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范文

时间:2023-07-12 17:41: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

篇1

[关键词]农业经济合作组织;重大意义;问题;策略

1 农业经济条件下农业经济合作组织有效发展的重大意义

(1)实现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的有效发展是实现农业家庭联产承包与市场对接的有效途径。农业经济合作组织根据市场的需求不断引导更多农民有组织地进入到市场中,从而使一家一户的个人生产和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实现有效的对接,不仅仅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单家独户农民难以进入大市场的难题,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市场和加工企业如何面对千家万户来组织货源的困难,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强了我国农业的抗风险能力等。可是,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和限制,我国的农业经济合作组织不论是在生产规模上,还是在经济组织上都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和弊端,它的强大作用并没体现出来。

(2)实现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的有效发展是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当前我国农业的发展不够完善,国际竞争力不强,农业发展面临着很多困难,也就要求我们必须采取必要的方法来提高我国农业的竞争力,农业经济合作组织有助于使分散的农民和土地有效的结合起来,实现农民的增收以及农业经济的发展,从而提高我国农业的竞争力。

(3)实现农业经济合作组织是通过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从而建立起促进现代农业建设投入的保障机制。我国农业经济合作组织是国家实现农业补贴的重要的组织载体。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但其自身具有弱质性的特点,却使其面临着比其他产业高得多的自然风险或市场风险,因此,政府必须大力扶持农业的发展。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导致小农户与大生产以及小规模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成为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长期存在的基本矛盾,一直以来,政府主要采取农业产业化,进而扶持一些涉及农业的龙头企业来带动我国农业的发展。

(4)实现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的有效发展,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内在要求。农业产业化不仅是我国的农业结构实现战略性调整的主要的推动力,也是提高我国的农业竞争力的有效措施,农业产业化更是使我国现在农业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必然趋势。

2 我国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发展中的问题分析

(1)法律法规和政策方面的供给严重不足。

第一,合法法人地位的缺乏。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的法人地位缺乏法律的支持,外部的发展环境也很不理想。法规中,很明确地规定了依据法律成立的农业经济合作社具有法人的地位,可是,却没有明确指出农民经济合作社是社团法人、企业法人或合作法人。绝大多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也不对合作组织给予登记,只是在民政部门里按社团的性质给予登记,从而使其并不能以独立的经济实体形式开展各项经营活动,农民在出售产品、订立合同以及解决贷款等诸多方面都存在许多的困难。第二,政策上的支持很难形成合力,造成合作组织的运行缺乏应有的资金。政府对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的财政金融方面的支持力度不够,各级地方政府的专款扶持的资金量并不大,还实行分头管理,因而很难形成合力。

(2)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的内部治理制度很不健全。大多数的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并没有规范的章程。通常认为,健全的组织内部机制是一个发达国家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然而,我国的大多数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并没有很规范的章程,宗旨模糊、缺乏很完善的内部治理制度,责任也不清,并且,在落实成员的资格问题、选举组织机构领导等方面的实际运行中有很大的随意性。从产权的运行机制方面分析,我国的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在很大程度上一般都是依托政府的相关职能部门、企业或供销社等组建而成。从决策的机制来分析,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的决策权通常都是控制在某个“能人”或“大户”的手中,绝大多数的社员对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的管理以及监督只是流于形式。 转贴于

(3)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的规模非常小、合作层次过低。绝大多数的发达国家的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的规模很庞大,都具有很强的自我发展的能力,然而,我国现有的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的规模偏小,通常,都是仅限于本乡或村的范围内的服务。到目前为止,我国农业经济合作组织获取的资金主要来自成员自己的筹措、外部的股金和自有资本的积累,资金问题很严重,抵御市场的风险能力太弱,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的自我发展机制很难形成。

(4)农民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观念很淡薄,组织起来难。由于市场经济受到过很大的冲击,我国农村传统的信任机制遭到严重的破坏,然而,现代的信任结构有待好好建立和完善,农村的信任文化严重缺失。农民之间存在的不信任以及农民对社会主义的不信任感,这种不利的文化氛围严重破坏了农民之间的平等、互惠的发展。

(5)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不大。在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龙头企业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和农业经济合作组织一起成为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支撑力量。通常情况下,两者是可以一起配合的,可共同合作。农业经济合作组织主要是将农民进行有机组织起来,与龙头企业通过契约关系等互为成员,从而实现企业、农民以及经济合作组织的共同发展。

3 实现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的有效发展策略分析

(1)政府应加强宏观管理。第一,要认真完善现存的有关农业经济合作组织方面的法律法规,尤其是需要明确的规定经济合作组织的性质、分配的机制、管理的体制以及企业的治理结构等。第二,增加财政金融方面的支持力度。各地方的财政部门都应该整合支持农业发展的专项投资资金,尤其是重点支持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建立一些农业合作发展方面的基金项目,采取以奖励代弥补,弥补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在发展过程中的生产、食物的安全、环境的保护以及技术的培训等费用。财政部门要能够提供多种的低息方面的贷款,帮助农业经济合作组织解决各种资金问题。

(2)增强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的活力。这就需要认真培育农民的合作的精神和观念,政府更应该做好宣传,主要是合作社知识的宣传及教育,包括对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的性质、功能以及它的重要作用的宣传,大力培养农民的合作精神,增强农民自身所具有的自主、自强、自立以及群体意识,从而为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壮大形成重要的思想教育以及文化基础。

篇2

通讯作者:王 慧(1964-),男,副教授,硕士生导师。E-mail: huiwang200406@163com

摘要:农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而特色农业是我国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对特色农业基本概念认知的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章丘市特色农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系统分析,并提出了促进章丘市特色农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特色农业;SWOT分析;章丘市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3)06-0148-05

农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而特色农业是我国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特色农业是建立在特色资源优势基础上的集约型、科技型、效益型、产业化的新型农业,发展特色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对特色农业基本概念认识的基础上,本文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章丘市特色农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系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章丘市特色农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1 特色农业的基本概念

关于特色农业的概念有多种表述。陈东景等认为,特色农业是指人们充分利用特定区域内的农业资源,开发出经济价值高、相对收益高、品质上具有绝对竞争优势的特色农产品[1]。刘志民等认为,特色农业是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开发新产品或从事具有地区特点的农业生产活动。特色农业包括都市农业、旅游(观光)农业、精品农业、水体农业、立体农业、绿洲农业、旱地农业等[2]。谢莉认为,特色农业是根据市场需求,在具有区域比较优势的特定地域,以其特有的农业技术和经营形式,生产、加工出具有特殊品质、性能或功能,并具有特别市场竞争优势的特色农产品的产业[3]。李孝忠等认为,特色农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区域凭借各自的特色农业资源、独特的农产品加工技术手段,开发出独具特色的农产品并进行产业化生产[4]。朱鹤健等认为,特色农业是在特定区域资源优势条件下,通过发展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特色农产品,并形成有很强竞争力和显著经济效益的、有一定生产规模和产业化程度的农业生产体系[5]。

以上关于特色农业的概念在论述上并不统一,但这些表述却基本上反映了特色农业的基本内涵。我们认为,所谓特色农业就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某地区利用区域特有资源、生产技术、经营方式等,在市场竞争中形成的具有较强竞争优势和地区专业化特色的农业产业体系。其竞争优势来自区域比较优势的发挥、生产的地域专业化、资源的集约利用、产品的特质化和品牌化、经营组织的一体化等。

2 章丘市特色农业发展的SWOT分析

章丘市为山东省省会济南市的副中心城市,总面积为1 855平方公里,总人口为1018万,耕地为76万公顷。2011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572亿元,比2010年增长1426%,在该年度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县(市)的评选中,位列第34位。多年来,章丘市先后投入20多亿元发展现代农业,农业发展水平有了显著提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依托区域优势、资源优势,章丘市伴随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初步形成了章丘大葱、龙山小米、鲍家芹菜、文祖花椒等一批在全省、全国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特色品牌农产品。

21 章丘市特色农业发展的优势分析(S)

211 自然环境优越 章丘市位于泰沂山区北麓,地貌类型自南向北依次为山地、丘陵、平原和洼地,分别占到全市总面积的308%、259%、307%和126%,且区域内土壤类型多样。章丘市地处中纬度地带,为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暖,雨热同期。黄河、绣江河、小清河、漯河、巨野河等河流穿过,便于农业灌溉。以上优越的自然环境为章丘市特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和生产条件。

212 区位条件优越 章丘市位于山东省中部,是济南市副中心城市,是“济南半小时经济圈”和“济南一小时都市群”的重要节点。胶济铁路、济青高速公路、章莱路、潘王路等交错纵横,对外交通四通八达,距京沪、京福高速公路、济南国际机场有半小时车程,3个小时即可达青岛港口,覆盖范围广、通达性强的区域立体交通网络已经基本形成。

213 农业发展基础好 农业生产能力增强,粮食产量连年增加,2010年粮食产量达到679万吨,比2009年增加29%。到2010年完善土地整理8 000公顷,新增高效农业13万公顷,获“全国基本农田保护工作先进单位”的荣誉称号;农业基地建设初有成效,建设了鲍家芹菜、曹范核桃等品牌基地,对其他特色农业基地和园区建设提供了示范带动作用;品牌效应日益突出,2011年鲍家芹菜、曹范核桃、明水白莲藕、赵八洞香椿、文祖花椒、白云湖甲鱼等6个地理标志农产品申报成功[6];机械化水平提高,全市大中型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分别为4 520台和2 197台,机械化耕作面积达到54万公顷,比2009年增长09%;农业基础设施较好,“十一五”期间,累计完成投资686亿元,改善农田水利设施工程300余项,有效灌溉面积比重达到87%。这对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强市场竞争力,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2 章丘市特色农业发展的劣势分析(W)

通过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的推进,特色农业初步形成,但其产业化、规模化、区域化经营水平并不太高,制约了章丘特色农业的发展。

221 龙头企业总量少,单体规模小,带动能力弱[7] 章丘市的农业龙头企业建立时间较晚,整体数量少、产业链短,带动能力有限,难以实现农业的纵向发展。章丘市现主要有农业龙头企业47家,而其中仅有章丘市种业有限公司、山东荣元粮油有限公司和章丘大葱市场有限公司3家为省级以上龙头企业,不管是在数量还是在实力和带动力上,都无法和现代农业比较发达的寿光市相比较。

222 专业合作组织数量偏少 章丘市虽然成立各类协会、合作组织,但是大多数层次较低,运作水平低,只注重数量的增加,缺少发展后劲和带动作用。目前,章丘市农业生产还处于以家庭生产为主的分散经营状态,组织化程度不高,从事农业生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较强。除牛奶协会、大葱协会等在带动生产基地发展、服务会员方面发挥较好作用外,其他协会还没真正起到有效组织农民、服务会员的作用。

223 品牌效益不够显著 章丘市农产品品牌认证工作在全省都走在前列,但品牌的宣传力度较小,市场开发和经营管理不够好。2010年,章丘市种业有限公司、济南晶荣食品有限公司、章丘市锦屏山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几十家企业参加了青岛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第九届中国国际农产品(郑州)展示会、山东名优农产品及食品深圳展示订货会等大型国内外农产品交易会,但并没有完全取得预想中的效果和成绩。

224 农产品创新体系不完善,农业技术推广网络不健全 目前章丘市的农业科技人员数量少,缺乏关于高效农业、现代农业、特色农业发展所需要的技术知识,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相适应。农业技术推广网络也尚未健全,无法对农民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术指导,阻碍了特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25 农业基础设施落后,机械化水平较低,发展后劲不足 相应的投入是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的前提,而农业投入主要来自财政、信贷和农户三个方面。但从章丘市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这三个方面的投入都难以保证,导致农业基础设施老化、节水灌溉率低等问题的出现。章丘市水情复杂,河流缺乏控制性工程建设,堤防工程标准偏低,造成农业抗灾能力差,水资源短缺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瓶颈”之一。除小麦基本实现机械化播种与收割之外,其他农作物还是以人工作业为主。

226 农业经营规模较小,产业化程度较低 近年来,章丘市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农业产业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农业经营规模不大,农户数量多、规模小,与龙头企业合作,容易产生巨大的交易成本。产业化经营中多为松散的共同体,存在合同不规范现象,甚至相互之间没有合同,导致违约现象严重,经营不稳定。这都不利于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提高和完整农业产业链的形成与发展。

23 章丘市特色农业发展的机遇分析(O)

