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病因学说范文

时间:2023-07-12 17:41: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医基础理论病因学说,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医基础理论病因学说

篇1

关键词:中医病因理论;层次;局限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R2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12)07-1560-03

收稿日期:2012-03-02

基金项目: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资助项目(2010ZR007)

作者简介:黄建波(1973-),男,浙江慈溪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中医基础理论、中医临床基础, 中医病因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探究病因的历史十分悠久,中医病因学说是在不断发展的,关于中医病因的层次理论体系也在不断的变化,从阴阳分类到内外分类,从三因学说到原发、继发病因理论等,每一次变革都促进了中医病因学说的发展。中医病因的层次至今还是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是这些理论为什么被更替,主要是这些理论存在时代的局限性,缺乏可以持续发展完善的特征。

1 中医病因层次理论的发展

中医病因层次理论的发展中最具有影响性的包括阴阳病因理论、三因理论、内外病因理论、天地人病因理论和原发继发病因理论等。

《黄帝内经》根据各种病因的致病特点归纳为阴和阳两大类。东汉末年张从正根据病因的致病途径和传变规律,将病因分为三类,即内所因,外皮肤所中和房室、金刃、虫兽;梁·陶弘景在其所著的《肘后备急方·三因论》中将病因分为内疾、外发和它发三大类;南宋陈无择著《三因极——病证方论》,称六所感为外因,七情所伤为内因,其他如饮食、房室、劳倦、金刃、虫兽等为不内外因,最终发展成为中医病因“三因学说”。明清时期很多医家把病因概括为“内因”和“外因”两大类,把六和戾气称为外因,七情、房室、劳倦、饮食等均归纳在内因。张从正在《儒门事亲》中把病因归纳为天邪、地邪、人邪。现代很多学者认为引起疾病的原因大体可以分为原发性病因和继发性病因。

还有些学者提出了其他的分类方法,如宋鹭冰\[1\]在《中医病因病机学》中提出将中医病因分为自然因素、生活因素、情志因素、体质因素、内生因素和其他因素等六大类;赵学印\[2\]认为气、血、津液是人体的三大基本物质,三者郁滞分别形成滞气、瘀血、痰饮,成为三大致病因素,通过三者之间的比较,提出滞气是病因;黎敬波\[3\]等认为病因辨证第一层次为天和地,第二层次为生态和社会,第三层次为人体。

2 发展中的中医病因层次理论的局限性

2.1 阴阳病因理论局限性分析

《黄帝内经》首言:“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这是最早的中医病因分类法——阴阳分类法。《黄帝内经》的阴阳分类法存在理论范畴过大化和阴阳标准模糊的局限性。所以这种分类方法不为后人所宗。

传统中医学范畴内的阴阳,将阴阳作为是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应当说理论范畴有明显的过大化。将中医阴阳作为是宇宙事物或现象的概括,而宇宙对于我们现代人类认识尚且不够,那么再将医学上的阴阳理论联系到这一层次进行认识,未免使中医学更抽象、难以把握。《黄帝内经》中并没有说明邪之“生于阴”或“生于阳”的客观标准,就是说,其分类原则是不够明确的。例如为什么把“饮食居处”与“阴阳喜怒”统之于阴呢?可以说这两个因素无论归入“阴”或“阳”都是模糊的。

2.2 内因外因病因理论局限性分析

按中医阴阳学说,外为阳,内为阴,所以内外病因理论分类法的原始理论依据实质上是阴阳分类法。学者把六和戾气称为外因,七情、房室、劳倦、饮食等均归纳在内因。内因外因分类法没有充分考虑病因致病的相对性,分类的具体内容不够详尽。

外因是机体之外客观存在的或人为造成的各种能影响机体而直接或间接致病的社会、生物、理化因素等。内因是机体内部固有的或受外因影响而产生并可进一步致病的原因。所以这里存在病因致病的相对性,还包括一些外因通过一定的过程转化为内因,而内因也可以转化为外因,或者内因、外因同时作用而致病。

分类中把饮食、七情作为内因是不全面的,饮食是外来之物,只不过吸入体内的渠道和六致病不一样,所以饮食因素归纳为内因也是不够严密的。“内伤七情”是人体对外界事物的心理反应,是机体内因与外因互相作用的结果,同时又是进一步致病的原因,仅视之为内因是不够全面的\[4\]。比如“怒”为致病因素,大多数情况都是由于病人忍受不了外界的刺激而发怒,最终导致疾病的产生,所以七情致病的很多情况是外部因素引起的。中医病因还有外伤、虫兽伤等,内外因病因理论中的病因种类的阐述也不够详尽。

2.3 “三因学说”病因理论局限性分析

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提出:“千般灾难,不越三条”。宋代陈无择创“三因学说”,中医病因的分类学方法渐趋统一。后世医家多从“三因学说”,将六邪气侵袭称为外因,情志所伤归为内因,而将饮食劳倦、跌仆金刃、虫兽所伤等归为不内外因。“三因学说”病因理论没有考虑“不内外因”病因理论的科学性以及内外因相对性的问题。

篇2

1、内容多,学时少

中医学概论教学内容多,医学专业性强,涉及面广,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很零碎、抽象,如望诊、问诊、切诊的相关内容。中医本科生300多学时的内容要在非医学专业80学时讲授完毕,并且这些专业的学生大多在一年级、二年级接触这门课程,没有经过西医基础知识的系统学习,对人体的解剖结构、组织生理尚不熟悉,因此如何把握教学的深浅度,成为一个难题。

2、学习认识不足,方法欠缺

通过与学生的交谈及问卷调查发现,在教学过程中一些学生甚至对开设这门课程的必要时产生疑问,如计算机专业学生认为只要学习好计算机编程就可以,体育健康专业学生认为练好自己的体育专项就行,学习医学尤其是中医学对其专业并不重要,对今后的就业也无帮助,因此学习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一些学生虽然对中医学概论感兴趣,但认为需要记忆的内容繁多,也很抽象,不知从何学起,也不知道如何能在短时间内掌握中医的思想精华,并在本专业中得以应用。

3、实践性强,操作难度大

中医学是在实践中产生并不断发展的医学科学,临床实践性很强。但由于中医学概论学时非常有限,培养目标与医学专业有所不同,没有临床见习和实习阶段,与临床病人相脱节,因此缺乏客观性、具体性和操作性。如脉诊中脉象的学习,问诊的内容及技巧,用药的规律及疗效。

二、教学改革思路和方法

1、结合文化背景,诠释中医理论

中医学孕育于中国传统人文土壤之中,与西方现代医学有明显的异质性。因此,在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讲授时,要时时结合古代文化知识,如中医学的气一元论、阴阳五行学说等哲学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病因学说中“风邪”与自然界中“风”的联系;兵法在治法中的运用等等。因此,我们在尽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学生进行中医多元文化背景的讨论与交流,从而让学生逐步领悟到中医学中阴阳、气血、藏象、正邪等基本概念的内涵,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科学性,中医临床疗效的特色优势,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学习中医学的兴趣。

2、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从学生角度出发,换位思考,认真分析部分学生因内容多、学时少、医学知识面广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原因,将教学内容安排合理化,尽可能“博览”,而不宜“精深”,以适应非医学专业学生的接受能力。在教学内容上层次深浅恰当,如详讲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内容,而略讲中医诊断学、方剂学内容;并将相关重复的内容合并,如病机学中“气血失常”与辨证中“气血津液辨证”,病因与发病中“邪正与发病”与病机学中“邪正盛衰”、辨证中“八纲辨证-虚实辨证”。这样不仅节约学时,还可使内容有机整合。针对不同专业,教学内容有所侧重。如体育健康专业由于大强度的训练容易引起损伤及疲劳,因此对祛风湿、活血化瘀、补益方药等重点讲授;医学英语专业由于需要对中医药知识进行英语翻译,因此对中医药文化背景、医理的疏通、名医名药介绍及现代研究进展有所侧重。计算机专业由于长期接触电脑,颈椎病及视力下降较普遍,因此对经络学说、按摩手法及养肝明目中药进行重点介绍。

3、教学方式多样化

制作大量的多媒体课件,并购置了成套的VCD光盘,在课堂上运用了各种有效的直观手段,如图片、影片、动画等,以多方位刺激学生的感官,增强学生的理解力。整个教学活动都围绕着临床常见病和学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展开,学以致用,并向学生灌输中医对老龄化社会“治未病”、养生保健、药膳、凉茶等所作的贡献。在讲授中医望诊、问诊、脉诊教学过程中,通过经过优化的情景演练,激发学习热情。通过临床模拟、病例分析学习辨证论治。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医学英语专业还留出1~2学时让学生自行制作PPT,并上台试讲;对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知识的计算机专业开展中医药文化知识网页制作小竞赛,并作为平时成绩纳入考核范围。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我校中医药文化节,撰写中医药在本专业中的应用构想等相关论文。

4、以导为教,发挥学习的自觉性

虽然中医学概论课时缩减,但内容仍然博大精深,运用“填鸭式”教学模式不仅不利于课堂教学,而且忽略学生思维方式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在给学生上课的第一节课时就给出具体参考书目,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中医学,要求每周做两次读书笔记,并就学生提出的问题做出相应解答。在讲授“阴阳”、“五行”、“藏象”学说时引导学生学习《内经讲义》;讲授“气血”功能时引导学生理解当归补血汤、补阳还五汤、血府逐瘀汤等方义;讲授“脏腑辨证”时不仅引导学生翻阅临床医案、医话,而且将医案提前拷贝给他们,以便节约课堂时间,加强辨证思维能力;讲授中药学时带领他们到我校药王山辨识中药性状、功能。始终引导学生处于积极的思考状态,去“发现”知识,而不是简单的给他们“灌输”知识。在整个教学实践过程中,注重将中医学宏观、思辩的内容向直观、形象化方向转变。

