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技术基础知识范文
时间:2023-07-12 17:40: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云计算技术基础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随着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逐渐成为大学生校园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云计算概念引入中国后对教育领域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利用“云计算”技术弹、资源池化、按需服务、实时性强等特点,构建全国高校网络社区团支部云服务平台既能满足当代大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又能使各级团组织形成相互捆绑、信息共享、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网络体系。可见,信息化背景下,基于云计算的网络社区团支部建设将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搭建新的平台,为各级团组织凝聚和引领青年提供新的思路。
一、云计算的概念及其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应用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分布式处理、并行处理和网格计算的发展,是一种新兴的商业服务模式。它将数据存储于云上、软件和服务置于云中、构筑于各种标准和协议之上,随时随地可以通过各种设备获得。云计算所具有的海量数据存储、强大计算能力、高可用性、资源共享等优势,是推进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一种理想选择。
近几年,云计算技术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将高等教育所需要的一切软硬件计算资源虚拟化,向师生、教育管理部门、相关团体提供以租用资源为形式的计算服务,用户能够在任何时间、地点自由地获取所需信息,形成个人网络环境。由此可见,将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延伸到高校网络社区团支部建设,通过云计算平台建立网络团支部,在网上过团组织生活,讨论团组织工作,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选举团支部书记,能够使团组织网络覆盖全体青年,与各类青年学子牵上线、搭上话、交上心,更好地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服务。
二、云计算应用于高校网络社区团支部建设的优势
1.增强高校网络社区团支部的互动性、开放性和共享性
在云计算模式中,“云端”的服务器群所具有的良好容错性、强大的计算能力和几乎无限的带宽,保证了信息数据的安全和高并发性,用户的请求可迅速得到响应。因此,基于云计算的高校网络社区团支部可以成为全国高校师生提供服务的SNS交流网站,大大提高了用户之间的交流效率,搭建了一个功能丰富、信息充足的用户交流互动平台。用户可以在各种终端之间迅速同步获取数据,并具备站内外资源分享功能,体现了良好的开放性、共享性。
2.促进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共建
目前,全国校级以上的各级团组织都拥有自己的服务器,用于组织建设、新闻、日常工作等。但各地建设的资源库资源分布不均、共享程度低、缺乏相互协作。云计算使用的是集中存储方式,将所有数据存储在规模庞大的数据中心,形成资源池,由专业的团队负责数据的管理和安全工作,能满足资源库规模逐步地扩大和数据安全的要求。此外,云计算扩展性非常强,多个学校团组织将现有的信息资源共同加入到一个“云”中,将原来仅仅为本校、本地服务的优质信息资源拓展成为更多组织和师生提供服务的“云”资源,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为网络共青团组织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有力保障。
3.实现按需服务,构建云服务“生态系统”
高校网络社区团支部云计算服务平台可以为用户提供各种适合用户需求的应用服务,如资料共享、文化展示、互动交流等。这些服务需要各类软件环境的支持,高校网络社区团支部云计算服务平台可以为服务供给者和服务需求者提供一个服务交换的市场,服务供给者在平台上部署并提供服务,服务需求者在平台上购买并使用服务,形成一个云服务“生态系统”。
三、高校网络社区团支部的云计算服务平台结构
云计算时代的到来,为高校网络社区团支部的管理和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构建云计算数据交换及共享平台要依据SaaS(Software-as-a-service)软件即服务的概念,以SOA架构设计为理念,采用传统的数据同步方式进行业务系统集成。根据云基础设施体系结构模型与高校网络社区团支部建设特点,将该平台分为物理资源层、虚拟服务器层、基础管理层、中间件服务层、应用程序层和服务层六个层次,如图1所示。
■
图1
四、基于云计算技术的网络社区团支部建设模式
由于开发云计算服务平台需要一定的基础投资、网络规模和资源协调,目前我国高校网络社区团支部建设主要是依靠人人网、腾讯QQ、新浪微博等大型公司,然而这些平台大多应用于商业目的,如果直接采用现有的云计算方案,固然短期成本低,实施简单,但随之而来的是自主性、安全与信任、政策问题。将各高校网络社区团支部的资源直接依赖于现有公司存储在云端是不安全的,一旦受到各种因素影响而出现问题,将会导致不可预测的后果。因此,高校共青团只有组建自己的云计算服务平台,同时进行自主创新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云安全,提供共青团内自己的云服务。
1.建立政府参与下的公司管理模式
建立全国高校网络社区团支部的云服务平台必须依靠政府的支持。政府作为投资主体,能够采用多种筹资渠道,注入资金以保障高校网络社区团支部云计算核心服务器的建立、运行与维护。可以让高校和科研院所统筹规划云计算服务平台建设,选择专业技术团队搭建云计算平台,提供规范化、标准化的云服务。
2.成立教育部门协调下的分层管理模式
建设高校网络社区团支部云计算服务平台除了赢得政府的支持外,还要成立一个在国家教育部门协调下的“云计算服务组织”,采用“政府核心服务器――省市级信息资源模块共享――校级特色资源组件共建”的三级管理模式,如图2所示。在全国范围内搭建若干个云计算服务中心,每个中心承担一个区域的云计算服务,可以在高校共青团现有IT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协同构建,逐步将当前信息化基础设施及应用移植到地区云计算平台。成立地区云计算服务平台管理中心,组织中心进行总体规划、制订标准规范、协调地区管理机构、与云计算技术厂商以及应用服务提供商建立协作关系。
■
图2
3.倡导高校混合云建设模式,形成高校间公用云平台
篇2
云计算技术具有高效、可靠、高可扩展性和易用性的特征,被很多领域广泛的使用。本文讨论的内容是如何将云计算技术应用到就业大数据信息服务平台中,从而高效率、高质量的做好就业服务工作。
Hadoop是由 Apache 开源组织提供的分布式系统基础框架,能够有效的解决海量数据分布存储和分布计算,是云计算技术应用层面很好的解决方案。
一、高校就业大数据信息系统现状
目前,各高校均建设了高校内部的毕业生就业大数据信息平台,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毕业生就业服务的需要。但是这些系统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第一,系统侧重毕业生和就业信息管理,或者只是学生管理信息系统的一部分,缺乏服务机制,无法实现学生、教师和用人单位的联动。第二,系统资源利用率低,系统运行效率低、安全可靠性和可扩展性差,给学生数据安全带来很大的隐患。第三,系统数据利用率低,多数集中在简单的查询,很难获得有益的知识,提供决策服务。第四,系统缺乏个性化定制,很难适应当前就业工作不断调整的需要。
随着高校、毕业生和企业对就业服务的要求提高,现有的就业信息平台已经不能适应就业工作多元化的增长和发展的需要,影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效果,新型的就业大数据信息平台的建设已成为破解就业工作难题的必要条件之一。
二、构建基于云计算的高校就业大数据信息服务平台
云计算因其强大的计算和数据储存的能力、可靠、安全的共享数据存储中心、客户端的设备配置没有限制等特点已广泛应用各行各业,并日益发展成熟。通过云计算技术建设毕业生就业信息平台,整合和共享就业信息资源,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信息服务平台,破解现有就业信息平台存在的问题。
从研究现状来看,云计算具有以下一特点:
一是强大的计算和数据储存的能力。“云”能赋予用户完成各类应用前所未有的计算能力,为用户储存和管理数据提供几乎无限多的空间。服务器的日常维护也有云服务提供商来进行。
二是最可靠、最安全的共享数据存储中心。通过云存储,数据复制到多台物理机器,避免因硬件崩溃或误操作删除的造成的数据的丢失或损坏。
三是客户端的设备配置没有限制。用户在随时随地方便、快捷、安全的使用位于不同计算机、不同的操作系统的应用服务,从“云”中获取个人的需求。
2.1 构建高校就业云服务平台
根据提供服务资源的类型,云服务被分为三个类别:SaaS(软件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
高校就业大数据信息云服务平台采用 SaaS 模式,通过浏览器和移动终端将软件作为云服务提供给所需用户。用户无需购买软件和维护软件,用户根据业务需求购买相应的云服务,云服务提供商管理相关软件并实施软件的维护。这种方式大大降低用户在软件购买和维护上人力和物力的开支。高校就业信息云服务平台自底向上分别是“云数据层”、“数据服务层”、“业务服务层”、“云服务层”和“应用层”,每层之间采用松耦合,提供相互访问的接口,用户不必关注层内部逻辑。
(1) 数据存储层
高校信息服务平台的数据主要包含学生数据、用人单位数据和高校相关数据,数据是作为平台的基础。为了提供便捷、高效、可靠的数据访问,数据存储层采用云存储技术实现。
(2) 数据服务层
数据服务层建立专门进行云数据层访问的接口程序,用户通过 webservice 或者 API 进行加密数据的访问,数据的具体存储对用户是透明的,这也有效的提高数据安全性,并且为数据的扩展提供基础。