231 各种惠农政策的有力支持 中央、省市坚持把“三农”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出台一系列惠农政策,极大促进了农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济南市对章丘市现代农业发展高度重视,提出了发展现代观光、生态农业的新思路,推动农业向生态化、集约化、产业化、高效化的发展之路。2012年,章丘市被农业部评为“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为大力推进特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232 区域交通网络日趋完善 随着京沪高铁的贯通及济青动车的开通,区位交通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对农产品市场的开拓将发挥积极作用。章丘市从2012年开始 “村级公路网化示范县”活动,提高村级公路的通达性,改善农村交通环境,为优质农产品的运输提供便利条件。

233 市场潜力巨大 国内经济发展稳定,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也从要求数量的温饱型向要求质量的小康型转变,对优质、安全、特色农产品的需求比重将进一步增加,潜在的消费市场也必将进一步扩大,从而为章丘市优质特色农产品提供广阔的市场,促进特色农业的发展。

234 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实施的带动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了要发展高端、高质、高效农业和生态循环农业的任务。随着两大规划的逐步实施,必将为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型和结构调整提供强大推动力,也将对章丘市现代、高效、特色农业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24 章丘市特色农业发展的挑战分析(T)

241 产品出口面临的挑战 随着贸易自由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发达国家为保护本国的利益,会实施更加严格的非关税绿色贸易壁垒。传统农产品质量与WTO贸易要求不相符合的问题亦愈益暴露,成为新时期中国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8]。如何推动优质农产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是今后章丘市发展特色农业要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242 国内市场激烈竞争的挑战 章丘市农业发展较为迅速,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与其他农业发达的县市相比,并没有绝对的优势可言。一是品种、质量上没有绝对的竞争优势,在传统市场的竞争和挑战也越来越大;二是生产规模小,劳动生产率较低等,使得章丘市农业在发展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以诸城市为例,诸城是全国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2012年有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家,市级以上95家,规模以上龙头企业280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 176家。全市90%以上的农产品可以就地深加工,农民75%以上的收入源自农业产业化经营。如何发展优质农业,进行产业化经营,增强自身竞争力,开拓国内外市场,成为章丘市特色农业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

243 地区资源、环境面临的挑战 农业生产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的统一,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对农业生产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章丘市正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工业“三废”和城市生活废弃物增长较快,如果处置不当将会导致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必将对农业生产带来负面影响。同时,工业发展和城镇扩建占用耕地的现象日益严重,使得本就稀缺的土地资源变得越来越少,从而制约特色农业进一步规模化发展。如何在发展工业经济、保护环境和发展生态农业之间找准平衡,促进经济、社会、生态共同健康发展,是章丘市发展特色农业面临的一个极大挑战。

244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的挑战 为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大量使用农药、肥料、地膜等农资,无疑将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目前我国农药使用量居世界首位,杀虫剂占农药使用量的70%,有关部门在14个城市对9种蔬菜的农药残留进行抽检,合格率仅为54%。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优质、安全、特色农产品的需求加大,在提供广阔市场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特色农业的发展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战。

245 农业兼业化的挑战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口向城市集聚,尤其是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农业出现兼业化趋势,农业从业人员以老人和妇女为主,受教育程度较低,接受新技术、新科技能力差,不利于农业产业化发展,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特色农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3 章丘市特色农业发展的对策

31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一方面,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完善农田基本建设和道路交通网络等农业基础设施;另一方面,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不断加强农业品牌基地和示范园区的建设;再一方面,加大投入,拓展融资渠道,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为品牌基地和示范园区的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32 以资源为基础、市场为导向

特色农业是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和按市场需求配置资源的结合点[9]。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特色农业的形成和发展,一方面要利用相关资源的比较优势,生产特色农产品;另一方面要以市场为导向,按利益最优化原则,合理优化资源配置,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特色经济优势。建立以专业合作社为主体的市场营销机制,加大特色农产品的推销力度,推广“农-超”对接、“直供直销”、“定点营销”等营销新方式。

33 优化特色农业布局

利用GIS、RS等现代科技手段,结合传统方法,对特色农业资源进行调查、分类,并建立相应的特色农业资源信息库,为特色农业的发展提供依据。对农业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确定各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的方向、重点等。根据地形地貌、土壤结构、农业现状、产业类型等特点,进一步优化北部特色农业加速板块、中部特色农业产业重点板块和南部特色生态农业保护板块的特色农业布局。

34 构建现代农业科技推广和中介服务体系[10]

树立“科技兴农”的战略思想,依靠科技进步,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是章丘市特色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依托章丘大学城内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充分发挥科研、人才优势,加大特色品种的培育和研究。组织科研人员深入农村、企业和农户,促进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充分发挥现有农业科技园区的示范带头作用,进一步强化基层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健全农业科技推广网络。

35 打造名牌产品,提升品牌形象

特色农业要健康快速发展,就必须提高农产品质量,打造名牌产品。将悠久的人文历史环境与名优农产品的开发相结合,打造独具人文亲情的农产品。如集中打造明水香稻、章丘大葱、鲍家芹菜等特色名优产品,实施标准化生产,完善生产、储存、销售链条,完善质量监督体系,注重品牌的打造,将品牌造成名牌,用品牌赢得效益。

36 注重培养和引入龙头企业[11]

发展特色农业,必须以农业产业化带动特色农业经济的发展。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一方面,重点扶持有能力和实力的本地企业,培育大型龙头企业,促进产业集聚,鼓励科技创新,发展深加工技术,延伸产业链;另一方面,搭建平台,搞好基地和园区建设,积极引入省内外和海外的相关企业,以多种形式参与到农业产业化经营中来。

37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特色农业不只注重经济效益,更要注重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重点整治环境污染问题,对章丘日月化工、章丘市鲁晋化工、章丘电厂等重点污染企业加大监管力度,减少“三废”的排放;整治生态破坏问题,加强山体、水资源、耕地资源的保护,控制资源开发利用的短期不当行为,实现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持续利用,为生产绿色、生态、安全的农产品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以引导章丘市特色农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参 考 文 献:

[1] 陈东景,王晓峰,程国栋,等 新疆特色农业发展初探[J] 新疆农垦经济,2000,5:17-19

[2] 刘志民,刘华周,汤国辉 特色农业发展的经济学理论研究[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8-12

[3] 谢 莉 湘南地区特色农业发展及其区域布局初探[J] 经济地理,2003,23(2):263-266

[4] 李孝忠,王忠诚 重庆市特色农业发展探讨[J] 经济地理,2002,22(3):368-371

[5] 朱鹤健,程 炯 闽东南特色农业生态模式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2002,17(3):313-318

[6] 孙 桦,范继强,任庆菊 章丘市品牌农业发展思路与成效[J] 中国农技推广,2012,3:11-12

[7] 陈 顺,陈 才 东北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路径与地域发展模式研究[J] 人文地理,2006,2:82-84

[8] 济南市建设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研究课题组 济南市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的主要模式与对策建议[J] 山东农业科学,2010,10:114-120

[9] 刘彦随,吴传钧,鲁 奇 21世纪中国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方向和策略[J] 地理科学,2002,22(4):385-389

[10] 刘洪明,万述伟 青岛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成就、问题与对策[J] 山东农业科学,2012,44(10):130-136

[11] 熊 宁,曾尊固 试论调整农业结构与构建区域特色农业[J] 经济地理,2001,21(5):564-568

篇3

1温和岭南沟坝区

1.1区域分布本区地处我市东南部秦州区、麦积区森林区8乡镇90多个行政村,海拔1400~2560m,农耕区主要分布于区内海拔1400~2000m的沟坝及山腰,总面积为2657.47km2。

1.2生产条件农耕区年平均温度7~8℃,元月份平均气温-3~6℃,7月份平均气温18~20℃,≥10℃积温1700~2700℃。无霜期110~160天。年雨量650~850mm,东岔局部地区可达900mm以上。

2围绕空间布局,明确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途径

2.1坚持不懈抓好粮食生产,确保供需基本平衡粮食安全始终是最重要的经济安全,是广大农民赖以生存的根本保障。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农业基础条件差、粮食生产不确定因素多的农业市来说,稳定粮食生产、确保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既是“三农”工作必须牢牢把握的重点,也是服从和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重大问题,更是我们农业工作者的职责所在。

2.2大力发展以蔬菜、果品为主的特色优势产业,不断提升发展能力继续把发展特色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作为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重要举措,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方向性、全局性的大事来抓。按照突出优势、扩大规模、延长链条、提升品牌的要求,围绕做精果品产业、做强蔬菜产业、做大马铃薯产业、做优中药材产业,坚持建大龙头、带大基地、兴大产业、闯大市场,因地制宜地推进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促进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发展。

2.3突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抓住国家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下大决心,下真功夫改善基本生产条件,着力改善农业基础条件,提升农业生产能力和抗灾减灾水平。

2.4努力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步伐

2.4.1努力提高农民素质。建立具有现代科技文化知识的新型农民队伍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所在。

2.4.2加快品种更新步伐。重视地方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和开发,提高中国西部航天育种基地、天水市农科所、天水农校的育种能力和水平,加快主要农作物和特色农产品的新品种选育进程,为现代农业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2.4.3加强技术协作交流。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人才优势,内引外联,集中开展联合攻关,加快建立现代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加强现代农业相关技术研究,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绿色农业技术开发,推广资源节约型、绿色能源型、环境保护型、立体复合型、物质循环型技术;有计划、有重点地引进一批国外先进技术,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充裕的技术储备。

2.4.4建好农业科技园区。认真搞好秦安县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和武山蔬菜产业示范园区、清水核桃产业示范园区等8个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

篇4

关键词:现代农业; SWOT分析;发展路径;重庆三峡库区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12-2939-06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Way of Modern Agriculture Based on SWOT Analysis in Chongqing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WU Zhao-juan,LI Ping,LI Ping,CUI Jin-bo,GAO Dong-mei

(Chongqi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Chongqing 401329,China)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recognizing the advantages, disadvantage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modern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in Chongqing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by applying the SWOT method, the three paths for modern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in Chongqing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cultivating modern agriculture advantageous and characteristic industries, tamping modern agriculture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nd tamping modern agriculture basic system construction, were pointedly discussed. And some countermeasure suggestions were proposed, including insisting synchronous advance of rural industrialization, 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e modernization, acting as circumstances permit; reasonable distributing, strengthening policy support, enhancing financial security, strengthening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upport, and strengthening talent cultivation so as to provide certain theory reference for modern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in Chongqing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Key words: modern agriculture; SWOT analysis; development path; Chongqing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产业,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的农业生产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三个历史阶段[1]。目前,中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2]。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庞大的农业生产和农业人群,承担着养活世界上最大规模人口的重任,这决定了发展现代农业在中国具有特别重要的战略意义[3]。发展现代农业是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产业基础,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推进农村改革,加快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内在需要,是解决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矛盾,实现农村经济新发展的现实途径。

位于中国西南的重庆三峡库区是一个特殊的经济区域,同时有移民、扶贫、生态环境3大难题交织,结构性经济矛盾突出[4]。随着三峡水库175 m水位成功蓄水,库区移民工作重心已由“迁得出”转为“安得稳、逐步能致富”的新阶段,加快库区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实现库区移民群众的安稳致富、生态环境的保护改善等目标,已成为新时期库区工作的重心。然而,在三峡工程建设的胁迫下,库区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发展滞后、人地矛盾突出、生态环境脆弱等问题进一步加剧,使库区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考验,农村经济发展困难,不利于库区新阶段战略目标的全面实现。如何实现库区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民奔小康,改变传统的二元结构,构建和谐库区成为了研究热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当前迫切地需要加强三峡库区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研究,明确库区现代农业发展重点方向和对策措施,这对加快库区现代农业发展,实现“安得稳、逐步能致富”的移民目标、生态环境建设目标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对探索中国中西部贫困地区在开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子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

1 重庆三峡库区概况

重庆三峡库区位于川东平行岭谷低山丘陵区,北靠大巴山,南依云贵高原,地处东经106°5′-110°07′,北纬29°16′-31°41′的范围内。库区地貌类型为山地、丘陵和台地,主要土壤类型有山地黄壤、黄棕壤、紫色土、石灰土、潮土和水稻土。库区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性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适中,气候温暖湿润。境内山川纵横,江河密布,长江干流自西向东横穿全境,有嘉陵江、乌江、綦江、大宁河、小江等主要支流。库区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森林植被丰富。库区独特的自然条件适合多种经济作物和园艺作物生长,区内有全国著名的“柑橘之乡”、“甜橙之乡”、“名柚之乡”、“榨菜之乡”和“黄莲之乡”分布。

重庆三峡库区行政上包括重庆市的江津区、巴南区、渝北区、长寿区、万州区、涪陵区、武隆县、丰都县、石柱县、忠县、开县、云阳县、奉节县、巫溪县、巫山县等15个区县,幅员面积4.39万km2,占重庆市域面积的53.39%。2011年底,库区总人口1 532.2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 020.52万人),占重庆全市总人口的66.60%;当年国民生产总值3 996.03亿元,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39.91%。

