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发展的方向及重点范文

时间:2023-07-12 17:41: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发展的方向及重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业发展的方向及重点

篇1

二、教学内容处理:必修3重点在于案例教学,能够灵活运用某个地理问题的分析方法对不同地区的地理问题进行类比分析。针对课标要求,在完成第1课时《东北地区的农业发展》后,在第2课时里用一个新的案例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如何分析“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由于人教版课本选取的东北地区是属于国家十二五农业规划中的其中一个主产区,在第2课时中引入其他主产区,从中选取自然环境与东北地区相差较大的、位于中国西北地区的河套平原地区作为本课时的新案例进行分析。目的在于通过对国家重点发展的农业区域进行案例迁移分析,检查学生对区域农业发展的分析方法的掌握程度,同时了解我国不同地区农业发展的不同方向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掌握实现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要综合考虑哪些因素;

2.理解河套平原农业发展的有利、不利条件;

3.分析河套平原农业布局特点以及存在问题、发展方向。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选取、阅读河套平原地区的地形图、气温、降水、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以及中国自然灾害、生态环境问题分布图,了解河套平原地区农业发展的有利、不利因素;

2.通过小组讨论,归纳分析河套平原的农业发展有利、不利条件;

3.运用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的分析思路,分析河套平原的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收集地理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

2.培养学生扬长避短、因地制宜、经济与生态效益相结合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观。

四、教学重点

1.河套平原的农业发展条件;

2.河套平原农业发展的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

五、教学难点

1.河套平原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分析;

2.河套平原农业发展的发展方向。

六、教学方法

区域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之一,学生图文结合、读图说话的能力还比较欠缺;区域农业的发展方向是学生学习的另一个难点,学生的地理问题解决的思维在高二阶段还未系统形成,思路比较单一,作答方向空泛,不够具体、严谨。为此拟采用案例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多媒体教学法等多种手段,使学生进入课堂角色,运用资料及已有知识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在学法上,指导思想是“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采用自主读图文信息、合作学习、自己归纳感悟的方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七、教学程序

知识回顾:从上一节课《区域农业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的课中,我们学到了区域农业发展的分析方法是如何?请根据课本东北地区的案例把下列分析思路填充完整:

参考答案(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纬度、海陆、气候、地形、土壤、市场、交通、人口密度、经济、生态

从表中可见,关于区域农业发展的考查力度逐年加大,并且是以综合题中的简答题型为主,分值比重大,值得重视。

投影:中国十二五农业规划各农产品主产区示意图

设问:各农产品主产区的农产品都各有特色,其中的河套灌区是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主要农产品为小麦。本节课我们重点来分析该地区的农业发展。

思考:1.该地区属于中国四大地理分区中的哪个分区?(西北地区)

2.应用东北地区的农业发展分析思路,你会在《地图册》中选取哪些图表来帮助自己进行分析?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讨论,确定本组所选的材料。由两小组上讲台进行展示,其余小组进行评价,原则是材料有用且尽量简练。

(参考意见:西北地区土地利用和农牧业分布图、河套平原示意图、中国气温、降水分布图、温度带、干湿区分布图、中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示意图、中国自然灾害分布图、中国国土生态环境分布图、中国人口分布图)

一、河套平原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探讨学习,运用所选取的图文信息,完成下表:(参考答案已附表中)

展示评价:用实物投影仪投影学生答案,进行学生间评价,教师点评、归纳

篇2

都市农业是指地处都市及其延伸地带,紧密依托并服务于都市的农业。它是大都市中、都市郊区和大都市经济圈内,以适应现代化都市生存与发展需要而形成,是以生态绿色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市场创汇农业、高科技现代农业为标志,以农业高科技武装的园艺化、设施化、工厂化生产为主要手段,以大都市市场需求为导向,融生产性、生活性和生态性于一体,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现代农业。

国外都市农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德国、荷兰、新加坡、韩国等国,并根据城市特点构建了各具特色的都市农业的发展模式。如日本东京在上世纪60年代末提出“都市型农业”构想,经过20多年的努力,建成了具有镶嵌模式的“绿岛农业”,构建了高科技农业产业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都市农业。新加坡提出了建构“花园城市”的设想,并创建了具有观光、旅游、出口创汇、城市生态环境多种功能的科技农业园区。

我国上海、北京、天津、深圳等城市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探索都市农业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近年来,长三角的杭州、南京、无锡、苏州、嘉兴等大中城市和一些区域中心城市也将农业发展定位于都市农业。从目前的发展情况看,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和目标日趋明确。

北京将都市农业总体发展概括为五个发展圈:1.以景观农业和会展农业为主的城市农业发展圈,主要是四个城区和部分近郊区;2.以精品农业和休闲农业为主的近郊农业发展圈,主要是六环路以内的城市近郊区;3.以规模化的产品农业和加工农业为主的远郊平原农业发展圈,主要是远郊平原及浅山区;4.以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为主的山区生态涵养发展圈,主要是北部、西部和西南部山区;5.以与外埠基地横向联系为主的合作农业发展圈。

上海市立足于建设国际化生态大都市,对都市农业作出了跨世纪的战略规划。都市农业的空间布局概括为“三圈六区”,即城市内、中、外三圈层;都市内部空隙地农业区、近郊农业区、卫星城农业区、滨海农业区、海岛农业区、黄埔江上游农业区,不同的圈区具有各自的结构功能。

天津则提出发展“一圈两带”的沿海都市农业,即环城经济圈与综合经济带、滨海经济带。环城经济圈重点培育文化功能、带动功能和农产品集散功能;综合经济带着力拓展沿海都市型农业的经济功能,重点发展精品生产、农产品加工业,尤其是食品加工业;滨海经济带积极开发海洋旅游产业、海洋渔业产业、海洋产品加工制造产业和海洋产品市场,使其成为现代化的滨海都市农业。

篇3

关键词:都市农业;新农村规划;模式;武汉市

中图分类号:F303.3;F304.1F509.75(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2)20-4651-04

2008年7月,《武汉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总体规划》正式通过了专家评审,该规划对全市城乡的林业生态建设进行了整体规划。依据规划,未来武汉市的大江大河堤岸、滩涂将全面实行绿化和美化,中心城区及两江四岸将形成绿岛镶嵌、绿带相连的生态格局,广大乡村将展现出绿荫掩映、瓜果飘香、富饶繁荣的景象。规划还涉及到都市农业发展的较多内容,如提出以东西湖区慈惠街道办事处、柏泉办事处、径河街道办事处、东山办事处现有乡村游项目为基础,进一步发展农耕休闲、农庄休闲项目,对乡村环境进行景观绿化;对玉屏山进行林相改造,发展生态文化休闲旅游;以走马岭街道办事处、荷包湖农场、辛安渡办事处一线现有的果园为基础,进一步发展生态果园和农耕休闲农业[1];这些发展内容体现出了武汉市较强的新农村规划特点。

1 现代都市农业的内涵

都市农业的概念是20世纪50、60年代由美国的经济学家首先提出来的,泛指地处都市及其延伸地带范围里,并在大都市中、都市郊区和大都市经济圈以内,紧密依托并服务于都市,以适应现代化都市生存与发展需要而形成的现代农业[2]。

都市农业是以生态绿色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市场创汇农业、高科技现代农业为标志,以农业高科技装备的园艺化、设施化、工厂化生产为主要手段,以大都市市场需求为导向,融生产性、生活性和生态性于一体、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现代农业[3-5]。

都市农业在都市化地区,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牧渔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展现及农家生活感受等方面,为人们休闲旅游、体验农业、了解农村提供场所;换言之,都市农业是将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等功能结合于一体的产业[6,7]。都市农业与城郊农业都是依托城市、服务城市、适应城市发展要求,纳入城市建设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建设的农业类型;但二者还是有不同特点。城郊农业主要以为城市供应农副产品、满足城市商品性消费需求为主,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位置居于城市周边地区;而都市农业是为满足城市多方面需求服务,尤以生产性、生活性、生态为主,是多功能农业,发展水平较高,位置可在大城市地区,也可以环绕在市区周围的近郊,还可能镶嵌在市区内部[8]。

都市农业是把城区与郊区、农业发展和旅游观光,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结合在一起的新型交叉产业,它主要是利用农业资源、农业景观吸引游客前来观光、品尝、体验、娱乐、购物等一种文化性强、大自然情趣很浓的新型农业生产方式,体现了“城郊合一”、“农游合一”的基本特点和发展方向[9,10]。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的自然资源严重短缺,具有后备补充能力的农村承载着城区自然物质资源供应的责任;农村是城市的后花园,都市农业充分发挥各种自然景观资源价值,通过建设自然保护区、风景区、各类农业公园或游乐场所,从而给城市提供生态安全屏障和亮丽风景;农村具有为市民生产喜爱的优质农副产品的经济功能,还具有为城市居民提供旅游休闲基地的功能。发挥这些功能价值,一方面为城市找到了发展的依托,另一方面也极大地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11-15],进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乡经济一体化。

世界上都市农业发展较好的当属荷兰和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荷兰在发展都市农业时特别注重农田的设计、规划,在发展以家庭为单位的“家庭小花园”模式的同时,还将城市改造纳入了都市农业发展计划之中[16]。中国近年来也掀起了都市农业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热潮,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都市农业在中国大城市及沿海发达地区受到了广泛重视[15]。许多学者对都市农业发展做了多方面的研究,并出版了多部关于都市农业理论与实践的著作[17-25]。

2 武汉市都市农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中国很多城市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在实践中许多城市郊区的农村功能由城市“可靠的副食品供应基地”单一功能转向多功能的现代“都市农业”方向发展。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内部及近郊的农业发展具有了与工业发展相同的交通、邮电、电力等基础设施的支撑,而且毗邻城市的优越区位又使得农业有条件逐渐向集约化、设施化、工业化方向发展[26],现代都市农业愈来愈受到各方重视。

