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统计学的学科性质范文

时间:2023-07-12 17:41: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育统计学的学科性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体育统计学的学科性质

篇1

关键词:统计;职业行动能力;情景教学

传统的统计课堂教学是按学科体系组织教学,教师采取讲台讲课的方式把自己认为重要的内容都传授给学生。尽管老师备课、上课很认真努力,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课堂上经常会出现学生讲话、玩手机、睡觉等现象。同时,这种教学方式也不能兼顾学生的不同能力、个性化学习、知识基础和能力程度不同等要求,这也是造成学生缺乏学习统计积极性的原因之一。特别是等到学生出去实习或找到工作时,总感觉学校的教学和实训与实际工作存在很大的差距,对涉及的实际统计工作无从下手;自信心不足,语言交流、人际关系、团队合作等能力都有所欠缺。课堂改革迫在眉睫,为此,笔者在统计课堂教学中进行了基于职业行动能力提升的高职统计技术情境教学的课堂改革研究和实践,希望能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提升他们的职业行动能力。

一、职业行动能力内涵

统计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统计职业能力,对职业能力的不同理解影响着职业教育课程的开发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1]德国著名职教改革专家托马斯・胡格教授认为,在社会向知识社会和信息社会转变的背景下,专业知识的统治地位逐渐让位给更重要、更基本的能力。为了能够在当今变化迅速的劳动力市场中生存,学生必须具有职业行动能力。从概念上看,职业行动能力是在个人、职业和社会领域里所采取的自我承担责任的能力,表现为“做事”的本领。其具体内涵是:职业行动能力首先是能够评价某事是否正确及某种方法对于达到目的是否实用的能力,其次表现为以何种顺序引入何种方法的决策能力。从内容上,职业行动能力是由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专业能力组成。为了掌握这种能力,要求学生范例地、自我负责地、整体地以及过程导向和行动导向地学习。此外还应考虑个体的学习途径和学习需要。胡格教授认为学生刚进入学校时,其专业能力很弱,教学的重点、能力培养的重点都应该放在方法能力上,随着教学的深入,专业能力越来越强,对专业知识的关注越来越多,对其方法能力的关注越来越少。社会能力从开始入学到毕业总的来说变化不是特别大,一开始就比较重视,到教学的后期阶段,同样也很重视社会能力。为此,笔者在教学改革中就是运用了胡格教授的职业行动能力理念进行教学改革。在教学中,最初统计专业能力关注点最小,统计方法能力关注点最多,社会能力放在中间,方法能力建立起来以后,专业能力关注点越来越多。

二、统计职业行动能力提升的课堂情境教学改革目标

谷歌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尔・瓦里安指出:“完美决策=直觉+经验+数据,未来十年统计学将会是最性感的职业。为你打开一扇洞察人类本质的窗户。”统计职业的前景非常好,但如何培养学生的统计职业能力是摆在高职统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我们进入了统计教学改革的三叉路口:是选择按传统的统计专业知识课堂讲授进行教学,还是以专业知识为主,辅助一些实训进行教学,或者是以专业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目前职教界对合格学生的标准已达成了一定的共识,认为合格的学生=专业知识+学习方法+人格魅力。为此笔者借助情境教学模式,以职业行动能力培养为目标进行统计课堂改革,把德国先进的教育理念结合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进行统计课堂改革尝试。在统计课堂教学改革中一直遵循了以统计专业知识为载体的原则,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即借助六步教学法,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以提升学生的统计职业行动能力。为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应坚定树立培养学生职业行动能力的理念,改变自己的角色,从传统的教学工作者向教书育人的教育工作者转变,加大统计课程开发建设和课堂改革的力度,从演独角戏的个人精彩转变成更多地关注学生如何更有效地学习统计知识和统计技能。

三、统计职业行动能力提升的课堂改革路径:创设学习情景

为了以统计专业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的统计职业能力,笔者经过了实际统计工作过程的调研,在此基础上根据统计课堂改革的目标,分析了统计工作的典型任务,把统计工作转化为典型的工作过程,即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最后形成统计报告;再通过课程开发,把各个典型工作过程转化为学习领域。经过两次转化,实现统计工作过程到统计学习领域的跨越。在学习领域,根据统计职业能力递进的要求,目前创设了四个学习情景,即例行统计调查、问卷统计调研、问卷设计与统计调研、行业统计实战,根据学习情景,采用项目化或案例化的方式进行课程的系统设计。下面具体介绍如何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借助这些学习情景来提高学生的统计职业行动能力。

(一)例行统计调查学习情景

根据例行统计调查学习情景的内容,教学中采用项目化方式进行课程的系统设计。在例行统计调查学习情景中,主要借助两方面的知识,即全国统计证考试指导用书上的知识和实际企业的一些统计报表进行情境学习。实际企业的统计实践情景主要是利用笔者在浙江省新世纪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搜集的从车间产量统计到公司整套报表作为参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把每班学生分成几组,每组确认一个组长,要求学生树立为自己负责、为团队负责等理念,教师灵活采用关键词法、旋转木马法、扩展小组法、交头接耳法、专家小组等方法,以统计专业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统计职业行动能力。

(二)问卷统计调研学习情景

如何对问卷进行调查和整理分析,是统计工作人员的一项职业能力。在问卷统计调研学习情景中,主要涉及到如何把已经设计好的现成问卷进行调研和整理分析,最后形成调研报告。在该学习情景中,教师在上学期结束前就提前介入,召集下学期要上统计课的各班同学,分发问卷,进行简单培训后,要求学生利用假期在家利于调查的便利条件,进行问卷调查,进行实际统计工作的学前体验。学生回校后,回收问卷,并对问卷质量进行打分,随着教学进度进行相应的问卷编码、问卷输入、问卷分析等操作。由于这一部分内容传统的统计书涉及不多,教师相对工作量大些,可按传统课堂教学的模式把相应的知识点做成相对详细的PPT供学生参考,作为学生完成任务的资讯之一,布置工作任务后要求学生以小组为主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整个任务安排尽量按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六步组织教学。

(三)问卷设计与统计调研学习情境

问卷设计与统计调研学习情境与问卷统计调研学习情景相比,多了一项工作任务就是问卷设计。在本学习情景中,以分好的小组为单位,首先要求各组寻找一个调研主题,确定调查目标并自行设计问卷,并开展后续的工作,一般也按六步法进行教学。笔者主要按照浙江省统计调研大赛的要求,要求每组学生进行调研方案的设计和实地调研,并对问卷进行整理分析,最后形成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完成后,要求学生把整个问卷设计与统计调研工作过程及成果制作成8分钟的PPT进行自我陈述。PPT的内容包括调查选题的目的和现实意义;介绍调查方案(包括方案的科学性、先进实用和可操作性);简述调查报告(含调查活动的总结、调查数据分析、结论与建议等),其中简述调查报告部分内容汇报时间不少于总汇报时间的60%。要求4个小组成员共同完成自我陈述任务,然后每组回答教师的一些问题。在本情境的教学中,必须注意把工作任务尽量分得仔细,教师给学生作为资讯用的PPT也应详细,要不断给学生信心,让学生不断在错误中总结经验,用心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行动能力。如在每个任务完成时,都要求学生上台进行PPT的自我陈述,如调查背景和目的的确定汇报一次、调查方案的确定汇报一次、问卷的确定汇报一次等,让组跟组之间进行交流,相互指出缺点等,这样才能保证最后任务的质量,也培养了学生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四)行业统计实战学习情景

学校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社会上的正式调查,接受行业专家的指导,学会统计实战的能力[2]。由于调查数据质量影响全局,相对责任更大,因而更能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培养其统计职业行动能力。由于受人数限制,学生大规模地去企业进行统计实践活动不现实,为此,笔者经常联系一些政府组织或行业组织让学生参与统计实战。到目前为止,参加规模比较大的行业统计实践主要有两次,一次是2010年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二是学生参与规模最大的是2012年6月1日的交通流量调查。因为黄岩区交通状况存在行路难、行车难和停车难,这三大难题是急需政府解决的,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要拿出交通流量流向调查数据。为此笔者在学院的组织下,带领300名学生先接受了无锡市明大交通科技咨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给学生进行的交通流量统计技术培训,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培训后,全体调查人员在两位老师的带队下分成27组,参加了黄岩区交通流量调查,分两个时段,即早高峰7∶30-8∶30和晚高峰17∶00-18∶00,根据组长指示确认自己的调查站位以及调查方向,熟悉掌握车种识别和记录填写方法,在各自的指定路口进行交通流量统计。此外,笔者还带领部分学生参与了第三次经济普查,联系了统计事务所,让部分学生参与统计事务所的一些调查。

四、结 语

基于职业行动能力提升的统计课堂改革任重道远,在改革过程中可能碰到一些想象不到的障碍,因此,教师必须坚定信念。在改革中,一定要牢记教师的职责是帮助学生提高自己,发挥学生的潜能,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是让学生练习,并引导学生的学习行为。当教学改革出现问题的时候,就是现行的改革模式可能出现了问题,教师必须进行反思,找出问题的症结,加强学习和调研,找出适合的改革方式进行微调整。总之,教育教学改革是教师从改变自己开始的,学生的学习表现就是一面镜子,教师要时时通过照镜子来反观和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 学校体育学 发展趋势 存在问题

1.历史回顾

我国学校体育学的前身是体育理论,其主要内容来源于体育理论的有关章节。20世纪50年代初期,前苏联专家凯里舍夫将《苏联体育教育理论》传入我国,内容以学校体育教育为主。从此以后,在前苏联专家的指导和我国体育理论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下,编写了体育理论讲义,作为各体育院系的教材,学校体育学是体育理论讲义的一部分。1983年10月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我国第一本《学校体育学》问世,在全国体育院系试用,被作为规定或选用教材,填补了我国体育理论学科的空白。