三峡库区的农业以种养业为主,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库区农业得到了较大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农业总产值从1999年的124.81亿元上升到2010年的269.06亿元,净增加144.25亿元。农业产业化发展较快,目前已建成了优质柑橘产业基地、优质草食牲畜产业基地、优质榨菜产业基地、现代中药材产业基地、优质油菜产业基地、优质水产产业基地、优质香料产业基地等商品基地。库区农业在全市的地位突出,如2011年,库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占全市的48.88%,粮食总产量占49.70%,蔬菜总产量占46.21%,肉类总产量占45.80%,水果总产量占69.77%,均接近或超过全市相应农产品产量的50%。

2 重庆三峡库区现代农业发展SWOT分析

SWOT分析方法,是一种综合考虑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因素来进行系统评价,从而制定战略的主要方法。其中,S是指企业的知识产权优势,W是指企业的知识产权劣势,O是指企业外部环境的机会,T是指企业外部环境的威胁。

2.1 优势(S)分析

三峡库区地处亚热带,具有优越的自然资源条件。境内气候温暖湿润,水域资源、生物资源、旅游资源极为丰富,为库区特色养殖业、种植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为拓展库区农业文化传承和休闲功能提供了基础。库区市场优势明显,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质量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对蔬菜、水果、花卉等农产品的需求呈现平稳增长趋势,对农产品的需求结构将不断优化,现代农业的发展市场前景较好;同时,库区优质农产品的市场地位日益显著,如奉节脐橙全球闻名,长寿沙田柚被誉为“国优水果”,石柱黄连、巫溪西洋参、涪陵白术等中药材供不应求,具有一定的农产品市场竞争优势。近年来,库区积极进行体制机制改革,通过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为库区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不断扫清障碍;通过推进破除城乡二元体制限制的户籍、社会保障、卫生医疗、公共服务等体制改革工作,为促进库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农村土地流转奠定了基础,提供了保障。

2.2 劣势(W)分析

三峡库区山多河流多,加上山高坡陡,交通不畅,农村与外界缺少信息流通,农业发展仍受到库区农民传统思想观念和耕作方式的制约。从经营规模来看,库区农业的规模普遍较小,主要以一家一户为单元进行“小而全”的生产经营,生产组织结构松散;从耕作方式来看,主要依靠手工工具及人力和畜力进行生产[5]。库区农业产业化水平还相对较低,主要表现在农业龙头企业单体规模和群体规模都不够大,农业产业层次低,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库区市场体系及农业产品质量、安全、卫生体系建设不健全,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缓慢等方面。库区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严重不足,农田、畜禽圈舍、鱼塘等建设落后,农产品交易、仓储、物流、信息等基础建设不配套,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不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同时,库区人地矛盾突出,农业生态环境脆弱,资源开发不合理,一些地方农村面源污染、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资源环境约束压力较大。库区农业科技投入不足,农业科技人才缺乏,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较弱,与现代农业对科技的需求不相适应。库区农业结构矛盾凸显,一是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农业主导产业地位不够突出;二是农村劳动力结构矛盾加剧,农村劳动力的总量过剩与结构性短缺同时并存的特征逐步显现。而且库区扶贫的任务重,15个库区区县中,有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9个,库区移民安稳致富任务重,三峡工程重庆库区农村移民实际生产安置人口累计48.37万人,其中县内农业安置20.29万人,占农村移民实际生产安置总人口的41.95%,使得本来因三峡工程建设而导致资源环境承载容量不断缩小的库区面临着严重的农业发展负荷,增加了促进库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难度。

2.3 机遇(O)分析

近年来,中央和重庆市委、市政府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不断加大对“三农”发展的扶持力度,逐步形成了包含以“四取消”、“四补贴”为主要内容的直接惠农政策,对粮食主产县和财政困难区县实行奖励补助的激励政策,对重点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的调控政策,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政策,对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促进政策等符合农业农村实际、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涵盖“三农”各个方面的政策体系,对现代农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2007年6月,重庆市被确定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之一。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重庆市着力在改革、发展及制度建设上探索创新,大力促进城市资源、工商资本下乡进村,为库区现代农业建设增添了新的活力。三峡工程的建设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使三峡库区成了全国瞩目的发展热点,为库区农业发展注入了大量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给予了特殊的灵活机制,使库区现代农业发展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大好机会。

2.4 风险(T)分析

相比其他产业,农业是弱质产业,至今还没能从根本上改变“靠天吃饭”的命运。三峡库区地势起伏较大,生产条件恶劣,各种自然灾害频发。早春的倒春寒、夏季的高温伏旱、秋季的寡日照和连阴雨发生频率均在80%左右,尤其是干旱、洪涝和地质灾害对农业的影响最大,损失最重,对农业和生态环境有很大的破坏作用,给农业带来较大的损失。土地、劳动力是农业发展的两大核心要素[6]。在三峡工程建设胁迫下,库区耕地资源大量流失,且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还将不可避免地占用大量耕地资源,使库区现代农业发展所需的土地资源将越来越少;由于农业效益比较低下,农村年轻劳动力普遍外出务工,使得农村劳动力主体逐渐以老人和妇女为主,农村劳动力素质逐渐降低,对农业健康发展很不利。同时,农业生产、农产品贸易有特殊性和相对较长的周期性,以及小农经营的天然局限性,使得库区农业产业面临着市场波动风险的冲击。

3 重庆三峡库区现代农业的发展路径

3.1 培育现代农业优势特色产业

重庆三峡库区具有独特的地理特征、气候特点和生态资源。库区优势特色产业的选择,应在考虑现有产业基础条件和自然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充分分析库区资源环境的约束条件,同时,确保选择的产业本身必须有利于拓展现代农业的功能价值,能够与域内人文自然景观、资源现状相耦合,产生协同效应。根据库区资源环境条件和产业发展基础,库区应大力培育柑橘、蔬菜、生态渔业、畜牧业、茶叶、中药材和蚕桑等七大优势特色产业[7]。

重庆三峡库区是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柑橘优势区域,应始终坚持新建与改造并重、鲜销与加工并重、生产与市场并重、农户与业主并重、防疫与发展并重的发展模式,尽快形成健全的柑橘产业体系,力争把库区建成全国最大的橙汁加工基地、最大的晚熟柑橘基地、最大的种苗生产集散基地和最大的柑橘休闲旅游基地。三峡库区是重庆市重要的蔬菜基地,应加快以武隆为重点的高山反季蔬菜基地,以及以涪陵、万州为重点的三峡库区榨菜标准化生产加工区的建设,加快石柱加工型辣椒的发展,把石柱建成中国西部地区最大的辣椒生产县,把青菜头打造成为重庆蔬菜“第一品牌”。三峡库区具有丰富和宝贵的淡水资源,应加快库区水产良种场、增殖保护基地和水产苗种基地的建设,加强库区渔政执法管理体系、渔业资源环境监测中心、渔港、水产品批发交易市场、鱼病防治网络、水产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使三峡库区形成鱼类组成结构合理、鱼类资源储量丰富、捕捞生产科学有序的天然生态场,成为全市最大、全国有名的有机水产品生产基地;库区内较为丰富的草场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畜牧业的基础条件,应加快建设完善库区畜禽良繁体系、畜产品加工流通体系及技术支撑等配套服务体系,调整种植业结构,增加优质牧草种植面积,发展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基地,构建完善的库区畜牧业产业链;库区是我国的茶树原产地中心之一,应加快建设生态、有机茶生产基地,茶树无性系良种繁育及推广体系,茶叶生产、制作清洁化、机械化工程,品牌和龙头企业培育配套体系,科技支撑工程和茶叶市场体系,以及发展茶叶深加工延伸茶叶产业链,将三峡库区建成闻名全国的“无公害茶叶”、“有机茶叶”产区;重庆三峡库区中药材生产历史悠久,应结合库区区域特色和自然资源特点,突出特色、合理布局,重点打造长江流域、乌江流域中药材优势产业带;库区还是重庆市重点蚕区,应按照区域化、专业化和集约化的要求,调整区域布局,优化蚕桑产业结构,以蚕桑种植大户为重点,以蚕茧加工企业为龙头,加快发展缫丝、织绸等产业,积极推进桑椹、桑叶系列产品精深加工,打造高效生态蚕桑产业集群。

3.2 夯实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重庆三峡库区地处秦巴山脉、武陵山脉和渝东岭谷地区,是一个生态脆弱区,人口密度大,地质地貌复杂,自然资源与土地条件差,人均耕地少。尤其在三峡工程建设胁迫下,分布在沟谷地区的优质耕地被大量淹没,致使库区耕地数量进一步下降,人地矛盾更加尖锐。为促进库区移民安稳致富、构建和谐库区,迫切需要加强库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库区耕地的综合生产能力,为库区现代农业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一是不断加强库区农田水利建设,加快库区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加快库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加大病险水库排险加固力度。二是加强改善耕地质量,包括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加快农村宅基地复垦,大力推进库区农村土地整治;全面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加强库区土壤有机质提升行动,统筹做好建设占用优质耕地耕作层剥离和再利用,积极推进库区培肥沃土工程;加强实施以生态综合治理为主的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加快库区中低产田改造。

农业装备是农业生产中最具活力的要素,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工具,是农业产业化的支撑,库区当前迫切需要加强农业装备建设。按照农业规模化、精准化、设施化的要求,结合库区山地丘陵农业实际,引进、开发、生产多功能、经济型中小型农业装备设施,重点在田间作业、设施栽培、健康养殖、精深加工、储运保鲜、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等方面取得进展,全面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力夯实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农田基础条件,重点解决库区耕作地块规模小、形状不规则、坡度大、通行道路缺乏等农机作业、通行条件,把改善农业机械作业环境和作业条件作为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治项目的重点,尽快突破丘陵山地复杂地形地貌的制约。加快区域适宜性的农业装备科研基地建设,积极研发农业生产中关键农机化技术和装备,推进适合山岭重丘的农机新产品和农业工程新技术的开发进程,突破丘陵山区农业装备科研瓶颈。

三峡库区是中国生态环境最为敏感和脆弱的地区之一,水土流失严重,地质灾害频繁。加强库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是实现库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大力推进库区长江防护林、小流域水土治理、退耕还林还草、农业生态工程、库岸带生态屏障建设、消落区治理、防治噪音等“蓝天绿水青山工程”,提高库区森林覆盖率,加强库区水土流失治理。加大库区农业污染综合治理,包括加强养殖污染综合整治,完善畜禽养殖污染集中治理设施建设;大力实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程,积极推广化肥、农药合理使用技术,鼓励低毒生物农药的生产与推广使用,加强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推进建设库区农业资源与环境监测预警系统;开展库区土壤污染现状调查,实施土壤污染综合治理示范工程,重点整治城区近郊重点区域的农田土壤污染。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在库区推广建设种植业与养殖业紧密结合的生态循环模式,大力推广“猪-沼-果”生态模式、稻田生态养殖、庭院生态观光休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等生态农业技术与模式,加快库区观光农业、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按照“一池三改”标准和要求,突出库区移民户和贫困户重点,大力推进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

3.3 加强现代农业基础体系建设

近年来,三峡库区农业产业化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农业产业组织体系的建设发展与农业产业化进程要求仍有一定的距离。三峡库区应积极探索创新产业化新型组织形式,大力推广和发展企业、专业协会和合作组织、农户相互参股,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相互促进的投资模式;鼓励加工、仓储、运输、商贸、信息技术、科研服务行业多方面的投资农业,与各类农业组织、农户共建利益共同体;积极探索和发展“公司+农场(饲养场、专业大户)+农场工人”、“公司+中介组织(合作社)+基地(自营基地、定点基地)+农户”等多种新型产业化组织形式[7]。库区应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和重点特色产业,建设好各类优势农产品基地;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提升龙头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龙头企业发展的政策支撑和投资保障机制;加强库区农产品品牌建设等,培育壮大一批有竞争优势和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集群,推动库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

当前库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不够完善,服务效能不高,亟需加快库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建设。一是进一步强化农业公共服务,加快构建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三位一体”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体系;二是库区专业化服务组织数量不多、规模不大、内部管理不够规范,应尽快制定信贷、税收、保险等方面优惠政策,大力支持种子种苗、植保、农机等农业专业服务组织的发展,提高农业专业化服务水平;三是应进一步强化供销服务、农村金融服务、农业保险服务、农业信息服务等其他服务体系,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效能。