武汉市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围绕武汉市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需求拉动,各相关行业相继制定出了城乡农(林)业生态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发展规划,从而不断优化农业发展环境,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促进融生产、生活、生态建设、休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都市农业的迅猛发展。当前武汉市各地农村利用自身优势资源,加速推进都市农业已取得了一定进展,如创建东西湖区石榴红村和巨龙湖农业旅游基地等,正逐步完成由城郊型农业向都市农业的过渡[27,28]。武汉市农业从城郊型向都市型的转变,突出表现就是加工业产值远超农业产值。2009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了850亿元,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了3.2∶1,已经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29]。

2010年7月,“中欧社会论坛都市农业分会研讨会暨武汉海峡两岸都市农业论坛”在武汉市隆重召开,论坛的主题为:都市农业、加工增效、食品安全;旨在发展现代都市农业,促进城乡生态文明。在此次论坛上,国际都市农业基金会正式授予武汉市“国际现代都市农业试点示范城市”称号,使武汉市成为国内继北京、上海、成都之后的第四个试点城市[30]。该基金会是在联合国人居署、国际粮农组织、加拿大国际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农业顾问团等10多个国际组织的倡议推动下组建起来的国际合作组织。武汉市成为试点示范城市后,将获得该基金会在都市农业发展指导、项目开发等方面的有力支持。

当前,武汉市都市农业建设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但也出现了诸如蜂拥而上、都市农业项目类型单一等不容忽视的问题,而且未来都市农业的实现需要较长的时间,它将表现出多种模式并存和运行变化较明显的特点,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寻、总结、研究。

3 武汉市都市农业的研究意义

3.1 能够推进武汉市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武汉市现代都市农业集生产、生态、观光旅游等功能为一体,与城市互动、为城市服务,在依托城市、服务城市的同时,发挥出武汉市农村的生态、社会和经济优势,实现农业产业的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求得农村自身的快速发展,真正实现武汉市城乡经济的协调推进。尤其是新农村建设可以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科学规划与调整,为农副产品带来顺畅的销售渠道,提高当地农产品的知名度,进而从根本上推进武汉市现代都市农业的进程。新农村规划背景下的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突破了传统农业远离城市或城乡界限明显的局限性,使城乡资源能够科学合理地优势互补,具有非常广泛的意义。它有利于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与组合,有利于增进农村经济的繁荣,促进农民在现代都市农业产业链上的就业增收,有利于城乡和谐相融和城乡协调共同发展[31],从而极大地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的步伐。

3.2 能够保证城市生态环境改善与都市农业发展同步进行

随着全球生态问题的日益严重,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被提上重要议程。加强都市农业问题的研究,把发展都市农业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结合起来,实现“人-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是今后努力的方向。武汉市城乡一体化进程正在逐步加快,各级政府也在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拓宽思路为武汉市近千万市民营造假日休闲好去处,这些因素将共同对武汉市都市农业的发展研究提出更高的要求。都市农业发展有利于协调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有利于人居环境的建设。武汉市是百湖之市、鱼米之乡、九省通衢之地,都市农业发展前景广阔。通过推进农事体验、休闲观光、乡村旅游等都市农业发展模式,保护城市生态景观环境,可为市民提供更多的绿色观光休闲处所,同时指导农村村域空间人居环境建设,构筑城市生态环境的生态安全屏障,保持城市生态安全格局[32]。

3.3 能够促进科技水平与都市农业共同发展

现代都市农业是城市经济体系和城市生态系统中的组成部分,在新农村规划中,要高度重视生态产业、生态经济和生态人文在城乡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提倡资源与环境经济、农村经济、农业科技、城市规划、景观设计等多学科的广泛参与;新农村规划的特点决定了都市农业发展必须依托农业科技的保障功能,发挥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的关键作用,发展科技型都市农业产业,坚持产学研结合[28],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在武汉市的都市农业发展中,可以较便利地就近享用武汉市大专院校、科研机构非常集中和专家人才、学科门类比较全面的资源优势,让科学技术为都市农业的发展注入鲜活的动力[30]。利用武汉市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密集的优势,推进科技创新,将科教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重点发展作物育种、园林绿化、特色花卉、水禽饲养等特色门类,这不仅能满足城市居民的菜篮子需求,还能美化城市环境、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等带来的“大城市诟病”,促进建设低碳城市。在新农村建设中,各农业组织机构、公司与科研单位可采用多种形式的合作,大力开展科技宣传、科普展览活动,共同开发瓜果、蔬菜种植及水产养殖的主导品种,并规划种植范围,实行标准化生产,形成生态农业景观,彰显现代都市农业科技生态文明的优势[33]。在提升科技水平的同时,极大地促进都市农业的快速发展。

4 新农村规划背景下的武汉市都市农业发展模式

4.1 新农村规划的定位和方向

都市农业发展中的新农村规划要更加注重农村产业布局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全面分析武汉市各方面的农村资源优势:譬如近郊或远城区的区位条件、交通条件、江河湖泊水资源条件等等。在此基础上,科学合理地确定都市农业的定位与发展方向,把握种植、养殖的主导品种以及乡村生态休闲旅游的发展模式。通过新农村规划,开发武汉市农村的科普教育功能、产业经济功能、生态平衡功能、观光休闲功能,制定符合武汉市地方特点的新农村规划具体实施细则,发挥武汉市农业资源的生态环保价值和生态旅游价值,打造体现武汉市地方农业产业结构特色的乡村景观、构建富裕文明的现代都市农业景观体系[20,21,28]。

4.2 新农村规划背景下的武汉市都市农业发展模式

4.2.1 武汉市现代都市农业种植业模式——田园种植景观农业 通过新农村规划,科学构建武汉市现代都市农业种植业模式。要开辟多种途径发展农村经济,使生态保护与当地农民的生产、生活相结合,强化生态环保意识,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减轻资源利用对环境的压力。针对近郊农业生态环境较差的先天不足,鼓励种植有较高生态环境价值的大田作物、花卉苗木,重点发展绿化农业、园区农业和科普农业,发展田园种植景观农业。扩大武汉市近郊水果、蔬菜、花卉种植面积,为城市生活需求提供有效保障。推广瓜果蔬菜采摘园建设,开展科技宣传、科普展览活动[34],丰富浆果类种植的品种与范围,开发景观瓜果蔬菜种植模式,如空中红薯、西红柿树、无子观赏茄等新颖蔬菜种类,把“花卉展”、“瓜果菜博会”搬到武汉市新农村。利用近郊交通便利的优势,开发多种形式、多条路径的乡村旅游,不断推出深受市民喜爱的各类“农家乐”活动,使每一个“农家乐”主题都不雷同,如种一分地、当一次庄园主;租农家房、享农家生活;采摘农家鲜蔬、品尝农家土菜;让市民在感受大自然清新环境里采摘、享受绿色食品大餐,并进一步丰富乡村田园旅游的内容。

4.2.2 武汉市现代都市农业养殖业模式——田园养殖景观农业 通过新农村规划,科学构建武汉市现代都市农业养殖业模式。武汉市丰富的水资源为水产养殖业带来了极为便利的条件,要充分发挥武汉市作为“百湖之市”拥有丰富的湿地等自然资源优势,加强对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的科学指导,建立水产生态养殖示范区(场),发展现代养殖业[35]。武汉市的水资源非常丰富,水体和农田的布局很合理,具有非常好的先天优势;在新农村规划中,要保护好独具特色的山水地貌。如在武汉市远郊农村,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农业养殖业,在显现乡村生态养殖业景观的同时,实现农民的增收。养殖景观具有农业景观中最具吸引力的画面,结合农业养殖业发展乡村生态旅游,让都市人体验乡村恬静的田园生活,感受牛羊满山坡、鸡鸭满院落的淳朴气息;开发水产养殖业景观生态观光旅游活动,可以体验抓捕鱼虾的刺激与精彩,欣赏鱼、虾、鳖、蟹等竞相争食的感人场面,释放都市忙碌的疲惫[36]。

4.2.3 武汉市现代都市休闲农庄模式——观光休闲农业 现代都市休闲农庄模式适宜于城郊经济发展较好,特别是沿长江、沿河湖、沿交通线等地的自然风光秀丽、进出较便利的区域,培育一定的种植业和养殖业作为休闲农庄的支撑,让休闲农业成为都市的“第三空间”[37]。经过新农村规划的现代都市休闲农庄能够充当起乡村旅游的主体[38],现代都市休闲农庄能积极应对市场需求变化,灵活开展生态旅游相关主题活动,多层次开发果蔬采摘、垂钓、踏青、农家乐、野外拓展等旅游休闲娱乐活动,如东西湖区的石榴红村、巨龙湖农业旅游基地等项目在丰富市民休闲方式的同时,也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现代都市休闲农庄要注重村落选址,规划出集住宿、度假、游乐于一体的农庄布局,农庄的建筑形式和风格强调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以彰显地域文化特色[39],生活区规划、建筑设计、小绿地及小游园布置、文化广场环境氛围构建等力争体现农庄的休闲特点;加强对农庄治理和文化建设的管理[40],形成有凝聚力、向心力、积极向上的农庄文化氛围。

5 小结

基于新农村规划的都市农业是适合武汉市农村发展特点的科学模式,在新农村规划中,注重以武汉市大都市市场的需求为导向,融生产性、生活性和生态性于一体,建设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现代农业体系[41]。在武汉市都市农业发展中,因地制宜发挥科学技术对农业的促进作用,在统筹城乡发展、改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开发乡村旅游,改善城乡人居环境的质量,通过发展田园种植景观农业、田园养殖景观农业、观光休闲农业等模式,促进武汉市现代都市农业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 武汉市林业局. 武汉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总体规划通过专家评审[EB/OL]. http:///content.jsp/2008-07-11.

