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保护措施范文

时间:2023-07-12 17:41: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统文化保护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传统文化保护措施

篇1

关键词: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G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8-00-02

现阶段随着我国家具制造业产业化生产模式的逐渐完善,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在我国家具制造业中的应用范围逐渐缩小,同时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的传承者也逐渐减少,使我国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陷入窘境,而如何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促进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的传承,已成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新时期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话题。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已被认证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由于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在民间的传承方式一直是代代相传、口口相传,这导致当前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的传承人相对较少,同时也只有少部分人了解、认识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这也是我国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期的一个缩影。

一、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3年正是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这也是当前国际上最权威、最有影响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界定为:“以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的非物质文化形态;以传统表演艺术为主的非物质文化形态;以社会实践、礼仪、节庆活动为主的非物质文化形态;以与自然界和宇宙有关的知识实践为主的非物质文化形态;以传统手工艺为主的非物质文化形态。”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传统手工技艺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独立的门类,同时针对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可。

现阶段我国已先后公布了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其中在保护项目名录中包括了我国传统美术类和传统技艺类,而且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般都是由传统手工技艺制成,说明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差别不打,可以将二者合并统称为传统制造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现阶段我国文化部以及相关部门将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界定为:“传统器具制作、传统民居建筑、陶瓷加工、织绣印染、传统造纸、传统雕刻、传统印刷以及传统酿造等传统手工艺,包括上述传统手工艺制作过程、文化观念、审美意识、价值认同、历史传承以及口传身授的民间知识等。”从我国对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已成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一项保护任务,这不仅要求我国相关部门以及社会要对现存的传统实木家具进行保护,同时更要对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

二、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分析

中华民族在上下五千年的发展历史中逐渐沉积出两种传统文化,物质性传统文化与非物质性传统文化,物质性传统文化是有形的文化遗产,传承至今我国留下很多丰富多彩、美轮美奂的传统文化艺术作品,例如陶瓷、古家具、古建筑以及古书等静态的传统文化。而非物质性传统文化为我国留下了很多活态传统文化遗产,例如口头传说、表演艺术、社会风俗以及传统手工技艺等,非物质性传统文化一般在表现形式上都是非固态和活态的,正是这些物质性传统文化与非物质性传统文化传承至今,为我中华民族在五千年后的今天留下了无数传统文化瑰宝,让我们这些后人可以通过传统文化见证中华民族历史上的繁荣与昌盛。

非物质性传统文化在表现形式上强烈的彰显出非固化与活态性特征,而在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更能体现出这两点特征,因为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过程中,要受到物质手段变化、社会需求变化以及传承人变化等带来的影响,只有保证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固化与活态性特征,才能保证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不同时期、不同社会环境以及不同人文环境下的传承与发展。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社会需求条件下要面临传承性、生产性特征,而在不同时期的人文环境需求条件下要面临变异性、多样性特征,而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前要面临着发展性、创新性特征,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上所有特征是保证其传承的前提条件。

三、基于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

从我国对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已成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一项保护任务,同时我们通过分析也明确了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同时也明确了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我们要明确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固化、活态性特征,同时也要明确其传承性、生产性、变异性、多样性、发展性以及创新性等特征,针对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本文根据其特征,分别提出基于创作者、掌控者、传承者、销售者以及使用者五个方面的保护措施,力求通过一些措施促进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在新时期的传承与发展。

(一)基于创作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是人们长期生活经验累积而成,同时传统手工技艺的创作也是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诞生的基础,更是民间传统手工艺人通过传统手工技艺抒感的寄托方式,所以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的保护离不开创作者――人这一基础。现阶段我国文化部门以及地方政府要为传统实木家具制造技艺营造一个适应其发展的文化氛围,同时要求传统实木家具制造技艺的传承不要脱离身口相传这个纽带,这样才能确保传统实木家具制造技艺在新时期的传承与发展。

(二)基于掌控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掌控者的决策、抉择对实木家具制作技艺的传承与发展有着直接影响,掌控者不仅仅是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这一传统手工技艺的管理者,同时国家、文化部门以及地方政府都要担负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掌控者,掌控者要通过实际行动不断唤醒人们对传统手工技艺保护与传承的意识。现阶段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的掌控者要发挥好宣传带头作用,让不同领域、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群体都了解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在掌控者的宣传与引导下帮助人们建立正确的传承及保护意识。

(三)基于传承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传承者是我国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载体,同时也是我国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只有通过传承者才能保证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在新时期的延续与发展,所以我国文化部门与地方政府要通过一些政策保证传承者的权益,通过传承者的传播、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热爱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同时也可以让更多的人加入到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的传承行列中,确保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在有序的文化生态环境中永续传承。

(四)基于销售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销售者是我国传统手工技艺文化生态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我国传统手工技艺产品在社会广泛传播的重要职责,是我国传统手工技艺产品与市场的中间纽带,所以这要求我国政府、文化部门以及地方政府要规范销售者群体。销售者不仅仅要担负着将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产品传播、销售的职责,同时更是连接产品制作者与使用者信息沟通的一条重要途经,只有规范好销售者人群才能保证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这个文化链条的良性循环。

(五)基于使用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使用者是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产品直接服务的对象,同时也是促进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在新时期发展与创新的主要动力来源,只有使用者不断关注、提出对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产品的要求,才能使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产品更好的满足使用者。使用者在获得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产品后要明确其文化意义,不仅要将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产品作为一项产品来看待,同时也要将其看作为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积淀而成的文化精髓。

四、结束语

现阶段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这一传统手工技艺,已成为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之一,由于当前社会环境、人文环境以及市场环境对其带来的影响,使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将要消逝在历史河流中,所以这不仅要求我国政府、文化部门以及地方政府投入到保护行列中,同时也要求我国广大人民群众要积极投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列中,这样才能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新时期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朱裕平.传统技艺的现存状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态保护.文化遗产.2008

篇2

(一)后继乏人的传承危机传承人是维系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纽带,据文化部对目前所认定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统计分析显示,2007年第一批226名代表性传承人中,80岁以上33名,占总数的14.6%,70岁至79岁有48人,占总数的21.23%;60岁至69岁有65名,占总数的28.76%;60岁以上146名,占总数的64.6%。这一现象在广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人中同样存在,由于受地域限制甚至更为严重。传承人普遍年龄偏大,年轻人受现代生活方式影响至深,对传统文化缺乏认同感,不愿意学习传统技艺,一些传统文化项目后继乏人,很多可能在老一辈的传承人过世后人亡艺绝,出现传承断层的不利局面。

(二)被其他国家“仿制”或窃取、盗用的文化安全危机我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资源极为丰富,但现实状况是我国对民间传统文化资源缺乏应有的知识产权保护,我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流失以及被外国公司无偿地商业利用、窃取、盗用已非常触目惊心。比如中国古代替父从军的花木兰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里的巾帼英雄,而美国好莱坞把她的故事拍摄成娱乐大片,赚取了超过10亿美元的票房收入。在日本和韩国,数10家公司已分别将“水浒传”、“西游记”、“三国志”注册为计算机游戏商标。中国的宣纸被日本商人得到工艺秘方之后,国际上高端宣纸的市场已基本为日本企业所垄断。我国有900多种传统中药的药方,现已被美、日等发达国家的企业用现代生物技术加工后申请了专利,2001年以色列人向美国申请了治疗消化性溃疡和痔疮的中药配方专利并授权给了阿联酋的国家……这些对我国各民族的损害,既有精神层面的伤害,也有经济层面的掠夺。种种情况表明,广西乃至全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知识产权保护已刻不容缓。

三、广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对策

结合国内外其他文化区域传统文化保护的经验,科学构建广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应当通过行政与法律两种保护途径来加强。

行政保护行政保护可以集中更多资源投入到民族民间的保存活动中,促进传统文化产品的可持续生产和传播。从目前国内外各文化区域对传统文化的行政保护来看,行之有效的行政保护措施如下:

(一)扩大宣传,培养民众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意识,提高文化自觉性提高文化自觉性是保护传统文化的关键,大部分民间传统技艺的保有者来自民间,传统文化的相关保护工作离不开民众的配合和支持,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强弱关系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际效果。

(二)设立专门机构统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是一个专业性强,需要长期进行,并且涉及到多个部门的系统工程,应设立专门机构,吸纳民俗学者等各个领域的专家,进行科学规划和管理,协调各方利益。如巴西成立了由环境部、卫生部等8个政府部门组成的“遗传资源管理委员会(CGEN)”,泰国设立了专门负责医药传统知识的权利注册“泰国传统医药知识保护和促进委员会”等。

