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赛事计划范文
时间:2023-07-12 17:40: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育赛事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日前,全世界瞩目的南非世界杯落下了帷幕,在世界杯期间电视媒体将一场场精彩的球赛呈现在球迷的面前。随着世界杯影响力不断提升,球迷的兴致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世界杯已经变成全世界超过五亿球迷观众的节日,而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各种方式收看球赛。电视媒体已经不是收看世界杯的唯一选择,网络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让越来越多的球迷选择不同的方式来观看参与世界杯。
虽然观看参与世界杯的方式越来越多,但电视媒体较于互联网及移动及其他媒体还是尽显优势。以央视为例,作为中国大陆地区电视广播的世界杯独家转播机构,世界杯期间中央投入CCTV-1、CCTV- 5、CCTV-7、CCTV-高清、风云足球和中国网络电视台进行世界杯电视转播。CCTV-1还在每个比赛日的02:30直播一场比赛,全程共直播25场比赛;CCTV-5作为世界杯转播的主频道,直播56场世界杯比赛,录像播出全部64场比赛;为了向观众呈现全部64场比赛,在小组赛第三轮两场同赛阶段,将利用CCTV-7直播4场世界杯比赛,与CCTV-5的直播实现互补;风云足球频道和高清频道也将全程转播南非世界杯。
同时为了吸引注球迷们的目光,提高电视台的收视率,各大电视台纷纷推出与世界杯相关的节目,如央视综合体育频道的《豪门盛宴》、《全景世界杯》,央视综合频道的《球迷狂欢节》等。同时国内各地区卫视频道的世界杯相关栏目也相继播出。
二、世界杯节目形式的多样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足球事业的进步,人们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所以对电视媒体世界杯节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仅只局限在简单地收看足球比赛。电视媒体为了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需要,提高收视率,节目形式也呈现出多样性的改变。
如世界杯期间,中央电视台英语新闻频道、财经频道、少儿频道、中国电视报以多种形式开展相关报道。英语新闻频道《体育报道》栏目共制作33期特别节目;充分利用海外特约报道员网络对当地赛事、球迷进行采访报道;《对话》、《世界观察》邀请中外专家学者畅谈世界杯对各国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影响。财经频道多栏目联合推出“赢在世界杯”版块,从世界杯对主办国、参赛国、国际知名品牌、我国相关企业的经济影响等角度,突出世界杯报道的经济特色。少儿频道《新闻袋袋裤》栏目推出的南非世界杯报道,巧妙融合知识点和兴趣点,满足未成年人收视需求;精心盘点赛事热点和精彩看点,加强信息整合力度;高度关注赛场内外花絮趣闻,突显儿童视角。
三、电视媒体对重大体育赛事的传播策略
央视作为中国大陆地区电视广播的世界杯独家转播机构,掌握着世界杯比赛的独家转播权,同时它也是我国的领军电视媒体,它在重大体育赛事的传播策略,代表着我国电视媒体的传播策略。下面就以央视为例,就本次南非世界杯报道,谈谈电视媒体对重大体育赛事的传播策略。
(一)以赛事评论为主体,轶闻趣事为辅,将体育赛事泛化
央视在实时高效地进行比赛实况转播的同时,在传播策略上以赛事评论为主体,轶闻趣事为辅,将体育赛事泛化。
在2004年的欧洲杯上,首次亮相的《豪门盛宴》是中央电视台制作的大型足球娱乐类节目,经过06年的突破之后,2010年的《豪门盛宴》以赛事评论为主体,轶闻趣事为辅,将体育赛事泛化,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欢。《豪门盛宴》中增加了很多赛事评论娱乐表演的内容,因为世界杯已不仅仅是一项体育赛事,它更是一个社会事件。《豪门盛宴》的主要构成为演播室现场(包括主持人和演艺环节)、前方回传的专题片、后方加工的专题片、同前方连线、对比赛的拆解等。一场比赛被分解、细化成了很多板块,有对焦点球员分析,有介绍强队动态的。同时不少中国电影人也成为央视体育频道世界杯特别节目《豪门盛宴》的座上宾,如《全城戒备》剧组主演郭富城、张静初登上《豪门盛宴》,与全国3亿球迷神侃了阿根廷、荷兰、西班牙、乌拉圭等各国球队,郭富城还在现场绘声绘色地模仿了葡萄牙球员C罗射点球时的经典姿势,引得全场爆笑。张静初还现场清唱了一首自己改词了的《阿根廷别为我哭泣》,出色演唱震惊全场。
(二)增强电视传播的互动性,增加球迷体验板块
《球迷狂欢节》在世界杯期间运用12114信息名址这一绿色短信通道打造了一个娱乐互动平台,编辑短信“球迷狂欢节”到12114,便可以直接访问手机中国球迷网,浏览球迷快讯、球迷搜索、下载中心、参与球迷论坛互动,这种上下结合的方式,一边看电视,一边结合电视的信息参与球迷论坛互动,赢得球迷的青睐。同时央视网将进行诸多轻松娱乐的线上线下活动,不仅将推出好玩有趣的足球游戏,还将挑选精彩比赛进行网友解说,让网友亲身体验解说比赛的乐趣;征集网友参与世界杯的照片、视频故事,一起分享他们参与世界杯的快乐经历;央视网还将利用俱乐部模式帮助网友通过边看边聊及圈组、博客等功能自由结合、使拥有共同喜好的网友汇聚一堂、畅所欲言;更好的提升网友的交互感和球迷的归属性。
(三)善于整合多种传播手段,打造“立体化”的体育盛世氛围
本届世界杯赛央视的另一成功传授策略就是将电视、互联网、手机三个主要媒体平合起来进行运用,搭建起了“全媒体化”的播放平台,为广大观众提供更为丰富的观看方式与渠道。首先,本界世界杯期间,央视在继续充分利用中国网络电视台这一自身的网络平台以外,为了进一步扩大覆盖率与影响力,还积极与网络影响力巨大的新浪、搜狐等主流商业媒体合作,同步直播现场赛事与滚动播放赛事资讯,也积极与PPS、PPLIVE、QQ等网络电视平手合作,以进一步提升网络传播影响力。除此之外 ,手机媒体与电视媒体的联合使用也体育赛事报道中媒体资源整合不可或缺的手段。如在央视核心节目《豪门盛宴》中, 场外观众可以通过手机短信等方式来竞猜比赛结果、评选最佳心中的最佳球队与球员,积极与观众的建立较好的互动关系。
(四)广告产品的灵活配置,形成较好收益
央视南非世界杯广告产品的整体设计思路为“限量增值,灵活配置,三屏合一”。 即对直播比赛广告段严格控制时长,对栏目及版块特殊广告形式严格控制数量;同时推出“固定配置的套餐”和“自主配置的自助餐”,让企业实现差异化的品牌传播效果;实现电视与新媒体的整合传播效果,包括节目形态和广告回报的“三屏合一”。 广告产品包括赛事套指定位置,《豪门盛宴》特约等核心稀缺广告产品,单场赛事广告、时段套播等赛事周边的广告产品,射手榜独家冠名广告、世界杯倒正计时广告、全天赛事套播广告,赛中广告、赛前广告,加时赛、点球大战广告等。其中点球大战15秒广告标的价为180万元一场,也就是平均每秒12万元,所有广告收入总额达10亿元。
(五)继续发挥专业团队功效,吸引球迷眼球
篇2
关键词:工学结合 实践教学 技能竞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3.017
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中指出:“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
实践教学是高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是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环节和特色部分。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是对实践教学的顶层设计,是为实现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完成会计实践教学任务而设计的教学活动总体结构及其运行模式。
1 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主要内容
1.1 构建工学结合、符合职业岗位要求的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依据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围绕会计专业职业能力的培养,着力构建符合职业岗位要求的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的“三阶递进”实践教学体系。
我院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架如下:
1.2 “教、学、训、赛”一体化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设计
我们根据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实际,对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设计了“教、学、训、赛”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模式。
1.2.1 “教、学、训、赛”一体化的内容
“教”是在教学内容上注重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结合会计技能竞赛设计面向全体学生的普及型技能训练的教学过程。
“学”是以会计技能竞赛软件为载体设计教学活动,利用校内会计综合实训中心设备实施教学过程,实现知识、技能、职业素养相互融合的情境教学。
“训”是将技能竞赛内容提炼、转化,开发出一套基于技能大赛标准的一体化的综合应用型实训教学项目,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赛”是通过引导学生参加院级竞赛、集团竞赛、市级竞赛等各类竞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2.2 “教、学、训、赛”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内容设计
第一,以企业会计工作任务和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试题为抓手,设计和整合核心技能课程的教学内容,注重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引入竞赛考核方式,将技能竞赛与实训融为一体,使广大学生都能参与其中。
第二,聘请企业一线会计人员担任指导,紧紧围绕既能满足职业岗位工作要求,又能满足教学和竞赛培训需求的宗旨,对会计专业核心技能课程教学项目进行设计,将企业会计核算、纳税申报、会计信息化等多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融合,体现对会计职业技能、知识、素质的考察。
第三,通过“会计基本技能竞赛”、“会计信息化技能竞赛”、“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技能竞赛”等院级、市级及国家级技能竞赛的全员参与、分层次的不同阶段的竞赛过程,提高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热情,同时在模拟的职业场景下,培养学生的会计操作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
会计专业技能竞赛项目一览表
2 “教、学、训、赛”一体化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
2.1 将竞赛项目转化为相关课程的一体化实训项目
教学实施过程中,分析历届全国竞赛试题知识点、技能点和评判标准,提炼会计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和工程实例,对企业会计工作任务进行解构和重构,将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融入企业经济业务核算、成本核算实务、ERP技术等课程中,合理设置实训项目内容,按照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实施。
2.2 完成实践教学管理程序的规范化和程序化
