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结构工程施工小结范文

时间:2023-07-12 17:41: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主体结构工程施工小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主体结构工程施工小结

篇1

关键词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监督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103-0107-0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也随之不断的发展,人们对建筑工程中主体结构的质量问题关注度也越来越高。而对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就是以政府为代表的对建筑工程质量的一种有效审核,政府职能部门通过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工程质量监督标准来保证建筑工程质量是否达标。就此本文对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检测监督方法进行了研究。

1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现状

当前,在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监督方面仍然存在着相当大的不足,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职能方面存在一定的交叉,有关的法律法规及有关管理规定存在缺陷,因此我国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检测管理仍旧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1.1相关制度并不完善

当前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管理制度中存在的缺陷主要为相关监督站的滥作为及不作为,致使监督管理的效能不高,并且在进行监督时是各个流程分开监督,没有根据法定程序来执行,没有按照技术标准及科学规律来进行施工,进而致使建筑工程盲目施工、抢工期、赶进度经常发生,这就导致建筑完工的工程,其工程质量存在问题,不符合国家标准。另外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的各职能部门各自为政,管理封闭,并且管理缺乏严谨性,致使工程质量存在严重隐患。

1.2对工程质量监督的重点把握不清晰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的工作人员在进行质量监督过程中,通常会对工程项目中无论巨细都要进行检测,这样就会致使工程监督重点不够突出,监督人员在管理上单一,技术手段缺乏。一些监督站甚至将抽查项目重点提前告知施工单位,让他们提前做好准备。另外监督单位在进行实地检测时,采用的技术手段低级,并不能满足当前建筑主体监督的相关标准,以上这些原因均会致使建筑工程主体施工质量不达标,不能完全发挥质量监督站的作用,还导致自身威慑力降低。

1.3不重视监督管理中的纠错能力

因为大多数建筑工程的施工周期很长,多则三五年,少则一两年,另外还有一些众多因素的影响,致使建筑工程主体必然会出现一些问题。作为工程质量监督人员,不能仅仅对这些已经发现问题的责任人罚款,还应该加强对已经出现问题的纠正及解决,尽可能的给予工程技术上的帮助和支持。

2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方法

2.1主要内容

对工程建筑质量中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主要内容有对建筑工程主体结构中钢筋保护层的钢筋数量及位置进行抽查,对工程中的砼回弹、砂浆、砌体、钻芯检测及测砼强度等。

2.2质量检测的主要手段

在对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进行检测时,主要有以下几点:1)实体检测是其中的重点之一,而这一工作又具有较强的随机性,特别是对样本空间的确定上需要遵守相关标准的需求,同时还应该具备对实体的针对性;2)委托的检测机构或者监督人员进行监督时,除了需要对结构的外观、尺寸进行检测之外,还要对实体进行检测,并且一定要制定具体的检测方案流程,并告知施工方、监督站;3)如果需要采取可能致使工程质量受到局部影响的检测方案,必须要征求设计方的意见,才可执行;4)如果是由监督站进行具体的检测,必须要由监督机构相关部门制定监督方案,而如果是外聘检测单位,则应该由检测单位制定检测方案,并且提供给监督站进行审核;5)对工程实体的检测与质量验收不同,其中实体检测是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工作,因此对目的的把握一定要清晰,利用操作简单、科学有效的手段进行检测,大多数情况下可使用监督小组现场独立操作的方法;6)进行常规检测时,如果发现有质量疑义的构件不能通过现场进行检测的构件,应该对该构件进行针对性的部位检测,以准确的反映实际情况,不能随意扩大范围。

2.3进行抽样检测的原则

建筑工程的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必须要符合科学合理的质量判断,其重点就是抽样的合理选取,按照检测的目的大致可分类确定的抽样空间如下;1)按照材料类型及结构类型进行抽查规划,对一般质量行为进行抽查:按照级别划分,第一级按照结构类型可分为: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等;第二级按照构件的类型可划分为:梁、柱、墙;第三级可根据材料类型划分;2)按照检测的类型及所使用检测批的容量来选取样本容量,对有异议的构件进行检测:不仅监督机构需要对构件进行抽查,而且施工责任单位也需要委托检测单位进行有关的检测,来保证施工满足设计要求及规范标准。其中监督机构做出的抽检应该大于总抽检次数的10%。

3有关注意事项

1)检测人员进行检测时必须要注意人身安全;2)检测过程中,检测人员、委托方及相关责任人均应该在现场;3)对于拟定的方案不能做出随便改变,如果确实需要改变,必须要要由各方同意并签字才可进行更改;4)因为检测报告是检测机构做出的结论,因此在未签发时,是可以进行更改的。

4结论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检测监督工作人员必须要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及丰富的实际经验,另外还需要具备责任心、树立使命感,才可进行这项具备挑战性的任务。在具体检测过程中,建筑工程检测人员必须要熟悉指定检测流程,强化监督意识,注意各个环节的注意事项,另外还需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发挥监督管理的灵活性、有效性、合理性,进而确保工程质量的安全。

参考文献

[1]江萍.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施工管理实例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0.

[2]杨曼华.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检测分析[J].城市建设与商业网点,2009.

篇2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事故类型;统计分析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20-0067-03

建筑施工属事故多发行业,建筑施工的特点是生产周期长、工人流动性大、露天高处作业多、手工操作多、劳动繁重、产品变化大、规则性差、施工机械品种繁多等,且是动态变化,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虽然目前我国建筑施工安全总体状况保持稳定,主要表现在:一是事故总量下降,二是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减少。但形势仍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一是事故总量仍然较大,二是死亡人数下降幅度趋缓,三是部分地区形势严峻,四是较大及较大以上事故还时有发生。本文将对多年来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进行统计,并进行总结分析,为有效遏制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提供指导。

1 建筑结构引发事故的统计分析

排架结构是建筑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工业厂房建筑的常用结构类型,而预应力大跨结构则多受报告厅、体育馆等对空间需求大的建筑物青睐,办公楼、居民建筑以及图书馆等公共建筑多采用框架或框剪结构,部分还使用剪力墙结构。由于公共或民用建筑中多采用框架结构和大跨度结构,所以其引发事故的可能性比较高,大跨度结构引发事故的发生率为27.9%,框架结构引发事故的发生率为34.6%(事故统计详见表1)。

2 建筑施工中常见事故类型的统计分析

建筑安全事故的类型可参照在建筑安全事故后人员所受的伤害程度及经济财产的损失程度来划分,即为普通事故、较严重事故、重大事故与特大事故。重大事故判断依据如下:

(1)构筑物、主体结构及建筑物严重倒塌。(2)建筑物基础超出限定范围并出现不均匀的沉降现象;建筑物出现倾斜现象;建筑主体结构开裂、强度不足,对建筑结构稳定性、安全性及其使用周期均造成严重影响,并存在永久性且不可修复的缺陷。(3)对建筑物系统和相关设备使用功能造成严重影响,例如建筑设备严重变形、隔热效果和隔声效果较差等。(4)由于收集的事故资料中,很多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方面资料都无法取证,因此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统计分析大多都无据可依。

大跨度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与高层建筑或者多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安全事故类型区别在于:大跨度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安全事故主要分为四类,即坍塌类、严重变形类、开裂类及其他类(如表2)。而高层或多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安全事故主要分为五类,即坍塌类、严重变形类、开裂类、表面缺陷类及其他类(如表3)。从表2可知,大跨度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安全事故中,坍塌类和严重变形类安全事故比例较大,坍塌类占48.3%,严重变形类占34.5%。从表3可知,高层或多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安全事故中,坍塌类和开裂类安全事故比例较大,坍塌类占37.4%,开裂类占33.3%。主要是由于大跨度建筑混凝土结构的跨度相对较大,变形控制难度大,且混凝土本身具有容易开裂性质。

3 事故发生时间段的统计分析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发生时间段可分为两部分,即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其发生时间段事故统计分析结果如表2、表3所示。从表2可知,不管是大跨度混凝土结构,还是高层或多层建筑混凝土结构,除了开裂类安全事故之外,其他安全事故发生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几率高于建筑工程使用阶段。其中大跨度建筑混凝土结构占69%,高层或多层混凝土结构占62.7%。主要是因为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工序较为复杂、影响因素较多且施工周期较长,施工质量难以控制,容易遗留下许多安全隐患,导致安全事故的产生。所以变形严重、表面缺陷、坍塌等安全事故均发生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而混凝土裂缝形成需要一定时间,所以开裂事故通常发生在建筑工程使用阶段。