2.学校体育学简介及发展趋势

学校体育是教育科学和体育科学的综合体系,它目前形成了一门研究其现象和规律的学科――学校体育学。

学校体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体育现象及其规律。所谓体育现象是在以学校教育为主的生态环境中,以身体运动、卫生保健、体育锻炼等为手段,采用体育教学、课外活动和课余体育训练等基本组织形式,增强学生体质、培养体育能力、促进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学校体育规律即各种内外关系;学校体育学要研究的学校体育外部关系有:学校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等关系;学校体育与群众体育、竞技体育的关系;学校体育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关系;研究课内与课外体育的关系;普及体育和提高体育的关系、体育保健和体育锻炼的关系,等等。学校体育学的学科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从理论上揭示学校体育系统的特殊规律、探索学校体育内外系统之间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阐明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使学校体育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并朝着整体优化的方向发展。其次,从思想观念上正确认识学校体育在整个教育和国民体育中的地位与作用;正确理解学校体育系统目标和发展前景;正确处理好学校体育内部、外部关系。另外,学校体育在培养新型学校体育管理人才、教育人才等方面有着重要功能,通过学习、研究和运用学校体育学,能使学校体育行政管理人员和体育教育者们有效地组织与实施学校体育工作,顺利完成学校体育使命。

3.我国学校体育研究存在的问题

3.1在研究方法上不注重“实证―实验法”

从目前学校体育的研究论文来看,很难见到运用“实证―实验”方法的研究成果,令人不能不质疑它的科学性。我们从那些有“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内容与分析”、“结论与建议”的科研论文来看,大多是借用统计的方法:统计学是工业文明社会的思维产物,强调正态分布的意义,也就是要有代表性、典型性,排斥“变数”、“偏离”。将数值中的众数视为“常态”,以此常态构成“理想型”、“个性”的意义被忽略。在具体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面对的是具有不同个性、不同身体条件、不同心理状况的学生。作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学生个体,其差异性远远要大于一致性,如果不采用“实验―――实证”研究方法,对学生的体育学习过程、体育学习效果进行实验对比研究,其采用统计法得到的结论的真实可靠性便值得商榷。

3.2把学校体育只作为一个单一知识体系

学校体育学不仅是一门单独的体育学学科,而且是一个动态的综合知识体系。学校体育学的研究因为学科性质定位认识上的模糊,在对学校体育学进行研究时把它当做一个单一的学科体系来对待,而不去考虑与之相互交叉融合的心理学、教育学、生理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对体育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致使一些研究成果着眼点较低,没有以更宽的视角去审视影响学校体育发展的各种因素,使一些研究局限性很大,不能起到真正有效指导教学实践的作用。

3.3当前学校体育研究效度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质”的效度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借鉴思想严重,自己从实践出发的理念研究较少。随着学校体育研究的不断深化,大量的学校体育思想观念和教学模式为广大体育工作者所关注,在这些方面,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比如健康第一思想、终身体育思想、快乐体育、选项课教学、俱乐部教学、小群体教学等体育教学模式。同时,一批大同小异的描述学校体育思想与教学管理模式和宣讲学校体育方针、政策的文章不断涌现。学校体育活动过程中师生之间具有动态灵活性和个体差异性的特点,而研究者却误认为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和因果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淡化了学校体育学科的人文性,影响了学校体育研究结果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潘绍伟.关于学校体育学研究对象的思考[J].体育与科学,1994,15,(6):40-41.

篇3

体育管理学是一门正在形成与发展中的学科,从其发展历史来看,体育管理学的学科形成过程滞后于物质生产和经济活动领域管理的科学化进程,这是符合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但是,随着体育事业自身发展的需要,科学技术发展为体育管理学形成与发展提供的可能以及现代经济管理理论与方法的成就对体育管理理论的辐射作用等因素的影响,体育管理学的发展正成迅猛发展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加强体育管理专业建设,以适应体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需要?如何调整体育管理专业结构,以满足体育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如何强化体育管理专业课程管理,以保证宽口径、厚基础的复合型体育管理人才的产生?都是体育管理专业建设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体育管理专业面

体育管理专业面是指体育管理专业的知识容量。为了发挥体育管理人才的作用,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体育管理专业知识面不能越学越窄。但是,我国高等教育,长期偏重于强调专业性,强调对口,而且口径越来越小,突出体现专才教育而不是通才教育。这种观念自然有其主客观原因:第一,我国高等教育中的研究生教育在过去一个时期内未能发展起来,长期处于本科教育状态,这样造成了本科毕业生已成为直接对口的对象,因此必然强调他们的专业性,强调他们必须是专业人才或专才;第二,目前高校从业教师中四五十年代出生的老教师一般占据着各专业学科带头人的位置,他们的学历基本是本科,因此导致他们以自己接受高等教育时的感受而特别强调专才的重要性;第三,我国高等教育观念中过于强调应用,强调适应,强调服务的情况是十分突出的。应用、服务、适应显然是十分重要的,但不是唯一的,即使讲适应,也不应作过窄的理解,观念上的这些问题也造成了影响。

针对以上体育管理专业面的问题,我们在认识体育管理专业知识面的过程中,必须从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科学技术的变化、用人标准的变化等因素入手,改变过去对于“应用、服务、适应”的狭隘看法,摒弃体育管理专业所谓的“对口”培养方案和知识评价标准。当然,在体育管理专业的“专才”与“通才”培养目标上,确实还应该掌握一个度的问题,尽管不能笼统地说体育管理专业必须进行“专才”教育,但是,一定的专业基础还是很重要的。这也就是说既有较宽的知识面,又有较强的专业性,这是最理想的。尽管仅靠4年的时间达到理想境界是困难的,我们也要尽可能的这样做。为了实现体育管理专业知识面的拓展,需要扩大体育管理专业课程的跨度(本专业与其他专业的交叉与拓展),使本专业内的课程跨度也适当的大一些,以便使学生站在本专业的同时能有较宽的视野。这样,就可从事与本专业对口的职业或继续在本专业方向深造,即使转到与本专业相近的行业,也不致于感到很困难。

二、体育管理专业结构

使体育管理专业学生具备较宽的知识面,关键的影响因素在于体育管理专业结构设置。

1.要具备丰富的知识结构。体育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主要为各级各类体育行政管理、体育产业管理、俱乐部管理等。这种工作性质决定了每位毕业生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都要与人打交道,都有自己做人的问题,因此应当具有人文知识;都要与社会打交道,因此要掌握一些社会科学知识;都要与自然打交道,与物打交道,因此要懂“理”,要学一些理工知识。从体育管理专业人才所需要的知识结构不难看出,体育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多学科的交又与互融。要避免体育管理过多的考虑体育专业问题,同时还要注意区别学科交叉互融不等于几个具体学科知识简单的汇合。其实,当今蓬勃发展的生物学和发挥巨大作用的经济学,已为体育管理学专业建设形成了范例。比如DNA的表达使生物学与数学,还有计算机技术及其交叉同放异彩;经济学中的两大分支——数理经济学、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与数学在极高水平下的融合,尤其是数理经济学,其重大成就几乎既是经济学的,又是数学的。这类例子不胜枚举。

从体育管理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知识结构,以及知识结构的形成所依托交叉互融的多种学科这一事实不难看出,综合性大学办体育管理专业的优势及效果已凸现出来。

2.要形成敏锐的思维结构。解决复杂纷繁的社会问题,或者能在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工作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求人们具备敏锐的思维能力。一谈体育管理,仅用常规思维考虑是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体育管理人才要求的,必须集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操作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等于一体。而理学知识偏于一般原理,逻辑占有更重的地位;工学、自然科学知识虽少不了一般原理,但操作的地位更高;文学思维的发散性特点更显著。当体育管理专业学生广泛涉猎这些知识领域时,就有可能受到多种特性思维方式的熏陶,使思维结构更合理,使思维水平提高,使人更聪明。

3.要产生积极的价值结构。不同类型的知识向人们揭示不同的价值观念。事实上,不仅不同人的价值判断可能是不同的,同一个人在不同问题上的价值判断也可能不同。人在不同事物上的价值判断,构成了自己的价值观念系统。我们希望人们所采取的价值判断更先进一些,而当他在许多事物上的价值观念都比较先进时,他的整个系统就会比较先进,从而,导致人向更高尚的方向发展。覆盖面较宽的知识为这一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各类知识从不同角度提供了观念选择,例如各类知识所提供的美学价值判断及其差异就使这种选择也成为可能。所以,社会价值、人文价值和科学价值是同时不可缺少的。人文的力量加之以科学的力量,艺术的力量加之以逻辑的力量,使人更好地面对人生,面对世界,从而也使人有更先进的价值观念系统,使人更有力量。

以上价值结构的形成所赋予人们的力量已得到共识。不同的价值结构融合所迸发出的价值结果已形成了五彩缤纷的价值域。体育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价值结构形式应该如何建立,理应依据怎样把体育管理专业学生培养成为更具有“力量”的人而加以选择,理应从社会价值、人文价值、科学价值的不同知识提供中寻求答案。这是进行体育管理专业结构设计的理论基点。

三、体育管理专业课程建设

专业建设能否达到预期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除了应对专业人才的知识面和知识结构充分考虑外,其落脚点应该依附在课程建设上。课程建设不仅包括围绕专业建设而进行的学科课程组合,而且,也包括具体的课程教学质量。

1.体育管理专业通识课程设置。通识课程即为全校所有学生、所有专业都开设的必修课。从通识课程的定义可知,体育管理专业在通识课程的设置上,应该服从于学校统一安排,而目前学校一般的通识课程主要是外语、计算机、政治、高等数学、体育(体育专业除外)。

