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采购管理办法范文
时间:2023-07-12 17:41: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事业单位采购管理办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F25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9-226-01
一、事业单位政府采购中存在的问题
政府采购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加强政府采购管理有助于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浪费,防止,尽可能地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为事业单位发挥职能作用、推动事业单位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优良的技术、设备、服务等保障。现就事业单位政府采购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下。
1.事业单位政府采购的法治意识不强、重视不够。我国政府集中采购从1996年起试点,2003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颁布实施,2015年3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政府采购的法律法规得到逐步完善。然而实际工作中,部分政府采购人员的思想认识还不够到位,与人们对《预算法》和《会计法》的重视程度相比较,大家对《采购法》作为一部法律的严肃性缺乏足够的认识。部分事业单位没有结合单位情况制定政府采购的规章制度和操作程序,有部分政府采购人员思想觉悟不高,认为只要不捞钱就没事。
2.政府采购管理人员专业知识有待提高。政府采购除了政策性、规范性强外,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和实际应用的经验都有很高的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自动化的普及,对事业单位从事政府采购管理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负责政府采购的人,有的懂财务预算、会计实务,熟悉政府采购相关经济法规,却对事业单位的科研、技术和服务纯粹外行,编制政府采购预算时只认名称和金额,对很多所采购物资的具体用途和使用方法却一无所知。有的人是非财务人员出身对单位技术业务比较熟悉,对政府采购预算管理、财务管理等知之甚少。要做好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工作,要求从业人员既要了解本单位科研和业务工作的特点及性质,又要具备预算和财务知识,要有比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现阶段一些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出现的问题,有部分原因在于政府采购管理人员专业知识不够完备。
3.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和执行存在的问题。一般而言事业单位编制政府采购预算主要是财务部门的职责,而政府采购的实施则是由物资采购部门和物资(货物、工程和服务)使用的具体业务部进行处理,所以政府采购预算管理需要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等相互协调配合。编制政府预算时财务部门忙得不可开交,业务部门不紧不慢,到了需要使用时业务部门就会心急火燎。政府采购预算编制时协调不充分、综合性不强、准确和细化欠缺,预算和实际情况脱节的情况时有发生,有时影响政府采购顺利进行,进而影响单位业务工作的开展。
4.政府采购操作过程缺乏规范性。政府采购操作过程是事业单位政府采购的关键环节。虽然政府采购有明确的法律法规,但政府采购中违规采购的问题依然时有发生。主要表现为:不按程序报批,随意改变采购方式。对纳入政府集中采购目录中达到数额标准的采购项目化整为零,故意绕开政府集中采购;随意以应急为借口,避开招标改为其他方式购买;不按照本国产品优先采购的原则擅自采购进口产品,对确实需要采购的进口产品,未严格按照《政府采购进口产品管理办法》的规定履行报批和审核。
二、加强事业单位政府采购管理的建议
1.增强政府采购的法治意识。事业单位的政府采购相关人员要重视政府采购法律法规的学习,通过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政府采购进口产品管理办法》《政府采购非招标采购方式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提高自觉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要在具体工作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结合各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本单位政府采购工作的管理办法和操作程序,做到有法可依,按规章办事,提高政府采购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2.发现和培养适应现代要求的政府采购人才。事业单位要做好政府采购预算、询价、委托、招标、评审等各项工作,关键在于发现和培养人才,财务专业的政府采购管理的人选可以有意识地安排到技术业务部门进行短期培训,非财务出身的政府采购管理的人员可以鼓励参加专业院校的财务管理的学习,通过一定时间的跨专业的学习培养,政府采购人员的知识结构将得到改善,综合业务能力将得到提高,有利于提高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工作管理水平。
3.扎实提高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质量。事业单位在编制政府采购预算时,要对单位的年度物资、设备、服务、科研等的需求提前进行充分论证和研究。既要考虑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内的项目需求,也要详细考虑政府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采购内容,同时要综合评估项目的技术参数、数量、进度等。要加强采购预算编制工作的领导,同时要注重财务和技术业务部门的统筹和协调。目标就是提高政府采购预算内容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
4.完善监督机制加强事业单位政府采购管理。制定比较好的政府采购预算是做好政府采购工作的基础,做好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工作的关键在于对政府采购执行过程的有效控制,事业单位要建立政府采购的制度和细则,加强政府采购预算执行的监督和审核,要探索完善政府采购的批准、采办、验收环节的相互制约机制,进一步提高政府采购的透明度,杜绝暗箱操作。
总之,政府采购是国家财政支出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事业单位政府采购管理有利于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增强财政支出的透明度,预防腐败。发达国家还通过有针对性地制定政府采购政策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和环保绿色产业等的发展。因此,加强事业单位的政府采购管理对促进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薛春莉.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的会计管理探讨[J].中国总会计师,2010(12)
[2] 林琼.事业单位加强政府采购管理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4(15)
篇2
【关键词】政府采购;内部控制;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
现阶段,国际国内发展形势瞬息万变,不断深化国有资产体制改革,实现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成为目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要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深化改革,首先要对其采购行为进行规范,其次要加强并贯彻落实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内部控制,从而不断提高资产管理水平,充分发挥资产使用价值。本文就政府采购制度和内部控制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中的运用进行探讨。
一、政府采购和内部控制概述
政府采购是指社会团体组织、事业单位、国家机关为了满足公共服务的需要,确保在依法范围内,利用财政性资金对其服务、工程以及货物进行采购的行为。政府采购不仅是指具体的采购过程,而且是采购政策、采购程序、采购过程及采购管理的总称,是一种对公共采购管理的行为。
内部控制指的是行政事业单位为了严格确保财政资金的合理利用,并且保障资产的信息资料的真实性,保障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进而在单位内部施行的控制、评价、规划、约束以及自我调整的一系列措施、手续、方法的总称。
二、政府采购与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脱节的原因
1.资产管理体制职权不清
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体制是依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最终确定的“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单位使用和占用”的三级组织形式而建立的。由于该体制并没有划分具体的资产管理职责,也没有对管理的具体责任和权利进行明确,导致了一些地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部门是财政部门,而一些地区却是国资部门,由于每个地区的管理部门没有统一,因此其管理方式也就各不相同。
2.法律建设与资产管理制度滞后
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Y产管理的主要依据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等级的实施办法》《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办法》。但是由于这些规章制度的权威性不高、法律层次较低,甚至有一些部门的法律法规还存在着互相矛盾的情况,这是致使政府采购和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相脱节的主要原因。
三、政府采购与内部控制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中应用的重要性
1.政府采购的重要性
在行政事业单位运营时,资金支出的最大项目就是政府采购。所以在其发展过程中,确保国有资产的稳定和安全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才能有效防止国有资产的受损,并最大限度的促使国有资产的升值。因此,一定要严格的执行资产管理制度,对于国有资产一定要有详细的记录,对国有资产效益的保障才是最重要的。在行政事业单位发展时,把政府采购和资产管理进行合理的结合,并且使得国有资产一直能够保持合理运用,这不仅可以使国有资产的使用情况变得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还能从根本上改良,杜绝不正之风的现象。
