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推广方案范文

时间:2023-07-12 17:40: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交媒体推广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交媒体推广方案

篇1

关键词:社交媒体;营销特点;营销理论;传播策略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7-0-01

引言

社交媒体的普及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逐渐成为人们分享、交流、沟通的主要工具。在这种情况下,社交媒体营销成为了企业营销的一个重要内容。社交媒体营销本身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目前我国企业在社交媒体营销方面还处于一个探索起步的阶段,在做好这一工作方面存在能力、经验不足的问题,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社交媒体营销效果。因此有必要加强社交媒体营销的研究,了解做好这一工作的要点及方法,从而推动企业营销水平的整体提升。

一、社交媒体营销概述

社交媒体以及社交媒体营销都是营销领域的新概念,因此有必要对于这两个概念的界定以及特点进行深入了解。

1.社交媒体营销概念与特点

社交媒体是指基于互联网形成的让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的平台。社交媒体类型很多,常见的包括微博、微信、论坛等等。当前社交媒体以其具有的天然优势已经成为了人们交流沟通的主要工具,社交媒体在一个个的热门话题制造、传播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社交媒体的主要特点在于信息传播点对点层面,每一个人都是信息的接收者,同时也是信息的传播者,网民更多的主动权使得社交媒体活力四射[1]。

社交媒体营销简单来说就是以社交媒体为平台和工具进行产品的宣传推广,从而顺利实现提升产品知名度、美誉度,开发更多消费者的过程。社交媒体营销本质上是企业营销的一种模式,利用的是社交媒体受众广泛、传播效果好的优势。社交媒体营销本身具有可计量、速度快、成本低、交互性强等特点,可计量是指借助于网络信息技术,可以精准地查看有多少人看了企业的营销广告;速度快是指社交媒体营销传播的实时性,每个网民都可以及时获取社交媒体上的营销内容;成本低则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单人广告成本较低;交互性强是指社交媒体上的各个网民都可以进行互动沟通,从而带来营销互动性的强化。

2.社交媒体营销理论

社交媒体营销方面的理论很多,对于这些营销理论进行深入探讨,可以根据这些理论的指导来制定科学的社交媒体营销策略,本文这里将典型的社交媒体营销理论探讨如下:首先是六度空间理论。所谓的六度空间理论是指任何两个陌生人之间间隔都不超过6个人,在营销工作开展中,借助于六度空间理论就可以找到目标客户,这一理论在口碑营销中的作用比较明显[2]。其次是长尾理论。长尾理论的核心观点认为只要销售渠道够宽广且流通阻碍小,即使是传统营销中的小市场也能够与大市场在规模层面相匹敌,这一理论是对于二八理论的有益补充,借助于社交媒体就可以将小市场串联起来,形成大市场。最后就是4R营销理论,这一理论的内容包括了关联、反应、关系、报酬等四个方面的内容,根据这一理论,企业在营销工作开展中,注重对于客户诉求的反应,要与顾客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从而通过营销获得经济利益。

二、社交媒体营销传播策略

社交媒体营销工作开展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要做好这一工作难度很大,对于企业各方面营销能力要求很高。本文结合社交媒体以及社交媒体营销的基本特点,认为要做好这一工作,关键是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注重情感文化传播

一流的企业卖文化,二流的企业卖产品。在企业之间的竞争加剧以及产品同质化严重的情况下,营销重心放在情感文化层面,对于营销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因此社交媒体营销中一定要注重目标受众的情感分析把握,在营销内容层面照顾到受众的情感,力争引起情感共鸣,从而实现营销效果的持续提升。

2.利用好热点事件

企业社交媒体营销工作开展要善于利用好一些热点事件、话题,懂得借势,这对于社交媒体营销效果提升来说可以做到事半功倍。毕竟在目前信息广告严重过剩的情况下,对于社交媒体用户来说,很多企业的营销广告都很难引起关注,这自然会影响到营销效果。而通过借助公众关注度比较高的热点事件,巧妙借助于热点事件进行营销方案设计,可以很好地吸引公众关注,从而提升营销效果[3]。当然社交媒体营销中借势热点事件,一定要住注意度的把握,注意内容层面要较好地结合热点事件,不要生硬地与热点事件挂钩,否则会导致受众的反感,这样的营销在效果层面反而会出现适得其反的情况。

3.开展互动性强的沟通活动

社交媒体营销方面一定要充分发挥好社交媒体本身的互动性,避免营销方面的单项推送,良好的互动有助于更好地解决企业与受众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赢得受众更多的信任。因此在基于社交媒体平台进行营销工作开展中,一定要增强营销方案的参与性,具体来说可以开通抽奖、评论、分享心得等功能,对于受众各方面的咨询及时进行反馈,让受众感受到来自于企业的尊重,同时引导客户发表产品使用体验,形成良好的口碑,提升企业产品的美誉度。

4.增强营销方案趣味性

社交媒w营销方案设计一定要充分考虑趣味性,僵化古板的营销方案与灵动有趣的营销方案在营销效果层面是截然不同的。社交媒体在营销方案的设计方面有着更多的选择,因此需要充分利用社交媒体的优点,进行营销方案的设计,举例而言,在故事讲述、图片搭配、视频内容设计等方面进行巧妙构思,从而使得营销方案有趣有味,引起良好的反响。

5.进行必要的付费推广

必要的付费推广是社交媒体营销必然之举,通过与网站合作设置广告弹窗、购买关键词搜索等手段,可以实现广告到达率的提升,让更多的潜在客户了解企业的产品、服务等。在付费推广工作方面,要强调精确性,提升商品购买转化率,不断进行付费推广的优化。

参考文献:

[1]李怡芳,曹睿.中国社交媒体营销策略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36).

篇2

雀巢、佳得乐、汇丰银行、安利公司、苏黎世大学等都通过使用IBM的社交商务工具在研发、市场推广、风险管理、分析决策等方面获得了收益。与其他往的信息技术相比,社交商务的非IT味儿更浓。首先,接受社交商务的可能不是企业CIO,而是CEO、CFO、CMO、CHO等。

社交商务路线图

提到社交商务,人们首先会想到社交媒体。IBM社交商务副总裁Sandy Carter解释说,社交媒体更多是用于市场营销,而社交商务应用范围更广,手段更加综合。不仅在市场营销中,在销售、客户服务、产品开发创新、人力资源等流程中都能发挥巨大作用。社交媒体只是社交商务的第一步。

社交商务具有三个特点:参与性、透明性、敏捷性。参与就是让客户进行参与,企业和客户之间是双向的沟通;透明就是更自由、更开放地进行信息共享;敏捷就是利用网络上的数据更好地为客户提供服务。因此,社交商务不仅构建在协作基础上,还需要构建分析能力。

IBM本身就是社交商务的先行者。IBM作为一家大的全球性企业,也在使用社交商务模型、工具来提升自身效率。通过在内部建立各种社区,IBM员工可以非常有效地进行内部联系,快捷地与客户及合作伙伴联系。Sandy Carter介绍说,IBM内部的信息存储网站拥有100万的日浏览量;每天有40万的IBM员工使用Sametime,高达4000万~5000万的即时消息在Sametime平台上生成。

“社交商务对IBM的业务流程建立和企业转型上有着深刻的影响。为了帮助企业更好地走进社交商务,IBM提出社交商务日程(Social Business Agenda),即:A,将组织目标与文化进行匹配;G,获得社交群体信任;E,通过体验进行参与;N,将商业过程连接起来;D,注重声誉及风险管理;A,分析数据。“建立您自己的社交商务日程。评估您的文化与目标,通过专业数字化机构指定一份信任计划,评估您的社交商务增长过程,聘用一位经理来负责企业美誉度,使用分析数据来获得前瞻性的意见。” Sandy Carter这样解释将社交融入业务中的方法论――“社交商务议程”。

突破社交商务阻碍

9月15日,IBM在福建厦门召开主题为“让协作更智慧,让商务更生活”2011 IBM协作解决方案用户大会。针对社交商务的趋势,IBM近期推出了一系列产品和解决方案。IBM Connections能够帮助企业在移动平台实现社交商务和相关资源整合。“要想在社交社会化方面成功的话,很重要的一点是在移动设备上的应用。其实我们知道,现在86%的社交网络都是通过移动设备来实现的。”Sandy Carter说。

篇3

关键词:微信 公众号 阅读推广 图书馆

1引言

信息时代成长起来的信息用户广泛利用社交网络平台进行阅读,这就为图书馆利用社交网络平台开展信息服务提供了巨大的用户市场。党的十报告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明确表示要着力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中国图书馆学会了“关于开展2015年全民阅读工作的通知”,这都为高校图书馆开展多维立体的阅读推广活动提供了政策支持。

2国内外研究情况

在国内,随着社交网络平台如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等的广泛应用,诸多图书馆纷纷利用此类新媒体工具开展多维立体的服务内容,推进全民阅读。作者在CNKI中分别以“阅读推广”并含“微博”、“微信”、“新媒体”作为主题词检索,限制学科领域为“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共获得学术论文196篇,论文多探讨阅读推广与社交网络工具结合的理论可行性及实践案例,尝试确立具有普遍适用性的阅读推广模式,通过线上线下双重探索,并建立健全完善的评价机制优化阅读推广步骤。

