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的发展范文

时间:2023-07-12 17:40: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金融的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村金融的发展

篇1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宁夏农村金融

1宁夏农村金融的现状

1.1宁夏农村金融发展的政策体系

金融政策促进“三农”发展在宁夏已初步形成了“一体多翼”的全方位政策扶持体系:《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金融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和“三农”发展的若干实施意见》(宁政发〔2012〕72号)对“三农”模式的创新、多元化融资渠道的拓展等做出了规定;《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动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实施意见》(宁政办发〔2014〕166号)对如何开展“涉农信贷投资”、“农村普惠金融”、“创新金融支持三农模式”、“大力发展农业实体经济”、“拓宽融资渠道”、“优化农村金融发展环境”等给出了二十四条指导意见;《“五优化两对接”普惠金融工程实施方案》(宁政发〔2014〕46号)以“形成合力、先行先试、一县一品、一行一策和防控风险”为指导原则,详细制定了宁夏普惠金融发展的五个“优化”和两个“对接”;《关于印发灵武、盐池、彭阳、永宁等四县市开展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宁金融办发〔2014〕160号)更是针对四县市的实际情况,对其金融改革试点做出了详细指导;为贯彻落实推进普惠金融发展,实现“一县一品、乡有机构、村有服务、户享成果”的目标,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于2016年专门制定了《宁夏回族自治区贯彻落实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实施方案》。

1.2宁夏农村金融机构

1.2.1大型金融机构。宁夏大型农村金融机构主要包括两家政策性银行和两家大型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中,宁夏农发行共有11家分支行,截止2014年底累计发放贷款15.8亿元,涉及新农村建设、农村路网和水利建设等方面;国开行宁夏分行则创新推出了盐池惠民妇女创业微贷款、永宁闽宁镇肉牛托管等项目,助力宁夏农村贫困地区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和脱贫致富。大型商业银行中,农行宁夏分行重点支持宁夏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产业特色化,截止2014年底累计发放特色产业贷款达43.2亿元,创新农村特色抵押方式8种,并积极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宁夏农村“惠农通”项目实施;邮储银行宁夏分行针对宁夏农村实际创新了土地经营承包权贷款等一系列农村金融产品,其探索的“蔡川模式”和“固原三农服务站”更是宁夏农村金融中的典范。

1.2.2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新时期宁夏农村金融发展呈现出资金需求小、需求急、担保抵押少的特点,而大中型金融机构往往无法满足其需求,诸如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便应运而生,发展如火如荼。以小额贷款公司为例,由最初4家试点小贷公司起步,截至2015年,其数量已达到160家,覆盖宁夏区内所有市县和基层组织,从业人员也达到了2101人,实收资本也增长至81.52亿元,净增长36.03亿元,贷款余额为77.58亿元。

1.3宁夏农村金融的涉农贷款余额

宁夏涉农贷款余额不断增长,其占贷款余额的比重始终较高。2007~2015年,宁夏涉农贷款余额由最初的384.82亿元,连年增长,至2015年已达到了1682.64亿美元,增长了4倍多,年均增长率为20.25%,可见宁夏涉农贷款余额的发展较好,未来持续增长的趋势也较明显;宁夏涉农贷款余额占贷款余额的比重也始终处于30%以上,2013年最高达到35.84%。1.4宁夏农村金融的产品代表性的创新产品包括:黄河农村商业银行创新涉农贷款抵(质)押品范围,如“彭阳烟草订单”、“红寺堡信用社模式”等;国开行创新“一县一品”,助力宁夏的奶牛、灵武长枣等特色优势特产发展;石嘴山银行也创造性地提出了“枸杞行业贷款”。

2新常态下宁夏农村金融的发展问题

2.1宁夏农村金融基础设施不健全

农行等金融机构积极推行“惠农通”等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一定成效,ATM、POS机等在农村的覆盖率显著提高,但宁夏农村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仍较落后,各项金融设施一般只是覆盖到乡镇,少部分宁夏农村地区受益于“村村通”项目建设了一批转账电话,不过其形式过于单一,宁夏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的“最后一公里”并未完全打通。

2.2宁夏农村金融产品有待改善

宁夏农村金融产品的缺陷主要在于信贷产品的贷款期限和额度。由于“城乡二元化”和金融产品非“城乡二元化”的矛盾,宁夏农村金融市场多数产品仅仅是传统城市金融产品的简单复制或转化,并不能适应农村生产经营“小、散、快,周期长”的特点,其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贷款期限短,由于农村金融机构缺乏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加之农村对贷款的需求多为周期长、需求急的信贷,宁夏农村金融机构的农村贷款多为一年期左右的短贷;二是贷款额度小,伴随宁夏农业特色产业化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农户往往需要开办农场、小作坊或厂房,进行专业化生产或规模化经营,对贷款的需求额度较大,而宁夏农村金融机构普通的放贷额度仅为几千元,杯水车薪,而对于额度较大的贷款,往往要求严苛,满足贷款条件的农户少之又少。

2.3宁夏农村金融的风险较大

宁夏农村金融信贷风险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其一,农业发展周期长、受自然因素和个人素质影响较大1,且宁夏农业发展条件较差,风险因素过多;其二,由于宁夏农村和农户的分散性和自由化,宁夏未能建立起完整的农村信用体系,农村金融机构无法评估农户的信用状况和偿还贷款的能力,此外,由于成本和人力问题,宁夏农村金融机构内部也缺乏有效的时候风险监控机制;其三,担保抵押的缺失,由于宁夏农村金融多为政策性优惠贷款,农村金融机构在实际操作中往往缺少对抵押担保的重视,甚至有的基层机构“暂缓担保”或不用担保,对“三权”抵押的执行也流于形式;其四,农业保险发展滞后,由于宁夏“三农”的高风险性,保险公司往往不愿意开展相关农业保险,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机构引导农村保险的正常发展,进而进一步加剧了农村金融的风险。

2.4宁夏农村金融的资金难题

宁夏农村金融多依靠政府财政支持和其他机构融资,资金难题始终是其发展的瓶颈,主要表现在:一是融资困难,由于宁夏农村金融的高风险性,除了政府财政资金的“输血”和部分政策性银行的支持外,其他渠道的融资少之又少,甚至出现了部分商业银行抽离农村的现象,此外,新兴农村金融机构“只贷不存”的发展模式严重制约了资金的融通和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再融资困难,政府对农村金融的支持部分只是短期的,加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面临的风险较其他金融机构大,往往难以获得追加投资。

3宁夏农村金融的发展对策

3.1优化宁夏农村金融的发展环境

农村金融发展环境的优化包括硬件环境和软环境两方面。一方面,以基础设施完善为重点,加快农村相关的ATM机、POS机、支付电话等相关设施的建设,并完善相关“市县乡镇村”五级的网点布局,特别注意网点向宁南贫困地区和其他农村金融服务落后地区的布点,以推进“金穗惠农通”工程和“村村通”工程为抓手,以自助服务终端和电子支付、互联网支付等为主要方式,扩大金融覆盖;另一方面,除对包括信用和支付在内的农村金融规范立法和明确界定外,也要强化对农户的金融培训和金融宣传,并试点进行当地金融人才的培养和外地金融人才的引进,全方位加强宁夏农村金融发展的软环境建设。

3.2创新宁夏农村金融的产品

针对宁夏农村金融产品期限短、额度小的问题,要结合“三农”特点,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根据不同市县乡镇村的特点和实际,延长或扩大信贷产品期限和额度,制定多层次、多元化、多样性的农村信贷产品;对农户进行初步信用评估和偿债能力分析,进行信用、等级分层,实行“梯度”放贷,信用好偿债能力强的可考虑多放贷,信用差且屡教不改的少放贷或不放贷;二是,创新农村金融产品的担保抵押,以平罗县为示范县,推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和农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等新模式;三是,鼓励农村金融机构利用“互联网+”等新技术,推广农村电话银行、网上银行业务。