2.体育管理专业主干课程设置。专业主干课程对保证专业培养整体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专业主干课程是从十余门,乃至20余门专业课程中抽取出来的,是专业课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但这些专业主干课程一般又是基础性的。例如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古典文字等,中国历史专业的中国通史等,美术专业的素描等。对体育管理专业而言,管理学概论、体育管理学等课程,自然就成了该专业的主干课程。

3.体育管理专业基础课程设置。为了实现体育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按照体育管理专业面和课程结构组成的要求,体育管理专业基础课程应该包括人文社会科学、人体科学、管理科学、运动科学的知识内容,即社会学概论、社会心理学、组织行为学、运筹学、社会体育学、体育经济学、系统科学基础、体育统计学、体育测量与评价、体育法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田径、篮球、排球、足球、网球、武术、游泳等课程。

4.体育管理专业专业课程设置。抓住专业主干课程这一环.就基本保证了学生的专业学习质量,但对于全面的培养质量来说,仅有这一环还不够,必须合理安排一般专业课程。其实专业主干课程与专业一般课程对保证专业知识内容又是相辅相成的。主干课程不能脱离一般专业课程而独立存在,专业课程中也不能没有重点。为此,在体育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指导下,围绕主干专业课程应该设置的一般专业课程还包括:公共关系学、行政管理学、经济管理学、管理心理学、运动训练学、运动竞赛学等。

5.体育管理学专业选修课程设置。按照现代课程论的观点,以及人才培养中的个性化发展目标要求。在进行专业课程设计过程中,除了科学安排以上体育管理专业必修课以外,还必须充分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多方面需要,为学生提供门类较多的专业选修课。

体育管理专业选修课的设置,首先应该紧紧围绕培养目标而设计,要把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思维结构、价值结构尽可能的体现在选修课程内容之中。其次要避免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凑足毕业学分而忽视知识结构搭配等现象发生。为此,我们可以考虑将选修课划分成几个模块,在模块设计时实现结构的合理配置。按照这一指导思想设计了以下三种体育管理专业选修课模块形式(见表)。

表 体育管理专业选修课模块形式

附图

注: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是学生运用知识和提高能力的具体体现,应特别予以重视。

篇4

 

1.关于电化教育的定位

 

电化教育姓“教”不姓“电”,应定位于教育m,理由主要有四点。一是电化教育的研究对象是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二是办电化教育的目的是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效果、效益,高效优质地培养人才。三是电化教育关注的主要不是电光、电声、电控等现代技术本身,而是各种现代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它所追求的不是教育的机械化,而是教育的最优化。四是电化教育作为一种事业,是一种教育事业;作为一门学科,是教育科学的一个分支。电化教育工作者,不论从事教学、研究、软件开发还是硬件建设、资源管理等,都是教育工作者。

 

2.关于电化教育学的性质

 

从电化教育学的来源说,它是教育科学的一个分支,是教育科学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从它的本身来说,它属于交叉学科中的综合性学科。它的“家庭出身”是教育科学,它的“本人成分”是综合性学科。它既非纯理论性学科,又非纯技术性学科,而是正在形成和发展中的理论性与应用性紧密结合的综合性学科。这种定位观已成为本阶段的主流观点,很少有争议。

 

(二)1995-2004年:多种定位观争鸣

 

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美国AECT1994定义的引进和学科名称的改变(1998年,教育部的《髙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电化教育学”改为“教育技术学”),在我国教育技术领域引发了一场广泛的关于学科名称、定义、定位、逻辑起点等问题的争论,出现了多种学科定位观,下面略举数例。

 

例一,“教育技术是教育科学的一门分支,而它的定位却在于技术,具体地说,就是有关对促进学习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几个环节”。

 

例二,“教育技术虽说是应用于教育领域的一种技术,仍属于技术的范畴,主要回答‘做什么’和‘如何做’的问题。教育技术学科应定位为技术性质的学科”。

 

例三,由于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范畴和研究领域都与教育教学过程及教育教学资源有关,所以教育技术学自然应定位于“教育”,而非定位于“技术”。

 

例四,教育技术学研究的问题是教育的问题,研究的目的是解决教育中的问题,研究方法也是教育学中采用的方法,因此,它属于教育学科应当是无可争辩的。

 

例五,“我国的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学科,应定位为现代教育思想理论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教育思想理论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的完整公式是:现代教育思想理论x现代信息技术=现代教育技术”。

 

例六,把教育技术学定位在现代信息技术和视听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的应用上的同时,就圈定了它的研究范围……表明我国教育技术学研究的是一种特定的教育教学现象。

 

例七,教育技术学是教育科学领域中技术学层次的方法论性质的学科。

 

例八,“教育技术学是教育学门类中技术学范畴的、具有方法论性质的综合应用学科,是教育科学与教育教学实践之间的连接桥梁"。

 

例九,“教育技术学科具有双重属性,既有教育属性,又有技术属性。因此,它应是‘教育一技术’双重定位”。各家争鸣,定位迷失,这是本发展阶段的基本情况。

 

(三)2005年至今:三种定位观并立

 

本发展阶段关于学科定位问题的讨论,主要是围绕着对“信息技术”概念内涵的不同理解和界定而展开的。

 

什么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对信息的获取、储存、处理、传播等所使用的手段和方法的体系。对信息技术的这个定义,人们的分歧不是很大,只是文字表述上有所不同。较大的分歧在于对信息技术概念内涵的不同理解和界定。对信息技术的内涵,主要有三种不同的理解和界定:

 

第一,信息技术=全部物化形态技术+全部智能形态技术;

 

第二,信息技术=当代物化形态技术+现代智能形态技术;

 

第三,信息技术=现代物化形态技术+现代智能形态技术。

 

对信息技术概念内涵的三种理解和界定,产生了三种不同的学科定位观:第一,教育技术应定位于教育,教育技术学科是教育学科;

 

第二,教育技术应定位于技术,教育技术学科是技术学科;

 

第三,教育技术应是教育一技术双重定位,教育技术学科是综合学科。这三种定位观形成三足鼎立,成为当前发展阶段的基本景况。

 

笔者翻阅了33年的历史答卷,学科定位问题依然悬而未决,没有一个明确统一的答案。我国的教育技术学科研究应该怎样定位?笔者对教育技术学科定位和发展问题也进行了一些思考。

 

(―)以定位为“教育一技术”(双重定位)较好

 

1.双重定位能较好地体现学科的本质,认清自我

 

教育技术学是现代教育科学和现代信息技术相融合的产物,它由两个基本要素——现代教育科学和现代信息技术构成,两者缺一不可。双重定位能较好地体现这个学科的本质,而单是定位于教育或技术,很难体现这个学科的本质。

 

在一次研讨会上,谈论“教育技术:他是谁?”。光知道他(教育技术)姓“教”,能从人群中认出谁是他吗?不能,因为姓“教”的学科很多,教育心理学、教育传播学、教育统计学等都是姓“教”。只有知道他(教育技术)是姓“教”名“技”(双重定位),才可能认出谁是他。

 

2.双重定位有助于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现代教育科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是教育技术学的特色和优势,是它和其他教育学科或技术学科不同的地方。有人说,教育技术学的学生,比教育理论,不如教育学专业的学生;比信息技术,不如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是的,单比教育理论,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可能不如教育学专业的学生;单比信息技术,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可能不如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但是,比教育理论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却比他们都强。李龙曾借用相声演员冯巩的一段台词:“我就是和潘长江比身高,和姚明比说相声,和克林顿比说中国话,比的就是综合实力。”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跟教育学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比的就是现代教育理论与现代信息技术相融合的“综合实力”优势。

 

3.双重定位有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

 

双重定位可使本学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更加切合教育信息化建设人才的需要,培养既懂教育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当前,我国教育技术领域正在做四件大事:理论方面为学科理论体系的重构;实践方面包括“三通两平台”建设、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建设、微课程教学设计培训。这四件大事都是围绕深化教改四大主题(素质教育、教育公平、教育质量、协同创新)进行的,都离不开既慊教育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的参与,否则是难以做成的。

 

(二)关键在改名:改教育技术为信息化教育

 

2011年4月,教育部《普通髙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一稿)》,拟将教育技术学”改名为“教育信息技术”(可授教育学、理学、工学学位)并发出征求意见表,征求各方意见,笔者也提出四点意见。

 

1.改名很有必要

 

本学科专业原名“电化教育学”,1998年改名为“教育技术学”。“教育技术学”这个名称自美国引进,不适合中国水土,造成许多负面影响,导致了研究领域的泛化、培养目标的模糊、管理机构的混乱,对该学科专业发展很不利,改变“教育技术学”这个名称很有必要。

 

2.改成“教育信息技术”不合适

 

改成“教育信息技术”易导致本学科专业的技术定位姓“技”不姓“教”,去培养“匠人”。用4年时间培养“匠人”是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

 

3.改名为“信息化教育”比较好

 

“信息化教育”这个名称属于“中国造”,以之概括该学科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最为恰当。这样,既可不定位为技术,又能准确反映学科的本质——现代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的融合;既可保持中国特色,又可凸显时代的特征。新时代的核心特征是信息化,这已是人们的共识。

 

4.将可授学位改为“可授教育学、工学、艺术学学位”

 

按照我国30多年的办学经验,本学科专业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教育电视、教育播音、教育影视摄制等能力,这是当今社会对本学科专业培养人才的需求。现在,笔者坚持认为:改名很关键,不改名,很难解决该学科的定位问题。

 

(三)以“信息化教育”名义,走向一级学科

篇5

关键词:体育教师;媒介系数;交际

人的交际是借助语言(有声语言、无声语言、潜在语言)来进行的。在交际进行的过程中,参与交际的人们各自形成对交际客体的印象。在一定的社会人群中,这种印象的深浅程度与人际间的融洽程度是一致的,它反过来又确定相互交际的性质和级别。在这里我们把这种对交际活动起功能作用的,对交际客体的印象称之为社会媒介,用社会媒介系数来说明对交际客体印象的深浅程度。

