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范文
时间:2023-07-12 17:40: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区域农业发展一直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以热点区域或典型区域的区域图为背景材料,结合相关图表资料,考查区域特征、区域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发展方向,突出表现地理知识在解决区域发展中的应用。
例1 下图示意我国39°N附近某区域,读图,完成(1)~(3)题。
(1)图示区域土壤盐渍化最严重的地区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限制丙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
A.光照 B.水分 C.坡度 D.温度
(3)如果乙地区大规模引水灌溉进行农业开发,将会导致( )
A.甲地区植被退化 B.乙地区沙化
C.丙地区荒漠化 D.丁地区植被改善
解析 (1)本题考查土壤盐渍化的分布。图例中显示有冰川,该地河流主要为冰川融水补给,河流有时令河,会发生断流现象;结合该地纬度判断该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地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地势低洼处,地下水位较高,气候干旱,蒸发强烈,容易产生土壤盐渍化。根据图中等高线判断,丁位于河流下游,地势低洼,土壤盐渍化最为严重。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2)根据图示:丙地区附近等高线稀疏,坡度较小,地形较为平坦;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晴天多,光照强烈;夏季白昼长,温度较高。所以限制丙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水分。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3)题考查流域综合开发。该河的主要补给水源为冰川融水,流量小,河流流向为从甲流向丁。如果在乙地区大规模引水灌溉进行农业开发,会导致下游地区水量减少,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将导致下游丙、丁地区出现荒漠化。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答案 (1)D (2)B (3)C
点拨 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如下:
①生产强度。强度合理,使农业资源得以持续利用;强度不合理,容易破坏自然环境
②对植被的影响。地表植被的改变影响地表环境、地表辐射特性和自然界的碳循环
③不合理的生产方式。过度放牧使得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大水漫灌会导致土壤盐渍化
④农业生产技术。大量使用化肥使土壤板结;广泛使用农药使农产品和土壤受到污染
在分析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活动带来的影响时要抓住主导因素,如南方地区陡坡开荒主要引起水土流失,肥力下降,产生石漠化;西北地区过度放牧造成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华北地区及宁夏平原、河西走廊等灌溉农业区,不合理灌溉易引起土壤盐渍化等。另外,对该知识点的理解应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例2 下图中阴影部分所示地区以干旱严重而闻名,像一条带子缠绕在渭河北部,被称为“旱腰带”。这里人口密集,且贫困人口多,是扶贫开发重点区。读图回答(1)~(2)题。
(1)“旱腰带”地区不合理的农业开发导致的恶性循环是( )
A.水土流失加剧垦荒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产量降低扩大垦荒面积
B.土地荒漠化产量降低扩大垦荒面积荒漠化加剧垦荒植被破坏
C.植被破坏土地荒漠化产量降低扩大垦荒面积荒漠化加剧垦荒
D.垦荒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产量降低扩大垦荒面积水土流失加剧
(2)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旱腰带”地区应( )
A.利用草场资源优势发展牧业
B.封山育林,发展旅游业
C.发挥气候资源优势发展林果业
D.修筑梯田,发展粮食生产
解析 (1)图示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垦荒导致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恶化。(2)“旱腰带”地区气候干旱,林果业生产既能充分利用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的气候资源优势,又能实现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统一。
答案 (1)D (2)C
点拨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向有以下几种:
①调整农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
根据各地的实际条件合理安排农、林、牧、副、渔业的比重,各业要全面发展;重视发展第二、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②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积极推进农畜产品深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建设,延长产业链,提高农畜产品附加值,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③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改良不利于农业耕种的土地,治理易受旱涝威胁的土地,改善水源灌溉条件,创造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
④加快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依靠科技,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增加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一系列措施,治理土地污染、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盐碱化以及林木乱砍滥伐等现象,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创造优良的生态环境。
[练习]
读某地景观图,回答(1)~(3)题。
(1)根据图中景观判断,该地最有可能位于我国的( )
①黄土高原 ②云贵高原 ③江南丘陵 ④华北平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关于该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正确的是( )
①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 ②扩大水稻的种植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③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延长生产链 ④应用大型农业机械,发展立体农业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该地区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是( )
A.风沙危害严重
B.水土流失严重
篇2
[关键词]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城乡统筹发展;层次分析法;可持续性动态评价;农业技术创新;公共服务供给;
一、引言
20世纪 8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范围内兴起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潮,其核心思想是农业发展应该处理好农业经济与人口、社会、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 目前,我国学术界对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研究主要是通过选择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或评价方法而进行的。
(一) 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
许信旺认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应该包括经济、资源、环境、社会和人口可持续性五个方面[1];赵学平和陆迁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从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五个子系统对陕西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评价[2];何秀丽等认为应该从农业发展水平、发展效率、发展潜力以及综合发展能力等方面对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3];张尔升和王勇从生态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三个方面对海南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探讨和评价[4]。 徐根兴认为,可持续发展涉及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生态、可持续社会三方面的协调统一[5]。
(二) 评价方法的选择
许联芳和刘新平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湖南省主要县(市)的农业可持续性进行了综合评价[6];张丽等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评价了河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7];韩瑛等采用均方差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对宁夏红寺堡移民区 1999年至 2006年的农业生态安全进行了分析评价[8];文余源和邓宏兵应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湖北可持续农业发展能力进行了评价[9];崔和瑞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河北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10];孙艳玲和黎明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四川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评价[11];赵莉和王生林运用层次分析和综合评价法对定西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评价[12]。
基于已有研究成果,就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及评价指标体系来讲,学术界普遍认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是一个涵盖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等方面的复杂系统,各地区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本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 另外,从已有的研究方法来看,多数学者采用了某区域一年的相关指标。 基于现有的理论研究,本文拟从动态分析角度选择中部地区 2001年至 2010年的相关数据,运用主观赋权和客观赋权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从而得到动态的综合评价结果,以使研究结果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二、中部农业可持续发展动态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方法
(一) 中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现状
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和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也是我国农业人口最为集中和“三农”问题较为突出的地区(中部地区农业人口多,人均耕地少)。 2009年,中部地区农村人均耕地仅为 0 141公顷,第一产业占全国的比重为 27 3%;乡村人口占全国乡村人口的比重为 28 84%,占中部地区总人口的比重高达 57 68%;中部六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 4793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153元);中部地区农村恩格尔系数为 42 50,高于东北地区和东部地区。
国家统计局 2011年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中部地区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为 13 0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 1%)、东部地区(6 30%)和东北地区(10 63%),略低于西部地区(13 15%);粮食、棉花和油料产量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 30 6%、27 89%和 43 36%,除了棉花占全国的比重低于西部地区(44 33%)外,其他两项均高于东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 5509 62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919 01元)和东北地区(6434 5元)。
近年来,中部农业已经出现了不可持续的发展态势,农业耕地表土流失,土壤肥力降低,土地生产力下降,下游河道、水库淤积等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耕地生态赤字严重(1 8543hm2/人)[13]。 比如,农业大省河南人均耕地面积目前只有 1 22亩,是全国人均水平的 80%,是世界人均水平的 35%。 河南省耕地面积每年以 20多万亩的速度在减少[14]。
(二) 中部农业可持续发展动态评价指标体系
中部六省中的大多省份是农业大省,因此,对中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必须考虑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等多个因素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评价指标应全面准确地反映该地区农业人口、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发展状况。
为准确地评估中部地区 2001年至 2010年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动态变化,本文在设置各个具体评价指标时,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根据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数据的可获得性,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和借鉴相关研究结果的基础上,针对中部地区的农业经济状况,根据各层次指标之间的相互隶属关系,构建了中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的层次结构模型,这一结构模型包含人口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资源系统和环境系统 5个一级指标,每个一级指标下设有二级指标,共 25个二级指标,具体如表 1所示。 这一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逻辑是:人口系统和社会系统持续性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分别下设 3项二级指标和 6项二级指标;经济系统的持续性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设有 6项二级指标;资源系统和环境系统的持续性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分别下设 4项二级指标和 6项二级指标。
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中部六省统计年鉴(2001—2011)和《中国统计年鉴》(2001—2011),部分数据参阅了中部各省历年的《统计年鉴》和各地区历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劳动力转移人数”数据来自历年《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每千农业人口乡镇卫生院床位”和“每千农业人口乡镇卫生人员”数据来自《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01—2010)。 部分指标的计算如下:乡村受教育程度人口比重 =100 -乡村文盲人口占 1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劳均农业生产总值 =农林牧渔总产值/乡村人口数,土地生产率 =粮食总产量/耕地面积,农村人均用电量 =农村用电量/乡村人口数,单位耕地面积机械总动力 =农业机械总动力/耕地面积,人均粮食产量 =粮食总产量/总人口数,化肥使用强度 =化肥使用量/耕地面积,农药使用强度 =农药使用量/耕地面积,塑料薄膜使用强度 =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耕地面积。(三) 中部农业可持续发展动态综合评价方法
层次分析方法在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方面已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实际应用,但由于层次分析方法本身存在主观性过强的问题,因此本研究借鉴了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从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五个方面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层次模型,根据德尔非法,结合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 首先,本文通过咨询具有实际经验又有较深理论素养的农业经济专家,将待定权数的指标和有关数据发给六位专家,请他们独自给出各指标的标度值,根据回收结果计算各标度值的均质和标准差,将计算结果返回专家组重新确定标度值,重复以上方法,直到各位专家的意见基本趋于一致,以各指标标度值的均值作为该指标的均值,得到各指标的权重。 其次,把专家建议和层次分析方法有效地结合起来,利用数学方法计算反映每一层次因素相对重要性次序的权值,通过所有层次之间的总排序计算所有因素的相对权重并进行排序,并对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15],保证所得权重分配合理(如表 1所示)。
本研究采用直线型无量纲化方法将各指标值转化为无单位的相对数(比重),数值大小规范在
三、实证分析
(一) 人口系统可持续性动态评价
从表 2可以看出,2001年到 2010年各省份的人口可持续水平基本上呈现上升趋势,但各省份人口系统可持续性水平有较大差距,人口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排序为山西(强)、湖南(中)、江西(弱)、河南(弱)、湖北(差)、安徽(差),山西得分均值最高,其次是湖南、江西和河南。 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可归结为四个方面:
第一,近几年来,中部省份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外流到东部地区,人口大幅净减少。 据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与 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东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上升了 2 41个百分点,中部、西部、东北地区人口所占比重都在下降,其中中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下降了 1 08个百分点。
第二,山西省人口系统可持续性评价得分最高,主要是因为其乡村人口所占比重较低。 笔者通过计算得到,2001年至 2010年,山西省乡村人口所占比重除 2010年略高于中部六省平均水平以外,其余年份这一比重均低于中部地区平均水平。 山西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也表明,2000年到 2010年江西省人口净增量减少了 39 93万人。 另外,山西省乡村人口受教育程度也处于中部地区较高水平。
第三,湖南省人口系统可持续性评价得分较高主要源于其人口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 与 2000年相比,湖南省人口受教育程度显著提高,全省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由2000年的2926人上升到 2010年的 7595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 11177人上升到 15420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5708人上升到39528人。 另外,2001年到2010年湖南省乡村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均高于中部六省平均水平,这说明湖南省农村人口整体素质在不断提高。
第四,安徽省人口系统可持续性评价得分最低,主要原因是其乡村人口所占比重、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受教育程度水平在中部地区都处于落后水平。 比如,2009年和 2010年安徽乡村人口受教育程度分别低于中部地区平均水平 8 59个百分点和 4 16个百分点;除 2010年外,安徽乡村人口所占比重在其余年份均高于中部地区平均水平。
近几年来,尽管中部各省份的人口可持续水平基本上呈现上升趋势,但这主要受中部省份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外流到东部地区、人口大幅净减少的影响。 随着东部沿海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大量农民工回流,中部农业将面临巨大的人口压力。 只有通过培育适合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农民,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强农业内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才能够从长远角度解决农业资源与人口问题。一是要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加大对农业高等教育,特别是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劳动技能培训,特别是培养农业实用技术人员和管理人才。 二是要积极创新返乡农民工培训模式,提升他们在农村地区的创业能力。 三是要大力发展农村非农产业,通过农业产业链的纵向和横向延伸,不断增强农业自身对于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
(三) 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提高社会系统的可持续性
一是加快中部地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 应大力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和基本医疗服务水平,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改善农村居住环境,不断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二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应加强中部农田水利建设,抓紧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加强耕地保护和土壤改良,推进农业机械化力度,增强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力度,加强农村节能减排工作。 三是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可以与政府提供的社会公共服务有效衔接,从而有助于减少农村资源的损耗和浪费,提高农业的生产规模和市场集中度,克服分散农户生产对于生态环境的损害。 (四) 建立农村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预警机制
一是要加强对中部地区农业资源环境的监测,防止农业资源的过度开发引起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 二是要建立农业资源的生态补偿和修复机制,通过税收、补贴等措施避免城市化和工业化倾向对农业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三是要统筹农业人口、经济与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促进农业人口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以及生态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许信旺.安徽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与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5(2):5861.
