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市场分析范文

时间:2023-07-12 17:40: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疗市场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医疗市场分析

篇1

[关键词]医疗设备;设备投资;市场调查

[中图分类号]R197.3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2(c)-100-02

现代化大型医疗设备通常投资大、科技含量高、更新换代产品推出的间隔时间短,因此,购置设备前进行充分、科学的市场调查和论证分析是投资成功与否的关键。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需求量、市场占有率和市场风险分析等瑚资管理理论。已广泛应用于大型医疗设备的投资分析。但是,在运用这些方法进行投资评价分析时,一些对评价指标有着重要影响的因素,又常常会被忽视,因而影响决策者的正确判断。现对大型医疗设备投资的市场分析不能忽视的几个重点问题分析如下:

1 市场需求量的分析

1.1市场需求总量分析

所谓市场需求量,就是指该医疗设备所针对的病种在医疗的市场范围内的发病率情况调查。医院根据对市场的调查和相关信息数据的采集以后,能够得到这类患者的发病率等数据,据以计算市场需求的总量。以血液透析为例:通过调查,一般需要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在大连地区占全部人口的0.2‰,我院地处大连市,全市人口220万,按此计算。全区需要进行血液透析的人数为440人。通常情况,每位患者2天1次,也就是说,每天仅有220人次需要进行血液透析。

1.2市场结构分析

市场结构就是医院面对的市场所覆盖地区的居民结构,进行市场结构分析就是为了判断在总需求环境下,有多少需求是真实的需求。因为有许多需求可能是有病不能就医,或者选择其他替代方式诊断或治疗。一般来说,市场细分可按以下几个分类进行细分,如:按年龄段细分(10岁以下,10-20岁,20-40岁等),不同年龄有不同的发病率,因此,年龄段细分有利于判断发病率的准确性;按城乡细分(城镇、农村)。由于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知识结构差异,决定他们对同种病可能做出不同的治疗选择;按家庭收入水平细分(家庭年收入2万元以内,年收入2-10万元,年收入10-50万元,年收入50万元以上),由于收入水平的不同,决定消费水平的不同,消费水平的差异也会做出不同的治疗选择:按知识结构细分(初中及以下、高中和中专、大学、研究生及以上),不同知识结构的人对医疗知识的了解不同,这种差异也会做出不同的治疗选择。市场结构分析一般国家统计局或地方统计局会每年或定期,进行市场细分,才能够得到真实的需求量。

1.3医院的市场占有率分析

医院的市场占有率就是医院面对的市场所覆盖地区的同种患者来院就医的份额。市场占有率数据的分析指标很多,通常我们可能对宏观数据和微观数据进行分析,宏观数据有:医院的医疗收入占本地区医疗收入的份额、医院占本地区的医疗保险份额。微观数据有:医院在本地区在本病种的诊断水平;医院在本地区在本病种中的专家数量、医生数量、床位数量、床位使用率、床位周转率;医院在地区在本病种的影响力等。通过以上数据的分析,就能够准确得出医院市场占有率,以及本地区同种医疗设备的数量及其占有率。

1.4市场实际需求量分析

通过对市场需求总量分析、市场结构分析和医院的市场占有率分析,就能够得到医院在本病种中可能的医疗市场,以血液透析为例:大连地区总需求量为每天220人,其中,有25%在农村,远离医院,没有就医条件,有15%的城镇居民家庭年收入水平在2万元以内,没有就医能力。能够有条件和能力就医的患者只有60%。医院在血液透析方面专家仅2人,在本地区没有绝对影响力,市场份额为20%,从而可以得出,医院可能在血液透析方面的病源数量为每天220x60%×20%=26人次。

2 设备的利用率分析

我们进行市场需求量的分析是为了提供设备的利用率分析,设备的利用率分析是医疗设备是否投资的关键问题。只有设备的利用率比较高,设备的购置才有意义,才能够为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发挥作用。笔者以CT为例:根据CT的不同型号,CT的利用率是不同的,一般而言,16层CT的总工作量为50000次,折合每天平均工作量为23人次,一天最高使用人次为40次,平均每做一次CT耗时约15分钟,满负荷工作每天工作时间为6小时。我院进行CT检查的患者每天15人次,通常每周一做CT检查的人略多一些,约20人左右,最高能够达到28人次。如果购置16层CT机,平均每天进行CT检查的利用率为15/23=65%。极限利用率为28 /40=70%。如果使用8层CT,CT机的利用率为120%;如果使用32层CT机,CT机的利用率为30%。通常情况下,必需的医疗设备利用率应高于20%,基本的医疗设备利用率应高于30%;提高医疗竞争力的医疗设备利用率应高于40%,提高医疗诊疗水平的医疗设备利用率应高于50%,提高医院经济效益的医疗设备利用率应高于60%,只有医疗设备利用率高于上述指标,说明医疗设备的投资才是应当的。

3 进行医疗设备投资的市场调查分析还应考虑的几个问题

3.1医疗设备投资的盈亏分析

投资医疗设备对医疗机构的收入、收支盈亏影响很大。有效、合理的决策可以为医疗机构带来可观的效益,而不合理的、不科学的决策只能削弱医院的盈利能力,甚至使医疗机构不能维持正常的业务收入。因此,投资医疗设备时,必须慎重、认真地进行可行性分析,保证资金收益高于成本。

3.2医疗设备投资未来现金流量分析

我们进行医疗设备投资的目的是了为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市场需求的调查分析和设备利用率的分析,都将为医疗设备投资的未来现金流量分析提供有力的数据,笔者仍以CT机为例:购置一台16层CT机需要投资300万元,投资当月即可投入使用,每天以15例患者为基准,收费标准为120元,即全年CT检查收入为65.70万元。每一例CT的耗材为15元,全年耗材消耗8.21万元。需要2名医生,工资5万元,水电暖每年2万元,房屋折旧1万元,其他支出1万元,支出总额为17.21万元,全年现金流入48.49万元,CT机的一般使用年限为10年,现金流入总量为484.90万元,现金净流量为484.90-300=184.90万元。说明医院投资购买16层CT机是可行的。

3.3医疗设备购置对医疗技术和诊治水平的影响

医疗设备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物质条件,而大型设备在快速准确地诊断疾病、有效地治疗疾病方面更是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不仅如此,大型设备还标志着医院的技术水平和实力,代表了医院的形象,因此大型设备在医院固定资产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非同寻常的。

篇2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也越来越重视,不但重视身体的健康也重视心理的健康。于是也就有越来越多的人在关注健康的同时还追求身心的愉悦。所谓医疗旅游就是指人们在常住地的医疗保健服务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下,在目的地(国家或地区)实惠的、特色的医疗保健等服务或活动的吸引下,到目的地接受各种医疗保健服务和旅游服务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疾病治疗、休息疗养、美容整形、恢复青春等医疗护理活动与旅游度假、休闲、娱乐等活动有机融合在一起,让游客在娱乐享受中治病,在身心愉悦中康复。医疗保健是医疗旅游的首要目的,其他所有的休闲娱乐活动都是围绕它而开展的。

近年,医疗旅游产业发展很快,2004年全球产值为400亿美元,2006年增长为600亿美元,2012年1000亿美元。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20年时,医疗健康相关服务业将可能成为全球最大产业,观光休闲旅游相关服务业则是次于其的产业,两者相结合占世界GDP的22%。可见,医疗旅游产业发展前景非常广阔。然而,医疗旅游不是一种单纯的消费性的服务性产业,而是一种“生产+消费”的综合性产业。论文用供给-需求理论分析医疗旅游市场的形成,以更加清楚的认识和开发这一市场,为医疗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一、医疗旅游需求分析

所谓需求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市场上的商品和劳务有支付能力的需要。所谓供给指卖者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条件下能够和愿意向买者提供的处在市场上的商品和劳务。需求和供给之间相互依存、互为前提。需求引起供给,供给满足需求,而需求又引起新的供给。

尽管每个国家都在尽最大努力来满足本国人民的医疗保健需求,实际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医疗资源都是有限的,都不足以满足本国所有人的需求。于是在本国不能满足医疗需求的情况下,部分患者转向国外就医。虽然,促使医疗旅游产生的条件和因素很多,但是其中最关键原因的是:国际医疗费用、医疗保险、医疗技术与服务等的巨大差异。

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医疗技术水平高,医疗设施先进,但是医疗保险范围有限,而且医疗保险费用很高,承担不起高昂医疗费用的中低收入者就会寻求到医疗费用比较低廉的国外就医。如印度的心脏病治疗水平已和美国相当。但是医疗费用比美国低很多,例如心脏搭桥手术,在印度只需要1万美元,在美国有医疗保险的最低要5万多美元,没有医疗保险的最低要12万多美元 。

以加拿大、英国为代表的提供全民免费医疗保障的发达国家,需要满足全民所有医疗保健需求,在一定的时间特定的医疗设施必然会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那么患者就只能排队等候就医。例如,英国卫生部在2007年3月对20万病人进行调查,发现48%的病人在排队等候18周以内能接受治疗、30%的病人等候30周之后才能接受治疗、12.4%的病人需要等候一年以上。然而,疾病是不宜拖延的,具有较强支付能力不愿意等候的患者,就转向国外医疗旅游。

以迪拜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中的高收入者,在对本国医疗技术水平不满意的情况下,到国外寻求先进的医疗技术服务。例如许多中东国家的国民纷纷到德国等发达国家医疗旅游。

