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和茶文化范文

时间:2023-07-12 17:40: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茶艺和茶文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茶艺和茶文化

篇1

我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而其宁静致远的生活方式正好迎合了现代人渴望回归自然、缓解压力的心理需求。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茶文化逐渐与旅游业结合,形成了一种新兴的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了旅游文化的内涵,同时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也进一步推动了茶文化的发展与创新。

本文所要探讨的黑茶文化旅游,是将黑茶文化与旅游有机结合、相辅相成的一种开发模式。这种模式将茶园秀丽的自然风光、茶产品的生产制作、茶艺展示和茶文化品评等融为一体,其茶园及周边的山水风光是基本的地理环境,茶叶生产是人为的物质环境,产茶区遗留并保存完好的古文化遗址是良好的历史环境,多姿多彩的民俗民风是活化的景观。笔者对这些环境和景观进行整合与科学研究,力求开发出新的旅游产品与旅游方式,以期能为人们提供高雅的休闲场所、丰富的体验场所以及寓教于乐的求知场所。

一、安化黑茶文化起源及发展

安化黑茶是指用安化特定区域内生长的云台山大叶种鲜叶等为原料,以特定加工工艺生产的黑毛茶,以及用此黑毛茶为原料生产的品质独特的黑茶制品,特有的保健功效和独特的风味已经使其成为益阳地区的地理标志产品。益阳黑茶最早产于15世纪后期,通常经由湖北运销北方和西北,后经过茶商和市场的长期甄选,安化黑茶逐渐为广大茶客所知。20世纪50年代由于海外市场的征购,这一在安化山区的奇珍得以重现,被视为绝产的传统工艺商品。黑茶醇厚回甘的滋味不亚于当年大行其道的普洱,其淳朴的工艺和历久弥香的特性正好暗合中国人以和为贵的思想精髓,难怪被称为“茶文化的经典,茶叶历史的浓缩,茶中的极品”。

二、安化黑茶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益阳采用黑茶文化与旅游融合的方式,整合安化茶马古道和与黑茶种植基地、传统工艺、采茶品茶等资源,赋予旅游功能和要素,打包成黑茶文化旅游专项产品。益阳市已经规划设计了集山乡巨变第一村、桃花江竹海、安化茶马古道等景区于一体的“三点一线”重点旅游线路,近年来“弘扬黑茶文化,推动茶旅互动”已经成为推动益阳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政府着力打响“茶马古道”“安化黑茶”的旅游品牌,让黑茶成为安化及整个益阳地区的旅游名片,以茶为媒介推介当地的旅游景观,事实证明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2010年,整个安化县的接待游客人次首次突破150万,旅游总收入约达到7亿元。

三、空间结构优化视角下的黑茶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对策

(一)茶文化与旅游资源的融合

1.开发生态茶园,吸引游客互动参与

益阳是湘中地区的旅游胜地,这里山清水秀,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极为丰富:拥有雪峰湖地质公园、六步溪原始次森林、桃江竹海等自然景观;拥有清代陶澍墓、清代木孔土塔、清代梅城文庙武庙、茶马古道等历史文物古迹。其中,安化县生态环境良好,适宜黑茶的生长,所拥有的优良茶树品种也保证了该地能够出产优质黑茶。除了以上天然的优质环境资源,安化还是梅山文化(荆楚文化的重要支流)的发源地,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俗风情和黑茶文化一起构成了黑茶文化旅游的基础。

从这些自然属性、文化风韵着手,可以开发具有观赏及体验与一体的绿色茶园。结合旅游路线,选择交通较为便利的地段,以怡清源生态优质茶基地作为开发的示范点。茶园可以提供经典采茶工具,推出特色民族采茶服装。除了观赏茶园优美的景观,游客还可以参与采茶、品茶等互动环节。这样既可以让游客欣赏到不一样的自然景观,还可以增强对黑茶的了解,进一步产生对黑茶品质的信赖感,以此吸引更多游客前来黑茶的原生地。游客在生态茶园中不但能够品评茶文化,还可以了解梅山文化,这样生态茶园就成为了解当地文化的生态文化园。

2.黑茶文物古迹、史料众多,可开发茶馆、茶博物馆

由于黑茶生产历史悠久,安化有很多与茶有关的文物建筑,如茶亭、茶碑、百年茶行、茶马古道驿站等,也有很多茶钟、茶具等诉说黑茶历史的生活用品。

安化的黄沙坪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之一,是历史上有名的茶埠,拥有功夫红茶车间和老商号“永泰福”的千两茶生产车间。安化茶厂位于资江河畔,至今保存着自1951年以来的历批茶样、黑茶全库、古老的木制茶机,还有不同时期黑茶加工工艺的相关研究资料。这些既具有科学研究价值,也可以成为一种历史文化资源为旅游业所用。这里曾经创办了湖南的第一个茶校、第一个茶叶科研机构。另外,安化还遗存较多茶书、茶诗、茶联等,茶礼、茶俗、茶艺内涵丰富,这些文化史料均是黑茶文化的见证,也可以成为黑茶文化旅游开发的重要依托。例如,可以在优越的旅游资源背景下开发特色茶馆,让游客在品茶的同时欣赏到古香古色的陈设布局、清新典雅的建筑风格、艺术化的茶艺展示。在这种既古典又高雅的艺术环境中,顾客自然地会由眼前的一杯茶联想到茶文化,进而想对当地的地域文化一探究竟,这就在茶文化与旅游之间建立了良好的链接。还可以建立茶博物馆,依托已有且保存完好的茶厂房,在其原址上建立黑茶博物馆,使其首先具有贴合主题的建筑形式。再加上安化茶厂多拥有丰富的文献资料和茶样,人们可以对其进行挖掘和整理,陈列历代茶样,展示茶叶制作工具以及手工制茶到机械加工的演变过程,配合图片与文字,甚至是现代化的声、光、电手段,来说明与介绍黑茶文化。这种具有知识性与趣味性的旅游开发模式,可以引导游客深度了解黑茶文化,了解越深入,旅游地的吸引力就越强。当黑茶不但成为一种旅游商品,更成为人们喜爱的生活方式时,黑茶商品和当地旅游景区就会自然得到人们的推崇。

(二)茶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

早在2007年,益阳市已经出台了《益阳市2007-2016年茶叶产业发展十年规划》,明确了以“安化黑茶”为中心,制订了重点打造“安化茶”品牌的战略思路和发展茶文化旅游产业、扶持重点企业、招商引资、以特色带动茶产业等战略决策。这些决策都体现了政府将茶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决心。而安化县“十二五”重点建设项目也要求扩建茶马古道景区、打造梅山文化生态园、修复洞市老街、改扩建黄沙坪老茶市、恢复茶马古道桃澍陵园,夯实了茶文化旅游的基础设施,政府的以上措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茶产业与旅游产业关系的融合。

(三)茶产品优势与旅游优势的融合

从狭义上讲,茶产品是指各种以茶叶为龙头的包括茶食、茶画、茶具、茶书法、茶工艺品、茶旅游纪念品等茶文化相关的商品,从广义上讲是围绕茶的不同形态延伸出来的不同类型的旅游产品。

为了实现茶产品的优势与旅游优势的融合,人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整合各地的一般品牌,做成知名度更高的名牌。对于黑茶、绿茶、出口茶等主打品牌,益阳市要以白沙溪茶厂、黑美人茶业、益阳茶厂、香炉山茶厂等为重点企业,统一打造“安化黑茶”这一优势品牌,改变游客心中“品牌众多,真假难辨,无从选择”的现状.(2)延伸茶叶产业链,扶持茶叶深加工。与食品加工业合作生产有机茶味糕点、便携带茶包,推广奶茶饮品;与药产业合作生产药用茶、保健茶及饮料茶,以同样的功效加上独特香醇的茶叶口味来吸引消费者.(3)生产精美别致的茶工艺品、旅游纪念品,茶具既可以当作装饰品,也可以实际用来泡茶待客,如刻有茶园风景的精小的木雕、挂坠,喷印有茶俗风情的服饰,彩绘或者黑白手绘的茶园、茶艺明信片等。

(四)茶叶市场与旅游需求的融合

2009年首届黑茶文化节的成功举办,实现了推介益阳、推介安化黑茶的目的。2010年,安化黑茶作为全国黑茶类唯一入选产品,进入上海世博会联合国馆展出,在国际市场引起强烈反响。随后,安化“千两茶”和“天尖茶”两款纪念版黑茶产品作为“神九”对接成功纪念产品,被中华航天博物馆永久珍藏。“安化黑茶”作为区域公用品牌,逐步成为益阳面向全国乃至世界的一张名片,更多游客基于对黑茶品牌的信任和需求慕名而来,客观上扩大了茶文化旅游需求。

