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医疗行业现状范文

时间:2023-07-12 17:41: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国内医疗行业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国内医疗行业现状

篇1

【论文摘要】:本文第一部分着重介绍了我国及国际医疗器械行业现状,通过计算竞争优势指数,得出我国医疗器械行业总体在国际竞争中不占优势,特别是高端产品占明显劣势。第二部分针对医疗器械行业现状及问题,提出了五大发展对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提高,医疗器械产业越来越受世人关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已初具规模。我国作为医疗器械产业的新兴市场,潜力大,发展快,吸引着全球医疗器械行业眼球,争先进军中国市场。同时,本土企业规模小、技术弱,缺少发展后劲,存在国内市场占有额低、国际竞争力弱等问题。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时,应树立民族品牌、构建核心竞争力、加强自主研发能力、改善产品结构等,才能在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及国际医疗器械行业现状

近几年的医疗器械进口总额和出口总额都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但是总体都呈现较大的逆差,且贸易逆差呈波浪形的增长趋势。

就医疗器械行业贸易方式来看,进口以一般贸易方式为主,出口则以来料加工贸易方式为主导,输出的是简单加工产品,缺少附加值高的高端产品。所以目前我国医疗器械出口产品总体来说属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小的现状。

我们从竞争优势指数来分析一下医疗器械的行业现状。竞争优势指数是净出口与外贸总额的比值,能够反映相对于世界市场上由其他国家供应的一种产品而言,本国生产的同种产品是处于效率的竞争优势还是劣势以及劣势程度。其计算公式为RNXij=(Xij-Mij)/(Xij+Mij)(式中,RNXij— —竞争优势指数;Xij—— i国j商品的出口额;Mij—— i国j商品的进口额)。

我国医疗器械贸易竞争优势指数从2001年至2005年均为负值,处于(-1,0)之间,说明我国医疗器械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弱,在国际市场竞争力平均水平以下,医疗器械进口产品市场占有率较大。但2005年贸易竞争指数上升为-0.117,接近于0。

再看另外一个指标—— 国际市场占有率(MS)。该指标反映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出口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的份额或程度。一个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大小,最终将表现在该产业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其计算公式为MSij=Xij/Xwj(式中,MSij表示i国j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Xij 表示i国j产品的出口总额,Xwj 表示世界j 产品的出口总额)。

MSij值越高,该产品所处产业国际竞争力就越强;反之则弱。我国医疗器械产品目前在国际市场占有率很低,不超过5%,从而表明我国医疗器械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很弱。而从国际上来看,全球高端医疗器械市场基本由美国、德国公司的产品占据着统治地位,其次是日本,其他欧洲国家只是在一些专业项目上有一定优势。在全球医疗器械市场销售额中,美国占到40%多,欧洲占30%左右,日本占15%—— 18%,而中国仅占2%。国内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竞争能力始终令人担忧。

国内医疗器械企业竞争力偏弱,主要归结为“六大问题”:一是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严重;二是产业结构与产品品种结构不合理;三是中国医疗器械市场本土企业占的份额低;四是进出口不平衡,世界市场份额小;五是有自主品牌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不多,品牌知名度不高,无形资产创造的企业竞争能力薄弱。六,是技术水平不高,产品质量不高,工艺水平落后。

二、我国国际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对策

第一,站稳脚跟— —明确企业核心竞争力。中国医疗器械企业若想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首先要处在充分调动和运用各种资源的前提下,进而培养和强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获得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既可以通过自我发展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又可以通过企业间并购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

第二,拳头产品—— 强化企业研发能力。首先要解决资金瓶颈,加大研发资金投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技术是企业的生命线。著名的跨国公司都有自己实力很强的研究开发机构。国内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只有解决资金问题,才能放手搞科研。其次是要实现自主创新模仿创新相结合。对于目前我国的医疗器械企业,先是要以模仿创新为主,进行技术积累、消化、吸收、再创新,不断增强自己的研究开发实力。

第三,建立品牌—— 提高企业营销水平。目前我国医疗器械行业还没有一个在享誉国际的品牌。因此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必须提高对品牌战略的重视,树立起品牌意识,将产品技术、产品质量等内在指标作为坚实的基础和后盾,并积极发挥广告与市场营销、品牌设计与策划的作用,打造中国百年品牌,靠核心竞争塑造知名品牌,靠知名品牌提升自己的竞争优势和无形资产。创新营销渠道,建立强大的销售队伍和广泛的销售网络。具体措施可以包括:

(1)提高医疗器械产品质量,加强售后服务工作,增强用户的满意度;

(2)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创名牌企业、名牌产品;

(3)完善医疗器械评估与检测中介组织机构;

(4)加强医疗器械技术监督工作。

第四,优化结构— —提升企业出口效益。在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时,要随时保持对市场需求进行分析和预测,生产适销对路产品,保障医疗卫生需要,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继续开展传统手术器械、卫生材料、小型设备出口的同时,要加大设备类产品出口,增加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增加出口效益,并使我国的医疗器械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定份额。

【参考文献】:

[1] 蒙志莹、蔡天智.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现状与国际化.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07年04期

篇2

关键词:移动医疗;智能终端;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

报告显示,2012年国际移动互联网使用率达到了8.5%,而我国当前的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更是发展到了8亿之多。移动互联网如此快速的发展促使医疗行业也正式向移动领域进发[2],并借助方便、快捷、丰富的医疗应用在移动互联网中不断扩展运营。

1 移动医疗发展现状

当前移动医疗应用可以分为面向医院医生(B2B)和面向用户与患者(B2C)两种模式。前一种模式通常用于医务人员之间的相互交流,或者为医务人员提供一些医学知识库、医学工具等。后一种模式则用于求医问诊、医联预约、远程会诊、病情咨询和院后随访等。

国外发展现状 近年来,国外移动医疗行业发展比较兴旺,在部分发达国家,远程医疗已经发展的相当成熟,并且随着手机移动终端设备的高速智能化发展,远程医疗也正在向移动领域不断渗透[3]。例如,在2009年,美国某科研机构曾研发出一套远程卒中系统(telestroke),能够对急性中风患者进行远程急救和护理。该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当患者出现急性神经性脑中风时,可以借助移动智能终端接入系统,为诊疗提供必要的病情及影像资料,藉此实现对患者的远程辅助诊疗,为抢救生命赢得更多的宝贵的时间,增加更多的生存机率,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例如德国研发了一套远程皮肤病学信息系统,可以为皮肤病患者提供远程诊疗。患者在手机上安装相应的应用程序后,可以直接用手机摄像头采集皮肤图像数据[4],然后结合自身的生物反馈信息一同发送给医疗诊断单位,医疗人员则借助计算机终端设备及相应的数据分析平台对患者进行诊断。法国研究人员将一种内嵌式低功耗传感器进行改进,制造出一种微型的可移植医疗设备,利用双向传感起搏器来监测患者的一系列生理指标变化[5],当患者身体出现异常状况时可以及时进行报警。比如能够基于地理位置来查找附近医生并进行预约的ZocDoc;能够借助手环、头贴、手机等设备检测睡眠质量并提供针对性睡眠指导的ZEO等。移动医疗应用的不断普及也带动了医疗商业的发展,使得移动医疗的商业模式不断成熟和健全。

2 国内发展现状

国内移动医疗应用的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在豌豆荚、91助手等一些知名的手机应用平台上检索“医疗”这一关键词,能够找到上千个应用,而检索“健康”一词得到的应用数量更是达到几千个之多,这些应用的覆盖范围十分广,包括求医问诊、预约挂号、医学宝典、健康指导、药物手册、移动药店等方面,一些优质应用的下载量已达到百万级别。由此可见,国内移动医疗应用行业正在蓬勃兴起,受到相当数量的群体关注。

如今,国内相对比较出名的移动医疗应用有以下几个类型:①医患交互类,这类应用整合了相应的医疗数据库以及医生资源,可以为用户提供远程医疗咨询或打造私人家庭医生,其中比较出名的应用有春雨掌上医生、5U家庭医生等。②专业辅助类,这类应用一般基于CDSS系统,内容涵盖了临床评估、医学计算、药物、手术、医学检测等方面,可以帮助专业医生进行医疗信息的查询、决策,提高一线医疗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其中比较出名的应用有全科医生等。③面向患者的用药指导类,可以为普通家庭提供药物信息查询、药物真假鉴定、药店查询等,这一类比较出名的软件有家庭用药助手等。④综合服务类,这类应用一般由医院机构合作开发,能够为用户提供移动导诊、预约挂号、病情查询、健康档案查询等综合医疗服务,并可以直接通过手机话费来支付相关费用,其中比较出名的应用有移动医院、医事通等。

3 未来移动医疗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移动医疗应用的普及得益于移动智能终端及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然而,移动医疗应用也有着非常明显的局限性。①医疗本身属于一种严肃性、复杂性的活动,从事相关业务必须符合政策规定,具备相应资格,这使得目前的一些移动医疗应用面临着违法的风险和指责。②医疗活动需要提供真实、完整、稳定的医疗数据,而移动医疗应用能否满足这一要求还有待考量。③移动医疗行业的发展需要行业资源的深度合作和大力支撑,需要构建一个各机构相互补充、促进的联合运营体系,而目前这一体系并不完善。④必须探索一套健康、完整的移动医疗商业运营模式,移动医疗才能持续发展下去,这就需要改变用户观念,增强用户付费意识,逐渐打造一条健康、有序、有活力的移动医疗产业链。

4 结论

综上所述,在移动网络及设备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移动医疗显示出巨大的发展空间,但移动医疗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还面临着许多困难,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加强研究,努力健全移动医疗行业体系,使移动医疗为人们的健康提供更良好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汪鹏,吴昊.国内外移动互联网医疗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探讨[J].中国数字医学,2014:1.

