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课程教学方法范文
时间:2023-07-12 17:41: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劳动课程教学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法学本科教育;劳动法;比较教学法
一、介绍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引导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国外劳动争议处理的制度模式及特点
劳动争议是发生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权利及利益争议。当劳动关系双方发生纠纷且双方无法通过协商一致解决纠纷的情况下,往往国家就不得不界入纠纷的处理,通过特定机构、运用特定程序去解决纠纷,避免劳动关系的紧张与恶化。由此产生的劳动争议处理规则和程序,即是劳动争议的处理机制。世界上多数国家都建立了劳动争议处理机制,这种机制因劳动关系的特殊性,而往往有别于其他普通民事纠纷处理模式、商事纠纷处理模式。各国对于劳动争议处理模式的设计与选择,也往往与其政治体制、法律传统、历史文化、经济发展水平等有密切联系,由此也形成了不同的劳动争议处理模式,具有不同的特点,笔者在教学中,注意较为全面地向学生讲述世界上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模式,归纳不同模式的特点,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讲授劳动争议产生的根源,向学生介绍世界上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主要模式及其特点: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产生与发展,是劳动关系,特别是资本与劳动之间矛盾关系发展的必然产物。只要存在资本的逐利性与劳动者靠出卖自身劳动力维持本人及其家人的有保障的生产,劳动关系的对立性就不会消除,劳动争议的产生也不可避免。但是如果采用适合各自国家国情,特别是劳动关系状况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及机制,则可以通过较为妥善地处理好劳动争议,缓和劳动关系双方的矛盾。世界上建立了劳动法律制度的国家及地区,基本上都充分认识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功能与作用,建立并不断完善各自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这些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尽管制度目、价值取向不尽相同,但也可以根据共性特点作一些分类:1.以国家分类,有四种典型模式。(1)美国制度模式。特点是分散性、任意性、民间性,侧重于通过仲裁机构的仲裁解决纠纷。(2)德国制度模式。特点是程序多元化,对于劳动者一方提供的法律救济比较到位。(3)瑞士制度模式。特点是强调绝对和平主义,尽最大可能通过协商解决劳资纠纷。(4)日本制度模式。特点是程序单轨但阶段最多,力求不激化矛盾。2.以国家在劳动争议处理中的介入程度分类,可以分为三类,即自主放任模式、引导调协模式和国家主导模式。(1)自主放任模式。以英国、美国为代表,对于发生的劳动争议,政府往往并不主动介入与干涉,而是积极倡导劳资双方协商处理,同时提供仲裁、政府调停、民间组织调解等多种非官方途径和方式解决纷争。劳动仲裁是国家力推的解决劳动争议的主要方式。(2)引导协调模式。以德国和法国为代表。这种模式下,国家及政府对于劳动争议采取一种轻度介入的方式,以争议双方通过协商解决纷争为主要处理方式,在双方陷入僵局的情况下,国家以中间人身份平衡双方地位和力量。其中,法国的工会力量十分强大,国家也助推工会采取罢工等必要的手段与雇主方力量进行对抗与制衡,而德国,国家推进劳动者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等方式来制衡资本家对企业的控制权。(3)国家主导模式。以日本、瑞典等国家为代表。国家在处理劳动争议中处于主导地位,强调行政与司法机关对于劳动争议处理的介入。即使是调解阶段,国家也设立专门的劳动调解机构(如日本劳动委员会、瑞典劳动调解委员会等)与调解程序,参与并主持调解,尽可能促成双方的调解,调解结果一经官方确认,双方必须执行。3.以行政机关与司法机关在解决劳动争议中的地位与作用分类,可分为四类:行政主导模式、司法主导模式、准司法模式以及行政司法并重模式。4.以劳动调解是否是劳动争议处理的必经程序分类,可以将劳动争议处理模式分为:调解前置模式、调解优先模式与调解自由选择模式。5.以劳动仲裁与劳动审判程序的衔接关系分类,可以将劳动争议处理模式分为先裁后审模式、或裁或审、只裁不审、只审不裁等模式。我国采用的是“一调一裁二审的”处理模式,有别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模式,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创造。通过对上述模式的划分,引导学生认识到:世界各国对于劳动争议处理模式作出的不同设计,虽然各不相同,但是模式的划分只是相对的,不同模式间的界限不是绝对的,而且也都在不断的总结、完善,甚至相互学习,共同融通之中。要缓和劳动关系双方矛盾,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上,各国的目标是趋同的。随着经济全球化,劳动关系也呈现出外向性、国际化的趋势,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和机制也面临趋同性的要求,总结各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中的共性的、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可以成为应对这种挑战的基础。
