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收益测算方法范文

时间:2023-07-12 17:40: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投资收益测算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投资收益测算方法

篇1

一、保险机构增加值核算

(一)SNA中保险机构增加值核算述评

SNA(1968)建议采用间接方法,即用“保险费超过保险索赔的余额”对保险产出进行测算。SNA(1993)保持了间接测算的方法,但寿险保险服务的产出测算公式增添了“追加保费”一项,以防止服务产出为负。保险公司利用保险技术准备金进行投资,所赚取的投资收益,部分作为对实际保费的一项隐性追加。人寿保险现价产出等于“实收保费+追加保费-应付保险金-精算准备金和分红准备金”变化。由于承保者在向投保者提供非寿险服务时,没有直接收取服务费用,与人寿保险类似,SNA(1993)将非寿险产出也计算为总资源与总费用之差,即非人寿保险产出=实收保费+追加保费-到期索赔。

在最新的SNA(2008)中典型保险活动增加值核算变化不大。本文认为,追加保费相当于投资收益,追加保费全部计入产出,夸大了产出。目前的保险活动核算根本没有区分出内部的基层单位。核算的主要问题就是把所有的投资收益直接计入了GDP,没有区分出投保人与保险机构的投资收益。所以,合理的方法是在保险机构内部区分出投资活动与经营活动,分别核算增加值。这就是需要借鉴先前提出的投资基金与投资管理机构的增加值核算方法。

(二)投资管理增加值核算的方法

为了衔接与比较,这里先说明先前提出的投资管理增加值核算方法。这种核算方法,不仅适用于自己管理的投资基金,而且适用于接包管理(他人管理)的基金管理公司。对于处于两个极端的空壳型投资基金与基金管理公司,核算会更加方便。但是最具典型性的是既有自己投资管理也有接包管理的投资基金核算,下面给出它的核算步骤如下。

1.计算投资活动剩余收益:投资活动剩余收益=投资活动总收益-投资活动直接成本(投资活动直接中间投入+投资活动间接税净额+投资活动直接劳动者报酬+投资活动直接折旧)

2.计算经营活动剩余收益:经营活动剩余收益=经营活动总收益-经营活动直接成本(经营活动直接中间投入+经营活动间接税净额+投资活动直接劳动者报酬+投资活动直接折旧)

3.计算如何分摊间接成本:经营活动与投资活动的间接成本分摊比例B与T分别为:经营活动剩余收益/(经营活动剩余收益+投资活动剩余收益);投资活动剩余收益/(经营活动剩余收益+投资活动剩余收益)经营活动间接劳动者报酬(经营活动间接中间投入,经营活动间接折旧)=B×间接劳动者报酬总和(间接中间投入总和,间接折旧总和)

投资活动间接劳动者报酬(投资活动间接中间投入,投资活动间接折旧)=T×间接劳动者报酬总和(间接中间投入总和,间接折旧总和)

4.计算经营活动营业盈余:经营活动营业盈余=经营活动收入-经营活动劳动者报酬-经营活动折旧-经营活动间接税净额-经营活动中间投入

5.最后计算投资基金增加值总和:投资基金增加值总和=劳动者报酬+折旧+经营活动营业盈余总结如下:以上总结出的是混合型的投资基金的增加值核算,就是兼营自己的投资管理与他人的投资管理,是最具代表性的投资基金。如果是完全的空壳型投资基金,那么该投资基金的增加值为零;如果是基金管理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的投资管理直接作为经营活动,那么增加值就是劳动者报酬,折旧加上营业盈余;如果是完全的自己管理的投资基金,那么增加值核算中只有自己投资管理的核算,由劳动者报酬与折旧组成。

(三)典型保险机构增加值核算原理

本节在借鉴原先投资基金等的增加值核算方法来完成保险机构增加值核算方法。本节的保险机构是指最主流的寿险或者是非寿险保险机构,暂时不区分其中的微妙区别,至于其中的非寿险的特殊细比如再保险等将在后续研究部分完成。根据先前的研究方法,是把一个基层单位的活动分为经营活动与投资活动,然后进行从收入法计算增加值,对于直接成本可以分摊,对于间接成本,需要根据剩余收益的比例来分摊。不仅是投资基金,还有一般的非金融企业,存款性机构,保险机构等也是可以应用这种方法来进行核算的。

但是保险机构增加值核算也有自己特殊的处理之处,就是一般认为保险准备金是负债,不是权益,这在标准的国际金融资产分类中也是如此①,因为,货币资产一般不存在实物资产的租赁模式,只会发生债权债务的借贷。这些保险准备金是相当于保险机构未实现的收入,类似于递延收益。所以,这里的准备金是介于债权与股权之间的,在微观财务会计上是债权,但是在宏观增加值核算上性质上应该理解为股权。投资收益有一部分来自于准备金,一部分来自所有者权益。这样,企业的投资活动相当于是有两个现金流,但是这两个现金流完全混合在一起,内部的投资管理也是混合在一起,现金流与投资管理都是同质的。专门准备金虽然由保险企业持有和管理,但由于准备金是为投保人的利益而设置的因此它应被视为投保人的资产而非保险企业的资产,所以准备金的投资收入也应属于投保人,是投保人的财产收入。专门准备金的投资收入,类似于银行委托理财的投资收入。

在国民经济核算原理中,为了更清楚显示经济流量的目的,对交易可以采取一些重新的安排,主要有三种,这里列出与本文相关的两种②:(1)改变交易流程,是指按不同于实际的途径或按实际上不具有的经济意义记录所发生的交易。比如,雇主为雇员支付社会保障缴款,被记录为由雇主先支付给雇员,再由雇员支付给社保基金;(2)分解交易,是指把交易各方视为单一的交易记录成两个或者多个不同分类的交易。比如,租金的支付分为本金的偿还与利息的支付。

借鉴该方法,应该对准备金产生的投资收益改变交易流程。可以先把投资收益记录为是投保人的资产与股东的资产,同时在保险机构的名义下接受投资管理而产生的投资收益;然后投保人把准备金产生的投资收益当做追加保费交给保险机构;这些投资收益都是追加保费,同时都是保险机构的经营收入。所以,一方面,准备金产生的投资收益就是投资收益;另一方面,投资收益也是属于保险机构的经营收入。这里的处理和SNA明显不同,SNA是把准备金投资收益分为追加保费与投资管理费。

另外,本文把存款利息投资收入也是计入投资收益,这也是和以前的增加值核算一致的。所以,保险企业自有资金的投资收益与保险专门准备金的投资收益,两者的性质完全不同。前者属于保险企业的财产收入,不能计入保险企业的服务产出之中;后者则属于投保人的财产收入,而投保人又把这一财产收入全部付给保险企业,作为追加保费。

在实际应用中,首先必须根据保险企业资金运用的收益,按比例折算出保险专门准备金的投资收入。按照我国现行的保险业财会制度,保险专门准备金由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未决赔款准备金、长期责任准备金和人身险责任准备金组成。因此,我们可以用借鉴一般的管理会计中计算的(存货、销售等)周转率时取平均的方法。下式计算保险专门准备金的投资收入:保险专门准备金的投资收入=(保险企业利息收入+投资收益)×保险企业专门准备金期初、期末平均余额/保险机构专门准备金及所有者权益期初、期末平均余额。

综上,保险机构经营活动总收益中有已赚保费和追加保费。所以,在此基础上,保险机构的核算完全可以照搬先前提出的投资管理的增加值核算方法。可以参考投资管理的增加值核算方法列出保险机构增加值核算公式,下面举例说明。

(四)典型保险机构增加值核算案例增加值计算的步骤如下:

1.计算经营活动总收益。投资收益中有部分是转化为追加保费,需要计算追加保费。

追加保费=保险专门准备金的投资收入=(保险企业利息收入+投资收益)×保险企业专门准备金期初、期末平均余额/保险机构专门准备金及所有者权益期初、期末平均余额=1000(这些数据是存量,不在利润表中出现,本文直接给出结果)

经营活动总收益=已赚保费+追加保费=13000+1000=14000

2.计算经营活动剩余收益。经营活动生产税净额=营业税金及附加=1500

经营活动直接中间投入=退保金+赔付支出+提取保险责任准备金+保单红利支出+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再保险摊回项目+经营活动直接营业成本=1000+2000+4000+250+900-300+1000=8850经营活动总收益=已赚保费=12000

经营活动剩余收益=经营活动总收益-经营活动生产税净额-经营活动直接中间投入-经营活动直接劳动者报酬-=14000-150-8850-1000=4000

3.计算投资活动剩余收益。投资活动直接中间投入=投资活动直接营业成本=500投资活动总收益=2000

投资活动剩余收益=投资活动总收益-投资活动直接中间投入-投资活动直接劳动者报酬=2000-500-500=1000

4.计算如何分摊间接投入。经营活动与投资活动的间接成本分摊比例分别为:经营活动剩余收益/(经营活动剩余收益+投资活动剩余收益);投资活动剩余收益/(经营活动剩余收益+投资活动剩余收益)4000/(4000+1000)=8/10;1000/(4000+1000)=2/10

经营活动折旧=8/10×总折旧(表中未给出,这里直接给出)=8/10×1000=800

经营活动间接劳动者报酬=8/10×间接劳动者报酬总和=8/10×1000=800

经营活动劳动者报酬=经营活动间接劳动者报酬+经营活动直接劳动者报酬=800+1000=1800投资活动所得税净额=2/10×所得税总和=2/10×1000=200

篇2

关键词:耕地估价;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2-0044-02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农村分工、分业的深化和生产社会化、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原有的耕地经营制度的缺点逐渐显现,农户耕地一户多块、一块多户的现象,制约着耕地的适度规模经营,使得耕地整体经济效益低下。其根本原因是我国农村土地要素市场尚没有完全形成,阻碍了市场对耕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如何构建耕地流转机制,使耕地资源得到有效可持续利用,一个很关键的措施就是建立一个完整的耕地评价制度体系,而耕地估价是这一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我国对土地价格,尤其是耕地价格评估的研究和应用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一、耕地价格评估的现状

1.耕地价格评估专业化程度薄弱。具体表现为:执业标准不规范,存在人为操纵评估价格的现象,行业公信力不强;监管力度不够,评估执业人员的执业素质和执业操守有待提高。

2.耕地价格评估作为政府支农投资的参考手段应用不够。近年来,国家虽然加大了对“三农”的扶助力度,如大力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划拨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等,但是对耕地收益价格评估的投入和重视不够,使得耕地价格评估对政府投资方向的确定和投资计划的参考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3.耕地价格评估未能充分服务于农业经济活动。随着农业生产向规模经营方向发展,耕地经营权的流转日益频繁,各种形式的农地转包、租赁经营、作价入股等已在不少地区涌现.但一些地区由于没有开展耕地估价工作,使得耕地经营权的流转缺乏科学计量依据,耕地流转中的利益分配、补偿得不到应有的保证,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不利于农业生产的规模经营和产业化、现代化的实现。

