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的具体特征范文

时间:2023-07-12 17:41: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全媒体时代的具体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全媒体时代的具体特征

篇1

【关键词】 全媒体 传媒人才 需求变化 培养方式

学界认为,全媒体是运用网络、通信等传播手段,以不同的媒体形式为渠道,传播涵盖视、听、形象、触觉等满足受众全部感官需求的信息内容,以此实现对受众的全面覆盖及最佳传播效果的媒介形态。笔者认为,全媒体是大规模的媒介融合形态,它能够在各种媒体形态、传播方式之间纵横交互。

近几年,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纷纷推进全媒体战略,各种媒介载体在发展中逐渐趋向融合,转向全媒体谋取发展。而在全媒体发展中,全媒体人才短缺成为传统媒体转型的瓶颈。与传统媒体不同的是,全媒体需要的是集信息采编、摄影、摄像、专题策划、网络运用等于一身的全能应用型人才。因此,全媒体人才培养和发掘,是传统媒体集团构建全媒体战略的重要内容。

一、传媒人才受到传统媒体转型意识的影响,也面临新的需求

1.从线性思维转向交互思维

传统媒体从业人员通常是在单一的工作职位上,以一种固定的内容形式向受众单向传播信息。在这种传播模式下,受众是被动接受信息,参与的信息反馈相对较少,且反馈滞后。同时,从业人员也受到所在单一媒介载体的制约,如报刊记者受到版面、排版限制,电视台新闻记者受到播放时长限制。

全媒体基于传统媒体形式,却又远远超过传统媒体带来的用户体验。它提供多元化、开阔式的综合传播平台,传播渠道多样,传播内容覆盖面广,传播交互性强,受众从多角度获得阅读体验。在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集团转型成为信息服务商,这就要求全媒体人才具备互联网思维,增强受众深度交互意识,了解受众的需求,在信息采集和形态中注重受众体验,以此吸引受众的注意力,提高受众忠诚度。

2.从“一专”向“多能”转变

全媒体报道涵盖文字、图片、视频、音频、动画等多种形式,多媒介立体的展现传播内容,这就要求全媒体人才不仅具有较好的文字功底,还需要熟练掌握运用音视频与图像处理等各种软件。

不同的传播渠道有其自身的传播特征,也对应不同的受众群体。全媒体人才需要根据不同传播渠道的形式特征以及受众阅读方式,进行全媒体报道的媒介策划,有效提升全媒体报道的传播效果。

3.从单一采集扩散到聚合生产

全媒体从业者需要具备一次信息采集、内容整合、多种渠道的业务专业能力。以报社记者为例,传统报社记者针对一次采访报道,只需要采编撰写报纸题材的新闻稿件。在全媒体时代,报社全媒体记者需要由文字记者转型成为全媒体人才,在采集报道新闻时需要用文字记录采访,同时需要摄影、摄像、录音等。此后,还需要对采集信息通过不同方式的编辑、网络制作处理,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类传播工具上,实现内容在不同介质、载体上的产品化。在全媒体内容生产上,既有详实的文字报道,又包括生动的视频报道,以及实时互动的网络新媒体等,呈现传播内容的多元化生产。

全媒体人才还应具备甄别拣选信息的能力。用户在自媒体上各方面的信息,在受众观点多元、信息复杂的环境下,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培养敏锐的新闻眼,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也是全媒体人才在内容生产过程中承担的职业责任。

4.从个体融通到整体并进

全媒体集聚传播内容,延展信息覆盖面,呈现传播方式、传播渠道的多元化。但在其管理运营上,全媒体人才需要推广媒体集团的理念,将其传递到各种媒介载体之中。因为缺少媒体集团理念,即使集聚再多的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也是“一盘散沙”,并不能起到应有的传播效果。

二、全媒体人才培养策略浅析

1.更新高校培养体系

全媒体行业发展环境下,传媒行业对全媒体人才提出更新更全面的要求,而高校的媒体人才教育是培养全媒体人才的基础。因此,面对传媒行业需求变化,高校需要更新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升全媒体人才的综合能力。

在理论课程上,高校需要更新媒体人才培养课程方案,增设符合全媒体行业需求的新课程。为了加强学生对全媒体的认识,高校还可以邀请全媒体行业精英与学子对话,分享其成功的实践经验。这样既有利于增加学生的行业敏感度,又能及时了解全媒体行业动态。此外,高校还应该搭建全媒体实训平台,模拟全媒体采编中心,针对学生开展全媒体实训,提升学生的操作水平。如深圳大学的全媒体实训平台,就具有直播、点播、社交互动等功能,从而增加了学生的交互思维意识和全媒体运作流程的认知。

2.搭建校企合作平台

高校全媒体人才的培养只依靠教学理论还不够,还需要提供媒体行业的实践训练。因此,高校要对接业界的全媒体集团,建立双方长期的合作关系,搭建全媒体校企合作平台,给学生提供实践锻炼机会。由于全媒体校企合作平台能实时反馈全媒体的行业动态,学校可以针对性的培养学生全媒体技能。学生通过全媒体校企合作平台,可以掌握操作全媒体设备的基本技能,积累全媒体采集的实践经验。

3.全媒体平台规范化建设

传统媒体集团实施全媒体战略,并非是简单的各种不同媒介资源的叠加,而是指全媒体平台上各种媒介资源之间的协同互补。全媒体的媒介多元化拓宽了信息覆盖面,实现了媒介融合的最大传播效果。如上海第一财经涉及电视、广播、报纸、杂志、新媒体等媒介形态,它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新闻和信息服务,实现了集团内部的人力资源和渠道资源的有效整合,是目前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财经类全媒体集团。

在全媒体平台构建中,应将全媒体人才开发列入重要环节。媒体集团的全媒体平台需要为全媒体人才制定合理的职业培训,提供媒介信息指导和教授全媒体应用技能,帮助全媒体人才尽快适应媒体集团的全媒体策略。

全媒体人才拥有全面的传媒业技术与能力,由传统的知识型人才转型为知识型和技能型的复合人才 。其具备的综合专业素质,能够胜任各种情况下的信息采集任务。当然,这并不等同于他们在平台的信息采集过程中,仅仅依靠一个人的力量演“独角戏”。在全媒体具体实践过程中,全媒体人才仍需要来自全媒体平台不同部门之间的人员协调配合,在分工与合作的前提下,构建成熟的全媒体平台结构体制,以此才能更快更好地提供全媒体内容。

三、结 语

在传统媒体集团的全媒体平台构建中,要把培养全媒体人才作为核心战略,只有具备更加丰富的行业技能和更新的知识储备的人才,全媒体的发展才有可能“春暖花开”。

参考文献:

[1] 罗鑫.什么是全媒体[J].中国记者,2010(3).

篇2

关键词:湿营销; 视听媒体; 营销模式

1 全媒体时代传统视听营销买卖关系平衡被打破

所谓“湿营销”最早是专门针对于互联网的广告推广而诞生的一种营销思路。它本意是指借由互联网上的社会性软件(Social Software)聚合某个群体,并以温和的方式将其转化为品牌的追随者,赋予消费者力量,鼓励他们以创造性的方式贡献和分享内容,从而影响商家的新产品开发、市场调研、品牌管理等营销新战略。

在传统视听媒介生态环境中,无论是电视媒体或者广播媒体,其占有的资源由于独有性、稀缺性,在很多年的买卖关系中处于相对强势的地位,即或是在互联网媒体逐步发展的现在也依然具有强大的市场议价能力。但是,不可忽视的是,这样的局面正在被悄然改变。

     在加入信息全球化的现在,我们每天要接受铺天盖地的信息。这些信息会从电视、电脑和收音机中奔涌而来;广告信息几乎无所不在,从服装标签、手机屏幕到汽车仪表盘随处可见;每天我们一睁开眼睛就必须要面对它们,在这个数字化的世界里,每时每刻我们都被各种数据记录、监督、评价和跟踪着。对企业来说,全媒体时代社会的恐惧之处在于,它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工具,这个工具让我们对不喜欢接受的信息进行选择性排除。

在高度电子信息化变革的本质是将人类分散成众多的小型群体,而非把我们团结成一个大家庭。---马歇尔。麦克卢汉。

值得注意的是,自2011年起,传统视听媒介广告总量被集聚下降,而各种视听新媒体的广告收入总量正在以迅猛的增势,改变着整个广告市场的格局。以2012年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来看,网络电视正在以157.7%的年增长率递增;IP电视正以43.8%的年增长率递增;手机电视正以185.7%的年增长率递增。(1)

2 媒体资源的丰富为集群式的聚合提供了可能

     在媒介与社会文化中,随着媒介的丰富,受众之间的分层将会越来越明显、越来越激烈。早在1988年,传播学者弗兰克和格林伯格就对这一问题做过专门的研究,他们通过实验企图去决定是否显露的偏好说明在电视受众之中存在着阶层的问题,受制于具体的每个收看时间中节目类型的相对有限的可得性。鲍怀斯和艾亨伯格在1988年得出了结论是,“在电视受众中,不存在像报纸和杂志那样有显著的分层读者群”。弗兰克和格林伯格的分析报告代表了他们那个时期有关电视受众的趣味和爱好最全面的研究。那时候,他们的研究中所揭示的不同节目类型偏好,很少与受众阶层的人口统计学特征或者生活方式的特征有关系。后来,他们通过对公共广播节目进行了规划分析。他们认为公共广播可以吸引更多的人,于是他们那些了那些黑人和西班牙裔比例较高的受众兴趣阶层,同时也确定了一些节目类型,雨季黑人和西班牙裔之于这些类型的收看指数(viewing index)相对要高于一般的人群。