在国外,Facebook、Twitter也受到了图书馆界的重视。多家图书馆都积极利用社交网络平台进行阅读推广活动(reading promotion),美国国会图书馆、美国多家公共图书馆等都通过Facebook发起倡导阅读的活动,英国和新加坡等国家的图书馆也利用多种社交网络工具倡导阅读,通过信息、回复提问和汇报成果等一系列内容提升公民阅读量,发挥图书馆信息中心的重要作用。

3河北医科大学图书馆相关工作

阅读推广与新媒体方式的结合是图书馆信息服务转型和创新的重要方式,目前理论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多为两者结合的重要性、发展趋势及各分图书馆的案例介绍,并未形成完善的操作系统和运营模式。对于两者结合后开展的活动内容也多从活动总结角度出发,并未客观综合的评价活动效果,缺乏有效的评估对比机制。从实际应用情况来看,各图书馆目前多局限于依托新媒体平台馆内信息、推介阅读推广活动,展现阅读推广成果等,仍旧以图书馆为主体进行内容而为实现信息为中心到用户为中心的角色逆转,因此在举办活动过程中多利用社交网络的工具作用而未发挥其群体性凝聚性等优势。与此同时,各个图书馆之间借助新媒体平台实现地区合作推进阅读的尝试较少。这些现实问题就为图书馆利用新媒体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提出了挑战。

河北医科大学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平台添加了绑定学生读者证的功能,绑定借阅证号后,学生们可以查看馆藏信息,个人借阅信息(如图1),另外绑定借阅证的读者也可以在读书节期间向图书馆的老师推荐馆内没有购买的纸质或电子书籍(如图2中的读者荐购)。

图书馆采编部的老师可以通过这种方式了解读者的读书需求,更有针对性地制定采购方案。

另外,微信公众号还添加了图书馆官方网站新闻公告等内容的转码内容(如图3),读者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了解网站的一系列新闻资讯等信息。

4云阅读平台的搭建

河北医科大学微信公众号集成了多种数据库资源信息,用户绑定借阅证后,可以免费地、不受地域限制地访问图书馆为读者提供的各种数据库资源(如图4),目前开通的数据库资源包括,博看、维普、中科考试学习资源数据库、爱迪科森、龙源期刊等,之后陆续还会有多种数据库资源添加进来。

云阅读平台的搭建,极大地突破了读者只能在电脑端访问数据库资源的局限,使得读者能够在关注河北医科大学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情况下获得一站式的服务。

另外,云阅读平台尚有一些医学特色数据库没有添加进来,这是我们之后需要完善的内容,争取为读者提供更加丰富的数据库资源。

5结束语

本文在了解了中外大学图书馆纷纷将阅读推广引入到社交平台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河北医科大学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相关情况,揭示了我馆在未来通过微信公众号进行阅读推广的大致方向,为将来的通过微信公众号进行阅读推广提供了借鉴和参考,通过不断的功能和内容的完善,微信公众号在未来的阅读推广中一定会有更加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黄健.高校阅读推广活动的影响因素及其评价.大学图书馆学报,2013(02).

[2]岳修志.基于问卷调查的高校阅读推广活动评价.大学图书馆学报,2012(05).

[3]曹炳霞.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新形式――读书达人秀.大学图书馆学报,2013 (06).

篇4

一、线上渠道

1.基础上线

各大手机厂商市场、第三方应用商店、大平台、PC下载站、手机WAP站、收录站、移动互联网应用推荐媒体等等基本可以覆盖Android版本渠道:推广的第一步是要上线,这是最基础的。无需砸钱,只需最大范围的覆盖。笔者多年以来一直认同铺的越广产品推的越好这个死理。

安卓AppStore渠道:百度、腾讯、360、阿里系、华为、小米、联想、酷派、OPPO、VIVO、金立、魅族、Google Play、其他互联网手机品牌、豌豆荚、机锋、安智、PP助手、刷机助手、手机管家等等

运营商渠道:MM社区、沃商店、天翼空间、华为智汇云、腾讯应用中心等;

PC端:百度应用、手机助手、软件管家等;

Wap站:泡椒、天网、乐讯、宜搜等;

Web下载站:天空、华军、非凡、绿软等;

iOS版本渠道:AppStore、91助手、PP助手、同步推、快用苹果助手、iTools、限时免费大全、爱思助手等等。

2.运营商渠道推广

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的用户基数较大,可以将产品预装到运营商商店,借力于第三方没有的能力,如果是好的产品,还可以得到其补助和扶植。市场部门要有专门的渠道专员负责与运营商沟通合作,出方案进行项目跟踪。

3.第三方商店

由于进入早,用户积累多,第三方商店成为了很多APP流量入口,全国有近百家第三方应用商店。渠道专员要准备大量素材,测试等与应用市场对接。各应用市场规则不一,如何与应用市场负责人沟通,积累经验与技巧至关重要。资金充足的情况下,可以投放一些广告位及推荐等。

4.手机厂商商店

大厂家都在自己品牌的手机里预装商店,如联想乐商店,HTC市场,opponearme,魅族市场,moto智件园等。渠道部门需要较多运营专员来跟手机厂商商店接触。

5.积分墙推广

“积分墙”是在一个应用内展示各种积分任务(下载安装推荐的优质应用、注册、填表等),以供用户完成任务获得积分的页面。用户在嵌入积分墙的应用内完成任务,该应用的开发者就能得到相应的收入。积分墙起量快,效果显而易见。

大部分是采用CPA形式,价格1-3元不等。但以活跃用户等综合成本考量,成本偏高,用户留存率低。业内公司有tapjoy,微云,有米,万普等。积分墙适合大型有资金,需要尽快发展用户的团队。

6.刷榜推广

这种推广乃非正规手段,但是在国内非常的受欢迎,毕竟绝大部分苹果手机用户都会实用APPStore去下载APP。如果你的APP直接都在前几名的位置,当然可以快速获得用户的关注,同时获得较高的真实下载量。

不过,刷榜的价格是比较高的,国内榜top25名的价格在每天1万元左右,top5的价格每天需要两万多。由于这种推广成本比较高,所以一般会配合新闻炒作一起搞,这样容易快速的出名。

7.社交平台推广

目前主流的智能手机社交平台,潜在用户明确,能很快的推广产品。这类推广基本采用合作分成方式,合作方法多样。业内公司有微云,九城,腾讯,新浪等。

8.广告平台

起量快,效果显而易见。成本较高,以目前主流平台为例,CPC价格在0.3-0.8元,CPA在1.5元-3元之间。不利于创业融资前的团队推广使用。业内公司有Admob,多盟,微云,有米,点入等。

9.换量

换量主要有两种方式:

应用内互相推荐:这种方式可以充分利用流量,增加曝光度和下载量,量级不大,但曝光度不错,有内置推荐位的应用可以相互进行换量,但这需要以一定的用户量作为基础。

买量换量:如果自身无法给某一应用带量或者量很小,可以找网盟跑量,以换取应用商店优质的资源位或者折算成钱进行推广。这种方式也是比较实用的方式,包括应用宝、小米等在内的商店都可以换量,通过某些,还能跟360等进行换量,可能会比直接在360做CPT有更好的效果。

10. AppStore搜索榜

现在多盟等公司已经可以做到保上榜了,一般这种噱头比较大,如果产品不行最终还是会走下榜单。

二、线下渠道

1.手机厂商预装

出厂就存在,用户转化率高,最直接发展用户的一种方式。用户起量周期长,从提交测试包测试-过测试-试产-量产-销售到用户手中需要3-5个月时间。

推广成本:应用类产品预装量付费价格在3元左右不等,CPA方式价格在1.5-5元不等。游戏类产品,采取免费预装,后续分成模式,CPA价格在2-3元之间,通常为小包单机产品;

业内公司:华为,中兴,酷派,TCL,波导,OPPO,魅族,海信等;

操作难点:品牌众多,人员层级多,产品项目多,需要有专业的团队进行针对性的推荐与维护关系。

2.水货刷机

起量快,基本上2-4天就可以看到刷机用户,数量大,基本上一天可以刷几万台。重刷现象严重,基本上一部手机从总批到渠道到店面会被刷3-5次,推广成本剧增,用户质量差,不好监控。基本上刷机单一软件CPA在1-2元,包机一部机器价格在5-10元之间。

业内公司:各大国包省包,地级市零售连锁渠道、酷乐无限,乐酷,XDA、刷机精灵、爱施德、天音通讯、斯凯、金玉满堂、鼎开互联等等。

3.行货店面

用户质量高,粘度高,用户付费转化率高,见用户速度快。店面多,店员培训复杂,需要完善的考核及奖励机制。基本上CPA价格在1.5-3元之间,预装价格在0.5-1元之间。

业内公司:乐语,中复,天音,中邮,苏宁、国美、恒波、中域电讯等。

三、新媒体营销

1.内容策划

内容策划前需做好受众定位,分析得出核心用户特征,坚持原创内容的产出,在内容更新上保持一天三条左右有趣的内容。抓住当周或当天的热点跟进。创意,还是创意,让你的产品讲故事,拟人化。

