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技术在银行业的应用范文
时间:2023-07-12 17:41: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云计算技术在银行业的应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云计算兴起于2006年,历经了近10年的建设发展,相较于世界先进国家,我国银行业数据中心技术、能级逐步攀升,不过云计算技术应用、发展依旧相对落后。银行业数据中心通常易交易处理型业务为主,特别是核心业务对系统实用安全性、交易时效性及数据统一性等提供了严苛的要求,鉴于此,对银行业数据中心云计算实施策略展开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1]。
二、银行业数据中心云计算发展现状
数据中心是指基于信息技术,达成应用集中处理、数据集中存放,从而为数据创造建立、交换、集成、共享的一系列信息服务的基础环境。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现阶段我国共计拥有各类数据中心、计算机机房43万余个,在全世界总量中占比约13.0%。就银行业而言,数据中心发展起步相对早,凭借其发展的较高标准,已然转变成企业级数据中心的示范。就好比信息化发展相对早的工商银行,自其上世纪80年代成立以来,历经了一开始的电子化改造,再到90年代末达成的一级分行辖内数据集中,于新世纪初实现全行数据集中至南北两个大规模集中式数据中心,于2004年又把生产业务处理汇集至上海数据中心,进而为工商银行经营转型、业务发展创建了全力集中、共享的信息化平台[2]。
就银行业数据中心选取的技术结构而言,现阶段多选取“竖井式”的应用开发部署结构,不管是机房常规设备,还是存储、网络及计算等资源均通过专业维度开展管理。伴随银行业业务需求的不断发展,该种技术结构势必会越来越难以满足业务发展需求,一方面会提升科技成本,一方面会使得应用平台严重差异化,且一定程度上提升运维复杂性。鉴于此,除出要提升数据中心硬件建设等级标准,改善节能效率外,还应当强化IT设备部署、管理模式的自我转型。
三、银行业数据中心云计算实施策略
云计算兴起于2006年,历经了近10年的建设发展,相较于世界先进国家,我国银行业数据中心技术、能级逐步攀升,不过云计算技术应用、发展依旧相对落后。全面银行业在新世纪发展背景下,要与时俱进,大力进行改革创新,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数据中心云计算实施。如何进一步促进银行业数据中心云计算有序开展可以从以下相关策略着手:
(一)建立银行数据中心云计算结构
现阶段,云计算数据中心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开展,不同行业领域均提出了云计算数据中心的体系结构。此类结构一定意义上是能够共联的,通常均是基于服务、管理、资源三要素开展结构建立,就好比电子行业国家标准《云计算数据中心参考结构》建立的云计算数据中心结构,及由微软公司建立的云计算数据中心结构。
这两个云计算数据中心结果每一组件含义,具体而言:
1、基础设施,指的是为了保证云计算数据中心有序运行而配备的一系列环境保障装置,同时还可对弹性扩展、模块化、智能调度及按需提供的要求予以满足。
2、服务层,涵盖了管理门户、自助服务门户,其中管理门户供由系统管理人员使用,可为管理人员实现审核申请、资源划分、服务制定及安全保障等提供有效便利;自助服务门户供由客户使用,可为客户实现服务申请、产品订购等提供有效便利。
3、管理层,达成对一系列IT资源的系统监控、自动调配、能效管理、运维管理及安全管理等。
4、资源层,指的是云服务对应需求的一系列软件、硬件的集合,包括存储、网络及计算等资源。该层面可对一系列IT资源开展融合,进而发挥基础支撑的功效。
(二)开展银行数据中心云计算实施
开展云计算对应项目,不仅要对常规项目实施手段进行参考,还要结合云计算特征进行特定权衡,开展银行数据中心云计算实施,具体而言:
1、调研阶段。在开展制定决策前,全面深入的调研是不可或缺的,不仅可以自行组织开展,又可以聘请专业外包公司开展,所需调研的内容则包括:云计算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云产品、云服务提供商及其对应发展战略、服务水平等;市场环境等。
2、战略规划阶段。在开展好调研工作后,为了进一步促进战略规划完善,还应当开展好下述工作:对业务需求开展评估,要切实认识客户、评估需求,经由客户对IT成本、实用性、高效性等方面提出了严苛的要求,云计算实施才得以有序开展;对评价标准予以确立;选取切实可行的云服务模式等。
3、实施规划阶段。倘若战略规划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项目的目标、方向,则实施规划是项目成功的一般。该阶段所需开展好的工作包括技术结构、连续性保障、运维规划以及安全控制等。
四、银行业数据中心云计算发展趋势
银行业数据中心由传统向云时代转移是必然的发展趋势,不过要明确该步骤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今后银行业数据中心云计算发展的日子里,很大一部分商业银行数据中心会依旧处在传统与云计算相互间这一状态。数据中心相关管理人员不仅要面临云计算所带来的技术考验,还要基于传统数据中心管理模式,研制出一套适用于云计算数据中心的管理模式。银行业数据中心云计算发展趋势,具体而言:
第一,当前,信息保密、安全性依旧为云计算技术发展所亟待攻破的壁垒,银行业数据中心云计算发展可侧重于自行部署、使用私有云方面,此外还可选取相关对数据安全性要求不够的应用进行公有云探索,进而建立起公私共有的混合云结构[4]。
第二,银行业金融产品逐步由结构复杂化业务取代以往单纯基础性业务。在不关乎账户交易、客户信息等非关键类应用方面,商业银行可对云服务使用开展探索,依托公有云租用模式促进银行产业链的健全。就好比,引入第三方公有云平台构建商业银行电商平台,客户理财、基金、差旅等综合服务平台等,一方面为客户提供便捷、经济的跨界增值金融服务,一方面进一步强化对客户行为信息的收集,提高经营决策、风险管理水平[5]。
五、结束语
篇2
关键词:大数据;云计算;财务管理转型
一、研究背景
大数据及云计算的概念及发展水平:
(一)大数据
大数据属于一种无形的信息资产,即指那些数据量较大的数据集合,其内容无法通过目前主要的信息软件在一定时间内抓取、管理和调整,同时它又指代信息大爆炸背景下的大容量数据、相关联的技术进步、技术创新等内容。它的基本特征为“4V”,即数据容量大(Volume)、结构多样化(Variety)、增长速度快(Velocity)和价值密度低(Value)。新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得当代数据量呈现爆炸式的增长。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的数字宇宙报告,全球有大量被创建和复制的数据,且他们的主张遵循新摩尔定律——即数据量每两年翻一番。在很多领域,科学家们面对着过于庞大无法在一定时间内处理的数据集,进而出现了专门的以提供数据和分析数据为其他产业提供咨询服务的企业,这些都是由于大量数据无法在一个限定的时间内由某些常规的软件对其进行快速的筛选,分析和管理造成的。近年来,《纽约时报》等多家知名媒体与投资公司纷纷将“大数据”列为重点研究与报告对象,奥巴马更将其称为“未来新石油”,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大数据”的潮流势不可挡,这也是信息时展的重要方向。
(二)云计算
云计算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系统的计算方式,同时也是一种基于互联网资源的使用模式。通过为资源的分享和传达提供较为安全和便捷的渠道,无数用户可以在以云计算技术为支撑的网络平台中畅享海量资源而不受到存储限制。除此以外,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SOA)、网络计算技术、虚拟化的系统集成配置、WebZ.0、海量数据下的存储管理模式、等云计算技术的诞生也为大数据计算问题的解决奠定了基础。在服务模式方面,云计算主要包括三类服务模式,分别为基础设施即服务(Laas)、平台即服务(Paas)和软件即服务(Saas)。当用户将信息共享到云端,在计算机和其他设备间按需要传递信息,而不需要了解云内复杂的计算原理和程序设计。云计算服务的提供依赖用户的共享完成基础的平台建设,集成大量的信息资源供用户使用,在这样的模式下,用户无需自行购入大型硬件即可通过使用网络平台中现存的大型服务器、存储器等设备从而搜索利用无限的信息资源。此举相当于重新整合分配技术资源,使普通网民在有限的计算机资源下享受技术进步带来的“资源红利”。在大数据时代,云计算按需提取数据的方式适应了大量数据的处理需要,对用户不需要的信息不再进行分析,因此得到快速的发展,极大地方便了科学研究和其他生产活动。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1)本项目研究通过对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概念及其各自发展水平进行研究,充分发现二者隐藏的内在关系,弥补大数据和云计算这两种技术结合研究的空缺。(2)本项目填补了我国理论研究上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对财务管理者共同产生转型要求的空白,促使我国国内财务管理者,尤其是银行企业的财务管理者更深层次地理解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概念及企业财务管理者职能转变要求。(3)我们通过多角度的为银行财务管理者提供转型建议,为切实解决新时代下财务管理者转型疑惑提供理论指导。(4)本课题同时补充现有研究中对企业财务管理体系从现有问题、如何解决、解决意义等方面变革相关的系统研究的缺失点,从而为切实解决企业财务管理的存在的诸多问题奠定理论基础。(5)本课题还有利于促进大数据和云计算在金融领域的概念、理论推广,使得金融企业更积极有效地运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来提高经济效益。
(二)经济意义
(1)发挥大数据作为战略资产的价值,降低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成本,为财务管理者实现科学化决策提供有力支撑。(2)大数据和云计算的运用将有利于财务管理者选择最优方案,合理配置银行企业资源,降低潜在风险。(3)财务管理者可以通过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准确的对银行实际运营中可能发生的成本进行事前核算,从而全面预管理。(4)大数据和云计算的运用有利于将财务管理者从单调复杂却很少产生价值的数据核算职能中解放出来,提升其财务报告及时性和决策效率,帮助企业在行业内实现领先地位。(5)财务管理者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获得高质量的财务信息,并通过信息的传递与渗透为银行内其他部门提供业务支持。(6)大数据和云计算的运用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有利于提高国内银行的核心竞争能力,缩小与国外财务管理体制较为成熟的银行的差距。(7)大数据和云计算的运用使银行对个性化的财务平台和财务软件产生新的需求,有利于带动财务软件和大数据及云计算技术平台提供商的发展,推动科技产业效益提升。(8)大数据和云计算时代下我国税务部门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将掌握的更为清楚,有利于避免逃税、漏税现象,从而保障国家税收。(9)银行财务管理者的适时转型还有利于为金融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保障客户权益,增加客户收益。
(三)环境意义
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对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经济也有重要作用.例如云计算技术的运用可以降低企业耗电量,对环境保护具有积极意义。本项目研究可以降低银行企业能源消耗,节省宝贵能源,最终促进我国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研究成果
(一)大数据及云计算对财务管理者的转型要求
大数据为财务管理者从“数豆者”向管理会计转型提供了机遇,财务方向的应聘者更需要发掘自身在数据利用、交易系统查询、计算机编程等方面的能力,而不仅限于专业要求的基本技能。而云计算在会计核算中的运用使得原来的手工核算变成现在的全面自动化,财务管理者获取的信息也由以前的分散变成现在的专业多样化,这使得管理者做决策时具有事前的前瞻性,更加有效地进行事中和事前的控制。
(二)大数据及云计算对银行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1、职业定位的影响
成本控制者和内部控制者:公司决策的形成需要专业的财务人员对公司内部流程更深入全面的参与,这对财务管理者的转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大数据技术出现的前提下,财务人员及时收集到的企业内部生产效率、成本差异、费用比对等相关数据得以获得更深层次的分析,通过对它们进行科学控制,能够达到节约企业资源,有效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2、会计核算的影响
使得核算对象多样化。内部容量更多、结构差异更大的大数据正在逐渐演变为信息时代下会计核算的主要目标。与过去的结构化数据相比,伴随着大数据的到来产生了复杂性更高的图画、音频等非结构化数据,同时,它们与企业日常生产也密不可分。在这样的形势下,相关数据的处理要求更为苛刻,短时、高效成为评价会计核算在复杂环境下,尤其是在数据更新不断加快的背景下是否能够正常运行的必不可少的标准。云计算充分运用了互联网的便利,将庞大的数据信息大批量地自动处理,使得财务人员得到解放,更加高效地处理数据,使得数据处理方式自动化。计算工作精细化也是财务管理者转型的另一大要求。为了提高管理会计水平,在确保数据不作伪的前提下,企业通过对三个方面进行再分工,可达到预期目标,即完善数据管理组织系统,加强信息处理平台建设,提高财务人员聘用标准。这样才能使财务数据得到更专业的分析与量化从而提高决策质量。
3、管理决策的影响
云计算技术为大数据下的财务决策提供了便捷的通道,通过大数据处理和操作数据仓储(ODS)、联机分析处理(OLAP)、数据挖掘/数据仓库(DM/DW)等数据分析后,企业可轻易从社会化网络等外部渠道获得的大量相关数据中获得以企业为中心的部门偏好信息,在进一步商业智能、可视发现等决策处理后,为企业的成本费用、筹资、投资、资金管理等财务决策提供支撑。同时,客户可代替银行完成相应的工作程序,减少不必要的操作,大大简化流程。反应速度的加快和程序的精简增加了信息透明度,客户可自行完成借贷服务。
4、管理控制的影响
云计算为大数据的风险预警监测与流程化操作提供了可能,增加发现系统性风险的几率,拓宽采取进一步措施的空间,事中风险管理从而得到强化,使监管更加完善、高效、可靠。
作者:姜黎黎 鲜然 严雅琪 吴子捷 刘俐君 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
参考文献:
[1]程平,王晓江.大数据、云会计时代的企业财务决策研究[J].会计之友,2015(第2期)
[2]程平,王骁.大数据对企业财务决策的影响探析[J].财务与会计,2014(第10期)
[3]许金玲.大数据时代管理会计工作变革研究[J].财经纵横,2015(第2期).
