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脉诊的操作方法范文
时间:2023-07-11 17:53: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医脉诊的操作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摘要】 介绍张沛霖主任以耳前脉、头维脉、趺阳脉、寸口脉辨证,针刺通天穴、天柱穴治疗清阳不升型足跟痛的经验。
【关键词】 名医经验;针刺;足跟痛
【Abstract】 Introduced that Director Zhang Peilin before the ear arteries, Uygur arteries, instep positive arteries, pulse at the wrist arteries dialectical, the acupuncture exceedingly high hole, the Tienchu hole treat clear positive do not rise talalgia’s experience.
【Keywords】 Famous doctor experience; Acupuncture; Talalgia
足跟痛是因急性或慢性损伤引起的以足跟部疼痛、行走时加重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中医学认为该病的形成是以肝肾亏虚、气血失和、筋脉失养为先决条件,复因风、寒、湿邪侵袭及外伤、劳损等致使气血阻滞而成[1],针灸治疗多以足跟周取穴为主。
全国著名老中医张沛霖是昆明市延安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作为全国第四批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有幸全程随师学习,现将导师舍症从脉治疗清阳不升型足跟痛经验介绍如下:
1 取法内经,明辨病机
张沛霖主任强调足跟痛的辨证,如果局限地理解为是由肾虚引起,那么治疗思路也就窄了。张沛霖主任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阳实四末”的理论,认为清阳不升,四末无以实,足跟失于濡养也可发为本病。这与道家重视“真人之气在于踵(即气要沉到足)”的修炼不谋而合。
2 注重脉诊辨证
张沛霖主任借鉴古老的三部九候诊脉法,重点观察、比较耳前脉、头维脉、趺阳脉、寸口脉的大小,为本病辩证施治提供依据。
2.1 耳前脉、头维脉 以耳前脉、头维脉候头部之气。正常情况下,头维脉比耳前脉小,二者之比约为1:3。若耳前脉弱,则头维脉不出,提示清阳不升。
2.2 趺阳脉 以趺阳脉候足部之气。正常情况下,趺阳脉较寸口脉大,二者之比约为3:1。若趺阳脉小于寸口脉,提示足部气血不足,失于濡养。
2.3 寸口脉 寸口脉是三部九候脉的缩影,可以诊察全身状况。寸口脉弱提示阳气虚衰、气血俱虚,与耳前脉弱、头维脉不出、趺阳脉弱相符。
3 下病上治、选穴精炼
张沛霖主任运用“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的原则,采取“升清阳以实四末”的方法,精炼地选取通天、天柱二穴治疗本病。
3.1 通天穴 通天穴具有引动足太阳经气,通达人身最高位之意,升举足太阳经气。当第一次补通天穴后,若耳前脉增大,验证治疗方法正确。应用“一穴二针”的方法,在通天穴上再补一针,以加强升阳的治疗效果,针后可观察到耳前脉再增大,头维脉出。
3.2 天柱穴 天柱穴犹如“擎天之柱”,可助通天穴促足太阳经气通达足部,以濡养足跟。补天柱穴,可观察到趺阳脉、寸口脉增大。
4 典型病例治疗经过
患者吴某,女,56岁,于2010年4月9日以“左足跟痛半年,加重一周” 初诊。2009年9月无明显诱因感左足跟刺痛,X线射片检查示:跟骨骨质未见异常。经中药外敷、封闭治疗未好转,即在鞋内跟部放置海绵以减少足跟部受力,缓解疼痛。近一周左足跟刺痛加重,站立、行走疼痛明显,足跟不着地疼痛方可减轻。
体征:左耳前脉较右侧小,左头维脉不出,左趺阳脉弱,较左寸口脉小,左寸口脉较右侧小,左寸口脉弱,左通天穴凹陷,左足跟压痛明显。
诊断:左足跟痛(清阳不升,足太阳经气不升)。
辨证分析:患者年逾五旬,气血不足,清阳不升,足跟失养发为本病。左侧清阳不升故见左耳前脉较右侧小,左头维脉不出;通天穴位足太阳膀胱经腧穴,左侧足太阳经气下陷故见左通天穴凹陷;左足失于濡养故见左趺阳脉弱;左侧肢体气血不足故见左寸口脉较右侧小,左寸口脉弱。
治疗原则:升足太阳经气。
治疗经过:
针刺左通天穴,针尖向后且用提插补法,针后观察到左耳前脉,推断以上治疗方法正确。
再针刺左通天穴,操作方法同上,针后观察到左耳前脉,左头维脉出,左趺阳脉仍弱。
针刺左天柱穴,用提插补法,针后观察到左耳前脉,左头维脉出,左寸口脉,左趺阳脉。
留针20分钟,嘱患者在留针时行走,并体会足跟疼痛的变化。
取针后患者诉左足跟痛明显减轻。
守上方,隔日治疗1次,治疗3次后,患者左足跟疼痛消失,遂停治。一年后随访未反复。
张沛霖主任在诊疗中四诊合参,尤重脉诊,注意观察针刺前、后脉象的变化,从而判断治疗方案的正确以否,了解穴位的特异性。通过这个医案,可以感受到张沛霖主任的这一诊疗特色。
篇2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为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患者,其中男63例,女57例;年龄18~65岁,平均48岁;病程最短21天,最长10年,平均6个月。
纳入标准:参照人民卫生出版社的《中药临床试验常见病的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符合其“中药临床试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即:①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②常发生于青壮年。③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④脊柱侧弯,腰生理孤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⑤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拇趾背伸力减弱。⑥X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消失,病变椎间隙可能变窄,相邻边缘或有骨赘增生。CT、MRI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凡符合以上标准,年龄介于18~65岁之间的无针灸禁忌证的患者均可入选。
治疗方法:①取穴:腰俞、腰阳关、命门、悬枢、筋缩、人中、十七椎、后溪(双)。②操作方法:患者取俯卧位于诊疗床上,暴露腰背部及双手部,首先取腰俞、腰阳关、命门、悬枢、筋缩、人中、十七椎、后溪(双)用30号15寸毫针斜刺,分别进针05~10寸,行捻转提插手法,腰俞、腰阳关、命门、悬枢、十七椎、后溪用补法针刺,筋缩用泻法针刺,针感向上或下沿脊柱放散,得气后各留针约15分钟。起针后,如患者可以站立的话,在人中穴向后上方斜刺,用泻法针刺,得气后,患者可以自己轻轻旋转腰部,如患者不能站立者,取仰卧位,以同法针人中穴,以上治疗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天,治疗2个疗程后复查,随诊2周。
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人民卫生出版社的《中药临床试验常见病的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制定。①治愈:腰腿痛消失,直腿抬高70°以上,能恢复原工作。②显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腰部活动功能改善。③有效:症状体征均有好转。④未愈:症状体征无改善。
结果