2.品牌基础推广

百科类推广:在百度百科建立品牌词条,建立SEO体系和百度指数;

问答类推广:在百度知道,搜搜问答,新浪爱问,百度经验等网站建立问答。

垂直社区:在知乎,豆瓣,微博等社交网络,要有相应的内容存在。

3.论坛,贴吧推广

机锋、安卓、安智….在手机相关网站的底端都可以看到很多的行业内论坛。建议推广者以官方贴、用户贴两种方式发帖推广,同时可联系论坛管理员做一些活动推广。发完贴后,应当定期维护好自己的帖子,及时回答用户提出的问题,搜集用户反馈的信息,以便下个版本更新改进。

第一阵容:机锋论坛、安卓论坛、安智论坛等;

第二阵容:魔趣网、安卓论坛、魅族论等;

第三阵容:风暴论坛、木蚂蚁论坛、DOSPY论坛。

4.微博推广

内容:将产品拟人化,讲故事,定位微博特性,坚持原创内容的产出。在微博上抓住当周或当天的热点跟进,保持一定的持续创新力;

互动:关注业内相关微博账号,保持互动,提高品牌曝光率;

活动:必要时候可以策划活动,微博转发等。

5.微信推广

微信公众号的运营推广需要一定时间沉淀,这里可以参考几步曲:

内容定位:结合产品做内容聚合推荐,内容不一定要多,但是一定要精并且符合微信号的定位;

种子用户积累:初期可以给定个KPI指标,500个粉丝一个门槛,种子用户可以通过同事好友,合作伙伴推荐,微博引流,官网引流等;

小号积累:开通微信小号,每天导入目标客户群;

小号导大号:通过小号的粉丝积累推荐微信公众号,将粉丝导入到微信公众号;

微信互推:当粉丝量达到一定预期后,可以加入一些微信互推群。

6. PR传播

PR不是硬广告,学会给你的投资人、员工、用户讲一个感动人的故事非常重要。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他妈的媒体,无论微博、微信公众号、媒体网站的专栏或各大社交网站,我得去研究如何利用这些平台来讲述一个好的品牌的故事,反之,这些平台也会是用户对品牌产生UGC的最好渠道。

在初创公司,作为PR需要把公司每一个阶段的方向都了解透彻,然后学会向市场、投资人、用户传递一个有力的声音,这个声音并不是生硬的广而告之,而是抛出一个话题让大家对你的故事所感兴趣,并带动大家如何把兴趣引到你的产品上来,最好形成行业的热议话题。

以下有几个策略:

用日常稿件保持稳定的曝光

我们会定期做一张传播规划表,每个月要根据公司和产品的变化来决定该向外界传递什么声音,恰当的表达和持续的内容产出会让公司的曝光度及行业的关注度逐渐提高。

维护好已有的媒体资源,积极扩展新资源

对于自己原来熟识的记者和媒体,我仍会保持续的沟通和交流,告诉他们,我们的团队在做怎么样的一件事。深信只有反复的沟通,才会把故事的闪光点打磨得抓住人心。而作为PR也更能及时嗅到媒体关注的兴趣点,为下一次的报道梳理做好充分准备。在创业公司对PR的经费并不是非常充足的情况下,我们需要仔细去分析,在什么样的发展阶段和进度,需要利用的什么样的途径和资源去支撑公司的发声和观点。所以我们对自己的要求是每周都有计划的去拓展一些新的媒体资源,这样能为之后做事件输出时能有合适的渠道的进行支撑。

选择的渠道决定了传播的效果

说什么故事,用哪种方式呈现传播效果会最佳,这对于渠道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比如对于公司创始人的一些采访,我们可能更倾向于行业及财经相关的权重高的纸媒,有利于大面积的带动传播;对于产品的发声,我们更倾向于科技类的新媒体,在行业内能引起更快速的关注力;而对于事件话题性的新闻,我们更青睐于选择大型门户类网站。

对于自媒体这领域,实力参差不齐,选择有中立观点和实力派的自媒体发声,不失为好的选择。但是成本对创业公司来说,并不是性价比最高的。而对于电视媒体,选择对和你潜在用户相吻合的节目,是一个能快速让产品呈爆发式增长的途径.

做好对营销传播效果的评估

这些可能包括人群的覆盖率、点击量、阅读量,点赞量等。每一次的数据,都会告诉你下一次的内容应该怎样做得更赞。而PR作为连接内外的桥梁,最好也要藏身于用户中间,在深度沟通中突出品牌的个性。

7.事件营销

事件营销绝对是个体力活和脑力活,这需要整个团队保持敏锐的市场嗅觉,此外还需要有强大的执行力,配合一定的媒体资源,事件才得以在最快的速度推出去。

事件营销的前提必须是团队成员需要每天接触大量新鲜的资讯,把这些信息整合,也需要养成随时记录下一些闪现的灵感创意并和成员们及时分享碰撞。对于能贴上产品的创意点结合点,我们会马上进行头脑风暴,对事件的始终进行推理,若确定方案可行,那么马上做出与之匹配的传播计划,开始做项目预算并一边准备好渠道资源。

8.数据分析

每周花一些时间去认真分析每一条微博、微信、每一个渠道背后的数据,你一定会发现传播度高的内容背后的契合点和关联性。这样非常有利于自己官方微博、微信内容质量的提升,运营起来也更接地气。

9.“牛皮癣式营销”

线下推广不建议做浪费人力物力的发传单等等。了解当地情况,在有把握的前提下,建议在热点区域放置可移动的广告位,或者在地面上刷二维码,并且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比如下载APP送礼品等形式搞噱头营销,最好是被城管给赶走,这样效果会更好。

10.撕逼营销

撕逼前:

找一家你的竞争对手,公司成立五人小组,从互联网、人脉圈里海量寻找和归纳总结对方公司和产品的弱点,找到一个最有可能爆发的点,制定一个作战方案出来,这个方案一定要具有传播性、话题性、撕逼性方可,最后设置执行组,专职负责撕逼,事前可简单通知关系要好的媒体做放风,并准备好相应的产品推广方案。

撕逼中:

不管对方说什么,你不断重复五人小组数日研究出来的对方软肋即可,并时不时把目光引导自己产品上来。

篇5

挖掘社交媒体的商务价值

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大地震以后,很多人通过微博及时得到亲人、朋友安全的消息,也有很多人通过微博了解到震区的实时情况。社交媒体在此次地震中更加彰显了其巨大的威力。国外Facebook、Twitter等社交媒体深受欢迎,国内人人网、开心网、新浪微博等社交媒体也被广泛应用。

在过去,社交媒体更多地被作为个人娱乐、休闲,以及获取感兴趣的信息的一个途径。在商业领域,社交媒体也越来越被企业用来进行市场营销等工作。比如说,新产品推出早期,可以借助社交媒体得到产品特性的优劣评价,以及需要进行哪些改进。再比如说,可以在社交媒体的关系网络里找到关键节点的关键人物,从而有针对性地对产品进行有效推广。充分挖掘社交媒体中的信息,成为辅助企业进行正确决策的有效工具。

但是在过去,社交网络中的这些非结构化的数据很难被整理和挖掘。随着社交媒体信息的商务价值的不断提升,BI厂商开始考虑通过有效手段挖掘这些信息。

SAP中国区首席技术官张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BusinessObjects 4.0中的深层文本分析能整合人们在社交媒体流、博客和电子邮件中所表达的想法和观点,并辅助企业做出更加正确的商业决策。这样,人们不仅可以准确地监控、分析、搜索、报告和处理他们的交易数据,而且还可以充分地了解博客、电子邮件和社交媒体流等非结构化内容中所表达的趋势和观点。这种新的多源、多维语义层及共同编程体验,简化了即时分析和内容创建过程,能以更快的速度向用户提供更全面的建议。

关注三大特性

BusinessObjects 4.0是BusinessObjects产品近三年以来最重要的一次更新。SAP于2008年收购了BusinessObjects公司后,以最快的速度将其产品转化为自身的商业智能软件平台。

在此次的产品中,SAP将整合了BI和EIM(企业信息管理)的解决方案称为商业分析软件,并指出实时、移动和社交是商务分析软件的发展趋势:基于内存计算,实现实时商务分析;用户手中瞬间拥有强大的商业智能能力,并且能够得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的移动终端的支持;借助准确的企业和社交数据,结合结构化和非结构化信息,提供信息管理工具。

在实时方面,BusinessObjects 4.0借助SAP内存计算工具(SAP HANA)的优化应用使客户能够借助内存计算功能处理大数据量,从而使实时商务成为可能。内存设备以闪电般的速度处理海量数据催生了一种新分析模式――这种分析可以立即将大规模、复杂的数据转换成更加明智的商业决策。

篇6

目前对于很多企业来说,做营销需要面对的客户数据不仅仅是来自传统的CRM系统,有着更多新兴的渠道影响着企业对于客户想法的把握。如对于零售业而言,随着线上行为更多地影响着企业的营业额和线下业务的开展时,企业的市场营销部门就需要开始思索如何让各个渠道的数据进行整合性的分析,以得出对一个客户的需求有着更全面的认识。Rolf指出,Teradata应用部门所推出的整合营销管理解决方案的核心就在于整合企业的整个营销的价值链。