二、通过分组讨论、专题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国外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共性特征
在对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域外的典型模式进行讲授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对于国外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共性特点进行专题讨论。为此,一是安排课后准备。将班级40名同学分为八个组,每组5名学生,分别负责收集整理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瑞典、日本、新加坡、韩国8个国家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特点。二是用两个课时组织课堂专题发言,分别由各个组推举的一名同学汇报各组的研究成果。三是用两个课时组织课堂讨论,对世界其他国家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共性特点进行讨论和归纳。经过学生共同的努力,总结出世界其他国家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具有以下一些共同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一)对于劳资争议是社会基本矛盾的认同
各国由于社会意识形态和法律文化传统等的不同,对于劳动争议的性质和发生原因等的认识并不统一。认为,在资本主义国家,劳资关系实质上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这两大阶级之间的关系。劳资争议发生的原因在于资本对劳动力的剥削,他们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主流思想文化竭力否认和掩盖劳动争议所体现的阶级矛盾,尽管如此,各国也都普遍认识到,劳动者与资本家之间的冲突不利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要努力克服的首要问题。劳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由于冲突也具有社会整合功能,可以通过解决冲突促进社会进步,因此,劳资冲突也是可以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建立有效地劳动争议处理制度,通过对劳资双方合法权利的救济,抑制冲突的负面效应,减少冲突的发生和防止恶化,从而引导劳资关系向和谐稳定的方向发展。因此,各国劳动法劳动及劳动争议处理制度都明确把化解劳资矛盾,避免和减少劳资关系恶化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作为立法的指导思想。虽然西方各国回避了劳资争议的性质和发生的根源,但是认识到劳资争议是社会的基本矛盾和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对于各国重视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无疑是具有积极意义的。这也是劳动争议制度得以逐步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二)建立有效运行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保障
劳动者与资本所有者双方作为利益对立的两方,当他们的利益发生冲突,意见难以一致的时候,就可能发展为对抗。运用法律手段来规范劳动争议的处理,使劳动争议发生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依法保护劳资双方的合法权益,是西方各国处理劳动争议的一项基本政策。二次大战后,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加强劳动法,包括劳动争议处理法等法律制度的建设,如前所述,大多数国家都先后制定劳动关系调整法、工会法、劳动争议处理法等涉及劳动争议处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在法律制度的建立中,不少国家能够尊重和体现“劳资力量平衡”“三方协商”和“集体谈判”等基本原则和处理方法,倾斜保护劳工利益,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劳动争议能够以稳妥和平的方式解决。同时,各国纷纷建立相应的官方、半官方的劳动争议处理机构,及时处理劳资双方的申诉,争议组织调解和仲裁,监督劳动法律的实施,较为有效地化解了大量劳动争议。
