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范文
时间:2023-07-12 17:41: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村级组织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单位和组织基础,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很多,涉及的面广,村级干部能否正确履行职责,直接关系到新农村的建设,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切实利益,主要包括:经济指标完成情况、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情况、财务收支情况、代政府管理的各项资金收支、划转、管理情况、债权债务情况等。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客观上要求审计人员要把握“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原则,在审计内容上抓主要矛盾,突出对重大事项、重大决策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及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进行审计,力求审深审透,保证质量,通过经济责任审计,增强村级干部的责任意识,带领全村群众发展经济,共同致富。
二、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应突出“二个重点”
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要注重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根据被审计者所在村集体经济和村财务收支的特点,紧紧抓住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及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确定为审计重点。
一是对于工农业生产总值、农民人均收入,经济增长速度等宏观经济指标,从统计、经管等有关主管部门的汇总资料入手,按照报表的层层隶属关系,选择最基础单位进行逆向延伸审查,并结合有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以核实其真实性、合法性和客观性;同时,对被审计对象任期内掌管的资金、实物审批权,尤其是各项惠农专项资金、业务招待费、“小金库”及村干部任期内集体经济资产增减状况等为重点,确认村干部任期内投资状况和投出、收回及收益的变动情况, 审查集体资产的完整性、效益性和财务管理方面的经济责任。
二是以村集体经济活动的决策权为重点进行审计评价,诸如对重大工程项目、重大经济事项的决定和执行中,主导决策的经营效果等进行审计评价,分清决策方面的经济责任,检查村集体所有的土地和村办企业的管理情况,对集体土地的发包或转包出租是否合法,村办企业撤并、承包、转让等经营合同的签订手续是否合规。
三、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应注意“三个结合”
1.结合摸清村集体经济家底,对村集体经济的资产、负债和财务收支合法性、真实性、效益性加以审计,比如任期内为民办实事工程情况及发包和上交收入等是否按照合同足额收取,支出是否审批手续齐全,各项福利费发放是否按规定执行,分清涉及村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的个人经济责任。
2.结合以前年度村财务公开或审计资料,将村财务公开和经常性审计情况在离任审计时予以充分利用,这样既能节约审计资源,又能较为全面地反映村干部任期经济责任的全貌。
3.结合村级负责人个体履行职能所涉及到的重大经济活动,除查账外,结合村干部负责人工作特点、静态资料与动态情况,进行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比如销售收入、产值、税收、实得财力完成情况,做到业绩讲“实”,评价有“度”。
四、村干部经济责任界定、确认,须区分“四种情形”,分清“四种责任”
客观、公正、全面、准确地进行审计评价,是搞好经济责任审计、发挥其作用的关键所在,界定、确认被审计村干部负责人的经济责任是经济责任审计的主题和核心,要紧扣“经济责任”的主题,评价的范围,只限于经济责任;评价的依据,必须是通过审计取得的真实材料;评价的角度,必须既能体现村级负责人的经营业绩、管理水平,又能反映执行财经纪律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因此,必须区分“四种情形”,分清四种责任。
一是对直接经办、签署意见或批准等构成违法违规行为的,构成指使、纵容、包庇下属人员私设小金库的严重违反国家财经纪律的行为,且知情不报,对该项违纪问题,通过审计确定,应负直接责任。
二是对村集体经济存在的违纪问题及其他问题是经村委会领导班子集体决定的,但本人是发起人或具有最终决定权的,应负主要责任。
三是对村集体经济存在的违纪问题及其他问题是由于个人主观原因不重视、管理不得力或放纵他人引起的,应负主管责任。
篇2
关键词:部门领导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对策
一、建立部门领导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现实需求
2011年7月7日,全国审计工作座谈会在呼和浩特召开。审计署决定对审计对象实行分类管理,加强对经济活动复杂、资金资产量大的重点部门和重点单位领导干部以及掌握重要经济决策权、执行权等关键岗位领导干部的审计,实行“关键岗位重点盯防”。会上,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指出,经济责任审计的法定审计对象尚未实现全面覆盖,部门和单位内部管理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尚未全面展开。今后,在对各级领导干部全面实施经济责任审计的基础上,还要突出重点。审计署确定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三项重点:一是突出重点部门和重点单位,加强对经济活动复杂、资金资产量大的重点部门和重点单位领导干部的审计;二是突出关键岗位,加强对掌握重要经济决策权、执行权、管理权和监督权等关键岗位领导干部的审计;三是突出重点事项和重点资金,加强对管理、分配及使用重点项目和重点资金的部门、单位和岗位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
我国的经济工作岗位众多,其中不乏管理、分配及使用重点项目和重点资金的关键岗位。这些岗位在经济监督上容易被忽视,导致这几年出现了一些案件。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对关键岗位的部门领导干部进行相关的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对保护国家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好秩序很有意义。
二、建立部门领导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存在的现实问题
(一)对部门领导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作用认识不足