2.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内部控制的有效实行符合了我国时代进步的总需求。为了保证国家的快速发展,在行政事业单位的日常运用中一定要增强服务意识,提高人们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依赖与信任。这就要求国家要切实的完善其资产管理制度,保障国家财产的稳定与安全,并从根本上保障人们的根本利益。在新时期想要行政事业单位从自身发展,一定要保障内部控制的合理实行。面对如今国内外的局势变化,想要长远发展就要务必加强我国新型的社会和政府的建设,并要求单位自身要提升其监管力度,特别是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这方面,才能使得单位有一个长足的发展。
四、政府采购与内部控制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1.行政事业单位实行内部控制的策略
想要不断完善部控制体系,我们必须不断的加强内部控制的力度,才能把国有资产的利用率最大化的实现。想要实现这个目标就一定要:(1)认真履行职责,强化内控制度执行。各单位领导高度重视,认真履行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责任,切实开展内部控制风险评估、党风廉政建设风险防控工作。认真执行“三重一大”制度、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及会签制度。重点关注经费预算、资金收支、政府采购、固定资产、建设项目及合同管理等业务层面的经济业务风险。实行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及内部授权审批控制措施,业务经办、审核及审批职责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建设项目及合同控制等内控措施,确保内部控制制度规范有序运行;(2)切实开展检查,强化内控制度监督。认真开展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专项检查,才能保障内部控制制度得到严格、规范运行,并达到合理保证经济活动合法法规、资金安全和有效使用、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提升公共服务的效果和效率。进而确保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得到有效监督,切实防范内部控制运行风险。
2.行政事业单位实行政府采购的策略
对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加强预算控制,必须要使工作人员对于政府采购预算进行深入了解,行政事业单位也要建立一些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以及自身发展需要的相关制度,并在制订预算、实施采购的行为时严格遵守;加强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培养,以便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使得行政事业单位员工都能够准确把握采购预算的流程、内容及其重要性,确保国有资产增值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进而实现采购预算方案选择的最优化。
面对目前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发展环境,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也变得极其繁琐和复杂,因此在其实施过程中,相关部门要不断提高对资产管理的力度和效果,才能有效地对国家资产的流失进行控制,使国有财产保持安全性与完整性,从而提高政府在人们心中的公信力。
参考文献:
篇3
摘 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政府采购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政府采购工作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对于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管理还刚起步,尚处于探索和完善阶段,要编制一套科学合理的政府采购预算以及很好地贯彻执行,还面临着不少问题。为此,本文结合财政部办公厅印发的《2013年政府采购工作要点》,重点就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完善,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 事业单位 政府采购 预算编制
政府采购预算是指采购单位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和行政任务编制的、并经过规定程序批准的年度政府采购计划。政府采购预算是部门预算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在部门预算表中增加反映政府采购工作要求的一张预算表,它是事业单位依法实施采购活动的基础。因此,着力规范和细化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强化政府采购预算约束,对于事业单位落实厉行节约要求、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提升财务管理水平,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一、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要点
按照《预算法》、《政府采购法》等相关规定,事业单位在申请本单位下一年度预算时,对需要采购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内或采购限额以上货物、工程、服务的,要编制政府采购预算。具体编制要点如下:
(一)政府采购预算编制的依据
事业单位在编制政府采购预算时,应依据以下几个因素: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法规;政府公布的政府集中采购目录;采购单位各业务部门提供的采购计划;采购单位各项收入中能够用于货物、工程和服务采购的资金额度;近期政府采购招标等采购活动的中标价。
(二)政府采购预算编制的原则
1.以部门预算为基础的原则。支出预算表中属于政府采购预算范围的项目,要单独列入政府采购预算表,并按政府采购的要求填报有关项目。
2.政策性原则。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必须以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各项财务制度为依据,根据完成事业计划和行政工作任务的需要,事实求是地编制预算。
3. 实用性原则。单位在安排政府采购预算项目时,要精打细算,量力而行,在满足工作需要的前提下,适当超前,以避免项目刚投入使用即落后,造成浪费。
4.可靠性原则。单位在编制政府采购预算时,既要把根据事业发展需要应该采购的项目考虑好,还应注意政府采购资金的来源是否可靠,有无保证等问题,不预留缺口。
5.完整性原则。单位在编制政府采购预算时,必须将单位取得的财政拨款和其他各项收入以及各项支出形成的政府采购,完整、全面地反映在单位预算中,不得在预算外,另留收支项目。
6.统一性原则。单位在编制政府采购预算时,要按照国家统一设置的预算表格和统一口径、程序以及统一的计算方法填列有关数字指标。
(三)政府采购预算编制的内容
1. 采购项目。政府采购项目按当年财政部门公布的政府采购
目录进行编制,具体分为货物、工程、和服务三大类。其中,采购对象是货物的,应明确数量和技术规格;采购对象是服务的,应明确采购目的和服务要求;采购对象是工程的,应明确工程技术标准。
2. 采购价格。所谓采购价格,就是对所需货物、工程、服务
进行的价格估计,在估价中,要做好市场调查,尽可能贴合实际,努力做到不要高估和低估。对于无法明确具体政府采购项目预算金额,要加以详细说明。
3. 数量、型号。指采购项目的计划采购量和配置标准。
4. 资金来源。指单位用于政府采购项目的支出计划。一般包
括财政拨款、财政专户拨入资金、单位留用收入、其他收入。按照我国预算编制要求,同一项目的采购,无论是预算内资金还是预算外资金,其中各占多少比例都应统一纳入政府采购预算。
5. 采购方式。政府采购组织方式应按照采购项目预算金额大
小、项目具体情况和不同采购方式的适用条件来确定,其中,公开招标为政府采购的主要采购方式。
6. 实施时间。是政府采购项目通过招标或其他方式,获取货
物、接受服务和工程开工的时间。
二、 目前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 对政府采购预算政策的了解程度不够
虽然,我国财政部1999年就了《政府采购管理办法》,
2002年制定了《政府采购法》,但对于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还处于起步阶段,缺乏预算编制经验、水平不高。有些事业单位对《政府采购法》及相关政策、法规学习不够、理解不足,只编制使用财政性资金的政府采购项目,将预算外资金和自筹资金进行的政府采购不纳入编制范围,还有些单位没有准确掌握政府采购限额标准范围及集中采购目录,导致一些应该列入政府采购预算编制的采购项目未包含进预算,以致于政府采购预算无法全面准确及时反映单位总体的采购支出,影响了政府采购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 对政府采购预算编制的规范化程度不够
一些事业单位注重单位的经济效益,为了降级成本,节约开支,通常不设专门固定的采购机构,政府采购工作都临时从不同的部门抽调人员来完成,机构组成不稳定,职责界定不清楚。而且,单位业务部门无采购计划及预算意识,往往等到有需求时才提出采购申请,使得财务部门在编制政府采购预算时,既没有单位配套的采购管理制度做依托,又没有一贯的政府采购预算编制标准为依据,更无法得到这些部门有效配合和支持,获取的采购信息不对称、不清晰、不完整,导致采购预算编制随意,口径不一,给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和拓宽政府采购规模带来了难度。
(三)对政府采购预算编制的精细化程度不够
政府采购预算编制是政府采购工作的起点,但有些事业单位的政府采购预算还仅仅流于形式,政府采购预算编制简单粗糙、敷衍塞责。具体表现在:对采购的项目不进行科学的认证和充分的市场调研,对采购预算金额的确定基本上不以“市场价”为参考依据,而是人为地以一个整数来估算;预算编制项目笼统,不能细化到集中采购目录每个小项,甚至一些事业单位认为如果把采购预算做得过细,会使自己陷入“被动”,不利于年终账务处理,于是在做采购预算时,只做大方向的体系分类及项目的数目,以保持“灵活”,给采购意愿的变化留后路,给年度事业结余调整留空间。这种做法使政府采购预算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四)对政府采购预算执行的约束力不够
长期以来, 一些事业单位已经形成分散采购、自行采购的习惯,对目前实行的政府集中采购程序还很不适应,同时,不精细的政府采购预算到后续环节无法严格执行,预算资金可以在各个细目之间随意流动使用、预算执行弹性大,缺乏约束力。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通常出现预算归预算,执行归执行,具体表现为:超预算采购、无预算采购、擅自提高采购标准和档次、擅自改变资金用途 、挪用 、截留采购资金等等,使政府采购预算形同虚设,制约了政府采购实施的效率与效果。
三、深化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事业单位政府采购法及相关政策的学习
事业单位应通过组织对政府采购知识的集中学习和培训,让单位内部其他部门也能熟悉和掌握政府采购的相关规定,一方面让他们充分了解政府采购预算编制的有关要求,正确领会政府采购目录及采购限额标准范围,另一方面让这些部门体会到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自己是密切相关的,打消他们的抵触情绪,让他们积极配合财务部门完成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工作,认真贯彻、落实、执行政府采购的各项规章制度,只有单位整体的政府采购意识得到增强,财务部门才能高质量的完成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工作。