[2] 刘 杰,李秋丽,卫江峰,等. 都市农业在城市中的发展方向探讨[J]. 江西农业学报,2010,22(2):207-209.

[3] 方志权. 论都市农业的基本特征、产生背景与功能[J]. 农业现代化研究,1999,20(5):281-285.

[4] 张禄祥,郑业鲁,万 忠. 我国都市农业研究概述[J]. 山东农业科学,2005(3):85-87.

[5] 宁 健,周洁红. 都市农业:中国现代农业新生代[J]. 农业科研经济管理,1999(2):4-7.

[6] 赵永胜,冀宪武,赵 春. 都市农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3,13(3):76-77.

[7] 李丽雅.我国大城市地区现代都市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研究[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8] 张立生,姚士谋. 新世纪我国大城市“都市型农业”发展研究[J]. 城市开发,1999(6):26-28.

[9] 杨 卿. 关于实现我国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 商业时代,2008(31):93-94.

[10] 齐永忠,于战平.中国都市农业发展的战略走向与发展思路[J]. 农业经济问题,2006(4):67-69.

[11] 肖永红. 城市化进程中太原都市农业发展对策研究[D]. 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8.

[12] 许 林,张彩江,刘 静. 广州市都市型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09,11(1):57-60.

[13] 句荣辉,赵晨霞. 关于发展都市农业的思考[J].中国农学通报,2007,23(7):630-634.

[14] 果雅静, 吴华杰,马 铃, 等. 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研究[J]. 生态经济, 2007(11): 131-135.

[15] 葛永红,王 亮. 我国都市农业的发展模式研究[J].经济纵横,2009(2):87-89.

[16] 刘润萍, 李红霞. 国外都市农业发展的经验及对兰州市的启示[J].中国乡镇企业,2010(3):83-86.

[17] 侯喜林,张增翠,李友生.都市农业[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18] 钱 静,律 江.京郊生态-循环-立体型:都市现代农业[M].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19] 关海玲,陈建成.都市农业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

[20] 方志权,吴方卫.城市化进程与都市农业发展[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21] 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都市农业经济研究中心. 都市农业发展报告(2008):现代农业进程中的都市农业[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21] 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都市农业经济研究中心.中国都市农业发展报告(2009):城市化生态环境与都市农业[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22] 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都市农业经济研究中心.中国都市农业发展报告(2010):都市农业与现代农村产业综合开发[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23] 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都市农业经济研究中心.中国都市农业发展报告(2011):低碳经济时代的都市农业[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

[24] 薛艳杰. 从乡村农业到都市农业:上海农业的发展与演变[M].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1.

[25] 王有年,何忠伟. 都市型现代农业概要[M].北京:金盾出版社,2010.

[26] 叶堂林.我国都市农业产生的必然性、类型及未来发展趋势[J]. 理论界,2007(11):44-45.

[27] 周争明,林育敏,郭红喜. 武汉都市农业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措施[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21(7):58-61.

[28] 张学忙. 武汉都市农业发展战略思考[J].理论月刊,2007(12): 167-169.

[29] 武汉综合新闻网. 武汉市获“国际现代都市农业试点示范城市”称号[EB/OL].http:///sywh/201007/t1170396.htm.

[30] 武汉市农业局,武汉市林业局,武汉市农业科学技术研究院,等. 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建设绿色文明家园——武汉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报告[N]. 长江日报,2010-07-07(06).

[31] 孙红心,陈友法. 构建武汉都市农业体系研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06(2):41-42.

[32] 李 博. 上海现代都市农业产业结构与空间整合中的策略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33] 黄学群,李 瑾.天津都市农业发展重大科技问题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2006,12(1):55-60.

[34] 马俊哲.都市农业与京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J].北京农业, 2005(5):1-2.

[35] 王佑辉. 关于发展都市农业的思考——以武汉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4,32(6):1240-1242.

[36] 张晓雯.关于成都发展都市农业的思考[J].农村经济,2004(10):46-48.

[37] 薛艳杰.上海农业地域类型演变及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研究[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38] 王国莉,骆海峰,陈鸣春. 观光农业生态园的规划设计[J].生态环境,2005(3):439-442

[39] 陈志华,楼庆西,李秋香. 新叶村乡土建筑[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9.

篇4

关键词 新兴农业;绿色低碳;生态;科技创新;广西

中图分类号 F30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2-0381-02

农业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性产业,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业已突破传统定义,逐步向新兴农业发展。广西新兴农业呈现低碳、绿色、生态的显著特征,在“十二五”规划中,广西明确提出“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

1 广西农业发展概况与方向

1.1 广西农业发展概况

从农业资源看,广西位于中国大陆沿海地区的西南端,属喀斯特地貌,山多面积广,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虽然耕地少。但农业自然资源丰富多样。广西地处亚热带地区,光、温、水等资源丰富,具有生产许多名特优农产品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与此同时,广西人力资源丰富,2009年全区总人口5092万人,农业人口4235万人,其中农业劳动力1561.24万人,占全区劳动力的54.8%,为广西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人力资源条件。

从产业结构看,2009年广西GDP达7759.16亿元,其中农业生产总值1458.49亿元,占18.8%,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逐年下降;“十一五”期间,广西农业结构进一步改善,粮食产量稳步上升,种植业比重继续下降,经济作物、林果业和渔牧业大幅度增长,农作物及动物优良品种覆盖率大幅度上升,形成“四个一”的特色优势产业:①“一根蔗”。2009年蔗糖产量占全国的64.2%;②“一块薯”。2009年木薯产量占全国产量的70%,与此配套的淀粉、酒精等产业发展较好,据统计,广西木薯酒精取代广西1/10的汽车能源;③“一条虫”。2009年桑蚕产量占全国的33%;④“一棵树”。近10年除种植大量桉树外,其他林木也较多,是全国重要的林业省区。另外,水产畜牧、蔬菜水果等也是广西的优势产业。

1.2 广西未来现代新兴农业具有低碳、绿色、生态的特征

近年来,以低碳、绿色、生态为显著特征的新兴农业发展生机蓬勃。以农家乐、观光农业园区、主题公园等为主要形式的休闲农业逐渐发展,如上海鲜花港;以生态循环产业链为模式的循环农业生机勃勃,如泸洲老窖;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和发酵工程等为载体的高新生物技术农业势不可挡,如莱茵生物;以遵循自然规律的生态种养植方式的有机农业普受欢迎,如内蒙古清谷新禾、浙江有机茶业。

以低碳、绿色、生态为显著特征的新兴农业蓄势待发。一是广西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广西风光秀丽旖旎,民族风情多姿多彩,发展低碳的休闲观光旅游新兴农业条件良好;二是地理气候资源丰富,生物资源多种多样,森林覆盖率超过58%。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5个百分点;三是广西发展低碳、绿色、生态新兴农业生态环境良好。广西工业化历史较短,工业化程度较低,污染很少,一些地区尚保持原始的生态环境,发展有机新兴农业的环境条件良好;四是广西发展低碳、绿色、生态新兴农业有较好的社会环境。广西各地政府十分重视环保型、质量型农业,农民的质量意识和环保意识大大增强,发展低碳、绿色、生态农业有较好的社会环境。如2005年广西乐业县制定《广西乐业县有机农业发展规划》,先后获得“世界天坑之都”、“世界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中国兰花之乡”、“全国重点产茶县”等称号,茶叶、薄壳核桃、板栗、野生刺梨、甜竹笋、柑橘、猕猴桃、白凤桃、野生香菇、淮山等绿色有机农特产品早在20世纪80年代已享誉全国。2004年乐业县有机茶获有机产品认证,2005年乐业县有机水稻获有机产品认证,2011年乐业县获创建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县资格。成为我国第3个示范基地,是广西唯一一个有机农业示范县。低碳、绿色、生态必将是广西未来新兴农业的显著特征,是广西未来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广西未来现代新兴农业发展的,必然方向。

2 科技创新推动广西现代新兴农业发展

2.1 广西农业科技发展现状

“十一五”期间,广西农业科技力量不断增强:一是人才队伍建设大大加强。目前,广西有6个特色农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人才小高地”。据统计,全区有农业技术人员8.36万人,其中高级职称超过1000人,中级职称人数近6000人,博士约200人,硕士已近1000人;二是科研条件改善,广西拥有1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广西百色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拥有专门的农业高等院校广西大学农学院,已建有1个国家级、8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和一批国家农作物改良中心、区域技术创新中心,拥有一大批先进仪器设备和现代化设施;三是创新科研体系和创新平台。广西已引进一批大学、科研院所、知名企业共建创新平台,2009年又聘请13名“两院”院士为自治区政府主席农业顾问团,为广西“三农”和现代农业发展出谋划策。

2.2 农业科技在广西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2.1 农业科技支撑力强,贡献率高。“十一五”期间,广西一是通过组织实施“科技兴牧133工程”、“科技兴糖1105工程”、“科技扶贫1211工程”、“千万亩粮食增产综合技术开发”、“百万改良牛养殖技术集成示范”、“百万亩桑蚕优质高效种养及深加工技术集成应用示范”等重大科技工程与专项项目,在木薯、甘蔗、桑蚕等产业和领域取得核心技术创新成果,研制技术规范、技术标准,突破农作物新品种选育、牛繁殖技术等农业关键技术,培育农作物新品种。二是通过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的实施,使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推广应用一大批主导品种和创新技术。同时,逐步建立和形成比较完备的科技服务体系。全区现有各类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组织近2000家,其中星火专家大院27个、龙头企业技术创新中心74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205个、农村区域成果转化中心12个、农村信息化基地85个、科技特派员创办的协会或合作社158个;全区兴办以中心农户为基地、致富能手为骨干、自主培训为主要形式的“农家课堂”2.98万个,每年就近、就地培训农民150万人次以上;全区累计建立示范基地2.18万hm2,覆盖农户154万户。三是积极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力求“实施一个项目,熟化一项技术,开发一个产品。创立一个品牌。提升一个企业,致富一方农民”。据测算,广西农业科技贡献率超过40%,主要特色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3%,其中粮食作物、甘蔗、桑蚕等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水果良种覆盖率达89%。在科技创新的支撑下,广西农业迅速发展。2,2,2农业科技促进农业生产方式、农村生活方式的转变。“十一五”期间,广西在取得农业科技创新大批成果的同时,通过实施“星火计划”等项目,将大批先进、适用技术带给农