二、耕地价格评估存在的问题

(一)评估前提不明确

对耕地收益价格进行评估前,应明确评估前提,这样才能全面、准确地考察耕地的收益能力。目前,很多评估人员工作中出现了以下问题:首先,评估基准日不能确定。随着时间的推移,耕地价格也在不断变化中,评估基准日不能合理确定,估价结果必然会产生误差。其次,作物种植制度不明确,这对估价结果影响很大。作物是一年一熟制还是一年两熟,是连作制还是轮作制,对不同作物产出价值影响很大。再次,耕地开发程度不清晰。耕地外几通,耕地内场地是否平整,是否已具备种植生产条件,这些都影响者评估结果的确定。

(二)缺少深层次数量分析

目前耕地估价中采用的估价模型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即过分简化,缺少深层次的数量分析。部分估价人员运用收益还原法求取耕地纯收益时,直接采取近3年耕地实际纯收益的平均值,忽视各年耕地收益受作物种植制度、自然条件、集约利用水平等影响而应综合考虑的调整因素。这种计算方法虽然简化了计算过程,但也造成了科学性和合理性的缺失。另外,选取土地还原利率时,也有直接选取一种利率而不考虑市场经营风险因素的影响的现象,这些评估过程的简化违背了土地评估机构作为中介服务机构所应有的谨慎性与专业性,对本行业的公信力和声誉产生不利影响。

(三)参数选取主观性强

近年来,我国耕地估价存在的问题尤为突出,其中参数选取主观性和随意性表现于以下方面。

1.客观总费用的计算存在问题。一是漏掉了一些项目的费用;二是对一些费用的测算不合理,导致许多地区的农地呈现负收益状态,为采用收益还原法评估耕地价格设置了障碍。

2.纯收益测算存在的问题。当前测算农用地纯收益主要采用投入产出法,即直接求取耕地近3年纯收益基础上用收益还原法进行地价测算,可能产生由于种植作物不同而引起地价不同的现象,往往出现“高收益高地价、低收益低地价”、“同一块土地,收益大相径庭”等不合理现象,进而导致耕地使用权资产价值的流失,这势必影响了地价评估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3.还原利率的确定存在的问题。目前,在实际估价中通常是直接选取一种利率法来确定资本化率,但采用此方法误差较大,应该在已选利率的基础上根据当时市场和风险情况加以适当调整。

(四)信息的收集缺乏科学性和动态性

实际估价工作中,耕地估价的资料收集比较困难,影响耕地质量及价格的因素很多,要使耕地估价的结果比较客观地反映耕地质量情况,必须广泛收集有关的社会、自然、经济等方面的资料。另外,信息和资料要收集和采取多年的连续的数据,这样才能尽量减少误差使评估结果更科学。然而,部分估价师考虑到资料收集的烦琐和困难,仅收集和采用近几年的数据信息作为评估资料,这样计算出的评估结果科学性和合理性很值得商榷。

三、完善耕地收益价格评估的对策

(一)耕地估价前提必须要明确

1.明确估价基准日。估价基准日是土地价格的定义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由于地价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在不断涨落和变化着的,如果不明确所评估的价格是哪个时点的价格,则所评估出的价格就毫无意义。因此,明确估价基准日是明确耕地估价的必要前提。

2.标明作物种植制度。由于土地具有多宜性,因此在符合可持续利用和合法利用的前提下,耕地的利用具有多种选择的可能,主要表现在作物种植制度上。由于同样土地种植不同作物会产生不同的生产能力,进而产生地价的差异,因而为了使耕地估价更加科学、准确,必须标明待估耕地作物的种植制度。

3.揭示耕地开发程度。不同的耕地开发程度,对耕地种植作物的选择和投入产出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例如,视耕地是否平整、水利通电设施是否齐全,可综合考虑评估种植水田还是旱田更为适合,是种植粮食作物还是经济作物获利更大。

(二)加强深层次数理分析模型的应用

运用适当模型估算土地纯收益。通过对各种评估方法的综合比较,目前收益还原法是耕地价格评估的首选方法,因此土地纯收益的合理测算至关重要。耕地纯收益系统中,由于部分信息时明确的,部分信息不明确,对于这样一个灰色系统,可以借鉴灰色系统理论,通过建立灰色预测模型(GM),收集4—5个年份数据为样本,即可计算得到估价年期的预期纯收益数据。

运用合理方法测算土地还原率。目前,比较常用的较合理的还原利率确定方法是“安全利率加风险调整值”法。它是在安全利率的基础上,根据农用地收益的风险大小,加上一定比例的风险调整系数,以此作为还原利率。由于农用地风险难以确定,风险调整系数的确定对评估师的专业性和经验性要求较高。另外,采用Monte Carlo模拟法确定还原利率也是一种科学合理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运用概率密度函数模型。根据影响耕地价格的各种因素的变动范围和趋势选择适宜的概率密度函数模型,计算机通过产生的随机数,采用模糊数值迭代法计算得到预期还原利率值。

(三)选取参数时要遵循主客观相结合的原则

应全面分析确定还原利率的方法。目前在评估实务工作中可以使用的还原利率的测算方法,包括土地纯收益与土地价格比率法、安全利率调整法、现实投资收益率排序插入法和Monte Carlo模拟法。土地纯收益与土地价格比率法对成交案例的可比性要求较高;安全利率调整法对风险调整值的确定方面要求评估师将其专业性和评估经验相结合;现实投资收益排序插入法需要较高的技术性,将搜集到的各种类型投资收益率排序、分析对比,根据经验综合分析确定还原利率;Monte Carlo模拟法对数学模型的应用要求较高,但测算结果更有说服力。评估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全面分析选择合理的还原利率确定方法。同时,要考虑风险发生的概率。风险是指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在经济学中是指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在耕地估价过程中风险的表现有两方面:由于自然灾害等非常原因导致各年间耕地产出剧烈波动;安全利率调整法中风险调整值的确定直接影响还原利率,进而影响最终评估结果。因此,对风险发生的概率要考虑和重视。

(四)科学、连续地收集相关信息

1.掌握作物的常年产量和平均价格。由于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农作物的种植条件和产量会出现上下波动,呈现出一定程度的不稳定性。收集资料时应剔除非常因素的影响,取得作物的常年产量。由于经济环境、宏观政策以及供给关系的变动,每年作物的价格都会有所浮动,应该求出平均价格作为本次评估中年总收益测算的基础。

2.年总收益测算时要考虑财税政策的影响。财税政策虽然不能直接影响耕地的经济产出量,但可以通过粮食补贴政策、农机补贴政策、农产品价格政策等影响耕地净收益。在一些粮食生产大省,农村税费改革和种粮补贴政策的实施,激发了农民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增加了耕地生产的净收益。另外,土地政策对耕地价格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为它规定了土地的用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土地的利用方式,从而决定了耕地所能带来的收益量,最终影响耕地收益价格。

3.资料的收集要尽可能齐全且有一定时间跨度。年总收益是农用地按现用途合理有效利用土地所取得的持续而稳定的客观正常年收入。年总成本费用是指农用地的使用者在进行生产中所支付的年均客观总费用。由于农业生产是一个开放系统,受到自然、社会经济等条件的制约,在时间上表现出一定的波动性。因此,应全面收集有关投入和产出的资料,并保证所收集资料有一定时间跨度,这样才能尽可能保持数据的持续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 何育忠.加强我区土地评估行业管理的若干思考[J].广东土地科学,2011,(6):41-42.

[2] 路婕.农用地价格评估研究[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3,(6).

[3] 刘萍,付梅臣.收益还原法评估农用地价格有关问题探讨[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7,(2):78-82.

篇3

关键词 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统计

人力资源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人力资源统计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有力工具。在以人为本的新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统计遇到了强大的挑战,同时也为人力资源统计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难得的时代契机。

一、现代人力资源统计的理论基础

人力资本是人通过教育等方式而获得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和技能。人力资本理论强调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促使人们重视加强人力资本的投资,提高本单位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水平,以取得高于物质资本的投资收益率。人力资本理论为人力资源统计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统计是为管理和决策服务的工具,人力资本及其作用的客观存在,为统计的发展趋向设定了一个新的目标。人力资源统计正是适应社会对人力资源经济信息的需求而产生的。人力资本的利用指标。人力资本对于经济发展的实际作用,不仅取决于其质量的高低、数量的多少,还取决于其实际利用效率的大小。我们可通过设立人力资本投资结构和人力资本供给结构指标,比较其类型、特点,从而构建出人力资本的利用指标。

二、现代人力资源统计的内容

首先人力资源现状统计。通过多年的工作总结,我认为人力资源现状统计的内容主要反映人力资源总量、种类、结构及其开发利用状况,由人力资源个体信息和人力资源整体信息两部分组成。人力资源个体信息是反映个人情况的原始资料,包括:自然状况、受教育状况、工作经历,工作态度、培训状况、工资收入情况等。人力资源整体信息是将个体信息汇总得到反映整体情况的指标,其中反映人力资源丰富程度及利用情况的指标有人口总数、人力资源总数、经济活动人口、人口增长率、人力资源密度、人力资源经济密度、人力资源率、劳动参与率、人力资源利用率等指标。反映人力资源种类及其构成可以按城乡、性别、年龄、行业、文化程度、职称等标志分别统计人口数、人力资源数、经济活动人口及各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重,同时还可以就每组计算相应指标反映人力资源的利用状况。另外,可以通过计算劳动者平均受教育年限综合反映人力资源的文化素质高低。这对安排就业,研究人口老龄化趋势,分析一国国际竞争力和社会发展程度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其次人力资源投入产出统计①人力资源投入统计。人力资本的投入具有边际效益递增的特性,所以只有人力资源才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源泉。从人力资源统计角度看,不仅应该统计人力资本的积累状况,即人力资本的存量,同时还应该反映人力资源投资状况,即人力资本的流量。投资是积累的基础,无论是微观统计还是宏观统计都应该分析预测人力资本的存量和流量是否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以便更好地把握人力资源投资的方向和力度。因此,人力资源投资统计是人力资源统计的一项重要内容。从投资主体看,人力资源投资的主体有国家(政府)、组织和劳动者个人。不同的投资主体有着不同的投资动机。进行人力资源投资统计,不仅要统计人力资源投资总额,还应按投资主体和投资内容分类统计投资额并分析其构成。与人力资源投资密切联系的是人力资源成本。人力资源成本是为了形成人力资源而付出的代价,可以按人力资源形成过程中的各种投资的实际支出计算。②人力资源产出统计。我对人力资源产出统计的内容的总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测算人力资源贡献值,二是计算人力资源价值。所谓人力资源贡献值,是从已实现的角度反映人力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小,可以采用一定的经济增长模型进行测算。所谓人力资源价值,是指能够操纵非人力资源的个人或群体,为其经济组织创造未来经济效益的能力。一般将这种可能创造的未来经济效益折算为当前值。目前来看,在人力资源价值的研究中,有两观点:一种被称为“个人价值说”,另一种被称为“群体价值说”。不论是个人价值还是群体价值,其计量方法都有货币法和非货币法两种,由于货币计量的规范性和其特有的综合性能,货币法比较常用。由于人力资源为其经济组织可以创造的未来经济效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说,人力资源产出价值的计算是人力资源统计的一个难点问题。第三人力资源投资效益分析。效益是通过产出与投入的对比来体现的。人力资源投资效益的分析与评价可以将投资收益与投资成本均折合为现值进行比较。既可以计算总体投资效益,又可以就某一方面的投资效益进行分析,如教育投资的经济效益,医疗保健投资效益等。由于人力资源收益具有间接性、滞后性、长效性和多效性特点,所以必须综合考虑本企业的多方面因素。目前来看,通过我的总结,我认为目前比较成熟的是关于教育投资收益的计算方法,包括舒尔茨的教育投资收益率法和丹尼森的国民经济增长因素分析法及劳动简化法,其中第一种常用来对人力资源投资的个人收益率进行评估,后两种则用于宏观教育投资分析。正因为其计算方法的复杂性,所以我在进行人力资源投资效益分析时,始终坚持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直接计算与间接测算相结合、价值量指标与实物量指标相结合的原则,同时在内容上还要兼顾我公司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局部效益与整体效益、直接效益与间接效益、有形效益与无形效益。