5、加强沟通,服务就业

篇3

【摘要】医学是伴随着人类漫长的生活、生产实践活动而逐步产生并发展的。中国古代医学具有转折意义的历史时期,出现在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3世纪的战国、两汉时期,此后,顺源而下,不断发展和壮大。在继承发展的洪流中,既有冲破束缚的开拓创新,有时也难以避免地有停滞徘徊的局面,但至今仍焕发出勃勃生机。

【关键词】中国医学史;起源;发展

1 起源

中医学的起源,首先与传说中的伏羲、神农、黄帝之“三皇”有关。他们所处的时代,距今约1万年至5 000年,是原始蒙昧向文明肇端的转型期,中华古文明的诸多源头发乎于此,而中医学之滥觞亦可追溯于此。

传说八卦出于伏羲的创制。由此生发出来的八卦学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蔚为一片神秘哲学的原野,而作为八卦学说基点的阴阳学说,则居于中医学基础理论的核心地位。神农曾遍尝诸多植物,进而发现了治病之药,并教人治病。“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1],活画出医药启蒙时代原始先民们艰辛求索的曲折历程。在文明起源的传说中,神农更大的功绩是创制了农具,教民农业生产,使中国原始时代由伏羲时的采集渔猎进步到了农业,而药物知识的积累与应用也是与种植农业的进步息息相关的。

传说中的黄帝被奉为中国黄河流域各族的共同祖先,而他与中医学的关系尤为特殊。黄帝对医药颇感兴趣,在他的周围,汇集了一批精通医药的臣僚,古代史书中仅有名姓记载的就有七、八人之多。其中最著名的是岐伯,相传他是黄帝的侍医,被尊称为天师,黄帝经常向他请教医药方面的问题,现存《黄帝内经》中就记载有他们相互问答的内容。因此,在传说中,黄帝、岐伯被确定为医学始祖,后世亦往往以“岐黄之术”或“岐黄”二字来代称中医学。

不难发现,“三皇”与医药的传说有一个共同点,即把医药学的产生都归之于某一先知先觉,这也是中外医学史上一度流行过的“医源于圣人”之说。当然,这与事实并不相符。显而易见的是,医药产生的整个历程不可能仅在某一人的手里来完成,也不可能是在某一短暂的时间点上即告完全实现的事。其实,“三皇”或者其他与医药起源有关的传说人物,多半只是代表他们所处的时代;在此基础上,“医源于圣人”之说,只是反映了在医药产生过程中,人们对某些有着较为突出贡献的时代骄子所寄托的崇敬与缅怀。

医学起源的另一种说法是“医源于动物本能”。无可置疑,某些动物身上确实存在着一些与生俱来的自救行为,这可以说是人类医药活动产生的基础之一。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动物自救与人类医学的本质区别。人之所以能从动物圈子中走出来,自立于天地问,本质上在于他具备了主动创造的意识与能力,没有这种意识与能力,动物自救行为永远也不会上升到医学的范畴。即使动物的自救行为,也是它们在生活中对自然条件逐渐适应的结果,也需要随着它们自身的进化不断的发展。因此,可以说医学是伴随着人类漫长的生活、生产实践活动而逐步产生并发展的。

从原始社会晚期到奴隶社会,人们逐渐积累了较多的医药卫生知识。这时,原始宗教对医药活动的影响日益增大,这集中表现在巫对医药活动的控制上。巫最初是一些能干的智巧之人,后来逐渐演化为沟通人与鬼神的中介者。在公元前17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的殷商时代,鬼神崇拜观念达到了鼎盛,巫术也大行其道,医药活动几乎全为巫所垄断,以至后来还出现过“医源于巫”这种颠倒事物发展时序的说法。不过,这其中有一班偏好治病的巫,亦即巫医,实际上是最早的职业医生,他们以占卜诊病,进而以祭祀、祈祷、巫祝之术加以治疗疾病,这在甲骨文中有着充分的反映。然而,由于实际效果的感召,一些巫医也采用药物治病,“乡立巫医,具百药以备疾灾,畜五味以备百草”[2],《山海经•大荒西经》中就记载了10位如此热衷于采集药物的巫医的名字。

2 历史转折

医学当然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到了奴隶社会晚期,医学开始摆脱巫术的影响,医、巫逐渐分业,医学具有了独立发展的趋势。在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的周代前中期,中国传统医学的发展达到了一个小。这时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职业医生,著名的如医缓、医和等。后者已把疾病的原因从唯神论手中解放出来而移交自然现象的本体论手中,认识到气候异常、不节等会导致疾病的产生,成为中医学病因学说的萌芽。酒的发明和汤剂的诞生则是药物运用手段上极为重要的进步。这时的皇宫中已设立了比较完备的医事制度,医药行政官员与专业技术人员的人数各有定员,前者负责医药政令与疗效考核,后者则分别归属于内科、外科、营养科等,分科治疗病人,并建立了初步的病案记录、存档制度。

中国古代医学具有转折意义的历史时期,出现在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3世纪的战国、两汉时期。在这800年间,以往漫长岁月里所积累的经验得到了第一次理性而系统的总结,由此构建的基础理论体系框架,又成为其后两千年里中医学发展的瑰然基石。

最能代表这一时期医学发展水平的无疑是医学经典巨著《黄帝内经》,本书并非一人一时之作,而是上古医家集体智慧与心血的结晶。全书可分为《灵枢》和《素问》两部分,共约14万字。《黄帝内经》成功地将“天人合一”、阴阳五行等中国古代早期哲学观念引入了医学,它对疾病的认识和所采取的对策,对治疗和预防的关系的见解,在当时可谓独具慧眼,这些都体现在它对人体解剖、生理、病理、诊断、治疗、药理、预防及养生等方面博大精深的论述之中。两千多年前如此系统而深入的医学基础理论体系,当称得上是独步天下的。更为重要的是,在其后的历史进程中,它一直是中医学基础理论的渊薮。

中国医学史上所谓的“四大经典”,全都产生于这一时期。除了《黄帝内经》外,还有《神农本草经》和《伤寒杂病论》(后者由《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组成)。《神农本草经》亦非一人一时之著作,其书名与《黄帝内经》一样,也是尊古托名之风的反映。本书是中药知识的首次系统总结,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物学著作,它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后世临床医学的进步。《伤寒杂病论》则是一部集中总结临床经验的专著,书中所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成为后世临床诊治的圭臬,至今仍然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书中的处方也被称为“众方之祖”。本书作者张机(字仲景)因在此书中所取得的成就而被后世医家推奉为“医圣”,成为中医学中影响最大的临床医学家。

这一时期出现的著名医家还有扁鹊、华佗等人。扁鹊周行列国流动行医,是一位精于诊治的全科医生。尤为难能可贵的是,早在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的战国时期,他就鲜明地打出了“信巫不信医不治”的科学旗帜,与巫术作了艰难的抗争。《难经》则是托名于他的医学著作。华佗以精湛的外科手术及其神秘的麻醉方药“麻沸散”而闻名,他还是中国传统养生学的早期开拓者之一。

此后,中国古代医学顺源而下,不断发展和壮大。在继承发展的洪流中,既有冲破束缚的开拓创新,有时也难以避免地有停滞徘徊的局面。

3 全面发展

其中,系统整理、全面发展是其主线。例如公元6世纪至公元10世纪的隋唐时期,呈现出医学理论、药物学、方剂学、医学教育及临床各科的全面发展,涌现出以孙思邈为代表的不少著名医学家。孙氏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两书,对基础理论到临床各科都作了全面论述;巢元方等的《诸病源候论》是我

国最早的病因症候学专著,对内科诸病和传染病有很多精辟的论述;王焘的《外台秘要》,是汇集唐以前方书之大成的力作;《新修本草》则是世界上最早的由政府颁布的药物著作;太医署也是历史上最早由政府开办的颇具规模的医药院校,这些对后世医学的发展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又如宋代,由于国家对医药事业的重视,医学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宋政府创立了校正医书局,集中著名学者和医家,对宋以前的医学经典及基础理论、临床、诊断、针灸、方书等各类重要医籍进行收集、整理、考证、校勘并刊行,为中医文献的整理、保存和传播做出了重大贡献;政府还组织专人编撰刊行了《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等大型方书。宋代的药物学成绩斐然,本草著作除政府组织编撰刊行的《开宝本草》、《本草图经》等外,民间医家唐慎微的《证类本革》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和实用价值,流行了500余年。政府建立的官方药局,则对推广和发展中成药起了极大的作用。

及于明、清,中国传统医学更向纵深发展。临床各科的细密探析,对《内经》和仲景学说的深入研究,医学全书、类书、丛书、入门书的编撰等等,均取得了丰富成果,并且产生了众多有代表性的医学著作。

同时,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国内各民族医学间的交流与中外医学的交流,从来都是促进中国传统医学发展进步的重要因素。

4 革新与因循

在中国古代医学不断生发和壮大的历程中,更令人注目的是其自身闪现出的开辟新径、鼎力革新的一面。惟其如此,一门科学才能保持其生命之树长青不衰。公元12世纪至14世纪的著名医学家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等人,受重实际、主务实的哲学思潮的影响,面对疾病谱的某些改变,为了提高疗效,打破了因循守旧、一味崇古的束缚,开展积极的学术争辩。刘完素的火热论、张从正的攻邪论、李杲的脾胃论、朱震亨的相火论等,均属独具灼见,后人称之为金元四大家。他们先后在学术理论与临床实际中独树一帜,极大地推动了中医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此外,他们的学说还予后世以深远的影响。如刘完素在病因、病机、症状等方面偏重于火热立论,倡导热病只能作热治,不能从寒医,在伤寒治疗上以用寒药为主,突破了以往外感热病初起时一概用辛温解表和先表后里的习惯治法,成为后世温病学说的开端,而刘氏可谓温病学派的奠基人。其后复经明、清一些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著名医家如吴有性、叶桂、薛雪、吴塘、王士雄等的发展、完善,使温病在理、法、方、药上自成体系,形成了与伤寒学说相羽翼而又有相对独立性的新学科――温病学说,从医学理论到临床实际都对中医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又如学宗李杲的王好古、罗天益、薛己、赵献可、张介宾、李中梓、张璐等人,学宗朱震亨的戴思恭、王履、汪机、王纶、虞抟等人,均为中国医学史上有名的重要医家,他们的医药实践与学术成就,极大地丰富了中医学的内容。