(三)劳动争议处理机制上的三方性原则成为妥善解
决劳动争议的一项基本原则和处理规则劳动争议的当事人双方是雇主、雇主团体和雇员、雇员团体,双方的利益是对立的,这就需要一个代表公共利益的参与者,居中引导、调和他们的矛盾,以有利于缩小利益差距,达到利益平衡。国际劳工组织对于处理劳动争议提出了组织机构上的三方参与原则,要求处理劳动争议的机构要由雇主组织代表、工人组织代表和政府三方组成,致力于通过当事双方的沟通、协商和调解解决争议。随后,各国劳动关系立法中均引进了这一原则,并成为本国劳动关系调整的基本机制。如美国的仲裁机构作为处理劳动争议的主要机构,其仲裁庭的组成,不管是常设机构还是临时仲裁庭,都由三方代表组成。法国的一审法院、上诉法院和最高法院设立的劳工法庭,均由职业法官和工会、雇主组织各自推荐的兼职法官组成。
(四)调解、调停工作贯穿于劳动争议处理的全过程
西方国家在劳动争议的处理过程中,非常重视并强调运用调解、调停等手段促成劳资争议双方过成一致,解决争议。一些国家甚至把调解作为仲裁、诉讼的前置程序或者作为仲裁、诉讼开始后的必经程序。在英国,调解是处理个体劳动争议的主要形式,个体争议发生后必须首先由国家特别设立的劳动调解机构———劳动咨询调解仲裁委员会组织争议双方进行调解,调解最终达成的协议具有法律效力和约束力,双方必须履行。对案件调解不成的,当事人一方才可以提起诉讼。在美国,劳动争议发生后,联邦调停调解局(FMCS)及其地区办公室不仅应双方的同意参与企业内部劳动争议的调解,而且开展预防性调解,即在劳资双方集体谈判过程中提前介入,协助双方达成协议;或者在双方出现争端时应邀介入调解,促成争议化解。对于邮政和铁路、航空等大型行业发生的劳动争议,美国国会专门制订单项法规,规定调解是前置程序。法国在全国和各省设立劳动调解委员会,对于发生的集体劳动争议,由调解委员会组织调停。对于个体劳动争议,德国、瑞典等不少国家专门设立劳动调解机构或在劳动争议法律中专门设立了调解程序。
(五)加强劳动立法,建立专门的劳动争议处理机构是及时化解劳动争议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劳动关系双方利益具有对立性,当他们的利益发生冲突,矛盾难以化解的时候,就可能发展为对抗。运用法律手段来规范劳动争议的处理,使劳动争议发生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依法保护劳资双方的合法权益,是西方各国处理劳动争议的一项基本政策。二次大战后,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加强劳动法,包括劳动争议处理法等法律制度的建设,如前所述,大多数国家都先后制定劳动关系调整法、工会法、劳动争议处理法等涉及劳动争议处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同时,各国纷纷建立相应的官方、半官方的劳动争议处理机构,及时处理劳资双方的申诉,争议组织调解和仲裁,监督劳动法律的实施。
篇2
一、制定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包含培养目标、培养要求、课程设置、实践实习等要素。培养目标是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它反映了高校对这个专业的认识与理解。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常常被述为“本专业培养具备一定的文艺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能在新闻文艺出版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传方面的实际工作的汉语言文学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受到有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业务能力的基本训练。”显然,这种培养目标强调的是知识的系统性,淡化了对学生将来实际工作能力的养成训练,培养的是学术型、科研型人才或是“万金油”式人才,没有特色,没能准确地反映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时新之求。根据学生就业岗位能力的要求,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必须构建一个以能力为中心的培养目标,而非以知识体系为中心的培养目标。我校将其表述为“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运用汉语言文学知识处理语言文字材料的能力,能够在中等学校进行语文教学工作以及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秘管理、新闻宣传等工作,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该目标强调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在专业方面应该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而非掌握该专业的系统知识;该目标把原来的一个培养方向分成了中学语文教学、文秘管理、新闻采编三个方向,着重培养毕业生的语文教学能力、文秘管理能力和新闻采编能力。这种以能力为中心的培养目标各高校表述不一,但应包含两个关键要素:应用型、高素质。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就是在掌握基本的汉语言文学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其在实际的工作岗位中的语文教学能力、新闻采编能力、谈判沟通能力、管理能力等等。