四、结语

篇2

[关键词]文化差异 文学翻译 源语 目的语

随着全球经济、政治和科技的一体化,多元文化并存势在必行,文化在各国交流与往来中变得极为重要。受其影响,文化成为文学翻译作品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今天的社会中,翻译已不再仅仅被看作是语言符号的转换,而被看作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行为。翻译成为了一种文化模式的转换。人们常用跨文化交际、跨文化合作、文化交融或跨文化交际等一系列术语来替代翻。准确、恰如其分地处理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是创造完美翻译作品的关键。本文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尽量减少文化差异的四种不同的翻译方法。

一、文学体裁和文化差异

翻译实践是与翻译作品的文体紧紧相联的。不同文体的翻译作品有着各自独特的语言特征。只有在同时掌握“源语”和“目的语”两种语言的特征且能熟练运用两种语言的情况下,译者才能创造出真实体现“源语”本身风格的翻译作品。作品语言风格的不同就意味着所蕴涵的文化因素也各不相同。就科技体裁的文章而言,其所承载的文化因素较少。在这类作品的翻译过程中,准确如实地将“源语”信息内容转化成“目的语”远远比对两种语言文化的转换要重要得多。相反,在文学体裁的作品中,如小说、诗歌、散文等,文化就成为翻译中应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忽略了文化因素,译作就成了没血没肉的、只是由词汇和句子堆积起来的躯壳。在读者眼里,失去了文化的译作也是没有灵魂的作品。因此,优秀的译者在文学翻译实践中应充分考虑如何处理不同体裁作品中的文化差异。

翻译之前,认真研究文学作品的体裁和语言特征是处理文化差异的一个关键。译者应根据英汉两种语言的特征,采用增加、注解、替代等不同方法尽量减少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

二、动态对等和文化差异

为使“源语”和“目的语”的之间的转换有一个标准,减少差异,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根据翻译的本质,有著名的“动态对等”一说,翻译理论,即“功能对等”。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翻译不仅是词汇意义上的对等还包括语义、风格和文体的对等,翻译传达的信息既有表层词汇信息也有深层的文化信息。“动态对等”中的对等包括四个方面:1. 词汇对等,2. 句法对等,3. 篇章对等,4. 文体对等。在这四个方面中,意义是最重要的,形式其次。形式很可能会掩盖“源语”的文化意义并阻碍文化交流。因此,在文学翻译中,译者应以动态对等的四个方面作为翻译的原则准确地在目的语中再现“源语”的文化内涵。

为了准确地再现源语文化和消除文化差异,译者可以遵循以下的三个步骤。第一,努力创造出既符合原文语义又体现原文文化特色的译作。然而,两种语言代表着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文化可能有类似的因素,但不可能完全相同。因此,完全展现原文文化内涵的完美的翻译作品是不可能存在的,译者只能最大限度地再现源语文化。第二,如果意义和文化不能同时兼顾,译者只有舍弃形式对等,通过在译文中改变原文的形式达到再现原文语义和文化的目的。第三,如果形式的改变仍然不足以表达原文的语义和文化,可以采用“重创”这一翻译技巧来解决文化差异,使“源语”和“目的语”达到意义上的对等。“重创”是指将“源语”的深层结构转换成“目的语”的表层结构,也就是将源语文章的文化内涵用“译语”的词汇来阐述和说明。有些英文原文中,原文的内涵并不是靠词汇的表面意义表达出来的,而是隐藏在字里行间里。

三、异化和归化

目前,越来越多的翻译者都将翻译视为交际翻译或文化翻译。为处理交际或文化翻译中“源语”和“目的语”之间的文化因素和文化差异现象,产生了异化和归化两种翻译理论,从而为解决文化差异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异化,是以“源语”文化为归宿的一种翻译理论。与异化相反的理论是归化,归化是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翻译理论。在翻译中,异化和归化是两种截然相反的理论,但是它们相互之间并不矛盾,可以同时为翻译者所使用。通过对翻译所有因素的分析和比较,译者可以使用异化或归化处理翻译中的文化差异,以达到不同的效果。例如,当译者想介绍源语文化时,用异化理论来表达源语文化的风格和形式;反而,当译者打算适应“目的语”读者时,归化应是第一选择。

四、创造性叛逆和文化差异

在文学翻译中,译者经常思考究竟是按照“源语”规范直接翻译源语文本还是依照“目的语”规范再创源语文本使其更像“目的语”的文本,更能为“目的语”读者接受。事实上,创造性本质蕴藏于任何文学翻译作品中。在某种程度上,翻译作品不仅仅是源语文本的再现,而且与源语文本相比较是一种再创造。翻译就是一种创造性叛逆,创造性叛逆是一个与文化差异处理直接相关的术语。正是由于它的存在和使用,出现了许多超过原作的优秀的翻译作品。创造性叛逆广泛存在于文学翻译中。它具有两方面的目的:一是满足“目的语”读者的文化思维和习惯并使他们较容易地接受译作。二是用强行的方式使“目的语”读者介绍“源语”,包括“源语”的语言和文化知识。从中国读者的角度出发,这个翻译的句子无论是从意义还是从句型结构而言,都与他们所能接受的文化相差甚远。但译者使用创造性叛逆的手法再现了“源语”的风格和内涵。创造性叛逆的使用为解决许多文化差异上的矛盾和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向。然而,在文学翻译中,值得注意的是创造性叛逆绝对不能毫无止境、不经思索的乱用。在使用创造性叛逆之前,译者首先还应遵循一定的翻译标准或原则,其次在处理一些特殊的富含文化底蕴的意象时,用创造性叛逆来满足“目的语”读者的需要或推介“源语”概念。

总之,文化的多样性使各民族语言差异十分复杂。在国际交往日趋频繁的今天,跨文化交际已成为一种现实需要。我们不仅需要具有良好的语言基本功,也要了解不同的文化差异。译者应从价值标准、、历史与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地域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来把握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从而培养良好的翻译习惯,心理状态以及优秀的作品。文化是文学翻译中极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如何处理“源语”和目的语之间的文化差异直接影响翻译质量和效果。只要译作能够生动、全面地再现“源语”作品并为“目的语”读者接受,处理文化差异的方法就是合理的、恰当的且值得在文学翻译领域内宣传和传播。

参考文献:

[1]许钧.《“创造性叛逆”和翻译主体性的确立》.《中国翻译》,2003,(1).

[2]王东风.《翻译文学的文化地位与译者的文化态度》.《中国翻译》.2000,(4).

篇3

关键词:文化差异;企业重组;文化整合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向更深层次推进,经济领域中以资产融合为特征的企业重组现象日益增多。通常情况下,大多数企业并购决策都是基于经济和财务方面的考虑,而忽略了企业文化方面的因素。在资产重组过程中,如果只重视经济上的资源配置,忽视对新的企业组织上的文化整合与重塑,势必会阻碍资本经营的有效运作,加大企业管理成本,影响企业经营效率。因此,文化整合是企业重组不可或缺的配套工程,企业并购过程不仅仅是企业间有形资源的优化组合,更重要的是企业无形资源的优化组合。

一、文化整合在企业重组中的作用

文化也是一种管理手段。文化对企业管理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一,它是用共同的价值标准培养企业意识的一种手段,可以统一成员的思想,增强企业的内聚力,加强职工的自我控制。

第二,能激励职工奋发进取,提高士气,重视职业道德,形成创业动力。

第三,它是一个企业进行改革创新和实现战略发展的思想基础,有助于提高企业对环境的适用性。

第四,有利于改善人际关系,使群体产生更大的协调力。

第五,有利于树立企业形象,提高企业声誉,扩大企业的影响。

事实上,世界上许多成功的公司和企业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管理文化”。如IBM公司,其创始人沃森十分重视经营哲学和文化管理,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为公司确定了“以人为核心,向所有用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的宗旨,明确提出了为职工利益、为顾客利益、为股东利益的三原则,后来发展为“尊重个人”、“服务”和“完全主义”三信条。这就是IBM公司今天的管理哲学。他们认为IBM最大的秘密在于:“卓越的企业伦理”,一个职工只有当他们被看作是高尚的人而受到尊重、受到信赖时,企业的价值才能展现光辉。

