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发展的启示范文
时间:2023-07-11 17:53: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发展的启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近年来,××区以农村户用沼气建设为切入点,着力建设生态农业。目前,该区发展户用沼气池1.02万户,近三分之一的农户用上了沼气,20__年以来每年以新建1000至1500户的规模推进,建设“猪—沼—果(菜、鱼)”生态农业基地86处,50至300立方米集中治理粪污沼气工程17处。农村沼气建设带来了什么?最近,第15期市青干班31名学员深入××区调研。通过调研,他们感受到沼气建设给××区农村带来的四大变化:革新了农民观念,农业生产更加发展;拓宽了增收渠道,农民生活更加宽裕;改善了卫生条件,农村容貌更加整洁;改进了生活方式,农村乡风更加文明。也从中总结出××区发展农村沼气的基本经验:一是始终保持发展农村沼气的热情和韧劲,一届接着一届干;二是始终坚持农村沼气建设质量标准,务求建设一户、成功一户;三是始终把发挥沼气的综合效益作为重要引擎,做强产业链接,让农民持久得实惠;四是始终坚持“科学规划先行,典型示范引路”的工作路径,逐步全面推开;五是始终坚持构建服务网络,为沼气发展提供“保姆式”服务。[文秘站网文章-找文[文秘站:]章,到文秘站网]
××区农村沼气建设给人们予启示:
——农村沼气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以沼气为纽带的“猪—沼—果(菜、鱼)”等生态农业模式,是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沼气建设带来农业产业规模扩大,生产成本降低,农产品品质改善,是促进农民生活宽裕的有效途径;农村沼气池建设把农村的“三废”(秸秆、粪便、垃圾)变成“三料”(燃料、饲料、肥料),达到了“三净”(家居净、庭院净、饮水净),是农村社会“村容整洁”的有效实现形式。
——农村沼气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新亮点,是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大文章。实践已经证明,农村沼气建设推动着结构调整,促进养殖发展;降低生产成本,提供清洁能源;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劳动强度;改善农村卫生,提升文明程度;缩小城乡差别,增加农民收入。尤其是由我市首创的“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已在全国大范围推广,为建设和谐农村作出了贡献。
——农村大中型沼气工程是切合农村地区实际条件,解决污染加剧问题的有效技术路径。随着一批万头养猪场、千头养牛场、万羽养鸡场的兴起,造成越来越严峻的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区在畜禽养殖场建设的一大批大中型沼气工程,使整个生产系统良性循环,实现了治理污染和综合利用废弃资源“双赢”。建议对新上的集约化养殖场项目,配套建设沼气工程等环保净化设施,解决农村公共卫生和生态环境问题。
篇2
关键词:关键词:诺兰模型; 农村信息化; 展望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篇3
关键词:美国社区银行;新农村金融建设;启示
中图分类号:F8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1)07-0046-04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1.07.11
社区银行(Community Banks)这一概念源自美国西方金融发达国家。“社区”并非一个严格界定的地理概念,它既可以指一个州、一个市或一个县,也可以指城市或乡村居民的聚居区域。因此,社区银行不同于位于城市社区的银行,而是指在某社区范围内运营,主要为社区内企业和居民提供金融服务的地方性银行[1]。凡是资产规模较小、主要为经营区域内中小企业和居民家庭服务的地方性小型商业银行均可被称为社区银行[2]。社区银行是按照资产规模来界定的,其资产总额一般低于10亿美元。长期以来,社区银行一直是美国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资产约占全美银行资产总额的20%①。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社区经济在整个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开始显现出来,社会经济管理的重心逐步向“社区制”转变发展,社区银行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一、美国社区银行的发展状况及运营特点
美国社区银行业非常发达。尽管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竞争环境改变的挑战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社区银行总数有所下降,但是社区银行的数量仍为美国银行体系的主体。美国存在大量的民营金融机构,其中人均银行数量为世界之最,这与其社区银行的广泛分布密切相关。根据美国独立社区银行家协会网站(省略/files/ICBASites/PDFs/cbfacts.pdf)资料,截至2008年美国有超过8000家社区银行以及超过43000家营业网点,其中乡村和郊区的分布率高达83%,93%的银行资产规模在10亿美元以下,其中资产规模低于1亿美元的银行占总数的45%。截至2009年末,资产规模小于10亿美元的银行在数目上占全部银行机构的91%以上,资产规模在100亿美元以下的中小银行则占到98.7%,资产规模在10亿和10亿美元以下的社区银行总资产分别占全部参保存款机构的11.5%和23%,总存款和总收入的占比分别为13.4%、10.8%②。由此可见,这些银行正在为贡献美国GDP达50%以上的农场和小企业提供了不可替代的金融服务。
社区银行对美国经济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运营特点。
(一)资金运用方面
美国社区银行主要将一个地区吸收的存款继续投入到该地区中,资产负债业务发生在该社区内,推动当地经济的建设和发展。社区银行这种扎根地方、服务地方的特点,对于社区的经济发展与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据美国独立社区银行协会统计,截至2009年末,银行体系中资产规模在100亿美元以下的中小银行的信贷余额中有67%是小企业贷款,而且这些贷款提供了62%的小企业启动资金。
(二)市场定位方面
美国社区银行的服务对象专注于市场经济中的弱势群体,即社区普通居民、中小企业和农户,这不同于大型银行主要追求大型公司的行为。事实上,目前美国的社区银行已经成为中小企业主要的金融服务咨询支持机构,也是美国中小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据美国小企业管理局统计,美国GDP中约有50%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这说明美国的中小企业十分发达,而这些发达的中小企业又为美国社区银行的业务拓展提供了广阔的经营空间。
(三)经营业务方面
美国社区银行以传统存贷款业务为主,存款较为稳定,能对客户进行深入了解并相应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这是社区银行最典型的特色之一。社区银行主要从贷款和投资中获取利息收入,其存款客户主要是附近社区的存款者及相关社区内的中小企业和农户,存款利率敏感性较低、相对稳定。许多社区银行在面对个人客户的零售业务方面提供全面的选择,包括中小企业贷款和农业贷款、较低收费的支票和投资产品、不同种类的楼宇按揭和消费者贷款产品、较低收费的信用卡和借记卡服务、以及自动提款和电子银行等服务。
(四)信贷审决方面
社区银行的审贷人员除了审查贷款人的标准化、常规性的资质材料(信用记录和财务数据等)以外,同时还要综合考虑其品质、性格、家族历史与构成和个人日常开销等其他个人因素。与大型银行不同的是,这些审贷人员通常本身就是融入到社区生活的成员,也十分熟悉本地市场的客户。因此,当社区银行在审批中小企业和家庭客户贷款时,贷款人不再仅仅代表一堆财务报表的数据。由于社区银行的运作都在本地,具有地缘优势,因而社区银行作出信贷决定相当便捷、直接、迅速。
(五)产权组织方面
社区银行的股权结构和组织结构较大型银行而言相对简单。在银行控股公司体系中,社区银行一般以银行控股公司(OBHC)的成员银行的形式出现。此外,自1997年S公司(Subchapter S Corporation)经营形式创立以来,大约1500家社区银行采用了S公司形式。与大型商业银行资本社会化、股权分散化、股东多元化和全球化相比,社区银行多由当地的投资者和该银行经理人员所拥有,所有权结构较简单集中。同时,社区银行组织结构也简单,分支机构数量较少,大部分以独立银行的形式存在。在美国,资产规模低于l亿美元的社区银行中约有1/3采取了独立银行的形式。
二、我国新农村金融建设中推行社区银行的现实性与可行性分析