     从视听媒体发展的进程来看,无论节目制作者还是投资者,他们都不原因冒险投资那些缺乏证据证明有一个相当规模的受众阶层存在的节目。因为作为一种不断增加的频道容量的因变量,风险和机遇的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关系,这样的关系也给投资和制作带来了不可预计的风险。(2)

     但是不可回避的是,随着媒介资源的增加。回顾近些年来媒介资源的扩展,我们可以看到从传统的报纸媒体到单向的传统广播电视再到互联网媒体,甚至未来集单向电视、互联网于一身的IPTV电视。媒介资源正在以迅猛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节目生产方式以及赢利模式。受众收视的权利从遥控板简化到现在的手机按键乃至未来的“语音控制”。在这样的媒介生态环境下,提供给受众可选择的媒介数量在不断增加,节目的扩充伴随着市场中以有线和卫星传送频道数量的增加,受众在大量的频道和节目中分散他们的收看选择。受众间不同的趣味和偏好也不同的选择语境中被暴露了出来。这样的场最终出现的局面就是:一些类型的收看人数较少,但是收看强度增加了,而这种不断强大的分化现象实际上已经是可以按照趣味和偏好定义的受众阶层存在的证据了。(3)

我们原来传统意义上的媒介,具有如下特征:即高清晰度、信息是完整的、充分的、明确的、低参与度媒介、低湖动性媒介、时空结构媒介、线性媒介,这样的媒介营销中,我们更多的是通过眼球效应在实现广告兜售;然而在以手机电视、IPTV为代表的视听新媒介中,他们大多具有这样的特征:信息碎片化、参与度高、具有嵌套结构和非线性特征。这样的媒介赢利模式则更多的依靠“互动参与”。(3)

     总而言之,新式媒体决定了被割裂的、差异化受众群体的出现。尽管这个群体在数量上非常巨大,但从同时性和统一性的角度来说它们已经不再是信息的大众受众了。新媒体不再是传统意义上那种把有限信息传递给同质化的大众媒体。由于信息和来源的多样性,其手重开始具有越来越多的选择权。当目标手重倾向于对信息的接收进行自主选择时,这种碎裂的状况会逐渐深化,从而使信息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的个人关系得到加强。

3 全媒体时代下“湿营销”内涵丰富

     在全媒体的生态环境下,我们认为“观众”和“听众”之类从中央管理式媒体时代遗留下来的概念如今正日趋式微,就连“消费者”这个词都不足以描述这种在新的文化背景存在着的受众们。与此同时,广告营销绝不意味着对消费者的统治或者控制,而是一种参与。

     有资料显示,在2007年10月,尼尔森公司从全球47个市场中搜集的数据表明,相对于其他产品信息来源(如报纸、电视、品牌网站和某些消费者的产品使用感受),3/4的被调查者更愿意接受来自可信赖消费群体的评价和推荐。

    同时,本文提出的“湿营销”也仅仅是一种营销的思维方式,而包含的方式也是丰富多样。

(一)圈子化营销,扩大病毒营销效果。

(二)互动营销,放大口碑传播力量。

(三)拉长产业链,深度挖掘产业价值。

(四)利用品牌,做足品牌长尾效应。

总之,在这样一个全新的时代,一个以媒介融合、受众逐渐圈子化的时代,如何做到营销创新。本文之以“湿营销”为突破口,阐述一种非单向的、强制的广告传播模式,而提倡一种以温和的、交互的、参与式的广告传播模式。在此,仅做抛砖引玉,供业内人士思考。

参考文献

(1)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P11.

篇3

关键词:电视新闻;趋势;全媒体化;媒介融合

中图分类号:G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4-0050-02

英国大文豪狄更斯曾说过:“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句话用在今天的电视媒体上是最合适不过了。一方面,在媒介融合和全媒体时代来临的大潮下,网络无可避免的攫取了传统电视往日独领的新闻传播渠道和内容。另一方面,随着网络媒体的强势介入,催生了由网络技术主导的多媒体变局。同时,新技术的变革也为电视新闻媒体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视频与网络的高度融合使之获得了新的竞争优势。

所谓全媒体化即指“一种业务运作的整体模式与策略,即运用所有媒体手段和平台来构建大的报道体系。”在这种语境下,电视新闻的融合共生发展是全媒体时代媒介管理者的必然选择。基于媒介产业的裂变,本文认为未来电视新闻亟须实现三个话语转向:从媒介产业来看,电视新闻产品从初次销售导向二次转向与分众化发展;从媒介渠道来看,电视新闻应走渠道开发与内容创新二重并立销售模式;从媒介产品来看,电视新闻应大力转向公民新闻、民生新闻,培养公民记者。

一、全媒体时代对电视新闻节目的影响

1.丰富多元的新闻内容

现在,电视新闻节目越来越多,不断涌现出专业的新闻频道,例如河南电视台新闻频道于2010年8月2日呼之而出,这样就使电视新闻可以按收视对象进行细分,从而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创办不同类型的新闻节目。

电视新闻节目中可以大量地融合报纸、广播、互联网、手机、微博等的内容,例如报纸解读、广播现场连线、网络论坛的互动参与、手机视频直播、微博播报等内容,打造多视角的节目内容。

2.传播方式的双向互动

新媒体的出现为电视新闻节目的互动提供了可能。受众通过新媒体能更好地互动交流,受众具有更多的选择和主动参与能力,短信、电话、网络、微博等为观众搭建了一个相互交流的空间,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方式实现了单向线传播向双向互动传播的跨越。

3.报道方式的社会参与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摄像技术的普及,特别是DV、高像素智能手机等出现后,影像拍摄者由专业人士扩展到普通大众。每一个新闻现场的目击者都有可能成为新闻的报道者,向受众自主信息。例如原河南8套的DV观察栏目,就是一档以整合社会DV资源为主要特色的电视杂志类专栏节目,通过专业、非专业新闻当事人提供的一手资料,报道出新鲜、鲜活的新闻,使得普通老百姓称为新闻的主播,节目形式更加新颖、更加贴近生活。

4.直播的常态化

由于网络媒体、微薄等新媒体的出现,使得最新鲜的一手资料逐渐脱离电视媒体而存在,为了更好的抢夺最新新闻资源,电视媒体对新闻现场的直播越来越多,常态化的电视媒体直播更加生动的将新闻现场呈现在受众面前。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新闻直播间》栏目,就是一档全天候的直播类节目,其及时、时效的报道方式,赢得了受众的青睐。

二、着眼于宏观媒介产业的融合:电视新闻的二次转销与分众化趋势

随着三网融合和制播分离的到来,电视新闻迎来的了值得探索的新局面。所谓“三网合一”,是指现有的电信网络、计算机网络以及广播电视网络相互融合,逐渐形成一个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系统。所谓制播分离是指在广播电视节目的生产、流通与播出过程中,节目的生产制作与播出分属不同的机构负责的管理体制。

无论是三网融合还是制播分离,都是市场化和科技变革双重压力的必然结果。市场经济发展对现代传媒的变革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传媒产业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制播分离改革将把可经营节目的制作环节从现有事业体制中剥离出来,组建专门的制作公司,引入市场机制,成为独立开展节目营销的实体。新一轮制播分离改革将以电台、电视台为主体,逐步打破区域行政壁垒,搭建全国性节目交易市场,并形成多个区域性节目交易中心,使之成为共享资源、储备流通、方便交易的平台,以实现广电产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加快向现代企业集团转型。”在传媒产业化背景下,不同平台的新闻内容得以流转,内容碎片化、集约化、标准化特征凸显,如何打造电视新闻的流程生产和转销模式?