[2]张冬娟.移动医疗引发英国医疗服务新变革[J].中国信息界:e医疗,2011:12.

[3]林敏,乔自知.移动医疗的需求与发展思考[J].移动通信,2010:6.

篇3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对医疗卫生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医疗行业进出口额稳定增长。本文通过对进出口医疗设备环境分析,进出口医疗设备结构分析,进出口医疗设备监管现状等分析我国医疗行业进出口贸易存在的机遇及挑战。

【关键词】

医疗器械;市场环境;结构;监管

由于医疗器械涉及多学科,属于知识密集型及资金密集型高尖技术,所以医疗器械行业进入门槛较高。自2005年,我国医疗市场排名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日本。医疗行业进出口贸易一直处于顺差状态。但是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并不均衡,低端产品企业多,品种多,竞争激烈。高端医疗器械市场几乎被外企垄断,存在几家国内企业也只是处于仿制阶段,缺少核心竞争力。国外医疗机构的装备水平已经远远高于我国医疗机构。我国医疗机构设备对高端医疗器械配置正处于一个革新,需求的旺盛期。国外医疗器械市场行业转移到亚洲区域,对于中国医疗器械企业也是一个契机。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如何平衡高端与低端市场,如何合理监管医疗器械进出口贸易,是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可持续高效发展需要面临的两大问题。

1 医疗器械进出口环境分析

1.1 医疗进口市场环境

1.1.1 医疗机构需求

我国医疗机构设备配置75%是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设备,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大城市医疗装备先进,许多大型医疗诊断及治疗设备都是进口产品。但是还很多省会一线城市医疗配置正需要更新换代,这将出现一个大的需求释放过程。同时在高尖技术的如CT 核磁等设备,国产企业还不具备技术竞争力,主要依靠于国外厂家如GE、飞利浦、西门子等。这对于国外厂家而言,将是个巨大的吸引力。世界医疗领航企业也将目光转向中国市场。对于高端医疗器械,进口市场看好。

1.1.2民众对进口医疗器械的需求

医疗器械一部份属于医用;一部分民用。民众对于进口民用医疗器械的需求也呈几何状增长。一方面是民众对于洋品牌的盲目崇拜,认为高新技术产品国外的一定比国内的先进。另一方面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影响,老年化程度加快,中国渐渐步入老龄化人口众多的时期,于此民众对与民用医疗器械的需求会稳定增长。再次,中国国内企业在民用医疗器械上的开发研制及制造商还不足够,加上频发的食品安全问题,胶囊问题,让民众对已关乎生命健康产品的选在上更趋向于进口产品。因此受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国外产品的良好声誉,民用医疗器械中高端市场对于进口而言有着很大优势。

1.1.3医疗器械支持力度的强加

进口产品相对于国内产品而言,试用成本会高于国内产品。国家对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力度投入的加强,对于医保覆盖范围的扩大,民众支付能力的增强,对与进口医疗器械都是利好消息。在加上中国的贫富差距也越来越大,高收入人口增多。这些都将有利于淡化进口产品与国内产品试用成本的差异。

1.2 医疗出口市场环境

1.2.1欧美外包业务的扩张

亚洲成为医疗器械市场新的增长点,借助其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渐成为欧美医疗器械产品“外包生产”重要基地。相对与其他亚洲国家,我国劳动力具备较高的技能水平。目前,通用医疗、西门子医疗、IBM等世界著名医疗器械生厂商都在中国、印度等亚洲国家建立工厂,将其生产的产品直接销往亚洲市场,减少运输成本。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在法律法规上也逐步完善,医疗器械的生产组织方式采用国际化标准,因此在我国生产的高质量的医疗器械产品能得到国际市场的认可,顺利销往国际市场,这也成为我国吸引欧美医疗器械巨头在我国设厂,再生产销往国际市场的一个重要因素。

1.2.2中国医疗器械厂商的独特优势

中国医疗器械企业数量较多,其中很大一部分具有一定规模,能生产绝大部分常用医疗耗材。特别一次性医疗器械,中国生产实力全球第一。如最常用普通外科器械,注射输液器材,输血器材等。企业数量已经超过欧美之和。很多国外临床使用的一次性输液器材都来源于中国,这两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一个迅速崛起的医疗器械生产出口大国。

1.3 进出口市场环境对比

1.3.1横向比较

目前的发展进口市场而言,中国不断崛起的对高端医疗器械的需求,进口医疗器械将存在一个巨大的市场机遇。就横向比较,短期而言,国医疗器械企业的生产的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产品出口随着欧美的产业转移,也将有大的增长。

1.3.2纵向比较

国内巨大的高端医疗市场将被国外医疗厂商瓜分,中国医疗器械厂家在研发技术管理等方面在争夺高端医疗器械市场上需要时间投入及资金投入,很多企业将选择门槛低的产品。出口低附加值的企业也将随着劳动力优势的减弱而失去优势。因此放任这种格局发展,最终将两级分化,中国企业不会成为医疗器械进步的最终受益者。

2 存在的问题

2.1 进出口额

相对于全球医疗器械行业发展,我国医疗器械的发展速度高于全球整体发展速度。每年保持在20%的增长率,对GDP的贡献率也在不断增加。自2005年以来,我国医疗器械行业进出口贸易一直处于顺差状态。且逐年的顺差额处于增长的状态。但是这种顺差主要来源于国家扶持,高额出口退税,国外医疗器械企业转移制造。顺差取决于大量劳动力消耗和能资源消耗。

2.2 进出口结构

2.2.1进口产品

我国医疗机构医疗设备装备就犹如一个三角塔,顶尖一线三家大医院主要配置国外进口高端设备,占据大量医疗资源。由于医疗器械行业高资金高知识密集的特点,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在研发核心竞争力上一直处于弱势状态。在高端医疗如CT、核磁、MRI、放射等大型设备上没有明显优势。所以这种代表医疗制造水平的高端医疗器械主要是依靠进口。

2.2.2出口产品

由于我国医疗器械企业80%都是中小型企业,技术研发能力,产品创新能力等不具备明显的竞争优势,所以出口医疗器械主要是附加值低高消耗的一次性医疗器械或者是常用的医疗器械。还有一些是国外产业转移代加工的出口。

2.2.3进出口利润率

由于进出口产品两种极端的情况,进口医疗设备价格一直都比较昂贵,很多产品国内的销售价格远远高于国外本土的销售价格。一方面是由于国外一般是在国内需要商的销售模式,层层,价格成本会增加。另一方面由于国内产品不具备强有力的竞争力,国外厂商保证其较高的利润率。一般到中国的销售价格高于本土价格2-3倍。而对于出口产品而言,主要是凭借其劳动力优势,价格优势占据所以价格低廉,利润率也就非常低。

3 医疗设备进出口的监管

3.1 医疗设备的监管现状

3.1.1医疗器械的属性

(1)医疗器械涉及的领域广,学科多,对监管的行政人员要求更高,但是目前的行政人员无法达到此种高度;

(2)医疗器械分为医用和民用,有些器械民用和医用界限不够明显,参考的标准不尽一样,这对医疗器械的监管也增加了难度;

(3)医疗器械的功能性适用性等属于人体多样化,很难根据其功能界定,细化功能多样化,这对已医疗器械的监管也增加了难度;

3.1.2监管的现实问题

(1)由于医疗器械行业本身的复杂性多样性,目前对于医疗器械的监管还处于薄弱阶段,缺少检查、缺少发现、缺少处罚;

(2)目前中国还没有成套成系统的法律法规对医疗器械的进出口监管,缺少对进口医疗器械进口注册、销售、维修等监管体系

(3)部门交叉,只能划分不清,药监局、质量监督局与海关各个只能交叉,也出现了对进出口医疗器械的监管漏洞;

(4)监管人员缺乏,由于医疗器械的特殊性,对监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单对于行政监管人员而言,是有难度的;

3.2 监管完善

相对于医疗器械进出口的发展速度和水平,以及人们对高端医疗设备的需求发展而言,我国的监管还处于滞后状态。与国际接轨的法律法规、人员配置、监管部门职能细化等有待进一步完善。只有如此才能确保进口的高端设备符合标准,质量、数量、维修操作符合要求,保证人民的切身利益;也需如此去报出口的产品符合国际质量规范,确保中国企业的诚信程度,以及出口退税的监管,确保国家及出口企业的利益。

对高效率的适用资源提供了持久保障。

4 医疗器械进出口发展的展望

近几年,我国医疗器械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有力的推动了我国医疗卫生服务的水平。在医疗市场两极分化的情况,我国医疗器械企业驻足长期发展,加大研发能力,增强创新能力,师夷长技以制夷,增强核心竞争力。争取占据高端医疗市场。同时除去一线大城市的顶级医疗装备,省会一线城市还存在着巨大的市场空间,这对于我国医疗器械而言是个很好的契机。

我国医疗器械的出口,在借助欧美产业转移的大市场环境下,提高生产效率,管理水平,降低产品成本,增加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在常用医疗耗材上行程规模化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创立自我品牌,增强在常用医疗器械的国际市场占有率。

5 结论

通过我国目前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宏观市场需求环境分析,无论对于医疗器械进口还是医疗器械出口,都是一个很好的机遇。面对机遇,引导医疗器械行业长远高效可持续发展,对于医疗器械进出口监管应该不断完善,建立监管流程,完善国际接轨兼顾中国国情的法律法规,监配备管专业人员。同时进出口医疗器械产品结构的两级分化上,国内有规模优势资金优势及相对技术优势的企业,应该不断提高产品优势,提高研发技术水平,长线占领中国中高端的巨大医疗器械产品市场。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 医疗卫生行业 FDI 政策 博弈

