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的技巧范文

时间:2023-07-12 17:40: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茶艺的技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茶艺的技巧

篇1

主体插法――选一支最壮最美丽的花枝作主枝,突出中心(注主体花要突出),两侧各插一支不同花卉作陪衬,避免花枝排列整齐,三支不要交叉,更不能将所有花枝束缚一起一次插入。譬如配剑兰,会显得跌宕错落、疏密有致、颜色和谐、相得益彰。纵使同一种花,也最好同时兼有花蕾、半开、盛开的花朵,以表现花开放程度的变化。所以,采购鲜花前应有所考虑,有目的地去选购。剪取花枝时,要在枝上留有一部分叶片,并将叶面污物清理干净。枝条长短应根据花瓶高度而定,一般要遵循黄金分割的比例规律。

弧形插法――以三枝不同长度和方向的花枝为基础来插花。一般多用弧线凸形的插法,也有使弧线开成凹形的插法。

三角形插法――以主体花枝为中轴,左右对称、角度平衡,显出庄重整齐。这种插花富有礼节性。

盆景式插法――根据花枝、花朵、花色的变化,在构思画面的基础上,加以安排,花枝不同,亦应“因材定型”。例如单插梅花,花枝不要过多,枝条宜横斜交错,忌笔直,若配以松枝,红绿相间则更具情趣。无论哪一种插法,都要使插花作品达到和谐、平衡和富有韵律。

插花常用的容器一般有花瓶和水盆两类。其中,陶瓷和玻璃花瓶色彩素雅、样式新颖,长久盛水不易腐臭;塑料花瓶虽然质轻耐用,但毕竟缺少自然美,而且瓶水易腐。使用花瓶最好在瓶口设置井字架,以利花枝的固定。矮小的花枝宜用水盆,并应准备插花座。至于碗、碟、瓶、罐等生活器具,若精心选配花枝、巧妙利用,也一样平添情趣。

此外,花瓶的颜色以淡雅为好,如果家里只有深色的花瓶,就要插浅色的或是花朵细小的鲜花。

如何构造插花艺术造型

型一、上轻下重:花苞在上,盛花在下;浅色在上,深色在下,先后有序,浑然天成。

型二、上散下聚:花朵枝叶,下部繁盛,根茎牢固;上部疏散,千姿百态。

型三、高低错落:花朵的位置要前后高低错开,切忌插在同一横线或直线上。

型四、疏密有致:花和叶忌等距离安排,而应有疏有密,富于节奏感。

型五、俯仰呼应:要确立中心,周围的花朵枝叶围绕中心互相呼应,既突出主题又不乏均衡感。

型六、虚实结合:花为实、叶为虚,有花无叶欠陪衬,有叶无花缺实体。即所谓“红花尚须绿叶扶”。

型七、动静相宜:既要有静态的对称,又要有动态的错落。

型八、亦庄亦谐:既要有古典的端庄、均衡,又要通过选材、构图的变化,营造出独特的艺术意境。

插花制作的基本技术

①剪枝方法

剪刀的使用,手向上转,剪刀向下转,这样能将枝条很省力地剪下。

②枝条的弯曲法

剪刀将枝条剪个小口,然后用手夹紧向剪口的另一侧慢慢弯曲,这样可将直的枝条变成弯曲的造型。

③叶片的卷曲法、滑曲法

将叶片向一侧卷起,大拇指顶住植物的后背,向下拉动,造成叶片弯曲。

④花头固定与造型

用金属丝穿心造型法可以使植物弯曲、拉直。

⑤枝条的选去法

去掉干、病、枯枝,去掉两个平行枝的一枝,去掉两个对称枝的一枝,去掉交叉的两枝的一枝,形成不等边三角形,完成自然形。

⑥高瓶枝条固定法

篇2

对限额以下的经营单位(包括个体户)采用抽样调查,探讨商业个体经营户的调查技巧及应用。本文分析了限额以下抽样调查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提出组织实施调查员的选聘工作,采集数据可以采用入户采集数据等多种调查技巧,采用科学方法对数据进行评估。

关键词: 抽样调查 采集数据 调查技巧 数据评估

中图分类号:F713.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开放、搞活”使商业流通领域中的中小企业和个体经营户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逐步形成以限额以下企业和个体户为主体的商品流通新格局。在这种形势下,限额以下批零贸易业、住宿餐饮业统计调查面临调查对象数量庞大、规模小、分散、成分复杂、稳定性差、财务不健全、调查配合程度低等一系列难题。原来的流通统计调查方法已无法适应形势变化,统计调查部门无法取得准确的限额以下批零贸易业、住宿餐饮业统计数据,只能由县区统计调查部门对限额以上企业单位采用全面调查,而对限额以下的经营单位(包括个体户)采用抽样调查。从以前的调查过程和数据处理结果来看,限额以下抽样调查工作方案是科学可行的,运作是成功的。当然,限额以下抽样调查也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现根据本市限额以下抽样调查工作的实践和体会,探讨商业个体经营户的调查技巧及应用。

一、限额以下商业抽样调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样本户数据质量难保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利益主体的多元化,限额以下商业日益壮大,已成为流通领域经济增长的新生力量。限额以下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的抽样调查对象是小企业和个体经营户,他们大多没有专兼职统计人,没有规范健全的台帐。目前税收部门对一些小企业实行包税制度,因此,许多小企业不具有完整的财务资料;而个体经营者根本没有财务核算资料,进销存记录不全面,甚至没有相关记录,样本户提供的数据,存在较大的统计误差。

2、调查户配合程度较低,变动频繁。一是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抽样调查的核心数据指标“销售额”和“营业收入”,是调查对象最敏感的指标,因为调查会涉及到自身的商业秘密。对个体经营户而言,纳税多少税务部门要依销售额和营业收入而定。调查户在思想上存有戒备心理,一怕“露富”招惹是非;二怕“露底”,担心填报数据成为纳税、处罚的依据;三怕“露个人隐私”。因此个体和私营企业配合程度较低,普遍存在瞒报现象。调查员对调查户提供的数据要进一步分析评估,有时不得不调整申报数据。二是限下批零贸易企业、餐饮企业、个体经营户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随时都有转换经营方向的可能,关、停、并、转现象时有发生,造成抽中的样本单位经营范围不稳定,搜集的数据可比性差,数据质量难保证。尽管现行的《抽样调查方案》要求对已关、停、并、转的样本进行同行业替换,但实际工作中要在同一调查区查找同行业、同规模、同变动趋势和幅度的样本很难。此外,经营大件商品行业的营业额月度起伏大,样本代表性较差,难以准确反映这类企业经营成果,造成抽样调查数据质量难以保证。

3、部分辅助调查员的业务素质偏低。参与样本调查的人员绝大多数为村居委会工作人员兼职。既不具备专业统计调查知识,又不是专兼职统计员,仅仅经过调查部门调查前的培训,其业务技术水平、调查技能等远不能适应要求。

二、对限额以下商业调查方法和技巧的可行性探讨

(一)组织实施

1、重视调查员的选聘工作。调查员的选聘工作必须充分依靠行政资源,要选聘被抽中居委会(社区)、村委会的工作人员兼任调查员,利用他们熟悉辖区内的经济经营状况,被个体经营户的认知度和信任度较高的优势,进行现场数据采集。选聘一个文化程度、责任心强、工作热情、组织能力好、沟通交流能力强、综合素质较高的调查员,是保证基层调查数据质量的关键,是限下商业抽样调查组织工作的基石,是取得调查成功的根本