被他国传统或特色的医疗旅游文化、技术或手段吸引的特殊医疗旅游者,如被印度的瑜伽、中国针灸、泰国的变性手术、巴西和韩国的美容整形等,吸引他们的是医疗技术本身的特殊性,基本上与疾病无关。综上,医疗旅游的需求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本国医疗供给不足,患者到国外满足医疗需求。

根据医疗旅游的目的,医疗旅游可以大体上分为两大类,疾病治疗类医疗旅游和非疾病治疗类医疗旅游。如果说医疗旅游属于弹性需求,那么疾病治疗类医疗旅游则属于刚性需求,毕竟很多人会为了治病会倾尽全力,甚至借钱治病。

二、医疗旅游供给分析

医疗旅游供给与其它产品供给有相似之处,也存在很大的不同。一般的产品供给是产品移动以满足市场需求,而医疗旅游的供给是产品不动,需求者移动寻求满足。另外,一般的产品是可以讨价还价,但是一个国家的医疗项目一经确定价格,除了国家政策引起的价格调整,患者是没有机会和院方讨价还价的。因此,医疗旅游的价格水平是不同国家之间同类产品的比较。例,若日本和韩国都可以提供水平相当的面部拉皮手术,但韩国价格较日本要相对低廉,那么医疗旅游者一般会选择去韩国医疗旅游,而不会选择去日本。

医疗旅游业是一个人均消费相对较高的产业,目前医疗旅游行业人均消费为10000 美元,这对于带动一个国家的医疗、酒店、餐钦、航空、法律、保险、培训等行业的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国家看到了医疗旅游的高收益性,通过公派医生到发达国家进修、进口大批先进的医疗设备、建设医疗旅游产业园等措施以提高本国医疗旅游的供给水平。但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一个国家的供给水平是有限的,因为一个医院的床位、主治医生的人数等在一定时间内是相对稳定的。因此,任何一个国家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只能满足医疗旅游市场的部分需求。

目前医疗旅游业已经初具规模,如亚洲的泰国、印度、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家;瑞士、德国、匈牙利等欧洲国家;拉美的阿根廷、巴西、古巴,以及非洲的南非等国都已成为重要的医疗旅游目的地。大多数国家都以其独特的医疗旅游项目成为某方面的独特供给者,于是有某些特殊医疗旅游需求的患者只能前往特定国家才能满足其需求。

三、医疗旅游需求与供给的之间的关系

早期的医疗旅游多是自发性的,由患者本人或者亲友收集国外医疗机构的信息、联系医院、安排日程并去就医。由于医疗旅游服务的特殊性,使得境外所有医疗旅游公司基本都采用TPA(全称:Third Party Administration)模式,也就是由第三方管理机构完成医疗旅游产品的售前和售后服务。售前:主要是分析了解客户需求,对医疗服务供应单位进行符合国际标准的辅导和培训,建立医疗旅游数据库,做好机场接待、翻译,安排餐饮住宿、游览等工作。售后:质量监控、满意度调查、外汇结算、服务贸易统计、法律纠纷等的相关工作。售中的医疗服务由医院来完成。

在TPA模式中,患者、第三方管理机构、医院之间的需求和供给关系如图1所示。患者向第三方管理机构咨询有关医疗旅游的事宜,第三方机构了解客户需要并协助制定医疗旅游计划,如果患者对医疗旅游计划满意,就决定满足医疗旅游需求。第三方机构和医院之间的关系是评估医院的资质,并与医院合作开发医疗旅游项目。医院作为供给方满足医疗需求,旅游业满足患者的旅游需求。

医疗旅游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变动,不仅受医疗价格因素的影响,还受到医疗技术、就医等候时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图2中A、B、C、D四个图分表说明在不同因素影响下,医疗旅游需求与变动之间的关系。对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中低收入者而言,本国医疗价格高,如果国外正好有合适的医疗项目,而医疗价格相对较低的话,就会选择出国医疗旅游。国内外价格相差越大,国外医疗技术越稳定,医疗旅游的需求就会增加(需求量就从D0移到D1),随之医疗旅游的供给就会增加((供给量就从S0移到S1)具体如图2中的A图所示)。

对于英国等提供全民医疗保障的发达国家中那些等候治疗时间很长的具有一定支付能力的患者而言,本国等候就医的时间过长,时间成本过高,如果国外正好有合适的医疗项目,而医疗价格可以承受的话,就会选择出国医疗旅游。如果国外医疗旅游价格越低,技术越稳定,医疗旅游的需求就会增加(需求量就从D0移到D1),随着医疗旅游需求的增加,国外医疗旅游的供给就会增加((供给量就从S0移到S1)具体如图2中的C 所示)。

对于本国医疗技术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的中高收入者而言,他们在本国难以得到值得信赖的医疗服务,在国外高超医疗技术水平的影响下,只要他们能够承受国外的医疗价格水平,就会选择到国外医疗旅游。国内外医疗技术水平与服务相差越大,医疗旅游的需求就越大(需求量就从D0移到D1),随着医疗旅游需求的增加,医疗旅游的供给就会增加((供给量就从S0移到S1)具体如图2中的B所示)。

对于不同国家间提供的相同医疗旅游项目,其医疗旅游的需求则主要由不同国家间的价格来决定,相等技术水平条件下,相同的项目,价格越低的国家吸引力越大,价格降低,需求就增多(需求量就从D0移到D1),需求增多供给也相应增加((供给量就从S0移到S1)具体如图2中的D所示)。

四、结论

由于各个国家医疗资源的局限性不能同时满足国民的所有医疗需求的客观存在。根据医疗旅游者的流动性规律发现,国际医疗价格、医疗技术、排队等候就医时间等是医疗旅游形成的主要因素。在不同因素的影响下,形成了不同的医疗旅游市场,这些因素对医疗旅游市场需求与供给的影响也不一样。发达国家的中低收入者因本国医疗费用高昂,国外医疗旅游价格低而产生出国医疗旅游的需求,与之对应的是发展中国家该类医疗旅游供给增加;实行全民医疗旅游的发达国家因为就医人数众多,就医等候时间延长而产生自费出国医疗旅游需求,与之对应的是世界其他国家医疗旅游供给的增加;发展中国家的有钱人因为国外医疗先进的医疗技术而产生出国医疗旅游的需求,与之对应的是发达国家医疗旅游供给的增加。

篇3

缓慢性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病,是以心率缓慢、心室率低于60次/min为特征的一类心律失常,临床常见于窦性心动过缓、窦房传导阻滞、房内传导阻滞、室内传导阻滞、室上性和室性逸搏、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缓慢性心律失常属中医学心悸、胸痹、结代、昏厥、怔忡、眩晕等范畴。以心悸、气短、胸闷、头晕甚至昏厥等症状为主,而其脉证均见迟缓,属于迟脉、结脉等范畴。《诊家枢要》曰:“迟为阴寒阳亏之候,为寒为不足。”《濒湖脉学》指出:“迟来一息至惟三,阳不胜阴气血寒。”另有《金匮要略》中立有专篇论述:“寸口脉动而弱,动则为惊,弱则为悸。”《济生方·怔忡论治》指出“夫怔忡者,此心血不足也……真血虚耗,心帝失辅,渐成怔忡”。现将近年来中医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其常见病因为外邪(如风、寒、暑、湿、燥、火或厉气等)的侵袭,长期精神刺激或精神创伤,饮食失节或嗜好烟酒等刺激物品以及外伤、烧伤、中毒等。《素问·阴阳别论》曰“迟者为阴”;元·滑寿在《诊家枢要》述“迟为阴胜阳亏之候,为寒为不足”。《素问·痹论》又曰“心痹者,脉不通”。可见,皆因阳不胜阴,气虚、血瘀所致。临床以虚证为主,常见脾肾阳虚的证候。心阳的主要作用是鼓动心脏搏动,温运血脉循行;肾阳为诸阳之本,对人体各个脏腑的生理活动起着温煦推动的作用,因此心肾阳气的盛衰,直接影响心率的快慢、血脉的盈亏和脉象的虚实。心肾阳虚可出现心悸、胸痛、神疲、昏晕、面色无华、四肢不温等肾阳不升、心阳不振的病证。迟脉是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常有的脉象,《濒湖脉学》云“迟来一息至惟三,阳不胜阴气血寒”,指出迟脉是由阳虚阴盛,气血虚寒所致。心阳不足导致心脉瘀阻;肾阳虚衰,损及肾阴而成阴阳两虚;心肾阳虚,损及脾阳,脾失健运,湿聚痰阻,气血瘀滞;脾为后天之本,脾虚阳衰,气血生化乏源,则心肾气阳愈虚。本虚为气血阴阳亏虚,心脉不荣,血脉不得充盈,鼓动无力,脉气失于连续;标实多为血瘀、气滞、寒湿、痰浊,脉道痹阻不畅,心脉涩滞,搏动循行失常。

