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农业产业发展范文

时间:2023-07-12 17:40: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数字农业产业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数字农业产业发展

篇1

1中国农业产业信息化发展现状

近些年来,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速度逐渐加快,从刀耕火种、铁犁牛耕,最终发展到全机械化操作模式。近年来,随着中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中国农业产业已经进入了信息化与数字化的发展时代,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可运用科学合理的数字化技术手段,不断改进农业生产技术,例如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分析技术,通过分析农业病虫害防治数据,从而得出农业病虫害的具体防治方法及相关注意事项。中国互联网覆盖面积逐渐增大,广大农村地区甚至是偏远地区均可连接互联网,因此,数字化和信息化农业技术的发展将会对农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在传统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离不开阳光、空气、水分及土壤等生长要素的影响,但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升级,已经出现了无土栽培、暗室培育等新型的农业生产技术,极大地提高了农作物质量及产量。现在,农业信息化技术被应用在农作物播种、施肥、收割、储存、销售等各个环节,为数学期望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将数学期望与农业生产应用相结合的重要意义

农业产业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之一,改进农业经营与发展模式十分重要。因农业产业自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会导致农业生产模式在改进与创新的过程中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农业产业生产模式的改进与创新必然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在短时间内无法实现对农业产业结构和生产模式的变革。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相关部门需关注农业生产模式和生产技术的革新,重点关注农作物生产与销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农业生产者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率,保证农业的基础性产业地位。与此同时,涉农企业也要根据农产品交易市场的价格变动情况及时调整农产品收购价格,保证农民增收。涉农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如果遇到了比较复杂的农业产业发展问题,需与当地的农业管理部门积极沟通,共同促进农业产业发展结构的调整,提高农业产值。在此过程中,相关部门需积极探索数学期望理念的实际应用范围与应用方法,将数字化与信息化技术不断融入到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使数学期望理念能够更好地帮助农民提高种植收益,使数学期望成为农业生产领域内的决策工具。

3数学期望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3.1帮助农业生产者确定农业生产决策目标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业企业的管理者在遇到农业生产与经营难题时,首先需对农业生产的相关决策目标进行判断,在此过程中,数学期望可帮助农业生产者确定农业生产决策目标。需重点分析农业生产决策目标是否得当,也需分析农业生产环节中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保证农业生产决策目标的正确性,从而制定出正确的农业生产决策目标。

3.2帮助农业生产者分析农业生产问题并计算概率

一方面,数学期望可帮助涉农企业或农业主管部门避开不利因素,制定更合理的农业产业决策方案,也可以帮助农业生产者更合理地规划农产品种植种类和规模。另一方面,农业产业决策方案出台后,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及时考虑影响农业产业的诸多不确定性因素,从而运用数学期望分析农业产业和农业生产问题并计算发生概率,将有利因素最大化,保证农业产业生产决策的妥善制定与顺利进行。

3.3帮助农业生产者对农业生产收益进行合理估算

篇2

摘要……………………………………………………………………………………Ⅰ

英文摘要………………………………………………………………………………Ⅱ

1“数字农业”的内涵…………………………………………………………1

2国外“数字农业”关键技术发展与应用……………………………………………1

2.1美国………………………………………………………………………………………1

2.2英国………………………………………………………………………………………2

2.3德国………………………………………………………………………………………2

3我国发展“数字农业”的紧迫性…………………………………………………2

4“数字农业”的发展趋势………………………………………………………………3

4.1农业生产全流程智能化将逐步成为现…………………………………………………3

4.2农产品流通电商化发展将更加迅猛……………………………………………………3

4.3农业多元化公共服务将更加完善………………………………………………………4

5 “数字农业”的实践策略……………………………………………………………4

5.1实现农业农村业务数字化和可视化……………………………………………………4

5.2推动数字农业技术创新…………………………………………………………………5

5.3提高农业农村经营管理数字化水平…………………………………………………5

结语…………………………………………………………………………………………6

致谢………………………………………………………………………………………7

参考文献……………………………………………………………………………………8

摘 要

数字农业是将信息作为农业生产要素,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农业对象、环境和全过程进行可视化表达、数字化设计、信息化管理的现代农业。数字农业使信息技术与农业各个环节实现有效融合,对改造传统农业、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了国外“数字农业”关键技术发展与应用,结合我国发展数字农业的紧迫性与当前数字农业的发展趋势,对我国“数字农业”的发展提出了几条实践策略。

关键词:数字农业;农业信息化;发展策略

Abstract

Content:Digital agriculture is a kind of modern agriculture that takes information as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elements, uses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express agricultural objects, environment and the whole process visually, digital design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Digital agriculture makes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all aspects of agriculture achieve effective integration,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mode.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he key technologies of "digital agriculture" in foreign countries. Combined with the urgency of developing digital agriculture in China and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trend of digital agriculture, several practical strategies are put forwar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agriculture" in China.

Key words:Digital agriculture; agricultural informatization; development strategy

浅析“数字农业”发展趋势与策略

1“数字农业”的内涵

“数字农业”是农业数字经济的重要实践。当前,学术界和工业界尚未能够对数字农业形成统一的定义。通用名称包括信息农业,精确农业,“ Internet + 农业”等等。本文中提到的数字农业基于农业信息化,在农业链的所有环节中都强调了下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代表了农业产业的新视野。现代农业与信息化的紧密结合使可以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数字技术在促进农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不断的提高现代农业产业的数字化水平,支持农村战略的实施。

2国外“数字农业”关键技术发展与应用

2.1美国

美国完善的农业产业基础和数字技术体系促进农业发展。美国数字农业发展建立在农业生产高度专业化、规模化、企业化的基础上,已经建成了完善的现代农业技术应用与管理系统。自20世纪90年代起,美国已开始应用数字农业技术,包括应用遥感技术对作物生长过程进行检测和预报、在大型农机上安装GPS设备、应用GIS处理和分析农业数据等,对大田作物进行生产前、中、后期的全面监测与管理。在21世纪初已经实现“3S”技术、智能机械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系统在大农场中的综合应用,智能机械已经进入商品化阶段。如JohnDeere公司的“绿色之星”精准农业系统,基于物联网技术与“3S”技术搭建的新型精准农业管理系统,用以进行精细农作、农机管理、农艺管理和计划管理,可绘制农场产量的“数字地图”,在机械化生产大农场中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65%以上。在大数据、物联网等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的助推下,美国数字农业技术已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形成紧密衔接,应用范畴覆盖从作物生长的微观监测到宏观农业经济分析。此外,美国也已形成完善的技术服务组织网络,美国服务类企业与公益机构可为经营主体提供较为完善的技术服务,例如美国农业技术服务组织(FSA)为农民提供丰富的信息。

2.2英国

英国信息化技术应用助推精准农业。信息化技术推动英国农业向数字化、智能化、精准化的方向发展。英国农村地区信息化基础设施完备,互联网、4G信号已实现基本覆盖。在此基础上,精准农业技术得以实现在农业的全方位应用,如借助遥感技术进行作物生产监测与产量预报、农业资源调查、农业生态环境评价和灾害监测等;英国Massey Ferguson公司研发的“农田之星”信息管理系统,借助传感识别技术和GPS技术能够更为精准地进行种植和养殖作业、数据记录分析和制定解决方案;智能机械已基本装备卫星定位系统、电脑控制和软件应用系统,能够根据不同位置、不同质量的地块情形实现自动化、精准化、变量化作业,同时可以采集作物信息用以制作电子地图和调整生产策略。2013年英国启动《农业技术战略》,提出了应用大数据、物联网技术和智能技术进一步发展精准农业,从而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如借助GateKeeper专家系统提供辅助决策和农场管理、LELY挤奶机器人等智能化设备在养殖场中的应用、自动感知技术在施肥施药机械上的应用、二维码技术在农产品产销环节的广泛应用等。

2.3德国

德国关键技术与设备的积极研发与推广。在欧盟农业共同政策对数字农业的支持下,德国积极发展高水平数字农业,在农业生产高度机械化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的计算机支持和辅助决策系统,提供数字农业综合解决方案。德国投入大量资金与人力支持数字农业核心技术与智能设备研发,并由大型企业牵头,如德国拜耳公司投资2 亿欧元支持数字农业布局,已在60多个国家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并旗下Xarvio品牌推广数字农业,通过XarvioScouring识别系统高效识别和分析作物生长和病虫害信息,帮助农民优化田块单独管理和农田统筹优化。拥有百年历史的德国农业机械制造商CLAAS集团结合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和传感器技术,实现收割过程的全面自动化。

3我国发展“数字农业”的紧迫性

今年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但我国大部分农产品仍然是一个“大年”,怎样解决需求下降、部分市场关闭、物流受阻等难题,把农货顺利卖出去,让农民实现丰产又丰收?加速数字农业发展是不二法门。

农业长期保持着传统形态,技术进步一直较慢,特别是进入信息化时代后,农业技术滞后带来的产业发展差距愈发显著。随着数字经济的兴起,越来越多的领域引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了智能化、数字化重塑,生产率大幅度提高。2019 年,我国服务业、工业数字经济渗透率分别为 37.8%、19.5%,但农业只有 8.2%,数字化改造的空间很大,需尽快赶上信息社会的发展步伐。

农业数字化转型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也是破解目前农业难题的一剂良方,瞄准这个主攻方向,无疑将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给予农民更多获得感。对广大农民来讲,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最头疼,常常遭遇“多收了三五斗”的尴尬。可以说,农业数字化水平滞后,农产品质量不稳定、难以标准化、产销信息不对称等是导致农产品销售难的主因。显然,加快技术与传统农业的融合,打造数字农业,对产业链进行全方位的数字化改造,使得传统农业脱胎换骨,插上科技的翅膀腾飞,已成为农业发展新趋势。

4“数字农业”的发展趋势

4.1农业生产全流程智能化将逐步成为现实

物联网技术在现代农业生产设施和设备领域中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现代农业生产设施和设备的数字和智能水平,实现了整个农业生产过程的数字化控制,实现了农业智能化生产和管理。它可以解决由托管服务流程引起的一系列问题。在种植业中,重点是如何精确控制生产环节,例如育苗,播种,施肥,灌溉和病虫害防治。当前,荷兰,日本,以色列和其他国家正在使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来促进数字化,精确化和智能化作物种植的发展。

4.2农产品流通电商化发展将更加迅猛

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为农产品流通提供了新的平台和基础。例如,美国著名的新鲜食品电子商务公司LocalHarvest是一个平台,该平台整合了有机农业的上下游,并连接了中小型农场和消费者。LocalHarvest平台基于从相关农场收集的基本信息来支持地图搜索系统,使消费者能够搜索本地社区周围的农场并购买难以保存的新鲜农产品,例如蔬菜和禽蛋。农产品在快速物流系统下,可以快速送到消费者家中,从而大大提高农产品物流的效率和质量。

值得欣喜的是,近年来,全国各地与各大电商平台纷纷投入大量资源,重构产业链,培植人才,发力促进农产品上行。以河北省为例,近年来积极引入农业电商龙头企业,与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开展合作,持续在直播助农、农产品品牌孵化、新农商人才培养等领域,合力打造河北数字农业“新基建”。可以看到,利用大数据和分布式人工智能技术匹配优化资源,将需求传导给供给端,有效缓解了供需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产销脱节。在互联网科技力量的加持下,传统农业的“痛点”也得到有效解决,进一步打开了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通路。

随着电商农产品销量的快速增长,广大农民亦受益匪浅,农业生产模式发生重大变化,以需求引导生产、订单式农业逐渐成为主流,精准种植、数字营销提升了农民收入水平,促进更多农民融入数字农业的场景里。以往很多滞销农产品位于贫困地区,数字农业重塑产业链,帮助贫困户掌握技术、融入市场,实现了造血扶贫。实践证明,此种创新扶贫模式具有很强的活力。比如,拼多多的“农地云拼”模式得到国务院扶贫办的肯定,荣获了今年的“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截至 2019 年底,拼多多平台直连的农业生产者超过 1200 万人,累计带贫人数超百万。

