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的植物学特征范文
时间:2023-07-12 17:41: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茶叶的植物学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凤凰单枞茶(Camellia sinensis);叶;解剖结构
中图分类号:S5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4)01-0086-03
Anatomical Studies on Leaves of Phoenix Dancong Tea
CHEN Dan-sheng,MA Rui-jun,ZHUANG Zhe-huang,HONG Sheng-xiao
(Department of Personnel, Hanshan Normal University, Chaozhou 521041, Guangdong, China)
Abstract: By free-hand section, leaf anatomical stuctures of Phoenix Dancong tea was observed under light microscop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different species of Phoenix Dancong tea. Leaf anatomical structures could't be used as the the basis for classific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species, but could provide some references for basic studies and rational development of Phoenix Dancong tea leaves.
Key words: Phoenix Dancong tea; leaf; anatomical structure
收稿日期:2013-03-29
基金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1B020304012);广东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重点项目(CXZD1131);教育部、财政部第六批高等学校特色
专业建设项目(TS12367);广东省省部产学研项目(2011B090400061)
作者简介:陈丹生(1969-),女,广东潮安人,副教授,主要从事植物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电话)13828322863(电子信箱)。
凤凰单枞茶(Camellia sinensis)是山茶科(Theaceae)茶属(Camellia L.)植物,产于广东省潮州市凤凰山。凤凰单枞茶各个单株在形态和品味上各具特点,并自成品(株)系,从这些单株上单独采收、单独制作的茶称为单枞茶,如黄枝香、玉兰香、芝兰香、桂花香等[1]。目前,国内外对凤凰单枞茶树资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种质资源遗传特性、品质化学特性、质量安全等方面[1,2],但对茶树的内部结构,特别是以潮州凤凰单枞品种在同一水平上进行解剖结构的比较研究尚未见报道。为此,从解剖学角度对凤凰单枞茶叶片的内部结构进行观察,探讨其结构特点与其生理生态的相互联系,以期为凤凰单枞叶片的基础理论研究积累资料,并为其合理开发提供解剖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以凤凰单枞15个品种的茶叶为试验材料,采集材料时挑选长势较好的叶片,洗净拭干备用。
1.2 方法
选取叶尖以下1 cm的中脉进行徒手切片,番红染色,压片,显微镜观察并拍照。数码照片经Adobe Photoshop CS图像处理系统制版。
2 凤凰单枞茶叶观察结果
凤凰单枞茶叶片由表皮、叶肉、叶脉三部分组成,为典型的异面叶。叶对生,倒卵圆状,革质,无托叶,边缘疏生锯齿或细圆锯齿。长3.0~8.0 cm,宽2.5~3.5 cm,网状脉,成熟叶上、下面均为深绿色(图1)。根据试验结果重点介绍其中两个品种。
2.1 芝兰香
2.1.1 表皮 表皮横切面观,表皮细胞排列紧密,上表皮一层、细胞较大,多为近方形,具有较厚的角质层,下表皮一层、细胞较小,多为圆形和卵圆形,气孔平置或微凹(图2)。
2.1.2 叶肉 叶肉组织发达,栅栏组织由2~3层排列整齐的柱状细胞构成,含丰富的叶绿体;海绵组织细胞排列疏松,也含丰富的叶绿体(图3)。在叶肉部分发现少量不规则形状的晶体1~2个,在主、侧脉维管束中存在大量的纤维组织(图4、图5)。
2.1.3 叶脉 主脉发达,上表皮隆突,下表皮凸现,整体近椭圆形。中心维管束为外韧维管束排列为椭圆形。木质部发达,有发达的木纤维,导管链状排列,10列以上。韧皮部有少量的韧皮纤维(图4)。上、下表皮均由一层排列紧密的细胞组成,在表皮与中脉维管束之间填充薄壁细胞,其间一些薄壁细胞含簇晶,数量较少,1~2个(图4、图5)。在上表皮与主脉的薄壁细胞含叶绿体丰富,而在中脉维管束与下表皮之间存在着大量的石细胞,呈H型、星型、一字型,以及很多不规则的形状(图4、图5)。
2.2 宋种
2.2.1 表皮 表皮细胞排列紧密,上表皮细胞较大,多为近方形,一层,具有较厚的角质层,下表皮细胞较小,多为圆形和卵圆形,大小不同,对着主脉中间下表皮的细胞较大,向两边渐小,一层(图6)。
2.2.2 叶肉 叶肉组织发达,含丰富的叶绿体,栅栏组织由2~3层排列整齐的柱状细胞构成,海绵组织细胞排列疏松(图7)。叶肉部分发现有不规则形状的石细胞6~10个,在主、侧脉维管束中存在大量的纤维组织(图7、图8)。
2.2.3 叶脉 主脉非常发达,上表皮隆突,下表皮凸现,整体近圆球形。中心维管束为外韧维管束排列为椭圆形。木质部发达,有发达的木纤维,导管链状排列,22~25列。韧皮部有少量的韧皮纤维(图9)。上、下表皮均由一层排列紧密的细胞组成,在表皮与中脉维管束之间填充薄壁细胞(图7、图8、图9)。在上表皮与主脉的薄壁细胞含叶绿体丰富,而在中脉维管束与下表皮之间存在着大量的石细胞,呈星型或不规则的形状(图7、图8)。
3 小结与讨论
叶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也是植物体营养器官中对环境最为敏感的器官,其形态结构特征被认为是最能体现环境因子的影响或对环境的适应。环境不仅能影响到叶的外部形态,同时也能影响到叶的内部结构[3]。凤凰单枞产于凤凰山,该区濒临东海,气候温暖,雨水充足,茶树均生长于海拔1 000 m以上的山区,终年云雾弥漫,空气湿润,昼夜温差大,年均气温在20 ℃左右,年降水量1 800 mm左右,土壤肥沃深厚,含有丰富的有机物质和多种微量元素,有利于茶树的发育与形成茶多酚和芳香物质[4]。
凤凰单枞叶为典型的背腹型叶,表皮细胞排列紧密,细胞壁加厚并角质化,可有效防止水分的过度蒸腾[5],角质层的厚壁是作物优良品种选育的根据之一[3]。也可以与维管束鞘共同起到防止高温下叶内水分过度散失的作用,以维持叶的正常生理需要;另一方面,还可防止热带亚热带地区强烈的日光照射对叶片内部细胞的灼伤,以保证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这与凤凰单枞喜高温又耐旱的习性是相适应的[6-9]。
叶肉组织发达,分化为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都含丰富的叶绿体,光合作用的效率高,海绵组织细胞排列疏松,形成了贮气组织,对植物的光合作用也起到有利的影响。叶肉细胞中有少量不规则形状的晶体,一般认为是新陈代谢的废物,形成晶体后便避免了对细胞的毒害[10];有学者认为可以改变细胞的渗透势,使叶片的渗透势减小,从而提高植物对土壤水分的利用,提高吸水和保水的能力[11],同时也是减少有害物质浓度的积极适应方式[5]。
凤凰单枞叶片中脉维管束中具发达的木纤维和少量的韧皮纤维,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支持叶片的作用,另外,成束排列的纤维包围着木质部,具有防止输导组织中水分蒸发和遮光的作用[12]。这与凤凰单枞喜高温喜光耐干旱的生活习性一致。通过对凤凰单枞叶的解剖学观察,凤凰单枞的结构基本与喜光喜高温耐旱的生活习性相符,并表现出中生特征,充分说明了结构与功能、结构与环境的一致性和适应性[13,14]。
在以凤凰单枞不同品种的茶叶为试验材料的解剖结构特征进行观察比较分析后可以看出,不同的茶叶之间没有明显区别,所以很难从其外形和叶的解剖结构特征来鉴别凤凰单枞中不同的品种(这里只是列举了其中的两种),这与它们亲缘关系的远近有着密切的关系,亲缘关系最为接近的植物在形态解剖结构上具有很大程度的相似性,这与在植物分类学上按照分类学特征将植物划分为同一种植物相一致;所以,植物解剖结构的相似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植物亲缘关系的远近,也为确定植物的分类学地位提供了一定的依据[15-18]。
参考文献:
[1] 戴素贤,谢赤军,李启念,等.凤凰单枞5个名枞乌龙茶香气组分分析[J].茶叶科学,1998,18(1):39-46.
[2] 苏新国,蒋跃明,汪晓红,等.凤凰单枞乌龙茶抗氧化特性研究[J].食品科学,2006,27(3):55-59.
[3] 周兴文.银杏(Ginkgo biloba)叶的形态发育与演化[J]. 沈阳大学学报,2006,18(4):83-86.
[4] 李张伟.粤东凤凰茶区茶叶和土壤氟含量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J].土壤通报,2010,45(5):1222-1225.
[5] 周智彬,李培军.我国旱生植物的形态解剖学研究[J].干旱区研究,2002,19(1):36-38.
[6] 唐为萍,陈树思.沉香叶解剖结构的研究[J].广西植物,2005, 25(3):229-232.
[7] 马瑞君,黄爱仑,孙 坤,等.当归茎、叶发育解剖学研究[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37(1):73-75.
[8] 邹冬生,王凤翱.龙须草叶片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的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00,20(3):484-488.
[9] 李芳兰,包维楷.植物叶片形态解剖结构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J].植物学通报,2005,22(增刊):118-127.
[10] 陆时万,徐祥生,沈敏健.植物学[M]. 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11] 李正理.植物制片技术[M].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12] 魏学智,毕润成.旱生植物酸枣的叶结构[J].山西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11(3):44-47.
[13] 蔡 霞,胡正海.中国木兰科植物的叶结构及其油细胞的比较解剖学研究[J].植物分类学报,2000,38(3):218-230.
[14] 李爱民,陈泽濂,孙谷畴,等.墨兰组织培养植株的叶结构和生理特性[J].生命科学研究,2002,6(1):68-73.
[15] 吴丽芝,刘果厚,马秀珍.蒺藜科四种旱生植物叶结构的比较解剖及其系统学意义[J].内蒙古林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 20(4):20-25.
[16] 辛 华,张秀芬,初庆刚.山东滨海盐生植物叶结构的比较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1998,18(4):584-589.
篇2
关键词:茶树;品种;适应性;漳州市
中图分类号:S571.1+1(573ZZ)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6)12-3112-05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6.12.028
Abstract: Using Camellia sinensis (L.) O.Kuntze cv Fuding Dabaicha as control, the adaptability of C. sinensis var. assamica (Masters) Kitamura cv. Zijuan,C. sinensis var. assamica cv. Yunkang 10, C. sinensis var. assamica cv. Yunkang 14,C.sinensis cv. Foxiang No.3,C. sinensis var. assamica cv. Yuncha No.1,C. sinensis var. assamica cv. Jinggu Dabaicha,C. sinensis var. assamica cv. Xueya 100 from Yunnan province in Zhangzhou of Fujian tea district wa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growth of tea cultivars C. sinensis var. assamica cv. Yunkang 14,C.sinensis var. assamica cv. Yuncha No.1,C. sinensis var. assamica cv. Xueya 100 was normal. While the cultivars C. sinensis var. assamica cv. Zijuan,C. sinensis var. assamica cv. Yunkang 10,C. sinensis cv. Foxiang No.3,C. sinensis var. assamica cv. Jinggu Dabaicha grew well in Zhangzhou tea area; and their bud leaf traits,resistance and chemical quality were better or the same to that of the control,thus are suitable for cultivating in Zhangzhou tea area.