(二)构建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制度
为了做好预算前期的基础管理工作,事业单位内部应建立高效运转的工作机制,协调处理各部门的采购需求、预算、计划与执行等方面的关系,制定一套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内部采购制度及支出标准,包括采购机构议事规则、采购管理实施细则、采购人员岗位职责和操作流程、采购预算编制办法、采购质量控制制度、监督检查制度等,针对每个采购项目实行量化管理,明确时间要求,使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和执行得到保障,切实做到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制度化、规范化。
(三)提升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质量
政府采购预算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财务部门在编制政府采购预算时,不仅要对本单位的实际需求进行充分的考虑,同时还要对事业发展前景提前预测。从效益最大化出发,先考虑更换无法使用、急需而又没有的资产,再满足服务对象的增加而应增加的采购项目,最后安排为提高服务质量而更换已有设施的项目。对于一些技术含量高的采购项目应事先进行市场调研、科学论证,严格评审,以确保资产配置的合理性、项目技术的适用性、资金使用的高效性。
其次,为更加准确、科学地编全编实政府采购预算,对一些有条件的事业单位,应建立完善的物品动态信息库,避免重复采购、盲目采购等浪费行为。财务部门除了广泛征求单位内部其他部门的意见,整合各部门的采购需求,分类细化采购预算外,还要考虑到单位一些临时性、突发性的小额采购项目,把他们纳入政府采购预算,在实际编制中引入系统分析、成本效益分析等方法,切实提高政府采购预算编制质量,提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
(四)强化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执行
根据《政府采购法》第6条规定,政府采购应严格按照批准的预算执行。因此,事业单位要加强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的衔接,严格按照预算的标准、计划执行采购。在实际执行中,非特殊原因不得临时追加采购内容和规模。对超计划、超标准的采购需求,原则上不得予以批准。
另外,按照《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要求,事业单位还应严格实行政府采购预算编制、采购、监管职能的分离与分设,彻底改变政府采购工作中“管”中有采、“采”中有“管”的现象,只有在预算、采购、付款、核算等各个操作环节,实行相互控制制度,才能有效防范违纪违法现象的发生,保证政府采购预算执行的严肃性、公开性,提高政府采购预算执行的透明度。
(五)加大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考核和监督力度
在政府采购计划实施期间,事业单位可以组织预算考核小组,对政府采购预算进行科学、合理、高效的考核。同时,单位内部要加大监督力度,对采购预算的执行,从事前、事中、事后实施全方位的监督检查,财务部门也应积极参与具体的监督工作,在采购要求、采购活动、合同履约及采购政策实施中,严格把关,对违规操作行为,严厉制止。尤其在政府采购项目完成以后,要重视项目验收工作,严格验收程序,对于金额较大且技术含量高的项目应委托专业机构或邀请专家一起进行验收,以监督采购质量,有效避免不必要、不合理的资金损失及浪费,确保政府采购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国库司.政府采购法律法规(2012修订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5.
[2]财政部办公厅 关于印发2013年政府采购工作要点的通知.2013.2.22.
[3]翟刚.政府采购管理改革要实现四个转变.中国政府采购报.2011.6.2.
篇4
关键词:采购管理;问题;对策
前言
广东科学中心是广东省委、省政府批准兴建的大型科学活动场所,它发挥着普及科学知识、展示最新科技成果、高水平学术交流以及市民休闲旅游的重要作用。科学中心是广东省重要的公益性科普教育基地;高端科学技术、最新科技成果展示、推广和高水平学术交流的平台;科普知识旅游休闲的示范性景点。科学中心是省属的事业单位,其采购按照政府的采购管理办法实行。众所周知,政府采购是国家公共财政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国家调控经济的一项有效手段。目前,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积极推动科学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深化改革开放等都对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政府采购对事业单位的重要意义
公共财政政策是国家实行经济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手段,可分为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其中,政府采购属于国家财政支出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事业单位中实行政府采购,也就是在履行国家的财政政策。政府采购方式可大致分为公开招标、非招标(竞争性谈判、询价、单一来源)两大类。
2.现阶段事业单位非招标政府采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成本偏高。一是采购的商品成本偏高。广东科学中心展项涉及专业领域较广,各类维护设备材料种类多样,采购人员为了保证商品质量,满足展项正常运营要求,一般选择具有良好信誉的厂家和市场上口碑较好的商品,经常出现采购商品的配置远超出实际使用需求的现象。另外,对于金额较小、需求紧急的商品,以及人为主观因素,也大大增加了采购的成本。二是政府采购管理的成本较高。众所周知,政府采购对采购管理的从业人员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具备招投标、合同谈判、资金管理等基本的财务知识,还要求具有法律、市场分析以及工程专业知识等专业素质。虽然现在政府采购是由事业单位编制内的专人负责,但是采购人员的知识面和水平有限,大型的采购项目都要委托专业的中介机构来完成,这无形中增加了采购管理成本。三是政府采购信息不通畅,这无异于减少了采购渠道。就目前而言,有相当数量非公开招标的政府采购项目由于金额不大,在进行正式采购过程中不公开相关信息,或者信息的区域较小,导致政府采购的信息渠道不畅,使很多有资质的供应商不能及时了解政府的采购信息。这样容易导致个别有关系的供应商垄断政府采购项目的局面,不利于发挥市场的竞争机制,不能够达到政府采购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目的,同时也很难保证采购项目的质量,并且容易滋生腐败现象的出现。
(2)采购规模不大,所采购的商品范围不宽。广东科学中心政府采购的商品范围主要集中在办公设备、专用设备、展览布展采购、专项服务等项目,而在五金零配件、节能环保产品等项目由于零散、个别单价不高且需求时间不固定,造成很少进入政府采购的产品范围,令采购项目不完整,有悖于“政府采购节约财政资金”的设计初衷。
(3)采购管理制度不健全。首先,政府采购预算与部门整体预算没有很好的相互衔接,缺乏具体实施时间,笼统编制采购预算,没有明确的采购目标,财务部门很难掌握采购的资金额度及预算执行进度。其次,政府采购牵扯的流程较多,采购程序繁琐,而一些部门从采购资金的申请到拨付耗费的时间较长,令整个降低了项目的执行效率。再者,财务部门重视资金的分配,却对资金的使用情况缺乏有效的监控,使得部分使用价值不高的采购项目,浪费了宝贵的财政资金。
3.解决事业单位非招标政府采购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现代政府管理的核心问题是提高绩效,节约财政资金,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的效率,由于采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必要加强对政府采购的管理力度,有效控制政府采购的成本。据此,应积极探讨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法。
(1)从管理制度上进行控制。采购管理部门应立足于国家各项法律法规,借鉴国际ISO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完善非招标的采购管理程序,加强对各部门、各个环节的控制,优化政府采购预算,减少资金申请、项目审批、资金拨付一系列时间。细化采购内部岗位的设置,积极探索组成多部门联合采购小组,努力建立高效、廉洁的运作机制。加强政府采购公开制度,创新采购方式和信息平台,从机制上提高采购活动在的工作效率,达到降低采购成本的目的。政府采购活动是链接政府和市场、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的一座桥梁,不仅要充分发挥“阳光制度”这一鲜明特点,同时还要在采购行为的公开、公平、公正、效率上下工夫,努力做到程序完备、政策落实、过程透明、效果满意,切实提升政府采购活动公信力,并且适应国家行政体制改革的需要,不断完善采购运行和监控体制,以发挥政府采购制度在政府机构“转职能、调机制、提绩效”的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要进一步完善相关采购管理制度,积极响应国家关于促进民族产业、鼓励中小企业发展、保护环境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改善政府采购预算、决算制度,在决算制度中增加政府采购明细表,使政府采购工作不偏不倚的在法制轨道上正常运行。
(2)从人的素质上进行控制。通过定期培训、讲座、研讨会等方式拓展采购从业人员专业知识、普及法律法规、熟悉采购流程、提高谈判技巧,在必要的时候还可邀请上级财政部门或相关领域专家合作,从而提高政府采购队伍的整体水平。
(3)从人的监管上进行控制。一是积极探索与事业单位内部廉政监管部门合作,对在公开招标限额之下、10万元以上的项目,进行采购管理人员、廉政举报的“双公示”制度,从源头上杜绝贪污现象的出现。二是明晰采购工作制度和采购人员行为准则,坚持重要岗位干部轮岗制度,实行岗位终生问责制,从源头上建立廉政“防火墙”。
(4)从信息上进行控制。推进电子商务在政府采购活动中的运用,增强公开透明度,建立跨部门的“政府采购联合数据共享平台”。加快政府采购系统的建设步伐,努力营造及时、准确、全面、透明的采购信息氛围。
与此同时,采购管理部门加强与调研企业合作,获取及时、有效的市场商品价格信息。
(5)从财务监督上进行控制。目前,由于政府机构改革,主要财务部门既负责政府采购实施工作,又负责监督工作,这等同于“自己监督自己”,而这种监督相对于审计监督而言既缺乏独立性,又不能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因此,要积极引进第三方或专业人员对政府采购活动进行独立的审计监督。即从编制采购预算至活动结束,从资金投入使用到后期采购绩效,进行全方位、全流程的监督,从根本上控制采购成本,节约国家财政资金。
同时,充分发挥采购监督的部门职能,严格、依法履行监控工作。多形式调动合作供应商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参与监督政府采购活动中来。
(6)从采购事后上进行控制。建立和不断完善供应商定期评价机制、推荐制度。一是主要采购管理人员联合需求部门定期对合作供应商的经营资质进行审核,并对产品质量、供货时间、服务态度等多项内容进行评分。二是建立供应商推荐制度,成立符合本单位实际采购需求的供应商库。对资质不符合要求或定期评分不及格的供应商采取“一票否决”制度,坚决从供应商库中剔除。
4.结论
政府采购管理是一个多部门的复杂工程,而其中的非招标产品、服务又涉及到多个领域的专业知识,由此需要各部门共同努力,从管理制度、采购人员、监督体制等多方面入手,才能做好政府采购工作,使采购管理尽快走上健康规范的道路,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政府采购体制。(作者单位:广东科学中心)
参考文献:
[1]宋汉珍.人为因素在政府采购中的问题与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8,(3).
