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结论范文

时间:2023-07-12 17:41: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劳动教育结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劳动教育结论

篇1

关键词 劳动交换;农村社会结构;变迁

中图分类号 C912.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5-0318-04

农村社会结构是农村社会基本构成部分之间相互关联的方式,是从微观到宏观一些要素的结合体,这些要素包括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人口等。以农村中普遍存在的劳动交换这一社会现象为切入点,分析农村社会结构的变迁,是一种独特的分析视角。在传统农村社会,农户需要通过劳动交换来完成盖房、农业生产等家庭任务,这些家庭任务一般需要较多的劳动力和物质资源(生产工具、牲畜、生活用品等)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在当时家庭各类资源普遍缺乏的条件下,劳动交换正是农户之间的一种资源互补和调配方式,是一种生存策略[1]。劳动交换是指农户之间以其家庭成员的劳动为主要交换资源、遵守一定行为准则、以完成各自的家庭任务和家庭目标为目的的一种广义社会交换行为。劳动交换的要素包括交换的主体、客体、规则、类型和特征等,这些交换要素的变化可以表征农村人口、农户家庭资源、农村交换规则等相应农村社会结构要素的变化。具体而言,劳动交换的主体是农户,客体是农户用以进行劳动交换的资源(包括金钱、劳动资源和物质资源等)。因此,根据劳动交换的内容,可以把劳动交换分为“劳动—劳动”、“劳动—物质资源”、“金钱—劳动”、“金钱—物质资源”等4种较为常见的类型,这些劳动交换类型在传统农村社会中往往以“换工”、“互助合作”等方式存在。劳动交换对于传统农村社会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它保证了传统农村家庭生产生活顺利进行、减少了传统农村家庭生产生活的风险、维系着传统农村社会的社会关系格局、同时还具有加强传统农村社会整合并维护传统农村社会风气等[2-3]功能。这也反射出传统农村各相关社会结构要素之间较为稳定的相互作用。

传统农村社会劳动交换的特点是周期长、效率低,没有绝对严格的等价性,只有以人情作为参照物,大约衡量一下交换双方的得失。这些特点反映了传统农村社会结构的特点是农户人口众多、家庭物质资源与金钱缺乏、村庄道德规范与集体意识约束力强、人际关系偏重于感性和建立在互助伦理基础上的资源分配规则[4]。伴随着我国农村社会转型的过程,劳动交换的主体、客体、规则等要素都发生了市场化的转变。本研究于2011年,以陕南闫沟村为调研对象,从农村劳动交换的变化出发,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法,分析农村社会结构的变迁,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结果统计分析。闫沟村位于307省道旁,该村以农业生产为主,无规模化的经济作物种植,无乡镇企业和小型加工厂。全村农户有200 户左右,934 人。大量的劳动力外出使得留守人口基本上是所谓的“386199”结构,性别比例基本平衡。农户以务农为主,家庭年平均收入在7 000~20 000元,收入结构并不复杂:打工年收入约为1万元;在当地打短工也可以获得1 000~3 000元的收入;农业户均年收入约4 000 元;花椒、核桃、毛栗等经济作物年户均收入100~1 000元不等。总的来说,闫沟村还是个从传统向现代缓慢过渡的村落。

1 转型时期农村劳动交换特征的变化

1.1 劳动交换主体的理性化

劳动交换主体更追求交换效率而不是交换资源的节约。农户的家庭任务,像盖房、红白喜事、农业生产等,雇工现象越来越多,比如农忙时为了省事,越来越多的农户借助旋耕机、脱粒机等机械来提高粮食抢种抢收的效率。农户家庭成员外出打工,1 d或者30 d结1次帐,能见到现钱,若不外出打工而是在家进行劳动交换,则看不到有形的利益和价值,这样的利益博弈使得农户越来越倾向于用金钱代替自己的劳动来换取其他农户的交换资源[5]。农户的主要劳动力宁愿选择外出打工赚钱,然后从打工收入里选取一部分用于雇佣劳动力。另外,劳动交换主体对交换等价性的衡量受到劳动力市场价格的影响。比如闫沟村的闫某过去给邻居蔡某家帮过忙,2011年,蔡某的儿子本来要到商洛市务工,知道闫某家要盖房就专门留下来还工。闫某十分过意不去,觉得蔡家给自己家帮忙挣的工钱比他在外务工要少很多,这恰恰是把劳动力的市场价作为参考来计算人情的厚薄。

1.2 劳动交换类型结构的变化

家庭劳动交换的类型结构是在指一个家庭的所有劳动交换中,不同类型的劳动交换所占的比例。劳动交换的客体,即农户用以进行劳动交换的劳动资源和非劳动资源,它们在农户家庭内部的比例构成农户劳动交换的客体结构。农户劳动交换客体结构的改变必然导致其劳动交换类型结构的改变。显著表现为劳动力外出使得农户家庭劳动资源减少,同时打工收入增加了农户的金钱收入和物质资源,从而引起劳动交换类型结构的变化:一是农户之间生产领域的劳动交换减少,生活领域劳动交换增多;同时,“劳动—劳动”的交换类型在主要劳动力(青壮年男性)间减少,在非主要劳动力之间(老人、女性、少年儿童)增多。二是“劳动—物质资源”的类型逐渐减少,“金钱—劳动”与“金钱—物质资源”的类型逐渐增多。三是受劳动力市场价格影响,在“劳动—劳动”的交换类型中,长工参与劳动交换的情况越来越少,短工参与交换的情况仍旧很多。农户盖房所使用的劳动力里,有偿工占长工总数的33.0%,占短工总数的9.1%。因为长工需要的时间长,劳动交换不划算,只能用“金钱—劳动”的方式(请建筑队);而短工帮忙的时间过于零碎,难以计算,用“劳动—劳动”的交换方式比较方便。

1.3 劳动交换对象具有多元化倾向

农户不同家庭任务劳动交换的对象在结构比例上有一定区别,也有共性。传统农村社会,农户劳动交换的社会网络主要覆盖着血缘、地缘关系,但在转型初期,姻缘、业缘等非核心关系也被纳入农户的劳动交换网络。还出现了以雇佣关系为特征的新型劳动交换对象,他们可能是农户平时关系一般的熟人或陌生人。例如,闫沟村99名被访农户,其盖房所用的长工里,无偿工包括邻居(17.3%)、血缘亲戚(16.8%)、同村同组人(14.7%)、姻缘亲戚(13.7%)、同学同事朋友(2.5%)和其他来源(2.0%);短工无偿工包括血缘亲戚(26.0%)、邻居(21.2%)、姻缘亲戚(20.3%)、同村同组人(19.5%)、同学同事朋友(3.0%)和其他来源(0.9%)。值得注意的是,凡是有女婿的家庭,一般有大事需要帮忙时,女儿、女婿甚至是亲家都来帮忙,姻亲已经成为农户劳动交换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1.4 传统劳动交换规则的约束力减弱