Key words: Camellia sinensis (L.) O. Kuntze; cultivars; adaptability; Zhangzhou city
福建省是中国的产茶大省,茶树[Camellia sinensis(L.)O. Kuntze]品种和加工茶品种数量均称冠全国,目前生产的加工茶有乌龙茶、红茶、绿茶、白茶及花茶等类型。闽南的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是中国乌龙茶的重要产销区之一,近些年来加大了红茶和其他茶类的生产。漳州科技职业学院在2008年从云南省引入了10余个茶树优良品种,开展了品种适应性比较试验及新产品开发研究。在引进的良种中,紫娟(C. sinensis var. assamica(Masters) Kitamura cv. Zijuan)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从云南大叶群体种中选育出的特异茶树品种,2005年获得国家林业局授予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权,品种权号:20050031[1,2];紫娟茶树幼嫩新梢的芽、叶以及嫩茎均为紫色,随着生长发育进程,叶片颜色从幼嫩时的紫色逐渐转变为成熟时的深绿色[3,4],加工出来的茶因黄酮类含量较高、并内含超常量的花青素而具有显著的降压和抗氧化特性,使得近年来有关紫娟的研究报告持续发表[5-11]。云抗10号(C.sinensis var. assamica cv. Yunkang 10)和云抗14号(C.sinensis var. assamica cv. Yunkang 14)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于1973~1985年从勐海县南糯山群体中采用单株育种法育成的品种,1987年全国农作物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国家品种,编号分别为GS13050-1987、GS13051-1987,在云南省已有大面积栽培,四川、贵州、广东、广西、湖南、湖北等省(自治区)也有引种[12-14]。佛香3号(C.sinensis cv. Foxiang No.3)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于1980年以福鼎大白茶(C. sinensis cv. Fuding Dabaicha)为母本,与父本长叶白毫(C. sinensis var. assamica cv. Changye Baihao)人工杂交后,从F1代中单株选育出的无性系新品种,2003年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云南省茶树新品种[15]。云茶1号(C.sinensis var. assamica cv. Yuncha No.1)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从云南省元江县细叶糯茶中采用单株选育而成的新品种,2005年获国家林业局植物新品种保护权,品种权号:20050030[16]。雪芽100(C. sinensis var. assamica cv. Xueya 100)是由云南省普洱市茶树良种场于1985-2000年从引种的景东有性群体中,采用单株育种法培育出的云南大叶种优良品种。景谷大白茶(C. sinensis var. assamica cv. Jinggu Dabaicha)是原产于云南省景谷县的地方良种,适于制普洱茶和滇绿茶,也适宜制红茶。试验对云南茶树良种在闽南茶区的适应性进行了比较,以期为开发茶叶新产品和建设观光茶园等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参试茶树品种有紫娟、云抗10号、云抗14号、佛香3号、云茶1号、景谷大白茶、雪芽100,设福鼎大白茶为对照品种。定植时间都在2008年3月,地点在漳州科技职业学院茶树品种园。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3次重复,每小区面积13.5 m2,小区长9 m,大行距1.5 m,小行距及丛距0.33 m,双行每丛植茶1株。试验地管理按照《国家茶树品种区域试验实施细则》及《品种区域试验茶树栽培管理与鉴定内容》的规定实施。
1.3 方法
1.3.1 茶树品种的生物学性状调查 ①成活率调查。分别对8个品种定植后的株成活率进行田间调查,株成活率=(成活苗株数/定植苗株数)×100%。②新梢物候期观察。2012~2014年连续3 a观察各品种春梢1芽2叶、1芽3叶初展情况,每隔2 d观察1次。观察期间如发生损伤或误采,立即调换相同生长状态的芽。③芽叶性状调查。观察参试品种的芽叶色泽、肥壮度、茸毛多少、1芽3叶的百芽重等。④发芽密度调查。定植后连续3 a在春季观察各品种的发芽密度,在1芽2叶期,每个品种每个小区随机取3个点,调查每点(33 cm×33 cm)10 cm叶幕层范围内萌动芽以上的芽梢数,取平均值。⑤抗性调查。在2012~2014年,于自然状态下观察各品种茶树冻害、旱害、虫害等的发生情况。
1.3.2 茶鲜叶生化成分分析 各品种都采摘1芽2叶,采用蒸青固样法制成茶叶样品检测鲜叶的生化成分,包括水浸出物[17]、茶多酚[18]、氨基酸[19]、咖啡碱[20];花青素的含量测定参照文献[21]进行。
1.4 数据处理
试验所得数据采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7软件处理、制表、作图,数据分析采用DPS V12.01统计软件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茶树品种的生物学性状
2.1.1 茶树移栽成活率 在移栽成活后,对移栽成活率进行调查,结果见表1。从表1可见,参试的7个引进品种成活率均低于对照品种福鼎大白茶(96.20%),其中紫娟的成活率最高,为93.63%,云茶1号的成活率最低,为85.27%。除紫娟外,其他6个品种的成活率与对照存在显著性差异(P
2.1.2 新梢物候期观察 以福鼎大白茶为对照,进行物候期观察,结果参试品种在闽南茶区的春茶1芽2叶期、1芽3叶期的物候情况见表2。从表2分析可知,参试7个引进品种的1芽2叶期均在3月中下旬,1芽3叶期均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均迟于对照。其中云抗10号、佛香3号、云茶1号的物候期比较接近,1芽2叶期在3月20日左右,1芽3叶期在3月26日左右;紫娟、云抗14号、景谷大白茶、雪芽100的物候期比较接近,1芽2叶期在3月25日左右,1芽3叶期在4月5日左右。
2.1.3 芽叶性状 鲜叶原料的芽叶性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加工茶成品的外形,所以试验对参试品种的芽叶性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见表3。从表3可见,不同品种在叶形、叶色、芽叶茸毛多少、芽叶肥壮度、1芽3叶百芽重等芽叶性状上都存在差异。在叶形上,除紫娟外,其他品种的叶形以椭圆形和长椭圆形为主。叶色方面,紫娟的叶色呈紫红带绿,紫色减少,呈现出一定程度的绿,这与原产地生长的紫娟叶色紫黑或紫红有所差异[1,2],可能是生长环境不同所致;其余品种以黄绿、绿、深绿为主。在芽叶茸毛方面,紫娟和云茶1号的茸毛多,其余品种的茸毛均特多。所有参试品种的芽叶均肥壮,并且肥壮度高于对照品种福鼎大白茶。而1芽3叶百芽重引进品种均大大超过对照(66.67 g),都与对照存在显著差异(P
2.1.4 发芽密度 茶树单位面积上的发芽密度决定了茶叶产量,单位面积内芽数愈多产量愈高。2012~2014年连续3年对参试的8个品种的发芽密度(芽/33 cm×33 cm)进行调查,结果见表4。从表4可知,参试品种的发芽密度均低于对照福鼎大白茶,差异显著(P
2.1.5 抗性调查 茶树抗性是指茶树在自然环境里抵御寒冷、干旱、病害、虫害等自然灾害的能力,也是茶树品种对环境表现出的适应能力;一个优良的品种不仅要优质、高产,还要有较强的抗逆性,否则优质、高产也就没有保障。参试茶树品种采用自然鉴定法进行抗性调查结果显示,自定植以来,在闽南茶区温度、湿度适宜的气候环境下,未表现出寒害或旱害。根据近3年来对参试品种的田间观测调查结果,发现茶园虫害主要以茶小绿叶蝉、茶尺蠖等为主,病害以茶饼病、茶炭疽病、茶芽枯病等为主。但均发生较轻,说明参试品种均表现出了较强的抗病虫害能力。
2.2 茶鲜叶生化成分分析
2.2.1 常规生化成分比较 采用蒸青固样法制成茶叶样品,对8个品种1芽2叶固定样的主要生化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见表5。从表5分析可见,参试的7个引进茶树品种的水浸出物含量均高于对照品种福鼎大白茶(43.23%),其中紫娟的水浸出物含量最高,达到47.63%;其次是云抗10号(47.36%)、云抗14号(46.89%)、雪芽100(45.85%)、佛香3号(45.82%)、云茶1号(45.47%),景谷大白茶(44.31%),7个品种都与对照差异显著(P
2.2.2 花青素含量比较 花青素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水溶性天然色素,具有一定的营养和药理作用,在食品、化妆、医药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试验比较了8个品种1芽2叶新梢中花青素的含量,结果见图1。从图1可见,1芽2叶新梢中花青素的含量以紫娟最高,达2.2%,其他参试品种的花青素均低于1%,其中以云抗10、云抗14和佛香3号的花青素含量较低,云茶1号、雪芽100、景谷大白茶和对照品种福鼎大白茶的含量接近,不过试验检测出的紫娟花青素含量低于其他研究的测定值(2.7%~3.6%)[10],可能与紫娟种植在闽南茶区后环境改变有关。
3 小结与讨论
3.1 适应性
试验以福鼎大白茶为对照,连续3年对紫娟、云抗10号、云抗14号、佛香3号、云茶1号、景谷大白茶、雪芽100这7个从云南省引进的茶树良种在闽南茶区的适应性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7个引进品种在成活率方面存在差异,其中紫娟、云抗10号、景谷大白茶、佛香3号在闽南茶区生长良好,而云茶1号、云抗14号和雪芽100的适应性一般,出现不同程度的断行现象。在新梢物候期方面,1芽2叶期均在3月中下旬,1芽3叶期均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迟于对照。在芽叶性状方面,除紫娟为柳叶形外,其余品种的叶形以椭圆形和长椭圆形为主;紫娟的叶色呈紫红带绿,紫色减少,呈现出一定程度的绿色,这与原产地生长的紫娟叶色紫黑或紫红有一定的差异,可能是环境不同所致;其余品种以黄绿、绿、深绿为主。发芽密度方面,7个引进品种均低于对照,但相对而言,紫娟、云抗10号、云抗14号的发芽密度较高,景谷大白茶、佛香3号和雪芽100居中,云茶1号的发芽密度较低;品种间的发芽密度存在差异。总的来看,紫娟、云抗10号、佛香3号、景谷大白茶在闽南茶区生长情况良好,云抗14号、云茶1号、雪芽100生长情况一般;芽叶性状、抗性等方面7个品种均超过对照品种福鼎大白茶或与之相当,表现出了良好的适应性。
3.2 生化成分
参试的7个茶树引进品种的水浸出物和茶多酚含量均高于对照福鼎大白茶,其中紫娟的水浸出物、茶多酚含量最高,分别达到47.63%、39.38%;氨基酸含量以云茶1号的含量最高,为3.14%;7个引进品种的咖啡碱含量均高于对照,其中云抗14号的咖啡碱含量高达3.95%,紫娟为3.94%;紫娟、云抗10号、云抗14号和佛香3号的酚氨比均超过了对照;花青素含量以紫娟最高,达2.2%,远高于对照,其他参试品种的花青素均低于1%;品种间的生化成分含量存在差异。
近年来,区域间茶树种植及加工的发展,由以生产为目的发展为生产结合观光旅游的模式,所以观光茶园的发展受到了重视,这是茶树在园林中的有效应用,是茶文化与园林文化的有机结合;而特异资源紫娟赋予了茶树更丰富的观赏价值,为茶树园林文化增添了新的内涵。与其他研究比较,试验检测到紫娟的花青素含量为2.2%,低于其他研究结果(2.7%~3.6%),可能是由于紫娟种植在闽南茶区后气候的改变引起的,并且其外观新梢芽叶色泽由原产地的紫红色转变为紫绿色,个中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所以在紫娟茶的引种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气候环境对紫娟芽叶色泽表象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包云秀,夏丽飞,李友勇,等. 茶树新品种“紫娟”[J]. 园艺学报,2008,35(6):934.
[2] 杨兴荣,包云秀,黄 玫. 云南稀有茶树品种“紫娟”的植物学特性和品质特征[J]. 茶叶,2009,35(1):17-18.
[3] 杨兴荣,田易萍,黄 玫,等. 国家植物保护品种紫娟茶树的选育与应用[J]. 湖南农业科学,2013(11):1-3.
[4] 陈林波,夏丽飞,孙云南,等. 特异茶树品种“紫娟”叶色转变的基因表达差异分析[J]. 茶叶科学,2012,32(1):59-65.
[5] 蔡 丽,梁名志,夏丽飞,等. “紫娟”茶外观表象差异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2010,23(3):700-703.
