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茶文化范文

时间:2023-07-12 17:40: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西方茶文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西方茶文化

篇1

一、文化与商业

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它是人类通过社会实践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关于文化的定义,国内外学者提出过各种观点,但都无法形成统一的看法。A.L.Kroeber和ClydeKlukhohn[1]就曾在他们1952年发表的著作《文化:概念与定义之回顾》(Culture:ACriticalReviewofConceptsandDefinitions)中收集了近300个有关文化的定义。著名学者胡文仲认为:1)文化是人们通过长时间的努力所创造出来的,是社会的遗产。2)文化既包括信念、价值观念、习俗、知识等、也包括实物和器具。3)文化是人们的行动指南,为人们提供解决问题的答案。4)文化并非生而有之,而是后天所学会的。5)价值观念是文化的核心,可以根据不同的价值观念区分不同的文化。[2]而商业是人们从事的经济贸易活动,随着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商业也随之逐渐成熟,从最初的只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使用的需要,演变成越来越注重商品给消费者带来的精神方面的体验。而要提高商品的体验价值,就要给商品注入一定的文化因素。同时,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能力也在不断地变化,他们不再只是简单地追求实用,而是更看重商品的文化价值。所以,商业和文化的关系越来越紧密,文化对商业的影响日益突出,并已成为商业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商业文化也就这样悄然地出现了。从文化学的角度来看,商业活动也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所创造的成果自然也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因此,商业文化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历史上,商业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进步。比如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就承载了商业的繁华和文化的共融。所以,文化的进步始终离不开商业。商业不仅能把商品和先进的生产方式传播到其所到之处,还能把各种文化形式带到各个地方,并与当地的文化进行交流,使得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能取长补短,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恩格斯曾说:“商入对以前一切都停滞不变,可以说由于世袭而停滞不变的社会来说,是一个革命的要素。”“现在商人来到这个世界,他应当是这个世界发生变革的起点。”[3]由此可见,商业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始终起着重要作用。商业文化作为文化的一部分,也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二、中西商业文化的差异

中西文化的差异必然导致了中西商业文化的差异。用文化差异来解释国际商务中的所有问题是十分荒谬的,但如果否认真实和深奥的文化差异的存在,并否认它给全球商务活动带来了很大影响,则会走向另一个极端。[4]因此,我们要正视中西商业文化的差异。中西文化在各个方面存在差异,比如不同的思维方式、价值观、行为方式等。同样,中西商业文化也同样存在各种差异。如果将人类的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那么商业文化也可一分为二,即商业物质文化和商业精神文化。商业物质文化即各种商品、商业建筑和设备等,比如茶文化和酒文化。商业精神文化即商业习惯、商业理念、商业思维、商业价值观、商业道德等。这里,笔者将主要分析中西商业精神文化的差异。

(一)商业习惯的差异西方商人通常把人际关系和商业关系区分开来,他们跟生意伙伴往往只谈如何合作,不管在正式场合还是休闲场合,所以他们就没有只跟朋友做生意的顾虑,商业关系比较简单。然而中国商人一般认为要跟人做生意就得先跟他交朋友,所以会通过饭桌,甚至人情来拉近关系,把对方变成朋友的同时也使他成为其商业伙伴。这种商业理念让外国商人很不习惯,但如果他们想在中国打开市场,也不得不入乡随俗,适应中国的人情世故。

(二)商业思维的差异中西方人的思维差异在商业上也有所体现:中国商人倾向形象思维,而西方商人则倾向抽象思维。中国商人侧重由面到点的叙述方式,而西方商人喜欢由点到面进行阐述。中国商人强调以联系的角度看问题,注重事物的整体关系。西方商人则会将事物分割,进行逻辑分析。比如在商务函电往来中,中国商人往往采用归纳式的表达模式,即先阐述问题再表述自己的观点。西方商人则通常采用演绎式的表达模式,即先提出观点再对其进行阐述。在商务谈判中,中国商人一般更注重对方的诚意和实力,强调在谈判中要随机应变,缺乏周密的安排。西方商人则更注重谈判的布局,即会事先明确目标,确定计划,收集数据等,对谈判的过程和要求非常熟悉。在公司管理中,中国商人认为一切要以大局为重,看重人际关系,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会促使业务更好地往来,所以要先处理好各种关系,强调彼此理解,相互支持。西方商人强调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人际关系相对简单,工作中各人只要按章办事就可以了,职责清晰,互不干涉。

(三)商业价值观的差异西方商人以最求利润为唯一目标,任何活动都要以股东的利益最大化为目的,按期公布公司的财务报表。一旦公司出现亏损,通常就要大幅裁员,甚至申请破产保护。中国商人注重企业效益的同时更注重企业的社会责任,即使陷入亏损状态,也尽可能维护职工的利益,尽量避免破产。在企业经营中,西方商人注重个人利益,平等竞争。中国商人注重整体利益,讲究人情世故。在企业管理中,西方商人向往进取精神和创业精神,而中国商人则认为创业容易,守业难,因此向往领导才能和守业能力。

(四)商业道德的差异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商业道德的基本内容是: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文明经商,礼貌待客;遵纪守法,货真价实;买卖公平,诚实无欺等。中国商人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赚钱,他们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真正的商人会通过赚钱来满足自身甚至是他人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而西方商人从事商业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在资本主义初期,他们会通过惨无人性的手段榨取他人的劳动来赚钱;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里,他们则会千方百计地从消费者身上赚取更多的利润。

三、中西商业文化冲突的应对策略

中西商业文化的差异不可避免地会带来各种冲突,这些不同商业文化间的冲突也属于跨文化冲突的一部分,因此要解决这些冲突就需要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寻求方法。

(一)跨文化交际理论中西商业文化的交际也是跨文化的交际,因此合理应用跨文化交际的理论对解决中西商业文化冲突有很重要的作用。1.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发展跨文化交际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二战后,美国迅速崛起,成为超级大国,在国际事务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同时也面临着由文化差异引起的各种交际问题,从而促使学者们进行文化差异的研究。20世纪50年代末,爱德华•霍尔(EdwardHall)在其《无声的语言》(TheSilentLanguage)中率先提出了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的概念,为跨文化交际学理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5]18我国的跨文化交际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1980年,许国璋发表了Culturally-loadedWordsandEnglishLanguageTeaching,标志着跨文化交际学在中国的起步。[6]2.跨文化交际理论戴晓东认为,跨文化交际是不同文化群体以及不同的文化成员互相交换信息、相互沟通、共同建构意义和身份的过程。[5]51一直以来,国内外的许多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跨文化交际理论进行拓展和深化,其中丁允珠和欧埃特塞尔的跨文化冲突管理理论比较有影响力。他们认为,跨文化冲突管理主要受到四个方面因素的影响:1)定位因素,包括文化价值模式、个人属性、冲突规范和面子的关切;2)情景与交往范围的特征,包括群体的内外界限、关系参数、冲突目标的评判和冲突程度;3)冲突过程因素,包括冲突方式、维护面子的策略、情感表达以及冲突的节奏;4)处理冲突能力的特征,包括得体性、有效性、满意和成果。①它们的内在逻辑是交际冲突首先受到定位因素的制约,并影响到情境因素,且在过程因素中得到更直观的体现,冲突管理能否成功取决于得体性、有效性、满意和成果等因素;冲突管理的结果又影响到文化价值定位及其他各个方面。