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治疗后,治愈31例(258%),显效43例(358%),有效37例(309%),未愈9例(75%)。总有效率达925%。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的腰部疾病,好发于20~50岁的青壮年,主要病变是退变、破裂、突出的腰椎间盘刺激压迫神经根或马尾神经所产生的临床证候群,以腰痛、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无力等症状为主,急性重症患者表现为疼痛难忍,不能转侧,甚至强迫。尤其是中老年人,病程较长,反复发作,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常用的非手术疗法主要有牵引疗法、推拿疗法、针灸疗法以及中医学和西医学的口服药物治疗等。中医学的针灸治疗是非手术治疗中的一个重要方法。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调整神经根的状态,达到减轻或消除疼痛的目的,患者更易于接受非手术治疗。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制,主要有机械压迫学说、炎症因子刺激学说、自体免疫学说等,特别是炎症因子刺激学说和自体免疫学的发展,为中医治疗该病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篇3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 中医诊断学 教学
中医创新型人才是中医的继承者、中医最新科学成果的创造者和传播者,更是未来中医人才的培育者,中医创新型人才对中医的继承和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在中医学的各门课程中,中医诊断学是从中医基础医学向中医临床医学过渡的一门桥梁课,只有掌握好中医诊断学的内容,才能使学生更好更快接受理解其他临床课的知识, 因此,转变教学模式改善教学方法以增强中医诊断学的教学效果对培养优秀的中医学人才有着重要意义。中医诊断学教学要结合中医临床实践,加强学生综合运用中医基本理论的能力,并引导其逐步具有实践与创新能力,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中医学实用型人才。[1]
一、教学模式的转变
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讲课为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占据主导地位,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是一种“填鸭式”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优点是可以传播大量的理论知识,且理论知识的系统性比较强。但缺点在于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而且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学生一般都不会进行主动学习,缺乏创新性与独立性,不利于培养学生主观能动性,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符合创新型人才的标准。因而探究新的教学模式以提高中医诊断学教学的质量势在必行。创新模式是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创新模式教学模式更强调的是培养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己参与学习管理,提出问题并独立解决,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查阅书籍、观看网络资料等来进行自主探索,这样不仅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大胆创新的思维方式。创新的教学模式不仅与我国新教育理念相吻合,而且还有利于进行教育体制的改革,帮助中国学生走出教学壁垒。但这种教学模式需要学生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相对较少的知识点,对于目前我国的教育现实来说不能完全用这种模式进行教学,因此,应该将传统的教学模式与这种创新的教学模式相结合,既能使学生掌握必需的理论知识,又能有主动学习的机会,使其向创新型人才更快更好地转化。
二、教学方法的改善
要培养中医创新型的人才,就需要将中医诊断学的教学与时俱进,突出中医学的本质特点,培养学生能将所学到的中医诊断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灵活应用于临床实践。这便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进行针对性的调整,适当进行改进来达到这一目标。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模式,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新模式,可以运用问题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病案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如:诊法部分以问题式教学为主,如在讲到脉诊的时候,将学生分组,每组指定一类脉象进行自学,可以组内成员之间进行讨论学习,也可以各组之间进行探讨,促进学生对于脉诊知识的牢固掌握,最后由教师进行归纳总结。而辨证部分则可以采用讨论式教学法、病案式教学法,在每一种辨证方法之后,教师可以选择合适的病案,要求同学们在病案分析课之前熟悉课本内容、查阅有关资料,并进行整理,在课堂上先让学生发表各自的见解,并可以进行讨论,最后由老师整理总结。[2]
三、考核手段的改变
中医注重研究理、法、方、药四个方面,中医诊断学的学习重点在于诊断基础知识的获取,对于刚开始学习中医的学生,中医基础知识的掌握非常重要。笔试,一直是考核学生学习一门课程好坏最重要的手段,有时候甚至是唯一手段。这样就导致了两个结果,一是学生大多都认为最后的突击一下重点内容就好,平时的学习就放松了;二是试卷的内容多少有些片面,而且大多数的知识点都是死记硬背式的,无法全面的评价学生学习的成果。作为一门实验性较强的课程,在考核中应更加注重对学生知识应用和思维能力的评价。[4]
四、教师素质的提高
在教学中,无论是要转变教学模式还是考核方法,或者是内容的重组,要真正实现,必需要求教师具备相应的素质。只有教师具备较高水平才能培养更高层次的人才,教师自身素养与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休戚相关。教师应该从传统模式中的单一的知识传授者向教学资源的开发者及自主学习的引导者进行转变,据此,教师在具备精湛、丰富的专业知识以及讲授技能的基础上还需要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具备掌握并灵活调节适合本专业实际需要知识的能力。教师需要针对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对象的不同进行充分考虑、准备,选取适合的内容,并组织相应的形式进行教学,才能更好的发挥自学、讨论、讲授、实验以及现代教育技术等各自的特长和优势,使其优势互补,启发学生的中医思维。结合中医诊断学的学科性质及课程特点,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还需要教会学生诊断病情的具体操作方法和中医分析、诊断疾病的独特思维方式,使学生能够真正掌握中医诊断的技能和思维方法,并能在以后的学习和临床中灵活应用中医诊断学的知识和技能。[3]
五、结语
中医诊断学的教学需要注重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教师只有在提升自己素质的前提下,不断寻求最适合的教学模式,改善教学方法,改进考核机制,使同学们真正掌握中医诊断学基本知识与临床技能,并使其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中医创新型人才。[5]
参考文献:
[1] 林一.由执业医师技能考试现状引发对诊断学教学的反思[J].卫生职教育,2011,22(4):74.
