短缺

2006年,内蒙古第一、二、三产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18.5%、23.5%、32.1%,第一产业增长幅度最小。我国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1980年为12.20%、1990年为9.98%、2004年为9.67%、2006年为7.85%,呈现逐年下降的态势。内蒙古地方财政支出中农牧业支出所占的比重,1980年为21.56%、1990年为13.16%、2000年为8.25%、2003年为7.55%,2005年为9.80%、2006年为9.58%,2003年以前逐年下降。2005、2006年比2000、2003年有所提高。但还没有达到1990年的水平。总的来看。财政对农牧业支持的力度还是较小的。

金融体系对农牧业与农村牧区的信贷支持力度有待加强。随着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战略调整。除农业银行外,其它几家国有大商业银行基本不向农村发放贷款;农业银行的市场定位也逐渐从农村转向城市、由农业转向工商业,除发放部分农业开发与扶贫贷款,对农村的资金投入有所下降;作为政策性的农业发展银行职能比较单一,主要在支持粮棉油等农产品的流通部门。农业信用社就成为向农村及农业贷款的主要、垄断性的机构,全国农村信用社的农业贷款余额占全部金融机构农业贷款的比重。由2001年的不足77%增加到2003年的84%左右。然而,农村信用社资金实力有限,对农牧业与农村牧区的资金支持能力不强。尽管政府鼓励在农村牧区发展多种形式的金融机构。但想见到实效还需要较长的时间。据统计。2004年,我国农业贷款需求总量为17048亿元,农业贷款余额9843.1亿元,农村金融供需缺口为7204.9亿元;2005年,我国农业贷款需求总量

为19216.5亿元,农业贷款余额为11529.9亿元。农村金融供需缺口为7686.6亿元。近10年来,我国农村金融缺口每年都在5000亿元以上,有四成贷款需求无法从正规金融机构得到供给。

(二)工业化、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没能有效地推进农村牧区劳动力的转移

乡村就业、农牧业就业比重上升,城镇就业、非农产业就业比重下降,农牧业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村牧区人口向城镇转移的步履艰难。人口对草原、耕地的压力在增加,农村牧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农牧民收入水平的提高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一方面,内蒙古的工业化、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化率2006年达到48.6%,比2000年高出6.4个百分点;另一方面,城镇就业、非农产业就业比重下降,从2000年到2005年,城镇就业比重由40.5%下降到33.6%,非农产业就业比重由47.8%下降到46.2%;同时,从2000年到2005年,乡村就业比重由59.5%提高到66.4%,提高了6.9百分点,农牧业就业比重由52.2%提高到53.8%、提高了1.6百分点。

(三)城乡收入差距、消费差距均呈扩大的趋势,我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与全国水平的差距仍然较大

内蒙古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农牧民纯收入的比,2000年为2.52:1,2005年为3.06:1,2006年为3.1:1;如果考虑到城镇居民享受的一些福利待遇等。实际上城镇居民的收入是农牧民收入的5倍、甚至5倍以上。 2006年,内蒙古农牧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为2771.97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7666.61元,前者比后者少4894.64元。2006年,内蒙古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0.3%,农民恩格尔系数为41.0%,前者比后者低10.7百分点。说明农牧民消费水平、生活水平与城镇居民的差距还较大。

内蒙古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与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1990年我区比全国低39元,2000年我区比全国低215元,2005年我区比全国低266元。2006年我区比全国低245元。

(四)调整农村牧区产业结构与农牧业内部结构对农牧民增收的效果有限

一是,内蒙古农村牧区第二、第三产业发展滞缓,农牧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依赖于农村牧区总体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还有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过程。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国家对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生产安全与产品质量缺乏保障等企业的限制。内蒙古刚刚起步的乡镇企业就陷入了衰退的境地。这样,想通过农村牧区第二、第三产业的拓展来大幅度地增加农牧民的收入可谓难上加难。二是。就目前情况看,输出劳务还是我区农牧民增收比较立竿见影的途径,但由于文化程度低、技能训练弱以及思想观念落后等,输出劳务的农牧民工占农村牧区劳动力的比重也较先进地区低得多,这样总体上对农牧民增收的贡献就不会太大。三是,农业结构的调整有所起色,农区畜牧业特别是奶牛业的发展速度加快,种植结构、养殖结构也随农畜产品市场价格的变化而波动。然而,农业本身就是弱质产业,就是比较利益较低的产业;加之近年来水、油、电、化肥、农药与雇工等农牧业生产要素价格的上升。导致农牧业生产成本增加;再则由于广大农牧民信息不灵、视野不阔等。种植结构、养殖结构的调整存在盲目性、短期性,往往随波逐流、一哄而起,结果就能步入“种什么、什么降价”、“养什么、什么赔钱”的怪圈,农牧业种养结构、产品结构调整的增收效果也就会令人失望。

(五)农牧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拉动农牧业生产成本上升,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农牧民收入的增加

2007年以来,内蒙古农村牧区价格上涨较快。1-6月,农村牧区价格指数为104.2,城市价格指数为102.3,农村牧区价格指数比城市高出1.91-8月,我区CPI同比上涨3.6%;农村牧区价格上涨明显高于城镇,前5个月至前8个月城镇消费价格分别上涨了1.9%、2.3%、2.7%、3.1%,而农村牧区分别上涨了4.1%、4.2%、4.4%、4.5%。农牧业生产资料价格特别是饲料价格涨幅更大,1-5月我区农牧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0.3%,其中化肥价格上涨16.3%、成品油价格上涨10.8%、种子价格上涨8%;过去三年玉米饲料价格基本翻了一番。2007上半年的销售价格又上涨了19.4%,使养殖业尤其是奶牛业的发展面临严峻的考验。尽管粮食、肉类、禽蛋等价格的上升有利于农牧民现金收入的增长,但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导致的农牧业生产成本的增加,加之食品、日用品等农村牧区生活消费品价格的上涨等,会使广大农牧民面临收入增长有限而支出增加更多的困扰。

(六)农牧业的科技贡献率较低,集约化、技术化水平不高

内蒙古农牧业的科技贡献率缓慢爬升,由“八五”期末的34%逐渐增加到“九五”期末的39%、“十五”期末45%左右。然而,我国“十五”期末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48%以上、农业机械化程度达到38%,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经升到了60%-80%的水平。相比之下。内蒙古农业的科技进步水平还比较落后。农业科技研发机制、服务机制、推广机制及创新机制等需要进一步完善。特别要重续农牧民、农牧业与农牧业技术、农牧业科技人员紧密联系的桥梁和纽带。

由于内蒙古农牧业的基本建设水平、科技水平等都相对低下,农牧业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势头还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所以农产品的单位面积产量不高。2006年,谷物单位面积产量,全国为5322公斤/公顷、内蒙古为4980公斤/公顷,内蒙古比全国低342公斤。内蒙古主要农产品的质量也较低,玉米含油、赖氨酸、蛋白质不高,花色品种欠丰富;小麦出粉率仅为60%上下,而全国平均水平为85%左右。

(七)农牧民文化素质低下,各类人才严重缺乏

农牧民文化素质低,具有一定技术、技能的人才严重短缺,阻碍了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和现代农牧业的发展。据内蒙古第一次农业普查资料,内蒙古主要从事农业的人口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1407535人、占19%,小学文化程度3078485人、占41.54%。初中文化程度2547881人、占34.37%,其余高文化层次的人也大部分集中在城镇,真正到基层从事农牧业等生产经营的寥寥无几。

(八)农村牧区基层政府财政收支困难,债务负担较重

内蒙古农村牧区是相对落后的地区,农牧业税原本是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取消农牧业税后,其基层政府特别是乡、苏木的“吃饭财政”更

加捉襟见肘。为了加速发展第二、三产业,增加新的税源。招商引资成了相当一部分乡、苏木干部的中心工作。这样往往会出现“急功近利”、“揠苗助长”,给农村牧区经济社会生态总体的长远的发展带来损害。

农村牧区基层政府与乡村企业等的债务负担较重。如,内蒙古全自治区县乡两级政府拖欠农村信用社贷款3.1亿元,村委会拖欠农村信用社贷款3.4亿元,县乡村企业拖欠农村信用社贷款2.2亿元等。

(九)不合理的开矿、办厂,高污染高耗能工业的发展,已造成农村牧区一定程度的资源破坏与环境污染

不适当地开矿、建厂、修路以及城镇建设等对农村牧区特别是草原及其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污染。如七五期间,陕晋蒙三角区能源基地建设。仅铁路与公路施工、煤矿开发与建设就造成近300平方公里的草原沙漠化。内蒙古的霍林河煤田、神府煤田、准格尔煤田等的开发过程中。也造成了较大面积的绿色植被的破坏。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的部分旗近年来加快了工业化的步伐,开矿、建厂愈来愈多,但所引起的草原破坏、生态环境污染也不容忽视。

在油田建设、煤田开采、电场建设及采金活动中。普遍存在对周围草原植被不同程度的破坏,轻者使草原生态系统结构单一化、功能衰退、草原生产力下降,重者草原植被完全消失。如,二连油田开发区,开发前草地生产力为21105公斤/公顷,开发后变为1095公斤/公顷左右,盖度由原来的45-55%降为28-38%,严重地段仅为10%左右。托克托电场和准格尔煤田建设都有草原沙化问题。据有关专家估算。准格尔煤田建设区的沙化面积以每年大约4%的速度增长。