3.3完善宁夏农村金融的风险担保体系

宁夏农村金融风险担保体系的完善要从信用体系、担保体系、保险体系三方面综合考虑,具体举措如下:一是,信用体系的完善,各基层金融机构要根据宁夏各市县乡镇村的实际,分步骤、有计划的进行农户的有效信息采集,定期进行更新和完善,并辅以“互联网+”技术,实现各农村金融机构的信息共享,实现宁夏区内范围的信用信息共享。二是,担保体系的完善,建立健全“区、市、县、乡、村”的抵押担保机构,各机构结合本地特色和优势产业,以及参考当地农户的信用状况,积极探索有效的风险分散机制,创新和扩大农村金融担保的范围和灵活性,推广“信贷+服务+抵押物”的模式,除土地经营权、房屋使用权担保外,还要积极探索知识产权等无形产品或服务的模式。三是,保险体系的完善,以扩大农业保险范围和产品试点为核心,积极推进宁夏特色清真牛羊肉、马铃薯、硒砂瓜等保险试点,引导保险公司参与涉农保险业务,并将其与涉农信贷结合发展,探索“信贷+保险”模式。

3.4破解宁夏农村金融的融资难题

宁夏融资难题的破解关键在于融资渠道的扩展,具体做法如下:一方面,除政府“输血”和大型金融机构注资外,还应推进农村直接融资的发展,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利用多样化的金融工具进行债券、票据等融资;另一方面,探索宁夏农村金融的期货市场和服务,发挥期货市场的风险规避功能,与证监会、期交所等相关部门沟通,推动枸杞、羊绒、马铃薯等产品的期货服务,并适时建立相应的农产品实物交割仓库。

参考文献:

[1]祁永忠.宁夏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及推广分析[J].农业科学研究,2016(03):43-46.

[2]王惠方.宁夏农村金融与经济发展现状及关系研究[J].企业导报,2015(19):21-22.

[3]党锐锋.宁夏农村金融发展的制度变迁与路径选择[J].商业时代,2013(08):140-141.

篇2

(一)民间金融能在资金供给上提供补充

国家财政支农资金的相对缺乏以及正规金融机构资金供给的缺位,都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民间金融发挥了替代作用,从而缓解了农村资金的供求矛盾。目前农村的种植业和养殖业逐渐呈现规模化和专业化的趋势,对于资金的需求十分迫切,而这种需求往往在正规金融体系的不到满足。与此同时,民间金融供给的力量也在不断增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的储蓄存款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十一五”期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达到了11.2%,同时农民人均纯收入也从2006年的3587元增加到2010年的5800元,增幅达到61.6%。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快速增长使得城乡居民的储蓄水平也相应提高。但自1998年之后,较低的利率政策导致了城乡居民储蓄的比例一直呈下降趋势。在城乡居民的储蓄存款余额仍然高达40%以上的情况下,银行的利率已逐渐丧失了吸引力,资金不断流向了高利率的民间金融领域。据目前比较权威的中央财经大学课题的《中国地下金融调查》,结果显示越是经济落后的地区,农户从银行、信用社等正规金融机构借贷的比重就越低,西部农户通过非正规金融途径取得的借贷规模指数最高,超过六成。

(二)民间金融相对正规金融具有比较优势

首先,民间金融具有信息成本优势,从而使得道德风险和经营风险降低。民间借贷多数发生在亲戚、朋友、乡亲和邻里等熟人之间,贷款人容易收集和处理借款人的信息,对借款人的资信、还款能力等也非常清楚,贷款监督成本低。贷款根据市场状况和自身收益与风险的关系设置利率,减少了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逆向选择。所以,民间金融尽管缺乏来自政府的监管和规范,但多数情况下资产质量反而比国有商业银行要好,据对张家口地区的调查,大多不良贷款很低,乡土气息浓厚反而能提高履约率。[8]其次,民间金融具有交易成本优势。民间借贷的手续简便,形式灵活,合同内容实用性强。例如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特点,从正规金融机构借款所面对的复杂手续往往使农户错失了农业生产的最佳时期,而民间借贷却能够提供个性化服务并进行创新和变通。最后,民间金融具有灵活的抵押担保优势。农村有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和农户没有合适的财产作为抵押又找不到有实力的担保人做担保,很难达到正规金融的贷款要求,而农村民间金融关于抵押担保的安排则非常灵活。同时,民间社会关系的约束这种无形的担保机制给双方都带来便利。

(三)民间金融能够满足资金需求主体多样化需求

民间金融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户多样化的信贷需求。正规金融的贷款不仅手续复杂,而且不能满足农户生产性贷款的季节性和紧迫性的需求。并且修缮房屋、看病买药、婚丧嫁娶之类的生活需求,还有买种买肥、承包经营等生产需求。总之,在正规金融不愿意到达但又有合理需求的领域,民间金融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补充的作用。民间金融还可以实现农村金融体系的多样化,与正规金融相互补充发展,更好的服务于中国的新农村建设。

二、制约农村民间金融发挥作用的原因分析

(一)农村民间金融缺少有效法律保护

法律认可的金融机构(包括农村信用)都具有官办金融的性质,而民营机构却一直得不到国家法律层面的认可。农村合作基金会在20世纪80年代一度得到农业部的鼓励发展,但90年代后由于农村金融改革向正规金融机构商业化发展,非正式金融组织反而受到了越来越严厉的管制。[10]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和温州地区民间金融风波,促使国家此后于1998年颁布了《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运行十多年的农村合作基金会被彻底解散并清算,同时部分“合会”还被定性为违法犯罪活动而遭到严厉打击。从此,民间金融组织和借贷活动进入非正规的“地下”层面。2003年我国又进一步出台政策对金融机构的设立做出了严格规定,这样,金融法规的严厉管控使农村民间金融活动受到了极大制约。

(二)民间借贷利率的容易失控

利率市场化是民间金融的主要特点和优点,但是同时也有负面效应。目前农村地区的民间借贷平均利率大约是18%—25%,是国有银行一年期贷款利率的3到4倍。我国当前利率和商业银行的借贷行为还没有完全市场化,大量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和农村个体户将借贷需求转向了民间金融。在资金供不应求的农村借贷市场,资金的价格—利率自然居高不下,有时远远超过有关法律法规设置的利率上限。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民间借贷利率常因无管制容易失控从而引发社会问题。

(三)农村民间金融潜在风险大

民间金融独特的运营模式使得各种金融风险潜伏其中,潜在风险主要表现为:一是借贷引发的债务纠纷。民间金融多口头约定且履约简单,大都仅凭一张借条或一个中间证明人即认可借贷行为,当债权人不能按期收回资金时,就容易引发债权、债务纠纷。由于民间借贷利率不受政府机构的直接监管,民间借贷行为没有合法地位,所以农村民间金融受损方只能通过私人来追讨,黑社会等非法组织往往会成为债权人的选择。二是民间借贷的高利率本身所蕴含的风险。高利率意味着债务负担重,金融风险因此被放大。三是民间金融组织结构松散带来的风险。以合会为例,随着会员数目的增加,相互了解程度反而减少,安全性大大降低。近期内蒙古鄂尔多斯、山西和温州等多地都发生了民间金融资金链条断裂的事件,上亿元的民间标会崩盘,对社会安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三、发展我国农村民间金融的政策建议

(一)构建民间金融法规,推出有效管理办法

正确定位民间金融,通过立法的形成对其进行界定,是促进其发展的首要任务。首先,建议国家立法部门尽快制定《民间金融法》,赋予民间金融合法的法律地位,明确界定其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违法金融活动的界限。在具体实践中,要对民间融资管理主体、职责和内容等做出明确规定,并对民间融资的利率做出指导,以便于民间贷款者能将规定和指导运用于金融产品设计中。同时,学习美国和香港的经验,推出类似香港地区的《放债人条例》,允许企业和私人放债,但对放债行为通过法规加以约束。其次,在有法规规范的情况下,执法部门应对民间金融的合法行为加强保护。与此同时,政府也要加强配套服务的建设,比如成立金融咨询公司,构建数据库和征信体系以及为民间金融业务开展提供人员保障与业绩激励等。最后,依照法律处置民间金融纠纷,防范未纳入合法渠道的民间金融风险。

