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业发展的现状范文

时间:2023-07-12 17:40: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当前农业发展的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当前农业发展的现状

篇1

一、我国农业经济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我国的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七十,算是一个农业大国,但我们还不是农业强国。土地分散、生产效率低、技术落后,水利,机械等农业设施薄弱、竞争力低。在很多偏远的山区,都是靠人力经营土地,收成的好坏也是靠天说了算,防灾抗灾能力差。都说中国地大物博,但是人均占有水平很低。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

(二)农业效益偏低,农民收入渠道窄,收入少,城乡居民收入仍持续扩大;农业物质投入成本和劳动力成本节节攀升。在如今的社会常年守着土地的农民很少了,大多在农闲的时候都去外面打工。所以有人说减少农民是解决农业问题的根本。然而,这并不能从根本解决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问题,相反,有可能引导农业走向误区。

(三)农业、农村、农民是“三农”问题,根本是农业问题,农民是我们国家粮食的制造者,从农业产业这个角度讲,有些想法是不切合实际的。首先,我们不承认农业发展的比较劣势,试图通过发展农业来解决农民的福利问题。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我们的农业相对来说是比较落后的。在外国农产品的不断冲击下,我们的农产品会受到巨大的冲击。这是因为农业的自然资源条件不好,组织机构不合理,后期积累的技术也不够,与国外规模化的农业结构相比不占优势。当前农民大多数还处于自然经济状态下,农产品卖出的价格还比较低,大多数农民是为了把粮食卖了来换取生活费用。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农村人口减少了,也不能解决实际的根本问题。放弃农业也是不行的,从古至今农业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即使是在发达的国家。民以食为天,目前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粮食为人类解决温饱问题,所以要保证农业的发展空间。只有给农业定好位,制定的农业政策和农业制度才会合理,利于农业的发展。

二、发展农业经济需要采取的措施

(一)发挥区域优势合理利用当地农村资源。发展农村经济必须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各村不同的经济基础、农村资源、农民素质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合理有效地利用当地农村资源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不断增强农村的经济收入。要根据自身优势和潜力来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突出地方特色不能一哄而起套用一个模式。一是调整城镇及郊区农村经济结构要突出发展二、三产业。城镇及郊区地理环境优越交通、信息、人才资源丰富兴办二、三产业的基础条件较好。要通过建立农副产品商贸市场、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兴办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和各类服务实体等多种途径实现以場地生财、以区位聚财、以服务引财的目的有效地增强村级经济实力带动农民增收。二是调整边远贫困山村经济结构要突出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就当前来说一方面是开发和利用好一切可以开发的资源发展新项目开拓新产业。利用集体自然资源如山地、水资源等。发展一些集体统一经营的种养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或者通过招标承包等形式达到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目的。另一方面是管理和改造好现有村级集体的山林、果园、水域等使村级集体资产保值增值进一步巩固和壮大村集体经济。

(二)针对农村经济“分得过多统的较少”的实际可采取返租倒包、合股经营等形式对村级集体资源和农户个人资源重新规划、整理和开发实施规模和品牌战略、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强理财水平管好用活村级集体资产。农村集体资产是广大农民多年来辛勤劳动积累的成果是发展农村经济和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质基础。管好用好集体资产。对于壮大集体经济实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建章立制强化管理实现村级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做到聚财有术理财有方第一要建立健全集体资产积累机制。凡是集体项目都要落实责任制及时收缴承包金或租赁费按照“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自己的”分配原则把该收的钱收起来。第二要加强清产核资盘活集体存量资产构筑资产增值机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好土地征用补偿费分配制度、非农用地有偿使用制度、集体房屋和集体公益设施使用制度等。合理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利益实行“以收促养、以收促建”增强农民积累集体资产的意识。第三要进一步完善农村的管理制度。全市的村级财务管理大多比较规范相应制度比较健全在一定程度上也实行了财务公开和民主监督。但必须进一步强化开支审批、收支预决算、财务审计监管等工作把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纳入法制轨道提高农民群众对集体经济的信任和支持促其健康发展。

三、结语

农业经济在我国也占有很重要的基础地位,伴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变革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月的了一定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农业产品的质量跟不上,农业生产的投入还不是很够,农村集体经济相对落后,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政府应该加大对农业经济的投入力度,调整农业结构,加快农业经济的发展。大力发展农业经济,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的消费水平,促进农业经济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瞿振元.中国农业与世界农业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2010.

[2]钟甫宁.农业经济学[M].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篇2

关键词:农村;土地;土地流转;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F30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4)07-0055-01

当前,三农问题是中国经济发展中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将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三农问题有效地解决,不仅可以促进农业发展,还可以提升农村经济,改善农民生活现状,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在农村发展中土地流转政策的实施,有效的将农业发展中的资源优化配置,提升土地的经济效益。

一、新时期农村土地流转现状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在不断加快,当前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中,三农问题依然困扰着农民,为了促进农业的发展,将农民的生活现状改善,提升中国经济的整体发展实力,中国实施各项农业政策,为农业发展做出各种努力。在众多农业发展政策中,土地流转政策的实施,具有积极的意义,其可以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农业发展。但是在新时期农村的土地流转政策的实施,并不顺利,虽然是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变化,但是在当前还存在一些相对突出的问题。

(一)被动性

从土地流转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上进行分析,虽然这些都是积极的,但是近几年,土地的转包情况在逐渐的下降,越来越多的农民外出打工,而且其去向和时间也具有不确定性,土地转包在农户不情愿的情况下是无法变更土地承包关系的。[1]在众多因素的影响下,土地流转存在一定的被动性和无序性,在土地流转的过程中,还蕴含着土地纠纷等问题。