中国古代医学史上另一具有革新精神的巨子是公元16世纪时的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他历经27年搜罗群书与亲历考察所撰写的巨著《本草纲目》,总结了16世纪以前我国的药物学,系统记述了1 800余种药物分类法,纠正了一些反科学的见解和以往本草书中的某些错误,并在医学的诸多领域以及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物理学、化学、农学、天文学、气象学等自然科学的许多学科中都留下了富有科学价值的重要资料,从而享有很高的世界性声誉。

当然,科学史上的多数情况表明,革新之花往往需要冲破某种因循守成、停滞不前甚至严重压抑的桎梏才得以绽开。有清一代,由于统治者对思想文化的禁锢和封建礼教的压抑,使医学发展不时处于停滞不前的局面。思想文化的禁锢,造成医学因循守旧,满足于取类比象、思辩推理的方法,在相当程度上脱离了实际;而封建礼教的压力,甚至迫使清廷在1822年以“针刺火灸,究非奉君之所宜”[3]为由,下令在太医院中永远停止针灸一科。然而,也正是在此期间,注重实践、富于创新精神的医学家王清任,力图纠正前人在人体解剖中的错误,怀着极大的勇气冲破重重束缚,多次亲往墓地及刑场观察和研究人体结构,历经40余年终于写出《医林改错》一书,为长期弥漫在中国解剖学和实验医学的沉闷氛围透进一丝新鲜空气,其医学革新精神及益气逐瘀活血的学术成就在我国医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

从医、巫分业的时代算起,中医学已走过了3000年的发展历程,至今仍焕发出勃勃生机。而今之际,中医学辉映着云蒸霞蔚的新世纪曙光,置身于更为广阔的世界舞台,正期待着一个超越过去的新的腾飞。

参考文献

[1] 刘向.淮南子.二十二子本.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296

篇4

论文关键词:脾胃藏象发展历史

脾胃藏象理论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临床各科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是在漫长的医疗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古籍中有关远古医药活动就有许多传说和记载:“上古之世,民食呆蔬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脾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目,燧人氏。”《韩非·子五蠹》说明远古时候,由于食物粗劣和生食,“伤害肠胃”而多腹疾。、

1奠基于秦汉时期一脾胃藏象理论初步形成

1.1古代哲学与文化的渗透对藏象学说的影响从先秦到两汉,是中医学的大发展和奠基时期,是远古朴素唯物主义和辨证法与医药学家的医疗实践相互渗透,影响和结合的过程。

阴阳学说属于中国古代哲学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藏象学说以阴阳学说来说明人体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诊断和治疗等内容五行学说是古代先贤长期直观经验的抽象概括。藏象学说充分利用其合理的部分,对人体进行归类,形成人体内外的统一观,按照同构系统的类比关系,把脏腑、形态、情志与季节、气候、方位、时间相联系。便于从中找出它们之间的一致性。《素问·金匮真言论》:“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故病舌本;其味甘,其类土,其畜牛,其谷稷.其应四时,上为镇星,是以知病之在肉也……”用同构系推演,口病属脾病,lJ玑肉病也从脾论治。脾病可用甘味药,可见五行理论可以有助千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医藏象第一步是认识脏腑,起子解剖。命名原则是取类比象,即《易·系辞》之“远取诸物,近取诸身”。

1.2《内经》、《难经》脾胃藏象理论初步形成《内经》这部巨著奠定了中医基础理论。《内经》中虽未有专篇论述脾胃,但有关脾胃的解剖、生理、病理、症状、治疗等论述,均已散见在各篇之中,内容极为丰富。《内经》有脾胃的色泽、属性、功能的记载,并从肌腠、颜色纹理的致密与粗疏来推断脾脏之大小,《素问·五脏生成篇》日:“生于脾,如以缟裹栝蒌实,黄当脾,甘。”说明中医藏象学已开始有形态学基础。《难经》中有关于脾胃解剖形态的记载,而且其中有明确的描述,并附有图形,但由于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其形态、解剖位置方面的认知程度尚不深刻,也欠精确。关于胃的解剖位置主要着眼于胃的受纳功能,如海如府,无所不容,但尚无确切定位。

《内经》还认识到脾胃功能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同时认识到脾胃功能的盛衰,直接关系人体生命以及五脏六腑的功能活动。《素问-玉机真脏论》“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从而认识到脾胃在五脏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内经》还认识到脾胃的盛衰强弱与人体健康休戚相关。人体只有依赖脾胃运化精微与转输糟粕的功能,方能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内经》、《难经》对脾胃病证的病因病机也有一定的认识。认为脾胃病的病因归纳为六外邪、内伤情志、饮食劳逸等。如《素闷·本病论》日:“饮食劳倦即伤脾。”《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日:“在志为思,思伤脾,怒胜思”。《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建立了脏腑病机纲领。十九条贯穿了藏象理论,如“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还以十九条作示范,阐述了辨证论治的总则。《内经》对脾胃病的症状也有一定的描述,认识到脾胃主要病症有脾胀、脾泄、脾咳、脾瘅、脾痹、脾风、脾疟、肉痿、脾约、脾积、慢脾风、脾疳、胃胀、胃咳、胃痈、哕等以及脾胃经脉循行病症(是动病,所生病)。《内经》还提出脾胃病的治疗原则,而《内经》治脾用药的实例仅有兰草(佩兰)汤化湿清热治脾瘅。同时《内经》还讨论了脾胃论治某些疾病的方法。如呕胆证,用降胃利胆的治疗方法。

1.3《伤寒杂病论》首次确立了脾胃藏象辨证论治在《内经》、<难经》的基础上,《伤寒杂病论》提出“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说明重视脾胃之气在防病治病中的重要作用,为后世脾胃学说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张仲景对脾胃学说的又一重大贡献是在《内经》的基础上发展了治疗学,将理论和方药融合起来,在《伤寒论》113方中约四分之一涉及脾胃。在疾病的康复阶段,张仲景也从调整脾胃人手,有专篇讨论瘥后劳复问题,7条中有5条均为调理脾胃之法。可见《伤寒杂病论》从辨证、治疗、预后等几方面阐述了脾胃藏象理论。

2魏晋隋唐脾胃藏象理论的发展

魏晋隋唐,随着病因学、诊断学、方剂学以及不少临床医学的相继问世,对脾胃理论的研究取得了突出成就,从各个方面发展了脾胃藏象理论。

2.1《诸病源候论》开拓从病理角度研究脾胃病证隋·巢元方撰《诸病源候论》,以脏腑为核心论述病机,其中专列“脾胃病诸候“,开拓了从病理角度研究脾胃病证的途径,也是脾胃病理学的最早记载。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又如唐代的《千金方》、《外台秘要》引用该书内容很多,并依据其证候.拟定脾胃治法,创造不少著名方剂。

2。2孙思邈进一步强调脾胃虚实证治唐·孙思邈《千金方》,分别论述脾胃虚实证治,提出“五脏不足,求于胃”的论点。强调调治脾胃可使“气得上下,五脏安定,血脉和利,精神乃治”。并按脾胃疾病的治疗方法,收集调治脾胃专方180余首。同时孙思邈还介绍用针刺和艾灸的方法治疗脾胃病证。在自我保健方面,孙思貌对食疗调理脾胃十分重视,认为“食能排邪安脏腑”“食不欲杂”,并撰“食治”专篇,对后世影响深远。其后王焘撰医方类书《外台秘要·序》,究脾胃治法源流而言,确实收集了唐以前的许多见解和经验,大大发展丰富了脾胃治法和方药的内容。所以,后世医家认为“不观《外台》方,不读《千金》论,则医人所见不广,用药不神。”

3宋金元藏象理论的充实

宋代,由于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使医学书籍大量刊行,医学研究理论深化;另一方面,由于战乱、劳役、饥锇等因素而致疫病流行,内伤、虚劳病13益增多,促使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医家对内伤、虚劳病的病因病机及其病症论治展开研究,使得脾胃藏象理论更加完善。

金元时期是脾胃藏象理论与治法系统建立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学术思想十分活跃,学术争鸣风气极盛,中医流派逐渐形成时期,各个医家从不同的临床实践角度,不同的临证体会,各自总结所特有的学术见解和治疗经验,促进脾胃理论与治法的系统建立。

宋代的《太平圣惠方》基本上采用《诸病源候论》的分类法,而且每门都冠以《病源》之文。后世医家对此书评价甚高,清代《四库全书总目》云:“其书但论病源,不载方药.盖犹《素问》、《难经》之例。……《内经》以下,自张机、王叔和、葛洪数家外,此为最古。究其要旨,亦可云证治旨津梁矣。”

宋代国家设立脾胃专科,由太医局编著《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按照脾胃治法创制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等名方,流传至今,成为调补脾气(阳)、脾阴的两个基础方。此外《普济本事方》的枳壳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参苓白术散等,都是调理脾胃,消补兼施的处方。