三、发展现代农牧业的对策

(一)继续增加农牧业的投入,大力发展农村牧区公共事业,确保农牧民纯收入持续稳定的增长

切实贯彻“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千方百计地增加对农牧业及农村牧区的投入,是实现农牧业与农村牧区经济可持续发展、走出农牧民增收难困境的基本保障。各级政府要继续增加对农牧业基本建设、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财政投资,且随着GDP的增长、财政收入的增加,用于农牧业与农村牧区的财政支出在总支出中的比重要以一个科学合理的速度不断增大,而不是减少。加速推进农村牧区信用社的改革完善,增强其生机活力特别是对“三农”“三牧”的信贷支持能力,同时规范特别是增强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金融机构为农牧业与农村牧区服务的职能,开拓农村牧区、农牧业、农牧民的保险业务,逐步建立健全农村牧区商业性与政策性相结合的金融体系,从而大幅度增加农牧业与农村牧区金融资金、信贷资金的投入。使农牧业与农村牧区资金短缺、投入不足的不良局面有所改观。吸引社会各界对农村牧区进行资金、技术、人才的投入,鼓励其到农村牧区发展第二、三产业,发展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的第一产业。引导、激励农牧户自身增加生产性的投入。提高其发家致富的积极性。

继续完善现有农牧业补贴政策。保持农畜产品价格的合理水平,逐步建立符合国情的农牧业支持保护制度。除了粮食的直接补贴等,还可以尝试根据农户与牧户承包经营的耕地、草场的面积,按亩制定标准定额(如一亩多少元人民币),由政府给予农民家庭与牧民家庭直接的现金补贴。

建立和完善农村牧区各种保障制度,逐步提高农牧民的最低社会保障率。农村牧区居民要普遍享有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及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与城市居民在社会保障方面的差距要逐渐缩小。要统筹城乡的发展,加快农村牧区社会事业的发展。进一步发展农村牧区科教事业,提高教育质量,重视科技普及。

加强农村牧区卫生医疗基础建设,建立健全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制度。强化卫生防疫,控制传染病和人畜共息疾病。改善医疗条件,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兴建村(嘎查)、乡(苏木)、县(旗)三级卫生网络,提高农村牧区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和保健水平。

要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牧区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牧区的公共服务,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强化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乡村道路建设。发展农村牧区通信,继续完善农村牧区电网。逐步解决人以及畜的饮水困难问题。

(二)发展生态文明,创建生态技术体系,推进农牧业科技进步,从而有效地提高农牧业的现代化水平

建设生态文明。就要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循环经济,致力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有效地节约能源、节约资源,有效地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使得全国的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高,农村牧区生态资源环境得到改善。建设生态文明,就要加快制定、完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态环境经济政策体系;就要加快实行生态补偿制度。以及自然资源的有偿开发使用制度与污染物的有偿排放制度;就要加快传统技术向生态技术转变的步伐,逐步建立完备的生态技术体系。以作为循环经济、生态经济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技术基础与支撑。

要研究、建立、完善现代生态技术体系,并要用现代生态技术、现代物质条件改造农牧业、装备农牧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牧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牧业、用现展理念引领农牧业、用现代科技知识培育的新型农牧民来发展农牧业。从而大大提高农牧业集约化、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和农牧民组织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农牧业的素质、效益等。

加快农牧业科技进步。加强农牧业设施建设,调整农牧业生产结构。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从而大力增强农村牧区的发展创新能力。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优化农牧业生产布局,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农牧业。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和牧场基本建设,改造中低产田,保护恢复与合理利用草原。防治沙漠化和水土流失,积极推行节水灌溉,科学使用肥料、农药。提高农牧业机械化水平。加快农牧业标准化,建立健全农牧业技术推广、农畜产品市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

(三)保持特色、追求绿色,大力发展生态农牧业,有效提高农牧业及农畜产品的竞争力

发展特色、绿色、生态农牧业是内蒙古建设现代农牧业的重要内容。要充分发挥内蒙古绿色环境优势和丰富的农畜产品资源优势。积极实施绿色品牌战略。加强无公害农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发展和认证。

篇4

关键词:农业银行 农村金融 自治区

农村金融服务于“三农”已经是我国目前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工作的重点。其中,民族地区的农村金融改革又是改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改革和发展显得更加重要和迫切。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将极大地推动我国“三农”事业发展的进程,为“三农”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搞好民族地区的金融工作,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是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的基本内容,是实现全国各民族团结、繁荣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边疆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保障。

农业银行从建立伊始就与“三农”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也是唯一一家在所有县域均设有分支机构的大型商业银行。面向“三农”,开辟县域蓝海市场,打造新的竞争优势,是农业银行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对于民族地区而言,尤其是对于自治区,分行作为全区最主要和最大的金融机构,在支持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三农”、维护边疆稳定和落实中央治藏安藏方略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农业银行赢得了很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因此,开展农业银行支持“三农”金融服务发展研究,尤其是支持自治区这样的民族地区的研究,已成为当前非常重要和紧迫的课题。

一、农牧区经济发展现状

是我国五个自治区之一,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的民族自治区。现行的行政区划分为一个地级市,6个地区和 73个县(市、区)。到2011年,的农牧区人口占总人口的77.29%,以藏族为主,宗教意识和传统观念非常浓厚;城镇化水平不高,且人口分布很分散,尤其是还有一部分牧民处于游牧状态。和平解放60年来,实现了由封建农奴制度向社会主义制度的跨越和由封闭贫穷落后向开放富裕文明的跨越,农牧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巨大,农牧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巨大改善。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连续突破700亿元,从2009年来,连续4年实现百亿元增长。2012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645元,比2007年翻了一番多,年均增长15%。但是,农牧区仍然是欠发达的地区,在发展的新阶段也面临一系列严峻的挑战,其面临的问题主要有:

第一、 农牧区经济增长速度相对不高,第一产业在增速和总量的增加上都不及第二、三产业。2011年,全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2.7%。其中:第一产业增长3.4%;第二产业增长18.3%;第三产业增长11.6%。2012年,全区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占比为11.4∶35.2∶53.4,第一产业占比明显偏低。

第二、农牧区消费水平相对较低。到2012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5645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056元,城乡收入差距显著,农牧区居民消费水平远低于城镇居民消费水平。

第三、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进一步扩大。自治区经济的持续较快发展并没有改变城乡二元不平衡的经济发展结构。第一产业在增速和总增加量上远低于第二和第三产业;农牧民人均收入,依然远远低于城镇居民人均水平,城乡差距呈逐年拉大的趋势。

二、农牧区银行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济和金融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互为推动的关系。按照理论,经济决定金融,金融反作用于经济,农牧区金融是现代农牧区经济的核心。农牧区银行业的发展对于农牧区经济的推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除了农业银行始终服务农牧区经济建设外,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相继成立分行,首家地方性法人银行银行挂牌成立并逐步在地区一级设立机构,工、中、建行正将机构延伸至6个地区甚至县域,邮储银行机构已经覆盖多数乡镇,民生银行在林芝地区筹建设立林芝民生村镇银行。伴随着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初具雏形,农牧区银行业存在的问题日趋显现。

(一)农牧区自身资本形成不足与资金大量外流并存

对于自治区而言,农牧区自身资本形成不足,造血能力差,再加上资金大量外流,严重阻碍了当地农牧区金融业的发展。

地区经济主要依靠国家的财政投入和政策倾斜,且发展滞后;典型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农牧业自身的弱质性,均造成了农牧区资本形成的不足。首先,经济主要依靠国家的财政投入和政府大力的政策倾斜。地方财政长期“收不抵支”,中央财政在地方财政支出中所占比重大(见表一)。目前,自治区的财政支出依然主要依靠国家中央财政的补给。其次,自治区城乡之间差距明显,形成了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这是国家长期的经济发展战略形成的,且二元的格局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存在。二元化体制制约了农牧区生产方式的转变、阻碍农牧业比较效益的提高、降低资本投入回报率,削弱农村金融竞争力,导致了自身资本的形成不足。

再次,农牧业作为弱势产业,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大,其劳动生产率较低,导致了自身资本积累能力差。“与其他产业相比,农业比较效益始终偏低,农业劳动生产率仅相当于第二产业的1/8和第三产业的1/4左右,与第二、三产业的差距不断扩大。”上述三点均导致了农牧区自身资本形成的不足,阻碍了当地金融业的发展。

另一方面,资金大量外流也是长期以来阻碍农牧区金融发展的重要问题。尽管国家每年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改善民族地区农牧业发展、基础设施的建设及人民生活水平,但仍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系统性负投资”现象。“中国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农村邮政储蓄以及其他金融机构等都不同程度的从农村地区吸走了大量资金,但并没有以同样的比例向农村地区贷款,通过财政渠道净流出的数额也较大”,导致了农村资金的大量外流,造成了农业、农村建设资金链的失衡。“农业银行县域网点存贷比为39.3%,比全行业平均水平低近20个百分点。”在自治区,截至2013年2月末,农业银行分行的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为861.74亿元、231.18亿元,存贷比仅为26.8%,资金外流现象严重。