社会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这种社会媒介系数的大小,又能客观地标识着接受交际客体的思想、情感、知识、经验、兴趣、爱好等等影响的可能容量。对于学生这个特定的社会人群来说,他们对于教师的社会媒介系数的大小,尤其具有特殊意义。因为它能非常敏感地、极少失真地反映出接受教师潜移默化式教育的可能程度,正因为如此,通过测定某一类教师在学生中的社会媒介系数,也可以作为研究这类教师教育空间的一种反证式研究方法。

1、研究方法

采用心理学中的知觉测试法。

根据心理学中知觉的整体性、恒常性、选择性等基本原理,以及知觉与感觉、表象、以往知识经验密不可分的特点,设计了本研究方法。该方法为:

1.1 在单位时间内,测定研究对象对各类试验材料的正确识别情况。

1.2 依照公式

某类试验材料

被正确识别数

被正确识别率

研究对象的总体数

计算在研究对象中被正确识别的百分比,以此作为某类试验材料构成者在研究对象中社会媒介系数的定量代表值。该方法在理论上可以保证测试结果所反映的社会媒介系数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本测试方法中所采用的知觉方式为视知觉与听知觉。

2、试验材料与研究对象

2.1 试验材料

2.1.1 体育教师、专业课教师、基础课教师各两名,计六份20X12cm加遮盖的正面放大头部照片。

遮盖标准:上遮至眉下际,下遮至鼻翼与鼻唇沟交界处。

2.1.2 上述六名教师每人的录音效果2′30″―― 2′45″。

录音材料系经实验者统一删裁选定与参与实验材料的教师所教学科无关联的内容。录音制作时选用了失真度较低的大型台式录音机,音量、音频、录放速度均控制在同一限度之内。

对参与试验材料的教师按实验设计要求进行了筛选,在允许的条件下采取了以下均衡化措施:

年龄:波动范围+8岁

外貌:均无明显特征

口音:均无特殊方言语调

任研究对象课时教:+1节

与研究对象公务关系:均为科任教师

2.2 研究对象

为保证研究对象与参与实验材料教师之间交际率的一致水平,选定下列研究对象:

2.2.1 高职一年级学生824人

2.2.2 研究对象与实验材料的一对应地取自两所高校。进行实验的两所高校为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和黑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3、结果与分析

实验过程中执行了实验设计中的要求细则,考虑到了干扰因素。将实验结果经过相应计算可知:体育教师在学生中的社会媒介系数为0.5814;在女学生中为0.4720;在男学生中为0.6371 ;文科教师在学生中的社会媒介系数为0.4356;理科教师在学生中的社会媒介系数为0.4583。

经统计学处理,可知在学生中所反映出的体育教师与文、理科教师的社会媒介系数之间均呈现非常显著性的差异(P

而文、理科教师在学生中所反映出的社会媒介系数之间,则无显著差异(P

实验结果告诉我们,在学生这个特定的社会人群中,对体育教师的社会媒介系数同对其它文理科教师的社会媒介系数相比,以非常显著的优势列居首位。而在男学生中所反映出的体育教师的社会媒介系数又高于女性。我们认为这一实验结果,基本上反映出了各类教师在向学生实施教育这一事物运动过程内部的真实情况。具体分析如下:

3.1 体育教师与学生正面接触的机率大

高职体育教师除体育课堂上与学生进行正面接触外、还在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全校性的运动会、全校性的体育节活动等场合上与学生进行正面接触。每当这时体育教师往往处于发号施令的核心地位,与在场的每个学生都存在着直接正面接触的条件。一般说来,体育教师与学生正面接触的时间要较其它学科教师多5――10%左右。

3.2 体育教帅与学生侧面接触的条件优越

高职体育教师所完成的教学活动主要是在体育馆进行的。教室教学只占相当小的部分。这样体育教师所进行的一切教学、辅导、训练活动,除与参加活动的学生存在着正面接触外,还同时与另外相当大的一部分学生存在着侧面接触。尤其是高职体育教师的服装、姿势、动作等都构成了与背景极易区易区别的反差,这也是造成同学生进行侧面接触条件优越的重要因素。这都是其它学科教师所不具备的。

3.3 体育教师对学生存在着强烈的易感染性:

对于自我意识不断完善的青年学生来说,高职体育教师所表现出的许多行为和活动,都是他们所追求和效仿的目标。高职体育教师那健美的体魄、刚劲的步履、出众的运动能力、娴熟的运动技巧、勇敢顽强、朝气等一系列心理活动所构成的,对体育教师的易受感染性,无论在与体育教师的正面接触和侧面接触中都广泛存在的。

3.4 作为一门学科的体育具有其它学科所无法比拟的教育优势

作为一门学科,高职体育以它本身所固有的健身性、竞技性、娱乐性等特点,吸引着大多数青年学生。据观察在大学中好多对其它学科不感兴趣,对体育却有浓厚的感情。这种情形在男学生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这也是体育教师社会媒介系数在男,女学生巾呈现显著性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高职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时,绝大多数学生由于爱妤、必趣所产生的动机和周围环境、气氛的激惹,神经中枢的兴奋性也较进行其它学科学习时强。显然,体育本身所固有的这些特点,也都是造成在高职学生中体育教师的社会媒介系数高于其它学科教师的原因。

3.5 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与教材被学生知觉的一致性

在高职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的示范、帮助和保护等,都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即是说体育教师的自身即是教材的一部分。学生在知觉教材的同时也就知觉了他们的体育教师,从而能够在头脑中留下他们的深刻印象。而在其它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被学生所知觉的首先是教材,而后才是他们的教师,这当然也是体育教师的社会媒介系数高于其它学科教师的原因之一。

4、结论

4.1 在教师学生这个特定的社会人群中,用本实验方法测定某类教师在学生中的社会媒介系数,进而评价其教育空间是可行的。

4.2 在高职院校中,体育教师在学生中的社会媒介系数在同等条件下与其它学科教师相比,以非常显著的优势居于首位。

篇6

1基础课程

基础课程又名公共课程,是公共社会科学和公共自然科学课程,目的是培养现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文化修养和掌握公共现代科学知识和技术。中国医学检验高职教育基础课程院校间大致相同,美国医学检验高职教育基础课程院校间也大致也相同。但是,由于中美两国社会制度、国情、价值观等存在巨大差异,在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综合素质培养也必然有相应的不同,基础课程的内容也必然有所不同。两国都开设了语文、数学(统计学)和计算机课程,这些知识是现代高素质技能型从业人员必备的文化素质和基本的工作技能。美国一些学校还开设了口头交流基础,以增强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交流能力。英语课程是中国高校的必修课程,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英语阅读能力,掌握现代检验知识。美国的医学检验高职学校不开设外语课程(美国普通高校都开设外语课程)。中国医学检验高职教育基础课程中开设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时事与政策等课程,要求大学生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具有用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科学的人生价值观,立志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做贡献。开设这些课程符合中国国情,是中国高等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手段,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内涵和必由之路。由于美国的政治制度、经济基础、文化背景、世界观和价值观与中国有巨大差异,学生不问政治,重视个人奋斗和自我价值,所以没有开设政治课和道德修养课程。体育课是中国大学教育的必修课,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身体健康,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合格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每周两节,开设一年。中国高职院校占地较小,体育场地狭窄,设施少,且较差,学生开展体育活动受限。建议中国学校加大体育设施投入,学生也要更加主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美国大学生健身意识较强,喜欢体育运动,加之学校和城市(社区)的体育设施普遍且齐全,学生自行锻炼很活跃。所以,美国的高职院校没有开设体育课。《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是中国高职院校的一门必修德育课,学时24~40学时不等。目的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社会需求,实现就业。随着中国实行全民医保,基层医疗单位急需大批实用型医学检验从业人员,近几年高职医学检验毕业生就业形式较好。美国医疗保健事业发达,医学检验高职毕业生供不应求,学校设置就业办公室提供就业相关信息,帮助学生实现就业,不开设•有关就业教育课程。

2专业基础课程

中国高职院校的专业基础课共有17门,平均为10.4门。美国高职院校累计有10门,平均为4.7门。两国共同开设的课程是解剖学、生理学、化学,(包括普通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等),这是医学检验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两国所有院校都开设了这三类课程。余下的课程差异很大。总的讲,中国的专业基础课程设置偏向于临床医学,而美国偏向于医学检验;中国的专业基础课程设置涉及面较广,而美国相对较窄,紧密围绕专业。中国开设了病理学基础、药理学和临床医学概论,这三门课程是重要的临床医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内容涵盖疾病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和诊断治疗。这些课程对临床专业非常重要。然而,这些课程对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全面简要了解临床医学知识虽有积极意义,但对检验工作直接联系不大。检验工作的任务是对患者标本进行检测,提供患者体征数据和参数,为临床医生诊断、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在美国,医学和药学专业是最高学历教育(博士学位教育),鉴于医学高职检验工作性质、任务以及学制短的情况,不开设上述课程。中国高职医检开设的《病理学》采用的是本科教材体系,学科性很强,主要讲授组织病理学内容。医学检验工作中很少涉及或不涉及组织病理学,而涉及细胞病理学(脱落细胞检查)知识较多。建议减少学时,删去组织病理学,增设病理技术和细胞病理内容。美国开设了《医学术语》(Medicalterminology)课程。该课从词根经过前缀、后缀、词组和缩写等构成医学术语。课程学时少(36学时),内容宽泛,不系统,无章节,简介了临床医学的重要名词和意义。中国医学检验专业还开设了仪器分析、临床实验室管理学、医学遗传学和生物安全知识等课程,占有较多的学时。而美国未开设这些课程。可否考虑对上述课程进行合并、优化与简缩,减少学时或以讲座形式讲授。中国可否借鉴美国开设《医学实验室介绍》课程,本课程内容包括生物安全、伦理学和检验科设置等,替代中国的上述相关课程。中国一些院校开设了《市场营销》课程,该课程与医学检验工作无直接联系。鉴于绝大多数医学检验毕业生从事医学检验,而极少数从事检验试剂营销工作。所以,可否考虑把《市场营销》课程设为选修课,这样既免除了绝大多数学生学习不必要的课程,也照顾了少数学生的从业取向。