事实上,管理效率依赖于诸如价值系统、管理哲学等文化变量。日本的成功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日本创造了经济奇迹后,美国不得不放下架子去研究日本。美国人发现日本的一些具体管理办法不同于美国,如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工资制、禀议决策制、企业工会等。但他们认为这些具体的管理办法同日本的民族传统与社会习惯有很大的联系,美国人很难借鉴。通过进一步深入研究,寻求其本质,他们发现日美管理的根本差异在于对管理因素的认识有所不同。美国管理过分强调诸如技术、设备、方法、规章、组织结构、财务分析等这些“硬”的因素,而日本则比较注重诸如目标、宗旨、信念、人和、价值准则等这些“软”的因素,而这些“软”因素与整个社会文化密切相关。美国人在发现这些差别后,又回过头研究美国的经营成功的企业,发现美国成功的企业也同样注重这些“软”因素。他们最终得出结论:文化的这种软因素是管理的核心因素,是管理成败的根本与关键的因素。

二、文化整合的误区

文化是现代企业之魂。文化整合并不是简单地将各企业文化要素相加,也不是纯粹地抛弃一个只要另一个,而是双方长期复杂的磨合过程,是扬长避短和优势互补,从而形成新的企业文化特质。它包括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中形成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其出发点和归宿是尊重和坚持职工的主人翁地位,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从各个环节调动并合理配套有助于企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全面发展的积极因素,形成合力,在企业实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进步。

文化整合的关键:一是要形成注重合作的团队精神。有人曾做过一个关于竞争与合作的实验:在一个装有若干个纸做的圆锥体的大玻璃瓶里,把每个圆锥体的尖端用细线系在瓶外;在瓶子的底部装一个水管,可导水入瓶;被试者可用细线将圆锥体拉出瓶外,但因瓶颈较窄,每次只能拉出一个。实验结果证明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合作大于竞争。二是要建立充满活力的创新机制。3M公司常常被认为是美国最富创新精神的管理样板。在3M公司,组织上下不断地致力于创设一种能自我更新的公司文化。公司的每一位科学家和管理人员都面临“保持第一”的挑战。为达到这一目标,公司采取了各种措施。如所有的研究人员都被要求有15%的时间花在能在未来给企业带来极大效益的小项目上。这种高风险、高成本的策略给3M公司带来了许多利润丰厚的创新型产品,包括市面上流行的黄色的粘可贴。另外,公司还鼓励研究人员与营销人员结成团队以共享信息,并与市场保持紧密联系。事实上,当3M公司德克萨斯的奥斯丁郊外成立“第二大本营”时,它特意设计了大型的办公大楼,“迫使”组织不同部门的人员相互交换。在3M公司,人的发展被视为关键。公司花费大量的资金进行广泛的人员和组织变革,目的在于维护一支一流的职工队伍,而公司的竞争优势也由此而得以加强。如果询问3M公司为什么历经这么多年,还始终维持着如此高的业绩,那么,公司的总裁会告诉你两个事实:创新和质量。“这是我们这个日益激烈的竞争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工具”。

三、文化整合的症结

企业重组中存在着三个重要的环节:战略重组,过程管理,重组后的文化整合。从我国企业重组的实际运作情况来看,相对前者而言,文化整合最为困难也最复杂。文化整合的困难和复杂性主要表现为文化冲突和文化阻力,从根本上说源于文化差异。

(一)企业之间文化传统的差异

每个企业都会有自己的企业文化,而在各自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受到的经济和文化等环境的影响不同,发展历史不同,自然形成的企业文化传统也就不同。企业之间的地域、民族、素质、行业和所有制形式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了文化性格和文化模式的差异。企业文化传统的差异决定了不同企业员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的不同,给企业重组带来了很大的文化阻力。文化传统的差异是企业之间的根本差异之一,也是企业文化整合的最大难题。

(二)企业重组中员工的心态

事实上,企业重组中文化阻力很多时候来自企业员工的心态。主要表现为:一是被重组员工对原有企业文化怀旧心理。二是被重组企业员工对变革前景“不确定”的疑惧心理。三是“兼并”与“被兼并”的心态反差。四是被重组企业的员工对“利益减少”的危机意识。

(三)企业文化本身的特性

任何文化都是长期沉淀的结果,企业文化也是一样,它是伴随着企业的成长而成长,并在各种要素综合作用下不断演化、成熟的,是企业全体员工长期共同努力、协作和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以及企业内部的各种关系长期相互磨合的结果。因而,企业重组中要改变或创新一种企业文化需要长期的努力和坚持,而不可能一蹴而就。此外,文化的存在可能长于组织的存在,当组织形态改变后,原有企业文化并不会立即消失,而是有一定的历史存续期,继续对原组织成员产生影响。由于这种延续性的存在,使文化的改变和更替具有迟缓性,并非组织结构一经更新,文化也随即更新,重组中企业从旧文化到新文化的转变是一个缓慢持久的过程。企业文化所具有的这些生成的长期性、存在的延续性和改变的迟缓性等特点,会给企业文化的变革和整合增大难度。

四、文化整合的方式

企业文化整合是指在企业重组过程中将相异或矛盾的文化特质在相互磨合和调整后形成一种新的和谐的文化体系。企业重组中的企业文化整合方式,主要由双方企业文化的强弱程度、相适应性以及企业重组的战略目标共同决定,大致可有以下几种:

(一)替代式

当强势企业重组弱势企业时,强势企业向弱势企业输出自己的管理模式和文化模式,促使弱势企业的文化发生根本的改变,最终以自己的强文化取代对方的弱文化。典型的例子是海尔兼并青岛红星电器有限公司。海尔在兼并之初,首先派去的不是市场营销人员,也不是财务人员,而是企业文化部的人员。通过对被兼并企业进行先进文化理念的输入和一整套文化模式的改组,使被兼并企业职工的斗志空前高涨,企业的生产经营水平也有了大幅度提高。海尔的成功在于坚持以自己积极进取的创业文化取代对方的守业文化,以自己的无形资产盘活对方的有形资产。

(二)融合式

在强势企业与强势企业重组时,双方都有令人自豪而优秀的企业文化,彼此只能加强交流,相互学习和吸收对方文化的优点,在文化上相互同化,使两种不同的文化最终复合成为一种更优秀的新型企业文化。例如上海贝尔公司是中国邮电工业总公司、比利时阿尔卡特贝尔公司和比利时王国政府合作基金会合资建立的。在公司建立之初,各方就本着互利互惠的原则,加强沟通,精诚团结,逐步形成了全新的“团结、奋进、为大家”的贝尔文化。虽然我们在贝尔公司的文化模式中仍可以找到合资各方的原有文化踪迹,但却已今非昔比,其文化已具有新的内涵。

五、文化整合的步骤

企业是一个经济实体,也是一个文化实体,企业重组不仅是一种经济行为,更是一种文化行为。因此,企业的领导者应该充分重视重组中的文化整合,并有意识地塑造一种理想的企业文化模式,最终提高企业重组的效益、实现企业重组的战略目标。具体步骤如下:

(一)分析比较,找出差异

认真调查研究,对重组企业内部原各企业群体的文化状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比较,明确该坚持、提倡、弘扬的是什么,该摒弃、纠正、完善的是什么。切记一刀切,因为优势企业也可能存在某些落后的不合理的文化因素,劣势企业也可能存在某些先进、合理的文化因素。

(二)立足实际,弥补差距

立足双方企业文化的实际状况,根据企业重组的战略要求,对未来的文化模式的实施措施进行科学设计,并将设计好的理想文化模式进行适当的细化和量化,详细规划对新文化的推广。首先是价值观念的整合。企业重组后,应当通过宣传动员,将员工对企业目标、企业的市场形象、员工成功的标准等问题的不同的看法规范为一种新的适应企业发展战略的统一的价值观。其次是制度文化的整合。企业在重组后,适当按照分工协作的要求,建立新的一整套规章制度,以便从硬约束的角度与其他各种软约束因素共同强化新文化在员工思想上的积淀。制度设立不宜过繁,以免束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但是制度一旦确立,便要严格执行,不能徇私枉法。再次是物质文化的整合。运用员工服装、企业商标、标志物、厂房车间、工作环境、娱乐场所等物质因素进一步强化企业员工的协同感和对企业深层观念文化的理解,进而使新的企业文化渐渐在员工心中生根发芽。

参考文献:

1、王蔷.组织行为学教程[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2、王琼.浅析企业重组中的文化整合[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00(4).