民,大大促进广西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特别是在加快传统农业改造、发展现代农业方面,积极引导并建立资源循环、投入节约、生态高效的循环农业产业体系,大力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循环经济技术、产业链发展模式等,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和生产方式的转变。一是在农业资源综合利用和节约技术的应用方面,大力推广节水先进技术、沼气技术和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等,积极探索循环经济开发技术和生态农业技术模式。目前,广西农村沼气池建设累计超过300万座,沼气入户率接近50%,居全国第一,燃烧稻草秸秆的生活方式逐步改变;二是在生产技术标准方面,制定木薯、桑蚕等种养品种生产加工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和技术标准,依靠农业科技进步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升级。

2.2.3 农业科技投入呈多元化,增长较快。“十一五”期间,广西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科技投入,广西农业科技投入增长较快,逐步形成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农业科技投入体系。一是财政投入增长较快。据统计,广西农业科技财政投入2007年为2.15亿元,2009年为2.88亿元;二是企业自主创新投入较快,特别是一些龙头企业的科技创新意识大大增强,自主创新投入显著增加,农业科技创新有了资金保障,农业科技创新工作蓬勃发展。

3 靠科技创新推动广西现代新兴农业发展的建议

3.1 创新农业科技组织机制,整合农业科技资源

目前,广西从事农业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的机构,有中央、自治区和市县单位,也有综合研究机构(如大学)和专业科研单位(如农科所等),其研究力量分散,研究内容重复度大,研究成果转化利用率不高。这种状况有计划经济的历史影响,也有组织机制改革不够深入、有限的科技资源整合力度不够大的原因,造成了农业科技资源的严重浪费,研究成果易与市场需求脱节。改变这种现状,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以行政手段整合农业科技机构,形成符合产业链要求,层次分明、任务明确、分工协作的组织研究体系:二是以项目为载体,按项目需要建立有企业和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参与的产业工程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使农业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在与市场(企业)密切联系的科技创新转化平台上运行,最终形成资源共享、权益分享的农业科技创新组织机制。

3.2 创新农业科技攻关,突破农业科技关键技术

农业科技创新要取得突破,必须要在关键技术研究和技术集成上下功夫。一是创新科研立项思路,以推动低碳、绿色、生态新兴农业发展为主要目标;二是围绕区域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产品,通过实施关键技术环节的联合攻关,把分散在产前、产中和产后的科研机构、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整合起来,集中力量突破农业科技关键技术创新。

3.3 创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方式和机制,促进产学研一体化

一是要对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示范推广进行一体化设计,形成与新兴农业密切相关的技术链成果。推广“研究机构+协会(合作组织)+农户”的成果转化模式,继续做好科技人员与企业、农户和田块对接,将最新科技成果优先运用到农业生产基地(田边地头)、企业的生产车间和物流链;二是要发挥政府相关部门(如农业部门、科技部门等)作用,把产学研、院企校和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的推广力量调动起来,把现场会、田间示范和农业科技指导结合起来,利用中心户、农家课堂、培训基地等形成广泛的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网络;三是要深化科研院所校、企业和合作组织的合作,建立互惠互利的利益机制,增强互信交流,促进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以技术入股等技术转让方式与企业合作开发新产品、新工艺,实现优势互补,促进产学研一体化。

篇5

这次全县新农村工作会议,是在全市农业大会之后,全国三中全会开幕之日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大会。会议围绕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启动六大行动促进农民增收的实施意见》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一特四化促进农民增收的意见》精神,认真分析我县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现状,研究制定了符合我县实际的《坚持“一特四化”方向,发展三品两化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实施意见》,这既是对近年来我县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实践经验的总结,又是对今后我县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在指导思想上的一次升华,对于今后一段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昨天早上,县委戴书记围绕瓜州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作了非常重要的指导性讲话,戴书记的讲话是我们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间瓜州农业发展的一个纲领性文件,需要我们认真加以研究学习;政府李县长对具体的工作任务和实施“三品两化”农业的一些措施、任务、办法讲了很好的意见,各乡镇、相关各部门要认真组织学习。昨天下午,大家围绕戴书记和李县长的讲话和出台的《意见》进行了讨论,从讨论的情况看,大家普遍认为这次会议开的非常及时、非常重要,这次会议出台的文件,所确定的目标任务符合瓜州的实际,符合瓜州今后发展和农民的需要,符合当前农业发展总的趋势,应该说把准了瓜州农业发展的脉,所确定的各项措施办法切实可行,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同时,大家都认为这次会议有很多新思想,新思路,对加大农业投入也做了很大的安排。刚才,13个农村乡镇和6个部门也做了表态发言,从发言的情况看,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个别乡镇对会议精神吃得不透;二是对明年的工作想的不多,结合实际不够紧密;三是对农民增收工作不上心,谈不上专业化、产业化、标准化、技能化的问题,也谈不上工作措施、重点、目标、方法,特别是移民乡镇增收思路不清,信心不足;四是个别部门角色转变不及时,消化吸收滞后,服务措施不明确。下面,结合领导讲话精神,我就如何贯彻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讲三点意见。

一、转变作风,突出抓好会议精神的落实

这次会议目标已定,方向已明,关键在于狠抓落实。会议结束后,各乡镇和各相关部门要迅速行动起来,扎扎实实地抓好会议精神的传达学习,要把传达学习会议精神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统筹安排,采取多种有效形式,集中精力,集中时间,分层次、有重点地组织好乡、村、组各级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和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使县委、县政府的重大安排部署做到家喻户晓,各项促农增收措施深入人心,把全县各级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切实统一到这次会议精神上来,在全县上下迅速掀起思发展、谋发展、抓落实、促增收的热潮。

1、提高认识,进一步坚定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信心。我们从去年开始就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今年,县委、政府从三春生产结束后就已经开始酝酿考虑今后瓜州农业发展的方向、路子,先后组织相关人员赴东北、新疆和其他兄弟县市考察取经,学习先进经验和发展模式,9月份,戴书记又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在乡镇进行了深入调研,分片指导,分类调查,通过调查,帮助大家进一步理清了工作思路。今天,县上召开这次全县农业大会,对今后五年的农业和农村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并配套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进一步加大了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扶持力度,这在瓜州农业发展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既充分体现了县委、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高度负责,更体现了对农民增收工作的高度重视。从这次大会的筹备、召开,出台政策来看,这次大会规格高,筹备早,出台的文件从实施到保障都十分完整,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从戴书记的讲话看,书记在讲话中今后全县工作的重点要从工业向农业发展转变,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格局,扶持政策要从扶持一家一户向扶持企业、市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转变,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更有效的作用,促进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从出台的扶持政策来看,从2009年开始,县财政预算800万元用于扶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同时还有正常的增幅和长效保障机制,可以说,瓜州的农业发展迎来了新的“春天”,这对于我们农业和农村干部来说既是鼓舞,但更是鞭策,各乡镇、相关各部门要进一步坚定信心,奋扬精神,紧盯目标不放松,狠抓增收不放手,绝不能辜负县委、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工作寄予的殷切期望。

2、大力宣传,使广大干部群众深刻领会精神实质。领会本次大会得精神实质,首先要领会戴书记讲话精神,重点要从以下10个方面来领会:一是认真领会瓜州“三品两化”农业和全市“一特四化”之间的关系,这个关系昨天戴书记在讲话中就进行了阐述,品种就是专业化布局的问题,品质就是市场化经营的问题,品牌就是标准化生产的问题,“三品两化”农业和市上的“一特四化”是一脉相承的,“两化”就是产业化和高效化,这和市上的发展节水高效特色农业也是相互一致的。而且“三品两化”农业是我们去年就的,和今年市上得“一特四化”是完全一致的,这证明县委在把握全县农业发展的脉搏是非常准确的。二是认真领会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指导思想,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层管理。三是认真领会用工业的理念来发展农业。四是认真领会农民增收的来源。老乡镇增收的来源主要在于土地,必须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从土地获得增收,移民乡镇在3-5年时间内必须通过劳务输转实现农民增收,靠土地达到35%的增收是有困难的。五是认真领会如何引导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戴书记“发展就是赚钱的关键”,在引导种植上要注重市场和农民的感受、意愿,什么东西赚钱种什么。六是认真领会关于标准化生产的问题,要加大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的建设。七是认真领会政策引导方式与投入机制的转变问题。八是认真领会加快发展龙头企业的问题。我们要扶持龙头企业的发展,只有把企业做起来,每个产业有了龙头,农民增收才有了保障。同时,我们在今后龙头企业的选择上,要选择有能力,有技术、有业绩,抗风险能力强的企业。九是认真领会引进核心技术的问题。重点要引进整枝技术、膜下滴灌、无公害技术、测土配方施肥等先进实用技术。十是认真领会农业节水发展。会后,各乡镇和各部门要把这次大会的精神实质传达到全体职工、农民群众、党员干部中。县委决定从12月1日开始开展今年的冬季集中教育,近期,宣传部门和农口部门要结合会议精神的落实尽快谋划安排好今年冬季集中教育,同时,广电部门对本次大会的精神进行进一步的宣传报道,要把干部群众的注意力和积极性都统一到本次大会的决策和重点产业的落实上来,坚持早动手、早准备,做到思想认识到位、工作措施到位、协调配合到位、政策保障到位。