某些审计人员认为只对达到一定级别的领导干部实施离任经济责任审计才有意义,对级别较低的干部进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毫无意义;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只能作为考核任用干部的参考依据,对免职和因其他原因离开工作岗位的部门领导干部作用不大;审计过程中只偏重于审查家底经费,查看与经费收支有关的账目,对其他的经济活动缺乏监督力度;一些人事部门把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看作是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全面考核,在部门领导干部提拔、调动、免职和因其他原因离开工作岗位提出审查处理意见时不能客观地分析运用审计结果。对部门领导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的认识模糊,造成相关人员思想难统一,给部门领导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增加了不应有的阻力。
(二)先升任后审计的现象普遍存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难展开
一些单位在部门领导干部升任更高一级职务后,才委托审计部门对其进行审计,这种情况在现实中的普遍存在,使审计工作陷入两难的境地。不如实反映其任职中的情况和问题,将违背审计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如实反映,该同志的升任已成事实,且担任了更高的职务,将对审计工作不利,审计结果也起不到为评价和使用干部提供重要参考依据的作用;充其量只能起到反映情况,摸清家底的作用。
(三)部门领导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内容制定不健全,结果难运用
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包括提升、调动、免职三类即将离开原岗位的负有经济责任的有关干部。由于这三类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的目的各不相同,因此,审计的内容和侧重点应有所不同。而现行的审计制度在审计范围、程序、内容和结果运用等方面没有明确区分干部离任的不同情况,在实际操作中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内容、方法、评价标准以及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各方的风险责任等方面也没有具体区分这三类情况的规定。导致在审计过程中,除了对提升的干部按规定的内容审计外,其他情况审计人员只是凭主观感觉和一些经验,导致审计内容不规范,审计结果运用效益差。
三、完善部门领导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对策和建议
(一)进一步认清部门领导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的必要性
1、部门领导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有利于正确合理考核干部
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用大量的数据、详实的资料反映部门领导干部在任职期内的工作情况。领导和组织人事部门可通过审计结果,正确评价干部。一方面为合理、正确使用干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另一方面为正确评价免职、退职的干部提供科学依据。
2、部门领导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有利于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
离任经济责任审计是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反映即将离任的部门领导干部在任期内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是对违法乱纪、贪污腐化行为的抑制,可以促进发扬求真务实作风,改变某些干部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思想观念,对部门领导干部既是一种预警机制也是一种激励机制,能促使干部在任职期间增强责任感、事业心和廉洁自律的意识,认真履行职责,全力以赴地开展工作。
3、部门领导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有利于接任人的工作顺利开展
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如实地反映干部在任职期间内相关的资产状况、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这将给接任人尽快适应工作、搞好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接任人可以通过审计资料全面了解新单位的家底及情况,总结借鉴前任工作中成功的经验,吸取出现问题和失败的教训,发扬成绩,克服缺点。
(二)着力提高部门领导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的真实性
1、选择合适的审计时机
采取“先免职、再审计、后任用”的办法,再决定某部门领导干部离任或有调整意向前,先免除其相关职务,再委托审计部门进行审计。待审计结果出来后,由有关部门和领导参考审计结果,综合全面情况决定是否任用。这样可以避免被审计对象利用职权进行干扰,打消所在单位干部群众的思想顾虑,有利于掌握真实情况和顺利开展审计工作,有利于审计机关作出真实准确的审计结论。
2、探索创新审计方法
部门领导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大多时间紧、内容多,审计工作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这就需要审计人员灵活运用各种审计方法,来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真实性,保证审计项目高质量的完成。一是与预算执行相结合,从银行账户入手进行审计。二是审计查账和审计调查相结合。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对部门领导干部的审查离不开审计查账,同时也可以采取其它审计调查方法。三是自查与抽查相结合。在被审计单位自查的基础上,要求被审计单位被所提供的审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作出书面承诺,同时也要求被审计的党政领导干部作出承诺。审计人员可采用抽样审计的方法,防范审计风险,保证审计结果的真实有效。
3、客观公正地进行审计评价
(1)审计评价应当以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为依据。
用实际工作业绩与预定的可考核目标对比的方法来评价被审计对象,同时还要考虑到被评价对象主观努力所不能够控制的影响其工作业绩的客观因素。
(2)应进一步明确提升、调动、免职三类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的区别,以便审计人员在实施离任经济责任审计时区别对待,达到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的目的。
(3)改革失误和要区别对待。改革失误是在改革过程中由于政策导向的影响而产生的错误,而非个人主观过失所造成。是指某些干部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贿赂、侵害国家利益,致使国家和公众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审计人员要作出实事求是的分析和说明,区别两者的情况。