3专业课程

中美两国医学检验高职专业教育的专业课程门数和种类很相似,虽有一些课程名称差异,但内容相似,这充分体现了两国医学检验高职专业教育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要求的高度一致性。但是,两国专业课程各门课程占的学时比例有较大的差别。如中国血液学课程占专业课总学时的15.6%,而美国占到27.6%,显然高于中国。血液学包括血细胞的发生、形态、生理和病理过程,是一门经验性很强的学科,具备丰富的形态学知识,需较多时间的训练。行业和实习学生普遍反映血液学知识匮乏,建议增加学时,加强训练。美国高职医检教育在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的时间安排顺序上差别已不太明显,从第一学期就开始安排了专业课的学习。中国高职医检教育课程安排上有明显的“三段论”的痕迹,即第一学年的第一学期基本以公共基础课为主,第二学期则以专业基础课为主,第二学年学生才进入专业课程的学习。建议中国去掉“三段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轮流安排。这样既有利于减轻学生第二年专业课程的繁重任务,同时也把学生的素质教育(基础课)贯穿于校内学习的全过程。中美两国都很重视实践教学,校内理论与实践课程学时比例都在50%左右。中国医检高职教育是三年制,学生有一年的医院实习。美国的高职医检教育是两年制,学生只有半年实习。美国有少数学校是集中上一门课程,完成一门课程的校内教学和医院实习后再上另一门课程。这种教学安排的好处是集中强化训练,学生对某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更系统全面和扎实。然而,中国高职学校实行学生校内寄宿和实习期间集中住宿,由于校内教学和校外实习安排的复杂性,国内学校难以实行这种教学模式。

4选修课

高等院校都开设有选修课程。修课程是与专业相关的拓展课程和与学生兴趣爱好有关的文学艺术修养课程。相对于本科院校和文理学科而言,高职院校选修课较少。美国高职医检教育实行的是学分制,学生必须完成2~3个学分的选修课程。中国实行的是学年制毕业制度,对学生选修课未作强性要求。两国医学检验高职院校的选修课大都是文学和艺术修养方面的课程。中国有的学校开设了专业英语和医学科研方法。专业英语对学生在工作中阅读简单的英文资料很有帮助,个别毕业生就业于生物医学相关的行业,医学科研方法对他们工作也有些用处。美国的毕业生几乎都从业于医院检验科,所以不需此训练。

篇7

论文关键词:旅游管理学 研究对象 学科性质

论文摘 要:旅游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主要研究了其概念、研究对象、性质、研究方法等等。通过对旅游管理的几个角度来诠释旅游管理的内容。

旅游业是在19世纪40年代后开始走上规模经营、产业化发展道路的。从那时开始,旅游经营者一直都在积极地寻求如何借鉴、吸取管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工商企业管理的一些好的做法来改进旅游服务质量,提高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但在学术界中,旅游管理研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没能得到人们应有的重视。70年代以来,这种现象有了比较大的改变,旅游管理研究领域公开发表的论文、刊物、专着已日渐增多。旅游管理学学科建设问题也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兴趣。有些学者还提出了一些很好的设想与建议。但人们对学科建设的一些基本问题的认识,如对学科研究对象,学科原理命题,学科的性质与理论框架,学科的前沿问题,学科的研究方向与研究方法的确定等问题的认识,至今仍然是模糊不清的。

一、旅游管理的概念

旅游管理是指为发展旅游事业而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调节和监督的活动。旅游管理活动,具有多层次、多结构、多方面的内容,它贯彻于旅行游览管理事业的全过程之中,从旅游管理的过程看,旅游管理活动包括:确立旅游管理目标的活动,建立旅游事业信息系统的活动,进行旅游事业开展预测和决策的活动,制定旅行游览事业发展计划的活动,以及对旅游事业发展的监督活动,等等。

从旅游管理的内容看,旅游管理活动包括:旅游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旅游物质资源管理活动,旅游财力资源管理活动,旅游科学技术管理活动,等等。

从旅游管理的业务经营看,旅游管理活动包括:旅游资源管理活动,旅游设施管理活动,旅游服务管理活动等。旅游资源管理,又可以分为旅游风景名胜管理,旅游文物管理,旅游建设成就管理活动,旅游设施管理又可以分为旅游交通包括民航、铁路、公路、水路管理,旅游宾馆、饭店、餐厅、游乐场所管理活动旅游服务管理,又可以分为旅游客房服务、餐饮服务、导游服务、司机服务、引导购物服务管理活动,等等。

从旅游管理的方法手段看,旅游管理活动包括用行政办法管理旅游事业的活动,用经济办法管理旅游事业的活动,用法律办法管理旅游事业的活动,用思想政治办法管理旅游事业的活动,用科学技术办法管理旅游事业的活动,等等。

二、旅游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旅游是由那些出于和平目的、不是为了定居与就业的人,离开其常住地外出旅行与逗留而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旅游资源、旅游者与旅游业是旅游活动产生与发展的三个基本组成要素。所以,广义上的旅游管理学研究对象应包括对这三者的管理。由于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激励、活动导向及其在旅途中的组织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要受旅游企事业单位的影响与制约,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工作主要也由当地的旅游企事业单位负责。因此,狭义上的旅游管理学研究对象主要指的是对旅游业的管理。

三、旅游管理学的学科性质

旅游管理学究竟是一门科学,还是一种学科?或者只不过是管理学底下的一个研究领域?学术界曾为此争论不休。一门科学,它必须要有明显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一整套从实践、大量的研究成果中总结出来、并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科学原理。旅游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尽管与其他科学或学科的研究对象有明显的不同,但考察国内外大量的研究成果,人们所沿用的研究方法绝大多数是其他一些科学或学科,如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文化学、管理学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其完整、独立、清晰的理论体系架构也尚未建立起来。如果把它定位为管理学或是其属下某个分支的一个研究领域,又明显地让人感到忽视了它的特殊性,低估了它在现代管理科学中的地位与重要性。事实上,如果人们认真思考一下它的学科原理基本命题,回顾旅游管理研究所走过的漫长历程,就容易明白,旅游管理学的根基在管理科学中,管理学的理论与基本原理对旅游管理实践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旅游管理学是管理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应用学科。

与其他部门、行业的研究或者说管理对象相比,旅游管理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一)旅游活动的异地性:旅游活动的产生与发展总与旅游者的外出旅行与逗留分不开;接待同一对象通常必须由不同地方的旅游企业、旅游从业人员共同协作来完成。(二)旅游产品的文化性:旅游产品表现为直接的或间接的、物化在旅游消费品上、有针对性的旅游服务。无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旅游产品它都必须蕴涵着较强的文化性,这是因为旅游者在要求旅途中的物质需要得到满足的同时,他们的精神需要也需要得到满足。(三)旅游消费的综合性:旅游者的消费需求通常是综合性的,虽然他们绝大多数都有比较单一的旅游动机,但在旅途中的食、住、行、游、娱、购六个方面的消费一般都会有。而且,近年来旅游消费需求还在向其他服务领域内延伸。(四)旅游服务的社会性:旅游服务离不开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直接接触,供需双方的沟通与情感、思想交流,不仅有可能影响到彼此原有的意识倾向与价值观念,而且还可能从中缔造出一种新的公共或人际关系。(五)旅游经济活动的普遍性:在当今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发展旅游业,首先是为了创汇、创收。旅游业在许多国家里已成为当地国民经济的重点产业甚至支柱产业。从全球的角度来看,以就业人数比例、所创造的利税等社会经济指标来衡量,旅游业已超过汽车、石油和化工等行业,成为全球第一大产业。(六)旅游资源的二重性:凡是能造就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任何因素,都可构成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既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人文的;既可以是历史的,也可以是现代的;既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有些在空间上是不可以移动的,而且一旦遭到破坏就难以修复,如名胜古迹;另有一些则是可以移动的,而且是可以不断地充实与更新的,如体育赛事、文娱节目表演、节日喜庆活动等等。

四、旅游管理学的研究方向与研究方法

由于旅游是一种错综复杂的社会、经济、文化现象,旅游管理学的研究方法也应视具体研究问题的不同,分别采用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文化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来研究问题。

从定性分析描述问题到定量分析描述问题,这是一门学科日渐成熟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标志。在信息时代,旅游管理研究人员要能熟练地掌握、使用计算机,并在可能的情况下,用统计学、经济数学、管理数学的定量分析方法来分析描述旅游管理研究所碰到的问题,以推动旅游管理学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参考文献: [2] 田里 .旅游管理学(M).云南大学出版社.1997.

[3] 姚行正 .对现代旅游管理学科建设的浅层分析(J).企业导报.2009(07):153 . [5] 颜醒华 .浅谈旅游管理专业选修课教学改革总体思路(J).旅游专刊.1999(09):42-46 .