(三)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广纳社会资金,设立保护基金现阶段保护资金的主要来源是政府,为缓解政府单方渠道资金供给不足的困境,可通过税收优惠和其他利好措施鼓励企业加大对传统文化保护的投入,如对具有市场潜能的传统文化项目进行有序的产业开发。再次,参照国际上其他国家的做法,成立保护基金可以促进民间传统文化的开发与利用,如印度建立了专门的投资基金会以促使传统医药知识产业,再如秘鲁的土著人发展基金,该基金对基于传统知识形成的商品收取其市场销售额的0.5%为佣金。

(四)深入挖掘特色资源,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建设各级政府应深入挖掘民族特色资源,如作为与藏药、苗药齐名的壮医药,有着独特的药用理论和显著的实践疗效,是壮族值得珍视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目前各级名录中都不见其踪影,对其保护显然不足。大部分民族民间传统文化集聚地在县级行政单位,县政府应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的基础上,建立并完善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符合评审标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进行国家、省、市(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申报,以实现对其全面、有效的保护。

(五)完善传承人的认定标准,加强传承人的认定和保护传承人在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中起着核心的作用,但现实中对他们的保护不足,其精神权利和经济权利常常受到损害,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加强对其保护,对代表性传承人进行认定并给予资金扶助是一个重要的保护手段。加强对传承人的申报认定力度,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注意地方传统文化项目的特性,可借鉴日本在传承人认定方面的经验,研究建立“个人认定”、“综合认定”和“团体认定”的多元认定体系,从而使得对传承人的认定符合事物规律,能真正起到促进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发展的作用。

(六)建立生态文化保护区,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整体保护对传统文化的保护,还要对其得以存在的空间即文化表现形式或文化空间进行保护,以维护其原生态环境。将广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中积淀深厚、特色鲜明、有广泛群众基础且自然环境、社会结构、生产生活等文化生态保存比较完整、有特殊保护价值的村落或者特定区域划定为生态文化保护区,有利于保持传统文化的活水源泉,促进其发展和传播。

(七)鼓励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专项研究,推进相关项目的学科建设以贵州为例,该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与凯里学院合作,编纂了《原生态民族文化特色课程丛书》,为“原生态民族文化”学科的开办奠定了基础。广西政府可以借重高校的智力支持,充分利用好广阔的平台,展开对优秀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研究,并在适当的时机进行学科试点,招收学生进行专业学习,解决传承人断层的困境。

(八)将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纳入中小学教育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明确规定,学校应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纳入相关课程,培养民众尤其是年轻一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从娃娃抓起,他们既是生物基因的传递者,同时也是传统文化血脉的传承者。将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纳入中小学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让他们在耳濡目染中形成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全社会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共识,为相关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三、法律保护

目前各国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主要是进行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结合广西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自身特点,具体法律适用如下:

(一)著作权及邻接权保护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采取著作权模式对民间文学艺术进行保护。根据广西民间文学艺术不同的存在状况,可采取下列相应的保护措施:第一,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或表达,如故事、传说、神话、音乐、雕塑等符合独创性要求的,可按照著作权规定给予保护,至于权利主体的确定,可以是拥有该项民间文学艺术的集体组织,如在著名的《乌苏里船歌》案中,赫哲族作为权利主体主张相关权益;第二,对民间文学艺术进行再创作符合独创性等保护条件的,作为权利主体的传承人便能按照著作权法自动获得著作权;第三、对著作权难以调整的部分,比如涉及集体权益的民间文学艺术的使用,可以建立公有领域使用付费制度,《发展中国家著作权保护突尼斯示范法》已经对此作了探索性的规定。同时,邻接权制度也可用来保护民间文学艺术传承人,如壮族蚂拐舞、瑶族长鼓舞等的传承人对其表演可依法享有表演者权;对于整理、记录民间传统文化的单纯采风记录者,可依法享有录制者权;对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对其发现的民间传统文化进行整理、记录的采风记录者进行邻接权保护;对传播民间文学艺术作出贡献、符合保护标准的传承人,也可享受相应的权利,如广播者可对其制作播出的涉及民间文学艺术的广播电视节目享受广播组织权,图书出版者对其出版的图书享有出版者权。

(二)商标权保护商标权制度的权利主体的可集体性、保护时间上的无限性等特性,特别适合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广西各民族地区可以对其适当的文化项目申请商标注册,通过注册商标,取得在核定项目上独占性使用的权利,也可以通过申请证明商标或集体商标,经司法保护,有效地打击仿冒行为,维护其传承和发展。一些国家已经规定,未经有关社区的许可或者可能冒犯有关社区,禁止将土著文字、肖像或其他与众不同的符号作为商标注册。

(三)地理标记保护广西特色鲜明的民族民间文化产品,如“荔浦芋头”、“巴马长寿食品”和“桂林米粉”等,虽然已申请了地理标记保护,但经实践证明,由于经营分散,缺乏规范,未能形成产业规模,在现代经济的洪流下,极易遭受冲击而被边缘化,如果不及时加以规范,建立严密的品质标准控制机制,有可能对整个产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通过地理标记制度进行保护,主要是为了在法律机制的保障下,充分挖掘地理标志产品独特的历史和地理因素所形成的文化意蕴,提高产品附加值,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建立一套严密的品质标准控制机制至关重要。

(四)专利权保护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进行专利保护,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其一,积极权利实现。就是对传统技艺中符合专利申请标准的部分申请专利注册,传统技艺中也包含着十分先进的技术信息,只是由于传承方式的局限,而没有进行专利申请,现在有些国家已经进行了专利方面的保护,比如哈萨克斯坦利用外观设计制度保护其头饰和地毯的外观,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其二,消极性即防御性保护。主要是通过确认在先技术来阻止不法的专利注册。

篇3

关键词:非遗;保护;继承;群众

群众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实现社会化非遗文化的继承主要措施,本文分析了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继承重要作用,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和继承措施,为非遗文化的继承发展提出了新的社会化指导建议。

1.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继承重要作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指明“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现在全国各地都流行着申报热、开发热、文化热,纷纷发掘本地优秀的非物质类民间文化遗产,开发非遗资源。非遗资源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直接使得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宣传、学习和交流,这样不但扩大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社会中的影响力,而且大大地增强了人们的保护意识。这种社会发展形式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文化与社会经济形态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合体,以科学发展观来分析看待“非遗”保护传承与发展,培育和形成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要内容的文化产业,拉动内需,进一步推动文化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而对于非遗的保护和继承来讲,政府的主导作用十分明显,但是受社会发展的影响群众的协助作用也十分关键,在群众的影响下能够实现社会化参与,形成合理的长远规划。1

2.群众视野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

2.1教育群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首先要展现群众的集体力量,从大众的认知角度出发进行社会化的保护措施。首先,要在教育系统内进行非遗的知识宣传,鼓励高校学生能够从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整理、保存、出版、建立代表作名录及传承人名录等工作,全面推广非遗的社会效应。其次,要在社区内进行相应的群众宣传,通过浅显易懂的宣传方式,使得群众了解非遗的内容和现状,以及重要性。方式可以采用大众较为认可的短期展演、博物馆展示、讲座等多种形式开展社会普及教育,为大众提供了解和接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机会,增强其传承和保护意识。总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要以教育为主,充分激发其保护的意识,进而形成社会化的群众合力,最终实现对非遗的全面保护。

2.2加强非遗保护基础设施建设

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必须要加强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本着节约的原则,把有限的建设资金用在文化保护方面,文化站要选派责任心强,热爱文化事业的工作人员对文化保护工作进行管理。保护好民间传统文化,深入挖掘、整理优秀的民间艺术作品,将其发扬光大,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让优秀的民间民俗文化成为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助推器。例如,天津市南开区的文化站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馆内集中展示了市一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通过实物、资料、照片以及丰富多彩的动态演绎,让老百姓近距离了解到天津市现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唤醒老百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沉睡的记忆。

2.3鼓励和支持各行业企业加以保护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要鼓励各行业和企业加以支持保护,企业的宣传鼓励作用对于群众有极高的影响力。例如:在民间长期口耳相传的诗歌、神话、史诗、故事、传说、谣谚;传统的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杂技、木偶、皮影等民间表演艺术,如果有企业进行大规模的宣传,自然能够在群众中间形成广泛的影响力,使得民众对非遗内容有了更为广泛的认同,并形成自觉保护的意识。另外,对于民众世代传承的人生礼仪、岁时活动、节日庆典、民间体育和竞技,以及有关生产、生活的其他习俗而言其本质也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文化保护部门从这些文化节日和地域风俗出发与企业进行合作,建立其有规模和影响力的大型活动,一方面可以使得企业产品得以宣传;另一方面使得非遗的活动、习俗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得以延续发展。2