[6] 张艳梅,包云秀,杨兴荣,等. 国家植物保护新品种“紫娟”茶树及其在园林中的应用[J]. 茶叶,2010,36(2):81-83.
[7] 张维成. 云南紫娟特种茶特征及栽培要点[J]. 中国茶叶,2013(1):25.
[8] 李光涛,粱名志,汪云刚,等. 云南特有茶树品种――紫娟研究进展[J]. 中国茶叶,2013(9):10-12.
[9] 刘本英,孙雪梅,李友勇,等.特色茶树品种紫娟的生化特点及遗传关系分析[J].华北农学报,2011,26(S):43-47.
[10] 吕海鹏,杨 停,梁名志,等. “紫娟”茶中的EGCG3"Me成分研究[J]. 现代食品科技,2014,30(9):286-290.
[11] LV H P,DAI,W D,TAN J F,et al. Identification of the anthocyanins from the purple leaf coloured tea cultivar Zijuan (Camellia sinensis var. assamica)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ir antioxidant activities[J]. Journal of Functional Foods,2015(17):449-458.
[12] 田易萍,徐丕忠,朱兴正. 国家级茶树良种云抗10 号在云南省的应用及推广[J]. 现代农业科技,2011(24):118-119.
[13] 陈 保,姜东华,吕 生,等. 云抗10号大叶种茶不同芽叶的生化特性研究[J]. 茶叶通讯,2013,40(1):7-9.
[14] 杨亚军,梁月荣. 中国无性系茶树品种志[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40.
[15] 包云秀,杨兴荣,陈继伟,等. 茶树新品种“佛香3号”[J]. 园艺学报,2009,36(4):622.
[16] 王 深. 云茶1号主要特点与栽培管理[J]. 农村实用技术,2013(2):19.
[17] GB/T 8305-2013,茶水浸出物测定[S].
[18] GB/T 8313-2008,茶叶中茶多酚和儿茶素类含量的检测方法[S].
[19] GB/T 8314-2013,茶游离氨基酸总量的测定[S].
篇3
两个区域
广义上来说,武夷山人把武夷茶生长的山场分为两个区域:一、武夷山风景区;二、武夷山高山生态区。这种划分方法是对武夷岩茶产区的地形、地貌、生态、气候,以及各地的茶叶品质等因素综合考虑的结果。在这两个区域内,武夷山主要的峰峦、坑涧、田地和村落星罗棋布。
武夷山风景区茶区自古以来就是武夷岩茶的重要产地,区内面积70平方公里,其主要范围东至崇阳溪,南至南星公路,西至高星公路,北至黄柏溪。
主要产地包括:三姑石――悟源涧――马头岩――三花峰――九龙窠――倒水坑――天心岩――杜辖寨――大坑口――牛栏坑――流香涧――慧苑坑――竹窠――章堂涧――鬼洞――丹霞嶂――燕子峰――北斗峰――曼陀岩――水帘洞――桂林――瑞泉岩――莲花峰――三仰峰――双乳峰――天游峰――桃源洞――北廊岩――大王峰――九曲溪――虎啸岩――一线天――狮子峰――马枕峰。
生态茶区位于武夷山景区西北边的高山地区。
主要地点包括:山口――长滩――吴三地――程墩――岚上――曹墩――黄村――星村镇。这些产区形成一条非常绿色的茶叶生态壁垒,为人类提供着天然的生态饮品。
浑然天成
地形――铸就天然温室
武夷山脉的形成主要是在中生代白垩纪初,那时,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发生了一次十分重要的地壳运动,地质上称为燕山构造运动,武夷山脉主要是通过这次地壳运动形成的。由于太平洋板块从东南方向与亚欧板块相碰撞,构造运动力来自东南方向,并遭到亚欧板块抵抗,因而形成了武夷山脉东北――西南走向的格局。燕山构造运动结果,使武夷山脉上升,两侧产生不少断陷盆地,今日的武夷山市区及风景名胜区当时就是个内陆湖盆,而且形成了规模较大的湖泊。湖盆周围山地各类岩石经过风化、侵蚀,大量的碎屑物质被水流带到湖盆里一层一层地沉积,经过长期地质作用,形成坚硬的沉积岩。今天我们从武夷山市区到度假区一马平川的情形就是那时地质构造的结果。
武夷山最有代表特色的山峰是那种向西倾斜的单斜山,是武夷山景区内最主要的山峰构造类型。究其地质原因,早在第三纪末武夷湖盆回访上升时,岩层受到近东西向的挤压力,导致岩层东侧产生翘升,向西倾斜,因而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单斜山或单斜断块山。今天,我们在武夷山天心寺的公路旁依然还可以看到许多的单斜断块山。在武夷山景区里,为了便于记录,人们把比较有代表性的山石归纳为三十六峰、九十九岩。我们可以看到,这三十六峰和九十九岩大部分都是昂首向东,远观其景,仿如千军万马向东奔流,异常雄伟壮观。
从植物学上考究,这种地形特征对武夷山的茶树而言,是不可替代的屏障。每年的冷空气南下到达武夷山时,因受到山脉的阻挡不能直接南下东进。等冷空气积蓄能量越过武夷山脉,或者经福建东北部绕道到达时,冷空气已被暖化。武夷山因地形屏障而上升了热量气候带级别,丰富的热量带,为茶树铸就天然的温室。因此,武夷山的冬天比同纬度内陆的省份气温高了许多。
地貌――碧水丹山
对于武夷山的地貌,梦笔生花的江淹曾一言以蔽之“碧水丹山”。
所谓的“碧水”首先得益于武夷山每年高达2000毫米的降水量,加上原始森林能保持较多的水份,大量防止水土流失。还有中国最美的溪流――九曲溪,以及被誉为武夷山母亲河的崇阳溪萦绕其间。因而崇山眉黛,碧水长流。
“丹山”主要形成于地质历史上的白垩纪和第三纪。那时,中国大部分地区包括武夷一带气候相当干热,沉积物质中的铁,主要是赤铁矿,在干热气候环境下,经氧化后变为红色或紫红色,这些碎屑岩人们通常称为“红层”。武夷山景区内的山就是由“红层”构成的,因而称为“丹山”。由于当时气候干热,有利于可溶性盐类积聚,故红层含有一定数量的氧化钙,还有少量的石膏沉积。
在海拔分布上,武夷山景区境内的茶园山场海拔大多在200~450米,海拔最高的三仰峰也只达729.2米。武夷岩茶的著名产区常常提到“三坑两涧”――慧苑坑、牛栏坑、大坑口、流香涧和悟源涧就在景区内,平均海拔大致350余米。这些山峰整体高度落差大,高低错落,地形起伏,峰峦叠障,地貌上山地多平地少,加上这一带溪流河畔的砂土地,很大程度上为茶树提供了良好的家园。
光照――散淡而从容
万物生长靠太阳,茶树的生物产量90%以上是靠光合作用形成,适当强度的光照非常必要。但是,因为茶树特殊的生物品质,光照过强,其生长反而受到抑制。茶树在进化过程中,形成喜光怕晒的特性,它们更适合在云雾多、漫射光多的茶园生长。武夷山每年有将近三分之一的云雾天气,从卫星云图上,我们可以看到这里经年云雾缭绕,这些云雾把强烈的阳光进行了有效的过滤,即降低光照的强度又增加了茶树益生的漫射光,对茶叶良好品质的形成效果显著。另外,在武夷山景区多沟谷坑涧,太阳每天东升西落,而在沟谷坑涧里的茶园每天的光照都比较少,狭窄的地方每日光照不足五六个小时,光照也刚好适度。
空气――远离尘嚣
茶树是天地至清之物,远离喧嚣,气乃生命之本。由于良好的生态环境,充足的原始植被,武夷山俨然是一个天然的氧吧。据统计,这儿空气里的负氧离子比城市地区高出几十上百倍。另外,长年的云雾缭绕,使得武夷山既温暖湿润,又凉爽安静,如果在炎热的夏日畅游其中,立刻三伏全消。武夷山的茶树涵养其中,逍遥自在,品质自然清高。
土壤――乐土
武夷山景区内土壤大约在8000万年以前形成,当时发生火山喷发,再加上后来的地壳变动和地表侵蚀,使市区、武夷、星村一带形成一个东北方向的短轴盆地,而盆地四周由火山岩组成,在其中间形成湖泊。火山岩风化成含有铁质岩石的碎片,随流水搬运沉积湖底。沉积物中的铁质经过氧化作用变成紫红色,逐渐形成紫红色岩层,这就是景区土壤的基础。这种紫红色岩层含砂砾量较多,达24.83~29.47%,土层较厚、土壤疏松、孔隙度50%左右,土壤通气性好,有利于排水,而质地较粗粘,适合茶树的生长。另外,这种土壤物理风化强烈、化学风化微弱、石灰开始淋溶,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低,OM值仅为28g/Kg,但是含磷、钾丰富。由于紫色土母岩松疏,易于崩解,矿质养分含量丰富,肥力较高,再加上这些地方岩谷陡崖,夏季日照短,冬挡冷风,谷底渗水细流,周围植被条件好,形成独特的土层厚、富钾、锰、酸度适中,多砾质的“茶土”。例如,竹窠茶园的磷钾高而氮低,赤石茶园氮高而磷钾低。另外,红色硅铝质土层分布在青狮岩、碧石岩、燕子窠等,主要是厚层岩红土,土层较薄。
茶树有喜酸怕碱的特性,适宜茶树生长的土壤的PH在4.5~6.0之间。武夷山森林的土壤和茶树分布较多地区的土壤都是酸性土,土壤的PH值一般在4.5-6.5之间,因而,从这一点来看,武夷山也是茶树生长的天然乐土。这些地方,除生长茶树外,到处可发现都有马尾松、杜鹃、蕨类植物等酸性土的指示植物生长,所以在规划开辟新茶园时,可以观察该地有否这些指示植物,这是一个很简便有效的方法。
从地形上看,武夷山土壤中的有机物沉积会随着海拔升高而逐渐增大。原因有多种:
其一,随着海拔升高,山体主要植物由木本过渡为草本。这两类植物凋零之后,主要成分大不相同,木本提供的主要是大量的枯枝落叶,集中于土壤的表层,下层很少,造成有机质由表层向下急剧减少;草本提供的则主要为死亡的根系,地表以灌木为主的枯枝落叶不多,故有机质积累深厚,减少不太明显。
其二,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降低,湿度加大,土壤微生物活性减弱,有机质分解减慢,遂有更多的有机质得以累积。
其三,不同海拔处人类活动干扰程度的差异也是成因之一。海拔高,人类活动受限大,干扰较少,故能够进入土壤的天然的有机质更多,土壤有机质含量更大。
综上所述,武夷山各类土壤有机质含量大小关系为红壤<黄红壤<黄壤<山地草甸土。
武夷山高山茶区的典型代表是吴三地。这里平均海拔800多米,土壤有机物积累深厚,保留完好的原始植被,使得土壤中的腐质层深厚,乃是武夷岩茶茶树的一片乐土。
水分――恣意充沛和暗流涌动
茶是喜湿植物。武夷山是典型的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气候湿润。另外,武夷山脉东北―西南走向,东南处为迎风坡,每年东南季风来临时,冷暖流在此频繁交汇,降水充沛。武夷山地区的年均降水量1600~2200毫米,年均相对湿度在80%左右,一般在78%~84%之间。由于山区地势高差悬殊,所以区内气候的垂直变化颇为显著,大致为: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降水递增37.0~54.14毫米。在武夷山湿润的条件下,茶树细胞的原生质保持较高水分、芽叶嫩度高、品质好,同时,因为水分充沛,有利于茶叶中有机物积累,提高氨基酸、咖啡碱和蛋白质的含量。
喜湿怕涝是茶树的一大特性,若低洼地长期积水,排水不畅,茶树根系的发育受阻,也不利于茶树生长。武夷山岩谷峡隙涧的茶园土壤均为风化岩石,土层较厚,土壤疏松,孔隙度在50%左右,不会存在洪涝现象。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武夷山山岩的岩壁上长年湿润,在其表层下有暗流涌动,沟谷坑涧里,溪流叮咚,这些都是茶园天然的排水工程,既写意,又灵动。
“岩岩有茶”、“生态茶园”及其他