据美国独立社区银行协会(ICBA)统计,截至2002年末,全美共有8932家社区银行和39094个分支机构。这些网点有54%分布在农村;26%分布在城市的郊区;4%分布在西北部;仅有17%分布在城市①。而目前,多达83%的美国社区银行就分布在农村。由此,从美国社区银行在农村的分布情况及其取得的成就来看,我国在新农村金融建设中推进社区银行无疑能够满足农村金融服务的需求,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由于我国地区间发展极不平衡,金融资源分布不合理,许多大型银行将经济落后地区吸收的存款投向到经济发达地区,从而导致地区差距扩大,不少农村地区出现银行服务“真空”。而通过对美国社区银行在资金运用方面的特点分析可以看出,社区银行是将本地市场吸收的资金仍然主要运用于本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另外,在大型银行撤出的地区设立社区银行也能够填补金融服务的缺口,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健发展。
事实上,近年来全国各地纷纷建立了类似社区银行的金融机构,甚至有些地区的小型商业银行已经初步具备了社区银行的性质。例如广东地区广泛吸收各种资本,实现股权结构的多元化;以中小企业和普通居民为主要服务对象,以消费性金融服务为基础,重视多样化经营,广泛吸收自然人入股;遵循市场运行规律,发展电子银行或网络银行。闽浙地区则吸收当地私营企业资本,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以社区银行为主体,以乡镇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进行专业化经营。江苏地区着眼于产权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创新,通过建立自然人、集体、民营投资风险最小化和投资利润最大化约束机制,形成相对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通过为民营、集体等中小企业提供特色服务,避免与大银行竞争,寻找自己的运作空间,并成为这一空间的主导;突出地域优势,实现低成本扩张,发展消费性金融业务。东北地区扎根广大农村地区,立足地区优势,挖掘资源,引导金融消费,走专业化经营道路。西南地区将金融资源投向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通过与中小企业合作建立良好稳定的合作关系,为自身创造长期发展的社区环境;根据成本收益等因素设置分支机构,将其变为资讯、咨询与传统业务的综合提供商;了解当地居民金融消费观念,划分市场目标,逐步发展保险与证券业务,并设计适合当地居民需要的业务组合,引导金融消费潮流。这些地区的金融机构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它们的成功经营表明社区银行在我国具有良好的生命力和竞争力[3]。我国社区银行的雏形已见端倪。
三、美国社区银行给我国新农村金融建设的启示
本着贴近社区、方便百姓、亲情服务、灵活应变的经营理念,社区银行不与大银行争夺“高端”客户资源,同时还拿出相当比例资金用于社区下岗待业家庭、社区农户人群等的资金需求。社区银行一直是美国金融体系中极其活跃的部分之一,对美国贫穷落后社区经济所取得的飞跃成就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而美国社区银行活动的蓬勃发展得益于社区银行的正确定位和市场细分所带来的比较优势,也得益于美国政府的政策扶持以及监管当局的有序监管,这些成功经验都值得我国学习借鉴。
(一)重视社区银行的积极作用
首先,社区银行是当地土生土长的“草根银行”, 在经营区域内“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大部分美国社区银行主要以民间资本参股为主,并将其客户定位于当地社区内的初创和成长时期中低端企业和个人,这样社区银行与中小企业的所有制和规模相匹配,因此能够获得大量廉价且稳定的资金来源,从而使银行为客户提供更为人性化的服务,促进双方良好互动、双赢局势的形成,即集人缘、地缘、事缘于一体的综合优势有助于社区银行提供高效优质的社区金融服务。
其次,社区银行通过扎根社区,经常参与社区公益事业活动,与社区内企业和居民进行广泛深入的接触,与客户关系良好且较为稳定,在对当地客户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能够准确建立人缘相亲的客户信息系统,这样既可以由表及里地认识社区的整体状况,又能够由此及彼地调查社区内潜在客户的信誉情况,大大降低了在借贷市场中发生逆向选择、道德风险现象的可能性,以及社区银行的经营风险。同时,由于银行获取客户真实信息的成本比较低、速度比较快,因而能够凭借在信息方面的优势以及员工丰富的社区知识减少贷款审核的繁琐过程,即时即地地对贷款业务迅速做出决策,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第三,相对简单集中的组织结构和灵活快速的经营团队有助于社区银行实时满足企业和居民的融资需求。由于社区银行的股东和经营团队人数较少,每位股东和经营者投入风险控制的努力结果溢出相对较少,外部性带来的组织激励扭曲程度就较小,内部决策和执行过程中的协调成本相对较低。“人熟、地熟、事熟”以及组织架构灵活简单,使得社区银行较好地满足了客户对贷款服务的实效性要求。而且由于事后社区银行还能对企业的贷款给予适时的辅导和监控,因此社区银行不但能迅速提供贷款解决中小企业的燃眉之急,还能将贷款风险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二)发挥法律政策的重要功能
美国社区银行发展的经验表明,在应对金融危机以及为中低收入人群提供金融服务方面,良好的制度设计与实施一直是政府有效解决市场失灵状况的最佳选择。例如《社区再投资法》明确要求享受联邦保险和救助的金融机构作为美国政府金融安全网的受益者,负有社区再投资的义务。鼓励金融机构对于经济不太发达的特定社区开展金融活动,开发其金融业务潜力。通过法律手段明确和激励银行机构的社区金融服务义务,促进社区金融服务需求的满足,充分发挥立法手段的作用,明确金融机构的社区贷款、投资和服务要求,引导其在符合自身特征的市场定位下重视并改善社区金融服务。同时,《社区再投资法》还对社区银行提供社区金融服务的情况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即从贷款测试、服务测试和投资测试方面对社区金融服务情况制定了详细的评级标准,并通过公布评级结果和将评级结果与该银行兼并、收购及增设机构等相联系的机制来约束和激励银行的行为,为推动美国社区经济的发展和满足中低收入城乡居民的信贷需求起到了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
作为非纯营利性的商业行为,社区金融承担着为小企业和中低收入人群提供金融服务的功能、支持地区经济发展的社会责任,因此政府应从法律层面提出有关政策要求,并不断完善相关制度,降低社区银行的政策执行成本,实现资金在区域空间配置和成本收益上的均衡,促进社区金融服务需求的有效满足。即通过给予相应的法律政策支持以降低其经营成本,缓释其可能遇到的风险。这些政府支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财税政策方面,社区内涉农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实行税前全额拨备损失准备金制度、对社区金融机构执行差别化的存款准备金政策、一定金额以下社区贷款执行税收优惠政策。二是信用支持方面,可以借鉴美国由相关政府部门提供一定信贷担保或建立专门的政府基金的经验,积极探索建立符合我国社区金融发展特点的信贷担保机制,通过明确、透明的制度规范,促进相关运行机制充分发挥作用。
(三)加强监管体系的全面建设
在美国对社区银行业的监管采用分级监管模式中,美联储是社区银行的主要监管者,并受到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美国财政部货币监理局和储蓄银行业的联邦规范机构的监管。同时,各州的银行管理部门也会对所在州的社区银行实行严格的监管。
就监督方式来讲,美联储多采用非现场监管方式,这是因为美国社区银行的资金运作普遍良好,管理也相对简单。在现场监管中,美联储委派检察官作为社区银行的“中心联系员”,密切关注银行正在进行中的业务,并且逐步接近他们的核心事务,这样能帮助美联储进一步细化现场监管计划,并提供一条方便银行和美联储交流的途径。为了确保有限的监管资源能够集中在适当的银行机构中使用,美联储同时维持着一个非现场的监管体系,通过查看银行的财务状况检查等级评定,密切监视银行在现场监管间歇期间的表现。
除此以外,该监管体系还包含了通过公众监督的手段,即将《社区再投资法》所规定的评级结果于媒体公开,或者一般公众也可以针对由评级差强人意或者不合格的机构提交的《社区再投资法》改进计划发表评论。《社区再投资法》改进计划被批准之后,银行还应提交季度报告以达到公众监督的目的。由此,我国在新农村金融建设的过程中就可以借鉴这种做法,将监管要求与社会约束结合起来,这样既可以降低监管成本,也能够避免直接行政干预带来的消极影响。《社区再投资法》评级结果对于金融机构申请设置新机构、与其他机构合并、转为全国性特许银行等均是至关重要的考虑因素,我国在监管中也可以考虑建立社区银行服务的评价体系,将评价结果与机构设置和扩张等挂钩,以促进社区银行金融服务目标的实现,同时要兼顾效率和风险因素,取得适当的平衡。
参考文献:
[1]常永胜.定位理论与中小银行的市场定位[J].企业经济, 2004(6).