一、引言

中国加入WTO后,医疗市场为外资进入创造了一定的条件。特别是从2000年到2001年,中国政府先后颁布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这些法律的颁布和实施,一方面规范了外商投资者的行为,使它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保护,同时也放宽了外商投资股权的某些规定。随之外资独资也开始进入我国医疗市场。医疗卫生行业是我国服务业中的一种特殊的行业:关系国计民生,关乎人类的安全健康;同时也是准公共产品的一种。利用FDI发展我国医疗卫生行业可以有效解决我国医院融资不足与行业低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但是,某些市场监管规定、政府干预以及市场准入的限制等种种政策因素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外资医院在国内医疗市场的作为,外资企业在我国医疗卫生行业实际投资占比有下降趋势。表1反映了自加入WTO之后,我国医疗卫生行业利用内外资的实际情况。在我国其他大多数行业利用FDI总体呈上升趋势的背景下,医疗卫生行业引资却未见起色,其背后的原因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思考。本文以我国医疗卫生行业外资和内资企业投资中的价值创造为核心,通过构造一个博弈分析的理论框架,对外资企业与内资企业在既定政策下的相互作用、利益得失进行剖析,以此揭示该行业引资政策的制度缺陷,并给出相关的政策启示。这对我国优化引进外资、提高内资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

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业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医院的体制改革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而融资顺利与否是医院建设和改革首要考虑的问题之一,其中如何通过政策引导外资和内资进入这一特殊的准公共产品提供行业,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和协同效应更是理论和实际部门无法回避的核心课题。为此,国内外的一些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该问题进行了研究。

一些学者研究了FDI与行业融资的关系。Anyangah和Joshua Okeyo(2010)提出了一种研究可替代的私人资本来源和无害环境的技术投资之间关系的模型,通过此模型,可以获知债务融资的决策及影响,从而可以有比较地选择外来直接投资。Miao Wang(2011)通过Borensztein 影响力模型的研究结果,指出外来直接投资(FDI)与一个欠发达国家教育之间的互补性存在,通过项目融资的方式,能保持素质教育的高水平,也能对东道国的经济增长产生积极效应。Liu Wan-Chun(2006)考察了台湾的制造公司利润增长的决定因素和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尤其是金融结构。外来直接投资对传统和基础产业的影响较弱,而一些金融行业却享受着FDI带来的较高增长率。同时发现,FDI对传统和基础产业的成长股权融资的净正效应显著提高。

一些学者研究了医院融资困难的现状和原因。学者嘎瓦(2003)提出各类非营利性医院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最大难题是筹资问题。杜乐勋等(2005)指出公立医院在融资方面受到的限制:作为政府预算内的事业单位,医院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预算内国有资产不能作经济担保贷款;财政担保使医院在经营上进一步受制约;严格的还款计划要求和利息使医院望而却步;政府预算内的地位使医院无法吸收民间资本;预算会计制度使国有医院在收支结余的分配使用上缺乏自。岳春芬(2005)提出影响医院融资的主要因素:医院的预期收益水平、行业平均负债水平、医院的财务状况、利率水平变动趋势、资产结构、对医院的控制权和管理人员的态度等。

综上来看,国外文献缺乏对医疗卫生行业利用FDI的具体情况的研究,国内文献则就事论事,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不够,特别是将医疗卫生行业引资中处于不同地位的外资、内资企业和政府等放在一个相互作用的系统中,采用博弈的方法对各方的利益得失及其决策行为展开研究还是一个空白。本文以此为切入点,构建一个以东道国FDI政策的最优设计为宗旨的静态和动态博弈分析模型,来研究博弈过程中跨国企业的投资规模决定和我国在医疗卫生行业的外资政策选择问题。

三、医疗卫生行业外资、内资企业的静态博弈分析

由于医疗卫生服务的准公共产品性质,医疗卫生行业的政府干预性较强,所以在对内外资企业的博弈分析时,首先要将政府的行为纳入先决条件。为了便于理解,本文在进行静态博弈分析时,只讨论卫生业政府部门对外资企业和内资企业是否有优惠政策。假定只存在外资企业、内资企业两个博弈对象,且同等条件下外资企业的生产效益要高于内资企业,则在完全信息条件下有如下四种情形。

情形一:医疗主管部门对外资企业和内资企业都有政策优惠,此时形成中外合资医疗机构,如1997年中美合资组建的北京和睦家医院。在这种情况下,外资、内资企业利益分配分别为(a,b)。

情形二:医疗主管部门对外资企业有政策优惠,而对内资企业没有政策优惠,此时形成外商独资医疗机构,如2010年香港在大陆新建的广州万治内科门诊。在这种情况下,外资、内资企业利益分配分别为(d,c)。

情形三:医疗主管部门对外资企业没有政策优惠,而对内资企业有政策优惠,此时形成内企独资医疗机构,我国大部分医疗机构都是如此。在这种情况下,外资、内资企业利益分配分别为(c,e)。

情形四:医疗主管部门对外资企业和内资企业都没有政策优惠,此时形成中外合作医疗机构,如2010年中美合作在杭州设立的爱德医院。这种情况下,外资、内资企业利益分配分别为(f,g)。

那么,完全信息条件下我国医疗卫生行业外资企业和内资企业的静态博弈收益矩阵可见表2。

其中,c是指投资成本,在没有投资时,视为净收益;a、b、d、e、f、g指投资收益减去投资成本之后的净值。假设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为:d>e>a>f>b>g>c。

由表2可以看出,若外资企业、内资企业在投资决策时遵循自身利益最大化原则,则博弈的纳什子均衡战略是(无政策优惠,无政策优惠),此时形成的是中外合作医疗机构。这种情况是理想中的均衡战略,即政府对外资和内资均没有任何优惠政策的情况下,两者选择中外合作的方式进入到医疗卫生行业。事实上,医疗卫生行业中政府管制是比较严格的,尤其是对于外资企业,因此即使外资企业想凭借其强大的资本优势选择合作的路径,也是难以进入到我国医疗卫生行业当中的。从统计数据来看,我国医疗卫生行业中中外合资和内企独资的占比超过87%,内企独资更是超过了半数。结果与现实的差别说明,在这种各方的静态博弈中,政府的作用很关键,由于我国对该行业特殊的管制政策使得该行业的引资未能实现纳什均衡。

因此,为了促进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事业的更好发展,在医疗卫生这种准公共产品行业进一步放开引入外资合作势在必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吸引外资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促进了相关行业的高速发展,这与政府在招商引资活动中的作用是分不开的。我国的招商引资活动一般都是政府主导行为,在市场化经济的背景下,各个行业的政府已经成为拥有相对独立地方利益和横向竞争压力的开放式政府。对于招商引资这一行为来说,政府已作为经济主体的角色直接进入了市场。招商引资活动已经由市场竞争行为转变为各行业政府间的竞争行为。政府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转变为一个经营者,以人民“者”的身份,经营着具体行业的土地、劳动力、政策等资源,与其他行业的政府建立起一种新的竞争局面――行业政府间的竞争。政府行为作用不好,极有可能产生类似企业经济行为中的“囚徒困境”现象,出现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从而损害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

四、医疗卫生行业外资、内资企业的动态博弈分析

在我国目前的医疗服务体系中,政府办的医院占全部非营利性医院的60%以上。面对如此长的战线,政府的财政投入无法提供足够的支持。卫生事业是政府实施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社会公益事业”就意味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虽然要讲政府主导,但政府的责任也应当是有限责任,社会、个人也应当积极参与,共同谋求医疗卫生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应该在确保非营利性的国有医院在医院行业的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对医疗行业实行产业化经营,允许和逐步扩大社会资本投资医疗行业,依法经营并获取利润。合理引进外资(FDI)到我国医疗卫生行业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明智之举。

由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到,在我国医疗卫生行业中,外资力量是无法与以政府为主导的内资相抗衡的。本文将斯坦博尔格模型的动态博弈的方法应用于研究医疗卫生行业内处于不对称地位的外资企业与内资企业的决策行为。假设寡头医疗市场上有两个企业,即外资企业和内资企业,这两个企业决策的内容是医疗产出,但这两个企业中,一方较强,处于先行主导地位,一方较弱,处于伴随地位。因此,他们的决策是由较强的一方先进行选择,较弱的一方则根据较强一方的医疗产出选择自己的进入时机以及医疗产出。由于双方的选择不仅有先后之分,且后选择的一方在选择时知道前一个企业的选择,据此选择利于自己的最优解,因此这是一个动态博弈问题。

本文假设医疗市场上有两个企业,强势地位的内资企业(设为企业1)凭借自身强大的实力,在行业中占有优势地位,处于行业的先行主导地位。而该行业的外资企业,即FDI(设为企业2),在与内资企业的竞争中被边缘化,处于行业中弱势地位。设模型中医疗卫生行业内强势内资企业(企业1)的医疗产出是q1,边际生产成本为c1,该行业弱势外资企业(企业2)医疗产出是q2,边际生产成本为c2;他们的策略空间是q1和q2的集合。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如何进行医疗卫生行业产出核算:随着各国行业核算体系的不断完善,医疗卫生行业产出核算已经成为国际公认的用于综合评价国家医疗卫生体系的重要工具。中国开展医疗卫生行业产出核算研究的时间较晚,最初所使用的概念和方法多来源于OECD国家较为成熟的成果。但随着近年来中国的研究者对该问题认识的逐渐深入,目前,中国也已经初步形成了适应中国国情并融入了中国医疗卫生行业特殊性的核算体系。对于中国医疗卫生行业的产出核算而言,现行核算方法在遵照SNA(1993)惯例的基础上(即采用投入法进行其产出的核算,投入项目是指其活动成本的加总,即劳动者报酬、中间消耗、固定资产折旧及其他生产税减生产补贴(生产税净额)等项之和),采用特定计算法中的“经常性支出法”,则:医疗卫生行业的总产出=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经常性业务费用支出。在本文中,具体的医疗产出计算略。