武夷山景区内岩石表面多,土壤与泥地相对偏少,茶园主要是以砌石而栽、依坡而种、就坑而植,造就了“岩岩有茶、非岩不茶”的茶园形态。例如,母树大红袍就是生长在九龙窠的岩壁上。在武夷山景区边缘极其的茶地坡度较为平缓,为种植茶树提供了更多的土壤和阳光。也只有在这些地方,我们才能有幸见到成片整齐的茶园,绿意黯然,暗香浮动。当然,武夷山生态茶区的茶园可谓是养在深闺中,在原始植被的保护下,零星错落在丛林深处。这些茶园,是大自然怀抱里的宠儿。
由于先天环境的山场差异,在茶园管理上也有着明显的不同。
景区内土壤矿物质丰富,基本上不需要施肥,除了新丛茶树在育苗的时候略施点肥料,帮助其生根发芽,往后就不在需要施肥。在茶园的种植上,一般采取深耕法、深耕吊土法、代替施肥的客土法等,有利于灭草除虫、土壤熟化,对岩茶品质的形成大有益处。
武夷山生态茶区的气候条件得天独厚。保持有机茶的生态标准,是生态茶区的不懈追求。有机质的层层积累使得这里成为奢侈的茶树乐园,除了新丛茶树在育苗时略施绿肥或有机肥之外,往后尽量不施或少施肥料。另外,生态茶区海拔高,相对气温较低,昼夜温差大,再加上生态区生物链完整,昆虫天敌诸多,也间接地减少了茶园的病虫害。因此,在茶树的生长期,这里的茶园不需用药。早在清朝时期,主产于今日生态茶区的“吴记茶叶”便赢得在下梅、赤石码头“免检上船”的美誉,可见其生态有机质的含量。
武夷茶历来以质量安全闻名茶界。从2001年到2008年,在连续八年的国家质检部门抽捡中,武夷茶的农残、重金属指标都几乎为零。
基因王国
由于武夷山景区和生态茶区土壤中的PH值、钾、锌、镁等微量元素及土壤的疏松度差异显著,直接导致了茶叶品质差异。加上茶树品种特征特性和茶农的喜好,以及市场的需求不同,也造成武夷山景区、生态茶区的主要茶树品种存在一定的区别。
武夷山景区内种茶历史悠久,主要茶树品种以水仙(中小叶灌木形态)、肉桂、大红袍以及茶树中的传统品种如矮脚乌龙、雀舌、北斗、铁罗汉等为主。这里的茶树树龄虽然较高,但是产量稳定,茶青品质优异,每亩产精茶量可以达30-35公斤。
武夷山的当家品种水仙、肉桂在景区内分布甚广,景区边缘及的茶区也普遍种植。这里的茶园在每年的春茶后,除了一些老丛或高丛的水仙茶园保持不修剪外,像肉桂、黄旦等品种为了稳定产量,便于采摘,要进行一定的修剪。在坡地上的茶园,亩产精茶可达40-45公斤,平地上的茶园亩产值更高,可达50-55公斤。
生态茶区为了保持良好的原始环境,以水仙(小乔木大中叶种类)为主。外加一些早生种如白鸡冠、金观音、丹桂、黄观音等。小乔木型的水仙一般不需要修剪,任其自然生长,成型的茶园上生态条件好,芽叶肥壮,在茶园亩产量上,由于种植密度低,比较稳定的亩产值可以保持在40-45公斤。那些老丛或高丛水仙的产量以棵计,小棵点的可采得茶青5公斤左右,茶树年龄较大的,可采得茶青10公斤左右。
武夷岩茶的魅力在于它本身沁人心脾的香气和百转千回的滋味上,吸收阳光、空气、土壤、水分,孕育出独特的天地精华。武夷山景区是武夷岩茶最古老的产茶地,长年云雾缭绕,阳光漫射,极为有利于茶树的生长。土壤中丰富的矿物质被茶叶所吸收,空气中高密度的负氧离子也造就了独特品质的茶,所出产的茶在香气、滋味、耐泡度上都是无可挑剔的。沟壑纵横的地形使得阳光在这个茶区里分布得很融洽。山冈上和阳坡里成了肉桂的领地。马头岩和牛栏坑的肉桂,显得香气特别好,滋味厚重,霸气十足,令许多茶客啧啧称赞。对水仙而言,以坑涧谷地生长者为上品,原因就在于水仙的叶片大于一般茶树品种,这种宽大的叶片决定了它能吸纳空气中的水份,谷涧中的水份持有率往往是比较高的,水仙宽大的叶片使得它的光合作用效果比其他品种强,更有亲水性和喜阴性。尽管深谷中阴翳蔽日,对水仙而言,这点阳光已经足够了。另外比较有名的山场是竹窠,其出产的水仙滋味醇厚,有的老丛水仙青苔味特别浓厚,是众多茶客所追求的茶品。
景区边缘以及其周边地带不管是阳光还是水分排场都很大,武夷山脉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而河流呈西北―东南走向。不同走向的山川河流恰好交织在这一带,河滩广布,土壤深厚,土质以适宜茶树生长的红黄壤为主,非常适宜茶树生长。这一带里的马枕峰就是肉桂的原产地,其中不乏一些茶树良种。
生态茶区的茶叶品质和口味在武夷岩茶中独树一帜,更以其独特的生态有机管理渐受茶客们的青睐。高山紫外线较强,有利于芳香物质形成。云雾天气每年将近三分之一,多漫射光,这里的水仙茶种植历史悠久,房前屋后,山涧溪边,棵棵老茶树根连根,枝连枝,叶簇叶,一幅和谐的茶村美景图。吴三地老丛水仙带有特别青苔味,汤水厚实润稠,味醇温和滑爽,高山地域的滋味特征明显,尤其与竹林相邻共生的水仙,更有一份如兰似竹的清幽,正如武夷山的一对名联所述“客至莫嫌茶当酒,山居偏隅竹为邻”。一些高香品种在这里也得到深厚的滋养,如金观音、黄观音、奇兰、丹桂……其成茶皆有一股特有的高山生态气息,保健效果极佳。总结为:生态园,山场味;本木香,高山韵。
山场上的种种条件,也深刻影响茶叶化学成分,造成各种山场茶叶的营养成分不同。从茶叶的生化角度来看,茶叶的品质不但与各生化成分总量有关,也与各成分之间的比例有关。在茶树生物化学含量方面,以当家品种水仙为例,水仙品质主要生化指标差异显著,各个山场茶叶的茶多酚、咖啡碱、可溶性总糖、儿茶素总量差异不大,水浸出物差异显著(茶汤厚度),氨基酸、酚氨比(茶汤浓度、茶味的轻重)差异极显著;在香气方面,岩茶素有“醇不过水仙,香不过肉桂”之说,茶青中的香气成分以醇类物质为主,不同品种茶青主要香气物质(品种香)不同,水仙以乙醇含量最高,肉桂以橙花叔醇含量最高;在香气总量上,不同品种香气总量相差较大,肉桂香气总量是水仙的两倍左右,种类更多,因此做出的茶香气(工艺香)更加馥郁幽长;不同产地茶青中香气成分中有相同的物质,也有独有的香气物质,且同一香气成分含量及比例不同,从而表现出不同土壤香。这也是判定武夷岩茶山场的重要依据之一。
除山场的因素外,武夷岩茶的发酵程度相对其他乌龙茶区会偏高,其咖啡碱含量明显高于其他乌龙茶区,再加上其精湛的制作技术和独特的焙火工艺,凭其丰富的内质,“七泡有余香,十泡有余味”自然不在话下,种种优势造就武夷岩茶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开创了中国乌龙茶绚丽的篇章。
参考书目:
《武夷山水》雍万里著,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
《名山灵芽――武夷岩茶》叶启桐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
《武夷正山小种红茶》邹新球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
山场:慧苑坑
地理位置:玉柱峰北麓,慧苑寺所在处
海拔高度:262m
植被情况:
茶树品种代表:铁罗汉
提起慧苑坑出的好茶,我们不得不说一说“铁罗汉”。相传有一座历史悠久的慧苑寺,它座落在幽静的慧苑坑里,寺院香火旺盛。慧苑寺里有一位僧人叫积慧,专长茶叶采制技艺,他所采制的茶叶清香扑鼻、醇厚甘爽,啜入口中,神清目朗,寺庙四邻八方的人都喜欢喝他所制的茶叶。他长得黝黑健壮,身体彪大魁梧,像一尊罗汉,乡亲们都称他“铁罗汉”。有一天,他在蜂窠坑的岩壁隙间,发现一棵茶树,那树冠高大挺拔,枝条粗壮呈灰黄色,芽叶毛绒绒又柔软如绵,并散发出一股诱人的清香气。他采下嫩叶带回寺中制成岩茶,请四邻乡亲一起品茶。大家问:“这茶叫什么名字?”他答不上来,只好把经过讲出来。大家听了后认为,茶树是他发现的,茶是他制的,此茶就叫“铁罗汉”吧!从此,铁罗汉的传说便流传开来。
铁罗汉是武夷山最早的名枞,据清郭柏苍《闽产录异》(1886)载:“铁罗汉为武夷树名,叶长……老君眉,叶和味郁,然多伪为铁罗汉,坠柳条,皆宋树,又仅一株,年产少许。”其特征是树丛较高,生长茂盛,叶长而大,叶色细嫩光亮。叶色鲜绿光,叶面平展,叶尖钝弯曲略下垂,叶肉隆起略皱,脉粗显露,锯齿钝略显露。干茶色泽绿褐油润带宝色,条索粗壮紧结匀整,乍看似水仙;香气浓郁幽长;汤色清澈艳丽,呈深橙黄色;滋味顺滑、浓厚甘鲜并且持久,岩韵特强、具有鲜爽回甘的特性;叶底软亮匀齐,红边带朱砂色。铁罗汉之上品,兼具花果香。
早期武夷岩茶中以铁罗汉最为名贵。由于所用原料为武夷岩茶陈茶(即存放多年的茶叶),有治疗热病的功效。19世纪及20世纪初期,对当时在广东惠安流行的瘟疫有显著的抑制效果,成为沿海渔民居家外出必备之物,极受推崇。
慧苑坑位于玉柱峰北麓,是武夷山岩茶产区中核心地带,是武夷山岩茶三坑两涧之一。它的优良土质,良好的生态保护和天然的区域小气候,造就了该区域的茶叶有着独特的品质,是武夷岩茶的重要产区之一。
山场:牛栏坑
地理位置:天心寺东北边,北斗峰与曼陀峰的南麓
海拔高度:238
植被情况:
茶树品种代表:肉桂、水金龟
从武夷山天心永乐禅寺北东方向有一条小径,狭窄的山谷中一条溪涧常年不断地流淌着,这条溪谷就是牛栏坑。牛栏坑名虽土,在武夷岩茶界却是无人不知,所出产的肉桂被笑称为“牛肉”。坑内多处崖壁下,皆有茶数丛,崖下有一丛名茶,当是“水金龟”。这里茶山条件非常优越茶山都在半山悬崖上,一层层用石头垒成,不惜工夫,足见这些名丛之珍贵。如今崖壁、砌石之上早已布满青苔、藓草,岩石表面黝色苍苍,茶丛生长其间,此地所产之茶,香气饱满,齿颊生津。牛栏坑总体环境,幽谷森然,涧水常流,柔风常抚,大风不往,朝阳夕晖,烈日不至,是武夷岩茶的理想家园。
传说故事:水金龟之名传闻于明末清初,名声初起于清末,民国初年因争茶树引讼,耗资千金而出名。其茶树母株现植于牛栏坑杜葛寨峰下半崖上,为兰谷岩所有。该树原产在杜葛寨峰下半岩上,属天心寺庙产,一日大雨倾盆,峰顶茶园边岸崩塌,此茶树冲至牛栏坑之半岩石凹处停住,后山流成沟,经树侧而下。当时兰谷岩主遂于此树外凿石设阶,砌筑石围,壅土以蓄之,共三株丛生一处。因系水中来故以“水金龟”命名。1919―1920年间,兰谷岩主与天心岩寺僧为此树引讼,耗资数千,茶之名声亦随之而显,施棱曾慨叹并题字“不可思议”,石刻于山崖之侧以记之。自此水金龟之名大著,被列为四大名丛之一。
山场:流香涧
地理位置:玉柱峰与飞来峰的西麓,毗邻慧苑坑
海拔高度:280m
植被情况:
茶树品种代表:水仙
武夷山风景区内的溪泉涧水,均由西往东流,奔向峡口,汇于崇阳溪。唯独流香涧,自三仰峰北谷发源,流势趋向西北,倒流回山,两旁壁立苍石丹崖,青藤垂蔓,野草丛生,而其间却又夹杂着一丛丛山惠、石蒲、兰花。“坠叶浮深涧,飞花逐急湍。”一路走去,淙淙的流水声与飞花相随不舍,一缕缕淡淡的幽香,时时扑鼻而来。明朝诗人徐火通游历此地,不忍离去,遂将涧改名为“流香涧”。随着山涧往北一折,即为清凉峡。该峡两旁危崖夹涧而立,抬头仰望,犬牙交错的崖石,岌岌欲坠,当中只留下一线空隙,到正午时才会透进一缕阳光。流挂在石壁上的一道道水痕,顷刻之间,又化成一滴滴岩溜,落入涧中,发出叮叮咚咚的声响,十分悦耳动听。茶树生长在这里,不仅有“岩骨花香”,更有流香之韵,亦留香,令饮者过齿难忘。
山场:大坑口
地理位置:天心寺的东南边
海拔高度:243m
植被情况:
茶树品种代表:水仙、肉桂、名丛
大坑口为通往天心岩的一条深长峡谷,横贯东西,连接天心岩和崇阳溪的水系,坑涧两边茶园广布,又为东西朝向,光照充足,地势较低区较宜种植水仙,半山腰或山冈上适合种植肉桂。两侧的茶地,静卧在树林山嶂掩映处,吸纳天地精华。大坑口为九龙窠、倒水坑、天心岩一带的溪水干流,水量丰富,溪流也带来上游的肥沃土壤,土壤深厚,养料充足,所种植茶树无需施以肥料,为茶树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阳光、空气、水分、土壤,茶品极佳。
山场:竹窠
地理位置:流香涧西侧
海拔高度:351m
植被情况:
茶树品种代表:水仙
