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建设信息化管理范文
时间:2023-07-12 17:39: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水利工程建设信息化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的水利工程系统在水情、雨情的处理及洪水预报等方面获得了重大进展。水利工程建设的信息化管理在防洪抗旱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虽然我国目前的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还存在许多问题,如我国当前对信息化工作的认识不到位、水利工程建设信息化基础设施薄弱、水利工程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水平相对不高、信息化建设相关人才的匮乏以及信息化建设经费相对不足等问题,但是只要各级政府和各单位对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充分重视起来,加强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使其发展成为具有实时性、智能性和资源共享性等特点的水利工程建设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2水利工程建设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2.1水利工程建设的信息化管理设施不完善
要实现水利工程建设的信息化管理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作保障,但是我国目前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资金投入相对较少,导致水利工程信息化设施不完善,全国范围内的水利工程建设信息不能得到及时的共享,而一些贫困地区相对落后的水利工程设施,也对全国水利工程建设的整体水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2水利工程建设的信息化管理难度大
水利工程建设的“个性”较强,不同的水利工程的条件也有所不同,工期、季节性、技术程度、设计等需要协调,水利工程建设的规模和投资与其他工程比较来说相对较大,并且受到移民、征地、环境保护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水利工程建设的管理难度大、问题多。
2.3水利工程建设的信息资源缺乏
水利工程建设的信息化管理工作中需要对水资源的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及水资源的污染状况进行相关防范和监控工作,所以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需要大量、实时的信息。由于我国水利工程的基础设施相对不完善,导致我国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中需要的信息共享不能顺利实现,从而对于我国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水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4水利工程建设信息化管理的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水利工程建设的信息化管理工作对于工作人员的技术性素质要求相对较高。水利工程的信息化管理人员在收集相关水利工程信息数据的同时,还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析。技术人员还要根据数据制定出相对完善的策略,以保障水利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目前,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人员对于信息化管理的认识不足,缺乏专业性人才,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相对较低,这对于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信息化管理发展的质量和效率都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2.5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决策实效性的要求
为确保水利工程建设的施工质量,水利工程人员需要对相关信息进行快速的整理、核对,因此对水利工程建设实施信息化管理显得至关重要。信息化管理可以实现对信息的分析和过滤。并且水利工程建设信息化管理中的人员可以从信息中得出结论,对水利工程建设提出建议,对水利工程建设的进程、质量资源利用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及时且正确的决策,对于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率的提高有重要意义。
3实现水利工程建设信息化管理的对策
3.1完善水利工程建设信息化管理的相关基础设施
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信息化管理未能全面而有效实现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水利工程建设的基础设施不完善。我国要发展水利工程的信息化管理,首先需要加大对于水利工程建设的资金投入,通过增加资金的支持来增加基础设施的建设,以保障水利工程建设的信息化管理得到发展。
3.2促进水利工程建设信息资源的共享
水利工程建设的信息化管理难以实现的另一个原因是信息资源共享不充分。由于目前我国一些地区的水利基础设施不完善,导致信息的收集和共享出现了问题。我国要加大对水利工程建设中的网络信息建设的投入,从而加快信息资源的收集与共享。
3.3提高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
要推进水利工程建设的信息化管理,人才建设是不可或缺的因素。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的工作人员不仅要掌握水利工程建设的相关技术,同时还要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利工程部门在积极培养人才的同时,还应不断完善人员机制,从而提高水利工程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
3.4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机制
加快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信息化管理还应建立相对完善的信息化管理机制。我国各级政府应加快推进信息化管理机制的进程,从而促进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信息化的发展,最大程度发挥水利工程建设部门的作用,充分重视信息化管理机制的完善程度,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的信息化管理效率。
4小结
篇2
关键词 豫东水利工程管理局;信息化建设;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TV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19-0229-0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的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信息化技术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形态,推进水利行业信息化发展已成为一种必然。
1信息化技术的特点
1.1精细化
信息化管理其实是自上而下的管理理念推行的过程,通过不同层级的分解,最终落实到具体的数据操作岗位,并规定操作的规则、职权、稽核机制等,因此推行的是一种精细化的管理方式。
1.2流程化
信息化管理强调流程化,信息化提得最多的业务流程优化,这里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清晰的梳理;更高层就是流程的优化。在一个单位,流程的效率就代表单位运作的效率,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很大程度都体现在流程的优化上。信息系统上线的过程就是流程化。
1.3标准化
计算机本质上是逻辑计算的工具,不管逻辑程序多复杂,它都会一层不变的去执行原定程序,因此无论哪个计算节点都必须清楚定义处理人的职责与权限,以及输入输出。在这个意义上讲,信息化的过程,就是一个管理权责的一个标准化过程。
1.4系统化
信息化严密的逻辑性特点,决定了信息化必须超前规划,如果一个系统不能保证至少3~5年的应用,那就是一个失败的规划。因为在信息网络化的今天,如果不系统的解决问题,将每天疲于应对“点”的问题,所以,从这个意义上将,信息化永远在做“管理解决方案”。
1.5效率高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2构建豫东水利工程管理局水利工程信息管理系统的必要性
2.1 享水利资源信息的需要
豫东水利工程管理局水利工程管理产生的往来信息繁多,日常管理中下达或上报的信息复杂多样,如何优化配置这些资源以方便共享利用,就需要构建一个高效的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
2.2提供管理决策的需要
水利工程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实时分析不同时段发生的各种信息,可以自动进行信息数据计算并按原定格式输出汇总结果,以便于管理人员据此作出决策,进而提高工程管理效能。
3豫东水利工程管理局管辖范围、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3.1豫东水利工程管理局管辖范围
豫东水利工程管理局承担豫东地区有关大中型河道、水闸的工程管理、维修养护,统一管理豫东地区引黄水量调度、工程建设、泥沙监测,以及综合开发利用水资源,协调处理市地间水事纠纷。
3.2豫东水利工程管理局信息化建设现状
豫东水利工程管理局当前局机关和二级分局都只有局域网,仅限于政务办公,信息传送等,灌区信心化建设目前正处于规划中,尚未形成实际信息监控管理能力。整体信息化水平较为落后。
3.3豫东水利工程管理局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3.3.1水利基础资源数据不足
豫东水利工程管理局的基本职责是承担豫东地区有关大中型河道、水闸的工程管理、维修养护,统一管理豫东地区引黄水量调度、工程建设、泥沙监测,以及综合开发利用水资源,协调处理市地间水事纠纷。
此外,水利信息数据的数字化和信息储存的规范化程度还比较低。从水利信息管理系统建设自身的角度看。一是水利动态信息的采集环节薄弱,二是信息储备未能规范化,有许多宝贵的原始监测数据、历史档案以及工程管理的规划与设计等一手材料因年代久远,未能得到妥善保护而遭受损坏或丢失,造成信息资源的极大损失。
3.3.2 水利工程管理基础信息资源共享困难