4 事故产生原因的统计与分析

4.1 设计方面的原因

4.1.1 地质勘查错误。由于建筑工程在地质勘察上出现严重错误,不能将建筑工程实际情况进行清楚反映或者不能及时发现建筑工程中存在的不良地质状况,导致地基基础在设计时出现误差,建筑结构严重失稳、主体结构开裂,甚至出现严重倒塌现象。

4.1.2 工程设计错误。在设计时,未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充分考虑或者直接套用同类施工图纸,导致工程内力分析或者荷载分析出现严重误差。例如,某建筑物倒塌事故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建筑梁柱承载力严重不足导致的,其南北方向边柱的轴压比值为1.53,超出了规定比值0.9,而中柱轴压比值则为2.82,也是超出了规定比值0.9。其配筋、地基、底板等承载力都不能承受上部结构荷载量。

4.1.3 构造处理不当。施工单位对建筑构造要求不够重视,采取的构造处理措施不合理。例如,框架结构的梁柱配筋未能达到配筋率的最小值,混凝土强度未能达到工程规程要求,框架梁柱上的节点未设置箍筋,梁端也未设置负筋,填充墙内也未设置有相应的拉结筋,锚固长度不符合要求。

4.2 施工方面的原因

4.2.1 施工违反设计。未能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对于特殊性的建筑构造也未能按照规程要求制定具体的施工方案,临时使用设施也未按照规程要求进行搭设。例如,某建筑未能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导致工程质量较差,建筑中柱配筋率仅达到规定的70%,而边柱配筋率仅达到规定的60%,而框架柱基底面积承载力未能满足规程要求,混凝土强度不足规程标准的二分之一,导致整个建筑物需全部拆除。

4.2.2 施工现场混乱。由于施工现场管理较为混乱,导致很多违章施工现象的产生。大多数施工现场人员安全意识较为薄弱,对施工安全事故遗留隐患不够重视,也未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导致施工安全事故的产生。

4.2.3 施工材料低劣。建筑工程施工材料质量较差,因为入场前未进行严格质检,导致不合格施工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对工程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例如,某综合建筑楼倒塌事故中,经过分析了解到,该建筑楼采用的混凝土强度仅为10.2MPa,而最低甚至达到6.1MPa。对其钢筋进行检测,发现大多数钢筋都不合格。

4.2.4 人员素质较低。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素质相对较低,未经过正规的培训和考核就上岗,很多人员对建筑工程施工知识了解甚少,不具备上岗就业资格。

4.3 使用方面的原因

图1 事故施工方面原因分析结果柱状图

图2 三个方面原因事故对比结果分布图

4.3.1 使用功能改造。使用功能不符合工程设计规程的要求,任意增减建筑工程使用荷载量,最终导致建筑物使用功能受到严重破坏。例如,某厂房由于机械故障,产生气体在屋面形成冰块,而其荷载量超出了设计规程的4倍,导致厂房屋面严重坍塌。

(下转第17页)

(上接第68页)

4.3.2 建筑结构改造。施工人员未经过准确运算,就对建筑物结构进行任意改造,如,在上部结构上增层;任意设置洞口或者减小结构处的承载力等。例如,在某建筑物接层施工中,未对接层进行有效计算,未对地质资料进行严格审查,也没与地质资料核对,盲目设计施工造成倒塌。

通过对各类施工安全事故产生原因进行统计和分析后,可以针对不同安全事故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事故监督和控制措施,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再次产生。建筑施工安全事故产生的原因不是单一性的,也可能由设计、施工、使用三个方面原因导致。所以,对三方面导致的安全事故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具体如图1、图2所示。

由统计结果分布图可以看出,在导致事故的三方面原因中,施工原因占的比例最大,为59.5%,这与前面的事故发生阶段统计分析结果相吻合。在设计原因当中,设计方案不合理占到68.3%,这主要是事故中设计方往往没有对具体工况加以详细分析,随意套用图纸造成的。同时,方案的不合理也为日后其他事故的发生埋下隐患。在施工原因中,违反设计与规范以及现场管理混乱这两种因素所占比例最大,分别为42.0%和27.3%。而在使用原因中,擅改结构因素所占比例(57.9%)略大于改变使用功能因素(42.1%)。

5 结语

通过统计分析,我们发现在框架结构的事故最多,且在施工阶段的事故也较多。而从事故类型来看,坍塌事故与变形过大事故最多。最后就事故原因而言,施工原因所占的比例最大,为59.5%。总体来看,设计原因中的设计方案不合理,施工原因中的违反设计与规范以及现场管理混乱,还有使用原因中的擅改结构和改变使用功能,是引发事故最常见的原因。

毫无疑问,本文的统计分析结果可为今后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提供数据支持,同时也有助于工程界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从而在实际工程中可以更加有效地监督管理,以减少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旁站监理;关键部位

Abstract :Oil gas field surfac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quality,Directly related to people's lives and property safety and using function reliability。

Key word :Site supervision;Key parts

中图分类号:TE4

通过对《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旁站监理管理办法》和《建设工程监理规范》相关条款的学习和研究,结合油气田地面建设工程的特点,拟定了这类工程的关键部位和关键工序的内容清单。

一、概述

“旁站监理”是监理工程师开展日常工作的重要方式之一,是监理工作的重要的基础工作,是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139-2000)和《石油化工建设工程项目监理规范》(SH/T3903-2004)中均明确了“旁站”的定义,即“在关键部位或关键工序施工过程中,由监理人员在现场进行的监督活动”。

2003年1月1日,《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旁站监理管理办法》(以下称《办法》)开始施行。该《办法》中重申了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旁站监理(以下简称旁站监理),是指监理人员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监理中,对关键部位、关键工序的施工质量实施全过程现场跟班的监督活动。该《办法》对房屋建筑工程的关键部位、关键工序也进行了明确,即“在基础工程方面包括:土方回填,混凝土灌注桩浇筑,地下连续墙、土钉墙、后浇带及其他结构混凝土、防水混凝土浇筑,卷材防水层细部构造处理,钢结构安装;在主体结构工程方面包括:梁柱节点钢筋隐蔽过程,混凝土浇筑,预应力张拉,装配式结构安装,钢结构安装,网架结构安装,索膜安装”。因此,将该《办法》拿来套用是不全面的。

二、关键部位和关键工序

目前,对关键部位和关键工序还没有明确的定义,其一是指其施工质量对结构安全性及重要使用功能有重要影响的部位和工序。其二是指在施工过程中易造成威胁人员健康安全、破坏环境等施工工序。其三是指油气、易燃易爆危险区域内和油气容器、管线、设备或盛装过易燃易爆物品的容器上,使用焊、割等工具,能直接或间接产生明火的施工工序,也属于关键工序。

三、旁站点的设置

合理设置旁站点,既可以有效控制工程质量,又有利于保护监理的合法权益,避免业主提出对所有施工过程进行旁站的不合理要求。设置旁站点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旁站点的数量不得低于建设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旁站监理管理办法(试行)》的最低限度,但也不宜过多,以免加大监理工作量,反而适得其反。

2、所谓关键部位和关键工序是相对的,不是绝对一成不变的。不同的项目、不同的施工单位、不同的施工条件和环境,其关键部位和关键工序可能不同,编制监理规划时,应在分析项目特点的基础上制定旁站监理方案、设置旁站点、制定旁站措施,在监理过程中,可根据具体情况对旁站点的设置作调整。

四、关键部位和关键工序的确定

经过对《房屋建筑工程旁站监理管理办法》、《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00)和《石油化工建设工程项目监理规范》(SH/T3903-2004)相关条款的学习和研究,参照其原则精神,又结合油气田地面建设工程的主要工序和特点,我们拟订了油气田地面建设工程的关键部位和关键工序的具体内容清单。

五、旁站监理的总体要求

1、要求承包单位将施工值班领导、值班技术员、值班质检员、值班安全员等进行安排,并将姓名、职务、联系方法、值班时间以书面形式报监理部。

2、旁站监理人员到岗后,首先按承包单位值班表检查各类施工值班人员到岗情况,现场施工安全状况以及其它准备情况,确认符合要求后开始施工,人员上岗、施工安全及施工准备未经监理人员检查同意,不得开始施工。