3、精心组织,深入开展促进农民增收大讨论活动。各乡镇要结合各自实际,制定详细活动方案,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深入农户,通过典型引导、对比算帐等方式进行农民增收的讨论。通过开展大讨论活动,使农民认识到增收的潜力,在种植业结构调整、发展畜牧业、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劳动力输转等方面理清思路,为明年农业生产打下坚实基础。当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广大农民如何把握市场规律、适应市场需求,在市场竞争中生存与发展,是广大农民迫切关心的问题,要针对农民客观存在着合作知识、合作意识、合作经验等方面的局限性,通过市场竞争意识的学习讨论,增强合作共赢意识,按照专业化布局要求,准确定位产业,把生产与市场、生产与效益有效对接,实现由生产者向经营者的转变,使其真正成为商品生产的经营者和市场竞争的主体。

4、细心谋划,抓好《意见》的贯彻落实。会议的任务目标和措施都非常具体,关键在于抓落实。戴书记常讲:干了没干好等于没干,做了没做好等于白做。因此,各单位在会后要认真的想怎样干才能干好,怎样做才不是白做的问题,各乡镇要在10月底以前将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分解细化到人头、地头和具体的企业,确保任务全面落实。要及早动手,参照县委、县政府制定的《坚持“一特四化”方向,发展三品两化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实施意见》,结合各自实际,对发展“三品两化”农业,促进农民增收问题,从增收的年度目标、产业布局、保障机制、实施责任等方面制定出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实施规划及实施办法。同时,要进一步强化领导,明确责任,积极寻求落实《意见》各项目标任务的新办法和新思路,抓住近年来已经形成的好思路、好典型、好办法,认真总结推广,相互学习,交流借鉴,为意见的贯彻落实营造良好氛围,确保《意见》各项目标任务的全面落实。

5、准确定位,科学合理地确定产业布局。产业布局是发展“三品两化”农业的核心,因此,各乡镇在制定实施规划、确定特色产业布局时,一定要依据自然资源的特点,通过科学规划,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把特色、高效、节水措施和产业布局的各项任务指标量化分解到村、组和农户,让广大农民群众从特色产业的概念、目的、意义及实施形式、布局要求、产业政策等方面充分享有知情权,选准主营特色产业,准确定位,科学合理地确定专业化布局。尤其是对移民乡村的产业化布局要打破常规,从一次性导入高效产业出发,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把加快培育高效特色产业和其它产业布局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同规划,同安排,同落实,同推进,切实提高土地产出效益,促进优势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尽快实现增收目标。

6、加强培训,持之以恒地做好劳务输转工作。农业科学技术的每一次进步,农业生产力的每一次提升,都离不开农业劳动力的素质提高。要充分发挥职业教育、远程教育和短期集训等培训方式的优势,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围绕特色农业发展的需要,依托“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和“阳光工程”,以“两后生”为重点,统筹专项资金,将省上确定的就业再就业资金提高到15%,广泛开展良种良法集成配套、日光温室有机无土栽培、规范化种植、测土配方施肥、畜禽品种改良等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的专业技能培训和对农民的思想道德、科技文化、法制等方面的教育,增强农民就业创业能力。农牧、林业、水务、科技等相关部门要尽快编印通俗易懂的培训教材,在冬季集中教育之前下发到群众中。进一步健全劳务供求信息和服务体系,扶持发展劳务中介组织,不断扩大市外劳务基地,着力打造劳务品牌,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加强职业技能鉴定,强化职业资格认证,增强农民转移就业的稳定性和增加收入的可靠性。鼓励农民自愿组织外出务工,扶持奖励外出务工农民带技术、带资金回乡创业。

二、统筹兼顾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这次农业大会与往年的不同之处在于明确了今后五年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目标任务,能否顺利启动实施,如期实现既定目标,五年看三年,三年看头年,统筹落实好各项增收措施,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思路目标的一贯性至关重要。可以说,今年的结构调整已经为今后五年的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下一步,需要各乡镇、相关各部门切实抓好落实好各项增收措施,进一步坚定特色产业发展的决心、信心、恒心,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思路目标的一致性,盯住产业发展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做下去。

1、提前谋划,做好明年农业生产规划工作。今年的农业发展已成定局,明年乃至今后的产业怎么发展,各乡镇要提前做好规划,对照《实施意见》和各重点产业办公室《产业发展方案》中明确的目标任务,按年度、按项目具体发展指标和发展意见,围绕蜜瓜、葡萄、枸杞、酒花、番茄、牛羊养殖等六大特色主导产业和蔬菜、甘草、食用菌等六大特色农产品,研究自己发展的具体措施办法。各乡镇要抓好定规划、定对象、定措施的问题,在今年产业的扶持上,我们实行的是申报制,各乡镇要按照县上分配的任务确定明年的工作重点,即明年的产业将在哪些专业组,哪些企业,哪些大场大户来落实,及时向县上进行申报。

2、及早着手,做好明年重点产业实施准备工作。明年的特色产业发展面积大,任务重,各乡镇和相关部门要提前做好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尤其是葡萄、枸杞、酒花定植的苗木从哪里来?基础母畜、种畜的调引种源地在哪?这都需要我们未雨绸缪,提前考虑。从明年开始,市上将在瓜州县建一个以枸杞为主的沙产业苗木育种基地,并要在瓜州发展万亩西甜瓜种植、10万只肉羊、30万只肉(蛋)鸡及冷水鱼养殖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如何做好扦插苗木准备,种植、养殖区建设等工作,也是各乡镇和相关部门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需要我们提前做好准备。

3、查漏补缺,做好今年各项任务落实工作。现在离年底还有短短两个多月时间,今年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不变,任务不减,考核奖励政策不变,各乡镇和相关部门要对照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认真做好自查工作,逐项对照进度要求找差距,针对未完成的工作任务和工作中的薄弱环节,集中力量抓落实,缺的要补上,差的要赶上,积极查漏补缺,做到思想上不放松、工作上不松劲、力量上不削弱,坚持一手补“欠帐”,一手抓谋划,坚决做到两不误,两促进,做到组织到位、人员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确保各项目标任务不折不扣地完成。东片乡镇要集中做好酒花春育秋栽的落实工作,西片乡镇要集中做好葡萄的埋压防冻和网架建设工作,南片乡镇要集中做好牲畜越冬的准备工作,全县要重点做好冬季防疫工作。还有部分乡镇的沼气计划任务还没有完成,要抓紧最后这段时间确保沼气计划任务全面完成。

4、认真研究,抓好移民扶贫开发工作。随着九甸峡库区移民的迁移结束和梁湖、沙河的接收,我县移民扶贫开发的任务也进一步加重。县扶贫办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研究扶贫政策,编报争取项目和资金,认真监管项目的落实。在争取项目和资金时,要紧紧把握我县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加大对产业的支持。各移民乡镇和相关部门要围绕改善移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移民收入来考虑问题,认真抓好设施种植、设施养殖、劳务输转、土地改良、植树造林等五项重点工作。市上已经决定将我们的疏勒河移民项目的4个乡23个村全部纳入全省的扶贫规划,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件大好事,如何把这个政策用好,用活,关键在于扶贫办、移民乡镇及各相关部门的努力,如果做好,移民乡镇的瘵有大的发展,做不好则是钱花了没效益。最近移民乡镇和扶贫办正在做今后5年的扶贫规划和2009年的扶贫规划,项目正在申报过程中。下一步,县委、政府将在移民乡镇重点扶持枸杞、畜牧业、甘草和食用菌等四个产业,各移民乡镇也要提前做好产业发展规划。七墩、双塔要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大结构调整力度,重点发展枸杞、甘草等特色种植业和畜牧养殖业,广至乡要进一步加大移民培训和劳务输转工作力度,并做好设施种植和设施养殖的实施工作,确保移民群众迁得进,移得住;梁湖、沙河乡要提前谋划明年农业生产各项工作,确保移民接收后能适时发展各项特色产业。

三、切实加强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领导

1、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农业。今年县上先后成立了产业党委、重点产业工作办公室,负责协调解决全县重点产业发展中的相关重大问题。明年,县委、政府将进一步强化产业党委和产业办公室职能,继续实行重点产业县级领导包抓责任制,坚持做到一个产业,一套班子,一个技术指导小组,全程进行指导、服务,各乡镇在产业发展中也要坚持主要领导主抓,分管领导和相关责任人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在加强行政领导的同时,各乡镇要积极培育经纪人,抓好终端市场的研究,搞好生产与市场的有效对接。农业技术单位要充分发挥服务职能,为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农业系统的每位技术干部都要根据岗位和为农服务的需要,找准自己的定位,为农民提供一要能“看得见”,二要能“学得了”,三要能“跟着干”的技术,努力成为引领农业科学发展、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行家里手。

2、要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加强对农业的领导,最大的是加大对农业的资金政策扶持力度,衡量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力量的强弱程度,要体现在资金、政策的扶持力度上。今年,县上根据重点产业的发展实际,出台了相关实施意见和新农村建设扶持奖励政策,制定了重点产业资金保障措施,对产业发展进行扶持。在大家关心的明年扶持政策的落实问题上,重点两个方面:一是请财政局会后研究我们出台的扶持保障政策怎么落实的问题,要及早将确定的经费列入预算,要能够做到优先安排,能够早拨的一定要早拨,同时按照农业生产的规律将资金及时拨下去,确保产业的扶持。二是本次会议确定的扶持政策一定5年不变,只能优化,不能降低。同时,各乡镇要也出台各自的扶持政策,推进重点产业的落实。

