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达到的效果范文

时间:2023-07-12 17:41: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毕业设计达到的效果,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毕业设计达到的效果

篇1

1 毕业设计教学的现状分析

目前,高职教育毕业设计环节大多采用传统的做法,即在最后一个学期集中几周的时间进行。要求学生在该时间段内完成一些零件的模具设计,最后所取得的毕业设计结果往往只是设计图纸和设计参数的分析与制定,只能纸上谈兵,流于形式,至于模具能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根本无从确定。这样的教学成果与毕业设计目的迥异,而且容易造成学生抄袭,不负责任的不良习惯,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的背道而驰。

2 毕业设计教学的改革方案

随着经济的发展,高职高专模具专业需要面向多种类型的模具的设计与制造,这就要求学生把各种模具的工作特点了解透彻,才能在毕业设计时做好做细,以一个合格的“模具”成品作为成果,才能真正实现“零距离上岗”。

对于学制三年的高职高专模具专业的学生来说,要在比较紧张的时间内完成模具定型-选材-设计-制造-试用这样一个复杂的全面的设计工作,按照传统的安排会存在很大的困难。但是,我们通过对毕业设计进行分析,遵照理论“必需、够用”的原则,通过对课程设置和课程教学等进行一系列的改革,突破以往的毕业设计模式,收到较好的实训效果。

2.1 毕业设计时间的安排

高职教育现行的教学模式中,各门课程之间大多相互独立,课程和课程设计的目的只是满足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和学习目的,很少兼顾到与其他课程之间包括毕业设计的连续、互补和统一,学生在学习中不能接受连续地、系统地训练,整体意识模糊,造成学生无论课程学习和实训都没有兴趣,学习效果较差。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将毕业设计任务的下达时间提前,安排在开始讲授专业课之前,提前给学生分组下达任务书,确定阶段任务和最后目标,达到先入为主的目的,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设计任务在平时的专业课学习中做到有的放矢,对学生专业课学习有一定的促进。

2.2 针对毕业设计的课程教学的改革

在给学生下达毕业设计任务的同时,我们组织各专业课教

师讨论,对毕业设计教学和相关课程提出“分解融合”、“整合提高”、“成果展示”的教学改革方案,以期达到更好的毕业设计教学效果

2.2.1 分解融合

提前分解毕业设计的内容到各个相关课程中,通过在单科课程教学中消化解决部分毕业设计内容,使课程学习的目的更具体,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各门课程的兴趣,并使各个课程的教学环节(包括实训)也具备连续性和系统性。总之,通过以毕业设计为纽带,把各专业课程的学习相互融合,使学生在局部单科课程的学习中建立和培养系统的全局的观念。在各个相关的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学生参观模具制造厂培养学生对模具的感性认识,并现场了解与模具相关的制造标准。要做好这一阶段的工作,各学科教师必须加强沟通与合作,在课程实习中增加辅导老师的力量,可以为后续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2.2 整合提高

在所有课程结束后,集中3周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对所做的设计项目进行整合与提高。其中用2周左右的时间有老师指导对模具设计方案进行仔细论证,使之达到初步制造水平,包括模具材料的选择、模具的结构、参数设计,制造工艺设计等相关内容。在设计部分基本完善的基础上,学生最后用1周左右的时间,采用电脑设计出模具零件图,并整理必要的设计资料。

2.2.3 成果展示

在前述基础上,利用2~3周左右的时间安排学生对各组所设计模具进行加工装配和应用。该过程可以让学生切实体验零件制造加工的全过程,更可以通过成果的展示确认自己的设计是否完善,以展示替代原来的答辩过程,以应用效果确定设计成绩,增强了学生的“认知感”和“成就感”,真正实现毕业设计与培养目标的统一,实现了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使毕业设计的效果得到升华。

篇2

关键词:机械设计制造;毕业设计;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015-02

机械类本科毕业设计是具有总结性的综合性工程训练,是学生在系统学习机械专业知识及各种训练的基础上,按照规范化的设计程序与方法所进行的实践活动。它是一种研究性学习与工程训练,也是学生一次解决机械专业工程技术问题的具体实践,是锻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创新精神,进一步提高综合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1]。通过毕业设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培养他们的调查研究能力、设计能力、初步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受到设计、生产、管理第一线所必需的岗位能力训练,便于学生向工作岗位过渡。目前机械类本科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而且牵涉到学生、教师等多个方面。

针对目前高等教育的形式和机械类专业社会需求的状况,指导机械类本科毕业设计紧紧围绕着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来进行[2]。充分发挥好学生在毕业设计中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指导作用,加强毕业设计的过程管理工作,提高教师的自身业务能力,严把质量关,使学生在本科毕业设计这个过程中,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都得到进一步提高[3]。

一、毕业设计指导过程

在指导毕业设计的过程中,严格遵守学校规定的各项政策,按照学校颁布的《毕业设计工作规程》和机电工程系制定的《机械制造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指导的毕业设计做到观点明确、论据充分、推理严密、计算准确、层次分明、条理清楚、语言简练、有一定量的相关资料和图表等。

每年毕业设计开始阶段,都会根据已经确定的毕业设计题目给学生下达毕业设计任务书,这是学生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开展毕业设计工作的依据,也是检查、考核学生毕业设计完成情况与评分的重要依据之一。毕业设计任务书中指定了学生毕业设计题目、设计参数、设计要求、设计时间安排和学生结合本题目需要查询的中外文献,并列出了学校图书馆对应参考书籍的中文图书号,方便学生查阅指定文献。学生进入毕业设计环节后,在第1周安排了完成毕业设计开题工作,规定了他们完成的进度。

设计过程中,对学生情况全面了解,分析了他们的条件与特长,全程指导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实验等。随时了解学生毕业设计情况,对学生毕业设计中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以身作则,教书育人,重视对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毕业设计期间,要求学生每周至少2次集中,每次需汇报一下具体学习情况,检查学生毕业设计的进度和质量,并进行答疑,认真填写了《毕业设计(论文)检查指导情况记录》。

毕业论文撰写过程中,认真指导了学生拟定论文写作计划和写作提纲,审阅论文初稿,要求学生严格按《毕业设计(论文)规范要求》正确撰写毕业设计。审核学生毕业设计完成情况,同时对学生进行答辩资格预审,对学生的答辩申请提出意见。答辩前督促并指导学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如准备验收、组织预答辩等。

毕业设计完成后,按学校要求撰写了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评语,在规定表格中写出技术性评价和学术性评价并签字,向答辩委员会报告学生毕业设计的任务、要求、完成情况、质量及应用价值,指出存在和应注意的问题等,同时根据评分表给出成绩。答辩结束后,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进行整理并归档。同时对毕业设计指导工作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意见。

二、加强过程管理,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具体做法

由于机械类专业是与机械产品设计制造紧密相关的专业。在指导本科毕业设计的过程中历来重视毕业设计指导工作,立足机械类专业的特点,贯彻“以产品生产为主线”的指导思想,坚持采用校企联合、真题真做、强化过程管理、完善评价体系等方法和手段,严格要求学生的图纸图量和毕业论文的内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结合平时的科研实际,将企业需要解决的生产实际问题作为学生毕业设计选题毕业设计的选题质量直接影响和关系到今后毕业设计的质量。选题时根据科研项目、实验室的建设、学科发展方向、工业企业生产等多方面科学设计切合学生实际的毕业设计题目,以求达到使学生获得综合训练的目的。另外还考虑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实际,灵活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调整确定毕业设计的题目,对于已确定工作去向的学生,尽量帮其选择一个与其将来工作相关的课题;对于考研的学生,帮其选择具有一定理论性的研究型课题,为将来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工作打下基础。另外还有一部分学生的毕业设计直接在已签订就业协议的企业完成,让学生在收集资料、解决问题、设计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实际工作的程序,了解企业生产运作等最真实的情况,多积累“实战”经验和技巧,从而解决好学生就业和单位招聘后的后顾之忧。只有让学生切实地感受到毕业设计对未来工作的帮助,才能使学生自觉地、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毕业设计中来。如2011年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题目是“推土机铲臂右支架加工工艺及钻床夹具设计”,该题目结合了抚顺挖掘机厂实际生产的需要,要求该生利用所学的金属工艺学、互换性测量技术、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等多门课程的知识,解决工程中推土机右支架的实际加工工艺以及针对其中钻孔的工序设计专门的钻床夹具,为该生毕业后从事机械产品的工艺设计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二)结合学校规定,要求每个学生必须独立完成各自的毕业设计,做到一人一题