信息资源的共享性是信息资源的价值体现。由于豫东水利工程管理局信息化建设还处于起始阶段,各种信息化建设的网络设备和信息资源共享机制还不配套,导致有限的信息资源共享困难。制约了豫东水利工程管理局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4豫东水利工程管理局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4.1提高水利信息数据规范化管理,促进信息化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为了保证豫东水利工程管理局水利信息资源的共享,豫东水利工程管理局应针对灌区、河道管控、科学试验监测等工作加大在通信设备、硬件设备、软件设备、安全系统等方面的投资。充分利用现有的基础数据,制定合理的使用方案,促进各科室及二级单位之间的共建共管,建设完备的信息数据共享机制。
4.2建立起豫东水利工程管理局水利信息化建设的长效投资机制
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比较大,为有效解决豫东水利工程管理局水利信息化建设的长效机制,豫东水利工程管理局应将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纳入水利基本建设计划,逐年投入,分步建设,逐步完善。
4.3转变观念,加强豫东水利工程管理局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豫东水利工程管理局的人才队伍中,水利工程管理和计算机网络管理专业的复合型人才不足,尤其是信息技术人才极度匮乏。为改变当前这种现状,必须彻底转变用人观念。首先是突破传统的用人机制,强化水利工程管理和信息技术人才的通用化、年轻化、骨干化。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人才理念,充分挖掘、利用本单位现有人才,建立人才后备梯队,借助相关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重点培养。此外,也要利用本单位空编指标,适时引进引进高水平的信息化专业人才,加强豫东水利工程管理局人才储备的厚度,提升豫东水利工程管理局水利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水平。
5结论
我国“十二五”发展规划对各行业信息化建设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处在我国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的总体过程中,水利行业的信息化建设是必然要求,我们应当积极探索、完善,尽快将豫东水利工程管理局信息化建设纳入正轨,不断推进其水利信息化建设水平,以实现豫东水利工程管理局水利管理现代化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水库;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TM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2-0122-01
1 水库工程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在水库工程信息化建设实践中,随着气候变化,各类洪灾的危害日益严重,如南方强降雨、汶川地震等灾害,给水库安全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于各地大中型水库工程来说,在除险加固及信息化建设中,无论是硬件投入还是软件建设都较为完备;而对于一些小型水库,因其分散性强,数量多,在安全预警及信息化建设中还存在不足。以小型水库信息化建设现状来看,除了具备对大坝各重要监测点的安全监测与水情测报外,很多小型水库因位置偏僻,信息化管理成本高而难以实现有效、及时的安全监测,也给一些小型水库工程带来安全隐患。
2 我国水库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工作人员对水库工程信息建设的认识不够,缺乏专业的人才
水库工程的信息化管理是当今社会出现的一种新型管理方法和模式,其在我国的起步较晚,发展状况不稳定。目前,虽然许多农业生产过程中已经引入了水库工程信息化管理的理念,但是由于我国经济基础薄弱、人民思想觉悟较低,这些地区的相关管理人员并未真正了解信息化管理的具体含义,在日常工作中盲目建设。另外,尽管中国的教学大纲在不断更新,但是有关水库工程管理的专业却迟迟得不到发展,这主要源于教育部门对该技术认识的片面性,导致该方面人才的缺乏。落后、封建的思想不仅制约着有关水库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也为农业生产活动的正常运行带来危害。
2.2 应用力度较小,没有完善的水库信息基础数据库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其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导致信息技术在全国各地普及的目标难以实现。现在,包括辽宁闹德海水库在内的许多国有水库工作者都不能正确理解并应用信息化管理的真正含义,相关工作者在日常建设过程中无法合理利用计算机等网络技术,而且许多地方根本没有树立起应用该技术的意识,这对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除此之外,参差不齐的水库信息数据库也是影响水库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因素之一。目前,众多地区都只是搭建了大概基础数据库框架,数据的保存仍以纸质、文件档为主要形式,而数据资料的搜集、整理、录入等基础工作十分薄弱,导致“库内无货”现象较为严重,该类型的数据库形同虚设,无法真正发挥其作用。
3 关于做好水库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几点思考
3.1 国家完善相关内容的法律法规,制定完备的信息化建设体制
国家完善相关内容的法律法规,详细规定水库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各方面内容,为信息化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各地方政府贯彻落实,做好监督工作;各个水库的负责人要提高对信息化管理的重视程度,认真分析现阶段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研究解决措施,这样可以促进信息化建设工作早日形成完备的体制,促进水库工程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不断提高;做好信息化建设的管理工作,结合国内外先进的经验和理论,提高管理的水平。
3.2 成立专门的团队,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成立专门负责信息化建设的团队,通过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系统编程人员提高编程能力,保证信息化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普通管理人员提高运用信息化设备的能力,保证操作的规范性,这样可以避免人的失误;水库工程的负责部门,要在整体上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水平,引进先进的计算机设备,科学设置网络线路,为水库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也可以促进相关的工作人员不断进步;国家要加大对水库工程管理专业和信息工程专业的投入力度,丰富专业的教学内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学的水平,为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做好人才储备。
3.3 加强技术开发与应用
随着网络覆盖范围的进一步扩大,特别是移动通信网络技术的成熟,以智慧水利为特征的水库动态信息化监控预警系统建设,以移动手机等为开发平台,实现智能手机对各水库工程状态信息的实时监控。如利用手机水库监管系统APP软件,可以对水库基础信息、水库水位信息、水库状态信息等查询与显示,为实现移动化管理提供了条件,也增强了水库工程信息化管理的实效性。
一方面从信息技术的应用中来实现对水库状态信息的获取,另一方面,通过应用信息化监控预警系统,可以利用多种方式来查看水库状态,了解各类安全汛限信息及安全隐患风险,并通过与专门人员的手机关联来及早进行处理。
3.4 信息采集系统构建
利用信息化技术构建水库工程信息化系统,主要就是利用其进行信息采集,主要作用是采集地下水、水质、图像、旱情、工情、水雨情、气象等等内容,采集手段主要是云台摄像、传感器采集等等。通过信息的采集可以对水库水质水量、泵站闸门运行、水雨情等情况进行监测,以确保工程能够安全运行。
3.4.1 水情监控系统的构建
水情监控系统的构建主要作用是对防洪调度、洪水预报提供技术支持。水情监控系统具有应该由中心站、中继站、通讯链路、遥测站、雨量与水位传感器组成。
3.4.2 视频监控系统的构建
构建视频监控系统的主要目的是针对水库整体情况进行检测、观察。构建视频监控系统应该利用无线传输和有线传输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对于地形驮印安线较长的水库来说,一定要采用光纤的方式进行传输。
3.4.3 供水计量系统的构建
构建供水计量系统的主要目的是对当前水库容量进行计算,观察水库蒸发量,以便做更好的管理。构建供水计量系统需要设置不同的计量点,然后利用GSM信息技术,将计量点的信息传输的中心站,从而便可以显示出不同时间段水库出入流量信息。
3.5 加强洪水的预报
洪水预报是水库工程管理的重点内容,是水资源管理、防洪减灾工作的技术支撑。然而,要想加强洪水预报工作,就必须加强水库工程信息化建设,为提高水文预报精准度以及预见期的增长,应该加强、加快水资源预报中心与洪水预报系统的建设,加强对水利系统雷达资料的研究,利用雷达拼图,进行降水的反演,为有效应用分布式水文模型提供物质基础。
3.6 创新理念,扩宽工程信息化管理的范围
负责信息化建设工作的人员要创新理念,积极思考提高信息化建设有效性的措施,将水库工程的各个方面进行整合,按照信息化建设的体制制定方案,保证整体信息化监管和分支信息化监管;另一方面,提高水文监测、水库周边环境和自然灾害监控的信息化水平,实现自动监管和自动预警,这样既可以节约人力,也可以提高管理的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库工程的信息化管理是目前发展水利工程、提高工程质量的有效措施之一,它对我国整体经济水平的提高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从水库工程信息化构建出发,再对信息化技术在水库工程管理中的具体运用进行研究探讨,希望对我国水库工程管理起到促进与借鉴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4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优势越来越明显。善于通过信息技术来对水利工程建设进行管理,能够大大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效率,同时实现现代化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模式的形成。然而,目前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依然存在信息化管理意识淡薄、管理形式化严重、缺乏专业化的信息技术人才等,对于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质量的提升十分不利。本文将重点对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运用提供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