[2]赵学平,陆迁.区域农业可持续性定量评价研究———以陕西省为例[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1722.
[3]何秀丽,张平宇,程叶青.东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地域分异与总体评价[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4):413416.
[4]张尔升,王勇.海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与策略[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5760.
[5]徐根兴.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因素冲突与矫正[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0(2):4143.
[6]许联芳,刘新平,王克林,等.湖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评价[J].资源科学,2006(3):8793.
[7]张丽,刘越.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实证分析———以河南省为例[J].经济问题探索,2007(4):3136.
[8]韩瑛,祥,韩臖.宁夏移民区产业结构演进的实证分析———基于对红寺堡移民区的调查[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9297.
[9]文余源,邓宏兵.基于 GIS和 SPSS的湖北省可持续农业发展能力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4):8990.
[10]崔和瑞.河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的综合评价[J].统计与决策,2008(12):103105.
[11]孙艳玲,黎明.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四川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12):3435.
[12]赵莉,王生林.甘肃省定西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与分析[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49150.
[13]黄细兵,李海东,赵定涛.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中部地区发展评价[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833.
篇3
关键词: 高中地理 文本解读 有效教学
新课程背景下,各学科教学都日益重视文本解读,高中地理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必须重视文本解读。只有重视文本解读,正确、合理、科学、深入地解读文本,才能把握地理课堂教学方向,才能理清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及教师怎样教的问题,才能实现地理教学的有效性。文本解读常道常闻,但是高中地理文本如何解读?如何解读文本才是正确、合理、科学、深入的?一系列问题困扰着教学一线的高中地理教师。基于此,笔者结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Ⅲ(必修)・湘教版》“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的教学实例,从文本解读的含义、正确的步骤及文本处理等方面,探讨如何解读文本,优化地理课堂教学,促进有效地理教学。
一、什么是地理文本解读
常言“上好地理课,解读文本是第一步”。该言彰显了地理教学中文本解读的重要性。有地理教师问了,“平时常听文本解读,但地理文本指什么?什么是地理文本解读”?
(一)何为“地理文本”。
“地理文本”即地理教材。目前浙江省高中地理教材使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湘教版》,包括《地理Ⅰ》、《地理Ⅱ》、《地理Ⅲ》3本必修教材及《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2本选修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的结构由正文、活动、阅读、图像四大系统组成:正文是课程标准要求的体现,是教材的主体部分,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地理知识;活动是自主、合作、探究新课程学习方式的体现,是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载体;阅读是对正文地理知识的说明与补充,既能加深学生对教材重点、难点的理解,又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图像最能凸显地理科学的特点,在地理教学中必须强化地理图表教学,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总之,这四大系统是地理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之间相互联系,构成了地理文本。
(二)何为“地理文本解读”。
“地理文本解读”即解读地理文本,具体指依据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中的课程标准内容,对高中地理教材《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湘教版》中每章节的各部分内容进行阅读和理解、分析和研究,从而实现对教材的准确理解、把握和有效利用。
二、高中地理文本解读策略
(一)走进课标,依据课标解读文本。
高中地理教师要明白高中地理的文本解读是在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下的解读。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是地理教学活动的指南,是文本解读的指南。只有解读课程标准的内容和要求,才能进行正确的文本解读,才能合理地使用文本、处理文本,从而优化地理课堂教学,促进有效地理教学。
课程标准内容如何解读?第一,要对课标内容进行分解,确认其“行为条件”、“行为动词”和“认知内容”是什么。第二,依据课标内容中的学习水平与行为动词的相应关系,确定学生学习水平。第三,依据“行为条件”,分析课标内容对学生基本能力的要求。第四,细化课标内容。举例:“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的课标内容如下:“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方法与途径”。首先,分解课标:确认其“行为条件”为“以某区域为例”;其“行为动词”为“分析”和“了解”;其“认知内容”为“该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其次,行为动词“分析”和“了解”:本课标内容的学习水平有理解水平和了解水平。再次,依据“行为条件”,分析本课标对学生基本能力的要求如下:本课标内容的“行为条件”为“以某区域为例”,要求学生通过对某区域典型案例的学习,分析该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以及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并能把学到的知识和能力运用到其他区域中。
最后,细化课标如下:
1.以某区域为例,可理解为任选世界或中国农业生产有特点的区域。如我们使用的湘教版选择“以美国为例”,但人教版、鲁教版、中图版都选择“以中国东北地区为例”。
2.分析某区域农业生产条件,既需从其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科技条件角度考虑,又要发现其优势条件和不利条件,最后还需确定其主导性条件。
3.分析某区域农业的布局特点时,需考虑该区域主要农业区的分布,判断该区域农业布局是否合理,并分析农业布局最主要的特点等。
4.了解某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方法与途径,需建立在深入分析某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的基础上,才能确定农业发展方向,了解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综上所述,该课标内容要求、学习应落实在某区域上,从知识的内在联系来看,“该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是知识基础,“农业可持续发展方法与途径”是学习目的。
(二)走进教材,厘清知识体系。
教材是一个课程的核心教学材料,因此课堂教学的实施要以教材为依托,教学三维目标的实现要以教材为载体,这一切都可见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多么重要。教材内容如何解读?要实现对教材的准确理解和把握,教材内容要经历通读、细读和研读的过程。首先,通读教材的正文内容,初步认识教材的主体内容;其次,细读教材的正文、活动、阅读、图像等所有内容,理清它们各自功能及逻辑关系;最后,研读教材,尤其是正文部分,力求在课标内容下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刻地理解和分析。举例:“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首先,通读本节教材的正文内容,初步认识本节教材的主体由“美国农业生产条件”、“美国的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和“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三大知识点组成。其次,细读教材的正文、活动、阅读、图像等所有内容:知识点一美国农业生产条件,采用图文结合方式概述农业生产条件,并安排P52活动题,进一步分析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接着安排P52另一活动题和阅读材料,进一步分析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知识点二美国的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先概述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含义、依据及目的,接着通过“美国农业带分布图”,并结合P53阅读材料和活动题,进一步分析农业生产布局最主要的特征;知识点三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先概述农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说明问题的严重性,安排P54的阅读材料,最后教材按照“问题一对策”的方式,介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并附上个“阅读材料”和“活动”。最后,依据之前对应课标的解读内容研读教材:其一,抓住本节教材的重点进行深入理解和分析,本节教材的重点一是美国农业生产的条件,应从气候、地形、土壤和水源等自然条件,以及商品经济、交通运输条件和国家的政策与法规等社会经济条件入手思考;本节教材的重点二是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应先理清农业生产布局特点、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和农业带三者之间的关系,然后抓住小麦带、玉米带、棉花带、乳畜带等主要农业带的分布位置及生产条件的分析。其二,根据教材并结合环境保护知识,分析美国过去农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其三,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课标内容要求虽为了解水平,但教师进行文本解读时应提升为理解水平,尤其是教材中提到的较陌生的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节水农业、精确农业、“处方”农业等农业生产方式和技术,以及限耕政策、休耕政策、补贴政策、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等农业可持续发展政策,要进行阅读和理解、分析和研究。
综上所述,只有在深入分析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的基础上,才能探寻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方法与途径。
(三)走进学生,依据学情解读文本。
地理文本即地理教材,地理教材地位和作用固然重要,但新课程改革中的教材观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因此通过正确、合理、科学、深入的文本解读之后,需要有效处理地理文本,注重教材的挖掘与整合、拓展与延伸,然后进行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达成有效地理教学。举例:“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若按“教教材”的思路,本节教学的顺序依次为“美国农业生产条件”、“美国的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和“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若按“用教材教”的思路,本节教学顺序可调整为“美国的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美国农业生产条件”和“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其处理如下:新课导入一般会简介美国的农产品,如小麦、玉米、棉花和乳畜产品等的产量及出口量位居世界前列,美国之所以成为世界农业大国,与美国农业生产布局特点相关,即可引导学生学习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含义、依据、目的及具体表现――农业带等,接着引导学生看“美国农业带分布图”(如小麦带、玉米带、棉花带和乳畜带等的分布位置),分别分析其农业生产条件。如此文本处理的好处是在具体的农业生产分布(地理事实)中分析农业布局特点和农业生产条件(地理原理与规律),处理符合学生从现象到本质的认知过程特点,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本节教学的重难点――美国农业生产的条件、农业布局特点。“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在教学中可按照“发现问题一找出原因一探讨对策”的思路,引导学生自学教材或查阅资料,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最后是拓展延伸:教师再给出某一区域,如中国或中国东北地区,提出拓展要求,在课外尝试用以上案例法分析某一区域的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之,一个精巧的教学设计、成功的课堂教学、高效课堂的达成,均建立在正确、合理、科学、深入的文本解读上,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应重视且坚持文本解读,因为文本是一个开放的有生命的体系,它会常读常新、常解常新。
参考文献:
[1]陈澄,樊杰.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解读,2005(7).