每年指导的毕业设计如果需要合作完成的课题,每个学生必须独立进行某一方面的研究工作,独立完成自己的毕业设计。今年指导7名毕业设计,每个学生的毕业设计题目都不一样,而且每一年的毕业设计题目也不相同,这样避免学生之间互相抄袭和雷同。

(三)全程参与学生的毕业设计过程,并确保充足的指导时间

从毕业设计任务书下达开始,明确要求学生每周至少集中两次,每次集中都要求学生汇报每周工作情况,对各设计环节经常督促检查,对学风不正、设计不认真或者经常不到岗的学生,一经发现及时纠正。从根本上杜绝了凭感觉指导,凭经验检查,凭感情给分的行为。对学生毕业设计要严格把关,从论文质量、工作态度、文本格式、图纸质量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对于达不到要求的毕业设计必须坚决整改,确保质量要求不降低。

(四)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本着对每一位学生负责的态度,兢兢业业地做好毕业设计指导工作,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在毕业设计指导过程中,当学生遇到困惑时,耐心的启发和引导;当学生提出问题时,热情地引导学生独立地查阅文献,找到获得解决方案的途径;当学生在寻找解决方案时,主动地引导学生对各种方案进行比较,从中找出最佳的方案,从而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合理安排毕业设计进程,加强毕业设计的过程检查

根据每个学生毕业设计题目的特点,指导学生制定毕业设计的方案和进度计划每周定时、定点检查执行情况,实事求是地做出检查记录,填写检查意见并签字。在方案设计确定以后,定时到毕业设计室进行指导,随时答疑,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避免返工。设计过程中进行检查,主要检查设计进度和质量,通过强化中间阶段的过程控制来规范整个毕业设计的工作以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

(六)建立学生考勤制度,确保毕业设计质量

要求学生对自己的设计首先进行自审,然后小组同学之间互校,最后由指导教师审定。只有经过三审并按审查意见修改以后的设计文件才算最后的毕业设计成果。每次指导后填写指导日记,记录指导情况,包括学生提问情况、出勤情况、主要问题分析、指导内容等,为学生的成绩评定提供必要的依据。同时要求学生每天填写毕业设计活动记录,记载出勤情况、日工作记录、完成情况和下一步工作安排等,便于教师的过程管理,加强了对毕业设计的过程控制和监督。明确毕业设计完成的进度和时间安排并加以落实,做到每一位学生有章可询、责任明确,整个设计过程任务清晰、环环相扣、依次进行,确保毕业设计工作的规范和有序。

三、毕业设计改革效果

每年经过精心准备和认真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质量完成都非常好,缩短了学生就业的适应期,同时扩大了毕业设计的选题范围,达到了学校、企业和学生都满意的效果。在每年指导的学生毕业设计中,都有学生获得优秀成绩。具体改革的教学效果如下:

(一)提高了毕业设计的质量

一人一题,真题真做,使学生从事毕业设计的责任心大大增强。学生从事毕业设计期间,能够亲身体验到科研工作直接应用效果,能够强烈地体会到企业的科技需求。因而有关毕业设计工作非常认真,毕业设计的质量明显提高。一些学生毕业设计能被应用于企业生产实践和产业化生产。

(二)缩短了学生就业的适应期

由于毕业设计题目多数来源于企业生产,学生在毕业设计中,得到了难得的工程实践以及了解、熟悉和适应企业的机会,使就业后的企业工作适应期大大缩短。

(三)提升了学生综合能力

在毕业设计全过程的训练中,提升学生的应用知识能力、沟通协作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工作责任感和职业操守,以及把握社会需求的能力和适应职业需要的能力,尽快缩短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之间存在的差距。

(四)丰富了平时课堂讲解的知识

通过指导学生毕业设计,增加了实践知识,在实践经历中为教学提供新颖、鲜活的第一手案例素材,在教学中及时补充企业生产或实践设计等的新科技、新工艺,丰富了实践案例,使得课堂更加生动,知识传授更加有效,教学质量和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都得到了提高。

四、结束语

从毕业设计时间的保证、科学选题、毕业设计实践性教学、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加强毕业设计过程指导、把好毕业答辩关等几个方面着手进行实施,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不断进行毕业设计的实践探索和思考,从而更好地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王启平,王全先.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的实践及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9(2):111-112.

篇3

关键词:毕业设计;实验室管理;实验室开放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3-0137-02

一、引言

毕业设计是工科毕业生综合实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良好的科学素养的重要阶段[1]。怎样提高毕业设计质量[2],同时又使实验室管理水平更上一个台阶,是高等教育必须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学生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设计流程不明确

大部分学生不了解毕业设计的具体流程和时间节点,也不和指导教师沟通联系。在进入毕业设计实践环节后,往往茫然失措,迷失方向,不知如何开展工作。如果学生对整个流程有非常清晰的了解,对于若干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有深刻的认识,对于每一个时间节点要提交的结果有明确的意识[3],学生的主动性进取性将会加强,毕业设计质量就有可能提高。

(二)设计目标不明确

毕业设计是教学流程中锻炼大四学生综合能力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有些学生可能认为,毕业设计时间跨度达到15周,但也只是做一个小项目,没有必要拖那么长的时间,因此,毕业设计完全可以取消。但是笔者认为,每年暑假都进行的实践周最多只有三周时间,其工作量不可能设置得很大,综合锻炼很有限。课程设计更是如此,因为它们都是分散在一个学期的课余时间内断断续续完成的,起不到强化训练的效果。而毕业设计时间跨度和工作量都是一个完整项目的考量。所以,毕业设计是非常重要的,是不能取消的[4]。

工科专业的毕业设计是学生选题,查阅文献,建立项目,实施项目设计,动手完成实际研究,完成包括翻译英文文献的毕业论文等多方面的综合训练,这是一个完整而有机的整体训练,是要达到多角度提升目标的,而实验室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5,6]。

三、我们在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毕业设计实验室开放程度不够

我们学校没有为学生毕业设计另辟专用的实验室,有时必须占用平时上课的实验室。这种短时间的实验使用,使学生缺乏宽松时间专心致志进行课题研究。因此,想要强化毕业设计实验,就必须要强化实验环境,必须让学生有足够的精力,安心的情绪在专门的开放实验室里认真钻研。

(二)面向毕业设计,实验老师应努力成为多面手

学生毕业设计不是平时的教学实验,每个学生的课题都不一样,实验研究内容也都不一样,实验老师不仅要关心了解其工作情况,更重要的是要做好配合工作,完成仪器的检查、替换和维修工作。配合解决学生毕业设计的实验遇到的各种问题。

四、实验室管理建设和毕业设计之间的联系

首先,毕业设计的设置是为了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对于工科专业的学生来说,做项目必须动手,要动手就必须要进实验室。毕业设计需要学生沉静下来,专注在研究题目中。所以匆忙而过的实验是无法满足毕业设计的要求的,这势必要求实验室必须长时间开放[7]。

其次,做毕业设计的学生进入实验室后,能够和指导老师做最近距离,最长时间的接触、交流。如果不进实验室,只能纸上谈兵。问题的探讨无法做到最直接的演示,指导教师也不能精准地进行沟通解答,整个指导过程效率相当低下。因此,确保学生在专用的开放实验室里,进行毕业设计研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另外,如果毕业设计进入实验室,对于实验室管理的规范化有促进的作用,并且能提升实验室规范化开放管理的规章制度。面临毕业的学生进入实验室,不仅可以自己得到发展,而且可以成为类似国外TA(Teaching Assistant)的角色,帮助实验室老师完成一些简单的实验室工作,这样也减轻了实验室老师繁杂的工作[8]。