2、搞好培训和宣传发动工作。搞好限下商业抽样调查的培训和宣传发动工作,是保证调查工作顺利开展和及时准确取得调查数据的重要环节。全市(县)区级调查统计机构要做好调查方法培训和调查统计指标的解释工作,对于被抽中居委会(社区)、村委会以及个体户的宣传工作要具体进行落实,强调依法调查统计的地位。通过培训组建起一支责任心强、精通调查业务的人员队伍。在这一方面,应重视对调查员责任感的培养和调查技能的训练。由于商业调查面对的调查对象的特点,要取得准确的调查数据,关系熟的社区人员容易获得准确的数据,但还要要求调查员本身也要具于很高的素质,因此培训工作显得很重要。重点作好调查技术方面的培训、沟通能力、应变能力的培训,能够根据被调查者的心理状况、行为方式等个性化特征迅速地将被调查者拉向自己。教会调查人员掌握用灵活的调查方法和技巧,避免直接了当,生硬的调查询问方式。通过细致的宣传发动工作,要尽量消除调查对象的思想顾虑,提高调查对象的配合程度,建立和谐融洽的调查关系。

(二)数据采集

鉴于限下商业个体户相信依赖政府又担心露富被罚的复杂心理,数据采集方式还是选用入户采集数据,由选聘的调查员直接入户调查询问。无论是县(区)级调查统计机构承担的调查样本多少,组织现场调查都应该由选聘的调查员担当主角。一种形式是承担的调查样本较少,县(区)级调查人员可以和选聘的调查员共同入户采集数据。另一种形式是承担的调查样本较多,由选聘的调查员直接入户采集数据,县(区)级调查统计机构必须按比例进行电话抽查跟班调查。入户采集数据要灵活多样,有多种调查技巧可以采用。

1、取得调查对象的信任。首先,访谈者要有朴实、亲切的外表举止。诚恳对待调查对象,避免居高临下的态度或有任何官员行为的架子,要有自然拉近距离的感觉;访谈时要面对而坐,不要一高一低,象审问一样,尽量做到中性访问者,努力取得调查对象的好印象。其次,访谈者要有体贴、体察调查对象心理状态的能力。例如,在交谈过程中应让调查对象有充分表达自己态度及想法的空间,特别在其兴致所至时或欲发泄一些不满时,应给以呼应和同情。对一些健谈及心情不好的调查对象应给予心理过渡的过程。

2、技术性提问。影响基层报表的数据质量主要来至两层面:一是调查员层面。对调查员来说,正确理解调查指标的口径、范围及调查员良好的沟通能力调查技巧,都是提高调查质量的重要方面。二是调查对象层面。调查中常常遇到调查对象提供不实信息的问题,这就需要调查员能结合当地情况、其他同行者的经营状况、经营者自身的相关情况进行综合判断,还可以通过相关指标的比对来识别调查对象提供信息的可靠程度。因此调查人员对各项指标之间的关系和对调查行业的了解程度对调查结果和数据质量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3、引导性提问。遇到难以得到真实数据或棘手回答的问题,采用引导性提问或诱导性提问,通常情况下,最好的引导就是重复。在访问技巧上也可以设立问题“陷阱”,以得到真实的调查结果。如:可以从调查对象的生活负担、上缴费用、大项消费、近年固定资产购置等问题着手;从周围同行业的经营状况和相邻的限下商业个体户的经营情况着手。通过旁征博引得到真实的调查结果。

4、现场调查中注意的问题。为了提高调查数据的完整性和限下商业个体户的有效调查率,数据采集现场要求调查员还应注意一些问题。一是数据采集现场应尽量避免调查对象的同行或竞争对象在场,否则,会影响调查对象回答问题的真实性;二是现场数据记录要注意调查对象的状态和场景,否则,调查对象回答问题会有所顾忌;三是提问时间不宜过长,以8--10分钟内完成调查为宜,问题不宜过多,关键问题控制在5个以内为好。

(三)数据质量评估

各级调查统计机构针对个体商业抽样调查资料,应结合当地商业的发展状况,从样本代表性、调查制度执行情况、主要指标和相关专业指标趋势吻合性等方面,行业发展对比情况,邀请有关经济、社会、统计等知名专家,认真进行调查统计数据的质量评估认定工作,以达到个体商业抽样调查资料的客观性、真实性、可解释性、可衔接性、可比性等数据质量的基本条件。加强数据评估和开展数据质量大检查。加大了评估力度;采用自查、互查与数据质量大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数据的检查,提高数据质量。

可采用以下方法对数据进行评估:

1、充分了解行业信息,科学评估调查数据。抽样调查除了本身存在抽样误差外,还存在调查误差。因此,对调查数据质量进行科学评估就显得尤为重要。一要严格按照抽样方法对样本进行抽样控制,对调查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二要结合调查区域社区居民人数、收入状况、同行业经营状况和被调查对象的相关经营信息等,对调查结果进行科学评估;三要结合当地全行业的经营水平、效益状况等资料,对调查资料的真实程度予以确认,以进一步提高商业抽样调查的数据质量。

篇3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舟山连岛工程建设有关单位的代表们:

今天这次会议,对于饱受大海阻隔之苦的舟山人民来说,(来自)是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它标志着舟山连岛工程前期工作又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在此,请允许我代表舟山市委、市政府,向关心、支持舟山连岛工程建设的各位领导,向在百忙中抽出宝贵时间参加评审工作的各位专家,以及为金塘大桥初步设计文件的补充、完善付出辛勤劳动的有关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交通是一个地区国民经济发展的先导和支撑。改革开放以来,舟山市委、市政府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立足舟山市情,依托海岛得天独厚的港、景、渔等自然资源优势,以后来居上的气势,全面实施“登陆”战略,以期实现舟山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二次飞跃、赶超经济发达地区的理想。在这气势恢弘的“登陆”战役中,加快舟山交通现代化步伐,倾全市之力建设连岛工程,实现海岛与大陆的陆路连接,是我市迄今为止作出的最具现实和历史意义的重大决策。

作为舟山有史以来最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舟山连岛工程的建设,对于开发我省海洋资源,加快全省海洋经济发展,推进宁波、舟山港口一体化进程,实现舟山经济的跨越式发展,都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省委、省政府对连岛工程建设极其重视,在2003年初召开的省十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将加快连岛工程建设列入省政府工作报告,并将连岛工程中规模最大、最为关键的金塘大桥项目列入省“五大百亿”工程。此后,在省委、省政府以及国家交通部、发改委等有关部委的关心、支持下,连岛工程各项工作飞速迈进,截至目前,西堠门大桥、金塘大桥立项工作均已完成,西堠门大桥初步设计在通过部省专家的联合审查后,已经得到省发改委的批复,并已于5月20日全面复工。根据省政府专题会议纪要[2005]10号作出的“抓紧做好各项前期工作,尽快正式启动大桥建设”的决定,为力争实现大桥在2008年建成通车的工作目标,当务之急就是要加快金塘大桥勘察设计工作进程,落实各项招投标和开工前的其他准备工作,而今天召开的审查会议无疑是最务实、最及时的实际行动。

篇4

【关键词】公路桥梁;勘察设计;问题;对策

前言

公路桥梁的设计应该在深入研究施工当地地理、气候、水文环境等因素的前提下,进行设计方案的选定,还要对桥梁的结构形式和地质、结构物之间的关系进行一对一的、细致入微的协调。为了正确处理公路工程建筑与自然条件的关系,充分利用有利条件,避免或改造不利条件,需要进行公路工程地质勘察,查明建设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