[4]彭艳.大数据时代下企业财务管理变革之路[J].企业导报,2014(第9期)
[5]章页.浅析大数据时代下财务分析变化趋势及运用影响[J].财税研究,2014(第7期).
[6]樊燕萍,曹薇.大数据下的云会计特征及应用[J].中国流通经济,2014(第6期)
[7]崔磊.基于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相关问题的探讨[J].现代商业,2013(第7期)
[8]徐唯俊.论知识经济时代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J].财会研究,2014(第3期)
篇3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认为,“如果不是自主可控,就不可能安全。”同时,他还呼吁,国内用户应该尽可能选择自主可控的国产安全产品,特别是政府的信息系统应该采用自主可控的国产软件产品。中国政府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也提出要把开源软件作为扶持发展的对象。
开源软件不只是指软件开放源代码,更是一种软件开发模式。当开源软件拥有成千上万不计报酬的开发团队时,其效率必定远远高于单个企业或机构的开发小组,这样的行动所产生的力量是个人和公司无法匹敌的。“ Linus 法则”(即,眼球足够多的话,所有 Bug 将无处可藏)及数目众多的志愿者们有效地减少了重大错误产生的可能。过去20多年来已经证实,开源、开放、协作是最好、最经济的软件生产方式,有力地推动了全球软件产业的创新发展,使全球IT领域发生了全局性、持续的重大变化。
从目前来看,OpenStack已经成为仅次于Linux的全球第二大活跃的开源社区。超过600家企业、7万多人通过各种方式支持这个超过2000万行的开源项目,世界100强企业中超过50%的企业均采用了OpenStack,开发者和用户更是遍布全球近 200个国家和地区。无论是从整个社区的活跃度、媒体宣传度、还是用户接受程度来看,OpenStack不负众望地发展成为了全球最快的开源社区之一。
OpenStack社区的蓬勃发展不仅让全世界的开源软件开发者能够在同一平台上为了云计算技术发展贡献智慧,也给了中国软件业在互联网+转型大趋势下实现“自主可控”和弯道超车的历史机遇。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投入开源软件的发展和OpenStack社区贡献,我们看到在开源社区的中国力量越来越强大,并从最初的跟随和索取转变到如今的积极投入社区贡献和影响社区的技术发展方向。在去年举行的OpenStack Days China上,OpenStack基金执行总监Jonathan Bryce也表示:“中国OpenStack社区的蓬勃发展已使其位居全球社区三强之列。”
2017年2月23日,OpenStack社区了它的第15个版本――Ocata版。这也是目前开发速度最快的版本,目的是为了更贴近用户需求,给OpenStack厂商更多时间来打磨自己的产品,做到快速升级和保证产品方案的成熟稳定并重,大幅度改善用户体验。
通过对目前业内公认的评价OpenStack社区贡献的四个重要指标(蓝图完成数Completed Blueprints、解决缺陷数Resolved Bugs、提交代码次数Commits和代码审阅数Reviews)进行分析,Mirantis、Redhat总体上依旧是全球领先,中国企业在Ocata版本的社区贡献表现则普遍上升,有后来居上的趋势,华为、九州云和中兴等厂家贡献排名进入全球前十,麒麟、易捷思达和海云捷迅则紧随其后,进入Top20阵营。
伴随着OpenStack在中国的高速发展,中国企业在社区贡献方面表现越来越好,在去年的巴塞罗那峰会上,不但有来自中国的九州云和中国移动被OpenStack基金会接纳为黄金会员,中国移动还获得了基金会颁发的Superuser大奖。
在行业应用实践方面,OpenStack在中国的落地部署也发展很快。得益于自主可控的国家信息化政策指导,中国的OpenStack市场同样呈现出后来居上的势头,发展速度大大超过其他国家。中国移动、国家电网、中国银联、中海油、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行业巨头纷纷部署OpenStack云平台,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准备拥抱开源云计算着一潮流。
以金融行业为例,现代金融业与信息科技技术及其应用的关联度日益提高。作为跑在IT系统上的行业――银行业,也率先把“自主可控”提高到了行业监管的高度。2014年9月,银监会下发了银监发[2014]39号文件――《关于应用安全可控信息技术加强银行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从2015年起,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安全可控信息技术的应用以不低于15%的比例逐年增加,直至2019年达到不低于75%的总体占比。随着《中国银行业信息科技“十三五”发展规划监管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积极开展云计算架构规划,主动和稳步实施架构迁移,到“十三五”末期,面向互联网场景的重要信息系统全部迁移至云计算架构平台,其他系统迁移比例不低于60%。为银行业整体实施自主可控金融云架构,明确了路线图和时间表。
基于这一政策,银行业在开源软件和自主可控金融云的部署实践方面也是走在前列。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联、上海银行等机构纷纷采用OpenStack构建自己的自主可控金融云平台,湖州银行更是全国第一个把OpenStack云平台用于生产环境的城商行,取的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我们通过厂商公开资料和公开中标信息整理了OpenStack在金融行业的一些典型案例,相信不但对金融行业的自主可控实践有一个很好的总结,也会对能源、电信、政务、医疗、制造、交通和物流等各个行业的开源云计算建设有借鉴意义。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案例主要支持人民银行的支付和征信业务,由九州云提供服务。
中国银联:中国银联早在2012年就开始OpenStack实践,已经稳定运行1000多天,累计11960vCPU、33280G内存和600TB企业级存储计算力,初步建成了包括云资源管理平台、云集成开发平台、智能支付终端平台等在内的云计算基础平台和应用平台。在这个案例中,多家OpenStack企业包括刻通云、易捷思达和九州云都有参与其中。
上海金融云工程中心:上海金融云工程中心是由上海市济信息委员会下的云计算促进中心牵头,中国联通上海分公司提供和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专网互通的金融云数据中心,上层提供证券定量分析、大数据、区块链、金融云容灾环境等应用,底层OpenStack云平台的建设由九州云承担,上海多家银行和金融机构也参与其中。
光大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开源超融合架构研发项目,提供基于OpenStack的企业版融合架构云平台为金融企业提供高弹性计算,高性能存储,高灵活SDN网络构建,同时支持多种异构虚拟化,同时支持商业存储与开源分布式存储,由刻通云提供服务。
恒丰银行:恒丰银行对OpenStack在银行业的落地有非常多的集成和优化,特别是其底层采用思科VTS技术,算是在银行业比较领先的案例,由有云提供服务。
湖州银行案例:国内第一个承担生产业务的OpenStack银行云平台,目前已经实现稳定运行18个月无宕机,承载了对公前置、对私前置、柜面、反洗钱、手机银行等业务,由九州云提供服务。
邮储银行案例:支持手机银行、互联网贷、小微金融等邮储银行业务,由UMCloud和易捷思达提供服务。
三峡银行案例:基于OpenStack构建云平台,支持远程开户、双录业务和多活管理,支持业务运行和PB级别海量非结构化数据管理,由九州云提供服务。
中国保监会:保险行业的OpenStack实践刚刚起步,中国保监会基于OpenStack构建的云平台,支持保监会的各项业务,由海云捷讯提供服务。
深证通:深证通项目是第一个证券行业采取OpenStack的案例,目标是打造面向证券行业的托管云,由UMCloud提供服务。
金微蓝(金证子公司):基于OpenStack提供证券行业云,承载渠道云、经纪云、股票期权云和股转做市云,实现证券、基金、期货等金融机构和互联网的对接,由九州云提供服务。
篇4
金融云规模扩展大势所趋
如何构建效率更高、体验更好、响应迅速的新型服务模式,监管部门和部分商业银行瞄准了金融科技创新,将其列为重点突破的方向。今年7月15日,中国银监会《中国银行业信息科技“十三五”发展规划监管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稳步开展云计算应用,主动实施架构转型,到“十三五”末期,面向互联网场景的重要信息系统全部迁移至云计算架构平台,其他系统迁移比例不低于60%。
对于金融云,很多人并不是很了解。简单来说,金融云就是共享经济在金融行业的最典型的实践,恒丰银行科技服务管理部总经理张晓丹表示,目前越来越多企业向云端迁移,究其根源是因为日新月异的新技术令各类应用已经突破其物理边界,数据中心已不再只是一个单纯硬件资源的存放场所,而是成为一个混合式IT环境载体。
国仕资本研究协会理事李高阳给《经济》记者比喻,金融云所带来的便捷服务,将同阳光、空气和水一样,是人们越来越离不开的、需求弹性极小的“准刚需”。
业内专家纷纷对金融云的发展潜力和前景看好。从目前来看,金融云的市场规模可能无法给出精确的量化,但可以肯定的是,国内的金融云市场规模在迅速扩张。
易观金融研究分析师郭竞对《经济》记者表示,在监管层面,“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同时相关监管机构也提出加快云计算在金融业中的建设和应用。在市场层面,BAT等大型互联网企业,包括恒生电子这样的老牌技术公司都在进行金融云的研发,并且有的已经公布解决方案。而目前为止很多银行也在做金融云的探索,包括一些区域性银行已经开始和大型互联网企业合作,在金融云方面进行试水。“所以不论是从政策面还是市场面来说,金融云的发展潜力还是很可观的。”
华夏银行信息技术部相关专业人员也告诉《经济》记者,由于在可用性、灵活性及资源利用率方面,相对传统技术架构均体现出了明显优势,云计算已经成为公认的下一代信息系统主流技术架构。“金融行业的IT系统架构已经在朝着云计算的目标架构演进,云计算的大规模使用是必然趋势。”
他还表示,目前金融云在各家机构部署及推广进度不同,但总体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未来几年,金融云数量及规模都将有较大的增长。
根据IDC(互联网数据中心)报告的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规模为14亿美元,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市场为8亿美元,占58%的云服务市场是云服务的基础服务。
交银国际互联网行业研究员谷馨瑜对《经济》记者称,目前云服务占中国IT业整个规模的比重还不到1%,未来比重一定会增加;金融云的市场,应该是SaaS(软件即服务)服务的一个子行业,SaaS市场目前占比还比较小。“IDC预计,未来2020年云服务市场规模将达到50亿美元,同理,金融云也会成为金融机构整个IT结构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一方面分析金融数据帮助决策,另一方面帮助金融机构提升电子化服务。”
金融云助推自身技术成熟
近段时间银行纷纷抢占云端,而打造金融云对银行和整个金融行业会带来哪些变化呢?