篇4
1构建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意义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在农业生产率稳定增长的基础上,提高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以满足人们当前和子孙后代继续增加的需求。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确保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容、目标和方式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政策方面的定性研究基础上,要积极进行必要的定量研究,即在生产实践中找到如何评价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和衡量其发展的可持续性的应用分析。因此,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就成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和量化控制的关键,也是当前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
2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构建的目标
为了解决农业可持续发展状态和目标实现程度度量的问题,要逐渐建立和完善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主要围绕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展开。1991年粮农组织曾在荷兰举行了“可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会议,明确指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主要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采取积极措施增加粮食生产,必须考虑自力更生、自给自足和适当调剂储备相结合以稳定粮食供应;二是促进农业发展多样化,扩大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消除农村贫困;三是进一步创造有利条件合理利用并保护和改善自然资源,保护人类生存和发展环境。这些目标,既考虑到一些国家重视环境与追求更高的生活标准的双重利益,也考虑到一些国家必须采取的为生存斗争和继续发展的愿望,因此大多数国家和国际组织都同意接受这一提议。
该文所涉及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必须经历的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阶段之一。这一阶段的任务和基本目标是:基于现代农业科学和技术,使传统农业技术的优势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劳动生产力和土地使用率得以提高,实现发展农业生产和保护农村环境的协调,农业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农业产品的高品质、低功耗,逐步建立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农业管理系统;通过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和产品的成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资源生产率,防止污染和保持农业生态平衡,逐步建成资源节约型和管理技术密集型的现代化农业。因此,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也必然要遵循全面、准确、科学地评价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阶段和水平的目标,这就要求指标体系包括以下4个方面的内容。
2.1农业可持续发展资源承载能力的评价
农业资源的承载能力包括一定空间内各种支持农产品需求的农业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农业生产的“生存支持系统”。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求农业资源不仅能够支持当代人生存发展需要,而且不能损害后代未来发展的需要。如果考虑到农业生产的发展所需资源分配的成本,可以认为该“生存支持系统”应当首先具备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如果不具备,那么就要尽量挖掘替代能源,将“生存支持系统”保持在与满足农产品需求的实际资源相当的水平。
2.2农业可持续发展生产能力的评价
农业作为一个产业必须自身不断完善和发展,不断满足整个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需求。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这方面的能力必须在不危及其他系统的发展和子孙后代需要的前提下,提供更多的农产品并确保其生产力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步增长,即农业发展速度保持一个稳定的趋势,使农业生态系统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抗干扰能力,不仅有较强的应变能力,而且遭到破坏后系统能迅速重建,从而避免系统崩溃或不可逆转的灾难性后果。稳态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变化的过程,允许正常波动变化过程,但主张更稳定积极的变化速度。因此,农业可持续发展,应该是一个动态积极的稳态。
2.3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协调能力的评价
根据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进行农业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改善生态环境的基础。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水平应当保持在允许人类开发和利用的区域资源和环境承载力之内,否则不能实现持续发展。虽然掠夺式的生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满足生产者的当前利益和需要,但造成资源的破坏会有深远的影响,不仅会导致农业生产难以维持并获得长足发展,甚至会危及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业生产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因此,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是一个评价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1-2]。
2.4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管理协调能力的评价
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出发,农业生产体系系统内的元素之间必须保持和谐的关系,才能维持系统状态的稳定、效率和可持续性。农业生产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以及农业生产和区域间协调发展是系统管理协调能力的2个方面。可持续农业生产系统应该在一定范围内,与区域社会形成功能互补的有机整体或区域系统整合,以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和地区之间协调发展的基础,省、市、县或其他行政区域或农业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和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形成了发展农业生产、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深化农业产品加工,与其他各方面发展水平相协调,以改善农业生产系统的整体经济效益的基础[3-4]。
3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3.1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
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必须建立在遵循农业发展的自然规律、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等科学规律的基础上,所构建的指标体系不但能够客观地反映农业生产系统内部的运动及外部影响状况,做到全面准确反映实际状况。同时,指标体系的建立要兼顾数据搜集处理在实际分析的可操作性,便于统计调查的进行。只有可操作、可应用于实践的科学才富有生命力,可以说科学性是可操作性的准绳,可操作性使科学性得以实现。在该文的评价指标体系中,尽可能使用便于获取信息、易于操作的指标类型如百分比、单位面积产出、单位投入产出、利用效率等,以便于普遍地应用于实践。
3.2代表性与可比性相结合
以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评价涉及面十分广泛,影响因素众多,纷繁复杂,很多指标在实际调研中难以收集到理想的数据和确定参数,使数学工具运用十分困难。因此,指标体系中的各指标应简单明了,应尽量选取富有代表性、多用途性和可定量化的指标,使所构建的指标体系既具有代表性,能够体现评价对象的整体全貌,同时还能够通过相互联系的指标,较好地度量和评价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和不同模式农业发展可持续性目标实现的程度,尤其是一定要在指标选取合体系设计上注重时间、地点和适应范围的可对比性,以便于从横向比较和经济的推广与应用。
3.3动态性与静态性相结合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是动态与静态的辩证统一。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动态性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一是农业生产过程具有周期性,因此某些指标很难在1个周期内界定,经过1个或1个以上的周期循环才能得到反映;二是随着科技的创新和进步和人类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范畴的广度和深度也在不断变化,因而要求评价指标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动态变化特点。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静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2个方面:一方面,评价指标体系中应当包含可以反映农业生产、生态和经济、社会的状态的指标,以便描述一定时期内一定区域范围内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状况和相应经济社会的发展程度;另一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专门化的工作过程,需要时间、人力物力等的成本性投入,而且指标体系一经建立就需要时间进行验证和改进,因此评价指标体系不宜频繁变动,在一定时期内应保持相对的稳定性,以满足数据采集的有序性和指标核算的可比性,同时节约成本,加强可操作性。
3.4系统性与层序性相结合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基于自然生态基础和地理区域限制的由不同层次和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是既有人类社会本身又包括与人类社会有关的各种基本要素、关系和行为的有机综合系统。
根据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复杂的有机系统的特点,一方面,要遵从农业可持续发展整体效果的规律,较为广泛地覆盖评价项目,使评价指标体系能够从时间和空间上综合反映和标准化衡量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各个环节和各种因素,包括可持续性是否理想,资源利用率是否较高,农业生产投入—产出的经济效益是否合理,农业生态环境是否趋向良性循环等方面内容。另一方面,要考虑到农业可持续发展对区域农业生产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对相关的联系点和耦合点进行相应的指标覆盖,使指标体系更具层次性和逻辑性,进而对分析整体区域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准确的数据信息。
4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结构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是整体的综合性的概念,每个指标反映农业可持续的一个侧面或小的方面,因此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需要进一步分为更小的目标与类型,各个小的目标和类型构成所需的指标体系。
4.1根据指标的作用和形式划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数量指标一般由绝对数来表示,拥有一定的计量单位,反映农业生产和发展过程中的绝对数量关系,如农作物总产量(值)、土地利用类型及其面积、农业人口数量等。质量指标一般是相应的数量指标的比值,其计量单位由相互比较的2个指标的相互关系与特征来决定,主要用来表示农业生产发展水平与发展过程的相对状态。
4.2根据指标描述对象和反映内容划分为结构性指标和功能性指标
系统的状态及其演变发展总是首先反映在其结构功能上,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特征就是通过结构性与功能性2个方面的指标进行衡量和标准化的,能够从时间和空间上进行综合,结构性指标反映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及相互关系,如农业生产结构、农业人口构成、农业资源利用结构等指标。功能性指标反映农业系统内部各种功能及其影响,如反映农业生产的投入产出、收入与产值类、信息流、能量流等指标。
4.3农业可持续发展基本特征指标
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是定量评价农业发展的状态和可持续性特征的指标系统,不同类型的指标反映了被评价对象的不同特征,分别描述农业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各个不同方面和层次,不同量纲的指标必须进行无量纲处理以便于比较,使各指标的可持续性得到一个整体性的评价。除了定量反映农业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外,定性指标也必须进行量化,所有指标的集合必须包含能反映农业生产和可持续性发展的全面信息。最终形成一个方法系统,达到综合全面科学评价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依照农业可持续发展内在要求和规律将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分为4个层次(表1)。第1个层次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水平;第2个层次分解为农业自然基础、农业生产水平、农业生产能力、农业生产发展等;第3个层次分解为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人口、社会、经济、技术等12个方面;第4个层次是对第3个层次的进一步细化分解。通过各类指标的组合对整个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也可以根据需要对农业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可持续性、农业生产水平可持续性、农业生产能力可持续性以及农业生产发展过程可持续性等作出相应评估。
5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构建的注意事项
5.1经济发展指标与可持续性指标
经济的发展影响农业生产和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应该包括经济发展的指标,但是是否将经济发展指标作为考察农业生产和发展的主要指标却有待研究。以追求高水平、高速率发展为典型特征的生产方式恰恰是导致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的主要因素,较高的发展水平和速度所表征的经济发展模式并不一定是可持续的。当前主导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对资源环境造成的强大压力已经向世人表明,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的可持续性在逐渐降低。从长远来看,将经济发展指标作为可持续性的主要衡量标准是不合适的。因此,在构建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时,要将经济发展指标纳入其中,作为重要的区域背景指标,但却不能将其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判别准则[5]。