三、构建统计信息化平台建设,实现数据资源共享

篇4

关键词:银行;个人理财;信息不对称;免责

国内商业银行经过对个人理财业务的研究和探索,已普遍认识到开展个人理财业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此,把该项业务的控制作为竞争优质客户的重要手段和新的经济效益增长点,

一、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中的迷局

(一)法律结构模糊

个人理财产品名目繁多,但从法律性质的定位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以咨询顾问合同为基础的顾问型理财服务;以委托合同为基础的委托型理财产品;以委托合同为基础的附带银行保本的理财产品;以委托合同为基础的附带银行保证收益的理财产品;以存款合同为基础的理财产品等。而实践中,银行与客户之间签署的协议通常是“认购协议”或“认购书”而不是“委托协议”。尽管协议使用了“认购”的表述,但双方建立的却不是买卖关系。这种模糊性地表述可能带来两个问题:一是当银行破产时,理财产品认购人的权利如何实现,是否应该纳入破产债权的范畴;二是银行接受客户的资金后,这些资金的所有权是归属银行还是客户也将涉及资金的运用是否合法合规的问题。

(二)信息不对称

1、理财产品宣传和销售中的信息不对称

一方面,银行在宣传和销售个人理财产品时,容易发生夸大预期收益,掩饰投资风险,或突破认购协议或产品说明书等有关法律文件中的约定而擅自对客户进行口头宣传或承诺。另一方面,客户群体自身特定的缺陷或局限,委员会未按照监管机构的要求了解和收集客户识别风险、认知风险的能力等有关信息。一般投资者在购买某个产品时都是先了解产品情况和收益情况,以便作出投资判断,但很少有银行理财销售人员会事先对投资者做出风险测评。

2、合约内容的概括性

银行在推出理财产品的时候,为了更大程度地吸引客户,增强产品的竞争优势,往往通过认购协议或产品说明书等文件内容模糊性来淡化风险,规避责任。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关风险分配的约定不够明确,尤其是潜在风险的提示不够充分或不全面,或提示的方式不够醒目;二是有关投资方式、方向的约定不够清楚,该问题与产品的性质有关,一些所谓的“挂钩”产品更是如此。三是收益的分配约定不明,银行对投资收益在手续费、管理费之外的银行收益、客户最终收益等的分配机制上缺乏明确的规定。

3、交易标的的虚拟化

国内银行最近开发的一些投资标的越来越复杂多样,而且其虚拟化色彩越来越明显,尤其是一些与股票指数、利率、汇率、期货指数、美元信用、特定股票价格等挂钩的理财产品。这种趋向使得人们无法从产品的名称去清晰的把握具体投资标的物,客户在签署认购协议后,也很难准确地知悉自己资金的最终去向。另外,对于与股票指数、期货指数以及实物价格与指数挂钩的理财产品,由于银行直接投资这些领域有关产品的法律限制因素的存在,因此银行必须借助于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并通过衍生工具将所谓的投资去向虚拟化。

4、风险揭示不充分

银行在销售其理财产品时不能充分揭示风险,主要表现为(1)在产品名称中显示有诱惑性、误导性或承诺性收益安排的字样;(2)在认购协议和产品说明书中有关风险提示的表述处于不明显的位置,或将风险因素分散在不同的条款,有意淡化风险;(3)用过于专业化的语言来描述产品风险,丙有意将风险因素抽象化、模糊化。这些诱导性、模糊性的说明很可能给投资者带来不正确地判断。

(三)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合约中的免责条款

自2007年12月以来陆续曝出银行理财零收益、负收益事件。如李小姐去年花了10万元买了一款理财产品,到期后银行给了39.6元的收益。问及银行,才知这39.6元还是央行调息所得的收益,产品收益实际为零。对此,银行的解释是,许多人认为银行把钱拿去买股票中的任意一只都会获利丰厚,这是一种误解,银行不能直接去买股票进行投资,银行只能拿出投资者的本金去买固定收益票据、债券等获得保本的作用,同时用这部分的利息从大的国际投行购买股票的期权,获得较高收益的投资机会。二、银行理财业务迷局的破揭

(一)对认购协议法律结构的确认

本文已阐述个人理财实际上为委托业务,投资者与银行之间应为委托与被委托关系。在协议中应明确写明委托字样,以确认双方的法律关系,以便解决法院在直面因这种协议而引发的法律纠纷时的两难境地,另外还可以认定当银行破产时,理财产品认购人的权利及银行接受客户的资金后这些资金的归属权问题。

(二)信息不对称的法律约束

面对不但高涨的各类存款和投资意识的复苏,各商业银行日益重视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监管当局也对个人理财产品的创新和风险控制给予高度关注。中国银监会在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中强调:“商业银行应在理财计划终止时,或理财计划投资收益分配时,像客户提供理财计划投资、收益的详细情况报告。”“商业银行理财计划的宣传和介绍材料,应包含产品风险的揭示,并以醒目、通俗的文字表达,对非保证收益理财计划,在与客户签订合同前,应提供理财计划预期收益的测算数据、测算方式和测算的主要依据。”《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中也规定:“商业银行在向客户说明有关投资风险时,应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配以必要的示例,说明最不利的投资情形和投资结果。”为了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银监会日前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银行在设计理财产品时,要首先考虑客户的利益和风险承受能力,遵循保证收益类产品的设计规定审慎、合规地开发设计理财产品。在理财产品销售环节,《通知》规定,商业银行为理财产品命名时,不得使用带有诱惑性、误导性和承诺性的称谓和蕴含潜在风险或易引发争议的模糊性语言。不得销售无市场分析预测和无定价依据的理财产品。同时,商业银行应根据理财产品的风险状况和潜在客户群的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能力,设置适当的销售起点金额,理财产品的销售起点金额不得低于5万元人民币。目前,商业银行销售的部分理财产品是从国际投资机构购买而来。对此,《通知》要求,商业银行应自主设计开发理财产品,不得以发售理财产品名义变相代销境外基金或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境外投资理财产品。《通知》规定,商业银行应按照“了解你的客户”原则,充分了解客户的财务状况、投资目的、投资经验等情况,对客户的产品适合度进行评估,并由客户对评估结果进行签字确认。《通知》还特别指出,对于与股票相关或结构较为复杂的理财产品,商业银行尤其应注意选择科学、合理的评估方法,防止错误销售。商业银行对理财客户进行的产品适合度评估应在营业网点当面进行,不得通过网络或电话等手段进行客户产品适合度评估。为了向客户提示风险,《通知》规定,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宣传和介绍材料应在首页最醒目位置揭示风险,说明最不利的投资情形和投资结果,对于无法在宣传和介绍材料中提供科学、准确的测算依据和测算方式的理财产品,不得在宣传和介绍材料中出现“预期收益率”或“最高收益率”字样。为了确保客户能及时获取信息,《通知》要求商业银行及时做好信息披露,应定期向客户提供其所持有的所有相关资产的账单,账单应列明资产变动、收入和费用、期末资产估值等情况。账单提供应不少于两次,并且至少每月提供一次。在与客户签订合同时,商业银行应明确约定与客户联络和信息传递的方式。在未与客户约定的情况下,在网站公布产品相关信息而未确认客户已经获取该信息,不能视为其向客户进行了信息披露。《通知》要求商业银行建立全面、透明、方便和快捷的客户投诉处理机制,提供合理的投诉途径,配备足够的资源接受并及时处理客户投诉。客户投诉处理机制应至少包括处理投诉的流程、回复的安排、调查的程序及补偿或赔偿机制。以上这些法律法规的出台,将会有效遏制理财业务中的收益迷局,弥补其中的法律盲点。

(三)对银行免责的抗辩

首先从认购协议的条款来看,应认定为格式条款。它是银行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好的。格式条款简化了订立合同的过程,但由于双方当事人没有共同参与条款的拟定,容易造成权利的不公平。《合同法》规定:“采用格式条款订立合同的,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并采取合理的方式提请对方注意免除或限制其责任的条款,按照对方的要求,对该条款予以说明。”银行在认购协议中的免责应基于已采取合理的方式提请投资者注意免除或限制银行责任的条款。而上述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中的迷局已充分显示银行只强调收益,根本不提及风险,更没有对免责条款予以说明。比照《保险法》:“保险合同中规定有关保险人责任免除条款的,保险人在订立保险合同时向投保人明确说明,未明确说明的,该条款不产生效力。”应认定认购协议中银行免责条款也无效。

篇5

[摘 要]文章分析了估算热钱规模的直接测算法、间接测算法和定性简单估计法,认为现行热钱规模估算模型是在估算资本外逃规模的测算模型的基础上拓展、改进而成的,目前间接测算法逐渐趋向完善,但估算模型仍存在一定的缺陷并对此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热钱 直接测算法 余额法

热钱俗称游资,是金融市场中常用的一个术语,目前它还没有一个广为专家学者接受的定义。一般来说,热钱是以追求高额风险利润为目的,快速在不同国家之间流动,投资领域不固定且无实质经济活动的短期资本。热钱对一个国家经济的影响有积极作用,但更多的是消极作用,历次的国际金融危机中都有热钱的身影。由于热钱流入的渠道较多且隐蔽性较强等原因,要准确把握热钱的规模还十分困难,现实中多借助于估算模型进行估计。然而,实现估算中,学者们使用的模型差异性较大且存在缺陷,这势必影响估算结果。因此,本文侧重分析估算“热钱”规模的模型及其存在的缺陷,以便改进,使之趋向合理、完善。