[2] 吴汉妮,崔舜,侯晓华.医学临床诊断技能培养模式的研究和实践[J].西北医学教育,2012,13(5):539.
[3] 韦焕能.加强诊断学示教操作提高学生动手能力[J].职业教育研究,2011,7:125.
篇4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临床诊断,取决于科学的中西医结合临床信息采集方法。探讨中西医结合检体诊断标准作业程序(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SOP),是为达到上述诊断目的而在中西医结合体格检查方面所作的一点尝试。本文就SOP的由来、特征与作用,中西医结合检体诊断SOP的概念,为何要做中西医结合检体诊断SOP,以及中西医结合检体诊断SOP的设计思路与临床意义等概述如下。
1 SOP的由来、特征与作用
SOP缘自十八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作坊式的手工业已不能适应规模化生产的要求,因此,必须以作业指导书形式统一各工序的操作步骤及方法,故而有了企业的SOP。
SOP是对一个过程的描述,是一种标准作业程序。所谓标准,在此处有最优化的概念,即一定是经过不断实践总结出来的在当前条件下可以实现的最优化操作程序设计。换言之,就是尽可能地将相关操作步骤进行细化、量化和优化,而这个细化、量化和优化的度要求在正常条件下大家都能理解又不会产生歧义。
说、写、做一致是SOP的具体体现,具有实现生产管理规范化、生产流程条理化、标准化、形象化、简单化等作用。由于SOP是对每个作业程序的控制点操作的优化,这样都按其相关规定来做,就不会出现大的失误。同时,有了SOP,也保证了该项工作的连续性和相关知识的积累。
2 中西医结合检体诊断SOP的概念
中西医结合检体诊断,就是融望闻切与视触叩听于一体的体格检查。所谓中西医结合检体诊断SOP,就是将中西医结合检体诊断的过程用标准操作步骤和要求以统一的格式描述出来,用来指导和规范中西医结合检体诊断工作。标准操作步骤和要求,即由一般情况到人体(从头至足)各部的检体诊断流程,以及该流程中所涉及的操作方法、诊察项目和诊断意义等的具体化。做好中西医结合检体诊断SOP,对于建立统一、规范的信息采集系统,准确、全面收集临床资料,严密、扎实进行临床医生的操作训练,迅速、有效提高辨病辨证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是中西医结合诊断学建设、发展的关键之所在。
3 为何要做中西医结合检体诊断SOP
毋庸置疑,中西医结合检体诊断,是当今中医及中西结合医的必备临床技能,也是这两种医学在临床工作中的必然发展趋势。然而,由于程序与内容汇通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极大地制约了这一技术操作规程的成熟与运用。
3.1 中医、中西结合医临床工作的需要 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02年颁发的《中医、中西医结合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要求中西医双重诊断、采用国际通用的疾病分类编码、体格检查应全面系统、要求临床医师熟练掌握四诊及体格检查、中医望闻切与西医体格检查有机结合等[1],都充分说明做好中西医结合检体诊断SOP的必要性。欲达到上述要求,其操作只有建立在规范的中西医结合检体诊断程序之上才有可能实现。
3.2 《中医诊断学》的四诊编撰体例与临床实际相悖 迄今为止的历版中医药院校统编教材《中医诊断学》,悉以四诊为纲,按望闻问切顺序编排诊法内容。从理论上讲,望闻问切理法分明,层次清楚,归纳得体,且对每一法论述较为透彻。内容系统,宜于教学,然对临床实际操作来说则弊病甚大。按其特点,是要求对人体单个地、按诊察方法依次地运用四法。如果单用一法,或可做到细致全面,但难免重一法而忽略它法。纵然此法用过再行彼法,仍不免有查体无序,局部体征不能几法相互印证,诊察敷衍,取材不整,动作辗转之嫌[2,3]。这种不以一般情况与人体分部为纲编撰诊法内容的体例,不仅与诊法的临床运用相悖,也与当今病历书写要求不符,违背了学(理论)、做(实践)相一致的精神。
3.3 缺乏中、西医两种检体诊断程序与内容的整合 就中西医结合体格检查而言,迄今尚无融望闻切与视触叩听于一个诊断框架内的中西医结合诊断学高校教材面世,这不能说不是有效实施中西医结合检体诊断的一个障碍。因为,尽管一个中医或中西结合医学的本科生分别学习过中、西医的诊断学,但在具体运用时,往往会抓住一点不及其余,或临床操作反复,以致病情资料疏漏而影响中、西医病证的双重诊断。
鉴此,整理、研究望闻切与视触叩听的程序和内容,做好中西医结合检体诊断的SOP,是一个克服上述困难,满足临床需要的迫切问题。
4 中西医结合检体诊断SOP的设计思路
4.1 设计原则 中西医结合检体诊断SOP,是对结合运用望闻切与视触叩听过程的描述,对这个过程的描述,要以中医药院校统编教材中、西医诊断学为蓝本,统一标准操作步骤。所谓统一标准操作步聚,就是将望闻切与视触叩听两组不同的体格检查方法统一于由一般情况到人体各部的检体诊断程序之中,以及该程序中被尽可能细化、量化和优化的检诊项目和内容,亦即项目的排列顺序、临床特征及其诊断意义。这样,做出的中西医结合检体诊断SOP,不仅具体实在,而且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4.2 设计举例 根据上述中西医结合检体诊断SOP特征对标准操作步骤和统一格式的设计要求,兹列举“脊柱及四肢”部位检诊操作程序步骤如下[4]。1.脊柱,1.1脊柱弯曲度:[中医检查]过度后弯、脊柱侧弯;[西医检查]脊柱前凸、后凸及侧凸。1.2脊柱活动度:[中医检查]强直、不可仰俯、转侧不利、角弓反张、腰脊拘急强痛;[西医检查]活动受限。2.四肢,2.1四肢形态:[中医检查]肌肉萎缩、四肢肿胀、膝部肿大、下肢畸形、青筋暴露、手指变形、爪甲变化;[西医检查]指关节变形、杵状指(趾)、匙状指、腕及膝关节变形、膝内外翻畸形、足内外翻畸形、肢端肥大、肌肉萎缩、水肿、骨折与关节脱位、下肢静脉曲张。2.2四肢功能:[中医检查]肢体痿废、手足拘挛、蠕动、颤动、四肢抽搐、循衣摸床、撮空理线;[西医检查]参见神经系统检查。
5 中西医结合检体诊断SOP的临床意义
5.1 有利于统一中、西医检体诊断程序 现行的中、西医诊断学对检体诊断(望闻切与视触叩听)的内容编撰顺序迥异,而在临床操作上体现的则是程序不一。中医诊断学以望闻切为纲统领具体诊察内容,西医诊断学以一般情况和人体分部为纲统领视触叩听诊察内容。前者临床操作别扭,也与现行病历规范的书写要求不符。而按标准操作步骤编制的中西医结合检体诊断SOP,可以有效克服这一弊端。
5.2 中西医两法检体诊断一次完成 按中西医结合检体诊断SOP实施操作,可使中、西医两法检体诊断一次完成,例如对腹部疼痛的检查,中医重在分辨其痛为喜按还是拒按,腹痛喜按者多属虚证,腹痛拒按者多属实证;西医重在分辨其痛为压痛还是反跳痛,腹部一定部位的压痛,提示该部位脏器有炎症等病变,反跳痛则提示炎症已波及到腹膜壁层。如此对待腹痛的检诊,在一个程序中,在一个时间段内,分别运用喜按、拒按;压痛、反跳痛两种手法和思维方式,就可通过一次检查而得出中西医双重诊断,避免了操作上的辗转反侧或顾此失彼。