传统劳动交换规则对闫沟村劳动交换仍具有较强的约束力,被调查农户中有56.44%的人表示在需要用工时“找关系好的邻居和朋友”。原因有以下3点:一是传统的互助村规。闫沟村有个传统村规,只要有人盖房或红白喜事,原则上每家必须派1个人去帮忙,保证了劳动交换的等价性和主家家庭任务的顺利完成。二是传统劳动交换周期长的特点。被访农户中,因为“以前给别人帮过忙”而愿意进行劳动交换的比例高达44.2%,说明传统劳动交换周期还没有结束,农户储存在亲戚、邻居和朋友家的劳动还未得到对方“还工”的兑现。三是机械团结的约束力仍旧强大。因为“互助村规”(66.4%)、“跟主家关系好”(11.8%)、“主家人品好”(7.6%)等原因而选择接受主家劳动交换邀请的占被调查总数的85.8%。尽管如此,传统劳动交换规则面临着约束力弱化的危险。在市场经济的渗透和影响下,针对农村劳动力的大量流失和日益沉重的人情负担,农户从“以低效率为代价追求低成本”逐渐转变为“不惜成本追求高效率”,使得传统劳动交换的规则不能够完全约束农户的劳动交换行为。随着农户对效率追求程度的提高,劳动交换作为日常人情互动方式的作用弱化,而作为促使农户家庭目标和家庭任务完成的作用强化,后者所要求的高效率是传统劳动交换规则所不能保证的。劳动交换的伦理依据是血缘和地缘的人情,它所要维护的是一种非市场化的人情与物以及劳动之间的交换关系[6],然而此种互助合作伦理和精神逐渐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被调查农户在需要用工时选择“掏钱请人”的农户已经达到43.56%,其理由是“效率高,不耽误事情”(50.0%)、“农村没有劳动力了,只能请人”(26.2%)、“不掏钱没有人愿意帮忙”(14.1%)、“省事,不欠人情”(9.4%)。

2 劳动交换现象变化所映射的农村社会结构变迁

转型时期农村劳动交换的变化并不是某一个单一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相应的社会结构要素综合变化的结果。

2.1 农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与差序格局的理性化、扩大化

转型社会初期,农户之间的劳动交换对象增加、交换规则中理性的互惠原则比非理性的亲情原则更重要,发生此种转变的原因是农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与差序格局的理性化扩大化。农业生产方式逐渐现代化,农户生产生活市场化,在纯粹的金钱收入既定的情形下,农村家庭面临着短期性货币支出的压力和周期性家庭赤字,即“货币化压力”[7]。在货币化压力下,金钱成为农户最为需要的资源。被调查农户中,有64.8%家庭,其2012年的家庭计划是“多赚钱”。近年来,农村交通、通讯条件的改善,科技等新的生产、生活和交往要素进入到农户的活动之中,提升了农户缓解货币化压力的能力,越来越多的农户家庭成员从事非农职业,收入愈来愈多样化并且水平不断上升。收入的增加使得农民的个人利益地位得到肯定,个体的自主发展空间扩大,个人自我发展意识增强,他们在原有的家庭、家族关系基础上发展起多种社会关系,业缘、趣缘、类缘关系等,这些社会关系对农民在工作、生活中获得各种利益和个人发展的机会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农户扩大着的社会关系网络为农户劳动交换提供了大量潜在的交换对象。农民的商业和其他生产经营活动遵守“互惠”原则,婚丧嫁娶等礼仪性活动及日常家庭生活与人际交往实行由差序格局决定的“人情”原则。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农村,农户原有的亲属网络不能提供农户新增加的对资源的需要,只有通过互惠原则,扩大家庭的社会关系网络,才能增加农户取得各种资源的可能性、增多为其提供资源的渠道,显然互惠原则比亲情原则更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规则,更能满足农户日益增长的对货币和其他利益的需求。这是农户对社会生产方式变化做出理性调适的结果,使得原有差序格局扩大化,利益正在成为决定人们之间关系亲疏的最大砝码[8]。

2.2 收入结构非农化与职业结构多样化

转型时期,农户越来越倾向于以金钱而不是劳动换取所需要的交换资源,从而完成家庭任务和家庭目标。“金钱—劳动”的劳动交换类型具有即时性、非循环型,缩短了劳动交换的周期、提高了劳动交换的效率,帮助农户高效优质地完成日益提高的家庭目标和日益增长的家庭任务,改善了农户的生产生活水平,这是农户收入结构非农化与职业结构多元化的直接体现。因为若农户之间仅依靠家庭剩余劳动力进行简单的劳动交换完成各自的家庭任务和目标,不仅效率低下,对于缓解农户的货币化压力也毫无帮助。出于该方面的考虑,剩余劳动力转向非农职业,多元化的非农收入逐渐成为农户收入的主要来源,该种收入结构使得农户抵御单一农业生产风险的能力不断提升,从而保障了农户的基本生活。与收入多元化紧密相联系的是农民职业结构的多样化,闫沟村农户的非农职业包括当地打短工、商业经营、非农技术、农副加工业、运输等。随着市场化程度的加深,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到第二、第三产业,农民就业越来越社会化,其后果之一就是农民从家庭分工走向社会化分工,农户之间的“互帮互助”开始以市场化的交易行为出现[9]。

2.3 人口结构的弱势化与农户交换资源结构的货币化

转型时期,农村人口流动导致农村呈现人口结构弱势化趋势,人口总数减少、劳动能力减弱。农村家庭单靠农业种植、增收门路狭窄;农民对外出务工收入持乐观预期;农民工在城镇寻找工作的成本较小、机会多;农民工讨薪的难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和保障;一些村民在外面务工多年已经立足了脚跟,可以带一部分熟人外出。如此诸多原因导致农村劳动力流出农村,外出务工收入成为农户收入的主要来源,劳动力的需求和供给进一步造成部分农村地区出现“空心化”现象。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失降低了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从而在宏观上造成农村人口结构的弱势化趋势。闫沟村被访农户中,家庭主要劳动力共有278人,有110人(39.6%)外出打工,其中男性87人(79.1%),女性23人(20.9%);外出打工人员年龄最小的15岁,最大的57岁,平均年龄为28岁。农村现有常住人口基本上是由老人、少部分妇女和未成年的青少年组成,他们在劳动能力上整体弱于外出务工的青壮年,但是却是农业生产任务的主要承担者。虽然农户之间的劳动交换,起到了农户之间资源互补下利益最大化的作用[10],也体现了村民对共同体资源的利用方式[11]。但是劳动力资源的减少,使得农户普遍缺乏劳动力这一劳动交换资源;而外出打工收入的增加,使得农户金钱这一劳动交换资源增加,于是出现了农村中“金钱—劳动”的劳动交换方式比例逐渐增加而“劳动—劳动”的交换方式比例逐渐减小的现象。

2.4 传统道德约束力的弱化

在传统农村熟人社会里,农户之间的劳动交换遵循一种非理性的人情规则;在陌生人世界里,由于交换双方没有建立信任关系,传统劳动交换规则并不能约束交换双方的行为,此时农户之间的劳动交换遵循理性的市场规则。也就是说,转型时期,以村庄集体意识为基础的传统劳动交换规则在熟人社会里仍旧起作用,在陌生人社会里则失灵。劳动交换规则的部分失灵说明传统道德的约束力减弱。这表现为转型时期农村呈现出的一种集体意识逐渐缺失状态,即村庄内部出现了阶层分化,农民之间的异质性增强;农村传统文化制度和道德舆论逐渐失去了道德秩序约束力,农民合作赖以发生的诚信社会制度和值得信赖的精英也难以发挥作用,村庄成员之间交往的功利性和目的性增强,农民对村庄共同体越来越缺乏认同感及归宿感[12]。农村社会道德和经济的非同步性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进步,但是以社会分工与个人异质性为基础的有机团结占主导地位的新型的社会结构却还未建立起来。这一事实验证了迪尔凯姆的道德真空预言。迪尔凯姆曾认为,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分工的发展削弱了集体意识在日常生活领域的调节作用,个人的独立与发展有越来越多的空间,这是一种历史趋势,“由社会分工所推动的结构变化与道德规范的变化并不总是同步的,在旧的道德规范不再起作用,而新的道德规范还没有建立起来的新旧交替时期,可能会出现社会道德的真空状态”[13]。