一、估算资本外逃规模的模型

估算资本外逃规模的国际通行方法主要是直接测算法、间接测算法和混合测算法,因数据不易获得的原因,混合测算法在现实中很少使用(邢毓静,2001)。现在国内估算流入中国热钱规模的直接测算法和间接测算法都来自于国外学者的估算资本外逃规模的模型。

1.直接测算法

直接测算法是指直接运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错误与遗漏”和“非银行私人部门短期资本流出”项,把两项之和作为资本外逃的规模。该法由卡丁顿(Cuddinton,1986)首创,后经其自我修正,坎特(Kant,1996)的拓展,直接测算法逐渐完善。坎特改进的测算方法又称游资法,其计算公式为:游资1=-[其他部门的其他短期资本项目中的其他资产项目+误差与错误和遗漏];游资2=-[其他部门的其他短期资本项目+错误和遗漏];游资3=-[游资2+债券和公司股权方面的投资]。

2.间接测算法

间接测算法是把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资本来源与资本运用的差额视为该国的资本外逃规模。该法由世界银行(1985)首次使用,后来美国摩根保证信托公司(1986)和克莱因(Cline,1987)进行了调整。

世界银行计算资本外逃的公式是:资本外逃=外债增加+FDI净流入+官方储备+经常项目逆差;美国摩根保证信托公司调整后的公式为:资本外逃=外债增加+FDI流入+官方储备的增加+经常项目逆差-银行体系和货币当局所持有的短期外币资产;克莱因改进的公式为:资本外逃=摩根保证信托公司计算结果-旅游和边货收入-其他资本收入。

3.混合测算法

混合测算法是通过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相应项目先测算出一个值,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与调整。该法由杜利于1986年率先提出。在计算资本外逃时,杜利先测算出本国居民除对外直接投资外的对外债权净增加额,接着进行如下三项调整:一是增加“错误和遗漏”数目;二是增加从《世界债务表》中获得的债务变动额和官方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获得的对外借款流入额之差;三是减去已申报的对外债权。

二、估算“热钱”规模的模型

在测算资本外逃的规模时,如果计算的数字为负值,表示存在资本外逃;反之,若该项为正值,则说明存在境外热钱的流入。基于这样的思想,学者们用测算资本外逃的模型来估算热钱规模。

1.直接测算法测算热钱规模的假设及其缺陷

估算热钱时,直接法的估算模型至少内含以下的假设:一是所有的进出国境的资本流动都反映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二是在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流入的资金中没有热钱;三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各项统计都是真实、准确的,不存在统计误差。显然,这些假定是与现实不相符合的,因为并非所有的资本流动都反映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下也隐藏着热钱,“误差与遗漏”项是平衡因统计口径不同、各货币换算而产生的误差而造成的国际收支借贷项的不相等而设立的,其本身就包括有人为误差因素。

国内学者尹宇明和陶海波(2005)对此测算模型进行修正(表1),虽说“误差与遗漏”项中会包括热钱的数量,但主要反映的是统计误差,因此,这种方法缺乏理论依据,据此估算出的热钱规模的可信度较差。

2.间接测算法测算热钱规模的假设及其缺陷

基于测算资本外逃规模时设立模型的思想,间接估算热钱规模的基本模型是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外汇储备增加减去外商直接投资再减去贸易差额所得的余额作为热钱的流入量,即热钱流入规模=外汇储备增加额―贸易顺差―FDI,该法又称余额法。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增长前沿课题组(2005)、Vincent Bouvatier(2006)以此来估算“非FDI”的规模,该方法基本反映了一国国际收支中资本与金融项目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的净额以及误差与遗漏的净额,但不能准确估算热钱的规模。因为,余额法的估算模型至少内含以下假设:一是所有的进出国境的资本流动都反映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二是除货物贸易以外的其他经常项目,除FDI外的其他金融项目的资金流入全部是热钱;三是贸易顺差和FDI中没有隐藏热钱;四是FDI全部是货币投入,没有非货币的投资。

资料来源:根据收集的文献资料整理,括号()内的数字为测算热钱的时间。

考虑到流入中国境内热钱的流入渠道的多样化及其他因素,国内的学者韩继云等、曹垂龙、毛红燕、张明、中国人民银行等学者或机构对余额法进行了修正(见表)。其中,张明两次测算了流入中国的热钱的规模,其测算结论在国内外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在张明的测算模型中,“调整后的外汇储备增加额”是综合考虑了汇率变动、储备投资收益、央行对中司的转账、央行对国有银行及券商的注资、商业银行以美元缴纳本币法定存款准备金等因素的调整值,贸易顺差中隐藏的投机资本的测算是基于年度贸易顺差增长率的假定,张明把FDI未汇出利润及折旧视为FDI中隐藏的投机资本。此外,唐旭和梁猛(2007)、钟伟(2008)还用外资利润、FDI的折旧额、外资外债增量和收益汇出指标测算长线投资资金;银河证券(2008)根据热钱流入的4个渠道,测算了热钱流入的规模。

改进后的余额法在测热钱流入的规模上无疑更接近实现,但测算的结果差异较大,测算模型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张明的测算把投资收益视为热钱,未汇出利润及折旧视为隐藏的热钱,这是否恰当值得商榷;央行的估计中没有考虑隐藏于FDI、货物贸易及非法入境的热钱,也忽略了外汇储备中日元汇率、欧元汇率升值或贬值所带来的影响测算模型,这还有待进一步改进。

3.定性分析或者简单估计

有些学者认为没有成熟的方式计算热钱的数量,只作定性分析,不计算数量或者只是简单估计。如殷剑峰认为可以进行大体估算热钱的数量, 因为大多数国家都没有准确的热钱计量方法;何泽荣和徐艳认为没有一定的数学模型可供使用,因而只能靠估计和分析;林毅夫(2006)在其文章中也没有提出具体的计算方法和数量;向松祚、梁小民、谢国忠等学者对此也仅仅是作了简单的估计。

三、结论与建议

综上分析,“热钱”测算模型是在国外学者估算资本外逃的模型基础上,通过扩展、改进,逐渐趋向完善,但由于热钱具有强流动性、高度的隐蔽性和虚拟性等特征,在辨识热钱时有相当大的困难,因此,目前“热钱”估算模型都存在一定的缺陷,直接测算法缺乏理论基础,间接测算法或余额法测算结果仍有很大的差异,还需要改进。

笔者认为,改进估算“热钱”的模型,首先要从界定热钱的概念着手,以确定哪些是热钱,热钱流动的渠道有哪些;其次要考虑估算隐藏在FDI和货物贸易中的热钱及非法入境的热钱;最后,分情景估算,测算出的热钱规模应是一个范围,而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值。

参考文献:

[1]Martin, M., & Morrison, W. (2008). China's “hot money” problems. 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 Reports, No. RS22921.,省略/sgp/crs/row/RS22921.pdf。

[2]管涛,王春红.对中国资本外逃规模测算方法的思考[J].金融研究,2000年第12期

[3]田宝良.国际资本流动―分析比较与监管[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

[4]韩继云等.非正常外资流入快速膨胀及其狙击策略[J].经济研究参考,2007年第2期

[5]郜志雄,张华.热钱流动的理论模型及其影响[J].商场现代化,2011年12月中旬刊

[6]叶初升.国际资本形成与经济发展[M].人民出版社,2004

[7]唐珏岚.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外逃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8]曹垂龙.论人民币汇改的国际游资抑制效应―兼新时期游资估算方法之修正[J].上海金融,2007年第12期

[9]梅新育.国际游资与国际金融体系[M].人民出版社,2004

[10]张明.全口径测算中国当前的热钱规模[J].中财网,20080626

[11]张明.当前热钱流入中国的规模与渠道[J].省略.cn

20080703

[12]毛红燕.境内游资的规模估算及其监管[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13]邢毓静.对中国资本外逃规模测算的比较与评论[J].世界经济,2001年第2期

篇6

关键词 药物经济学 成本测算 方法

中图分类号:F407.7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6-1533(2015)01-0007-04

Common costs and their estimation methods in pharmacoeconomics

QI Fangjia*, LU Jianlong, FENG Sha, WU Weidong, DOU Guanshen, YING Xiaohua**

(Center for Pharmacoeconomic Research and Evaluation,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32, China)

ABSTRACT The differences of the cost contents were described from different points of view based on connotation of cost and several common cost structures and methods for its estimation were also presented so as to comprehensively understand the common cost and its estimation methods in pharmacoeconomics. Finally, the difficulties and disputations in cost estimation were analyzed.

KEY WORDS pharmacoeconomics; cost estimation; methods

药物经济学是将经济学原理、方法和分析技术应用到临床药物治疗中,分析药物治疗的成本和效果并进行评价的综合性应用学科[1]。因此,成本测算是药物经济学评价中的重要内容,而理解成本的内涵是测算成本的前提。此外,不同的药物经济学评价由于其目的的差异,会有不同的分析角度,这将决定成本的内容和测算方法。本文从药物经济学评价中成本的内涵出发,阐述不同角度的成本内容差异,介绍常用的成本构成和测算方法,最后结合笔者自身经验,对药物经济学评价中的成本测算难点和争议问题进行分析。

成本的内涵

药物经济学评价中的成本是指在药物治疗过程中与该药物治疗相关的所有资源耗费的货币表现,理解其内涵时需要注意:①这是经济学中机会成本的概念,而非会计学中所述成本。机会成本是指将资源投入到其他项目所能获得的最大收益,用来衡量稀缺资源配置于不同用途的代价;会计成本则为特定时段内实际货币支出的记录,基本等同于费用。②从机会成本的内涵可以看出,药物经济学评价中的成本测算要考虑特定收益的改变。例如,不同的治疗方案导致的健康结果不同,而不同的健康结果引起的效用也不同。机会成本的内涵还决定了这种成本的测算并非简单的费用记录收集,需要应用特定的方法(如意愿支付法等)进行分析。③是指与该药物治疗相关的成本。临床诊断和治疗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而药物治疗仅是其中的部分组成,故药物经济学评价中与药物治疗相关的成本在大多数时候只是临床成本的一部分,如特定的药费。因此,具体的成本需要根据评价目的与临床医师商议后确定。④相关成本还包括药物治疗后可能出现的其他成本。一方面,“是药三分毒”,大多数药物有一定的副作用,由此引发的资源耗费也需纳入成本范畴;另一方面,疾病治疗结果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可能出现不同的转归和临床状态,并引发后续不同的干预方案及其资源耗费。如果这些状态与使用的治疗药物有直接关联,则与之相关的干预方案的资源耗费就应纳入成本范畴。