CMO需用数据说话营销上升至公司战略层面

目前很多的产品都在产生着越来越多的数据,例如我们常穿的跑鞋,现在也有配定位系统,以给用户跑步的时长、位置等参考信息。对于企业来说,在生产更多的产品时,也面临着更复杂的数据来源。

这类数据无疑会给企业提出两个问题:一、企业怎样利用这些数据进行分析,从而与客户进行有针对性的沟通;二、以前产品卖出去就结束了,现在产品卖出去之后一方面产品本身会产生数据,另一方面客户会有更多的渠道对于产品进行反馈,这时企业如何抓住这些数据和反馈与客户之间建立长期的沟通。

Rolf说这些问题更多地会是问给企业市场营销部门的。也正因如此,如何如何的市场营销部门要思考的问题、面临的挑战就更多了。

Rolf认为现在营销人员,尤其是营销部门的领导者CMO正面临着四大挑战:

1、需要在公司内部设立一套程序或流程,来处理那些数量和类别都与日俱增的数据;

2、公司的反应速度需要更快,并且是各个渠道的反应,这包含了针对营销事件的管理和对客户的需求的响应速度;

3、高营销效率。要考虑在营销事件管理的过程中,如何提升英雄啊效率;

4、高相关性。客户在各种渠道产生着数据,营销人员需要在海量信息中把客户最想知道的、个性化定制的相关的信息推荐到对应的客户手中。

这些挑战的解决不仅仅依赖于CMO所带领的市场营销部门,还需要将营销真正的放到公司层面层面。Rolf说:“对于Teradata应用部门来说,就是把营销部门放到整个公司发展的重要位置上,帮助他们利用数据提高营销效果,做出更快的市场反应。”

其中,Teradata应用部门目前容纳了两个产品线,一个是Aprimo,一个是eCircle,这两个产品在被Teradata收购之前就是专门做营销的。因此,Teradata将这两个产品线进行整合,并将其优势更多地带入中国市场。目前Teradata整个业务包括三大部门,一是数据分析,一是硬件,一个就是我们上面提到的应用部门。而这三个部门的核心都是以数据说话,提高企业业务。

营销需解决渠道数据整合问题

在采访的一开始,Rolf就强调了Teradata所推出的整合营销解决方案的核心是“整合”,对于现在更多的企业而言如何真正地整合各个渠道的客户关于该企业的数据,是营销致胜的核心。

渠道来源,现在经常提到的社交媒体的数据,在Rolf的分析来看,其很难形成真正的购买行为,但是企业需要将其作为客户服务和品牌宣传的重要阵地。“因为通过社交媒体的数据,企业的营销人员还是可以看到客户对于企业品牌、产品和服务的反应和态度。”所以企业需要从这些数据库中找到相应的客户关系,以针对性的做出反应。

而目前对很多企业来说,尤其是零售业,需要整合的是线上线下的数据,尤其是开展了网上业务的零售企业。

Rolf在回答ZDNet记者提问时就指出,在零售比较常用的方法是贵宾卡或者会员卡。而企业可以将在线上、线下办理的贵宾卡的数据存放到一个大的中央数据库内,这样利于两边数据对比和整合。“通过对会员卡顾客购买习惯进行分析,每家门店可以根据总部的统一推广规则,再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营销。”

据介绍,Teradata的在德国的一家鞋履零售商的做法是将持有会员卡的顾客和那些在社交媒体上对该公司有溢美之词的顾客整合到一起,就可以形成了自己的忠诚老顾客的群体。在新产品推出时,可以优先向这个群体进行推广,以提高影响力,也容易形成较好的口碑。

篇7

老板问:“怎么衡量社交给我带来的价值,而不是一波夸夸其谈的潮流?”

社交答:“对内我是协作的好工具,对外我是开拓市场的好帮手,重点是你们怎么用我。”

在中国传统戏剧中,一般把忠臣或者好人扮成红脸,红色是正直的象征,而把奸臣或者坏人扮成白脸,白色是奸邪的象征。其实信息技术的应用也常常被冠以红白之分。对于红白的定义,现代社会中人们用“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来表示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两方合作达成好的结果。社交之于企业的作用似乎正扮演着这样的双重角色,当围绕消费者模式(如Facebook和Twitter;微博和微信)产生的种种能量和机会汇集在一起,并开始对商业挑战发挥影响时,企业社交的内涵更加丰富了。

虽然有人质疑,有人标榜,但人们相信商业已经进入到社交化时代,结果如何,那得看企业用什么?如何用?

一个硬币总有两面

“一位办公室职员打开一块雀巢奇巧巧克力,结果发现包装纸竟是猩猩的一只手指”,对于这段2011年在线视频里的场景,雀巢的高管和绿色和平的拥护者都该留有深刻印象,这正是雀巢在社交媒体上遭遇的一次声势浩大的抗议活动。因为雀巢的产品中要用到棕榈油,而其棕榈油的供应商正在摧毁印度尼西亚的热带雨林,破坏猩猩的生存环境。

这段视频呼吁绿色和平组织的Twitter粉丝们去攻击雀巢这家瑞士公司的Facebook页面,结果有150万人次观看了视频,超过30万人次直接通过电子邮件与雀巢首席执行官进行了联系。更有不计其数的人在雀巢的Facebook粉丝页面上持续留言批评,甚至有人把奇巧品牌的英文标识“Kit Kat”修改成“Killer”。最终,雀巢出面承诺到2015年要做到仅用经过验证的可持续棕榈油产品。

可以说这是绿色和平组织利用社交媒体取得的一次成功,但对雀巢这家企业来说,却是一次危机。在这个时代,社交媒体为公众提供了一个观察、讨论、分享的平台,企业的市场营销官们对自身品牌的控制权仿佛正在失控,因为品牌的维系、宣传、甚至被摧毁都更多的被公众或是竞争对手所影响,但从长远来看,正是这种环境监督激励企业从各个方面力求“完美”的要求自己,使得企业行至更远的将来。因此从这个层面看,社交确实发挥了“正能量”。

说完发生在瑞士雀巢公司的社交事件,我们再到澳大利亚的卡夫食品公司,看看他们是如何利用社交做市场决策的。

作为世界第二大的食品和饮料制造公司—卡夫食品公司,他们生产着一款叫Vegemite的咸味酱。令人惊讶的是几乎70%的澳洲人早起的第一件事,除了冲杯咖啡外,就是在烤面包上抹上一层Vegemite咸味酱,这种咸味酱成为了澳大利亚的国民食品。

为了能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以进行潜在的产品升级,卡夫食品公司与IBM携手,挖掘其全球的Vegemite品牌消费者的真实想法。双方合作利用基于文本分析的工具,在10.5亿条博客、论坛和讨论版的内容中抓取了47.9万条关于Vegemite的讨论信息,通过对这些社交网站上的非结构化数据的深层分析发现,大家谈论的热点并不是Vegemite是否过咸,也不是产品的包装,而是不同的吃法,以及在其他国家怎么买到Vegemite。

同时,语义分析显示出了大家普遍关心的三个趋势:健康、素食主义和食品安全。在关于健康的讨论中,一种学名为叶酸的维生素B复合体被频繁提到,叶酸为人体代谢所需,对孕妇尤其重要。这个信息对于卡夫食品公司调整营销策略有很大的启示,也为卡夫进一步打开孕妇消费者市场提供了依据。

从这个例子中人们不难发现,对企业来说,市场策略的制定应该更注重最终用户的反馈和其社会化网络的参与,这不仅能增强品牌的忠诚度,提升企业内涵,还能为发现潜在用户提出有效的方案。

而在以上这两个案例中,社交其实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可能对于雀巢来说,他们因此遭受了舆论的“攻击”,不得不公开道歉并做出承诺改变。而卡夫食品公司却由于主动利用社交工具,挖掘了潜在的消费市场。社交红与白的面孔不断地展现在企业面前。

当然你也可以认为,以上这些案例只是凤毛麟角或是带有某种宣传的意味,或者质疑这只是市场营销的一种手段,这样的企业社交应用很狭隘。但你无法否定的是,社交已经成为企业不可忽视的因素,“社交商务、企业化社交、社交营销”这些词汇层出不穷,都在表明这一市场正在发酵。

一木不成林 百花才是春

纷繁众多的社交工具从消费端不断向企业端融合,无论是即时通讯软件、SNS社交网站,还是近年来兴起的微博、微信,都开始在商用领域发光发热;另一方面,一鸣惊人的Yammer激励着社会化管理软件、企业内部协作平台如雨后春笋。企业社交市场热闹非凡,国际IT巨头们也涉入其中,微软、IBM、甲骨文、SAP等相继通过收购布局企业社交市场。

与此相对的是,中国的企业社交也逐步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有统计显示,截至2013年一季度末,新浪微博用户数已突破5亿,其中企业微博用户已经超过30万,包括143家世界500强企业和207家中国500强企业,该数目依然在持续增长中。可见企业社交这池春水已彻底被激活。

然而,多少带着些洋味道的“企业社交”本土化做得如何?又是否能被中国的企业和员工接受?这种社交模式对于企业究竟能产生多大价值呢?想知道这些答案,不妨听听企业是怎么说的。