(3) 业务管理层
业务服务层包括高校信息服务平台所有业务,具体包括应聘招聘、就业指导、毕业生困难帮扶、创业等服务内容,这些业务服务于政府、用人单位、高校、学生和社会等不用的用户。由于就业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受到就业形势、政策等很多因素影响,从而导致就业工作业务和用户发生不断变化,所以就业信息服务平台业务服务层要具备高扩展性。基于以上的要求,我们构建了业务服务控制台,业务服务被设计为可插拔式,每项业务可以被挂载在控制台,或者从控制台被卸载,也可以设定业务接口、执行业务升级操作等服务。
(4) 云服务层
云服务层将业务服务层的内容以应用接口的方式提供给应用层,提供的方式是为业务服务层建立 API 接口和webservice 接口。应用层可以通过编程的方式调用业务接口,实现业务访问。
设定中文信息处理和语音识别接口,用户可以通过输入中文关键字或者语音调用业务,在应用层和业务层之间建立更加友好的数据传送,也为移动终端用户提供更加便捷的操作方式。
(5) 应用层
应用层直接面向实际用户,实现就业信息云服务平台不同类型的用户图形界面,从而能够适应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用户既可以通过个人电脑上的浏览器访问获得云服务、也可以使用智能移动终端的应用程序或者微问云服务。
2.2 建立基于 Hadoop 的云数据存储
高校就业大数据信息服务平台需要大量的数据进行支持,而且数据逐年增加。利用云存储技术主要解决快速、高效的处理海量数据,从而达到易扩展、低成本、易管理、高效和安全的设计原则。 Hadoop 软件框架的HDFS(分布式文件系统)提供了具备高扩展性、高容错性、高可靠性、高效等特点,并且可以部署在低廉的硬件上,从而降低成本。基于以上内容,高校就业服务平台的数据存储通过 HDFS 分布式存储技术实现云存储,Hadoop 的具体部署
2.3 建立基于 Hadoop 的数据服务
数据服务是就业大数据信息云服务平台重要的业务,用户需要了解学生年龄、学历等数据分布,需要了解就业数据分布,需要了解用人单位人才需求分布,需要了解就业数据内部和外部存在的各种联系。数据服务从海量数据的计算中获得,利用云计算技术能够高效、低成本的解决计算问题,Hadoop 为云计算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它提供了MapReduce 模型,这个模型解决了传统并行计算在易编程性上的瓶颈,程序员可以更容易的开发分布式并行计算程序。MapReduce 同 HDFS 一样采用一个主控节点和多个计算节点的架构。
将大规模数据集分成多个小数据集,然后这些数据集分o多个 map 节点进行并行处理产生中间结果,最后在 reduce阶段对这些结果汇总,得到最终结果。
篇3
关键词:云计算;教学;分析
云计算是继大型机、PC、互联网之后的第四次IT产业革命。自2006年谷歌第一次提出云计算的概念以来,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云计算俨然成为互联网公司、IT企业以及商业的最大热词。云计算就像法国大餐一样,正被人们津津乐道。中国第一次引入云计算是在2008年。2011年我国“十二五”规划提出了教育产业与信息化产业相结合的指示方针,云计算也将成为教育人才培育与创新教育理念的核心技术。
一、云计算教学的概念
目前,业界对云计算(cloud computing)一直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概念。但是从对云计算的定义中可以获得这样的共识:首先,云计算不是一项新技术,而是一种计算理念或计算模式[1]。它是基于分布式处理、并行计算、网格计算等发展而来,同时由这些技术加以实现。云计算强调商业模型,所以能更广泛地被市场接受。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学习和加速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全面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
二、云计算教学分析
(一)文献计量分析
通过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检索,发现国内对云计算教育应用的文献从2008 年开始出现。而对云计算教学应用的文献在2009年只有3篇。但自从2009年开始,每年与云计算教学应用相关的学术论文数量呈现出倍数攀升。云计算教学应用的中文文献数量整体上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这一趋势表明,专家学者们对于云计算教学应用的关注度逐年上升。究其原因有两点:第一,源于国家政策的支持。在这些政策的指引下,2012年云计算教学应用的文献新增23篇,数量增长最多。第二,源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型的、易操作的、低成本的新技术设备使得很多教育机构能够轻易购买和使用。因此,随着技术的发展,对其的研究也就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容易,预计未来相关研究还会不断地增加。
(二)研究主题分析
国内云计算教学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学方式、教学平台设计与开发、教学资源建设及辅助教学方面。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云计算教学应用的研究角度决定的,国内大多数学者都致力于研究利用云计算技术来改善现有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希望通过构建各种云资源库来实现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之间的优质资源共享,并试图通过搭建云计算服务平台来充实其服务功能以提高教与学的质量[2]。因此,云计算在教学方式、教学平台设计与开发、教学资源建设及辅助教学等的应用是当前我国云计算教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向。
(三)研究机构分析
根据数据库检索文献的实际情况,云计算教学应用的研究机构以暨南大学、南通大学、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师范大学和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主,这五个研究机构发表文章数量最多。
(四)资助基金分析
在云计算教学应用的相关文献中,仅有13.3%的文章受资助,其中受国家级资助的文章有9篇,剩下3篇是受省部级资助。这说明国家对云计算教学应用研究的拨款还不到位,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云计算教学应用的相关研究的进展。
(五)关键词分析
在与云计算和教学相关的文献中,出现最多的词是云计算。另外,教育信息化、云服务、教学资源、云计算辅助教学都是该领域最重点关注的领域。除此之外,远程教育、辅助教学、云平台、教育云平台和深度融合也在众多关键词中脱颖而出。从整体来看,除了云计算,其他排名靠前的关键词,频数最高不过10次,大多集中在3次,这说明在云计算教学领域应用的相关研究文献中,研究范围不够集中,研究领域比较松散,整体上来说研究规模不够理想。
三、云计算教学应用研究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概述研究较多,实用技术开发较少
由于云计算概念在全球范围内的炒作,各国家、各领域的研究学者纷纷关注,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已被大家普遍接受。但目前针对云计算教育应用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大部分学者对其研究仍限于理论层面的概述,云计算教育应用的实用技术开发层面的研究较为薄弱,对云计算技术的创新性应用的开发研究相对缺乏,如在选定的样本文献中,多数文章都对云计算的定义、特征和服务体系进行大篇幅的描述,而真正涉及实用技术开发和实践教学的内容却显得外强中干。
(二)高等教育研究多,基础教育研究少
目前国内学者针对云计算技术应用及其模式的研究大多集中于高等教育领域,其次是通用教育,而对于基础教育的应用研究相对较少。分析其原因可知,一方面是中小学研究云计算教育应用的硬件设备和技术人员比较缺乏,他们对云计算平台以及辅助教育等前沿信息关注不够。另一方面,就是教师较多关注书本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变,对一些新兴的技术或者教学模式关注相对较少,更不用说将其有效地应用于教学实践中。
(三)研究机构较为单一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识到高校院系是研究云计算教学应用的中坚力量,但因为研究人员和机构比较单一,所以也容易导致研究单一、难以突破等。具体表现为以下三点:第一,从云计算研究方向的视角分析可知,多数研究者是结合云计算概念、服务理念以及教育原理进行应用模式的探讨,局限了研究者的开拓、发展和创新思维,让其很难做到更深层次的突破;第二,从云计算研究力量的视角分析可知,力量单薄,尚未取得社会各界力量的支持,以至于除高校院系外,社会各界的其他研究力量非常微弱;第三,从云计算专门的研究组织出发分析可知,相比国外的多个组织致力于研究云计算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我国仅有中国电子学会云计算专家委员会等少数几个专门的组织机构在从事云计算方面的工作,而侧重于研究云计算教育应用的组织则更是少之又少。
参考文献:
篇4
[摘 要] “互联网+”时代,妇幼保健院档案管理既面临机遇,又面临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有效把握机遇,迎接挑战,促进妇幼保健院档案管理水平提升,应该采取有效对策:创新管理理念,开展综合管理;革新管理技术,培养专业人才,并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
[关键词] “互联网+”时代;档案管理;管理技术;专业人才;服务质量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05. 099
[中图分类号] G270.7;R1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05- 0185- 02
0 引 言