3.1钱乙强调调治脾胃的重要性以擅长脏腑辨证著称儿科专家钱乙(d~JL药证直诀》,提出小儿“易虚易实”,脾虚不受寒湿,服寒则生冷,服温则生热,当识此勿误。钱乙把慢惊、发搐、壮热、腹胀、黄病、虚赢、弄舌等多种疾病的病因都归之为脾胃,特别强调了调治脾胃的重要性。(《虚实腹胀论》)同时制定了相应的治则和方药,如健脾之白术散、益黄散,泻热之泻黄散,益脾和胃的异功能等,使儿科脾胃病证治疗日趋系统化、专科化。总之宋代对脾胃治法的研究有重大突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3.2张元素创制脏腑虚实标本用药式金代医家张元素,对脏腑辨证、遣药制方做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和阐发,根据《内经》的藏象理论,依据脏腑本气和经络循行路线,结合虚实寒热进行辨证,将脏腑病证分为“本病”和“标病”,并有“是动病”“所生病”的区别,同时创制了《脏腑虚实标本用药式》。还有“五脏五昧补泻”和“《沽古珍珠囊》所载的“引经报使”,对脾胃病证虚实标本的用药方法也作了明确阐述张氏重“养胃气”,强调脾胃在五脏六腑中的地位和养脾胃的重要性。在治疗上张氏根据脾喜温运,胃喜润降的特点,确立了治脾宜守,宜补,宜升;治胃宜和,宜攻,宜降的治疗原则。对李杲脾胃理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3.3刘完素提出的“胃中润泽说”刘完素突出的学术观点是提倡“火热论”,脾胃的生化在于胃中阴液润泽的作用,在《宣明论方》“胃中润泽论”,对胃阴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治疗方法,论述颇为精详。他在《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火类》中认为人体胃中润泽与否,是饮食人胃化生精微的重要原因。由此可见,河间堪称胃阴学说的创始人,为李呆的《脾胃论》和叶天士提倡胃阴学说打下了基础,充实了脾胃藏象的内容。§_

3.4李东垣完善了脾胃病因痛机和治疗李杲善温补,创立了脾胃学说,病因方面,李杲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认为脾胃内伤病的形成,是元气不足引起的,而元气不足,又是脾胃受损的结果,这一论点是张仲景“四季脾旺不受邪”理论的进一步深化。在生理病理方面,李氏非常重视脾胃阳气升发.指出“火与元气不能两立”。同时认为脾胃居于中焦,是精气升降之枢纽。辨证方面,李氏十分强调要辨明内伤与外感,在《内外伤辨惑论》中,对内伤热中证和外感发热证的病机和症状进行明确的鉴别。在治疗上,李氏重视脾胃和元气的关系,针对脾胃内伤病的特点,用药偏重升阳补气为主,并贯穿于治疗的各个方面:创立甘温益气、升阳散火的代表方剂,补中益气汤。

总之,李杲以脾胃理论,阐发内伤热中证,不落窠臼,独创新义,自成一家,形成了较系统的脾胃藏象理论,对后世医家薛己、张介宾、李中梓、叶桂等人产生巨大的影响。

4明清脾胃藏象理论的完善

明清不少医家对脾胃藏象理论进行了论述和发挥,使之日臻完善。明代王纶结合东垣和丹溪之学提出脾阴说,认为脾胃须分“阴阳气血”,反对概用“辛热温燥,助火消阴之剂”。认为胃火旺和脾阴虚是互为因果的。临床中以人参、自芍、甘草等作为治疗脾阴虚证的常用药物。这种脾胃阴阳,脾胃分治的论述,对后世“脾阴”、“胃阳”学说具有一定的影响。

4.1薛己首创脾统血薛已的脾胃理论渊源于《内经》,上承东垣之学。不仅认识到脾胃气血之本,而且从《内经》“脾裹血”引申发展,首创脾统血理论,指出:“血藏于脾土,故云脾统血”(薛己《妇人大全良方·月经不调方论第五》)。此外,还对脾胃虚弱而致的寒中证作了颇多的阐发,指出脾病也当益火,则土自实而脾自安。”(薛己《明医杂著》)对火衰土弱之虚寒证,强调肾中命火对脾胃的温煦作用。

4.2缪希雍注重牌阴缪希雍注重养护胃津,在治疗外感热病方面.缪氏认为“阳明多气多血,津液所聚而滋养百脉,故阳明以津为本。”《医学传心·卷一》主张治疗热病以养护胃滓为要务.故善用清凉、甘寒、清气之法。尤善用石膏、并配以麦冬、知母、竹叶等清解邪热,颐护胃津。在治疗杂病方面,氏注重脾阴,认为许多疾病都是“脾阴不足之证。”吴澄在《不居集》中明确的论述了脾阴虚的病理和治疗。

4.3李中梓提出“脾胃为后天之本”自宋代哲学家邵雍阐

发先天、后天哲理后,医家对人体也重视先后天问题。明代李中梓在《医宗必读》中提出“脾为后天之本”的著名论点,“谷人于胃,洒陈于六腑而气至,和调于五脏而血生,而人资之以为生者也l,故曰后天本在脾。”并认为与“肾为先天之本”同等重要.“肾安则脾愈安,脾安则肾愈安”,在治疗上,主张脾肾并重,“治先天根本,则有水火之分。水火不足者,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火不足者,用八味丸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治后天根本,则有饮食劳倦之分。饮食伤者枳壳丸主之,劳倦伤者,补中益气汤主之。”(《医宗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一

4.4五脏与脾胃互为调治明代张介宾还着重发挥了治五脏以调脾胃的观点,指出:“脾为五脏,灌溉四旁,是以五脏中皆有脾气,而脾胃中亦有五脏之气”,《景岳全书·卷十七脾胃》与李东垣的调脾胃以安五脏之说,各有侧重,互为补充。因此在治疗上:“善治脾者,能调五脏即所以治脾胃也,能治脾胃使食进胃强,即所以安脏也。”明代倚石,长于理虚,其于《理虚元鉴》中提出:“阳虚三夺统于脾”,阐述了久病虚劳从脾论治的原则,“治虚有三本,肺、脾、肾是也,肺为五脏之天.脾为百骸之母.肾为生命之根。”(《理虚元鉴·治虚有三本》)因此治虚劳虽重视肺、脾、肾三脏,但他认为三脏的阳虚之证(夺精、夺火、夺气)均以胃不进食,及脾气不化为危,倚石称这种情况为“中气不守”,故在治疗统于脾,以补中益气之法统之。

篇5

【关键词】 中医心理疗法 心身疾病

心身疾病又称心理生理障碍,是指一组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但具有躯体症状和表现的一类疾病,并伴有肯定的病理生理和病理形态学的变化。[1]心身疾病在病因学上重视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产生和变化中的作用,认为“即使是单纯的生物理化因素引起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也有心身因素的参与”。[2]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疾病谱的改变以及对复杂疾病的深入研究,心身医学和心身疾病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对人的生理与心理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认识;对生理因素和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和健康中的作用,很早就有记载。中医理论中的“形神合一”、“整体观念”、“情志与五脏相关”等学说都蕴涵着丰富的心身医学理论和思想,并体现在疾病的诊治与预防等各方面,其科学性和有效性也得到公认。

心身疾病重视的是心理社会因素和生物如何共同作用导致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在心身疾病的治疗中强调的是“心”“身”同治。除了运用生物医学的各种技术和方法祛除躯体不适外,合理的心理疗法的使用也是治疗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而中医学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依据中医学基础理论创造和发展了多种具有中医特色的心理疗法,其实用性和有效性经过实践检验后也得到了肯定。以下就简要概述中医心理治疗常用的方法。

1 以情胜情疗法

以情胜情疗法是在中医阴阳五行学说及情志相胜等理论指导下,医生有意识地运用一种或多种情志刺激,以制约、消除患者的病态情志,从而治疗由情志所引起的某些心身疾病的一种心理疗法,常用的有怒胜喜、思胜恐、恐胜喜、喜胜悲、悲胜怒等。

以情胜情疗法创自《内经》,依据中医的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创造的一种心理疗法。七情是人体对外界刺激的主观体验,是脏腑功能的具体表现。七情太过不仅是引起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而且还是治疗许多疾病的有效方法。后代医家在此基础上发挥使用,积累大量的成功的中医心理治疗经验。如宋金时代张子和在《儒门事亲》中主张:“悲可制怒,以怆恻苦楚之言感之;喜可治悲,以谑浪亵狎之言娱之;恐可制喜,以迫遽死亡之言怖之;怒可治思,以侮辱期罔之言触之;思可以治恐,以虑此忘彼之言夺之”。以情胜情疗法一般以精神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中占主要地位而身形病变不突出者为宜。同时要注意刺激的程度,即用作治疗的情志刺激,要超过、压倒致病的情志刺激,但又不能太过。总之,以情胜情疗法是中医治疗学理论和实践的一项创举,是五行相生相克理论在中医心理治疗学的具体运用。

2 语言(劝说)开导疗法

语言开导疗法是针对患者的病情及其心理状态、情感障碍等,采取语言交流方式进行疏导以消除其致病心因,纠正其不良情绪和情感活动等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在医疗过程中,临床医生都在自觉不自觉的运用此法,故其应用范围极广,是中医治疗心身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灵枢?贼风》云:“其祝而以着,其故何也?歧伯曰:先巫着,因知百病之胜,先知其病之所以生者,可祝而已也”,这就是我国古代的祝由疗法。所谓祝由即祝说发病的原因,为患者实事求是地分析病因及发病机制,提出对患者有利的观点,启发患者自己自我分析,来解除或缓解其心理压力、调整情绪,从而达到之治疗的目的。该疗法实际上也是以言语开导为主的一种心理疗法,与现代的认知疗法如出一辙。

3 顺情从欲疗法

顺情从欲疗法又叫顺意疗法,是指顺从患者的意念、,满足患者的心理需要,以释却患者心理病因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主要运用于由情志意愿不随所引起的心身疾病。《荀子》说:“凡人有所一同: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勿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说明每个人的基本欲望是生而具有的。物质决定精神,对于这正当而必要的生活欲望不能得到满足所导致的神情病变,仅有劝说开导、移情易性是难以解除患者的疾苦的。所以有“百姓人民,皆欲顺其志也”(《灵枢?师传》)之说。因此,“顺情从欲”亦是心理治疗的必要内容。当基本的生活的欲望得到满足时,神志病变就有可能得到向愈。