篇4

翻译在形式上是不同语言字符的转换,在内容上是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这种转换和交流,犹如自然界中一种形式的能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能一样,不可避免的存在着能量的损耗。钱钟书先生曾说过:“一国文字和另一国文字之间必然有距离,译者的理解和文风跟原作品中的内容和形式之间也不会没有距离,而且译者的体会和他自己的表达能力之间还时常有距离.从一种文字出发,积寸累尺的渡越那许多距离,安稳到达另一种文字里,这是很艰辛的历程.一路上颠顿风尘,遭遇风险,不免有所遗失或受些损伤。因此,译文总有所遗失或走样的地方,在意义或口吻上违背后不尽原文。”翻译实践也表明,译文和原文之间始终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距离。以汉英翻译为例,汉语和英语都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但分属两个不同的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英语属于印欧语系。在演变发展的漫长过程中,汉语和英语在发音规律、字词结构、造句谋篇、修辞形式等方面都形成了各有民族特色的固有规律和特点,两者之间虽不乏共同或相似之处,但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此外,在汉英翻译的过程中,当汉语语言形式上的某些特点本身作为信息的内容传达时,由于英语语言结构的民族性特点,有时往往很难用相对应的形式予以表达;特别是在日常交往和文学作品中,作家为写景抒情、陈述事理或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时,常常使用某些特定的语音、修辞或句法手段,有时还会设计某些不规范语言,从而使翻译的可译性程度受到一定的限制。

一、语言结构与可译性限度语言之所以能够传递信息,储存文化,在于每一种语言都具有一定的存在方式,语言的声音表征和书写形式。事实上,人类在利用语言的认知表达功能和文化功能的同时,也在积极地对语言本身的各种物质形式特征进行认识和总结,并加以利用。每一种语言都会有自己的文学形式和修辞手段,如汉语中的山歌、民谣、诗词、笑话、饶口令、双关语、韵律、节奏、谐音等。人们甚至还可以用语言来描写语言本身,如有关语音、词汇、语法的书籍。语言的这种认识、描写和展示自身形式特点的功能属于语言的一种元语言功能。由于语言的这一功能来自于语言本身的音形特征,而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不同的发音和书写系统,因而所产生的美学效果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如果我们欲将原作品中的某些美学修辞效果转移到译语作品中去,而译语又缺乏相应的音形特征时,我们就只好望文兴叹,感到束手无策,难以胜任了。1.音韵美感的可译性限度语音是语言的重要表达形式,是口头语言中表情达意的主要手段,汉语和英语在语音规律上相差迥异,某些语音现象在另一种语言中不存在相对应的表达形式,致使译文语言难以达到与原文相同的艺术效果。如:九溪十八涧以“曲曲环环路,叮叮咚咚泉”著称。T he p lace ca lled N ine C reek s and E igh teen Gu llies isw ell-know n fo r its tw isting p a th s and m um eringstream s.在这句话中,双声叠韵词“曲曲环环”和“叮叮咚咚”读起来节奏轻换缓、和谐动听,所产生的音韵之美让人神往,特别是“叮叮咚咚”与“泉”相结合,使人自然联想起“泉水叮咚响”的拟声效果;相比之下,英译文则大显逊色,英语拟生词“murmuring”难以产生与汉语“叮叮咚咚”同样悦耳动听的声音美感。汉英诗歌都非常讲究音韵和节奏,诗歌的魅力全在于奇妙的意境与和谐的音韵节奏,然而诗歌中节奏美感的再现却非常困难。如: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唯余茫茫;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弛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SnowTo the tune of Sp ring B eam ing in Ga rdenW ha t a scene is in the no rth found!A thou sand li of the ea rth is ice-clad aground,T he thou sand li of the sky is snow-bound.B eho ld!A t bo th sides of the G rea t W a llA n exp an se of w h iteness conquers a ll;In the yellow R iver,up and dow n,T he su rging w aves a re gone!译文忠实的表达了原作的思想内容,并通过重音及尾韵的安排,使译文读起来朗朗上口,体现了原作的气势;但从音韵美感的角度来衡量,译文并未完全体现原作的要求,失去了汉语的韵律,这是因为汉英诗歌在音韵节奏上有着迥然不同的规律。2.字形结构的可译性限度汉英语文字虽然都是由最早的象形文字演变而成,但由于分属不同的语系,在字、词结构和变化规律方面也必然有很大的差别。英语是拼英文字,每一个词都是由字母按一定的规律排列组合而成,字母的变动就会构成新的单词,从而词义也相应发生变化;汉语中的许多合体字可以拆分,拆分后的偏旁或部首有的也能独立成字,从而具有新的字义。另外汉语中同音异意字是一种语言现象,汉英翻译中遇到同音异字,或既有字形变化,同时又有字义融为一体的翻译内容时,往往成为不可译的对象。如:甲:您好!我姓L i,叫L i Guojun.乙:哦!我也姓L i,您是哪个L i?

甲:美丽的丽加个右耳朵(郦),国家的国,千钧一发的钧。由于汉语中同音异字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光凭语音听觉很难确定是哪个字,必须通过相关词语的解释才能使人明白,而这种解释对不懂汉语的外国读者来说理解十分困难,跟不用谈翻译的可能性。

二、文化差异与可译性限度语言自产生之日起,便与文化有不可分割的联系。语言是人们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共同协作中产生的。一种语言中的词汇和语法代表了使用该语言的民族千百万年来对各种客观事物及其相互间的联系的认识,是该民族对客观世界的高度抽象和概括。从这种意义上讲,一种语言往往积累了该语言民族在认识和改造世界过程中所获得的全部智慧和经验,是该民族文化的总储存库。对于说同一种语言的人而言,由于他们在习得语言的同时也自然地习得了该语言所代表的文化,因而有了相同的文化背景,因此,相互在进行交流时,便容易对语言的文化功能视而不见而产生一种文化无意识。但翻译却不同,不同的语言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内容,虽然译者一般要求应具有双语文化背景,但他要传递信息的对象却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因此,为了使两者之间能够顺利沟通,译者就必须要有一种文化意识,要随时注意语言的文化功能会给译语读者造成的种种障碍并在翻译过程中加以化解。1.物质文化的可译性限度汉英民族所处的生态环境不同,所体现的物质文化也各有特色,这不仅反映在生产的工具和科学技术发明创造成果的命名上,也反映在日常生活的用品上.某一国家或民族所特有的事物或知识创新成果,在译入语国家或民族中不存在对等的事物,这往往给跨文化交际和语际翻译带来困难。汉语中有不少音译词如“沙发”、“维他命”、“雷达”、“声纳”等都是因当时缺乏对等事物而采取的权宜之计,同样汉文化中某些独有事物的名称在译成英语时,有时也找不到确切对等的词语,而只能采用音译词,如气功(qigong)、饺子(jiaozi)、阴(y ing)、阳(yang)等,或用具有类似语义的词汇代替。如:接着他们用绳子五花大绑,把节证国捆得象个粽子似的,又是一阵拳打脚踢。T hey gave h im a good cuff and k ick,tru ssed h im uplike a fow l and then w en t on w a llop ing and k ick ing h imaga in.粽子是典型的中国传统食品。对于从未亲口尝过粽子的西方读者来说,很难理解句中“把节证国捆得象个粽子似的”具体形象,因此译者用一个比较一般化的形象代替了它。从有利于英美读者的接受和理解的角度出发,这种译法未尝不可;但从跨文化交流的角度衡量,则不利于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另有一份旅游资料对粽子译得较为具体:端午节那天,人们都要吃粽子。D u ring the D ragon Boa t Festiva l(w h ich fa lls on thefifth day of the fifth luna r m on th),it is a comm onp ractice to ea t Zongzi,w h ich is a rice p udding w rapp edup w ith w eed leaves.此译法采用音译法,将粽子译为zongzi,同时加以解释,便于西方读者的理解。2.习俗文化的可译性限度习俗文化指的是贯穿于日常社会生活和交际活动中由民族的风俗习惯形成的文化,是整个民族的成员在交往中形成的文化规约,反映着民族的心理、社会的准则和行为习惯。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习俗文化,如中国人见面,常说“吃了吗?”、“上哪儿去?”,而英美人却说“H i!”中国人在打电话时常说“哪里?”“您贵姓?”,而英美人却习惯说“Thank you”以表示感谢。这些都是由不同民族的习俗文化的差异性所决定的。在汉英翻译中,汉民族的某些习俗很难用英语准确明晰的表达出来。如:大家见面,招呼声“吃了吗?”透着和气。W hen p eop le m eet,they p a ss the tim e of the dayw ith each o ther,ju st to show their good neighbo rlyfeelings.在汉民族农耕文化的影响下,“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历来是人们生活中的大事,人们见面相互问一声“吃了吗?”一方面以示关心,另一方面也作为正式交谈的开场白,久而久之也便成了见面时的客套话和寒暄语,其真正的语用目的并非真要问清对方吃过饭没有。因此如果译成“Have youhad you m ea l?”则失去了其语用意义和应酬功能;英语中“to pass the time w ith each other”意为“to give greeting to,and or have a shortconversion w ith”这与原文“吃了吗?”不仅在语义上基本对应,在语体上也比较接近。从交际功能对等的角度来衡量,这种译法准确贴切,语言通顺,但中国人日常交际的民族特色却无从体现。综上所叙,由于语言结构和文化背景的不同,翻译中的可译性限度是客观存在的,但可译性限度也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的广泛传播,济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都推动着各民族文化的趋同进程,人类共性的认识正在扩大,而各民族之间特殊性的差异正在缩小,因而可译性的限度也正在日益缩小。作为译者,只有正是可译性限度的现实,深入研究和探讨两种语言的特点和规律,分析和比较两种语言的结构和表达方式的异同,理解和把握语言深层所蕴涵的文化内涵,才能准确、艺术的化解和缩小这种限度,在译文中忠实、通顺的表达原文的内容,再现原文的语言特色和艺术形象。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2]傅仲选.实用翻译美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3.