总之,实验室管理建设和毕业设计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互相进步的。

五、关于毕业设计和实验室管理建设结合的若干创新设想

(一)关于时间和地点安排的创新设想

如果有条件,可以建立毕业设计实验室开放系统[9]。系统可以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硬件系统包括实验室大门上的刷卡系统,软件系统包括实验室时段网上预约系统[10]。毕业设计学生可以预约某一个时段,某一个实验室做实验。当学生来到这个实验室,可以刷卡,打开实验室的门,学生便能进入室内进行毕业设计实验了。这个系统的优点是可以做到无人值守,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但改造的费用较大。

另一种方案为:在对现有的实验室不做太大改动的前提下,设立一个专门的毕业设计实验室。这种解决方案的优点就是需要的经费较少,对原有的实验室改动也较小。但需要实验室老师统一管理,专用仪器和微机也需要另行设置安排。

(二)关于TA的创新设想

在我校的毕业生中,有一部分学生会选择读研究生;另外一部分同学会准备考教师资格证。这两部分同学在应届毕业生中占一定的比例。选择这些同学,在进行毕业设计全过程中,要求他们配合做一些TA的工作,比如:帮助实验室老师做实验课的准备,检测仪器,做一些简单的维修工作;或者帮助专职任课老师和实验室老师,辅地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实验。

(三)毕业设计选题的多元化

对于毕业设计课题来说,我校是严格执行一学生一题的标准的。所以在毕业生逐年增加的趋势下,需要的毕业设计课题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学校的实验室领域也可以作为毕业设计选择课题的来源之一。实验室的题目可能更加贴近于实际,比如电子专业的同学,毕业设计的最终结果可能就是焊好某一个具有专门功能电路板(这些专门功能的电路板还可以在实验教学中起到演示的作用[11-12])。比如实验室管理,也可以作为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课题的来源。例如:“开放实验室网上预约系统”、“实验室设备出借归还系统”等。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解决目前毕业设计效果不佳和实验室管理效率低下的问题,必须坚持开放实验室,并让毕业生长时间进入实验室,认真专心地完成毕业设计。只有学生和老师共同努力,毕业设计才能达到高质量效果。

参考文献:

[1]杨松林,杨大明.充分发挥实验室优势提高毕业设计质量[J].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2):86-88.

[2]王琳,刘镰斧,蔡竟业,等.本科毕业设计和实验室建设结合模式的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8,(2):66-68.

[3]余魅.加强毕业设计过程管理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7(1):110-112.

[4]黄春梅.大学本科毕业论文不能取消――对武汉三所高校本科毕业论文撰写现状的调查[J].理工高教研究,2006,25(6):20-22.

[5]黄己立.在毕业设计教学环节加强教研室、实验室组织功能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建设教育,2009,10(10):43-45.

[6]韩东太,宋正昶,陈宁,等.实验室面向毕业设计开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1):155-157,176.

[7]石连捷,樊新民,等.发挥实验室在毕业设计中的作用[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6):71-72.

[8]陈殿生,王敏,孟野萍.结合毕业设计加快实验室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1999,(2):61-62.

[9]瞿祝邓居祁,殷科生,等.利用网上实验室资源开展毕业设计的研究[J].长沙大学学报,2007,21(2):60-61.

[10]陶为华.谈毕业设计对实验室建设的推动作用[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0(1):94-95.

篇4

论文关键词:工科专业;毕业实践课;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一体化

工科专业毕业实践教学主要包括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两个教学环节,它是工科专业最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完成培养计划、实现培养目标的关键所在,是学生在校阶段进行的最后一次系统、全面的综合训练,是学生认识社会、提高实践能力、培养综合素质的有效方法,是学生步入社会的纽带和桥梁。近几年来,由于学生人数增加、实习资源紧张、实习单位联系困难、过程管理不到位、就业与考研影响等原因,使工科专业毕业实践教学的效果受到严重影响,进而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协调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的关系,降低上述不利因素对毕业实践教学的影响,改革现有毕业实践教学实施模式,提高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质量,显得尤为重要和现实。

一、毕业实践教学现有的实施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1.现有实施模式

目前,国内绝大多数高校工科专业毕业实践教学采用的是传统实施模式,就是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各自独立进行的模式。在教学计划中,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是两个完全独立的教学环节,毕业实习一般开设在第七学期末或第八学期初,时间一般为3~5周。毕业设计在第八学期毕业实习结束后开始进行,时间一般为12~16周。

近几年来,部分高校在努力改革与实践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之间的“一体化”问题,但并非实质上的一体化,只是加强了个别教学环节之间的联系。有的把毕业设计选题时间提前到毕业实习初期,学生带着设计题目进行实习,或者把毕业设计选题放在毕业实习中后期,学生结合实习内容进行设计选题。也有的采用顶岗实习与设计的方式,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均在同一实习单位进行。

2.存在的问题

目前工科专业毕业实践教学不管是实习与设计各自独立进行的模式,还是“一体化”方式,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1)实践教学资源不足,实习单位联系困难。近几年来,由于高校扩招,学生数量急剧增加,使得校内实践教学资源紧张,指导教师数量不足。校外实习基地不能满足学生实习需要,严重影响到毕业实践教学的开展。

(2)过程指导与管理不到位。由于学生毕业实习多数在校外进行,甚至在外地进行,指导教师由于所带学生太多、精力有限、距离太远等原因,对学生的指导与管理力度不足,而实习单位方面的管理人员由于责任心、利益问题,对学生的管理力度更加不足。对于毕业设计而言,由于指导教师还要忙于上课和科研,学生还要忙于考研、找工作,师生之间的指导、交流必然受到影响。

(3)毕业实践教学内容实训价值不高。对于毕业实习来说,是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的,其内容本应以技能性和实用型为主,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以教师指导为主,而教师的实践知识一般也很欠缺,加上企方技术人员指导力度不够,使得实习内容大多仍空于理论、流于形式。毕业实践教学内容实训价值不高,并未真正达到全面系统的实战训练效果,加上过程管理不够、学生积极性差等原因,毕业实践教学内容的实训效果更差。

(4)毕业实践教学时间得不到保证。在毕业实习环节中,由于实习经费不足,使原计划的实习时间难以得到保证,实习时间被压缩是普遍的。在毕业设计环节中,前期学生忙于考研、后期忙于就业,真正用到设计上的时间很少,很多学生是在最后阶段“突击式”完成设计任务。

二、毕业实践教学实施模式改革

毕业实践教学现有模式存在许多问题,不妨大胆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把传统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两个教学环节合并为一个课程教学环节,即毕业实践课,实现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实质性一体化。

1.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一体化

与传统模式相比,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一体化体现在两个教学环节的各个方面,主要表现在形式一体化、内容一体化、地点一体化、管理一体化、考核一体化、指导一体化等方面。形式上由原来两个独立的教学环节合并为一个教学环节,写入教学计划,学时与学分依据合并后的教学内容和要求重新设定。内容上前期以实习为主,后期以设计为主,实习与设计内容要相互联系,前期实习要和毕业设计选题及调研相结合,后期设计是对实习内容的综合应用。原则上要求实习与设计在同一地点完成,设计也要在实习单位完成,边实习边做设计。学生指导与管理方面,全部毕业实践教学由同一组人员负责管理,同一组指导教师负责指导。课程考核方面,整个毕业实践教学最终只考核一次,但必须要加强过程考核,特别要重视前期实习与后期设计的衔接段考核。

2.毕业实践课

在将来的教学计划中,毕业实践课是一门独立的课程,有自己的课时、内容、学分、开课时间及学习要求。课程内容包含实习与设计两方面,实习内容与每个学生的专业方向、就业意向相联系,设计题目可以由学生在实习中自由选题,也可由指导教师依据学生的专业方向出题,课时一般为16~20周为宜,学分应在15~20之间,开课时间可安排在第七学期末或第八学期初开始,一直到第八学期结束,学习目标、要求与过去基本相同,就是达到综合实训的目的。