结合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特点,完善实践教学管理文件,制订了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实施方案和实训指导书,对实践能力要求、技能标准、实训内容、教学与实训方法、考核方式和实训标准、课时安排等都进行了相应的规定,进一步实现管理程序的规范化和程序化。
2.3 功能齐全的校内实训基地为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环境仿真、贴合岗位、功能互补、校企文化融合的校内会计综合实训中心建有功能多样化、环境职业化的虚拟企业财务及运营中心和会计基本技能实训室、会计信息化实训室,购置了会计综合岗位实训软件和用友U8.72软件等,实现学生训练全覆盖,为会计专业“教、学、训、赛”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3 “教、学、训、赛”一体化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成效
3.1 专业建设成效显著
会计专业是我院“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专业,2011年获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资金200万元,在推进校企对接、探索系统培养、强化实践育人、转变培养方式、建设教学团队等方面取得一定成绩,建设了一门市级精品资源共享课,4门院级课程资源,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5%以上,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取证率70%,珠算、ERP信息化工程师等职业资格证书取证率均为100%,是教师教育理念先进、人才培养质量高、社会服务能力强、具有鲜明特色的精品专业。
3.2 学生技能竞赛取得佳绩
会计专业学生近年来在“天津市高职高专学生技能竞赛会计信息化项目”、“全国大学生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技能大赛”、“用友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暨沙盘模拟经营大赛”等多项国家级、市级技能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其中4人获一等奖,被保送本科院校继续深造。
3.3 形成专兼结合、专业实践能力强的优秀教学团队
本专业专任教师“双师”素质比例达到70%以上;4人次荣获教指委与行业协会授予的“优秀双师型教师”称号;2人次担任用友新道科技有限公司教学专家委员会的“外聘专家”;聘请兼职教师承担实践教学工作,指导竞赛,形成了专兼结合、专业实践能力强的教学团队。
篇3
关键词:“课证赛”一体化;市场营销;课程教学
一、市场营销课程实施“课证赛”一体化的意义
1.课证融合的意义
实施“课证融合”,通过调整及优化教学计划,使教学计划更贴近和符合各行业的实际需求,课程安排更具实用性。这既符合教育部门对毕业生的学历培养的要求,又符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对行业从业人员职业技能鉴定的要求。
2.课赛融合的意义
学科竞赛体现“学以致用”,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能有效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课赛融合”对提升学生学习效果、教师教学水平以及推动教学改革等方面都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3.市场营销课程“课证赛”一体化的意义
市场营销是一门建立在经济科学、行为科学和现代管理理论基础之上的应用科学,具有通用性、综合性与实践性特点。教学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将营销基本原理和方法应用于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基于其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把“证”和“赛”引入到“课”教学中,吸收“证”和“赛”优势更好地提高课程教与学的效果。
二、市场营销课程“课证赛”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内容
1.调整教学内容
要实施“课证赛”一体化,就必须根据职业技能证书考试和学科竞赛等内容来调整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内容。首先,助理营销师证书考试内容包括基础知识和技能两部分,涉及的知识点超出市场营销课程范围,涵盖其他几门专业课程。我们要把市场营销课程中涉及的助理营销师考试内容作为教学重点。其次,要把相关学科竞赛涉及的知识点也作为教学重点,要求学生能够实际运用。
2.调整教学方式
(1)将原来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改为以学生团队参与为主的项目教学方式。课程初期要求学生组建团队,以团队为单位完成指定或自定项目。项目涉及的基础理论知识由教师讲授,团队成员讨论学习。团队之间采取课内竞赛的形式进行评比,好的项目或是好的团队直接推荐参加相关学科竞赛。这种教学方式把原来枯燥的“推式”教学转变为学生求知求解的“拉式”教学。
(2)大课堂将集中教学与小课堂分散教学相结合。基础理论讲授以大课堂集中教学方式进行,小组讨论、项目指导等环节以小课堂分散教学方式展开。
(3)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充分发挥课程网络教学平台资源的作用,让学生能够随时在线进行自主学习,同时教师定时为学生提供在线答疑与指导。这种线上教与学得方式很好地弥补了线下面授的时空限制问题,使教与学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3.调整教学主体
要实施“课证赛”一体化教学,传统教学模式下主讲教师单枪匹马的工作方式就显得有点力不从心。因此,我们可以引入课程教学团队与竞赛指导团队(当然这两个团队成员可以相互兼任),这样可以借助众人之力落实课程各个部分和各个环节的教学工作。这种主讲教师负责、教师团队参与的教学主体调整,经过我校实践检验,效果也是非常显著的。
4.调整考核形式
市场营销课程作为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目前考核形式一般都是以试卷考试的形式进行。以我校独立学院为例,目前课程考核也是以考试的形式进行。考试采取随机选题的机考模式,成绩评定采取百分制,成绩构成比例为平时成绩占20%,实验成绩占20%和考试成绩60%。其中,实验以课内项目竞赛的方式展开。
因为考证、竞赛与课程考试成绩的取得往往是不同步的,这就涉及一个成绩互认问题。我们把课程以前获得的相关竞赛成绩按照一定标准折算后,可以用来抵课程成绩或取高操作,也可以把课程以后获得证书的成绩与课程成绩取高操作。
三、结束语
本文研究的是“市场营销”课程的“课证赛”一体化,后续将进一步对该课程教学实践中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改进,以便于为以后推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奠定基础,使课程体系更加实践化、应用化。
篇4
摘 要 随着现代社会进程的加快,人民的物质生活已经得到基本保证,在这一基础上,社会群众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生活质量。体育作为锻炼身体、提高综合素质的有效方式,在近几年来,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认可。对此,本文将立足于大众体育的发展现状,主要分析其体育内容,并对大众体育赛事的组织与运作方式进行相关研究。
关键词 大众体育 赛事内容分析 组织与运作研究
大众体育是以社会群众为主体开展的体育项目,在这一过程中,社会群众可以实现强身健体、娱乐休闲以及沟通交谈等多种目标。大众体育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是现代社会群众的一种重要休闲方式。在大众体育基础上衍生而来的大众体育赛事,不以体育成绩为最终考察目的,重点在于提升社会群众综合素质,改善社会精神面貌。
一、大众体育综合概述
大众体育是指社会群众自愿参加的体育项目,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加强身体锻炼、改善生活方式,在长期发展之下而形成的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大众体育可以按照区域、年龄、性别、职业、组织以及场所等分为多种体育形式。大众体育的显著特征是不限参与对象、不限活动时间、活动内容以娱乐为主、活动目的因人而异、组织形式多种多样等。在当前社会中,大众体育已经成为一项具有娱乐性质的活动[1]。
二、大众体育赛事现状及内容分析
(一)大众体育赛事现状
大众体育赛事是伴随大众体育而产生的附属品,比赛就有竞争,大众体育赛事的根本目的虽然是以休闲娱乐为主但是竞争也不可避免的贯穿其中。大众体育的主体虽然是社会群众,但是基于社会实际情况考察,大型的大众体育赛事对参赛人员的年龄以及体能素质仍有着一定要求。以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目前具有一定规模的大众体育赛事一般集中在中东部沿海城市,且体育项目多种多样,与之相对而言的中西部则发展较为缓慢,其影响力也有一定限制[2]。
(二)大众体育赛事内容分析
不考虑具有特殊含义的综合性大众体育赛事,目前我国的大众体育赛事竞赛项目主要包括田径、篮球、游泳等较为常规的体育内容,在长期的发展进程中,由于这类体育项目便于组织、设施简单,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竞赛规则,并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
三、大众体育赛事的组织与运作研究
(一)大众体育赛事的组织策划
大众体育赛事是一项综合性的大型体育活动,因此,在进行赛事策划之前,可以参考相关的体育赛事策划章程,然后与大众体育赛事的特性相结合,以大众体育赛事的最终目的为依据,策划完整系统的组织计划。一般而言,大众体育赛事的组织及运作首先要成立相关的体育组织,然后计划赛事。在计划中,要充分考虑到赛事举办地点、赛事时间限制、赛事现场控制等问题。因此,在进行组织规划之前,相关人员要与社会群众以及体育局进行适当沟通,整体把握宏观控制,制定详细的比赛规则。另外,除了由当地政府发起的大众体育赛事外,部分大众体育赛事的发起者则是参与体育活动的居民群众,一般由群众自主发起的体育赛事不涉及任何商业目的,其出发点完全是为了强身健体、加强彼此间沟通交流,对此,在体育赛事中必须要主要人身安全防护,在决定参与体育项目之前,做好充分准备,避免由于意外而引发的意外事故[3]。
(二)大众体育赛事的运作流程
对当前的主要大众体育赛事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由体育局和体育总会系统主办、各单项体育协会所举办的单项体育活动、社区或者街道办事处等基层大众体育管理处是主要的大众体育赛事组织形式。赛事的具体运作流程是决定大众体育赛事成功与否和现实意义的关键,因此在赛事运作流程中符合民意是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对此,首先要进行相关的调查,调查内容一般为环境调查、民意调查与商业调查以及赛事预测调查。对相关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后,确定最终的大众体育赛事运行流程并制定相关的营销策略。完整的营销策略不仅要为大众体育赛事塑造良好的形象,还需要制定严密的赛事规程以及赛事前期活动举办策略。在赛事正式举办过程中,相关人员要保证随时沟通,注意对赛事全局的掌握控制,对于突发事件务必要紧急处理,不断完善相关的安全服务工作。此外,大众体育赛事并不是一时兴起而举办的体育活动,它具有自身独特的活动意义与影响,因此,在大众体育赛事中要注意保持赛事的连续性,将它作为一个长期事业而发展下去[4]。
四、结语
大众体育赛事是一项全民参与的体育活动,由于涉及项目广泛,参与群众众多,大众体育赛事的组织与运作都需要进行系统合理的管理。大众体育赛事的成功举办不仅需要体育管理部门与相关赞助商的支持,更为重要的是,需要广大人民群众个人意识与参与积极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王亚乒.商业性大众体育赛事的组织与运作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08:417-418.