(二)农牧区金融市场结构单一与地区差异不兼容

农牧区经济社会发展及金融需求具有多样化特征,特别是当前我国城镇化步伐加快,农村及整个国家正处在急剧的经济社会转型期。对于农牧区而言,单一的金融市场结构难以满足地区差异化的发展步伐。

在农牧区,不仅有传统的农牧业生产,也有发达的工商业;不仅有大量分散的小农业和牧业,也有发达的规模生产;不仅有封闭贫困的村寨,也有开放富裕的城镇。总体而言,地区差异较大,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衡,“三农”的金融需求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和多元性。任何单一模式的金融服务、任何照搬发达城市的金融服务都不能满足农牧区的金融需求。目前,自治区还没有完善的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全区有银行业金融网点不到700个,三分之二的金融网点属于中国农业银行,在农牧区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主要是农业银行一家。但是,由于农牧区金融市场的集中度不断提高,农牧区金融市场缺乏充分的竞争,农业银行分行“三农”金融服务的作用仍然有限,其县支行及基层营业所虽然具有点多、面广的优势,但也存在管理半径长、管理难度大、经营成本高的劣势。其它银行机构很少涉及农牧区金融服务,有的也是刚刚开始,小额贷款公司仅有一家,涉及农牧区的业务量小,无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为农牧区提供金融服务功能有限。农牧区金融业务仍以传统存、贷、汇为主,信贷产品多以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抵押贷款为主。竞争性的农牧区金融市场体系尚未形成,不能满足金融需求多样化的要求。

(三)农牧区金融服务集约化运作与分散性的金融需求存在矛盾

伴随着银行业金融服务集约化的运作,对于地域广阔且拥有大量农牧民的民族地区而言,有限的金融机构更加难以满足农牧区分散性的金融需求。不是所有农牧户都有强烈的贷款需求,但所有农牧户都有支付、结算的需求。面对农牧区分散性的金融需求,大多商业银行均以金融服务集约化的经营和管理模式运作,主要采取机构侧并、要素投入的集中来增进效益,从而达到降低成本、高效管理,进而使商业银行集中核心力量,获得可持续竞争的优势。自治区全区土地面积为122万多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2.8%,农牧民占全区总人口的80%左右,且分散在区内大部分地区。“目前,农业银行分行共有378个农牧区基层营业所,平均每个基层营业所承担的金融服务面积达3174平方公里。”在自治区,金融网点少,离家距离远、存取款不便,是农牧区普遍反映的问题。集约化运作的金融服务与农牧区分散性的金融需求存在矛盾。

(四)标准化金融服务与少数民族用户民族化金融需求存在矛盾

在我国民族地区,文化具有典型的民族性,同时文化与经济和金融也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长期以来,在民族地区银行业标准化的金融服务一直都难以满足少数民族用户民族化的金融需求。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我国各少数民族都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这些风俗习惯表现在居住、饮食、服饰、节庆、婚姻、礼仪禁忌等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定的风俗习惯和文化,决定了各民族对金融产品的认识、接纳和使用的不同。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只有做到尊重民族文化和,注重民族文化的学习,才能提供与民族地区实体经济适应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目前,自治区大部分农牧区,金融机构网点在合同、票据和产品介绍等方面没有配备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译本,很少开通使用少数民族语言进行服务的业务窗口或配备精通双语的大堂经理保证少数民族居民展开正常的金融业务,这些都不利于银行业务在民族地区的顺利开展。

三、农行开展农牧区金融的对策和建议

农行有全区最大的金融网络,网点遍布城乡、资金实力雄厚、服务功能齐全,一直担负着银行业支持农牧区经济发展的重任。推出了符合实际的“钻、金、银、铜”四卡小额信贷、安居工程贷款、惠农卡等服务“三农”产品,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截至2013年2月末,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为861.74亿元、231.18亿元,较2009年末增长90.8%、122%,经营效益连年提高。资产质量持续改善,不良贷款余额2.44亿元,较2009年末下降39.9%;不良贷款占比1.25%,较2009年末下降1.66个百分点。其中,2010-2012年,累计发放各类贷款332.1亿元,涉农贷款143.4亿元,覆盖到全区90%以上的农户,有力保障了实体经济、居民消费和农牧区的合理资金需求。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的进入,对农牧区有限金融资源的争夺日趋激烈。在跨越式发展新的历史时期,能否抓住历史机遇,在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分行自身建设和改革发展的新突破,将直接决定农业银行在市场上的品牌形象和综合竞争力。

(一)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

农牧区金融问题本质上是一种资金贫血问题,如果将整个农牧区金融问题由商业金融机构自发解决,优胜劣汰的经济规则必将导致农牧区资源的外流。对于农业银行支持农牧区发展而言,一定要加强与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沟通对接,寻求理解,开展合作,争取自治区政府的政策支持。首先,农业银行应与自治区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合理开展“银政合作”,保持与地区公共财政系统协调发展,加大支持财政资金转移支付的力度,充分发挥政府改善金融生态的作用;其次,积极介入自治区“十二五”规划重点农牧区项目。对于在藏国家级和自治区级重点农牧区建设项目和各地建设项目,争取自治区政府的政策支持,全面开展信贷服务。对已列入国家和自治区立项规划,还款来源有保障的农牧区重点项目,允许发放过渡性流动资金贷款,用于项目前期费用。

篇5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精神,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揽现代畜牧业发展,以畜产品优质、安全、生态为发展方向,以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竞争力为核心,用生物工程、信息工程等现代技术和手段提升畜牧业,大力发展规模养殖、饲料加工业和畜产品加工业,实行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推进生产方式和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实现畜牧业数量、质量和效益的同步增长。

(二)目标任务。

到20*年全市畜牧业产值达到35亿元,年平均递增30%以上,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0%以上,农民年人均畜牧业纯收入达2500元以上,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畜牧业产值之比达到1.2:1。饲料工业生产加工能力达到52万吨以上,主要畜禽规模养殖的比重达到80%以上,标准化养殖场(小区)发展到160个以上,全面实现畜产品无公害生产。重大动物疫病得到有效控制。

二、强力推进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

(三)以优质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推进现代畜牧业。

紧紧抓住政策机遇、市场机遇和龙头企业发展带动机遇,充分发挥我市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规模养殖,实现“养殖富群众,加工富财政”目标,努力把我市打造成在全省乃至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优质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即至20*年,使我市在*口市成为畜牧大县(市);建成规模养殖比重达到85%以上、畜牧业产值达到2亿元以上、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60%以上的畜牧强乡镇、办事处8个;畜牧业产值达到3000万元以上、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80%以上的畜牧专业村60个;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畜产品加工企业2个以上。加大对优势产区的扶持力度,实行非均衡发展战略,尽快形成一批居全省领先地位的优质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

(四)以产业化经营发展现代畜牧业。

大力发展畜产品精深加工,以加工促发展,以加工带基地,实现畜牧业增值增效,尽快改变以“原字号”外销为主的局面。加大项目运作和招商引资力度,采取合资、合作、股份制等多种形式,积极争取资金,催生一批新的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到20*年,全市培育出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畜产品加工企业4家以上,其中*亿元以上的企业2家以上。

对畜产品加工建设项目,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优先安排建设用地计划指标。认真落实新建和引进的畜产品加工项目在报批实施过程中减免行政性收费的政策,对新建和引进的畜产品加工项目前三年免收屠宰检疫费,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减半收取屠宰检疫费。对经国家批准的重点龙头企业从事畜产品初加工所得收入暂免征企业所得税,对从事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技术改造项目的企业可按规定抵免所得税。认真落实其他各项税费优惠政策,工业和农业结构调整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等应向畜产品加工业倾斜。争取政策性资金及商业银行对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项目建设支持。畜产品加工企业食品加工部分的用水用电执行普通工业水电价。在突发重大动物疫情或重大自然灾害时,农业发展银行要根据国家政策及时启动应急信贷,财政部门按上级要求对龙头企业应急贷款给予贴息支持。

(五)以规模化生产推动现代畜牧业。

把建设和发展标准化规模饲养场(小区)作为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的重点,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政策扶持、示范带动、引导农户及社会各界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积极投资兴办各类规模养殖场。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相对集中、高产高效”的原则,重点扶持畜禽养殖小区建设,构建符合我市实际的畜禽养殖小区,提高畜牧业集约化程度。积极发挥龙头企业在养殖小区建设中的带动作用,采取“以大带小”、“联合建场”等形式,逐步引导养殖农户“退出庭院、退出村庄、退出散养,进入小区、进入标准化、进入大市场”,努力做到规模养殖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规模养殖与龙头企业发展相结合、规模养殖与沼气工程相结合。为鼓励发展规模养殖,每年选出8个新建的达到省定标准的规范化养殖小区作为示范点,对每个示范小区市级财政给予相应补贴,用于小区内的公共基础设施及沼气建设。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用地按农业用地管理,用水用电执行农业生产水电价。至20*年底,全市组建年出栏2000万只以上的养禽集团1个,中型以上规模养殖场和规范养殖小区发展到160个。同时,把奶业发展作为振兴我市经济的新兴产业,积极兴建奶牛规模养殖场(小区)。