(二)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解决之道广义而言,只要两个对象之间的需求无法搭配或相容,我们就可以说,他们处于冲突的情境之中。[7]由于中西方的商业文化存在差异,必然就会有各种商业交际的冲突。因此,要解决冲突,就必须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积极寻求有效的方法。1.提高对中西方商业文化的认同每个民族都有其自身的文化积淀。东西方商业文化之间存在很多差异,甚至有人认为它们是背道而驰的。西方人在资本主义唯利是图的本质驱动下,形成了一种完全靠剥削劳动力或吸引消费者来赚取利润的商业模式。对他人缺乏关爱精神。而东方人深受儒家提倡的道德观念影响,在利益驱动的现代商业社会往往仍会遵循有些道德准则,比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但是不管哪种文化都有其利弊,西方人擅长用富有逻辑的理性思维来对待经济,缺少感情因素。而东方人擅长用感性思维对待经济,缺乏严密性。两种不同的文化需要相互交融才能焕发新的活力,任何固步自封的排他行为都会给自身带来不良后果,导致经济停滞不前,落后挨打。要进行良好的商业沟通必须要平等对待不同文化,具有开放的精神。2.进行适当的商业文化调整在实际商务活动中,要主动提高文化意识,加强自身文化修养,深入了解本民族文化和对方文化,多站在对方文化的角度理解他们,探索有利于双方的交际模式,会有助于赢得对方的尊重,更有效地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双赢的目的。在商业文化的交流中,要包容不同的文化,互相吸取对方的文化精华,摒弃文化糟粕。比如中国人容易安于现状,讲究面子,缺乏竞争意识,应多吸取西方文化的长处。但西方人太强调自我,不利于家庭稳定和社会团结,也应摒弃,需要学习中国的集体意识。此外,还应该把西方的商业习惯及商业理念同东方的商业价值观相结合,取长补短,孕育出新的商业文化。

四、结语

篇2

作为日常交际中一种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中西方的禁忌语因其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该文从禁忌语的历史演变入手,就中西方禁忌语在语音与词汇方面的相同点以及表现在颜色、数字与话题等方面的不同之处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

禁忌语;文化差异;中西方;交际

作为文化现象的一种,禁忌的产生与其发展演变都有着可追溯的历史文化渊源。东汉文字学家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了“禁”与“忌”这两个字:“禁,吉凶之忌也;忌,憎恶也”。由是观之,“禁”与“忌”这两个字都是带有贬义的,表示的是人们所避讳的事物。而鲁迅在《且介亭杂文•随便翻翻》中写道:“看一本旧历本,写着‘不宜出行,不宜沐浴,不宜上梁’,就知道先前是有这么多的禁忌。”禁忌语这一文化现象是普遍存在于任何一个民族与语言之中的,而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也就决定了中西方会有着不同的禁忌与避讳,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禁忌语。如若不了解禁忌语的话,就难免会在中西方的跨文化交际中出现失误,从而影响到正常交际的开展,如此一来,了解中西方禁忌语的异同也就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了。

1禁忌语的定义及其历史演变

追根溯源,“禁忌”一词可以追溯到太平洋群岛波利尼西亚(Polynesia)的汤加语(Tongan),其英语音为Taboo,而汉语称之为“塔布”。及至后来,这一名词在人类学、人种学以及社会学领域的研究中成为一种专用名词而得以广泛的运用。立足于社会语言学视角来看,禁忌语是在文化因素、社会心理因素以及语境等因素的综合交互作用之下所产生的。在人类文明的早期,考虑到人类低下的认识水平以及较为有限的征服自然的能等这一实际情况,人类在正确地认识与掌握自然现象与规律方面存在着极大的难度,如此一来,会将语言与一些令人敬畏的客观事物联系起来也就不足为奇了。及至此时,语言禁忌也就产生了。《圣经》的“十诫”中就有“不可妄称耶和华---你上帝的名;因为妄称上帝名的,耶和华必不以他为无罪。”故而,对于正统的犹太人来说,God一词是禁忌的。可以这么说,任何一种禁忌语的产生都有其社会意识形态的因素,而这一因素也会极大地影响到禁忌语的演变。及至现代,封建迷信成分在禁忌语中的比例相对降低了,并且,与日益深化的跨文化交际这一大趋势相伴随,中西方的禁忌语也在相互作用与影响,也呈现出了越来越多的相似性。可以这么说,在现代,禁忌语的外延得以延伸,只要是在交际中或者是在公共场合中引致其他人出现反感情绪的词汇等都可以纳入到禁忌语的范畴之中来。

2中西禁忌语的共同特征

即便说中西方有着差异化的文化背景,但不可否认的一点就是,中西方文化之间还是有着一定的共性的。由是观之,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中西方禁忌语也就相应的会存在有一定的相同特征,具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点:

2.1语音方面

长期以来,作为人类交流工具的语言,在原始时代就被赋予神秘的力量,这一神秘性就在于当时的人认为语言是人类一切祸福的根源。从这一角度来看,有一些词语是普遍被中西方的人们视为禁忌语的,具体来看,那些与代表灾难的词汇有着相同或者是相似发音的词,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和人际交往中会尽可能地避免使用这一类词汇,以免为自己和他人招来灾祸。在中国,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筷子,实际上在古代是称为“箸”的,这也是因为“箸”与衣食住行中的“住”有着相同的发音,而对于古时的船家来说,最忌讳的就是“住”与“翻”,因为船停住了或者翻了都是不吉利的。有鉴于此,便将“箸”改为了“筷”,此时,“筷”又与“快”有着相同的发音,取其“快速”这一吉利之意。语音方面的这一特点在西方也极为常见,比如说,“cock”一词,大家都知道它是“公鸡”的意思,然而,在美国的俚语中,“cock”一词指的却是男性生殖器。如果你需要表达“他有两只公鸡”的话,就可以用“rooster”来代替。

2.2词汇方面

1)猥亵词语的避讳

辱骂性的词语往往会冒犯与侵犯到他人,由此就会使人反感,更有甚者还会引致双方的矛盾与冲突,从这一角度来看,一般会将此类辱骂猥亵性的词语视为大众禁忌。一般而言,在英语中,绝大部分牵涉到宗教或者是性的词汇往往是辱骂性的,比如说:rubber,这一词汇除了有橡皮擦和轮胎的意思之外,还有的意思,如果一个人说:“Healwayscarriesarubberjustincase”,实际意思是“他总是携带以防万一”。

2)亵渎神圣的避讳

那些直接称呼上帝或者是佛祖的语言,实际上也是一种对神的冒犯,也应该要禁止这类词汇的使用。举例来讲,基督教徒是不能轻佻地提到上帝或上帝的名字的,往往会用gosh和golly等词来替代god,类似于God、devil、heaven、hell、Christ以及damn等词只能在特定的场合使用,如若不然,就会被视为是对神的冒犯。有鉴于此,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就应该要尽可能地避免使用这类会亵渎神圣的词语。而在中国,神的名称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称其为“大帝”,“大圣”,“佛陀”等。

3)生老病死方面的避讳

即便说死亡是每个人生命的最后归宿,但人们依旧会敬畏死亡。与死亡相关的词汇对于中西方而言,在其日常生活中都是要尽可能地避免提及。若要表达这一意思,通常来讲都会较为委婉地来表达。比如说,在英语中委婉表示“死亡”的词汇是极为丰富的,据不完全统计,与“死”相关的词汇就有400余条,特别需要指出的就是,这些词汇往往是与基督教紧密相连的,如“begone,wentoff,wenttohislasthome,tofallasleep,tobetakentoparadise,turnupmytoes”等等。而在汉语中,与“死亡”相关的词汇仅在《汉语委婉语词典》中就多达481条,如“升天、驾鹤西去、西游、谢世、辞世、羽化、圆寂、仙逝、与世长辞,寿终正寝”等。除此之外,中西方在对待与表达与疾病相关的意思之时也是极为谨慎与避讳的,比如说,在提及一般的病痛之时,西方人会说“Ifeelnotgood”,中国人则会含糊其辞的用“不太舒服”来表示;如果说是较为严重的疾病,以癌症为例,西方人会用“BigC”或者是“thelongillness”来指代,而中国人则会用“那种病”或者是“不好的病”来替代“癌症”。

3中西禁忌语的不同之处

禁忌是一种没有明文规定却约定俗成,大家都通晓遵从的行为准则,他是和所处民族、地区的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社会生产方式等有密切关联的。所以英语国家的禁忌与中国语言禁忌有着天壤之别,下面我们简要从这几个方面来剖析英汉禁忌语之间的区别:

3.1颜色禁忌

具体来看,中西方禁忌语中,有关颜色的禁忌尤以红色与白色差异最大。以红色为例,立足于人类学的视角来看,红色可以给人带来极为强烈的视觉冲击,这一颜色往往是与太阳相关联在一起的。远古时代,人们认为“日至而万物生”,处在阳光照耀下的事物往往都是生机勃勃的,此时,人们也就会喜欢与太阳联系在一起的红色了。再加上,封建迷信时期盛行祭祀与巫舞活动,古人对太阳崇拜也就赋予了红色以吉祥之意。比如说,中国人在嫁娶这一类喜事中,会在门窗等处贴上大红色的喜字,新郎新娘也会穿上红色的喜服,以此来寓意新生活的红红火火。除此之外,在中国,红色还与运势有关,比如说,明星的受欢迎可以称之为“走红”、“一夜爆红”、“红透半边天”等。在西方,红色却是与血液联系在一起的,鲜血流出之时,往往伴随着生命的危险与威胁。故而在西方文化中,红色是与暴力、冲突以及战争联系在一起的。从这一点来看,红色也就成为一种颜色禁忌。汉学家霍克斯在翻译《红楼梦》时选择的是《Thestoryofthestone》,而非直译为《Thedreamofredmansion》,这也是因为“red”一词容易令西方人联想到“暴力”等不好的事物,由此就可能会对西方读者产生一种误导,使其从“red”一词来主观推断小说的主题,从而影响其阅读《红楼梦》的兴趣。在风靡全球的《冰与火之歌:权力的游戏》中,“血色婚礼”是这一小说的极大,堪称史上最血腥剧集,在这里,血红色也就代表着屠杀和灭门。再以白色为例来分析中西方禁忌语的差异。在中国,白色一词出现频率极高,可以简单地从其常用语境中推断出白色之所以成为禁忌语的原因,白虎在五方说中代表的是秋季,古语记载:“白虎者,岁中凶神也”。举例来看,从古至今,中国在亲人的丧事中,穿戴的都是白色的孝服与帽子,守丧期间,也会在头上或者胸前戴上一朵白花。除此之外,白色还代表着“阴险”,在京剧脸谱中,白色脸谱代表的是奸诈多疑与凶诈,如:《三国戏》里的曹操,在《说唱脸谱》中如是唱道:“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而在西方文化中,白色往往是与乳汁、百合花、云彩、雪花等相关联的,故而,白色也就有着纯洁、高雅之意了。比如说,在英语习语“awhitesoul”中,表示的就是天真纯洁,再比如说,“oneofthewhitedayofsb.life”表示的又是某人幸运的一天,

3.2数字禁忌

在日常生活中,一个极为常见的现象就是人们往往会对某些数字极为偏爱,而又对某些数字略为忌讳。即便说这一现象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但毋庸置疑的是有关于数字的禁忌是全球范围内的一种共性现象。在中国,从语音的角度来看,数字“四”因其与“死”的发音略相似,在发音时,极易联想到死亡这一不好的事物,也就被中国人视为是不吉利与晦气的。即便是到现如今,楼层、房间号都极为避讳“四”,尤其是在医院。而在月份方面,五月因其潮湿多雨,农作物也容易遭受病虫害,故而,称五月为“恶月”。在西方,禁忌的数字是“十三”,究其原因,可以追溯到北欧神话之中。相传有十二位北欧神祇聚餐,而煞神不请自来,凑满了十三人,聚餐完之后,煞神恶作剧,害死了一位最受人尊敬的神灵。再加上,圣经中的记载,出卖耶稣的犹大是其第十三位弟子,而且在最后的晚餐上也是第十三个人,聚餐的日子也是十三号,自此,数字“十三”便代表着不吉利,西方人极为不喜欢这个数字。

3.3话题禁忌

众所周知,西方人强调的是个人主义与独立性,而这些也就决定了西方人对于隐私的注重。从这一角度来看,涉及个人隐私的话题,包括年龄、体重、婚姻状况、收入等在内都是较为敏感的。在与西方人交际的过程之中,如若不注意这方面的话,就极易引致其不快与反感,从而影响到交际的正常开展。英语中有一句习语:“Aman’shomeishiscastle”,这也就意味着与家相关的事物都是不可侵犯到。具体来看,有一些常见的英语问句:Howoldareyou?Howmuchdoyoumake?What’syourreligion?Didyougetmarried?上述这些问题涉及了一个人的年龄、收入、婚姻状况与,而这些都被西方人视为个人隐私。然而,处于集体主义文化背景下的中国却对个人隐私没有那么看重,在其看来,上述这些问题表达的是他们对其他人的关心与问候,并不认为这些是属于禁忌话题。

4结语

禁忌语作为交际语言中的一种,会受到、传统习俗、心路历程等因素的影响,而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使得中西方的禁忌语有其相似性的同时,更为明显的就是其不同之处。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化以及跨文化交际的不断开展,禁忌语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考虑到这一实际情况,我们要更进一步地学习与掌握中西方禁忌语的共性与不同之处,从而更利于跨文化交际的开展。

参考文献:

[1]高永晨.论试跨文化交际中的禁忌语[J].苏州大学学报,1994.

[2]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3]崔永华.词汇文字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

[4]杜学增.中英文化习俗比较[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5]孙静.从民俗心理角度谈汉语禁忌语与委婉语的历史流变[J].现代交际,2009(11).

篇3

关键词: 中西送礼 送礼行为 中西方文化差异

一、引言

中国是礼仪之邦,传统上很注重礼尚往来。因此,送礼也就成了表情达意的一种沟通方式。德国柏林自由大学东亚研究项目负责人、著名社会评估专家柯兰君教授(Prof.Bettina Gransow)曾说:“送礼作为社会互换的一种形式,无论是过去和现在,对中国社会与经济的发展都起着积极和消极的作用。具有正面和负面的功能,送礼同时又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中国人所形成的互换方式。”在西方送礼行为也非常普遍,但中西方对送礼的看法不同,处理方式和接收方式也不同。本文从“送礼”这一社会现象入手,具体分析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从而进一步了解中西方文化,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二、中国人送礼与西方送礼的差异

1.对送礼的看法不同

中国人送礼比较重视礼品本身的价值。而西方人送的礼物一般都很轻,如向女朋友表达爱情,送上一枝玫瑰花;朋友过生日,送上一张贺卡;参加朋友的周末晚会,带上一盒巧克力。他们并不在乎礼品的贵贱,认为意思到了就行。有位男士送给他女朋友一枝已不太新鲜的花作为生日礼物,她仍然很高兴,认为他没有忘记自己的生日。中国人送礼重内容,而西方人更重包装。西方人送别人礼物,包装精美,包装的价值往往超过内涵的价值。你有时收到看来很大、很豪华的礼物,而拆开来一看,里面却是很小、很普通的物品。

2.对送礼的处理方式不同

中国人送礼讲究藏而不露,甚至行若无事,主人在客人走了以后才会发觉查看。而西方人讲究当面拆开,当面表示惊喜和感谢,以示对送礼者的尊重。英美人接受礼物时,会立即说:“It’svery nice.”“I really like it.”“That’s what I just wanted.”之类的赞美话,以不辜负送礼人的一片心意。如因某种原因,不想当面拆开,必须予以说明,并致歉意。

3.对送礼的接受方式不同

中国人收受他人礼物时,喜欢再三推辞,以示谦让和客气,并且在收到礼物后虽然满心欢喜,也会将其搁置一旁。但是西方人则不然。他认为你的礼物是经过千挑万选的,所以送来了,就要毫不客气地“笑纳”,并且还要当着你的面打开看看,除了要惊叹一声外还要再盛赞一番。

三、中西送礼习俗体现的文化差异

1.不同的社会风俗习惯

人们的举手投足、一言一行都严格地遵守各自社会的风俗习惯。可以讲,它们都是某一社会价值观的真实写照,而不同社会又具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和社会期望,因此,即使是同样的行为也可能有不同的解释,交际失误就在所难免。譬如,中国人在交际时,十分重视变通、含蓄。这样的风格在美国文化中则会给人以“不精确”、“模棱两可”的感觉。在美国社会中,“直言快语”才是人们所崇尚的[1]。