[2]晏露蓉.林晓甫.中国社区银行的市场需求和发展可能分析[J].金融研究, 2003(10).
[3]钱水土,李国文.社区银行及其在我国的发展[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6(8).
Development of the Community Bank of America and Its Implication
for New Rural Financial Construction in China
MAO Dan-dan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rts and Law,Wuhan 430070,China)
篇4
[关键词]农村金融;存在问题;未来趋势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5-0053-02
1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改革发展的状况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体制的逐步完善,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一是农村金融机构改革稳步推进;二是“三农”贷款持续增长。截至2006年上半年,我国农业贷款余额近3万亿元,约占金融机构全部贷款余额的14%,60%以上农户的贷款需求得到满足。但是当前农村金融改革发展中也存在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一是农村地区资金外流情况严重。目前,通过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等商业性金融组织,每年从农村地区流出的资金大于从城市流入的资金,导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不能得到有效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受阻,城乡差距过大;二是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不健全。商业银行改革以来,几家主要银行都大批撤出了在农村地区的营业网点,与此同时,为“三农”服务的金融机构建设没有跟上,造成机构网点覆盖率偏低,农民接受金融服务困难;三是金融产品创新不足,赢利水平不高。现有的农村金融机构主要经营传统的信贷产品和商业保险产品,而对农民需求量较大的小额贷款和农业保险则缺乏创新,造成金融产品单一,赢利能力严重不足,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薄弱,而一些非正规的农村金融组织虽然金融服务比较符合农民需求,发展较快,但是潜在风险较大;四是金融基础设施不完善,支付结算体系落后。适合农村经济特点的金融电子化、票据化基础设施研发和建设不足,覆盖的地域范围小,便捷化程度低。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金融“三农”服务的能力,严重制约了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
2 发达国家农村金融体系对中国的启示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农村金融体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美国农村金融体系来看,美国已经建立起了包括政策性金融、合作金融以及农村保险在内的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体制,建立起了支持农村建设资金循环的长效机制,较好地支持了农村和农业发展,维护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借鉴美国经验,结合中国农村的具体情况,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已经成为下一步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主线。
(1)要鼓励金融组织创新,推动交易工具和业务品种的创新。要按照农村现实和农业经济发展实际,培育和发展商业性的、可持续的金融组织。条件许可的地方可建立社区银行和小额信贷组织。鼓励引进国外农村金融中的专门为农业设计的金融品种,以满足农村金融需要。
(2)对现有农村商业性金融机构明确功能定位。农信社要巩固已有改革成果,办成商业上可持续、主要服务于乡(镇)、村和农民的金融机构,农业银行要结合股份制改革,通过机制和体制的转换,充分发挥农业银行作为大型商业银行的系统优势,切实提高对农业产业化、基础设施和城镇化建设的信贷支持质量和效益,加强对县域经济的服务;积极推进邮政储蓄改革,按照商业化原则,引导邮政储蓄资金支持“三农”。
(3)加强政策引导,开展金融知识教育。要加强社会信用制度建设,转变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发展理念,要努力塑造有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市场,用市场化利率覆盖其经营风险。
3 农村金融创新的建议
在银行业积极应对金融危机的新形势下,转变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农村银行增强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和风控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是随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逐步深入,农村金融竞争日趋激烈,农村银行要想在多元化竞争中站稳脚跟,求得快速发展,必须适应市场需求,发挥自身优势,实施差异化经营策略,从而确立独特的竞争优势。
(1)加大政府支持力度。要进一步加大政府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这不仅要体现在财政扶持和税收减免上,更要体现在政府对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立、经营、人才资源、法律保障、舆论宣传等各个环节上。要扭转地方政府忽视农村金融工作的局面,把农村金融发展纳入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合理增设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经济发展可持续能力强,金融服务不充分的地区,合理增设农村金融机构,扩大农民选择金融服务的范围,增强金融竞争力。
(2)提升农村金融服务的基本功能。着重加强农村的金融基础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农村支付、清算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地区金融机构支付业务处理的自动化水平和效率。创新管理体制,改革产权制度,完善治理结构,加强风险防范,提升农村金融服务的基本功能。
(3)加强农村金融人才培养。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特别是以农村信用社等为主体的基层农金机构,由于地理位置、待遇和体制等因素,十分缺乏研究型、应用型高端人才。应通过高校、科研院所加大对农村金融战线缺乏的实践和理论人才的培养,加强为农村金融发展而献身的理想信念教育,培养一批政治品质好、业务素质高、研究能力强的新型农村金融人才。完善相关待遇、职称评定、干部提拔等配套机制,留住人才、重用人才。
(4)建立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体系,培育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机制。拓宽政策性金融的业务范围,大力发展面向广大农户的合作金融组织,逐步规范和引导民间金融。要通过经济手段而非行政手段来解决民间金融所存在的问题,并逐步使之规范化和制度化,充分利用传统的信用资源来培育和发展民间金融主体,使金融产业逐步走向多元化和市场化。
(5)加快法律制定,为农村金融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要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稳定的金融法律体系,同时对于建立怎样的金融监督管理协调机制、信息共享机制,如何建立等问题,应作出明确的规定并通过多种方式强化市场经济主体的信用观念和信用意识,农村金融立法应循序渐进,平稳推进,为农村金融体系的运行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
(6)建立和完善信贷保险制度和补偿机制。首先,建立农村信贷保险制度,积极开发农业贷款损失补偿保险品种。其次,建立信用担保补偿机制。政府要建立信用担保补偿基金,建立区域性信用再担保机构,以分散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完善特色农业风险分散与补偿机制。
参考文献:
[1]李晓春,崔淑卿.汇丰银行在我国开设村镇银行的若干思考[J].现代经济探讨,2010(1).