“双微”布局企业级市场

国外的Facebook和Twitter持续火热,在国内人们同样沉浸在微博和微信中,社交工具已全球广泛接受并应用是不争的事实。多达几亿人的用户量让新浪和腾讯两家公司赚足了市场,尽管此时讨论成熟的商业模式还为时过早,但他们正在向企业级市场发力。

据新浪公关部毛涛涛介绍说:“为了给企业用户提供更好的产品体验,新浪微博为其提供了专业版微博服务—企业微博,并于2012年4月完成了第一轮产品升级。升级后的企业微博2.0版本,全面支持企业在微博上进行自主展示、数据分析及应用共享,除了给予企业更丰富灵活的展示空间外,还提供超过60项专业数据分析,同时我们开放了更多的第三方应用接口,为企业提供‘微热卖’等个性化应用。”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入驻微博平台,新浪微博也在不断优化商用端的产品。目前企业级用户的需求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品牌用户,二是中小企业。针对中小企业用户,2013年3月中旬,新浪微博推出了基于信息流广告的“粉丝通”产品,并提供具有针对性的中小企业套装。同时,也通过服务商平台引导第三方公司,为微博上的中小企业提供一体化服务。

艾瑞咨询分析师杨雪斌认为,国内中小企业数量庞大,中小企业网络营销市场还具有相当大的挖掘潜力,新浪微博庞大的社交媒体流量,是吸引中小广告主的最大筹码。

“针对一些有需求的品牌用户,我们推出了微博‘闪购’模式,从去年年底开始,新浪微博相继同小米、奔驰和乐视合作,在社会化电商方面进行尝试,帮助企业在微博平台上打通营销闭环,同时也验证了微博用户的消费能力。企业在新浪微博上发起‘闪购’,一方面可以在短时间内把传播效果最大化,在微博平台上打通预约、购买、下单到支付的销售闭环,迅速获得高销售额;另一方面,微博平台具备上佳的口碑传播效应,将帮助企业实现优质用户的积累,为后续的二次售卖打下了基础。”毛涛涛如是说。

2013年4月,新浪宣布与阿里巴巴达成战略联盟,在账户互通、数据交换、在线支付、网络营销等领域进行深入合作。双方达成合作后,于2013年5月推出了“橱窗广告”,在获得了较好的市场反馈后,8月5日,新浪微博与淘宝网推出了针对卖家的以“微博淘宝版”为核心的一系列产品。企业可以用新浪微博或淘宝网的任一账号,进行双平台操作,而的淘宝相关信息则以丰富的卡片化形式展现,一方面节省了企业的推广、管理效率,带来更多流量;另一方面,企业还可以利用新浪微博的社交化数据分析,更好地指导社会化营销。

从这一连串的市场动作来看,新浪微博在商用市场上的发力是循序渐进的,以最初聚焦大量个体人群为基石,为个人和企业提供“发声”的平台,而后,转入更深层次的应用,比如提供营销方案、数据分析等企业级应用,在打造成熟的商业模式方面不断探索。

稍晚于新浪微博推出的腾讯微信也不落后,从2011年年初上线到2013年1月,注册用户已超过3亿,目前有18种语言版本,遍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用户已超过了7000万。微信起初是一款为智能手机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随着产品不断丰富,加入了基于位置的社交插件“摇一摇”、“漂流瓶”、“朋友圈”、“公众平台”、“语音记事本”等服务插件。

那么微信在企业级市场的思考是什么呢?

记者联系了负责腾讯微信的公关经理,但对方以微信5.0刚推出,不宜对外接受采访为由拒绝了采访。即便如此,我们依然能从微信的企业级应用及微信高管的言论中窥见其布局的脉络。

招商银行在2012年推出微信客服号,那时只支持简单的业务查询及余额查询。接着招商银行开始推广其“信用卡微信、QQ智能服务”,包括给大量信用卡客户邮箱发邮件推广。现在,招商银行的信用卡微信号支持的不只是余额查询,在招商银行手机银行能办的业务,几乎都可以实现,比如余额、积分、账单、清单、密码重置等。通过文字交互后,招商银行公众号会进行引导,如果有必要,会引导到手机网上银行进行操作。这一步需要在微信对话框输入查询密码鉴权。查询余额、积分等则不需要每次都鉴权。

微信更倾向于为企业打造服务平台,而不仅仅是直白的营销而后扩大影响力,从招商银行的微信应用案例中就可以看出,使用此应用的人一定是招商银行的用户,而微博大范围的“触达量”锁定的不仅仅是品牌的唯一受众,还包括更多非品牌使用者。

腾讯微信提供企业服务力量的核心工具是微信公众平台。据统计,不到一年的时间,微信公众平台上已经有超过100万的公众帐号,其中认证过的公众帐号超过4万,70%以上都是企业用户。

在腾讯合作伙伴大会分论坛上微信产品部助理总经理曾鸣说:“我们对微信公众平台的规划是完全以用户沟通为基础,形成一种互动关系,在互动关系成立之后形成一种服务的定制。在这个基础上,微信公众平台可以服务公司内,也可以服务公司外,其中,在企业CRM,以及软硬件交互、在线支付、会员卡绑定等更多的高级能力上,我们会通过各种典型应用,逐步呈现出来。”

初生牛犊不怕虎

“双微”的迅猛发展也给不少公司带来了创业的梦想,苏州悦果互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悦果)就是其中一员,其执行董事王甲佳介绍:“去年微信开放平台刚一出来,我们就跟进了,当时我们发现一些公司通过短信来做用户沟通,里面存在着硬成本,为了节省这方面的支出,我们就与微信公众帐号的开放平台做了对接,利用微信做企业客户沟通,例如团购网站等。

他认为微信的企业应用是一种趋势,过去,大家都去银行柜台接受人工服务,银行要付出人力、物力,后来ATM遍布城市,银行基本省去这部分人力,只投入硬件,再后来又有了网银,银行向客户提供优盾或密码卡,硬件投入可以忽略不计了,现在用户使用微信就可以完成大部分的银行业务,用户使用自己的手机即可完成,这对银行来说,节省的人财物还是很可观的。

另外还有一个业务场景是王甲佳关注的:将客户引入到企业的CRM系统。比如某公司销售去拜访一个客户,沟通交流后销售就在公司系统里面做拜访记录。那为什么不能建立一个机制让客户来做呢?“实际上我们为客户服务的系统往往是没有客户的,微信的出现就可以改变这个局面。比如说一两千人的企业,在信息系统中并发用户数可能有200个,注册用户数可能有500个,渠道商可能有1000个。通过微信,可以让更多群体融入公司系统。”

那么对于悦果这样以社交工具为核心,进行二次开发或为企业提供相关解决方案的公司,难道不怕被“双微”这样的企业吞掉吗?王甲佳认为:“不做深度的微信开发,比微信运营商跑的快会带来麻烦,比如版本更迭和使用规定等;第二,不看好群发消息、朋友圈广告,只要把企业既有的关系移到微信即可。因为微信平台不主张过分营销;第三,尽可能做细分的行业需求,而对于微信来说,他们的专注不在这。”

对此,北京中天威科网络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一家社交媒体管理公司,业内俗称“孔明公司”,以下简称孔明)CEO鄂威的敏感度更高:“我觉得最核心的一件事情是我们跟社交平台的商业逻辑是什么,现在看有两种:一种是抢平台的钱,一种是帮平台赚更多的钱。第一种可能不太好做,第二种不仅会跟平台有很多合作,还会得到支持,这是我从做这家公司一开始就已经想透的一个问题,我们绝对不能与平台做对立的事情。”

那么孔明公司的关注点在哪呢?作为一个年轻的公司,活下去已经不容易,想活得有滋有味更难。

“我们的核心产品叫预测引擎,是基于社交平台上的数据为客户做分析,比如,母婴的客户关注小孩或者正在怀孕的妈妈,我们在不知道这个人的基本信息下,为客户精确地定位这个人在未来会有一些什么样的行为、兴趣、爱好和状态的变化。其中一个最实际的问题就是要判断这个人是不是妈妈,很多人认为这些群体会在微博上‘怀孕’的字样,而实际上这样写的妈妈很少。但是我们通过一些深入的数据分析会发现,发“数字+W”的群体是妈妈的居多,因为她会记录‘我怀孕10周了,我怀孕20周了’。那么如果这个人提到F1,她是妈妈的可能性就会降低20%,因为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是妈妈的人,她不太关心看F1赛车了。”鄂威如是说。

谈到核心的数据分析,问题就来了,现在火热的大数据不正在做着这件事情吗?