3.群众视野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措施

3.1实现创新化的继承

创新化的继承应该是有鉴别和选择的继承,如果不分良莠,全部拿来,以一副老面孔示人,必将把非遗的文化内容与传统文化传播方式相区别。完全的模仿只会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现代人抛弃,被市场淘汰,只有遵循常变常新的艺术规律,在继承中创新,形成其自身独特的生命发展轨迹,才能成为后来者继续传承的又一个起点。例如:昆曲是中国现存历史最为悠久的剧种,它深深地扎根于中国的文化传统之中,在艺术、文学、历史等方面都有无可替代的特殊价值。昆曲在其起源、形成到定型、成熟的发展过程中,将宫廷文化、文人文化和民间文化融合于一体,充分表现出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和伦理观念。但是现代人欣赏昆曲要有一定的文化领悟力和知识层次,而能够参与到昆曲学习的人就更少了。因此,可以在传统昆曲的曲目上进行分项目的审美转变,使得昆曲这一古老的剧种能够在现代社会中广泛传播开来。3

3.2群众化扩大影响力

文化遗产保护资金匮乏是影响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通过群众化的保护宣传,能够使得文化遗产社会投入在我国的发展拥有更多的、稳定的资金筹措渠道、完善保障体系和建立监督机制等措施,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到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中,从而解决我国文化遗产保护资金缺乏的问题。而要吸引群众化的保护支持则首先要保证中国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关切、认知与参与度的大大提升,使得非遗保护成为守护精神家园的、全民的自觉行动。例如: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舞蹈专场是文化遗产日的重头戏,通过对蒙古族长调民歌、基诺大鼓舞、羌笛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表演和审美体会,群众会自然地加入到保护的行列之中。总之,群众化的扩大影响力能够使得非遗文化成为向后人传递着传统文明的信息,文化站要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继承优秀传统,加强群众的文化自觉性,促进文化创新,努力创造更加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

3.3群众教育继承的措施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仍然要重视对文化内容的整理和搜集,随着现代化和城镇化进程的推移,我们必须采取一切可行的措施,为非物质文化的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必须把因客观环境的变迁而无法再继续发展的、濒临消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集下来、搜集起来,这是关乎我们民族的文化血脉能否永续的大问题。其次,要对相应的非遗文化进行传承化的学习,可以根据相应的文化内容加以培训,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非遗文化学习中来。例如:年画,是传统的年节的标志。旧有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是其产生的必然条件,社会生存条件的改变必将改变和影响其生存。现当代社会的文化性质是一种大众文化,并且西方文化的传入也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冲击,这一切导致年画的生存环境已经改变。如果从美术学习的角度出发,组织学员进行专门的“年画”绘画学习,这样就能够使得传统的文化艺术得以保存。

综上所述,群众视野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继承要实现创新化的继承,加强群众化发展并扩大影响力,开展群众教育继承的措施,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群众公共属性在现代社会中得以发挥。

参考文献:

1.孙昊亮.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公共属性[J]. 法学研究, 2010,(05):79-81.

篇4

关键词 基层文化馆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工作 传统民族文化

中图分类号:G258.2 文献标识码:A

1基层文化站(馆)是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的主力军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极具的民族智慧与社会价值的文化资源,是国家历史文化发展的见证,也是维护民族与国家和谐统一的文化基础。非物质文化是人民群众在生活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特色文化形式,是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所创造出来的智慧结晶,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情感与憧憬,体现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具备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同时又具备地域性与独特性的特点。

基层文化馆(站)是国家各级政府设置的群众性文化组织结构,主导着乡镇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是国家宣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乡镇群众文化活动的“窗口”,也是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阵地,因此在传承和保护农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里具有独到的优势。基层文化馆是保护非物质文化的重要发展阵地,在完善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性工作中承担着重要职责,在促进地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2基层文化站(馆)具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先天优势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备地域性的特点,即各地区的非物质文化具有当地精神思想、传统文化、、生活习俗等特色,这也是地域民族发展的特色之处。而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往往由于地区民族文化地处乡间田野,原生态的环境造成了非物质文化没有得到充分的保存与记录,更不能得到广泛的继承与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长期处于封闭的状态下,逐步导致非物质文化消失的后果。

地方基层文化馆的建设,对地方的传统民俗文化,即戏曲、民族歌舞、民族音乐、民俗文化等因素进行直接的保护与建设,因此从地域的角度看,基层文化馆具备最基础的区域优势,能够对当地非物质文化进行直接的接触与便捷的保护工作。同时基层文化馆的人才资源建设也是针对非物质文化进行保护的重要因素。据调查显示,大部分基层文化馆工作人员都是传统非物质文化的传承者,对当地的非物质文化具有浓厚的情感基础,并且在学习与继承非物质文化的过程中,吸收了非物质文化的营养元素,促进文化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并且能够促使工作人员在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工作中对文化因素进行挖掘、研究与发展过程,逐步完善基层文化馆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机制。

3通过先进的设备,及时保护珍贵的非遗

基层文化馆的工作不仅仅只是出于保护,更要通过继承与传播,使得非物质文化以其自身独特的生动的魅力展现在普罗大众眼前。这就需要通过对设备设施与技术的利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及时的保护。

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等新兴媒体的崛起,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打造了良好的环境基础。基层文化馆需要加大对非物质文化进行保护的宣传工作,积极应用新兴媒体的广泛传播的优势,与当地政府共同构建合理的宣传规划,使社会群众更加了解当地非物质文化的特点与形式。同时促进基层文化馆的科研活动,为保护非物质文化提供完善的保护措施,例如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设施设备,对民族音律文化通过建立相应的声像档案更加系统全面地完善保护措施。并且积极构建覆盖地区公共文化的网络服务系统,促进相关文化中心的建设,使基层文化馆的保护职能得到最大化的发挥。

4发挥业务干部专业文化技能,提高工作效率

对基层文化工作人员进行相关非遗知识教育,通过教育使其认识到非遗保护工作的深渊意义,端正其浮躁工作作风,严肃工作态度。基层文化馆是维护人民群众与非物质文化交流的窗口,是国家针对于地区文化保护与传承所设置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具有推进地区文化保护工作与非物质文化的传播工作的义务,并承担着为人民群众开展社会范围内的文化活动的责任。因此政府各级干部需积极配合基层文化馆的工作,发挥政府文化部门的监督职能,促进各级干部对于非物质文化的知识了解水平与专业文化技能,共同协调营造出对非物质文化进行保护工作的环境氛围。

并且政府部门需要对干部人员进行相关的文化知识进行普及与培训,充分发挥出业务干部的文化技能水平,为保护非物质文化工作提供自身的智慧与经验,从提高业务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的角度出发,提升地区文化保护工作的格局,有效推进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与实践。

5保护民间艺人,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民间艺人是民族民间文化的继承者与传播者。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保护工作缺失等客观条件因素,使得非物质文化没有得到及时的合理的保护,进而造成文化流失的现象,而民间艺人是非物质文化的学习者,在其对非物质文化进行了解与学习的过程中,吸收了民族特色,并加以保留与发展,对民族传统文化具有深远的情感基础。因此对非物质文化的保重要护措施,就是要对民间艺人进行深入地挖掘与保护。

促进基层文化馆的业务技能,对地区的各类非物质文化进行深入了解与探析,并积极从文献资料中对有文化价值的传统艺术文化进行发现与观察,对地区还存留相关的文化传承者进行询问与观察,对民间艺人的传统文化技能进行记录,使非物质文化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维护。同时强化地方宣传,以非物质文化的特色与魅力吸引到更多的学习者,以开展文化活动的形式促进群众对非物质文化的了解并加以学习,健全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体系。

6结论

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工作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是长期的艰巨的任务。作为基层文化馆,必须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优势与职能,逐步建立与完善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体系。

参考文献

篇5

第二条“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

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两类:

(一)传统的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

(二)文化空间,即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兼具空间性和时间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包括:

(一)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如神话、传说、故事、歌谣等民间文学(口头文学);

(二)传统表演艺术,包括传统音乐、舞蹈、美术、戏曲、曲艺、杂技等;

(三)传统民俗活动、礼仪、节庆;

(四)有关自然界、宇宙和社会的民间传说知识和实践,包括天文、地理、历法、气象、农业、生态环境、养生医疗等;

(五)传统手工艺术和技能,包括制造、建筑、织染、印刷等;

(六)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第三条建立**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目的是:

(一)推动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与传承、利用;

(二)加强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整体性和历史延续性的认同,提高对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

(三)尊重和彰显各民族、群体或个体对中华文化的历史贡献,展示中国人文传统的丰富、多样性;

(四)鼓励各族群众、企事业单位、文化教育、科研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五)增进国内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宝贵价值的认识,促进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在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

第四条**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申报评定工作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领导小组(以下简称保护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实施。领导小组办公室应当与各有关部门、单位和社会组织相互配合、协调工作。

第五条**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申报项目,应是具有突出价值的民间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或文化空间;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具有典型意义;或在历史、艺术、民族学、民俗学、社会学、人类学、语言学及文学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具体评审标准如下:

(一)具有展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民间文化创造力、文化传承性的突出价值;

(二)扎根于相关社区的文化传统,世代相传,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三)具有促进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增强社会凝聚力、增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作用,是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