在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取得突飞猛进的现代社会,再加上云计算技术的应用,人类开始步入“互联网+”时代。它的到来,给人们生活和工作带来深远影响,对妇幼保健院档案管理带来的影响也不例外。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该创新档案管理思路,激发妇幼保健院档案管理人员热情,创新服务方式,提高妇幼保健院档案管理服务质量,为人们有效使用档案资料创造便利。
1 “互联网+”时代妇幼保健院档案管理面临的机遇
1.1 指明了管理方向
随着计算机的应用,传统档案管理方式得到了根本转变。也就是说,“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妇幼保健院档案管理指明了方向,促进档案管理人员的思维和管理模式的创新。同时也推动了数据库的应用,让档案管理数字化成为可能。并实现对档案资源的有效利用,也有利于妇幼保健院档案管理的升级与创新发展。
1.2 提供了技术支持
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发展,离不开相应的技术支持。在“互联网+”时代,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数据库技术、扫描技术等,在妇幼保健院档案管理中逐渐得到应用,为档案管理顺利进行和管理水平提升提供技术支撑。
2 “互联网+”时代妇幼保健院档案管理面临的挑战
除机遇之外,“互联网+”时代也给妇幼保健院档案管理带来新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2.1 管理内容比较单一
“互联网+”时代推动妇幼保健院传统档案管理方式变革。但一些单位没有及时把握这个趋势,管理观念落后,管理内容比较单一,难以对档案数据资料进行全面分析,不利于提高妇幼保健院档案管理水平。
2.2 管理人员素质偏低
管理人员数量偏少,队伍老化,再加上忽视计算机技术学习,难以顺应“互联网+”时代的要求,也制约服务方式创新和妇幼保健院档案管理效率提升。
3 “互联网+”时代妇幼保健院档案管理的有效对策
结合“互联网+”时代的机遇,可以从以下方面采取创新对策。
3.1 创新管理理念,开展综合管理
“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是趋势和必然要求,也是管理工作中不可忽视的内容。因此,妇幼保健院档案管理人员应该创新管理理念,有效开展档案的综合管理活动。要树立大数据思维,对妇幼保健院档案信息开展综合管理,依托云计算和大数据,注重档案信息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并构建数据库,做好编号与存储工作,推动档案资源共享,为使用者查阅和使用档案创造便利。
3.2 革新管理技术,培养专业人才
顺应“互联网+”时代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革新管理技术,引进并培养专业化人才。妇幼保健院要注重引进档案管理专业基础知识扎实,经验丰富,管理工作业务技能强的人员。并建立学习培训制度,让他们学数据、云计算、档案管理规章制度等,努力适应档案管理需要。具体工作中,应该顺应时展趋势和技术创新要求,构建妇幼保健院档案管理现代化信息系统,加强档案数据资料存储,对档案管理技术和数据库升级。注重学习其他单位的先进管理技术和档案管理经验,让先进的管理技术、信息技术、管理经验得到应用。并健全妇幼保健院档案管理制度措施,推动各项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要明确档案管理人员职职责和工作目标,健全并落实奖惩激励机制,激发管理人员热情,促进档案管理水平提升。
3.3 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
根据妇幼保健院档案管理和档案资料使用的需要,创新服务方式,为档案资料使用者提供个性化服务。在“互联网+”的支持下,管理人员要优化妇幼保健院档案管理,根据使用者个性化需要有针对性的提供服务。例如,可以增进不同部门联系,优化档案资源整合,对档案信息资源分类。增进不同工作人员联系与沟通,相互协作,形成档案管理合力,促进妇幼保健院档案管理服务质量提升。
4 结 语
“互联网+”时代开展妇幼保健院档案管理工作时,应该敢于面对挑战,迎接机遇。明确存在的不足,有针对性的采取管理措施。并注重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创新服务方式,促进妇幼保健院档案管理水平提升,让档案更好服务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主要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卓越课程;计算机系统;计算思维
0 引言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适应我国工业化发展进程,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举措,是增强我国核心竞争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同济大学作为首批实施“卓越计划”的高校,于2010年启动“卓越课程行动计划”,加强课程的内涵建设,推动教学改革以取得突破性进展。
另一方面,计算思维(ComputationalThinking)作为一种教学理念,近年来在计算机基础教育中受到关注。计算思维是指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进行问题求解、系统设计以及人类行为理解等涵盖计算机科学之广度的一系列思维活动。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化时代,具备计算思维,能够运用计算机技术和手段进行学习和工作、解决专业问题是高级人才必备的素质。计算思维能力是与读写能力一样的人类基本思维方式。
为了配合同济大学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方案,提高骨干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同济大学于2011年开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卓越课程行动计划,将计算思维融入“计算机系统级课程”的教学改革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 “计算机系统级课程”教学改革内容
本次课程改革试点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3个方面:一是课程授课方式改革;二是训练(指各种类型的作业、结合课程的创新性实验项目、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等)方式改革;三是考试方法改革。
课程授课方式改革要大力推行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小班制等教学方式。训练方式改革除了传授知识外,还要通过设计综合性作业、结合课程的创新性项目以及其他形式多样的综合性训练,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人格培养落实到具体课程教学中。考试方法改革要消除应试教育产生的不利影响,以学生综合能力评价和人格养成作为核心,努力实现学生学习成绩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同时,建立计算机系统级教学团队,以团队形式对课程进行设计,积极建设和落实包含课程授课方式、训练方式、考试方法3大环节改革的具体方案。
“计算机系统级课程”教学改革项目在同济大学软件学院和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共建的“计算机系统结构”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的基础之上,结合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在学科方向上的特色和优势,采取“两级基础深化、知识体系构建、实践能力培养、前沿技术追踪”4项措施,建立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计算机系统级课程教学体系。
1)两级基础深化。教师通过“计算机与信息安全导论”“计算机导论”和“计算机系统结构”课程,分别从广度与深度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计算机学科基础教学。“计算机与信息安全导论”和“计算机导论”旨在帮助初学者认清学科的轮廓,而“计算机系统结构”则为计算机学科高年级本科生提供完整的学科核心知识。
2)知识体系构建。教师以“虚拟化与云计算”“Web编程”和“计算机前沿技术概论”等课程为基础,建立计算系统和网络的知识体系框架,为强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特色和建立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学科知识体系规范打下基础;同时还注重相关课程的交叉,如“计算机系统结构”与“操作系统原理”“编译原理”在虚拟操作系统、编译优化等方面的结合,“计算机系统结构”与“虚拟化与云计算”在大规模并行处理系统下的融合等。
3)实践能力培养。教师通过“计算机系统实验”课程,将“计算机系统结构”“操作系统原理”与“编译原理”等课程中关系极为密切的核心内容以综合实验形式进行集成,如存储结构及其管理、目标代码生成及优化、线程调度等。这样既有利于消除孤立知识点,又加强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训练,为他们将来从事计算机系统开发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4)前沿技术追踪。教师通过“计算机前沿技术概论”课程追踪国际计算机系统结构领域中的前沿问题与技术。
笔者提出的面向卓越工程师的计算机系统结构系列课程体系框架如图1所示。该教改项目的实施将提高计算机系的办学水平,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同时也有助于本科教学中多出科研成果。
该教改项目从理论与实践2个方面展开,围绕计算机系统主题,在课程体系建设上注重基础、突出重点。特别是在实践教学方面,除了在相应课程的实验环节对学生进行训练外,还将在专门的“计算机系统实验”课程中进行有关计算机系统硬件和软件2个方面的完整的集成实验,通过数据采集和建模分析等手段验证实验结果的正确性和有效性。通过发现并解决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并扎实地掌握计算机学科的核心理论,同时提高了从理论到实践的知识贯通能力和创新能力。