4.3农业多元化公共服务将更加完善

通过将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等顶尖技术运用在农业公共服务,农业服务也更加便利和灵活。这也是数字农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一些国家为了促进数字农业的发展,在农业信息化和农业公共服务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

5 “数字农业”的实践策略

5.1实现农业农村业务数字化和可视化

加快建立涵盖农业资源,农村产业,生产管理,产品质量,农业机械设备和农村治理的数据库。利用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和遥感技术整合空间数据,获取耕地资源,渔业水资源,粮食生产功能区,现代化农业园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特色鲜明的农业村庄,生产经营实体,村庄分布等数据。地图存储在数据库中,使农业和农村资源数据立体化。通过集成的农业调度系统,现场定点监控系统,集成的遥感信息,无人机观测和地面传感器网络,可以建立农作物的空间分布。通过农作物的空间分布,重大自然灾害和其他动态空间图,形成了一个一体化的全域地理信息图,为农业生产和管理的科学指导奠定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5.2推动数字农业技术创新

创新,始终是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要实现乡村振兴,离不开“数字农业”助力。手机变成新农具、直播成了新农活、数据成为新农资,随着农业新业态新模式竞相涌现,数字经济发展红利惠及三农必将更加给力,而农业信息技术已然成为数字农业发展的关键支持。未来依靠农业科学院和大学等农业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机构来充分发挥农业科技企业作为创新主题的作用,促进数字农业领域的“产学研”合作,并着重于先进技术和核心技术。为了提高对关键技术的了解和研发,精确操作和智能决策的数字化管理,智能设备的变量修改和应用,农产品的灵活处理,区块链等技术,3S 加速,智能识别,模型仿真,智能控制和其他软件和硬件产品数字农业的综合应用,了解数字农业技术标准和规范体系的建立,数字农业技术创新以及应用服务系统的持续改进。

5.3 提高农业农村经营管理数字化水平

当前,就中国电子政务项目的发展而言,农业部门中的电子政务服务水平不能完全满足领导决策应用程序和公共商务应用程序的功能要求。农业信息服务的总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这意味着中国农业信息服务具有巨大的发展和利用空间。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扩大移动互联网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在农业信息服务领域的应用,并通过建立灵活,便捷,高效,透明的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体系,为农民提供更多便捷和信息服务。在信息公开,政府公共关系,信息服务,办公室工作等方面,充分利用农民信箱和便携式农业和农村地区的服务功能,提高了园艺,畜牧,水产品,田间管理和智能化管理水平。着眼于整个农业产业链的要求,以提高劳动生产率,研究和推广适用于不同地形和环境的农业机械,并进一步促进农业“机器换人”。

结 语

数字农业的发展实现了对农业生产的自动,精确控制,智能和科学管理,提高了农业的可控性,降低了生产成本,并减少了环境污染,使农业向精准,环保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此外,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可以有效克服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不利因素,可以简化交易联系,提高交易效率,降低成本,消除农民对库存余额的担忧,并缩短生产周期。努力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商机。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内容的选择空间也越来越广,这对于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人员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致 谢

在这篇论文的撰写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和障碍,但都在老师、领导、同事、同学和朋友的帮助下顺利解决了。尤其要强烈感谢周波老师在千里之外给我们线上授课进行指导和帮助,不厌其烦地为我们解答疑问、传授知识,让我非常感动,在此向帮助和指导过我的各位老师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同时也要感谢这篇论文所涉及到的各位学者,本文引用了数位学者的研究文献,如果没有各位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帮助和启发,我将很难完成本篇论文的写作。

同时也要感谢我的领导、同事、同学和朋友,在我写论文的过程中给予我很多素材,还在论文的撰写和排版过程中提供给我很大的帮助。由于我的学术水平有限,所写论文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和学友不吝批评与指教。

参考文献

[1] 周清波 , 吴文斌 , 宋茜 . 数字农业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J].中国农业信息 ,2019,30(01), 第 5-13 页 .

[2] 施威 , 曹成铭 .“互联网 + 农业产业链”创新机制与路径研究 [J].理论探讨 ,2019(06), 第 110-114 页 .

篇3

一、全面理解领会关于农业科技创新思想体系

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工作,党的十以来,在许多会议和考察中就农业科技创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许多新理念、新论断、新举措。全面理解领会农业科技创新思想体系必须牢牢把握以下4个方面。

(一)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于插上科技的翅膀

在山东农科院考察时强调,“农业的出路在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和创新;我们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和依靠农业科技进步,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这体现了对农业创新规律的把握。

(二)农业科技创新的导向是解决矛盾和问题

在山东考察时强调,“矛盾和问题是科技创新导向,解决瓶颈制约始终是农业技术进步的主攻方向”。这为我们抓好农业科技创新、找准发展路径指明了方向。

(三)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法宝是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突出强调,“我们最大的优势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过去我们取得重大科技突破依靠这一法宝,今天我们推进科技创新跨越也要依靠这一法宝”。这为抓好农业科技创新提供了重要方法论。

(四)夯实农业科技根基关键要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在山东省农科院考察时强调,“农业农村人才是强农兴农的根本,要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重点是提升基层农技人员素质,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着力培育一大批种田能手、农机作业能手、科技带头人等新型职业农民。”这一重要论述把人才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的根本,为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

二、科技创新在农业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一)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础

农业科技创新按照产业导向、科技驱动、产科融合,政府支持、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要求,通过建设一批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推进农业技术集成、创新要素集聚、龙头企业集群、特色产业集中,是增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动能。

(二)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先导力量

农业科技创新通过创新机制,推动产学研用结合,充分聚集科技、市场、基地、人才、信息等资源,发挥财政、金融及产业政策效用,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力度,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打造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示范样板,是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先导力量。

(三)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产业体系,是实现大国农业转型的重要价值取向,也是我国履行减少碳排放国际义务的责任担当。中国在《温室气体减排协议》中承诺,到2030年前停止增加二氧化碳排放。这必将给农业结构调整带来巨大转型压力,从而倒逼节能、减排、绿色、低碳等农业可持续技术创新的快速发展。

三、科技创新在农业产业发展中还存在不足

“十二五”期间,我国农业科技突破了一批重大基础理论、方法和核心关键技术,集成推广了高效、节能、绿色等大批配套生产技术,数字农业、智能装备制造等方面也取得了积极进展,整体科技水平大幅跃升,呈现出领跑、并跑、跟跑“三跑并存”的局面,对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科技仍有较大差距,农业科技工作中仍存在不少体制机制问题,制约着农业科技创新及其成果的转化应用。

(一)农业科研投入总量不足,科研人员花费的精力“创收大于创新”

农业作为公益性、基础性的产业,其科研投入与其基础地位很不相称,没有在公共财政支出中得到应有体现。一是投入强度偏低;二是财政基本支出严重不足,科研人员花费的精力“创收大于创新”;三是项目稳定性支持比例过低,科研人员忙于“揽活”。

(二)农业科研管理机制不完善

一是国家部委、科研单位、项目实施组织(课题组)之间分工不明确,造成“越位”、“缺位”并存。二是科研项目多头管理,造成课题重复、“一果多用”。三是“节点式”经费管理不适应农业科研的要求。

(三)农业科研队伍流失、拔尖人才严重缺乏

农业科技创新的关键在于要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然而,农业科研单位由于研究条件差、待遇低,人才流失较为严重。

四、实现科技创新与农业产业深度融合的路径

随着产业链、创新链结合的日趋紧密,创新资源整合力度的进一步加强,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克服我国农业科技产学研用结合不紧问题的重要途径。

(一)发挥农业科技创新工程的基础作用

要重点聚焦政府关心、社会关注和农民关切的难点热点科技问题,重点开展农业生物资源收集保存与共享利用、农业资源环境与质量安全长期定位监测、动植物重大疫病监测、农业检测和数据分析共享平台、农业科技智库等创新任务。重点围绕生物种业、农业智能装备、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畜禽疫病防控、农业信息化、农产品加工、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十大领域,瞄准关键共性核心技术,着力突破制约农业产业转调升级的重大科技问题。要改革传统科研模式,建立新型协同创新机制,面向农业高校、农科院所、龙头企业等创新力量开放,跨单位、跨学科、跨领域组建科研协同创新团队,打破单兵作战和单项技术创新的模式,构建更加高效的科研体系,实现农科教紧密结合、产学研相互衔接。

(二)扎实推进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建设

在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的建设运行过程中,要坚持三个原则:一是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二是坚持发挥行政领导和科技主导两个积极性,充分利用行政资源和科技资源,调动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三是坚持科技创新“顶天”和“立地”两个导向,既要在基础和前沿领域取得理论突破,又要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上取得突破,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有效的科技供给。

(三)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技术的研究与示范

大力推进育繁推一体化,提升种业自主创新能力,保障国家种业安全;深入推进种业领域科研成果权益分配改革,探索成果权益分享、转移转化和科研人员分类管理机制;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和种业自主创新重大工程,全面推进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培育和推广适应机械化生产、优质高产多抗新品种,加快主要粮食作物新一轮品种更新换代;强化企业育种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种业企业。

(四)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篇4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物流、网络系统

一、现代物流的概念

现代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现有机结合。

二、我国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物流的特征及现状

1、农产品物流的特征

农户作为农产品生产的主体和核心企业的供应商,具有多重身份,其行为模式比较复杂,决策的理性与非理性并存,并受到农户个人的文化素养、偏好、心理状态、经济状态等因素的影响而波动;在对市场信号和经济信息的认知、判断、反应上,即可能是有理智决策,也可能是盲目从众;从数量特征上看,农户作为供应商其数量弹性很大。

农业物流客体和物流工具的多样性。农业物流客体主要为农副产品及其中间产品、产成品,此外还包括其他辅料、包装物等。农业物流工具也是种类繁多,层次不一,由于物流客体和物流工具的多样性因素决定了农业物流主体在联结模式的数量上呈几何级数增长,加剧了农业产品物流路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农业物流路径的复杂性。其主要原于农业生产的分散性、农产品消费的普遍性。物流过程可描述为:农业投入物流工厂或工业城镇为起点,经由各种运输方式到达农村,直到千家万户呈强发散性;经过农业生产、收获等环节后,农产品由少聚多,由支线向干线汇聚到制造厂或分销商呈强收敛性,经过加工或流通加工后,向分销商、零售商扩散呈中度发散性,最后从各零售网点扩散至千家万户消费者呈发散性。其物流路径的特征模式表现为:强发散性+强收敛性+中度发散性+强收敛性。

农业物流环境的制约性。由于农业物流环境具有全方位性,其制约性表现在两个相关联的方面。一方面农业物流能力包括物流管理和物流基础设施的制约和影响农业物流的范围和绩效;另一方面宏观物流环境、国家物流政策、农产品产业化规范及标准化等对农业物流形成外部约束和局限。

农业物流时间竞争的双向性和局限性。由于农产品自然生长周期缺乏伸缩性,使物流的时间竞争受到局限。

农业物流需求的不确定性。

2、我国农业物流的分类及物流现状

农业产品物流的分类可以有两种方法:按物流的不同阶段划分,可以分为农业供应物流、农业生产物流、农业销售物流。按物流客体划分可以分为农业生产资料物流和农产品物流。

我国农业物流的现状。农业生产具有地域广阔、季节性、周期性强的特征,与制造业相比可控性低,常常面临自然风险、政策风险、市场风险的综合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情况。入世对建立现代农业物流体系的迫切需要。由于我国长期以来缺乏对农业物流建设的政策引导和科学理论启发,导致对物流观念缺乏,农业物流基础设施不足,物流技术落后。使得我国的农业物流滞留在简单化操作,在入世后根本无法与国外农业竞争。农产品物流成本高已成为削弱我国农产品在市场贸易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农业竞争与风险的加剧对物流时效性的要求逐步提高。农业物流尚不能满足小批量、多品种的农产品需求。