5.2资源使用效率指标和可持续发展指标
资源使用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使用效率。资源供需条件相同时,资源使用效率越高,资源可持续性越强。科技进步是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最为有效的途径,包括开发利用技术和管理技术。决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是资源消耗速率与资源更新速率或资源存量间的关系。只有当区域资源消耗总量有效地控制在适度水平时,技术进步对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才可真正视为对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做出了贡献。
5.3指标选取过程中的时空覆盖率
一般来说,应用于指标分析的农业自然资源数据在统计途径上是按照流域、农业生态圈等空间划分的,而与农业生产密不可分的社会经济数据则是按照行政区划来搜集的,这样的空间错位使得指标数据在空间坐标上的差异很复杂。因此,在指标选取中要十分注意这2类空间划分的统一程度,统一度越高则指标选取就会越成功,以后的数据分析结论也会更契合于整个农业生产自然资源与社会经济的协调程度考核目标。
另外,自然资源数据在空间坐标上主要分为点和面2类,比如气象气候数据必须由特定站点采集,而土地方面的指标(地形地貌、土壤品质、土地利用等)则可以通过平面图件资料获得。时间坐标则是由现有指标的统计调查、资源测绘等工作开展的年份所决定的。因此,造成新出现的指标缺乏历史数据、时间坐标的参考系而难以确定的情况。此种情况使得农业自然资源的时空坐标有时难以满足评价的需要。因此,在评估过程中必须注意处理这一复杂的问题。
5.4指标的聚合问题
农业自然资源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包含众多指标的体系,要想对其进行分析处理,指标聚合是比较通用的做法。但是科学总是存在着不确定性,无法量化的指标、指标不同的时空坐标、不同的量纲、不同成分之间相互作用机制与功能的了解程度都限制着使用常规数学方法对指标进行聚合。出于对农业自然资源自身特点以及影响其使用的诸多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复杂性与特殊性的考虑,针对不同资源的表征指标分别构造适用的聚合方法较为合理。在准则或亚准则层进行聚合以适当简化指标,便于理解的同时不丢失任何关键因子是一种可行的方案。同时,依据人们的价值取向和经验而不单纯拘泥于数学模型对指标权重进行确定,也是合乎情理的。
5.5影响因素的双重性或多重性
农业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并不是由某一种影响因素单一作用造成的。每一种影响因素都可能同时产生不同的影响效力。比如,有时既有保证可持续利用的正向效应,又有诱发非永续利用的负向效应。更甚至于同一影响因素的不同变化范围都可能使问题变得更复杂,如对土地生产力的可持续潜力而言,农田化肥施用量与可持续性在达到土壤养分供需平衡之前成正比,一旦达到平衡点(也是度的节点),施肥量的继续增加反而会使某些微量元素过量甚至产生毒性进而降低土地的持续利用潜力,甚至损害以土地为载体的生态环境。因此,农业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影响因素的双重性和多重性决定了不能依据表征该类因素的特定指标值来简单地判定农业自然资源利用是否具有可持续潜力,而是要通过综合的分析比较以期得到客观的结论。
6参考文献
[1] 张淑焕.中国农业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2] 严力蛟,朱顺富.农业可持续发展概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
[3] 〔英〕伊恩·莫法特.可持续发展原则、分析和政策[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篇5
一、江苏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的典型案例
截至2016年底,江苏省共建设18个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其中苏锡常地区10个,且均已通过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领导小组的验收;苏中地区4个,苏北地区2个,均为在建的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1.以结构转型为引领的吴江建设模式
加快农业经济与结构转型。围绕生产园区化、产业集群化、功能多样化、科技普及化、服务社会化、装备现代化,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规模经营,不断提升农业发展的规模化、效益化水平,充分挖掘农业增效对农民增收的贡献潜力,加快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努力走出符合墙实际、彰显吴江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发展之路。
加快工业经济与结构转型。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推进产业高端化、规模化、品牌化、生态化,促进制造业由一般加工向高端制造转变、由产品竞争向品牌竞争转变,产业链重心从制造环节为主向研发设计和市场营销两端延伸转变,加快构建信息化与工业化有机融合、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互动并进、结构布局合理、自主创新能力强、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能源资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经济效益好的现代产业体系。
加快服务业经济与结构转型。坚持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并举,在大力提升传统服务业的同时,重点发展生产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均衡发展,打造“高增值、强带动、宽辐射、广就业”的服务经济体系。
2.以健康中国为主题的扬州建设模式
提高人民幸福程度,建设健康中国扬州样板。一是着力促进就业创业,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结构调整相结合的机制。坚持以创业促进就业,实施全民创业工程。二是加快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完善具有区域特色、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优质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逐步实现同类型社会人群基本保障同等待遇。三是大力发展健康事业,建设健康幸福之城。加快构建“医疗卫生、体育健身、饮食安全”三位一体的健康管理与促进体系。加快建设“颐养之城”,发展健康养老服务产业。不断提高医疗健康服务水平,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促进转型升级,为健康扬州建设夯实产业基础。大力发展“扬州智造”、“扬州精造”、“扬州新造”,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建设制造强市,基本建成区域性先进制造业基地。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坚持生产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大力促进服务业产业联动、集聚提升、空间优化,推动生产业规模化、生活业精细化、文化旅游产业国际化,形成“三二一”产业结构。进一步聚集生物健康产业,重点发展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和健康保健产业。
发展循环低碳经济,为健康扬州建设破解资源约束。一是构建循环型产业体系。对重点行业进行生态化调整,形成企业循环式生产、行业循环式链接、产业循环式组合的大循环体系。二是实施能源节约战略,促进资源循环利用。以提高综合能效为核心,以提高终端用能效率为重点,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三是持续推进清洁生产,加快园区生态化改造。加快生产模式由高排放向低排放的转变,突出沿江、沿运河等重点流域和重点地区。对开发园区进行生态化改造,加快构建企业间和产业间的循环产业链,促进产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和再制造产业化。
倡导生态文明先行,为健康扬州建设打造最美环境。一是优化市域空间布局,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对不同主体功能区实行差别化财政、产业、土地、环境等政策,推动优化开发区域产业结构向高端高效发展。二是强化生态环境整治,着力改善环境质量。实施“天蓝”工程,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实施“水净”工程,加快重点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实施“地绿”工程,积极开展土壤污染防治。三是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大力建设绿色扬州。深入开展绿色扬州建设,持续推进“绿杨城郭新扬州”行动计划;积极构建沿江、河、湖防护林体系,推进丘陵岗地森林植被恢复,打造绿色生态屏障。四是引导绿色生活方式,培育特色生态文化。充分挖掘扬州地域文化中的生态特色,结合扬州城市主题文化,在城市建设中时刻体现历史人文特色,弘扬崇尚自然与保护生态的优秀传统。
深化体制机制创新,为健康扬州建设提升科技支撑。一方面,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创新型企业培育,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集群。同时,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着力完善知识产权制度,不断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服务能力。另一方面,深入推进医改,为健康中国提供示范。开展总额预付、按病种付费等混合支付方式,探索开展“按诊断分组付费”(DRGs)的支付方式,将医务人员的绩效收入与诊疗的效果和费用的控制直接挂钩。实行“全科医师特岗计划”以全面推行分级诊疗。
3.以协同推进为突破的盐城建设模式
突出生态优先,走绿色发展之路。根据盐城的生态特征和资源禀赋,加大绿色投资,倡导绿色消费,促进绿色增长,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彰显资源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充分利用岸线、滩涂、生态、盐田、土地等资源禀赋,把改善资源和环境作为助推跨越发展的强大动力,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产业结构的优化组合、自然资源的可再生利用、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积极探索跨越式可持续发展路径。
加快结构调整,坚持转型发展。把握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并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新特征,坚持在发展中求转变,在转变中促发展,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不断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等区域优势产业,加快推动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全面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强化科技支撑,努力创新发展。大力发展创新型企业,着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显著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把创新驱动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增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和活力。加强经济社会各领域的科技示范,积极推动先进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
重视民生幸福,统筹协调发展。积极推进生态市建设,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努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坚持统筹兼顾,促进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相融合,推进大市区、沿海县(市)和内陆县共同发展,推动港口、港城、临港经济区“三港联动”,大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发动全员参与,争取全面发展。强化政策导向、加大公共投入、加强行政监管,并充分调动企业、社会组织和公等各方面参与可持续发展的积极性。集中力量,瞄准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加快实施重点项目,着力解决制约盐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性问题,探索并推广有益经验,全面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二、江苏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的主要特点与矛盾问题
江苏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工作在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地区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解决人口、资源、环境等重大问题方面进行了积极研究与探索,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也存在一些矛盾与问题。
1.主要特点
创新观念,综合协调,建立可持续发展模式。各实验区结合地方特色,以原有的优势产业为依托,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相比其他区域有明显优势,社会总收入、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都高速增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基本扭转了过去经济建设中“先破坏,后修复;先污染,后治理”的做法,探索了资源环境与经济“双赢”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实现了实验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居民平均寿命、教育水平、人均GDP显著提高,人类发展指数和居民幸福指数高于其他地区。
科技驱动,集成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一是实验区充分发挥科技的引导作用,在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积极支持和培育高新技术产业,通过技术的示范、集成、整合,支撑实验区建设。二是注重加强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不断提高科学决策水平,以理论指导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工作,实现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三是创造良好的引进人才的政策环境,为实验区建设与发展提供技术硬件和软件支撑。四是着力资源集约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积极推进自然保护区建设、生活垃圾无害化、污水处理及再生回用、大气污染控制等工程,实验区内人居环境得到根本改善,资源与环境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
强化领导,突出特色,制定科学的规划方案。制定科学、完整的可持续发展规划,通过规划任务和项目的实施引导建设。各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规划针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非持续因素,依托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基础,充分考虑当地资源和环境支撑条件,突出特色,分类指导,推动形成各具特色的实验区建设模式。同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考评体系,可以指导发展规划的提升和优化。