[2] 苗华威.体育赛事媒体创意的策划与实施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4.
篇5
【关键词】体育赛事;六安;文化;影响
一直以来,大型体育赛事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对于奥运会这种国际体育盛会,它对举办国和举办城市的影响从赛前到赛后能够持续很多年的时间。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全球经济的快速增长,大型体育赛事越来越多的展现在公众面前,赛事效应不断地在经济、文化、政治、制度等多种领域升温。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在当今的社会生活中,体育赛事的普及对人们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从衣、食、住、行到休闲娱乐再到思想观念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发达国家的体育赛事已经与文化、教育、国家荣誉紧紧的结合在一起。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体育赛事。
(二)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查阅文献资料、网络阅读有关资料,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2)逻辑分析法:通过分析课题研究资料和相关专家研究资料得出结论。(3)访谈法:采访当地的赛事管理者和民众,从他们那里得到体育赛事对文化影响的信息。
二、体育赛事的概念
体育赛事是人类文明发展与进步的产物,体现了人类挑战自我的精神力量,也是社会文明不断向前发展的标志。理解体育赛事的基本概念归属是认识和理解体育赛事事物本质的重要理论前提,体育赛事运作管理的基本理念和实际的管理行为受其影响和制约。目前对于体育赛事事物的认识标准不一而足,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上将体育赛事视为特殊事件存在诸多问题。国内外将体育赛事归属的进一步分析,将体育赛事归为大型体育活动更为合理。
三、研究内容
(一)体育赛事对物质文化的影响。体育赛事的举办需要一定的物质资源投入,每举办一次体育赛事都会带动相关的物质文化的发展,主要包括对体育设施、装备、器材和器械的建设和研究,对体育科技和人才的投入。一次大型体育赛事能给举办地留下长期使用的场馆,为筹办赛事而建造的基础设施,能使当地居民普遍受益。大型体育赛事的市场推广,能够加大赛事宣传与传播力度,促进物质文化的传播,从而提高城市品牌效应,同时对于创立城市本土文化大有裨益;合理利用赛后体育场馆设施,提高场馆有效使用率;结合自身优势与特点,让赛后体育设施能够得到合理充分的使用,提高场馆有效使用率,有选择地申办大型体育赛事,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体育赛事发展道路;积极引导广大市民参与态度,促进体育赛事与市民生活的融合;积累办赛事的经验,进一步提高办赛事的能力;学习其他城市先进的办赛理念和经验,加强与国内外体育组织的合作与交流;最大限度的挖掘赛事内涵,扩大体育赛事的外延,将赛事拓展为节日盛会,提升赛事价值。
(二)体育赛事对精神文化的影响。精神文化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与人之间接触的最有活力,最为广泛,最富创意的一种文化。体育赛事以其独特的文化氛围对广大市民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一项成功的体育赛事能够促进人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培养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增强举办地的社会凝聚力;良好的体育赛事能教给市民体育文化知识技能,促进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的形成,培养他们参与体育的动机,态度,兴趣和锻炼身体的习惯;培养良好的文化观念,提升审美情趣,完善心理品质;不仅如此,良好体育赛事能提高市民的社会意识,能为公众带来普遍的自豪感,促进他们的社会化,培养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体育赛事的举办有利于增强当地居民普遍的环保意识,提高当地居民对公共事务的认知、认可以及参与程度,扩大当地居民的文化视野等;借着承办大型体育赛事的东风,改善城市软环境,吸引媒体的关注,扩大对外交流的窗口,这将对传播六安城市形象大有裨益。大型体育赛事传播对于塑造六安城市形象之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未来城市发展中不可多得的传播中介。
四、结语
(一)体育赛事的影响。根据以上论述,不难发现,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对六安市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正是因为体育赛事对城市文化的诸多影响,在选择、制定以及申办体育赛事总体计划时,用公正的、联系的、总体的观点去权衡,从而获得良好的文化传播效果。
(二)借鉴国内外经验。加强与国内外体育组织的互动,学习其他城市先进的办赛先进的方法;本文着重从三个方面得出了大型体育赛事的成功举办会对举办城市文化产生的影响,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体育赛事,借助体育赛事对文化的积极影响促进自己的建设和发展,争取早日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国际性大都市。
参考文献
[1] 王守恒,叶庆晖/体育赛事的界定及分类[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2):1-21.
[2] 黄海燕,骆雷.近年来我国体育赛事管理研究进展[A].第九届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C].2011.
[3] 王庆伟,杨铁黎.我国体育赛事向市场化运作过渡阶段的特征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6(2):139-143.
[4] 肖锋,沈建华,刘静.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旅游的影响[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4(06).
[5] 池建.美国大学竞技体育管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6] 武文杰.我国高校体育赛事市场化推广对策研究[J].体育世界,2009(8):33-34.
篇6
关键词:体育赛事;发展;运行机制
2016年12月1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复函湖北省(发改规划[2016]2650号),支持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不仅有利于增强辐射带动功能、支撑长江经济带发展,有利于激发改革创新动力、推动中西部地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而且有利于构筑内陆开放平台,纵深拓展国家开放总体格局。然而,我们发现除了这些优势产业之外,文化和体育产业在武汉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很小,而文化体育产业又是一个新兴产业和朝阳产业,因此,武汉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伟大进程中,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产业,促进武汉经济又快又好地向前发展。体育产业在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和对外开放的动力;是全面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有效增强国民身体素质的重要保证。而体育赛事又是体育产业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体育产业发展的基石,是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体育赛事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方面,还存在许多方面的问题,受到许多方面的影响和制约,使得其服务当地经济建设的社会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为了把体育赛事做大做强,更好地为武汉经济建设服务,我们必须了解近几年来武汉体育赛事的发展状况,分析其运行机制,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对应的对策和措施。
一、武汉经济与体育赛事发展概况
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决定了武汉从“国之地理中央”上升为“国之战略中央”的地位。近几年来,武汉在创建“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背景下,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近几年来,武汉举办的体育赛事丰富多彩,仅2015、2016年,就成功地举办了亚洲田径锦标赛、世界体育舞蹈大奖赛、世界中学生田径锦标赛、亚洲青年赛艇锦标赛等一系列国际国内的大型体育赛事。武汉拟通过3年的努力,达到每年举办30项全国以上高水平体育赛事,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体育品牌赛事,扩大武汉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目前,伴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入、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不断发展和“健康中国”战略的逐步实施,武汉体育需求从低水平、单一化向多层次、多元化扩展,体育消费方式在从实物型消费向参与型和观赏型消费扩展,体育赛事也从追求规模向高水平、高规格方面扩展。