培养要求是培养目标的具体表现。在培养要求方面,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新的培养方案明确提出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专业基本知识和能力:1.掌握文学艺术、语言学、中国文化基础知识,具备运用文史哲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掌握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写作学基础知识,具备运用汉语言知识处理古今语言文字材料的能力;3.掌握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及文学批评基础知识,具备解读和分析古今中外文学作品的能力;4.掌握汉语言文学和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知识,具备在中等学校从事语文教学的能力;5.掌握文秘、新闻等与汉语言文学专业相关专业基础知识,具备在企事业单位从事文秘管理、新闻采编、广告策划的能力。应用型课程设置是实现应用型培养目标的具体保障措施。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传统课程设置模式多为专业必修课加专业选修课。这种传统的课程设置模式典型地体现了学术型、科研型的培养目标。专业必修课包括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中外语言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文学概论、马列文论、中国古代文论等。专业选修课的设置各高校可谓五花八门,但设置的原则是“以教师为中心”,关键看教师的研究方向,我校原来共开设了49门选修课,诸如鲁迅研究、三国演义研究、圣经研究等等。那么这些专业选修课对学生未来岗位工作能力的形成有何作用?效果如何呢?跟踪调研时几位毕业生表达了基本相同的观点:选修课无论对语文教学还是做秘书没有什么直接作用。既然对学生未来岗位工作能力的形成没有什么作用,那就必须“下课”。在设置应用型课程体系时我们充分考虑了这一点。首先在设置模式上改变了专业必修课加专业选修课的模式,实行“平台加模块”的模式。其中平台包含了通识教育课程平台。专业教育课程平台又分为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由于原来的专业必修课对保证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性质和学生应用能力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进行课程体系改革时,我们把原有的专业必修课保留到专业教育课程平台中,同时,还保证这些课程有足够的学时。部分学校削减或整合这些课程,笔者觉得这种涸泽而渔的做法不足取。但这些专业必修课不能再沿袭原来的教学方法,语言类课程不能过分注重语法知识的传授和语言理论的构建,而应着重培养学生分析具体语言现象的应用能力,文学类课程不能只注重文学史的传授,而要重点培养学生对具体作品的分析能力。在设置模块课程时,我们根据学生未来的就业岗位,设置了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创新创业教育模块、个性化拓展课程模块。在专业方向课程模块中设置语文教师、文秘管理、新闻采编三个方向,分别开设了相关课程。个性化拓展课程模块既要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又要考虑与专业方向课程模块的衔接,在这些模块中我们开设了自然科学、语文师资、企业文员三个方向的课程。原有的49门专业选修课被整合为现在的4门课程。改革课程体系时,我们在保证“文味”的基础之上,重点思考如何设置“应用性”的“模块”课程。
二、加强实践教学,创新实践性教学模式