一、公路桥梁的设计特点

在弯坡桥的设计建造上受路线技术指标的影响很大,公路非常频繁地跨越、避让障碍物。另外,高墩长桥也较为普遍,这是因为地形的特殊性,受发生的地质运动和水文特征影响,较为平缓的U型谷和较为陡峭的V型沟谷分布较多,这让公路桥梁的设计显现出桥墩高且单位距离内造型变化多的特性,另外,由于公路的高线位以及依照河谷修建的形式,桥梁就会顺应地较为绵长。出于对地形变化多、公路和公路桥梁需要平顺相接等因素的需要,墩台形式较为多见。

二、公路桥梁路线选择需要注意的问题

公路桥梁设计不仅仅要考虑地质、气候等等客观因素,还要考虑技术实施可能性、构造物运输转运是否方便,还要考虑所设计桥型的经济指标是否符合当地的经济条件。因此公路桥梁设计方案多方面、全方位进行论证,根据地理环境、施工条件、地区经济等各方面因素进行论证,从而选取建造桥梁的最佳方案,达到节约费用又保证质量的目标。同时,应该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注重对周边环境的保护,和与周围景观的协调性,施工方应该采用科学的施工方案,按照合理的施工进度,运用科学的施工机械进行工作,避免对山体和植被的破坏,防止泥石流等地自然灾害现象的发生,减少对施工地水流的污染。

三、公路桥梁设计殊情况的处理

1、深谷地带桥梁设计方案

首先,桥梁上部结构设计中,相等长度、矩度的T型结构桥梁,或者是简支空心板等桥梁是比较常见的,在这种结构上的设计也是较为成熟的,所以桥梁设计者建设者完全可以结合要施工桥梁的具体实际情况参考成熟设计,加以些微改动即可。其次,桥梁下部结构中的桥墩设计:在实际及运作使用情况中,等截面的圆柱桥墩和方柱桥墩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但如果桥墩较高的话,就会运用阶梯形的实心柱桥墩或者变截面空心桥墩等。在桥梁下部结构设计中,不能忽略桥墩自重,所以有限元法是分析高墩稳定性的最常见的方法。最后是桥梁下部的桥台设计:在实际建造中,桥台运用比较广泛的几种是重力式U台、柱式台、薄壁式台等,需要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2、不良地质路段路基处理方案

注重路基挖掘:路基的挖掘需要掌握好当地的地理环境,保证不对当地的地理环境造成危害,在路基挖掘中,必然会受到水的侵蚀,因此,建造良好的排水工程关系到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建设。严谨路基材料的选择和施工填充: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当地的地质,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路基填充,从而保证路基的质量。路基的填充材料直接关系到以后建成公路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好的并符合当地地质的材料对路基进行填充,必然可以提高路基的质量,从而提高公路的质量,使公路可以承载更重的运输工具,促进公路运输的发展,保证交通运输行业的进步。路基压实方案的选定:利用大型的碾压机保证路基构造的严实,尤其是边坡部分的严实,以保证边坡稳定,能够防止具有腐蚀作用的材料的入侵,同时要依据施工设计的有关规定对公路路基的压实程度进行精确施工从而提高公路路基的建设质量,保证公路的建设质量。

3、破损路面的治理防治

养护管理人员职责明晰化:在公路桥梁的养护过程中,指挥调度方要加强对养护管理工作人员的宣传管理力度,让大家将工程养护中容易出现的问题铭记在心,提高工作人员对问题的危害性认知,尽量避免问题的出现,或者在问题刚出现时能够及时发现,进而进行整改,避免进一步的损失。使得人员职责明晰化,加快一人一岗一责制的推广。严格按照养护程序和工艺进行养护管理是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的前提,所有实际操作人员、技术人员以及管理人员都应该认真执行这一标准,不要图省事省工进行违规操作。

公路养护单位应努力提高公路养护质量,相关工作人员应深入研究公路养护管理中可能遇到的种种复杂的情况,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公路养护管理规划并认真组织实施。交通管理部门更要提高管理水平,在合理利用管理费用的基础上,提高管理效率,确保养护管理工作能够真正到位。还可以建立绩效考核制度,促进员工的发展。应当根据长远发展的需要,把员工的教育培训作为一个系统的工程,将培训提升到公路事业发展的层面上来,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员工培训,快速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以促进员工的发展和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力度的提高。

4、公路桥梁隧道设计技术

首先是加强注浆,加固堵水技术,注浆是加固围岩的重要手段,可以加固地层,保证围岩的承载力,填充由于衬砌出现的空洞,使其承受的压力保持均匀,从而达到阻止衬砌结构被破坏的目的。隧道所建之处,地质结构都比较复杂,地表和地下的结构都有所不同,加强注浆,就是要保证,地上和地下的受力程度达到一种均衡状态,已达到其加固衬砌结构和防止渗水、漏水的目的,保证隧道的正常使用,提高隧道的安全性能。然后要对隧道周围的自然边坡进行改造加固。

在隧道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对周围的自然边坡进行改造,以适应隧道的建立。由于隧道建立必然引起周围边坡结构的改变,保证周边结构不会对隧道造成影响,便成了在修建隧道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在修建隧道过程中,要对周围的地势进行准确的勘察,在因隧道建立引起地质改变的情况下,也要对周围地质进行合理的结构抽换,以保证周围地质符合隧道,保证隧道的顺利建造及以后的养护。

四、公路桥梁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在建造施工过程中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减少工业垃圾的堆放、舍弃,减少高填深挖等破坏山体结构或者地质结构的做法。要保持原建造地所有的河道溪流功能,在不破坏原有水系的前提下进行建造工程和合理利用水资源。高架桥梁在经过良田、森林时应该优先考虑保护植被而不是资金问题。在多U型和V型深谷的地区,尽量采用小跨度高墩建设方法。桥梁建造多在地形较软的地域进行,要注意地形的保护,还要时刻加强建筑工人的安全意识。在桥梁建设能够满足基本的实用功能的前提下,积极打造简洁明了、不过分复杂、便于施工的桥梁建构结构体系。

结语

在实际操作建设中,问题远远不止这些,因为施工的具体的场地的不同,公路桥梁的建构的顺序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也不同,同时因为桥梁使用功能的差异(运输货物还是旅客等),建造技术指标也不尽相同。所以,对于设计人员和建造方来说,在科学仔细地资料并且分析透彻之后,才能根据每个地段的不同情况,进行论证考查,最后再选取公路桥梁的最佳设计方案,确保公路桥梁如约建设,并在建成后投入使用、自如运转。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字:公路路基与桥梁;差异沉降;对策

随着我国道路交通事业的迅猛发展,人们对道路使用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道路行车的安全性与舒适性已经成为了评价道路质量的标准。但道路工程中公路路基与桥梁之间的不均匀沉降不仅影响了路面质量,也为路桥过渡段的安全埋下了隐患。因此,要在公路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各个环节对路桥过渡段的不均匀沉降问题高度重视。

1.路基与桥梁差异沉降的原因

一般来说道路施工的工期要求紧,在桥梁主体施工后,桥头路基的压实度和固结时间与正常的路基之间有一定的时间差,通车后必然造成路基与桥梁等结构物差异沉降。如不进行合理维护,桥头和邻接路段的沉降差异超过一定的界限,就会造成桥头跳车的现象发生。

影响公路路基与桥梁的差异沉降的原因与很多因素有关,如道路路基与地基的固结程度、台背填土的压实度、刚性差异、排水设计、施工与图纸差异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路基和土基上来讲,桥梁所在位置一般地下水位较高,地基土质天然含水量大、空隙率大、抗剪强度低,在车辆荷载的长期作用下极易引起沉陷。其次,在台背填料上,台背调料在选择上应当具有透水性好的特性的。但是透水性材料一般来说空隙率大,作业施工中很难将其压实。道路在不能压实的状态下长期受到道路自重的作用,很容易产生沉降。第三,道路的刚性差异也是主要影响因素。道路的柔性路面与桥梁的刚性路面相结合时,由于差异较大,长期在车辆载荷的作用下,路面结构变形较大,而桥面结构变形较小,路基填料中的土基部分会产生永久变形,导致不均匀沉降的发生。再次,在道路施工的设计上,由于道路钻探深部不够,未能准确探明软基范围,导致道路理论计算值与实际情况不符,导致软基处设计未能达到国家规范要求。最后,在施工过程中,道路和桥梁施工作业的难度较大,也是导致路基与桥梁结构差异的重要因素。