(三)建立部门领导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评价体系
1、科学确定部门领导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内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制定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有关规定,结合部门领导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实际工作情况,以任期审计评价内容为基础,可以将部门领导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内容归纳为经济管理能力和自控能力两个方面。
2、建立部门领导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标准
目前,我国还没有出台部门领导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标准,操作中有一定难度,很难达到客观、公正之目的。应尽快出台全国统一的部门领导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标准。为排除人为因素的干扰,部门领导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标准,应主要运用计算机处理,人工输入标准及其审查结果,靠系统测评。
3、统一部门领导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方法
部门领导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方法有很多种,如基数指标法、绩效评价法、综合评价法等。不同的评价方法所依据的标准不尽相同,因此,根据不同的评价方法来评价会导致评价结果的不一致。部门领导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最终定位到干部任免的关键问题,评价结果要求准确、统一。为此,要统一部门领导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方法,从诸多审计评价方法中选择一种或几种来作为统一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林钟高,龚明晓.离任经济责任审计.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篇3
一、提高认识,进一步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机制
加强党政领导干部和国有独资企业(公司)、国有控股公司主要负责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严肃查处各类违反财经法规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加强权力制约和监督,教育和警示广大干部依法行使权力和履行职责,促进领导干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进一步提高认识,明确思路,切实加强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领导,把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听取有关部门的工作汇报,研究解决审计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健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各成员单位之间的协调和配合,建立和完善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查和处理机制,充分发挥相关部门在推进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的职能作用。要积极推进经济责任审计的规范化建设,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不断探索和创新干部管理监督与审计监督有机结合的新途径。各区县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领导小组或联席会议要及时向上级相关部门报告党政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情况。
二、突出重点,改进经济责任审计项目管理
根据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人财物管理使用、关键岗位的监督的要求,相关部门在提出年度经济责任审计项目计划建议时,要进一步加强对掌管财政性资金数额较大、事关民生建设、拟提拔晋升以及群众和有关方面反映较多的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为提高审计工作效率,有效利用审计资源,要根据审计项目繁简难易及重要程度,改进经济责任审计项目管理的办法,做到逢离必审、应审必审。在安排年度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时,要优先安排对重点岗位、关键岗位领导干部的任中审计。要进一步前移经济责任审计的监督关口,逐步提高任中审计在整个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的比例,确保不低于30%。
三、深化内涵,提高经济责任审计质量
各地在实施经济责任审计时,要重点关注领导干部所在地区、部门贯彻执行国家宏观调控经济政策情况;关注重点建设项目等重大经济事项的决策程序和执行情况;关注资源利用、政府负债、环境保护、社会保障、教育卫生等事关可持续发展和国计民生等重大政策落实情况;关注公共财政资金安排、使用、管理和效益情况。对国有独资企业(公司)、国有控股公司主要负责人的经济责任审计,要重点关注贯彻国家法律法规和重大经济决策情况,企业资产、负债和损益的真实性、合法性,以及经营风险和可持续发展情况。要紧紧围绕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注意了解领导干部决策权、执行权和资源分配权等权力运行的行使情况,积极探索对政府绩效和行政效能的审计,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评价体系,加大审计力度,切实提高经济责任审计质量,促进领导干部全面贯彻落实各项财经法律、法规和政策,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要通过经济责任审计,对领导干部的决策能力、行政或者经营效果、管理水平,以及遵守法律法规政策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定的情况,作出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评价,为各级党委及有关部门科学管理、监督和选拔任用干部提供高质量的参考依据,为各级政府强化依法行政观念、严肃财经纪律、提高行政效率和效益,提供准确情况。
四、讲求实效,强化经济责任审计成果运用