公众参与,社会推动,健全全社会联动机制。在全社会广泛普及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导社会团体和公众积极参与。健全新闻媒体监督机制,保障可持续发展取得预期成效。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立了“政府主导、专家指导、社会兴办、公众参与”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协同推进实验区发展。政府部门在实验区建设过程中发挥关键的引领和组织作用,制定并实施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规划。实验区在国家、省两个层面建立由不同学科、领域专家组成的专家指导委员会,为地方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各实验区积极开展宣传和教育活动,创造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环境和渠道。
2.存在问题
地域分布及发展不均衡。从江苏省层面上看,实验区总量偏少,且地域分布不均衡,实验区发展建设还欠缺统筹布局和统一规划,这是实验区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自江苏省开展实验区创建以来,截至目前共建成国家级16个,面积、人口仅占全省的12%,总量仍旧偏少,分布仍不均衡。苏南、苏中地区因地理区位条件优越信息密集,资金充裕,引进技术方便快捷等优势,经济社会发展优势显著,设立的实验区数量一直较多。苏北地区数量少,而这些地区实际上更需要通过建立实验区,寻求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进而逐步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篇6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其生态和地理条件下人民和体制的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低可以通过生存支持系统、发展支持系统、环境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智力支持系统五大系统来衡量。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形成和培育,都离不开这五大支持系统的共同作用和综合贡献,而其中任何一个支持系统的失败都会破坏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能力。为了实现辽宁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必须对辽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然后有针对性地加强辽宁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本文将首先围绕五大支持系统对辽宁可持续发展能力做一整体判断和初步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阐述如何加强辽宁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本文以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公布的数字作为分析依据,除区域生态水平和区域管理能力指标外,所有指标均为1999年的数字。
一、辽宁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
(一)生存支持系统
生存支持系统又称基础支持系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按人平均的资源数量和质量对于该空间人口的基本生存和发展的支撑能力。生存支持系统反映了资源对人口的承载能力,它以供应人口并保证其生理延续为标识。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能够满足当代人和以后各代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求,则该国或该地区就具备了可持续发展的初步条件,如果在自然状态下不能被满足,则应依靠科技进步寻求替代资源来满足人口对资源的需求。可见,生存支持系统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1999年,辽宁生存支持系统总指数为45.17,在全国居第14位,说明资源对人口的承载能力一般。其中,生存资源禀赋指数为46.72,居全国第21位,说明辽宁生存资源禀赋较差;农业投入水平指数为23.14,居全国第21位,说明辽宁农业投入水平相对较低;资源转化效率指数为49.93,居全国第5位,说明辽宁资源转化效率较高;生存持续能力指数为60.87,居全国第13位,说明辽宁生存可持续能力较好。在总数35个源指标中,人均耕地、单位播种面积用电量、单位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农户人均生产费用支出、单位播种面积农业财政支出、单位播种面积粮食产量、农业劳动生产力、化肥利用效率、人均农业生产总产值、单位播种面积农业总产值、农村人均收入、中等教育水平以上农业劳动者比例12个指标居全国前10名,其中,化肥利用效率居全国第1位,说明辽宁在以上诸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居全国后10位的有人均水资源、光合有效辐射、≥10℃积温、年均霜日4个指标,说明辽宁的水资源相对短缺,气候资源相对较差。
(二)发展支持系统
发展支持系统又称动力支持系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人力、技术和资本可以转化为产品和服务的总体能力。发展支持系统反映了区域的发展能力,可持续发展要求这种能力在不危及其他子系统的前提下,应当与人的进一步需求同步提升和增长。发展支持系统的基本特征表现为:人们已不满足于初步利用自然状态下的“第一生产力”(即直接利用太阳能所提供的光合作用生产力),而是进一步通过消耗不可再生资源,应用多要素的组合能力,产生更多的中间产品,形成足够庞大的社会分工体系,以满足除了生存必需的食物、饮用水外的更高更多的需求。发展支持系统是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牵引。
1999年,辽宁发展支持系统总指数为47.61,居全国第9位,说明辽宁的发展能力较强。其中,区域发展成本指数为56.56,居全国第6位,说明辽宁的发展成本较高;区域发展水平指数为40.72,居全国第9位,说明辽宁发展水平较高;区域发展质量指数为45.56,居全国第20位,说明辽宁的发展质量较差。在总数60个源指标中,地形限制系数、资源组合优势度、外资占全国份额、进出口总额占全国份额、外贸依存度、通达率、省会距最近出海港距离、潜势率、交通通讯投资占基建投资比、交通通讯投资密度、交通通讯投资占全国份额、人力资本系数、万人拥有智力资源量、人口对发展的压力、人口对经济的压力比、发展弹性系数、单位面积货运周转量、每万人邮电业务总量、千人拥有的国际互联网用户、千人拥有电话数、GDP占全国份额、人均GDP、GPP密度、固定资产投资密度、人均储蓄额、资本金份额、社会商品零售总额、非农产值占总产值比例、技术密集型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例、利税占有率、市场占有率、产销率、全社会劳动生产率33个指标位居全国前10名,而工业增加值率、盈利水平、总资产贡献率、营运资金比例、主要原材料消耗系数、万元产值能耗、万元产值废水排放、万元产值废气排放、万元产值固定废弃物排放9个指标位居全国后10名,说明辽宁盈利水平差,经济集约化程度很低。
(三)环境支持系统
环境支持系统反映了环境的缓冲能力,人类对区域的开发、人类对资源的利用、人类的经济增长、人类对废物的处理等,均应维持在环境允许的容量之内。如果过分地掠夺资源和能源,破坏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人类自身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就会遭到破坏,可持续发展便难以为继。环境支持系统以其缓冲能力、抗逆能力和自净能力的总和来维护人类的生存支持系统和发展支持系统。环境支持系统是可持续发展的临界阈值。
1999年,辽宁环境支持系统总指数为40.50,居全国第23位,说明辽宁环境支持系统较弱。其中,区域环境水平指数为17.08,居全国第30位,说明辽宁环境水平很差;区域生态水平指数为61.74,居全国第16位,说明辽宁生态水平一般;区域环境抗逆水平指数为42.69,居全国第13位,说明辽宁环境抗逆水平较高。在总数30个源指标中,只有地形起伏度、干燥度、废水排放达标率、森林覆盖率、自然保护区面积比率、水土流失治理率6个指标居全国前10名。居全国后10名的指标却多达19个,它们是废气排放水平、人均废气排放、废气排放密度、废水排放水平、人均废水排放、废水排放密度、废弃物排放水平、人均固体废弃物排放、固体废气物排放密度、SO2排放水平、人均SO2排放、SO2排放密度、烟尘排放水平、人均烟尘排放、烟尘排放密度、受灾率、水土流失率、废气处理率、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在这19项指标中有11项指标排在全国后5名,其中又有2项指标居全国倒数第1名。从中可以看出辽宁的环境污染相当严重,已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威胁,生态环境急需改善。
(四)社会支持系统
社会支持系统反映了社会的稳定能力。社会的公正、进步和安全、有序是社会稳定能力的集中体现,也是社会支持系统强大的表现。如果社会支持系统出现问题,如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悬殊、各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社会成员之间相互仇视、社会动荡不安、甚至爆发战争等,社会的稳定能力得不到保证,则整个可持续发展就会变得困难重重,甚至被暂时搁置。
1999年,辽宁社会支持系统总指数为62.15,居全国第4位,说明辽宁社会支持系统强。其中,社会发展水平指数为59.84,居全国第4位,说明辽宁社会发展水平高;社会安全水平指数为59.83,居全国第8位,说明辽宁社会安全水平较高;区域社会进步动力指数为66.77,居全国第4位,说明辽宁社会进步动力大。在总数37个源指标中,共有16个指标居全国前10名,它们是出生时平均预期寿命、人口自然增长率、全社会文盲率、第三产业劳动者占社会劳动者比例、城市化率、三人户占总户数的比例、千人拥有医生数、农村人均消费支出、恩格尔系数、城乡收入水平差异、赡养比、社会保障覆盖率、劳动者中学程度人口比例、劳动者大学程度以上人口比例、第二产业人口参与比、科学家、工程师人口参与比。而人均住房面积、城市人均住房面积、农村人均住房面积、人均公共卫生财政经费支出、城市人均文化消费支出、城市人均文化消费占人均消费支出比例、城镇失业率、劳动者文盲人口比例、劳动者小学程度人口比例、欠教育人口参与比10个指标居全国后10名,其中,人均公共卫生财政经费支出居全国第31位,说明辽宁人均居住条件较差,文化生活较为落后,公共卫生状况不容乐观。
(五)智力支持系统
智力支持系统又称制度支持系统,反映了管理的调控能力,它要求人的认识能力、人的判断能力、人的决策能力和人的创新能力能够适应总体发展的水平,即人的智力开发和对于“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驾驭能力要适应可持续发展水平的要求。智力支持系统主要涉及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制度合理程度和制度完善程度,是教育水平、科技竞争力、管理能力和决策能力的综合体现。智力支持系统是可持续发展的智力基础和制度保障。
1999年,辽宁智力支持系统总指数为49.91,居全国第6位,说明辽宁智力支持系统较强。其中,区域教育能力指数为42.33,居全国第11位,说明辽宁教育能力较高;区域科技能力指数为39.86,居全国第9位,说明辽宁科技能力较高;区域管理能力指数为67.55,居全国第3位,说明辽宁具有很强的管理能力。在总数57个源指标中,有30个指标居全国前10名,它们是万人在校大学生数、万人拥有大学教师数、中等学校以上在校学生数占学生总数比例、科技人力资源、万人拥有科技人员数、科学家工程师人数占科技人员比例、科技经费资源、R&D经费占GDP比例、地方科技事业费、科技三项费占财政支出比例、企业研发经费与政府研发经费之比、专利产出能力、万人专利授权量、专利授权量占全国份额、技术市场成交额占全国份额、技术市场成交额占GDP比例、间接经济效益、万元产值能耗下降率、万元产值废气排放下降率、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政府财政效率、人均财政收入、政府工作效率、公务员占总就业人数比例、行政管理费用占财政支出比例、每个公务员创造的服务收益、经济调控绩效、经济波动系数、环境影响评价执行力度,污染源限期治理及目标责任制执行力度、环境问题来访处理率。位于全国后10名的指标有5个,分别是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万人中等学校在校学生数、财政收入弹性系数、社会调控绩效、城市化增长率。
二、加强辽宁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是一成不变的,为了实现发展的可持续性,必须持久地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具体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人力、科学、技术、组织、机构和资源等方面的能力的培养和增强。
1999年,辽宁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指数为48.70,居全国第9位,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能力较强,但具体分析的结果表明,辽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并不均衡,有些方面的能力高些,有些方面的能力低些。因此,辽宁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应立足于辽宁的省情,在辽宁的生态基础、自然状况和地理条件下,保持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综合平衡,实现“自然—社会—经济”的整体效益最大化。
(一)加强生存能力建设
生存是发展的基础。辽宁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应加强生存能力建设,从生存的主要制约因素入手,采取多种措施维护、改善和提高生存资源的产出效率,以持续地满足人口不断增长的粮食和其他安全食品的基本生存需求。首先,在观念上,要提高农业劳动者的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由单纯追求农业经济效益向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综合效益转变,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发食物资源,对国土资源进行立体式综合开发利用,加快生产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最大限度地降低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其次,在制度上,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建立和完善相应的体制和机制,以加强对生存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再次,要在农业技术上不断创新,努力克服制约可持续发展的种种因素,推进农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从目前来看,辽宁应针对自身的薄弱环节,努力提高农业投入水平和生存持续能力。
(二)加强发展能力建设
在发展能力建设方面,辽宁应当根据区域发展质量较差的现实,着重提高区域发展质量。资料显示,1999年辽宁区域发展质量指数为45.56,在全国位居第20名。其中,工业经济效益指数为33.06,在全国位居第17名;产品质量指数为51.51,在全国位居第19名;经济集约化指数为52.10,在全国位居第23名。可见,辽宁的区域发展质量与辽宁作为一个经济大省的地位是很不协调的。较差的经济效益、较低的产品质量、较低的经济集约化程度阻碍了辽宁经济的健康发展。为了改变区域发展质量低下的状况,辽宁应当大力提高经济效益,在提高工业增加值和盈利水平上下功夫,同时要改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改进技术,降低能耗,提高经济的集约化水平。
(三)加强生态环境的能力建设