2 辨证分型及治疗原则

辨证论治是中医药治疗取得确切疗效的关键,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对中医药的治疗提出了更高要求,结合辨病用药更为准确。因而近年来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已成为众多学者的共识。如《心血管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1]中指出,缓慢性心律失常,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引起者常表现为心脉瘀阻证及心血不足证,治宜活血通脉、补心养血;因肺源性心脏病引起者多为痰扰心脉证,《证治汇补》谓:“痰迷于心,为心痛、惊悸、怔忡、恍惚。”故痰浊阻遏胸阳,心脉失煦之证,临床除见心悸怔忡,心痛闷胀外,还伴有纳呆、泛恶欲吐、苔厚腻等痰湿中阻之象,治宜行气化痰畅脉;因心功能不全引起者常以心血不足证辨治,甚至考虑心阳虚脱证,治宜回阳固脱;因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引起者则更多以心神不宁证论治,治宜养心安神。这也充分体现了“同病异治”的原则。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病变过程中,常因心阳不足而导致心脉瘀阻;因肾阳虚衰,损及肾阴而成阴阳两虚;心肾阳虚,损及脾阳,脾失健运,湿聚痰阻,气血瘀滞;脾为后天之本,脾虚阳衰,气血生化乏源,则心肾气阳愈虚。因此,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发病本质虽为心肾阳虚,但在临床又常见本虚标实,虚实兼夹之证。故治疗尚需谨察阴阳气血之所在,寒湿痰瘀之兼证,标本同治。治本以温阳为主,辅以益气;治标则活血行气,化痰宣痹。然而二者常相互影响,有因虚致实,亦有因实致虚,常常虚实夹杂。临床证候,变化多端,甚至可见湿热、痰热、阴虚、肝阳等兼证,故治法还须辨证精细,谨守病机,因人因时制宜。临证治疗时要知常达变,切不可拘泥于温补一法,须做到理法方药与病证丝丝入扣。传统方剂中以麻黄附子细辛汤、生脉散、阳和汤、参附汤等使用较多。其中最常用的是麻黄附子细辛汤,此方集中体现了温阳益气的治疗大法。然而益气温阳用药亦轻重有别。心气不足,证见胸憋气短,心悸怔忡,活动加剧,头晕乏力,自汗,神疲体倦,脉迟缓无力,甚则迟细无力。治宜补益心气为主,温阳法次之。心阳亏虚,证见心悸怔忡,头昏眩晕,甚则晕厥,胸憋心痛气短,神倦乏力,四肢逆冷,舌质黯淡,脉迟微间有结代。治宜温补心阳为主。

3 治 疗

3.1 辨证施治

吴宝川[2]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20例。结果发现本方能改善窦房结功能,提高心率,增加心脏传导功能,并能治疗心律失常,改善血液黏稠度,降低血脂,且副反应轻微。冯辉[3]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化裁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62例,总有效率93.55%。郑春雷[4]将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分5型论治。心阳亏虚型,治宜益气回阳、养血复神,方选参附汤加味;气血两虚型,治宜补益气血、安神定志,方选人参养荣汤加减;心肾阳虚型,治宜温阳益气、养心宣痹,方选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痰浊内阻型,治宜健脾益气、祛痰宽胸,方选四君子汤加减;气滞血瘀型,治宜行气通脉、活血化瘀,方选桃红四物汤加减。方安东[5]认为缓慢性心律失常是以五脏阳气虚弱为本,兼有痰湿、瘀血阻滞。治疗应从温养五脏入手,佐以祛痰化瘀。如温通心阳,方选桂枝甘草汤加附子或炙甘草加减;温补肾阳,方选桂枝附子汤加生脉散或右归丸加减;温运脾阳,方选桂枝人参汤、附子理中汤合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暖肝补阳,方选温阳补肝煎(药物组成:吴茱萸、肉桂、炮附子、当归、白芍药、肉苁蓉、川芎、炙黄芪、郁金、桂枝、细辛)加减;温补肺阳,方选升陷汤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卫高仁等[6]认为,缓慢性心律失常均有心阳不足的表现,治宜益气温阳。基本方:党参、桂枝、白芍药、黄芪、茯苓、丹参、炙甘草、制附子、川芎、白术。再根据病情辨证加减:心阳不振加生牡蛎、改党参、桂枝、炙甘草、黄芪、制附子的用量;气阴两虚加阿胶、枸杞子、远志、酸枣仁、党参、黄芪;心阴不足加生地黄、沙参、麦门冬、玄参、柏子仁、五味子;痰火上扰去黄芪,加陈皮、半夏、枳壳、竹茹、黄连,减少党参、桂枝、制附子;水气凌心加猪苓、泽泻、葶苈子;心血瘀阻加桃仁、红花、郁金、延胡索、枳壳。孙田华等[7]将缓慢性心律失常辨证分3型论治取得较好疗效。心阳气虚型,药用:红参、麻黄、附子、细辛、黄芪、桂枝;痰湿阻滞型,药用:红参、瓜蒌、薤白、半夏、桂枝、细辛;气阴两虚型,药用:细辛、桂枝、生地黄、黄精、白术、茯苓、山药、甘草。将中药加工成颗粒剂,混合均匀,每次4~6 g,每日3次冲服。谢元玖等[8]将缓慢性心律失常从脾论治,并分为3型。脾胃气虚、中气下陷型,治宜补益脾胃、升阳举陷,方选补中益气汤加味;痰浊中阻、气滞血瘀型,治宜健脾祛痰、行气活血,方选二陈汤合丹参饮加减;寒热互结、胃气不和型,治宜辛开散结、补中和胃、调和寒热,方选半夏泻心汤加减。

3.2 专方治疗

焦富英等[9]自拟升率汤(药物组成:红参、麦门冬、五味子、制附子、桂枝、炙甘草、麻黄、细辛、丹参、红花、黄芪、大枣)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30例(窦性心动过缓16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7例、Ⅱ度房室传导阻滞6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交接性逸搏1例)。日1剂,30日为1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86.6%。张水定[10]用复脉汤(药物组成:制附子、桂枝、黄芪、党参、炙甘草、炙升麻、川芎、干姜、当归、丹参、细辛、五味子、生地黄)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32例(窦性心动过缓14例、窦性停搏6例、窦房阻滞4例、房室传导阻滞8例)。每日1剂,4周为1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93.7%。郭双庚[11]研制通滞灵(药物组成:鹿角霜、羊藿、补骨脂、熟地黄、桂枝、三七粉、炒白术、丹参等)治疗传导阻滞类心律失常60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Ⅱ度房室传导阻滞11例,Ⅰ度房室传导阻滞25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7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5例)。每次5粒,每日3次,3个月后统计疗效。结果:总有效率72%。娄吉儒等[12]采用温阳复窦汤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32例。药物组成:人参(先煎)、生黄芪、制附子(先煎)、细辛、桂枝、补骨脂、石菖蒲、郁金、桃仁、红花、水蛭(研服)、琥珀(冲服)、瓜蒌、制半夏、天竺黄。日1剂,水煎服,连服30日。结果:总有效率84.38%。傅津[13]采用增脉灵方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30例。药物组成:鹿角霜(冲服)、羊藿、制附子、桂枝、红参、黄芪、当归、桃仁、红花、丹参、黄精、麦门冬、五味子、炙甘草、枳实。日1剂,水煎服。结果:总有效率68%。

3.3 中成药治疗

王海燕等[14]用心宝丸(由洋金花、附子、人参、肉桂、鹿茸、三七、冰片、麝香、蟾酥等组成)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8例。每次120~360 mg,每天3次口服。根据病情可增加用量。结果:总有效率91%。殷泉忠等[15]采用参附注射液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34例,0.9%氯化钠注射液加参附注射液40 mL,每日1 次静脉注射;而后予0.9%氯化钠注射液或10%葡萄糖注射液250 mL加参附注射液40 mL静脉滴注;使用1周后改用参附注射液60 mL/日静脉滴注,维持1 周。对照组30例予阿托品0.6 mg,每日3 次口服。2组常规治疗原发心脏病,2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3%,对照组总有效率5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4 中西医结合治疗

刘国华等[18]采用参附注射液联合异丙肾上腺素抢救重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明显改善了临床症状,可减少异丙肾上腺素的用量,延长作用时间,缩短使用时间。说明此中西药有协同作用。陈晓醒等[19]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窦性心动过缓50例。心阳不足者,治宜温补心肾、益气助阳、鼓动心脉,用参附汤合右归饮加减,药物组成:人参、熟附子、桂枝、杜仲、枸杞子、炙甘草、熟地黄、山茱萸;气阴两虚者,治宜补气养阴,药物组成:人参、黄芪、白术、茯苓、炙甘草。凡心率< 45次/min者,均配合阿托品0.3 mg~0.6 mg,每日3 次口服;

4 问题与展望

综上所述,近年来中医学者对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机制做了部分探讨,发现某些方药具有良好作用,显示出中医药治疗本病的潜力和优势,值得深入挖掘。但是,目前研究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一些问题,如国内的临床研究普遍缺乏前瞻性、大样本的观察,药物的研究大多停留在药理实验,从心肌细胞离子通道水平研究药效的报道尚少,且药理实验也未与新药开发及临床应用紧密结合。另外,对缓慢性心律失常缺乏统一的辨证分型标准,对疗效判定许多报道均缺乏严谨性、科学性;对药物的具体作用部位也不十分明确,有待于将中医临床症状与现代医学的电生理检查等方法有机结合来制定统一的疗效指标。而且,中医对缓慢性心律失常的顽症、急症、危症尚显力所不及。因此,应今后要充分发挥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进一步加强中医的临床经验研究,以期取得更大的进展,使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治疗达到更高水平。

参考文献

[1]黄春林.心血管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91,198.