各门课程的教改内容简述如下。
1)计算机与信息安全导论。作为该教学体系的基础课程,将突出建设计算机系统知识体系方面的基础知识。主要教改内容如下:
①选用《Computer Science:An Overview》作为该课程的双语教材:
②每章核心内容突出计算机系统方面的基础知识;
③将计算机系统方面的基本知识从传统计
算机导论内容中自然引出;
④展开双语教学,并建设精品课程。
2)计算机导论。作为该教学体系的基础课程,将突出建设计算机系统知识体系方面的基础知识。主要教改内容如下:
①选用《Computer Science:An Overview》作为该课程的全英文教材;
②每章核心内容突出计算机系统方面的基础知识;
③加强计算思维方面的教学和实践,将Python作为入门编程工具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④展开全英文教学,并建设精品课程。
3)计算机前沿技术概论。作为全校的通识课程,适合各个年级的本科生,侧重信息安全前沿,同时带动整个教学体系前沿知识的探索。主要教改内容如下:
①汇集计算机系统结构课程体系中各个分支领域的前沿思想与技术;
②为“计算机系统实验”课程提供前沿的实验内容建议和素材;
③自行编写课程讲义与教材。
4)计算机系统实验。该教学体系中的实验课程建立在“计算机系统结构”“操作系统原理”“编译原理”等课程的基础之上,是整个教学体系中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核心课程。主要教改内容如下:
①建立计算机系统课程知识体系;
②建立实验环境,设计丰富多样的综合实验项目和开放性实验项目;
③编写实验指导书。
5)虚拟化与云计算。该教学体系中的专业课程之一,介绍可信与安全系统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结构。主要教改内容如下:
①建立课程知识体系;
②编写教材。
6)Web编程。该教学体系中的专业课程之一。主要教改内容如下:
①完善课程知识体系;
②建立实验环境,设计实验项目;
③编写教材和实验指导书。
2 教改特点
基于“计算机系统级课程”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卓越课程行动计划具有如下特点和创新性。
1)将本系计算机学科优势、优质课程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实施相结合是本系统级课程教改项目的特点之一;
2)开设“计算机系统实验”课程作为计算机系统级课程教学体系的核心实验平台,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是本系统级课程教改项目的特点之二;
3)本教改项目结合计算机新教学法,将计算思维教学方式在计算机系统级课程中进行实践(“计算机系统实验”和“计算机导论”课程中实施),加强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是本系统级课程教改项目的特点之三;
4)本项目将工业界的最新技术介绍给本科生,为其提供毕业设计选题和到著名企业实习的机会是本系统级课程教改项目的特点之四;
5)本项目将可信与安全计算系列课程作为建设对象,点面结合带动一批课程、实验基础设施和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本系统级课程教改项目的特点之五。
3 教改成果
经过两个学期的建设,计算机系统级课程的教学改革取得如下成果。
3.1 教改立项方面
1)2012-2013年,教育部-IBM专业综合改革项目建设课程“虚拟计算与云计算”;
2)2011-2012年,谷歌校企共建实用精品课程项目“Web编程技术”;
3)2011-2013年,同济大学全英文课程建设项目“计算机导论”:
4)2011-2013年,同济大学双语课程建设项目“计算机与信息安全导论”;
5)2011-2012年,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教学改革研究与建设项目“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可信与安全计算课程教学体系建设”。
3.2课程建设方面
1)计算机系统结构。
该课程于2011年上半年被批准为同济大学本科卓越课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同时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一软件学院共建国家级精品课程。
2)计算机系统实验。
计算机系和学院实验中心已经购买相关的实验设备并完成实验室建设;已经开始组织2010级3位硕士研究生完成课程所涉及的5个实验设计。
3)计算机与信息安全导论。
该课程成功申报同济大学双语建设课程,并于2011年9月开始实行双语授课,同时完成了课程网站的建设。
4)计算机导论。
该课程成功申报同济大学全英文建设课程,并于2011年9月开始实行双语授课,同时完成了课程网站的建设。
5)计算机科学前沿技术导论。
该课程于2010年开设,目前已完成课程网站建设和《计算机科学前沿技术》教材的写作。该教材获得IBM大学合作项目书籍出版资助和同济大学“十二五”规划教材建设项目的资助。
6)Web编程技术。
该课程成功申报谷歌校企共建实用精品课程,并于2011年开设,同时完成了课程网站的建设。
7)虚拟计算与云计算。
该课程成功申报谷歌校企共建实用精品课程,并于2010年开设,同时完成了课程网站的建设。
3.3教材建设方面
1)《计算机科学前沿技术》教材已经编写完成,于2012年7月正式出版,并被列为同济大学“十二五”规划教材。
该教材是一本计算机科学的入门与提高教材,在力求保证学科广度的同时,还兼顾主题的深度,同时特别强凋计算机科学的前沿性,既介绍计算机学科相关主题的来龙去脉,又引入国内外最新和最热门的前沿课题。该教材既涉及计算机传统研究领域,如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人工智能等又涉及云计算、物联网、智慧地球等新兴热门研究领域,重点讲解这些最新计算技术在各个学科中的应用,既让读者对计算机新兴技术有一个宏观的把握,又通过各种案例分析指导读者将计算机最新技术应用到相关专业和学科中。
2)同济大学已与清华大学出版社签约出版《虚拟化与云计算》教材,目前已完成部分书稿,预计2013年初出版。
篇6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三位一体;翻转课堂模式;云计算辅助教学
1 专业应用结合教学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1.1 可能性
数据库技术、专家系统、机器学习和模式识别、软件工程及网络技术等都在生物学中有广泛的应用,因此我们强调计算机基础教育应该为专业服务,若抛开专业理论,独立地讲计算机基础知识,学生根本没有体会到计算机技术带来的辅效果,必然对课程产生“无用论”思想和抵触情绪。掌握现代计算机工具是所有专业的必然要求,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面向全校所有院系专业学生,如何把专业应用、专业研究方向、专业发展和未来融入到教学内容设计过程中,是我们要把握的重点。对于学生而言,一方面他们可以体会到如何利用计算机解决专业领域问题,一方面又意识到计算机学科的知识和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舞台,同时,也将激励学生努力学好计算机科学技术,为今后学科领域的应用奠定基础。
1.2 必要性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工程师的类型主要分为应用型、设计型和研究型三种。应用型工程师主要在现场从事产品的生产、营销、服务或工程项目的施工、运行、维护;设计型工程师主要从事产品或工程项目的设计与开发:研究型工程师主要从事复杂产品或大型工程项目的研究、开发以及工程科学的研究。应用型工程师主要在本科阶段培养,设计型工程师主要在硕士阶段培养,研究型工程师主要在博士阶段培养。
以应用型工程师为培养目标的工科院校本科毕业生应达到的知识、能力与素质要求摘要如下:
(1)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2)具有综合运用本专业所学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分析并解决本专业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参与生产及运作系统的设计,并具有运行和维护能力;
(3)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进行产品开发和设计、技术改造与创新的能力;
(4)具备获取专业前沿信息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从培养应用型工程师角度出发,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应该围绕如何阐述专业知识、如何将计算机技术代人解决专业问题展开,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素养,更应该让学生学会将计算机技术作为一种辅助工具去解决专业领域问题。
工学结合是将专业学习、能力训练与实际工作经历结合在一起,把学生推向市场。一般来说,用人单位并不希望花钱对新职员提供计算机技能的培训,而是希望毕业生在校期间就能掌握所需知识,更期望求职的毕业生能较好地掌握信息技术,以便在工作中结合专业岗位有效地开展应用,提高工作效率。计算机技术因其实用性和有效性,已经渗透到了每一个专业领域,为解决专业问题提供极大的帮助。掌握计算机解决专业领域问题的能力,必然会提高工作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效益,这是用人单位最关心的问题。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三位一体”包括知识、技能和素质。个人素质是否高,在于能否具备把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到解决专业领域问题的能力,如果所学知识不能用于解决任何问题,学生会感觉索然无味。计算机技术在各个领域都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但是,对每个专业的学生来说,作用到底体现在什么地方,需要教师作为一个领路人指引其找到突破口。
2 研究内容
2.1 根据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定位,改革课程教学内容