(六)以标准化管理,提升现代畜牧业。

对新建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场,从选址和建场入手,严格按照技术规程进行设计,力求做到场区布局合理,生产区、生活区、污物处理区分开,符合动物防疫条件,饲养工艺、免疫程序和投入品使用符合无公害生产技术要求。有计划的改造原有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场,开展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强化对畜牧业投入品和饲养环节的监管。推广和应用无公害养殖技术,引导养殖企业生产优质、安全、无公害畜产品,从源头上保证畜产品的质量安全。加大无公害畜产品的建设力度,积极开展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和产地认定。20*年全市符合条件的规模养殖企业全部通过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

加大畜禽环保治理力度,改善人居环境。沼气工程要与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加快沼气技术的推广应用。鼓励已建沼气池农户积极补栏,充分利用好国家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项目建设资金和上级奖励资金,每年新上沼气工程和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的规模养殖企业不少于20家。鼓励和扶持大型养殖企业,利用畜禽粪便生产有机肥料。在养殖小区和规模饲养场中,大力推广应用生物技术,努力减少养殖污染,力争20*年全市大中型养殖企业实现无污染达标排放。

三、强化科技对现代畜牧业的支持作用

(七)完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

围绕种畜禽繁育、良种推广,加快建设扩繁、推广应用相互配套的畜禽良种体系,建立健全畜禽改良网络。加大投入力度,强化一、二级种畜禽繁育场建设,完善市、乡两级改良站点的设备设施。坚持培育和引种相结合,不断提高良种供应能力。重点推广奶牛和优质肉牛、肉羊、肉鸡等适销对路的良种畜禽,增加畜禽良种比重,提高养殖业生产水平。加强槐山羊等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工作。逐步完善以市乡为主的人工授精改良网络,不断提高人工授精覆盖率。继续落实国有种畜禽场免征企业所得税、种畜禽生产经营免征增值税的政策。

(八)搞好饲草饲料开发利用。

充分发挥我市秸杆资源优势,大力推广秸杆青贮、生物处理和种草养畜技术,促进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对养殖场(户)购置大型青贮和牧草收割机械的,均按有关规定享受财政补贴。继续落实饲料加工企业免征增值税的政策,将饲料加工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纳入工业结构调整的总体项目规划予以支持,农业发展银行加大对饲料加工企业的信贷支持,力争到20*年建成年加工能力达到*万吨以上的饲料生产企业2个以上,其中年加工能力达到20万吨的饲料生产企业1个。全市年饲料工业总产值达到*亿元以上。

(九)加强畜牧科技培训工作。

畜牧部门制定培训计划,加大对养殖场(户)的培训力度,提高养殖科技水平。要把各类专业培训与龙头企业的产业技术培训结合起来,鼓励和支持畜牧龙头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尽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

四、建立健全现代畜牧业保护体系

(十)完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责任和工作体系。

以动物防疫中队为基础,组建乡镇、办事处动检中心,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以政府为主体的动物疫病防控责任体系。市本级要建一个不低于30立方米的兽用疫苗冷藏库,每个乡镇、办事处防检中心配备1—2个常温和冷藏疫苗储存柜,每位村级防疫员配备一个冷藏包,并为其提供必要工作条件。加快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兽医行政管理、执法管理和技术支持工作体系。充分发挥动物防疫中队作用,建立动物疫病长效机制,确保将疫情监测、强制免疫、消毒灭源、疫情普查、应急控制等综合防控措施落到实处。

(十一)建立健全预警和应急体系。

加强疫情测报网络建设,进一步完善以养殖龙头企业为主干,以防检人员为支点的疫情测报网络,合理布局动物疫情测报点,监测点做到“有人员、有牌子、有电话、有制度、有记录”。加强对村级动物疫情观察员队伍的教育、培训与管理,提高预警预能力。制定测报方案,强化科学测报,及时掌握疫情动态。不断完善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提高预案的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落实资金、技术、物资“三项储备”,及时按效期更新“物资”储备,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加强应急预备队建设,定期开展技能培训和应急实战演练,提高实战能力。按照“早、快、严、小”的原则,果断处置动物疫情,坚决将疫情控制在点上。对于重大人畜共患病,畜牧、卫生、工商、商务、公安等部门要及时沟通信息,做好协防协控。

(十二)培育先进的经济合作组织和市场体系。

按照“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大力发展一批服务领域宽、组织化程度高、带动能力强的各类行业协会和其他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充分发挥其在加强行业自律、开拓市场中的作用。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扶持合作经济组织的政策措施,经民政和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其技术服务和劳务所得收入免征所得税;凡直接从事畜禽养殖的,其销售符合国家规定的自产畜禽产品免征增值税;兴办畜产品加工企业的,享受国家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继续搞好与上海、北京等大中城市的产销联建,巩固扩大国内市场占有份额。积极争取更多的肉畜禽活体储备配额,鼓励支持企业培育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对获得“中国名牌”或“驰名商标”的企业给予奖励。

(十三)建立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

实行养殖全过程质量监管,规范饲料、饲料添加剂及兽药的使用,加大对“瘦肉精”等违禁药品使用的查处力度,保证上市畜产品的质量。严格执行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推行屠宰加工企业分级管理制度,坚决关闭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要求的屠宰场(点),严厉打击制售病害肉等不法行为。

(十四)落实动物防疫公共财政保障机制。

畜牧兽医行政管理、行政执法和技术支持三大支撑体系工作所需经费纳入市财政预算,保证其人员经费和日常运转费用。乡镇、办事处要安排必要经费,以保障动物疫病的监测、预防、控制、扑灭和动物产品有毒有害物质残留检测等工作的需要。

五、切实加强对畜牧工作的领导

(十五)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有关部门要把畜牧业作为一个大产业来抓,把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各乡镇、办事处都要制定实施规划,落实扶持政策,切实加强领导。市里成立以市长为组长、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的现代畜牧业发展领导组,研究解决畜牧业生产中的资金、技术、土地、监管、规划、环保和治安等问题。市政府把畜牧业发展目标列入各乡镇、办事处年度考核的主要内容。

篇6

关键词:都市农业;生态城市;现代农业;郑州

中图分类号:F320.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9-0038-02

都市农业是利用田园景观、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和农村自然环境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品尝、习作、休闲、体验、健身、科考、书画、摄影、购物、度假、教育传承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式。它是适应城市市场需求的农业,追求“高效、低耗、持续”发展模式。

一、郑州都市农业的类型与特点

在“绿色郑州”、“生态郑州”、“和谐郑州”的呼唤下诞生的都市农业与其他产业日益融合、功能日益多样化,经济功能、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寓于美食品尝(农场客栈、点心农场、农产品农场)、休闲(骑马农场、教学农场、探索农场、狩猎农场)、住宿(民宿农场、露营农场)之中[1]。目前各种类型的都市农业园区特点(如下表所示)。

二、郑州都市农业的产品

绝大多数都市农业的市场还是以附近地区大城市居民为主,而且主要是工薪阶层、学生、老人等。虽然资源品位和市场情况有所不同,但所有都市农业地旅游产品的主题都几乎是相同的――“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和生活”,只是在内容上或形式上有差异[2],因而,对都市农业产品的规划,也就是围绕这一主题发现、挖掘和表达都市农业、都市生活的要素的过程(如表2) 。

(一)经济产品―产业互促带来经济增长的城市效应

现代意义上的都市农业是农业和旅游业融合的产物,农业“嫁接”旅游,通过第三产业拉动第一产业,第一产业再带动第三产业,两种产业的融合引发经济学领域的乘数效应,从而成为阻止农业衰退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手段,其经济与社会效用得到公认。游客来到城市的农业园区吃农家饭、干农家活,在优美的都市环境和安静的乡村生活中充分放松身心的同时,还能够实现自己的许多特殊需要,爱好摄影的人可以创作,学美术的可以写生,社会学者可以把这里作为研究的案例,孩子可以完成一次亲近自然、增长知识的旅游,老人能够实现一次增进健康、保养身体的乡村度假,家庭主妇还可以购买家居日用品丰富居家生活。

(二)社会产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载体

都市农业应该与现代文化科技紧密结合、相得益彰,体现出生产示范、推广辐射、旅游观光、科普教育、出口创汇、文艺创作以及农事体验等多元化功能,实现社会、生态、经济效益三者的统一。传统农业是公认的弱势产业,都市农业在试图寻找一条具有时代特色的现代农业之路,才能为传统农业实现嬗变提供可能。因此,注入科技要素至关重要。集成农业能够在农产品培育、规模产销、品牌打造等方面以高科技成果的表现形式展现在游客眼前,全方位提升都市农业的品牌价值,是农业的发展不可或缺的载体。