5.3 有利中西医结合检体诊断的强化训练 缺乏中西医结合检体诊断的标准操作程序,易致医师在综合运用望闻切和视触叩听时带来随意性,也不利于中西医结合检体诊断技能的训练与提高。只有按一定操作程序,反复强化,才可变上述不利为有利,于临床达到中西医结合检体诊断的从容不迫、井然有序、全面准确的高境界。
中西医结合检体诊断SOP,是临床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以及病历书写不可或缺的技术操作规程,笔者以为应该尽早建立。
参考文献
1 邓成珊.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病历书写质量管理释义.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0
2 李和平.四诊编撰体例思考.中医教育,1989,(4):34
篇5
[摘要]目的:观察吊针治疗阵发性面肌痉挛的疗效。方法:将15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观察组50例采用吊针治疗,常规组50例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药物组50例采用口服苯妥英钠等药物治疗。结果:观察组及常
规组有效率同药物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主题词]肌痉挛/针灸疗法;面部肌肉;刺法
Observation on Therapeutic Effect of Chronic Facial Spasm with HangNeedling Therapy
Zhang Yue1,Yang Zhenhui1,Sun Yingxia2(1.Section of Acup uncture and Moxibustion,Shandong Qianfoshan Hospital,Jinan 250014;2.Nanjing University of TCM)
[Abstract] Purpose To observe therapeutic effect of hangneedling therapy on chronic facial spasm.Methods One hundred and fifty cases of chronic facial spasm wererandomly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Obs ervation group(50 cases)were treated wi thhangneedling therapy;Routine treatment group(50 cases) received routine acupunc ture treatment;Medication group(50 cases) administrated orally phenytoin sodium.ResultsThe effective rate in both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routine treatment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medication group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Key words]Muscle Spasticity/acup ther;Facial Muscles;Needling Methods
阵发性面肌痉挛属祖国医学"面"范畴,是指一侧面部肌肉发生阵发性、不规则的不自主抽搐。初起时多为眼轮匝肌阵发性痉挛,逐渐扩散到一侧面部其他肌肉,无神经系统其他阳性体征。常因无有效治疗方法以致长期不愈,最后甚至采取手术。
1临床资料
本组150例,所有病例均经西医诊断为阵发性面肌痉挛。男37例,女113例;年龄最小24岁,最大62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3年。将15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观察组50例,男11例,女39例;针刺组50例,男14例,女36例;药物组50例,男12例,女38例。
2治疗方法
2.1观察组
(1)取穴:以眼睑肌痉挛为主者用第1组,穴位取阳白、攒竹、鱼腰、太阳、丝竹空、四白;以颧面肌痉挛为主者用第2组,穴位取下关、四白、颧、牵正、迎香、巨;以口轮匝肌痉挛为主者用第3组,穴位取颊车、地仓、大迎、水沟、承浆;全面肌痉挛者在3组穴位中酌情选用相应穴位,每次4~8个。
(2)操作方法:每穴以1寸毫针2支浅刺皮下。具体方法为,右手持2支毫针,使针尖对准左手平放的拇指甲上,将针尖对齐对平放在同一个平面上,针身相依,左手切压穴位后,右手持针快速刺入皮下2分,随即将手松开,使针柄自然下垂吊置,针尖则自然将穴位处皮肤挑起,留针2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2.2常规组
取穴同观察组,常规针刺得气后,留针20分钟,每日针1次,10次为一疗程。
2.3药物组
口服苯妥英钠,每次0.1 g,每日3次;或卡马西平,每次0.2 g,每日3次。维生素B1、维生素B6、腺苷辅酶维生素B12配合治疗,10天为一疗程。
三组均1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3治疗效果
3.1疗效标准
痊愈:面部肌肉抽搐完全解除,随访半年未见复发。显效:面部肌肉抽搐完全解除,半年内有复发。有效:面部肌肉抽搐幅度明显减轻,次数明显减少。无效:治疗前后病情无明显减轻。
3.2治疗结果表1。
观察组与常规组的总有效率与药物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4典型病例
者,女,50岁,1999年10月初诊。主诉:右侧面肌痉挛反复发作3个月,加重7天。初始为右侧眼轮匝肌阵发性痉挛,经休息或服用卡马西平后可好转。1周前再次发作,采用上述方法无效,痉挛渐及颜面下部肌肉。刻诊见右侧全面肌强烈阵挛,表情痛苦,情绪烦躁。根据病史及临床特点,诊为"阵发性面肌痉挛"。依上述方法治疗,针3次后,症状明显改善,1个疗程后症状消失,随访半年未复发。
5体会
阵发性面肌痉挛属中医"面"范畴,多因气血亏虚、肝火内动或风寒袭络所致。辨证取穴,以手足阳明和少阴、厥阴经中面神经走行周围之穴位为主,以调气血,平阴阳。吊针刺法是取《灵枢・官针》十二刺中的齐刺、浮刺、直针刺三法之长,以散寒舒筋,调和气血,使经脉气血畅达,经筋得养而痉挛自止。
篇6