3、监理人员在巡视检查各施工面情况的同时,按控制点的控制要求重点检查各控制点的施工情况,及时验收需要验收的控制点,对需验收未经验收的不得进入下道工序施工。并将检查验收情况及时填写入旁站记录表内。

4、旁站监理人员要经常检查施工情况和施工记录,发现末按现场情况如实记录或未按施工方案和强制性规范标准要求施工的情况,立即要求纠正和整改.并立即通知专业监理工程师和有关人员到场处理。

5、交班监理员须与接班监理人员进行交接,对上一班的施工情况、施工进度进行介绍,重点说明遗留的问题和需要下一班重点检查和控制的问题。接班人员应对上一班交待的情况和问题予以重视,并作为一个重点进行检查和控制。

6、汇总旁站监理记录:旁站监理组应对现场监理旁站记录进行及时的整理,发现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对影响质量的问题要求承包单位研究,拿出整改方案,经批准后监督执行。

篇4

【关键词】可调节模板、精确微调、剪力墙、垂直度;

0 引言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业主对项目主体结构实测实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剪力墙垂直度更为实测的必测项目之一,同时,随着盘扣式模板支承架的普及,由于该架体对剪力墙模板所承受的水平作用力相对较弱,容易出现较大的剪力墙垂直度偏差。这大大影响了建筑结构成型几何尺寸,同时产生了打凿修补的大量后期维修费用。在建筑施工行业中,现浇剪力墙的支模方式大多采用模板的散拼散装,而通过此方式施工的剪力墙成型后垂直度差异较大。为解决这一问题,开展以下技术研究。

1 关键技术特点

(1)通过散拼散装方式支设的剪力墙模板在混凝土浇筑时易产生较大变形,而该工法可有效抵抗该变形。

(2)主要由花篮螺栓、钢丝绳、普通钢管、可调节顶托等配件组成,材料简单、成本低、操作简单。

(3)通过钢丝绳拉、斜撑顶,进行剪力墙模板垂直度的调节工作,动态配合,在混凝土初凝前均可实时调节。

(4)调节方式为通过丝口调节,可精确到毫米,能有效控制剪力墙成型后垂直度,使之满足实测要求。

2 技术原理

在剪力墙模板支设完成后,调整模板垂直度,同时在剪力墙一侧安装并固定带有花篮螺栓的钢丝绳和带有可调节顶托的钢管斜撑,钢丝绳和斜撑的一端固定在剪力墙模板的第一道主楞钢管上,另一端固定在楼板的预埋拉环上。在剪力墙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由于混凝土会对剪力墙模板产生较大的侧压力,使原本垂直的剪力墙模板变形倾斜,此时可通过使用钢丝绳的软拉和钢管斜撑的硬撑对该剪力墙模板垂直度进行动态调节,调节时使用花篮螺栓和可调顶托的丝杆进行微调,最终可使剪力墙成型后垂直度符合实测实量要求。

3 可调节模板支撑体系关键施工技术

(1)拉环预埋

在本层楼板模板及钢筋安装完成后,预埋钢丝绳拉环,拉环设置在距剪力墙模板边3m~3.5m处,每面剪力墙只需在一侧设置该拉环,拉环沿剪力墙方向每1.5m~2m设置一个。拉环预埋时,应与楼板钢筋用扎丝固定在一起,并固定在楼板面筋以下,防止在楼板混凝土浇筑时预埋拉环跑位,以及在拉环使用过程中被拉出。

图1 预埋拉环 图2 楼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

(2)楼板混凝土浇筑

钢筋验收合格后,按照先墙柱后顶板、先浇远处后浇近处的规则进行混凝土浇筑,浇筑时应充分振捣。混凝土浇筑要按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及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严格执行,并做好混凝土试块,并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的有关规定对混凝土浇筑质量进行验收。

(3)剪力墙和顶板钢筋、模板安装

根据结构施工图及钢筋专项施工方案正确的对墙、柱、顶板钢筋和模板进行安装,安装完成后,其施工质量必须满足《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及《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中钢筋、模板分项工程的有关规定。

图3 墙柱模板安装

(4)剪力墙模板垂直度粗调

在剪力墙模板搭设完成后,用吊线锤测量模板垂直度,并手动调整,使其垂直度满足《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模板工程的相关规定。

(5)安装可调节钢丝绳

将准备好的钢丝绳,一端与花篮螺栓固定并扣在之前预埋的拉环上,另一端与墙模拉钩固定,并钩在墙模板第一道主楞钢管上,扭动花篮螺栓使钢丝绳处于拉直状态。

图4 可调节钢丝绳安装

(6)安装可调节钢管斜撑

将准备好的钢管(钢管长度根据层高而定),一端插入可调节顶托并顶在模板第一道主楞钢管上,另一端顶在楼面的预埋拉环上,使该钢管斜撑与楼面成约45°角,同时用扣件把该斜撑与模板支承架连接在一起。

图5 可调节斜撑安装

(7)顶板、剪力墙混凝土浇筑

钢筋验收合格后,按照先墙柱后顶板、先浇远处后浇近处的规则进行混凝土浇筑,浇筑时应充分振捣。混凝土浇筑要按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及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严格执行,并做好混凝土试块

(8)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调节剪力墙模板垂直度

全部设置完毕后,用吊线锤测量模板垂直度。当发现剪力墙模板向外偏离中垂线,即模板垂直度偏差值为负时,可扭转花篮螺栓,通过钢丝绳将剪力墙模板向内拉动,同时调节斜撑的可调节顶托,缩短斜撑长度;当发现剪力墙模板向内偏离中垂线,即模板垂直度偏差值为正时,可扭转斜撑的可调节顶托,增加斜撑长度,通过斜撑将剪力墙模板向外进行推动,同时扭转钢丝绳的花篮螺栓,增加钢丝绳长度。

图6 支撑体系设计方案

(9)养护及拆模

混凝土带模养护期间,应采取浇水、喷淋洒水、覆盖洒水等措施进行混凝土养护。当砼强度达到1.2Mpa(夏季大约12小时,冬季适当延长)后,方可上人进行下层结构的施工。

图7 通过调节浇筑成型后实体质量

4 小结与体会

本技术首先在楼板上距剪力墙一定的距离设置统一间距的预埋拉环,在本层剪力墙模板合模后,调整模板垂直度,同时在剪力墙一侧安装并固定带有花篮螺栓的钢丝绳和带有可调节顶托的钢管斜撑,钢丝绳和斜撑的一端固定在剪力墙模板的第一道主楞钢管上,另一端固定在楼板的预埋拉环上。在剪力墙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由于混凝土会对剪力墙模板产生较大的侧压力,使原本垂直的剪力墙模板变形倾斜,此时可通过使用钢丝绳的软拉和钢管斜撑的硬撑对该剪力墙模板垂直度进行动态调节,调节时使用花篮螺栓和可调顶托的丝杆进行微调,最终有效控制剪力墙成型后垂直度。

5 参考文献

[1] 赵崇辉.浅谈住宅工程质量存在问题及其防治[J].科技资讯.2006(22)

[2] 王伟东,聂琦.影响住宅工程质量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浅析[J].民营科技.2009(07)

[3] 陈学斌,谢爱发,黄振华. 浅谈住宅工程质量的控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2)

篇5

Key words: high-rise build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alculation;

摘要:随着高层建筑的迅速发展,建设工程结构形式变得多种多样,规模不断增大,逐渐朝着建筑外观复杂化、施工难度大的综合方向发展。针对这些现象笔者就高层建筑的控制措施以及施工要点做以下简单分析。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计算;

中图分类号:TU9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概要

1、我国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现状

在我国,高层建筑发展迅猛,特别是建筑正向外形复杂化、功能多样化、结构类型复杂化的目标不断发展,但由于高层建筑具有楼层多、建筑高、结构复杂多样,对施工工艺和技术的要求非常高,施工工期较长,对施工完整性、结构荷载科学、施工工序等要求较高。所以,为确保高层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国家开始重视高层建筑的发展,特别是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对建筑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不断引入工程项目招投标制度、施工合同制、工程监理制,强化和规范建筑工程施工,特别针对高层、超高层建筑,加强对工程施工技术的监督、对施工安全的监控,并对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进行科学地、全方面地考核,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