篇8

【关键词】 精神卫生;对比研究;回归分析;学生,护理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39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7)12-1119-02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教育的改革,护理本科教育在国内已有了较大的发展,近几年护理本科男生的数量越来越多。由于传统观念和护理职业的特殊性,护理本科男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将来的工作影响至关重要。为此,本研究于2007年5月对3所院校护理本科男生的心理状态进行了研究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研究对象为福建与湖北3所高等院校护理学本科专业男生162名,其中一年级学生81名(50.0%),二年级52名(32.1%),三年级29名(17.9%);独生子女23名(14.2%),非独生子女139名(85.8%);学生来源为城市33名(20.4%),农村129名(79.6%)。年龄(19.8±1.2)岁。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1)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1],该量表包括90个项目,其效度系数为0.77~0.99[2]。因子最高分为5分,最低分为1分。本次调查以总分超过160分,或阳性项目数超过43项,或任一因子分超过2分,考虑筛查为阳性[1]。其中SCL-90中任一因子得分≥3分,表明有明显的心理问题。(2)自行设计问卷,包括8项一般情况和14项对护理专业的态度。问卷经6位专家评估修改。

1.2.2 调查方法 由经过严格培训的调查员对所抽取的学生进行无记名调查,统一指导语讲解调查目的、内容和填表方法,调查表当场收回。发出问卷163份,回收有效问卷162份,有效回收率为99.39%。

1.2.3 统计学方法 数据输入计算机后采用SPSS 11.5软件包进行u检验、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LSD-t检验和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等处理。

2 结果

2.1 SCL-90评定结果与全国青年常模[3]比较 在校护理本科男生检出阳性79人(48.8%),其中有明显心理问题的有20人(12.3%)。SCL-90各因子得分、总分均高于常模,其中强迫、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和抑郁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专业态度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见表2。

男护生中对专业的主要态度依次为不满意(60.5%)、非自愿报考专业(85.8%)、担心就业问题(43.8%)、缺乏发展空间(63.6%)、难于承受舆论压力(56.8%)。

以筛查出阳性的79人判定为有心理问题(记为1),其余为正常(记为0),作为因变量;以12项对护理专业的态度作为自变量,进行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最后有2个变量进入方程(模型似然比检验中的Model项χ2=12.096,P=0.002,说明模型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男护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青年常模,出现的主要心理问题有强迫、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与张运生[4]研究一致。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护理专业在人们印象中是一种不被看好的专业,特别是对男生来说,100%男护生认为社会偏见和传统观念是使他们不愿意从事护理工作的原因[5]。由于社会偏见和传统观念,选择护理专业就读大都非出于自愿,并由此产生心理困惑。本次调查也发现,只有23名(14.2%)男生是自愿报考护理专业;自愿报考护理专业对发生心理问题有保护作用(OR值为0.282)。

Logistic逐步回归显示,觉得当护士低人一等进入回归方程,提示男护生感觉当护士的社会地位较低,且无职业成就感。多方面调查显示,社会地位低、就业待遇低、无职业成就感、工作性质、晋升机会少、工作环境差等也是促使男护士离开护理岗位的原因[6]。

心理健康是医学生进行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将来从事医疗卫生工作的重要条件之一[7]。加强护理本科男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为促进男护生的心理健康,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专业价值观的教育。讲解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护理事业发展前景及男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的作用;邀请优秀护理前辈以身示教,讲述其先进事迹和从事护理工作的经验体会;开展护理知识和技术操作比赛等职业素质培养活动,增添课余乐趣,增强男护生正确的职业信念和对前途的信心。(2)提高男护生应对压力的能力。男生具有性格直率、胆大、心胸开阔等特点,要指导学生通过提高心理调适能力来应对各种问题和挑战,善于采取科学的方式如体育活动、交友、娱乐的方式来缓解压力。(3)完善社会支持系统。学校、社会和家庭要各司其责,多角度地开展关爱男护生成长的教育活动,提高男护生的社会支持水平,维护男护生良好的情绪体验,保持其健康的心理水平。

4 参考文献

[1] 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增刊):118-121.

[2] 张明岛,陈福国.医学心理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37-138.

[3] 张明圆,主编.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6-27.

[4] 张运生.男护生心理健康状况探析.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21(3):7-88.

[5] 张颖,郑蔚颖.男护生的职业困惑及临床带教思路.护理研究,2004,18(10):1 775-1 776.

[6] 霍健梅,胡宪法.我国男护士的现状及其改善对策.护理学报,2006,13(5):22-24.

[7] 胡建利,方益荣,张金国,等.安徽省卫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6,27(1):43-44.

篇9

教育管理的深化改革在中国现代教育体系建设中,已经居于核心地位。以教育部2010年3月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内容为例,第三部分的六个章节和第四部分的五个章节的实质,都是阐述未来10年为实现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目标、发展任务所要采取的制度政策和措施,从教育管理学角度看,可以视为教育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范畴。这就是说,在国家教育总体战略、发展任务确定以后,涉及体制改革和保障措施的教育管理问题,是关系到国家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目标实现的政策和策略保障。

二、教育管理要善于从管理学探寻管理学规律

从教育管理的学科属性看,有归属教育学或归属管理学的不同观点。认为属于教育学的学者指出,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教育管理学、教育行政学、学校管理学都属于教育学范畴”。离开教育,教育管理就是一个“空壳”,教育管理应属于教育学。认为属于管理学的学者指出,管理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现象,它存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管理学就是研究管理各种社会活动如何适合社会生活的理论,它包括社会一切领域,也包括教育领域。教育管理学就是把教育和管理结合起来,研究如何按照教育的客观规律来管理教育,对影响教育质量和效益的各个要素进行规划、组织、指导、协调和控制。教育管理学的理论基础是管理学、心理学和社会学,而不是教学、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教育管理学基本概念,都可以与管理学概念通话。[1]笔者认为,把教育管理学归属于管理学科,可以充分借鉴管理学理论,吸取管理学研究成果,认识教育管理现象,揭示教育管理规律。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总体看,管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管理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偏重于用一些工具和方法(如运筹学、统计学等定量定性分析)来解决管理上的问题,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两大领域的交叉学科。从社会科学体系看,管理学是国家12个学科门类中的一个一级学科,是一个边缘交叉[2]和综合应用学科。国务院学位办对国家社会学学科管理及学位授予规定显示,教育管理并没有列在“教育学”学科门类中,而是列在“管理学”学科门类中,从学术分类讲,教育管理应归为“管理学”学科门类。现实国家教育科学规划管理中,教育类科学研究作为国家社会学学科管理中单列的学科,划归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一并归为该办公室管理。这就是说,在学科分类上“,教育管理”归为“管理学”,在现实管理上,“教育管理”划在教育部门归口管理。因此,无论是职业教育管理理论研究还是应用实践,都应当更多地汲取管理学理论,能动地从国内外管理学理论宝库获得管理规律理性认识,探索中国职业教育管理规律,规范我国职业教育管理。

三、世界管理理论主要流派与特征

职业教育管理从管理学角度追溯,它的理论渊源可以上溯到古代及现代管理理论。研究发现,世界管理理论的许多经典理论,对当今职业教育管理仍具有启示意义。

(一)行政管理理论

行政管理理论是研究国家行政管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理论。世界现代管理的行政学理论有两大源流,一是德国的行政管理理论,二是美国的行政管理理论。

1.德国的行政管理理论

德国的行政管理理论着眼于国家和国家特性,研究如何通过法律手段来管理国家,其代表人物是德国行政学者施泰因。施泰因是德国哲学家、经济学家,1865年施泰因撰写的七卷本《行政学》最早提出“行政学”一词,用行政法观点阐述行政问题。施泰因理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市民社会与国家的理论,二是行政学与教育行政学及其理论。他的《行政学》主要强调以下方面:(1)行政学的政治属性。行政学是研究国家行政管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既具有政治性,又具有社会性。行政学揭示的是行政组织在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方面的规律。行政学一方面为统治阶级服务,另一方面它所揭示的管理规律又被不同阶级、不同政治倾向的管理者接受和共享。(2)行政学的原理。行政学的原理或原则具有很强的理论性,行政学系统总结了国家行政管理的科学方法,有很强的实用性。(3)行政学的学科性质。行政学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的学科,它的基本原理广泛运用于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统计学、法学、财政学、系统学、信息学等学科。但是行政学又有自己独立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是一门独立的学科。(4)行政学的变化发展。行政学所揭示的国家行政管理规律,诸多管理原则、管理程序、管理机制、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等带有规范性。决定行政管理科学规律的是行政环境、行政主体和行政客体等多元因素。行政学处于不断变化中,行政学也要不断发展不断丰富。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哲学家、当代社会学古典理论三大奠基人之———马克斯•韦伯(1864-1920)曾提出,官僚制度就是要在组织中排除人为因素的影响,建立系统的组织制度,运用制度来管理。官僚制度就是理性制度管理。官僚制度理论重心是组织制度的科学化和体系化。