4 移情易性疗法

移情易性疗法也就是转移注意疗法,是通过分散患者的注意力,或通过精神转移,改变患者内心虑恋的指向性,从而排遣情思,改变心志,以治疗由情志因素所引起的一种心理方法。《续名医方案》曰:“失志不遂之病,非排遣性情不可”,“虑投其所好以移之,则病自愈。”《灵枢?杂病》曾有这样的记载“哕,以草刺鼻,嚏、嚏而已,无息而疾引之,立已;大惊之,亦可以。”上面说的就是用大惊的方法来治疗一般的呃逆不止,这也是一种转移注意力的心理治疗方法。心身疾病病理过程中,一些导致或影响疾病的境遇或情感因素,长成为患者心身功能相对稳定的刺激灶,他反复的作用于心身功能,使之日趋紊乱。对此,可借助移情易性转移注意疗法,有意识的转移患者的病理性注意中心,以消除或减弱他的虐性刺激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5 暗示解惑疗法

暗示解惑疗法亦即意示疗法,是指采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产生影响,以诱导患者“无形中”接受医生的治疗性意见。或通过语言等方式剖析本质、真情以解除患者的疑惑,从而迅速达到治疗由情志因素所引起的疾病的一种心理疗法。暗示解惑疗法主要是使用语言来示意或借物示意。语言暗示不仅包括词句语言,还包括行为语言。借物暗示指借助于一定的药物或物品暗示出现某些现象或事物,以解除患者心里症结的方法。安慰剂的作用就属于这一途径。积极地暗示常可用于治疗,即巧妙运用语言或借助于某物,暗示某些有关疾病的情况,使患者无意中加以了解,从而消除心因,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改善不良的情感状态。

6 宁神静志疗法

宁神静志疗法就是要求人们通过静坐、静卧或静立以及自我控制调解等,达到“内无思想之患,外不劳形于事”,抛却一切恩怨慕恋,以一念代万念。该法在医疗实践中主要起两种作用:一是强壮正气,防病保健;二是增强抗病能力,祛病除疾。所谓“静则深藏,躁则消亡”,一个人的神志保持安宁,就能少生疾病,健康长寿;即使患病,亦易治疗,恢复健康也比较容易,这是神收藏于内的缘故。反之,躁动不安就易患病,并且得病也不易治愈。故《素问?上古天真论》说“无恚嗔之心……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说的就是精神内守,静志安神的心理疗法在养生延年、防治疾病中的能动作用。宁神静志、调摄精神的使用,还应注意应顺应自然界四时气候的变化。如“春三月应保持心情舒畅,勿使抑郁,以顺生法之气……”,进一步显示出了“天人相应”的中医心理治疗的重要观点。

7 修身养性疗法

修身养性疗法包括全德养性疗法、情趣易性疗法、交往活动疗法等。《经籍纂诂》说:“性,生而然着也。”他主要是指与生俱来并随生活变化形成的人之本性,包括气质、性格特征等。他决定着人体的情感活动的倾向。不同个性之人,易于感受不同的社会心理刺激,表现出不同的心理障碍。唯善于养性之人,才能使情志刚柔相济,阴阳平和,不至伤害心身。因此治疗心身疾患,调畅情志固属重要,它有助于克服不良情感

活动,纠正当时的心身状态。但修身养性尤不可少。它可帮助改善患者的心身素质,预防或防止心身疾病的发生、发展,从根本上解决心身疾病的治疗问题,故属于求本之治。

8 情境疗法

中医整体观念认为,人之疾患特别是心身疾病,与外界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对于心身症患者,单纯着眼于调整其个人的心身功能是不够的,还须适当的改变那些不利于心理障碍及心身疾病患者的康复环境。这一疗法对于某些现在看来主要属于社会适应不良所致病症的患者来说,就显得尤其重要。

9 中医认知疗法、放松疗法、音乐疗法

这几种疗法常用于恐惧症的治疗和缓解焦虑,大多医家在实践中使用多取得较好疗效。

中医治疗心身疾病尽管在心理治疗和躯体治疗两方面都有较成熟的理论和明确的疗效,根据心身疾病的发病特点,但是心身并治采用心理治疗和躯体治疗并用往往可以取得更为满意的疗效。从古至今,中医心理疗法已积累了大量的临床实践经验,用于心身疾病的康复,大有可为。并且中医心理治疗经验丰富,历史悠久,有许多疗法与现在的心理疏导、认知疗法、暗示催眠等如出一辙,值得进一步开发研究。

参考文献

[1] 马梁红,唐柳云,骆贵秀,等.十五种心身疾病的心理社会因素调查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2,10(4):266~269.

篇6

本文通过查阅文献,综述了中国传统医学哲学通过辩证的方法,阐明肌肤黯淡、色素沉着等的机制,以整体观进行论治现代西方科学技术进行的“还原论”,认识色素沉着的机理或机制,针对色素沉着的有关的某些环节或靶点;有针对性地减少黑素合成体现在当代医学的科学性和较强的逻辑性。

1.人类的肤色特征与分布

众所周知,由于人类居住环境不同,所接受的紫外线照射量不同,人类的肤色千差万别。根据颜色特征进行分类,肤色包含白色,黄色,黑色、棕色等;眼色:虹膜中黑色素分布区域,有黑褐色,褐色、浅绿色,灰色,天蓝色等;发色:包括灰金黄色、浅金黄色,金黄色,深金黄色等。根据肤色进行分类,分为以下人种:白种,主要分布在欧洲、亚洲西部及南部、非洲北部、南北美洲,大洋洲;黄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及东南部,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还有阿拉斯加的爱斯基摩人;黑种,主要分布在非洲南部及美洲;棕色种,主要分布在澳洲及南亚,东亚部分区域。

2.中国传统医学哲学和西方现代医学对肤色异常的认识

2.1 中国传统医学哲学肤色认识

2.1.1 黄种人正常肤色

望诊是中医望,闻,问,切四诊之首,《难经》曰:“望而知之谓之神”。中医诊疗讲求以常衡变,

就黄色皮肤,存在四种颜色的交互作用,白、黑、红和黄。在中国人的审美观中,过度的白――苍白,过度的黑――暗沉,过度的黄――腊黄,烟黄,均被认为是病态。

2.1.2 面色以白为美

在汉字的形成过程中,就女部汉字来看,婷:颜色和悦。《玉篇・女部》:“婷,和色也。”女赞,皮肤白好。《说文》:“白好也”,根据段注是“色白之好也”,即脸色白皙好看。古人描述“美人”的文字中,发现早在战国时,楚国诗人宋玉在

2.1.3 对肤色异常的认识

2.1.3.1 中国传统医学哲学思想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术之源,黄帝的思想也在这本书中得到充分的体现。《黄帝内经》不仅在思想上融会了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同时也吸纳了很多中国的古代哲学理论。《黄帝内经》中的重要基础理论,如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学说,气化学说等,皆导源于《周易》。如:“天人相应观”是中医学的整体观;“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的矛盾论;“五行”学说是中医学的系统论;“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辩证法。

(1)整体观:人体是一个整体,各个器官是不可分割的,功能上相互协调,病理上相互影响。颜面、皮肤、五官、爪甲、头发、黏膜等是整体中各个部分,这些变化直接反映了身体的健康状态。皮肤白嫩、面色红润、体格健壮是健康美的标志,是各脏腑经络功能正常,气血充盈的表现。

(2)阴阳学说与辨证论治:阴阳学说:阴阳代表着相互对立又相互关联的事物属性。凡是活动的、外在的、上升的、温热的、功能的、机能亢进的都属于阳;凡是沉静的、内在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物质的、机能减退的都属于阴。人体最基本的病理变化为正和邪两个方面。邪可以分为阴邪和阳邪。阴邪致病,出现寒盛证;阳邪致病,出现实热症。正分为阳气和阴液,阳气虚出现虚寒证,阴液虚出现虚热证。如果出现阴阳失调,偏盛或偏衰,均影响个人的容颜。如阳热亢盛,上蒸头面则上痤疮、斑,阴寒盛则血脉失于温煦、血寒凝滞,阻于经络而肌肤晦暗、生斑;阴虚体内津液缺乏,血液黏稠度高,血流不畅、瘀血滞于经络引起黄褐斑;阳虚温煦的作用和推动作用降低,血流缓慢可导致肌肤暗沉和黄褐斑出现等。辨证论治:中医通过望、闻、问、切收集的症状和体征,进行分析、归纳,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从而进行论治。如阴虚型的黄褐斑、面部皱纹和皮肤发黑,虽然表现的体征不同,却证相同,其本质为阴津不足而引起。

(3)五行学说: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属性及其运动变化。在中医看来,人身体中的“木、火、土、金、水”,分别对应着“肝、心、脾、肺、肾”五脏。对于肤色,五脏各有所主。肝属木主青色,脾属土主黄色,心属火主赤色,肺属金主白色,肾属水主黑色。在中医学里,“肝、心、脾、肺、肾”这五脏状态的细小变动,直接影响皮肤。例如出现面色发青,有斑点和痘痘的人,很可能肝不好,身体中的毒素排不出去,脸上才“不干净”。斑、痘都与木相关。

(4)气、血、津液: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①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来源于禀受父母的先天之精气,后天饮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即水谷之精气,简称“谷气”)和存在于自然界的清气,并通过肺、脾胃、肾的综合作用而生成。气的作用:维持人体的体温恒定、液态物质的正常循环运行;推动和激发人体的生长发育;气对于血、津液等液态物质具有防止其无故流失;护卫全身的肌表,防御外邪入侵的作用;精、气、血、津液各自的新陈代谢及其相互转化提供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②血是红色的液态样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具有很高的营养和滋润作用。血主要由营气和津液所组成,营养和滋润全身;是机体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气机阻滞,气虚,阳虚运血无力,寒凝、血热、湿热、痰火等邪阻遏致血行不畅的证候,表现为刺痛、固定不移、夜甚,体表青紫肿块,腹内肿块质硬,推之不移,出血紫暗或夹血块,或便黑如柏油状,面色黧黑,唇甲青紫,皮下紫斑,肌肤甲错,腹露青筋,丝状红缕,舌有紫色斑点或舌下络脉曲张,脉细涩或结代。③津液是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内在体液及其正常的分泌物,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滋润和濡养;组成血液的基本物质之一;随机体内在生理状态和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把机体的代谢产物通过汗、尿等方式排出体外;运载全身之气。体内津液不足,脏腑、组织、官窍等失却滋润、濡养、充盈所表现出的证候,表现为口、鼻、唇、舌、咽、皮肤、大便等干煤,眼陷、口渴、尿少、脉细数等。④气、血、津液的相互关系:尽管气、血、津液的性状及其功能各不相同,但它们却有许多共同之处。三者均为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2.1.3.2 当代中医哲学思想研究――王琦九种体质划分与肤色