(二)不顺畅

在新时期实施土地流转政策,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使得土地流转不畅,这些影响土地流转不畅的因素主要有:当前关于农村土地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不健全;农村土地市场的发展处于不完善的现状;当前与土地流转相关的政策没有形成;土地供需受到限制等等。虽然实施土地流转具有很多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各种各样的因素的影响下,中国土地流转政策的实施,依然存在不顺畅的问题。

(三)不规范

农村地区和城市存在差异性,国家制定的发展政策,多在城市地区实施,而在农村地区的实施相对较少,除非是与农村发展相关的政策,会在农村实施。在农业、农村发展中,实施的政策,也会因为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等文献制度,造成无法有效的实施。例如土地流转制度实施,就存在严重的不规范问题,很多土地流转都是自发进行的,没有形成土地流转合同,流转土地相对分散、零碎等等。

综合进行分析,虽然土地流转制度的实施,受到一定的限制,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这并不影响土地流转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了实现土地流转的经济效益,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提高农民土地流转的积极性,规范土地流转,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政策。

二、新时期农村土地流转产生的经济效益

随着中国对农业发展的大力扶持,制定农业发展政策,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实施的土地流转政策,将农业发展中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提升农业发展经济实力,为了有效的实施土地流转政策,国家将农业发展中的相关制定、法律等进行完善,为土地流转的实施提供保障。当前人们对土地流转的认识在不断的深化,也将土地带来的经济效益提升,其在农业发展中,具有积极的作用。

实施土地流转,促进农业的规范发展和经营。在农业发展中,实施土地流转政策,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将土地分配中产生的问题有效解决。农村土地,多以户为主,土地分布相对的分散和零碎,单一进行土地的耕种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为此很多农民开始进行土地承包,实施大规模的农业耕种,将农业种植规模进行扩大,实现农业种植的经济效益,而土地流转为农业的规范发展和经营,提供了良好的有力的发展条件。

在农业发展中实施土地流转政策,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有效地提升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土地流转之后,农民可以放心地到其他行业、产业中发展,而农村进行农业种植的农民,其农业生产范围也得到了较大的扩展。土地流转将农业种植中的机械化水平提升,实现了农业的快速、高效发展。近年来国家在农业发展中的财政投入在不断增加,机械直接和间接投入,在也不断地提升,这些和农业生产机械、种植机械的应用,提高了农业的种植效率和生产效率,进而提升了中国农业发展的经济效益。

土地流转实现了农业的特色化发展和规模化发展,将农民土地流转后,进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实施集中管理和集中经营,形成农业种植特色,促进农业的规范化管理。在新时期,国家的经济发展,需要和时代和发展向相适应,努力的向国际上其他国际的经济实力靠拢。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影响其发展速度的就是农业、农村、农民,为了提高国家的经济发展实力,需要在大力的进行农业发展,将三农问题解决,提升农业发展的经济实力。实施土地流转,将农业发展中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提高土地产生的经济效益,进而将农业、农村等相关的问题解决,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中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农业是中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提升农业发展实力,提高中国经济的发展,需要将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改善。土地流转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提升农业经济效益,虽然在新时期实施土地流转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随着中国的发展,这些问题将逐步的被解决,实现农业的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卫柏,李中.新时期农村土地流转的方式及其现实意义[J].安徽农业科学,2011(22).

篇3

>> 湖北省现代农业科技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谈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 现代农业的内涵、特点与发展动力研究 台湾现代农业发展的几个特点 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及金融支持对策研究 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湖南现代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发展对策 江苏省丘陵地区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山西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及对策建议 发展现代农业的承包体制障碍及对策 关于发展现代农业的思考及对策建议 广饶县现代农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田东县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议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辽宁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青海地区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汉中市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金华现代农业旅游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cn=E0103,2015-08-07.

[2] 湖北省统计局. 湖北省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 http:///wzlm/tjgb/ndtjgb/hbs/110245.htm,2015-03-04.

[3] 湖北省统计局. 湖北省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 http:///wzlm/tjgb/ndtjgb/hbs/108863.htm,2014-03-04.

[4] 刘守英. 中国的农业转型与政策选择[J]. 行政管理改革,2013(12):27-31.

[5] 张昌尔. 湖北:把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强农强省的重要抓手[N]. 农民日报,2014-07-09(1).

[6] 胡琼瑶. 湖北经济30问:农产品加工业能否持续领跑工业增长[EB/OL].http:///xw/jj/201508/t3337770.shtml,2015-08-03.

篇4

关键词: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对策;思考

设施农业是在可控环境农业的基础上优化而来,设施农业更加适合东亚地区的生长环境,设施农业是利用非自然条件,营造自然的生长环境,从而使农作物与禽畜等,不间断的吸收养分,进一步达到提升农业产值与产量的目标。

1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状况及主要问题

1.1我国设施农业的基本发展状况

当前,我国设施农业发展较为稳定,在经济发展情况较好的地区,基本上可以做到设施农业的全面普及,并且相关技术与国际水平相比,也占有一定的优势,农作物的基本质量,关系到农户的基本收入,而在设施农业普及前,农作物不仅面临着病虫灾害的威胁,也随时可能受到工业化肥安全的影响,使农户的基本收入,长期存在较大波动的状态。设施农业的出现有效的解决了以上问题,并加强了我国农业设施的基本建设速度,为农业发展做出卓越贡献。

1.2我国设施农业存在主要问题

1.2.1科技水平受限问题

我国在设施农业技术上的研究,大多数是由各省级与市级单位组织,相关的技术水平虽然在国际上有一定的优势,但仍然存在局限性,在其余方面也存在不足,其中科技水平受限是主要问题,针对特殊植物的研究,不够全面,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因素考虑也不够充分,是导致科学技术受到限制的主要原因。