3 结语

农村劳动交换与其社会结构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一是农村劳动交换特点的变化能够表征相应社会结构要素的变迁。农村劳动交换通常促进、维护了相应社会结构要素的特点;反之,当社会结构要素发生变化时,劳动交换的特点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二是根据农村社会结构变迁的程度,可以将农村劳动交换的发展做阶段性划分。农村劳动交换的具体形式是否具有现代社会的特点,其主要评价指标是劳动交换的效率。根据社会发展程度,可以把社会结构划分为传统农村社会结构、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农村社会结构和现代农村社会结构3个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与之相应,劳动交换也可以划分为现代性程度和效率由低到高的3个发展阶段,即传统农村的劳动交换、转型时期农村的劳动交换和现代农村的劳动交换,这3个阶段的劳动交换各具典型特征。

转型时期中国农村社会结构传统与现代2种形态并存的状态,使得劳动交换也是兼具传统与现代的特点。吉登斯认为,在贝克所说的“简单现代化”阶段,现代性与传统性实际上处在一种共生状态,传统作为过去与现在的媒介,在现代性的初期发展中始终占据着中心位置并仍在发生作用。由于现代社会的“约束模式”有其局限性,社会监督机制的效能主要是依靠与强迫性和羞耻焦虑联系在一起的情感控制的内化或道德良心来实现的,而这一过程正是由传统性因素来完成的[14]。社会结构中的传统要素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维持社会有序发展的积极作用,在农村社会结构转型的初期,传统与现代性结构要素将长期共同起作用。但从长远看来,现代性社会结构要素的功能将会越来越强、传统性社会结构要素的功能将会越来越弱。低效率是传统农村劳动交换的明显特征。转型时期,金钱的介入使得劳动交换的效率有所提高,农业生产方式、差序格局、收入结构、职业结构、人口结构、农户交换资源结构、传统道德约束力等社会结构要素发生了变迁,而这些社会结构要素的变迁又不够彻底,这使得转型时期的劳动交换呈现出传统性与现代性特征并存的特点,劳动交换的主体理性与感性并存、金钱、劳动与物质资源并存的客体结构、劳动交换规则在熟人社会与陌生人社会执行双重标准等。社会变迁的长期性、复杂性决定了转型时期农村劳动交换这种传统性与现代性并存的状态将会长期存在。

从长远发展趋势看,社会结构继续趋于现代,促使劳动交换也向着现代化方向发展。中国的农业现代化至少应具备生产过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科学化、增长方式集约化、经营循环市场化、生产组织社会化、劳动者智能化等基本特征,这客观上需要把农民大规模组织起来进行高效率的、以市场为导向的现代农业生产。与之相应,农户的生产、交换、消费也将高度市场化;农户对货币的需求更大,以金钱为代表的利益成为农户决策的首要动因;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几乎不再受传统差序格局的影响,而更多地是一种类似于社会组织成员之间的理性化的社会关系;农村家庭的社会网络进一步扩大。

与社会结构的变化相应,中国农村的劳动交换必将进入现代农村的劳动交换阶段发展,其典型特征为:一是农户依据市场利益规则和完全理性的利益博弈,在熟人和陌生人社会可以广泛而频繁地进行劳动交换,劳动交换以村庄集体或者其他政治性单位统一组织,政府行为的引导使得农户之间的劳动交换更加市场化、理性化和组织化。二是农户劳动交换的社会关系网络更加广泛,交换遵循有机团结的原则和市场规则。劳动交换的客体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劳动资源继续流失,同时物质资源和金钱更加丰富。三是交换的形式呈现以金钱为主要交换资源的多元交换状态,金钱与劳动、牲畜、生产工具等资源进行广泛的交换。四是劳动交换具有等价性、即时性和高效率性。

4 参考文献

[1] 张思.从近世走向近代:华北的农耕结合与村落共同体[J].民俗研究,2010(1):128-146.

[2] 朱建春,张红,付少平.对陕南农村劳动交换的社会学解读[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6):12744-12746.

[3] 董海荣,李金才,左停,等.互助:解决农村家庭劳动力短缺的有效途径[J].农村经济,2008(11):110-113.

[4] 苑丰,刘武芳.缺乏分层与缺失记忆型村庄的农民互助合作问题初探——以乡村治理与农民组织化为分析框架[J].中国发展,2005(4):28-30.

[5] 钟琴.农民的理性化与意义世界之变[J].中国图书评论,2010(11):51-55.

[6] 管爱华.从血缘互助到现代合作——对当代中国农民合作伦理的经验分析[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2):48-51.

[7] 徐勇.如何认识当今的农民、农民合作与农民组织[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46(1):1-3.

[8] 杨善华,侯红蕊.血缘、姻缘、亲情与利益——现阶段中国农村社会中“差序格局”的“理性化”趋势[J].宁夏社会科学,1999(6):51-58.

[9] 刘金海,杨晓丽.农民就业:市场化、社会化及其后果——以鄂东北山村研究为例[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5(3):17-23.

[10] GERICHHAUSEN M,BERKHOUT ED,HAMERS H J M,et al.A quantitative framework to analyze cooperation between rural house holds[J].Agricultural Systems,2009(101):173-185.

[11] 任守云,叶敬忠.市场化背景下李村的换工与雇工现象分析——兼与禄村之比较[J].中国农村经济,2011(6):72-81.

[12] 周红艳,蒋传刚.转型期中国农村社会问题的凸现——一种“集体意识缺失”的视角[J].桂海论丛,2006(3):1-4.

篇2

关键词:劳动实践;综合能力

我校占地面积约10亩,校园里树木葱郁,绿草如茵,大桥相伴,古樟辉映,校园面积宽阔,环境舒适优雅。2009年,我校被确定为桂林市、资源县教育局劳动实践基地,学校通过基地实践,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全面提高,从而走出了一条特色化的育人之路。

一、以基地为依托,为师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搭建舞台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课程结构的重大变革,它有效地促进了学校教育职能的变化和学科课程之间的整合,使教育教学从片面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提高向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转变,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笔者结合实际,确立了《开辟劳动实践基地,培养小学生综合能力的研究》这一研究课题,旨在通过劳动实践基地,指导教师合理组织并采用多种活动方法,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运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问题,让学生在活动中实践,在实践中感悟,在感悟中提高。

(一)采取分级管理模式,突出课题研究的针对性

基地菜园18块菜地都分配到每个班级,每个班分为4个小组,轮流管理。为了使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真正发挥育人作用,基地的打理、翻耕、播种、浇水、除草等都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完成,要求学生每次劳动后都要写日记,并做好观察、记录蔬菜生长过程,及时总结经验。

(二)开展行动研究,上好研究课

我严格做到:在教学中开展研究,在研究中深化教学,认真听取学生意见,积极进行总结并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和研讨,概括出研究结果,形成教学反思,引发新的问题,使研究具有动态性,突出指导性。从沙地整理的要求、栽种时要成线、对称、品种种植成片、完工后工具收集摆放等方面加以引导,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培养学生探索能力方面,我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组织学生进行探讨。一次菜地负责人在几次喷药后发现没有效果,蔬菜一天天枯萎下去。我知道后,随即组织学生观察、探索,终于弄清是蜗牛在作怪,于是学生就去找消灭蜗牛的药剂。虽有但很难买到,于是又另想他法,最后根据蜗牛的生活习性,利用早晚的时间捉了几天,使蔬菜长势逐渐好转。

二、加强过程指导,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提供熔炉

小学新课程标准在实施意见中指出:“不要把学生束缚在教室这个狭小的空间里,教室外才是小学生能大有作为的更广阔的天地。不要把上课下课当作教学的起点和终点,小学生探究科学的活动不是一节课所能完成的。不要拘泥于教科书上规定的教学内容,孩子眼中的科学世界永远是妙趣横生的。”劳动实践基地的创建,更便于学生在种植、观察、体验、交流中体验劳动的乐趣,在蔬菜基地中培养小学生的劳动习惯,对开发智力、增强体质、陶冶情操、健康成长、综合能力的培养等都起着重要作用,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和实践创新能力。通过利用基地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劳动教育活动,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一)培养学生自主观察、动手、动脑的能力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让每个学生都当“菜农”,种植各种花卉、蔬菜、果树等,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播种、育苗、移栽、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花期管理、种子收藏等生长全过程的栽培管理技术。教师可组织学生从播种、发芽、开花到结果长达5个月的亲历种植、观察过程,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延伸到劳动实践的探究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劳动的艰辛,品味劳动成果的喜悦,使“劳技”教学真正拥有自己的一片实践空间,实现教学资源互补之目的。