2.路基与桥梁差异沉降的指标设置

2.1桥头搭板设计

在道路施工过程中对路基与桥梁等结构物差异沉降处置所采取用加筋土挡墙作为桥头路基的基本形式以减少桥头路基的沉降量,用桥头两侧路肩方向的翼墙以约束路基的侧向变形,设置桥头也有利于减少差异沉降对行车舒适性的影响等。具体实施如下:

从桥头搭板的设计来看,一般桥头搭板长度为2-8m,特殊情况可采用8m以上搭板。桥头搭板的长度与桥头路基填土有关。在设计过程中要紧密结合桥梁结构差异沉降量来计算。如果桥梁结构沉降差异容许值较大,则搭板长度就较长。反之,若桥梁结构差异沉降量较小,则搭板长度较短,但此时对地基处理的投资就相应增大。所以在搭板长度的选择上还要计算投入成本。此外,桥头搭板的宽度和厚度也要根据搭板长度来确定。桥头的搭板要按照路缘石的间距分布,并在桥台的翼墙缘石处设置空隙。一般来说10m的桥头搭板的搭板厚度要在0.4m左右,6m的桥头搭板厚度要在0.35m,4m的桥头搭板厚度在0.25m。

在搭板的施工过程中要采用整体现浇法,来保证搭板与路基的紧密结合。对装配式桥头搭板在施工上比较合理,如果桥头搭板的下半基为半刚性材料,可不设置枕梁。否则,必须设置枕梁。枕梁的应用不仅使搭板的沉降均匀,而且具有美学价值。

2.2桥头施工要求

桥头合理的施工对减少差异沉降是有益的。首先从回填材料上,台背及墙背后回填原则上采用3:7的石灰土、级配碎石和天然砂砾。 同时,在对路堤顶1m的范围内,天然砂砾的最大粒径应控制在5cm以内。1m以下的路堤顶,天然沙砾的最大直径不超过30cm。砂砾在施工中的比重应大于5%,小于30%。其次,在回填层厚度的控制上,一般用碎石和砂砾回填时厚度一般不应超过30cm,如有特殊情况最大不应超过40cm。在施工过程中要与路基同步,如不能同步,则可采用人工夯实,人工回填可采用分层回填,但分层厚度应根据具体情况另行确定,原则上不应超过20cm。施工过程中为准确控制分层回填厚度,可在施工时用红线标示,便于控制回填质量。

2.3施工工艺要求

施工机具及施工方法是施工工艺上的重要指标。首先从施工机具上来讲,在回填压实的过程中,要通过现场试验来确定回填压实效果,在对大面积的区段完成压实后,还要采用小平板振动手动夯实机具对靠墙背30-40cm的路基进行补压。手动夯实机要与浇筑同步,避免剪应力的差异。在台背回填工作面较小的个别路基路段,压路机如果不能碾压,则要多次夯实,确保施工质量。其次,在压实方法上,当出现U型桥台时,此时桥台体积大,稳定性好。则在台体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时进行回填,回填时压路机要沿顺桥台方向进行。在对靠墙的侧锥坡处必须有与锥坡施工相配套的施工措施及压实分层厚度控制措施,一般在侧墙及前墙交合处用比较醒目的标记标出分层填筑厚度。这样可避免和控制压实效果,提高工作效率。

2.4桥台的设计及回填材料

桥台的设计要采用土工合成加筋工技术,要将桥台的结构把桩基础的刚性结构变为土工合成加筋土的柔性结构。一方面在施工过程中简单,而且经济,另一方面也能消除由路桥过渡段不均匀沉降引起的桥头碰撞问题。土工合成加筋工技术,构成了桥基础下的缓冲器,减小了由上层结构转移到基础上的应力。

在回填材料的选择上,要选用轻型填料。国外一般采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EPS)和人工气泡混凝土(泡沫水泥砂浆)、轻型废弃物、粉煤灰等进行填料。这些填料与普通的填土材料相比,具有物理化学稳定性,因而在路基工程中使用具有一定的耐久性,经济环保,可明显减少地基沉降和工后沉降。在过渡段填料中使用轻质材料,可以显著减小桥台背填料自身的压缩变形,并减小地基的竖向荷载以及台后填土对桥台结构的水平压力,减小填土对地基变形的影响。

2.5断面处理技术

路基的断面包括断面的纵断面和横断面。在设计纵断面时要尽量满足公路技术标准,要以沉降相对稳定的桥梁顺缝顶面作为标高的控制点。一般来说在桥梁伸缩缝两端的坡长不小于50cm,特殊情况不小于30cm,这样有利于机械化操作,提高沉降处理的质量。在设计路基的横断面时,应在10-20cm的范围内由设计横坡过渡到原路面和桥梁伸缩缝实测横坡。

篇6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推进,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逐渐现实化与实用化,《茶艺》课程作为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茶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很多高职院校逐渐开设。目前,高职院校《茶艺》课程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方式单一、教师水平有限、美育教育渗透不足等问题,尤其在茶艺教学过程中,融合审美教育是《茶艺》课程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在《茶艺》教学中要注意美育的渗透,创新茶艺人才培养策略,进而推动我国茶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一、关于茶艺与茶文化

茶艺是一种艺术技能,主要是泡茶及品茶的艺术,在泡茶和品茶过程中体会静谧的气息,是一个提升自我修养的过程。茶艺活动的对象是人,人们以茶为载体加强沟通与交流,实现自我的完善。茶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茶艺活动中体现出的审美元素很多,如茶艺人的衣着、风度、仪态、语言等。高职院校开设《茶艺》课程时,会先让学生观看视频或教师示范,让学生理解茶叶冲泡的技术和方法;不同的茶叶采摘部位不同、季节不同,味道也有很大差异;不同的茶叶要采用不同的冲泡方法,才能有效激发出茶叶不同的味道。

茶文化具有庞大的包容性,它涵盖了美学、文学、哲学等多门科学,融合了音乐、书画、瓷器等领域,是一种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我国古代就有关于茶文化与艺术的记载,例如宋代的名画《斗茶图》就展现了古代人的饮茶习惯和制茶、品茶的方法。茶艺活动不单是冲泡茶和品茶,还与音乐、装饰配合,使客人感受到一种传统文化的美感。茶席的布置是装饰艺术的一种,茶桌上通常摆放些瓷器,插着几只花朵,带有一种简约而温婉的魅力,学生通过茶艺学习可以提升艺术审美能力。

茶艺虽是一种艺术,但与生活息息相关,茶艺活动是一项综合的活动,需要全方位的审美感官,茶艺人的动作、衣着、语言,茶具、配乐、装饰等可以调动起人的全部感官,进而体会茶艺活动的美感。因此,在高职《茶艺》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二、茶艺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渗透