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定位是配合其他专业学科的教学。目前还没有一种具有专业特色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材。教师要想突出专业特色,对现行教学内容的改革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计算机基础教育必须优先解决的问题。目前,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结构如表1所示。
以生物技术专业为例,教材的选择应该兼顾学生的知识背景和学习兴趣,尽量选择有生物专业背景的作者撰写的教材,其优点在于:
(1)生物专业背景的作者能够从他们自己的知识体系出发,阐述计算机方法和技术如何用于生物数据的处理;
(2)生物专业背景的作者了解生物专业的学生需要哪些基本的计算机知识。
在授课过程中,针对学生的特点综合使用多本教材更能达到预期效果,但就目前我们的研究所知,符合专业需求的、可借鉴的国内外相关教材比较少。
笔者建议先以程序设计基础课程为例,以点带面,综合剖析人才培养方案,充分发挥本课程对支撑该专业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的核心作用,着重于专业领域的计算机技术应用改革课程教学内容。
2.2 按照为专业培养目标服务的理念,对教学目标的研究
目前,国内外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发展有两个重要趋势,一是计算机基础理论开始引入非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二是计算机基础教学开始与专业课程内容结合。因此,对于新型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我们必须重新认识、定位与设计,研究的教学目标是:
(1)让学生学习和理解数据分析基础。他们可能在专业课程学习中见过这些内容,但并不能深刻理解,更没有将它们应用于现实数据分析过程中。
(2)学习如何将计算技术“运用”于分析和解决那些只用分析技术很难或不可能解决的问题。
(3)学会如何“应用”计算机技术解决现实世界中专业领域问题,并将认识到专业领域中由于计算机的局限性所不能解决的一些突出性问题。
2.3 对课程内容的设计和研究
程序设计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广义的解决问题的技能,可以用在任何编程设计应用中。在传统的程序设计教学过程中,一般按照数据类型、操作符、分支语句、循环语句、输入输出、模块化、数据结构的顺序教学并举例说明。这种过程周期较长,而且实验课程难以安排。教学实践表明,过多的抽象概念和理论只会在学生和教师之间竖起高墙。
此外,在讲授专业应用案例中,教师应尽可能利用学生熟悉的语言进行教学,可以参考情境概念教学中所应用的不同案例:物理学专业喜欢使用力学的例子讨论速度和加速度;化工专业可能讨论反应速率和动态均衡。对这些例子进行分析和理解后,教师可以进行再抽象,从中提取这些现象所依赖的数据规律。实际上,这些从专业分支得出的案例和基础知识,很容易同计算的概念结合。
2.4 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研究
大多数教学活动主要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的思考很少,很多问题学生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应用能力不好。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很多教师对教学活动进行改革,提出任务驱动法、情景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等,还有的教学改革是从课程建设角度来进行的,包括课程内容的补充完善、实训案例扩充、加强师生互动等方面进行教学的深度探索。此外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基于网络平台进行的教学改革也越来越多。
2.5 重视实验环节,对设计实验内容的研究
实验内容的设计要以专业实践为突破口,实现计算机实践教学与专业实践教学交融、相长。就生物专业而言,实验显得尤为重要。例如,使学生了解计算机技术和方法在生物数据处理过程中的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实验课中,他们可以领略到计算机技术的魅力,并坚定学好计算机知识的信念。
2.6 对引入竞赛机制的研究
一般来说,企业在面试员工的时候,最先接触的是学生的成绩和各项获奖资料,获奖学生在同等条件下会被用人单位优先录用,但如果大学4年下来,学生说不出做过什么,也没有证据证明自己做得有多好,企业在选择优秀人才的时候会无所适从,往往依靠院系推荐,而推荐的学生又未必是适合企业文化的。但是有了获奖资料作为参考,企业很容易判断学生学过什么课程知识、对哪方面比较感兴趣、有什么长处、合适在什么岗位工作、是不是有上进心,这些都有助于企业顺利招收合适的员工。
我们希望合理设计与专业相关的竞赛选题,该项内容可以放在学期末最后几周进行。竞赛作品的制作和开发,是知识的综合运用、实践、创新的过程,有很强的系统性、目的性、实践性。竞赛必然包含证书和奖品,证书是大学毕业后进入企业的敲门砖,奖品则是对自己的努力、能力和付出的肯定,在一个富有挑战性的竞赛中获得荣誉和奖励,不仅让学生感觉学有所得,也会极大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不断挑战自我,积极向更深更广的领域探索。
2.7 构建网络课程交流服务平台,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研究
团队合作非常重要,因此我们希望构建一个网络课程交流服务平台,所有获奖作品都上传到该平台上供全校学生学习,在平台上不定期组织获奖学生在线交流和答疑,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
通过构建网络课程交流服务平台,不同专业学生可以发现自己的兴趣点,兴趣相同的学生会很自然地融合和沟通。在沟通的同时,一些综合素质较高并且志同道合的学生会慢慢凝聚成一支或几支学习能力强、学习潜力大的骨干队伍,这些队伍必然会在校内受到广泛关注,从而产生强烈的示范作用和影响力,有助于促进学风的整体提升。同时,团队还可以创办工作室,承接校内外项目,为将来创业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2.8 对构建CCAI(云计算辅助教学)资源平台的研究
云计算辅助教学(Cloud Computing AssistedInstruction,简称CCAI)是将各种教学服务(如服务器、带宽、软件系统、数据资源乃至技术资源等)迁移到云端,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登录云端获取学习资源、制定学习计划、保存私人数据等各项云服务,进行个性化的自主移动学习。
图1是“云教育”平台关系结构。“云教育”平台上没有“教师”与“学生”之分,他们的关系是平等的,共同作为平台的主体。平台体现了“信息民主化”,教师作为“知识来源”的作用将部分由网络替代,学生也是资源的提供者;教师既可在真实的学校中,也可在虚拟的网络中体现教师的角色行为。平台的“资源”“习题”和实时互动等功能,能很好地辅助学习。
云计算辅助教学平台有利于学校节约经费,有利于教师构建自己的个性化网络辅助教学环境、开展个性化网络辅助教学活动、增强师生互动、完善课程特色教学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学生搭建个人学习环境、规划和管理个人学习、自由选择所需学习资源和服务、自主制定学习计划和学习进度,促进学生高级思维能力和群体智慧发展。
2.9 对改革考核体系的研究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考核方式较单一。笔者建议在引入竞赛机制的基础上,让每个学生从“成果展示+论文+模拟答辩+PPT演示+个人风采”几个方面制作视频并传到网络平台上,邀请有关部门的教师和相关院系的学生等分配账号,按照规定的评分标准,在某个时间内登录平台打分,课程教师的评分占30%,学生的评分占30%,其他评分占40%。
论文要求学生提交作品文字说明,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增强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有利于建构新信息和修正旧信息。个人风采包括作者完成竞赛选题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模拟答辩、视频制作等都要求学生亲力亲为,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合作精神,还可以间接学习视频制作软件Premiere和音频制作软件Cool edit等。
2.10 对教学改革出现的问题的研究
计算机基础教学为专业服务的重新定位使得教学实践过程中出现多方面问题。分析这些问题并探索解决措施,是推进结合专业教学的必要途径,典型问题如下。
(1)教学内容选择上如何找到最佳结合点,如何删掉一些与该专业结合不紧密的内容,但又能保持内容体系的完整性。
(2)如何与专业课教师沟通,如何建立教师考评机制。
(3)如何建立有效的教学质量监督机制。
3 结语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以其特殊的优势以及作为现代高科技在各专业领域应用的广泛性,定位于服务其他专业学科的教学,在教学中努力把专业前景、专业研究方向、专业发展和未来融入到教学内容设计过程中。除了计算机基础课程,很多其他课程都可以围绕专业开展教学,让学生整个大学期间都在浓厚的专业氛围内完成学业并深刻感受每门基础课程带给专业课程的辅效果。
参考文献:
[1]于啸,张喜海,孙红敏.计算机专业生物信息学课程建设探新[J].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7):64-65.
[2]郑莉.漫谈计算机基础教育[J].计算机教育,2007(1):60-61.
[3]崔刚,陆勇.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工科院校实践教学体系之架构[J].江苏高教,2012(5):97-99.
[4]曲明哲,解海.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与社会需求适应性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8):135-137.