库区现代农业发展,离不开完善的保障体系,当前必须加快现代农业保障体系的培育。一是库区应加快培育产业经营体系,不断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引导、扶持和发展专业协会、产销服务队、专业合作社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创新运行机制和经营方式,形成纵向相通、横向相联、产加销衔接、农工贸一体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网络,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二是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这是提升农业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内在要求,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所在。主要包括加快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发展,加快科研创新平台、创新型人才队伍的建设,以及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环境。三是加快建立形成以财政投资为导向、农民投入为主体、信贷投入为支撑、社会投资为补充的政府、集体、信贷、农户、社会投资多位一体的现代农业投入体系,保障农业发展资金需求。四是加快构建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心系“三农”、开拓进取的人才体系,这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五是尽快建立起与现代农业发展相匹配的现代农业市场体系,加大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力度,大力发展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物流产业和新型流通业态,完善农产品流通领域的标准体系和监测体系,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最后,加强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体系的建设,这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包括加强库区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专门机构和人员队伍的建设与壮大、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农业环境治理、生态建设、农业监测预警等。

4 重庆三峡库区现代农业发展对策建议

4.1 坚持农村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

只有把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同步推进,才能有效地改善现代农业建设的外部环境条件,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进程[8]。因此,三峡库区现代农业发展,必须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库区工作的重中之重,推动农业现代化跟上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积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加强制度建设,促进城乡互动、资源共享、要素对进。

4.2 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由于库区自然环境、资源配置、经济基础、传统观念等的多样性[9],以及库区区位条件的差异性,库区现代农业发展一方面要根据现代农业发展程度、发展基础、发展可持续性等进行库区现代农业发展类型区划分,优化库区现代农业区域发展格局,明确不同类型区现代农业发展方略,比如可将库区15个区县划分为都市型现代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主导型现代农业、规模经营型现代农业、生态特色型现代农业等现代农业发展类型区[7]。另一方面,在特色农产品基地的发展中要避免同质化,基地建设一定要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体现出差异性,合理布局,从而使特色资源发挥出更好的效益,如石柱的黄连、忠县的柑橘、涪陵的榨菜等都是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农产品[10]。

4.3 强化政策支撑

4.3.1 完善支农政策 加快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支农资金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提高支农资金中直接用于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直接相关的项目资金的比重,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继续实施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测土配方施肥以及粮食直补等各项补贴政策,增加补贴种类,扩大补贴资金规模和地域范围,提高补贴标准[2],完善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补贴政策。积极完善库区土地权属变更、“四荒”地使用权获取、土地使用权保护、土地使用权办理、土地使用流转等土地使用政策。加大库区金融政策支持力度,积极向国有商业银行推荐库区重点农业产业项目,落实政策性贷款。加大对库区财政税收支持力度,将三峡库区列为重庆市公共财政预算安排重点支持区域,对库区农业龙头企业实行财政返还、灾害补贴、流通补贴、成本核算、减免建筑配套费、用电等税费优惠政策。强化库区人才智力支撑、人才培训、人才引进等人才政策。

4.3.2 深化农村改革和创新 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探索创新农村土地使用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制度,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拓宽大型商业金融机构的服务范围,培育各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构筑现代农业发展的资本后盾。扎实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包括积极稳妥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全面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改革、深化县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以及推进征地制度、粮食流通、专业合作、城乡管理和国有农场、林权水权改革等农村其他方面的改革。

4.3.3 加大库区移民后期扶持力度 坚持以“工程效益反哺移民,实现收益共享”为后期扶持的工作理念,研究并完善后期扶持的政策体系。加快库区土地整治工程的规划实施,不断改善库区移民生产生活条件,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建议扩大库区移民后期扶持发展基金,延长后期扶持时间,实施三峡水电资源使用征收资源调节补偿费机制,增加地区财政收支转移补偿力度,建立起持续的移民后期扶持支撑机制[11]。

4.4 加强资金保障

一是提高财政资金的投入,进一步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和保险服务体系,使生产经营者得到可靠的信贷和保险服务,降低生产经营中的风险。二是开拓资金来源的渠道,充分利用市场化运作机制,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发展现代农业,吸引工商资本、民间资金、外商资本等多元化的社会资金参与投资,构建起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多元化投资的投入机制。三是建立起可持续的、长期的三峡库区补偿基金,并通过国家税收、财政转移支付补偿给库区,真正让库区移民“迁得出、安得稳、能致富”,确保库区社会和三峡大坝的长治久安。

4.5 强化科技支撑

面对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为主要特点的世界农业科技革命浪潮,必须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增强现代农业发展动力。现阶段要以重庆市农科院、畜科院为重点,加快农业科研院所建设步伐;以农民和农业生产需求为导向,加快科研体制改革;加强现代农业关键技术的攻关研发;加强扶持各类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建设和发展。

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能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关键在推广。首先,加强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农业科技成果服务转化能力。其次,探索创新多样化推广服务模式,不断完善 “科技指导到户、良种良法到田、技术要领到人”、“农技人员+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科技示范户”、科技下乡等多种推广模式,增强辐射带动能力,促进新品种和新技术的推广普及。最后,加强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通过电话、电视、电脑“三电合一”及其他行之有效模式,开展农业信息服务,创新基层农技推广的管理与手段。

4.6 加快人才培养

加快创新型科研人才队伍建设。以重庆市农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为主阵地,提高农业科技人才的整体素质,优化人才专业结构,重点培育一批农业科技创新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实施人才计划,大力引进国内外人才智力,打造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营造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激励机制。

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和培训人员队伍建设。从体制改革入手,在人员编制、入学深造、职务评聘等方面制定政策,稳定农业科技推广和培训队伍中的业务骨干。坚持选贤任能原则,形成竞争机制,调动农业科技推广和培训人员的积极性。切实提高农业科技推广和培训人员的待遇水平,积极引导、鼓励和推动农业大专院校、农业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到农业生产第一线普及、推广农业科技成果,增强农业科技推广和培训队伍实力。

农民是库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体,要紧紧抓住农民教育这条主线,加强库区新型农民的培育。制定新型农民培育规划,全面推进新型农民培育工作[12]。加强库区培训基地建设,加大培训经费的倾斜投入,深入开展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加快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

参考文献:

[1] 赵明宇.白城市现代农业发展战略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2] 詹慧龙.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战略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0,32(5):1067-1074.

[3] 赵其国,周应恒,耿献辉.我国现代农业发展路线与发展战略[J].生态环境,2008,17(5): 1721-1727.

[4] 余治国,李 东.三峡库区主体特色农业发展战略思考[J].河北农业科学,2008,12 (3):135-138.

[5] 段小梅.三峡库区高效生态农业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13 (4):88-93.

[6] 林 琳,杨国永.基于SWOT分析的漳州现代农业发展战略思考[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5(4):30-34.

[7] 罗 荣.重庆农业谱新篇:重庆市农业资源区划应用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8] 蒋和平.建设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途径与政策建议[J].世界农业,2009(9):1-5.

[9] 张 放,杨京平,张士良,等.三峡库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途径和对策[J].经济地理,2003,23 (1):64-69.

[10] 黄 云,毛 苹,贺稚菲,等.三峡库区城乡统筹推进中的农业现代化建设思考[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9(8):42-46.

篇5

新农村建设凸显农业政策性金融功能定位不足

随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1994年的成立,我国“政策性―合作―商业性”农村金融体系的主体框架也正式形成。假如我们按照这条思路真正建立了健康的农村金融动态回流体系,可以设想,农户通过政策扶植可以全面脱贫并维持简单再生产,在合作金融支持下可以实现初步致富并实现初级层次的扩大再生产,在商业性金融的竞争条件下,真正具备经营能力的农户可以实现更高层次的扩大再生产,甚至带动本乡镇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城镇化和非农化。但问题是,为何这个设置相当合理的农村金融体系客观上没有使全国的农村地区出现迅速的经济增长与繁荣?本文试图从参与主体方面来揭示其中的原因。

首先,2005年以前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业务范围过窄,没有真正起到支持农业开发的作用。作为国家惟一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应该一方面为国家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行融资,支持农业科技开发和成果转化,参与农业结构调整;另一方面,还应该直接面向农村地区和农户,把消除贫困、平准主要农产品价格波动,降低农民的系统性风险作为主要任务。也即,它应该发挥转移支付职能,起到在全国范围内组织资金,财政支农资金拨付,农业保险或农业信贷保险,国际组织农业贷款等方面的作用,协助欠发达农村地区实现经济起飞所必须的原始积累。这些是合作金融和商业性金融在目前无法实现的。但随着农业发展银行1998年开始的粮棉收购资金封闭管理以及业务的单一化,1998~2005年间,其业务领域被限制在一个过窄的范围内,主要负责粮棉油收购、储运等环节的资金提供,在粮食购销体制改革基本完成后又面临业务严重萎缩的局面,其农业政策性金融的职能没有充分起到在上述两个层次提供公共品的作用。可以说,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在农村投融资体系中的实际缺位,致使我国农村投融资体系不仅缺乏统一的引导和监督力量,也影响了支农资金的有效投入。

其次,农村合作金融不具备合作制的特点。真正的农村合作金融应该定位于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之间,用以提供准公共品,一方面,在社员群体间,合作金融服务具有非排他性,只要是社员,就有权利获得附带各种优惠条件的金融服务;另一方面,在各个社员获得金融服务的质量上具有竞争性,即不同条件、不同信用状况的农户得到的融资支持是不同的。具体到我国当前农村合作金融的主体――农村信用社而言,其生存与进一步发展面临以下一些问题:一是信用社的性质不明确,为社员服务没有体制上的保证。多数信用社中社员股金占的比重很少,在内部管理和外部监管上类似国有金融机构,不少信用社向商业化转变的倾向越来越明显。二是农村信用社历史上形成了大量不良贷款和亏损挂账,包袱沉重。多数地方的信用社不良贷款率较高,相当比例的信用社已经资不抵债。三是农村信用社吸收存款难,资金紧张,无力扩大支农信贷规模。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三农”对贷款的需求已经远远不限于粮食生产。根据国家统计局农调队对农户固定调查点进行的抽样调查,多数农户从信用社得到贷款难度较大。2000年至2003年,农民每人每年从信用社借入资金65元,通过民间借贷借入190元,分别占借入资金总量的25%和75%。据江西省农调队对全省2450户农户的抽样调查,2003年有574户有借贷行为,占23.4%,其中从信用社得到贷款的有120户,占被调查农户的4.9%;从2001年至2003年,从信用社得到的贷款仅占农户总借贷收入的13~23%左右,而民间贷款所占比重为76~86%。

第三,商业性金融根据优胜劣汰原则进一步向城市和优势产业集中。商业银行,尤其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出于防范风险和提高经营效益的考虑,已经大规模撤离农村,贷款权纷纷上收,留在县和县级以下的分支机构主要以吸收存款为主,从农村吸收的资金更多地投向回报高的产业和地区。2003年,湖南省内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的农业贷款余额分别为0.75亿元、0.97亿元和3万元,在农业贷款总额中的份额几乎微不足道,但国有商业银行在农村存款中占的份额却达53.4%。出现上述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商业性金融机构的本质具有逐利性,他们必须坚持资金配置上的优胜劣汰,通过内控制度建设和风险管理,彻底分离政策性业务与商业金融,最大程度地降低道德风险,只有这样才能起到正确引导资金投向,鼓励产业、产品和技术结构调整的作用。可以说,商业性金融服务是典型的私人品,其消费具有严格的排他性和竞争性,即只有条件好、抗风险能力强、经营前景优良、信用等级高的农户才能获得。显然,只有当整个农村地区进入城镇化、产业化和工业化的阶段后,农村商业性金融的自发形成与进入才是顺理成章的。

从以上的分析能够看出,虽然我国“政策性―合作―商业性”农村金融体系的建立已经有12年的历史,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和对农村金融支持的定位却依然不清,这就直接导致了当前农村金融形势不断恶化的局面。因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对农业政策性金融职能定位的思考一定要放在我国“政策性―合作―商业性”农村金融体系在农村经济脱贫起飞的各个阶段所起的不同作用的大背景下加以分析。也即在农村经济脱贫起飞阶段,政策性金融的主体地位必须确立,以促进农户生产环境的优化;在农村经济逐步向初步富裕前进的过程中,真正的合作金融是必要工具,以协助农户摆脱自身资金约束;在非农化和城镇化发展阶段,商业性金融具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其天然趋利的商业性质能够发现并满足农业领域新的有效需求,然后使这种需求进一步扩张。需要强调的是,在其中的任何一阶段都会出现三种金融形式并存的现象,只是侧重点各有不同。