首先,基于渠道销售的内容生产需要打造内容的二次创作生态圈。具体来说就是根据不同渠道的受众特征,加工同质内容的表现形式。传统的电视新闻除了电视转销外,应将元内容以视频化、流媒体化的形式制作出更符合网络受众收视偏好的节目形态,强化内容的植入度和提高受众参与度。

第二,阅读终端的革新无形中加速了对电视新闻生产形式的呼唤。随着阅读终端向便携化和移动化方向发展,电视新闻生产形式将有可能在更大程度上实现压缩技术的高速发展。

第三,个性化的定制也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时代华纳退出了美国《时代》周刊创办为读者量身定制的“自助”杂志。读者通过选择时代华纳旗下的杂志中喜欢的栏目,“组装”出一本自己感兴趣的杂志。《MINE》杂志的创办给了我们关于电视新闻未来的有益思考和启示,电视新闻是不是也可以做成如《MINE》一样的自助媒体?也许这仅仅是个性化和分众化的第一步,将来有可能与报纸形成某种联合竞争优势,点击报纸的新闻即可得到此新闻的视频版,进而再次带动个性化的选择和组合,同样形成一个电视新闻版《MINE》。

在制播分离,三网融合的态势下,制造出的电视新闻产品不仅适合传统媒体,同时可以转销到新媒体的电视新闻节目。在制播分离与三网融合的形态下,电视新闻产品应不仅满足传统媒体的内容生产和营销模式,同时也应转销到新媒体的售卖平台,这是未来电视新闻抢占发展制高点,实现多元盈利模式的关键。

三、着眼于中观的媒介渠道的融合:从内容再造到流程再造――电视新闻渠道与内容双轨模式

全媒体的新闻业态要求传统媒介的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就是要使平台再造和渠道销售。电视新闻应从注重内容开发转向渠道和内容双向加强模式,同一种内容应在不同渠道如广播新闻、电视新闻、视频新闻、文字新闻、图片新闻、甚至“微博新闻”、论坛新闻、门户网新闻等多元渠道销售,获得注意力经济的增量与存量增长。渠道化转型应是未来电视新闻竞争的核心所在。

在目前的舆论环境下,电视与网站相比,有着权威的采访报道权和现场感。未来网络获得更多的自由后,电视一定要有方向、有针对策略地加快步伐紧追猛赶。另一方面,从电视新闻的形式上来说,随着全媒体时代大量冗杂信息,受众需要更有深度,权威性的深度解读,充分挖掘电视新闻的多种表现形式,尤其是新闻评论,对受众有着强大的吸引力。

这要求电视新闻从“信息记录者”逐渐转向“信息影响者”,即成为公众舆论的引导者和引渡者。新闻评论则是电视新闻实现这一转变的重要渠道。人们常说评论是新闻的灵魂,在全媒体时代,新闻评论也是电视新闻走向深度的必然。因为客观上随着市场经济的日趋成熟和世界格局的变化,人们对政治、经济等问题的关注和介入必然越来越多。受众将不满足于表面化的报道,而更热衷于新闻背景的分析以及记者对事态的评说和预测。从香港的《锵锵三人行》、《时事辩论会》、《总编辑时间》、《新闻今日谈》、《时事亮亮点》再到2009年中央台的一系列新闻改革,尤其是《新闻30分》、《共同关注》等节目加大新闻评论的举措,这都预示着全媒体时代新闻评论将迎来发展。

四、着眼于微观媒介产品的融合:电视新闻的话语转向――挖掘公民新闻的“民生化”

随着草根记者,非职业化报道者的介入,电视新闻的新闻信息源呈现多元化趋势,由此电视新闻的生存场域也呈现出多元并进的态势。

目前,公民新闻的话语转向是:电视新闻的生产场域呈现多元并进模式。全媒体时代,新闻的非职业化报道拓展了新闻信息源,打破了单一的话语呈现模式。随着手机实时拍摄视频功能和无线上网技术的发展,草根新闻已悄然兴起。

在新闻生产的多元场域中,“喉舌新闻”完成“规定动作”,诉诸“事业属性”;“公共新闻”打造媒体公信力,诉诸“公共性”“民生新闻”,此类新闻为了产生注意力经济,拉近和受众的关系,抓住受众眼球,应该在一定程度上诉诸市场效益。而诉诸市场效益就是为了获取更多的受众,因此提高民生性成了拉近和受众关系的关键,但随着《南京零距离》引发全国性的民生新闻热潮,各个电视台竞相上马同类节目,带来了资源的浪费和同质化节目的泛滥。针对这个情况,我们在保留具有传统优势的相关节目的同时,应该果断放弃在同质化竞争中的失利者,实现“小民生”向“大民生”转向。

“所谓‘大民生新闻’,其实就是一方面摒弃‘小民生新闻’的低俗恶俗,另一方面保持了原有民生新闻的贴近性,在扎根民众喜闻乐见的内容和形式的基础上,增加时政、生活、经济类内容的比重,从而在整体上体现出正面、欢快、生活化、趣味化的一种民生新闻样式。” 这就要求我们摈弃庸俗,制作雅俗共赏的民生新闻。

从另一方面来谈,随着草根新闻被受众所接受,不管是何种媒体,都在不断运用平民与百姓意识进行传播。市民新闻、民生新闻、社区新闻、娱乐新闻将越来越受到青睐。

电视新闻发展未来将是几种力量的博弈结果,话语呈现模式的多样性正反应了电视新闻的多轨并进趋势。

媒体大亨鲁珀特-默多克默多克认为,“新一代媒体消费者对内容的要求是:何时提供、怎样提供,以及所提供内容究竟有多大吸引力。”可以预见,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即时、全时的通过媒介融合多重渠道,同时具有分众化和大民生化正是未来电视新闻所要努力的方向,电视新闻也将朝着更开放、更多元、更丰富的方向发展演进。

参考文献:

[1]彭兰.媒介融合方向下的四个关键变革[J].青年记者.2009,(06):24-26.

篇4

高职高专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近几年随着国家对高职高专院校及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视, 这类院校或多或少存在着重科技重技能重应用的培养,较为轻视文化意识培养的倾向。

一、注重学校自身文化环境的建设

校园文化直接浸润着学生的文化意识。校园文化包括办学历史、宗旨和办学优势的文化标示与体现,一般来说校园文化蕴含在校园人文景点、校风、校训、语言文字、图书资料、实验设备等方面。在全媒体时代还包括学校网站、论坛、微博等的建设和更新。从我国高职高专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情况来看,一方面高职高专院校是新兴的高等教育领域,办学历史不长,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

高职高专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首先在建设思路上,要确立实体和网络校园文化建设同步的总体思路,在全媒体背景下,信息的传播“动静结合、深浅互补、全时在线、即时传输、实时终端、交互联动”,网络作为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必须与校园的实体建设同步,从而确保学生接触到的校园文化具有一致性,使学生能够主动接受文化意识的培养。其次在建设内容上,要突出高职高专的特点,以专业主导,合理布置人文景点,配备科学史上著名科学家、工业史上著名实业家以及技术史上著名的工程人员的挂图、雕塑,使学生随时受到熏陶和激励,鼓励学生们在学习和实验中培养勤观察、勤思考的习惯,并能够在今后的就业和创业实践中得到深刻的启迪和精神力量。

二、突出文化意识培养的课程建设

从课程设置上来说,受到高职高专学制和教学管理制度等的影响,课程数量偏多,学生学习时间短,但是并不意味着文化意识方面课程的设置是“额外的负担”。事实上,对于高职高专学生来说,其文化意识主要包括人文、科技和跨文化等几个方面,除了单独的课程设置以外,还可以通过文学、英语等课程进行学习。

从师资力量配备上来看,高职教师作为双师型教育工作者,与社会实践关系密切,也最容易联系实际,提出科学技术引发的现实思考。在具体方法上可以通过具有时代性、生动性、本土化的案例等方式,使专业教育与社会问题联系起来。从授课手段来看,除了传统的教师讲授知识、团队学习等方法外,在全媒体时代可以充分利用全媒体形式。全媒体包括了报纸、杂志、广播、电视、音像、电影、出版、网路、电信、卫星通讯在内的各类传播工具,涵盖视、听、形象、触觉等人们接受资讯的全部感官,而且针对受众的不同需求,选择最适合的媒体形式和管道,深度融合,提供超细分的服务,实现对受众的全面覆盖及最佳传播效果。

三、强化文化意识培养渠道的建设

充分利用全媒体形成的资源,不断提升学生的文化意识。全媒体针对不同的媒体渠道特征,进行媒体采编流程的重构,并使信息形式和结构发生本质的变化,使不同阅读或收视习惯的受众,都得以满足。高职高专院校选择具有前沿性的、影响重大的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的问题,在学生论坛、教学系统、微博微信平台上设立专题,在教师和相关专家的引导下,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剖析,全民激发学生提升人文素养的热情,提高他们关心社会、服务社会的责任感。

篇5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新闻媒体逐步向数据媒体转变,新闻工作者的采编方式也必定向数据报道方向转型,这就对新闻工作者的素质提出了不同于以往传统媒体的新的要求,缺乏数据素质和技术能力低下,是新闻工作者在信息时代需要急需克服的,尽快提高搜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能力和水平成为大数据时代新闻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一、职业新闻工作者素质的自我提升

在大数据时代的今天,职业采编工作者除了需要具备传统的文字功底、采访功底等专业素质外,要适应新媒体的发展趋势,在搜集、整理、分析数据上做足功课。这就需要在数据意识、工具意识等方面加强学习,强化运用这种技术和工具的观念,逐步改进新闻采访方式,坚定新闻采编原则,逐步完善自身从事职业新闻工作的能力。

(一)坚定秉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

无论在传统媒体时代、新媒体时代还是大数据时代,新闻工作者都要坚定地秉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将其视为新闻的最基本属性。在数据时代,海量的信息充斥在互联网中,信息源的真实与否,对新闻媒体来说至关重要,这便给新闻采编工作者提出了非常严格的挑战,他们需要更加严苛的信息挑选、整理、核对程序,从时间、空间上充分对信息源的真实性进行验证,通过过滤,将掺杂在真实信息群里的虚假信息甄别出来。应该强调的是,信息的获取、排除、比对是建立在互联网程序和软件技术之上的,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在数据时代掌握甄别信息真伪技术的意识,从而保障新闻媒体的生命力和权威性。