根据上述中医哲学理念,人体气血阴阳津液的多少,王琦教授将人体分为9种基本体质类型,即平和质、气虚质、阴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①平和质者体形肥瘦适当、匀称、健壮,头发盛长黑色,面色红润,肤色红黄隐隐,明润含蓄,目光有神,神采内含,鼻色明润、嗅觉通利,口唇红润,肢体轻健有力,耐受寒热,睡眠良好,性格平和开朗。②气虚质:干性皮肤较多见,也可见敏感性皮肤。易出现消瘦、面色萎黄、眼睑和肢体浮肿,黄褐斑等;③阴虚质:皮肤明显偏干易产生皱纹,肤色苍白或潮红,易出现失眠、黑眼眶,便秘,白发等;④阳虚质:中性皮肤多见,皮肤松弛,皮肤发白,易脱发,肥胖;⑤痰湿质:油性皮肤多见,面多油腻,易出现肥胖,黄褐斑、黑眼圈等;⑥湿热质:油性皮肤多见,体臭、口臭、痤疮,酒糟鼻,黄褐斑和脱发;⑦血瘀质:干性皮肤多见,肤色较暗,面部或有雀斑,易出现黄褐斑和黑眼圈;⑧气郁质:干性皮肤多见,毛发无光泽,易失眠和抑郁症;⑨特禀质:皮肤多为敏感性,易出现过敏,哮喘、鼻炎、荨麻疹等。在上述9种体质中,出现肤色暗沉、雀斑、黄褐斑和黑眼圈的体质主要是气虚质和血瘀质。血瘀质的成因,往往是由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损伤,抑郁气滞、久病入络而致。先天禀赋是血瘀体质形成的因素之一,长期的忧愁、郁闷,除了是气郁质的诱发因素以外,也是血瘀质形成的重要因素。因为气与血的关系是并行并立的,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

2,2 现代西方医学对肤色异常机制研究

所谓西方科学,就是人们常常称的“现代科学”,指公元1450年后的科学。随着自然的数字化,研究的方法论化,科学建制的分科分层化,近代科学完成了其理性化过程,并构成日后科学发展的基本精神气质。

生物学是从分子、细胞、机体乃至生态系统等不同层次研究生命现象的本质、生物的起源进化、遗传变异、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其包含的范畴相当广泛。包括形态学、微生物学、生态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植物学、动物学、细胞生物学、环境化学等。生物学随着人类认识世界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大概经历了四个时期:萌芽时期、古代生物学时期、近代生物学时期和现代生物学时期。从15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这一时期科学技术得到巨大发展,特别是工业革命开始后,生物学进入了全面繁荣的时代。如细胞的发现,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创立,孟德尔遗传学的提出。胡克改进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发表了《显微镜学》,内载生物学史上最早的细胞结构图,并命名为“cell”。20世纪的生物学属于现代生物学的范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生物学向理论(包括生物进化)和实践(主要是植物育种)两个方面深入发展。与此同时,由于物理学,化学和数学对生物学的渗透及许多新的研究手段的应用。一些新的边缘学科如生物物理、生物数学应运而生,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的发展及形态研究的深入,细胞学也进入分子水平,出现了细胞生物学,现代生物学正向微观和综合方向深入。

2.2.1 影响肤色的因素

影响肤色的因素包括:黑素细胞、皮肤厚度,血流分布,脂褐质,血红素,胆红素等。其中黑素细胞是肤色的主要影响因素,主要分布在皮肤表皮基底层,毛囊和眼睛视网膜,具有形成和分泌黑素的能力。黑素细胞具有特殊的细胞器――黑素小体,由内质网演化产生,含有酪氨酸酶,在该酶的作用下使酪氨酸氧化成多巴,并使多巴进一步氧化成黑素,逐步形成黑素体,并逐渐黑化。黑化后的黑素小体,将沿着黑素细胞的树突向外运输,经由角质形成细胞的吞噬或胞饮作用,使黑素小体分布在其内,然后代谢排泌。

2.2.1.1 酪氨酸酶与黑素合成

酪氨酸酶,又称为多酚氧化酶,儿茶酚氧化酶等,是结构复杂的多亚基的含铜氧化还原酶启是生物体合成黑色素的关键酶和限速酶,在合成过程的多个反应步骤中起关键作用。对酪氨酸酶的报道始于1895年,1917年发现了L-3,4-二羟基丙氦酸(L-多巴)可作为体外人体皮肤黑色素细胞中黑色素形成的底物。此后该反应就成为酪氨酸酶存在和定位检测的基础。黑素黑成:酪氨酸酶兼具单酚脱氢酶和双酚加氧酶的催化特性。催化反应作用的底物主要有酪氨酸、L-DOPA、邻苯二酚、儿茶酚类似物,对位取代酚和2,3,二羟基吡啶。在氧自由基存在的情况下,酪氨酸酶能将酪氨酸羟化,产生邻位二羟基苯丙氨酸,该步骤为慢反应。进而酪氨酸酶以L-DOPA为底物,将其氧化脱氢成多巴醌,此为快反应。多巴醌是合成黑色素的重要前提,它有两种途径发展,一是继续转变为黑素,二是与半胱氨酸相互作用后转变为颜色相对较浅的褐黑素,最终形成多色素的异聚体一黑色素。黑素的性质:随着环境的影响和人类的进化,黑素在人体内主要有两种存在形式:①棕一黑色的真黑素;②黄一红色的褐黑素。真黑素小体呈椭圆形,基质排列有序并带有含条纹的细丝,真黑素小体分子量较大具可溶性。褐黑素小体呈圆形,基质错乱,褐黑素小体分子量较小并富含半胱氨酸。动物和人的色素沉着决定于皮肤毛发中棕黑素和红黄色索的相对数量比例。因此,人体皮肤可视颜色取决于黑素小体内黑素的含量和化学组成成允

2.2.1.2 黑素合成调节

(1)内源性调节:黑色素合成过程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L-DOpa的另一消耗途径是在体内合成去甲肾上腺素,进而转化为肾上腺素。加入去甲肾上腺素,酪氨酸酶活性降低,去甲肾上腺素可以通过负反馈调整作用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皮肤正常菌群改变,细菌之间的竞争性抑制作用和干扰现象减弱,皮肤定植抗力降低,导致某些产色素微球菌大量繁殖。一方面菌群代谢产物刺激了酪氨酸酶的活性,导致色素沉着。另一方面产色素微球菌的所产生色素超过皮肤局部的自净能力而被皮肤吸收沉积于表皮内。产色素微球菌的色素产量与温度呈现出正相关性。因此黄褐斑在春夏季明显加深,而到了冬季色斑明显减轻。

(2)外源性调节:物质调节:①在食物中酪氨酸、苯丙氨酸含量高时,黑素产生量就多,肤色较黑。②酪氨酸酶是反应的关键酶,是铜金属酶,膜糖蛋白。③巯基:凡是含巯基蛋白中的SH,均能与铜离子结合,从而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因此,凡能减少SH作用的因素都能增加黑素的产生。如紫外线照射导致皮肤炎症,能使巯基减少皮肤色素沉着。④微量元素:铜、锌等金属离子在黑素代谢中起辅酶的作用。铜离子、泛酸和酪氨酸酶一起维持正常色素代谢。重金属可使皮肤变黑的原因,就是它能减少SH使酪氨酸酶活性升高。⑤内分泌因素:比较复杂目前尚不清楚。垂体中叶素,黑素细胞刺激素(MSH)增加色素的生成。ACIH有八肽与MSH相同,因此它也有刺激黑素细胞分泌黑素的作用。性激素:尤其是雌激素使皮肤着色,可能因为降低SH、GSHFUL增加酪氦酸酶活性;色素加深。甲状腺素、促进黑素产生。交感神经使色素增多、副交感神经使色素下降。⑥维生素类:泛酸、叶酸、生物素、维生素参与黑素的生成;烟酸下降光敏感增加色素沉着;维生素C是还原剂,保护SH、GSH,使黑素谢中间产物形成无色的还原型物质。

2.2.1.3 调控信号传导途径

外界的刺激信号因子通过黑素细胞膜表面的相关受体介导,经下游信号转导来调控相应的靶点,逐级引起细胞质中蛋白质变化,从而对黑素细胞增殖分化及黑素生成进行调控。①DAG(甘油二酯)/PKC(蛋白激酶C):DAG能激活PKC。PKC主要是通过对酪氦酸酶磷酸化,或改变酪氨酸酶相关蛋白(TRP1)组成型表达。②NO/cGMP/PKG途径:NO是自由基气体,它是一氧化氮合酶催化精氨酸变成瓜氨酸反应中释放出来的。③cAMP/PKA途径:实验黑素细胞培养基中加入腺苷酸环化酶的激活剂后,能促进黑素细胞分裂,诱导黑素生成。④MAPK级联途径(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是传导胞外增殖信号进入胞核的一条重要信号转导途径。