篇5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市场定位;发展思路
农村信用社是由中国人民银行批注设立的,组成方式为社员入股,主要是由社员对农村信用社实施民主管理,是为社员提供金融服务的机构。服务宗旨为:以农为本,为农服务。改革开放至今,农村信用社在其发展过程中,取得了较为瞩目的成绩,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将农村信用社的发展以改革开放至今为基础,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在1979年-1996年,该阶段我国初步形成了农村信用社,主要开展的是存款、贷款业务,规模较小,经营业务较为单一;第二阶段在1996年-2003年,农村信用社的发展目标得以明确,在原有的业务上,增加了服务三农的功能。第三阶段在2003年-至今,农村信用社规模逐渐扩大,改革试点不断增加,金融业务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但是,在新的社会背景下,农村信用社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与社会市场经济相背离的问题,因此,农村信用社急需明确市场定位,统筹规划,制定科学的发展思路。
一、农村信用社发展现状
1.规模小,业务单一
规模小和业务单一是农村信用社普遍存在的问题。当前农村信用社总体发展相对滞后,全面开放的农村金融市场使得固定的农村金融份额被瓜分,削弱了农村信用社的市场竞争力。由于自身条件原因导致农村信用社业务较为单一,仍以存贷款业务为主,已经不能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之所以造成上述问题,原因在于国家减少了对农村信用社的政策倾斜,对其业务不再像成立之初一样大力支持,因此,规模比较小。同时农村信用社服务对象是农民,再加上地域条件限制,导致一些中间业务得不到发展机会。
2.机制不完善
虽然农村信用社成立至今已有几十年历史,但是其发展和农村经济发展严重脱节,尤其是企业法人变换频繁、产权不明晰、管理责任划分不明确等,有些地方政府干预现象较为普遍,管理部门没有做到正确引导;在经营方面,股份所有者并没有做到有效监督,农村信用社实际上被地方政府控制,不能同其它金融机构一样可以自我约束、自主经营、自担风险和自我发展,因此在金融市场上缺乏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同时严重的不良资产负担也是阻碍农村信用社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3.不重视信息化建设
与其它金融机构相比,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农村信用社要远远落后,一些中间业务基本处于起步阶段,有些落后地区甚至在这方面还是一片空白,对中间业务发展起到了限制。近年来,乡镇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一些人开始形成了理财观念,一些企业也需要农村信用社为其提供项目融资、信贷、投资理财等服务。但是农村信用社用于信息化建设方面的资金较少,更不要说数据库管理和维护了,因此,无法满足用户需求。
4.服务水平不高,缺乏规范管理
农只要是“三农”范围内都是农村信用社的信贷扶持对象。客户自身问题以及信用社服务水平不高成为限制信贷工作有效开展的主要阻碍因素。农村信用社通过提高贷款门槛和制定严格贷款措施,以此来降低信贷风险信。比如,大额贷款的审批程序更加复杂,严格要求贷款者的的有效抵押物和相关证件。对于信用良好的客户,并没有制定优惠政策。同时基层或者的偏远地区的信贷员服务意识不强、服务态度差、纪律性不严谨,对于农村信用社业务的正常开展也有一定的影响。
二、农村信用社市场定位问题
1.主体划分不明晰
国家农村政策性金融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国家通过建立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方式为农业发展提供资金或优惠贷款。在这里,发起人是政府,基础是国家信用,此种类型金融机构以国家相关农业政策为指导,积极配合,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第二个方面,政府发挥主导内容,明确使用方向,金融机构以政府政策为主导为农业提供贷款,具有强制性。不仅包括农、林、牧、副、鱼,还包括工业,第三产业也包括在内;农民的和乡镇企业等市场主体只要满足要求都可以享受国家政策性贷款。第三个方面,由政府对金融机构的信贷分配进行干预,导致金融机构不能按照自身资产负债情况合理分配信贷。
2.产权不明晰
当前农村信用社与建立之初相比,股金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不仅有农民股和职工股,还有法人股和国家股。但农村信用社仍是独立企业法人, 产权明晰, 设有理事会和监事会, 资金也依然是来源于社员入股。但是的社员股金的所占比重已经越来越小,有些农村信用社甚至已经不存在社员股。大部分社员对股金的处置受到了限制,分红越来越少,不能参与到农村信用社日常管理过程中。此外,政府干预导致法人变换频繁,而的农村信用社的实质控制者是国家。
3.运营机制与市场发展不协调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用以支持“三农”发展,对于“三农”的财政拨款数量越来越多。但是并没有和政策性金融资金结合到一起,导致其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首先,资金被多个部门划拨,规模优势得不到体现;其次,财政直补资金没能和农村信用社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有效结合,因此,支农作用被分散;再次,农村信用社贷款业务对贷款者的条件限制极为苛刻,程序繁琐。从总体上来说,贷款额度较低,对农户安排贷款资金产生影响。
三、农村信用社发展思路
1.明确市场定位
作为农村信用社,要对目前的产业结构以及农村城市化发展情况进行全面掌握,以市场需求为指导,抛弃旧经营理念。站在宏观角度进行重新定位。可以在社区开展金融服务。要对服务对象进行定位,具体包括个体、中小企业、私营以及城镇居民。把服务对象确定为城镇居民、个体、私营和中小企业等。将“三定的”有效落实。其中,定位指的是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拓展社区业务;定向指的是金融服务以服务社区居民、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为目标;定量指的是的根据农村信用社时期资金量情况,对贷款占比进行合理控制。在信贷经营上,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优势的,业务以小、散、短期的零售业务为主;对大客户要做好相关贷款优惠政策。增加农村信用社和现有客户的粘合度,稳定已有客户存款。
2.发展业务新模式
首先以载体为依托,构建不同的信用体系,致力于中小企业以及个体民营经济发展。如果名村信用社位于城区,可以在服务区内的企业以及组织等,开展信用的工程建设,评定辖区内的企业以及商户信用,建立信用共同体,为贷款企业或个体商户提供给贷款,最大限度使贷款金额满足资金需求。
农村信用社应当积极借鉴国有商业银行等大中型银行的发展经验,占取更多市场份额。积极与地方政府沟通,尽可能得到地方政府的政策倾斜,面向服务对象开展金融服务。对辖区内居民的信用进行等级评定。划片分配工作人员对片区内居民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在调查过程中,要重点明确居民金融需求,根据调查结果,有效拓展业务,同时也可以建立起准确的信用档案,便于信用评定以及今后的贷款审核。当贷款发放到贷款者手中之后,要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跟踪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贷款资金的安全性。
3.分层次营销
所谓分层次营销,就是就客户进行分类,可以从信用、业务量等多个角度进行划分。大致划分为几个层次,划分完毕之后,对于不同层次客户采取不同的营销方式,有针对性地提供金融产品,服务手段也要因层次而议。这样一来能够对现有客户进行巩固,同时对新客户采取同层次服务,能够的增加新客户对农村信用社的好感和信任,吸引并巩固更多新客户。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文化水平逐渐提高,旧的经营理念和服务手段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新农村发展的需要。新时期下,农村信用社发展面临重重阻碍,要想一一克服,必须做好客户工作,对客户进行层次分类,将的分层次营销理念引入进来。只有如此,农村信用社才能占取更多的市场份额,提高市场竞争力,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农村信用社经营现状进行了分析,明确了农村信用社市场定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明确市场定位、发展业务新模式以及分层次营销的发展思路。各地农村信用社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上述建议进行适度调整。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过程中,积累经验、总结教训、不断改进,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可持续道路,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国家繁荣昌盛推波助澜。
参考文献:
[1]陈慧.农村信用社市场定位发展的研究[J].经济视野,2012(10).
[2]卓熙斌.论城镇化背景下农村信用社的市场定位与转型[J].财经界,2014(9).