1.2.2硬件设施不完善问题

我国设施装备的水平低下,有些只具备简单的防雨、保温功能,土地利用率较低,保温、采光性能差,由于作业空间小,不便于机械操作,更谈不上对设施内的环境因素的综合调控。

1.2.3机械化程度较低问题

我国设施农业机械的配套水平仍然较低,生产仍以人力为主,农民劳动强度大。这些都是制约我国设施农业发展的瓶颈。

1.2.4管理与维护问题

设施农业的日常维护,是保障设施农业正常使用的有效措施,目前,我国的设施农业的维护与管理状况不容乐观,基本上没有制定出完善的维护与管理措施,设施农业的基础设备的坏损情况严重,长期得不到维护,导致大部分地区的设施农业的基础设备均有不同程度的腐蚀,使设施农业的作用与效率大打折扣,难以完成预期的规划目标。

2改善设施农业发展现状的对策与建议

2.1加强设施农业发展意识,制定长期发展规划

我国应从战略的高度认识设施农业,要正确认识设施农业所具备的潜力和影响,在制定农业发展远景规划中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规划,有预见性地、不失时机地将设施农业的发展放到应有的位置,引导经济发达的城市和企业集团发展设施农业。

2.2国家给予奖励补贴政策,技术单位给予技术支持

我国为加快设施农业的发展普及进度,在各省市地区,相继出台了多项扶持政策,在经济方面,对设施农业实施减税与免税政策,并大幅降低农户的贷款利息,同时在经济发展较为发达的地区,当地政府实行资金补贴制度,在技术上,相关的技术单位对于设施农业建设方面也作出较大努力,免费帮助农户提升农业生产水平,免除农户的相关技术费用,是有关技术部门对农业发展的大力支持,为加强农业发展基础奠定了坚实基础。

2.3加快设施农业机械化生产普及进程

机械设备,对于农业发展而言极为重要,设施农业与机械化生产的有效结合,使农业产值与农业总产量提高4倍以上,因此,加快设施农业机械化生产的普及,至关重要,我国国土辽阔,可用于农耕的农业用地较多,现有的设施农业机械化生产建设与普及速度,难以满足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需要,所以加快相关的农业机械化生产普及不仅对农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2.4提高监督与管理能力,提升管理人员素质水平

目前,我国在设施农业的技术开发、管理等方面高素质的人才极度缺乏,有些关键技术的开发管理与国外水平差距甚远。因此,必须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大力普及设施农业的科学知识,注重培养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才,提高生产者的素质。

3结语

农业发展关系重大,必须需要有关部门加强对设施农业技术的研究,并提高现有设施农业的基础技术水平,在技术推广方面,需要各级省市县政府,切实落实相关的优惠政策,为保证农业稳定发展,做出积极努力。

作者:韩顺琼 单位:凉山州会东县鲹鱼河镇综合服务中心

篇5

关键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策

根据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显示:汉源县特色经济果林面积达2.21万hm²,包括苹果、甜樱桃、花椒等,中药材种植面积1.6万hm²,建成9个“现代农业千亿增收工程示范区”,推进金花梨、黄果柑、高山蔬菜等,建成粮经复合产业基地4万hm²。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4亿元,比2015年增长4.1%。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极大地推进了汉源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但是农业结构调整也带来一些诸如销售难等亟待解决的问题,故此,对当前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分析很有必要[1]。

1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的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农业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农业和农村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广大农民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市场经济下,对于农业产业调整的发展趋势是必然的。汉源县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70%,维修整治堰渠1798km,完成土地整理项目5万hm²。建成十大特色农业产业基地66万hm²。获得农业部地理标志认证产品2个,工商总局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认证2个,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个,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创建通过专家组核查。但是,目前在农业经济发展道路中,农业产业化的程度仍旧不高,农业产业调整中结构不合理,抵御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并不强。虽然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是国家充分给予农业政策支持,有效地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汉源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多半是栽种果树,很多农户把农田都改成了果园,种植业比例扩大,粮食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在逐步缩小。致使较多的经济作物涌入市场,容易引起价格波动的现象,增加种植户的种植风险,不利于农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关于农副产品的加工深度和广度不够,产品的附加值较低,产业发展不平衡,给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带来了极大的负担。影响农业最大的因素是周边自然环境,在很长的发展时间内,经济作物的种植都存在较大的风险,一些地区农业信息相对闭塞,不利于农民快捷地掌握关于农作物种植的一些技术、市场价格等相关的资讯[2]。

2关于农业产业调整的主要措施

2.1深化改革,为农村发展增添活力

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受创新人才、技术力量、地域发展等因素影响,面临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加大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完善小规模土地流转、土地资源的整合使用体系,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具有带头示范作用的种植大户或农业专业合作社等积极融入市场。激发农民种植的活力,带动全县农业产业升级转型。优化农村生产组织形式,坚持个体经营与多种经营共同发展的模式,建立健全新型的农业经营体系,从而转变农业的发展方式,促进全县的农业现代化进程。

2.2因地制宜,走地域特色农业发展道路

汉源县的地形以高山河谷为主,较多人口和资源短缺制约了当地的农业发展,高山地区环境恶劣,没有较好的农业的发展基础,在此自然因素的制约下,要充分结合因地制宜的方针,发展属于汉源县的特色农业发展道路。打破传统的农业发展理念,根据地形特点及气候特点,结合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种植有针对性的农作物。大力发展红富士苹果、黄果柑等经济果林,将果树的开花期充分利用起来,打造精品的春游路线,发展观光农业。积极深入土地流转,发展规模化农业,树立绿色环保的农业生产理念,促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利用高山地形,根据海拔、地形、气候等依次推进,大力发展集河谷坝区、中低山区、高山地区的因地制宜型农业经济产业带。