篇7
关键词:信息安全;课程教学;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05-0067-02
一、引言
信息安全人才培养是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基础和先决条件.自2001年至今国内一些高校先后设立了信息安全专业和信息对抗技术专业,已经为社会输送了上万信息安全专业的本科人才。与此同时,为普及信息安全教育,近年来许多高校也面向非信息安全专业学生开设了信息安全类选修课程。
我院自2005年开始就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商务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三个专业开设了密码编码学与网络安全、计算机安全技术两门专业选修课程,考虑到教学过程中不同专业在学习信息安全类课程时的不同特点.2007年调整教学计划后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和电子商务专业开设了信息安全技术选修课程,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开设了网络安全技术课程。
二、教学目标
信息安全类课程具有涉及面广、内容和知识体系更新快、对先修课程要求高、理论与实践联系紧密等特点。并且对于非信息安全专业的学生来说教学重点应该是扩展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为将来可能面对的信息安全问题的解决和学习奠定基础。因此我院信息安全类课程的教学目标被定位为培养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普及常用的信息安全技术,使学生具备信息系统中的安全防卫能力和新技术的应用能力。…
三、教学过程中的难点问题
非信息安全专业的信息安全课程大部分都是该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一般都是在大三下学期和大四上学期开设,此时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但对信息安全类课程来说如何做到在一门课程中既要覆盖信息安全专业的主要知识领域,同时还要针对不同的专业特点选用相应的教学方法,这些苛刻的教学需求使得该类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难题,下面将从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分别阐述在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和采用的解决办法。
1.课堂教学环节
(1)教学内容较多和学时偏少的矛盾
按照各专业的前导课程,遵循培养信息安全意识和普及常用的信息安全技术的原则。制定了如表1所示的教学内容。
其中只有信息系统安全与网络安全技术这两个部分的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根据教授专业的不同而有所侧重和区别。总体来说,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以培养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人才为目的,扩大学生的信息安全知识面为导向,教学过程中不过多地纠缠于理论细节,以此来解决课程内容丰富而学时较少的矛盾。
(2)部分教学内容枯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学生的教学意见反馈调查发现,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密码学基础这一知识领域中。密码学基础是信息安全技术的基础知识,也是学习信息安全技术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知识组成,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了如下教学方法。
首先。将一些相关的数学基础知识整理成自学材料并引导学生自学,以降低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密码学知识的枯燥感;其次,在讲授密码学的基础知识时,多穿插一些小故事和影视作品的情节,以此来提高学生对密码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兴趣。如:以电影《达芬奇密码》中的故事情节为线索,为大家讲解古典密码算法中置换类算法的加密思想以及密码分析中暴力破译法的基本原理:然后,在介绍现代密码算法时,应重点介绍主流算法.并配合一些Flas形象生动地帮助学生理解算法的加密解密原理。此外,还可以推荐一些和密码学相关的小说,如《密码故事――人类智慧的另类较量》,供学生课外阅读。
这些教学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密码学知识的兴趣,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
(3)如何获取恰当的教学案例带动课堂教学
对于课程中信息系统安全和网络安全部分的知识点,如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只是注重原理的讲解,会使得教学过程显得极为生硬抽象,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和应用。因此,在授课过程中以案例为驱动,带动基本原理的讲解,是较为合理的教学方法。而如何获取恰当的教学案例,是困扰教师的难点问题。
目前,教学案例的获取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由教师亲自整理制作;另一种就是参考其他院校相关课程选用的教学案例。因此,在今后的课程建设过程中将重点考虑引入课程教学软件,以进一步解决教学案例匮乏和更新速度慢等问题。
(4)学习方式被动
学生往往只是被动地接受课堂的灌输式教育,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地去学习信息安全课程,同样也是教学过程中的难点问题。
因此在课堂教学环节,尝试采取了学生分组的教学形式,并在课堂上组织分组讨论、演讲比赛、分组对抗等多种教学活动,通过多样化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尤其是分组进行的演讲比赛,学生们通过自己动手搜集整理演讲材料和赛后讨论,加深了对课程内容的认识和理解。
2.实践教学环节
信息安全是一门较新的学科,同时也是跟实际联系非常密切的技术,因此实践教学环节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而如何在教学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找到既能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又能调动学生兴趣的实验内容是非信息安全专业信息安全类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难点问题。
我院信息安全类课程设置了如表2所示的实验项目。
其中所有的选做实验项目的实验指导书以及相关软件等材料都上传到公共邮箱中,并由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来独立完成。实践表明,这些实验项目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将来在工作中可能遇到的一些安全问题奠定了基础。
四、教学方法的进一步探索与研究
考虑到社会各界对信息安全人才需求的变化,在今后的教学计划调整中准备将所有信息安全类课程合并为一门公共选修课程――信息安全概论,结合这一变化对信息安全概论的教学工作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首先需要为信息安全概论增加前导课程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该课程以Win32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熟悉掌握Win32汇编程序设计的方法和技巧,并以具备分析Win32汇编程序、编制和调试汇编程序的能力为教学目标。
篇8
1.高职学生的生源结构及特点
高职院校的生源主要有三类:一是通过普通高考招收的普通高中生,二是通过对口考试招收的职业高中生,三是“3+2”“2+3”考试招收的中专、职中生。从质量上说,第一类生源一般是全国高考录取的普高生,大部分学生思想活跃,灵活好动,经过高考前的系统学习,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学习方法,但自控能力较差,存在学习动力不足、竞争意识不强、目标意识不清、视野不够开阔等问题;第二类、第三类生源在中职阶段有一定的技能基础,动手能力较强,但文化基础知识薄弱,普遍存在学习方法不当、态度不明、自觉性较差等问题。生源多元化、录取分数不高、理论知识基础薄弱等现状,给教学和管理带来了很大困难,影响了高职阶段教学质量和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2.高职课堂的时间结构安排
高职课堂的一个学时为40分钟,时间结构一般时间为5分钟时间回顾旧知识点、导入新知识,10分钟时间采取项目式教学、任务驱动等方法讲解与示范新知识点,20分钟学生练习时间,5分钟总结时间。时间结构安排本身没有问题,但是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一般会遇到种情况:若知识点较难,遇到困难的学生较多,仅有少部分学生能在指定时间内完成任务,20分钟的练习时间比较紧张,任课教师不能一一进行指导,效率较低;还可能出现个别学生由于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而产生失望或焦躁的情绪,进而影响学习,甚至对学习失去兴趣。
3.高职“部署与管理Linux服务器”课程的特点
“部署与管理Linux服务器”是高职院校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课堂教学存在教学形式单一、内容枯燥、入门难、教学实施效果差等问题,具体表现为学生兴趣不高,学习氛围不浓;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传统;考核方式不能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行为和学习成果;加上高职生源的影响,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参差不齐,造成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存在差异,课堂教学效果较差。
二、学生助教制的应用实践
高职课堂学生助教制的应用以“部署与管理Linux服务器”课程为例,时间结构不变,应用安排在20分钟的练习阶段及5分钟的分享总结阶段,具体方法如下:
在学生练习阶段,根据学生、知识点难易程度安排学生助教人数,若知识点较难,可安排多名助教。如教学内容为测试DNS服务器,教学班人数为50人。由于测试DNS服务器容易出现IP地址与域名解析不成功的情况,而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服务器IP地址设置有误、正向区域文件配置有误,若学生对相关概念理解不到位,可能难以成功排错,所以设置助教人数为8名。前8位正确完成DNS服务器配置并能成功解析的学生自动成为学生助教,每人加5个积分。然后每名学生随机分至一个小组,担任小组助教,帮助小组成员解惑答疑,帮助过程中可以演示,但不可代敲代码。所有成员均完成解析过程的小组按照完成的先后顺序获得不同的积分。
积分分配方案:每个助教加5个积分,第一个全部完成的小组得40个积分,第二个全部完成的小组得35个积分,第三个全部完成的小组得30个积分……第8个全部完成的小组得5个积分。小组成员的积分由助教根据他们在练习期间的表现合理分配,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
成果分享总结阶段:练习结束以后,由每位学生助教分享在指导组员练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篇9
从20世纪80年代的“育才模式”、90年代的“洋思模式”再到21世纪的“杜郎口模式”,我国基础教育的课改走过了30年的风风雨雨,基本上体现了由教到学的不断推进的演变过程。无论是教师教还是学生学,都无法脱离“课堂”的范畴。“课堂”和“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每一次教育改革,最终必然要深化落实到“课堂”、“课程”这两个核心问题上,倘若没有课堂的实质性变革,而只改教法,或只变更机构建制,这样的课改,最后是不可能达到成功目的的。
目前,我们的课堂教学出现了三个问题:一是教师一言堂。教师在课堂上单向讲得过多,此举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二是学生“被”学习。学生的课外作业过多,教师布置作业并不完全考虑学生习得的效果和意义。三是后进生转化难。实事求是地说,每个学校都有后进生,在德育和智育双方面都给教师带来挑战。
针对这个问题,国际上早就有人在讨论,譬如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一份报告——《德洛尔报告》,上面指出“Learning:The Treasure Within”,即“教育——财富蕴藏其中”,重在强调学生的学,而不是教师的教。这是“学本”教育的由来,即肯定教育的成功关键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力考量,教师是起关键作用,但非决策作用。中国基础教育也开始反思并践行“由教到学”的内涵。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们一直徘徊在“教”与“学”之间。时至今日,反观当下课堂,我从课堂结构入手,提出了课堂组成的三要素:教、学、习。在这三者的关系与地位、作用与方法等诸多方面,我们曾进行了长期的、深入的、有意义的研究和探索,让“教”的手段和“学”的方法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准。然而,我们通过对这三要素来进行功能分析,研究得出:教不是目的,学也不是目的,只有习得才达到目的。
孔子在《论语·学而》的第一章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意为学了之后及时、经常地进行温习,不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吗?按照国学名人傅佩荣教授的解释说,“学”就是闻、见,是获得知识、技能,主要是指接受感性知识与书本知识,有时还包括思的含义在内。“习”是巩固知识、技能,一般有“温习、实习、练习”三层意蕴,有时还包括“行”的在内。“学”偏重于思想意识领域,“习”偏重于行动实践方面。学习就是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培养聪明才智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学、思、习、行的总称。要让学生智慧地学习,教师不仅要教给他们“学”的方法,还要让他们有“习”的智慧。
习得的理念启发我们,无论是课堂学习,还是课前课后的预习复习,真正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中心在此。只有认真落实学生的习得环节,并且教师在这方面进行探索和研究,才能真正体现教学相长的理念。毕竟,我们的课堂是围绕共同目标展开的课堂,让“习得”回归课堂是我们对课改的本质追求。
谈到“习”,我们首先来对比它和“教”与“学”的不同之处(如上页图1)。
在“以教为本”的模式中,学生的“习”是在课外的,教师主导而权威、学生被动而被灌输。对这种模式的评价标准是看教师“教”的方法与手段如何。教师也正是为了达到检测自己的目的,很多时候在教学上会用填鸭式的满堂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被忽略了。“以教为本”显示出师生关系是不平等的,它放大了教师作用,使其成为课堂教学中唯一的主体。
在“以学为本”的模式中,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对象是学生。在这个模式中,“教”和“习”都是手段,“学”是结果,教师提供教学提示和作业安排,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所有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动起来,参与进来“学”,它改变了学生过去只是被动接受者的地位,积极性得以调动。
其实,无论是“教”还是“学”都有两层含义。“教”一方面是指教师,另一方面是即时的课堂讲授;“学”一方面是已然成为主体的学生,另一方面是参差不齐的学习能力。这两个字,构成了“教学”一词的核心。以上两点有个共同之处:“习”在课外。课内的“习”流于一种教学手段,这样一来,“学”的最终效果主要不在课堂检测之内。长此以往,教师在课堂参与度上,对知识的系统引领地位并不突出,且学生即便强化了“学”,但对知识点领悟之“习得”缺乏必要的系统评判,会让教师对学生习得程度缺乏到位的把握。综上,从课堂能量最大化来看,“以教为本”和“以学为本”都没有达到最佳。
缘于上述启发,从2009年起,我提出了以“习”为中心的课堂变革(如图2)。
“习本课堂”最大特点是明确了课堂中“教”与“学”不是目的,它们都是围绕“习”来进行的这一概念。从课堂能量及效果来看都是递增和加强的,学生在课堂中完成了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升。
研究“习本”的关键在于:找到“教”与“学”的契合点。诚然,一切“教”和“学”都是服务于“习”,都是基于“习”来定位“教”和“学”的标高。我们评价的对象也是学生的“习得”情况。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制定一个从事“习”的过程及其评价标准呢?