(四)出色运用传统民间工艺技能和经验,体现高超的技艺水平;

(五)具有见证中华民族活的文化传统的独特价值;

(六)对维系优秀民族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因社会变革或缺乏保护措施而面临消失的危险。

第六条申报项目单位须提出切实可行的5-10年保护计划,并承诺采取相应的具体措施,切实加以保护。

(一)建档:通过搜集、记录、分类、编目等方式,为申报项目建立完整档案;

(二)保存: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手段,对保护对象进行真实、全面、系统记录,并积极搜集有关实物资料,选定有关机构妥善保存并合理利用;

(三)传承:通过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等途径,使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后继有人,能够继续作为活的文化传统在有关乡村、社区尤其是青少年当中得到继承和发扬;

(四)传播:利用节日活动、展览、观摩、培训、专业性研讨等形式,通过大众传媒和互联网宣传,加深公众对该项遗产的了解和认识,促进社会共享;

(五)保护:采取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以保证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智力成果得到保存、传承和发展,保护该项遗产的传承人(团体)对其世代相传的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所享有的权益,要防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误解、歪曲或滥用。

第七条各区(县)文化行政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进行汇总、筛选,经同级人民政府核定后,向**市保护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申报。市属单位可直接向**市保护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申报。

第八条公民、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可向所在区(县)文化管理部门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申请,并由受理的区(县)文化管理部门逐级上报。申报主体为非申报项目传承人(团体)的,申报主体应获得申报项目传承人(团体)授权。

第九条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代表作需提交以下资料:

(一)申请报告:对申报项目名称、申报者、申报目的和意义进行说明;

(二)项目申报书:对申报项目的历史、现状、价值和濒危状况等进行说明;

(三)保护计划:对未来十年的保护目标、措施、步骤和管理机制等进行说明;

(四)其他有助于说明申报项目的必要材料。

第十条传承于不同地区并为不同社区、群体所共享的同类项目,可联合申报;联合申报须提交相关各方同意联合申报的协议书。

第十一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并将合格的申报材料提交**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专家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会根据本办法规定进行评审,并向**市保护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推荐名单。

第十二条评审工作应坚持科学、民主、公正的原则。

第十三条**市保护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通过媒体对**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推荐项目进行社会公示,公示期为15天。

第十四条**市保护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评审意见和公示结果,研究确定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名单,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

第十五条对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项目,申报主体必须履行其保护计划中的各项承诺,按年度向**市保护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交实施情况报告。

篇6

一、古建筑的修复措施

(一)屋面渗漏及瓦件残损

对于屋面出现大范围的下陷或者是某些部位出现坍塌等问题,需要确定是否进行某些位置或者是全部再次进行揭墁,然后明确挑顶问题。如果大木结构的损坏情况比较严重,需要明确是否需要对局部的构建进行替换或者加固,不能轻易就落架,这些可以利用“偷梁换柱”进行解决[1]。补漏是屋面、大木等结构没有太多的问题,只是屋面的瓦件出现损坏,加之草木丛生而导致的危险。修缮过程中,只要对局部的揭瓦进行处理就可以。当前修缮工作中,全部挑顶和揭瓦是比较常见的,但是有些古建筑并不需要大范围的翻修,这样会使得文物的价值受到不必要的损失。

(二)风化残损

当前的古建筑中,其石、砖等风化现象比较严重,尤其是汉白玉、砂岩类的石件。随着文物保护费用的不断增加,文物保护力度逐渐增强,并加强对化学保护方面的研究,在文物保护中,化学保护是十分重要的,也是有效的保护方式。要保证施工方案设计的科学合理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对于不同石件、不同位置的残损情况,需要使用不同的材料配比等,并且随时进行调整,避免全部由施工单位决定,导致失控。此外,不管保护石、还是砖,都需要先对病害问题进行科学的分析,明确原因所在,再找到合适的办法进行解决,认真负责。

(三)大木结构糟朽变形

古建筑中,大木结构是主要的结构材料,维修工程的性质是由大木结构的损坏情况决定的。对于古建筑的险情而进行的一些临时的、增加支撑等附加构筑物进行的安全措施就是抢险加固工程。维护保养就是在日常工作中进行保养型的维护处理,比如对屋面的草进行处理,室内的油饰、粉刷等[2]。工程的维修主要有一般性和重点维修之分,一般性的维修主要是对屋面的局部进行揭瓦、修补墙体、地面修补、化学保护以及大木的修补等。重点的维修工程主要有加附加梁、柱和挑顶打牮拨正等。大木维修就是要对加附加梁柱、柱子墩接等,需要严格按照木结构的加固标准以及要求进行,通过修缮的手段使古建筑文物的结构安全得以保证,同时需要注意到加固后的外观与整体建筑相适应,最大限度地维护古建筑的原有结构、样子,保证其完整性。

二、古建筑的保护措施

(一)加强城市规划

保护古建筑需要先做好城市的规划,如果城市规划出现问题将对古建筑造成无法预估的损失。当前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使得很多大型的古建筑遭到破坏,像上海、北京、南京以及洛阳等地的古建筑保护情况并不理想,很多古建筑在现代化的发展中受到严重的损坏。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加强古建筑保护是当前人们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重要问题。应积极借鉴国内外古建筑保护的实例,市政府应努力加强古建筑的保护力度,对城市规划进行科学的调整,政府是城市历史文化保护的首要责任人,因此在城市化进程中,政府需要将古建筑保护作为首要的任务。

(二)使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加强古建筑的保护

要对古建筑进行保护就是要对古建筑的原状进行保护,使我国的传统文化得以继续传承。在古建筑修复工作中需要明确其特殊性,在修复以及保护过程中不能对古建筑的历史、特点等进行改变。古建筑保护中的每一项工作都需要有正确的理论作为指导,对于史料、考古研究、勘测、记录、分析,实现多学科间的合作与配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对古建筑进行修复和保护。当前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可以使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对古建筑进行修复与保护,使保护措施更加科学。可以使用三维激光扫描测量、虚拟现实、数字近景摄影测量等技术手段对古建筑进行保护[3],虽然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其不能完全代替传统的技术手段,因此需要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对古建筑进行科学、高效的保护。

篇7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省委九届二次全会。县委、县政府对盘龙乡法土龙、响水龙、白石岩片区建筑、文化产业发展进行了整体规划发展。建设成为砚山县民族特色文化旅游区,打造成全县旅游示范区、民族特色休闲娱乐聚集区等,成为全县乃至全州民族文化特色的新亮点。

通过几年来对响水龙片区的规划建设,响水龙片区逐步呈现出特点和亮点。民居改造打造出来特色和亮点;三个民族村的道路已经修通;分别在三各民族村意见分别注入了民族文化内涵;修建了登山观光道和自行车越野道;三个民族村和睦相处,而且保留了原始的服饰特点,民族文化特点浓郁。

据了解,响水龙片区目前建设资金已经投入资金6700多万元,(整合资金)应该继续加强片区建设,使该片区成为民族团结和文化旅游的亮点。我建议:

(一)通过招商引资建设民族体育训练基地。目前,文山州还未有进行民族体育训练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基地,通过招商引资建立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一条龙服务,扩大响水龙片区的影响力,推动砚山县旅游业发展。

(二)建设桃花大道。现三个村7公里的环村路已通,需农业部门在道路两旁栽种春桃和冬桃,让来此观光旅游的游客一年四季都能观赏到美丽的桃园风光。

(三)加强三个民族传承馆建设。壮、苗、彝三个传承馆虽已建成,但因资金紧缺,每个传承馆需注入50―100万元资金,用于补充文化内涵所需物品。

二、建设草原上的羊圈楼

由公司投资建设,农户投入管理,实现股份制经营,促进畜牧业发展和民族传统文化产业发展双丰收。项目需投资1500万元。(包括征地、基础设施建设、通电、通水和建盖羊圈楼)

(一)项目性质。项目以“羊圈楼”为文化内涵,突出旅游文化与自然生态和谐发展。打造民族文化旅游园区建设,突出优秀传统文化,即落实了中央关于《保护和传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实施意见,又拉动砚山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事业向产业化发展的有效探索与实践。

(二)项目建设内涵。彝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创造了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大量的彝族传统文化逐步失传,有些甚至面临濒危。因此,抢救、挖掘和保护彝族古籍文化,是迫在眉睫的一项重要工作。

我们要通过挖掘来抢救,通过抢救来保护,通过保护来发展。把优秀的传统文化展现在世人面前。使大家都了解这个古老民族的风情、风貌。所以我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建草场观望台。黑巴草场顶峰是砚山县海拔最高的地方,站在山顶,可t望到方圆数百里,山顶风力十足、气候凉爽,是观光大自然的好地方。