二、武汉体育赛事运行机制和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武汉举办大型体育赛事,主要是武汉市体育局和武汉体育发展投资有限公司等赛事主管机构通过对赛事的策划和推广,根据市场营销规律,对赛事的相关产品和赛事无形资产开展营销,使体育赛事的观赏价值和商业媒介价值通过市场实现其产业价值的最大化,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比如武汉网球公开赛(WuhanOpen)于2014年开启,至今已举办了四届。武汉网球公开赛与多哈、罗马、蒙特利尔、辛辛那提并肩成为全球五大超五赛,是国内级别最高的三大网球赛事之一。其主体赛事为WTA超五巡回赛,是WTA全球十大网球赛事之一,于每年9月底在武汉举行,冠军积分900分,2016年赛事奖金总额为258.9万美元。此外,武网公开赛系列赛还包括了ITF国际女子网球巡回赛•武汉站、中国沙滩网球巡回赛、农夫山泉武网城市网球俱乐部巡回赛、武网大学生网球联赛、武网城市俱乐部巡回赛、中国沙滩网球公开赛、会员团体赛系列赛。武汉网球公开赛的举办不仅让武汉市民能现场欣赏世界顶尖网球赛事,而且,能让世界目光聚焦武汉,它是武汉递给世界的名片,武汉要建立国际化大都市,文化和体育方面肯定要与国际接轨,武汉网球公开赛是一个难得的向世界推广武汉的机会。武汉体育赛事的运行机制:以武汉网球公开赛赛事为例,2014年4月28日,武汉市体育局和国际女子职业网联(WTA)签订了一份长达15年的合同,从2014年—2028年,将于每年9月在武汉举行。第一届主办方为中国网球协会、武汉市人民政府和湖北省体育局,承办方为武汉市体育局、武汉东湖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武汉体育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武汉网球公开赛的主场地———光谷国际网球中心,位于武汉东部,坐落在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内。由一座5层的15000座席中央场馆、一座3层的5000座席场馆等组成,是WTA国际女子网球巡回赛主赛场,是规划中的光谷奥林匹克体育公园的核心区之一。它不仅能满足世界顶级网球赛事的专业化、国际化、标准化需求,还可承办诸如体操、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摔跤、举重、拳击和击剑等众多奥运比赛项目。武汉网球公开赛有钻石赞助商、黄金赞助商、白银赞助商、官方供应商等,具体包括有:东风汽车、万达集团、泰康人寿、汉口银行、TCL、百岁山、人福医药、百视通、SHELTER、HOSTON等。综上所述,武汉网球公开赛是由赛事主管机构武汉市人民政府和湖北省体育局等主办,由武汉体育发展投资有限公司等承办,通过对赛事的策划和推广,由多家企业赞助,在武汉光谷国际网球中心举办的一项大型体育赛事,总结四届赛事的成功经验,以赛事元年为例,武汉网球公开赛对武汉城市产生的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据相关文献资料显示,2014武汉网球公开赛观众带来新资金1800.97万元,带来直接经济价值9050万元,产出效果11.3亿元、所得效果4.66亿元、税收效果0.71亿元、产生就业岗位3711个,促进了武汉经济的发展;2014年武汉市网球人口19.6万,网球参与人口33.8万人次,武汉网球公开赛重塑了武汉在国内的形象,提升了武汉市的市民素养,创造居民自豪感总价值量70374.92万元,赛事媒体传播总价值达3亿元,给武汉带来了较好的社会文化影响。另外,从经济层面讲,武汉网球公开赛体育赛事拉动了武汉城市的建筑、旅游、商业、金融、保险、信息技术、交通、通信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而带动整个武汉地区的经济发展。在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可以肯定地讲,大型体育赛事的功能已经超越了竞技体育范畴,成为一种规模宏大的社会和经济活动。在举办武汉网球公开赛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相比,差距明显,比如:观众对武网门票的消费处于中下水平;观众对于武网赛事纪念品喜好程度较高,但消费能力较弱;交通的便捷性与门票的合理性影响了观众来到武网现场观看比赛,赛场氛围的不理想等。纵观武汉近年来体育赛事的发展状况,总体来讲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组织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还不够健全、不合理、商业化开发工作欠规范;2.赛事经验不足、赛事规模不大、涉及项目不广、专业水平不高;3.社会参与积极性不高、参加和出席人数不多;4.宣传力度不大、竞技水平不高、影响面不广;5.有些赛事申办和筹办的周期长;6.市场化运作程度不够、科技含量低;7.经营人才匮乏、中介力量薄弱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了武汉体育赛事的市场化运作,阻碍了赛事发展的持续性。
三、武汉体育赛事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在现代经济社会中,举办体育赛事是举办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武汉交通优势明显,2010年,随着合肥武汉高铁、武汉广州高铁、郑州西安高铁等相继开通,我国高速铁路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武汉市旅游业进入了“高铁时代”,高铁为武汉市带来了大批游客和观赛观众,拉动了武汉赛事经济和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有效地带动了武汉对投资的需求和对消费的需求,促进武汉若干产业的迅猛发展,围绕大型综合体育赛事产生的巨大经济效益,已成为武汉现代经济发展的一种崭新的经济形式,它给武汉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近几年来,武汉体育赛事日新月异,发展迅速,它不仅提升了武汉的城市竞争力,优化了武汉地区产业结构,带动城市转型,带动了就业市场,而且有利于地区政治和社会文明的建设,有利于推动武汉城市化进程。然而,我们通过仔细的观察,发现武汉体育赛事的发展不论在发展理念上,还是在赛事运行机制和制度建设方面,都存在许多不足,有些方面已经严重影响了武汉体育赛事发展的可持续性,亟须改进和完善。为此,我们应该及时总结赛事经验,发现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对应的对策和措施。1、建立健全体育赛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分析国内外体育赛事的发展历程,我们发现,许多国家体育赛事管理非常严格和规范,具有科学合理性和现实适用性。我们总结武汉体育赛事发展的方方面面,依据风险管理理论及体育赛事组织运行规律,根据武汉大型体育赛事风险管理的特点,借鉴体育赛事发展得又快又好城市如北京、上海和广州的成功经验,武汉体育赛事要达到科学化、规范化的程度,并具备可持续性,必须建立和完善大型体育赛事风险管理体系。如:赛事活动管理、赛事经营管理、市场可行性风险管理、赛事营销和体育产业政策管理、体育风险管理、体育赛事运营管理和赞助商赞助管理条例等;必须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化运作的赛事机制。在我国,体育赛事运行机制的特点是:我国承办体育赛事由过去政府包办向政府指导、市场运作转变,这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其市场特征在竞技产品的性质、筹办主体的角色、收益方式等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既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又要调动市场资源和社会的积极性,做到两者的有机结合,才能充分体现这一特点。武汉大型体育赛事正是按照这种赛事运行机制运行的,由武汉市人民政府和湖北省体育局等主办,由武汉体育发展投资有限公司等具体承办,做到两者的有机结合,当然,这种赛事运行机制也是在不断地完善和创新之中。另外,根据武汉体育赛事风险管理的特点,建立科学的风险控制模式和风险管理运行机制,具体包括:建立赛前风险防范与预警机制,建立赛中风险应对与干预机制,建立赛后风险保障与保险机制,控制风险源、减少风险度、解决风险点,规避风险、转移和降低风险。2、借鉴和学习国内外体育赛事发展又好又快城市的先进经验我们知道,上海、北京和广州是大型体育赛事发展又好又快的代表性城市,武汉体育赛事要持续快速发展,就必须借鉴和学习国内外体育赛事先进的发展理念和成功的管理经验。以上海为例,2017年上海市计划举办180多项全国级以上的专业体育赛事,如:F1世界锦标赛中国大奖赛、上海ATP1000大师赛、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上海国际马拉松赛、世锦赛-汇丰冠军赛、世界斯诺克上海大师赛、环崇明岛国际自盟女子公路世界巡回赛、上海环球马术冠军赛和WDSF体育舞蹈大赛等,这些大都是上海的品牌体育赛事,具有国际影响力。上海体育赛事从1978年至今经历了三个阶段,1.起步发展阶段;2.探索并逐步发展阶段;3.发展日趋成熟阶段。特别是从1993年首届东亚运动会、1997年第八届全国运动会,到2002年网球大师杯赛,2004年F1赛车中国站比赛,从2005年第四十八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2007年世界特奥会,到2008年奥运会足球预选赛等重大国际赛事,上海举办国际大型体育赛事走过了单纯接受国家指令和偶尔举办一次赛事的初始阶段,进入按市场需求主动选择、积极申办和有序运作的蓬勃发展阶段,并尝试将赛事移向市民日常休闲、娱乐和生活区,在黄浦江和苏州河,大型商场,南京路步行街等,创造性地开发了“上海特色”的景观体育赛事。根据上海市体育赛事发展各阶段特征变化我们发现,上海体育赛事的竞赛制度、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日臻完善,其发展规模与数量随着经济体制市场化的过渡和形成不断增大和增多,上海体育赛事运作模式也由从单一的“国家计划,政府操办”,到“按市场需求主动选择”再向“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竞赛组织管理新机制”进行变化。武汉要学习和借鉴上海体育赛事的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在不断完善中创新。3、发挥武汉优势,打造“武汉特色”体育赛事武汉体育赛事起步晚,自2003年起举办的首届中国武汉国际赛马节、每年一届的武汉国际渡江节到2007年中国女足世界杯赛、第六届全国城市运动会,从2010年世界男子排球联赛(中国武汉赛区)到2014年武汉网球公开赛,武汉体育赛事随着武汉经济快速发展而不断增加和丰富,但其发展规模不大,规格不高,赛事竞争力不强。武汉要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大力发展体育产业,而体育赛事又是体育产业发展的基础,根据武汉体育赛事发展的现状,武汉要追赶北上广,必须打造具备武汉特色的品牌赛事,但要创造“武汉特色”,必须将武汉“九省通衢”的交通优势和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结合起来,形成旅游经济产业链,促进“武汉特色”的体育赛事快速发展。。相关数据统计显示,2016年武汉举办国际体育赛事数量紧追北上广,位居中西部城市第一。武汉在承办WDSF世界体育舞蹈大奖赛和国际青年足球邀请赛等国内外大型体育赛事的同时,启动了被誉为“军人奥运会”的2019年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前期筹备工作。近几年来,武汉体育赛事不但发展迅猛,而且在打造“武汉特色”方面,正努力前行。如国际抢渡长江挑战赛、“武汉-中国车都杯”中国足协U22国际足球锦标赛、国内女马品牌赛事KISSRUN等一系列体育赛事。但在开展上述“武汉特色”的体育赛事过程中,其赛事规模小、观众少、影响力不够。尽管如此,武汉的特色体育赛事还是具备巨大的潜力,发展前景广阔。2017年8月27日,在会见全国体育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代表等时强调: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要把发展体育工作摆上重要日程,精心谋划,狠抓落实,不断开创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加快把我国建设成为体育强国。全国各地正在积极行动,深化体育改革,更新体育理念,推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协调发展。据湖北省体育局消息,“十三五”时期,湖北省拟推进体育产业重点项目120项,总投资308.6亿元,带动消费突破千亿元。可以肯定的讲,举办大型体育赛事是体育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是促进湖北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强有力的推动力。武汉市是湖北省省会城市,绝大部分国内外体育赛事都是在武汉举办的,所以,武汉体育赛事可持续发展直接关系到湖北省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发展。武汉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伟大历史时期,必须大力发展体育赛事,让体育赛事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使体育产业成为地方经济的推手,成为武汉城市发展的重要产业。
参考文献
[1]霍德利:体育赛事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J].统计与决策,2011,(23).
[2]黄海燕、张林:体育赛事综合影响框架体系研究[J].体育科学,2011,(1).