[2]吴宝川.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5,3(5): 384-385.

[3]冯辉.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 62 例[J].中国中医急症,2004,13(7):424.

[4]郑春雷.实用中西医疑难病学[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1:69.

[5]方安东.温养五脏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J].辽宁中医杂志,1999,26(5):214-215.

[6]卫高仁,卢俊华.益气温阳方治疗窦性心动过缓 40 例[J].山西中医,2004,20(2):15-17.

[7]孙田华,夏旭.中药散剂治疗心动过缓体会[J].河南中医药学刊,2001,16(2):42-43.

[8]谢元玖,李仁生.窦性心动过缓从脾论治体会[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1,17(10):37.

[9]焦富英,曲洪兰,金迎.自拟升率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J].中医药学刊,2005,23(6):1149.

[10]张水定.复脉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 32 例临床观察[J].黑龙江中医药,2000,(4): 23.

[11]郭双庚.通滞灵治疗传导阻滞类心律失常 60 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00,22(10): 759.

[12]娄吉儒,胡艳丽.温阳复窦汤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32 例[J]. 河北中医,2001,23(4):272.

[13]傅津.增脉灵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30 例[J].天津中医,2000,17(3):11-12.

[14]王海燕,曲燕.心宝丸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8例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8,22(4):25.

[15]殷泉忠,王东升.999参附注射液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1,28(10): 608-609.

[16]刘德桓.通心络胶囊治疗病窦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21(11):858-859.

[17]王猷权,闫亚非,吴昌碧,等.刺五加注射剂治疗病窦综合征 24 例临床研究[J].华西医学,1999,14(2):158-159.

[18]刘国华,曹继伟,刘德芬,等.参附注射液联合异丙肾上腺素抢救重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对比分析[J].中国中医急症,2001,10(1):30-31.

[19]陈晓醒,侯保民.中西医结合治疗窦性心动过缓 50 例[J].河南中医药学刊,2002,17(5):48.

篇4

[关键词]:手术科室 医疗事故 案例分析

一、医疗事故定义及构成要件

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构成要件主要包括:1、主体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2、医疗行为具有违法性3、医疗行为存在过失且造成患者人身损害4、过失行为与人身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二、导致手术科室发生医疗事故的常见原因

1、病史不详、检查不全

术前病史采集不详,查体不仔细、不全面,相关辅助检查不完善,所致的误诊、漏诊。

2、病情复杂、经验不足

病情复杂,医生经验不足,不及时请上级医师或相关科室会诊所致治疗措施不当,延误治疗。

3、病情危重、术前失备

对急危重患者病情变化缺乏应急判断能力,以致术前采取的措施不利,致病情恶化,为手术治疗失败埋下隐患。

4、推诿拒治、错失佳机

推诿患者或拒绝收治而使急危重患者病情进一步恶化,失去最佳手术时机。

5、探查不细、漏诊延误

术中探查不仔细,导致漏诊,延误治疗。

6、术后欠察、并发恶化

术后病情观察不细,不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对术后并发症未及时诊断、治疗,导致病情恶化。

三、案例分析

案例1:男,41岁。因上腹部被他人用刀刺伤1小时入住某县医院。查体:体温脉搏呼吸正常,血压90/60mmHg,神清,心肺无异常。腹平坦,左上腹部见长约3.0cm纵形伤口,部分大网膜显露伤口外。左中腹腹压痛,反跳痛阳性,腹肌紧张,双肾区有叩击痛。入院诊断:上腹部刀刺伤(开放性)。入院后2小时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行“胃、横结肠、空肠贯穿伤修补术、大网膜、回肠系膜裂伤修补术,上腹部刀刺伤清创缝合术,腹腔引流术。术后补充临床诊断:胃、横结肠、空肠贯穿伤;大网膜、回肠系(膜)破裂伤。术后给予抗休克、抗炎、输血、支持、对症治疗后,病人血压及其它主要生命体症仍不稳定,血压须升压药维持,考虑有其它脏器损伤或血管损伤而致持续出血的可能性,于术后近10小时再次开腹探查,见左侧后腹膜广泛血肿,清除积血计约2000毫升,给予出血血管缝扎。术后经抗休克、抗炎、输血、支持,对症治疗无效,最终呼吸、循环衰竭死亡。尸体解剖结论为:该患系因锐器刺伤左上腹部导致失血性休克死亡。患方认为:患者死亡是医务人员工作严重不负责造成的。经鉴定,构成一级甲等医疗事故。考虑患者本身病情较重,故院方负次要责任

导致医疗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为:

该患为锐器剌伤,第一次手术术中探查不细,发现降结肠根部已有轻度血肿,术者未予进一步探查是否有活动性出血。第二次手术发现,该部位有近2000亳升血肿,且有二处活动性出血,证实第一次手术漏诊。由于术者严重不负责任,导致漏诊、延误治疗。术后患者血压一直下降,但医务人员却没有给予高度重视,未分析血压下降的真正原因,只是一味用升压药物维持血压,治标不治本,最后导致失血性休克的发生。由于对病情观察不细,未能及时行二次手术,(第一次手术距第二次手术近10小时)使失血性休克进一步加重,失去最佳抢救时机,导致患者死亡。纵观整个治诊过程,术者、经治医生、值班护士都严重失职,如果有一个能够履行救死扶伤的职责,都不会导致患者死亡的恶果。

案例2:男,33岁,因“腰及骨盆部外伤,肿痛、活动不能2小时”入住某县医院。体温呼吸正常,血压9/7Kpa。贫血貌,心肺无异常,全腹无触痛,腰部活动受限,右侧骶髂关节触痛(+),耻骨联合肿胀,触痛(+)。诊断:左髋臼骨折、左股骨头中心性脱位、右骶髂关节分离脱位、耻骨联合分离、创伤失血性休克、L4右横突骨折。入院后第二天晚出现腹胀且逐渐加重。第三天始体温升高,腹胀明显,无排气排便。第十八天左下腹部疼痛明显,左下腹穿刺,吸出脓性分泌物2ml。第19日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左盆腔处见一脓肿,内潴稀薄脓汁约100ml,并见少许粪便,直肠上段破裂,行腹腔引流术。术后第6日,左下腹引流口处有粪便溢出,体温在38.50C-39.50之间,转上级医院诊治。上级医院又行剖腹探查见乙状结肠中段断裂,行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患方认为,患者入院当日晚即出现腹胀、持续高烧现象,过了19天后才实施手术,且手术探查不细,未发现乙状结肠中段断裂,手术方式错误。由于误诊、漏诊而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导致乙状结肠部分切除的严重后果。经鉴定,构成四级医疗事故,医方承担完全责任 转贴于

导致医疗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为:

患者因外伤入住骨外科,病情较重,医生对骨科疾病进行诊治,治疗原则正确。对患者入院第二天即出现的腹胀、肠鸣音减弱、体温升高等症状未予重视。未给予全面系统的检查,未做腹透、腹部B超,当病情有变化时也未及时请普外科会诊,第十九天才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发现直肠上段破裂,此时腹腔脓肿已形成,但术中探查不彻底,未发现乙状结肠中段断裂,在有脓汁、粪便存在的情况下,未行结肠造瘘术,术式错误。术后6天,引流口处有粪便溢出,体温升高,病情加重,转上级医院行二次手术时发现乙状结肠断裂,最后行乙状结肠部分切除。

篇5

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肝脏普外科,河南南阳 473000

[摘要] 目的 探究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的外科手术疗效和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 收集自2007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行同时性手术的结直肠癌伴同时性肝转移患者共37例的临床及预后资料,另选取同期内行异时性手术的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手术效果和术后生存率。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肝转移瘤直径、转移瘤数目、转移瘤分布、原发肿瘤部位等临床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同时性手术组1、3、5 年累积生存率为78.4%、37.8% 和10.8%;异时性手术组患者1、3、5 年累积生存率为76.0%、36.0%和12.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行同期手术与分期手术术后生存率相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增加,对于能耐受手术的患者尽量考虑同期手术治疗。

[

关键词 ] 结直肠癌肝转移; 同时性切除

[中图分类号] R73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8(c)-0105-02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在我国呈逐年上升趋势。据文献[1-2]报道,大约40%~50%结直肠癌患者并发肝转移,在确诊时有约15%~25%患者同时存在肝转移。手术治疗仍是目前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对于选择同期肝切除抑或分期肝切除一直存在争议。我们回顾性分析xx医院行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患者42例,结合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7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同时肝转移病例62例。所有患者术前均经肠镜及活检病理、腹部B超或腹部CT确诊。其中男性35例,女性27例;年龄27~78(53.4±8.3)岁;结肠癌患者41例,直肠癌患者21例。其中同期行手术切除者(同时手术组) 37例,男20例,女17例;平均年龄52.5岁。行分期手术者(异时手术组)25例,男15例,女10例;平均年龄54.4岁;分期手术间隔平均2.5个月(1~6月)。2组患者临床指标对比见表1。

1.2 结直肠癌手术术式

同时手术组37例包括右半结肠切除术13例,横结肠切除术9例,左半结肠切除术3例,Dixon 手术10例,Miles 手术2例。异时手术组25例包括右半结肠切除术9例,横结肠切除术3例,左半结肠切除术6例,Dixon 手术5例,Miles手术2例。