环境与发展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其根源在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利用所导致的生态环境的破坏,直接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生态环境能力建设实质上是提高“生态服务”的总价值,扩大生态环境的总容量,增强生态环境的整体质量。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已经看到生态环境能力是辽宁可持续发展能力中最弱的能力,其中区域环境水平最差,环境污染相当严重。在环境支持系统的30个源指标中,居全国后10名的指标多达19个,占总指标数的63.33%。辽宁不仅环境污染相当严重,而且生态系统也较脆弱,如1999年辽宁土壤侵蚀指数为80.49,居全国第18位,说明土壤侵蚀较为严重,并影响到气候变化。为了提高生态环境能力,首先要在政策、法律、制度上引导、规范和加强辽宁的环境保护、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其次,要加快工业结构调整,加快工业技术进步和企业技术改造,淘汰污染严重的工艺技术和能耗、物耗高的设备和产品,推行清洁生产,促进工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同时还要加大农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环保产业。再次,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资源利用率,积极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污染防治、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四)加强社会发展能力建设
社会发展能力建设包括人类发展能力建设、社会公平能力建设、社会有序能力建设和社会保障能力建设。社会发展能力建设过程是不断提高社会系统维持有序运行、承受和抵抗外界及内部干扰能力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人类自身能力和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社会组织管理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社会公平程度不断改善的过程,社会保障体系能力不断强化的过程。
从总体上看,辽宁的社会发展能力很强,高居全国第4位,是辽宁可持续发展诸种能力中的最强项,但这并不意味着辽宁可以放松对社会发展能力的建设,因为即使在强项中包含着弱项。比如,1999年辽宁人均住房面积居全国第23位,其中城市人均住房面积居全国第26位,说明人们的生活质量还有待提高。又如,辽宁的文化生活水平相对低下,1999年城市人均文化消费支出居全国第25位,城市人均文化消费占人均消费支出比例居全国第27位。此外,辽宁的社会安全指数仅为36.39,居全国第26位,这主要是由于经济转型过程中失业人员大量增加所致。因此,辽宁应特别加强社会公平能力、社会保障能力和社会有序能力的建设,千方百计增加就业机会,防止贫富差距悬殊,加速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确保社会长治久安。
(五)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
现代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倚重知识、信息、技术、专业化的人力资本等高级生产要素。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先进科技的竞争,而科技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特别是高级人才的竞争。因此,人力资源的能力建设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是新一轮社会财富积累的核心。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既是长远的战略,又是现实的需要。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通过塑造、改善、培育、拓展人力资源发挥作用的环境和空间,不断提高其对社会的贡献能力。
1999年,辽宁人力资源能力系数为9.03,在全国排名第7,与全国大多数地区相比,属于人力资源能力较高的省份,但是从人力资源能力水平分级来看,辽宁人力资源能力系数在5—10之间,属于较弱水平。研究表明,可持续发展总能力与人力资源能力系数呈现出一种非线性的对应关系,而且当人力资源能力系数达到一定的临界程度(人力资源能力系数大于10),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的幅度增大。因此,要提高辽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必须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
(六)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内容,科技创新能力的培育和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科技创新能力主要由科技潜在能力、科技发展能力、科技产出能力和科技贡献能力组成。
尽管辽宁是全国的一个科技大省,但在科技创新能力方面仍有不足之处。如辽宁拥有较为丰富的科技资源,1999年科技资源指数为46.68,居全国第5位,而与之很不相称的是,同年辽宁科技产业指数和科技贡献指数分别为26.55和46.34,均居全国第11位,说明辽宁的科技产出和科技贡献水平较低,与其拥有的科技资源不成比例,科技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因此,辽宁有必要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充分挖掘科技潜在能力,提高科技发展能力、科技产出能力和科技贡献能力。
篇7
1.考点解读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表1)
区域可持续发展(表2)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表3)
2.高频考点
近年来,高考对本专题的考查有所加强,重点考查有关区域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多以综合题的形式呈现。
*以中国地理或世界地理的重要区域为切入点,考查区域特征或不同区域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及成因探究。
*以某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图文资料或统计资料为背景题材,从多角度考查资源调配的可能性,对不同区域的利弊影响,并尝试提出相应对策。
*以我国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转移为案例,考查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通过阅读区域背景图以及相关资料,重点考查该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
*结合材料评价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开发条件,分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说明该区域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分析流域开发(包括大型水利工程建设)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和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结合农业生产实例,考查农业生产的条件、分布以及有关生态农业、特色农业等新型农业的特点和发展状况等。
*据图文表资料,考查工业化和城市化之间的关系、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结合国土整治、资源开发、生态建设以及自然灾害监测等社会热点问题,考查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全球定位在交通、治安及救助导航中的应用。
二、知识网络
1.知识结构(图1)
2.知识拓展
(1)区域可持续发展与“必修1”和“必修2”。“必修1”和“必修2”两个模块分别从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两个方面阐述了人地关系,其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从总体上理解和把握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原理。区域可持续发展则是在学生基本了解上述知识的基础上,将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原理应用于实践,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从“必修1”、“必修2”到本专题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过程。所以,应特别注重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基本原理有机融入本专题的复习过程中。
(2)区域可持续发展与初中区域地理。可持续发展是个综合性的研究课题,为了使可持续发展研究可操作化,并引向深入,必须落实到具体的区域,应结合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措施。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的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是区域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意识,了解区域的基本常识和区域差异。在此基础上,本专题则从更高层次引导学生去认识区域发展的基本问题,关注人地关系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策略,是初中区域地理的深化。
(3)区域可持续发展与选修模块。本专题的核心内容是采用典型案例剖析方式,将有关理论应用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其中,环境问题和自然灾害是制约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些内容与选修模块是交互性的,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在本专题中,更注重从区域案例出发,研究环境问题和自然灾害的形成机制、危害和对策等,有利于学生掌握这些选修内容学以致用的方法。
三、重点升华
1.要点突破
(1)区域发展的一般规律。不同社会发展阶段影响人类活动的地理环境因素不同,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要素需求亦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如图2所示。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制约作用不断减弱。同时,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双重性影响日益显著。以山西省为例,煤炭开采带来的正面影响有:促进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供给充足可靠的能源,改善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负面影响有:不合理的采矿造成了地面塌陷、地下水漏失;重工业发展造成环境污染,排放的工业废渣占据大量农田,浪费土地资源,破坏自然景观等。在“黑”与“绿”的发展道路面前,山西省正面临着艰难的抉择。
因此,研究区域发展规律的重要意义在于以下方面:指导和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适度超前谋划,少走弯路,而不必再付出惨痛的代价。尤其是在区域发展的成长阶段,应立足区域实际,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形成和发挥集聚效益,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元化经济。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应该同步发展,努力避免 “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通过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赢得可持续发展的主动权(图3)。
案例分析:美国五大湖区域的发展历程(图3)。
(2)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和产业转移已经成为一种普遍性的社会经济现象,应重点关注这些现象产生的地理背景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尤其是树立区域“双赢”的观念,学会动态、多视角地分析问题。
传统工业区的产业结构调整中,部分工业部门在本区域已经丧失区位优势和市场竞争力,通过向其它地区的转移,寻找新的具有比较优势的区位建厂,是这些企业重新获得活力的一种重要方式。
对于资源跨地区调配工程来说,无论哪种资源,哪个国家或地区,资源跨地区调配的地理背景,均应从输出地区和输入地区的资源分布状况入手,进而从供需矛盾的角度探究其根本原因。全面分析资源跨地区调配的地理影响,需要三条主线:第一,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社会和生态内涵这条线索来分析;第二,从有利和不利影响的角度进行辨证分析;第三,从调出区、沿线地区和调入区的空间角度分析(表4)。
案例分析:以西气东输为例,分析资源跨地区调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表4)。
(3)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研究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应对区域发展背景进行分析和评价;紧紧抓住“资源利用—对生态与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线,因时、因地的分析不同地区的环境问题,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制定区域的发展规划和环境综合整治的措施,统筹兼顾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思路与方法如图4所示。
案例分析: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成因和综合治理
答案:(1)1区分别位于西北部山区和东部平原、湖区。西北部山区耕地快速减少,主要因为退耕还林;东部平原、湖区耕地快速减少,主要因为快速城市化和退田还湖。
(2)修建水库及分洪、蓄洪工程,加固大堤,治理河道等;山区:退耕还林,植树造林;湖区:退田还湖;城市:完善排水系统;农村: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以法治水,加强洪涝灾害监测、预警和应急体系建设,参加水灾保险等。
(3)(对武汉市的积极影响):减少能源、资源的消耗和土地占用,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改善城市环境。(对防城港的积极影响):扩大港口规模;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促进区域发展。
2.仿真模拟
读“中国生态文化区分布示意图”(图15),完成(1)~(2)题。
(1)关于各文化区景观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蒙古草原文化区——海拔较高、地形崎岖
B.江南水乡文化区——林海雪原、河湖密布
C.新疆荒漠-绿洲文化区——三山夹两盆
D.华南妈祖文化区——平原辽阔、沃野千里
(2)关于各文化区气候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云贵高原文化区——气温低,年较差大
B.华北平原文化区——雨热同期,季风显著
C.黄土高原文化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
D.四川盆地文化区——温暖湿润,太阳辐射强
答案:(1)C (2)B
读某城市近30年来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图16),回答(3)~(4)题。
(3)按照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图中a b c三点所代表的时期,排序正确的是:
A.a b c B.c a b C.c b a D.b a c
(4)关于各阶段区域发展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 a时期城市化水平最高
B. b时期环境质量最佳
C. c时期城市的产业结构以新兴工业为主体
D. b—c时期可能出现企业外迁现象
答案:(3)A (4)D
2010年12月31日,中国颁布稀土出口配额制度,世界稀土产业将形成新的格局。表6是2009年部分国家和地区稀土储量、产量和消费量占世界百分比统计表(表6)。回答(5) ~(6)题。
(5)我国稀土资源储量占世界总量的百分比从20世纪70年代的74%,降到2009年的36%,主要原因是:
A.世界稀土资源的储量基数提高
B.世界稀土资源的开采量增多