3、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农业农村工作考核办法。这次会议,今后对各乡镇的考核有两个重点,一是农民的增收,二是农民的培训。明年的产业发展,我们将在坚持周汇报、旬督查、月通报、半年观摩检查、年终评比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民增收工作目标考核评价机制,按照农民收入测评办法相关要求,切实做到统一部署规划、统一配置力量、统一检查指导、统一考核验收,进一步挤干各乡镇数据中的“水分”。产业党委和重点产业办公室将定期督促检点产业落实发展情况,并对检查情况进行通报。同时,县上将把推进“三品两化”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工作成效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农民增收目标责任制,各乡镇和相关部门要按照县上的安排部署,统筹力量,细化目标,实化任务,强化措施,实行严格的检查考评、责任追究和表彰奖励制度,推进抓落实的制度化、规范化。

篇6

(一)发展生态农业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党的十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发展有利于推动科学发展观在江西得到真正落实,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实际成效。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我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振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的根本前提。在加快构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农业产业工作中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始终把加快生态农业的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对农业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不仅要提供数量充足、品质优良的农副产品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而且要求农业发展能科学、合理、有效地依托和利用自然资源,因地制宜,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了一个优良的环境,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应该利用生态环境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必须遵循科学发展观,把可持续发展作为鄱阳湖开发战略基点,在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湖区各项工作都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近期发展与长远发展结合起来,以经济、社会、科技、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加强地区间的优势互补,以协调城镇化与工业化进程,实现资源的综合和持续利用。因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生态农业,是从江西的现实出发,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

(二)发展生态农业是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农业生态系统是人们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我国农业生态环境本来就十分脆弱,生态环境承载力不高,农业容易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受自然资源的限制。因此,实现生态循环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选择。可从发展生态农业入手,推广循环经济理念,实行农牧结合、产业联动,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生态农业将在总量上降低农用化学品的使用量,在结构上推广符合绿色生态的新型产品。实践证明,发展生态农业,推行生态循环模式,形成一个良性运转的大产业链,有助于加快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生态农业的发展,不但可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而且可以逐渐地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农业应该遵循自己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两者在目标、手段、措施等方面的一致性说明了发展生态农业恰恰是在农业和农村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的最佳途径。而由于农村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日益显露和形成,生态农业不应该仅定义和局限在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和农村,更应该拓展到现代涵义上的大农业、大“农村”。发展生态农业必须着力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尽快推进农业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必须大力支持代表农业新型生产方式的绿色循环经济、废物循环利用、低毒高效农业领域。结合农业区域资源特征,调整优化农林牧渔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把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作为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把农业发展建立在自然环境良性循环的基础上,努力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统一。

(三)发展生态农业是建设富有中国特色现代农业的重要方向生态农业的基本特点符合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它不仅是建设富有中国特色现代农业的重要方向,也是实现高效、优质和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农业和农村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任务。在农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农村进一步繁荣、农民收入逐步增加的基础上,现代化是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率的必要手段。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找准产业发展方向。实践证明,建设富有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必须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当地的优势,找准产业发展的切入点。只有建立在资源禀赋优势基础上的产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而生态农业发展正是顺应这一要求,从农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出发而兴起,代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是一项艰巨、复杂和长期的历史任务。农业的现代化就是生产效率的现代化和产品质量的现代化。从生产效率讲,我国农田基础设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从国家政策的路线看,这方面将会不断得到强化。从生产质量角度讲,近些年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镉大米”等事件说明我国传统的化工农业道路难以为继,生态农业将成为未来发展的有效路径。发展生态农业要根据现代农业的一般特性,结合我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把发展生态农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具体实践形式,在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现代农业发展机制和支持发展生态友好型农业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和实践。生态农业还是一个科学的人工生态系统,它以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的协调统一为目标,用现代高新技术成果与传统农业技术精华相结合,从而提高太阳能的固定率、生物能的利用率、农业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的有效率。总之,它要求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的同时,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因此,生态农业是一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体系,是富有中国特色现代农业的重要方向。

(四)发展生态农业是改变农业生产落后的主要途径与措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人类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加剧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导致了各种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这无疑对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的传统农业来说是一个重大的冲击,加上江西省农业内部结构尚不合理,农业生产与市场需求尚不统一,阻碍了江西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目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所面临的问题依然是无效生产能力过剩,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由于江西省经济基础薄弱,对农业的投入不足,传统农业抵御自然灾害和适应外部市场变化的能力不强,加上工业、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的存在,农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与工业相比,效益偏低。因此,要发展农业,必须要依靠自身的发展,调整农业内部产业机构,形成一种融种、养、加、产、供、销、商贸为一体的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积累,多业并存,全面发展,而发展生态农业正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基础和必然条件。生态农业是在生态生产力观指导下,运用生态工程技术武装的优质、高效、集约农业,其内容相当丰富,其途径多种多样。首先要求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把生态建设与农业结构调整紧密结合,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向。其次要发展农业产业化,形成有地方特色的农业产业群、产业链和产业带。生态农业是在宏观和中观层次上,运用自然生态学原理和技术指导的农业。而且,生态农业的发展会与生态家园、生态产业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生态产业群、产业带、产业区和产业基地,成为生态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变农业生产落后的主要途径与措施。

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生态农业的若干对策

一直以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各级政府根据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当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要求相比,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制约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如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农业的投入不足,农业生态环境的不断退化,工业污染潜在风险存在等。因此,本文着力探索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生态农业的有效对策,以破解当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一)加强宣传,增强公众发展生态农业意识生态农业是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各级政府必须向广大农村干部和农民宣传发展生态农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高度重视发展生态农业。农民是生态农业的实践者,只有让农民充分认识到发展生态农业的必要性及其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才能真正激发他们发展生态农业的热情,带动他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从而才能使生态农业得到真正的推广和普及。因此,要做好以下工作:(1)加大宣传力度。可通过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网络等宣传媒介,以生态知识培训班、网络咨询、电视讲座、生态知识竞赛、生态农业县(乡、镇)评选等多种形式宣传生态农业的相关知识,总体规划生态农业的广阔前景,形成发展生态农业的广泛共识和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的良好氛围,提高公众环境意识和对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环境及湖泊生态系统价值的认识,使公众自觉参与到生态农业建设中来。(2)举办培训班。人的行动是受思想意识支配的,生态农业发展能否顺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对生态农业的认识水平。因此,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应该举办各种形式的学习培训班,向农村干部和农民传授生态农业的基础知识和农村实用技术,让他们知道合理利用农业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不仅利在当代,而且还会福及子孙后代。

(二)加大投入,构建多元化投融资运作体系生态农业的发展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建议不断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多途径、多方式解决生态农业发展的资金“瓶颈”。(1)争取中央、省里从资金层面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给予大力支持,优先发展生态农业,重点扶持生态农业基地和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2)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生态农业的金融支持,对于从事生态农业的龙头企业和农户给予低息贷款,以优良的金融服务成为生态农业发展的“助推器”。(3)适当的时候,可以考虑由省政府牵头,成立相关的生态农业发展投资基金,从社会中募集所需资金。可进一步完善发展优惠政策,通过政策引导、要素保障、完善服务等举措,鼓励社会闲散资金用于生态农业项目建设和投入,鼓励农民参股,支持民间资金积极参与生态农业发展,助推生态农业转型升级。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应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作用,引导国内外企业、社会和民间等的资金投入到发展生态农业当中,建立多元化投融资运作体系。各地政府要积极鼓励农户发展生态农业,给予政策上的帮助、资金上的支持和技术上的指导,要培育和扶持一批龙头生态农业企业,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生态农业企业进行补贴。通过税收、补贴等方式,持续调整农业化学品的使用,鼓励生产低毒、高效、低残留的农业化学品,通过升级栽培模式,尽量减少农业化学品的使用。出台有机肥使用补贴政策,鼓励有机资源再生利用,农业开发资金、农业产业化资金等要结合区域开发,将发展生态农业作为投入重点。国家还应尽快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三)保护生态,改善生态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生态农业发展的基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改善发展生态经济外部环境。(1)推广农业实用技术。减少污染,降低投入,使用低毒、高效的农药、化肥、可降解膜和节水灌溉设备。推进育种技术、饲料研发和农产品深加工。(2)提高防范能力。加强对自然灾害的研究,认真总结自然灾害发生的规律,尽可能做到事前防范,研究并制定自然灾害事后补救措施,将自然灾害的影响降到最低,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3)重点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加强污染处理设施建设,并确保正常运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还应该大力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工程建设,加快农村资源循环利用。沼气工程是目前适合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的有效环境优化工程之一,是以沼气开发利用技术为中心的种养加有机结合的循环型生态农业体系。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也不例外,从能量利用来看,作为农业废弃物的秸秆和畜禽废物分别是生态系统中第一、第二营养级所产生的废物,含有较多能量,因而具备源化利用的物质基础。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农业废物,既能保护农业环境,又具备较大的经济利益。应加强农业资源保护,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继续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耕地质量建设,确保耕地保有量保持在1.212亿hm2,基本农田不低于1.04亿hm2。此外,还应发展设施农业,它可有效解决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日益突出的人、地矛盾,增强抗风险能力。总之,应以生态文明理念推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改善发展生态经济的外部环境。

(四)培养人才,构建农技推广服务体系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的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离不开一个强有力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培养人才,构建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可以从以下方面努力:(1)落实县、乡农技推广服务机构的业务经费及人员工资。建议县、乡两级政府将农技推广服务机构的业务经费和人员工资纳入财政预算,全额及时拨付。(2)创新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用人机制,实行聘用制度,采取公开招聘、竞聘上岗、择优聘用的方式,选拔有真才实学的农技人才。要认真做好人力资源规划,建立创新人才培养选拔与利用机制。(3)加大基层农技推广服务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逐步解决基层农技推广服务机构的办公场地,为其配置必要的办公设备和专业仪器设备,增强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服务生态农业的手段和能力。目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的农民科技文化水平和科技服务能力不高。因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亟须构建生态农业发展的科技人才体系,在发展生态农业过程中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同时加大生态农业科技开发力度,积极研发和创新技术,重点培养和造就一批技能型、复合型人才,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在农业领域加快推动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产业链接循环化、废物处理资源化,形成农林牧渔多业共生的循环型农业生产方式。