例如,在进行地瓜“翻秧”的教学实践时,开始学生们争论不休,因为有的学生说不用翻秧,有的说必须翻秧,否则就会影响产量。为了培养他们的探索创新精神,我让学生多咨询农民再下结论。几天后,学生进行交流后才知道:原来在水分充足的情况,茎节处有次生根生成,次生根能大量吸收养分和水分,从而造成红薯产量低,在这种情况下,红薯藤蔓就要经常翻动。而在干旱缺水的情况下,要少翻动或不翻动红薯藤蔓,让茎节处的次生根生成,为植株的生长提供更多的水分和养分,这有利于植株生长和生存。学生在了解到正确的知识后,在教师的带领下小心翼翼地开始了翻秧实践。

(二)形成良好品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篇3

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班主任在日常生活中和学生接触最多,是学生效仿、学习的直接对象,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德育教育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内容,也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保证。

我们知道《中学生守则》是对学生日常言行最基本的规范,但它毕竟是书面规则,班主任应在此基础上把道德精神和理念传达给学生,做好德育工作,笔者认为这是一项协同工作,需要学生、教师、家长和必要的社会活动参与。

一、提高班主任自身德育素质,做好道德榜样

由于班主任是班级的教育和管理者,是经常与学生在一起的人。因此,班主任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道德品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生活态度。初中生正处于对新鲜事物充满热情与好奇的年龄,价值评价体系并不成熟,缺乏对事物的评判能力,常常“有样学样”。基于此,班主任作为学生的“影响源”要充分认识到自己行为举止得体的重要性,即所谓“言传胜于身教”。另外,教师也应不断提高自身的德育素质。东北师范大学荣誉教授王逢贤指出:德育素质的内涵是随着德育观念和德育实体的不断完善、德育经验的不断丰富、德育理论成果的科学化,不断呈现扩展和严谨的趋势。因此,班主任应随时展加强德育理念的学习,及时巩固既有的经验成果,并能科学的运用于实际德育工作中。初中德育工作仍处于薄弱环节,班主任可以通过定期研讨、培训更新教育理念及巩固教学方法,真正发挥“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方针。

二、德育与心理学的融合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学习,同样是迈向人生的转折期。这段时期的青少年思维逐步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但不满足于简单的说教和现成的结论,由于还不成熟,所以容易固执和偏激。因此,单纯的道德说教显然是不明智也不科学的。

中学生正处于思想逐步成型的基础教育时期。在这个时期,他们心理多变,情绪不稳,思想活跃,既容易接受良好思想道德的教育也容易受到不良思想和丑恶现象的侵蚀和危害。因此,无论家庭、学校还是社会,都要针对青少年成长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采取多种多样、易于为青少年接受和理解的方式方法,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把个人成才同国家前途、社会需要结合起来,把思想道德教育同历史教育和形势教育结合起来,使广大青少年感同身受在家庭、学校、社会的良好教育环境中,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这时候的德育工作要灵活,掌握好“无声”与“有声”方法的运用。在处理某些事情时班主任并不必须要施以言教,无言的关爱也许更合适,更能让学生感受到温情。此外,由于初中生身体急剧变化,第二性征凸显出来,会让不少学生产生羞涩感,同时也让学生感到自己已长为成人,并开始用评判的视角审视周遭,一部分学生还会对教师和家长产生抵制情绪,即所谓的“叛逆期”。由此,作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主力的班主任对待学生要投入更多的关爱与耐心。班主任实则也是学生的“心理咨询师”,对有心理遇挫的学生班主任应凭借其敏锐的观察力及早发现,并选择合适的地点和时机与学生诚恳的谈心。用教师自身积极乐观的心态去感染学生,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并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与此同时,不同年龄段的班主任应充分发挥其年龄的优势,展现友情、亲情的关照。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自己被成人尊重及体验到情感的归属。总之,教师德化教育要在充分尊重学生思想的基础上进行,尽管这一阶段的学生心智并不成熟但身为“心理咨询师”的教师应秉持一份耐心与智慧,灵活应变学生的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环境。

三、加强家校联系

学生的德育工作需要老师、家长共同的参与。但很大一部分学生极其厌烦班主任家访的,怕班主任“打小报告”,也有的怕班主任看到自己是单亲家庭或贫困家庭。因在上文中已提到成长中的学生会产生强烈的自尊心,由此面对这一情况,教师应变换与学生家长沟通的方式,逐渐地通过师长双方的感染,树立起学生的信心,敢于坦然面对现实,并在此基础上树立良好的道德价值取向。

四、必要的社会生活的参与是提高学生道德水平的重要环节

班主任要充分发掘现有的社会资源,积极开展各项活动。例如组织学生参与募捐活动、照顾孤寡老人、做环保倡议等等。最后根据每周一次的主题班会上学生们的发言讨论作出科学的德育评估,以便教师能合理地安排接下来的德育工作。每学期组织一次大型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形式有:走进福利院,慰问孤寡老人;走进蔬菜大棚,接受劳动教育;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魅力;祭扫烈士陵园,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这些活动的开展拓展了德育教育空间,深化了德育教育的内涵,将学校与家庭、社会紧密地系起来,充分发挥了德育网络的教育功能。

篇4

关键词:中学教学;化学实验课;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1-0253-02

化学作为基础学科,在每所学校都需要开展课程教育。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已被我们辛勤的教师们探索出多种,笔者更加在意的是实验课这一环节,在当前大力推举素质教育的形势下,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心得,与大家分享。

一、以实验为手段,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实验是一门艺术,它需要手与脑、手与眼的密切配合,通过化学实验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培养实验过程中使用观察、分析、综合、推理等方法的能力,而且可以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实验是获取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利用实验可以丰富学生对有关物质性质的认识等,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如酸碱的化学性质是九年级整册化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我采用了分组实验的形式来学习,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热情,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这样就非常自然的克服了难点。实验需要学生勇于探究,不怕失败,实事求是,严肃认真,团结合作,这些都是科学精神的内涵。总之,通过规范、科学的实验训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品质,可以为将来从事科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以实验为途径,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它涉及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可以真正地体会实验探究的奇妙和化学学习的乐趣,这样就增进了学生对科学的情感,也就初步形成了科学实验探究的能力。例如“探究NaCl、NH4NO3、NaOH三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的温度变化”,充分让学生自主设计探究方案,通过学生讨论筛选出合理的方案进行实验,最后归纳出“物质溶解时伴有能量变化”的结论,并在实验设计上给学生较大的自由度。另外有的实验可以当家庭小实验,例如“探究铁制品锈蚀的条件”鼓励学生在家完成,然后拿到课堂上展示,在教学中我深入研究教材,精心设计实验,总是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探究活动,促使学生主动的学习,逐步学会探究,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教育价值。

三、以实验为纽带,树立环保意识

化学因素是导致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当今环境的问题,都源于人们缺少环境保护意识,盲目地对自然界进行改造的结果。化学实验过程中常产生有毒气体、废液和固体废弃物,实验中设法把污染物处理掉,处处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最终把这种行为内化为习惯,这对于学生将来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注意保护环境有直接影响。如在学习“燃料的燃烧对环境的影响”这一课题时,组织学生进行三个实验:一是“树叶与酸雨”的反应;二是“镁条或锌粒与酸雨”的反应;三是“大理石与酸雨”的反应。学生通过亲自实验,认识到“酸雨”危害的严重性,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以及发展新型无污染能源的紧迫性,同时,学生也有进一步学好化学知识为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欲望。