竹窠是一个天然的山间谷地。比起三坑两涧那些狭长的山涧,竹窠的地势更加低洼,被笑称为三坑两涧的“盲肠”。低洼的地势,凝聚了许多的自然肥料和水分,土壤肥沃,水分充足,又避风排水,青苔滋生。水仙品种宽大的叶片决定了它光合作用能力比其他品种强,在竹窠里,每日短暂的光照对它来说是足够了。
山场:马枕峰
地理位置:狮子峰的西南边
海拔高度:361m
植被情况:
茶树品种代表:肉桂
马枕峰为武夷山三十六名峰之一,位于揽石峰南,其形绝似骏马,周遭20余里,穿云矗汉,与三仰峰遥相对峙。此峰在武夷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最南缘。从宏观上,全峰好似一扇硕大的屏风逶迤地遮挡在全山的南端,也好似武夷山风景区的一个骏马形的巨枕,故称为马枕峰,也即堪舆家所谓的“案山”。武夷山当家品种主要是水仙、肉桂。水仙为舶来品种,而肉桂确是武夷山的土著品种,它的原产地就在马枕峰一带。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由于其品质特殊,逐渐为人们认可,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现已发展到武夷山的水帘洞、三仰峰、马头岩、桂林岩、天游峰、仙掌岩、响声岩、百花岩、竹窠、碧石、九龙窠等地,并大力繁育推广,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屡获国家级名茶殊荣,现已成为武夷岩茶中的当家品种。马枕峰作为肉桂的发源地,环境适宜肉桂生长,周围山峰很多,茶树多生长在半山腰,光照时间充足,做出来的茶香气奇特高锐,此“马肉”一点都不逊色于马头岩的“马肉”。
山场:鬼洞
地理位置:天心寺与慧苑寺之间
海拔高度:284m
植被情况:
茶树品种代表:水仙、铁罗汉、水金龟
鬼洞并非洞也,实为一条细窄的峡谷,比武夷山“一线天”略见些青天。两边岩壁耸立,遍布青苔和蕨类植物,潮湿、阴翳,人迹罕至,土质肥沃。这里小地域气候丰富,因此孕育了许多武夷山的名丛,遍地皆是茶树,为武夷山名丛的另一个重要的发源地。
山场:吴三地
地理位置:武夷山景区的西北边高山地区
海拔高度:807m
植被情况:
茶树品种代表:水仙、奇兰、丹桂
吴三地是武夷山市洋庄乡浆溪村的一个自然村,在武夷山的西北部,这里平均海拔800多米,最高海拔有1300多米,茶叶高山气息特浓。原始植被保持完好,山顶上植被丰富,山脚下溪流多,水网密集,山腰上植被众多,竹林茂密。很符合武夷山当地人对茶态茶园“上有戴,下有带,中间有腰带。”的要求。终年云雾缭绕,武夷山地区的年平均湿度为80%,但在吴三地的年平均湿度可达85%。云雾缭绕,多茶叶生长时需要的漫射光,从卫星云图上看,时常披着层薄纱。茶叶养在深闺,品质自然优异,另外,吴三地当地盛产毛竹,茶叶的花香加上吸收的竹子的清香,使得茶叶中有明显的粽叶香,在武夷水仙中独树一帜,颇受老茶客们的青睐。而像奇兰、丹桂这些高香品种,在高山生态环境下,芽叶肥厚,香气馥郁,滋味醇厚,颇受武夷岩茶新茶客们的喜爱。
山场名称:悟源涧
地理位置:武夷山风景区内马头岩南麓
海拔高度:342m
植被情况:
茶树品种代表:水仙
马头岩南麓,有一座窄小幽谧的峡谷静静坐落。峡谷内,一条清澈、笔直的涧水汩汩流过。涧水淙淙,幽兰芬香。三仰峰诸多山头流出的小溪流,汇集到马头岩,形成了涧的源头。涧水一路流淌,注入到山脚兰汤村的池塘沟渠,最后汇入了九曲溪。
涧旁的石径,静谧安祥,一条条横石铺就的石阶蜿蜒向前方,禁不住令人悟“道”思“源”。峡谷的左侧山壁上,“悟源涧”三个石刻字古朴而醒目,这正是清乾隆年间江西茶商捐资修建石径的题刻。手抚此题刻,任指间在朱红的笔画上游走,仿佛如此便可顿悟天道,寻找到武夷岩茶的本源。
石径两旁,峭峰林立,深壑陡崖,使得谷内迷雾沛雨,夏日阴凉而冬少寒风。独特的丹霞地貌,风化的沙砾岩,岩中丰富的矿物质,还有那汪清澈甘甜的山泉,养育了闻名天下的名茶。
山谷中,凉风习习,丛丛老茶在谷旁的岩缝中蓬勃着,淡淡的山野香气从茶树间徐徐飘起,直灌入每一个到访者的领口、衣袖,使他们听着山涧叮咚的水声,感受风拂过茶叶轻轻地哗哗声,在幽静的沉酣中洗去喧嚣的铅华,感受着宁静与恬淡。
与悟源涧的相遇,或许是每一个爱茶之人在人生旅途中祈求之事。
山场:九龙窠
地理位置:大红袍景区内
海拔高度:326m
植被情况:
茶树品种代表:大红袍
九龙窠为茶叶名丛“大红袍”原生地,通往天心岩的一条深长峡谷,峡谷两侧峭壁连绵,逶迤起伏,形如九条龙。人们遂把峡谷喻之为游龙的窠穴,故名。九龙之间呈现一座顶部略呈圆形的小峰峦,称为龙珠,故又称九龙戏珠。
沿着幽谷铺设了一条石径。两侧涧水长流,茶园碧绿,芬香沁人,景色幽美。出峡平旷之处的岩壁上凿满包括“晚甘侯”以及历代名人题咏武夷岩茶的摩崖石刻。其中有北宋范仲淹、南宋朱熹的咏茶名诗以及唐代茶圣陆羽的后裔、清代崇安县令陆廷灿的诗作。
篇4
1.1送鉴资料审查结果(1)原告与村委会签署的土地承包合同书,约定承包面积为4.667hm2,承包期限为30年。(2)原告在承包土地中仅有部分面积种植了茶树,实际种植面积原被告双方认识不一。(3)2009年7月原告与村委会签订土地承包变更合同,面积减少了0.447hm2。(4)县气象局证明2010年“7月2日降水量为83.5mm”。原告所在乡镇水利管理站出具证明,“7月1~2日当地降雨量为129mm,7月3日降雨量为0.3mm”。(5)原告拍摄暴雨使茶园受淹及有关人员到现场查看受淹情况的照片67张(图1~图2)。(6)县公证处出具的公证书附录工作记录中记载:“茶园1~5号田块均种植茶树”;“茶树地块与G204西侧排水沟宽度不均匀,沟面宽度大部在1m多~2m多之间”;“茶树地块靠排水沟的地边垄起,承包地远低于国道高度”;“2号地块茶树枯死现状明显,为成片的整株枯死,或发出枝芽的枝叶较其他地块明显矮小,枝芽稀疏,枯枝较多”;“除2号田块外的其他茶树地块里,无明显成片大面积整株枯死情况,有零星的整株枯死的植株存在”;“大量成活茶树有枯枝”(图3~图4)。(7)鉴定组对县公证处2010年11月1日公证书中附录的录像光盘进行了读片分析,对录像进行了截屏(图5~图6)和分析,认为:2011年11月1日原告茶园中茶树叶片绿色,已被修剪过的2号田块中茶树新长的枝条上叶片为绿色;田间的杂草已经枯黄;茶树地块靠G204排水沟的近田侧仍有垄起状土方堆积。
1.2现场勘验与实验室检测结果鉴定组现场可见:(1)原告承包的茶园地势平整,园内沟渠配套,排灌分开,周围无高大建筑物、工厂和人口密集生活区影响。(2)茶园外部有林带保护。茶园内部采用带状种植,大小行种植,平均种植密度7400株/667m2左右。(3)茶园主要排水沟渠与G204相邻,勘验日仍可见水系破坏和阻塞。(4)茶园中茶树已全部死亡。(5)经检测,原告承包土地与公路的交界沟渠长度为455m,茶园与公路界的毗邻长度为383.6m(不含林带、苗圃等)。茶树种植面积为2.245hm2。(6)被施工土方堆压死亡茶树所占的土地面积为0.0967hm2。经实验室对茶树植物学检查检测,田间种植茶树为灌木型品种,平均株高0.75m。树姿半开张,生长势中等,枝条无“之”字型,叶片着生姿态向外,叶片形态窄椭圆形,叶片横切面内折,叶缘波折中,叶基形状楔型。茶树已死亡,根系尚未腐烂。
1.3司法鉴定调查听证会调查结果(1)原被告对工程施工损坏茶园排水水系,并有部分土方覆盖到茶树上的事实无异议。(2)原被告双方对实际损失数量认识不一。
2分析与说明工程施工造成相邻农田水利设施
损毁是常见的工程事故,这类工程事故引发的经济纠纷是常见的民事案件。这类纠纷往往涉案人数多,影响范围大,延续时间长,“一因多效”、“多因一效”的情况突出,处理不好容易引发群发性事件。无论是行政机关调解还是司法机关审理这类案件,都要求准确鉴定农民的经济损失与工程事故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和评估经济损失的大小。农业司法鉴定机构接受委托开展司法鉴定,其鉴定意见就成为解决问题的技术关键。本案是人为因素、气象因素、茶树品种的抗性因素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典型案件。
2.1茶园排水水系受损是造成原告茶园经济损失的主要原因茶树是亚热带多年生常绿植物,原产于我国西南部丛林中。性喜温暖湿润,耐阴性强,不耐寒。秋季气温低到10~13℃,茶树就停止生长,进入休眠状态。翌年春季,气温回升到10℃时,才重新萌发。越冬期间,若遇-15~-5℃低温时,一些茶树品种受到不同程度的冻害。根据研究[1],我国以年极端低温多年平均值-10℃作为茶树经济栽培的北限。因此,茶树主要分布在苏北灌溉总渠以南地区的热带和亚热带季风区。在我国暖温带季风区中连云港市、山东省日照市近沿海5县等地,也有零星种植,但常遭冻害。茶树是喜酸性土壤作物,凡是在土壤pH4.0~6.5之间均适宜茶树生长,其中又以pH4.0~5.5最好。茶树对水分的要求较高,要求土壤湿润、表土保水力强,排水好,地下水位低,最好在1m以下。若排水不良或地下水位高,土壤水分过多处在饱和状态,则茶根容易遭受根腐病危害或生长受到抑制。在洪涝灾害情况下有可能发生更严重的后果。涉案茶园地处苏鲁交界地区,土壤属偏碱性土壤,地下水位较高,栽植茶树的适宜性较差。2010年7月2日原告所在地降水量129mm,达大暴雨标准,茶园较长时间积水不可避免地对茶树造成了严重损害,造成经济损失。其中茶园2号田因茶树更新植株新发枝条高度偏低,耐涝性较差,其损失大于其他田块。被告工程施工损毁原告茶园水系导致田间较长时间积水与茶树经济损失间有因果关系。
2.2原告茶园中茶树于2011年春全部死亡与2010年夏茶园田间积水无因果关系鉴定组2011年4月26日现场见到茶园中的茶树已全部死亡,茶树叶片枯黄,基本不脱落,茎干韧皮部无绿色,根系枯黄色,符合急性干枯死亡的特征(图7~图8)。原告现场要求我所对全部死亡茶树的经济损失进行鉴定。鉴定组审查全部鉴定资料和现场勘验后认为,原告茶园中茶树的全部死亡与2010年11月1日县公证处公证书附录的原告茶树植株为绿色的录像记录明显不符(图5~图6),在半年之间相差如此之大,必有它因。鉴定组查阅当地气象和农业生产管理技术资料得知,2010年秋冬至2011年春天,当地降水量持续偏少,小麦基本能正常生长。茶树根系深于小麦,虽干旱少雨有抑制其正常生长的可能,但不会发生茶树旱死的情况。据江苏省气象局《2010~2011年冬季气候影响评价》报道,“2010~2011年冬季(2010年12月~2011年2月)全省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偏低,为1986年以来同期最低值,尤其是2011年1月全省平均气温异常偏低,创近30年来最低记录”。《江苏省2011年1月农业气象月报》记载,“2011年1月10日赣榆县出现极端低温-10.5℃”。农业气象资料观测规范中“极端低温是离地面1.5m高度的百叶箱中测得的流动空气的最低温度”。原告茶园与G204相邻,国道的“通道效应”使空气流动速度比气象台站百叶箱中的空气流动速度更快,地面实际温度低于气象台(站)报告的极端低温观测值。《中国农业气象学》“茶树与气象”中记载,“灌木型茶树在-10~-13℃的低温下,将被冻伤。在-15℃以下时,将严重受冻减产,甚至地上部分全部冻枯”。植物冻害常是细胞间结冰和细胞内结冰,如遇干冷大风更加剧了植物体内水分的散失,造成干枯死亡。鉴定组认为原告茶园中茶树全部死亡是2010~2011年冬季干旱、冻害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与被告工程施工毁坏水系之间无直接因果关系。
3原告茶园经济损失的估算本案对因土方堆压