成本测算的角度

成本测算还需要明确测算角度,不同角度下的成本内容差异很大。

测算角度主要是指从不同的成本承担者出发进行的测算。当前,国内、外药物经济学评价中最常见的测算角度包括社会角度(全社会承担成本)、患者角度(患者及其家庭承担成本)和保险方角度(常指保险方承担成本)。其中,社会角度涵盖了全社会为药物治疗承担的成本,是政府医药卫生决策最主要的依据之一,主要表现为所有医药费和因治疗引起的劳动力损失等;患者角度主要关注药物治疗中患者的负担,主要表现为患者自付费用和潜在损失,包括自付医药费、误工损失和无形成本等;保险方角度主要是指保险方支付的医药费用,有时也泛指所有的医疗相关费用(表1)。

常用的成本构成

在常见的卫生经济学研究中,成本分为直接医疗成本、直接非医疗成本、间接成本和无形成本4部分。药物经济学评价中的成本也包括这4部分,但内容略有差异。

直接医疗成本是与就医过程联系在一起的卫生资源耗费,包括诊断、检验、治疗、护理和药品费用等,但药物经济学评价只关注与药物治疗相关的成本;直接非医疗成本是与就医过程联系在一起的其他非卫生资源耗费,包括差旅费、伙食费、营养费和正式看护(支付报酬的)费等。直接医疗成本和直接非医疗成本需根据评价目的和特定治疗方案具体确定。

间接成本考虑了健康的投资品属性,是指将来潜在的生产力/收入增加或损失,在药物经济学评价中是指治疗药物给患者带来的生产力恢复和劳动时间延长(为负值,即节约的成本)或因药物不良反应引起患者生产力的下降和劳动时间的损失。间接成本也包括患者家人因看护患者耗费时间而产生的生产力/收入损失。

无形成本又称隐性成本,考虑了健康的消费品属性,在药物经济学评价中指药物的不良反应等给患者及其家人带来的身心痛苦和生活不便。

在进行间接成本和无形成本的测算前,需要首先明确药物治疗与健康状况之间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明确时间和效用改变是由于该药物治疗引起的,这样才能纳入成本范畴。

常用的成本测算方法

成本测算步骤

所有成本的测算都应基本遵循“资源à数量与价格à成本”的思路:①明确方案中发生的资源类型,而药物经济学评价中的资源类型包括时间/劳动力、卫生资源和非卫生资源,其中卫生资源又可根据项目细分为诊断、化验、药品等,非卫生资源则可分为营养膳食、交通、住宿等;②确定每种资源类型的计量单位、数量和价格;③根据上述信息计算总成本。

直接成本测算

对于直接医疗成本,常用的测算方法包括项目法、病种法和微量法(micro-costing approach)。其中,微量法亦称从下往上(bottom-up)法,系首先明确药品服用及后续干预措施的详细流程,而后收集每个环节耗费的资源的数量、价格、人时和工资,最后计算出成本的。该方法可得到精确的成本,但对数据的要求较高[2]。在实际评价中,直接医疗成本有时会用特定的医疗费用来替代。

直接非医疗成本的测算因人而异,最常用的方法是通过询问或调查直接获得。

间接成本测算

间接成本用以衡量因特定药物治疗引起的潜在收益或损失改变,最常见的测算方法包括人力资本法(human capital approach)和摩擦成本法(friction cost method)。

1)人力资本法。人力资本法基于人力资本理论,认为健康可以生产出更多的劳动时间,将之作为要素(生产力)投入生产后可获得社会和个人收益。在药物经济学评价中,人力资本法使用药物治疗改变的健康时间乘时间价格来进行估算。改变的健康时间既包括患者、也包括其他相关人员的时间改变。时间价格最常用的指标包括人均GDP、人均收入和原有收入水平。但对于无收入人员,一般用替代价值法(假定该人员从事家庭工作而创造的价值)或机会成本法(假定该人员到劳动力市场就业可获得的最高报酬)来估算[3]。

2)摩擦成本法。对于社会而言,单个劳动力的损失会因替代者的出现而变小,社会的真正损失在于替代者达到原有者劳动熟练程度前的生产力减少。因此,用人力资本法估算的间接成本往往大于社会实际损失,而摩擦成本法同时关注患者离岗无人顶替期间的生产力改变和新手因技能水平导致的生产力改变,能更准确地估算社会的实际损失。不过,使用摩擦成本法需要收集大量信息,如新、老人员的工资水平以及磨合时间、就业率等,而这些信息都难以获得,所以在实际评价中较少应用[4]。

需要指出的是,非正式看护成本(家人看护耗费的时间成本)在某些疾病(如精神病)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若忽略会严重影响到评价结果的正确性。

无形成本测算

无形成本的测算一般采用意愿支付法(willing to pay)。意愿支付法是建立在健康效用理论基础上的,用以测量改善特定的健康状况,包括生命延长、劳动能力恢复、疾病治愈、身体痛苦减轻和精神状态改善等时患者愿意支付的经济代价。意愿支付法需要通过设定特定的场景、然后进行询问获得,场景的设定、问题的设计等都会影响到意愿支付水平。

成本测算中的难点与争议点

药物经济学评价正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不过,由于国内药物经济学发展历史相对较短,很多评价者缺乏系统的理论基础,在成本测算中存在较多误区和争议,笔者自己在工作中也碰到过这些问题,故在此予于梳理。

贴现对象及贴现率

在测算成本和效益时,如果评价时限长于1年,一般需要贴现以矫正货币投入作为生产要素所具备的时间价值。但药品治疗的效果体现为健康改善,会带来劳动时间和效用的改变,而这两种改变(尤其是前者)也具有特定的时间价值,意味着同时亦需要对效果进行贴现,而此常为评价者所忽略。

药物经济学评价中对成本的贴现一般使用社会平均投资收益率(如利率)作为贴现标准。但与一般投资不同的是,疾病干预如果延迟可能造成病情恶化,使未来的干预成本大量增加,这意味着投资不仅有时间价值,及时的药物治疗还可减少潜在损失,故理论上需要提高其贴现率。另有学者认为,收益的贴现率应区别于成本贴现,理由是健康作为不可交换的收益,人们的偏好性更强,政策制定者也会基于社会偏好选择干预方案,而不仅仅出于成本效益(效果)分析结果[4]。这种贴现率选择方面的争议直接要求在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的成本测算时应针对不同贴现率作敏感度分析。

双重估算(double counting)

双重估算是指在成本效益(效果)分析中错误地把某部分既算作成本、又算作效益(效果)。例如,若将治疗疾病带来的生产力改变(间接成本)算作一个质量权重来估算质量调整生命年(一种效果指标),就会犯双重估算的错误。有学者认为,如果与疾病治疗相关的医疗成本和生产力损失完全被补偿,且患者不因这些成本而致生活质量下降,就不会出现双重估算的错误。但此时会犯这些成本被忽略的错误,因为从社会角度来看,被补偿的成本是社会付出的成本[5]。

不相关成本和未来成本

不相关成本是指与特定药物治疗不相关的成本,如患者生命延长后死于另一种疾病引起的损失。对于药物经济学评价,药物治疗与效果之间的明确关系是衡量其评价质量的重要标准。不过,很多时候这种关系很难判断,如多种抗生素联合用药时就很难确定特定抗生素与炎症控制效果间的因果关系及其强度。这种联合效果与潜在的不确定性会带来另一个问题,即药物经济学评价中的临床成本应否包括其他药物及其治疗的成本等。对于无法判断是否应纳入计算的成本,可对该成本作敏感度分析。此外,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本身的成本应被排除,因为它不是常规成本,但干预过程所用的药物和检查等耗费应计入成本[5]。

未来成本是指患者因疾病治疗、健康改善而延长生命后发生的成本。在数据可获得的情况下,与治疗直接相关的未来医疗成本都应计算在内。例如,对通过新药治疗存活的脓毒症休克患者的未来服务成本应包括在治疗成本中,而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成本不应包括未来不相关疾病(如癌症)治疗的成本[5]。对于未来非医疗成本,大多数国家的药物经济学评价指南并未纳入。鉴于最优性和内、外部一致性原则,建议将未来非医疗成本也纳入成本分析[6]。

间接成本

对间接成本的估算方法尚存在争议。在使用人力资本法测算时,患者及其家人的治疗和陪护的时间的机会成本应该根据时间损失的类型(工作、闲暇等)赋予不同的价格分别计算,但在实际评价中难以区分清楚。对于使用摩擦成本法也有争议。反对者认为,该理论在劳动力市场假设上存在缺陷,低估了部分间接成本[5]。

无形成本

在使用意愿支付法测算无形成本时,调查对象会因偏好与收入的差距而出现支付意愿的差异,同时容易出现患者不计成本治疗疾病的倾向(这种投入未必能获得效果)。这种基于假设场景的调查由于缺乏现实的预算约束,极易出现误差。所以,在测算成本时应将患者的主观因素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以体现医疗服务的公平效率原则[7]。

敏感度分析

敏感度分析即不确定性分析,是对药物经济学评价的初步结果进行可靠性检验的一种分析方法。在药物经济学评价的成本测算中,对于是否包含有争议的成本、间接成本测算方法的选择、贴现率的选择和药品降价的结果等,都必须进行敏感度分析。一般使用概率敏感度分析作为药物经济学评价的敏感度分析方法,但难点在于哪种概率分布最适合未知参数。有学者推荐使用贝叶斯方法,并认为在估算95%置信区间下的净效益时,中心极限定理较非参数Bootstrap法更适合用于量少且有偏倚的样本[8]。

结语

作为药物经济学评价的基础,成本测算并非简单的费用分析,也不是通过简单的调查就能完成的,评价者需要深入理解成本的内涵和相关理论依据并根据评价的目的、角度才能确定测算的内容及方法。药物经济学评价中的成本测算会因医疗服务本身的不确定性和难以衡量性而影响测算结果,故敏感度分析是药物经济学评价成本测算中的必要内容之一。

参考文献

张言, 张淑芳. 药物经济学的成本测算[J]. 临床医药实践, 2004, 13(10): 796-797.

李融. 山西省某地区子宫颈病变的治疗成本测算[D]. 大连: 大连医科大学, 2010.

李丽华, 陈永法. 国外疾病成本测算方法及应用现状[J].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3): 17-20.

邓建良, 孙利华. 国外药物经济学评价中健康收益贴现率选择的主要考虑及其启示[J]. 中国新药杂志, 2012, 21(21): 2470-2472.

杨莉, 胡善联. 药物经济学评价中的成本界定及存在的争议[J]. 中国药房, 2003, 14(11): 670-672.

杨丽娟, 甄健存, 吴久鸿. 国外药物经济学研究方法进展[J]. 中国药学杂志, 2010(24): 1978-1980.

秦续龙, 郑亚明. 意愿支付法在药物经济学中的应用[J].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09(4): 57-62.