各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原有的培养方案往往只注重理论知识的“批发式”讲授,学生的知识结构中只有理论体系,缺乏实践能力的构成。目前,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安排大致如下:国防教育、劳动课、毕业论文写作、教学实习(师范性质)、教学见习等。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而言,只有毕业论文写作、教学实习是实实在在的,国防教育、劳动课、教学见习等基本形同虚设,既无具体的实习内容,又无有效的组织形式。这种实习安排对于毕业生形成语文教学能力不无帮助,但对于其他岗位工作能力的形成就没有多少作用了。根据学生目前的就职领域,在新的培养方案中我们加强了以下几方面的实践教学。其一,增加实践课,注重实效,改革实践课考评办法,改变理论教学为主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实践课的开设旨在提高学生将来的从业能力,围绕前文述及的三个模块,我们在教育实习、毕业实习的基础上增设了应用文写作实训、文秘实习、新闻采编实习。在实践课组织形式方面,过去多采取学生自找实习单位,自主实习的形式,学院满足于发一纸文件,收一份实结,不检查也不好检查,学生到哪里实习的,效果如何,不得而知。这样的实习只能流于形式。在新的培养方案中我们对实习方式做出了明确说明,实习时间、实习地点、实习内容、指导老师及管理办法都落实到位,这样就保证了实习效果,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考评办法方面,要调动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常熟理工学院丁晓原教授在《论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一文中介绍了该校人文系对学生能力的测评方法值得借鉴。对于教师指导实践课程应该给予理论教学同等待遇。其二,加强仿真性和真性实习基地建设。仿真性即岗位模拟,真性即岗位介入。岗位模拟和岗位介入是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岗位模拟需要建立相关的实验室。当前一些高校已经建立了文科综合实验室。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效果良好。在实验室中可以开展电子政务、网络编辑、应用文写作、秘书实务等课程教学。岗位介入则必须建立相关的校外实习基地。实习基地的建设往往面临诸多困难。一方面,囿于工作性质、工作场所的限制,许多单位不愿接受毕业生的实习;另一方面学校本身受限于教学统一安排,学生众多等因素,也很难集中安排实习。但各校可以结合实践教师的聘用,充分利用学校所在地的教育、政府、企业、新闻媒体等社会资源,与地方上述单位建立稳固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从而建立稳定的校外教学实训基地。其三,实践教学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
篇3
【关键词】德国;公民教育;民主;多元
一、德国公民教育的理论渊源
现代公民教育的思想,首先是法国人提出来的,但是在德国人这里成为理论,并系统化了。
如德国教育家康德、黑格尔、费希特等都强调推行公民教育。最具代表性的是德国教育家凯兴斯坦纳的主张:一切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忠于国家的公民。他认为,不管公民的政治、如何,都要从“意志力、判断力、精细性和奋斗性”四个方面陶冶其性格,培养其精神,使他们为国家服务。他还将公民教育与劳动教育相结合,以使每个公民具有为国家服务的技能。教学内容可包括本国的国体、政治、法律常识,以及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公民道德观念等公民学的内容。凯兴斯坦纳的理论,以后成为德国学校进行公民教育依据的基本理论。
二、德国公民教育的发展与现状
今天德国的公民教育,从教育形式上看是全方位的,广泛存在于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到大学教育的学校教育之中,也存在于从企业培训到政府组织的社会教育以及家庭教育之中。从教育内容上看也是全方位的,包括政治教育、道德教育、人文教育、环保教育、公民修养、公民性格养成教育等各个方面,涉及政治、经济、社会、道德、文化和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德国各类学校都很重视公民教育。德国学校教育政策的准则之一,就是将年轻人教育培养成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有责任感并有能力承担个人权利和义务的成年公民。
在大学,德国人很注意通过专业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德国大学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设置专业的,每个专业都有很好的就业前景。德国大学进行专业教育,首先进行培养学生对所选专业的责任感的教育。教育学生端正专业态度,明确自己今后的岗位目标,进而明确对社会的责任。通过责任感教育,学生从热爱专业到热爱职业,从以学好专业为自豪,到以在专业领域为社会作出贡献为自豪,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在中学、小学,德国人很注意通过课程设置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培养教育。德国的中学、小学教育并不刻意追求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而是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兴趣、能力,特别强调在个性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素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好的基础。