农业政策性金融职能扩展的约束条件和选择方向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章程规定其主要任务是: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筹集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承担国家规定的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可见,农业政策性金融存在的首要意义是为我国农业的健康发展提供金融支持,其定位不仅要着眼于解决当前农业发展所面临的困境,更要符合我国农业发展的长期规划和远期目标。

1.从当前来看,农业政策性金融应该定位于解决加入WTO后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严峻国际挑战,避免中国农业的边缘化并参与国际竞争。

2004年8月1日达成的“多哈回合”全球多边贸易谈判框架协议促使发达国家为取消不合理的农产品出口补贴设定一个期限,并第一步先把农业补贴削减20%,但鉴于农业在各国经济发展中战略性地位,现阶段全面限制各国政府的农业补贴行为是不可能的,各国政府依然不同程度地运用补贴政策扶持农业,最终导致2006年7月24日“多哈回合”全球多边贸易谈判的破裂。实际上,制定反补贴规则的目的并不是不合理地限制政府实施补贴的权利,而是不鼓励或禁止政府使用那些对其他成员的贸易造成不利影响的补贴。因此在出口补贴受限的情况下,如果政府准备继续运用补贴政策促进农产品的出口,更隐蔽的方法就是将补贴对象从农产品转向生产要素。按照《农业协定》的规则,并不是所有的农业补贴都受WTO的限制。各成员还可利用WTO《农业协定》提供的“绿箱政策”和“黄箱政策”例外规定(如“微量允许”补贴等),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确保本国农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稳定发展。

具体到我国的现实,自2001年12月加入WTO以来,我国农产品平均税率已经从2001年的23.2%降至2005年的15.35%,远低于美国、日本和欧盟等发达国家水平,更低于世界农产品平均关税62%的水准,成为世界上农产品关税水准最低的国家之一。具体分析见图。

此外,WTO规则所允许使用的12类“绿箱”措施中,我国只使用了6类,而我国承诺取消的农产品出口补贴包括:价格补贴,实物补贴,以及发展中国家可以享有的对出口产品加工、仓储、运输的补贴。上述减让措施导致的直接后果便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国际环境日益恶化。以大豆贸易为例,作为中国农业第一个开放的领域,大豆贸易开放于加入WTO前的1996年。在开放之前,我国大豆出口量曾占世界80%以上,但在10年后的今天,这个最早开放的农产品领域正陷入被外资全面控盘的境地:一方面2005~2006年度中国大豆进口量达到创纪录的2700万吨,占全球进口量的33%;另一方面以美国ADM、邦基、嘉吉和路易・达孚四大粮商为代表的国际粮商已控制了中国80%的进口大豆货源和60%的实际加工能力。目前沿海外资榨油企业基本以进口大豆为主,中国大豆仅仅作为“备用”。中国大豆生产边缘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实际上,如果不是受到农产品进口配额的限制,我国玉米的生产、加工形势将比大豆还要严峻。除此之外,发达国家实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也日益成为制约我国农产品出口的最大障碍之一。以对日农产品贸易为例,由于日本2006年5月29日开始实施“农产品进口肯定列表制度”,并以此为由大幅抬高从中国进口农产品的技术门槛,导致我国2006年6月对日农产品出口迅速降为5.96亿美元,同比减少1.31亿美元,占比17.9%。正是基于上述严峻的农业生产及国际贸易环境,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职能定位才更应该偏重于扶持我国农业参与国际竞争,以培育我国农业的国际比较优势。

2.从长期来看,农业政策性金融应该定位于解决农产品交易条件恶化制约我国农业产业化趋势的问题。

我国自1978年开始联产承包责任制等农业改革之后,农民收入持续上升,农村一片欣欣向荣,但这种农业发展持续向好的局面并未得到长期维系,农村经济在昙花一现后逐渐衰败。究其原因,除了各级政府对农业的投入不够,以及农民缺乏种田积极性之外,农产品交易条件恶化是造成我国农业当前困境的主要原因。

我们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这种交易条件恶化的后果。假如20年前,一个农民一年可以生产100袋大米,但是同样素质的城市产业工人在一年可以生产10辆自行车。当时农民用10袋大米就可以换取1辆自行车,因此农民还剩下90袋大米。20年以后,同样素质的城市工人一年可以生产10辆摩托车,但是农民还是一年生产100袋大米。但是该名农民必需得用90袋大米才能换1部摩托车,因此农民只剩下10袋大米。

我们也可以用一些实际数据来说明由于交易条件的恶化而造成农业和工业部门间的差距。1990年到200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69.7%,年均增长4.45%,比80年代增长速度几乎慢了一倍。而同期内,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由慢变快,12年里居民收入增长了138.3%,年均增长7.5%,增速是80年代的2.5倍。在这种情况下,城市居民的收入越来越高,与农民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而最能说明问题的数据就是农民消费在全社会中的市场消费份额出现了萎缩的趋势。在1990年农村市场消费在全社会中的份额是53.2%,1995年降到40%,2002年进一步降到36.7%,2003年1~6月又降到34.9%。这些数据很清楚地说明农产品所能交换到的工业产品越来越少。

造成这种困境的症结就是农产品的附加价值太低,而工业产品的附加价值会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而提高。农民用毫无附加价值的农产品来交换附加价值不断提高的工业产品的结果就造成农工部门间交易条件的恶化,进而使得农村越来越贫穷。此外,农村人口出生率无法下降、人均耕地面积减少、农村土地因为逐渐贫瘠而必须使用越来越贵的化肥等因素也使得这种本已不利于农业发展的交易条件更趋恶化。

为了缓解和改善当前农业发展面临的这种严峻局面,我国政府已经进一步加大了对农业的财政扶持和补贴力度,但我们想要指出的是,政府的财政补贴只能有限度地提高农民所得,而不可能改变农村交易条件恶化的现实,因此治本之法是通过政策性金融体系建立一套农村资金动态回流体系,采用在银行间市场发行农村金融债券或将邮政储蓄的一定比例固定用于购买农村金融债券等方式,使我国农业与工业部门相接轨,并将大量农民以产业工人的身份转移到工业部门去。

农业政策性金融战略定位:培育不同地区间农业的比较优势

20世纪初,瑞典经济学家俄林和赫尔歇克曾经指出,“不同的商品需要不同的生产要素比例,而不同的国家或地区拥有的生产要素比例是不同的。各个地区在生产那些能够比较密集地利用其较充裕的生产要素的商品时,就必然会有比较利益产生。因此,每个国家或地区都应该生产能利用其充裕要素的那些商品,以换取那些需要比较密集地使用其稀缺生产要素的商品”。

而我们之所以赞同上述思想并将农业政策性金融定位于培育不同地区间农业比较优势这方面来,就是因为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间农业生产的差异很大,如果各地区根据自身比较优势进行分工不但符合最优原则,而且能带来比较利益,并最终导致各个不同地区福利的共同改善。与此相反,如果我们继续维持国内农业资源配置与国际市场脱节的局面,在国内推行绝对化的粮食自给政策,而忽略甚至放弃培育不同地区农业的比较优势,尤其是经济类作物的比较优势,则会给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很大障碍。更进一步地,我们所定位的农业比较优势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1.农业比较优势是动态变化的,不同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时期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

我国传统的农业发展政策是适应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需要,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形成的。“为了实际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除了形成一套以扭曲产品和要素价格为主要内容的宏观政策环境之外,还建立了一种能够不依赖市场机制的资源分配体制和直接的积累渠道。人为压低利率、汇率、能源原材料价格和工资是为了降低重工业发展的成本。其中低工资政策又需要以农产品等基本生活资料的低价供给为条件。”传统的农业发展政策便以此为逻辑起点并逐渐形成了以统购统销制度和体制为支柱的基本制度结构。这种农业发展政策不仅解决了降低重工业发展成本的问题,也提供了一种强制性地从农业提取工业化积累的低效率方式。而我国于70年代末开始的农业改革实际上就是针对上述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劳动激励不足、缺乏生产积极性的弊端而进行的制度创新,其实质意义就是以家庭联产承包制的确立为起点,使我国农业的资源配置方式逐渐向市场机制过渡。此次改革有效地激发起了广大农民的种田积极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得我国的粮食产量在其后的十年间稳步上升。可以说,这段时期我国农业的比较优势就表现在制度的创新与突破上。

但随着土地制度的僵化和耕地面积的不断减少,农村经济中劳动力的剩余和人均耕地不足的矛盾愈加突出,而以前刺激粮食产量增加的制度创新也已经不复存在,因此我国在粮食生产上的比较优势迅速丧失。但与粮食生产相反,经济作物倾向于使用更多的劳动和较少的土地,这符合我国当前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结果,我国粮食生产比较优势下降的过程同时就是经济作物比较优势提高的过程。在市场发挥了较大调节作用的条件下,价格机制就表现出对粮食的抑制和对经济作物的刺激倾向。如果是在一个开放的经济中,比较优势的变化及价格刺激的倾向性将引导国内更多的农业资源投入到经济作物生产中,而相应增加粮食的进口,将使我国经济在整体上得益。

篇6

1.1垣曲县概况

1.1.1区划概况。垣曲县又名舜乡,地处山西省南部,从属于山西省运城市,东跨王屋,西踞中条,南界黄河,北靠太行。县辖5个镇,6个乡,188个行政村,1277个自然村。全县国土面积达1620km2,辖区总人口为232500人,市区常住人口97300人,流动人口22300人。辖区东西相距最远65km,南北则为48km,总面积1620km2。人口密度约为143人/km2。

1.1.2地理与气候。地处华北大陆板块南面,鄂尔多斯地块和河淮地块接触部分的南方,中条断拱东北端东部,以黄河为界南面和河南省的渑池、新安县相隔。境内北高南低,西、北、东三面环山,中部则是垣曲山间盆地,呈现出马蹄形,同时北宽南窄,从北向南倾斜,连接黄河谷地北岸。整体海拔位于600~800m范围内。全境72.24%为山区,面积达1170.80km2;25%是黄土台原区、丘陵;其余则为洪积、冲积平原区。气候方面而言,由于是暖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天干旱多风,夏天多有偏南风雨量集中,冬天则盛行西北风少雪干燥,四季分明,春秋水分充沛。而垣曲,热量资源较充足,昼夜温差大,无霜期长,适宜很多农作物生长。

1.2垣曲县特色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1.2.1垣曲县农业发展状况及经济地位分析从农业的地位来看,2011~2013年农业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变化不大,在2013年较前两年下降了0.5个百分点,基本维持在10%左右,全省维持在6%左右,垣曲县农业所占的份额较大。这一方面是因为农业总量不断提升,另一方面是由于宏观环境的影响,工业增速放缓所致。此外,近三年垣曲县农业增幅逐年降低,分别为7.3%、5.6%和5.1%,全省增幅基本保持在6%左右,可以看出垣曲县农业的总量虽然在增加,但增幅却在逐年降低,说明农业的发展速度要整体落后于地区整体经济的发展速度,农业起着稳定农村、促进县域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其基础地位不可动摇,垣曲的农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还要继续加大发展力度。从全县的财政收入来看,2011-2012年大幅增长,2013年出现负增长,同时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仅为8.5%。可以看出县财力水平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模式已经初步形成,现代农业可以得到更多的财政支持,从而更好发展。

1.2.2垣曲县农业产业发展情况。垣曲县已经形成了果、桑、畜、烟、菜、椒、菌、蜂主导产业的发展格局。但由于粮食面积过大,农业的增长效益不明显,农业的总体效益仍显不高,同时粮食种植面积过大、经营方式落后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还没有彻底改变,特色农业、精品农业、高端农业在整个农业中还没有占据主导地位,全县农业“大而杂、全而小”,包含了传统农业的方方面面,经营分散、缺乏规划、效益不高的特点明显,规模化、园区化、集群化农业正处于形成阶段。所以发展优势高效农业,实现农民收入翻番是发展的核心任务,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化结构、提升效益、发展特优农业是未来的必然选择。

1.2.3垣曲县农民收入水平分析。2013年垣曲县农业经济发展的水平,纵观发展速度较快、增长幅度较大;横看发展较为滞后,农业需要进行转型改善,具体的发展现状如下表。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和全国平均水平,其增幅基本与全省和全国同步。经营不集中和较低的单位产值限制了农民的收入水平,农民仅仅能以农业为自己的基本收入来源。在农村经济总收入构成中,农业收入占了44.35%,外出务工收入占了21.65%,而农业收入主要来自出售产品收入。由以上分析可知,花大心思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着重鼓励基地农业、园区农业和特色优势农业的发展,才有可能达到农民收入到2015年和2020年的成倍增长,实现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000元以上的目标。从城镇化对农业、农村带动的作用角度而言,垣曲县的城市化水平较低,是典型的农业县。城镇化水平低下,使大量农村人口存在,一方面造成农村人口转移缓慢,收入难以大幅增长;另一方面造成了土地规模集中受限,难以实现规模效益和标准化、产业化经营。如果加强推动县城扩张,建设中心镇区,则农村会受益。调查中,农村居民更多的愿望是能融入县城或中心城镇,对城镇化建设有迫切的要求,这对加快农村人口转移,实现城镇化与现代农业同步发展具有现实的作用。