(二)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民间金融组织

建立多种形式的民间金融组织是引导民间金融结构从“地下”转向“地上”的有效途径,同时也能引导民间金融结构向规范化、合法化、机构化转变。首先,政府可以适当降低金融准入门槛,允许部分私人钱庄以及合会以股份制或股份合伙制的形式进行登记和注册,转变为正规的金融组织。其次,还可以组建民营银行,以此实现制度创新,在市场机制下进行企业化管理。最后,将农村信用社改造成为农户自己拥有的金融机构也是一个可考虑的方案和选择,即在全国推广商业性质的小额贷款组织。国有银行在农村金融服务的空白因此可被填补,有效吸纳的资金因而也得以用于农村本地市场。总之,通过合法和多种金融机构的创建和改革,将原本流向地下钱庄的资金吸引到合法的投资轨道上来。

(三)引导农村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进行合作

首先,鼓励民间金融利用信息与履约机制的优势与正规金融机构开展合作,使后者也能分享客户信息,并利用其资金优势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其次,把民间金融的发展和农村信用社及农村商业银行的改革相结合起来,小规模的私人钱庄以及民间资金可尝试参与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合作)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的改制。引导农村民间金融参与正规金融具体的方式可以包括:对农村信用社增资扩股并允许和吸收农村有实力的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民入股;鼓励县域金融机构开办企业、个人委托等业务,引导民间资本流向规范借贷行为;鼓励有条件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向县域延伸机构,对商业银行进行一定改制,通过发展典当业等方式拓宽农村融资渠道。总之,通过吸纳民间资本入股等多种方式,将地下的社会闲散资金吸引到合法的投资轨道上来。

(四)改善金融生态环境

篇3

关键词:农村金融服务 存在问题 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3-203-02

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商业化经营迫使原国有商业银行中除中国农业银行外其他银行已撤出农村市场,新的股份制银行和外资银行涉足农村动力明显不足。目前农村商业性金融服务主体只有精简了的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而农业银行服务网点仅设到县区级或乡镇级,在乡镇级以下设置服务网点的主要是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银行(大部分仅限办理个人储蓄)。

近年来,在中央政策的指导下,各金融机构加大了对农村金融服务的支持力度,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健康发展。但目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仍存在着农村金融服务总体有效需求与农村金融服务、产品供给不足的现象,特别是农村金融市场资源配置问题表现的相对比较突出。本文就此现状进行了分析,从而为加强和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提供理论参考。

一、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1.金融服务垄断,缺乏竞争机制。国有商业银行在农村服务网点的撤销,使农村信用社实际上垄断了农村金融市场,农村金融资源无法进行合理有效配置,不能满足农村发展经济对商业性资金的需要。缺乏有效的、竞争性的农村商业性金融体系,使得农村的资金供求矛盾更加突出。

2.服务项目不完善,功能弱化。农村金融机构提供的业务服务方式单一,业务品种除存款、贷款、结算外,其他业务基本没有开办。我国已形成以票据和银行卡为主体、以新兴电子支付工具为发展方向的非现金支付工具体系格局。但在县以下农村可以选择使用的非现金支付工具很少。一方面新兴的金融支付工具在农村宣传有限,加之金融机构业务人员电子化程度低,一般偏好传统的、熟悉的业务品种。另一方面农村产业化发展的规模仍以家庭经营方式为主,农户的各项收入和支出的结算方式仍过度依赖现金交易。所以新兴的支付业务在农村没有普及,如代缴、异地查询、国库券、期货、保险、投资理财、基金交易等业务,影响了新兴支付结算工具的推广和应用。

3.金融服务缺位导致资金流失。首先,农村信用社规模小,支付结算手段相对落后,导致一些企业和农户舍近求远,到县城开户办理结算业务;其次,农村信用社为降低运营成本,将业绩不好的营业网点进行了撤并,从而失去了大量的储户,在吸收存款方面存在较大困难;再次,由于没有有效的资金回流机制,农村资金难以参与自身的经济循环,使本来就不富余的农村资金流向发达地区和发达行业,加剧了农村的资金短缺状况。

4.金融网络建设匮乏、滞后。我国已建立起以中国人民银行现代化支付系统为核心,银行业金融机构行内支付系统为基础的支付结算网络。但由于受地理位置、通信技术、经济发展等条件的影响,乡镇以下的农村金融服务网络覆盖面较低。部分农村信用社的乡镇网点未能接入大、小额支付系统或接入后使用率不高。现代化支付系统方便、快捷的支付功能在农村没能得到应用,阻碍了支付结算业务的发展,也制约了农村金融服务的拓展和深化。

5.金融机构信贷支持不足。目前,贷款难已成为农村建设的瓶颈。一是由于涉农企业规模小,自身资产质量不高,没有有效的抵押物,普遍难以达到信贷“门槛”要求。二是信贷投放主要以短期贷款为主,而农业生产周期长、效益低的特点,制约了金融信贷投入。三是金融机构对农村的信贷支持,主要集中在有经济实力的农户和部分经济效益较好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上,对农村综合开发、市场建设、产品经营项目等方面则支持不够。

二、促进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1.统筹考虑,整体推进,切实解决农村金融服务缺位的问题。一是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今后仍要坚持立足“三农”、服务“三农”的经营理念。农村金融服务的根在农村、在农民、在农业,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必须把支持农村、农民、农业发展作为出发点,依托现代化的支付系统和丰富的支付工具,延伸服务深度,努力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现状。二是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核心问题是资金,而农业发展中资金缺乏的关键问题是信用。因此,应在农村建立农户信用档案,用来记录农户的信用等级,为有良好信用等级的农户,办理贷记卡等支付工具,方便其支付结算,既增加农户对金融产品的使用率,又提高了农户的信用意识。三是促进农村金融服务创新。首先农村金融机构可以积极开发电话支付、移动支付、网上支付等新业务,使农户能够直接办理跨行转账业务。其次可以创新授权授信管理办法,发挥金融机构在项目评估、产业信息、代客理财等方面的优势,搭建适应农村金融市场的产品创新平台,如代销基金、债券、农业理财和投资咨询等服务。另外还可以结合当地经济特色,详细了解农户所需,积极研发适合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特点的金融支付产品,丰富农村支付方式,满足农村经济主体多样化的需求。四是强化农业发展银行的支农功能。农业发展银行在继续做好粮棉油收购贷款、大力支持农业开发、农田排灌等中长期政策性贷款,切实加大对农村改革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同时,将业务范围拓展到商业银行不愿介入的领域,赋予其支持扶贫、农业综合开发等政策性融资职能。使农业发展银行围绕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适度拓展信贷的范围和领域。既要防止混同于一般金融中介包揽应由商业金融或合作金融发挥作用的项目,又要防止混同于财政包揽应由国家财政无偿扶持的项目。比如:农业科技成果开发与推广、通信建设、电网改造、清洁节能建设等大批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项目的投资,发挥政策性银行作用。

2.增加农村信贷投入,建立以农业信贷政策创新为导向,信贷产品创新为主体的农业信贷管理制度。一是应着力创新农业信贷政策和信贷品种,完善贷款期限和贷款利率浮动幅度议定制度,最大限度减轻农户贷款利息,采用拓展贷款对象、拓宽贷款用途、合理确定期限、实行优惠利率等措施,实现小额农贷由小向大小兼顾转变,由短向长短结合转变,有效地增加农村信贷投入。二是规范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和扶贫贴息贷款的信贷管理政策。创新授信和抵押贷款管理政策,在对需要贷款的农户进行信用等级评估的基础上,确定授信额度,落实好担保、抵押手续后,在授信额度内采取“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封存管理”的管理办法,开辟一条有效的资产抵押的“绿色通道”,满足农业生产和农村建设的资金需求。