造成茶树死亡的损失和2号田枯死茶树的经济损失估算采用重置成本法进行。除2号田以外的茶园经济损失估算采用生产统计法和专家评估法进行。
3.1被土方覆盖死亡茶树经济损失(L1)的估算采用重置成本法计算被土方覆盖死亡茶树的经济损失。茶园幼龄期(当地一般5年左右)没有收益,主要培育茶树的树体。5年以后的茶园进入成园期可以正常采收茶叶。本案采用重置期限5年。据调查测算,5年重置成本费用(含人工、种苗、生产资料、土地租金等)19.35万元/hm2左右。被土方覆盖茶园(图2)面积0.0967hm2的重置成本为18711元。被土方覆盖的茶园当年无产量产出,也无农本投入,应补偿一个生长季的可得利益(纯收益)。据调查,纯收益一般在3.75万元/hm2左右,0.0967hm2的可得利益为3626元。则被土方覆盖的茶树经济损失为:L1=18711+3626=22347(元)。
3.2茶园2号田茶树经济损失(L2)的估算2010年11月1日县公证处录像资料清晰地反映茶园2号田块(面积0.13hm2)为当年新修剪田块,从茶树根基部抽出约20cm左右的新枝条叶片为绿色。鉴定组对公证处录像截屏图片用比例分析法估算出田间枯死植株面积占种植总面积的50%左右;对原告提供的2010年春茶园生产情况的录像进行截屏图片分析,估算出其中约有10%为往年死亡植株,因此,鉴定组认为原告2010年夏茶园淹水死亡的茶树种植面积为0.13×(50%-10%)=0.052hm2。按照重置成本法估算,其经济损失为10062元。因原告茶园2号田春剪后无夏秋茶可采,故无夏秋茶经济损失。L2=10062元。
3.3原告茶园(除2号田外)受灾经济损失(L3)的估算据测算,茶园(除2号田)受损面积为2.115hm2。根据《江苏省农村统计年鉴》公布的全省各县(区)2007~2009年茶园面积与总产量的数据,原告所在县前3年茶叶单产平均为295.05kg/hm2。据调查,当地春茶、夏秋茶产量的比例约为2∶3,原告春茶不受淹水影响,夏秋茶叶因淹水造成的损失量为295.05kg/hm2×(3/5)×2.115hm2=374.42kg。据调查,江苏省的绿毛茶2010年下半年夏秋茶(新茶)市场均价约为220元/kg,受损茶园的经济损失总产值=374.42kg×220元/kg=82372.4元。原告无夏秋茶采茶用工成本投入(其他减少投入的生产农本与田间排水等增加的农本基本持平),据调查测算,原告茶园后期未投入采茶用工成本11530元。原告茶园受淹导致夏秋茶经济损失为:L3=82372.4-11530=70842.4(元)。
3.4原告总的经济损失(L)估算总的经济损失(L)等于被土方覆盖死亡茶树经济损失(L1)、茶园2号田茶树经济损失(L2)、原告茶园(除2号田)茶树受灾经济损失(L3)之和。L=L1+L2+L3=103251.4(元)。
4司法鉴定意见质证采信情况
法院收到司法鉴定意见书后,依法向当事人送达(庭前开示)、组织庭审质证,原被告双方对鉴定结论未提出任何实质性意见。法院采信鉴定意见组织原被告双方调解,最终达成和解协议,被告履行协议后顺利结案。
5讨论
5.1司法鉴定人必须查明导致茶园经济损失的真实原因
农业生产的综合性、季节性、连续性、区域性的特点决定了农业司法鉴定有着自身的特点[3-4]。一是鉴定内容的综合性。“多因一效”、“一因多效”的情况突出。农业生产是复杂的人工生态系统,受到土壤、气候、作物、种植人员(农民)技术能力和社会经济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从繁杂的因素中鉴定出引起损失的原因和准确估算出实际损失,这是农业司法鉴定的技术难点和关键。二是农业司法鉴定的时效性突出。过了季节事故现场就不复存在。三是案件当事人无案件的系统资料。司法鉴定人必须到田头、滩涂、养殖场、林场、茶园等现场调查,寻找物证,取得样品,进行必要的实验室理化分析。四是农业事故的突发性、群发性特点突出。这些特点要求农业司法鉴定人必须以中立者的身份,用近代农业科技新成果、新技术、新方法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分清各种因素对经济损失的因果关系和影响程度的大小,作出客观、公正、科学的鉴定结论。本案例鉴定内容至少包含了以下3个方面:一是致害因素(工程施工破坏了农田水利设施)对茶树被淹损害之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二是致害因素对茶树受水淹损害(死亡、黄化落叶等)程度和农产品损失量(如农产品茶叶产量、品质的降低)的认定;三是对茶树受损量经济价值的估算。经济损失是鉴定对象(茶树)损害程度货币化的衡量指标。只有致害因素与鉴定对象受损害间具有直接因果关系,进行损害程度和经济损失的鉴定才有实际意义。司法鉴定人必须根据茶树的生长发育规律、自然生态环境、茶树栽培管理、农田水利设施损毁程度、暴雨与田间积水程度和极端低温冻害与茶树对冻害耐受程度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查明茶树死亡、受损的真实原因、程度及对经济损失的影响效应。
5.2司法鉴定人必须采用合适的方法估算其经济损
篇5
普洱茶各自相异的香气不仅能给人带来身心的愉悦,更能为生活增加趣味。对于普洱茶的香气评价没有科学精确的仪器,全靠人的鼻子,就算有警犬一样灵敏的鼻子,对于香气的描述也不免带有人主观的意识在里面。大滇就多年喝茶、制茶的实践经验和广大茶友分享一下我对于普洱茶各类香型的心得,不一定全对,仅供交流学习。
樟香 关于樟香,很早之前,大家看过的“传说”是:云南各地有高大的樟树林,这些樟树多数高达一二十丈,在大樟树底下的空间,最适合普洱茶的种植生长,大樟树可以提供茶树适当的遮阴机会,在樟树环境下可以减少茶树的病虫害发生。如在樟树枝叶上生有许多小蜘蛛,会垂丝下来,吃掉茶树上的小绿叶蝉等病虫。更可贵的是普洱茶树的根,与樟树根在地底下交错生长,茶叶有了樟树香气,贮存于叶片中。
这种说法是不可信的:樟树+茶树=樟香?那么同样,这棵樟树也会带有茶香?如果种枣树就带枣香,种兰花就带兰香,那么,种橡胶,就带橡胶味?茶叶有了樟树香气,贮存于叶片中。怎么可能?请注意关键点:科学研究发现有些普洱茶里面确实含有一种叫芳樟醇的物质。这种物质,必须是经过发酵才会激发出来,也就是说,樟香如果出现,那么意味着这个茶要么是熟茶,要么是较长年份的生茶,以及经过入仓(受潮)的生茶。总之,跟湿度有关系。而事实上,多年来行走茶区超过10万公里,深入到各个村寨,我迄今为止没有看见樟树与茶树伴生的情况,我印象里,某一年,好像是云南省植物学研究所的教授也写过文章说,茶树与樟树是天敌,不能伴生。
荷香 即普洱茶散发出类似荷叶的香气。我特意买了云南著名的澄江藕粉来对比普洱茶荷香的代表:白针金莲。
关于这个香型的描述,必须严格与茶的等级挂钩,多见于对宫廷级、一、二、三级茶的描述。熟茶,喝宫廷级别的茶,够纯正的话,能体会什么是荷香,而荷香的浓厚程度,可以判别茶青的等级高低。对应散装的宫廷级熟茶散茶,荷香,甚至成了唯一鉴赏的指标。
兰香 即普洱茶冲泡后有兰花的香气。我个人一直反对用兰香、樟香、荷香等等这些来描述普洱茶的香气,但没有办法,当这个行业都在这样描述的情况下,总得弄明白。
兰香据说被称为普洱生茶最高贵的香气,也是古树茶才具备的香气。关于这一点,我既无法承认,也无法否认。以实践经验来看,偶尔有几个地方的茶会有这样的特点,但不能推而广之。用这个来衡量普洱茶的品质,我一直认为是欠妥的。兰香作为新茶时期的一个特征,给人一种愉快的感觉,这个没有错。但我并不觉得这个香气会一直保留到十年,老茶时期。如果这个香气不能保留到十年,那么,就只有现喝的意义。何以衡量出10年后茶的品质?因此,关于兰香,我建议,说明是在新茶时期,而且会持续衰减。
陈香 关于陈香,必须分开来说,熟茶的陈香以及生茶的陈香。这是明显不同的。许多老茶,现在喝已经谈不上滋味的浓厚了,让人愉快的部分,仅仅只有陈香。这也是岁月给普洱茶留下的影子。我直白地把陈香描述为:陈化(或者发酵)味 。你可以在3-5年的生茶里感觉到程度较轻的陈香,以及5-10年的生茶里感受到中等的陈香,时间越久,陈香味越重。对于熟茶,陈香又依据原料等级不同,以及发酵程度来衡量,而简单以年份来衡量,是不合适的。一个9级茶,1-2年就会有很重的陈味,5年非常陈,而对于宫廷级别的熟茶,10年的陈味尚达不到9级茶3年的陈味。
木香 即陈年木头自然散发的味道,“传说”中,木香是茶放到很多年后自然产生的香气。我个人的体会是在20年陈香那个熟茶里,明显的木香。或许,很多年了,我都会一直认为,木香只有老茶,才会产生。但今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从新发酵的熟茶里喝出了明显的木香,严格来说,是一个发酵失败的茶里,所以,关于木香,对我的思想,要重新定义了。
花香 关于花香可能不同的做茶人,有不同的理解。我只能从实践的角度来看,我经历过有花香的茶:景迈茶区的茶,哀牢山的茶,以及南糯山某些地方的茶。这种花香,是淡淡的,并非很浓郁的香气,但我仅仅只是在新茶阶段,毛茶阶段,感觉到这样的香气。而一个负面的信息则是:我对这个香气能留存下来,非常不乐观。
在我制茶的经历中,因为茶的生态环境是我所理想的,森林覆盖率高,茶树周围,杂草丛生,所以试制了一些茶,但我确实在毛茶阶段没有喝出花香。在成饼后,才发现,这个茶具有花香这样的特性。这个说法也许会令人失望,仿佛做茶人在做之前就应该知道这个茶会怎样。事实是,做茶,有时是要靠运气的,这才是客观的态度。
蜜香 即蜂蜜的香气,当然对于普洱茶来说,这个滋味会比真正的蜂蜜香淡很多,但香型的确接近。关于蜜香,我个人看法如下:第一,大多数紧压生茶在1-5年陈期茶都会呈现出这一点;第二,保存良好的散茶在1-3年陈期会出现这一香味;第三,在鲜叶加工过程中,通过增加摊晾时间(达到前发酵效果)或者杀青后堆放,可使得新鲜毛茶产生蜜香。这一结论,限于笔者资源,仅在老班章和景迈古树茶鲜叶加工过程中实践过。总体而言,除了极个别现象,蜜香的产生都跟发酵过程有关系,是普洱茶自然陈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香气。
原野香 或者称为野香,就这个名字而言,你可以想见,野生茶具备的浓郁香味,用原野香来描述,是恰当的。这种茶香太过明白,最简单的方法是试试野生茶, 野生茶在普洱镇沅、临沧大雪山等地都有广泛分布,这种典型的香气为野生茶所独有,在某些过渡型树种里,也能感受到这种原野香。而栽培型的茶树,无论用何种工艺加工,都无法得到此种香型。
参香 即人参的香气。喝普洱茶真不容易啊,又得去买点人参来对比。这个香味让我迷惑了很久,而且特意去找这样的茶,来捕捉这样的感觉。花了较多一笔钱,根据前辈老茶人的推荐,买了一片老茶学习参香。这个茶,是一片80年代初的熟砖,在香港存放,喝过,确实明白了老茶人说的参香是怎么回事。据解说,4-6级生茶港仓状态放15-30年,有强烈樟香,而熟茶,尤其是低等级茶,放20年以上,港仓,有参香,这个是别人的解说,大家可以参考。需要说明,这个是充分条件,并不是重要条件。反过来的结论是不成立的,即:不能反推出“凡是出樟香的4-6级生饼一定都是港仓存放的……”等若干结论,不可逆。
药香 关于药香,自然是煎中药时散发的味道了。在我的理解里,非常老的年份茶里,会出现这样的味道。而这个,我在干仓的老熟茶里有过体验。一次是一个是20多年的老熟茶,另外一次是偶然的机会,把十年左右的老熟砖用110cc的盖碗,投茶量15克,焖泡出味道,出现了所谓的药香。注意:熟茶,干仓,多年陈期,才有可能出现这样的味道。确实跟熬中药的药汤外形和口感都接近。
篇6
【关键词】:中药材 色谱法