2.中西方礼貌原则的差异

在中国社会的人际交往中,人们极为重视“谦虚”,这是中国人的美德。中国人之“谦虚”与Leech提到的“谦虚准则”本质上不同。中国人的谦虚主要体现在“卑己尊人”,贬低自己,抬高别人。比如中国人在赠送礼品时,常以贬低所赠之物达到尊人的目的,如:“一点薄礼,不成敬意,请笑纳。”而Leech提出的“尽力缩小对他人的贬损;尽量扩大对他人的赞赏”的“谦虚准则”则不同。西方人赠送礼品时,会直接表达希望对方喜欢、欣赏所赠之物。另外,中国人和西方人受到赞扬后的回应也因为不同的文化背景而存在很大差异。当受到称赞时,西方人最得体的便是说“Thank you”,欣然接受,以避免损害对方的面子,因而符合礼貌准则。而对于一向以自谦来尊重他人的中国人来说,通常会否定赞扬的真实性,以示谦虚,以此符合礼貌准则。[2]

3.中西不同的面子观和价值取向

“面子”是流传于中国民间的概念,“Face”只是汉语中“面子”和“脸”的英文直译词。汉语中经常会提到“给面子”、“给脸”、“丢面子”、“丢脸”等。汉语中“脸”、“面子”通常指群体出于尊敬给予个体的一种良好的声誉。汉语中面子的获得要依赖于他人的参与,不能把自己置于与他人分离的境地。Brown和Levinson将“面子”(Face)定义为每个人都想获得的一种公共的自身形象(public self- image)。它体现了个人的欲望或需求,是一种个人主义的,以自我为取向的形象。而汉语中的“面子”则是依赖于他人的群体取向。[3]

中国人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今天,不论是富是穷,不论身份高低,不论在城市农村,都追求脸面,将送礼、维系体面和关系等视为基本需要,将争脸、给面子和礼尚往来列为基本行为规范,形成中国人社会中恒久而普遍的礼品消费行为。

西方社会“面子”的概念从内涵来讲要比中国的“面子”小得多,他们倾向于把人与事分开,对人不对事。双方可能公开对抗,大嚷大叫、剑拔弩张、唇枪舌剑,但因为他们是任务取向、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事后仍然是朋友。西方对“面子”的理解受到印象机制的影响,反映了西方文化的个人主义特点――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因为在主体上,西方是平等取向,人际关系基于平行,所以人们追求自我实现、个人奋斗,人们高度重视个人权力、个人隐私,人们强调各开其口、各行其是、各展其才、各实其志。西方的面子概念与中国迥异。首先,中国的面子主要强调人际关系,而西方的面子和中国的面子一样具有“社会约束力”。其次,由于西方受个人主义取向影响,集体规范或期望较低,人人试图建立“平等性”关系,一旦发生冲突,人事两分,对事不对人,因此西方人很难理解中国人的“死要面子”。

四、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中方西有不同的送礼方式和不同的文化因素。只有通过表象追寻实质才能实现对不同文化的正确理解,才能更好地与西方人交往。

参考文献:

[1]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篇4

不同的举止、不一样的谈吐、不一样的喜好,这些都构成了中西方明显的文化差异。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殊的文化,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便形成了不同民族间交流的障碍。这种交流的障碍表现在很多方面。

龙作为中国的图腾,在我们心中以一种威严而神圣的形象存在着。在西方,希伯来文化(Hebrew)中龙本是拥有不限力量的神圣之物,甚至后来的凯尔特人(Celt)也一度崇拜于龙(dragon),直到基督教诞生后,龙被贬为“恶魔”。今天,大多数西方人认为龙是一种富有力量的邪恶象征。这正如我们认为猫头鹰是不吉利的,而在西方人眼中它确实充满智慧的,从“as wise as an owl”这句话中我们便可窥见一斑。还有,受文化传统的影响,我们很重视长幼尊卑,我们不会直呼长辈的大名。在西方则不同,他们更注重平等,他们认为父子、爷孙都应该是朋友,而朋友之间直呼其名则是很正常的。如果我们不了解这些,在听到儿子称呼父亲“John”时肯定会认为这是儿子对父亲的不敬,实则不然。

由此观之,了解其独特文化也是我们在学习英语时必不可少的任务。因此,教学改革改的不单单是方法,内容的改革也是必要的。在英语教学中,对学生中西文化差别的意识的培养更应该被提到一个新的高度。由于中学课时的限制,我们自然不能正堂课长篇大论的谈中西文化差异,但是平时的逐渐渗透是十分有必要的。

在分析单词时,我们不应仅限于告知学生们词义和其在文章中的用法,将单词背后的文化意义传授给学生同样重要。有了文化背景的单词不在是一个个干巴巴的字母集合,而更加饱满。这更能帮助学生们记住单词。就说简单的“dog”一词,在中国虽有忠实之含义,但是更多的却是“狗急跳墙”、“狗咬吕洞宾”等不好的意象。相反在英语中,“dog”却常常含有褒义成分,如“lucky dog”意思是“幸运儿”。“又如我们中国人并不介意谈及“年龄”或是“工资”等问题,但是在西方,这些都是很避讳的。

这些零碎的知识不可能在一堂课内串讲完全,但它们又十分重要的,没有这些基本的文化知识,我们的学生就无法对自己学习的语言有充分的了解,无法很好的使用它,在用这种语言交流时更会暴露很严重的问题。所以,我们应该重视文化的教育,在平日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向学生们介绍文化差异,培养他们对文化差异的自觉意识。这不仅使我们的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丰富了文化知识,也培养了他们地道的语言感觉。

比如说我们在接电话时总爱说“我是***”。而在英语交流中,表达为“This is ***.”在接受礼物时我们常会说“真是让您破费了”或者是一些推辞的话语,而地道的说英语的人则是说“Thank you”或者“I really appreciate.”等,多在表达谢意或者喜爱之情。这样的语言差异可能会使学生感到困扰,或是在做情景对话练习时会被我们自己的文化引错路,不免会说一些不地道的“Chinglish”。这说明我们的同学们还没有养成一种感知文化差异的自觉意识,也说明我们更要重视在这方面对他们的悉心培养和引导。

在运用英语的过程中,文化差异这条看似很窄、实则宽阔的鸿沟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们需要帮助学生去逾越它,西方文化的逐渐渗透正是最好方法。这样的教学法不仅可以使学生更贴近“native speaker”,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们较好的语感,在做练习题时会有很大帮助。

篇5

关键词:中西;文化差异;原因;表现

文化差异是指因地区异同,各地区人们所特有的文化异同而产生的差异。中西文化历来是世界文化的两大派系,各自文化截然不同。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经过不断地发展变化,逐渐形成体系。而西方社会,在经历了文艺复兴、资本主义萌芽及发展、政治改革等重要阶段之后,逐渐形成现代文明。

一、中西文化差异出现的原因

从地理方面看,中国封闭的大陆性环境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导致人们的思维倾向于内向型,而这种内向型思维导致了中国人内敛、自省、知足常乐的性格。中国人推崇中庸之道,思想较为保守、缺乏创新、进取、开拓精神,且对未知事物缺乏好奇。而西方国家大多是处于开放的海洋型环境中,其航海、贸易、商业发达。这一开放包容的地理环境特征,塑造了西方人热情、奔放、创新、开拓、进取、乐于探索未知的个性。

经济方面的原因也不容小觑。中国经济是农业经济的典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中国社会占据主导地位。这造成人们比较安分保守、求同求稳、知足常乐的性格。西方国家属于海洋经济,所以西方人性格较为外向,喜欢探索未知。西方国家较早爆发工业革命,这使西方人有较强的斗争精神和拼搏意识。

思想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儒家思想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一直占据着主导的统治地位。中国人向来尊崇儒家学说,“中庸之道”、“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都是儒家学说精髓部分,儒家学说要求人们以大局、集体为中心,反对过分表现自我。这就使得中国文化以群体性为主要特征。对西方价值观影响最大的是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的中心思想是人文主义,宣扬个人主义至上,主张发展自己、表现自我。所以西方文化以个体性为主要特征,西方人更重视个体利益,追求人权,崇尚自由

总而言之,地理、经济、思想等多方面因素,共同造就了中西方不同的文化习惯及风俗。

二、中西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

1、思维方式

中国文化以群体性为主要特征。这种群体性文化强调集体利益大于一切,不允许把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主张控制自己的欲望,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中国人强调遮掩锋芒和中庸之道,讲究“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思想较为内敛、保守、中庸。这种保守、中庸的性格体现在科学层面上则是中国人更相信前人的经验,较为迷信权威,缺乏创新、探索精神,且思维较为感性。在科学发展进程中,一直在模仿前人,故中国科学体系建设较为缓慢。