2.3发展农旅一体化的农业发展模式

创新农业发展模式,积极结合旅游发展思路转变农业的发展模式,引进绿色环保的生态发展观念,结合农业的发展优势,打造立足于生态、着眼于自然的观光旅游农业发展模式。大力调整当地的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旅游基础设施,将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充分结合,形成政府积极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建立生态旅游农业的乡村旅游的新格局。也可以开展梨花节、品果节等一列活动,加大宣传,树立汉源旅游品牌,逐步形成生态农业发展的新形势[3]。

3结束语

农业产业的结构调整要遵循农产品的生长规律,对市场需求趋势进行深入研究和预测,以市场为基础,在国家政府相关农业政策的扶持下,结合当地农业发展现状和当地的地区优势积极创新,打造极具当地特色的环保生态经济农业,促进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

参考文献

[1]蔡辉,谢明强,李翊权.当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对策的思考[J].北京农业,2015(03):205.

[2]常江育,吴晓燕,何丽萍.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思考与对策[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5(09):47-48,51.

篇6

关键词:设施农业;发展问题;发展策略

引言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特殊时期,国家正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连农业发展应该紧跟国家的步伐,实现持续对农业发展的。同时,大连还应该根据其农业发展现状将设施农业的经验融入到市场经济的环境中来,进而使得设施农业能够进入市场经济体系中。设施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体系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因此大连地区应该讲设施农业的稳定发展作为主要目的,大力推动设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

1. 设施农业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设施农业是一种封闭式的农业生态系统,其主要是通过建立温室、大鹏等形式来人工控制气候,使得作物能够生长。人工制造形成的封闭空间不会受到任何来自外界自然环境的天气的影响,同时人工控制还能够自由调节控制、阳光、资金以及劳动力等要素。设施农业是一种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方式,是人类为了实现高效农业生产而创造的技术[1]。设施农业利用温室中的人工控制温度与湿度能够有效的延长农作物的生长期,显著提升农作物的产量与品质。建造温室的过程中同时也大量提升了太阳能、土壤的利用率,同时,延长生长期意味着产量大幅度提高。例如,在温室中栽培的黄瓜相对普通环境下生长的黄瓜,其产量达到20倍左右。又例如,美国科学家开发的番茄种植技术,大大缩短了番茄成熟期,一般情况下需要五个月成长,而在该技术下番茄成熟只需要两个月。作物成熟时期缩短意味着产量大面积提高。设施农业能够有效提升农作物产量,提供稳定的农作物产量,最大程度的满足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2]。

2.大连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2.1设施农业建设设备简易。目前大连地区设施农业建设大都是停留在设备简易的状态,设施的科技含量不高,生产效率也相对更低。有的设备仅仅能够起到简单的防雨、保温作用,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十分低下。同时,设施农业的机械化程度较低,农作物生产依然是以人力劳作为主。

2.2设施设备整体技术水平有限。大连地区农业技术服务部门的职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基层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十分欠缺,农业技术推广难度大。全市农业部门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有限,更新频率慢,真实技术不高,实际指导能力较弱,有很多农业实际问题无法妥善解决[3]。

2.3产业后续管理薄弱。农作物生产规模有限,选择品种也十分凌乱。农民大多数没有规划组织意识,随意性较强,没有统一的管理。相关政府部门在进行设施农业推广的过程中存在重建设、轻管理,重生产、轻市场的情况。

2.4农民群众意识不足。有一部分农民已经习惯了传统化的种植,对于新型的生产方式无力接受。由于设施农业在推广初期阶段资金投入较大,部分农民担心种植失败,无法收回成本,不愿意发展设施农业。

3.推进设施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3.1进一步强化政府推动力。政府在推广设施农业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积极作用。因此要进一步推动大连地区的设施农业发展就必须重视政府的推动力。首先,各级政府要完善发展规划。各级政府在推动设施农业规模化生产的过程中应该秉持着农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全方位考虑到设施农业的产业化、标准化特点来进行规划组织。在关注实用型设施建设的时候,需要根据设施的特点来进行难度层次划分,使得设施农业的整体规划更加科学。摸索全市统一设施、技术的标准,进而加快设施农业标准化的脚步。在制定相关规划的同时,主动听取群众意见,全方位提升规划的效果。其次,各级政府各个部门之间要开展协调的工作配合[4]。由于设施农业推广实施需要涉及到各个民生部门,例如农业、金融、财政等。因此政府应该尽快建立起部门协调配合体系与信息共享平台,让各个部门能够在第一时间掌握设施农业的发展进度,进而能够尽力解决设施农业在推广过程中的问题。最后,政府部门要积极推动土地流转工作的开展。政府可以通过补贴流转价款、提供再就业岗位、推行养老保险制度来吸引农民能够自愿流转土地。

3.2完善设施农业基础建设。建立全市统一农业设备与技术标准。转变以小区建设规模进行资金扶持的行为,实现技术标准与标准区域相结合的方式,如果小区没有达到设备与技术的相应标准则不予进行资金扶持。同时,政府可以转变补贴方式,选择使用温室与大棚净面积数据为准来发放补贴。实行旧棚改造计划,妥善的利用已有的资源来进行改造,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投入。大力推广农用机械设备,例如眷恋掉撞击、秧苗移栽机等,降低人工劳作强度。

3.3强化市场体系建设

3.3.1探索设施农业产业化发展多元化资本支持。吸引多元化资本进入设施农业的发展过程。民营资本、国外资本等融入设施农业发展过程不单单能够解决设施农业的资金需求,同时还能够推动设施农业常用革新。