吴晶, 吴久鸿, 刘国恩. 2009~2010药物经济学学科发展[J].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0(6): 5-15.

(收稿日期:2014-03-18)

篇7

[关键词]土地整治规划、资金测算、测算方法

中图分类号:TM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0-0401-01

1、引言

根据《县级土地整治规划编制规程》,进行资金测算与效益分析。资金测算是测算土地整治投资规模,测算实现规划目标的投资总额,进行土地整治筹资渠道及潜力分析;效益分析是从土地整治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方面入手,采用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测算区域土地整治带来的效益价值,全面科学地评定土地整治综合效应。

2、资金测算与效益分析

2.1 资金测算分析

(1)资金需求

根据土地整治潜力调查所确定的土地整治项目,测算土地整治规划的投资需求。

测算的基础和方法,主要是根据以往的土地整治项目的投资情况,采用统计分析与情景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分析不同类型(土地开发、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农村建设用地整治)的土地整治的投资需求。

(2)资金供给

根据土地整治的资金来源渠道,分为政府统筹土地整治资金、可带动的其他涉农资金和社会可投入资金,测算土地整治的资金供给量。

测算的基础和方法,主要是根据以往的土地整理规划实施过程中资金供给情况,采用统计分析与情景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分析不同类型(土地开发、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农村建设用地整治)、不同投资结构(政府直接投资、带动其他投资和社会投资)的土地整治的资金供给量。

2.2 土地整治效益分析

土地整治效益评价的指标分为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三大类。

社会效益指标主要包括土地利用增加率、新增耕地率、粮食产量增加率、就业(供养人口)增加率、道路通达增加率、水利设施利用增加率、居民点基础设施配套增加率、复种指数增加率。

经济效益评价基本采用投入-产出的分析方法,指标主要包括单位面积投资、每万元投资新增耕地面积、项目区总产值增加率、基础设施运营成本、静态投资收益率、人均收入增加率。

2.3 土地整治效益评价

根据确定的规划目标、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参照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溧水区土地整治规划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3、土地整治规划资金测算

3.1 资金测算任务

土地整治规划资金测算的任务是预测土地整治投资规模,测算实现规划目标的投资总额,进行土地整治筹资渠道及潜力分析。

3.2 资金测算意义

(1)有利于提高土地整治规划的可行性。开展土地整治资金的需求和供给情况的研究,有利于有效地实施规划,切实开展土地整治工作,进而为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2)有利于提高土地整治规划的科学性。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必须以科学基础做支撑,通过对影响土地整治投资与筹资的因素进行综合研究,从资金需求与供给两个方面进行合理分析,从而提高土地整治规划的科学性。

(3)有利于强化土地整治规划的合理性。根据溧水区不同街镇的社会经济条件、土地整治规划目标、任务和方案,按照不同类型、不同区域测算土地整治规划投资,在时空上均衡分配土地整治投资,提高投资有效性,有利于强化土地整治规划的合理性。

3.3 资金测算分析

3.4 资金测算方法

资金需求测算主要是按照不同整治类型,采用单位面积标准投资估算方法估算土地整治单位面积的投资,通过系数法进行修正,并对各分类型土地整治类型综合加总。

3.4.1分类型综合加总法

分类型综合加总法用于测算区域内土地整治资金总需求。这种方法结合规划目标,参照有关调查数据,按照农用地整治、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废弃土地复垦、宜农未利用地开发的类型分别估算各类投资并加总,得出土地整治方案的资金需求总规模。

测算步骤:

(1)根据各区域物价指数、最低工资变动情况及土地整治难度,确定该区域土地开发整理投资标准。

(2)测算宜农未利用地开发潜力、农用地整治潜力和土地复垦潜力。

(3)将各类型土地整治潜力与投资标准相乘,得到各类型土地整治资金需求规模。

(4)将各类型的土地整治资金需求汇总,得到区域土地整治资金总需求。

3.4.2系数法

系数法一般用于测算省级、市级土地整治项目投资需求。

测算步骤:

寻找与规划项目相类似的典型项目及其投资量。

测算规划项目相对于类似典型项目的规模倍数。

依据项目配套设施的工程量和工程难易程度与已知类似项

目相比较的结果选取常数,工程量和工程难度大的去上限。

测算土地整治项目投资需求。

估算公式如下:

Y=AXn

式中,Y为项目估算投资(万元);A为已知的类似土地整治项目投资(万元);X为规模倍数,等于规划的项目规模除以已知的类似项目规模;n为常数,一般取0.8~1.2。

3.4.3单位面积标准投资估算方法

单位面积标准投资估算方法一般用于测算市级、县级土地整治项目投资需求。测算步骤:

(1)测算土地整治典型项目单位面积投资量。分地貌类型和项目类型在本地区或类似地区选择已完成的典型项目,分别测算出各类型土地整治典型项目单位面积投资额。

(2)估算项目投资量。根据地形、地貌、基础设施(水、电、路等)、对外交通、物价水平、劳动力价格等因素对典型项目单位面积投资量进行修正,再根据规划的项目规模计算出项目投资量。

(3)估算总投资。根据规划目标,分别计算土地整治各项目投资量,汇总为总投资量。

篇8

关键词债券投资风险防范

债券投资是投资者通过购买各种债券进行的对外投资,它是证券投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债券按其发行主体的不同,分为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公司债券。债券投资的风险是指债券预期收益变动的可能性及变动幅度,债券投资的风险是普遍存在的。与债券投资相关的所有风险称为总风险,总风险可分为可分散风险和不可分散风险。

1债券投资风险的表现形式

1.1不可分散风险

不可分散风险,又称为系统性风险,指的是由于某些因素给市场上所有的债券都带来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具体包括政策风险、税收风险、利率风险和通货膨胀风险。

1.1.1政策风险

政策风险是指政府有关债券市场的政策发生重大变化或是有重要的举措、法规出台,引起债券价格的波动,从而给投资者带来的风险。政府对本国债券市场的发展通常有一定的规划和政策,以指导市场的发展和加强对市场的管理。政府关于债券市场发展的规划和政策应该是长期稳定的,在规划和政策既定的前提条件下,政府应运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必要的行政管理手段引导债券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

1.1.2税收风险

对于投资免税的政府债券的投资者面临着税率下调的风险,税率越高,免税的价值就越大,如果税率下调,免税的实际价值就会相应减少,则债券的价格就会下降;对于投资于免税债券的投资者面临着所购买的债券被有关税收征管当局取消免税优惠,则也可能造成收益的损失。

1.1.3利率风险

利率风险是指由市场利率的可能性变化给投资者带来收益损失的可能性。债券是一种法定的契约,大多数债券的票面利率是固定不变的,当市场利率上升时,会吸引一部分资金流向银行储蓄等其他金融资产,减少对债券的需求,债券价格将下跌;当市场利率下降时,一部分资金流回债券市场,增加对债券的需求,债券价格将上涨。同时,投资者购买的债券离到期日越长,则利率变动的可能性越大,其利率风险也相对越大。

1.1.4通货膨胀风险

由于投资债券的实际收益率=名义收益率-通货膨胀率。在通货膨胀的条件下,随着商品价格的上涨,债券价格也会上涨,投资者的货币收入有所增加,会使他们忽视通货膨胀风险的存在,并产生一种错觉。其实,由于货币贬值,货币购买力水平下降,债券的实际收益率也会下降,当货币的实际购买能力下降时,就会造成有时候即使我们的投资收益在量上增加了,但在市场上能购买的东西却相对减少。当通货膨胀率上升到超过债券利率水平,则债券的实际购买力就会下降到低于原来投资金额的购买力。

1.2可分散风险

可分散风险又叫系统性风险,是指某些因素对单个债券造成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具体包括信用风险、回收风险、再投资风险、转让风险和可转换风险。

1.2.1信用风险

当债券发行人在债券到期时无法还本付息,而使投资者遭受损失的风险为信用风险。这种风险主要表现在公司债券中,公司如果因为某种原因不能完全履约支付本金和利息,则债券投资者就会承受较大的亏损,就算公司的经营状况非常良好,但我们也不能排除它存在财务状况不佳的可能性,若真有这种可能,该公司的还本付息能力就会下降,那么就会发生它不能按约定偿还本息,从而产生了信用风险。

1.2.2回收风险

对于有回收性条款的债券,常常有强制收回的可能,而这种可能又常常是市场利率下降、投资者按债券票面的名义利率收取实际增额利息的时候,而发行公司提前收回债券,投资者的预期收益就会遭受损失,从而产生了回收性风险。

1.2.3再投资风险

由于购买短期债券,而没有购买长期债券,将会有再投资风险。例如,长期债券利率为10%,短期债券利率8%,为减少风险而购买短期债券。但在短期债券到期收回现金时,如果利率降低到6%,就不容易找到高于6%的投资机会,从而产生再投资风险。

1.2.4转让风险

当投资者急于将手中的债券转让出去,有时候不得不在价格上打点折扣,或是要支付一定的佣金,因这种付出所带来的收益变动就产生了转让风险。

1.2.5可转换风险

若投资者购买的是可转换债券,当其转成了股票后,股息又不是固定的,股价的变动与债券相比,既具有频繁性又具有不可预测性,投资者的投资收益在经过这种转换后,其产生损失的可能性将会增大一些,可转换风险因此产生。

2债券投资风险的防范

2.1合理估计风险的程度

在进行投资之前,投资者应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和掌握各种信息,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去分析投资对象可能带来的各种风险。

(1)从宏观方面,必须准确分析各种政治、经济、社会因素的变动情况;了解经济运行的周期性特点、各种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变动趋势;关注银行利率的变动以及影响利率的各种因素的变动。

(2)从微观方面,首先要从总体上把握国家的产业政策,其次要对影响国债或公司债券价格变动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对公司债券的投资者来说,充分了解企业的信用等级状况、发展前景和经营管理水平、产品的市场占有情况,其中公司的信用等级状况可由专业的债券信用等级评定机构完成,其余的各种因素必须依靠投资者在充分掌握相关信息后,才能得出较为准确的判断风险的结果。

2.2全面确定债券投资成本

确定债券的投资成本也需要投资者在进行投资之前开展,债券投资的成本大致有购买成本、交易成本和税收成本三部分。

(1)债券不是免费的,我们要获得债券还须等价交换,它的购买成本在数量上就等于债券的本金,即购买债券的数量与债券发行价格的乘积,若是中途的转让交易就乘以转让价格。对附息债券来说,它的发行价格是发行人根据预期收益率计算出来的,即购买价格=票面金额的现值+利息的现值。对贴息债券,其购买成本的计算方法为:购买价格=票面金额×(1-年贴现率)。