信息技术;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现代化
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是水利工作的重点内容,良好的管理方式和工作秩序能够从根本上保证工程内部的稳定性和协调性,从而促进水利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善于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来对水利工程建设进行管理,不断更新管理观念、加强信息技术的运用与实践,并不断地实现信息化队伍建设与培养,从而来从根本上促进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信息化的实现,以此来实现水利工程建设信息共享,保证工程管理的科学性。
1信息技术对于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要性
1.1提升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效率
水利工程建设是一项比较系统化、全面化、专业化的系统工程,关系到国计民生和社会的发展进步。对水利工程进行有效的管理历来成为了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其内容主要包括各类工程信息的调取、收集、传输、储存、整理、等,从而有效地协调不同水利部门以及不同管理者之间任务的交接,更好地促进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各类的应用软件、信息库等来对资料和信息进行共享,从而实现对水文资料的归纳和整合,减少了资料收集的时间,这对于提升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效率有着重要的促进意义。
1.2标志着现代化水利工程管理模式的形成
信息技术成为了现代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要工具。随着产业融合号角的吹响,信息技术在很多领域和行业都有着极为广泛地运用。对于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来说,工程管理、人员管理、资料收集等各方面都需要管理者进行统一地指挥和管理。在这种条件下,如果能够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来实现,通过网络化的方式来对水利工程的方方面面进行协调和指挥,必然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工作效率,加速现代化水利工程管理模式的构建和形成。
2水利工程建设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缺乏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观念
缺乏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理念,是目前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管理实践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在很多地区的水利工程建设中,相关的领导者及管理人员缺乏起码的信息化管理观念,忽视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更有甚者,不少的水利工程领导者由于不熟知信息技术,会想当然地认为信息技术就是为了偷懒,不如传统管理方式更加有效。这种极其错误的思想认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的有效性,对于水利工程发展与建设来说是极为不利的。
2.2信息化水利工程建设形式化严重
信息化水利工程建设形式化较为严重,缺乏实质性地对于信息手段的使用,从而严重降低了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质量的提升。尽管不少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已经开始使用专业化的软件,或者开辟网络化的管理平台进行水利工程项目的管理。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人为的管理取代了信息化管理,在某些简单的项目中,为了取得较快的进展,相关的管理者往往会根据自己的经验来进行判断和估量,忽视了对于信息技术的使用。
2.3缺乏专业化的信息技术人才
缺乏专业化的信息技术人才是目前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重要问题。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水利工程管理者的信息技术素质不够高。很多管理者由于技术性不够,对于信息化管理方式很不适应。因此在管理过程中,更习惯传统管理方法的使用,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信息技术是水利工程中的实践。第二,由于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往往需要用到各类的专业勘测软件,但是由于很多员工并不是专业出身,他们在进行具体操作的时候往往力不容心,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信息技术成本的浪费。此外,一项专业化的软件技术开发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资金,如果难以做到物尽其用,就很难从根本上提升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的脚步。
3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运用
3.1树立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意识
树立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意识,促进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实践与运用。第一,必须要认清目前传统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更好地对信息技术手段有更加清晰地认识。从信息处理、资料整合、信息传递的角度来加深对其认识,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意义。第二,对于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来说,应该积极地与时代信息化管理主流保持一致,及时地实现新技术的推广,充分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将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做到最好。总之,树立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意识十分重要,是实现优质管理的基本前提。
3.2开发水利工程管理专业应用软件
及时地开发水利工程管理专业应用软件,促进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顺利实现。首先,国家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加大水利工程管理专业软件的开发,比如通过政策支持、资金鼓励等方式来实现。要求综合水利工程和信息化管理双重优势进行软件开发,提升软件的专业性和特色化,从而更好地对其进行推广和宣传,扩大使用效率。其次,实现软件开发与项目管理的结合,用水利工程项目来带动软件开发,从而让软件的功能更加丰富、运用范围更加广泛,以此来不断地提升专业化软件的开发效果,凸显其实用价值。
3.3借助于信息技术实现设计模式的开发
借助于信息技术实现设计模式的开发,是目前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改革的一大重点。就目前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来说,管理模式较为复杂、管理任务繁重,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水利工程管理质量和管理效果。相比之下,有必要来借助于信息技术实现设计模式的开发,比如GIS技术和遥感技术就是很好的证明。在这种设计模式中,相关的管理人员不需要通过现场的勘察就可以掌握一手、准确的资料,这种操作方式和管理方式就变得非常简单。总之,对于现代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来说,必须要通过信息技术来进行设计模式和管理方式的开发,从而最大化地保证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质量的提高,为水利工程建设的顺利实现提供基础。
3.4加强水利工程信息化队伍建设
不断加强水利工程信息化队伍建设,增进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成为推进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管理的重要举措。第一,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对整个水利工程团队进行信息化培养,要求他们掌握更多的信息技术知识,并学会在实践中加以应用,将这些与最后的考核结合起来。第二,对水利工程团队中的人员进行专业化的培训,特别是对于先进软件的使用、管理模式的开发等,应该积极地排除人员外出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地加强水利工程信息化队伍建设,从而为水利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创造条件。
4结语
加快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善于将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手段运用到水利工程中去,从而来不断地提升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质量。具体到实践中去,应该树立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意识、开发水利工程管理专业应用软件、借助于信息技术实现设计模式的开发、加强水利工程信息化队伍建设等,从而来实现人才、技术、模式等各个方面的提升,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顺利实现创造条件。总之,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必须要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
作者:林代桂 单位:云南省昭通永善县水务局
参考文献
[1]吴庆林.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4,07∶8-10.