(一)努力挖掘茶艺中的审美元素,带给学生美的感受

想要在茶艺教学中融入审美元素,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茶艺中的美。感受美是审美的最初体验,学生加深对美的领有助于陶冶情操。茶艺活动清静幽雅,有一种返璞归真的感受,茶艺室清净简约、格调素雅,使人有一种深处世外桃源的感觉;茶艺活动的配乐多以传统音乐为主,如古筝、古琴,余音袅袅、意味悠长,营造出的意境使人心驰神往;素雅的花香、淡淡的茶香融为一体,是自然与艺术的完美结合;茶艺人举止优雅、动作缓慢自然、语调轻柔,使客人有一种宾至如归之感;茶叶或尖或圆,形状各异,颜色各异,更体现了一种艺术之美;茶的味道或微甜或苦涩,温软中带有回甘,或清淡雅致,或醇厚馥郁,给人的味觉带来不同层次的享受。

(二)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力

我国茶艺的美学理念主要是回归自然,教师在《茶艺》课程教学中要遵循自然之法,示范动作要自然舒展、利落不急躁,动作力度不能太大,又不能太弱;动作不可太快与太慢,幅度也要与所控制,注意轻重缓急,注意茶艺活动的和谐之美。茶艺活动中的各个环节都要做到自然与适度,教师要指导学生反复进行实践,进而提高学生的茶艺技能。

(三)在教学中融入美学理念,学生要学会表现美

1.茶彰显茶艺人的气质

茶艺人身上的气质和修养是一种重要的审美资源,茶艺人的美包括仪态美、神韵美、动作美等。教师要注意在教学时要学生领会一些规范动作,要注意自己的仪态和表情,作为茶艺人,一定要外表大方得体、目光柔和、举止从容,学生要进行反复练习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

2.茶艺活动中对称与不对称的艺术美

大自然中很多东西都是对称的,如一些植物,但是茶艺中要讲究适当的对称美和不对称美,比如插花装饰的布置就可以采取不对称的插花方式,展现出茶艺活动的艺术美。不对称不代表凌乱,要在变化中体现和谐。茶艺教学中,教师要反复为学生做示范,包括茶桌布置和插花艺术、装饰摆放等。

3.注意茶艺活动中节奏、韵律的使用

茶艺活动的各个环节是连续的,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茶艺教师要教授学生体会茶艺活动的整体美,讲究从冲泡到品茶的和谐与统一。茶艺活动中的音乐配合要恰到好处,音乐类型要与茶叶种类相得益彰,茶艺教师要自己掌握茶艺活动的节奏和韵律,使茶艺更生动。茶艺教师要做好茶室的布置、焚香方法研究、背景音乐选择、解说词等内容的教学,指导学生在茶艺活动中应用各个元素,通过动静结合、开合适度、轻重得当,保证茶艺动作一气呵成,彰显茶艺的美感。

4.强调简约与和谐

我国传统的审美讲求素雅与淳朴,茶艺也是如此,茶人着装要素雅干净、大方得体,不得穿着艳丽与花色混乱的衣物,影响茶艺活动的整体美。茶具器皿要简单圆润,茶艺装饰也要简约朴素。在茶艺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不做多余的佩戴,不摆过多装饰品,不说多余的话,要保证茶人清新淡雅,形成茶艺的和谐美。

(四)通过实践提高学生茶艺技能

茶艺课程的实践性较强,首先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掌握茶艺技巧,让学生了解茶叶种植。有条件的地区,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茶山或茶园,观看茶农采茶的情景,M而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其次,带领学生去茶楼参观和实习,为学生营造专业的氛围,进而提高学生的素养,帮助其成长为一位专业的茶艺师。

三、结语

篇7

1985年在台湾创办“中华茶文化研究中心”,1988年任“中华茶文化学会”创会理事长。是第—位把茶艺带进祖国大陆的使者。

茶艺的内涵,包括技艺、礼法、道三个部分。要当一位有素质的茶艺教师,首先要先做好一位能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再要认识茶艺,成为一位茶艺教师。认识茶艺包含:专业知识的素养。认识茶叶,了解和掌握茶叶的分类,主要名茶的质量特点、制作工艺以及茶叶的鉴别、贮藏、选购等内容。这是学习茶艺的基础,也是茶艺教师专业知识的素养。二、了解茶艺的技术部分,茶艺的演示程序、动作要领、解说内容,茶叶色、香、昧、形的欣赏,茶器的应用、鉴赏和收藏等技巧。三、了解茶艺的礼仪、礼节,仪容、仪表,迎来送往、交流与沟通等内容。四、了解茶艺的规范,做为茶人的态度和教学的观念,体现茶人的质量、精神和素养。五、悟道。道是一种生活的道路和方向,一种修行,是人生的哲学。悟道是茶人的风范,茶艺的一种最高境界,是通过泡茶与品茶去感悟生活,感悟人生,探寻生命的意义。

一位真正的茶艺教师必须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对社会要负责任,要准备好走很长的路。只有真正的茶艺教师才能了解并理解做茶人的脆弱与坚强。这是30多年来,我之所以孜孜不倦地要把茶艺带入正式教育体制内的主要原因。

—位茶艺教师开始的时候,可能只是为谋生找这份工作,但后来也许会发现自己已渐渐喜爱上茶艺。因为教学工作本来就是一种良心工作,需要有责任心和使命感,教导学生同时也是一个学习者,教学相长,教学生也滋养自己,培养出教师的敬业精神。

茶艺教师大约可分为四类:一、投机取巧的堕落者,是茶贼;二、急功近利的现实者,是茶匠:三、追本溯源的茶研究者,是茶学家;四、心高志远的茶文化者,是茶人。茶艺教师应该认识责任与使命,在“教”、“导”、“解”上,有很大程度须把自己的经验传承给学生,以身作则。所以,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示范者,给学生一个学习的方向,但却不是简单复制他,所谓:“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要学习的是老师的精神精髓而不是只模仿其表象。当然,一个茶艺教师是可以有自己的特色,个人的魅力,重要的是他不能离开学科知识和学科教育的目的,不能违背自己的教学良心。

茶艺教师的基本职责是为茶艺事业培育人才,有很明确的方向目标。教书育人是教师教学规律的客观要求,所以教师水平要不断地提高,这样才能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才会育出成果,这关系到我们国家茶产业、茶文化事业兴衰的大事。为此,茶艺教师必须担负起塑造学生美好心灵的责任,必须将精神文明贯穿于具体的教学活动之中,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规矩的人才,使他们热爱国家,具有为中华茶文化事业振兴而献身的精神,成为传播中华茶文化的新生力量。

篇8

举办茶会,参加茶会是一个茶人应有的素养,为了提升生活质量,学习茶艺是很重要的功课,茶艺是生活美学中操作性较强,较具艺术表现空间的一门学问。举办“以茶会友”并能呈现茶艺形式的聚会是学习茶艺的具体实践,也是茶艺的体现,这种聚会即称之为“茶会”。

一个完整的茶会必须要有挂画、插花、焚香、点茶四艺共同出现,才是茶艺形式表现的体统,没有体统的茶会不成样子。四艺的彼此呼应、相互配合,以烘托茶会的主题,使茶艺的形式表现更为完美,茶会更为成功。具体的说,茶会需要进行设计。这项设计,包括茶筵、茶席及品茶环境的艺术设计。茶筵是指茶桌的全部;茶席是指围绕茶桌席位的全部;品茶环境。是指环绕着茶会周围,对茶筵席会产生影响的情况和条件,包含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设计茶会,包含室内装饰设计与室外景观设计,总的来说,就是“品茗环境设计”。在中华茶艺三段十八步演绎中,品茶环境设计是准备阶段的工作。