3.3.2规范创新农资市场机制。强化基层政府部门只能,明确政府相关部门对农资流通的监督管理机制。对不合法的农资经营活动进行打压,给农民构建和谐的销售环境。积极引导农产品销售市场转向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方向发展。对目前现有的批发市场价进行改组,实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重组。

3.3.3完善农产品销售规划。完成农产品销售规划,冲破陈旧的摊位制模式,积极参与、配送、连锁等销售形势,丰富市场交易模式。更加可以顺应当前电子商务的发展热潮,探索网络交易等符合市场运作的交易形式。强化机制机制创新,向农户方向产、市场销售稳的方向努力、重点支持农产品的冷藏、储存、运输等销售环节。参考竞价拍卖、直供送货等现代化交易方式,让优质、无机、绿色的果蔬能够直接进入超市卖场。

3.4大力支持品牌建设。大连市要充分重视设施农业的开展,积极主动的进行农产品国际国内质量产品标准认证,注册商标,打造知名品牌。严格按照无公害产品的规定与商品质量标准来进行生产流程,制定标准的产品生产技术[5]。积极进行果蔬产品绿色认证,全方位提升蔬菜产品的质量。定期组织蔬果农产品博览会或展销会,推广当地无公害、绿色、知名品牌的果蔬,提高市场占有率。

3.5增强科研投入。完善农业科技管理体系,建立农业资金的正常运作。将科研投入资金进行合理的规划与安排,降低各个部门之间由于重复只能而造成的资金浪费问题。重新调整科研结构,加大科研投入,吸引专业的优秀人才参与到设施农业推广中来。

4. 结束语

从目前的发展阶段来看,大连地区的设施农业正在处于现代农业的关键转型时期,其在深入发展过程中必然受到资源与环境的限制,而在市场竞争方面也必然受到国内的压力,因此其必须要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尽快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将农业地域与作物结构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实现资源高效配置,将设施农业的进步与发展真正落实到发展观下,最终实现设施农业的稳步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率,改善农村经济。(作者单位:大连海洋大学)

参考文献:

[1]黄学群 , 崔凯 , 李瑾.天津郊区设施农业(种植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 2015, (02):33-39.

[2]徐娥.巴彦淖尔市设施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4, (05):114-115+134.

[3]成小虎.海门工业园区生态休闲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 2014, (18):133-135+138.

篇7

措施。

关键词:战略管理会计;农业发展银行;应用

一、战略管理会计的内涵

战略管理会计,是基于战略管理的视角为企业的发展获取持续的竞争优势,满足不同利益相关者的不同利益需求,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会计。在激烈的市场条件下,金融市场不断深化改革。在银行业中,我国农业发展银行经营环境受到巨大的挑战,面对内部的优势与劣势,结合外部的机会和挑战,引入战略管理会计是为科学管理提供战略决策信息服务。与管理会计相比较,战略管理会计注重农业发展银行在市场竞争中的长远发展能力、抵御风险的能力,注重农业发展银行在经营中的稳定状态与创新能力,通过持续的指导,实现农业发展的总体性目标。战略管理会计,是银行高层管理者为保证银行的稳定与发展,通过对银行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综合研究,对银行的所有经营业务进行长远性和根本性的谋划与指导。

二、战略管理会计在农业发展银行应用现状分析

当前,中国的经济进入"新常态",金融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银行经营格局总体发生很大变化,行业间的竞争,经营格局的变化迫使农业发展银行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增强其自身竞争力。市场竞争的不断发展让农业发展银行认识到了提高战略管理会计的重要性。目前,农业发展银行尚未全面系统地推行战略管理会计,主要是理论上的探索,并未对其进行深层次的应用,可以说我国农业发展银行对于战略管理会计系统的应用处于初始

阶段。

银行竞争经营格局的明显变化使得农业发展银行必须加速探索出一套适应自身发展的经济模式。因此,在新时期农业发展银行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对于经营绩效的影响尤为明显,合理运用自身资源,建立新的战略管理会计系统,适应经济转型,灵活运用新技术,将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和竞争力。

三、战略管理会计在农业发展银行运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战略管理会计在农业发展银行的应用困难

20世纪80年代,全球进入战略制胜的时代。战略管理会计,以一种全新的视野和理论方法,受到银行业的青睐。作为传统管理会计的变革与发展,战略管理会计于20世纪90年代被引入中国,受到专家推崇,我国银行业开始学习和应用。由于战略管理会计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其理论的前沿性尚缺乏系统的指导思想与规范制度,再加上改革开放进程中的特色政策,使得我国银行业长期以来对其应用空间有限,导致战略管理会计对银行业的整体应用价值得不到彰显。客观上限制了战略管理会计在农业发展银行的应用推广。

(二)成本管理方法存在缺陷

目前我国农业发展银行成本管理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已经不能适应银行的发展要求。农业发展银行从事的业务种类多而且程序复杂,其所提供的金融服务属于一种无形的产品。因此在识别现有资源、分析资源变动原因,应用作业成本法进行成本管理与核算,规划成本作业等方面,存在实际的困难。人为的判断和对数据进行简单的收集和处理,具有主观性,不能高效准确地获得真实的相关数据信息。因此选取合适的成本动因就成为了分配间接费用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因为对占总成本比重较大的间接费用的分摊不合理,极有可能很大程度影响成本核算,无法反映银行各部门的运营效率。为避免造成人力和物力的浪费,所以选取数据要合理,过多或过少的数据都会对准确性造成重要影响,合理的数据有利于做出正确分析,有利于制定策略和相应的管理。