(三)生态产品―养怡身心、减少心理疾患的场所

都市农业自身具有“洁、净、美、绿”的特色, 能减轻城市工业“三废”污染的危害, 降低城市噪音, 建立人与自然、都市与农业和谐的生态环境, 为市民提供幽静、清新的栖居环境;为游客提供观赏动物、植物等自然景观及山石、盆景、运动、健身等人文景观,居民亲自参与养花种草、果菜采摘、动物饲养等活动, 体验农业生产的艰辛与乐趣, 从而提高都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减少心理疾患的发生。

三、郑州都市农业的目标

都市农业由城市需要决定农业的发展,体现了大都市对农业的依赖性,是解决农村社会收入低、城市人口老龄化、城乡交流和区域景观美化等的重要手段,并进而实现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一体化关系。

(一)提高农业的经济附加值

发展当地都市农业、实现农民增收,提高农民收入是中国政府解决三农问题和消除二元结构的重点,实现城乡互促。郑州市地处中原,有着科技、信息、交通和区位等发展都市农业的诸多优势,发展都市农业是郑州市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必然选择。当地农户居民为市民提供生活所需的各种新鲜的农副产品,实现大投入、高产出、高效益,把农产品由原料变成适销对路的商品,带动农民增收致富[3]。从农业发展获得经济收益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目标之一,但这一目标和特征往往只是停留在理论阶段,实践中鲜能见到成功的例子,而都市农业可以说是一种极易将理念变成现实的生态旅游形式。

(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在都市化进程中,强调农业、发展农业,强调农业的生态绿化和文化传承功能,美化都市居民的生活,减少身心疾患的发生,实现城乡互补。都市农业将极大地推动城区景观与环境整治。为了吸引开发商投资,为了实现居住效益,政府和居民就要整治和美化城市内部的居住环境,治理周边的植物环境,爱护树木、花草和动物。都市农业甚至还可以促进农田的土壤改良和“绿色食品”的生产,改善人居环境是都市农业的追求,如果经营者有信誉(即不以普通食品冒充绿色食品)或政府对绿色食品认证严格,开展经营的的主体在农业生产中就要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而他们同时又要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的话,就需要增加使用农家肥,这在客观上就有改善农田土壤结构和组成的效用。充分认识、挖掘、利用都市农业发展城市的资源、发展与生态、环境和乡村社会和谐共生的都市农业就顺理成章地成为城市环境的美化、生态等公益的维持[4]。现代的农业环境、农村生活、农村文化就是都市农业的全部资源和所有魅力,欣赏美景、洋溢身心是基本的旅游目标。

(三)实现环境教育和城乡交流

现代农业的作用不仅体现在粮食供应,而且在美化城市、保护生态、丰富文化、安定社会诸方面发挥其多功能效益,实现城乡互动。对于成功的都市农业来说,一方面,让旅游者通过“完全的现代农业体验”实现心灵和身体的放松,亲近、爱护自然,尊重不同文化,并最终发现、认识传统文化和生态价值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旅游地居民因经营收益而为自己所拥有的自然环境和独特文化而感到自豪,并学到许多来自城市的知识、观念和文明生活习惯,促进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

(四)为发展现代农业示范带动作用

都市农业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明显地表现为高度的集约化的经营方式,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体经济发展,提供更多适销对路的名、特、优、新、高档次、高附加值的农产品, 以满足都市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实现区域农业结构的调整优化, 农民增收,是传统农业资源和农耕文化转化为生产力的主要途径[5],都市农业的科技、经济、社会力量的强大辐射,为乡村发展现代农业起示范带动作用。与城郊农业、传统农业相比,都市农业的功能更多,领域更宽,层次更高,都市农业贴近都市消费者,可以随时了解市民的消费新潮,领导生产新潮流,为发展现代农业示范带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都市农业发展的社会学意义[J].中国农村经济,1999,(11):46.

[2]李岳云.南京市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三农问题的化解[J].南京社会科学,2006,(11):75-78.

[3]袁力.集成农业视阈下的乡村旅游深度开发初探[J].旅游学刊,2009,(3).

篇7

关键词:目标管理 农业建筑 经济 应用

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经济的高速发展也促进了我国建筑技术的提高,特别是在城镇化进程中,农业建筑经济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完善目标管理技术,促进农业建筑经济的发展成为了当前农业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目前,因农业建筑施工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这对加强企业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经营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企业目标成本的管理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农业建筑经济概述

农业建筑,属于建筑工程范畴,稍微偏重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或设施农业。农业建筑经济,主要就是农业基础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工程造价,预算、决算、结算控制,施工过程管理等,主要是为了降低施工成本,节约施工费用,同时提升施工效益与价值。农业建筑是指进行农牧业生产和加工的建筑,如粮库、畜禽饲养场、温室、农机修理站等,对于农业建筑来说,目前主要有以下的及中间那个类型:

1.1动物生产建筑

动物生产建筑是农业生产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饲养鸡、猪、牛,羊、兔、鸭、皮毛兽等禽畜建筑,鱼、虾、鳖等养殖建筑。根据不同的饲养工艺与气候条件,动物生产建筑一般又分为开敞式、有窗式、密闭式几种。

1.2植物栽培建筑

它主要包括温室、大棚、中小拱棚、人工气候室、组培扩繁室、食用菌生产间、工厂化育苗室等。它们通常采用玻璃、塑料、聚酯等透明覆盖材料,以透进较多的阳光,提高室内温度,达到春提前、秋延后或周年均衡种植的目的。

1.3农产品贮藏保鲜及其他库房建筑

它包括,果蔬贮藏库、种子库、粮库、饲料库、青饲料贮藏库、畜禽水产品贮藏库、农业机具库等。

1.4农副产品加工建筑

农产品就地贮藏、加工、增值是农民离土不离乡,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农副产品加工建筑包括:畜禽肉、皮、毛、羽毛、谷物、粮油、水产、乳品加工,种子、饲养、果蔬等加工所需要的厂房建筑。

1.5农机具维修建筑

生产用房根据规模和任务分别设修理、铸造、锻造、焊接、木正、机加工等车间,属小型工业建筑。

1.6农村能源建筑

包括沼气池、太阳能、小型水力发电站、风力、地热利用等建筑。

2.农业建筑经济发展中目标管理的定义及作用

2.1农业经济发展中目标管理定义

目标管理是企业用人、留人最基本的保障。人才流动是市场经济人力资源配置合理现象,只有通过流动,才能达到企业资源配置合理,然而,这又可能使企业造成惨重的损失。人力资源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自己辛苦培养的人才,带走的不仅是企业的技术和经验,还有可能带去商机与更多的人才。目标管理的应用,不仅能使企业薪金合理、公平,更让人感觉能有所用,公平竞争,付出总有回报的合理要求,符合人的需求阶梯性发展。最终的结果,不但不能使企业在人才流动中受到损失,而且可能从中获益,引进更优秀的人才。

2.2农业经济发展中目标管理的作用

(1)对于人才选拔和招聘的作用

对于农业建筑来说,农业建筑的发展起步晚,要求施工人员的专业要求高,进行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对于降低企业成本,促进企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采用合理的目标管理,对于人才选拔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企业因扩大业务或因原有职位的员工离职而产生职位空缺时,往往需要从企业中进行选拔或从社会上招聘新员工。选拔往往表现为职位的晋升或薪资的增加,相应的,其所承担的责任也增大,所需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也更多,因此科学选拔制度的建立尤其重要,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①选拔程序要科学;②选拔方法要科学。绩效考评既是对在岗人员工作的考核评价,又是对人员选拔结果进行验证,同时更可以用来作为企业提高招聘有效性的参考与手段。

(2)评价全面,充分挖掘企业人力资源的潜能

采用企业目标管理,能够评价全面,充分挖掘企业人力资源的潜能。目标管理中的绩效考评制度,不仅考核员工的固有能力,还要考察员工的潜在能力,为全面了解每位员工提供了真实、详细的信息。如果仅凭业绩考核结果来进行人员选拔的话,可能会陷入“彼得原理”中,即企业的员工有被选拔到自己不能称职、不能胜任的职位上的趋势,业绩是过去行为的结果,业绩优秀表明该员工胜任现在的工作职位,但并不一定能证明他能胜任将来的工作职位,不同等级的职位要求胜任者的能力、知识、经验是不同的。所以采取目标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3.农业建筑经济发展中目标管理的应用

3.1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结合促进

农业建筑企业的绩效管理体系将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相结合,围绕“静态的职责+动态的目标”两条主线展开,将企业的目标层层分解到每一个岗位上,让岗位职责与分配下来的目标相互契合,建立起目标与职责协调一致的岗位责任考核体系。联想绩效管理的实施框架包括静态职责分解、动态目标分解、分解经营目标和考核评价方式四个部分。

(1)静态职责分解。静态职责分解是以职责和目标为二条主线,明确经营宗旨,确立部门职责建立工作流程,将具体职责最终落实到每个岗位上,形成岗位指导书。岗位指导书明确规定一个标准岗位的岗位职责、岗位素质、工作条件、岗位考核等。

(2)动态目标分解。动态目标分解就是将职责这条横线与时间、目标这条纵线的有机整合,使各部门、岗位之间的职责和工作关系有机地协调起来。首先,通过集团战略发展纲要、子公司战略、业务部门战略这三个层次进行战略规划,将企业目标具体化。然后,将各层的目标按职责分解到相关部门,采用目标任务书进行目标管理。