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运用,充分发挥经济责任审计在引导和促进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加强干部队伍管理、监督,以及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中的积极作用。要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制度,对履行经济责任好的,给予肯定和表彰;对审计查出问题,督促检查整改落实情况,帮助被审计领导干部及其所在单位完善内控制度,提高管理水平。要进一步强化经济责任追究,认真贯彻执行《南京市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办法(试行)》(宁委办发〔2009〕13号),进一步制定依据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启动建议问责的办法,对存在问题的,要运用诫勉谈话、函询等方式指出,予以警示;对履行经济责任较差的,要给予通报批评乃至进行职务调整;对严重违反财经纪律、廉政规定和涉嫌犯罪的,要及时移交纪检、监察和司法机关处理。积极创造条件开展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开问责评议试点。逐步推行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告,切实保障干部、群众的知情权和民主监督权。另外,有关责任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一段时期以来经济责任审计情况的汇总分析工作,总结被审计主要负责人在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落实情况,以及执行中存在的普遍性和倾向性问题,或者因体制、机制或制度缺失产生的问题,努力从源头上加强综合分析研究,积极为党委、政府加强宏观管理提供有针对性和前瞻性的意见和建议。
篇4
大力开展创新争优,以提高项目质量为重点、以加强自身建设为基础、以统筹事业发展为支撑,全面提升审计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为保障全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作出新的贡献。
二、总体思路
围绕区委、区政府工作中心,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切实增强审计工作的整体性、宏观性和时效性,更加注重反映总体情况,揭示深层次问题,分析根本原因,从体制机制层面提出建议,为深化改革、制定政策、实施决策、强化管理、完善制度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和依据,更好地适应发展战略机遇期条件和内涵的根本变化,在更高层面发挥审计监督的作用。
三、具体项目安排
(一)财政审计
1.2012年度本级预算执行审计。以促进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的落实,深化预算管理、优化支出结构、规范资金分配行为、保障财政资金安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为目标,把促进财政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作为重中之重,及时发现和纠正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行为,促进政令畅通;深入分析政策目标的实现情况和实施效果,及时揭示和反映政策措施不衔接、不配套,不适应以及政策目标未实现等问题,促进各项政策措施更加符合实际,更加合理有效;关注财政资金分配的公平公正、关注财政资金的安全和使用效益,促进财政资金规范合理高效的使用。2013年3月开始,5月中旬提交审计报告。
(二)经济责任审计
2.党政部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根据区委组织部的委托,对7个领导干部实施经济责任审计。审计中,按照党的十和两办规定要求,将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省、市、区“十项规定”相关要求的情况作为审计的重要内容,按照区委、区政府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监督的意见》要求,落实经济责任审计重点,重点加强对“三公支出”(公款招待、公车消费、公费出国)、“小金库”等事项的监督检查力度。在审计中关注权力行使与责任落实,促进健全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失职要问责、违法要追究的监督机制,推动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干部考核办法和奖惩机制。2013年1月开始,12月底结束。
3.村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根据区政府的授权,对3个村干部实施经济责任审计。以巩固和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保护农民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社会稳定为目的,深入贯彻区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村(涉农居委会)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意见》的文件精神,突出审计重点,深化监督内容,促使提高村(涉农居委会)“三资”管理水平,促进村集体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健康发展。2013年1月开始,12月底结束。
(三)行业项目及专项资金审计
4.专项资金审计。根据宏观调控的需要,以促进加强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为目标,进一步加强对专项资金的审计监督。突出对那些掌管国家资金分配权的重要部门和关系社会建设及相关领域专项资金的审计,重点抓好社会保障、科技教育、农业开发等专项资金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审计,深入剖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审计建议,规范资金的管理。同时,结合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财务收支审计,有计划地选择若干重点专项资金进行审计,审计资金量力争达到50%以上。2013年国家审计署、省审计厅、市审计局下达的行业性审计项目另行安排。2013年1月开始,12月结束。
(四)固定资产投资审计
5.建设项目跟踪(结算)审计。做好软件园、社区教育培训中心(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以及动漫基地等工程项目跟踪审计监督,继续强化“在现场抓跟踪”,及时掌握项目进度情况和现场资料,确保跟踪审计无缝对接。全区日常工程审计中,着重加强与4个新划入的街道办事处以及经济开发区城建规划局、财务审计局的业务联系,提高其对重大项目必审、小型项目送审的意识。严控廉政勤政风险点,动态整合专家库与工程审计人员业绩档案,严格把好审计质量关,控制审计风险。根据上级审计部门统一部署,开展行业性工程审计项目。2013年1月开始,12月结束。
6.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审计。根据国务院颁发的《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实施方案》和国家审计署、省、市要求,结合本区校舍安全工程的实际情况,继续对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跟踪审计。审计中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项目、重要事项进行审计,揭示和查处“校安工程”资金筹集、分配、管理、使用和项目建设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时提出整改和加强管理的建议,切实推进“工程”目标的实现,为发展小学教育、构建和谐社会服务。2013年将该项目转为日常管理项目,继续抓好此项工作。