三、毕业实践课的具体实施

改革以后,毕业实践课将是工科专业课程体系中历时最长、学分最多、综合性最强的教学环节,只有制订系统、科学、可行的实施计划才能保证其顺利实施,达到教学效果。毕业实践课是工科专业最后的教学环节,在专业课程全部完成以后开始实施。

1.毕业实践课动员

毕业实践课动员是提高学生组织纪律性、保证课程顺利实施的重要环节,可以在毕业实践课正式开始之前进行。通过开展动员会,首先让学生明白毕业实践课的学习目的、学习方式、学习内容、时间安排、具体实施计划,强调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的内容要求,特别强调毕业设计选题要求;其次让学生明白课程的过程管理,强调安全、纪律与自我管理问题,明确如何与实习单位沟通、合作,定期与指导教师联系;最后让学生明白课程的考核方式,强调实习日记、实习报告、开题报告、设计成果等实践课最终成果的具体要求及考核方法,要求学生重视过程考核。

2.实习单位联系

实习单位联系采用学生自联、学校推荐及通过往届毕业生联系三种方法。学生自联实习单位最好与自己的专业方向一致,同时满足实习要求。学校推荐就是由学校为学生安排实习单位。可通过两种途径,一是利用已有实习基地安排实习,二是通过学校或老师的科研合作单位来安排实习。除了上述两种传统的方法外,还可以利用本专业众多的往届毕业生资源来联系实习单位,学院要建立各届毕业生信息库,并加强与他们的联系,学生持学院开设的联系函直接到其单位联系,由于往届毕业生地域分布非常广泛,可以满足众多学生对实习单位在地域上的要求。

3.实践课申请与指导老师选择

实习基本单位确定以后,学生填写毕业实践课申请表,提供家长同意书以及实习单位接收函等材料,申请到实习单位实践学习,经学院毕业实践教学领导小组批准后,领取毕业实习手册、实习鉴定表、设计选题表,办理相关手续,方可外出实践学习。同时,学生还要选择毕业实践课指导教师,指导教师选择实行双向选择,校外指导教师一般由实习单位安排。

4.毕业实习

学生毕业实习主要采用顶岗实习的方式,学生深入到企业生产实践中,完全按照企业的作息时间、规章制度工作学习。实习内容是在教学大纲的要求下,由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同商讨确定,一般要符合学生的专业方向,还要考虑毕业设计的选题问题。实习过程管理采用三方管理,[5]即校方管理、企方管理和学生自我管理,特别要加强学生自联实习的过程管理。实习指导采用学校与企业双方共同指导,学校主要由毕业实践课指导教师负责,企方主要由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学校推荐实习主要由校内指导教师负责指导,自联实习和往届毕业生联系实习主要由企方专业技术人员负责指导,以达到“实战”训练的效果。

5.毕业设计选题

通过3~4周的毕业实习,学生除了培养自身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结合实习单位的生产实践与自己的工作岗位,结合自身专业方向、就业意向,在校企双方指导老师的指导下,为毕业设计选择设计题目。设计题目最好是企业真实的生产项目,不要虚构假设题目,如果企业真的没有适宜学生毕业设计的生产项目,也可由校内指导教师结合自己的科研课题、横向项目来设计题目。

6.毕业实习答辩暨毕业设计开题

第一阶段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选题完成后,学校在合适的时间举行毕业实习答辩暨毕业设计开题报告会,全体学生都要参加报告会,也可以依据专业方向、实习内容或设计题目的不同分组进行。[6]报告会的主要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对毕业实习情况进行汇报,包括实习地点、实习内容、实习时间、实习收获及体会,同时提交实习日记、实习报告、实习鉴定表等材料;二是对毕业设计选题情况进行汇报,主要有如何结合实习内容选题、题目内容、设计方法、设计过程、最终成果等内容,最后上交开题报告。校企双方的指导老师都要参加毕业实习答辩暨毕业设计开题报告会,为毕业实习考核,并对毕业设计开题进行评议。

7.毕业设计

学生毕业设计开题以后就可以返回原来的实习单位,在岗进行毕业设计。毕业设计过程管理同样采用三方管理,以企方管理和学生自我管理为主。毕业设计指导采用校企双方共同指导,企方技术人员主要负责毕业设计具体的日常技术指导,校内指导教师负责设计进度控制和宏观技术指导。要求学生在设计一稿检查、二稿检查与定稿检查时必须到校,检查采用分组会议评议的方式,由各指导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评议,提出修改建议。其他时间要求学生与校内指导教师定期联系与交流。

8.毕业设计答辩与实践课考核

毕业实践课结束后,要求学生的毕业设计必须完成,学校举行毕业设计答辩会,学生对自己的毕业设计内容进行汇报,提交设计成果,答辩小组教师对每位学生的答辩及设计成果进行考评。毕业答辩结束后,毕业实践教学指导小组要对毕业实践课进行最终考评,考评内容分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考勤三方面。毕业实习成绩主要包括实习答辩成绩、实习成果成绩。毕业设计成绩主要包括毕业答辩成绩、设计成果成绩,三方面成绩依据不同比重综合评定成绩。

四、毕业实践课的实施对策

1.加大校企合作与实践基地建设

相对固定的实践基地是毕业实践课实施的重要保证,学校应加大与有关企业的合作,建立一定数量的实践基地。实习基地建设要多样化,以满足不同专业方向的实践要求,可以通过合作协议书形式给予确认,建立一种长期关系,学校可以在科研、试验及人才培训方面给企业以支持,而企业可以在教学实践和学生就业方面给学校以方便。

2.指导教师培养和相关管理机构建设

学校要加大毕业实践指导教师的培养力度,特别要提高其实践方面的知识与经验,最好选择高职称、高学历、双师型教师参与指导,还要聘请校外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担任指导教师,最好为其颁发聘任证书以确认其指导教师身份。为提高企方指导人员的积极性,学校也可以根据实践单位、实践内容、岗位类型等不同情况,为个别企方指导人员提供适当的报酬。另外,校内管理机构建设也很重要,院系要成立毕业实践教学领导小组,各专业还要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设置多个毕业实践教学指导小组。

3.教学计划调整及相关资料建设

毕业实践课与传统教学模式有一定的区别,为了便于教学计划的执行,需要对现有教学计划进行调整,取消原有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两个教学环节,增设毕业实践课程,同时合理确定课程学时、学分以及开始时间。另外,在原有资料的基础上,增加建设毕业实践课所需要的相关资料,主要包括实践课申请表、毕业设计选题申请表、毕业实习答辩评分表、毕业实践课成绩考评表等。

4.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

毕业实践课虽采用三方管理,但校内指导教师管理工作重、距实践单位远等原因,管理力度难以保证,而实践单位又不是专职管理者,管理责任心不强,所以实习课的管理仍以学生自我管理为主。这就要求学校通过各种方法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其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篇5

本科毕业设计题目源于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是实现教学与科研双赢的最佳方式。毕业设计与科研相结合是一种“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在科研课题成为毕业设计题目时,须根据环境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基本要求,结合学生具体情况,将具体研究方向合理地组合成若干个难度适中、工作量饱满且具有一定探索性、创新性的毕业设计题目。毕业设计的学生可以提前进入到实验室,了解课题的背景和任务,从而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深入开展毕业设计;指导的教师也有更多的时间为学生指明课题的研究方向,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设计技术路线,进行科研攻关,对在毕业设计期间存在的问题可及时与学生讨论和交流,提出修改意见。同时,高水平的成果也可以作为学生走向人才市场,进入用人单位的一块敲门砖。