信息科技是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核心竞争力。《意见》中提到,银行业信息化建设和风险管理能力与进一步创新发展、深化改革、转型升级还存在一些不适应、不匹配的问题,有些已经触及到当前银行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
国内银行业近年来形势严峻,转型升级迫在眉睫。李高阳表示,中国经济正经历“L”型走势的长期阶段,总需求低迷和产能过剩并存的格局在今后几年仍将持续;国内利率市场化已取得决定性进展,金融脱媒趋势加剧,互联网金融蓬勃兴起并渐成气候;银行业利润增速呈现断崖式下滑,不良“双升”,新增信贷面临资产荒的困局。
而商业银行打造金融云,将极大地助力自身转型发展。“通过金融云的建设,商业银行可以实现内部IT的转型升级,对业务的改革创新和探索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节约创新成本,并提高信息科技的安全性,降低风险。”李高阳称。
艾媒咨询集团高级分析师蒋一帆告诉《经济》记者,打造金融云对银行来说,把数据放在自己的云上能更好保障数据安全性,同时减少对腾讯云、阿里云等第三方云的依赖,更重要的是,打通银行内部长期积累的大量数据,盘活数据资产。“金融云将给金融行业带来根本的变化,提供更稳固和方便的数据存储基础,为将来的构建信用社会实现信用变现打下基础。”
金融云本身能够为自身IT技术和互联网方面比较薄弱的银行提供很好技术支持,同时能够为银行在线上支付服务方面降低成本。但是上述问题主要是针对城市商业银行或者农村商业银行等自身技术人才和技术能力不强的中小银行。
在郭竞看来,以前银行在数据集中模式下的金融信息化发展过程中,面临服务器数量和存储容量迅速增加,运维成本压力增大,但是单个服务器、存储利用率却不高的问题。“而金融云本身虚拟化技术带来的物理资源的复用、资源使用率的提高、能耗的节约等优势,推动了这一技术的快速应用。”
华夏银行信息技术部相关专业人员也表明,打造金融云是银行科技部门运营模式转变的需要。“金融云提高了信息技术系统的可用性,提高了信息系统资源使用率,降低了运营成本。”从业务角度看,金融云可以实现弹性快速部署,提高业务上线的速度,为金融创新业务的推广提供技术保障,提升全行业的服务能力。
未来电子信息数据量越来越大,利用网络或信用的交易信息,金融机构做云端就有助于自身的技术成熟。“另外,银行打造金融云不是去拷贝现在的互联网金融的云端,更重要的是要把现代科技用到金融上,这里面最大的关键就是银行客户流、资金流、产品流、信息流等,这些要互联互通,统一起来共享和使用。”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陈学彬表示,现在这些金融机构的信息都是不相通的,内部都不是共享的,如果未来发展利用互联网技术、大数据、云计算还有人工智能,都会大幅度提高金融机构本身的竞争力。
云服务如水电煤
当然,目前银行在打造金融云过程中也有需要攻克的难点。
李高阳认为,从行业的角度来看,金融云的建设布局主要有几方面的难点:第一,互联互通能否打通,不同机构建设的金融云在数据的标准、接口上有待实现统一,这样才能实现更大批量的数据交换和处理;第二,在安全性上,金融云支撑金融业务快速发展,各类业务相互交叉渗透,随着技术不断推陈出新,给安全保护和风险控制不断提出更高更快的要求;第三,人才供给不足,对大量高尖精人才的需求,是有志于金融云建设的金融机构普遍面临的最关键问题。
对此,郭竞也认为,一方面,使用金融云服务的金融机构、数据存于云中,脱离用户掌控,由于存储环节数据加密难题还未得到有效解决,数据废弃、物理损毁等无法保证彻底销毁,加剧了用户对数据机密性保护的顾虑。同时,由于大量金融机构共享金融公共云资源,局部风险很容易被扩散、放大,成为全局风险。
另一方面则是监管问题。就监管来看,金融云可支持银行、证券、保险等不同业务,IT 混业运行特点明显,当前有关金融云的标准、法规还不完善,跨行业、跨区域、跨境公共云面临监管差异和纠纷;另外,由于多租户共享资源,用户数据和系统边界模糊,司法取证存在困难,从而造成金融云面临很高的监管和法律风险。
除此之外,是用户和金融云服务商终极目标不一致。云计算系统管理员访问控制权限对用户来说不可控,敏感数据和隐私信息保护依赖金融云服务商的职业素养和道德约束,使得金融云面临很高的道德风险。随着金融公共云服务规模迅速增加,会出现“大而不能倒”的局面,金融云还会面临很高的退出风险。
此外,从技术层面来看,对传统架构的兼容能力是目前金融云构建的最大难点。华夏银行信息技术部相关专业人员表示,目前各大金融机构都有着十分庞大的信息系统,这些系统未来如何平滑地向云架构演进,新生的云计算平台如何对其进行兼容都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最后还要面临技术路线的选择。目前云计算技术尚未最终定型,存在众多的技术路线,如何选择最适合自身业务特质的发展技术将成为金融企业的重要课题。
那么,金融“云化”又是如何服务于大众的?打造金融云对银行自身和金融行业存在影响,对广大百姓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在李高阳看来,对广大消费者而言,金融云所带来的便利已经嵌入到日常业务办理的全流程当中。“今年4月,恒丰银行布设的首家全功能旗舰型智慧银行网点正式开业,从客户进入网点开始,网点的人脸识别技术实现身份识别,并将客户资产配置状况、需求分析等数据推送到客户经理的手持终端上,营销人员通过大数据对客户进行精准的产品推介,提供一揽子全方位的金融解决方案,实现客户的资产保值增值。”
金融云化主要是能够通过打通用户在金融消费各环节积累的数据,据此更加优化个人信用画像。“未来不仅是个人消费信贷等金融服务审核将更加便利,其他例如涉及身份的审核验证也会更加方便。”蒋一帆如是说。
郭竞表示,目前,传统金融行业的互联网服务无法满足广大老百姓的全部需要,而金融云不仅可以为资金供求双方提供低成本的、高效的服务模式,而且可以倒逼金融行业与拥有云计算、大数据、移动支付等新技术的互联网行业进行跨界融合,寻求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为更多的群众去服务。
金融云将成下一个风口
谷馨瑜告诉记者,数据云化,金融系统一定是有公有云亦有私有云,金融体系内的云数据建设,帮助体系内数据打通,同时提升效率。通过公有云共享数据,提升如征信、身份验证等其他方面的数据。
面对金融云对各行各业乃至大众生活的积极作用,猜测其是互联网金融的下一个风口也越发引人注目。
华夏银行信息技术部相关专业人员表示,云计算是技术类的变革,其带来的技术驱动力将是未来驱动行业变革的核心动力,会改变企业的业务发展模式,给各类创新业务的推广提供更好更快的平台。
金融云是未来传统金融发展及转型的基础建设之一,但仍要看各金融机构在金融创新、产品创新上的力度如何。谷馨瑜认为,从互联网公司、金融机构以及第三方支付打造金融云的经验来看,可能还需要更多的技术上和理念上的提高。
金融云也是一种云,并没有根本产品创新和技术变革,但是在安全性可靠性上有了更强的保障,增加了可靠性的等级。蒋一帆表示,金融云是金融业未来服务的基础,更多的是机构在做基础建设方面的投入,因此金融云本身并不能说是风口,但金融云的搭建完成将给整个金融业及社会经济带来巨大的推动。
在监管层“十三五”的背景下,金融科技的发展为大势所趋。郭竞对记者称,金融云本身这项技术确实是未来各个金融企业探索的方向之一,但是像区块链、智能投顾等新技术也都会成为风口,而这些技术本身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国内金融机构如何和新技术进行融合这些都制约着这些技术本身的发展潜力。“所以还是希望抱着谨慎乐观的态度来以观后效。”
他还表示,未来金融机构的互联网化一定是通过新技术实现IT和具体业务的融合。随着互联网银行的全面开放,未来的竞争一定是业务和技术融合的综合能力的竞争。考虑到不同金融机构现阶段的信息科技能力不同,中国金融云的未来格局一定是:大型金融机构自建私有云,并对中小金融机构提供金融行业云服务,通过科技输出将IT直接变为业务;中型金融机构核心系统自建私有云,系统采用金融行业云作为补充;小型金融机构逐步完全转向金融行业云。
在技术变革、发展方向和监管态度都已经明确的情况下,对于金融行业信息科技部门来说,当前最关键的是要能与时俱进地变革自身,构建高效的金融云管理体系。
最终金融云整体完成的标志应该是面向业务的高效实时响应,效果由企业的整体IT战略决定,而不仅仅取决于技术因素,需要从战略、规划、架构、开发、运维多个领域进行统筹规划,提升部门间的沟通和协作水平,促进应用架构与基础设施架构融合,设计出更合理的金融云应用架构,提升应用研发速度和用户体验,让业务人员和最终用户感知到效果。
篇5
近日,记者从第六届中国灾难恢复行业高层论坛上获悉,未来,云计算将在我国灾难恢复和数据保护战略中发挥重要作用。与会专家指出,在灾备建设中,应加强跨部门跨行业的协调,大力推进云计算环境下灾难恢复体系的建设,提供社会化、集约化、专业化、共享共用的灾备服务。
云计算促灾备模式转变
今天,灾备建设的重要性无论怎样强调都不过分。尤其在最近几年,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各种系统瘫痪事件不断出现,给灾难恢复体系建设带来巨大挑战。虽然我国灾难恢复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存在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灾难备份中心选址过于集中,使风险高度集中,未能体现“平战结合”的灾备建设原则;缺乏统筹规划,灾备建设投资浪费势头进一步加剧,未能基于实际需求确定灾备建设等级,自建比例过大,水平参差不齐,造成资源浪费。
云计算的出现,为灾备行业带来一个与传统方式截然不同的途径,灾难恢复行业也由此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在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主任吴世忠看来,云计算的核心思想,就是将大量用网络连接的计算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和调度,构成一个计算资源池,向用户提供按需服务。通过云计算,可以减少政府所拥有数据中心之间的应用数量,加快数据中心整合的步伐,构建一个成本和风险更低、更专业化、服务范围更广、更灵活的灾难恢复体系。
万国数据创始人兼CEO黄伟认为,今天,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完全可以实现高可用业务理念。利用虚拟化技术和云技术的平台基本上可以实现灾备、生产之间的无缝平滑的切换,通过一些云计算的手段和技术的架构,能把灾备中心、测试中心、生产中心等IT资源更紧密地有机整合。黄伟告诉《中国计算机报》记者,从虚拟化到弹性架构到云,都为灾备建设带来非常好的模式。比如,在传统思路下,要把本地存储上的数据进行实时的数据复制其实在技术上很难实现,采用云调度方案后,所有处理能力是虚拟的,对这种数据复制,就可以采用虚拟化方式进行,非常简单地完成。
国富瑞数据系统有限公司总裁冷飚认为,云计算使灾备和业务连续性管理面临新的变革。云计算具备资源分布式部署和资源跨区域协同工作的特点,在灾备领域,传统的“一主两备”模式将逐步淡出视野,取而代之的是新的灾备模式,即“多个数据中心跨区域部署、互联,计算和存储资源分布式整合调度,应用负载均衡,同时在线,互为备份”,而支撑业务持续性运营的管理和应急预案也将随之调整。
加速行业标准的制定
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灾备模式的转变,而随着灾备体系建设的发展,对灾备行业标准的需求也日益突出。