3.加强农村金融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支付结算服务体系,优化农村金融环境。一是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农村支付系统网络覆盖面。金融机构要利用跨行清算平台,把农村支付结算纳入现代化支付系统范围,完善农村支付清算服务,实现结算网点的资源共享、结算方便、信息对称;支持符合条件的网点及时、方便的接入大、小额支付系统、支票影像交换系统,使跨系统、跨区域支付结算网络覆盖到乡镇以下网点;开通跨行资金转账、小额定期借记、全国通存通兑等业务,减少资金在途时间,增强支付网络对农业和农村的服务作用。二是加快邮政储蓄银行的改革进程,整合现有网点和业务,为尽快接入现代化支付系统和行内支付系统创造条件,全面开办支付结算业务,扩大经营空间。三是农村信用社要进一步巩固农村金融服务主力军的地位,发挥其农村专业合作社和网点多的优势,大力改进支付结算设施,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创新支农品种,更好地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四是金融机构要在具备条件的农村,向广大农户推广商业汇票承兑、贴现等业务,在较发达的农村推广银行卡业务,尝试与中国银联公司开发适应农村需求的借记卡、贷记卡业务,深化金融支付服务方式。五是随着农村金融服务设施的不断完善,金融机构逐步向有实力、信用好的企业和农户推广电子商业汇票、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等支付系统业务,改善融资模式,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4.加大支付结算业务宣传和培训力度。一是金融机构和政府要积极协调,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加强对现代化支付系统业务知识的宣传,提高农户对现代化支付结算工具的认知度,扩大其在农村的影响和作用,尤其是要加大对新兴的金融电子支付工具的介绍和推广工作,积极引导、帮助农户参与和使用电子支付工具,使农户享受到方便、快捷、高效的现代化支付结算服务。二是金融机构应从当前农村支付结算需求出发,加强业务人员支付知识和电子化知识培训,提升业务人员系统操作水平和业务处理能力,提高服务质量,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需要。

5.发挥各级政府主导作用,构建多元化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一是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扶持力度,出台支农惠农的金融政策,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在信贷合作、结算、信用信息交流、信用环境建设等方面开展广泛合作,进入农村市场,合理分布和增设服务网点,配合相关政策,不断提升金融服务手段和能力,扩大涉农业务范围,逐步形成乡镇金融业务竞争机制。通过有效竞争机制,促进各类金融机构之间的功能交叉和互补竞争。二是地方政府在严格执行《中央财政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同时,要结合建设新农村的要求,加大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力度,研究鼓励金融机构向农村发展和投资的财政税收政策和风险补偿机制。

三、结束语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过程中,伴随着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更是不容忽视,“三农”问题始终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和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多措并举构建一个功能完善、分工合理、有序竞争的多元化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形成金融合力,支持农村建设,帮助农民致富,是一项利国利民的系统工程,是各级政府的首要任务,更是各农村金融机构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我们要努力为农村经济和谐发展积极创新,谋求新的工作思路,寻找新的突破口,使农村经济在创新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侯希红.农村金融保障体系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促进作用.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2.孙军.构建农村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的设想.农村金融,2007(6)

3.孙平.我国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的构建.南方金融,2005(6)

4.张亚欣,陈茜.构建多层次金融中心体系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当代经济研究,2008(6)

5.郝岩.解决农村金融困境构建多层次金融体系.商场现代,2009(3)

6.赵敏.加快完善济南市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对策研究.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7.唐旭.多层次金融市场与金融脱媒.中国金融

篇4

一、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现状

目前,农村金融机构除了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邮政储蓄银行、人民保险公司、人寿保险公司等国有金融机构外,还包括各地涌现出来的民办“贷款公司”、“村镇银行”、“资金互助会”,以及一直扎根农村金融市场的农村信用合作社。一个多元化、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发展的农村金融体系正在逐渐形成。国家自2003年启动农村信用合作社以来,农村信用合作社在产权制度、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取得很大进展和阶段性成果。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能力,抗风险能力和支农服务水平都有明显提高。经营形势持续向好,支农主力军的地位进一步巩固,为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在农村特别是一些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还较多。一是县域国有金融机构萎缩;二是县域资金外流,用于县域经济发展的贷款总量不足;三是信贷资金结构不合理,农民贷款难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四是农村金融服务功能单一,创新不够,不能满足“三农”多元化要求。

导致农村金融服务不充分的原因,一是金融业的成本收益要求与农村经济周期长、效益低的矛盾比较突出。商业性金融机构追求低风险、高效益的金融业务,而农业生产周期长,经常面临自然灾害,而且丰产也未必丰收,长期以来始终未能走出高成本、低效益的困境,相比其它产业其弱势明显,使商业化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风险的矛盾突出;二是农村信用合作社“独木”难撑农村金融局面;三是政策性金融基本缺位,难以惠泽“三农”。

二、发展农村金融机构,完善农村金融体系

伴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金融的需求,农村金融必须发展多种性质、多种形式、适合不同需求的金融组织。要推进农村金融组织创新,适度调整和放宽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准入政策,降低准入门槛,鼓励和支持发展适合农村需求特点的多种所有制金融组织。

1、积极稳妥发展村镇金融机构。为适应我国农村地域广阔,农民人口多,居住分散的特点,应在乡镇或人口居住较多的村设立村镇金融机构。村镇金融机构的设立,可以采取村镇银行、村镇贷款公司、村镇担保公司、村镇保险公司等形式,实行股份制经营和管理,由发起人募集资本金。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私人资本、企业、外资、国内外银行、保险等均可以投资、入股、控股。在业务经营上,实行“村客户经理”制,除了办理传统的信用业务外,可以交叉其他金融机构委托的农村保险、银行、证券等业务,填补农村金融服务的空白。

2、深化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改革。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要按照股份制方向积极推进改革。对经营管理好、经济效益高的农村信用社,支持改制为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合作银行要优化股权结构,引进战略投资人,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对符合条件的农村合作银行法人机构,积极支持上市融资。

3、进一步发挥国有商业银行的作用。一是农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要探索服务“三农”的县及县以下经营机构的经营管理模式,赋予直接服务“三农”经营机构相应的权限和责任,并制定严格可控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大力增加对具有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的农产品产业带、主导产业生产基地、农产品专业市场建设的资金投入,提高对农业重点龙头企业的综合服务水平,扩大对“三农”金融服务的覆盖面。二是邮政储蓄银行要抓紧在全国设立分支机构,以服务“三农”、发放“小额贷款”为主,尽快完善其银行服务功能,使其具有便利城乡结算的功能。三是农业发展银行在继续做好粮棉油收购贷款等政策性业务的同时,应进一步拓宽农发行的政策性业务领域,加强对扶贫开发贷款的发放和管理,以及农业开发项目贷款的发放和管理。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交通道路、水利、电力、环境保护等涉及农村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上,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的作用。

三、创新农村金融业务,繁荣农村金融市场

1、积极发展“小额贷款”业务。要对小额贷款的抵押、担保、期限、金额等制定与农村相适应的制度,既促进农户小额贷款的发放,又最大限度防范小额贷款的风险。解决“小额贷款”瓶颈的关键问题是解决农民贷款的抵押、担保问题,如成立合作制的担保公司,从法律、制度上使农民的家庭财产、联户担保等具有法律效力,拓宽小额贷款的发放路径,解决农村信贷业务中“抵押难、担保难”的问题,地方政府应积极促进农村信用担保机构的发展,出台相关法规,鼓励创新抵押担保形式,扩大符合农村特点的抵押品范围。建立适合农民和农村经济实体的多种形式的信用担保体系。

2、积极开发农产品项目贷款,支持农业产业化生产。围绕“菜篮子”、“米袋子”农业项目,要从项目的自有资金、抵押资产、项目规模、预期效益等确定支持的最低标准,支持集约化农业发展;针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农村中小企业的业主、农村种养大户及大型市场个体工商户的金融需求,涉农金融机构要修改完善相应的服务管理办法,组成银团贷款,加大农业贷款支持力度。

3、深入研究现代农业生产的规律,支持农业链条产品开发。要按照农业产品链条化的发展规律,从农产品生产、加工到销售一条龙的现状出发,制定支持链条农产品发展的贷款、结算服务办法。对于涉及多环节的农业链条产品,要加强一条龙的金融服务,针对县域人流、物流、资金流不断聚集的实际推出具有特色的支付结算产品。