(二)数据新闻更要求“新”

新闻的内在因素、必要条件是“新”,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将新近发生的事件捕捉到、挖掘到。尤其对数据新闻来说,新闻的时效性更显重要,那么,新闻的保鲜,就需要新闻工作者利用数据技术尽快完成新闻的搜集、整理、分析、。新媒体要想在同行业屹立不倒、活力不减,就要保证有独家新闻,这是新闻之“新”的另外一层境界,与众不同的新闻能够赢得更多的目光,在同行业的新闻大数据中表现为信息数据量大、点击率高、受众面广。

二、职业新闻工作者数据时代的自我塑造

(一)立足传统媒体明确“新媒体人”定位

职业新闻工作者在传统媒体下已经具备了全面、完善的政治素质和职业技能,但在大数据时代的新媒体时代,拥有更加丰富的阅历、更加专业的技能,才能应对海量数据带来的冲击,才能在浩瀚的新闻事件中找到原创性更强、内容更有深度的素材,满足受众群体的需求。因此可以说,新闻工作者要有成为新闻媒体人的意识,立足传统媒体资源、岗位优势,通过实践掌握大数据技术,让自身的优势与新媒体的数据特征和相契合,运用新媒体下的技术和方法提高资源利用率、找到新闻事件之间的关联性,进而实现新闻的优质传播,增强与受众群体的互动性,驱动本单位做大做强做出更大的成绩。值得一提的是,当前我国媒体转型过程中,职业新闻工作者在数据新闻实践上能力欠缺,“数字之道”掌握不够,对数据信息的新闻性、社会价值缺乏把握能力。也可以说,新闻工作者在数据时代缺乏对自身的明确定位。因此,新闻工作者要加强新媒体时代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审视,从而推动数据实践和新闻媒体向前发展。

(二)培养数据新闻专业人才势在必行

信息数据时代,各个高校也在转变新闻类专业学生的培养形式,努力与大数据时代的媒体特征相契合,从数据分析处理、新媒体职业规划等方面着手,努力培养“跨界式新闻人才”,培养新闻专业学生树立大数据思维,具备新媒体从业技能,以适应数据时代对新闻媒体人的需求。培养新媒体人才,就要跳出传统同媒w的培养方式,要在采、写、编等传统学科设置的基础上,增加数据筛选、处理、归纳等教育环节和课目,建立“新媒体实验室”,将新闻学教育模式与信息技术、公共关系等学科相融合,为学生提供学习数据新闻技术掌握、新媒体运营方法的平台,让学生通过常态化训练,将数据理论转化为新闻实践能力。具体来讲,学校可以与新闻媒体对接,通过邀请业界人士讲座、提供实习岗位、互换共享信息资源等形式,帮助学生提前接触新媒体,了解及掌握新媒体的数据特征和特殊技术手段。

(三)提升数据新闻工作者“媒介”素质

面对纷繁庞杂的数据信息,新闻工作者在选择、理解、质疑、评估等理性判断上显得力不从心。那么,提升媒介素质对于新闻工作者至关重要,要在接触媒介、利用媒介等方面,对新闻工作者进行培养,使其形成与信息时代、社会环境相适应的价值观和思想道德品质。应该强调的是,社会化媒体不断打破传统传播格局,能够从社会层面的海量数据信息中关联到值得深度报道、采编的信息,为新闻工作者去伪存真、做特做新提供条件。民众的新闻自由观念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整合社会资源的新要求,需要新闻单位建立协同工作机制,拓展新闻工作者的自身能力,从而找准数据信息的传播模式和规律,推动数据新闻有效发声。

新媒体运作方式势在必行,大数据新闻生产模式需要新闻工作者逐步提高数据新闻的挖掘、整理、分析能力,从而为新闻深度报道、满足受众群体需求提供条件。新媒体人要树立与大数据及其技术相匹配的思维意识,具备数据新闻把握能力,成为新媒体下推动新闻事业发展的生力军。

参考文献:

[1]胡正荣.全球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12).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 12月.

[2]庞井君.2013 年中国视听新媒体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年.

[3]江天一.充满活力的中国互联网.信息导刊,2005年第44期.

[4]柳剑能.中国报业全媒体转型的三大路径.传媒,2013年第3期.

[5]郭全中.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比较研究.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篇6

【关键词】全媒体转型 统一编辑部 智能化新闻

作为世界最大的公共广播公司,英国广播公司(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BBC)一直走在新闻实践及研究的前沿。经过20余年的探索和实践,BBC已经成为全媒体转型的成功代表,覆盖了传统广播电视及新媒体平台。在互联网大潮带来的生存危机面前, BBC提出并实践了“统一编辑部”(Unified Newsroom)理念,全面革新了组织架构及新闻生产模式,进而实现了内部资源的优化,提高了媒体的核心竞争力。

一、BBC的全媒体转型之路

“统一编辑部”理念的提出,首先来自于BBC自身发展的切实需要。自20世纪90年代起,BBC逐步建立起新媒体平台,将传统媒介领域积累的优势延伸至新战场,成功实现了全媒体转型,为日后改革埋下了伏笔。

(一)新媒体平台的核心:BBC Online

BBC Online诞生于1994年,于1997年增设了专注新闻报道的子网站BBC新闻网(BBC News Online),分为英国版和世界版,属于公共新闻服务的延伸,目前提供32种语言内容。2007年iPlayer服务上线,为BBC Online增添了音视频内容及实时流媒体服务。BBC Online现在是英国访问量最高的新闻网站①,成为BBC新媒体平台的核心。

(二)对电视的革新:Red Button

Red Button是BBC互动电视服务的品牌,主要面对英国本土数字电视用户,自1999年起开始提供服务,作为BBC新闻频道24小时直播的补充,在用户需要时提供最即时的全球消息。经过多年发展,最新版的Red Button可以为用户提供按需定制的新闻、体育信息及其他图文或音视频内容,支持多种品牌电视机及多个网络运营商。

(三)跨平台的内容点播服务:BBC iPlayer

BBC iPlayer是BBC内容点播服务的品牌,横跨个人电脑、互动电视、智能手机等多终端,于2007年圣诞节上线。其服务内容包括节目回看、评论及反馈、其他电视台的节目链接以及移动终端离线收看功能,并开放给国际用户使用。免费的iPlayer服务自以来大受欢迎,帮助BBC实现了电视内容跨平台拓展,“让电视前所未有地变得真正无所不在”②。

(四)占领移动终端:BBC Mobile

面对移动互联网热潮,BBC在早期实施“四屏”(电视、电脑、平板电脑和手机)战略之后,又提出了“移动为先”(Mobile First)战略,先后了iPlayer、新闻、体育及天气等专用客户端。BBC新闻客户端已实现200多个国家和地区4000万次下载,覆盖了主流移动操作系统③;而在2013年圣诞假日期间,iPlayer平板客户端的用户数首次超越了电脑端,已经成功地将覆盖范围拓展至移动受众。

经过多年建设,BBC成功实现了对全媒体平台的优势覆盖,在这之后如何整合原有的新闻业务团队,减少内部消耗及重复建设,最大化地追求规模效益,便成为摆在面前最为重要的任务。

2006年,新媒体平台初具规模的BBC提出“创意未来”改革计划,认为“不应把自己建设成附带一些新媒体的传统广播电视机构,而要超越传统广播电视模式,改造成根据用户需求提供视听节目和视听信息服务的新型传播媒体”④。这一“新型传播媒体”被形象地比喻成“鸡尾酒媒体”(Martini Media),即像鸡尾酒一样将多种形态媒介融合在一起。基于此理念,自2007年起,BBC逐步整合之前按媒介形态划分的多个新闻部门,打造一个“唯一的、统一的、多媒体的新闻编辑部”(Single unified multimedia newsroom),简称为“统一编辑部”(Unified Newsroom)⑤。

在改革进程的不同阶段里,该概念亦曾被称作“多媒体编辑部”(Multimedia Newsroom)⑥“多平台编辑部”(Multi-platform Newsroom)⑦以及“集成化编辑部”(Integrated Newsdesk)⑧等,这是减少重复建设、优化资源配置理念的产物。BBC希望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实现新闻编辑部门从组织架构、技术基础到采编流程全方面的革新。新的“统一编辑部”将打破旧格局,把所有新闻采编人员集合在一起,利用跨平台的数字化采集、处理及系统,集中处理来自所有渠道的新闻信息,再将素材组合包装成适合不同媒介的产品,实现采编播流程一体化及“一个产品,多个出口”。