三、构建现代农业物流网络强化农业产业化发展。

由于农业产品生产存在的固有特征及问题,农业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应当根据以上问题建立起合理的物流网络系统以达到农业产业化的要求。

1、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应当形成完整的物流网络化系统观念

依据农产品生产流通的特点,在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宜构建区域物流网络系统。

点辐射。点辐射一般以区域中心区(主要农产品生产中心区)为中心向周边地区摊开。中心区的生产、供应、销售的社会化程度较高,能与周边地区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农产品物资流通,加快以中心区为核心的区域物流发展速度。

线辐射。线辐射一般以辐射干线(如铁路、公路、大江、大河以及大湖沿边航道和濒临沿海的陆地带)为辐射的带状源,向两翼地区和上下游地区摊开。辐射干线上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化程度较好,现代化程度较高,两者之间的物流可以实现优势互补,推动区域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面辐射。面辐射可以分为摊饼式辐射和跳跃式辐射。摊饼式辐射是指农业产业发展水平和现代化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向周边地区进行物资流动的过程,使周边地区的发展速度加快,并逐渐向外推移。跳跃式辐射是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地区跨过一些地区,直接与落后地区发生物流联系,使落后地区进一步发展。其中摊饼式辐射的辐射距离比跳跃式短、阻力小、物流成本小、物流利用率高。

2、依托农业区域物流中心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农业物流中心的建立应当注意地理位置、占地规模、流通功能及信息咨询、维修综合服务等设施的集成。

地理位置。农业物流基地、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应当具有一定规模和综合服务功能的流通中心。三者均应位于产业中心及次城市边缘、交通条件好、用地充足的地方,一般可选择在交通枢纽地带,可以衔接陆、水、空等运输方式,使物流基地内部物流网络与外部物流网络相适应。

占地规模。一般而言,农业物流基地、物流园区或物流中心占地面积大,集多种功能设施为一体,是发挥综合协调和基础作用的物流设施的区域集合体,是大规模集约化物流设施的集中地区和物流线路的交汇点,是以仓储、运输、加工等用地为主,同时还包括一定的与之配套的信息、咨询、维修、综合服务等设施用地,规模宜在70万平方米左右。

流通功能。物流基地、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的三者是综合性、区域性、在批量的物资位移集中地,它把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融为一体,成为产供销企业之间的桥。物流活动必须具备的运输、存储、装卸、包装、流通加工等功能,成为具有多种物流功能的流通形式和作业体系,并通过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现代化信息网络,对农产品加工品的采购、进货、储存、分拣、配送等业务进行科学、统一、规范的管理,使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商品的运动达到高效、协调有序。

3、建立共同配送促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建立共同配送是将众多流通单位处理同种的或异种的商品配送功能整合起来,促使他们共同利用仓库、车辆等设施、设备,有效整合物流配送资源,将小批量货物转换成商品集运,形成大批量配送,实现低成本高水平的物流服务。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物流经过共同配送实现资源共享,进而实现物流过程中的连锁经营,将采购供应、验收入库、储存保障、储存保管、配送运输等功能衔接起来,形成顺畅运行的物流配送系统,发挥连锁经营的优势,实现规模经济效益。通过共同配送具体方式的创新从而为农业产业化提供物流保障。

4、实现信息网络化为农业产业化服务

农业信息网络化是指在其物流领域综合应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实现物流信息的电子化、数字化,并能完成其在多媒体、高效率的综合网络上自动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和交换,最终达到物流信息资源充分开发和普遍共享,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农产品物流效率的过程。在实现农产品物流信息网络的建设中应注意建立自动识别系统(条形码、射频识别)、电子数据交换、智能交通系统、仓储管理系统、销售信息系统。通过以上系统的建设而实现农产品物流信息系统的合理运行为农业产业化过程服务。

总而言之在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我们在实现现代物流网络建设中要在明确思路、建立观念根据我国不同地区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特点立足我国现有的资金、技术支持平台,创新性的构建农业现代物流网络为加快农业产业化的步伐服务。

作者单位:廊坊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 刘小卉主编.物流管理信息系统[J]. 2006. 12-13.

篇5

整合资源,形成农科教、产学研的大联合、大协作

山西和全国一样,农业科技资源和科研力量条块分割,机构缺沟通,技术缺交流,项目缺合作,人、财、物缺整合;农科教、产学研联系不紧、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新品种和新技术难以推广到位;而且农业科技管理和运行机制存在多头、重复、分散的问题。

2010年2月,山西省农业厅、山西省财政厅制订了《山西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同年9月28日,山西省农业厅在太原市召开山西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启动大会,确定通过3到5年的努力,逐步建立涵盖全省,支撑和引领17个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发展,实现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提高10个百分点的目标。

《实施方案》提出,每一个产业体系都由产业技术研发中心、综合实验站、村级示范点和科技示范户四级管理体系组成。依托省农业厅、省农科院和山西农业大学,每个产业技术体系建立一个产业技术研发中心,设置1名首席专家,产业技术研发中心下设若干功能实验室和岗位专家。每个中心岗位专家一般为3~12名。根据全省优势产业发展布局规划和生态特点建立若干综合试验站,每个综合试验站设站长1名。建立村级科技服务点,培养科技示范户,使之成为农业科技推广和应用的载体。经过几年的努力,全省每个县建立50个村级科技服务点,培养出1000个科技示范户。该体系与过去最大的不同就是把专家的科研场所由实验室变为田间地头,专家们的科研成果直接交给农民应用,而生产中的问题又直接反馈为专家们的研究方向。

为确保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建设和顺利运行,《实施方案》明确,省级财政在法定增量和依托部门现有项目中调整安排资金,用于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这样,新体系的运行就由过去的行政力量主导,变成了以资金和项目为引擎,以生产实践需要为科研方向。一位首席专家分析说,这种新体系下,科研机构的项目获得将更加快捷和切合产业实际。研究人员很大程度上省却了跑项目的周折,被整合到同一个平台集中精力进行科技攻关,新体系也是对科研力量的一次释放和整合。

《实施方案》还设置了首席专家,其主要职责是,与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相衔接,掌握国内外同类产业发展的新动向、新技术、新成果,整合本产业科技资源,开展关键和共性技术攻关集成,解决区域产业技术发展的重要问题;提出产业发展的年度目标和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开展技术培训和咨询服务;监管综合试验站的运行。这种首席专家负责产业技术体系的建设,形成了农科教、产学研的大联合、大协作。

“五长”联席会议构建现代农业科技支撑平台

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启动之初,山西即酝酿实行农业厅厅长、农大校长、农科院院长“三长”联席会议制度,农业厅作为召集单位,召开联席会议,通过产业技术体系领导组和办公室形成一个高效的协调机制,把体系建设有效运转起来。2011年6月22日召开农业厅长、农业大学校长和农科院院长“三长”联席会议,确立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以技术推广为抓手,着力服务山西农民增收翻番终极目标的工作思路,并提出把财政厅、科技厅也纳席会议单位,农业厅作为召集单位,总负责、总牵头。 “五长”联席会,即农业厅厅长、农大校长、农科院院长、财政厅、科技厅分管涉农部门的副厅长。

“五长”联席会议制度实行提前确定主题,原则上一个季度召开一次,并根据需要灵活调整会议周期的操作规程。山西省实施“三长”加“二长”组成的“五长”联席会,在全国尚属首例,它将统筹协调全省农业科技的各类资源,探索和实践农科教结合、产学研一体化运作,形成合力助力现代农业科技支撑平台的构建。由此带来的好处是山西形成了全省农业科技资源一盘棋的良好氛围,农业科技投入、科研技术团队、农业项目得以集中到山西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搭建的平台,实现高效运作,为实现“三农”的增产增效增收奠定了坚实科技支撑。构建现代农业产业科技体系是发展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平台,“三长”联席会议则是平台高效运作的引擎,山西的运作模式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成熟了。

整合农业科研力量,打造“科技大礼包”服务县域优势产业

2011年7月,雁门关外的晋北怀仁和汾河之滨的晋南曲沃,分别收到了山西省农业厅送来的“科技大礼包”:一个服务于本县优势产业的智囊团队、一个服务于本县优势产业的科技服务网络。“科技大礼包”由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和农民培训体系耦合而成,为两个县的一县一业在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上和在关键农时、关键环节农业产业的发展上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2010年,山西怀仁县羊年出栏达到120万只。“十二五”期间,怀仁将把羊产业作为农业转型、农村经济跨越发展的突破口,力争全县羊饲养量突破500万只,全力打造华北地区肉羊产业第一县。曲沃县目前已有16个农产品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注册了15个农副产品品牌。今后,将全力打造全省最大的设施蔬菜基地。根据协议,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专家团队将作为怀仁县肉羊产业发展的智囊团,为全县的产业发展调查研究、把脉号诊,在种羊选择、养殖户培训、产业规划以及市场对接等方面提供科学指导。同时,另一支专家团队将作为曲沃县蔬菜产业发展的智囊团,在产业规划和市场对接等方面提供科学指导。山西省农业厅科教处处长裴峰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介绍,山西改变单打一方式,实现三个体系的耦合,就是要整合现有的农业科研力量,通过搭建平台、组建团队,形成一支强有力的科技服务队伍;通过与现有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结合,培养出我们基层的科技专家队伍,使他们能够在一线给县域经济提供技术服务;通过耦合,建立网格化平台实现从点到线,从线到面、“土”“洋”结合,形成合力,共同服务“三农”。“科技大礼包”的到来,让两个县的一县一业驶入快车道。一南一北两个县的发展,是山西由农业小省转型跨越为特色农业大省的缩影。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科技的力量正在改变着缺少商业训练的山西,三晋农民的市场观念和品牌意识正在觉醒。

据山西省农业厅透露,“十二五”期间,山西将每年选择2000个村、100个乡,10个县重点扶持,板块推进、集群发展。到2015年,该省将建设一村一品专业村11000个,多村一品专业乡600个。一县一业基地县60个,以此来拉动山西农民收入翻番目标的实现。

整合农科信息,打造110服务体系

早在2005年8月,在总结多年农村科普工作经验,反复调研、严密论证的基础上,山西省科协联合省财政厅启动了“一站、一栏、一员”建设,即在每个行政村建设一个科普活动站、建造一个科普宣传栏,配备一名科普宣传员,在全国率先吹响了科普惠农计划的号角。截至2011年4月,全省共建起“一站、一栏、一员”17000余处,印发科普惠农挂图400多万张,覆盖全省60%以上的行政村。站有标准、栏有内容、员有能人的农村基层科普网络初步形成,为农民打开了一扇了解科学、走进科学的窗口。然而,“一站、一栏、一员”建设虽解决了公共科技信息的入村问题,但由于受时空限制,难以在解决农民具体科技难题的速度上迅速跟进,不好解决不同地域农民个性化科技需求的问题。为此,山西省于2007年3月,开通了公益热线电话12590110、969000110和10109110,省内任何地点拨打免长途费、咨询费、信息费,只收市话费,由省农科院、省农业厅、山西农大等多学科、多领域,100多人的农业科技专家队伍全天候接听、解答农民提出的问题。这就是闻名全国的农民点题,专家服务的新锐载体――山西农科110。农科110主要有电话咨询解答、Internet网络远程视频会诊、专家现场指导、媒体点题以及物流服务体系等5种服务类型。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电话咨询解答是农科110受理群众热线电话咨询后,坐席代表从资料库中调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或由服务中心将电话转接至相关专家进行解答、指导。

Internet网络远程视频会诊指群众在科普惠农服务站或通过其他途径登录农科110网站,点击音频、视频或可视电话多媒体终端求解问题时,由农科110坐席专家通过语音、视频和群众面对面交流,进行远程零距离式解答、会诊服务。

专家现场指导是农科110受理群众热线呼叫后,由服务中心根据群众要求和技术人员的技术特长、工作区域,调派服务人员在规定时间内赶到现场,为群众提供现场指导咨询服务。

媒体点题是农科110中心根据热线中群众咨询的热点、难点等共性问题,或根据时令、季节,通过报刊、网络、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对农民提出的问题公开答复。