一个成功的茶会必要有一个完善的茶席设计,茶席设计是依据茶会的需要而产生,往往代表这次茶会的意义和风格;因此。茶席是茶会的重心所在,是茶会的精神标帜,茶席设计的主题就是这次茶会的意义。茶席设计是以茶器为主体,在一定的空间形态中,与其它艺术相结合。共同组成一个茶艺环境整体。设计茶席必竟是为进行茶艺操作、品饮茗茶而设计,首先考虑的因素是实用性,茶席虽然是一种物质形态;但也是一种装置艺术,为艺术形态提供了丰富的表现形式。掌握茶席设计的基本结构、方法和艺术表现技巧,对于运用这一形式来表现充实多彩的茶艺内容,有着极大的创造意义和作用。

当茶席独立展示时,茶席即作为审美的客体:当茶席被作为手段进行茶艺演绎,共同完成茶的内涵表达时,又成为审美的部分客体,茶席与茶艺演绎常常互为审美的主客体存在;静态的茶席通过动态的茶艺演绎,动静相融地使茶在泡饮过程中,更加完美地呈现出茶的艺术特质、茶艺的魅力和精神。

当今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应该从对茶文化数据的诠释、茶叶知识的汇编中走出来,转向对茶文化实践的茶艺上,茶艺是茶文化实践的主体,茶会又是茶艺最具体的呈现。目前,茶会风行,茶席设计是茶文化的新兴学科,具有很大的实用性,茶席设计的研究与探讨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茶席设计符合茶艺教学的需要。茶艺已经形成一门学科,在讲授茶艺学有关品茗环境布置、茶艺体统等课程时,都是以茶席设计为主要重点,茶席设计具体而微,符合茶艺教学的需要。在茶艺学学科建设中。具有关键的作用。

二、茶席设计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属于环境艺术设计的一环。茶席设计是环境艺术设计领域中,实践内容较多方面且丰富的课程。环境设计已形成室内与室外环境设计两个专业,在继承强调宽基础厚积累的环境艺术设计基础上,强化专业方向的深入研究,为建立室内设计和环境景观设计的理论研究,茶席设计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篇9

关键词: 中职茶艺专业 误区 专业品质

茶是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茶源于中国,被人们发现、利用至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茶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茶里沉积着生命之味,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华。

茶艺是“茶”与“艺”的融合,从广义上讲,是研究茶叶的生产、制造、经营、饮用的方法,拓展一系列茶事活动,等等;从狭义上讲,是研究如何沏好一壶茶的技艺和如何享受一杯茶的艺术。茶业专家、学者、茶人热捧“茶为国饮”“弘扬中国茶文化,振兴中国茶业经济”,目的是通过做茶饮茶弘扬中国的茶文化,中等职业学校开办茶艺这一特色专业,其目的也是为了弘扬中国的茶文化,推动我国大力发展茶饮产业,在茶叶商品中注入文化内涵,提升中国茶叶的附加值,促使人们沿着富裕、健康、发展的轨道前进。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茶、品茶已成为现实生活中一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表现。

一、中职茶艺专业目前存在的两大误区

(一)专业的学习过于侧重机械式的茶艺表演。

在茶艺表演专业课教学中,有一个致命的现象:学茶艺表演就是记住或是掌握茶叶的沏泡要领――净器、置茶、润茶、冲水、敬茶,学会了这些就学会了茶艺了;或是有如社会上有些人的一种说法,掌握了一些茶的冲泡程序后,穿上漂亮的民族服饰,就认为自己会进行茶艺表演了。就泡茶而言,本身应该是生活中的一件很平常的事,但如果将泡茶的过程戴上“茶艺”这一桂冠,那就不同一般了。艺术是被人们欣赏的。茶艺中有个“艺”字,整个茶艺过程应处处体现出一种美感,而不是机械地重复几个动作,千茶一泡。真正茶艺师的茶艺表演,是将不同的茶叶,分别选择使用不同的茶具、水温、程序、方法,将一道道茶的色、香、味、形发挥到最佳状态,茶艺师优美、柔和、夸张的冲泡动作,端庄、美丽、得体的气质,以及精美的茶具,和主题相吻合的服饰、环境等构成一种整体的美。除此以外,更重要的是,茶艺师应有娴熟的冲泡技艺和整个冲泡过程中所显示出来的宁静致远、从容不迫的气质,这也恰恰是一般人机械学习茶艺所不能领悟和表现的。

(二)茶艺专业的学生培养定位过低。

茶艺专业学生培养定位在会泡茶的服务生,与饭店服务员区别在于:懂一点茶艺知识,会茶艺表演。由于定位过低,学生在校学习的有关茶的知识和技艺会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迁模糊和淡化,最后也就是和其他服务员没什么区别。

二、提升中职茶艺专业专业品质的途径

茶艺专业要有发展和提升,有自己的独特的色彩,茶艺专业的学生除了服务是有共性的外,更要有自身独有的内涵,这对于从事茶艺专业教学的师者而言,责任重大,意义重大。

中职茶艺专业要提升专业品质,需要从事该专业的教师和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全面的认识和提高。

(一)茶艺技能的提升。

一技,泡茶之技。选器、选茶、选水、温度、冲泡、贮茶,这些技能是茶艺的基础技能。不同的茶叶,由于生长的环境不同,制作工艺的差异,有不同的茶性。外形紧直挺秀的开化龙顶生长在常年云雾缭绕深山之中,选择冲泡的水温较西湖龙井高,龙顶选器适合长高型的玻璃杯,而龙井则适合低矮型的玻璃杯或是瓷器杯,以保持龙井特有的栗香。又如“凤凰三点头”“悬壶高冲”“高山流水”“关公巡城”等技能,则需经过千百次的训练,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是勤练出真功的。

二技,服务之技。服务语言、服务心理、服务礼仪、服务技巧等服务技能。目前,茶艺专业毕业生就业十分走俏,主要去向有茶业公司、茶艺馆、茶楼、茶庄等行业。这些行业都是服务行业,因此学生要严格按照茶艺师职业要求和茶艺人员应具备的服务技能进行训练和学习,这样才能认真做好所从事的各项工作。在接待服务过程中,除了和谐得体的着装、亭亭玉立的站姿、典雅的坐姿、轻松而怡然的走资、优美的手型、优雅自信的举止,为嘉宾提供良好的外观享受外,还能运用丰富的专业知识,为顾客提供茶叶知识、茶叶冲泡技能,传承中国的茶文化的能力。

三技,适时营销。茶艺专业的学生应该具备分析市场行情,与商人洽谈业务的能力。茶艺师不仅仅是一位泡茶的能手,也是一位会营销的生意人。茶叶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食品,人们对茶有着不同的偏好,也就是说不同的茶适合不同的人来饮用。中职茶艺专业需要在茶叶营销方面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平台,如学习电子商务,开设网上商店卖各类茶叶,让学生在茶叶市场实习,等等。在营销专业课教学中,重点应阐述茶叶的产、供、销一体化经营体系的运行机制,要求学生不仅懂得营销的基本知识和策略,制胜,而且能科学地应用营销基本理论,使之与茶文化、茶产业、饮品业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不断提高适应经济社会的能力。

四技,会喝茶。一个学习茶艺,一个会泡茶的服务人员,如果从没喝过茶,或是喝的茶叶的品种不多,不懂茶性,只是机械地冲上一杯解渴的茶水,又如何能更好地服务客人?茶源于中国,我们的祖先对茶有了充分的认识,茶圣陆羽著《茶经》,宋徽宗著《大观茶论》,他们如不喜茶,不喝茶,不研究茶,如何写出流传千古的佳作,成为全人类的遗产?所以,茶艺专业的学子除了茶技、服务之技,营销之技外,还应拥有一技,那就是会喝茶,那怕是能适应茶的那一种独特的苦味也行。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根所在,而中国的年轻一代,由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他们从小解渴的不再是传统的开水、酸梅汤,或是茶水,而是含有大量的添加剂的各类各种软饮料、可乐、果汁等,哪怕是冠以茶为名,也不是我们茶艺中说的茶,而是充满着各种添加成分,只是带有一点茶香的饮料,因此,肥胖已是一道风景。学茶艺的学生不喝茶不愿品茶不只是个别现象。茶艺专业的学生,他们本身就承载着传承中国茶文化的使命,学茶的人不喝茶,那么,茶,为国之饮,从何谈起?