(五)审计信息化建设(计算机审计)
7.信息系统审计、AO审计案例及审计方法。紧紧围绕市局信息化工作考核重点,全面推进数字化平台建设,进一步推动计算机技术与审计业务的深度融合,实现审计项目业务质量和机关公文流程全过程数字化管理。发挥计算机中级过关审计人员的骨干带头作用,积极参与国家审计署及省审计厅AO实例和审计方法评选活动,在全面普及的基础上,着力打造审计成果“精品”和“高端产品”,形成“以计算机能手作引领、以计划项目压担子、以目标考评促应用”的良好局面,确保信息化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2013年1月开始,10月结束。具体时间以市局信息化考核文件要求为准。
篇5
经济责任审计报告
________(乡镇村换届业务办公室):
根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规定》和×××有关规定,我镇于××年×月×日至××年×月×日,对××同志在××村担任××村××职务期间的经济责任进行就地(送达)审计,现将审计结果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被审村干部的基本情况及任职期间的职责范围
(二)被审村的基本情况
二、审计结果
(一)经济指标及财务收支计划完成情况
(二)个人及单位遵守财经法纪情况
(三)任期内的经营情况
主要包括各项收入、开支的构成及管理情况,村干部在村集体或村级企业报销各种费用、领取的报酬等情况。
(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情况
主要包括村级集体资产构成及管理使用情况,集体净资产增减情况等。重点内容:一是村级货币资金管理中私设“小金库”、白条抵库、出租出借集体账户等情况;二是集体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和对外投资的构成、增减变动及主要原因;三是村集体负债的构成、增减变动及主要原因;四是资产负债率的增减情况。
(五)各类承包(租赁)合同的管理情况
主要包括是否签订合同、签订程序的合法合规性、合同标的金额是否及时入账、是否按时兑现等情况。
(六)其他情况
主要包括村级土地征占款的管理和使用情况;民主决策、民主理财、开支审批、票据管理、印鉴管理、财产清查、档案管理情况;乡镇党委政府或组织、纪检监察部门要求审计的内容以及群众反映的重点问题的审计情况等。
三、总体评价
根据审计结果,客观公正地评价被审村干部任职期间的主要业绩(重大经济事项决策和执行效果,内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等),指出被审村干部在违法违规问题上应承担的主管责任或直接责任。
四、审计中发现的问题
主要包括重大经济决策,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和执行,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集体资产的管理、使用及保值增值,村干部及其所在单位执行财经法纪和廉洁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五、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由于审计手段的限制,审计发现疑点但需要有关部门进一步查证的问题;审计过程中,被审计领导干部及其所在村自行纠正违纪违规问题情况。
六、审计意见或建议
针对被审单位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管理意见;对审计查实的被审村干部违法违纪问题提请有关部门做出处理的建议;对有关部门提出完善政策、规范管理的建议;针对审计发现的被审村干部或其他人员违法违纪问题的线索,提请有关部门进一步审查处理的建议。
篇6
一、不断规范农村财务管理
根据农业部、监察部、国务院纠风办《关于做好村干部离任经济责任专项审计的通知》,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利益,根据运农发[20*]96号文件《关于在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中做好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通知》精神,我们和市监委两家联合,从3月份开始对全市第七届村民委员会离任经济责任进行了专项审计。目前已完成赵家庄乡、僧楼镇、柴家乡、樊村镇、城区办5个乡(镇、街道)95个行政村的审计任务。下化乡、小梁乡、阳村乡、清涧办4个乡(镇、街道)的审计工作已接近尾声。
此次经济责任审计,审计对象为行使村集体及村级组织财务审批权和参与村级经济活动决策的村级组织成员;审计重点为农村经济责任目标完成情况、财经法纪执行情况、农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在经济责任审计中,我们严格按照审计程序。审计组对每个村都下发审计通知书,审计结束后出具审计报告,根据审计情况对10个村主要负责人进行了经济处罚,对7个村进行了黄牌警告,对8个村进行了通报批评。
二、不断加强农民负担管理
为确保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的拨付、管理和使用到位,巩固农村税费改革的成果,确保减轻农民负担政策的落实,确保乡镇机构和村级组织正常运转,根据运城市纪委统一要求,我中心与市农廉办联合于4月14日至4月24日,通过听、看、查、走访、座谈等形式,全面检查与抽查相结合,对全市9个乡(镇、街道)的农村税费改革财政转移支付资金进行了专项检查。
此次检查对象和内容为:20*年度市财政拨付的农村税改转移支付资金,包括:乡村两级办学经费、计划生育经费、优抚经费、乡村道路建勤费、村级管理费,以及转移支付资金的规范、安全和有效使用情况。
通过检查,我们发现了资金管理及使用中存在的以下问题:1、专项资金少转拨情况,其中3个乡(镇、街道)乡村两级办学经费,计生经费少转拨47*2元;2、优抚经费结余情况,检查中有6个乡(镇、街道)都存在结余,共计46064元保管在民政办、乡政府,未予开支;3、计划生育经费情况,有3个乡(镇、街道)存在结余,共计56482元均在各计生服务所保管未予开支;4、乡村道路建勤费情况,有5个乡(镇、街道)存在结余,共计161953元均在各乡(镇、街道)核算帐户保管。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整改意见及建议:
1、乡(镇、街道)转移支付资金,应由财政直接拨付到各相关职能站、所,不应由乡(镇、街道)政府转拨。
2、对结余的优抚经费,各民政办应尽快确定优抚对象,按优抚规定发放到位。
3、对结余的计生经费、乡村道路建勤费应专项保留在各自的核算帐户,做到专款专用。
4、村级管理费应由市财政局直接拨付到农村会计服务中心各村级帐户。
5、全市各级会计核算中心及农村服务中心等记帐机构,应统一专项资金核算管理办法,做到专项资金专项核算,专项管理。
6、凡涉及转移支付资金的各单位,对此次检查中反馈的意见,要认真分析原因,及时堵塞漏洞,健全相关制度,建立长效和有效机制,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和监督制约机制,逐步形成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良好局面。