设价格函数为P=P(Q)=a-bQ,其中Q=q1+q2,a>0,b>0(为简化下面运算不妨令b=1),设两企业的边际生产成本为c1= c2=c且a>c>0,不存在固定成本。企业的得益为各自的销售收益减去各自的成本。

根据上述假设,强势内资企业的得益(利润)函数为:

u1=?滋1(q1,q2)=q1p(Q)-c1q1=q1[a-(q1+q2)]-cq1

即u1=aq1-q -q1q2-cq1 (1)

同理可得弱势外资企业的得益(利润)函数为:

u2=aq2-q -q1q2-cq2 (2)

用逆推归纳法分析这个博弈,找它的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根据逆推归纳法的思路,先分析第二个阶段外资企业的决策。在第二个阶段外资企业决策时,强势内资企业选择的产量q1实际上已经决定了,因为在我国医疗卫生行业政府对外资设置的门槛要高于其他行业,即使是对国内企业的投资要求也比较苛刻。因此,对外资医疗机构来说,相当于是在给定国内医疗机构产量q1的情况下求使外资医疗机构的利润u2实现最大值的q2,这样q2必须满足: =0,则a-2q -q1-c=0,即:

q = (3)

这实际上就是外资医疗机构对国内医疗机构产量的一个反应函数。国内医疗机构知道外资医疗机构的这种决策思路,因此国内医疗机构在选择产量q1时就知道弱势外资医疗机构的产量q2?鄢会根据国内医疗机构的选择进行理性选择,所以直接将(3)式代入国内医疗机构的利润函数(1)式,这样国内医疗机构的利润函数实际上转化成了其产量的一元函数:

u1(q1,q )= - =u1(q1) (4)

当把外资医疗机构的反应方式考虑进来以后,国内医疗机构的利润就完全可以由其控制决定了,也就是说占行业主导地位的内资企业的得益完全由自己掌握。因此可以直接根据(4)式求出使国内医疗机构利润最大化的q 。

令q1=q 时(4)式对q1的导数等于0,即 =0, -q1=0

医疗卫生行业内资企业的最佳产量:q = ,

此时,医疗卫生行业内资企业的最佳产量:q =

由上比较得出q >q 。

国内医疗机构在第一阶段选择的产量,外资医疗机构在第二阶段选择的产量,是运用逆推归纳法分析得出的策略组合,是这个动态博弈的惟一的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

将q 、q 分别代入内资企业、外资企业的利润函数(1)、(2)式:

医疗卫生行业外资医疗机构的利润:u1= ;

医疗卫生行业外资医疗机构的利润:u2=

由上比较得出:u1>u2

由以上分析可知,我国医疗卫生行业中外资医疗机构的最佳产量q 远大于外资医疗机构的最佳产量q ;占行业主导强势地位的外资医疗机构的利润完全由自己掌握,行业中强势国内医疗机构的利润u1远大于弱势外资医疗机构的利润u2,这反映了该模型中的国内医疗机构和外资医疗机构所处地位不对称性的作用。因为国内医疗机构在该行业中处于强势地位,采取政策先行的主动,且又把握了弱势外资医疗机构会根据强势国内医疗机构的选择进行理性选择,从而国内医疗机构能获得很高的市场占有率,赢得高额的垄断利润。

医疗卫生行业存在着内外两种资本之间的利益矛盾,实力强大政策偏袒的国内医疗机构通过长期的动态博弈将弱势外资医疗机构的权益锁定在一个相对狭小的界限内,使外资医疗机构在利益链上处于低端位置。跨国公司挟多年来进行全球竞争的经验、技术和强大的资本支持,在我国一些行业内实行跨国并购,控股、独资化,进一步占领产业链和价值链的高端,在行业中形成强势地位,占领大量市场分额,然而,在我国医疗卫生行业,外资企业在与内资企业的竞争中处于弱势,出现外资医疗机构被排挤效应,在内外资企业的动态博弈中,我国部分医疗卫生行业的外资医疗机构正日趋“边缘化”。随着我国深层次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更多的跨国公司将在我国进行投资,这是一场外资企业和内资企业相互博弈的动态决策过程。要想从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获取最大的收益,内资企业要强化自主创新、自主品牌,维护产业的自主性,争取行业中的主导强势地位,才能在内外资企业的动态博弈中持续长久的取胜。

五、结论及政策启示

本文在完全信息的假设条件下,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分析了外资企业与东道国内资企业之间的博弈关系,并比较了双方在这种特殊行业政策干预下的利益得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疗卫生行业存在着内外两种资本之间的利益矛盾,受政策偏袒的内资企业通过长期的动态博弈将弱势外资企业的权益锁定在一个相对狭小的界限内,使外资企业在利益链上处于低端位置。多年来跨国公司在我国其他很多行业中挟全球竞争的经验、技术和强大的资本支持,实行跨国并购,控股、独资化,进一步占领产业链和价值链的高端,在行业中形成强势地位,占领大量市场分额。然而,在我国医疗卫生行业,外资企业在与内资企业的竞争中却处于弱势,出现外资医疗机构被排挤的效应,在内外资企业的动态博弈中,我国部分行业的外资医疗机构正日趋“边缘化”。究其原因,它与政府对具有准公共产品性质的医疗卫生行业的特殊干预不无关系。然后,正是这种不正常的内资保护,使得长期以来我国医疗卫生行业融资不足,体制机制僵化,公共服务效率低下,社会服务职能未能充分体现,医疗卫生行业投融资体制改革到了非改不可的关头。而通过借鉴公私合作PPP模式,有效利用FDI进行我国医疗卫生行业的投资模式建设,不失为一条可行之路。医疗卫生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外资进入我国医疗卫生行业的投资溢出效应也不能即见成效。正确面对我国医疗卫生行业的现状,把握好我国现有的医疗卫生资源并加以充分利用,同时在观念和政策方面要进一步实行对外开放。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对外开放、对内改革”是一项要始终坚持的政策。另外,我们也不能片面去追求医疗卫生行业的发展而忽略了增长的质量,不能盲目地引进外资。

短期来看,类似于医疗卫生行业这样的准公共部门,在引资重点方面应该与其他部门和行业有所区别。我们可以将外资分为高质量外资和低质量外资。高质量外资指具有产权垄断优势、明显“技术溢出效应”、产业结构带动效应的外资,其看重的投资因素主要是行业因素。而低质量外资看中短期效应,倾向于优惠激励政策。当前,一般行业在行业因素上占优,而准公共产品部门在优惠激励政策方面占优。

长期来看,应尽快完善各行业特别是医疗卫生行业的影响FDI流入的行业因素,以良好的行业条件来弱化和替代激励政策,使国家的引资进入一个良性发展的路径。一般行业利用自身市场化程度、人力资源开发、基础设施条件、科学管理等方面积累起来的行业优势,在引进FDI上应更多考虑技术、制度、管理方面的创新来进一步提升行业优势,从而来弱化乃至替代激励优惠政策。作为准公共产品部门要借鉴一般行业丰富的经验,来不断完善准公共产品部门FDI的投资环境。在政策上寻求联合与合作,充分利用中央对该部门的政策倾斜,抓住机遇,把更多的注意力投放到改善包括人力资源、管理条件、基础设施、市场规模在内的行业因素上来。总之,行业之间要弱化优惠激励政策,强化提升人力资源,市场开放、集聚程度等行业影响因素,促进引资良性循环。

中央政府应该对行业间引资进行协调,因为外商在选择投资战略时,对优惠激励政策的反应是相对的。当行业间的激励政策差异很大,而行业影响因素相差不大的时候,外商可能会看中激励政策强度大的区域。当激励政策差异较小的时候,外商就会考虑诸如人力资源、市场开放度、集聚程度等行业因素。因此,中央政府在不使FDI流出(流入其他国家)的前提下,尽可能限制行业间优惠激励政策的竞争,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来激励各行业在FDI的激励政策上选择合作,共同努力不断调低激励政策力度,从而保证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在相关行业及部门的合理竞争,促进包括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业在内的各行业持续健康有序发展。

(注:基金项目:2011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云南省医院投资建设中引进外资完善公私合作模式研究》(项目编号:YB201121);2011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社科类重点项目《云南省利用FDI优化医院投资合作模式研究》(项目编号:601110210208)。)

【参考文献】

[1] 杜乐勋:关于国有医院产权制度转化与治理结构问题[J].中国医院管理,2003(7).

[2] 嘎瓦:非营利性医院吸收社会投资的必要性[J].中国卫生经济,2003(5).

[3] 岳春芬:国有医院筹资管理研究[J].卫生软科学,2005(5).

[4] Anyangah&Joshua Okeyo:Financing investment in environmentally sound technologie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versus foreign debt finance[J].Resource & Energy Economics,Aug2010.