篇6
关键词:农村社区 体育发展 问题 对策
一、前言
众所周知,中国式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同时,我国还拥有九亿多农业人口,只有大力提升农村社区的体育建设,才能有效提升农业居民的身体健康水平和精神文化素质。所以说,加强农村社区体育建设,严格执行全名健身计划纲要,将对农村社区体育成败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就目前来说,我国已经对农村社区的体育建设有了初步的规划和实施方案,各地也根据自身实际有效地开展了一些农村社区建设,但是从整体上来看,我国的农村社区体育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是一种水平较低、基础较为薄弱、群众基础不牢固的时期。所以说,对农村社区体育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寻求促进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的方法,在当今的环境中是十分需要,也是必要的。
二、目前我国农村社区体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体育锻炼意识
长期以来,国内的农民始终保持了一种所谓的“农业劳动就是体育锻炼”的观念,大多数农村社区群众都持这种观点,认为每天参加的体力劳动属于体育锻炼的一种,但是通过科学验证,长期的机械、重复性的劳动方式对身体是有损伤的,而体育运动是以强健身体为最终目的,有针对性的计划性的采取的行动。两者有着根本性的不同。同时,农村人口大量的体力劳动时间也是他们无暇在休息时间在耗费体力参加体育运动,同时知识文化素养的偏低也使其缺乏健身和保健的意识。这使得当前农村人口疾病发病多发的趋势进一步加强。
2、农村社区体育基础设施匮乏
由于我国当前的国情,政策资金对农村体育发展方面直接扶持较少,多是当地基层政权组织解决。而我国目前还有相当大一部门农村社区还处于不富裕的状态,在其他基础设施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很少有农村社区将资金和人力物力投入到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上来,这也导致了很大一部分农村社区群众没有合适的锻炼场所,限制了他们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3、农村社区缺乏专职性的体育人才
尽管部分农村社区目前已经建立了相关的运动处所、组织了一定的运动团队,但是由于农村基于城镇较差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愿意前往农村进行相关工作指导的专业性人才较为紧缺。农村目前已经配置的体育教职人员,也大多为兼职人员,缺乏严格的体育教学模式,也缺少体育锻炼的安全防护教育。这对于农村社区体育的发展是较为不利的。
4、传统思想阻碍农村社区体育发展
农村社区作为传统思想较为集中的地区,人口较少,思想较为保守,一般农民在休息时多采取看电视、打牌等方式消遣,参加体育活动的甚至会被当做异类来看待,这些守旧的思想非常不利于现在体育在农村社区的传播和发展,直接导致了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的缓慢。
5、体育管理机构混乱
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发展,目前农村社区体育形成了由农村体育协会为管理中心、地方体育委员会进行统筹管理的模式。虽然对农村体育工作进行管理和协调的部门较多,但是真正在日常的工作中正常行使责任的还是农村社区体育协会,地区体委很少有具体的管理。但是由于农村体育发展的先天不足,农村社区与协会的工作人员多由当地农民群众直接参与,几乎没有专职的工作人员,而兼职的工作人员缺乏对整个地区的体育发展进行规划和管理的经验和意识,这就形成了地方政府机关不作为,农村社区体育委员会不会做的管理窘态。
三、加强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的应对措施
1、大力增加政府投入,实现统筹管理
基于目前我国的体育制度,政府必须在发展农村社区体育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我国体育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将体育事业经费、体育基本建设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和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并随着国民经济发展逐步增加对体育事业的投入。”着从法律层面上规定了政府应尽的义务和职责。目前来说,体育发展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能否突破这一瓶颈,带领广大农村群众寻找最佳的管理和建设方案,推动农村社区体育的发展,是摆在地方政府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只有加强统筹管理,不断提升政府扶持资金的投入力度,制定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我国的农村社区体育发展才能够持续健康的发展下去。
2、从自身做起,鼓励农村社区体育资源进行整合
在政府作出政策、资金扶持的同时,各农村社区体育协会也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和管理作用,加大投入,建立一套完整的农村社区体育建设人才的培养方案,为农村社区体育发展贡献有生力量。同时,尽最大努力在社区开展体育文化生活、举办健身协会、球类协会、保健协会等体育组织,广泛的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运动,对于提高居民积极性,广泛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全社会共同参与农村社区体育建设
各级主管部门在进行农村社区体育发展指导的过程中,要充分的意识到农村体育建设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除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对相关工作进行重点关注外,还要调动资源,利用社会上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投入到农村社区体育发展工作中来,只有这样,我国的农村社区体育运动才有发展的潜力,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四、结语
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到了非常关键的时期,而农村社区体育发展,既面临着众多问题,同时也有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必须要加强对相关工作的重视,全社会共努力,寻找问题、解决问题,农村社区体育发展,就会有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窦华优.天津市大港区农村社区体育现状及发展研究[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3, (3):21.
[2]柳若松.我国西北地区农民体育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体育科学,1999, (2) :78.
[3]樊炳有.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的动力机制探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 (11):56- 57.
篇7
一、继续加大对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支持力度
切实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投资力度、管理力度,积极培育农村文化市场,有效盘活农村文化资源,确保农村文化事业健康、快速、有序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是要继续加大国家财政的支持力度,保障农村群众文化服务阵地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基本的文化设施,群众文化网络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前提条件和基本力量。目前基层文化设施较为欠缺,难以为群众文化活动提供充裕的条件。因此,必须加强对群众文化基本设施建设的资金支持,如改造和利用好原有文化阵地,对现有的文化站、文化大院、书社、戏台、歌舞厅、礼堂等文化场所添置设施,完善设备,更新内容,规范管理。并积极新开辟新文化阵地,增加文化广场、球场以及其他群众文化场所等项目。
二是继续加大活动经费的支持力度。经费是群众文化活动和设施建设的基础和保证,要开展好丰富的群众文化活动,必须保证群众文化事业经费的投入,做到专款专用,保障活动常年正常开展。近年来乡镇为搞好群众文化活动,虽然采取了拉企业赞助、搞校园文化、乡镇补助等形式,但是只能是一时之计,没有固定的专项经费,还是难以保证农村文化活动的扎实开展。
三是要加大政策扶持,加快出台各种有利于群众公共文化发展的政策,明确相应的配套措施,鼓励和促进社会资金向公共文化领域流动,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吸引个体、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乡镇文化建设、投资文化事业,形成农村文化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使群众文化活动规范化、经常化、多样化、制度化。
二、努力提高文化服务机构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加快体制改革,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努力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使群众切实得到文化实惠。
一是要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创造良好的体制和政策环境。理顺各级群众文化服务机构的管理体制,出台相关政策,提供政策上的优惠和保障。理顺群众文化事业的管理、建设、营运之间的责权利关系。继续深化经营性文化事业实体的组织体制改革。
二是要切实加强农村文化工作者队伍建设。近年基层乡镇虽然明确了文体专干队伍,但仍然存在着较严重人才短缺、群文专干业务基础工作差现象,专干文化工作和专职文体专干较少,专干文化工作的时间少,常常是身兼多职,平时搞其他工作兼搞文化,专业素质欠缺,没有机会训练专业知识。所以要给予专业技能培训、人才引进和待遇补助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和专项资金扶助,培养好并且留得住一批深受农民欢迎和喜爱的文艺骨干。基层文化站也可以尝试采取聘用或兼职辅导的方式充实人才。