2.美国的行政管理理论

(1)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美国的行政管理理论是研究行政工作合理性和效率性的理论。美国行政管理理论代表是泰勒。泰勒管理理论提出,管理是一门建立在明确的法规、条文和原则之上的科学。泰勒的科学管理有两大贡献:一是管理要走向科学,二是劳资双方的精神革命。泰勒认为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劳动生产率,最高的工作效率是雇主和雇员达到共同富裕的基础,要达到最高的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化的、标准化的管理方法代替经验管理。泰勒科学管理内容分三个方面:即作业管理(工作定额原理)、组织管理和管理哲学。泰勒认为,工人的工作定额可以通过调查研究科学地加以确定。泰勒通过时间研究和动作研究,去掉多余动作,改善必要动作,减少疲劳,提高生产率。泰勒通过对工人使用的工具、机器、材料和工作环境等标准化设置来提高劳动生产率。泰勒提出能力与工作相适应原理,指坚持以工作选工人,每一岗位都挑选一流工人,确保较高工作效率。泰勒认为,要科学地制定劳动定额,采用差别计件工资制来鼓励工人完成或超额完成定额,定额部分按单价计酬,超额部分按比正常单价高出25%计酬。如完不成定额,则按低于单价的20%计酬,泰勒的差别计件工资制提高了工人劳动积极性,同时对雇主也有利。[3]泰勒认为最佳管理方法是任务管理法。在这种管理体制下,工人们发挥最大限度的积极性;作为回报,则从他们的雇主那里取得某些特殊的刺激。这种管理模式将被称为“积极性加刺激性”的管理,或称任务管理。泰勒提出新管理任务:一是对工人操作的每个动作进行科学研究,用以替代老的单凭经验的办法。二是科学地挑选工人,并进行培训和教育使之成长。三是与工人亲密协作,以保证一切工作都按已发展起来的科学原则去办。四是资方和工人们之间在工作和职责上几乎是均分的,资方把自己比工人更胜任部分工作承揽下来;而过去,几乎所有的工作和大部分的职责都推到工人身上。泰勒的科学管理将科学化、标准化引入管理,提出了实施科学管理核心问题———精神革命。精神革命是基于雇主和雇员双方利益一致。雇主追求的不仅是利润,更重要的是事业发展,事业的发展不仅会给雇员带来较丰厚的工资,更意味着充分发挥雇员个人潜质,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事业使雇主和雇员联系在一起,双方共同努力提高工作效率,产出更大利润,使雇主利润增加,企业规模扩大,雇员工资提高,满意度增加。科学管理的实质就是思想革命。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几乎所有管理原理、原则和方法,都是经过自己亲自试验和认真研究提出的,都是以前各种管理理论的总结,从提高生产效率角度看,在所有的管理理论实践中,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是最成功的。从20世纪初提出,科学管理在美国和欧洲大受欢迎。90多年来,科学管理思想发挥着巨大作用。直到今天,科学管理的许多思想和做法仍被许多国家参照采用。(2)威尔逊的行政管理理论美国现代行政管理理论创始人伍德罗•威尔逊,其行政管理思想主要体现在《行政学研究》(1887)一文。威尔逊开辟了从行政学角度研究政府管理的科学领域。威尔逊的研究,是基于当时美国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暴富起来的工业资本巨头利用手中的财富进行“权钱交易”,收买拉拢国会议员以图操纵国会的决策,各级立法机关因此而声名狼藉,美国受到“腐败”和“低效率”政治困扰,迫切呼唤政治改革,扩大政府职能,强化行政权力,以制约国会权力。威尔逊从对欧洲几个重要国家的政治制度详细深刻的分析出发,得出美国式的行政规划布局,主张政治与行政分离,将行政管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加以研究。威尔逊的《行政学研究》,旁征博引政治、经济、文化、哲学等内容,对行政问题有深入探讨和突破性的贡献。威尔逊主张政府官员应具有的素质是:良好的工作态度,大公无私,绝无官僚作风。威尔逊提出通过高薪、激励等手段提高政府官员的工作质量。认为“在美国展开行政学研究,其目的在于找到最佳方法以建立下面这样一种文官班子:他们受过足够的教育,具有充分的自信,工作起来既有见识又有分量,通过选举和经常向公众咨询,与公众思想保持密切联系,以使专断成为不可能的事情”。美国一百多年行政实践证明,政治与行政二分原则对文官制度的成长和完善,起到了无可估量的推动作用。威尔逊的行政学理论把行政研究从政治学中分离出来,使之成为一项独立的学科。威尔逊认为,“行政学研究的目标,在于首先要弄清楚政府能够适当而且成功地承担什么任务,其次要弄清楚政府怎样才能够以尽可能高的效率和尽可能少的金钱或人力上的消耗来完成这些专门的任务”。行政学应当把“行政方法从经验性实践的混乱和浪费中拯救出来,并使它们深深植根于稳定的原理之上”。后人把这一思想概括为“政治与行政二分原则”。政治与行政的分野是威尔逊的最大贡献。威尔逊的《行政学研究》架设了沟通19世纪和20世纪行政学演变的桥梁,架设了欧洲大陆特别是法国、德国行政研究学与美国行政学研究的桥梁,还架设了政治学、管理学、历史学、法学、经济学等交叉的桥梁,使行政学研究的中心从欧洲转向美国。威尔逊的行政监督思想是他的行政学思想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及现实意义。

(二)人际关系理论

20世纪2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管理学院管理学家乔治•埃尔顿•梅奥(1880—1949)与罗特利斯伯格在美国进行了有名的霍桑试验,经过9年的霍桑试验提出“人际关系理论”,认为工人是“社会人”,人们的行为动机除了经济因素,还有人与人之间的友情、安全感、归属感和受人尊敬等心理因素,后者更为重要,新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工人的满意度。人才是企业当中人、财、物三大因素中最活跃的因素。但是,人的创造性发挥是有条件的,只有具有满意心理的员工才有创造力。梅奥和罗特利斯伯格的研究为行为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人际关系理论是管理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人际关系理论贯彻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人力资源为首要资源,高度重视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人际关系理论提倡以人道主义态度对待工人,通过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者工作生活质量;通过培训,提高劳动者的生产技能;通过民主管理,激发企业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员工的创造性,进而提高劳动效率。人际关系理论的这些思想有利于推动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经多年多位专家的研究,1949年在美国芝加哥一次跨学科会议上,提出行为科学这一名称。行为科学对管理学贡献主要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引起了管理对象重心的转变,从对事和物的管理转移到对人及其行为的管理上来,管理者通过对人行为的预测、激励和引导来实现对人的有效控制,达到对事和物的有效控制,实现管理预期目标。二是引起了管理方法的转变。由原来的监督管理,转变到人性化的管理。梅奥等人创立的人际关系理论得到流行。

(三)官僚组织理论

被誉为组织理论之父的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M.Weber,1864-1920),曾担任过教授、政府顾问、编辑,对社会学、宗教学、经济学与政治学都有相当的造诣。韦伯首推官僚组织理论,认为组织应以合理合法的权力为基础,没有某种形式的权力任何组织都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韦伯的官僚组织理论为社会发展提供了一种高效率、合乎理性的管理体制,在19世纪盛行于欧洲。韦伯理想的官僚组织模式具有下列特征:(1)组织中成员应有固定和正式的职责并依法行使职权。(2)组织结构是由上而下逐层控制的体系。在组织内,按照地位的高低规定成员间的命令与服从关系。(3)强调人与工作关系,成员间只有对事的关系而无对人的关系。(4)每一职位均根据其资格限制(资历或学历),按自由契约原则经公开考试合格予以使用,务求人尽其才。(5)对成员进行合理分工并明确每个人的工作范围及权责,并不断通过技术培训来提高工作效率。(6)成员按职位支付薪金,建立奖惩与升迁制度,使成员安心工作,培养其事业心。韦伯认为,具有上述六项特征的组织可以表现出高度的理性化,其成员的工作行为也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组织目标也能顺利达成。韦伯管理思想最大贡献在于,为官僚组织指明了一条制度化的准则,韦伯官僚组织理论的生命力至今尚存,韦伯依然是今天管理理论大师。20世纪70年代以后,企业环境的不安定性、不确定性和多变性,使世界企业经营成败压力剧增。以理性为本的管理科学理论获得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理论界将管理理论研究的重心转向战略管理,形成了“战略热潮”,并促成了战略管理理论和方法的诞生。

(四)世界管理理论流派的局限性

世界古典管理理论代表,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已经延续了一个世纪,至今其科学管理思想和做法仍被许多国家参照采用。但20世纪初,泰勒的研究侧重于生产作业管理,范围较小,内容较窄。他强调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和纪律性,但对管理中人的因素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对人性假设仅仅是一种经济人,曾经造成劳资关系紧张。泰勒对于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等没有涉及,具有一定局限性。梅奥等人创立的人际关系理论高度重视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高了劳动效率,得到流行。但人际关系理论过于强调人的作用,忽视了经济技术等方面作用,有其局限性。韦伯的官僚组织理论为组织指明了一条制度化准则,为社会发展提供了一种高效率、合乎理性的管理体制,盛行于19世纪欧洲。但韦伯理论“忽视人的行为因素,缺少民主性质,鼓励成员固守具体规章制度,容易导致行政权力膨胀”。韦伯的组织形态以牺牲人们自由和有意义的私人关系及全面发展为代价,使感情世界极端冷漠,显示出其局限性。受时间、地域及条件的制约,世界管理理论经典不同程度地存在局限性,尽管如此,其所具有的不少理论亮点至今仍对世界各国管理理论研究和管理实践改革具有启迪意义。

四、世界管理理论对职业教育管理改革有启示作用

篇10

一、前言

自物流概念引入我国以来,物流行业在我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物流热已经成为行业共识,但是在高速度的背后,物流市场的不规范、物流法律、法规的不健全、物流人才的紧缺和低质量等问题一直制约着物流业发展过程中量变到质变的转变。根据教育部高校物流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公布的统计数据,到2010年,我国大专以上物流人才需求量为30万至40万人,在职人员培训需求达到100多万人。而国内物流教育起步较晚,物流人才已被列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1]在这种情况下,高等职业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适应新的形势,纷纷开设了物流专业,可以说物流专业教育在高等职业院校日渐兴盛,并且随着物流业的高度发展,这种规模还在不断扩大。截止2003年底,正式招收物流管理或物流工程专业及其方向的高等院校已达171所,其中,专科层次的院校为124所,占全国812所高职高专院校的15.271%。[2]至2008年,全国高职(专科)院校增加到1087所,从现有数据看,已有220所高职学院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占全国872所高职学院的25.229%,有的还专门成立了物流系。时至今日,高职院校已成为培养物流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关键力量。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必须在物流人才的培养上,多下工夫,在结合行业对物流人才需求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出一套拥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物流行业输送适合企业实际需要的物流人才。

二、高职物流专业设置分析

从设置物流专业的高职院校来看,总体分为物流工程和物流管理(含物流经济)两大类,一般情况下,物流学科是在每个高职院校自己的相关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且物流专业的师资力量和培养形式也借鉴了这些相关学科。拿宜宾职业技术学院来说,为了适应现代物流的发展需要,该院于2002在经济管理系设立了物流管理专业,进行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物流专业的师资大多来自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专业,培养模式也借鉴了这两个专业。还有一些学校以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管理信息系统、机械工程、物资管理、工业工程、交通工程为相关专业,设立了物流专业。因此,高职院校物流专业设置应该以相关专业为依托、突出院校的专业特色、培养具备现代物流基本原理与方法、知识结构合理完善的物流人才。