篇5

关健词:服饰文化;差异;碰撞;融合

中图分类号:J5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1-0056-02

一、东西方文化背景下的服饰差异

放眼天下,远古至今人类创造的技术,文化精髓处处可见。人类将各自传统服饰总体归纳为东方服饰与西方服饰两大体系。从伏西氏化蚕丝为穗帛,古埃及人利用亚麻织物制作围裙以及苏美尔人采用羊毛织物色缠于人体上,形成服装开始,似乎就暗示了中西方服装的发展历程,风貌形象会有着千差万别的差异。

林语堂先生曾深切领悟地说到:中装与西装在哲学上的不同点在于前者为意隐之,而后者则在凸显人体的线形。这使之中西装在直观静态之美就产生了根本上的差异。追本朔源,希腊是西方思想文化的发源地,也是西方服饰文化的发源地。古希腊的服装是一块简单而宽大的布形,就其本身而言,属于宽衣型服饰,但它与东方宽衣不同之处在于其具有二次造型功能,它通过在人体上的包裹、缠绕,使宽大无形的布沿着人体的起伏自然造型,强调和突出了“人体之美”,体现了“追求人体美”的服饰观念,所以从一开始就确定了西方服饰的窄衣型的必然性。欧洲中世纪中期、省道开始在缝纫技术上运用,服装造型从平面转向立体,西方服装逐渐形成了窄衣文化体系,其视点便集中于更加突出的体现和夸大了人的自然特征的表现,强调人的第二性征的西方服饰文化属于多元文化的范畴,表现服饰突出个性、彰显个性,反对相同和类似的服饰,其服饰以表现人体的本质美为前提。

西洋服装从诞生起就充满了激进的思想与吸收外来文化的大度,西方服饰文化是一种多源交融性的文化,它的文化源于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受古时的绘画、雕塑等造型艺术的影响至深,中审美视觉历来重视立体的造型,在其形成过程中,将服装视为一门特殊的人体艺术,注重形式,认为形式即内容。在西方的服装史上,13世纪初期就已确立了立体三维的裁剪方法,此方法的发明与运用已成为东西方服装设计制作的分水岭。从此,西方服装变得立体,外形富于变化,同时尽可能让造型体现体型美,西方服饰文化属于多元文化的范畴,表现服饰突出个性、彰显个性,反对相同和类似的服饰,其服饰以表现人体的本质美为前提。

因东方思想文化发展的一贯性,使东方服饰文化始终在体现“天人合一”的理念中发展。而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服饰文化以含蓄为美,以朦胧隐约,藏中不露给人委婉含蓄的审美感。。随着历史的沿革,朝代的更迭,多民族文化的侵入等等,在数千年的时代变迁过程中,东方服饰始终保持着基本的宽衣形态,而维系东方服饰数千年一贯制的强有力的核心要素,便是以追求“天人一体”为核心的东方服饰文化理念。据《易经・系辞下》载:“黄帝、尧、舜垂衣裳而沿天下,盖取之乾坤”。上有天、下有地,则上有衣与天相应,下有裳与地相称;天未明时为玄色、地为黄色、上衣下裳、上玄下黄,这便是中华服饰的最初形制,而最能体现东方宽衣文化特色的当属封建帝王的冕服,它将东方服饰文化的核心意念全方位,非常直观的表达出来了。如晋武帝的冕服,头饰有通天冠、天河带;衣裳结构为宽衣大袖,宽大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体现了充分占有天地空间,将宇宙自然拥入自身,将自然形态融入于天地的意念;色彩上,衣为天之玄色,裳为地之黄色;服饰图案上、十二章纹,八章绣于衣、四章绣于裳,可以说是穿地戴天,包容宇宙,而人的形体却消融于宽大的含有天地成分的服饰之中。中国服饰文化是一种单源性的文化,在其形成过程中,与中国的巫和礼乐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注重形的内涵,具有浓厚的社会政治伦理倾向。在其发展过程中,因袭守旧,继承与连续性远大于变异性与创新性,在设计中通过款式、布局、色彩、线条给人以整体的和谐美。同时,大量采用刺绣、飘带、图案和其它装饰手法,表达丰富的寓意与想象。

总之,东方人对服饰重装饰之美,讲究与环境和谐,西方人重服装造型之美,讲究与环境对比;东方服饰重“意”,西方服饰重“形”;东方表达含蓄,西方表达鲜明。东西方服饰完全是两种不同文化的反映,因此,服饰文化特色的风格形成与民族风俗、历史文化的渊源有着密切联系,服装是一种文化。

二、东西服饰文化的融合

在服饰发展历史的漫漫长河中,时代特征明显,风格变化昭然,变异与创新远大于继承与连续性。时至今日,不论远古还是现代社会,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服饰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从未间断。著名的“丝绸之路”,把欧亚大陆各国各民族服饰文化联结在一起, 丝绸之路的开辟使得来自遥远东方的中国精美丝绸使入了古罗马域,这让古罗马的贵族爱不释手,贵妇们更是不惜花费昂贵的价格达到自己追求的目的。欧洲中世纪的拜占庭式服装,继承和发扬了古希腊古罗马的文明和艺术风格,同时糅和了东方精美华丽的刺绣图案,以丝绸为贵,以丝绸为尚。中国的陶瓷艺术和园林艺术深深地影响了18世纪欧洲的艺术风格――洛可可,那玲珑剔透,华丽雕琢的瓷品和园林建筑上的精描绘画,镶金嵌银,报尽曲线绕转美的装饰等,直接影响了洛可可风格的服饰。1910年,俄芭蕾舞团在巴黎的公演引起轰动,其色彩瑰丽,外形新颖的芭蕾舞衣,为服装设计开创了新的局面。从而欧洲形成了一股东方热潮,设计师纷纷将中国、日本、俄罗斯和印度的设计特色与古希腊、古罗马的古典披垂式风格熔于一炉,创造出美不胜收的各式服装。

上世纪60年代,世界时装大师圣.洛朗(Yves Saint laurant)设计的“中国风”系列,其灵感来源涉及到中国清代官府中的帽与马褂,70年代东西方服饰文化进一步相互碰撞、相互融合,高级时装一统天下的时代宣告结束,时装朝着更民主化、大众化、多元化、国际化方向发展,日本设计大师高田贤三、三宅一生运用传统服装的平面裁剪,设计出不强调合体的曲线或宽松且大的服装,这种非建筑式设计,与西方的建筑式窄衣结构截然不同,但在当时反体制思潮冲击的大背景下,为世人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抓住了消费的新契机。他们的设计很快广为流传,两位来自东方的时装大师从此登上了巴黎时装及至世界时装舞台。在戛纳的电影节中范冰冰身着九鹤丹红的礼服就是闻名于世的美国设计师Towkprd运用奢侈的中国风为YSL画上重量级的句号。通过交流增进了解,加强了友谊促进了发展。各国各民族却以本民族文化为基础,不断融进别国的先进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从而又形成新的服饰文化艺术形式。东西服饰文化在实用服装上的交融则突出体现为休闲服装的大面积流行。休闲服装以宽松自然为特征,实际上是西方服饰向东方服饰的倾靠,以至于出现了许多平面结构的宽衣型服装。这种宽松给人以自然舒适而又充满韵味的感觉。而这种感觉恰恰来源于东方服饰文化的介入。