三、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为了使广大农民认识了解专业合作组织,我们深入基层,通过多渠道宣传,组织学习,鼓励帮助各村的生产小农户联合起来,走合作道路。经过市、乡两级的共同努力,截止目前,我市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95家(其中今年发展31家),入社农民800余户,带动当地农户3000多户,涉及养殖、种植、加工等方面。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形成,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提高了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增强了生产效益,有效的地增加了农民的收入。经过努力,今年我市有5家专业合作社已申报了省级、市级财政支持项目。
下半年工作打算
1、全面完成第七届村民委员会离任审计工作;
篇7
由于农村审计不同于国家审计、内部审计、社会审计中的任何一种,农村审计有其独立的审计对象。因此可以将农村审计称为第四种审计模式。
(一)农村经济审计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国家投入的用于“三农”资金的审计;二是对农村领导干部贪污、公款私用等违法行为的经济责任审计;三是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合理性、合法性、有效性的审计;四是对处理国家、集体和农民之间利益的审计;五是对农村经济人员失职和经济工作失误的审计;六是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违反经济方针、政策和制度的审计。
(二)农村经济审计的问题由于农民自身的知识水平和监督意识不高,缺乏相关的和审计知识,不可能对村委各项工作进行有力的监督和制约,这就需要国家在农村审计的法规、体系的建设、机构的设置、人员的配置上进行规范。但目前我国农村审计仍处在阶段,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审计规章不完善。国家虽颁发了《审计法》,但主要审计对象是国家行政、企事业单位。而农村审计目前尚无全国性法律法规,长期以来农村审计的定性问题一直没有到位,它既不属于国家审计,又不属于社会审计。二是审计人员不专业。各县、乡虽成立了农村审计机构,配备了审计人员,但大部分都是兼职,且非审计专业,少数在岗人员也未经审计专业培训。审计人员素质偏低,有相当一部分审计人员会计专业知识等掌握得还不熟练。三是审计程序不规范。农村审计过程中普遍存在程序不规范的问题。四是审计执行不得力。经管部门在开展农村审计工作中,虽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并做出正确的审计决定,但由于经管执法主体较弱,在执行决定中,显得阻力较大,困难重重。五是农村审计缺乏必要的经费保障。由于缺乏必要的经费保障,农村经营管理部门在开展审计执法或业务培训时常常感到有心无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六是农村审计机构不健全。就大部分地区来看,市一级没有农村审计机构,也没有配备专职的。
二、农村经济审计的对策及建议
为加强农村集体财务审计监督,大力推进农村集体财务管理规范化、制度化,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强农村审计立法工作,强化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的规范化管理?虽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建立并在不断完善。但我国的立法工作尚未完全适应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需要,立法工作相对滞后,农村审计更是如此。因此,加快对农村审计的立法,将农村审计纳入我国审计组织体系,明确其性质和地位,是农村审计发展的关键所在。只有不断提高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的质量,实现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的规范化,才能更有效地发挥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的监督作用。因此,一要规范农村审计工作程序,严格按照有关条例的要求开展审计工作;二要加强农村审计档案管理,由专人负责管理;三要搞好农村审计结果公开,要扩大群众知情权,进一步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四要建立法律责任追究制度。要规范审计人员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对审计过程中查出的违法违纪问题和案件,要按照有关规定依法处理。
(二)明确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的范围及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强化以集体资产和财务收支为主要内容的经常性审计。财务收支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主要财务活动,也是促进经济活动中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要加强对村级经营性收入、资源性资产发包收入、固定资产承包收入的审计,审查各项收入是否及时足额入账,支出是否合理,有无是否侵占、挪用、私分集体资金和私设“小金库”、“账外账”等问题;承包是否经过民主程序,采取公开招标、拍卖、租赁等方式,有无暗箱操作的问题;村级基建工程是否公开招标,有无“人情”承包和“以权”承包等;要加强对村级办公经费、村干部工资及补贴、招待费、报刊费等开支情况的审计,重点审查这些收支活动是否合理,是否符合有关政策和制度规定。二是加大对国家无偿拨付的专项资金的审计。随着今年来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不断加大对三农的资金投入,对这部分资金要重点审计,保证专款专用。三是加强农民负担专项审计。农民负担审计是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的重要措施。重点加强对农民税负负担合理性的审计和“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审计。四是加强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通过对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对其任期内的经济责任目标完成情况做出客观的评价,对其财经法纪执行情况进行全面的审查,促进村干部依法履行职责。五是加强农村集体土地征占用补偿费专项审计。在管理的农村集体资金中,集体土地补偿费在许多地方占很大的比重。六是加强农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的审计。加强对集体资产处置情况的审计,加大农村土地征用、新型合作医疗、政府发放到户的各项补贴和物资等事项的审计力度。对农民群众上访反映的问题,要组织专门力量进行重点审计,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财务收支和经营活动,也要实行审计监督。
(三)建立健全农村经济审计机构队伍,有效保障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经农村审计队伍的整体素质,关系着农村审计事业的成败。农经管理部门要配备配齐专职农村审计人员,加强审计队伍建设,严格审计资格证管理,实行审计人员持证上岗制度;要开展经常性的业务培训和,不断提高农村审计人员的知识水平、业务能力和政治素质;要切实保障农村审计工作经费和人员经费,审计经费实行专款专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任期届满审计或任期内离任审计和当地政府部署进行的审计,其工作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农村审计人员外勤补贴参照国家审计工作人员的相关标准执行。