三、高职物流专业培养方向分析

根据高职院校自身的条件和物流学科的特点,有必要对物流专业的培养方向做一个划分。根据目前我国高职物流教育的现状,现阶段可以大概把物流学科的研究、培养方向划分为以下4个方面。

1.物流管理工程方向

物流教学的重点是对物流整个系统的管理与运作。涉及的面比较广,是物流学科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以交通运输、物资管理、工业工程、企业管理等学科为背景的专业都可以归为这个培养方向。大部分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属于这个培养方向。

2.物流信息技术方向

物流教学的侧重点在与物流管理中信息系统的设计,运用及管理。注重信息流在物流系统中的通畅流动。如:北京财贸职业学院、上海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的物流管理专业就属于这个培养方向。

3.物流设备方向

物流教学的侧重点是物流设备与设施的设计、使用与保养、维护等。如:武汉交通职业学院轮机工程技术专业(现代港口物流设备及自动控制方向)、北海职业学院的港口物流设备与自动控制专业就属于这个培养方向。

4.国际物流方向

物流教学的侧重点是培养懂得国际物流法律与政策,国际物流事实务。能进行国际物流活动的人才。主要是在国际贸易的基础上开设物流相关课程。如: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天津交通职业学院、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物流专业就属于这个培养方向。随着物流学科的不断完善与成熟,有必要建立物流一级学科并可考虑设立物流工程与管理系,以培养复合型、应用型、技能型的中高级物流人才,并在专业培养方向上有所侧重,为不同的物流领域构建相应的人才培养体系,以满足物流业多样化的人才需求。

四、高职物流专业学生知识体系分析

高职物流专业学生均应具备的知识体系,我们可以把它分为三大块,即支撑知识、核心知识和外延知识。

1.支撑知识

由于物流学科是交叉学科,具有经济学属性、管理学属性、工学和理学属性。因此物流运作离不开这些学科的基础知识的支撑。对于支撑知识的课程的设置与不同的院校的学科背景有关。如果物流学科设置在有经济管理背景的学院,那么培养出来的人才经济管理的知识会丰富一些;设置在有交通运输管理背景的学院,运输系统的知识会丰富一些;设立在有海事背景的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的知识会丰富一些。但是不管设立在哪个学院,物流专业人才的支撑知识都是十分重要的,因此,物流专业培养体系中应该包括经济学原理、管理学原理、市场营销学、会计学、统计学、国际贸易学、物流环境与地理、物流基础设备管理与养护、环境工程、运筹学等课程。

2.核心知识

是指物流专业的人才需要具备物流领域的基本知识,理解物流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会用物流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能够解决物流领域的一般问题,能够为以后的继续学习提供工具支持。从目前来看,在高职课堂上主要开设:现代物流学、供应链管理、配送管理、商品养护与运输、物流信息技术、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物流案例教学、国际物流学、采购管理、仓储管理等核心课程。

3.外延知识

一个物流人才出去以后,只有具备基本的专业素养、个人素养,才能够很快的融入社会,发挥自己的优势。外延知识主要包括个人品质、法律基础、英语、计算机、语言能力、身体素质等几个方面。在大学课程中主要开设:思想道德、大学语文、高等数学、英语、计算机基础、法律基础、体育、大学生心理学等课程来培养学生的外延知识。

五、高职物流专业培养体系分析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整个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安排上,各高职院校不仅要突出特色,还要加强基础课程的配置,必须在“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上下功夫,培养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学生。因此,课程体系也要向综合化发展,整个课程体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我们根据物流学科的特点与性质,结合对各大高职院校物流专业的培养计划的了解,对物流专业培养体系建立了以下的模式。#p#分页标题#e#

1.课堂教学环节

该环节以理论讲解为主,可开设的课程有(表略)。

2.实践环节

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高职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用人单位对我们高职学生的要求也是毕业后能立即上岗。因此,实践教学已成为高职专业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环节和特色部分,物流学科作为一门实践性十分强的学科,其实践技能课程是高职物流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确定了具体的专业培养目标后,高职院校必须构建一整套保证培养目标实现的实践教育教学体系。为了培养物流管理一线、实践型、岗位操作型人才,必须打破传统的学科教育体系,强化实际操作与技能。因此,在教学内容上,我们应该选出针对培养目标的实用性理论知识,增加实际岗位训练和实务的内容;在教学方法上,我们可以考虑采用以下实践教学模式。

(1)建立校内物流专业技能训练中心 校内建立物流综合实训室,包括物流功能实训、供应链一体化实训、物流装备与技术实训。按照专业课程的教学计划制定相应的实践教学计划,保证学生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上进行模拟实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会贯通。例如,我们可以建立现代化“多媒体教室”和“第三方物流”模拟实验室,利用教学软件模拟企业实操流程,让学生进行定岗训练;同时,我们还可以建立配备有“自动分拣机”、“条形码识别机”、“标准化集配车”等设备的物流管理模拟配送实验室,用于物流配送各环节的实践性教学。此外,应配置合适的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人员,以保证实验室的正常运作和应对未来的专业发展。

(2)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建立实习基地是我们加强实践教学的有力保障。一方面,由于理论教学对有些专业知识、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可组织学生去物流企业进行参观学习,或把相关课程安排在企业中,并邀请有经验的物流工作人员进行实践指导和知识点的讲解。另一方面,学生在经过专业知识和模拟实训后,一般能满足企业相应岗位的任职要求。不过,学校的模拟训练环境与企业实际运营环境毕竟有一定差距,为了真正能培养出具备一定操作、实践型的实用人才,保证达到培养目标,实现专业主干课程的消化,将课堂知识实践化,最大可能的实现学生专业技能与企业岗位要求零距离,就必须经过企业实地演练这一环节。各高职院校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特色和培养目标,与运输企业、仓储配送企业、商贸流通企业、生产制造企业合作,建立校外教学实训基地,让学生在学习期间有机会到相相关物流企业或物流岗位进行顶岗实践。同时,还应安排相关老师对学生的顶岗实习进行跟踪与指导,为学生提供岗位实习计划、帮助学生解决实习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指导学生完成顶岗实结。在此特别提出的是,对于毕业班学生的顶岗实习,我们除了要保证学生顶岗实习的顺利进行外,还应尽量争取使学生在实习结束后可以留在该单位,以部分解决学生就业问题。

(3)招企业进驻学校 充分利用校、企双方的资源,学校与企业可采取新的合作方式,由学校提供场地、管理,由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师资等,即学校留有一些实训空间,招企业进驻学校,而企业的运营可由物流专业的学生参与。如“华润万家校园超市”进驻于各大高职院校,首先选派华润万家的管理人员组织学生培训,然后提供商品给校园超市,由在校学生全权负责校园超市实体店的运营,包括超市中商品的定价、进货、理货、销售、货款结算、退货、运输等。这样不仅打破了部门、行业的界限,实现资源共享,而且也为物流专业甚或其他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学习和实践锻炼平台。

(4)积极开展各类物流竞赛活动 组织学生团队参加全国性物流知识、技能竞赛,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进取精神。

(5)举办各类专题讲座 聘请高等院校和著名企业的物流专家和代表定期地为学生开展专业知识和行业动态方面的讲座,使学生及时了解物流行业的动态和发展趋势。

3.职业资格培训与认证环节

目前,我国的很多行业都设置了行业认可的职业资格(技能)证书和行业准入制度。为此,国家教育部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实行“双证书”制,也就是要求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必须在取得高校毕业证的同时,还拥有“职业资格(技能)证书”。但传统的课程设置往往做不到学校教学与“职业资格(技能)证书”考试的同步完成,经常是学生在校学完专业课程,通过校内考试即可。学生如要考取“职业资格(技能)证书”则要另外参加考前培训,重新组织考试。结果是费时、费力、通过率不高。高职院校要想真正实施好“双证书”制,必须打破传统的课程设置模式,将“职业资格(技能)证书”考试的国家职业标准和考试大纲直接引入到学校的专业课程设置中。[3]同时,有条件的学院还应积极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争取近早在学院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以方便学生的培训和考证。目前,物流专业可以考的资格证书很多,如报关员、外销员、外贸单证员、助理物流师、进销存管理师等。各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在指导学生考证时,应根据自身专业特色、培养目标及物流行业岗位要求,有所侧重和选择,但要注意尽可能多的提供可考取的证书类别,使学生在考证上能有更多的选择。此外,还可以考虑在相关专业之间进行证书替换,如,学生可以用助理电子商务师证替换助理物流师证,或用高级营销员证替换物流师证。这样即能保证学生的“双证书”要求,又可以满足个别学生的不同需求,以拓展学生的就业面。

六、高职物流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分析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高质量教育的一个基本条件”。物流管理作为一个比较新的专业,师资力量极为匮乏,教师的专业结构比较单一,拔尖教师数量少,社会经验少,且大多数教师原先所从事的并不是本专业,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方面经验不足。同时,由于高职院校在开办物流专业上整体起步较晚,使得许多高职院校在物流管理课程专业建设上尚处于摸索阶段,物流的整体教学水平有待提高。因此,如何构建一支高素质的物流师资队伍,已成为高职物流教育目前所面临的一个最为迫切的任务。我们认为各高职院校可以考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打造一支优良的物流师资队伍。第一,引进高学历人才,派遣教师到高等院校进修物流专业的研究生课程和硕士学位。第二,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通过派教师到物流企业进行社会实践,提高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第三,鼓励教师参加全国物流专业师资培训班和物流方面的学术会议和论坛。第四,从企业、社会和有关学校的专家、工程技术人员、能工巧匠中选聘兼职教师。#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