IBM、甲骨文、SAP这些IT大鳄们不都在这方面有强势表现吗?与这些企业相比,孔明这样的初创企业未免太稚嫩了吧。对此,鄂威很有信心,“我们不愿意定位公司是在做‘大数据’的工作,这个词的炒作概念更多,而且这些谈在社交上发力的大公司,通常都以收购的方式布局市场,而在领域的专注性上看,不一定大公司一定强,我们公司上上下下80多人三年半的时间都在研究这个,大公司投入的心思又有多少呢?另外,这些大公司在策略和战略上也晚了些。”

IT大巨头们的社交心思

虽然不少人认为IT巨头们尾大不掉,布局社交策略有些晚,也有人会认为发源于互联网,以移动终端带动的社交对于传统的IT企业来说基因不对,但已经没有人会质疑,社交媒体得到了迅猛增长并且很可能将继续增长,也没有人会质疑社交媒体的影响会更加深入和广泛。所以,企业们都在努力寻求从海量数据中获取洞察的方法。

据了解,戴尔公司有一个社交媒体监测指挥中心,将社交媒体上消费者的海量留言、评论进行过滤,并通过服务团队过滤和回应,这项计划令1.3万名公司员工能够直接与消费者对话。例如:一条微博信息内容显示,“为研发部门购买10台笔记本电脑,希望并行计算处理能力更强”,根据分析,一方面营销部可以直接为客户提供折扣,促使其下单购买;另一方面,对于此类没有明确品牌购买倾向的用户,市场部需要通过持续的品牌优化计划来加强用户对戴尔品牌的忠诚度。

虽然“顾客是不是上帝”在营销学中的讨论从未停止,但以客户体验为中心规划产品方案、制定企业战略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近日,在2013甲骨文全球大会上,甲骨文就明确提出通过社交提升客户体验,不仅把社交平台涵盖在其行业解决方案中,还渗透到各个产品的方方面面。因为社交媒体中发生的各对话的因果关系、相关性和含义对于整体营销、品牌推广、销售、业务智能、客户服务、预测分析和市场研究等至关重要。

同时,为了更符合中国本地化的需求,甲骨文将不断扩展平台,使其适应多样化的社交媒体渠道,也将与本地的系统集成商合作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上做出突破。

就像2012年《福布斯》评论预测的那样:“微软收购Yammer只是一场序幕,接下来这个行业内会有更多并购发生,那些尚未收购任何社交公司的IT巨头正摩拳擦掌。”这个预测快就得到了印证,各大巨头纷纷收购社交市场活跃的技术型公司,但他们更注重的是搭建内部协作、沟通、提升工作效率的平台,在这一点上,IBM表现得更为突出,其为企业提供定制化的社交商务平台。据悉,超过60%的财富100强企业都已选择IBM社交商务解决方案,其中包括8家排名前10的零售企业和银行。在为各行业领先企业提供服务的过程中,IBM逐渐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并将这些成功实践转化为交付多样化产品的能力,帮助企业落地社交商务解决方案。

全球性的建筑材料公司西麦斯就是其中的一个客户,据了解,西麦斯在50多个国家拥有4.7万余名员工,与很多大型跨国企业一样面临着内部协同的问题。因此,西麦斯公司基于IBM Connections社交软件创建了内部的社交协作平台Shift,该平台包括博客、维基、社区、论坛和帮助工具。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超过25000名的内部员工通过Shift与全球的同事沟通协作。平台上创建了500多个基于工作和项目的社区,员工实时通讯、共享信息,实现了协同办公。

在2013 IBM移动社交商务高端峰会上,IBM软件集团大中华区协作解决方案总经理李贵兴表示:“IBM不断完善社交商务平台的能力,将人员、内容、数据等各方面资源连接起来,满足企业转型成长所需的移动社交力。”

传统软件企业不甘示弱

如果处于初创期的中小企业认为自身的互联网“基因”是不可磨灭的,那么也许他们并不惧怕被市场抛弃,如果IT大鳄们通过大手笔收并购,以及行业底蕴发力社交市场,他们一定也不畏惧起步晚、不够灵活的质疑。而对于本土传统的软件公司来说,他们是否能搭上驶向企业社交春天的列车呢?

“2011年,我们先后接到很多客户的需求,希望优化既有的移动办公解决方案,将流行的个人SNS应用引入到企业,整合内部信息系统和外部资源,实现更加高效的沟通协作。刚开始我们很惊诧,认为这个观念有点超前,但经过仔细的分析研究发现,这里面有很大的文章,其不仅跨越了移动商务的范畴,还将协同由企业内部延伸到外部,颠覆了传统管理和协同的概念。”北京荣之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丁洪震说。

在荣之联看来,社会分工的细化融合和科技进步已经对传统的协作管理模式提出很大的挑战,丁洪震说:“你可以在家办公,你可以借助手机随时随地的沟通,你在咖啡馆查阅明天要和客户交流PPT的素材……社会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工作、学习、生活的时间界限越来越模糊,个人和企业的工作边界越来越淡化,这样就导致以内部资源为主的流程,制度,命令等传统管理方式很难适应,整合个人内外部的资源,跨越个人和企业的边界,突破传统层级工作协作方式,构建新型点对点的平面协同体系,创造自发、激励、共享、学习、平等的沟通文化已经大势所趋,这也是企业SNS的基本诉求。”

企业内部的这种改变,王甲佳也颇有感受:“现在很多企业的员工多是80后,到底怎么管理?结论是‘只能理,不能管’,现在90后都大学毕业成为劳动主力了。传统的方法肯定不行,布置工作你可能只需告诉他一个大概的东西,千万不能描述成一、二、三、四,这是针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的。大公司可能有差异,但是很多管理问题都是不注重人员组成的特点而造成的,沟通、关怀,企业文化越来越重要,社交应该是一个突破口。”

对于社交媒体为企业内部沟通、协作和创新带来的新机遇,技术商业思想大师唐·泰普斯科特也做过相关阐述,以企业内部的知识管理为例,他认为过去强调知识是一种有限的企业资产,并用隔离的方式管理知识的方式已经过时,如今更适合通过内容协作的方式,既不仅仅是把企业的知识都放在某一个地方集体获取,也不是通过查收关于一个项目的几十封邮件来掌握动向。

或许更好的方法是:在线建立一个项目小组,发起某个话题的讨论,然后争取各方意见,或者进行数字化的头脑风暴,在维基上与同事共同制作项目文档,然后通过微博将结果告知相关参与人。

在这方面,荣之联的思考是搭建企业级的微协同平台。丁洪震说:“我们整合了网盘、微信、微博、云笔记等流行的SNS系统,将移动BI、任务协同、项目管理、日程计划、移动门户也纳入其中,并和企业已有的CRM、ERP系统对接,这样就可以将协同由内部延伸到外部,由企业自有人员扩展到相关利益方,同时因为平台部署在企业内部,也就更加安全可控。”

对于使用微协同的业务场景他也做了详细描述:“企业的管理者可以将个人日程分享给家人,工作日程分享给同事,可以直接为下属员工分配任务,可以随时查看工作进度和状态。可以处理邮件,可以办理ERP的系统的审批,也可以将产品资料通过云盘共享给客户,可以把读书心得放到云笔记,也可以通过企业微博或企业微信和员工共享管理案例,可以利用随时查看财务报表,可以即时了解业务进展和竞争的对手动态。而这所有的一切都在一个系统内即可完成,并且完全支持手机和PAD。”

他补充道:“我们把互联网上好的东西跟企业的应用结合起来,然后糅合和到一起,对于传统软件企业来说,企业SNS要做的就是利用自己的既有优势,找到与SNS的结合点,这点说起来很容易,但真正实现起来很难。”

与丁洪震有类似这样想法的企业不少,据了解,金蝶、用友、北森等传统软件企业分别推出“云之家”、“企业社区”、Tita等产品,通过新产品与企业的核心ERP等系统进行整合,引导并推动企业员工使用,他们锁定的目标大多是大中型客户。

开往企业社交春天的列车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企业社交的面孔不只一面,并不仅仅因为它对企业产生作用和效果不同,还因为不同的企业本身都是独立不同的个体,有自己核心的竞争力,无论是国外的IT巨头还是国内的传统软件公司,他们毫无疑问都带着企业级IT的“标签”,对从互联网发展而兴起的社交,多少有一些水土不服。从目前来看,社交的应用和市场布局不过是他们众多子标签的一个,毕竟主营业务、核心竞争力还不在此。

对此,从事投融资顾问的上海股中商务咨询有限公司副总裁李靖表示:“国外的企业工作方式更强调协作,这也解释了为什么Yammer在美国发起并得到了很好的应用,而在国内越大的企业越强调层级,强调组织结构,并不是扁平化的,那么社交能够起多大的作用?也许是建立更人性化的企业文化,也许是加强大家的交流,仅此而已,涉及核心的业务现在还不成熟。”

对于从事企业社交的公司实力,从资本和市场角度看,李靖会通过几方面指标做衡量:第一、该公司主攻客户群体的需求是否是刚性的,如果一个只有十几个人的小团队,为他们提供沟通的协作平台,需求是非常有限的,因为这类企业的员工见面交流就行了,销售业绩可能才是他们的痛点;第二、该公司的技术壁垒高不高,如果产品具有可复制性,也就是技术壁垒不高的话,那就要再考虑两个问题,一是市场蛋糕是否足够大,是否随便切一块儿就足够;另一个就是本土的市场能力是否够强,比如在国内,谷歌与百度是没法比的,如果两边都不强,夹缝中求生存,这类公司活下去就很难。这也是对新进企业社交领域公司的警示。