三、农村经济审计模式的思考
我国现有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模式主要是农业部门主管下的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站审计模式。全国各省市已出台的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相关条例中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农村审计工作。这种审计模式的主要特点是行政型。由于是在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因而不可避免地带有明显的行政主导色彩,随意性较大,缺乏专门审计的权威性和独立性。因此在总结现有审计模式的局限性和问题后,结合我国的现状,探索一种行之有效的新模式,即一种综合独立型和行政型双重特点的模式:直接由国家审计机关主管,建立统一的农村经济审计中心,承担乡镇各村的财务审计监督和配合经济责任的追究工作。这样既能克服农村经济审计站审计独立性缺失对审计监督力度的影响,又能增强审计的权威性。具体设计如下:
(一)领导体制设计农村经济审计中心直接接受县级审计机关和县级政府的双重领导,以县级审计机关的垂直领导为主,而不再由农业部门进行主管;这种领导体制将使得审计层次和独立性得到有效提升,审计力度得到有力加强,有利于政府合理安排财政收支计划。
(二)组织机构设计县级及以上政府授权建立统一的农村经济审计中心,作为审计机关的派出机构,统一受理乡镇各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审计任务,但是最终领导权由国家审计机关掌握;农村经济审计中心在各个行政村下设审计处,审计处至少有两名专业人员组成,审计处主要负责行政村平时财务收支、资金运动的审计,并定期向农村经济审计中心报告。
篇8
一是建立健全教育引导机制。在举办党风廉政教育培训班的同时,认真组织开展送廉政法规、廉政项目、廉政书籍、廉政影视进镇入村等“四送”活动,推进廉政文化进农村;组织开展“察民情、助发展”帮扶活动、“为民办实事在行动”竞赛活动以及“算经济帐、亲情帐、人生帐、自由帐”教育活动,强化党员干部以廉为利、以贪为害的价值观念;树立10名勤政廉政先进典型,通过《今日**》报、县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引导党员干部学习;编发案例通报,拍摄制作《贪、悔、戒》专题警示片,利用反面典型进行警示教育。今年以来,共组织举办村“两委”干部、镇站所负责人党风廉政教育培训班14期,培训干部1700多人;组织勤政廉政等文艺节目进镇入村演出9场,观众达5600余人;共在镇村开辟廉政文化画廊28处,在240个村设立了读报栏,建立了56家廉政教育电教室、图书室。
二是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试行推广设立村纪律监督员、“三政”巡视员,落实村干部勤廉双述制度,坚持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建立勤廉情况分析预警制度,及进发现问题,及时提醒教育。今年年初,全县18个镇全面开展了一次经济审计活动,通过审计,共发现案件线索17条,各镇对审计发现的问题都及时做了整改,并把处理结果向村民公开。今年截止目前,各镇共诫勉谈话农村党员干部26人次,勤廉警示谈话82人次,发放预警提示卡49张。
三是建立健全民主管理机制。深入开展村务公开,做到“六个统一”:即统一公开内容、公开地点、公开格式、公开时间、公开程序、公开检查。积极推进办事程序公开,对农村发展党员等严格工作程序,以流程图形式公布上墙。加强农村重要经济活动的市场化运作,在青口、海头、柘汪等镇积极探索建立镇招投标服务中心。
四是建立健全整治惩处机制。组织开展侵害群众利益问题集中整治、村级财务清理、反映不为群众办实事问题集中整治等,严查不作为、乱作为村干部。今年1-9月份,全县共查处农村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108件,切实维护了群众利益,促进了社会稳定。
篇9
一、主要做法
1.夯实财务管理基础。针对我镇实际,起草了针对性强、可操作性高的《农村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办法》,在村两委换届、村干部离任等时期,由乡农经站或聘请县农业局农经站专职审计人员,对村干部进行换届前、离任前、年度工作和专项财务审计,规范了财务收支审计程序,使整个账务处理程序更加规范流畅。
2.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一是修订财务管理系列制度。二是强化制度的落实。三是规范财务公开。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了村级财务公开内容和程序,每月15日向群众公开公布村里财务情况,涉及农民利益和群众关心的重要事项及时公开;财务公开程序规范,公布前提出公开的具体方案,民主理财小组对方案进行审查、补充、完善后,报乡镇农经站审核认可后公布;并及时收集群众反馈意见,对公开中群众提出的问题,及时予以解答。
3.强化财务管理监督。一是加强对村集体财务的审计监督。 二是加强了对委托中心的业务监督。三是加强对村民主理财小组的理财监督。进一步明确了村民主理财小组的职责范围、理财程序和方式,并将民主理财小组成员职责上墙公布,要求每月定期召开理财会议,履行民主理财职责,要求各村在召开村民代表会议时专项汇报民主理财工作情况。
二、存在的问题
1.乡镇农经站会计监督职能不能充分发挥,在具体运行过程中很难完全按会计制度规范操作。
2.村级财务管理制度难以落实到位。
3.乡镇委托中心会计业务水平和素质不一,队伍建设任重道远。
4.部分村级民主理财小组职责不明,运行不规范,直接影响了镇会计中心的及时入账。
三、对策和建议
1.坚定不移实行村级财务公开,加大民主理财力度。村级财务能否如实向群众公开,能否接受群众监督,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农村的稳定,关系到国家建设新农村的进程。因此,必须通过完全财务公开贯彻民主理财制度,防止财务公开流于形式,走过场。一是要求公开内容全面完整,涉及的收支情况应逐一予以公开。二是公开时间要及时,每季度至少要公开一次,无特殊情况不得延误。三是重点公开土地征用补偿款、上级下拨的专项补助、集体资产承包、租赁费等群众十分关注的收入,彻底消除群众心中疑虑。四是公开程序要严格,公开前所有账目需经村财务理财小组人员全面核实。
2.建立村级财务审计制度,确保村级财务走上规范化道路。实行村干部离任审计、年度工作审计、专项财务审计。审计工作由乡镇纪委牵头,组织农经人员、财政人员组成审计小组,对农村离任的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会计等干部在任职期间的所有经济活动进行审计;每年对村级财务的收支情况至少审计一次;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专项财务应逐项进行审计,审计结果在村务公开栏中向群众公开。
篇10