三是加强文化服务场所的日常管理,提高服务设施的使用率。目前县乡群众文化服务体系的业务用房尤其是对群众开放的阅览室面积,在公用房屋建筑总面积中所占的比例仍然较小。一边是基层文化站给群众所提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供给不足,另一边却是群众文化服务机构业务用房的未能全面开发和闲置。
三、继续坚持送文化下乡活动
长期以来,文化行政部门和基层文化单位坚持“二为”方针,常年组织专业人员编排思想进步、宣传科学、内容健康、寓教于乐、群众喜欢的文艺节目,组织演出队伍深入乡镇、村庄、社区、单位进行演出,受到了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进一步改进“送文化下乡”工作,使之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是现阶段活跃农村文化生活、满足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方面的重要措施之一。
各级党委政府要将送文化下乡列入年度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将“政府买单,群众看戏”的活动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各有关部门要建立有效的协作机制,相互配合,形成合力,丰富“送”的内容,活跃“送”的形式,选择“送”的时机,创出最佳效果。
同时注重在送文化下乡的过程中培养“乡下文化”,不仅仅是“送文化”,而且要“种文化”,改变文化下乡单向传播的模式,努力形成乡下文化的再造机制。走出去下基层,深入辅导,培训基层文艺骨干,指导演出技巧,为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注入活力。
四、积极增强自我创收能力
根据基层文化实际出台相关政策,强化文化服务机构的自我发展机制,在规范管理文化市场的同时积极搞创收,用“以文补文”的市场运行方式来改善文化设施设备、提高演出质量和服务水平。
目前群众文化服务机构的收入主要是靠国家的财政投入和事业收入、上级补助。虽然各级财政部门不断增加投入,但仍与对经费的需求有相当的距离。而上级补助和事业收入则是相当有限。因此要想在最大程度上解决经费不足的问题,就得依靠文化服务单位不断提高的自我创收能力。
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为文化创收提供了众多有利条件,一是广大群众接受新思想、新文化、新艺术的观念和保护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意识不断加强;二是我国各地传统民族文化、特色文化精彩纷呈;三是企业文化、校园文化、机关文化活动不断发展;四是群众自发参加各类文化活动情绪高涨。所以,各级文化服务机构要与时俱进,努力培植传统优秀文化品种,改良民俗民间文化,引进外来积极健康文化,培育新生优秀文化。如以宣传企业产品、塑企业形象的企业文化;以活跃校园生活,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兴趣的校园文化;以宣传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的人口文化;以丰富群众生活,自娱自乐、健身强体的广场文化;以展示民族习俗、民族风情、民族服饰、民族工艺和地域特点相结合的旅游文化,以及各种节日庆典文化......这些活动都可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篇8
关键词:新时期;美术教育;农村
农村的教育和城市教育相比还有着很大的差距,在当前的发展背景下,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这就对农村美术教育的要求有着相应的提升。
一、新时期下农村美术教育发展现状及优化策略
1.新时期下农村美术教育发展现状分析
当前农村美术教育发展过程中还有着诸多问题有待解决,主要体现在美术教学师资力量相对比较薄弱,这就对美术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有着阻碍。还有就是在美术教学的观念上比较陈旧,有的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对农村的美术教育水平的提升有着很大的限制作用。除此之外,农村的美术教学设施以及教育资源方面也都没有满足实际的需求,在这些方面都要能够充分重视。
2.新时期下农村美术教育发展优化策略探究
第一,加强农村美术教育的发展要从多方面考虑,首先在师资队伍的建设方面要重视,这是美术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础。只有拥有强大的教育队伍,才能够更好地为学生的美术知识学习打下基础,才能真正地推动农村美术教育的发展。
第二,农村的美术教育进一步发展也要有基础设施以及教育环境的良好营造,农村的经济发展相对来说比较落后,所以有的在美术教育的基础设施上都没有完善,这就必然会影响学生的美术学习。为此,学校要对这一方面加强重视,在资金的投入上要能进一步加强,从而积极地改善美术教学的环境以及条件,在教学设备上要能做足准备积极地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第三,农村的美术教学资源的利用也是比较重要的,但在条件的限制上农村地区的教学资源就相对比较短缺。加强农村美术教学资源中当地资源的利用就成了比较重要的内容,要能够对农村的自然风光和农村的生活充分重视,对这些方面的资源都要充分的利用。农村的孩子从小都和自然相接触,所以对大自然的一些事物比较熟悉,在这一过程中也能对学生的家乡情感培养得到增加,从而更好地提升自己的美术学习能力。
二、结语
总而言之,农村的美术教学过程中,要能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让学生能和美术教育的内容相结合,充分重视学生的发展特点,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投入到美术学习中去。此次主要是从农村美术教育的现状以及优化策略的实施层面进行的分析研究,希望能够对实际教学水平的提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篇9
一、目前农村中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瓶颈
教师专业化发展不是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口号,也不是走过场,而是实实在在的、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它伴随着教育改革和学校发展的需要被提到日程上来。然而当前,农村中学教师专业化发展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瓶颈。
1.校本制度建设方面
校本制度是保证学校日常运作的制度,现有的校本制度包括集体备课制度、教学反思制度、校本培训制度、教研活动制度、专家引领制度、课题管理制度、师带徒制度、骨干教师培养制度等。校本制度必须建立在有利于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以校为本、自下而上的教学研究规章条文上,积极倡导和促进教研形式的创新和实效的达成,这是现代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然而目前农村中学制订校本制度时缺少必要的调查研究,使之缺乏科学性与可操作性,无法真正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2.教师职业道德方面
叶圣陶先生认为:“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教育就是教人做好人,教人做好国民。”教师的职业道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人格形成。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除了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创造能力以外,还要塑造学生的思想道德。然而当今在教师群体中出现了一些与教师职业道德相违背的现象,严重影响教师形象,如没有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给予学生正面引导,教师自身出现心理健康问题、职业倦怠等,他们无暇顾及自身的专业化发展,更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与良好人格的形成。
3.教师专业化发展能力方面
教师专业化发展能力的核心是教师如何获取知识以及如何把知识变为能力。当前制约农村教师专业能力的瓶颈是校本培训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校本教研如同虚设的现象突出,教师的课堂教学只是简单的知识复制,缺乏把课本知识通过适合学生认知水平的三维目标加以体现的能力。
二、农村中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瓶颈的突破策略
1.加强校本制度建设,以落实制度建设保障教师专业化发展
“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有时可能不缺乏宏观的战略规划,但可能缺少精益求精的执行”,即制度的落实。因此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学校制度建设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从学校发展实际出发,制订发展规划,以实行动态教师业绩考评管理机制为突破口,加强教师教育教学过程和结果评价管理,使教学管理工作显性运行,提高教师争先创优的积极性,形成比、赶、超的良好态势,促进其内涵发展。
2.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以“真爱”教育作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精神内核