于是我们力求让各种“习”(如练习、实习)贯穿课堂内外,它既要体现教师如何安排组织学生进行各种习得能力的训练,同时还要让学生在各种习(实习、练习)中学到知识,在“习”(实习、练习)中调整调节,最终达到“习得”目标,让学生把知识转化为一种习惯性的实践能力。“习本”课堂实现了“双中心”,教师与学生在课堂的地位都得到了明确,在师生互动中实现了教学相长,教学双方在互动中都“习得”了一些东西。譬如,教师教学技能的增长、学生学习技能的增长;教学双方在互动中自身在知识、精神、心理上的成长;以师生“习得”为标志证明课堂是双方的课堂。
“云技术”让习本课堂完美呈现
由于习本课堂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双中心地位,那么,我们更需要教师预习指导更及时,学生实时习得更到位,师生对知识点探讨更快捷,课堂氛围更生动,课后巩固复习更深入,等等。况且,学生习得的过程需要及时反馈给教师,以便为其日后调整教学战略提供依据。但是我们要看到,学生习得的过程是一系列具有不同禀赋资质的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完成过程,因人而异不说,时空段也断断续续,要做到“一手资料”和“及时有效”,“云技术”给了我们最强大的技术支持。
云技术是通过网络,将庞大的程序拆解成无数个较小的子程序,再交由多部服务器所组成的庞大系统,经搜寻、计算分析之后将处理结果回传给用户。最简单的云计算技术,如电子邮箱、搜索引擎等已于上世纪90年代成功实现。目前iPhone、iPad以极先进的云技术带给用户极便利的生活,更多的应用服务不仅局限于交际、GPRS定位等,以教育资源共享为目的的应用服务业已出现,这对习本课堂的实施极为有利。
从下页图3中可以看出,我们基于传统教室,运用云技术,建立了一个云端课堂,它使实体教室与虚拟网络相结合,覆盖了学生课内外学习的全部时空与过程。
云技术中的云平台和云服务让我们的教师利用各种工具、编程、信息模型和分发传送把电子课本、预习习案、预习检测、课中习案、课堂检测、习得巩固、习得提升等内容传送到云上。
在课前预习阶段,学生通过iPad搜索引擎下载学习任务和内容,通过引导按课前习案的学习要求自主学习,云技术可以让教师知道每个学生在什么时间打开了什么材料,预习了多久,所有的痕迹都在云上显示给教师。如果在预习中学生对某一问题产生疑问,可在电子教本上提出疑问,可通过云技术师生、生生相互讨论,可通过网络查询,也可通过观看教师围绕教学重点难点的视频讲解,多种途径、多种渠道进行交流学习。学生完成课前习案后将学习内容、学习痕迹及收获全部发至教育云储存,教师在课前将所有学生储存在云中的课前预习记录下载浏览,分析学生的预习情况,有针对性地去准备课中习。云技术课堂让学生的课前预习更加充分、有效,更让教师在进入课堂前全方面准确了解学情,这是其他任何课堂所不具备的一大变革。
在课堂研习得阶段,教师在教育云上下载了学生学习过程后,掌握了学情,带着前所未有的教学针对性进入课堂,让每位学生在云上即时查看其他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解答,进行讨论,教师参与其中、学生互相探讨,再通过云技术进行分享、交流。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实现了全面的同步互动,针对课前习中遇到的普遍问题、典型问题以及解决方法,教师可作出点评,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云技术“检测”软件检测可实时分析正确率、错误点,达到师生交流、沟通、内化提升的目标。云端课堂让课堂中的师生互动更加热烈,习得内化分层落实,是以前课堂难以企及的。
在课后巩固练习阶段,我们通过云技术把巩固知识的习题、材料、总结以及下一节课的预习内容放上去,学生根据自己对知识点的把握情况,按需下载。云技术课堂让学生课后“习”的内容不再单一,方向性更强,知识的掌握更扎实,有利于“习得”反思再巩固提高。
云技术在习本课堂教学中具有了其他技术手段无可替代的优势,它至少带给我们四点收获。
1.完整的学习轨迹记录
就习得本身而言,是一个学生由“学”到“习”过程的完整呈现和证明。云技术完整地记录了学生的学习轨迹,每位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分享彼此教与学的过程。学生还享有各个教室为自己提供个性化辅导的资源。云技术加盟习本课堂,让传统粗放型的知识生产变为集约型和个性化的知识研习,它为一线教师探索教学规律、了解学生习得特征、分析课堂等提供大量资料,更有利于教师自我反思和改进提高。
2.全面的师生同步互动
云技术让个性化的学生与整个班级同步成长,师生的互动可以同步进行,也提高了教学效率。
3.精准的教学针对性
即便学生在课堂以外的自主学习已变成事实,但是教师指导学生课前习却往往很盲目,预习容易流于形式,进入课堂习之前学生也容易忘却教材内容。由于云技术呈现给教师的学生们的课前习是完整而客观的,因此教师在课堂习开展之前可以有精当的准备,从而准确指导学生的预习操作。让指向“课堂习”的“课前习”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4.量化的自我习得过程
篇10
【关键词】计算方法 多媒体 双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2-0001-02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运算速度的不断提高,气象学越来越定量化和精确化。气象预报能力的提升离不开科学计算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方法”是介绍科学计算的基础知识与核心内容的课程,对培养学生的科学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计算方法又称数值计算方法、数值分析或科学计算,在大气科学系大气科学专业三年级下学期开设,是大气科学系的专业必修课程,是后续的数值天气预报课程的基础。不同于体系结构严谨、理论性强的高等数学课程,也不同于强调学生动手能力的实验类课程,计算方法侧重于通过理论分析设计出切实可行的有效算法,并在计算机上编程实现,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它的主要内容包括非线性方程的解法、线性方程组的解法、插值及曲线拟合、数值微分与数值积分、常微分方程数值解法和偏微分方程初步。它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数值计算方法的基础知识,能编程实现计算方法里的经典算法,并进行简单的误差或收敛性的分析,同时在学习实践过程中,让学生逐步掌握算法设计的一般过程和主要思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中国,双语教学是指用一门外语作为课堂上的主要用语,并配合汉语同时进行的教学方式。双语教学是当前教学改革的热点,是高校适应社会需求,培养既精通专业知识、又精通外语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手段。在笔者所在的资源环境与地科学学院的支持下,计算方法课程拟建设成英语和汉语双语示范性课程。近年来,笔者制作了多媒体英文课件,并利用中英文结合的方式进行了授课。本文初步总结教学方面的一些经验,分析计算方法课程多媒体双语教学的利弊,并提出了改进这门课程教学方法的一些建议。
一 教学改革措施
1.指导思想
计算方法是一门侧重实践并兼顾理论的课程,实用性较强,必须采用讲授算法的基本原理与编程实验相结合的方法。针对大气科学专业学生的特点,应简化复杂的推理过程,通过实际例子展示算法的过程,并阐述算法的基本思想。通过双语教学使学生掌握计算方法的基础知识的和技能,并熟练掌握专业英语词汇,培养学生阅读英文教材、文献的兴趣,同时提高英语沟通能力。
2.教学大纲的制订
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研究经历,在广泛阅读国内外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大气科学的专业特点和教材《数值天
气预报》的教学需求,重新梳理了课程内容体系,删除了在大气科学领域不经常使用且艰涩难懂的算法和部分繁琐的计算公式和理论推导过程,同时增加了国内外最新的一些算法和在大气科学领域最近几年热点问题的相关实例,保证课程内容既跟得上时展的脚步,又生动实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在实验课中,精选了九个大气科学中广泛使用的算法,让学生进行编程实践。
3.教材的选择