浙江省苍南县有36个乡镇共776个行政村,现有农村人口116多万人。2008年全县村级集体资产总值192097.98万元,其中货币资金29804.92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13622.51万元,村级集体经济当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村有154个,其中年收入超过100万元的村29个。为防止村级集体资产流失,加强农村财务审计监督,早在1995年由县人民政府批准成立“苍南县农村合作经济审计总站”,与县农业局农经总站合署办公,业务上接受县审计局和上级主管部门审计机构的指导。论文百事通2002年10月《浙江省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办法》颁布实施,农村审计步入了法制化,县财政将农村审计项目纳入年度预(决)算,经费10万元。多年来,在县委、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方针,按照“三年一轮审、离任必审、有访必审”的要求,积极开展以村集体财务收支为主的各项农村审计,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全县已审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1539个单位,审计资金总额达123124.08万元,查出违纪违规案件69件,查出违纪违规资金837.78万元,向司法机关移送案件18件,受党纪处分35人。并向被审计单位及各级领导提出合理化建议1220多条,大大地促进财经制度的落实和完善,农村审计的良好效果得到全社会的认可。
1.通过落实政策,实行村务公开。为加强对农村审计和村务公开工作的领导,苍南县委、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意见》等文件,明确农村审计工作要求,健全农村审计机构,配备合格审计人员,并且将审计结论作为考核和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归入个人档案。2003年县政府主要领导还专门为加强村极财务审计、实行村务公开方面作重要批示。通过贯彻落实上述一系列政策,进一步推动了农村审计工作,完善了村务公开制度。对审计出来的财务收支、资产运行情况以及存在问题和整改意见等如实地向群众公开,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提高了农村财务的透明度,增强民主理财意识。
2.通过规范操作,提高审计质量。在执行《浙江省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办法》和省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示范文本的基础上,具体制定了《苍南县农村合作经济内部审计试行办法》、《苍南县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操作规程》、《苍南县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办事指南》等文件,编制一套适合本地实际操作的审计通知书、审计记录单、审计查询单、审计签证单、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报告、审计承诺书、审计意见书、审计决定书、审计建议书等标准文本。为确保审计质量,在坚持按章审计、统一文本操作的基础上,要求被审计单位负责人对被审期间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等情况如实陈述并承诺;强化审计复核制度,审计组长必须对审计组成员的工作质量进行监督,对审计主要事实的清晰性、完整性及审计证据的真实性和充分性必须复核;建立档案管理制度,审计档案是审计监督活动的真实记录,是检验审计质量的主要依据,在对审计事项做到认真整理的基础上,按国家规定实行“一审一档”制,做好装订年度归档,并由专人负责保管备查。
3.通过拓宽审计,强化村财监督。在制定和实施农村审计工作计划中,要求各乡镇对村级财务实行“三年一轮审”,县农村审计单位实行抽审;在坚持例行审计的基础上,拓宽思路,积极探讨,接受委托审计;根据工作需要,分别开展了村级债权债务专项审计、村级货币资金管理情况专项审计、农民负担专项审计、土地征用款落实专项审计、村集体组织征订报刊情况专项审计、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以及村集体经济财务循环审计等。通过以上各项审计,对被审计单位的集体资产进行全面清查,对债权债务进行清理和核实,对村干部进行任期经济责任进行评价,确保村集体资产的安全运行,实现了对村集体财务的全方位监管。
4.通过查处案件,促进廉政建设。农村审计是以行政执法者的身份介入对村集体资产及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监督,特别是对农民上访案件的专案审计、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重点审计,查处了一些经济大案要案,建议有关部门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进一步追查,依法制裁。如龙港镇柳江村某出纳员在道路工程建设中,贪污村集体资金275000.00元,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7年;金乡镇某村在2007年审计原村书记和村主任时,发现该员工及其他有关人员利用职务之便转移村集体资金63.45万元于账外开支和挥霍,并向有关部门工作人员行贿送礼,受县纪委处分5人,2年处分1人。同时为配合村级换届选举,开展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村集体财务收支循环审计及有关专项审计,有力地扼制了一些村干部的腐败现象,促进了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二、对策建议
1.开展审计培训,提高业务素质水平。农村经济发展突飞猛进,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原有审计人员业务素质跟不上事业发展要求。因此,要加强对农村审计人员的后续教育和培训,提高乡镇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一是实行审训结合。坚持岗前培训、集中培训、以审代训等措施,结合审计工作实际需要,适时进行审前集中培训,做到以老带新,逐步解决具体操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二是加强职业道德培训。定期组织乡镇农村审计人员学习《审计法》和有关廉政工作规定等,做到依法审计,廉洁公正,进一步提高对农村审计工作紧迫性和自觉性的认识。三是坚持持证上岗。各乡镇应配备专职审计人员,进行系统的业务培训并通过严格考核领取农村审计资格证书,做到持证上岗。乡镇领导应积极支持乡镇审计人员及时参加业务培训,并提供所需经费。
2.加强对农村审计工作的管理和指导。针对当前机构不健全,审计力量薄弱的实际,县政府要从组织上、制度上为乡镇审计工作创造良好条件。当前主要抓好乡镇内部审计组织机构的建立和健全,解决好人员的编制问题。审计机关要遵照《审计法》的规定,充分利用优势,加强对农村审计的指导。对一些重大的审计项目,或是初次开展的审计项目,审计机关应给予必要的业务指导,还可以通过有关工作会议和例会,交流经验,沟通信息,座谈讨论,排除疑难问题,促进整体素质提高。此外,要协调各方关系,加强与各乡镇领导联系,宣传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倾听他们对审计工作的要求和建议,使他们支持和重视审计工作,将农村审计工作纳入议事日程,确保审计工作有专职人员,有组织领导,经费落实。新晨
3.进一步加强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针对当前农村审计制度建设滞后的问题,有关部门应认真研究参照国家审计准则,结合农村审计实际,制订一套切实可行的操作性强的农村内部审计规范或指南,并在此基础上汇集成一本《农村审计监督工作手册》,使之成为农村审计人员的业务工作指南,同时要共同制定农村审计发展规划、农村审计质量控制办法等规章制度,从计划管理、项目流程、质量控制等方面着手,在宏观规划和微观操作两个层面加以规范,使农村审计监督工作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促进农村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