万国数据副总裁、灾难恢复首席专家、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灾难备份中心建设与管理规范工作组组长汪琪表示,目前,国外恢复灾难备份方面的标准其实并不多。在国外,相关人员更多是从业务联系的角度去推标准,而中国在信息系统和灾难恢复方面已经做了大量的投资和研究,所以这方面的标准才是最急需的。
2005年,原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组织中央办公厅、人民银行、证监会、保监会、国税总局、海关总署、铁道部、民航总局、国家电网等重点机构和行业以及北京、上海、广东三地政府代表共同制订了《重要信息系统灾难恢复指南》。万国数据服务有限公司作为一家商业机构参与了该指南的制定。2007年,该指南正式成为国家标准《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范》(GB/T20988-2007)。该标准出台的最大意义在于,对灾难备份、灾难恢复相关术语进行了规范和梳理,指明了灾难恢复工作的流程,明确了灾难恢复的等级和相关要素,明确了灾难恢复工作的主要环节及各环节具体工作,其中包括灾难恢复的管理、需求的确定、策略的制订和实现、预案的制订、落实和管理及预案框架等。
汪琪透露,中国在灾难恢复方面的标准虽然也做得并不多,但作为该领域第一个标准,《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范》(GB/T20988)现已得到较为广泛的推广,如:金融行业的《银行业信息系统灾难恢复管理规范》(JR/T0044-2008)就直接引用了GB/T20988很多思想和内容;保险行业在2008年推出的保险业灾难恢复管理规范,也引用了GB/T20988的内容;在证券行业推出的几个规范中,则是按照GB/T20988的分类和等级进行行业的灾备分类等级,另外,税务、交通、航空行业都在内部相关规范中以GB/T20988的等级标准作为本行业的灾备等级标准。
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崔书昆表示,在信息安全领域,接下来还需要做灾备中心的标准、服务商资质的标准、等级规范的标准以及技术的标准等。
外包服务“云”中现蓝海
在第六届灾难恢复论坛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高技术产业司处长王娜指出,小而全的灾备建设很难形成持续的灾难备份能力。目前,发达国家针对灾备新形势,采取了云迁移的形式,进行数据中心整合,以减少能源消耗和IT设备开销。中国灾备建设也应适度进行,搭建集约化专业化设施,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
“小概率,高风险;高投入,低效率;建设易,维持难”,这是对灾难备份本质特点的经典归纳。在发达国家灾备建设中,外包已经占据大部分比例。而国内的灾备建设仍然以自建为主,在国家信息中心专家宁家骏看来,自建模式的缺陷显而易见,如:一方面,这极大增加了国家灾难恢复建设的整体投资;另一方面,从企业自身看,缺乏专业化、系统化的运行维护管理制度,灾备系统运维水平、效率和可用性均无法得到有效保证。
如今,在灾难恢复行业,外包已是大势所趋。相对灾备行业整体市场而言,灾难恢复外包市场的增长速度更为迅速。据IDC预测,从2008年到2013年,中国灾难恢复外包市场将保持38.9%的复合增长率,比灾备整体市场的复合增长率高出18.2个百分点。
灾备外包趋势的到来,也让相关企业迎来跨越式发展机会。在灾备外包领域,打拼多年的万国数据率先踏进了这片蓝海,并颇有斩获。据透露,目前,万国数据服务有限公司在灾难恢复外包市场所占份额已经占到一半以上,在金融行业灾难外包市场份额更高达80%。在第六届中国灾难恢复行业高层论坛上,万国数据被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授予信息安全服务灾难恢复类二级资质证书,这是国内首个灾备类二级资质证书。
篇6
【关键词】桌面虚拟化技术 基层央行 应用分析
我国基层央行信息化的建设与西方国家银行信息化建设相比起步较晚,但是我国央行的信息化建设的速度较快,并且对我国金融业的建设和发展发挥者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中逐渐出现云计算技术和桌面虚拟化技术等,尤其桌面虚拟化技术在对我国基层央行的业务终端的建设和管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基层央行 的传统信息系统的基础上,使用桌面虚拟化技术管理业务终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央行内部系统的安全性,并且最大程度的降低了业务终端更新的成本和信息系统维修的难度。
1 央行桌面系统管理的现状
1.1 业务终端计算机情况复杂,维护难度大
相关的规章制度规定基层央行在进行内部有信息管理的时候,业务终端连接网络都必须配置相关的安全软件。但是我国基层央行的每个部门之间的信息信息管理建设没有统一的标准,相关的安全软件对不同部门业务终端的环境要求也不尽相同,并且不同部门之间的计算机品牌和型号的基本上是不一致的,这些客观限制条件使得基层央行的业务终端在计算机应用软件和硬件设施中的控制难度就会增加。在基层央行的相关部门购进新的计算机进行配置业务终端的时候会占用相关技术人员大量的时间,影响部门的业务实践效率。
1.2 业务软件对系统软件依赖性大
我国基层央行的系统业务软件在过去的几十年的发展中,过度依赖微软Windows XP系统,并且很多相关的也软件主要是依靠Windows XP系统进行相关的应用。但是随着计算机硬件技术的发展,新式的计算机已经将系统和硬件构架升级到64位,并且微软已经宣布Windows XP停止服务,如果基层银行继续使用Windows XP系统,银行内部的信息安全就是存在很大的风险。虽然现在很多基层央行选择与类似360等系统安全维护的软件进行合作,新式的计算机都是新版本的系统,如果强行使用Windows XP系统,会使得很多相关的软件不能兼容,最终影响银行的相关业务的正常展开,很多基层央行利用计算机系统提供的虚拟技术,在新版本的系统中模拟出Windows XP系统,但是这样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银行业务员的操作体验。
1.3 信息系统安全风险大
基层央行信息系统中,业务终端是其重要得组成部分,但是却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并且现在我国基层央行的很多工作人员没有专业的计算机的安全知识,在信息系统安全方面的认识不足,但是在进行业务推展的时候必须提供相关的信息数据或者进行数据的交换,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容易遭到木马病毒等侵入,导致银行内部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出现崩溃的现象。部门内部的其中一台计算机出现中毒向现象,就会快速蔓延到整个基层央行的业务网络系统中,使得整个信息系统存在很大的安全风险。
2 桌面虚拟化技术应用分析
我国的基层央行是按照国家相关的等级机房标准进行中心机房的构建的,并且机房的物理环境也要符合一定的标准,计算机也要进行实时的更新,保证存储设备和服务器能够为桌面虚拟化提供硬件的支持。
2.1 桌面虚拟化技术在终端计算机管理中的应用
在终端计算机管理中应用桌面虚拟化技术,可以使得操作系统和业务系统实现统一,业务终端计算机的管理可以有序的进行。桌面虚拟化技术可以在计算机相关进件和软件的基础上虚拟出相关的虚拟机,解决原来因为基层央行内部部门间的计算机型号或者品牌的差异造成的计算机硬件的操作问题。在进行虚拟化技术应用的时候,首先要进行虚拟化技术的测试,并将其作为相关的应用模板,在后期的业务终端中就可以随时根据模板建立相关的虚拟机,最大程度的减小了基层银行业务终端日常维护的难度。通过利用虚拟化技术可以建立相关的应用系统保证业务终端更加符合实际的要求,营造个性的业务系统运行环境。
2.2 桌面虚拟化技术可以简化IT运维
桌面的虚拟化技术应用中的一个优点是其可以实现终端技术部署的简捷化,计算机的相关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度可以统一的硬件平台上进行安装和执行。技术人员可以将分散的客户端操作集中在统一的服务器上进行处理,最大程度的降低了业务量,并且实现了在虚拟机服务器上设置相关的安全防护措施,防止基层央行的业务终端受到木马或者病毒的侵入。当然在要按照一定的标准限值业务终端用户的权限,防止基层央行的内部部门的工作人员出现超越权限的操作。在桌面虚拟系统的服务器上可以集中设置用户系统或者应用软件的安装和升级。如果在系统安装的过程中出现数据错误或者安装失败的情况,也可以利用虚拟机备份的文件数据进行数据的恢复。
2.3 有效降低信息系统的总拥有成本
桌面虚拟化技术在央行信息系统中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硬件的设置,硬件成本得到节约,最终实现基层央行业务终端运行成本减少。桌面虚拟化技术应用的同时,计算机信息系统应用的能耗程度得到降低,减少了基层央行IT运维成本,从另外一方面体现了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对我国IT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3 结语
综上所述,桌面虚拟化技术的出现,实现了基层央行IT管理的革新,解决了传统的央行业务终端运行的各种问题。并且我国基层央行应该科学的分析桌面系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实现桌面虚拟化技术在终端计算机管理的应用和IT运维的简化,降低信息系统的总拥有成本,促进我国基层央行的运营和管理。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互联网;商业银行;转型发展;路径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迅速,传统商业模式不断被颠覆,互联网金融催生出许多新的金融业态。同时,伴随利率市场化深入推进,金融脱媒趋势日渐加快,银行同业间竞争日趋激烈,传统商业银行面临的外部发展环境日益严峻。为适应新趋势、新环境与新挑战,传统商业银行必须要加快利用金融科技的强大动力,开展互联网金融创新,培育发展新动能,实现自身经营转型升级与发展。
1互联网金融的内涵
1.1互联网金融概念
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技术与金融功能有机融合的产物,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移动支付、生物识别、区块链等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金支付、投资、融通、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型金融业态。互联网金融具有平台金融、碎片金融、信息金融和普惠金融等相异于传统金融的金融模式。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深化,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模式也在不断演化升级。目前,主要有第三方支付、P2P贷款、众筹、数字货币、金融产品(基金、理财、保险等)网售、金融信息服务等发展模式。
1.2互联网金融的特征