2、建羊圈楼。羊圈楼建盖两层,一楼属羊圈,二楼提供给广大游客居住,要通过观光旅游来反应彝家人现实生活的真实画面。建成后,可提供观光旅游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感受民风民情。

(三)目的意义。目前,仅有天圣牧业公司对黑巴草场进行开发,开发项目单一。要是对黑巴草场进行养牧业观光和民风民俗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开发,有利于探索民族文化产业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新路子,有效带动当地群众脱贫致富。

1、企业实现的价值:抢救、保护和发展彝族传统文化,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精神,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沟通与发展。

2、企业实现价值的手段:黑巴草场的开发,将采取公益性和经营性两种模式运行,公益性是放开草原让大家自行观光,领略大自然赋予的美丽风光特色。经营性是在挖掘、抢救、保护和发展彝族传统文化的同时,提供神秘的“羊圈楼”让游客进驻。通过“羊圈楼”的建设,让更多的人了解彝族传统文化,更好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拉动砚山县旅游业发展打开了山门。

三、砚山县旅游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旅游资源“散、乱、差”,产品开发水平层次较低。旅游资源散布在县域境内,缺少科学合理的规划、策划和开发水平不高,投入资金不足,传统观光型景点的资源品位、文化内涵和民族文化没有得到深入挖掘与利用开发。

(二)基础设施不完善。砚山旅游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旅游交通不完善,交通不便,使游客缺乏安全感和舒适感,造成各旅游资源散,在联动开发上困难;服务设施方面上,接待环境和接待水平差,普遍档次偏低,配套功能不齐全,且集中于市区,不便景区游客使用。

(三)旅游产品开发不完善。砚山已发掘的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没有叫得响的旅游景点,没有实物和较为深层次的旅游活动供游客消费,形不成规模,标准低,内涵少,缺少大项目的支撑,形成不了过硬的旅游产品。

(四)旅游资源宣传推介少,地区旅游产品研发缓慢,内质提升不高,外宣力度不够,旅游资源保护不到位。旅游资源保护不力,缺乏相关的制度约束,后期虽然采取了保护措施,但收效甚微。

(五)融资体系不完善,资金投入不足。砚山旅游在旅游资源的管理上,市场资金未能充分整合和利用,政府投入有限,景区景点建设缺乏启动资金,接待能力差,参观游客少,旅游市场的促销措施不力,造成旅游业发展的步伐缓慢。

(六)旅游企业数量少,缺乏竞争力。砚山旅游业起步较晚,旅游企业数量有限,主要集中在餐饮、住宿等方面,而旅游景区开发管理公司、旅行社、旅游交通运输公司等企业极少经营分散,难于形成规模竞争力。

(七)缺乏旅游专业人才。旅游业是人才密集型产业,旅游发展的各个行业、各个方面都需要不同层次的旅游专业人才,缺乏旅游人力资源等方面的人才严重不足。

篇8

【关键词】苗族;侗族;传统工艺;开发与保护

中图分类号:J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6-0252-03

苗侗民族传统工艺是苗侗民族特有的工艺,其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并代代相传,有完整工艺流程,采用自然界天然材料制作,具有鲜明的苗侗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苗侗民族传统工艺是苗侗历史和文化的载体,蕴涵了苗侗工艺文化,是苗侗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苗侗民族传统科学技术观、价值观和审美观,不仅具有很大的文化价值,同时还具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经济价值等。苗侗民族丰富的传统工艺文化资源,广泛渗透在苗侗民族世代生活之中。

一、苗侗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源现状

苗侗民族是两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创造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原生态民族文化。在贵州省的清水江、都柳江流域,以及黔东南一带,苗族侗族分别聚族而居、和睦相处,由于生活习惯、语言、服饰的不同,传统工艺又各有特色,因此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资源,其物质和精神文化形态完整、内容丰富、多姿多彩、特点鲜明、底蕴深厚。苗侗民族传统工艺文化多为族群集体潜意识行为,通过口传心授、世代相传,并在族群中约定俗成。苗侗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主要是指苗侗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苗侗民族基本的识别标记和文化基因,是维系苗侗民族存在和发展的源泉之一。

聚居于贵州省东南部的苗族,多居住在高山地带,以农业为主,种植棉、麻,自己纺织。苗族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手工艺主要有刺绣、挑花、蜡染、剪纸、银饰制作等。苗族服饰多达二百多种,其艳丽的色彩、繁复的装饰承载了丰富的民族历史文化内涵,显示出鲜明的本民族艺术特色。服饰图案内容上,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中各种活生生的物象,具有表意及识别族类、支系的重要作用;制作技艺上,苗族服饰中至今保存了中国服饰发展史上的编制型、织制型、缝制型、拼合型和剪裁型等五种类型;用色上,对比强烈,色彩浓郁、厚重艳丽,一般为黑、红、白、黄、蓝五种。苗家银饰的工艺精美、华丽、考究,一直以“大、重、多”影响着自身民族的审美观,组合部件多的有数百种,繁复重叠,呈现出繁缛之美。

苗族蜡染风格古朴、粗犷、奔放,纹样多以变形的动植物为主,既抽象又不失具象。蜡染除大量用于服饰外,还用做被面、床单、枕巾、帐沿、手巾和挂包中。丹寨地区的苗族祭祖时,穿着特制的蜡染衣并挑起数丈长的皤,皤上的蜡染纹样多为复杂的龙纹。黄平地区苗族蜡染工整、细密、精致,构图严谨,面积较小,图案是由经过高度提炼和程式化处理的人物、动植物以及几何纹样相互组合而成,记录了苗族祖辈们对原始生活的认识和理解,表达了苗族祖先对本民族图腾标志的特殊情结。这些图案上幽远、神秘的符号记录了苗族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精神。

F州省的黔东南州也是全国最大的侗族聚居地。侗族的传统手工艺文化丰富多彩,民间手工艺主要有刺绣、织锦、彩绘、剪纸、藤编、竹编等。刺绣图案花纹形象生动,色彩绚丽;侗族银饰有颈圈、项链、耳环、手镯、戒指、银簪、银花;纺织品有侗锦、侗帕、侗布。侗族擅长建筑,木结构建筑精巧,形式多样,鼓楼、风雨桥、吊脚楼是侗族的主要建筑。鼓楼下部分呈方形,瓦檐呈多角形高耸于寨中,飞檐重阁形似宝塔。

苗侗民族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传统手工艺文化,体现了苗侗民族独特的审美价值、艺术情趣和文化心理,由此折射出苗侗民族原生态文化特质。

二、苗侗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的问题

苗侗民族传统手工艺承载着苗侗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由于社会发展,苗侗族人民很多生活习惯发生了变化,传统手工艺的地位也跟着发生变化,在传承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苗侗民族传统手工艺传承后继乏人。苗侗传统手工艺产品历来是自然经济形态下广大苗侗群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品,然而,随着各种工业产品的出现,在性能和价格等方面的种种优势,使苗侗传统手工艺品受到冲击。当今多数苗侗传统手工艺人收入不高,市场前景不好,无法靠技艺谋生,一些传统手工艺人的子女不愿继承老行当,很多工匠也不希望自己的后代像他们一样靠手艺吃饭,因此,苗侗传统手工艺普遍出现后继无人的状态,面临着传承困境。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苗族泥哨代表性传承人吴天和,自幼随父学习泥哨技艺,并独具特色,由于泥哨技艺无法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他的儿子和孙子都不愿像祖辈一样传承技艺,老手艺苦于后继无人;再如雷山土陶、三穗竹篾等传统手工艺也面临着技艺传承的困境。由于缺少继承人,市场逐渐萎缩,手工艺作坊从以前的上百家缩小到现在的寥寥几家。

家庭传承曾经是苗侗传统手工艺传承的重要形式,但现在这种方式越来越少,家族传承断档情况严重。有的手工艺非常复杂,学起来费时费力,当今的苗侗青年也一样追求高效快速,不再自觉喜爱,他们情愿放弃祖祖辈辈留下来的传统技艺,离开家乡进城务工或外出求学,很少有年轻人再愿意继续跟老艺人学习和从事传统手工技艺。

在调研中笔者发现,苗侗民族传统社会中曾经作为衡量一个女子是否优秀的刺绣、织锦或蜡染等传统手艺,在如今已经显得不再重要,大多数80、90后苗族侗族女孩已经不再跟随母亲、外婆、奶奶学习刺绣、蜡染了,除了少部分在大学学习外,多数苗侗族女孩初中毕业便离家外出打工。这些因素让苗侗传统手工艺濒临失传的险境,令人担忧。

(二)苗侗民族传统手工艺传承人社会地位不高,文化不自信。因为苗侗民族传统手工艺收入低,地位不高,还很辛苦,加之外来文化的渗入和影响,很多苗侗手工艺人内心不自信,觉得是过时的技术,迫于生计,在日复一日的生产中变得有些麻木,对自己的手艺已没有了感情,他们只注重传统的技艺,而技艺背后的民族文化内涵却没有认真了解,只知道是祖辈传下来的。不够了解自己所从事的手工艺背后的文化价值,所以当他们遇到现代文化的冲击时,就盲目地效仿,放弃了本民族自身的文化和传统。一个民族一旦失去了自己的传统文化,其后果不堪设想。