例如,德国的小学,70年代制定的联邦教育结构计划已经要求在教学内容上既注重自然科学入门知识讲解,也注重社会科学入门知识讲解;还要重视音乐、艺术、手工课的教学,并新增外语课,注意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小学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儿童个性的全面发展,为将来的学习传授基础内容,照顾到儿童的特点和生活状况,唤起儿童多方面的兴趣,培养儿童学习乐趣。其中促进儿童个性的全面发展是核心任务。在德国的完全中学,课程设置也很全面,强调综合性、社会性和实践性。传统的核心课程是历史、外语、德文、数学、自然科学、文化音乐、艺术,70-80年代进行改革,在有关课程中增加了信息学、经济学、心理学、法学、社会学的内容。其中的信息学内容,根据联邦政府“将新的信息与交往技术引入教育事业”的要求,从1984年起设立为一门专业课,是完全中学的毕业会考课程之一。其他如实科中学、主要学校,也开设了信息课,作为选修课。在增加体现时代内容的课程的同时,德国中学也不忽视加强如劳动课、家政课、编制与手工课、体育课、伦理课、地理课等传统课程。很多学校甚至始终开设宗教课,以帮助学生了解掌握正确的宗教知识。中学教育注意和强调课程设置的综合性、社会性和实践性,有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有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公民素质。
20世纪90年代以来,德国各州都进行了新一轮中学教育改革,以加强责任感的培养为主要内容,重新调整了中学的培养目标。巴伐利亚州强调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德行”,规定州内所有中小学都要承担下述领域的综合教育任务:职业指导、世界和平、人权、信息技术、媒体技术、政治、家庭和性教育、卫生知识、环境知识、交通安全和健康教育学。北莱茵一威斯特法伦州定位于培养学生成为具有成熟的对社会负责的个性。萨克森州则要求完全中学开设更深入的通识课程,“培养学生全面的人性,包括参与社会活动,谅解他人”。概括各州培养目标的内容特点,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1.帮助学生发展成熟和对社会负责的人格;2.传授基础知识和技能;3.发现和发展学生的天赋;4.培养学生认识自己的天赋、发展倾向和对未来发展做出正确选择的能力;5.培养学生独立做出判断和行动的能力;6.促进学生对世界的理解和批判的能力;7.发展学生参与社会民主建设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其中第一、七条是主要目标,各条都是围绕这个主要目标即培养责任感展开的。
德国的家庭、政府组织、社会各界都很重视公民教育,形成了家长、政府、社会一起努力,相互配合的,从孩子抓起、公民教育过程贯穿从儿童到成年人生成长各个阶段全过程的教育网络。家庭和社会进行的公民教育,重点放在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上。德国家长非常关注孩子的道德文明修养,注意培养孩子养成有礼貌、诚实、守信、准时等优秀品质。德国人认为,孩子在行为上遵守道德规范,养成良好的习惯,不仅有助于他们具备高雅的情趣、高尚的品格,为以后的人生成功奠定修养基础,也能为全社会创造一种和谐美好的人际关系。德国各州政府非常关注孩子的道德文明修养,甚至把一些行为规范写进了法律条文。例如,一些州的法律明文规定,孩子必须帮助家长做家务活。6-10岁的孩子要帮助父母洗碗,打扫收拾房间,去商店购物。10-14岁的孩子必须在家里的花园里劳动,做洗餐具、擦皮鞋等家务活。14-16岁的孩子要为家里擦洗汽车、在花园翻土和拔草。16-18岁的孩子要每周为家里进行一次大扫除,等等。规定孩子做这些家务劳动,既增长了孩子的才干和智慧,磨炼了意志,也有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品德,成长为有道德修养的人。
各州政府制定的《教育法》和《教学大纲》里面,也都有关于培养学生公民意识、责任感、教育学生守法、讲公德的条款,要求学校“要让学生了解自己作为国家公民所拥有的权利和义务”,“有责任感”,“降低自己的需求以利于社会”,学会“与社会和谐相处”,等等。这实际上是贯彻凯兴斯坦纳以来的公民教育主张,要求学校把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责任感、为国家尽义务意识、守法意识和公德意识作为重要的教育目标。有关公民意识、责任感的培养,1997年巴伐利亚州文化教育部编制的《完全中学、实科中学和主要中学教学大纲》要求放在伦理课教学中进行。根据规定,巴伐利亚州三类中学的伦理课主要讲述下述内容:社会责任,对生活意义的认识,人与财富的利用,决定和行动,世界宗教,伦理标准,与人相处,追求幸福的愿望,工作、成绩和业余时间,权威和自主,对集体的责任心,责任与良心,进步与代价,集体生活,解决冲突的意义,通向自我负责的道路,生活在国家和社会中的人,政治生活中的共同责任心,人类生活共同准则,性别在历史上和当今社会中的作用,合乎道德的行为方式,当今社会的伦理问题,正义和权利,等等。