篇7
从中国目前的情况来看,虽然许多城市政府,尤其是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型城市的政府已越来越认识到体育赛事对城市的重要性,但到目前为止仍未将这种重视上升到行政规划的高度。随着更多、更大级别的体育赛事不断涌入,体育赛事行政规划缺乏所带来的问题越来越多,许多问题都已超出体育局的管理范围,给具体的管理工作带来不少困难。鉴于此,要尽快建立科学、合理的体育赛事行政规划,就需要借鉴国外城市在体育赛事行政规划上的先进经验。由于行政规划所涉及的内容较多,为保证研究能够解决中国所面临的实际情况,本研究选取行政规划中的行政管理体制设置作为研究重点。行政管理体制设置是编制行政规划的重要内容,行政规划与行政管理体制密切相关,它是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依据和行政管理体制设置的具体体现。在我国,行政管理体制主要表现为掌管国家行政事务的国家行政机关的设置、组织原则、职权划分、工作程序等方面的制度与体系的总和。通过收集国外知名城市体育赛事行政管理体制资料发现,澳洲的维多利亚州、北美洲的纽约市和洛杉矶市在体育赛事管理行政管理体制设置上有着较为鲜明的特点。因此,本文选取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以这些城市政府公开资料和相关研究作为主要参考资料,深入分析以上地方政府在体育赛事行政管理体制设置上的做法和特点。
1.行政管理体制内涵
行政管理体制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行政管理体制的载体是行政主体,行政管理体制是由合法途径认定和强制推行的行政规范,行政管理体制是行政职能、行政权力、行政责任的配置,行政管理体制是制度化的行政关系及与行政相关的政治关系,行政管理体制是与民族传统、政治经验、社会现实观念联系的、非制度化的行政价值规范。目前都市体育赛事管理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涉及行政主体设置和行政职能配置两大方面。
从行政法的角度看,行政主体就是依法行使行政权的行政机关、行政机构,以及经法律授权或经行政机关委托行使部分行政职能的其他组织。本研究中的3个城市(地方)体育赛事管理行政主体设置上各有特点及适用的条件。
由于行政职能是行政管理体制产生、存在和变化的客观依据,因此,行政职能结构从根本上决定了各国各级各类行政管理体制的类型和特点[2]。行政职能主要由3个方面构成,包括职务范围、职责深度和职权方式。职务范围即政府行政机关都对哪些事务进行管理,都在哪些领域中发挥作用,职务范围首先确定管什么的问题,它标志着行政职能的横向宽度。职责深度即政府行政机关对其负责的事务,管理控制到何种程度,包括行使职权的独立程度和所负责任程度大小,它标志着行政职能的纵向深度。职权方式即政府行政机关对负责事务行使职权的手段、方法及其模式,包括直接或间接管理方式及各种管理方法的运用,它标志着实现行政职能的程序及运行机制。维多利亚州、纽约市和洛杉矶市在体育赛事行政职能设置上同样也遵循了以上3种构成方式,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本研究将对此进行具体分析。
2.行政管理体制设置中的政府与市场职能边界
现代政府行政职能的公共性和有限性,决定了政府职能的核心应是公共服务。而体育赛事除了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外,大部分还具有商业性的特点,尤其是涉及具体的体育赛事运作,政府体育赛事行政管理职能设置除了解决构成问题外,还需要解决政府与市场职能边界的问题。经济学家吴敬琏指出:在市场制度范围内,明智合理地界定政府与市场之间的适宜边界,是经济稳定运行和长期增长的一个重大问题,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加以确定。本研究中的3个城市根据自身的特点,在政府与市场职能边界的定位上有着各自不同的理解、做法,对解决我国目前存在的政府与市场职能定位不清的问题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3.维多利亚州体育赛事行政管理体制
3.1行政管理主体
维多利亚州政府将体育赛事纳入大型活动的管理范围,设立专门的大型活动公司——维多利亚大型活动公司进行管理。
3.2管理职务范围
1991年墨尔本大型活动公司(现改名为维多利亚大型活动公司)由维多利亚州政府建立,这是一家由政府全额经费投入的非盈利性公司。该公司的作用在于为维多利亚州发现和申办能够带来经济效益、媒体曝光、文化和社会效益的大型活动,包括体育赛事。2006年10月,维多利亚州开始执行旅游和大型活动产业计划,这项10年战略计划保证政府关于申请、创造、呈现、管理和保留大型活动的承诺[]。
3.3管理职责
由于将体育赛事归入大型活动范围进行管理,维多利亚州并未出台单独关于体育赛事管理职责的制度,但是政府战略文件中专门有关于批准大型活动的战略框架,对大型活动的选择进行规划。从此战略框架中可以发现,维多利亚州对于政府在体育赛事管理中的职责深度有着明确的规定,包括体育赛事规划,赛前鉴定与评估、赛中经费管理和赛后赛事评估3个部分,且每个部分有明确对应的政府机构或政府指定部门。
第一,体育赛事规划。1993年,在维多利亚州旅游局的大力支持下,维多利亚州及墨尔本市积极探索体育赛事和当地旅游的资源整合,建立一个以举办传统赛事和申办国际性体育赛事为核心的模式旅游模式(Event-TourismModel),此模式的目标在于通过体育赛事为当地的发展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和大量的媒体宣传,并在时间和空间上调整赛事的平衡。随着体育赛事国际影响力的不断增强,举办重大国际性体育赛事的成本也在不断增加,维多利亚州政府将其发展的重点放在继续增加现有赛事的收入以及现有赛事间隙申办高级别的国际体育赛事,并坚持以体育赛事为核心的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第二,赛前鉴定与评估。维多利亚大型活动公司负责对赛事进行鉴定,出具相关的赛前评估报告。根据大型活动的标准,内阁委员会决定是否对赛事进行资助。
第三,赛中经费管理。一旦内阁委员会批准经费资助,内阁委员会与赛事运作方签订关于经费使用的合同,同时内阁委员会委托赛事负责机构对经费进行管理。赛事负责机构根据所签订的经费使用合同、对经费进行管理,保证资金只有在达到标准的情况下才能支付。
第四,赛后赛事评估。赛后评估由赛事负责机构进行赛事的总结。赛后评估主要集中在经济影响评估方面。这项评估对于再次举办的赛事非常重要,因为这是政府决定是否再次资助赛事的重要依据。
3.4管理职权方式
从职责深度上看,维多利亚州政府对体育赛事的管理主要涉及规划、申办和评估3个方面,并不具体涉及体育赛事的运作。在这3个方面上,维多利亚州政府也有自己独特的职权方式,保证其对体育赛事的有效管理。
第一,明确的体育赛事选择标准。在赛事申办阶段,维多利亚大型活动公司对潜在的活动进行前评估,具体赛事选择标准包括:风险管理和预算、赛事背景、赛事详细情况、经济影响、产业就业影响、旅游影响、国际形象、社会影响、时间契合和政府首选。
第二,规范的赛事资金管理制度。体育赛事得到政府资金支持并不意味着赛事能够任意使用该项资金,维多利亚州政府对资金管理有着规范的管理制度。赛事负责机构根据赛事运作组织或企业与维多利亚大型活动内阁委员会所签订的经费使用合同、对经费进行管理,只有符合要求的才予以发放经费。而赛事运作组织或企业则需要向赛事负责机构提交经费使用报告。
第三,严格的政府资金补贴用途。维多利亚州政府将对赛事的资金补贴视为对赛事所提供的公共服务的购买,而不是对赛事亏损的补贴。2005年维多利亚州政府为2005F1澳大利亚大奖赛提供了1600万美元的资金支持,这部分资金并不是用来填补赛事当年1570万美元的亏损,而是政府通过对大奖赛的赛后评估做出的决定。政府通过专业评估发现,大奖赛为维多利亚州带来的消费剩余价值为340万美元,其他消费收益(主要指赛事外F1澳大利亚大奖赛10周年的纪念活动)为10万美元,大奖赛为维多利亚州企业带来的盈余(除票务收入外)为370万美元,就业岗位增加价值为170万美元。
4.纽约市体育赛事行政管理体制
4.1行政管理主体
纽约市政府设立纽约体育委员会对体育赛事进行管理。从政府管理层面上看,纽约仍将体育赛事归入体育领域进行管理,其他政府相关部门负责协调。例如:纽约公园与娱乐部主要管理的是大众体育,其针对体育赛事管理的主要部分为赛事场馆管理。其他相关部门,如城市规划部门、交通部门、警察局等则主要对赛事起到协调的作用。
4.2管理职务范围
虽然在政府层面上,纽约市体育委员会是体育赛事管理的行政主体,但由于美国属社会型体育管理体制,纽约市对体育赛事的管理也多下放到社会机构或运动协会,其中较为典型的是纽约市公司(NYC&Company)。
4.3管理职责
纽约市体育委员会虽然是政府级的管理机构,但是它的职责较为有限。纽约市体育委员会成立于1986年,是市长负责机构。其主要工作是“吸引各种体育比赛和体育活动到纽约市举行”,鼓励、协助各种体育组织或商业、企业在纽约市开展体育比赛和活动。纽约市体育委员会虽然也对赛事进行支持,但从职能上看它对赛事主要起到协助的作用,而不像维多利亚大型活动公司那样对赛事进行赛前评估和申办,也不会对赛事进行资金支持。
与之相反的是纽约市公司对体育赛事管理职责涉及更深的范围。纽约市公司是纽约市的官方营销、旅游、合作的非盈利性组织。它以促进整个纽约市的业余和职业体育的发展为目的,致力于通过旅游业、市场营销、重大活动和会议服务的发展,促进纽约市的经济并建立纽约市的正面形象。它的任务是最大限度地提高5个区的旅行和旅游的机会,促进经济繁荣。公司首席执行官乔治费尔蒂塔的许多目标中,最主要的是实现布隆伯格(Bloomberg)市长提出的2015年吸引5000万访问者到纽约市的目标。
纽约市公司对体育赛事的管理,从赛事选择开始,到申办、运作,最后以赛事评估为止。2008年职业棒球大联盟(MLB)的全明星赛是一项在纽约市举行的非年度性国际赛事,纽约市经济发展公司(TheCity’sEconomicDevelopmentCorporation)对赛事进行了赛前评估,预计将带来14840万美元的收益,同时为纽约市带来1周176239访问者。基于以上评估,纽约市公司选中这项赛事进行申办,赛事的申办谈判从2006年开始,由其分支机构的重大事件部门(BigEvent)与美国职棒大联盟进行谈判。
4.4管理职权方式