[2]全嫄芳.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管理中的运用分析[J].低碳世界,2015,31∶72-73.
篇5
关键词: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应用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系统有了很大进步,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对建设管理、水情信息、试验检测等方面的工作都有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水利工程管理的信息化系统是基于现代计算机技术、信息化技术、监视测量仪器;遥控设备等基础上实现的,通过软件使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再生、利用等形成一个系统,提升水利工程的自动化管理水平。虽然近年来我国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发展很快,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还是存在很多问题,影响了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
一、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
水利自动化在近些年的防汛高度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的保障了水利工程安全以及通讯信息的畅通。在现代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中,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已经成为重点内容。在当前时期,加强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对促进我国水利工程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总体来讲,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体制不完善。水利水电工程信息管理部门过于注重水利水电工生产,而对于信息管理体制建设上则是存在问题,影响着水利水电工程信息管理工作的进一步进行。
2、缺乏维护管理技术人员。水利工程自动化系统建好后,缺乏专业的信息系统维护与管理人员。现有的一些系统管理人员由于缺少专业的培训,技术能力欠缺,当遇到一些真正的技术难题的时候无法应对。
3、资金不足。水利工程自动化的实现是建立在一定的资金的基础上的,但是由于相关部门对此不重视,导致水利水电工程信息管理资金不足,影响了水利工程自动化的发展。
二、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对策探讨
1、加强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人才培养
信息化管理人才与水利工程自动化水平的提高有很大关系,因为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工作的主要执行者是信息管理人才,他们的素质水平与能力直接影响着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的质量与效益。因此,加强对于信息化管理人才的管理与培训,对于加强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质量以及效益有着重要的作用。首先,水利工程企业应该加强对于那些高素质水平与能力的人才的招聘。引进那些高素质人才,为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工作注入新鲜的血液,努力提高水利工程自动化管理水平。其次,组织相关基层单位的技术人员进行水利自动化工程的专项培训,努力提高信息化管理人员素质与水平。明确信息化管理人员责任意识,让信息化管理人员掌握新技术,新材料,保证水利工程自动化系统的正常使用与维护。
2、加大资源的开发利用率
信息资源是目前我国信息产业的重要资源,是我国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是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无形资产,对于促进水利工程自动化的顺利开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水利的核心任务是合理开发以及全面利用信息资源,通过对信息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水平,促进水利工程自动化的发展。为此,水利水电工程应该建立完善的以及标准的实施规范以及标准,进而对于信息资源的利用水平。为此,水利工程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系统建设,例如,水利水电工程企业应该抓好防汛抗旱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强化对于水土保持以及水资源的管理,对于大型或者中型的水库以及灌溉区域进行全面信息化覆盖,进而做好水利水电工程信息全面化。
3、建立优良的信息化系统机制
信息化系统机制是水利水电工程进行信息化维护以及管理的主要约束以及管理体制,加强对于信息化系统机制的开发、研究以及利用,对于加快水利水电工程信息化进展的有效开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另外,除了要进行信息化系统机制的开发、研究以及利用外,水利水电工程企业还应该加强自身信息化管理组织能力,建立完善的水利信息化管理有效机构,加强水利水电工程信息化机构的有效职能发挥。同时,水利信息化管理有效机构还应该充分的发挥技术优势以及业务职能,提高他们对于水利信息化管理的重视程度,尽量避免一些资源分散、重复建设、重复立项以及其他问题的出现,使得水利水电工程信息化系统机制的维护以及运行做到全面到位。
4、加强对工程信息化系统资金的投入力度
工程信息化系统的养护以及维持是建立在一定的资金基础上的,雄厚的资金是做好工程信息化系统建设以及维护的重要基础。为此,工程信息化系统建设以及维护部门应该建设工程信息化系统长效发展机制,同时注意工程信息化系统的稳定性以及持续性,使得建设工程信息化系统发挥长效的作用。如果水利水电工程资金充足,则要尽可能的引用一些先进的工程信息化系统软件,如果水利水电工程资金不充足,则应该努力使用那些其他水利水电工程早已开发而且相当成熟的信息化管理软件,这样从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水利水电工程成本费用,同时还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效益,将剩余的资金用于工程信息化系统后期的维护以及运营,努力保证水利水电工程信息化系统发挥长效的作用。
三、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
1、B/S结构的水利工程管理系统的开发
目前,GIS在水利工程信息管理中用到的大部分是C/S结构,原因是这种方式初级成本低,企业的网络和数据安全维护成本低,适合部门级的应用,但其缺点是不利于实现数据共享。B/S结构的GIS应用是把C/S结构中的服务器分解成应用服务器端和多个数据库服务器,系统的应用逻辑与开发维护工作主要集中在服务器端,简化了客户端,使得GIS应用软件的维护更为简单,易于实现信息共享。
2、多种软件整合构建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体系
水利工程参建单位众多,信息化建设涵盖面广,中间数据繁多,流程环节严格。这种特点决定了多种软件如财务软件、水利工程造价管理软件、P3E/C软件等将同时使用。为此,对各种系统进行整合,有利于快速建立起水利工程建设的信息化体系。
3、在管理平台软件的基础上,模块式构建信息系统
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密切合作,建设的关键是用户需求分析。水利管理信息系统要简单实用,切合实际情况,并且尽量使管理系统的使用方式与现行的纸面工作方式相吻合,便于用户使用。根据项目法人现有的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制定出需求分析报告,使用一些开放性、扩展性较好的管理平台,在管理平台基本模块的基础上,由软件公司与工程技术人员一起根据需要增加功能模块,使这些功能模块与纸面的工作流程一致,保证信息系统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四、总结:
随着我国水利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对水利工程信息管理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相关部门必须对非工程性设施的建设投入相当的关注度,同时开始使用各种现代技术,将信息采集和视频监控等系统先后建立起来。水利工程的管理部门必须高度重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运行维护,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来进行水利工程信息化的管理工作。水利水电工程企业应该深入研究自身工程信息化管理现状,创新工程信息化管理策略,为我国水利工程自动化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王立磊,赵佩资.浅谈水利工程的信息化管理[J].价值工程.2011(25)
[2]王振华.浅谈WDS9002系统在水情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J].新疆水利.2010(06)
[3]吴祥,张坤,陈欣,刘波.水利信息化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10)
篇6
(1)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目前,部分灌区对水利工程档案在工程建设和管理的重要性还认识不够,单位档案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档案日常管理松懈,档案收集过程中,制度形同虚设。加之有的档案在立卷过程中没有按照卷内文件目录顺序进行排序组卷,卷内目录与实际整理文件不相符,卷内资料漏失现象比较普遍。由于只注重工程建设,没有相应的制度来管控工程档案的同步管理,因而造成工程档案缺失,对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无法提供有效的、科学的数据资料等,直接影响到工程建设和运行维护管理。