(三)绩效评价体系不完善

农业发展银行现行的绩效考评制度与标准,在信息技术向大数据技术转变的过程中,已经不能满足银行的战略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效果。作为绩效考核的指标,平衡计分卡在农业发展银行的具体操作过程中,主要起到判断银行员工的作用,而对银行整体业绩的衡量缺乏战略考核。这使得平衡计分卡的使用价值局限于普通员工层面,与银行发展的使命、价值观和愿景相分离。考核评价指标系统中,指标类别与指标选择存在针对具体职位具体分析而设置说明书的情况,这使得指标设置数量过多、指标设置标准虚高、指标设置重点缺位,而对于银行整体战略性财务指标的实现没有起到支持价值。评价考核指标的采用,对银行短期利益的取得虽然效果显著,却缺乏长远性。现有的评价体系短缺于考虑消费者的利益、短缺于考虑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的利益,缺乏对员工的长远激励机制,缺乏对消费者的可持续利益机制。

四、改进措施

(一)建设农业发展银行的大数据平台

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已转型升级为数据技术。农业发展银行银行需要基于战略管理会计的眼光高度重视自身数据平台的建设,以DT时代的思维积极参与大数据建设。顺应信息技术到数据技术的变革,借助数据技术提升农业发展银行的竞争优势。

(二)强化战略管理会计理论研究

进一步加强对战略管理会计理论的研究,尤其是在当前金融市场全面放开的竞争格局下,战略管理会计理论的价值应在农业发展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中得到有力的发挥。可以考虑对农业发展银行高层管理者进行培训,以推动高层管理者对战略管理会计的战略重视。应用战略管理会计对农业发展银行的业绩进行评估,结合各个部门自身的特点,明确战略管理会计在各个部门的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战略管理会计并做出评价和总结。

篇8

关键词:新形势;农业经济;有效;途径探究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业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尽可能地结合当地农业发展的具体情况,贯彻农业经济的决策部署,尽可能有效地发挥出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价值,推动当地农业经济发展。

1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随着城市化进程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我国当前的农业经济发展过程当中,人均的耕地面积越来越少,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人均耕地面积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的农业就业人口在全国就业人口的人均GDP水平中,属于较低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农业经济的人均发展欠缺。需要相关部门引起重视,尽可能采取有效措施积极转变我国的农业生产方式,尽可能提高农业经济生产的效率,避免由于多方面条件引起的效率低下、经济发展阻碍的现象,带动农业经济的前进发展。目前我国面临的不仅是人均耕地面积的下降,还有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数量的降低,有越来越多的农民工选择了去往其他城市打工,导致农村中剩余劳动力就是年长的老人以及未成年的孩子。这种农村劳动力流失的问题造成了我国农业经济收入较为低下的现象。

2我国当前农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基础相对来说较为薄弱

我们可以知道当前农业生产所使用的一系列相关机械设备相对于西方国家来说较为落后,由于相关机械设备技术含量的低下,导致在新形势下农业经济发展不能实现集约化、规模化的生产。由于我国土地条件以及相关机械设备科学技术条件的制约,我国的机械化生产并没有在农业经济发展当中广泛推广,农民百姓使用的机械设备依旧为过去的传统设备,不能发挥出科技高端技术在农业经济发展当中的实际作用[1]。不仅如此,农民百姓对于生产过程使用的相关机械化也缺少对应的维修以及机械管理工作,导致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低下以及机械设备容易损坏的相关不良症状。对于一些自然灾害能明白现在生产过程当中并不能有效地采取对应措施进行预防,对于自然灾害的处理措施效果不佳,导致自然环境变化对农业经济生产有着很大的影响作用。

2.2我国当前农业生产方式落后

农业经济发展依靠于生产方式的先进化。我国当前的农业生产往往有着落后的生产方式,主要表现在农业技术的水平低下。有很多农民为了有效地降低自身的生产成本,往往只是并且过度地依赖于人力资源,没有长远的规划发展导致了大规模农业生产的推广受到了阻碍,导致了我国农业生产方式的生产力薄弱现状。

3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3.1发展农业信息科技水平

相关农业科技人才可以将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以及物联网技术有效地结合到实际的农业生产过程当中,尽可能提高我国当前农业生产的精细化以及数字化,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前进发展。当前农业经济信息技术的主要运用在卫星遥控、农业物联网、水肥一体化以及滴水灌溉当中[2]。相关技术人员用信息科技有效地收集农作物生产过程当中所出现的一系列相关的数据信息,经过数据的有效分析,为农作物生长的生产管理提供有效的工作依据,提高农业生产的智能化水平以及信息化水平,从而实现生产成本的降低,尽可能提高农业经济的生产规模效益。为了更好地发展无形形势下的农业经济,必须要将工作重点放在农业信息科技水平的提高工作上。积极响应农业信息科技的普及推广,为我国新形势下农业生产工作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对一些农业人才开展相关科技的培训工作以及科研活动,加强对于科学技术的农业人才培养工作,尽可能地提高相关农业人才的科学技术能力水平,为了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经济的发展,打下扎实的知识积累[3],相关部门需要创新农业经济发展的监管机制,尽可能为农业科技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氛围,创造更好的形成条件,尽可能地将其有效运用于我国实际的农业经济生产过程当中,发挥出科学技术的真正力量。