2.与生产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题来源于生产实际,毕业设计也要与生产实际相结合,本着解决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来制定设计任务和目标,能使学生学到实用的工程技术,从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毕业设计的题目可以由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给出,毕业设计的目的、任务、要求和预期结果由学校负责审批。设计过程也可以在企业内完成,毕业设计答辩在学校进行,以保证毕业设计成果评判标准的统一。这种模式既可缓解目前毕业设计题目陈旧、与实际联系不紧密等不足的情况,又可解决教师指导过多学生的矛盾。同时也为学生和用人单位相互了解、双向选择奠定了基础,使学生到工作单位后能很快进入角色,高效率地工作。

3.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满足社会需求是人才培养的根本所在。新形势下社会对环境工程领域创新人才的要求,给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挑战。毕业设计与社会需求相结合,是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培养模式。学生竞争意识和能力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方面。学生的毕业设计要服务于社会,让社会充分认可环境工程专业,同时,学校也可以及时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使学校调整培养方案与课程结构,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合理,通过素质教育和专业知识学习,进一步增强竞争意识和服务社会的能力。

4.与学生兴趣爱好、择业方向相结合。

在选择毕业设计题目时,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在大学四年所掌握的基本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择业方向选择,这样就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选择一些不是与本专业严格紧密相关但也达到学校和学院下达的毕业设计难度要求的题目。学生选择这类题目完成了毕业设计环节后,锻炼和培养了自身的能力,挖掘了自身的潜能。另外选择与自己择业方向一致的题目,可以给学生带来向用人单位展示自己成绩和能力的机会,给未来的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我们都知道,目前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在校大学生中有一定数量的人对自己所学专业不是很感兴趣,这类人在走上社会面临择业是就会有一定的压力,在毕业设计这个环节,让他们选择自己感兴趣并且可能与之后的择业相关的题目来完成,会使他们毕业后较和谐地融入社会。

5.加强毕业设计期间指导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

毕业设计是大学生毕业之前最后一个学期的必修课程,对大部分的学生而言,完成这门课程需要学生将大学四年所学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综合起来,并从中提炼出一个个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到解决一个生产应用中的具体问题中去。这就需要学生在充分的文献调研基础上,归纳总结知识点,寻找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个过程需要教师精心的指导。指导教师在学生完成毕业设计的各个阶段都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完成情况,结合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指导,每周至少指导学生三到四次。这就大大加强了师生间的互动,对学生顺利地完成毕业设计任务非常重要。这种师生间的互动使学生在毕业之前全面深入的对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了一次归纳和应用,对部分学生还可能会激发他们内在的潜力。另外,毕业设计完成时期正是学生即将结束大学生活走向工作岗位的时期,很多学生面临考研、就业等多方面的压力和困惑,这些负面的情绪往往会影响他们毕业设计的正常进行,这个时候指导教师采取不定期的检查、定期约见、组织小组讨论等方式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一方面监督学生的毕业设计完成情况,另一方面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给予疏导和指引,这对学生顺利完成大学学业,身心健康地走向社会起到良好的效果。

6.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过程监管力度。

虽然在毕业设计的各个环节都有相应的管理措施,但仍需进一步完善。整个毕业设计环节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指导教师根据自己的研究领域向系毕业设计指导小组申报设计题目;

(2)所有设计题目向学生公布,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题;

(3)指导小组向所有指导教师下达设计规定,指导教师向各自的选题下达毕业设计任务书;

(4)学生按照设计任务书开始进行设计,从文献调研到数据计算整理、设备选择到画图;

(5)学生撰写毕业设计说明书和论文,进行小组预答辩;

(6)毕业设计指导小组组织答辩委员会正式答辩;

(7)组织不合格的学生进行二次答辩;

(8)将全部参加毕业设计环节的学生的成绩进行评分和归档。以上环节构成了基本的环境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规范管理体系。

篇6

我们对毕业设计环节的思路为:明确的岗位培养,严格的工艺观念,强烈的创新意识,熟练的实际工作能力。

一、充分准备,尽早参与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都是三年制教育,长期以来,毕业设计一般都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即第六学期进行。如果在最后一个学期才让学生选择毕业课题的话,学生可能要用一周甚至更长的时叫才能理解毕业课题的意义和要求。再加上查资料,选择、采购元器件的时间,4到5周的时间就过去了,同时,很多学生还要考虑就业等实际问题,这样学生毕业设计时间十分紧张,影响了毕业设计的效果,更谈不上提出更高的要求。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将学生选择毕业课题的时间提前到第五学期的开始进行,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了解毕业设计课题,要求学生在第五学期完成查资料、方案设计、选购元件的工作,并要求完成《开题报告》。这样,第六学期一开始就可以正式投入毕业设计的实施工作,为保证毕业设计质量提供了时间上的保证,这样就有了高要求的空间。同时第五学期是学生开始学习专业课的时间,以往学生经常在学习过程中不太明确所学知识的实际用途,影响了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尽早接触毕业课题,可以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同时促进了专业课的学习,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二、全程控制,目标管理

毕业设计—般都是要等到毕业设计完成后,进行毕业答辩时才知道学生的学习结果。如果学生的毕业设计效果不理想,再想弥补为时已晚。同时由于指导老师除带毕业设计任务外,还有其他教学和社会工作,往往对毕业设计进度的掌握尺度不同,进度过慢就会影响毕业设计的顺利进行。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借鉴了全面质量管理的思路,为每一位指导教师准备厂详细的进度表,提醒指导老师注意每一个阶段的指导时间、阶段目标和任务,供指导教师随时检查目标的完成情况。同时进度表上也可以记录学生每一个阶段的学习进行情况,毕业设计不再是单单对毕业答辩和课题完成情况的检查,实际达到了全程监控毕业设计的效果。

三、面向实用,重视产品化设计

高职教育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特点是培养目标不同,针对这个特点,我们在选题时突出课题的实用性,相对减少理论性偏强的课题,明确提出“产品化设计”的要求。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个人要想发明或发现—个前所未有的新技术是比较困难的。大部分技术创新工作都是利用现有的技术手段,转化为具有实用意义的技术产品或设备,满足社会的需要。尤其在我国的社会实践中,普遍存在片面追求高新技术含量,轻视实用性技术的意识。因此,我们不仅在选题时重视课题的实用性,而且在对学生进行专业素质教育时就反复强调要树立“重视工艺”的观念,“精益求精就是创新”的观念,“科技必须转化为生产力才能服务于社会”的观念。着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勤奋务实”的能力,“发扬团队精神,分工合作”的能力。要求学生一定要带毕业设计完成的作品进行实物答辩,提倡使用最新技术或设计实用产品。

四、参与工厂实际产品设计

篇7

侗族民族服饰色彩常用黑、青(蓝)、深紫和白等四色。黑青色多用于春、秋、冬三季,白色多用于夏季,紫色多用于节日。女裙分季节,多用黑色。讲究色彩配合,通常以一种颜色为主,类比色为副,再用对比性颜色装饰。主次分明,色调明快而恬静,柔和而娴雅。侗族的服饰普遍没有苗族华丽,银饰的使用无论从式样和数量上都比苗族少许多。侗族服饰朴素,色调以青、蓝、白、紫为主。男子多穿对襟短衣,或右衽无领短衣,包大头巾。女子上穿大襟无领无扣上衣,下穿百褶裙或长裤,束腰带、裹腿,包头帕或戴银冠及各种银饰等。

2服装专业毕业设计开发

根据院校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毕业设计综合实训》一致认为是服装专业课程中重中之重[2],做好毕业规划设计需遵循课程标准、教学内容设计、考核评价标准三大原则。

2.1制定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规定了各门课程的性质、设计思路和课程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态度目标),核心内容包括课程内容和要求,设计了教学方法、合理利用教学资源、综合教学评价,全面体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对加强学校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素质全面、富有创造性的人才起到了推动、储备作用。

2.2教学内容设计

根据服装毕业设计课程的教学需要,《毕业设计综合实训》对服装设计的重要性、毕业设计的前期组织和选题、实用装、创意装的设计方法和设计流程、毕业设计作品汇展以及毕业生求职技能指导等进行辅导[3]。