(2)档案现代化管理意识薄弱。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各种智能和应用APP已经普及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之中。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大部分灌区的水利工程档案资料还封闭在各自的档案资料室里,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意识还很薄弱,导致配备的档案管理设备和管理软件没有起到相应的作用。因此,如何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时代,做好档案数字化和现代化管理工作,是灌区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快速发展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
(3)档案管理与提供利用难以适应档案网络化的发展需要。这一点主要体现在,灌区水利工程档案数字化的程度很低,跟不上日益增长的档案利用需求。档案管理人员操作不熟练,配备的档案管理设备和管理软件没有起到相应的作用,虽有计算机和档案管理软件,但纸质档案没有实现数字化和进入数据库,还按手工方式在进行查找和查阅。
(4)档案管理专业人员匮乏。目前,部分灌区为了节约成本,档案管理人员一般均为兼职人员,很少配备具有专业档案管理知识的专职档案管理人员。由于档案管理的专业性较强,若是单靠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的人员来完成此项工作,失误和错误就难以避免,这样的档案也就不足以为水利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科学的、完整的依据,必然为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带来影响。部分灌区对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工作并没有严格按照“四同步”的要求展开工作。加之,由于工程建设期间的管理和环境因素等影响,使得水利工程档案的管理无法与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同步进行,因此造成档案质量偏低,可参考性和可依据性较差。
2加强灌区水利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对策措施
(1)提高认识,增强做好灌区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关键要从三个方面提高认识:一是加强灌区水利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和利用,可以实现灌区水利工程档案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科学管理,为灌区建设提供必要的服务。二是完整、可靠的档案信息可以为灌区的综合分析、决策提供有力支持。三是灌区水利工程档案信息化可以实现网络化服务,做到资源共享,提高灌区档案信息利用的效率。
(2)落实相关法规,建立灌区水利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标准。一是要熟悉档案管理的相关法规和标准,不仅要重视硬件投入,更要重视符合标准化档案管理软件的投入,使得档案信息化的流程符合国家和地方对于档案管理的标准和要求。二是现有纸质档案的数字化程度高低,决定了灌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规模与水平,也是灌区下一步建设数字化档案馆的基础。三是采用统一的数据库,是档案数据库的基础,是有效管理档案系统的基石,是高效调用数字化档案的保障。
(3)加大资金投入,加强硬件设施建设。根据我省灌区的实际建设情况,首先应当配备档案信息化需要的相关基础设施设备,例如,津科JI-110档案管理系统、SQL2000数据库系统、大容量存储系统、高速扫描仪、管理计算机和打印机等设备,为做好档案信息化管理提高技术支持。同时,应对灌区的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办公自动化和信息化应用技能培训。通过上述措施,可实现灌区水利档案管理的部分数字化和局域网网络化管理,大大降低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数字化加工后的档案资料信息能得到更好的保存,保证了灌区水利工程资料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4)加强环节管理,健全档案资料收集和整理工作。档案管理人员要从项目开始立项时,搞清楚项目的隶属关系、完成方式以及项目将要形成哪些文档资料,初步确立收集文档资料的内容,做到确保关键性材料的有效控制。接收资料时,参照水利行业工程技术档案的要求,建立档案目录,根据目录来收集,最后检查收集的材料是否符合归档要求。在灌区水利工程建设中,可适当采用合同约定的方式,预留一定比例的工程合同价款,作为工程档案的保证金。工程参加单位应按照要求收集、整理、归档工程各环节的文档资料,在工程竣工时,经建设单位签发资料交接单后,才支付这笔尾留款项。
(5)完善档案管理制度,树立档案现代化管理意识。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将水利工程档案的收集、立卷、归档任务层层分解,具体落实到各部门,纳入相关的管理程序和职责范围。做到有组织领导,有专业档案管理员,有合适的档案管理制度。管理观念现代化是档案现代化管理的灵魂,通过使档案管理人员现代化意识的提高,可使档案管理的被动式服务为主动式服务,将封闭式服务转变为开放式服务,使水利工程档案更好的服务于灌区经济的发展。
(6)积极争取资金,提高档案数字化水平。各灌区可利用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的信息化资金,加大对灌区水利工程档案的数字化加工范围,开展灌区水利工程档案的整理、扫描、图像处理、图像存储、数据挂接、数据验收、数据备份等工作,提高灌区水利工程档案的数字化程度。同时,利用计算机和软件技术,使用国家规定的档案管理软件,实现对档案的收文管理、行文管理、合同管理、档案管理、查询管理、用户管理、以及系统自身维护等功能。另外,可依据灌区自身需求和使用环境,建立档案网络版,实现局域网或广域网上档案的授权共享和调用。
(7)加强业务技能培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一是要提高服务意识、树立服务思想,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二是定期让档案管理人员参加档案管理方面的培训和学习活动,促进业务交流。三是加强基层档案管理人员在计算机、网络、信息化等相关专业知识领域的学习,为下一步档案数字化建设,档案信息化管理打下扎实的基础。四是档案管理人员对使用的档案管理软件能进行熟练的操作和使用,通过一定的专业培训提升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水平。
3结语
篇7
关键词:县级;水利工程;建设;管理
1.强化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现实意义
水利工程建设利国利民,建设过程中涉及因素较多,强化工程管理是保证工程质量和运行质效的重要举措。首先,强化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是工程整体质量的有效保证。因为水利工程的重要地位,质量低劣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损失巨大,因此必须通过提升管理水平为工程整体质量提供保证。其次,强化水利工程管理能够提升整体控制水平,水利工程的基础性环节管理是整个系统运行的基础,夯实了基础性管理工作,能够对水利工程系统的高效运行提供保障。另外,从实际运行角度与经济、社会效益角度出发,强化水利工程管理对于最大化发挥水利工程的效益与作用有着积极的意义,是保证水利工程造福于民的重要举措。建湖县地处里下河腹部地区,沟河纵横交错,属鱼米之乡,水利工程发挥巨大作用,所以说工程管理尤为重要,是保证工农业生产和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
2.目前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不够细化与量化
对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应当紧扣“安全、适用、经济、美观”原则,工程质量首先要保证符合安全性能要求,并且能够满足水利实际需要,还要进一步降低和控制建设、运行成本,兼顾到美观的效果。在水利工程建设实际管理过程中,这四个方面并未全部得到落实,或是存在顾此失彼的现象,细化与量化程度不足,降低了管理质量。
2.2 水利工程管理权责不够明晰
对水利工程进行有效管理与经营,要着力将其发展成为能够满足水利需求、运行科学合理的水利企业,强化水利工程的维护与保养,保障正常运转。因此,应当从建立现代企业的角度明确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权责体系,产权应当明确,责权利划分清楚,开展科学的管理。实际运行中这一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如权责不够清晰,投资主体重视效益轻视管理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存在,影响了水利工程管理水平。近年,我地区水利投入很大,项目较多,小型水利重点县、农业资源开发、千亿斤良田、国土项目等等,主体、产权不一,缺乏有效的管理,效益衰减。
2.3 水利工程质量管理信息化较为滞后
当前计算机技术得到了有效发展,工程建设领域推广信息化手段强化管理质量,已经成为了业界共识,并已经在部分地区进行了有效探索。从国内目前的水利工程管理情况看,信息化程度还没有达到理想状态,相当部分工程的管理还处于原始的状态,工程管理的资料信息没有能够实现迅捷共享,信息化管理网络没有形成,在工程信息调取、综合分析以及质量管控等环节,没有能够实现高效、准确的效果。随着水利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变大,以及技术难度的加强,信息化管理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才能够满足水利工程实际管理工作的需求。目前我县只有县防汛指挥部及个别乡镇在防汛防旱上运用信息化。