(三)苗侗民族传统手工艺生产上面临的窘境。苗侗民族传统手工艺作坊具有生产规模小、加工时间长、产品生产周期慢等特点,与机器生产相比造价高昂,随着现代制造业的飞速发展,大量价廉物美的新产品涌现在苗乡侗寨,如苗侗群众生活必须的各种竹编、土陶器件已经被不锈钢、塑料器件代替了。传统手工艺人因生意不好纷纷转行,目前只剩一些苗侗老传统手工艺人还在坚守,他们有的是对自己的手艺充满激情,将它作为一种乐趣延续下去。如丹寨杨武的土陶,曾经的辉煌已不复存在,现在只剩几家土炉生产作坊,勉强维持生计,老工匠们也不愿开发新产品。而银饰行业的年轻工匠既想发展保护好自己祖传的技艺,又想赚钱谋求更大发展;刺绣行业大量引进绣花机,使得手绣产品与机绣产品的价格相差了很多倍。面对传承与发展,这些因素往往使苗侗民族传统工匠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如果长此这样下去,传统的文化资源就会慢慢丢失,也将丧失一个弘扬苗侗传统手工艺的文化市场。

三、加强苗侗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源保护的措施建议

苗侗民族传统手工艺作为蕴含独特的文化艺术,是苗侗族先祖们勤劳智慧的体现,作为后人有必要做好保护传承工作,在快速消费、破坏式创新的今天,如何保护、传承和发扬苗侗民族民间传统手工艺,不让它们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上失传,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必须要提高民间手工艺人自身素养和民族文化自信,提升民间手工艺人的社会地位,重新审视其价值,充分利用好苗侗民族手工艺文化,重视传统手工技艺的发展,弘扬其艺术和文化内涵,将苗侗民族传统手工艺保护和经济发展相结合。

(一)多形式的保护发展方式,建立有效的扶持和激励机制,加强州、市、县有关部门、行业的联系。苗侗民族民间传统工艺文化保护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的工作,需要各方面的协调配合,近年来尽管从中央到各级地方政府对苗侗民族传统工艺保护发展做了许多工作,但是面对日渐消失的民族传统工艺文化,政府及相关文化部门协同工艺行业协会、企业、家庭作坊、传承人等,根据苗侗民族传统工艺濒危程度和历史文化价值,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应从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的全局出发,对苗侗民族民间传统手工艺文化资源进行充分研究,深入挖掘,从整体性、抢救性、生产性出发,把传承、经营与产业化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探索多种有效方式,建立完善的保护发展体系,遵照市场规律要求,形成科学规范的管理和高效的运营机制,进行保护、合理开发。借助专业协会和专家力量,加大挖掘、整理、研究、宣传力度,让保护工作成为苗侗民族人民自觉的行动,使苗侗民族民间传统手工艺文化得到有效保护。建立相关扶持和激励机制,采取一定的补助、扶持措施,保护好民间传统手工艺的优秀项目、传承人和优秀作品,挖掘培养传承人,进行抢救性保护。

政府对苗侗民族传统手工艺生产、经营企业和传承人给予必要的政策倾斜,鼓励苗侗青年传承人创业,他们思维活跃、视野开阔,愿意接受新鲜事物。这样既能推动苗侗民族文化产业的繁荣,又能促进苗侗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二)做好宣传教育传承,开展丰富多彩的苗侗民族民俗节庆活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些苗侗民族传统手工艺因为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不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但是作为一项历史悠久的民族传统技艺,为不让它们失传则需要我们去保护。加强苗侗民族民间传统手工艺文化的教育,让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后继有人。一是把苗侗民族民间传统手工艺文化引入学校教育,组织民间手工艺传承人进校园,开设民间手工课程,渗透到一些教学活动和课外活动之中,对学生进行民族素质教育;二是利用传习所、文化站、文化馆、博物馆等文化场所,开展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知识讲座,让苗侗年轻一代了解和欣赏本民族的民间工艺,延续苗侗民族信念,维系苗侗民族感情,参与传统手工艺保护工作。

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是培养苗侗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要充分挖掘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潜力,在苗侗传统节日中,利用苗侗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资源,开展有价值的庆祝活动,使之成为了解苗侗民族传统手工艺绝活、弘扬民族民间优秀文化的“窗口”,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欢苗侗民族民间传统手工艺文化。

(三)争创文化品牌,保护苗侗民族民间传统工艺文化的多样性,走产业化发展之路。苗侗文化是苗侗民族的身份象征,保护苗侗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多样性,促进民族经济发展,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任务。对于正在逐渐消失的苗侗传统手工艺,我们应保持其独特的文化特色和地方特色,对有价值的苗侗民间传统文化项目进行保护的同时,开发其历史文化价值和市场价值,创造条件,使其成为村、镇、县的一个文化品牌。在打造文化品牌的同时,进一步挖掘苗侗特色鲜明的文化艺术形式,推出适当的文化活动、文化宣传、文化旅游的项目,促进品牌的形成。

苗侗民族民间传统工艺虽然具有原生态和本真性,但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引导传承人,让传统手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尽可能发掘市场价值和文化价值,让某些不适应现代生活需要的手工制品重新适应人们的需要,有的项目可以从实用性向观赏性转变,从而打开市场。用传统技法、纯手工做出来的产品虽然价格昂贵,但传统手工艺的价值如果被社会广泛认可,使传承人获得高额报酬,他们就能将苗侗传统技艺传承下去。同时引导年轻手工艺传承人与现代科技、工艺元素、流行时尚相结合,在图案的造型、设计、原材料运用和制作技艺方面努力创新发展,在生产中不断调整,研发出与现代生产生活相适应的产品,被市场认可,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

以品牌为基础,向民族产业化发展,与苗侗传统村落及旅游景点相结合,促进苗侗民间传统手工艺文化消费。整合资源,产销结合,厂店合一(前店后厂),集中传统工匠和产品,以门店为依托,集中展卖形成规模,激活传统手工艺传承人的创新精神和市场意识,提高民间传统文化产业的市场化程度和效应。

当然,在手工艺生产中,必须保持苗侗手工艺产品的特点,不能盲目追求机械化生产。苗侗民族有很多传统技艺项目生命力比较强,只要把握创新和市场就能做到继承传统、追求创新和推进产业化。

四、结语

苗侗民族民间传统工艺文化有着苗侗民族的精神特质和独特的艺术气息。创新乃苗侗民族传统工艺文化保护、发展的必由之路,长期的思想禁锢和种种束缚,使生活在贵州边远山区的苗侗民族传统手工艺人缺乏创新意识、创新意愿和创新的能力。合理开发和利用苗侗民族民间传统工艺文化资源,不断总结传统民间工艺保护与利用的经验,挖掘一批传统民间工艺项目,将其发展为民族特色手工艺产业,寻求有现实意义的保护措施以及创新发展的策略,培养苗侗民族传统手工艺创新传承人才,为地处边远山区的苗侗族人民提供在当地就业的机会和条件,不用为了生存而M城打工,从而也避免了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问题,这对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有一定的作用,引导他们向创新和振兴传统工艺方面做努力,创造更多、更好的展示平台,让更多人了解、关注苗侗民族民间传统手工艺文化,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正文.苗族服饰文化[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8.

[2]张锦华.苗族民间美术研究[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7.

[3]张建世,杨正文.西南少数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源的保护[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

[4]曾梦宇,胡艳丽.黔湘桂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跨区域保和传承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6.

[5]龙佑铭,吴建伟.贵州传统村落与文化遗产保护文论集[D].重庆:重庆出版社.2016.