2.3考核评价标准

课程教学评价遵循整体性、全面性原则,注重教学的“多元化、多方式”评价,改变以考试成绩一锤定音的评价方式,注重学生设计制作全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职业素养和技能水平的整体评价。改革传统单一的评价方式,注重T台展示和静态展示相结合方式进行评价。让低年级的学生、学校其他科室的教师和学校的领导作为评价主体,以投票的方式作为毕业设计作品评分的标准,一改以前师傅带徒弟,一切师傅说了算的应试教育的评价模式,改由更加公平、更加公正和更加合理的民主投票评选方式,更激发学生对毕业设计的积极性,以及对行业的热爱。

3《毕业设计综合实训》课程实践

3.1实施新的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内容包括课程性质、设计思路和课程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态度目标),核心内容包括课程内容和要求,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和教学评价。

3.2校本教材《服装专业款式设计》中民族服装进行推广应用

深入了解广西民族特色服装,记住壮族、瑶族、苗族和侗族各族服装每个细节,找出各族服装精髓进行分析、提炼。结合系列服装要求,设计出属于自己的毕业设计服装,为自己的学业又增一彩。

3.3运用多媒体对毕业设计展开教学

多媒体技术使知识内容可以通过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和影像等各种单一形式或者是几种形式的组合来表现,例《毕业设计综合实训》课程在课堂教学中就非常需要借助多媒体技术,如系列设计的形式、面料的效果、模特表演、T台展示及流行趋势的掌握、各时装会等,没有直观地观看效果是无法想象出来的。只有通过多媒体展示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4]。

3.4教学学习评价

学习评价,是根据了解学生学习已达到的水平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明确目标,采用及时、有效的方法让学生自我评价、自我总结,达到目标进步。3.4.1问题归纳收集、归纳学生在毕业设计中可能出现的个别问题和普遍问题,为以后教学提供有价值的的信息。3.4.2教学评价对学生两年的学习成果进行检验,并让学生自主地经历一次服装从设计到制作完成,再到T台展示的服装设计制作的完整流程,为学生今后在各个工作岗位上清晰自己的工作任务打下良好基础。3.4.3教学反思对本课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否最佳,还能否采用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做更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索。

4结语

篇8

1.课程组织的整体规划

在改革思路的探索中,广泛、认真考察其他院校的实施状况,汲取他方的有益经验并与学校自身实际相结合,是确保教学组织整体规划合理性的首要前提;总结以往毕业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其进行深入的剖析,扶正纠错,是实现教学组织整体规划合理性的必要方法。这里,基于以上的前提和方法,笔者把毕业设计分成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毕业设计专业考察、市场调研、毕业设计课题选定;第二阶段为课题概念内容理解、设计方案的初步确定、资料收集、绘制草图(包括基础造型设计、图形设计、工艺设计到效果图)、实物模型、产品制作,一直到设计作品的展示和环境设计;第三阶段为设计方案的实施与深化,即毕业设计报告书或毕业设计陈述书的制作(要求图文并茂)和毕业设计答辩;最后一个阶段是毕业设计展览,在这一阶段要努力促成毕业设计公开展览与企业人才招聘会同时进行,以利于毕业生更直观、具体、全面地展示自己,从而在更大程度上获得走向就业岗位的机会。以上毕业设计教学结构的四个阶段经历了两届毕业生毕业设计的实践检验,效果明显。

2.组织形式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在毕业设计的组织形式部分仍然处于探索尝试中。针对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需要,可以尝试改变以往以个体创作为主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倡导、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以分组合作的形式为主进行毕业设计创作,可以模拟公司或企业,按照客户服务流程进行创作。而在答辩过程中应该更注重毕业设计具体结构的实际制作过程。这样,一方面可以督促学生在每个细节的学习中增长能力,另一方面也会更有效地避免抄袭现象的发生。

3.答辩考评委员会的组成

在毕业设计答辩结构中,要尝试改革答辩考评委员会成员的组成。参加毕业答辩的人员除了毕业设计指导教师、骨干教师、本专业的专家教授外,还应邀请相关企业的企业家以及相关行业协会的人员共同参与。这样,毕业设计的教学目标与实际社会需要就能实现更好地接轨,校方作为学生的培养方也会因此更多地了解社会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要求,这一点尤为重要。与此同时,也为社会打开了一扇门,让社会更多地了解学生和高校教学,也能够增进社会对学院所培养人才的认可度。

二、对毕业设计答辩内容结构进行改革

1.答辩形式的改革

设计答辩一般以问答的形式进行,设计者首先对自己的设计进行陈述或者介绍,然后由答辩委员会成员提出问题,设计者作出回答,在彼此观点不一致时往往会进行一番辩论。但从总体上说,设计答辩是以问答的形式为主,以不同观点的辩论为辅。但以往的答辩形式大多是学生先说,评委听完后提问。这是一种静态的答辩,而笔者尝试让每位或者每组毕业生在自己布置的设计作品展位前进行答辩,改静态的答辩为动态的答辩。而答辩评委会成员也能够获得对设计作品更为直观、丰富、全面的感受,可以对设计方案、创作实物、布展情况、设计报告等进行全方位的认识,边观察、边品味、边提问,之后再依据学生的回答做出评定,从而就毕业生的毕业设计水平给出更为综合的评价。

2.答辩内容的变革

(1)论文与设计说明一般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答辩结构大多是进行设计答辩,而且是以毕业论文与毕业设计相结合为内容的答辩,高职院校以往也大多如此。但近年来,高职院校逐渐认识到高职学生毕业答辩的内容要求不能等同于普通高校学生,原因就在于学生主体的实际情况不同,人才培养的目标不同。高职学生的培养目标是要其掌握一门或相关几门具体的技术用以就业,而不是拥有很高的理论研究能力。鉴于此,笔者在改革的过程中把论文部分改成了必要的设计说明和设计报告书。通过设计说明和设计报告书的写作,学生把设计立意、组材、创作过程和最后的作品以相对通俗的语言形式表述清楚、以图片与文字结合的形式展示清楚即可,在此,要求更多的是其毕业设计作品的实际制作部分。(2)毕业设计报告书在毕业设计报告中,毕业生自己制作多媒体文件进行设计报告书的制作,其内容包括如何选题、如何考察、如何设计定位、如何组织素材、如何进行创意、如何设计草图、如何澄清设计思路、采用何种技法等。这样的自述会展示出毕业生对整个设计过程的思考,展现他们真实的设计能力,从而达到锻炼毕业生综合能力的目的。(3)毕业设计作品对于毕业设计作品,要求学生提交图片浏览格式与设计作品的原始文件,包括草图、平面图、立面图、阶段过程图、单体效果图与综合效果图,并且还要求制作一定比例的实物,设计、印刷、拼接全部由自己和小组完成。此外,毕业生的毕业设计展位根据展览的整体策划需要自行布置,这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个锻炼的机会,而且这一结构的锻炼并非无关紧要,而是整个毕业设计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这部分的能力展示将会成为学生毕业设计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

篇9

本文通过对会计专业毕业设计所发挥的作用介绍,指出了会计专业毕业设计自身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会计专业毕业设计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会计专业毕业设计改革措施,并对会计专业毕业模拟实习实践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会计专业;毕业设计;改革

毕业设计对于高校的教育来说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毕业设计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学习或者实践活动而形成的综合技能。所以,我国教育部门以及高校均非常的重视毕业设计环节,而对于高校的会计专业来说,其更为关注对于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因此,毕业设计也变得更加的重要。针对高校会计专业毕业设计,应当重点放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方面的特点,同时在毕业设计理念、内容及形式等方面不断的革新与创新,让毕业设计可以真正的起到提升学生职业技能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毕业设计的功能。我国教育部门颁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学校的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要不断地强化学生自身的实践技能、创新技能、就业能力以及创业能力,努力培育具有综合全面发展的新型复合型人才。在上述所提到的培养学生多种技能中,是要求学生以特定的职位的技能为基础,并没有强调对于学术的研究。而我国教育部门所颁布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中提出,高职院校进行毕业设计环节,应当和本校的专业特色和市场需求高度融合,提倡以岗前实习、综合实践等不同对形式来完成毕业设计环节,要勇于创新毕业设计的方式。