篇5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各大企业对网络营销认知的重要程序不断提升,网络营销工程师就业前景一片大好。网络营销工程师是近年来互联网行业兴起后延生的一个新型职业。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推广营销的影响范围逐渐加大,网络营销工程师将会拥有一片大好前程,善于把握机遇的人方能成为让人嘱目的成功者。

2、金融行业

金融业是一个传统行业,同时在我国也是一个发展中的行业,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首先社会各阶层各行业所有人,都需要资金融通,不论长期的或短期的资金需求,不论国内的或海外的现金需求,不论即期的或远期的资金需求,金融业都可以满足这些需要。

3、物流快递行业

电子商务发展创下新高,网络消费更创吉尼斯世界纪录,便捷的网络购物,丰富的国际国内资源,淘宝天猫京东等电子商务对国人的冲击,使得物流运输量逐创新高,由此带来的物流滞后,包裹丢失,快件堆积,需要更多的从业人员来缓解被玩坏的市场。

4、能源行业

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集团三大油企的净利润之和达到3327亿元,相当于每天进账9.11亿元。

5、医疗服务业

随着我国的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居民生活水品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还有人口老龄化的增加 、药品和诊疗方式的升级换代带来医药行业的内生增长,财政投入的加大、消费的升级和产业转移等因素又给我国医药行业带来加速度,中国的医疗现状进步很大,主要源于中国医疗体制的改革,特别是中央重视民生,带动了医疗产业的发展,未来还会更好。

6、旅游行业

篇6

年级班级

学校指导教师

企业指导教师

论文题目

中国医药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选题依据与

意义

1研究背景及意义

电子商务在近几年的社会发展非常迅速,它在商业运营发展中发掘出来新的方式,从某些方面来看,已经推翻了我国传统的营销方式,从空间和时间方面让双方的商业交易更加的便捷和自主。医学药品是当代人民的必需品,所以更加需要和当展齐行,也向电子商务的方面发展,也可以让我国人民享受到方便实惠安全的服务。现在我国社会的医药企业的大部分已经开始上电商进行发展,也已将开始了医药电商平台的搭建工作,而且成功申请了电子商务平台的构建资格。我国目前对于互联网药品交易政策已经越来越允许,所以一些相关人员认为我国的医药业的电子商务的进展也在顺利地进行中。所以很明显的我国电子商务发展也是顺应国家风向的表现。但是医药电子商务的发展还需随着时间和经验的沉积才可以更好的服务我国的人民。在数据看来,我国的线上药品销售额度在不断增长,但是我国的电子商务发展时间过短,对于国外的经验借鉴也不足,所以现在的网上交易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药品是关乎我国人民身体健康安全的东西,所以必须建立健全我国的药品制造流程,形成完善的监督监察体系制度,编制可行的行业规则,才可以在网上药品销售时将问题降到最低,从而保护消费者的健康和交易信息的安全服务,才可以让购买者更加放心的对药品进行购买,对购买体系的信任度提升,从而促进消费者对于网上购买药物的信任度,使其习惯于网上购买的这种方式,医药行业也应该在这种电商的环境中不断提升药品的质量和自身的服务,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发展状态,促进我国医药电商的顺利发展。

作为与大众生命健康息息相关的行业,医药行业在社会发展在哪个备受关注,其自有长久的生命力与良好的占空间。经济发展新时期,互联网以及物联网的发展迅速,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环节,也成为各行各业关注的重点。医药行业在“互联网+”的新思维下也开始了转型。电子商务对行业的引领和促进作用不容胡思。但是在“互联网+医药”的背景下,医药行业除了积极做好相关的业务开拓和烦,也获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我国医药电子商务发展的时间较多,存在这诸多问题与挑战,本文将根据我国医药行业与电子商务的融合现状,探讨先关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为相关管理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医疗产业使关系到人民生活质量和人身安全的产业之一,其发展稳定并且可持续。大规模普及互联网导致网络商业逐渐取代了传统的交易方式。近年来按照中国网络商业研究中心的数据,医疗销售产业的网络商业正逐年成上升趋势。国家大力发展格式医疗网络商业,并为此出台各项政策。然而,发展医疗网络商业模式并非一夜之间就能完成。对信息链和物流链进行优化整理,网络药品销售管理的完善,信息采集系统的搭建,相关政策的不断深化改革,也是21世纪社会发展经济的关键。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国外研究现状

Holger(2015)指出医药电商想要良性发展就要制定完善的互联网商业监督法律法规,并且让电商企业对其严格的遵守。一定要对网上的药品信息进行严格的监督控

制,仔细审核的广告和信息,严格监督和管理我国互联网交易和互联网信息服务。

Kubiak

Włodzimierz(波兰)在2005年指出,医药行业蓬勃发展的基础就是创新,也是促进医疗行业的保障水平的途径之一。它对医学专业的后续发展和人类寿命的长短和质量起着尤为重要的影响。所以我们一定要努力研制新的药品并且使其服务与人类,而且创新发展医药行业经营模式,使他服务于人民,有利于人民。

Abraham

Schwab(2010)指出,我国的经济结构在改变,科学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所以医学教育也不能落后,跟随时代的脚步进行改革创新,需要创建出适和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制度,着重培养我国专业人才,增强人才的实践和科学的利用力。现在是互联网主导发展的时代,随着我国的驻点医师被更加的需要,国家更应该完善我医学培养制度,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从而促进国家稳定的发展。

2.2国内研究现状

赵莎莎(2018)通过对电子商务这一领域的各方面条件的深入研究,发现了电子商务要想健康发展,一方面十分需要良好的经济水平的支持,另一方面,也需要符合行业现状的各种数据分析结果,同时,还需要对产业资源进行有效的分配整理。

刘秋风,田侃(2018)提出线上的那些药品网店要想持续健康发展,就应该不断完善内外部的管理模式。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依照法律要求,严格按照行业行规,不断深化道德责任感,就会形成一套科学的药品网店的管理模式。

孟令全(2011)曾提出,企业财务管理在现如今的经济环境下,对各企业的电子商务有了新的要求,同时,为了能够给各企业的经营管理方面带来具有指导性的建议,就需要不断深入了解网络财务的安全保障系统,进而不断完善与提高。

张鸣鸣(2017)通过研究,认为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现代,大众的目光正时刻注意着医药在网络上的商务发展。那么这些企业想要发展壮大自身,想要在这个市场行业有自己的立足之地,那么,就要找好出发点。消费者是奠定网上医药店铺成败的最关键因素,只有拥有足够多的用户,才能不断发展自己,这就需要企业从用户方面出发,多为消费者考虑,不断完善自身服务体系,为广大用户提供值得信赖的商品,同时,不断创造安全可靠的财务交易环境,以及商品信息平台。

查阅的主要

文献

[1]丁汀.

B2B医药电子商务发展战略研究[J].

财会学习,2019(01):115-116.

[2]孙同祎.

电子商务环境下实体药店网络发展风险分析[J].

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2019(01):215.

[3]侯文华,杨丹丹.

电子商务背景下我国医药供应链创新发展研究[J].

现代管理科学,2019(03):3-5.

[4]沈子渲.

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现代营销(下旬刊),2019(01):159-160.

[5]赵敏,原超,李朝霞.

大数据背景下医药电子商务服务模式的提升与探究[J].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8,26(01):45-48.

[6]安永强.

医药零售网店建设研究[J].

中国新通信,2018,20(08):244.

[7]赵莎莎.

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的“互联网+”因素分析[J].

黑河学院学报,2018,9(04):64-65.

[8]韩玉.

国外连锁企业电子商务创新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以美国Walgreens为例[J].

商业经济研究,2018(12):94-96.

[9]孙志政.

医药电子商务的现状与拓展空间[J].

上海商业,2018(06):13-14.

[10]李红梅.

“互联网+医药”下的侵权保护研究[J].

法制与社会,2018(23):212-213.

[11]刘秋风,田侃,沈夕坤,赵娜娜.

“互联网+”背景下药品流通O2O商业模式的创新研究[J].

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8,15(04):447-451.

[12]龚璇.

浅析我国医院电子商务系统的发展现状[J].

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8(10):71.

[13]孟令全.

医药电子商务的新医改效应[A].

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2009年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国家药物政策与《药品管理法》修订研究”论坛论文文集[C].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2009:9.

[14]孟令全.

基于医药电子商务的医药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A].

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2009年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国家药物政策与《药品管理法》修订研究”论坛论文文集[C].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2009:8.

[15]谢虹.

我国医药行业电子商务模式发展分析[A].

中国通信学会通信管理委员会.融合与创新——中国通信学会通信管理委员会第29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通信学会通信管理委员会:,2011:5.

[16]于小燕.

我国医药企业电子商务网站的发展初探[A].

香港康健医药有限公司.2017年博鳌医药论坛论文集[C].香港康健医药有限公司:,2017:1.

[17]胡海波.

中国医药电子商务:困局与出路[N].

科技日报,2011-12-18(002).

[18]王莉.

医药电商监管借他山之石[N].

21世纪药店,2013-04-22(001).

[19].

600亿元医药电商蛋糕,你准备好了吗[N].

21世纪药店,2013-05-06(A02).

[20]史万奎.

医疗电子商务是终点站[N].

医药经济报,2013-09-20(002).

[21]王淑玲.

医药B2C生长态势[N].

医药经济报,2016-05-02(F02).

[22]明美.

吉林大药房医药电子商务O2O营销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7.

[23]虞峰.

医药电子商务平台在现代医药分销中的应用[D].苏州大学,2016.

[24]张鸣鸣.

BH医药企业“互联网+”环境下医药电子商务流通模式研究[D].沈阳大学,2017.