3.2积极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模式

在新形势下想要有效地发展农业经济,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有效转变我国当前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尽可能地结合宏观经济市场的影响因素,全面地了解不同地区,不同农业经济发展的增长模式,最大限度地为农业经济的实际现况做出全面的分析,结合分析结果采取有效的措施,去面对不同地区不同农业经济发展可能会遇到的相关问题,有效地减少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当中遇到的负面影响,有效地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投入资源以及资金的使用效率,尽可能地帮助农业经济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4]。各级政府部门需要高度重视农业经济的前进发展工作,需要加大工作力度,促进农业经济在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条件下多样化发展。在实际推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当中,需要出台各种相关政策以及给予相关的资金,去有效增强农业经济在发展过程当中的核心竞争力,尽可能地为农业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相关工作人员还需要结合现代化的手段,帮助农业经济的前进发展,尽可能地提高农业经济发展的模式转变,从过去传统的模式,有效转变为更加适应现代农业经济发展以及本地农民百姓的生产规模模式,推动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前进发展。相关政府部门还需要促进农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发展,尽可能地在推动农业经济前进发展的前提条件下,注重农业经济发展的社会效益,提高农业经济对于社会的奉献价值,尽可能满足人民对于农业的相关要求[5]。不仅如此,在推动农业经济前景发展的前提条件下,还需要注重农业经济发展的生态效益,尽可能地在生产过程当中保护当地的农业生产环境,避免对于土地资源的过度浪费,实现生产生态的有效结合。根据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多角度、多方面地推进其经济健康增长,保证在新形势下发展农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相关部门还要注重农业生产的生态功能,尽可能地发挥出农业生产过程当中对于当地环境的生态保护功能[6]。我们可以知道,农业生产过程也是对于当地生态环境保护的一项有效措施,相关政府部门以及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加大农业生产的推广力度,尽可能地将一些荒地或者空地有效地组织起来,激励当地的农民百姓开展荒地或者空地的种植工作,提高当地的农业用地生态化的普及推广。不仅如此,在农业生产过程当中需要尽可能地避免过多地使用一些对当地土质以及水质有着污染的相关农药或者化肥。一些农药化肥过多食用会导致当地的水体污染以及土壤污染,进而导致大面积的农业发展种植污染[7]。对于水体污染来说,大面积地使用农药或者化肥导致农作物并不能有效地使其全面吸收,通过下雨或者灌溉等方式,农药或者化肥会随着水资源而流入到地下水环境当中,进而导致当地的水体富营养化。对于土壤污染来说,大面积地使用农药或者化肥会导致土壤当中的氮磷含量增高,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农作物生产的最佳产量,还会导致连续几年的农作物生产都为此受到不同的负面影响,进而降低了农作物的生产数量,抑制了当地的农作物经济发展。

3.3加大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的资源投入

相关工作人员为了尽可能地促进当地的农业经济发展,需要结合当地农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加大一系列的资源投入。资源投入主要包括资金投入以及科技投入。关于资金投入,政府部门需要首先地完善惠农政策,尽可能通过制定相关的资金政策以及政府扶持帮助政策,来吸引大规模的年轻人继续进行劳动经济发展的有效工作,避免青年人的大量流失,为当地农业经济生产保障人力资源,有助于当地农业经济的健康前进发展[8]。通过资金政策的有效扶持,调动了农民百姓的生产积极性,端正了农民对于农业生产的正面心态。关于科技投入,政府部门需要对农业科技以及农业生产的相关工作进行充分研究,充分地提高农业生产过程当中的技术水平,提高当地农业经济生产的机械化以及智能化水平。部门可以通过相关的技术投入升级当地农业生产所使用的机械设备,机械设备科技化水平的提升可以有效地保证生产效率,为当地农业发展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篇9

[关键词] 农机技术 推广 工作方法

[中图分类号] S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6-0211-01

一、前言

农业、农村、农民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作为农业推广部门的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机技术科学、有效推广对于提升农业的机械化水平、提高农民收入发挥着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然而,由于我国农机推广工作受到来自体制、制度、自身传统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其具体实施存在诸多问题,亟需采取有效措施、创新农机技术推广方法,使其更好地为农业发展服务。

二、当前我国农机技术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正视事物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更好地对症下药、标本兼治。就我国农机技术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具体可表述如下:

1.农机技术推广经费不足

就我国县、乡两级与农业发展关系较密切的基层政府而言,政府的农业发展专项资金有很大一部分应用于农业技术推广,真正用到农机推广的经费少之又少。加之之前在农民身上征收的农机管理费被取消,导致农机推广资金更加“捉襟见肘”,这就导致了许多先进的农机技术及农机因为资金不足的原因无法到达农村。[1]

2.农机使用者和经营者的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农村主要劳动力中有很大比重的人为文盲或半文盲,他们掌握的科学文化水平较低,其农机使用的素养有待提高。他们在具体的农机操作过程中,为了追求经济利润最大化,往往忽视说明书的指导作用,一味地按照自己经验进行操作使用,在某种程度上极易导致农机使用效率的降低和农机寿命的缩短,最终会影响农机技术的推广应用。

3.农机技术推广机构不健全

就我国目前大部分地区的农机技术推广机构来说,它主要存在于县、乡两级机构,这就导致诸多问题的出现:县、乡两级机构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他们对农村地区农业生产现状了解不够,这就导致了他们决策的制定或农机技术、设备的引进不能有效地与当地农业发展现状密切结合起来。这一问题的明显表现就是购买来的设备在本地不能切实保证其功能发挥的最大化。而派驻在乡镇上的农机技术推广员则普遍被当做包村干部使用,其职能错位使得其作用无法发挥。

4.农机部门与相关部门工作配合度不高

农机技术及设备的功能、作用必须推过层层地实验、推广才能合理调配,使其作用、功能尽可能实现最大化。然而,我国农机推广工作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各部门协调不当,主管部门一味地发号施令,各相关部门配合度不高,这势必导致农机技术推广工作停留在“喊口号、走过场”层面,最终受损的还是农民的利益。

三、探究新时期农机技术推广工作方法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策略,探究农机技术推广工作方法的全新策略,切实推动农业大发展、大繁荣。