(3)分解经营目标。在“能量化的量化,不能量化的细化”的思想指导下,要联想到企业业务规划的结果必须落实到每年的经营预算,各业务模块的预算财务标准都必须与业务规划建立联系。为了建立这种联系,集团管理部门协助建立了大量的各种运作和核算模型,最具特色的是“屋顶图”。“屋顶图”是根据管理会计原理,结合自己的产品成本构成,建立的一个量化的产品经营核算体系。

(4)考核评价方式。设定职责和目标后,利用制度化的手段来保证“说到做到”,以实现预设目标。具体有定期检查评议和量化考核、细化到人两种方式。通过绩效管理体系可以对农业建筑进行有效的管理,降低成本。

3.2目标管理在农业建筑经济发展中的控制作用

农业建筑工程与普通工程相比有着很大的区别, 其对于人力资源和材料、 能源以及资金的需求十分巨大,工程项目的施工期限也相对较长。农业建筑工程的质量关系着建筑的使用,同时也关系着建筑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是对建筑施工企业最为直接的反映,需要引起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但是,由于农业建筑企业施工中涉及的生产因素众多,变化迅速,同时施工期限较长,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尚且不够完善,存在着许多不足和缺陷,需要及时进行研究和改进。在施工前,明白施工的目标,进行目标管理对减少施工事故有着重要的作用。

4.目标管理方法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过程中目标管理方法主要有事前控制、事中控制, 事后控制,质量控制主要取决事前空制和事中控制,在施工过程中起到关键和重点作用。

4.1事前控制

所谓事前控制,就是指对建筑工程的施工准备阶段进行的质量控制。事前控制需要预先进行细致而周密的质量计划,在强调质量控制重点目标的同时,根据质量计划对建筑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进行有效地控制。事前控制是建筑工程施质量管理的关键和重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建筑工程勘察、设计的质量审查控制;对工程涉及单位和部门的行为管理控制;对工程所需材料的质量控制;对工程施工中需要使用的机械设备进行检验和审查;对工程的施工方案以及施工工艺进行审查;对工程的施工环境和施工条件的准备工作进行控制;对设计图纸进行会审工作, 制定各部分的质量标准。农业建筑工程的管理部门必须对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相关的部门进行统一的调配,确保其相互配合,优势互补,从而使施工可以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保证施工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2施工事中控制

建筑工程的事中控制是指对于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求质量管理人员对于工程的施工过程有一个充分地了解,对生产要素进行合理分配;要求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技术作业的规范进行施工,并按照制度的约束完成施工计划。同时,企业的管理人员必须对工程的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在事中控制环节,企业要坚持实行内部自控和外部监控相结合的方式,并以内部自控为主,充分发挥企业的自我约束力和控制力,在施工中坚持以质量为根本,对工程的质量进行管理和控制。事中管理一般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 :

(1)对工序的质量控制

农业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是由大大小小无数的工序组成的,人力、物力、工程设备、环境因素等的综合作用,就是工序的过程。因此,对农业建筑工程质量的管理和控制必须以工序为核心,对所有工序的质量进行管理和控制。要以工序为控制核心,通过预先设立的控制节点,对工序进行预控,严格质量检查。目标管理方法强调的是以客户需求为核心,以客户满意为目标,追求对建筑使用功能最大限度的保障。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人员不仅要对已经完成的分项工程进行质量检测,还要对正在施工的分项工程进行实时追踪,加强对其数据的管理,从而实现对于分项工程的质量控制。

(2)对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主要是针对分项工程进行管理和控制。在对工程进行监督和质量管理,要用分项工程的质量来反映单位工程质量和工程整体质量,因此,对于分项工程的质量控制和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必须引起质量管理人员的重视。

(3)事后控制

事后控制对于建筑工程主要是指交付使用前的检测工作,要对工程的质量进行验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处理,同时,将实际工程与设计图纸进行对比,发现不符之处的,如果没有特殊原因,必须进行返工。在交付使用后,要对工程质量进行跟踪,为客户提供长期的管理服务,确保工程的使用质量。

5.结论与建议

总之,在农业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应用目标管理的方法,可以突出方案的预控质量,加强工程管理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工作,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整体质量,充分发挥农业建筑自身的功能和作用,确保建筑的实用性,对于农业建筑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以后的农业建筑经济发展中,一定要完善目标管理,在施工前期、中期、后期分别进行控制,尽量满足客户对于农业建筑的要求,让农业建筑更好的现代化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王文宝;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适用方法及应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年18期;

[2]杨荣光;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3]卢雯君;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J];北方经济;2012年10期;

[4]米帅;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及绩效评价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谭学勤;施工项目目标成本控制方法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作者简介】

篇8

一、农牧区文化事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海西州农牧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牧区文化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农牧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具格局。

1.农牧区文化机构日趋健全。目前,海西州基本上实现了国家规划的“县县有文化馆和图书馆,乡乡有文化站”的目标,其中有13.9%的村有图书室或文化站,形成了覆盖全州农牧区的三级文化网络。

2.农牧区文化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海西州曾融资亿元,决心下大气力扶持文化馆(站、室)的恢复和发展事业,特别是对农牧区文化站(室)的设施、设备配置建设的重视程度已经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来。2008年,海西州文化体育广电局围绕建设“文化强州”的目标,着力加强农牧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进度,加强乡镇、街道、村、社区基层服务点建设;制定了海西州乡镇综合文化站(乡镇文化体育中心)建设规划,启动2008年海西州乡镇综合文化站(乡镇文化体育中心)建设项目。2008年11月,海西州首批50个“农家书屋”已建成使用,首批建成的50个“农家书屋”平均每个书屋配置500种近1500册图书和10余种报刊,内容涉及农业实用技术、农牧区致富经验、政治法律、文化教育、文学艺术、农牧区医疗卫生等。

3.农牧区文化活动日益活跃,为经济服务的功能增强。海西州通过办文化与送文化的结合,各种文化下乡活动和群众自娱自乐的文化活动在各地蓬勃开展,农牧民群众参与文化、享受文化的热情日益迸发。

4.海西州十分重视对当地民间文化的挖掘和保护。开展了民间文化资源的普查工作,去芜存精,积极推动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演出、展示和传承。

二、农牧区文化事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虽然海西州农牧区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存在着不少制约农牧区文化建设发展、影响农牧区文化建设成效的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1.农牧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利用率不高。尽管有些乡镇、村建起了较为现代化的文化活动场所,但仍有相当多的地方由于财力有限,农牧区文化设施建设投入得不到保证,设施面积不足,设备陈旧老化,有的被挤占、挪用和变卖,设施设备的陈旧与农牧民对文化的需求形成突出矛盾,致使这些地方难以开展正常的文化活动。同时,现有文化活动场地还存在利用率不高等问题。在不少地方,农牧民常年看不到电影。不少县、乡(镇)的文化馆(站、室)的硬件建设历史欠账较多,一些文化馆(站、室)的建筑面积、活动厅室、必要设备等均难以令人满意;根据我们综合问卷及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农牧区各类文化资源整合利用不够,村文化站(室)的总体使用率不超过30%。

2.农牧区文化经常性事业经费投入明显不足。尽管近年文化事业经费总量有所增长,但与新增财力相比,与其他行业相比,农牧区文化建设的投入仍明显偏低,特别是保证农牧区文化健康发展的经常性事业经费严重不足,如图书经费缺乏等。一些乡镇无公共娱乐场所,上面重视文化工作的口号响,但雷声大,雨点小,各级报刊杂志、各级领导和专家只讲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和理论,不讲队伍建设,更谈不上怎样抓队伍建设,没有好的具体措施和政策,真正为农牧区基层的文化建设解决实际问题甚少,群众反映最强烈、最突出的问题得不到解决。

各级政府用于农牧区基层文化建设的资金微乎其微,尤其在财政体制改革后,乡镇基层政府只能安排有限的资金勉强应付县级以上举办的大型活动,文化经费投入增长速度不低于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在许多地方没有得到可靠保证。更令人担忧的是少数地方,只顾发展经济而忽视了文化建设,还将地方文化设施维修和设备购置专项经费挪作它用。另一方面,有些地方不重实效,片面追求轰动效应,热衷于大活动,搞门面功夫,造成资金浪费。

3.农牧区文化生活单调。文化活动具有娱乐身心、移风易俗、沟通人际关系、提高人的文明素养的特殊功能。在日益富裕起来的乡村,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改善,但是由于农牧区文化建设的滞后,农牧民的业务文化生活十分单调,造成在农牧区不少地方赌博盛行、封建迷信活动沉渣泛起,并有蔓延之势。根据我们的问卷调查显示,农牧民对自身文化生活状况满意度不高。有30.18%的农牧区居民对目前的文化生活表示不太满意或很不满意,只有10.29%的居民表示满意,还有80.15%的农牧民表示,村里不组织或很少性的文化活动。调查显示:当前农牧民在劳动之余,参与较多的文娱活动依次是:看电视的占18.7%,打牌玩麻将的占15.9%,看录像的占10.6%,而从事民间文艺活动的不到1%。调查结果表明,农牧区文化生活以看电视、看录像、打牌玩麻将的娱乐文化为主,而读书看报、农业知识学习培训等知识文化生活缺乏,民间传统文艺活动也不足,每年春节期间仅有一次社火表演活动,广大农牧民对文化生活的选择还很有限。