1.3 肝转移瘤切除方式

62例肝切除方式包括右半肝切除9例,左半肝切除术7例,肝右叶或左叶规则切除术5例,肝不规则切除术9例,肿瘤局部切除32例。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统计分析通过软件spss 18.0 来实现。两组临床资料中,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指标对比分别采用t 检验和χ2 检验。两组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 方法及log-rank 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肝转移瘤直径、转移瘤数目、转移瘤分布、术前血清CEA水平及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比较均无显著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组患者随访时间从2008年1月—2013年12月。同时手术组术后l、3、5 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8.4%、37.8% 和10.8%;异时手术组生存期从结直肠原发病灶手术之日算起,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6.0%、36.0%和12.0%,两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2 。

3 讨论

大约40%~50%的结直肠癌患者并发肝脏转移,约15%~25%患者确诊时同时存在肝脏转移。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有更为恶性的生物学行为,预后较差,未行手术治疗的肝转移患者中位生存期仅6~12个月,因此伴发肝转移严重影响结直肠癌预后[3]。虽然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仅10%~20%的患者能接受联合切除肝转移手术,但有研究显示根治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35%~58%[4]。但对于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切除术的手术时机和方式尚无定论。主张同时性手术的学者认为:同期手术不仅可避免观察期延迟致肿瘤进展而无法手术,还可避免再次手术的痛苦。而主张分期手术的学者认为:同期手术相对复杂,手术时间较长,创伤较大,导致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概率更高;应一期切除原发结直肠癌灶,观察3~6个月,同时化疗控制肿瘤进展,其后再分期切除肝转移灶,以确保手术的安全及发现可能存在隐匿的小病灶。随着围手术期水平的提高,麻醉技术及术中B超的应用,近年来很多研究[5-8]表明同时性手术和异时性手术的患者术后病死率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同时性手术被认为是安全可行的。而且同时性手术不但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手术费用,而且大大避免二次手术打击引起的免疫抑制,降低肿瘤进展及转移的风险。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同时性手术组和异时性手术组62例患者,两组1、3、5 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8.4%、37.8% 和10.8%,76.0%、36.0%和12.0%,无统计学差异,这与文献报道[3-4]相符。

同时性手术的创伤大,增大切口感染的可能性,因此对患者的手术耐受力要求较高。我们总结的经验有以下几点:①术前术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积极行保肝及营养支持治疗,利于患者术后恢复;②先行肝脏转移瘤切除,再行结直肠癌灶切除,可明显减少对上腹部切口的污染,并且不会影响肠道吻合口血供而对术后愈合造成不利影响。本研究中37例同时性手术患者,均未发生吻合口瘘;③有国内学者[2]提出行同时性手术的适应症为:结直肠癌能根治性切除;转移灶小于3个,肝切除量小于50%;能在原发灶的同一切口或适当延长可同时完成肠切除及肝肿瘤切除。另外,直肠癌患者可利用腹正中切口或联合右肋缘下切口,较满意暴露术野,并未增加手术并发症的风险,可考虑行同时性切除。

总之,本次研究表明同时性手术与异时性手术组的生存率相较无显著差异,同期手术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12],而且异时性手术二期手术通常在术后3~6 个月,同时性手术可避免观察期延迟致肿瘤进展或转移而无法手术,所以在恰当把握手术指征的前提下,对于手术耐受力较好的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患者,应尽量采取同期手术。

[

参考文献]

[1] 倪俊声,周伟平.结直肠癌肝转移治疗策略[J].肝胆外科杂志,2011,19(1):67-69.

[2] 周伟平,吴孟超.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治疗进展[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5,8(1):9-10.

[3] 许剑民,钟芸诗.结直肠癌肝转移外科治疗争议与共识[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1,31(11):991-993.

[4] Santibanes E,Lassalle FB,McCormack L,et al. Simultaneous colorectaland hepatic resections for colorectal cancer: postoperative and longterm outcomes[J]. J Am Coll Surg,2002,195(2):196-202.

[5] Martin R,Paty P,Fong Y,et al.Simultaneous liver and colorectal resections are safe for synchronous colorectal liver metastasis[J].J Am Coll Surg,2003,197(2):233-241.

[6] Tanaka K,Shimada H,Matsuo K,et al. Outcome after simultaneous colorectal and hepatic resection for colorectal cancer with synchronous metastases[J].Surgery,2004,136(3):650-659.

[7] Primrose JN.Surgery for colorectal liver metastases[J].Br J Cancer,2010,102(9):1313-1318.

[8] Nuzzo G, Giuliante F, Ardito F, et al. Influence of surgical margin on type of recurrence after liver resection for colorectal metastases: a single -center experience[J].Surgery,2008,143(3):384-393.

[9] 赖家骏,张涛,翁伟明.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相关因素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7,13(16):1323-1325.

[10] 赵义军,王葵,阎振林,等.结直肠癌同时肝转移的手术疗效分析[J].肝胆外科杂志,2008,16(5):337-340.

[11] 胡俊杰,周志祥,梁建伟,等.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同期手术切除疗效分析[J].中华肿瘤杂志,2013,35(1):63-66.

篇6

【关键词】 肺结核;预防和控制;宜昌市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smear -positive cases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 Methods Smear-positive tuberculosis were treated with the short-course chemotherapy regimen,and were confirmed the effectiveness after finishing the treatment. Results The cured rate of 645 cases initial treatment of smear-positive pulmonary tuberculosis was 97.67%,and the cured rate of 118 cases retreatment of smear-positive pulmonary tuberculosis was90.6%.Conclus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chemotherapy,optimum chemotherapy regimen must be adopted and DOTS must be implemented.

【Key words】 tuberculosis;pulmonary/prevention and control;Yichang city

合理化疗方案及保证规则用药是治愈肺结核的关键因素,治愈涂阳肺结核病人,对减少和控制疫情有着重要的意义。现将3年来确诊的初、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例的化疗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2002~2005年在本所门诊部就诊发现确诊的痰涂片阳性的初、复治肺结核病例。

1.2 化疗方案 初治涂阳:2H3R3Z3S3/4H3R3;复治涂阳: 2H3R3Z3E3S3/6H3R3E3。

1.3 督导管理 全部病例免费提供抗结核药物,建立病人治疗记录卡,按《项目工作手册》要求实行全程督导管理。具体做法:(1)市区居民的病人到街道卫生院门诊由防保医生负责注射服药。郊区农民病人到村卫生室由乡村医生注射服药。(2)强化期的所有病人均在结防人员或乡村医生的直接面视下治疗用药。继续期阶段对部分老弱病人行走困难或交通不便的病人则在亲属的督导下用药治疗。(3)本站结防科的医生按时分片督导,抽查病人的服药情况,年终组织1次检查,考核督导实施情况。

1.4 疗效判断 在治疗第2、5、6(8)个月查痰复查,第5、6(8)个月痰菌阴性为治愈。

2 结果

2.1 化疗覆盖及管治情况 所有病人均按统一的化疗方案接受治疗和督导,化疗覆盖率100%。在治疗过程中,除11例病人因年迈丧失治疗信心、外出打工失访或因合并其他疾病而拒治或中断治疗造成不规则用药外,其余均按化疗方案规则用药,平均规则用药率分别为98.29%和93%。

转贴于

2.2 2、3个月末痰菌转阴率 645例初治涂阳病例治疗2、3个月末的痰菌转阴率分别为97.5%和98.6%,118例复治涂阳病例治疗2、3个月末的痰菌阴转率分别为86.4%和89.8%。见表1。表1 治疗2、3个月末的痰菌转阴率 例(略)

2.3 涂阳病例疗效分析 645例初治涂阳病例中,治愈630例,治愈率97.67%;118例复治涂阳病例中,治愈107例,治愈率96.6%。见表2。表2 涂阳病人完成疗程1年后疗效分析 例(略)

3 讨论

提高肺结核病人的治愈率是控制结核病的重要环节,本市通过实施世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取得了满意疗效。初、复治涂阳的平均治愈率均达到国家规划要求。这是项目所制定的合理有效的统一化疗方案及执行直接面视下的全程督导管理,保证病人规则用药的结果。全部病例均采用两阶段全程间歇的短程化疗方案,无论在强化期和继续期均采用间歇疗法,规定双日服药,统一操作。强化期结束,初治涂阳2个月末的转阴率达90%以上。疗程结束,初、复治涂阳病人的治愈率分别达到97.7%和90.6%。项目期间,少有因出现不良反应而中断治疗或放弃治疗[1]。证明两阶段全程间歇的短程化疗方案是高效、安全、节省费用,值得广泛使用的化疗方案。保证病人规则服药,关键是对病人的督导管理。项目实施以前,市区平均治愈率仅40%左右,疗效不理想的原因与病人规则服药率低有关[2]。诸多因素包括病人经济困难,无法承担治疗费用,化疗方案疗程太长,难以坚持,对病人的治疗管理不力,多数病人处于自服药,药物的毒副反应等造成病人拒治、中断治疗和不规则用药而影响治愈率[3]。项目实施以后为病人免费提供药品的前提下,采取直接面视下的全程督导管理,规定双日统一服药的时间和确定病人的用药地点,落实治疗以保证病人规则用药。我市健全的三级防痨网络和全面培训,为实施全程督导管理提供必要的条件,本所结核科医师担任督导员,街道卫生院的防保医生和乡镇卫生站的乡村医生负责病人的治疗督导,组成健全的督导管理网,建立了分片督导的制度,按时发放村医的治疗管理费及定期检查评比奖励等措施,增强基层人员督导管理的责任心,同时做好宣传教育和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提高了病人规则治疗的自觉性,使全程督导管理措施不断得到落实。病人都能按时服药,漏服者也能及时得到补服,使初治病例及时治愈,复治病例逐年减少。综上所述,我市城区在治疗管理病人方面已取得满意的疗效,巩固现有的疗效才能提高结核病控制水平。为了继续推广当今使用的合理有效化疗方案,提高督导管理质量 ,必须巩固、发挥督导管理网络的作用,但对部分病人因路途远、年老体弱、行动不便、卧床不起或工作关系等原因难以接受督导化疗,培训志愿者(家庭)督导员这种更为接近病人、方便病人接受督导化疗的方法,提高规则用药率,使失败、丢失的病例最大限度地减少。在获得高治愈率效果的同时,加大病人发现的力度,以实现“高治愈率、高发现率”这一新时期的策略目标。

【参考文献】

1 刘鸿翘,钟球,黄桂清,等.广东省世界银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五年效果分析.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1,24(8):477-480.