西方文化以个体性为主要特征。这种个体性文化极力推崇个人主义,认为一切行为应当以个人为中心,强调个人利益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故西方人性格较为争强好胜,更重视个体利益,崇尚自由,强调弱肉强食、适者生存。西方人勇于探索,重视实践,且思维趋于理性,体现在科学层面上则是不迷信权威、勇于挑战,故而西方国家最终较早的建立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2、社会交往

中国人性格内敛,讲究辈分、长幼关系等,故而在称呼方面,等级、亲疏关系明显。在中国,叔叔、伯伯、姑父、姨夫是不同的概念,而在西方社会,这些人都叫做uncle。在中国人的思维中,只有比较熟悉、亲近的人才能直呼其名;而西方社会则较为开放,长辈与晚辈间地位平等,多以朋友相处,对老师、长辈、上司都可以直呼其名。中国人尊老敬老,认为老者是智慧、威望的代名词,所以就有了老张、老李这样的称呼,而张老、李老更透着尊崇、尊敬;在西方社会,这样的称呼是不被接受的,西方人通常将老和 “老而无用”联系在一起,所以,这样的称呼在西方社会是引人反感的。

民族性格的差异也体现在社交方面。中国人的整体民族性格是内敛,而西方人则是开放。例如“小意思,不成敬意”,“东西不好,请笑纳”等是中国人送出礼物时爱讲的话,如果西方人听到诸如之类的话语,会认为你看不起他们,拿了不好的礼物来送给他们。西方人更倾向于在送出礼物时说“我希望你能喜欢(I hope you'll like it.)等客套话。在收到礼物时,中国人一般会先表达谢意,等客人离开之后再拆开礼物查看,而西方人则会当面打开礼物并表达谢意。面对别人的称赞时,中国人会说“哪里”“不才”等话语,以表谦虚,而西方人则会直接说“thank you”“I am happy to hear that.”。中国人初次见面喜欢问“您贵庚?”“您在哪儿高就?”等诸如此类的问题,熟人之间见面则喜欢问“你吃了吗?”“你去哪儿?”等问题以表亲近。在西方社会,与人交谈时,年龄、婚姻、收入、等私人问题是不能问的。西方人对此类问题非常反感,他们认为这种问题是非常不礼貌的,有窥探别人隐私之嫌。西方人更倾向于谈论天气、新闻、交通、体育以及兴趣爱好等话题。

3、日常生活

饮食方面,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用料考究、制作复杂、菜系繁多、口味多样。中国人在烹饪过程中强调色香味俱全,其中尤其注重对味道的追求。煎、炸、炒、炝、爆、焗、焖等众多烹饪方法,将食材加工成丝、块、条、片、丁等多种形式。但是,其加工过程中的“煎、炸、炒、炝、爆”,都会使食材的营养成分被破坏,在追求美味的同时,忽略了对营养的需求。而西方人的烹饪方法较中国简单,对食物色香味的要求不如中国,但西方人重视食物的营养,他们讲求各种营养成分的搭配是否得当,营养成分是否能被充分吸收。西方人在饮食上重视营养,与西方社会历来重视科学是密不可分的。

禁忌的不同,也是文化差异的重要体现。中国人的禁忌、偏好,多与谐音有关。中国人喜欢数字8,因为8与汉字“发”谐音,象征着财源广进;中国人喜欢数字6,数字6象征着”六六大顺”“一切顺利”;中国人则认为数字4不吉利,因为4与“死”谐音;生意人忌讳出门看到蛇,因为蛇与汉字“折”谐音,会有亏本、入不敷出之嫌。西方人忌讳“13”这个数字,因为最后的晚餐中,出卖耶稣的犹大正是第13人,夏娃给亚当吃禁果之日就是13日。所以,西方的很多大厦没有第13层楼;有些航空公司没有13号班机。西方人也把星期五视为凶日,因为传说夏娃偷吃禁果适逢星期五,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也是星期五。如果13日恰逢星期五,那这就是“不详中的不详”。所以在13日星期五,许多人不出门,许多舰船不出航。

文化差异的另一个重要体现是在对动物的喜好上。在中国俗语中,狗是个绝对负面的词汇。狗腿子、狗仗人势、狗眼看人低,中国人对狗的鄙视,由此可见一斑。而在西方文化中,狗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在美国总统大选期间,“第一狗”和总统、第一家庭、第一夫人都是新闻媒体追捧的热点;在英语中也有很多和狗有关的词汇,例如“lucky dog”代指幸运儿;“every dog has his day ”译为“凡人皆有得意日。”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是吉祥和权力的象征,中国人也以作为龙的传人而倍感自豪。而在西方社会,龙是一种张牙舞爪的可怕怪物,被视作恶魔,甚至在有些地区还有“打龙节”。文化差异,由此可见一斑。

三、结语

由于地理、历史、文化、风俗的原因,使得中西方在文化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异。随着经济全球化及信息交流的加强,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而文化差异又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交际障碍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作为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更要注重对语言背后文化的学习。我们应当正确认识和定位文化差异,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背景,尊重其社会习惯和风土人情,积极提高自身文化适应性,使中西文化将在碰撞中不断融合,在交流中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 杜艳如.浅议中西文化差异[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2010(04).

[3] 李雪梅.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文化差异探究[J].理论导刊.2006(06).

[4]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9.

篇6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择偶观;女博士;文化差异

Jone是一名来自爱尔兰的27岁男青年。2012年曾在沈阳师范大学担任对外汉语专业外语口语教师。他不理解中国大多数男人不选择学历高的女性成为自己的女朋友。在西方,一个女人拥有的博士学位不会阻碍两人成为男女朋友。丁岚[1]的关于“是否会选择女博士成为他们的女朋友”的调查显示:如果有其他条件相仿,学历低一点的女性,他们会放弃女博士。

一、 中西方社会对于女博士的包容度存在差异的表现

(一)中西方男人在择偶观上对女博士学历水平的包容度的差异

丁岚的调查显示出我国青年择偶长期都延续“男高女低”模式。西方人崇尚男女平等并信奉着“爱情至上”的择偶观。[2]郁龙余也阐释过“西方人的择偶标准,最主要是两个人的互相契合 ,其余的条件像家庭背景、教育程度等因素则可以不在考虑之列。”[3]所以自己的女朋友是否是女博士根本不是西方人择偶标准里的内容。

(二) 中西方社会对于女博士容貌形象的包容度上的差异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从中可以看出中国人比较在意结婚对象的容貌。张进辅的研究也表明:女性的容貌因素比智力、社交能力等更能引发异性的注意。[4]西方人也注重容貌,但容貌形象不是拒绝一个人成为自己真爱的缘由,在《傲慢与偏见》中:“婚姻幸福与否不在外貌的美丑、门第的高低、财产的多寡,而在于婚姻双方是否感情融洽、志趣相投。”[5]

(三)中西方社会对于女博士年龄的包容度上的差异

在史振英的一项关于“如果在一个家庭中,妻子的年龄比丈夫大时,丈夫的感受”的调查中显示,认为丈夫会存在感受不好倾向的比例为72.9%,不会存在感受不好倾向的比例为27.1%。[6]在西方年龄不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可以成为配偶的条件。如李江山阐述:“男女初婚年龄的延迟是一个世界性的现象。这些现象在发达国家,是不会被冠以“剩女”一名的。” [7]

二、中西方文化在择偶观上出现差异的原因

(一)地域环境的差异

西方由于多山不适宜农业生产,人们很早从事手工业和商业活动。西方的工业革命后妇女解放运动要求妇女在社会中与家庭里取得与男子同等的地位。中国文化是重农文化,中华民族的生存环境适宜农业生产。女人不能像男人一样从事同样劳动强度的社会工作,所以形成男主外女主内的男尊女卑的模式。现今社会总体来说,妻子仍需在不同程度上依附于自己的丈夫才符合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所以中国男人择偶时很少会选择女博士。