2.2.1.4 黑素合成代谢

黑素体成熟后,常常呈复合小体的形式,两三个聚在一起,外有一层膜包裹,黑色素的移行途径有两种,一是向外移行,随角质脱落。复合小体通过树枝突输送到角质形成细胞内,黑素体被溶酶体所降解,随角质形成细胞向表层分化推移,最后随角质细胞移行到表面后脱落。二是向内移行,从肾脏排出。当黑色素代谢异常,真皮层中会出现大量的噬黑素细胞将其吞噬。噬黑素细胞还会游走到表皮,将角化不良的细胞和小体吞噬后又返回到真皮。真皮内没有游离的黑素体,它们以被吞噬的状态存在于噬黑素细胞内,在噬黑素细胞内进一步被消化掉,带到淋巴结,或经血循环从肾脏排出。黑色素在皮肤表皮层内均匀过量沉积,肤色就会变黑,黑色素局部过量沉积,是形成雀斑,黄褐斑的根本原理。

3.中国传统医学哲学和西方现代医学在美白中的应用

3.1.中国传统医学哲学在美白中的应用

3.1.1 不同时代传统医学哲学思想在美容中的应用

中医美容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始终受到中国文化的熏陶,从而具备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多元化的技术方法。从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可以划分为:①起源时期――远古至先秦;②萌芽时期――秦汉三国;③发展阶段――两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④鼎盛时期――宋金元明清;⑤西方美容产品引入――近代。

(1)中医美容的起源时期(远古至先秦),主要治疗皮肤疾患和影响美容的瑕疵。如《五十二病方》记载的黧黑斑(面骊)、疣目(疣),体气(巢),白癜风(白处)、痤(各种疮)等损美性疾病及其病因病机,还载录了与美容相关疾病治法,如除疣灭瘢等。该时期中医治疗皮肤疾患和瑕疵,主要手段为外用,养颜防衰等概念尚未形成。药物多以有毒有害的物质,如水银、雄黄、鸟喙、藜芦等最为常用,表明当时中医美容的局限性。该时期中医美容的哲学思想已经初步形成,《黄帝内经》的脏腑、气血等学说提出,并为后世中医美容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也是中医与美容的最初始的有机结合。

(2)到了秦汉三国时期,已经由前期单纯治疗损美性美容,开始向日常养护达到美容,并通过中医辨证进行治疗。随着张骞出使西域,与国外文化交流频繁,促进了中外药材和香料的交流,也为中医美容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据《史记》载,西汉惠帝时,郎、侍中皆敷粉。可见在这个时期面脂、面汤等美容化妆剂型已诞生和发展。东汉的《神农本草经》记载了100种关于“悦泽”、“美色”、“轻身”的美容药物,如桃花“令人好颜色”,白芷“长肌肤,润泽颜色,可作面脂”。此时期张仲景创立的当归芍药散可以用于治疗肝血瘀滞引起的肝斑,麻子仁丸治疗燥热引起的皮肤粗糙,猪肤汤能够润肤悦颜去皱等方药。

(3)两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时期,最大的发展在于由单纯的外用,发展为通过中医辨证进行组方内服,达到内外兼治效果。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提到,“面脂手膏,衣香澡豆,仕人贵胜,皆是所要。”中药洗面膏已粗具模型,对于美容的范围也由单纯损美性美容发生拓展。尤其是《外台秘要》美容方注重整体用药,审因施治,将七情六等多种病因与相关病症有机联系起来,使中医美容治疗和美容保健相结合,强调辨证施治,采用内服外用相结合的方法达到美容的效果。

(4)宋代以后一直到清末,此期中医古籍汗牛充栋,如

(5)20世纪70年代,随着西方现代化妆品的引入,我国开始出现以西方产品为蓝本的化妆品。

3,1,2 中国传统医学哲学思想指导下的美白

鉴于气虚质和血瘀质引起的肤色暗沉、雀斑、黄褐斑以及黑眼圈,往往有以下的处理方案。

(1)气虚证,心主血脉,即心脏能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面部的血脉又特别丰富。若心气不足,心血亏少,面部供血不足,皮肤得不到滋养,面色就会苍白无华。辨证原则为,培补元气,健脾养颜。

(2)血瘀证:血液行于全身,若血流不畅或局部有血液停滞,便会出现血瘀证候,可见于面目黧黑,皮肤干糙无光泽。瘀血的美容原则是活血祛瘀,通络养颜。美容药物为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汤等。

3.1.3 中药外治的中医哲学理论

美容中药外治法是通过从体表给药治疗损容性疾病后缺陷的方法。中医美容重视内调,但也强调外治。中药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药外用已经成为美容中医学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将中药制成不同的剂型施用于皮肤、黏膜,毛发局部,这种施用方式可以产生两种效应:第一,体表治疗和保健作用。药物的有效成分直接在皮肤或黏膜产生作用,如灭菌、杀虫、消炎、止痛、止痒、营养等。对局部症状较为突出的,皮肤给药,药效更捷。第二,体内治疗和保健作用。药物经过配伍可很好地经过透皮吸收进入体内,发挥全身治疗和保健作用。中医认为外病是由于体内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所致,故“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即药物的内服、外用均能够达到调理整体的作用只是给药的途径不同而已。也指出:内治者,自内以达外,酒丸散丹之类,见于服饮者是也。外治者,由外以通内,膏熨蒸浴粉之类,藉于气达者是也。

3.1.4 《千金方》的组方和用药解析

据文献报道,通过对研究,将面药按其临床功效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治疗损容性疾病,如面黑、疤痕、粉滓,疱、酒糟鼻等;第二类面药则起到保健、护肤、美容等方剂,如清洁、保湿、增白,祛皱、紧肤等。根据《千金方》中“面药”功效用药的分布情况143味中药的功效用药进行分类统计,以及根据上述分类,对第一类面药的8g味中药治疗面黑的药物的功效进行分类统计,结果如下:

3.2 西方现代医学科学在美白研究中的应用

现代科学认为,皮肤色素沉着,色斑等主要是黑素细胞受内在和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黑素细胞活跃从而合成过多的黑素所致。如黄褐斑、黑皮病、晒斑等。紫外线,慢性炎症和摩擦皮肤以及异常的α-黑色素细胞刺激素(α-MSH)的释放,是这种疾病的诱发因素。所以,围绕上述各环节研究和开发不同机制的美白剂,成为当今热点。理想的美白化合物应当是一种强有力的,快速的和有选择性的对色素沉着具有漂白作用,其作用机制包含一个或多个色素形成过程,永久祛除不期望的色素沉着,并没有短期或长期的副作用。

3.2.1 对黑素合成的不同时段抑制

3.2.1.1.黑素合成前期

在黑素合成过程中,酪氨酸酶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所以大多数美白剂是通过以下几种机制减少这种酶的功能:①干扰酪氨酸酶的转录和/或糖基化;②抑制酪氨酸酶形成中的调节因子;③录后控制。例如:酪氦酸酶和TRP-1编码基因的转录是在小眼转录因子的转录控制下(MITF),某些物质能够抑制MITF的表达和活性,以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和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蛋白激酶B(PKB)的途径,从而达到美白效果。维A酸作用于对视黄醇激活的转录因子,干扰黑素细胞黑素合成和发展。C2-神经酰胺,可以抑制小鼠黑色细胞系的增殖和黑素合成,可能是通过抑制Akt/PKB和ERK通路。酪氦酸酶合成后的修饰作用:酪氨酸酶以铜离子作为辅基,其活性与铜离子密切相关,从而能通过结合铜离子而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如常见的曲酸就是这―原理,螯合铜离子:酪氨酸酶磷酸化:黑色素细胞中蛋白激酶(PKC)的激活水平与黑色素细胞合成的黑色素数量大体相关。PKC的激活可导致酪氨酸酶活化,并大大加强酪氦酸酶催化酪氨酸转化为多巴的能力;翻译后修饰:酪氨酸酶翻译后将其进行糖基化。这样便可以钝化其活性。Calcium d-pantetheine-s-sulphonate(PaSS03Ca),可能是通过酪氨酸酶和TRP-1的糖基化的变化,抑制黑素合成的作用,由于无需修改其表达,对正常的人,黑素细胞和黑色素瘤细胞株产生一种可逆性黑素合成抑制。

3.2.1.2 黑素合成期

作为黑素合成的关键酶和限速酶,酪氦酸酶抑制剂是目前主要的研究和开发手段,尤其是从蘑菇中纯化酪氦酸酶后,利用蘑菇酪氨酸酶和黑素细胞裂解液中的酪氨酸酶筛选美白剂变得容易。由于大部分美白剂酚、儿茶酚衍生物结构上与酪氦酸和多巴相似,所筛选的美白剂的分类往往分为酪氦酸酶非竞争或竞争性抑制剂。曲酸的应用是源于古代民间医疗。日本在1300年之前就有人观察到在清酒厂工作的妇女手部肤色较白。1953年在葡萄糖发酵液中分离和鉴定出其化学结构,1988年在应用在化妆品中开始上市。后来发现熊果素为氢醌的衍生物,1991年由日本“资生堂”化妆品品牌推出含此成分的“怀捷哲嫩白露”。熊果素在结构和作用机制与氢醌似乎类似,在使用浓度过高时会出现氢醌类似的不良反应。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全球兴起了用蘑菇酪氨酸酶和黑素细胞裂解液中酪氦酸酶筛选植物提取物中的酪氨酸酶抑制剂,用于美白化妆品的研究和开发。日本人推出的甘草提取物,至今仍为各大公司所采用。