如此说来,这个市场很矛盾,一方面从用户的角度来看,大家急迫地需要社交的一些应用来解决工作问题,而从供应商的角度看,目前还缺少成熟的解决方案。这也是李靖走访多家公司所看到的市场现象。

丁洪震也反映很多用户觉得企业SNS理念非常好,但不知道应该怎么用。他说:“很多人都在玩微信,但把微信用在企业里面,并且用好的非常少,毕竟个人玩具不等于企业工具,这里面有技术的问题,有管理的惯性,有观念的转变,也牵扯到个人使用习惯的改变和工作方式的变化。整体而言,企业社交还处在前期的引导阶段”。

总结来说,对于企业社交的理解和应用,内涵是社会化,核心在于互动。置于公司内部的人,也是身处社会中的人,关注的重点不局限于内部,还要把企业的客户、渠道、最终用户都纳入到这个体系中来。而互动需要知识沉淀和知识分享,但这个还不够。最好的互动,不是显见的言语和文本交流,而是实践中的互动,与具体工作和业务绑定的互动,边干边学,边学边干,最后学和干融为一体,不仅构建的是一个交互体系,更是一个解决实际问题的业务体系,工作完成的同时,公司和员工的价值也随之提升。

另外,不少企业也在考虑社交与现在的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应用如何结合,甚至与智慧城市做一些有效的整合。在这个过程中,社交更多的是起一个“剂”的作用,或者作为一个数据收集和获取的前端,在后端企业可以进行数据计算、分析,或指导企业的其他业务层做出相应的改变。这方面,传统的IT企业会更具优势,因为他们掌控的资源更具竞争力。因此,在企业级市场,社交能发挥什么力量,非常值得人们期待。

篇8

一个186秒的视频,使邹远成功地当选为2010年至2011年科技女孩中国区的代言人。成为美国风投届和中国创业家之间的沟通桥梁。

在视频中,表达了“混乱才是创新的最好土壤”的观念后,邹远推开办公室的房门,将门外众多员工的聊天声和音乐声等“各种乱”比作是Web2.0时代的铺天盖地的混乱信息。镜头推进,特写到2个正在讨论某款化妆品品牌的员工。“品牌如何得到这类有用的谈话信息?”邹远引导镜头走进了技术工作间,内部电脑屏幕正是赛美特集团舆情监控平台的工作图。在网络蜘蛛抓取互联网关于该化妆品品牌的各种信息后,平台会自动地根据上下文语境进行信息的从“非常正面”到“非常负面”的5级评级,并以图表的形式呈现。

这段视频传递出若干关键词:技术基础,互动式交流,信息优化―这些正是她所管理的赛美特集团的核心理念。

如果将这些理念与邹远身上吸引人的特质再做浓缩,那么就是一个:跨文化沟通。

沟通一直是邹远的强项:她5岁时被迫一个人乘火车从北京去重庆时;父母赴美留学后,她一个人在北京吃了6年的“百家饭”;13岁后她又经历了跨文化的训练。最初在洛杉矶,青春期的她吸收了美国人的豁达,也摈弃了好莱坞的浮躁气息。19岁时到日本读书,为了赚生活费,被日本人认定“有着异国风情”的她当过杂志模特和大轴轮展览会的模特;给日本工程师教英文时,她极力躲避着枯燥单词带来的浓浓睡意。

在跟这位文化混血儿沟通时,来自国外品牌的老外总能发现,这张东方面孔的人儿除了会说多国语言外,还有着跟自己一样的思维方式和逻辑,能够给自己想要的答案和方案。“其实很多时候,面对一个项目起争议时,不是哪个国家的认识更高或更低的问题。仅仅只是因为大家用得是不同的思维和逻辑而已。”邹远解释道。

社会化“造梦”

因为工作关系,邹远跟很多奢侈品品牌打过交道。2010年开始,邹远尝试说服奢侈品客户的中国区市场推广人员进行社交媒体的营销,不断地强调这是大势所趋,但听过的人都表示“听上去挺有意思的,但是还是得回去仔细考虑考虑。”

奢侈品的市场推广人员有着自己的顾虑。奢侈品是个造梦和卖梦的行业,大多时候,他们是希望大众敬仰自己的品牌。如果像大众消费品那样进行社交媒体的互动,会不会降低自己的格调?同时,放在互动平台上,就好像把品牌置身于一个空旷的舞台上,会不会风险太大?如果一些心怀叵测的竞争对手雇佣水军扔“鸡蛋”,又该如何处理?如何真正实现低调的奢华?

日系豪华车雷克萨斯成为了邹远的突破口。“日系企业有着极强的风险意识,领导层担心自己任期内把企业置于危险之境。除非安全系数达到100%以上,他们才有可能去尝试。”这个当年从地图上随意挑到离洛杉矶家最远的日本留学的“叛逆女孩”非常理解日本高层的心理。

独立社区的设计,最终促使2011年9月雷克萨斯对其麾下的 CT200h的混合动力车进行社交媒体营销。邹远以及团队为该车型建立了独立于雷克萨斯官网之外的社区,这种不依附其他社交媒体平台的方法,增强了社区的可控性。

继而是通过舆情监控平台找到民众谈论新车的主要渠道,比如新浪微博和爱卡汽车等平台,然后邹远的团队根据各个平台的消费者谈论的话题将流量引到独立社区来。通过账号通用省去了注册的麻烦。

鉴于这款混合动力车定位为25岁至40岁的白领女性,相对于官网的严肃的奢华,社区整体风格选择了活泼的时尚。社区主页首先是一个动感十足的短片,在节奏感强的背景音乐下,镜头在行驶中的车的外型和内部方向盘快速切换。为了配合“改变你的世界”的宣传口号,邹远及其团队定的互动活动的主题是,邀请消费者上传自己改变周围生活和世界的各类视频或图片,头等奖是CT200h豪华版车的一年使用权。

这种互动性升华了整个活动。一位新娘子坐在单车的后面,向全世界宣告“我的男人有自信给我带来幸福,无论是什么样的婚车”等等。这种互诉衷肠的方式能够提升消费者对于雷克萨斯品牌的信任和忠诚感,也能够润物细无声式地培养潜在客户。

整个活动并没有出现雷克萨斯领导层担心的风险,活动最终在2月份结束。“雷克萨斯非常认可此次的活动。他们已经决定,此后的推广预算中,都会有社交媒体营销的一部分。”对于结果,邹远很欣慰。

打动奢侈品

2011年下半年后,奢侈品对中国社交媒体的态度发生了大逆转,越来越多的品牌找赛美特集团咨询,赛美特集团还特地出了本关于中国社交媒体现状的英文书。

每次为客户做项目时,邹远都会先让客户进行品牌的舆情监控,这才能够有的放矢。这也能给予品牌全新的视角去思考营销方式。

通过舆情监控,GIA(美国宝石研究院,全球权威的钻石认证机构之一)才发现中国消费者谈论的不是他们推崇的4C准则(颜色、净度、切工和克拉量),而更关注的是明星的戒指和亲人结婚时钻戒的品牌。基于此,GIA选择了通过八卦和娱乐新闻来引出4C准则,让民众知道,明星在购买钻石的时候会考虑到钻石的重量,会考虑钻石是产自南非还是比利时。

然后再根据奢侈品品牌的传播目标,选择适合的平台进行营销。“不同的品牌都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较关键的是,品牌希望通过传播活动达到什么样的效果?”邹远解释到。跟传统产品的社交媒体营销相比,奢侈品并不追求在社交媒体上实现高的销售量,他们的品牌活动则专注于推广品牌形象。3月初,宾利的英国总部找到赛美特集团,希望中国民众能够知道品牌的另一面―曾连夺法国勒芒车赛5连冠的历史。

尽管不同类型不同品牌的奢侈品有着不同的传播方式,她还是认为有一定的共通性:制造有吸引力的传播内容;保持微博和视频等媒体的高曝光率;快速高效地回复民众声音;传播平台延伸到手机等其他终端。

篇9

粉丝的重要性在今天愈发得到重视,对粉丝的经营不再只是演艺明星的事情,品牌、企业、知名企业家、网络红人等都开始重视社交媒体的布局。“董明珠自媒体”通过微博及其他平台开通了自媒体帐号,也佐证了社交媒体在粉丝管理中不可撼动的地位,尤其是微博,堪称粉丝经济的滋生地和大本营。

微博近期提出了粉丝营销+的理念,围绕企业和品牌的不同成长阶段循序渐进的创新粉丝营销玩法并提品解决方案,包括:初创期(+关注),成长期(+对话),成熟期(+经营),鼎盛期(+关怀)。这四个阶段中+关注无疑是许多企业和品牌社会化营销的最重要开端,在微博营销之充分初吸引粉丝关注,才能为日后与粉丝间的互动对话,经营粉丝经济,最终建立粉丝的品牌信仰奠定基础。

“董明珠自媒体”帐号开通不到24小时,就在微博上获得了近万名粉丝。这不仅体现了董明珠个人与格力品牌的影响力,也体现了微博作为粉丝经济大本营较高的活跃度和强有力的粉丝供给能力。相比已经有1000多万粉丝的周鸿祎、雷军、杨元庆和6000多万粉丝的俞永福而言,董明珠自媒体显然还处在初创期,她将自媒体账号,像是对待企业帐号一样经营着(细心的你可能已经发现她是蓝V账号)。但无论是橙v还是蓝v,创始人和高管的帐号都是就企业的宣传平台,也是企业和品牌的名片。