纽约市体育委员会与纽约市政府、企业、赛事及它们的常驻创新团队合作,制定以客户为导向的市场营销战略,选择具有活力的赛事,有效评估赛事的结果及赛事为纽约市和赞助商带来的影响。该委员会还为市、州和联邦政府认可的机构提供设备及合作,共同保护城市的安全,体育委员会还为赛事提供纽约最好的体育场馆。
作为非盈利性机构,纽约市公司每年的运作预算为1600万美元,其中40%的年度预算是直接由纽约市政府划拨,60%则通过市场运作的方式获得。纽约市公司下属2000多家会员单位,包括博物馆、酒店、餐厅、零售商店、影剧院、旅游组织和旅游景点,在赛事运作中充分发挥了这些会员单位的优势,使得体育赛事的外部性能够得到内化。
5.洛杉矶市体育赛事行政管理体制
5.1行政管理主体
洛杉矶市虽然同样将体育赛事归入体育领域进行管理,将体育场馆归入娱乐与公园部进行管理,但在体育赛事整体管理的职务范围上却呈现出与纽约市不同的特点。负责洛杉矶大区体育赛事管理的机构是一家私人机构——洛杉矶体育理事会。
5.2管理职务范围
洛杉矶体育理事会是美国先进的城市体育支持机构。它完全由私人机构投资,其作用是为洛杉矶大区带来主流的体育赛事,并支持该地区的大学和职业体育队。在理事会的历史上,这个非盈利性组织已为洛杉矶大区带来了超过10亿美元经济影响的体育赛事,而其运作的费用仅为800万美元,运作费用和经济收益之比超过1:140。除了洛杉矶体育理事会负责洛杉矶大区的体育赛事管理外,洛杉矶大区的当地组织对于体育赛事也有管理的权力。它们或与洛杉矶体育理事会共同合作,或独自进行体育赛事的管理。
5.3管理职责
洛杉矶体育理事会对于体育赛事的管理主要集中在体育赛事规划、申办和赛后评估上,同时它也在自身的能力范围内运作一些赛事和赛事公关活动。
一是赛事规划。洛杉矶体育理事会一直在为南加利福尼亚地区寻找赛事。在决定申办赛事前一定会对赛事的潜在效益和成本进行严格的评估。包括:赛事对公众的吸引力,赛事的历史和表现,赛事的声望,赛事的经济效益,当地主办者举办赛事的成本,赛事与大型组织和赛事拥有者的联系。
二是赛事申办。洛杉矶体育理事会除了自己单独申办赛事外,洛杉矶体育理事会也与当地的组织合作共同为当地申办。例如,体育理事会与洛杉矶、盘萨蒂亚、阿纳海姆旅游和会议局共同合作,成功将1993年的超级碗比赛带到了盘萨蒂亚的玫瑰碗球场。
三是赛事运作。洛杉矶体育理事会也组织和运作自有赛事或活动,1995年通过电视播放的洛杉矶体育历史上100个最伟大的时刻。
四是赛事评估。除了体育理事会所负责申办的赛事外,还对每年的南加州体育赛事的经济影响进行评估。南加州的体育赛事每年为当地带来40亿的经济影响,调查由体育理事会和加州商业会共同委托进行。调查的内容包括:税收、就业、地区赛事公民参与性、赛场利用率和大学参与度,并计算直接和间接的体育赛事经济影响。2005年的调查还显示:南加州的体育赛事带来了超过16000个全职和兼职岗位。2005年各级别赛事的出席人数达到2860万。
5.4管理职权方式
从洛杉矶体育理事会选择体育赛事的标准可见,该机构除考虑赛事的财务收支外,还考核赛事的公益性。说明尽管是私人投资,洛杉矶体育理事会还是承担了政府管理的职能。除此之外没有专门的政府部门管理这项工作。洛杉矶体育理事会与其他的体育组织之间不存在上下级关系,而是相互合作的关系。洛杉矶体育理事会有选择赛事的标准,其他体育组织也有自己选择赛事的标准。例如:洛杉矶市体育与娱乐委员会申请赛事的标准就是通过吸引数以千计的游客,为城市带来巨大的经济影响。这些活动使得洛杉矶市成为世界体育与娱乐之都,国内和国际游客观赏赛事和活动的胜地。在赛事申办上,洛杉矶体育理事会与其他体育组织也存在合作关系,双方既可以独立申办赛事也可以合作共同申办赛事。而赛事的运作则主要交给相关的运作机构进行,洛杉矶体育理事会管理整个大区体育赛事的赛后评估结果。
6.小结
在行政管理主体上,维多利亚州将体育赛事归入大型活动;洛杉矶市将体育赛事归入体育管理范围,将体育赛事管理完全归入私人机构;纽约市行政管理主体对赛事只起协调作用,而成立城市营销机构负责体育赛事的具体管理。
在管理职务范围上,3个城市(地方)由行政主体专门负责体育赛事的管理,而不是将体育赛事与其他体育类别,如群众体育、体育场馆等归入一个行政主体进行管理。
在管理职责上,维多利亚州对体育赛事管理的职责有着明确的分级;纽约体育委员会协调政府各部门对赛事进行辅助及与赛事承办方合作对赛事进行评估,而具体的赛事管理基本都下放给专业的公司或运动协会等组织;洛杉矶体育理事会对体育赛事的管理涉及的方面涵盖了体育赛事规划、申办、运作和评估4个方面。
在管理职权方式上,维多利亚州对体育赛事的管理主要通过维多利亚大型活动公司进行协调;纽约体育委员会为赛事提供政府层面的支持,纽约市公司通过以市场运作为主、政府补贴为辅的方式对体育赛事进行申办、运作和评估;洛杉矶市整个大区的体育赛事管理交给私人性质的洛杉矶体育理事会进行管理,但从职权上看洛杉矶体育理事会承担了政府对体育赛事管理的职能。
在体育赛事行政职能设置中的政府与市场职能边界上,维多利亚州、纽约市、洛杉矶市均严格地区分了行政调节和市场调节的范围,城市政府对赛事的管理集中在公益性产品和公共资源的管理上。总体上看,发展目标和规划被视作公共产品,均由政府提供;申办既可由政府或非盈利性组织(单项协会、政府基金等),也可由承办企业单独进行,政府还给予个别城市资助;凡有政府补贴的,均采用政府购买公益性产品的方式。鉴于赛事4个环节即规划、申办、运作、评估的性质不同,政府的介入程度也不同。运作环节的市场化程度最高,规划(或制定战略目标)完全由政府提供,而申办和评估则兼而有之。
7.建议
第一,在包括体育的更大范围内整合资源,达到合理配置资源的目的。资源包括需求和供给两部分。从获得和实现的角度看,包括通过市场获得的部分和从行政(公共)获得的部分。根据以市场调节为主的原则,政府调节的重点是公益性产品和公共资源的整合,包括公益性产品(公共产品和正外部性)和公共资源(政府资源、公共设施和负外部性)的整合。调节市场的失灵,包括政府培育市场和完善、监督、管理市场的职能。
第二,根据整合资源、有效配置资源的要求理顺与赛事相关的各主体关系。包括4个环节,即规划、申办(创立)、运作、评估的各相关主体的关系(机制)和管理体制。处理好长期战略发展目标和短期发展目标的关系,市场需要和公益性需要的关系,市场资源配置和公共资源配置的关系,规划目标、引进(申办)目标、执行目标、评估目标和对赛事的考核、评比指标的一致性关系,行政调节方式的关系,规划定位、长期发展战略目标、短期目标和建设项目间的关系。
篇8
【关键词】区域体育赛事;体育教育
作为体育强国,我国的体育教育和体育赛事一直深受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在新时代背景下,充分探究区域体育赛事与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之间的结合具有重要意义。
一、区域体育赛事与高职院校体育的关系
在新时代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向转型期,国内经济、社会以及文化都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区域体育赛事活动也紧跟时代脚步转变发展,一个具有文化性、产业性以及社会性的区域体育赛事诞生。区域体育主要根据一个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后,群众体育在實施过程中的展现,是群众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群众直接参与并组织形成的。高职院校体育则是在学校教育为主导的大背景下,通过身体运动、卫生保健的手段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体育赛事则是一种能够提供竞赛产品和相关服务产品的特殊事件,能够产生明显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同时在组织形式上具备较为明显的项目管理特征、组织文化背景和市场潜力。本文所讲述的区域体育赛事可以认为是以区域内的群众为主要的参与对象,在区域内开展的以丰富居民文体活动,提高居民身体素质为主要目的体育比赛。
按照国内体育界的普遍认知,区域体育和高职院校体育分属于体育体系和教育体系下的两个分支,二者分别具有自身独特的社会功能和教育功能,但是通过探究可以发现,二者又在许多地方存在着相互补充和相互促进的作用。
二、高职院校体育教育对区域体育赛事的作用
(一)带动区域体育产业的发展
高职学生成为区域体育赛事主体,能够提高区域体育赛事的专业性和竞技性。当一个城市要申报体育赛事活动,这个城市必须拥有相匹配的体育基础设备。所以,在举办体育赛事活动之前,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建设与体育赛事活动,也必需依靠高职院校来提供体育场馆,并根据要求完善高职院校基础设施。相关设施在举办完赛事活动之后,还可以继续投入使用,进行其他体育赛事活动和一些文化演出活动等。举办体育赛事,观众人数多,社会影响力大,会引起人们对体育运动的关注,从而带动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并增加体育人口的数量。体育人口的增加能够使体育市场的需求扩大,从而促进体育竞赛表演市场、体育用品市场等的发展。体育产业是关联性很强的产业,发展体育产业能带动一系列的产业如商业、饮食、娱乐、旅游等。
(二)优化区域经济结构
区域体育赛事可以作为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的一种形式,首先在体育内涵上体现出了体育教学的竞技性,符合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使得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更加的立体化,形成了一个完善的体系。同时通过区域体育赛事,高职院校体育教育实际上实现了自身教育社会化的进程,这与整个时代教育背景是相贴切的。此外,体育教育应该是一个连贯的过程,通过区域体育赛事可以帮助学生在课后时间通过参与区域体育赛事实现体育教育的连续性,使得课内课外相结合,大大的改善因为教育空白导致的教育效果下降的问题。
(三)高职院校体育资源构成区域体育赛事的保障
高职院校体育资源能够作为区域体育赛事物质和人力资源的重要保障。从当前我国的区域体育赛事资源状况来看,相当多的赛事都或多或少的收到了社会资源有限的制约,而相对的学校的体育资源是比较充足的,通过高职院校体育资源的介入,比如说提供比赛场地或者赛事服务人员,以及比赛所需的器械等等,能够很好地拓宽区域赛事的规模和影响,也能大幅度的增加区域体育赛事的专业性和感染力。