【中图分类号】R45;R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08)4-0044-04
我国中药材品种繁多、资源丰富药用动植物达1万余种,在当今世界“回归自然”思潮影响下,寻找天然药物的呼声日渐高涨,因而对于我国这样的中药材大国首要任务是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鉴别方法和质量保障体系。很多中药材形态相似,加工处理后形态结构易发生改变,目前采用的经典植物鉴定,性状鉴定和显微鉴定等研究方法由于鉴定标识建立在个体形态和客观观测水平上,因而存在主观性强、重现性和稳定性差等不足[1]。而分子标记技术又存在方法不够完善,资料不丰富,成本偏高无法推广到生产第一线的缺点[2]。相比之下,色普法已成为中药材鉴定中不可缺少的常规而有效的方法,尤其是对成分复杂的中药材有分离分析鉴定的双重优势。随着化学分析色谱技术的成熟和广泛应用,20世纪70年代,人们将中药中的化学成分展开于由各种不同载体制成的薄层板、纸片、胶片等物体上,不同的生药成分显现出不形状,颜色的斑点或条纹等,人们可根据斑点或条纹的位置(Rf值)、颜色、数目等特征来鉴别生药真伪和质量,从而创立了色谱法。目前常用的色谱法有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毛细管电泳和凝胶电泳等。
1 薄层色谱法(TLC)
薄层色谱(TLC)由于操作简单、直观、经济、适用范围广阔,在中药鉴别中应用频率最高。目前,常用的薄层色谱法有高效薄层层析法、薄层扫描法和反相薄层色谱法等[3]。
1.高效薄层层析法(HPTLC):HPTLC的薄板采用更加细致均匀的吸附剂用喷雾法制成,提高了分离效果,增强了重现性。张虹将榧属植物叶的提取物经TLC法初步分离,再用HPTLC法测定紫杉酸的含量,具有良好的回收率,可用于定量检测[4];米莉莉等用高效薄层色谱扫描法对天然虫草与人工虫草菌丝体中核苷类有效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同时建立了不同虫草样品的荧光淬灭薄层色谱图谱[5];伍庆等用HPTLC法建立了快速测定知母药材中菝琪皂苷元的方法[6];曾长青等用高效硅胶薄层板对动物药不同蛇胆胆汁酸的14种组分进行测定,发现有相似组成[7]。
1.薄层扫描法(TLCS):应用薄层扫描仪将薄层板转换成薄层图谱的方法叫做薄层扫描法(TLCS)[8]。TLCS所得到的图谱比目测的层析图谱更为客观准确。张尊听等以高效薄层色谱扫描法测定野葛根中游离葛根素和总葛根素含量[9];苏淑分等使用薄层扫描法测定不同品种和产地化甘草并建立了指纹图谱,可以快速的对药材品质作出评判[10];颜玉贞等完成了黄连的指纹图谱研究[11];苏微微等完成了黄参的薄层扫描指纹图谱[12]。
1.3 反相薄层色谱(RPTLC):当薄层色谱中流动相的极性大于固定相极性时,就形成了反相薄层色谱(RPTLC),RPTLC主要用于极性成分复杂的药材样品。张子忠等对不同产地不同时间采收的蔓荆2种》荆素和对羟基苯甲酸进行了RPTLC定量分析比较考察了多种因素对结果的影响,同时优化了实验条件,用于蔓荆子中上述两种成分分析前者回收率93.9%,后者回收率91.2%[13]。
2 气相色谱法(GC)
气相色谱法(GC)以气体为流动相,适合于挥发性成分或通过衍生化后能汽化的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有灵敏度高、操作简便、样品无须化学前处理、提供信息量大等优点。目前使用频率较高的有裂解气相色谱(适用于不挥发成分)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等。
2.裂解气相色谱:该发将样品放入裂解器内,在一定条件下加热样品使其瞬间裂解,生成可挥发的小分子,立即被载气带入气相色谱系统分析拄上,分离后得到裂解气相色谱图。袁敏等用此法比较了不同产地连翅的气相色谱图,13种样品的色谱图近似,重叠率达89%以上[14]。
2.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将气相色谱与质谱联合使用的一项技术即为GC-MS。徐勤等GC-MS对前胡中的白花前胡丙素,丁素和紫花前胡苷的含量进行研究,发现前胡两种标准药材的图谱差异显著,证实了药典前胡的2个品种化学成分不同的说法[15];魏刚等采用GC-MS法对不同产地广藿香、组织培养广藿香、超临界提取广藿香、广藿香对照品共21品种进行了组分分析,发现石牌藿香与高要海南藿香相比,11个成分相对含量均有显著差异,而高要与海南藿香无明显差异[16];徐春艳等用此法测定出黄连与肉桂配伍后桂皮醛含量下降,下降程度与黄连比例有关[17];梁永枢等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挥发油中,用GC-MS对其成分进行分析,分离出20个组分,鉴定出其中的6种组分,并首次从沉香挥发油中分析得到Guaiol和α-Copaen-11-ol[18]。
3 纸色谱
纸色谱(纸上层析)属于分配色谱的一种。主要用于多功能团或高极性化合物如糖、氨基酸等水溶性成分的分析分离。目前在中药材中应用较少。
4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HPLC和其他分离方法相比有柱效高、灵敏度高、分离迅速性和重复性好等特点,若配以不同的检测器,可对多种药物成分进行分析,一般用于含量测定,也可根据特征色谱峰进行定性分析[19~20]。曾宪仪等用HPLC法测定枳壳、枳实中辛弗林和N-甲基酪胺的含量,结果发现枳实中辛弗林和N-甲基酪胺的含量高于枳壳[21];曹爱民等用HPLC法测定出了决明子中大黄酚含量,含量测定结果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99%[22];杨国红采用HPLC法对中成药两个制剂中桂皮醛进行测量,样品量在0~0.15范围内呈线性关系,表明本法适用于对含桂皮醛成分的中成药进行质量控制[23];另有文献建立连翘、红花、刺五加等的HPLC指纹图谱,以鉴别区分不同来源、不同产地中药材[24~25]。HPLC与现代检测器相结合又产生了一些新技术: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HPLC-ELSD),Park等用HPLC-ELSD法同时分离和测定了人参皂甙Rb、Rc、Rd、Re、Rf、Rg和Rh等[26];液相色谱-质谱(LC-MS),Van Breemen等首次将LC-MS技术用于人参粗提取物中的人参皂甙[27];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张丽艳等用此法测定喜树碱含量随生长月份增加而递增规律,为药材采收时间的确定提供了依据[28]。
5 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
HPCE是20世纪末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效快速分离技术,是经典电泳技术和现代微柱分离相结合的产物[29],有分离模式多、分离效率高、速度快和分析范围广阔的特点。王演以HPCE法对不同属群大青叶药材的理化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异地栽培的不同属群大青叶药材的化学成分和含量差异显著[30];沈阳等测定不同种类甘草药材中甘草酸的含量程良好线性关系,本法适用于甘草酸含量的测定[31];张朝晖等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出大海马、线纹海马、刁海马、刺海马、小海马、贡氏柄颌海龙、三斑海马、粗吻海龙、海鱼、拟海龙、尖海龙和宝珈海龙12种海马海龙类药材的电泳图谱,为海马海龙类药材鉴定提供了依据[32]。等提取菟丝子种子植物蛋白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生药鉴定,结果表明,同属不同种菟丝子的碱溶性和酸溶性蛋白在成分和含量上均有显著差异,根据其种子植物蛋白的电泳图谱可有效鉴别菟丝子的来源[33];孙国祥等用HPCE法对射干的水提取液进行指纹图谱研究,计算出不同产地射干的CEFP的相思度(S)大于0.92,证明不同产地的射干在化学成分的分布上是十分相似的[34];王实强等采用HPCE,用外标峰面积法测定婴栗壳中可待因吗啡和婴栗碱的含量取得了满意的效果[35];丁原菊等采用高校毛细管电泳法对紫柴胡中柴胡皂甙a与d对映体进行分离和测定取得良好的结果,柴胡皂甙a与d的回收率达97.1%[36]。
6 凝胶电泳
凝胶电泳技术自20世纪80年代初传入我国,石俊英教授等率先将现代生物技术与传统的中药学科相接合,经多年潜心研究和实践,创建了“中药电泳鉴别法”新技术,并在动植物类中药材鉴别中广泛应用。目前重要的电泳鉴别多集中在蛋白质的鉴别上,蛋白质又分为贮藏蛋白和同功酶两种。
6.贮藏蛋白电泳(凝胶蛋白电泳):不同蛋白质因存在分子大小空间结构和电荷数目上的差异,可以通过电泳得到分离。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与其他分析手段相比具有分辨率高、性能稳定、凝胶孔径可调等优点,是目前常用的蛋白质分离分析手段。金跃明等用缓冲叶提取样品中蛋白质,在10%连续的SDS-PAGE凝胶上进行电泳,结果鹿鞭与其主要伪品牛鞭的电泳图谱有明显区别,不同品种鹿鞭电泳图谱也有明显区别[37];赵华英等应用蛋白质电泳得出青葙子、牛膝子、鸡冠花子、皱果苋子、苋子和反枝苋子的6种种子电泳图谱,准确的鉴别出了苋科6种种子类药材[38];赵晓荣等用蛋白质电泳得出了马鹿鞭、海狗鞭、黄狗鞭和海象鞭的清晰图谱,准确的鉴别出了4种鞭类药材,还观测出黄狗鞭与马鹿鞭样品图谱极为相似,从而提出用黄狗鞭代替马鹿鞭的设想[39];李锋等用SDS-PAGE法对羚羊角山羊角、黄羊角、绵羊角和藏羚羊角急性了电泳图谱比较,发现各样品有不同的蛋白质成分,成功的区分了这5种角类药材[40]。
6.同功酶电泳研究:同功酶是指催化作用相同而分子结构不同的一组酶,它存在于同一种属或同一个体的不同组织或同一细胞的不同亚细胞结构中。同功酶的结构差异来源于基因差异,能稳定的遗传给后代。因此可以根据同功酶分子结构差异用电泳法来分离。常由于电泳法分离的同功酶有乳酸脱氢酶同功酶、过氧化物酶同功酶和酯酶同功酶等。
6.2.乳酸脱氢酶(LDH)同功酶:20世纪50年现乳酸脱氢酶以来[41],同功酶用于动植物的分析鉴别也紧随而至。李大均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巨蜥的血清、脑、肾、肝、心肌、骨骼肌和小肠的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进行分离和测定.结果表明,LDH同工酶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42];任文华等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刺猬(Erinaceusdealbatus)及游蛇科的黑眉锦蛇 (Elaphetaeniura)、红点锦蛇(E.rufodorsata)和赤链蛇(Dinodonrufozonatum)等在冬眠期和活动期骨骼肌、心肌、肝等的乳酸脱氢酶(lactatedehydrogenase,LDH)同工酶谱进行了分析,并用比色法测定了以上各种组织的LDH活性,结果表明:LDH同工酶的电泳图谱只有红点锦蛇的肝和骨骼肌中存在活动期和冬眠期的明显差异,在其余动物两个时期的组织中未表现出明显变化,刺猬的肝脏LDH活性在冬眠期显著地高于活动期,而其余的动物组织冬眠期LDH活性均显著低于活动期,三种蛇类组织LDH4均未见表达[43]。