1.组织架构改革

在“统一编辑部”理念指导下,BBC首先对自身组织架构进行了改革。2007年,BBC建立了“多媒体编辑部”(Multimedia Newsroom)⑨,将原先广播、电视、网络等部门各自相对分散独立的新闻团队重组整合,打破了部门间的界限,改变了不同团队各自为政的局面。2012年,BBC伦敦总部重建完成,大厦底部新设了开放的“新闻中枢”(The News Hub)⑩,其中心的两个“几”字形工作台被分配给资深编辑,以便于他们对全部记者进行调度,四周则放射分布了不同媒介平台的工作区。借着这一契机,国际频道的采编人员也加入到这一欧洲最大的统一编辑部中来。2014年,BBC提出了进一步的整合计划???,缩减新闻采编团队规模,增加其灵活性,扩大制作团队的共享范围。

2.数字化技术支撑

“统一编辑部”的实践有赖于数字化技术的支撑。2008年,BBC启动DMI(Digital Media Initiative)计划???,作为其面向数字时代的技术战略,旨在实现内容制播数字化,增进工作效率的同时,为新媒体提供接口。2009年,DMI计划的产品Fabric系统上线???,建立起一个整合数字平台,使全体采编人员均可远程访问、编辑、共享及内容。2010年,“新闻门户”(Journalism Portal)上线???,为BBC采编人员提供了内部交流平台,从而实现跨地域、跨组织的交流合作与信息共享。

3.采编播流程一体化建设

有了制度及技术保证,BBC得以打通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将旗下全媒体平台各成员采编播流程进行一体化整合,实现一次采集、多样生成的目标。

首先,负责采集素材的一线记者无论身处何地,都可以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将现场获得的图文声画信息及时上传至数据库。随后,这些原始资料被导入开放式编辑平台上,进行统一加工、集中处理,形成模块化的素材库,供所有编辑各取所需,最大化地利用新闻资源。最后,不同形态的新闻产品被根据不同终端的传播特征及受众需求组合生产出来。BBC还会根据不同终端的具体反馈进行深入再开发及再传播。

此外,在突发事件现场的记者可以先用手机将短讯发到BBC专为突发新闻建立的Quickfile平台告知总部???,后者迅速以突发新闻或新闻快讯的方式消息,之后再通过传统采编播流程进行后续详细报道。

时至今日,BBC已经建构起一套包括组织架构、技术支持以及实践规范在内的完整体系,整合内部资源,减少重复工作,建立多平台互动,真正实现“一个产品,多个出口”。

对于BBC而言,全媒体转型及“统一编辑部”理念的提出与实施,其最终目的都是更好地服务于制作及传播新闻,而在当前全媒体语境下,传统的新闻采编方式已经难以满足更大容量、更高速度的新闻生产及消费需求。在基于现有基础之上深入耕耘的同时,BBC还把目光投向未来,积极开发新技术以帮助“统一编辑部”良性跨越发展。事实上,BBC研发部门一直致力于将新兴技术应用于新闻报道的研究,为全媒体平台及“统一编辑部”的构建提供了持续技术支持。其于2012年设立了“连接工作室”(Connected Studio)来负责搭建跨部门的创新网络,以适应“统一编辑部”建立后的新态势。

连接工作室下设“新闻实验室”(News Lab)及“测试平台”(Taster),前者为BBC新闻研发新技术,后者则评估这些技术的可行性。每年新闻实验室都会开办#newsHACK编程比赛,吸引全球技术团队提供创意,获胜的项目则会经过一系列的开发及测试,最终被应用于BBC日常新闻工作之中,保证了BBC新闻技术开发的多样性和可持续性,为“统一编辑部”建设提供持续技术动力。目前,新闻实验室已经开发了30多个项目,依侧重不同可以分成信息基础设施更新、新闻采写辅助、编辑流程改进以及多语言4个方面。

(一)信息基础设施更新

新闻实验室在2014年夏天完成了对OpenMedia系统的测试,新系统将在2017年投入使用,取代已沿用了20多年的ENPS系统???,成为新闻编辑部的新神经系统,负责传递新闻素材、现场脚本,音视频资料,组织新闻报道编排。与前互联网时代设计的ENPS系统不同,OpenMedia更适应统一编辑部的工作模式,便于内容在不同平台和渠道的及检索,还可以为记者和编辑提供随时随地的移动终端服务。

(二)新闻采写辅助

为应对全媒体时代的海量信息,新闻实验室开发了“数据通讯员”(Datastringer)???项目,用程序及数据库来帮助记者跟踪信息源,搜集、整理并分析原始资料,发现并报告新闻点。为了帮助那些不会编程的记者,新闻实验室还引入了《星期日泰晤士报》(Sunday Times)技术团队开发的“记者工具箱”(The Journalist Toolbox)???,帮助记者利用可视化手段检索并应用多样的新闻采写辅助工具。

对编辑流程的改进是新闻实验室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应对全媒体时代一次采集、多点利用的要求,更有效地处理复杂的原始素材以满足多样化的渠道,提供更加贴合受众需求的新闻,新闻实验室自2013年起开发了统称为“结构化新闻”(Structured Journalism)的系列项目???。该项目首先建立了“榨汁机”(The Juicer)系统???,利用机器学习技术分析新闻素材,将其按主题归并为人物、地点、组织及其他四类,接管了繁琐而又低级的信息整理分类筛选工作。随后,该项目又提供了“编辑部之窗”(Window on the Newsroom)操作界面???,帮助编辑按主题从分类资料中选取内容,进行深度创作。此外,该项目还提供了一套自动化新闻产品生产系统“雾化新闻工作流”(Atomised News Workstream)???,其能够按终端特征及受众需求,从数据库中自动选取内容,组合出定制化的新闻作品。

结构化新闻项目旨在建立智能化新闻生产平台,使得大部分日常报道可以自动生成,这些报道被称作“快餐式新闻”(Snackable News)???及“弹性新闻”(Elastic News)???,即时简短的信息被首先传递给受众,当受众想要进一步了解时,计算机将立刻组织相关文本、图片、音视频以及评论等素材,生成深度报道呈现在终端上。

(四)多语言

BBC新闻服务的范围是全世界,而语言无疑是传播中最大的障碍之一。为了将记者和编辑从繁重的翻译工作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将时间更多地投入优质内容生产,新闻实验室自2014年起便积极投入自动多语言翻译技术的研发,努力建立起一套虚拟同声传译系统???。该系统包含语音识别、语音输入、语音合成、机器翻译、说话人分割等多种前沿技术,自动识别原语种不同说话者在不同时间所说的内容,将其转化为文本,再自动翻译成目标语种,经过仔细检查前后差别后自动合成为目标语种语音。现阶段所有自动内容依然要先经过BBC双语记者的检查及修整,但BBC已经可以做到在电视直播中将英语自动翻译成日语并通过虚拟画外音播送。而在2016年初,俄语及西班牙语服务也将被投入使用???。BBC还将这一技术应用在对其他媒体及社交网络上,以多国语言存在的反馈信息的监控之中。

篇7

关键词:新媒体;图像时代;文字传播

Literal Communication of Image Time Influenced by New Media

Zhao Xu-yuan

Abstract: Based on the current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and looking back on the history of literal communication system, the thesis make a conclusion on the advantages and difference of image and words, explains the cause of image time, analyzea the influence of new median, introduces the existence pattern of words in image time and finally put forwards the worries of future words in image times.

Key words: New media; image times; literal communication

中图分类号:H19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05-0000-01

随着21世纪信息爆炸式的迅猛发展,人类的传播交流发生了重大变革。在传统传播形式的继承发扬基础上,新媒体作为一种整合型媒介颠覆了人类的传播形态,动摇了人们长期依赖的文字印刷传播形态的绝对统治地位,直接扩大深化了图像的传播功能与责任,催生了图像文化的到来,同时也带来相应的文化心理上的不适应与质疑等问题,刺激人们去重新分析思考新媒体影响下图像时代的文字传播。

一、图像、文字的本体分析比较

了解图像与文字本体差别如下:

(一)在现代传播观念中,图像是一个混合媒介,包括文本、图片、声音等,文字只包括各种基本语言符号、标点等。

(二)文字作为一种语言,具有抽象性、符号性的特点,对语言的掌握、理解要求具有相应的文化水准。声像艺术的视听审美时空与大脑中精神审美时空极其相似,传播接受者可通过视听感官进入审美时空中。

(三)文字的阅读使信息传受变成线性的、连续的、规则的、重复的和逻辑的。而图像媒介集文字、画面、声音等多种传播符号为一体,改变了传统媒介线性思维的单一模式,调整了人类阅读感官的投入。

(四)图像能表达难以言传的复杂信息;身份识别与认同;唤醒审美意向。文字影响并丰富着人们的认知心理、想象力、抽象思维能力,带来审美愉悦,接收自由度更高。

以上图像与文字的分开比较是片面的,在实际传播历史中,图像是人类最早的思维模式,之后文字占了绝对优势。图文结合促进信息的传达与交流,文字抽象点化出图的内涵,图像演绎了文字的内蕴,两者相得益彰。

二、新媒体所带来的影响

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出现在传统媒体之后的各类电子媒体和网络媒体的统称,是当下图像传播最有潜力的媒体技术。它通过数字化交互性的和即时移动的多媒体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