(二)传统文化的差异

西方人认为比容貌更重要的是人的心灵,如谚语Beauty is only skin deep.[8]( P20)在西方,女博士和形象呆板不划等号。反而觉得女博士是智慧的象征。在中国,“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见证了中国人对女子容貌的态度。虽多数男子不愿娶美女为妻,这不是中国男人内心认为容貌不重要。而是刻意为之。因有些对生活不满足的俏女子,在复杂的大千世界,有可能招惹是非。为保证家庭的稳定,有的男子在理性的思考后会娶相貌平常的女子。但女博士古板不时尚的形象在相貌形象平常之外。

(三)价值观念的不同

西方人持“爱情至上”的观点。恩格斯说过的“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14]但是在拥有爱情的基础上,西方人也明白物质条件对于婚姻的重要性。如西方谚语:When poverty comes in at the door,love flies out of the window.[15]( P340)而女博士能够分担今后婚姻生活中的经济支出。门当户对择偶观是对男女双方自身条件和家庭条件的充分考虑和权衡。而且中国人受传统父权文化的影响,不愿接受“女强男弱”的婚姻家庭格局。女博士也就不再选择范围之内。

三、如何应对中西方文化交流中产生的文化冲突

(一)注重个人自身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首先学习跨文化交际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准确的掌握跨文际理论知识的前提下,接受实践的检验。遇到类似于中西方面对女博士作为择偶对象产生的文化差异时,运用熟悉的跨文化交际理论知识解决问题。了解本国的文化,熟悉异国文化,对在交际中产生的冲突有足够的认识,努力去克服障碍;在参与社会生活和人际交流的时做到积极主动,乐观面对交际中的困难以及障碍;对于文化差异,能够采取的态度。在跨文化交际中,尊重对方的文化,以对方的价值来审视和评价对方的行为。

(二)应加强学校对人们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首先是学校对学生的课程设置上增加跨文化交际知识的课程。同时也需要给予学生一些实践的机会,让他们与来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交流,通过与外国留学生的日常交流与接触,让这些学生消除对异国文化的陌生,从而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其次是加强对外国文化知识的学习,尤其是宗教文化、禁忌、交际习俗等方面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及应对文化冲突现象。介绍其他国家的文化背景、生活习俗、社会规范。减少因习俗不同造成的文化冲突。使中西文化观念、社会习俗共同发展。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不同文化间的价值共识,最大程度的减少和避免文化冲突的发生。

(三)发挥社会媒体对人们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的作用

社会媒体对于广大民众的生活有着一定的导向作用。是社会公众获得新思想的主要来源。所以我国社会应发挥媒体的影响力,在节目的编排上体现文化因素,让公众更好的掌握中国文化。中国媒体人应该从中西文化交流中吸收西方文化中的有益因素,同时也要坚守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在文化交流中成为文化的传递者与表达者。帮助社会民众减少因异文化对其他国家文化的误解.同时也避免使中国人因缺乏对传统文化核心价值的了解与掌握,导致皈依西方的行为规范价值观和道德观,从而漠视、远离传统文化,沦为异文化的附庸。(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丁岚,女博士婚恋难的心理问题分析研究,[硕士论文]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2.

[2]蔡琪,孙有中.现代美国大众文化[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90

[3]郁龙余 .中西文化异同论 [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92.

[4]张进辅.青年心理概论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王晶晶.从《红楼梦》与《傲慢与偏见》中透视中西传统婚姻观的异同.湖北成人教育院学报.2006,9.

[6]史振英 ,高学历女性婚恋难的原因调查分析,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3.

[7]李江山.从“女大当嫁”到“剩女当道”―― 透过语言比较中西方婚姻观.文学界・语言研究2010.

[8]英,曼瑟.英语谚语典故词典[M],黄家宁译.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篇7

关键词:旅游酒店英语 颜色 文化传统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1(c)-0251-02

中职英语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实际中更好地运用,要求多掌握实用英语教学,让英语为中职毕业走向就业的同学有更广泛的选择余地。单纯的靠课本上的句子,会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产生误解,甚至闹出笑话。所以我在教学中整理了几类日常交际中西文化有明显不同的交际用语,让学生留心注意设立阶段目标,增强实用性。

1 酒店前台英语

美国语言学家罗萨莉・马焦在其文章 Bias-Free Language: Some Guidelines谈到:“Culture shapes language and then language shapes culture.”(语言既塑造文化,又被文化所塑造。)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表达也就不尽相同了。

在酒店里所使用的英语会话,基本上是属于商业英语,与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英语略有不同,较注重礼节。如果中国服务生不能很好的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英语表达,就容易产生误解,从而影响酒店形象或声誉。对我校旅游酒店管理的学生来说,实用性英语的使用比书本上的英语更加重要,一般的中职教材有些不符合现代学生的实际需求,我将正式礼仪英语列入校本教材,提醒学生关注以下几点。

例:人教版初一英语教材第一课中的姓名的提问,

What’s your name?My name is xx. (你叫什么名字?我是xx)几乎所有的中国学生都耳熟能详,并且脱口而出。但在实际生活中,酒店服务类就不能用它,否则容易引起客人的不快。那么怎么说呢?正式英语:May I have your name?(您贵姓?请问您尊姓大名?)我班旅游酒店类学生要特别注意此类用词。

非正式英语:Do you want some tea?您要喝茶吗?

正式英语:Could you like some tea? 请问您想喝茶吗?

Over here,please.这边请。

Could you come this way,please?请您往这边走好吗?

不要说Ok, sure. Yean等等。而要说 Certainly, sir.别说 I don’t know.回答不知道是非常不礼貌的说法。可以说“Just a moment,please.”, “I’ll check that for you.”(请稍候,我来帮您确认)然后请有能力处理的人前来协助,在招呼客人时,最好说Excuse me,Sir(Ms),不要直接称呼Sir或Ms。至于称呼小孩,可以直接使用Excuse me,但是不可以直接称呼girl或boy。

2 颜色的差异

色彩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个重要领域。颜色词除表示其具体实际的色彩外,还会由于不同国家的不同文化而具有不同的涵义。例如:白色在汉语中总是和恐惧、死亡和不吉利联系在一起,如白日做梦、、白云仓狗,在中国,许多民族的人们在亲人去世参加葬礼时必须穿白色衣服,因为在我们的文化里白色代表着死亡。但是在英语中白色则类同于无色,是纯洁无暇的象征,所以西方女子在结婚的时候会身着一袭白色的婚纱步入教堂。可见各种颜色对于不同民族的人而言,在视觉和心理上所引发的联想和象征意义也不尽相同。在汉语文化中红色往往和喜庆、幸福、吉祥联系在一起,一身红衣的新娘、节日里的红灯笼、迎接贵宾的红地毯等等有太多的好事和红色相关联。但在英语中红色代表危险和暴力,因为红色是血液的颜色,自然会与流血牺牲在一起。

例:A redbattle happened in this village.red battle的意思是“血战”。

Do you see any green in my eye?

一看这句话,同学们的直译为“你看到我眼睛里的绿颜色吗?”字面意思好像懂了,可是不知所言,更糊涂了,对英语学习也更产生畏惧心理了。其实句子中的green有两眼冒绿光,那是生气、愤怒,本句中用来表达被欺骗的神态。“你以为我是好欺骗的吗?”应该这样解释。

在跨文化交际中不了解双方的文化差异,就会造成语言词汇选择上的失误。例如:白象牌在中国是个很好的商标,而White Elephant在英语中比喻大而无用的东西,用来代表某一商品你想会受欢迎吗?还有black tea为红茶,brown sugar为红糖,greenhorn为生手,如果你望色生义,black tea理解为“黑茶”,greenhorn理解为“绿色的牛角”那就造成交际障碍了。

3 礼仪交际

由于地区差异,不同的民族、国家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际时,影响信息传达效果的那些语言和非语言因素构成了跨文化交际中的交际文化外语,学习者如果对所学的语言与非语言交际行为及其功能缺乏了解,就会出现不恰当的言行,从而产生交际障碍,就很难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以致造成交际失误。

了解中西方日常文化中的差异和渊源,对外语学习者来说,不仅能增强对所学语言文化的理解,更能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成功率,避免因为不恰当的方式或行为造成误解和交际障碍。