2、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依据高层建筑特有的工程施工特点,国家和建筑施工单位不断加强施工技术的研发和施工理论的革新。目前,高层建筑主要以钢筋混凝土建筑为主,并不断发展为钢结构或钢混结构,有效减轻建筑自重。针对施工材料,不断优化和筛选性能优良、便于施工和运输的施工材料,并考虑配合混凝土进行浇注或模块化处理。

3、高层建筑工程地基施工技术

在高层建筑中,地基基础是整个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筑的结构基础和支撑点,依据《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范》的相关规定,高层建筑的地基深度应为建筑高度的1/15左右,因此,深地基施工工程俨然成为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的前提条件。

地基桩基施工技术。桩基施工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也是较成熟的一种地基处理形式。其中,发展和应用最广泛的是灌注桩施工技术,它不仅适应各种复杂地质,还能根据荷载选择施工级别。现浇灌注桩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其整体承载力可达1万KN以上,而传统桩型中泥浆护壁孔桩,因其适用性强,已成为高层建筑的主要桩型之一,国家积极推广建筑基础桩底、桩侧后注浆技术,并配合超声检测技术,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灌柱桩施工集成技术,并不断研发动态、静态测量技术,并开发相应的计算机模块,适时掌控桩基承载力的状况。

地基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我国高层建筑得到快速发展,但其施工地基基坑深,开挖难度大,已成为制约高层建筑施工的关键技术。由于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工程是集挡土、支护、防水、监测等的系统工程。目前,我国建筑行业研发的基坑支护系统分两种,分别是逆作拱墙和土钉墙,两种支护的造价都明显低于传统支护价格。

4、高层建筑外墙施工技术的发展

在我国建筑墙体实行全面浇筑结构的基础上,建筑墙体大模块时代已经到来,建筑施工质量不断得到改善,分别为建筑墙体施工旧、新施工技术,通过对高层建筑墙体技术不断研究和创新,在确保工程质量的情况下,提升工程的整体性能和功用价值。

5、高层建筑厚板转换层施工技术的发展

建筑结构中的转换层可以根据功能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设计、施工工艺。目前,我国现有结构转换层的形式主要有梁式、桁架式和板式。其中,梁式结构转换层因其设计简单、施工方便等优势在工民建筑中得到发展和应用。但是,随着我国高层建筑的发展,厚板式转换层设计理念得到快速发展,特别是相关结构预应力技术理论研究的深入,促使我国高层建筑、特别是跨度大、高挠度、强剪切力等建筑结构问题都有较完善的设计和施工技术。

6、高层建筑工程中新材料的施工技术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稳定发展,相关建筑材料行业也得到发展和提升,特别是在新材料的研发和制造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就。建筑材料关系到高层建筑结构本身的性能、建筑荷载的能力及其防火、采暖保温等功能。因此,对新材料的施工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或规范执行,加强建筑装饰材料的研发管理力度,特别是加强对新材料施工技术的研发,如玻璃幕墙的设计施工,明框暗框的设计、施工材料的安全性能等方面,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二、高层建筑施工中应重视的计算问题

在高层建筑施工前,要进行详细的规划,并进行细致的计算,确保工程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扣件式钢管脚手架风荷载标准值计算是施工过程中重要的计算项目,其中作用于脚手架的水平风荷载,是计算的难点之一。根据相关资料,对风载荷的计算参数进行简单的分析,整理出风载荷计算过程,找出其规律性的内涵,方便准确地计算脚手架风荷载标准值,确保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脚手架规范规定:作用于脚手架的水平风荷载标准值,应该按照这样的方式计算:

ωk=0.7μzμsω0 其中ωk ―――代表风荷载标准值(kN/m2);μz―――代表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s―――代表脚手架风荷载体型系数;ω0―――代表基本风压(kN/m2)。

计算风荷载标准值三个参数:

1、基本风压ω0及修正系数。荷载规范规定:风荷载标准值即ωk=βzμzμzω0,考虑到脚手架附着在主体结构上,取βz=1。

2、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z。荷载规范规定: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应根据地面粗糙度类别按《荷载规范》采取。

3、风荷载体型系数μs,风荷载体型系数按《脚手架规范》

4、规定计算。

某计算实例:位于贵阳市郊区某高层框架结构建筑,采用扣件式双排钢管脚手架进行施工,钢管规格为φ48 mm×3.5 mm,脚手架搭设高度60 m,搭设尺寸为立杆纵距La=1.5 m,立杆横距Lb=1.2 m,步距h=1.8 m,连墙杆设置为二步三跨式。要求计算:脚手架用密目安全立网(网目密度不低于2 000目/100 cm2)全封闭、脚手架敞开式,两种情况,离地面60 m高度风荷载标准值。

4.1全封闭脚手架

查“全国基本风压分布图”,南宁地区基本风压为ω0=0.35 kN/m2。

查荷载规范表6.2.1,大城市郊区,离地面60 m高度时μz=1.77。

背靠建筑物为框架结构,偏于安全计算,取挡风系数φ=1.0,μs=1.2φ=1.2。

离地面60 m高度时,ωk=0.7μzμsω0=0.7×1.77×1.2×0.35=0.5204 kN/m2。

4.2 敞开式脚手架

基本风压―――ω0,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z同全封闭脚手架。

敞开式单、双排脚手架的φ值按规范表A- 3采用,查挡风系数φ=0.089

脚手架为双排钢管,即n=2 (双排),μ值由荷载规范表6.3.1第32项查表,b/h为脚手架立杆横据与立杆步距的比值,即Lb/h=1.2/1.8<1,φ<0.1,η=1。

查荷载规范表6.3.1第36项规定计算φ48 mm的钢管脚手

整体计算时,桁架杆件的体型系数ηs=1.2。

μs =0.089×1.2×(1+1)=0.2136

离地面60 m高度,ωk=0.7×1.77×0.2136×0.35=0.0926kN/m2.

小结:

高层建筑施工前一定要做好准备,并且在施工时如果遇到问题,应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精心组织、精心施工,做到一丝不苟,这样才能使施工质量得到保证。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水暖施工全过程质量问题示例剖析

中图分类号:TL3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建筑施工进程中,各个专业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预料之中的、预料之外的;主观原因的、客观原因的;天灾型的、人祸型的,不胜枚举。

在这里,作为水暖专业技术人员,我把在十几年的工作中经历或者遇到的一些有特点的问题列举出来,并加以简单的分析,这些问题有的只是疏忽,有的却是“教训”。如果从中可以给同志们提个醒,做“前车之鉴”,也是一件好事。

1 图纸会审、技术交底阶段

示例1:外线施工过程中,发现污水干管与原有采暖管沟内管道交叉时标高冲突。

分析:在现场勘查或建设单位交底时应及时发现冲突,可避免后期耽误施工。

示例2:建筑物竣工进入雨季后,发现因部分内排雨水立管未接出外墙,散水下存水。

分析:设计图纸关于这部分雨水立管出外墙交代不清,施工单位对图纸领会过于呆板,照图施工,未能及时发现设计缺陷。

无奈在保修期间做了大规模改造,把雨水立管出水口改在距散水15厘米处,才彻底解决。

示例3:采暖立管位置与结构梁冲突,避让后距墙过远,为满足施工规范采取绕行,拐弯过多,水损很大,不利于系统运行。

分析:在审图时应及时发现并与设计沟通,商讨解决方案;

示例4:上供上回供暖系统在建筑物末端,用DN20管道带4组大型光管散热器(每组三根长2.5m 的DN150光管),使用中发现流速过慢,散热量不够,管中热水逐渐冷却、结冻、最后导致散热器冻裂,数次维修,耗时耗力。

分析:这是图纸会审中未能发现的设计问题。

最终是将采暖供回水支干管均由DN20改造为DN50,才彻底解决问题。

示例5:某宾馆附属酒店厨房排烟系统排烟不畅。

分析:这属于设计问题,排烟竖井内未设置导向风管,二、三层风压较大,导致一层油烟排出不畅;因改造费用较大,问题最后搁置。

小结:图纸会审、技术交底阶段,要善于发现图纸中的遗漏、错误、缺陷、专业交叉冲突等问题,并及时反馈。尤其是不要怕提错问题,不懂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懂装懂。