三、结语

篇7

关键词: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2015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加快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总体思路是,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以争当全省现代农业建设排头兵为目标,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和调整农业结构为主线,以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三增”为核心,围绕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三大体系”,着眼实现农业生产由数量扩张向提质增效转变、由粗放经营向精细管理转变、由资源消耗向环境友好转变“三大转变”,积极探索具有我市特色的新型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径,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农业信息化、农业产业化,农产品标准化、农产品安全化、农产品品牌化的跨越式发展,为建设幸福城市注入强大动力,提供强力支撑。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 突出现代农业建设

一是围绕稳产增产,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上挖掘新潜力。继续深入开展高产创建活动,力争全市粮食平均亩产比上年提高5公斤以上。全面开展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确保基本农田数量不减。重点建设国有粮库,抓好储粮补贴罩棚仓项目建设和科学储粮仓建设任务,有效解决“地趴粮”问题。不断提高气象服务水平。

二是围绕增值提效,在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继续保持全市肉鸡、生猪、肉牛、规模蛋鸡发展的良好势头,不断提高规模养殖水平。积极发展园艺特产业,不断扩大园艺特产业种植面积,突出抓好蔬菜、香瓜、水果、烤烟、笤帚糜子、马铃薯、食用菌、花卉苗木等全产业链建设。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要重点培育龙头企业和打造品牌,带动优势和特色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发展壮大绿色食品产业,加强绿色食品基地建设,打造精品品牌。

三是围绕做强农业,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加快农业科技化,继续实施玉米螟生物防治全覆盖和农田灭鼠、测土施肥技术,进一步提升航化作业水平。提升农业标准化,争创国家和省级绿色有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抓好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强化对投入品的监督。推动农业信息化,继续完善全市农网建设,加快农业电子商务建设。推进农业机械化,继续争取国家和省级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全面推广全方位深松整地、保护性耕作、水稻机械插秧和机械收获、玉米机械收获,不断提高综合农机化水平。加强农业生态治理,完成年度农防林更新和残次林改造造林任务,加强林木管护工作。

2 突出农民增收

一是稳定经营性收入。继续支持农民发展种养业,夯实增收基础。同时,鼓励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庭院经济等多种经营,推进“一村一品”和“一乡一业”,挖掘农民二三产业增收潜力,培育新的收入增长点。

二是扩大工资性收入。要引导教育广大农民转变思想观念,勇敢地从土地上走出来。要搞好“订单”和定向培训,掌握一技之长,促进就地就近转移。同时发挥返乡农民工有见识、有专长等优势,鼓励自主创业,带动更多农民就业致富。

三是保持政策性收入。要认真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切实做到各种补贴资金及时下拨,足额到户,稳定政策增收。扎实推进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等政策力度。继续开展农村乱收费专项治理,促进农民减负增收。

四是增加财产性收入。要盘活土地资源,积极采取租赁、担保、抵押等途径,放大土地收益,让农民尝到更多甜头。推动金融机构开发安全理财产品,稳步扩大农民收益。

3 突出新农村建设

一是统筹规划。将沿公里线两侧的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依次科学确定为省市县乡级重点村,精心培育和打造公路沿线新农村建设样板村群和景观带,形成集中连片、组团发展的新农村建设新格局。

二是分层推进。重点村重点实施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提升村重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篇8

关键词 生态精品农业;发展成就;挑战;发展思路;浙江龙泉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0-0282-02

龙泉市位于浙江省西南部,辖8镇7乡4街道444个行政村,人口2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4.64万人,国土面积3 059 km2,耕地面积16 520 hm2,全市森林覆盖率高达84.2%,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森林城市,主要生态指标处于全国前茅。近年来,龙泉市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立足山区特点和自身发展基础,依托山地资源、气候和生态三大优势,围绕“产业上山、农民下山、生态创业”的工作思路,扎实推进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整建制推进县创建,加快推动山区高效生态精品农业发展,2015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1.2亿元,同比增长3.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5 906元,同比增长10.4%。

1 龙泉市“十二五”生态精品农业发展成就

“十二五”期间,龙泉市以确保粮食生产稳定为前提,以农业“两区”建设为主要抓手和平台,全面推进农业基础建设,坚持精品农业发展方向,大力发展“茶、菌、蔬、畜”四大主导产业,积极培育“果、药”等特色产业,拓展农业生态保护、原料加工、休闲旅游等农业功能,促进了农业快速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1]。

1.1 农业“两区”建设成效显著

一是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通过全面按照良田、良种、良机、良制、良法等“五良”标准,把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成为设施完备、土壤肥沃、技术先进、机制健全的高标准吨粮田。到2015年底,已经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4 920 hm2,创建千亩示范片6个。二是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按照省政府现代农业区“125”实施计划要求,龙泉市制定并实施了龙泉市现代农业园区“2315”建设计划,到2015年底,已通过省级验收完成综合区2个,产业示范区2个和精品园6个。在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过程中,龙泉市多次得到省、市各级领导的肯定批示,并多次在省、市召开的农业“两区”现场会上做典型交流发言。

1.2 农业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龙泉市通过实施“食用菌提升、特色茶翻番、蔬菜扩量提质、生态养殖业培育”等产业发展计划,农业主导产业培育成效显著,先后获“全国食用菌行业十大主产基地县”“中国黑木耳之乡”“全国食用菌文化产业建设先进县”“全国食用菌产业建设示范市”“中国茶文化之乡”“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等荣誉。2015年全市生产代料香菇0.8亿袋、代料黑木耳1.2亿袋,全年可实现食用菌产值8.4亿元;全市建成茶叶基地4 053 hm2,产量2 290 t,产值3.252亿元;蔬菜播种面积 6 673 hm2,产值3.83亿元;全年生猪饲养量21.2万头,家禽饲养量236.85万羽,肉类产量14 562 t,畜牧业产值3亿元。

1.3 农业生产主体发展迅速

“十二五”期间,全市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从2010年的48家增至78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3家、丽水市级25家、龙泉市级49家,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浙江天和食品有限公司被评为“全国食用菌行业十大龙头企业”;备案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447家,其中国家级示范性合作社7家,省级示范合作社7家,丽水市级示范合作社12家,龙泉市市级规范化合作社104家;备案家庭农场175家,其中省级示范家庭农场7家。

1.4 农产品品牌建设持续推进

截至2015年底,全市现拥有国家驰名商标1个、中国名牌农产品1个、浙江省著名商标11个、浙江省名牌农产品5个;注册了“金观音”茶叶、“龙泉绿”蔬菜和“龙泉黑木耳”三大公用品牌商标;“龙泉香菇”“纳富特牌灵芝”被评为“浙江十大名菇”,“龙泉黑木耳”商标成功注册;累计认证“三品”生产基地136个,面积12 667 hm2、畜0.9万头、禽52.5万羽,认证无公害农产品105个、绿色食品26个、有机食品14个;“龙泉灵芝”及“龙泉灵芝孢子粉”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龙泉金观音”获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龙泉黑木耳”获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认证。

1.5 农业生产设施有较大改善

“十二五”期间,全市设施农业加快发展,到2015年底,农机总动力达到21.158万kW,机耕、机播、机收面积分别达到11 607、167、2 447 hm2;食用菌、山地蔬菜、茶叶喷滴灌设施面积分别达到1 247、633、933 hm2,山地蔬菜避雨大棚栽培面积达到200 hm2;建成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169处,建池总容积11 460 m3,堆粪发酵池3 022 m3,年沼液利用5万t[2]。

1.6 农业功能进一步拓展,休闲观光农业蓬勃发展

龙泉市利用龙泉农业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条件,做好农业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区(点)目前已增至23家,其中国家级休闲观光农业示范点1个,总产值从5 951万元增至9 119万元。

2 “十三五”龙泉市生态精品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冲刺的5年,也是加快推进龙泉农业现代化、实现“四化同步”的关键5年。龙泉市生态精品农业发展既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除了经济增速下降、农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成本快速上升等共性挑战外,龙泉市生态精品农业发展还面临着特殊的困难。

2.1 农业发展要素制约明显

龙泉地处山区,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山地土地资源不利于农业产业规模化、机械化发展。农业生产更易受到先天地理条件、恶劣自然环境、极端天气条件影响,农业产业发展的不确定性风险高于其他平原河谷地区。

2.2 农业主体素质较低

龙泉市农业产业主体分散、碎片化情况严重,农业从业者文化程度、科技素养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据第6次人口普查:龙泉市农业从业者中初中学历以下占比达95%以上,平均年龄高达55岁以上,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这将对生态精品农业发展产生严重制约。

2.3 农业经营规模较小

龙泉市农业产业化、组织化程度尽管提高迅速,但与省内发达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经营大户占农业经营者比例偏低,农业生产化解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给农业产业合作经营、规模经营带来不利影响。

3 龙泉市“十三五”生态精品农业发展思路

3.1 明确“一个发展方向”

龙泉市“十三五”生态精品农业发展方向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着力构建起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态循环农业体系和观光休闲养生农业体系“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体系,推动传统农业向农业3.0、农业4.0转变。

3.2 抓好“两项任务”

通过落实好“补短板、降成本”两大任务,切实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保障口粮安全,保障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加强农业现代化基础建设,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把资金和政策重点用在保护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及农产品质量、效益上[3-4]。

3.3 突出“三个重点”

3.3.1 突出循环发展,打造生态循环农业先行区。全面深化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整建制推进县创建,围绕“一控两减四基本”目标任务,抓好兰巨、八都2个现代化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以及14个示范主体建设,以点带面,全境域、全领域推进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实现龙泉市农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共赢。