4、创新农村消费贷款,支持城镇一体化发展。各家银行金融机构都应结合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制定城镇一体化条件下的农村消费贷款政策,创新农村消费贷款形式,满足农民在住房、汽车消费等方面的贷款需求,对县域法人企业和个人高端客户推出综合理财产品,加快我国城镇一体化发展的进程。

5、大力发展农村保险业务。一是积极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的试点范围,建立健全农村保障体系。二是加快建设多层次、多渠道的农业商业性保险体系,政府可以适当补贴和出台相关优惠政策, 吸引商业性保险机构在农村开展保险业务和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保险。鼓励商业性保险机构开发农业保险业务,大力支持农村金融机构农业保险业务,并运用财政、税收、金融、再保险等经济手段支持和促进农业保险发展。三是各家保险公司都要在发展农村保险上出台更多利民、惠民的保险产品。在农、林、牧、副、渔业上积极推行产品保险;积极开发和提供面向农村的家庭保险和人寿保险。四是各保险公司可以通过委托当地村镇金融机构、邮政储蓄银行、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农业银行等办理相关农村保险。

四、发展农村金融,国家要给予更多扶植和支持

国家要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金融政策支持、加强金融监管等途径,支持农村金融机构壮大经营实力,全面促进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

1、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法律法规体系。国家应尽快修订《商业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以及相关法律,给予农村金融发展应有的法律地位。尽快制定适合农村金融发展的法律法规制度,为新农村建设中金融资源安全运行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2、加大对农村金融的财政和税收支持力度。国家对农村金融在财政和税收上的支持应包括:一是在现有的财政支农资金中,划出一部分作为贷款担保资金,引导、撬动商业性金融对“三农”的服务和支持。二是对农村金融机构发放农业贷款适当减免营业税。三是财政贴息。对金融机构的涉农贷款,可以考虑实行低息政策,由财政给予适当贴息,切实减轻涉农领域负担,鼓励各类银行金融机构多向“三农”投放资金。对重点支农项目,财政部门要拿出一定的财政贴息资金,以鼓励银行金融机构投放配套贷款。四是对涉农不良贷款,财政部门应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支农风险资金,核销农村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

3、中央银行要加大对农村金融的宏观调控。人民银行要协调各金融机构畅通农村支付结算。对于资金困难的金融机构,人民银行要给予临时贷款支持,同时要允许贫困地区的银行机构少缴或免缴存款准备金。对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等上缴存款准备金予以区别对待,根据各银行金融机构支农业务大小,相应减少上缴存款准备金的比例。在利率方面,对于贫困地区的贷款要实行差别管理,通过宏观调控引导资金流向农村。

4、金融监管部门要在加强风险监管的前提下,开放农村金融市场,搞活农村金融。监管部门要按照分类监管、分类指导的原则,制定符合农村金融业务特点的监管制度框架和体系,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机构准入政策,尽快成立存款保险公司,防范和化解高风险金融机构风险;简化农村金融监管条款,一要调整县域业务的风险权重。在计算加权风险资产总量时,适当调低农村金融业务的风险权重,以降低资本充足率达标时对所需资本金的要求,鼓励涉农金融机构加大对县域经济的有效信贷支持;二要调整县域信贷业务质量分类办法,允许农村金融机构对县域信贷业务的风险分类采用期限法等方式,提高分类的效率和准确性。

篇5

一、促进农村金融发展的基本思路

金融是配置资源的手段,农村金融发展核心目标是让金融资源流向农村,为此要解决三方面问题。一是机构,即要“有人办事”。二是资金,即要“有钱办事”。三是体制和机制,即建立和完善制度,确保“把事办好”。

政府应主要通过完善机制、搭建平台、提供引导的方式来促进商业性金融为“三农”发展提供金融服务,推动信用体系建设,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将挖潜盘活现有政策、资金、资源和探索创新促进金融支农模式有效结合,着力发挥政策、资金的合力,发挥“四两拨千斤”杠杆效应,引导和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农村金融服务供给,拓宽金融服务供给渠道,促进社会资金流向“三农”。探索引导融资、担保、保险、期货等金融工具统筹发挥作用,建立金融支农体系和长效机制,增强金融支农的可持续性。

在政府支持农村金融发展工作中,应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一是政策引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原则。政府作用的发挥,应侧重于借助市场机制实现,吸引金融机构加强农村业务,通过缩小乃至消除城市和农村金融业务在利润、成本、风险等方面的差距,而不是通过行政干预强迫金融机构支农。

二是坚持普惠性和差异化相结合原则。对成本较高、利润较低、风险较大的农村金融业务,以及资本规模小、运营成本大、财务负担重的农村金融机构,要实行普惠制扶持政策,弥补金融机构开展这些业务承担的额外成本和风险。对主要支农金融机构要做到重点扶持,体现正向激励,引导其加大支农力度。

三是长期性和阶段性相结合的原则。扶持政策要持之以恒,将各项长效扶持政策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稳定社会的政策预期,更好地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支农力度,引导社会资金流向“三农”。同时,针对时代特点和当前问题出台阶段性政策,与长期政策相辅相成。

四是坚持支持发展和加强规范结合原则。只有在规范基础上,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才可能是可持续健康发展。强化社会信用建设,规范金融机构管理将起到基础保障作用。

五是坚持挖潜盘活现有政策资金和探索创新财政促进金融支农模式有效结合原则。以现有政策为基础,在不断探索完善的过程中创新支持模式。

二、支持农村金融发展的主要内容

(一)进一步强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搭建农村金融发展平台。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是金融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三农”特点和发展要求决定了政府必须发挥作用,通过降低农村金融的信用风险,逐步净化农村金融市场环境,促进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一是要加快农村金融生态基础建设。以创建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金融生态县为载体,努力构建县、乡镇、村、金融机构、农户五位一体的农村信用体系。二是要充分利用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加快构建农村信用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加快推进农村地区支付结算系统电子化建设,大力发展银行卡业务,拓展农村地区金融机构支付结算业务,畅通资金结算渠道。三是要加大监督力度。大力弘扬和表彰诚实守信,严厉打击逃废金融债务行为,形成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氛围,改善农村金融信用环境。

(二)加大地方金融财务和资产规范管理力度,夯实农村金融发展基础。金融行业的特殊性是其经营的产品为资金,极易引发经营风险和社会风险,进而演化为政府风险和财政风险。企业财务管理处于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企业经营状况最终都要通过财务数据反映出来。因此,规范金融企业财务管理对于准确了解和掌握企业经营状况,有效防范并及时化解企业经营风险和政府财政风险,避免风险蔓延扩大意义重大。地方财政部门作为地方金融企业财务主管部门,应始终把加强金融企业财务管理放在突出位置。一是围绕“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着力推进“两基”建设,强化财政金融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效益。不断完善金融企业财务资产管理政策,为加强监管奠定制度基础。二是进一步规范财务资产管理流程,明确审核重点和审核方法,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三是建立金融企业财务管理日常监督检查制度,确保各项制度落实到位。四是加大基层金融干部和地方金融企业业务培训力度和建立专项检查制度,强化财政金融管理职能,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提高金融资金安全性和效益性。

(三)推动建立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加大金融供给。一是要改革“存量”机构,做大做强支农主力军。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后逐步退出农村市场,农村信用社成为支农主力军。但其资本实力有限,业务发展受到约束,在存款市场上的竞争地位较弱,资金来源不足制约了信贷投放。股份制是农信社产权制度改革的主导和基本方向。选择具有实力的信用社,进行股份制改造,组建农村商业银行,政府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向其注资提高核心资本充足率,并采取股权连接方式,对各级农信社实施风险救助和行业管理,推动其体制机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健康发展和持续支农能力。二是要扶持“增量”机构。对符合条件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给予政策扶持,引导社会投资设立适应农村需要的各类新型金融组织,鼓励金融机构在金融服务不足和空白地区设立网点或开展业务,促进农村金融领域良性竞争。奖励金融机构在村屯设立业务代办点,填补金融服务网点空白,方便农民办理金融业务。设定一定条件将一些高质量的小额贷款公司纳入政府补贴扶持范围,扶持其发展。