6.2.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在高等动植物中,过氧化物酶广泛而大量的存在着,并有较多的同工酶。李桂兰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板凝胶电泳对菘蓝不同器官的POD同工酶进行分析测定,发现菘蓝的POD同工酶酶谱具有一定的器官特异性和稳定性,并且同工酶变化与生物的生长发育之间具有特异性关系,可为生物生长发育的调控研究提供参考[44];于晶等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技术对不同种源黄芩过氧化物同工酶进行研究,再利用过氧化物同工酶谱带聚类分析,可为不同种源黄芩的划分提供参考[45];陈文强等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对天麻3种变型的过氧化物酶(POD)的同工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天麻3种变型的过氧化物酶的同工酶活性不同,酶谱条带数在5~7条之间,且具有特征谱带.其中乌天麻和红天麻的酶谱条带数相同,两者的酶谱条带数均多于绿天麻;绿天麻、乌天麻和红天麻的酶谱条数依次分别为5条、7条和7条;其中基本酶带有5条,Rf值分别为0.06、0.24、0.83,0.89、0.98;乌天麻与红天麻的相似度指数为0.86,说明这两个种亲缘关系近;乌天麻与绿天麻的相似度指数为0.71,反映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远[46]。
6.2.3 酯酶同工酶:酯酶同工酶是一类水解酶,能催化分子中酯键,酯酶同工酶在动植物体内广泛分布。张丽萍等用同工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快速简便的鉴别了蒙古黄芪和膜荚黄芪种子,为蒙古黄芪种子真实性的检验提供理论依据[47]。
综上所述,色谱法在中药材分析和鉴别中的应用已达到一定水平,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需要我们在逐步探索中去改进,从而达到更有效、更简便的鉴别中药材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贾恩礼,黄尉初. 中药鉴定中现代分析技术的国内应用概况[J].实用医药杂志,2006,23(8):989~990
[2]郭伟云等.DNA分子标记技术在中药材品质鉴定中的应用进展[J].新乡医学院学报,2006,23(6)
[3]顾英,冯怡.薄层色谱新技术在中药药物分析方面的应用[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2):2589
[4]张虹.TLC-HPLC 法分析非属植物叶中的紫杉酸[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3,25(5):402
[5]米莉莉,张文素.冬虫夏草及人工虫草核苷类成分的TLCS研究[J].中成药,2003,25(5):402
[6]伍庆.知母中菝琪皂甙元测定方法探讨[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2,20(4):72
[7]曾常青.14种蛇胆胆汁酸成分的高校薄层色谱分析[J].中药材,1996,3:139
[8]于宝珠,陈立亚.薄层色谱在中药指纹图谱中的应用[J].中国药事,2005,19(10):619~620
[9]张尊听等.太白山野葛根中异黄酮和葛根素含量随季节的变化[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2,13(6
[10]崔淑芬, 蒋铁伦, 王小如薄层色谱指纹图谱在甘草GAP生产与质控的应用[J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2004 , 18(4) : 3
[11]颜玉贞, 林巧玲, 谢培山, 等黄连指纹图谱研究[ J ].中国中药杂志, 1993 , 18 (6) : 329
[12]苏薇薇.聚类分析法在黄芩鉴别分类中的应用[J ] .中国中药杂志, 199, 16 (10) : 579
[13]张子忠,袁久荣等.蔓荆子反相薄层色谱分析的研究[J]. 药物分析杂志,1995,15(2):13
[14]袁敏,张铭光. 不同产地连翅的气相色谱图[J]. 中草药,2003,34(1):70
[15]徐勤.测定白花前胡忠花前胡丁素的含量[J]. 中国药学杂志,2001,36(2):122
[16]魏刚,符红.GC-MS法对藿香的研究[J]. 中成药,2002,24(6):407
[17]徐春艳.气相色谱法测定黄连与肉桂配伍前后桂皮醛含量变化[J]. 药物分析杂志,2001,36(2):11~14
[18]粱永枢,刘军民.沉香药材挥发油成分的气象色谱-质朴联用分析[J].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2):2518
[19]刘春丽,刘满仓.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中药及植物药进展[J]. 分析化学,2000,28(5):631~643
[20]龙全江,江葳葳,熊健,等. 高效液相色谱在中药研究应用中的新进展[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 1999,(04)
[21]曾宪仪, 陈小红, 肖呜,等. HPLC法测定枳壳、枳实中辛弗林和 N-甲基酪胺的含量[J]. 中国中药杂志 , 1997,(06)
[22]曹爱民, 沙明, 孟淑智, 姜丽,等.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决明子中大黄酚的含量[J].中国中药杂志 , 1997,(02)
[23]杨国红.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两种中成药中桂皮醛的含量[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1994,(05)
[24]张文婷, 何翱, 陈浩. 连翘的HPLC指纹谱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 , 2002,(05)
[25]周晓英, 张立新, 张良,等.红花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研究[J]. 中成药,2002,(05)
[26]Park MK,Park JH.Chromatogr.A,1996,736:7778
[27]Van Breenmen R B,Fong H.J Anal chem.1995,67:3985
[28]张丽艳, 杨玉琴.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喜树果实中喜树碱的含量[J]. 中国中药杂志 , 1997,(04)
[29]时淑华; 何茶叶.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在中药监测中的应用[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科版),2006,3(7):36
[30]王寅.高效毛细管电泳法用于不同群居大青叶药材的鉴别[J]. 中草药,2003,31(2):547
[31]沈阳,庄峙厦,王小如.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分离测定不同种类甘草药材中甘草酸的含量[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 2004,(S1)
[32]张朝晖,范国荣,徐国钧,等.12种海马、海龙类药材高效毛细管电泳法鉴别[J]中国中药杂志 , 1998,(05)
[33],罗国安,王如骥,等.中药菟丝子的高效毛细管电泳法鉴别[J]药学学报 , 1997,(07) .
[34]孙国祥, 万月生, 孙毓庆. 射干的毛细管电泳指纹图谱研究[J]. 色谱 , 2004,(03)
[35]王实强, 首弟武.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罂粟壳中生物碱的含量[J]. 色谱 , 1997,(05)
[36]丁原菊, 陆玮洁, 主沉浮, 高建军, 贾炯. 毛细管电泳法对柴胡中柴胡皂甙a与d对映体的分离和测定[J].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 2006,(05)
[37]金跃明, 李峰. 鹿鞭药材及伪品的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别研究[J].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 , 2005,(06)
[38]赵英华等. 苋科6 种种子类药材的蛋白电泳鉴别[J]. 中国中药杂志,2000,25(1):52~53
[39]孙晓荣等.4种鞭类中药蛋白电泳鉴别[J]. 中国中药杂志,1997,32(5):271
[40]李锋等 羚羊及伪品的凝胶电泳鉴别[J]. 中草药,2001,22(5):454
[41]林岩香, 王建勤. 同功酶用于药用植物分类鉴别的技术原理与应用探讨[J]. 海峡药学 , 1995,(02)
[42]李大筠. 巨蜥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的分离和测定[J].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1996,(04)
[43]任文华; 杨光; 谷宇; 赵祥伟.刺猬和三种游蛇科动物冬眠期和活动期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的比较[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1.
[44]李桂兰. 中药菘蓝过氧化物同工酶的测定[J].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 2006,(04)
[45]于晶; 陈君等.不同种源黄芩的过氧化物同工酶研究[J] . 中药材, 2006,7(5)
[46]陈文强,邓百万,丁锐,吴三桥,李新生. 天麻3种变型过氧化物酶的同工酶研究[J]. 西北植物学报 , 2005,(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