三、东西方服饰文化的发展与运用

沈从文先生在谈及服饰文化时写到,“服装反映的不仅仅是个人的穿着情操,还是这个民族的一种深厚悠久的文化”。文化的交流促进了发展。世界服饰文化的相互交融不仅促进了各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促进了科学进步的发展,而且加强了各民族间的更深层的相互了解。。东西方服装在其运用和发展过程中,都摒弃了繁琐的装饰及累赘的服装结构。同时,东西方服饰文化有着不同的优势与魅力,东方服装由松变紧,其宽袍大袖吸收了西方三维立体裁剪,使现代服装更贴体、轻便,其中改良旗袍正是中西合壁最精典的完美体现。而西方服装则摒弃了造作、扭曲性的人体美,把女性从损害健康的紧身胸衣中解放出来。无数设计事实表现,东方精美华丽的刺绣等赋予西方立体合身的服装一定会展现出耀眼的光气。由此可见,中国古代表达寓意的宽袍大袖,西方强调人体之美的服装造型两者并无熟优熟劣的对比,其共同的目的都是为了适应人们的新生活。时装设计大师三宅一生,他所取得的成绩虽然是在时装界,他融贯东西,创造了举世公认的三宅一生风格,他的风格更注重了新技术,新材料在设计中的应用,更注意时装发展的倾向,但他的服装却让人联想到日本的传统服饰,这些服饰形式在日本却是从来未有的,是一种代表着新方向的崭新风格,他的这种独立的风格几乎可以与整个西方服装设计界抗衡。按法国人的说法,在三宅一生面前,不光法国的时装大师们,就连高耸入云的埃菲尔铁塔也像是少了一些霸气。

东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美学观念在服装上形成了不同的造型方式,体现了不同的精神气韵,随着现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西服饰文化融合趋势也空前加强,中国服装也在不断地与世界接轨,传统服饰设计中创新融入西方时尚之美,而中国元素也正在影响着国际时装界的发展,东西方人虽然形体不同,观念不同,但在服装上的追求真、善、美的意境是一致的愿望,今天的服饰文化设计中所要表现的时代气韵就是让民族精神融于世界精神,让传统精神融于未来精神,使东西方在不同的哲学与美学观念背景下所表现出不同的神气韵味并使之形成互补和强化,达到神智与思想上的共通,从而洋溢出新的精神和理念,传达出时代气息的内在气韵。

当今,世界各地的服装文化互相融合、互相碰撞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各种设计表现出时代特征明显,风格变化昭然,变异与创新远大于继承与连续性,作为从事服装设计行业的我们,不仅要把握住开放的时代契机,紧跟国际时尚潮流,更要努力保护发扬中国服装传统特色,让东方服装的深远寓意内涵和西方服装的形体造型美可以兼得且形态更加丰富多变。文化之于服饰是内在的精神、服饰则是文化传播的载体,只有两者完美结合,才能促进东西方服饰的健康发展。

江西省高等学校十二五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资助

参考文献:

[1]崔荣荣.现代服装设计文化学.中国纺织大学出版社,2001.(9).

[2]华梅.华梅谈服饰文化.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1) 《中国服装史》,高教出版社,2002.(10).

篇6

[关键词]《纽约客@上海》;文化差异;文化融合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课程跨文化教学研究”(项目编号:2011GG055);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研究项目“网络环境下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中跨文化语用能力发展研究”(项目编号:SDYC12012)研究成果之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日趋频繁,全球文化相互借鉴、融合,一体化趋势日渐明显。而电影作为一门综合的艺术,以它独特的表现方式和艺术魅力,通过视觉和听觉形象的直观性承载了表现一定现实倾向的宣传者。(钟小安,2003)《纽约客@上海》这部影片就是这种全球化语境中的产儿。

一、电影剧情

由美籍华人夏伟编导的《纽约客@上海》,从片名顾名思义便可以猜到影片会跟纽约、上海这两个国际化大城市有关系,而影片的剧情也确实如此。故事讲述的是雄心勃勃的纽约律师山姆,本来在纽约的事业春风得意小有成就,却突然被上司要求来上海拓展业务。尽管律师山姆徒有一张亚洲人面孔,但中国话已经完全尽失,最要命的是,对中国的发展现状还存在着极大的偏见,以为上海还是个环境极其落后、人员不开化的小城。他亲临上海之后,才发现,原来这里早已成为高楼林立灯火辉煌的大都市,连美国市长都要在此寻找创业机会,就更别提满街遍巷被同化了的许多外国人。由于山姆对当地的风土人情了解不足,为人做事亦然美国作风,差点丢掉工作不说,还伤透了对他具有好感的女孩的心。最终,通过各路神通和爱心人士的出手相救,山姆不仅识破了层层的危险机关,找出陷害黑手,还立马顿悟,携起爱人之手,联合众多盟友开始在故乡的第二次创业。

二、电影中的文化差异

从文化的分类可以把跨文化交际的文化差异划分为表层差异和深层差异。

(一)表层文化差异

表层差异多指有形的、让人一目了然的表层结构的文化差异,比如语言、饮食、礼仪以及闲暇活动等方面的差异。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所用的语言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会影响语言的交流,导致交际的失败。《纽约客@上海》中,山姆就遭遇了语言和饮食方面的文化差异。山姆去参加马库斯格罗夫的会议,但因为找不到地方而求助于出租车,电影中山姆和出租车司机的对话可以很好地体现语言上的差异:

Sam:Hi,Can you take me to this place?

司机指着前方:你要到的地方,就在那儿。

Sam:Jast take me to the address.

司机:你不需要坐出租车。走过去就行了。

Sam:Why are we arguing?

司机:看见了吗?前面的大楼就是你要去的地方。

Sam:Okay,I get it.Im from New York city.So dont think that just cause Im from out of town.You can pad the fare by going the long way,Or whatever.Just take me here.

司机无奈地打表开车,2秒钟后车停了,司机说了句“到了”令山姆尴尬无比。

再比如饮食方面,山姆见到马库斯后,

问马库斯:Can I get you some coffee?

接着问芳芳:Theres coffee in China,right,FangFang?

芳芳:We have decaf,dark roast,French roast,low fat milk, full fat milk,soymilk, sugar, honey and artificial sweetener.

山姆很惊讶:Wow.

马库斯:Some hot tea would be wonderful.

等到芳芳把茶水端上来时,山姆看着茶水很纳闷地问芳芳:Theres leaves in my tea.芳芳说:Thats how we drink it.山姆不了解中国的饮茶之道,竟然把茶叶吃到了嘴里,闹出了笑话。

(二)深层文化差异

深层文化差异又称观念文化差异,包括人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交际模式、社会关系等。人们很容易掌握语言习俗等表层文化,但是对价值观等深层文化差异很难捉摸。在深层文化上,山姆代表的仍是美国的传统文化,具体体现在集体主义价值观差异、朋友观差异、面子观差异、行为准则差异等方面。

集体主义价值观差异。中华文明的农耕文化孕育出了东方这片土地上特有的集体主义价值观,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重视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看重责任与义务;与之相反,西方源于海洋的商业文化孕育了西方民族特有的个人主义价值观,西方人注重彰显自己的个性,重视竞争与挑战、看重权力和自由,他们认为重视自身的价值与需要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依靠个人的努力来为自身谋取利益也是很正常的事。(郑敏,2012)在《纽约客@上海》中,马库斯要求山姆在所有人之前准备一份采购合同时,山姆觉得采购合同需要时间太长,建议准备许可权协议,他想钻空子以最低的价钱得到手机许可权,结果遭到芳芳的反对,但是山姆还是坚持己见,责备芳芳以后不能质疑自己的决定。芳芳为了集体的利益据理力争,对于身处美国文化,注重个人主义至上、对集体采取有限奉献的山姆来说是很难理解的。