2.4 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综合效益低下
强化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要性体现在工程建设的每一个部分的高效管理,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能够充分发挥作用,整体上形成较高的运行效果。施工管理环节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因为如果施工管理过程质量管控不到位,不仅会影响整个工程的作用与功能,同时还会留下一定的安全隐患。一些建设或施工单位,在水利工程建设施工环节没有严格执行质量规定和程序标准,存在随意改变操作流程以及原料不过关等现象,为工程日后的运行与维护产生了巨大的隐患。
3.解决当前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存在问题的建议
3.1 完善水利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强化质量管理目标落实
目前的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制度与规范等方面还处于粗放型状态,对部分管理规定的细化程度、可操作性不适应现代水利工程建设的需求。所以,当前应当立足水利工程实际建设需求,强化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以完善的法规与细则对水利工程质量进行有效的管理。在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中,要强化技术参数标准、人员岗位要求以及流程规范等方面的细则可操作性,保证制定和完善的制度与条规具有实实在在的作用。除了进一步完善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制度规章之外,还要强化执行力的落实,要通过强制推进的方式将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明确各级部门、单位在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中的地位与职责,将责任与压力传递到每一个单位、岗位与人员,保证从制度完善和推进落实两个角度与途径进行强化,共同提升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成效。
3.2 明确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权责,规范投资各方责任义务
针对水利工程建设与经营管理中的权责不明晰问题,必须要彻底解决,在工程建设规划设计环节就对产权与管理权进行明确,防止出现扯皮现象。水利工程如果在经营管理中不明确产权问题,需要发挥功能的时候将会产生一系列复杂的衍生问题,直接影响整个水利工程的防汛抗旱功能。因此,要从规范、依法的角度对水利工程的产权与经营权进行确权,对投资方的权利、责任与义务进行规范,全部需要考虑的环节与问题都要运用法律进行确认,解决这些方面的问题之后,才能够保证水利工程充分发挥功能,产生作用。
3.3 提高水利工程质量信息水平,建立信息化的管理系统
根据目前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的实际需要,要加大信息化建设的进程,要在人力、物力方面加大投入,引进精通水利工程管理业务、熟悉信息技术系统的专门人才,加大信息化系统的投入力度,改善计算机与网络硬件设施,运用新型的专门软件,建立完善的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和服务体系,提高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程序。提高水利工程质量管理信息化水平,能够较大幅度地提高水利工程管理的效率,各种数据资料的利用率得到了提高,数据的处理以及综合分析效率、准确性等方面也有明显提升,同时也有利于提升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整体效益,在高科技手段与设备参与的前提下,水利工程管理与服务效能将会得到明显提升,对水利工程高效发挥作用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和重要的价值。
3.4 完善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细则,强化贯彻落实执行力度
提高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成效的核心是要统筹兼顾,将每一个环节的要点都抓好。首先要制定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详细方案,以技术参数要求以及操作流程规范为依据,组织精干的力量和专业技术班子,对水利工程建设施工的每一个环节进行全方位的检查、考核和监督,确保整个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用料达标、技术先进、操作规范,各种细节性问题与技术性问题妥善处理,保证了质量管理目标的实现。此外,对水利工程运行与功能发挥环节也要强化质量管理,对运行质量进行量化与定性相结合的综合考核,将其作用发挥、运行质效、综合效益等方面纳入质量管理范畴,综合着力提升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成效。
4.结语
鉴于水利工程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强化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势在必行、迫在眉睫,针对水利工程管理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各级主管部门应当引起重视,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在保证解决方案科学合理的前提下,统筹考虑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的综合效益,并强化管理与考核工作,为水利工程高效发挥作用系上一道安全带。强化水利工程管理,同时要强化责任的落实于压力的传递,要层层建立责任制,签订责任状,将水利工程管理的质效与具体岗位以及人员的工作业绩挂钩,与收入分配等方面联系起来,将压力传递到人头,进一步提升水利工程管理的严肃性与积极性,确保水利工程的作用能够全面发挥。
作者简介:
篇8
从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档案管理的流程来看,水利工程技术档案一般分为收集、整理和归档,水利工程项目实施过程对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特别是计算机和网络广泛运用,更多的技术文件从项目实施计划表、项目开工审批、项目验收、项目决算、项目归档等都直接在电脑上操作,无纸化办公出现的电子文件、图像文件、图形文件等,传统的水利技术档案管理系统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形势的需求,对工程技术档案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水利工程技术档案管理的现状是:
(一)技术纸质档案完善。从江苏省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档案管理的调研中发现,水利工程技术纸质档案比较完善,这得益于工程基本建设程序的规范化程度,工程竣工验收必须先验收工程技术档案,使得工程技术档案的齐全、完整。
(二)信息化管理起步。现在江苏省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档案管理普遍使用了档案管理系统,一般是由江苏省档案局或是地级市档案局开发的两种,其中也有技术档案管理的相关应用。
(三)信息化建设意识初具。由于档案纸质件的完善和信息化管理软件的完善,现在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所聘用的档案管理人员都以高学历、精通计算机应用的年轻人为主,已经初步具备一些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意识。
二、水利工程技术档案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发现的主要问题
目前,水利工程内部技术档案信息化建设开始使用计算机开展档案信息的存放、检索,增加了档案利用的查找效率和准确度,但是依然出现了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水利档案管理信息化管理意识不强。长期以来,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部门一直比较注重工程技术纸质档案的管理,而在新形势下,对技术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从未进行过专门、系统研究,无论从档案形成的流程,还是从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开发,都缺乏最基本信息化管理意识。
(二)水利档案管理信息化流程不完整。当前,水利技术档案管理信息化管理的流程都不完善,一方面,水利技术档案形成的环节只是部分实现了信息化,而不是整个流程;另一方面,水利技术档案的资料只是个别实现了信息化,而不是全部资料,这造成档案信息化整个流程的不完整。
(三)档案信息化系统兼容性不高。水利工程技术档案的内容涵盖了工程研究、设计、招投标、审查、施工、竣工验收、备案、监理等各个环节,涉及的专业、部门众多,这造成每个专业、每个部门所采用的软件和系统都不一样,档案信息化系统难以兼容这么多的软件形成的资料,缺乏统一的标准。
(四)档案信息化管理应用不多。虽然当前档案管理系统中涵盖了部分技术档案管理功能,但是由于技术档案管理功能的单一和应用不便,还仅能提供简单检索和查找,在技术档案的调档和图纸查阅中,还不能提供完整的资料信息,这也造成技术档案应用时往往还是查找纸质图纸和技术资料。
三、水利工程技术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完善的几点建议