1 相关概念术后疼痛是由于手术损伤所引起的、麻醉药的药效作用消失后出现的疼痛感觉,术后疼痛主要集中在术后24 h~72 h,是人体在组织损伤和修复过程中的一种复杂的心理、生理反应,为所有手术患者的必经过程,同时其也是患者和家属最关心,最急于解除的症状之一。术后疼痛控制不足对患者术后恢复可产生众多不良影响,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术后疼痛还会诱发伤口裂开、静脉血栓、坠积性肺炎、睡眠障碍等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同时由于疼痛可能延长患者住院天数,甚至导致患者重新住院治疗,这些均会增加医疗费用,降低医院病床周转率,浪费医疗资源,同时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增加额外的经济负担。
2 目前缓解术后疼痛西医常用方法及优缺点药物镇痛仍是目前西医最有效的减轻术后疼痛的方法,常用的术后镇痛药物包括阿片类和非阿片类。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给药技术包括以下几种。
2.1 患者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PCA) PCA是20 世纪70 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新型镇痛技术,其工作原理是医生通过微电脑设定单次最大剂量和锁定时间,在手术后24 h~72 h 内,患者自己按需调控镇痛药的用量和时机,其优点是既可维持血药浓度持续接近最低有效血药浓度,又可确保用药安全不过量。此方法满足了不同的患者在不同时间对镇痛药的不同需求,体现了个体化治疗,从而达到存在个体差异的患者自我控制镇痛的目的。目前,临床上根据使用方式不同分为静脉自控镇痛(PCIA)和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两种。
2.1.1 静脉自控镇痛(PCIA) 静脉自控镇痛指术后在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在现有静脉通路上先连接一个三通,而后利用三通将镇痛泵和液体有效连接,打开泵的开关,就开始自动给药。临床上常根据手术部位、手术范围及手术患者对疼痛的耐受力来设定泵药浓度和速度,一般以2~5 mL/h 的速度泵入镇痛药。若术后患者感到明显疼痛时,可自行按压镇痛泵上的给药按钮,加速、加量地泵入药物,用最短的时间尽快缓解或减轻疼痛。此种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及时、有效等优点,但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有静脉炎、恶心、呕吐、意识恍惚、昏睡、尿潴留等一系列不良反应的发生,且使用价格偏高,影响并限制了部分患者的选择。
2.1.2 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 硬膜外镇痛理论基础是阿片类药物在椎管内的应用,药物选择多在阿片类药物基础上与局麻药、非甾体类抗炎药等联合应用。手术后麻醉医生通过实施硬膜外镇痛,既能在脊髓水平阻断伤害性的刺激,又能激活内源性镇痛系统,使药物作用于不同的部位和水平,起到均衡镇痛的作用。阿片类药物浓度较低,因此较少发生术后恶心、呕吐以及过度镇静,患者术后便秘的发生率也比静脉镇痛低。由于阿片类药物的使用量小,因此对呼吸系统的影响较小,患者可以呼吸更深,深度咳嗽,相对来讲呼吸系统的并发症少。但同时,硬膜外导管是留置在椎管内的,置管时需要患者侧卧弓背,同时考验麻醉医生的穿刺技术,置好管后需要用胶布固定于患者背部,因此术后容易出现脱管、管路打折等问题,对患者的护理要求较高,而且此种方法有严重的并发症,目前临床较少使用。
2.2 体腔内给药体腔内给药在术后镇痛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在临床已推广应用,如胸膜间阻滞即对开胸术和上腹部手术的患者在胸膜间注入一定量的镇痛药,以产生胸壁神经阻滞,可收到良好的镇痛效果;又如膝关节手术中在关节腔内注入新斯的明或小剂量吗啡,也可减轻手术患者的疼痛,起到明显镇痛作用,得到手术医生和患者的认可。体腔内给药由于药物未被吸收入血液循环,全身分布较少,故副作用少,但此种方法受到手术部位,手术术式的限制,适用范围较小,较局限。
3 中医缓解术后疼痛常用方法及优缺点
3.1 耳穴埋豆法耳穴埋豆镇痛是常用于处理临床急性疼痛的安全、有效方法之一,是中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其通过疏通经络,调理气血,以达到止血、镇痛、消炎、解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软组织痉挛的作用。常用穴位: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结合四诊八纲与经络辨证,临床上常选取具有止痛功效的止痛穴;具有调节大脑兴奋和抑制,可醒脑开窍,益气活血的皮质下穴;具有镇静止痛,安神止痉的神门穴等,在患者感到疼痛时自行按压耳穴,以局部酸麻胀痛为准,对手术后患者进行镇痛,收到较好的效果。用耳穴埋豆来进行镇痛操作简单,患者易于掌握;方便,患者可随时随地操作,不受时间地点限制;价格便宜,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易于接受;而且没有毒副作用,无依赖性,受到患者的认可,已在术后临床镇痛中开展和应用。
3.2 穴位按摩在我国历代文献中早有针对相关穴位按摩镇痛的记载,穴位按摩是根据中医学的经络理论和患者的手术部位,选取特定的相应穴位,对术后患者应用穴位按摩进行治疗,以达到疏通经络、调顺气血、减轻疼痛的目的。穴位按摩通过采用指压法能有效减少术后疼痛,具有操作简单、易学易用,无副作用,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特点,被越来越多的医护人员和患者所接受和掌握。
近年来,在临床应用中,出现了许多对于缓解术后患者疼痛方面新的方法,像针灸、浮针、针刺加电针、艾灸、穴位埋线、音乐疗法、健康教育、身体松弛疗法等,在缓解术后患者疼痛方面都收到良好的效果,同时也在逐步被患者及医护人员所了解、接受和使用。
篇7
主题词 面神经麻痹/针灸疗法 火针疗法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由于茎乳突孔内面神经非化脓性炎症所致的疾病,相当一部分患者在患病以后由于不能及时地进行治疗或者由于失治误治等原因而导致病情拖延,形成后遗症。笔者近2年来运用贺氏针灸三通法之温通、微通法对这类患者进行了治疗,收到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全部为门诊患者,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最小9岁,最大78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1年。均为单侧患病。