物流服务体系以热线服务系统为依托,以科普惠农服务站为基础,联动科普惠农绿色通道工程,为群众提供、配送质量可靠、价格合理的种子、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

经过不断地丰富和完善,农科110目前已形成了集电话咨询、视频咨询、现场指导、物资供应、网络互动、手机互动、科普网络电视远程培训、科普大篷车流动培训、科普报刊常年培训、广播电台点题服务等多种形式为一体,多项功能集于一身的综合性科技服务平台,已在全省各地建成乡、村农科110服务站1500个,旗舰店10个、标准店100个,并为这些站点配发农科110服务车18辆,电脑、可视电话系统800余台件。据不完全统计,几年来,农科110共通过电话咨询、网络互动、手机短信互动、现场指导等为农民解决个性化科技难题近30余万件次,供应平价农资5万多吨,使农民朋友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科技服务,购买优惠农资。

为了更好地服务农民,从2008年开始,山西省充分利用省移动公司网络平台,依托省农科110强大的信息系统和全面的专家人才库,借助山西科技报刊总社的人力资源,陆续在全国率先创办了包括山西科技手机报、农民手机报、今日农业手机报、村官手机报等16种类别,针对不同产业、不同地域农民、“三农”干部、村干部的科技手机报刊,通过手机信息指导农业生产,受到了农民朋友和“三农”干部的热烈欢迎,被他们亲切地称为“科技信息超市,农民致富益友。”

“农村与信息一点通、农业与科技零距离、农民与专家面对面。”农科110从开通至今,一条热线连接千家万户,解疑答难农科百事,每天受理群众热线咨询几百人次;广大农科110专家本着对农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真动情、动真情,不计报酬,不讲条件,在随时电话解答农民咨询的同时,下地头、进田间,解难题、送科技,先后下乡现场指导农事200余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牢记“有问必答、有求必应、全天侯接听、24小时内答复”的承诺,电话或视频解答农民问题10.3万人次。目前,山西已建成省、市、县、乡、村五级农科110服务站点,实现了联网运行,形成上下联动、形式多样、快捷灵活的服务体系。

整合现代农业综合信息,2012年底前实现全覆盖

2011年7月7日,山西省政府召开的全省现代农业综合信息全覆盖视频会议决定,现代农业综合信息全覆盖工作在山西省全面展开。“全省现代农业综合信息全覆盖”是山西省政府为全力保障农业稳产增产、农民收入翻番而列入“十二五”规划的重点项目。2010年,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农村防灾减灾气象服务信息全覆盖工作的通知》,要求3年时间内,全省所有建制村确保至少有一种手段可以及时将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信息传递给每一位农民。为使资源利用最大化,省政府决定在此基础上开展现代农业综合信息全覆盖工作。这项新的工程可将政策法规、防灾减灾、农业技术、市场供求、商品流通和资源调配等涉农综合信息从分散状态、各自独立状态、资源浪费状态充分地集中利用,既节约了人力、财力资源,又发挥了各行业优势,保证了农业信息的全覆盖。随着该项工程的推进,目前山西全省已建立起包括电视、广播、网络、手机短信、报纸及移动媒体等在内的多种综合信息渠道和工作流程。全省共有信息员2.923万人,行政村覆盖率为100%;已建成标准化的乡镇、村级综合信息服务站417个,可利用3719个大喇叭系统、548个显示屏及时信息。

根据部署,2011 年山西省力争有500个乡镇建成综合信息工作站,有1万个行政村建成村级综合信息服务站;力争在2012年底前,实现全省所有建制村确保至少有一种手段可以及时将涉农综合信息传递给每一户农户。努力实现“多站合一、一站多用”“多网合一、一网多用”“多员合一、一员多用”,切实形成推进现代农业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强大合力,为全省农民提供最优质、最实用、最及时的服务,为农民增产增收提供有力保障。

2. 四川成都:2015年统筹城乡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全覆盖

“全域成都”的农业科技立体服务网初步建成

2008年9月,随着成都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启动运行,成都农业技术服务逐步告别过去“断、散、乱”局面,迈出整合创新资源、提升服务能力的第一步。针对科技服务资源整合后,“一针千线”难以发挥最大效益的问题,2009年7月,成都市又出台了《统筹城乡科技推进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到2012年,初步建成以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城乡科技要素流动更加顺畅,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与应用水平显著增强,成为西部科技支撑城乡统筹发展的先行区和示范区。为此,《实施方案》提出组建10支专家服务团队、50个科技服务站及1000名农村科技信息员,实现农业创新资源整合后的“由聚到散”。成都由此进入农村科技服务效率和能力“双提升”的新阶段。

【图表说明】从2009年起,成都每年新增的应用技术与研究开发资金要主要用于统筹城乡科技推进行动的实施。并积极争取国家、省级科技部门在园区(基地)建设、重大项目等方面的资金支持。同时,强化企业投入主体作用,积极引导金融、保险及其他社会资金多渠道投入,逐步形成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投融资体系。

目前国内200余名农业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领域专家,30多家科研院所、数千项适合“落户”成都的技术成果已在农业科技服务平台实现全整合。平台还围绕粮油、猕猴桃、茶叶等12个主导产业,在13个区县建立了25个科技服务站,仅去年就培训“充电”农技信息员数千人、借脑全国农业专家现场“坐诊”数十次、推动农业成果与市场对接涉及金额近300余万元,并被授予全国“三农科技服务金桥奖”。一张“全域成都”的农业科技立体服务网初步建成。

【图表说明】2009年5月14日,四川省正式启动实施“四川统筹城乡发展科技行动”,这意味着在四川城乡统筹发展中,科技在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发展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中起到支撑和促进作用。

5年建成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运行机制

随着成都市城乡统筹的深入,仅围绕农业技术信息、成果转化等提升服务效率和能力远远不够――农村旅游信息、农业电子商务信息、村务公开信息等诸多农村信息化服务内容,能否也实现网上的互融互动?为进一步加大科技服务资源整合力度,成都市2011年正式建设“成都统筹城乡综合信息服务平台”。该平台将覆盖“全域成都”范围内超过2000个涉农村、社区,无论是农业生产的“问诊把脉”,或是农产品交易的沟通接洽,甚至乡村旅游路线设计都可在网上实现互动。

“成都统筹城乡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由成都市科技服务中心联合四川省计算机研究院启动建设,邀请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科院、成都理工大学等产学研单位共同参与。该平台将全面整合四川省级相关信息平台、成都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信息化技术、科技人才、科技成果技术等资源优势,完成在成都市所有社区和行政村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示范。到2015年,基本实现城市与农村的信息化无缝对接与服务。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综合平台的运作模式为“政府主导搭建,通过市场化手段开展增值服务”,与过去的网上农村科技信息服务相比,目标是实现公共服务多元化、专业化、网络化发展,功能将由单一的农业生产技术、成果服务等延伸到农村电子商务、乡村旅游、城乡互动、电子村务、数字化社区、远程教育、呼叫中心等增值服务中,最终成为成都城乡统筹信息服务的门户。例如,今后无论身处何地的城乡居民若想团购有机蔬菜,点击这个平台就可以通过覆盖到村级的远程视讯系统,了解田间地头设施农业种植现场的“新鲜”信息,而城乡游客还能足不出户通过网络规划乡村旅游线路。甚至在未来,以综合平台为依托还可建设数字化社区,向居民、村民提供全方位信息服务,逐步满足居民、村民个性化、多样性的信息需求,提高社区及村级公共服务水平。

平台的建设不仅对于深化成都市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村科技公共服务能力有重要的作用,以此为依托还可尝试建立形成政府统筹、科技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协作配合、社会广泛参与的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运行机制,从而推动成都城乡统筹进程。

四川2015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6%

2011年7月15日,四川省《四川省“十二五”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推广发展规划》。《规划》确定四川省“十二五”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推广的8个优先发展领域是:生物种业,作物优质高效安全生产,畜禽水产健康养殖与疾病防控,农产品精深加工与现代储运,现代林业,现代水利,环保型肥料、农药创制和生态农业,多功能农业装备与设施。到2015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力争达到56%。

“十一五”期间,四川省农业科技工作以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示范片建设为重点,整合科技资源,提升创新能力,加速成果转化,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加强,成果应用推广显著加快,创新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正加速向农业强省迈进。目前,四川省农业科技体系基本形成。全省建有省级以上农业重点实验室20个、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35个、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2个,有涉农高等学校30个、涉农科研院所68个。全省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3223家,省级农业科技园区93个,农业科技专家大院近300个,科技特派员8000余名,省级统筹城乡发展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已建成村级科技信息服务站65个。已建成涵盖农业、畜禽、水产领域的省、市、县、乡综合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现有市(州)农技推广机构60个,县和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分别为651个和8995个,区域性农技推广机构325个。基层在编农技推广人员已达到11.13万人,其中畜牧技术推广人员已延伸至村。

“十二五”期间,四川省将进一步整合科技资源。加强农业主管部门与科技、财政、教育等部门的协调配合,推进农业科研、教育、推广一体化建设。依托大专院校、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跨单位、跨学科构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组建现代农业产业创新团队,遴选首席科学家、岗位专家,分工合作,攻克现代农业的突破性、重大关键共性新技术,保障成果的有效供给。

与此同时,强化农业科技平台建设,提高科技创新与转化推广能力。在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方面,依托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创新团队,以农产品为单元,以产业为主线,开展科技创新、技术集成和示范带动。立足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依托龙头企业,通过产学研联合,在水产、果蔬、中药和茶叶等领域重点建设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展技术创新和转移扩散。以技术研发为目的,联合同类农业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等建立一批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方面,以培育形成特色产业集群为目标,坚持面向市场,有效集成科技、人才、资金等资源,采取产学研结合的方式,围绕重点行业和优势产业,在有条件的农业科技园区、科技型农业企业建立若干个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建立市、县、乡三级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及综合孵化器,将孵化功能延伸到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形成科技成果转化的便捷通道,方便科技人员创业,源源不断地吸收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自主创新成果,促进以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创新成果为基础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方面,通过完善机制,构建以公益性农业科技推广为主,各类科研机构、专业协会和社会化组织分工协作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促进农业科技特派员选派工作的制度化和体系化,建立和完善激励保障机制、加强管理和考核等措施,培养和造就一支庞大的、人才结构合理的农业科技服务队伍。

【图表说明】为实现“十二五”农业科技发展目标,四川省将坚持六项基本原则:一是坚持创新与转化推广并重;二是坚持“四新”协调与“六良”配套;三是坚持技术链与产业链融合;四是坚持农科教协作、产学研联合;五是坚持项目、人才、基地统筹;六是坚持战略需求与市场导向结合。

【图表说明】四川省统筹城乡发展科技行动文件由《四川省统筹城乡发展科技行动纲要(2008~2020年)》、6个专题规划、1个配套政策和《四川省统筹城乡发展科技行动工程实施方案(2009~2012年)》及8大工程子方案构成。其中,《纲要》及6个专题规划和配套政策是面向2020年的中长期指导性文件,着眼长远,提出并细化了科技支撑、引领城乡统筹发展的六大重点任务;《方案》及8大工程子方案是实施《纲要》第一阶段工作的具体操作性文件。