2垣曲县特色农业发展的优势与限制条件分析

2.1垣曲县特色农业发展的优势

2.1.1优良自然条件和丰富的社会资源。垣曲县区位优越明显,地理气候条件独特,区域特色突出,发展潜力较大。矿产资源的丰富和集中分布,生物资源丰富多样,再加上铜选冶炼产业、缫丝业、炼焦业、非金属矿制品业、黑色金属采选冶炼业、医药及食品加工业的发展和工业园区的建立,以工促农带动了特色农业发展。复杂的地形、气候和绿色的生态环境为发展特色农业奠定了基础。

2.1.2便利的交通条件。垣曲县有便捷的交通,截止2014年,境内有长达78km的南同蒲铁路;纵贯全境的闻垣高速公路、省道王横线,还有侯马到焦作的公路干线、以及支线公路和多条简易公路,形成了“三纵三横”的循环体系,总里程达到1000km多。垣渑高速、晋运高速也处于前期筹建阶段。本县交通有南同蒲铁路礼———垣支线直通县城,闻—垣、东—济、北—赵、阳—店四条主干道与外接连接,东—济高速公路于2010年10月份通车运行。以县城为中心,与乡(镇)村之间村村通路已全部通车,交通十分便利。

2.1.3特色产业优势。山里红果脯、中条山蜂蜜、泉鑫白厂丝、佛云山辣椒酱、沐风香菇酱、舜皇菖蒲酒、舜土坊野生核桃油等作为特色产业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其结构进一步优化,促进提升了整个农业的生产水平

2.1.4工业带动优势。垣曲工业化、城镇化将成为主要力量来驱动农业的高效发展,近年来工业产业的强力壮大,在拉动农村经济发展、农业人口转移、增强县财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城乡一体”的发展条件已经成熟,随着工业园区建设的稳步推进,将进一步推动现代农业的加快建设。

2.1.5政策优势。农村、农业发展在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已经占据了至关重要的位置,得到了各级政府越来越多的重视,除了国家对农业进行大力支持外,县委县政府也加大了对农业特色产业如设施农业、畜牧养殖的支持力度。当下无疑是农业转型上档发展的重要阶段,煤焦、冶金、制造等领域的资金将会受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全县农业发展的巨大潜力影响,进入农业领域,从而进一步推动农业的园区化、基地化和规模化建设,为进一步推动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奠定基础。优越的政策环境和县委县政府明晰的发展思路以及强力的产业支持,将推动垣曲农业进入大跨越、大发展的新时期。

2.2垣曲县特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2.1传统观念较浓,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覆盖面较小。垣曲农业目前虽然引入了先进的装备,但仍沿用传统农业的思维模式经营,以家庭分散经营的“一户多业、一地多品”的现象非常普遍,缺乏精细管理和规模发展;产业结构以及发展思路以粮食为主,阻碍了精品农业、效益农业的发展,比较效益因此得不到提升,农民很难实现增收。“果、桑、畜、烟、菜、椒、菌、蜂”主导产业在整个农业中所占的比重过小,产业发展的优势还没有充分体现出来。

2.2.2农业科技化、产业化程度不高。当下垣曲的农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如果想要实现再上一个“台阶”的目标,必须改变现有的生产模式。近年来农业科技化、产业化进程在加快,但还不足以从根本上提升农业生产水平;而另一方面,虽然农产品在加工、储存、保鲜等方面进行了产业化的建设,但发展滞后,难以实现对整个农业的推动促进作用。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太少,导致很大份额的农产品难以完成转化增值,这大大制约了农业的发展,必须努力改变。

2.2.3农业生产要素流失,劳动力老龄化严重。农业投入受比较效益和城市极化作用,无法满足农业的发展条件,这一点在垣曲表现得更加明显。由于大量生产要素被工业所吸引,导致农业投入不足,农村年轻劳动力因此外流,最终留下从事劳作的劳动力最老高达80岁,50~60岁是主要劳动力。

2.2.4农民组织化程度较低,产业规模发展面临着土地流转整合的困难。由于以家庭形式分散经营是目前的农村经营机制,所以只有改变土地流转、改善经营方式才能发展区域的连片规模。而这在目前很难快速高效实现。最近几年有约400家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状态较好,但很少真正实现规范经营。自发状态下的农业,很难实现高度的资源整合。各村镇缺乏产业发展的科学定位,限制了农业的规模发展。

3垣曲县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3.1建设农业经营组织创新体系

形成培育优秀的新型农业主体的意识,鼓励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大户等主体的发展;巩固加强行业协会建设,实现“四位一体新型农业产业经营体制”;全力改善农民生产经营的组织化水平,帮助农民培养抵御市场风险的思维和能力。

3.2建设现代农业投入体系

建立健全农业投入机制,完善公共财政支农体系,实行多元化投资。鼓励社会资本在农业方面的投资,积极进行招商引资,充分引导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农业投资体系的建成;充分发掘和利用雄厚的县民营资本,以“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为原则,鼓励民营投资主体,采取多种形式如独资、合资、股份合作等参与到农业产业化开发的过程,促使民营工业转型投资农业产业化开发,完善农业信贷政策。

3.3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标准化体系建设

篇7

关键词: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应用研究

最近几年,青海省省委、省政府继续完善扶持政策,将以建设现代农牧业示范园区为重点,按照“四区两带一线”战略布局,在东部地区重点打造西宁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海东高原特色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在环青海湖牧区重点打造海北高原现代生态畜牧业示范区、海南州生态畜牧业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在柴达木地区重点打造海西统筹城乡一体化农牧业发展示范区;在三江源地区重点打造三江源生态畜牧业发展示范区和黄南有机农牧业示范区。建设黄河谷地农业综合开发带、湟水沿岸高效农牧业发展带,兰青—青藏铁路沿线特色农牧产业发展轴线,并将继续以园区建设为载体,鼓励扶持各类产业化龙头企业进驻园区,努力形成产业化聚集、园区化发展、生态化建设、规模化经营的现代生态农牧业发展格局。

1生态农业含义分析

1.1商品性

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商品性既是现代农业的特征之一,也是生态农业的的基本特征。在传统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生产能力低下,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大多数都是自给自足。现代农业发展阶段,生产力和生产水平显著提升,农业生产者所生产出来的农产品除了满足自己需求之外,大部分产品用来满足市场需求。生产方式的变革使得小农生产模式被规模化生产模式所取代,尽管现阶段现代农业体系中生态农业的发展规模比较小,但是相较于传统农业生产模式要大的多,更好的体现出农产品的商品性特征。

1.2生态性

生态性是生态农业的典型特征,从传统农业向着生态农业发展在时间上是继承发展的结果,也就是生态农业不能脱离传统农业而单独发展,生态农业和传统农业的共性是生态,是和生态环境相容和和谐发展。相同的是生态农业和传统农业都是按照生产规律开展生产,如合理轮作、间作、套种和有机肥施入等,不同的是生态农业更加体现出科技性,生产过程中积极应用高科技技术,通过人工手段使得农业生产更加符合生态要求。也就是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更加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和农业生产的适应性,而传统农业由于生产技术、设备和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只能被动的适应生态环境,无法很好的体现出生态性。

2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应用研究

2.1“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

这种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是以当地的农业龙头企业为主,以农业生产基地为基础,农户广泛参与的一种发展模式,能够形成产供销一体化发展。“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形成过程中要选择具有地区特色和优势农业项目,更好适应市场需求。该种模式具有投资小、见效快、适合农户种植等特点,通过生产基地和农户的示范带动逐渐扩展到其他农户,促进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出来的产品有地方龙头企业统一收购,打消了农户农产品销售疑虑。同时,企业能够紧密把控市场动态,能够保证生产数量和生产质量,从而不断增加农产品经济效益,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在青海地区特色农业产业主要有青稞、油菜、马铃薯等农作物,近些年,地区结合自身区位优势积极发展特色农业产业,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种植户经济效益。“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有利于实现规模化生产经营,加速土地流转进程,同时还能够进一步降低农民群众的市场风险,增加农民收入。

2.2“专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

这种模式是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基础,农民通过参股、土地使用权流转发现现代生态农业,这种模式有利于保护农民群众的经济利益,同时还能够更好发挥出地区的区位资源优势,通过农民群众自发组织合作组织,农民群众自发加入,不断提升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和组织化程度。“专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的推广,不仅增加了农民群众的经济收入,还加快了青海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进程,涌现出一大批特色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目前在青海的生态农业发展中,“专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是主要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形式灵活,方便管理,能够显著提升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但是这种发展模式由于政策扶持不到位,融资难度比较大,管理制度不健全,在今后发展中还需从管理、技术、资金、产品深加工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2.3设施农业发展模式

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设施农业是其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采用现代农业工程和机械化技术,人为的为作物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以科学施肥、科学灌溉、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为主要手段开展病虫害防治,以植物共生互补促进农业实现良性循环。最近几年,青海省以发展设施农业为突破口,积极发展日光温室大棚,取得了不错的应用效果,农民经济收入进一步提升。

作者:孟克 单位:青海省乡镇企业技术推广站

参考文献:

[1]对发展我国循环经济的思考[J].郝朝晖.统计与决策.2005(14).

[2]农业循环经济的理论探讨与现实应用[J].李广祖,张吉国.山东经济.2005(04).

[3]论以畜牧业为核心的农业循环经济[J].李书民,杨邦杰.中国发展.2005(02).

篇8

1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机遇和优势

1.1 政策机遇良好

2010年5月召开的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构建生态安全屏障,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同时出台了一系列加快发展的政策,为农业发展,特别是生态循环农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1.2 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生态循环农业以生态安全、食品安全为前提,以沼气为纽带,将设施农业、畜禽养殖等有机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实现了废弃资源的再利用,形成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的农业经济体系,实现了经济、生态和社会三大效益,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要求。因此,生态循环农业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1.3 农业资源区位优势明显

奇台县气候条件独特,光热水土等生态资源丰富,拥有宜农土地200万(667m2),农作物年种植面积在163万(667m2)。适宜生产优质小麦、玉米、啤酒大麦、裸仁南瓜、打瓜、豌豆、糖料甜菜、油葵、高淀粉土豆、各类杂粮、辣椒等各类蔬菜。粮草充裕,畜禽养殖规模大,年内牲畜最高饲养量达到310万头(只),出栏牲畜206.7万头(只),家禽1100万(羽),是做大做强生态循环农业的天然宝库。此外,奇台县距首府乌鲁木齐仅200公里,具有独特的地缘优势、区位优势和特色农产品优势。

2 奇台县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发展现状

奇台县现有户用沼气池6734座,完成“改池、改圈、改厕”配套建设4200户,建成生态温室3000座,生态家园生态循环经济示范村5个,温室沼气生态示范户260个,2010年将新增700户。主要推行“畜-沼-菜”庭院经济模式和“禽-沼-菜”种养小区模式,使沼气、标准化养殖小区、无公害基地和沼气“四位一体”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加快,为畜牧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了重要平台。如金奇万头猪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和奇台县鑫源种猪场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项目已基本完工,建设总容积为1600 m3,每座大中型沼气池年产沼气21.5万m3,可为300户农民供应清洁能源,年节约煤炭585 t,年产沼液1.4万t、年产沼渣661 t。通过加工转化,使畜禽粪便得到集中处理。奇台县秸秆还田量为872 t,堆肥量为9.1 t,秸秆青贮量达到14万t,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44万(667m2),农作物标准化生产面积达到80万(667m2),以上措施的实施,减少了化肥和化学农药的使用,避免了不合理使用,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

2.2 存在的问题

2.2.1 思想认识不够.技术体系还有待完善

目前,农户对生态农业的认识不到位,还不了解生态循环农业的实际意义,因而,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意识和愿望不够强烈。生态循环农业的技术体系尚不健全,还没有建立起一套能涵盖“生态”、“循环”全部内容的较为完整的技术体系。

2.2.2 农业面源污染严重

据2008年开展的农业污染源普查结果表明,现今种植业污染主要有农用地膜、化肥和农药。地膜年用量13.7 t.残留量1.95 t;农田化肥年使用量462 t,使用量仍然偏高;养殖业污染表现在农村人畜粪便的处理方面不到位,部分规模化养殖场的畜禽粪便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影响了环境卫生和村容村貌。