研究内容

本文根据我国医药行业与电子商务的融合现状,探讨先关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为相关管理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具体内容如下:

1

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1.2.2国内研究现状

2

医药电子商务模式发展探讨

2.1医药电子商务模式发展探讨

2.1.1医药行业的销售

2.1.2医药电子商务模式现状

2.2基于SWOT的医药电子商务模式发展探讨

2.2.1医药行业市场潜力

2.2.2医药电子商务发展前景

2.3基于SWOT的医药电子商务发展前景分析

2.3.1医药行业市场潜力

2.3.2医药电子商务发展前景

3

医药电子商务发展条件与制约因素

3.1医药电子商务发展的条件

3.2医药行业电子商务发展制约因素探讨

3.2.1技术信息有待优化

3.2.2多层安全隐患

3.2.3成本居高不下

3.2.4政策法规配套不足

4

优化医药行业电子商务发展的建议

4.1优化信息链和物流链

4.2完善网上售药管理

4.3搭建信息收集体系

4.4推进相关政策改革

研究方案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以及SWOT分析法,围绕对“医药行业”、“电子商务”等内容进行了大量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归纳与总结,为课题研究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研究过程中永达SWOT研究法,基于SWOT的医药电子商务模式发展以及前景进行了探讨,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写作进度安排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字:

所在系意见

系主任签章:

篇7

最近到上海华山医院就诊的患者,发现这里有了很多新改变:护士们手上多了一个手持机器,医生们手里的写字板换成了平板电脑。因为启用了移动医疗设备,上海华山医院北院的日常医疗护理工作的效率有了明显的提升。

现在,华山医院北院已经开始进行半小时一次的护理巡视,医院信息科的朱震评价说:“这很大程度是因为使用了移动医疗。”

应用空间巨大

据朱震介绍,华山医院北院在手持机上了之后,护士的工作效率得到了一定的提高。首先是文字输入的速度有了明显的提升;其次在身份核对和药品匹配上,因为使用条形码自动识别,速度也加快了。

移动医疗带来的改变让人对其产生巨大的期待。事实上,多年以来,医疗行业对移动医疗的应用要求一直没有断过,只是由于各种原因,实施的效果不尽如人意。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当年在给北京肿瘤医院2009年开发的移动医护的应用,其中就有关于全院PACS在移动终端的应用。只是碍于当时的无线网络环境,实现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公司医疗行业部总经理杨靖说:“医院移动医护类业务应用不仅仅只是护士执行医嘱,还包括医护病床前查询电子病历、无线心电监护、PACS影像调用、视频传输等等,对于无线网络的要求非常高,当时的无线网络技术标准还停留在802.11B的水平,处理那些业务在速度上还不如纸笔记录。加上当时无线网络的基础设备也存在问题,比如传统的无线AP设备是安装在病区的走廊,通过无线信号覆盖两侧的病房。但是因为病房的墙体厚,信号穿不过去,导致医护人员在病房内信号差,移动终端设备速度慢,甚至无法开展工作。过去某些终端设备的性能和响应时间不够,也影响了进一步的落地应用。”

在2009年9月11日,802.11n标准正式通过IEEE认可之后,国内的无线理论带宽达到了300M,在网络性能上有了很大的改善,用户的体验也因此得到很大提升,给移动应用获得巨大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国内在2010年开始大力推广电子病历,加上诸如英特尔等上游硬件厂商在移动技术和高密度计算优化的性能和响应技术上有了更好的表现,使得终端设备在加载时间、系统稳定性、兼容性和使用体验等方面都满足移动医疗解决方案在不同场景下的部署需求,促进了移动医疗在国内应用中的蓬勃发展。

杨靖说:“在2011年开始,国内的三甲医院几乎都在规划或实施移动应用,有的是全线都上,有的是一部分业务上。现在的移动医疗正处于一个业务应用的推广期,大多数项目都处于建设初期 ,整个建设的周期也比较长,大约在半年到一年的时间里,落地应用的东西少。但是整个行业的应用需求提供了很大的机会,包括二甲医院都开始提出这方面的需求。个人预计在未来的两到三年内,会有更多的机会出来。”

上海京颐信息科技公司执行副总裁邵华钢认为行业对移动医疗的认识度已经很高,只是“普及率还不是很高。”他用了一组数据来证明这个观点:“在我接触过的全国三甲医院里,部署好了移动医疗的约在30%左右,部署的情况不一:有的医院涉及的业务范围广一些,有的就少一些。总的来说,移动系统参与的业务比例大概能占全院业务的20至70%之间吧。”

升腾资讯有限公司瘦客户机事业部营销总监张烨平认为,所谓三成左右的普及率,仅仅限于“在硬件建设上,国内的三甲医院的确是有这个普及率。”他表示自己强调的是基于软硬件系统整合的移动应用,并坦承“我所接触到的医院在移动医疗的应用上并不多,比较普及的是移动查房,及社区医护人员外出就诊所携带的移动医疗设备。和国外相比,国内对移动医疗设备的应用偏向于医院内部的物流环节上。打个比方,在从药房派药到病房这个过程中,以往护士使用的手推车仅完成了运输工作,现在她们会使用带着药箱控制模式的移动护理车分发药物,并现场完成病患数据实时录入工作,效率明显提升,这种应用在国内刚刚起步。

张烨平算了一笔账:以工作站为例,若要全面普及基于CIS系统上的移动应用,一个护士工作站至少要准备两台带上述管控模式的手推车及其它移动医疗终端,这将带动该系列IT产品市场的高速增长。但从移动部署环节角度考虑,无论是平板电脑的运用还是Wi-Fi的部署,目前来看国内的情况都不是很完善,还大有空间可为,所以“移动医疗提供给我们方案商的想象空间和发展空间可谓巨大。”

谈及移动医疗的普及现状,英特尔行业合作与解决方案部数字医疗中国区经理黄庆春用了一个中国人比较熟悉的比喻:星星之火,正在燎原。

黄庆春的评价依据有两个:一个是他在广州生活工作过不短时间,很早就发现当地不少医院的医生护士在巡查工作中使用平板电脑;另一个是基于近年来手持智能终端设备的广泛普及。虽然从去年开始,PC的销售是在下降,但是智能化的设备却是在提升,尤其是智能手机普及率很高,在某些层面上几乎可说人手一台。智能手机每年的销售增长在20%左右,平板电脑的增长率也达到了两位数。IT市场的成长重点已经开始向移动设备偏移,这是一个应用变革的基础。

黄庆春认为:“国内移动医疗的需求正在成长,预计在未来这个市场会有超过4亿美金的规模。”

朱震认为移动医疗市场包含广义的移动医疗和医院内部的移动医疗两个市场。“医院内部的移动医疗,通常是指在院内WiFi环境下的移动应用,典型的有移动护理、移动查房和移动输液,主要使用者是医生和护士。中国的三甲医院就是那么1000多家,这个市场是可以预估的,目前看是有限的,未来发展主要的潜力是在运维和更新换代上。”但是朱震也认为随着医用垃圾处理、移动配餐、院内工程派单等应用的推广,使用人群也会有所扩大,院内移动医疗市场也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至于医院外的移动医疗部分,其所涵盖的范围和市场发展空间就更加宽广了,比如针对居民个人健康的移动采集和管理系统,像乡村医生和社区医生经常携带的移动设备就是一个很大的市场空间,“甚至在我们华山医院还有国家级移动紧急医疗救援车队,这也是移动医疗一种整体化高端解决方案。”

移动不是万金油

移动医疗的出现毫无疑问是一个不可逆的潮流,但移动不是万金油,不是任何业务都可以被移动化。

朱震介绍说:“在华山医院北院,移动这一块目前主要用于护理工作。护士这一群体用的终端是手持机,同时配发移动推车。因为手持机的屏幕太小,无法满足医生在业务上的需求,所以在医生移动查房方案里配备的是平板电脑加移动推车。护理推车主要用于分药,医用推车用于查房,功能不同。” 他也承认,尽管移动医疗带来了效率提升,但是在医生这一块,除了获取患者的资料方便了,其它方面的改变并不突出。朱震认为“这与医生的工作性质有关,医生的主要工作是诊断,移动设备对医生的诊断帮助并不是那么明显。”由此可见,移动医疗在医院内的使用也是需要有选择性与针对性的。

邵华钢认为,不是医院里的所有业务都适合移动医疗,像门诊输液、医生查房、护理作业等业务内容比较适合移动。他说:“移动医疗主要是为了医院内的移动作业和临床作业方便,因此绝大部分移动业务也都是结合固定业务一起配合使用的,纯粹靠移动来做的很少。移动医疗目前能够在医院里发挥最大价值的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通过移动应用优化医院的作业流程。这块贡献最大、做起来也最困难,因为需要改变医院平常的业务流程和操作习惯;一个是提升医院业务的便捷性方面,移动总比固定的便捷很多。”

目前移动医疗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医生和护士。但是医疗护理的过程并不仅仅只由这两部分群体完成,如果厂商与医院保持良好沟通,深入挖掘的话,会发现在其它领域、其它群体上还会有很多可移动的业务与空间。比如医院中还存在着第三个群体:社会化的后勤服务人员,即医院内部除医护人员以外的后勤人员,他们作为辅助医疗的主要构成群体,也是将来业务移动化的主要机会之一。现在,他们在医院的医疗护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很多工作,比如配送生化标本、领取消毒手术包等,都由他们一起参与来完成,对这一群体的信息化支持也很重要。

邵华钢说:“如果能够给护工们提供一个手持终端设备,在领取消毒手术包的时候,就可以借助随身携带的移动终端设备完成领取和交接工作,提高效率和准确率。”

杨靖认为目前发展最快最成熟的应用主要是医院内部的移动医护,“此外大有可为的是基于传感器的物联网技术以及个人健康护理这一业务,但是这领域目前无论是在产品上还是在应用方案上均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亟需跨越的三道坎

谈及移动医疗在推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受访者均认为在医疗行业信息化的高速发展过程中,医疗机构和行业解决方案商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供需矛盾。这些矛盾的形成原因多种多样,归根到底一句话:医疗行业是深海,深海中有机会的同时,也有风险。

张烨平在日常工作中接触医院时发现,国内医院里专业性强的业务部门往往具有很强的话语权,而信息科的行政话语权则比较弱。他认为这与信息科领导有无业务背景无关,因为“虽然不同医院的信息部门领导有不同的背景,有的是从业务部门转过来的,也有的是直接从IT领域里招聘过来的,但是他们普遍在医院里的行政话语权都不大。方案商关于应用的一些合理化建议往往只能传递到他们这里,最终因为各种原因难以形成从上到下的推行,无法在细节上落实,最终影响部署效果。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说,推动医院信息化进程一方面需要IT部门尽早参与到CIS(临床信息系统)应用架构的设定中,避免日后拓展整合时出现后劲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要求方案商加强与医院业务人员的沟通调研,了解医院的业务方向,有重点地协助IT部门完成医院信息化建设。”