四、以实验用品和现象为媒介,使学生得到美的陶冶

规范、洁净的实验台,各种透明玻璃仪器的优美外形和美丽折光,整齐有序的实验装置、五彩缤纷的溶液、巧夺天工的晶体等,千变万化的实验现象能唤起学生对美的热爱和对科学的追求。在美的氛围中做实验,学生的心情是美的,学生的思想也会变得更美,从而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审美。

五、以实验准备和实验结束为契机,进行劳动教育

学会劳动是素质教育的目的之一。准备实验往往由教师完成,我们不妨让学生参与其中,让他们感受到劳动的艰辛和劳动成果给人带来的快乐,实验结束后,实验室的卫生打扫和实验用品的回收都让学生来完成,坚持下去,习以为常,学生会更加爱护实验环境,并养成劳动的习惯。同时,自己的事自己做,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立意识,培养学生学会珍惜劳动成果。

六、利用实验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创新是人类历史不断前进的动力,利用实验室开展丰富的第二课堂,开放实验室,放开学生的双手,放飞学生的想象,为学生的小制作、小实验、小发明提供广阔的空间,学生从自己的小制作中不但培养了动手能力,而且体验到成功的欢乐和科学的魅力,学生利用自己设计的小实验解决了困惑。学生动手搞小制作和小发现把美妙的幻想变成了现实,引领学生在化学世界里放飞梦想,从而为创造文明埋下了种子。

在这里,学生自主合作设计实验,自主合作完成实验;在这里,学生积极思考、讨论交流;在这里,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观点。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发现”,真正体会到探究的乐趣。

总之,化学实验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就像沙滩上的贝壳一样,看不完,也捡不尽,学生通过这些生动活泼、丰富多样的化学实验活动,点燃了智慧的火花,培养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可以使学生学会创新、学会探究、学会学习、学会审美、学会做人、学会劳动等,利用化学实验课进行素质教育应以隐性教育为主、点拨为主,以循序渐进的培养教育为主,不能追求“毕其功于一役”。

参考文献:

[1]张健如.加强实验教学改革 发挥实验教育功能――在第八届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研讨会上的讲话[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3,(12).

[2]王福义.浅谈化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化学教育,1999,(09).

[3]徐勤.化学实验教学的素质教育功能与特征[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02).

篇5

【关键词】 班主任 小学生 班级管理 新课改

【中图分类号】 G62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67X(2014)10-008-01

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最基本单位,是教师和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培养人才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基层集体。而班主任是学生班级的直接组织者、教育者和领导者,是学校教育教学的承担者,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中坚和骨干,担负着兴旺祖国,振兴民族的神圣使命。

一、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

班主任是学校与家庭、社会联系的直接代表,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桥梁。班主任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本班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能否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关系到学生的个性和特长能否得到充分的培育,为此,作为一个班级的主要负责人,要管理好农村小学的班级,必须深入分析农村小学班级的现状,根据实际采取相关措施,农村小学教育教学发展才能与时俱进,走可持续道路。

二、农村小学班级管理现状分析

1. 农村小学生中存在的问题。现在农村小学中的大部分学生能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能完成学习上的任务,但是少部分学生自制能力差,不愿写作业,学习意识淡薄,生活不能自理,缺乏自觉性,学习马虎、纪律松散,这些学生的这些表现主要原因为农村条件差,很多家长外出打工,留守儿童增多,孩子一般由不识字的爷爷奶奶带,学习上缺乏监督,由于娇惯脆弱,受不得一点委屈,养成了一些坏习气,随着学生人数的减少,使得一些教学点撤消与合并,学生集中到相对路远的完小。

2. 班主任管理中存在两种极端行为。一是放弃管教的责任,采取不闻不问的方式,使学生缺乏指正的机会而无视班主任的存在。二是班主任对学生的问题过于敏感,动辄大加训斥,甚至滥用惩罚,学生抵制班主任导致行为失范。究其原因是班主任在学生面前表现出一种权威,自己高于学生,面对学生耳提面命,结果使学生产生了反感,甚至漠视班主任的行为。班主任要转变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是班主任与时俱进的要求。

三、对新课改形势下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思考

1. 热爱班主任工作和学生。当一个人对某项工作或者某件事感兴趣和热情时,就能把这项工作和这件事做好。如果一个班主任对自己的工作不感兴趣,要想他把这个班的班务工作开展好,是根本不可能的,对班主任工作的无比热爱是当好一个班主任的先决条件。“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得最好。”这是我做班主任的原则。苏联的一位教育学家曾说过:“教育者最可贵的品质之一就是人性,对孩子深沉的爱兼有父母亲昵的温存和睿智的严格要求相结合的那种爱。”可见,爱护学生是每一个班主任的本职,是一个合格班主任的必备要素。以爱动其心,无微不至地关爱每个学生的成长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本条件。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教育事业就是爱的事业。

2. 加强常规训练,培养正确舆论和良好的班风。良好的常规训练是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的保障。为此,在班级管理中,我会扎实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常规训练。训练的内容包括《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的常规、课堂常规、集会和出操常规、卫生常规、劳动常规,以及路队常规等许多方面。务必使每个学生具有集体主义的思想,具有自我约束的能力,保证整个班级“活泼有序,严谨务实”的良好班风班貌。正确的舆论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班级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感染、熏陶、激励的作用。在扶正压邪,奖善恶的过程中,舆论具有行政命令和规章制度所不可代替的特殊作用。因此,班内要注意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善于引导学生对班级生活中一些现象进行议论、评价,形成“好人好事有人夸,不良现象有人抓”的风气。有的学生不注重自己身边发生的小事,不屑于做小事。如:放学后窗户没关就走了,大白天六个管灯全开着却不以为然等等。针对这种情况,我组织开展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班会,会上对小事该不该管进行了辩论,还列举同学身边发生的小事造成的危害,最后得出结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实践证明:有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就会无形地支配集体成员的行为和集体生活,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

篇6

关键词:劳动与技术教育;问卷调查;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9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1-0043-02

一、调查目的

在初中阶段,劳动与技术教育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进素质教育方面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为了解目前石家庄市初中实施这门课程的情况、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以及哪些方面需要改进,进行了本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

本文采取问卷调查法,包括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两部分。采取随机抽样法,对石家庄市的中学进行问卷调查,其中教师调查选取了20所学校,学生选取了20所学校,调查发出问卷75份,其中,学生卷40份,回收30份,回收率为75%。教师卷35份,回收有效问卷份30份,回收率为85.7%。

三、调查结果分析

1.基本信息。本次调查中,男女比例为1:5,女教师的人数比较多。教师的年龄在26~34岁的占40%,35~45岁的占40%,46岁以上占20%,教师的教龄在10年以上的为60%,所教的年级包括了三个年级,其中初一20%,初二60%,初三20%。学生中初三年级为50%,初二年级为40%,初一为10%,也涵盖了初中各个年级。

2.对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认识。教师方面:在本次调查中关于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内容只有20%的老师知道,20%的不清楚,多达60%的老师不知道。并且80%的教师没有参加过专门的培训。说明劳动与技术教育没能得到重视,教师都无法清楚地理解劳动与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和内容,所以根本也就不会重视这门课程的开设。学生方面:50%的学生不知道综合实践活动以及活动包括的内容,20%的学生错误地认为综合实践活动只是班团活动,剩下的30%的学生虽然对此有一些了解,但是也没有正确了解综合实践活动的四部分内容,更不了解劳动与技术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之间的关系。

3.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开展情况。

(1)课程的设置。在教师调查中显示60%的学校开设了劳动与技术教育这门课程,但是在对学生的调查中发现80%的学校都没有设立劳动与技术教育这门课,只有20%的学校选择有这门课程。结果表明学校中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计划和实施是脱节的。教师调查中,60%开设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的学校中,67%的学校不具备条件,基本没有办法开设。并且开设学校的课表上规定每周一节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但是67%的学校基本不占用课时,而是在课外进行。