(四)内容上的普适化
增强了高职院校区域体育比赛针对性,使其与在校学生身体心理发展特点、年龄特点、兴趣爱好等相适应,才可以更加高效地借助体育比赛平台,达到促进学生身体与心智锻炼的效果。与中学阶段相比,高职院校学生课余时间相对充沛,学生有更多时间进行体育锻炼,而且对于各类比赛项目关注度很高。调查发现,区域体育比赛种类多,学生参与范围广,竞赛内容与竞赛方式有较强普适性,受到学生的广泛认可。
(五)增强体质与培养意识
区域体育比赛可以起到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提升、培养学生体育意识形成的良好效果,这又是对学生平素体育锻炼的积极促进。首先,按照国家体育总局的学生体质调查结果,学生体质健康情况近些年来呈现普遍下滑的趋势,特别是肥胖大学生数量激增。学生体育锻炼的一项基本目标在于提升学生体质,区域体育比赛在这方面与学生体育锻炼的目标保持一致,也就是说,学生体育锻炼一方面要依赖校内体育活动,另一方面也要依赖区域体育比赛这一实施平台。其次,在高职院校间进行各种类型、各种规模的体育比赛,有利于体育锻炼的深入开展,从而带动学生体质提升。比如,短跑比赛能够带动学校关注学生速度训练,学生自身也会自觉增加对这方面的关注度;长跑比赛可以让校方和学生注意耐力素质训练;篮球比赛可以让校方和学生注意灵敏素质训练;引体向上比赛可以让校方和学生注意力量素质训练等。因此,区域体育比赛可以对增强学生体质起到积极引领作用,而这恰也是学生体育锻炼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郭永安.浅谈高校体育向社会体育过渡形成终身体育[J].体育世界,2015(01):100.
篇9
摘 要 本文从体育赛事自身特点出发,采用文献资料法并结合旅游学科理论,阐述了体育赛事对城市旅游业的影响。认为体育赛事能带来丰富举办城市旅游资源、提高举办城市知名度、改善举办城市旅游基础设施、增加举办地旅游收入、提高举办城市旅游营销能力、改善举办城市旅游市场客源结构、促进旅游文化交流等积极影响,但也会带来城市物价大幅上涨、安全和治安问题、城市旅游资源的破坏、交通压力增大、大型赛事后场馆与设施利用率不高等消极影响。
关键词 体育赛事 城市旅游业 影响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平稳增长,人们的消费水平逐步提高,体育赛事活动也越来越频繁,关注体育赛事已成为人们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首先,大型体育赛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吸引了大量的国际和国内旅游者;其次,国内或地区内的各种竞争性或非竞争性的中小型体育活动日益频繁,促使个人融入相关集体的社交活动性质吸引了普通大众的参与。围绕体育赛事开发相应的旅游活动已成为旅游界关注的话题。本文就体育赛事对城市旅游业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对体育赛事与城市旅游业协调发展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一、体育赛事对城市旅游业的积极影响
(一)丰富了举办城市的旅游资源
体育赛事丰富了举办城市的旅游资源,直接拉动了举办城市旅游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具有特色的体育场馆、体育建筑与其它景点构成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第二,热烈的体育气氛,重大的国际比赛构成旅游资源的时间结构。
(二)提高了举办城市的知名度
体育赛事赛前声势浩大的推广活动以及众多媒体大规模的报道,会极大提升赛事举办城市的知名度,而城市知名度的提高会显著提高举办城市作为人们旅游目的地的机率,不仅在赛事举办期间给举办地带来大量客源,而且对该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也产生了重大积极的影响。有数据表明,葡萄牙在2004年举办的欧锦赛期间共接待50多万外国球迷和游客,旅游收入达到1.12亿欧元,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为0.78%,虽然这个数字不大,但该国业内人士更看好旅游业的前景。欧洲足联估计,由于欧锦赛的举办,在今后几年将为葡萄牙旅游业带来1.79亿欧元至3.57亿欧元的收入。
(三)改善了举办城市的旅游基础设施
良好的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是旅游业发展强有力的依托和必不可少的条件,城市旅游尤其需要高标准的设施条件,同时满足城市居民的生活需求和外来游客的旅行需要。体育赛事尤其是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是发生在短时间内的有大规模游客参与的活动,因此在大型赛事前期城市往往会进行较大规模的配套设施建设,使赛事举办城市的基础设施供应能力和运行效率得以全面提高,同时与旅游业密切相关的餐饮、住宿、旅馆、通讯等行业也得到极大的发展,旅游接待能力和品质进一步提高,为城市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汉城为举办第24届奥运会,扩建了国际机场,整修了公路,治理了汉江,改善了城市环境、下水道和水质管理,并开展了防公害等工作。巴塞罗那奥运会组委会计划中最重要的一项措施就是改善城市环境和设施,约耗资362亿比塞塔,建成了5公里长的海滨沙滩,改造了港口,修建了两条环形公路、两条隧道,改建了飞机场,改建了城市的排水系统,建成了提供水、电、气和电话服务的网络。
(四)增加了举办城市的旅游收入
举办体育赛事给当地旅游业带来了无限商机,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全面发展。赛事期间,游客在住宿、餐饮、交通、通讯、观赛、购物等方面的消费都比平时超出许多,集中消费程度较高,举办城市的旅游收入会大大增加。2003年8月西班牙皇家马德里足球队访华比赛,光是票房收入就达近2000万元。
(五)提升了旅游营销能力和管理水平
城市旅游业的大发展,除了拥有良好的硬件设施外,还需要配套良好的软件――较高的旅游营销、管理水平。现代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涉及方方面面,一般都会引进专业公司对赛事进行整体营销策划,如通过广告策划的整体思路对赛事进行包装推广,用多样化的媒介经营手段发掘体育无形资产,赛事的系列文化活动、明星效应,甚至是赛事的花边新闻策略等等都可以为城市旅游业的推广所借鉴,提高自身的营销管理水平。同时,赛事的某些具体要求对提高旅游业的管理水平有直接的促进作用,比如有的大型体育赛事会与赛事举办方签订赛事接待合作协议,对赛事接待的服务内容、服务质量等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规定。这些合同条款的要求通常是或高于国际相关行业标准,这就会使其相关行业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逐渐与国际标准相接轨。对于大型体育赛事的这些直接和间接效应,城市旅游业如能很好地加以借鉴,将能够较快地提高自身的营销、管理水平,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改善了旅游市场的客源结构
赛事举办期间,旅游人数大量增加,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游客是举办地的非传统客源,这部分新游客的到来促进了对举办城市的了解与沟通,有利于举办地通过宣传发展新的市场,进而改善举办地的客源结构。
(七)促进了旅游文化的交流
大型体育赛事举办时,五湖四海的运动员、体育官员、各国的赛事观众等将齐聚一堂,这就为举办城市展示自己的文化特色提供了一个重要契机。旅游文化是最具有魅力和持久生命力的旅游资源,所以一般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通常会伴有大量的专项文化宣传活动以促进举办地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二、体育赛事对城市旅游业的消极影响
(一)引起城市物价的大幅上涨
体育赛事所吸引的旅游者其主体旅游活动都是参加或观看体育赛事,因此基本的旅游行为具有趋同的特征,他们所要求的基本旅游服务和特殊需求一般也具有类同性,这将导致对同样的旅游服务和设施的大量需求。因此房租、餐饮、交通价格等将明显上涨,同时也会造成城市物价的大幅上涨,使游客和居民的经济负担加重。
(二)带来安全、治安问题
在赛事活动举办期间,来自各地的参赛人员、记者、观众众多,由于各国家的法律不同,文化不同,道德观念、价值观念不同,不同,日常生活习惯不同等等,都会在活动期间带来一些摩擦。体育赛事的人为因素可控性差,比赛期间人多混杂,再加上赛事竞争激烈,人们往往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造成事故的发生。
体育赛事在举办过程中受到大量媒体和相关组织的关注,这就成了恐怖组织利用的对象。近年来,世界上接连发生一连串的恐怖袭击事件,人人谈恐色变,都害怕将体育赛事作为袭击对象。
(三)产生“蜂聚现象”和“挤出效应”
体育赛事使得短时间内有大规模旅游者涌入,会产生“蜂聚现象”,对城市旅游资源造成破坏并在交通、噪音、废弃物等方面对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产生负面影响,从而产生“挤出效应”。
体育赛事引发的旅游活动的集中性将使大量的游客在一个较为集中的时段持续或重复地使用某一景区,景区容量和游客数量的将出现矛盾。这就有可能使城市的旅游资源遭到破坏。同时赛事期间,由于大量游客涌入,带来了大量噪音、废气物,同时城市交通运输压力大大增加,将会给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带来负面影响。
对于成熟的旅游消费群体而言,“挤出效应”是绝对存在的。如2000年悉尼奥运会期间第一次出现了“反旅游”的问题,即大量的居民为躲避大规模人流,纷纷逃离自己所居住的城市。
(四)体育赛事活动后续开发不利