(四)千方百计筹措农村信贷资金,增加信贷投放,支持现代农业发展。一是组织财政间歇资金,支持农业重点大项目建设。如黑龙江省财政厅为解决农村信用社资金来源不足问题,拉动涉农贷款增长,2009年以来就利用财政间歇资金实施“百亿惠农贷款”工程。财政资金存款利息回缴省财政,作为反哺农村的贷款资金来源,统筹利用。二是深入研究利用财政各项专项资金,改变以结果为导向的资金分配机制,建立和完善以财政资金乘数效应的资金传导机制,与金融资源捆绑投入,带动金融资源跟上。三是与专业合作社资源结合,支持专项信贷投入。

(五)进一步完善财政奖补政策,发挥财政引导作用。当前,县域金融机构贷存比仍普遍低于城市金融机构,资金从农村流向城市的现象未根本改变。应利用奖补政策引导信贷资金回流农村。一是稳步推进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激励和引导基层银行增加涉农信贷投放。自2009年起,财政部开展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增量奖励试点,试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对符合条件的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长超过15%部分给予奖励;对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资金互助社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按照年末贷款余额的2%给予补贴。下一步,应探索对资产质量好、支农力度大的金融机构,适当放宽奖励条件,加大奖励力度,体现正向激励原则,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支农力度,研究将小额贷款公司纳入奖励范围。二是加大省级政府金融奖励政策力度,考核金融机构支农指标,发挥引导作用。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不断调整奖励考核项目,完善奖励考核方法,适当加大奖励力度,更好体现政策的公平性,突出政府奖励的导向作用。三是研究农户贷款贴息试点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风险补偿政策。可对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农户贷款给予贴息,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户贷款发放力度的同时,降低农户贷款成本,充分发挥农村金融的“造血”功能,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并促进农民提高生产效率和技术含量,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四是对组织开展农业项目银团贷款、林权抵押贷款和粮食抵押贷款等特色业务的,按照贷款额度给予适当奖励。

(六)鼓励农村金融产品创新。种类丰富、覆盖广泛、灵活多样的农村金融产品,是农村金融发展的核心。一是支持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方式创新。尽快满足随着经济发展而迅速增加的特色农业、子女就学、医疗保健等多种信贷需求。如通过组织“惠农贷款”竞标的方式,将扩大贷款额度、延长贷款期限、创新贷款方式作为竞标条件,支持并引导贷款方式创新。二是支持发展基于订单与保单的金融产品,将信贷和保险有效结合,分散信贷风险。参考龙江银行“五里明信贷模式”,推动和发展“公司+农户+龙头企业+担保+农村合作组织”等信贷模式,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发展。对订单和保单等为标的资产,探索开发“信贷+保险”的金融新产品,有效防范和分散涉农信贷风险。对实施“信用链贷款”、“订单、保单贷款”的银行,按照贷款额度给予适当奖励。三是支持大额农村信贷方式创新。鼓励金融机构合作,对数额较大的涉农信贷需求开展银团贷款业务,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开展林权抵押贷款、粮食抵押贷款业务试点,开办汇款、支付、信用卡、保险、信托投资、咨询等业务,以满足农业发展对金融服务的需求。

(七)扶持农业担保服务体系建设,搭建农村融资担保平台,分散农村金融风险。一是支持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建设。对县域内成立的农业担保公司给予资本金注入扶持。县级政府由于财力等原因制约,组建担保公司步伐放缓。为调动县级政府积极性,鼓励组建专业性农业担保公司,建议省级财政对成立县域政策性农业担保公司,给予资本金注入扶持。资本金可以省政府名义委托省担保集团投资参股。同时,授权省担保集团负责以股东身份,参与并监督县级担保公司业务开展。二是加大力度落实“中小企业担保机构贷款担保代偿风险补助政策”,完善信用担保机构风险补偿和风险分担机制。进一步提高为农业中小企业担保的代偿比例。专门设立农机具、水利等风险代偿制度,以财政代偿资金、注保资金引导保险企业加大保险力度。三是探索不动产、动产等抵押质押形式,创新农村抵押担保方式。农村融资抵押担保不足是完善现代农村金融运行机制的主要问题,也是农村金融发展的瓶颈。农民的资产主要是房屋、土地承包经营权、各种农机设备等,这些资产受我国土地政策的影响不易变现,难以作为融资抵押物。同时,农民受交际范围所限,收入又比较低,也很难找到愿意为其贷款担保的担保人,加大了农民大额融资的困难。必须大力创新农村抵押担保方式。依法开展权属清晰、风险可控的大型农用生产设备、林权、四荒地使用权等抵押贷款和应收账款、仓单、可转让股权、专利权、商标专利权等权利质押贷款。探索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民宅基地、养殖水面、农民自主房等不动产以及农用机器设备、农用车辆、农产品等动产抵质押贷款业务。发展农房抵押贷款,促进农村消费增长,有利扩大内需。突破传统贷款抵押模式,大力发展农村信用贷款,侧重考察贷款农民的信用和未来现金流,结合农业保险和财政补贴,探索具有农村特色的金融供给方式。

(八)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农村保险业快速发展。一是完善农业保险政府购买服务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果。通过几年的保险实践,农业保险政策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但随着农业物化成本的上涨和自然灾害频发,保险合同条款也应进行调整。农业保险财政补贴达到80%,从政府购买服务角度和保护投保农民利益、提高财政资金精细化、科学化管理角度出发,财政部门需对农业保险费率、保险责任、理赔类型和赔付标准等条款的公平公正性进行专业评估分析,并提出相关意见,更好地保障千万投保农民的利益,提高农业保险政策保障效果。二是建立农业风险分散机制。尽快建立巨灾风险准备金制度,每年按照一定比例从保险收入中提取巨灾风险准备金,达到一定规模后停止提取,实行动态管理。实现“丰年积累、灾年结转”,解决农业保险发展的后顾之忧。建立健全再保险体系。三是稳步扩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范围。稳步扩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品种,不断创新丰富生产生活的特殊品种。探索发展地方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和农房、农机具的保险,农村五小车辆保险,养老、子女教育、农村医疗保险,农村小额人身保险和农民家庭财产保险等众多生产、生活保险品种,合理研究确定地方财政、农民保费分担比例。在保险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得到规范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种植业保险扩大覆盖面积,能繁母猪实现应保尽保,奶牛保险稳步增加。

(九)支持建立粮食银行。以全国粮食生产第一大省黑龙江省为例,当前该省优化粮食产销结构,农户增收面临四类主要问题:一是每年秋收后由于还贷和备耕需要,农户不得不将粮食集中上市变现,粮价向下波动,影响农民增收。二是农户缺乏储粮条件,存贮办法原始而粗放,保管损失严重。三是粮食外运时间集中,运输难加剧了农户卖粮难和卖价低。四是农户在春播前急需集中购买生产资料、缴纳土地租金,高息借贷筹措资金,加重了农户负担。组建黑龙江省粮食银行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是提高种粮农户收入的重要手段。粮食银行是介于实体经济和货币经济之间的金融企业。主要业务是专营粮食实物存贷业务,即农户将粮食存放于粮食银行,拥有粮食所有权,而将其使用权以定期、活期等形式交给粮食银行经营管理、加工、贸易,盘活粮食资产。农户也可以自己销售存于粮食银行的粮食。粮食银行可以通过这种粮食运营模式,更好地掌控粮源、促进经营,并通过对粮食的吐故纳新及收取保管费和交易手续费获得相应效益。另外,存粮户还可以向粮食银行申请贷款。

篇6

 

近年来,农村金融的发展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对“三农”日益重视的情况下,农村经济的发展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而增加农民的收入就必须要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而农村金融的建设与发展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村金融的影响

 

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对促进农村金融的发展作用十分巨大,在农村经济实体不断增强的过程中,需要农村金融的发展与支持,可以促进农村金融业务的发展与壮大,同时农村金融的发展与壮大,可以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支持,提高农村经济运营的稳健性,改变农村企业的金融状况和财务状况,提升农村企业的融资能力和融资范围,进而能够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就也能有效的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而农村经济的发展落后,农村的金融发展就比较脆弱。在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比较,农村金融发展也十分强健,有效地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由于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存在着很强的地方保护作用,农村经济发展的壁垒十分明显,导致农村经济的发展缺乏流动性,这样就会导致不同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同,形成的金融体系也不相同。