[2]韩宗保.政府采购基础与实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
篇5
(一)政府采购主体、组织形式及采购方式。事业单位是水利政府采购的主体,由于行业特点,水利政府采购多以分散采购为主。2006年水利部53,04亿元的政府采购总金额中,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采购金额分别为258万元和53.02亿元。部门通过集中采购机构采购、部门集中采购机构采购和分散采购的金额分别为1.19亿元、2,050万元、51.65亿元,分别占采购总额的2.2%、0.4%和97.4%。
《政府采购法》规定:公开招标投标应作为政府采购的主要采购方式。水利部严格规范采购程序,所属预算单位采购政府采购目录内的货物时,主要采用协议供货的方式,即直接与国采中心通过公开招标投标方式确定的中标协议供货商联系采购。服务类项目主要实行定点采购,此外工程的采购也坚持严格按照工程建设的有关规定进行招标投标。2006年水利部以公开招标方式进行采购的金额为50.10亿元,占全部采购金额的94.45%。采用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询价和单一来源方式进行采购的金额分别为1.85亿元、0.48亿元、0.45亿元、0.16亿元,分别占政府采购总额的3.49%、0.9%、0.86%和0.3%,公开招标方式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
(二)采购范围及构成。根据水利部的统计资料,政府采购范围也逐年扩大。按照财政部要求水利工程招标投标项目纳入政府采购的统计范围。同时,水利行业的特点决定了水利部的政府采购以工程特别是水利、防洪工程采购为主。2006年水利部直属预算单位政府采购货物类规模为5.33亿元,占采购总规模的10%,比上年增长44%。工程类采购规模为45.47亿元,占采购总规模的85.7%,比上年增长75%。服务类采购规模为2.24亿元,占采购规模的4.3%,比上年增长166%。货物类采购规模列前三位的是其他货物(主要是工程专用材料)、专用设备(包括网络设备、医疗设备和器械、实验室设备、广播电视影像设备、电梯和起重机等)和一般设备。其采购金额分别为2.8亿元、1.37亿元、0.58亿元。这三类项目的采购总额占到货物类采购的89%。工程类采购规模前三位是防洪工程、建筑物和电力工程,采购金额分别为44.44亿元、0.47亿元和0.16亿元,这三类项目的采购总额达到了工程类采购的99.1%。服务类采购规模前三位是专业咨询工程监理、工程设计、其他服务、信息技术、信息管理软件的开发设计,采购金额分别为17.67亿元、2.38亿元和0.86亿元,这三类项目采购总额占服务类采购的93.22%。
(三)政府采购规模及节约资金情况,从2002年开始执行政府采购制度,经过五年的运行,政府采购改革工作在水利行业有了显著的成效。一方面政府采购节约了财政资金。2003年水利部实际政府采购支出23.4亿元,节约资金近2.26亿元。2004年直属单位政府采购规模达到27.74亿元,比2003年增长4.34亿元,增长率为18.55%。2005年直属单位政府采购规模达到30.49亿元,比2004年增长了2.74亿元,增长率为9.87%,节约资金0.81亿元。近三年平均资金节约率为2.58%;另一方面政府采购的规模不断扩大。2004~2006年水利部政府采购总规模达到111.27亿元,年平均增长率达到45%。其中,2004年全年采购规模达到27.7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62%,2005年全年采购规模达到30.4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91%,2006年政府采购规模增长速度最快,与2005年同期相比增幅达到73%,增加了22.55亿元。2006年水利部直属预算单位采购规模在1亿元以上的有4个:淮河水利委员会(23.83亿元)、黄河水利委员会(10.22亿元)、松辽水利委员会(11.11亿元)、小浪底建设管理局(5.42亿元);采购规模在1亿元和5,000万元之间的单位有2个:海河水利委员会和长江水利委员会。
二、水利政府采购发展情况
从2002年开始实行政府采购以来,经过五年的运行,政府采购改革在水利行业基本达到了公开、公平、公正、透明的目标。水利部的政府采购工作非常规范、到位,其发展取得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各级政府采购组织机构逐步健全。自2000年以来,水利部就明确财务经济司负责水利部政府采购工作,同时内设临时机构专门负责政府采购的具体工作。2003年11月,经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复同意成立水利部预算执行中心。2004年3月,水利部正式成立水利部预算执行中心,明确了预算执行中心主要职责、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方案。其主要职责是受水利部委托,主要承担水利部预算执行、政府采购和机关财务资产管理等工作。预算执行中心的成立,为做好水利部政府采购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制度建设不断完善。2004年财政部颁布《中央单位政府采购管理实施办法》后,水利部结合自身情况制定了《水利部直属预算单位政府采购管理实施办法》,该办法确定了水利部政府采购的总体原则,对政府采购预算管理,计划及统计信息管理,政府集中采购管理,部门集中采购管理,单位分散采购管理,审批、备案与合同管理,监督检查等内容作了明确规定,为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2006年水利部颁布了《水利部部门集中采购工作管理办法》,明确了部门集中采购管理机构的职能、管理内容、程序以及各部门职责分工,规范部门集中采购行为。
(三)抓好重点环节关口管理。在加强制度建设的同时,水利部针对政府采购工作中的重要环节,重点抓了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把好目录关;二是把好预算关;三是把好计划关;四是把好实施关;五是把好监督关。通过重点对以上关口的管理,将各单位的政府采购纳入依法采购的轨道,促使政府采购管理工作的加强。
(四)从源头上预防和惩治腐败的功能得以发挥。水利部党组把政府采购作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在《水利部构建惩防体系实施意贝》中,把政府采购作为从制度和监督上治理腐败的一项重要措施。有关职能司局和单位相互配合,共同做好水利部门政府采购工作。近期水利部门还出台了《水利部直属单位政府采购审计办法》、《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行政监察暂行办法》,政府采购在构建教育、制度、监督的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同。
三、完善水利部门政府采购的设想
提高政府采购的运行效率、降低采购成本随之成为了今后政府采购工作的重点。在此方面,水利部主要采取了以下几
项具体措施:
(一)开发建设了水利政府采购管理信息系统。水利政府采购管理信息系统是在现有的水利国库集中支付平台上开发建设的,目的是为给水利政府采购工作提供更为便利、迅捷、丰富、互动的工作和多功能互联网平台,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行为,以信息手段促管理,以管理促监督。该系统融合了水利政府采购预算管理、计划管理、实施管理、报送审批管理、报表管理等多个环节,将成为水利政府采购工作信息、业务传送、工作交流、服务合作的一个窗口,对水利预算执行工作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开展了电子竞价工作。信息化采购是今后政府采购的方向和重要手段。2006年水利部和直属单位通过电子竞价方式开展了对计算机、复印机、电脑、投影仪、摄像机、扫描仪、录音笔、服务器等项目的采购。通过工作实践我们感觉到,与传统的询价、竞争性谈判、招标方式相比,电子竞价能够起到降低采购成本的效果:由于利用网络作为信息的平台,因此省去了接受投标、评标的场租、人工费用和材料等相关费用。同时,电子竟价的方式还有效地提高了采购效率和效益。从采购效率看,由于电子竞价不需要如公开招标等方式一样,经历较长时间的公告期,因此可以达到提高采购效率的效果。
(三)在现有基础上继续扩大政府采购的范围和规模。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政府采购制度是否完善和健全的一个重要标志;同时,政府采购只有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和范围,政府采购的政策功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目前,政府采购的范围还远没有达到国务院的目录规定要求的范围。因此,2007年要继续推行和完善政府采购协议供货和定点采购,把政府采购项目做深做细,加大政府采购制度在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和国债项目的实施力度,使所有的项目都纳入到政府采购范围,力争直属单位年政府采购规模达到40亿元。