当然并非粉丝数量多,就一定达到了成熟期或鼎盛期,关键要看品牌与粉丝间互动的关系和形式,不过粉丝数量的确是往下一阶段推动的基础。就“董明珠自媒体”而言,微博有丰富的工具和手段可以帮助她获得更多的粉丝。

小米的雷军和聚美的陈欧虽然企业刚刚经历过初创期,但已然深谙微博的各种“武功”,一个讲究“内家心法”,一个讲究“外家招式”。“内家心法”是指,雷军非常善于与粉丝打成一片,几乎每天发微博与粉丝互动。通过@提示、微博话题、热门搜索和关键词搜索等,发现与小米相关微博,第一时间回复粉丝有关小米的问题和建议,拉近自身及品牌与用户的距离,让用户感受到被关注和被尊重。这正与小米品牌一直以来树立的品牌形象相契合。

而陈欧走了另一条路,非常善于利用微博的各种道具,例如通过微博发放各种粉丝福利,包括微博红包、代金券等,吸引粉丝关注、转发,并利用置顶微博将福利内容放在首位,让粉丝第一眼就能感受到“货真价值”的诚意。此外,陈欧非常善于利用微博丰富的明星资源,@各种明星,帮其转发。还会利用微博粉丝头条“帮上头条”功能,为明星转发的微博粉丝头条,让该明星的所有粉丝都能在最醒目的位置看到。既帮助明星做了推广,增强了与粉丝的互动,也顺带使自身品牌和产品得到推广,可谓多赢。

雷军和陈欧的微博粉丝量已经达到千万级别,正是利用微博各种工具,孜孜不倦经营的结果。

联想CEO杨元庆是2014年开通微博的,这在互联网圈已经算进入比较晚的。他曾表示“我没早用微博太亏了,让竞争对手钻了空子!”为了倡导联想向互联网业务进行转型,杨元庆以身作则不断通过微博推广联想的产品,直播联想的活动,甚至不惜牺牲形象拿自己的发型开黑。“联想有6万多员工,如果每个员工可以覆盖到100人,那么全员动员就可以影响到数百万人。”微博的确给了他正向的反馈,去年联想某款手机上市的时候,通过社交媒体吸引了300多万人参与,效果良好,且节省了大量营销成本。

篇10

以下为文章全文:

客户担忧

Facebook的广告年收入已经达到30亿美元,它的制胜法宝就是围绕品牌创造各种话题,将此作为一种广告形式出售给营销人员。但部分资金雄厚的广告主却担心,这种广告是否物有所值?

这种疑虑的出现正值Facebook即将上市之际——知情人士透露,该公司将于5月18日IPO(首次公开招股)。路演则会从下周一开始,Facebook高管届时将向机构投资者推销该公司的股票。

“Facebook和其他社交媒体网站面临的问题在于,‘我们花的钱能得到什么回报?’”起亚北美分公司营销副总裁迈克尔·斯普拉格(Michael Sprague)说。

这家汽车厂商自2009年就开始在Facebook上做广告,今后还计划增加投入。尽管在一家拥有9亿用户的网站上推广品牌很有价值,但斯普拉格认为,他并不清楚“消费者是否看了我们的广告?或者我们的广告是否带来了汽车销量?”

效果不明

起亚和其他广告主的担忧折射出方兴未艾的社交媒体广告面临的困境:效果难以衡量。

谷歌(微博)和雅虎在各自的网站上出售搜索和显示广告,Facebook也出售图片和文本广告,但同时也在推广一些效果并不十分明确的新模式。例如,Facebook去年推出了“Sponsored Stories”功能,方便广告主将其他用户的积极评论到自家主页的News Feed信息流中,具体费用则与展示量挂钩。

谷歌和雅虎的广告效果可以直接反馈给广告主,但Facebook通常都会屏蔽第三方调查机构,也不允许使用“cookie”——这是一种小程序,可以帮助网站了解哪些人看过广告。

上周的数据显示,Facebook的广告收入并非只增不减:该公司第一季度实现广告收入8.72亿美元,虽然同比增长37%,但却环比下滑7.5%。Facebook将此归咎于“季节性趋势”,并认为,用户增长摊薄了每用户平均收入。

估值高企

Facebook广告业务面临的问题,也令银行家和投资者颇为挠头。他们必须判断,Facebook是否足以支撑如此高的估值。知情人士透露,Facebook希望以1000亿美元的估值IPO。

这一数字对应Facebook广告收入的市销率为33倍,谷歌仅为5.5倍。差异之所以如此之大,很大程度上源于Facebook仍是一家年轻企业,增速也快于谷歌,后者的估值约为2000亿美元,去年广告收入达到365亿美元。

市场研究公司BIA Kelsey分析师节的·威廉姆斯(Jed Williams)表示,为了支撑这一估值,Facebook今后5年的收入必须保持41%的增速。相比而言,谷歌2010年和2011年的收入增幅分别为24%和29%,与之相去甚远。

不过,威廉姆斯还是认为,Facebook的估值并不完全由广告业绩决定,但的确需要向该领域加大投入。“如果拥有忠诚且庞大的用户群,就必须加以利用。”他说,“如果你是Facebook,你肯定要赶紧挖掘这一潜力。”

态度强硬

与此同时,广告主也开始深究Facebook的推广效果。今年3月,全球第一大广告公司WPP CEO马汀·索雷尔(Martin Sorrell)在一次行业会议上称,“我们的客户首次开始询问社交媒体的效果。”

“这一领域前景诱人,客户几乎都不假思索地加入其中,因为这很时髦。”索雷尔补充道。但现在,这类广告开支已然高企,企业的财务部门“逐渐开始关注投资回报”。

拥有联合利华和宝洁等大客户的WPP表示,预计该公司今年的Facebook广告开支将增加一倍,总额将达到4亿美元。WPP还透露,今年的谷歌广告开支也将从去年的16亿美元增至20亿美元以上。

但在广告主看来,Facebook的态度通常比较强硬,似乎认为客户别无选择。例如,有些广告主甚至表示,Facebook故意设置障碍,阻止他们衡量广告效果。这同样对Facebook的发展不利。

“由于权力膨胀,业界对Facebook颇有微词。”哈瓦斯(Havas)广告集团数字部门全球产品开发总监罗布·格里芬(Rob Griffin)说。他还补充道,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与Facebook的高速增长不无关系。

解决措施

Facebook曾经采取过多项措施,希望平息营销人员的担忧。该公司去年开始与comScore和尼尔森合作,为大品牌提供工具,帮助其追踪社交媒体推广效果。

例如,尼尔森可以追踪看过Facebook广告的人,并将其与未看过广告的Facebook用户进行对比。然后再通过对买家数据的研究,判断广告对产品销售产生的实际效果。

不过,该公司表示,并非所有的广告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判断实际效果。例如,汽车、奢侈品和高端服饰,原因是这类产品并非常规消费品,最终的购买决策受到诸多心理因素的影响。

一些大广告主的研究显示,社交网络广告的确能够推动销量。福特称,该公司放弃了“超级碗”橄榄球赛的广告竞标,转而通过Facebook推广2011款Explorer。此后,Explorer的销量激增104%,而以往在投放“超级碗”广告后,销量平均增幅仅为14%。

福特发言人查尔斯·津科夫斯基(Charles Zinkowski)表示,Facebook占到该公司数字媒体开支的20%,但他拒绝透露具体金额。“亲友的推荐最受消费者信赖,”他说,“Facebook提供了一个可靠的平台,放大了这种推荐的效果。”但他也承认,Facebook广告的效果比其他广告更难衡量。

美国市场研究公司eMarketer周二的数据显示,有84%的受访企业高管表示,社交媒体广告促进了销售和推广效果。但eMarketer也透露,“尽管粉丝人数和‘Like’按钮点击量为营销人员提供了实实在在的数据,但现在还没有人知道这些数据给品牌带来了多少回报。”

不同观点

一些广告行业高管则认为,不应以金钱回报来看待Facebook广告的效果。

“以投资回报率来看,Facebook或许并非理想的平台,”广告巨头电通旗下数字广告公司360i总裁萨拉·霍夫斯塔特(Sarah Hofstetter)说,“但如果企业的目标是加强品牌认知度或参与度,那么Facebook肯定会成为多数消费品牌的重要推广渠道。”

有些企业已经找到了绕过Facebook限制的方法。他们聘请了Buddy Media等专门研究Facebook推广效果的广告公司,有的甚至安装了专门的应用,通过cookie来追踪用户。

起亚表示,正在与Facebook合作开发更好的方式,以便衡量广告效果。但起亚拒绝透露广告开支数据。

现在看来,“进驻Facebook其实是释放一种信号,”斯普拉格说,“消费者会说,‘Facebook在跟起亚合作,我喜欢Facebook,所以我也喜欢起亚。’这就是我们想要的效果。”(来源:新浪科技文:书聿)

《全球社会化媒体营销行业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