(1)运营成本相对较低。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互联网金融企业能够运用较低的成本直接接触客户。资金供求双方主要是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项目甄选、撮合、价格匹配和资金交易,具有去中心化的特点,不需要像传统金融机构那样进行大量的人财物的投入,运营成本相对更低。传统金融机构承担的是组织者、平台的角色,它和客户之间的关系是根据利益交换的服务与被服务关系,而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这一关系变成了客户和客户之间的关系,是平等关系。(2)工作效率高。互联网金融业务主要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先进技术对海量数据信息进行自动的挖掘与分析,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对整个业务的审核、评估过程,客户不需要在现场排队等候,客户服务体验更好,工作效率也更高。传统媒介会受时间、空间、地域等的限制,互联网的存在有助于打破时空的限制,虚拟的网络空间里,互联网金融公司不受这几个维度的约束,可以为客户能够提供7×24小时全天候服务。(3)弥补传统金融信息不对称问题。金融的本质其实就是资金的融通,其关键环节是供需两端信息对称,而传统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动是建立在信息不对称基础上的,金融服务成本较高。互联网金融企业通过运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重建企业与个人信用体系,可以降低信息成本,有效控制风险。从这个意义上说,互联网技术为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消除信息不对称问题创造了有利条件。(4)具有普惠金融的发展理念。普惠金融这个概念是联合国于2005年宣传国际小额信贷年时率先提出,是指以可负担的成本为任何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有效的金融供给与服务,其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城镇低收入人群、农民等社会群体是其重点服务对象。普惠金融认为,所有人都应该拥有平等享受获取金融服务的机会,信贷权也是一种人权。
2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
2.1互联网金融带来的良性效应
(1)长尾效应:传统银行强调的是大客户、大众市场及主流业务,虽然也关注“个性化定制”、“二八定律”,但由于在精准定位、数据收集、有效分析、柔性生产等方面,缺乏必要的信息处理技术,因此传统商业银行无法低成本的满足小众客户独特需求。而互联网金融具有包容、开放、互动的特性,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先进技术,具有处理小额、海量交易笔数的技术优势,能够有效整合碎片化的需求并形成规模优势。(2)鲶鱼效应。传统商业银行由于存在进入门槛和制度监管约束等问题,存在业务运营模式老化、发展内生动力不足等弊病。互联网金融迅猛发展给传统商业银行带来巨大的冲击。这种冲击能够在某种程度上能倒逼传统商业银行进行转型,加速利率市场化进程,改变传统盈利模式,促进金融产品创新,提升客户体验与满意度。(3)迭代效应。互联网技术与互联网金融日新月异,这就都要求银行尽可能快的推出的原型产品或服务,完成上线前的测试,而且要让更多的普通用户参与到产品的试验与验证环节,通过与用户的交流和互动,及时完善原型设计,进行持续的微创新、不断完善,真正推出客户体验好、竞争力高、差异化的金融产品,不断提高银行获客能力。(4)社区效应。大数据时代下,商业银行的发展将更加依靠于传统金融体系外专业化的电子商务企业、移动运营商、数据收集公司、信息处理公司、移动支付公司、客户咨询公司、网络安全公司等密切合作。从银行与银行之间的竞争模式转变为以银行为中心的互联网金融生态圈之间的竞争。互联网金融生态圈中,合作伙伴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开发金融产品,提升客户体验,共同打造共赢的合作模式。
2.2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业带来的挑战
(1)对传统商业银行的运营思维形成冲击。互联网精神实质是开放、平等、包容、分享,这对传统银行的运营思维形成巨大的冲击。互联网金融改变传统银行业务采用的分布式业务流程作业方式,将人工处理流程转变为计算机智能化处理,彻底颠覆了传统银行靠增加员工和物理网点来做大业务规模、提升客户服务水平能力的传统经营思维。客户的金融行为加速向线上迁徙,而且金融服务与生活场景的关联嵌套日益紧密,客户更加关注个性、强调体验、渴望互动等属性增强。可以预见,智能化、便捷化和低成本的综合智慧银行将大行其道。(2)小微业务与零售业务的竞争更加激烈。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以后,市场更加复杂多变。传统商业银行靠利差收入来维持高速增长的时代已经结束,向小微业务、零售业务转型升级成为必然。当前,创新与创业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催收大量的小微企业与个体工商户;此外,以80/90后为代表的网络新生代不断发展壮大,智能手机与移动互联网普及率不断提高,网络购物、虚拟社交、电子商务、平台经济等方兴未艾,零售业务潜力巨大。(3)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当前,我国的贷款利率市场化已基本实现,而存款利率市场化正处于发展的关键阶段。互联网金融的崛起将有利于推动存款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进程。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加剧了资金脱媒,尤其是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出现,使大量的社会资金绕过银行支付结算体系,直接导致银行存款大量流出。互联网货币基金等金融产品的出现,社会资金快速从银行体内流向互联网金融机构,对银行负债业务造成了严重冲击。(4)传统商业银行盈利模式难以持续。目前,利差收入是我国大部分商业银行主要利润来源,基于此的发展逻辑就是不断做大业务规模。商业银行想扩大业务规模,首先要做大负债业务,拓展银行存款来源,进行存款争揽。而互联网金融企业销售的高收益理财产品,其年化收益率基本维持在4%-5%左右,但大大高于银行同期基准存款利率水平,导致银行存款不断流失,倒逼银行不断提高存款利率,压缩银行利差收入水平。
3积极拥抱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银行业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
(1)有利于降低运营成本。当前商业银行经营压力较大,由于物理营业网点存在较高房租、水电费、物业费等固定费用,使商业银行运营成本大大超过非网点渠道。这些固定费用非常高昂,严重侵蚀银行的利润,降低了营业网点的盈利水平。互联网金融有利于降低运营成本,有助于倒逼传统商业银行进行转型升级。(2)实现普惠金融的重要平台。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能够弥补传统金融的供给不足的短板。由于互联网具备低成本、大规模处理标准化信息的先天优势,有效降低银行提供小额金融服务的成本,扩大金融服务的供给范围。互联网金融依据长尾理论,能够覆盖更多的客户,有利于偏远地区与弱势群体的客户获得金融服务,被认为是普惠金融发展中的重要力量与突破。(3)顺应技术发展的需要。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带来新的商业模式,通过大数据、云计算技术,能够复杂环境下做出有效精准决策,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可以进一步帮助商业银行更好地了解客户,成为提升银行产品质量与用户体验,区块链技术有助于开重塑商业生态,给商业银行带来发展机遇。(4)有助于提升客户服务能力。互联网技术已经全面融入企业经营和居民生活当中,新商业模式层出不穷。互联网金融能够为客户提供便捷、多功能金融产品和服务,通过提升客户体验、打造线上线下互为支撑的服务模式,全面持续提升客户服务能力和水平。
4传统银行业向互联网金融转型发展的路径
4.1形成互联网意识,运用互联网思维
金融网络化是时代必然的趋势,商业银行必须要适应新环境,及时更新金融理念与意识。商业银行应当积极掌握互联网金融的特点和规律,参考和引入互联网方面先进、高效的信息技术,努力寻求在业务领域更好地服务客户和市场的方法和路径,在意识和思想上能够跟上互联网技术发展的水平,从而提高客户满意度。
4.2推进金融产品创新,打造转型新动能
当前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移动支付、生物识别为代表的新技术不断涌现,商业银行要加强金融科技的运用,构建包容性强、功能齐全的金融科技平台和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加强跨界合作,改变过去对抗的思维定式,努力做互联网巨头与科技巨头的合作伙伴,构建多元化互联网跨界融合渠道,实现双方优势互补,共同开发人性化的金融产品,提高获客能力,共同打造共赢的合作模式。
4.3要依托丰富的线下资源,建立线上线下融合新模式
区别于互联网公司纯线上运营模式,商业银行大都具有完善丰富线下渠道和物理网点,业务体系更是相对成熟。商业银行要更加注重利用互联网技术,提升金融服务的便捷性与可获得性,走线上线下联动发展的新模式,推进物理网点的转型升级与智慧网点的建设,提升金融服务的供给水平,培养客户独特的体验习惯,有效提升客户满意度。
4.4坚持风险可控,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商业银行实施互联网金融创新,必须要以风险和成本为约束,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积极探索新模式、新业态,搭建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并制定有效的风险控制策略,要妥善处理业务发展与风险管理二者之间的矛盾,为商业银行的创新转型发展保驾护航。
4.5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强化互联网金融的智力支持
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金融学与信息技术、互联网思维、企业管理等深度融合的行业,要想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具有持续的生命力,必须有针对性地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分层次、分重点地加强培训,建立专业化的团队。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和薪酬管理体系,提高互联网金融人才的薪酬及福利待遇水平,不断激发员工的归属感,激励员工通过不断创新,推动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杰,贺晨.大数据时代的互联网金融创新及传统银行转型[J].财经科学,2015,(1):11-16.
[2]郭品,沈悦.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理论解读与实证检验[J].财贸经济,2015,(10):102-117.
[3]王金龙,乔成云.互联网金融、传统金融与普惠金融的互动发展[J].新视野,2014,(5):14-17.