在推进方案的过程中,与医院方的决策层保持有效必要的沟通很关键。邵华钢认为:“在移动医疗方案的推行普及过程当中涉及的一些问题,比如一家医院要上马这个移动医疗方案,肯定要对原有的工作流程有所触及与改变,这一变动关系到多年形成的工作习惯,需要上层领导的决策支持。但是一般情况下,方案商往往很难与医院的上层领导形成紧密有效的沟通。”

杨靖说:“目前移动医疗在产品技术上并不存在很大的障碍,从医生护士的角度上讲,他们对移动医疗的接受还是比较主动的。因为这只是对他们的工作习惯进行了优化和调整。其中大多数只是在业务操作习惯上有一些调整,并不涉及专业知识的改变。但如果沟通不及时,就会使得方案中的一些内容无法在医护人员那里获得理解。毕竟医疗无小事,医护人员拒绝陌生的、不理解的应用也是正常的。主要是和医疗卫生工作人员的沟通效率还有待提升。”

在医疗信息化领域有一个笑话:一个三甲医院的大夫去了社区医院后发现自己无法办公,因为他所携带的所有移动设备均无法接入社区医院的后台系统:他们之间的系统不兼容。这个笑话背后,是移动医疗需要跨越的第二道坎:标准问题。杨靖说:“其实在医疗行业的信息化本身就有标准化的问题,比如电子病历和应用平台都存在这样的问题。现在每个人用的移动终端所使用的操作系统都不一样,这些操作系统彼此之间又是不兼容的,所以给无线网络的接入上增加了很多的技术难度。”

虽然卫生部出台了相关法规提及了医疗信息化的标准化问题,但张烨平认为这个法规所指的内容仅仅是针对业务上以及被认为与业务有关的设备器材上的统一和标准化。具体到各地医疗系统在IT上的统一和标准化,问题依然还很严重。甚至在传统医疗系统内,依然还没有把IT看作可以影响医疗业务水平和效率的技术设备,仅仅是把IT当作是基础设备的一部分。

张烨平认为,标准问题是一个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跨越的坎。“国内做医疗应用的企业现在也是刚刚起步阶段,无论是医院还是方案商面对的都是一个新兴的市场,大家都处在摸索阶段,谈不上统一和标准化。与相当依赖,甚至说离不开IT的金融行业比较,目前的国内医疗行业还没有把IT看作是一个可以影响业务提升效率的手段。在推进上有时缺乏从全院移动医疗系统部署大局考虑的意识。比如说现在他们虽然也推广平板电脑,但都只是为了服务某个子业务应用时才会有此类采购,且多数会选择娱乐类产品,对设备缺乏标准化专业性要求,对系统的兼容性考虑有欠周全,这给未来的应用造成了障碍。”

篇8

心脏起搏器、心电图记录仪、X射线断层扫描仪……20多种医械产品及组件的进口关税从之前的4%甚至更高降为零。9月3日,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关税减让表修正案》(下称“修正案”)的批准实施,国产医疗器械面临一场大规模的冲击。

不久前的《2015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蓝皮书》显示,2015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总规模约为3080亿元,为2007年的近6倍。虽然增长较快,但进口医疗器械仍然占据我国市场绝大部分份额。多位受访专家表示,以GPS(通用电气、飞利浦、西门子)为代表的跨国公司在我国中高端医疗器械市场占据绝对优势,随着关税壁垒的突破,国内企业要想打破这一格局可能更加困难。

国产化率太低一直是医疗器械领域的硬伤。加快发展国产医疗器械,鼓励国产医疗机械走出去,近年来,政策端频频发力。就在“修正案”半月后的9月18日,国家卫计委和工信部联合召开推进国产医疗设备发展应用领导小组工作会议,两部委表示,将进一步推动国产医疗设备产业创新发展、提高技术水平,扶持国产医疗设备行业发展。 一名医生正准备为病人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姜峰认为,国内医疗器械企业应重点关注产品创新和质量,稳扎稳打从低端医疗器械产品创新出发,增强自身竞争力,进而向高端医疗器械进军。

利润空间挤压

近期,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通知称,根据修正案,从今年9月15日起实施首次降税,涉及到心电图记录仪、B型超声波诊断仪、彩色超声波诊断仪、病员监护仪、心脏起搏器、血管支架等30多种医疗器械产品和组件。

信息显示,这些产品和组件目前在中国的进口关税大多在4%左右。其中,大部分产品首次降税幅度为0.7%,心电图记录仪、紫外线及红线外装置、医疗用α、β、γ射线设备等5种产品和组件降税幅度为1%,X射线影像增强器的关税下降幅度最大,为1.5%。而核磁共振成像装置、X射线断层检查仪则并未参与此次降税。

业内人士表示,此次降税的医疗器械,多属于中高端产品,目前依然以进口为主,国内企业受技术和品牌认可等方面的限制,很难进入大医院,主要通过进入民营医院和小医院诊所填补进口器械市场,尚未与跨国企业形成正面交锋。

例如,心电图记录仪、B型超声波诊断仪目前还没有国内企业自主生产。《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在食药监总局官网查询的医疗器械注册信息显示,心电图记录仪仅有上海光电医用电子仪器有限公司(系日本光电工业株式会社在华的全资子公司)注册备案,B型超声波诊断仪仅有东芝大连有限公司注册备案。

但在一些中高端产品方面,中国企业已有突破。例如,彩色超声波诊断仪就有长庚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明基三丰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以及丹东东方医疗电子有限公司注册备案;心脏起搏器则有陕西秦明医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注册备案。此次关税减让,两类产品关税分别下调0.6%和0.7%。

“目前,降税效应没有完全释放出来,对我们的影响不明显,但随着医疗设备国产化进度加快,行业还是会受冲击。”飞依诺科技(苏州)有限公司CEO奚水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其所在的飞依诺致力于数字化彩色超声诊断仪的研发和生产。

明峰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潘华素认为,关税减让使得本就强大的跨国企业如虎添翼,价格竞争力增强,而国内医疗器械企业本就起步晚、底子弱,更难与进口产品抗衡。最终的结果可能是,国内厂商的利润空间被进一步挤压。

上述业内人士也认为,在不违背修正案的前提下,应先行对小型医疗器械或组件减税,不宜马上对大型医疗器械设备实行减税,从而给予国内企业一两年发展和适应的空间。

此外,此次关税减让也给国内医疗器械企业带来机遇。朗润医疗董事长唐昕表示,一方面,关税减让为国内中高端医疗设备出口创造有利条件;另一方面,国内厂家的高端医疗设备核心元器件主要依赖进口,取消关税将降低其进口成本。

落实还需“真功夫”

关税减让影响尚未完全释放之际,政策层面为医疗器械国产化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9月18日,国家卫计委和工信部联合召开推进国产医疗设备发展应用领导小组工作会议,两部委分别在推进国产医疗设备发展应用领导小组工作会议上提出多项扶持国产的思路。

其实,推进国产医疗设备应用会议并非首次,两部委从2014年开始已连续召开三年。2014年的主要举措包括推动三甲医院使用国产医疗设备、突破一批关键医疗设备和核心部件等,2015年则提出支持国产医疗设备走出国门、重点扶持一批国产龙头、提升国货的产业化能力和质量水平、建立一批国产医疗设备应用示范基地等。

政策驱动固然是好消息,但企业更关注的是具体落实情况。

“大医院医疗器械国产化提了很多年,但国产医疗器械在三甲医院的准入依然很难,占有率很低。”奚水表示。公开报道显示,三甲医院50%以上的中端产品依靠国外进口,高端的进口率甚至高达90%以上。

业内人士表示,医院不买国产医疗器械的账,一方面是因为国内企业对产品质量重视还不够,虽然有不少厂家号称技术、质量比肩进口,但实际品质可能未必过关。

“国内企业要真正通过研发投入、创新技术等途径寻求突破,增强自身竞争力。”姜峰说。

另一方面,医院尤其是三甲医院热衷于采购进口设备,国产品牌即便足够先进也难获认可。对此,去年5月以来,国家卫计委连续开展三批优秀国产医疗设备遴选工作,第三批遴选工作已经开始。遴选结果将成为各级医疗机构配备医疗设备的重要参考。

不少地方也通过各种方式支持国产医疗器械,如湖南、河北等省在医改方案中都明确提出,公立医院优先配置国产医用设备。比如深圳就规定,如果同类型的国产设备已经能够满足临床应用需求,就不能再购买进口设备。奚水认为,政策层面单纯鼓励或要求公立医院配置国产医疗器械,引导力度有限,在国产医疗器械充分发展、有多家企业竞争的领域,应该明确国产设备采购金额比,让医院有可操作标准。

篇9

对于自己当年的选择,俞熔谦逊表示,“时代背景是今年刚刚验证出来的,当时看不出来。”

2013年底,他在《创业家》的会议上发言时,认为“医疗健康行业,还没有诞生真正的巨头,这是大家的机会所在。”时隔半年,他对未来移动医疗大发展的前景,有了新的认知。当下,医疗健康投资风起云涌,大的机构也好,资本巨头也好,有影响力的企业家能够逐渐进入,俞熔不怕竞争,对这个行业,多点关注反而是好事。“以往,医疗健康行业受人关注度不够,现在国家机制在转型,消费者观念在变化,各种天时地利人和在推动医疗行业,这是大的时代背景。”他的态度,相当乐观。

变革,可以预见

与创业者精专的态度不同,俞熔对行业的思考集中在移动医疗发展的大方向上。慢而有条理的,他把移动医疗的发展,归结为几种变革趋势。第一是标准化、可量化的医疗服务,例如临床路径治疗方案的标准化,这在美国已经非常成熟,二是慢性病管理体系化,有赖于家庭和私人医生体系的完善,这也将成为下一个行业创业热点趋势,三是远程医疗技术,依赖于高效的信息化及创新的技术手段。四是筛查检测、重大疾病诊治的个体化。不管哪一种趋势,都少不了大数据的支持。