4.农牧区文化管理体制不顺,部门分割严重。文化管理与服务单位的用人制度、考核制度、管理制度比较僵化,缺乏活力。文化、卫生等职能部门,科协、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以及当地的学校、企业都会开展一定的活动,但大都自成体系、各自为政,缺乏共享共建的意识,既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又造成了有限文化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如乡镇综合文化站都是由乡镇政府直接管理的,文化主管部门和业务单位只对文化站进行业务指导;农牧区公共文化服务存在多头管理,不少乡镇综合文化站与农技站、广播电视站、学校等联系协调不够,各自为阵,造成文化资源配置浪费,不能集中开展各项文化活动。

三、对策建议

1.加强对农牧区文化建设的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与支持,毫无疑问是搞好农牧区文化工作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各级领导要深刻认识农牧区文化建设对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牧区、落实和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各级政府必须切实加强领导,把农牧区文化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政府主要领导干部目标责任考核指标体系,采取分级负责制度实施农牧区文化建设各项工作。州人民政府负责本州农牧区文化建设工作规划、年度计划的下达和监督实施,具体工作由州文体广电局负责;各县(市)人民政府负责制定本县(市)农牧区文化建设工作规划,按海西州下达的年度计划完成本级文化设施的维修、改扩建等任务,监督各乡镇年度计划的实施;农牧区文化设施建设主要责任在县(市)人民政府;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制定本乡(镇)农牧区文化建设工作规划,完成县(市)下达的年度计划;各级计划、财政、规划、土地、编制、人事、文化、教育、科技、体育、广电、新闻出版等职能部门也要将农牧区文化建设纳入工作日程,积极配合,及时解决农牧区文化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

2.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和制度,促进农牧区文化市场繁荣发展。农牧区文化市场是联系农牧区文化生产者和农牧民的中间环节,因此,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文化市场行为,对文化市场进行有效管理。具体主要包括:建立健全农牧区文化可持续发展机制,保证农牧区文化可持续发展;加强对文化设施使用的监督检查,对原有的凡属公益类的文化设施要以文为主,综合利用,不得改作他用,已改作他用的,要尽快收回,维护其公益性质;建立健全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保护专项资金制度;抓好制度建设,构建包括准入机制、竞争机制、责任机制在内的长效机制,用制度规范新机制的运行;要积极探索建立党委、政府农牧区文化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乡村文化监督联络员制度等,明确各有关部门职责,密切协作、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农牧区文化发展工作,逐步推动农牧区文化建设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要根据农牧区文化市场的季节性、喜庆性、地域性、民族性、流动性的特点,加强对重点问题、重点时间和重点地区的管理。

3.明确农牧区文化建设中广大农牧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农牧区文化建设的目的是提高农牧民群众的文化素质,丰富农牧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创造“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社会主义新农牧区。农牧民是农牧区的主人,在建设农牧区文化的过程中必须尊重农牧民的主体地位,“以农牧民为本”,尊重农牧民群众的需求,倾听他们的意见,坚决要杜绝违背农牧民意愿,搞花架子工程。为确保农牧民群众主体地位,可以考虑在农牧区建立农牧区文化建设委员会,该委员会由5-10人组成,其成员全部来自农牧区,农牧区文化建设的任何一项建设都必须获得该委员会2/3以上委员的同意,同时该委员会还负有监督文化建设、向政府部门汇报文化建设进展情况、反映问题的权利和义务。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上层拍板”、“办公室决定农牧区”的情况,使文化建设真正满足农牧民群众切身需求。

4.加大对农牧区文化建设的投入,逐步建立多渠道投入体系。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文化事业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通知》(国发[2000]41号)精神,切实搞好文化事业建设费的征收、管理和使用,确保农牧区文化建设资金按时、足额到位。发挥政府公共财政的主导作用,要将农牧区文化建设经费列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要确保农牧区文化事业经费的增长不低于当年经常性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要把农牧区文化经费纳入预算管理,并建立相应的专项资金,文化事业建设费的安排要向农牧区文化建设项目倾斜,并保证有影响的重大农牧区文化活动的经费投入。对于文化馆(站)、图书馆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日常工作给予必要的经费保障,乡(镇)政府每年至少安排人均10―15元的经常性活动经费和图书购置经费。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农牧区文化建设,鼓励对社会公益性活动、项目和文化设施等方面的捐赠。积极扶持热心文化公益事业的农户组成文化户、文化室、图书室等,支持农牧民自筹资金,自己组织,自负盈亏,自我管理,兴办农牧民书社,集(个)体放映队等。逐步形成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多渠道筹资为辅的农牧区文化建设格局。

5.加强农牧区文化服务体系建设。(1)大力推进广播电视进村入户。在巩固完善已建“村村通”工程基础上,力争在2012基本实现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通广播电视。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采取切实有效的技术手段和措施,加快推进广播电视盲区“村村通”工程建设,对有条件的村通过联网或建设独立前端等有线广播电视方式进村入户,对无线覆盖的农牧区,通过设备改造、加强运行维护,充分发挥无线发射台站的作用。加快建立完善广播电视“村村通”运行发展长效机制,做到广播电视村村通、长期通。作为社会主义新农牧区建设的重要工作内容,各级政府要对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资金和维护经费给予投入。(2)大力发展农牧区电影事业。实施农牧区电影数字化放映“2131工程”,政府有责任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必要的扶持,要通过层层签订落实“2131工程”目标责任书,进一步明确责任,免费为农牧民放映电影。(3)建设农牧区数字化文化信息服务网络。要以资源建设为核心,以基层服务网点建设为重点,积极开展农牧区数字化文化信息服务,促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充分利用现有信息资源传播设施,把“共享工程”与数字电视、农牧区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农牧区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政务网、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等基层文化活动中心相连接,到2012年基本建成以州级中心为基础平台和枢纽,县(市)图书馆为基础,覆盖农牧区乡(镇)、村的农牧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服务网络,80%至90%的行政村具备开展共享工程服务的基本条件。争取在全省率先建成覆盖全州城乡的文化信息网络,为农牧民群众提供数字化文化信息服务,促进“数字海西”建设。(4)扩大服务“三农”类图书的发行。引导图书向“三农”倾斜,积极发行广大农牧民看得懂、买得起、用得上的实用图书,切实解决农牧民群众“看书难”问题。发展“农牧民书社”、“农家书屋”等农牧民自助读书组织,为农牧民群众读书提供方便。切实改进报刊发行发送工作,继续实施送书下乡工程,以政府采购形式,每年集中招标采购一批适用于农牧区的图书,直接配送到乡村文化站(室),方便农牧民群众阅读。(5)加大文化资源向农牧区倾斜。对重要的公共文化资源进行合理调整,逐步增加为我州农牧区服务的资源总量。州重点报刊要加大农牧区和农业报道的分量,逐步创造条件开办农牧区版。海西人民广播电台、海西电视台要增加农牧区节目、栏目和播出时间,条件成熟时可开办农牧区频道。县(市)等广播电台、电视台要把面向基层、服务“三农”作为主要任务。要在形式上变“送文化”为“种文化”,不仅要为农牧区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还要让它们在农牧区扎根、结果。

6.大力推进农牧区文化重点工程建设。(1)实施农牧区文化阵地建设工程。根据“重点在农牧区,难点在农牧区,潜力在农牧区,优势在农牧区,希望在农牧区”的客观认识,要实现县(市)有文化馆(群艺馆),乡镇有综合文化站,行政村有文化室,落实有文化活动场所、有专职文化干部、有人员编制、有文化活动经费“四有”工作。按照“巩固成果、量力而行、稳步推进”的原则,鼓励整合文化、教育、广电、体育等资源,建设综合性、多功能文化活动中心,着力解决农牧区文化设施分散、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争取到2012年乡镇覆盖率达到90%。以文化示范村和文化中心户建设为抓手,积极推进村落文化设施建设,根据村级经济和区位性质,分类指导、示范带动,建设集教育、娱乐、健身、休闲功能为一体的村落文化活动阵地。(2)实施农牧区文化队伍扶持工程。要采取有效措施,稳定和发展专兼职结合的农牧区文化队伍,逐步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县(市)文化馆(群艺馆)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补充人员要纳入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计划。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牧区从事文化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充分发挥专业艺术人员的积极性,加强农牧区文化队伍的教育培训。积极培养农牧民文化骨干,充分发挥民间艺人、文化能人在活跃农牧区文化生活、传承发展民族民间文化方面的作用,巩固农牧区文化建设的群众基础。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农牧区文化单位和基层文化工作者予以表彰奖励。(3)实施农牧区文化运作机制创新工程。一是创新文化下乡的活动形式和机制。坚持“政府扶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群众享受”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农牧区文化活动。要按照“健康向上、丰富多彩”和“就近、方便、经常”的要求,积极开展形式新颖、群众喜闻乐见的农牧区文化活动,注重提高农牧民群众的参与面和内容的丰富性。