篇8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竞争;新业态;金融创新
中图分类号:F83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7)03-0027-05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崭新的数字金融时代已经悄然而至。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之间功能的融合逐步改变着传统金融生态、业态和模式,并对互联网环境下的金融服务提出了新的需求。一方面,互联网企业等金融的“外行人”逐步踏入金融领域,为客户提供金融产品或金融服务,推进普惠金融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传统金融机构运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创新金融产品或服务的提供方式,降低金融产品与服务的成本,改变金融的格局与环境。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基于各自的优势融合发展,为金融体系的完备、金融业务的丰富提供了新的思路,为金融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向,引导创造更加丰富的金融新业态。
一、互联网发展催生金融的物质基础和功能基础
互联网发展产生了金融的物质基础和功能基础,为金融模式创新提供了必要条件。
1.互联网背景下的金融物质基础
互联网背景下的金融物质基础主要包括技术基础、平台基础和客户基础等。
第一,以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为代表的互联网新技术,深刻改变着传统金融模式,推进了金融深化发展,为金融模式创新提供了支撑。云计算通过分担电脑存储、计算及扩展等功能,提高了用户计算能力和信息服务能力,通过交叉配置服务时间满足服务需求时间分布不同的用户需求,提高服务响应效率。陈甚澍(2012)认为云计算技术能够降低银行业的成本、风险,提升其竞争优势。大数据通过数据挖掘、分析等方式创造价值,成为驱动创新、提高生产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基础。谢平(2013)指出,大数据为金融活动参与者的信用评级提供了支撑。在大数据技术运用背景下,互联网金融能够缓解信息不对称,从而降低违约概率。
第二,互联网平台是一个虚拟的空间,用于匹配参与者双方的需求。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平台基础主要由三个层面构成:一是数据层,主要是运用数据分析和挖掘技术,对原始基础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反馈;二是规则层,主要由交易规则、运营规则、管理规则、安全规则等构成;三是应用层,主要是为金融需求者提供集支付、理财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当在模式创新基础上的用户累积数量达到质变之后,互联网平台的应用层、规则层和数据层会出现联动创新的局面,呈现出向综合化或横向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第三,互联网的客户基础强调了两个关键问题:一是互联网的客户基础旨在汇集客户资源,覆盖长尾市场,这要求单个客户边际服务成本足够低和客户数量足够大以实现规模经济。借助于互联网服务渠道能够有效获取大量客户,同时降低单个客户的边际服务成本。二是互联网满足客户的个性化、差异化和便捷化的服务需求。随着市场用户信息的不断透明化,客户需求不断凸显个性化,借助互联网的金融服务能够实现对客户的细分,充分挖掘客户潜在需求,针对不同客户提供个性化的产品与服务,从客户需求出发提升服务价值。
2.互联网背景下的金融功能基础
互联网背景下的金融功能基础主要包括支付功能、信息功能和资源配置功能。其中,支付功能是金融的基础设施,信息功能是金融资源配置的基础,资源配置是提高配置效率的支撑。
第一,传统支付是对交易者之间、金融机构之间债权债务关系进行清偿的一系列组织和安排。而互联网背景下的支付是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通信技术为支撑,实现债权债务清偿的制度与组织安排。以运营商为主体的模式下,运营商通常将用户手机账户作为移动支付账户,通过扣除用户话费进行支付交易。以银行为主体的模式下,银行通过运营商获得通信网络服务,将用户的银行账户与手机账户绑定,通过银行卡账户进行支付。在以第三方支付机构为主体的模式下,第三方支付机构通过与运营商、银行和商家合作,共同完成支付交易,合作方权责明确,有效提高了支付效率。
第二,互联网的信息功能不仅优化了传统金融的“提供价格信息”的功能,而且使“价格信息”的内涵得以丰富。一是互联网技术的运用,加快了信息的流动和资金的流动速度,从而使利率指标更加准确地反映资金的供需状况,引导资金的配置效率,为金融机构带来了价值增长。二是信息的流影樗孀胖Ц痘疃,对这些支付活动蕴含的信息进行分析和挖掘,了解客户偏好、信用状况等信息,通过精准营销实现金融机构的价值增长。
第三,互联网在资源配置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一是互联网技术对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均能进行科学高效处理,解决传统金融忽视的小微领域的信用评价问题,大大降低交易成本,为普惠金融的发展提供技术保障。二是互联网能够实现跨国界、跨时区和跨领域配置资源,拓展传统金融配置的范围和边界,为风险管理提供广阔的市场和完善的交易工具,可深化金融发展,优化资源配置。
二、互联网发展背景下金融模式创新的动力分析
互联网技术发展形成了金融的物质基础和功能基础,这是金融模式创新的必要前提。从国内实践看,金融抑制、制度变迁和信息不对称为互联网基础上的金融模式创新提供了环境和空间,互联网金融得到快速发展,成为当前互联网时代的金融新生态。
1.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是现实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针对金融行业更为突出。信息不对称影响了金融交易的效率,并增大了金融交易风险。由于信息不对称,商业银行不能对企业信用状况进行全面了解,从而不能确定企业的风险与风险成本,导致商业银行只能依据平均风险值来确定企业利率水平。由此导致的结果是,低风险企业由于借贷成本高于自身预期而退出信贷市场,信贷市场存在更多的是借贷成本低于自身预期的高风险企业。在此背景下,必将推动信贷市场利率上升,同时增加信贷市场的整体风险,从而造成大量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使中小企业融资更加困难。
互联网金融在本质上可被视为一种在信息技术推动下形成的“新金融中介”。互联网技术能够提高信息传递效率,使信息的传递和反馈更加透明和有效,缓解资金供求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改善资金配置效率。例如,P2P、网络众筹等金融模式的出现,从市场痛点出发,有效弥补了市场空白,推动了金融模式创新发展。
2.制度变迁
制度变迁(institutional change)是指新制度(或新制度结构)产生、替代或改变旧制度的动态过程。制度变迁是以一种效率更高的制度替代原制度,突破原有制度的制约,解放生产力,适应生产关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我国金融业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的根本原因在于金融制度滞后。从金融制度变迁的层面来看,我国原有的金融体系产生于计划经济时代,伴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推进,我国的金融体系逐步从计划型向市场型转变。然而传统金融机构的牌照垄断、利率市场化进程缓慢,忽视中小微企业等因素使金融体制改革整体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金融体系的发展滞后又阻碍了经济发展。
互联网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我国金融制度变迁。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进一步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在法律层面,为规范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国务院及各省部委纷纷出台相关规章,鼓励和引导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在政策层面,降低金融行业准入门槛、鼓励金融创新发展、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完善金融监管机制等支持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政策相继出台。在征信层面,互联网金融与征信体系相互支持、相互促进,专门针对互联网金融的征信机构应运而生。
3.金融抑制
对金融进行过度管理会导致金融配置效率低下,甚至金融秩序无序。金融市场资源配置的扭曲导致形成金融抑制,使得金融资源不能发挥作用,从而制约了经济增长。像许多发展中国家一样,我国目前仍然存在着金融抑制的特征,例如政府规定的存贷款利率、信贷资金流向限制、信贷配额限制、银行开设分支机构限制等。
金融抑制导致了金融服务缺口不断扩大,成为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土壤,金融抑制下的市场需求是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内在动力。由于金融抑制的存在,大量的金融资源被配置到了政府项目及国有企业等大企业,对中小企业及一些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不足。互联网发展推动了金融模式的创新发展,为金融抑制局面的改变提供了支撑。基于互联网的金融模式实现了金融行业内交易成本的降低、交易效率的提高以及信息不对称的降低,对资金需求者的信用和风险等方面进行评价,将分散化的金融资源高度融合,推进了普惠金融的发展。
三、互联网发展背景下金融模式创新的方向
依据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内在逻辑关系,从经济社会属性、产业组织属性和功能属性等角度分析金融模式创新方向,为未来的金融模式创新提供指导。
1.基于互联网金融经济社会属性的演进方向分析
金融功能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向前发展。注重用户体验、满足用户心理价值感知和提供个性化金融服务的理念向传统金融持续渗透,成为互联网时代金融功能转型的内在驱动力。农业文明背景下,经济具有较强的自给性、区域性和封闭性等特征,此时的金融功能仅是货币功能。工业文明背景下,经济呈现出全球化、一体化特征,生产要素跨地区和跨国界流动,金融功能从支付结算到信贷功能,实现对资源的优化配置。信息文明背景下,互联网技术发展丰富了信息交流的空间和信息价值创造的渠道,信息数据出现了跨时空、跨虚实的交互。经济发展推动金融从服务生产功能向满足客户个性化金融服务需求与价值创造功能转变。
在此背景下,以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金融模式创新的出现,融合了互联网时代的商业基因、创新思维和消费方式,创造出不同于传统金融的服务方式和商业模式,改变了现代经济用户的信息获取方式和金融消费习惯。这在追求金融活动更加高效便捷的同时,也满足了广泛用户在支付、融资与投资等方面的金融需求。以关注用户体验为核心的互联网金融打上了关注内心、关注精神、关注感受的广义虚拟经济思想烙印,蕴含着社会生活价值重塑的社会经济生态变迁逻辑。
2.基于互联网金融产业属性的演进方向分析
互联网金融产业属性演进方向表现为互联网系统与金融系统的相互交织和动态演变过程。互联网企业的跨界渗透和传统金融基于互联网的技术创新,使原本不交叉的产业领域实现了跨界融合。这一过程不仅包括“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互联网思维向传统金融机构渗透,而且包括金融机构运用互联网技g推进金融服务模式创新。
金融模式创新本质上是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之间各种金融交易和组织形式持续交织、耦合与互动,生成新模式的过程。从互联网金融来看,互联网金融借助互联网技术,以电子化、信息化等方式进行金融交易,并融入以人为本、注重用户体验、满足用户心理价值和提供个性化服务等内容,具有形态虚拟化、运行方式网络化等特征。金融机构在互联网时代,以信息技术为依托,需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强调满足用户心理需求,让其因享受个性化和差异化的服务而感知价值。与此同时,互联网金融通过对信息数据等无形资源的挖掘和分析,使价值形成方式摆脱了传统有形资源的路径。互联网金融将价值创造与社会需求整合在一起,形成了以金融民主化、普惠化为特征的产业组织属性和价值创造的演进路径。
3.基于互联网金融功能属性的演进方向分析
以长尾理论为基础,互联网金融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降低边际成本。互联网金融的边际效益递增规律使个性化金融服务模式进一步优化,资金的时间、空间匹配边界和规模得以极大的扩展。互联网背景下的虚拟经济时代,新的金融产品、金融需求、金融服务以及新的交易关系不断出现,冲击并颠覆着传统经济基础上的传统金融模式与功能,使金融模式创新成为必要和可能,并推动了金融模式创新进一步发挥壮大。正如林左鸣(2011)所强调:“正是此类让虚拟价值走上前台的规则变化和观念更新,使商业模式创新成为必要并且可能。”
虚拟经济重新定义了金融行业的价值分工和商业模式,让虚拟价值走上前台,利用新思维、新技术对传统金融商业模式和服务功能进行创新。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是将金融业态模式和本质功能加以网络化和及时化,是对传统金融功能进行的有益拓展,营造了新的金融生态圈及其价值创造方式。互联网金融精确对接用户的需求盲点,让金融回归普惠和民主化,让服务更加个性化和定制化,满足用户体验。互联网金融模式演进与功能拓展,既取决于互联网技术对金融业的渗透,又取决于现代社会大众对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更高层次的需求体验。通过金融模式创新与功能拓展,可向用户开放金融服务、金融产品的制定权和所有权,为用户提供具备互联网基因的生活体验和全新的金融消费生态链。
四、互联网发展背景下金融模式创新的路径与对策
互联网与金融的结合,迎合了我国金融产业发展新趋势,带动了金融服务需求的增长,改变着传统金融生态和模式,不断地促进传统金融的发展模式、运营模式和服务模式转型升级。
1.金融模式创新的路径
随着互联网技术产业的不断完善和成熟,互联网企业逐渐开始拓宽业务范围,不仅为金融机构提供网络技术支持,还在不断地创新和探寻新型的业务模式。未来互联网金融模式创新的路径有两类:一是依赖技术进步而实现的移动支付、大数据金融平台和直销银行等;二是依赖与传统金融合作而实现的综合性平台和智慧银行等。
第一,基于技术进步的金融模式创新。从技术层面来看,移动支付、大数据金融平台和直销银行等将是金融模式创新的新渠道。在移动支付方面,未来支付模式将围绕“金融+生物识别”开展。目前,利用指纹、声波、人脸、虹膜、指静脉等生物识别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集中在开户身份核验、缴费支付认证、自助机无卡取现等场景,如招商银行的“ATM刷脸取款”、民生银行的“手机银行指纹支付”以及阿里、腾讯等互联网金融企业推出的“刷脸付”“声波付”“空付”等。多渠道探索生物识别技术应用场景,是未来金融模式创新的一个重要途径。在金融数据平台方面,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平台+数据+金融”。利用大数据金融平台能够实现对用户数据的分析、挖掘,对用户信用进行评价,以及对金融产品进行定价等,推进金融模式深化发展。在直销银行方面,由于没有物理网点,直销银行可以有效降低金融机构的运营成本。比如汇丰银行的直销银行通过互联网渠道、手机银行方式或其他电子渠道提品或服务。
第二,合作基础上的金融模式创新。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合作方式从“大数据+电商平台”向“大数据+综合性平台”转型。商业银行通过与互联网金融平台合作,能够积累大规模的用户,并通过平台规则、互动机制为用户提供差异化的金融服务。合作背景下形成的数据、平台和金融三位一体的运营模式,实现对资金流、信息流、物流的综合化管理,在此基础上能够为用户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与金融服务,包括支付结算、现金管理、融资担保和财富管理等,实现互利多赢的全新商业模式。未来将形成三大模式:一是以浦发银行为代表,关注消费金融和支付功能,利用高效的平台处理终端,构建跨平台、跨币种、跨渠道的支付体系;二是以招商银行为代表,关注创新财富管理服务,构建一个提供资讯、金融产品精选、在线理财顾问的全流程财富管理平台;三是以华夏银行为代表,关注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功能,打造立足于支付结算、现金管理为代表的综合金融服务体系和创新的银企合作模式。
2.金融模式创新的对策
互联网发展与金融模式的创新深化,重塑了金融体系的核心竞争优势。作为传统的金融机构,应深刻认识互联网发展对金融模式创新的重要影响,借助于互联网技术探讨促进商业银行创新的对策,为互联网发展背景下的金融模式创新提供支持。
第一,借鉴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体现为尊重用户体验、开放包容以及公平普惠等。传统金融企业应借鉴互联网思维,为其金融模式的创新发展提供方向参考。重视客户对金融服务需求的细微变化,根据用户多层次、多元化的特点,通过差异化、定制化的金融产品设计,持续提升客户体验;学习借鉴互联网金融模式,化商业银行内部业务流程,最大化地满足用户个性化金融服务需求。
第二,运用互联网技术。依托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挖掘、整理和分析数据,把握产品发展方向和用户需求偏好,精准设计金融产品和提供个性化金融服务,增强用户体验;线上线下方式相互配合,实现用户获取便捷化的金融服务。线下主要是进行获客和增加客户体验,线上主要是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便捷化。
第三,推进服务渠道创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金融服务或金融交易能够随时随地进行。在此背景下,传统金融企业必须瞄准金融服务趋势,推进服务渠道创新。通过开发各种软件,利用线上银行业务替代线下业务,提高工作效率。比如郑州银行的“简单派”和“鼎融易”,通过自建或整合外部渠道,为其上下游客户提供金融服务;利用广告宣传、新闻媒体和口碑等方式,推广渠道影响力。
第四,激发人才创造力。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激发人才的创造潜力是商业银行金融模式创新成功的基础。通过引进具备互联网金融从业经验的人才,依靠技术溢出效应和流动效应,带动创新;通过内部人才培训,实现人才转型,支持创新;通过内部选拔或外部引进的路径培养高端金融人才,支持金融模式创新,加快产品与业务转型。
第五,强化风险管控。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风险传播速度更快,冲击力度更大,需要对创新风险进行严格管控。要建立风险预警体系和管理机制。通过建立风险预警管理体系,将外部数据转化为预警信号,对用户进行有效监管,提升风险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谢平,邹传伟,刘海二.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必要性与核心原则[J].国际金融研究,2014,(8).