(2)课程内容的选择。《综合实践指导纲要(试行)》规定初中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主要内容为7个部分:①劳动实践活动;②技能练习活动;③工艺制作活动;④简易设计活动;⑤技术试验活动;⑥发明创造活动;⑦职业体验活动。在调查中发现,开设了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的学校上课的形式和内容比较单一,67%的学校是劳动实践活动和工艺制作活动,33%的学校开设了简易设计活动。其他的内容在本次调查的开设的学校中没有涉及。可见课程的内容涉及到的领域比较单一,不能根据以上规定进行课程内容的设置。

(3)课程评价方面。参与评价的人员主要有教师、学生、家长等,有的只是教师为评价的主体,有的是学生为评价的主体,有的是教师和学生都是评价的主体,有的还包括家长。总而言之评价的主体单一,不能很好地把各个主体结合起来进行多方面的评价。评价的主要形式,在调查中发现学校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评价依据单一,评价的方式33%是书面考试,33%是档案袋评价,34%是学生自评。

(4)师资水平。调查发现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所任教的老师67%都是其他学科的老师,教师的专业素养不高,严重影响这门课程的开展。这门课程的开展对老师的要求是很高的,既要有专业的知识又要热爱这门课程。但是目前绝大部分学校的劳动与技术课的教师经常是让教副科的、年龄大身体不好的教师来教,教师整体素质普遍不高。

(5)教育经费投入情况。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的开展需要专门的费用,然而调查显示67%的学校经费不足,而且在教师的调查中,90%的教师认为无法开设这门课程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经费不足,这也是制约这门课程开展的一个硬性条件。如果没有足够的经费投入,这门课程便无法顺利开展。

三、结论

通过调查发现,石家庄市的初中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的开设并不理想,存在很多问题,如对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认识不足,课程的内容单一,评价体系不健全,师资不足等。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觉得有必要解决劳动与技术教育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发挥其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以下是笔者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的建议。

四、实施的建议

1.转变观念,提高对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认识。教育工作者必须加强理论学习,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切实认识到劳动与技术教育在学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学生只有通过理论学习加上实习才能树立劳动观点,养成劳动习惯,掌握劳动技能,提高劳动素养,成为现代社会需求的人才。学校教育不仅是为上级学校输送人才,还要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实施劳动与技术教育,能有效地改善学生知识和技能结构,增强动手操作能力,改变那种应试教育“纸上谈兵”的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意识。

2.改变单一的课程内容。课程的内容要涉及到技术基础、家政、职业引导等方面。所以,课程内容要涉及到规定的每个方面。首先,课程的场所不能只是局限在学校内,要注意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学习要与课外活动、校外社会实践、家庭教育等途径相沟通、相结合。然后,实践活动课程内各领域学习活动要相互结合。劳动与技术教育不能独立地进行,要和其他活动相互促进。最后,劳动与技术教育内的内容如技术基础、家政、职业引导也要相互渗透和融合,要把劳动教育贯穿到技术基础、家政和职业引导的学习过程之中。

3.完善评价体系。评价要注重过程性。在构建学校的劳动与技术教育评价办法时,要遵循发展为本的原则,评价既要注重结果又要注重过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出发点的评价办法作为评价的主要手段。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社会人士都是学生评价的参与者。在评价中学生自我评价是很重要的,自我评价的过程既是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也是师生之间进行交流的学习过程。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不同,评价方式应当灵活多样,可以采用产品展示、开展心得体会考核、专题活动交流、自我评价、作品评定、日常观察等形式。

4.加强师资建设。劳动与技术教育是知识和实践、智力和能力的综合教育,因此要求所任课的教师要具有丰富的知识和专业的素养。首先,所任教的教师是要受过专门的培训的,对劳动与技术教育这门课程的特点、内容、教学方法等要熟知,要有相当丰富的生活和社会实践,具有一定的阅历。然后,挑选的教师要喜欢并且热爱这门课程,只有这样,才能积极地投身教学之中。

5.加大经费的投入。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果所需要的设备、设施和场地不能满足的话,劳动与技术教育便无法顺利地开展,效果更是无从谈起。因此,学校要对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投入足够的资金,设立教学专用教室并添置必要的设备,条件允许的话要建立劳动与技术教育实践基地,这样,才能在硬件上保障劳动与技术教育更好地开展。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7-9年级)[z].2008.

[2]乐素芬.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框架下的劳动与技术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07,(08):46-47.

[3]叶德芙.初中劳动与技术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1,(3):145.

[4]薛烂.初中劳动与技术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探析[J].方法交流,2013,(05):154.

篇7

高校学生勤工俭学现状勤工俭学是一边求学读书,一边工作、劳动。它是学校实施劳动教育活动的形式之一。与教学活动、科技活动、文体活动和公益劳动一样,都是学校教育活动的一种。勤工俭学是我国青年学生的优良革命传统。学校对勤工俭学活动应加强领导,注意思想教育及安全教育。

一、高校大学生勤工俭学的目的

经过对500名有过勤工俭学经历的在校学生的调查,高校大学生勤工俭学的主要目的有:为了金钱、为了培养吃苦耐劳精神、为了增长社会阅历、为了学习一些实用技能。

从表1可以看到,“为了钱”而去勤工俭学的学生占被调查者总数的57%,这些学生中有的学生家庭贫困,为了减轻家庭负担而去勤工俭学,但也有部分学生是为了满足自己对物质的需求而去勤工俭学。经过调查,在这57%的为钱而勤工俭学的学生中,有近一半以上的学生的家庭并不贫困,他们去打工的目的完全是为了满足自己在校日常生活的物质需求,有的是为了追求时尚,有的是为了支付谈恋爱的开销,有的是为了兴趣爱好等。总之,这些学生将勤工俭学当成了挣钱和满足自己对物质需求的一种手段。

除此之外,“为培养吃苦耐劳精神”“为增长社会阅历”和“为学习实用技能”而勤工俭学的高校学生仅占被调查者总数的23%。由此可以看出,高校学生勤工俭学的目的性趋于简单和绝对,功利性也越来越强。但是也不难看出“为培养吃苦耐劳精神”“为增长社会阅历”和“为学习实用技能”而勤工俭学的高校学生还是有一定比例的,这也在一个侧面反映出高校对学生实用技能和综合素质培养的途径和手段单一,甚至已经无法满足高校学生及社会对综合素质的需求,还反映出高校学生对学校综合素质培养的信心不足。

二、高校大学生勤工俭学的途径

经过调查,高校大学生勤工俭学的主要途径有两种,一种是通过高校的勤工助学中心提供的一些在校内为师生服务的岗位;另一种是通过招聘广告或他人介绍直接与用人单位联系而成为“打工一族”。两者相比,通过勤工助学中心获得的岗位多在校内,安全、便捷、工作量小,一般都是利用课余时间,不会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但同时工资待遇也比较低;而“打工一族”一般工作地点多在校外,存在安全隐患,工作量较大,常常会影响“打工一族”的学习和生活,但工资相对较高,因此对于高校学生来说诱惑较大。

三、勤工俭学的现状

1.高校学生获取勤工俭学途径单一,勤工俭学内容种类繁多,形式多样,档次高低不一。从服务类型看有家教、服务员、广告传单的发放、推销、策划、设计、卫生保洁、图书馆管理员、教师助工等,其中最受广大学生青睐的是家教,从事勤工俭学人员最多的行业是服务、保洁和广告传单的发放。