篇9

关键词:版权战略;传统文化产业;精神价值;经济价值

中图分类号:D992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0-0150-03

收稿日期:2010-02-09

基金项目: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08SFB2039)

作者简介:黎六娅(1982-),女,四川泸州人,知识产权研究所助教,硕士研究生,从事知识产权法研究;汪虹(1966-),女,湖北武汉人,科技处副处长,硕士研究生,从事知识产权管理研究。

一、版权战略中的传统文化产业

(一)对传统文化进行版权保护的基石――产权激励理论

传统文化,作为人类文明重要组成部分,既是一个民族文化特性的体现,又是现代科技与文化成果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文学艺术的创新之“源” [1]。因此,应当承认和尊重传统文化的特殊价值,并进行多形式、多维度的保护和利用。 世界各国基于对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都在努力从不同角度对其提供保护,并促进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

产权激励理论是古典经济学家用以论证公共产品保护合理性的主要理论基础,也是最主要的有关知识产权的经济学理论。“产权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表明,产权实质上是一套激励与约束机制,影响和激励行为是产权的一个基本功能。”传统文化的私法保护可以授予传统文化的权利主体以垄断性权利,有利于保存、发展、合理利用本群体、本部落的传统文化 [1]。拥有这样的垄断性产权,便能激励享有民族传统文化的部落、民族、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实现文化的精神价值和经济价值。

(二)版权保护的动力――传统文化产业的精神价值与商业价值

1.保护传统文化的精神价值。首先,对传统文化实施版权保护是对民族文化权利的尊重。这种对精神价值认同的理论依据是“族格”理论。“族格理论”认为各个民族都有保护和发展本民族文化的权利,所谓族格就是指在一个多民族国家里(或在国际关系中),每个民族都有平等的权利和尊严。在一个多民族国家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族格,所以各民族无论大小强弱,无论其宗教、文化的差异,均享有天生的平等自由 [2]。从古代开始,中国各民族就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之下,从饮食起居、衣衫服饰、生产劳动、娱乐活动等生活的各个方面,创造着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即使是在各民族之间相互隔绝的状态下,这样的文化创造活动依然在延续和更新。中国各民族文化的特性表现为拥有自己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从而形成了他们认识世界的独特视角 [2]。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目的就在于实现民族平等和法律范围内的民族自由发展。尊重民族文化权利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体现,也是必然要求。其次,对传统文化实施版权保护是对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尊重。一定地域内或世界范围内文化要素的数量庞大、文化类型的多种多样,构成了文化多样性 [3]。2001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文化多样性宣言》。宣言指出,“文化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方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文化多样性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应当从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利用考虑予以承认和肯定。”西方经济学家斯蒂芬・玛格林指出:“文化多样性可能是人类这一物种继续生存下去的关键” [ 4]。“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和生存根基,失去了文化身份和特殊性的族群,仅仅是‘人口’,根本谈不上是独立的民族。” [5]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是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稳定的需要。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基于对民族文化权利的尊重,中国拥有56个民族,各民族特色鲜明的文化共同组成了一个色彩斑斓、各具个性的华章,拥有这样的丰富宝藏,得益于在广阔的文化发展空间内各民族的长期并存。所以,为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对传统文化作品给予版权保护在中国有着尤其重要的意义。

2.实现传统文化产业的经济价值。传统文化的恰当开发和利用能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在版权视野内,对传统文化作品的商业开发如火如荼。例如,将具有民族特色、区域特色的传统文化图形、标识用于对该区域旅游业的宣传,既能宣扬其瑰丽的区域和民族文化,更能为该区域、该民族带来实际的经济效益。“土著部落文化旅游”就是一个值得借鉴的实例,这种以土著部落传统文化为底蕴的文化旅游在世界旅游市场拥有其独特的魅力。据统计,1993年2月和3月在澳大利亚的国外游客中,1/3到1/2的游客希望亲身领略和感受土著部落的传统文化,如观看他们的图腾、有关器物、手工艺品等。与此相似,在新西兰的Kaikouta地区,1987―1995年的文化游客从3 400人增加到188 000人!在美国,西南土著部落艺术家出售其土著艺术品和工艺品每年可以获利8亿美元 [6]。中国的民族特色旅游业的发展蒸蒸日上,将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标识作品与该区域、该民族旅游业的恰当结合,对旅游业的发展无疑是如虎添翼。

但不容忽视的是,“传统文化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的传播,可能导致对一国文化遗产的不适当利用。传统文化的任何商业上或者其他自然的滥用或者任何扭曲,是对一国文化和经济利益的损害。” [7] 一旦传统知识和传统文化的“卖点”出现大量的仿制品或者渐渐淡化“其价值将大打折扣”并渐趋消失 [6]!因此在版权战略视野中,传统文化作品的商业化过程需要版权保护这样的有力工具进行干预。

(三)版权战略中的任务详解

中国于2008年6月颁布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第四部分“专项任务”之一的版权任务部分指出:支持具有鲜明民族特色作品的创作。对此可作如下理解:

1.战略立场:扶持传统文化的发展。中国是具有五千年文化的文明古国,同时也是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从时间维度上,中国所拥有的传统文化历史久远;从文化域限上,中国各民族文化风格迥异、各具特色;从地理区域上,中国幅员辽阔,传统文化的覆盖面广阔。对这样一笔“深而广”的无形财富,认识到其商业性价值并为享有该文化的民族和国家所用,能够为享有者和使用人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因此中国日益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

2.作品的标准:传统、民族特色、鲜明三项标准。虽然中国传统文化作品的形式多种多样、风格迥异,但真正进入版权战略保护视野的传统文化作品应当符合如下三个标准(严格程度递增):

首先,传统标准。“传统”是个发展的过程,传统的事物并非都具有知识产权保护意义。传统文化需要时间的沉淀和“优胜劣汰”自然法则的筛淘。版权战略倡导的是优良的传统文化作品,即能体现该民族的先进文化与积极文化、具有美感的文化作品。如,云南丽江古城东巴文化中的“金色青蛙”文化标识,就是传承了纳西族的宗教文化,该民族自古将青蛙视为智慧之神,认为其能救人于危难之时。纳西族保留至今最古老的民族舞蹈《勒巴舞》也源于金色青蛙的跳跃 [8]。纳西族自古流传下来的纳西福蛙文化向世人传递着该民族的信仰,具有积极的意义,符合版权战略的传统标准。

其次,民族文化特色。版权战略中的“民族”包括两层含义,一层是指“nationality”而不是“ethnic group”,指我们中华民族;另一层是指“minority”,即中国55个少数民族,正如加拿大民族学家威尔・金里卡在其作品中所述:“这里我所说的少数民族是指聚居于某特殊区域,拥有自己的体制、文化和语言,且在归属于一个更大国家管辖之前,就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社会并运作着的群体。” [9]

任何文化都有其独一无二的民族禀性,这种独特的民族特征是各民族对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的认知世界的反映 [1]。一个民族之所以是这个民族而不是其他民族,根源在于其“民族特色”。“民族特色”对于一个民族来说,重要性不亚于个性特征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如果一个人丧失了自己的个性,结果便是同化于他人、随波逐流;如果一个民族的核心文化消失湮没,民族有可能逐渐同化于其他民族而消亡,民族集体人格不复存在;如果一个民族核心的文化体系遭到破坏,这个民族完整的集体人格无疑也受到了严重的损害;表现为民族身份的模糊、民族威信的下降、民族尊严的受损等[2]。版权战略强调“民族文化特色”标准,着眼点并不仅仅在于关注该民族自古传承下来的文化,更着眼于该民族文化的长远发展,因为“保持自身独特的传统文化体系对于本土居民和地方社区未来的福利和可持续发展以及其知识和文化的活力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0]。体现该民族文化特色的作品能成为传承和宣扬其文化的媒介,更能成为实现该文化持续发展的助推器。

再次,鲜明性。“鲜明性”强调该作品的文化特性,该标准类似于注册商标必须具有鲜明的“可识别性”。历史传承下来的民族文化经历了时间的沉淀,成为了各民族自己的“识别码”。中国拥有56个民族,就拥有着五十六个识别码。

中国版权战略将那些烙着识别码的民族文化特色作品纳入版权战略中传统文化的保护范畴,强调各民族文化之间、各区域文化之间的“界限”,强调文化特征的绝对性,从而形成不同特征的地方文化 。只有能将该作品归入其所代表的文化,符合下列具体条件之一的作品,方能称之为具有“鲜明性”:对外,能代表中华民族的民族特色。例如,中国于2008年举办奥运会为世界呈上的一道文化大餐:奥运会轨道线北土城站贯穿奥林匹克公园,连接“鸟巢”、“水立方“等场馆的奥运轨道线的起点站地铁10号线的换乘站北土城站装饰一新,绝妙应用了民族传统文化符号青花瓷,获得了中外游客的一致好评,该设计的实施应用大大提升世界对中国传统民族符号青花瓷的认知度 [8]。 对内,能代表特定区域文化、特定民族风俗文化。如重庆的“铜梁火龙”、前文所述的“纳西福蛙”,都体现着地方、民族独特的文化。