(1)对于赞美句子的不同回答,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倡导的是谦谦君子,为人低调,对于别人的赞美、夸奖,那是一定要客气的,不能坦然受之。否则,会被别人认为狂妄,不谦虚。例如,当有人称赞你说:“That’s a beautiful dress you have on!”(你穿的衣服真漂亮!)谦虚的中国人很可能会说:“No, no, it’s just a very ordinary dress.”或 “No. In fact I’ve worn it for several years.”“不,事实上我已经穿了好几年了。”相反,西方人却通常公开地表示接受这种赞扬和恭维,会大大方方的说一句:“Thank you!”表明自己认为对方的赞扬是诚心诚意的,所赞扬的事是值得赞扬的。从对“我”的称呼就可以看出了,中国人称自己为“敝人”而英文中的“我”“I”是所有人称代词中唯一一个永远大写,不小写的单词。这也可见西方文化中强调自我,突出自我的典例。

(2)对于拒接别人的回答。中国传统文化倡导的是多赞美别人,哪怕违背了自己的心愿。曾经有一位留学生到美国导师家做客,出于礼貌赞美了女主人煮的西红柿饼很美味,虽然他本人并不喜欢这个味道。结果主人信以为真,在他以后到导师家做客,女主人都端出西红柿饼款待,使得这位留学生苦不堪言。

(3)保持适度的距离。在我们国家,随处可以看见同性别的同学们之间勾肩搭背,挤做一团,而我们也习以为常,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有的男生甚至以有很多的哥们为自豪,一见面就热情拥抱,亦或抵足而眠。而在许多说英语的国家里,人和人的交往应当保持适度的距离。“Good fences makes good neighbor.”(好篱笆创造出好邻居。)因此,有时会有有趣的情况发生,一个热情的中国人越走越近,而一个有绅士风度的英国人一边说话一边退让。

4 典故和习语的理解

威尔金斯(Wilkins,1972)曾说过:“没有语法不能很好表达意思,而没有词汇则什么也不能表达。”英语学习中往往有这样的情况,读者能正确地分析原文的语言现象和逻辑关系,但由于原文所涉及的客观事物,特别是一些特有的事物、历史背景、典故或专门术语等不理解,或者理解得不透彻,所以就形成一种中职学生中的普遍现象,每个单词都认得到,但是解释不出来,也就看不懂,或者勉强翻译出来,也是云里雾里,不知道它的意思。

4.1 典故的理解

例1:John can be relied on. He earts no fish and plays the game.

同学们看了这句话,单词都学过,按字面理解成“约翰为人可靠,他一向不吃鱼而且经常玩游戏。”“为人可靠”和“不吃鱼、玩游戏”有关联吗?给人一种云山雾里,越看越糊涂的感觉。实际上to eat no fish出自一个典故,指英国伊丽莎白女王时代,耶稣教徒为了表示对政府忠诚,拒绝遵守反政府的罗马天主教徒在星期五只吃鱼的习俗。因此to eat no fish(不吃鱼)是表示“忠诚”的意思。to play the game和to play fair(规规矩矩地比赛)同义,由此转义为“公平对待”,“举止光明、正大”,“为人正直”等。

例2:to meet one’s Waterloo (to be completely defeated)只有了解了1815年拿破仑惨败于滑铁卢的这场战役,才能把这句话完全读懂。因此,只有了解了词汇中的典故,学习起来才能一帆风顺。

4.2 习语的理解

习语包括固定词组和短句,是这门语言特有、具有本民族文化和思想的语言形式。习语带有民族色彩、强制性。从某种角度来说,习语是从字面意思上难以理解表达的。如:Rain cats and dogs解释为 rain heavily(下大雨),字面意思就很奇怪,“雨下猫和狗”。“How do you do?” 是在第一次见面常用的习语,它的字面意思是“In what way do you do things?”同样,“wear one’s heart upon one’s sleeve”当“show one’s feeling plainly”(心直口快)讲,这从字面上是看不到的。

4.3 传统文化的不同背景对词汇的影响

中国人长期以来对“龙”drogon和“凤”phoenix有文化崇拜。中国古代传说龙能腾云驾雾,是虚幻神奇、法力无边的灵物,是高贵、神圣、伟大生命力的化身,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华夏民族是“龙的传人”, 把希望子女成才说成:“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凤则是百鸟之王,好多中国女孩的名字叫凤。在西方,“龙”是邪恶的象征。英语中drogon是一个“凶猛而残暴的人”,是西方传说中为有翼、有巨爪、披鳞、喷火、蛇形的怪物。除“有翼”和“怪物”两项外,其余与中国人对龙形象的理解大相径庭。“the Dragon”解释为“撒旦,魔鬼”在中国很受欢迎的词,到了英语中变成了贬义的说法 。中国著名景区张家界有一家宾馆叫祥龙大酒店,其英文译名为Dragon Hotel。一位美国友人看了很是不解,于是询问,费了好一番解释才一知半解。但我想,他一定是奇怪中国人为什么要用Dragon这个词的。

而phoenix(凤)在英语中与龙是没有多大关系的,phoenix是传说中阿拉伯地区的一种鸟。在希腊神话中,这种鸟在生活一段时间后,便会用香料筑成一个巢,把自己烧成灰烬,从灰烬中飞出一只新的phoenix,因此,这便成为耶稣复活的象征。

作为旅游专业的学生,了解词汇背后的寓意,了解文化共性与文化差异的并存,对中西方文化的沟通是非常有帮助的。而在实际英语交往中,还要注意一些词的特殊的用法。比如:dough(面团)和bread(面包)作为食物名称是标准词汇,但当“钱”讲时是俚语。同样的grass(草)和pot(锅),作为植物名称和炊具是标准词汇,但也可作“大麻”讲。这些词语的俚语大多是现有词汇语义的引申,理解了这一点,学习起来就事半功倍了。

对文化差异部分进行分类收集,便于识记,能让语言学习者更好应用不同语言。更好地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在实际交际生活中知己知彼,熟练运用英语交流,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成功率,避免因为不恰当的方式或行为造成误解和交际障碍。

参考文献

[1] 杨成虎.英语词汇学[M].中国人事出版社,2000-01.

[2] 易中天.闲话中国[M].北京:华龄出版社,1996.

[3]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社,1999.

篇8

关键词:文化差异;语言功能;教学效果

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语言传承着文化,文化的发展也促进了语言的发展。所以语言和文化是民族发展的标志。语言的形成,无不受文化特点的影响,反过来文化特征也左右语言的发展。一个民族因为自身的文化传统不同,致使形成的语言内涵也有明显的区别。汉语和英语之间就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也导致相互间语言学习的障碍,那就是文化的差异产生的语言内涵的差异。那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怎样才能克服这种差异呢?

一、正确认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英语是西方文化的集中体现。国情不同导致文化也不同,英语教学的最终结果是英语的运用。语言的交流功能是第一位的,对文化的传承也是第一位的。语言运用中的听、说、读、写能力是交流的四大要素,在人际交往中的社会能力也是一项重要技能。所以能够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是一种能力的体现。而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了这种能力的培养,也忽略了各种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导致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产生阻力。简单地说,文化背景下的语言交流就是要让语言的运用者知道在什么背景下说什么话。

二、教学中文化差异的协调

在英语学习中,很多时候是有文化差异的。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充分了解英语国家的语言习惯和特点,并且在实际中大力运用。比如我们国家向别人道歉时的语言表达和英语国家的道歉方式是不一样的,comrade是我们常用的称呼,而西方人则称呼sir或者madam。如果在教学中不注意这种差异,那么在交流中就可能会发生误会,影响交流的效果。比如在英语中,教师一词只作为一种职业,而在我们汉文化中,尊师是传统,教师不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称谓,是尊称。这些文化的差异都反映在语言的运用中。教师在教学中要给予应有的重视,并进行协调,使学生顺利适应这种差异带来的不便。

文化对语言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充分重视文化的差异性,从而使语言学习更加高效。