新媒体技术作为新的传播形态,在以下三方面呈现出鲜明的特点:(1)多形态表现,集合视频、音频、文字、图片、动画等多种媒体表现形式;(2)多渠道发行,制作内容通过互联网、移动通信运营商的GPRS等传输手段,刊播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实现多渠道发行;(3)多终端阅读,受众不仅通过传统的新闻纸、电视屏幕、收音机等获得信息,还可以通过PC显示屏、电子纸阅读器、手机等获取信息,满足了受众对信息快捷性的要求,节约了获取信息的时间和成本,加快了信息传递速度,丰富了信息接收形式。

三、未来文字传播发展趋势

(一)全媒体传播趋势

“全媒体”是指综合运用各种表现形式,如文、图、声、光、电,来全方位、立体地展示传播内容,同时通过文字、声像、网络等手段来传输的新的传播形态。 “全媒体”充分发挥各媒介自身的特性,另外促进了受众的全面覆盖,完善了以受众需求为导向的超细分服务,是一种功能全、覆盖广的媒体形态。在全媒体传播形势下,纯文字或印刷文字仍将存在,人们永远不会放弃对意义与价值的深度追求,而文字和图像不过是具有记录和表征意义与价值的媒介。真正对生活有感悟的人,无论文学阅读,还是图像阅读,都不会忘记反思与体悟,不会放弃想象与理性思考。

(二)维护传统文字传播

要想文字不被图像俘获的方法就是不断加强与现实的联系,重建文字阅读文化是其手段之一。图像文化时代伴随浅阅读方式存在,浅阅读是现今大众文化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体现了消费主义倾向。通过直接的、瞬间的图像信息,摆脱释义的、理性的负担,用娱乐来代替判断和推理,让感性成为审美的主要特征。

四、图像时代的传播担忧

在新的科学技术出现后,人们在得到更多便利和满足后总会有缺憾,这无疑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也是发展中的辩证法。世界图像化背后最大的支持是高度发展的技术,影像的复制、仿真、虚拟现实遮蔽了现实的经验,虚拟的图像弱化了接收者对现实的认知,想象力、创造力被剥夺。

另外,新媒体环境下的图像传播中,电力的突然中断、存储盘坏死无法读取、电脑病毒入侵或某种错误操作,会将输入的文本、字符消逝得无影无踪。

四、总结:

新媒体的发展不仅给文字传播形态、传播环境与文化带来了很大的变化,也给媒体理论研究提出新的问题,引发新的思考。不同时代人类对于传播介质、方式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适应这种变化,依据这种条件和环境的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与应对,是当下传媒人应该提前预测掌控的。重新审视新媒体,适应的同时避免为它所束缚,并进行正确合理的引导应用,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文化传播服务。

参考文献:

[1]许静.传播学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李岩.传播与文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篇8

[关键词]媒介融合 人才 培养

近年来,随着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所依赖的技术逐渐趋同,媒介一体化进程加快,媒介融合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1]全媒体时代随之而来。媒介环境的转变,致使新闻的制作、、传播过程发生改变,对新闻业务人员的专业技能提出了全新要求。在新形势下,广电编导专业应与时俱进,培养具有新思维、新视野、新尺度的新闻专业人才,以适应时展的要求,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专业化,融合型”的培养目标

作为艺术学与新闻传播学的交叉专业,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兼具艺术的气质与新闻的理性特征。随着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的的单一技能培养已成为“过去式”,培养具备传统媒体技术、数字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于一身的广电编导新闻人才已然成为发展的必然。“专业化,融合型”的广电编导新闻人才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技能,而且更需要具有复合型的知识、融合型的技能以及整合性的思维。

1.作为基础的复合型知识。

当前,传媒业快速专业化,媒体招收毕业生趋向其他专业背景,金融、经济、法学、管理、计算机等专业的学生尤其受欢迎。[2]面对严峻的就业环境,传统新闻学的教育模式面临着巨大挑战。在传统媒体向新媒体战略转型的过程中,广电编导专业的新闻人才应首先做到“通才”,博闻强识,成为复合型知识的人才。任何单向度、片面化的教育都有可能造成人才的单一性、同质化。一个优秀的新闻工作者,除了具备基本的新闻业务素养(采访、编辑、写作、评论等)外,完备的知识体系必不可少。应广泛了解各学科领域知识,如人文、政治、经济、社会等,不应局限于新闻专业知识的学习。

2.作为根本的融合型技能。

媒介融合带来媒介传播手段的多样性,如何有效利用各种媒介的特长为新闻服务,成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所培养的新闻人才的基本技能。2002年,MSNBC网站的普雷斯顿·门登霍尔作为“背包记者”横穿阿富汗,半个月时间内发回了大量的文字稿件、照片、录音录像等,在广播和网站播出。[3]全媒体时代要求的是全能型的新闻人才,不仅会采访,而且写文字稿、现场报道、摄像、编辑样样精通。当然必须注意的是媒介融合大趋势下广电编导新闻人才的培养决非“大而全”、媒介技能的简单相加,而应分层培养,突出广电编导专业的特长,在此基础上,熟悉各媒介的操作方法,形成立体化、整体性的新闻报道“习性”,真正做到“一专多能”。

3.作为灵魂的整合型思维。

在媒介融合时代,媒介形式多样化、传播渠道多元化、受众分散化现象日趋明显。这就要求广电编导专业的新闻人才在报道新闻事实时,要对各媒介形式有全面的认识和把握,将采集和制作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有机地联系成一个整体。也就是说更多地是要让他们形成全媒体的思维方式,使他们面对一个新闻题材时可以很快地做出判断与选择,规划出用多种媒体手段进行报道的方案,并且迅速找到自己的位置,[4]这一过程中,新闻人才的资源整合能力作用凸显。拥有复合型的知识是对新闻人才的基本要求,掌握融合型的技能是新闻人才的立业之本,具备整合型的思维是新闻报道的灵魂。广电新闻人才要有新思维、新视野,在整合播报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才能在竞争激烈的新闻事业中占有一席之地。

二、“全时段、全媒体”的教学模式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是一门实践性与实用性并重的学科,理论联系实践十分必要。在媒介融合时代,必须让学生尽早熟悉报社、电台、广播、电视台、网络等多种媒介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这就要求广电编导专业在培养新闻人才时注重“全时段、全媒体”的教学模式。具体可以做到以下三点:

1.从入学到毕业贯穿始终。

传统的广电编导专业在新闻教学方面重理论轻实践,大一、大二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缺乏与理论知识紧密相连的实践教学,没有对广播、电视、网络等新媒体形成一个直观的印象。在全媒体时代,没有日常的锻炼,仅仅依靠毕业实习来增强学生的媒介技能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入学抓起。“全时段、全媒体”的教学模式要求从入学到毕业课程设置上始终注意平衡与统一,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分量同样重要,广电媒体与其他媒体的课程同样重要,在实践过程中领悟理论知识,增强媒介技能,努力打造知识复合型、技能融合型、思维整合型的新闻人才。

2.理论课与实践课无缝链接。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育是广电编导专业的“两驾马车”,只有齐头并进才能快速前行。理论知识的学习一直是高校广电编导专业学习的重点,实践教育的欠缺逐渐成为人才培养的瓶颈。实现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无缝衔接成为新闻人才培养的关键。如美国著名的“密苏里模式”推崇的理念就是“新闻实践”,让学生自己动手学新闻,并且将新闻课堂、新闻编辑室、媒介制作中心和教授办公室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更好地体会专业实践,提高实践意识,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学习有机融合在一起。

3.传统媒体、新媒体课程兼备。

传统媒体的衰落、新媒体的兴起,并不代表新媒体可以取代传统媒体的地位。传统媒体课程是培养新闻人才的基础,新媒体课程是适应时展的产物。高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开设传统媒体课程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增设新媒体课程,比如:在广播电视编导传统课程中,增设网页制作、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网络编辑、流媒体信息制作等新媒体课程。

4.本专业、外专业的联合培养。

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下,单靠开设传统课程和新媒体课程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还是不够完善的,学院自身的力量也较为有限。为此,可以实现广电编导专业与其他院系、其他专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享院校资源。例如可以和计算机院系、艺术设计院系等实现资源共享,提升业务技能;甚至可以实现不同高校之间广电编导专业人才培养的交流、合作,这样不仅使新旧媒体资源得到合理利用,而且有利于各高校、院系之间的发展合作。融合时代,打破各院校之间的壁垒,资源共享、合作共赢,是广电编导新闻人才培养的大势所趋。

三、“多层次、全方位”的实践体系

当下将就业见习、毕业实习安排在第四学年的传统教学模式已明显落伍,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实践体系来塑造优秀的新闻人才对广电编导专业的建设显得至关重要。一套完善的实践体系,离不开贯穿始终的专业实习以及资源平台的整合利用。

1.专业实习。

(1)鼓励校内实习。充分利用校内媒体资源,如校报、校刊、校广播台等进行模拟演练,鼓励学生积极加入校园媒体(广播、报纸、报刊等)、学校社团,参加各种组织活动,培养学生的新闻敏感性,开拓视野,提升新闻洞察力水平。