技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作用在于:确定技术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规则、开发档案管理应用软件,注重电子文件档案的管理,确保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的完整、齐备、规范,有效利用区域网络和全国档案信息网络。
(一)水利工程技术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要实现系统化要以档案行业管理部门为主,推动水利工程技术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系统化建设,在深入调研可研、规划、设计、招投标、施工、验收、质监、监理等每个部门的软件应用情况,从档案管理和应用便捷、高效的角度出发,对档案管理软件特别是水利工程技术档案的形成、整理、存档、查阅、应用等功能进行系统化整合,促进整个流程的系统化。
篇9
关键词:水利;信息化;问题;策略
水利信息化就是在水利行业应用现代通信计算机网络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充分开发、应用与水有关的信息资源,如水利资料、数据、技术等在内的信息资源,直接为抗旱、防汛减灾、水资源开发、利用、配置、节约、保护等综合管理及水环境保护、治理等决策服务,提高水及水工程的科学管理水平。经过多年的努力,信息化建设也经历了逐步发展,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但是,近年来经济发展的深化也为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在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对目前的建设成果进行优化,使得我们的信息化建设更好的为经济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
一、我省水利信息管理的现状
进入2000年以来,我省逐渐实现了对泉水水位、水资源费征收、雨情测报、防汛调度、工程管理实行信息化管理,水利信息化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在近年来各项水利工程建设中,配套建设各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了对各项数据的实时远程监测与控制,为下步水利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打下了基础。
1、建成了高效的防汛抗旱指挥系统
个别地区存在县域水务信息与上级地域和其它同级地域信息的不畅通性,还存在数据信息接入不全等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
2、水文信息系统和水资源管理电子政务系统建设进展顺利
部分地区建立水利信息港,整合各类信息资源,实现与地方政府、上级业务部门之间的互联互通。有些地区安装了泉水水位自动观测设施,实现了对泉水水位数据的遥测,布局基本合理,但观测手段相对落后,泉头测点还是偏少。部分地区实现了水资源费征收智能卡管理,做到先交款购卡、后取水,改变了水资源费征收的被动局面。
3、水利工程配套自动化系统初具规模。
3.1、防洪工程。随着国家逐步倾斜对水利工程的投资,全国众多大中型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工程,配套建设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了对水库水位、库容的远程实时监测及闸门启闭、的自动化远程控制。安装了水位、雨量、视频远程监控系统,此外,重要的防洪枢纽还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
3.2、供水工程。近年来实施的向城区、企业供水工程、水库调水补源等工程都分别配套建设了供水自动化监控系统,实现了对供水流量、供水总量等数据的实时远程监控。
3.3、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已建成的规模化集中供水工程安装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了视频监控和供水、消毒自动化,确保了农村自来水工程的正常管理、运行和供水质量。
3.4、灌区工程。在实施灌区节水改造工程中,实现了对骨干工程配水水量信息化采集。
二、我省水利信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基础数据库建设方面,我们已经建成了基础信息库系统,但是由于多年来我省的各类档案管理还只是停留在纸质文件形式,另一方面我们没有认识到档案管理专业与数据库建设相结合的重要性,致使过去的历史参考资料还停留在纸质文档阶段,现有的和新生的数据资料由于缺乏档案管理人才而疏于管理,致使基础数据库中空空如也,数据库只是用来充门面,并未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2、在信息通道建设方面,水利信息化基础设施还不完善,各类信息化监测系统还不健全;虽然目前我省已建成的各项水利工程都配套建设了相应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但部分信息数据的共享还仅限于工程所在处的管理控制中心,水务信息化总体平台的信息数据不完善;
3、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方面,我省水利信息化建成已初有成效,但是,有的信息化网站、平台还亟需整合、提升。但是,受到传统水利管理的影响,许多部门还只是重视水利工程硬件设施建设,而忽视了信息管理的软件投入,导致信息化建设投资有限,在现有系统的维护、升级方面投入不足。
4、信息化建设专业人才引进方面,长期以来,我们在水利方面的举措都是重建设、轻管理。这导致很多水利部门没有专业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人员,而是由工程专业人员兼职管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水利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三、解决对策
1、提高认识、丰富脑袋,将水利信息化管理当做水利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长期以来,我们的水利建设都是重视硬件设施的投入,轻视软件设施的投入。这是信息化的时代,重建设轻管理已经不能满足我省水利资源利用和管理的客观需要。只有我们开阔思路,改变以往的陈旧观念,才能适应信息化时代的需要,才能更好的发展信息化建设,提高工作效率、更高效、更快捷、更接地气地为人民服务。
2、不走形式、注重应用,建立切实、完善的水利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议将本地区的水利历史资料分门别类地从纸质形式转化为电子信息形式,提高其利用率真正体现其历史参考价值。真正实现“数据采集自动化,资源管理规范化、信息网络化、指挥决策科学化”的目的。
3、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建设安全、可靠、畅通的信息通道。无纸化办公已成为现代企事业单位实现环境友好、办公高效和资源共享的首选方式。水利信息化管理领域亦可采用这个理念,根据本地域的具体情况通过建设地域水利专网,共同租用光缆等形式解决水利信息通道的建设,实现水利数据资源共享。
4.合理运作,加大投入,保证水利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过去我们倾向于把工程建设与信息化管理当做是两个不同的事物区别对待,便出现了重建设、轻管理的建设理念,客观导致了工程建设资金投入过多甚至是出现了重复建设等浪费现象,而信息化建设却后劲不足。现在我们要改变观念,把这工程建设和信息管理建设当做决定水利发展的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可或缺的方面,两者不可偏废。只有这样,才能在搞工程建设时考虑到信息化管理建设的资金预算问题,才会实现建设资金的合理运作,加大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
5、合理引进,强化管理,加大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力度。
在人才引进阶段,信息管理部门应立足于本部门的工作需要,引进计算机专业技术人员和档案管理人员,实现信息化管理的专业化。其次,要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实现水利信息化管理工作专人管。再者,要对上岗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使他们具备雄厚的计算机技术、认识到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为水利信息化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管理
Abstract: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is a public welfare project,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and are carried out in the national plan under the control of. All kinds of projects, especially large and medium-sized projects have to go through the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authorities and planning departments, and accept the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 planning department, the management and supervision of discipline inspection and supervision departments. 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the construc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management problems in China, and analyzes the causes of the problems, and suggestion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management is put forward