政府和社会组织进行的公民教育,重点是政治教育。在政府组织进行的政治教育中,最重要的是民主政治教育。德国教育专家认为,人的生活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受政治的影响。懂政治在某种程度上就意味着懂得自己的生活空间。民主政治教育的任务,在于使公民通过学习了解自由的民主制度的价值和法律标准,掌握政治学和社会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学会就一些政治和社会现象作出合理的判断和决定,调动公民参与政治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使公民有能力承担国家和社会的权利和义务,做一个合格的公民。
二战期间的纳粹法西斯,摧残民主制度,给德国人留下了深刻的教训。他们认识到,民主自由的制度不仅需要有成文的宪法及其相应的法治体系,更重要的是需要进行民主自由的公民训练。只有让人民从心底里抛弃法西斯专制思想和种族主义偏见,即非希特勒化,才能保住国家永远不偏离民主的方向。以这样的想法为基础,德国人成立了联邦政治教育中心(始建于1952年,原名联邦乡土服务中心,1963年改现名),作为内政部的公民教育促进单位,以召开会议和举办讲座、利用报刊和广播宣传等形式,推动政府的民主政治教育工作。他们出版了许多关于纳粹历史的教材、书刊。里面的照片和描述都非常真实,没有规避,坦然承认反人性的罪行。教育中心主动为各级学校提供免费的服务和寄赠书刊。反对歧视外国人的教育也同时进行。一位学者比较德国和日本的情况指出,德国战败以后,几乎没有发生过官方人士否认历史罪行的事件,跟日本朝野的表现大相径庭,这与德国长期以来坚持正确的民主政治教育是分不开的。
三、德国公民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首先,完备公民教育体系,营造全面社会环境。公民教育不仅是一个教育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实施公民教育是社会各种单元、各种组织、各种机构的共同责任,也只有将整个公民教育活动置于全面的社会环境之中才能培养出与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相适应的明达公民。这就要求我们做到:一,所有直接担负公民教育责任的单元、组织和机构各司其职、各尽其能,保持相互之间的横向沟通和整体协调,使公民教育落到实处;二,呼吁全社会共同行动、携手关注公民教育,在积极、正面价值观的导向下,创造出一种有利于促进社会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的社会氛围。
其次,公民教育的实施途径和教学方法应多元化。公民教育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仅靠单一的学校课程是难以实现其目标的。在学校教育中,我们应整合公民教育的目标,将不同学科视野的公民教育观及相关教育内容以适当的方式纳入学校课程之中,形成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的公民教育体系。与此同时,课程设计要形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统一体,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自主选择的思维习惯,提升学生参与公共事务和自治组织的能力。构建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并济的课程体系。另外,还要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立体式的公民教育网络,让全社会共同参与公民教育。学校教育的课程教学使学生获得关于公民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增强学生实践能力,良好的家庭教育进一步拓展学生公民教育方面的知识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社会教育机构以及网络公民教育的介入使得公民教育渠道更加多样化,内容更加富有活力。
最后,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公民教育不应是一个简单的课程文本的呈现过程,而应是一个注重交流、对话和实践活动的开放系统。从德国公民教育的实施过程来看,实践能力的提升直接影响到公民教育的效果。因为公民教育不仅要让年轻一代认同自己和民族和国家,更重要的是要为改革和发展自己的民族和国家奉献自己的才干。所以说,公民教育必须在民主的氛围和情境中进行。要创设环境让学生把民主的准则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民主的实践训练学生的民主思维和提升学生的民主参与能力。
参考文献:
[1]朱晓宏.公民教育[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5.
[2]陈啸.德国现代高等教育理念探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3(4).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劳动实践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