2.勤工俭学的体制不完善和不规范。各高校的勤工助学中心多设在校团委或校学生处等下属职能部门,虽有管理条例和规章制度,但多因没有专职教师进行管理和拓展,因此很难得到有序和有规模的发展。即便有的学校勤工助学中心较为正规,但要不就是提供的岗位非常有限,难以满足高校学生对于勤工俭学岗位的需求,要不就是所提供的岗位薪酬太少,难以满足高校学生的经济需求。因此,目前许多高校都存在勤工俭学需求远远大于勤工俭学岗位的矛盾。

3.勤工俭学的用工秩序混乱。一些公司或个人常常利用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维权意识淡薄,社会经验不足等特点把高校学生的勤工俭学视为“廉价劳动力”,不但肆意安排加班加点,还任意克扣、拖欠工资报酬,甚至有打着勤工俭学“招工”的旗号进行欺诈和行骗的行为。而一旦高校学生在校外的勤工俭学过程中自身权益受到了侵害,想要通过法律手段进行维权也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甚至校方出面都无法为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4.勤工俭学的功利性越来越强。高校支持鼓励在校大学生参加勤工俭学,是为了丰富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家庭贫困的学生提供一个经济收入的平台,帮助家庭贫困的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而如今许多大学生已经将勤工俭学作为追求物质生活的一个途径,甚至因“打工”而旷课和夜不归宿的现象也在高校屡见不鲜。这不仅扭曲了高校勤工俭学的初衷,也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

四、结论与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让高校师生正确理解和认识勤工俭学对于高校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及勤工俭学对于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性,让高校大学生正确处理好勤工俭学与学习的关系。利用校园广播、橱窗、班会等形式,广泛宣传,让社会、学校、广大师生认识到勤工俭学在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过程中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2.建立健全高校大学生勤工俭学规则制度。勤工俭学既然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那么其管理和发展就应列入高校的学生管理的工作范围,具体规章制度的制定就应围绕如何让勤工俭学有序健康的发展来制度。并建立相应的人才供需信息库,不仅与学校各部门,也要与社会各企事业单位加强联系,及时有效地建立起供需双方的桥梁。最主要的是为高校大学生勤工俭学建立强大的后盾,不仅提供信息、提供维权等方面的支持,更对高校大学生的勤工俭学进行监督。

3.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的奖学金制度,国家对高校学生也有奖助学金的制度。一个真正努力学习并且家庭贫困的学生,平均每年能得到学校和国家的奖助学金大概在3000~5000元左右,学习成绩优异工作突出的甚至能得到更多。因此,仅仅是为了钱去勤工俭学外出打工的同学就不如踏下心来好好学习,去争取奖学金。所得的奖助学金不仅仅是一笔钱,更是一份荣誉。而出去打工所得到仅仅是那有限金钱,而失去的不仅仅是自己在大学的这些学习资源,更失去了自己在大学期间美好的学习时光。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考题反思;案例剖析;创新意识;能力培养

2011年新版《数学课程标准》“前言”中的“课程设计思路”提出:“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应体现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之中.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归纳概括得到猜想和规律,并加以验证,是创新的重要方法.创新意识的培养应该从义务教育阶段做起,贯穿数学教育的始终.”――.新的课改理念更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不再是一味地培养“考试机器”,而是注重学生的能力考查和培养.本人从事初中数学一线教学二十余载,对平常应如何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深有感触.

这也是厦门中考数学试卷的一个压轴题,这个压轴题主要是考察了学生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函数与方程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待定系数法;应用意识;还有运算、推理、抽象概括和综合分析能力,是一个传统的考题,也是很好的题目,但还是停留在传统的数学演绎推理证明的思维模式这个层面,平常只要有按老师传授的思想方法去训练的同学都还是可以拿到分数的,当时全市的得分率是53.5%.

从以上两个案例说明了,《新课标》提倡的“教”与“学”的“创新意识”的前瞻性,这关系到我们的教育能不能选拔到好的苗子和能否真正为祖国培养有用的后备人才.老师教学墨守成规,按部就班,“教”不创新,学生“学”就跟着不创新,培养的只是考试机器.

那么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要注意哪些问题呢?首先要求我们老师在教学中,积极寻找应试与素质教育的结合点,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大胆猜想,争取一题多解,善于发现新问题,培养发散思维,摆脱思维的局限性,比如我在教学中碰到这样的案例.

案例三在讲解七年级下册《二元一次方程》应用题 “配套问题”中的“鸡兔同笼”问题时,有一个学生,由于他家里是做饲养场的,他的解答比较怪异: 假设鸡和兔都训练有素,吹一声哨,抬起一只脚,40-15=25只脚;再吹一声哨,又抬起一只脚,25-15=10只脚.这时鸡都一屁股坐地上了,兔子还两只脚站着,10只脚全是兔子的,所以兔子有5只,那么鸡有10只.

碰到这样解答的学生作为教师的你应该怎样去评判答案的对与否呢?很值得你去深思,我想至少不能一概的予以否定,而是要看到学生的解决问题创新意识,否则我们可能不经意间扼杀了一个天才学生的诞生.

分析解题时学生会产生几个误区,1.审题不清,本题要考察的知识点、数学方法和思想不是很明朗,导致解题方向不明,2.应用待定系数法求解函数解析式时,总是认为一次函数只需找两个点,二次函数要找三个点,受传统的思维定式约束,导致探索两组的“交集点”受到障碍,3.忽视第一步的启发引导作用.讲解时应引导学生领会“交集点”的界定,通过草图上不断尝试点的坐标带入,对第一步实例的观察――实例中点的坐标特点进而观察带字母的点的坐标特点,大胆猜想――在初中阶段接触的函数不是一次函数就是反比例函数或二次函数,进而验证、归纳的方法步骤,更重要的是要在草稿纸上不断画草图,即数形结合的方法,为开放性题,可多解,分组方法较多,老师分析时应引导学生避开这几个思维的局限性,有针对性加以引导,列举下面两种.

从以上两种解法说明,通过认真观察,只要紧紧抓住点的坐标的内在特点规律――比如点F0,12n,G2,2+12n暗示着一种线性发展趋势所以归为一组,而不是生搬硬套使用待定系数法,就可以快速有效而又合理找到“组合”,从而求出“交集点”.

综合分析,我们不难初步给学生总结一些创新解题的方法步骤,在教学中加以渗透,即:第一步,仔细观察;第二步,大胆猜想;第三步,尝试特殊值法或图形法;第四步归纳寻找共同点进行“数学建模”;第五步,归纳总结规律性问题;第六步,加以验证,即从特殊到一般再到从一般到特殊的方法过程.当然这些步骤要放到实际应用中不断锤炼和完善.

本题以新定义“偶系二次方程”为背景材料,提供5个符合定义的实例,需要学生具备较“跳跃”的思维,大胆创新探索,通过尝试、观察、实验发现根的绝对值与系数规律,或发现系数之间的规律.解法上,寻找b、c之间的关系.考察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函数与方程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特殊与一般思想;还有运算、推理、抽象概括和综合分析能力,更重要的考察了学生有没有具备创新意识,即能否运用合情推理探索问题、发现问题,应用演绎推理证明结论.

教育家杜威指出:“全部教育都离不开经验.教育是:在经验中,由于经验,为着经验的一种发展过程.”他断定,一切学习都来自个体的直接经验,“没有经验”,“就没有学习”.杜威还提出的思维“五形态”理论,设计了教学的五个具体步骤:(1)学生要有一个真实的经验的情境,即要有一个对活动本身感到兴趣的连续的活动;(2)在这个情境内部产生一个真实的问题,作为思维的刺激物;(3)他要占有知识资料,从事必要的观察;(4)他必须负责一步一步地展开他所想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5)他要有机会通过应用来检验他的想法,使这些想法意义明确,并且让他自己去发现它们是否有效.杜威指出,能否“引起思维”是传统教学方法与他的方法的根本区别.2013厦门中考试卷的压轴题不正是杜威提出的思维“五形态”理论的缩影吗?很有前瞻性和科学性,启迪我们,如何贯彻《数学课程标准》的精髓,只有“教”创新了,学生的“学”才会跟着得到创新,才能真正从中选拔到具备初步科学方法论和创新意识潜质的优秀苗子进入优质高中去.