(四)继续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制度体系。2007年水利部将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非公开招标政府采购管理实施办法》、《水利防汛物资政府采购办法》、《水利直属单位分散采购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和办法的水利部的实施细则,抓好配套制度体系建设,保障直属单位采购活动的规范进行。
(五)重视水利工程建设和采购中节能环保等政策功能的发挥。2007年初,水利部以水规计[2007]10号印发了《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固定资金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的通知》,要求:一是水利项目在勘察设计中,应当考虑节能要求,采用节能技术,执行节能标准,降低能源消耗,合理有效地利用能源。二是要求对年综合能源消耗总量超过2000吨标准煤的高耗能项目,要求建设单位委托有法定资格的咨询机构进行项目节能评估,将评估意见报审查机关,作为项目审查立项的必要依据之一。三是要求审查机关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节能相关标准,严格审查,保证水利项目达到合理用能标准和节能设计规范的要求。水利项目的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时,审查机关对节能分析方面必须同时审查,未包括节能分析方面的不得安排审查。四是规定了对参与项目编制的节能评估和审查机构的监督,这些制度规定对于引导直属单位在工程项目建设和采购中的行为,发挥政府采购的政策功能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六)继续完善政府采购运行模式。水利部要在研究水利运行机制的基础上,继续完善工作协调运行机制。政府采购主管部门要做好对直属预算单位的监督、指导、协调工作,政府采购执行部门做好政府采购的组织实施,直属预算单位要按照政府的采购程序完成政府采购的各项活动。
(七)全面推行部门集中采购。2006年颁布了《水利部直属预算单位部门集中采购管理实施办法》,应该抓好部门集中采购管理工作。
篇6
一、实施四大举措,促进政府采购规模扩大
近年来,我们把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放在我市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工作的第一要务,采取得力措施,促进政府采购规模扩大。
1、加强制度建设,从完善政府采购规章上进一步促进政府采购规模的扩大。一是加强政府采购目录管理。我们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并结合我市政府采购工作实际,拟订了2012年度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和限额标准,以市政府办公室文件下发市直行政事业单位执行。2012年度集中采购目录与往年相比,范围更大,将一些专用设备纳入了集中采购范围;金额起点更高,统一集中采购限额标准;要求更严,凡是集中采购目录范围的项目,都必须委托政府采购中心组织集中采购。二是加强政府采购预算管理。年初我们结合部门预算改革,下发文件,要求实行部门预算管理的单位将政府采购预算纳入部门预算编制,把政府采购资金预算细化到具体的货物、工程和服务项目。同时,我们与市监察局、市审计局联合下发文件,就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及执行的原则、程序进行规定,对违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执行程序的行为进行处罚。对未编、漏编政府采购预算的单位原则上不予下达政府采购计划,并取消单位采购项目支出预算;对无政府采购预算和计划,擅自采购的项目不予支付采购资金,并按有关法律法规提请有关部门处理。
2、转变思维方式,从创新工作思路上进一步促进政府采购规模的扩大。一是突破“模式”约束,跳出“集中”抓“规模”。我们坚持集中采购与分散采购相结合,制定有关政府分散采购的定点管理办法、协议供货管理办法等,要求单位严格批准手续,严格采购程序,决不容许违背政府采购程序规定草率操作,严格验收和结算。二是突破“单位”约束,跳出“机关”抓“规模”。凡财政安排的专项购置支出,如教育费附加安排的学校改造、城建资金等都纳入了政府采购管理范围。三是突破“资金”约束,跳出“全部”抓“规模”。凡单位购置性支出(包括工程支出),其财政性资金比例大于50%的“拼盘”项目资金支出,都纳入政府采购管理范围,从而促进政府采购规模的扩大。
3、开展宣传教育,从提高思想认识上进一步促进政府采购规模的扩大。宣传教育是促进政府采购工作的一种推动力,我们运用多种形式、多种途径搞好政府采购工作和促进政府采购上规模的宣传。一是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作用,让全社会更好地了解、支持政府采购和促进政府采购上规模工作。二是举办各类培训班,不断提高单位负责人、采购经办人员、财务人员的政策业务水平,尤其是要重视加强基层采购单位经办人员的培训,使他们能主动配合搞好政府采购上规模工作。三是加大政务公开力度,不断提高工作透明度,尤其加大政府采购信息包括政府采购成果的公开力度,从而不仅使得每一个参与政府采购的人员,而且还使广大人民群众,能熟知政府采购运作程序和各项具体要求,自觉地遵守法规,积极参与政府采购,支持政府采购上规模工作。
4、注重协调配合,从强化组织领导上进一步促进政府采购规模的扩大。一方面抓好财政部门内部科室、单位的协调配合。我们通过制定财政内部政府采购业务工作规程,理顺采购办与其他科室、单位的管理职责。如在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上,政府采购办与有关业务科室共同审核把关;在政府采购资金管理上,国库支付中心积极参与,对规避政府采购的财政性资金一律不予划拨或报账。另一方面抓好财政与监察、审计等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发挥这些部门的职能作用,共同参与政府采购工作的监督管理。我们与监察、审计部门联合下发政府采购管理文件,组成专班开展政府采购检查,对违规单位和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审计部门加强了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支出的审计,对一些违纪情况进行了处理。
二、狠抓重点环节,促进政府采购规范运作
一是加强重点项目监管,发挥政府采购职能。对单位申报的政府采购计划或市政府批准的采购项目,我们都要进行项目论证把关,本着需要与可能相结合、以降低政府行政成本、促进节约性社会建设为目标,优化采购方案技术配置,解决采购项目是否符合有关政策问题。今年以来,我们先后委派政府采购专家对市体育馆建设工程、市政府大院监控工程、市行政服务中心、综合招投标中心、南湖宾馆的装修工程、市委市政府搬迁工程等14个项目进行采购审核把关,直接压减采购支出预算1000多万元,在发挥政府采购宏观调控职能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二是加强采购操作监管,规范政府采购行为。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政府采购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按国家、省、市法规规定,把好采购程序监督关。一是严格审批政府采购方式。我们根据采购项目的不同特点,确定合理的采购方式。二是严格监督操作程序。无论采取何种采购方式,我们都要求保证5个基本程序到位,即采购公告或邀请到位、标书文本制作到位、竞争者资格审查到位、评委会组建到位、评标方法及纪律制定到位。三是严格监督评标、定标过程。每次采购由技术专家、经济专家、采购单位代表等组建评委会,专家从组建的政府采购专家库中随机抽样产生,评标工作一律由评委会封闭进行,并直接产生中标人,以避免评委会推荐中标候选人后可能出现的人为操作行为发生。
三是加强采购合同监管,实行资金财政直拨。今年来,我们加强政府采购合同的审核、备案工作。在审核中,我们主要看政府采购合同的主要条款是否齐全、合同资金是否与中标结果一致、采购人和供应商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是否按平等、自愿原则约定。同时,加强政府采购合同执行监督。对一些合同执行时间比较长的采购项目,我们指派政府采购专家进行现场跟踪监督,进行审核把关,随时掌握政府采购合同执行情况,防止超出合同范围现象。为保证政府采购合同及时履行,在采购资金结算上,对货物类采购,供应商凭采购单位的验收单,到政府采购办办理采购资金结算手续,我们对照采购合同复验确认到货无误后,通知国库科拨付资金,防止供货商和采购单位串通,偷梁换柱,虚假采购;对工程类采购,严格按工程进度结算采购资金,供应商凭采购单位签出的工程进度证明,到政府采购办办理资金结算手续,政府采购办经实地考察确认后,通知国库科拨付资金。在采购资金拨付上,由财政直接对供应商,不再通过采购单位转拨,有效地规避了可能发生的欺骗采购风险,确保了政府采购资金的安全,又促进了中标人的全面履约,维护了政府采购的形象。