篇9

关键词:人才服务;现代农业;思考

中图分类号:S-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7-0008-2

0 前言

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自2007年6月以来,在全市实施了人才服务现代农业发展项目。选派85名优秀年轻干部,到各县(市区)和乡镇任科技副职,选派302名优秀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科技服务团队,深入乡镇开展科技服务。两年来,选派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充分发挥部门和个人优势,在传播农业科技、提高农民素质、发展农村产业、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有效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1 实施项目的主要做法

1.1 领导重视,安排部署

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人才服务现代农业发展项目工作,市委、市政府召开专门会议,各县(市、区)召开欢迎会和对接会,对项目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市和各县(市、区)都成立了人才服务现代农业发展项目办公室,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督查调度和考核管理工作。

1.2 搭建事业平台,创造宽松环境

项目工作开始时,组织部们对选派干部工作和生活做出安排,选派部门力所能及为选派干部解决实际困难,服务乡镇为选派干部履行任职手续和工作分工,配备必要的办公用品,以便于选派干部开展工作。

1.3 定期调度,搞好督导

通过召开调度会、总结会,开展督查等形式,有效指导乡镇科技服务团队开展科技服务工作。全市共开展督查和检查187次,召开工作汇报和调度会148次,制定下发了《全市人才服务现代农业发展项目工作成果统计表》,定期对项目工作进行调度,全面反映服务团队的工作成果。

1.4 建章建制,规范管理

结合实际制定了工作汇报、工作考核、信息报送、人员管理、项目考勤等制度,使项目工作有规可依,有章可循,为项目实施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1.5 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在项目工作实施中,共开展电视宣传143次,广播宣传140次,报纸宣传397篇,上报信息368份,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

2 取得的主要成效

2.1 发挥科技引导作用,有效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各选派干部和科技服务团队立足本地实际,开展技术咨询,提供致富信息,通过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召开技术成果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帮助农民掌握各种适用新技术,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共推广实用新技术266项,下发科技简报946期,宣传科技知识5670条,提供致富信息3344条,举办各种技术培训班1684期,培训24.2万人次。

2.2 注重发展农村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科技服务团队深入乡村,积极调研,确定产业发展重点,开发产业项目,帮助协调落实资金。新发展农村产业项目184项,培养农村种养加示范大户990户,带动周边农户12248户,帮助乡村协调落实资金9960万元,转移农村劳动力72890人。有力地助推了农村产业发展。

2.3 发挥协调联系作用,争取项目和招商引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选派干部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根据个人特长或派出单位的优势,为所在乡镇牵线搭桥,帮助乡镇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推动乡镇经济发展。各服务团队共争取协调项目333个,项目资金4.3亿元,其中招商引资项目92项,资金2.2亿元。

2.4 围绕中心工作,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各选派干部积极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和物资帮助,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难的问题。在新农村建设中,各选派干部共帮助乡村修建围墙10.9万延长米,修边沟9万延长米,修建沼气池1880个,修桥30座,修建水泥路201公里,共投入资金4532.2万元。

2.5 帮助农民组建协会,扎实做好民生工作

各选派干部根据本乡确定的产业发展重点,因地制宜,帮助农民组建各类协会198个,入会户数10044户,有效提升了农民组织化程度,使农民走上了规模化、集约化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还包保贫困户,制定帮扶计划,促使其尽快脱贫致富,为农民办好事实事754件,受惠人数67692人。

3 实施人才服务现代农业发展项目的思考

3.1 实施人才服务现代农业发展项目,在帮助农民解放思想、转换脑筋上有了新载体

发展现代农业,需要帮助农民掌握发展现代农业的本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给一座金山不如教会淘金的本领。各科技服务团队充分发挥选派专业技术人员多、素质高、技术新的优势,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村入户,向农民传播适用新技术,开展技术咨询,提供致富信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通过举办各种科技培训班,组织现场交流会等形式,向农民传授农业科技知识,提高农民科学技术水平,掌握一技之长。特别使农民摒弃传统农业旧观念束缚,树立依靠科技发展农业,依靠科技增收致富的现代农业新理念。

3.2 实施人才服务现代农业发展项目,在促进乡村发展经济、产业升级上有了新突破

人是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在当地资金、资产、资源及人力等社会资源一定的条件下,县乡科级副职和科技服务团队的注入,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助推器和催化剂的作用,引起化学反应,从而促进产业升级,带动和促进经济的发展。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选派干部到岗后在深入调查走访的基础上,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现状和潜力提出发展对策,发展新产业,上新项目,或帮助原有项目做大做强,就可有效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上新台阶。

3.3 实施人才服务现代农业发展项目,必须选派好下派干部和组建好服务团队

人才服务现代农业发展项目的实施主体是选派干部和服务团队,选派干部和服务团队的素质如何将直接影响项目的实施效果。农村需要的是能给地方带来实效的干部,不是有多高文化的专业人才来就行,而是能为地方带来好处,为百姓带来实惠才行。因此,只有从有实力的部门选拔有能力的后备干部才会使选派工作取得真正的实效。各级组织部门要严格乡镇科技副职选派标准,经单位推荐,组织部门考核,把那些年富力强、思想政治素质高、群众基础好、综合能力强、业务能力强的干部选拔到乡镇科技副职的岗位上来,负责团队整体工作,利于向上争取资金和项目,使项目工作取得实效。在专业技术人员的选派上,严格按照《吉林省人才服务现代农业发展项目专业技术人员选派工作方案》进行。坚持把懂专业、会技术、有特长的人员充实到服务团队中,提高团队实力,增强服务能力。

3.4 实施人才服务现代农业发展项目,要取得选派部门和下派乡镇支持

为方便选派干部开展工作,乡镇要为选派干部履行任职手续和进行工作分工。做到有位置、有分工、有职责、有作为。为使选派部门支持选派干部工作,要建立选派部门包保责任制,选派部门、单位要把选派干部所服务的乡镇和包保村作为部门、单位的联系点,对派出干部开展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对联系点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各选派单位要把支持选派干部工作当作份内事,从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全面关心选派干部。特别是要重视关心和帮助选派干部解决家庭中的各种实际困难,解除后顾之忧,力所能及地帮助选派干部开展工作。

篇10

关键词: 现代农牧业;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F30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932124

“十三五”规划纲要对推进农业现代化进行了全面部署,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把“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列为8项重点工作之一,由此可以看出,发展现代农牧业是今年乃至“十三五”期间我国农业工作的一项重点工作。包头市作为最大的工业城市,必须从实际出发,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围绕建设现代农牧业,全面建设“高、精、强”现代农牧业。

1 包头市现代农牧业发展的现状

包头市地处内蒙古高原的南端,是最大的工业城市。2015年末,包头市常住人口为279.9万人,农牧业人口51万,农牧业人口占18.22%;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GDP)达3781.9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101.1亿元,仅占2.6%,包头市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3667元;包头市耕地面积约42.67万hm2,其中,水浇地面积18.4万hm2,常年播种面积31.33万hm2。包头市农牧业现已形成“菜、薯、肉、乳”4大主导产业。

1.1 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

2015年,包头市粮食产量达到106万t,蔬菜产量110万t,牲畜存栏达到512万头,奶牛存栏17万头,菜薯乳肉4大主导产业占第一产业比重的70%以上,农牧业休闲观光主体达到364家,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

1.2 农牧业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

包头市深入实施“南菜北薯、乳肉并举”战略,已初步构筑“三带、六区”农牧业发展新格局,充分依托当地资源,大力弘扬草原文化、农耕文化、黄河文化。

1.3 农牧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

目前,包头市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166家,专业合作社达到1366个,通过建立龙头企业与合作社、种养大户和农牧民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初步形成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新的产业化模式。

1.4 现代农牧业信息化建设发展迅猛

包头市建成了自治区第1家集农畜产品质量监管、电子商务、科技服务、市场信息等为一体的现代农牧业科技创新服务中心,通过现代农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等多种形式,随时随地为农牧民提供服务。

2 包头市现代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农牧业生产基础薄弱;农牧业生产方式传统,经营方式落后;现代农牧业信息化水平不高;现代农牧业产业化发展处于初级阶段。

3 加快包头市现代农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3.1 加快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加大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步伐

通过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和现代都市休闲农牧业,稳步提升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形成供需平衡、产业融合的现代农牧业发展结构。

3.2 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及科技服务水平

为现代农牧业建设提供科技支撑。构建现代农牧业科技创新、推广服务体系,大力发展“互联网+”农业,加强农业物联网、农业大数据和农产品跨境电子商务建设,全面提升现代农牧业科技化、信息化水平。

3.3 加快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切实提高农牧业规模化水平

包头市应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建立完善长期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积极完善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机制,全面提升现代农牧业产业化水平。

3.4 大力推进农牧业标准化建设,切实保障农畜产品质量安全

加快种养殖标准化示范园区建设,大力推动农牧业专业化、标准化、绿色化生产,加快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市县乡3级监管、检测体系,从源头上保障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实现规模以上经营主体追溯全覆盖。

参考文献

[1]吉向国.加快包头市现代农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2011(9).

[2]李军.关于包头市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的建议[J].现代经济信息,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