【参考文献】

[1]约翰・杜威.姜文闵译.经验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简・杜威.单中惠编译,杜威传[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课程教材研究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篇9

〔关键词〕开放式 生活性

一、创设开放式教学环境,提供一个轻松的自主学习氛围

自主学习有利于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人的发展水平。“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人亦是如此。小学生处于人格形成由发展到基本定型的关键阶段,不的环境创造不同的个体性格。正因此,创造开放式的教学环境能够让千姿百态的个性在合适的环境中得以发展,激发自主学习,培养创造潜力,让学在活泼的学习活动中获得发展。

(一)激发兴趣,进入自主学习之门

兴趣是我们最的老师,世界上,凡杰出人才、创新大师都有异乎寻常的强烈兴趣因而作为教师就要把怎样发现、发展学生的兴趣、好奇心、探索精神放在特别重要的地位。让课堂上激发兴趣有以下几种方式:

1、角色扮演。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有很多内容可以用角色扮演的形式体现出来。如在《56个民族是一家》中,通过学生小品表演的形式来感受和体验民族团结。然后让学生思考:在与各少数民族交往中注意什么?通过这种情境中的体验,学生感到《品德与社会》不再枯燥,而是兴趣无穷。

2、成功体验。成功是兴趣的源泉。学生在克服困难时,教师要调动学生所有的经验和智慧,去积极攻破难点。在教师的帮助下,一旦攻破,学生就会非常兴奋,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兴奋上升为体验,成功的体验,将是兴趣的源泉。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成功的体验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当学生遇到具有一定难度的学习内容和问题,学生会有一种成就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二是当得到教师的表扬的时候,学生心理有一种愉悦感,学习兴趣倍增。

(二)丰富教学内容的认知环境,轻松学习知识

讨论是最常用的儿童学习、交流活动形式,可以是小组的,也可以是全班的‘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专门安排的;讨论活动能使儿童有机会运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交流,锻炼表达能力等。品德与社会课上能找到许多让学生参与讨论的切入点。讨论,是品德与社会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我们在教学时,合理的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交流,掌握学习方法。品德与社会与现在开设的“思想品德”课和“社会”课相比较,有一些突出的特点:

一是以育人为本,重在儿童文明行为习惯、良好道德品质和健康的社会性发展的培养,目的是把儿童培养成为热爱生活、乐于探究、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性发展的好学生。

二是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密切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组织,安排教学内容要求,努力克服成人化倾向。尤其是实施教育的我们要时进保留一颗童心,让孩子们跟随我们的脚步,乐在其中。

三是反馈信息,及时整理活动安排。在活动教学的探究中,对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就是活动的进程中,也会反映出意料之外的情况。及时调整,是积极的应变方式。分析活动过程中的问题,我常反省其中的原因。如果是多数学生生的共同问题,那一定是我的教学组织中有什么失误,如果是个别学生的情况,我要从其活动过程中分析是其方法的问题,还是哪个环节的问题。而且,我希望在活动的过程中及时暴露问题,能交给学生们自己去解决是最好的途径。

二、生活性的教学内容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它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其内容涵盖了品德教育、劳动教育、社会教育和科学教育。内容极为广泛,涉及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直接地反映了儿童的现实生活。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立足生活,贴近生活。

(一)结合课程设置,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热爱生活

学生的世界是精彩的,也是纯真的。然而,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发现一些和书本上或与教师所讲的相矛盾的现象、事件,产生许多困惑。如果我们的教学不能解决每天遇到的生活问题、情感问题,就失去了教育的真正价值,在认识这些生活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活态度等,便是自然的,而不是外加的因素。走进儿童的世界,听听他们的在说什么;看看他们的在做什么,想想他们有什么困惑,便是我们老师应该做的事情。

(二)围绕课程内容,指导学生发展生活、体验生活

教学,须让学生用心去经历、用心去体验,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体验人生的美好生活,体验他人的奋斗与幸福……从而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让他们的心灵变得敏感起来,细腻起来,而传统的书本教学只能造成知识的仓库,情感的沙漠.

(三)根据课程特点,引领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篇10

一、提高认识,重视《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生活》是小学德育的重要体现,因此,对《品德与生活》的重视与否,课上得好与坏,是德育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前提。提高认识,从思想上要引起足够重视,加强《品德与生活》的教学,让其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净化他们的心灵。

1.走进学生的世界,与他们进行交流,解决他们遇到的实际生活问题。如有的学生知道自己长大了,自己想做家务可是家长不允许。于是,有的学生就会这样想,不是我不愿意做,而是大人不让我做,那我就不做。这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动脑筋,想办法,怎样争取实践机会。告诉他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些困难,但我们要勇敢地面对现实,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是回避。

2.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实践。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是否得到广泛认同,这是儿童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儿童的一些正确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各种“阻碍”,使学生对《品德与生活》教学产生怀疑。我们的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而是要在生活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建立自己的道德标准。因此,我们的教学应该向生活开放,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发挥该课程的重要作用。

二、结合实际,使德育教育工作有特点

1.要结合《品德与生活》课加强爱家乡、爱劳动教育。引导学生说说参与不同生活的感受,从而培养学生尊重生活、珍惜生活、创造生活的良好习惯。

2.要结合《品德与生活》课加强农业科技教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正日益加大。对学生进行农业科技教育,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于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性,增强他们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长大攀登科学高峰的自觉性。

3.不仅要晓之以理,而且要导之以行。关心与帮助生活有困难的人是一种美德,人人有责,可设计小节目,让学生参与表演,通过参与,他们将进一步体会到帮助别人的快乐。

三、采用讨论交流,角色扮演方法开展课堂教学工作

1.注重讨论交流。这种方法着眼于学生的潜能和整个人格的发展,给学生提供大量思考辨析机会,培养学生辩理——讲理——用理的能力,适用于哲理性较强的课。在教学实践中,这种教学方法最受学生的欢迎。

2.角色扮演方法。这种方法通过设置与现实生活类似的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使学生向生活“取样”,从中引出相应的情绪反应和行为。这种模式比较适用以行为训练为主的课和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大部分中低年级学生特别喜欢这种模式,往往在课后自发围在一起继续讨论。扮演角色,提高学习兴趣,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情境交融,提高学生对《品德与生活》的兴趣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教学缺乏一些情,缺少一些境,因此学生对其失去兴趣,久而久之,学生逐渐产生厌恶情绪。因此,增强《品德与生活》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热爱,是小学《品德与生活》的教学者解决的主要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逐步利用语言、表演、音影、实物等方式创设教学情境。

1.语言。《品德与生活》教材是以生活为基本线索,在生活中阐明道理,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指导学生的道德行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因此,故事讲得如何,直接影响到一节课的教学效果。教师要上好《品德与生活》课,就要在掌握课标要求和教材重难点的基础上,分析和研究故事的情节和人物思想感情及心理,在讲述时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创造性地反映教材中的情感,动之以情,为晓之以理、导之以行铺平道路。

2.表演。有些课文的戏剧性是比较强的。对这样的课,让学生分角色表演,效果会更好。利用角色扮演进行授课,教师指导小演员体会课文中角色的形象,恰如其分地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这会使小演员和小观众都受到启发和教育。这种作用常常是教师语言阐述没有的。

3.音影。主要是指播放录音、影片、歌曲、故事等手段,通过音响和屏幕把与课文有密切关系的故事、歌曲传授学生,使学生的心理与屏幕上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产生共鸣,达到强化主体教育的目的。如用录音机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等歌曲,这柔美的歌声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使他们对自己父母的爱落实到具体行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