三、理顺运行机制,提高政府采购工作效率
一是理顺财政内部政府采购管理运行机制。为建立规范、高效的财政内部政府采购工作运行机制,形成政府采购齐抓共管局面,2012年,我们制定了《市财政局政府采购内部运行规程》,从政府采购预算编制、政府采购计划审批下达,到政府采购资金支付,明确了财政内部各科室、各单位在政府采购管理上的职责。在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上,由预算科牵头、政府采购办和业务科室配合,与部门预算同步安排布置和编审。在政府采购计划下达上,采购单位申报政府采购计划时,首先由主管业务科在1至2个工作日内提出审核意见,审核是否属年度政府采购预算项目及预算资金落实情况。政府采购办根据主管业务科审核意见,在1至2个工作日内对采购内容进行审核,主要看采购配置方案是否科学合理、采购标准是否符合政策要求、采购的组织形式和采购方式是否合法等,然后向采购单位出具《市政府采购计划下达函》,政府采购计划抄送局业务科、国库科,属于政府集中采购项目同时抄送市政府采购中心。在政府采购资金结算上,政府采购办根据用款计划、项目实施进度及合同约定,提出支出意见报局领导审批后出具《政府采购支出确认函》,采购单位据此向国库收付中心提出直接支付申请,按程序拨付采购资金。
篇7
《政府采购法》实施三年多来,我市实行政府采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在实践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从审计情况看,我市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在执行政府采购管理办法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政府采购认识不足。政府采购是个新生事物,采购对它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缺乏充分的认识,再加上宣传不到位,使一些领导对政府采购认识不足。表现之一认为政府采购又回到了计划经济的老路,由自由的购买变为政府定点购买,采购过程手续繁、时间长、对质量心里没底,单位很不方便,还不如老办法;表现之二认为只有用财政资金采购时才要政府定点采购,用自筹资金购买政府管不着;表现之三认为只有数量多、金额大的货物才要实行政府采购,小件、零星物品用不着,对于工程、服务类项目,则认为不在政府采购范围内。由于以上的种种误解,加大了政府采购工作的推行难度。
2、采购随意性大。一是擅自采购。在实行政府采购过程中,发现有的单位存在着擅自采购的现象。由于宣传不到位,以及没有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和处罚手段,造成有些单位无所顾忌的自行购买,认为反正买了也无人追究,使得政府采购缺乏其严肃性。二是采购的计划性不强,单位什么时候想买就买,没有年度采购预算。缺乏制度的约束或约束不力是以上现象的主要原因。
针对目前我市行政事业单位在政府采购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有针对性的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措施:
1、加大宣传力度,转变观念,提高认识。首先,要以《政府采购法》的颁布实施为契机,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介大力宣传《政府采购法》,宣传推行政府采购可以节约财政支出、防止腐败、促进财政改革等益处,使政府采购深入人心,深得民爱。其次,有了群众基础,就应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认真学习《政府采购法》,学习和领会国家有关政府采购的方针、政策,转变观念,以身作则,带头执行政府采购。
篇8
[关键词]政府采购;政府采购审计;绩效
我国政府采购始于1985年,迄今已有20多年的实践。在取得巨大成效的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暴露出不少问题。为维护公平、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打击腐败行为,防止各种漏洞的发生,必须加强政府采购的审计监督。本文旨在探究政府采购审计的新思路,并求教于读者。
一、政府采购审计概述
1.对政府采购单位的审计。对政府采购单位的采购事项进行审计,是财政预算支出审计的一项重要内容,应结合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和对其他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一并进行,审计机关要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审计或审计调查。其审计内容包括:①政府采购单位是否按规定编制年度政府采购计划,政府采购计划是否及时向社会公布,采购活动是否按计划进行;了解政府采购单位年度政府采购的商品类型、采购品目、数量、价格,是否存在应通过政府采购的支出而未实行的现象。②审计采购机构的内控制度,审查政府采购单位采购资金来源、使用及账务处理情况,主要包括预算资金、财政专户资金和单位自筹资金三个方面,看其采购资金来源是否合规,有无擅自扩大采购规模,提高采购标准,挤占、挪用其他财政专项资金的问题;是否存在支付政府采购经费的问题。③审查政府采购的商品是否经验收合格并按规定及时登记入账;采购物品的使用、报废等有无违反财务管理制度的问题;是否符合政府采购执行部门的工作需要,价格是否合理,质量如何,时效如何。④采购方式的选择是否合理、合规,特别是招投标中是否存在预先内定中标者或者向投标者泄露标底等违规行为;采购合同签订、资金支付及合同的履行情况;资金运作规模、资金管理方式和管理情况;采购活动是否存在违规营利的情况;采购的后续管理等情况。
2.对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的审计。依法对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的审计,是对政府采购工作的再监督。其审计内容包括:①审查政府采购年度预算编制是否遵循法定程序,是否进行调查研究、充分论证、科学预测和可行性分析,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②审查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是否按采购预算要求采购单位编制采购计划,是否按规定审核采购单位提交的采购清单并汇总。③审查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是否按规定审查政府采购机构报送的拨款申请书及有关文件。④审查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是否按规定处理政府采购过程中的投诉事项。⑤采购范围、规模、数量、品种、金额是否合理;是否对行政事业单位现有财产进行清查登记,是否加强对新增固定资产的管理等。
3.对政府采购机构的审计。政府采购机构是政府采购的执行机构,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各项政府采购活动。因此,政府采购机构是否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制度的规定组织政府采购,是政府采购审计的核心。对政府采购机构的审计,主要是围绕政府采购机构是否按规定办理政府采购相关事项及自身的财务收支情况。
4.对采购人的审计。对应纳入采购机构集中采购的项目,主要审计:采购项目立项情况;采购计划有无事先未作详细预测和安排,随意性较大的情况;采购项目使用、管理情况;采购资金的来源、管理和采购预算执行情况;收到由采购机构分配来的物资后是否适用,不适用是否及时向采购机构申请调剂,是否及时正确建账登账,是否自行处置、调剂、变卖或报废等等。
二、政府采购审计实施
(一)政府采购审计重点与方法
1.对政府采购的预算和计划的编制情况进行审计。主要审查财政部门采购资金筹集和供应的年度预算是否合理,具体实行采购的各部门是否按规定编制年度政府采购计划,是否将列入政府采购目录的项目都按规定报送集中采购机关统一采购,有无未经批准自行采购的问题。
2.审计采购资金的筹集和管理情况。主要审查采购单位的采购资金来源是否合规,有无擅自扩大采购规模,提高采购标准,挤占、挪用其他财政专项资金的问题。
3.审计政府采购方式和采购程序的执行情况。审查选择的政府采购方式是否符合规定,是否存在应采用公开招标方式进行采购的项目采用询价方式进行;公开招标采购中参与招投标的市场供应商是否具备资格、竞争资格,有无违背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的问题;实行招标方式进行采购的,招标文件的编制和招投标程序是否符合规定。从查阅档案人手,实施事后审计,从招标文件的编制方面获取比较全面完整的审计证据,依此作出专业判断。