(二)文化素养的提升。

一个人的文化修养是需要通过时间去沉淀的,文化素养的提升是多方面的。虽然中职生文化课成绩不太好,但并不代表他们的文化修养到此结束。文化是多方面的,在一个人最青春年华之时,赋予一定的文化熏陶,这将是一个人终身的精神财富。茶艺,是中国文化的载体之一,以茶会友,茶话会、茶沙龙、茶吧等场所,茶歌、茶舞、茶诗、茶艺等茶文化表现形式,都将会提升文化的素养。茶艺表演主体是表演者,每个动作、神态、语言、仪表均应体现一个“美”字,“美”不仅仅在外表,更重要的是求内在。表演者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较高的文化修养,要了解茶文化的历史、茶叶基本知识、美学知识、礼仪知识等,必须懂得“廉、美、和、敬”的茶德精神。如,台湾陆羽茶艺中心的林瑞萱女士在《太极拳和泡茶之道》一文中提到,练习泡茶的同时,要练习太极拳。仔细推敲一下,同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太极拳和茶艺的确有相关的联系,茶艺表演要体现“和”“敬”“圆”,而打太极拳的姿势,从头至尾双手呈弧型,始终如抱着一只球,并不时在空中划出一个又一个的圆。从打太极拳的速度来看,缓慢均匀,和茶艺表演时从容、自然的气质要求是一致的。如果能练好太极拳,并将太极拳的延绵不绝、柔和坚韧的动作、气质运用到茶艺中,就一定会达到更好的效果。

(三)地方特色文化的提升。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方出产的茶叶有着不同的滋味,有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名茶西湖龙井、黄山毛峰,有现代的后起之秀开化龙顶、安吉白茶等。从古到今,茶叶的品名越来越多。中职学校开设茶艺专业本身就特具地方特色,一是学校身处产茶区,学生家中不乏有种茶、制茶、卖茶者。茶人最喜用这个词来体现他对茶的了解,这就是“茶性”。“茶性”,顾名思义:茶是有性格的。不同的气候、不同的土壤、不同的茶叶品种、不同的制茶工艺一定会带来不相同的茶性,显然,不同的茶类,自然有不相同的冲泡方法,相同茶类虽然其冲泡方法相同,但产地不同、用水不同,甚至泡茶的人不是同一个,其滋味都会是不相同的。茶性,是一个爱茶之人或是学茶之人必须懂得的,它和地方特色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学校要让学生参与到地方特色文化的建设之中,搭建特色文化平台,让学生成为茶文化的组织者、参与者、宣传者。为体现茶艺专业的地方特色,应组织学生广泛开展有意义的茶事活动,在校内以茶艺竞赛为主题,开展茶歌演唱、茶舞茶艺表演、茶诗茶词朗诵等竞赛活动,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祥和、温馨的校园文化氛围,使校园浸润于浓郁的茶香中;在校外举办形式多样的茶艺表演晚会等茶事活动,将茶艺表演、茶歌茶舞融为一体,让学生充分展示茶艺表演技艺和演唱技能。各种以茶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可使茶艺专业在第二课堂中更加生动精彩,更富有生命活力。

(四)茶艺回归自然。

真的茶艺并没有那么神秘不可测,茶艺专业学习需回归自然。如茶艺表演的学习,我认只需抓住三个重点,就可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什么叫茶艺。茶艺表演的三个重点是,第一,冲泡程序设计科学;第二,表演者应具有较高的素质;第三,表演形式应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科学冲泡是基础,表演者的素质高低是表演成功与否的关键,源于生活才能被广大民众所接受。茶艺表演关键在于“艺”,“艺”是技艺、技巧。茶叶冲泡程序设计的合理性、科学性是表现“艺”的前提,对不同的茶类应设计不同的冲泡程序,才能充分展示茶叶的色、香、味、形,达到茶艺表演的目的。如开化龙顶单茶的冲泡,它的主要程序为:备水―烫杯―置茶―润茶―冲泡―观展示杯―奉赏干茶―敬茶。一般绿茶冲泡表演时,“奉赏干茶”为程序的第一道,而在开化龙顶茶艺中,却将其安排在冲泡以后,因龙顶单茶在杯中不能立即展开,茶叶中的有效成分须等片刻才能浸出,此间穿插观赏干茶恰到好处,这样安排更具科学性。再如乌龙茶的冲泡程序几乎已形成固定的模式,有18道和20道之说。厦门大学茶艺中心的乌龙茶冲泡,“分茶”与一般的表演次序有所不同,是先在每个杯中加入茶水(称为韩信点兵),每一杯都点到,以示公平,再来回巡酌,看哪一杯少补上一点(称为关公巡城),这样,每杯茶汤的量和浓度基本一致。总之,一种茶的冲泡程序设计,以及冲泡水温、时间的控制,茶与器具的配置,水的选择等,都应从茶叶内含物是否充分溶出,汤色、滋味、香气等能否充分展示该茶的品质特点诸方面去考虑。茶艺表演以冲泡好一杯茶为前提,如果表演不能把茶的色、香、味、形等品质特征充分展示出来,那么动作再优美、环境再优雅是徒劳无功的。所以,茶艺要回归自然。

总之,中职茶艺专业提升教学品质,除了要求学生学好茶艺专业知识、掌握各种冲泡技能外,还必须懂得中国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茶文化,更要让学生懂得中国茶艺中包含的茶德、茶礼,将“廉、美、和、敬”的茶德精神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之中,将茶礼转化为自身的行为规范。闻香识茶、以茶施教,以精湛的技艺展示自己的才华,茶艺专业课实践教学更重要的是应走出课堂,面向社会、面向大自然开展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记住:茶是不会让你失望的,选择了茶,就选择了健康和快乐的生活方式,同时也传承了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徐南眉.少儿茶艺――新的课外教育形式[J].茶叶第一期,1999.25,(1):46-47.

[2]陈杖洲.在少儿中开展茶文化活动的探讨[J].广东茶叶:33-35.

篇10

关键词:啦啦操;体能;机能;心理

1.前言:

啦啦操的起源从宏观上可以分为:早起的形成阶段和近期的发展阶段。但是毋庸置疑的都是最早起源于美国。啦啦操在发展的过程中运动形式不仅仅局限在了舞蹈,又加上了托举,纵跳等高难度动作,使该项目有了更高的提升空间。在社会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啦啦操又不断地赋予着新的内容和形式,使之一直成功延续至今。而技巧啦啦操是指在音乐的衬托下,运动员完美完成高难度运动技巧以及结合各种舞蹈动作,体现青春活力与健康向上的团队精神,并追求最高团队荣誉感的一项观赏性极强的难美项群类体育运动[1] 。美感与竞争性的共存极大的提高了该项目的观赏价值。纵观世界,啦啦操已经跻身于世界大奖赛,世界锦标赛等重要赛事之林。但是,我国现有水平远比美国相对滞后。笔者将从体能和技能方面分析中美两国竞技啦啦操运动员的差异性。