3.3.2 突出产业培育,打造绿色农产品主产区。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大现代生态精农业产业扶持力度,重点扶持“茶菌蔬”三大主导产业和“果药牧”等3个特色产业。加快推进农业重大项目建设,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以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示范县创建为载体,大力推进“三品”生产,提高产业标准化生产水平。

3.3.3 突出农旅融合,打造山区美丽产业样本区。以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为目标,加快推进兰巨现代农业园区观光核心景区打造,充分利用龙泉农业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条件,做好农耕文化传承与创新,丰富生态精品农业文化内涵,延伸农业产业功能。

3.4 强化“四个坚持”

3.4.1 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抓手。一是充分利用市校合作平台,加快促进农科教、产学研相结合,发挥与浙江大学、省农科院、上海农科院等科研院校合作优势,培育高效生态精品农业;二是加大科技推广服务力度,加快推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把科技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市场优势。

3.4.2 坚持以生产经营为抓手。一是加快生态精品示范创建,增强经营主体活力,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职业农民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二是深化农村产权体制改革,激发发展内在动力,以体制创新促进农村、农民主体作用的发挥。

3.4.3 坚持以市场品牌为抓手。一是推进农业品牌建设。大力发展地理标志和证明商标生态精品农产品,着力提升龙泉黑木耳、龙泉金观音、龙泉绿三大区域公共品牌的市场影响力,进一步提升龙泉特色的生态精品农产品竞争力。二是大力促进农产品营销服务,加大农产品营销队伍建设,健全完善农产品营销网络。建好淘宝网“特色中国・龙泉馆”,推动农商有效对接,借助农博会、品牌大会、鲜活农产品网上促销活动等,宣传推介龙泉特色的生态精品农产品。

3.4.4 坚持以社会化服务抓手。进一步完善农技服务体系建设,深化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中心规范建设,充实专业技术力量,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大力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大力开展科技下乡送服务活动,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实施农业部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县项目,促进农业信息服务手段向“最后一公里”延伸,实现农业信息精准入户、服务方便到村。

4 参考文献

[1] 叶君勇.莲都区“十三五”生态精品农业发展的研究和探讨[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6(2):1-2.

[2] 叶君勇.丽水市莲都区生态精品农业发展的探讨[J].浙江农业科学,2015(4):547-549.

篇9

[关键词] 农业科技创新 特点 作用 改革

[中图分类号] S-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10-0077-01

当今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知识技术也日新月一异,农业增长方式也随之在不断的发生变化。面对这种形式,就需要农业进行一次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才能承担起新时期所赋予的历史使命。为了更好更快的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下分析:

一、现代农业科学特点

农业科学与工业科学不同,主要体现在农业科学包括基础性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完整的体系,会受到经济规律、自然规律和生物规律的支配;物化的生产资料不能用其他物质来取代,然而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效益;所得到成果既有物质形态的也有知识形态的。虽然他们形态有差异,但是他们也具有共同性:都是知识性产品,都具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价值。农业成果不仅可以转化为生产力,创造出物质性,在一定程度也可丰富人的精神财富。农业科学有着周期长、地域性强和社会整体性的特点。这就决定需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需要根据农业科技工作中的规律,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和国情,并借鉴国内外的经验,才能够合理、完善的发展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党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到:我国现阶段还处于社会主义初期,生活水平还比较落后。尤其在农村,农村经济基础比较薄弱,还处于发展阶段,不具有规模性。因此,目前对于人才和科技的发展还需要加大力度,抓住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加大对农业技术的研究工作,求得精专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变为具体的商品化步伐,发挥其生产力作用。

二、发挥农业院校作用

农业科技体系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发挥高等农业院校的作用,加强农业发展和教育相结合工作。国家农业部和林业局所属农业、林业等大学既是教学中心,也是重要的科研基地。在此基础上,保证不影响教学的前提下,对于一些重点大学,可以组织一批高精人才进行农业科技的创新研究工作,使其成为农业科学体系创新过程中的一部分。对于普通高等院校,可以以教学作为重点,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部分农业科学技术创新工作的研究,总之,合理发挥各农业院校的作用,为建设农业科技创新贡献力量。

三、加强农业推广工作

加强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建设农业知识和科学技术结合的新体制。地方农业和林业等科研机构及农业技术推广单位是农业科学技术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主体和关键。工作中,分清层次和重点,在组织工作上要将县作为中心,乡作为骨干,村作为基础。各地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要与农村内各服务组织密切配合,形成农技一体化,产销一条龙的服务网络。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在保证资金和编制的同时,还要积极开展种子的自主经营,或实行与相关种子部门和农贸部门联营的模式,以求得经济效益。同时,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来进行技术上的培训,保证技术的先进性。

四、农业科研机构改革

加强农业创新体系,还需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科技队伍,合理的对资源进行分配和利用,使农业科研机构人员将工作重点放在经济建设中。根据农业科技发展的规律,通过对科研机构调整,人才分流,转换机制等方式来促进农科教的结合,建设的模式一般可以分为技术开发型、技术咨询服务型和社会公益型几种。

技术开发型,如种子、化肥、农药、疫苗等加工单位,在农业技术引导下,逐渐由事业法人变为企业法人,由产品加工生产模式转为新产品开发生产模式,使自主研发产品进入市场,使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了企业经济效益和技术的共同发展,同时,也使企业拥有自主开发和创新能力。

技术咨询服务型,如图书、情报、文献及专门农业发展研究单位等,都有发挥自身的优点,充分承担起提供科技咨询业、信息业和技术服务业工作。

社会公益型,如从事动植物遗传育种,病虫害突变规律的综合防治技术、高产量和优质品种技术。农业资源、生态环境及农业高技术等研究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结构,组建新的学科,积极的开展农业基础性研究与高科技术研究工作等。建立起开放、流动、竞争及协作等运行机制,努力提高科学研究技术水平,逐步建设一个完善系统的高水平专业研究基地。同时,在科学研究机构在改革的同时,对上面三种不同类型科研机构要使用不同管理方法,逐步建设成为在该领域有较高水平和特色的技术型机构,以更好的为农业发展和农民服务。

五、农业科技管理体制

对国家科技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加快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目前,各级政府在科学技术管理还运用法律化的管理方式而没有根据农业科技自身的特点及发展的规律,使政策和科研联合在了一起,这就造成了科研工作中,层次多,效率比较低,不容易出现科研成果、人才和效益等。因此,面对这种情况,就要尽快制定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纲要,提出明确的发展方向,规划好具体发展战略,明确科技发展方向。逐步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国家和地方两级的农业计划管理体制,健全农业重大成果奖项奖励制度,建立新型的符合发展需要的人世管理制度,科学的分配制度,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保障制度,建立以政府以投入资金为主,多渠道投入体制。总之,根据实际情况,建设符合实际工作需要的各项体制,以加快农业科学体系的建设。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农村经济发展;促进作用

一、分析农村经济管理

农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对国家及社会进步有着重要意义,农业发展中的经济管理工作为一项重点内容,需要根据当今社会发展环境及发展形式、政策方针等进行全面管理。根据地区情况对经济管理目标及形式进行确定,对农村生产、消费及支配等进行分析,保证农村经济发展逐渐走向正规。

二、分析农村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性作用

农村经济管理能够从一定程度上指导现代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市场经济已经发展成为经济主体,农村经济发展应该着力于经济体制角度,将个体经济活力有效激发,这种发展积极性一般来源于自利行为,农民可以根据自身努力满足自身发展及社会发展情况删除。从此角度出发,要想促进现代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将农民自身潜能进行挖掘,将农业经济管理加强,保证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农村经济管理不仅仅可以采用合适的手段进行农村经济的辅助,还可以保证国家采取有效的经济政策。农村经济管理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支撑,一方面能够为现代农村经济发展指引道理,另一方面还可以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方法,避免农村经济在实际发展中迷失方向,利用此将农村经济发展质量及效率全面提升,保证其能够满足农村经济发展需求。

三、分析农村经济管理未来发展趋势

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在国家经济基础上对其提出了非常高的发展要求,管理水平已经得到了逐渐提升。

(一)农村经济管理思维需根据实际进行转变现代农村经济的稳定建设及发展已经让农村经济管理模式逐渐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建设,此种管理方式已经与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各项内容充分结合,管理工作主要从农村经济加工产业链出发,对于产品质量、安全及加工等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观具体内容,农村经济管理模式的不断进步将会对农村经济模式进行不断优化。

(二)农村经济管理信息化现代社会当中的各个行业发展都在被信息化管理影响着,其中包含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经济的信息化发展已经与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多个内容进行了结合,使用科学方式将农村生产力不断转变,将农民自身经济能力提高,促进农村经济建设的稳定发展,从而提升管理工作人员的信息化管理意识,提升农业管理效率。现代社会的信息化发展建发展从目前情况分析来讲,已经对农业经济发展带来了非常大的改变,为整个农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贡献,这不仅能促进经济建设,还能提升农业在我国经济体制当中的地位。

(三)农村经济管理产业化农村经济产业化的出现已经带动了现代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及建设,农产品发展迅速。农村经济与其他经济组织进行的充分合作能够将其发展空间扩大。其他合作组织与农村产业进行的有效合作能够将农村经济生力扩大,合作组织同样能够保证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将合作组织进行结合,促进整个农村产业机制的稳定及合理发展。我国很多中大型企业都能够在实际发展中无形带动农业产品影响力,将农产品质量进一步提升,让农村生产逐渐朝着标准化方向发展。

(四)进行管理制度改革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管理制度对整个经济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力,管理制度的改革能够将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各类影响因素及障碍进行清除,让农业发展更加平稳健康。对经济管理制度进行改革及创新,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