4.审查采购合同的履行情况。采购价格是否低于市场零售价,商品质量是否过硬,售后服务是否完善;采购机关是否认真履行采购合同及不履行采购合同的原因;采购资金的拨付和使用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和要求。
(二)政府采购审计现状与难点
1.政府采购监督体制不完善。《政府采购法》明确规定,各级政府财政部门是政府采购的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履行对政府采购活动的监督管理职责。《政府采购法》同时规定,集中采购机构为采购机构,它的职能是根据采购人的委托,以人的身份办理政府采购事务,并以非营利事业法人资格的身份对其采购活动承担风险和责任。现实中虽然一些招标活动也有纪检、监察、审计、工商和公证机关参与监督,但受专业知识和参与政府采购活动的局限,有效监督机制还未形成,外部监督并不十分到位,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有的地方政府采购监督管理机构与采购机构没有单独设立,或者虽然分设,但职责界定不明确。
2.政府采购管理内控制度不健全
(1)采购管理配套规章制度不健全。一些单位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未能制定出符合实际需要的采购管理实施细则、采购机构议事规则和操作规程、采购人员岗位职责等配套规章制度,导致采购管理和运行缺乏规范性和可操作性的具体指引。
(2)未建立政府采购运行评估制度。许多单位未按规定建立评估制度,也未开展采购运行评估工作,导致难以及时发现和纠正采购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许多采购管理机构成员多是兼职,年底都忙于各自分内的事务,无暇顾及采购活动的总结和评估工作。
(3)采购管理的内审监督机制没有形成。许多单位没有制定采购管理内审监督规程,实际运行中内审部门往往直接派人参与具体采购事务,既是采购当事人又是监督者,既实施采购事务又履行监督职责,失去了内审的独立性和超脱性,不但起不到监督作用,还给事后审计留下了难题。
(4)采购的基础管理工作不规范。一是缺乏采购台账管理制度。二是缺乏采购档案管理制度。三是采购会计账务处理不规范。3.政府采购基础工作不到位。政府采购制度还不够完善,经验不足,招标采购中的评标办法不十分具体,采购手段落后,供应商的范围窄,并且缺乏受托开展各类物品采购的专业知识和专门人才。我国政府采购的范围目前仅涉及有限的一些品目,而财政资金投入较大的服务类和工程建设类项目还没有大面积的开展政府采购,这些都不同程度的限制了政府采购的规模。政府采购制度还不够完善,经验不足,招标采购中的评标办法不十分具体,采购手段落后,供应商的范围窄,并且缺乏受托开展各类物品采购的专业知识和专门人才。从采购的品目看,目前主要是对部分货物的采购,基建工程因涉及现行的基建程序,服务项目难度较大,多数尚未纳入政府采购的范围。4.政府采购程序不规范。在中央和地方的政府采购活动中,仍存在分割市场、歧视供应商的现象。有些地方通过地区封锁、部门垄断等方式排斥其他供应商参与竞标,同时还存在暗箱操作及其他不规范的问题,而这些都不同程度的影响了政府采购的公开、公正与公平。
5.政府采购的效能不高。一是采购缺乏弹性。政府采购的合同期一般较长,而采购价格在合同中一经确定,不能随市场价格变动,对于价格的市场波动目前在政府采购中仍缺乏适应机制,从而也使政府采购的整体效果有所下降。二是采购时间较长,效率不高。在实际实施中由于采购程序复杂、采购时间过长、厂商送货不及时等原因而不能满足采购人急需之用。三是政府采购需要资源整合。各地在信息库的建设中重复投入,使政府采购的整体成本加大,形成资源浪费,而且由于各地资源有限与分散,导致资源不足,进而影响到相关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三、国外先进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澳大利亚政府采购和政府采购审计制度及规范已基本形成,借鉴澳大利亚的经验推进我国政府审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澳大利亚政府采购审计的特点
1.澳大利亚政府采购,制度健全且行之有效。澳大利亚建国不到100周年,但却拥有比较健全的法制和执法体系,政府采购活动也不例外。1998年澳大利亚制定了新的政府采购准则,名为《澳大利亚联邦政府采购指南(核心政策和原则)》。《财政管理和负责条例》也对政府采购作了规定。澳大利亚政府采购准则以公开、有效竞争为中心原则,用法律手段防止私相授受;采购法律、政策、行为、信息及程序必须公开,杜绝偏见和偏袒;并且推行责任制和报告制度等,保证了政府采购活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而且行之有效。健全的法制也为澳大利亚审计部门顺利开展政府采购审计工作提供了充分的法律法规依据。
2.澳大利亚政府采购审计,绩效测评程序规范,重点明确。澳大利亚国家审计主要包括绩效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两方面内容。联邦审计署审计准则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对审计实施目标、人员配备、执行程序、质量标准以及取证模式、审计结论和报告等都进行了明确规定。政府采购审计属于绩效审计范围,审计部门以政府采购准则为主要依据,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开展政府采购审计。
(二)澳大利亚的经验对推进我国政府采购审计的思考
1.注重政府采购审计重要环节。实施审计时,应严格以《政府采购法》、《政府采购合同监督暂行办法》等规定为依据,注意抓住关键环节,开展有效审计。审计的重点环节要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1)政府采购计划、预算环节审计。
(2)政府采购组织、实施环节审计。
(3)资金支付环节审计。
(4)采购结果环节审计。
(5)采购信息管理系统审计。
2.借鉴澳大利亚审计经验应关注的几点内容
(1)严格以政府采购法律法规为依据。
(2)需要聘请相关方面的专家。
(3)借鉴国外绩效审计的成熟经验。
(4)严格执行审计结论回访制度,保证审计效果。
四、政府采购审计的前景及工作思路
(一)前景。作为现代市场经济产物,政府采购机构的全面成立、政府采购市场的不断扩展,使政府采购审计工作有着广泛的前景。
1.政府采购能够加强财政支出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公平竞争、调节国民经济的运行、优化资源配置、抑制腐败等。其操作程序公开、公平、公正、透明的特点与市场经济相吻合。因此,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企业都非常重视政府采购这项工作,积极推动它向前发展。
2.中央政府的重视。《政府采购法》颁布之后,政府采购审计的法律依据变得更加充分。在《政府采购法》尚未出台前,政府采购主要依据一些暂行办法,全国性的有《政府采购管理暂行办法》、《政府采购招标投标管理暂行办法》、《政府采购合同监督暂行办法》、《政府采购信息公告管理办法》、《政府采购运行规程暂行规定》等。
3.由于政府采购审计工作的特殊性及必要性,政府有关部门已经注意到政府采购审计人员的不足,正加紧培训政府采购审计人员。
(二)工作思路
1.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审计队伍。要求从事政府采购审计监督的审计人员必须具备比较高的素质,具有坚定不移地政治立场和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工作中廉洁奉公,坚持原则,敢于监督,善于监督;除了掌握审计专业知识和计算机知识外,还必须熟悉有关法律政策,不仅懂技术,还要通过电子网络和建立采购信息库来了解市场。
2.建立健全政府采购审计监督的长效机制。①组织、人事等部门把政府采购审计监管工作与行政首长工作业绩考核制度相结合,也就是将审计机关对各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制度执行情况的审计评价,作为考核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工作业绩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确保政府采购制度的贯彻执行。②审计机关把政府采购审计作为财政审计(预算执行情况审计)的重要内容,对当年政府预算内外资金采购情况作出总体审计评价,作为年度向人大提出的财政审计工作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③建立“三结合”的审计模式。加入WTO后,我国政府采购审计监督体系也应积极与国际惯例接轨。这可参照西方国家政府采购审计制度,探索建立采购审计和管理审计相结合、定期审计和不定期审计相结合、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相结合的审计模式。
参考文献:
[1]郭彩云.关于政府采购审计若干问题的探讨[J].政府审计,2004,(3).
[2]艾广青,马妍.政府采购制度对我国的借鉴[J].财经论坛,2003,(8).