2.我国技巧啦啦操开展现状

上世纪80年代,技巧啦啦操靠其独特的魅力由美国走向了全世界,并深受其它国家的热爱。其中,日本,英国发展较好。1998年,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的成功开展,引起了不少人对啦啦操的关注。直到2001年,由我国大学生健美操艺术体操协会把竞技健美操正式由美国引进中国。之后的该项目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深受高校大学生们的喜爱。同年,该协会在广州举办了我国第一届啦啦操大赛,获得了空前的成功,于是也为我国该项目的发展奠定了坚不可摧的基础。2009年我国又成功举办了全国啦啦操锦标赛,之后2011年全国啦啦操联赛又正式开赛。在此期间,2006年我国代表队参加了第三届世界啦啦操比赛,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国啦啦操代表队的风采又一次展现在了世界人民面前。但是,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较我国啦啦操水平仍然处于较为落后水平。主要表现在竞技水平低下,场上渲染能力不足等,发展较好的国家主要集中在欧洲、北美洲。

3.我国技巧啦啦操运动员与美国运动员竞技体能对比分析

3.1身体形态对比分析

“美”是在技巧啦啦操中具有魅力的特殊表现。在形态上女运动员要体现优美,男运动员要体现壮美。优美动作轻盈美妙,能反映女子的形体曲线美和动作姿态柔美。壮美是雄壮有力,是男性阳刚之美的体现[2]。因此,啦啦操对形态的要求很高。与其它项目不同的是,它不仅反映着相应的生长发育水平、机能水平和竞技能力水平,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运动素质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它对艺术分的高低也有一定的影响[3]。中国啦啦操运动员具有东方人的形态特征,黄色皮肤,小眼睛,身材修长,比例适中,体态轻盈。这与美国运动员相比较,我国运动员缺乏力量感,肌肉线条不明显,面部表情不够丰盈,肢体形态的感染力与美国相差甚远。男性更缺乏其雄壮有力的阳刚之美。整体来说与美国运动员比较我们缺少了啦啦操运动中所要体现的壮美的身体形态,和一触即发的肢体感染力。

3.2生理机能对比分析

人体生理能主要包括: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等多方面。生理机能是运动员身体能力活动的基础,机能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不同的运动项目对运动员生理机能有着不同的需要,对运动员的身体机能也有不同的要求[4]。啦啦操本身属于一项无氧运动,要求啦啦操运动员具有良好的心肺功能,和良好的心肌收缩力,较低的心率以提高运动中心脏的储备能力,神经系统较为灵敏,白肌纤维发达等。我国运动员与美国运动员相比较,美国运动员肌肉类型多以无氧代谢的白肌居多,我国运动员身材纤细,多以有氧代谢的红肌分布较多。白肌纤维属于运动型纤维,其运动速度快而且有力,具有较强的爆发力,而红肌纤维属于缓慢运动单位,红肌纤维含肌红蛋白和细胞色素较多,肌元纤维较少,在运动时红肌纤维收缩较慢,爆发力不强[5]。在心肺功能比较中,美国队员具有明显的胸腔丰厚的特征,其最大吸氧量和储备氧气的能力远超于我国运动员。且血乳酸生成量低于我国运动员,血乳酸的积累使肌纤维内PH指降低,从而妨碍了钙的释放,这就减少了钙与肌钙蛋白结合的机会,影响肌纤维蛋白与横巧的结合,严重阻碍了肌肉的收缩能力,使肌肉收缩机能下降,表现出疲劳的主要特征。

3.3运动素质对比分析

运动素质主要包括了运动员的力量素质、灵敏素质、柔韧素质等多方面,它是直接衡量运动员最终运动成绩,和综合竞技水平的重要标准。技巧性啦啦操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运动项目,故其对各方面的素质要求也比较高。如力量素质训练过程中要求身体的各个部位,特别是上下肢、腰腹、以及踝、膝、手腕、手指都应进行专门的全面的力量强化训练,旨在发展各运动环节的肌肉力量,达到整体力量提高的目的[6]。在以上各种素质中,我国运动员与美国运动员相差较大的为力量素质和耐力素质。美国运动员具有很好的速度,力量,无氧耐力,各种素质是技巧啦啦操运动员体能建设的保证,是漂亮完成成套动作的基础。使各环节协调一致的重要因素之一,力量素质较差会导致动作僵硬无力,耐力素质会影响整套动作的流畅美。由此看来,我国运动员与美国运动员比较运动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4.我国技巧啦啦操运动员与美国运动员技能对比分析

4.1难度动作对比分析

技巧啦啦操成套中难度分四类:翻腾类、托举类、金字塔类、抛接类,这四类高难度动作在完成整套动作时每类至少出现一次,在评分过程中,评委将完成动作的难度和分值成正比关系,于是高难度动作在整个竞技制胜过程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同时在整个过程中要求比较严格,例如在托举过程中不仅对其稳定性要求严格,还对可视性,衔接程度,团队的

配合力要求严格。在此严格的要求下才能带给观众视觉上的美感。而我国啦啦操难度动作与美国啦啦操难度动作比较,近年来的比赛我国运动队在难度系数选择上均选择在0.8以下,美国多选择在0.8以上。并且在完成数量和质量上都低于美国。这便是影响竞技水平的至关因素[7]。

4.2过渡连接动作对比分析

过渡连接动作是保证整套啦啦操流畅完成的基本单位。使空间和地面,队友之间完美的衔接分子,有助于完成高难度动作,和队员之间的相互配合,使整个操化充满整体感和紧凑感。我国啦啦操过渡连接动作与美国啦啦操过渡连接动作比较我国平均每套操的衔接动作在10次左右,并且动作多以坐下、弓步、并步等简单的动作为主,在一套操中经常会出现重复使用。而在美国啦啦操中,平均每套动作的衔接动作在18次左右,多以完成难度动作的衔接为主,如双手撑地翻身下等多种高难度动作。这样一来使整个操化动作没有明显变化,在艺术力,流畅性,和感染力上都逊色于美国竞技啦啦操队。

4.3队形变化对比分次

啦啦操中的队形变化是指,利用已有的场地和人数,排列出不同形状的图案,如三角形,矩形,五角星,等等。要求在排列过程中做到快速整齐,并且图形清晰,具有新颖力。这无疑对整套操的艺术创造力具有明显作用。我国啦啦操队形变化与美国啦啦操队形变化比较在队形变化次数上我们与美国做到旗鼓相当。但是在动作编排的新颖程度上我们远不及与美国,我国主要的队形变化常以简单的几何图形为主,动用人数之多,跑位较远不利于动作完成的快速整齐性。而美国啦啦操队在图形的编排设计上较为新颖,具有创造性的图案较多,队形变化明显。从整体的视觉冲击效果要优于我国现有水平。

5.小结

影响技巧性啦啦操的竞技水平的关键因素在于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和技能。笔者通过这两个方面的具体要求与技巧啦啦操运动水平较高的美国运动员进行了比较,发现在身体形态上不及与美国运动员的健壮美,无氧代谢力,和运动素质能力。技术因素上,与美国啦啦操队比较,难度系数,动作衔接程度,和队形的变化都稍有逊色。从本质上认识到我国啦啦操与高水平运动队的差距。对进一步提高我国啦啦操的竞技水平有指导性意义。同时本文只对产生的原因进行了阐述,针对其现象应该如何解决需要进一步的深层研究。

[参考文献]

[1]袁春燕.对我国技巧啦啦操运动员竞技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8.

[2]李育林.关于竞技健美操体能训练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11).

[3]卢月强,李慧.竞技健美操中体能的概念和体能训练内容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3).

[4]田麦久.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特点与基础训练方法[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8:25.

[5]陈吉森,秦泉,血乳酸与体育运动[J].北川教育学院学报,1996,6(4):49―51.

[6]肖春.基于项群理论的竞技健美操制胜因素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36(12):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