(2)介绍临时实习。一般而言,新闻传媒学院都与某些媒体组织有工作协议合同,可以为学生介绍一些临时实习单位,提升新闻业务技能。

(3)推荐假期实习。寒暑假,通过学院统一安排或自主联系媒体组织实习,深入新闻生产的前线,在长时间、集中性学习新闻实践技能的同时,加深理论认知,不仅有利于学生采编能力的提高,而且有效缩短进入媒体机构的适应期。

(4)规定毕业实习。通过前面三项的实践锻炼,到毕业实习的时候,上手快,可以迅速适应角色的转变带来的变化,在这一长期的实践锻炼中,取长补短,着重提升专项媒介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

2.资源平台。

实践活动的展开必然依托完善的资源平台,在传统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充分整合新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合理整合利用资源平台是推进实践教学的另一举措。

一方面,积极完善校内资源平台。完善学校原有的校刊、校报、广播台等媒体平台,推进与传媒相关的校园社团的建立。除此之外,加强建设院系实验室资源,包括非编实验室、新闻采集实验室、广播电视实验室、虚拟演播厅、综合实验室等。充分发挥其实践教学的任务,在校内建立实习、实践的平台。

另一方面,充分拓展校外资源平台。校外的资源平台包括社会资源、校友资源、兄弟院校资源等。这些都是学校在发展中不断累积起来的宝贵资源,应合理利用,同时要不断地开发和建设,为实践教学搭建坚实的资源平台。

3.媒体人才。

对于新闻教育起步较晚的院校来说,由于可利用媒体资源有限,学校实习基地建设跟不上学校教育,所以应另想它法。聘用优秀的媒体人才来校兼职、任教,其教育理念贴近媒体的实际运营情况,有利于高校新闻人才的培养,他们丰富的实战经验,可以带给学生宝贵的实践经验,使他们在今后的实习、工作中少走弯路。

4.参加竞赛。

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大学生全国专业知识竞赛,如大学生广告竞赛、大学生电影节、DV短片竞赛等,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地区间、学校间的友好联系,提供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机会,更重要的是逐渐探索出一条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增强学生实践动手及创新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新路子。

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引发了一系列的教学实践活动的转变。广电编导专业在培养新闻人才方面应追求专业化、融合型的目标,努力培养“既专又博”的新闻人才;改变传统教学模式,通过“全时段、全媒体”的教学,提升新闻人才的综合素养;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实践教学活动,增加专业实践能力。在复杂多变的进程中,不断改革、创新,以新的思维、新的视野适应社会和时代的发展要求。

注 释:

[1]喻国明:《传媒经济学》,南方日报出版社2006年版

[2]杜骏飞:《新闻传播教育的若干基本问题》,《新闻大学》2009年春季刊

[3]宋昭勋:《新闻传播Convergence一词溯源及内涵》,《现代传播》2006年第11期

篇9

视频广告基于互联网,以视频网站的视频内容为资源载体,以类似于电视广告的形式出现在视频内容中,帮助广告主将广告信息传递给潜在的消费者。研究数据表明,电视观众已逐渐将注意力转向互联网,通过网络视频收看新闻、影视、娱乐节目已成为大势所趋。我们有理由相信,视频广告将在很大程度上补充传统电视广告的受众流失,甚至创造更高的广告回报。

中国互联网广告发展十余年,先后经历了门户时代、搜索时代、行为营销时代。门户时代的互联网广告与传统媒体如电视、报纸等没有本质区别,广告形式标准而单一,投放无法细分访客;搜索时代的互联网广告开始根据网民所搜索的关键词和所浏览的网页内容向其投放广告,因此也被称为“根据关键词投放广告”;行为营销时代将搜索时代的关键词广告提升到根据人的行为投放广告,把商家的广告只投放到对广告内容感兴趣的人面前。这一时期的广告不再以网站和关键词为卖点,而是以人为目的,也就是说,访问同一网站的不同的人,看到的是为其量身定做的不同的广告。南分享传媒打造的中国首家视频广告网络不仅详细分析网民行为进行精准营销,同时还聚合了国内主要视频媒体广告资源,组建了周内做大的视频广告平台。

与直接在各视频网站提供的广告资源相比,分享传媒有两个主要特点。首先,通过分享的平台,广告可以同时在多个视频网站上曝光。据报告,网民最常用的视频网站不会超过两个,从这个角度来讲,广告曝光的网站越多,覆盖到的网民受众就更广。其二,由于分享传媒将众多网站集中在同一平台之上,这使同一网民在不同网站上的多次浏览行为被记录下来,从而能够有效地消除广告的重复投放。这将为广告主节约非常可观的广告费用,详实的数据至少让他们不会再为“被浪费掉的一半广告费”耿耿于怀。

篇10

最近,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社长、总编辑郑强接受了笔者的采访,解读了有关“全媒体”的热门话题。

怎样理解“全媒体”,“全媒体”有哪些特点

问:“全媒体”的概念并没有在学界被正式提出。它来自于传媒界的应用层面,如今“全媒体”的概念开始广泛适用。请您先介绍一下怎样理解“全媒体”,“全媒体”有哪些特点?

答:我们最初提出“全媒体”概念,是迫于现实需要。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传统报业要想扭转新媒体不断冲击的被动局面,就要有新的考量。就如今信息技术日益全球化、社会化的现实背景来看,传统报业不可能与新的媒体形态、技术手段、传播渠道等“势不两立”,必须融入其中,否则,就会与时代相逆。而要实现“融入”,纸质媒体内部传统的生产方式、运行方式、传播方式首先需要实现自我转型,从传统报业独立作战向各种新旧媒体整合运营转变,进入到以互联网为中心进行整合传播、整合营销的新的媒体时代。鉴于此,我们提出了“全媒体”的概念。

我们认为,通常所说的“多媒体”是依据文件格式来定义的,即:将文字、音频、图片、视频、图表、动漫等多种文件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能实现一定的功能,就称之为“多媒体”。“全媒体”则主要依据传播途径和传播介质而言,是媒体形态的一种复合,它包括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手机、户外视屏、电子纸移动报等多种媒体形态。

至于“全媒体”的特点,我认为有三:

一是融合性。“全媒体”不是各种媒体的简单组合,而是共存互补、有机结合。它强调的是“复合”,是特性不同、传播力不同、影响力不同的各种介质的聚合,体现的是不同形式和功能的媒体相互融合、互动的趋势。它视单一形式的媒体为“全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看重单一媒体的核心价值特性和优势。 二是系统性。“全媒体”组合不是“混合”,而是系统有序的。它强调对各种信息资源的统一。通过统一平台实现一次性无缝采集所有信息资源,然后按照道琼斯波纹信息传播理论依次,最终打造一条包括“内容采集一内容编辑加工一内容多次一内容数据存储一内容多次出售”等环节的内容产业化链条。

三是开放性。“全媒体”传播的最终形态应该是“所有人对所有人”传播。这一方面需要全媒体内容可数字化、渠道网络化,适应当下生活潮流;另一方面,需要表现形式多样化和操作使用人性化,在受众需求导向下表现为超细分服务,适应当下受众碎片化的趋势。

“全媒体”模式给传统报业带来哪些深刻变革

问:的确,“全媒体”模式将给传统报业带来深刻的变革,也为报业的转型奠定了基础。请您介绍一下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实施“全媒体”战略以来,与过去的报业运作相比,在哪些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

答:首先是观念上的变化。我曾经用“颠覆”来形容从传统报业向“全媒体”的变革。全媒体运作颠覆了大家对“报纸”、“报社”的传统认识。让大家认识到,新闻纸不是纯粹意义上的“纸”,而是一种显示终端和存储介质,就和电脑、显示器、手机、PDA、手持阅读器等一样,报社不再是“报纸社”,而是“报道社”,其核心不应该是报纸而是报道,是内容-报业不再是报纸产业,而是内容产业,报社应尽早由报纸生产商向内容供应商转变。可以说,观念的转变或更新,往往是成功的关键。只有观念更新了,跟上时代的发展了,全媒体运作才会成功。

第二个变化,是通过流程再造,使集团内部传统的内容生产方式、运行方式、传播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原来的新闻生产方式是单纯制作版面,现在要将这些内容编辑延伸成为多种传播形态的新闻产品,变“一次利用”为“多次”、“多次利用”。原来的新闻运作方式是按日,现在正转向滚动发稿,记者编辑开始向“多栖”功能转变。现在,在新闻现场,记者用手机快讯,用相机拍下现场照片,同时用摄像机录下一段视频。几分钟后,这些内容就出现在水母网和手机报上,这已成为全媒体新闻中心记者的日常工作。原来只给报纸写稿的文字记者,已具备多种媒体“多栖”作战的能力。同时,编辑也开始了角色转换。编辑除了对新闻价值的专业判断、新闻信息整合加工之外,也开始考虑报网互动,通过报网融合创新,实现传播效果叠加。

第三个变化,是集团化背景下的舆论传播和引导水平得以提升。首先,建立全媒体数字复合出版系统、成立全媒体新闻中心后,集团资源整合的力量得以加强,便于集团媒体的统一行动,统一作战。其次,实行全媒体流程后,集团所有的稿件、所有的内容对网站全面开放,网站优先使用。这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集团内容的传播空间,大大增强了新闻传播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操作流程