篇7

【关键词】 恩替卡韦;乙型肝炎;肝硬化

乙型肝炎是引起肝硬化最常见的原因, 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 病毒复制活跃, 常导致病情加速进展, 常规护肝效果较差, 抗病毒治疗是控制乙型肝炎肝硬化的首要手段, 可阻止病情发展,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1]。恩替卡韦是一种核苷酸类抗病毒药物, 可强效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 且耐药率低, 是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较佳选择[2]。本研究探讨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5月~2012年1月本院门诊及住院的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80例, 诊断符合2010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3]的诊断标准。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中男29例, 女11例;年龄34~60岁, 平均(40.22±14.27)岁;肝硬化病史2~10年;Child-Pugh分级:A级10例, B级22例, C级8例。对照组中男30例, 女10例;年龄35~61岁, 平均(40.96±14.31)岁;肝硬化病史2~10年;Child-Pugh分级:A级11例, B级20例, C级9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肝硬化病史、Child-Pugh分级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 并经医院伦理学委员会批准。

1. 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常规性保肝治疗, 观察组同时给予国产恩替卡韦分散片(润众, 正大天晴生产) 0.5 mg, 1次/d口服。两组疗程均为48周。

1. 3 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HBV-DNA, 肝功能主要生化指标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 肝纤维化主要指标包括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N端肽(PⅢP)、Ⅳ型胶原(CⅣ)。HBV-DNA测定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法, 肝功能检测采用AU58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肝纤维化指标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

1. 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l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 1 两组治疗前后HBV-DNA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HBV-DNA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BV-DNA明显降低, 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2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ALT、AST、TBiL、ALB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指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3 两组治疗前后肝纤维化指标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HA、LN、PⅢP、CⅣ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指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国产恩替卡韦和进口恩替卡韦一样, 可快速抑制病毒复制, 同样具有高耐药基因屏障, 耐药率低于其他核昔类药物, 对慢乙型肝炎初治者, 5年耐药率不到1%, 适用于需长期甚至终身抗病毒治疗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4, 5]。本研究观察组病毒学应答率显著优于对照组, 表明恩替卡韦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能够快速有效地抑制HBV复制, 极大程度降低HBV-DNA 水平。本研究结果还显示, 抗病毒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肝功能、肝纤维化、PTA 以及Child~Pugh 积分等各个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表明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可有效改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及肝纤维化程度。HBV持续复制是肝硬化进展的关键因素, 恩替卡韦可打断慢性肝病的恶性循环, 使肝组织炎症、坏死及纤维化减轻[6, 7], 这也可能是恩替卡韦获得良好效果的因素, 且安全性良好[8, 9]。

综上所述, 恩替卡韦治疗伴有病毒复制的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 可有效抑制病毒复制, 从而改善肝功能及肝纤维化程度, 安全性好,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吴杭源,周秀琳.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2a疗效观察.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22(8):167-168.

[2] 赵亚娟,王丽.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观察.河北医药, 2012,34(13):1987-1988.

[3]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传染病学分会.2010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国病毒病杂志, 2011(1):9-23.

[4] 宋伟泉,徐尧江,张要栋,等.恩替卡韦联合乙型肝炎疫苗治疗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中国基层医药, 2012, 19(24): 3774-3775.

[5] Fontona RJ. Entecavir in decompensated HBV cirrhosis: the future is looking brighter. J Hepatol, 2010,52(2):176-182.

[6] 向保云,宋爱军.恩替卡韦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疗效观察.山东医药, 2010,50(41):83-84.

[7] 苏立稳,赵凯丰,王国华.恩替卡韦联合复方肝欣合剂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临床研究.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13, 23(2): 86-87.

篇8

【关键词】 集中式; 消毒供应模式; 常用医疗物品; 医院感染; 控制

The Implement of Centralized Sterile Supply Mode for Common Items In Hospital/LI Xin-ying,YAN Cai-li,ZHONG Hui-ting.//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5,12(12):107-109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centralized sterile supply mode for common items(e.g wet bottle, treatment plate, tourniquet)in preventing hospital infection,and to provide scientific guidance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management.Method:Hospital infection status in January to June 2014 (taken medical supplies common centralized sterile supply mode,marked as experiment group)and July to December 2013(not token medical supplies common centralized sterile supply mode,marked as control group) were retrospective analysis ,and cleaning pass rate and cost-effective cleaning differences before and after used centralized sterile supply mode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Result:The pass rate of commonly used items cleaned of control group was 94.2%, experiment group was 100%,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Key words】 Centralized; Sterile supply mode; Hospitals commonly used items; Hospital infection; Control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Huizhou,Huizhou 516003,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5.12.034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医院的科室部门的工作模式也在革新和发展中,在原有模式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已经成为医院目前必须面对的问题[1]。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作为医院中较为重要的科室,担负着对医疗器械、物品进行消毒灭菌的重要任务,在医院感染控制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消毒供应中心也因此受到了卫生服务机构的广泛关注,并制定相关的审核标准以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质量[2-3]。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质量不但与医院感染控制密切相关,而且对于治疗和护理的临床效果有着较大的影响,同时也关系到临床医师和患者的健康问题[4]。因此,在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中采取一种科学有效的消毒供应模式以提升管理质量是十分重要的。在本次研究中,发现医院采取了集中式消毒供应模式用以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率得到了明显的降低,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6月本院采取常用医疗物品集中式消毒供应模式(试验组)与2013年7-12月未采取常用医疗物品集中式消毒管理模式(对照组)的相关资料,针对采取前后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探究。医疗物品包括湿化瓶、治疗盘、止血带等,其中对照组为422 896例,试验组532 157例。

1.2 管理方法 建立集中式消毒供应模式,对传统的消毒供应模式进行探究,在分析基础上,明确消毒供应中心和科室工作人员的职能,规范常用医疗用品(湿化瓶、治疗盘、止血带)回收发送的工作流程,强化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

1.2.1 明确消毒供应中心与科室工作人员的职能 对医院需要进行消毒、灭菌的物品均需回送到消毒供应中心进行集中处理,由经过培训的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进行操作。所有工作人员均需经过培训方可正式工作,培训内容包括:掌握医院的质量管理标准和要求;认识集中式消毒供应模式的目的和意义;常用医疗物品、器械的灭菌杀毒以及包装要求。工作人员在对常用医疗器械、物品进行灭菌消毒时应遵照清洗、消毒、打包、灭菌等严格的操作流程。

1.2.2 规范常用物品回收发送的工作流程 回收:器械在使用过后应放入密封回收箱内进行存放,若器械与血液或组织液有直接的接触,应先用流水对器械进行冲洗,方可放入回收箱。对于使用后受到污染的器械,工作人员应及时收回,将其放入密闭回收车后与回收箱一起送入污染区。清洗:对于一般受到轻污染的物品,可直接放入消毒清洗机内进行清洗;对于受到中或重度污染的物品,应放入超声波清洗机内进行清洗;对于特殊感染的物品应先在专用浸泡池内浸泡,然后再用消毒清洗机进行清洗;对于精密或者特殊的物品,应由工作人员进行手工清洗。消毒:采用高温消毒法对医疗物品进行消毒,严格遵照消毒规程,待消毒完成后方可送入干燥室。干燥:将消毒后的医疗器械放入专用干燥柜进行干燥处理。存储:清洗烘干后的物品在由工作人员进行检查、维护和包装存储。发送:工作人员按照换物单将无菌器械装入无菌包装袋,由另一工作人员核对经双门单向窗将其传递给发放间,发放间接收后封存入无菌车内送入各科室,最后由各科室护士确认无误后存入无菌柜。

1.2.3 强化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 (1)消毒供应中心的建筑布局应做到科学合理,供应中心的各个工作区域由于职能、工作范围、设备的不同,应严格按照相关条例进行分隔,同时各个区域之间的工作联系不能因此而遭到破坏。(2)消毒供应中心应根据各地不同的管理质量审核标准制定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质量控制标准,对工作人员应实行科学规范的管理,严格按照工作指引和流程对物品的消毒灭菌进行操作,由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质量检查。(3)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已经可以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工作流程中,可以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尤其是在存放、分类、发送等流程中,减少了人为差错的发生,从而提升了工作质量。