[3]楼继伟.政府采购[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篇9
第二条威海市市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以下简称预算单位)使用财政性资金依法进行政府采购的项目适应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专家论证是指财政部门组织有关专家对预算单位报送的采购项目方案根据本办法第五条规定的内容进行的论证和证明。
第四条论证项目的范围。纳入《威海市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和政府采购限额标准》的品目,货物类预算金额50万元以上(含50万元)、工程类预算金额80万元以上(含80万元)、服务类预算金额30万元以上(含30万元)的项目以及情况特殊、可能产生争议的项目,原则上应当实行专家论证。
第五条项目论证的内容。
(一)项目的技术标准是否规范;
(二)项目的技术需求是否有缺陷;
(三)项目的技术及商务条款是否带有倾向性或排它性;
(四)技术及商务条款是否规定并标明实质性要求和条件;
(五)投标人的资格条件设定是否合理;
(六)项目方案的预算是否脱离实际。
第六条项目论证遵循以下程序。
(一)财政业务科室收到预算单位报送的《威海市市级政府采购申请表》应及时审核,属于论证的项目于审核结束当日送交威海市政府采购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采购办)组织专家论证;
(二)确定召开专家论证会。专家论证会由采购办负责组织,参加人员:财政对口业务科室的代表、预算单位的代表、邀请的论证专家、监察局的代表、采购办的代表。论证专家从采购办的专家库中选定。
(三)预算单位向论证专家介绍采购项目的有关情况。
(四)论证专家对项目方案进行论证。论证专家应当根据本办法第五条规定的内容进行论证,严格遵守采购法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规定。认真填写《专家小组个人论证意见表》(详见附件1)。
(五)论证专家小组对项目方案提出综合论证意见。论证专家小组对每位专家的意见进行综合,形成专家小组意见,填写《专家论证会综合论证意见表》(详见附件2)。
(六)预算单位对论证专家的论证意见进行确认,在《专家论证会综合论证意见表》中填写确认意见。
(七)预算单位根据论证专家的论证意见对项目方案进行修改完善,形成新的方案,报送财政业务科室审核。
第七条论证后形成的项目方案,原则上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修改。
第八条项目方案论证从抽取专家、组织论证到修改完成方案,不得超过三个工作日。
第九条财政业务科室按照《威海市财政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市级政府采购管理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将预算单位报送的《威海市市级政府采购申请表》、经专家论证后形成的项目方案、《专家小组个人论证意见表》、《专家论证会综合论证意见表》报分管领导批准后送交采购办监管采购。
第十条预算单位的代表不作为专家参加项目的论证工作。
第十一条预算单位的代表参加专家论证会不能发表带有倾向性或其他影响论证公平、公正性的意见。
第十二条参与项目方案论证的专家,不得与预算单位存有利害关系,存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第十三条论证专家应当以科学、公正的态度履行论证职责,并遵守《威海市政府采购咨询评审专家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
聘请论证专家的费用,由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支付。
第十四条论证专家在项目论证过程中有违法行为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篇10
一、强化服务,高效完成政府采购任务。
采购办紧紧围绕全旗经济建设大局,全方位拓展政府采购范围,着力培育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和市场环境,不断强化服务意识、诚信意识,全力做好旗乡行政事业单位的采购服务,积极认真地完成各项采购任务,服务质量和公信力不断增强。
20xx年任务完成如下:全旗实际采购规模达到64739.18万元,节约资金2019.54万元,资金节约率为3.27 %。其中:货物类采购金额为2132.62万元,节约资金256.99万元,资金节约率为6.99%;工程类采购金额为61997.56万元,节约资金1735.85万元,资金节约率为2.86%;服务类采购金额为609万元,节约资金25.7万元,资金节约率为4.06%。公开招投标采购额62307.56万元;询价和谈判采购额365.55万元;竞争性谈判采购额1629.18万元;邀请招标采购额436.89万元。有效地降低了财政支出,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资金使用效益,为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政府采购当事人合法利益、促进党风廉政建设以及构建公开、公平、公正、和-谐的政府采购环境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完善操作规程,确保政府采购公开、公平、公正。
一是做细做好采购前的准备工作。对采购单位提出的采购申请严格把关及时审核、登记,提出采购方式建议,并根据批准的采购方式下达给采购中心或采购单位进行采购。
二是做好政府采购信息公开工作。坚持《达拉特旗采购信息公告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在中国采购与招标网、鄂尔多斯政府采购网,“达拉特之窗”,《达拉特报》等媒体上招标公告、中标结果和采购信息等,并确保招投标、采购信息的真实、准确、可靠。
三是严肃采购程序。采购中继续邀请旗审计局、检-察-院预防职务犯罪科和采购单位代表等参与全过程监督,采购过程公正、透明。
三、实施标准化政府采购档案管理。
20xx年,对实行政府采购过程中形成的包括招标文件、评标资料、采购合同、验收报告等大量资料,按《政府采购法》规定,需要长期保存的文件,今年采劝专人保管、登记造册”的办法,管理现有的政府采购资料。对以前的文件资料重新整理装订,有效地防止资料的散失。
四、充实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库
原有的评审专家数量少,技术力量薄弱,专业单一,已无法适应规模日益扩大,操作逐步规范的政府采购工作,因此我们扩充了专家的数量,截止11月份,全旗共有各类专家450人。针对一些专业性、技术含量高的设备采购,我们与自治区或市一级的专家库实行资源共享。如:旗人民医院采购的医疗设备请市里专家进行评审;规划局对城市规划设计、城市的总体规划请自治区一级专家评审。通过本机专家库的扩充和自治区、市级的专家实行资源共享,现基本能满足旗级政府采购工作的需要。
五、大力抓好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了《达拉特旗政府采购管理暂行办法》、《达拉特旗政府采购供应商资格认定管理办法》、《达拉特旗集中采购机构监督考核管理办法》、《达拉特旗政府采购信息公告管理办法》、《达拉特旗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管理办法》、《政府采购工作人员工作纪律》、《政府采购工作流程》等制度。
六、抓学习、抓服务、抓干部队伍建设,塑造政府采购的良好形象。
(一)抓服务
采购就是服务,服务必须付出,我们把为机关服务,为供应商服务作为自己的天职,真心实意搞好优质服务,努力塑造政府采购的良好形象。
(二)抓学习
一是采用自学与集体学习相结合方式,学习财政知识、政府采购法、采购操作程序等方面的知识;二是今年征订了《政府采购法使用手册》、《政府采购报》及《政府采购法规则制度造编》等与政府采购相关的报刊杂志,为学习提供物质基础;三是积极参与市里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培训。
(三)抓干部队伍建设
认真学习反腐倡廉的相关知识,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办人员的“八不准规定”。
七、存在的问题
(一)采购预算不完整。各采购单位没有统筹计划安排,采购数量少,批次多,形不成规模效益,工作量大,很难吸引供应商,采购效率不明显。
(二)采购规模孝范围窄,政府采购支出和财政总收入不相适应
(三)专家数量少,专业类别单一,请外地专家在招投标过程中保密性差。
(四)政府采购资金不能够按时到位。有些采购单位需赊欠采购资金,无法有效组织政府采购。
(五)对政府采购法认识不到位,有的采购单位找各种理由有意规避政府采购程序。
八、积极探索政府采购工作,政府采购工作要想有新的突破,必须扩大政府采购规模,健全政府采购制度,编制政府采购预算,实行绩效评价。
(一)编制政府采购预算,必须严格按计划、按预算安排实行政府采购。
(二)实行专家库资源共享。
(三)要建立电子信息平台,构建政府各部门与供应商都能参与的综合信息平台。
(四)为提高通用(常用)货物的政府采购工作效率,方便采购当事人借鉴自治区、市里的经验,结合我旗实际,制定实施办公自动化、印刷、车辆等采购协议供货制度。协议供货制度是建立在公开招标方式上的一种采购制度,它具有一次招标,多品牌中标,减少重复招标,采购人可随时采购的特点。不仅可以降低采购成本,节约财政资金,同时可以满足采购单位使用的多样性和及时性,适用于通用型标准化专营商品,是实现政府采购规范,效益和效率的最佳结合。今后我旗准备对全旗公务用车及办公自动化设备、办公桌椅等一些通用采购项目实行协议供货定点采购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