3. 湖北:引导科技资源向田间地头聚集

创新中心整合农业科技资源,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作为农业科技大省,湖北省拥有农业科研机构近70个,农业科技人才5000多人,人才的密集支撑使该省在多个农业科技领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然而多年来,由于农业科研力量布局分散、合力不够,导致常规技术升级慢,产业化程度较低,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贡献率仅为45%。为此,2006年,湖北依托省农科院整合和优化省内农业科技资源,成立了全国最早的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为了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创新中心将工作重点由过去以科研为主转变到为现代农业提供科技支撑上来,把成果转化应用作为创新工作的落脚点。一是开展了院县科技合作共建试点。从2006年开始,在湖北省农业厅的支持下,创新中心利用县级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设施和人才,开展院县合作共建专家大院试点工作。通过设立转化岗位,建立农技服务室和新成果示范基地,拉长了创新链条,形成了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通道。创新中心筹资800多万元,先后在10个县建立了专家大院。通过试点,探索规律,扩大规模,稳步推进,形成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体系。二是开展了院企科技合作。创新中心先后与湖北省37家企业签订了科技合作协议,与5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共建了“联合研发中心”。这种形式的最大好处是,科研院所利用科技、人才和成果优势,围绕农业生产和企业发展的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科技创新,研究更多有市场前景的新产品;企业利用资金和营销优势,重点转化已有的科技成果,支持科技人员进行新产品开发。这种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研发体,实现了科技与产业的真正联姻。此外,创新中心每年举行一次成果推介和拍卖会,成果转化拍卖收入达到1000万元。

探索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新路子,引导科技资源向田间地头聚集

从2008年开始,湖北省启动农业科技计划管理改革,通过调整科技计划资源配置,转变科技项目组织方式,着力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积极引导创新要素向农业农村一线聚集。通过抓好“1155工程”,即重点培育100家农业科技示范企业,重点建设100家农业科技示范基地,重点支持50个农业科技源头创新团队,重点服务5000名科技特派员,全面推进湖北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按照这一思路,2009年10月,湖北又出台了《湖北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行动计划》。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为了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这些年来,湖北省结合本省农业科技发展实际,通过创新工作机制,不断提升全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湖北省科技厅2011年第6期《调查与思考》认为其主要做法有六点:

一是按产业链整体设计创新任务。以支撑农业产业发展为主线,以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示范企业和创新团队为节点,综合考虑上中下游环节的供给需求和技术特点,强化一体化布局,联动提出产业技术创新的重点目标和任务。

二是转变立项组织方式。项目指南编制由高校和院所的专家“闭门造车”转变为源于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和示范企业的技术需求,由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或产学研结合的专家团队提出;项目设计以政府为主导,强化自上而下的设计,把自上而下的设计与自下而上的征集结合起来,专家评审主要是对技术路线进行评价、对项目实施方案进行优化;在评审专家组的机构上,增加经济管理、风险投资、金融等方面专家的比重,增加企业专家的比重,突出市场导向、需求导向;项目实施重点强调省市县联动,充分发挥基层科技部门的组织与监管作用。

三是打通整合各类计划资源。围绕设定目标,捆绑使用国家和省级计划资源,加强科技计划间的协调衔接。省级层面,主要通过省自然科学基金切块支持应用基础研究类项目,通过省研发计划支持研究开发类项目,通过省农转资金和省重大科技专项支持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开发项目。各类涉农项目统一由厅农村处组织评审。

四是转变科技投入方式。坚持无偿资助与贷款贴息、风险投资`跟投计划相结合,建立科技融资平台。

五是实施绩效考评。不仅关注技术目标的完成及成果转化应用的实效,还高度关注产学研有效合作机制的建立。

六是创新工作手段。建立农村科技管理信息化平台,注重科技计划实施、创新基地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有效结合,充分发挥涉农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技术源头创新和辐射带动作用,充分发挥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组织协调作用,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对创新要素的整合聚集作用,充分发挥专家大院、信息化手段的示范和服务作用。

篇6

资源考察和环境分析是生态农业系统优化设计的基础工作,系统辨识不仅包括对系统内自然生态、社会经济资源和条件进行详细的调查,而且还包括对系统外的环境进行分析,这是因为我们所设计的系

统是更大系统中的子系统,它的运行直接受系统外因素或其他子系统的影响和制约。

1.1松桃县生态农业发展资源概况本区域地处武陵山坳陷褶皱束中,梵净山东麓,向东缓慢过渡到湘西丘陵斜坡地带;全境平均海拔650m,地势整体东西部高、南北略低,中部呈现低山丘陵河谷盆地,国

土面积3400km2,其中耕地面积5.06万hm2,天然草场9.87万hm2,森林面积19.73hm2,退耕还林还草1.33万hm2;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全县年平均气温12~16.8℃之间,年平均日照时数1220.2h,历

年平均降水量1378mm;县境属长江流域的沅江水系和乌江水系,主要河流有松江、河界银河、甘龙河等,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够均衡,田高水低,开发利用困难;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12.63kWh,地下水可

开采量1.18亿m3,储量丰富;土壤分布区域特征差异显著,垂直带谱明显,依次有黄棕壤、黄壤、黄红壤、冲积潮土和水稻土;本县属亚亚热带常绿落叶混交林带,由于地形起伏,气候分异,生物环境

复杂,所以生物种类繁多。已经形成传统东部低山丘陵粮、经济林、茶、桑、牛、羊、鱼区,北部低山沟谷用材林、经济林、粮、牛、羊区,中部丘陵河谷粮、油、果、蔬、茶、桑、猪、禽、鱼区,南

部低山沟谷经济林、粮、油、牛、羊区,西部中山、中低山峡谷用材林、粮、油、烟、药、牛羊区的农业综合规划格局。

1.2松桃县生态农业社会经济条件地处黔、湘、渝三省交界,素有“黔东北门户”和“一脚踏三省”的美誉。它是武陵山文化沉降区至今保持苗族传统文化突出而显著的一个自治县。总人口69万,农业人

口占总人口比重达93.7%,全县围绕一带两线”调整传统农业产业结构,形成以下核心示范带:以蓼皋镇为中心,沿“松桃一大兴”“松桃—迓驾”、“松桃—孟溪”三条公路为轴心展开,总面积0.4万

hm2,核心示范带内经济作物种植比重提高到75%以上。“大兴—正大—盘信”要围绕现代观光农业园区依托茶叶加工企业、油茶加工企业、百合加工企业重点以茶叶、油茶、蔬菜、百合等经济作物为主

;辐射示范线:以县际公路为重点,沿“干串一寨英”、“孟溪一乌罗”、“长兴—木树”“蓼皋—世昌—黄莲—长坪—盘信”“黄莲—巴茅”四条主轴公路展开,总面积0.33万hm2,辐射示范线内经济

作物种植比重提高到65%以上。重点以蔬菜、茶叶、油茶、百合、中药材、经果林、楠竹等经济作物为主;拓展示范线:以通乡公路为重点,沿“瓦溪—永安—石梁”、“田坝—大路”、“和平洞—天心

坡”、“普觉—沙坝”“世昌—花溪”“新民—石梁”“大坪—平头”展开,总面积0.33万hm2。拓展示范线内经济作物种植比重提高到60%以上,重点以蔬菜、茶叶、油茶、楠竹、中药材等经济作物为

主。区域构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茶叶产业体系科技示范县”、“全国茶叶科技示范基地县”、“全国科普示范县”、“全国100个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县”、“全国小型农田水利建

设重点县”等。全县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民族和睦,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1.3松桃县生态农业体系态势产业体系处于铜仁地区整体发展“两圈两带”大格局的核心区域,毗邻“成渝经济圈”,在“黔中经济圈”的辐射范围内,地处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的腹地,其经济圈

对本县农业发展或形成“虹吸效应”,将农业发展所需要的劳动力、技术、资金、人才、资源吸纳形成锅底,或融入其间纵横摆阖,博弈取胜,获得支撑与平台,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目标。

2系统诊断

在系统诊断阶段,必须对系统的增值潜力和限制因子做出正确的估价,并考虑环境允许度的变化范围以及系统的承受力,为下一步系统设计和提出开发方案打下基础。

2.1松桃县发展生态农业的限制因子

2.1.1自然环境限制因子。本县地貌类型复杂多样,立体农业发展条件好,人、地关系矛盾不凸显,相对土地资源丰富,但耕地分散,且地块小,坡度大,岩溶地区基石,土层厚薄不均,沙页岩地区

土壤侵蚀强烈,水土流失严重,山地森林破坏严重,耕地日趋恶化,土地荒芜,土质衰退,植物生长发育受到抑制,农作物和禽产品品种退化,野生生物大都濒于灭绝,气温稳定性差,年际变化大,春

播常受“倒春寒”影响,秋季抽穗扬花受“秋风”影响,整体传统农业受自然水旱灾害影响较大。

2.1.2社会经济条件不利因素。劳动力利用结构不合理,农业科技教育推广滞后,农业技术装备不到位,工业化、城镇化基础薄弱,地方财政农业投资较少,农业信息化水平低,农业文化意识落后,农耕

传统文化封闭性与市场经济开放性矛盾、保守性与农业经济开拓创新的矛盾、自私狭隘性与社会经济兼容性和市场双赢的矛盾、闲散性和激烈市场竞争的矛盾、小农经济与大市场观矛盾。

2.2农业优势和潜力

土地后备资源丰富,光、热、水可利用潜力较大,农业科技兴农前景广阔,无论是农作物生产潜力,畜牧业发展潜力,生物资源开发潜力,还是发展生态农业长期远景市场潜力,生态农业规模化、产业

化和区域化发展态势潜力,均具有时空重组配置、产业系统整合、农产品品牌锻造等优势发展潜质。

3系统设计

其一,目标分析与确定。在系统诊断阶段已提出初始目标,经进一步分析、预测及总体设计的协调,应再次明确系统的发展目标,这里还要对外部环境或母系统作进一步分析,明确其要求和具体的约束

条件。其二,生态经济农业分区。生态经济农业系统内在的地域分异规律,决定了在同一区域内不同的地区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发展方向的差异。

3.1松桃县生态农业目标体系确立

3.1.1生态有机优质茶叶产业基地。依托梵净山麓优越的生态环境发展生态茶园,松桃有机茶“翠芽”、“春毫”,以“色绿、香高、味醇、形美、天然无污染”的独特品质,闻名全国。十二五规划将从

现在0.66万hm2基础上,加快提速发展到2万hm2,把松桃打造成“中国绿茶出口基地”。

3.1.2特色养殖产业体系。进行农业产业体系整合,实现“规模增效”,十二五规划时期,全县兴建“大鲵”(俗称娃娃鱼)养殖场20个,养殖量10万尾以上,兴建野猪养殖场20个,养殖量10万头,兴建

养殖英国贵妃鸡、美国七彩山鸡、珍珠鸡、德国绿头野鸭养殖场,养殖量100万头,兴建良种猪场20个,年提供良种猪仔50万头,兴建种羊场20个,年提供良种羊100万只。

3.1.3特色农业生态园区体系。十二五期间,围绕“一区三园”和20个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在正大乡建农业经济园,在大坪场镇建经济园,在黄板乡建农业观光园,在盘石镇建农业生态园,在普觉、

寨英、大兴等20多个乡镇建20个特色生态农业示范区,把生态农业精品工程与现代农业技术和富农工程紧密结合,整体提高松桃县现代农业科学发展水平。

3.1.4生态果园产业基地。松桃经果林栽培面积已达1.4万hm2,十二五期间,实行“政府推,公司引,部门带,农户种”措施,加快提速发展以脐橙、金秋梨、巨峰葡萄、冬桃、空心李、核桃等为主体的

经济果林3.33万hm2,同时实现农业产业链的深加工延伸,把松桃打造成贵州省重要经果林生产基地。

3.1.5县域生态农业产业体系的整合、转型、升级。十二五规划期间,全面实现“生态茶叶品牌化,特色农业园区化,马铃薯种植规范化,水稻、玉米、油菜种植杂交化、经果林种植产业化、特种养殖生

态化、种草养殖标准化、整体农业产业体系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使松桃县域农业产业经济体系全面实现良性可持续发展。

3.2生态体系的分区

“一个中心,三条主线,全面推进”和“东茶、西药、南果、北烟”。以县城为中心,辐射周边乡镇区域,围绕东、西、北三条公路主干线,布局生态茶产业带、生态油茶产业带、生态中药材产业带、

生态经果林产业带、优质粮油产业带、立体观光农业园、乡村旅游经济带。以各乡镇生态农业示范园区为结点,衔接产业带,覆盖全县各个点,形成生态农业产业发展网络体系,构筑产业集聚发展格局