2 治疗方法2.1 取穴鱼腰、丝竹空、攒竹、四白、阳白、下关、迎香、地仓、颊车、太阳、头维、合谷、足三里、太冲,以上面部穴位每次酌情选用5~6个,肢体穴位必取。
2.2 操作方法先选择直径为0.5mm单头细火针在面部进行点刺,将针烧红后迅速刺入选定部位,只点刺而不留针,进针深度为1~2分,然后再行毫针刺法,小幅度捻转,平补平泻,留针30分钟,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之间不休息,全部病例治疗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3 疗效观察3.1 疗效标准痊愈:临床症状、体征全部消失,面肌功能完全恢复。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面肌功能明显恢复。有效:临床症状减轻,面肌功能部分恢复。无效:临床症状和面肌功能无任何改善。3.2 治疗结果痊愈24例(60.0%),显效9例(22.5%),有效5例(12.5%),无效2例(5.0%),总有效率为95.0%。4 典型病例张××,男,60岁,初诊日期:1997年10月29日。主诉:右侧面部活动不利5个月。5个月前进食时发现右口角流涎,同时伴有耳后疼痛,到某院就诊,诊为面神经炎,给予对症处理,并行针刺治疗40次,效果不明显故来我科就诊。目前感觉迎风流泪,面部麻木,进食时塞食,饮水和漱口时口角流涎。查体:右额纹及鼻唇沟变浅,右眼闭目露睛,鼓腮示齿功能不全,口角下垂并向健侧歪斜。舌红苔薄白,脉沉细。诊断:面瘫(后遗症期)。采用上述方法,隔日针刺1次。治疗3次后患者诉口角明显有力,流涎和塞食现象均有好转;针刺6次后额纹开始恢复,迎风流泪现象减轻,进食及饮水也有明显好转;针刺12次后面部活动如常,闭目不露睛,额纹及鼻唇沟恢复,鼓腮和示齿功能正常,痊愈。
篇8
[摘要]方法:将78例椎动 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养子时刻开穴组和对照组,进行针刺疗效观察。结果:养子时刻开穴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鳘布煅椋迹祝裕拢亍剑小迹祝裕拢凇剑迹蔼保埃保阶樽苡行试谕3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养子时刻开穴法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主题词]养子时刻开穴法;颈椎病/针灸疗法;子午流注
Observation on Therapeutic Effect of 40 Cases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of Vertebroarterial Type Treated with YangZi Time PointOpen MethodZhao Tianping,Qiu Yufeng(Nanj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y,Jiangsu 210029)
[Abstract]PurposeTo obser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YangZi Time PointOpen method for treatment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of vertebroarterial type.MethodsSeventyeight cases of the diseas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YangZi Time PointOpe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and their therapeutic effects were investigated.Result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the YangZi Time PointOpe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
[Key words]Cervical Spondylosis/acup ther;Ziwuliuzhu
椎动脉型颈椎病以头痛、头晕、耳鸣、颈部旋转和后伸时出现一过性的眩晕、恶心、呕吐,甚至突然昏倒为主要表现。一般经各种疗法治疗后症状多能缓解,但复发率较高,很难彻底解除症状。笔者于1995~1998年8月间采用养子时刻开穴法治疗40例,取得理想疗效,同时设对照组38例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笔者从1995~1998年8月间收治椎动脉型颈椎病78例,随机分为养子时刻开穴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男27例,女13例;年龄最小26岁,最大78岁,平均46岁;病程最短1月,最长18年,平均3年。照组38例,男21例,女17例;年龄最小31岁,最大73岁,平均48岁;病程最短16天,最长10年,平均3年半。
1.2诊断标准
根据病人症状有头痛、头晕、耳鸣、一过性的眩晕、恶心甚至突然昏倒;体征如椎间孔压缩试验阳性,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颈椎X片及CT或椎动脉造影明确诊断。
2治疗方法
2.1观察组
定时治疗为主:以《标幽赋》一日取六十六穴之法,按日时干支推算出本日所开穴位,适时开穴,如甲日己巳时(9时48分~10时12分)取太溪,返本还原开太白穴;乙日辛巳时(9时48分~10时12分)取太冲,返本还原开太溪穴。配合以颈夹脊穴、百会、神门、风池等穴,每次选用1~2穴。
操作方法:辨明虚实,主穴采用1.5寸毫针施以捻转补泻,得气后留针24分钟,期间行针2次;据气至有效原则,配穴以毫针刺得气施以补泻后即可起针,以上操作每日1次,12次为一疗程。
2.2对照组
以辨证取穴配合局部取穴,基本治法为补益气血,止痛定眩。取穴以足三里、三阴交、肝俞、风池、太阳、曲池等穴位为主,辨明虚实后毫针施以补泻,留针30分钟,期间行针2次,每日治疗1次,12次为一疗程。
3疗效观察
3.1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眩晕、头痛、恶心等症状和阳性体征完全消失,能参加一般劳动和工作。显效:眩晕、头痛、恶心等症状明显减轻,有时仍复发。有效:症状、体征减轻,未能完全缓解,仍需治疗。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