篇9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2-0-01

谈到文化对于语言的体现,相信很多学习语言专业的人都会深有同感,因为在学习一种语言的时候,你必须要先了解这种语言发源国的文化习俗。学习英语不仅要会认,更要会用,在用的过程中就会与英语国家的文化相联系。特别是中国学生学习英语,因为从小接受的教育与西方国家大有不同,那么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就很难用西方国家的文化习俗来进行理解。比如,我们中国人会在遇到初次见面或者不怎么熟悉的人的时候,往往会因为想要表达关心或者寻找话题来进行交谈而向对方询问“你在哪工作?”“你们单位(或公司)收入怎么样?”“你结婚了没?”等等问题。而对于西方国家来说,这类问题是属于个人隐私,他们是不会愿意对一个初次见面或者不熟悉的人来讨论这类问题。再比如,中国人和朋友相遇,往往会很自然地问“你吃了没?”,其实这个在熟悉的人之间,就像是打招呼一样平常,但是换成是西方国家的人,他们则会理解为你是在邀请他们一起吃饭。所以,很多时候中西方文化差异所带来的沟通方面的一些误解,会引起很多尴尬的场面。

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Sapir在《Languag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Speech》一书中就指出:“语言有一个环境,它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传统和信念”。要想真正的掌握一门语言,就必须先从产生这门语言的文化背景入手。而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往往使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会出现语言表述不恰当的问题。下面就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其中两个方面来看一下。1、个人价值观的差异。西方人以个人取得的成就而自豪,他们会彰显出来。相反, 中国文化却提倡谦虚谨慎。比如,有人告诉你:You are so beautiful!中国人会觉得不好意思,然后会谦虚地说:“哪里哪里!”而在英文中“哪里”就是用“where”来表达, 所以当中国人用“where,where”去回答的时候,外国朋友就会以为你是在问哪个地方漂亮,这样的语言歧义就是文化不同所造成的。在西方国家中,别人对自己进行赞扬的时候,要礼貌的接受,他们一般直接用“Thank you!”来进行回答就可以了。同时也是自己对自己的一种肯定。2、社会关系的差别。在西方国家,一个家庭里面,小孩子可以直接称呼父母的名字,因为在他们的思想中,父母也可以是孩子的朋友,朋友之间就可以直呼其名的。而在中国家庭里面,长幼有序,要尊老爱幼,这是中华五千年所传承下来的礼节,所以对长辈直呼其名是不尊重的表现,会受到家长的责罚。再有,中国历来遵从长幼有序,比如,对母亲的兄弟我们应该称呼为“舅舅”,而对父母亲的朋友,一般都用“叔叔”“阿姨”来称呼,并且会在称呼前加上姓。而在西方国家,社交场合一般不使用表示不同的关系的称呼,都用“Uncle”“Auntie”来称呼,而且后面只带名,不带姓。又如,中国学生在学习单词的时候,学习了“teacher(老师)”这个单词,就会在称呼老师的时候很自然的在“teacher”后面加上老师的姓,作为对老师的一种尊称。其实,英语中“teacher”它所指代的只是一种职业,正是由于这种文化上的差异,造成学生简单地理解为比如张老师就等于“Teacher Zhang”。其实在英语中称呼人一般用Mr., Miss, Mrs.等就可以了。

篇10

关键词:文化差异;日常交际;礼仪

中国正以飞速的发展与世界接轨,跨国交际日益增多。中国与西方国家的接触越来越多。中(东)西方文化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由此也对交际礼仪方面有一定的影响。在中(东)西方文化都非常重视人际交往。但交往的观念交往的方式都有着明显的差别。

一、打招呼

中国人路遇熟人总爱寒暄道:“吃饭了吗?”“到哪儿去?”“上班呀?”等。在我们看来这是一种有礼貌的打招呼用语,而若你跟西方人这样打招呼“Haveyouhadyourmeal?”“Whereareyougoing?”他们则会认为你想请他吃饭或者干涉其私事,会引起误解。西方人见面,通常招呼道:“Hello!”“Howdoyoudo!”“Niceday,isn’tit?”

二、感谢

对于别人的赞扬,中国人通常表示谦虚,并有一套谦虚之词,象“惭愧”、“哪里”、“寒舍”、“拙文”等。而西方人总是高兴地回答“thankyou”以表接受。中国人用“谢谢”的场合较西方人少,尤其是非常亲近的朋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不常说“谢谢。”而西方人整天把“thankyou”挂在嘴边,即使是亲朋好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也常如此。中国人收到礼物时往往放在一边,看也不看(生怕人家说贪心)。而西方人收到礼物时要当着客人的面马上打开并连声称好。

三、招待客人

中国人殷勤好客,一杯杯地斟酒,一遍遍地上菜,客人不吃不行,不喝也不行,使西方人觉得难以对付。而西方人的习惯是:Helpyourself,Please!中国人送客人时,主人与客人常说:“慢走!”“小心点!”“再见,走好啊!”“你们进去吧!”“请留步”等。而西方人只说:“ByeBye!””Seeyoulater!””Seeyounexttime!””Goodnight!”

四、节日礼仪

中国和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还显著地表现在节日方面。除中国和英语国家共同的节日(如,NewYear’sDay)处,双方还各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中国有theSpringFestival,theDragonBoatFestival,Mid—AutumnDay.等,英语国家有”Valentine’sDay(情人节),Easter(复活节),Aprilfool’sDay(愚人节),ThanksGivingDay(感恩节),ChristmasDay(圣诞节)等。中西方节日的风俗习惯也很不相同。在节日里,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表现得无可奈何地接受,接受后一般也不当面打开。如果当面打开并喜形于色,可能招致“贪财”的嫌疑。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对别人送的礼品,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且欣然道谢。

五、词汇语言的文化

英语词汇在长期使用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对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的介绍,以防学生单纯地从词汇本身做出主观评价。比如red一词,无论在英语国家还是在中国,红色往往与庆祝活动或喜庆日子有关,英语里有“red—letterdays”(节假日)。尤其在中国,红色象征革命和社会主义等积极意义,但在英语中“red”还意味着危险状态或使人生气,如“redflag”(引人生气的事)。还有当看到商业英语中的“inthered”,别以为是盈利,相反,是表示亏损,负债。在教学中,文化教育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培养文化意识,使他们能主动地,自学地吸收并融入新的文化环境中。比如:加强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比较,将中西文化在称呼,招呼语等等谈话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自觉自然地渗透到教学中。又如: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可以收集一些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外国艺术,历史和风土人情等。

总之,中西方的文化存在着很多差异,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而必须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中正确运用语言。

六、文化等级观念

中(东)方文化等级观念强烈。无论是在组织里,还是在家庭里,忽略等级、地位就是非礼。尽管传统礼制中的等级制度已被消除,但等级观念至今仍对东方文化产生影响。在中国,传统的君臣、父子等级观念在中国人的头脑中仍根深蒂固。父亲在儿子的眼中、教师在学生的眼中有着绝对的权威,家庭背景在人的成长中仍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另外,中国式的家庭结构比较复杂,传统的幸福家庭是四代同堂。在这样的家庭中,老人帮助照看小孩,儿孙们长大后帮助扶养老人,家庭成员之间互相依赖,互相帮助,密切了亲情关系。:

在西方国家,除了英国等少数国家有着世袭贵族和森严的等级制度外,大多数西方国家都倡导平等观念。特别在美国,崇尚人人平等,很少人以自己显赫的家庭背景为荣,也很少人以自己贫寒出身为耻,因他们都知道,只要自己努力,是一定能取得成功的。正如美国一句流行的谚语所言:“只要努力,牛仔也能当总统。”(Ifworkinghard,evencowboycanbepresident.)在家庭中,美国人不讲等级,只要彼此尊重,父母与子女可直呼其名。他们的家庭观念往往比较淡薄,不愿为家庭做出太多牺牲。

当然,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导致的礼仪上的差异还有很多,比如服饰礼仪、进餐礼仪,秘书礼仪等等,由于篇幅等多方面的制约,在此不能一一深入探讨。总之,中西方之间有各自的文化习惯,由此也产生了不少不同的交往习惯。因此,随着我国进入WTO经济的发展和对外交流、贸易的不断增加,我们不但有必要在与外国人交往或者前往别的国家去之前,了解对方国家的礼仪习惯,而且必须加强专业礼仪人才的培养,提高全民礼仪意识,这不仅是对对方的尊重,也给我们自己带来了便利,不但能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烦与误会,还能在现代社会的多方竞争中争取主动,取得良好的结果或效益。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文化即英汉语言文化对比》,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4

【2】方文惠主编,《英汉对比语言学》,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

【3】胡文仲,《文化与文学》,《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