4配套技术设计及发展方略

一方面是控制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物理技术、化学技术和生物技术的结构、功能和效益的优化过程,同时也是整个系统优化设计的技术可行性论证过程;最后对系统设计的合理性及实现系统设计的风险

进行评价和审查,从而选择适当的可能实现的方案,确定发展方略政策措施保障。

4.1配套技术设计

以草地生态畜牧业为例,采用五种模式。“草+果+畜配套模式”,形成草、果、畜配套立体发展;“常规畜禽+特种畜禽配套模式”,促进草地生态畜牧业良性健康立体发展;“集中连片开垦+分散

连线发展模式”,形成畜禽配套、整体发展;“围栏放牧+林下放养+舍饲圈养模式”,根据草食动物不同生活、生理特性实行科学养殖发展;“养殖+旅游+餐饮+休闲配套模式”,利用松桃高山峡

谷坡典型喀斯特岩溶绿毯和生态绿色农场,打造养殖休闲混融发展模式。设计生态配套技术模式必须遵循生物与环境适应性原理、结构稳定性和功能协调性原理、生物互利共生及相互制约原理、能量分

级利用和物质再生原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性原理。

4.2发展方略和政策保障措施

县域生态农业产业系统,是一个物质循环、能量转化、价值流动具有自然和社会经济双重属性的开放系统,是一个不连续、离散的耗散结构系统,是一个双向调控净生产力高的智能系统,是一个体现生

态规律与经济、社会要素发展相协调、相统一的复合系统,是一项涉及到多种因素、多重过程、错综复杂关系,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工程体系,所以不能“以农论农”。

4.2.1首先必须树立大农业观,以创新理念、开拓精神,构建生态高值农业和生物产业体系,建成生态农业高值转化的产业体系。形成生态系统持续良性循环、景观优美、功能多样、城乡一体的新型农业

。发展先进育种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产量和抗逆性,研发推广节约资源、减少面源污染、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技术,提高松桃县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逐步实现农产品优质化、营养化、功能化

,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数字化、精准化。

4.2.2以生态畜牧业,农田经果林生态工程,生态家园、生态观光农业工程,生态能源为建设重点,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形成物质、能量闭合

“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大循环”生产体系。

4.2.3生态农业产业体系必须从政府组织保障体系,政策保障体系、投入保障体系中获得支撑。农、林、水、环保、计划、科技、财政等相关部门在政府协调下,齐抓共管,密切配合,共同完善县域生态

农业产业工作体系。制定实施详细工作规则,设立目标管理工作体制,建立高效的管理系统。在实践中,把生态农业建设与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乡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产业集聚化、农产品品

篇7

摘 要:东乡族自治县是我国唯一以东乡族为主体的民族自治县,也是全国重点贫困县之一。东乡县经济发展起步晚,起点低,经济发展较落后。自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东乡族自治县社会经济发展迅速,近年来在国家“富农、惠农”政策的扶持下,东乡族自治县顺利超额实现了“十一五”发展目标,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化。本文以《2010年东乡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为基础,根据历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对东乡族自治县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社会经济结构作出分析,并试图探索其发展特征,归结其发展困境。

关键词:东乡族自治县;经济发展;产业结构

东乡族自治县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境内,是我国唯一以东乡族为主体的民族自治县,也是全国重点贫困县之一。据统计2000年全县总人口284万,共有20个乡,5个镇,229个村民委员会,1893个村民小组,总户数545万户。近年来,东乡族自治县全面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落实实施临夏回族自治州“强基础、抓教育、兴商贸、育产业、保民生、促和谐”的发展思路和“依托藏区大市场,融入兰州都市圈”的发展战略,各组人民团结一致,坚持科学决策、合理调整、分类指导、培育市场和全面开放的基本原则,大力发展“四大支柱产业”发展,加大重点项目的投资建设力度,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社会经济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2000年国家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发展契机。自2000年至今,东乡族自治县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这十余年时间,东乡县国内生产总值达79400万元,涨幅3675%,人均纯达1814元,涨幅为1338%,财政收入达4595万元,涨幅为826%,人均工农业总产值达2822元,涨幅为325%。从表一数据可以分析得知,自2000至2010这十年,东乡县各项经济指标平稳较快增长,人均收入不断提高,经济总量持续增加,东乡县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stats.省略/统计数据系统《2000年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数据统计》,《2010年东乡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民族统计年鉴2009》

一、东乡族自治县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据《2010年东乡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79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08%,其中民营经济增加值达576亿元,占全县生产总值的726%,非公有制经济达314亿元,占全县生产总值的396%。其中第一产业283亿元,增长58%,占3563%,第二产业23亿元,增长156%,占2898%,第三产业281亿元,增长119%,占3540%。人均生产总值为2816元,增996%。全县经济持续稳步增长,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化。但必须值得引起注意的是: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东乡地区的经济己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经数据分析表明,产业结构还处于调整之中,一、二产业发展仍不均衡,第三产业发展未形成规模化。(见图二)

资料来源:《2010年东乡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1、农业

综合分析:农业是东乡族自治县的主体经济,辅之以林、牧、副业等多种经济成分。全县重点发展以“养羊、洋芋、劳务、花椒”为主的四大支柱产业,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打造农产品知名品牌,提升市场营销能力,把支柱产业规模做强。据2010年统计数据显示全县基本实现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标,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推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使农业总产值达到5210991万元,比2009年增长1852%。

表三 2007年与2010年东乡族自治县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产值对比(时价,万元)

资料来源:《2010年东乡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和《2007年东乡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表三对2007年与2010年两年的东乡县第一产业相关经济数据作出了对比分析。从三年的增长率分析,增长速度最快的是种植业和畜牧业,三年增长率分别达到了5793%和4157%。林业和农业服务于产值下滑,三年增长率为-3130%和-1612%。分析可知,东乡族自治县第一产业发展的重心转向了种植业和畜牧业,“养羊、洋芋、劳务、花椒”四大产业发展迅速,经济贡献率不断上升。

种植业:2010年全县耕地面积为3678万亩,全年包括复种的粮食播种面积为3719万亩,其中夏粮575万亩,秋粮3144万亩,夏秋作物为1:546。粮食播种面积中洋芋播种面积为252万亩。粮食平均亩产为18776公斤,粮食总产量达到6982851吨,比上年增长389%,比十五末的605万吨增长1537%,年均递增29%。其中夏粮总产达到773765吨,比上年增长323%,秋粮总产达到6209086吨,比上年增长398%。农民人均占有粮25538公斤,比上年增长227%。

资料来源:《2010年东乡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和《2007年东乡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由表四分析可知,东乡县三年来洋芋产值和产量不断增加,小麦和玉米小幅增加,花椒产量因为自然灾害原因大幅下降。从抗病和抗自然灾害能力比较,洋芋种植优势最为明显,适合在东乡县大面积推广和发展。

表五 2007年与2010年东乡族自治县主要牧业数据比较 牧业总产值(万元) 肉类总量(吨) 牧业人均收入 牛肉(吨) 羊肉(吨) 绵羊毛产量(吨) 大牲畜年末存栏(万头) 2007年 1581618 12900 418 1248 1088336 45215 509 2010年 223914 1181714 582 1469 9466 5741 538 三年增长率±% 4157 -839 3923 1771 -1302 2697 -570 --!>

资料来源:《2010年东乡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和《2007年东乡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由表五数据结合东乡县牧业发展实际分析,全县畜牧水产业保持了健康、快速、稳定发展。东乡县牧业发展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饲养量不断增加,畜产品产量明显提高,牧业产值不断提高;2集约化、规模化养殖发展迅速,但分散养殖处于主导地位;3、牧业产业化初见成效,但产业发展配套服务体系不健全;4、牧业科技化发展趋势已具雏形,但牧业投资不够。

工业:

综述:东乡县工业经济起步较晚,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工业经济有了长足发展。近年来,东乡县族自治县工业坚持以“工业强县、民营经济富县”的发展思路,以“扭亏增盈、提高效益”为发展目标,不断强管理,完善体制,发展特色经济,建成了一批新兴的特色产业化企业。2010年,东乡县工业总产值达到28亿元,是2005年的183倍,年均递增1285%,工业增加值达到075亿元,是2005年的183倍,年均递增1284%。乡镇企业蓬勃发展。乡镇企业累计发展到1068家,从业人员达到13056人,乡镇企业总产值91608万元,比上年增长1405%,是十五末的195倍,年均递增1433%。乡镇企业增加值12801万元,比上年增长15%。在乡镇企业中:县以下建筑企业达到29家,从业人员达6512人,实现施工现价总产值40578万元,比上年增长108%,增加值4762万元,比上年增长2753%,乡镇工业企业累计发展到154家,从业人员达到2688人。

发展特征及制约因素:东乡县工业发展表现出四方面特征。首先民营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共同发展,其次劳动密集型企业占主体,再次高耗能、高污染企业比例高,最后,新兴工业园区发展迅速。东乡县工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一是工业发展先天不足,资源匮乏,基础薄弱; 二是工业产业化程度低,无明显特色产业;三是企业家族式管理,管理运行机制不健全;四是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发展过盛;五是工业配套设施和服务不健全。

第三产业:

据2010年末统计数字显示,东乡县第三产业实现产值281亿元,增长119%,占3540%。人均生产总值为2816元,增长996%。交通交通运输业现价产值20535万元,比上年增长14%。

邮电通讯业发展较快,全县每百人拥有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165部,移动网络覆盖率92%,联通网络覆盖率78%,行政村通电话率达到773%,邮电业务收入和业务总量迅速增长。全年报刊累计发行量、固定电话用户、移动电话用户等均有较大幅度的增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668万元,比上年增长1502%,是十五末的21倍,年均递增1597%。其中城镇零售额6900万元,乡村零售额3768万元。住宿餐饮业零售额3452万元,比上年增长487%;全县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总额13752万元,比上年增长412%,其中批发业销售额3084万元,比上年增长5675%,零售贸易业销售额10668万元,比上年增长15%。县级财政收入完成2281万元,比上年增长914%。

城乡居民收人增加,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全县各级各类单位从业人员8970人,其中在岗职工8970人。年末从业人员劳动报酬达到241493万元,年平均工资额2692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814元,比上年增长1323%,比十五末增长7146%,年均递增1139%,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7850元,比上年增长1446%,比十五末增长3305%,年均递增588%。

三、对今后经济工作的建议

1、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展。东乡县县是个农业大县,只有大力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才能保持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增长;

2、优化投资项目,减少高能耗、高污染产业的重复建设。以环境和高能耗为代价的短期的经济高增长不利于经济的良性发展;

3、合理调整产业结构,着力提高第三产业比重。东乡县的产业结构正处于调整期,只有做好政策性的调整规划,才能更好了调整和诱导经济结构趋于合理化发展;

4、突出龙头产业发展,加强“四大支柱产业”扶持力度。东乡县经济发展虽然较快,但缺乏龙头企业,缺乏特色性企业。民族经济要发展,必须合理利用民族文化,大力发展民族文化产业;

5、积极推行劳务输出政策。劳务收入在东乡县人均收入中所占比例较高,积极推行劳务培训和劳务输出,既能增加农民收入,又能解决劳动力过剩和失业人员安置的双重社会问题。(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学院)

参考文献

[1]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经济发展司,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 编《2010中国民族统计年鉴》:民族出版社,2010.

[2] 马学礼等主编:《东乡族自治区概况.》民族出版社,2007.