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育的基石。教师健全的人格是教师素质的最高层次,也是培养和塑造学生健康道德人格的基本条件。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在学生心中产生影响。作为学生德育的引领者,教师应该德才兼备,充分体现教育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因此没有教师职业道德的构建,教育就无从谈起,教师专业化发展就失去了方向和灵魂。所以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应成为农村中学发展的重中之重。农村中学应结合自身实际,挖掘校本德育资源,以国家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目标,着力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冰心老人说:“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农村中学应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学校各方面工作有机结合,将学校文化底蕴中的精华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使其成为全校师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不断丰富教育内涵,创新教育方法,让“真爱”走进课堂、走进教材、走进生活,并逐步内化为教师的职业道德,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精神内核。
3.发展教师专业能力
(1)加强校本培训建设,以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理论水平
教师不可能像师范生那样接受长时间的脱产进修,因此校本培训是学校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最有效最直接的培训形式。
第一,以小课题研究为引领,提升教师科研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小课题研究是近几年教师培训的一种新形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培训手段。教育教学中有些问题十分典型,须进行认真思考研究,小课题研究则是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将教育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困惑提出来,在课题研究中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法,或者请名师骨干面对面地进行指导,通过开展汇报课检验研究成果。这种研讨既有效解决了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又让教师在研讨中增强了研究意识,提高了专业水平。
第二,搭设交流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学校要建设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善于育人的专业化教师队伍,就必须为教师搭设展示的平台。例如开展教师基本功大赛、教师专业理论交流、骨干教师示范课、教师演讲比赛、教师教案设计大赛等活动激励优秀教师,鞭策新手教师,有效地激发教师提高专业水平的兴奋点,帮助教师在活动中提高自己。
第三,有效利用学校的多媒体平台。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教师信息技术水平也成为衡量教师专业化水平高低的标志,能否对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加工和,成为新的教师评价标准。因此农村中学应在完善信息技术设施的同时,强化教师培训,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作为重点,对教师进行分层次、分内容的培训。
第四,鼓励教师确立终身学习目标。学习是一种持续终生的活动。农村中学应鼓励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及时掌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动向,获取教育研究的最新方法和相关的理论知识。学校可以利用现有资源鼓励教师学习,提供教师外出学习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利用校园网资源,增加教师学习途径,引导教师在原有水平上走出去,引进来,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2)立足学校教育教学常规管理,以校本教研为突破口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没有制度不成方圆,但光有制度而不落实也起不到促进教学的效果。在落实教研制度方面,教师的基础能力是教育教学的主要支撑,而行动研究是提高基础能力的有效手段,因此校本教研制度的落实,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它不是单纯的分析教材和形成教案,而是要根据学生实际,利用集体智慧,在不改变课程标准的前提下,设置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三维目标,探究如何利用生活化的语言,简单明了地分析教材重点,突破难点,如何设置作业等。同时三维目标设置要明了,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学科备课要发挥教研组的指导作用,实行备课汇课制,备课组内可以采用“同课异构”,取长补短,促进教师之间的共同发展。
第二,课例研讨。课例研讨是体现教师集体智慧的载体,也是引领青年教师自我提高的途径。通过课例研讨,可以有效地探讨教学活动方式、教学资源配置、学生认知程度等问题。农村学校应广泛开展课例研讨活动,引导教师不断反思和改进教学实践,提升实践智慧和专业化发展水平,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示范辐射作用,带动广大教师不断提升专业能力。
第三,师徒结对。这种模式对“师”的要求非常高,首先要明确“师”的责任;其次每月帮助“徒弟”备一次课,检查一次教案,听一节课,每学期帮“徒弟”选定一项校本教研专题,指导一节汇报课;再次,帮助“徒弟”制订一年的提高计划,每单元提供一份教学设计。而“徒弟”每月至少听“师”两节课,坚持做到勤听、勤问,积极探索,定期总结,不断提高。
第四,“借脑行动”。农村中学师资相对困乏,因此应努力寻求各种有利资源开展“借脑行动”,即聘请区内名校中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作为教育教学顾问,请他们对学校的教学、教研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评估、指导,提出意见和建议。“借脑行动”使学校教研更有效,更有针对性,也能够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篇10
关键字:全球化 贫富差距拉大
农业现代化 城市化 “三农”问题
分散供养
经济结构调整 “以人为本”
上个世纪中后期以来的全球化的一个重要贡献是大幅降低了贫困人口数量,显著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贸易与自由市场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而经济发展是解决贫困问题最有力的武器。东亚过去60年的发展奇迹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都证实了这一点,中国在过去的25年已经使4亿人口脱离了贫困。但是,我们必须承认,贫富差距与持续贫困问题不仅仅都是因为没有把握经济全球化的机遇,这些问题往往都与国家的自身经济状况密切相关。
加入WTO以后,中国经济发展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从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从农业经济向城镇经济的转型,在今后10、30、50年后,城镇人口和就业劳动力的比例分别会提高为50%、70%、90%。这一进程中,必将带来经济、社会和文化各方面的变迁。与此同时,土地的利用结构、利用方式或是使用者方面,也将会产生巨大的变化。这种种冲突,无论是农村集体土地与城市国有土地的冲突、城市开发用地与保障粮食的基本耕地,以及地方政府、开发商与农民之间的博弈,都将或已经伴随城市化、工业化的全过程。为了更好地实现我国的工业化的目标,同时也充分考虑到农业发展对其他行业进步的拉动作用,重视农业的现代化的实现已经成了重中之重。
但是,当前农业的发展受诸多因素的严重制约。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条件、促进传统农业向产业化、标准化、信息化方向转变,都是实现农业现代化需要解决的问题。
随着近几年的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城市化的进一步推进,城乡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农民的生活境况令人担忧。
从经济角度上来看,农业是一个弱质产业,无论从其国内产业间的比较利益上,还是从出口创汇的能力和效率上讲,农业都不是一个理想的支持和保护对象,但是,农业是一个特殊的产业,其产品也是一种特殊的产品。原因就在于:我们可以不要豪华的私人住宅,小轿车,也可以不消费高档的家用电器,但是我们没有一天能够缺少了对于食品的消费,而且这种消费在数量上的需求呈典型的刚性特征。
一、“三农问题”是当前经济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近年以来,“三农问题”被提高到“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三农工作被强调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于是,社会各界便纷纷热炒“三农问题”。而这个问题并不是近几年才被经济学界注意到的,十多年前就已经有了广泛的讨论和相关政策研究。1989-1991年出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首次农民收入连续3年增长速度为负数的情况。粮食不是歉收就是卖不出去,大量的农业用地被征用,或是兴建工厂,住宅,可用的农田越来越少,加之长期以来的大量施用化肥,导致的农业大规模减产,农民的生活景况堪忧。中国是个农业大国,“10亿人给1亿人搞饭吃”,如果这10亿人连自己得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了,那么社会就会动荡不安,经济发展更是无从谈起了。