1.3 观察指标 对医院的器械物品的清洗质量和成本核算进行分析,比较采取常用医疗物品集中式消毒管理模式前后的成本核算和常用医疗物品清洗合格率。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物品清洗合格率 对照组常用医疗物品清洗的合格率为94.2%(398 456/422 896),试验组为100%(532 157/532 1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成本效益 对照组医疗用品成本核算为(22.0±2.0)万元,试验组为(15.0±1.0)万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医院也走向了现代化、多元化的服务道路,多个科室之间即相互依存,又相对独立,器械物品的使用和周转也随之加快,作为担负着全院器械物品消毒、包装、供应工作的消毒供应中心,每一个工作流程都对医院的医疗质量有着较大的影响。如果其中一个流程不能正常运作,便有可能导致医院的感染,而且会影响到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进而导致医院的医疗质量受损。因此采取一种有效的消毒供应模式以提升医疗质量是一个严峻的问题[5-6]。目前国内对于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模式大多为半集中式消毒供应模式,即各科室在使用完所需器械物品后,不是进行集中式的存收,然后送至供应中心进行消毒等一系列处理,而是部分器械物品送入供应中心,其余物品则由使用科室对其进行消毒、包装,最后送入供应中心消毒[7]。这种模式固然可以减轻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压力,但是却降低了工作效率,而且由于物品使用科室的工作人员非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以及科室的设备不完善,往往会造成器械物品的消毒不完全、清洗不完善、包装不完整,进而造成医院感染、污染扩散,不但对临床医师和患者造成一定的危险性,而且严重的影响了医院的医疗质量[8-9]。因此近年来采取集中式消毒供应模式对消毒供应中心进行消毒已经得到了大部分医院的认可。集中式消毒供应模式是在各科室使用完所需器械物品后,封存收进消毒供应中心进行集中式的处理,从而对医用物品进行有效的消毒和完整的保证,最后进行消毒处理,方可送入各科室[10-15]。在本次研究中,选取了本院2014年1-6月采取常用医疗物品集中式消毒供应模式与2013年7-12月未采取常用医疗物品集中式消毒管理模式的相关资料,针对采取前后的医院感染情况进回顾性分析和探讨。对2013年7-12月和2014年1-6月物品清洗质量进行比较,发现2013年7-12月常用物品清洗的合格率为94.2%,2014年1-6月常用物品清洗的合格率为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 Nielsen N B,Strandberg-Larsen K,Grenbaek M,et al.Centralized management of renewable products:key to prevent nosocomial infection[J].Chinese Journal of Nosocomiology,2011,21(9):3235-3236.

[2]吴燕贞.中心供应室医院感染控制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5):3712-3713.

[3]林萍,郭振清,窦超,等.加强流程管理提高中心供应室的工作质量[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6):2471-2472.

[4]邱素红,王华生,孙雪莹,等.消毒供应中心的器械全程质控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5):2286-2287.

[5]吴玉蓉.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职业防护[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152.

[6]方岚.消毒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1):1508.

[7]孙晓玲,刘均凤,孙相红,等.医院消毒物品集中式管理效果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2):7421-7423.

[8]李惠玲.建立集中式消毒供应中心与控制医院感染相关性[J].当代医学,2012,18(25):8-9.

[9]王欣影,宋海涛,张叔权,等.建立集中式消毒供应中心控制医院感染[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17(12):1132-1133.

[10]王晓红,王瑞敏,王慧.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与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117-118.

[11] 马东晔.改进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提升医院感染管理水平[J].当代医学,2010,16(32):43.

[12]杨敏,陈菲菲,高海燕,等.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式管理的实践与成效[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3):19-21.

[13]陈佩敏.分析控制神经内科ICU病室医院感染的护理干预[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70-71.

[14]林宝萍,林梅玉,李淑萍,等.消毒供应中心护士下送无菌物品手卫生依从性的管理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0):710-712.

篇9

[关键词] 益心舒胶囊;比索洛尔;心律失常

[中图分类号] R54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5(c)-061-02

Clinial analysis of Bisoprololwith Yixinshu Capsule on 190 cases of arrhythmias

MENG Liang1, YU Bo2,QI Guoxian2

(1.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Shenzhou Hospital of ShenyangMedical College , Shenyang 110002, China;2.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01,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Yixinshu Capsule in the treatment of arrhythmias. Methods: 380 patients with arrhythmia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randomly. 190 patients of treatment qroup received Yixinshu combined with Bisoprolol for 4 weeks. The other 190 patients of control group received Bisoprolol alone for 4 weeks. We recorded patients' smptoms, physical signs and gave electrocardiogram(ECG) and 48 hours Holter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The result of Holter after treating 4 weeks actted as the level between two groups. The treatment group: the total efficacy rate of Yixinshu combined with Bisoprolol on supraventricular arrhythmias was91.67%, the total efficacy rate on ventricular arrhythmias was 88.98%, the clinical symptoms' remission rate was 90.53%. While it was 73.61%, 81.36% and 76.32% respectively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ere significant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between two groups. Conclusion: The efficacy of Yixinshu combined with Bisoprolol in treating arrhythmiasis very obvious, and is better than that of Bisoprolol alone. It is safe and effective that we associate Bisoprolol with Yixinshu to treat patients with arrhythmias and it could improve patients' prognosis,especially, it could be thought as the drugs of first choice for organic heart diseases.

[Key words] Yixinshu Capsule; Bisoprolol; Arrhythmia

心律失常作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或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并向年轻化发展,它越来越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有效控制心律失常不仅利于保护心功能、改善预后,还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本研究2005年1月~2007年12月采用比索洛尔联合益心舒胶囊治疗心律失常患者,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门诊及住院心律失常患者3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90例,男105例,女85例,年龄26~78岁,平均47.8岁;其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73例,高血压病58例,风湿性心脏病12例,心肌病8例,甲亢性心脏病5例,非器质性心脏病34例;患者中室上性心律失常72例,室性心律失常118例。对照组190例,男108例,女82例,年龄28~77岁,平均年龄48.6岁;其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70例,高血压病55例,风湿性心脏病8例,心肌病8例,甲亢性心脏病4例,非器质性心脏病45例;室上性心律失常72例,室性心律失常118例。全部病例静息心率不低于60次/min,两组年龄、性别、病因、心律失常类型、排除疾病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全部病例在治疗基础病和诱因基础上,治疗组口服比索洛尔5 mg,1次/d,同时口服益心舒胶囊1.2 g,3次/d;对照组口服比索洛尔5 mg,1次/d,疗程4周[1]。观察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常规12导联心电图、48 h动态心电图、血压、肝肾功能及血、尿、便常规等。

1.3 疗效判定

显效:临床症状基本缓解,心律失常消失或较前减少75%以上,心电图正常或明显改善;有效:临床症状大部分消失或缓解,心律失常发作时间、频率均减少,较前减少50%以上,心电图改善;无效:心律失常发作时间、频率无明显减少,心电图及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或加重。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室性心律失常疗效的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室性心律失常疗效的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P

2.2 室上性心律失常疗效的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室上性心律失常疗效的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P

2.3 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情况

见表3。

表3两组治疗后主要症状缓解情况的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P

2.4 药物不良反应

治疗组9例、对照组7例服药后出现轻度头昏、恶心,未给予任何处理,自行缓解,未影响疗程;测血压正常,监测心电图无诱发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的证据,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均未发现异常变化。

3讨论

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涉及两个主要问题:缓解临床症状和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比索洛尔阻滞β-肾上腺素能受体,降低交感神经效应,减轻由β-受体介导的心律失常,此类药能降低Ica-1、起搏电流(If),由此减慢窦性心律,抑制自律性,也能减慢房室结的传导,长期用药降低冠心病的猝死率[2-3]。益心舒胶囊由生晒参、丹参、麦冬、黄芪、川芎、五味子及山楂7种中药组成。益心舒组方合理,配伍严谨。现代中药药理研究证明:生晒参的有效成分人参皂苷及人参多糖能大补元气、复脉固脱,同时人参皂苷还具有提高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缺血,缩小梗死面积,并对再灌注损伤有很好的保护作用。丹参有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微循环,降低血黏度、抗氧化,消除自由基,保护细胞膜,抑制血管下平滑肌细胞增值作用,还能通过降低血清总胆固醇来抗动脉粥样硬化[4-5]。麦冬能养阴润肺、清心除烦。黄芪能补中益气、利水消肿。川芎能行气活血、祛风止痛。五味子、山楂则有滋阴生津、行气散瘀的功效。比索洛尔、益心舒胶囊两药联合应用能起到相辅、协同的作用,且有利于改善冠心病及各类心脏病的预后[6]。本文比索洛尔联合益心舒治疗室上性心律失常总有效率为91.67%,室性心律失常总有效率为88.98%,临床症状缓解率为90.53%,而单纯应用比索洛尔分别为73.61%、81.36%、76.32%,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尤其对室上性心律失常疗效显著,对器质性心律失常疗效确切、安全。比索洛尔联合益心舒治疗心血管病合并心律失常是值得推广的临床联合用药。

[参考文献]

[1]傅晓东,李纲.益心舒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50例临床观察[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1):25-27.