 

二、农村产业结构影响着农村金融的发展

 

农村产业结构的发展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产业结构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资源配置的作用,并在不同的经济部分进行调整与演化,进而影响着农村金融的发展,农村产业结构也是决定整体经济效益和发展态势的一个重要因素,影响着农村经济的整体提高。而农村金融对农村产业的支持,也是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对农村经济的效率与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而这种影响着农村金融的发展。一方面,农村经济效益变化将会对农村金融的绩效产生影响,提高农村金融发展的总量,影响着农村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另一方面,农村金融的发展,对优化的农村产业结构也有着十分明显的作用,对于发展比较好的农村企业,农村金融的支持力度也比较大,在农村金融的支持下,农村产业也增加了抵御风险的能力,促进农村产业实体提高自身抗击风险的能力,这样就会实现实体经济部门传递到农村金融体系的系统性抗风险能力增强,也能有效的改变农村企业的财务状况,优化农村的产业基础,促进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

 

三、农村经济景气程度影响着农村金融的发展

 

农村经济景气程度表明农村经济的活跃程度,是对农村经济管理部门制定的相关制度与环境最为直接的反映,也是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标志。农村经济景气程度越高,农村经济发展就越好,对农村金融的需求也就越大。同时,农村经济的景气程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农村金融体系的活跃程度。活跃的农村经济就会促进农村金融体系的优化发展,同时也影响着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有助于农村金融完善自身的管理体系,也有利于支持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一般来说,农村经济越活跃,农村产业的发展就越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进而也会影响着农村金融的发展。

 

四、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影响农村金融的发展

 

“三农”的发展对农村金融发展影响十分明显,农村经济的市场化程度越高,农村的产业发展就会比较活跃,也要求农村金融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优化农村金融的发展。目前,我国农村经济正在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政府的管制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正在减弱,意味着市场配置的作用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越来越大,有利于农村市场机制的完善发展,同时也能够促进农村金融的稳定发展,使得农村金融机构的独立性也在不断的增强。同时农村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也会促进农村诚信文化的发展,进而也能够促进农村形成良好的经济体系,这对提高农村金融体系的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生产要素市场化以及市场制度建设方面的因素,也是农村金融市场稳步建设的重要途径,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结束语

 

要实现农村经济的发展,就需要不断优化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环境,提高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同时,在农村金融发展的过程中,应该立足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建设合理有效的农村市场金融体系,以支持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完善。培育农村金融的内在生长机制,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农村金融体系。

 

作者简介:

篇7

关键词:农村经济发展 农村金融发展 协整检验

一、引言

金融是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而产生的,它依附于经济生存,并影响着经济的增长。首先,可以通过金融运作为经济发展提供各种便利条件。其次,通过金融的基本功能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如通过发放贷款、贴现票据、购买有价证券等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注入。再次,通过金融机构的经营运作来提高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的效率以节约成本。同样,经济的增长也能影响金融的发展。首先,金融在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其次,商品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对金融的需求不同,从而决定了金融发展的结构、规模和层次。

二、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该研究的样本区间为1990—2009年,涉及的变量和数据资料主要包括安徽省GDP、第一产业产值、农业贷款、乡镇企业贷款、农业存款、农村储蓄存款。所使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安徽统计年鉴》以及中国知网数据库。

(二)研究方法

1. 模型选择

在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中,由于时间跨度比较长,而且考虑到时间序列的不稳定性,应用回归分析可能会产生伪回归现象,所以本文采用协整检验及误差修正模型进行分析。

2.指标设定

本文主要从农村金融规模与农村金融效率的角度衡量农村金融发展状况,从而建立起安徽省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联动性关系式如下:FZ=α+γCB+δDB+ρXL+ε(1)

其中,CB为安徽省农村存款与第一产业产值比率,DB为安徽省农村贷款与第一产业产值比率,XL为农村金融效率(即村贷款与农村存款的比值),FZ为安徽省经济发展水平。

三、结果与分析

(一)单位根检验

(二)协整检验

四、政策建议

通过实证检验表明,当前安徽省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具体表现在农村金融规模对经济发展并没有起到推动作用,而农村金融效率对农村经济发展则起到了促进作用。因此当前的农村金融政策的重心应该从扩大农村金融市场规模向提高效率转化,构建一个高效、规模合理的农村金融市场。

本文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几点相关的政策建议:

第一,构造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市场。

第二,加强农村商业性金融机构在竞争基础上的合作。

第三,继续推动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等在农村金融机构的改革。

第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金融组织形式。

篇8

    论文摘要: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仍有待提高。因而我们可以得出:作为农村经济发展核心的农村金融势必在某些方面存在问题。本文将从已有文献对农村经济和农村金融关系的研究成果出发,探究促进我国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政策,为相关部门的政策出台提供借鉴。 

现阶段,我国很多地区仍存在较为严重的二元经济结构,发展农村经济,统筹城乡发展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纵观近期文献,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金融的发展呈现正相关的关系,但这种关系表现得并不明显,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阻滞给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威胁。 

一、相关关系原因分析 

(一)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退出农村金融市场 

从2000年开始,在我国农村,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相继撤出县级及县级以下地区。从而导致农村金融供应机构以及资金供应出现严重缺口,与当时农村经济机制改革产生重大矛盾,随着矛盾的日益尖锐,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着积重难返的威胁。 

(二)缺乏良好的农村金融环境 

现阶段农村经济的发展缺乏良好的农村金融运行环境:一是我国目前的农村金融机构还都缺乏明确的法律规范;二是缺乏有效的宏观政策支持;三是缺乏对农村进行教育、医疗、法律等公共产品充分供应;四是应加强农村社会保险等方面的配套改革。 

(三)农村非正规金融行业冲击金融市场 

在农村,私人借贷极为普遍,构成了农村借贷的主要方面。农户的支出比例从大到小依次为教育、生活、医疗和生产,当入不敷出时,农户往往更倾向于通过私人借贷的方式获得资金。有数据显示,农户从正规金融获得的借款占全部借款的比重不到1/3。这主要是因为通过正规农村金融机构获得借款非常困难。调查显示,农民借贷的问题并不在于利率的高低,而是根本借不到钱。非正规金融的存在显然有其必要性,但问题是非正规金融游离于法律之外,可能蕴含着极大的风险。 

(四)存款保险体系不健全 

存款保险制度作为金融稳定的重要保障因素,增强金融机构抗风险能力、防止挤兑危机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而现行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缺乏相关的存款保险制度,从而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埋下了隐患。 

二、政策建议 

(一)改革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和外部支持环境 

现有农村金融监管力量,分别来自于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各省政府金融监管部门,往往出现职责上的分工问题,或者造成监管漏洞,监管不到位,或者监管过度。因此应该加强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 

农村金融改革同时需要一个良好的金融运行环境。一是需要相应的法律和制度支持,我国目前的农村金融机构还都缺乏明确的法律规范;二是需要相关准备金管理,再贷款利率等方面的宏观政策的支持;三是需要对农村进行教育、医疗、法律等公共产品充分供应,促进农村商业金融服务的改善;四是加强农村社会保险、医疗保险等方面的配套改革,以促进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 

(二)推进农村金融改革与城市金融协调发展 

金融改革始于城市,这就造成了农村金融改革与城市金融改革脱节。农村金融改革落后于城市金融,农村金融供给不能适应需求的变化。农村经济和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带来了农村金融需求的变化。经济发展的过程在逐渐地削弱二元结构特征,城乡统筹、缩小城乡差距也成为政府现阶段经济工作的重心。池小萍在“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的互动式发展”一文中提到,与城市金融相比,农村金融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服务地域的广阔性而导致经营管理难度较大,而使以利润为导向的金融机构望而却步。因此,应注意农村金融系统改革与城市金融系统改革推进的协调性。 

(三)完善我国农村存款保险制度 

鉴于我国目前存在的良莠不齐的农村信用环境,设置强制投保可以避免“劣币驱逐良币”效应。并且强化准入机制,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将经营效益差的信用单位排出农村金融市场,确保农民的财产安全。 