[3] 东乡族自治县统计局:《2010年东乡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篇8

专业建设是提高?业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关系高职院校全局及长远发展的重大工程。为推进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断优化专业结构,积极推动职业教育从“对接产业、服务产业”向“提升产业、引领产业”转型发展,使高职院校专业布局调整工作更具科学性、专业发展更具核心竞争力,形成与产业深度融合的专业体系,就必须进行专业布局与结构的调整,这是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的。

一、当前湖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趋势

1.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农业产业产值逐年增长。湖南省作为我国中部的一个农业大省。近年来,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加大惠农力度,进一步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适度规模效益及生产效能不断提高。湖南省的GDP值2015年达到29047.2亿元,比2014年增长了8.6%,持续保持全国水平,排列前位。全省三次产业结构由2014年的11.6∶46.2∶42.2调整为2015年的11.5∶44.6∶43.9。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630.75亿元,每年递增。湖南是农业大省,但还不是农业强省,弱质农业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十三五”期间,将进一步改变农业生产转型升级方式。稳定粮食、生猪、油料等主要农产品生产,有针对性地培育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继续实施“百千万”工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积极发展绿色、观光、休闲等生态农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

2.商贸物流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快速成长,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近年来,湖南省深入实施“开放崛起”战略,物流产业集群茁壮成长,市场规模越来越大。自1991―2011年,湖南省社会物流总产值从40.31亿元上升到1107.46亿元,增长了27.47倍,年均以21.7%的速度递增。《湖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提出,到2017年,基本建立布局合理、便捷高效、绿色环保、安全有序、技术先进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随着民族民俗文化与各行业的融合进一步增强,湖南文化和创意产业快速发展。2015年,湖南省实现文化和创意产业增加值1714.21亿元,占GDP的比重为5.9%,已成为湖南重要的新型支柱产业。湖南把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十二五”重点培育的七大领域之一,确立了创意设计产业、数字媒体产业、数字出版产业、动漫游戏产业和创意园区等七个方面。

3.智能制造产业、建筑产业发展迅速,成为湖南核心支撑产业。“十二五”期间,湖南自从推进“四化两型”以来,制造业体系不断完善,竞争实力显著增强,专用设备制造业、有色金属等优势特色产业在国家制造业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很多产品均排名全国第一。从产业布局来看,已形成较为齐全的制造业优势产业梯队,机械工程、电子信息、轨道交通、电工电气和汽车为主导的五大优势产业集群。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制药机械、船舶制造等正加速转型成为新型湖南工业发展的支撑点。同时,建筑产业发展迅速,迫切要求全面推进绿色建筑理念,发展新技术。2015年,湖南省施工项目48898个,投产项目36939个,完成投资5449.0亿元,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21%,湖南省建筑业增加值1877.7亿元,实现湖南由建筑大省向建筑强省的跨越。

二、湖南高职院校专业布局与结构调整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湖南大部分高职院校是根据教育部专业目录,以学科逻辑分类建设专业群,而不是与区域产业对接构建专业群,未能充分发挥专业群的聚集效应,未能起到带动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还有一定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专业群聚集度不高,专业布局定位与产业群的对接不够清晰。目前,湖南部分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涉及门类较广,专业教学资源共享性不够强,办学效益不够高。很多学院专业布局在对接传统优势特色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在结合学校办学条件的基础上确立了相应的专业群建设,但由于顶层设计不科学,专业群与区域产业集群的对接关系还是显得不够清晰,特别是专业对接的工作岗位群的对应关系不够紧密,一方面产业链中人才需求仍然存在空白点,另一方面某些专业找不到明确的产业与之对接,专业群与产业群的耦合发展机制仍然不完善,从而导致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不能紧贴产业的人才需求变化,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服务产业、服务区域经济的特色彰显不够。

2.专业动态调整相对较缓,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不够完善。很多学院常年组织专业教学团队深入企业开展人才需求调查,聘请行业、企业、高校专家进行专业论证,通过调研、论证、实践、反馈、完善五个环节的实践,逐步形成了行业引领、学校主导、企业参与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但学校对市场变化的反馈及企业新的人才需求变化反应迟缓,对新技术的吸收能力有限,产教融合度不够高,新专业开发与老专业改造力度不大,专业动态调整机制还需进一步健全。

3.专业建设发展不均衡,部分专业群还没有形成集群优势。由于专业开设的时间不同,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专业群之间,专业和专业之间仍然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传统特色专业发展较艰难,各专业办学参差不齐,招生就业旺盛的品牌专业数量不够多,部分专业出现规模下滑。另外,一些新开办专业还没有形成稳定的教学团队,部分专业的实践性教学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在整个专业群建设中,仍需要进一步整合资源,打造能形成集群优势的示范性特色专业群。

三、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具体对策及内容

1.深化校企合作,构建专业动态调整机制。高职院校成立专业布局与专业结构调整校企合作委员会,聘请行业、企业专家为委员会成员,校企合作委员会负责学院专业布局与专业结构调整的宏观指导,确保专业布局与专业结构调整的总体方向和具体工作的有效实施。

2.科学规划,构建以服务区域产业发展为宗旨的专业集群。根据全面学习国家高等职业教育政策、湖南省“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等文件,深刻把握高等职业教育特征和湖南省产业及区域支柱产业发展趋势。组织人才需求市场调查,聘请三方专家论证,结合学院办学历史和具体实际,进一步完善学院顶层设计,明确学院发展战略、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和服务面向。

3.对接优势产业,调整优化专业布局。在明确学院办学方针,紧跟产业发展形势,深度把握产业群中相关产业的发展趋势。结合学院自身现状,找准对接产业的相应专业,合理计划新增设专业数量,淘汰专业数量,合理控制专业数。高职院校要想发展,必须要注入新的活力,调整自身的专业布局及结构,当然在适量增设新专业的同时,也要有计划地合理淘汰一些比较陈旧的专业。

篇9

关键词:信息技术;畜牧业;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 F326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05.028

1目前畜牧业信息技术工程的发展现状

作为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内从事畜牧业生产占很大的比例,这种情况下,在畜牧业发展中合理应用科学信息技术手段来提升生产效益是当前行之有效的方法。另外,由于畜牧业在我国农业产业发展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其信息化发展也是推进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力量。畜牧业信息工程的建设涉及各个方面,不仅包括了因为科研技术的进步使我国畜牧业养殖经营更加科学简便,而且信息化发展也使得畜牧业的推广工作更加高效。

随着国际全球化脚步的不断迈进,科学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各种新型科技的发展崛起已成必然趋势,随之而来的是行业知识层面的不断扩展和提升,而畜牧业作为比较特殊的农业生产行业,正是在这种大的背景下抓住了机遇,畜牧业涉及到生产养殖、科学管理,还有禽舍建筑设计、生物环境保护以及经营推广、加工销售等各个方面,而在信息化时代中这些方面都在不断的更新换代中,很多新兴的科学技术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我国畜牧业的长久发展。另一方面,畜牧业所涉及的领域很宽,跨领域信息产业化的时代中,将各个方面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够从整体提升我国畜牧业的生产效率,能够从根本上保证我国畜牧业信息化生产的不断成熟。

2畜牧业信息化发展的具体方向

当前社会,传统的劳动生产力已经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新兴科技手段,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也真正母本上推进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促使现代社会迈向新的科技化时代。而作为我国农业生产中传统基础产业的畜牧业,在这样的背景下,其新的发展方向又会有哪些变化,其中主要包括了生产养殖技术的转变更新、经营销售的合理便捷及信息知识获取方面的全面合理等。

2.1信息科技化的养殖生产

首先受到信息科技化影响的就是畜牧业最主要的养殖生产环节,现代养殖技术不同以往,科学自动化和信息数字化的管理控制使得如今的畜禽养殖更加先进,其中数字化标准养殖的生产观念在社会科技的推动下已经不断的成熟,其主要是通过多方面的信息采集和整理,之后进行进一步的优化控制,使得畜牧业可以向其他生产产业一样迈向高度自动化,通过这样的发展形势,借助越来越完善的网络信息以及科学管理系统,加快养殖生产的科学自动化管理,并且配合数字化监控管理和科技信息理论知识的支撑,解决传统形象中脏乱差且投入过多收益太低的问题。不仅使得现代畜牧业养殖环节能够更加科学便捷,而且通过规范管理和养殖模式来整体提升现代畜牧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2.2经营销售的现代信息化发展

虽然城市化的发展越来越快,但是畜牧业在农业生产中依旧重要,从事这一行业的人员也占据着农业生产的很大比例,但在实际生产经营中,畜牧业的商业化产业链要远比其他农业生产业要长,科技信息化的加入可以使得畜牧业的经营销售更加便利,先进的技术支持使农畜产品从产前养殖到经营管理中的各个环节,都能得到优化控制,而信息化所提供的市场需求也会更加准确,帮助农畜产品可以更好的迎合现代居民的实际需求,在保证质量的同时使畜牧业的生产经营规模不断壮大,市场供需调控更加科学合理,实际的销售经营效益也可以得到有效提升,市场信息化监管配合科学养殖生产,畜牧业的信息化工程发展一定会越来越强。

2.3现代农畜服务平台的管理

畜牧业由于其行业的特殊性,对于各个方面的知识需求不同,在生产养殖和销售经营各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支持,而多媒体信息时代的到来,为我国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动力支撑,以先进的多媒体信息服务平台来为更多的畜牧养殖户提供专业的技术理论知识,并且在服务平台中设置多种自助智能信息监测系统,帮助更多的畜牧养殖人员依据自身需求来进行信息筛选,同时,也可以在网络信息栏中加入政府官方的服务窗口,使得政府或市场管理人员能够实时了解市场的发展动向,从而进行规划方案的合理预调评估等工作。通过建立科学的农畜服务平台,并对其进行不断的完善管理,从而促进畜牧行业的健康发展。

3结语

综合以上所分析的畜牧业信息工程化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各种问题和应对策略,可以切实认识到信息技术理论为现代畜牧业的发展带来的重要转变,因为其在我国传统农业基础产业中所占的比重较大,所以畜牧业的整体发展更新换代也逐渐引起关注,通过信息管理使得养殖生产、销售经营和信息推广等各个方面都能得到更加科学先进的发展变化,当然,对于畜牧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升也是畜牧业信息工程化健康发展的一大重点,只有做好各个方面的优化管理工作,才能切实保证我国畜牧业现代信息化发展的不断成功,保证其基本经济效益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杨宝祝.我国农业信息技术与农业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J].农业网络信息,2007(09):4-8.

[2]魏学义,王韵扬. 统筹规划 创新服务 扎实推进新时期畜牧领域信息化建设[J].现代畜牧兽医,2011(12):8-10.