朋友观差异。朋友关系在东西方文化中包含着不同的意义。Edward Steward&Motion Benne认为:“美国人极少有那种很深而又维系多年的关系。理想的境界是美国式的友谊,建立在自然发生、相互吸引以及温馨的个人感情的基础上。”美国人把朋友关系看得并不重要,非常淡薄,他们很少去请求别人,更不会主动去帮助他人。而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对朋友要讲义气,为朋友两肋插刀,赴汤蹈火。电影中山姆遇到困境时,他的美国朋友唐纳德建议他找王给力,山姆起初还是犹豫,在走投无路之下终于求助于王给力。王给力,人们口中所谓的英雄,尽心尽力帮助山姆寻找假冒律师的演员简森和制造商林先生,可以说是倾囊相助。这也是让山姆费解却感动的地方。

面子观差异。“面子理论”是英国人布莱恩(Brown)和莱温森(Levinson)(1978)在研究语言使用的普遍现象时提出来的。他们认为,为了保持交际双方良好的社会关系,使交际在和平友好的气氛中进行,顺利地实现交际,那么说话时就要在保留面子方面进行合作。西方人的面子其实就是期望个人的愿望、情绪和隐私会得到别人的尊重,自身行为不受别人的妨碍和干涉。《纽约客@上海》中有几处表现出了中西文化中的面子观的差异。在面馆,山姆首次约见王给力时,起初只有他们两个人坐在餐桌上,等山姆开始正式介绍自己遭遇的情况时,餐桌上又陆续坐下了几个人,山姆对这种情况很反感,但是王给力继续吃饭,根本没有理会山姆的反应,直到第六个人坐下后,山姆忍无可忍,说:Hey,Excuse me,Can we discuss this somewhere a little private?I feel like privacy is an issue here.令山姆没想到的是,王给力突然用英语大声说了句:Anybody here understand this guy?餐馆里无一人反应,随后王给力说:I think you are OK.山姆这才放心地讲起自己的遭遇。在中国,面子是人情关系与人际影响的象征。汉文化社会特别重视人情关系和人际关系的融洽,情面被看成是个体人际影响度和关系融洽度的标尺。在人际交往中,给对方以情面,达成关系的和谐,就给了对方莫大的面子,反之就会驳了对方的面子。

行为准则差异。行为规范的具体含义就是指被社会所共同接受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来自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际时,往往喜欢用自身所在社会的行为规范来判定对方行为的合理性。由于双方的行为规范存在差异,常常会产生误解、不快甚至更坏的结果。例如,在电影《纽约客@上海》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当山姆洗完澡出来时竟然惊奇地发现自己行李箱里的衣服不见了,抬头却发现自己的衣服已经被人挂起来了,正当他还在纳闷自己什么时候挂上去的时候发现了一位阿姨站在旁边时,说了句:Who the hell are you?阿姨说:我都替你挂好了。你应该好好保管你的东西,它放在箱子里都弄皱了。结果山姆说了句:That was really offensive on many, many levels.

三、从文化冲突到文化融合

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有了文化差异,才造成了文化冲突,有了这些文化冲突也就预示着最终的融合,冲突只是文化融合的过程。在影片《纽约客@上海》中,导演并没有将视点停留在文化差异上,而是通过差异的展现描摹沟通的必然性,是中西文化冲突与交融的生动展现过程。山姆在语言、饮食、礼仪、法律以及各个方面的不适应,事业上遭遇客户的欺骗,使他认为他与这儿格格不入。这是无法理解和融入另一种文化的痛苦。山姆在固守本土文化的同时,渴望与外界文化进行交流,这表现出人类共同的文化趋向心理和差异间的矛盾,这种矛盾是可以理解的,只是需要时间。山姆通过各路神通和爱心人士的帮助,找出陷害黑手,联合众多盟友开始在故乡第二次创业。山姆在影片中的整体形象代表了一种文化侵入另一种文化或融入另一种文化需要人们的共同努力,相互理解,积极探索。山姆的这种方法是人类文化共趋的一种探索方式,从中我们看到了文化共融的希望,虽然这种希望需要经历很长的时间,但我们坚信,在坚持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原则下,东西方文化的互融共解不是一个难题。

[参考文献]

[1] 钟小安,周梅花.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透过《刮痧》看中国电影[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3(02).

[2] 郑敏.电影《刮痧》背后的中西方文化差异[J].电影文学,2012(02).

篇7

评注例l涉及直线上一动点与两定点距离之和(差)的最值问题,此类问题的求解通常分为两步:(1)求其中一定点关于定直线的对称点;(2)再求这个对称点与另一定点的距离即为所求最值;如果涉及求最值时动点位置,则联立对称点与另一定点所在直线方程和题中所给定直线求交点即为所求,

变式l看似涉及到两个根式函数和的最值问题,如果通过函数去求解,那会利用到导数,而且计算量较大;而通过转化为一动点到两定点的距离和的最值问题,再利用对称求解即可,

变式2看似是两个定圆上的动点与一个动点距离差的最大值问题,通过将与圆上的动点问题转化为与圆心的距离加减半径,可以将问题转化成一定直线上的动点与两个定点(即圆心)距离之差的最大值问题,再利用例l的方法求解即可得到所求最大值,

这类问题的通性通法是:利用对称将直线上的一动点与分布在其同侧(或异侧)距离最值问题转化为直线的一动点与分布在其异侧(或同侧)距离最值问题,在利用三角形的基本性质及通用模式求解最值,

评注例2涉及椭圆上一动点与两定点(其中一个为焦点)距离之和(差)的最值问题,此类问题的求解通常可分两种类型:(1)先利用定义,将动点到一个焦点的距离与其到另一个焦点的距离进行转化,然后利用几何最值法最终解决(如例2(1)中差的最小值和例2(2)中和的最大值和最小值);(2)在求和的最小值或差的最值时,有时可不经定义转化,直接使用几何最值法(如例2(1)中差的最大值),具体属于哪一类型,应视定点在椭圆内、外的给定情况而定,

这类问题的通性通法是:利用定义将距离和(差)最值问题转化为距离差(和)间题,在利用三角形的基本性质及通用模式求解最值,

3.曲线为双曲线抛物线时,通过定义进行同侧异侧互化

评注例3涉及双曲线右支上一动点与两定点(其中一个为焦点)距离之和(差)的最值问题。此类问题的求解通常可分两步:(1)通过定义将分布在双曲线右支同侧的两定点的距离之和问题转化为分布在双曲线右支异侧的两定点的距离之和问题(2)再利用三角形的性质和通用模式求得最值,

这类问题的通性通法是:利用定义将双曲线一支上的动点与分布在其同侧(或异侧)的两点距离最值问题转化为双曲线一支上的动点与分布在其异侧(或同侧)的两点距离最值问题,再利用三角形的基本性质判断最值,评注例4涉及抛物线上一动点与其外一定点及y轴距离之和的最值问题,此类问题的求解通常可分三步:(1)通过定义将抛物线上的动点与y轴距离转化为抛物线上的动点与其焦点距离;(2)再将原题转化为抛物线上的动点与其焦点及其外一定点距离之和问题;(3)利用三角形的性质和通用模式求得最值,

篇8

因此,要顺利地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必须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及其与本国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扬长避短,制定出合理的应对策略,才能在国际科技合作活动中游刃有余,获得成功。

如今随着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活动的发展,单纯地掌握外语显然已经不能保障对外科技活动的顺利进行。人们在交际背景、社会制度、思维方法、价值观念、表达方式、生活经验等方面的差异,都会给国际科技合作的各个阶段带来各种各样的影响。

一、对科技活动接待的影响

作为国际科技活动的首要环节,外商接待是国际科技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由于各国历史传统和文化习俗的差异,科技人员要具有足够的文化敏感性,能够参照不同的文化价值观让外商感到礼貌热情而又亲切大方。但有些科技人员在接待过程中下意识地参照母语文化,并把自己的价值观作为理解的尺度标准,于是造成了文化误解和冲突。

例如在接机时,如果看到外商就热情欣喜地上前握手,“You must have had a tough journey. Please let me help you with the luggage. ”(您的旅途一定非常辛苦,请让我帮您提行李吧。)通常对方会感到吃惊甚至不悦,“No, no. My journey is OK, and I can manage my luggage.”(不,我的旅途很好,而且我能处理好自己的行李。)又如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陪同六十多岁的英国客户来到预订的宾馆,临走前不无关切地说,“You must be very tired, Sir. You ’d better have a good rest since you are old.”(先生,您一定非常累了吧。您年纪大了,应该好好休息。)不料这位老绅士很生气地回答,“No, I am not old, and I am not tired at all.”(不,我并不老,而且我一点也不累。)年轻人此刻的困惑和尴尬就可想而知了。

以上两个简单事例充分说明了忽视文化差异的严重性,对于我们眼中的热情周到招待,老外却毫不领情甚至生气厌恶。殊不知,在普遍崇尚“独立”精神的西方社会,人人习惯以自我为中心, 因此他们视过多地接受别人的建议和帮助为耻辱,更不愿倚老卖老,因为在他们看来“老”就是无用的代名词。这两个场合得体的表达可以这样: How about your journey? (您的旅途还好吗?)和How are you doing, Sir? A little rest would do you some good, wouldn’t it?(先生,您感觉怎么样?简短的休息将有效地舒缓您的疲劳,您觉得呢?)