(四)注重农村金融的多元化发展,实现小额信贷组织创新。 

虽然非正规农村金融市场充斥了正规农村金融市场,但我们不能否认非正规农村金融市场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不同性质市场的存在可以形成一个良性的竞争环境。为了获得更多的收益,双方会不约而同地改善经营模式,加强管理,而最终获益者为广大农民,为“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保障。 

例如,进行以利润为导向、成本收益平衡、运行效率高的小额信贷组织创新,通过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利率的方法从多个渠道减少对捐赠的依赖。 

(五)区别化对待,满足不同地区的农村建设要求 

我国不同地区农村的经济状况、耕作环境、教育水平等方面差异显著,因此出台政策应区别化对待,切勿“一刀切”。比如,将农村信用合作社按照行政区的等级划分,逐层削减规模,使农村信用合作社真正的深入农村,切实为农民解决问题。这样,既可以节省农民办理事务的成本,又能提高合作社的工作效率,从而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六)完善金融所有制结构,加快资金回流 

有数据显示,农村建设常出现资金运用不合理的情况。因此可规定对资金运用达不到规定比例的,要求其增加信贷资金投入,或者减少存款,或者自动退出农村存款市场。加快资金的回流,为农村的建设提供充分的资金流支持。 

参考文献: 

[1] 周霆,邓焕民.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创新论[m].中国财经出版社,2005. 

[2]薛红,赖景生.基于城乡统筹视角下重庆市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相关关系分析[j].管理学家.2009(04). 

[3]彭艺,彭紫云. 农村金融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以中部地区为例[j]. 理论探讨.2010(04). 

篇9

主要工作目标

2014年业务经营预期目标是:资产总额增长9%,年末达到3700亿元左右;存款增长10%,年末达到2900亿元左右;贷款增加300亿元,年末达到2100亿元左右,其中涉农贷款占比不低于66%。实现收入270亿元左右,全区统算实现利润66亿元以上。资产利润率不低于1.3%,资本利润率不低于15%,成本收入比控制在50%以内。不良贷款率年末控制在6%以内,资本充足率(新口径)达到10%,拨备覆盖率不低于85%,拨贷比不低于4.5%。

重点工作

第一,以支持现代农牧业和小微企业为重点,增强服务地方经济能力。加大对“三农三牧”和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加强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推进金融普惠服务。

第二,以结构调整为重点,促进经营管理转型。探索建立内部资金转移定价、客户关系定价、运营成本分摊、经济资本管理、资产负债管理五大体系;加大存款结构、信贷结构、分配结构等经营结构调整力度;拓展业务范围。

第三,以防范化解风险为重点,推进全面风险管理建设。清收处置不良贷款;加强重点领域风险防控;狠抓高风险机构风险化解;推进全面风险管理建设;加强案件防控、稽核监督和安全保卫工作。

第四,以信息科技治理和项目建设为重点,提升科技支撑引领能力。加强信息科技治理;加大信息化项目建设力度;加强电子银行业务创新。

第五,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为重点,推进产权改革。加强股权改造,健全股权流转机制;稳妥推进农商行或股份制联社组建;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快转换经营机制。

第六,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为重点,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加强领导班子队伍建设;优化员工队伍结构;完善薪酬管理和绩效考核体系;加强作风建设。

篇10

关键词:金融发展 财政补偿 重点领域 财政支出 税收优惠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基本上涵盖了四类:邮政储蓄银行、农村信用社、农业发展银行以及农业银行,而它们总体发展的现状是经营状况不佳、盈利水平较低、抗风险能力强以及不良贷款占比太高等,而且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机制不够健全。农村金融中介功能也比较微弱。以上的种种情况亟待解决和完善,科学合理的财政补偿政策是保障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重要基础,我们必须深入探讨金融支农等的根源和绩效情况,在吸纳财政补偿的优秀经验以及尊重国情的情况下,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财政补偿机制,促进农村经济市场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也为我国市场经济的稳步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一、重点财政补偿领域的选择

农业是弱质产业,虽然经过多年的建设以及技术的进步,在多方面也获得了不少的成就,然而我国当前的农业生产仍然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和控制,良好的财政政策的支持,可以有效地弥补农业自身的脆弱性,增强农民收入的稳定性。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是将基本的畜牧品、油料燃物以及棉花等供需的调剂能力较大的农产品融入到一般性的补偿范围内,除此之外,要适当的地赋予此类的农村金融业务以补偿。其次,要针对个体工商户、民营企业等在农村信贷资金补助以及贴息等方面给予适当的优先支持,在分析他们的发展现状和实际需求的情况下,借助于先建后补以及奖励优先等手段引导农村农机具、农产品种子等的服务性公司,以便能够帮助农民更好地开展农耕等农业活动,在更大程度上帮助农民科学地种养。再者,要逐渐尝试着将小麦以及水稻等主要粮食为生产单位的金融业务归纳到重要的资助对象,还有一些重要的预算和补贴要由财政部门统一规划和给予,在实践中不断地补足相关补偿条款内容。需要注意的是,选择重点的财政补偿领域,并不是说明其他方面的不重要,而是在抓住主要矛盾的前提下解决所有矛盾,真正地发挥出财政补偿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

二、完善财政支出政策

依据农村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不断地完善财政支出政策,不仅可以有效地改善农村金融机构经营不良的现状,而且促进财政政策朝着更加符合社会发展动态的方向发展。详细一点来讲,政府可以尝试借助设立支持农村金融建设的专项基金的方式,运用补贴、贴息等的财政政策工具以及手段,全方位地为农村金融经营现状的改善提供进步的活力。与此同时,为了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农民的还款压力,拉动农村金融的有效需求,可以尝试对农户实行小额信贷实行利息补贴的政策,尽可能地在更大程度上帮助农民的经营和生产需要,促进农村金融的有序发展,与此同时也有效地剔除了经营不良等农村金融现象。还有,要想使得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强大作用得以更大平台上的发挥,还要根据现实情况将部分财政支农资金以风险补偿和利息补偿的手段,用于补偿农村金融机构在经营不佳阶段所造成的损失,补贴他们现实的经营需求和完善,不断地强化农村金融机构的力量。总而言之,各政府部门要结合当地发展的实际进行财政支出政策的不断改革与完善,才能更好地凸显出国家的财政政策的重要性。

三、对涉农金融业务实行适当的税收优惠政策

在最新的历史形势下,相对来讲当前其他行业的税负明显低于金融业,要想切实促使财政补偿真正地为农村金融的发展而服务,适当的对涉农金融业务进行税收政策的优惠,不失为一个良方。具体来说,对涉农金融业务可以尝试着免征营业税,这样不仅在体现了支农政策的基础上促使涉农贷款业务本身获得财政贴息,而且对于总体的税收收入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对于农村新型的经济行为,更是要在一定的程度上赋予多的鼓励和支持,尤其是一些资产虽然是固定资产具有不变的特征,但是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的资产,要赋予其能享受诸如投资抵免税等的优惠政策。同时,坏账处理的情况是随时存在的,要正面面对这样的问题,尤其是针对逾期应收未收的利息,若他日能够重新收回的话,就可以尝试在基于实际收回利息的前提下征收营业税。从理论上来说,不宜对金融企业免征企业所得税,但是可以通过另外一种方式,比如可以通过设置优惠税率等政策引导相应的金融机构把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涉农领域,以便冲销农贷损失,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贷款提供损失拨备。除此之外,需要注意的是,对涉农金融业务进行税收优惠,并不是说明只要涉农业务就可以享受,这需要有关部门通过实地考察和相关资料数据的总结与展望,才能做出慎重的决定。

四、结束语

合理的财政政策补偿能够改善农村金融的融资环境,增强农村金融机构抵御风险的能力,逐步地解决农村金融抑制的问题,发挥农村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为农村金融以及农村经济的发展奠定不可替代的扎实基础。因此,政府以及相关部门要不断地总结实践经验和借鉴精华,探索更多地利于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财政补偿政策的良好途径和方式,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步伐,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