抗氧化与酪氦酸酶活性抑制:酪氨酸酶是一种含铜需氧酶,在酪氦酸转化为多巴的反应过程中,必须有氧自由基参加。也就是说,氧自由基既是引发剂又是反应物,酪氦酸酶的催化氧化的过程,其实也是生物体内清除自由基的过程。氧自由基的清除可以阻断酪氦酸酶的催化反应,从而使酪氨酸氧化反应的强度减弱。维生素E及其衍生物就是很常用的自由基清除添加剂。维生素C也是一种有效的自由基清除剂,同时维生素C的强的还原能力还能把已形成的多巴醌逆转为多巴,阻止多巴醌进一步氧化成多巴色素。从而大大降低黑色素生成的速率。过氧化物酶,在黑素生成过程中的中间体聚合具有重要作用。过氧化物酶的抑制剂可以发挥脱色和美白作用,如糖皮质激素或抗坏血酸。氧化还原性质的化合物,可以通过作用于邻醌类化合物的氧化聚合作用,从而避免黑色素中间体的氧化聚合;或在活性位点让铜失去催化作用;抑制可能的第二信使在激发表皮黑素生成的直接或间接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作用。维生素类物质,如维生素C、维生素E等,早期美白化妆品中广为使用的则是维生素C及相关衍生物质。维生素C的作用机制是直接还原黑素,与双氧水有着类似单位作用,将黑素淡化或脱色。由于维生素C不稳定容易变色和失去功效,在20世纪70年代便兴起了维生素C衍生物的研究热潮,以解决它的不稳定性。维生素C通过与铜离子在酪氦酸酶的活性位点降低多巴醌和阻断DHICA氧化。硫辛酸,一种辛酸的二硫化物衍生物,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包括淬火ROS,金属螯合作用,蛋白质的巯基氧化还原调控,在基因表达和细胞凋亡的影响。硫辛酸防止紫外线引起的光损伤,主要是通过NF-κB活化的调制和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螯合铜离子。酪氨酸酶的转录后控制:这是能够调节黑色素的合成,只作用于转录后的酪氦酸酶,而不影响黑素蛋白表达的物质。不饱和脂肪酸,如油酸(C18:1),亚油酸(C18:2)或α-亚麻酸(3),抑制色素沉着。而饱和脂肪酸,如棕榈酸,增加黑色素生成率。通过在体研究,亚油酸对UVB诱导色素沉着,具有明显的淡化效果,没有对黑素细胞的毒性作用。

角质形成细胞暴露于炎症刺激或UV曝光后,可以产生一些炎性介质,如白细胞介素,内皮素-1(ET-1),能促进黑素合成。因此,抗炎化合物可以用于预防或治疗后的色素沉着。在抗炎药物,外用糖皮质激素已被列入一些临床试验治疗黄褐斑,可能的机制是通过抑制NF-kB的活化的细胞因子。许多植物提取物均具有抗炎症因子的作用。

3.2.1.3 黑素合成后期

(1)抑制黑素小体转移:通过动物行为变化,我们可以发现变色龙在受到刺激时,皮肤颜色可以发生迅速变化,说明黑素小体的迁移对皮肤颜色具有重要的影响。近年来许多学者着力于黑素小体的迁移与皮肤美白之间的关系研究。蛋白酶激活的受体2(PAR-2)是一个7七次跨膜的G-蛋白偶联受体,分布在角质形成细胞,而不在黑色素细胞。在激活该受体后,发现角质形成细胞的吞噬功能,提高色素转移。具有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作用的物质,如rwj-50353,完全避免了UVB诱导的表皮色素沉着;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有明显的美白效果,没有对黑素细胞的毒性作用。烟酰胺能够阻碍黑素小体在黑素细胞与们质形成细胞间的传递。烟酰胺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长期以来因为其有消炎的作用而用于皮肤科的口服治疗,如天疱疮、类天疱疮等。最近欧洲有含4%烟酰胺的外用制剂,用于痤疮的治疗;2001年研究发现烟酰胺能够阻碍黑素小体的转运,但确切机制不明,宝洁公司在1992年美国皮肤科年会上报告,涂用5%烟酰胺8周后,18例女性患者面部色斑有一定改善。

(2)黑色素分散与代谢:α-羟基酸,游离脂肪酸和视黄酸,刺激细胞的更新促进黑化的角质形成细胞的去除,导致黑色素的损失。已被证明局部应用减少老年斑的可见度,减少黑素小体的大小或数量,在治疗黄褐斑同样有用。甘草甙,甘草黄酮可以改善双边、对称性黄褐斑患者表皮色素沉着,机制涉及黑色素分散和表皮更新加速度。

3.3 中国传统中医哲学思想指导下的美白理念――矛盾体

正是这种矛盾的存在,成为中国传统医学哲学得到传承之根本。

3.3.1 体质与皮肤中黑色素和血红素的关系

王雪(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佳木斯学校)等选择黑龙江省105名汉族女性作为志愿者,年龄20~55岁,按照王琦的“七分法”对其进行体质分型,分别为平和质组1 5人、阴虚质组14人、阳虚质组18人、痰湿质组13人,湿热质组L1人、气虚质组14人和气郁质组12人,研究了中医体质与皮肤黑色素含量以及皮肤血红素含量的关系。结果显示:与平和质组相比,各组的黑色素值有减小的趋势;与平和质组相比,各组的血红素值有减小的趋势,其中阴虚质组、阳虚质组及痰湿质组的面颊和眼角部的血红素值明显减小(P

3.3.2.美白用药提取物对酪氨酸酶的作用

(1)植物提取物与酪氨酸酶

1997年至2007年SCI收录的与酪氨酸酶相关的文章数,其中关于酪氨酸酶的报道有4100篇,针对酪氦酸酶抑制剂的报道有1172篇,针对酪氨酸酶激活剂的报道有544篇,近年来对酪氦酸酶尤其是酪氦酸酶抑制剂的关注度总体呈上升趋势。目前已有一些抑制剂得到临床应用,作为化妆品添加剂,保护皮肤、去除黑斑;作为杀虫剂,防治田间害虫;作为保鲜剂,防止食品、果蔬的褐化过程。

(2)美白中草药提取物与酪氦酸酶

邓燕研究发现,调和气血中药中散风行血组中药白芷在中低浓度时对黑素细胞和黑素合成呈抑制作用;白蒺藜对黑素细胞和黑素合成呈低浓度抑制高浓度激活作用;白芷、白蒺藜对酪氨酸酶活性呈低浓度抑制高浓度激活作用(P0.05;活血化瘀组中药当归、川芎在中高浓度时对黑素细胞、黑素合成和酪氦酸酶活性呈激活作用,且当归呈剂薰依赖性激活(P

从古今中医治疗色素增加性皮肤病方剂中精选69首,进行拆方并将组药输入计算机排序,筛选出高频次使用中药82味,观察这些中药乙醇提取物对蘑菇酪氦酸酶和无细胞系统多巴色素自动氧化生成黑素量的影响。实验用中药生药82味,按中药在69首方剂中出现频次由高至低依次为:白芷(40.6%)、白附子(36.3%),当归(34.8%)、白茯苓(23.3%)、白僵蚕(20.3%)、甘草(18.8%)、红花(17.4%)、白芍(17.4%)、白芨(17.4%)、川芎(15.9%)、赤芍(15.9%)、白蔹(15.9%)、白术(14.5%),柴胡(14.5%),香附(13.0%)、生地(10.1%),薄荷(8.7%),丹参(8.7%)、牡丹皮(8.7%)、藁本(8.7%)等。结果显示:82味中药,仅有11味在高、中、低3个浓度均对酪氨酸酶活性和黑色素生成量呈剂量依赖性抑制,其中白术、白僵蚕、藁本、白芨、白附子、沙苑子、六月雪、柿叶乙醇提取物对酪氦酸酶活性的抑制率与熊果苷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酶活性高浓度抑制低浓度激活的有10味:白茯苓、甘草、白芍、细辛、苍术、生商陆、桂枝、北沙参、防风、荜茇。高浓度激活低浓度抑制的有4味:白芷、生地、骨碎补、乳香。

4.中国传统医学和现代西方医学美白祛斑优劣分析

4.1 中国传统医学哲学下的美白祛斑

优点:(1)历史悠久:有许多可以传承和光大的实例和方法。

(2)具有中国传统医学哲学特质: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为方法论,它强调的是整体。不但将人看成一个整体,还将人与自然,社会看成一个整体,所以在诊疗上是“见人不见病”,治的是“病的人”。以系统论的综合――演绎的思维方法,形成中医理论体系和临床技术体系,如病因学说、脏象学说、经络学说、四诊八纲、辨证论治、方剂的君臣佐使、药物的四气五味等。这些理论和技术只能在一个活的,整体的、原形的人身上使用与实施。

(3)天然绿色、温和有效。

缺点:(1)如果使用传统中医美容理念的美白产品,消费者的总体满意度不高,主要表现为产品药气重、肤感差,香型和质感影响人们的受用感觉,如可采面膜及其他产品。

(2)中医美容药物提纯技术水平不高,直接影响了药物疗效。

(3)不能迎合现代人追求“享受型美容”的要求。很可能源于现代人对中医美容与西式美容认识存在很大差异,市场认可度不高。

(4)见效相对慢,不能适应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因为她们已经习惯了“几天见效”宣传和灌输。

4.2 现代西方医学指导下的美白祛斑

优势:(1)定性,定量:现代科学技术背景下的美白祛斑添加剂研究,能够通过体外实验方法如生物化学、细胞分子生物学、组织学,以及当代的基因组,蛋白组学等,认识添加剂的功效部位,甚至某个化学分子,进行大通量筛选,锁定添加剂作用靶点。对化学分子结构清楚者,可以通过合成的方法进行生产这种方法研究添加剂,容易进行质量控制,可以明确的定性和定量使用。

(2)有益于淡化黑素聚集的色斑,作用迅速、见效快。不论作用机理是黑素合成前期、合成期还是合成后期,它们均是具有针对性地抑制黑素合成,减少黑素生成,短期内就可以表现出皮肤的颜色变浅。

缺点:(1)现代西方医学采用的是还原论的方法。在这种思维之下,孜孜不倦地寻找着构成人体的最小的原质。虽然取得了可观的成就,但却离整体的人越来越远,有盲人摸象和见木不见林之嫌,“见病不见人”,治的是“人的病”。强调局部,忽略整体,与中医的综合演绎的系统性方法,其思维方向正好相反。整体水平上的人是原形,组成人体的各种物质(大至肌肉、皮肤、血管、神经,小至细胞、分子原子)是原质。原质具有合成原形的潜能,但原形却制约着原质,如果原质脱离原形,它将无法独立存在。根据原形原质学说,可以认为西医着重研究的是原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