2 施工准备及基坑开挖阶段

示例1:某工程临时供水改造过程中,原有消防管线被挖断,造成沟槽浸泡。

分析:本工程“三通一平”工作由建设单位负责,技术人员现场情况未完全掌握,仓促下达沟槽挖掘命令,造成损失。

示例2:某工程基槽开挖过程中,原有电力系统外线被挖断,造成现场和附近大面积停电,幸好未造成人员损害。

分析:建设单位技术人员现场情况交底不清楚。土方机械随班作业人员责任心有待加强。

示例3:污水检查井井盖被运土卡车压碎,基槽土方落入井中,导致使用中的污水系统堵塞。

分析:施工现场管理相对混乱,对于重载车辆路线上的检查井盖应设为重型井盖。

示例4:某工程施工现场,由于临时生活区数次挪位,导致临时排水管线位置频繁更换。

分析:施工组织设计中作施工总平面布置图设计时,不能做表面文章,应深入现场掌握实际情况,统筹规划,合理规划施工现场临时设施,避免人力物力的浪费,使施工组织设计真正起到指导施工的作用。

示例5:某工程原有污水井、采暖管沟处理不彻底,暴雨之后,雨水通过敞开的井口、管沟渗入边坡,造成边坡垮塌。

分析:开挖前,对于边坡附近的危险分析有疏漏;施工中对于边坡周边的危险隐患排查不彻底。

小结:施工准备及基坑开挖阶段,积极与建设单位交流,力争掌握施工图范围内地上、地下的所有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心中没数的时候进行下一步工作时就要小心翼翼,切不可因为想当然而放松警惕。

3 主体结构及专业安装施工阶段

示例1:某工程进行壁挂式小便器安装时,发现小便器安装部位墙体为轻质砌块墙体,不具备壁挂式小便器安装条件。

分析:设计图中不会给出专门的小便器安装说明,这属于施工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内部协调问题。在二次结构施工前安装专业与土建专业协商并采取一定的加固措施,就可避免发生此类乌龙事故。

示例2:某工程5层地面清理洒水,造成4层房间被淹。

分析:维修过程中发现,地漏与楼板间间隙堵洞,处理不严密,防水形同虚设。

示例3:某工程的分包工程蒸汽管道保温材料误用橡塑保温管,发现后全部更换造成浪费。

分析:技术人员即使对分包专业也不能不闻不问,要及时检查掌握工程进展情况,以免分包专业的进度影响工程的整体进度。

示例4:某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有管道间向周围房间渗水、客房淋浴间向下层渗水的现象。

分析:管道间内地面防水处理粗疏不到位,冷凝水立管保温有缝隙,造成立管凝结水外渗;淋浴间内防水处理有漏洞,闭水试验不严格,属于质量通病。

示例5:座便器排出口位置,选用产品与设计(预留口)存在偏差,造成堵塞隐患。

分析:甲品选型有误,施工方也应及时反馈。

示例6:某工程通风系统部分风机启动时风机振动、摇晃严重,噪声较大;某些风机启动、关闭时,相邻部位风管响声较大。

分析:经检查,这部分风机安装方式为吊装,固定不牢固,造成风机振动、摇晃,噪声较大;加固风机后问题得以解决。

相应部位镀锌铁皮风管制作时未严格按照工艺标准制作,起肋间距不足导致风管本身强度不够,风机启动、关闭时,风管由于正负压差的变化而波动,响声较大;风管外加设加强肋后问题得以解决。

示例7:分包单位未按照设计要求采购产品,用普通密闭阀代替保温密闭阀,后期由设计单位发现后造成返工和不良影响。

分析:现场管理人员对于分包单位过于信任。

示例8:水暖专业工人用八字型铁梯登高作业,梯子垮塌,造成人员受伤。

分析:不要以为水暖专业就可以不重视安全施工,管道的焊接、登高作业、重物搬运等工作过程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事故隐患,更应该时刻提醒。

小结:主体结构及专业安装施工阶段,主要还是能不能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验收规范施工的问题。

4 装饰装修及外线施工阶段

示例1:某工程给水外管线施工中,与市政管线碰头时,经几方协调,生活给水停水并夜里加班,主控阀门接好后,未作检查就收工下班,阀门关闭不严,供水时又无人监控,造成大量泄水,检查井室浸泡;因不能再次停水,在排水过程中,人员下水关闭阀门,潜水泵漏电险些造成人员伤害。

分析:一个词,“责任心”!

示例2:某工程采暖管沟内长期出现不明原因积水,蒸汽管线在积水线下无法实现供气。

分析:经数次排查发现,是由于采暖管沟附近道路沉降等原因,导致中水系统管道断裂漏水渗流到管沟造成积水。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工程的全局观念的重要性,相关专业的规范施工也能影响其他专业的工程质量。

示例3:某宾馆给水管线阀门处的检查口,装修专业未予设置,后开孔。

分析:工程例会制度落实不到位,安装专业与装修等相关专业沟通不及时,都以为别人应该知道,工作疏忽造成了对装修的破坏,也造成自己专业不必要的损失。

示例4:由于外线给水系统采用相对新型管材PE管,管件和管材不配套,导致耽误工期。

分析:虽然是甲供材料,但施工方在材料进场时应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反馈。

小结:在装饰装修及外线施工阶段,安装专业除了应该严格按照规范和设计要求来施工外,更多的是要学会如何与相关专业沟通,避免损失和浪费。

5 竣工及维修保障阶段

示例1:某工程雨水立管,排水不畅,检查后发现内有泥沙、木方、石块等杂物;

某工程排水立管中泥沙在弯管处积存,污水排不出,由通气立管连通管溢流到中水系统集水管中,未查明原因之前以为两组系统出现误接,造成污水对废水的污染。

分析:施工中应做好临时甩口的及时封堵工作,管道安装完毕后应做好管道冲洗工作,还是严格执行施工规范的问题。

示例2:某工程地下室排水集水坑使用过程中,排污泵堵塞后不能自动转换,报警后也不能启动备用泵,造成污水外溢,淹了电梯井,损失较大。

分析:排水集水坑使用前的清理、排污泵的选型是否合理、泵本身的质量、自动控制系统的验收等一系列问题集中起来造成的后果。

示例3:某工程职工食堂厨房排烟系统排烟不畅。

分析:经检查发现,排烟不畅是由于个别风机安装方向错误和排烟系统过滤网未按时清理造成的。

风机安装方向错误,这属于施工质量问题;过滤网未按时清理,这属于设备交接培训不到位。

小结:维修保障阶段,大问题几乎没有,小问题要多一些,这一方面考验施工单位的服务意识,另一方面则更考验工程的施工质量水平。

篇7

[关键词]钢结构工程 施工技术 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U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5-0141-01

钢结构自重轻,承载力大,延展性能好,工厂制作加工及现场拼装性能好,适应大跨度结构设计,可多方面表达建筑立面元素,总体上节省工程工期,随着各类新型建筑材料的发展应用,随着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应用。

1.钢结构工程中质量问题的特点

1.1 复杂性

钢结构工程项目施工质量问题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引发质量问题的因素繁多,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也复杂,即使是同一性质的质量问题,原因有时也不一样,从而质量问题的分析、判断和处理增加了复杂性。例如焊接裂缝,其既可发生在焊缝金属中,也可发生在母材热影响中,既可在焊缝表面,也可在焊缝内部;裂缝走向既可平行于焊道,也可垂直于焊道,裂缝既可能是冷裂缝,也可能是热裂缝;产生原因也有焊接材料选用不当和焊接预热或后热不当之分。

1.2 严重性

钢结构工程项目施工质量问题的严重性表现在:一般的,影响施工顺利进行,造成工期延误,成本增加,严重的,建筑物倒塌,造成人身伤亡,财产受损,引起不良的社会影响。

1.3 可变性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问题还将随着外界变化和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地发展变化,质量缺陷逐渐体现。例如,钢构件的焊缝由于应力的变化,使原来没有裂缝的焊缝产生裂缝:由于焊后在焊缝中有氢的活动的作用便可产生延迟裂缝。又如构件长期承受过载,则钢构件要产生下拱弯曲变形,产生隐患。