一、会计专业毕业设计自身存在的问题

1、毕业设计选题较为狭窄。在会计专业毕业设计选题时,大多数是由指导教师提供一定的题目,而学生进行选择。虽然教师会提供较多的题目,不过会有不少的学生选择相同或者十分相近的题目。按照我校会计专业最近三年中的毕业设计选题来看,学生很多选择和“会计操守”、“会计信息失真”、“应收款监管”等相联系的题目内容,所写作的论文也较为相似。因此,大多数学生在毕业设计选题过程中,主要以题目所涉及的难易程度来作为选择标准,大多数学生会选择比较容易完成或者有相对多的参考资料与文献的题目,却没有按照学生自身所学的知识以及自我发展规划来进行题目的选择。

2、学生不具备教强的论文写作基本功。在对以往的毕业设计(论文)调查可以看出,很多学生所设计的毕业论文存在较多的抄袭现象,不少人会从网上摘抄一部分内容,也有一些人从杂志、报刊等上面摘抄部分内容。很多学生在摘抄的过程中不加思索,整段的进行摘抄,这样就会使得学生所写的论文显得非常生硬,之间存在较少的联系,没有层次感。学生并不是立即就可以拥有写作论文的能力的,需要经过教师的悉心指导,同时也要经过自身长时间的练习。日常情况下学生几乎没有写作论文的主动性,所以导致毕业设计(论文)很难取得非常好的质量。

3、学生就业压力过大,使得毕业设计无法专心完成。现阶段,高职学校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压力逐渐的增加,尤其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处于本科和中职学生的夹击之中,受到双方的就业压力影响,导致自身的就业压力持续的增加,这导致了很多高职学生毕业实践时无法专心的完成。然而学生开始进行毕业设计时,也正是学生在企业实习最为重要的时期,很多的实习单位会让学生在企业完成相应的毕业设计,而正是由于这种情况的出现,导致很多的指导老师对学生无法进行现场的论文写作指导,只有经过远程的方式来进行零星的论文指导,这种指导效果是非常有限的。等到学生毕业时,其所进行的毕业设计往往草草了事。所以,对于会计专业来说毕业毕业设计采用论文或者心得体会这种形式的方法有待进一步的改进。

二、会计专业毕业设计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

1、毕业设计未能完全的体现出实践性。不少的高校会计专业依旧执行毕业设计(论文)的方法来完成毕业环节,将毕业设计中的论文看成是学生取得毕业证书以及学校教学效果的重要参考。所采用的方法和高职学校办学的目标有较大的出入,无法达到真正培养人才的目的。采用学术型毕业论文的形式,不能真正的展示出高职学生所掌握的真实技能,更不能体现出学生所拥有的实践能力,达不到学生对于自身综合素养全面展示的作用与效果。

2、毕业设计不具备较强的针对性。学生进行毕业设计时,会受到较多的因素影响,使得毕业设计无法和学生综合素养相匹配,所进行的毕业设计也都和实践相分离。在毕业设计过程中管理存在不足,很多的高职学生忽视毕业设计环节,大多数人仅仅应付了事,没有参与感与主动性,导致学生在真正的进入岗位之前的最终实践环节根本达不到其所具有的真实作用,也不能让学生将所掌握的知识很好地应用在实践中,而这种与实际岗位相脱离的毕业设计模式是不具备太多功效的。

3、毕业设计师资力量欠缺。在进行毕业设计时,教师对于学生的论文写作没有严密的管控,而且很多教师不具备教强的实践能力,这就导致教师的指导存在不清晰、不明确的问题。部分教师所设定的毕业设计题目相对落后,无法反映最新的行业动态及新理论的应用。有些教师为了论文的审核方便,将同一题目对多届学生使用,这样就严重地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及综合素养的发展与提升。

三、会计专业毕业设计改革措施

1、创新理念,积极开展毕业设计的模式革新。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尤为关键,其培养学生实践岗位的胜任力作为基础,将学生综合素养提升作为目标。所以,高职院校在进行毕业设计环节中,对于学生的定位应当和自身的培养特色相一致,要满足会计专业的自身要求。第一,以学生的角度来说,高职院校所具有的特征没有较多地体现在严密的学习理论及学术研究方面,所以切不可按照本科所采用的毕业设计模式,一味的跟随本科院校的脚步。第二,按照教学观点来看,高职进行毕业设计需基于工作过程来完成,这样才能达到学习和岗位的融合。需要结合企业的工作实际,设定特定的案例,让学生通过毕业设计解决实际问题。

2、革新毕业设计内容,充分展示职业特点。优良的毕业设计模式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及团队意识。通过毕业设计来增强学生对于岗位职能、工作技能的了解。在毕业设计的过程中,应当逐步地提升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让学生通过对自身所学知识及相关技能的运用,在实践中锻炼自主、独立完成工作的技能,并进一步的强化、深化自身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所进行的毕业设计内容应当紧跟时代,反映行业最新动态。

3、整合多种教学资源,革新毕业设计内容。对于高职会计专业毕业设计革新工作来说,其和课程的改革有着较大的区别。仅仅依靠学校内部及课堂是无法实现的,也无法完全的依靠教师自身的研究。首先,通过学校和企业的联合培养机制,充分的挖掘行业优势。在进行会计专业毕业设计时,应当以本行业作为依托,同时具备一定的职业背景,这样才可以达到最适宜的设计内容。其次,应当强化会计专业的实训强度,使学生的实训真正的达到和现实相结合,让实训更加全面、整体的体现出学生今后职业的特点与环境,让会计专业毕业设计拥有坚实的基础保障。最后,要对选题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处理。在进行毕业设计选题时,应当结合会计专业实际,选择具有实践性的题目,切不可一味的选择学术型的论文题目。再按照会计专业特点,结合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进行选题。

四、会计专业毕业模拟实习实践探索

以往会计专业毕业设计多是通过论文形式来完成。首先,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完成具有较强学术研究型论文非常困难,学生缺乏一定的理论知识。其次,毕业设计采用论文形式所涉及的范围相对要窄,往往需围绕特定的论题进行写作,无法和现实紧密地结合,达不到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作用。所以,我们应当对会计专业毕业设计标准进行改革,通过设计会计模拟实习环节来取代毕业设计环节。其中会计模拟实习内容包括企业会计账表的设置、会计政策与估计方法、企业财务分析指标的设置、以及重大财务事项的处理方案等。这样就可以全面地考察学生综合素养以及处理问题的技能,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就业,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

1、企业账表的设置。学生毕业模拟实习的首要内容就是企业帐表设置,其中包含了会计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主要体现在考察对于企业账号设置、企业帐薄设置以及会计报表的设置等内容。在完成企业帐表设置的过程中,需要学生全面的了解并掌握企业的真实情况,了解企业自身的生产与运营需求,把企业运营过程中的特性按照企业会计制度来完成相应的、切合实际的帐表设置。其所设置的账表应当具有一定的针对性,能够和企业的运行特征相符合,同时也要求学生对所进行的帐表设置具备一定的理论依据。所以,在进行帐表的设置过程中,可以考查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也可以考查学生对企业账表设置的技能水平。

2、企业会计政策、估计方法的确定。通过上述的环节开展,给进一步的完成核算工作提供了基础保障。不过,如果更为精准的体现出企业自身的资产情况及权益、运营状态、经济效益等,仍应当按照企业自身的状况,来采取一定的会计政策,以科学地估计一些具备不确定性的交易及财务事件。在进行会计政策及估计方法的制定时,不仅需和企业的准则保持一致,也要和企业的会计制度相符合,同时又要紧密的结合实际,使整个过程可以精准地体现出企业的资产权益、效益等状况。设置上述的过程,是为了能够让学生可以站在更高的视角下理解并运用财务会计知识,提升学生对于财务会计理论的应用能力。