2.2.3 秸秆循环利用率有待提高

奇台县是农业大县,农作物秸秆产量大,年秸秆产量为24.6万t,因各种原因,部分作物秸秆被焚烧、随意丢弃,造成能源浪费、环境污染,用作其他方面的有163.1 t,因此。秸秆循环再利用空间比较大。

3 奇台县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主要措施和建议

3.1 制定发展规划,理顺发展思路

按照奇台县委提出的“生态立县,农业稳县,旅游兴县,工业强县”的发展思路,以培育和发展生态农产品为着力点,依托优越的自然环境、独特的气候、肥沃的土壤、优质的水源和无工业“三废”污染等条件,高标准、规范化地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促进农业和环境协调发展。

3.2 加强生态农业的宣传和技术培训。营造发展氛围

采取新闻媒体、农业信息网、农技110、发放资料等方式,深入宣传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在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和保障生态安全等方面的重大作用和意义,引导群众树立生态安全和资源再利用的观念,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和支持循环农业发展,营造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3.3 加强生态循环农业技术创新,完善技术体系

结合奇台县气候地理条件和农业生产实际,重点在生态循环农业技术创新方面下功夫,研究总结利于本县长远、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合理利用资源,优化生态环境。将秸秆还田、生态沼气工程、测土配方施肥、标准化生产等诸多方面有机结合起来,研究农业固体废弃物堆肥无害化处理技术、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中的施肥与病虫害防治技术,整合集成一套完善的技术体系,为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工作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3.4 因地制宜,多种模式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结合牧民定居工程,继续推行“畜-沼-菜”庭院经济模式,一次性规划,让牧民长久受益;结合日光温室生产基地和畜禽养殖小区的发展,推行“畜禽-沼-菜”种养小区模式,这两种模式都要以沼气清洁能源利用为突破口,建立健全沼气建后服务体系,提升沼气池运行水平和质量,发挥其联结畜禽养殖、温室蔬菜种植的作用,促进人畜粪便、作物秸秆等废弃物的循环再利用,生产沼气、沼液和沼渣,解决农户炊事照明用能需求,清洁、卫生、无害化的沼液、沼渣用作农作物肥料,保证农产品品质,保护和改善农村环境卫生,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双赢。此外,结合农业生产实际,探索并推行“农作物种植一畜禽养殖一畜产品精深加工一废弃物处理再利用”生态模式、“畜禽养殖一粪便一沼气一有机肥一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生态循环链、“农作物秸秆一综合利用”生态循环链等多种发展模式,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节本增效。

3.5 推行标准化生产,打造生态农业品牌

把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落脚点放在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环节,创造满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的外部环境,建设重点生产基地,严格按照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规程操作,推行生物防治技术、农业防治技术、物理防治技术及机械防治技术,严格产地环境、投入品使用、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全程监控,使农产品达到生产标准。加强农产品产、加、销各个环节中质量安全监管,推行市场准入制度,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积极开展绿色、有机农产品和生产基地认证,开展农产品注册商标、地理标志,打造绿色、有机农产品品牌,确保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篇9

关键词:黄淮农区;荷兰现代农业;借鉴与启示

中图分类号:F303.3;F32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1)10-2152-04

Reference and Inspiration of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Modern Agriculture in Holland to Huanghuai Agriculture

WU Xin-sheng

(Department of Economy & Management, Zhoukou Normal University, Zhoukou 466001,Henan,China)

Abstract: Holland is a major exporter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a model of moder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the world. Four cities in Huanghuai region of Henan Province is in the key stage from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to modern agriculture. Combining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agriculture in Holland with the consideration of the resources, region and economic conditions of the four cities, inspiration which had reference meaning to the modern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of the four cities was obtained;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modern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were provided.

Key words: Huanghuai agricultural areas; Dutch modern agriculture; reference and inspiration

荷兰是一个典型的人多地少、农业资源相对贫乏的欧洲小国,其人口密度和黄淮四市(指位于黄河以南、淮河流域的商丘市、信阳市、周口市和驻马店市)接近,农业自然条件甚至不及黄淮四市,但是荷兰农业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荷兰的农产品出口位居世界第二[1]。分析和总结荷兰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对于黄淮四市探索建立农业综合发展的长效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荷兰农业与黄淮四市农业的比较

1.1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比较

荷兰与黄淮四市都是人多地少的地区,人口密度非常接近(2005年荷兰为482人/km2,黄淮四市为630人/km2)。荷兰人均耕地0.056 hm2,低于黄淮四市的0.089 hm2。由于人多地少,黄淮四市与荷兰都有精耕细作、集约经营的农业传统。荷兰的农业生产率居世界首位;黄淮四市则是全国及河南的粮食生产核心地区,不少农产品的总产量和单产居于全国前列。

荷兰地处莱茵河等欧洲大河的入海口,而黄淮四市则处于黄河和淮河流域之间。同时,黄淮四市的气候与荷兰一样温和湿润,光热水土条件还优于荷兰,有利于多种农业生产的发展。

1.2农业生产的现实基础比较

1.2.1农业特征的差异2007年黄淮四市粮食总产量为2 393.6万t,占全省粮食总产量的43.6%,棉花总产量为40.29万t,占全省棉花总产量的53.7%,油料总产量为201.63万t,占全省油料总产量的41.7%,牛肉、猪肉、禽肉产量分别占全省的40.0%、40.9%、38.0%。黄淮四市已经成为河南乃至全国的“大粮仓”。黄淮四市2007年的三产业结构比为28.7∶41.5∶29.8,第一产业的比重过高。2007年黄淮四市农业内部的农、林、牧、渔业结构比为68.3∶3.8∶25.3∶2.6,大田种植业比重将近70%,畜牧业比重有所增加。而荷兰农业总产值中畜牧业约占55%,园艺业约占35%,种植业约占10%。与荷兰发达的现代农业相比,黄淮四市农业结构不合理,农业潜能挖掘不足,传统农业特征明显。

1.2.2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差距2007年黄淮四市耕地旱涝保收率达到60%,农业机械化进程加快,农机总动力达到3 271.5万kW,粮食机收率达到83.9%。黄淮四市的设施农业已成为新的亮点,2007年农膜用量达到22 490 t,占全省总用量的37.8%,土地产出率和劳动产出率不断提高,平均每公顷耕地产值达到了19 515元。荷兰农村存在成片的牧场和大型的连栋玻璃温室,农业生产方式实现了高度的程序化、标准化和自动化。2005年荷兰基于温室的水果、蔬菜、花卉和植物出口总值达126亿欧元,荷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温室农业技术输出国,其温室建造占世界市场的80%。

1.2.3农业科技水平的比较黄淮四市在农业发展中高度重视种子种苗工程建设,一大批优良品种得到引进、繁育和推广,粮食、油菜、生猪、家禽优质良种率都达到了90%以上,其中小麦与玉米的良种覆盖率达到了98%。黄淮四市认真组织了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形成了农作制度、技术推广制度、农业经营制度的互为促进和良性循环局面。荷兰全国从事农业科研和教育的人员高达8 000多人,在其农业生产过程中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的应用。

2荷兰现代农业的成功经验

荷兰农业之所以能成为世界现代农业发展的典范,既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客观原因,又得益于荷兰政府采取了适合本国国情的农业发展战略。概括起来,荷兰现代农业成功的经验主要有4个方面。

2.1高效集约的农业科学技术运用

荷兰在农业生产中高度重视农业科研和采用先进科学技术。荷兰农业的集约化具体表现在高效益的农业结构、高科技投入、高生产力水平和高附加值的农副产品上。20世纪70年代,荷兰开始实施温室革命,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利用温室进行农业工厂化生产。该国的蔬菜、花卉、水果等农产品都采用温室无土栽培,室内温度、湿度、光照、施肥、用水、病虫害防治等都用计算机控制,作物产量很高,单位土地效益大。现在,荷兰每个农业劳动力可供养112人。荷兰农业部门特别注重遗传工程投资,采用优选本国或适合本国环境的世界各地的农作物良种、家畜家禽良种,依靠遗传工程进行改良,生物防病与遗传防病并举,替代了对人体有害的各种化学药剂的使用,不仅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而且有效保护了自然环境,实现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2高度发达的农业科学技术创新体系

高度发达的农业科学技术创新体系,是荷兰农业发展的基础。荷兰有着相当发达的农业科研、教育和推广系统,农业教育和研究经费占政府总预算的1/5,三者协调发展形成了“OVO三位一体”体系,该体系主要由荷兰农业发展部负责。荷兰的涉农企业、实验站与国家农业高等学校共同构成了农业科学技术应用与开发的主体。荷兰农业科研的推广体系由四部分力量构成:国家推广组织、企业推广人员、农业合作社推广人员以及社会推广人员。荷兰大农业的服务推广体系具有综合性、多层次的特点。以农民为核心,以农场为载体,建立全国性的农业科学技术创新体系与网络,是荷兰现代农业取得成功的基本经验之一。

2.3互惠共赢的农业合作模式

在荷兰,农民为了应对市场竞争,自发组织起适合市场功能的最经济的农户合作组织。荷兰农业合作社涵盖了农业生产、销售、农机、加工、保险与金融等领域,专业性的合作社在保护农民利益,促

进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农民通过采购合作社订购种子、肥料、饲料等,占了饲料供应的56%和肥料供应的61%。荷兰85%的蔬菜水果,95%的鲜花是通过41个水果蔬菜拍卖市场、12个鲜花拍卖市场成交的。荷兰935个信用合作社与3 000多家分支机构,对荷兰农业生产起到了巨大的支持,农民贷款的90%来自这些组织。比如,荷兰的皇家养牛协会投入资金参与农业研究,并建立了庞大的数据库与计算机网络,为全国的养牛农户服务。实践证明,荷兰农业合作社保护和提高了荷兰农民的利益,并构成了荷兰现代农业发展的力量源泉。

2.4及时调整的农业发展政策与发展战略

荷兰农业发展政策与战略主要包括:提高农场主素质的人才战略、保持农业活力的结构政策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荷兰农业政策的主要目标是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以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业。

荷兰政府为高效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采取了适合国家气候条件与实际国情的农业发展战略与政策。例如,为了降低谷物自给率(现在不到1%),鼓励农民放弃缺乏比较优势的禾谷类作物的生产,充分利用牧草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畜牧业、奶业与园艺花卉业。荷兰充分发挥了其地理位置优势,重视航运基础设施建设,大大促进了其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大进大出。同时,荷兰政府还通过政策引导、农业补贴、扶植私人企业从事农业咨询、农业资料供应、农业科学技术支持等服务。

在欧洲发达国家,消费者对自然、环境、食品安全表现出空前的关注。根据欧洲环境立法的最新要求,荷兰政府通过国家立法、税收与行政命令手段加强了对农用地肥料用量、农药用量以及牲畜排泄物数量的控制。荷兰的农业环境政策已经成为其农业生产的一个基本准绳,生产者与产销各环节在市场上通过环境质量认定来提高农产品的身价,这极大提高了荷兰农产品在发达国家的竞争力。

3荷兰农业对黄淮四市的启示及黄淮四市发展现代农业的对策建议

3.1加快城市化与新型工业化进程,减少农民数量

同荷兰现代农业相比,从事农业劳动者数量偏多,进而农业劳动率低,是黄淮四市农业落后的重要原因。要减少农业劳动力数量,发展二、三产业,推进传统农区城市化与新型工业化是基本途径。由于黄淮农区垦殖历史长,生态环境脆弱,因此,建议在宏观决策上,黄淮四市必须立足基本区情,用新型工业化的理念改造传统农业,加快发展与农业关联度高的工业,创新工农业互动协调发展机制,将城市化与非农产业发展有机结合,加快县城和中心城镇建设,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和民营经济,鼓励农村能人创业带动广大农民转产转业,不断减少农民数量。

3.2因地制宜,寻求多种形式农业规模经营

黄淮四市农业资源的特点是:农村劳动力数量巨大,人均耕地资源稀缺,生产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不一致。总体上看,黄淮四市建设现代农业,必须走以土地与水资源节约为主,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专用性为目标的综合型道路。考虑到不同地区农业自然资源禀赋差异较大,农业发展的不平衡,建议在国家规划的粮食生产核心区,以粮食专用性为目标,改造中低产田,建设大型商品粮基地。在非农产业发展迅速,农业劳动力大量转移的地区积极引导农民本着自愿、有偿的原则,加快土地流转,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在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如信阳山区,应当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采取集约经营的方式,走劳动技术密集型的集约农业道路。