采用的教材是C.F. Gerald和P.O. Wheatley著(白峰杉改编)的《Applied Numerical Analysis》一书。此书的主要特点是科学体系严谨,内容选材精良,可读性强。书中深刻地阐述了算法设计的基本思想,并给出了分析算法性能的客观标准,如收敛速度、误差等。另外,此书给出了一些算法的Matlab程序语言,将计算方法和Matlab语言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而计算方法正是Matlab语言的最佳切入点。
4.授课的主要内容
计算方法理论课程的周学时为3,总学时为54。结合大气科学专业的教学要求,确定了教学内容,具体如下表所示:
章节 教学内容 教学时数
前言 预备知识 3学时
第1章 求解非线性方程 6学时
第2章 求解线性方程组 时
第3章 插值及曲线拟合 时
第4章 数值微分与数值积分 12学时
第5章 常微分方程数值求解 时
第6章 偏微分方程初步 6学时
相应地,设计了非线性方程组的牛顿迭代法、松弛法解线性代数方程组、Lagrange插值多项式、Aitken逐次线性插值法、多项式拟合、辛普生积分法、高斯积分法、常微分方程的龙格—库塔方法和泊松方程的差分方法等九个实验。
5.授课思路
通过分析大气科学中的实际问题,引出一个相关的数学问题,利用高等数学中相关的基本定理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设计算法,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描述算法的基本思想;最后,对算法的收敛性或运行时间进行理论分析,并用多媒体演示典型例子的计算过程。
6.多媒体设计的重点内容
所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包含了大部分教学内容,并编写了
* 资助项目:国家特色优势专业建设、云南大学资环学院教学改革项目
相关的Matlab语言的程序,用于展示算法。与传统的黑板教学相比,下面两个方向的内容具有相当显著的优势。
第一,算法的几何解释。如何用一个多项式函数去逼近未知函数是计算方法里的重要问题之一。从分析学的角度来说,多数算法的思想基于未知函数的泰勒展式,直观性不强。而从几何学的角度来解释算法,生动形象,特别是配合动态的多媒体课件,效果会更佳。
第二,算法的迭代过程与参数调整(如初值)。对于迭代算法(如非线性方程求根的不动点迭代法、求线性方程组的Gauss-Seidel迭代法等),通过实例分析能加深学生对于迭代法收敛性分析的理解。多媒体课件可以很好地展示迭代法收敛或发散的过程,加深学生对迭代法的理解。通过初值的调整,可以让学生了解有些迭代法的收敛性依赖于初值的选择,是局部收敛的,如求解非线性方程的牛顿迭代法。
二 多媒体双语教学的利弊分析
1.主要优点
第一,加深学生对算法思想的理解。英文教材中从分析学、几何学的角度来阐述算法思想,尽管通俗严谨,但是对于高等数学基础不太好的同学来说,内容略显枯燥,不够生动。如曲线拟合中的三次B-样条,在本质上可以把每一段曲线理解成四个给定函数的线性组合,同时各段曲线满足一些光滑性的条件,但是由于函数的表达式较为复杂,学生很难把握算法的主要思想。多媒体课件可以展示三次B-样条的函数图像,不断调整给定点的坐标,生成一系列新的图像,产生动画效果,配合函数性质的讲解,更加形象地展示三次B-样条的思想和主要性质。
第二,为进一步学习打下语言基础。通过双语教学,可以让学生掌握一些大气科学专业常用词汇的英文记法,如插值、迭代、拟合等,养成阅读英文书籍期刊的习惯,对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创新实验中查询英文资料有所帮助。大气科学系的学生考研平均入学率约为50%,还有部分同学会在毕业后几年内继续攻读研究生,因此,本科双语教学为学生在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研究打下较好的英语基础。
2.主要缺点
经过两年的努力,多媒体双语教学改革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有一些不足之处。相对黑板而言,多媒体课件展示推理过程或公式的速度较快,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理解推理过程、记住公式,如关于非线性方程的牛顿迭代法是二阶收敛的证明,数学基础较差的同学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同时,学生英文基础参差不齐,只能记得经常用到的高频词汇,不理解低频英文词汇的中文意思,以至于对相关专业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刻,典型的例子就是可适应性积分,部分同学没能理解它的真正含义,以至于体会不到此算法的优点。
三 建议与思考
经过近几年的教学改革实践,笔者认为对于非数学类的理科学生而言,在下面三个方面有不少改进的空间。
1.授课内容
“计算方法”课程内容较多,但课时量有限,可以根据专业特点,适当删除专业领域用得不多的内容,同时增加一些广泛使用的相关内容。在大气科学专业中,可以多补充求解三对角矩阵的线性方程组的“追赶法”的授课内容,并删除B-样条曲面的内容。计算方法各章内容相对独立,关联度不是特别强,但在整个授课过程中,应强化算法设计思想的一致性,让学生形成以直代曲、连续问题离散化、逐步逼近的思维方式。同时,让学生学会从时间复杂度、空间复杂度和精确度等方面分析比较算法,掌握算法的优劣性和适用范围,并尝试在特殊情形下修改算法。
2.授课方式
多媒体教学应和黑板教学合理地结合使用。对于那些繁琐的公式,尽管有规律可循,也最好用多媒体课件来展示,既节省时间,也可以降低学生的抵触情绪。对于用来展示算法思想的图形和用来验证算法性能的程序执行过程,最好也用多媒体课件来展示。但是对于一些重要的公式和理论分析过程,最好在黑板上逐步书写并详细解释,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如中心差商的误差分析等。
语言方面,教师应尽量提高自己英文发音的准确性。对于高频专业词汇,尽量用英语表述,对于那些出现频次不高的专业术语可以使用中文代替,使学生更加精确地理解讲授的内容。同时,应多和学生沟通交流,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和自己的英文发音情况决定使用英文的比例。同时,增加互动式教学内容,鼓励学生用英文发言讨论。
3.考核方式
目前,多数院校对计算方法课程的采用笔试的方式进行考核,这造成了许多学生为了获得高分,重理论轻实践,不利于提高编程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应结合专业和学生的特点,建立更加合理的考核机制。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笔试成绩、上机成绩和平时成绩的比重分别定为50%、30%和20%较为合适。笔试方面,可以建立计算方法基础试题库,涵盖90%的期中、期末考试试题,并设计一个综合分析题,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近年来相关专业领域内热点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教考分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上机方面,更加侧重于平时上机编程的考核,不进行期中和期末考试,同时结合专业特点和自己的研究方向,设计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更加自由的空间,提高学生研究问题的兴趣。平时成绩方面,认真批改学生作业并给出等级评价,在课堂上经常提问,以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并根据学生的回答给出相应的分数。
参考文献
[1]李庆杨、王能超、易大义.数值分析[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2]项聪.高校双语教学质量的调查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11(4):53~56
[3]石辛民.“计算方法”课是MATLAB语言的最佳切入点[J].高等理科教育,2002(5):63~65
[4]李文军、聂德明、孙在等.“计算方法”教学思考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9(5):133~136
[5]李桂成.“计算方法”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高等理科教育,2008(1):133~136
[6]赵景军、吴勃英.关于数值分析教学的几点探讨[J].大学数学,2005(3):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