3、财务分析指标的设置。形成相应的财务分析指标制度,是毕业模拟实习的关键组成部分。其须按照企业自身的真实运营状况、企业财务管控的真实需求制定切合企业实际的、可以整体评估企业运营效果的、能真实反映企业财务现状的系统。我国所公布的企业绩效评价共涉及32个方面的内容,而学生在进行财务分析指标的构建时,也应当从上述的32个方面里挑选适宜的、能最真实模拟企业状况的每个评价指标。同时,也应当对所选用的指标加以说明与解释。通过这一过程,能够全面地考察学生对于财务会计管理理论了解与掌握情况,并且能够让学生将企业真实的财务管理活动的融入到毕业设计环节中来。

4、企业重大财务事项的处理方案设置。所谓的重大财务事项指的是会严重影响到企业运营的投资、扩股和诉讼等相关的事件。而对于上述事件的处理,通常会制定不同的方案,然后进行对比而选择相对合理优化的方案执行。所以,对于重大财务事项的处理,相对来说非常的繁杂。其中包含了对相应资料的采集、对市场环境的调研、对资料的梳理与汇总、寻求可以处理问题的多个方案、按照各个方案分别的论证、对不同方案进行对比优化选择、方案的执行。在进行重大财务事项的处理方案制定时,学生应当具有相对完善的财务理论知识及相对强的财务分析技能,同时也要求较为细致的了解企业自身的运营情况及市场环境。在这一过程中可以考察学生对会计分析和财务管理的运用能力,提升学生处理财务事项的实践能力。综上所述,会计专业毕业设计由论文形式改革为毕业模拟实习形式,是创造性的革新,也是会计专业自身发展的要求。通过这一改革可以有效的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相融合,并能够体现出会计专业的特征,同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及操作性,拥有相对高的应用价值,并且能够有效地强化毕业生就业能力,这和高职院校所培养人才的目标相一致。

参考文献:

[1]吴节.高职会计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提升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07)

[2]管晨智.毕业设计在教学中的职能与作用———以财务会计类专业为例[J].职业时空,2015(10)

篇10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蓬勃发展和广泛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管理也日趋普及。计算机辅助高等教育评估是其中一个比较新的分支,它的出现不仅改善了教育评估方式,而且有力地促进了传统教育评估方法向高效率、高质量和更加准确可靠的方向转变,促进了教育评估系统的改革,推动了教育评估方法的更新。教育评估是高等教育活动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而建筑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则是本科生培养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做好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评估工作,有助于改进建筑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培养。遗憾的是,多年来对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评估工作普遍重视不够,或者虽然重视,却仅仅停留在定性评价的阶段,缺乏准确可靠的评价标准,所有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质量。在这种情况下,将计算机引人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评估活动中来,可以大大改善这种状况。计算机具有存储量大、可连续工作等特点,而且利用计算机处理评估材料,获得评估结果,具有速度快、效率高、结果可靠的特点,只要指标体系建立合理,计算机能不受任何人为因素的干扰,提供给教学管理人员实事求是的结果,成为他们工作中得力的助手。为此,我们开发研制了建筑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计算机辅助评估预测系统(以下简称评估预测系统)。

二、评估预测系统的开发研制

(一)基本原理与方法

如何实现评估过程从定性到定量的转变,是开发研制该系统的关键所在。我们依据高等教育评估的原理,采用模糊综合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给出了建筑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评估的量化模型,具体步骤如下:

1.建立毕业设计(论文)评估指标体系。一级指标分为教师、学生、选题、客观条件四个方面。各方面再细分则为二级指标,如:教师方面分为准备工作、课堂讲授、出勤率、答疑情况、教学方式、教师职称等六个方面;学生方面分为学习态度、平时成绩、计算书完成情况、图纸完成情况、创新情况、译文完成情况等六个方面;选题方面分为结构类型、课题新颖程度、计算机应用合理程度、题目性质、外文资料、创新性等六个方面;客观条件分为设计教室、绘图仪器及图板、机房及出图设施、每位教师指导学生人数等四个方面。

2. 设立评价等级V,V=1好(VI),较好(V2),—般(V3),较差(V4)|。

3. 构造单因素评判矩阵R,

其中,R中每一个元素rij表示第i个评价因素对第j个评价等级的隶属度。

4. 设立各评价因素权重集A,例:一级指标权重集八=(0_35,0.35,0.15,0_15),八的取值可根据经验,并依据以往各届毕业设计(论文)评估结果经反复试算确定。

5.计算综合评判矩阵

    

6.对各级指标体系重复步骤

     7.计算测评结果

    

求得最终评判矩阵B该量化模型针对毕业生总体进行评估,评价毕业生的综合质量,改变了过去仅片面地对个人进行评估的状况。

(二)评估预测系统的计算机开发语言

系统采用流行的Windows人机交互式界面,力争做到界面友好,操作方便。根据本系统的特点和具体要求,我们选用了Windows环境下的VisualBasic5.0可视化编程语言开发本系统。VisualBasic5.0是微软公司开发的功能十分强大而又简单易用的可视化编程环境,编程速度快,界面质量高,是编写Windows应用程序的最佳选择。使用VisualBa¬sic语言开发本系统充分体现了本系统处理数据、信息快捷方便的特点。

(三)评估预测系统的总体结构

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安装本系统后,启动系统,进人主菜单,依据界面提示您就可以轻松完成评估工作,系统主框图如下:

三、评估预测系统的优点

1. 量化评估,提前预测,动态管理。该计算机辅助评估预测系统能够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方案可能取得的效果进行预测。教学管理人员只要依据该系统的提示输人各项有关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方案的参数,系统随即能计算出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成绩,从而对各项工作方案的结果作出预测。通过反复改变参数——计算成绩,教学管理人员就能够发现各种方案的优缺点,即哪一项安排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是有利的,如果实施下去会取得好的工作效果;哪一项安排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是不利的,实施下去必将导致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成绩下滑。这种预测如果安排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开始之前,管理者就能有效地对毕业设计(论文)方案进行调整,从而获得满意的效果。我们将99届与往届的工作方案作了一下比较,发现由于老教授退休较多,本次毕业设计年轻教师比例上升,但年轻教师职称偏低,讲师居多,教授、副教授比例严重下降,用该系统初步预测发现毕业设计整体质量将要下滑。根据这个信息,系学术委员会马上采取措施,对年轻教师提出更高要求:指导教师中讲师一级必须具有硕士学历,且应有一定的工程实践经验,在课题选择及指导上必须具有较强的创新性,最后经系学术委员会严格审查后方可上岗。再用本系统预测后发现,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最终得分并未降低,反而稍有提高。目前,99届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已经结束,最终得分的确较98届有所提高,与系统预测结果吻合较好。

2. 有效监督,对症下药。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行到中期时,系里为了加强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监督管理,一般要求安排一次中期检查。该检查能发现一些问题,但对这些问题造成的结果却很难预知。这样的话,发现缺点往往不能及时纠正,任其发展下去必将导致不良后果。这时,如果用该计算机辅助评估预测系统进行一下“中期评估”,各种问题可能导致的结果将一览无遗,且该系统会帮助教学管理人员清楚地发现各种导致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成绩偏低的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高效率地对缺点进行纠正,对优点给予肯定,保证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顺利进行,最终取得优异成绩。例如,99届某老师所带设计组,由于指导教师出勤率过低,中期检查时系统评估预测该设计小组成绩偏低,系领导马上对指导教师进行了批评教育。由于纠正及时,最终这个小组成绩达到了总体平均成绩。

3.总结校核,公平合理。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结束后,系里要对指导教师、学生的工作学习成绩进行评定。由于诸多非客观因素的影响,结果往往难以做到公平合理。此时借助该系统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成绩进行校核评估,可使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1:作更加公平合理。该软件是“诚实的检查官”,只要输入的各项参数正确,系统将实事求是地予以评分,这就摒弃了人为因素的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