1.4 频发性

由于我国现代建筑都是以混凝土结构为主,从事建筑施工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对钢结构的制作和施工技术相对比较生疏,以民工为主的具体施工人员更不懂钢结构工程的科学施工方法,导致施工过程中的事故时常发生。

2.钢结构施工技术概述

预应力钢结构的应用一方面可改善结构受力体系、优化结构设计、增加钢结构的整体刚度、减少用钢量、提高结构性价比,另一方面对施加预应力的钢构件产生压力、引起变形、改变局部结构杆件受力和变形。通过对预应力结构的整体、局部受力分析,模拟预应力索对结构的影响,通过深化设计,调整结构的设计形态,增强局部杆件的强度,减小结构变形,确保结构受力安全。根据预应力应用的设计,结合加工工艺,对主要节点,如预应力索交叉部位节点、转向器、预应力张拉支座、预应力索锁扣进行技术攻关,深化设计,保证预应力索按设计要求布设、连接,保证结构强度、稳定性和安全性。预应力施工绝不仅仅是张拉,因为预应力钢结构与普通钢结构的重要区别是预应力张拉对结构状况影响大,在对结构特点不十分了解的情况下张拉可能引起灾难性的后果,或者精度不高,给钢结构安装带来麻烦。先从全面的结构分析入手,充分了解该结构的受力特点,再具体模拟各种工况进行施工阶段的分析,确保对施工之前可能出现的情况分析透彻。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合理、经济的预应力张拉方案。

3.钢结构建筑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要点

3.1 施工准备

组织有关工程管理和技术人员对设计图纸进行会审。对图纸不明确及施工中有困难的地方,要与设计单位作好变更鉴证手续。根据施工图纸结合本单位的设备和技术条件,制定出工程的主体施工方案,并提出材料计划。为了保证施工过程中各种设备的工作状态良好,使用功能齐全,对钢结构工程所使用的机械和检测设备的性能进行检验。钢结构工程所使用的材料除应有质量证明书外,还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作出复试检验,符合标准后方可使用。在钢结构工程施工前,应对各工序的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岗位培训,并对其进行技术、质量、安全交底,预防发生安全和质量事故。钢结构进入现场需进行构件检验并合理堆放,以便于构件进入现场后顺利的安装。现场吊装前,应在柱脚埋件上弹好十字线,同时将标高控制点设置好。

3.2 钢结构构件制造

钢结构制造中一般都要经过深化设计、材料采购、工艺编制及工艺试验、加工制造、质量控制、成品交验等过程,在此过程中首先面临的就是原材料的采购问题。在采购原材料前,明确材料的技术要求,按照设计和相关规范要求进行采购。构件制作前先要进行钢材及焊材的工艺试验,工艺试验需要结合制造工艺及规范要求进行。焊接工艺试验应涵盖施工中所有的接头形式和要求,对规范要求的形式可根据施工实际情况灵活采用。同时,对于有经验的承包商,可以借鉴原有制作工程的焊接工艺评定试验资料。

3.3 构件进厂的检验和吊装前的准备

现场施工场地狭小、施工条件差是目前高层钢结构工程施工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对高层钢结构工程而言,在相对紧张的工期内,要完成大量的施工工作,因此,各方面组织得当是十分重要的。首先对构件堆放场地的要求十分严格,这个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必将对吊装及整个工程施工造成严重影响。做好构件的验收工作是高层钢结构工程施工中的重要一环。由于高层钢结构的安装特点,构件一旦起吊到高空,再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处理将十分困难,而只能将其重新吊下进行处理,不但影响工程进度,而且也存在不安全因素。在构件的制作及运输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必须在地面加以消除,因此,就要求必须做好构件吊装前的检查验收和预处理工作,确保参加吊装构件是合格的构件。

3.4 钢结构焊接

严格把住接头装配质量关。接头的装配质量包括:坡口质量、根部间隙、对口错边量等几个方面。当焊接表面潮湿、有油污,焊接环境温度过大或焊接部位受风、雨、雪直接侵袭时,都无法保证焊出高质量的焊缝,特别是焊低氢焊条时更容易出现问题,施工单位应在工艺方案及对焊工进行施工交底时明确。焊接过程中为减少焊接应力,防止产生焊接裂纹,应严格按照标准规定要求对焊接部位进行预热,在整个焊接过程中应随时加热以保证焊缝道间温度并一次焊完一条焊缝,在焊接完成后应及时按标准要求进行后热。

3.5 钢结构安装质量控制管理

3.5.1安装前,施工单位应对构件的产品合格证、设计文件与预拼装记录进行检查,并复验记录构件的尺寸。钢结构的变形、缺陷超出允许偏差时,应进行处理。钢结构安装前,应编制详细的测量和矫正工艺,厚钢板的焊接应在焊接安装前进行模拟产品结构的工艺试验,编制相应的施工工艺。对拼装好的屋架应预设一定的起拱度。

3.5.2 钢结构吊装就位后,应对构件定位轴线、标高等设计要求控制点进行测量做好标记,对吊装对接接头质量进行焊前检查。安装好临时支撑及钢浪索以使钢屋架在施工过程中安全稳定。

3.6 安全管理

施工现场设安全工长进行现场安全措施的落实与管理,对现场施工人员、现场机械设备及现场用电进行统一管理。要求参加施工的特工作业人员必须是经过培训,持证上岗。施工前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穿防滑鞋,电工、电气焊工应穿绝缘鞋,高空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作业前应对使用的工具、机具、设备进行检查,安全装置齐全有效。

操作面应有可靠的架台,护身,经检查无误,进行操作。构件绑扎方法正确,吊点处应有防滑措施,高处作业使用的工具,材料应放在安全地方,禁止随便放置。起吊钢构件时,提升或下降要平稳,避免紧急制动或冲击。专人指挥,信号清楚、响亮、明确,严禁违章操作。构件安装后必须检查其质量,确实安全可靠后方可卸扣。每天工作必须达到安全部位,方可收工。施工现场的机电设备、闸箱、电焊机,应有可靠的防雨措施。电器操作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严禁非专业人员操作。电焊机使用严格安全操作规程,一次线不得超过2米,二次线不能破皮。

篇8

【关键词】道路桥梁;建设;预应力;作用

一、前言

当前,在我国道路桥梁建设中,有很多问题需要深入分析和研究,其中,道路桥梁施工中的预应力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必须要予以深入分析,以提升道路桥梁建设过程中的使用效果。

二、预应力技术的含义

预应力技术是基于结构构件受外力荷载作用前,人为施加压力而产生预应力状态以降低外荷载产生的拉应力,依靠混凝土较高的抗压强度对其抗拉强度进行有效弥补的一种新技术,以实现对受拉混凝土开裂的推迟。预应力技术在路桥施工中是指,将预应力技术应用于混凝土工程施工中,在构造过程中使混凝土产生预应力,将其外荷载产生的拉应力进行有效降低或排除,也就是说应用混凝土产生的高强度抗压能力对抗压强度缺漏进行补救,进而起到提高路桥工程质量的作用。在路桥工程施工中所选用的钢材及混凝土都具有较高的强度,只有这样才能增强预应力混凝土的抗拉裂能力,进而起到缩小结构切面及结构重量减轻的作用。预应力技术在路桥施工中的应用,可以降低成本,同时还可以确保工程的质量及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审美的需求,最终达到增加路桥工程使用周期的目的。

三、预应力应用的强大技术优势

所谓的预应力也是预加力,主要就是在构件受到荷载之前,要先施加一个跟即将受到荷载的力的方向相反的力,这个力度不但可以进一步的消除即到来的荷载,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构件的抗裂性以及相应的耐久性,增加其刚度和强度,而且还能非常明显的改善谐振以及弹性变形等。在一些承重的关键部位应用预应力的时候,我们站在经济学的角度来进行分析,不但可以节约道路桥梁建设过程中的混凝土跟钢材,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桥梁自身的重量,最重要的是节省了很多建设方面的资金。除此之外,在桥梁的桥梁的抗裂、抗渗透以及抗干裂等方面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事实上,预应力在道路桥梁过程中的施工并没有想象中的神秘,预应力的施工还是比较简单一些的。结合上述技术优势,使得预应力在我国建筑工程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也可以说,在我国道路桥梁建设和使用的时候,预应力很好的提高了道路桥梁的使用寿命,为保障交通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道路桥梁预应力加固技术的应用