二、对科技谈判的影响

科技谈判是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活动的重要环节,对其成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谈判双方来自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如果事先不了解对方的文化,就可能因为细小的环节产生分歧。

比如说中国人思维间接、称呼语复杂、注重礼节、喜欢近距离与人交谈。欧美人思维直接、就事论事,时间观念较强、称呼语简单、不过于注重礼节、谈话喜欢保持一定的距离,并且谈吐比较幽默,喜欢营造轻松愉快的气氛。在对外科技谈判中,科技人员应熟悉别国的文化背景,把握谈判对方的性格特点,以便在谈判中处于主动的地位。

总体而言,美国人的性格特点是热情奔放、充满自信,这些特点充分渗透在商务洽谈之中,他们精力充沛,迅速将谈判引到实质性阶段,而不喜欢那种漫长式的谈判。与美国人相比,日本人则讲究礼节、谦虚,但喜欢兜圈子,往往采取间接的谈判方式,以保持选择的灵活性,但有时会使对方摸不着头脑。而英国人则显得沉稳、讲究仪表,给人以不冷不热的感觉,而且往往颇有架子,这与大英帝国的辉煌历史有着密切的关系。此外,欧美人做什么事都严格遵守日程安排,有很强的时间概念;而亚非拉国家一般不太有安排日程的习惯,也不太注意遵守时间,该干什么的时候可能没有按时去干,该结束的时候可能又不结束。

三、对科技经营、管理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跨国公司的不断发展,企业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从事经营管理已经相当普遍。但研究发现,在一个国家能够从事高效率经营管理的企业或管理者却未必在另一国也能成功,其中主要的原因是企业管理人员容易忽视异国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

篇9

    因为语言基本上是一种文化和社会产品,要理解它就应该从文化和社会的角度去理解。,汉英两种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给其在语义层面上的转换带来了巨大的障碍。其差异首先表现为价值观念的不同。汉文化是一元文化,强调“社团价值论”;英文化是多元文化,崇尚“个人价值至上论”。除了价值观念差异之外,汉英文化差异还与两个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与社会环境、气候条件和风俗习惯等息息相关,。

    文化是有地域性的。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常常给该地区的文化打下烙印。中国和英国,因为地理环境的迥异,气候条件的巨差也就孕育出彼此相对的异域文化。英国是岛国,地处西半球,北温带,海洋性气候,其民族创造出的语言就沾上了该地理特征。象我们熟知的习语:spend money like water; make water; all at sea等就囊括其中。相反,中华民族祖居亚洲大陆,其文化自然也难免受其影响。上文所说的“挥金如土”就是一例。另外还有“面如土色”、“土眉土眼”、“面朝黄土背朝天”等不胜枚举。至于气候不同招致的文化差异的例子也是举不胜数。单就“东风”“西风”之说来看,两种文化就大相径庭。雪莱的“西风颂”(Ode to the West Wind)正是对春的讴歌。Charles Dickens在《大卫科波菲尔》中说 “How many winter days have I seen him, standing blue—nosed in the snow and east wind!” 这也是一个极好的例证。然而汉语中的“东风”却战胜了“西风”,是春风,是温暖的使者。“西风”是秋风,有萧瑟秋风之说。马致远之词作“古道、西风、瘦马”,又同是马曲的“醉乡中,东风唤醒梨花梦”也说明这一点。词曲中的意境也自是让异域人士费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

关键词: 河北省高校公共英语教师文化差异敏感性调查研究

Littlewood指出,教育的第一功能是教授已有的知识,运用到语言教学上,就是向学生传授语法知识,使其在实际的语言阅读和理解过程中省去大量的时间;教育的第二功能是训练学习者的社会能力,使其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胜任自己的社会角色。教育部在2004年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中指出:“大学英语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这是对大学阶段英语教学提出的要求,其中跨文化交际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因此我们可以看出语言教学的目的在于掌握语言进行交际。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社会活动或进行交际才是语言教学的真正目的。大学英语的课堂教学内容不仅是教授语言的形式,更应该让学生掌握其语言所在的文化背景知识,为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扫清障碍。

但是,通过对河北省各高校的公共英语教师文化差异敏感性的调查发现,目前从事大学英语教学的专家和广大一线教师虽然意识到了文化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受主客观条件的影响,国内的英语课堂教学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仍旧受到考试指挥棒的影响,课堂知识讲授主要以教师为中心讲授四、六级涉及的知识如语法知识、词汇量、阅读为主。一般来讲,公共英语课堂教学的学时数量较少,平均每学期60-70学时,课时有限,难以对文化背景知识进行有系统的介绍和教学。另外,教师本身受传统的语言教学的影响,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缺乏跨文化交际知识的讲解,教学方式落后,迫切需要进修机会来提升教师本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所以大学英语课堂的教学模式需要改变。首先教师要更新观念,学习新的教学手段,理清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强化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从而实现语言知识教学和文化背景教学的统一。

进行实际有效的文化教学首先要明白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是什么。国家教育部2001年颁发的《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把文化意识作为一项教学内容,同时也指出文化的内涵与文化教学的意义:“在外语教学中,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有益于培养世界意识。”只有明白了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到底是什么,教师才可能了解文化教学应该怎样教和教什么。

首先,教师要提高自身的跨文化素质和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师在日常工作中要注意收集和积累有关跨文化的知识和材料,多参加跨文化方面的培训、讲座和交流以强化自身的文化素质,切实意识到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

其次,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重视课堂上的文化教学。在目前的环境下,教师只有做到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跨文化教学并重,才能使学生既能顺利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又能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应当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语音室、多媒体和网络来收集各种资料获取信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在英语课堂中主要把文化背景的讲授放在文章的导入阶段。在此阶段,教师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讲授文章涉及的主要英语国家的地理位置、地理风光等地理常识;主要英语国家的起源、发展及重大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等历史背景;主要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常识、文化艺术、和风俗习惯等。甚至在语言知识的传授阶段,教师也可以利用机会渗透文化背景知识。如:有很多词汇带有特定的文化内涵和信息。在词汇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借由这些词汇讲授文化背景知识,如:一些涉及西方重大节日的词汇Christmas,Hippie,Nike等;还有一些具有不同文化内涵的词如ambitious,dog和propaganda等。当然还涉及社交文化如:一些禁忌语等社交规范和一些涉及手势、仪态和眼神等的非语言文化。

再次,注重跨文化知识的应用与实践。教师在课堂上讲授文化背景知识后一定要给学生实践的机会,通过应用以加深印象。教师可以组织课堂活动如:小组对话、角色扮演、英语角等形式来向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另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布置课外作业,如:通过网络查找和阅读资料、朗读英美报刊杂志等,使学生了解相关文化背景、社会风俗和习惯等,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增强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在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主要承担进行介绍的任务,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因而显得非常枯燥。教师可以充分发挥互联网资源共享的优势,针对精读课本中实用的内容利用多媒体传达给学生。这样学生可以在观看图像,聆听地道的、原汁原味的声音的同时形象立体地接受文化背景知识,使学生轻松自如地学习英语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以加深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差异性的理解,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曾有语言专家在专著中指出:“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各种做法和信念。”我国的许多研究语言方面的专家也一再强调语言和文化的关系,认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则是语言的底座和环境”。伴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全球一体化,多媒体、互联网等先进的资讯方式相继出现,西方的意识形态、文化、价值观念和等因素大量的涌入,这就要求学习语言不仅仅掌握这门语言,更重要的是增强文化交流的能力。没有文化内涵的语言是空洞和无效的。英语教育必然涉及英语文化教育,所以我们要重视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提高大学公共英语教师和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是中国走向世界的一个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Kramsch,C.语言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Kachra,B.World English and Culture Wars.Paper presented at the Sir Edward Younde Memorial Fund Lecture.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Hong Kong,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