二、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的版权战略

1.特殊版权模式。1990年颁布并于2001年修订的《著作权法》和国务院于1997年5月20日制定颁布的《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一并构成了中国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著作权保护机制。这样的保护机制随着时间的推进和民间民族文化的日益多样,已不断暴露其不足之处:第一,《著作权法》鼓励对中华文化、各民族民间文化的搜集、整理,着眼于传统文化作品创造人、创作民族权益的保护,侧重的是对版权人精神利益的保护;而于2008年6月颁布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中版权战略的主旨不仅仅是为了传承文化、保护传统文化资源,更强调开发民族文化资源、实现经济效益。二者在主旨上的分歧不利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无论是精神价值还是经济价值);第二,中华文化、各民族民间文化发展的无限延续性对著作权保护时限具有挑战性。《著作权法》规定的作者著作权的短期时限,将严重束缚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由此可见,需要调整民族传统文化领域的著作权模式。《著作权法》设立著作权保护期限的立法宗旨是基于对著作权人的私人利益与知识共享的公共利益之间的平衡,防止无限期保护著作权人的垄断性权利而导致知识独占。但是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初衷本身就是为了凸显民族特色,对外,保护中国中华民族文化的特色;对内,体现各民族文化个性。基于此,笔者认为,对实行短期时效保护不利于实现文化的“民族特色”,因为期限终结后,民族传统文化作品(例如传统文化标识)将进入公有领域,建议对民族传统文化作品延长期限,并可借鉴《商标法》规定的“续展制度”,用可续期的制度来实现民族文化的无限延续。

2.扶持难以参与市场竞争的优秀文化作品的创作。并非所有民族传统文化作品都具有经济价值――为所有者和使用人带来经济利益。虽然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宗旨是为了实现产业化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但对于版权领域中“难以参与市场竞争的优秀文化作品”,特别是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作品,依然是重视的对象。这需要从源头着手。可行的措施包括[1]:支持创作人及其后续创作人的创作;例如,提供创作金费、解决创作者生活福利问题 [2]。解决作品的出路问题,主动创造作品的流通链;例如提供专门的作品展示平台。

3.鼓励传统文化产业的创新。“传统文化”虽然是由古至今流传下来的古朴事物,但是与物质文化不同,传统文化①总是动态的,由于和实际的生活紧密相连,他总是不断发展的。传统的文化表达方式必须适应现代生活,才能保证生存下去 [11]。因此,版权战略鼓励传统文化产业的创新,促进基于传统的创造性和创新,使之成为可持续经济发展的不可分割的部分。② 为地方文化、民族文化注入新鲜血液。

三、结语

版权战略视野中的民族传统文化既是由古至今流传下来的古朴事物,拥有体现民族尊严和民族文化权利的精神价值,又是可以融入创新元素的文化产业,能够成为可持续经济发展的不可分割的部分,为享有该文化的民族、区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因此,根据实际的需要,改变旧的著作权保护模式、扶持难以参与市场竞争的优秀文化作品的创作、鼓励传统文化产业创新,将是版权战略促进传统文化发展的新措施。

参考文献:

[1]黄玉烨.保护传统文化的政策目标论纲[J].法商研究,2008,(1).

[2]马俊毅,席隆乾.论“族格”――试探民族平等与民族自治、民族自决的哲学基础[J].民族研究,2007,(1).

[3]陈洋.论传统知识知识产权保护的正当性――以文化多样性为视角[J].河北大学学报,2007,(1):7.

[4]世界文化报告:文化的多样性、多元与冲突共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59.

[5]寇清杰.树立全球化时代的健康文化心态[J].南开大学学报,2001,(5).

[6]严永和.论传统知识知识产权保护的正当性――以人权为视角[J].学术论坛,2005,(2).

[7] UNESCO and WIPO ,Model Provisions for National Laws on the Protection of Expressions of Folklore Against Illicit Exploitation and Other Prejudicial Actions with Commentary ,WWW.wipo.gov.tw/cooperation/cooperation_4_3_12.asp.

[8]李芳.浅析中国民族传统符号在标识导向设计中的应用[J].广告大观,2009,(4).

[9]威尔・金里卡.少数的权利.民族主义、多元文化主义和公民[M].邓红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10]朱瑾.遗传资源、传统知识及民间文艺保护的战略性思考[D].北京:中国政法大学民商法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06,(11).

[1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无形遗产部主任爱川纪子(NORIKOAIKAWA). 无形遗产:新的保护措施[EB/OL].中国民族文学网,省略.cn,日期:2006-07-13,访问日期:2009-06-26.

Copyright Strateg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Traditional Culture Industry

LI Liu-ya,WANG Hong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9, China)

篇10

【关键词】少数民族法文化 文化权 文化保护

【正文】近年来随着关注民族文化的热潮不断上升,许多学者投身于少数民族法文化这块领域进行研究,这些研究对了解少数民族法文化的确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是,任何对少数民族法文化的研究,都离不开法文化的存在。民族法文化一旦消失,研究就会止步不前。

一、民族法文化保护的原则

对少数民族法文化进行保护离不开对其原则的探讨,因为原则的确立是对其保护的最基本态度,也是我们采取保护措施时的基本方向所在。中国少数民族法文化的保护原则大致有以下几点:

第一、平等保护原则。在人类学家眼里,没有任何一种文化应被排斥于人类文化的整体之外,文化没有高低之分,文化只能被认识,而不能被评断,应当给每一种法律文化以应有的地位。民族文化权是一个民族获得平等待遇与发展的权力。

第二、选择性保护原则。当前我国民族法文化大致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虽属民族法文化的一部分,但存在着大量愚昧、落后的因素,且已与时代要求相悖;第二种是民族法文化中存在的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实用价值,但却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的东西;第三种是民族法文化中的精华部分,有着中国特殊的文化底蕴,也即优秀的民族法文化。

第三、整体保护原则。整体保护原则要求我们在进行国家立法的时候应考虑到我国多民族的状况,给民族的自治留下相对自由的空间。在司法过程中,更要考虑各民族的特点和内存于该民族的习惯法文化,让司法的执行阶段能够深入人心,让健康的法治观念能广于传播。

第四、保存与创新原则。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都离不开历史的积淀,都必须从已有的历史文化传统中不断地吸取养料。

第五、及时保护原则。在少数民族法文化被破坏、排斥的今天,传统的优秀法文化因素逐渐消失,特别是对一些用本民族语言记载的法文化资源,由于各少数民族与汉民族的频繁接触,以至于各民族的年轻一代对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掌握呈现出消退化趋势,民族语言的无法把握致使民族法文化资源的翻译工作出现停滞状态,这对民族法文化的保护将是一个严重的障碍;一些法文化载体。

二、我国少数民族法文化保护的途径

(一)制定和完善法律、政策以保护各少数民族法文化遗产

首先,进行文化保护,必须有法律的强劲支持。通过立法切实加强民族文化的保护,这一点在目前民族文化消失较快的社会变迁过程中显得十分迫切,甚至可以说今天对于民族法文化的保护在很多情况下必须是法律强制性的。其次,对民族法文化的保护,有效地发挥政府的职能是非常重要的。政府在法文化保护中可以采用引导、建立激励机制等符合民族文化发展规律、符合人权保护原则的方式进行。再次,是对于当前网络盛行的时代,信息法律、信息政策的制定是至关重要的。最后,充分发挥“乡规民约(或村规民约)”灵活性的特点。我们可以利用乡规民约灵活性的特点,在里面渐渐灌输现代法的精神, 使人们用对乡规民约的理解去增强对国法的理解,从而完成人们知识的转换,使乡规民约成为国家法与习惯法互动的平台。

(二)调动各少数民族保护传统法文化的积极性、主动性

目前在民族保护与发展中一个很大的问题是各民族人民对自己的文化价值尚未充分的认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没有主动的参与,甚至认为自己的民族文化落后而要放弃民族文化,尤其是青年一代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有限。因此,加强文化倡导工作,提高各民族人民的认识,逐步认同现代法制,放弃落后的民族法文化传统,并以科学技术理性和人本精神为指导,主动适应、接纳工业文明的新文化,并在这种适应、接纳中重建自己文化的生命力,走向现代文明的社会生活非常重要。各级政府和民族精英在为保护传统文化所做的努力总是和一般民众对传统文化的不自觉丢弃形成极大的对比,使得已有的一些民族文化复兴现象多与民间社会生活脱节,在表面的繁荣下面隐藏着一股衰退的潜流 。 因为“离开了民族传统文化赖以存活的文化生态系统,民族传统文化的内隐因子将失去作用,这就像把鲜花从枝头上剪下来插入瓶中、把鱼从江河中捞出放入鱼缸内,其生命力必定是不能持久的。”

(三)积极进行变通立法以保护少数民族法文化

国家对民族法文化保护最有效的做法是承认和尊重少数民族法文化的价值和功能,对那些体现民族特点的优秀民族法文化,必须采取顺应、提炼、融合的政策,从中吸收能量和支持,逐步把它纳入现代法制的轨道。当前,各民族自治地方在实施刑法、合同法、婚姻法、诉讼法以及其他法律的过程中,针对与少数民族传统法律文化不相适应的情况,根据各自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变通措施,甚至有的民族地区“参照民族习惯法处理少数民族公民犯罪案件”,这些做法应该说是一种法文化保护的积极探索,它在国家法律对民族法文化保护不利的情况下发挥了有益的、补充的作用,但民族自治地方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和民族特点制定变通规定时必须遵循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这样的变通规定在实际执行时也能达到更好的贯彻和实施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