[2]陈甚澍.论云计算及其在银行业的运用前景[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2.
[3]黄桂田,何石军.结构扭曲与中国货币之谜――基于转型经济金融抑制的视角[J].金融研究,2011,(7).
[4]张成虎,金虎斌.互联网金融驱动创新机制研究[J].财经论丛:2016,(2).
[5]李佳.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业的冲击与融合――基于功能观的讨论[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5,(1).
[6]李敏.互联网金融对金融生态体系的影响与对策研究[J].上海金融,2015,(12).
[7]林左鸣.广义虚拟经济论要[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
篇9
传统金融机构:全面的互联网化转型
历史的潮流是不可逆的。随着以大数据、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兴互联网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行业也迎来了新一轮的金融科技革命。传统金融机构应该加快转型步伐,从内部管理和经营策略进行重要调整。
在过去,传统银行或许还能将互联网作为业务和渠道的补充,填补其服务长尾客户的空白。但在未来,数字渠道将逐渐成为客户的首选,竞争者将利用互联网不断推进资金端和资产端业务的创新,推动金融交易的全面互联网化。因此,传统银行必须明确互联网化转型的战略定位,完善互联网交易型银行的组织架构和资源整合,并逐步向独立子公司转变。同时,传统银行应全面变革其运营模式,实现业务流程线上化,金融服务场景化和运营模式化繁为简。
在“互联网+”时代,各行各业间的边界日渐模糊,所有的产品开发都将以客户需求为中心,而所有的服务入口会进一步整合,金融服务将嵌入各类高频交易场景,随时随地满足客户的资产和资金需求。因此,传统银行必须深化与各类渠道和场景的外部合作,积极展开同业合作和异业联盟,如招商银行与广东网金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网金控股”)进行外部合作,打造“小企业E家”,构建灵活、开放的互联网交易型平台生态。
未来,互联网交易型银行业务大量、高频、碎片化的特点也对传统银行的IT战略部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建立线上交易平台和大数据动态风控体系所需要的技术支撑,对于银行而言将是非常巨大的成本投入。为提高IT系统的灵活性和开放性,传统银行应使用基于云计算的服务实施其IT部署。另一方面,线上化的大数据风控的实现,也需要银行加强与外部的数据和技术合作,探索云风控等创新模式。
随着未来互联网和生物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互联网交易型银行还应运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和生物识别等技术,进一步提高IT系统的智能性、便捷性和安全性。
金融科技:实现大数据云风控服务
如今,支付、保险、借贷、征信、财富管理、众筹,甚至是零售银行和房屋中介等,金融科技几乎正在被应用到金融领域的各方各面。
随着传统银行逐步向互联网交易型银行转型,Fintech时代的来临,金融科技企业为银行搭建基于云技术的互联网交易型平台。
线上化的风险管理是互联网交易型银行的关键能力之一,而现阶段国内多数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对大数据风控技术的应用尚不成熟。其风控模式更多关注的是静态的风险预判,原因在于中小银行科技水平和风控能力相对较低、数据信息的数量和质量也存在缺陷。金融科技企业可以利用其资源和技术优势,开发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风险评估与动态风险监测,向各交易平台输出服务。另一方面,可以帮助金融机构加强跨平台的风险管控能力。通过提供多维度的跨平台交易记录等数据报告,帮助银行交叉核验投融资者的资质与潜在风险状况,降低风控成本和提高效率。
对于金融科技企业,其核心角色是提供互联网金融交易的基础设施,并通过技术创新帮助金融机构不断提高交易效率、降低成本。因此,应重点加强以下三个方面的技术建设:一是加强云服务能力,以满易型银行体系快速增长的数据存储、转移和管理需求;二是建设统一账户体系,提升互联网金融交易,尤其是跨平台交易的效率和安全,为数字货币的产生建立基础;三是应积极探索区块链等前沿技术在金融交易领域的应用,实现交易的去中心化和去信任化,构建真正高效的互联网金融交易生态体系。这将是互联网交易型银行体系下金融科技的核心竞争力与价值体现。
充裕的资金和资产渠道来源,是提供交易服务的关键。作为“交易平台的平台”,金融科技企业应当建立与社会渠道的连接,如电商平台、企业平台等高频的交易场景平台。通过提供资金入口和资产创设等合作,拓宽平台的资产和资金来源,进一步化解互联网交易型银行资产或资金头寸不足的问题,优化全社会的金融资源配置,并将平台的服务渗透到客户的生活和生产之中。
作为金融科技运营商,网金控股拥有领先的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能力。其中,网金控股已经建立面向金融服务为核心的大数据管理平台;拥有广泛的行业合作资源,覆盖金融、通信、电力、电商、地产等多个行业。同时,凭借平台的互联网风控和模型分析能力,让各类金融机构,特别是中小银行获得大数据支撑和流量引入、快速辅助决策、挖掘更多优质的互联网交易资产,以实现用户价值的最大化。
监管机构:帮助银行实现角色过渡
金融科技与世界金融体系紧密相联,中国在世界范围实现引领,快速成为全球最大市场。技术对于金融科技升级与净化金融系统的时代特征尤为明显,在中国目前所形成的巨大市场中,将长期扮演重要的角色。
在以数据为基础的金融环境中,金融机构或平台在进行风险管控、为交易双方提供信息交互时,采集、分析和使用了交易双方大量的信息数据,而信息数据是互联网交易型银行时代的核心资产。监管机构应该监督金融机构,切实保护投融资者、特别是融资者的信息安全。
为此,一方面监管应当明确金融机构或平台对交易双方的信息保护义务,明确披露信息与保密信息的标准;另一方面,金融监管机构应与工信部等部委合作,制定明确的平台技术审核和信息审核标准,建立完善的防火墙、数据加密、灾备等网络安全设施与管理制度。从而使金融机构或平台在“硬件上”具备保护信息安全的技术能力,在“软件上”落实信息安全保护的规范和行为准则。
在互联网交易型银行体系中,对传统经营模式的颠覆最大,实现了对长尾客群的覆盖,数据化的资产获取,银行角色从信用中介向信息中介的转变。过去,银行一直作为信用中介角色,已经形成了成熟的运营架构和管理机制,信息中介的转型将会是对其能力的重大挑战。监管机构应该发挥其维护金融稳定、规范行业健康发展的职能,明确金融机构的信用中介职能,帮助银行实现角色过渡。
第一,监管可以负面清单形式明确信用中介机构的行为规范;第二,监管需要强化对信用中介机构的风险管理的监管与要求、细化风险管理标准;第三,监管需要加强对信用中介机构的信息技术监管、完善技术门槛;第四,监管可设置过渡期,在过渡期间针对暴露问题完善监管要求。
除此之外,监管机构还应积极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引导包括数字货币、征信体系等基础设施的搭建,为互联网交易型银行的发展打下技术根基。另外,以维护市场公平秩序、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和促进金融健康发展为目标,以鼓励创新、防范风险、趋利避害、健康发展为原则,打造互联网交易型银行的新时代。
篇10
【关键词】银行自助设备 外包服务 标准化管理 风险转移
一、金融服务外包的概念
金融服务外包一般是指银行将标准化的业务流程或需求(金融产品、知识产权、服务等)由原来依靠内部资源来实现转变为通过一定的程序和方式从外部供应商外购买和定制。外包战略的实质是银行确定其经营策略和市场定位,通过截取金融产品价值链中比较窄的部分,实施内部各种资源的再配置,将资源集中于最能实现比较优势的领域,构筑自己的竞争优势,从而获得持续发展的能力。
自助设备外包是金融服务外包的一种,是指在自助设备运营中,运营商(第三方中介机构或自助设备生产厂商)提供自助设备机具、软件、选址、安装、运营管理和维护服务;银行提供加钞和清算服务。而自助设备全托管服务外包是一种创新型的自助设备金融服务外包。自助设备全外包服务主要包括:
一是自助设备布放选址:自助设备在布放前,需考察现有自助设备布放情况,估算布放后的收益情况。自助设备的选址是否合理,将会直接影响到银行自助设备的布放范围,降低固定资金的资金占用,提高资金的利用率,所以银行需要专业的运营商提供布放点的选址及工程的实施等。
二是现金处理:所有用于自助设备加钞的现金都必须进行现金清分、现金清点及自助设备清机加钞,而自助设备数量的增加,必将导致自助设备现金清分清点、清机加钞的数量增大,而银行原有的模式是完全依靠劳动力进行,人力成本的增加及管理成本的增加是必然的,而现金处理的外包有助于银行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及管理成本,提高服务水平,提升自助设备资金利用率。
三是运行保障:自助设备运营期间,自助设备故障维修、运行保养、运行维护考核、备件供应。
四是自助设备的日常巡检:自助设备外包商也可以及时向银行提供自助设备运行状态、操作间空调、照明、后备电源是否正常,通信设备使用,设备外观情况,周边环境有无安装非法装置及所有运营的安全隐患提供日常的巡检服务,这样也可以省去商业银行的后顾之忧。
五是自助设备的日常保洁:自助设备是商业银行对外服务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自助设备对外服务的形象直接关系到商业银行对外服务的形象,所以做好自助设备的日常保洁工作也尤为重要。
六是安全性能与技术应用保障:部分厂商持续提升设备硬件的安全级别,以应对诸如部分银行将符合欧洲CEN L标准保险柜纳入采购需求等情况;同时还加强了软件系统的主动防御,利用定制化的操作系统保障自助设备运行环境,利用终端控制、主动防御等手段加强自助自身的主动防范功能;利用智能钞箱、电子密码锁等解决方案帮助银行加强对离行自助设备的管理;利用先进的生物识别技术、物联网与云计算技术提升现金管理安全等。此外,为了加强持卡人的信息安全,人民银行从2011年起大力推广金融IC卡。[1]
二、自助设备全外包服务对银行的意义及国家对金融外包的意见
随着外资银行的介入我国各银行间竞争的日益激烈,自助设备布放量将不断增多,银行在自助设备的运营管理上面临的压力也会更加突出。近年来,自助设备市场保有量迅猛增长,随之而来的回笼现金清分处理、加钞、取钞和日常维护等后台服务工作量十分巨大,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通过合理的布局,实现投入产出的最大化,成为各银行业务转型和营销战略发展规划重要的组成部分。
如今,一些银行已开始将自助设备选址、网点建设、维保服务、运营管理等需要大量人力资源、管理经验和专业的实施策略转交给运营服务商进行托管,在专注核心业务同时,提高设备分布成效、资源配置效率以及管理服务水平,促使自助设备金融业务外包市场需求进一步扩大,成为自助设备市场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
2009年9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商务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汇局关于金融支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2]意见对金融支持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六个方面意见,其中有两个方面对商业银行外包管理具有指导作用:
一是充分认识做好金融支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符合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和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有利于优化出口结构、提高利用外资水平,有利于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扩大国内消费。
二是全方位提升银行业支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水平。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在符合商业原则的基础上,从20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中选取有一定基础的城市开展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试点,通过创新产品和服务方式等途径切实加大对服务外包企业的支持力度,以扶持一批有实力、有市场、有订单的服务外包企业尽快做大做强。
自助设备全外包服务能够使银行集中资源开展自己的核心业务,在降低运营成本的同时,加强控制管理,其核心理念就是“做你最擅长的事,其余的交给别人”,金融服务外包正是迎合了这一要求,由专业的外包供应商提供自身非优势环节的服务,在节约成本的同时获得最新的技术标准化的管理。金融服务外包的实现在于金融企业的定位,重新配置各种资源,将资源集中于相对优势领域,从而提升自身的竞争优势,增加持续发展的能力,此外,金融机构在外包业务的同时也把部分风险转移给了外包供应商,使自己能够更好地应对迅速变化的外部市场环境和顾客需求。
三、商业银行将非核心业务外包的意义
(一)降低运营成本,实现风险规避
基于成本管理的需要,商业银行把部分缺乏经验、研发周期长且初次投资大的非核心业务外包给专业化机构去完成,由于专业化服务机构有着比较丰富的从业经验以及占有相对优势的资源和信息,因此可以有效的解决银行初期直接投入,信息系统运维和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减少非生息资产,增加流动性,改善资产负债结构,将某些固定成本业务转变为可变成本业务,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业务创新,而对于金融外包服务商,他们可以通过专业化服务实现规模经营带来的规模效益,从而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二)加强风险控制,实现风险转移
由于外包环境和市场因素的不确定性以及认知能力的时滞、决定了商业银行经营和决策的复杂性,如何实现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三性”统一,有效防范和规避在经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的操作风险和技术风险,金融外包不失为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通过资源外向配置和业务外包,银行可以与外部合作伙伴共同分担风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风险转移,更灵活地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三)集聚优质资源,提高核心竞争力
随着市场的细分和技术的进步,商业银行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集中优势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从而找准自身的市场定位就显得尤其重要。在我国,商业银行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的进程中,其经营方式将实现由“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的转变。优质客户群体、市场应变有力和技术创新手段日益成为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体现。竞争形态的转换,一方面促使商业银行努力改进内部组织流程,以提高对市场信息和客户需求变化的灵敏度,另一方面则要求重新审视本行在金融产品价值链上的增值优势,确定其核心业务范围,以便于将有限的优质资源集中到该领域,建立具有比较优势的核心竞争力业务平台。
(四)缩短新产品研发周期、增强市场竞争力
当今社会,衡量商业银行竞争力或者说金融产品创新能力的标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信息化发展程度以及人力资源管理和使用情况。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突破技术储备和人力资源匮乏的瓶颈,实现金融服务外包将是一种选择。外包业务将实现从成本中心向利润中心的转变,外包服务在引进先进的专业技术以及产品创新能力的同时,也将获得供应商包括管理理念在内的智力投资,实现商业银行仅靠自身条件在短期无法实现的新产品研发及市场拓展。
四、自助设备业务托管还存在一些风险。
目前,金融服务外包在全球得到很大发展,很多国家,尤其是一些发达国家的银行业已经将大部分非核心类业务,如业务系统开发、营业库款押运、产品市场调研,以及自助设备渠道建设等外包给专业的服务公司。其中,比较常见的是自助设备业务外包,已经成为亮点。通过自助设备(以及由此延伸到自助银行、金融便利店等)的部分外包或全部外包(即全托管),使银行机构得以降低经营成本、转移部分风险、专注核心业务、提升服务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在国外,本世纪初就有银行进行自助设备的托管尝试,如加拿大皇家银行。我国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从2006年开始,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青岛等地区部分银行尝试将自助设备清机加钞、运行监控、技术保障等业务外包给专业的金融服务外包商。随着自助网点的迅速增多,越来越多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充分认识到自助设备托管的重要意义,把自助设备托管作为追求高质量和高效益自助设备自助服务、提升银行品牌形象的一项战略目标予以实施。
但是,由于自助设备托管在我国实践时间不长,自助设备业务托管还存在一些风险。
一是监管政策不明带来的风险。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80%的银行已经将自助设备业务外包给专业的服务公司,并建立了标准化的行业规范和有效的监管机制,但国内外包业务尚属探索阶段,在宏观层面上还受到诸多制约。一方面,整个行业还未能形成统一的资质认证和行业标准。中国银监会去年6月曾推出了《银行业金融机构外包风险管理指引》,明确界定了外包风险及其防范,但对自助设备等单项业务的外包并没有作详细、具体的规定。[3]一旦监管当局认为银行的自助设备外包服务存在风险,则会对银行进行干预,或要求中途退出,或缩减合作层面,由此会造成双方经济损失,甚至引发纠纷。同时,金融管理部门对外包行业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支持政策。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以及认识的时滞性,金融管理部门很难对该行业有全面的认识,难以把握其中蕴藏的风险,故迟迟不能出台有效的支持政策。
二是安全防范不力带来的风险。自助设备全托管包含的内容很多,既有简单的选址装机、现场服务(一般在离行式自助银行或金融便利店提供设备操作指引、网点安全、保洁和VI维护等服务),又有技术层面的运行监控、设备维护、统计分析,更有涉及到安全层面的清机加钞、库款押运和现金整点清分、钥匙密码管理等。要实现自助设备全托管,对外包服务商的资质要求就很高,要兼具市场调研、现场服务、技术维护和安全保卫等相关的能力或资质。仅以清机加钞为例,由于涉及到武装持械押运,受我国枪支管理法的约束,只有在公安机关的控制下组建的押运公司才有此资格,其他的则不能承接此业务,否则要面临安全风险。在技术层面,如果外包服务商的运行监控和设备维护技术薄弱,也会容易使犯罪分子利用自助设备进行银行卡作案得逞,从而酿成安全事故,给客户和银行造成资金和财产损失。安全风险还表现在客户信息的泄露。因为,自助设备业务全托管必然会使服务承包商接触到银行客户的信息,由于缺少完备的法律体系和监管手段,从而产生银行客户信息泄露的风险。
三是选择外包商不当带来的风险。首先,由于一般的服务外包商规模有限,一般只在地级市设立常驻维修点,很难辐射到所有的自助设备银行,也就不可能及时提供相应的服务。其次,自助设备全托管要求外包商承担运营过程中产生的所有费用,而自助设备机具是高科技的精密仪器,频繁地存取款导致了零部件磨损,需要及时更换。出于减少费用支出的考虑,一般的外包商往往不愿意做这项工作,或者只进行简单的维修,出现今天修明天坏的现象。第三,基于利润最大化的目标,资质不够好的外包商在选择布放自助设备地点时考虑更多的是盈利性,而忽视了银行客户的多样性,损失部分潜在客户,同时也使银行的社会职能缺失。
四是银行外包经验不足带来的风险。当前,很多银行都实行外包,有的外包项目还较多,遗憾的是,这些银行很少成立专门的部门进行管理,大多数是应项目需要而临时成立项目管理办公室,而且人员少,管理经验不足,管理制度缺乏,难以对外包商进行有效的管理。就自助设备服务外包而言,尽管银行与服务外包商之间有合同约束,银行也必须对外包商提供的自助设备服务进行跟踪和评估。但因为信息的不对称或是缺乏专业的技术能力,银行很可能不能有效地把握自助设备服务的技术、成本和发展动向,从而在外包过程中形成“路径依赖”,被外包商“牵着鼻子走”。此外,如果银行对外包商提供的服务不满意,银行要中途退出或是期满终止合同的机会成本也会很大。
自助设备业务全托管虽然存在以上种种风险,但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应该因噎废食,而要高度重视这些风险,切实提出防范措施,积极推进自助设备业务的全托管。银行在开展自助设备托管时,最主要的是选好外包服务商,选择既有较高资质,又有众多成功案例、受到银行称赞的专业公司作为自己的服务外包商。对外包管理经验不足的银行,可选择从自助设备业务的某一方面入手,进行浅层次的外包合作,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后再推广到全托管。
此外,金融监管部门也要有明确的态度,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统一行业标准,规范操作规程,推动自助设备和其他银行业务的外包又好又快发展,最终实现银行与外包商的双赢。
参考文献
[1]杨克灿.竞争企稳 前景可观——2010年中国ATM市场发展述评[J].金融时报,2011(4).
[2]中国人民银行、商务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汇局关于金融支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2009.
- 上一篇:独立式住宅建筑设计方案
- 下一篇: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