1、碳纤维片材加固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由于碳纤维片材本身的强度较大,且抗张力能力较强,施工也较为简便,因此在钢筋混凝土桥梁结构的加固施工中有着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受弯桥梁中,加固效果更好。这是因为在桥梁结构的施工中,一般会产生一定的内力和应变力。但是当混凝土的压应变超过了混凝土的压应变的极限之后,桥梁就会超过其承载力的极限,此时,对于桥梁进行加固处理就会超过其承载力,所以混凝土的应变力也就决定了粘贴碳纤维片材的应力。也就是说,如果桥梁本身的应变力比较大,而当桥梁遭到了破坏之后碳纤维片材的应变力就会减小,在过程中碳纤维片材的作用既不会得到充分的发挥,此时,就可以在粘贴碳纤维片材时对其增加预应力,这样就有助于医生桥梁被破坏之后碳纤维片材的应变力,使其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2、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

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是指运用具有较好防腐保护性能的预应力筋,合理布置在公路或者桥梁体中,而后布置的预应力筋会对桥梁体施加一定强度的预应力,这样就会导致桥梁体产生相作用的反弯矩力,且桥体的部分结构由于同时受外荷作用和内预应力作用,使得两者相互抵消,从而促使桥梁体的使用功能发生了改变或得到增强,极大的提高了桥梁体的自身承载能力。在公路桥梁工程施工中,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应用十分广泛,尤其是在大跨径的连续型箱梁中非常适用。体外预应力属于后张无粘结预应力体系,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的原理是:首先在桥梁体的部分结构上合理设置预应力索,其次分别锚固在桥梁两端,然后根据梁中设计将主要梁体与转向装置进行连接。通常是在桥梁主体结构上布置预应力筋,并将钢绞线合理连接,从而使其形成钢索固体的外预应力索。

3、钢筋混凝土多跨连续桥梁加固中的应用

多跨连续桥梁有正弯矩区和负弯矩区,一般支座处为负弯矩,跨中为正弯矩,当桥梁的抗弯承载力和抗剪承载力不满足要求时,则需要进行加固处理,跨中正弯矩区抗弯承载力不满足时,可用粘贴碳纤维或粘贴钢板的方法进行加固,施工比较容易。如支座负弯矩区抗弯承载力不满足,一般加同都比较困难,主要原因是所加纵筋锚固的问题不宜解决。有时可通过在梁下加大截面提高桥梁的承载力,这不仅增加了结构的自重,而且还会影响桥梁的使用功能,在有些情况下可能不允许。

五、提高预应力张拉施工质量的措施

1、裂缝质量控制对策措施

(一)先张法施工缺陷治理措施

均匀放张,多根整批预应力筋放张,宜采用砂箱法或千斤顶法。用砂箱放张时,放张速度应均匀一致;用千斤顶放张时,放张宜分数次完成;单根钢筋采用拧松螺母的方法放张时,宜先两侧后中间,严禁切割放张。

(二)后张法空心梁板张拉缺陷治理措施针对后张法空心梁板在张拉过程中产生缺陷的原因,可采取如下对策:梁端布筋设计应充分考虑张拉时产生的局部应力集中,增加横向分布钢筋数量或螺旋筋,适当增加封锚端和梁端混凝土的几何尺寸。预应力筋张拉顺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规定时,宜采取分次、逐级对称张拉。张拉时,均匀加载,不宜过快,以尽可能减小张拉过程出现局部应力集中。

2、工字梁张拉过程梁体侧向扭曲、梁端底部混凝土破碎治理

(一)梁体产生侧向扭曲治理

工字梁张拉过程梁体产生侧向扭曲宜采用分次逐级对称张拉,第一次张拉时,逐孔预应力施加至50%的张拉控制应力口σcon。张拉顺序第一次为左右侧对角线交叉进行,因马蹄宽度小,位置不够,只能逐孔张拉。第一孔张拉至50%的σcon后拆下千斤顶,移至第二孔张拉,以次类推;第二次张拉时按第一次张拉顺序逐孔张拉到80%σcon;第三次张拉时按前二次张拉顺序逐孔张拉到100%σcon。采取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工字梁侧向扭曲问题。

(二)工字梁(或T梁)张拉后梁端底部混凝土破碎治理

在梁体预制的底模端部设置一块长约lm、厚约2―3cm的橡胶板,梁体张拉后,橡胶板受压变形,受压面积增大,梁端混凝土承受的集中压应力随之减小,梁端底部混凝土完整不破碎。梁体预制时在梁端底部设置梁长方向约20cm、竖向约10cm的倒角,有效地增大了张拉后梁端底部的受压面积。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道路桥梁建设中所需要运用的技术众多,其中,预应力作为施工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技术要点,必须要更加重视,不断提升预应力应用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锋,宋珍珍.试析预应力技术在公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2(29)

篇9

在土建结构中的一个重点就是混凝土技术,混凝土技术会直接的影响到工程的安全使用状况。混凝土的质量必须进行管理控制,随着近几年的商品混凝土的使用,相继出现商品混凝土施工问题,例如:混凝土的运送距离远出现质量问题,;振捣棒插入的深度不够不够密实的问题,施工后出现蜂窝麻面以及孔洞等质量问题。再者就是钢筋的主要问题,在土建工程中都会出现使用再生钢材的现象,很多钢筋的抗拉强度由于达不到工程技术的要求。出现钢筋的焊缝不够饱满、其高度不符合技术性的规范等。还有的没有按照根据规定来进行错开,存在垫块不足的现象,梁内很多纵筋之间的间距因为较小,导致支撑不足等。对于这个部分的质量管理问题,应该要做的就是要在施工现场建立起严格的审查制度,对不可以使用不合格的钢筋不能使用。在对钢筋进行绑扎之后,需要根据设计图纸来做好校对工作,在进行混凝土浇灌之前进行仔细的检查。

二、如何克服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施工工序质量控制

(1)控制好每一道施工工序,需要加强对工序中每一个因素的控制。施工人员应该严格按照施工工艺和操作的具体规范来进行施工,做好施工工序的检验,避免出现系统性因素变异,确保每道工序的投入材料的质量。设置施工工序使得每道工序都处于控制之中,避免板号错误不达标的现象发生。在验收中,应对板缝进行仔细的检查,避免出现楼层表面不平。对工序的质量进行分析和综合的统计,及时地掌握工序的施工质量动态。

(2)健全质量体系提高土建工程质量的根本保证施工企业要搞好工程质量,保证所需的组织结构、程序、过程和资源。质量管理体系持续要有效地运作,就需要在土建工程的更新、改造、完善和健全几个方面做文章。一是用系统的思想对工程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及所有的质量活动进行系统分析,然后形成质量体系程序和相应的技术报告。对照土建的施工标准进行完善和更新工程技术,推进质量体系的持续有效和良性循环。

2.建立健全完善的安全制度

建立完善的安全制度有.建立安全权管理体系和安全检查两个方面建立安全体系至关重要工程项目部建立以项目经理部为现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体系的第一负责人的安全管理体系。在建立了安全体系之后各个部门要适时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补救。并且还要注意检查的时候要仔细、认真。

3.提高施工技术

首先是针对混凝土的管理,首先根据距离以及楼层的高度来进行及时的调整。施工管理人员要及时的对搅拌时间进行调整。对振捣的间距进行控制,振捣一定要保证表面出浆才可以,在密集之处要用带有刀片的振捣工具来进行振捣。其时间不应该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其次是对于钢筋的质量管理问题,应该要做的就是要在施工现场建立起严格的审查制度,对不可以使用不合格的钢筋不能使用。在对钢筋进行绑扎之后,需要根据设计图纸来做好校对工作,在进行混凝土浇灌之前进行仔细的检查。

4.提高工程施工管理质量

体检施工质量是建筑企业生存的重要生命力,从各方面控制和提高施工管理质量,从土建设计阶段到施工阶段都要实现层层控制。对建筑产品主体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对存在的问题要加以防止和改进,实施合理的规范措施,健全土建施工管理的制度,全面提高按计划提升工程质量的实效性为打造高质量的精品工程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要严把质量关、做好验收工作。