[2]金志丽,芦婷.比索洛尔治疗冠心病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10:1214-1215.

[3]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专题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6):323-332.

[4]许涛,俞莉,郑智,等.丹参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预防[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5,21(1):54-55.

[5]姜红.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疗效观察[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0,9(5):64.

篇10

【关键词】 焦炭 块矿 筛分 工艺 优化 设计

1 概述

张钢总厂综合原料场包括1#、2#、3#三个料条,A105、A106、A107SHR胶带机、1#斗轮堆取料机,A205、A206、A207SHR胶带机、2#斗轮堆取料机。1#斗轮堆取料机负责向1#、2#料条堆料和取料,2#斗轮堆取料机负责向2#、3#料条堆料和取料。并配2台轮式装载机进行端部及1#、3#料条的归堆。

料场的料可通过外供料系统的胶带机转运至混匀配矿槽、烧结配料室及高炉矿槽。两路向烧结供料,两路向高炉供料。

外购物料通过受料槽下部的A101胶带机供料,经A102胶带机、A103R可逆胶带机转运后,可通过A104胶带机、A105胶带机、1#斗轮堆取料机将物料堆放在料场的1#、2#料条,也可不进料场,直接由A104胶带机、A105胶带机、A106胶带机、A107SHR胶带机及外供料系统胶带机向高炉供生矿、球团、焦炭,向烧结供矿粉、煤、溶剂。通过A103R胶带机的反转,经A204胶带机、A205胶带机、2#斗轮堆取料机将物料堆放在料场的2#、3#料条,也可不进料场,直接由A204胶带机、A205胶带机、A206胶带机、A207SHR胶带机及外供料系统胶带机向高炉供生矿、球团、焦炭,向烧结供矿粉、煤、溶剂。

张钢总厂所需矿石、焦炭全部外购,完全靠汽车运输。一次料场系统设计要求所进的矿石、焦炭均为合格成品,可以直接进入矿槽供高炉使用,因此,综合原料场未设计矿石或焦炭筛分系统,也未预留相应工艺位置。

由于市场资源有限及价格方面的原因,近期进厂矿石、焦炭的质量呈整体下降态势,主要表现在:块矿小粒度比例大,含粉率高,有时偏湿;焦炭整体较湿、焦丁、焦粉含量高。由于矿石、焦炭直接进入高炉矿槽,使高炉槽下块矿、焦炭筛的筛分负荷过重,导致高炉入炉料的整体含粉率偏高,影响高炉炉内透气性和透液性,导致高炉顺行度下降,焦比升高,产量降低。这已经成为影响成本和效益的突出问题之一。

因此,对进厂矿石、焦炭先进行一次筛分,减少上仓料含粉,对于减轻槽下块矿、焦炭筛的筛分负荷,降低高炉炉入料的含粉率,对于改善高炉顺行度,提高生铁产量,降低消耗,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2 主要技术研究内容

2.1 确定新建矿石、焦炭筛分系统位置和工艺流程

一次料场物料均为露天堆放,两台斗轮堆取料机作业率相对较高。为减少因降雨导致矿石、焦炭的含粉无法筛出,要求矿石、焦炭在进入料条存放前将其所含粉末大部分筛除,即新建矿石、焦炭筛分系统只能设置在地下受矿槽与一次料条之间。利用一次料条东段的进料皮带进料,同时利用一台斗轮堆取料机将筛出成品堆放在一次料条的相应货位,筛下的粉子利用汽车运往相应的矿、焦粉货位。

综合原料场2#料条宽度45米,相对于1、3#料条(宽度25米)而言较为宽敞,且地上地下基本没有其他设施,相对更适宜布置矿石、焦炭筛分系统。2#料条其东端长约40米区域内斗轮堆取料机无法作业,基本无法用于堆料;故选择场2#料条东端长约40米区域,利用1#斗轮堆取料机堆存成品。

2.2 主要工艺方案的确定

原始方案处理量需达到矿石每小时1000-1200吨,焦炭每小时500-600吨,考虑到原始含粉率,按常规设计需设2.5-3*7.5-8m的大型振动筛4台,2台筛焦炭(25mm分级),2台筛矿石(5mm分级),振动筛下直接设置两个粉仓,筛分楼总高度约40余米,整个系统占用2#料条其东端约80米的区域。采用传统的大布袋除尘器除尘,仅除尘器占地就业400-500平方米。投资额和占地面积过大,施工时间长。且整个筛分系统对于1号堆取料机依存性很大,整个工艺流程适应能力较差。另外,矿石筛在5mm分级,其筛分效率很低,矿石稍湿就很容易糊住筛面,基本就没有筛分效果。焦炭筛在25mm分级,筛下的焦粉内含有大量的合格焦丁,导致焦粉的倒运量极大,还容易造成合格焦丁的大量浪费。

经多次考察研究,将主体工艺方案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采用2.5*6m的大型强力振动筛,将振动筛数量减少至2台,焦炭矿石共用,根据实际情况将分级点设在6-12mm;将两个粉仓设置在筛分楼以外,筛下粉子通过皮带进入设置于料条端部进料皮带上方的粉子仓装车外运;增设成品块矿直接落地区域,处理小批量或含粉率高的矿种时,可临时由铲车替代1#斗轮堆取料机配合筛分作业,空出1#斗轮机进行堆取料作业;采用微动力除尘器处理振动筛和皮带转运站的扬尘,不占用新的面积,且投资和运行费用大幅度减少。

经过上述调整,筛分楼高度可降低近15米,整个系统占地面积约减少2400平方米,总装机容量减少约200千瓦,投资大幅度降低。尤其是对此系统绝对作业时间较短、品种变化频繁,单品种料量相对较小的作业方式的适应能力大大增强。

2.3 自动控制

将该系统纳入现有的原料场自动控制系统,能够实现远程自动操作。在振动筛后的成品输送皮带上设置电子皮带秤,对成品产出量进行计量。根据大型强力振动筛运行噪音较高的实际,在筛分楼主要部位设置高清摄像监控,操作人员主要在筛分楼一层的值班室内进行操作,实现现场无人值守。

3 主要优化创新点

3.1 矿石和焦炭共用大型强力振动筛振动筛,筛分点可根据实际在6-12mm之间进行调整

既不影响焦炭筛分效率,可明显减少筛下焦粉中的焦丁含量,大幅度减轻焦粉运输压力,避免倒运大量焦丁所做的无用功;又能够大大提高矿石的筛分效果,还不容易因料湿造成筛条堵塞,明显减少清筛网停车次数。可直接减少两台大型强力振动筛及相应设施,明显降低设备采购费用和运行成本。

根据矿石和焦炭的实际水分和粉末含量情况的不同,不同时期矿石和焦炭筛分侧重点的区别、以及季节的变化,不同阶段的筛分点可在6-12mm之间进行相应调整。可采用几套不同的筛面作为备用,根据不同情况进行使用。

3.2 将粉仓移出筛分楼

可明显降低筛分楼高度,大幅度降低筛分楼、皮带通廊的土建和钢结构结构造价。明显节约占地,缩短工期。

3.3 设置成品块矿落地缓冲区域

在筛小批量的矿石时可利用装载机倒运成品块矿来配合筛分系统作业,此时1#斗轮堆取料机可进行取料作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放1#斗轮堆取料机,提高适料场应能力,相当实用。

3.4 采用微动力全自动除尘器。

微动力除尘器直接就地安装在各个扬尘点,使含尘空气进入后经惯性、重力沉降、过滤等自动分离除尘,粉尘回落到皮带上被带走。其开停快捷方便,非常适应该系统绝对作业时间不长,但频繁开停的工艺实际,节电运行费用大大降低,且不占用土地面积。

4 项目的实施应用情况及效果分析

该系统从现场施工到设备安装调试,一直到正式投运,对综合原料场的正常运行未造成任何影响。

该系统2012年6月底正式投运后,进厂的各种矿石和焦炭可全部在进入料条堆放(或直接上高炉矿槽)前进行一次筛分。使上高炉矿槽的矿石和焦炭的含粉率明显降低,大大减轻了槽下块矿、焦炭筛的筛分负荷,降低了高炉炉入料的含粉率,高炉顺行度明显改善,可以进一步强化。生铁产量显著提高,消耗有较大幅度降低。

根据炼铁厂生产月报统计数据:原料场矿石、焦炭预筛分系统投运前的4-6月份,1350高炉生铁平均日产量为3368.64吨,平均综合焦比为512.27kg;原料场矿石、焦炭预筛分系统投运后的7-10月份,在入炉原燃料条件基本不变的情况下,1350高炉生铁平均日产量为3697.29吨,平均综合焦比为501.22kg。高炉生铁平均日产量增加了328.65吨,平均综合焦比下降了11.05kg,增产节焦的效果十分明显。

通过矿石、焦炭预筛分系统的使用,明显降低高炉炉入料的含粉率这一措施在其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5 实施后效益

根据炼铁厂生产月报统计数据:原料场矿石、焦炭预筛分系统投运后的7-10月份与投运前的4-6月份相比:高炉生铁平均日产量增加了328.65吨,平均综合焦比下降了11.05kg。

考虑到1350高炉产量增加综合焦比降低还有增加富氧、入炉品位略有提高、改善操作等其他因素,原料场矿石、焦炭预筛分系统投运所起的作用至少约占三成。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