C.我国稀土资源的过度开采
D.我国稀土资源的消费量下降
(6)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我国在稀土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①减少初级矿产品的出口
②发挥稀土资源储量丰富优势,大力开采
③对稀土资源进行保护性开采
④扩大稀土资源的出口份额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答案:(5)C (6)B
阅读材料,回答(7)~(9)题。
材料一 从化市是位于广州市北郊的山区县级市,距广州市区约60千米。山地丘陵约占总面积的60%,钨、锡、钽、铌等矿产资源丰富,有“广州生命河”之称的流溪河自北向南穿越全境。
材料二 从化市简图(图17)。
(7)从化市是广东省著名的高山花卉和鲜花生产基地,当地发展花卉产业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8)流溪河流域的开发,对从化市的发展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综合效益。
篇8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其生态和地理条件下人民和体制的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低可以通过生存支持系统、发展支持系统、环境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智力支持系统五大系统来衡量。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形成和培育,都离不开这五大支持系统的共同作用和综合贡献,而其中任何一个支持系统的失败都会破坏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能力。为了实现辽宁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必须对辽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然后有针对性地加强辽宁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本文将首先围绕五大支持系统对辽宁可持续发展能力做一整体判断和初步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阐述如何加强辽宁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本文以
(三)环境支持系统
环境支持系统反映了环境的缓冲能力,人类对区域的开发、人类对资源的利用、人类的经济增长、人类对废物的处理等,均应维持在环境允许的容量之内。如果过分地掠夺资源和能源,破坏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人类自身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就会遭到破坏,可持续发展便难以为继。环境支持系统以其缓冲能力、抗逆能力和自净能力的总和来维护人类的生存支持系统和发展支持系统。环境支持系统是可持续发展的临界阈值。
1999年,辽宁环境支持系统总指数为40.50,居全国第23位,说明辽宁环境支持系统较弱。其中,区域环境水平指数为17.08,居全国第30位,说明辽宁环境水平很差;区域生态水平指数为61.74,居全国第16位,说明辽宁生态水平一般;区域环境抗逆水平指数为42.69,居全国第13位,说明辽宁环境抗逆水平较高。在总数30个源指标中,只有地形起伏度、干燥度、废水排放达标率、森林覆盖率、自然保护区面积比率、水土流失治理率6个指标居全国前10名。居全国后10名的指标却多达19个,它们是废气排放水平、人均废气排放、废气排放密度、废水排放水平、人均废水排放、废水排放密度、废弃物排放水平、人均固体废弃物排放、固体废气物排放密度、so2排放水平、人均so2排放、so2排放密度、烟尘排放水平、人均烟尘排放、烟尘排放密度、受灾率、水土流失率、废气处理率、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在这19项指标中有11项指标排在全国后5名,其中又有2项指标居全国倒数第1名。从中可以看出辽宁的环境污染相当严重,已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威胁,生态环境急需改善。
(四)社会支持系统
社会支持系统反映了社会的稳定能力。社会的公正、进步和安全、有序是社会稳定能力的集中体现,也是社会支持系统强大的表现。如果社会支持系统出现问题,如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悬殊、各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社会成员之间相互仇视、社会动荡不安、甚至爆发战争等,社会的稳定能力得不到保证,则整个可持续发展就会变得困难重重,甚至被暂时搁置。
1999年,辽宁社会支持系统总指数为62.15,居全国第4位,说明辽宁社会支持系统强。其中,社会发展水平指数为59.84,居全国第4位,说明辽宁社会发展水平高;社会安全水平指数为59.83,居全国第8位,说明辽宁社会安全水平较高;区域社会进步动力指数为66.77,居全国第4位,说明辽宁社会进步动力大。在总数37个源指标中,共有16个指标居全国前10名,它们是出生时平均预期寿命、人口自然增长率、全社会文盲率、第三产业劳动者占社会劳动者比例、城市化率、三人户占总户数的比例、千人拥有医生数、农村人均消费支出、恩格尔系数、城乡收入水平差异、赡养比、社会保障覆盖率、劳动者中学程度人口比例、劳动者大学程度以上人口比例、第二产业人口参与比、科学家、工程师人口参与比。而人均住房面积、城市人均住房面积、农村人均住房面积、人均公共卫生财政经费支出、城市人均文化消费支出、城市人均文化消费占人均消费支出比例、城镇失业率、劳动者文盲人口比例、劳动者小学程度人口比例、欠教育人口参与比10个指标居全国后10名,其中,人均公共卫生财政经费支出居全国第31位,说明辽宁人均居住条件较差,文化生活较为落后,公共卫生状况不容乐观。
(五)智力支持系统
智力支持系统又称制度支持系统,反映了管理的调控能力,它要求人的认识能力、人的判断能力、人的决策能力和人的创新能力能够适应总体发展的水平,即人的智力开发和对于“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驾驭能力要适应可持续发展水平的要求。智力支持系统主要涉及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制度合理程度和制度完善程度,是教育水平、科技竞争力、管理能力和决策能力的综合体现。智力支持系统是可持续发展的智力基础和制度保障。
1999年,辽宁智力支持系统总指数为49.91,居全国第6位,说明辽宁智力支持系统较强。其中,区域教育能力指数为42.33,居全国第11位,说明辽宁教育能力较高;区域科技能力指数为39.86,居全国第9位,说明辽宁科技能力较高;区域管理能力指数为67.55,居全国第3位,说明辽宁具有很强的管理能力。在总数57个源指标中,有30个指标居全国前10名,它们是万人在校大学生数、万人拥有大学教师数、中等学校以上在校学生数占学生总数比例、科技人力资源、万人拥有科技人员数、科学家工程师人数占科技人员比例、科技经费资源、r&d经费占gdp比例、地方科技事业费、科技三项费占财政支出比例、企业研发经费与政府研发经费之比、专利产出能力、万人专利授权量、专利授权量占全国份额、技术市场成交额占全国份额、技术市场成交额占gdp比例、间接经济效益、万元产值能耗下降率、万元产值废气排放下降率、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政府财政效率、人均财政收入、政府工作效率、公务员占总就业人数比例、行政管理费用占财政支出比例、每个公务员创造的服务收益、经济调控绩效、经济波动系数、环境影响评价执行力度,污染源限期治理及目标责任制执行力度、环境问题来访处理率。位于全国后10名的指标有5个,分别是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万人中等学校在校学生数、财政收入弹性系数、社会调控绩效、城市化增长率。
二、加强辽宁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是一成不变的,为了实现发展的可持续性,必须持久地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具体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人力、科学、技术、组织、机构和资源等方面的能力的培养和增强。
1999年,辽宁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指数为48.70,居全国第9位,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能力较强,但具体分析的结果表明,辽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并不均衡,有些方面的能力高些,有些方面的能力低些。因此,辽宁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应立足于辽宁的省情,在辽宁的生态基础、自然状况和地理条件下,保持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综合平衡,实现“自然—社会—经济”的整体效益最大化。
(一)加强生存能力建设
生存是发展的基础。辽宁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应加强生存能力建设,从生存的主要制约因素入手,采取多种措施维护、改善和提高生存资源的产出效率,以持续地满足人口不断增长的粮食和其他安全食品的基本生存需求。首先,在观念上,要提高农业劳动者的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由单纯追求农业经济效益向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综合效益转变,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发食物资源,对国土资源进行立体式综合开发利用,加快生产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最大限度地降低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其次,在制度上,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建立和完善相应的体制和机制,以加强对生存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再次,要在农业技术上不断创新,努力克服制约可持续发展的种种因素,推进农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从目前来看,辽宁应针对自身的薄弱环节,努力提高农业投入水平和生存持续能力。
(二)加强发展能力建设
在发展能力建设方面,辽宁应当根据区域发展质量较差的现实,着重提高区域发展质量。资料显示,1999年辽宁区域发展质量指数为45.56,在全国位居第20名。其中,工业经济效益指数为33.06,在全国位居第17名;产品质量指数为51.51,在全国位居第19名;经济集约化指数为52.10,在全国位居第23名。可见,辽宁的区域发展质量与辽宁作为一个经济大省的地位是很不协调的。较差的经济效益、较低的产品质量、较低的经济集约化程度阻碍了辽宁经济的健康发展。为了改变区域发展质量低下的状况,辽宁应当大力提高经济效益,在提高工业增加值和盈利水平上下功夫,同时要改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改进技术,降低能耗,提高经济的集约化水平。
(三)加强生态环境的能力建设
环境与发展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其根源在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利用所导致的生态环境的破坏,直接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生态环境能力建设实质上是提高“生态服务”的总价值,扩大生态环境的总容量,增强生态环境的整体质量。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已经看到生态环境能力是辽宁可持续发展能力中最弱的能力,其中区域环境水平最差,环境污染相当严重。在环境支持系统的30个源指标中,居全国后10名的指标多达19个,占总指标数的63.33%。辽宁不仅环境污染相当严重,而且生态系统也较脆弱,如1999年辽宁土壤侵蚀指数为80.49,居全国第18位,说明土壤侵蚀较为严重,并影响到气候变化。为了提高生态环境能力,首先要在政策、法律、制度上引导、规范和加强辽宁的环境保护、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其次,要加快工业结构调整,加快工业技术进步和企业技术改造,淘汰污染严重的工艺技术和能耗、物耗高的设备和产品,推行清洁生产,促进工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同时还要加大农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环保产业。再次,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资源利用率,积极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污染防治、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四)加强社会发展能力建设
社会发展能力建设包括人类发展能力建设、社会公平能力建设、社会有序能力建设和社会保障能力建设。社会发展能力建设过程是不断提高社会系统维持有序运行、承受和抵抗外界及内部干扰能力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人类自身能力和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社会组织管理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社会公平程度不断改善的过程,社会保障体系能力不断强化的过程。
从总体上看,辽宁的社会发展能力很强,高居全国第4位,是辽宁可持续发展诸种能力中的最强项,但这并不意味着辽宁可以放松对社会发展能力的建设,因为即使在强项中包含着弱项。比如,1999年辽宁人均住房面积居全国第23位,其中城市人均住房面积居全国第26位,说明人们的生活质量还有待提高。又如,辽宁的文化生活水平相对低下,1999年城市人均文化消费支出居全国第25位,城市人均文化消费占人均消费支出比例居全国第27位。此外,辽宁的社会安全指数仅为36.39,居全国第26位,这主要是由于经济转型过程中失业人员大量增加所致。因此,辽宁应特别加强社会公平能力、社会保障能力和社会有序能力的建设,千方百计增加就业机会,防止贫富差距悬殊,加速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确保社会长治久安。
(五)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
现代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倚重知识、信息、技术、专业化的人力资本等高级生产要素。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先进科技的竞争,而科技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特别是高级人才的竞争。因此,人力资源的能力建设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是新一轮社会财富积累的核心。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既是长远的战略,又是现实的需要。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通过塑造、改善、培育、拓展人力资源发挥作用的环境和空间,不断提高其对社会的贡献能力。
1999年,辽宁人力资源能力系数为9.03,在全国排名第7,与全国大多数地区相比,属于人力资源能力较高的省份,但是从人力资源能力水平分级来看,辽宁人力资源能力系数在5—10之间,属于较弱水平。研究表明,可持续发展总能力与人力资源能力系数呈现出一种非线性的对应关系,而且当人力资源能力系数达到一定的临界程度(人力资源能力系数大于10),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的幅度增大。因此,要提高辽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必须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
(六)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内容,科技创新能力的培育和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科技创新能力主要由科技潜在能力、科技发展能力、科技产出能力和科技贡献能力组成。
尽管辽宁是全国的一个科技大省,但在科技创新能力方面仍有不足之处。如辽宁拥有较为丰富的科技资源,1999年科技资源指数为46.68,居全国第5位,而与之很不相称的是,同年辽宁科技产业指数和科技贡献指数分别为26.55和46.34,均居全国第11位,说明辽宁的科技产出和科技贡献水平较低,与其拥有的科技资源不成比例,科技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因此,辽宁有必要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充分挖掘科技潜在能力,提高科技发展能力、科技产出能力和科技贡献能力。