问:当前,国内的全媒体运作实践大致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网站主导;二是以报网为核心纵向整合;三是打通集团各报界限,多媒体记者隶属整个集团,由集团相关机构统一指挥。烟台日报传媒集团采取第三种类型,集团层面成立“全媒体新闻中心”,与各系列报并列。请您详细介绍一下“全媒体新闻中心”的操作流程。

答:全媒体采编流程主要由三大重要节点构成:一是开放式新闻采集。全媒体记者既拿笔、相机,也扛摄像机,可采文字,图片,也可采视频;全媒体记者以开放性视野,对新闻实施层级开发,根据媒体的不同定位和不同需求,策划采写不同稿件。目前,对同一主题进行差异化层级开发,已经成为全媒体采写的一个基本战术。二是同一个平台。不管是记者、通讯员,还是报料人,所有传来的信息,都通过“全媒体采编系统”这一个技术平台。三是编辑实行“前置化”策划和个性化编排。传统的报业采编,记者、编辑各司其职。全媒体背景下,由于新闻事件复杂化、多元化等影响,从现场到资料、到成文的整体过程,已经不是记者一个人所能完成,编辑需要提前策划、干预采访,拿到初步的新闻产品后,深入加工、补充改造,直到编排出适合自己风格的新闻产品。

通过上述三点不难看出,在新采编流程下,须更加注重采编沟通。目前,在我们集团,每天上午11点,全媒体新闻中心召开全体部门主任会,安排部署当天的重要新闻采写,会后,由新闻中心各新闻部牵头与各媒体编辑部进行稿件沟通;下午4:00~5:00,各媒体编辑部根据新闻中心提供的新闻线索

和初步稿件召开编前会,大体确定版面和稿件。会后,媒体编辑部和新闻中心各新闻部再进行补充式沟通,及时调整采写方向,或者做大做好重大题材。编辑和记者个人层面也有沟通,主要围绕具体稿件随时展开。

全媒体模式对整合资源、媒体融合的独特优势

问:实施“全媒体”模式,我认为对整合资源、媒体融合有着独特的优势。在实际运作中,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在这方面有过几次成功的试验。请您用新的案例说明一下全媒体模式对整合资源、媒体融合的优势。

答:基于采编、传播和阅读方式的改变,传媒必然进行变革,现在看,变革的主要途径是媒体融合。我们集团的全媒体战略去年以来逐渐从资源整合迈向媒体融合:平面媒体、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相互补充,以互联网为中心,融合式新闻。其表现特征主要有三种:新闻事件融合、新闻策划融合及传播渠道融合。

新闻事件融合的案例:网络+博客+手机报+纸媒――救火英雄曹泽露系--列报道。去年8月16日凌晨3时,烟台市芝罘区瀛洲街居民楼发生大火,27岁的法警曹泽露救火被烧成重伤。记者接到线索后迅速采访,水母网随即滚动发稿,形成专题,早晨的手机报快速传播,记者本人的博客稍后上传大量文图、视频。翌日。纸媒深入报道,水母网开通的网友评论还被纸媒摘录刊发。网络、手机与纸媒,媒体与读者,媒体与网友之间形成良好互动。8月30日凌晨,曹泽露不幸去世,水母网快讯滚动,网上悼念专题配合纸媒报道,再一次形成市民关注热潮,在烟台形成媒体引导舆论的制高点。

新闻策划融合案例:报纸发起,网媒跟进;网媒展示,报纸跟进――烟台城市形象标识・宣传语征集。去年4月27日,烟台晚报发起“面向全球征集城市形象标志和宣传广告语”活动。水母网、烟台手机报迅速跟进,当天开通活动官方网站,融合由报纸的“点”延伸到网络和手机的“面”-接着,水母网对应征作品上网公开展示,随后烟台晚报跟进,共发稿近30篇。这个融合性策划,使得征集作品两个月达到3万多件,网络点击量高达80余万次,纸媒也大大提升了品牌影响力。

传播渠道融合案例:文字+图片+音视频+社区+互动――YMG开通“烟台民意通”。去年3月5日,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全新民生板块“烟台民意通”正式开通。运作方式以水母网“烟台民意通”频道为纽带,平面媒体(烟台日报、烟台晚报、今晨6点)、网络媒体(水母网)、呼叫中心等三个业务单元互动、融合发展。在输入渠道上,网友可在水母网“烟台民意通”频道按需各类诉求,政府部门网上答复,市民也可直接拨打呼叫电话;在渠道上,网上的“烟台民意通”内容可以搬到报纸上,报纸上的线索可以进入网上的“烟台民意通”。社会各界的呼声和意见引起政府各部门高度重视,网上问题答复率超过91%。

透过上述案例不难看出,全媒体模式在媒体融合发展中至少有着三种独特的优势:一是流程优势。传统报业生产模式是“一次生产一次利用”,渠道是单一纸媒,方式是“按日发稿”,显然无法适应媒体融合的步伐。全媒体模式变革了传统报业流程,实现了生产模式的层级开发、多次利用,渠道的多媒介展示以及方式的滚动即时播报,二是平台优势。我们自主研发的“全媒体采编系统”,一个平台解决了全媒体融合发展所面临的大部分技术瓶颈。如果还是利用原有的报业采编系统,只能传送文字和图片,显然无法实现网络和手机时代的媒体融合,三是人才优势。媒体融合首先需要融合型人才。我们集团在发展全媒体战略上,第一件事就是把集团所有记者合并起来,成立统一的全媒体新闻中心,构筑一个统一的全媒体方阵。这个崭新的媒体构架形式,既利于培育全媒体人才,又利于做好全媒体报道。有了这支队伍,在媒体融合发展上就会更加从容。现在看,记者如果还是分散在各媒体,各自为政,互不通气,再好的媒体融合前景,也无法实现。

全媒体模式对编采队伍整体素质有着更高的要求

问:一些专家认为,在未来的竞争当中,技能单一的记者肯定逐渐被淘汰。在全媒体的背景下,对全媒体记者和鳊辑的要求与以往是不一样的,必须有新的思维、新的技能。请问,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实施“全媒体”模式后,对编辑、记者及员工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有哪些新要求?

答:媒体融合,首先从新闻采集开始。一名记者从进入集团起,就拥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绩效考核量表和职业规划书。比如,同样是记者,有的擅长文字,有的擅长摄影,有的擅长摄像,还有的适合当全能记者。集团通过绩效考核和职业规划,因势利导,让每名记者发挥专长,迈向全能,在日常采访层面,我们的育人原则是“不分优次,时刻沟通”。新闻中心规定,不管记者能力大小、水平高低,部门主任每天都要与每名记者即时沟通、及时帮教,每周召开例行新闻策划会,每月通过内部网络进行书面绩效沟通。通过这些举措,促使记者较快地提升业务技能,进而适应新的全媒体采编环境,成为一名合格的全媒体从业人员。

在培养全媒体记者方面,我们一直在强化两点:

第一是时刻牢记“全媒体表现”。在采访手段上,要求全媒体记者除会使用电脑、相机、录音笔等常规采访设备外,还会摄像,会使用海事卫星电话,并紧跟博客、微博、QQ等网络技术;从采写方式上,全力灌输“全媒体”理念,一到采访现场,就要作出判断:能写文字的写文字,能拍照的拍照。能上视频的上视频,需要上访谈的上访谈,快讯、消息、通讯、视频、博客等各种新闻表现形式,要求记者都要有效规划和实施。

第二是深刻洞悉“层级开发”。过去两年来,我们结合具体新闻案例,训练记者“层级开发”意识。新闻中心几乎逢会必讲,稿件点评榜也屡屡涉及。我理解的“层级开发”是,对一个新闻主题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多侧面的离析与整合,形成不同定位、不同个性、不同特色的新闻信息产品,满足不同读者群体的需求,从而产生多种效益的叠加,使一次信息采集以最低成本产生最大效益。

正确处理好集团内部媒体之间,采编之间的关系

问:请您介绍一下烟台日报传媒集团施行“全媒体”模式后,集团内部是如何处理好各媒体之间、记者与编辑之间关系的?

答:首先,我们在全媒体运作前就已形成了集团办报的组织架构,由过去的“报办集团”转为“集团办报”:集团三张面向烟台的主要报纸烟台日报、烟台晚报、今晨6点同一级别,相互间没有子母报的区分。集团各报以事业部的形态与集团管理职能部门、直属企业并列。这给我们整台各媒体采访资源成立全媒体新闻中心奠定了基础。

二是对薪酬制度进行改革,通过薪酬改革调整利益格局。改革就是对原有的利益格局进行重新调整。很多全媒体改革尝试难以深入甚至失败的根本原因,就是利益调整不到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把人事管理变为人力资源管理,取消了原有的行政级别,实行岗位、绩效、薪酬的3P管理,把行政级别管理变为岗位职级管理。从给职务、职称、工龄发工资,转变为给岗位和绩效发工资,按照岗位职级和绩效发放薪金,集团各报月度薪酬基本拉平。在采编和经营之间建立起有效的利益传导机制,对集团利润的不同贡献通过“年终效益奖”来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