3.2治疗结果
经治疗2疗程后进行统计,治疗结果及两组的疗效比较见表1。
经X2检验,养子时刻开穴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差异极显著(P
4典型病例
胡××,男,42岁,1997年9月13日来诊。主诉:头晕、颈项强硬不适1年。常感颈项强硬不适,每于坐后起时感头晕,久视物后头晕感加重,尤以午后为重。曾在他院行针灸治疗效不佳,查体见C5~C6双侧有压痛,屈颈试验阳性,椎间孔压缩试验阳性;舌质淡红,苔薄,脉沉细。颈椎X线片示颈椎生理曲度变直,C5~C7前缘唇样骨质增生。CT示C5~C6椎间盘向后突出0.3 cm,椎管狭窄。诊为颈椎病,椎动脉型。收住院后,给予养子时刻开穴法针刺治疗。戊日庚申(16时)时,开足临泣,返本还原并开合谷穴,均取双侧,进针得气后行捻转补泻,并配合风池、颈夹脊穴,留针24分钟,期间行针2次。次日查房时,病人自诉头晕感较前一天减轻,继续针刺,己日9时48分,开太溪穴,返本还原并开太白穴,仍配合风池穴,手法同前。经3次后,病人自诉头晕及颈项强硬不适感已明显减轻,续针8次,病人自诉头晕及颈项强硬不适感基本消失而出院。
5讨论
篇9
[关键词] 择时刺血;子午流注;胃(肠)火牙痛;疗效
[中图分类号] R245.3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3(c)-0106-02
牙痛是临床常见痛症之一。引起牙痛的原因很复杂,但从中医角度来说,造成牙痛的原因无非是虚证和实证两类。虚证有肾虚牙痛,实证有风火牙痛、龋齿牙痛、肝火牙痛、胃(肠)火牙痛等。笔者2010~2011年采用子午流注择时于相关穴位刺血治疗胃(肠)火牙痛,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76 例胃(肠)火牙痛患者均为本科门诊患者,按患者意愿分为两组,每组38例。治疗组中,男20例,女18例,年龄最小者12岁,最大者68岁,病程最短6 h,最长4 d。对照组男18例,女20例,年龄最小者10岁,最大者70岁,病程最短7 h,最长5 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牙齿疼痛剧烈,呈持续性锐痛,牙龈红肿较甚,或出脓渗血,肿连腮颊,有时张口困难,同时可见头痛、口渴、口臭、尿少、便秘等,舌苔黄腻,脉象洪数。
1.3 排除标准
(1)其他原因引起的牙痛,如三叉神经痛、牙本质过敏、牙齿隐裂或牙外伤等;(2)牙痛的其他中医辨证分型,如风火牙痛、龋齿牙痛、肝火牙痛、肾虚牙痛等;(3)见血即晕或合并其他严重心、肝、肾和造血系统疾病者。
1.4 治疗方法
治疗组:用子午流注纳法择时及选穴:上牙痛者,于气血流注胃经最盛的辰时(即上午7:00~9:00)取胃经子穴历兑刺血。下牙痛者,于卯时(即上午5:00~7:00),气血流注大肠经最盛时,取大肠经子穴二间刺血。操作方法:患者取适当,在选取的穴位上常规消毒,用采血针在穴位上快速刺入1~2 mm,挤出血液数滴,至挤不出血为止。用消毒棉球擦净血迹,最后用酒精棉球消毒针孔。疗程:每日1次,3 d为1个疗程。对照组:用黄连解毒丸口服,每日3次,每次9 g,疗程同治疗组。
1.5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经治疗3 d内疼痛完全消失。有效:3 d内疼痛大为减轻,但未完全消失。无效:3 d内疼痛无明显改善。
2 结果
见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按子午流注择时取穴刺血治疗胃(肠)火牙痛的总有效率(92.11%)明显高于对照组(68.42%),两组总有效病例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6.73,P 0.01)。
3 典型病例
患者1,女,23岁,本单位职工之女,就诊时间为2010年5月16日。患者晚上因吃烤肉,至半夜牙痛发作,疼痛难忍。查:左下牙智齿长出一半,齿龈红肿,痛牵颊部,张口受限,口臭,脉象浮数。诊为肠火牙痛。其时正值早上6:40,正是大肠经工作时间,当即给予右侧大肠经子穴“二间”穴刺血,挤出暗红色血液数滴。约15 min后牙痛缓解。第3天复查,牙龈红肿完全消退,张口、咀嚼功能正常。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患者2,男, 53岁,就诊时间为2010年1月16日。患者两天前因吃火锅后开始牙痛,且愈痛愈烈,以致张口困难,只能进半流食。查:右侧上颌第二磨牙牙龈红肿,溃烂溢脓,触之出血,伴口臭、便秘等症状,苔黄燥,脉洪。诊为胃火牙痛。于8:30(7:00~9:00为胃经工作时间)给予左足厉兑穴刺血,泄出暗紫色血液十余滴,刺血后疼痛大减。第2天于相同时间相同穴位再刺血一次,疼痛完全消失。3 d后复查,红肿溢脓等均已消失,牙痛痊愈。
4 讨论
子午流注针法源于《黄帝内经》,是中医学“天人相应”整体观的体现[1]。其强调时间因素对针灸效应的影响,强调人体经脉的气血随时间的不同有着不同的盛衰变化,并以阴阳五行的生克变化来推算人体气血的流注开合和相应的经脉穴位,从而构成了针灸学中颇具特色的治疗体系[2]。笔者采用的是子午流注纳子法。这种方法按日按时开穴,穴上有时,时上有穴,把针灸治疗的部位、手法、时机三者融为一体,从而加强了经络的调整作用,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3]。牙痛是指牙齿因各种原因引起的疼痛,为口腔疾患中常见的症状之一,可见于西医学的龋齿、牙髓炎、根尖周围炎等,属中医的“牙宣”、“骨槽风”范畴。从经络辨证来说,足阳明胃经络于上齿,手阳明大肠经入于下齿。胃(肠)火牙痛多因素体火盛,兼过食膏粱厚味、辛辣刺激等食物,致胃腑积热、胃火循经上炎而引发牙痛[4]。《素问・针解》说:“菀陈则除之者,出恶血也",刺血疗法正好符合这一治疗原则[5],同时按脏腑虚实而补母泄子灵活取穴[6]。根据“泻则乘其盛”等理论,笔者于相关经脉经血最旺时取穴刺出淤滞恶血,厉兑为胃经五输穴中的子穴,二间为大肠经五输穴中的子穴,实则泻其子,通过泻血给邪以出路,达到协调阴阳、疏通经络、清热泻火、消肿止痛的目的。
按子午流注规律择时循经取穴刺血治疗胃(肠)火牙痛,具有治疗时间短,见效快,无毒副作用,无耐药性,复发率低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运用。同时还应告诫患者注意口腔卫生,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良好习惯,饮食清淡,忌酒、膏粱厚味及热性动火食品,保持大便通畅,勿使粪毒上攻。这样才能彻底杜绝胃(肠)火牙痛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吕柱文,杨映军. 牵引按抖法加子午流注取穴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 湖北中医杂志,2011,33(3):56-57.