篇9
1.1农业虚拟水土资源禀赋系数
结合前面的叙述,定义农业虚拟水土资源禀赋系数为:单位农产品所含虚拟水与单位农产品所含虚拟土地之比。通过计算同一地区不同农产品的虚拟水土资源禀赋系数,从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角度提出针对该区域的虚拟水土资源贸易顺序,确定合理的种植结构和产业布局,发展优势农业,以指导该区域虚拟水土资源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1.2农业虚拟水土资源禀赋系数的计算根据
1.1节的定义,可以得到以下公式:VWL[i,j]=VWD[i,j]/VCL[i,j]。(1)式中:VWL[i,j]为i地区单位j农产品的虚拟水土资源禀赋系数,m3/m2;VWD[i,j]为i地区单位j224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40卷农产品的虚拟水含量,m3/kg;VCL[i,j]为i地区单位j农产品的虚拟土地面积,m2/kg。由于全国农业水土资源及特色农业的显著差别,农产品贸易不再局限于单向的从资源富足地区流向资源短缺地区,而是通过双向流动最终达到动态平衡。因此从区域水土资源可持续发展考虑,通过计算区域内农业虚拟水土资源禀赋系数并进行排序,依此优先种植和出口区域内虚拟水土资源禀赋系数小的农产品,而进口区域内虚拟水土资源禀赋系数较大的农产品,据此来确定农产品贸易原则,为优化农业种植结构提供一定的依据。
1.3各类农产品虚拟水量及虚拟土地量的计算
国内外学者对各类农产品的虚拟水量计算方法取得了很好的结果[14-16]。植物产品主要运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作物需水量和作物产量资料,计算不同国家或地区每种农作物的虚拟水量;动物产品的计算,主要参考Chapagain等[13]对牛生长需要的虚拟水量和由牛得到的畜产品所需要的虚拟水量的定性描述和定量分析,以及由此给出的其虚拟水量的具体计算方法和步骤;而对于各类农产品的虚拟土地量的计算分为两类:一是植物产品的计算可以直接由单位面积的产量得到,二是对于动物产品的计算相对比较复杂,由于其生活的土地相对于其耗费的虚拟土地资源很小,因此在计算动物产品虚拟土地量时可忽略不计,但应计入饲料的虚拟土地量,具体公式为:VCL[e,a]=∫出栏出生∑Ncc=1SLC[e,c]×C[e,a,c]dt/Wa[e,a]。(2)式中:VCL[e,a]为单位a动物产品所含的虚拟土地量,m2/kg;Nc为e饲料中农作物的种类总数;SLC[e,c]为生产的e饲料中单位农作物c所含的虚拟土地量,m2/kg;C[e,a,c]为a动物生长所需e饲料中农作物c的质量,kg;t为a动物从出生到出栏的时间;Wa[e,a]为活体动物a出栏时的总质量,kg。
2农业水土资源平衡系数的定义与计算
2.1农业水土资源平衡系数
本研究将不同农作物的水土资源平衡系数定义为实际水土资源系数与虚拟水土资源禀赋系数的比值。实际上,农业水土资源平衡系数的意义是单产可供给农业水土资源与单产农业水土资源需求之比。人们普遍认为,我国北方缺水,南方缺地。缺水可以通过实体的调水工程(“南水北调”)来实现,而缺少土地资源却难以实施“北土南运”工程。通过计算同种农产品在不同地区的水土资源平衡系数,对其进行纵向比较,可以深刻认识不同区域水土资源平衡的差异,对促进我国农业水土资源合理优化配置及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2农业水土资源平衡系数的计算
定义不同农作物的水土资源平衡系数为实际水土资源系数与虚拟水土资源禀赋系数的比值,即:WL[i,j]=CWL[i,j]/VWL[i,j]。(3)式中:WL[i,j]为i地区单位j农产品的水土资源平衡系数;CWL[i,j]为i地区单位j农产品耕地面积的农业水资源量,m3/m2;VWL[i,j]为i地区单位j农产品的虚拟水土资源禀赋系数,m3/m2。另外,全国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农业生产及发展受到区域社会、经济、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全国相互依赖性更强,自发式的农产品贸易无法考虑到水土资源动态平衡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通过计算农业水土资源平衡系数,可为衡量区域内水土资源平衡提供一定的参考。农业水土资源平衡系数小于1时,表明农业水资源不足,应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以确保农业灌溉用水;农业水土资源系数大于1时,说明该区域内有着较为丰富的水资源,应成为主要的粮食产区;当农业水土资源平衡系数等于1时,则该区域内的水土资源相对较为平衡。
3实例分析
3.1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实例分析
3.1.1研究区域概况及相关数据
本研究选择西北地区的甘肃省为例进行计算。甘肃省位于黄河上游,地域狭长,自西北向东南延伸,面积45.44×106hm2。由于地处西北干旱区,土地资源相对丰富,气候干燥,降水量少,蒸发强烈,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该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最主要因素,也是导致该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水土资源配置极不平衡。其相关水土资源数据见表1。甘肃省各种农产品虚拟水及虚拟土地量[18-19]见表2。
3.1.2虚拟水土资源禀赋系数的计算及排序根
据公式(1),计算得到甘肃省各主要农产品以及动物产品虚拟水土资源禀赋系数见表3。甘肃省水资源紧张,土地资源相对丰富,要保证省区内水土资源安全和粮食安全,仅在该省内考虑问题显然是不行的,需要进行外部调水或虚拟水土资源贸易。由表3可知,甘肃当地水稻、牛羊肉、水果、糖料、棉花、玉米等在相同土地资源下含有较多的虚拟水,应作为优先进口的产品;而排序靠后的猪肉、蔬菜、烤烟、小麦等可以出口。因此以区域水土资源现状及农产品水土资源禀赋系数排序为依据,无论在我国南部、中部,还是在西北旱区,从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考虑,都应优先出口区域虚拟水土资源禀赋系数小的农产品,而进口区域虚拟水土资源禀赋系数较大的农产品,即虚拟水土资源禀赋系数排序是基于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农产品的进出口排序依据,可据此优化本区域的农业产业结构。
3.2农产品贸易的实例分析
利用上述方法,各选择我国南部、北部具有代表性的江西、湖南、湖北和河南、陕西、甘肃6个省份为例,计算其主要农产品水土资源平衡系数,结果见图1。由图1可以看出,南方3省各种作物的水土资源平衡系数普遍大于北方3省,符合北方缺水南方缺地的实际;同时,南方3省仅有部分作物的水土资源平衡系数大于1,而多数作物的水土资源平衡系数小于1。说明从粮食安全及农业可持续发展角度而言,全国存在严重的农业水资源短缺问题,基于水土资源平衡观点,无论是我国南方还是北方,都急需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以确保农业灌溉用水。图1显示,北方3省所有作物的水土资源平衡系数都远小于南方3省且远小于1,南北3省水土资源平衡性相差极大,表明相对于北方3省而言,南方3省有着较为丰富的水资源,从资源可持续发展及降低农业水资源开发成本角度看,南方应是农业生产的主产区。但因南方工业及经济发达,固定人口及流动人口特别是外来务工人员更多,在粮食生产上必然要从北方贸易,出现“北粮南运”,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这种趋势将延续很长一段时期,但这是不可持续的,应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
3.3基于农业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农产品贸易原则及农业种植结构优化原则的确立
首先,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农作物生长需要特定的自然环境。因此,站在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充分发挥各地农产品生产的比较优势,调整各种农作物的种植结构,加强各区域农业生产主产区建设,不断提高水土资源的利用效率。即在北方地区优先种植及贸易虚拟水土资源禀赋系数小的作物,在南方地区优先种植及贸易虚拟水土资源禀赋系数大的作物,实现基于水土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农作物种植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其次,从全国来看,农业水土资源平衡系数多小于1,表明农业水资源不足,因此从长期发展考虑,应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同时,南方水土资源平衡系数普遍高于北方,说明南方应是粮食主产区;但近年来国家一直在加大“北粮南运”即“虚拟北水南调”工程,加剧了南北水土资源不平衡的严重程度。因此,应加大“南水北调”工程力度及步伐,建立“北粮南运”贸易逆差补给政策,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及转移,进一步加大西部大开发力度,确保全国经济平衡发展,最大限度地减少水土资源的无效贸易。最后,实施虚拟“南水北调,北土南运”工程。我国正在实施“南水北调”工程,但依靠实体的调水工程难以支撑未来中国北方粮食的生产[20]。因此,南方向北方贸易虚拟水土资源禀赋系数高的农产品,而北方则向南方贸易虚拟水土资源禀赋系数小的农产品,通过虚拟资源的流动,发挥不同区域之间各自的比较优势,不但可以缓解北部地区干旱缺水的压力,同时也可为南方提供足够的虚拟土地资源,从而使水土资源得以高效可持续利用,更有利于国家的粮食安全。
4结语
篇10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其生态和地理条件下人民和体制的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低可以通过生存支持系统、发展支持系统、环境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智力支持系统五大系统来衡量。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形成和培育,都离不开这五大支持系统的共同作用和综合贡献,而其中任何一个支持系统的失败都会破坏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能力。为了实现辽宁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必须对辽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然后有针对性地加强辽宁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本文将首先围绕五大支持系统对辽宁可持续发展能力做一整体判断和初步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阐述如何加强辽宁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本文以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公布的数字作为分析依据,除区域生态水平和区域管理能力指标外,所有指标均为1999年的数字。
一、辽宁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
(一)生存支持系统
生存支持系统又称基础支持系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按人平均的资源数量和质量对于该空间人口的基本生存和发展的支撑能力。生存支持系统反映了资源对人口的承载能力,它以供应人口并保证其生理延续为标识。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能够满足当代人和以后各代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求,则该国或该地区就具备了可持续发展的初步条件,如果在自然状态下不能被满足,则应依靠科技进步寻求替代资源来满足人口对资源的需求。可见,生存支持系统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1999年,辽宁生存支持系统总指数为45.17,在全国居第14位,说明资源对人口的承载能力一般。其中,生存资源禀赋指数为46.72,居全国第21位,说明辽宁生存资源禀赋较差;农业投入水平指数为23.14,居全国第21位,说明辽宁农业投入水平相对较低;资源转化效率指数为49.93,居全国第5位,说明辽宁资源转化效率较高;生存持续能力指数为60.87,居全国第13位,说明辽宁生存可持续能力较好。在总数35个源指标中,人均耕地、单位播种面积用电量、单位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农户人均生产费用支出、单位播种面积农业财政支出、单位播种面积粮食产量、农业劳动生产力、化肥利用效率、人均农业生产总产值、单位播种面积农业总产值、农村人均收入、中等教育水平以上农业劳动者比例12个指标居全国前10名,其中,化肥利用效率居全国第1位,说明辽宁在以上诸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居全国后10位的有人均水资源、光合有效辐射、≥10℃积温、年均霜日4个指标,说明辽宁的水资源相对短缺,气候资源相对较差。
(二)发展支持系统
发展支持系统又称动力支持系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人力、技术和资本可以转化为产品和服务的总体能力。发展支持系统反映了区域的发展能力,可持续发展要求这种能力在不危及其他子系统的前提下,应当与人的进一步需求同步提升和增长。发展支持系统的基本特征表现为:人们已不满足于初步利用自然状态下的“第一生产力”(即直接利用太阳能所提供的光合作用生产力),而是进一步通过消耗不可再生资源,应用多要素的组合能力,产生更多的中间产品,形成足够庞大的社会分工体系,以满足除了生存必需的食物、饮用水外的更高更多的需求。发展支持系统是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牵引。
1999年,辽宁发展支持系统总指数为47.61,居全国第9位,说明辽宁的发展能力较强。其中,区域发展成本指数为56.56,居全国第6位,说明辽宁的发展成本较高;区域发展水平指数为40.72,居全国第9位,说明辽宁发展水平较高;区域发展质量指数为45.56,居全国第20位,说明辽宁的发展质量较差。在总数60个源指标中,地形限制系数、资源组合优势度、外资占全国份额、进出口总额占全国份额、外贸依存度、通达率、省会距最近出海港距离、潜势率、交通通讯投资占基建投资比、交通通讯投资密度、交通通讯投资占全国份额、人力资本系数、万人拥有智力资源量、人口对发展的压力、人口对经济的压力比、发展弹性系数、单位面积货运周转量、每万人邮电业务总量、千人拥有的国际互联网用户、千人拥有电话数、GDP占全国份额、人均GDP、GPP密度、固定资产投资密度、人均储蓄额、资本金份额、社会商品零售总额、非农产值占总产值比例、技术密集型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例、利税占有率、市场占有率、产销率、全社会劳动生产率33个指标位居全国前10名,而工业增加值率、盈利水平、总资产贡献率、营运资金比例、主要原材料消耗系数、万元产值能耗、万元产值废水排放、万元产值废气排放、万元产值固定废弃物排放9个指标位居全国后10名,说明辽宁盈利水平差,经济集约化程度很低。
(三)环境支持系统
环境支持系统反映了环境的缓冲能力,人类对区域的开发、人类对资源的利用、人类的经济增长、人类对废物的处理等,均应维持在环境允许的容量之内。如果过分地掠夺资源和能源,破坏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人类自身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就会遭到破坏,可持续发展便难以为继。环境支持系统以其缓冲能力、抗逆能力和自净能力的总和来维护人类的生存支持系统和发展支持系统。环境支持系统是可持续发展的临界阈值。
1999年,辽宁环境支持系统总指数为40.50,居全国第23位,说明辽宁环境支持系统较弱。其中,区域环境水平指数为17.08,居全国第30位,说明辽宁环境水平很差;区域生态水平指数为61.74,居全国第16位,说明辽宁生态水平一般;区域环境抗逆水平指数为42.69,居全国第13位,说明辽宁环境抗逆水平较高。在总数30个源指标中,只有地形起伏度、干燥度、废水排放达标率、森林覆盖率、自然保护区面积比率、水土流失治理率6个指标居全国前10名。居全国后10名的指标却多达19个,它们是废气排放水平、人均废气排放、废气排放密度、废水排放水平、人均废水排放、废水排放密度、废弃物排放水平、人均固体废弃物排放、固体废气物排放密度、SO2排放水平、人均SO2排放、SO2排放密度、烟尘排放水平、人均烟尘排放、烟尘排放密度、受灾率、水土流失率、废气处理率、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在这19项指标中有11项指标排在全国后5名,其中又有2项指标居全国倒数第1名。从中可以看出辽宁的环境污染相当严重,已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威胁,生态环境急需改善。
(四)社会支持系统
- 上一篇:现代农业市场研究
- 下一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