1.保障农机推广资金来源渠道多元化

就政府而言,要切实增加对农机推广经费的投入,建立、健全以政府财政补贴为引导,集休投资作补充,个人和联户集体投资为主的多元化投入体制,[2]切实保障农机技术及设备推广难、经费不足的问题;除此之外,还可建设农机服务示范园,切实保障农机技术与当地农业发展现状相适应。再者,除了多方筹措经费,农机部门还要切实保障农机专项资金使用的合理化并做好监督工作,比如大型农机器械的购买应以农户联合投资为主,政府补贴和银行低息贷款为辅;农户购买数量较少的小型器械以农民自付为主,政府给予三百至四百元的财政补贴。

2.提高农机使用者和经营者的专业素质

首先,要从源头上通过开设农机技术培训班、进行远程教育等途径提升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养;其次,基层农机技术推广人员要深入到田间地头对农机设备操作人员的具体操作实践能力进行“手把手”地指导,并向他们灌输基本、先进的农机保养知识和安全生产、操作技术,切实提高农业的机械化水平。[3]

3.建设新型的农机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针对农机技术推广不健全的问题,农业相关部门要建立一支由农机专业技术干部、农民技术员和农民技术骨干组成的担县、乡、村三级农机化技术推广队伍,从而保障最新的农机技术能尽快地普及到农民身边,更好地为农民、农业服务。除此之外,要定期组织农机技术专业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及时根据当前的农业发展形势和农业技术发展现状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提高技术人员自身的技术水平,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农业、农村发展。

4.切实加强农机部门和相关部门的工作配合

首先,各部门要从意识形态领域认识到加强工作配合的极端重要性,摒除传统的“各自为政”的工作方法,促进各方信息畅通、工作有序配合。

其次,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的重要作用,建立信息服务网络体系。具体来讲,农机部门要加快农机信息服务中心的建设,将各种农机技术信息、设备基本情况和农业部门的工作安排及时对外公布,并在此基础上保障各部门的资源共享,方便其他相关部门能追踪农机部门的工作动态,从而做出工作部署,保障基本工作的有效落实。

四、结语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对农业越来越重视,出台了各项方针政策来推动农业发展,因此,农机技术推广工作则更具发展活力和空间。各地农业部门要抓住这一发展的有利时机,从制度、意识、体系建设、人才培养等多个层面切实采取有限措施,保障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的有效进行,从而为农业实现大发展、大繁荣创作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苍艳玲.浅谈如何搞好我省的农机化新技术推广工作[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0,(4):23.

篇10

[关键词] 基层 农机推广 服务体系 现状 发展思路

[中图分类号] S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12-0213-01

传统农业生产模式是以人力、畜力为主,生产效率低下,生产任务量比较繁重,并且还会占用大量劳动力。而农业机械的出现,改变了传统农业生产模式,提高了生产效率,减轻了农民负担,在解放大量农村生产力的同时,实现了农业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提高了农业生产精准度以及农产品质量,并且,还协调了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1 基层农机推广服务体系现状

基层农机推广是当前农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但是从实际工作情况来看,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

1.1 缺乏完善的管理体制

当前,基层农机推广工作基本是由县政府主持和安排的,包括资金调拨、人员调动等,县政府对乡镇实际生产情况不够了解,在制定工作计划的时候,便会出现不合理、不科学现象,影响乡镇政府的职能的充分发挥。同时,县政府对乡镇政府的监管力度不足,基层农机推广工作得不到有效落实。

1.2 工作经费短缺

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导致工作经费短缺,基层农机推广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必需的办公设备,工作人员配置不到位,严重影响了农机推广工作的正常开展。部分地区政府对基层农机推广工作不够重视,没有设立专项资金,农机推广活动经费不足,很多工作得不到落实。

1.3 区域设置不均衡

不同地区的基层农机推广工作是不一样的,相对来说,经济发达、交通便利的乡镇,会设置固定的办公场所,并配置相应的工作人员,而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的乡镇,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相应的工作人员,出现区域设置不均衡现象。

2 基层农机推广服务体系发展思路

针对当前基层农机推广服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法,探寻新的发展思路。

2.1 构建完善的管理体制

基层农机推广中的资金调配、人员调动等工作,应该由市级政府统一安排,严格依据乡镇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工作计划,保证农机站分布的合理性,并配置专业的工作人员提高农机推广的规范化程度。县级政府应该做好对乡镇政府的组织和监管,提高基层农机推广工作执行力度,保证农机推广得到有效落实[1]。

2.2 加大政支持力度

要想保证基层农机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就需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地方政府应该明确农机推广的重要性,设立专款专项资金用于该项工作中,完善基础设置建设,保证人员配置的合理性。同时,应该拓宽投资渠道,调动社会各方的力量,组建农机股份租赁公司,为基层农机推广工作提供资金保障。

2.3 调整布局结构

合理的农机站区域设置,是保证农机推广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保障。地方政府应该打破区域限制,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加强农机站建设力度,在没有设立农机站的乡镇,设立固定办公场所,并配置专门的工作人员,对现有农机站布局结构进行调整。

2.4 加强队伍建设

乡镇政府应该提高农机站工作门槛,选拔综合素质高、专业性强的技术人员,在农机推广工作中对农民起到更好的指导作用,提高农机推广工作队伍整体素质。同时,还要加强对现有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使其能够熟练掌握新技术和新机械。并积极引进思想先进的年轻人才,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 总结

基层农机推广作为当前农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毕竟之路,必须提高重视力度。针对当前的基层农机推广服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需可以通过构建完善的管理体制、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调整布局结构、加强队伍建设等方法加以解决,以实现更加理想的工作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