(2)债券在发行一段时间后就进入二级市场进行流通转让,如在交易所进行交易,还得交付自己的经纪人一笔佣金,不过,投资人通过证券商认购交易所挂牌分销的国债可以免收佣金,其他情况下的佣金收费标准是:每一手债券(10股为一手)在价格每升降0.01元时收取的佣金起价为5元,最高不超过成交金额的2‰。经纪人在为投资人办理一些具体的手续时,又会收取成交手续费、签证手续费和过户手续费。

(3)我们还需要考虑的是税收成本,虽然政府债券和金融债券是免税的,债券交易也免去了股票交易需要缴纳的印花税,但我们投资公司债券时要交纳占投资收益额20%的个人收益调节税,这笔税款是由证券交易所在每笔交易最终完成后替我们清算资金账户时代为扣除的。

2.3准确计算债券投资收益

债券的投资收益包括利息、价差和利息再投资所得的利息收入。这仅仅只是其名义收益,即投资债券的名义收益=面值×持有年数×债券年利率+价差+利息,这里的价差在债券溢价发行的时候应该是负值。但实际上,收益是一个社会范畴的概念,它必须综合考虑物价水平的变化,或者说成通货膨胀因素,所以,当我们来计算实际收益时,还必须剔除通货膨胀率或价格指数,即实际收益=名义收益/价格指数,这样才能准确计算债券投资收益。

2.4把握合适的债券投资时机

所谓把握合适的债券投资时机是指投资者在进行投资时,一方面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即自己单位或个人能够支配的长期资金数量,一般而言,我国大部分单位能够支配的长期资金十分有限,能用于债券投资的仅仅是一些暂时闲置的资金。采取期限短期化既能使债券具有高度的流动性,又能取得高于银行存款的收益。由于所投资的债券期限短,投资者一旦需要资金时,能够迅速转让,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采取这种投资方式能保持资金的流动性和灵活性。另一方面需要密切注意利率的变化,利率提高时,债券的价格就降低,此时便存在风险,但若是进行短期投资,就可以迅速的找到高收益投资机会,反之,若利率下降,长期债券却能保持高收益。

2.5选择多样化的债券投资方式

所谓债券投资方式多样化,一是指投资者将自己的资金分别投资于不同种类的债券,如国债、金融债券、公司债券等。各种债券的收益和风险是各不相同的,如果将资金集中投资于某一种债券可能会产生种种不利后果,如把所有资金全部用来购买国债,这种投资行为尽管非常安全、风险很低,但由于国债利率相对较低,这样做使得投资者失去投资公司债券所能得到的高收益;如果全部资金用来投资于高收益的低等级公司债券,收益可能会很高,但缺乏安全性,也很可能会遇到经营风险和违约风险,最终连同高收益的承诺也可能变为一场空。而投资种类分散化的做法可以达到分散风险、稳定收益的目的。二是指投资者将自己的资金分散投资在不同期限的债券上,投资者手中经常保持短期、中期、长期的债券,不论什么时候,总有一部分即将到期的债券,当它到期后,又把资金投资到最长期的证券中去。假定某投资者拥有20万元资金,他分别用4万元去购买1年期、2年期、3年期、4年期和5年期的各种债券,这样,他每年都有2万元债券到期,资金收回后再购买5年期债券,循环往复。这种方法简便易行、操作方便,能使投资者有计划地使用、调度资金。

总之,债券投资是一种风险投资,那么,投资者在进行投资时,必须对各类风险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并对其加以测算和衡量,同时,采取多种方式规避风险,力求在一定的风险水平下使投资收益最高。

参考文献

1詹姆斯·C·范霍恩.现代财务管理(第十版)[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2伯恩斯坦,达摩达兰.投资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篇9

【关键词】定价利率市场化 保险行业 影响

一、国内寿险产品定价的历史阶段

(一)1995年以前,自由定价阶段,寿险公司基本自由定价

此期间,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寿险业务主要以简单产品为主,总公司和分公司都有产品开发权,准备金的提取是按照收支轧差法。保险资金的投资权分散于分公司,投资决策随意,形成了一些不良资产。保险监管也是初级,寿险费率基本由公司自由决定。基于当时的经营水平,制定出的费率往往缺乏科学依据。

(二)1995至1999年,管理起步阶段,寿险公司定价利率管理起步

1995年,我国第一部《保险法》出台,明确规定经营寿险业务的公司要聘用经监管部门认可的精算人员,建立精算报告制度,费率要报监管部门备案。寿险价格开始由精算专业人员制定,精算原理开始被系统地引入寿险定价体系。这个时期,监管机关对定价利率进行了一些初步的管理,包括推行公式法,规范保费计算过程;编制生命表,规范预定死亡率;开始对定价利率进行规范等。

(三)1999年至2004年,严格管制阶段,寿险公司定价利率管理体系建立

1998年,中国保监会成立,寿险行业正式开始实行专业化监管。监管机关明确要求保险公司将产品开发、资金运用等权限收归总公司。随后,中国保监会了一系列规定,管理机制逐渐形成。

(四)2004年至今,市场化阶段,寿险产品定价市场化逐步开展

2004、2005年,保监会陆续开始允许寿险公司对于寿险产品定价公式中的定价死亡率进行20%以内的适当调整、允许其自行决定寿险产品定价公式中的定价死亡率,从前端逐步放开定价管制。2010年7月9日,保监会公布《关于人身保险预定利率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试图推动寿险传统险产品定价利率市场化。此后由于各主要寿险公司对此纷纷表示反对,搁置至今。据了解,近期保监会已开始就寿险产品定价利率市场化进行初步讨论。但从保监会近期召开的会议中,主要寿险公司及海外部分专家学者仍表示此举或将对寿险公司偿付能力产生影响,不利于寿险公司未来发展;因此利率市场化整体进程仍在研究讨论阶段。虽然定价利率市场化短期内推出可能性较小,但长期伴随金融改革浪潮,最终将会实行。

二、国内外寿险产品定价方法简介

(一)国内寿险产品定价方法:公式法

以趸缴传统险或者分红险产品为例:先根据产品条款计算出该产品未来各时点预期给付,再用定价利率作为折现率贴现回初始时点即可得到净保费;此后再用净保费除以“1-附加费用率”(保监会对各险种的附加费用率已设定上限)即可得到毛保费,也就是真正向保户收取的保费。

国内目前预定死亡率和预定附加费用率都已放开,只有定价利率还处于严格管制。目前保监会对于定价中预定死亡率基本完全放开,可以任意选用90-93生命表和00-03生命表,而且调整因子也可自由选择。预定附加费用率也是只限定了一个上限,在此范围内公司可自由选择。只有定价利率目前还严格限制上限不能超过2.5%。

(二)国外寿险产品定价方法:利润率测试(Profit test)方法

目前只有中国、韩国、台湾等少数国家和地区仍采用公式法计算保费。其余大部分国家都采用利润率测试(Profit test)方法来计算保费。

国外寿险产品的定价方法多为先设定好新业务价值利润率(NBV Margin)或者内部收益率(IRR),再根据该利润率倒推去计算保费收入。

三、定价利率市场化对于国内寿险行业的影响

(一)目前国内寿险行业个险新单保费中传统险占比较低

由于银保渠道保单利润率较低,寿险公司新业务价值80%以上是由个险新单贡献的。分产品来看,个险新单保费主要是由分红险所贡献,而传统险占比较低。

(二)对分红险、万能险和短期意外及健康险影响较小

分红险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于分红比率,而非定价利率。分红险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分红比率(即投保人从分红险中获得的投资收益率);分红比率中不仅包含定价利率,还包括额外分红比率,后者占总投资收益率扣除定价利率以外部分的70%以上。投保人最关注代表的是投资收益率的分红比率,而不会关注分红比率是来自于定价利率还是定价利率以外的额外分红比率。保险公司的收益则来自于公司自留比率(总投资收益率减去分红比率后的利差益),也与定价利率关系不大。因此定价利率市场化对分红险的利润率和保费销量影响都不大。

万能险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于结算利率,而不是定价利率。万能险作为投资型险种,保障部分占比较低,核心竞争力来自于每月公布的结算利率,约等于投保人获得的投资收益率,因此投保人最看重的是万能险结算利率,而与定价利率关系不大。保险公司的利润率则主要来自于投资收益率与结算利率之间的利差益,也与定价利率关系不大。因此定价利率市场化对万能险的利润率和保费销量影响都不大。

短期意外及健康险的期限多为一年,受定价利率影响较小。短期意外及健康险由于期限较短,多为一年,与定价利率的关系并不大。

(三)分红险、万能险价格战已打响,定价利率市场化影响较小

分红险的核心竞争力完全来自于分红比率。即使投资收益率较低,寿险公司在价格战中为保持分红险竞争力也不得不提高分红比率。如去年大多数寿险公司总投资收益率都比较低,但为保持分红险的竞争力,主要寿险公司不得不将分红比率仍维持在3.5%以上,已接近甚至高于公司的总投资收益率。

万能险的核心竞争力完全来自于结算利率。目前部分中小公司的万能险结算利率也已到达5%,远高于上市寿险公司的万能险结算利率,显示出万能险竞争已十分激烈。但上市寿险公司并未盲目调高结算利率。

分红险、万能险价格战早已打响,定价利率并不会对其造成影响。

(四)对传统险利润率产生负面影响,但定价利率提升后或将提升销量

定价利率提升后,传统险的利差比率将受到影响。传统险中一年以内的险种由于期限短,受定价利率影响不大。而对于一年以上的传统险,由于利差比率为实际投资收益率减去定价利率,因此定价利率若有提升将降低该类产品利差比率。

但与分红险不同,传统险利润分摊中死差益占比较高,死差益几乎不受定价利率的影响。对于目前寿险行业中占比最高的分红险来说。利差益占总利润的比例超过90%,因此占据绝对主要地位。但传统险的死差益占总利润的比例达到30%至60%,其中定期寿险和重疾险的死差益比例较高,传统两全险死差益比例较低。由于死差益几乎不受定价利率的影响,因此定价利率提升只会部分影响传统险的利润率。

或将提升传统险保费规模。目前国内保险行业传统险保费占比较低,定价利率低导致传统险保费较高是原因之一;定价利率市场化后预计定价利率将会上升,降低传统险净保费水平,这将促进传统险的销售。

预计定价利率市场化对传统险新业务价值有负面影响。根据我们的测算,传统险定价利率放开后,一年期及以上传统险利润率将下降20~50%,但考虑到新单保费规模或将提升,中性假设下我们预计长期传统险新业务价值将下降28.5%,再考虑到寿险行业分产品新业务价值占比中长期传统险约占20%,我们预计中性假设下定价利率市场化对寿险行业的负面影响约为5.7%。

四、如何监管定价风险:采用偿付能力体系

(一)偿付能力充足率计算方法简介

偿付能力是保险公司偿还债务的能力。保险公司应当具有与其风险和业务规模相适应的资本,确保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00%。对偿付能力充足率小于100%的保险公司,中国保监会可将该公司列为重点监管对象,限制其开展业务。