三、小结

篇10

王丽娜

(中铁三局桥隧公司 河北邯郸 056000)

产生大量的原始资料,这些资料是施工单位交付的重要依据,而且

牵涉到工程施工各方主体的利益,譬如业主的工程投资效益、承包

单位的合法工程款等。为此,我们需要进一步提高铁路施工内业资

料管理的水平,本文将在了解铁路施工内业资料管理基本要求的基

础上,从内业资料搜集、归档、编制和计量支付等角度,探讨内业

资料管理的若干建议措施。

【关键词】铁路施工;内业资料;资料管理

一、铁路施工内业资料管理的基本要求

关于铁路施工的内业资料管理要求,是根据铁路施工特点,总

结出施工所需的各种资料以及各种资料的用途,然后根据资料的属

性和用途进行搜集、归档、编制等,以求资料的原始性、真实性和

合法性,其基本要求的内容如下:

(1)原始性要求。铁路施工的过程中,工程的基本属性是通过

施工记录直接反映出来的,工程的施工记录源自于施工现场的实时

登记和调查,因此资料的内容皆体现出原始性的特征,这些资料要

求施工现场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客观真实地记录施工的技术和

管理情况,作为工程施工管理和技术调整的依据。

(2)真实性要求。铁路工程的内业资料,是施工单位交付工程

的重要参考依据,即业主通过内业资料的查阅,可以清楚了解施工

单位的施工情况,包括施工质量、施工进度、施工成本等,以此作

为决定是否支付施工单位工程款的依据。铁路工程经常存在突发性

的工程任务,譬如突发地质灾害、恶劣施工天气等,而为避免施工

进度受到影响,施工单位需要借助内业资料了解施工的整个流程,

以及掌握现有施工工艺技术水平和工程结构等,而如果内业资料失

真,将无法有效应对这些突发性的工程施工任务。

(3)合法性要求。铁路工程的所有工程记录必须严格按照规定,

由具有相当权限的负责人签字确认,否则搜集和整理的资料是不合

法的。而不合法的内业资料,即不能够作为施工单位交付工程的依

据,而且可能影响工程参与各方的利益,这也是铁路工程内业资料

管理亟需纠正的管理问题之一。

二、铁路施工内业资料管理的建议措施

鉴于铁路施工内业资料管理的基本要求,我们需要在搜集、归

档、编制、计量支付内业资料的时候,确保内业资料符合原始性、

真实性和合法性的基本要求,为工程的正常施工,提供有效的资料

依据。

(一)内业资料的搜集

铁路工程所搜集的内业资料,主要是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原始资

料,具体的搜集方法如下:

(1)明确施工原始资料的作用。内业资料是工程科学施工的依

据,因此所搜集的原始资料必须具备相当的用途,一方面是明确原

始资料是否清楚记录工程施工质量事故的问题,以及是否清楚分析

事故问题产生的原因和明确责任人,另一方面是原始资料需要明确

施工的过程、工艺和工程结构等,这些资料都是工程施工方法改善

的依据。

(2)原始记录的搜集和填写,必须由施工现场的技术人员和试

验检测人员负责,通常要求将相关资料直接在现场填写,而不能事

后补写或者由其他专职人员填写,以免资料违背原始性和真实性的

要求。另外原始资料需要修改,需要将错误的地方用红笔划掉,并

在旁边注明修改的内容和修改的原因,以及注定修改者的姓名。

(3)原始记录搜集之后,需要进行认真检查,检查是否存在漏

填、错填的地方,然后将搜集的原始记录进行编号排序。

(二)内业资料的归档

由于铁路工程的施工周期长,而且工程的结构复杂,在施工过

程中涉及到各种各样的资料,某些搜集的原始资料,往往由于保管

不善而存在混乱和缺失的问题,因此内业资料在搜集之后,要及时

进行归档整理。

(1)资料装订之前,用胶水裱糊资料的页面,为避免纸张日后

发霉,在裱糊后要放置于通风的地方,直到页面干燥。另外还需要

去掉订书针和曲别针等金属件,因为这些金属在潮湿的环境下很容

易发生锈蚀,可能会损坏归档后的资料。

(2)组卷和装订的顺序。铁路施工内业资料的归档,主要根据《铁

路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交接办法》等的要求,在搜集开工报告、竣工

报告、批复文件之后,进行工程施工的小结,然后编制竣工工程数

量表、定位测量记录表、设计交接桩记录表,以及根据图纸会审记

录和工程变更设计通知单,进行资料的编号排列。除此之外,工程

的检验证和检查证,还需要放置于同一个表格当中,在编号之后按

照结构层次进行排序,尤其是同个单位工程的资料,要放置于同一

卷内。

(3)内业资料的装订,一般是在资料的左侧打孔,然后设计资

料的软封面,在封面上写上资料的名称、用途和页码等,再用细线

装订成本,再放置入档案的盒内。其中施工的图纸不需要装订,而

是按照规定的尺寸折叠,按照顺序放入档案盒内,档案盒外需要按

照图纸的放置顺序编制图纸目录。

(三)内业资料的编制

在资料审核的基础上,在确定施工方案、图纸和其他文件不再

变更的情况下,按照相关的质量验收标准编制成内业资料,其编制

的依据是资料能够真实反映施工现场的技术、工艺等,以及在发生

设计与施工冲突的时候,内业资料能够作为衡量的依据。

(1)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单位的正确划分。根据铁路工程施工质

量验收的标准规范,譬如铁路桥涵的验收,将验收的单位分为单位

工程、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其中单元工程按照整个规模工程的范

围进行划分;分部工程是根据工程的主要结构进行划分;分项工程

是按照施工的工种或者工序划分。

(2)施工记录填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以铁路桥梁地基与基础

的施工记录为例,工程分为明挖基础、沉入桩和钻孔桩三个分部工

程,其中明挖基础又分为地基处理、基坑及支护、模板及支架、钢筋、

混凝土、基坑回填几个分项工程;沉入桩分为每个基坑的沉桩分项

工程;钻孔桩分为钻孔、挖孔、钢筋、混凝土几个分项工程,在检

验每个基坑、每个安装段、每个浇筑段、每根桩之后,根据检验项

目的条文号,编制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的内业资料。

(3)软件的充分利用和文字编辑能力的提高。铁路工程施工的

规模大、施工任务紧张,桥梁、路基、隧道、涵洞等工程需要同

时施工,而产生的内业资料五花八门,要求编制人员在短时间内

编制成完整和准确的内业资料,因此要求编制人员熟练掌握office

和excel 等文字编辑软件,以及不断提高文字编辑的能力,尤其是

excel 软件,是技术和实验等内业资料数据编制必要软件,除此之外,

内业资料的编制人员还需要建立内业资料的各种模板,用于台账、

检查证和检验批等所用。

(四)内业资料的计量支付

内业资料的计量支付,是根据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在搜集、

归档和归档资料的基础上,用于施工单位清单支付,也是后期工程

计量工作的重要基础。在此要求计量工作人员加强与施工人员、质

检人员等的沟通,根据测量工程的数量,准确填写工程的计量表、

清单报表和财务报表等。内业资料的计量支付,从施工开始的时候,

施工单位就应该委派专人负责施工图纸和清单台账等的管理,一一

核实施工图纸当中的工程量,为工程款的及时支付奠定基础。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铁路施工内业资料管理根据铁路施工特点,总结出

施工所需的各种资料以及各种资料的用途,为确保的原始性、真实

性和合法性,需要将内业资料管理工作分为搜集、归档、编制、计

量支付几个流程,即通过明确施工原始资料的作用和搜集和填写原

始记录,按照规范要求归档装订,以及按照相关的质量验收标准编

制成内业资料,保证资料能够真实反映施工现场的技术、工艺等,

以及在发生设计与施工冲突的时候,内业资料能够作为衡量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袁春妮. 浅谈如何做好铁路工程内业资料管理[J]. 科技

创新与应用,2013,(8):266

[2] 李辰. 关于铁路工程施工内业资料的搜集与管理探讨[J].

建材发展导向,2012,(23):91-92

[3] 冉瑞忠. 铁路工程内业资料编制的思考[J]. 山西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