3.3构建全方位农民服务体系

在荷兰,政府为农民更多是提供制度与政策服务,农民通过参与各种类型的合作社,得到从产前到产后各个环节的全方位服务。荷兰通过发展合作社和合作银行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这一经验值得黄淮四市借鉴。

建议黄淮四市完善政府支持农业的制度安排。建立结构合理、分工明确、运转高效的农业管理体系,构建农业科学技术推广体系、财政金融支持体系和中介服务支持体系,为农民提供便利的金融信贷服务、信息服务和技术服务。考虑到黄淮四市是黄淮水患的多发地区,建议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农业生产风险防范与保险机制,对于自然灾害造成的农业损失,政府应给予一定救济与补贴,积极推行多种灾害保险制度,降低农民投资风险。建议加快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机化服务、互助保险合作、农产品拍卖等领域的合作社建设,鼓励合作社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引导农民资本入股,降低成本和市场风险,增加农民获利机会。

3.4发挥地域优势,扶持特色农业发展

在农业结构调整和区域布局方面,荷兰为黄淮四市提供了很好的例子与经验。重点发展具有本地区比较优势的农产品生产,逐步减少缺乏比较优势的农产品种植,这种边际退出策略符合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黄淮四市农业发展一定要处理好市场导向和资源优势的关系,既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又要充分发挥黄淮四市农业资源的多样性、自然环境的差异性和剩余劳动力丰富的优势,大力开发农业的原料供给、食品保障、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功能。建议根据黄淮四市不同区域的比较优势和农业资源禀赋,分区域发挥农业的不同功能和作用,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形成各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带。

3.5改善农业基础,重视农业环境保护

荷兰素以“低洼之国”著称,有27%的国土低于海平面。荷兰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高度关注自然环境的保护,荷兰人具有常备不懈的治水精神和珍爱家园的意识,建立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机制。黄淮农区长期垦殖,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因此,地方政府应该学习荷兰经验,加强环境执法力度,在工业上严格控制污染,在农业上防止化学药剂滥用,保护水体和土壤,鼓励“绿色”生产和发展高效生态农业。黄淮四市应结合国家的主题功能区规划,区域联动,统筹安排,建立由核心地区、自然开发区和生态走廊组成的黄淮农业生态网。

3.6依靠科学技术创新,推动农业产业化

农业产业化是一个巨大、复杂、开发的系统工程,其综合竞争力由系统的各个环节决定。其中,科技创新尤为重要。一是要学习荷兰,加强农作物优良品种的选育与开发。二是要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农业。建议在黄淮四市实施“传统农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的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主要包括退化农业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技术创新;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创新;农业减灾、抗灾技术创新;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技术创新等。三要积极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成为科学技术创新和应用的主体。

3.7重视农村教育,培养高素质农民

高素质农民是荷兰农业竞争力的基础,荷兰实行完全免费的12年基础教育和务农前的职业教育,规定没有一定技术基础的农民没有资格经营农场,在这方面,黄淮四市差距很大。黄淮四市要把造就新一代高素质农民作为长期战略。当前,除了要进一步加强农村义务教育之外,应采取多种渠道、多种方法,加强农民职业技能教育,大力推进农、科、教结合和农民绿色证书工程,要在完善土地承包和土地流转的基础上,逐步推行从事农业经营的基本门槛制度。

3.8利用外部资源,拓展农业对外贸易

荷兰走外向型农业之路,充分利用国外资源,开拓农产品国际市场,使资源小国变成了农产品出口大国。黄淮四市应该借鉴这些经验,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加快实施农发基金大别山农业综合开发、亚行北方旱作农业、日元贷款造林项目和世行资源培育、洼地治理、畜牧养殖等项目。认真实施“4+2”经济合作计划,积极利用省外资源,实现农业资源与要素在更大空间范围内的优化和配置。建议黄淮四市建设农产品加工基地,扩大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出口,培育农产品出口知名品牌,进一步拓展农业国际贸易。

参考文献:

[1] 喻新安.传统农区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与实证分析――以河南黄淮四市为例[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7(6):41-49.

[2] 厉为民.荷兰的农业奇迹――一个中国经济学家眼中的荷兰农业[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3] 道欧L,鲍雅朴J.荷兰农业的勃兴――农业发展的背景和前景[M]. 厉为民,译.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4] 倪景涛,李建军.荷兰现代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学术论坛,2005(10):74-79.

[5] 金莲,王永平,刘良灿,等.国外现代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对中国农业发展的启示[J].世界农业,2009(5):31-34.

篇10

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规律的科学总结和概括,是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进行理论创新的最新结果,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指针。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如何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构筑具有**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夯实打牢统筹城乡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当前全市“三农”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从构建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发展现代农业的重大意义和重要作用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十七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在统筹城乡发展、构建一体化新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和重大作用。

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实现资源集约节约、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也是农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二是,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三农”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现代农业是用现代科技和装备武装、采用先进管理的高投入高产出效益型农业。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培植农民增收的现代产业体系,就可以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实现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

三是,全面提升农业竞争力的有力举措。现代农业是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开放型农业。农业产业化、标准化、组织化、科技化、市场化、信息化、国际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通过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不断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信息化和国际化进程,就会迅速推进农业产业优化升级,全面提升农业的综合素质和国内外市场竞争力。

四是,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生产发展是前提和基础,没有生产发展,就不可能实现其它方面的发展目标。通过发展现代农业、不断强化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和物质基础,就可以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稳步扎实推进。

因此,发展现代农业,对构筑**区域发展新高地、打造区域增长极、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意义重大、至关重要。

二、坚持用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准确把握**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和水平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特别是进入“十五”以来,我市传统农业加速向现代农业迈进,以科技化、产业化、组织化、市场化为主要标志的现代农业框架初步形成,但用辩证观点分析研判,可以说,我市现代农业发展成就与矛盾问题并存,整体发展水平不高,优势不够突出,特色不明显、产业竞争力不强,远不适应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

(一)既要看到农业产出水平有了较大幅度提高,又要看到继续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任务依然繁重。20*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505.5亿元,比1978年增长了38倍;粮棉油、瓜菜、畜产品、果品、水产品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均有较大幅度增长。但是应当看到,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推进,耕地面积减少和人口增加的趋势不可逆转,人地矛盾突出;农业基础仍然脆弱,抗御重大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的任务依然繁重。

(二)既要看到农民收入有了较快增长,又要看到保持农民持续增收、逐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难度明显加大。20*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965元,连续4年保持了两位数增长,但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仍然高达2.6:1,但同时看到,在连续四年高基数增长的基础上,加之,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发展速度明显放缓的情况下,能否保持农民持续增收、逐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确实令人堪忧。

(三)既要看到农业生产条件有了较大改善,又要看到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尽管随着各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不断增加,农业生产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但总体上看,农业基础不牢、后劲不足、装备落后、主要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欠账多、设施落后不配套、防灾抗灾能力不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还远没过关,继续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好形势的难度越来越大。

(四)既要看到农业科技有了长足进步,又要看到农业发展方式落后的矛盾依然突出。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农业发展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但传统农业比重依然偏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粗放、落后的矛盾依然突出,利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的任务依然艰巨。

(五)既要看到农业产业化经营有了明显提升,又要看到继续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难度越来越大。经过多年坚持不懈努力,农业产业化水平有了明显提升。全市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790余家,销售收入达到400亿元以上,带动基地450万亩、养殖规模1.5亿头只、农户100万户,但农业龙头企业总体规模小、档次水平低、辐射带动能力弱、产业链条短、产业体系不健全、利益联接机制不完善的问题仍然突出。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现代农业的任务仍然艰巨。

同时,也应看到: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深入贯彻落实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全面开展,各级对“三农”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现代农业发展的氛围越来越浓;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把农业农村作为扩大内需保增长的投入重点和重要取向,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环境越来越好,这些都为下步现代农业发展提供良好条件。

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构建**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要求坚持把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首位,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要求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培植农民增收的现代产业体系。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坚持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统一,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效益型现代农业。科学发展观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要求坚持多措并举,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市委十一届四次全体会议通过的《关于加快推进全市农村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确立了建设特色畜牧大市、淡水渔业强市、生态农业名市的奋斗目标,这是立足**实际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发展特色畜牧业,壮大做强淡水渔业,发展以高产高效为目标的生态农业,是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在**农业上的具体体现,是我市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深化和延续,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现代农业的正确选择。

我市已基本具备建设**特色现代农业的基本条件和产业基础:从产业基础看,经过多年来持之以恒地对农业结构实施深度调整和优势特色产业产品深度培植开发,全市特色优势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基础不断加强,并且培植了一大批先进典型、积极了许多丰富的实践经验。从全省位置看:我市农业在全省占据重要地位,畜牧业,地方名优品种众多,常年产值和肉类产量分别占全省的1/10;渔业,我市拥有北方最大的淡水湖,淡水产品产量位居全省第一,占全省的1/4;种植业,粮食、棉花产量占全省1/10。从所处区位看:我市是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通道,既是生态建设的敏感区和脆弱区,又是生态建设的重点地带,发展生态农业既是客观要求,也是必然选择。总之,我市拥有建设发展**特色现代农业的可靠基础和诸多有利条件。

**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总体构想:(**特色现代农业的模样)大力开发鲁西黄牛、小尾寒羊、微山麻鸭等地方畜禽良种,尽快形成品种资源充分开发、生产布局合理、规模优势突出、加工体系健全、质量安全可靠、品牌效益凸显、市场竞争力强的特色畜牧大市。立足**淡水资源丰富的实际,加快发展生态、高效、品牌渔业,努力做大做强微山湖系列品牌,尽快形成宜渔资源充分利用、产品结构优化、产业体系健全、品牌优势突出、产量和效益位居全国前列的淡水渔业强市。坚持以优质安全为前提、现代科技为支撑、高产优质高效为目标,大力发展有机农业、循环农业,努力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尽快建成农业标准化水平高、市场竞争力强、产出效益突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名市。通过特色畜牧大市、淡水渔业强市和生态农业名市建设的推进,带动提高全市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整体素质、效益和竞争力,加快构筑**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重点:特色畜牧大市建设,以开发保护九大地方畜禽良种资源为依托,重点发展“四畜两禽”,即鲁西黄牛、优质生猪、小尾寒羊、**青山羊和肉鸭、蛋鸭。建设“三区一带”,即西部牛羊产业区、中部肉鸭产业区、东部生猪产业区和沿湖蛋鸭产业带。培植“六大品牌”,即鲁西黄牛、**优质生猪、小尾寒羊、**青山羊和绿源肉鸭、微山麻鸭。淡水渔业强市建设,着力构筑养殖、加工、流通三大龙头企业集群,打造湖区、库区、采煤塌陷区、池塘养殖区和沿黄开发区五大高标准健康养殖基地,健全完善科技创新与推广、水产品质量监管、渔业环境监测、水产苗种检疫、水生动物疫病防控、渔政执法管理、渔业风险救助七大支撑体系,实现科学化、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国际化、法制化、生态化、设施化、规模化九化渔业发展格局。生态农业名市建设,通过实施“两减三保”、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旱作农业与节水灌溉、植被绿化与水土保持、现代农业功能拓展七大工程,实现农业结构优化、生产过程清洁、生态技术科学、产品质量安全的可持续农业生产体系。

**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基本原则和建设重点:发展现代农业、构筑**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应遵循最大限度发挥资源优势、政府引导和市场导向相结合、产业体系协调发展、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统一原则。按照着眼长远、立足当前的要求,构建**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要突出抓好以下几项重点:

(一)坚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大力开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夯实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物质基础。发达的物质装备条件,是现代农业区别于传统农业的重要标志。着眼夯实现代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重点抓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农业机械化发展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

(二)坚持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不断强化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科技支撑。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在健全完善高效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推广服务体系的基础上,重点围绕特色畜牧业、淡水渔业和生态农业发展的关键性技术难题,实施联合攻关、集中突破,集成配套、集中推广,不断强化现代农业发展的科技支撑。

(三)坚持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升级,不断拓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多种功能。在现代经济技术条件下,农业功能已由单纯的食品保障向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等多领域延伸。建设现代农业,就必须注重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推动农业结构不断升级、产业形态不断丰富、比较效益不断提升。在确保粮食和农产品安全的前提下,大力培植发展特色产业和休闲观光、生态旅游、生物质能源等新兴产业。

(四)坚持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创新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组织机制。运用现代经营形式重组传统农业,必将大大提高农业生产要素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益,极大地发展农业生产力。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企业化管理的要求,组织农业发展,不断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完善组织运行机制,延伸拉长农业产业链条,实现多环节增值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