1985年农村政策部门提出的开通城乡的建议没有条件实行。1988年价格改革失利、通货膨胀发生,1989年搞“关停并转”导致城市“三角债”、经济下滑,在这样的红光变化影响下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开始连续3年下降,这是改革开放以后第一次出现的负增长现象。从90年代以来,随着农村问题不断烟花,有关部门的认识在不断的深化,也有好的研究思路和具体做法。由于1996年粮价继续提高、一再刺激粮食高产,因此,当年粮食产量提前4年实现了2000年的粮食产量目标。从当时的情况来看,以粮食为主的农业却是提高了,以粮为纲的感觉似乎又回来了。但结果又如何呢?由于人口并没有随着粮食产量而增长上去,也就是说,消费并为增长上去。简单的说就是:有了2000年的粮食的产量,而没有2000年的人口,因出现过剩就是必然的了。1997年以后粮食果然积压,重现了1984年粮食大规模增产后出现的卖粮难的问题。所以,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又连续下降,农业农村的矛盾重新开始凸现出来。1993年税收制度改革与粮食制度改革相结合的办法本来就是基层创造的,很有“中国特色”:在免除农民水费的同时,一亩地交一百斤粮。由于基本上防止了“跑冒滴漏”,把这些粮食折算成现金,农民负担最多也就70多元。然而,在实际上,政策在地方的落实又如何呢?农民仍然是失去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粮食税在地方上还要加上一个所谓的“浮动”,农民的负担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加重了。
(一) 入世后的农民生活状况及相应的对策
中国入世以来,农民的境况更加令人担忧。土地没有私有化,制度的问题没有解决,进入WTO对中国农业会有很大的冲击。中国的农产品价格普遍要高于世界市场的价格,而且质量还较低,因此在国际市场上缺少竞争力。随着,入世后农产品价格的逐步放开,中国的农业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近几年来,农民纷纷离开家乡,进城务工。去年春节刚过,农民就会到城市,他们无奈地说:“工作难找啊,只要能挣到钱,就是烧高香了。其他的,俺门顾不了那么多了。”农民的话语朴实而又凄凉,到处了农民生活的艰辛。刚“破五”,广东火车站就出现个民工“返城潮”。连日以来,后续的“民工流”更是一浪高过一浪。“正月十五前不出门”的老的传统,如今已经过时了。据劳务市场负责人介绍,按往年的规律,民工潮的高峰一般会出现在正月初八前后,但是去年从大年初三开始,民工潮就逐渐“升温”,。 而且,大多数民工不愿进入工厂求职,而是在道路两侧“安营扎寨”,翘首以待雇主的到来。民工之所以趁早进城务工,就是想趁用工单位缺人的时候找份收入好一点的零工。但是由于近年来农民工大量地涌入城市,加之城市家政、装修等行业的竞争更加激烈,城市对农民工的需求量又是一定的,所以,无法接纳越来越多的低技术甚至是无技术的民工。这样一来农民的希望再次落空。
1.政策调整,重视政府的工作的落实
针对农民务工难的问题,“十五”计划提出“以人为本”,提出每年转移农民工进城的具体目标,并强调了城镇化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可以说从“十五”计划以来,中央高层的政策思路是越来越清楚。再比如,尽管通过农村税费改革解决农民负担过重的试点遇到很多的困难,近两年仍然下发了“两办”文件情调农民负担“一票否决”,农民负担是“高压线”,谁碰就摘谁的乌纱帽。要促进农民能够通过非农就业增加收入,就要破除一切限制和障碍,是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得到公正的待遇。而给农民工以公平待遇的问题正在通过打工的政策调整得到体现。为此,各地正在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革。去年农村工作会议强调了财政新增的科教文为开支,要向农村基层倾斜。另外,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又特别强调了发展县域经济、乡镇企业和城镇化。
2.充分利用《农业协议》,加快农业发展
《农业协议》允许发展中国家在较长的时期内维持一定水平的农产品进口关税,在1995年~2005年,在取消非关税措施并将其转化为关税之后,10年时间内等量关税平均削减24%。这为发展中国家国内农业的结构调整提供了较长的过渡期。根据这一协议,我国可以根据国内外农产品市场的供求变化及预测,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发展一些具有比较优势的、附加值较高的农产品,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收入水平,合理地利用农业资源及资金。
另外,利用《农业协议》扩大市场准入的机会,扩大农产品出口。《农业协议》要求各成员降低农产品进口关税,同时要取消非关税措施,将其转化为关税并削减;暂不能取消非关税措施的国家需规定最低市场准入;各国还要削减政府补贴,强化市场机制。这些措施无疑会为我国农产品出口带来较多的市场机遇,为农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十五”期间城乡劳动力市场的新问题
1.劳动力市场的分割
进入新世纪以来,城乡劳动力市场的严重分割状况使得农村劳动力把脱离土地、获得非农劳动就业机会看作是“鲤鱼跳龙门”式的命运转变机会。然而,跨越这一门槛的难度是非常大的,只有诸如参军、升学(考上“吃商品粮”的各类高等院校、大、专和高级技工学校等)、招工、“农转非”等的少数机会。因此人们也就习惯性的把中国计划经济时期逐步建立起来并沿袭至今得以户籍制度为主要特征的城乡就业分割,看作是具有是习性和社会性遗传意义的制度性就业安排。
然而这种制度性分割内在的规定了农民对较低的社会与经济地位之外,还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整个城镇社会对农民及其子女的严重的歧视与偏见。随着市场经济和要素市场的逐步建立与发展,内部劳动力市场的边缘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松动,城镇的人口流动政策也渐渐放宽,但这并不意味着劳动力市场制度性分割的消失,只是分割的形式略有变化。可见,原来分割的城镇劳动力市场和农村劳动力储备不过是演变成体制内劳动力市场和体制外劳动力市场。这正是社会转型时期劳动力市场分割的一个基本特征。
面对这种状况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呢?各地方政府又是如何应对呢?以天津这个沿海城市为例,这两年来农村进城务工的流动人口明显增多,而大多数农民是从事没有任何安全保障的临时性工作,即使有少数进城以后从事经营,但是根本上的局面还是没有改变,农民与城市人的工作环境与待遇仍存在巨大的差距。所以,我并不赞同现在政府的这种做法。针对这个问题我有以下几点想法,希望通过找到一种方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第一,造成这种分化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们长期以来的观念造成的,所以解决问题的关键当然也在于此。首先,可以在城市和农村中进行大力的宣传,转变人们的观念。与此同时,将进城以后致富的农民的经验刊登出来,一方面,提高农民在城市中的地位,另一方面也可以带动其他进程公务的农民的积极性。其次,免费向务工农民开放就业培训场所,让他们能学到一技之长,对于实在没有办法学会的农民应该劝其回家务农。最后,就是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扩大高等院校在农村的招生人数。
第二,建立并完善相关的安全保障制度和农民务工保护条款,奖励遵守制度的企业家以一定的政策补贴,严厉惩处不顾农民生命安全或克扣农民工资的奸商。我们可以减免雇用农民工的企业的相关税费,但要求他们给予农民工与城市工人同等的待遇。但是,针对不能保证农民人身安全的,克扣工资或不按时发工资的企业怪黄牌警告,对于拒绝改变的吊销其营业执照。这样便可以督促企业遵守诚诺,从而有利于农民工进城务工更加顺利和安全。
第三,从侧面解决问题。与其说是侧面不如说是依靠农民自身解决问题。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分化,就是因为农村的落后导致的。如果可以全方位的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在满足国内的需求的同时,改善农产品的结构,扩大出口。只有增加农民的收入才时解决这种分割的问题的长久之计。
2.分散供养问题
农村面临的又一突出问题是分散供养问题。从调查情况来看,面前农村分散供养五保对象的供养标准普遍降低,“五保”供养内容只限于解决温饱。而分散供养的标准偏低,除历史欠账原因外,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农村的水费改革的影响。原本就不高的分散供养水平,更因当前推行的农村税费改革而出现大幅度的下降。分散供养标准低,“五保”经费不能足额到位,给“五保”对象的基本生活带来了诸多的困难。其中最大的困难就是医疗费用无法解决。有关资料显示,在河北省接受访问的几个村中,由于乡镇没有安排“五保”对象医疗专户,分散供养“五保”对象的医疗费主要采取以下几种解决方式:小病,自行解决;重病,村组织视为个案处理。这种非制度化的解决方式,只是针对个别人士或较为突出的问题,如果出现于大面积情况或较为普遍的病情,村干部就无能为力了。然而,分散供养的“五保”对象大多有并在身,生活不能自理,所以,必须建立制度化的解决方案,保证从根本上免除“五保”对象的供养问题。
中国毕竟是农业大国,农民的生活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政府加大力度来改善,尽管家庭经营性收入仍是当前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农民收入增长的源泉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从过去靠家庭经营性收入增长转变为主要依赖劳动报酬性收入的增长,同时,增长来源出现单一化。这些变化意味着,农民收入问题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它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农业问题,也并非是“三农”问题所能涵盖,而是一个越来越多的和非农就业问题相关联的问题。农民增收问题的核心就变成了如何解决农民的非农就业问题。只有让占中国人绝大多数的农民的生活安定,才能谈得上国家的富强,社会才会真正的长治久安。
综上所述,农民收入结构和增长源泉变化的实质在于,农民收入问题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农民收入问题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农业问题,也非“三农”问题所能涵盖,而是一个关系到国家发展全局的大问题,是一个越来越多的和就业问题相关联的问题,这也就要求在解决农民收入问题时不能就论农民论农民,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轮农村,而必须要把农民收入问题纳入到国家经济发展的大局中去考虑,把农民收入和一、二、三产业的发展联系,把农民收入问题和加快城市化发展的步伐相联系。
参考书目:
1.《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问题和新趋势》,李培林
2.《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着眼点》,崔士芳
3.《WTO规则之农业协议》
4. 《统计制度方法文件选编》(1987——1993),国家统计局统计设计管理司1994年5月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