(二)偿付能力体系下传统险评估利率将限制定价利率提升

预计定价利率市场化后,偿付能力体系下评估利率也不会变化很大。2010年7月保监会提出的传统产品定价利率市场化的征求意见稿中已经提到:传统人身保险准备金评估利率不得高于保单预定利率和法定最高评估利率中的低者,99年以前的传统险法定最高评估利率为7.5%,99年以后的传统险最高评估利率为3.5%。因此,预计此次定价利率市场化若推行,偿付能力体系下评估利率不会有大变化,预计仍将限制在3.5%以内。

评估利率变化不大情况下,盲目提升定价利率将导致偿付能力下降。以长期传统险为例,如果评估利率变化不大,则准备金结构变化不大,可推出每年最低资本变化不大。这种情况下若盲目大幅提升定价利率,将导致保费规模大幅下降,认可资产下降,从而导致偿付能力充足率出现下滑。

目前寿险行业资本充足率较为一般,大规模价格战可能性不大。根据统计,截至2012年底,市场份额排名前十五位的寿险公司(市场份额之和已超过90%)中仅有排名较为靠后的生命人寿、阳光人寿和华夏人寿三家2011年底的偿付能力充足率超过200%,较为安全;7家主要寿险公司2011年底偿付能力充足率都在150%~200之间,比保监会规定的150%的偿付能力充足率要求高出不多,剩余5家甚至低于150%,因此从资本角度讲大规模价格战可能性不大。

监管机构可通过偿付能力体系管控定价风险。目前监管方面对于市场化的态度是“前端放松,后端加紧”,即允许保险产品结构及定价利率等逐步市场化,但会通过偿付能力体系加强监管,避免行业出现恶性价格战。采用偿付能力体系管控定价风险,将促进行业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夏溟.寿险产品预定利率市场化的风险与可行性分析[J].时代金融,2012(12).

篇10

关键词 投资估算 项目评价

发电建设项目,往往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因此项目建成后能否盈利,能否达到预期目标,是每个投资方都非常关心的问题。投资估算作为项目立项阶段的一项重要工作,是评价项目效益的重要方法,也是控制概算,控制工程造价、融资的依据。

投资估算是指在整个投资决策过程中,依据现有的资料和一定的方法,对建设项目的投资额(包括工程造价和流动资金)进行的估计。投资估算总额是指从筹建、施工直至建成投产的全部建设费用,其包括的内容应视项目的性质和范围而定。投资估算是项目主管部门审批项目建议书的依据之一,并对项目的规划,规模起参考作用,可以从经济上判断项目是否应列入投资计划。项目投资估算对工程设计概算起控制作用,当可行性研究报告被批准之后,项目投资估算额就作为建设项目投资的最高限额,不得随意突破,同时它也是对各设计专业实行投资切块分配的尺度或标准,是进行工程设计招标,优选设计方案、资金筹措及制订建设贷款计划的依据。

一、投资估算的内容

发电项目投资估算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估算。按照费用的性质可划分为: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安装工程费、基本预备费、其他费用。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安装工程费直接形成实体固定资产,被称为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可分别形成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建筑工程费如果是涉外项目,还应考虑汇率的影响。建设期利息就是债务资金在建设期内发生的并应计入固定资产原值的利息,流动资金是指生产经营性项目投产后,用于购买原材料、燃料,支付工资及其他经营费用等所需的周转资金,即营运资金。其中,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安装工程费、基本预备费构成项目的静态投资部分,建设投资动态部分主要包括价格变动可能增加的投资额、建设期利息两部分内容。动态投资加上流动资金最终形成项目的总投资。

二、发电工程项目投资估算的特点

发电项目具有投资规模大、投资项目数量种类多、项目建设周期长,投资收益回收慢、安全可靠责任重大,受国家政策、经济总体形势影响较大等特点,这就必然对投资决策阶段的投资估算提出较高要求。发电工程投资估算行业专业性强、估算的内容、编制依据和具体的测算方法上主要参考行业的一些规定、限额,自成体系。发电工程由于总投资较高,预测期基本在十年以上,因此工程量的计算、关键指标、参数的估测相当重要,对项目的测算结果影响重大,尤其是设备投资。

三、编制投资估算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资料收集方面

发电项目编制投资估算时,一般依据电力概算定额、发电工程建设预算编制规定、同类型机组的造价资料、发电工程装置性材料综合预算价格等相关资料并结合项目实际情况进行测算。由于投资估算资料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从资料的搜集、整理、到估算编制完成,往往与项目实际情况有一定差距。为了提高项目的经济性,现在普遍要求缩短项目工期,降低项目的资金成本。所以业主通常在一些技术参数、外界条件都没有确定的情况下,依靠技经人员的判断能力和经验估计,这些势必影响投资估算的准确性。

2.设备购置费、材料费方面

发电工程造价主要由建筑安装工程造价、设备购置费以及其它费用组成,而设备购置费及材料费在建安工程造价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有时仅设备费用就占全部投资的50%,实际工作中,设备购置费及材料价格的确定往往是工作难点。对有些设备,由于无法及时了解到准确的价格信息,只能参考同类设备或其它设备的价格估算,造成设备价格水平失真,估算价格与实际价格脱节。对于建筑、安装材料,各地造价管理部门虽定期材料价格信息,但并未全面覆盖且与实际的材料价格也存在差异。因此,设备购置费、材料费的合理计价难度较大。

3.评价指标方面

在发电项目投资估算中,评价指标数目偏少。如在财务评价当中,只有净现值和投资回收期、内部收益率、投资利润率等指标,而没有主营业务利润、净利率、周转率、资产负债率、EBIT、EVA等指标;主要是对盈利能力的分析,对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的分析不够,缺乏投资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指标,无法对当前复杂环境做出判断;动态指标计算假设误差太大等。而在现存的指标中,计算项目净现值时,常假设该项目的未来现金流量是在项目计算期期初或期末发生,这使得未来现金流量偏离预期;另一方面,假设项目计算期内贴现率保持不变,贴现率的选择比较单一,与实际资本成本有一定差距。

4.缺乏风险分析

投资活动是一种逐利活动,其风险与收益呈同向变化,许多财务收益很好的项目可能由于风险过大而不具可行性,即拟投项目的外在条件的不确定性对盈利能力、清偿能力、回报率、变现均有重大影响。而发电项目投资估算缺乏这种不确定性分析,未能将风险分析与盈利能力分析、清偿能力分析、发展能力分析等结合起来,不能使其成为对投资项目可行性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关于提高发电项目投资估算的建议

1.在投资决策阶段做好基础资料收集,保证资料详实、及时、准确

要做好项目的投资预测需要很多资料,如工程所在地的水电路状况、地质情况、主要材料设备价格及现有已建、在建类似工程等,对于做经济评价的项目则所需数据更多。估算人员要对收集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进行分析,认真做好市场研究,包括国内外市场在项目计算期内对拟建产品的需求状况,国家对该产业的政策和今后发展趋势等,合理估计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重视设计,做好方案优化

设计阶段是工程投资全过程控制中的重点。据统计资料表明,设计费用在项目全寿命费用中占1%以下,但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却在75%以上。设计方案的经济化,将大大提高工程的内在价值。建立设计技术与工程经济密切结合的经营理念,把提高设计工程造价管理水平作为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技术经济人员应有专业知识,熟悉工艺技术方案,和设计人员密切配合,用动态分析方法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通过方案优化,使工艺流程尽量简单,设备选型更加合理,从而节约资金,提高设计方案的技术可行性和投资总额的合理性,提升工程投资的效益。

3.合理确定评价价格和基准参数

投资估算的财务评价是在国家现行财税制度和价格体系下,计算项目范围内的效益和费用,分析项目的盈利能力、清偿能力,以考察项目在财务上的可行性。在财务评价中,评价指标的选用是项目经济评价的关键,直接影响评价的质量。例如,目前在经济评价报告中电价是按当前的上网电价或区域市场的标杆电价计算的,不考虑计算经营期内电价的变动。事实上,由于一般发电项目经营期较长,经营期内电价不变的概率很小,这就要求评价人员针对不同项目的特点,选取多种价格方案并加以分析,以使投资者对项目未来效益有充分的了解,减少项目投资风险。企业还应合理确定各行业的基准收益率。由于最近两年银行贷款利率一再上调,所以采用的基准收益率也应重新测算,设定合适的折现率。现行通常按基准收益率或内部收益率来折现,但这两个折现率与实际的资本市场的资本价格差距很大,建议根据地区的实际物价水平、工资水平、材料价格合理预测成本费用,贴近实际。

4.多模型测评项目经济性

针对同一项目可采用多种估算模型来测算项目效益。目前大多发电工程估算采用分类估算法,投资估价模型多采用贴现现金流法,但随着电力市场不断完善,也可导入国际上比较常用的期权估价模型和类比估价模型,通过不同模型的评测,比较收益率、现金流多项关键指标,全面、多角度发掘项目的内在价值,发现项目的一些隐性问题,从而降低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收益。

5.注意与资本预算、项目后评价的结合

资本预算又称建设性预算或投资预算,是指企业为了今后更好的发展,获取更大的报酬而做出的资本支出计划。它是综合反映建设资金来源与运用的预算,其支出主要用于经济建设,其收入主要是债务收入。企业的投资估算往往与资本预算有很大的交叉和重叠,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互为补充。在编制资本预算的时候以估算为依据,做估算的时候应将资本预算的项目考虑进来,以防漏项,注意资本预算的预测方法与估算所用评价方法的差异性。项目后评价是在项目建设完成后,对项目的目的、执行过程、效益、作用和影响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客观的分析;通过对建设项目实践的检查和总结,确定项目预期的目标是否达到,项目是否合理有效,项目的主要效益指标是否现实;通过分析评价找出成败原因,并通过及时有效的信息反馈,为提高未来新项目的决策水平提出建议。项目后评价与投资估算在评价指标的选取上、评价方法的实施上有很大类同,在估算的编制时可以把项目后评价的要求、指标考虑进去,有利于评价时的对比。

6.将确定的投资估算纳入ERP中

越来越多的发电企业都开始采用ERP软件作为企业的核心管理软件,取代了以前单独的财务核算软件。企业应将投资估算编制工作纳入ERP,与财务核算、计划、合同管理、概预算无缝衔接,从而节约编制的基础工作量和避免信息孤岛现象,提高工程管理的效率。投资估算编制尽可能细致、全面,结合工程实际,充分考虑到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及不利因素对工程投资的影响。

五、结束语

项目投资估算是项目主管部门审批项目建议书的依据之一,是项目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研究、分析、计算项目投资经济效果的重要条件,并对工程设计概算起控制作用。企业应强化项目前期工作,规范项目投资决策,通过投资科学管理,提高投资效益,以使企业得到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