[2] 杨,周桂桐. 子午流注针法各取穴方法对比分析理论研究[J]. 江苏中医药,2011,43(2):61-62.
[3] 温伟强,黄胜光,陈辉,等. 子午流注蜂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观察[J].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1,30(2):40-41.
[4] 曾令峰,彭娟. 浅谈针灸辨证治疗牙痛[J]. 光明中医,2009,24(8):1526.
[5] 徐刚,李爽. 刺血、拔罐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26例[J]. 中国针灸,2005,25(8):576.
篇10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是产科最严重的并发症,多发生于胎儿娩出后的30分钟内,来势凶猛迅速,如不及时处理即能危及产妇生命,它是产妇死亡率之首,因此在产妇分娩过程中要严密观察,做好各项防治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共发生产后出血95例,剖宫产38例,顺产47例,其他10例,平均年龄31.2岁,初产妇61例,经产妇34例。
1.2 测量方法 我院采用的是称重法,该方法科学、准确:即胎儿娩出后即用接血盆置于产妇臀下,胎盘娩出后即在产妇臀下垫一吸水性能好的中单,母婴处理完毕后。对所用的中单、纱布及接血盆进行称重,除去毛重便是出血量,产后2小时返回病房后即对成人纸尿裤进行测量。
2 观察
2.1 从下表可以看出,宫缩仍是产后出血的原因之首,如何做好此项工作仍是问题的关键,因此我们在待产过程中首先要严密观察产程进展情况,解除产妇对分娩的恐惧,保证产妇的饮食与睡眠,必要时进行分娩镇痛。严密观察产程进展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排便通畅,及时排空膀胱,防止膀胱过度充盈而影响先露下降,宫缩乏力时使用宫缩剂,常用缩宫素+氯化钠注射液进行静脉点滴,浓度为0.5%,第二产程时必须有助产士专人守护,指导产妇正确使用腹压,及观察胎音、宫缩及先露下降情况,胎儿娩出后即予20u缩宫素+0.9%氯化钠20ml静脉注射,母婴处置完毕后常规米索0.4纳肛。如胎儿娩出后如发生出血时在以上用药后及时报告医生并给予开通静脉通道,必要时使用欣母沛肌肉注射、给氧、上心电监护等,迅速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处理。
2.2 由于受很多社会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对多次堕胎者在分娩过程中,胎盘粘连普遍存在,因此在接产前应了解产妇的孕产次数,以便做好应对准备,胎儿娩出后即置接血盆于产妇臀下,注意出血量,如出血量超过200ml胎盘仍未剥离者即予人工剥离胎盘,剥离胎盘时动作应轻柔,在胎盘与子宫壁之间自下而上进行分离,掌侧朝胎盘,直到全部将胎盘剥离完毕,尔后检查胎盘是否完整,是否有副胎盘,检查完毕后用纱布缠绕食指与中指探入宫腔,在胎盘附着处摩擦数次,防止有胎盘碎屑残留于宫腔内。胎儿娩出后防止用力过度牵拉脐带,胎盘有剥离征象时操作者左手置于产妇腹部,右手缠绕脐带数周,左手耻骨向联合下推宫底,右手轻拉脐带,嘱产始用腹压排出胎盘,检查胎盘完整后即可。
2.3 在待产过程中告诉产妇宫口未开全时不能使用腹压,防止宫颈裂伤。宫口开全后指导产妇正确使用腹压,避免使用爆发力而造成软产道严重裂伤,有阴道炎者尤为注意,胎儿娩出后即自上而下检查软产道、既宫颈、阴道壁,外阴有无裂伤,如有裂伤迅速检查裂伤范围,深浅程度,尔后迅速准确给予缝合止血,防止操作不当或操作时间过长而不能迅速止血造成产后出血等,接产者操作方法得当,防止粗暴接产,检查软产道时不能无限扩展软产道,以免拉伤拉裂,缝合完毕后肛诊无异常后方可下台。
2.4 在接待产妇时要注意产妇的一般情况,体表有无瘀斑,阅读各种检查报告单,如有凝血功能障碍者,应做好各种应对措施。静脉操作时应注意保护血管,避免不必要的损伤,接产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出血量及产妇的一般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5 接产完毕后常规检查是否仍有阴道流血,宫腔是否有血块残留,如有血块时必须把血块完全排除后方能下台,每30分钟检查产妇宫底高度,阴道出血量,产妇的一般情况及全身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在此同时给产妇进食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食物,做各种产后恢复治疗,自觉做好卫生宣教,做好围生期保健。
3 小结
围生期保健应从孕期开始,因此产妇应按要求做好孕期检查,了解孕产期的健康保健知识,在产妇进入产房待产的过程中医护人员热情接待产妇,传授分娩过程中的基本知识及注意事项,解除产妇的思想负担。认真积极的观察产程,防止产程过长,杜绝滞产,宫缩乏力时予催产素+氯化钠静脉点滴,胎儿娩出后及时使用缩宫素,出血多时静脉点滴20u催产素+氯化钠、米索纳肛,必要时使用欣母沛。产后留产房内观察2小时,每30分钟后检查出血情况,如发生产后出血时迅速建立2条以上静脉通道,予吸氧、上心电监护迅速做好抢救准备,为抢救生命赢得宝贵的时间。
参考文献
[1] 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54.