他屡屡提到大数据的重要作用,对于较为特殊的医疗健康产业,大数据的意义不可低估。与美年大健康的特色服务相关的,则是中医标准化管理的部分。

在完全基于西医标准化体系的体检行业,美年的立身之道与众不同,他们为使用者给出中医诊疗方案。以中医手段辩识体质,再根据西医的检验方法,针对性给出一些解决方案,既可以有传统疗法,也有健康食品、保健品上的建议。有别于一般体检给出生硬报告的方式,美年的中医服务,更类似增值附加服务。在美年的体检中心里,中医是随处可见的装饰元素,华佗、孙思邈的画像挂在楼道中,西医体检项目完成后,中医手段才开始,填写问卷,勾选身体状况,医生给出关于基本体质判断,再搭配上传统的号脉,对体质和调养方式,做出建议。

“如果你已经有了一些器质性的疾病,肯定我们会推荐、动员,或者帮助你去医院治疗,但很多人是生活方式或亚健康带来的一些慢病,这些问题不是去医院能解决的,需要长期的健康管理,这部分病人实际上量更大。”和美年赢得客户喜爱的原因一样,生活方式、慢病或者亚健康,也是移动医疗的机会所在。

在俞熔看来,移动医疗的好处,不言而喻,它让信息透明,让资源配置优化。医生和患者可以得到及时的沟通和反馈。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对于国内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现状来说,更是有充分的正能量。“但在这个行业里,商业模式也存在一些短板,比如说医疗行业的闭环怎么形成,线上线下怎么结合,在O2O大行其道的当下,我还是很少听到医疗行业的O2O。”

他也审慎地认为,不少移动医疗应用看似取得成功,但一个严峻现实摆在眼前,移动医疗的风险边界难以界定。“大多数移动医疗的应用,其作用究竟是咨询,还是诊断,还需要更多的思考和分析。”

除了收购之外,俞熔一直关注培育或者挖掘健康类、医疗类的中小企业。三年前,他投资了一家做电子耳蜗的企业,属于相当细分的业务。产品有慈善性质,为先天耳聋的孩子生产植入性的器械,帮助他们产生听觉、学会说话,从而渐渐接近一个健全的人。这样的市场需求数以百万计。一个耳蜗手术需要20万人民币,大多数农村的孩子消费不起,电子耳蜗的生产,与其说是医疗辅助设备,更有一点慈善性质。他也把预防医学上下游产业当作发力点,有关健康管理、平台、数据和客户资源,凡是有助于美年大健康整体发展的,也在他的涉猎范围。2013年,美年投资了一家专门用物理光学方法降血脂的医疗创业公司,实际上,血脂异常亚健康人群为这样中小企业提供发展空间,在俞熔的分析之中,中国有糖尿病患者九千万,高血压患者一亿到两亿,人群数量远大于进入医院治病的人群,针对这些慢性疾病的服务,都有很不错的发展机会,是极好的创业方向。

作为出手快又狠的投资者,抢占移动医疗的开放平台,才是俞熔布局的长远策略,尽管真正披露产品可能要到一个月以后,但他还是介绍了美年移动医疗产品的大致脉络,“全能的个人医疗开放平台,从预防、医疗评估、健康管理,包括后续的健康相关服务的,这是一个小的BAT。”

移动医疗的市场,无限宽广,而当下,正是进场最恰当的时候。

篇10

【关键词】医疗设备;维护;保养

【Abstract】 Hospital medical equipment is an important material basis for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is a prerequisite. Equipment maintenance in modern hospital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proper analysis and testing of medical equipment failure, timely maintenance, improve medical medical equipment is in good condition and usage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ical personnel are the key Gongtongtantao subject. Repair and maintenance of large equipment, we should continue to sum up the problem and find solution in time, which for the extended life of the equipment and ensure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great significance.

【Key words】Medical equipment maintenance

【中图分类号】R886【文献标识码】E【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09-0119-02

随着现代医学科技的发展,医疗设备(尤其是大型医疗设备)在医院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综合效益中占有重要地位。因而加强医疗设备的维修保养也成为是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众多研究表明,医院医疗设备的使用率和完好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其维修保养的好坏[1],因此医疗仪器设备的维修保养问题越来越引起医院管理者的重视。为探讨大型医疗设备的维修与保养,笔者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并查阅相关文献,开展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大型医疗设备

大型医疗设备主要是指现代医院中使用的市值较高、体积较大的医疗设备,有CT、核磁共振、DR、CR、工频X光机、高压氧舱、推车式B型超声波诊断仪、体外冲击波碎石机、直线加速器等。

2 大型医疗设备维修与保养现状

根据相关报道,国内大型医疗设备维修保养现状不容乐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 厂家售后服务不到位。目前,中国高端医疗设备市场90%以上被国外几个大型跨国医疗设备生产、销售厂家和公司所占有[2]。这些厂家和公司在市场经济下,为了增强竞争力更多的将精力放在了新产品的开发和研制之中,而对于售后服务则给予较少的关照。这种现状对于国内医疗设备行业的发展,对于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工作的顺利开展都是不利的。

2.2 相关领导对设备维修保养工作的重要性缺乏全面认识。平时不重视设备保养,一旦设备出现问题,直接找厂家修理,也不管多少费用,修好完事。若厂家没有给予派遣维修人员,损坏的设备放上几个月,有的甚至一年半载。这种现象较普遍。还有许多领导认为本单位的医疗设备工程技术人员可有可无,从不考虑如何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来尽量减少单位设备使用维修成本。

2.3 医院专业技术人员缺乏,技术水平有限。目前,国内从事大型医疗设备维修保养工作的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尤其是基层医院中从事该行业工作的人员受过医疗设备专业正规教育和培训的人员屈指可数[3]。医疗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要求医疗设备维修人员要与时俱进,时刻关照前沿动态,不断学习,充实自己。但是许多由电工、管道工或其他专业改行的人员,让他们来肩负起高精大型设备维修保养的重担,使他们时常会有力不从心之感。如果领导部门也没有给予相关的重视,他们将更难适应该行业的发展。

3 维修与保养应该注意问题

3.1 认真研读使用说明,指导临床规范使用设备。医疗设备维修人员首先要熟悉大型医疗设备的使用方式与注意要点,并参加相应的医疗设备启用前的岗位培训。医疗设备有科技含量高、结构复杂,只有合格人员才能从事维修和保养工作。在引进医疗设备的安装和调试过程中,医学工程技术人员要全程参与,以便了解设备的使用环境要求和正确的使用方法等问题,遇到问题及时向厂方工程师寻求帮助,要认真学习设备的工作原理,工作流程等环节,了解设备的维护保养方法。

3.2 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做好设备保养。大型医疗设备投入使用之后,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应定期到各科室了解设备的使用情况,设备的保养和检查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转的重要前提,对于改善设备的工作条件及技术状况十分必要,设备的保养应实行健全的保养制度,发现异常,及时做出处理。维修人员与使用人员应密切配合、协调,定期对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不断提高维修保养的水平。

3.3保养与维修要注意细节。医疗设备的维修保养工程是一个综合性、复杂性的工程。要定期检查仪器的开关、旋钮、仪表显示参数是否正常;检查机器的运转、气、水路,螺钉、螺母等是否正常;检查操作人员操作仪器是否按照规程进行。可以打开机壳,清除设备内部的异物、积尘、污垢,对松动的零件部位进行加固,添加剂;检查设备内部元器件是否磨损、受潮、老化、变形、烧蚀、松动等;检测各组电源电压部件运行和接触的情况等,一定要做到细致、细心。

同时,由于设备的使用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所以在日常保养与维修中一定要注意环境因素等细节问题。要给设备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要保持室内的温度恒定与空气的净化。为保证环境的稳定,空调机应该与设备同时投入使用,并保证长期正常运转。机房的温度超过25℃,将对于设备工作是十分有害[4]。为保证防治机房空气灰尘过多,要定期清洗过滤网。空气湿度对设备也有很大影响,特别是当雨季来临,空气湿度过大,必须使用除湿机。雨季到来,雷电也十分常见,为保证大型设备安全运行,保护患者及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要做到地线接地,另外有条件时安装避雷设施也是很有帮助的。要注意考虑设备老化、开关故障等细节问题,保证设备的顺利使用。

3.4做好维修保养记录。 对大型的设备应切实做好器械设备的周、月、季、年维护的记录和计划,应建立完善的工作档案、故障登记、设备履历。维修登记内容包括维修记录、检查保养记录等;技术档案包括:维修手册、生产日期、设备型号、生产公司、售后服务承诺等;检查保养包括:设备名称、运行状况、使用时间、存在问题以及解决方案等。

4讨论

大型医疗仪器设备是医院临床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维修和保养的有序有效进行,不但能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促进其发挥最大的效能,还能降低设备的损耗率,提高设备的使用率提高医院的效益。因此,医院重视设备维修技术人员的培养,积极提倡“预防性维护保养为主”的意识和观念,制定落实切实可行的维护保养制度、规程,确保大型器械的定期保养和维护,使仪器设备在适宜的条件和环境下正常工作,保持最佳的状态,最大限度地降低设备的故障率,降低仪器设备的运行成本,提高设备使用寿命,为医院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于大型设备的维修和保养,要不断总结发现问题和及时解决,这对于于延长设备的使用年限和保证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程金涛,王晓敏,郭赤.加强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的思考[J].中国医学装备,2008(5):36-38

[2]张晶,张健.浅谈医院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与发展[J].医疗卫生装备,2004,25(9):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