Keywords: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V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水利工程建设是我国国家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在逐渐突出,但是,在水利工程建设技术发展的同时,相关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方式和方法并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更新,从某种意义上说给水利工程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阻碍。在我国经济发展国际化的新时期,我们要推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方式进行更新。
一、水利工程建设分析
我国水利工程自古就有,“兴水利、除水害” 一直都是水利工程建设的目标,但是到了近现代,水利工程建设的主要目的在不断增加,除了稳定社会发展之外水利工程建设还关系到了我国的经济发展,环保事业的发展。虽然我国水利工程开展的比较早,但是受到我国国情影响,我国水利工程建设水平一直都不高,直接关系到了我国农业和供水的发展。在近代水利工程的作用在明显的发挥,对水利工程的重视程度也应该不断提高,所以,要适当的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的管理水平,适应我国经济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水利工程的建筑涉及到的工作内容非常复杂,除了基础的工程施工之外,还涉及到了“征地移民、生态环保、交通通信、水文地质等”众多内容,故而,相应的管理内容也就增多了,增加了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难度。同时,一个完整而成功的水利工程是需要不断论证的,这样就给水利工程带来了阶段性的特征,水利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包括“论证立项、开工准备的前期阶段、工程建设的建设管理阶段以及竣工移交后的运行管理阶段。”在这些不同的工程阶段,其都具有一个即独立存在又需要相互协调的目标,不同目标就需要建立相应的管理体制并进行资源优化配置。
二、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就目前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实际效果而言,我国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而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1.招投标管理问题
当前,招投标制度已经成为了我国大多数工程所使用的制度,但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很多工程在招标工作中委托低资质的招标单位,导致了水利工程各个参建单位的素质低下。很多招投标工作并没有根据相关规定而进行操作,存在着严重的“虚假招标、违法分包或者转包”现象。同时,水利工程建设单位还存在着同体的问题,即“质量监督机构、项目法人、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相互隶属统一行政主管部门管理”,这种管理方式容易导致很多管理行为不便实施,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也就很难发挥。
2.建筑质量管理目标不清
由于近几年来我国对各类工程质量的关注度在不断提高,对水利工程质量要求也在提高,所以各工程建设单位为了适应政策和大众的要求也提出了质量第一的建设口号,但是 “质量第一”在实际施工中却表现的过于形式化,无法真正保证水利工程建设的实际施工质量。而出现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方面是管理队伍力量不足,水利工程需要大规模的质量管理工作人员,而建设单位的质量管理人员有限,导致了很多管理工作都没有得到有效的执行。另一方面是我国水利工程的“计划性”导致了各个地方的水利建设管理工作存在着地方保护性质,不利于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开展。
3.工程施工存在偷工减料的问题
我国众多水利工程都是采用分包的方式进行施工,并存在多层转包,在转包的过程中, 水利工程建设的实体资金在不断地减少,导致了很多施工单位为了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在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除此之外, 工程施工工序也总是不根据相关标准而进行,这样就“降低了现成本,但大大增加了隐成本”。同时,在工程项目验收工作管理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缺少正规的质量验收工作,如果某单元或某分部工程建设出现质量问题就会影响整个项目的施工质量。
三、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发展建议
水利工程质量要想得到有效的提高,就要优化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方式,以新的思路开展管理工作,而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发展思路主要有以下几点。
1.强化水利工程设计管理
在水利工程设计过程中要强化对工程设计方案和图纸进行审查,以保证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设计要以工程特点和地理环境为基础,以我国水利工程相关设计标准为依据,建设单位要建立专业化的水利工程“图纸审查制度”,以此来防止图纸变更对工程质量产生不良影响。从政府角度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力度,即建立健全质量监督机构,配全各专业监督人员,并对质量监督管理队伍进行相关专业和法律法规的培训,完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制,保证管理工作的开展有章可循。
2.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管理
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工程效益、社会效益和水利施工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质量管理是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关键,而质量管理工作主要是对项目设计方案、施工前期准工作、工程的招投标、施工阶段及项目验收等重要影响的因素进行控制和管理。第一,认真编制施工计划。水利工程施工计划是水利工程施工的主要依据, 因此,在施工之前建设单位要会同相关部门针对工程建设的实际状况,按照项目建设程序并符合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标准要求,认真地编制施工计划,以保证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科学性。第二,落实质量管理责任制。实行项目法人质量终身制,建立健全项目管理制度和质量管理机制实行定人定岗,层层签订质量责任书,做到项目建设过程中每一项单位工程和每一个施工工作面的施工质量有人具体负责,不留死角和质量隐患。建立激励机制,根据质量管理责任书定期对质量管理人员进行考核、评比,对质量管理成绩突出的人员物质奖励,对质量管理工作不到或到致工程质量出现问题的人员进行处罚,充分调动质量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三,积极开展信息化工程管理。在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中也要积极应用信息化管理方式以提高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主要是可以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来对工程中的信息进行整理和科学的分析,并存档,为日后工作提供信息参考依据,并安装预警系统对水利工程施工质量进行全面的监控和管理。
3.完善水利工程管理
水利工程关系到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因此要切实做好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管理工作的完善要从两个方面开展,首先,健全水利工程管理机构。要保证管理机构中有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完善的制度和设备、健全的经济实体等。其次,加强财务监管力度。要赋予管理单位以“财务自,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政府相关部门也要适当的对财务工作进行管理,如果发现亏损严重要帮助寻找原因并积极改正。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水利工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系统工程。我国又是一个水利大国, 水利建设任重道远,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水利工程管理就是在深入了解水利工程性质和作用的基础上,尽可能趋利避害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加强对水利工程的引导和管理才能确保创建优质的水利工程。
参考文献:
[1]孙志红,马美兰.关于水利工程建设现代化管理问题的探索[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08)
[2]殷勇.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