体育赛事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举办过程中为城市旅游业打开了新的局面,但其后续开发却往往被忽视,为体育赛事建造的场馆、建筑和其它一些设施会出现闲置状况。一方面体育场馆建设需占用大量的耕地,另一方面体育场馆赛后运营是个国际性难题。现代体育场馆投资巨大,回收周期长,回报率低。目前国内大多数体育场馆经营不佳,高度依赖政府财政拨款,建一个亏一个,成为地方政府的“烧钱大户”,烫手山芋。如1990年北京亚运会后也出现了一些场馆使用效率低的问题。就连被世人誉为典范的2000年悉尼奥运会,其主体育场所在的奥林匹克公园在赛后也难避“门前冷落车马稀”的惨淡。
三、结语
体育赛事是一种特殊的、重要的旅游资源。体育赛事尤其是大型体育赛事的成功举办对城市旅游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它能为举办地吸引大量游客,大大增加举办地的旅游收入,提高举办地的知名度等。同时,体育赛事的举办也会给旅游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物价上涨、交通拥挤等。总的来说,体育赛事的成功举办,对城市旅游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各举办城市应该把握好举办体育赛事的机遇,最大限度地消除负面影响,全面提升城市旅游业的综合竞争力,推动城市各项建设事业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连桂红.论体育旅游及其基本特征[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3).
篇10
大型体育赛事作为城市事件,是城市发展的因素。但其对城市发展影响的作用范围和影响程度并不是无限延伸的,而是主要集中在与大型体育赛事相关的因素,如城市旅游、城市基础设施、城市形象、城市体育等。其三,影响的阶段性特征。在赛前筹备阶段,赛事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经济的急速拉动;而赛中阶段则主要集中在赛事对城市旅游和城市形象的影响上;赛后阶段,赛事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主要反映在赛事为城市居民留下的物质和精神遗产。其四,影响的可控性特征。尽管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发展能够产生负面影响,然并不是完全不可避免的。在赛事对城市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之间存在着利益的制衡,以奥运会为例。“奥运瘦身计划”的实施既减少了赛事成本,同时也减少了场馆的数量和观众的人数,从而降低了赛后多个场馆闲置的可能和城市的环境破坏和交通压力。
经济———大型体育赛事影响城市发展的动力源泉城市经济系统是城市系统的重要子系统,是城市发展的内涵。城市发展最根本的动力来源是城市经济能力的支撑[8],而保证城市经济快速稳定发展和寻求新的增长点,不仅是城市举办赛事的初始动机和主要目的之一[9],同时也是大型体育赛事触媒发挥作用的动力机制。对于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发展的经济影响机理,不少学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如经济影响的三效应说[10](经济增长效应、城市品牌效应和产业结构效应、乘数效应[11]、拉动效应以及联动效应、波及效应等[12]。可以说,赛事对经济产生积极影响的本质是经济的增长,表现在:第一,城市投资的增加。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13],而体育赛事的举办通常都伴随着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体育场馆设施及配套基础设施投资。体育场馆设施是举办大型体育赛事所必需的条件,同时为保证体育场馆设施的充分利用,还需要投入一定数量的配套基础设施。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体育场馆设施的投资属于赛事的必要和直接投资,因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城市所进行的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如交通系统、供水和排水系统、通讯系统和环保投资等被称作赛事间接投资[14]。以2010年第16届广州亚运会为例,其城市投资情况如表1所示。而体育赛事的间接投资通常是以体育赛事为契机来达到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和环境的效果的,这种现象被称作“催化剂综合效应”或“催化剂综合症”[16]。而一旦赛事的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达到一定的规模,即所谓的大推进的方式,就能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目标。[17]第二,城市消费的增加。大型体育赛事期间城市消费的增加通常是由赛事旅游者带来的[18],他们的食宿、交通、娱乐和购物等活动扩大了当地的消费需求,这种现象也被称作事件旅游效应[19],即事件作为旅游吸引物提高了城市的吸引力。据广州市旅游局的数据统计,亚运会举办期间(2010年11月12—27日,广州城市旅游情况显著增加。如表2所示。值得一提的是,对大型体育赛事而言,物理环境是不可或缺的,而其他人文因素如赛事组织者的亲和力、服务态度和氛围等也同样不容忽视。因此,赛事管理和组织者通常会通过赛事与城市的整合营销拓宽旅游市场,或者间歇性的举办体育赛事达到长期吸引旅游者、延长其停留时间和刺激消费的效果[20]。第三,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城市产业结构也被称作是城市经济增长的转换器,作为以往经济增长的结果和未来经济增长的基础,产业结构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21]。由于大型体育赛事广泛的产业关联性,且相关联产业基本处于比较高的产业结构能级,因而对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如,自2004年申亚成功后,由于亚运场馆、轨道交通及相关第二产业的带动,第三产业对广州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根据国际通行贡献率进行计算也逐年上升,其中2005年为55.6%,比上年增长5%,2009年达68.1%。其中,媒体、娱乐、体育等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呈明显增长态势,2006—2009年从0.2激增到1.53。[22]从产业结构的效应上看,大型体育赛事促进了农村城市化进程和非农就业人口比例的增加;拉动第二产业———特别是对科技含量高的现代制造业的发展;拓展了包括商业服务、金融保险、旅游会展和文化产业等现代服务业的第三产业范畴。从关联方式来考察,体育赛事通过前向、后向和横向关联与城市产业体系形成了广泛的关联。
社会———大型体育赛事影响城市发展的核心内容城市社会是指在城市空间范围内,以共同物质生活为基础而联系起来的人类生活共同体。城市社会发展是城市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社会的影响体现在城市文化和城市形象两方面。城市文化。城市文化是指城市居民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具有城市特点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23]大型体育赛事所需的体育建筑是城市文化的物质形态,它往往以特有的造型和艺术形式诠释着竞技精神和社会文化心理,成为城市文化的物质注解和重要载体,是城市积极向上的形象代表[24]。竞技运动中所蕴含的竞争精神与城市竞争和发展的理念相契合。体育赛事中体现出的“公平竞争”、“团结协作”等精神不仅有利于城市人才的塑造,同时能够促进良好工作意识、市民的进取精神等社会道德规范的形成,从而提升城市魅力,增强市民的自豪感和归属感。[25]城市形象。城市形象作为城市精神和物质的综合表现[26],是人们对城市外在物质形象和内在精神素质的总体印象,也是城市文化景观上的反映。根据其特点,城市形象可归纳为视觉形象、感知形象和行为形象三类[27]。视觉形象是指人们能直观到的城市物化,是城市建筑、城市标识等在人脑中的综合反映。大型体育赛事不仅可以强有力地打破城市有规律的发展节律,呈现出在时间和空间上影响作用力的相对集中[28],同时赛事产生的巨大需求能够为政府大量的资源投入提供决策依据。合理的体育赛事场馆分布和配套设施建设能够改善区域的环境,提升区域功能和形象,从而带动周边地区的建设和发展,从而达到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的目的。感知形象是指人和物构成的有机整体,是城市内涵和特质。如果说视觉形象是城市形象的外在特征的话,那么感知形象则是城市形象的内在属性。一个城市给人的印象深刻与否除了外在的建筑、环境等,更重要的还是其极具特色的人文特征。而大型体育赛事对一个城市长久的影响正是其文化和素养的培育与传播,是其城市公共秩序、城市特有文化、志愿者的服务水平、人民的道德素养等的提高。行为形象是感知形象的外在表现形式,是政府、市民、游客游客等行为主体的外在活动的综合展现。在筹备和举办体育赛事的过程中,城市为了能够塑造良好的形象,要求无论是政府还是市民,无论是机关还是社团都能够改善自身形象,提高自身素质[29],有助于居民形成积极的态度、文明的社会风貌、良好的社会公共秩序和浓厚的体育氛围。此外,大型体育赛事对于城市形象的影响还表现在其扩大城市影响力,提高城市知名度,树立城市品牌等方面的作用[30]。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体育课程教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