篇10

1.1我国农业发展动力分析

未来10~20年,我国农业发展主要受到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的“双重”影响。内部动力包括:①农业基本职能的驱动,给粮食及农产品的生产带来很大发展空间,主要体现在品种光合潜能的利用空间大、土地利用的空间大、良种良法配套集成应用的领域广、农艺与农机结合效率提升的幅度高;②农业功能拓展的驱动,使农业由单一生产功能向一、二、三产业综合性和多功能化拓展发展的前景十分广阔,主要体现在农业转型升级的效益提升快,农业支撑其他产业发展的链条长、相互依赖度高。外部动力包括:①国民经济发展的强大支持,对农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十分显著。主要表现在国家财政实力增强和国民收入增加对农业生产的推动力;②国民经济发展需求的拉动,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十分显著。主要体现在人们高质量生活需求和新兴、高效产业发展对产业竞争力、效益提高、收入增加的需求拉动。由于双重动力的驱动和拉动,决定了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已经进入到最活跃的时期。

1.2我国农业发展的主体方向

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形势及农业农村发展势头,可以初步判断,在农业发展内、外部双重动力作用下,转型发展和升级发展将成为未来10~20年我国农业发展的主体方向。转型发展是指农业从一种产业形态发展到另一种产业形态,主要体现在农业生产方式、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的转型。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农业生产方式转型主要体现在生产主体由小农户向规模化、集约化合作经营组织的转变,生产要素由土地、劳动力等向科技第一核心要素等投入的转变,生产工具由手工、人畜力为主向现代化机械应用为主的转变,农业布局分工由国内区域布局与分工向全球化布局与分工的转变;农业经营方式转型主要体现在市场形式由孤立、封闭的小农市场形式向开放化、信息化、社会化市场形式的转变,经营模式由立足国内自给自足经营向全球化布局经营的转变,经营主体由一家一户向新型经营主体主导的转变;农业管理方式转型主要体现在理念上由单一投入管理向全产业链、系统化集中管理转变,方式上由传统人工管理向自动、高效和智能的智慧化管理转变,目标上由注重提高产能向提高综合效益、可持续发展转变。可以预见,未来10~20年是我国农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农业将出现多种形态并存的状态。

升级发展是指从一种产业水平提升到另一种产业水平,主要体现在农业品种、农业技术和农业产业(产品)的优化与升级。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农业品种的优化升级主要体现在品种特性由高产、优质、多抗、广适向高产、优质、高效、安全、营养及专用化的升级,品种结构布局由多样性向专业化、随意性向标准化、小面积向规模化等方向的优化发展;技术的优化升级主要体现在由单一技术向技术体系、技术系统方向的发展,由平面化生产体系向空间、立体式生产技术体系的优化发展,更加注重多元技术系统的综合发展和目标产品的生产技术系统应用;产业(产品)的优化升级主要体现在产品由传统农产品向商品、专用功能产品的发展,由初级产品向精深加工的产业链延伸,更加突出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的提升,由过去高投入高产出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可持续发展的升级,贸易上由国内市场为主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拓展。可以预见,未来10~20年是我国农业升级发展的重要时期,农业技术、产品和产业水平将大幅提升。

2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主导方向

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为标志的新科技革命正在加速孕育和形成,对农业科技发展产生越来越广泛和深刻的影响:一是农业生物技术不断取得突破。转基因方法和技术、基因克隆、生物反应器、干细胞、分子改良(动植物分子设计育种)、生物药物(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生物疫苗等)等技术产品不断涌现。尤其是近年来发展的各种组学、生物反应器、合成生物(如人工叶片)、3D打印等技术,对生物产品创制等产生重大变革。二是农业信息技术不断升级。信息采集、作物数字模拟、农业专家系统、农业遥感、地理信息系统、产品信息追溯技术等高新技术不断突破并广泛应用于农业,涌现出农业管理信息系统、物联网等技术产品,大大地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特别是量子信息、物联网、超高速泛在网等的发展,提升了农业工业化、信息化发展能力和水平,对农业的生产、管理、经营等产生重大变革。三是智能化农业工程控制技术不断应用。随着计算机技术、材料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设施和工厂化农业生产有了长足发展,出现了电脑全自动控制甚至装备农用机器人的现代化高科技温室、植物工厂、太空农业,生产性能和效率大大提升。同时高效节能型日光温室、塑料拱棚、遮阳网、防虫网、无土栽培等设施农业技术加速发展,提升了农业的抗灾能力、产品质量和农业生产效益。四是农产品精深加工与制造技术快速发展。微生物工程技术、生物膜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微波技术、高压处理技术、冷冻干燥技术、磁力杀菌和电场杀菌技术等不断发展,大幅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五是生态农业技术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随着新能源、新材料、环境科学的加速发展并广泛应用于农业,从根本上减少了非再生资源的利用和对化肥、农药的依赖,防治环境污染,保持生态平衡。特别是纳米技术、生物基材料等的发展,将对传统农业投入品、制造技术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产生重大影响,对农业第二入品创制产生重大变革。可以看出,基因鉴定与编辑技术、分子设计育种技术、生物药物创制技术、精准化施用与管控技术、远程诊断与信息化处理技术等展示了良好应用前景,成为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动力。当前,全球性的农业科技革命正在兴起,它必将推动一个新的农业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的形成,将农业生产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2.1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动力分析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已经取得巨大成就,强有力地支撑和服务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在农作物分子育种、保护性耕作、病虫害防控等方面已经处于世界先进水平。随着国民经济和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农业科技需求十分强劲。未来10~20年,我国农业科技发展主要受到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的双重影响。内部动力包括:①基础科学、社会科学快速发展的推动力,使农业科学向纵深、综合、交叉发展,不断提高农业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水平。②科学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交叉,不断催生出一批新兴学科,同时成为新技术创新的“爆破点”,引爆产业技术革命,成为农业功能拓展的强大动力。③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激光技术、新制造(加工)技术、空间开发技术和海洋开发技术等为核心内容的新技术革命,必将引领新一轮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变革,农业科技正孕育着新的突破[9]。外部动力主要包括:①农业转型动力,要求发挥生物品种光合作用及其增产潜能,利用生物体营养物质及功能因子,满足人类与自然在包括食品、医药、化工、能源及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新需求,农业生产效益和产品价值将实现突破性提升。②农业升级动力,要求借助农业机械化、信息化和现代种植业、现代养殖业生产技术的力量,突破资源环境瓶颈,农产品生产将更加突出以高效化为标志的综合能力提升,带动农业产能的重大变革。由于双重动力的驱动和拉动,决定了我国农业科技发展进入了跨越式发展的最关键时期。

2.2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主导方向

根据农业科技发展态势和国民经济发展形势,可以初步判断,在农业科技发展内、外部双重动力作用下,主导技术和先导技术将成为未来10~20年农业科技发展的主导方向。主导技术是指代表今后一段时期技术发展的趋势和主流,影响和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相关技术。今后一段时期,杂种优势利用与重大品种改良、高效种养殖技术、绿色病虫害防控技术、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技术、生态环境修复治理技术、农产品加工利用技术、农业生产机械化装备技术、农业农村信息化技术等依然是支撑和服务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和关键性技术。这些技术的发展,需要从科学和技术层面进行一体化发展并取得突破,以实现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强有力支撑和服务。

先导技术是指代表未来发展的新生长点,能够培育新兴产业的关键性技术,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和催化性等特点。今后一段时期,现代分子设计育种技术、农业纳米技术、空间农业技术、海洋农业技术、极端环境农业技术、新一代智慧农业技术、生物合成与3D打印技术等将成为农业新技术革命的代表性技术。这些技术一旦取得突破,将成为国家新兴产业的新生长点,催生出一个产业的全貌发展,能够全面提升国家的产业竞争力和产业升级与变革。当今世界处于新科技革命的前夜,正在孕育着重大创新突破[10]。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按照“发挥强势、培育优势、重点突破”的基本思路,力争在新一轮农业科技革命浪潮中抢占制高点,把握主动权。为此,应重点加强“三大先导技术”的创新突破:一是“农业生物分子设计与合成技术”,重点研究和开发各种“组学”技术、农业生物工程技术、生物信息技术、生物强化技术、生物合成技术以及3D生物打印技术等,实现农业动植物新品种的分子设计、组装与合成,大幅提高新品种高产、稳产、优质、营养、安全、高效性能,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二是“新一代智慧农业技术”,重点开发利用精准农业技术、下一代农业通信网络技术、农业物联网技术、数字虚拟技术、农业云计算技术、大数据处理系统,以及智能化、自动化农业机械化技术与装备、农机农艺智能化融合技术等,用信息技术、机械化技术等装备农业,实现智慧型现代农业的变革和发展。三是“农业生态环境系统重构技术”,重点发展光能生物高效合成与转化技术、生物质转化与利用技术、生物工程过程处理技术、生物催化工程技术、生物制造技术、生物环保技术、生态建植与修复技术等,发挥生物体物质合成与贮存性能,恢复生态系统功能,提高农业生产效能,确保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新时期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重大命题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尽管取得了喜人的成就,但依然存在一系列长期制约发展的关键性瓶颈问题,如品种单产低、耕地肥力差、农田污染严重、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严峻、农产品深度开发不足等,需要更加发挥科技的核心驱动力作用。同时,随着科技与经济一体化、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未来各国之间的竞争进一步加剧,我国农业也处于转型发展和升级发展的最活跃时期,急需通过科技创新,培育新的生长点,以提升我国农业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未来10~20年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必须未雨绸缪,提前凝练,组织实施一批农业科技重大命题,更好地发挥科技创新驱动现代农业发展的作用。

3.1农业科技重大命题的定位

农业科技重大命题是指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科技发展前沿,按照主导技术和先导技术的统一布局,需要努力攻克的长期制约农业产业发展的瓶颈性重大难题和需要培育的引领未来农业发展新生长点的关键性重大选题。重大命题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基础性和系统性等特点。

3.2新时期农业科技重大命题分析

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和未来产业发展的要求,未来10~20年我国农业科技在农业生物进化、农业生物品种创制、农业生产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态环境、智慧农业和新兴产业培育等方面的需求更加迫切。建议当前要重点实施以下若干重大命题:

3.2.1“农业生物进化与系统还原”重大命题重点设立和攻克农业生物发育生殖与遗传进化分析、农业生物信息诠释与功能基因挖掘、农业生物免疫系统原理及其分子调控、动(植)物经络系统与还原调控等重大任务,阐明农业生物的本质特征。

3.2.2“农业生物品种的现代化创制”重大命题重点设立和攻克动植物分子设计与合成生物技术、重要畜禽及园艺植物“国产化”品种培育、C3植物的C4合成途径与高光效育种、特殊逆境生物品种改良与开发、动植物杂种优势聚合与利用、粮食作物固氮育种等重大任务,继续挖掘和利用生物性能。

3.2.3“农业生产的现代化管理”重大命题重点设立和攻克粮食作物高产优化生产系统、农艺农机智能化融合技术与装备开发、工厂化产肉理论和技术系统、农林生物质功能化利用技术系统等重大任务,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大幅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3.2.4“农产品质量与功能的提升增值”重大命题重点设立和攻克农产品安全要素全程监测与精确控制系统、鲜活农产品周年安全贮藏与智能分级技术系统、新型农业生物功能产品开发、农产品及食品工业化精深加工技术体系等重大任务,延长产业链条,增加农产品经济价值。

3.2.5“农业生态环境系统的现代化重构”重大命题重点设立和攻克后备耕地功能定位与综合利用、中低产田提质改造及受损农田修复、清洁流域环境与生态重构技术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还原体系、农业自然灾害预测预报与减灾技术系统、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及适应对策等重大任务,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

3.2.6“智慧农业与农村信息化”重大命题重点设立和攻克新一代智慧农业技术系统、基于导航系统的农业机械化作业系统、农产品生产经营预警与优化决策巨系统等重大任务,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和农产品生产的科学化决策水平。

3.2.7“新兴农业产业生长点培育”重大命题重点设立和攻克垂直农业生产技术系统、新型纳米农用制品创制、农业干细胞、生物反应器与功能药物开发、极端环境农业生产技术系统、太空农业生产技术系统、海洋农业种养殖技术系统等重大任务,为我国新兴农业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生长点。

3.3重大命题的组织管理机制构想

重大命题的组织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发挥有关部门、单位及广大科技、推广、教育、企业、生产人员的作用,建立研-学-推-企-产-用一体化高效协同创新与应用的推进机制[11,12]。国家相关部门要将重大命题纳入国家及行业科技计划,设立相应的科技工程,如现代种业科技工程、智慧农业科技工程、农业生态系统重构工程等,建立长期、稳定的科技投入机制,组织科研、推广、教育、企业、生产等部门及其相应学科创新团队、推广服务团队和生产管理团队等开展大联合协作攻关;要重点做好全国性宏观统筹与学科布局,组建各具特色的学科创新团队,发挥农业科研国家队在重大命题中的牵头作用,由上、中、下游各学科团队组成重大命题主要任务的基本实施单元,通过目标控制和绩效评价等手段,建立完善相应创新工作机制,并从资金、人才、平台和政策等方面保障重大命题的组织实施。重大命题牵头单位要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在组织制定重大命题实施方案的基础上,要着力构建重大命题的目标控制与评价系统、知识流动与资源共享系统、成果集成与分享系统,构建各环节相互衔接的机制和各模块集成的系统工作方法,在项目层面建立科研工作分析决策与指挥机构、学术咨询机构和命题分析诊断与评价机构,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知识价值评价,加强项目成果的集成创新和成果的中试熟化与转化应用,推动成果集成应用和重大成果形成,最终实现项目预期的目标。

4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